2019-12-31 癌症.飲食與癌症
搜尋
脂肪
共找到
3611
筆 文章
-
-
2019-12-30 新聞.器官捐贈移植
你家腎臟沒我家大… 一腎換一腎 卡在這個人性陰暗面
有些人結婚,講究門當戶對,但器官捐贈也需如此斤斤計較嗎?衛福部今年二月發布「活體腎臟交換捐贈移植手術管理辦法」,開放非親屬家庭可相互交換捐贈腎臟,截至目前,僅三組家庭成功申請,但配對後卻因為血型不同而告吹。●新制上路 非親屬活體捐腎案掛零新制上路十個多月,非親屬活體捐腎案例掛零,台大腎臟移植名醫蔡孟昆一語道破,大部分病家自私、小心眼,總認為自家捐贈的腎臟較優,別人家的較差,怎可能「一腎換一腎」。台灣每年約七千多病患等待腎臟移植,位居移植等候器官首位,但因器捐風氣不盛,大愛腎臟移植比率偏低,平均每一百位等待腎臟移植的患者中,僅三人有機會等腎臟,完成移植。為此,衛福部於今年年初開放非親屬等待腎臟家庭可一腎換一腎,即使在親屬間未能配對成功,透過其他患者家庭交換機會,增加活體腎臟移植機率,無須赴國外冒險移植。只不過,新制上路後,迄今移植個案仍掛零,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坦言,推動「非親屬家庭一腎換一腎」,確實困難重重,最近委託器捐中心分析問題,著手研議是否放寬程序或開放非親屬捐贈,增加腎臟器捐移植率。●三大原因 繁瑣、減敏治療佳、自私台大醫院外科主治醫師蔡孟昆則點出了窒礙難行的關鍵,原因有三,申請程序繁瑣、減敏治療效果佳,以及人心自私。首先,申請非親屬活體捐腎移植,須經過倫理委員會三次審查,光是第一關等候程序,就刷掉許多有意願的患者及家屬;醫療進步,親屬間即使血型不同,透過術前減敏治療,還是有機會換腎,不少患者不願意移植一顆陌生人的好腎,寧願花大錢,自費接受減敏治療。至於第三點則是人性自私,蔡孟昆說,即使雙方家屬配對成功,但許多病家卻斤斤計較,批評「你家腎臟比較小、功能相對差」,反觀我家腎臟較大顆、且捐贈者年紀較輕等,對於即將移植的腎臟並不滿意,許多醫師擔心術後衍生糾紛,而不敢執行。●秤斤論兩 擔心這樣交換可能吃虧對此,北榮一般外科教授級特約醫師龍藉泉也有同感,該措施在美國實施後,成效顯著,美國人對於有其他家庭成員願意捐腎,萬分感恩,感謝上帝恩寵,開心都來不及。但新制在台灣上路後,遠不如預期,臨床上看到太多台灣人自私的一面,常對著別人家的腎臟秤斤論兩,認為還是自家的好,擔心這樣交換,可能會吃虧。龍藉泉說,「想在台灣順暢推行一腎換一腎,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活體器官捐贈除了腎臟,另也包含肝臟。我國肝臟移植權威、高雄長庚醫院名譽院長陳肇隆指出,非親屬活體捐肝以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教學醫院做最多,又稱「匿名捐肝」,除了法律開放,企業也支持員工的捐贈之舉。陳肇隆說,多倫多大學不只是北美活體肝移植做最多的醫院,五十例活體肝移植中,就有十多例來自匿名捐贈,約三成指定捐贈,其餘則是基於善心而捐,例如家人曾是器捐受益者,或原本就曾經捐過血、腎、或骨髓等。重要的是,病人接受匿名捐肝後,五年存活率為九成以上。台大醫院兼任主治醫師李伯皇指出,十年前,國內曾討論全面開放非親屬腎臟移植,但擔心淪為器官買賣,一直不敢開放,但目前器官移植已出現瓶頸,建議政府評估可行性與管控方式,原地踏步,無助於等候移植的患者。●C肝新藥 致肝臟整體移植率下降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器官移植趨勢是肝臟整體移植率逐年下降,根據器捐登錄中心統計去年至今本月中旬,去年肝臟大愛移植人數九十六人,今年則增至一百廿四人,但活體捐贈則從四百九十四人降至三百七十人,整體移植數從五百九十人降至四百九十四人。陳肇隆表示,很可能是肝病型態的改變。他舉例,C肝新藥上市後,臨床證明有百分之九十八的病毒清除率,且有效改善肝功能,二○一七年納入健保後,讓需多原本需要換肝者不必換肝。三軍總醫院外科部一般外科主任陳登偉也認為,應與健保給付C肝新藥有關。陳登偉說,等候肝移植患者多是C肝或B肝患者,民國七十三年政府推動B肝疫苗接種,大幅降低B肝引起的肝病變,近這兩年來,健保給付C肝新藥,今年更是全面健保給付,本來需要換肝的患者用藥之後,病情穩定,無需等候肝移植。令人擔憂的是,台灣肥胖人口眾多,未來因脂肪性肝炎引起肝硬化的患者勢必愈來愈多,將成為肝臟移植的主要族群。了促成肝移植醫學交流,第四屆活體肝移植國際醫學大會將明年元宵節在高雄舉行,這是活體肝臟移植領域最高水準的國際盛會,陳肇隆身為大會主席,號召來自卅六國頂尖肝移植學者,卡司陣容強大,鼓勵年輕醫師把握機會報名參加。
-
2019-12-30 新聞.健康知識+
多吃燕麥降膽固醇?破除降膽固醇的飲食迷思
近年來膽固醇的角色一直被挑戰,除了美國農業部取消食物膽固醇攝取上限,也有人質疑控制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無關,但臨床上有一群家族性高膽固醇患者,若不積極控制膽固醇,罹患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將會大增。 醫界多認為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有相關性,源自流行病學的證據顯示低密度膽固醇(LDL-C)愈高、心血管疾病就會增加。 比如美國最長期的研究是1972年起在弗雷明翰(Framingham)小鎮,持續30年對居民定期檢驗膽固醇並追蹤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有看到類似現象;還有個日本的研究,比對住在日本本土、移居到夏威夷、移居到舊金山的日本人,發現他們的膽固醇值數,隨著移居到美國而增加,心血管疾病也跟著增加,這是針對同一民族的流行病學研究。 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有相關性是無庸置疑的,只是什麼程度需要積極用藥去治療?除了藥物,是否還要控制其他危險因子?醫界也在努力找出對不同患者最好的治療建議。 持平而言,會引發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很多,膽固醇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但若以在高血脂特別門診中所看到的病例,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簡稱FH)患者的總膽固醇(TC)往往超過300mg/dL以上,這麼高的總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的關聯性就非常強,就不能不控制。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易早發心肌梗塞 最應積極用藥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因為遺傳了基因變異,導致低密度膽固醇接受體有缺陷,影響了膽固醇的代謝,這樣的人就必須積極用藥控制膽固醇,否則研究顯示,40歲以前就有心肌梗塞的風險。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是體染色體的顯性遺傳,有1/2機會遺傳給下一代,若父母都只帶有一條基因變異,那麼有1/4機率的孩子得到父母正常的基因,免受高膽固醇血症之苦。不過若父母其中有一人是兩條基因都變異,那麼孩子至少會遺傳到一條,其膽固醇高的程度,端看接受的基因變異情形。 這是複雜的基因變異,因此孩子的膽固醇嚴重程度不盡相同:比如父母的總膽固醇都超過300mg/dL,孩子若分別遺傳到不同段的外接子(Exon)有變異的基因,導致膽固醇比父母更高、或甚至是父母的總和;或者是一條基因不只一段外接子有問題,而是整個基因片段的外接子都有問題,也會造成孩子的膽固醇超高。 每160人 就有1人是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台灣有多少這樣家族呢?若用有家族史,加上15歲以上、其膽固醇符合高膽固醇血症等條件來看,台灣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比例將近百分之0.62,約莫每160多人就1個,比起國外約500人才1個來得高。 這樣的患者由於膽固醇代謝從出生就出問題,應該接受治療,否則他的動脈硬化程度就會比別人提早20年,因此常常在40~50歲前就發生心肌梗塞,若有抽菸習慣則可能30~40歲就提早發病,但臨床上發現高達8成的FH病人因為沒有症狀,也沒有接受治療。 還有些家族性患者未被找出,是因為患者已經接受治療,用藥後總膽固醇數值看起來約200mg/dL出頭,事實上未用藥前本來是300mg/dL以上,且不只是他個人,應該連其他家族病患也都要來治療,否則理論上家族中有半數的人,可能也會增加發生心肌梗塞的風險。 要找出這樣的家族,必須進行一等親的基因篩檢(Cascade screening),檢視患者的父母親、兄弟姊妹、孩子,必要時連配偶一起,才知道基因是怎麼遺傳下來。其中,男性是高危險群,因為有較多的危險因子。因為本身已經是高膽固醇,加上更容易有抽菸、高許壓、糖尿病等其他危險因子加成,動脈硬化風險比別人更快,因此除了控制膽固醇,還要加上衛教,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很多人自認吃得很素,膽固醇怎麼會高?事實上膽固醇僅20%~30%與飲食及生活習慣有關,高達70~80%來自基因影響,民眾應認清高膽固醇血症是基因缺陷造成的問題,而且比起其他罕見疾病的基因缺陷,這是有藥可治的,連總膽固醇高達500、600mg/dL的患者都可以降到200mg/dL左右。 治療藥物除了口服的史他汀類(statins),現在還有一種針劑的PCSK9抑制劑。PCSK9是肝臟內合成的蛋白質,會提早移除掉「低密度膽固醇」這個接受體,影響膽固醇的正常代謝,這個藥物就是抑制PCSK9蛋白質的作用,避免膽固醇接受體被提早報廢。 不同風險患者的用藥治療時機膽固醇偏高一定要積極治療的患者,首推有高膽固醇血症且已經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可減少再次復發的機會,這是很清楚的科學證據。若已知是家族高膽固醇血症,即使還沒有症狀,可透過頸動脈超音波這種非侵入性的檢查,得到客觀的動脈硬化指標;若年紀才30多歲、動脈硬化程度卻如同50歲的人,就建議應接受治療,避免提早發生心血管疾病。 國外甚至建議8歲以上的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孩童,就應開始接受治療,因為他們一出生膽固醇就比別人高,提早用藥可把動脈硬化時間延後到和一般人一樣。不過還是要看膽固醇的數值高低,若8歲孩童總膽固醇就350mg/dL以上,當然應早點治療;如果總膽固醇僅250mg/dL,且高密度膽固醇(HDL-C)又高,建議可以再觀察一下。 用藥與否還要看患者的低密度膽固醇(LDL-C)數值,若超過200mg/dL仍建議用藥,同時還要視患者的年齡以及是否有其他危險因子而定,因此用藥與否不是只看數字,要多重角度去考慮。 改變飲食及生活習慣 仍可輔助降膽固醇自從美國農業部2015年新版的《美國民眾膳食指南》(Dietar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不再限制民眾攝取高膽固醇食物後,許多人就認為飲食與膽固醇高低無關。 其實,應該這麼說,決定一個人體內的膽固醇高低,7~8成是自己的體質或基因決定,另外2~3成才是由飲食決定。例如總膽固醇220mg/dL的人,其中180mg/dL是基因決定的,另外40mg/dL就是可以從飲食去控制的,如果控制得當,也許就可以降到180mg/dL,就不見得需要用藥。 若要避免飲食增加膽固醇,主餐飯前半小時前可先吃一些含酵素的天然蔬果,比如餐前先吃生菜沙拉、根莖類、蘿蔔等涼菜,或是瓜藤類蔬菜、水果,多攝取蔬菜水果的天然酵素,主餐吃的肉類比較容易消化,膽固醇就不會太高。 其他非藥物治療方式,就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不要抽菸、早點入睡。因為熬夜通常會連帶想吃宵夜,但晚上其實是心臟準備要休息的時候,心跳、血壓都會慢下來,若晚餐晚吃還大吃大喝,熱量和膽固醇都不容易代謝,也會增加糖尿病及高血脂的風險,且熬夜也會讓血管一直緊縮而升高血壓,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 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曾有一項全國營養調查研究發現,若在晚上8點半到凌晨5點攝取較高熱量,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會比較高。若把早上應該攝取的脂肪挪到晚上才吃,則每增加100大卡脂肪,低密度膽固醇會高3~6mg/dL;若晚上降低100大卡總熱量攝取,移到早上、中午時段吃,低密度膽固醇顯著降低1.14~1.46mg/dL,總膽固醇也有類似的結果。 破除降膽固醇的飲食迷思迷思一:紅肉對身體比較「毒」,應該只吃白肉?說明:很多人認為紅肉(牛肉、豬肉、羊肉等)是高膽固醇食物,對身體比較「毒」,所以只吃魚或雞這些白肉。雖然紅肉含有較多的膽固醇,然而不同肉類有不同的營養素,比如紅肉可提供鐵質,因此若完全不吃紅肉,可能導致貧血。其實由於環境中有不同汙染源,魚肉、雞肉也難以確保完全無毒,最好是不同肉類平均攝取,除了各種營養都能攝取到之外,也能分散風險。 迷思二:多吃燕麥降膽固醇?說明:燕麥具有可溶性纖維,在小腸內不會被吸收,因此可帶走膽固醇,因為這個特點一直被推廣為降膽固醇的利器。然而重點在於「量」,燕麥若每次只吃1、2湯匙,確實對身體有好處;然而若吃到一大碗,帶走的不只是多餘的膽固醇,連體內很多好營養素如鐵、鈣和蛋白質也吸附帶走。此外,當腸道內太多東西被燕麥的纖維吸附著,通道受阻礙,除了容易感覺腸胃悶悶的,還容易產生胃食道逆流,這是高血脂特別門診常見的主訴之一。高血脂症病患多吃糙米也是值得注意,糙米不好消化,許多中老年人及腹部開過刀的人,消化功能不好者,多吃糙米常引起胃食道逆流。 迷思三:吃五穀米或十穀米比較好?說明:五穀米或十穀米屬於五穀雜糧類,纖維質較多。不過要注意五穀雜糧比較不好消化,有些人不適合吃太多,例如消化功能不良、腎功能不好或貧血者。此外,已經包裝好的五穀米或十穀米,有時摻雜的種類太多了,也無法確定新鮮與否,民眾不妨自己去市場買黑米、薏仁、小米、蓮子、紅豆、綠豆等雜糧,一次買一點,一次一、兩種,少量的搭配在白米飯內;而且這些五穀類應該是「配角」,吃的飯80%仍應是白米。【本文轉載自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好健康雜誌》第42期(2017-10-15出版),原文連結】
-
2019-12-30 新聞.健康知識+
代謝症候群新解方 間歇性斷食有效
間歇性斷食能幫助代謝症候群患者!代謝症候群是一群容易導致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危險因子總稱,而這些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肥胖等等。若被診斷有代謝症候群,應及早改變生活習慣以免上述疾病找上門。近期研究針對間歇性斷食對控制血糖與血壓的效果進行人體實驗,發現效果顯著。10小時限制根據《每日醫學新聞》與《Medical Xpress》報導,過去實驗證實老鼠進行間歇性斷食,能有效因應屬代謝症候群的危險因子,因此研究人員決定進行臨床實驗。研究人員找了19位受試者,而大部分的受試者均過胖,其中甚至有84%的人在服用至少一種藥物以上,像是降血壓藥或史他汀。雖然受試者一天只有10小時能進食,但這段時間內要吃多少東西、什麼時間吃東西都是受試者的自由。研究人員表示,統體來說,受試者均感到有辦法遵照這樣的規則進食。間歇性斷食效果好受試者反應,進行10小時的間歇性斷食後,他們感到更有活力,也能睡得更好。大部分的參與者為因應10小時的進食時間,將早餐延後吃(起床後2小時)晚餐提前吃(睡前3小時)。實驗進行了3個月,在這段期間內參與者的體重與BMI均下降了3%,腹部(或內臟)的脂肪含量也下降了3%。研究人員表示,這些改變均降低了受試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另外,許多參與者的血壓與膽固醇量均下降,空腹血糖值也漸趨正常。受試者表示,這樣的間歇性斷食法比起熱量限制、運動等減重方式容易多了,實驗過後超過3分之2的受試者均保持著此習慣。不過研究人員也表示,代謝症候群患者若要進行間歇性斷食,最好還是要先跟醫護人員商量。【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2019-12-29 新聞.健康知識+
再生你的健康!抗癌名醫提倡2種飲食模式有益幹細胞
【文、圖/摘自采實文化《逆轉疾病的科學食療聖經》,作者李維麟】幹細胞促進飲食模式雖然我們聚焦在影響幹細胞的特定食物和飲品的證據,但是飲食的整體模式也可對身體的再生能力產生有益的作用。地中海飲食地中海飲食原本不是一種正式的飲食,而是住在地中海國家人民的一種廣泛飲食模式。這種飲食型態的資料蒐集最初來自義大利和希臘,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的安塞爾.基斯(Ancel Keys)與他的同事自一九五八年開始進行了著名的七國研究(Seven Countries Study)。這份研究檢驗和比較一萬二千名男性在飲食和健康上的關係,參與者分別住在義大利、希臘、南斯拉夫、紐西蘭、芬蘭、日本和美國等七個國家。這是顯示飽和脂肪和心臟病間有相關性的最早研究之一。地中海地區的飲食,長期以來就與心臟健康相對較好的結果有關。現在,從許多不同的臨床和流行病學研究中,我們知道地中海飲食可以降低發展出許多不同類型的慢性健康疾病的風險。這種飲食的特色在於它由水果、蔬菜、全榖、豆類、堅果、橄欖油和魚類所組成-多樣化是一個特徵,而且每種食物都具有屬於自己的健康防禦活化的生物活性物質。地中海飲食的有益影響包括刺激幹細胞去幫助身體再生。西班牙哥多華大學(University of Cordoba)研究二十名健康的老年人(男女各十位,年齡皆大於六十五歲),在四個星期的過程中,他們不是攝取含有特級初榨橄欖油的地中海飲食,就是攝取高飽和脂肪酸的飲食(三八%的脂肪量是來自奶油),抑或是低脂、高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核桃、比斯吉、果醬、麵包)。研究人員分別在實驗前後測量血液內循環內皮前驅細胞的數量。研究顯示攝取地中海飲食的人,相較於攝取含飽和脂肪或高碳水化合物等較不健康飲食的人,其循環內皮前驅細胞增加了五倍。為了檢驗飲食是否會影響血流,研究人員進行了缺血性反應充血測試(ischemic reactive hyperemia test)。這個測試利用雷射去測量血管在經歷四分鐘的壓縮後(上臂使用標準的血壓袖套)復原的程度。袖套會膨脹,暫時阻斷血流。袖套移除後,血流恢復正常的程度可以反映出受試者循環健康的一般狀態。西班牙的研究中,相較於攝取飽和脂肪的飲食,攝取地中海飲食或低脂、高碳水化合物的飲食,血流復原的能力提高了一‧五倍,這個結果與內皮前驅細胞數量較高的結果相關。這些幹細胞保護了血管內襯,因而造成較好的血管健康。這項關於地中海飲食對幹細胞影響的研究替瞭解其對心臟健康的益處增添了一個全新的範疇。限制卡路里與斷食限制卡路里不是某種流行一時的飲食,而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經歷過的一種情況。特別是在狩獵-採集時期(hunter-gatherer period),那時我們的祖先無法預期能否找到食物。因此,我們的新陳代謝不僅進化到可以忍受卡路里受限,還能在這些情況下運作良好。眾所周知,卡路里限制的定義為減少二○ 四○%的熱量攝取,這樣可以增加壽命並且降低慢性疾病的風險。麻省理工的科學家們發現限制卡路里可以活化腸子的幹細胞,有助於腸道細胞的再生。其他研究顯示減少老鼠攝取的卡路里可以增加再生蛋白質SDF-1 與其受體CXCR4 的製造,它們一起可以徵召和吸引骨髓中的幹細胞進入血液中。中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和第二軍醫大學(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的科學家們進行了一個聯合研究,並且有了驚人的發現。他們發現斷食可以刺激大腦再生。不同於卡路里限制,斷食過程中,食物完全被剝奪並且持續一段時間。科學家們研究急性中風後的老鼠。他們讓一組老鼠斷食四十八小時,然後將其與正常飲食的老鼠做比較。中風四天後,取出老鼠的內皮前驅細胞,研究人員發現斷食組的幹細胞在再生大腦,與再生攜帶血流以幫助中風復原所需的血管能力上更加優異。當斷食後的幹細胞注入其他中風老鼠的血液後,斷食幹細胞也展現出優秀的表現。它們遷移至受中風影響的腦部,並且產生較平常血管新生好上五○%的反應去恢復血流,同時將腦部的受損區域減少了三二%。接受經過斷食的幹細胞的老鼠相較於接受沒有經歷斷食的幹細胞的老鼠,在神經學上的恢復也較好,包括平衡改善和行走速度。
-
2019-12-28 新聞.科普好健康
吃甜食怕胖?咖啡因或許是減肥藥以外的救星
高脂肪、高糖飲食是很多人減肥道路上的“絆腳石”。近日,伊利諾伊大學的科學家在一項對老鼠的研究中發現,咖啡因可通過減少脂肪細胞中脂質的儲存,限制體重增加和膽固醇的產生,抵消掉高脂肪、高糖飲食帶來的某些健康風險。該研究最近發表在《功能性食品雜誌》上。科學家發現,食用從馬黛茶中提取的咖啡因的老鼠比攝入不含咖啡因的馬黛茶的老鼠,體重減輕了16%,體內脂肪減少了22%。合成咖啡因的效果與之相似。 咖啡因是一種天然興奮劑,我們經常喝的咖啡和茶,以及巧克力中都含有咖啡因。拉丁美洲東南部較為常見的馬黛茶是咖啡因的較好來源之一。研究稱,每份馬黛茶中咖啡因的含量為65毫克—130毫克,而一杯沖泡咖啡中咖啡因的含量為30毫克—300毫克。在四周的時間裡,研究中老鼠的飲食中含有40%的脂肪,45%的碳水化合物和15%的蛋白質。此外,他們還攝入了從馬黛茶中提取的咖啡因,其攝入量相當於每天喝四杯咖啡的人的攝入量。四周過後,不同組別的老鼠去脂體重的百分比顯著不同。從馬黛茶,咖啡或合成咖啡因中攝入咖啡因的老鼠,體內脂肪的蓄積量少於其他組。包括這項研究在內的大量研究表明,馬黛茶除了提供與酚類化合物,維生素和類黃酮有關的其他有益健康的作用外,還可以幫助對抗肥胖。“馬黛茶和咖啡因可以被認為是抗肥胖藥,這項研究可以擴大到人類,以了解馬黛茶和咖啡因在預防超重和肥胖以及與這些疾病有關的後續代謝異常上,作為潛在策略的作用。”該研究的合著者,伊利諾伊大學營養科學部主任Elvira Gonzalez de Mejia說。根據這項研究,在老鼠中,脂肪細胞中脂質的蓄積與體重增加和脂肪增加顯著相關。為了確定作用機理,科學家進行了細胞培養研究,將老鼠的脂肪細胞暴露於合成咖啡因、咖啡或馬黛咖啡因提取物中。他們發現,無論咖啡因來自哪裡,都會使脂肪細胞中脂質的蓄積減少20%-41%。科學家還追蹤了與肥胖和脂質代謝相關的幾種基因的表達。研究人員發現,無論何種來源的咖啡因,均會導致脂肪酸合酶(Fasn)和脂蛋白脂肪酶(Lpl)的表達水平顯著下降。在食用馬黛茶咖啡因的老鼠中,Fasn在脂肪組織中的表達降低了39%,在肝臟中的表達降低了37%。肝臟中Fasn和其他兩個基因的降低,也會導致肝臟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甘油三酸酯的降低。“咖啡因的攝入減輕了高脂,高蔗糖飲食對人體器官的負面影響,這是因為脂肪組織和肝臟中某些脂肪酶的調節所致。Fasn和Lpl的下降導致脂肪組織中甘油三酸酯的合成和蓄積降低。”de Mejia說。需要注意的是,過量攝入咖啡因也有負面作用。《咖啡與健康的相關科學共識》(以下簡稱《共識》)指出,過量攝入咖啡因可能會增加骨質疏鬆的危險。此外,部分對咖啡因敏感的人可能會出現心跳加速、噁心、頭暈等不適感,應根據自身情況調整頻次及飲用量。《共識》建議,健康成年人每天攝入不超過210毫克—400毫克咖啡因(大約相當於3杯—5杯,每杯150ml)。孕婦不建議飲用咖啡,如果飲用,每日不超過兩杯;兒童及青少年應當控制咖啡因攝入,包括咖啡、茶及其他含咖啡因飲料。本文摘自《搜狐健康》
-
2019-12-28 新聞.健康知識+
養肝不用花錢買藥或補品!6種天然食物能有效護肝
不知道大家是否聽過這樣一句俗語,“肝不好未老先倒”,可見肝臟對於人體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人體的代謝和解毒都需要肝臟的作用,一旦肝臟不好,人體就無法進行正常的代謝,導致毒素長時間沉積在身體中,自然而然各種問題就會找上來。當肝臟出現問題時,會有哪些表現症狀呢?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感覺到疲憊,精神狀態欠佳,經常覺得眼乾眼澀。前胸後背也會出現紅痣,有體臭等問題,這些症狀都意味著肝臟發出了預警信號。此時就需要對肝功能進行調理,吃藥當然是可以進行緩解,但是是藥就有三分毒,吃藥緩解的同時也會帶來一定副作用,因此對於肝臟不好的人,可以從日常的飲食進行調理,以下這些食物對護肝有著很不錯的效果。第1種、韭菜韭菜被稱之為“肝之菜”,由於韭菜屬於溫性食物,能夠起到助肝升發的作用,再加上韭菜中含有揮發精油,有助於調理肝氣,增強食慾,讓消化功能更好。第2種、枸杞枸杞對人身體健康非常有益處,不僅有補血的功效,還有護肝的作用。枸杞有著滋補性很強的功能,尤其在春季適當的吃枸杞,可以保護肝臟。第3種、紅棗紅棗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是護肝的佳品,日常多吃一些紅棗可以補脾益氣,養血安神,由於紅棗中含有某種特殊的化合物質,可以抑制肝炎病毒的活性,從而有效保護肝臟。第4種、番茄番茄中含有豐富的葡萄糖,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經常吃番茄可以保護肝臟,有滋陰的功效,而且番茄的做法非常多,是餐桌上必備的食材,既美味又健康。第5種、小米人們都認為小米有養胃的功效,其實它對肝臟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小米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群,而維生素B群是人體能量的儲存庫,有助於身體加速代謝,提供能量,每天喝上一碗小米粥可修復肝功能,防止脂肪肝變性。第6種、菊花茶菊花茶有養肝明目的功效,在春季一定要多喝菊花茶,可以排除體內的毒素。菊花茶可以喝蜂蜜一起搭配,不僅味道香甜,而且對於護肝的效果更佳。肝臟保護好,身體才會更健康,上述說的這些食物,都是日常生活中的食材,大家一定要合理利用,發揮他們的功效。本文摘自搜狐網《漫說健康》
-
2019-12-27 養生.聰明飲食
火鍋進食順序有影響!營養師教你避開多餘的卡路里
年末節慶多,與親朋好友邀約聚餐總是少不了來個熱呼呼的「火鍋」,火鍋湯底及入菜食材選擇花樣多,但你知道一頓溫暖美味的火鍋吃下肚,同時也可能會把大量的卡路里吃進身體嗎?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營養師潘富子指出,一份涮涮鍋熱量約825~1018大卡、火鍋吃到飽的熱量更是驚人,吃一次就很容易達到3000~4000大卡,大量的卡路里吃下肚容易造成肥胖問題。根據衛福部公布2018年國人十大死因中,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病變、肝硬化等七項與肥胖有高度關聯。為此,潘富子也分享如何從湯底、主食、主菜、火鍋配料、醬料、飲食順序下手,享受美食又吃的健康:1、從「湯底」下手:挑選原味高湯或蔬果風味湯底為主,如:柴魚昆布、番茄、大骨高湯風味湯底。以一般湯底份量為1200ml來說,柴魚昆布鍋湯底僅30大卡,多數人喜愛的麻辣火鍋光是湯底就有1600大卡,從一開始選擇湯底,卡路里的數字高低就是天壤之別。2、從「主食」下手:店家大部分都會提供白飯、冬粉、烏龍麵、科學麵、南瓜、芋頭及玉米等全穀雜糧類,建議以南瓜、芋頭、玉米等較高膳食纖維的全穀雜糧類做為主食,減少白飯、冬粉、烏龍麵、科學麵的攝取。冬粉1把的熱量雖然只有70大卡,但入鍋後吸收湯汁,卡路里也隨之增加了不少。3、從「主菜」下手:建議以海鮮、雞肉做為優先選擇,如:蛤蠣、鯛魚片、雞肉片等;選擇優先順序為魚>雞>豬>牛。怕胖的人切記避免選擇五花肉,因五花肉來自豬或牛的腹部區塊,脂肪含量偏高,1盤五花肉油脂含量動輒600大卡以上。4、從「火鍋配料」下手:吃火鍋也別忘了攝取膳食纖維,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還能幫助膽固醇代謝也可增加飽足感,以天然蔬果及菇類做搭配,如:高麗菜、木耳、杏鮑菇、玉米筍、山茼蒿等。其它加工火鍋料建議可減少或不要攝取,如:爆漿小丸子、水晶餃、麻吉燒等。 「丸類」火鍋料的鈉及油脂含量大多偏高,以一顆貢丸來說,熱量就有49大卡,鈉含量含116毫克;若長期鈉(鹽分)攝取過多,可能會導致高血壓,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及慢性腎臟疾病等風險。5、從「醬料」下手:建議可用青蔥、洋蔥、白蘿蔔泥、蒜末、辣椒、薄鹽醬油、白醋搭配成醬料酌量沾取,可添加食物風味又可增加對人體有益的植化素攝取。常見的沙茶醬屬高油脂沾醬,只要一大匙熱量就有167大卡,盡量減少沾取沙茶醬、芝麻醬等高油脂醬料。6、從「飲食順序」下手:蔬菜→主菜→主食類→其他火鍋配料,先放入蔬菜,烹煮時間建議不要太久,除了可以保留蔬菜鮮脆口感,還可避免營養流失,再放入海鮮、肉類等主菜入鍋,煮完主菜後記得要將浮在湯面上的油脂撈除,可避免其他食材吸附到湯汁中的油脂,這些油脂吃下肚也會增加身體的負擔。延伸閱讀: 冬天吃鍋又怕胖? 5個小技巧讓你在減肥也能飽口福 冬天想瘦又怕餓? 8種減肥食物市場裡就能找到 
-
2019-12-26 科別.心臟血管
「慢病之王」高血壓 患者壽命是不是比正常人短?
高血壓可謂慢病之王,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也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是導致心力衰竭、卒中、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腎衰竭、主動脈疾病發病率和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壽命。因此有人提出問題:高血壓患者是不是比正常人壽命短?短多少?這個問題其實並不簡單,原因是決定人壽命的因素很多,這裡具體分析如下:高血壓患者是不是比正常人壽命短?短多少?這個問題確實不太好回答。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血壓長期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的高血壓患者的壽命肯定一般的正常人短,具體短多少,估計很難有人可以回答。筆者也不能例外。其實,高血壓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高血壓導致的併發症。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礎上,血壓仍≥140/90毫米汞柱和(或)高於目標血壓的患者應啟動降壓藥物治療。高血壓患者啟動降壓藥物治療的目的是通過降低血壓,有效預防或延遲腦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腎功能不全等併發症發生;有效控制高血壓的疾病進程,預防高血壓急症、亞急症等重症高血壓發生。總之,高血壓治療的根本目標是降低高血壓的心腦腎與血管併發症發生和死亡的總危險。只有這樣,高血壓患者才能擁有跟正常人一樣的壽命和生活質量。那麼,高血壓患者如果血壓長期得不到有效控制,有什麼危害呢?高血壓患者如果血壓長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具體有什麼危害呢?高血壓患者的心臟長期處於高負荷的超壓工作狀態中,進而導致患者心臟出現過度勞累的情況,繼而引發心衰。對血管以及其它臟器的危害:高血壓患者的血壓處於長期的異常升高狀態,會導致血管內壁的加厚,進而導致血管內徑變小,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血管變窄。血管變窄,會導致患者血壓的進一步增高,就會導致患者血管內壁受到的壓力增加,進而導致內壁受損,而這些受損之處,正是血液中膽固醇、脂肪類物質的聚集之處,最終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而動脈粥樣硬化會導致患者出現血栓。血栓的形成又會導致患者併發出其他疾病,如:當血栓在患者腦部動脈處形成,對腦動脈造成堵塞,就會導致患者出現腦梗塞,若血栓在心臟冠狀動脈處形成,就會導致患者出現心肌梗死,嚴重的甚至導致患者心臟缺氧,最終死亡。同樣,除了心臟,腎臟等器官也受到高血壓衝擊,同樣會受到損傷。結語綜上所述,高血壓患者如果血壓控制不佳,在其它情況如遺傳、基礎疾病、生活環境差不多的情況下,肯定壽命要短,但如果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如果能得到長期有效的控制,日常更加註意保持良好生活方式,他們的壽命跟正常人不會有什麼明顯差別。作者簡介:藥師方健,大陸三甲醫院副主任藥師,原文取自《搜狐網》
-
2019-12-26 新聞.健康知識+
你以為的暖身食物反而需忌口?禦寒高手的「冬季養生法」
酒越喝越暖、吃火鍋禦寒……殊不知,有些方法不光取不了暖,還可能損了健康。《生命時報》採訪專家,提醒你冬季飲食需要“忌口”哪些食物,並送你一份高階“禦寒法”。天冷飲食,有4個忌口1.烈酒不少人認為,冷天喝烈酒驅寒,冬季酒桌上也常以此作為勸酒的“藉口”。其實,喝酒暖身是暫時的假象,主要有以下3個原因: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和水,熱量有限,身體無法從中吸收需要的能量。酒精中的乙醚有擴張血管的作用,酒下肚後,血管擴張會讓血液循環與呼吸加快,促使內臟、肌肉等體內的熱量從血液散發到體表,從而讓人感到身體在發熱。但同時,體內已經在變冷了。酒精及代謝產物在一定程度上會麻醉中樞神經系統,讓皮膚對外界溫度的敏感度下降,也“欺騙”了身體的感覺。喝酒不僅不能暖身,還容易著涼。過量酒精會增加肝損傷、痛風、結直腸癌、乳腺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烈酒”的酒精含量較高,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有害飲酒行為”是指30天內有1次或以上飲酒超過60克,相當於60度白酒喝2兩。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2.過於辛辣的食物冬天一到,麻辣火鍋再次受到人們追捧,成為“暖身佳品”。辛辣食物能刺激味蕾,但它也會刺激胃腸道,產生痛感、熱感,因而讓人感覺由內而外的“暖意”。這種刺激對消化道是一種挑戰,尤其是消化道敏感、容易發炎的人,更容易造成胃潰瘍、慢性淺表性胃炎等問題。吃辣後血管擴張、面紅耳赤、毛孔打開、大汗淋漓,體內積蓄的熱量隨著汗液散發到空氣中,如果突然從室內到室外,毛孔來不及閉合,容易受涼感冒。3.燒烤、油炸食品從食材來說,肉類很適合在冬季攝入,不但可以滿足人體蛋白質需求,還能維持免疫力以及肌肉的活力。同時,高蛋白食物的“食物熱效應”比較高,也是“暖身”食材的首選。但燒烤會在肉的表面塗抹大量植物油傳熱,油炸更是在高溫下讓油和肉、澱粉接觸,不僅產生過多脂肪,還會產生苯並芘、雜環胺、丙烯酰胺等致癌物質。喜歡吃肉的朋友,不妨用煮、燉、蒸的方式來烹調。4.寒涼食物冬令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在體內,為來年的身體健康打基礎。冬天適宜吃溫性食物,如羊肉、牛肉、雞肉、豬腰等,有助於提高人體的耐寒能力。涼性食物最好忌口,如西瓜、黃瓜。吃涼拌菜時,最好放點蔥、薑、醋等熱性食物來中和。 禦寒高手的「冬季養生法」除了飲食上注意“忌口”,睡眠、運動、心態等都是冬季養生的硬指標,每一項都有講究。睡宜早 養精蓄銳冬天草木凋零,動植物多處於冬眠狀態養精蓄銳,為來年的生長做準備。為了順應“冬藏”,人們在起居上也應注意早睡晚起,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正如《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所說,冬三月,“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冬天不妨“偷點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保證充足的睡眠。動宜慢 微汗即可冬藏時節,萬物蟄伏,人體也應順應自然界特點而適當減少活動。此時的鍛煉要有節制,微微出汗就好。所謂“小寒慢跑跳踢毽,暢達樂觀防腎寒”,建議大家選擇一些舒緩的運動,比如慢跑、踢毽子、打拳、散步等,起到舒展筋骨的目的即可,切不可追求大汗淋漓。此外,運動盡量選擇在白天、陽光充足時進行,並應做好準備活動,防止運動損傷。頭宜暖 胸背足忌涼冬季是腦血栓、心梗等心腦血管疾病以及關節痛、感冒等疾病的多發季節,保暖也就變得異常重要。頭部、胸背部、足部是需要重點保暖的部位,年老陽氣弱者更應注意。建議出門時戴好帽子,避免濕髮出門,胸背部多加件衣服避寒保暖,選擇舒適保暖性能好的鞋子,並經常用熱水泡腳。心宜平 節制喜怒曬太陽冬季白天短而夜間長,寒冷的天氣、呼嘯的北風、頻發的霧霾,常會讓人們的心情受到影響,引發失落、沮喪等情緒,甚至患上抑鬱症。因此,要注意積極調節自己的心態,節制喜怒,多聽音樂,參加娛樂活動,積極樂觀地面對寒冷的天氣變化。還要多曬太陽,接受“光合作用”,靜心等待寒冷過後的春色。4個壞習慣,其實是保暖誤區冬天雖然要時刻注意防寒,但也要避免這些“保暖”誤區。關嚴門窗不透氣關閉門窗後,由於不通風,室內氧氣逐漸下降,而二氧化碳急劇增加,尤其房間小、人多的情況下更是如此。根據研究,入睡3小時後,臥室內的二氧化碳會急劇增加數倍,同時細菌、塵埃容易積聚,被吸入體內。所以,晚上睡覺最好不要將所有門窗關緊,可以在客廳留一扇換氣窗,打開臥室門,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通常來說,開窗半小時,室內空氣就會更新一次。在沒有暖氣的南方,開空調時將溫度調到適宜的範圍,最好再給窗戶留一條縫。蒙頭睡覺易缺氧很多人覺得頭部冷,或尋求“安全感”,習慣將頭埋進被窩。時間長了,很容易導致大腦缺氧,夜裡易做夢,早上醒來頭暈乏力、精神萎靡。尤其是老人、小孩以及高血壓、冠心病患者更要注意。整晚不關電熱毯在沒有暖氣的地方,很多人習慣整晚開著電熱毯取暖,這種做法非常不可取。這樣會使人體皮膚血管擴張,水分蒸發快,引起皮膚乾燥瘙癢、喉嚨乾渴等症狀。糖尿病患者以及對溫度感知差的老人,容易低溫燙傷。質量差的電熱毯長時間開啟,還可能引起火災。所以,如果用電熱毯取暖,最好睡前通電加熱,入睡時關掉電源。衣著過厚更疲勞人在睡覺時,身體會處於放鬆狀態,此時穿寬鬆的睡衣有助消除疲勞,讓各器官得到充分休息。倘若衣著過多過厚,不僅肌肉得不到應有的放鬆,次日醒來還會腰酸背痛,且妨礙皮膚正常的“呼吸”和汗液的蒸發,更容易出現感冒。本文轉自生命時報微信(ID:LT0385)
-
2019-12-26 養生.健康瘦身
被笑「肥豬」不敢照鏡子 他不動手術甩肉21公斤
27歲的蕭姓男子有肥胖家族史,求學時常被同學取笑為「肥豬」,自卑到連刷牙都不敢照鏡子,今年6月因血糖飆高確診為「糖胖症」,才嚇到決心減重, 在彰基專業體重管理團隊的幫助下,他不動手術,靠著飲食和運動,才5個月,從117公斤減至95.4公斤,甩肉21.8公斤,成功穩定血糖。蕭姓男子小時候胖,長大還是胖,國中畢業的體重就破了百公斤,他說,因太胖,因缺乏自信,眼睛總是看著地板,女生一看到就自動退避三舍。過去曾嘗試減重試過6次減重,也曾採取單一飲食法,每餐只吃肉類、蔬菜或水果,卻每次減不到1公斤就放棄。直到今年6月,他飯前血糖飆高達224 mg/dl,是正常人的2到3倍,確診為「糖胖症」後,嚇到決心減重,立刻報名「彰化基督教醫院國際減重暨形體美容中心」減重課程。彰基指出,身高170公分的蕭姓男子,堅持拒絕手術減重,在專業人員指導下,學會米飯減半、雞腿去皮等均衡且清淡的飲食秘訣,以及建立有系統且規律的運動習慣,加上Line群組中減重夥伴的相互激勵,5個多月後終於甩肉21.8公斤,衣服尺寸從5L漸漸穿回2L,飯前血糖也降至正常值90mg/dl左右,整個人變得神清氣爽。雖然蕭距離理想體重70公斤,還有一段距離,但現在一次運動開合跳300下,也不覺得喊累,他相信自己只要做好「80%飲食+20%運動」的減重原則,再加上200%的堅持,總有一天可以達成目標。蕭男表示,減重效果顯現,不僅同事稱讚「變帥了」,還有朋友主動介紹女朋友,對於尋找未來人生伴侶的幸福之路,也越來越有信心彰化基督教醫院糖尿病健康e院教學部主任鄭畬方醫師表示,「糖胖症」是糖尿病和肥胖的合稱,國人受到高油、高糖和高熱量等不健康飲食型態影響,過重者的肥胖程度有逐漸惡化的趨勢,如果肥長期不解決,未來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是一般人的4倍,也可能引發脂肪肝、心血管疾病和導致膝關節退化等疾病。在不健康飲食習慣中,豐富又多元的含糖飲料文化特別需受重視!彰基體系國際糖尿病代謝及慢病康復e院院長杜思德醫師表示,2019年台灣糖尿病年鑑資料顯示,國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比率連年攀升,特別是20歲以下年輕族群,罹病率在2008至2014短短6年間上升44.5%,關鍵兇手就是含糖飲料,長期攝取不僅易發胖,也會提高糖尿病的風險。鄭畬方表示,改善肥胖主要有飲食、運動、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等4個途徑,其中以飲食和運動最為重要,在不經治療手段介入的情況下,飲食占減重計畫的8成,運動占2成。其中,在飲食部分,建議把握4大原則:1.定時定量,六大類營養均衡攝取。2.適度採取「低熱量飲食法」,每人每日攝取總熱量控制在每公斤體重20-25大卡,有助健康減重。3.採取「低脂飲食」、「低醣飲食」(例如生酮飲食法)和「間歇性飲食」等特殊飲食法前,先諮詢醫師,以免減重不成反傷身。且單一特殊飲食法執行超過半年,應再諮詢醫師或營養師以做調整。4.用餐時先吃肉類和蔬菜,再吃米飯,胃腸道的吸收速度較慢,研究發現有助改善血糖。運動的重點則在於將脂肪轉成肌肉,提升基礎代謝率,進而達到減少體重和避免復胖的目的。建議減重者採取「間歇性運動法」,以輕度、中度和強度運動搭配進行,全面提升心肺能力和肌耐力,更有助減重。較嚴重的糖胖症病友,無法靠飲食和運動減輕體重和穩定血糖,鄭畬方建議可在醫師評估下適度使用胰島素和腸泌素,同時穩定飯前和飯後血糖,不只不會增加低血糖的風險,還能減少體重增加的情況。至於,重度肥胖(BMI>35)以上且有併發症者,則可尋求減重手術的幫助。
-
2019-12-26 該看哪科.皮膚
2、3天沒洗頭好髒?醫師教這樣判斷你是否該天天洗
你都多久洗一次頭?每天洗、2天、3天以上才洗一次?皮膚科醫師指出,其實多久洗一次頭,還是因人而異,並非每個人都需要天天洗頭。現代人衛生條件較佳,多數人會天天洗頭,有人2、3天沒洗,可能還會被笑好髒!不過根據開業皮膚科醫師蔡逸姍在YouTube衛教影片中指出,許多門診患者常會問「我到底該多久該洗一次頭?」蔡逸姍指出其實這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例如以一個30歲、活動量大、油性頭皮的男性來說,就可以一天洗一次。而如果以多數20-50歲女性、生活型態比較靜態、出油量較少,那就2~3天洗一次即可。正常來說,頭上皮脂膜正常的出油,對頭皮是具有保護作用的,如過度清潔反而可能會造成頭皮緊繃、刺痛的情況發生。那如何知道自己頭皮是油性還是乾性?蔡逸姍教一個簡單方法判斷,如果你2天沒洗頭,頭髮就整個塌陷、甚至影響到臉部儀容,看起來油光滿面,那就是油性頭皮。此外,少數人可能還有頭皮屑問題,這可能比頭看起來油油的,更令人尷尬。根據之前食藥署曾於臉書PO文指出,若用過熱的水洗頭,容易使頭皮脂肪和水分減少,造成角質層剝落、脫屑、乾癢,所以水溫最好在38~45度最好。而長頭皮屑的人多半也都會特別挑抗屑洗髮精使用。不過藥師邱舲禎曾在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會出版的《與藥師做朋友》中指出,除了使用適合的抗頭皮屑產品,也要避免過多造型品或染燙降低頭皮負擔、保持運動習慣適度舒壓、攝取良好營養、及少吃具刺激性食物,多管其下改善頭皮健康。
-
2019-12-26 養生.健康瘦身
一直胖下去原來是「吃太少」?減肥需改掉5錯誤觀念
轉眼就要過新年了,每到新年,大家最熱衷的話題,大概就是「年菜吃太多,脂肪變好多」,往年年後跟五十肩肩友繼續擴張術療程時,常常會聽到此起彼落的比拼自己過年多幾公斤?衣服有多緊?內容逗趣、歡笑不斷,完全是另類的幸福表現!1.(X)吃太少→(O)適量吃,別讓身體進入「節能模式」摸到新長出來腰間肉的第一個念頭,往往是「要少吃一點!」,特別是沒多久後要參加家族聚會或是同學會,整天提心吊膽,一口都不敢多吃。「飲食控制」絕對是體態調整的重要元素,但「控制」可不是「不吃」。早在1995年就有研究指出,當進食量過低,身體缺乏食物,代謝會下降、活動也會下降,也就是進入「節能模式」,這種一級省電的代償,等於是動物冬眠時的狀態,各位想看看,冬眠後出關時的熊,一樣沒有腰身啊!熊在冬眠時將食物的熱能改用身體褐脂肪做為身體熱量來源,聽起來燃脂很棒,但其實同時也將心跳調降了75%,而少量飲食的人,身體為了保持生存,也會有調降身體耗能的機制,但我們還是有在吃東西,反而更容易儲存熱量喔!飲食調控並不是不吃,而是「適當吃」,可以參考這篇文章,原則很簡單的。 2.(X)過程不開心→(O)快樂才能持久,體態=生活型態吃太少,除了會讓身體進入「節能模式」,還會嚴重影響心情。肚子餓心情會不好,更有個三千多人的大型研究顯示,心情不好時,又被控制飲食的人,反而會想吃更多。「民以食為天」,食物本身就具有可以改善情緒的功能,當情緒的強度增加時,自然會影響食物的選擇和食物的攝入量,這在高壓的現代人身上,更是形成「壓力大-想吃-不能吃-壓力更大-更想吃」的痛苦循環。我自己在飲食控制時,每週都會有一天是「快樂進食日」,允許自己有一餐是吃所有喜歡的東西,其實這樣的小小放縱,並不會多增加多少熱量攝取,但更能讓飲食控制能夠持續下去喔!3.(X)餓了才吃→(O)定時吃飯,才能定量常常會有肩友說「我怕胖,都是餓到受不了才去吃飯!」唉呀,這可是減重時的大忌啊!先是肚子餓會有前面說的「痛苦循環」以及「代謝下降」不說,肚子餓時吃飯,總是一不小心就點太多,不只早餐的熱量沒少吃到,反而連晚餐的熱量都吃光了,還附加腸胃不適,以及心情差,可說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定時吃飯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定量」。這裡的定量定的是「熱量」以及「食量」,只有在不太餓的時候就準備吃飯,才不會因為過餓而點了滿桌的高熱量的大魚大肉,吃不完又嫌可惜,硬吃又讓肚子撐得太飽,又同時攝取太多了熱量。每餐都好好吃飯,保持恆定,正是飲食控制成功的關鍵喔!4.(X)不知道吃了什麼→(O)了解食物成份,不用猜其實我也明白,肩友在控制飲食過程中,不敢吃、餓了才吃的原因,就是不知道自己吃了這些會不會胖起來?別擔心,每天身體都有熱量扣打可以用,就是為了維持睡眠呼吸所需要的熱量,這些都得靠飲食獲取,可以參照國健局的熱量計算表,算一下自己一天所需熱量,平均分配三餐的熱量攝取總量、認知自己進口的食物熱量,就可以輕鬆無負擔吃東西了! 知道自己一天要攝取總熱量的好處多多,像是已知晚上要聚會,就留多點熱量給聚會時攝取,比起在宴會上什麼都不敢吃、忙著告訴別人自己在減肥,更能賓主盡歡啊! 5.(X)不運動→(O)從規律的活動開始前面都在說「熱量攝取」,體態的改變,還有「熱量消耗」。除了睡眠呼吸以外,若是每天增加300大卡的熱量消耗,差不多一個月就可以少一公斤左右,可別小看這每月一公斤,從年初開始增加運動,年尾就少12公斤喔!而300大卡的熱量,以60公斤的人估算,不過就是「多增加1小時的快走」而已,飯後休息一小時,快來跟親朋好友一起相約穿上年輕時的牛仔褲吧! 最後,維持體態真的沒有那麼困難,記得「適量吃」、「快樂吃」、「定時吃」、「了解吃」以及「增加活動」,每天開開心心的看著腰圍越來越小,身材好看不是重點,健健康康才是王道啊!
-
2019-12-25 橘世代.健康橘
吃對蛋白質 40過後人不老!
歲月賦予成長所帶來的豐碩果實,同樣也會造成一些生理機能的退化。年紀漸長,身體總會有一些大大小小的不適,尤其是中年期至更年期女性族群容易忽略蛋白質攝取過多或太少,進而出現肥胖、水腫、感染等情況。透過營養師的提醒,可以從日常生活飲食的改善,讓輕盈的體態與美麗的人生延長活躍期限。生命的積木--蛋白質蛋白質對於身體的重要性被形容為「生命的積木」,由超過20種胺基酸組成,可以提供熱量,也是組成肌肉、毛髮、牙齒、骨骼等組織的要件,含有建構、修補組織的功能。另外,也是製造賀爾蒙、酵素、調節酸鹼平衡,強化免疫系統的主力,其中成人有9種必需胺基酸無法由人體自行製造,得從食物中攝取。臺安醫院營養師趙于賢指出,根據衛福部定義,中年期至更年期女性泛指40歲到52歲的族群,其中更年期介於45到52歲之間,這階段女性會產生更年期症候群症狀。根據流行病學研究以及臨床試驗顯示,適量食用含有植物雌激素的食物可以改善這些問題,含有異黃酮類的豆科植物與紅花苜蓿等是植物雌激素主要來源,其中黃豆含量非常多,因此也希望更年期女性多攝取豆製品。「這個階段容易營養過量,代謝率降低,脂肪堆積後造成肥胖,因此蛋白質建議以低、中脂為主;而攝取雌激素可以保護心血管健康,至於骨質流失造成的骨質疏鬆可以藉由豆腐、豆干、濕豆皮或奶類、小魚乾等食物中的鈣質來補充,同時也可以達到足量的蛋白質營養。」趙于賢表示,女性從30歲過後就要開始注意蛋白質的攝取,每日3餐的均衡分配可以延緩身體退化時程。表1:蛋白質食物低、中、高脂分類(資料提供/營養師趙于賢) 蛋白質攝取不足,小毛病上身比起熱量的精算,女性很少會注意蛋白質攝取的重要,殊不知這小小的疏忽會造成生活上的不便。趙于賢表示,蛋白質不足會有掉髮、肥胖、自體免疫功能降低,譬如傷口不容易復原、感冒不容易好等症狀。正常來說,30歲以上的女性理想的體脂肪率為20〜27%,高過30%就是肥胖。而現代人普遍體脂肪偏高,如又有前述的蛋白質攝取量不當,或運動量不足,會逐漸出現肌肉量減少的狀況。目前計算蛋白質每日攝取量有簡單的依據,最常使用的方式是人體重量乘以0.9〜1公克,每個年齡階段不一樣,以一位無運動習慣的中年期至更年期女性來說,遵循這個計算法便可。例如50公斤的女性每天需要約45〜50公克的蛋白質,也就是6~7份(魚肉豆蛋類)蛋白質或5~6份乳製品。如果活動量較高,再視狀況增加攝取量。「在同一個年齡層當中,影響蛋白質的攝取量包括體重、年紀、活動量等都是主要因素,除了攝取足夠蛋白質,可以多從事阻力運動或有氧運動。」趙于賢指出,最基本的活動量也要滿足每週至少150分鐘以上的運動時間,譬如每次快走30分鐘(含以上),至少每2天一次,可增加肌肉的形成,配合蛋白質攝取能有相輔相成的效果。蛋白質攝取有優先順序瞭解了蛋白質與身體的關聯,如何從食物中等量取得也是課題之一。大家可以按照文章中蛋白質攝取表去自行搭配。優質的蛋白質來自於豆、魚、蛋、肉類,以及乳製品,面對琳瑯滿目的選項,趙于賢用更簡單的辦別方式讓大家輕鬆規劃。「一般人對於計算相同重量下的食材有多少蛋白質覺得費力,有個取巧的方式,以女生的掌心為準,例如肉或魚,只要半掌心大小就等同一份蛋白質。」趙于賢列出幾項生活上常用的蛋白質食材作為攝取參考,以一份蛋白質(含7公克蛋白質)為基準,魚、肉、豆、蛋類各類食品所需份量如下表:表2:各類食材蛋白質含量一份乳品類蛋白質計算方式略有不同,以8公克為基準,對應的乳製品份量如下表:有些人會糾結於烹調方式,其實只要依照蛋白質攝取優先順序,避免油炸和加工過度的食品,也能阻絕過多的油脂與納含量。挑選種類以豆類為優先、再來是魚類及海鮮,之後才是蛋類、禽肉與畜肉,不一定只能用水煮的方式,這樣也會影響食欲。滷煮蒸屬於低油的烹調方式也可以交錯運用,或者多運用蔥、薑、蒜……等天然辛香料的鮮香味,可減少不必要的人工調味料,謹記少油少鹽的原則就好。一天三餐蛋白質攝取建議菜單(資料提供/國民健康署....) 註:以一位50公斤的退休女性為標準,每日蛋白質攝取量為45〜50公克計算。本文摘自《綠主張月刊》,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 2019年11月出版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19-12-25 癌症.飲食與癌症
「把食物當藥物」癌症患者怎麼吃?營養師圖文解說
已有很多研究發現,營養不良的癌症病患接受治療的效果會比較差。高雄市立小港醫院王馨羚營養師表示,營養不良會讓患者的體力變差、降低治療效果及生活品質,以致病情惡化等問題。王馨羚營養師指出,評估癌症病患的營養狀態時,除了營養攝取量之外,還會去了解營養攝取的種類,是否符合患者體態以及體重變化所需要的建議量,為每一位病患進行完整個人化的評估。六類營養,缺一不可營養師提供建議時,會分成六大類食物,包括全榖雜糧類、豆魚蛋肉類、蔬菜類、水果類、乳品類、油脂堅果種子類。要「吃飽」也許很簡單,尤其癌症病患有時會有「早飽」的效應,建議病患能以均衡飲食搭配方式,在正餐中能攝取全穀雜糧類之澱粉食材,配上蛋白質類,即豆(指黃豆、黑豆、毛豆及其製品)、魚、蛋、肉等,再加上蔬菜纖維質類的食材,兩餐中間可以搭配水果,一天可以喝一次乳品。由於部分患者喝乳品會有腹瀉,且為增加病患的營養攝取量,並有體位較輕狀況者,可以考慮把乳品改成不含乳糖的配方營養品。 王馨羚營養師表示,有些患者在治療過程會有食慾不振的情況,以致造成攝取量降低,我們會建議搭配營養補充品,以輔助熱量以及蛋白質的攝取。抗癌過程,把食物當藥物治療前期,主要會建議患者均衡營養的概念,首先確認患者體位是否過輕,體位過輕的患者要加強營養輔助,否則將可能在後續的治療中體力透支,這也是治療前的營養補充很重要的原因。在治療中期,患者可能出現藥物副作用,例如: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狀況,營養師會依照患者狀況給予建議。最常發生的噁心、嘔吐或腹瀉,會建議少量多餐,在最舒服的時候就盡量吃。傳遞「把食物當成藥物」的觀念給患者,食物的重要性不亞於藥物,一定要吃不然身體沒辦法承受後續的狀況,這樣患者比較能夠理解。關於熱量攝取,有個常見的迷思,很多家屬會燉雞湯、燉魚湯,他們認為營養都在湯裡,所以就多喝湯,不去吃裡面的固體食材。王馨羚營養師強調,固體食材才有足夠的營養,正確方法是先把料吃完,有多餘的空間再來喝湯。癌症病患如果沒有糖尿病,偶爾可以吃些濃湯、奶昔、蛋糕等高熱量食材,補充熱量。或適時地搭配一些配方營養品,希望患者每一口吃進去的熱量能夠比平常一口進去的熱量多一些。 治療後還是要繼續維持營養攝取,原則一樣秉持均衡飲食的概念,除了每餐裡面能夠均衡攝取之外,也希望能夠「多樣化」。有些病患聽別人說哪一樣東西很營養,就幾乎都吃那一樣,會造成營養不均衡。王馨羚營養師建議要多樣化均衡的攝取,譬如說不同顏色的蔬菜,含有豐富的植化素、營養素、抗氧化劑的種類就不同,能多樣化攝取為佳。當然,我們也建議少吃不健康的食物,減少紅肉、醃製、煙燻、燒烤等食物的攝取量,有含酒的料理要盡量避免。很多患者在食慾不振、腹瀉的時候會吃益生菌,但是患者若有白血球較低的狀況,則不建議。同時,白血球較低時也要避免生食。均衡飲食最優先!王馨羚營養師解釋道,蛋白質的功用就是建造、修復組織,蛋白質經過分解後會變成胺基酸,胺基酸有很多種,人體細胞會利用胺基酸來合成各種蛋白質,維持生理機能,是非常基本、重要的營養。海中多醣體褐藻醣膠、胺基酸如麩醯胺酸、不飽和脂肪酸如精氨酸、核苷酸、魚油、乳清蛋白等特殊營養品,皆有助調節生理機能。其中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萃取褐藻中水溶性纖維,近年在台灣有許多針對免疫相關的研究報告,於醫學上使用備受矚目。從營養師的角度,最建議均衡攝取各種營養素,在不足夠的情況下,可以適時地用配方營養品補充熱量、蛋白質等。患者、家屬很關心的特殊營養品,其實要在基本熱量、營養足夠的狀態下再來補充。只吃這些特殊營養品,其中的蛋白質、氨基酸也會被身體當成熱量利用掉。我們非常強調基本營養要攝取足夠,再來談其他的營養品。 王馨羚營養師表示,許多患者被診斷癌症後,家人都很緊張,所以會燉魚湯、雞湯,或者買很多蔬菜汁、保健食品等,反而正常的食物不太重視。經過一兩次治療之後,患者便開始發覺肌耐力不太夠。我們會分析飲食給病患一些正確觀念,建議患者一餐要攝取到至少碗的七八分滿的飯量,搭配蔬菜量,一碗飯配一碗蔬菜,再加份一個手掌大小的蛋白質量。一次進食中沒辦法把一餐吃完沒關係,可以分成兩次的量,少量多餐,這樣的進食方式,大部分患者都會覺得比較有體力,從抽血中也可以看到營養指標逐漸回復。建立正確的營養觀念,完整攝取,對身體最好!原文:癌症營養支持,營養師圖文解說搜尋附近的診所:內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19-12-25 癌症.大腸直腸癌
防大腸息肉變成癌 7個習慣現在做還來得及
大腸直腸癌是國人成長最快速的癌症,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三位。每年新增罹癌人數最多,一年逾1萬5千人得病,連續8年蟬聯國內十大癌症發生率首位,平均每35分鐘就有一人罹患大腸癌!不過,只要早期發現及治療,大腸癌是治癒率及存活率很高的癌症。 馬偕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資深主治醫師楊靖國表示,大腸息肉為大腸癌的前兆,大多數的大腸癌都是由腺瘤性息肉癌化而來;如果發現大腸腺瘤性息肉,建議及早切除以絕後患,能夠有效預防大腸癌的發生。 楊靖國指出,大腸息肉有基因遺傳性,若父母兄弟姊妹有大腸息肉或大腸癌病史,就要提高警覺;另外,嗜吃紅肉、高熱量、高脂肪的飲食,日常生活久坐少動,以及肥胖、吸菸,也都是好發族群。  此外,正常的腸道為粉紅色的平滑組織,而大腸息肉是指大腸黏膜表面出現不正常增生的組織變化。早期的大腸息肉小於1公分,通常沒有明顯症狀;超過1公分的大腸息肉,就可能感到腸胃不舒服,甚至造成出血現象。 根據臨床觀察發現,大多數人因為大便形狀及排便習慣改變、便秘、腹痛、腹瀉、解血便等身體不適情形,接受大腸鏡檢查而發現大腸息肉;或是50歲以上接受糞便潛血檢查,結果呈現陽性反應,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才發現。 預防勝於治療,楊靖國分享7招避免大腸息肉上身: 1、少紅肉、高脂肪、加工食品:紅肉及加工食品中含有較多飽和脂肪,會延長食物消化時間,增加大腸息肉發生機率。 2、多高纖食物:蔬菜、水果及全榖類食物,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天天五蔬果加速糞便排出、預防便秘,預防產生大腸息肉。 3、規律運動:每天運動30分鐘,每星期至少5次以上,有助腸道蠕動,降低大腸息肉發生。 4、正常作息:養成規律作息、充足睡眠、避免晚睡熬夜、吃宵夜,減少內分泌失調及腸道負擔。 5、定期糞便潛血檢查:50歲開始,每2年接受1次糞便潛血檢查,結果呈現陽性反應,應該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 6、50歲前接受第一次大腸鏡檢查:若從未做過大腸鏡檢查者,建議至少在50歲時接受第一次大腸鏡檢查,大腸鏡檢查可透過窄頻光照射觀察息肉微血管狀況。依據微血管分布狀態,評估為良性或惡性,再進行息肉切除並送病理檢驗,根據檢驗結果決定下一步的治療方式。 7、曾切除腺瘤性息肉者定期大腸鏡檢查:病理組織分化良好者,建議每2~3年接受1次大腸鏡檢查;病理組織分化異常者,建議依照醫生指示,密切接受大腸鏡追蹤檢查。 延伸閱讀: 別以為切除大腸息肉就沒事! 再繼續做6件事癌照樣離你很近 做大腸鏡檢查防癌 事前2準備一定要做到才有用 
-
2019-12-24 橘世代.健康橘
預防高血壓別再只吃堅果了! 專家建議3大重點
「我想要預防高血壓只要狂嗑堅果就夠了」,財團法人癌症關懷基金會校園營養講師簡鈺樺說,許多人普遍存在這種思維,常以為預防高血壓就是要大吃堅果,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簡鈺樺表示,任何健康的食物吃少無益,吃多也會對健康有害,過猶不及猶如本末倒置,恰到好處才是最適當的做法。以堅果來說,因為屬於油脂,吃太多容易攝入過多熱量,甚至間接影響慢性疾病產生。高血壓是指靜止狀態時所測得的血壓持續地高於或等於140(收縮壓)或90(舒張壓)mmHg,但美國心臟協會2年前重新定義,收縮壓130、舒張壓80以上即為高血壓。主要是過去認定高血壓是140/90,但許多患者在血壓低於這些數值時,也會出現高血壓併發症。高血壓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很難自我察覺,常見症狀包含暈眩、頭痛、耳鳴、眼花、失眠、心悸、疲累、噁心等。若想要避免高血壓,營養師建議從多方面下手。就飲食部分,簡鈺樺說明分為以下3大重點:一、鹽分控制:簡鈺樺建議每人每天鈉的攝取量不超過2400毫克,相當於鹽6公克。除了調味品,門診中也常遇到長輩鈉含量的超量來源為一些加工品或是罐頭,如:貢丸、肉鬆、豆豉、蔭瓜等。建議多使用天然食材來降低過量鈉攝取。二、酒精限制:男性每日不超過2份酒精飲料,女性不超過1份,可降低2到4毫米汞柱的血壓值。(1份酒精性飲料=360cc啤酒、150cc葡萄酒、45cc烈酒)三、執行得舒飲食:簡鈺樺說,此飲食的特性為高鉀、高鎂、高鈣、高膳食纖維、不飽和脂肪酸豐富以及低飽和脂肪酸。然而要獲得這樣的營養可以透過選擇全穀雜糧類,像是選用糙米、地瓜、紅藜等來取代白飯、白麵條。簡鈺樺說,攝取豐富蔬果,蔬菜的量希望餐餐都可以有一碗量,而水果由於糖分因素,建議攝取兩2到3顆女性拳頭大小就好;白肉取代紅肉,以降低飽和脂肪酸的攝取:用好油、吃堅果,像是選擇像苦茶油、橄欖油來作為烹調用油,每日可以補充1湯匙的堅果獲得不飽和脂肪酸,無須過量。簡鈺樺說,除了飲食要多加留意,維持正常體重(BMI:18.5到24)也很重要,但針對長者,由於涉及到肌肉量問題,目前並無對亞洲老年人適當BMI的建議,國外學者建議老年人的BMI在22到30公斤/平方公尺較為適合。建議維持肌肉量,不要過瘦與過胖。簡鈺樺說,建議戒菸也可以減少對血管的傷害。另外運動的益處對於任何疾病的預防,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有氧與無氧運動皆可執行,每天至少30分鐘,每周5天。對於沒有運動習慣的長輩來說,也可以從活動量做起,避免長時間靜態性生活習觀。唯有多方注意,才能遠離高血壓的威脅。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19-12-24 養生.聰明飲食
整腸健胃增益菌 醫師建議冰箱要放這4種食物
腸胃健康最近成為熱門話題,吃進有好菌的食物有助平衡腸道菌群,也號稱有助消化道以外的健康。根據「英國醫學期刊」,維持腸道微生物叢多樣化對於體重管理扮演重要角色,也可降低第二型糖尿病、關節炎、乳糜、炎症性腸病等風險。雖然沒有單一種食物可以改變腸道菌群或甚至降低疾病風險,但是紐約內科醫生兼腸胃科醫師桑帕爾(Niket Sonpal)表示,冰箱儲放下列食物,有助腸道和整體健康;這些食物有好菌、Omega-3脂肪酸和多種維生素。1.優格桑帕爾表示:「活性菌優格是所謂好菌的絕佳來源,也就是益生菌。」若要將優格帶來的健康益處最大化,他推薦加入新鮮水果,而不是選擇有水果在底部的那種含糖優格。 2.味噌民眾也不用等到晚餐吃壽司時才體驗味噌對腸道的好處,味噌是日本餐點的常見調味料,由發酵的大豆、大麥或米製成。桑帕爾會沾取味噌當作鮭魚和豆腐的佐料或醃料,他表示:「味噌含有多種好菌和酵素,如果你不吃乳製品,味噌是很合適的替代品。」3.野生鮭魚吃鮭魚可以比吃紅肉得到更多腸道好處,不過桑帕爾強調,務必專吃野生鮭魚,這裡指的是用魚網在自然環境捕撈的鮭魚,而非養殖鮭魚。桑帕爾解釋:「野生鮭魚富含Omega-3脂肪酸,可有效避免發炎,這也是治療發炎腸胃和預防未來出現類似情況的關鍵。」4.韓式泡菜不管單吃韓式泡菜還是拿來燉煮,泡菜因具整治腸胃的功用,是桑帕爾飲食的重要部分;他表示:「因為這是蔬菜發酵而成,韓式泡菜也是不吃乳製品者的好選擇,而且也是膳食纖維、維生素A和C的優良來源。」
-
2019-12-24 養生.聰明飲食
素食者最易缺6種營養素 吃素的正確方式學起來
以前逢年過節必吃肉,現在恨不得每天都“吃草”。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特別是女性,開始追求純素食飲食。雖然看似健康,但長期吃素很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風險。素食者最容易缺少的6種營養素1、維生素B12據英國《電訊報》12月18日報導,英國牛津大學和倫敦國王學院營養學專家在一次報告會上指出,針對172名純素食男性的研究發現,約1/5的參與者嚴重缺乏維生素B12 。而維生素B12缺乏可能導致的結果有:惡性貧血、神經受損、雙腳、雙手麻木、男性不育等問題。專家指出,由於維生素B12主要存在於魚、肉、家禽、雞蛋、牛奶和奶製品中,絕大多數植物性食物中並不含有。因此,純素食者長期得不到補充,就會出現缺乏的情況。解決方法:長期完全素食者可食用額外添加維生素B12的食品或膳食補充劑。2、n-3多不飽和脂肪酸不含魚、蛋或海洋蔬菜(海藻)的飲食通常缺乏長鏈n-3多不飽和脂肪酸,如EPA和DHA等,它們對心血管健康以及眼睛和大腦功能很重要。與非素食者相比,素食者,尤其是純素食者,血液中的EPA和DHA濃度較低。解決方法:素食者可以從部分海藻類食物(海帶、紫菜、螺旋藻、髮菜、裙帶菜等)、亞麻籽油、紫蘇油等食物中補充它們。3、維生素D在EPIC-Oxford研究中,素食者維生素D的平均攝入量最低(0.88微克/天),是葷素搭配者平均攝入量的1/4。解決方法:對於純素食者來說,維生素D的狀態取決於陽光照射和維生素D強化食品的攝入。4、鐵動物血、肝臟、瘦肉中的鐵為血紅素鐵,吸收利用率高,而植物性食物雖然鐵含量較高,但主要是非血紅素鐵,吸收利用率低。解決方法:對於純素食者,可以從菠菜、蠶豆、扁豆、黑木耳等食物中補充,但利用率不高,此外,還可以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以促進鐵的吸收。5、鋅純素食者的鋅攝入量比雜食者低,缺鋅的風險也相對較高。解決方法:素食者,特別是純素食者注意,要適當增加堅果、菌菇類、豆類、全穀物等的攝入。不過在食用堅果時要注意控制量,防止攝入過多脂肪。6、鈣對於那些連奶製品和雞蛋都不吃的純素食者,鈣的來源非常局限。解決方法:多吃其他富含鈣的食物,如綠色蔬菜、杏仁、用石膏做的豆腐等。如果缺鈣問題嚴重,建議適當攝入一些乳製品,甚至雞蛋。吃素也要營養均衡,不建議單純靠吃素來減肥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臨床營養科臨床營養師胡環宇提醒,人們從“吃素”中得到的氨基酸,鐵,鈣,鋅,一些維生素等必需的化合物很有限。此外,植物蛋白的吸收要慢得多,所有這些都會對免疫力和生殖系統產生負面影響。天然素食品中,想獲得全面豐富的營養,並非就是青菜豆腐那麼那麼簡單,還得有所講究。建議素食者堅持喝奶類,特別是牛奶,補充鈣質。吃素的人,吃糙米或胚芽米才更完善,因為糙米或胚芽米中補充了麵筋所缺的氨基酸,至於碳水化合物、脂肪、穀類、植物油都可以足量滿足要求。而對於想通過吃素來減肥的人,營養專家並不推薦。不平衡飲食結構,很可能造成營養素不足,如果素食者不能很好的掌握飲食方法,不能及時補充容易缺乏的營養素,那就得不償失了。因此,純素食並不值得過度提倡。本文摘自《搜狐健康》
-
2019-12-24 養生.聰明飲食
吃巧克力護心、防中風! 營養師教你怎麼挑對身體好
你沒有看錯!多吃巧克力真的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根據許多研究指出,人體腸道中含有許多共生細菌,可以幫助食物的消化及疾病的預防,與人體的免疫力有極大的關係。其中,美國路易斯安那大學研究更發現,腸道細菌還能發酵純巧克力成為一種消炎化合物質,而這種消炎物質被證實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罹患率。研究團隊發現,最原始的可可豆,不僅零膽固醇,也沒有糖分,尤其裡頭含有一種名為「黃烷醇」(flavanol)的成分,經由腸道發酵後,可以釋放出多酚類化合物,對於心臟及血管有極大的益處,具有降低心血管疾病罹患風險。內湖國泰診所營養師張斯蘭表示,因為巧克力是一種多酚類的抗氧化物,而抗氧化劑可以對抗體內自由基的產生,研究發現,裡頭含有一種為「黃烷醇」的成分,具有降低血壓、降發炎、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好的膽固醇),並降低體內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壞的膽固醇)的氧化作用等優點,因此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想要利用攝食巧克力作為心血管保健方式,張斯蘭說,目前市售的巧克力,多半可可含量都只含20~30%,尤其部分巧克力為了增加風味及硬度,還額外添加了奶油、氫化植物油等,這類飽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含量,絕大多數含有過多熱量,很容易導致肥胖、糖尿病、心臟病與中風,反而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因此,最好是挑選包裝標示可可成分含80%以上的無糖黑巧克力,不一定要買含百分之百的可可,因為可可含量越高,製作成本就越高,且口味吃起來又酸又苦;另外,白巧克力成分僅有糖與脂肪,並不是巧克力,可別搞錯了。雖然黑巧克力中的黃烷醇有益心血管的保養,但並不代表可以隨意的大量食用巧克力,那麼每天該吃多少量?張斯蘭說明,目前文獻並沒有明確建議每天應該要吃多少的量,但是站在營養學的立場,建議適當攝取為佳,每天以1到2片(或顆)的量為主,若超過5片(或顆)就屬過量,反而會適得其反。另外,張斯蘭也建議,可以購買沖泡的可可粉,因為比起固體狀的巧克力,可可粉加工的手續較少,相對的,黃烷醇破壞的程度也會較低。飯前或飯後吃巧克力都可以,飲食上並沒有特別的禁忌,但因為巧克力的磷成分較高,腎功能不佳的民眾應視自身情況攝取,而市售的巧克力多半含有些許糖分,糖尿病患者也不宜攝取。值得提醒的是,因巧克力含有少量的咖啡因,雖然適當攝取有助情緒好轉、降低壓力、幫助安定神經等功效,然而若有失眠或睡眠障礙者,下午3點過後就避免再攝取巧克力了,以免造成睡眠方面的問題。延伸閱讀: 吃粥整腸健胃? 4種狀況恐怕會愈吃愈慘 五穀雜糧健脾養胃 搭配2種食物還能助消化、改善疲勞 
-
2019-12-24 性愛.性福教戰
年輕人勃起困難激增…都怪體內這東西過量
「男性肚子愈來愈大,『弟弟』會愈來愈小嗎?」醫師表示,男性體脂肪過多,雖不致使陰莖「尺寸」變小,但確實易阻止男性睪固酮的持續生成,影響勃起功能,恐造成「心有餘而力不足」,不能想硬就硬,男性過胖要小心「更年期」提早報到,無法展現「雄風」。●肥胖、不愛動 男性更年期提早到熟齡女性最煩惱的更年期,其實男性也有。「男性更年期」就是睪固酮低下症,常伴隨著易疲倦、常暴怒、性趣缺缺等症狀,近年來還出現年輕化現象,有人才40多歲,就醫時意外發現更年期已提早報到。「女人可以從MC不來預測更年期,男性呢?」醫師從臨床發現,近幾年男性更年期提早出現,並不是因為年紀到了,而是因為太胖。根據國健署2017年出版的年報,台灣男性35歲到64歲的過重及肥胖比率超過5成。而挪威2006年研究顯示,男性肥胖者睪固酮低下比例為52.4%,已是更年期提早發生的元兇之一。台灣男性學醫學會副秘書長、高雄市立大同醫院泌尿科特約主治醫師蔡嘉駿表示,挪威在2006年曾針對社區內1548位男性展開研究,發現腰圍愈粗的男性,睪固酮濃度愈低,嚴重者會有勃起功能障礙,且與第二型糖尿病息息相關。●脂肪會抑制睪丸製造男性荷爾蒙台灣男性學醫學會2004年曾以「美國聖路易男性更年期自評表」初測,台灣40到80歲男性中,8成自覺出現沒活力、體力變差、勃起功能變差、運動力變差、晚餐會打瞌睡等症狀,抽血檢驗發現,4分之1有睪固酮低下問題。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男性學醫學會再度鎖定250名40到60歲男性,進行睪固酮篩檢;這群較年輕的男性做了自評表,9成自覺有更年期症狀,且抽血檢驗後,睪固酮不足者還高達3分之1。「這等於10幾年來,男性荷爾蒙不足的患者比例愈來愈高,這種現象與肥胖比例增加是同步的」,蔡嘉駿指出,進一步分析受測男性,腰圍在90公分以上的肥胖者,體內睪固酮濃度在43.5歲就已降到350ng/dL以下,「這應該是50歲男性體內的睪固酮平均濃度」,等於較非肥胖者約提前7年左右進入更年期。「脂肪會抑制睪丸製造男性荷爾蒙」,蔡嘉駿說,當脂肪增加,發炎細胞系數也隨之增加,會抑制腦下垂體製造睪固酮;此外,脂肪組織更會刺激體內的芳香環轉化酶(Aromatase)活性上升,加速睪固酮代謝,讓睪固酮濃度下降更快。●糖尿病 也可能造成睪固酮分泌不足「糖尿病控制不好的人,除了肥胖外,也可能有睪固酮低落的問題」,蔡嘉駿說,曾有40多歲的工程師體重上百公斤,有次因包皮化膿發炎到泌尿科求診,結果被診斷出糖尿病,吃藥控制了半年,血糖值仍居高不下,再回來找他看泌尿系統疾病。因為患者不愛運動,又吃多、喝多,醫師懷疑患者的糖尿病控制不佳,可能與睪固酮濃度不足有關,為患者做了更年期評估表及驗血,確認睪固酮值偏低,患者決定自費補充睪固酮,「補充後好像點了火、有力氣了」,經飲食、運動調整,半年後他血糖值已回穩,也瘦了10到15公斤。●補充睪固酮 可逆轉更年期醫師表示,男性朋友大多不善表達情緒,即使覺得疲倦、憂鬱、性欲低落,也會當成是工作、家庭壓力不以為意,講到運動更是提不起勁,只想打電腦或躺在沙發上看電視,當「沙發馬鈴藷」卻忽略了肥胖因素可能造成睪固酮低下,且患者病識感低,估計全球約只有4%患者獲得治療。很多30、40歲男性患者不了解男性更年期,一聽到自己睪固酮不足,常常在診間瞬間驚呆,蔡嘉駿說,女性更年期不可逆,但男性的更年期不同,只要補充睪固酮,並調整飲食、建立運動習慣,不但能減重,也能改善症狀。但睪固酮的補充目前仍須自費,且費用不低,有口服、針劑、凝膠等方式。20、30歲的男性體內睪固酮濃度約在6、7百到1200(單位:ng/dL)左右,40歲後體內睪固酮分泌下降,平均值約只有500;一般而言,睪固酮濃度少於350,醫師會建議患者可以「考慮補充」,但如少於230,就會建議「必須補充」,以免提早出現男性更年期的各種不適症狀。
-
2019-12-23 該看哪科.皮膚
壞汗和好汗有區別!名醫教你用流汗解決皮膚3大問題
【文、圖/摘自蘋果屋《自己的皮膚自己救!》,作者豊田雅彦】用流汗幫肌膚解熱,有效解決三大問題「肌活②替肌膚降溫(冷卻)」這個步驟也與保濕密不可分。但,為什麼肌膚內部需要特別降溫呢?大家應該不陌生:發癢的肌膚多半呈現泛紅狀態,對吧?肌膚泛紅,就是肌膚正在「發熱」的現象;而發熱代表皮膚正處於發炎狀態,伴隨而來的症狀就是搔癢難耐。由此可知,只要讓肌膚冷卻,就能舒緩發炎、搔癢與紅腫的問題。下面我們來看一個例子。一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皮膚發炎、呈現發熱現象。這表示皮膚內部正處於灼熱的狀態。如果肌膚持續乾燥、缺水,熱氣就會一直悶在皮膚裡。但若這時給予充分的補水保濕,那麼,悶在肌底的熱就能被蒸散排出體外,不但能替肌膚解熱,還具止癢效果。正如同受潮的紙張起不了火,水潤的肌膚也不容易引起發炎。此外,維持肌膚潤澤,也有助外用藥滲透至肌膚底層,好處多多。所以,我認為,異位性皮膚炎患者首要應以「保濕」來維持理想的肌膚狀態。只要實行肌活強化保濕,就能穩定膚況,而這也正是改善皮膚疾病、讓肌膚更加健康美麗的基本方針。流汗後保持清潔,是美肌的祕訣我常告訴我的病人「要多流『好汗』喔!」因為流對汗,對肌活的效果也有很大助益。但有些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會跟我訴苦:「擠電車時全身狂冒汗,讓人渾身不舒服,皮膚也跟著癢起來!但車廂裡擠得要命,想抓也沒辦法……」。的確,因為壓力逼出的「黏膩壞汗」與運動後流完的「清爽好汗」,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汗。至於究竟如何才能多流後者這種「乾爽、潔淨的好汗」,亦正是美肌的關鍵所在。人的汗水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出於精神壓力的濕黏「壞汗」,例如冷汗、含有脂肪的油汗、手汗等。另一種則是在運動或入浴後,體溫上升、體內循環加速所排出的清爽又不黏膩「好汗」。這兩種汗的成分與pH值(標示液體酸鹼性的單位,中性為7)完全不同。好的汗水pH值會超過9,接近肥皂的弱酸性,99%的成分是水分,且具良好的洗淨效果,汗水本身也不會造成搔癢。由於汗水蒸發時,會一併帶走熱能、降低體溫,所以「好汗」對於肌膚來說有三大功用。首先是保濕,因為汗水能滋潤肌膚表層;其次是強化防護,因為當汗水與皮脂混合形成皮脂膜,便可有效抵擋細菌或過敏原侵害人體。最後一點,就是「肌活③維持肌膚潔淨(清潔)」的作用,也就是好汗能帶走肌膚表面的污垢。不過,流汗後切記要儘速清潔,因為健康的肌膚呈弱酸性,當pH值過高的汗水長時間覆蓋在肌膚上,會破壞原有的菌叢生態。此外,擱置的汗液也是細菌絕佳的養分來源,以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例,它是存在於人體各部位的正常菌叢,但當它大量增生時,便有害人體,讓原本健康無恙的人,也變得容易感染食物中毒、肺炎、腸胃發炎或引起化膿感染等。「肌活③維持肌膚潔淨(清潔)」的關鍵,就在於能否常保持肌膚清爽潔淨。例如出汗後立刻沖澡、用水清潔容易發炎的部位並換上乾淨的衣物等。建議不妨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能微微出汗的運動習慣,以便促進排出好汗,進而加速新陳代謝、使皮脂自然分泌,並讓汗水所形成的皮脂膜達到保護肌膚、提升肌膚滋潤度的功效。若是不常排汗,體溫或肌膚溫度容易上升,不僅會加劇發炎狀態,也容易導致肌膚乾燥、引起細菌感染,讓經皮毒有機可乘。所以,善用保濕產品固然重要,但若整天待在冷暖氣房又缺乏活動、完全不流汗,再怎麼保濕也沒辦法提升皮膚的狀況。
-
2019-12-22 養生.聰明飲食
調整你的飲食內容 有助緩解憂鬱症狀
過量攝取加工、高糖、高脂食品可能增加肥胖與三高風險,還可能影響情緒。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援引澳洲麥覺理大學的研究指出,少吃加工食品、多吃水果、蔬菜、魚和橄欖油,可有效改善年輕人憂鬱症狀。澳洲麥覺理大學今年十月發表的研究招募76名中度至重度憂鬱患者,年齡在17歲至35歲,且平時攝取過量糖分、飽和脂肪或加工食品。研究團隊將他們隨機分成「飲食改變組」與「常規飲食組」,讓飲食改變組觀看營養建議影片,並提供一份飲食計畫與食物,食物包括橄欖油、天然堅果黃油、堅果、香料等;常規飲食組則未介入。三周以後,飲食改變組的憂鬱分數顯著改善,焦慮及壓力分數降低;常規飲食組的憂鬱分數則沒有明顯改變。三個月後,研究團隊電訪飲食改變組受試者,發現有七人仍保持健康飲食習慣,情緒也持續改善。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邱弘毅表示,這份研究顯示,正確的飲食習慣能有效舒緩憂鬱症狀。飲食習慣改變需從「認知」著手,可與同儕一起討論計畫、採買食材、研究食譜等,強化改變動力。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不少人心情低落就藉吃來紓壓,研究發現適當吃甜食有助短暫改善情緒,因為糖分能使胰島素濃度上升、幫助體內色氨酸優先轉化成血清素,而血清素正是神經傳導物質,抗憂鬱物質之一。但反覆攝取糖分可能上癮,提升肥胖與三高風險。因此,飲食計畫應攝取能產生較多血清素、多巴胺、腎上腺素等的健康食物,如含有維生素B6或B12的牛奶、魚或各式綠色蔬菜水果等,有助降低憂鬱症狀、使心情愉悅。
-
2019-12-22 養生.聰明飲食
減加工食品增水果蔬菜 研究:改變飲食抗憂鬱
一份研究發現,減少攝取加工食品,增加水果、蔬菜、魚和橄欖油的攝取量,可改善年輕人憂鬱症狀。專家建議,別以吃甜食改善心情,有憂鬱情緒不妨吃健康食物、增加運動量。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日前發布新聞稿指出,一份今年10月發表的澳洲研究,以76名17歲至35歲中度至重度憂鬱患者且飲食習慣攝取過量糖、飽和脂肪或加工食品者為研究對象。將他們分成2組,一組改為健康飲食,並提供橄欖油、天然堅果等,另一組維持常規。結果發現,飲食改變組的受試者在3週後,憂鬱症狀減輕,焦慮及壓力分數也降低;常規飲食組在憂鬱分數上沒有明顯改變。3個月後,研究者電訪飲食改變組的受試者,發現有7名仍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且情緒也持續獲得改善。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邱弘毅說明,此份研究再次驗證,正確的飲食習慣確實能有效紓緩憂鬱症狀。但值得留意的是,用介入的方式改變受試者的生活模式,實驗當下雖能看出飲食對於憂鬱的改善,但過3個月後僅有7人保有健康的飲食習慣。邱弘毅提醒,飲食的改變需從「認知」著手才是最有效的方式,強化對方改變的動機、營造適當的環境將有助於提升飲食的認知,可透過群體效益、社群媒體、同儕等來進行。以同儕為例,可一同討論改善飲食的計畫、採買食材、食譜研究、烹飪等,當對方有進步的地方,便不吝嗇給予稱讚、激勵他,讓受試者感到有成就感,即使遇到挫折仍陪伴支持。董氏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上述研究對象之所以選擇年輕人,是因為青春期和成年早期是憂鬱症風險升高的時期,也是建立健康模式的重要時期,且這模式將延續至成年期。葉雅馨說,即使短暫的飲食改變,減少加工食品,多攝取自然食物也能有效紓緩憂鬱症狀。雖曾有研究發現適當食用甜食會讓心情變好,但其機轉是藉胰島素濃度上升,幫助體內色氨酸優先轉化成血清素,血清素正是神經傳導物質,抗憂鬱的物質之一。葉雅馨表示,飲食上攝取含有維生素B6或B12的牛奶、魚、肝臟或各式綠色蔬菜水果等自然食物,都能有效降低憂鬱症狀,使心情愉悅,不需要藉助糖。當察覺有憂鬱情緒,除了檢視情緒指數外,可增加運動量,或尋求專業協助,不要依賴甜食。
-
2019-12-22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冬至吃湯圓 中醫籲食補補腎、注意心臟疾病
今天冬至,按習俗除了拜拜外,國人會在這天吃湯圓象徵團圓、長一歲。中醫師表示,冬至在一年之中屬白晝時間最短、夜晚時間最長的一日,過了這一天,天地中的陰氣將漸減,陽氣將漸長,有著「冬至一陽生」的說法,從冬至開始,陽氣就要回升了。但同時呼籲民眾要注意心臟疾病,尤以冠心病好發於秋冬之交與冬季。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表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是四季關鍵的四大節氣,冬至為24節氣中第22個、每年的12月22或23日間,此時陽光幾乎直射南回歸線,為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日。陳潮宗說,冬至為陰氣從盛極而衰,陽氣萌芽時,而陽氣發源於腎,因此冬至是補腎最佳時節,進補食物時,味性要少鹹增苦、熱而不躁為主;民眾應注意精神狀態、勿用腦過度,避免長期過度勞累、積勞成疾外,也應適度運動,達到延年益壽。他說,提醒如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應注意自身保暖,外出時戴口罩、多穿衣服。另外,因此時天冷,有冠心病、心絞痛等患者,要特別提高警惕,預防發作。而在食補方面,陳潮宗建議飲食應採清淡為主,可多食用低脂肪、低膽固醇、低鈉的食物或蔬果,如山藥、芋頭、玉米、花生外,適度攝取青蔥、薑蒜等香料也可補腎暖身,促進身體循環。而胡蘿蔔、甘藷、番茄等蔬果富含胡蘿蔔素,有助減輕動脈硬化;菠菜、韭菜、芹菜則具降血壓、安神作用,民眾此季節食用時可參考。
-
2019-12-22 養生.抗老養生
長壽研究員找出長壽祕訣 百歲人瑞都吃的7種藍區食物
長壽研究員布特納(Dan Buettner)在新食譜《藍區廚房》(The Blue Zones Kitchen)中指出,全世界活到100歲以上的人瑞,其飲食有許多共通點,或許這就是他們的長壽祕訣。雖然長壽還有許多其他因素,但普遍認為飲食可促進老人健康。所謂「藍區」就是指居民壽命長的地區,從哥斯大黎加到日本、希臘及加州,這些居民的飲食通常富含以植物為主的食物,而且藍區飲食攝取的糖、肉和乳製品,也遠低於美國飲食。以下是布特納列出的七種藍區食物:豆子 每天至少半杯從鷹嘴豆到大豆、黑豆,藍區居民都愛吃豆子。豆類的纖維含量很高,對健康和長壽至關重要,因為有助腸道內健康的細菌,還含有大量蛋白質。豆子配上像米或玉米的全穀物,就形成完全蛋白質,也就是含有健康所需的所有胺基酸。藍區居民所吃的豆類是美國人的四倍,布特納建議每天至少吃半杯。堅果 每天吃兩把百歲人瑞的另一個共同點,就是習慣把營養豐富的堅果當零食,堅果富含健康脂肪、纖維、鉀、鎂和蛋白質。布特納認為,如果每天吃兩把左右的堅果,可能給自己延壽幾年。橄欖油 減少慢性病藍區居民把橄欖油用於幾乎所有的烹調,還與麵包、沙拉和蔬菜一起食用。橄欖油含有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降低壞膽固醇(LDL),繼而降低心臟病的風險。它還具有抗炎作用,並富含抗氧化劑,降低罹患許多慢性病的機率。十字花科蔬菜 減緩衰老布特納發現屬於藍區的義大利撒丁島(Sardinia),居民特愛吃十字花科蔬菜。這些蔬菜的飲食有益於甲狀腺功能,可減緩衰老過程,而且富含纖維、葉酸和維生素C、E和K,對大腦和神經系統的健康、強壯骨骼、加強免疫系統都很有幫助。水 藍區最愛飲料除了食物,飲料對長壽也很重要,藍區居民最愛的飲料就是水,他們大量飲水。西化飲食中,每天多達一半的糖來自汽水,即使是無糖汽水,所含的人工甜味劑對健康的傷害不輸糖。咖啡和茶 防癌健腦許多研究表明咖啡對人有好處,可以降低心臟和肝臟疾病的風險,且有助大腦健康。若你不愛喝咖啡,可試試喝茶。在藍區之一的日本沖繩,人們喝大量的綠茶,有助防癌和降低糖尿病風險。適度飲酒 葡萄酒預防心臟病藍區另一個共同特點是人們適度飲酒,尤其是葡萄酒。葡萄酒的酒精濃度不高,但有豐富的多酚(polyphenols),這種葡萄皮的化合物可以預防心臟病。紅酒還可提高吸收抗氧化劑的能力。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19-12-22 名人.潘懷宗
潘懷宗/內視鏡十二指腸黏膜更新術 有效改善第二型糖尿病
2019年11月25日美國麻塞諸塞州萊星頓市(Lexington),佛瑞克緹爾實驗室(Fractyl Laboratories)召開記者會,公布了兩個大型臨床試驗結果(Revita-1和Revita-2),立刻引起了全球媒體界的大篇幅報導,因為這套系統(Revita system)可以協助醫生執行內視鏡十二指腸黏膜更新手術(duodenal mucosal resurfacing; DMR),臨床結果證明手術安全有效,可以提高第二型糖尿病人肝臟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以及恢復胰臟beta-細胞的功能,進而改善病人的血糖控制、降低脂肪肝及其發炎情形和具有減重功效,目前全世界已經累計執行了300例,遍及美國、英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智利 --- 等等的國家。當糖尿病人罹患多年,用藥控制血糖不良,例如糖化血色素(註1)高於7.5%,加上BMI過高(大於30),同時伴隨有許多併發症時,可以考慮手術治療,目前腹腔鏡胃繞道手術,雖然可以有效改善這些問題,但是術後容易有營養不良,必須長期補充維他命、鐵及鈣質,同時雖然手術技術相當成熟,依然有0.5~1%的死亡率,1~2%的手術併發症,因此醫界一直期望可以有更簡單更安全的手術方法來造福民眾,而內視鏡十二指腸黏膜更新手術的發明(2016年)就是為了這個目的,給了病人更多的希望。美國佛瑞克緹爾實驗室是一間專為糖尿病治療研發的生物科技公司,2016年開發出一個名為Revita的手術系統,可以協助醫生精準執行內視鏡十二指腸黏膜更新手術。首先病人先進行一般性全身麻醉,再由口腔放入內視鏡,觀察有無任何意想不到的情況不適合做此手術(例如12指腸潰瘍),接著循導引線放入氣球,充氣後可以完全貼緊十二指腸表面黏膜,另外,這套系統可以將生理食鹽水同時注入到位於十二指腸的黏膜下層,將其餘部分保護起來,讓待會他們不受到熱水的灼傷。接下來將導管上的2cm長的氣球充入攝氏94度的熱水,15秒鐘,立刻移動氣球到下一個2cm處15秒,重複五次,亦即總共燒掉10公分長的十二指腸舊的、老化的黏膜細胞,之後,會長出新的黏膜細胞,而這些新生出來的細胞就可以發揮正常功能。整個手術過程大概近一個小時。在手術安全性方面,僅有一般性全身麻醉的風險、極少數病人口腔破皮流血、2~3天喉嚨痛、打嗝、脹氣、上腹部不舒服等等,並無嚴重之副作用且休息幾天就會康復。接受手術後患者在黏膜癒合更新時期需要流質飲食14天,之後可慢慢恢復正常飲食,該手術在英國大概需要花費8,000到10,000英鎊(折合台幣約32萬~40萬)。十二指腸是小腸的首段,上接胃的幽門,下接空腸,扮演控制血糖和營養吸收方面的重要角色。十二指腸上面的黏膜細胞可以感覺到食物從胃部下來,並同時通知胰島素準備分泌。由於長期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患者,他們的這些黏膜細胞已經老化而且腫脹,根本無法發揮功能,所以必須更新,目前臨床觀察到的是,黏膜更新後,血糖控制效果顯著。2016年12月發表在《糖尿病照護》(Diabetes Care)期刊的研究報告中共有39名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平均HbA1c 9.6%; BMI 30.8 kg/m2),接受內視鏡十二指腸黏膜更新術的治療,他們都正在口服一種或多種降血糖藥物,受試者年齡介於28~75歲,約三分之二(64%)是男性,患有糖尿病的時間平均為5.7年。39人中有11位受試者進行短段(short segment, 約3.4公分)十二指腸黏膜更新,其餘28名患者進行長段(long segment, 約9.3公分)十二指腸黏膜更新,術後2週內受試者採行漸進式飲食法,也就是先從清流質飲食→全流質飲食→半流質飲食。39名受試者術後並沒有出現嚴重併發症(如:腸胃道出血、穿孔、胰臟炎、嚴重低血糖、營養吸收不良情形),追蹤的6個月期間內,僅有3名受試者因為十二指腸狹窄(duodenal stenosis)出現上腹痛及嘔吐等症狀,經由內視鏡氣球擴張術(endoscopic balloon dilation, EBD)治療後,均獲得緩解。術後約一半受試者都能夠減少口服降血糖藥物的使用。在術後3個月時,長段十二指腸黏膜更新組, HbA1c平均降低2.5%,短段十二指腸黏膜更新組,平均降低1.2%(P
-
2019-12-21 養生.聰明飲食
咖啡降糖尿病和死亡風險 但選錯種類熱量差24倍!
現在愛喝咖啡的朋友可不少,不過不同的咖啡配料和營養並不一樣,今天就拿最常見的美式、拿鐵和摩卡來對比一下。先來看大家最關心的熱量。美式最低,摩卡最高,熱量差距24 倍!一杯摩卡盡然相當於3 碗飯的熱量。熱量和配料息息相關,美式熱量低,主要配料只有水和濃縮咖啡;而摩卡除了牛奶、濃縮咖啡外,還有高熱量的摩卡醬、鮮奶油和糖漿。其中摩卡醬和香草糖漿中都含有大量的添加糖,攪打奶油脂肪含量又高,所以摩卡的能量比美式和拿鐵都高。喝一杯摩卡,你可能需要慢跑54 分鐘才能消耗完。拿鐵的熱量介於美式和摩卡之間,它的配料可以簡單理解為牛奶和濃縮咖啡。一大杯拿鐵的能量只有摩卡的一半。雖然營養成分表裡,它的糖含量是18 克,不過這不是額外添加的蔗糖,而是添加的牛奶自帶的乳糖,所以要減少精製糖攝入的朋友也可以放心的喝。換個角度看,拿鐵的熱量、糖、脂肪和蛋白主要來自於牛奶。但千萬別主動加糖呀!喝拿鐵,可以同時體驗咖啡的濃郁醇厚和牛奶的奶香,更能獲得牛奶的營養,還真是口感和營養兼得。算得上是一種健康的飲料了。喝咖啡會導致鈣流失?這個謠必須闢!研究顯示,一杯咖啡大概只會流失2~3 毫克的鈣,多喝幾口牛奶就補回來了。一杯拿鐵下去,不知道補回來多少鈣了呢!另外目前的研究顯示,每日適量飲用咖啡( 1~2 杯,1 杯約150 毫升)可降低總死亡風險,2~4 杯總死亡率顯著下降,而每天飲用咖啡還能降低2 型糖尿病風險。美國居民膳食指南還建議,適量喝咖啡( 3~5 杯/天,237 毫升/杯或400 毫克咖啡因/天)可以納入健康生活方式。在咖啡店挑選咖啡,如果非常在意熱量,且能接受純黑咖啡的苦味,就選美式、濃縮咖啡或手沖咖啡就可以了。一杯能量僅有15 千卡,快走大約375 步就能消耗掉掉這些能量,要減肥的朋友偶爾來一杯不用愁。但如果你不愛吃「苦」,又想喝咖啡,拿鐵就是不二之選了!而且拿鐵的咖啡因含量還最低。通常孕婦如果喝咖啡就要將咖啡因控制在200 毫克以內,那喝一大杯拿鐵也沒問題。只要不過量,補鈣、咖啡癮兩不誤。本文摘自丁香醫生微信號
-
2019-12-21 養生.聰明飲食
每天能吃幾個雞蛋?這次來看看美心臟協會的建議
膽固醇對心血管的危害眾所周知,但為了預防心血管疾病,一日三餐的膽固醇要控製到什麼程度,其實不乏爭議。例如,一天吃幾個雞蛋,蛋黃要不要吃,總是不乏討論,很多飲食科學研究也在不斷嘗試回答。為了解答日常飲食中的困惑,並客觀探討科學研究中的爭議,美國心臟協會(AHA)近日發表了飲食膽固醇和心血管風險的科學建議。吃完高膽固醇食物,血脂會高多少?除了飲食來源,機體自身也會合成膽固醇,膽固醇是細胞膜、類固醇、膽酸和信號分子中普遍存在的成分。然而,如果攝入過多的全脂乳製品、紅肉和加工肉類等食物,可能會導致血液中膽固醇的積累,日積月累引發動脈粥樣硬化,這是心臟病和中風的危險因素。但食物中膽固醇多少才合適,吃多了血液膽固醇會升高多少,很難得出具體的數字。AHA專家組系統回顧了這方面的關鍵人體研究,發現各項研究設計不同,結果也存在差異,而且大多觀察性研究主要根據調查問卷來收集食物數據,或多或少影響準確度。進一步薈萃分析隨機對照試驗發現,當飲食膽固醇攝入量超出正常範圍後,吃得越多,低密度脂蛋白(LDL)膽固醇水平越高。但這些嚴格的飲食試驗通常由於難度大、成本高而導致規模普遍很小,研究人員也難以充分比較血液中“好”膽固醇等成分的影響。到底怎麼吃,先看幾項核心建議整體而言,膽固醇攝入量越高,LDL脂蛋白膽固醇水平也通常越高,而且含膽固醇的食物通常也富含飽和脂肪,同樣不利於LDL膽固醇水平的控制。AHA專家組給出原則性的核心建議包括:●有益心臟健康的飲食模式應當富含蔬菜、水果、全穀類、低脂乳製品、家禽、魚、豆類、植物油和堅果,同時限制鹽、紅肉和加工肉類、精製碳水化合物和添加糖。飲食中的膽固醇相對較低,有助於將LDL脂蛋白膽固醇水平保持在健康水平。●為了降低心臟病風險而控制膽固醇飲食水平,重點應當關注增加多不飽和脂肪攝入量(玉米,菜籽油或大豆油),減少飽和脂肪攝入量(常見於動物產品)。●考慮到多種多樣的食物同時構成了我們的飲食,通常難以準確估算膽固醇的攝入量,因此目前科學研究並不支持膽固醇的具體數值限制。但少吃膽固醇和飽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仍然是一種好習慣。大眾關心的雞蛋和乳製品對於人們日常糾結的雞蛋和乳製品等食物,這份科學建議也給出了參考:●在專家組回顧的研究中,整體而言雞蛋攝入與心血管疾病風險沒有顯著相關性。但考慮到蛋黃膽固醇含量較高,仍然建議健康人群每天最多吃一個完整的雞蛋,或膽固醇等量的食物,比如約85g蝦。●蝦或貝類可以與瘦肉或植物來源的蛋白質相互搭配。特殊人群注意事項:●在符合建議原則的範圍內,素食主義者可以在飲食中適當增加乳製品和雞蛋含量。●血脂異常的患者,特別是同時患有糖尿病或有心力衰竭風險的患者,應謹慎食用富含膽固醇的食物。●對於年齡較大的膽固醇水平正常人群,考慮到雞蛋的營養益處和方便性,在整體飲食方式對心臟有益的大前提下,每天最多可以吃2個雞蛋。 本文摘自藥明康德傳媒
-
2019-12-20 養生.聰明飲食
天冷也不該改變飲食習慣!5種平民食材助冬季養生
寒風颼颼的冬天,人體受到氣候溫度下降的影響而活動力變弱,新陳代謝功能也變得不同,某些民眾連飲食口味都出現不一樣的偏好。天氣冷得像冰庫,讓原本勤於上健身房的人,找到可以偷懶不運動的藉口,另外有些民眾則靠著高熱量飲食,在天寒地凍之際撫慰自己的身心。然而,健康專家指出,不論天候如何,健康飲食習慣都不應受到改變,如同夏天不應該狂吃冰淇淋的道理一樣,冬天也沒有理由拚命吃剛從烤箱出爐的餅乾,還配著暖呼呼的熱巧克力飲料。非營利醫學研究中心克里夫蘭診所(Cleveland Clinic)健康中心營養師布莉吉德‧提特葛米爾(Brigid Titgemeier)彙整出民眾在冬天多多食用,將可達到增進健康效果的五大類食材:一、根莖類蔬菜居住在寒冷地區的民眾,冬季可能不容易吃到當地出產的生鮮蔬果。不過紅蘿蔔、甜菜根(beets,又稱糖蘿蔔)、蕪菁(turnips,又稱大頭菜)等較為耐寒,向當地菜農買到的機率較高,因此民眾可以把握機會多多食用。紅蘿蔔烘烤之後當做點心,可以補充胡蘿蔔素(beta-carotene),蕪菁煮湯則可讓人體獲得豐富維生素A與維生素C。二、燕麥片在許多民眾眼中,燕麥片是簡單省時的早餐選擇,但提特葛米爾指出,燕麥片可以提供人體在冬季非常需要的營養。舉例來說,燕麥片含有大量的鋅,而人體免疫系統如果要運作正常,鋅扮演著關鍵角色。另外,燕麥片含有豐富的可溶性纖維(soluble fiber),可溶性纖維與維護心臟健康息息相關。沖泡即食的燕麥片食用方便,但零售價格相對較高,消費者如果想要吃得健康,又要精打細算,可以選購傳統式的燕麥片。三、熱湯提特葛米爾指出,各種熱湯在冬季堪稱「完美食物」,只要掌握低鹽、少加奶油、盡量少用牛肉的原則即可。她也表示,民眾可以搜尋以雞湯、蔬菜湯或清水為湯底的食譜,並且在熬湯時盡量加入大量蔬菜,羽衣甘籃配扁豆湯(Collard and Lentil Soup)就是口味極佳且非常營養的不錯選擇。喝湯時可以搭配100%的全穀餅乾,在喝湯的同時攝取穀類。四、辣味鮪魚捲(Spicy tuna roll,又稱辣金鎗魚捲)許多美國人在心情低落的時候,喜歡靠著高熱量、高脂肪且高糖份的「慰藉食物」(comfort foods)讓心情變好,但提特葛米爾指出,生魚片其實可以做為「慰藉食物」讀替代選擇。提特葛米爾建議,可以選擇含有鮭魚或鮪魚生魚片的壽司捲,兩者都是維他命D的良好來源。冬季月份夜長晝短,由於缺乏陽光照攝,某些民眾因此出現缺乏維生素D的問題。倘若維生素D嚴重不足,將導致成長遲緩、骨骼弱化,甚至導致發生心臟疾病的風險因此提高。五、花椰菜(broccoli,又稱青花菜)與花菜(cauliflower)如果不想在冬天感冒生病,除了施打流感疫苗以及勤於洗手之外,提特葛米爾分析,十字花科蔬菜(cruciferous vegetables)是有助於人體抵抗疾病的防禦尖兵。花椰菜與花菜同樣都有大量維生素C,攝取豐富維生素C有助於增進免疫系統功能。她指出,消費者在冬季如果買不到生鮮的花椰菜與花菜也不必煩惱,改買冷凍包裝的花椰菜與花菜,可以獲取相同的營養成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