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8 科別.眼部
搜尋
眼科
共找到
609
筆 文章
-
-
2019-12-18 科別.眼部
小孩常歪頭斜眼? 別錯過黃金診療期
「醫師,別人都說我小孩有鬥雞眼(或脫窗),該怎麼辦?」這是兒童眼科門診常聽到的疑問,也是常見的兒童眼睛問題。學齡前兒童 2%有斜視一般人的雙眼視軸是正而平行的,當我們看一個物體,物體的影像就會分別落在兩眼視網膜黃斑部中心凹上,再經由大腦的融像能力,使兩眼所見的影像合而為一。倘若兩眼的協調發生問題,使兩眼相對位置不正,就是斜視,3到6歲的學齡前兒童約有2%患有斜視。斜視的種類依照偏斜的方向分為內斜視(俗稱鬥雞眼)、外斜視(俗稱脫窗)及上下斜視(常合併頭部歪斜),前兩類較為常見。孩童的內斜視常見的有先天性內斜視和遠視眼引起的內斜視。弱視未矯治 恐無法挽回先天性內斜視角度較大,較易造成弱視,需要盡早進行眼肌手術矯正。遠視眼引起的調節性內斜視,治療原則是先配戴適當度數的眼鏡矯正遠視眼,若配戴眼鏡後殘餘內斜視角度仍大,依然有可能需要手術矯正。至於外斜視,有很高的比例是間歇性交替外斜視,較不會影響視力;但是斜視的角度和頻率都有可能變化,需要定期追蹤觀察。斜視除了有外觀上的問題外,還須注意是否有弱視存在,斜視性弱視因為牽扯到視覺抑制的機轉,若沒有及早發覺進行矯治,一旦錯過關鍵期,造成的影響將可能無法挽回,因此必須積極治療。3歲檢查視力 利及早治療家長若觀察到家中孩童有歪頭斜眼的狀況或懷疑有斜視,建議盡早帶孩童至兒童眼科進行檢查,當孩童年齡達到3歲時,建議做視力檢查和立體感的篩檢。若測量結果視力未達到0.6以上且立體感檢測有問題,需由眼科醫師評估和追蹤,確認是否有斜弱視等狀況影響雙眼視覺。若有因斜視造成的弱視,無論是否需要手術矯正或在手術前後,都必須依靠遮蓋療法,讓弱視眼的視覺可以發育,這部分也需家長多留心配合治療。此外,也有不少嬰幼兒從外觀上看起來像有鬥雞眼,但大部分其實是鼻梁尚未挺起,鼻子兩側眼皮比較寬,導致內側眼白被遮住,就會看起來像內斜視,但可能只是假性內斜視。因此,家長如懷疑家中幼兒斜視,建議到小兒眼科門診,請醫師仔細檢查確定病因,以免錯過早期診斷矯治的時機。
-
2019-12-17 養生.保健食品瘋
補充葉黃素,保健品這樣吃最好吸收、天然的就吃這8種蔬果
現代人3C不離手,用眼過度,想保養眼睛,許多人會吃葉黃素保健品,但有些人不喜歡吃保健產品,難道吃天然食物不夠嗎?食藥署其實就建議了甘藍、菠菜、奇異果等8項蔬果,多吃這些蔬果就等於吃葉黃素。很多人都有在吃葉黃素保健品,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的「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膠囊、錠狀食品每日補充葉黃素不應超過30毫克。30毫克是最大的使用上限劑量。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一般眼科科主任呂大文曾受《聯合報》訪問指出,如果還沒有黃斑部病變的民眾,每天攝取葉黃素含量僅需6到12毫克,有黃斑部病變者才需要到一天30毫克。呂大文更進一步說明,葉黃素屬於油溶性物質,軟膠囊型式的人體比較好吸收,會比吃錠劑來得好;而最好的方式是在吃一些油脂類食物後再吃葉黃素,更能幫助吸收。如果想從食物中攝取葉黃素,根據食藥署第741期《藥物食品安全週報》建議,可以從甘藍、菠菜、綠花椰菜、胡蘿蔔、南瓜、奇異果、葡萄、柳橙等,這8種蔬果是葉黃素含量較豐富的天然食物。此外還是要再提醒,不管你是吃保健食品或天然食物保養眼睛,最重要的還是要控制使用3C產品時的姿勢和時間,日常作息也應規律,尤其注意不要熬夜,不然吃再多保健品也是沒用的!
-
2019-12-16 科別.眼部
一旦近視無法回復 但醫師建議這個舉動延緩度數加深
「眼睛是靈魂之窗」,但衛福部國健署2017年針對兒童和青少年進行視力監測調查,卻發現幼兒園大班近視盛行率達9%,小一學童迅速攀升到19.8%,小二倍數成長到近四成,小六時更高達七成。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近視防治中心主任吳佩昌表示,一旦近視就不可逆,且高度近視有失明的風險,而多從事戶外活動和減少近距離用眼,是減緩近視加深的最好方法。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今天舉辦學術研討會,針對「近視防治」進行醫師訓練課程,邀請吳佩昌發表「WHO近視與高度近視之衝擊報告」,報告中指出,50度就算近視,500度就算高度近視且可能併發青光眼、白內障、黃斑部出血或退化,而有失明風險。吳佩昌表示,近視是眼軸拉長、變形,不可逆的疾病,且兒童、青少年一旦近視,度數增加很快。根據研究,國小、國中生每年近視增加100度,高中生每年增加50度,因此事先的預防以及延緩近視加深是防治近視的重點。台灣從1999年推行「學童視力保健五年計畫」後,學童視力不良率仍節節高昇,後根據文獻發現戶外活動為近視保護因子,因而推行「天天120」的活動,讓學童每天有120分鐘的時間進行活動。學童視力不良率也從2010年達到50%的最高峰後開始反轉,2018年降至44.8%。吳佩昌表示,重點是「戶外」活動,曾有研究若是從事「室內」活動,預防近視並無顯著的效果。且根據澳洲和新加坡的比較研究,澳洲學童一周從事戶外活動14小時,新加坡則為每周3小時;澳洲學童近視盛行率為3%,新加坡則為30%。另外,吳佩昌團隊也曾針對國內的近視介入教育計畫,發現每天增加80分鐘戶外時間,減少近視新發生比率達50%以上。吳佩昌表示,預防近視除了減少近距離用眼的危險因子,也要增加「戶外活動」的保護因子,因此他也倡議將「下課教室淨空」變成政策,以達到延緩學童近視的成效。
-
2019-12-13 科別.眼部
40歲鎖匠直視LED燈照成高度白內障 新技術助他重見光明
40歲的李先生是一名鎖匠,因此需長時間單眼直視LED強光,某日察覺眼前出現霧茫茫一片,前往診所檢查確診為白內障,但由於水晶體中央混濁程度太高,前使用傳統光學式檢查設備無法量測到準確的度數,還好搭配最新即時術中測量科技,才得以恢復裸視1.0,順利回到工作崗位。50歲的陳先生為了找回年輕視力,三年前接受雷射近視手術,成功擺脫戴了數十載的沉重眼鏡,但過了幾年,發現自己看電腦螢幕越來越霧茫茫,確診白內障。所幸也透過術中即時測量科技,視力恢復1.0讓他直呼「重回裸視的感覺真好。」白內障是全世界最主要的失明原因,據健保署統計,白內障手術一年近20萬例,彰化秀傳醫院副院長暨眼科主治醫生林浤裕指出,雖白內障最常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但近年3C產品盛行,白內障患者年紀也逐漸下降。千萬別等到眼睛真的嚴重惡化再開刀,惡化會引起青光眼甚至失明。林浤裕說,過去白內障手術測量精準測不易,許多患者自掏腰包選自費人工水晶體仍無法擺脫「霧煞煞」,術後還需戴眼鏡,隨醫療進步,目前可搭配術中即時測量新科技,拿掉混濁白內障後,進行測量植準確入人工水晶體,大幅改善受術後視力清晰度。常聽人說換人工水晶體需要等白內障「熟」一點比較好,但林浤裕提醒,這樣的說法已過時,現今白內障手術以「超音波乳化術」成為主流,利用超音波將「核」震碎、吸出,水晶體太硬,就須加大超音波能量,恐造成角膜內皮層損傷,絕不建議「過熟」才做手術。白內障手術的最佳時機並非人人相同,醫師通常要評估年紀、生活狀態和職業,林浤裕建議,「影響到日常生活」如上下樓梯、騎車看不清就要考慮動手術,強調每個人應視情況與醫師討論,找出最佳的治療時機。台灣白內障及屈光手術學會理事林鴻源提醒,長時間、近距離使用3C產品可能造成視網膜跟黃斑部病變,防藍光保護設備有限,市面上只能抗25%藍光,減少使用時間才是不二法門,建議每半小時近距離使用眼睛就應休息5分鐘。
-
2019-12-12 科別.眼部
過敏讓眼睛發癢卻不能揉?別忍了!2動作也能緩解
一名國二的張姓學生,患有嚴重異位性皮膚炎及過敏性結膜炎,原本雙眼矯正視力正常,但長期使用含類固醇藥物,讓他年紀輕輕已罹患白內障;又因眼睛癢,經常用力揉眼睛,竟導致右眼視網膜剝離。所幸手術治療後,搭配眼用免疫抑制乳劑點眼治療,目前恢復良好。醫師也提醒,家中如有過敏兒,家長應叮囑避免過度揉眼,如用藥或冰敷後仍不適,務必儘速就醫。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眼科醫學中心副主任林純如表示,現在的節氣正是過敏好發期,以張同學為例,其左右眼矯正視力原本分別為0.8與1.0,但因長期使用含類固醇藥物治療異位性皮膚炎,使得類固醇導致早發性白內障,雙眼視力驟降至0.1左右;加上常因眼睛發癢難耐,常忍不住用力揉眼睛,經常反映上課看不到黑板,在家長陪同下前來看診,白內障術前散瞳詳細視網膜檢查,赫然發現右眼視網膜竟已經剝離。然而,在同時治療白內障與視網膜剝離的手術過程中,發現張同學的右眼視網膜裂孔大於90度,已呈巨大裂孔性視網膜剝離,所幸術後網膜復位良好。雖然左眼也有白內障情形,但還未併發視網膜剝離,為避免狀況惡化,也特別提醒張同學不可太用力揉眼睛,畢竟眼睛是纖細精巧的器官,必須細心呵護。林純如指出,類固醇雖然是異位性皮膚炎的標準治療藥物,但對於體質特殊的患者來說,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容易造成早發性白內障、青光眼等,往往令醫病相當兩難。但是類固醇並非不好的藥物,對於類固醇有不良反應的患者,目前也可透過經衛生署核准的眼用免疫抑制乳劑治療,一天點四次,能有效減緩局部免疫反應,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家中有過敏體質孩童的家長,林純如特別提醒,家長應叮囑避免過度揉眼,如用藥或冰敷後仍不適,務必儘速就醫;因孩子容易揉眼睛,當力道抓不準過於用力,可能導致視網膜剝離。延伸閱讀: 滴眼藥水舒緩眼睛乾澀 忽略4件事不但浪費又沒效 想護眼狂吃保健品? 做好3件事比較實際
-
2019-12-11 新聞.健康知識+
居住環境PM2.5濃度高 研究指罹患眼睛疾病風險增6%
最近1項新的研究發現,空氣汙染可能會增加罹患青光眼的風險,研究刊登在《眼科與視覺科學調查期刊》(Journal 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 Visual Science)。英國倫敦大學眼科醫學院、倫敦Moorfields眼科醫院的博士Paul Foster表示,研究人員分析了全英國11.1萬餘人,在2006年至2010年間曾接受眼科檢查的數據。從研究中發現,青光眼是不可逆的失明主因,而居住在懸浮微粒較多或PM2.5濃度較高地區的人,得到青光眼的風險至少高出6%。Paul Foster博士在UCL新聞稿中提到,雖然還不能確定兩者間是否有因果關係,但我們希望透過持續研究,以確定空氣汙染是否會引起青光眼,並找出對應的預防措施,幫助人們減少暴露於空汙環境中,降低對健康的危害。Paul Foster博士解釋,青光眼大多數是不可控的因素,例如:年紀較大或是遺傳等。但這次的研究結果,可以確定青光眼的第2類型危險因子,且可能透過生活方式、治療或是政策改變而得到改善的。倫敦大學眼科醫學院和Moorfields眼科醫院博士Sharon Chua說明,空氣汙染可能造成身體發炎反應,導致血管收縮而引發青光眼,這與空汙導致心臟病風險增加的機轉有關。另1種可能性則是,懸浮微粒可能具有毒性,會直接傷害神經系統並導致發炎。★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19-12-11 科別.眼部
看電視一定會近視嗎?醫曝兩大關鍵主因
玩積木、看書寫字、背棋譜,竟也會造成高度近視!一名小男童從小愛下圍棋,長時間近距用眼,讓他小小年紀就近視5、600度,幸好經由診治才控制度數。知名眼科診所王孟祺院長表示,許多家長總會有錯誤迷思,以為只要不看電視就能避免近視;事實上,造成近視的兩個主要因素,就是「長期間」及「近距離」用眼所造成。學童寫字需留意 姿勢不正確反而會近視王孟祺表示,幼兒視力發育的黃金期在6歲以前,一直到國中畢業這段期間,學童近視度數容易快速增加,尤其是在寫字時,更要留意。例如小學生常需寫國文作業,拿筆的手容易遮到筆尖,當每個字都需練習,姿勢又不正確,常會頭偏一邊斜斜的看,會讓距離變得特別近。臨床上也發現,右撇子寫字姿勢如果歪一邊,左邊近視都會比右邊深造成視差,就是因為寫字姿勢錯誤,家長如果沒有即時注意,小朋友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姿勢、光線等因素,都易引發近視。適當距離勿用眼過度 確保幼童靈魂之窗看電視是否一定會造成近視?王孟祺指出,假如小朋友保持一定的距離,乖乖坐著看不隨便亂躺、姿勢正確,至少保持2.5至3公尺的距離,每看30分鐘就要休息10分鐘,而且注意光線需充足。如果都能夠依照這樣的原則,未必需要完全限制孩子不看電視。另外他也建議,如果是看書、玩玩具,最好也能保持40~50公分的距離,才能避免過度用眼。戶外活動達2小時 有效預防近視方法王孟祺說,目前研究上,大家公認最簡單預防近視的方法,就是多做戶外活動。因為戶外有很多充足的光線,對視力發育也很重要,建議小朋友每天戶外活動能達到2小時。不過,在台灣較難執行,因為多數小孩課業壓力大;比較簡單的方式,就是每天5次的下課時間,每次十分鐘前往操場活動,加起來就50分鐘,上學途中,在戶外走路的時間,可能也有10~20分,這樣累積下來,就可以比較接近預估的時間。
-
2019-12-09 科別.眼部
竹科人用眼過度 醫師開護眼菜單
竹科工程師有高學歷、高收入的特質,但因工作關係長期使用電腦、3C產品,過度使用眼睛,眼睛特別容易出問題,為保護眼睛,竹科不少公司會幫員工定期視力檢查,眼科醫師陳瑩山建議「內服兼外用」,使用抗藍光產品及葉黃素、蝦紅、DHA及花青素的營養補充。針對員工視力保健,工研院醫務室從今年6月到年底提供「免費自助眼底檢查活動」,每周四下午1點半至4點半提供服務,需先進行線上預約,員工反應熱烈,訊息才釋出馬上就已報名額滿,工研院也將評估是否明年繼續舉辦,也提醒員工若檢查出眼部有不正常的情形,還是要就醫做更詳細的檢查。友達光電則除了每年體檢時,讓員工填寫視力疲勞問卷調查,也在全台各廠區舉辦巡迴視力檢查活動,邀請員工進行驗光、眼壓、辨色力等檢查,尤其是對於長期在暗室環境工作的精密作業員工,更會特別注意,定期舉辦護眼講座。陳瑩山表示,想護眼需「內服兼外用」,「外用」就是使用抗藍光產品,如配戴抗藍光眼鏡、藍光保護貼等;使用熱敷眼罩可讓淚腺不易阻塞、增加局部血流;人工淚液可讓眼睛補充水分,緩解乾眼症。「內服」則是從飲食著手,葉黃素能保護黃斑部,使影像清晰,蛋黃是目前已知葉黃素吸收率最高的食物,也可多吃深綠色蔬菜及黃色水果;蝦紅素能放鬆睫狀肌、增加調節力,主要食物來源包括蝦、蟹、鮭魚等。DHA能保護視網膜神經節細胞,可多吃鮪魚、鯖魚、秋刀魚等;花青素則可提升視覺的敏銳度,可攝取蔓越莓、蘋果、藍莓等深色莓果。醫師也提醒,除了均衡飲食,適當休息才是保護眼睛的根本之道。
共
2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