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新陳代謝

為何打胰島素治療糖尿病如此重要?醫:容易發生併發症、加速胰臟功能惡化

元氣周報

糖尿病常見併發症  製表/元氣周報  圖/123RF
糖尿病常見併發症 製表/元氣周報 圖/123RF

聽健康

00:00/00:00
【本文重點】胰島素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最佳方式之一,但台灣接受胰島素治療者不到兩成。胰島素是體內不可或缺的荷爾蒙,口服藥無法完全取代。當口服藥效果不佳、糖化血色素超過7.5%,就要考慮胰島素治療。一旦錯失治療時機,發生併發症,加速胰臟功能惡化。高齡化社會獨居糖友多,需要社區資源協助。--by ChatGPT

胰島素發明已經一百年,至今仍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最佳方式之一,但台灣接受胰島素治療者不到兩成。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糖尿病中心主任陳榮福指出,在診間觀察,仍有兩成患者應施打胰島素但抗拒接受治療的病人,有些糖友甚至需要長達五年的遊說期。病情控制不佳,會產生大小血管病變,導致洗腎、視網膜病變等重大傷害。

胰島素是穩定控糖的關鍵,口服藥無法完全取代。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糖尿病中心主任陳榮福
圖/陳榮福提供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糖尿病中心主任陳榮福 圖/陳榮福提供
胰島素是體內不可或缺的荷爾蒙,由胰臟β細胞分泌,在正常的情形下,進食後胰臟β細胞會加強分泌胰島素,讓更多的糖分進入細胞內轉換成能量。但當胰臟做工太累,胰島素分泌不足或發生阻抗,就會讓血糖控制不穩,漸漸的導致糖尿病。因此,當身體的胰島素不足時,就需額外給與,這就是糖尿病人為何要接受胰島素治療的重要原因。

胰島素是身體的好朋友,也是必需之物,即使至今有很多口服降血糖藥上市,仍然沒有一種口服藥可以完全取代胰島素治療。陳榮福指出,100年前醫界開始萃取出胰島素,進行糖尿病的治療,後經基因工程的技術成為患者的必需藥物,是治療上的「神主牌」,這就是為何很多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最後仍得回頭使用胰島素的原因。

當口服藥效果不佳、糖化血色素超過7.5%,就要考慮胰島素治療。

近年糖尿病治療有很多選擇,陳榮福觀察,早年醫學中心接受施打胰島素治療者可以達到三成,但近年不及兩成,在治療多元的情形下,糖友們的糖化血色素(HBA1C)小於7%的比率雖然有稍微增加到三至四成左右,但比起歐美國家五成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的狀況,仍有一段差距。

臨床上醫師會評估患者,若已使用2-3種口服藥或合併使用腸泌素,血糖仍控制不佳,糖化血色素在7.5%以上,就必需考慮接受胰島素治療。陳榮福在診間觀察發現,約有兩成的患者應該打胰島素但拒絕接受,原因是害怕打針及對胰島素錯誤的認知,將它貼上標籤,醫護平均得花兩年的時間說服患者接受胰島素治療,有些甚至花上五年的時間。

一旦錯失治療時機,發生併發症,加速胰臟功能惡化。

錯失治療的時機,會增加產生併發症的機會,實際上,這會加速胰臟功能的惡化,讓正在使用的口服藥效果愈來愈差,接受再多口服藥都達不到控糖的標準。最糟糕的狀況是,糖尿病對大小血管的傷害,傷及腎臟、眼睛及心血管,洗腎、失明、中風、心臟病都是惡化後的併發症。

民眾會不會接受胰島素,醫病間建立信任關心很重要,尤其衛教師的功能相對重要,陳榮福認為,患者沒有心理準備接受「打針」這件事,加上注射胰島素需要有技巧,家庭系統支持愈強,接受度愈高。另外,醫護團隊的衛教做得好,減少患者及家屬的心理障礙,注射胰島素的比率也會增加。

糖尿病是需要長期治療監控的疾病,產生的併發症擴及全身,兼顧方便及治療有效性是未來醫學發展的重點,也因此混合劑型的治療是趨勢。而民眾現在應把血糖控制好,照顧好自己,將來才有可能享受更先進的治療。

高齡化社會獨居糖友多 需社區資源協助

台灣邁入高齡社會,65歲以上長者已佔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以上,且獨居人口愈來愈多,由於糖尿病的治療需要家庭支持,在邁向高齡化社會時,問題開始浮現。

陳榮福表示,65歲以上糖友已占28%,約有16萬到20萬人口,患者老化是趨勢,若家庭支持系統薄弱或獨居者,怎麼協助患者接受胰島素治療會是很大的公衛問題。有些長照中心提供血糖監控,是否可以協助設立「駐點代打」,或社區藥局可以怎麼協助患者治療,這需要政府介入幫忙。

責任編輯:辜子桓

糖尿病 胰島素 健保大數據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