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6 焦點.健康你我他
搜尋
癱瘓
共找到
335
筆 文章
-
-
2024-10-23 癌症.癌友故事
別漠視心理腫瘤 家人互動是抗癌關鍵
「醫師,我老婆生病,我已當了10幾年和尚!」「我不敢和太太說太多我生病的事,她容易緊張、憂鬱,怕她擔心。」這些都是發生在癌症家庭中的病患、家屬心聲,凸顯出家屬背負的壓力不比患者少。專家提醒,當家中有親人罹患癌症,除了專注抗癌,身心的支持也是重要關鍵,若缺乏身心支持,身心能量的耗損就會加劇,全家生活可能因此癱瘓。病患與家屬 身心壓力大在財團法人亞太腫瘤學交流基金會、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日前攜手舉辦的「促心常談,愛心無距」癌友家庭交流工作坊中,醫師等專家,以及參與的血癌、淋巴癌病友、家屬,談到罹癌過程及照顧陪伴上的壓力,皆百感交集。財團法人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董事長、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資深主治醫師方俊凱分析,癌症家庭易面臨心理、經濟壓力,以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或淋巴癌為例,靠抽血等檢查,很快就能知道結果,常讓癌友家庭的身心壓力在短時間劇烈起伏。在家治療 身心陷空窗「不要抗癌成功,心卻面臨癱瘓。」方俊凱表示,癌症病患在醫院接受治療之時,多數可獲醫療團隊、癌症心理師等支持,但療程結束返家後,在家用藥期間,病患、家屬的身心支持易陷入「空窗期」,此時病患、家屬在家中的身心狀況,以及擁有「好好生活」的能力,更須留意。方俊凱呼籲,當病患、家屬陷入身心困境,尤其是涉及安寧、精神健康等問題,千萬不要害怕與醫師諮詢、交流。無論是政策層面或醫療端,皆建議在這段空窗期提供更多資源,例如可考慮將這段期間的心理諮詢納入健保,為癌症病患、家屬提供更多支持。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副秘書長、台大癌症醫院血液腫瘤部主治醫師劉家豪指出,根據觀察,不少罹癌病患的家屬往往被迫扮演「模範家屬」角色,特別是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等病患,病程可能長達10多年,而這段時間的慢性壓力,常讓有些家屬連和朋友用餐、出門旅遊都充滿罪惡感,十分辛苦。因此自我適時的放鬆是很重要的,有健康的心理才能當病患的好戰友。不強迫樂觀 要互表心意方俊凱也提醒,在抗癌過程中,不少癌症病患的家庭生活因完全以癌症為中心,反而忘記如何「好好過生活」,建議家庭成員可在新的生活形態中繼續互動,不要害怕放鬆,也盡量不要強迫對方樂觀。劉家豪也建議,當家人看到對方的辛苦、寂寞,可以用一個擁抱、一句感謝表達心意,讓互相支持的力量更強大、穩健。愛不要怕說出口,不管是病患對家屬,或家屬對病患都是一樣。這次工作坊活動的合作夥伴全球腫瘤治療創新公司BeiGene(百濟神州)總經理陳益雅則分享,她曾是癌症病患照護者,對於這段時間的心情起伏「感同身受」。希望透過這次工作坊活動,讓癌症病患和家屬獲得更多支持,並讓他們的身心需求受到應有的重視。
-
2024-10-18 醫聲.Podcast
🎧|潛水風潮夯!4族群風險高,醫師提醒6大注意事項
台灣四面環海,越來越多國人熱愛潛水,但醫師提醒,心血管疾病、感冒等患者不適合潛水,潛水者也要小心發生潛水夫病,一旦出現關節痛、皮膚癢等症狀,就要立刻送醫,進行高壓氧治療,切記不可再次下潛,出國潛水回台更要注意一件事,避免加重病情。🎧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曾有位年輕人第一次到東北角龍洞潛水,被教練發現氣喘發作,導致浮出水面的姿勢詭異、意識模糊,送醫過程中雖恢復清醒,但雙眼失明且出現氣胸,隨後被診斷出罹患潛水夫病,氣泡阻塞支配眼球的血管,經引流與高壓氧治療後,病情轉為穩定,視力恢復。醫師坦言,若救治時間再晚點,恐留下永久後遺症。哪些人不適合潛水?台灣潛水風氣旺盛,以自由潛水為例,據統計,台灣目前約有8至10萬名自由潛水人口,人數持續成長中,預估產值上看每年20億元,但中華民國高壓暨海底醫學會理事長、三軍總醫院行政副院長彭忠衎表示,自由潛水及水肺潛水牽涉壓力變化,會對人體造成影響,尤其自由潛水單憑正常呼吸和屏息,十分考驗技術,屬於一種極限運動,並非所有人都適合潛水。他建議,民眾潛水前,可先至潛水或高壓氧等相關門診評估身體狀況,如有以下疾病或狀況就不適合潛水:1.耳鼻喉(呼吸道)相關疾病:氣喘、鼻竇炎、感冒、中耳炎、耳膜破損、慢性組塞性肺病等。2.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冠心病、心律不整等。3.心理疾病:精神官能症、幽閉恐懼症、憂鬱症等。4.其他:補牙、癲癇、手術恢復期等。潛水應保持心情平穩 上升慢可避免潛水夫病健康人下水後也不容大意,彭忠衎說,心情保持平穩很重要,若情緒過於高昂激動,將加快心跳,提高攝氧量及氣瓶消耗速度,反而讓潛水者緊張、產生心理壓力,造成惡性循環;此外,俗稱潛水夫病的減壓病是最常見的潛水意外事故,嚴重者可能死亡。當外界壓力增加,會增加氣體在身體組織的溶解率,若快速減壓上升,氣體短時間內快速解離出來,來不及排出體內,將堆積於組織間隙,直接傷害細胞,或阻礙血液循環造成缺血和缺氧,出現關節酸痛、皮膚搔癢及紅疹、頭痛頭暈、倦怠等症狀,甚至視力模糊、肢體癱瘓、呼吸困難、胸悶、胸痛、休克、死亡。彭忠衎分享,曾有位花蓮民眾潛水抓魚時,未注意減壓上升速度,結果罹患潛水夫病,轉送三軍總醫院過程中,陸續發生呼吸困難、呼吸衰竭、血壓下降、昏迷、無法小便、皮膚有斑點,幸好經插管、洗腎及5小時高壓氧治療後,民眾第二天清醒,「治療再拖一點就保不住命。」有些潛水病患欲透過再次下潛、上升,自行調整體內氣泡排出,或打止痛針或類固醇,減緩關節疼痛,但彭忠衎表示,這些方法治標不治本,且後者可能造成關節永久傷害,加重病情,呼籲患者一有相關症狀,應立刻循正確減壓流程就醫,進行高壓氧治療。高壓氧也可治療糖尿病足、嚴重貧血?源自醫治海軍潛水夫病的高壓氧治療,除了透過給予1.4至3.0個大氣壓的純氧,壓縮身體溢出的氣泡,使其重新溶回於組織內,再逐漸減壓,減輕患者症狀,也能提供組織足夠的氧氣,解決缺氧及水腫,改善血液循環,並有助於消炎、殺菌、消腫、傷口復原,因此適應症包含糖尿病足、創傷、眼中風、嚴重貧血等,「但僅是輔助治療,還是要接受前面該做的治療。」潛水6大注意事項若民眾要避免發生潛水夫病在內的意外,彭忠衎提醒:1.潛水前應由醫師評估身體狀況,確認疾病與病史。2.選擇合格且專業的教練、設備與訓練。3.選擇安全的水域。4.應有潛伴隨行,不可單獨一人潛水。5.不可長時間潛水,或短時間內潛水數次,須有足夠的休息時間。6.出國潛水者24小時後才能搭機,避免升空減壓,增加潛水夫病罹患風險。彭忠衎小檔案現職:中華民國高壓暨海底醫學會理事長三軍總醫院行政副院長三軍總醫院高壓氧治療中心主治醫師三軍總醫院睡眠中心主治醫師經歷:三軍總醫院內科部主任三軍總醫院胸腔內科主任軍醫局醫計處副處長學歷:美國杜克大學博士後研究國防醫學院醫學科學研究所博士國防醫學院醫學士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周佩怡音訊剪輯:陳函腳本撰寫:周佩怡音訊錄製:張羽萱特別感謝:中華民國高壓暨海底醫學會
-
2024-10-04 活動.活動最前線
毛孩回家路 每一段相遇都是奇蹟
查理曾是鏈養犬,從出生起就被鏈在戶外,在一小片鐵皮下綁著,無法遮風蔽雨,日曬雨淋。查理被救援前的遭遇,是由鄰居阿姨口中,以及查理在溝通時自己講述,所拼湊出來的。「我不是每天有飯吃,有時候有得吃,有時候要等好久才有飯吃。」他吃的東西幾乎都是腐壞的,喝的水也非常髒,幾乎沒有更換過,有時無水可喝。他的前飼主是像阿公的老男人,用短鏈綁他,有時會兇他,拉著鏈子把他吊起來,查理還記得那種「快不能呼吸的感覺」。短鏈讓他只能站著,無法好好趴下,鏈子太短,他只能踩在自己的屎尿上。「他嫌我不是個好狗狗,不會顧家,不會叫,所以要我顧家,不給我休息。」短鏈的原因是要查理不能趴下。查理後來怎麼脫離那個地獄,奇蹟似的過程收錄在《53個命中注定相愛的旅程》。這本書是查理媽媽領養查理後,和關心查理的狗友們交流,並採訪毛孩和家長的故事,集結了53段毛孩回家的感人旅程。其中有被前飼主摔下樓導致癱瘓的科基,歷經三任主人,差點要被安樂,後來被人美心善的媽媽領養;雙眼被人為戳瞎又丟棄在野外的盲狗雷格西,如何遇上命定的媽媽;養了7年被棄養到收容所,又在收容所待了7年,高齡14歲的阿嬤毛孩,被領養到好家庭,有了帥氣的新名字Seven......另外還有藝人傅孟柏、蔡凡熙和狗狗毛孩的故事,以及陳妤和喵星寶貝一起可可愛愛生活的紀錄。對於養毛孩過程碰到問題的家長,書裡也收錄了獸醫師、動物訓練師、寵物溝通師提供的專業見解。書中每一段旅程,充滿了毛孩和主人間有笑有淚的動人風景。有毛孩的人,讀完這本書,你會衝去給你的寶貝一個大大的擁抱;準備養毛孩的人,這些故事會成為你和未來寶貝相處的養分;沒有計畫養毛孩的人,推薦你來感受一下孩子最純真無私的愛。無論你是哪種人,這些旅程都會讓你更懂得如何好好付出你的愛,期望透過書中的故事,讓台灣的籠鏈犬、浪浪、棄養和虐養,終會有消逝的一天。《53個命中注定相愛的旅程》公益募資專案於2024年10月1日在挖貝WaBay群眾集資平台正式上線,聯合報元氣網的讀者有專屬的九折優惠碼udn53→網址https://reurl.cc/6dYlnZ
-
2024-09-29 失智.像極了失智
戒菸、控制三高!相較退化性失智症 血管性失智能從病因預防
台灣人口快速老化,失智症人口不斷增加,與「年齡」相關的退化性失智(阿茲海默症)患者人數占比最多,此外,還有因三高等危險因子造成的血管性失智。失智症除了早期診斷、及早用藥治療,其他輔助治療也很重要,能幫助長輩延緩失能失智。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帶您了解國內失智人口的就醫情況,為自己的老年生活超前部署。65歲以上436萬人口中,有23萬人失智。衛福部健保署統計,110年至112年台灣因失智症就醫的患者,由110年22萬5,576人,上升至112年25萬3,697人,短短三年間增加近3萬人。失智症區分為退化性失智症(阿茲海默症)、血管性失智症及其他類別失智症共三類,健保署長石崇良說,血管性失智症是較能預防的失智症類別。全台65歲以上民眾共436萬人,其中有23萬人失智,比率落在5%至6%間;而血管性失智症,占總體失智症患者約10%。石崇良表示,相較於退化性失智症隨年紀增長而發生,血管性失智症可由病因著手防治,包括抽菸、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均是風險因子。失智症的共病,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居前三位。健保署統計,112年診斷為失智症病人的共病情形,失智症患者因原發性高血壓就診者高達113萬5,872人次,因脂蛋白代謝疾患及其他血脂症就醫者達94萬6,622人次,因第二型糖尿病就醫者88萬2,944人次;血管性失智症患者因原發性高血壓就醫者達10萬259人次,因第二型糖尿病就醫者達9萬8,029人次,因脂蛋白代謝疾患及其他血脂症就醫者為7萬624人次。石崇良表示,血管性失智症預防的風險因子,與衛福部三高防治「888計畫」不謀而合,該計畫目標為80%三高病人加入照護網、80%收案病人接受生活習慣諮商,以及80%收案病人達到三高控制,藉由預防三高,協助民眾落實心血管疾病管理,也可連帶減少血管性失智症罹病風險。值得注意的是,失智症患者比率一直是女性高於男性,但三高等風險因子,卻是男性高於女性。石崇良表示,就失智症成因及風險因子來看,並無男性高於女性的狀況,研判有可能是罹患失智症的男性,較少進入醫療體系,他鼓勵民眾不要諱疾忌醫,如有發現記憶力衰退等失智徵兆,應積極就醫。門診整合照護計畫,跨領域提供衛教資訊。石崇良表示,健保署推動門診整合照護計畫,協助患者經由整合照護門診模式就診,患者除接受醫師評估病況,也提供團體諮商,並整合社工師、護理師、衛教師、營養師等專業人員,提供衛教資訊,協助失智者做藥物諮詢,同時進行量表評估等,提供患者完善的治療環境。「失智症患者的家庭支持很重要。」石崇良表示,家庭諮詢是衛福部門診整合照護計畫重點之一,與一般疾病針對病人本身衛教不同,失智症患者因認知功能受影響,對於衛教知識接受程度不一,醫事人員必須教導家屬如何照顧失智患者,並提供合適資源,協助失智症家屬照顧患者。重度失智、失能患者,可善用居家醫療照護計畫。石崇良表示,居家醫療照護計畫是另一項失智患者可用的資源,健保署統計,112年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收案人數共8萬5,092人,其中有1萬8,367人收案原因包含失智症,此計畫主要針對較重度失智,或進入失能階段的患者。重度失智症患者家屬照護負荷較大,石崇良表示,嚴重失智症患者已無有效藥物,治療上以生活照顧為主,居家整合醫療照護計畫結合長照服務,可由居服員到府協助長者做關節運動、失能訓練,或協助長者沐浴;醫師、護理師則可在長者家中開藥,讓家屬、患者不用再奔波往返醫院、診所,減輕照護患者帶來的壓力。失智與高齡最相關65歲後人數急升,女多於男。國內高齡化趨勢明顯,衛福部健保署統計,近三年失智症患者人數連續成長,性別上「女多於男」,而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失智症風險因子,卻是「男多於女」。新光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劉子洋表示,這是流行病學統計現象,目前並無明確原因,有些學者認為,與女性荷爾蒙有關聯,不過,失智症最大的危險因子仍是「年齡」。失智患者逐年增加,85歲後達到高峰。健保署統計資料顯示,失智症就醫人數從110年的22萬5,576人、111年的23萬9,124人到112年的25萬3,697人,就醫人數逐年增加,符合高齡社會的趨勢。從性別來看,女性明顯多於男性,112年的女性失智患者15萬9,451人,遠高於男性9萬4,246人,一般推測與女性平均餘命較高有關。而「高齡」是失智症的最大危險因子,從年齡層來看,65歲後患者人數急遽上升,85歲後達到高峰。劉子洋表示,隨著年紀增長,大腦容易有類澱粉、濤蛋白(Tau)堆積,導致罹患阿茲海默症風險增加,65歲以上的罹病風險,每五年增加一倍。至於年輕型失智患者,因類澱粉堆積的情況少,失智症型別與高齡失智者不同,血管性、額顳葉型、路易氏體失智症等非典型失智症比率較高。年輕失智症的存在,讓民眾擔憂是否與遺傳有關。劉子洋說,許多民眾發現家中長輩罹患失智症後,擔心自己是否會因遺傳而罹病,不過,失智症並不會遺傳,僅少數患者因特定基因導致發病,這些患者通常發病年紀早,50多歲就出現症狀,多數罹患的是較罕見型態的失智症。退化性失智占多數,血管性失智約10%。依失智症類型區分,血管性失智症患者占比10%,最大宗的失智症類別仍為退化性失智症(阿茲海默症)。劉子洋說,血管性失智症用白話說明,其實就是「無聲中風」,常見的腦中風會導致患者瞬間癱瘓、昏迷等,且病程發展迅速,一天內就必須送醫、住院;血管型失智症同樣是血管阻塞,但發生在大腦深層,不易出現明顯症狀,經年累月卻會造成患者行動、認知受到影響。劉子洋說,血管性失智症的預防,與心血管疾病無異,透過三高控制、運動、飲食、戒菸等,可預防血管性失智症,而這些生活型態控制,也有助預防退化性失智症,不過,退化性失智症還必須著重人際互動、社交生活等「動腦」層面。睡眠呼吸中止族群,可能出現類似失智症狀。少部分患者,出現專注力差、心情不好、脾氣變差、睡眠品質不佳等情況,症狀表現經過評估,可能符合失智症條件,實際上並非失智症。劉子洋說,有些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族群,晚上沒睡好,白天打瞌睡,導致記憶力變差,出現類似失智症症狀表現,但不是大腦萎縮導致,在就醫改善呼吸狀況後,症狀就會改善。除退化性、血管性失智症以外,根據健保署統計,其他類失智症患者,包括用藥、飲酒導致的失智症,每年約170人上下。劉子洋表示,失智症是一種表象,經由外觀及量表評估,觀察患者是否有記憶力退化、言語不流暢、情緒波動改變等,認定是否為「失智狀態」,要區分型別時,則會進一步進行腦部掃描等,觀察患者腦部萎縮栓塞比率。「罕見失智症類型,還包括大腦對維生素吸收不良,或安眠藥重複用藥,導致患者神情呆滯,類似失智症表現,酗酒、吸毒導致大腦白質退化等,也會出現類似失智症表現。」劉子洋說,這些患者往往相當年輕,有時40多歲就「很呆、很頓」,甚至合併癲癇發作,症狀很類似巴金森氏症,臨床診斷時必須排除其他病因。醫學中心患者最多,應回歸診所照護。失智症患者增加、遍布社區,但健保署統計,各縣市民眾就醫情況,仍以醫院層級最高的醫學中心人數最多,基層診所就醫人數反而最少。劉子洋表示,台灣健保就醫方便,但失智症是「很普遍、很生活化」的疾病,理應在社區解決,較合理的趨勢應是患者首次診斷,或較為困難的案例在大醫院進行,後續再回到社區的失智症共照中心等,接受照顧服務。劉子洋說,雖有新藥即將上市,但失智症是必須回到生活層面照顧的疾病,臨床上會鼓勵患者多運動、加強腦部訓練,這些必須與患者本身的生活環境結合,因此失智症共照中心、照護據點等,多設置在鄰里間的教會、學校、里長辦公室附近,貼近民眾生活圈,提高失智者走出家門,接受長照資源的意願。
-
2024-09-25 醫療.感染科
RSV疫苗有必要打嗎?醫分析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風險,建議「這些人」最好施打
今年歌神張學友在臺灣的演唱會因為呼吸道融合病毒確定停辦,各大媒體報導了這個意外的消息,瞬間讓本來大家不太常聽到的呼吸道融合病毒(RSV),變成家喻戶曉的疾病。呼吸道融合病毒在小兒科的患者並不陌生,兩歲以下的小朋友,九成以上都得過這個疾病,大部分是輕症。然而,呼吸道融合病毒造成下呼吸道感染的幼兒或兒童,肺功能會受到損傷,造成肺功能下降,可能導致氣喘、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發作和影響。也因此,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建議給於嬰幼兒被動免疫的呼吸道融合疫苗單株抗體,或是鼓勵孕婦施打呼吸道融合病毒疫苗,保護小孩。呼吸道融合病毒高齡者盛行率不如流感,但重症率高於流感對於成年人方面,因為呼吸道融合病毒並沒有特效藥物,所以除了重症患者,臨床上很少做這個篩檢。因此,過往大家對這個疾病的認識並不多。國外研究呼吸道融合病毒在65歲長者盛行率約3-7%,國內成大醫院的研究,60歲以上門診病患,呼吸道感染篩檢的盛行率約3.6%,和流感18.2%相比,大概是六分之一。而同樣成大的研究,加護病房的盛行率,呼吸道融合病毒5.7%,流感是12.7%,呼吸道融合病毒與流感的差距拉小,也間接證實了呼吸道融合病毒雖然盛行率不如流感常見,但重症率高於流感。美國疾管局的橫跨了美國25間醫院的調查報告也指出,對於60歲以上的長者,呼吸道融合病毒的感染後住院患者需要使用呼吸器的比例快四分之一(23%),流感重症和新冠重症插管的比例都大概只有呼吸道融合病毒的一半。RSV住院的重症死亡率(13.5%)高於新冠病毒,且是流感死亡率的兩倍。基於呼吸道融合病毒對高齡者感染的嚴重後果,讓美國疾管署去年建議60歲以上著長者接種呼吸道融合病毒,避免RSV造成的重症。然而,這項政策在今年六月重新限縮,改成建議75歲以上長輩施打,60到74歲患者,則建議評估有重症風險再施打,這些風險包含有慢性肺病、糖尿病、肥胖、免疫不全、住在機構的長者等。施打疫苗益處仍大於潛在風險在宣布這項政策的同時,美國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同時舉辦了會議,更新了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Barre syndrome)在施打呼吸道融合病毒疫苗長輩風險的簡報。對於市面上葛蘭素(GSK)與輝瑞兩種RSV疫苗的風險做了探討。格林-巴利症候群是一種身體免疫系統攻擊自己神經的嚴重疾病,可能造成全身癱瘓或呼吸衰竭死亡。約莫八成的個案可以恢復到自行行走,而有5%到10%的個案可能受到無法恢復的神經損傷。發生的原因不明,一般的發生率每十萬人有1到2人。經過嚴格統計分析後,葛蘭素的RSV疫苗接種族群的格林-巴利症候群的約每十萬人有2.8人發生,輝瑞的疫苗約每十萬人有13.69人發生。美國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對這個會議的結論是:這些資料並沒有明確的指出疫苗增加格林-巴利症候群的風險,但是也無法排除相關。最後,美國食藥署認為RSV疫苗對於預防重症住院的益處仍大於疫苗潛在的風險。60歲以上慢性心肺疾病與糖尿病都建議施打疫苗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呼吸道融合病毒在長輩在呼吸道感染的盛行率,雖然比流感和新冠肺炎少,但如果嚴重到需要住院,需要使用呼吸器和死亡的比例就大增。此外,呼吸道融合病毒傳染力是流感的三倍,加上兩歲以下的小朋友幾乎都得過,所以家裡如果同時有幼兒和合併慢性病的長輩,就會建議長輩接種,減少感染重症的風險。目前,國際上包含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指引慢性阻塞性肺病全球倡議,以及美國糖尿病學會指引都建議60歲以上、有慢性心肺疾病或糖尿病的患者施打呼吸道融合病毒疫苗。因為這些高齡合併慢性病的長輩,比起其他病患有更高的RSV重症和死亡風險。欣剋融同欣剋疹佐劑 保護力持久安全性高目前,台灣已引進自費的呼吸道融合病毒疫苗,葛蘭素GSK的欣剋融疫苗使用的佐劑與其知名的新帶狀皰疹疫苗欣剋疹相同。可以加強免疫反應,延長疫苗保護力,對於這種不停突變的RNA病毒,這算是跨時代的發展。對於60歲以上的慢性病患者,預防下呼吸道感染的保護力超過九成。換句話說,就是得到RSV的話,可能還是會輕微感冒,但九成以上患者不會發展出支氣管炎或肺炎。而持續接近一年半,兩個感染季節的追蹤,RSV疫苗的保護力仍可維持七成左右,也就是目前證據保護力支持兩年打一次疫苗,至於第三年要怎麼做,還需要後續研究資料支持。而因為他的佐劑使用和帶狀皰疹欣剋疹一樣,所以副作用也大同小異。主要以局部注射部位疼痛、頭痛、發燒、關節痛、肌肉痛以及疲勞為主。須留意的是,葛蘭素的疫苗並不適用於懷孕與授乳的婦女。目前臨床上還是建議60歲以上有合併慢性病長輩優先施打,對於75歲以上沒有慢性病的長輩,考量到年紀也是風險因子,可依循美國疾管局建議施打。參考資料1.Zar, Heather J et al. Early-life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disease and long-term respiratory health, 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 Volume 0, Issue 02.Falsey A, Hennessey P, Formica M, et al.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fection in elderly and high-risk adults. N Engl J Med 2005;352:1749-59.3.吳宗祐、盤松青、呂俊毅、陳宜君,呼吸道融合病毒與副流感病毒之介紹,感控雜誌 2023:33:107-1144.Shih HI, Wang HC, Su IJ, Hsu HC, Wang JR, Sun HFS, Chou CH, Ko WC, Hsieh MI, Wu CJ. Viral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in Adult Patients Attending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s, Taiwan, 2012-2013: A PCR/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Study. Medicine (Baltimore). 2015 Sep;94(38):e1545.5.Cia, CT., Lin, IT., Lee, JC. et al. Respiratory viral infections in pragmatically selected adults in intensive care units. Sci Rep 11, 20058 (2021). 6.Disease Severity of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Compared with COVID-19 and Influenza Among Hospitalized Adults Aged ≥60 Years — IVY Network, 20 U.S. States, February 2022–May 2023, CDC, Weekly / October 6, 2023 / 72(40);1083–1088 https://www.cdc.gov/mmwr/volumes/72/wr/mm7240a2.htm7.Dr. Patricia Lloyd, Evaluation of Guillain-Barré Syndrome (GBS) following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 Vaccination Among Adults 65 Years and Older, MEETING OF THE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 (ACIP),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 Vaccine, Adults, June 26 – 28, 2024 https://stacks.cdc.gov/view/cdc/157862/cdc_157862_DS1.pdf8.黃俐文醫師,神經的急性發炎 認識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Barre syndrome),亞東院訊第145期 2011年12月9.GLOBAL STRATEGY FOR PREVENTIO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OPD: 2024 Report, GOLD10.Standards of Care in Diabetes 2024,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ADA)11.RSV in Older Adults, CDC, https://www.cdc.gov/rsv/older-adults/index.html12.Michael G Ison, Alberto Papi, Eugene Athan, Robert G Feldman, Joanne M Langley, Dong-Gun Lee, Isabel Leroux-Roels, Federico Martinon-Torres, Tino F Schwarz, Richard N van Zyl-Smit, Céline Verheust, Nancy Dezutter, Olivier Gruselle, Laurence Fissette, Marie-Pierre David, Lusine Kostanyan, Veronica Hulstrøm, Aurélie Olivier, Marie Van der Wielen, Dominique Descamps, for the AReSVi-006 Study Group ,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 Prefusion F Protein Vaccine (RSVPreF3 OA) in Older Adults Over 2 RSV Seasons,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Volume 78, Issue 6, 15 June 2024, Pages 1732–1744
-
2024-09-15 焦點.元氣新聞
沙鹿光田醫院細胞治療 助脊髓損傷患者重生
脊髓損傷病患透過細胞治療,有機會擺脫輪椅,恢復生活自理。近兩年,沙鹿光田綜合醫院以「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脊髓及腦部損傷,成功讓25位原已癱瘓的患者逐步改善,肢體力量明顯進步,為脊髓損傷患者帶來一線曙光。神經外科權威、沙鹿光田醫院院長院長陳子勇表示,特管法通過後,神經外科與脊髓損傷患者多了「再生重建」連結,透過細胞治療接回受損的神經,讓病人有機會恢復功能。今年再生醫療雙法三讀通過後,陳子勇突破臨床瓶頸,以「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療法」技術應用於脊髓損傷領域,在細胞治療療程中,包括六回植入治療周期,目前多名患者已邁入細胞治療第二周期治療。在25位治療個案中,陳子勇對於一位高三男生印象深刻。個案於2022年騎車與汽車相撞,造成頸椎第5節至第6節骨折滑脫,當場四肢癱瘓,雖積極復健,但無明顯進展,因長期臥床而背部長出褥瘡,輾轉到光田醫院救治。去年2月接受第一次細胞治療,在第一回植入治療後,短短半年即看到治療成效,一開始從手抓取積木,進步到以雙手滾著輪椅,可自戴口罩,拿杯子喝水。目前進行第二次細胞治療植入,生活自理能力明顯提升,原本意志消沉的他,現在開朗許多。陳子勇強調,神經受損愈久愈難修復,脊髓損傷患者應把握最佳治療時機,才有機會擺脫輪椅人生。如果積極投入復健,再搭配細胞治療,即使完全性損傷,癱瘓肢體也有機會恢復知覺、活動,甚至站起來,開始學著走路。
-
2024-09-09 癌症.其他癌症
腰酸背痛竟是癌細胞作怪 補骨針打擊骨轉移改善生活品質
千萬不要小覷下背痛,可能是癌細胞在作怪!一名85歲的老先生去年因為下背痛、骨盆疼痛,痛到整天躺在床上,後來去推拿了好幾個月,症狀遲遲未改善,直到去醫院檢查赫然發現,已是晚期肺癌,而且已有多達20、30處的骨轉移,頸椎、胸椎、腰椎等都癌細胞。他在接受標靶藥物等治療及打補骨針,一年多後,癌細胞獲得控制,生活品質改善許多。乳癌、肺癌等最易發生骨轉移 全身骨頭都可能發生很多癌症都會發生骨轉移,最常見的有乳癌、肺癌、攝護腺癌及多發性骨髓瘤等。台北慈濟醫院癌症中心主任何景良醫師解釋,人體的骨骼有蝕骨細胞和造骨細胞,蝕骨細胞會分解老化的骨頭,造骨細胞負責骨質的新生。一般來說,這兩種細胞是處在一個動態平衡的狀態,讓骨骼可以正常代謝。但是當癌細胞轉移到骨骼時,會增加蝕骨細胞的活性,造成骨頭結構的破壞、骨質流失,引發疼痛、病理性骨折、壓迫性骨折等。骨轉移的部位從頭到腳都可能發生,大多數是發生在人體的中軸骨,例如頭蓋骨、上臂骨、肋骨、脊椎、骨盆、大腿骨等。骨轉移骨頭壓迫神經嚴重會癱瘓 置放支架預防塌陷骨轉移的症狀根據轉移的部位有不同的症狀,最常見的是疼痛,若是轉移到脊椎時會造成壓迫性骨折,神經被壓迫後會導致大小便失禁、手腳麻痛,甚至癱瘓等。如果轉移到上臂,會發生病理性骨折,也就是沒有撞擊到就發生自發性骨折。骨轉移的症狀對病人生活品質影響甚鉅。何景良指出,骨轉移的治療要先控制原發性的腫瘤,譬如肺癌轉移到骨頭,要進行化療、免疫、標靶藥物等全身性的治療,控制肺部腫瘤,然後再視狀況評估骨轉移的治療方法。假使癌細胞轉移到脊椎,尚未壓迫脊柱時,可動手術置放支架固定,預防脊椎繼續塌陷,降低骨折、壓迫神經等風險。打補骨針控制症狀 單株抗體效果好另外,還可以打補骨針來緩解骨轉移的症狀。目前補骨針有單株抗體、雙磷酸鹽類兩種藥物。由於蝕骨細胞會分泌一種刺激物(RANK的Ligand),增加蝕骨細胞的活性,加速對骨頭的破壞,單株抗體可以抑制RANK訊息傳遞,避免蝕骨細胞過度活化,是局部控制骨轉移最好的藥物,每個月打一針,皮下注射即可。雙磷酸鹽類藥物是抑制蝕骨細胞的產生,保護骨骼,是以靜脈注射,過去要打4個小時的點滴,現在的藥物15分鐘就可滴注完成。避免下顎骨壞死副作用 補骨針前先檢查牙齒何景良說,補骨針最大的副作用是造成下顎骨壞死,因此治療前要先接受牙齒檢查,如果牙齦有問題要先處理,否則打補骨針後會加速惡化。打補骨針期間不能植牙、避免拔牙,政府也有補助每三個月會做一次氟化物治療來保護牙齒。還有,補骨針會造成骨質疏鬆,必須多補充鈣質、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定期追蹤等。目前乳癌、肺癌、攝護腺癌及多發性骨髓瘤發生骨轉移,補骨針的治療有健保給付,其他的癌症,像是大腸直腸癌、胃癌等出現骨轉移,沒有健保給付,必須自費。最後,何景良說,很多人腰酸背痛都去推拿,直到未改善就醫時才發現,已經是癌症末期轉移到骨頭,因此提醒,若是復健一段時間或服用止痛藥一、兩週,症狀未改善,尤其是晚上比較痛,再加上走路或是移動特別疼痛,可能是骨轉移的疼痛,應儘快到大醫院檢查。
-
2024-08-20 失智.新手照顧
如何選擇和申請氣墊床 了解適用對象與常見問題
前幾天我在服務某位長輩時,外看突然主動向我訊問;「老師!氣墊床怎麼調?!」,這時才想到,並不是每一個人拿到氣墊床的方式都相同,有些是向醫材行購置,有些則是用二手租借或贈送方式取得,不一定有機會了解到氣墊床的使用方式,加上機器上面多是中文書寫,很多外籍看護只聽得懂中文,卻"看"不懂中文啊!因次,這次就小小的與大家分享氣墊床常見的問題囉~ Q:擔心長輩躺久了會不舒服,用氣墊床會比較舒服嗎?因此,很多人會誤會使用氣墊床可以躺臥時的舒適,但其實氣墊床針對可自行或輕度協助下翻身坐起的長輩來說,有以下缺點:1.因管條內充滿流動性高的氣體,以致翻身坐起時,沒有穩定支撐的施力點,導致翻身坐起困難。2.需要24小時充氣洩氣,因此機器會產生低頻且細小的聲音,恐會不習慣。💡 氣墊床僅適用於長期臥床、無法自行翻身坐起的患者 Q:甚麼時候要用交替/定壓呢?氣墊床主要是藉由每個氣管"交替"充氣洩氣,以達到減壓效果,「定壓」模式則是將每根氣管充飽,使床墊穩定有利照顧者翻身或是穿衣護理等。因次,當我們每一次協助長輩更換尿布、擦澡或是相關照護後,一定要記得將定壓模式改回交替模式,導致氣墊床效果有限。 💡使用氣墊床就"不是"不用翻身,氣墊床僅延緩壓瘡發生!! Q:機器上的壓力數值代表甚麼意思呢? 由於氣墊床的作用是利用幫浦將氣體打進每一根氣囊內,並藉由電腦增測整個床墊的壓力值再挑整給予的通氣量,若壓力越大代表氣囊的飽度越高,然而並非飽度越高減壓效果越好的,與氣墊座相同,使用氣墊床也須盡量使患者與氣囊之間的接觸面積更大,且洩氣後仍不會使身體觸地,因此壓力數值大小的決定與使用者的重量壓相關,若體重越重,氣囊下沉越多,為避免減壓過程處地,則建議可調高設定壓力值,或是有些人會以患者體重作為壓力值參考,讓床墊可提供更有效的減壓效果。Q:氣墊床要用多久?由於壓瘡是皮膚某一位置因長時間壓迫導致傷口產生,因此若要有效減壓,除了我們常常聽到的黃金翻身表準"每2小時翻身一次",而氣墊床的目的則是提供更有效減壓,以利壓瘡照護或減少壓瘡風險,減少照顧者的照顧壓力,若家中長輩肌耐力不足且翻身困難,原則上多數時間多躺臥於床上,除了會建議「全天使用」外,且仍需注意1.氣墊床是否有充飽?(可見於機器上的低壓警示是否亮起)2.氣墊床是否交互充氣?(可見於機器上的是否為交替模式或定壓模式)Q:氣墊床申請方式?由於氣墊床為長照/身障輔具,因次若符合長照/身障身分者,且符合身心障礙者輔具費用補助基準表中「身障身分+肢體癱瘓無法翻身且無法自行坐起者或於臥姿相關受壓處皮膚已有壓傷(褥瘡)者」可致電輔具中心/1966(長照專線),尋求輔具評估員的評估與建議,了解長輩現況是否有符合氣墊床使用需求。
-
2024-08-19 焦點.元氣新聞
全台病患約1200人 血友病新藥1劑1億元健保署評估納健保
打一針,藥費居然破億元,A型、B型血友病細胞治療針劑陸續獲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核准,只需打一針,就有機會痊癒,不過,藥價分別為三○○萬、三五○萬美元,被喻為有史以來最昂貴的單次性治療藥物。目前健保署正與藥廠初步交換意見,評估納入健保的可行性。六月十四日為世界捐血人日,血液基金會及中華捐血人運動協會舉辦「感恩茶會暨五十周紀念新書發表會」,當時健保署長石崇良致詞時透露,可能核准一劑近億元的針劑治療,超過現有「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一劑四九○○萬元紀錄。據統計,目前全國B型血友病患共一九六人,為控制病情每周施打一至二次第九凝血因子針劑,每人每年藥費約五○○萬至七○○萬元。至於A型血友病患者,人數約千人,每人每年藥費也在五○○至七○○萬之間。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長黃育文說,病友須持續治療,否則易造成關節內自發性出血,將引發關節腫脹、疼痛,還可能導致病友癱瘓,不良於行。黃育文指出,基因治療問世,透過藥物彌補基因缺陷,恢復喪失的凝血功能,這有可能是一勞永逸的治療,有助提升病人生活品質,不過,新藥是否納入健保,需接受「醫療科技評估」(HTA)等程序,該藥物目前在台灣人體臨床試驗僅三、四年,還無法確定是否終身有效。上個月健保署曾與藥廠、血友病友團體舉辦座談會,一名出席這場會議的醫師表示,初步協議為打完一針後,由健保署分期付款,均攤十年,期間如果藥效變差,患者需改打現有凝血因子製劑,健保就不予給付,目前就看藥廠是否同意這種給付方式。據了解,藥廠代表到健保署詢問相關申請健保給付程序時表示,三五○萬美元是美國售價,在不同地區會有不同的藥價,換句話說,在台實際藥費仍有空間可談。健保署副署長龐一鳴表示,日前廠商送交平行審查機制所需資料,將依程序處理,健保署相當重視此款細胞治療藥物,正在審慎評估中。黃育文表示,正考量病患人數、回診次數、住院費用及病人生活品質等因素,以及評估藥費分攤方式,與藥廠協商一個試算方案。此外,為了公平照顧所有病人,將邀請英國「國家健康暨照護卓越研究院」(NICE)及日本等國專家討論細節,希望未來支付標準能與國際接軌。台大、高醫10人試用血友病新藥 9人穩定台大醫院、高醫附醫均參與這款破天價的臨床試驗,台大收治六名患者、高醫收治四名病友,施打迄今三、四年,目前僅有高醫一名患者因凝血因子濃度低於正常值,退出臨床試驗,其餘受試者情況穩定。台大醫院血友病中心主任周聖傑表示,B型、A型血友病基因治療要價不菲,考量健保財務因素,研判需再等半年至一年,才有機會納保。周聖傑指出,血友病基因治療針劑是將一種不會致病的「腺相關病毒」作為載體,將凝血因子DNA送入肝臟細胞,讓其製造凝血因子,解決患者凝血因子不足問題。針對該項基因治療,台大共收治六名成年患者,分別接受不同藥廠血友病細胞治療針劑臨床試驗,目前狀況穩定,無須再施打凝血因子。周聖傑說,該基因治療研發至今十三年,大部分參與臨床試驗的病人至今仍有療效,但也有病人因不明原因失去藥效,是否「終生有效」,需進一步觀察。高雄醫學大學應用基因體研究中心主任、高醫附醫小而血液腫瘤科主任邱世欣表示,該院於四、五年前參與這項臨床試驗,收治四名血友病患者,截至目前為主,成效顯著,其中三人體內凝血因子濃度與正常人差不多,另一人則因濃度逐漸降低,需定期施打健保給付的凝血因子製劑。「很開心有這樣的救命藥物,讓血友病患者擁有與一般人相同的生活品質。」輔大醫學院數據科學中心執行長蒲若芳表示,血友病患多為年輕族群,未來基因療法有可能一次性解決病情,甚至治癒,但費用屬於天價,或許可繼續採用現行每周施打凝血因子製劑方式,就健保署如何評估整體社會價值及成本效益。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表示,健保署考慮給付血友病基因治療針劑,一旦成真,這將是破天價的藥物,昂貴新藥問世,大幅增加醫療支出,這已是未來趨勢,但健保給付始終無法符合病友需求,病家如需自費治療,勢必陷入「要錢或要命」等兩難困境。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指出,健保財務有限,高價、低價藥物勢必互相排擠,呼籲健保署儘速擬定「醫藥科技評估」(HTA)機制,綜合評估治療效果、財務衝擊,以及縮短病人住院天數、檢驗檢查,與生活品質等因素,而新藥經費或許可以多元化,包括,社會募款、稅收補助、健保支應等。
-
2024-08-09 醫療.骨科.復健
頸椎疼痛複雜多元,頭痛、耳鳴、手麻竟和它有關!
現代人對3C產品的依賴與日俱增,長時間固定在不當姿勢下,使得頸椎長期處於靜止及承重狀態,尤其是低頭使用手機或電腦,菁英診所黃佳君醫師表示,這種日積月累的壓力容易導致肩頸痠痛或頸椎病變的發生,一旦出現症狀,應立刻就醫,否則隨著病情進展,症狀會變得複雜且難以診斷,甚至引發許多意想不到的症狀。什麼是頸椎病變?黃醫師進一步說明,與頸椎相關的身體結構,例如韌帶、關節、椎間盤,因退化或其他病變造成頸椎椎管、神經孔等重要結構變形或狹窄,導致頸椎周圍的肌肉、筋膜、神經、血管、脊髓等重要組織受到影響所產生的表現,就可以稱之為頸椎病變。頸椎病變有那些症狀呢?頸椎病變的症狀隨著病程進展常會有多樣化表現,黃醫師提到,大致可分為以下五個類型:一、頸型頸椎病變是指頸椎的小面關節、關節囊、或是周圍的軟組織,因長期過勞所產生的廣泛性發炎。常見症狀有經常性的落枕,轉動頸部會有卡卡響聲,後頸部僵硬緊繃、痠痛、活動受限,無法長時間低頭閱讀、寫字等。二、神經根型頸椎病變大多是因為頸椎病變對於神經根的壓迫或拉扯所造成。黃醫師說,臨床症狀除了頸部僵硬痠痛外,「膏肓」痠痛是常見症狀之一,疼痛還會延伸至肩膀、手臂、指頭等;有些人則是會順著肩膀、手臂,一路麻到指尖,常伴隨感覺異常、觸覺遲鈍、觸電感或手指靈活度變差。三、脊髓型頸椎病變頸椎病變造成椎管狹窄、脊髓壓迫的症狀,會因受到壓迫的部位和嚴重度有所不同,常見為四肢麻木或乏力感、行走不穩、大小便功能障礙等,最嚴重的甚至會造成全身癱瘓。四、椎動脈型頸椎病變常聽到「頸因性耳鳴」、「頸因性眩暈」屬於這一類型,主要原因是頸椎病變壓迫或拉扯到椎動脈,影響血液循環,導致腦部供血量不足。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眩暈、噁心、嘔吐、耳鳴等症狀。五、交感神經型頸椎病變自律神經從腦部開始順著脊椎分布,當頸椎出現問題,就會影響自律神經系統,引起類似自律神經失調的情況。症狀包含臉部潮紅、心悸、胸悶、呼吸困難、喉嚨卡卡、吞嚥困難、便祕、消化不良、頻尿、失眠、記憶力減退等。增生療法 直擊病灶穩定頸椎依據黃佳君醫師臨床經驗,初期的頸椎病變可服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肌肉鬆弛劑等,控制發炎並減緩疼痛,或者接受復健治療,如效果不彰時,建議可接受增生療法治療。增生療法係利用超音波導引,將高濃度葡萄糖水、自體血小板生長因子(PRP)等,精準注射至頸椎受損組織,刺激軟組織啟動修復,增加軟組織強韌度以穩定關節,改善疼痛。日常生活如何保養頸椎?黃佳君醫師提醒,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姿勢。此外,應避免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不動,須適時休息並作伸展運動,也可透過運動強化頸椎旁肌肉,對於減輕頸椎負擔絕對有幫助。了解更多:史上最完整的增生治療PRP詳解,看一次就懂!#ads-inline,.inline-ads,.fly123,.trv-player-container,#udn-520x290 { display: none !important; }
-
2024-07-27 焦點.元氣新聞
56歲席琳狄翁奧運開幕華麗復出!獻唱法傳奇女伶名曲 自爆罹罕病「僵硬人症候群」導致肌肉痙攣
加拿大歌后席琳狄翁今天在巴黎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尾聲獻唱法國傳奇女伶愛迪琵雅芙經典歌曲「愛的讚歌」(L'HymneA l'Amour),為開幕式畫下完美句點。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巴黎奧運開幕式藝術總監喬里(Thomas Jolly)向路透社表示:「在開幕儀式中,我們有一首愛情頌歌,那就是『愛的讚歌』。我們都想以這首歌為這場表演畫下句點,我們起初的想法非常簡單且明確。我們想請最棒的歌手唱出愛,那個人就是席琳狄翁。」56歲的席琳狄翁(Celine Dion)2022年底,在社群平台上自爆罹患發病率百萬分之一的「僵硬人症候群」(Stiff Person Syndrome, SPS),導致肌肉痙攣。因為肌肉會變得硬化,所以被迫取消歐洲演唱行程,「有時我走路會很困難,不允許運用聲帶按照我習慣的方式唱歌…」。席琳狄翁目前每天都在和運動醫學治療師一起努力,以恢復力量和再次表演的能力,「但我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場鬥爭。」根據台大醫院神經部楊智超醫師的衛教內容指出,僵硬人症候群( Stiff person syndrome)是種罕見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主要症狀為軀幹及近端肢體僵硬、緊縮,尤好發於腹部與下背部的肌肉。此病多在成年後發病,六至八成的病人,血中及腦脊髓液中會出現抗麩胺酸脫羧基(酶)的抗體(Anti-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antibody),這種酵素是合成中樞神經一種抑制性傳導物質GABA所需的,若遭受到抗體的破壞,可能導致中樞神經抑制功能的不足,使得肌肉產生過強的活性,繼而變得僵硬。最困擾的病徵,也就是身體肌肉變得僵硬,觸感硬如鐵皮,若肢體也出現僵硬時,行走、活動都會受限。因此病罕見,患者很可能被當作太緊張或一般下背痛處理。僵硬人症候群也可能會與其它的自體免疫疾病共存,如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格雷夫斯病,橋本氏甲狀腺炎,惡性貧血,白斑症等。另有一部分僵硬人症候群與惡性腫瘤有關,因此建議患者最好也接受腫瘤篩檢。另有一種疾病,也會讓身體漸漸無法動彈,即更殘酷的「漸凍人症」。漸凍人症屬運動神經元疾病,全名為「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其運動神經元在短短數年間漸進式的凋亡,使患者出現肌肉萎縮、四肢癱瘓、無法言語、無法進食吞嚥、甚至無法自主呼吸等症狀。但意識與認知功能通常不會受到影響,且感覺正常,就像是活生生的靈魂被禁錮在一個僵死的軀殼裡,無法與外界溝通。》疾病百科/漸凍人症【資料來源】.席琳狄翁自爆得罕病 巡演緊急取消 「我很傷心」.楊智超醫師《神經有嘻哈- 漫談神經醫學》僵硬人症候群.台大神經部-僵硬人症候群
-
2024-07-17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原來我的話語有醫治的力量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病人的照顧」。一位退休醫師由對年老父母的照顧,領悟到「與長者溝通的能力」的重要。母親在父親病故之後,不願離開熟悉的家,當家人需要兩地奔波,他才深刻理解蠟燭兩頭燒的感覺與長照與喘息服務的必要。為了讓母親與外傭的互動能夠順利接軌,他做了許多努力,漸入佳況,而深深領悟到晨昏定省、陪侍在父母身旁是一種福氣,並呼籲隨著台灣人口老齡化,長者的照顧是刻不容緩、必須好好正視的問題。一位物理治療師細說自己在照顧一位中風後偏癱的病人,最初呈現失望沮喪而拒絕合作治療,但透過她與家屬的溝通,成功地幫助病人走向康復之路。由此她領悟「話語能醫人心」,使她瞭解身體損傷的經驗對不同社會處境的病人是不一樣的,她領悟到病人面對復健治療會有不同的心理需求。透過這樣的瞭解,她和家屬協調一個治療病人較少的時段,讓這位病人能更自在地執行復健治療計畫,終於成功地走向康復之路。 在一個陰雨綿綿的午後,一位中年女性無力的癱坐在輪椅上,被家屬推進來治療室。此病人被醫師診斷為因腦梗塞造成的半側癱瘓,為了後續的物理治療而來到了復健科。 相較於其他復健病人在治療室會自然的互動閒聊,分享個人的心路歷程,A女士總是默默的做著自己的活動,對於旁人的關心,總是顯得侷促不安。經由家屬口中得知,A女士在中風之前有不錯的專業,也在自己專業的領域中發展出一片天,但此次疾病嚴重影響她的專業發揮,也衝擊生活中重要的社會身分,讓她一時之間無法接受,也很在意別人的眼光,情緒和自我形象也變得很低落。 從家屬的說明中,幫助我更瞭解身體損傷的經驗對不同社會處境的病人是不一樣的。相對的,面對復健治療當然也就有不同的心理需求。有了這層的瞭解,我和家屬協調一個治療室病人較少的時段,期待讓A女士能更自在地執行復健治療計畫。 調整復健時段後,在後續的治療過程中,A女士的話語依然不多,但是對治療師設計的治療活動卻很努力配合,看得出她是很積極地想要重拾自主行動的能力。 隨著療程的進行,A女士從一開始只能坐輪椅,生活日常功能都需倚賴他人協助下才能完成的任務,到後來自己可以獨立行走。A女士的身體功能獲得明顯改善而且持續進步中,然而,她的臉上始終看不到發自內心的笑容。 我和A女士的關係經過一段時間的互動相處,建立不錯的專業信任感,彼此也較為熟悉,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我們的交談內容也會加入家常話題。有一天,我開口道:「A女士 我知道妳現在還沒辦法整理好自己的心情,但是有機會妳可以去樓上呼吸照護病房看看,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想法。」對我給出的建議,她一如往常默默地聽著,沒有做任何的回應。見她沒回應,我也就沒有繼續多說什麼。 經過一年多的復健治療後,A女士各項能力有所成長,雖然肢體動作無法完全恢復到中風前的功能,但是生活自理基本上是沒甚麼太大的問題,終於來到復健畢業的時刻。在A女士離開前對我說了一段話,這段話至今仍烙印我心,她說:「謝老師,謝謝妳當初對我說的那些話,我有放在心裡,妳不要看我這樣,我現在可是能開車載著家人到處去玩呢!」當下,她說話時的眼神散發出自信的光芒。 在一個陽光灑滿大地的午後,當A女士走出了復健科大門,也走出了自己的心和走向她的新生活。更要謝謝A女士的回饋,她讓我明白,在專業關係中對服務對象真誠地說出每一句話都帶著醫治的能力,原來話語能醫人心,我體會到了。這也使我瞭解,對病人說出的話語和應用在他們身上的專業技巧是一樣重要。以後,我要更加善用話語,對服務對象,真實同理他們的處境之後,再說出安慰、造就、鼓勵的話。
-
2024-07-12 寵物.照顧指南
柴犬、柯基、黃金獵犬...哪種狗狗最好養?獸醫師:最好養、最嬌貴毛小孩各是「這些」
不少孕媽咪或身邊的親友,會擔心寵物會影響腹中的胎兒,因此可能也會出現是否要送養的煩惱。但是狗狗真的會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嗎?日本福島縣立醫科大學的「日本環境與兒童研究」蒐集了近10萬名母親及其子女的健康數據,發現從小接觸貓、狗的嬰兒,發生某些食物過敏機會較沒有接觸的更小。現在,台灣少子化情況越來越明顯,不少人轉而撫養「毛小孩」,農委會每兩年也都會調查「全國家犬家貓數量調查」,台灣目前家犬數大約是123.5萬隻,家貓數則大約有87萬隻。若包含沒有植入晶片的寵物,數量可能高出更多。家中有毛寶貝的你,是否知道狗狗常見的疾病或問題嗎?就算沒有養狗狗,那你知道哪種狗狗最好養嗎?台北市獸醫師公會理事長、中研動物醫院院長楊孝柏獸醫師一次告訴你:寵物常見疾病排行榜!第一名居然是...曾經有調查,每家動物醫院寵物看診的總類顯示,最常見的問題就是皮膚疾病:.第一名:皮膚問題,如皮膚癢而搔抓的傷口、皮屑或掉毛等.第二名:腸胃問題,嘔吐、拉肚子等.第三名:意外,車禍、咬傷等.第四名:癌症專家曝最好養、最嬌貴毛小孩每個人因喜好不同,有人愛養柯基、貴賓、黃金獵犬或其他名種犬,楊獸醫師指出,截至目前已見過三十幾種犬種,他認為最好養的犬種還是「土狗」,因這類狗狗適應環境得很好且聰明。另外,犬種較為名貴的狗狗相較於土狗、米克斯,身體問題可能比較多,每個犬種都有某些疾病的一個比例。●柴犬:可能會有「髕骨異位」(Patellar luxation)的膝蓋異位問題。因還環境、寄生蟲等問題,也可能易有「異位性皮膚炎」等過敏問題。楊孝柏指出,異位性皮膚炎一定要治療,和人類一樣,雖然異膚不會根治,但是打針、吃藥等治療可以保持寵物的生活品質,不讓它搔抓的如此不舒服。●柯基、臘腸:因結構問題,易有「椎間盤突出」等脊椎問題,會有走路疼痛,嚴重可能造成癱瘓。至於狗狗開脊椎是否要臥床?狗狗是「水平動物」,和人類為「直立動物」不同,因此開完刀後不需要像人類需要臥床恢復。●大型狗:容易有髖關節問題。寵物小知識:貓咪怎麼帶出門?貓較為內向、有領域性,國際上有推動「如何帶貓上醫院」的議題,甚至有研討會有推出如何帶貓上醫院的影片、PPT等,需要安撫它的心情、跟它對話,讓它習慣「進籠」,也讓就診流程更順暢、減少緊張的時間。想知道該做什麼準備,就看【帶「貓咪」去醫院為何這麼困難?原來問題出在「外出籠」!獸醫師告訴你該做好「5大準備」】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7-0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我對偏鄉醫療的想法
【編者按】:本週只有兩篇文章,主題是「偏鄉醫療」,因有感於兩個月前三位醫師分享他們對這方面的奉獻而做出回應。一位本身已經全職在台東照顧病人十多年的癌症專科醫師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稱讚這三位來往奔波於都市大醫院與偏鄉小醫院的「候鳥醫師」,並分享一位生前來往奔波於美加與台東的宣教士安芳蓮醫師 (Dr. Florence On) 的感人故事。→想看本文一位關心醫學教育的資深醫師回憶二十幾年前見證一個新成立醫學院的醫學生對偏鄉醫療所表現的愛心,並分享自己對公費醫學生教育與偏鄉醫療的看法。在我的行醫生涯裡最大的遺憾是未能在台灣為「偏鄉醫療」做過什麼貢獻。我記得回國的最初三年(1998-2001)我在慈濟醫學院服務,當時我們曾經帶領一些醫學系學生隨著慈濟人醫會的醫師們到尖石鄉做「醫療服務」。因為當時慈濟醫學系還沒有畢業生,最高年級是五年級學生,我們隨團參加活動的有一年級到五年級醫學生,我沿路一直在思考我能夠在這趟到偏鄉的機會,讓這些還沒有真正照顧過病人的醫學生學到些什麼。記得當天我們到達尖石鄉時,許多民眾都還在教堂裡做禮拜,所以我們幾個人就到教堂裡參加他們的活動,而後我們才開始義診。我帶著幾位五年級學生看門診,想不到我看到的第一個病人就是剛剛在教堂裡唱聖歌時,紅光滿面歌聲宏亮的中年女性的原住民。但當她來看病時卻說了一大堆的症狀,嘴乾、舌燥、疲累、嗜睡、便祕,而一看她每天服用好幾種藥,都是抗憂鬱、焦慮、失眠的藥,但身體診察卻看不出有什麼器官有問題。我費了很多時間,對她解釋她目前所提到的許多症狀很可能都是他所服用的藥物所引起的副作用,我認為她其實還蠻健康的,不需要吃這些藥。她說,她過去看過的定期來這裡看診的內科醫師也都認為她沒有病,過去抽血也檢查不出有什麼器官出問題。於是我勸她把這些她不需要吃的藥停掉,也許她剛剛所告訴我的症狀就會慢慢消失。但這種藥不能一下子都停掉,所以我就由哪一種藥先慢慢減少,而後再減少第二種,而後再減少第三種。與我一起參加「義診」的五年級醫學生也幫忙我把這些減藥的方式寫得一清二楚給她做參考。想不到她最後問我的話竟然是:「那你今天要給我開什麼藥?」言下之意,我看了半天竟然沒有幫她看出是什麼病,要吃什麼藥。我一時為之氣結,而這位五年級學生也很感慨地説,我們要如何改變病人的就醫態度實在是太困難了。接著我帶著幾位低年級醫學生去做家庭訪視,我們去看了一位摩托車車禍造成脊髓受傷而雙腿癱瘓的年輕男性病人。他告訴我們他如何與傷殘奮鬥的故事以及心內對家人感到的歉疚令人同情。他對我們勸他所做的復健工作,也以非常正向的態度接受自己的傷殘,讓我們深受感動。在回程的車上幾位低年級的醫學生都十分興奮地說我們這種醫療服務很有意義,想不到幾位五年級的學長竟然冒出一句話:「老師我們這種稱之為『醫療服務』的訪視,對這種在偏鄉的病人,我們一群人一年來看他們一、兩次,真的有幫忙嗎?與其說是『服務』,我倒認為這是『擾民』!」我覺得這幾位學長姐的話不無道理,看著一群學弟妹的失望眼神,我也一時不知如何以對。我告訴這些學生,只要看到這些鄉民對這些醫師群的熱烈歡迎,我深信慈濟人醫會行之有年的醫療服務絕不是我們今天要求讓醫學生隨隊參加的「一年一度」。但我希望這些高年級的同學可以認真地想想,真的要幫忙「偏鄉醫療」,我們醫學生可以怎麼做。想不到幾個月之後,有三位當天參加尖石鄉醫療服務的醫學系五年級學生前來與我分享他們想幫忙偏鄉的計畫。他們說他們想要「認養」一個村,事實上他們已經選好了離花蓮市不是太遠的「水璉鄉」。這地方的人民大多數為原住民,他們沒有醫院或診所,都是等到生了大病,才往花蓮送。他們說,如果我們醫學生能與這裡的村民商量,週末讓我們高年級已經接受臨床訓練的四、五年級的學長週末來對社區老年人做一些身體診察的工作,量血壓、脈搏、聽診,發現有問題的可以幫忙他們安排到花蓮市慈濟醫院看門診,而低年級的學弟妹可以幫忙當地學童補習功課,以及陪伴村里的的獨居老人解決一些生活問題。就這樣子他們成立了一個「社區健康服務隊」簡稱之「社健隊」(笑稱之「射箭隊」)。記得當時任教於慈濟醫學院公共衛生的內人就做了這社團的指導老師,而我們有時也在週末到水璉鄉看他們。透過學生們的愛心與熱情,我們才領悟到偏鄉的問題,不是只有生病給藥而已,更重要的是真心關懷各年齡層的全方位照顧,我們從醫學生學到了只要你有心,關心偏鄉並不是只局限於醫藥,各個年齡層的生活教育都很重要,培養社區正確的衛生習慣、了解醫學常識以及早期診斷治療都是非常有意義的。我回國後有機會在教育部醫教會服務了十年,參與多項醫學教育政策與執行,但卻因為公費醫學生的問題最主要都是衛福部醫事司掌管,醫教會都無從介入。記得我曾經在一次衛福部(當時還稱之「衛生署」)與教育部對公費生的偏鄉醫療服務辦法的會議裡提出自己的看法。我認為如果我們能夠將公費醫學生的教育有個全國性的整合,不管在哪個醫學院就讀,這些公費醫學生每年暑假期間都能有一段時間在不同的山明水秀的山地偏鄉舉辦共識營,邀請一些可敬的長年貢獻於偏鄉的「醫療奉獻獎得主」來與學員分享他們所做的工作與他們對偏鄉醫療的看法,並且他們也可以邀請開會地點的當地偏鄉居民與醫學生分享他們的文化以及他們對醫療的需要與看法。我相信偏鄉醫療需要進一步瞭解居民希望得到的是什麼樣的幫忙,他們對於西方醫療、中藥或他們祖傳秘方的看法。同時這種讓全國各校公費醫學生的定期聚會,讓他們有機會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互相鼓勵切磋,培育愛心,也會促進各校公費生的醫學教育更加融會貫通,幫忙全面提升偏鄉醫療的品質。記得我當時談這些想法時,還收到讓我感到鼓勵的回應,然而我卻始終沒有看到這建議的落實。非常高興最近三位有心人在「醫病平台」分享他們對「偏鄉醫療」所做的努力,以及邀請到在台東服務多年的劉漢鼎醫師的好文章。劉醫師文中所提到的「安芳蓮醫師」,更使我追憶過去透過同事方麗華藥師的介紹,直接從安醫師所得到的諸多人生啟示,使我熱淚盈眶、不能自已。延伸閱讀:2024/7/1 守護偏鄉醫療的候鳥醫師2024/4/27 我的偏鄉醫療嘗試2024/4/25 守護洄瀾山海間青少年的醫師2024/4/23 人生注定的一段邂逅——「與病人為友活動」的前世今生
-
2024-06-21 寵物.照顧指南
毛小孩誤食有毒食物怎麼辦? 專家分析多種可能情況及3處置重點
寶林中毒事件,再添1死,目前已累計5名死者。國內發生重大食安事件,令許多毛小孩的主人擔心,家中毛寶貝,如遇誤食有毒食物時,該怎麼辦?前台北市獸醫公會理事長楊靜宇表示,毛小孩誤食中毒可分為貪吃,食用不該吃的食物,以及在戶外接觸到除草劑、消毒劑等兩大類,後者屬於神經毒,風險較高,提醒飼主帶狗狗外出散步,一定要留意公園布告欄是否張貼消毒等告示。毛小孩誤食有毒食物怎麼辦?楊靜宇指出,如以機率來看,狗狗中毒場所以家裡居多,可能是飼主誤餵了巧克力、洋蔥、葡萄等狗狗不可吃的食物,也可能是狗狗貪吃,連防腐劑、保冰劑或是玩具,也吞下肚。如為這類中毒,症狀相較輕微,但如果一口氣吃了太多,也會引發風險。楊靜宇說明,如果狗狗只吃了1、2顆葡萄,還在容許範圍,但要是吞了一大串,就必須緊急就醫,予以洗胃。楊靜宇說,狗狗中毒,急診就醫,最怕的是誤觸殺蟲劑、消毒劑,這屬於神經毒,只要接觸,就可能導致癱瘓,到地不起,猛流口水,必須立即送醫,進行催吐,施打解毒劑。如果毒素劑量過重,將引發肝腎衰竭,情況嚴重。楊靜宇坦言,在擔任台北市議員時,要求教育局、公園處於校園、公園等場所噴灑殺蟲劑、除草劑及消毒藥劑之前,務必提早在網路公布訊息,並在場地附近張貼告示。飼主也應提高警覺,外出遛狗時,多留意布告欄上的訊息。一般來說,狗狗誤食時處置重點如下:1.飼主不要貿然幫寵物催吐:除非獸醫或專業人士執行,否則有害物質可能對狗狗的食道和胃部造成進一步傷害。2.立即尋求獸醫協助:獲悉狗狗可能誤食有害物質,即使還沒出現症狀,也應立即尋求獸醫協助,告知食用哪些食物?數量?時間?3.常見中毒症狀提高警覺:狗狗食物中毒後,出現了哪些症狀?常見為嘔吐、腹瀉、虛弱、困惑、發抖。「預防才是上策」,楊靜宇提醒飼主,將狗狗不可食用的食物放在高處,或是儲藏箱及櫃子裡,並維持家中環境整齊,每天提供乾淨的飲水及飼料,以確保狗狗安全及健康。延伸閱讀:.追蹤六年研究發現:長期養寵物者「可防止認知功能下降」.如果有一天我們比寵物先走 遺物整理師告訴你遺留寵物的孤獨死現場.可帶貓咪出門遛貓?獸醫提醒:帶貓皇出巡只有牽繩不夠!還需注意1細節★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6-07 醫聲.Podcast
🎧|人生最後一哩路 安寧緩和醫療讓「好死」不會那麼難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人要「安然」離世,愈來愈難。第8屆財團法人器官捐贈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執行長蔡宏斌感性談起,投身重症醫療20年來,常遇到在病房內,不願放手的重症病患家屬,就算至親全身插滿續命管線,僅為了吊著那最後一口氣,讓人感嘆「好死」真的很難。尤其在面臨生死關卡,沒有人願意鬆口,讓親人就此離開,這也影響他推動器官捐贈和安寧緩和照護的決心。🎧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SARS癱瘓醫療體系,生命的逝去讓他體悟人生無常21年前,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襲捲全世界,蔡宏斌回憶那段期間,全台灣籠罩在病毒肆掠的恐怖氛圍中。當時和平醫院的醫護人員,陸續送往台大醫院治療,資歷最菜的他,輪守在加護病房內,看著與他年紀相仿的生命漸漸消逝,對他造成了極大的衝擊。蔡宏斌提到,當時不僅要照顧病人,還要關心病患家屬的情緒,「從那時開始,我才真的理解到,照顧病人不僅是治療疾病,還要在冰冷的加護病房內,好好安撫家屬。」將以前老師教導,對於癌症末期病患的臨終關懷,慢慢運用到重症生命末期關懷,他回想起自己的「初心」,就是從那時候開始。「先有人,再有神」,醫師要懂得關懷病人與家屬感受後來,蔡宏斌先後去了嘉義的聖馬爾定醫院,和大林慈濟醫院服務,原本是腎臟科醫師的他,在經歷過SARS那段難熬時刻後,再取得重症專科醫師,就為了能救更多病患。當時聖馬爾定醫院已有癌症安寧照護的經驗,他和神職人員學到與病人和家屬溝通關懷;而大林慈濟是南台灣安寧照護的重要基地,他在那累積三年半照顧各式複雜病人的歷練。「你來到我們慈濟醫院,把病交給醫生;你的心交給菩薩,來這邊就安!」大林慈濟的師兄師姐,安撫病人的一席話,讓他再度領悟,醫療不僅需要高超的技術,更需要溫暖的關懷,特別是面對病人及家屬時,這些信仰的關懷,顯得更有力量。「整合醫學科」照顧多重病症患者,培養一顆更柔軟的心2011年底,蔡宏斌回到台大醫院,成為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整合醫學科」團隊中的一員。他提到,由於整合醫學科照顧的多是病情複雜的病人,「我們經常面對潛在的醫療糾紛,但透過與病人和家屬的溝通,順利建立起信任關係後,才能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這讓他學會了更多關懷和耐心,提升了與病人和家屬溝通的能力。他強調,陪伴病人和家屬,無論是握著手還是默默陪伴,都是醫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他的醫療生涯中,曾遇到敬佩的同僚意外去世,這件事也讓他日後對待病患家屬,能更感同身受。蔡宏斌提起,同團隊感染科的曾御慈醫師,她照顧著一百多位HIV患者,在診療過程中,特別關心病人的隱私和情感需求。然而,不幸的是,曾御慈在2013年因車禍而嚴重腦損傷,這對她的同事及被照顧的病人們都是嚴重打擊。當時,柯文哲也因無法挽救曾御慈的生命而落淚。而曾御慈感染醫學的直屬教授,也是台灣大學的張上淳副校長力排眾議,強調在黃金器捐期,好好送曾御慈一程,將她的大愛傳承下去。最終,曾御慈的媽媽,決定延續她的大愛,捐贈出她的器官。談到此,蔡宏斌眼眶泛紅,他感念生命的無常,和醫師們的無私付出。超高齡社會的來臨,臨終關懷需要更貼近病患與家屬隨著超高齡社會的到來,將面臨更多挑戰,「活著」恐怕會成為象徵而已。他感慨談起,一百零五歲阿嬤的故事,子孫滿堂,阿嬤在家中因消化道出血而開始吐黑血,家屬們希望她能得到最好的治療。當時阿嬤全身插滿救命神器,插上點滴後,因無法排尿,全身開始水腫,僅為了續命而吊著那口氣,家屬仍不願放手。蔡宏斌與家屬耐心溝通,最終在大家的共識下,讓阿嬤安然離世。他強調,醫療不僅需要技術,更需要關懷和溝通,特別是在面對生命末期的病人時。最後,蔡宏斌提到,器官捐贈和安寧緩和照護需要更多的對話和理解,過去兩種不同情境的醫療方式需要更多的融合,讓醫護人員能更好地,為病人提供全面的關懷,以做到更完善的「全人善終」。蔡宏斌小檔案現職:第8屆財團法人器官捐贈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執行長台大醫院整合醫學科主治醫師經歷:台灣醫院整合醫學會理事台大醫院整合醫學科主治醫師學歷: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台大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碩士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黃琬淑、許凱婷音訊剪輯:Shiro腳本撰寫:許凱婷音訊錄製:蔡嘉哲特別感謝: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
-
2024-06-07 醫聲.醫聲
在黑暗裡尋找曙光 陳家人遭受困境仍不忘獻大愛
在外人看來,陳家似乎多有磨難,二兒子在國中時,因練習柔道導致頸椎以下癱瘓、大兒子陳奕群則罹患俗稱漸凍人症的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而陳爸爸也曾罹患白血病,這些對一般人來說難以承受之重,反而讓他們更珍惜在黑暗中燃起的微光。一直以來陳爸爸都在當志工,他及一雙兒女都已簽下器官捐贈同意書;因此,當奕群臨終後,陳爸爸即為其捐出兩枚眼角膜、皮膚以及鞏膜等組織,讓兒子的生命得以延續。「其實奕群去從軍,也是為了完成我的夢想。」談起兒子的孝心,72歲的陳爸爸似乎打開話匣子,提到「那個年代,當兵是很穩定的職業,也是每個國民都該有的愛國情操。」陳奕群為了完成爸爸的夢想,當了職業軍人22年,原本再3年就要申請退休,沒想到在2020年,因為手部與神經疼痛,被醫師判定罹患漸凍人症,只能忍痛退役。奕群去年病情惡化離世,陳爸爸至今仍難掩心痛,因為沒人能想到,熱愛三鐵運動、體格強健的他竟然會罹患如此不治之症。發病後奕群曾提到「如果我真的要離開了!請讓我死得有尊嚴,不要讓我拖累你們。」這也讓陳爸爸心疼到無法言語,看著兒子日漸消瘦,四肢不聽使喚,決定依照兒子的心願,臨終前不再做無效醫療,捐贈大愛讓生命的離去更具意義。從55歲開始擔任志工的陳爸爸,談起這一切,雖語帶哽咽,仍非常灑脫;原來他在64歲那年罹患白血病,人生一度以為會停止前進。當時他在病床上,甚至找了兩位見證人,就為了要表達自己捐贈器官的意願,他談到「人死後就剩一抔黃土,不如就讓身體發揮大愛。」也簽下捐獻大體的意願,兒子和女兒也被他感召,一起簽下器官捐贈同意書。大難不死後,陳爸爸依舊當著志工,現在的他不僅在食物銀行服務,更擔任器官捐贈宣導推廣服務,因為他相信自己的親身經驗,能幫助到更多有相同處境的家庭,他更鼓勵年輕人在閒暇之餘能加入志願服務行列,甚至也帶著女兒一起去照顧獨居老人,也許就像陳爸爸說的「人生要看破,每個人都能做到。」三軍總醫院社會服務室王怡青主任表示 :「每一位器官捐贈者家屬都必須在最悲傷的時刻、最緊繃的狀態去做選擇,在那個情緒張力最高張的階段,三軍總醫院醫療團隊及社工師全程協助家屬成就捐贈者大愛,並陪伴家屬度過親人離去的哀慟歷程。在捐贈者完成大愛義舉後,醫院亦透過每年辦理之捐贈者家屬關懷旅遊及年度追思感恩會,藉由捐贈者家屬共聚交流及互相扶持,陪伴家屬走出人生幽谷。」
-
2024-05-29 醫療.自體免疫
頻繁做惡夢 當心可能是「這些疾病」的前兆
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日前發表在電子臨床醫學(eClinicalMedicine)雜誌的一項新研究顯示,惡夢以及清醒時出現類似夢境幻覺的白日夢,可能是紅斑性狼瘡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等自體免疫系統疾病的前兆。該研究主要作者、英國劍橋大學研究員史隆(Melanie Sloan)表示,這種不尋常的症狀可能是一種信號,預示某種已有的病症可能將急劇惡化或發作,需要接受治療。紅斑性狼瘡影響包括大腦在內的多重器官史隆指出,像紅斑性狼瘡這類疾病尤其如此,眾所周知這種病會影響包括大腦在內的多重器官,但在其他風濕病中也發現相同症狀模式,如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燥症候群(又稱薛格連氏症候群)和硬皮症。紅斑性狼瘡是一種慢性病,人體免疫系統在失控下會攻擊健康組織,引起身體任何部位的發炎與疼痛,包括血球、大腦、心臟、關節,以及肌肉、腎臟、肝臟與肺部。史隆說,失智症前期所發生的認知問題,以及他們研究的許多其他神經精神症狀(NPS)會對人們的生活、工作、社交能力產生巨大影響,只能盡可能維持基本正常生活。她說,這些症狀通常看不見,目前醫學也無法檢測,但這不表示它們就不需要治療與幫助。一位加拿大患者表示,他的惡夢嚴重到令人恐怖的程度,有時甚至會持續到白天;最近幾年,他重複夢到有個連環殺手在追殺他,他的腿被抓住,即使是醒來後,也能感覺腿上彷彿有些東西。另一位英國病人描述他的惡夢,是他無法呼吸、有人坐在他的胸口上。還有人分享了在夢中出現非常驚悚的暴力場景。發炎性關節炎、自體免疫疾病…都會出現睡眠障礙雖然這類領域的研究還不多,但2019年3月的一項研究顯示,發炎性關節炎與其他自體免疫、炎症疾病的患者也會做惡夢和出現其他REM睡眠行為障礙,像是俗稱「鬼壓床」的睡眠癱瘓症。REM是快速動眼期(rapid eye movement)的簡稱,是人們做夢、處理白天發生的訊息與經驗、並將之儲存到記憶中的睡眠階段。這項新研究調查了400名醫生與676名紅斑性狼瘡患者,並深度訪談50名臨床醫生與69名系統性自體免疫風濕疾病(包括紅斑性狼瘡)患者。(本文經《世界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4-05-27 焦點.健康知識+
早餐常喝冰飲料易罹癌、更年期提早到?醫師指出真正問題
你可以先知道: (1)不受影響:專家表示女性不孕原因眾多,無法歸因於冰水、「沒有這回事」,傳傳聞為錯誤說法。 (2)特定期間加強注意:冰水可能導致月經量變少,有此現象的人在經期避免吃冰、喝冰水即可,沒有這種問題的其他人不受影響。傳言冰水害月經不來、18歲就更年期為錯誤說法。 (3)避免吃冰:氣喘、產婦避免吃冰,以免誘發氣喘,或不利產後發奶、排出血塊。 網傳「癌症真的很可怕 早上不要喝冰咖啡」的圖卡及貼文,內容提到癌症是因為飲食改變,例如一大早就喝冰咖啡、冰飲料,一早就喝冰的會導致 18 歲就更年期、小女生骨癌、老翁癱瘓、女性不孕等說法。但專家表示,骨癌、癱瘓為無稽之談;而 18 歲更年期應是 18 歲的病患月經「像」更年期那樣不規律、而不是真的更年期。 至於女性不孕原因眾多,無法一概歸因於喝冰水,冰水在胃裡的時候溫度已經上升,且未懷孕、位於骨盆腔的子宮其實離胃還有一段距離。 同樣地,喝冰水導致血液跑到胃部幫忙升溫、消化,使得正在月經期間的子宮血液循環變差、月經量減少,有這種狀況的人應該在經期避免喝冰水。 產婦因為懷孕時子宮脹大往上頂而靠近胃部,中醫認為產婦剛生產完、坐月子的子宮復原期間,都應避免喝冰水,以免影響發奶,或是使局部血液循環變差而影響排出血塊。 早上不要喝冰咖啡的貼文? 原始謠傳版本:癌症很可怕 早上不要喝冰咖啡 衛生署日前公佈了去年國人的十大死因統計,惡性腫瘤(癌症)又第二十度蟬聯冠軍,而且是每四名死亡人口中,就有一人「因癌而死」,顯示這二十年來,癌症和國人真的是如影隨形。 十大癌症死因中,又以肺癌居首,其次是肝癌、結腸直腸癌、女性乳癌、胃癌、子宮頸癌、口腔癌、攝護腺癌、淋巴癌與食道癌。除了眾人聞之色變的肺癌、肝癌外,值得注意的是結腸直腸癌、胃癌、食道癌的排名居高不下,而且往前沖。 個中原因在飲食內容之外,應該也和國人飲食習慣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這些習慣最顯而易見的如暴飲暴食、重宵夜、三餐不定時、忽冷忽熱、倉促進食、早餐不吃,或者一大早就喝冰咖啡、冰飲料等,如果仔細探究,都稱得上是標準的致癌兇手。 早餐不吃絕對會影響一天的精力來源,最直接的受害當然是胃部機能。可是都不及一早就喝冰飲料的傷害來得大,在整個胃部特別是胃壁在經歷一個晚上的空窗期後,正需要有個溫暖的安慰時,卻給予冰冷冷的飲料,其所造成的胃黏膜、胃壁組織之僵化、硬化結果,縱使是不懂得基本醫學常識的人,經此一說,應該也可瞭解到十之八九,因為任何一個人如果一大早就將他往冷凍庫裡一推(更不要說關個幾分鐘),打哆嗦,恐怕很難,嚴重的還可能因此受寒感冒。如再加上咖啡對神經系統、腸胃道的傷害,就更加不言可喻了。 眾所皆知,喝了太燙的飲料會傷到食道,相對的喝了太冰的飲料也會對食道有害,這個道理非常淺顯。 至於統計數字中,去年得胃癌的男性足足比女性多了一倍多,也不足為奇。因為綜觀各個應酬場合、夜市攤上,酒酣耳熱、大吃大喝(吃宵夜)的,十之八九都是男性。男人為此付出比女性多一倍以上的代價,也一點都怪不了別人!倒是得胃癌的女性中,有多少人是日常喜歡喝咖啡而且是早上喝冰咖啡的,就相當值得探討了。 無論如何,早上請不要再喝冰咖啡,要喝咖啡,請喝熱的! 早餐別再喝冰的飲料 體內環保最近流行生機飲食,很多人一早就喝蔬果汁,雖說可以提供蔬果中直接的營養及清理體內廢物,但大家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關鍵,那就是人的體內永遠喜歡溫暖的環境,身體溫暖,微循環才會正常,氧氣、營養及廢物等的運送才會順暢。 所以吃早餐時,千萬不要先喝蔬果汁、冰咖啡、冰果汁、冰紅茶、綠豆沙、冰牛奶等等,短時間內也許您不覺得身體有什麽不舒服,事實上會讓你的身體日漸衰弱的,這是為什麽呢? 吃早餐應該吃「熱食」,才能保護「胃氣」。中醫學說的胃氣,其實是廣義的,並不單純指「胃」這個器官而已,其中包含了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後天的免疫力、肌肉的功能等。因為早晨的時候,夜間的陰氣未除,大地溫度尚未回升。體內的肌肉、神經及血管都還呈現收縮的狀態,假如這時候你再吃喝冰冷的食物,必定使體內各個系統更加攣縮、血流更加不順.也許剛開始吃喝冰冷的食物的時候,你不覺得胃腸有什麽不舒服,但日子一久或年齡漸長,你會發現怎麽吸收不到食物精華,好像老是吃不結實,或是大便老是稀稀的,或是皮膚越來越差,或是喉嚨老是隱隱有痰不清爽,時常感冒,小毛病不斷,這就是傷了胃氣,傷了身體的抵抗力因此早上第一個食物,應該是享用熱稀飯、熱燕麥片、熱羊乳、熱豆花、熱豆漿、芝麻糊、山藥粥或廙東粥等等,然後再配著吃蔬菜、麵包、三明治、水果、點心等。 在這裡我不建議喝牛奶,因為牛奶容易生痰、產生過敏,較不適合氣管、腸胃、皮膚差的人及潮濕氣候地區的人飲用。 以後不敢吃冰了 提醒你一件可怕之事: 據老中醫的臨床所見:現在很多小女生從小以冰品、可樂、泡沫紅茶.等冰冷之物維生,終日冰不離手,結果很多導致月經不來、子宮急速老化、18歲更年期就到了,這不是嚇人而是事實! 另外還有人因吃冰而致癌,我的老師手下就有一位骨癌的小女生,喜吃冰品而全身虛寒,經中醫治療且嚴格禁冰冷之物,癌症痊癒,西醫都不敢相信;還有因吃冰而癱瘓在床20幾年的老翁,西醫完全查不出病因,後來經我們老師診治,老翁才回憶起當年:那天天氣很熱,他在田裡工作,有一賣冰的經過,他吃了隔日之後,從此沒下過床了。總之,我要告訴你冰實在害人無數,現今這一代孩子整天吃冰,覺得很過癮,卻不知吃冰帶來的嚴重後果,你可以說冰就是一種毒品,所以現今的怪病、癌症才會這麽多。 我相信未來受害者會愈來愈多,這些都是臨床真實桉例,老師親口所訴,殷切盼望周遭之人都知道這個事實,而不為冰品所害,我願足矣。 常吃冰的人,容易有小腹 常吃冰的人,容易有小腹,因為女生的子宮等皆須要保持溫度,所以才會和男生的不同(男生的在體外,因為精蟲生存溫度要比體溫降低2度),因為我們女生的子宮須保溫,所以當我們在吃冰的同時,子宮溫度會降低,這時我們的大腦會命令脂肪去保護子宮,所以常吃冰,脂肪會一直集中在小腹哦! 另外因為常吃冰,使子宮受寒,如此會不容易受孕,甚至是不孕唷!各位親愛的朋友,根據醫師的建議:不要因為口渴才去喝水,要為了喝水而喝水,而且每次喝水的量至少要300~500cc才能幫助體內新陳代謝,小酌一兩口根本無法解身體的渴,各位,把您的水杯換大一點的吧!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冰飲 ≠ 冰水 冰飲另有含糖、咖啡因等問題 傳言提到「一早就喝冰飲料」、「經歷一個晚上的空窗期」、「再加上咖啡對神經系统、腸胃道的傷害」、「現在很多小女生以冰品、可樂、泡沫紅茶等冰冷之物維生」。MyGoPen 致電諮詢中醫師張家蓓,她表示咖啡有咖啡的壞處,可樂、紅茶也有含糖以及同樣也含有咖啡因等問題,本來就不建議一早空腹喝這些刺激性的飲料,傳言將「冰飲」與「冰水」混雜敘述、易造成誤導。 張家蓓指出,中醫將西瓜稱為「天生白虎湯」,白虎湯是張仲景《傷寒論》裡用來退燒降溫的配方,而西瓜能解熱、所以被稱為天生的白虎湯,可見中醫並不是一昧的排斥冰涼之物,有是「證」就用是藥,與見「症」而用藥是不同的,只要病情有需要、辯證論治就沒問題,在需要的時候使用、病好了就停用,如果治病的期間因為用藥導致身體比較寒,事後也能夠再補回來即可。中醫:健康的人可以喝冰水 與骨癌、癱瘓無關 張家蓓表示,若以正常健康的狀態來說,如果天氣非常熱、喝一些冰涼的水也不是壞事,只要有補充水分都是好事;傳言提到一大早就吃冰冷食物會傷「胃氣」,廣義的胃氣包括消化能力,張家蓓指出,胃氣弱的人不要吃即可,不必因為這樣就限制不受影響的人也不能喝冰水。傳言提到「骨癌小女生」、「癱瘓老翁」都是因為吃了冰品,骨癌小女生甚至停吃冰的食物之後就痊癒。張家蓓直言「骨癌不可能、癱瘓也不可能」,不吃冰骨癌就好了更不可能。MyGoPen 查詢具代表性的公開資料,國泰醫院官網上的骨癌衛教資料就提到:原發性骨癌發生的真正原因現在仍不很清楚,骨癌的病理種類眾多,包括多發性骨髓瘤等。而根據中醫附醫官網的脊髓損傷衛教資料,頸髓受傷會造成四肢癱瘓,若傷及胸髓、腰髓或薦髓,則會造成下半身癱瘓,通常是因為車禍、墜落、重物壓傷、運動傷害等,造成脊柱移位或骨折,傷及脊髓與神經。由此可知,骨癌、造成癱瘓的脊髓損傷都與冰水無關,傳言並未提供確切的病歷資料及學理依據,傳言冰水害骨癌、冰水害癱瘓等說法為錯誤訊息。 傳言提到吃冰會「月經不來、18歲更年期」。張家蓓強調,年輕女性本來就比較容易因為月經剛開始沒幾年,還處於較不規律的階段,再加上現代人課業、生活壓力大,經期混亂導致月經變成「季經」、「半年經」,傳言說的 18 歲更年期,應是病人的月經時有時無、很像更年期而已,也就是上述的經期混亂現象,真正更年期的婦女除了月經周期變長、月經天數變少以外,體內的女性荷爾蒙數值也明顯降低,搭配西醫的抽血一驗便知,更年期有臨床上的標準定義,不是像傳言這樣、單看月經的情況就隨便說出這麼驚人的一句話。冰水不會造成不孕 但氣喘病患不宜 傳言還提到「常吃冰會使子宮受寒、容易不孕」。長期投入女性不孕症中醫治療的張家蓓表示,而有關不孕的部分,女性不孕的原因非常多,不會因為吃冰、喝冰水就不孕,「沒有這回事」。張家蓓強調,如果喝冰水導致局部溫度下降,首當其衝的一定是食道、胃本身,食物到了胃的階段、溫度就差不多了,子宮距離胃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中間至少還隔著一大坨小腸、大腸,傳言不講附近的器官,卻一定要指向子宮,缺乏人體構造的基本學理,傳言說法為錯誤訊息。 張家蓓也提醒,冰水會影響食道、胃之外,食道附近的氣管也可能受到刺激而收縮,導致氣喘病患發作,但前提是本身已患有氣喘,沒有病史的一般人就不用特別擔心這個問題。此外,大量吃冰、喝冰水可能會因為血液跑到消化道,而使經期中的子宮血循環減少,而導致月經量變少,如果發現有這樣情況的人,在經期期間不要喝冰水就好了。中醫:產婦不宜 西醫:沒有禁忌 除了冰水害不孕以外,坊間有關女性喝冰水的傳言,最常見的還包括坐月子不能吃冰、喝冰水,東方的坐月子文化要吃比較溫補的東西,但是西方人一生完小孩立刻來一杯冰水,幫助膨大往上方頂的子宮縮小、傷口凝血,張家蓓指出,以乳汁為例比較容易理解,分泌乳汁的乳葉腺體是大汗腺的一種,產後發奶就像發汗一樣的道理,要吃比較熱性的東西才能流汗,就像運動完直接喝冰水可能就不流汗了,不流汗就沒有奶水,所以雖然西醫的觀點認為不受影響,想喝的人就喝、不想喝的就不要喝,但以中醫得觀點還是建議最好避免,而且喝冰水身體需要消耗額外的能量拉升溫度、也不利虛弱的產婦復原。MyGoPen 查詢具代表性的公開資料,根據國健署孕產婦關懷網站「月子期間不能吃性寒生冷的蔬果、冷飲嗎?」,文中提到:對西醫來說,月子吃冰品、喝冷飲是沒關係的,但就中醫看法,冰品屬於「寒邪」、「濕邪」,若吃多則會使體質變太寒、濕氣太重,也影響循環代謝的能力並抑制子宮收縮,所以產後水腫、惡露、血塊、悶痛等狀況更不易排除。國健署將中西醫兩種論點並陳、並未結論,只提供相關資訊供民眾參考。結論 總的來說,冰水與不孕、更年期,甚至骨癌、癱瘓無關,傳言說法缺乏學理根據、為錯誤訊息。 但冰水可能使本身胃氣就不好的人消化更差,或是讓月經經血量變少,有這些症狀的人就應該注意、或是在經期時不吃即可。 而氣喘、產婦則是要避免冰水的族群,冰水經過食道時恐造成氣管收縮而誘發氣喘;以中醫觀點,喝冰水不利產婦發奶、排惡露血塊。衛教資料國健署 - 月子期間不能吃性寒生冷的蔬果、冷飲嗎? 諮詢專家康華中醫診所院長 - 張家蓓(本文轉載自《MyGoPen》查證參考:https://www.mygopen.com/2024/05/ice-coffee.html)
-
2024-05-23 醫療.心臟血管
手麻腳麻、單側手腳無力...等危險因子別輕忽!最快2天恐成「大中風」
小中風原來有2種 醫師與民眾用法大不同根據醫學診斷定義,小中風是指「小範圍的中風」。一般民眾所說的「小中風」應是「暫時性腦缺血(TIA)」,是缺血性腦中風的主要危險因子,代表身體發出警訊,應盡速就醫治療並服藥控制,若置之不理,高風險者在未來2至7天可能演變成真正的大中風,一定要提高警覺。過去暫時性腦缺血(Transientischemic attack,TIA)被定義為「因腦部缺血造成的突發、局部性神經功能喪失,通常不超過24小時」。2009年美國心臟協會與美國中風協會重新定義,TIA為「因局部大腦、脊髓或視網膜缺血造成的暫時性神經功能失常,未見急性梗塞」。影像學上是否能找到結構異常即「梗塞」,成為TIA與中風(stroke)主要的區別。衛福部立桃園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劉一宏指出,中風屬於血管結構問題,即使血流恢復,也連帶有結構性受損,透過影像檢查清楚可見,但暫時性腦缺血恢復後,通常神經與血管並未受損。醫學上的小中風與暫時性腦缺血的差別?與中風有關嗎?「暫時性腦缺血與中風不同。」劉一宏說,醫學上的小中風專指「小範圍的中風」,有時小到不在神經感測區,甚至是「無症狀」中風,難以監測,有時則是失智、記憶方面表現,不一定會在運動腦區造成手腳無力等症狀,所以症狀不明顯,但仍屬於中風。劉一宏表示,為了和患者溝通時方便,對於「暫時性腦缺血」有時會以小中風代稱。暫時性腦缺血會出現單側手腳無力、臉歪嘴斜、口齒不清、手麻腳麻、複視或暫時性單眼失明等症狀,如果曾出現單側肢體無力及言語障礙,之後再中風的風險較高。劉一宏解釋道:有時民眾因慢性疾病,例如高血糖導致單側手腳、臉部發麻,但血糖降下來就會恢復。暫時性神經功能缺損的成因相當多,並非都是中風前兆。有些疾病的表現和TIA類似而易混淆,包括癲癇發作、偏頭痛、代謝障礙或暈厥等症狀,也可能出現認知功能障礙、姿勢性低血壓或眩暈,及早區別有助於治療。TIA與其他疾病鑑別診斷如果暫時性腦缺血未妥善接受治療,後續也可能出現腦中風。劉一宏分享,曾遇過一名60歲男性患者出現暫時性腦缺血症狀就醫,一開始單側手腳無力,一小時後即恢復正常,經檢查後判斷需服用抗血小板藥物,並控制血糖和膽固醇,住院治療1、2周後,幾乎完全恢復而出院。發生暫時性腦缺血,如何做才能有效預防未來中風?患者返家後並未依照醫囑服藥,血糖、膽固醇數據都沒有控制下來,二、三個月後又到急診報到,這次「臉歪嘴斜、右側癱瘓、不省人事」,經過檢查發現嚴重血管狹窄,連帶三分之一的腦區損傷,屬於大面積中風。劉一宏說,這是臨床常見且十分令人遺憾的狀況。劉一宏指出,暫時性腦缺血(TIA)與高血糖、高血脂息息相關,可能因頸動脈或其他血管內斑塊剝落,流到較遠端的腦血管導致阻塞,治療上必須用藥穩定住斑塊,也要控制三高,如果用藥效果不佳,可以進一步考慮用血管支架治療,穩定血管內的斑塊。暫時性腦缺血(TIA)是造成未來缺血性中風的主要危險因子,及早處置對預防中風有很大幫助。劉一宏說,藉由詳細的病史詢問、神經學檢查,配合實驗室檢驗及影像學評估,可排除疑似疾病,並針對危險因子加以矯正,包括注意患者血壓及血脂控制、使用抗血小板藥物,必要時施行頸動脈內膜切除術或放置動脈支架。劉一宏指出,暫時性腦缺血導致後續中風的風險,可透過「ABCD²風險自評表」評估。中風最大風險的就是三高與抽菸,建議民眾注意日常飲食,戒除菸酒,並控制三高,避免中風。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5-20 焦點.元氣新聞
花壽司竟有活蛞蝓爬過!吃下污染的食材恐引起「這疾病」,引發腦膜炎等問題!
一名女網友昨(18日)在「爆料公社」以「這壽司真的新鮮過頭了」為題發文表示,晚間到知名連鎖壽司店用餐,吃到一半竟發現壽司上有一隻「活蛞蝓」,先前曾有人生吃蛞蝓喪命,讓誤食「蛞蝓壽司」的網友老公擔心直言,「不知道會怎樣」。對此,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將派員前往稽查。專家表示,食用含有廣東住血線蟲蛞蝓、蝸牛黏液污染的食材,恐引發腦膜炎,並可能出現影響肢體動作、智商等副作用。花壽司上竟有活蛞蝓!衛生局稽查:22日前需改善2缺失台北市某連鎖壽司店有民眾爆料,點了一份花壽司,吃了一顆,卻發現一條活生生的「蛞蝓」就出現在還沒吃壽司上,當場向店家反映,卻遭「冷處理」僅獲店家招待一份甜點。衛生局今前往餐廳稽查,發現產品標示不明確、送餐軌道衛生不佳,要求限期改善。店家也發聲明道歉,並下架相關產品。店家表示,目前已先下架相關產品,對於旗下各店也會採取更加嚴格的方式監督、控管餐點品質避免造成類似事件再發生,同時也向受害人致歉,強調後續會持續關心當事人身心狀況。衛生局稍早也前往餐廳稽查,食品藥物管理科長林冠蓁表示,稽查發現甜醬未標示名稱及效期、送餐軌道衛生不潔等事項,已要求店家於2024年5月22日前改善完畢,屆時將不定期前往稽查,如果未能如期改善完成,依法可處店家6萬至2億元罰緩。什麼是廣東住血線蟲?廣東住血線蟲感染引起的症狀有哪些?根據疾管署的資料指出,廣東住血線蟲感染症的致病原是廣東住血線蟲,1933年由陳心陶先生在中國大陸廣東省調查玄鼠(Rattus rattus)和褐鼠(Rattus norvegicus)的寄生蟲時,首先於鼠肺(肺動脈)中發現此蟲,1937年日本人松本(Matsumoto)也在台灣東岸花蓮之野鼠內亦發現此蟲。感染的大鼠透過糞便排出未成熟的幼蟲(第一期幼蟲),蝸牛和蛞蝓吃下含有幼蟲的大鼠糞便而感染,幼蟲在蝸牛和蛞蝓體內發育,但不會變為成蟲(第三期幼蟲),只有當大鼠吃下感染的蝸牛、蛞蝓或受其黏液污染的食物時,廣東住血線蟲最終在鼠體內發育為成蟲,雌雄交配產卵,進入下一個生活史循環。人類雖不是廣東住血線蟲適合的終宿主(鼠類才是),為意外宿主,其幼蟲誤入人體後,無法於人體發育為成蟲,僅可發育至第五期幼蟲(又稱為幼成蟲)。幼蟲在人體移行的過程,有機會對人體產生重大的傷害,尤其是當蟲體進入腦膜處,就會有引起腦膜炎相關症狀的風險,有機會引起死亡。根據疾管署的衛教文件指出:兒童相較成人有較高比例的腦炎病例報告,台灣兒童病例報告中腦炎佔30.5%。除腦炎外,蟲體如果侵犯到眼球,可能會導致視力受損、眼球疼痛、角膜周圍充血、角膜炎等問題;偶爾可見活的蟲體出現在眼中,需要手術移除。廣東住血線蟲的中間宿主隨著福壽螺的引進,已從非洲大鍋牛轉成福壽螺。疾管署的衛教文件中指出台灣曾報告的中間宿主有福壽螺、非洲大蝸牛、薄殼蝸牛、田螺及二種蛞蝓類。大雨季過後特別容易發生。廣東住血線蟲感染途徑:生食或食入未煮熟且感染這種寄生蟲的蝸牛、蛞蝓、蝦、蟹、蛙類或食入受到幼蟲污染的水或生菜(沾染受感染螺類之黏液,可能含有第三期幼蟲)是人類感染廣東住血線蟲的主要途徑。但廣東住血線蟲感染症不會人傳人。人類通常是在偶然的情況下感染,如僅食入少量寄生蟲,患者可能沒有症狀或症狀輕微而自行痊癒,如果食入寄生蟲數量較多,將有危及生命的風險。專家提醒生食食材尤其要特別注意來源與清潔國內廣東住血線蟲研究專家、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表示,如果直接吃下未經煮熟的蛞蝓、蝸牛,或是沾有蛞蝓、蝸牛黏液汙染的食材時,就有機會感染廣東住血線蟲,而該寄生蟲常侵入腦部、脊髓等神經組織,並會出現腦膜炎,症狀為發燒、噁心、嘔吐、頸部僵硬,更有可能合併意識障礙。黃高彬指出此類個案在國內已十分少見,臨床上曾有外籍移工自行烹烤鍋牛食用,但往往沒有烤熟,就待配生菜一起吃,有如國人常吃的生菜蝦鬆,容易增加感染廣東住血線蟲的機會,一旦感染後,除容易引發腦膜炎,幼蟲還可能侵犯眼睛前房,導致視力將至0.3。目前廣東住血線蟲可以服用抗寄生蟲藥物「Albendazole(中文譯名:阿苯達唑)」治療,雖然感染後致死率不到1%,引發腦膜炎後,可能會影響肢體動作、智商等副作用。黃高彬指出,日本料理店主要提供許多生食食材,蛞蝓最有可能的來源是隨著生菜等一起帶進餐廳,建議餐廳環境經整體清潔消毒,而感染廣東住血線蟲的潛伏期,短約為十幾天,平均約2至3周,長則至一個月,呼籲曾到該家日本料理店用餐的消費者提高警覺,一旦出現發燒、頭痛、頸部僵硬等症狀,應速就醫,並呼籲民眾盡量不要生食。廣東住血線蟲著名的新聞事件整理:1985年 金蘭醬油第二代誤信蝸牛生吃補身,和家人生吃自養的非洲大蝸牛,因此感染廣東住血線蟲症,導致一家5人身亡,僅剩一名在國外的兒子逃過一劫,生吃蝸牛,差點滅門。2014年 花蓮地區日前出現一名54歲婦女因為頭痛、盜汗,以為是更年期,不料就醫後未見改善,反而更嚴重;經花蓮慈濟醫院檢查,發現她因誤食蝸牛爬過的食物,感染「廣東住血線蟲」,導致嗜酸性腦膜炎。2018年 澳洲有一名當時19歲、在親朋好友眼中「無敵」的橄欖球球員,有天在派對上,接受朋友的挑戰,生吞活蛞蝓(slug)後,沒想到卻導致自己終身癱瘓,從此需要他人全天候的照顧。參考資料疾管署:廣東住血線蟲感染症疾管署:第六十二章 廣東住血線蟲感染症 Angiostrongyliasis聯合新聞網:花壽司有活蛞蝓!店家認疏失致歉 衛生局稽查:22日前需改善2缺失聯合新聞網:連鎖壽司店竟有蛞蝓 專家指誤食恐出現兩大副作用元氣周報:熱炒店螺肉竟是非洲大蝸牛 不能生吃的蝸肉其實高蛋白低脂肪元氣網:蝸牛爬過食物 婦感染寄生蟲元氣網:比膽生吞活蛞蝓 19歲橄欖球球員遭感染終身癱瘓
-
2024-05-02 寵物.寵物疾病
貓咪不舒服18種徵兆!各年齡常見疾病一次看,定期健檢、早期發現並預防
貓咪個性、行為難捉摸,生病不易發現,貓咪好發疾病有哪些?該怎麼觀察貓咪生病特徵呢?根據農委會寵物登記統計,寵物貓登記數量逐年增長,犬派轉貓派現象廣見於各縣市。隨著養貓人口數增加,貓咪照護也越來越受重視,以下整理貓咪各年齡常見疾病、生病特徵、健康檢查,只要飼主悉心照顧、仔細觀察,有助預防貓咪疾病發生率。貓咪不舒服的18種徵兆貓咪身為獵食、肉食性動物,是食物鏈頂層的動物,通常會隱藏牠們生病狀態,飼主可透過貓咪行為觀察是否出現健康異常。若發現出現以下徵兆,有可能貓咪不舒服的徵兆:.嘔吐,除排毛球外,嘔吐次數增加.排便狀況,如:腹瀉、未排便.排尿狀況,如:無尿、少尿、血尿、頻尿.食慾改變、口渴,如:食量大增或驟減、大量喝水.體重變化,莫名消瘦.呼吸頻率,在休息狀態下,呼吸指數應為一分鐘小於30下.口臭、流口水或口腔出血.體溫上升,觀察鼻頭是否保持濕潤.第三眼瞼外露.身體部位出現腫脹.眼、鼻分泌物增加.嗜睡、活動力下降.頻繁抓耳朵、甩頭.異常掉毛、頻繁舔毛.走路、跳躍姿勢異常.躲在陰暗處、貓砂盆等.莫名大叫.莫名出現攻擊行為未施打疫苗、年輕貓咪常見疾病除了先天性疾病之外,未施打疫苗的貓咪和年輕貓咪要注意傳染病如貓瘟,症狀有嚴重下痢及嘔吐、血便甚至可能造成死亡風險,以及須留意上呼吸道感染,其中上呼吸道感染三大常見病原為皰疹病毒、卡里西病毒、披衣菌:.疱疹病毒:流眼淚、眼屎、角膜炎、結膜炎等眼睛症狀及打噴嚏、咳嗽、發燒、食慾不振,嚴重恐有死亡風險。.卡里西病毒:與疱疹病毒症狀類似,但鼻症狀較輕微,不同之處為有明顯口炎、口部潰瘍,病毒有可能入侵肺部造成肺炎。.貓披衣菌:好發幼貓或免疫力低下的貓咪,老年貓也有可能得。披衣菌症狀有結膜炎、頻繁眨眼、流眼淚、鼻蓄膿、食欲不振、體重下降及發燒等。 上述三種貓咪病毒都有機率出現在多貓家庭,應定期接種三合一或五合一預防疫苗,並時常保持居家環境衛生、定期消毒打掃,才能有效預防貓咪感染傳染病。中、老年貓咪常見疾病中老年貓常見疾病為甲狀腺亢進、貓咪腎衰竭、心臟病、腫瘤、慢性疾病及關節炎等。.心臟病:貓咪最常見心臟疾病為「肥厚性心肌病」,根據《心傳動物醫院》解釋,肥厚型心肌病是左心室心肌異常肥厚的心臟病,當心肌變厚或結構異常時,心室腔室空間被壓縮,導致心室血液可能逆流到心房,導致心房擴大且壓力上升。擴大的心房中血液滯留加上心肌細胞拉扯,使細小血塊(血栓)易凝集在心房,隨時可能從心臟打出去, 造成身體各處動脈栓塞,最常見症狀就是貓咪四肢癱瘓及劇烈疼痛。緬因貓、布偶貓等特殊品種貓好發心臟疾病,可挑選含有Q10、魚油的保健食品做為日常保健。.腫瘤:貓咪常見血液性腫瘤如淋巴瘤、肥大細胞瘤等,若有白血病病毒,可能藏於淋巴結導致腫瘤,幼年施打疫苗,有機率降低淋巴瘤發生。.甲狀腺亢進:好發於8歲以上的貓咪,常見症狀為嘔吐下痢、亢奮易怒具攻擊性、毛髮零亂無光澤、多渴多尿,以及食欲好但體重持續消瘦。甲狀腺亢進、腎衰竭、心臟病、腫瘤、慢性疾病及關節炎等都是中老年貓常見疾病。定期健檢,有機會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貓咪腎衰竭:由於腎功能老化及長期飲水量不足,若發現貓咪食慾不佳、暴瘦、大量喝水、多尿、嘔吐等明顯症狀出現時,可能代表腎功能已無法正常運作。慢性腎病初期症狀不明顯,不少貓咪在腎功能損失75%以上才被確診。.其它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導致高血壓的可能原因有慢性腎病、甲狀腺亢進及心臟病。糖尿病部分,肥胖的貓須特別留意!因脂肪越多,其胰島素抗性易導致第二型糖尿病,若貓咪體重莫名消瘦就要注意。.退化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易出現在肘關節和髖關節,膝蓋和腳踝則容易雙側同時出現,症狀有跳躍能力及頻率下降、整理毛髮次數減少、異常如廁行為或如廁位置改變,當發現貓咪跛行時,通常關節炎已經非常嚴重。摺耳貓、短腿貓等特殊品種貓,可能關節不好,可以葡萄糖胺、綠唇貽貝等做為日常保健。此外,貓哮喘、皮膚病也是貓咪常見疾病。貓哮喘好發春天、空汙嚴重時,其徵兆為貓咪蹲下(母雞蹲)、脖子伸直、咳嗽等。皮膚病則因台灣高溫、潮濕,就算貓咪不出門也要小心黴菌,夏季時須留意寄生蟲如跳蚤,以及由蚊子傳播的傳染病—心絲蟲,定期做好居家衛生有助減少貓咪皮膚病問題。貓咪情緒緊張也是致病原因之一貓的個性敏感、易緊張焦慮,搬家、溫差、鏟屎官換人、裝潢擺設改變、高頻音律等環境發生改變,都有可能造成貓咪緊張、焦慮甚至出現異常舔毛、自發性膀胱炎。通常貓咪皮膚病脫毛會呈現均質、塊狀掉毛,若是心因性掉毛,肚子和手等部位會呈現參差不齊、長短不一脫毛現象。自發性膀胱炎則會出現尿血、尿血塊、尿尿結晶變多等。飼主可先將環境改回原樣並以費洛蒙、貓草舒緩貓咪情緒,或是口服保健品如色胺酸,可增加多巴胺濃度,放鬆情緒,若還是無法解決貓咪情緒問題甚至出現攻擊性,最後獸醫師才會進一步採取藥物控制。當環境發生改變,可能造成貓咪緊張、焦慮甚至出現異常舔毛、自發性膀胱炎。貓咪需要做健康檢查嗎?貓咪善於忍痛,觀察日常行為僅能看出部分病症,定期施做詳細的健康檢查有助早期發現並預防,年輕貓咪平均1-2年做一次即可,老年貓則因甲狀腺亢進、腎衰竭、心臟病發生率較高,建議半年就要做一次健檢。貓健檢費用依項目不同,千元至上萬元不等,一般健檢項目如下:.基礎問診.理學檢查.血液生化檢驗.尿液檢查.糞便檢查.X光影像檢查.超音波影像檢查.內分泌檢驗.血壓測量.心電圖年輕貓健檢項目可以血液檢查為主,由於貓咪好發肥厚性心肌病,建議4歲以上的貓咪除了血檢,可加做X光片以利觀察心臟大小前後變化,老年貓則需要的項目較多,進階檢驗項目,可依據獸醫師判斷,若有需求再進行。延伸閱讀:.突大量喝水、多尿…貓腎衰竭會好嗎?腎貓症狀、飲食建議一次看.你的1年等於毛孩5~7年!貓狗定期健檢很重要!健檢項目費用一次看.貓咪亂尿尿怎麼辦?貓行為諮商師:貓亂尿原因、解決方法指南一次看 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4-14 醫療.新陳代謝
血糖劇烈震盪損害健康 科技控糖助穩定血糖
過去,糖尿病病患監控血糖,多聚焦於空腹血糖、飯後血糖與糖化血色素(HbA1c)等數值,但研究顯示,除了血糖過高、過低會帶來傷害,當血糖波動很劇烈,長期下來,併發症風險也會增加。因此了解血糖波動幅度、監控血糖趨勢變化,並精準找到自己的控糖模式,顯得格外重要。隨著連續血糖監測器(CGM)、自動胰島素輸注系統問世,「科技控糖」讓糖友更精確掌握血糖變化、精準給藥,醫護人員及衛教師則更能幫助糖友釐清問題,且提出符合所需、更個人化的解決方案。Q1:控糖時,為何需掌握血糖波動、了解高低點變化?血糖波動的控制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至關重要。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暨遺傳科主治醫師羅福松強調,血糖的劇烈波動,易對患者造成即刻的身體不適,如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情緒波動,此外,也會引起慢性發炎,並增加心血管疾病、腎病和神經損害等併發症風險。而對年輕型的糖尿病患者而言,則容易因迷走神經病變,造成胃輕癱,也就是胃功能近乎癱瘓,食物消化大受影響。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暨遺傳科主治醫師羅福松表示,透過監測血糖的高點和低點,醫師能及時調整治療,像血糖過高可能導致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當血糖值超過250mg/dL,便容易因為脫水造成酮酸中毒;而血糖低於70mg/dL,則可能導致頭暈、意識模糊,甚至產生生命危險,尤其第一型糖尿病的兒童,在夜間更要特別注意血糖過低的問題。不只如此,了解血糖變化的細節,還能協助醫師為患者設計個人化的治療計畫,包括藥物種類和劑量的調整、飲食計畫與運動方案的優化等,避免血糖過高、過低造成傷害。Q2:在血糖監控的指標中,TIR(Time in Range)是什麼?代表哪些意義?事實上,血糖波動的管理不僅包括觀察高低點,更重要的是關注血糖值在理想範圍(70-180mg/dL)內的時間比例,這數值即為目標範圍內時間TIR(Time in Range)。相較之下,糖化血色素主要觀察的是血糖長時間控制狀況,而了解TIR,則可更精確知道血糖短時間起伏及趨勢變化。目前建議TIR需控制在70%以上,為血糖控制理想目標,若以24小時為基準,表示一天有17小時左右,血糖須維持在上述範圍。而TIR指標較低與多種併發症風險增加有關,TIR較高,代表血糖控制穩定,有利於減少併發症風險、提高生活品質。Q3:若想進行連續血糖監測,目前有哪些選項?當糖友想了解血糖的高低點、趨勢變化,及TIR的時間比例,就要考慮運用連續血糖監測器做輔助。馬偕兒童醫院兒童內分泌科主任丁瑋信分析,市面上的連續血糖監測器有以下特點:1.主要裝置於皮下組織。2.組成構造包括感應器、傳輸器,感應器負責讀取數據,傳輸器則用在傳送數據。3.主要原理為透過偵測皮下組織中的葡萄糖液濃度,了解血糖變化趨勢。4.數據可上傳雲端資料庫,供使用者讀取,經使用者同意,也可讓醫護人員讀取。目前分三大類型(見下表)。Q4:需胰島素治療的病患,搭配連續血糖監測器,有哪些幫助?1.讓血糖波動趨於穩定:醫護人員及衛教師不約而同發現,選擇適合的連續血糖監測器,糖友進行胰島素注射時,對劑量及施打時機的掌握,就會更為精準,血糖波動的幅度也會比較小,且趨於穩定。2.減少血糖波動過大所造成的種種傷害:臺大醫院小兒部小兒內分泌科主治醫師童怡靖指出,當血糖波動過大,對於學齡前的第一型糖尿病童,更是影響深遠,這些病童一旦常出現低血糖問題,可能影響其神經發展、學習表現。若使用連續血糖監測器了解血糖變化,可適當調整胰島素劑量,避免低血糖發生,便可減少上述風險。3.更了解血糖趨勢變化,胰島素劑量更精準:馬偕兒童醫院兒童內分泌科主任丁瑋信表示,一般驗血糖的方式,多為一天四、五次,而這樣的方式只讓人了解某個時間點的血糖值,無法了解血糖變化全貌。假設飯後血糖為180mg/dL,可能是從220mg/dL降到180mg/dL,也可能是從130mg/dL升到180mg/dL,兩者的處理原則不一樣,若是前者,只要觀察即可,若是後者,則需要追加胰島素,當瞭解血糖趨勢變化,治療才會更精準。Q5:胰島素施打除了手控,是否還有「科技控糖」新選項?過去糖友注射胰島素,多用手控,近年來,若想運用科技控糖,已有「自動胰島素輸注系統」可供選擇。配合連續血糖監測器,測得的血糖數值可即時傳送到該系統,系統便可根據使用者預先設定的血糖目標,結合使用者的歷史數據紀錄,通過演算法及時且精準計算所需胰島素劑量;同時,在避免低血糖風險的情況下自動注射胰島素,讓血糖控制更有效率,也更能精準達標。臺大醫院小兒部小兒內分泌科主治醫師童怡靖也觀察到,連續血糖監測器若察覺低血糖風險,便會發出警示,自動胰島素輸注系統也會停止注射胰島素,保護糖友免於低血糖傷害。在餐後,血糖監測器若測得血糖偏高的情況,自動胰島素輸注系統會即時追加胰島素劑量,穩定糖友的血糖。Q6:糖友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及模式?面對胰島素治療、連續血糖監控模式的選擇,每個人的考量都不一樣。根據三軍總醫院代謝防治中心組長陳思羽及臺大醫院小兒部小兒內分泌科主治醫師童怡靖的分析,以下族群可考慮運用自動胰島素輸注系統,搭配連續血糖監測器,協助有效控制血糖。包括:1.有甲狀腺疾病、免疫問題等,血糖波動較大。2.工作行程緊湊,用餐不定時、不定量。3.血糖難以控制,數值總是不理想。4.想更精準掌握血糖變化,讓血糖更穩定。5.若病童不太會打胰島素,加上學校老師不願幫忙,即可考慮。根據健保署資料,對於第一型糖尿病病患、懷孕之第二型糖尿病或妊娠糖尿病,且接受胰島素注射者,健保給付一年兩次連續血糖監控費用,有助減輕病患家庭負擔。自動胰島素輸注系統,目前為自費。Q7:糖友如何運用科技控糖在血糖管理產生改變?三軍總醫院代謝防治中心組長陳思羽亦察覺到,不少糖友因選擇適合的胰島素注射方式與連續血糖監控,生活出現轉變。舉例來說,曾有一位男童患有第一型糖尿病,父親想盡辦法,希望男童可以使用連續血糖監控、自動胰島素輸注系統等科技控糖方式,好好監控、維持血糖平穩,但男童始終拒絕配合。後來,三軍總醫院代謝防治中心組長陳思羽便改換一種方法,運用溝通、尊重的態度邀男童先裝連續血糖監測器七天,當男童看到血糖數值趨勢,並發現可透過飲食、運動、用藥管理血糖,便改變想法,接受連續血糖監測器及自動胰島素輸注系統的科技控糖,對血糖控制也更積極。目前,這位男童已是大學生,對財經很有興趣,他常把血糖趨勢當財務報表研究,隨時調整,生活更添樂趣。
-
2024-04-12 焦點.元氣新聞
只是騎過「淺坑」 5旬骨鬆婦不耐輕震 釀壓迫性骨折
「痛呀!」50多歲的阿香(化名)日前騎車外出買菜,前方馬路有個淺淺的坑洞,她一如往常直接加速騎過,沒想到經過時的震動,下背突然一陣疼痛,返家時疼痛感已蔓延全身,痛到難以忍受,即前往急診室就醫,當下照X光卻無異狀,她只好返家休息,二周後,阿香的第一節腰椎已扁掉在X光上僅剩一半的高度,確診為骨質疏鬆引起的「壓迫性骨折」。壓迫性骨折八成與骨鬆有關 骨折後才得知自己骨鬆彰化秀傳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辛明泰,壓迫性骨折發生原因八成與骨質疏鬆有關,其餘二成源自外傷或癌症骨轉移。骨質疏鬆屬於一種隱性疾病,發生時毫無症狀常被疏忽,多數患者往往在出現壓迫性骨折後才發現自己罹患骨質疏鬆。辛明泰指出,骨質從30-35歲起隨著年齡開始流失,台灣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未來骨鬆盛行率將大幅提高,其餘引發骨鬆的原因包含,更年期女性、具骨鬆家族史、鈣質或維生素缺乏者、患甲狀腺疾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或缺乏運動者。骨鬆引起的壓迫性骨折雖會引起疼痛不適,不過不少長輩「很能忍」,辛明泰表示,曾有長輩早就因為骨鬆出現壓迫性骨折,卻一直以為自己是肌肉拉傷,忍痛忍了一到二個月,最後受不了才來就醫,脊椎從原本骨裂,已經「扁到」僅剩0.2釐米,正常一節脊椎高度為2公分。辛明泰指出,任何外在的力量都可能導致骨質疏鬆患者出現壓迫性骨折,例如打噴嚏、突然轉身或運動等。由於導致壓迫性骨折的方式千奇百怪,也讓患者難以第一時間反應已經骨折了,多數會誤以為坐太久或是拉傷,呼籲若突然感受到下背痛或胸口不明原因疼痛,應立即就醫,由醫師協助判別。壓迫性骨折重新撐開脊椎 灌骨水泥維持功能過去壓迫性骨折的治療方式,只能收治患者住院,採取「臥床」的方式,讓裂掉的骨頭「自己長出來」,而臥床三週到三個月的期間會給予止痛藥物舒緩不適,但是對於年紀大的患者而言,長時間臥床帶來的副作用太大,如肌肉萎縮、心肺功能下降、壓瘡、中風或肺栓塞等,也可能因為沒有運動,加速骨質流失。目前不太可能再採取傳統的治療方式。辛明泰表示,壓迫性骨折現在多以「微創脊椎手術」協助治療,從脊椎開兩個洞,找出被壓扁的脊椎,透過放置氣球或是醫療級千斤頂,將被壓扁的脊椎柱撐開,再放置骨水泥固定。不過,有些壓迫性骨折的患者屬於嚴重骨鬆患者,若使用千斤頂及骨水泥撐住原本壓迫的脊椎柱,卻反而因為「太硬」,後續造成鄰近上下兩節脊椎柱壓扁。壓迫性骨折手術治療後,仍須先檢測患者的骨密度,若骨質密度低於-2.5合併一節脊椎骨骨折,或是骨質密度介於-1.0到-2.5間,合併兩節脊椎骨骨折,可使用健保給付的骨質疏鬆藥物治療,也需補充鈣片,這樣可以避免術後反而造成其他脊椎椎體更嚴重的壓迫性骨折。辛明泰表示,壓迫性骨折如果壓迫到神經或脊髓,需要立即手術,延誤時間恐導致癱瘓,為避免嚴重骨鬆影響手術,呼籲國人平時要維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如果是骨鬆的高風險群,如更年期女性等,建議停經後可檢測骨密度,或有家族史者,可自費做骨密度檢測,並依照醫師醫囑,調整生活作息,或是服用藥物改善骨質疏鬆。辛明泰醫師小檔案:現職:秀傳紀念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學經歷: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彰化基督教醫院前資深主治醫師美國UCLA神經外科腦瘤脊椎手術臨床研究醫師員林基督教醫院前神經外科主任衛生福利部旗山醫院前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台灣外科專科醫師台灣加護重症專科醫師台灣神經外科專科醫師台灣骨質疏鬆醫學會會員台灣疼痛醫學會會員台灣腦下垂體學會教育委員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腦下垂體腫瘤臨床研究醫師專長:微創脊椎經皮骨釘內固定融合手術、經皮椎體成型術(灌骨水泥)、脊椎腫瘤手術、腦內視鏡手術、下背痛、腦下垂體內視鏡手術、腦內動脈瘤手術、腦內動靜脈畸形手術、顱內腫瘤手術、頭部外傷腦出血手術、高血壓性腦出血手術、水腦症、腕隧道症候群
-
2024-04-06 焦點.科普好健康
常常夢到從高處墜落是警訊!醫曝「5原因」讓人睡覺時有墜落感
在暈眩門診中,大約半數患者有睡眠障礙問題,大多是抱怨難以入睡、睡覺容易醒或是多夢,尤其特別的是,有些人卻是在快睡著前,感覺「滑倒跌一跤」、「不慎踩空掉進萬丈深淵」、「翻一個大筋斗」、「全身突然大抖一下,好像觸電」、「從懸崖滾下去」等,再再描述的是一種「突然墜落感」,這是怎麼了?正常嗎?該注意什麼?5原因讓人睡覺時有墜落感1.快睡著前突然抽搐正常人在快要睡著前,軀體、手腳或頭部都會跟著突然抽搐一下,速度大約0.075至0.25秒,很像癲癇發作,這其實是生理性肌陣攣。大多數人動作不明顯,可以繼續睡,但少數人動作誇張,會驚醒,爬起來看看床是不是垮了,擔心是否有國家地震警報。處置:不必治療,純屬正常現象,更會頻頻出現於年紀大或睡眠不規律者。2.入睡前有清醒幻覺躺在床上,一閉眼,人還清醒,卻可見到栩栩如生的景象,身歷其境地宛如在爬山、飛翔於高空、漂浮於懸崖或奔跑於高原,卻意外掉落,雖然只是幻覺,卻要注意是否出現肢體癱瘓或情緒紊亂,要小心是否是小腦腳 (小腦跟大腦連接處) 出現梗塞。處置:建議接受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檢查,確認是否有腦病變。3.橢圓囊耳石斑崩落好發生於過敏體質者,耳石膠生成品質不良,在患者晚上睡覺時,一躺下,橢圓囊豎立起來,耳石斑平面呈現垂直,耳石因重力作用突然崩落,在脫離耳石膠時,瞬間觸動下面的立體感知纖毛,產生靜態平衡感覺,患者會感覺身體突然向一側傾斜,身體、頭部及眼球也會反射性地扭轉以保護身體,產生「眼偏斜反應」。處置:建議規則服用抗組織胺或消炎藥物一段時日,穩定耳石膠。4.半規管耳石栓塞症滑動半規管發育障礙,管腔扭曲或狹窄,攔住自橢圓囊移位的耳石顆粒,愈積愈多。當患者躺下時,這些耳石因重力,克服靜摩擦力,突然開始滑動,帶動半規管內淋巴液的迴流,患者會突然感到身體在旋轉。處置:先以高解析度電腦斷層確定半規管變異處,調整復位術,把耳石歸回橢圓囊內,建議患者平常要有規律的運動,利用內淋巴液迴流,避免耳石沉積。5.上半規管裂作祟患者上半規管之上方骨性外殼,因慢性發炎脫鈣而破裂,柔軟的膜性半規管直接暴露於腦脊髓液中。患者躺下時,該處膜性半規管突然向外膨出,再向內凹陷,造成內淋巴液多餘的擾動,患者突然覺得身體在翻滾。處置:建議平衡訓練,利用腦部代償作用,抑制不當的內耳平衡輸入,病症可減至可忽略地步,頂多在失眠、偏頭痛發作、飲酒宿醉、感染時變得較為明顯。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3-30 焦點.食安拉警報
熱食不能放冰箱?食物掉地3秒內還能吃?微波爐可殺死細菌?醫揭6大食安迷思
台北市信義區知名百貨「寶林茶室信義A13」食安疑雲越來越嚴重,事發至今已出現多名受害者,目前累積21例通報,其中有2人死亡、5人在加護病房搶救,衛福部食藥署將整起事件正式定調為「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對此,小兒感染科李尚謙醫師在臉書表示,有一些食安迷思需要被釐清,他舉例民眾常誤會的「6大食安迷思」,希望民眾不再被食安問題影響健康。迷思1:食物中毒就是因為我最後一次吃的食物?錯誤觀念。除了某些毒素和病毒外,大多數食物中毒需要比幾小時更長的時間才能讓你生病。食物中毒的症狀可能在食用受污染的食物後的幾小時至幾週內出現。因此,你的上一餐食物可能是無辜的。迷思2:食物中毒最壞的情況只是肚子痛?錯誤觀念。這次有人死亡就說明了這是錯誤的想法。雖然大多數食物中毒案例都輕微,只會出現一兩天的症狀。但是,食物中毒不僅會導致胃部不適。其他常見症狀包括發燒、腹瀉、嘔吐和脫水,有時這些症狀很嚴重,需要就醫。其他少見但可能嚴重的症狀包括癱瘓、腦膜炎和死亡。迷思3:食物掉到地上3秒內就可以撿起來吃?錯誤觀念。雖然看起來和聞起來都沒問題,但是,掉到地上沾到髒東西就是髒了。不會因為小於3秒就沒問題。還有,有些食物雖然看起來和聞起來都沒問題,但是不代表吃下肚子就沒問題,所以請不要單純依賴視覺跟嗅覺來判決食物是否腐敗。引起疾病的細菌不會影響食物的味道、氣味或外觀。迷思4:不能把還是熱的食物放入冰箱?錯誤觀念。超級多人有這種錯誤觀念。熱食可以放入冰箱。食物應該分成小份,以便在冰箱中更快的冷卻。易腐敗食品應在兩小時內放入攝氏4度或更低的冰箱中。如果你將食物放在外面冷卻,並且超過兩小時後忘記了,那麼應該丟掉它。在室溫下超過兩小時的食物上細菌可能會快速繁殖。如果食物放在室內或室外溫度高於攝氏32度的地方,則應在一小時內冷藏或丟棄。迷思5:微波爐可以殺死細菌?錯誤觀念。微波爐可以加熱食物,但「不能」殺死細菌。迷思6:食物只要加熱過後就沒事了?錯誤觀念。一些細菌,如仙人掌桿菌(Bacillus cereus)分泌的毒素跟這次的米酵菌酸都不能透過加熱被分解。食物中毒最惡名昭彰的細菌就是仙人掌桿菌。 仙人掌桿菌周身佈滿短鞭毛,形如仙人掌因而得名,可由細菌本身或由細菌產生之毒素而導致食品中毒。中毒型態可分為嘔吐型跟腹瀉型。嘔吐型時常跟米飯(炒飯)放太久重複加熱有關。腹瀉型則跟肉湯肉汁比較有關係。看完以上李尚謙醫師分享的6大迷思,是否有顛覆你對食安的認知?如果你身邊的長輩、朋友,也對食品安全有類似的錯誤迷思,不妨分享給他這個資訊,才不會讓食安問題再度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延伸閱讀:.寶林茶室死亡病例驗出米酵菌酸!米酵菌酸超耐熱,清洗、煮沸殺不死.米酵菌酸有多毒?全面性細胞死亡,最快一天內發病致死!4QA教你自保.蟑螂會引起食物中毒嗎,會傳播疾病嗎?醫指出它最大的危害
-
2024-03-29 焦點.食安拉警報
米酵菌酸有多毒?全面性細胞死亡,最快一天內發病致死!衛福部關鍵4大QA教你自保
寶林茶室中毒案,衛福部證實,經法醫解剖,2位死者血液驗出「米酵菌酸」,此為國內首見。米酵菌酸毒性強烈,致死率高,也因中毒的食物來源是大家經常會吃到的米食類,引起國人恐慌。不過台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呼籲民眾不用過度恐慌,「不是那麼常見的事情,即使在國外也不常見」。米酵菌酸為唐菖浦伯克氏菌感染產生所致衛福部提出米酵菌酸這種毒素的特性,這是由唐菖蒲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gladioli)所產生的一種強烈呼吸毒素,患者會有嘔吐、腹瀉、盜汗等症狀,嚴重會造成肝、腎等重要器官衰竭,危及生命。它另一個特色是「加熱殺不死」,不會因為洗滌或烹飪而破壞毒性,預防方式只有一個:不要食用長期存放於不當環境澱粉發酵食品。馬偕醫院急診毒物科主任蘇昱彰表示,唐菖蒲伯克氏菌是一種喜氧的革蘭氏陰性桿菌,為一種植物病原菌,可以與植物和真菌共生,也可存在於土壤、水、植物根莖及多種動物體內。蘇昱彰說,此類細菌在食品發酵過程中產生,但中毒案例罕見。中國大陸廣東有發生過類似事情,全世界相關研究顯少。中毒的最初症狀包括疲勞、頭暈無力、胃痛、嘔吐、嚴重腹瀉和出汗,意識改變,可能有低血糖,嚴重者可能導致肝衰竭、腎損傷和昏迷;出現最初徵兆和症狀後一天內可能就會因多重器官衰竭而死亡。台北市公共衛生師公會理事長翁瑞宏指出,米酵菌酸是在pH值中性的溫暖環境(攝氏廿二至卅度)中產生,台灣曾經在腐敗的杏鮑菇和具鳳梨果腐病的鳳梨中鑑識到此病菌。米酵菌酸關鍵4大QA姜至剛:米酵菌酸可在一天內造成發病死亡台大毒理學研究所教授姜至剛表示,米酵菌酸造成最嚴重後果就是所有的「身體細胞瞬間失去能量」,細胞無法運作下,每個病患都出現嚴重肝臟衰竭、代謝性酸中毒等,導致全身癱瘓。姜至剛指出,細胞運作要有適當能量,身體內粒線體就像是「發電廠」,本身相當複雜,酸化過程產生必要能量三磷酸腺苷(ATP),簡單來說就是能量交換的硬幣,身體需要靠這個能量運作。一旦「米酵菌酸」出現,ATP受損,將造成嚴重後果,讓所有身體細胞瞬間失去能量,耗氧強大的細胞受到損傷,細胞無法運作下,出現肝臟衰竭、代謝性酸中毒、全身腦部及心臟肌肉癱瘓。姜至剛說,患者的腸胃道無法運作時,會讓黏膜受損導致血便、血壓下降、衰竭等,可以看到病患送到急診時出現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OHCA)狀態。基本上全身能量ATP受損,因此可以在數小時、一天內造成發病死亡。過去相關文獻的死亡率介於30%至100%,相當嚴重。米酵菌酸的半衰期為102小時,解剖患者的檢體,代表每經過4天左右會減少一半,所以在病患身上還可以測得到。米酵菌酸有多毒?王介立:全面性的細胞死亡腎臟科醫師王介立在臉書表示,米酵菌酸是粒線體毒素,如果把地球比喻成人體、國家比喻成細胞,粒線體就是國家的發電廠。米酵菌酸的作用,就是對全地球的所有發電廠發起無差別攻擊,等於就是讓全球直接陷入停電狀態。王介立表示,換到人體,就是細胞無法進行呼吸作用,無法產生能量,因此就是全面性的細胞死亡。最耳熟能詳的粒線體毒素,就是氰化物。他表示,目前已知這種毒素只由一種細菌產生,細菌名稱叫Burkholderia gladioli pathovar cocovenenans(B. cocovenenans),不是一個常見的人類致病菌,「意思是,這隻細菌不會入侵人體造成疾病」,但細菌是廣泛存在於環境之中。關於米酵菌酸在過去造成的案例,王介立表示,最早是在印尼,來自一種叫Tempe bongkrek的食品,使用椰肉副產品製成,發酵過程中使用Rhizopus oligosporum黴菌。首次報告於1895年,特別是在爪哇島。而主要事件在1951年至1975年間有7216人受影響,850人死亡。1988年後,雖然印尼官方禁止生產tempe bongkrek,但偶爾仍有中毒事件發生。整體的死亡率平均為60%。而隨後的報告在中國,王介立表示,主要來自於發酵玉米製品,用於製作麵包、麵條和餃子。南方地區的掛糖糕和半數可能受土壤汙染的白木耳也與中毒事件有關。從1953年至1974年在黑龍江省報告665人受影響,288人死亡。1990年至2006年在廣西報告121人受影響,76人死亡。王介立表示,而在2015年,非洲莫三比克報告了首次非亞洲地區的中毒事件,影響了飲用自製發酵玉米粉飲料的人群,造成75人死亡。王介立表示,具體讓細菌產生毒素的有利條件,包括溫度,溫暖的環境下較為活躍,理想溫度範圍為攝氏22至30度,與天貝的製作條件相似。第二是pH值,較為中性至微鹼性的pH值(6.5至8.0)有利於毒素產生。第三是NaCl濃度,低於1.5至2%的鹽濃度更適合BA的產生。第四是脂肪酸類型,當脂肪酸濃度在20至50%時,尤其是甘油、油酸、月桂酸、肉豆蔻酸和棕櫚酸,有利於毒素產生。只要條件適當,2天的培養就可產生2至4 mg/g的毒素量。目前關於此毒素的毒物動力學性質仍然報告不多,但王介立表示,因為它是高度脂溶性,因此推測其在人體內的分布體積很大,「而這通常也代表血液透析或血漿交換等治療,移除毒素的效果是很差的」。楊振昌籲不用過度恐慌「不是那麼常見的事情,即使在國外也不常見」【中央社/ 台北28日電】國內首例驗出米酵菌酸,過往則在中國、印尼、莫三比克等地有過中毒案例。台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推測,應是因台灣一向注意食品製程,過去發生中毒案例,多是在生活水準較低、環境較差的地方,且多與自製或發酵食品有關,若是正規生產、經過適當滅菌,應較不會發生。但楊振昌也指出,這次事件發生在百貨公司內,不是環境那麼髒亂的地方,且還影響後續責任歸屬,因此一定要搞清楚到底什麼過程遭到污染。楊振昌也提醒,若確定為米酵菌酸造成中毒,代表要警惕「不是完全不可能發生」。過往國內因沒有發生過,不會進行常規檢驗,後續可能要參考其他曾發生案例國家的規範,考慮是否要像黃麴毒素一樣,對玉米、穀類等高風險食品做常規檢驗,並訂定檢驗標準,且對於相關食材製程到餐桌等環節,都應有規範。這次事件引起不少民眾擔心、不敢食用米製品。楊振昌呼籲民眾不用過度恐慌,雖然米酵菌酸致死率高達3成以上,但就算在中國這麼大的國家,以2010年到2020年統計共19起事件、140人受影響來看,「不是那麼常見的事情,即使在國外也不常見」。楊振昌說明,就算有唐蒼蒲伯克氏菌存在於環境中,也要符合合適氣溫、鹽較少、中性環境等適合生長的條件,且產生大量毒素也需要時間;只要食物製程各環節有注意、適當滅菌、妥當存放,生產後盡快食用,不認為會頻繁發生,民眾不用過度擔心。【參考資料】.王介立醫師臉書.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中央社新聞資料
-
2024-03-13 焦點.生死議題
有一種愛是放手!讓家人「斷食善終」,漸進式斷食在21天後滿足的安詳往生
目前全國有五千多人戴著呼吸器、插著鼻胃管躺在慢性呼吸病房,有數十萬人無意識插著人工餵食管、全身蜷曲躺在安養中心或家中,無異人間地獄。感謝聯合報重視此議題,日前採訪各家意見發表對「斷食善終」的看法。藉此篇幅作更詳細的說明,釐清一些誤會。漸進式斷食,在21天後滿足的安詳往生我的母親因為小腦萎縮症癱瘓在床,吞嚥困難,不願意落入插管臥床的無品質、無尊嚴狀態,因此採取漸進式斷食方式在二十一天後滿足的安詳往生。因為有家人親密陪伴,得到舒適的照顧,生死兩相安,符合善終的標準,因此撰文成書的時候,出版社建議書名採用「斷食善終」。此書出版以後,許多受苦的病人和家屬求助於我,在協助五十位病人自然善終以後,我將經歷寫成「有一種愛是放手」提供給社會大眾參考。目前已經協助一百五十七位病人斷食善終。病人分成四大類:一、帕金森氏症、失智症、漸凍症、多次腦中風、高位頸椎脊髓損傷、肌肉萎縮症等共十七位病人,因為身體嚴重失能、臥床痛苦、生活依賴沒有尊嚴、沒有品質,平均斷食二十四天後自然往生。二、癌症、心、肺、腎臟末期的病人十六位,即使接受了安寧的治療,痛苦仍然難以忍受,不知盡頭在哪裡,平均在斷食十六天以後安詳往生。三、老衰病人三十五位,睡眠越來越多,吃得越來越少,體力快速衰退,請家屬依照病人的需求想吃多少就多少,不要送醫插鼻胃管,不要勉強餵食。病人平均在十七天後自然往生。四、無意識插管臥床者八十九位,家屬依據病人的最大利益作「代理決策」撤除無治療效果的呼吸器或人工餵食管,病人平均在十五天以後自然往生。以上案例家屬都有提供病人身體、心理、心靈的照顧,有生前告別式,有做好四道人生。我提供「斷食程序與臨終照顧臨床指引」的文字檔給病人和家屬參考,盡量找到當地的「居家安寧團隊」到府評估、開家庭會議、簽署同意文件,然後才進行。過程中有線上群組,家屬隨時可以提問,團隊儘快回應或者到府訪視。有意識者自主決定不再進食或者老衰重症末期不想吃或者吃不下,這是憲法保障的基本人權,人有拒絕醫療的權利,也有拒絕飲食的權利。我國現行法律 仍保守面對善終有安寧緩和科專家認為這些人是加速死亡而反對。我的看法是畢竟每個生命有其不同的境遇,每個人有其個性與觀點。我們只要不違背倫理、法律,對他人無害,並沒有責任要去遵守「不加速死亡」這準則。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先進國家在有很好的安寧緩和醫療情況下還是通過了安樂死的法案。沒有自主意識者被撤除維生醫療,有人認為沒有得到病人的自主意願,遊走法律灰色地帶。「安寧緩和條例」、「病人自主法」的實施,其目的就是希望病人不要被無效的維生醫療綁架,而失去的自然死亡的權利。所以在國外,原有名稱是「自然死法案」。我們以為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的人口太少(0.03%),造成善終困境。美國比我們先進,也只有百分之三十的人預立醫囑,那沒有簽署的百分之七十的人怎麼辦?當判定治療無效的時候,醫師會與家屬或代理人開會,由他們來作醫療決策,他們根據病人的個性,以病人的最大利益為考量,就可以撤除維生醫療了。台灣的家屬當然也享有這種權利,昏迷的病人送醫,要不要插管,要不要手術,不都是家屬代為決策的嗎?衛道人士認為無意識者是「被斷食」「被善終」,沒有得到病人的自主意願,不妥。但是事情總有先後,這些病人「被強制插管」活在地獄之中,我們並未徵得他們的同意,才應該受到譴責。至於有少數人不理解斷食善終的適用對象,如何正確的進行。期待大眾在進行前要作足功課,尋求居家安寧團隊協助,以求圓滿。有一點至關重要,所有這些家屬都是因為不捨病人苦,為愛而放手。減輕照顧壓力,絕非主要的考量。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延伸閱讀:🎧|老母親被迫餓了5天後忍不住偷吃⋯專家:斷食善終有倫理問題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3-11 焦點.健康知識+
吃海龜中毒9死!醫揭「海洋毒素」超高死亡率:活下來也恐有後遺症
外電報導,印度洋群島上的「奔巴島」昨傳出食用海龜中毒事件,造成8名兒童和1名成人毒發身亡,當地不時會傳出食用海龜而中毒,稱為「龜毒素中毒」。專家指出,海洋毒素中毒大致可分3類,輕則出現腸胃道症狀、喉嚨痛等,大多會在一周內恢復;嚴重者可能昏迷,甚至死亡,死亡率介於65%至100%,即便活下來也可能有後遺症。國內常見4種海洋性毒素 多與藍綠菌有關尚吉巴(Zanzibar)奔巴島(Pemba Island)9日驚傳食用海龜中毒,造成8名兒童和1名成人毒發身亡,另外有78人送醫治療。海龜在當地是料理,不過時不時傳出進食海龜肉而中毒,稱為「龜毒素中毒」(Chelonitoxism)。台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表示,國內目前尚未生過食用海龜中毒事件,臨床上對於海龜毒素的毒性未知,不過美國「國家首都毒物中心」(National Capital Poison Center)資料指出,這個毒性可能和藍綠菌(cyanobacteria)有關。楊振昌表示,國內常見的海洋性毒素包括:1.河豚毒素2.海葵毒素3.熱帶魚毒素4.麻痺性貝類其中麻痺性貝類與海葵毒素的毒性很像,都是以神經抑制、神經肌肉麻痺為主,也會有腸胃道症狀,這些多半被認為和藍綠菌有關,症狀方面,快則數小時出現、慢則好幾天後才發生,症狀依照嚴重度可以分為3個等級:※程度最輕微:可能在幾小時到幾天內發生,病人只有腸胃道症狀、喉嚨痛、冒汗等,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的死亡風險,約可在1周內恢復※第二級:可能在中毒後1至2天,出現嘴巴發炎、講話不清楚、食道或胃潰瘍、昏睡、腎臟衰竭、電解質異常等,恢復期約3周※最嚴重:在中毒後1至3天開始出現症狀,嚴重者會昏迷、多器官衰竭、腎臟、肝臟與呼吸功能異常等,死亡率介於65%至100%,即便活下來也可能有四肢癱瘓等後遺症。海洋毒素目前無解毒劑 烹煮也無法去除毒性楊振昌說,這類海洋毒素目前無解毒劑,即便烹煮也無法去除毒性,醫療上以打點滴、監測腎功能與電解質、插管、洗腎等支持性療法與症狀治療為主,以河豚毒素為例,會導致呼吸衰竭,如果及時送醫插管、使用呼吸器,撐過24小時就沒有太大危險,但是太晚送醫會有死亡風險,整體死亡率約1成。楊振昌表示,麻痺性貝毒素中毒事件這幾年很少發生,過去曾在東港發生過食用「西施舌」後中毒,不過後來都有相關監測;熱帶魚毒素則有接觸零星個案,例如食用鯛魚後中毒,常見症狀包括腸胃道症狀與神經症狀等,多半為冷熱感覺異常等類型,和河豚中毒狀況不太一樣;海葵毒素則曾在台中發生中毒事件,會造成患者腎臟衰竭、高血鉀等。海洋毒素中毒多為自行捕撈 市場漁獲風險低楊振昌指出,最常見的海洋毒素中毒,都是民眾自行捕撈為主,自己去抓釣容易發生問題,如果從市場買的漁獲,風險相對較低,不過有些熱帶魚毒素中毒的民眾會反應,自己以前吃過相同的漁獲都沒事,這是因為有些魚的毒素屬於季節性,像河豚毒素就是出現在每年10月到隔年3月,不同種類、不同季節都有差異,提醒民眾要留意相關細節。楊振昌解釋,有些人會有嚴重神經症狀,目前報告大多在醫療資源不那麼充分地方,例如馬達加斯加、坦尚尼亞、菲律賓等地,有些說法認為,大多發生在醫療資源不發達的地方,導致病人送醫沒辦法的到好的治療,因為這類海洋毒性目前沒有解毒劑。部分患者剛開始對於噁心、嘔吐、舌頭刺痛等症狀不以為意,當變得更嚴重時才送醫,往往已經太晚, 國外最早在1697年就有相關報告,中毒情節最大的一篇,是來自馬達加斯加的報告,共有571人中毒、81人死亡,還是有一定的死亡率。責任編輯葉姿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