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1 科別.精神.身心
搜尋
癱瘓
共找到
337
筆 文章
-
-
2020-08-2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秋冬流感新冠齊發 醫憂:台灣的快篩在哪裡?
時序慢慢靠近10月流感季,新冠肺炎和流感的症狀雷同度高,疫苗施打時程很可能趕不上,各種潛力藥物之療效也尚未確定。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提醒,防疫要從體外大環境和體內微環境的調控做起,才能阻止病毒繁殖、避免輕症變重症。他也提醒,新冠肺炎治療是「比氣長」,醫療能量絕不能癱瘓,也要有快篩可以區別流感患者,這都是因應秋冬疫情的關鍵。台大公衛學者今舉辦「新冠肺炎防疫科學說明會」,周百謙演講中提到,八零年代已有研究顯示病毒可以離體存活,但受溫濕度影響,攝氏六度、濕度50%的環境,病毒存活率會明顯提高。所以如果在冷氣房溫度很低、氣管過乾,這會讓鼻腔的環境變得比較有利於病毒繁殖。周百謙表示,呼吸道是新冠病毒主要攻擊的目標,感染後降低後續氣道發炎和肺炎,除了靠藥物,體內微環境的維持也很重要,這也是為什麼吸菸者容易重症,因為體內環境細胞已破壞。當人感染了病毒,除了用藥,也要回到正常生活作息、降低自律神經壓力,療效才會好。對於秋冬疫情,周百謙點出篩檢和醫療量能的重要。「中研院國衛院疫苗有傳來好消息,但我們的快篩在哪裡?」周百謙表示,現在最擔心的就是流感季開始之後,由於症狀的相同性太高,如果兩者伴隨發生會難以去格,發展有效的快篩將是重點。否則,到時候可能急診人滿為患,「因為每個人都要關起來,等待PCR檢驗結果出爐。」他也說,如果醫師有敏感度主動找到個案,「應該要謝謝他,而不是檢討他。」周百謙表示,在國際期刊和國內個案都可以看到,新冠肺癌的重症個案有暫時性的免疫癱瘓,如果加上壓力、疲勞、睡眠呼吸中止等情況,也會加重某些免疫細胞的不反應。為了度過這段暫時的脆弱期,醫療上會用各種支持療法、控制細菌感染的方式,幫助人撐過去並將損害降到最低,所以「這就是比氣長,醫療能量絕對不能癱瘓,」這也是因應秋冬可能疫情的關鍵。周百謙也提醒,口罩是台灣防疫的關鍵,上升中的口罩需求也是世界趨勢,未來布口罩市場會興起,因為布口罩可回收,但現行口罩在自然界中要185年以上才會分解。再者,台灣未來可善用精良的人工智慧科技,在醫療環境中發展融合「零接觸」的治療模式。
-
2020-08-18 科別.骨科.復健
脊髓損傷一輩子 復健路長需有耐心
從高處墜落輕則骨折,重則失去生命,護理師指出,若不小心傷及脊髓會有生不如死的痛楚,而傷及頸椎或腰椎損傷,則有可能造成一輩子的傷害,嚴重者會全身癱瘓、下半身癱瘓無法行走,甚至只剩頭可以移動。談及照護脊髓損傷病人,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復健科病房劉玫伶護理師提醒,除可能會有生理方面的問題,如運動與感覺功能障礙、便祕或大便失禁、泌尿道感染、肌肉萎縮、關節僵硬、脊髓變形、壓瘡、慢性疼痛等,尚須留意心理方面問題,要注意憂鬱、憤怒、焦慮、無望感或無助感,協助病人進行心理重建。劉玫伶表示,病人在復健期間非常需要醫護人員的鼓勵,需要醫師、護理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心理師、語言治療師、社工師等共同幫忙患者學習各項功能重建,也可和脊髓損傷中心聯繫協助生涯規畫,協助回歸家庭、學校、職場及社會環境。脊髓損傷後的復建是一條漫長的路,劉玫伶說,照顧者需付出更多的愛心、耐心和關心,雖剛開始病人上肢和下肢皆無力,但經過長時間的練習,手部力量逐漸有功能後,有些病人會在病房練習站立,為此桃園醫院復健科病房去年也建置無障礙不鏽鋼雙層扶手,提供病人安全練站立及訓練上肢肌力的場所。劉玫伶已服務過不少病人,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有次看到一名病人成功使用四腳助行器步行,她瞥見了病人眼裡充滿淚光,讓她相當感動。
-
2020-08-16 科別.骨科.復健
健保大數據/頸椎椎間盤病變 4大醫療院所
三軍總醫院頸椎手術選擇多 內視鏡全台少有全國「頸椎椎間盤病變」門診就診人數,由骨科聞名的三軍總醫院奪冠,成為排行榜前三名中唯一的醫學中心。三軍總醫院脊椎骨科主治醫師陳秋銘分析,可能與三總在頸椎手術治療方面,相較於其他醫院有更多元手術選擇有關,甚至連目前台灣少有人在做的頸椎內視鏡都可提供服務。陳秋銘解釋,三總頸椎手術方式選擇多,可以為患者提供最適合的手術,治療滿意度高,做出口碑。再加上三總本身就以骨科聞名,自然吸引不少頸椎、肩膀、後背疼痛的患者就醫。另外,國軍弟兄負重容易出現腰椎椎間盤突出問題,到三總就診,可能也會連帶發現頸椎問題。一般醫療院所執行人工頸椎手術多為脊椎融合術、頸椎椎間盤切除術或微創手術。陳秋銘說,頸椎內視鏡手術相對上述傳統手術是較新穎的方式,國內很少有醫院有在做,但三總有培訓相關專業醫師及設備。頸椎內視鏡手術雖無健保給付,但術後傷口僅1公分,是現有頸椎手術中最微創。但頸椎內視鏡手術並非每位患者都適用,陳秋銘表示,內視鏡手術專門治療頸椎椎間盤突出,且可否使用全視病灶位置而定,椎間盤突出位置在後外側才適合。若是椎間盤突出在前位或有頸椎狹窄問題,陳秋銘建議選擇傳統手術,如脊椎融合術、頸椎椎間盤切除術等較為合適。患者在選擇手術方法前,務必與骨科醫師討論。 林口長庚避免頸椎疾病 不要墊高枕頭治療頸椎椎間盤病變手術以脊椎融合術、椎間盤切除術為主要手術方式,而這兩種手術執行數都由林口長庚奪下冠軍。林口長庚骨科部脊椎科主任賴伯亮表示,頸椎椎間盤病變隨著人口老化加上「低頭」的不良習慣,加速疾病的發生,其餘的原因多為外傷所致。頸椎椎間盤病變最常使用的兩種手術為脊椎融合術、椎間盤切除術,兩種皆是從脖子前側的頸椎周邊肌肉畫開傷口,脊椎融合術則是利用顯微鏡放置人工墊片或是患者自身骨頭,以放鬆肌肉,改善神經狹窄導致的四肢麻痛感。椎間盤切除術則是磨掉椎間盤突出處,再視需求植入人工椎間盤。賴伯亮表示,林口長庚對於這兩種手術都有專門團隊,包含腦神經外科、脊椎科醫師等,主要的顯微鏡設備足夠,且複雜的頸椎椎間盤病變,也都能搭配不同的團隊處理。賴伯亮表示,頸椎椎間盤病變常被誤為五十肩,常有診斷錯誤,導致開錯位置送來林口長庚協助的案例。他呼籲,民眾盡可能預防頸椎椎間盤病變,降低低頭看手機、電腦的時間,特別是不要墊高枕頭,頭部跟身體呈現「L型」,此舉是頸椎椎間盤病變患者最常做的動作。當手部、肩頸麻痛感超過兩個月,透過復健等方式都沒辦法改善,就得懷疑是其他疾病引起。高雄七賢脊椎外科全程顯微手術 確保病患安全高雄七賢脊椎外科醫院是全台第一家獲衛福部核准創設的脊椎外科醫院,醫療設備比照醫學中心等級,吸引不少患者求治。院長黃旭霖表示,醫院除以高頻熱凝療法治療頸椎問題,更採用顯微手術置換人工頸椎,安全性更高。3C產品盛行,低頭族增多,不只年輕人滑手機滑到頸椎出毛病,銀髮個案也愈來愈多。有人因頸椎退化或壓迫神經,痛到手臂乏力,最終接受人工頸椎置換,七賢脊椎外科一個月就開幾十台刀。副院長蔡東翰表示,頸椎有七節,統管的神經系統僅次於大腦。一般頸椎造成的病變約可分為神經根型、脊髓型、自主神經型多種,輕則手麻、畏光、頭痛、胸悶,嚴重的會下肢癱瘓,多數醫院只注意到神經根型、脊髓型症狀,七賢脊椎外科則注意到較少被關照的交感神經型,解決許多病患困擾。院長黃旭霖表示,醫院除器械設備及「護病比」比照醫學中心等級,更網羅神經外科專業團隊。脊椎治療部分發展無鋼釘手術,開頸椎也採用顯微鏡手術,全程在顯微鏡底下操作,病人安全更有保障。黃旭霖說,過去置換人工頸椎,是將椎間盤切除再融進骨塊,骨塊分為自費及健保給付;另種選擇是換上陶瓷等材質的「活動關節」,不過費用偏高。不管哪種,手術時間及安全性都差不多,患者可視經濟能力決定。新北市佑達骨外科診所找到問題根源 才能對症解痛根據健保署資料統計,位在新北市永和區的佑達骨外科診所,是基層診所頸椎椎間盤病變門診人數第一名。院長蔡宗穎表示,診治上會先了解病患不舒服的臨床徵狀,再從病痛的源頭治療,如果單純治療疼痛部位,並沒有解決病患的問題。「許多病患照了X光片無異狀,但身體還是不舒服。」蔡宗穎指出,一般民眾就診都會照X光,若無大礙醫師就會開藥、叮囑多休息。但很多問題並不是靠吃藥就能解決,身體的軟組織或韌帶受傷,無法靠X光找出來。蔡宗穎說,除了X光,還會配合超音波檢查,例如,病患腳踝扭傷,還會有撕裂傷,就可透過超音波定位出受傷確切位置,增加治療效果。他舉例,上班族因長時間久坐,覺得膝蓋不舒服,但其實根本問題是在臀部,因骨盆不穩造成臀部的薦髂韌帶受傷,因為不舒服進而改用大腿外側筋膜活動,才導致膝蓋磨損疼痛。他說,如果是扁平足治療,會看足弓是否對稱,但問題在於小腿肚筋太緊、有沾黏,或足弓不正內翻導致腳背延長,筋膜才會被拉扯。病患感覺到「疼痛」是結果,醫師要像偵探一樣找病痛源頭。蔡宗穎表示,只有10%的病患需要手術治療。一般診所會建議病患多休息,但他認為,要找到病患的「弱連結」,加強比較弱的部位,讓筋膜放鬆,搭配物理治療等一條龍治療,讓關節活動穩定度更好,進而得到改善,這也是診所的治療特色。
-
2020-08-15 橘世代.好野橘
3階段老爸投保祕笈大不同,一張圖立馬看懂怎麼保!
前陣子台劇「做工的人」男主角因自發性腦出血,人從鐵皮屋頂昏倒墜地,導致半身癱瘓,讓整個家庭經濟頓失依靠。戲劇反映現實,雖然現在大多為雙薪家庭,但父親仍是家庭的重要經濟支柱,一旦爸爸垮了,不但家庭經濟停擺,更要付出龐大醫療照顧支出。現代人常因忙於工作,不僅晚婚,也延遲當爸媽的時間。根據內政部統計,2019年男性平均生育年齡已拉高至34.6歲;求職網婚育調查也顯示,勞工朋友平均預估家庭「總月收入」要達10.2萬元,才有能力「生養1個小孩」,是經常性薪資4.17萬元的2.45倍,顯示「有錢才敢生小孩」。同時,大多數男性也因高齡生育,可能必須延後退休準備、甚至是延後原本預定退休的年齡,以照顧孩子長大成人。爸爸們在工作及家庭之間奔波,不但平常要做好健康管理,更要做好完整的保障規畫,檢視自己的醫療及照護費用是否足夠,並補足合適的保單,才能對抗人生中各種風險,以減輕個人及家庭負擔。壽險公司提醒,父親角色常會隨著子女的年紀而有責任上的不同,保障也會跟著調整,大致可以分為25歲至34歲的新手爸爸,與35歲至49歲的三明治族爸爸,以及50歲至60歲的熟齡爸爸。3階段的父親皆需考慮到自身的醫療保障,同時也要預先做好退休財務規畫,雙軌並行,依照不同時期的需求,進行滾動式調整。1.新手爸爸 力拚事業 重意外醫療這個階段是夫妻兩人計畫孕育新生命或寶寶剛呱呱墜地的時期,新手期爸爸為賺奶粉錢,全力打拚工作,免不了要四處奔波。因事業剛起步,累積的資產有限,這時候更要檢視自己的保障缺口,將基本保障補足,為自己及家庭建立初步的防護網。事業上升期的男性,在外奔波或交際應酬導致意外發生及疾病風險比女性高。全球人壽建議,此時期的爸爸保障首重實支實付醫療險、意外險及意外醫療險,將大額醫療支出風險轉移給保險來承擔,並且善用意外險來提高保障。其中在醫療保障部分,若預算有限,可選擇相對額度比較低的終身醫療險作為主約,搭配實支實付醫療險附約,如主約投保日額約1千元,再加上附約投保日額約4千元到5千元,就可提供醫療基本保障,以因應須自費病房時的費用或住院期間的看護費用與醫療雜支費用。同時,建議夫妻在婚後或懷孕期間,好好討論家庭所需要的保障與預算,在小孩出生前就能敲定預算,並預先針對孩子第一張保單內容做好初步規畫,等到小孩出生後,有身分證字號就能盡早投保。2.三明治爸爸 補足保障 強化失能險三明治族爸爸處於重大責任時期,夾在兩代之間,這個時期夫妻倆的薪資可能因為工作年資成長遞增,但家裡開支也會隨著孩子成長而增加,更需重視經濟支柱的保障,加強家庭防護網。全球人壽指出,這時期的爸爸基本實支實付醫療險、意外險及意外醫療險雖都補足,但因新手爸爸時期預算有限,很多保障多是定期險,例如實支實付醫療險附約,保費會隨著年齡遞長,每年所繳的保費也將愈來愈高,未來可能會增加退休生活的費用支出負擔,建議可定期檢視保障內容並做必要的調整或準備。根據衛福部去年的統計指出,台灣男性身心障礙人口數為65.9萬人,女性為51.6萬人,就身心障礙人口數占各該性別總人口數比率來說,男性為5.62%,較女性的4.35%高出1.27個百分點。因此在基本保障補足後,應進一步考慮重大傷病險或失能扶助險等,來強化重大疾病與長期照護的保障,在發生重大意外或疾病時,保險金就能成為家人的保護傘,例如失能險,主要可用來補足萬一發生失能無法工作,造成經濟中斷、照護費用增加的保障缺口。3.熟齡爸爸 退休準備 善用利變型熟齡爸爸時期,孩子不再依賴父母給予經濟協助,肩上重擔減輕許多。建議對於自身的保障應考慮退休後因長壽可能增加的醫療及照護費用。現代醫療科技的進步,以前許多需要住院的手術,現在都能用新式手術處置,治癒率大大提升,但新式手術不見得都有納入健保給付,因此醫療手術費用缺口也相當可觀。全球人壽指出,熟齡爸爸們在保單規畫上,考量到年紀增長後的醫療需求,可透過終身醫療險再增加醫療支出保障,若在三明治爸爸時期沒有規畫長期照護保障,有多的預算下還可投保失能扶助險,有效轉嫁未來老後可能面臨的失能長期照護風險。在退休理財上,針對要使用保險做理財規畫的熟齡爸爸,全球人壽建議,可善用利變型終身壽險,以美元的利變型終身壽險為例,因美元是國際間通用的主要貨幣,商品以美元收付方式,適合作為資產配置工具,部分這類保單也提供繳費期滿後可申請轉入投保年金,有助於建立穩定的退休金流。更多精選延伸閱讀↘↘↘。保險QA/關於「洗腎」理賠的5大保單!。最敢說真話的保經:保險理賠分成「三種」,你都知道嗎?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 【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8-12 橘世代.健康橘
太熱缺水、血變稠-夏天也會腦中風!4字訣快速判斷
「腦中風冬天比較常發生嗎?」許多人都認為冬天因為氣溫驟降,容易引發腦中風,但是炎熱的夏天也得注意,尤其年紀大的族群更要注意。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昌明表示,上了年紀的人體溫適應範圍變差,因此如果室內外溫差過大,血管異常收縮便容易導致中風。振興醫院神經內科主任級醫師賴達昌則表示,腦中風的最大原因還是因為作息不正常,如果太晚睡或是睡眠不足,自主神經受腎上腺素的分泌而改變,讓人在休息時血壓卻持續升高,便容易增加心血管病變的風險,導致中風。而上了年紀的人容易腦中風,主要是因為年紀大、血管用久了,管壁容易阻塞或是損壞,沒辦法提供養分至大腦,導致腦細胞缺氧壞死。因此不論是冬天或是夏天,只要作息不正常或是年紀大,都可能有腦中風的風險。賴達昌表示,應維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理時鐘,尤其傍晚六點後最好就放鬆休息,早上等太陽出來後再起身。陳昌明則建議,就算夏天也得注意腦中風的發生,室內若是太熱便需要打開空調、出外時則可先套個薄外套先適應溫度。而若是夏天缺乏水分,血液變得黏稠,也可能堵塞血管引發腦中風,因此外出時要記得多補充水分。而救治腦中風是「愈早愈好」,一旦發現半邊癱瘓、突然口齒不清或是對方不斷問同樣的問題、突然眼睛看不見、昏迷等,一定要趕快想到中風的可能性,盡快就醫。衛福部國健署也推廣中風口訣「臨微不亂」,以爭取黃金治療3小時盡快送醫:「臨」時手腳軟:單側手腳無力,或單側舉不起手腳 (ARM)。「微」笑也困難:臉部表情不對稱,或嘴角歪斜 (FACE)。講話「不」清楚:口齒不清或無法表達(SPEECH)。別「亂」快送醫:看到以上其中一種徵兆,立刻記下發作時間,通知119緊急送醫(TIME)。更多精選延伸閱讀↘↘↘。沾醬食物NG!預防三高,實用4大招立刻學起來。「肩頸酸麻,小便減少」竟可能是高血壓併發症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8-10 新聞.健康知識+
並非中藥才有鉛中毒疑慮 專家提醒鉛汙染存在日常生活
前幾天傳出新聞,台中市議員因為長期服用添加了硃砂的中藥,所以造成體內的鉛累積過高,造成不適的症狀。一時之間讓大家對中藥憂心忡忡。其實,鉛是從很久遠以來就長期運用的一種重金屬,因為鉛好開採,又具有密度高、延展性高、柔軟好成形,熔點相對較低、而且不易氧化等特性,所以特別受到人類長期而廣泛的應用。鉛用在製作各種器物,如與銅製為合金銅器、水管、水晶玻璃、鉛酸電池、油漆、含鉛汽油等等,所以可以說鉛一直在人的周圍無所不在。一直到近年來才注意到它的毒性,鉛會在軟組織和骨骼中積累,會損害神經系統導致神經系統疾病,如腦損傷、老人失智,並會造成骨質異常以及傷害內臟如腎臟還會造成貧血,此外還可能引發生殖問題並影響兒童智商。因此也才從20世紀開始逐漸減少或禁止鉛的使用,像台灣直到2000年初才完全禁用含鉛汽油。所以很難想像,人類之前到底遭受了多久鉛的荼毒。不過說到鉛的危害,歷史上最有名的案例應該是羅馬帝國的淪亡了。許多歷史與考古學家相信「鉛中毒滅了整個羅馬帝國」。這又怎麼說呢?羅馬人可能長期飽受慢性鉛中毒之苦,所以可能身體並不健康,而精神上也出現狂亂貴公子的狀態、或是生不出小孩、或是生出來的小孩智力出現問題、或是容易夭折。後世研究分析這鉛中毒的來源主要有二:1.紅酒羅馬帝國的民眾承襲希臘文化,熱愛葡萄酒是舉世皆知,上自王公貴族、下自市民商人都愛喝酒,不僅是佐餐用,加了水也作為日常的飲料,根據研究,當時民眾一天可能要喝下2公升的葡萄酒。羅馬人相信,鉛可以讓葡萄酒更美味、也可以讓葡萄酒保存更久而不變質發酸,因此非常崇尚酒器、酒杯、釀酒器材要用鉛製的最為高級,然而,鉛是會慢慢溶出的,尤其是酒的酸性環境,溶出速度還會特別快,所以因此讓羅馬人的酒裡含有較高濃度的鉛。除此還不打緊,一個更做死的鉛來源,還是羅馬人自己刻意添加的。羅馬人承襲希臘技術,會使用鉛鍋,將葡萄汁(或酒)煮沸濃縮變成一種葡萄濃縮露,這個濃縮露叫做 Carenum, Defrutum,或是 Sapa,根據歷史記載,Carenum是將葡萄汁濃縮成原來2/3的體積,Defrutum就更濃了,是將葡萄汁(酒)濃縮成原來1/2的體積,而Sapa葡萄汁濃縮成原來1/3的體積。這種葡萄果露據說是一種藝術般的甘美,可以添加在葡萄酒裡,讓好的葡萄酒的美味更上一層樓,也可以讓劣質的葡萄酒變得可以入口,更可以讓葡萄酒可以保存更久;這種果露也普遍可以用在菜餚裡,讓乳豬、鴨肉、魚肉更鮮美、更耐放,所以羅馬軍團還會把肉或水果用這種果露醃漬起來,以利於行軍保存。而在熬製過程中,鉛鍋底還會留下很多白色的粉末,這種白色的粉末更是充滿了甜味,羅馬人把他們當成珍貴的代糖使用。然而,以現代的眼光來看,這種果露或是白色代糖是不折不扣的黑心食品添加物,因為這甜美的黑暗秘密,就是醋酸鉛。在葡萄汁(酒)長時間熬煮的過程中,鍋具的鉛會釋放出來,與葡萄汁(酒)中少量的醋酸反應成醋酸鉛,醋酸鉛固然味道很甜,也有抑制微生物生長的作用,但是醋酸鉛卻是不折不扣的重金屬來源,吃多了當然會鉛中毒。而這種高級酒當然是王公貴族比較容易喝得到,所以反倒上流人士累積了更高的鉛在身體裡。於是乎,專家推論羅馬很多皇帝貴族苦於生不出子嗣;或是壽命不長,三十多歲就英年早逝;或是精神不太正常、常有瘋狂之舉,或許與喝酒有關。如以焚城亂倫著名的暴君尼祿,就是以愛喝葡萄酒著名。歷史頻道曾經在2009年的節目中,以包鉛的鍋具複製羅馬人的這種葡萄果露做法,發現果露中的鉛含量高達29,000ppb,以台灣食品法規規定飲用水的含鉛量標準為10ppb參考,這足足高出2900倍,而以天然果汁的含鉛量標準30ppb來比較,也是高出將近1000倍。長此以往,當然是相當危險的。而這種用鉛釀酒或是添加鉛的做法,其實並沒有隨著羅馬帝國的覆滅而消失,而是一直流傳於中古世紀的歐洲,人們也不以為怪,只是該改添加了更方便取得的一氧化鉛。一直到十七世紀初,一位名叫高克爾(Gockel)的醫生,發現飲用普瓦圖地區產的紅酒的人,普遍會產生腹絞痛、發燒、嚴重便秘、黃膽黃疸、四肢無力、無法言語、失去視力、精神錯亂、癱瘓甚至死亡。他判斷這種腹絞痛多發於嚴冬或是收成不好的季節之後,而這時候的酒特別需要添加一氧化鉛以提高甜度、掩蓋酒的不良風味,所以推斷這個怪病與鉛有關。奧騰堡公爵接受了他的觀點,開始禁止在葡萄酒裡添加鉛的做法,所以才讓這個風氣慢慢消失。但是考古學家在沈船裡發現中古世紀保存下來的酒,發現裡面仍有數百ppb的鉛含量,只能告訴我們,黑心添加物不會馬上消失,而鉛放個幾百年也不會消失。2. 鉛水管羅馬帝國的水利建設超越整個世代,很多甚至延用到當代。只是羅馬時代就已經採用用鉛包覆的水管了,而我們喝的水,因為裡面有溶解微量的二氧化碳,所以是呈現微酸性的,有利於鉛的溶出,所以這種鉛管日積月累之下,也會釋放鉛到水裡面,造成人體攝取到鉛。只是這樣的溶出量當然較低,比不上從酒喝來的量。學者Nriagu曾經估計,羅馬人每天大概攝取了250微克的鉛,其中從酒來的佔了180微克,其他的小部分才是從水等地方來。不過我們不能笑話羅馬人,因為直到今日,我們台灣的自來水還在用鉛管!2018年台北市長柯P還因此被修理過,【食安話題的膝反射-柯P與鉛水】台北市長柯文哲2018年5月23日時在自己的臉書直播中,談到鉛管更換的議題時表示,因為台北市很多水管還是含鉛的材質,而鉛中毒問題很大,尤其是「流量比較低的鉛水管,更容易含量過高而造成鉛中毒」所以說出一句「台灣瘋子太多,是不是鉛水喝太多?」這句話說出的隔日,媒體就大肆報導,柯文哲第二天回應,「自己講的都是真的」,鉛中毒確實「會影響神經發展」、「會發神經」。不過他也解釋,「問題沒有那麼嚴重;要喝很多才會這樣」。韋恩認為這是個很好的例子,只要談到疑似毒化物時,大家就用本能的反射性反應去談它。這個膝反射模式是,某項汙染物被拿出來談時,所謂專家(通常是毒物科醫師、名嘴、教主等等)就會說反射式的說「某某某有毒,吃了會得XXX病」,然後媒體就會大肆渲染,搞得大家人心惶惶。但是,其實他們通常不會講出的後半段是,其實吃某種東西要得病的條件是,必須要每天吃很大量,然後還要累積很久。就像柯P第二天才補充說的「問題沒有那麼嚴重;要喝很多才會這樣」。有學者Nriagu曾經估計,羅馬人每天大概攝取了250微克的鉛,其中從酒來的佔了180微克,其他的小部分才是從水等地方來,這樣造成羅馬人的血鉛到達50微克/100毫升的高量。而現在各國鉛的警戒標準是血鉛不得超過10微克/100毫升,所以可以說,羅馬人普遍有鉛中毒的可能。從另外的考古生化學家的研究也可以發現,羅馬時期人們骨骼裡的鉛含量非常高。英國學者分析同一地點挖掘出來的骨骼,但是時間從新石器時代到中古時代晚期的不同年代後發現,羅馬時代之前(新石器、銅器、鐵器)時代的骨骼含鉛量相對較低,低於目前WHO建議標準(兒童骨骼中的鉛不應超過1毫克/公斤)。而到了羅馬時期,樣本裡的鉛含量就提高到中位數3.61毫克/公斤,而有的樣本竟然高達22毫克/公斤,這已經超過WHO認定鉛中毒等級(10毫克/公斤)的兩倍了。這骨骼含鉛的趨勢過了羅馬時期又大幅下降,直到中古世紀晚期才又升高。所以我想這也是古代羅馬人感嘆「為什麼奴隸吃的比主人差,但是往往比較健康,活得也比較久」我想這跟少喝葡萄酒不無關係,當然跟奴隸有運動、不過胖也有很大的貢獻。鉛的代謝排除不是很容易,所以我們能做的還是盡量避免鉛的汙染,所以食安管理上重金屬汙染特別是重點,此外也要注意食品容器得減少鉛的存在,像以前會用水晶玻璃盛酒,現在知道水晶玻璃是一種鉛玻璃,會有鉛汙染的風險,所以應該都避免掉了。此外避免含鉛塗料、做好電池回收等等,都與我們自身的安全有關,因為鉛中毒,不僅傷害內臟與大腦,還會禍延下一代,不可不慎。原文出處:韋恩的食農生活
-
2020-08-10 新聞.健康知識+
離島潛水夯 行前必知5件事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無法出國,藍天、大海、離島是許多人出遊的理想選項,近年潛水人口逐步增加,國旅離島潛水行程成為暑假最夯選項。但醫師提醒,不熟悉潛水或觀念錯誤,可能帶來致命風險。潛水前一定要接受訓練台北醫學大學急診醫學科教授高偉峰表示,許多民眾熱愛潛水,尤其潛水主打不會游泳也能享受海底世界,走向大自然對身心有益,但建議每次潛水前一定要接受訓練,讓身體習慣下潛3公尺、10公尺、30公尺的速度,以免到海中被眼前美景吸引,不知不覺走到太深的地方。自由潛水彷彿變身人魚在海中悠遊,還能夠拍出美照,成為了近年來最熱門的潛水項目。中國附醫高壓氧治療中心主任、高壓暨海地醫學會常務理事夏德椿說,自由潛水不用任何裝備,只需要一副護目鏡就直接潛水,「看似簡單,但千萬不要因此覺得不用學習就能隨意下潛。」不熟悉潛水姿勢出現溺水夏德椿表示,即使自由潛水下潛深度較淺,但仍可能因為不諳水性或不熟悉潛水姿勢而出現溺水意外,建議想自由潛水的民眾,應在專業潛水教練帶領下,在合格的海域潛水,潛水過程千萬別為了拍照或其他理由落單,才能安心享受海底世界。潛水最怕「急性潛水夫病」,夏德椿解釋,潛水夫病就是減壓病,每下降海平面10公尺就增加一大氣壓,一旦深潛入30公尺海底,身體將承受四大氣壓,若上升回水面的過程稍有差池,體內空氣因身體壓力驟減,會變成四倍大氣泡,氣栓塞住組織,造成器官功能失調。潛水後避免到高海拔地方高偉峰提醒,即使潛水後沒有出現不適,24小時到48小時內也應避免到海拔六百公尺以上的地方,否則會使潛水夫病加劇。高偉峰回憶前急診科醫師考試中,就曾出現過一題「去綠島潛水要如何回台北?」,為避免到海拔過高的地方潛水後,不可搭飛機回台北。陸路也不一定安全,高偉峰表示,以綠島回台北交通方式為例,剛潛水完的民眾不可走南橫回西半部,因為沿途的啞口海拔已經到2400公尺、海達高達3000公尺的合歡山中橫也不是安全的回家之路,建議綠島潛水後,應該坐車走蘇花改或直接坐火車回台北,避免潛水夫病。最常見症狀「關節痛」高偉峰表示,潛水夫病最常見的症狀就是「關節痛」,但部分民眾對於潛水夫病並無明確概念,常誤以為是疲憊所致,忽略症狀延誤就醫,氣栓壓迫腦血管將中風、氣泡壓住脊椎恐下肢癱瘓,雖可透過高壓氧治療,一旦延遲就醫效果就會變差,嚴重者還可能呼吸困難、休克。
-
2020-08-0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搶藥失利、指引納地塞米松替代 專家:給民眾錯誤觀念
新冠肺炎有效藥物「瑞德西韋」全球都在搶,但我國搶藥失利,指揮中心昨天確定將替代用藥「地塞米松」納入治療指引。然而前疾管局局長蘇益仁直批,兩者完全不可相提並論,「指揮中心是在給民眾錯誤觀念」。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昨表示,「地塞米松」為一款治療感染症造成嚴重肺炎的老藥,據國際臨床研究,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使用「地塞米松」有顯著療效,使用在需帶呼吸器維生患者可降低約四成致死率、其他需供氧的重症病例身上,也可有效降低約兩成死亡率。但對於指揮中心欲將「地塞米松」作為「瑞德西韋」的替代用藥,蘇益仁直言,兩種藥物的作用機轉完全不同,瑞德西韋直接抑制病毒複製,避免後續引發更嚴重的發炎反應,成為嚴重肺炎;地塞米松則是當病毒入侵,抑制免疫細胞引發嚴重的發炎反應,避免肺部進一步纖維化。然而地塞米松使用上有很大的風險,因其抑制免疫力的同時,恐無法對抗病毒,反強化病毒複製,延長病程。目前國內的瑞德西韋存貨為臨床試驗輸入,加上七月時藥廠向總公司爭取輸入,目前僅剩328劑、可供54人使用。蘇益仁表示,防止疫情最好的「武器」是疫苗,接下來便是抗病毒藥物,現在僅剩54人分完全不夠,若出現大量重症患者則可能癱瘓醫療體系。當務之急仍是必須在國際間盡力取得藥物,且至少應有千人分才行。
-
2020-07-23 科別.心臟血管
動脈瘤破裂風險性高 血管攝影檢查及早防範
動脈瘤最怕破裂危及生命,卻有許多人不知道自己有動脈瘤。一位50多歲葉姓婦女有高血壓疾病,因多日頭痛、脖子痠痛求診,結果發現腦中有2顆動脈瘤,其中一顆已破裂,葉女相當幸運,大部分動脈瘤破裂時會導致昏迷,但她只有頭痛、脖子痛症狀。經過2次微創動脈瘤栓塞手術後,沒有留下後遺症,已康復出院。聯新國際醫院神經醫學中心執行院長陳啟仁表示,動脈瘤的發生率約4%至7%,其中有2至3成以上還會有2顆以上的動脈瘤。什麼人較易形成多顆動脈瘤呢?根據文獻的報告,分別為抽菸、女性及年齡;其中有抽菸者有2.1倍罹患多顆動脈瘤,女性則有1.6 倍。由於動脈瘤在破裂前幾乎沒有明顯症狀,陳啟仁建議45歲以上民眾、有家族動脈瘤病史者,最好至少一次至醫院以核磁共振檢查頭頸部血管。葉女因持續一周的頭痛及頸部僵硬,經初步電腦斷層掃描檢查,無法確定有無出血,但因腦迴不對稱,再以核磁共振檢查確實有蜘蛛膜下腔出血現象,隨後透過磁振造影血管攝影檢查發現在左、右腦各有1顆大動脈瘤,其中左側9mm大的動脈瘤已破裂,造成蜘蛛膜下腔出血現象,隨即進行微創動脈瘤栓塞手術。右側7mm大的未破動脈瘤經健保事前審查通過後,進行微創栓塞手術,日前已順利康復出院。陳啟仁說,當動脈瘤破裂出血時,有1/3人會當場死亡、1/3可以健康出院、1/3則可能有癱瘓等後遺症,因此建議45歲以上民眾,尤其有家族動脈瘤病史者,可以至少做一次核磁共振血管攝影檢查,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另外,動脈瘤不是腫瘤,只是血管膨出血,所以無良性、惡性區分,動脈瘤的形成大部分與動脈硬化有關,陳啟仁說,動脈硬化的形成則與5大因子有關,包含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抽菸及遺傳,可能使動脈硬化會造成血管壁產生裂縫,血壓變高時,會讓血管壁突出,越突出,壁就變得越來越薄,最後導致破裂。目前醫院治療動脈瘤手術有健保給付,微創手術以微導管從腹股溝進入體內血管,透過可調式線圈填滿突出的動脈瘤。把動脈瘤用缐圈填滿,血液無法進入,就沒有破的機會;另一種方式是用密網支架來阻截或改變血液流入動脈瘤內,當血流入愈少及愈慢,動脈瘤就會變小,最後消失。
-
2020-07-08 養生.健康瘦身
夏天甩肉攻略! 減肥前必須改掉的6個錯誤觀念
夏天來了!隱藏的肥肉在薄衫、短裙的暴露下,再也無處可躲,所以說夏天是減肥的季節一點也不為過,不過想穿上比基尼或是背心,但又怕自己身材太肉,用了坊間許多減重方法,不但瘦不下來,卻還危害到自己的健康?為此,國民健康署特別整理常見的減重迷思,並一一破解:1、我的體質喝水也會胖,所以少喝一點水?水不會提供熱量,因此喝水不會增加體脂肪。水在人體中參與許多重要的代謝反應,多喝水可以促進體內代謝及腸胃蠕動、預防便秘,對腎臟也有保護作用,要維持健康體重一定要多喝水、拒絕含糖飲料,可掌握起床1杯水、飯前1杯水、外出要帶水的要訣,每天至少攝取1,500 ml的水。2、已經很努力吃素了,怎麼還是瘦不下來?為了讓口感更加美味,素食在烹調時常會加入較多的油脂、糖、鹽,並使用油炸、油煎或糖醋的方式進行烹調,且素食加工食品,如素肉、素丸子等熱量高,因此建議多選用天然食材、多吃深色蔬菜及水果,減少油、糖、鹽的使用,同時也要注意食物攝取的份量、規律運動、多喝白開水,才可維持健康體重。3、吃代餐真的可以減肥嗎?代餐價格昂貴、單調且膳食纖維不足,長期使用可能有營養不良的問題,若沒有改變舊有飲食習慣,停止使用代餐後容易復胖,花了錢又傷身體。4、我可以自己買減肥藥來吃嗎?真正安全和有效的減重方法,一定要符合「健康不傷身」和「營養均衡」的健康減重原則,非法減肥藥常含有安非他命、緩瀉劑、利尿劑、甲狀腺素等藥品成分,服用之後,易造成許多不良反應,如:頭痛、失眠、噁心、嘔吐、腹瀉、心悸、肌肉無力、精神錯亂、腎衰竭、虛弱、癱瘓、甚至有死亡的危險。5、聽說減重期間不能吃澱粉類?攝取適量、未精製全穀雜糧類(澱粉類)有助於健康體重管理。未精製的全穀雜糧富含維生素及膳食纖維,可增加飽足感、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於血糖以及體重控制,且適量攝取全穀雜糧類可以幫助脂肪燃燒,建議可以未精製的全穀雜糧如糙米、胚芽、燕麥,取代精製的白米飯、麵食、麵包。 6、不吃東西可以瘦得很快?禁食會造成各種重要營養素缺乏,使體重下降過快、肌肉流失,代謝率下降,可能造成腎臟及腦部的損傷,禁食也容易增加飢餓感,導致在下一餐吃進更多的食物。延伸閱讀: 減重失敗都是澱粉的錯? 誤會大了!是「它」在扯你後腿 4 種減肥常有的表現! 讓你少吃多動反而更胖
-
2020-07-02 科別.心臟血管
高溫!熱傷害要警覺 心血管患者慎防中風
夏季來臨,桃園、新竹近來高溫超過攝氏35度,在烈日下工作,要格外小心。最近兩周來,桃園及新竹共發生12件熱傷害送醫救治事件。 新竹市政府衛生局建議,出門應注意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若發現身體不適,應採取蔭涼、脫衣、散熱、喝水及送醫等急救5步驟。桃園市衛生局統計,全市近2周有8人因熱傷害緊急送醫。新竹市有3件,新竹縣有1件。熱傷害可分為熱筋攣、熱暈厥、熱衰竭和熱中暑。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江俊宜說,最近有兩名農夫晚上睡覺時,因腳不斷抽筋而就診,就是熱傷害症狀之一。他建議,選擇低糖電解補充液,能避免攝取過多糖分,也比光喝白開水還好,最重要的是適時補充。「有心血管疾病者更須留意!」江俊宜說,天氣炎熱會讓人體溫上升、血液黏著,易造成血栓,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風的風險也增加。一名60歲女病患定期服用降血脂、防血栓藥品,日前在家中無預警脫水、全身無力,右手幾乎癱瘓,經家人緊急送醫,在黃金3小時內施打血栓溶解劑,目前右手握力恢復約4、5成,算是相當幸運。江俊宜提醒,也不要盲目補充水分,有人因汗流太多,狂灌水導致低血鈉,出現疲倦、頭痛等狀況,引發水中毒。他建議,每個人的排汗量不同,水分補充量也不一樣。一般人每天小便約5次,若發現次數減少,尿量明顯比平常少,就應該需要補充水分。
-
2020-07-02 科別.泌尿腎臟
天氣熱心血管疾病患者留意中風 狂灌水小心水中毒
夏天來臨,近期氣溫節節高升,對在外奔波工作的民眾來說是一大惡夢,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江俊宜指出,最近天氣炎熱,心血管疾病引發中風案例增加,還有不少民眾狂灌水導致水中毒,提醒民眾適當補水即可。桃園市衛生局統計,近2周有8人因熱傷害緊急送醫,熱傷害種類又可分為熱筋攣、熱暈厥、熱衰竭和熱中暑,江俊宜分享,昨天有兩名種田農夫,發現晚上睡覺時腳會不斷抽筋,就診要求開肌肉鬆弛劑,這就屬於熱傷害的症狀之一。他建議,選擇低糖電解補充液,能避免攝取過多糖分,也比光喝白開水還安全,最重要的是適時補充。「有心血管疾病的民眾更須留意!」江俊宜指出,天氣炎熱會讓人體體溫上升、血液黏著,易造成血栓,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中風風險也增加,有名60歲的女病患有心血管疾病,定期服用降血脂、防血栓等藥品,日前在家中無預警脫水、全身無力,右手幾乎癱瘓,家人趕緊將其送醫,在黃金3小時內施打血栓溶解劑,現在右手握力恢復約4、5成,算是相當幸運。江俊宜說,天氣炎熱也不可盲目補充水分,有民眾擔心汗流太多,狂灌水導致低血鈉,身體出現疲倦、頭痛等狀況,引發水中毒。江俊宜建議,每個人的排汗量不同,因此水分需要補充的也不一樣,可以用監測小便來分辨,每天要小便5次,一次小便需要約200cc,若小便量少、次數不足,就代表水分不夠、需要補充。
-
2020-06-28 科別.心臟血管
綠島潛水後怎麼回家? 急診醫:選錯交通方式可能會死
藍天、大海、離島,是許多人出遊的理想選項,台灣四面環海 ,近年潛水人口逐步增加,端節連假不少人選擇到潛水勝地綠島享受與熱帶魚共遊,但急診醫師提醒,潛水結束後24至48小時,隨時可能出現「潛水夫病」,甚至連回家都應慎選交通方式,避免致命風險。台北醫學大學急診醫學科教授高偉峰表示,許多民眾熱愛潛水,尤其潛水主打不會游泳也能享受海底世界,走向大自然對身心有益,但建議每次潛水前一定接受訓練,讓身體習慣下潛3公尺、10公尺、30公尺的速度,以免到海中被眼前美景吸引,不知不覺走到太深。潛水最怕「急性潛水夫病」,他解釋,「潛水夫病」就是「減壓病」,每下降海平面10十公尺就增加一大氣壓,一旦深潛入30公尺海底,身體將承受四大氣壓,若上升回水面的過程稍有差池,體內空氣因身體壓力驟減,會變成四倍大氣泡,氣栓塞住組織,造成器官功能失調。高偉峰表示,即使潛水完後沒有出現不適,24小時到48小時內也應避免到海拔六百公尺以上的地方,否則會使潛水夫病加劇。高偉峰回憶曾前急診科醫師考試中,就曾出現過一題「去綠島潛水要如何回台北?」的題目,為避免到還拔過高的地方潛水後千萬不可搭飛機回台北。但陸路也不一定安全,高偉峰表示,以綠島回台北交通方式為例,剛潛水完的民眾不可走南橫回西半部,因為沿途的啞口海拔已經到2400公尺、海達高達3000公尺的合歡山中橫也不是安全的回家之路,建議綠島潛水後,應該坐車走蘇花改或直接坐火車回台北,避免潛水夫病。高偉峰表示,潛水夫病最常見的症狀就是「關節痛」,但部分民眾對於潛水夫病並無明確概念,常誤以為是疲憊所致,忽略症狀延誤就醫,氣栓壓迫腦血管將中風、氣泡壓住脊椎恐下肢癱瘓,雖可透過高壓氧治療,一旦延遲就醫效果就會變差,嚴重者還可能呼吸困難、休克。
-
2020-06-20 養生.營養食譜
吃當季/「奇異果」養顏美容、抗癌、治便秘….功效多多, 但這些慢性病患要節制!
養生很重要的就是要「吃當季」,但當季該吃什麼?元氣網「吃當季」為您整理當季盛產的蔬果,介紹當下適合吃的蔬菜水果,其營養價值、食用注意事項,及最實用的食譜等。奇異果富含維生素C,它的膳食纖維含量也很多,再加上果膠比率高,果膠屬於水溶性纖維,有助於血糖、血脂控制,還能增加飽足感、預防及治療便秘,也是預防大腸癌很好的食材。【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出處/2011-09-11、2010-07-11 聯合報「元氣周報養生DIY」】(編註: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 很多人以為奇異果是紐西蘭特產,其實,它的祖籍是中國大陸,原名獼猴桃,到了異鄉被稱為奇異果。毛梨、藤梨也是奇異果的別名。獼猴桃之名的由來,根據《本草綱目》記載,是因為獼猴喜食的緣故,也有一說,是因為深褐色的果皮覆毛,貌似獼猴而得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楊素卿:早在《詩經》裡,就有關於獼猴桃的記載,《本草綱目》裡則提到:「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獼猴喜之,故有諸名」。《證類本草》裡也有獼猴桃的記載,它的味甘酸,生長山谷,藤生著樹,葉圓有毛,果形似鴨鵝卵大,其皮褐色,經霜始甘美可食。現代人把奇異當水果吃,但在古代,獼猴桃被拿來當藥用,不少古籍都曾提及其療效。像《本草拾遺》中記載,獼猴桃主治骨節風、癱瘓不遂、長年白髮等。還有古籍提到,它能止暴渴、解煩熱、壓丹石等。奇異果的維他命C比檸檬、柳橙多得多,嘴破的人來一顆就能迅速好轉?不少人覺得酸得讓牙齒發軟的檸檬,維生素C含量極高,但與奇異果相比,一顆奇異果約含100毫克維生素C,是一顆檸檬的4倍,柳丁的2倍,明顯了高了許多。一般成人每日維生素C攝取量大約是100毫克,吃一顆奇異果,就足敷一天所需,確實是不錯的選擇。不過,民眾千萬別看上奇異果維生素C豐富就大量吃,泰國芭樂的C含量更高,中型大小的泰國芭樂半顆(160公克,約飯碗8分滿),就有130毫克。奇異果的維生素C含量非常豐富,在水果裡僅次於芭樂、聖女番茄,排名第三。維生素C有助於膠原蛋白形成,幫助皮膚修復,而且還有抗氧化功效,因此,能用來預防口角炎,加速傷口癒合,嘴破的人可以適量食用。不只如此,它還跟神經傳導物質及腎上腺荷爾蒙合成有關,還能幫助鐵質吸收,對素食者來說,植物性鐵的吸收率不如動物性鐵,攝取維生素C可以提升吸收率。奇異果有那些營養價值?除了富含維生素C,膳食纖維含量多是奇異果另一特色。一顆奇異果約含2.6公克膳食纖維,大約是西瓜、哈密瓜等瓜類的4到5倍,加上它的果膠比率高,果膠屬於水溶性纖維,有助於血糖、血脂控制,還能增加飽足感、預防及治療便秘,也是預防大腸癌很好的食材。特別地是,奇異果還含有一般水果所沒有的維生素E,不管金黃或綠色果肉皆然。奇異果的維生素E,應來自果肉裡的黑色小籽。奇異果鈣、鎂含量多,睡前吃能助眠,真的嗎?睡前吃一些含有鈣、鎂的食物,有助穩定神經、血管舒張,能幫助入眠。不過,一顆奇異果約含30毫克鈣、15毫克鎂,鈣質含量與柑橘、柳丁差不多,在水果中排名只能算中上。另外,植物鈣的吸收率畢竟不如動物性鈣質。輾轉難眠的人,不如睡前喝一杯240cc牛奶,鈣質含量就有240毫克,幾乎是一顆奇異果的8倍,更容易助眠;要攝取鎂,可以適量吃一些堅果。金黃色與綠色奇異果營養價值差在哪?奇異果有綠色、金黃果肉兩種,通常,金黃奇異果的價格稍高一些,營養價值卻相去無幾。若硬是要區分它們的不同,金黃奇異果甜度稍高,但以等重100公克為例,金黃奇異果熱量為55大卡,綠色奇異果則有72大卡,略高一些。另外,金黃奇異果的葉酸含量略高;但在礦物質鈣、鎂、鉀與纖維質的表現上,綠色奇異果稍勝一籌,它的纖維質含量約為金黃奇異果的2.5倍。哪些慢性病患要節制吃奇異果?奇異果為高鉀水果,每顆含量多達300毫克,血鉀高的慢腎臟病患,不建議吃奇異果,最好改吃蘋果、梨子、西瓜或葡萄等低鉀水果。有人以為綠色奇異水口感甜中略帶酸味,醣分含量應該不高,但事實上,4顆奇異果的醣分含量,等同於一碗飯,糖尿病患仍應按每日兩份水果的建議攝取量、定時定量食用。一份奇異果的量大約是一顆,糖尿病患如果想多吃一顆,偶一為之無妨,但切記要分兩餐吃,不能一次下肚。(諮詢馬偕醫院營養課營養師吳冠蓁)
-
2020-06-19 橘世代.健康橘
別自以為還年輕!中風型態有兩種,不同年紀不同風險
曾拿下金鐘獎、台北電影節最佳男主角及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的「三金影帝」吳朋奉5月間因腦中風猝逝,引起國人關注夏天也會腦中風?台東馬偕醫院神經內科醫師胡智銘說,民眾如有三高病史,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氣溫變化愈大,發生心血管與腦中風的機會確實就愈大。台灣四季變化不明顯,其實一年到頭都有人腦中風,他提醒三高患者平時除須控制好自己血壓、血糖、血脂(膽固醇),定時吃藥、定期回診,冬天注意保暖,夏天要補充水分。他說,發生腦中風主因還是在患者未好好控管自己血壓、血糖及血脂,加上外部環境因素如抽菸、喝酒及吃檳榔等都有增加中風風險。氣溫變化雖與梗塞性中風的發生率無明顯關係,但提醒有三高病史民眾,夏天一定要多補充水分,且從戶外炎熱環境進到室內,室內冷氣不宜開太強太冷,避免溫差過太,引發心血管與中風發生。他指出,中風型態有兩種,一是出血性中風,即腦部血管爆開,好發在60歲以下族群;另一是梗塞性中風,即腦部血管栓塞,好發在65歲以上族群,其中跟季節變化比較有關聯性的是出血性中風,尤其是冬天發生機率更高,至於梗寒性腦中風跟季節及氣溫變化的關係,並不是那麼明顯。胡智銘說,日本曾有研究指出,夏天腦部大血管、小血管梗塞中風的情形似乎有偏多情形,認為可能夏天酷暑,人容易流汗脫水,人體水分流失,補充不夠,血小板容易凝結,血液濃稠度上升,提高腦血管栓塞中風發生的機率。胡智銘說,要防止中風,就要把造成中風的因子控制住,導致中風危險因子很多,不論是出血性或梗塞性腦中風,唯一無法控制中風的因子是年齡,年齡愈大,中風風險愈高,雖然年齡,人無法控制,但可控制血壓、血脂、血糖,及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不熬夜、不抽菸、不喝酒等。胡智銘表示,現代人因生活習慣不好,中風年齡愈來愈低,曾有不到30歲年輕人本身有三高病史,但白天工作,晚上熬夜通宵在網咖打電動,連續好幾天不眠不休,最後爆發腦血管梗塞,倒在辦公室,命是救回來了,但半邊身體癱瘓,須長期以輪椅代步。他說,其實很多會中風患者,門診時一看就知道,會中風不意外,一是醫生開的藥不按時吃,不定期回診,再來是對自己的血壓、血脂、血糖不關心,因門診時會發現有固定吃藥、回診及控制血壓、血脂、血糖,但還中風的患者真的不多。【關於更多熟齡健康大小事↘↘↘】。金鐘視帝腦中風驟逝 醫:預防兩大隱形殺手從「限鹽」開始!。家中長輩突然血壓過低 千萬不能拖!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6-1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邱文達談台灣防疫成功6關鍵 登美國公衛期刊
台灣武漢肺炎防疫成果全球有目共睹,前衛福部長邱文達撰文分享台灣防疫成功的6大關鍵因素,SARS防疫經驗及超前部署的防疫措施等都扮演關鍵角色,登上美國頂尖公衛期刊。北醫前校長、前衛福部長邱文達和美國同仁共同撰寫主編專欄,刊登於頂尖的「美國公共衛生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以實地觀察經驗,分享台灣防疫成功的6大關鍵因素。文中提到,台灣2003年面臨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疫情衝擊時,共造成346人確診、73人死亡,占全球病例4.3%、死亡病例也占10%;反觀這次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截至4月1日,全台僅329例確診、5人死亡,遠低於全球確診、死亡病例數。台灣這次能有如此耀眼的防疫成果,有賴6大關鍵因素,分別為SARS抗疫經驗及應變系統、及早啟動的防疫措施、以健保卡串連出入境資料、疫情資訊透明化、口罩配發措施、社會的凝聚力及國際孤立的危機感等。SARS抗疫經驗及應變系統方面,台灣在SARS疫情過後,各大醫療院所都設有發燒篩檢站,並設有1100間負壓隔離病房,後來接連發生的H1N1、H7N9、登革熱等疫情,也讓疾管署築起流行病應變系統,才能在武漢肺炎來襲的第一時間,及時因應。不只如此,疾管署早在去年12月31日得知中國武漢爆發不明原因肺炎時,就啟動登機檢疫措施,1月起陸續對中港澳入境者採取居家檢疫,逐步管制入境者身分;各學校、餐廳、辦公場所也開始量測體溫、消毒雙手,並訂定室內1.5公尺、室外1公尺的社交距離規定。為避免隱藏境外移入者造成醫院群聚感染、癱瘓醫療體系,台灣更結合涵蓋率99.8%的健保體系,將出入境資料串連健保體系,以利醫師第一時間找出高風險患者。台灣自1月22日爆發首例武漢肺炎確診個案後,衛福部長陳時中每天親自主持記者會,逐一說明每個個案的狀況,呼籲民眾提高警覺,並降低民眾恐慌,在這次防疫中扮演關鍵角色。在口罩政策方面,台灣人因歷經過去各種疫情,早已深知戴口罩、勤洗手對防疫的重要性,政府也早在1月24日就禁止醫用口罩出口,確保防疫資源,並且從1月28日起逐步啟動口罩配發制度,甚至以健保卡啟動實名制措施,同時增設口罩產線,日產口罩達千萬片,甚至援贈美國、歐盟等國。由於台灣非世界衛生組織(WHO)會員,面對武漢肺炎疫情只能單打獨鬥,但也因此激起台灣人的防疫意識。綜上所述,正因有這一系列的防疫措施,台灣才能在大量海外民眾返國潮時,及時守住社區防線,至今未出現大規模社區傳播,顯示保持警惕對於防止病毒傳播至關重要。
-
2020-06-18 科別.腦部.神經
突感頸部背部劇烈刺痛… 脊椎中風來得快,幾小時內就四肢癱瘓
因腹主動脈剝離動手術的葉姓男子,原以為術後能遠離疾病的糾纏,但術後卻出現併發症,下半身失去知覺,確診為「脊椎中風」,連起身都沒辦法,必須仰賴他人照料。去年11月,義大院長杜元坤採取神經繞道手術,幫助他從下半身沒有知覺,到現在能進行復健嘗試走路,逐漸恢復生活功能。杜元坤表示,脊椎中風係指脊椎內血管阻塞,導致脊椎出現缺血性壞死,根據研究顯示,脊椎中風的病人占所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0.5%到0.8%之間,推估台灣每年約有200多名脊椎中風的患者。脊椎中風來得快,患者會突然感受到頸部或是背部劇烈刺痛後,最快幾分鐘、最慢幾個小時內,出現突發性雙腳或四肢癱瘓,伴隨感覺喪失、大小便失禁,嚴重者呼吸困難需要立即急救插管。杜元坤表示,脊椎中風不限發生在術後的患者,有些患者是去做泰式按摩或是衝浪後,突然引發脊椎中風,進而導致癱瘓。臨床上面對脊椎中風的患者,多採取保守療法,以復健作為治療的依據,或是採取神經減壓手術,只是手術的成功率僅有一成,杜元坤說,這類疾病的患者一旦罹病後多數會終生癱瘓,造成家庭、國家沈重的負擔,因此他積極追求新的治療模式。杜元坤六年前率領「杜式神經重建團隊」的夥伴,透過神經重建的手術,讓病人能再站起來的機會,從原本的一成提升至七成。他說,此手術為脊髓神經繞道手術,繞過脊髓神經受損的區域,克服神經疤痕組織形成的物理性障礙,以及抑制神經再生的細胞因子形成的化學性障礙,使得脊髓神經得以沿著重建的途徑,順利的再生,和遠端的神經組織形成功能性的突觸,將神經訊號傳遞下來,達到功能性的恢復。
-
2020-06-18 新聞.資訊找查
同一輔具向不同單位申請補助,額度差很大!專家教你看分明
年過七旬的王爺爺不慎跌倒,經治療後須長期臥床,但因肢體癱瘓難以自行翻身,久臥又可能產生壓瘡,因此醫師建議家屬可考慮購買氣墊床防範。不過,孫子上網查詢發現,向不同政府單位申請同樣的輔具補助,補助額度竟然差很大。兩單位補助比率有差如果向衛福部社家署轄下的輔具資源中心或區公所社會課申請,一般戶購買A款氣墊床可獲補助4000元,但如果向衛福部長照司轄下的照管中心申請,則可獲5600元的補助,足足差了1600元。衛福部社家署與長照司均補助身障者添購輔具,有部分補助項目相同,但兩個單位的補助比率卻有差異。在社家署方面,針對低收入戶補助是「最高補助金額上限」的全額,中低收戶補助「最高補助金額上限」的七成五,一般戶則補助「最高補助金額上限」的五成;在長照司方面,同樣針對低收戶全額補助至最高上限全額,而中低收戶與一般戶分別補助九成與七成。補助申請板塊大挪移由於長照2.0補助比率較優,讓國內輔具補助申請板塊大挪移。社家署端申請輔具補助的人次創10年新低,去年較前年流失近1.3萬人次,推測多數流向申請長照2.0端的補助。社家署最新統計顯示,國內身障者輔具補助人次自99年起突破7萬人次,申請人次陸續上升至106年的9.2萬多人次,不過長照2.0上路隔年起逐漸降低,107年略降為8.1萬多人次,去年再跌至6.8萬多人次。社家署副署長張美美指出,申請人次流失最多的輔具補助項目幾乎是長照2.0也有的補助項目,如A款輪椅座墊在107年有1200多人次申請補助,但去年只剩13人次;B款輪椅座墊補助,自7200多人次降至5700多人次;輕量化量產型輪椅補助,自1.3萬多人次降至9000多人次;氣墊床補助,自8800多人次降至5400多人次;居家用照顧床補助,則自900多人次降至200多人次。A款輪椅座墊與B款輪椅座墊,在社家署補助一般戶的費用分別為2500元與5000元,在長照司則為3500元與7000元;A款氣墊床,社家署補助中低收戶6000元,長照司補助7200元,相差1200元;輕量化量產型輪椅,在社家署補助一般戶2000元,長照司則補助2800元,相差800元。長照2.0每三年補助4萬元長照司統計,約莫半數的長照2.0服務對象具有身障身分,這群人申請輔具或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的比率的確有成長情形。去年一月到四月申請人數為1.2萬多人,而今年光是一月到三月就超過這個數字,申請者達1.3萬多人。長照司副司長周道君說,身障者經照管中心評估,長照在第二級以上者,就能申請長照2.0服務。在輔具補助上,長照2.0每三年補助4萬元;民眾可同時申請社家署端的身障輔具補助,但未達使用年限的相同項目不得重複申請。
-
2020-06-09 科別.骨科.復健
男大生搬重物後腰痛到直不起來 椎間盤突出作怪
新竹一名21歲男姓大學生,搬東西後突然屁股產生劇痛,一路從大腿痛到小腿,甚至連腰都直不起來,生活品質大受影響,整天只能躺在床上,翻身都痛苦。到台大醫院竹東分院求診,經核磁共振及神經阻斷術診斷確認是椎間盤突出造成的坐骨神經痛,經過脊椎微創內視鏡手術治療後,疼痛緩解,傷口不到1公分、術後也沒什麼背痛,快速恢復正常生活。台大醫院竹東分院骨科醫師黃鼎鈞表示,椎間盤是脊椎關節的重要結構,後方就是坐骨神經,如果彎腰就容易讓椎間盤受力不均,往後突出,此時若又搬重物,椎間盤就容易向後突出,壓迫坐骨神經產生疼痛,就是一般人說的「骨刺」壓到神經,情況嚴重可能會下肢無力類似癱瘓,大小便失禁,產生所謂的「馬尾症候群」,這時候就需要緊急手術,以免產生永久的後遺症。黃鼎鈞也指出,內視鏡是攝影機透過光纖將影像從病人體內傳出,而脊椎微創內視鏡是更進一步將手術工具通道與內視鏡,整合在一個不到1公分的管道中,這個管道穿過背部肌肉時,可將肌肉推開而不需切斷,減少術後的背痛,且復原快。由於對骨骼構造破壞小,不需要在體內加上「骨釘」與「墊片」,減少術後背痛及鄰近節退化的後遺症。
-
2020-06-09 橘世代.健康橘
台灣「重建樂活」助患者擺脫鼻管人生,重食幸福
許多急重症的病友在鬼門關前走一遭之後,雖然救回了性命,往後的日子卻是苦難的開始,鼻胃管成為身體的一部分,生活品質每況愈下,似乎走向一條無望之路。但是以協助病人「回家」為目標的重建樂活護理之家,讓我們看到「無管」人生是可以期待的。關心長照議題的朋友或許會發現,街頭巷尾有愈來愈多的養護中心、護理之家等機構四處林立,顯然成了另類的台灣特殊文化,雖然政府積極推動在地老化,但仍有很多人長期入住養護機構,其中有些人甚至會在機構內待到終老。如果我們能在黃金復健期,以對的方式,協助提升健康、訓練日常生活機能,讓更多的病友能夠回到家庭自主生活,不但讓自己有更好的生命能量,也不會再拖累家人。位於台北市文山區的「重建樂活護理之家」(簡稱重建樂活)為病友設計了多種課程及復健規畫,希冀在最短的時間內,讓病友們恢復活動功能,重拾病前的生活。恢復生活自立能力 量身訂製基礎訓練「我們的服務以失能的病人為主,吞嚥只是失能的一部分,吞嚥的問題解決了,並不代表就可以走路,所以失能是主要的根源。」重建樂活院長譚雪莉指出,必須做整體的基礎訓練,才可以讓吞嚥問題得到改善,如果僅針對吞嚥問題做訓練,則改善的程度有限。醫療是一個非常專業的領域,但也因為各有專長,所以往往各司其職,沒有整合。譚雪莉表示,姿勢影響到一個人進食的準確度,例如腹肌、下肢的力量都有牽連,而認知能力亦與進食有關,所以整體能力的改善才是最重要的核心。有效的做法就是運動,藉由運動將力量引出來,就有機會全面改變失能的狀況。生活家具復健法 以實用長久為主在重建樂活內,我們看不到任何昂貴的復健器材,只有家具和客製化的訓練課程,譚雪莉表示,很多機構的復健服務項目內,其費用約有50%是花在硬體上,但是站在復健醫學的角度,必須由病人做出正確的動作,而非藉由器材幫助做出動作,才能達到真正的效果。因此將基礎的復健、治療理論搬到家具和生活化的用品上,實用性非常高,如此一來病人在回家之後,還是可以利用家中的家具持續做復健。失能的身體需要重新學習,從上肢到下肢,肌肉的力量必須一點一滴才得以累積起來,所以透過在椅子上的簡易動作、持續訓練,就能夠循序漸進地進步。重建樂活依據不同的難易程度設計了80種運動,能做到愈高程度的運動,表示能力提升愈高。我們看到室內牆壁上貼著各種課程活動,包括靠背坐訓練、墊上趴臥、直椅單腳踢球、直椅前趴、墊上翻身等,都是利用生活中的家具用品即可從事的復健運動。譚雪莉告訴我們,病人每天的作息時間固定,除了吞嚥活動以及一對一的課程之外,每天都要從事好幾個小時的體能訓練,連週末假日都不能休息,其用意就是要將病人的日常生活導向正軌,並且訓練病人可以融入團體,增加互動行為,希望建立一個基本的正確概念,讓病人的整體能力可以提升,順勢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徹底執行「要活就要動」的健康概念。譚雪莉強調,病人在入住之前,會先做身體狀況的檢查與評量,有復原潛力的才會收案。為了讓個案的整體能力可以有效率地進步,因此每星期都量身訂做不同的課表,大部分的病人經過3個月的課程後,生活自立能力都會恢復到一定的程度,這個時候就可以「畢業」回家了。3個月循序漸進 為生命打開新頁若以吞嚥問題來說,對於有吞嚥困難的病人,工作人員每日都會協助他們做口腔清潔,以及吞嚥的練習。「口腔護理不僅是一般的刷牙與清潔,還包括了口腔內肌肉的刺激,提高病人的敏感度,以利恢復吞嚥的能力。」譚雪莉指出,在3個月內會有不同的訓練階段,除了口腔清潔及吞嚥課程之外,頭頸部肺活量訓練及基礎訓練都不可少,若病人通過30毫升清水測試之後,則可以進入食用清水快凝寶(飲用水加入增稠劑)、麵茶和布丁(吞嚥專用)的階段。若是訓練進展順利、進食狀況良好,肌肉力量與功能活動達到標準,經過一段時間後,若通過初步評量,病人即可由家屬陪同至醫院,由專業醫師來評估是否可以移除鼻胃管。待醫師同意後,家屬可以自行決定由醫師拔管或是回到護理之家。譚雪莉建議回到重建樂活移除鼻胃管較好,因為可以在一個星期內,循序漸進慢慢適應由口進食,以及吞嚥藥物,是對病人較安全的撤管方式。另外,因為說話的時候舌頭、嘴唇、頸部肌肉群都有牽連,與呼吸頻率亦有關,我們常說「用進廢退」,也就是說移除鼻胃管後,雖然能由口進食,但是若口腔使用的頻率過低,例如話說得很少,一直沉默不語,長久下來,吞嚥功能又會明顯退步。所以日常口腔訓練與維繫人際互動,都是曾經失能的病人在日後不可少的活動。重建樂活成立7年多,很多病人從入住時的虛弱失能、不穩定、情緒低落,到能站、能走、無管一身輕,不但為生命開啟新頁,也讓原本憂心無助的家人充滿驚喜,令譚雪莉印象深刻的案例多不勝數,她舉了幾個鮮活的故事與我們分享。76歲的鍾女士有高血壓及高血糖的問題,卻沒有好好控制而導致中風,右大腦中動脈前端梗塞,且因為錯失了黃金3小時的搶救期,因此大片腦組織壞死導致嚴重失能,加上她還有心臟肥大與初期的肺部感染,所以狀況極不穩定。鍾女士入住初期,連坐都沒有辦法坐正,工作人員花費了極大的心力幫助她走這一條復健之路,她在復健時期常因為耐不住疼痛而淚流滿面,但是經過了密集的體能與吞嚥訓練,她不但逐漸可以由別人攙扶著慢慢走路,而且也移除鼻胃管可以正常進食了。57歲的林大哥右腦中風、左側癱瘓,帶著鼻胃管來到護理之家,因為有強大的意志力,所以他對於各項復健運動都極為配合,經過工作人員的協助及自己不斷地努力,才20天,他就可以拿拐杖行走,1個半月後就將鼻胃管移除了。到後來不但可以自行走路、爬樓梯,甚至可以幫助其他的病友,也讓大家看到他的努力所換得的豐碩成果。譚雪莉表示,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最大的效果,除了發病時間長短、腦部損傷的面積與部位等因素外,最重要的就是有效的訓練方法,以及病人的意願與配合度,所以「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果然有其道理。譚雪莉語重心長地告訴我們:「家有失能者,已經是一件極為辛苦的事情,所以我們應該以同理心來為他們設想,不論家屬或是個案本身,一定都想要回歸正常生活;生病或突發狀況是一時,能夠自主生活才是永久的,所以我才會以回家為目標,讓我們這個護理之家可以陪他們走一段回家的路。」如果我們得到重病,或是老後無法品嘗食物的味道,徒留一根鼻胃管,人生還有什麼滋味呢?這些成功移管的案例給了很多有類似經驗的家庭極大的鼓勵,也希望大家都不要放棄每一個可以重回自主生活的機會。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熟年誌2020年3月號(NO.96)》【更多長照醫療大小事↘↘↘】。翻轉臨終醫療—日本打造「共生之家」與病人建立類家人關係。照顧病母20多年 吳若權:我的字典沒有孝順而是愛。人生最後一哩路 選擇「被活著」還是帶著尊嚴離開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5-31 科別.腦部.神經
視力模糊、手腳無力 小心是這個病作祟
「出現暈眩、手腳無力、視力模糊…你會聯想到可能是多發性硬化症嗎?」新北市立土城醫院腦神經內科主任徐榮隆便曾收治一名50多歲的王先生,四年前因左側肢體無力、意識不清緊急入院,後續花費一年多時間輾轉於多家醫院診斷,才終於確診為多發性硬化症。所幸目前使用二線藥物規律治療,病況穩定未再復發惡化,也可維持清楚意識、與他人交談,回歸正常生活。徐榮隆表示,多發性硬化症是一種發生於中樞神經系統的自體免疫性發炎疾病,免疫細胞產生異常,攻擊包覆神經纖維的髓鞘,使中樞神經出現反覆持續發炎的脫髓鞘性神經病變,讓神經傳導發生「短路」而失去正常功能,但病因至今不明。但多發性硬化症在台灣屬罕見疾病,依據重大傷病登錄資料,全台目前約1100位病友。因為疾病早期症狀多元,導致疾病警覺性與確診度低,經常延誤確診。徐榮隆說,多發性硬化症首次發病年齡約20至40歲,病灶可能發生在腦袋不同部位,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異常,常見的神經症狀包括暈眩、手腳無力、視力受損、平衡失調、臉歪嘴斜、吞嚥困難、口齒不清、甚至大小便失禁等,少數病友有癲癇及智能障礙,嚴重可能癱瘓,也由於病灶表現多元,病患常在不同科別間反覆就醫,影響黃金治療時期。加上因為反覆發作,可能對神經已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導致肢體無力、無法繼續工作,出入需要輪椅輔助,生活品質大受影響。徐榮隆表示,雖然疾病初期治療後幾乎能夠痊癒,但若不長期持續藥物控制,病症反覆發作後可能造成永久性失能。而干擾素是常見的多發性硬化症一線治療藥物,若一線用藥使用後效果不佳,可採二線治療;二線用藥為免疫調節劑,包含口服與針劑。徐榮隆說,治療時規律以藥物控制降低復發機率,以達到多發性硬化症治療的四大治療目標,包括:降低復發機率、避免腦部病灶的新發生或擴大、延緩腦萎縮,以及維持活動功能與生活品質。
-
2020-05-29 科別.感染科
日本腦炎季來臨 疾管署提醒滿15個月幼兒接種疫苗
日本腦炎流行季來臨,衛福部疾管署表示,民眾應按時帶家中滿15個月的嬰幼兒完成疫苗接種,如果住家或工作場所鄰近豬舍、水稻田等高風險環境或自覺有感染風險的成人,可評估自費接種疫苗,以降低感染風險。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日本腦炎是蚊媒傳染病,在台灣以三斑家蚊、環紋家蚊及白頭家蚊為主要病媒蚊。大部分的感染者無明顯症狀,少數有頭痛、發燒或無菌性腦膜炎,嚴重可能出現意識改變、對人時地無法分辨、全身無力、腦神經功能損傷、輕度癱瘓、昏迷或死亡。衛福部疾管署統計,台灣每年5月至10月為日本腦炎流行季,流行高峰為6月至7月。今年截至目前無日本腦炎確定病例,2016年至2019年同期的病例數在2例到10例不等。莊人祥表示,預防日本腦炎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種日本腦炎疫苗,提醒民眾按時帶家中滿15個月的幼兒至各地衛生所或合約院所接種疫苗,以避免因感染衍生嚴重後遺症;自覺有感染風險者,可至旅遊醫學門診評估自費接種疫苗。莊人祥表示,日本腦炎病媒蚊常孳生於水稻田、池塘及灌溉溝渠等處,吸血高峰時間是黃昏與黎明時段,民眾宜盡量避免在高危險環境活動。如無法避免,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於身體裸露處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有敵避(DEET)或卡派瑞丁(Picaridin)成分的防蚊藥劑,以降低感染風險。
-
2020-05-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研究:肺部嚴重感染 恐致免疫系統暫時停擺
澳洲及法國研究員今天表示,患有嚴重肺部感染後康復的患者會出現抑制身體免疫反應、提高肺炎感染風險的「免疫疤痕」。許多罹患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患者正是因為肺炎而殞命。這項針對人體及老鼠進行的研究顯示,身體免疫反應會在一些嚴重感染後暫時停擺,使得患者更容易被新的細菌或病毒疾病侵襲。澳洲墨爾本大學的彼得多哈堤傳染及免疫研究所(Peter Doherty Institute for Infection andImmunity)及法國南特大學醫院(UniversityHospital of Nantes)組成研究團隊,發現構成免疫系統第一道防線的細胞,又稱巨噬細胞,在嚴重感染後會「陷入癱瘓」。巨噬細胞能消滅細菌、發出警報,讓體內派遣免疫細胞前往感染患部。消除威脅後,巨噬細胞就會收工,身體恢復正常運作。但研究員分析有多次嚴重感染的患者血液樣本後發現,患者的巨噬細胞已停止作用,這讓患者在院內罹患肺炎等其他致命感染的風險更高。光是在歐洲,每年就有約50萬名住院患者感染肺炎,其中約10%喪命。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University)統計,自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於去年12月出現以來,已在全球造成約480萬人感染、31萬8000人病故。研究員還發現重新喚醒巨噬細胞的觸發器或開關,是一種名為SIRP-alpha的受體,可將巨噬細胞復原到「全盛狀態」。研究團隊表示,這項發現可左右未來處理院內感染的方式,包括省思使用抗生素的慣例,畢竟超級細菌對抗生素的抗藥性愈來愈強。這項研究報告刊登在期刊「自然免疫學」(NatureImmunology)中。主要撰稿人、多哈堤傳染及免疫研究所的維亞當戈斯(Jose Villadangos)說:「我們相信另一種方法是重新讓免疫系統充滿能量,讓免疫系統脫離癱瘓狀態,也就是先一步預防陷入癱瘓,這樣患者就可以不靠抗生素也能保護自己不受其他感染。」
-
2020-04-29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抗疫100天/在家上班更忙 孤單又全天候
為避免疫情癱瘓工作場所,公家機關或民間企業,紛紛建立異地辦公備援系統,開設第二辦公場所或要求員工在家辦公。對上班族來說是很新奇經驗,改變上班族「通勤」和「辦公室社交」的習慣。人力銀行調查,有三到四成上班族因減少外食、不能和同事聚餐而不習慣,不少企業開始嘗試遠距面試。外商員工凱莉指出,從三月就開始在家上班,由於智慧手機太方便,不少員工家裡沒電腦,公司大方「寄汰舊桌機到府」。她說,員工為了防疫沒有怨言,且在家上班還節省通勤時間,但是上班時間沒有公司的零食櫃、咖啡機可用,每周也少了一百五十元「咖啡補貼」。在網路相關公司擔任職的黃小姐說,公司採分流上班,輪到在家辦公那一周,要隨時在內網顯示「上線」,以便讓上司知道自己有在工作。不用到公司,她就幾乎沒有出門,大幅增加利用外送服務次數。主要為行政職務的朱小姐則相反,她最大困擾就是「作息亂了」,不用換裝、趕車衝到辦公室,可在家穿睡衣辦公,但睡眠時間多了整整一小時,晚上熬夜得更嚴重。另外,上司也在家上班,全天候都可能「啟動工作模式」,狂發指派工作的電子郵件。在遠距上班期間,遇到部門要「遠距面試」,光調配所有面試長官上線時間和面試方法就耗費大量心神。「遠距面試」讓人資苦惱,卻有八成三上班族躍躍欲試。一一一一人力銀行調查指出,近九成上班族認為遠距面試系統對求職過程有幫助。台東縣府試辦員工輪流居家辦公兩天,消防局搶救科長林信宏說,在辦公室可跟同事聊兩句,在家裡只有一個人,兩天就有點悶;人事處科員莊文雅說,一個人在租屋處上班,沒人可講話,「長期可能會瘋掉」。台中市都發局長黃文彬因歸國的兒子身體不適而在家自主管理十四天,他說,開視訊會議「上半身儀容整齊,下半身只著短褲,很輕鬆。」
-
2020-04-28 科別.心臟血管
年輕人也會中風 高血壓成腦中風隱形殺手
一名62歲男性高血壓患者,因忙於事業,血壓一直控制得不好,直到日前低溫來襲時,他突然出現右側肢體癱瘓、無法行走的現象,經家人緊急送醫發現為左側大腦出血,所幸經過控制血壓與降腦壓藥物等治療下保住性命,但目前仍有肢體輕癱的後遺症,需長期復健治療。台北榮總新竹分院神經內科醫師尹居浩表示,腦中風有8成為缺血性中風(腦梗塞),2成為出血性中風(腦溢血),腦出血不只年長者會發生,在45歲以下「年輕型中風」族群中,腦出血的比率相對高,約占年輕患者的3成5左右,因此中壯年者都要小心。尹居浩分析,近年年輕型中風比例有變高趨勢,年輕型中風的主因,多與高血壓有關,高血壓是年輕型中風的隱形殺手,若民眾有高血壓且控制不好,可能造成血管壁硬化,到臨界點時爆掉就會腦出血,有運動習慣仍有風險。另一種常見的因素則是腦血管瘤或先天性血管異常,平時可能無症狀,但破裂出血時,就會出現突發性頭部劇痛;如果血管瘤壓迫到神經,也可能出現臉歪、手腳麻或無力等症狀。若患者本身凝血功能異常,或有血友病者,也有腦出血的可能。「若民眾本身有高血壓、慢性病、出現頭痛欲裂甚至臉歪、手腳麻感時得趕緊就醫,以免錯失黃金期」,尹居浩表示,腦中風或腦出血可預防,建議民眾平時注意血壓控制,飲食少油、少鹽、不酗酒;若經常性頭痛者,應到神經內科做詳細檢查;並維持良好生活型態、避免劇烈運動,以健走、散步等緩慢運動為主,以免血壓飆升;同時留意溫差大等天氣轉變,以免腦中風的發生。
-
2020-04-26 科別.心臟血管
年輕人的「隱形殺手」!年輕型中風多與高血壓有關
腦中風分為腦血管阻塞與腦出血兩大類,缺血性中風(又稱腦阻塞)約占八成,出血性中風(又稱腦出血)占約兩成。腦出血不只年長者會發生,中壯年者也都要小心。一名62歲、住北部的男企業家,本身就有高血壓,但因處事業巔峰、工作繁忙而忽視,血壓控制得並不好;而今年過年前一波寒流來襲,他突然出現右側肢體無力、癱瘓現象,經家人緊急送醫發現為腦出血,所幸以降血壓藥等藥物治療下保住性命,但目前仍需長期復健。神經內科醫師表示,會導致腦出血常和高血壓有關,但也可能是腦血管瘤破裂導致,且不只年長者,近年「年輕型中風」比例有變高趨勢,呼籲民眾本身有高血壓、慢性病、出現頭痛欲裂甚至臉歪、手腳麻感時得趕緊就醫,以免錯失黃金期。收治該企業家的榮總新竹分院神經內科主任尹居浩表示,腦中風主因供應腦部氧氣與養分的腦血管發生病變,腦組織缺氧壞死,所引起神經功能障礙。腦中風分為腦血管阻塞與腦出血兩大類,缺血性中風(又稱腦阻塞)約占八成,出血性中風(又稱腦出血)則占約兩成。尹居浩說,腦中風的發生率與年齡密切相關,三分之二的腦中風發生於65歲後,但腦中風可以發生在各個年齡層。特別的是,所謂的「年輕型中風」指的是45歲以下的腦中風,腦出血的比率相對高,約占年輕患者的三成五左右。尹居浩說,年輕型中風的主因,多與高血壓有關,高血壓是年輕人的「隱形殺手」,若本身就有高血壓且控制不好,造成血管壁硬化,到臨界點時爆掉,就會腦出血,而即便有運動習慣仍有風險。他說,另一種則是腦血管瘤或先天性血管異常,平時可能無症狀,但破裂出血時,就會出現突發性頭部劇痛,或是瘤壓迫到神經而出現臉歪、手腳麻或無力等症狀。若患者本身凝血能力較差,或有血友病者,也有腦出血的可能。不過尹居浩也說,腦出血時通常會先出現症狀,如手腳偏癱、說話漏風,加上劇烈頭痛等。如上述收治患者就有高血壓,並在外走動時突出現手腳偏癱,但所幸當時在醫院附近而送急診,但因發現血塊深、不宜開刀,故以降血壓、止血藥物等治療下保住性命,但手腳無力的後遺症仍在,目前仍需長期復健。該如何預防腦中風或腦出血?尹居浩說,建議民眾平時就應注意血壓,本身有高血壓者更應控制;再來是應定期健檢,有三高等慢性病者也須注意相關症狀。此外,若經常性頭痛者,應到神經內科做核磁共振、電腦斷層等詳細檢查;並維持良好的生活型態、避免劇烈運動,以健走、散步等緩慢運動為主,以免血壓飆升;並留意溫差大等天氣轉變,以免腦中風的發生。
-
2020-04-21 養生.抗老養生
張系國/AI和老年生活
有人問楊振寧博士他百歲養生祕訣。楊振寧回答說除了他母親的基因好以外,就是日行萬步,這使他頭腦更加敏銳,做科學研究完全不輸年輕人。醫學博士簡坡理談每天步行的功效,認為走路可以激發創意。我個人的小小貢獻就是不但要日行萬步,還鼓勵分身在走路時和本尊腦激盪大聲談話……1 什麼是人工智慧﹖很多科學術語外行人聽不大懂,我們稱之為夾槓(jargon)。這些夾槓大多數和一般人的生活不發生關係。但不時會有少數科學術語滲透進入我們的日常語言,變成無孔不入無所不在的夾槓。最近有兩個夾槓達到這樣的特殊地位,一個是大數據,另一個就是AI。不論學者專家或市井小民,都言必稱大數據或AI,冷不防就要被這兩個夾槓夾得很疼。而且人云亦云,誰也搞不清楚究竟是什麼意思,聽者也不好糾正或不敢糾正。改一句林語堂的名言,流行用語就跟女人裙子的長短一樣年年改變﹐所以或許犯不著糾正。但是既然要談AI和老年生活,不能不先說明我講的AI究竟是什麼意思。AI是英文Artificial Intelligence這兩個字的第一個字母,所以就是「人工智慧」的縮寫。前一陣台灣首富郭台銘參加國民黨的黨內初選,在扣應節目裡被罵慘了。有位「庶民」打電話進來,大罵郭台銘亂搞什麼AI,害得勞苦大眾越來越窮。如果郭台銘聽到,他也只能啼笑皆非。那麼,AI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提到AI,不能不聯想到機器人下棋、愛瘋的Siri成為您的好伴侶,或者自動駕駛的汽車等等。所以有人主張正名,不說AI而用 Machine Intelligence,也就是「機器智慧」來代替。機器智慧的確比較精確,但是當初怎麼會有AI的說法﹖「人工智慧」的相反詞就是「天然智慧」(Natural Intelligence),所以AI是和天然智慧相對而言。既然人擁有天然智慧,機器的智慧就是人工智慧。這說法對不對﹖難道人天生就有智慧嗎?答案顯然是「不一定!」有的智慧似乎是天生的,例如辨識別人的臉孔,並不需要特別學習。南極的國王企鵝出生下來只要和大企鵝短暫相處,從此就能彼此辨識。可是認字就不然,尤其是中文。機器不懂得認字,人也同樣不懂,必須經過長期的學習。大多數情況,無論人也好機器也好,都必須慢慢摸索學習才能夠獲得智慧。如果說天然智慧是「生而知之」,那麼人工智慧就是「學而知之」甚至「困而知之」。這樣一步一步慢慢獲得的智慧,才是我說的廣義人工智慧。所以不僅機器需要有人工智慧,人也一樣需要有人工智慧﹗這樣的廣義人工智慧,我稱之為「慢智慧」或者簡稱「慢智」。這樣的系統,我稱之為「慢智慧系統」或「慢智系統」。慢智系統可以是人所組成,也可以是機器所組成,更有可能是人機共生慢智系統。理想的人機共生慢智系統,不僅機器的人工智慧不斷增長,人的人工智慧也同樣不斷增長﹐兩者相得益彰。這樣的慢智系統對老年人的生活會有很大的幫助,這就是今天我想談的主題。不妨舉個有爭議性的人工愚蠢的例子:現在公路的收費都由機器取代了人。不僅失業率增高﹐而且被取代的收費員缺乏謀生技能﹐只好去犯罪,例如去搶銀行。自動系統有時候缺乏彈性、不考慮到自動化的社會成本﹐造成更多社會問題,更不要說資訊被人掌握。這究竟是人工智慧還是人工愚蠢?人工智慧,不只是設計機器來解決人的問題﹐也包括人慢慢改變自己的想法,變成更有智慧的人,和同樣有智慧的機器人合作來解決人的問題。2 英國人如何死﹖下流老人的問題英國人如何死,和我們有什麼關係﹖的確沒有什麼太大關係。我們並不關心英國人如何死,正如英國人並不關心台灣人如何死。但是你知道嗎﹖絕大多數的英國人是這樣死的(CNN.COM July 2019)﹕死於醫院 45.4%死於家中 23.7%死於安養院 22.5%其他 8.3%換句話說,大部分的英國人死在醫院裡,其次是家中,再次是安養院。並不是英國人不想死在家裡,而是大環境如此不得不然。2019年12月美聯社報導,最近美國學者的研究,發現在2003到2017間美國人在家中死亡的人數由24%上升到31%,在醫院死亡的人數則由40%下降到20%,可見人們的觀念逐漸在改變。因為全世界的高齡化人口不斷增加,相關的現象就是「孤獨死」也不斷增加。日本的孤獨死,已經達到每小時至少有三個人孤獨死﹐死了超過兩天都沒有人發現。日本學者上野千鶴子因此提出「助死士」的概念,幫助老人走完最後一程。台灣的高齡化人口問題和出生率降低有關。你知道嗎﹖2019年1月到6月台灣有85961人出生,同一時期有88098人死亡。這是死亡人數與新生嬰兒人數首度出現交叉,人口出現負成長!(《中國時報》August 2019)聯合報新聞網2016年關於「流沙中年」的報導,台灣有230萬的隱形照顧者,必須一邊工作一邊照顧父母,壓力極大。2012年有一部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奧地利電影Amour(《愛‧慕》)敘述在愛人失智的壓力下,丈夫不得不殺死愛妻然後開煤氣自殺。什麼是真愛必須有不同的詮釋。日本學者藤田孝典提出「下流老人」的概念,即又貧窮又孤獨的老人。(以上有關孤獨死、流沙中年、下流老人的說明引自聯合報部落格Blackjack的文章)誰來照顧老人﹖我們不能不想到機器人。機器人不會發脾氣﹑很有耐心﹑不會虐待老人。為老人設計的機器人必須是人機共生慢智系統,不僅機器的人工智慧不斷增長,人的人工智慧也同樣不斷增長,這樣的慢智系統對老年人的生活會有很大的幫助,也許可以有助於減少孤獨死、流沙中年、下流老人這些問題。3 為什麼需要慢智系統?慢智系統是設計複雜資訊系統的新技術,它並且吻合某些哲學和神學的原則。複雜資訊系統有些共通的特色﹕它是連接的系統、它從許多來源取得資訊、它擁有知識庫、它可以個性化、它是人機共生的系統、它也是龐大的系統。有位法國科學家也是神學家德日進,在其名著《人的現象》裡預言未來的龐大連接的系統。德日進認為所有的智慧生物都彼此關聯並且連接成為一個整體,他稱之為能界,由地界、人界和天界所組成。複雜資訊系統從許多來源取得資訊。我們看現代化的傳感器所構成的網路,正是這樣的複雜資訊系統。現在的社群網路也是另一種複雜資訊系統。而且我們可以把社群網路裡的人看成傳感器。日本科學家做過研究,如果把人當作傳感器可以提前發出地震警訊。不僅如此,還可以利用動物的本能。2019年8月8日台北地震,網路上流傳一張照片。有位台北居民養的8隻貓在地震前10秒前就知道,都抬頭目光像探照燈。知識庫可以設計用來管理複雜的預警系統。這樣就不會因為人為的錯誤,導致不可挽回的嚴重後果。現在的物件網路可以連接和管理大量的物件,威力強大。所謂的混合智慧系統,就是人機共生的系統。谷歌就是很好的例子。谷歌有上千萬用戶,同時使用上萬個搜尋引擎,是個龐大的系統。複雜資訊系統這些共通的特色,說明它是變化不居的龐大系統,每個系統又包括許多次級系統(超級包)。每個超級包打開來又是一個系統。就如曇花的葉子落地又長出一株,就是個好例子。這些包包之間,有時又會起了共鳴。這就是操縱學的鼻祖威納大師所說的共振現象。如何設計這樣的複雜資訊系統﹖或許慢智系統的新技術能夠提供一些解答。4 什麼是慢智系統﹖慢智系統是能夠不斷提升其表現的一般性系統。慢智系統第一會嘗試不同的辦法來解決問題,第二會逐步認識自身所處的環境然後據此調整﹐並且與其他系統共享這些知識,第三它在開始時或許表現不佳,但是隨著時間過去它會逐漸進步。慢智系統解決問題的途徑不外乎如下的步驟﹕窮舉、傳播、調適、淘汰、集中。除了這五大步驟,最重要的是慢智系統通常有多個計算循環,包括慢循環和快循環。我們可以用人工神經網路來實踐慢智系統。所以我們不妨把慢智系統看成廣義的人工智慧系統的一種。下面介紹慢智系統的實例﹕可調適醫療照顧系統。可調適醫療照顧系統區分開三類空間﹕看護機器人(大空間),個人生活區(中空間),可穿戴裝置(小空間)。可調適醫療照顧系統區分開三類時間﹕長期照顧(長時間),短期照顧(中時間),緊急照顧 (短時間)。我的研發團隊所發展的可調適醫療照顧試驗系統,用的是三星智慧手機,傳感器包括腦波偵測器、語音輸入、影像輸入等。所有的軟件包都用安卓程式語言寫,目的是幫助使用者維持心情的平靜。試驗系統已經可以在三星智慧手機上面運行無礙。5 慢智系統的親身經驗先從我自己的經歷說起。從小我就有僵直性關節炎,這是血液遺傳的疾病,因為脊椎炎導致脊椎鈣化。年輕時就常有人讚美我說﹕「張系國這人很正直。」當然我為人正直沒錯,但是他們主要是說我永遠挺直脊椎,卻不知道我有脊椎鈣化的毛病。因為脊椎鈣化,醫生早就警告我千萬不要摔跤,不要做激烈運動,免得帶來致命的傷害。2013年我經歷不大不小的車禍,一位醉鬼駕車從後面撞到我搭乘的車。我的脊椎骨震裂了,好在沒有完全震斷。起先醫生用一個鋼架子把我的頭固定住,希望斷裂的脊椎骨能慢慢養好。我變成科學怪人,非常痛苦,晚上無法入睡。但是隔了一個星期,醫生觀察我的脊椎骨不但沒有養好,反而更彎曲變形。這樣下去,就會永遠直不起腰來。這位醫生姓李,是韓國人,年輕但十分自信,他的太太是中國人。李醫生建議我開刀,植入一個鈦合金的架子把脊椎骨撐起來。他坦白告訴我,有百分之零點七的機會手術可能失敗,我就會癱瘓。但李醫生說,他動手術到現在還沒有失敗過。我考慮一晚,決定還是動手術。結果手術成功,不久我就出院。出院那天,接我出院的友人帶我直奔天天見麵小館,立刻叫了一籠小籠包大快朵頤。想不到在麵館碰到李醫生和他全家,我們相對大笑。但我的脊椎仍然每天疼痛,行走不便。更煩人的是撞我的醉鬼雖然保了險,卻是最陽春的險,保險公司跟我打太極拳,什麼費用都不肯付。我只好自費裝升降椅,這樣才能夠上二樓的書房工作。另外就是找律師打官司告對方。這位律師不錯,和對方保險公司糾纏了半年,對方認賠一大筆錢﹐我和律師對分。如果只靠自己,恐怕一毛錢拿不到﹗雖然我常去醫院做復健,一來醫院的復健科非常擁擠,二來自己開車不方便,復健並沒有太大效果。怎麼辦﹖我記起李醫生叫我多走路,就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每天無論如何要走一萬步。走路是很溫和的運動,好處是人人都可以做。這樣堅持下去,一個月、兩個月,我的病情大有改善。到現在已經六年,基本上脊椎早已不痛,但是我仍舊堅持日行萬步。有人問楊振寧博士他百歲養生祕訣。楊振寧回答說除了他母親的基因好以外,就是日行萬步,這使他頭腦更加敏銳,做科學研究完全不輸年輕人。醫學博士簡坡理談每天步行的功效,認為走路可以激發創意。我個人的小小貢獻就是不但要日行萬步,還鼓勵分身在走路時和本尊腦激盪大聲談話。為了預防老年癡呆,神經學家阿門提倡三保(三寶)﹕每天走路、常聽音樂、服藥健腦。要保持心境愉快,走路時不妨多想和愛人親友共處的快樂時光,因為愛使人振奮。其實愛和恨都使人振奮,所以如果沒人可愛,只要有人可恨就可達到同樣的效果。另外一個心得(也就是智慧)是一切必須靠自己。我知道我的病沒有人能幫助我,我也不願意依賴別人,所以就自己練習做所有的事情,從洗衣掃地到鋪床燒飯都堅持自己做。從前魯迅有兩句詩: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我改了四個字:橫眉冷對老闆指,俯首甘為本尊牛我們都太驕傲了,不肯低頭服侍自己,總要依賴別人做。在想像中我可以把自己一分為二,同一個人既是主也是僕。我可以先變成廚師準備飯菜,然後變成主人享受廚師準備的飯菜,再搖身一變成為僕人清理廚餘。自己的分身做自己的本尊的牛馬,勝過雇人來做,也勝過依賴家人做。也有許多事情無法完全依靠機器。例如我在樓梯裝了升降椅,但沒想到升降椅的內側是無法使用任何機器裝置清潔的。只有靠自己用抹布慢慢擦。但是一旦接受「俯首甘為本尊牛」的觀念,把這些都看成一種運動,不但不困難,對身體更有好處。我這個例子看似和人工智慧沒有關係,其實大有關係。因為我自己不斷學習如何適應我的身體的限制。我使用的機器,不管是高科技或低科技的機器,同樣都得適應我的身體的限制。這就是真正的人工智慧﹗6 結論如前所述,我總結一句﹕人工智慧,不只是設計機器來解決人的問題,也包括人慢慢改變自己的想法,變成更有智慧的人,和機器合作來解決人的問題。對於改善老年人的生活,這個觀點尤其重要,因為我們的著眼點是人,而不是機器。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看,老年人工智慧例如慢智系統和慢智機器人帶來的商機無限!(在2019年8月23日中技社社慶AI研討會的演講)
-
2020-04-15 橘世代.好野橘
50+買保險懶人包 一篇文教你弄懂保險規劃
前言:保險是50+族群打造安全財務的好工具,不過,在購買保險時,很多人共同的疑惑經常是:「市面上的保單五花八門,到底我該買哪些?」、「到底該怎麼買,對我最有保障?」磊山保險經紀人公司創辦人李佳蓉認為,「長壽」已成為重大風險,在這個前提下,不同的族群其實要考量不同問題。思考這個問題之前,我認為應該先考慮50+的族群會遇到的風險是什麼?長壽是重大風險在醫療科技的發達與社會的進步下,「長壽」已經成為一個重大的風險。我們常常祝福朋友「長命百歲」,但是仔細思考,如果壽命很長,但是沒有足夠的退休金維持有尊嚴的生活,或是需要照護卻沒有養護費用,「想走走不了」反而成為最大的人生風險。保險的種類有很多種,常見的保險依理賠條件,可以分為六大類:一、壽險:身故、全殘,可獲得理賠。二、意外險:遭受非疾病的外來突發事故,導致身體蒙受傷害,可獲得理賠。三、醫療險:因疾病而有醫療行為,可獲得理賠。四、癌症險:確定罹癌,可獲得理賠。五、重大疾病險:罹患心肌梗塞、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腦中風、末期腎病變、癌症、癱瘓,以及重大器官移植,可獲得理賠。六、失能扶助險/長期照護險:因疾病或傷害導致殘障、失能,經醫師開立診斷書(失能險)或是巴氏量表(長照險),可獲得理賠。這六大類型的保險,涵蓋了50+族群會遇到的老、病、殘、死,全部買齊當然就能獲得最全面的保障。如果資源有限,就我的觀點,足額的壽險與長期照護險是維護老年尊嚴最重要的關鍵保障。失能險vs.長照險高齡化社會中,失能、失智人口愈來愈多,為了不成為另一半的負擔,長照險或失能險也是必須規劃的保險之一。雖然這兩種保險都是為了長期照護而設計,但給付的認定標準並不相同。失能險是經醫師認定符合「失能等級表」1~11級,開立診斷證明就能給付,不需要每年複檢,每屆一年仍然生存,就能獲得給付。50+族群中,如果是六十五歲以下、尚未退休人士,可以優先考慮失能險,做為因疾病或意外導致工作失能所需要的收入扶助;如果是六十五歲以上、已屆退休,則可以規劃長照險做為老年失能時的保障。長照險的給付,失能狀況必須符合巴氏量表中,「進食」、「移位」、「如廁」、「沐浴」、「平地移動」、「更衣」等六項中的三項;或是失智狀況,導致無法分辨「時間」、「場所」、「人物」等三項中的兩項,由醫師開立巴氏量表才能辦理給付,之後還必須每年複檢。除了上述的失能保險之外,不同的家庭組成,該如何針對特性,透過妥善的保險規劃,同時達到「益己」與「利他」的效果,也是50+族群重要的課題之一。單身、不婚的族群時代的變遷下,婚姻不再是人生必然的選項。單身、不婚的50+族群,沒有婚姻的牽絆,過著「一人飽、全家飽」的生活,進行保險規劃時,往往「益己」的比例大於「利他」,但是更要把「長壽」的風險考慮進去,免得年老時沒有可以依靠的力量。年金型保險,穩定的被動收入來源年金型保險是藉由工作時期繳付保費累積保單價值金,到退休時定期領回固定的金額做為退休之用,活多久,領多久,讓退休生活有一個穩定的被動式收入來源。以我母親為例,很多年前我就幫她購買年金保險,現在每個月由保險公司匯入養老金,做為她的生活費用,也做為我的孝養金。如此一來,她也會提醒自己要活得健康,因為活得愈久,領得愈久。這樣的保單規劃,就可以將「長命百歲」變成一種最大的祝福,因為她擁有一個安定且安全的退休生活。也有單身者想在身後留一筆錢給家人,像我們夥伴有位黃金單身族的客戶,想留一筆錢給疼愛的外甥女,於是買了高額的終身保險,以外甥女做為受益人。此外,更有許多客戶是將「公益團體」做為受益人,讓自己在身故之後,可以回饋社會,遺愛人間,這也是一種很美的做法。已婚、無子女的族群無子女的頂客族,通常是雙薪、財務分開,在保險規劃穩當安全的財務上跟單身族相當類似。除了完整的保險規劃,我更建議要注意「豁免保險」的規劃。豁免保險,保障另一半如果其中一方是家中的財務支柱,可以擔任另一半的要保人,並加買一張以要保人為對象的「豁免保險」,當這位要保人發生特定狀況(死亡、殘廢、嚴重燒燙傷、重大疾病),他不必再繳保費,而另一半的保障依然有效。舉例來說,先生是家中主要收入來源,如果他採取前述規劃,加買「豁免保險」,當他生了重病,無法繼續工作以維持收入時,在難以繼續繳費的狀況下,太太的保險也不會中斷。頂客族沒有子女,因此退休金的規劃也非常重要,前幾年很流行的還本型終身壽險,可以從特定年齡起,每年領回一定比例的生存保險金,做為退休養老之用,也符合頂客族群「益己」的原則。更重要的是,如果其中一方先身故,身故保險金就可以給付給另一半,成為「利他」的保險規劃。有子女的族群有了下一代之後,就必須思考傳承的問題。不少人會為了節稅,透過保險,將財產傳承給子女,事實上,保險的價值不止於此。首先,保險可以為父母保管財產。父母親如果生前就以贈與的方式,把錢給了孩子,可能衍生各種問題,例如:孩子提早把錢花光,或是拿了錢後棄養父母……。但是,若父母親為自己買壽險保單,受益人為子女,父母在世時還可以掌控這筆錢,萬一日後子女不肖,也可以更改受益人。其次,孩子在接受這筆錢時,心裡感受也會不同。如果是遺產,他會覺得理所當然,但若是保險金,就多了一份父母為孩子著想的用心。跨越三代傳承的壽險 50+族群買壽險時比較貴,而且健康狀況不甚良好時,保險公司還會限制保額,這時候就可以幫孩子買。像有位客戶就是因為有糖尿病,無法幫自己買高額的壽險,就擔任要保人幫孩子買壽險,受益人是孫子,傳承跨越到第三代。有些父母會在孩子很小時就幫他買保險,好處是孩子年紀輕,所以保費便宜,卻也可能太早繳完,父母忘記了,小孩也不知道有這筆保險。因此,買保險一定要告知孩子,如果孩子開始工作賺錢後,不妨交棒給他繳完剩下的保費,他對這筆保險就更有參與感。特別要提醒的一點是,如果是以傳承為出發點為孩子買壽險時,保單理賠上若寫「法定受益人」,在他未結婚生子之前,受益人就是父母。為了避免之後錢又回到父母身上,一定要把受益人寫清楚。因此,如果有一名以上的子女,就可以讓孩子互為受益人。益己型醫療險,減少下一代負擔誰都不希望看到,因為自己年老失能,導致孩子必須辭掉工作,在家看護,或是當自己臥病在床,子女為了誰來照顧而吵成一團,因此不管如何規劃,把自己照顧好是最重要的前提。把「益己」為主的醫療險、癌症險、重大疾病險、長照險、失能險等規劃好,讓孩子免於負擔,就是送給他們最好的禮物。另外,孩子還小時難免調皮闖禍,甚至造成他人出事而求償,此時「個人責任險」就能派上用場。個人責任險,就是自己不小心造成他人受傷或財物損失時,可由保險公司代為理賠的一種保險。在《民法》上,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代理人。當孩子不小心毀損物品、造成他人傷害,法定代理人要負連帶賠償責任,就可以透過父母的個人責任險來賠償。保險公司也有推出「家庭成員責任險」,只要家庭成員任何一人闖禍需要賠償時,都可以啟動這項保障。同志族群與原生家庭的關係及有無伴侶,是50+同志族群規劃保險必須考慮的兩個重點。若是跟原生家庭疏遠,並且不打算留錢給家人,就可以規劃遞減型壽險,讓自己用比較便宜的保費,在特定年齡前獲得一定的保障。如果跟原生家庭維持良好關係,身後想留錢給家人,而且經濟也負擔得起,就可以考慮終身壽險。另外,同志族群通常沒有子女,若是單身,很容易被要求扛起照顧年邁父母親的責任,這時,可以留意父母是否有足夠的意外險、醫療險,是否需要增加「住院醫療保險金」,甚至規劃終身醫療險。當父母生病或出意外住院時,上述的規劃可以降低醫療支出造成的經濟負擔。同婚專法保障伴侶權益同志如果有伴侶,可以在保單受益人上填寫同性伴侶。不過,當要保人跟受益人沒有血緣關係,保險公司通常會要求業務員詢問投保動機,必須詳細說明才能完成投保流程。原本同志伴侶不能為彼此買保險,2019年5月17日起,同婚專法通過,為同性伴侶買保單不再被拒,跟異性戀夫妻擁有相同的保險權益。【本文摘自《現在開始美好》,天下文化 2020/03/31 出版】【更多關於理財這檔事↘↘↘】。失智也有保險養護費?搞清長照險、失能險、特定傷病險差別大。要存股、不要遊戲機 小學兒子比老爸更愛投資。保險理賠僅值「一台國產車」壽險保障必知5大攻略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4-15 癌症.攝護腺癌
台灣男性第五大癌症!不能輕忽的高風險攝護腺癌
攝護腺(或稱前列腺)約核桃般的大小,位在膀胱下方,環繞著尿道。雖然是個體積不大的器官,攝護腺也會長出惡性腫瘤,好發於60歲以上的族群。攝護腺癌發生率持續上升,目前是台灣男性第五大癌症,更是全世界第二大男性癌症,於美國更是發生率最高的癌症!您可能也曾聽過親友罹患攝護腺癌,並對攝護腺癌留下一個印象:「攝護腺癌似乎是長得較慢的癌症。」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攝護腺癌經常給人較溫和的印象,但請別小看攝護腺癌,因為部分攝護腺癌生長較快、容易轉移,對生命造成威脅。攝護腺癌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隨著腫瘤變大可能壓迫尿道導致解尿困難、頻尿、夜尿、尿失禁,解尿時斷斷續續,無法說尿就尿。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血精」,也就是精液中帶血,或是射精疼痛。也有患者會出現勃起功能障礙。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所以通常會較晚才發現。在台灣,約有一半被診斷攝護腺癌的患者屬於第三期或第四期攝護腺癌,可能已有淋巴轉移或遠端轉移的狀況。當攝護腺癌細胞侵犯到其他組織或器官時,會造成更多不適,例如便秘、下肢無力、水腫,若轉移到脊椎、髖骨、及大腿骨頭等處,則會有明顯的骨頭疼痛,生活品質大打折扣,五年存活率也大幅下降。哪些屬於高風險攝護腺癌?剛診斷出攝護腺癌時,醫師會先評估攝護腺癌的風險,再擬定治療計畫。風險愈高,疾病的進展愈快,轉移的機會也較高。哪些狀況可能是高風險攝護腺癌呢?主要根據以下狀況來判斷:● 腫瘤延伸到攝護腺外● 格里森分數8分以上我們先來了解什麼是「格里森分數(Gleason Score)」。病理科醫師檢視腫瘤組織時,能依照腺體排列方式訂出級別,愈接近正常、分化良好的是級別一,分化愈凌亂、不成熟的是級別五。接著,再把佔最大與第二大面積者的級別相加,就是格里森分數。 這是攝護腺癌分級裡最常被使用的判斷系統。格里森分數愈高,代表腫瘤的分化愈差,因此當格里森分數大於8分時,患者較可能出現轉移,存活率也較差。當患者符合高風險攝護腺癌的任何一項指標,代表攝護腺癌的進展可能比較快、轉移機會比較高。若評估患者健康狀況預計存活期超過五年,便會建議患者積極接受治療。位在攝護腺的癌症,可能會造成解尿困難、頻尿等症狀。當攝護腺癌出現轉移時,症狀就會變得很多樣,也讓患者更加不適。攝護腺癌經常出現骨頭轉移,像是髖關節、脊椎骨、骨盆等處。轉移至骨頭後,會造成患者骨頭疼痛、患處骨頭容易骨折、脊髓神經受到壓迫導致下肢癱瘓、可能會讓骨頭中的鈣釋放到血液中,引發高血鈣症而讓人噁心無力。骨轉移的位置愈多處,患者生活品質會愈差,相當煎熬。除了轉移到骨頭之外,攝護腺癌也會轉移到肺臟、肝臟、腎上腺等內臟器官,根據多項研究,當攝護腺癌轉移至內臟器官,會比骨頭轉移造成更負面的影響,生活品質和存活率皆進一步下降。積極治療有助提升存活率積極治療高風險攝護腺癌,好好控制,有機會提升存活率,並減少癌細胞擴散後對患者造成的不適與煎熬。治療攝護腺癌可由兩方面著手,「局部治療」以及「全身治療」。「局部治療」包括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冷凍治療等,主要針對位於攝護腺的腫瘤。以手術治療攝護腺癌時,可進行「攝護腺根除手術」,用手術移除所有的攝護腺組織,這比較適用於預期壽命超過十年,且癌症還侷限於攝護腺內的患者。放射線治療可以用於第一線治療,也可用於術後輔助性治療。若患者的攝護腺癌已經轉移到骨頭,放射線治療能減輕骨頭的疼痛不適。「全身治療」包括荷爾蒙治療、化學治療、免疫治療等。由於攝護腺癌的生長與男性荷爾蒙有關,所以荷爾蒙治療在攝護腺癌的治療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荷爾蒙治療的原理是藉由降低患者體內男性荷爾蒙的濃度,來抑制攝護腺癌生長,可以靠手術或藥物的方式來達成此目標。手術方面是切除雙側睪丸,以減少男性荷爾蒙。目前荷爾蒙治療的藥物選擇很多樣,口服、針劑皆有,能透過不同機轉來減少男性荷爾蒙對攝護腺癌的刺激。「性腺激素釋放素促進劑、拮抗劑」透過腦下垂體的調控,抑制睪丸產生男性荷爾蒙。「男性荷爾蒙生合成抑制劑」可抑制男性荷爾蒙生成。男人體內的男性荷爾蒙主要由睪丸製造,部分由腎上腺皮質層製造,抑制睪丸、腎上腺製造男性荷爾蒙能抑制攝護腺癌生長。然而,有些攝護腺腫瘤也能自行合成男性荷爾蒙,屬於荷爾蒙抗性攝護腺癌,而影響治療效果。這時可考慮使用同時阻斷睪丸、腎上腺、與攝護腺腫瘤合成男性荷爾蒙的藥物,以抑制攝護腺癌生長。「男性荷爾蒙受體阻斷劑」可阻斷男性荷爾蒙受體,讓癌細胞不會受到男性荷爾蒙的刺激而增生。「女性荷爾蒙」可減少男性賀爾蒙生成。在台灣有不少患者在發現攝護腺癌時,已經有淋巴或遠處轉移的狀況,全身性荷爾蒙治療便是非常重要的治療方式。醫師可能會使用「性腺激素釋放素促進劑、拮抗劑」搭配「男性荷爾蒙生合成抑制劑」來抑制男性荷爾蒙生成,或加上「男性荷爾蒙受體阻斷劑」。若於治療過程中產生荷爾蒙抗性,便須使用男性荷爾蒙生合成抑制劑或使用男性荷爾蒙受體阻斷劑,以抑制腫瘤生長。根據患者的狀況,醫師亦可能使用化學治療或免疫治療。積極治療對於高風險攝護腺癌患者,有助延長整體存活時間,也可減緩疼痛惡化,提升生活品質。攝護腺癌患者不可輕忽的重要警訊!當攝護腺癌患者出現1) 格里森分數 ≥ 82) 骨轉移 ≥3處3) 發生內臟轉移以上三項指標中,符合其中兩項以上時,有較高的惡化風險。這個族群的病人需更主動積極地與醫師討論治療方式。美國與台灣食藥署核准這樣特徵的病人透過荷爾蒙合併其他藥物治療,進而延長有效治療的時間和整體存活,並且提升生活品質。原文:不能輕忽!高風險攝護腺癌搜尋附近的診所:泌尿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