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一名72歲婦人要走路到菜市場,短短路程中出現左下肢疼痛,需多次短暫休息,不堪其擾到醫院就診,經檢查發現罹患周邊動脈阻塞疾病,護理師提醒,許多老人家以為手腳酸痛是正常老化現象,延誤診斷及治療時機,不可輕忽身體警示。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心臟內科病房護理長林玉霞表示,該名7旬婦人在接受經皮血管內血管成形術(PTA)及血栓溶解藥物治療後已獲得改善,她說,若身體突然出現單腳水腫泛白、皮膚看起來透亮,感覺冰冷、麻、皮膚潰瘍不易癒合,有可能是下肢血管出現阻塞。
林玉霞指出,一旦發生腿部肌肉因運動而引起缺血、缺氧,造成間歇性跛行,常會因為走路而引發,休息時獲得改善,若嚴重缺血,連休息都無法獲得足夠的供血量,疼痛無法緩解時,可能導致組織壞死,甚至有截肢的風險,不可不留意。
林玉霞建議,日常生活要控制體重、適度運動、吃東西要特別注意,需避免動物性脂肪,採植物油,盡量食用油脂較少的白肉,如雞肉、魚類等,並控制血糖於理想範圍,另外,無疾病限制每個人一天需喝2000cc的水量,約3至4瓶寶特瓶。
癮君子更需戒菸,二、三手菸也要盡量避免,林玉霞說,菸是最大的危險因子,尼古丁會造成動脈硬化,加速血管攣縮,抑制側肢循環的形成。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