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1 癌症.肝癌
搜尋
肺癌
共找到
1042
筆 文章
-
-
2022-01-09 新聞.元氣新聞
我吸菸人口不降反增 國高中生吸菸率向上攀升
國人十大死因中癌症排名居高不下,其中「氣管、支氣管及肺癌」致死數始終名列前茅,除空汙日益嚴重外,吸菸也被認為是致癌主因之一。但立法院預算中心調查發現,我國吸菸人口近幾年不降反升,就連國高中生都是,要求衛福部改善。預算中心表示,國人十大死因多與吸菸有關,包含肺癌在內的癌症、心臟病、中風與慢性肺部疾病等,每年至少有兩萬人死於菸害,平均每廿五分鐘有一人因菸害而失去生命。衛福部統計,二○二○年十八歲以上吸菸人口有十三點一%,較二○一八年提高零點一%,其餘包含十八至廿歲、廿六至卅歲、四十一至五十五歲等年齡層,以五歲為一間隔的吸菸率,也各約成長三點九%至廿一點八%。就學生族群分析,國中生吸菸率也從二○一七年的二點七%,至二○一九年升為三%。其中又以國三生吸菸增幅最高;高中職生部分,二○一九年整體吸菸率八點四%,也較二○一七年年提升零點一%。預算中心指出,我國自一九九七年起實施菸害防制法,二○○二年起實施菸酒稅法,開徵菸品健康福利捐,菸害防治工作推動多年,但近年來中壯年族群、國中生與高中職生吸菸率仍向上攀升,衛福部應追蹤原因予以克服。衛福部國健署菸害防制組簡技劉家秀表示,近年確實觀察到吸菸人口上升,國健署正努力透過修法,包括管制校園、公共場所等禁止吸菸,盼加速強化青少年菸害防制。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
2022-01-04 該看哪科.呼吸胸腔
男子突然呼吸困難胸劇痛 醫籲高瘦者注意原發性氣胸
一名27歲男性身材高瘦,連續多天右胸突然劇烈疼痛,甚至影響呼吸,X光檢查發現左側肺葉大範圍無肺紋,確診為自發性氣胸,考量氣胸範圍大,有壓力性氣胸的風險,經緊急手術後才平安出院。醫師提醒,高瘦男子要提高警覺,當出現呼吸困難或胸痛時,應盡早就醫,才能避免嚴重併發症。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內科醫師謝逸安表示,氣胸成因為肺臟的肺泡破裂,使空氣透過破口進入肋膜腔內,造成肺臟被空氣壓迫,出現部分或完全塌陷。氣胸又可分為自發性氣胸和外傷性氣胸,其中自發性氣胸依據是否有肺部病史又區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前者的發生率為每十萬人中有9人,85%在40歲以下,多是瘦高男性。他指出,常見的繼發性自發性氣胸則可能因慢性阻塞性肺病、囊腫性纖維化、肺結核、肺癌,或是一些少見的罕見疾病,例如淋巴血管平滑肌肉增生症、蘭格罕細胞組織球增生症等病情進展,造成肺部組織脆弱而破裂,進而產生繼發性自發性氣胸。至於外傷性氣胸則與創傷有關,像是因胸部穿刺傷直接傷害肺臟,或是因胸部撞擊間接傷害,造成肺臟破損而導致氣胸。謝逸安說,氣胸常見的症狀包括胸痛、胸部緊縮感,上述不適會因咳嗽或深呼吸加劇,半數患者會出現呼吸加快、呼吸困難等症狀,嚴重時更會造成壓力性氣胸,當肺臟塌陷範圍太大,會因換氣量不足而缺氧,甚至影響血液回流造成休克,如不緊急處理,恐有致命危險。他說,若氣胸面積小或症狀不明顯,可僅用氧氣治療,並持續觀察追蹤,當病患氣胸的面積大於15~20%,或已出現呼吸困難時,才會建議胸管或引流管置入引流,以排出肋膜腔內空氣,待肺臟完全擴張,再拔除胸管或引流管。若胸管置入仍無法改善,下一步則要考慮使用肋膜沾黏法,或外科手術治療。
-
2022-01-04 養生.運動健身
你要健康地老化還是患病狀態的延長?哈佛教授揭關鍵3大因素
▌患病狀態延長或壓縮我念高中時,學校規定我們必須選修健康教育來取代一學期的體育課。在這堂課裡,我們不用攀繩或打籃球,而是去到學校體育館下一間昏暗的教室,然後有一位肥胖而臉色紅潤的老師在走道走來走去,拇指塞在吊帶底下,大聲教授健康知識。我不記得他說了什麼內容或忠告,只記得他宣稱能從耳垂看出我們有沒有吸大麻,而且90 %的吸菸者會得肺癌死掉。有個自作聰明的朋友(是我朋友,真的不是我)問道是不是得到肺癌的人最後一定都會死掉,老師大吼道不是,只有90 %會死掉。後來有一天我們去上課,代課老師說我們的健康教育老師死於心臟病發作,他的死無意中又給我們上了一課。我們都會死於某種原因,即使是經常活動、飲食適度,十分注意健康的人也一樣。事實上,儘管知道應該運動,像川普這樣不運動的人現在也比以前活得更久、更健康。為了評估這個難題,我們先仔細觀察死亡和患病間的機率關係。大多數狀況下,與老化有關的統計數字集中在生命年限,而沒考慮到健康年限(健康良好沒疾病的時間)。要同時考慮生命年限和健康年限有個不錯的方法是以時間為X軸,功能能力(健康狀況的測定方法)為Y軸畫出圖形,如圖28 。健康的人儘管偶爾短暫生病,但大多數時候的功能能力接近百分之百。接著在某個時候,與年齡有關的衰老出現,功能能力因嚴重疾病而下降,最後造成死亡。千萬代以來,一般狩獵採集者若沒有夭折,健康年限和生命年限看起來大概和圖28 的上圖差不多。這張圖的依據是針對狩獵採集者進行的醫學調查,這些人大多死於呼吸和傳染病、暴力和意外,長期慢性非傳染疾病發生率相當低。這些資料顯示,年紀較長的狩獵採集者約有三分之二在死亡前仍擁有高功能能力,處在患病狀態的不多,大多數的人在七十多歲時仍然如此。因此他們的健康年限和生命年限相仿。從圖28 的下圖可以看出,公衛和醫療科學的進步對健康年限和生命年限的影響有好有壞。壞消息是雖然傳染病的預防和治療都有長足進步,但現在許多人罹患慢性非傳染疾病,在死亡前有多年患病狀態。在醫學術語中,這段死亡前的長期患病狀態稱為「患病狀態延長」(extension of morbidity)。在西方族群中,許多人長期患病,最後死於心臟病、第二型糖尿病、阿茲海默症和慢性呼吸疾病,許多人還有退化性關節炎,以及越來越多的自體免疫疾病。美國六十五歲以上的民眾至少有五分之一健康狀況普通或差。儘管患病率這麼高,我們活得還是比農耕祖先久得多,也比狩獵採集祖先久一點。二○一八年美國平均壽命是七十八歲,接近一百年前的兩倍之多。更多人活得更久,但大多死於慢性疾病而非傳染病。這種延長患病期間的改變被稱為「流行病學轉變」(epidemiological transition),通常被視為醫學進步。沒有在年輕時罹患天花而迅速死亡,而是在年老時緩慢地死於心臟病,不算是幸運嗎?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我的上一本書《從叢林到文明,人類身體的演化和疾病的產生》提到,現在許多使我們緩慢死亡的疾病是不匹配疾病,原因是人體難以適應現代環境條件或適應不足,包括吸菸、肥胖和身體活動不足。雖然這些疾病經常發生在中年,所以被歸類為老化疾病,但並非年齡所致,也不該視為老化的必然結果。很多人活到老年並未罹患這些疾病,這類疾病也很少侵襲年長的狩獵採集者以及生活在自足社會中的許多老人。如果許多人所謂的老化疾病是可以預防的,那麼生命結束時的緩慢折磨也就可以避免。史丹福大學醫學教授詹姆斯.弗里斯(James Fries)在一項著名研究中指出,預防藥物可藉由壓縮患病期間,協助人類活得更健康、更久。弗里斯起先依據他的主張進行大規模研究,測定兩千三百多名賓州大學校友的生命年限、失能和三項疾病風險因素(高血壓、吸菸和缺乏運動)。可以想見,風險因素超過兩個的校友之死亡年齡,比僅有零或一個風險因素的校友早三.六至三.九年。更重要的是,他們死亡前的失能期間多出五.八至八.三年。簡單說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對患病狀態的影響是死亡的兩倍。弗里斯的患病期間壓縮模型(參見圖28 下圖)有助於我們思考身體活動對老化的影響。簡而言之,針對導致現代工業化西方社會大多數民眾死亡的主要疾病而言,長期缺乏身體活動、吸菸和體脂肪過高,是影響罹患機率與時間的三大因素。雖然美國民眾的死亡證明上有三分之二的死因是心臟病、癌症或中風,但這些疾病更基本的原因大多是吸菸、肥胖和缺乏身體活動。缺乏活動的人通常過重,有時還會吸菸,所以很難判定身體活動本身對患病狀態和死亡的影響。史丹福跑者研究的目的就是想瞭解這點,該項研究的主持人還是弗里斯。一九八四年,他和學生開始研究五百多名業餘跑團成員以及四百多位健康但缺乏身體活動的對照組。當時這些研究對象都超過五十歲,健康良好,很少人吸菸,沒有人酗酒,也沒有人肥胖。其後二十一年,弗里斯等人耐心地記錄每位研究對象的身體活動習慣、每年進行一次失能問卷調查,測定行走、穿衣和進行日常活動的能力,有人死亡時還會記錄死亡年度和死因。弗里斯等人必須等待二十年才能知道結果,但我在圖29 中就已經總結了結果,這些結果值得仔細研究。上圖是跑者和非跑者在給定年度生存機率與時間的關係。下圖是失能與時間的關係。從圖中可以看出,健康的非跑者死亡率的提高速度高於跑者,研究結束時、在給定年度死亡的機率超過跑者的三倍。就死因而言,非跑者死於心臟病的機率超過跑者兩倍,死於癌症的機率是兩倍,死於神經性疾病的機率超過三倍。此外,非跑者死於肺炎等感染的機率超過十倍。同樣重要的是,下圖中的失能分數指出,非跑者的功能能力流失速率是跑者的兩倍。研究結束時,非跑者的失能分數超過跑者兩倍,代表就這方面而言,跑者的身體大約年輕十五年。總而言之,跑步可以壓縮患病狀態,進而延長生命。希波克拉提斯應該預測得到,針對身體活動對患病狀態和死亡的影響所進行的其他研究,結果也大致相同。不過,這不表示身體活動就確定是青春泉源,而且別忘了它本身無法預防老化,進而延後死亡。但身體活動確實可引發許多機制,阻止衰老和預防許多隨時間導致死亡的慢性疾病,提高年紀漸長時維持健康的機率。這個推理帶出三項十分重要的結論,協助我們解釋為什麼川普不愛運動又過重,但沒有年紀輕輕就死掉。首先也是最基本的,我舉出的死亡和患病狀態統計數字都是機率。飲食適度和運動不保證長壽和健康良好,而只能是降低患病的風險。依據相同概念,吸菸者罹患肺癌的風險較高,體態不佳或肥胖者比較容易罹患心臟病或糖尿病,但也有很多人沒有罹病。第二,醫療進步正在改變患病狀態和死亡的關係。糖尿病、心臟病和某些癌症已不是不治之症,而能以維持血糖、減少有害膽固醇、降低血壓和對抗突變細胞的藥物治療或控制多年。以川普的例子而言,他據說正常的血壓和膽固醇值,可能代表他服用的藥物降低了這些風險因素。 最後,許多複雜的環境和遺傳因素可能影響罹患某種疾病的機率,因此難以釐清因果關係。雙胞胎研究發現,活到八十歲的長壽只有20 %可歸因於基因。然而我們如果活到那個年紀,基因在判定我們是否能成為百歲人瑞時扮演的角色就會越發重要。不過,這不表示基因在疾病中扮演的角色不重要。遺傳變異影響許多種慢性疾病,例如冠狀動脈疾病、心律不整、第二型糖尿病、發炎性腸道疾病和阿茲海默症等。在這些疾病中,基因負責裝上子彈,但扣下扳機的是環境。此外,大多數這些疾病背後的基因通常很少,影響也很小。我可能遺傳了幾百個提高心臟病機率的基因,但每個基因對我得病的貢獻微乎其微。醫療科學讓我們在年紀漸長時維持活力已有長足的進步,但實際上說來,年紀漸長時維持健康的最佳建議幾百年來一直沒有改變:不要吸菸、避免肥胖、飲食適度,當然也要經常活動。※ 本文摘自《天生不愛動:自然史和演化如何破除現代人關於運動與健康的12個迷思》。《天生不愛動:自然史和演化如何破除現代人關於運動與健康的12個迷思》作者:丹尼爾.李伯曼 譯者:甘錫安出版社:鷹出版 出版日期:2021/12/28
-
2022-01-01 新聞.元氣新聞
藥品等部分負擔調整影響重大 衛福部:何時上路很難說
明天就是2022年,攸關民眾荷包的健保費率,衛福部部長陳時中日前宣布,明年費率傾向比照今年維持5.17%,而討論已久的調整部分負擔,衛福部仍在與各界討論,尚未形成共識,確定與新一年度費率上路時間脫鉤。衛福部表示,調整部分負擔將增加患者就醫負擔,希望對患者是公平的,因此仍在持續討論,且調整部分負擔為實質法規命令,必須經健保會討論,再經預告、公告才會上路,至於何時上路還很難說。「部分負擔調漲,這不會是很快的事情,還需要花點時間溝通。」衛福部社會保險司司長商東福說,這次討論部分負擔調漲,除藥品、慢性處方箋、檢驗檢查等部分負擔外,也會納入門急診及住院部分負擔一併考量,但因2017年已曾調整門急診部分負擔,也有可能這次就不調整,可是這些都還沒有共識,必須持續溝通。商東福說,現在討論最多的是,調整部分負擔後,雖然對重大傷病、低收入戶不會受到影響,但一般患者的就醫負擔還是增加,大家都知道調整部分負擔,可以暫時解決健保財務困境,但不希望以此為手段,希望即使調整部分負擔,必須對醫療分級、健保永續等要有幫助。衛福部改善健保財務的三大工作,包括減少浪費、負擔公平、提升品質。商東福說,首先在減少浪費,健保署推動雲端藥歷,避免醫師重複開藥,降低藥費浪費。第二負擔公平方面,依「全民健康保險法」規定,長期旅居國外或出國半年以上民眾可選擇停保,但此規定被詬病有些停保民眾為看病返國復保,繳少少的健保費,卻享有健保資源,而二代健保修法規範,要繳3個月保費才能再度復保。商東福說,就2019年統計,長期出國辦理停保而後返國的16萬人中,有9萬人是返國後,1年內再次停保,其中6萬人是返台就醫,但就看病使用健保金額與復保繳交3個月保費觀察,兩者是相符的,剩餘3萬人是探親或其他因素返國後又提出停保。至於,健保署擬取消短期停復保規定,未來只有出國2年以上、遭除籍者才能退出健保,但回台後須等6個月或繳清出國期間保費才可加保。商東福說,若要調整復保規定,必須修正「健保法施行細則」這也還需要討論。第三在品質提升方面,健保署近日新增「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等。商東福說,衛福部對改革健保財務也有中長期計畫,包括健保署去年創建新藥平台,往後業者可以至平台登錄,讓健保署事先掌握新藥進口進度。此外,公共衛生也與健保資源結合,希望讓健保資源發揮最大效益,如針對C肝發生率高地區進行精準篩檢,給藥治療原先僅開放給肝膽腸胃科醫師,現在已開放全部醫師都可以開藥,及時阻斷傳染鏈,另國健署推動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肺癌,同時也整合醫療體系推動遠距醫療等。
-
2021-12-31 新聞.杏林.診間
父親癌末、八八風災,讓她的人生轉了個大彎! 安欣瑜,在「嘉」尋回心的歸屬
「我不在阿里山,就在往阿里山的路上。」這句話用來形容嘉義基督教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暨部落健康中心主任安欣瑜,再貼切不過了。阿里山鄒族出身的安欣瑜,因為父親罹癌、八八風災,人生轉了個彎。蜿蜒的山路,引領她走入自己的家鄉部落,成為族人信賴的醫師,守護族人健康。從小養成獨立自主個性安欣瑜出生於阿里山鄉里佳村。群山環繞的里佳村總是薄霧瀰漫,而且是全阿里山上最偏遠、最晚開發的部落。初見安欣瑜,水汪汪大眼睛,五官深邃立體。「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這句話,完全印證在她身上。但事實上,她只有一半的鄒族血統,父親是鄒族人,母親是漢族。安欣瑜的母親來自彰化,當年看到阿里山里佳國小招聘代課老師。滿腔熱血的她,撕下佈告就跑去應徵。殊不知里佳國小太偏僻,結果她邊哭邊走三小時,才終於到學校。後來,她與一名鄒族男子相戀結婚,生下了安欣瑜及妹妹。兩人的愛情故事,在當時保守的台灣社會中,曾引起不小騷動。安欣瑜住在山上,與妹妹度過無憂無慮的童年。可惜好景不常,父母決定離婚,年幼的安欣瑜及妹妹隨著媽媽搬回彰化老家定居。「當時的家,一切空空如也,就連家具都是阿姨捐贈。」安欣瑜說,媽媽為了一家生計,做過許多工作,包括賣蚵仔麵線、擺攤賣花等,無暇過問女兒的功課和考試成績。安欣瑜想要去補習,媽媽看了補習費一眼,回說:「妳應該不用花這筆錢,妳自己念就好了。」望著其他同學優雅地彈琴,安欣瑜也吵著要學鋼琴,免費試上兩堂課,繳了一期學費後,媽媽說:「等妳長大,自己賺錢後再學鋼琴吧。」在鄒族部落裡,常見的深邃五官,和一雙靈動大眼睛,到了漢人社會,卻成為撕不掉的標籤。「三十多年前的社會風氣很保守,常有街坊鄰居看到我,很大聲的用悄悄話交頭接耳:『那是番仔囝』啦!」常被投以異樣的眼光,安欣瑜從小就養成獨立自主的個性,努力讀書,學會為自己負責,用實力打破外界對原住民的種種刻板印象。當她考上慈濟大學醫學系時,母親還嚇了一大跳。父親癌末,人生轉了個大彎由於母親避談往事,讓安欣瑜離開阿里山後,幾乎與山上斷了聯繫。直到就讀醫學系第七年時,某天她接到父親來電。爸爸在電話中說,嘉義的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透過胸部X光檢查出他的肺部異常。安欣瑜安排父親到花蓮慈濟醫院就醫,醫院幾乎動用所有科別醫師幫忙,在短短兩天內完成所有相關檢查,第三天開始化療。她的父親罹患小細胞肺癌,有「老菸槍殺手」之稱,因發現時癌細胞已有7、8公分大,無法開刀,只能採取化療。沒想到,父親做完第一次化療,隔天就把所有行李打包好,跳上火車就回阿里山了。畢竟,他還是習慣山上的生活。就讀慈濟大學醫學系,讓安欣瑜愛上花蓮,喜歡到處爬山,從事溯溪及潛水等戶外活動。畢業後,她與花蓮慈濟醫院簽約,擔任家醫科住院醫師,甚至決定要在花蓮安身立命,「本來我只想要在花蓮當醫生,過我喜歡的日子就好。」父親後來轉診至大林慈濟醫院,治療情況原本還算穩定,但突然間有了戲劇性變化,病況變得愈來愈嚴重,經常喘不過氣來。聽到這個消息後,安欣瑜內心五味雜陳。她心想:「很害怕這次沒去陪他,會錯過最後一次照顧父親的機會;又擔心去照顧爸爸,媽媽會生氣。回想自己成長過程中,聚少離多的爸爸也沒盡到照顧女兒的責任,我的人生實在不想因他而改變……。」儘管內心充滿矛盾,安欣瑜還是決定向院方申請留職停薪3個月,返回嘉義,陪伴癌末父親走完最後人生。沒想到,這個決定讓她的人生轉了個大彎。八八風災,觸動返鄉行醫念頭辦完留職停薪手續後,安欣瑜從花蓮搭火車南下,準備經由南迴鐵路返回嘉義。在台東都蘭某家咖啡館時,她邊喝咖啡,邊與父親通話,同時看到電視新聞報導小林村被莫拉克颱風重創,慘遭滅村。「和爸爸講電話講到一半,突然之間就斷訊了,之後再也聯絡不上。」安欣瑜回憶說,當時,電視新聞並未報導阿里山的受災情況。後來,她才知道,通往阿里山之路柔腸寸斷,許多族人被困在山上,完全失聯,山上情況一切未知。抵達嘉義後,安欣瑜心急如焚,到處打聽阿里山的情況,得知山上慘況怵目驚心,許多地方路基被掏空,整整掉了兩層樓。當地青年組成臨時團隊,號召揹物資上山。她跟著徒步將物資揹進部落,只能走到山美村。距離故鄉里佳村,徒步還要兩個多小時,卻因道路全斷而無法前往。安欣瑜坦言,徒步上山救援時,眼見兒時記憶裡的美麗家鄉,如今因風災蹂躪而殘破不堪,一股熟悉又陌生的感覺襲上心頭。「相隔多年,那是我第一次回到自己的家鄉,一切恍如隔世。原來我去過那麼多地方,卻不認識自己的家鄉。」她突然感悟:「我完全不認識自己的家鄉。我沿途打聽爸爸的消息,那時候才發現鄒族有很多跟我一樣姓安的人。大家告訴我,我的阿公是誰?我是誰的孩子?那是第一次讓我覺得,我好想認識自己的故鄉。」喜歡花蓮的安欣瑜,又陷入掙扎:「我到底要不要回嘉義?」然而,眼睜睜看著癌末父親,因當時阿里山對外交通全斷,竟受困山上一個月,才被醫療直升機後送下山就醫。這種煎熬心情,加上距離留職停薪的期限只剩一個月,讓她心一橫,下定決心,「當下我就告訴自己,即使必須賠違約金,也要返鄉服務!我想到阿里山工作,也想陪爸爸走完人生最後一程。」其實,嘉義基督教醫院、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長期為阿里山居民提供巡迴醫療,並派家醫科醫師輪流定點駐診。八八風災後,即使道路中斷,嘉義基督教醫院仍每週派一名醫師前往阿里山災區支援看診。當時,安欣瑜的母親早已回到阿里山上幫人經營民宿。風災後,當年嘉義基督教醫院家醫科主任恰巧就住在這間民宿。媽媽提到女兒也是家醫科醫師,想回嘉義找工作。在此之前,安欣瑜曾到嘉義多家醫院面試,也獲得錄取,卻因捨不得花蓮而作罷。沒想到,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她最終還是落腳在家鄉嘉義。「我這輩子從來沒想過要回阿里山工作,卻因為父親癌末、八八風災而留下來,」安欣瑜直呼這就是天意!(本文獲《醫學有故事》授權刊登,完整內容請看>>精采全文)
-
2021-12-28 醫聲.癌症防治
降肺癌死亡5/成立用藥基金 病友共同負擔
肺癌新藥研發迅速,有望大幅延長患者存活期,然而卻因為新藥費用高昂,讓不少患者看得到,卻用不起。衛福部長陳時中指出,肺癌新藥可近性依照民眾經濟狀況不同而遞減,經濟程度較好者可自費用藥,其次可藉商業保險支援,然仍有底層國人無法負擔商保,遑論部分負擔每月萬元之藥費。他認為:「健保的財務困難應該以財務方式解決,不應犧牲患者權益。」兩大病團 皆倡議成立癌藥基金癌症新藥納保從獲得藥證、進入健保藥物共同擬定會議審查至取得健保給付,平均耗時約兩年,國內兩大癌症病友團體不約而同提出,成立獨立於健保外的癌症用藥基金,以及癌症病友共同負擔等主張,在不加重健保財務負擔前提下,協助患者早日用藥,為與時間搏鬥的肺癌患者爭取盡快使用藥物。癌症希望基金會(HOPE)董事長王正旭說,HOPE參考英國制度,提出「癌症藥品基金CDF」,藉獨立健保之外的財源,支付癌症新藥、幫助病友,同時避免對健保總額造成衝擊;財源則可考慮菸捐、癌症藥品給付協議(MEA)回饋金等。CDF制度設計的另一大重點,是可於患者新藥使用同時,蒐集更完整之本土真實世界數據,不但可應用於日後爭取納入健保的療效證明,亦可提升民眾就醫安全性。增加保醫療險 分散治療費用風險根據壽險公會統計,台灣人均保單數為三至四張。王正旭直言,台灣保險滲透率雖高,民眾保險時卻以壽險為大宗,應透過國家機制適當調控,建議民眾也須規劃一定比例的醫療險(癌症險、實支實付等),以商保補位健保,分散醫療費用帶來的風險。台灣癌症基金會亦倡議成立「台灣癌症藥品支持基金TmCDF」,藉由共同負擔的概念,提高患者新藥可近性。台癌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說:「肺癌是新國病,國病就應國治。」除了應落實高危險群的篩檢以早期發現肺癌外,精準用藥是改善肺癌存活率重要方法,然而,「藥證核發速度雖加快,新藥納入健保仍須近兩年。」獨立於健保外 癌藥基金盼增新藥可近性 蔡麗娟直言,患者生命與時間賽跑,冗長的等待時間對病友而言是一大挑戰,」針對台灣癌症基金會過去研究癌友願意共同負擔部分藥費,以取得對病情最有幫助的新藥。蔡麗娟指出,在「全有、全無」——健保給付或完全自費之間,能給病友一個管道跟機會取得新藥,考慮經濟弱勢族群,故應設立負擔上限,並兼具多元參與機制,包括病友、政府、藥廠等利害關係人,在提升新藥可近性,同時減少健保財務衝擊,確保健保永續。點擊看「翻轉新國病死亡曲線 揭肺癌防治新武器」網路專頁
-
2021-12-28 醫聲.癌症防治
降肺癌死亡4/四成肺癌病患 適用免疫治療
一位七十歲男性肺癌四期患者,PD-L1檢測值為百分之四十,打三個月免疫治療就停藥,腫瘤幾乎消失,至今兩年皆未復發。另外一位現今八十幾歲阿嬤罹患肺癌,早在二〇〇七年就參加第二代標靶藥物的臨床試驗,中間曾因藥物抗藥性後轉換不同的新藥試驗,讓阿嬤一直有用到新藥機會,至今活了十餘年。治療大進展 有助降低肺癌死亡率由上述患者個案可知,肺癌治療大躍進對患者死亡率下降頗有助益,根據美國癌症協會發表二〇二〇年版癌症統計數據,十來年癌症死亡率每年下降1.5%,二〇一六至二〇一七年下降2.2%,是一九九一年來最大降幅,主因就是肺癌死亡率下降;而肺癌死亡率下降除歸功於早期篩檢早期治療外,也與肺癌治療大進展有關。台大醫院附設癌醫中心醫院院長楊志新說,近年肺癌新藥不斷上市,四期患者開始也能看見曙光。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賴俊良則說,自從免疫治療加入肺癌治療行列之後,患者之五年存活率「已經翻倍」。逾四成患者 適用免疫治療國內肺癌病患約有六成可驗出致癌基因,然而仍有超過四成無法採標靶治療,針對此族群病患,台灣免疫暨腫瘤學會理事長暨林口長庚腫瘤科主任張文震說,免疫治療是新希望。他指出,患者PD-L1免疫生物標記檢查檢測值若達百分之五十,免疫治療效果佳,且可得獲健保給付;即使檢測值較低,只要大於百分之一,免疫治療加上化療的療效仍高於單用化療。值得注意的是,張文震說,免疫治療有效的患者,復發機率較低。新式治療研發中 有望再升治療成果賴俊良說,只要不同期別的患者接受到適當治療,肺癌存活率將再有突破。他也透露,另有新型結合標靶、化療藥物之新式治療已經進入臨床試驗階段,未來投入治療,將再提升肺癌治療成果。點擊看「翻轉新國病死亡曲線 揭肺癌防治新武器」網路專頁
-
2021-12-28 醫聲.癌症防治
降肺癌死亡3/次世代基因定序納保 正最後精算
「肺癌花健保最多錢,也是精準治療中最成功的癌症。」進入精準治癌時代,健保署已在最後精算次世代基因定序(NGS)納入給付。衛福部長陳時中指出,衛福部與國衛院、科技部及藥廠等合作,未來將利用生物資料庫平台及大數據,透過基因分析讓用藥更精準。NGS納保 已進入訪價階段透過NGS檢測,確認是否有突變致癌基因,以媒合治療藥物。醫審及藥材組組長戴雪詠透露,健保署開始訪價,並委託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調查各國給付制度,精算成本效益為NGS納保做準備。一次篩檢多基因 媒合治療用藥中研院士楊泮池說,肺癌雖花健保最多錢,但為精準治療中最成功的癌症。因病理組織不多,利用NGS一次檢測三十到五十個致癌基因,挑選用藥。他認為,一位病患給付一次NGS已足夠,資料可再運用於建構大數據平台。篩檢模組宜納更多基因 保留擴充空間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賴俊良說,仍持續有新的致癌基因被找到,例如他去年接治的RET基因突變患者即是一例。精準醫療就是對驗出特定致癌基因的患者,給予相應的治療藥物。此外,他建議,NGS檢測應保持擴充模組的空間,讓更多患者取得對症下藥機會。醫師呼籲:給付速度應加快台灣免疫暨腫瘤學會理事長張文震指出,肺癌致癌基因不斷被找出,「這是好事,代表醫學持續進步;也是壞事,因為看不到終點。」他疾呼,應盡快開放給付次世代基因定序,同時訂定修訂時限,屆時可再納入新的致癌基因。點擊看「翻轉新國病死亡曲線 揭肺癌防治新武器」網路專頁
-
2021-12-28 醫聲.癌症防治
降肺癌死亡2/低劑量電腦斷層明年納第5癌篩檢
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LDCT)明年將成為第五癌篩檢。衛福部長陳時中指出,針對具有肺癌危險因子的重度吸菸者及具有家族史的兩大族群,衛福部已編列三千萬預算,預計明年將肺癌LDCT篩檢納入癌症篩檢。肺癌其他危險因子,例如空汙地區的住民,則先以研究型計畫進行LDCT篩檢,地點遍布雲林、彰化、高雄等空汙嚴重縣市。LDCT篩檢 助肺癌早期發現中研院院士楊泮池指出,透過LDCT篩檢,改變國內肺癌病患被確診期別的分布曲線,也就是肺癌早期患者從現今的二成五增加一倍;晚期患者從現今五成,減少一半以上。早期肺癌患者的五年存活率達八成以上,因此針對高危險族群進行LDCT篩檢,僅須三至五年就能達到肺癌死亡率降低的目標。菸癮、家族史 兩大高危族群楊泮池認為,肺癌高風險族群如重度菸癮者、家族史每兩年做一次LDCT,與肝癌篩檢花費相當,B、C肝帶原者一年抽血兩次及一次腹部超音波,兩年累積花費,與一次LDCT相差不遠,也等於一顆標靶藥物費用,投資相當划算。「肺癌」將納為第五癌篩檢目前政府補助四大癌症篩檢包括,大腸癌、口腔癌、子宮頸癌、乳癌,有新國病之稱的肺癌也即將納入。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指出,LDCT可找出小至零點三公分的腫瘤或結節,透過早期篩檢,定能提高肺癌存活率及治療效果。篩檢後追蹤、衛教 將建立配套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指出,LDCT篩檢「非終生一次即可」,每隔一至二年須再次篩檢,對篩檢後的「偽陽性」問題,也需詳細配套,建議加強民眾衛教、成立諮詢單位。陳時中亦指出,實施大規模篩檢,須考慮偽陽性受試者之配套措施,以及確診者的後續追蹤,將道德、心理危害減到最低,衛福部正密切研議。點擊看「翻轉新國病死亡曲線 揭肺癌防治新武器」網路專頁
-
2021-12-28 醫聲.癌症防治
降肺癌死亡1/三防線 拚2025肺癌存活率倍增
衛福部長陳時中說:「肺癌是國家之痛。」肺癌死亡人數高居十大癌症之首,發生率則為第二,已然成為新國病,為達衛福部政策白皮書二○二五年下降癌症過早死亡率二成五,將施行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納入第五癌篩檢、擴大伴隨式檢測,並提高新藥可近性。聯合報舉辦「二○二一年肺癌防治策略專家紙上論壇」,邀請衛福部長陳時中、中研院士楊泮池、台大醫學院附設癌醫中心醫院院長楊志新、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賴俊良、台灣免疫暨腫瘤學會理事長暨林口長庚腫瘤科主任張文震、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為達國人肺癌死亡率降低努力。用藥更精準 善用生物資料庫陳時中說,近七年肺癌用藥年均成長率達一成五,新藥非常昂貴,預估經濟衝擊將持續升高,目前財務壓力「未到顛峰」,健保須做好財務準備。他直言,醫療費用占比應達GDP百分之七,確保民眾獲得良好照護。此外,針對伴隨式生物檢測,陳時中指出,衛福部與國衛院、科技部及藥廠等單位合作,未來將利用生物資料庫平台及大數據,透過基因分析「讓用藥用得更精準。」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組長戴雪詠則透露,健保署已在精算最後階段,為NGS納入健保做準備。陳時中解釋,電子煙造成重大危害是國際共識,加熱菸成分與傳統菸品相同,僅燃燒方式不同,故「電子煙要禁止,加熱菸要管理,它比較新,需更多健康評估報告。」衛福部將持續與各界溝通,盼修正案盡速通過。推LDCT 早期發現是關鍵早期發現是降低肺癌病患死亡率最佳策略,日前獲邀擔任世界肺癌研究協會(IASLC)肺癌雄心計畫亞太區共識會議主持人的楊泮池透露,雄心計畫的共識為二○二五年肺癌五年存活率倍增,而台灣目前存活率為二成七,只要早期個案增加至五成、晚期患者減少一半,就能達成目標,推行LDCT篩檢刻不容緩。增國際用藥 晚期癌友新希望除早期治療,楊志新表示,隨肺癌治療進步,根據台大醫院經驗,四期肺癌患者仍有機會五年存活率倍增,以前患者中位存活期只有九到十月,現五成超過一年,而全球四期患者五年存活率約百分之六,台灣約百分之八至九,若藥物給付跟國際接軌,存活率還將更高。肺癌新藥研發快速,賴俊良說,精準醫療帶來治療突破,肺癌已找出八、九種致癌基因,可藉標靶藥物治療,第二代、三代標靶藥物已上市,正朝第四代標靶藥物研發,晚期肺癌存活大有改善,超過三年者時有所聞。搭免疫療法 五年存活率翻倍免疫治療亦為治療新趨勢,賴俊良說,自免疫治療加入肺癌治療行列,患者之五年存活率已翻倍。他解釋,免疫治療對PD─L1生物標記大於百分之五十患者最有效,存活率可由一成六提升至三成三;即使PD─L1未達五成,免疫治療亦有提升存活率效果。張文震指出,根據臨床經驗,六成肺癌病患有明顯驅動基因,可找出相對應標靶藥物,對沒有驅動基因的四成肺癌病患,則適用免疫藥物,醫界共同期盼健保署盡快給付次世代基因定序。張文震也說,臨床試驗是病友取得藥物的機會,他建議優化臨床試驗平台,提高臨床試驗可近性。他亦建議爭取特別預算以支應健保財務。點擊看「翻轉新國病死亡曲線 揭肺癌防治新武器」網路專頁
-
2021-12-26 癌症.癌友加油站
我是癌友2/我是癌友怎麼找醫師?罹癌資深記者真心話:謹記癌症不能拖
在4月初第一家醫院確診為大腸直腸癌後,當時的主治醫師原本規畫在一個月內開刀,在回診看報告的當天,醫師也明白地說:「醫院規定癌症患者的手術必需在一個月內進行,若超過時間會被檢討。」而當癌症指數飆高懷疑遠端轉移時,醫師再度來電,想把住院時間往前挪一周。雖然,我後來選擇到台大醫院,但還是很感謝第一家醫學中心的窮追不捨。實際上,在過往的採訪經驗裡,幾乎所有抗癌的醫師、專家,針對癌症患者的就醫建議,就是「不要拖」,因為我們對抗的是個變化莫測的大魔王。相信能溝通的醫師勝於一切,二十天內動手術。但這對很多患者及家屬來說實在太難了,面對摯愛的人罹患重症,親朋好友一定想盡辦法四處打探「名醫」,恨不得把全台灣的醫師問過一遍,由於自己是家族中醫學知識相對豐富的人,對於找什麼醫師看診,大家都尊重我的決定。實際上,我很慌也很害怕,但總覺得自己若像隻無頭蒼蠅,也救不了自己,心中暗暗許下諾言,「長年來我都在幫忙親朋好友找尋醫療資源,這一次,我得靠自己的力量救自己。」我沒花太多的時間尋求第二、第三意見。我相信能溝通的醫師勝於一切,因此在與台大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梁金銅溝通後,我們在二十天內就開刀,把乙狀結腸及右肝切除,腹部長了一條27公分的疤痕,就是重生的印記。主治醫師:妳很幸運,再過個兩個月可能就無法開刀了。或許很多人會認為,「那是妳有醫學知識及資源,所以可以快速決定怎麼治療。」但一般民眾也必需知道,癌症細胞長得又快又狠,晚一兩個月,治療計畫可能就得全盤打亂。在手術出院後的第二次門診,主治醫師梁金銅直接說,「妳真的很幸運,再過個兩個月,可能就無法開刀了……」原因是肝轉移的腫瘤大到已在開刀邊緣,若稍有遲疑,也可能癌細胞四處亂竄,無法在第一時間開刀。也由於COVID-19疫情讓自己頭腦一直保持清醒,為了不讓疫情干擾,治療計畫一路跟著時間賽跑。4月中下旬已完成手術,但到母親節過後,疫情突然爆炸開來。看著醫院外的中山北路,只剩下公車緩緩前進,連自己待的外科病房也開始規畫隔離病房,已聞到「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緊張氣氛,在與醫療團隊討論後,決定5月中旬出院。果然出院後不久,社區、醫院疫情連環爆,全國醫療量能降載。這並非自己的先見之名,而是記者長年來訓練的敏感度,也牢記抗癌醫師們的提醒,「癌症第一時間能開刀就開刀,把癌細胞切除乾淨需要經驗豐富的醫師,若無法開刀,先採取內科治療時,則需要一名能溝通、有耐心的醫師。」選醫師四個建議1. 需長期抗戰,就近選擇信任的醫院。癌症治療需要靠醫療團隊的合作,衛福部也針對全國醫院推出癌症診療品質認證,全國北中南都有不錯的醫療院所,尤其癌症是長期抗戰,以「年」計算,就地選擇一家信任的好醫院,勝過每隔一段時間得舟車勞頓麻煩全家人來得好。2. 諮詢病友團體、基金會,尋求資源。至於在茫茫網海中怎麼找尋正確資料,建議可以先諮詢國內幾個病友團體、基金會,例如:癌症希望基金會、台灣癌症基金會、全癌症病友連線或其他單一癌症的病友團體,這些有立案的病友團體,提供的訊息多元又正確。3. 第二意見不宜太多,以免拖延病情。第二意見也不宜太多,只需再找一至兩名醫師詢問即可。日前採訪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院長楊志新時,他就心有所感地說,很多癌症患者是被自己拖到,他曾遇到一名肺癌患者找上他看診時,已是第五個醫師了,病人拿著醫師的處方四處比較,不只浪費健保資源,也讓自己的病情曝露在不穩定中。因為看了太多醫師後,會讓自己陷入選擇困難,無論是醫師意見相佐或相同,都會不知所措,尤其不少人是透過親友關係才找到「醫師」,若不給對方看診,就成了人情障礙。4. 把已排定的檢查都做完,以免浪費時間。要詢問第二個醫師時,記得先把在第一家醫院已排定的檢查做完,尤其高階影像檢查,因為換醫院重新排檢會浪費很多時間。我就是在第一家醫院做完大腸直腸鏡及切片後,知道初步結果才去找第二位醫師,而在住院前,第一家的切片完整報告也出爐,就同步申請帶去第二家醫院。
-
2021-12-24 癌症.肺癌
LDCT揪肺腫瘤 偽陽性高 馬偕無創導航 提高確診率
肺癌長年位居十大癌症死因首位,初期無明顯症狀,等到X光檢查發現,腫瘤早已超過一公分,且具轉移風險。不少人開始仰賴「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查,盼能及早發現小於一公分腫瘤、早期治療。但LDCT偽陽性高也易導致病人追蹤或檢查時面臨無謂的風險,因此馬偕醫院利用肺結節無創導航手術提高確診率,診斷率從三成升至八成。LDCT雖能提高偵測早期肺癌的機會,但發現的肺部毛玻璃也有可能是良性肺結節,具高度偽陽性。病人需長期追蹤,也容易因為追蹤檢查造成輻射暴露,或因為需做侵入性確診檢查,而提高併發氣胸的風險。馬偕醫院外科部副部長、胸腔外科資深主治醫師黃文傑表示,若檢查發現腫瘤已達4公分以上,或腫瘤位置就在氣管上,可以傳統手術切除;2公分以下的肺結節難透過影像判定良惡,侵入性確診風險也高,可考慮以肺結節無創導航手術進一步確認。黃文傑說,該手術是先以病人的氣管與肺部血管電腦斷層合成出模擬即時影像,並規畫出一條閃避肺臟血管的路徑;接著於支氣管上打出0.1公分的洞口,再以0.2公分的氣球擴張後開始「探鑽」,以近乎無創方式取出檢體,再進行細胞診斷,約10分鐘後就能確診是否為肺腺癌第一期,若確診則進行單孔胸腔鏡手術切除腫瘤。肺結節若位於沒有氣管通過的位置,原診斷率僅三成,透過肺結節無創導航手術後,可達超過八成的診斷率。黃文傑說,他曾協助一位45歲的患者,透過LDCT發現肺部有一處1.5公分毛玻璃狀結節,與醫師討論後以肺結節無創導航手術診斷為第一期肺腺癌,並立即接受手術切除。全程約1.5小時,術後住院觀察3天後即出院,目前恢復狀況良好。
-
2021-12-22 醫聲.癌症防治
精準醫療基因諮詢/醫困擾 得到壞結果 8成不知怎面對
癌症精準治療須透過基因檢測確認是否有相對應的標靶藥物,甚至預測是否可能發生其他癌症。不過不是每位癌患都願做基因檢測,醫師表示,即使基因突變有對應藥物,也可能受限於適應症無法使用;而有些家族遺傳基因已知和癌症高度相關,但國內現階段對於預防性切除還沒有共識,檢測結果反而可能造成患者恐慌、醫師困擾。台北長庚乳房外科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郭玟伶表示,長庚與台大醫院曾進行問卷研究,針對乳癌患者或是家屬,先完成基因檢測的說明與諮詢後,詢問「哪些問題可能會構成檢測的困難」約卅%的患者礙於「費用」,約八十%表示「得知結果後不知該怎麼面對」。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曾令民表示,癌患基因檢測後,若藥物適應症僅侷限在某些癌種,那適應症外使用是否要給付,必須審慎考量。衛福部次長石崇良也舉例,乳癌患者若檢測出肺癌突變基因,照理說要使用肺癌藥物,但該藥物的適應症是肺癌不是乳癌,這就屬於適應症外使用,這就是個人化醫療要面對的問題。至於家族性癌症遺傳基因檢測,台大醫院外科部暨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黃俊升認為,醫師和民眾都還沒做好準備,他舉例一位卅多歲的「健康人」因家族乳癌做基因檢測,結果發現帶有突變基因想切除兩側乳房。黃俊升一度懷疑她是否在正常心理狀態下做決定,過去甚至會轉介精神科協助確定精神狀態;他也有一位朋友的母親卵巢癌後又胰臟癌,但胰臟並不像乳房可以預防性切除,就算知道基因突變又怎樣。台北癌症中心副院長趙祖怡則認為,知道基因突變後能做的是密切追蹤,他曾有一位女病患,廿九歲罹患乳癌、卅六歲肺癌、卅七歲時腎癌、四十一歲顱底癌,正因定期監測,在癌症一發生就治療,所以幸運存活。三軍總醫院一般外科教授主治醫師俞志誠也說,曾有患者帶有BRCA1基因,罹患乳癌十五年後又胰臟癌,也曾有人得乳癌後又罹患黏液肉瘤,檢測發現帶有TLE1基因突變,若能及早發現帶有突變基因,應可做預防性介入。
-
2021-12-21 該看哪科.呼吸胸腔
台中總是灰茫茫?專家:口罩+定檢揪肺病
一想到台中,就聯想空汙跟火力發電廠,在中部生活多年的中國醫藥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許惠悰表示,「台中地區空氣品質沒有一般人想像的那麼差。」以科學數據來看,分析二○○九年至二○二○年從台中空氣品質監測資料,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下降近六成,只剩十五點四微克每立方公尺,空氣品質已獲得大幅改善。為何還是存在著「台中空氣品質不佳與空氣汙染嚴重」的印象?大部分民眾認知的觀點,是來自於空氣中的「能見度」,根據中國醫藥大學公共衛生學系研究,PM2.5與能見度不佳之間的關聯性,僅占百分之五十成因,其他因素則與大氣結構、溼度等息息相關。台中市環保局局長陳宏益說,台中空汙成因複雜,研究發現,火力發電、六輕工業、移動式汙染以及氣候與地形等,使得台中地區易產生複合式顆粒物(PM)等空汙,恐提高哮喘、肺阻塞、肺癌等風險。市長致力打造無煤城市為此,台中市成立空氣汙染減量工作專案小組,積極推動「藍天白雲空汙治理計畫」,監督空氣品質變化,近來已獲成效,PM2.5平均值去年已明顯下降,自從該計畫推動以來,平均值去年已降至符合國家環境標準,創下歷年新低,更是六都第一。台中市長盧秀燕發表在「二○二一台中市自願檢視報告」(VLR)中,環保的部份,訂定十四項指標及十二項計畫,針對空氣品質,會持續推動「藍天白雲行動計畫」,原則為「先公後私、先大後小」,宣示打造台中無煤城市,力拚二○五○年淨零碳排。「我們透過人工智慧讓大型工廠空汙無所遁形」,陳宏益說到,五月監測系統發現,大里工業區某鑄造廠異常排煙,環保署派員至現場稽查採樣,發現粒狀物超標,依空汙法裁罰十萬元,並限期改善。市府團隊於二○一六年至二○二○年間完成為期三階段的環境調查及健康風險評估,針對空氣PM2.5及揮發性有機物、重金屬等致癌物進行調查,是台中市整體大氣環境的第一部完整背景調查報告。依調查結果、排放量及不同減量情境,環保局著手研議增訂「台中市重大空氣汙染管制自治條例」,未來透過長期追蹤及分析比對,定期檢討及調整最適合台中市的空氣品質改善策略。護肺首重個人健康管理許惠悰也肯定台中市政府持續推動火力發電廠降載措施。他建議,保護肺部健康,民眾最好的方法就是戴口罩,在疫情期間民眾養成戴口罩習慣,希望能持續下去,即使疫情趨緩,還是應該有所警覺,只要空氣品質指數變差,就應出外就應戴口罩,且經常替換。
-
2021-12-21 該看哪科.呼吸胸腔
室內外空品連動 中國附醫倡肺年齡
台中地區空氣品質,與火力發電廠之間是否有關連性,一直是當地關注的議題。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副主任夏德椿表示,先不論空汙成因,民眾應該提高警覺,多使用空汙APP,掌握即時空氣品質,盡量減少暴露於高汙染地區,或做好戴口罩等防護措施。「PM2.5無所不在,如長期累積在肺部組織,勢必引發諸多疾病。」夏德椿說,因為PM2.5是許多疾病的傳播推動者,為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肉眼看不見,卻是有毒物質、病毒、細菌以及過敏原的載體,細小的顆粒可以到達較深部的肺葉組織等下呼吸道,導致系統性血管發炎,而且PM2.5的高活性,人體呼吸道結構對它並無有效過濾和阻攔能力,一旦吸入後,易進入支氣管、肺部,甚至腦部。想要減少懸浮微粒對健康的危害,大台中地區的民眾可以從個人健康管理做起,外出前透過網路了解戶外即時空品,外出時,多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戶外散步慢跑時,少走大馬路,應該至公園、運動中心,或是車輛較少的馬路。根據研究,室外空氣的品質會與室內連動,民眾長時間會待在家裡、辦公室等,可以擺設空氣清淨機,且固定更換濾網。在霧霾天氣時,盡量少開窗,也可在家裡陽台種植綠蘿、萬年青、虎皮蘭等冠葉類植物,吸附空氣中的有害物質。透過「肺功能檢查」,一般人在廿五歲時,氣管達到最高峰的成熟階段,此時約有四千兩百至四千五百西西的肺活量,稱為「肺年齡」,每年約以卅西西肺活量的速度持續遞減。夏德椿呼籲成年人定期肺功能檢查之外,五十歲以上、老菸槍、有肺癌家族史及因職業傷害導致肺功能較差等高風險族群,應在醫師評估下,定期檢查,留意肺年齡衰老狀況。
-
2021-12-21 癌症.肺癌
晚期肺癌 精準治療延長生命
一名40多歲的年輕女性因嚴重喘、咳嗽、身體虛弱而就醫,進入診間時,坐在輪椅,戴著氧氣面罩,進一步檢查確診為第四期肺腺癌。起初化療反應不佳,與醫師討論後,接受切片基因檢查,改用相對應標靶藥物治療,服藥短短2周,幾乎快恢復正常,回診時,自己走進診間。肺癌為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如能早期確診,可以透過手術切除,但愈晚確診,愈難切除,且術後容易復發,需考慮後續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所幸標靶治療、免疫治療問世後,增加抗癌武器,有機會延長存活期,給予癌友一線生機。掌握治療先機 肺癌晚期也能治聯合報健康事業部12月4日舉辦「抗癌不肺力、掌握肺癌治療先機」線上講座,邀請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醫師徐偉勛、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肺腫瘤科醫師柯皓文,分享標靶治療及免疫療法在肺癌的治療新趨勢。徐偉勛指出,相較過往晚期肺癌患者術後只有化療一途,現在進入精準醫療,透過基因檢測,了解癌友是否有特定基因突變,找出適用的標靶藥物,以往第四期肺癌可能無法存活超過一年,透過精準治療,延長許多病人的生命。肺癌基因突變形式多樣,徐偉勛指出,台灣晚期肺腺癌患者中帶有EGFR基因突變者約占55%,可使用相對應的口服標靶藥物治療。然而,並非所有肺癌患者都帶有特定基因突變,可能無對應的標靶藥物,這時則可選擇免疫治療。免疫治療逾年 癌友狀況良好柯皓文說明,免疫治療就是阻止癌細胞「PD-L1」與T細胞「PD-1」結合,並啟動身體免疫系統辨識、殺死癌細胞。藉此延緩復發、提高生存機率,甚至有機會根治。一名66歲盧先生罹患肺腺癌,經CCRT治療(同步化學與放射線治療)後腫瘤縮小,但腫瘤位置於主動脈上不適合開刀,透過免疫療法鞏固治療,至今已超過一年,狀況良好。柯皓文表示,過往免疫治療都用於第四期,近年往前推至第三期,持續使用一年,可減少復發機率。免疫療法藥物給付條件,符合條件者有健保給付,另外則需自費、或參與醫學中心臨床試驗計畫。老菸槍、有家族史 定期LDCT如何留意肺癌警訊?徐偉勛說,有些人沒抽菸、生活習慣良好,卻罹患肺癌,可能與環境致癌因子有關,如PM2.5空氣汙染、致癌物質亞硝酸鹽或暴露輻射、化學藥劑等,都可能讓細胞突變導致癌症。柯皓文指出,老菸槍、有肺癌家族史者,應在醫師建議下,定期做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查,及早發現治療,遠離癌症。想了解更多肺癌標靶治療以及免疫治療新趨勢,請參考「抗癌不肺力 掌握肺癌治療先機」肺癌講座:
-
2021-12-16 新聞.元氣新聞
口罩+空氣清淨機 擋氣膠保健康
大高雄空汙嚴重,環保署空品監測站發現,該地區空氣品質指標(AQI)差強人意,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王家蓁表示,即使日後疫情降級,大高雄民眾至室外仍應戴口罩,家裡則考慮使用空氣清淨機等,才能護肺、保健康。新冠疫情迄今已快滿兩年,學者、指揮中心常提及「氣膠」傳播,但許多人仍搞不清楚「氣膠」為何物,是「氣體、塑膠」的結合體嗎?望文生義,既是膠狀物質,為何新冠病毒傳染力超強?王家蓁解釋,「氣膠」就是民眾熟知的懸浮微粒,其中包括PM2.5,這是體積小於二點五微克的懸浮微粒,也是AQI六大監測項目的重要關鍵。 比起飛沫,氣膠在空氣懸浮更久達數小時,增加傳染風險,民眾須持續戴口罩,才能降低新冠病毒的氣膠傳播風險。除了增加染疫機率,氣膠也是重要空汙指標,高雄空品不及格,部分原因就在於空氣中的懸浮微粒濃度偏高,如果長期處於空汙環境,廢氣、懸浮微粒進入下呼吸系統,組織持續發炎,容易引發氣喘、肺氣腫,甚至提高肺癌風險。 受到境內工業汙染、交通廢氣,及境外沙塵影響,王家蓁指出,大高雄AQI表現不佳,全年中約三分之二時間處於超標(一百單位以上),僅三分之一為普通及良好等狀態。王家蓁提醒,研究證實,戶外空氣汙染會連動室內空氣品質,一般人有九成時間待室內,南部地區民眾更應重視吸進肺部的空氣,設法阻絕病毒氣膠、PM2.5進入肺部的機率,在戶外時,養成戴口罩習慣,室內則需開啟空氣清淨機或通風系統,盡量保持空氣對流。
-
2021-12-16 新聞.元氣新聞
小港醫院在地研究 抗空汙肆虐
穿過繁華高雄市,經過小港,矗立眼前是數不清的煙囪。高雄為鋼鐵造船等重工業重鎮,成就台灣經濟榮耀,但讓居民飽受空汙之苦,小港醫院是當地唯一區域醫院,長期在社區扎根研究發現,高濃度的PM2.5空氣懸浮微粒,提高氣喘、肺阻塞、肺纖維化甚至肺癌的呼吸道疾病發生率。秋冬時節 空汙難散高雄市環保局長張瑞琿表示,受工業發展、先天地理及氣象條件等影響,高雄確實有空汙問題,例如,秋冬季節東北季風盛行,高雄處弱風尾流區,空汙隨著季風南下,再與本地汙染源疊加,更不易消散。在大林蒲賣香腸的阿伯說,常遇到環島騎士指在雙園大橋由南往北方向,映入眼簾是看似壯觀的八百支煙囪,但工業發展代價是在地居民的健康。肺部疾病 風險大增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在地長期追蹤,副院長洪志興表示,透過與高醫大合作,自一○五年起,在空汙程度嚴重的工業核心區域,每年都幫一千多位林園、大林蒲地區鄉親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找出不少肺結節個案,其中六例都已經是早期肺癌。空汙環境會嚴重影響肺部健康,例如,肺阻塞罹病風險大增,且提高氣喘發作機率,而急性嚴重發作的比率也隨之增加。而小港醫院的研究發現,當地空氣常含有重金屬,例如「砷」會提高肺纖維化的罹病機率,且會經皮膚吸收,也增加了十幾種疾病的風險。減煤行動 改善空品為有效改善高雄空氣品質,市政府積極推動多項改善措施,執行更嚴格的標準,張瑞琿指出,高雄市長陳其邁上任後立即推動「減煤」行動,召開空氣汙染防制會議,希望國營事業帶頭改善空氣品質。市政府也同步針對固定源、移動源及逸散源等三大空汙面向,積極改善,例如透過環保署空氣品質指標預報系統顯示,隔天高雄空品AQI大於一百時,環保局就會先行要求排名前廿大的列管排放量工廠,或各區排放量前百分之八十的工廠,須在夜間降載、減排,期盼將隔日空品危害降至最低,及加速汰換高汙染車輛。住林園的年輕人「狗蛋(化名)」說,最討厭穿衣風格就是「工業風」,每天一出門就是工廠、廢水、跟看不到天空的空汙。更令他意外的是,媽媽是家庭主婦,很少出門也不抽菸,卻被驗出早期肺腺癌。家種植裁 吸有機物洪志興指出,民眾每天待在室內時間可能超過九成,他建議,在家中煮飯時,一定要注意空氣流通,但在上下班時段,盡量不要打開門窗,以免汽機車廢氣的PM2.5進入室內。在居家生活中,盡量開啟空氣清淨機,透過活性碳吸收懸浮微粒,另可種植可改善空氣品質的植栽(虎尾蘭、黃金葛、波士頓腎蕨等)或放置沸石,以吸附有機物質。外出時先上網了解空氣品質,如PM2.5為黃燈以上,務必戴口罩。洪志興呼籲,卅歲以上吸菸者、有肺癌家族史的年逾四十歲者,以及五十歲以上的民眾應定期接受肺功能檢測,並在醫師評估下,進一步接受電腦斷層影像篩檢。如久咳超過三周、容易喘及呼吸急促,常胸悶胸痛,則需積極就醫。
-
2021-12-16 癌症.肺癌
肺腺癌末期到1B 患者分享:相信醫師+發大願趕早負能量
64歲黃姓男子為重度菸癮者,前年確診為肺腺癌第4B期合併腦轉移,經積極抗癌,接受化療合併免疫治療,加上整合多科醫療,治療到1B期,現在體內無癌細胞,已回到職場工作、生活品質良好地陪伴家人。黃姓男子今天現身分享抗癌心路歷程,他相信醫師,把身體交給醫師、心交給菩薩,他還發大願,體悟到幫助別人可以讓自己開心,趕走負能量,積極抗癌。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癌症中心內科主任、胸腔內科主任、肺癌團隊負責人涂智彥說,肺癌為十大癌症死因中的第一名,因初期症狀不明顯,導致就醫時有將近65%為第3B至4期患者。涂智彥指出,黃先生肺腺癌4B期採化療合併免疫治療,腦轉移病兆經過跨科討論採立體定位放射手術治療,經影像觀察,肺腫瘤明顯縮小,腦轉移病兆僅剩結痂。治療9個月後,僅剩左肺肺癌病兆,跟黃先生討論後,在去年7月以胸腔鏡手術切除,切下的肺癌分期為1B期。涂智彥分析,以中國附醫的就醫比例而言,無致癌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接近3成,因化療的高副作用包含嘔吐、掉髮、疲倦,加上延長存活時間有限,導致部分患者放棄治療,現今研究發現,免疫抑制劑合併化學治療在一線治療,對無致癌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不僅可以增加治療的有效度,且4年存活率大約是化療的2倍,是兼顧療效與患者生活品質的第一線治療選擇。涂智彥說明,目前肺癌治療是個多科整合,合併多科治療的時代,對於肺癌病患治療及延長病患生命,著實重要。目前中國附醫肺癌團隊,對於新診斷肺癌病患,或治療有疑慮的肺癌病患,均採多科整合,多科治療,幫病患找到較佳治療方式。
-
2021-12-15 該看哪科.指甲.足部
一張圖讀懂指甲健康密碼 醫:5種指甲異常盡速就醫
指甲外觀不僅和指甲的健康狀況有關,身體是一整組的,出現疾病也會在各處留下蹤跡,包括指甲。大灣健全診所家醫科王威傑醫師提醒,平時可多觀察指甲狀況,以利發現異常盡早檢查,有些情況甚至與癌症、腎病變、心臟病有關。 指甲看得出健康?醫:身體健康也會影響指甲。 王威傑醫師表示,身體的健康狀況會影響指甲生長,自然也可以從指甲觀察,各別都可能暗示著身體當前的狀況,而有些情況甚至還可以再細分。 直條紋:直條紋的指甲,若是有出現突起、且在大拇指上,大多為正常老化的良性現象,不必緊張。但直條紋且散發性地出現於幾指,就可能與指甲失養症、修指甲錯誤、長期咬指甲、摩擦、接觸化學用品等有關。而若出現線狀出血,除了受傷以外,也包括可能為細菌性心內膜炎、硬皮症。若出現較寬的直黑條紋,且只出現於一隻手指,就要特別小心,尤其是東方人,此很有可能為黑色素細胞瘤,為皮膚癌的一種。 橫條紋:橫條紋大多為為白色,若在多個手指發現,且有多條凹陷的痕跡,其可能為梅爾克氏線,因身體血中蛋白不夠或流失,造成甲床水腫而起,需考量蛋白質流失的原因為何,如腎病變症候群、化療後等。而多指、且每指呈現單條橫條紋、凹陷,則可能為博氏線,常見於以往曾出現重大生命危機者,如休克、心肌梗塞、嚴重感染、燒燙傷等。此情況嚴重時可能會造成整個指甲脫落。 至於橫白粗條紋,通常一隻手指只有一條,也可能出現於各手指,用力壓可能會暫時消失,此可能為米氏線,常見與砷中毒等重金屬中毒,或是後期腎臟衰竭、洗腎有關。而也因為起因通常都已有一段時日,因此白線也較粗。 白斑、白點:白斑、白點常見為散發性,各指甲皆可能出現,是一種屬於指甲基質角化異常的良性現象,原因與外力、生活壓力有關。因此可多檢視最近生活是否常有外力影響指甲,或有重大的生活壓力。 凹陷變薄:凹陷變薄的指甲,主要和乾癬及甲床分離有關。若為乾癬,常見為多指、未必每指都會有。若是甲床分離,原因則可能與外傷、太常碰水等有關,而乾癬、甲狀腺亢進、異位性皮膚炎、接觸化學物質等也可能使得甲床分離。 容易脆裂:指甲容易脆裂的情況,可分成厚和薄的來看。若為厚的,可能和灰指甲有關,但也有皮膚癌中的鱗狀細胞癌的疑慮。薄的常見出現凹陷湯匙狀,此情況大多與缺鐵性貧血有關。 近端較白、遠端較暗沉:此情況可視指甲遠端的暗沉範圍及顏色來看,若遠端暗沉較深、僅有約三分之一,其可能為泰瑞氏指甲,與年齡老化有關,但也有肝硬化、心臟衰竭等疑慮。而遠端若顏色較淺、範圍較大、約占一半,則可能為黑色素沉澱,常見出現於洗腎患者身上。 杵狀指:一般來說,兩手指甲背對背靠在一起,會有個菱形的空間,杵狀指則會合在一起沒有此空間。此情況常見為癌症的警訊,如肺癌,或肺部積膿,也可能是心包膜炎、心肺血管降流等問題,需多加注意。 發現指甲異常怎麼辦?醫:檢查出原因中的關鍵 許多民眾發現身體出現異常,多會打聽可以吃什麼來補,包括指甲問題,王威傑醫師提醒,指甲外觀異常雖然也可能與營養有關,但如前述,也可能藏有各種疾病、甚至是癌症等風險,且即便是營養缺乏所致,也不能單靠補充營養來改善,應從「原因中的關鍵」著手。 例如民眾觀察到指甲變薄、易裂,推測自己可能有缺鐵性貧血,應找出為何會缺鐵性貧血,如月經異常,那麼就得找出月經異常的原因並改善,而非胡亂補鐵。又或者白色橫條紋的指甲,可能是因為蛋白缺乏,背後可能為腎病變使得蛋白不斷流失,因此再怎麼補也補不起來,此問題自然得尋求醫師協助,關鍵就在及早就醫,經檢查找出原因,以利治療及改善。 5種指甲異常盡速就醫,留意癌症等重大疾病! 王威傑醫師也從中特別提醒,5種情況應盡速就醫,別再觀察,因為這往往和癌症等重大疾病有關。包括了單一指脆裂的情況,可能為鱗狀細胞癌。單一指出現黑色、棕色紋路,可能黴菌感染或黑色素細胞瘤,也是癌症的一種。而杵狀指則與肺部相關癌症有關。多指、單條的粗白線,則有金屬中毒的疑慮。多條痕條紋,則可能為腎病症候群,患者未必知道。上述情況就別再遲疑,盡早釐清原因,以免延誤。 《延伸閱讀》 .指甲內捲、嵌甲怎麼辦?醫指常見NG穿鞋、修剪指甲方式別再犯 .指甲倒刺拔掉、咬掉易成甲溝炎!醫教2步驟輕鬆清除,也要留意缺鐵!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12-13 癌症.抗癌新知
國衛院開發「靶鉑TM 」新藥 治療癌症避全身毒性
癌症蟬連十大死因首位39年,研發更有效的抗癌藥物是醫藥界共同努力的方向。國衛院生醫奈米所研發新型鉑金抗癌藥物靶鉑TM,除可避免引發全身性的毒性,還能改善缺氧造成的腫瘤血管新生狀況,且動物實驗顯示可增強免疫反應對抗癌細胞,對難纏的肺腺癌、三陰性乳癌及卵巢癌的治療都有幫助。國衛院生醫奈米所研究員林淑宜的團隊與免疫醫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林文傑合作,研發新型鉑金抗癌藥物靶鉑TM,也就是提供癌細胞可溶解的「奈米鉑」,在癌細胞的弱酸環境下,釋出鉑離子與癌細胞的DNA結合,阻斷癌細胞複製進而凋亡。林文傑表示,鉑金類藥物是化療常用的一線藥物,用於治療50%以上的癌症患者。但過去常使用的「順鉑」在阻斷癌細胞的DNA,會產生活性氧類(ROS)造成癌細胞缺氧。而癌細胞缺氧容易有不正常的血管新生,反造成腫瘤轉移。新研發的「奈米鉑」雖然也會產生ROS,但因為新型鉑金藥物本身具有類酵素的功能,可將ROS轉換成水和氧分子,改善局部缺氧和腫瘤血管新生的狀況。另外,研究團隊模擬一般人體罹患腫瘤的狀況,以「非免疫缺陷」的老鼠進行動物實驗,也發現新型鉑金抗癌藥物靶鉑TM可以增加免疫表現。在肺癌的實驗中,發現與免疫療法一起使用,可使腫瘤縮小的程度增加30%至50%,效果比單一療法更加出色。研究員林淑宜表示,這樣藥物在動物實驗中看到對三陰性乳癌、肺腺癌和卵巢癌的有治療效果,目前正集資進行毒理及藥理試驗,並進入臨床試驗。
-
2021-12-12 慢病好日子.慢性呼吸道疾病
慢病主題館【肺纖維化】沉默的重症 小心肺纖維化
提到肺病,多數人想到的可能是肺癌或慢性肺阻塞等,但還有另一種肺部殺手----肺纖維化。患者的肺部因間質性肺病逐漸侵犯而引發肺纖維化,最後整個肺惡化如菜瓜布,奪走患者生命,是醫師眼中沉默的重症。Q:間質性肺病是什麼?與肺纖維化的關係?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王鶴健:一般人對間質性肺病比較陌生,所謂「間質」,就是肺泡間的結締組織,是人體進行氣體交換的主要區域,肺纖維化即是肺泡病變。把肺的結構想成一棵被風吹成橫倒的大樹,樹幹到樹枝是呼吸道,樹葉是肺泡,肺泡(葉子)生病了,即為肺纖維化。部分肺纖維化的原因不明,五成以上患者是特發性肺纖維化。「特發性」就是成因不明,治療非常棘手,而且是不可逆的疾病,只能盡量早期發現及早治療,延緩肺部惡化。另外肺纖維化部分成因來自自體免疫疾病,目前已證實容易引發肺纖維化的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硬皮病、乾燥症、皮肌炎、多發性肌炎與紅斑性狼瘡。Q:為什麼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容易引發肺纖維化?臺灣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蔡長祐:這是因為失控的免疫細胞會攻擊自體組織和器官,一旦攻擊到肺部間質,阻擋氧氣進入血管,患者呼吸愈來愈困難,整個肺部也逐漸纖維化。但偏偏肺纖維化初期症狀不明顯,多半只是容易喘、乾咳和疲累,常被病人當成是感冒,不是以為「多喝水多休息就會好」,就是隨便吃感冒藥或咳嗽藥,結果延誤了治療。Q:該怎麼確認自己有沒有罹患肺纖維化呢?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王鶴健:臨床上判讀肺纖維化有三大口訣:「喘、咳、累」,若咳嗽兩周以上,或是以前快走爬樓梯沒問題、現在卻氣喘如牛,就要小心,盡快就醫檢查。臺灣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蔡長祐: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是高風險族群,更要提高警覺;相對地,醫師的警覺性也很重要,一定要定期為病人進行肺功能檢測和影像檢查,若確實發生肺纖維化,醫病一起努力,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以更有效的控制疾病,預後的生活品質也大幅改善。聯合報將於12月12日下午兩點在元氣網粉絲團舉辦「沉默的重症─肺纖維化」線上直播講座,邀請九大專家分享精彩解析,並首映十位病友及家屬與病共處的生活點滴。肺纖維化線上講座,詳細訊息看更多>>>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7755/5892408【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1-12-12 養生.聰明飲食
幫助抗癌、抗衰老 你應該常吃的7類天然抗氧化食物
Q:抗氧化劑是什麼?人體衰老最大的威脅之一就是「氧化」,而自由基是身體進行氧化還原作用(各種新陳代謝)的副產物。此外,來自外界環境的壓力,如空汙、吸菸、壓力、輻射線等,也會增加自由基生成。自由基可說是老化、癌症、心血管疾病和免疫疾病的元凶。抗氧化劑就是能對抗氧化過程的化學物質,阻止自由基形成,或將它們分解,保護細胞免受破壞。Q:抗氧化劑從哪裡獲得?人體會製造小部分抗氧化劑,但主要來源是植物性食物。最常見來源是維生素C、維生素E、β-胡蘿蔔素以及礦物質硒和錳。另外,植化素如類黃酮、酚類、植物性雌激素等也是抗氧化劑。Q:常見的抗氧化營養素有哪些?維生素C維生素C也稱為抗壞血酸,屬於水溶性維生素,人體無法自行產生,需要從食物中攝取。被認為有助預防胃癌、肺癌和消化系統癌症。● 從哪裡攝取?綠色蔬菜、芭樂、奇異果、柑橘類水果。盡量生食,因為烹飪加熱會破壞維生素C。維生素E這種抗氧化劑儲存於脂肪中,屬於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E能對抗攻擊細胞壁脂肪的自由基,還能阻止低密度膽固醇轉變為氧化型,這是導致粥狀動脈硬化的元凶。● 從哪裡攝取?全穀物、植物油(橄欖油、向日葵、油菜籽)、堅果和綠葉蔬菜。茄紅素這種類胡蘿蔔素被認為有助預防攝護腺癌、肺癌和乳腺癌。● 從哪裡攝取?煮熟和加工過的番茄是最佳來源,能讓身體更容易吸收。添加一點橄欖油等優質脂肪,更能協助身體利用茄紅素。β-胡蘿蔔素是一種脂溶性類胡蘿蔔素,身體會將其轉為視黃醇(retinol),能維持視力健康。● 從哪裡攝取?水果、胡蘿蔔、南瓜、菠菜等綠色蔬菜。硒硒能協助甲狀腺功能運作。研究顯示,它可以預防癌症,尤其是肺癌、結腸癌和攝護腺癌。不建議從營養補充劑攝取,容易過量,導致消化問題、頭髮和指甲脫落,甚至肝硬化。● 從哪裡攝取?穀物、洋蔥、大蒜、堅果、大豆、海鮮、肉類和肝臟類黃酮科學家在水果和蔬菜中發現的這類抗氧化劑多達4000多種。每種植物都含有不同的類黃酮組合,可能有助預防心臟病、癌症、關節炎、衰老、白內障、記憶力減退、中風等。● 從哪裡攝取?綠茶、葡萄、蘋果、巧克力、漿果等。Omega-3和Omega-6脂肪酸Omega-3有助預防心臟病、中風、關節炎、白內障和癌症;Omega-6有助改善濕疹和骨質疏鬆症,身體無法製造這些必需脂肪酸。多數人攝取Omega-6遠高於Omega-3,營養師建議兩者應平衡攝取。● 從哪裡攝取?Omega-3/鮭魚、鮪魚、沙丁魚、核桃Omega-6/植物油、堅果、家禽資料來源/medicinenet.com
-
2021-12-11 癌症.大腸直腸癌
大腸癌蟬聯13年十大癌症之首!早期並無明顯症狀,做好「一件事」可降低33%死亡率
癌症現況 依據衛生福利部2017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癌症人數超過11萬人。因為人口老化快速及不健康生活型態,癌症發生人數預料仍將持續上升。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男女合計)依序為1.大腸癌2.肺癌3.女性乳癌4.肝癌5.口腔癌(含口咽、下咽)6.攝護腺癌7.甲狀腺癌8.皮膚癌9.胃癌10.食道癌。2006年以來,大腸癌一直穩居癌症發生人數的第一位。大腸癌的危險因子包括年齡(五十歲以上)、動物性脂肪攝取過量、肥胖、缺乏運動、抽菸以及大腸直腸癌家族史等,不過過去研究顯示大腸癌患者當中有家族病史的不超過兩成,主要成因還是「年齡」與「飲食生活習慣」所致。大腸癌症狀大腸癌早期並無明顯症狀,當有症狀時多半已經相當嚴重。大腸癌症狀可以作為參考,譬如排便習慣改變超過兩週、血便或黏液便、不規則腹痛或絞痛、不明原因體重逐漸減輕、經常腹脹便秘、裡急後重(排便排不乾淨)、不明原因貧血等。 大腸癌篩檢之重要性 大腸癌主要是從良性的腺瘤經過五5至10年的時間逐步演變為浸潤癌,其初期進展速度相當緩慢。當演變為癌症之後,各期的長期預後大不同。第一期大腸癌治療後五5年存活率近90%,第三期大腸直腸癌五年存活率則不到60%,第四期甚至在20%以下。大腸癌早期並無明顯症狀,若有定期接受篩檢,便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根據統計,早期的腸癌如果妥善治療,存活率高達90%以上。 糞便潛血檢查 糞便潛血檢查是檢查糞便表面是否有肉眼看不出來的血液。由於大腸癌的腫瘤或息肉會受到糞便摩擦而流血,血液因而附著在糞便表面排出,所以透過糞便潛血檢查能早期發現大腸癌或息肉個案,並經由大腸鏡檢查作進一步診斷,及早接受治療。 據歐美國家經驗,每1至2年糞便潛血篩檢約可下降18%至33%的大腸癌死亡率。目前糞便潛血檢查是使用定量免疫法,不需要飲食限制,相當簡單方便。但任何檢查都並非百分之百準確,當有任何異狀時,仍應找專科醫師做必要檢查。 四癌篩檢-大腸癌篩檢(糞便潛血檢查)◎糞便潛血檢查的補助對象政府目前補助「50-74歲的」、「每2年一次」免費的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可持健保卡到健保特約醫療院所檢查。◎糞便潛血檢查的結果‧正常(陰性):建議持續每2年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以確保健康。任何檢查都會有偽陰性個案發生,所以即使檢查結果正常,有任何異狀,均應盡速就醫。 ‧異常(陽性,糞便檢測出血液):請儘速接受「大腸鏡檢查」,若發現腫瘤或息肉,通常會經由大腸鏡切除並進行化驗。據統計,糞便潛血檢查結果為陽性者,每2人就有1人有大腸息肉,每22人就有1人為大腸癌。 醫師叮嚀 遠離癌症需仰賴健康的生活習慣,也要定期接受便利又有效的癌症篩檢。為了自己,也為了親愛的家人與朋友,具有好「腸識」,也能起而行,輕鬆預防,享有順暢人生。
-
2021-12-11 該看哪科.呼吸胸腔
接觸石綿引發職業性肺病 醫師:未來10年患者逐步增加
台灣早年多利用石綿製成各類產品,民眾可能因工作關係長期曝露,經過30、40年潛伏期,恐出現惡性間皮瘤、肺癌、石綿肺症等疾病。醫師表示,台灣於2018年1月禁用石綿,但現有老舊屋瓦、隔離絕緣物質等可能還含有石綿,預估未來10年受到石綿侵犯的職業性肺病患者仍會逐步增加,希望民眾多重視石綿可能帶來的危害。台北榮總今天舉辦「職業性肺部疾病診斷原則與個案討論」研習會。台北榮總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主任醫師吳明玲說,職業性肺病是有職業疾病歷史以來,較常見的職業疾病之一,職業性肺病包含塵肺症、職業性氣喘、間質性肺病、過敏性肺泡炎、肺部感染症、中毒吸入性肺傷害及肺癌等。北榮長期爲民眾進行職業病診斷,如石綿引起的肺病,主要是惡性間皮瘤、肺癌、石綿肺症、胸膜斑與瀰漫性胸膜增厚等,疾病潛伏期長達10年,甚至達30至40多年,因不容易診斷疾病與石綿暴露的相關性,必須透過病理切片診斷、詢問過去職業史等。吳明玲說,台灣於1980年代製造含石綿的產品數量很高,但當世界知道石綿有長期危害後,開始推動禁用,台灣2018年1月禁用石綿,包括製造、販賣及產品等,雖然民眾石綿暴露多發生在早期,可是現在環境還是有石綿物質存在,如老舊屋瓦、隔離絕緣物質等,因此工人拆除房屋時,還是有可能接觸到石綿,預估未來10年受到石綿侵犯的職業病患者仍會增加。台北榮總至今共服務9名受到石綿侵害患者,其中4人病逝。吳明玲說,這不是因爲醫療技術不佳,而是患者確診時年齡多為60歲以上,且病情快速惡化,往往確診1年後病逝。甚至有病人家屬認為台灣應多加強診斷技術,還捐款20萬元給予職業環境醫學會,希望救助更多石綿肺病患者。此外,吳明玲說,職業性氣喘患者症狀與一般氣喘患者類似,如咳嗽、喘鳴聲等,但職業性氣喘患者是開始特定工作後,才發生氣喘或明顯惡化,以及工作環境暴露特定致敏原等,並合理排除非工作環境引起的氣喘。吳明玲提醒,如果曾經接觸過石綿,而出現呼吸困難、咳嗽的症狀,或是開始特定工作後,發生氣喘或症狀明顯惡化,應提高警覺是否與職業病有關,建議應就醫診斷。政府對勞工安全議題逐年重視,「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於今年4月30日公布,預定明年5月1日實施。此法將推動有害作業工作者離職後預防職業病健康追蹤檢查服務,期望透過健檢追蹤,早期診斷出職業性病症,如塵肺症、職業性癌症、職業性肝病等,以獲得適當的醫療照顧與職業病補償,並加強推動職業病預防工作。
-
2021-12-07 新聞.元氣新聞
全國前廿「科學家」臨床醫師榜行榜出爐 台大無愧龍頭
近日史丹佛大學專家透過「Scopus」論文影響力數據,發布 「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0)」,台灣共1479位科學家上榜,大多數屬於工程、資訊與通訊技術專家,但臨床醫學也有不錯的表現,共241位。元氣網取得資料後,扣除從事基礎研究者,列出一般人可能較關切的,前廿位臨床醫師榜行榜,發現研究領域以肝病及精神科居多,高齡醫學也占有一席之地。國內前廿位排名的臨床醫師,主要依照史丹佛大學公布檔案中「rank(all citations, based on composite score)」,發布論文時間為1960年到2020年間,把所有生醫與臨床醫學領域專家排名,去除從事做基礎研究、未有臨床看診的專家,主要針對臨床醫師的排名。排名第一的是台大醫師薛博仁,主要領域是感染症醫學,全球排名第5620,最近退休後到中國醫藥大學,擔任檢驗醫學中心副院長,近一兩年參與指揮中心防疫研究;排名第二是高齡醫學專家、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前主任、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全球排名第8336;第三名是台大新陳代謝科專家曾慶孝,全球名第8878。前廿名以台大醫師上榜最多,還有台大癌醫中心,其次是台北榮總、長庚、花蓮慈濟、高醫大與中醫大、高雄榮總皆有醫師榜上有名。排名第五為國內肝炎權威、台大教授高嘉宏表示,台大入榜醫師較多,關鍵在該院研究根基深厚、院方大力支持,加上門診及住院患者眾多,有助於研究計畫收案;多年來,在感染重症、肺癌、肝病、腫瘤、精神等疾病研究領域深耕,細水長流,才能有如此傑出的表現,在論文發表上,質量並重,被眾多國際學者認可、引用。排名評分方式依照論文數、作者序與引用狀況等綜合評分。以研究領域來看,台灣的腸胃科肝病研究跟精神科較強,其他除了高齡醫學,還有腫瘤科,如台大癌醫中心院長楊志新、台大授鄭安理;骨科則有長庚體系教授王清貞、花蓮慈濟則是泌尿科教授專家郭漢崇。排名高居台灣第二的陳亮恭表示,很高興過去的努力被看見,但排名高低與評分方式有很大關係,不會特別在意,排名只是研究生涯的一個過程,比較在意台灣的高齡研究能持續開展,吸引更多人來從事這相對冷門但極為重要的研究。根據史丹佛大學發布,台灣最具影響力排名前2%研究人員,在全球排名20個主學科中,我入榜學科共17個,來自工程與資通訊、臨床醫學、致能與策略技術共1042位,占入榜人數七成;社會科學、經濟與商管領域上榜學者共44位。在全球排名中,台灣名列44。最有影響力的前2%科學家中最多來自美國,其次是英國,接下來是德國,日本排名第五,韓國排名第十七台灣排名第十九。但若以國家人口數來看,韓國人口數約為台灣兩倍,日本人口則約台灣五倍,校正人口數後,台灣表現優於韓國,與日本相當。這項排名,由史丹佛大學John P. A. Ioannidis教授團隊、Kevin W. Boyack與Elsevier研究資料分析總監Jeroen Baas合作發布,第一版於2019年8月發布於國際期刊,隔年2020年10月發布第二版,本次發布2021年版本,資料來源與擷取時間為Scopus資料庫2021年8月,統計數據時間範圍為1960至2020年。榜單數據以總引用次數、Hirsch h-index、共同作者修正的Schreiber Hm-index、單獨作者、單獨或者第一作者,以及單獨、第一或者最後作者的文章引用次數等六種關鍵指標進行評分。分析團隊從近800萬名科學家中,遴選出世界排名前2%,涵蓋應用科學、健康科學、自然科學、經濟與社會科學、藝術與人文五大面向,排名分為20個主學科和176個子領域,不同於過去較常見的全球18萬名高被引用學者榜。
-
2021-12-02 癌症.肺癌
三期肺癌難開刀 免疫療法燃生機
自己跟家人均不抽菸,也無肺癌家族史,50多歲陳女士確診第三期肺癌時,在診間近乎崩潰,在先生及孩子的鼓勵,以及醫師指示下,完成化療、放療,並嘗試免疫療法,確診迄今已經三年多,目前定期回診,身體狀況良好。林口長庚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柯皓文表示,許多人常將標靶藥物與癌症治療聯想在一起,但許多癌友因為基因並無突變,而無法使用標靶藥物,所幸在免疫療法問世後,讓這群癌友燃起一線生機。許多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無法手術,如又少了抗癌利器標靶藥物可用,就只剩化療、放療等傳統治療可選擇,甚至面臨著復發轉移的這一天到來。以陳女士為例,2018年接受健康檢查時意外發現肺部腫瘤,進一步確診為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影像檢查顯示,癌細胞已經侵犯局部淋巴結,無法手術,而標準治療即為同步化療、放療。柯皓文表示,陳女士經過評估後、接受為期一年的免疫療法,以鞏固治療效果,目前情況穩定,並未復發。近年來,國際大型臨床研究證實,三期肺癌患者在同步完成化放療後,如能接受免疫療法,作為鞏固治療,可延長整體存活期、降低惡化風險,五年無疾病惡化率存活期可達三成,死亡風險也能降低三成。柯皓文指出,三期肺癌患者如能開刀,還是盡量手術切除腫瘤,但如果無法動刀,或是手術仍無法取出所有腫瘤,可考慮免疫療法,以提高存活率、無疾病惡化存活期。聯合報舉辦「抗癌不肺力 掌握肺癌治療先機」線上講座,邀請到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醫師徐偉勛、林口長庚醫院胸腔內科醫師柯皓文,分享標靶治療及免疫療法在肺癌的治療新趨勢,豐富又實用的內容,記得準時收看!線上直播時間:2021/12/4(六)14:00了解更多直播資訊:https://reurl.cc/Yja8G0
-
2021-11-30 癌症.肺癌
肺癌導致昏迷 標靶治療後行動自如
60多歲婦人被送至急診時四肢癱瘓、失去意識,原先家人焦急以為是腦中風,沒想到影像檢查發現腦部、肺部、腹腔等處均有腫瘤陰影,證實婦人已罹患肺癌,而且癌細胞已轉移至腦部,才造成昏迷、神智不清。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徐偉勛表示,台灣肺癌盛行率高居不下,因早期症狀不明顯,不少患者等到轉移至腦部、腹腔,出現頭痛、疑似腦中風狀況,或腹部劇烈疼痛,就醫診斷才發現已到肺癌晚期。肺癌治療講究精準用藥,一般建議透過切片確認肺癌的基因型別,並選用相對應的標靶藥物,以達到抑制腫瘤的效果。以這位確診為EGFR突變型非小細胞肺癌的婦人為例,醫師評估後給予第三代標靶藥物,並輔以腦部放療,在短時間內腫瘤明顯縮小,恢復意識,目前行動自如,回診時也不需家人攙扶,與剛發現生病時判若兩人。國外大型研究臨床證實,治療EGFR突變型晚期肺癌的第三代標靶藥物效果明顯較好,且副作用較少,但因費用昂貴,我國健保雖已給付,仍標準較為嚴格。徐偉勛建議,病人及家屬應與醫師討論治療策略,若符合條件可使用第三代作為一線治療,未符合條件者,若經濟狀況許可或有醫療保險,仍可選擇自費第三代標靶藥物。應如何及早發現肺癌呢?徐偉勛表示,50歲以上老菸槍、有肺癌家族史者,以及罹患肺阻塞、肺結核等病友,應在醫師評估下,定期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以便及早發現肺癌、掌握治療時機。徐偉勛強調,「罹患晚期癌症,不再是世界末日!」在基因檢測及癌症用藥的進步下,癌症治療講究精準用藥,大幅提高存活率,鼓勵癌友堅持下去、不放棄,積極面對治療。●聯合報舉辦「抗癌不肺力 掌握肺癌治療先機」線上講座,邀請到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醫師徐偉勛、林口長庚醫院胸腔內科醫師柯皓文,分享標靶治療及免疫療法在肺癌的治療新趨勢,豐富又實用的內容,記得準時收看!線上直播時間:2021/12/4(六)14:00了解更多直播資訊:https://reurl.cc/Yja8G0
-
2021-11-28 養生.人生智慧
生命的最後別折磨!日本在宅醫師提倡「平穩死」,5件事在家善終
編按:隨著醫學不斷進步,「不治之症」減少了、平均壽命也大幅延長,透過醫療,許多人的生命因此得以拯救。但是醫療作為「延長生命」的手段之一,有時候卻也可能伴隨著各種苦痛,能夠平靜無痛死去的人,可能還是屬於少數。若你或是周邊的家人渴望尋求「理想的死亡」,是否做好相應的準備?談論死亡,或許有人會覺得晦氣,但關於「如何死」,卻是需要在事前與家人共同商討的重要議題。該採取何種措施以減少痛苦、選擇自己想要的臨終方式,每個人的想法可能都有所不同。而日本「在宅醫療」的醫病模式,意指患者不住院(或是在病症末期的安寧醫療階段),由醫師在患者家中給予診療與相關支援,從1980年代推行至今,已有30多年歷史,目前在台灣也逐步推廣。相對於「總而言之盡可能讓患者活下去」的延命治療,在宅醫療更注重在治療與照護時,尊重病者的人生觀與生活型態,於醫療與人性中取得平衡,而對於即將離世的病人,則希望能達到「平穩死」的目標。平穩死:在延長生命外 更貼近人性的醫療觀何謂「平穩死」?日本在宅醫師長尾和宏對此提出5個具體的要件:1. 離世時,患者能夠待在自己期望的場所。2. 透過緩和醫療,盡可能地減少患者的痛苦。3. 在平日的生活中盡可能地保有樂趣,並有能力做想做的事。4. 患者本人對於死亡不感到恐懼。5. 患者與家屬都對於現狀沒有不滿。另一位在宅醫師中村明澄則指出,一般來說,會考慮實施在宅醫療,主要有3種情況:1. 在往返醫院就診上有困難。2. 症狀進入末期,推估餘命在數週至1、2個月左右時。3. 患者本人表示希望回到家中。然而,即使在宅醫療在日本已經行之有年,長尾和宏認為,仍然有高達9成的民眾對此一無所知,即使在醫界,也有8成的醫師並不真正了解「在宅醫療」或是「平穩死」、「尊嚴死」的意義。長尾和宏舉例指出,曾經接觸過一位肺癌末期患者,當時患者的女兒希望讓父親接受在宅醫療,但詢問一名安寧醫療的專家後得到的答案是:「肺癌不適合在宅醫療」。在一般醫學邏輯上,為了維持身體的營養和體液平衡,醫師一定會施予點滴。但他認為,在醫院過世的患者,經常因為過度輸液而導致身體浮腫,「大體看起來就像是溺死的人一樣」。根據歐美論文研究,臨終時人體在脫水狀態,反而更能減輕痛苦、最終也能有較長的壽命。「這就是既有醫療與在宅醫療在根本概念上的差異。減少痛苦和需要採取續命措施到什麼程度,當中需要拿捏和取捨的經驗與智慧。」不穿白衣的醫師 減少醫病間的距離感平均一年送走超過600名患者的長尾和宏,多年來另一個「與眾不同」之處是:無論在診所或是在患者自家進行診療,他都不穿醫師袍。「我希望醫療行為可以在一種比較輕鬆的氛圍中進行。在我20幾歲、成為醫師的第3年,某次支援外來門診,結果那家醫院的院長穿著超輕鬆的慢跑排汗衫出現,一開始我還以為是哪裡來的掃地大叔?但仔細觀察,患者的表情也同樣輕鬆,氣氛和一般的醫院很不同。」長尾和宏說,白袍雖然象徵醫師的專業性,但也會帶來距離與上對下的權威感,甚至會讓某些患者心生恐懼。從事在宅醫療20餘年,至今見證超過2,500名患者離世的長尾和宏說,因為接觸許多失智症、癌症等高齡患者與其家族,他對於「人是為了什麼而活著」也有了不同的理解。「即使生病了,人也能快樂地活著,可以笑、可以和朋友愉快地相聚聊天,或是去旅行,很多高齡者容易感到人生無味或心情低落,但在許多不久於人世的患者身上,我卻看到源源不絕的活力與歡笑。」中村明澄則認為,在宅醫療的另一個優點是在生活上擁有更高的自由度,沒有醫院規定的會客、進食或就寢時間,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得以掌握自己的生活節奏與空間,有助於讓患者在精神上更有安定感。多死時代 「無法所有人都死在醫院」在日本,由於高齡人口比例大幅增加、戰後嬰兒潮時代逐漸進入老病期,在2018年,每年有130萬人死亡,這個數字到2040年會大幅增加到160萬人。也就是所謂「多死時代」的來臨。因此,從另一個層面來看,醫院已經不可能承接所有的臨終患者。「在宅醫療」、「在宅臨終」,已經成為日本未來不可或缺的選項。即使是一人獨居者,只要有社福或是看護等資源挹注,同樣能在家終老,而不至於面臨「孤獨死」的窘境。「但是如果政治人物提出:『我們要打造一個可以安心死在家裡的城市』,肯定沒有人會支持,因為大家都很喜歡醫院。特別是高齡者,對於醫院的依賴非常強烈,即使醫院面臨經營赤字、醫師人力不足等問題,大家還是希望自己居住的地方可以方便隨時看病。」長尾和宏表示。在宅醫療的制度要更臻完善,也需要包括地區性支援、警察與救護系統的共識與認知。「如果沒有簽署DNR的患者,在家心肺停止時,若叫來救護車,救護人員到場就必須進行急救措施,否則就會違法。」在家迎接人生終點 最需要家人理解與支持以現階段而言,即使超過半數的日本長者希望在家終老,但真正到了臨終時刻,有8成的人都是在病院裡度過,而這也不過是40年前左右,才開始變得普遍。「在此之前,在家嚥下最後一口氣,其實是再稀鬆平常不過的事。」為臨終患者進行診療時,長尾和宏會先向家族甚至患者本人說明「死前流程」:像是可能會發生什麼事,身體會產生哪些反應等等。家屬雖然邊聽邊流淚,但也因此有了心理準備,患者過世後,許多家屬會告訴他:「雖然難過,但比什麼都不知道安心多了。」他也觀察,家屬往往比患者本人更難以接受「至親的死亡」,在日本臨終階段醫療所產生的爭議,有高達8成來自家人間難以達成共識。他認為,推動在宅醫療,最需家族全體的理解與支持。「在我的經驗中,幾乎沒有決定採取在自宅臨終的患者家屬感到後悔,大家相互支持、分享心情,因此大大減少了心中的遺憾。」「就像生產前會經歷陣痛,除了極少數意外或猝死者,大多數人在死前也得跨越『死亡之壁』,才能到達生命的終結。思考自己或身邊至親的死,絕不是觸霉頭或壞事、反而是一種生命積極自主的展現;思考死亡、理解死亡,才能對活著的意義,有更深一層的體會。」長尾和宏說。資料來源/文春online、朝日Reライフ.net原文:生命最後別折磨,多好!日本在宅醫師提倡「平穩死」,5件事在家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