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6 科別.眼部
搜尋
眼科
共找到
609
筆 文章
-
-
2020-03-05 科別.眼部
46歲男戴老花眼鏡還是看走眼?原來是甲狀腺惹禍
46歲李先生有抽菸習慣,最近覺得老花眼變嚴重,戴多焦點鏡片矯正,但看東西會斜斜的,且有兩個影子,就診發現視力正常,但右眼無法向上轉動,進一步檢查發現是甲狀腺眼病變所致,經戒菸、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以及改戴單焦點鏡片、稜鏡矯正複視後,視力恢復正常。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顧蔚寧說,李姓患者以為自己有老花眼,到眼鏡行配一萬多元的多焦點近視老花眼鏡,但戴了後不舒服,至眼科檢查發現雙眼矯正視力均1.0,角膜、視神經與視網膜正常,但右眼下斜視,使右眼無法向上轉動。醫師顧蔚寧說明,因患者右眼沒有外傷骨折病史,懷疑可能是甲狀腺功能異常或眼窩腫瘤問題,經檢驗結果顯示,患者有甲狀腺功能亢進與甲狀腺特殊抗體異常,加上眼外肌肥厚,以致右眼球無法向上轉動,確診為甲狀腺眼病變。顧蔚寧介紹,典型的甲狀腺眼病變會造成大眼、凸眼、眼瞼攣縮,部分病人會有角膜病變、斜視與複視眼、外肌肥厚造成眼球轉動困難等,嚴重者甚至造成視神經壓迫,有失明的可能。顧蔚寧說明,李姓患者沒有外眼部典型表現,斷上需仰賴醫師的經驗、抽血報告和電腦斷層檢查,患者除了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改戴單焦點鏡片、稜鏡矯正複視,更重要是強烈衛教患者務必戒菸,因抽菸會使甲狀腺眼病變更嚴重。顧蔚寧提醒,大多數甲狀腺眼病變的患者,只要定期至眼科門診追蹤,並配合新陳代謝科醫師服藥,不抽菸、使用人工淚液保養,就能大幅降低失明風險,並保有良好生活品質。
-
2020-03-03 科別.眼部
世界青光眼周/全台近40萬名青光眼患者!新藥改善乾澀、刺激且納入健保
青光眼是全球致盲的第二大原因,醫界發現造成失明的原因有時並非疾病本身,而是醫囑遵從性不佳,導致治療不完整而讓疾病惡化所造成。台灣有近40萬名青光眼患者,但研究指出,大約只有35%的病人可以持續用藥兩年以上,患者無法持續點藥的原因在於,對疾病的認識不夠及眼藥水使用後帶來的乾澀、刺激感等副作用,讓患者不舒服。為了解決用藥的副作用問題,臨床上已有單劑量包裝、不含防腐劑的青光眼治療藥水上市,可望降低乾澀、刺激感等副作用,進而提升病人的持續用藥的意願。藥水有刺痛感 易自行停藥三軍總醫院青光眼科主任呂大文指出,青光眼的第一線治療是點眼藥水,但青光眼藥水多屬於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藥物及前列腺素等,點了之後有些人看事物會變暗、眼睛乾澀,且藥物可能會改變眼球表面血管收縮性讓眼睛變紅,另外一般的眼藥水因為要用上一個月,故都會加入防腐劑以利保存,長期使用下來容易造成乾眼症,也會損害眼表細胞造成刺痛感,因此有些患者認為不點眼藥水還比較舒服就自行停藥。新藥不含防腐劑 納入健保由於青光眼的視覺功能惡化是漸進式的,民眾停藥後初期或許沒有察覺有異,但臨床上發現有許多患者在停藥後的一兩年內就急速惡化到失明階段,可見持續用藥與否對於青光眼治療的成效可說是相當關鍵的因素。考慮青光眼患者須長期點藥的治療需求與長期點藥帶來的副作用,近年健保署也給付了單劑量包裝的青光眼藥水,這類的藥水不含防腐劑,能降低點藥帶來的不適,提升持續用藥意願,對傳統藥水適應不良的患者可說是一大福音。今年三月八日至十四日是世界青光眼周,今年的主題是「打擊隱形青光眼」,就是希望呼籲大眾能透過檢查早期發現青光眼,進而持續治療延緩青光眼的進展。呂大文指出,雖然青光眼發生機率低約1.6%至2%,全球約8000萬名患者,但25%青光眼患者終其一生會發展到雙眼全盲階段。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以為只有年紀愈大才會罹患青光眼,但在台灣50歲以下的患者也占了27%,尤其台灣高度近視者眾,未來年輕患者會愈來愈多,更值得注意。有青光眼病史 親友要注意另外,由於青光眼屬於遺傳性疾病,呂大文指出,家中若有青光眼患者,建議患者「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親友們都必須盡快接受青光眼相關檢查,確認自己是否也罹患青光眼。「上上下下」指的是直系血親罹患機率是常人的7至9倍,「左左右右」指的是兄弟姐妹有人是青光眼患者,其本身罹患的機率也高達30%至40%。呂大文就舉藝人劉尚謙為例,他說,「劉尚謙是青光眼關懷協會的志工,患病已有一、二十年,有一眼已開刀治療,後來他發現父親點的藥水跟自己一樣,才知道自己有家族史,幾年前他的兒子及女兒檢查發現也都有青光眼,目前都在持續治療中。」家族史直系 應12歲起篩檢目前在呂大文的門診中,約有十分之一的病人是有家族史,他提醒,所有家族遺傳的疾病,下一代的發病年紀一定比上一代的發病年紀還要提早,因此家族中有直系血親的孩子,最好在12歲時就要定期篩檢,追蹤視神經的狀況,提早開啟防盲計畫。
-
2020-02-25 科別.眼部
公車司機車禍 才知青光眼致盲
三月八日至三月十四日是世界青光眼周。喻為視力殺手的青光眼,初期沒有症狀,多年前一名公車司機撞傷小孩,肇事後發現,原來司機有一眼已因青光眼全瞎,另一眼則是正常,正常眼進行代償作用形成視野重疊,讓司機感覺不到視力異常,但實際上視野已大受影響,形成危險駕駛不自知。青光眼是成人失明的第二大原因,眼科醫師呼籲,民眾必須定期進行眼睛健檢才能找出眼疾,尤其需要用眼的行業,更要重視雙眼的健康。多數慢性患者 都是漸漸喪失台北長庚醫院青光眼專科主治醫師陳賢立舉上述病例說明,這就是青光眼的可怕之處,由於多數慢性青光眼的患者視力都是漸漸喪失,不太容易引起注意,直到視野範圍逐漸縮小,看東西多只能看到中央部分,周邊都看不見才來就醫,此時視神經已受損,喪失的視野已無法回復。急性青光眼 兩三天可能失明相較於慢性青光眼視力惡化屬漸進式,急性青光眼則來得又快又凶猛,急性發作時患者會感到頭痛、惡心、嘔吐、視力模糊,若未能及時就醫,只要兩三天的時間就有可能失去視力,相當可怕。哪些人是青光眼的高危險群?陳賢立指出,家族遺傳者比常人多上10倍患病機會;另外,年長者、長期使用類固醇、高度近視、眼球外傷及的隅角阻塞或狹窄者,都是青光眼的高危險群。遺傳 比常人多10倍患病機會研究認為,近視因眼軸拉長,雖不易造成隅角狹窄導致房水不易流出,造成眼壓升高、視神經的結構改變,也可能影響血流變差,長久下來會傷害視神經,造成青光眼。台灣地區近視的人很多,許多的高度近視人口也屬於高危險群之一。此外,身材瘦小的亞洲人因眼球結構易造成隅角狹窄,比西方人更容易罹患閉鎖性青光眼,更需要小心。而不少人也認為,自己眼壓正常,不會是青光眼患者,陳賢立也指出,青光眼的定義並非眼壓高而是視神經無法承受本身的眼內壓力所造成的傷害,眼壓有可能正常也有可能升高,台灣地區青光眼患者中有四分之一屬於眼壓正常的青光眼患者,而且愈來愈多。40歲以上民眾 應眼睛健檢因此,建議40歲以上的民眾,應安排接受完整的眼睛健檢,若結果正常則可以三至五年檢查一次,檢查的項目至少要有裂隙燈檢查、眼壓量測、視野檢查、視神經眼底鏡檢查與攝影,外加視神經纖維斷層掃描,這樣就能全面了解自己的眼睛是否有眼疾,及早發現問題及早治療。
-
2020-02-25 科別.眼部
眼睛防疫 醫師:別戴隱形眼鏡 眼鏡早晚消毒
防範新冠肺炎延燒,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提醒家長和學生,除戴口罩和勤洗手外,保護眼睛避開病毒一樣重要,建議暫時不要戴隱形眼鏡。一般眼鏡可視為護目鏡概念,有保護作用,眼鏡每天要清潔2次,多一層保護。陳瑩山解釋,粘膜可以保護器官,眼睛結膜是唯一裸露在外的粘膜,因此保護眼睛很重要。他建議大家暫時不要戴隱形眼鏡和角膜放大片,雖然隱形眼鏡可能每天清洗,但是外面的髒空氣,如PM2.5或病毒可能會沾在鏡片上,延長病菌附著在眼睛的時間,造成感染、發炎。陳瑩山最近發現,不少小朋友沒有發燒或上呼吸道症狀,但眼睛紅,家長憂心是否罹患新冠肺炎,也分不清楚過敏性結膜炎或細菌造成的結膜炎。他說,開學後,小孩子過敏性結膜炎很常見,主要是容易癢、紅腫,且結膜出血,眼屎滿眼。若是病毒性的結膜炎,例如新冠肺炎屬於病毒的結膜炎,眼睛會大面積紅腫、充血很嚴重。陳瑩山提醒,小朋友要勤洗手,切記不要用手揉眼睛,避免病毒從眼睛侵入。有戴眼鏡的小朋友,要每天早晚以酒精擦拭消毒,也可以再戴淺色的太陽眼鏡多一層保護。因應疫情,陳瑩山提高看診的防護措施,病患必須先以酒精乾洗手消毒,他則戴上眼鏡和護目鏡雙層保護,使用儀器檢查時,也裝上塑膠片,降低雙方近距離接觸的危險,保護病人也保障醫師。
-
2020-02-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新冠肺炎 醫師:勿戴隱形眼鏡,眼鏡早晚消毒
明天就要開學,學校都嚴陣以待防範新冠肺炎(武漢肺炎),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提醒家長和學生,除了戴口罩和勤洗手,保護眼睛避免感染病毒一樣重要,建議不要戴隱形眼鏡,配戴眼鏡可作為護目鏡概念,有保護作用,另外眼鏡每天要清潔2次,多一層保護。陳瑩山解釋,粘膜可以保護器官,其中眼睛結膜是唯一裸露在外的粘膜,眼睛一打開保護力就消失,因此保護眼睛很重要。他建議民眾不要戴隱形眼鏡和角膜放大片,雖然隱形眼鏡可能每天清洗,但是外面的髒空氣例如PM2.5或病毒可能會沾在隱形眼鏡鏡片上,延長病菌在眼睛附著的時間,造成眼睛感染、發炎,會比較容易感染上結膜炎。陳瑩山最近發現,不少小朋友沒有發燒或上呼吸道症狀,但眼睛紅,家長憂心是否罹患新冠肺炎,更分不清楚過敏性結膜炎或細菌造成的結膜炎。他說,開學後,小孩子過敏性結膜炎很常見,主要是容易癢、紅腫,且結膜出血,眼屎滿眼。若是病毒性的結膜炎,例如新冠肺炎屬於病毒的結膜炎,眼睛會大面積的紅腫、充血很嚴重。他提醒,若發現有過敏性結膜炎可做四步驟:1 不要再揉眼睛。2 乾淨毛巾用塑膠袋捲起來冰敷眼睛幾分鐘。3 之前給醫師看過的眼藥水若放冰箱,期限不超過2個月可先點眼睛紓緩。4.馬上帶來看醫師專業看診。陳瑩山建議,小朋友勤洗手切記不要用手揉眼睛,避免讓眼睛有「空窗期」 成為病毒來源。如果有帶眼鏡的小朋友,更要每天早晚用酒精擦拭消毒,也可以再戴上淺色的太陽眼鏡多一層保護。因應新冠肺炎,陳瑩山近期看診也作了高規格防護,除了病患看診前必須用酒精乾洗手,陳瑩山也戴上眼鏡和護目鏡雙層保護,並且用儀器檢查時,也裝上塑膠片,隔絕雙方近距離接觸,保護病人也保障醫師。
-
2020-02-2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世衛最怕的「X疾病」出現了?專家:新冠肺炎症狀符合
世界衛生組織(WHO)幾年前就曾警告過,謎樣的「X疾病」(disease X)可能引爆全球大流行。新冠肺炎的症狀可能最初很輕微,但第二周突然變得致命,恐怕就是這種「X疾病」。彭博資訊報導,駐鹿特丹的伊拉斯姆斯醫學中心病毒學主任和世衛組織緊急委員會委員庫普曼斯(Marion Koopmans)19日在科學期刊《細胞》(Cell)說:「不管(新冠肺炎)疫情能否得到控制,正迅速成為第一個符合X疾病的疫病。」新冠病毒已傳播到20多個國家和地區。根據美國疾病和預防中心,部分感染者在當地社區感染,與中國沒有任何關聯。新冠肺炎的傳染神秘難解。一名住安陽的20歲女子自武漢返家後傳染給五位親友,但她自己幾無症狀。根據報導,儘管超過八成病患只有輕微症狀且能康復,但大約七分之一患者出現肺炎、呼吸困難和其他嚴重症狀。約5%會進展成重症,包括呼吸衰竭、敗血性休克和多重器官衰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等慢性病者,是轉成重症的高風險群。但以新加坡經驗而言,即使沒有慢性病,也可能轉成重症。中國大陸的吹哨者、34歲眼科醫生李文亮,在發病前健康狀況良好。明尼蘇達州羅徹斯特梅奧診所醫學中心的名譽教授波蘭說,新冠肺炎病患的發炎模式與1918年「西班牙流感」類似,「一旦被感染就要打一場仗」,患者要承受病毒的破壞,以及身體為對抗病毒造成的破壞。上月在中國過世的一名男性患者,他剛感染新冠肺炎時只輕度畏寒和乾咳,還能工作,發病第九天,因疲勞和呼吸急促住院,接受密集的抗菌和免疫系統調節治療。五天後,他死於類似於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 SARS)和中東呼吸道症候群(MERS)的肺損傷。他有嚴重的免疫系統損傷,血液測試顯示,部分原因是他有種抗感染細胞過度活化。有爭議的是,這名病患每天兩次接受80毫克的甲基培尼皮質醇治療,這是中國治療重症時常用來抑制免疫反應的皮質類固醇藥物,以防範致命的急性呼吸窘迫。但加拿大安大略省麥克馬斯特大學醫生賽米紐克認為,該患者的劑量大約是相同症狀者的兩倍。他說,這種藥物可能延緩患者的病毒清除。因為有此風險,用皮質類固醇恐弊大於利。他會等病人真的病得很重才嘗試類固醇。
-
2020-02-22 橘世代.健康橘
帥氣抗癌就怕臥床 葉金川生死告白「不要串通醫師凌遲我」
葉金川的生死告白,一如其人,展現鮮明犀利的個人風格。淡出政治圈後,瀟灑活成夢想生活家,幾乎不理塵事,最近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當年這位抗SARS英雄再度出馬,外表丰采依舊,卻鮮少人知道他先後罹患淋巴癌與皮膚癌。因為葉老大始終是葉老大,連抗癌歷程也要一直帥帥的,才不枉男人氣概啊!確診淋巴癌 等待的心情像翻牌2014年12月,葉金川左眼皮突出一個綠豆大小的硬塊,在不該有淋巴的位置長出淋巴塊,速度又快,有醫學背景的他,很快警覺到不太對勁。找了眼科醫師檢查,也讓病理科化驗,醫師起初判斷是淋巴增生,無須過度憂心。誰料,不到半個月,另邊的右眼皮上又長了一顆。「兩邊都是淋巴增生,那就是癌症了!」葉金川心中暗喊不妙。為了確診究竟是單純的淋巴增生還是淋巴癌,病理切片送第一家醫院無法確認,再送第二家醫院進一步分析。回顧當時的心情,葉金川笑說,當然會嚇到啊,會緊張啊!也會覺得「我怎麼會那麼倒楣?」只是你要很冷靜!在等待病理檢查報告的3天內,就像是翻撲克牌一樣,到底是死神牌,還是高掛無事牌呢?「等待的時候最難受了」、「要死的話也早點告訴我」,一直要很帥的葉老大,此時心裡其實忐忑煎熬,為了不想讓太太張媚擔心,男子漢的浪漫是善意隱瞞了太太,獨自承擔。結果出爐,是淋巴癌。葉金川冷靜的查閱醫療書籍,一步步規畫、安排如何應對這突然其來的人生轉折。台大畢業的他 到花蓮慈濟就醫葉金川了解淋巴癌的分期將大大影響治療與存活機會,現在是局部的病兆?還是已經擴散到全身?他做了骨髓穿刺,看看造血細胞有沒有變化,如果有,那就是第4期。所幸骨髓造血細胞沒有變化,接著進行PET正子掃描,看身體的其他部位是否擴散,也都無事。但PET只能看到0.3公分以上的腫瘤,不代表沒有更細小的腫瘤在蔓延,醫師建議葉金川進行預防性的標靶治療。治療正式展開,台大醫學系畢業的葉金川,卻低調選擇回到熟悉的花蓮慈濟醫院接受治療。當時他任職血液基金會董事長,治療期間仍維持花蓮與台北兩地通勤。葉金川是台大醫學系第2屆畢業生,這班的學生縱橫醫界,出了3位衛生署長,2位健保局長,同學中還有各大醫學中心的院長,想要尋求醫療照顧,葉金川比誰都有資源。為何選擇到遙遠的花蓮慈濟就醫? 葉金川說,除了跟花蓮慈濟的感情深厚,主要是不想驚動太多人,他反問,比一般人有資源就會比較好嗎?選擇一個信任、親切、可以誠實給予忠告的醫療團隊,對病人才是最好的選擇。瞞著太太治療 單車照騎山照爬治療期間,他獨自赴醫院接受放射治療,完成就繼續到慈濟授課,同事沒人知道他在幹嘛,只覺得奇怪,葉老師怎麼那麼早來上班。葉金川以為自己隱藏得很好,但因為平日服用抗凝血劑的關係,放射治療後眼睛出血腫脹比常人更嚴重。有人問起,他便把話題岔開,笑稱「被老婆打了」。標靶治療期間,葉金川單車照騎、山照爬。主治醫師勸說,治療期間免疫力會降低,要他好好靜養。堅持要正常生活的葉金川頑固地跟醫師頂嘴,「你們不是說標靶治療只會殺死癌細胞,不會傷及正常細胞嗎?」「我正常的淋巴球都在的話,免疫力就不會降低啊!」「不是啊,你要說個理由說服我啊!」凡走過必留痕跡!葉金川善意的隱瞞,終有紙包不住火的這一天。每周5次的化療,連續2到3周,每次注射藥物需要6小時,原本都在門診進行,一直到不得不住院,需要家屬簽名。他拿著住院單給太太簽字,「我得到淋巴癌,現在要去住院」,太太張媚才知道葉金川罹癌,且已偷偷治療了一段時間。太太逼問:「如果是第4期怎麼辦?」他囁嚅回答:「就化療啊!」太太再逼問:「如果化療沒效怎麼辦?」葉金川說:「一步退一步啊,就去骨髓中心啊!」一向溫婉的太太此時已經瀕臨抓狂邊緣:「如果骨髓中心也沒效怎麼辦?」葉金川耍賴說:「那就辦告別式啊。」葉金川說,坦白講放射治療、標靶治療都不痛苦,最辛苦的是等待病理報告,那種等待命運被宣判的感覺。「面對癌症,你能怎麼辦,該來的,就面對它。」葉金川也領了重大傷病卡,期滿5年後失效,他很慶幸。在65歲生日時,開了同學會,告訴同學「我罹癌了」、「但我好了」,一貫的葉金川作風。身為健保制度的創辦者,如何看待癌症病患的醫療費用?葉金川說,治療期間的費用幾乎全是健保包辦,不過只能給付放射治療,「標靶藥物需要30萬元,全部得自費,健保也真的滿狠的。」皮膚癌找上門 防曬一寸不露告別淋巴癌後,葉金川脖子上又發現了皮膚癌,一顆痣在頸間長大,會癢。這次一樣沒跟太太報告,自行處理。帶著未癒合的傷口出國旅遊,揣了把小剪刀,意圖要自行拆線,可是脖子上的縫線沒辦法自己拆,只好央求護理背景的太太幫忙。這次他準備好了說辭,「皮膚癌有3種,我的這種是最簡單的1種,是基底細胞癌,切除就可以了。」很有說服力的他對太太說,基底細胞癌像是象棋中的卒子,每次只會走1步,進展很慢。不像是黑色素瘤,那就像是俥,橫衝直撞的,就很危險。葉金川說,因為喜歡戶外活動,雖然也做好戴護目鏡、穿著長袖,但是脖子沒有保護好,常常曬到皮膚受傷,因此罹患皮膚癌也不奇怪。現在他已經學乖,外出時,防曬工作更為嚴密,戴帽子、領巾等,把自己一寸不露的緊緊包裹起來。葉金川擁有台大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哈佛大學流行病學碩士背景,背景使然,讓他總習慣用客觀角度審視自己的癌症。他說,台灣的男性一輩子有5成的機會、女性有4成的機會得到癌症。而絕大多數的癌症不會奪命。與其擔心癌症奪走生命,葉金川更害怕中風、洗腎,長年躺床,被維生管子束縛。「生活就是要能跑、能動、能飛、能跳,如果都不能,人生好像少了什麼,如果鳥的翅膀被剪掉,還是鳥嗎?蛇的鱗片被刮掉,還是蛇嗎?那麼,你想過,你是什麼呢?」要怎麼活著?葉金川說,我要精彩,活得帥氣。延伸閱讀:。「存錢不是等著住頭等病房」葉金川二度罹癌玩性不減。抗癌也要活得精彩 葉金川要高興玩到人生終點。【熟齡生活大調查】邀請您的參與!最高致贈車馬費3,500元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2-14 新聞.杏林.診間
我的經驗/眼睛痠澀迸閃光 視網膜出現裂孔
某次染髮後的晚上,雙眼突然覺得痠澀、睜不開,隔天還有異物感,本以為是染劑沾到眼睛,用生理食鹽水沖洗過後,還是不太舒服,總有一堆如飛蚊般浮游物在眼前飄動,因而赴眼科就診。飛蚊症 眼球老化自然現象視力檢查結果正常,醫師認為,這是飛蚊症,是眼球老化的自然現象,開了消炎和護眼的藥水,要我先點幾天看看。他說,絕大多數飛蚊症都只是眼底玻璃體的雜質,是眼睛玻璃體退化的自然生理反應,年齡大、高度近視的人都會發生。但我開始擔心自己的視網膜問題,因為考慮到可能需做雷射手術,特別預約了醫院門診,在等待看診的期間,左眼症狀明顯惡化,出現矩陣般黑點,眨眼時視野周邊還會迸出閃光,令人憂心。視網膜像底片 負責感光醫師解釋:「如果將眼睛比為相機,視網膜就像底片,在眼球後方負責感光和成像。」底片不好,再好的相機也拍不出好的照片;同樣的道理,視網膜不好,就無法清楚看東西。嚴重視網膜剝離會失去原本的功能,造成視力喪失。剝離前通常會先出現視網膜裂孔,可以用雷射治療,若是控制不住或是發現時已經剝離,則必須進一步手術。點了散瞳藥水放大瞳孔,進行眼底鏡檢查,果然找到裂孔所在,接著點眼麻醉,以全網膜接觸鏡或三面鏡包覆眼角膜下進行打雷射。暗室中,一束束的雷射綠光此起彼落,眼底有種壓迫感,忍不住想眨眼,但眼瞼被鏡片撐住,閉不起來。術後領了眼藥水回家點,一周後再回診。若不及早治療 可能失明未料,回診發現右眼視網膜也有破洞,一樣打了雷射,但右眼比左眼雷射更為難受。三個月後檢查,右眼周邊又出現另一處裂孔,需做治療。醫師交代要讓眼睛多休息,隔周、次月、三個月、半年都要定期追蹤,但若有頻繁的閃光、黑影突然增多或視力模糊等不舒服現象時,則應立即回醫院診療。三次雷射後,看電腦一下子,就覺得眼睛乾澀,必須頻頻眨眼或休息緩解。「眼睛是靈魂之窗」,一旦發生視網膜剝離,若不及早治療,有導致失明的可能。平常護眼之外,還需定期檢查眼底,才能早發現早治療。
-
2020-02-14 新聞.杏林.診間
專業觀點/視網膜剝離 有三大類型
有高度近視的人、糖尿病患者、中老年人是「視網膜剝離」的高危險群,必須定期檢查視力,不可輕忽!視網膜剝離嚴重會失明,而「飛蚊症」是視網膜剝離最常見的前兆,因此,當飛蚊數量突然變多、眼睛出現閃光頻率明顯增加,應盡速就醫檢查是否視網膜有裂孔或剝離了,及早發現與治療,視力才會恢復良好。視網膜剝離的原因,可分為裂孔性、牽引性及發炎性等三大類型,約有七、八成的患者是屬於裂孔性視網膜剝離,主因是玻璃體退化造成視網膜拉扯而出現裂孔破洞;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則常發生牽引性視網膜剝離,因玻璃體發生纖維化病變時,會牽引拉扯視網膜,因而引起視網膜破洞剝離。台灣人視網膜剝離盛行率為0.5%至5%,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者、眼睛外傷者、施行眼睛手術者(如白內障手術)、糖尿病患者、年長者等比較容易發生視網膜剝離。此病症好發於冬天,推測與氣溫環境變化有關。視網膜剝離的發生,初期會有飛蚊症,並不一定會剝離,但當眼中的飛蚊變多了,尤其出現閃光或閃電的頻率明顯增加時,宜盡速就醫進行散瞳檢查,先找出破洞裂孔,予以雷射治療將破洞的周圍封補起來,以防堵視網膜剝離的發生,如果雷射無法封補破洞,就必須開刀治療,常見的手術為鞏膜環扣壓術和玻璃體切除術。倘若視網膜剝離未及時處理,嚴重會導致失明。不論是接受雷射或手術治療視網膜剝離,術後眼睛要避免碰水、不揉眼、不提重物,如果術後配合灌注長效性氣體,就不可以搭飛機,並且要趴睡兩星期至一個月,才能回復好視力。(諮詢╱振興醫院眼科主治醫師許粹剛)
-
2020-02-12 武漢肺炎.專家觀點
眼紅腫是染疫?2關鍵能分辨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全球疫情持續升溫,新冠肺炎吹哨者李文亮,因接診感染新冠肺炎的青光眼病患時被傳染,日前病情惡化而病逝。新冠肺炎已證實可透過「接觸感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呼籲,勤洗手能避免接觸感染風險,但民眾仍擔心眼科成為「疫區」,有病也不敢就診,眼科門診近期的就診量至少減少三成,其餘五官科也受影響。開業診所眼科醫師張朝凱表示,新冠肺炎造成人心惶惶,民眾即使沒有發燒或是上呼吸道症狀,發現眼睛紅,也懷疑自己罹患新冠肺炎,或是身旁的親友出現眼紅症狀,就想和他保持一定的距離,眼科也被視為「疫區」,讓部分患者不敢就診。有分泌物嗎  顏色有玄機根據臨床觀察,新冠病毒患者有結膜炎症狀表現比率雖不高,且引發病情之輕重不一,有可能為單眼或雙眼發病,早期出現結膜充血,少量水樣、稀薄黏液樣分泌物,偶見小片狀結膜下出血;重症患者則有出現嚴重結膜充血、水腫,雖然目前少見以結膜炎為首診的新冠病毒患者。但張朝凱解釋,眼睛紅腫,未必就是新冠肺炎,一般來說,眼睛不適分為「非感染性」及「感染性」,分辨兩者最簡易的方式為是否有分泌物,出現分泌物,多數都是感染引起,感染原因也分為兩種,細菌性、病毒性;細菌感染造成的眼紅不適,分泌物會呈現黃綠色、病毒感染分泌物呈現透明。結膜下出血 也會眼紅紅張朝凱表示,新冠肺炎可透過接觸感染,若不幸新冠病毒接觸到眼睛黏膜,分泌物可能屬於透明,但仍需經由專業醫師評估。至於非感染性導致的眼紅不適,患者不會有分泌物,但通常會癢,另一種非感染性的原因,像是隱形眼鏡戴太久結膜缺氧所致,長期缺氧會引發慢性結膜炎。眼紅還有一部分的患者屬於結膜下出血,眼白僅有一小片血塊,張朝凱說,多數結膜下出血的原因,可能有施力過度、火氣大、受傷等,通常無須擔心,結膜下出血就像是瘀青,人體會在二到三周內自行吸收,顏色會從血紅色轉為黃棕色後到完全消失。他呼籲,新冠肺炎疫情延燒,為了避免接觸感染引起的急性病毒結膜炎,出入公共場所應多洗手,不要共用衛生物品,最好不要揉眼睛。若單純長期或季節性眼睛紅癢、有異物感則是慢性過敏性結膜炎。其病因多半是細菌、灰塵等過敏原或體質引起,不會傳染,建議加強清潔衛生、定期清洗寢具及減少配戴隱形眼鏡。張朝凱提醒,別因為過度擔憂疫情,不敢就醫反而延誤病情,若是眼睛紅腫同時合併其他症狀如分泌物很多、視力模糊、痛等,一定要盡速就醫檢查,他也強調目前醫護人員、醫院皆會做好相關的防護,避免傳染,民眾無須擔憂。
-
2020-02-11 武漢肺炎.專家觀點
世衛武漢肺炎論壇要求保密協定 台灣醫師這麼看
世衛武漢肺炎論壇今天登場,台灣派2名專家線上參與且簽下保密協定。曾參與WHO專家會議的台灣醫師吳佩昌認為,因視訊要錄影側錄都很容易,為防內容外流才會要求簽保密協定。因應武漢肺炎,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於11日至12日邀請全球約400名專家舉辦論壇,預計台灣時間下午2時30分開始註冊。台灣派出的2名專家將以「台北」(Taipei)身分線上參與,受限保密協定,論壇無法直播或轉播。根據中央社記者了解,台灣2017年失去世界衛生大會(WHA)觀察員身分後,台灣仍有少數專家受邀參與WHO的專家會議,高雄長庚醫院眼科醫師、教育部國教署學童視力保健計畫主持人吳佩昌就是其中一人。吳佩昌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說,他曾於2018年11月中旬、2019年8月中旬二度參與WHO在新加坡舉辦的專家會議,各國專家齊聚討論視力保健策略,兩次都是現場參與。吳佩昌說,他不僅曾以Chinese Taipei(中華台北)與會,還曾以Taiwan(台灣)身分與會,據悉現場中國專家認為台灣就是一個「地區」,並未有任何排斥的狀況出現,但大會資料中仍將台灣歸類於「中國區」,且拒絕讓他以R.O.C(Republic of China, 中華民國的英文縮寫)身分報名。吳佩昌說,當時大會並未要求簽保密協定,會後也有發布公版的會議紀錄,他推測可能各國專家都是現場與會,關在同一個場所裡,比較沒有簽訂保密協定的必要;反觀這次世衛武漢肺炎論壇,由於有部分專家以線上方式參與,要視訊、錄影都很容易,為了避免內容外流,才會簽訂保密協定。
-
2020-02-08 武漢肺炎.周邊故事
影/武漢肺炎吹哨者病逝 陸民哀悼:全社會應反思
武漢肺炎疫情影響範圍持續擴大,最先披露此事的武漢中心醫院眼科醫師李文亮事後也確診,於7日凌晨2點58分搶救無效去世,年僅34歲。大陸民眾為他哀悼的同時,也開始反省當局「維穩」的言論審查制度。李文亮醫師去年12月30日在醫事同學群裡提到,「華南水果海鮮市場確診了7例SARS,最新消息是冠狀病毒感染確定了,正在進行病毒分型」。他和其他7位醫師隨後被公安機關傳喚調查,並以上網散布和轉發謠言為由,給予訓誡處分。但武漢肺炎疫情隨即爆發,影響波及全球,李文亮醫師等8人也被視為最初的「吹哨者」。李文亮1月12日因發燒、咳嗽住院,2月1日他在微博親自證實武漢肺炎確診。6日晚間即有記者和消息人士指他已病逝,最後由武漢中心醫院在7日凌晨證實。北京市民受訪時,紛紛對李文亮過世表達沉痛。有人「感激他為老百姓付出生命」,有民眾表示「應向他學習,全社會也應該反思」,有人則稍有顧忌稱「剩下的都是不能說的、不多說了」。網路上的怒火則更為直接。外媒指出,中國的網路審查在李文亮過世一事上,出現罕見的決策混亂,昨晚一下發布李文亮已死,一下又說還在急救,為了緩和人民憤怒卻欲蓋彌彰,反點燃2011年甬台溫鐵路列車追撞後最大的反彈。一名微信網友說「一位醫生得死兩次,這是國恥」。有人則說:「如果我們之中任一個,未來有幸替公眾發聲,請你一定要記得今晚的憤怒。」直到數小時後,社群媒體才屏蔽「#武漢政府欠李文亮醫生一個道歉」,並刪除「#我們要求言論自由」等標籤,該話題截至7日凌晨已獲得202.5萬點閱率,相關微博超過8000條。
-
2020-02-07 武漢肺炎.周邊故事
首揭疫情李文亮離世 武漢市發公告示敬意但未道歉
首先揭發武漢肺炎疫情的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醫生李文亮於昨日晚間辭世,武漢市政府、湖北省衛健委、武漢市衛健委與武漢中心醫院今日均發布公告,均表示對李文亮的離世表示沉重哀痛。李文亮的離世訊息在昨日晚間九點多開始在網路上傳播,大批網民到李文亮微博留言紀念,今日上述單位均發布相關訊息,表示哀悼。不過,公告的哀悼文均指,對李文亮堅守一線抗疫表示敬意,未有提及其率先揭露武漢出現了與SARS冠狀病毒高置信度陽性指標的檢測報告。由於李文亮率先警示疫情,卻被大陸公安以造謠約談處理,大批大陸網民仍認為,武漢政府欠李文亮醫生一個道歉。而武漢市的公告僅表示敬意,仍未向李道歉。武漢市政府表示,武漢中心醫院李文亮醫生,因感染新型肺炎,經全力搶救無效不幸去世。「我們深表哀悼,萬分惋惜!對其堅守一線抗擊疫情表示敬意,對其家人表示誠摯慰問!」湖北省衛健委則指出,獲悉李文亮在抗擊疫情中不幸感染新冠肺炎,經全力搶救無效不幸去世。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向李文亮表示深切哀悼,並向其家屬表示誠摯慰問,向一直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全體醫務工作者表示崇高敬意。值此抗疫關鍵時期,希望全體醫務人員在抗擊疫情的戰鬥中切實做好防護工作,更好地為人民群眾健康服務,堅定信心、齊心協力打贏這場防疫阻擊戰。武漢市衛健委表示,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醫生李文亮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不幸感染,因病情惡化,經搶救無效,於2020年2月7日淩晨2點58分去世。武漢市衛健委特向李文亮醫生表示沉痛哀悼並向其家屬表示深切慰問。武漢中心醫院則在微博上發出訊息,指出漢中心醫院眼科醫生李文亮,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中不幸感染,經全力搶救無效,於2020年2月7日淩晨2點58分去世,對此,醫院方面深表痛惜和哀悼。
-
2020-02-07 武漢肺炎.周邊故事
武漢肺炎第一個吹哨者 李文亮醫師過世
根據新浪微博,武漢肺炎第一個吹哨者──武漢眼科醫師李文亮因武漢肺炎過世。他曾第一個向世人發出疫情警告。他的過世,讓無數大陸網友感到惋惜,痛罵中共體制和對疫情的態度。2019年12月30日,李文亮在同學微信群中發了一條關於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疫情的信息。因為他看到一份病人的檢測報告,顯示檢出SARS冠狀病毒高置信度陽性指標,出於提醒同為臨牀醫生同學注意防護的角度,和CT上的影片,他發出了警告信息。其實,他當時有所不知的是,它並不是SARS病毒,而是一種全新的病毒。但不久後,他就被當地派出所因「在互聯網發佈不實言論」,提出警示、批評。公安局找到他,要求他簽了訓誡書,並對他提出嚴厲警告,訓誡他如果不聽從勸告和悔改,繼續從事違法活動,將會受到法律制裁。武漢警方發佈通告稱:一些網民在不經核實的情況下,在網絡上發佈、轉發不實信息,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公安機關經調查核實,已傳喚8名違法人員,並依法進行處理。李文亮就是這8名「違法人員」之一,並簽署了「訓誡書」。
-
2020-01-31 武漢肺炎.周邊故事
「世界安靜的可怕」 29歲獨居女的武漢封城日記
編按:郭晶家住武漢市,是一名29歲的社工,獨自生活。過去一周,她記錄了武漢「封城」以來的生活點滴。1月23日我算是一個遇事冷靜和淡定的人,直到1月20日武漢新增病例過百,別的省市出現病例,我開始感到不知所措。此前公佈的消息顯然存在瞞報的情況。也是從那天起,武漢街頭戴口罩的人突增,好多藥店的醫用口罩都賣光了,還有很多人在買防治感冒的藥。剛好這段時間有點感冒,儘管基本好了,但在排隊買口罩的時候,看到前面的人買了4盒奧司維他(防治流感的藥),我也買了一盒,62一盒,還是有點貴。這幾天我一直處於焦慮中,從各地更新的消息來看,大部分確診的都是在15日前過武漢的。武漢是全球大學生人數最多的城市,而1月中旬是大學放假的時間。現在又正值春運,車站人流量必然很大。然而,武漢火車站也並沒有嚴格的監管。我春節本來就不回家,留在原地是最安全的。今天一早醒來看到封城的消息就不知所措,無法預料這意味著什麼,會封多久,要做什麼準備。這幾天看到很多令人憤怒的消息:很多病人確診後也沒能住院的消息;很多發燒的病人無法得到醫治;湖北省W書J、省人大常委會Z任蔣·超良,省委副書J、省長王·曉東等領導於1月21日觀看了湖北省春節團拜會文藝演出…… 朋友們讓我趕快囤點東西,我本不想出門,看到X了嗎還在接單就先下了單,但又擔心外賣也隨時會停。我也抱著看看外面的情況的心情出了門,外面基本上都是中老年人,年輕人比較少。到了附近的超市,很多人都在排隊結帳,米麵這些保命的食物已經所剩無幾啦,慌亂之中我隨便拿了一些。有個男的賣了很多鹽,有人說你買那麼多鹽幹啥,他說萬一封個一年呢。出門的時候沒想太多,沒背包,也沒拉箱子,拿不了很多東西。我又第二趟出門,開始意識到剛才“搶東西”時絕望的欣喜,我開始感到可怕。看到路上有的老人並不健壯,他們在這樣的情況下更艱難。後來我覺得即便封城應該還是會有日常生活用品供應的,所以我第二趟就買了一些“奢侈品”,像酸奶、蜂蜜。 回家的路上去了趟藥店,藥店在開始控制人進入。藥店已經沒有口罩和酒精,感冒藥也在限購,我準備出藥店的時候就不讓人進了,有個中年女人攔住我讓幫她買酒精。她的語氣充滿了急切,像是在乞求救命稻草。屯完食物後,我依然處於震驚中。今天路上的車輛和行人越來越少,一個城市就這樣一下子停了下來。它什麼時候再活過來? 1月24日世界安靜得可怕。我是獨居,偶爾聽到樓道裡的聲音才能確定還有其他人在。我有很多時間思考我怎麼活著下。我沒有任何體制內的資源和人脈,如果我生病,必然跟很多普通人一樣無法得到救治。因此,我的目標之一是盡量不讓自己生病,我要堅持鍛煉。要活下去還要有必要的食物,所以我需要了解生活必須品的供給情況。目前,政府沒有說要封城多久,也沒有告訴我們封城後怎麼保證城市的運轉。而有人根據目前干擾的人數預測過可能封城到5月。為了生存,我必須了解我生活的地方的周圍情況,不要活在楚門的世界中。因此,我今天出了門。小區樓下的藥店和便利店都關了門。我往附近不到1公里左右的超市走,路上看到了X了嗎的外賣員還在送餐,感到一絲絲安慰。 超市裡搶購的人依然很多,麵基本被搶光了,米倒是還有一些。我想著既然來了,就買一些東西,蔬菜類的東西需要稱重,而稱重的隊伍排了二三十人,我就只買了一些香腸、下飯菜、餃子、肉。接下來,我去了藥店,依然沒有口罩和酒精。我買了維C泡騰片和碘消毒液。我家里基本不儲存藥物,因為我很少生病,我開始決定這段時間堅持吃維C泡騰片。(網友留言說不要天天吃VC泡騰片) 排隊結賬的時候看到很多人戴雙層口罩,決定以後要效仿。前面的一對夫妻在聊著還要買什麼,他們買了一次性的醫用手套,說出門可以戴著,太機智了。我趕快也買了一盒。後來,醫用口罩到貨了,1袋100個,我本來拿了兩袋,導購員說一袋要198,我就默默放回去了一袋。結賬的時候發現一袋只要99,我又感到後悔。不過我也增加了可以活久一些的信心。匱乏讓人沒有安全感,尤其在這種有關生存的極端情況下。我又去了菜市場,攤位少了一半,賣的菜也比較少,我買了芹菜、蒜苔和雞蛋。有幾個零星的店開著門,香辣牛肉麵說今天內就關門。花圈店我沒問,他們似乎在看非典紀錄片。看到一個還在開門的花店感到意外,下次出門它還開,我就買個盆栽。 回家後,我就把身上的衣服全洗了,也洗了澡。保持清潔衛生現在也異常重要。一天大概要洗二三十次手。半天就這樣結束了,我就開始做午飯。出趟門讓我感到和這個世界還有聯結,也從別人那裡學到了一些生存的小技巧。這場戰爭裡,大多個體都只能靠自己,沒有體制的保障。我相對年輕,很難想像那些獨居老人、殘障人士等更弱勢的個體要怎麼打贏這場仗。 1月25日武漢的天氣正如現在的武漢一樣陰鬱。昨天是除夕,今天是春節。我對節日一向沒有太大的興趣,現在節日更加與我無關了。昨天,我發了自己這兩天的經歷和感受,意外地獲得了很多人的關注。這種關注變成我和世界的一種聯繫。呂頻建議我把自己在武漢的經歷寫出來的時候,我有些許猶豫。有很多原因,我不想被當作一個完全的悲慘的受害者,不想給別人只有留下“她真慘”的印象。我19年11月才搬到武漢,很多人並不知道,我不太想應對很多問候,可能有人會提出幫忙,我也不想給別人帶來麻煩。我對獲取關注也感到不適,坦白講我不是最慘的,還有更多生病的人需要切實的關注。可能更根本的是,我不願意承認我很慘,承認自己的弱勢需要勇氣。作為一個倡導性別平等的行動者,我比別人更清楚要解決一個社會問題,首先要有人講出來。我決定嘗試堅持記錄,因為我現在的確需要支持。我公開自己的記錄後獲取了很多幫助,包括實用的生活技巧,比如還是不要每天吃泡騰片、注意取口罩和手套的方式、奧司他韋不能隨便吃;包括感動和心靈慰藉,有人說要給我寄南京的鹽水鴨,不是那種超市買的鹽水鴨,也不是所謂的名牌鹽水鴨,是那種平時排隊買的滷菜店的,民間老百姓都覺得特別好吃的,可以真空包裝的,有人說記得塗潤唇膏;有人給我寄口罩、酒精,還有朋友打錢給我。 這兩天做飯的時候我已經開始控制菜量,每頓炒菜的菜量是平時的一半,希望不要那麼快過只吃鹹菜的生活。除夕晚上,我的晚餐是300克的玉米蔬菜豬肉餡的餃子加5個紅燒雞翅。當然,昨晚沒有減量。吃飯的時候跟一些朋友視頻,我們無法逃過肺炎的話題,其實各地的人都多多少少受到一些影響,有朋友在武漢的地級市,有不同地方的朋友因為肺炎決定不回家,有朋友“冒死”相聚。幸好,我們的談話沒有被肺炎佔據,談肺炎的時候還可以拿它調侃。視頻過程中有個朋友咳嗽,有人開玩笑說請退出視頻。出於對異性戀的嘲諷,我們開始玩一個“讓陌生人迅速相愛的36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如果可以在世界上所有人中任意選擇,你想邀請誰共進晚餐”,有兩個朋友說我。我略顯尷尬,她們當然是真心的,尤其是我現在不知道要被困在一個城市多久。我插了話說,這個問題應該是讓大家說自己的偶像、明星、性幻想對象。結果,大家的答案都很別樣,還有人選了鐘南山。 可能問題沒有那麼有趣,我們很快就沒有玩下去了。不知道要聊啥,就有人說最近對一些話題感到困惑,想要跟大家一起討論。於是,我們就進入了嚴肅的議題討論,包括為什麼大家都在攻擊吳昕個人、怎麼看待親密關係中女性的示弱。我的女權夥伴總是會看到女性所處的環境,而不只單看某個人的言行。討伐個人總是更容易,可是我們處在一個社會結構中。我現在的絕望感無法歸咎於某個具體的個人,而是對腐爛的社會制度和結構的失望。政府是有資源和權力的一方,理應有所作為,而事實正相反。後來,有朋友的家人點了燒烤外賣,看著她們在我面前肆無忌憚地吃燒烤好幸福。我也很開心她們沒有迴避我,因為這完全沒有必要。每個人過好自己的生活都很重要。 我們聊到11點多,聊了差不多3個小時。我感到片刻的幸福,以為可以帶著這份滿足睡去。沒想到閉上眼睛,最近發生的種種都開始在腦子裡閃現,這一切真的太魔幻了。腦子裡閃過“我為什麼會遇到這樣的事”,我趕快把這個想法叫停,因為這是一個不太好的預兆,人如果一味地對生活的質疑,只會增加人的無力感。我知道很難,可是“怎麼辦”更重要。想著想著,淚水就不自覺地流出來。這些淚水五味雜陳,有無力,有憤怒,有感動,有傷心……我還想到了死亡,其實沒有太大的遺憾,因為我已經在做我認為有價值的工作。人生最幸運的事情就是成為一個女權主義者,並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工作,互相支持和陪伴。然而我始終還是不想結束。於是腦子裡又冒出了解封後要做什麼,我想像那該是怎樣的喜悅,度過這一關,我的人生就又升了一級。我很快又打斷這個想法,畢竟才封城了兩天。不知道這麼想了多久,我終於睡去。 早上7點多就醒了,不想起床,賴了一會又睡不著還是起床啦。疑病可能是現在最大的心理障礙。我早上擤鼻涕的時候看到有血絲,著實嚇了一跳。丟掉紙巾後對生病的擔憂就在腦子裡揮之不去。我的腦子裡又回想了12月底至今一切可疑的跡象,我12月30日去同濟醫院眼科做檢查,1月9日去桂林玩,當時有朋友感冒,我就被傳染感冒,1月13日回武漢,我沒有吃藥,但感冒明顯是有好轉。之後,有朋友在我家住了幾天,我也見過幾個朋友。她們目前都還好。我又在想自己是不是不應該出門。可是我並沒有發燒,我很有食慾,我想和朋友一起吃火鍋。我不能讓自己困在疑病的漩渦中,我打開Keep,開始做運動,做完運動我還是出了門。 外面依然很蕭條。今天我戴了雙層口罩,儘管很多人說沒用,也沒有必要。我擔心萬一有假冒偽劣產品,再不濟它也能增加我的安全感。出門的時候在電梯的鏡子裡發現有眼屎,我覺得還是不處理比較好,就隨它去了。看到一家腰花面開了門,我剛要往裡進,老闆擺了擺手錶示不營業。花圈店還開著,而且特地在門口擺了些菊花,不知道是否有特別的寓意。離花圈店5米遠的一個巷子口擺著同樣的菊花,一個老人家站在那裡,有種肅穆的感覺,我走過了才小心翼翼地扭過頭拍照。我去了同一家超市,蔬菜架基本是空的,餃子和麵也都所剩無幾。今天沒啥人排隊稱重,我就買了一些紅薯。來超市好像必須要買一些東西,其實我已經存了大概7公斤的米,我還是又買了2.5公斤的米,還沒忍住買了一些餃子、鹹鴨蛋、腸、紅豆、綠豆、小米。我並不怎麼喜歡吃鹹鴨蛋,存著只是為了以防萬一。等解封了還剩鹹鴨蛋我要把它送人。忽然覺得這種做法有點病態,其實我家裡儲備的食物至少夠我吃一個月啦。可是我又怎能在這種情況下過分苛責自己呢。我也去了同一家藥店,問有沒有酒精,導購員回答完沒有後,又說你昨天不是來過嗎。我說是呀,心想我可能會每天都來。花店還開著,剩下的盆栽都沒有那麼綠意盎然。我就選了一盆葉子上有些斑點的綠蘿,因為它好養。我家裡有一盆病了的薄荷,它的葉子開始慢慢變黃。這是我第一次養薄荷,我不確定是怎麼回事,不知道怎麼辦。接著,我去了菜市場,它今天關門了。 我計劃今天去江邊走一走。出門的時候喝了點水,逛超市的時候就有尿意,再加上拎著東西,我有點想放棄。可是我的生活實在太單調了。超市離江邊的距離大概500米,我就從超市旁邊的路繞去江邊,路上也有2家小賣鋪開門,還有人在遛狗。這是一條我沒有走過的路,莫名覺得自己的世界被打開了一點點。江邊也有零星的散步的人,他們也是不願被困住的人吧。每天去超市對我來說像是在抓住最後一些可以抓住的東西,我不能每天都去超市,得讓自己有放鬆的時間。等哪天有太陽,我就不去超市,只到江邊走一走。 1月26日正在被封鎖的不只是一個個城市,還有人們的聲音。我第一天把筆記發微博的時候圖片就上傳不了,文字也發不出去,我只得把文字轉成圖片發。昨天,我把文字轉成圖片也無法在朋友圈發,微博發出來之後明顯被限流。1月24日的微博有近5000人轉發,而昨天的微博只有45人轉發。有一瞬間我還懷疑是不是我寫得不好。互聯網的審查和限制不是現在才有,可在這個時候卻顯得更加殘忍。很多封城的人被困在家裡,大家靠互聯網獲取信息,保持和家人朋友的聯繫,讓我們不用真的是孤島。24日發了微博之後,央視新聞調查的編導打了電話給我,她說看到我的微博,沒想到我在武漢。她去年在拍一期關於就業性別歧視的節目,因為我這些年一直在做相關的工作,她就採訪了我。之後,我們的聯繫就很少,接到她的電話我感到些許驚喜和感動。這兩天,有人跟我分享他們現在的處境,有人發來關心和祝福。一開始寫得時候我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堅持每天寫,但現在我決定許下這個承諾,我會堅持寫,並努力發出來。也許之後還會有封鎖,我希望大家如果看到我的筆記就幫忙轉發,並記得@我,讓我知道有人在看。 昨天的晚飯是紅薯、酸奶加炒茄子。昨晚,我又和我的朋友們視頻聊天了3個多小時,有很多閒聊。我們又聊到““如果可以在世界上所有人中任意選擇,你想邀請誰共進晚餐”,前一天選擇跟我一起吃晚飯的朋友昨天就換了人。大家都知道保持鍛煉很重要,可是一個人堅持很難。前幾天在我家借住的朋友說,她在我家的時候可以做到每天逼著我倆練尤克里裡,她自己一個人在家就沒有練。於是我們就提議大家在視頻的時候做運動,真的有好幾個人動了會。一個在北京的朋友說北京的城際大巴停運了。廣州的朋友也有看到一些關於廣州封城的小道消息。大家說讓我寫一下購物清單(我放在最後啦)。我們也聊到很多志願組織,有組織捐贈物資的,有整理信息的。我們擔心在肺炎中女性照顧者等女性的身份和視角可能會被忽略,於是我就建立一個“關於肺炎的女權主義者”的群,希望從女權的視角展開討論和行動。和大家一起討論怎麼辦,可以幫助個體克服一些無力感。 生活發生巨變的時候,重新建立日常會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早上我繼續做Keep。Keep是有提示音的,本來該做支撐側提膝的時候,我突然意識到自己在做支撐交替摸肩。我並沒有集中註意力在做運動,腦子被很多東西佔據著。但是建立新的日常生活是在找回掌控感,為了保持健康,我必須要努力。準備出門的時候,我發現昨天的衣服忘了晾。我不得不再準備一套出門的衣服。走出小區的那一刻,蕭條感撲面而來。兩邊的店鋪全都關了門。我只看到3個人,一個環衛工,一個門衛,還有一個路人。我開始在心里數我今天會遇到多少人。走到離我家500米的腰花麵店的時候遇到了8個人。 腰花店還開著門,老闆原來在做外賣。花圈店關了門。昨天的那個老人家還站在巷子口,沒戴口罩,看著零星的路過的人。超市還開著門,放蔬菜、麵條、大米的架子都空蕩蕩的,今天再次有很多人在排隊稱重。我在超市轉了一圈,今天終於沒有再買東西啦,感到一些自豪。花店外出送花了,菜市場依然關著。 走完每天必走的路線,我突然不想回家,不想生活只是困在一定範圍內。於是,我決定往前走一走。來武漢2個多月,我不喜歡逛街,在這個城市也沒啥朋友,就很少出門。12月底一個朋友從外地來,她帶我去了我家附近的網紅街——曇華林。當時我說,以後有朋友來我就可以帶她們來這裡。看到路上有去往曇華林的指示牌,我就跟著走啦。紅綠燈還亮著,看到紅燈,我自覺地停了一下,然後驚覺路上根本沒啥車,就繼續走。指示牌把我引到了一個城中村,走在狹窄的小道上,聽著自己的腳步聲,彷彿感到我對武漢多了一些了解。有一個開著的門裡擺著靈堂,不知道她是不是死於肺炎。城中村總是像迷宮,不知道會走向哪裡。 我不知道自己走到了哪裡,反正沒有走到曇華林。不過曇華林本來也不是我必須的目的地。走了大概1公里,我就往回走。往回走的路上,那個擺著靈堂的門關上了。路上四五家的門口都貼著輓聯,第一次路過的時候我壓根沒有註意到。從超市開始我就沒法精確地計數啦,我今天大概遇到百餘人吧。回家依然是洗衣服、洗澡、拖地、做飯。吃完飯,我才感到能喘口氣,也有些許疲憊。這大概就是很多家庭主婦的日常工作吧,她們能日復一日地如此真是厲害。我打算睡會,也沒睡著,因為想著要寫今天的筆記。我要繼續發聲,打破封鎖,也希望你保有希望。朋友,有機會見面聊。 購物清單生存底線:大米、麵條、鹹菜、鹹鴨蛋等(這些屬於必須且保命的食物,且可以存放很久)基本生活:土豆、紅蘿蔔、洋蔥、芹菜、蒜苔、肉等(這些屬於日常做飯的食材,相對耐放)“奢侈品”:小魚乾、豆腐乾、肉乾、蜂蜜、酸奶等(這些食品可以一定程度上減少我們的匱乏感,感到生活還有不止是生存下去而已)1月27日昨天寫完日記後我在床上癱了兩三個小時。沒想到寫日記是如此耗費心力的事情。這場封鎖讓時間和空間靜止了下來,而我們的情感和情緒卻被放大。我從未如此關注過自己,很多細小的思緒在此刻很難轉瞬即逝。我們平常有很多渠道調整、發洩甚至逃避自己的負面情緒。而在封鎖中這變得異常困難。以往我們可以通過聚會、玩遊戲、發展興趣愛好等很多方式自我調節,如今都難以做到。有個巨大的陰霾佔據了我們的生活,我們無法忽略。我有個愛玩遊戲的朋友最近在失業中,她說她焦慮得都不想玩遊戲了。打遊戲是她日常逃避生活的一個方式,而當找工作緊要到她無法逃避的時候,打遊戲就失去了意義。躺在床上刷手機的時候突然聽到鄰居的談笑,覺得異常珍貴。這幾天在外面看到的都是緊張和焦慮。網上看到一些心酸而搞笑的事情,有人打開窗戶大喊“對面有木有人,出來吵個架呀”,有人說和對像一起困在家裡,沒事幹做愛做到厭煩。 昨天的晚餐是麵條。我依舊和朋友視頻聊天了3個多小時。有個最近打了耳洞的朋友耳釘掉了,現在不敢出門買,就用茶葉梗當耳釘。有個在洛陽的朋友說她爸爸特別淡定,可能因為他經歷過很多事情。災難似乎是人類無法逃避的一部分,比如2003年,我們經歷了非典;2008年,我們經歷了汶川地震。有人說明年春節會不會有變化,沒有那麼多聚會,不用和很多並不熟悉的親戚尬聊。大家紛紛表示肯定不會,還有人說可能會報復性地聚餐和逼婚,今年因為肺炎沒能安排上的相親,明年可能會加倍。晚上夢到我和幾個朋友外出旅遊,夢裡也還有肺炎。我們打算出去吃飯,也確實有店還開門。我極力反對在店裡吃,建議我們打包走,因為在店裡吃要摘下口罩。結果,不知怎麼地,我們還是在店裡吃了飯。昨晚聊天的時候,有個朋友說解封了之後要請我吃飯,我說要吃火鍋。 今天武漢天氣明朗了一些,儘管依然是陰天。出門沒走幾步看到廢墟上的兩隻貓,我們互相對視。這個場景的末日感太強烈了,我們對視的時候好像這個世界只剩下我和這兩隻貓了。可惜我沒有帶任何吃的。我再出門可以帶點吃的餵一些流浪貓和流浪狗。腰花麵店還在做外賣。昨天在花圈店門口的兩個花圈今天不見了。前兩天在巷口的老人家今天也不在。超市的蔬菜、米架、面架依舊處於稀缺狀態,賣鹽的架子也空了。今天排隊稱重的人更多了,可能有人要補充存貨,可能有人只是想出來逛逛就順便買點東西。今天超市有84,我就買了兩瓶84。不再繼續購買食物,讓我覺得自己一定程度上戰勝了匱乏感。其實我前兩天就在擔心我是不是存太多東西,但又忍不住。這大概跟貧窮有關。我會在打折店和甩賣點門口走不動路,總是想在打折的時候買最划算,就會買一些可能最終並不會用到的東西,本來是為了節約,最後反而造成了浪費。藥店依舊沒有口罩和酒精。花店還是處於“外出送花”的狀態。菜市場沒有開門,但有兩三個人在擺地攤賣蔬菜。 我今天走到了曇華林。巷子口也有人賣一些蔬菜。進入曇華林,一個美味小吃店傳來了香味,店門口站著一個人。我驚喜地以為這個店開著門,就問了一句。店家說現在這種情況怎麼開門。曇華林是一條網紅文藝街,有很多咖啡店、飲品店、飾品店等。人們本可以在這裡度過閒暇時光,現在整條街反而處於閒暇中。有個老人家打開窗戶,從樓上看著外面的世界。曇華林歷史文化街區的院子里傳來葫蘆絲的聲音,進入院子只有那些新春裝飾品還在。一些店門口掛著玻璃風鈴,隨風吟出清脆的歌曲。風鈴上掛著人們對於工作、學業、愛情、身體的願望。平常我會覺得這些很矯情,此刻我的腦海中浮現很多人認真寫下自己願望的畫面。 走出曇華林,我看到了一個盒X鮮生,就走了進去。門口有人在檢測體溫。這個超市更大一些,但蔬菜架也是空蕩蕩的。超市裡播放著春節歌單。沒有買東西的壓力,我只是隨便逛逛,走到自煮小火鍋的架子前,想著今晚可以改善一下生活,也可以偷個懶,就狠心花了65.7買了一盒自煮火鍋和螺螄粉。在等結賬的時候,我還隨著音樂搖晃了起來。我喜歡廣場舞,廣場舞的節奏都很強,也比較歡快,跳廣場舞的人也都很有勁頭,讓人看著就很開心。走出超市的時候我的腳步都變得輕快了起來,還哼起了歌。走到武昌區人民政府的門口,看到一個中年女人騎著小黃車在門口喊話,她喊的武漢話,我大概只聽懂“請領導接待”“二十多年”。她一遍遍地重複喊。陸續有幾輛車進入,保安也在,沒有人理她。她就像是透明的一樣。在這樣的時候,她都堅持在政府門口喊話,這應該不是第一天,可能也不是最後一天。我的心情一下子又變得沉重起來。走出100多米後,我身後依然傳來“請領導接待”的聲音。 走到一個警務綜合服務站,門口掛著一個喇叭,一個播音員在激情昂揚地念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防控站已經打響……我們守望相助,眾志成城,一定能打贏這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戰”。這個的口號在空蕩蕩的街道上重複播放著,充滿了諷刺。回到小區門口,有一個人在大聲喊:出來聊天呀,要長毛了。幾個人在旁邊嬉笑。我也忍不住笑了起來。我沒法用一種統一的心情來寫整篇日記。世界如此荒誕,我只能一一記錄下這些荒誕。1月28日封鎖帶來了恐慌,而恐慌在加深人們之間的隔離。很多城市開始要求必須在公共場合戴口罩。這看上去是為了肺炎的防控,實際上帶來的是權力的濫用。昨天廣州有未帶口罩的市民被拖下地鐵、被噴辣椒水。我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沒有戴口罩,也許因為沒有買到,也許他們並沒有看到必須戴口罩的通知。可是不管怎樣,他們出門的權利都不應該被剝奪。政府還有很多方式可以鼓勵市民少出門,在公共場合戴口罩,比如確保每個市民有口罩,給不出門的市民發放獎勵金。網上還有視頻是一群人封了在家自我隔離的人的家門。湖北人在外地被驅趕,無處可去。這很可怕,應對肺炎的方式不應該是人防人。與此同時,有人在努力打破隔閡,他們主動為在外地的湖北人提供住處。在封鎖中建立信任和聯結並非易事。昨天有個記者問我會不會考慮去跟別人交流,我回答說不知道。整個城市都被沉重的氛圍籠罩著,身處其中,我不自覺地小心翼翼起來,不敢隨意去和人溝通。封鎖讓人們的生活進入原子化的狀態,失去和他人的聯繫。然而人們並不甘於現狀。昨晚八點左右,窗外響起呼喊聲,大家一起開窗喊“武漢加油”。這個集體的吶喊是一種自我賦權,人們從中尋找聯結,從中獲取力量。 昨天的晚餐是自助小火鍋。晚餐後,我照常和朋友們聊天。每天聊天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很快會變得無話可說。於是,我們決定大家要輪流分享秘密。北京Bcome小組創作了《陰道之道》(中國版的陰道獨白),裡面有句台詞是:“我們不說的東西會成為秘密,這些秘密將產生羞恥、恐懼和神話。”我們說到一些獨特的生活習慣,比如有人說自己不喜歡洗澡,有人講到自己和家人的關係,家族的秘密等等。我們還聊到自己都交過哪些智商稅,買過的神奇物品,有人買過辣椒膏,聲稱可以減肥的東西,抹在身上會發熱。當然,我們無可避免地聊到了肺炎,大家分享了自己看到的一些信息,說到一些在維持城市運轉卻被忽略的群體。我決定去了解這些人的需要。這幾天我的生存焦慮已經慢慢消除。儘管我在試圖每天走得更遠,可是如果我不和這裡的人發生聯繫,我能走得再遠又有什麼意義?社會參與是人的重要需求。人們需要在社會中有自己的社會角色,可以發揮自己的社會價值,為自己的生命賦予意義。我要在這座孤城中重新尋找我的位置。儘管我在這個城市沒有很多資源和人脈,也沒有車,行動空間會受限。不過昨天我看到有人騎共享單車,想到我也可以騎單車出門。 今天武漢的天氣終於放晴有了陽光,猶如我的心情。出小區看到的人多了一些,有兩三個社區工作人員,他們似乎在做排查,說是要檢查外來人員。我問一個大姐她們是否有發口罩,她說沒有,另外一個男的趕快過來說有的。 接著我訪問了8個環衛工,六個女性,兩個男性。他們大概每天工作七八個小時,工資約兩千三四,稅後不到兩千塊。我問到肺炎期間他們的工資是否會有變化,有人說春節有3天是雙倍工資,有人根本不了解。他們現在每天能領到84消毒液、重複使用的勞保手套,沒有一次性手套,普遍缺口罩。情況好的可以一次發20個口罩,用完再領;最差的自封城以來只發了2個口罩。他們都很善良,有的人沒有一次性醫用口罩,用圍巾把嘴包起來。我把出門備用的三個一次性醫用口罩送了出去。他們中有人說話有口音,我聽起來會費勁,有個大姐忍不住要摘下口罩,又很快戴回去。有人自己備口罩,說“為了家人,為大家,為國家”。我問到他們的家人是否會擔心,有個大姐說肯定擔心,她已經和兒子媳婦分開住,他們不出門,她會買東西送到門口,自己心裡也慌,心理壓力大。他們拿著微薄的工資,沒有基本的防護保障,卻還在堅持工作。我們真的值得他們的堅持嗎? 我還問了3個外賣員,都是男性。外賣員的工作時間不定,基本都會有配備口罩,至少一天兩個,每天會對外賣箱進行消毒。X團外賣的還會發洗手液。我問到會不會增加工資,他們說外賣分類比較複雜,根據供應商、貨物重量等會有不同。X團外賣的專送一單會比平常多3.5元;一個X了嗎的外賣員說他一單比平常多4元,另一個則說沒有變化。我還去了一個便利店,早上5點開門,晚上11點關門,1天發一個N95口罩,比較缺酒精,現在主要是接X了麼訂單。我要讓自己成為一個聯結點。所以我把自己的微信二維碼發出來,歡迎大家加我。如果你在武漢,也想為打破封鎖出一份力,我們可以一起為那些被忽視的群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果你在外地,想捐一些口罩等必需的物資,可以寄給我,我可以出去派發給需要的人。讓我們一起形成一個網絡。 1月29日2017年底,我發起成立了074職場女性法律熱線,為在職場遭遇性別歧視的女性提供法律支持。昨天下午,我接到一個懷孕歧視的電話諮詢。打來電話的是一名男士,他的妻子潘女士是一個國企的行政職員。潘女士19年7月份入職,現在懷孕3個月。潘女士的妊娠反應比較大,嘔吐得比較厲害,醫生建議休息。因為多次請假,公司開始說她不適合這個工作,暗示讓她離職。潘女士的心理壓力很大。因為公司還未直接說讓潘女士離職,我只能建議潘女士繼續工作,並蒐集被區別對待的證據。特別巧的是,潘女士夫妻現在也在武漢,他們儲存了一些食物。希望解封後,我們有機會見面。工作現在是很多人的擔憂。春節假期現在延長到了2月2日,可是如果疫情還在繼續發展,人們怎麼可能安心地返工。大公司可能有足夠的財力維持運營,延長假期給一些小企業和個體戶帶來的損失更嚴重,他們的盈利可能並不多,會有房租的壓力,給員工發工資的壓力,就可能會裁員。在裁員中,女性經常是首先被裁掉的員工。對於個人,大家會在考慮要不要冒著一定風險去上班,他們中可能有人面臨房貸的壓力,有人要照顧家庭。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最終國家要負擔起這些責任,為企業減稅,為個人發放基本的生活補貼。 昨天我收到一個多年沒聯繫的高中好友的信息,她現在是一名護士。她說:“你的每一篇日記,我都在看,我想不到更多的詞彙去給你慰藉,心裡滿是沉重,我只想跟你說,我今天向單位提交了申請到一線的請戰書,如果有可能,我願意到那里和你並肩作戰,你不孤單,國家文明的腳步越來越近,可能還有些地方未能完善,但是請你不忘愛與希望。我腦子裡你還是那個瘦弱中倔強的你,相信你一定能在這場疫情中平安歸來。”看完後,我留下了感動的淚水。(PS:我現在不瘦啦。)昨天的晚餐是煮成了米飯的粥加芹菜炒雞胸肉。晚上,我繼續和朋友視頻聊天。那個不愛洗澡的朋友已經一周多沒洗澡,她決定第二天洗澡。廣州的芹菜十多塊一斤,北京的朋友買了5個土豆,有大有小,花了十幾塊。有朋友開始聽偵探故事,讓自己和肺炎的信息有個短暫的隔離,調整一下狀態。我們討論可以為環衛工做些什麼,有人提議發放如何戴口罩的指南,考慮到環衛工的狀況,可能有人不識字。我有個打印機,可偏偏這個時候壞了。有兩個網友捐了錢給我,讓我轉給環衛工。我就跟大家討論要不要為環衛工募捐。我只是一個個人,很難保證透明化和公信力,不具備管理捐款資質。我會把已經收的錢捐出去,不再接受給環衛工的捐款。而且,這未必是他們當下的需要。對於我們來說,某種程度上捐款比較容易,而真正關心他們的生活更難。 今天天氣依然晴朗。我早上七點多醒了一次,太困了就又睡了。結果昏昏沉沉地睡到快十點。起床後,我照舊先做了運動。昨晚有個朋友發了武漢物流協會誌願團隊的聯繫方式給我。吃完早飯,我聯繫了他們,想看看是否可以提供一些幫助。我想今天能跟環衛工多聊聊。出門碰到的第一個環衛工是昨天那個要給兒子和兒媳送東西的大姐。一開始,她有一些防備,她問我是做什麼的,目的是什麼。我說我只是志願者,想要了解和記錄環衛工的生活。她還是不解,讓我不要拍照和錄音,也不願透露名字。她是老武漢人,說話有口音,有一些我沒有完全聽懂,能記錄下的也有限。大姐很健談,她做環衛工一年多的時間,以前在一個廠裡做核算員,45歲就退休了。現在的單位不再為她交社保。我說那生病了怎麼辦,她說她身體還好。她一周有一天的休息時間,工作以來她從未請過假,不管刮風下雨、酷暑嚴寒,她都在街上打掃衛生。一天99%的時間都要站著。一天站下來,晚上腿都是酸的。有時候回到家都不想洗衣做飯。她負責的區域是大概500米的街道。大姐說除了打掃的時間,環衛工會在一個隱蔽的角落裡觀察著自己管轄的範圍,哪裡髒了就馬上過去清掃,如果不是在打掃人們一般都不會看到他們。她丈夫去世多年,她還有一個兒子。兒子得了心臟病,前年在廣州的醫院做了手術,現在還要吃藥,一個月千把來塊醫藥費。兒子身體狀態不好,能夠選擇的工作也受限,就開始租車開滴滴,有時候開幾天要休息幾天,收入也不穩定。大姐的工資除了保障自己的生活,有時候還要貼補兒子。 每個環衛工都有自己的管轄區域,休息的時候不能跟臨近區域的同事聊天。大姐經常一天都不說話。她經常會遇到問路的人,很多人並不客氣。有一些開車的人遠遠的招手讓她過去。有一個問路的人在問完大姐後,又問了別人,大姐說自己明明指的路是對的,那個人卻又回來指責她,還說“你就只能做環衛工”。所以她有時候都不想回應問路的人,她說自己並沒有義務給別人指路,她只是好心,而那些路人把這些當作理所當然。她說孤獨和不被尊重很傷元氣。武漢封城後,為了生存她還是要繼續工作。她每天11點上班,6點下班。家附近的超市10點才開門。她說她不能買了菜拿著菜上班,只能下班了后買菜,有些菜漲價,能買到的菜就很少。幸好附近有個酒店把一些菜便宜賣,她買了一些土豆和花菜。她花198買了100個口罩,卻在休息的時候被人偷了。臨走的時候,我留了幾個口罩給大姐。她跟我說謝謝,我可以在那條路上找到她。可是,我覺得自己還配不上她的謝謝。在我看來,她的講述是一個控訴,控訴社會的不公,控訴人們的歧視和傲慢。本文取自社工郭晶微信號
-
2020-01-31 武漢肺炎.專家觀點
武漢肺炎「吹哨者」:三周前就知道可「人傳人」了
李文亮,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醫生。去年12月30日傍晚,他在一個約150人的微信同學群中發布訊息稱:「華南水果海鮮市場確診了7例SARS,在我們醫院急診科隔離」,是大陸這次武漢肺炎第一批「吹哨者」之一。李文亮30日接受大陸《財新網》專訪時爆料,事實上早在1月8日左右,相關單位就已經知道,當時被視為是「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的疫病,明顯能夠人傳人。報導稱,李文亮去年底在微信朋友圈發出這項訊息後不久,就被醫院監察科約談,1月3日被叫到轄區派出所簽下一份對「違法問題」警示的《訓誡書》。在此之前,武漢警方今年元月1日已通報八名「造謠者」,八人因散布武漢出現「不明原因肺炎」消息而遭查處的報導,當時還登上央視新聞。李文亮隨後在看診過程中也遭受感染,病情一度惡化到住進加護病房。住院18天後,李文亮的核酸檢驗結果終於轉為陰性,但目前仍在武漢市中心醫院呼吸與重症醫學監護室的隔離病房中休養。李文亮30日接受財新網採訪時表示,他現在能以手機與外界保持聯繫。儘管核酸測試結果已轉為陰性,但肺功能恢復還需要一段時間,目前也還吃不下太多東西。對於一個月前發出的這則訊息,李文亮說,他是在一個150人左右的同學群發的,主要只是想提醒也在臨床工作的同學們注意防護,當時還強調不要外傳。儘管當時病例還不多,但他擔心疫情會擴散開來,因為這個病毒和SARS很像。李文亮並稱,很早就知道武漢肺炎明顯存在人傳人。他自己在1月8日左右就收治了這類病患。當時一名患者因急性閉角型青光眼住院,當日食欲不佳,但體溫正常。第二天病患眼壓恢復正常,但食欲還是不佳,中午發燒,肺部CT檢查顯示為「病毒性肺炎」,其他各項指標也都符合不明原因肺炎的標準。「當天晚上照顧她的家屬也發熱了,她的另外一個女兒也發熱,這是明顯的人傳人。」李文亮表示,當時醫療團隊立刻上報醫務處和院感辦公室,請了院內專家組會診,會診後建議將患者隔離治療。三天後,又給患者做了複查CT,結果還是「病毒性肺炎」,且病情加重,因此將患者轉入呼吸內科隔離病房,但之後的情況他就不知道了。李文亮表示,因為最初病人並未發燒,他大意沒有做好防護。結果病人轉走當天,他開始咳嗽,第二天發燒,他就戴上N95口罩,1月12日因高度懷疑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就住院了。與他同科室的同事之後也出現感染症狀,他父母隨後也因相繼出現症狀而住院。回顧一個月前率先發出警訊,李文亮稱,他當時將訊息傳到同學微信群時還強調不要截圖轉傳,但最後還是被傳播出去了。李文亮說,當天晚上,微信上就很多人拿著截圖問他,「看到這些,我感覺要倒楣了」。去年12月31日深夜,李文亮被醫院領導叫去詢問情況。天亮上班後,又被醫院監察科約談,追問他消息來源、事情經過和是否認識到錯誤。1月3日,公安打電話叫他去派出所簽《訓誡書》。李文亮說,他從未和警察打過交道,當時也很擔心,怕不簽不能脫身。去了走完流程就簽字走了。這事他當時並未告訴家人,因為擔心會被處罰,影響日後工作與升遷。對於警方讓他簽署的《訓誡書》指其在互聯網發表不實言論,當時甚至還有人認為他在造謠。李文亮表示,他只是想提醒同學注意,並不想引起社會恐慌,也沒想要當什麼「吹哨者」,未來也沒計畫透過司法途徑「要個說法」。李文亮說,「司法途徑恐怕很麻煩,我不想跟公安局找麻煩,我很怕麻煩。大家知道真相更重要,平反對我而言不那麼重要了,公道自在人心。」但他也表示,「我覺得一個健康的社會不該只有一種聲音,不同意利用公權力過分干預。」李文亮也澄清,外傳他醫師執照被吊銷並非事實。
-
2020-01-23 新聞.健康知識+
愛吃紅肉和高脂肪飲食 老年後罹患眼疾機率恐倍增
美國1項新的研究發現,富含紅肉和高脂肪食物的飲食型態,可能是導致老年人視力下降的主因。研究發現,飲食習慣為典型西方飲食的人,罹患眼科疾病的可能性高出一般人的3倍,研究刊登在《英國眼科雜誌》(December issue of the 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公共衛生與衛生專業學院的流行病學與環境衛生系副教授,同時也是本研究主要作者Amy Millen表示,研究的參與人數有將近1,300人,多數人並沒有黃斑部病變,其中有117人是早期黃斑部病變患者,有27人為晚期。在為期18年的研究中,針對所有參與者進行了2次與飲食相關的調查。研究人員將食物分為29種,此次研究發現,黃斑部病變晚期患者,多半偏好西式飲食,其中高風險的食物類型包括紅色肉類和加工肉類、人造奶油、奶油等脂肪類、高脂乳製品和油炸類食品等。Amy Millen接著說,飲食對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的影響眾所皆知,但可能不知道飲食也會影響視力健康。藉由這個觀察性研究可以知道,飲食可能造成黃斑部病變,並引發失明,尤其是有黃斑部病變家族史的人。紐約市的眼科醫生Avnish Deobhakta博士雖然未參與這項研究,但他對這發現並不感到驚訝。他說明,這項研究進一步解釋了高脂肪食物、加工肉類和精製穀物等食物,的確會增加罹患黃斑部病變的可能性。Amy Millen和Avnish Deobhakta都認為,飲食不健康和眼睛細胞壓力引起的發炎,很可能就是增加罹患眼疾機率的原因,因此強烈建議大家不要抽菸。Avnish Deobhakta表示,要改變飲食習慣並不容易,也許要需要花上數10年的時間,因此建議可慢慢調整為健康的飲食模式,以及更健康的生活習慣邁進,並嘗試在現有的飲食中,加入更多蔬菜和魚類的份量。★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20-01-22 科別.眼部
妙齡女天冷吃薑母鴨進補 針眼找上門
冬天少不了吃火鍋或進補,但要斟酌自己的身體狀況與體質,避免愈補愈糟糕。25歲廖女天冷與朋友聚餐吃薑母鴨,隔天右眼皮紅腫,無法戴隱形眼鏡,就醫檢查為針眼,擦藥膏並吃抗生素才恢復。廖女因為過年前工作多,壓力大又睡眠少,與朋友聚餐相約吃薑母鴨,希望進補讓手腳不會冰冷,但隔天發覺右眼皮怪怪的,起初以為是感冒未在意,沒想到越來越嚴重,再過一天赫然發現右眼皮竟然紅腫,完全沒辦法戴隱形眼鏡並化妝,趕緊請假到童綜合醫院眼科看診。經檢查發現廖女右眼皮因為皮脂腺被塞住,造成針眼,即是急性的眼瞼發炎,醫師開立外擦藥膏與口服抗生素,廖女回家照醫囑使用,3天後好轉,可以再戴上隱形眼鏡。童綜合醫院眼科主任陳沛仁表示,針眼發生主要是因為皮脂腺油脂分泌旺盛,分泌物過多阻塞眼瞼板腺,再加上細菌感染,造成眼瞼發炎;針眼發生時,眼瞼會出現紅、腫、熱、痛症狀,除了眼睛不舒服外,外觀上也會有所影響。陳沛仁說,過度疲勞、壓力、熬夜、油性膚質或用不乾淨的手搓揉眼睛等,都可能造成針眼,適逢春節假期,呼籲民眾應適量進補或食用油炸物,堅果類或巧克力等容易上火的食物也切勿一次吃太多,且不可應放假而熬夜造成內分泌失調,或讓眼睛過度疲勞,防止針眼找上門。
-
2020-01-20 科別.眼部
冬季補過頭 小心眼睛長痘痘
冬天寒冷,這時候吃個麻辣鍋或十全大補湯暖身子,十分享受;但可得當心補過頭,或辛辣刺激吃太多,一覺醒來,眼睛突然腫起,出現摸起來有壓痛感的腫塊,或是眼皮上冒出一顆紅色、壓了會痛的丘疹,還伴隨白色膿頭,類似青春痘的外觀,這可能就是長針眼了。針眼可分「麥粒腫」和「霰粒腫」兩類。在上下眼瞼存在著很多負責分泌油脂的微小腺體,其中較為人熟知的是「瞼板腺」。這些腺體的功能跟皮膚上的皮脂腺類似,會分泌油脂,滋養睫毛及眼睛表面,避免淚液蒸發、眼睛乾澀。由於腺體的分泌出口位於眼瞼邊緣,即睫毛根部,一旦這些腺體堵塞,眼周便容易不適;尤其在眨眼時,明顯有異物感。加上揉眼睛等動作,表皮細菌容易在堵塞的腺體中繁殖,產生紅、腫、熱、痛等急性發炎,便是「麥粒腫」。這和皮膚毛孔堵塞後感染細菌,進而產生青春痘是類似機轉。另一方面,「霰粒腫」是較慢性出現且無痛的狀況。由於瞼板腺出口堵塞,皮脂長期堆積,因而出現肉芽腫的慢性發炎。觸摸眼瞼可感覺到皮下有像青春痘的無痛顆粒,有些人可能兩眼上下眼瞼先後長出各種大小病灶。針眼需及早就醫;對於急性感染,症狀初始時宜用含抗生素的藥水藥膏,配合熱敷,有助堵塞的皮脂軟化,較易排出。若疼痛感明顯,必要時需搭配口服抗生素治療,縮短病情。若有白色膿頭,經醫師判斷,可能需使用無菌針頭刺破排膿;民眾切勿自行刺破,以免演變成蜂窩性組織炎,危及視力。針眼一旦過了急性期,可能自行消除,但也有些會轉變為慢性無痛的結節;若為後者,勤勞熱敷,搭配點藥,仍有機會自行痊癒。若久久不消,則要考慮動小手術,在門診局部麻醉,將肉芽腫的結節切開、刮除。針眼患者宜攝取椰子水、仙草、綠豆湯、絲瓜等較「退火」的食物,避免辛辣及油炸烹調方式。一些油脂較豐富的食物,如堅果類、燒烤等,或較燥熱的麻辣鍋、薑母鴨、麻油雞等補湯,都應暫時避免。較易長針眼的小朋友,雖然接觸辛辣刺激食物的機率不高,仍要避免巧克力、餅乾、洋芋片、薯條等食物,多攝取蔬菜水果,同時避免用手揉眼睛,以免反覆細菌感染。至於熬夜、壓力大的族群,也較容易長針眼,這是因為作息不規律時,免疫力下降,內分泌失調,所以容易感染發炎,導致針眼產生。常見在考試及長途旅行前後,壓力、時差等因素,加上缺乏充足休息,這都是針眼的誘因。
-
2020-01-19 科別.皮膚
中國附醫/跨科合作治療 避免帶狀疱疹嚴重後遺症
健保署統計國內帶狀疱疹門診與住診使用情形,107年資料顯示,中國附醫為中台灣之冠、全國第二。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主任吳伯元表示,帶狀疱疹的治療有一定標準作業程序,各層級醫療院所大同小異。不過部分罹病患者的免疫功能不全,例如器官移植的患者、長期使用類固醇、免疫調節劑的患者等,可能因免疫力相對低下使得併發症的發生風險較高,像是病毒侵犯內在神經而釀成腦炎、腦膜炎等,必要時需給予針劑治療。因此,一般建議這類型的患者可到較高層級醫院接受治療。吳伯元表示,帶狀疹可能長在鼻節神經,由於鼻節神經與眼內神經相通,因此嚴重時可能侵犯靈魂之窗、造成失明;帶狀疹也可能長在耳朵附近,使病人發生臉部麻痺問題。這類情況的治療需要非常謹慎,因此中醫附醫會跨科合作,像是疱疹長在眼睛附近的患者,會請眼科醫師協助;疱疹長在耳周的患者,請耳鼻喉科醫師協助,共同評估合適的給藥模式,以降低嚴重後遺症發生的風險。吳伯元表示,帶狀疱疹患者經治療後,仍可能發生疱疹後神經痛,這個階段可就病人意願選擇較信任的醫師、較近的基層診所或請中醫評估調整體質。
-
2020-01-19 科別.皮膚
「沒有感覺自己特別累」 健保署長自揭罹患皮蛇經驗
早年鄉野傳說,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若纏繞身體一圈,表示距離死亡近了。這樣的說法其實沒有根據,但也凸顯帶狀疱疹的嚴重性、以及民眾對它的恐懼。帶狀疱疹到底怎麼發生的?該怎麼預防?本周元氣周報「聰明就醫X健保大數據」系列,將帶你認識帶狀疱疹,做好防範措施、做對醫療選擇。患者集中60-69歲 年輕人占比約兩成健保大數據顯示,近三年帶狀疱疹就醫人數逐年成長,民國105年就醫總人數為24萬2657人、106年25萬4793人、107年26萬8903人。門診患者以60歲到69歲最多,因帶狀疱疹而住院者,則集中在80歲以上,整體就醫人數來看,女性多於男性。帶狀疱疹一直被認為是長輩常見疾病,但從健保大數據中發現,105年39歲以下就醫人數5萬2605人,占總就醫人數21.6%、106年為5萬2613人,占總就醫人數20.6%、107年5萬3328人,占總就醫人數19.8%,比率雖每年略為遞減,但平均皆占總就醫人數的二成,顯示年輕人對帶狀疱疹也不能輕忽。統計顯示,105年到107年帶狀疱疹患者平均就診約3.21到3.31次,患者大部分在皮膚科就醫,人數接近16萬人,其次是家醫科,人數逾5萬,神經科及內科相加也超過4萬多人,其次是免疫風濕科、血液腫瘤科、眼科、小兒科等,另有近8千人選擇中醫就診。疹後椎心之痛 署長也曾經歷衛福部健保署長李伯璋年輕時就曾得過帶狀疱疹,他回憶當時30多歲,在桃園醫院如火如荼地學習腎臟移植,每天除了上刀還是上刀,忙得天昏地暗。但因同袍個個都是超人,比自己忙的大有人在,大家都不喊累。「我也沒有感覺自己特別累。」李伯璋說,只是某天覺得頭很痛,摸一摸頭以為是長痘痘,頭皮屑也掉得很多,不以為意,當成小事一件,直到痛到受不了請同學看,才知道得了帶狀疱疹。李伯璋確診後馬上停下手術,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連續治療好幾天,帶狀疱疹的症狀才被壓下來,漸漸痊癒。他也因此切身感受皮蛇上身之後,帶狀疱疹帶來的疼痛,真是「椎心的痛楚」。放寬用藥給付 減少神經痛機率接任健保署長後,李伯璋最常接到的反映便是,得了帶狀疱疹,用藥竟無法獲得健保給付。檢視當時給付條件,若病灶並非發生在頭頸部、生殖器周圍等部位,也非免疫功能不全、癌症、器官移植患者,必須自費使用抗病毒藥物。考量不少年輕人感染帶狀疱疹,希望用藥縮短病程、減輕疼痛,卻必須自費。經過健保共擬會討論決定,自107年12月起,帶狀疱疹患者使用抗病毒用藥「acyclovir」400毫克,不限定病灶部位,全面給付,當時估計約50萬人受惠。健保署統計,107年1到10月,給付acyclovir口服藥品人數3萬8600多人,108年同期已提升至18萬1200多人,人數提升近5倍。李伯璋說,帶狀疱疹最擔心的是出現神經痛的合併症,及早用藥也能有助避免神經痛等問題。出現紅疹、神經痛 提高警覺皮蛇好發於季節轉換時節,此時人體免疫力本來就會下降,一般流感可以透過戴口罩做基本的預防,但是帶狀疱疹病毒長期潛伏體內,待免疫力低落時,伺機復發。建議60歲以上民眾,在秋冬季節交替時,一定要注意身體健康,不要太勞累、定時運動、注意營養,增強免疫力,避免皮蛇纏身。若不幸碰上帶狀疱疹上門,要提高警覺,當皮膚出現紅疹以及神經痛,就得懷疑是帶狀疱疹,應盡速就醫,避免皮膚潰爛以及神經疼痛更加劇烈。致病原因水痘病毒未消失 潛藏神經節帶狀疱疹與水痘都是Varicella-Zoster Virus感染,小時候感染水痘,即使已痊癒,病毒潛伏體內神經,只要免疫力下降,病毒隨時都可能被活化,沿著神經生長,在皮膚上出現水痘疹,即為帶狀疱疹。患者在出現紅疹前五天到病灶結痂前,都具傳染力,因此尚未長過水痘的孩子,此時盡可能不要接觸患者。若已經長過水痘,則不會因此被傳染。
-
2020-01-18 科別.眼部
新時代視力殺手「黃斑部病變」一個表格快速自測
您聽過黃斑部病變嗎?讓我們先來做個小測試。這個自我檢測的表格是阿姆斯勒方格表(Amsler grid),請各位先找個照明良好的環境,把檢測表放在眼前30公分,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例如遮住左眼,由右眼盯著中心的黑點做測試。平常有戴著眼鏡的人,就請戴著眼鏡做測試。如果你看到的是筆直線條,每個角落都毫無缺損,恭喜你,現在這眼是正常的,請換另一眼再做一次測試。但若你看到的線條是波浪型曲線,看起來模糊,或有幾條線不清楚不見了,哇!這可能是「黃斑部病變」的徵兆。(請使用電腦螢幕。此方法不能取代正規的眼科檢測,請定期進行眼科檢查。)除了近視、老花、白內障等大家耳熟能詳的眼睛問題之外,現代人一定都還聽過另一個新時代視力殺手的名號–黃斑部病變。究竟黃斑部在哪裡?黃斑部病變會如何?醫師能如何治療,我們又該如何保養?讓我們繼續看下去。首先,我們來看看黃斑部的位置。視網膜是位於眼球後方內壁的感光組織,含有感光的神經細胞,而黃斑部則位在視網膜的中心,是視網膜中最敏感的感光區域。黃斑部能匯集光線,是視野最好,看得最清楚的地方,雖然大約只有一顆米粒大,但可以辨識物體的清晰度和顏色,產生精準的彩色視覺。而我們常常聽到的「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確實是六十歲以上長者罹患不可逆的失明之首要原因。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又分成兩個形式,「乾性」和「濕性」。乾性黃斑部病患人數占了所有黃斑部病變的近九成左右。所謂的「乾性黃斑部病變」是在黃斑部出現一些沉積物。黃斑部出現黃色沉積物的初期,沉積物不多且範圍不大時,不至於會影響視力,但當沉積物變多及變大後,患者看書時會覺得視力朦朧,字體模糊、變淡、變暗,甚至有點變形。更嚴重的話,黃斑部的感光細胞會萎縮、死亡,視野的中央出現盲點。多數乾性黃斑部病變患者不至於整個失明,但想要看什麼東西時,其中央變得很不清楚。至於「濕性黃斑部病變」為什麼會被稱為「濕性」呢?原來這時黃斑部下方的脈絡膜會長出不正常的新生血管,但新生的血管並不健全,會滲漏血液、液體進到視網膜,破壞黃斑部的感光細胞,而扭曲了視覺造成視力惡化,本來筆直的線條都變成了波浪狀。新生的血管與滲漏的血液後來會讓黃斑部形成疤痕組織,患者可能在幾周到幾個月內喪失視力。雖然多數人都是乾性的黃斑部病變,但乾性的黃斑部病變有機會演變成濕性的黃斑部病變,而引發永久性視力喪失。需要趕緊接受積極治療!年齡增長和基因遺傳,是濕性黃斑部病變的兩大高危險因子,然而我們依然可以調整生活型態,預防疾病發生。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有抽菸習慣的人,罹病機率是不抽菸民眾的2至5倍,若有抽菸習慣,趕緊戒菸愛護身體及眼睛健康吧!此外,建議平常可以多吃深綠色蔬菜、胡蘿蔔、水果,來保養眼睛,預防濕性黃斑部病變。除了調整生活型態及攝取有益眼睛的食物之外,醫師還有一些針對眼睛的治療策略能處理黃斑部病變。像是:眼球內注射抗血管新生藥物(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Anti-VEGF):將藥物以極細的針頭注射到眼球玻璃體。注射的藥物會與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結合,阻斷血管內皮生長因子,阻止血管新生。光凝固雷射療法(Laser Photocoagulation):用雷射光凝固滲漏的視網膜,避免血管新生。當然,提醒各位,預防勝於治療,隨著年紀增長,黃斑部更容易生病,平時還是要節約用眼時間,別太常當低頭族,總是近距離用眼喔!黃斑部病變剛開始進行的時候是悄然無聲的,隨著時間過去暗點逐漸擴大、變暗,患者對色彩的分辨力降低、改變。而且,當其中一眼睛發生濕性黃斑部病變,另一眼的罹患機率會大幅提升!因此我們最好規則地用阿姆斯勒方格表自我檢查,只要任何一隻眼睛看檢查表的狀況有異,就要趕緊到中大型醫院找眼科醫師做更詳盡的檢查與治療。及時治療不僅能夠減緩視力衰退的速度,甚至還有機會改善視力。早期發現黃斑部病變,才有挽救視力的機會。原文:看東西扭曲有暗影,可能造成視力損傷的黃斑部病變搜尋附近的診所:眼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20-01-11 養生.聰明飲食
油炸食物含糖飲料不只變胖 還會傷害視力
油炸食物及含糖飲料導致肥胖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等風險,但高脂肪食物還會影響視力健康。最近有研究指出,經常攝取不健康飲食的民眾,黃斑部病變的機率比起地中海飲食習慣的人高出三倍。南投醫院眼科主任何建賢說,黃斑部是視網膜中心處的感光區,當黃斑部病變或退化時,視野會出現扭曲、變形或視力下降等症狀,若沒有治療恐導致視力嚴重惡化。用眼過度、工作高度依賴光線、長時間暴露藍光和紫外線、高度近視等因素,都有可能促使黃斑部病變提早報到。美國一項研究針對約1300多人進行18年研究,所有參與者進行2次與飲食相關的調查,研究人員將食物分為29類,研究發現,黃斑部病變晚期患者,多半偏好西式飲食,高風險的食物包含紅肉、奶油、加工食品、脂肪類、高脂乳製品及油炸食品等,這項研究發表在「英國眼科學雜誌」。何建賢說,紅肉、奶油、加工食品、脂肪類、高脂乳製品及油炸食品等食物的攝取對於黃斑部病變的影響,尚待進一步釐清,但建議民眾平時應均衡飲食,可多攝取蔬果,禁菸,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少接觸3C產品,都是視力保健的好方法。南投醫院也引進眼球光學電腦斷層掃瞄儀,能夠提供視網膜黃斑部及青光眼視神經精密檢查,在診斷及治療上更加準確,可即早發現視網膜病變及視神經變化,以利即早治療。
-
2020-01-07 科別.眼部
太陽眼鏡只要沒壞就可以一直戴下去?專家:2年就該換了
眼睛防曬,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戴太陽眼鏡。但你也是一副太陽眼鏡戴好幾年嗎?專家提醒,其實太陽眼鏡也是有使用期限的,防曬塗料是會因為折舊的,一般而言大約2年就該換新了。戴眼鏡的人,大部份都知道要定期更換新的眼鏡,因為度數會改變。但太陽眼鏡,很多人都是一戴好幾年,通常是壞了或遺失了,才會換新的。其實太陽眼鏡也是有使用期限的!有別於一般的眼鏡,太陽眼鏡因有多一層抗UV的塗料,所以能阻絕紫外線照射。中原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招名威日前在其臉書《招名威教授 毒理威廉》PO文指出,即使你的太陽眼鏡保護得無微不致,鏡面一點刮傷都沒有,但鏡面上的這些防曬塗料也是會因為折舊、收納習慣,或是沾染到肌膚上的汗水、淚水、皮脂,過度清洗等,逐漸流失,這時太陽眼鏡就等於「過期」了。根據研究人員指出,一般來說,如果平均一天戴太陽眼鏡 2 小時,大約 2 年之後抗 UV 的能力開始就會衰退,就該準備換一副新的了。若每天戴的時間更長,更換的頻率就要愈高。應該也有很多人以為墨鏡就是太陽眼鏡,並且認為顏色愈深愈能抵擋強光?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主治醫師蔡景耀曾受《聯合報》訪問提醒大家,「墨鏡有可能只是顏色深、但並不具抵擋紫外線的功能,因此民眾選購時要留意,產品是否有經濟部標檢局認證的UV標章。」根據眼科醫師建議,選擇太陽眼鏡,要注意鏡片顏色及顏色深度:建議選擇灰、黑、棕、黃和墨綠色,避免選到藍色、深藍色鏡片。棕、灰色的含色深度分為15%、35%、50%、70%四種,深度最淺的15%適合室內配戴,35%、50%適合在烈日下配戴,70%適合電焊工程,不建議一般使用。
-
2020-01-06 科別.新陳代謝
糖尿病患者眼前霧霧沒處理 嚴重可能致失明
嘉義縣61歲謝姓男子患有糖尿病,日前雙眼視力變霧,但沒有及時處理,視力越來越差,後來幾乎看不見,生活起居需靠家人協助,經嘉義縣大林慈濟醫院眼科醫生王璟煜治療,發現謝男所患是糖尿病控制不佳造成眼睛玻璃體血管增生、破裂出血,藉由微創玻璃體切除手術後,才恢復視力。王璟煜說,玻璃體出血有4至5成與糖尿病有關,一般若是不嚴重,可能會有一點飛蚊症,但是等血塊越來越多時,會抱怨眼睛前有一層霧遮住,等到血塊越積越多,眼前就會一片黑,完全看不到,若是不治療,會有失明風險。王璟煜表示,謝姓男子就醫時,雙眼視力模糊,右眼只有手在前面晃才知道,連幾隻手指都看不太到,左邊視力只有0.03,來門診時幾乎都須由著太太推輪椅進診間,由於謝姓男子患有糖尿病,幫他安排散瞳檢查,發現兩邊的玻璃體出血。若患者只有單眼出血,會先服用止血藥物並追蹤1至2個月,看血塊會不會吸收,王璟煜說,因謝男雙眼已看不見,院方協助謝男進行微創玻璃體切除手術,將眼睛打三個洞,運用微創玻璃體切除方式,將裡面的血塊清除乾淨,術後不用縫合,隔天就可看見,謝姓男子在術後已逐漸恢復視力。他建議,民眾只要知道自己有糖尿病,不能等到視力變差才就醫,一年內一定要至眼科就診篩檢一次,但若是病情較嚴重,可能需縮短為三個月、甚至一個月回診一次,以預防嚴重的併發症出現。
-
2020-01-06 科別.眼部
用眼過度 眼疾成竹科在地病
竹科工程師用眼過度,隱藏著許多眼睛疾病的風險,不但乾眼症的比率高,就連年紀大老化之後才可能出現的黃斑部病變也都提早來到。陳姓工程師在竹科工作10年,他形容一進入公司,就像進到「網咖」上班,大家都低頭猛盯螢幕,休息時,就是前往會議室,然後再抬頭看投影螢幕討論工作,他感嘆為了工作所需,必須長時間緊盯螢幕,常會覺得「眼過勞」。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觀察到有不少工程師用眼過度,造成眼病變成為「竹科在地病」,陳瑩山表示,工程師長期使用電腦、3C產品,加上下班晚、工作累,回到家後常選擇看電視、滑手機、平板等不用耗費太多體力的休閒活動,「其實他們都知道自己眼睛不健康」。他指出,來看診的工程師,10個中就有9個有眼睛「竹科在地病」,如「乾眼症」特多、「飛蚊症」、「老花」的感覺提早、「白內障」年輕化及「黃斑部病變」等。曾有一名病患就診時面露驚恐說「一隻眼睛突然看不到」,細問之後才得知,原來因工作需要長期用單眼看顯微鏡、檢查光碟片,這些工作用眼過度且依賴光照,很容易造成黃斑部傷害。而大多是中老年人才有的乾眼症,工程師因常緊盯螢幕而忘了眨眼,一分鐘眨眼不到五次,特別容易引發乾眼症。「減少使用3C時間」是保護眼睛的根本辦法,陳瑩山建議最好每用半小時就休息5至10分鐘,且下班後就不要再頻繁使用3C,也可利用簡單的熱敷加速眼周血液循環,舒緩眼周肌肉,減緩疲勞與不適。
-
2019-12-27 科別.眼部
久盯螢幕眼睛痠 眼科醫:3個常見舒緩行為其實很NG
科技數位的進步改變了現代人的生活方式,許多人每天在工作中使用電腦作業,下班睡前更離不開手機追劇玩遊戲,長時間將焦點集中在近距離的物體上,便容易產生不適症狀,而這些都是過度使用的現象。當發生不適時,多數人會傾向採取一些自認為保健的方式,像是按摩、使用外用藥水或觀看綠色物體等,但這些方式真的有用嗎?中華民國專科學會理事王孟祺醫師指出,僅管不少人都會隨身攜帶或長期仰賴外用藥水來舒緩不適感,但若在不瞭解成份的情況下使用,除了可能過敏,長期使用含有類固醇成份反可能導致問題加深,最好還是諮詢專業醫師,以採取最恰當的事後補救方式。除了濫用外用藥水,王孟祺更進一步點出日常中最普遍的NG行為與觀念,如上班族們桌上總會擺放綠色植物,認為只要多看綠色物體就有助於舒緩放鬆。其實,不管是不是綠色的,重要的是望遠,才能真的放鬆;因此,若能到戶外望遠會更好,而日常則建議每半小時站起來做一些伸展及放鬆,對健康更佳。此外,適度的按摩的確可以幫助放鬆緊繃的肌肉,但臨床上看到有些患者會使用肩頸按摩棒去震動按摩,若不慎按壓錯誤的位置與力道,反而易導致傷害。除了充足的休息與睡眠,也可以使用40-45度的溫水進行5-10分鐘的熱敷,亦有放鬆的效果。雖然感到不適時,多數時候只要好好休息就可復原,但王孟祺強調,不當的保健方式反而易延誤問題,舒緩不成反導致更大的傷害,採取對的保健方法才是根本之道;除了充足的休息與睡眠,亦可適度地補充有助於緩解不適的關鍵營養素,包括葉黃素、玉米黃素、蝦紅素、花青素等。延伸閱讀: 從上車滑到下車 晃動、光源不足讓眼睛更快壞 狂盯3C眼睛乾! 不用人工淚液,日常8習慣也能幫眼睛保溼 
-
2019-12-23 科別.眼部
吃太補了!20歲女生視力模糊出血 眼角找到鐵結晶
24歲的上班族李小姐從小就嗜吃藥膳,天氣一轉涼,幾乎天天都喝當歸羊肉湯、吃麻油雞和麻油腰子,不只買藥材在家燉補,連外食也必點,有時從中餐、晚餐吃到消夜,一天三餐也不厭倦;最近她覺得左眼視力模糊,就醫赫然發現竟是眼內緩慢出血肇禍,且血塊還形成結晶體,懷疑是「吃太補」造成。收治病患的大仁科技大學藥學暨健康學院副教授、眼科主治醫師洪啟庭表示,患者有100度輕度近視,眼球各部位檢查均正常,但左眼矯正視力後仍只有0.4,且眼壓偏高,達28mmHg(毫米汞柱)後以裂隙燈觀察,發現左眼眼角有多處明顯血塊、角膜下的前房出血,雖口服止血藥並使用降眼壓藥水,2周後仍持續有血塊及結晶體產生。洪啟庭說,為避免傷及患者視力,他趕緊進行手術將血塊取出,該血塊及發亮結晶體經生物染色檢驗,確定是鐵質沉積造成,所幸患者術後隔天除角膜些許水腫,前房已沒有出血,眼壓也降到20mmHg以下;術後一星期,矯正視力已回到1.0。「藥膳味道真的很香!」李小姐受訪時表示,因為藥膳美味無法擋,自己連夏天都常吃當歸排骨、羊肉和豬腳,冬天到了更嗜吃麻油雞、麻油麵線和麻油腰子,從醫師得知眼睛視力模糊及不適感是出血引發,還可能是吃補造成,「當下真的有嚇到」,眼睛術後她視力恢復,已不敢再多吃補。洪啟庭說,經常被用作藥膳食材的當歸,可去除腥味,增加肉的香氣,並有活血止痛作用,但過量食用,會有嗜睡、口乾、煩躁流鼻血、月經量多,甚至血壓下降等;至於冬天進補最常用的「麻油」,加上薑、酒等熱性食材烹調,雖可促進血液循環,但吃多了反容易上火。洪啟庭表示,病患疑因吃補過量引發眼出血的情況,尤其還在眼球上造成鐵質結晶沉積,查遍全世界文獻都沒有類似案例,可說相當罕見。不過冬天冷氣團一報到,各家羊肉爐、薑母鴨或燒酒雞就生意強強滾,建議平常人一天喝藥膳湯的總量,最好不要喝過4碗,有三高病史、痛風及腎臟病患,更須謹慎食用。
-
2019-12-21 科別.眼部
學童點散瞳劑近視增加100度 醫師提醒要注意這三點
南投縣張姓國小四年級學童點散瞳劑一年多,但一年來近視仍加深,家長著急平常沒讓孩子看電視、玩手機,為何近視仍持續加深。南投基督教醫院眼科醫師楊舒雲說,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是近視度數增加的重要因素,除了點散瞳劑,還得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才能避免度數加深。楊舒雲說, 一般眼科醫師控制近視的方法,開始會給近視的小朋友低濃度長效的散瞳劑(阿托平),再根據孩子狀況調整濃度,阿托平是目前唯一證實具有控制近視療效的眼藥水。不過,如果點散瞳劑超過一年,近視仍增加100度以上,可能是生活習慣造成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才會導致度數增加。她建議家長注意3個習慣,1、近距離的用眼活動,建議不超過30分鐘,每30分鐘的近距離用眼就必須休息5分鐘看遠方,將讓睫狀肌放鬆。2. 叮嚀孩子每節下課都要離開教室,就算在走廊活動也有控制近視的效果,目標是每日戶外運動兩個小時。3. 很多家長不喜歡讓小孩戴眼鏡,覺得只要一戴上眼鏡後度數就會越來越深,這個觀念是錯的,只要近視度數達到100到150以上,建議配戴足度眼鏡,因為沒戴眼鏡反而讓小孩更加近距離用眼,且會用歪頭、瞇眼等方式試圖看清楚遠方目標,對改善近視十分不利。而點散瞳劑治療的學童,在戶外活動時須做好適當的防曬,如戴帽子、變色眼鏡或太陽眼鏡,避免散瞳劑造成的畏光及不適,也能避免黃斑部接觸過多的藍光。另外建議一般民眾外出活動,也都應注意眼睛的防曬。許多家長擔心點散瞳劑會有副作用,但大型研究證實低濃度的阿托平並不會增加眼壓,且醫師在門診會針對持續點用散瞳劑的小朋友安排做眼壓檢測,家長不用過度擔心造成青光眼的問題。如果在有點散瞳劑的狀況下,一年還是增加100度以上,建議讓孩子配戴角膜塑型片來控制近視,角膜塑型片經由特殊的弧度設計,採用最高透氧材質之硬式隱形眼鏡,於夜間睡眠時配戴6至10小時,早上起床取下後可不需戴眼鏡,一般而言近視在500度以下矯正效果較佳,可達到一整天不戴眼鏡的目標,角膜塑型片除了可以讓小孩在白天不用戴眼鏡以外,最重要的是它對於近視控制的效果,目前研究顯示結合低濃度阿托平和角膜塑型片能夠最有效的控制近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