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8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糖化血色素
共找到
240
筆 文章
-
-
2023-02-16 焦點.健康知識+
體重不明原因減輕別太開心!可能是甲狀腺亢進與糖尿病
● 體重半年內不明原因少5%到10% 恐與疾病有關● 甲狀腺亢進症狀不明顯 至少三個月才會被察覺● 糖尿病前期體重不會減輕 進入糖尿病後體重掉體重減輕有可能是疾病找上門嗎?飲食如果沒有特別控制,或是生活習慣出現大幅改變,體重半年內若掉了原本體重的5到10%,就得注意可能疾病找上身。最常見造成體重減輕的原因以糖尿病、甲狀腺亢進等內分泌代謝異常為大宗,而最嚴重可能是惡性腫瘤所致。國泰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黃莉棋表示,正常在有控制飲食並搭配運動的情況下,體重下降的速度應維持在每個月1到2公斤左右,過於偏激的減重,如不吃不喝等,短時間內體重雖會快速減輕,目前已有研究顯示,快速減重會嚴重影響免疫系統及代謝系統,如出現不明原因掉髮、經期紊亂等。沒減重卻出現不明原因體重減輕 年輕女性小心「甲狀腺亢進」如果沒有執行減重計畫,體重卻不明原因減輕,常見以糖尿病和甲狀腺亢進為主。黃莉棋表示,甲狀腺亢進多發生在年輕女性,其症狀以手抖、容易喘、心悸、盜汗、體重減輕作為表現。不過,甲狀腺亢進症狀較難察覺,等到出現明顯的手抖、心悸等,往往已經超過三個月以上,且即使是體重減輕,也常被認為是一件「開心的事」,不會被在意而錯過就醫時機。因此,大多數的甲狀腺亢進患者都是健康檢查時才會被揪出。甲狀腺亢進患者通常是家族遺傳,但並非每一個人都會發病,誘發甲狀腺亢進的因素多與「壓力」有關,尤以女性為大宗,從職業觀察,學生、金融業、科技業、教職人員有較多甲狀腺亢進患者。甲狀腺亢進疾病進程是如何?治療與照護的重點有哪些?甲狀腺分泌不正常,會影響女性排卵,生理周期變亂,進而影響受孕,嚴重甲狀腺亢進患者可能會造成甲狀腺風暴,不時發高燒、精神混亂,也會增加發生心律不整的機率,嚴重則會因心律不整導致死亡。甲狀腺亢進患者定期服用降甲狀腺素藥物,平均二年可以停藥,患者除了服藥仍需要調整作息,降低生活壓力,飲食也得降低攝取含碘食物。甲狀腺亢進患者在甲狀腺指數不穩定前,則不建議劇烈運動,應等指數穩定後,再透過規律運動,達到排除生活壓力的目的。引起體重異常減輕有可能是糖尿病!「血糖量測」早期篩出糖尿病前期黃莉棋表示,另一種體重減輕最常見的原因則是糖尿病,糖尿病典型的症狀為「三多一少」,吃多、喝多、尿多和體重減輕。糖尿病病人胰島素分泌異常,使葡萄糖進入細胞的作用喪失,身體容易無法獲得足夠能量,以致於體重減輕。糖尿病前期的病人,通常不會有體重減輕的症狀,而是正式進入糖尿病後才會出現。確認自己是否是糖尿病的潛在病人,可以從量測血糖確認,飯後血糖(吃第一口飯後2小時),正常人血糖不能超過140mg/dl,超過200mg/dl就是糖尿病,介於140到200mg/dl間,可以先查看自己的飲食狀況,是否是吃太多精緻澱粉,讓血糖瞬間上升,如果飲食一切正常,就得注意可能已進入「糖尿病前期」。黃莉棋表示,飯前血糖常被國人忽略,飯前血糖正常值應落在70到99mg/dl間,超過126mg/dl間就屬於糖尿病。如果血糖監測出現異常,必須盡速至新陳代謝科就醫,抽血檢驗糖化血色素,正常人糖化血色素應在5.6mg/dl以下,5.7到6.4mg/dl就應該要追蹤,6.5mg/dl就屬於糖尿病。「血糖量測」篩出糖尿病前期飯前血糖70到99mg/dl間:正常超過126mg/dl:糖尿病飯後血糖(吃第一口飯後2小時)不超過140mg/dl:正常介於140到200mg/dl間:糖尿病前期超過200mg/dl:糖尿病糖化血色素5.6mg/dl以下:正常5.7到6.4mg/dl:追蹤6.5mg/dl:糖尿病避免疾病上身,平時應多關注自身的身體狀況,定期量測體重外,也建議民眾,無論年齡,定期量測血糖與血壓,至少每個月在家量測一次,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2-05 醫療.心臟血管
如何預防心肌梗塞?中西醫及營養師不同保養方式一次看
去年此時,我們邀請18位醫療人員,推薦一個他們認為簡單易行,卻能達到十足健康效益的習慣,其中包括:每口食物至少嚼12下、每天按壓眼周六穴位、每天進行頭皮按摩……你做到了幾項呢?今年,我們針對心血管、呼吸道、泌尿道和牙齒健康,再次邀請專業醫療人員分享CP值非常高的好習慣。日常護心 3種中藥當茶飲 可保養心血管陳潮宗/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國人心血管疾病中,最令人擔心的就是心肌梗塞。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說,心肌梗塞發生原因為體內血脂過高,血管內壁容易形成斑塊,進而阻塞心血管,預防心肌梗塞必須從降低體內膽固醇做起,中醫觀點就是要減少攝取「膏粱厚味」食物,其中「膏粱」是指油脂高,「厚味」則是指味道重,如麻辣鍋、大魚大肉等。陳潮宗說,飲食應多吃蔬菜、少吃肉,避免動物油脂,素食者也不應吃得太油。此外還需適時紓壓,同時控制糖尿病、高血壓。他也提醒民眾應定期做運動心電圖檢查,隨時掌握心臟健康。陳潮宗建議,以中藥保養心血管,可至中藥行購買何首烏3錢入菜,也可將丹參2錢,或川七1錢,或紅花0.5錢,磨成粉加入水中,直接當作茶飲,以降低血糖、膽固醇。為避免天冷血管收縮,血壓快速飆高,早上起床後,一定要穿件衣服保暖,出門時最好穿上毛衣、背心,並戴帽子、圍圍巾。運動應避免太過激烈的球類運動,而以快走等取代,一旦出現胸悶、冒冷汗、呼吸困難、樓梯爬不上去等情形,務必盡速就醫,若已有三高、心血管疾病病史等高危險族群,必須提高警覺。護心原則量血壓掌握722 三高數值務必達標王宗道/台灣高血壓學會名譽理事長台灣高血壓學會名譽理事長王宗道說,若要遠離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是控制三高,包括血壓、血脂及血糖。許多民眾可能透過藥物、飲食、運動等控制三高,卻常忽略三高的標準值,特別是已有心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知道檢驗數字為何,才能了解控制三高的目標,評估目前控制成效如何,或距離標準值還差多遠,並在醫師建議下改進。一般來說,若已有心血管疾病患者,血壓應控制在舒張壓130毫米汞柱以下、收縮壓80毫米汞柱以下;血脂則要注意壞膽固醇控制在70mg/dl以下;血糖的糖化血色素為6.5%以下。可是許多患者沒有重視檢測數字的目標,「這樣是不對的」,因控制三高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或避免再發最有效果,控制得當不只可以阻止血管阻塞,甚至可讓阻塞血管斑塊慢慢減少,恢復健康。最近天冷,門診發現高達70%回診患者的血壓都有偏高情形,有時還需要增加藥量控制血壓,他建議高血壓病人務必按時服藥,同時做好「722」量血壓原則,「7」是連續七天量測、「2」為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一次、「2」是每次測量應量兩遍,兩者間隔一分鐘,再取平均值,隨時監控血壓。王宗道說,控制三高時,一定要血壓、血糖、血脂監測數字達標,當數字達標後,血管內斑塊才會開始減少或停止增加。除控制三高外,也一定要控制體重、戒菸,遠離心血管疾病致病因素。護心飲食每天3到5份鮮蔬 至少一餐全穀飯高郁雯/新光醫院營養師從營養觀點來說,預防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是避免血脂過高。新光醫院營養師高郁雯說,避免血脂過高,飲食應多攝取新鮮蔬菜,每天應吃3到5小盤的新鮮蔬菜,其生重是100公克,燙熟後一份約飯碗小半碗左右。此外,膳食纖維也十分重要,建議三餐中有一餐的澱粉來源,用糙米飯、五穀米等全穀雜糧類取代白飯,有助降低及穩定血脂。高郁雯表示,烹調用油建議使用植物油,每種植物油的脂肪酸都不相同,建議可以更換使用,攝取不同營養素。肉類方面,因牛肉、豬肉等紅肉的飽和脂肪酸,相較雞肉、魚肉等白肉來得高,建議以白肉為主,即便要吃紅肉,也應選擇油花比較少的瘦肉為主,不可吃肥肉,藉由持之以恆的飲食習慣降低血脂。血糖、血壓高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高郁雯說,控制血糖應少吃蛋糕等精製糖類。糖類攝取量為每天總熱量約10%,如成年男性一天所需熱量為2000大卡,精製糖類熱量為200大卡,採用4大卡熱量為一克糖換算,一天糖類攝取上限為50公克;成年女性一天熱量約1500大卡,精製糖類攝取上限為37.5公克,若三餐中有糖醋醬或韓式鹹甜醬等佐醬,蛋糕等精緻糖類需降低比例。而控制血壓應避免吃蜜餞、罐頭等醃漬類食品,外食湯類也應少喝。
-
2023-02-03 醫療.新陳代謝
52歲男吃飯常掉筷子慘被妻碎念!醫:糖尿病作祟令右手周邊神經病變
有一部藥品廣告「阿嬤,你的腳怎麼沒感覺?」顯示大多數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發生在腳部末端,彰化縣52歲陳姓男子發生在右手腕,最近3個多月吃飯常掉筷子,被妻子罵「又不是囝仔,筷子攏拿嘸穩。」經檢查才知是糖尿病作祟,經過藥物和復健治療,逐漸改善症狀。糖尿病令右手周邊神經病變陳男5年多前健檢驗出血糖偏高,因沒不適症狀也就不以為意和追蹤,最近3個月手腕麻木,吃飯時常掉落筷子常會掉落,每次掉落都換用乾淨筷子,遭老婆責罵跟小孩一樣,他以為真的老了,可能短暫性血液循環不好,不過手腕麻木時間越來越長,不得不就醫。衛福部彰化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林嶸洲今天表示,陳男接受理學檢查出右手腕及手指輕微無力,右手喪失皮膚痛覺和肌腱彈跳反射消失,是典型周邊神經病變現象,抽血檢查其空腹血糖270mg/dl(正常值70~100),糖化血色素10.1%(正常值小於5.7)都代表罹患糖尿病,進一步神經傳導檢查已有多條周邊神經受損。周邊神經病變患者以糖尿病患最多,發病初期大多是麻木或刺痛感,對冷熱痛覺變得遲鈍,彰化醫院常收治腳趾瘀青、腫脹、發炎甚至已經潰瘍但不自知的拖鞋伯,還驚訝何時受傷,林嶸洲建議病人應穿襪子、鞋子和戴手套保護手腳。出現這些神經症狀 就趕快就醫治療林嶸洲強調,出現手、腳麻木或刺痛等神經症狀就要趕快就醫治療,先釐清是糖尿病或是其它疾病引發的神經病變,糖尿病造成的周邊神經病變十分多樣性,有的從手腳末梢緩慢地產生麻木感或刺痛感,有的急性或快速發病可能造成終身殘疾,無論哪一種都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可惜不少病患一再忍耐,有的拖延一年以上,神經病變往往無法回復。
-
2023-02-01 醫療.兒科
14歲病人三酸甘油酯破萬引發胰臟炎,原因竟是這疾病!
14歲陳小妹最近吃不下又腹痛,抽血發現三酸甘油酯(Triglycerides,也稱為三酸甘油脂)數值破萬,是正常數值60倍以上,且引發胰臟炎。陳小妹的媽媽和兩位姊姊過去也有相似病史,醫療團隊懷疑是家族基因引起的高三酸甘油酯,安排遺傳諮詢,發現她罹患「年輕人成年型糖尿病」,通常25歲前發病,若未及早控制血糖,將面對腎衰竭與視網膜病變等嚴重併發症。陳小妹經轉診至花蓮慈濟急診接受治療,入院後立即被轉往兒童加護病房。收治她的花蓮慈院兒科病房主任陳明群表示,高三酸甘油酯引起的胰臟炎較常發生於成人,兒童胰臟炎中約4%和高血脂有關,這是自己從醫多年,第一次在臨床看到三酸甘油酯指數破萬的青少年個案,相當罕見。血脂的成分有哪些?高血脂會增加那些疾病風險?血脂是血液中的脂肪,主要包括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當血中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濃度高於正常值,就稱為高血脂症。血脂異常指血脂肪濃度超出或低於標準。當體內的三酸甘油脂過高,便可能造成三酸甘油脂血症(Hypertriglyceridemia),屬高血脂症(Hyperlipidemia)的一種;三酸甘油酯過高者,罹患胰臟炎、冠狀動脈心臟病與代謝症候群的風險也會增加。血脂包含以下幾種:1.LDL膽固醇(俗稱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將膽固醇由肝臟運出。藉血液循環運送到各個組織。2.HDL膽固醇(俗稱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負責運送血中的膽固醇回到肝臟。3.三酸甘油酯(又稱中性脂肪):人體攝取油脂、蛋白質或碳水化合物產生熱量,未被消耗掉將轉成三酸甘油酯,儲存在肝臟或脂肪細胞中,作為備用能量。★不是所有膽固醇數值越低越好 這樣看懂血脂肪檢查報告臨床因三酸甘油酯過高導致胰臟炎,危急時緊急降血脂的方法主要有二種:一、血漿置換術:把血液裡的血脂洗掉再輸回。二、胰島素治療:內科療法,但有造成病患電解質不平衡的風險。陳小妹緊急入院時,除了高血脂,糖化血色素也非常高,花蓮慈院小兒內分泌科醫師周威志指出,據美國糖尿醫學會報告顯示,第二型糖尿病個案的糖化血色素數值高於8.5%,就需要施予胰島素治療。綜合考量治療風險,為盡快控制血糖、血脂,團隊立刻為她進行胰島素治療,所幸度過前五天急性期,後續狀況穩定,轉至普通病房持續定時注射胰島素,春節前順利出院。胰臟炎的症狀有哪些?引發陳小妹胰臟炎的成因是什麼?胰臟炎嚴重者可能併發急性腎衰竭、呼吸衰竭,有生命危險。胰臟發炎症狀包含噁心、嘔吐、腹痛等,與第一型糖尿病酮酸中毒臨床症狀類似,但陳小妹的高血糖、高血脂並非單純因後天飲食造成,經確認陳小妹母親和姊姊都有相似病史,研判可能是基因遺傳導致家族性糖尿病、高膽固醇血症或高血脂症。陳明群指出,家族性疾病導致的健康惡化,症狀治療大多是「治標」,要「治本」就需要做基因檢驗,若能確定真正的病因,用藥方向也能明確、更有針對性策略,因此為陳小妹安排遺傳諮詢評估。糖尿病除了常見的第一型和第二型,還有其他較少見的類型,花蓮慈院遺傳諮詢中心主任朱紹盈指出,陳小妹家四個人都是在青少年時期就發病,她高度懷疑是「年輕人成年型糖尿病(Maturity Onset Diabetes of the Young, MODY)」。年輕人成年型糖尿病(Maturity Onset Diabetes of the Young, MODY):因基因病變造成且具遺傳性,患者多於25歲前發病,若沒有好好控血糖,將提早面對嚴重的併發症,如腎衰竭與視網膜病變等。朱紹盈表示,明確的疾病診斷需要基因檢驗,費用雖較昂貴,但對疾病進程、演變與預後可適度掌握,也能了解及全家人罹病的風險;但基因檢測無健保給付,為使陳小妹獲得更好的診斷與治療,遺傳諮詢中心和社工師正積極為陳小妹尋求辦法中。「如果慢性病的治療是長期戰役,罕見的遺傳性慢性病就更是場硬仗。」陳明群指出,一個好的醫療團隊要做的,不僅是在病人住院時將病況控制好,後續返家照護才是挑戰的開始。花蓮慈院小兒部建立跨團隊模式,從入院、臨床治療、後續衛教,透過不斷溝通與合作,希望窺見疾病的完整樣貌,處置當下症狀,也預見疾病的未來進展,給予生病就醫的孩子最全面、最完善的照護。
-
2023-01-22 養生.聰明飲食
寒流來襲 三高患者注意 吃鍋只喝開鍋前20分鐘湯底
大年初一全台各地氣溫回升,北部氣溫舒適、南部氣溫微熱,明天起,從初二開始,氣溫可能會開始下降,初三、初四寒流籠罩,挑戰入冬以來氣溫最低紀錄。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介入性心血管科主治醫師黃晨祐說,寒流來襲,三高患者千萬不能掉以輕心,該時節是急性心肌梗塞、急性梗塞性腦中風的高風險時節,如果出現持續性胸悶、呼吸困難、單側突然無力、口齒不清等,應要立即就醫,避免發生猝死意外。黃晨祐說,冬天是急性心血管疾病好發時期,氣溫驟降時,體內的血管也會跟著收縮,使血流阻力上升,容易造成血壓升高,引起血管內皮細胞和動脈粥狀硬化斑塊的不穩定性,增加急性心肌梗塞與和急性梗塞性腦中風的風險。氣溫變化劇烈,高風險族群為三高、抽菸和慢性腎臟病的患者,黃晨祐說,這些疾病都是動脈粥狀硬化最相關的病因,除了按時服藥之外,必須定期追蹤各類膽固醇數值、糖化血色素、空腹血糖、腎功能肌酸酐指數。高血壓的患者更需特別注意,不論年紀性別,目前建議居家量測血壓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冬季時的血壓容易忽高忽低,建議病友應該多紀錄居家血壓,回診時和醫師討論必要的高血壓藥物微幅調整。冬天時的飲食大多是油膩、高熱量的湯類或火鍋,容易使得血糖和膽固醇容易超標,建議避免食用過多的含油脂的肉類,如豬、牛、羊和加工火鍋料,火鍋湯底盡量也昆布、柴魚風味的清湯為主,避開麻辣、起司、酸菜白肉等重鹹度的鍋底。另外,火鍋湯建議只喝開鍋後前20分鐘,因為一旦煮過後,湯內的鈉離子、磷酸鹽及硝酸鹽等食品添加物濃度會大幅提高。
-
2023-01-16 醫聲.慢病防治
投票|糖尿病患共通症狀不是糖尿!醫籲正名去歧視、鼓勵就醫
您知道嗎,糖尿病患者的共通症狀竟然不是糖尿,而是高血糖。根據日本糖尿病協會日前調查,近八成受訪患者希望糖尿病更名,該協會於是發起一連串更名運動。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也呼籲「糖尿病」更名為「高血糖症」。閱讀本篇醫師論述後,邀請您在文末投票區域與我們分享您的觀點:去年(2022年)11月,筆者注意到一份網路新聞,由於糖尿病病名無法反映實際病狀且給人負面觀感,由日本專科醫師組成的「日本糖尿病協會」提出糖尿病更名的活動。在筆者40多年的糖尿病臨床治療照護經驗中,的確發現對罹患疾病的個人而言,不當的名稱,會讓部分的個人難以接受,尤其是較年輕的患者,因此會造成日後個人對自我照護的疏忽,而影響到身體健康狀況。因此也就此議題提出幾項個人看法:糖尿病原因眾多,共同表現是高血糖不是尿糖糖尿病主要是胰臟功能衰退,胰島素分泌不足或是周邊器官組織胰島素阻抗增加等原因造成血糖持續處於偏高的一種狀態,長期高血糖可能造成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疾病、視網膜病變及神經病變等併發症。其他造成高血醣的原因,目前認為可能跟免疫異常、慢性發炎、腸胃菌叢失衡、腸泌素分泌減少、升糖素分泌增加、腎臟尿糖再吸收增加,大腦食慾調節障礙等因素有關。所以造成糖尿病的原因眾多,單以糖尿病一個病名其實無法完整反映病人的實際健康情況。目前國際上針對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包括下列四項,患者符合其中一項即可診斷為糖尿病:1.糖化血色素(HbA1c)≧6.5%;2.空腹血漿血糖≧126 mg/dL;3.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第2小時血漿血糖≧200 mg/dL;4.典型的高血糖症狀(多吃、多喝、多尿與體重減輕)且隨機血漿血糖≧200 mg/dL。過去的診斷名稱負面且不符合實際診斷情形糖尿病的名稱來自於患者尿液裡出現糖分,但目前糖尿病的診斷已經不以尿液出現葡萄糖來診斷,許多患者尿液裡並未驗出糖,事實上只有當血糖過高到超出腎臟負荷時,糖分才會經尿液排出。患者共同症狀為高血糖,所以血糖檢測才是國際上診斷的標準方式,「糖尿病」這個名稱並不符合當前疾病的診斷定義。加上「尿」這個字給人不潔的觀感等,過去電視廣告上的印象是罹患糖尿病的個人上完廁所後小便斗容易到處爬滿螞蟻,這病名容易讓人聯想到「廁所」、「馬桶」、「尿液」、「螞蟻」等等汙穢、髒亂、不潔的印象。「病」這個字,意思是指人的生理或心理方面處於不正常的狀態,也給人不健康負面觀感,「我有XX病」 常是患者說不出口的心理陰影。罹患糖尿病的個人會為了隱瞞罹病的「不正常」,表現出自己是「正常」和他人一樣,試圖維持「正常」的社交生活,而隱藏疾病需要執行的健康行為,大吃大喝、暴飲暴食,甚至刻意不服用藥物或漏打胰島素,造成長期血糖控制不良。疾病污名化對疾病防治的負面影響有些媒體報導「糖尿病患者的肥胖比例比較高,糖尿病患者的飲食生活習慣較差,糖尿病患者有較少的運動時間」、「糖尿病是老年人的慢性病」等,有好吃、懶惰、衰老的意涵,尤其是年紀較輕的個人,認為此疾病是老年人得專利,不願接受罹病的事實,這些對於糖尿病的疾病污名化不只是對患者的心理傷害,更對疾病防治有負面影響。可能造成患者不敢去面對,不想讓其他人知道自己有血糖問題,不想讓家人、朋友知道自己有在注射胰島素,結果使罹病者試圖隱瞞病情而拒絕就醫,造成治療困難,或是造成患者不按時回診,用藥不規則的情形增加,這些情緒上的焦慮及行為上退縮使得血糖的控制變得更加混亂。當高血糖問題無法在早期診斷後迅速獲得適當的控制,後續出現大小血管併發症問題會產生更大的社會醫療負擔。正名的必要性根據日本對糖尿病患者的訪問調查,有高達9成的受訪者對「糖尿病」的名稱感到抗拒與不愉快,高達近八成的受訪者認為改變病名會比較好。對於這個問題,日本糖尿病協會正打算尋求新的病名來取代糖尿病,希望藉由正名讓大家對糖尿病有更正確的了解並改善患者就醫情形。過去成功的疾病正名行動如:1995年日本研究發現,因民眾對精神疾病的誤解,造成患者自我否定而回診率低、中斷治療比例高,因此於 2002 年將舊譯名「精神分裂病」更名為「統合失調症」,經正名宣導後,隨後2年的相關統計顯示,其就診率提升百分之20至40。參考日本經驗,台灣也在2012年,由衛生福利部積極結合民間團體及專業學會推動「精神分裂症」更換譯名活動,以「思覺失調症」來取代原有的譯名。另外,失智症過去俗稱「老年癡呆症」,癡呆一詞具歧視意涵且讓民眾排斥,以致不願正視疾病徵兆,延誤就醫影響治療黃金期。經由台灣失智症協會及各界努力。近年來使用癡呆名詞的報導及負面用語已大幅降低。但「失智」一詞仍有貶抑之意,讓人覺得這些患者都痴呆、喪失智慧、毫無腦力以及生活能力。2004年12月24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正式提出將「癡呆症」改名為「認知症」的報告書,日本正式開始全國改稱為「認知症」。2011 年美國國家老化研究院與阿茲海默症協會(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 & Alzheimer's Association, NIA-AA) 與2013年美國精神醫學會再將失智症更名為「認知障礙症(major neurocognitive disorder)」,將病症去標籤化及汙名化作用,而世界各國也更改對該症狀的稱呼,以較為中性的「認知障礙症」作為正式官方名詞。美國糖尿病協會近年來在糖尿病照護上也積極推動以人為中心的照護,使用以人為本的非評判性語言(People-first language),以促進患者與醫療專業人員之間的合作。以人為本的語言,將病人(patient)改成個人(person)例如:使用「有肥胖症的人(person with obesity)」,而不是「肥胖者(obese person)」;「患有糖尿病的人(person with diabetes)」優於「糖尿病患者(diabetic patient)」,避免以他們的狀況來定義個人。建議使用包容性和非評判性語言和積極傾聽來引出個人偏好和信念,並評估潛在的護理障礙,以獲得最好的健康預後與健康相關的生活品質。同理,以「有高血糖症的人(person with hyperglycemia)」來稱呼糖尿病患者,即是以「高血糖症」來取代糖尿病的舊名,是更為貼切、符合實際且沒有歧視性的診斷名稱。筆者認為,醫者仁心,以全人照護角度看待每一個罹患高血糖的個人,並重視其個人的人權,藉由正確的命名,避免患者因病名引發的恐懼和羞恥感,反而引起病患的排斥、逃避行為,錯失初期治療的黃金期,強調正確的疾病知識及照護觀念,讓社會大眾能用正向且包容的心態看待疾病的治療與照護。疾病的正名並不會影響現行的診斷、治療及照護原則,僅針對糖尿病三字進行更動,如:過去的「糖尿病前期」改稱為「高血糖症前期」、「糖尿病腎臟病變」改稱「高血糖症腎臟病變」等。在台灣,疾病的更名係由衛福部負責,會先由國健署慢病防治組召集學會、協會、醫師公會、專家學者等關係人進行討論,若取得共識再向上呈報並公告實施,過去失智症、思覺失調症的正名都是循此途徑。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已向國健署提議,有待各界進行更多對話後決議是否更名。筆者認為,更名目的除了去污名化、去疾病化,也希望透過議題討論,讓社會大眾對於高血糖症有更深入的認識。※本文作者為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理事長暨李氏聯合診所院長,曾任屏東基督教醫院副院長、高雄醫學院醫學系副教授。
-
2023-01-11 醫療.新陳代謝
糖化血色素僅代表平均值 糖尿病患採葡萄糖監測血糖成趨勢
台灣糖尿病盛行率持續攀升,每10人有1位糖友,若未做好血糖控制,恐提高併發症發生率。糖尿病患除透過藥物、飲食及運動控管,葡萄糖監測更是關鍵,過去傳統血糖監測一日需多次扎手指,造成病患疼痛、難以落實,無法掌握血糖波動全貌,近年「連續葡萄糖監測」成為國際糖尿病管理趨勢,除了觀察糖化血色素(A1C)指標,目標範圍內時間(TIR)數據也必須注意。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表示,台灣較多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好發原因多與遺傳有關,也包括肥胖、飲食不當、情緒壓力、懷孕、藥物等。若血糖控制不佳,恐產生中風、視網膜病變、腎病變、心血管疾病、足部病變等併發症,而過去傳統血糖監測,因頻繁扎針導致成效不彰,也難掌握血糖變化全貌。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王治元說,糖友過去皆透過糖化血色素(A1C)來監測血糖,但僅代表2至3個月內的血糖平均值,單看糖化血色素也不夠,目前連續葡萄糖監測已成國際趨勢,藉由「目標範圍內時間」(TIR)指標,不僅能看到糖化血色素的全貌,還可以監測高血糖及低血糖情形。王治元表示,TIR數值越高,代表患者葡萄糖控制越穩定,根據臨床實證,TIR每增加10%,A1C約降低0.8%。反之,若TIR減少10%,微量蛋白尿發生率會增加40%、視網膜病變更達64%。第二型糖尿病友何先生說,過去總憂心運動時發生低血糖,後來改用連續葡萄糖監測裝置,挑戰騎乘自行車50公里,過程中一度血糖偏低,幸好APP即時提醒,馬上停下來吃東西,免於低血糖發生。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蔡世澤說,透過科技介入,可自動監測14天血糖變化,糖友不必如此辛苦,能享有更好生活品質。
-
2023-01-11 醫療.新陳代謝
糖尿病患者有機會不吃藥?醫曝有一類人可以做手術改善
肥胖會造成許多全身性的健康問題,最常見的有心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像是糖尿病)、關節疾病、皮膚皺摺、內分泌疾病等。由於肥胖造成的健康問題多不勝數,所以歷史上,找尋有效的減重方法,就成了醫生們的重要任務,最後促成了「減重手術」(bariatric surgery)的發展,這是至今為止,最有效且長期的減重方法—可以同時減重和解決全身性的健康問題。減重手術是什麼?一般人聽到「減重手術」這個名詞,也許會想到抽脂手術,然而抽脂手術並非減重手術,我們可以從人類脂肪的分佈知道它們的差別,人體脂肪可以分為皮下脂肪與內臟脂肪,其中與糖尿病、高血壓等代謝性疾病較相關者為內臟脂肪,而抽脂手術抽取的為皮下脂肪,與代謝性疾病關聯不大,且抽取量有限,因而不能算一種減重手術。故在此說的減重手術,都是指在胃腸道方面介入,使病人吃得少或吸收少,才能達到真正減重的效果!什麼樣的人適合做手術?說到減重手術,不少人會以為這樣的手術要自費很多錢,其實健保對於減重手術是有給付的,健保給付減重手術規定如下(1) BMI ≧37.5 kg/m2 or(2) BMI ≧32.5 kg/m2 合併肥胖引起的高危險性併發症(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其糖化血色素經內科治療後仍在7.5%以上、高血壓、呼吸中止症候群等)。(3) 且需符合以下條件:(a) 經半年以上的運動飲食控制、內科減重治療均失敗。(b) 年齡介於20~65歲。(c) 無內分泌系統異常或其他會造成肥胖的疾病。(d) 無酗酒、嗑藥及其它精神疾病。(e) 精神狀態健全,經由精神科專科醫師會診認定無異常。從上面的規定我們可以知道,在病患要做手術之前其實要經過很多程序,不只要BMI超過一定標準,還必須做過其他減重治療失敗,最後還要經過精神科醫師的認定,確認患者的肥胖並不是因為精神疾病引起,才能接受手術。這麼多的程序其實就是避免在不該進行減重手術的人身上做了手術,所以如果懷疑自己的身材已經到嚴重的病態性肥胖,可以到門診進行評估,經過詳細的問診和檢查,專業的醫師會提供最適合你情況的選項!減重手術要怎麼做呢?減重手術在歷史上的發展已經超過50年,早期外科醫師認為病患肥胖可能肇因於消化吸收過剩,因此最早的減重手術以小腸繞道為主,當時的手術均是開腹手術,術後傷口大常會造成病人不敢動,使得這些病態性肥胖的病人心血管問題更加重,因此早期減重手術死亡率較高。另外當時的手術方式以小腸繞道為主,如果繞道過少瘦身效果不佳,繞道過多則會造成嚴重的營養不良,成效差異性大、副作用多、死亡率高,病人避之唯恐不及。直到1980年代,縮胃手術的概念開始興起,再加上微創手術的蓬勃發展,病人術後住院天數短、恢復快且疼痛較低,讓減重手術的術後併發症大大降低。到目前為止,以腹腔鏡進行減重手術就成為世界主流。而縮胃手術實際上又是怎麼進行的呢?現在最主流的方式是胃袖狀切除手術(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做法是切除較大彎曲部分的胃[1],以減少胃的容量,讓患者的食量變成大約150毫升左右,一年下來大約可以減少25%左右的體重。由於切除了大部分的胃,所以也會減少飢餓素(ghrelin)的分泌,使患者吃少之外也不會有飢餓感。到這裡也許你會想,減少25%的體重似乎不是太多,以一個155公分,100公斤的女性為例,她本來的BMI換算下來是42左右,進行胃袖狀切除手術後,她一年後的體重大約是來到75公斤,BMI則變成31左右,仍是處於中度肥胖的身材。沒錯!減重手術並無法使人從重度肥胖變為苗條的模特,但對於減少肥胖相關的併發症而言,已經是綽綽有餘了。如果覺得減少25%的體重不夠,還有另外一種手術叫做「胃繞道手術」(Laparoscopic Roux-en-Y gastric bypass),同樣是以腹腔鏡進行,和胃袖狀切除一一樣是限制胃容量,不同的是,胃繞道手術同時跳過 100-300cm的小腸的吸收,使得體重可以減少更多,一年約可下降 30%的體重,不過由於腸道被繞道的緣故,這個手術也容易造成營養素的缺乏,術後要補充鈣、維生素D、維生素B12、鐵劑等營養素,還有可能因為食物太快進入小腸造成噁心不適感(Dumping syndrome)。[2]有沒有什麼後遺症?胃袖狀切除手術現在做完胃袖狀切除手術病患最常出現的問題是胃食道逆流,根據研究[3],大概有三成的病人接受胃袖狀切除後會出現症狀,或讓本來的症狀加劇。不過症狀經過藥物治療(例如氫離子幫浦抑制劑)多能緩解,相較於肥胖造成的心血管併發症而言,還是利大於弊。另外長時間有些病人還是會因為胃的擴張而增加食量,如果沒有控制甜食的攝取還是會復胖。胃繞道手術而胃繞道手術的後遺症大多是以營養素缺乏為主,若病人術後的服藥順從性不佳,沒有按時補充缺乏的營養素,可能過了幾年會因為嚴重貧血的症狀再次回到診間。也是因為術後飲食的調控複雜,這個胃繞道手術通常不會作為手術的首選。做了減重手術,就可以不用吃糖尿病的藥了?腸胃道的功能除了消化、吸收之外,和我們身體的代謝,像是血糖調控、賀爾蒙的分泌等等也有很密切的關連,經過減重手術的病人,不只體重減輕,有研究[4]發現肥胖合併第二型糖尿病的病人,血糖控制情形獲得大幅度的改善,且效果在體重瘦下來前就很顯著。舉例來說,術後原本每天定時要打胰島素的病人,或許可以單純靠口服血糖藥便可控制血糖,甚至連藥物都不需服用,大大減少了糖尿病治療帶來的不便。當然並非所有第二型糖尿病病人都適合接受手術,目前研究顯示只有合併肥胖的第二型糖尿病病人才適合做手術。結語減重手術的目的並非只是讓身材變地更好看,一個嚴重肥胖病人在經過減重手術後無法保證會成為模特兒身材,只能從大胖變成小胖而已,然而減重手術最重要的是,可以顯著減少肥胖伴隨的心血管併發症和全身性代謝問題,而且對於第二型糖尿病伴隨病態性肥胖的病人來說,經過減重手術後甚至能不吃藥就控制好血糖。參考資料:[1] Hayes K, Eid G. 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 Surgical Technique and Perioperative Care. Surg Clin North Am. 2016 Aug;96(4):763-71. [2] Shoar S, Nguyen T, Ona MA, Reddy M, Anand S, Alkuwari MJ, Saber AA. Roux-en-Y gastric bypass reversal: a systematic review. Surg Obes Relat Dis. 2016 Aug;12(7):1366-1372. [3] Effect of 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 vs Laparoscopic Roux-en-Y Gastric Bypass on Weight Loss in Patients With Morbid Obesity: The SM-BOSS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2018 Jan 16;319(3):255-265.[4] Affinati AH, Esfandiari NH, Oral EA, Kraftson AT. Bariatric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Curr Diab Rep. 2019 Dec 4;19(12):156【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黃彗倫醫師】糖尿病有機會不吃藥?淺談減重手術】
-
2023-01-01 名人.洪惠風
洪惠風/AI人工智慧取代醫師,會更好嗎?
Q:下列何人最熟悉醫療指引?(單選題)A醫學生 B實習醫師 C住院醫師 D總醫師 E主治醫師 F教授 G律師這是美國醫界流傳的笑話,據說答案是G。也就是說,在醫療糾紛時,美國律師比醫師還認真,會仔細研讀指引中的每個字句,跟案情比對,希望能抓到醫師或是醫院的錯處。醫療指引並不好讀,動不動就是一兩百頁密密麻麻的醫學英文,不但許多國家很多地區都有,品項眾多,頻繁改版,不同的醫療指引,偶爾還會相互牴觸,讓人莫衷一是。但共同的特點,是每個治療指引,都是由許多專家在廣泛參考最新研究報告後,在科學的基礎上,共同做出的客觀建議。臨床醫師跟病患只要照著最新指引的建議做,通常醫療行為都不會太離譜。醫療指引有點像是囉嗦的開車指引,胎壓多少、車速多少、紅綠燈該如何因應、離前車應保持多少距離……當遵守所有的規則時,車禍的機會就會降低。每個指引的前言中都會有一段文字,交代這個醫療指引,不過是建議,不是金科玉律,更不是法律,臨床醫師在面對不同狀況時,必須要加上自己的判斷,以病人的利益為優先,做出取捨。在大部分的狀況,醫師病患遵循治療指引,偶爾做出微調(如開車緊急避難,需要靈活應對交通規則),會是最佳的醫療型態。如果不遵循指引,風險就會增加。曾見到2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家中的血壓都快150(糖尿病病人,建議血壓控制在小於130/80),糖化血色素A1C控制在9-10+之間(除非年紀大或如低血糖的風險高等其他因素時可稍微放鬆外,一般建議糖化血色素要小於7,甚至小於6.5),低密度脂蛋白(壞膽固醇)LDL也在100上下(2019歐洲治療指引建議,糖尿病十年以上時,LDL要小於70)。這位病人三高未達標一段時間後,就心肌梗塞了,令人驚訝的,是發病後,她的數值仍然維持不變,甚至LDL還更高了(心肌梗塞後LDL應小於55)。如果每一個數值都好好控制,她那次的心肌梗塞有很大機會是可以避免的,發病後如果好好控制,更能預防下一次的發病。醫師跟病患或許是太累,或許是沒有跟上時代,或許是粗心,或許是該注意的東西太多……臨床上沒有人能夠不犯錯,所以醫院常常會利用檢查表、個案管理等方式來確保不會有該做而未做,或是不該做而做的漏洞。最近CHATGPT聊天機器人模型在網路上暴紅,它可以寫程式、交報告、寫小說、還能聊時事、討論問題,它像是個知識淵博又永不休息的大師,給大家無盡的想像,雖然也犯錯,卻一天一天進步。AI人工智慧會比醫師更好嗎?有許多爭辯,但我相信在上述的情境時,答案會是肯定的,因為它能避免Clinical inertia(臨床惰性)、Physician inertia(醫師惰性)。這兩者的意思,就是數值應該要更積極控制,卻沒有積極處理,也就是說「應做、能做、卻未做」。醫療指引中建議的數值是全世界醫學會中,許多專家共同做出的最理想血壓、血糖、血脂建議,遠比個人經驗更科學,更客觀。只要照著做,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能降到最低,而且還會依照最新的研究結果,即時做出調整。在AI醫師來臨前的解決之道,是自己注意數值,如果發現未達標,請跟自己的醫師好好討論一下。
-
2022-12-28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qivu pai namaya ta tja qalji (排灣語:請說像我們一樣的話)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療與文化」。一位中生代醫師長年關懷臨床醫師在台灣這多元的文化環境,是否有能力獨自面對不同文化的病人、或是陪病者。他為了達到全人照護理念之醫學教育目標,研究如何增強醫療專業人員對於不同族群文化的了解,訪談閩南、客家、高齡者及外籍人士共四個族群,蒐集不同族群在醫療場域就醫時所面臨的文化相關議題,期望未來的跨文化適能更直接讓學員接觸不同文化個案,及所謂的文化遭遇。多接觸、多了解,是消除隔閡的唯一方式。一位兼具日本父親與台東排灣族母親的血統,並受過多種文化薰陶的不分科住院醫師,說出他從自己的文化背景對台灣醫學教育的看法。他認為對不同文化的包容與理解,也就是所謂的文化敏感度,是臺灣的醫療人員需要具備的特質。一位資深醫師描述他過去親眼見證一位剛從中國來到美國的年輕醫師,在初入美國社會時,如何由文化差異引起羞辱的強烈反應,成功地轉換態度,透過對新文化的適應,最後在他的習醫之路走出一片天。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哈囉!年輕醫師,你準備好了嗎?醫療場域下PGY之文化識能探索「文化是生活,語言是傳達文化的媒介。」不管在哪一個國家、哪一個語言,這在傳統文化的討論一定會出現的一句金言。使用這句話的狀況大部分在於「如何傳承逐漸消失的非主流文化」或「學習母語對學習文化的影響」等等的議題。然而,這句話能表達的情境遠大於傳統文化上面。假如生活是我們每個人在這世界上生活的每分每秒,那在我們不知不覺中也經歷了無數個不同的文化。我每天工作的醫療環境也不例外。美國精神科醫師、醫療人類學家Arthur Kleinman提出「生物醫學的文化」(culture of biomedicine)的概念,而以此描述生物醫學當中的科學知識與語言構成了生物醫學獨特的文化,而這文化受到主流文化的影響,因此醫療環境裡的文化在不同地區存在相異性。在美國,忌諱使用「no longer with us」來表達某人離開醫院;在日本,機會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叫做「日和見感染(日和見:ひよりみ,「觀察天氣,或處於第三者的角度觀察狀況」的意思 )」;在台灣,住院醫師在忙碌的值班時間當中會以怨恨的眼神看著同班護理師分享的一盒鳳梨酥。在此時此刻,在地球上的醫療文化受到主流文化、醫療政策、人群組合、社會背景等等因素的影響,不斷的塑造著充滿生命力的文化。換句話說,醫療人員處於在醫學特有的文化氛圍(cultural sphere)裡,(在大部分的狀況下)服務著隸屬於外在文化的病人們。在這個角度,醫療服務本身就是文化不斷衝擊的過程。每當談到「醫療文化」,我會想起學生時候的一個小故事。我大四那一年,跟就讀護理系的高中同學在線上聊天。她當時正在準備日本的國家執照考試。我好奇日本的護理師執照考考題會問什麼樣的問題,於是請她隨機選一個考古題跟我分享。她很快就傳過來一個臨床情境題,內容大約是在描述一個30多歲初次懷孕的女士,擔心生產的過程會不會有什麼意外,題目請考生從五個選項當中選出一個適當的選項安慰這一位病人。我看到選項B說:「希望妳能抱到健健康康的小寶寶。」個人當時認為此選項似乎是最有禮貌、最恰當的一句話,我朋友也說這就是官方給的正確答案。過幾天後,我把這則題目給學校就讀護理學系的朋友看,他就提到對我的選項有質疑。他說,這樣的話聽起來太客套,沒有什麼溫度感!應該是要選C:「妳這麼健康的人,小孩也是很健康的才對! 」後來在醫院上班之後深深感受,的確我在台灣接觸的眾多病人也許比較偏好醫療人員能夠給他們這樣雖然稍微粗糙但有溫度的話語。相信對眾多醫療人員而言,職場文化的特殊性多多少少有直觀的感受。而從專業的角度而言,重要的問題是「這項因素會不會影響治療的效果?」 「有沒有可靠的證據顯示文化對病人的影響?」由於文化弱勢族群(racial/ethnical minority)的健康狀態、社會經濟階層本身在世界各地區都比主流族群差,設計一個純粹針對臨床效應(clinical outcome)而證據力高的研究相當困難。然而,不少文獻顯示慢性病的指標(例如糖化血色素、血壓、身體或精神功能評估、疼痛控制)與醫病溝通品質的正相關性。這些現象,其中一個解釋的方式就是因高品質的醫病溝通而提升的就醫滿意度以及服藥遵從性。然而,優良的溝通不只是純粹在語言上面。就像我在上面分享的故事,在每個場景當中最適合的溝通方式,往往取決於醫病雙方處於的文化環境。台灣是一個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社會,從原住民到新住民、閩客、外省、外籍,不同的語言、文化一起生活在這塊土地上面。在這樣的多元性裡,文化差距引起醫病溝通上發生摩擦是想必每天都在發生。既然對病人有幫助,對不同文化的包容與理解,也就是所謂的文化敏感度,是否也是台灣島上的醫療人員需要具備的一個特質?從二十一世紀的開始,醫療上的文化敏感度是往往出現在醫療教育上面的問題。如何在短短六年的醫療教育裡面,能夠讓醫學生擁有醫療人員所需要的文化敏感度?這看來是一則討論已久的議題。個人認為文化敏感度是面向多元而量化十分困難的一個指標。每個學生對母體文化的連結與對異文化接觸的經驗都截然不同,因此難以設計萬用(one-for-all)的課程設計。事實上,文化敏感度的培養不只會發生在教育的場合裡面。在學校的醫學人文教育當中,我們接觸眾多不同類型的藝術以及社會科學領域的知識,但這些媒體能夠傳達的訊息也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它也許在課外閱讀的一本書裡面,休假跟同學去看的一部電影裡,或在公車上面剛好聊起來的那個阿嬤,任何一個人事物都有可能啟發對異文化的理解。從學生時代以來,我們醫療人員在專業知識與素養的培養上所花的時間龐大,就算在日常生活裡面也無法容易跳脫職場文化的思維。能夠支持每個醫學生、醫療人員能夠在專業學習以外的場合享受舒適圈外的生活,接觸學校、醫院外面的環境,重新體會不同類型的生活,也許會讓我們有更多文化的體驗。除了在課程上的安排以外,這些非專業領域上面的投資或支持系統,宏觀來看也許對異文化背景的醫病溝通上面會有所幫助,進一步也會有益於我們的病人。
-
2022-12-23 醫療.新陳代謝
孔鏘曝「差點要跟大家說再見」 糖尿病纏身曾讓他暴瘦25公斤
今(2022)年64歲知名樂隊老師孔鏘(莊永軒)是不少綜藝節目的御用伴奏,近年來卻傳出健康出問題,深受糖尿病所苦的他一度暴瘦25公斤,他在節目上形容自己曾「差一點要跟大家說再見」。後來透過每天運動、正常飲食的努力下,從52公斤胖回64公斤,讓他開心表示身體有變好了。據JET綜合台節目命運好好玩和《自由時報》報導,孔鏘受訪時透露,以前因為工作太忙無暇顧及飲食,「一年大概要吃500個便當」,也未積極治療糖尿病,導致身體虛弱容易疲憊。他提醒大家若生病千萬不要不理會,否則糖尿病會啃噬掉身上所有的器官,並且要花很多時間補回來。他甚至因為併發症關係,身體每況愈下,體重也跟著直線下降。而在疫情期間,他放慢工作步調,認真在家調養身體,再加上開始打高爾夫球,才慢慢找回健康與活力。【疾病百科】>>糖尿病分四型 你是哪一種?為什麼會罹患糖尿病?台安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林毅欣曾受訪表示,台灣的糖尿病患95%以上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第二型糖尿病與家族史、家族性多基因遺傳有關,此外現代人物質生活、飲食生活富裕,會加速致病基因的催化,加上後天與時間的因素,只要活得夠久,就易罹患糖尿病。林毅欣說明,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人,大多因為物質與飲食失控,導致身體過度肥胖、脂肪增加,產生胰島素的阻抗、胰島素的凋亡,最後胰臟細胞負荷不了,進而得到糖尿病。現在台灣糖尿病盛行率10%,尤其60、70歲以上的老年人,20至30%甚至40%以上都有血糖不耐症。糖尿病會有哪些症狀?亞東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張錦煥曾在亞東院訊撰文指出,糖尿病有以下常見症狀:◎一般症狀包括:尿頻、過度口渴、體重減輕、飢餓感增加、極度疲勞、視力模糊、傷口癒合緩慢、腳或腳趾刺痛或麻木◎男性可能有:性慾減退、勃起功能障礙、肌肉力量不足◎女性可能有:尿路感染、黴菌感染、皮膚乾燥、發癢不過,振興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李文齡曾在振興醫訊撰文提醒,糖尿病最多的症狀就是無症狀,早期發病的病人若沒有靠血糖檢驗是無法確診。若到了典型症狀,例如: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口乾舌燥、多尿、手腳發麻、視力模糊、容易飢餓或是傷口不易癒合,都是發病較久的症狀了。他提醒,設籍在台灣的成年人,40 歲以上即享有免費成人健檢,三年可作一次。糖尿病能治癒嗎?「糖尿病屬於慢性退化的疾病,只能控制。」林毅欣指出,糖尿病容易因大血管、小血管的併發症,以及全身性感染症而死亡,糖友罹癌的機率也高。如果控糖不佳、血糖高,身體細胞和表皮傷口就不易癒合,易產生細菌感染,若感染入骨而會導致截肢。若是血糖控制得當,這些初期症狀都可以緩解。血糖應控制在標準範圍,如果體檢發現變胖、空腹血糖高,這是糖尿病的警訊。林毅欣強調,糖尿病主要以空腹血糖值及糖化血色素值來確診。正常人血糖值是在100mg/dL以下,若在126mg/dL以內則屬糖尿病前期的灰色地帶,超過126mg/dL即為糖尿病。正常的糖化血色素標準在5.7%或是6%以下,若介於5.8%到6.4%間的範圍,則是糖尿病前期屬灰色地帶,若是6.5%以上就確診罹患了糖尿病。糖尿病診斷標準:其診斷標準包括以下4項,非懷孕狀況下只要符合其中1項即可診斷為糖尿病(前三項需重複驗證2次以上)◎糖化血色素(HbA1c)≧6.5%◎空腹血漿血糖≧126 mg/dL◎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第2小時血漿血糖≧200 mg/dL◎典型的高血糖症狀(多吃、多喝、多尿與體重減輕)且隨機血漿血糖≧200 mg/dL 【疾病百科】>>糖尿病該如何預防?如何控制糖尿病不惡化?營養師劉怡里曾受訪表示,糖尿病的控制必須透過「飲食、運動和藥物」,來調控血糖穩定。在飲食上,對於食物分類及份數的了解相當重要。為預防糖尿病人發生血管病變,劉怡里指出,糖尿病人的飲食,除了要控制好糖分外,也要控制油脂與鹽分的攝取。建議針對患者的生活作息、生化數據等進行「個人化」設計,調整出適合糖尿病人最佳的飲食建議。糖尿病保養照護重點◎定期檢測血糖、血壓、血脂。◎健康飲食:實施低熱量飲食(每天600大卡熱量)、三少一多飲食(少油、少糖、少鹽、高纖維)。◎控制體重:維持BMI正常(18.5≦BMI
-
2022-12-10 醫療.新陳代謝
60歲糖尿病婦人吃仙草不加糖,改加「蜂蜜」 罹高血糖症掛急診!
60歲陳姓婦人罹糖尿病十多年,向來都是「乖乖牌」,飲食控制得宜,近期因頭暈、口渴不適急診,發現血糖飆高引發高滲透壓高血糖症,回診糖化血色素達10%、空腹血糖值也超過800mg/dl都超標,經醫師問診才發現,她近期吃很多仙草都沒有放糖,而是加了「天然的蜂蜜」,終於揪出引發高血糖的凶手。衛福部台中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林建良說明,高滲透壓高血糖症多發生於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身上,因血糖突然升得太高,造成嚴重的高血糖症狀,建議糖尿病患者血糖迅速升高且有頭暈不適時,應盡速就醫。林建良說,這名女患者在台中醫院就診十多年,一直都是「乖乖牌」,控制飲食滿認真的,所以女患者回診時,詳細列出近期飲食並追蹤生活習慣,剛開始兩人都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女患者提到最近吃很多仙草,沒有放糖,而是加了「天然的蜂蜜」,才揪出引發高血糖的凶手。林建良說明,許多罹患糖尿病的長輩誤以為蜂蜜是天然的食品,所以沒有加糖,再加上許多食品廣告或文章推波助瀾,讓病患誤以為食用蜂蜜不會讓血糖升高,甚至覺得可抑制血糖,但事實上,蜂蜜的主要成份是葡萄糖和果糖,食用後仍會造成血糖迅速飆高,進而造成高血糖及其併發症,所以應該將蜂蜜視為糖的一種,也不可能有抑制糖尿病的功效。林建良呼籲,病友想控制好血糖,還是要養成控制飲食,規律運動、按時服藥等習慣,此外,由於現在社群文章傳播管道多元,飲食謠言很多,病友最好多諮詢專業的醫護衛教,避免誤食引起不適。
-
2022-11-25 醫療.新陳代謝
糖友染C肝未治療 肝癌風險飆6倍
糖尿病控制不佳與C肝有關。糖尿病患者若患有C型肝炎,病毒會影響體內胰島素阻抗性,使血糖控制不佳。台灣約有230萬名糖尿病患者,僅6成患者接受C肝篩檢,等於近百萬名糖友「不知是否遭C肝病毒感染」。醫師提醒,糖友C肝病毒未根除,恐引發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等,國健署擴大45至79歲民眾(原住民40至79歲)一生一次免費B、C肝篩檢,B、C肝患者也有健保給付口服藥,3個月C肝治癒率可高達99%。世界衛生組織訂於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衛福部希望2025年完成消除C肝。衛福部國家消除C肝辦公室主任蒲若芳說,糖尿病是C肝共病之一,健保資料統計,230萬糖友約6.8%合併C肝病毒感染。55歲的貿易商老闆,平時糖尿病控制不佳,糖化血色素達7%點多,近期篩檢才發現罹患C肝,經治療降至6%點多。研究顯示,清除C肝病毒會讓糖化血色素平均下降0.45%,血糖下降22mg/dl,早年本土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若未積極治療,未來罹患肝癌的風險是一般糖友的6倍以上。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理事長高嘉宏指出,C肝病毒會引發胰島素阻抗,血糖、血壓、血脂上升與內皮細胞異常,最終引發心血管疾病與腦中風;若積極用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3個月C肝治癒率高達99%。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王治元表示,糖友及早根除C肝,血糖控制穩定,也能避免產生併發症。
-
2022-11-24 醫療.新陳代謝
糖尿病控制不佳恐與C肝有關 未積極治療「罹肝癌風險飆6倍」
糖尿病控制不佳竟與C肝有關。55歲的貿易商老闆,平時糖尿病控制不理想,糖化血色素達7點多,近期透過國健署B、C型肝炎擴大篩檢,才發現自己罹患C型肝炎,治療後才將數值降至6點多。醫師提醒,C肝病毒影響體內胰島素阻抗性,使血糖控制不佳,呼籲糖友應儘早篩檢。台灣糖尿病盛行率約11.2%,約有230萬名糖尿病患者。衛福部國家消除C肝辦公室主任蒲若芳表示,糖尿病是C肝主要共病之一,但最新資料顯示,糖尿病病友接受C肝篩檢比率僅6成,若以230萬名糖友來看,約有近百萬名糖友「不知自己有無受到C肝病毒威脅」。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230萬名糖尿病病友中,約有6.8%、15.6萬人合併慢性C肝病毒感染。對比健保資料、實際篩檢資料,C肝盛行率分別為3.31%、6.8%,意謂糖尿病病友實際篩檢的C肝盛行率高出1倍。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王治元表示,糖友普遍在意血糖控制與心血管、腎臟疾病間的關係,但若罹患C肝,因其影響胰島素阻抗,升高時會使血糖控制不佳,若能及早根除C肝病毒,使胰島素敏感度改善,患者血糖控制可以更穩定,也能避免後續產生併發症。研究顯示,清除C肝病毒會讓糖化血色素平均下降0.45%,血糖下降22mg/dl,早年本土研究顯示,糖尿病病友若未積極治療,未來罹患肝癌的風險是一般糖尿病病友的6倍以上。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理事長高嘉宏指出,C肝雖然以感染肝細胞為主,同時也會造成全身性及血管慢性發炎。研究發現,C肝病毒會引發胰島素阻抗,血糖、血壓、血脂上升與內皮細胞異常,最終引發心血管疾病與腦中風。若積極服用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3個月C肝治癒率高達99%。世界衛生組織(WHO)訂於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衛福部也擬定「國家消除C肝政策綱領」,希望提早於2025年完成消除C肝。為協助更多民眾及早發現與治療,國健署擴大補助成人預防保健之BC肝篩檢,45至79歲民眾(原住民40至79歲)一生可有一次免費篩檢機會。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也啟動「糖友C肝清零」計畫,包括治療指引、C肝萬人篩檢,與推出「糖友C肝愛計較」衛教短片,邀請演員王中皇、林嘉俐、馬國賢與董至成擔任宣傳大使,透過創意鄉土劇影片及系列衛教活動,鼓勵糖尿病病友積極接受C肝篩檢與治療。
-
2022-11-14 醫療.新陳代謝
糖尿病名醫「133低醣瘦身餐盤」,親身實證瘦24公斤!用一張表教你如何控制醣分
編按:有在瘦身的你肯定聽過168斷食!168斷食就是禁食16小時,進食8小時。但是禁食時總是不小心偷吃東西,搞得自己壓力好大?第六屆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醫師游能俊,就特別推廣了「133低醣餐盤飲食」,不只不用在特別時段禁食,甚至都能三餐正常吃!那到底什麼是「133低醣餐盤飲食」呢?133的1就是,1份醣:每餐只吃「1份醣」,約40克的白飯、1/4顆饅頭的分量;3份蛋白質:每餐搭配「3份蛋白質」增加飽足感;3份蔬菜:每餐搭配「3份蔬菜」豐富食物多樣性,可提供飽足感且減少血糖升幅。 游能俊醫師過去的BMI也曾大於30,身為醫師,常常叮嚀患者要減重,但自己體重卻超標,加上親友因糖尿病相繼罹病,讓他決定「以身試醣」進行飲食調控。2017年,糖化血色素和體重都超標的他,與營養師、廚師等專家聯手,經過反覆測試,以「133低醣餐盤飲食」成功逆轉糖尿病前期,還瘦下24公斤,6年來的體脂率維持在20%以下!小心擺在菜攤上的澱粉歸在主食類的天然食材,有許多都會讓血糖上升。像是南瓜,我曾做過測試,最高血糖增幅是74mg/dL。就膳食纖維含量比較而言,根莖類澱粉被認為比白米健康,但並不表示可以過量攝取。主食類一份醣的公克重量數:了解這些主食一份醣的生重後,就知道需酌量食用,除了可增加蔬菜量取代減下的米麵類主食外,也可以交替選擇不同食材,少量的醣類主食也能成為一道佳餚,例如蓮子紅豆湯、蓮子綠豆湯、蓮藕湯、煎蓮藕片、涼拌蓮藕、玉米蓮藕湯、玉米菱角湯、香煎馬鈴薯、涼拌馬鈴薯,涼拌山藥、山藥小米粥、栗子紅藜飯等。接下來示範的料理是以蒸南瓜為醣類的餐盤,並以醃冬瓜搭配鱈魚,蔬菜有四項,其中一道是海茸。海茸是藻類,每100公克含1.1公克蛋白質,淨醣4.6公克。魚料理調味使用醃漬冬瓜,每100公克淨醣2.2公克。(冬瓜也可使用於甜食,但糕點使用的鳳梨冬瓜,碳水高達80公克。魚料理也常用醃破布子,每100公克依配方而定,碳水較醃冬瓜高,約11 ∼ 35公克。)南瓜蒸鱈魚餐盤熱量739.1kcal│蛋白質26.9g│脂肪59.0g│豆魚蛋肉類18.2g│非豆魚蛋肉類8.7g│醣類33.0g│膳食纖維10.0g│淨醣量23.0g│非蔬菜醣量18.0g│蔬菜醣量15.0g主食 蒸南瓜配菜1 醃冬瓜蒸鱈魚配菜2 燙地瓜葉配菜3 清炒絲瓜配菜4 炒海茸配菜5 炒筍絲主食 蒸南瓜材料│ 南瓜90 公克配菜1 醃冬瓜蒸鱈魚材料│ 鱈魚150公克、醃冬瓜40公克、蒜末5公克、辣椒3公克作法│鱈魚擺入盤中,放上醃冬瓜、蒜末、辣椒,電鍋外鍋放1 杯水,電鍋開關跳起即可。配菜2 燙地瓜葉材料│ 地瓜葉100公克、橄欖油1茶匙調味料│ 鹽適量作法│1 地瓜葉洗淨,滾水川燙3 分鐘撈起瀝乾。2 加鹽、油拌均即可。配菜3 清炒絲瓜材料│ 絲瓜100公克、橄欖油1 茶匙調味料│ 鹽適量作法│1 絲瓜去皮切塊。要煮前再處理絲瓜,以避免變黑。2 熱油鍋,放入絲瓜以中火拌炒約30秒,倒入少許水,開大火悶煮約2分鐘。3 加鹽調味,快速拌勻即可盛盤。配菜4 炒海茸材料│ 海帶茸50公克、油1茶匙調味料│ 醬油1茶匙作法│1 海茸洗淨切段,滾水川燙30 秒瀝乾備用。2 起油鍋,放入海茸拌炒加入醬油調味。配菜5 炒筍絲材料│ 桂竹筍片50公克、油1茶匙調味料│ 鹽適量作法│1 筍絲洗過瀝乾備用。2 起油鍋,放入筍絲翻炒後加鹽調味。地瓜、南瓜、馬鈴薯等根莖類澱粉被認為比白米健康,但並不表示可以過量攝取。書籍介紹書名:游能俊醫師的133低醣瘦身餐盤:超過30,000人次實證,有效擺脫高血糖、高血壓,瘦身減脂,遠離慢性病作者:游能俊出版社:采實文化出版日期:2022/07/07作者簡介/游能俊身為新陳代謝科醫師,卻因家族病史,為糖尿病高危險群。深知飲食控制的重要性,親身試驗許多飲食法,進而大力推廣「133低醣餐盤」。除了一般門診,還成立「能Gym健身中心」,提供患者運動處方;設立「巧味食醣」餐廳,將飲食衛教融入生活中。【簡歷】游能俊診所 院長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醫師宜蘭縣愛胰協會榮譽理事長第六屆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2011-2014)中西餐食譜設計──周玉琴中餐丙級證照西餐丙級證照飲料咖啡特調丙級證照營養成分分析與計算──邱奕映營養師/護理師宜蘭縣愛胰協會第五屆理事長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合格衛教師前宜蘭縣營養師公會總幹事國立宜蘭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EMBA)烘焙料理設計──鄭佳惠護理師西式烘焙丙級技術士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合格衛教師樂齡運動指導員樂齡功能性體適能檢測員延伸閱讀: 「黑芝麻救了我!」6年從血癌中重生,前台大醫師的自癒奇蹟
-
2022-11-10 醫療.新陳代謝
糖尿病人必看!5種時機要做自我血糖監測,教你正確量測血糖時間和頻率
為了要達到良好的血糖控制,自我血糖監測是必要的,美國家庭醫學會建議所有糖尿病病患都需要擁有自已的血糖機,同時要知道該如何測量血糖。自我血糖監測可以提供我們飲食、身體活動和藥物如何影響血糖高低的資訊。不少糖友對於自我血糖監測有些抗拒,其理由是怕痛,怕採血針刺手指,怕麻煩,沒時間,血糖試紙很貴等…,也有些糖友很認真測血糖,但只驗固定某一餐的血糖,有糖友曾經問我「醫師,我已經每三個月抽血驗糖化血色素(HbA1C)了,是否可以不做自我血糖監測呢?以下我會說明驗糖化血色素和做自我血糖監測的差異,只要我們掌握聰明驗血糖的知識與方法就能改善血糖控制不良的情況。什麼是糖化血色素?它是否可以取代自我血糖監測?當血中葡萄糖附著在紅血球的血紅素成分時,會發生糖化作用,糖化作用越多,數值越高,此稱為「糖化血色素HbA1c」,是反映一段長時間的血糖平均值。若血糖愈高,糖化血色素的濃度也會愈高。紅血球的壽命為90-120天,因此糖化血色素的數值可以反應身體最近三個月左右的血糖情況。所以臨床上常用來追蹤病人是否血糖控制良好的指標之一,但它無法告訴我們血糖波動及是否有高低血糖情況發生,就如圖一,同樣的HbA1C,但有不同的血糖變化,血糖波動過大是導致糖尿病併發症的原因之一,所以要搭配血糖自我監測就很重要。成人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標‧飯前血糖80-130mg/dl。 ‧飯後 2 小時血糖:80-160mg/dl。 ‧糖化血色素:小於7.0%以下。※依據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2022年的建議血糖控制目標應考慮低血糖的風險、糖尿病的病程時間、病人年齡、及共病疾病的嚴重程度等而有個別不同的控制目標。在此,我們為大家介紹「聰明就醫(Choosing Wisely)」的觀念。所謂「聰明就醫」就是正確選擇對疾病診斷及治療有幫助的檢查或處置,減少低效益或無效的醫療浪費。對自我血糖監測-我們應該認真思考下列各項的問題來決定處置方式‧真的需要自我血糖監測嗎?它能帶來什麼樣的好處?‧血糖監測有什麼風險嗎?‧有沒有較簡單及更安全的方式?‧如果什麼都不做,會有什麼後果? ‧需要花多少費用呢?自我血糖監測的意義何在?自我血糖監測:血糖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每一次測量到的血糖值都有它的意義,我們可以依照血糖數值來調整或評估治療的效果(如飲食、運動、胰島素、抗糖尿病藥、壓力管理等)。我們可以透過自我血糖監測很清楚地了解到吃哪些食物會造成血糖上升,哪些食物不會,吃飽散步做家事後的血糖變化和吃飽坐著看電視滑手機血糖數值截然不同等,藉由生活型態的修正再配合藥物調整,就可以讓血糖維持在儘可能接近目標值的水平上。5種時機要做自我血糖監測自我血糖監測時機,依美國糖尿病學會(ADA)的建議:‧使用胰島素‧禁食的狀態‧運動前‧懷疑低血糖時、治療低血糖過程直至血糖正常為止‧在執行駕駛等關鍵任務之前和期間自我血糖監測時間和頻率自我血糖監測的時間和頻率取決於糖尿病的類型、治療處方、低血糖風險以及血糖控制是否達標等,自我血糖監控因人而異。若只是單純自我血糖監測沒採取任何行動,對臨床可能沒有提供任何幫助,所以我們必須要有正確的觀念,要學習根據測出來的血糖值採取行動,如飯後血糖驗出來是300mg/dL,就要去檢視自己是不是吃了地雷餐,下次避免攝取同樣或同類食物,若驗到低血糖就要儘快吃東西,要去找出低血糖原因,再做出修正,測得的血糖值必須記錄下來,和您的醫療團隊討論是否需要調整藥物,飲食及生活行態等,如此下來我們的血糖控制就會愈來愈好,使我們更健康更有活力。自我血糖監測注意事項影響血糖值準確性最常見的原因是人為操作錯誤,所以反覆練習是必要的,也要注意試紙是否有過期,試紙是否受潮或被酒精污染,採血量是否過多或不足等。預防感染部分除了洗手和用酒精消毒外,每次測試時都要使用新的採血針也很重要。糖尿病是非常複雜的慢性疾病,控糖關鍵不外乎就是正確的飲食控制,適度運動,再搭配藥物治療,做好自我血糖監測,管理好自己的血糖,定期追蹤及定期接受併發症篩檢是延緩並避免併發症產生的不二法門。
-
2022-10-31 醫聲.慢病防治
專題|糖胖症襲台! 拼WHA二〇三〇糖尿病目標 賴清德籲整合各界資源
世界衛生大會(WHA)今年首次針對糖尿病提出五大目標:2030年糖尿病患達八成獲得診斷;八成血糖控制良好;八成血壓控制良好;六成的四十歲以上病患取得降血脂藥品;百分之百第一型糖尿病患取得可負擔的胰島素與血糖監測。副總統賴清德指出,糖尿病對全球、對台灣都是非常嚴重的慢性疾病,政府要整合各界的力量,防治糖尿病與照顧患者,包括降低糖尿病發生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日前舉辦「2022糖尿病防治與照護高峰論壇」,賴清德到場致詞外,與會專家還有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美國在台協會(AIT)商務組組長歐德瑞、國健署長吳昭軍、健保署長李伯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王治元、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許志成與聯合報社長游美月、副總編輯洪淑惠。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數劇增 提高政策層級助改善具有腎臟、內科醫師背景的賴清德,引用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的統計指出,目前全球五億人罹患糖尿病,到2045年會增加為七億人。國健署也統計,台灣2017至2020年的糖尿病盛行率是百分之十一點一,約為二百多萬人,若不改變趨勢,加上肥胖比例持續增加、病齡延長等因素,台灣糖尿病人數勢必還會逐漸增加。黃建寧建議,國內糖尿病照護應與國際接軌,提高政策層級、打造更完善的糖尿病管理政策,以終結「糖潮」危機,為台灣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好的照護品質,降低糖尿病帶來的社會、醫療成本,以及對國人的危害。「無論從盛行率或死亡率看,糖尿病對於全球和台灣都是非常嚴重的慢性病。」賴清德說。並指出,非傳染性疾病造成全球七成四死亡,前四名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肺病,第四名就是糖尿病。在台灣,糖尿病每年造成一萬一千人左右死亡,也是國人第五大死因。黃建寧表示,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日前公布一份評比,表示台灣在慢性病照護上,仍有改善與精進空間。報告中針對糖尿病防治的評分,台灣僅有44分,落後國際,低於南韓的66分,而新加坡、日本都是100分。評論台灣與WHA目標差距 專家:部分項目達標率僅五成,有待努力賴清德認為,台灣要達到2030年糖尿病防治五大目標並不難,但面對高齡社會與病患年輕化的考驗,政府應集中更多力量投入糖尿病的防治與照顧。黃建寧建議,行政院成立糖尿病辦公室或慢性病防治中心,賴清德也認同,將請衛福部研議,如何集中資源,對糖尿病做系統性、完整性的防治、照護及後續的健康促進。他相信未來一定能做好對糖尿病的控制,朝健康目標邁進。歐德瑞表示,WHA的目標讓各國的糖尿病防治工作有了目標,以美國為例,今年也成立「糖尿病辦公室(ONDP),以國家規格推動。他建議,台灣亦可成立一跨部門的組織來落實糖尿病防治,展現如同防疫般的典範成績。對於WHA各項指標,黃建寧認為台灣有望達標。他表示,目前已有七成糖尿病患獲診斷;在血糖控制方面,糖尿病學會曾提出以糖化血色素小於百分之七為目標,較WHA的百分之八更嚴謹,目前達標約百分之四十;針對血壓控制,目前約僅四成,有努力空間。至於第四、第五點,黃建寧說,台灣絕對沒問題,甚至已經達標。針對仍有差距的指標,黃建寧表示,透過系統性的整合,以跟進WHA目標。他呼籲,「全世界都在重視這件事情,希望台灣也有所改變。」借鏡美國經驗 AIT:成立跨部會辦公室再創防疫典範全球約每五秒就有一人因糖尿病喪生,今年初,「美國美國國家臨床照護委員會(NCCC)」提出糖尿病相關改善建議,美國國會也在今年成立ONDP,串連政府不同部門,簡化行政流程,並以更宏觀的視野落實糖尿病防治。歐德瑞建議,台灣若比照新冠疫情中的防疫指揮中心,設立中央層級的慢性病防治辦公室,將能再成為他國楷模。歐德瑞表示,世界公衛界、醫學界一再接強調全球糖尿病盛行率正急遽上升,對於缺乏國家級糖尿病防治計畫,或缺少健康服務的國家,面對糖尿病所帶來的重大衝擊,更是首當其衝,且情勢迫在眉睫。以美國為例,歐德瑞說,NCCC在今年,便提出39項糖尿病防治、照護相關改善建議,每項建議,都需要行政或立法單位傾力投入,制訂相關辦法、方案,才能確實推動、執行。而這些糖尿病防治策略的擬定、建議,主要來自ONDP,設立國家糖尿病政策辦公室的目的,主要是在發展、施行國家級糖尿病策略,而這項工作必須連結不同政府部門、單位、機構,如此才能簡化工作流程,執行上也才會更有效率,也更具宏觀視野,對社會、環境氛圍的改變,也會帶來更正向的改變。歐德瑞表示,台灣健保制度具高度覆蓋率,且醫療專業人員優秀,因此在糖尿病防治上,擁有厚實基礎,若能擬定明確的國家級糖尿病計畫,並設立具體目標,搭配永續的資源、連貫的追蹤機制,且在公、私部門與醫療團隊、病患、病患照顧者的攜手合作下,台灣的糖尿病防治模式將有希望成為世界醫界、公衛界效法的對象。為了達到這些目標,台灣也需要設立中央級辦公室,就如同設立疫情指揮中心一樣,如此糖尿病防治策略的方向、執行才會更切實、更聚焦。高齡化、年輕化「雙向擴張」 發病早將縮短平均餘命在台灣,糖尿病正以高齡化、年輕化之姿「雙向擴張」,威脅國人健康。許志成指出,40歲以下的年輕糖尿病患正在暴增,與肥胖、手搖飲有密切相關;王治元指出,愈早發病則併發症愈多、平均餘命縮短,應延緩糖尿病發病年齡,國人才能有較長且較健康的平均餘命。吳昭軍代表衛福部長薛瑞元與會表示,慢性病有許多共同的危險因子,國健署擬定「預防保健服務擴大辦理計畫」,現已送國家發展委員會審查,期待爭取更多資源挹注,在疾病前期就加以介入。李伯璋則表示,透過確實執行分級醫療、分級照護與部分負擔制度,將能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照護品質;健保署今年開始推動的「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以及「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皆是希望從共病、危險因子著手,共同進行糖尿病的防治工作。游美月表示,喜見健保署已開放基層醫師開立糖尿病藥物,讓患者即時接受藥物治療,避免惡化至洗腎,今年係第二屆論壇,面對糖尿病衍生的共病問題,期待以國家的高度找出解方。糖胖症diabesity 糖尿病患共病、併發症罹病率激增人手一杯手搖飲,肥胖正在使高中生成為糖尿病候選人,此外壽命延長也導致糖尿病粗發生持續上升,病齡延長讓併發症愈難控制。在台灣,糖尿病正以高齡化、年輕化之姿「雙向擴張」,威脅國人健康,而越早罹患糖尿病者,平均餘命縮短四到五年!糖胖症(diabesity),這個字是由 diabetes (糖尿病) 和obesity (肥胖) 所組成,指的是因肥胖而導致糖尿病的一群人。肥胖與糖尿病的關係,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而許志成指出,台灣五十歲以下民眾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比例,從2000年至2019年上漲約兩倍,若將時間拉長至2045年,預估罹患比例將明顯上升,其中二十歲以下民眾更是激增九倍多。「年輕人得糖尿病,併發症的風險越大。」許志成說,年輕糖尿病患比起同齡健康人,更容易得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疾病等併發症,預期壽命將少四、五年,但四分之三的年輕人常因沒有自覺而未就診,進一步引發併發症。國健署及陽明交通大學的研究顯示,台灣學子的血壓、血糖、BMI、腰圍均明顯上升,大幅增加罹患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粥狀硬化的風險。事實上,國民營養調查指出,2000年後,因飲食精緻化,國人平均空腹血糖值超過每分升100毫克,代表其中有許多糖尿病病患及高風險族群。許志成建議,除了協助病患控制血糖血壓,提升診斷率是重點之一。他表示,民眾參與成健時,多不積極檢查血壓血糖、腎臟病,以致通報且接受後續照護的比率低,「尤其年輕病患多缺乏自覺。」黃建寧預估,台灣年輕型糖尿病自2000年至2045年間,將以3.6的倍速成長,將導致糖尿病「罹病長期化」,連帶提高併發症發生的風險。他指出,年輕情糖尿病患者,在疾病表現上與治療上,往往比起高齡族群更難控制,胰島素細胞更快衰老、併發症也更兇猛。此外,台灣成人的過重與肥胖率均持續上升,合計約五成的成人有過重或肥胖問題。黃建寧表示,根據研究顯示,35歲以下族群隨著BMI提高,糖尿病盛行率也會上升。王治元則表示,過去台灣沒有那麼多第二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們的壽命比現在短。隨著人們壽命延長、社會高齡化,糖尿病的粗發生率便持續上升,加上年輕化的趨勢,20到39歲糖尿病新發生人數持續上升,高血壓、高血脂、癌症等糖尿病常見的共病也隨之而來,65歲以上長者占所有糖尿病人口的一半,他們也有半數同時患有兩種以上的慢性病。王治元表示,第二型糖尿病診斷的年齡愈早,與一般人口平均餘命的差距愈大,舉例來說,20歲男性第二型糖尿病患和一般國人的平均餘命差5.6年,20歲女性病患則差4.9年。如果糖尿病能晚一點發生、把診斷時間推移到生命的後期,較長且較健康的平均餘命就可以被預期。因此,王治元認為「控糖」的根源在學校,如果人們在成長過程中就懂得建立健康的生活型態、遠離危險因子,就能積極預防或延緩年輕族群的糖尿病發生。針對年長者,最後奪走糖尿病患生命的原因除了糖尿病本身,癌症、肺炎,還有心臟病、腦血管等「大血管併發症」也是常見死因,需要積極服藥控制,而「多重共病的個別化照顧」則是年長糖尿病患不可或缺。糖尿病共病多 妥善防治以降低醫療成本糖尿病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複雜度高,患者除了需要注意其併發症,治療時也須考量共病造成的負擔。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說,在諸多政策推行之下,糖尿病住院率、死亡率雖有下降,但仍有待解決之挑戰:台灣即將步入高齡化社會,患者年紀越來越大,共病罹病率越來越高。黃建寧指出,糖尿病是「疾病之母」,患者容易合併骨質疏鬆、失智症、腎臟病,甚至是癌症。他解釋,老年糖尿病群族要 考量會產生多重疾病,在共病眾多的情況下,不僅影響糖友 的生活品質,拉長失能的時間,也會增加照顧的難度,以及財務的負擔。 黃建寧認為,近一百年來,「糖尿病的變化很大。」從過去可以治療的單一疾病,轉而成為一「系統性」疾病,不僅在於個人,是醫療體系、國家政策的系統性疾病。他直言,糖尿病防治,需要跨部會整合。他舉例,以精神、心理疾病為例,在教育部有完整的計畫,針對高風險學生從小學到出社會,都訂有轉銜機制。若在糖尿病防治上,也納入完整的追蹤機制,才能更全面的防堵糖尿病。國健署長吳昭軍則表示,糖尿病與其共病嚴重危及民眾健康,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臟病、中風、腎臟疾病的風險,皆高於正常人。國健署慢性病防治組組長吳建遠補充,慢性病具有共同危險因子,不宜將其視為個別疾病,應擬定整合性的防治策略。吳建遠表示,未來希望強化疾病預防與照護之間的「連結性」,舉例而言,在國健署成人健檢中發現三高的患者,可以協助其轉銜到健保署的「全民健保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若發現有糖尿病相關病徵者,則可轉介至健保署的「糖尿病品質支付計畫(P4P)」。健保署:分級醫療助攻糖尿病防治讓台灣遠離「糖之國」,李伯璋指出,近十年來,糖尿病就醫人數持續上升,以110年來說,就有250萬人罹患糖尿病,約佔台灣總人口十分之一,為有效治療,須從四點著手,包括「整合醫療」、「新藥介入」、「分級照護」與「醫病共享」。李伯璋解釋,當糖尿病患不分輕重症,全部湧入醫學中心、大型醫院,醫師往往沒有多餘時間向病患進行詳細解說,縱使有衛教師、營養師團隊,也常因病患人數過多而壓縮諮詢時間,如果確實進行醫療分級、醫療照護,並採取部分負擔制度,醫師、衛教師、營養師等醫療人員就可以有較多時間進行衛教、諮詢,病患也可以擁有更好的照護品質。李伯璋指出,健保署設立社區醫療群,讓醫療院所轉診合作機制、跨層級醫院合作計畫等措施更為落實,全台總計有六百二十三個醫療群,合計逾七千六百位醫師加入社區醫療群行列。在這項計畫中,診所間可以水平轉診,醫療群中的合作醫院、醫學中心也可以和診所進行垂直轉診,並設立二十四小時就醫諮詢專線,醫院、醫學中心與診所可以進行結果回饋、個案研討,民眾就醫也更加便利。繼P4P上路之後,健保署在今年三月啟動的「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強調「糖尿病+腎病」整合照護,李伯璋說,已有六百二十一家醫療院所投入照護,估計近二十三萬人受惠。此外。健保署也啟動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提供個案危險因子管理服務,今年七月開始收案,預計提供十萬名代謝症候群病患有關疾病危險因子管理服務,期待從改善代謝症候群著手,進而幫助防治糖尿病與其他慢性病。延伸閱讀1/罹這癌症機率激增239% 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糖尿病是疾病之母,器官保護最重要!|理事長講堂EP7延伸閱讀2/詹宏志曝罹糖尿病不敢吃「甘納豆」 專家:吃對這些豆,有助控制血糖!
-
2022-10-28 醫聲.Podcast
🎧|罹這癌症機率激增239% 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糖尿病是疾病之母,器官保護最重要!|理事長講堂EP7
「糖尿病患者年紀愈來愈大,共病罹病率也隨之增加。」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說,糖尿病可說是「疾病之母」,除了民眾熟悉的洗腎、糖尿病足、心血管系統問題等併發症,糖尿病患亦容易合併骨質疏鬆、失智症、腎臟病及癌症等共病,就連新冠肺炎也名列其中,對國人健康帶來全面性的威脅;患者罹癌機率更可能增加超過兩倍。 🎧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糖尿病共病眾多 治療應納器官保護觀念黃建寧解釋,「共病」指的是與糖尿病同時存在,並且彼此互相影響的疾病。以新冠肺炎為例,國內外文獻均指出,罹患糖尿病將導致患者感染新冠肺炎後,面臨高達3倍的中重症與死亡風險;台灣新冠肺炎個案中,則有近九成具潛在慢性病史,其中不乏有糖尿病患者。反過來說,黃建寧指出,研究顯示新冠病毒會攻擊胰島細胞,導致患者胰島素分泌量下降,甚至有可能造成新生的糖尿病個案。癌症是糖尿病另一項共病症。一項2021年四月發表於《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期刊》的研究指出,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在罹病6到8年內,罹癌的風險升高了將近四成之多。黃建寧說,第二型糖尿病與十餘種癌症相關,患者的罹癌風險最高提升達239%,各癌別風險提升比例詳列如下:一、 腎癌18%二、直腸癌21%三、乳癌26%四、子宮內膜癌26%五、肺癌27%六、膽囊癌33%七、甲狀腺癌49%八、食道癌85%九、胰臟癌107%十、 肝癌239%腎病變是糖尿病的重要病發症之一,常導致患者死亡。糖尿病腎病變多發生於病齡將高的患者,隨著國人糖尿病罹病人數漸增,且平均餘命越來越長,黃建寧說,糖尿病的腎病變也越來越普遍。他解釋,糖尿病腎病變的發生率以人數較多的第二型糖尿病為例,約落在三到五成。每年全民健保花費在洗腎的費用,高達350億以上,係健保單一給付金額最高的疾病。且每年人數增加約一萬兩人。黃建寧說,目前糖尿病的健保花費僅次於洗腎患者,糖尿病患者人數迅速成長,也間接導致洗腎人口日益增加。根據統計,國內洗腎患者近五成是由糖尿病引起,黃建寧直言,「如果能有效降低糖尿病腎病變罹病率,不但將改善患者生活品質,也可為國家省下醫療資源。」此外,黃建寧指出,糖尿病的心、腎共病容易交互影響,根據研究,慢性腎臟病患罹患心肌梗塞、心衰竭的風險也較未罹患慢性腎病者來得高。《2019台灣糖尿病年鑑》統計區間的2000至2014年間,糖尿病患發生心衰竭人數增加達185%,足見糖尿病心臟相關共病亦不容忽視。失智症則與糖尿病存在「雙向關係」。根據健保資料庫的統計資料,糖尿病患者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是正常人的2.5倍之多。黃建寧指出,低血糖會導致失智症發生,而是失智症患者,則會由於認知能力或記憶力下降,導致血糖波動。黃建寧進一步解釋,大腦運作的能量來源是葡萄糖,故當患者血糖過低時,就會造成大腦神經細胞損傷,進而導致認知功能下降;若血糖過高或波動過大,則會導致腦部微血管病變,同樣會提高中風、失智的風險。此外,胰島素阻抗也是阿茲海默症的原因之一。黃建寧引用一項美國研究,他表示第二型糖尿病和失智症高度相關,而第一型糖尿病的患者,則有高達九成的風險會罹患失智症。根據統計,糖尿病患者死亡原因前五名分別為癌症、糖尿病、心臟病、腦血管疾病與肺炎。黃建寧說,有鑑於共並帶來的複雜性,國際指引中多強調「心、腎風險評估」是重要的治療依據,故糖尿病治療觀念轉變,強調「控糖與保護器官合而為一」,目前國際及國內治療指引皆認為糖化血色素超過7.5就應考慮進階治療,加入保護器官的觀念,減少心血管、洗腎的併發症。高齡人口罹病率過半 超越國際平均台灣將在2025年步入高齡化社會,在民眾壽命延長、老年人口增加的情境下,包含糖尿病在內的慢性疾病盛行率,預估也將隨之上漲。黃建寧表示,目前台灣65歲以上高齡人口共220萬人,罹患糖尿病者就佔了半數;國際糖尿病聯盟(IDF)估計全球長者糖尿病罹病率約三分之一,「可見長者糖尿病問題在台灣更為嚴重。」國健署的健康促進統計年報中,2013年至2016年的統計年間,與2005年至2008年相比,65歲以上長者的糖尿病整體盛行率上升了8.5%;《2018台灣糖尿病年鑑》中則可以看到,2005年的長者糖尿病盛行率為29.6%,到了2014年,已成長至39.9%。「老人家是比較脆弱的族群,很需要我們多去關注。」黃建寧說,在糖尿病的併發症中,腎臟病、糖尿病足等,老年族群的盛行率均高於年輕族群。他表示,一項日本的研究也指出,老年糖尿病患者衰弱症盛行率高於未罹患糖尿病的同齡者3至5倍。此外,黃建寧指出,高齡糖尿病患者常合併失智或認知功能障礙,將會影響後續的自我照護能力,在糖尿病需要終生改變生活型態的前提下,有可能導致患者預後不佳,甚至增加跌倒骨折、或因其他慢性病死亡的機率。最新數據停留3年前 黃建寧:跨部會加速資訊整合根據《2019台灣糖尿病年鑑》,台灣糖尿病每年新增案例約16萬,已超越2021年新生兒人數12萬人。居高不下的盛行率與發生率,讓台灣的糖尿病防治面臨挑戰。黃建寧說,2019年國際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針對各國疾病照護進行評比,其中點出慢性病照護是台灣有待改善、精進的重點;糖尿病照護台灣只拿到44分,遠落後韓國、日本、星國。黃建寧表示,雖然國內在糖尿病防治政策上,已有糖尿病論質支付制度(P4P)以及糖尿病整合照護計畫,加上今年三月上路的「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和「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等,針對糖尿病共同危險因子著手的防治政策,「但這些政策主要仍以疾病管理標準為主,缺乏整體糖尿病健康政策的宏觀、確切目標。」黃建寧直言,要制定更準確、全面性的糖尿病政策,需要仰賴全國性的糖尿病資訊調查系統,及時盤點疾病數據做為政策擬定時之參考。他舉例,當健保投資了一項新藥、新科技用於糖尿病治療、照護,應該要有即時的真實世界數據,了解其成效,才能更有效率,把資源用在刀口上。目前台灣的糖尿病健康資訊彙集,主要仰賴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的《台灣糖尿病年鑑》,然而其最新版本發表於2019年,統計區間只到2014年,黃建寧坦言,「資訊還是不夠新。」他舉以色列為例,該國疾病管制署早在2014年便啟動「國家糖尿病病人追蹤登錄計畫(The National Diabetes Registry) 」,在其國內進行糖尿病患者的健康資訊追蹤,旨在評估該國國內糖尿病發病情形,以規劃衛生服務計畫,預防糖尿病與其併發症發生。黃建寧說,及時資訊系統的建置需要大量資源的挹注,以及跨部會的整合,他建議中央應成立國家級糖尿病辦公室,並訂定追蹤目標,打造更完善的糖尿病防治網絡。漸受國際重視 WHA首公布五大防治目標事實上,糖尿病議題在國際上漸受重視,世界衛生大會(WHA)今年更首次公布針對糖尿病防治的五大明確目標。黃建寧強調,糖尿病的預防,不僅止於一般認知的血糖控制,針對共病、高齡化的風險,亟需更完善的管理政策,由上而下,藉由篩檢、介入、衛教、運動、飲食管理等面向多管齊下,才能真正看到糖尿病的防治成效。黃建寧小檔案學歷: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現職: 中山醫學大學校長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教授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 理事長經歷: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總院長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 所長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 主任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韋麗文、林琮恩音訊剪輯:滾宬瑋腳本規劃:林琮恩音訊錄製:滾宬瑋特別感謝: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
-
2022-10-15 焦點.元氣新聞
曾肝腫瘤罹患憂鬱症!67歲苦苓突宣布「身心狀況不佳」無法創作
知名作家苦苓(王裕仁)日前才過67歲生日,在臉書感性致謝向他祝賀的網友們,今(14)日突宣布將停止更新臉書與Podcast《苦苓巴拉巴拉》,並透露停更原因為「身心狀況不佳,暫時無法繼續創作」,希望能早日恢復和大家空中再相會。網友們得知消息後相當不捨,紛紛留言要他好好保重身體,會等他回來:「沒關係,我們可以等」、「老師加油,期待您下次回來」、「等待您康復,期待更新!」。而好友周玉蔻留言「保重」,曾出演麻辣鮮師「萬老師」的郭昱晴也留言祝福「保重身體!平安健康!」。事實上,苦苓在今(2022)年3月時就自曝,某天出現耳鳴跟嘴鹹的狀況,看了好幾個醫生都沒改善,之後才知道是長了14.5公分的肝臟腫瘤,但並非肝癌。接著又因患有超過400萬個B肝病毒和憂鬱症接連發作,讓他鬼門關前走一遭,坦言一度想輕生還寫遺書交代後事,連遺書都備好、財產也分配完了。2月苦苓也曾分享最新健檢結果,表示飯前血糖、糖化血色素、尿酸、血清總膽固醇、中性脂肪等,全都落在標準範圍,讓他鬆口氣說:「看來這400多天來和病魔的奮戰並沒有落敗!」肝是沈默的器官 醫師籲超音波檢查護肝【2020-05-05 聯合報 / 記者王思慧/花蓮即時報導】台灣是B、C型病毒性肝炎流行區域,而且肝是人體沉默的器官,呼籲40歲以上民眾除抽血檢查外,記得要做腹部超音波檢查,有助於發現腫瘤,及早治療。門諾醫院腸胃內科醫師戎伯岩說,肝腫瘤包含惡性及良性,若證實是良性腫瘤,就不用太過擔心。肝臟的良性瘤中,以血管瘤最常見,再來是良性結節性增生,腺瘤則較少見。惡性腫瘤就是肝臟惡性腫瘤,如肝癌、膽管癌、轉移癌,往往是身體出狀況才發現。多數的肝硬化和肝癌是由慢性B、C型肝炎而來,根據衛福部的統計資料顯示,肝癌是台灣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每年約有7000名患者死於肝癌,這個數字比起新冠肺炎似乎有過之而無不及。戎伯岩醫師表示,酒精、黃麴毒素,部分化學物質,也是誘發肝癌發生的危險因子,肝臟是沈默的器官,沒有痛覺神經,等到身體功能開始異常而準備就醫時,可能已罹患肝炎、肝硬化,甚至是肝癌。戎醫師指出,目前現有的診斷工具包含超音波、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新的診斷檢查工具,包含對比劑超音波、內視鏡超音波等能更快發現腫瘤。超音波沒有輻射線也非侵入性檢查,不傷身體也不會感到不舒服,民眾若能保持警覺,注意身體變化,定期接受腹部超音波追蹤,並配合醫師的檢查治療,及早發現治療。
-
2022-10-07 醫療.新陳代謝
減醣、糖尿病患怎麼吃水果?內分泌名醫公開4方法,11種常見水果的血糖增幅高低比較表
編按:台灣是水果王國,但對於減醣、糖尿病患者或許不是這麼親切?總怕水果下肚,血糖就超標!第六屆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醫師游能俊,過去的BMI曾大於30,身為醫師,常常叮嚀患者要減重,但自己體重卻超標,加上親友因糖尿病相繼罹病,讓他決定「以身試醣」進行飲食調控。2017年,糖化血色素和體重都超標的他,與營養師、廚師等專家聯手,經過反覆測試,以「133低醣餐盤飲食」成功逆轉糖尿病前期,還瘦下24公斤,6年來的體脂率維持在20%以下!水果該在什麼時間吃?進行水果測試時,為了避免其它含醣食物干擾,我會在早上10 點開始,在吃完早餐後的三小時測試。我只選擇半份醣量測試,因為水果含糖,一份醣是取代正餐的醣量,一般來說,碳水只要5公克,就會影響血糖上升,因此只取半份醣做測試。在實際指導患者運用時,我會建議如下:1. 避免將水果挪到點心時間,反而是跟著正餐吃。一天最多兩次,一次半份醣量。2. 對有控制血糖需要的人,要儘量避免含醣點心,才能有效控制每個正餐前的血糖恢復到較理想的起點,要記得水果是含醣食物。3. 如果正餐一份醣主食再加上半份醣水果,只要留意高升糖水果需再略減量,通常仍可以維持餐後血糖在目標範圍。4. 水果在餐後接著吃,會和正餐的其它食物一起消化吸收,和單獨在點心時間吃水果,前者的血糖增幅比較少。巨峰葡萄100 公克含碳水16.6 公克,維生素的含量比木瓜少很多。我進行葡萄測試是在2 月,此時的葡萄酸度較明顯,甜度並不是糖度最高的4 ∼ 6 月,半份醣46 公克增幅是21mg/dL。其它水果測試結果介於16 ∼ 30mg/dL 間的有:綠葡萄(金香葡萄) 一份醣可食重量:95 公克(廢棄率0%)巨峰葡萄 一份醣可食重量:90 公克,未處理110 公克書籍介紹書名:游能俊醫師的133低醣瘦身餐盤:超過30,000人次實證,有效擺脫高血糖、高血壓,瘦身減脂,遠離慢性病作者:游能俊出版社:采實文化出版日期:2022/07/07作者簡介游能俊身為新陳代謝科醫師,卻因家族病史,為糖尿病高危險群。深知飲食控制的重要性,親身試驗許多飲食法,進而大力推廣「133低醣餐盤」。除了一般門診,還成立「能Gym健身中心」,提供患者運動處方;設立「巧味食醣」餐廳,將飲食衛教融入生活中。【簡歷】游能俊診所 院長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醫師宜蘭縣愛胰協會榮譽理事長第六屆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2011-2014)延伸閱讀: 我感染「BA.5」了嗎?咳嗽、喉嚨痛...重複感染是特徵!BA.5「潛伏期、10大症狀、預防方法」這篇一次看
-
2022-10-04 醫療.心臟血管
為什麼控制血糖很重要?專科醫詳解糖尿病是如何影響心臟健康
▌從「心」出發之血糖問題依據台灣大學公衛學院與國健署合作之「台灣地區歸因於可介入危險因子之主要疾病死亡負擔」研究,首次公布台灣慢性病危險因子排名,第一到第五名排序為高血糖、抽菸、高血壓、PM2.5、飲食危險因子。而糖尿病是全身血管系統的殺手,它帶來的慢性合併症包括小血管病變,例如: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神經病變;以及大血管病變,又稱動脈硬化症,一旦病情控制不佳,易引起心臟病、中風,還會造成眼睛、腎臟、下肢血管等併發症,甚至造成失明、洗腎和截肢。面對糖尿病病變不可不防,但病人也無須過於灰心,只要控制得當,不少高齡的糖尿病人仍是精神飽滿、聲音宏亮,甚至超過 90 歲高齡仍能自行回診,身體精神都維持得很好,生活品質良好。目前全球糖尿病人口仍在逐年增加,罹患率更是隨著年齡增加而上升,值得注意的是,針對冠狀動脈疾病的死亡率,同時合併糖尿病的病人死亡率高於非糖尿病人,可見心血管疾病合併糖尿病具較高死亡風險,建議務必持續追蹤治療,控制好心血管及血糖的健康數值。糖尿病主要併發症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的關係心血管疾病包含與心臟血管有關的疾病,如各種形式的心臟病及中風等。最常見的疾病為冠狀動脈疾病,也稱為冠心症或狹心症。冠狀動脈為心臟表面上的動脈血管,負責提供心臟肌肉氧氣及養分,維持心臟功能正常運作。冠狀動脈疾病是由冠狀動脈壁的斑塊積聚引起的,斑塊由膽固醇沉積物組成,斑塊積聚使動脈內部變窄並減少血流量,這個過程稱為動脈粥樣硬化或動脈硬化,流向心臟的血流量減少會導致心臟病發作,流向大腦的血流量減少則會導致中風。動脈硬化也可能發生在身體的其他部位,常見在腿和腳,它被稱為外周(周邊)動脈疾病,周邊動脈疾病通常是糖尿病患者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第一個跡象。 與糖尿病相關的心臟血管疾病有哪些?與糖尿病相關的心臟血管疾病包含:冠狀動脈疾病、缺血性腦中風、出血性腦中風、心臟衰竭,周邊血管病變。進一步探討糖尿病主要的併發症,則可區分為大血管病變及微小血管病變。大血管病變包含:中風、心肌梗塞、周邊血管病變及遠端肢體壞死(常見於腳),微小血管病變則多衍生視網膜病變或腎臟病變等。另外,心臟衰竭病患常有共病就是糖尿病,糖尿病和心衰竭常是並存的,糖尿病的研究顯示心臟衰竭罹患率10%~30%,慢性心臟衰竭的研究則顯示糖尿病罹患率約30%。臨床上觀察也是如此,在心臟衰竭的病人中,每三位就有一位同時罹患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若血糖長期控制不佳會導致心臟功能下降。若原本就有心臟衰竭的患者則症狀更加重,導致心室舒張功能損傷,進而導致糖尿病心肌病變及心衰竭。 冠狀動脈疾病的型式冠狀動脈疾病可分為心肌缺氧及心肌梗塞兩種類型。一、心肌缺氧:此階段冠狀動脈開始狹窄,但血流仍能流動,在程度上有穩定心絞痛及不穩定心絞痛兩種,穩定心絞痛即偶爾發生胸痛,或是快走與跑步時發生胸痛,多數時候稍微休息後,就恢復正常。不穩定心絞痛則發生頻率高,走幾步路就感覺胸痛、喘不過氣,甚至在休息狀態下發生胸痛,強度與頻率都上升。二、心肌梗塞:因冠狀動脈阻塞導致氧氣和養分無法輸送到它所供應的心肌細胞,造成心臟組織永久受損壞死,嚴重甚至休克或死亡。病人會有嚴重胸痛、呼吸困難、暈眩,嚴重者甚至失去意識、心律不整、血壓下降甚至休克。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分為以下三種一、冠狀動脈狹窄:因血管狹窄造成輸送至心肌的血流不足,導致胸痛。二、冠狀動脈痙攣:雖然血管並無狹窄,但因血管痙攣同樣會造成供應到心肌的血流不足,或血流完全無法流通導致胸痛。三、冠狀動脈急性堵塞:導致急性心肌梗塞,血流無法順利通過造成心肌壞死,心臟不同於肝臟還有再生能力,心肌壞死無法再生,故掌握黃金治療時間相形重要。若在冠狀動脈急性堵塞發生後立刻送醫搶救,12 小時內盡快將血管疏通,則有較多機會恢復。急性心肌梗塞的症狀由於急性心肌梗塞病情凶險,家屬往往驚慌失措,恐錯失救治良機。到底急性心肌梗塞有哪些症狀呢?最主要的症狀就是胸痛,即胸口嚴重壓迫感或緊縮,疼痛位置在胸前或上腹部,對照穩定型心絞痛多數是1~2分鐘就恢復正常,急性心肌梗塞則會持續胸痛超過 30 分鐘,合併冒冷汗、噁心嘔吐,多數在清晨發作。糖尿病如何影響您的心臟? 隨著時間的推移,高血糖會損害血管和控制心臟的神經系統,糖尿病人也更有可能患有其他會增加心臟病風險的疾病,例如:一、高血壓:會增加血液通過動脈的壓力,並可能損壞動脈壁。同時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會大大增加罹患心臟血管疾病的風險。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即壞膽固醇)過多,會在受損的動脈壁上形成斑塊,造成血管狹窄堵塞。 三、高三酸甘油酯(血液中的一種脂肪)和過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即好膽固醇)被認為會導致動脈硬化。上述情況都是無症狀的,醫師會檢查您的血壓並進行簡單的血液檢查,看看您的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三酸甘油酯是否有異常。 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現心臟衰竭,心臟衰竭是一種嚴重的疾病,但這並不表示心臟已經停止跳動而是意味著心臟無法順利將血液幫浦至全身器官組織,導致腿部腫脹和肺部積液,引發呼吸困難。心衰竭往往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惡化,但早期診斷和治療可以幫助緩解症狀並阻止或延緩病情惡化。 心臟檢查包含哪些項目?血壓、血糖、膽固醇數值、抽菸史及體重可幫助醫師了解病人罹患心臟病的總體風險高低,通常醫師會安排一些檢查來評估您的心臟健康狀況,其中可能包括: 靜態十二導程心電圖、胸部 X 光檢查、運動心電圖、24 小時活動心電圖、心臟超音波、心臟核子醫學檢查、心臟血管電腦斷層、心臟核磁共振等。心電圖是心臟科的常規檢查,心電圖就像是收集心臟發出的電波,繪成心跳搏動的波形圖,以判斷是否有心肌缺氧、心律不整、心肌梗塞、傳導障礙等問題。胸部X光檢查則能顯示心臟型態、心臟大小、血管變化(尤其是主動脈的鈣化現象),及肺部相關異常。心臟超音波屬於非侵入性檢查,利用聲波的反射檢視心臟各個腔室的大小、肌肉的厚薄、收縮及舒張功能的好壞、心臟瓣膜是否狹窄或是閉鎖不全等,可以知道病人的心臟構造與心臟功能是否正常。心臟核子醫學檢查是利用一種放射性化合物注射到周邊靜脈,追蹤劑便會即時從血液流至心肌細胞,然後再利用伽瑪照相機拍攝出心臟的影像。掃描運動時和休息時心肌的血流情況,如果心臟某些部分未能顯像,即表示該部分供血不足,亦即冠狀動脈有明顯狹窄。心臟血管電腦斷層或心臟核磁共振可以提供包括心臟構造型態、心臟收縮功能、心肌血流灌注、心肌缺氧評估、心肌壞死範圍、心臟瓣膜逆流和心臟組織特性等的完整重要資訊。如何照顧好您的心臟?透過生活方式的改變可以幫助您降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或是防止病情惡化,並幫助您控制糖尿病,以下提供幾項健康生活準則。一、遵循健康的飲食習慣: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瘦肉蛋白和全穀物,少吃加工食品(例如:薯片、糖果和快餐),避免反式脂肪。多喝水,少喝含糖飲料,少喝酒。 二、維持健康的體重:如果您的體重超重,只要減輕少量體重也會降低您的三酸甘油酯和血糖。適度的體重減輕意指減少體重的5%至7%,對於80公斤的人來說只要減少4至6公斤,就有非常良好的效果。 三、讓身體動起來:進行體能鍛練會使您的身體對胰島素(使您體內的細胞利用血糖獲取能量的激素)更加敏感,這有助於控制您的糖尿病。體能鍛練還有助於控制血糖並降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可以嘗試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的體力活動,例如:快走。 四、管理壓力:壓力會導致血壓升高,也會導致不健康的行為,例如:情緒不穩、失眠、飲酒過量或暴飲暴食。五、充足的睡眠:每日維持6~8小時的睡眠時間。六、管理您的ABCs,即控制危險因子:A:A1C,即糖化血色素,定期進行糖化血色素測試以評估2~3個月內的平均血糖,盡可能保持在目標範圍內。 B:Blood Pressure,即血壓,盡量保持血壓低於140/90毫米汞柱。C:Cholesterol,即膽固醇,控制膽固醇在適當的程度。 S:Smoking即抽菸,抽菸對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均有負面影響,請務必戒菸。七、定期身體檢查 心臟病病徵常被忽略或耽誤若您出現胸悶、緊迫或痛甚至合併冒冷汗、呼吸困難、端坐呼吸、心悸、腳腫或小便減少等症狀請特別注意,日前曾收治一位66歲糖尿病人因胸悶及呼吸困難,剛開始以為只是身體比較虛弱,在家自行調養數日,因症狀加劇無法平躺睡覺,到醫院檢查發現血管堵塞,心臟功能僅25%(正常情況至少50%),經置入支架後恢復健康。頸動脈疾病症狀也不可忽視 頸動脈和椎動脈是影響人體腦部血流的重要供應源,頸動脈自主動脈分出後又可分為內外頸動脈,內頸動脈又供應了大腦將近三分之二的血循,當頸動脈因為狹窄而阻塞時,就有可能會影響腦部而產生相關症狀。頸動脈阻塞症候群的症狀包括頭痛、眩暈、癡呆、視力喪失、僵硬、頸部痠痛和肢體障礙(無法走路或四肢無力)等,頸動脈阻塞又可分成有症狀與無症狀型,有症狀型的頸動脈阻塞通常較危險,需妥善治療。日前一位72歲患者有高血壓、糖尿病及抽菸習慣,曾經發生左眼視力突然短暫看不見,病人不以為意,後來又出現右側肢體短暫無力,到院檢查後發現原來是嚴重頸動脈狹窄,經置入支架後恢復健康。 提醒您,若您有心血管疾病合併糖尿病,請務必持續追蹤治療,控制好心血管及血糖的健康數值,才能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本文轉載自振興醫訊第307期)
-
2022-10-01 焦點.科普好健康
68歲李阿姨頭暈、腹痛才知罹糖尿病,恐引發腎病變!西醫控糖,搭配中醫療養助改善
糖尿病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五位,每年近萬民眾因糖尿病或相關併發症死亡。糖尿病患者一旦血糖長期失控,病情惡化常導致腎臟病變,嚴重者可能需要終身洗腎。除了西醫積極治療、調整飲食生活模式外,也可搭配中醫輔助調養,為血糖與腎功能把關。中西醫治療 降糖護腎現年68歲的李阿姨,兩年多前因突發頭暈、惡心和腹痛緊急送醫急診,抽血檢查發現她的血糖非常高,糖化血色素(HbA1c)高達11%,腎絲球過濾率(eGFR)只剩42(ml/min/1.73m2),可見她已罹患糖尿病許久,且腎臟也明顯受損而不自知。她遵醫囑持續服用降血糖西藥後,糖化血色素逐步降至8.2%,腎絲球過濾率略為回升至48(ml/min/1.73m2),但數值就一直在此徘徊。半年前,李阿姨初次至中醫就診,希望搭配中醫藥治療,幫助血糖控制並挽救腎臟功能。典型氣陰兩虛 兼有胃熱李阿姨主訴她容易疲倦、口苦咽乾、腰膝痠軟、大便祕結費力(便祕)、小便量少但泡沫多,稍微一活動,就滿身大汗;仔細診察後發現,她的舌質偏深紅色,舌苔少且有裂紋,脈細數。整體看來,李阿姨屬於典型的「氣陰兩虛兼有胃熱」證型。經過半年來以「益氣養陰兼清胃熱」為主要方針的中藥治療,例如清心蓮子飲、三黃瀉心湯、冬蟲夏草(菌絲體)等,加上規律運動,並定期回新陳代謝科追蹤治療,近期回中醫門診時見她總是神采奕奕,不適症狀已不復存在,血糖和腎功能也都有進步。糖化血色素已降至6.8%,腎絲球過濾率提升至56(ml/min/1.73m2),李阿姨對治療成效相當滿意,期望中醫與西醫一同持續為她的血糖與腎功能把關。糖尿病初期 症狀不明顯糖尿病主要分為兩大類型:胰島素缺乏的「第一型糖尿病」,以及主因為胰島素阻抗的「第二型糖尿病」。初期症狀可能不明顯,但若長期未妥善控制血糖,則可能導致腎臟、血管、神經、視網膜等重要器官組織的嚴重併發症。其中,糖尿病腎病變是造成末期腎病變的主因之一,因此,強烈建議糖尿病患者務必遵循醫囑嚴格控制血糖。睡眠要充足 12點前就寢在生活型態方面,糖尿病患者須格外注意睡眠與飲食,建議最晚12點前須就寢,並獲得充足睡眠;飲食結構以原型食物為主,如糙米、燕麥等;盡量避開精緻澱粉類食品,如麵包、餅乾、蛋糕等,含糖量較高的水果也要少吃,以免血糖控制不穩。臨床上,經常看到「氣陰兩虛」或「氣虛血瘀」證型的糖尿病腎病變患者,可能個別還兼有胃熱或其他兼證。像李阿姨即為前者,適合選用清心蓮子飲等方藥治療;部分患者若呈現舌質暗、舌下脈絡曲張等明顯血瘀證候,則宜運用補陽還五湯等方劑。像李阿姨這樣有胃熱兼證與便祕困擾的患者,則可搭配三黃瀉心湯或黃連解毒湯治療。
-
2022-09-21 養生.運動健身
改善三高、慢性病 醫師教你如何超慢跑不傷膝:跑步勿低頭
●超慢跑以慢速度跑步,較高步頻、較短步長●屬中低強度運動,接觸地板時間短、更省力●改善慢性病、減肥及紓壓的好管道從日本紅到台灣的「超慢跑」,近年廣受熟齡族喜愛,因以較慢速度跑步,可降低對膝蓋的傷害,只需要穿著輕鬆運動服,隨時隨地都可以跑。新冠疫情期間,不少民眾在家原地邊看劇、邊慢跑,一次達到運動、減肥、改善三高慢性病等多重效果,對於不擅長運動的年長者、肥胖族,是很好入門的有氧運動。小碎步速度 長距離慢跑復健專科醫師蔡育霖表示,超慢跑是以較高步頻、較短步長,類似「小碎步」速度完成長距離慢跑,平均時數為每小時5到6公里,心率建議每分鐘100到120下,看起來雖然速度慢,實際上腳步快速,屬於有氧運動的中等強度,但不會過度疲累,對長者來說相當適合,也比較不會抗拒。國人熟知的「運動333」原則,指的是每周運動3天、每次30分鐘、運動心跳達到每分鐘130下。蔡育霖說,心肺功能不佳的長者較難完成中高強度運動,建議採分段累積方式,以每10分鐘為單位,循序漸進增加。超慢跑在自覺強度量表(RPE)中介於10至12級,屬於輕鬆到中等的中低強度運動。蔡育霖表示,相較於快走,超慢跑熱量消耗更高、安全性也高,肌耐力不好的長者可搭配一分鐘超慢跑、一分鐘快走,漸進完成30分鐘運動。跑步勿低頭 以免受傷害超慢跑時,前腳掌先著地,再後腳跟落地,避免踮腳或踢地板,腰桿打直、肩膀放鬆、手臂自然擺動,呼吸頻率穩定不急促,下巴要微微抬高,眼睛望向遠方,切記跑步時不要低頭,否則後頸部張力過大,加上跑步時身體晃動,就容易受傷。體適能教練徐棟英指出,超慢跑不僅能減肥,還能降低慢性病危害。建議跑步步頻每分鐘180步,接觸地板時間短、更省力,身體感受舒適,不會喘、心跳也不快。一位竹科高階主管,過去內臟脂肪指數17,遠超過正常值1到9,2年前開始超慢跑,搭配每分鐘180步節拍器頻率,內臟脂肪指數恢復到7,減肥成功。每天超慢跑 2周瘦3公斤另一位49歲男性上班族,原本體重105公斤,三酸甘油脂數值724mg/dl、糖化血色素6.5%、空腹血糖116mg/dl,為罹患糖尿病高風險群,經每日飯後超慢跑,一天累積運動70分鐘,2周就瘦3公斤,三酸甘油脂更降到75mg/dl,恢復正常值。室內外都可 赤腳更健康超慢跑在室外或室內都可進行,徐棟英建議,在室內赤腳跑更健康,因為足底有許多穴道,赤腳跑可直接刺激穴道,且肌肉與地板接觸更完整,有助於穩定髖關節及膝關節。但沒有跑步習慣的人,嘗試赤腳跑時,足踝、小腿肌肉會有些微不適,建議可先穿鞋跑,漸進地改踩在瑜伽墊上,再進階到赤腳跑。蔡育霖指出,超慢跑的特色是小步伐、高步頻,可大幅降低對膝蓋的負荷,適合年長者、肥胖族群。此外,有氧運動能改善慢性病、增加心肺耐力,以及幫助腸胃蠕動、改善便祕、促進血液循環,減少肩頸痠痛、手腳冰冷,對工作壓力大的上班族而言,超慢跑也是很好的紓壓管道。
-
2022-09-20 醫療.新陳代謝
糖尿病前期還有救嗎?醫師教你控制血糖關鍵和預防方式
「我的血糖、糖化血色素好像偏高,是不是要得糖尿病了?」你也有這樣的問題嗎?做了健康檢查之後,發現糖尿病相關的檢驗數值偏高,擔心自己未來會罹患糖尿病。但是事實上,不用太擔心,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控制、早期治療,就可以逆轉逐漸下滑的健康狀態哦!什麼是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數值比正常值高,但沒有高到可以被診斷為糖尿病的狀態。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的資料[1],每三位成年美國人就有一位處於糖尿病前期,不過這些人多半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而糖尿病前期若置之不理,在五年內,將有很高的風險演變為第二型糖尿病、心臟疾病、中風等。我是不是符合糖尿病前期呢?「健檢報告上一排檢驗數值看得霧煞煞,我有沒有罹患糖尿病前期?」其實判斷糖尿病前期最重要的兩個數值就是糖化血色素及血糖值。根據美國糖尿病學會的標準[2],糖尿病前期的定義為:・糖化血色素(HbA1c):5.7~6.4%・空腹血糖值(Fasting plasma glucose):100~125mg/dl・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2小時血糖:140~199mg/dl趕快看一下健檢報告,確認自己有沒有符合上面幾項吧!糖尿病前期有什麼危險性?「我還沒罹患糖尿病,應該不會有什麼危險吧?」雖然只是糖尿病前期,但也不能輕忽其嚴重性哦!糖尿病前期除了演變為第二型糖尿病以外,經研究證實如腦中風、心臟病、慢性神經病變都是有可能產生的併發症[1]。糖尿病前期不僅會造成巨觀下的心血管疾病,也會造成微觀下的微血管病變,包括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腎絲球病變等[3]。這些病變相對於心血管疾病較不易察覺,但也會對身體帶來慢性且不可逆的傷害,因此不容忽視。另外,根據一篇研究[4],排除多項干擾因素後,糖化血色素數值每增加1%,會顯著地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且結果不限於糖尿病患者。故在糖尿病前期儘早控制糖化血色素及血糖的數值,是必要且重要的。糖尿病前期可以做什麼?「那前面講了這麼多併發症,我還有救嗎?」若已經罹患糖尿病前期,也不要過度擔心,千萬不能灰心喪志,只要及早介入,就可以將血糖值降回正常範圍內,能延緩、甚至預防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生。那要怎麼做呢?・改變飲食習慣針對糖尿病前期或是糖尿病的預防,研究顯示[5],其實有多種飲食方式能有效地達到效果,像是地中海飲食、低油飲食、低醣飲食、蔬食等。病患可以在評估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飲食方式。其中,地中海飲食是目前較常見、有效的飲食方式。根據研究[5],地中海飲食可顯著地降低病人的糖化血色素、體重、脂肪等,更能有效預防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生。「所以什麼是地中海飲食呢?」其核心內容為:食用大量的蔬菜、水果、全穀類、堅果類,使用橄欖油,輔以適當的魚類、家禽類,少吃紅肉、甜食等。聽起來很複雜,但只要持之以恆,就能逐漸遠離第二型糖尿病哦!・改變生活習慣發現自己坐太久了嗎?站起來走一走吧!根據美國糖尿病學會的建議,每週運動五天、每次30分鐘以上,同時減輕體重,就能有效的降低糖尿病發生的機率。不管是從飲食還是生活習慣開始著手,每天改變一點,長期下來就能一步一步達成控制哦!同場加映:「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我會得糖尿病嗎?該怎麼預防呢?」研究發現,若有親人罹患糖尿病,自己罹患糖尿病的機會就會比其他人高出許多。當然,也同時有較高的機會罹患糖尿病前期。如果你現在尚未罹患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也不用對著未知的將來空擔心,你可以做的事情就是維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及生活習慣、保持正面的心態,如上面所述。事先杜絕其他可能造成糖尿病的危險因子,就不怕疾病找上門來!基因確實對於第二型糖尿病影響很大,但是飲食及生活習慣是我們可以掌控的部分,因此不要沈浸在不可改變的事實中,而應該要透過後天的努力,扭轉先天的劣勢!參考資料:[1]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https://www.cdc.gov/diabetes/prevention/about-prediabetes.html (2022.08.26)[2] 美國糖尿病學會https://diabetes.org/diabetes/a1c/diagnosis (2022.08.26)[3] Brannick B, Wynn A, Dagogo-Jack S. Prediabetes as a toxic environment for the initiation of microvascular and ma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Exp Biol Med (Maywood). 2016;241(12):1323-1331. doi:10.1177/1535370216654227[4] Khaw KT, Wareham N, Bingham S, Luben R, Welch A, Day N. Association of hemoglobin A1c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mortality in adults: the European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into cancer in Norfolk. Ann Intern Med. 2004;141(6):413-420. doi:10.7326/0003-4819-141-6-200409210-00006[5] Evert AB, Dennison M, Gardner CD, et al. Nutrition Therapy for Adults With Diabetes or Prediabetes: A Consensus Report. Diabetes Care. 2019;42(5):731-754. doi:10.2337/dci19-0014【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黃彗倫醫師】糖尿病前期還有救!醫師教你戰勝血糖問題】
-
2022-09-06 醫療.新陳代謝
只喝珍奶不喝水,「器官泡在糖水裡」!醫師調整這樣吃,3個月控血糖
67歲的陳先生經營玩具批發,過去身體不錯,還常拜訪客戶跑業務;但近3個月來他體重快速減輕,也時常感到疲倦、嗜睡,甚至因頭暈而無力工作,只好提前退休交棒給兒子。陳先生前往醫院求診,經過一系列評估檢查後,發現外表看似健康的他,其實已是三高患者,其糖化血色素高達13.7,比正常值應小於5.7高出許多,因此是嚴重糖尿病病友。 安南醫院家醫科醫師吳雅琦表示,陳先生出去見客戶都是隨手買珍珠奶茶不喝水,早餐蛋餅配有糖豆漿,攝取糖份過多,因此開出的治療方案,就是先在生活習慣方面做改變,不到3個月時間就控制糖化血色素值在6.5以下,再度恢復氣色紅潤、精氣神十足的狀態。 1.平常喝的珍珠奶茶,改成無糖茶或礦泉水。2.早餐從原先的蛋餅搭有糖豆漿,改成無糖豆漿搭燕麥。3.午、晚餐改半碗飯及多蔬菜、蛋白質攝取,水果量維持每日兩個拳頭量。4.每日運動1小時。5.積極藥物治療。 吳雅琦指出,隨著國人飲食日漸西化,加上台灣天氣炎熱與手搖飲料店盛行,常見人手一杯有糖手搖飲或加料飲料,解渴同時卻可能因此攝取過多糖份。除此之外,台灣是水果天堂,四季盛產的水果甜度都相當高,稍不注意就會攝取過多糖分。而糖尿病就好比隱形殺手,雖不會立刻造成身體不適,卻會潛移默化地讓全身器官傷害。 「想像看看,當人體所有神經和血管及器官泡在糖水裡,隨著時間增加當然會逐漸壞掉,有症狀時可能都已是三多一少狀況。」吳雅琦解釋,嚴重高血糖的「三多一少」症狀,是指多吃、多喝、多尿及體重快速降少,甚至可能還會造成手腳麻木及視力模糊。 吳雅琦建議,民眾平常要養成量血壓習慣,有血糖問題的病人更要在家自我監測血糖。40歲以上民眾每3年可以做一次國民健康署所提供的成人預防保健檢查,包含身高、體重、腰圍、血壓、血糖、肝腎、血脂及尿液功能檢查,並搭配四癌篩檢—子宮抹片、乳房篩檢、糞便篩檢及口腔篩檢,才能提早預防,及早發現身體異狀與治療,避免讓器官受到損傷,持續保有良好生活品質。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她罹精神病、善忘,卻60多歲看起來像30歲!擁有忘記智慧,活在自己快樂裡,好過活在別人眼裡.認識死亡,有助了解人活在世上的意義!面對生命終站5大要點:不爭不奪、多施多捨,永保赤子之心 .「一輩子跟活死人沒兩樣!」他聽爸爸話當公務員,臨終卻抱憾…子女成年後,接納與欣賞就夠了
-
2022-08-25 醫療.呼吸胸腔
糖尿病未妥予控制 肺結核病易捲士重來
一名50歲糖尿病患者,去年完成漫長的肺結核治療療程,不料日前又因咳嗽超過2周就醫,再度出現結核菌蹤影,且糖化血色素更高達10.9%,不僅得重新啟動新一輪抗結核藥物治療,還得嚴格追蹤糖尿病變化。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林育生說,據研究,糖尿病患者罹患結核病的發病風險遠比非糖尿病患者來得高,合併兩種疾病的患者也會有較高的死亡率和復發率。簡單來說,糖尿病患本身就是結核病的高風險族群,血糖控制不佳或血糖偏高,會先影響患者免疫系統,抵抗力變弱後受到結核桿菌侵犯。他說,結核桿菌的分裂速度很慢,大約每20小時才分裂一次,且對外界抵抗力甚強,在陰暗處,結核桿菌可生存2至3個月不死,發育最宜溫度為37°C,臨床上結核菌的感染以肺部為最好發部位。即使接受過完整抗結核藥物的治療,仍可能有少數的結核菌會躲藏在白血球不易到達的區域,如肺部的疤痕、空洞或是乾酪性結節內,「有如進入冬眠狀態」,待適當時機再復出作亂。至於何時是適當時機呢?林育生說,例如這名患者去年因為胸腔X光浸潤嚴重並有開洞性病灶,足足吃藥一年,比標準的6個月多出一倍,完治後仍留下許多疤痕,大幅增加結核菌躲藏冬眠的機率。另一個重要因素,是他自認恢復狀況佳,自行停用糖尿病藥物,未能好好控制糖尿病,影響身體免疫功能,導致結核病捲土重來。他說,一般若身體狀況穩定,且非長時間、大量接觸結核菌,即使感染後也不易進展成真正的肺結核,但若是嬰幼兒、有肺部慢性疾病造成氣道結構改變的病人,又屬糖尿病長期控制不良、長期接受類固醇、免疫抑制劑治療、化療或其他自體免疫疾病的病人,則屬於易受感染發病族群。林育生說,一旦結核病復發,除了藥物種類可能需要更多外,還需擔心抗藥性結核的問題,增加治療難度,尤其長期熬夜、作息紊亂、長期處於壓力之下等原因,也會造成免疫功能下降,增加結核病感染或再發的機率,民眾務必提高警覺。
-
2022-08-14 醫療.新陳代謝
血糖降下來後就可以不用再吃藥了嗎?糖尿病專家解惑
「剛確診糖尿病的時候,對於糖尿病很陌生。雖然有試著控制飲食,但是血糖依然不穩定。」 65歲的模範糖友翁女士說,「每次回診,我都會把關於血糖的問題提出來跟醫師討論,不管是飲食、運動或藥物,醫師都能幫忙解答疑惑。我也遵照醫師、衛教師的指示,按時使用藥物並調整飲食、運動、生活型態,漸漸把血糖控制好。」「一開始認為血糖降下來就可以不用再吃藥,直到經醫師與衛教師解說後才了解,正是因為有藥物發揮作用才能穩定控制血糖,貿然停藥會讓血糖再度失去控制,讓先前的努力付之一炬。」翁女士分享,她參與醫院的糖尿病衛教諮詢已經累積12年,從一開始對糖尿病的一知半解,到現在逐漸累積豐富糖尿病資訊,面對血糖治療也更加得心應手,每次回診檢查,糖化血色素都能維持在6.5%以下,更沒有發生過任何併發症!「請不要害怕,有問題就要提出來和醫師、衛教師討論。了解藥物對身體的幫助、血糖監測的重要性、飲食的內容,都可以幫助血糖達標。」翁女士說,「糖尿病衛教學會推出的糖尿病智慧好幫手LINE聊天機器人對我的幫助也很大,只要有什麼問題或不了解的地方,隨時都可以點進去看,找到正確的資訊。」翁女士強調,「依照醫師的說明服藥、飲食,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並定期篩檢預防併發症,做個快樂的控糖人也可以很簡單!」良好醫病溝通,幫助血糖達標現代醫學科技進步,藥物研究發展迅速,陸續有許多不同機轉的糖尿病藥物出現,讓糖尿病治療選擇多元化。奇美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楊純宜醫師指出,以往的治療大多是由醫師決定,直接開立藥物,但是隨著民眾知識水準提升,加上電腦、手機的普及,糖友可以從網路上查到許多跟糖尿病相關的資訊還有治療方式,使醫病溝通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因為糖友容易受到不實資訊、傳統觀念的影響,而對藥物產生疑慮,進而影響用藥行為,需要雙方充分溝通、釐清。診間確實常常遇到病人本身或家屬,不接受醫師的建議或是溝通不良,楊純宜醫師說,因為網路、廣播、電視的不實廣告非常多,導致患者尋求偏方,而錯過治療時機,甚至造成嚴重心血管、腎臟等併發症。透過良好的醫病溝通,患者才能了解糖尿病的治療目標,除了血糖達標外,也要重視相關併發症,例如心臟、腎臟、血管等問題。導致醫病溝通不良的因素非常多,楊純宜醫師說,有時候是醫師比較強勢,導致病人抗拒或不敢發問,有時候是病人接收到錯誤的觀念或資訊,另外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期間,很多患者不敢到醫院,都會造成醫病溝通的問題。「從剛診斷糖尿病開始,我們就要給予正確的治療觀念,提醒他們不要聽信一些誇大、不實的資訊。」楊純宜醫師說,「許多錯誤的資訊會宣稱治癒糖尿病,事實上糖尿病就是要長期控制,第一個是飲食控制,飲食控制對糖尿病的治療非常重要;第二個是生活型態的改變,例如減重、戒菸、戒酒;第三個是規則運動;第四個是按時用藥。如果合併其他相關疾病,例如高血壓、高血脂、腎臟病、心臟病等,也要加以控制。」因為需要多方面介入,無法單靠醫師來完成,必須許多專業的參與,包括營養師、衛教師、藥師,甚至其他科的醫師,如腎臟科、心臟科、復健科、神經科等。醫療團隊會根據每位患者狀況與需求,提供適切的協助,達成更好的溝通。積極控糖,保護腎臟糖尿病人最害怕的併發症就是洗腎,所以常常會有病急亂投醫的現象,楊純宜醫師說,坊間、網路、電台常推銷一些宣稱可以護腰子的祕方。但是自行服用來路不明的藥反而可能導致腎功能急速惡化,得不償失。糖尿病腎病變是很多糖友面臨的問題,楊純宜醫師說,隨著醫學進步,目前已經有許多糖尿病藥物可以在不造成腎臟負擔的狀況下,幫助腎臟功能不好的病患穩定血糖。藉由醫病溝通了解病人需求,提供正確的訊息,並制定個人化的治療方式,其實相當重要,楊純宜醫師提到,各醫院都有製作相關說明書,可以幫助病人理解,降低他們對於治療糖尿病的抗拒,達到更好的控糖成效。「醫病溝通確實是可以改善病人對於糖尿病治療的許多疑慮,」楊純宜醫師分享,「門診有位病人,血糖一直都控制得不穩定,經過深入的溝通,我們才知道,病人誤以為吃血糖藥會傷害腎臟,所以就自行減藥。我們就跟他說明,其實糖尿病控制不良才更容易使腎功能惡化,甚至洗腎。台灣洗腎的病人中,主要便是血糖控制不良造成的糖尿病腎病變。病人了解到血糖控制的重要性,願意配合藥物治療改善血糖,他的腎功能也較為穩定。」台灣已經有兩百多萬糖友,受限於看診時間,醫師可能沒辦法做長時間衛教,所以需要衛教師的協助。楊純宜醫師,糖尿病衛教學會也有推出「糖尿病智慧好幫手」LINE聊天機器人,能夠及時回覆病人疑問,提供正確資訊,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很多病友不願意長時間留在醫院,使得數位工具更加重要,能夠發揮更大的幫助。糖友提問:如果發生高血糖的時候,建議處理的方式是什麼?糖尿病的治療目標包括飯前血糖、飯後血糖、以及糖化血色素,楊純宜醫師說,由於每個患者的年紀、本身有的其他慢性疾病皆不相同,控糖目標會略有差異。臨床上是採取個人化,漸進式的降糖目標,配合相關併發症的風險管理,這樣才是比較周全的糖尿病照護。糖友們最好養成監測血糖的習慣,若發生高血糖或低血糖的狀況,要檢視飲食的內容與分量。楊純宜醫師提醒,血糖藥一定得按時使用,才能幫助血糖穩定。運動的強度、時間也都會與血糖有關。維持規律的用藥、飲食、運動、生活習慣,對糖友非常重要。如果血糖還是起起伏伏,便要考慮到可能是藥物本身問題,要盡快回診與醫師討論喔!原文:
-
2022-08-10 醫療.新陳代謝
久坐不運動罹糖尿肥胖症 醫用這個方法讓她變瘦
1名33歲女性每天久坐又不愛運動,對美食毫無抵抗能力,身高158公分,體重有70幾,走沒幾步就會喘與心悸,醫師查出她的各項血糖數值超標,經採用降血糖針劑,3個月後體重明顯減少。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家醫科醫師劉又銘說,患者長久以來一直希望能減肥,嘗試過各類減重藥物、保健食品等,卻又會出現心悸、胸悶等症狀,影響到日常生活,但停藥後又因飲食不忌口復胖,於是向醫師求診。他說,現代人飲食習慣不節制、缺少運動有關,以致於肥胖已成為國人的文明病,這名患者抽血檢查發現,糖化血色素達6.8%(正常值為
-
2022-08-05 醫聲.慢病防治
美NCCC指糖尿病是社會問題 蔡世澤籲:別讓病友泡在糖水裡
根據統計,全台約有240萬名糖尿病患者,共病如心血管疾病、腎病變、視網膜病變等,也影響病人甚深,是健保第二大支出疾病,每年近萬人死亡,是國人10大死因之一。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兼執行長蔡世澤指出,美國國家臨床照護委員會(National Clinical Care Commision, NCCC)認為糖尿病不僅是健康問題,更是社會議題。NCCC籲多元食物、徵糖稅、哺乳假NCCC在今年一月發佈的報告中表示,糖尿病需政府多元整合,才能降低民眾罹患風險。其中建議,農業部應資助健康食物栽種,用於學校營養午餐,增添飲食多樣性,或鼓勵多喝水;糖税也被提及,呼籲於含糖飲料瓶身附上警語,並提高消費稅;勞動部則應提供婦女高達三個月的帶薪產假,鼓勵其餵養嬰兒母乳,降低母親罹患妊娠糖尿病、兒童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針對準糖尿病患們,委員會提到,糖尿病藥物二甲雙胍是預防惡化的重點,應納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審查並批准,同時輔以其他預防計畫,防止糖尿病前期惡化至下一階段。委員會也指出,患者保護與平價醫療法案保障的範圍僅限於一般預防,對於確診糖友沒有太多照護,所以委員會提議,為了避免引起併發症及阻止殘疾程度惡化,法案應免費提供預防措施,包含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連續血糖監測系統,甚至是防範糖尿病失明的視網膜散瞳檢查。保心護腎防共病 蔡世澤盼放寬新型糖尿病藥物健保給付依照國內中央健保署的數據,糖尿病每年花費健保超過300億元,再加上高比例糖友衍生的心腎共病,慢性腎臟病的醫藥支出更為驚人。蔡世澤說,台灣糖尿病政策應參考NCCC的建議,尤其是治療和預防共病的部分。他說,糖尿病共病病患中,近半肇因於糖尿病控制不佳,顯示控制血糖的重要性,不僅可以減少共病的發生,也能減輕病患與健保的負擔。此外,肥胖是造成糖尿病的重要因素,蔡世澤表示,病友都知道運動、減肥的重要性,然而生活上卻很難持續落實,若搭配降糖兼具器官保護效益的新型藥物,抑制食慾、減重、穩定血糖,即可降低14%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21%腎病變發生及12%死亡率,達到保心護腎的效果。目前該藥物健保給付要求糖友的糖化血色素須長達六個月維持8.5%以上,或已發生重大心血管疾病,但蔡世澤說,多數醫師「不會讓病人泡在糖裡面那麼久」。他呼籲,降低給付標準,再搭配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和支持,不單有益糖友,第三年起將會大幅減少共病所需的健保支出,是個長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