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4 醫療.皮膚
搜尋
瘙癢
共找到
49
筆 文章
-
-
2024-07-29 醫療.皮膚
紅腫熱痛要注意!泡水細菌、微生物易入侵…颱風後常見3大皮膚病
凱米颱風帶來驚人雨量,許多低窪地區一片狼藉,有民眾苦中作樂,跳進水中游泳、玩漂浮,看在醫師眼裡,把馬路當成游泳池等於把細菌帶上身。台北林口長庚醫院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黃毓惠說,颱風天泡髒水容易讓細菌、微生物入侵身體,如果身上有傷口,可能導致蜂窩性組織炎。民眾忙著搶救家園,雙腳長時間泡在水裡,除了皮膚潰爛,還會危及生命。黃毓惠表示,免疫功能差、糖尿病患者要特別小心受到細菌、病毒感染,在澄黃色的汙水移動、游泳,可能被鐵片刺傷或玻璃劃傷,破傷風桿菌就可能會進到人體內。黃毓惠提醒,清理家園一定要穿著包覆性的鞋子,避免直接接觸到汙水或是潮濕土壤。完成清掃工作後,一定要另用清水洗淨雙腳再擦拭,保持乾爽,防止感染香港腳或惡化。另外,髒水及汗水混合,皮膚易紅、癢、起疹子,小心濕疹、過敏等皮膚疾病發作。看似常見的皮膚病,一直不停搔癢,抓破皮讓細菌進入皮膚底下的組織,會衍生成蜂窩性組織炎。黃毓惠強調,出現紅腫熱痛等症狀,需趕快就醫治療;一旦感染發生蜂窩性組織炎,就要使用抗生素治療,多半可以迅速復原。颱風後要小心的皮膚病1.香港腳:天候潮濕加上夏日高溫,最容易讓香港腳復發,一定要把腳擦乾,尤其是趾縫。2.濕疹:天氣濕熱容易導致皮膚癢、起水泡,造成濕疹發生。3.皮膚過敏:髒水可能是過敏原,引起紅斑、瘙癢等反應。颱風過後,天氣逐漸炎熱,紫外線幾乎天天爆表,黃毓惠呼籲,務必做好防曬,過量的紫外線除了加速皮膚老化,也會誘發癌變。如果擔心防曬乳液的成分可能造成過敏、致痘、長粉刺,至少要做足穿薄長袖、撐傘、戴帽子及太陽眼鏡等物理性防曬。
-
2024-07-11 醫療.皮膚
突然長痣是罹皮膚癌?醫揭「5徵兆」快就醫檢查:1時段最好別出門
皮膚癌是一種由皮膚細胞異常增殖形成的癌症,正常情況下,皮膚細胞會根據身體的需要進行生長和分化,然後死亡,這樣的過程是受到嚴格調控的,但當皮膚細胞的DNA受損或突變時,它們可能失去對生長和分化的控制,導致異常的細胞增殖和腫瘤形成。皮膚癌 常見7種症狀醫美吳易儒醫師指出,皮膚癌的發生通常與曝露在紫外線、遺傳因素、免疫系統問題以及其他致癌物質有關,早期診斷可以有效控制皮膚癌病情並提高治療成功的機會。皮膚癌可能會讓皮膚出現一些不尋常的變化,若這些症狀持續不退或感到明顯的疼痛,一定要就醫檢查:1、皮膚變色:如果皮膚上的痣或斑點開始顏色變深,或是突然冒出紅、藍、黑這種不正常的顏色,那可能就不太對勁,這種變色有可能是因為色素沉積或血管擴張引起的。2、瘙癢或灼熱感:皮膚癌病變區域可能出現持續的瘙癢或灼熱感,這可能是由於癌細胞的生長和組織受損引起的發炎反應導致。3、痣變化:健康的痣應該是對稱的,有規則的形狀,並且顏色均勻。皮膚癌可能導致痣變得不尋常,如變得不對稱、邊緣不規則或顏色不均勻,其他變化包括痣的大小增加或痣表面出現凹凸不平的變化。4、腫塊或硬塊:皮膚癌病變區域可能形成腫塊或硬塊,這可能是由於腫瘤生長而導致的,這些腫塊通常與皮膚表面的其他組織不同,可能感覺到局部的硬度或厚度增加。5、溢血或潰爛:皮膚癌區域可能出現溢血或潰爛的情況,尤其是在痣或斑點的表面,這可能是由於腫瘤的血管受損或組織壞死引起的。6、持續性疼痛或不適:皮膚癌區域可能出現持續性的疼痛或不適感,這可能是由於神經受損或腫瘤對周圍組織的侵襲引起。7、表面結痂或出血:皮膚癌區域的表面可能出現結痂或出血的情況,這可能是由於腫瘤的表面受損或破壞所致。長痣和皮膚癌有關嗎?長痣本身不一定意味著皮膚癌,但痣的異常變化有可能是皮膚癌的徵兆。大家都會長痣,大部分痣都是無害的,但如果你發現痣的形狀、大小或顏色開始有了明顯的變化,或者新長出來的痣看起來很奇怪,這時候就要小心了,因為這可能是皮膚癌的一個警訊。吳易儒建議,可利用ABCDE原則觀察:美國皮膚醫學會提倡用ABCDE原則來檢查痣,也就是這5個原則-Asymmetry(不對稱)、Border(邊界不清)、Color(顏色不均)、Diameter(直徑大於6mm)、Evolving(持續變化)。定期自我檢查皮膚上的痣,如果有任何擔心的地方,最好找皮膚科醫生檢查確認。4個方法預防皮膚癌 尤其經常暴露在太陽下的部位要預防皮膚癌,吳易儒強調,最重要的就是要避免太陽曬傷,尤其是中午太陽最強烈的時候盡量不要外出。如果需要外出,記得要穿長袖衣服,戴帽子和太陽眼鏡,並且塗抹高倍數的防曬霜。另外,還要定期檢查自己的皮膚是否出現異常,特別是那些經常暴露在太陽下的部位。1、避免強烈陽光:尤其是在上午10點到下午2點之間,這時候的紫外線最強。2、著保護衣物:外出時穿長袖衣服,戴帽子和太陽眼鏡,遮擋太陽光。3、使用防曬霜:選用SPF30以上的防曬霜,並且每兩小時補擦一次,特別是游泳或出汗後。4、定期檢查皮膚:注意皮膚上的新斑點或原有斑點的變化,如有疑慮及時就醫。 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6-12 醫療.皮膚
沒有流汗不用天天洗澡?重症醫曝真相:通常每x天沐浴1次,但「1情況」要每天洗
沒有流汗就不用天天洗澡,真的是如此嗎?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警示,這是一個錯誤觀念!但太常太少洗澡都對身體不好,黃軒教你一起來看看怎麼知道自己洗澡的頻率是洗過頭,還是洗澡洗太少。 你真的不會天天流汗嗎?有些人覺得自己沒有流汗可以不用洗澡!黃軒提醒,「你沒有感受到你有什麼在出汗,不代表你的皮膚沒有在流汗」,因為你不可能天天不流汗!其實我們並沒有「不太會流汗的人」,我們身體的汗腺時時刻刻在分泌汗液,這是身體調節體溫的一種方式。只是如果你平時感覺不到出汗,那只是叫「非顯著的出汗」,而這種非顯著的出汗主要由水分構成,幫助維持體溫平衡。而當這些汗液在空氣中蒸發時,我們通常感覺不到皮膚上的水份在蒸發,這是一個自然而然的生理過程。天天流汗是很重要的生理現象皮膚分泌物和代謝物不僅有助於保持皮膚的健康,還能提供必要的保護,例如:a.乳酸鹽和尿素:汗液中的乳酸鹽和尿素等成分,可以幫助皮膚保持水分,從而保持皮膚的濕潤和柔軟。b.皮脂:皮脂與汗液中的水分混合後,會形成一層皮脂膜,這相當於一層天然的身體乳液,有助於鎖住水分,保護皮膚免受外界環境的傷害。c.死去的皮膚細胞:角質層是由死去的皮膚細胞形成的,它能夠保護皮膚不受外界物理和化學因素的侵害,減少皮膚敏感性。這些分泌物一直存在,即使你主觀的感覺不到你有在流汗。今天沒有流汗,能不洗澡嗎?如果今天沒流汗可不洗澡嗎?黃軒表示,從健康角度來說是可以的!在沒明顯出汗的情況下,2~3天洗一次澡不是問題,但是還是要考慮一下以下的現實問題:a.氣候不同歐洲監測組織在2014年進行的全球洗澡習慣,發現一個有趣的調查現象:「洗澡頻率與氣候條件」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聯。(1)氣候濕熱的地區在氣候濕熱,赤道附近地區的人,如巴西和哥倫比亞,人們傾向於更頻繁地洗澡,這可能是為了更有效地冷卻身體(氣候太濕熱了)和保持清潔(出汗太多了)(2)氣候乾燥的地區氣候較為乾燥的地區包括了北半球/南半球,亁冷的氣候如俄羅斯和土耳其,由於氣候乾燥,汗水蒸發,速度較快,人們可能感覺不到那麼強烈的需要頻繁洗澡(出汗沒那麼多)(3)常在空調房間上班族,如果常常待在空調房裡待一天的感覺,全身感受不到大量的流汗,那種似「沒有什麼出汗」的乾爽,自然也就没有那種非要,不得不,一定要洗澡的行動了⋯⋯(門診的那個女生,就是典型一整天待在空調設備中的例子)b.汗腺旺盛年齡會影響人體的油脂分泌。通常情況下,小孩和老人的皮脂汗腺活性不如年輕人,這意味著他們的皮膚,可能不會那麼容易產生過多的油脂。因此,他們的洗澡頻率,自然可以相對較低,以避免過度清洗,導致皮膚乾燥或其他問題。c.勞動/運動頻率經常進行體育活動和勞動的人,需要更頻繁地洗澡,主要是因為運動和勞動會引起身體的多種生理變化:.皮脂分泌:運動和勞動會刺激皮脂腺分泌油脂,這可能會使皮膚變得油膩。得常藉助洗澡,有助於清除多餘的油脂,保持皮膚清爽。.皮膚摩擦:運動和勞動可能會增加皮膚之間的摩擦,尤其是在運動服裝和鞋子摩擦的部位。得常洗澡,可減少摩擦引起的不適和皮膚損傷。太常太少洗澡,對身體都不好a.太常洗澡洗澡太頻繁,確實可能會對皮膚的自然屏障造成破壞,從而導致一系列皮膚問題:.汗液、皮脂和角質:我也皮膚上的汗液、皮脂膜和表層角質都是重要的保護成分,它們有助於保持皮膚的濕潤和健康。如果這些成分被過度清洗掉,皮膚可能會變得乾燥,出現瘙癢和皮屑等問題。.微生物群落:皮膚上的微生物群落,也是健康的一部分,它們在正常情況下與我們的身體和諧共存。如果洗澡過於頻繁,可能會破壞這種微生物的平衡,有可能促使某些致病菌過度繁殖,從而影響皮膚健康。b.太少洗澡不夠頻繁的洗澡也可能會導致毛孔堵塞,這是因為皮膚上的死皮細胞、油脂和污垢沒有被及時清除。毛孔堵塞後,可能會形成粉刺或黑頭,並且過多的油脂和死皮細胞可以為細菌提供滋生的環境,從而增加皮膚感染的風險。怎麼知道自己,洗澡洗太少了?要判斷自己是否洗澡太少,黃軒表示可以從3情況判斷: 1.痘痘增加:如果您發現皮膚上有過多的角質層堆積、毛孔堵塞或出現痘痘,這可能是清潔不足的跡象。2.體味增加:增強的體味,通常是不夠清潔的一個明顯指標。如果您或周圍的人注意到你的體味變重了,你就可能需要增加洗澡頻率。3.油膩增加:如果您的頭髮變得更油膩、更難以疏理,這也可能表示,你需要更頻繁地清潔。怎麼知道自己,洗澡洗過頭了?要判斷自己是否洗澡太洗過頭,黃軒表示可以從3情況判斷: 1.皮膚更乾燥:如果您發現皮膚變得特別乾燥,甚至出現脫皮或裂紋,這可能是洗澡太勤導致皮脂被過度清洗的跡象。2.皮膚更瘙癢:過度清洗可能會破壞皮膚的天然油脂層,導致皮膚瘙癢,你會一直抓癢。3.皮膚更敏感:如果您的皮膚變得更加敏感,容易出現紅斑或過敏反應,這可能是因為天然保護層,過度的被洗走了。看完以上的洗澡小知識,你知道正確的洗澡頻率了嗎。黃軒建議在一般情況下,我們每2~3天可以沐浴1次,但如果你是在夏季或熱帶地區或勞務/運動後或汗腺旺盛的人,可能就要每天洗澡了,且每日可能都要沖澡2-3次以上!建議要好好配合自己的身體去洗澡,儘管你覺得自己沒流汗,還是要洗澡,因為你不可能不出汗!延伸閱讀:.別讓皮膚問題影響你的美!皺紋、白髮、斑點...常見7大皮膚問題預寶典一次看.冷水澡或熱水澡,哪種洗澡方式對健康有好處?各別優缺點一次看懂.夏天容易有體味怎麼辦?一圖看懂體味NG飲食及6招抗汗臭對策
-
2024-04-04 醫療.皮膚
多久洗一次頭才乾淨?外國研究:一周洗x次對頭髮最好,做好3件事保持頭皮健康
春天氣溫逐漸炎熱,出門在外流汗頭皮容易出油、有異味,這時候你都幾天洗一次頭髮?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分析了外國期刊研究,告訴你醫學證明要多少天冼一次頭才算乾淨!幾天洗一次頭算乾淨?早在2021年,已經有醫學期刊《Skin Appendage Disorders》上發表了一篇研究,關於洗頭次數和頭髪健康之間的關係。研究人員招募了1500名18-75歲無頭皮疾病的健康參與者,進行了為期兩周的實驗,參與者按照洗頭頻率,被分成了5個小組:.≤1次/周:1周只洗0-1次頭髮.2 次/周:1周洗2次頭髮.3-4次/周:1周洗3-4次頭髮.5-6次/周 :1周洗5-6次頭髮.>7次/周:1周洗超過7次頭髮研究結果發現,1周洗5-6次頭髮的參與者,這一組頭髪髪質佳,且頭皮沒有什麼發紅受損。洗髪過少(1周只洗0-1次頭髮)的參與者,會導致你的頭皮會被污垢堆積,可能引起毛囊堵塞、瘙癢等問題,也誘發脂漏性皮膚炎。而過度洗髪(1周洗7次頭髮)的參與者,導致頭皮過度乾燥或刺激,皮膚會發炎反應、發紅現象。做好3件事保持頭皮健康為什麼洗頭能對頭髮有保護作用?黃軒表示,關鍵就在於頭髮的油脂。我們的頭皮上,有附著在外一整天流的汗水、灰塵、風沙,蘊藏著許多污垢,而其中皮脂佔的比例最多,其餘的還包括外界粉塵、煙霧、汗垢等等,這些污垢混合物,最容易吸引頭髮上微生物滋生,引發了頭皮發炎的問題。研究人員提醒,做好3件事情保持頭皮的健康:1.定期洗頭,對於去除頭髮上的殘留物,仍然很重要,但不宜過度洗髪。2.使用洗髮精,可以輔助及去除髮絲上的碎屑和多餘的皮脂,並保持髮絲的清潔。3.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頭皮類型,針對不同的類型,有不同的洗頭方式。黃軒補充說明,了解不同的頭皮類型及其特點,可以幫助我們選擇更適合的頭髮護理產品和日常護理方法。以下是常見的幾種頭皮類型:1.正常頭皮:這種類型的頭皮油脂和水分平衡良好,不會過於乾燥或油膩。頭髮看起來健康有光澤,較容易打理。針對這種頭皮,一般的頭髮護理產品就能達到很好的效果。2.乾性頭皮:乾性頭皮可能會感到緊繃、發癢,甚至出現頭皮屑。這是因為頭皮缺乏足夠的油脂來保持濕潤。對於乾性頭皮,選擇滋養和保濕的護髮產品是關鍵,以避免使用過於刺激的洗髮水。3.油性頭皮:油性頭皮的人油脂分泌旺盛,頭髮容易變得油膩並且可能伴隨有頭皮屑問題。這種類型的頭皮需要使用控油配方的洗髮水,並且可能需要比其他類型的頭皮更頻繁地清洗頭髮。4.混合性頭皮:混合性頭皮在某些區域(如前額和頭頂)可能會油膩,而其他區域(如頭皮的側面和後部)則可能偏乾。針對這種類型的頭皮,可能需要根據不同部位選擇不同的護理產品。5.敏感性頭皮:敏感性頭皮易受刺激,可能因為某些成分或環境因素而出現紅斑、發癢或刺痛感。對於這種類型的頭皮,選擇無香料、溫和配方的護髮產品是非常重要的。黃軒提醒,了解自己的頭皮類型,並根據頭皮的具體需求選擇適合的產品和護理方法,是保持頭髮健康和美觀的關鍵。如果你對自己的頭皮類型感到困惑或是頭皮問題持續不解,建議尋求專業的皮膚科醫師建議。說說你是哪一種頭皮類型,幾天洗一次頭髮?延伸閱讀:.皮膚科醫籲勿幫頭皮去角質!也別用熱水洗臉超過這時間.頭皮屑很多怎麼辦?洗髮精怎挑?解析形成原因與改善法.染髮會致癌?染髮後護髮有用?皮膚科醫破解染髮10迷思
-
2024-03-27 癌症.抗癌新知
50歲以下注意!年輕罹癌者變多!重症醫盤點「10大罹癌警訊症狀」,你中幾項?
42歲凱特王妃(Catherine, Princess of Wales)於3/22自曝罹癌後,引發了一場關於癌症的廣泛討論,特別是關注年輕族群(50歲以下)的健康。對此,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表示,國外有許多研究探討年輕人癌症發病率的顯著上升原因,他也盤點出罹癌10大警訊症狀,提醒年輕人能早點發現跟預防治療。延伸閱讀/消失80多天!42歲英國凱特王妃公開影片「自曝罹癌」,正接受化療為什麼年輕得癌的人變多了?有鑑於近期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罹患癌症,英國的專家們開始深入探討,為何近年來50歲以下的癌症患者的數量會有如此明顯的增加,尤其是那些通常只在高齡者中才會見到的癌症類型。在44國家一項癌症分析研究發現,那些年輕得癌的人,一般定義在50歲以下的民眾。此研究發表在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自然評估臨牀腫瘤學》發現,在1990年以後出生的人,比1970年出生的人更有可能在50歲之前得癌。這意味年輕人要比他們之前幾代人更受癌症的拖累。10大罹癌警訊症狀,你有中幾項?哪些症狀是徵兆?年輕人如何能早點發現自己有罹癌警訊,才能提早發現治療:1.無痛的腫塊或腫脹如果發現身體某部位出現異常腫塊,且隨著時間逐漸變大,則需警惕。2.持續發燒或持續咳嗽弱有咳嗽症狀,尤其是咳嗽時常伴有血絲時更應引起注意。雖然這可能是由多種因素引起,但如果發燒持續不退,特別是夜間出汗,這可能是血癌或淋巴系統癌症的跡象,超過三個禮拜的咳嗽,你都要去看一下醫生,才比較安心。3.排便習慣的變化包括便秘、腹瀉等排便習慣的變化或發現糞便中有血或顏色變黑、灰白或紅色。4.排尿異常困難如頻繁需要小便、尿急或排尿疼痛,什至尿愈來愈少,要當心。5.無端的出血包括陰道出血、排便或排尿時出血,或咳嗽出血。6.不明的體重下降如果您在沒有改變飲食或運動習慣的情況下,體重突然下降超過5公斤,這可能是早期癌症的跡象。7.持久的疲勞感如果感到持續的極度疲勞,影響日常生活,則應該提高警覺。尤其是休息後仍感到疲憊,可能是癌症早期的一個跡象。8.皮膚的變化新出現的痣或原有痣的大小、形狀或顏色的變化都不容忽視。因為新出現的痣、痣的形狀、大小或顏色的變化,皮膚發紅、發黃、瘙癢或脫皮等,都可能是皮膚癌的警訊。9.持續的疼痛如果有持續的疼痛而找不到原因,則需要進一步檢查。尤其是疼痛的位置和強度逐漸增強,而且找不到其他原因,應當警惕可能是癌症。10.消化系統問題如長期胃灼熱或消化不良或嚴重腹瀉、食慾愈來愈差,越吃越瘦,都可能是癌症提早的表現。以上10種罹癌警訊症狀,可能並非癌症所致,但如果這些症狀持續存在或有惡化的趨勢,建議要及早就醫進行檢查。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並對身體的任何變化保持警覺,有助於早期發現並處理健康問題,從而增加治療成功的可能性。黃軒提醒,癌症預防勝於治療,平日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飲食、適量運動、避免吸煙和過量飲酒,以及減少接觸已知的致癌物質」。這些都是降低年輕人,罹患癌症風險的有效方法。延伸閱讀:.治療癌症需準備多少錢才夠用?癌症險該買多少?聽醫師怎麼建議.哪種癌症是「隱藏版癌王」?高危險族群有哪些?有哪些早期症狀可注意?.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
-
2023-12-20 焦點.健康知識+
食物下面墊紙巾恐愈墊愈毒! 醫警告致3健康危害:尤其是又油又熱的熟食
你經常用紙巾,墊食物嗎?紙巾的螢光劑,是一種用於提升紙巾亮度的化學物質。它被添加到紙巾中,以使其更加明亮和具有吸引力。紙巾螢光劑的作用,是吸收紫外光,然後釋放出可見光,這使得紙巾看起來更白,更耀眼。這種方法被廣泛應用於紙巾製造業,以提供更好的外觀效果。 常用紙巾墊食物的危險 但常使用紙巾墊食物的行為,卻有很大的危險性。重症醫師黃軒指出,使用紙巾墊來包裹食物、作為餐盒或垫子等,可能導致健康問題。因為紙巾並不是用來直接接觸食物的材料,它除了可能含有有害物質或細菌,化學物質或螢光劑可能會被污染到食物上。因此,紙巾,並不具有食品安全或衛生認證,而使用紙巾來包裹食物是一種冒險的行為。 目前紙巾螢光劑不是國內法規列管的化學物質,也非歐盟REACH 法規框架下的有害物質,CNS國家標準並未規定紙巾中是否可以含有螢光劑。根據中華民國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的資料,目前CNS國家標準中,僅針對「衛生紙」和「潔膚紙」的「吸水性」和「強韌性」有規定,並未針對「螢光劑」的使用進行規範。因此,目前市面上販售的紙巾,是否含有螢光劑,並無明確規定。消費者在選購紙巾時,可留意紙巾的包裝標示,若標示含有螢光劑,則需謹慎考量是否購買;根據台灣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的調查,目前市面上約有1/3的衛生紙含有螢光劑。螢光劑是一種合成色料,可使紙張呈現白皙亮麗的色澤。 紙巾螢光劑 恐污染了你的食物 .如果使用含有螢光劑的紙巾包裹食物,紙巾螢光劑可能會滲透進食物中。對部分人可能會造成敏感反應。.如果紙巾螢光劑殘留在你的手上,可能會透過觸摸食物而傳入食物中。這樣長期下來可能對健康有害。 紙巾螢光劑與食品的接觸 可能會對人體產生這些危害 1、刺激性:紙巾螢光劑對皮膚、眼睛和呼吸道有一定刺激性,可能引起皮膚瘙癢、紅腫、發炎等症狀。2、致敏性:紙巾螢光劑可能具有致敏性,長期接觸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例如皮膚過敏、哮喘等。3、致癌性:一些研究表示,紙巾螢光劑可能具有致癌性,但尚未有完全定論。 無論如何,為了保障食品安全,黃軒建議,避免購買包裝破損、變形的食品;避免購買使用有紙巾螢光劑紙盒、塑料袋等包裝材料的。為了保護自己的健康和食物的品質,應該避免使用衛生紙來包裹或墊食物,尤其是又油又熱的熟食。取而代之,我們可以選擇一些專為食品包裝而設計的材料,並遵循衛生規範和建議來確保食物的接觸是安全和衛生。 選購紙巾 3大提醒保障健康 而紙巾螢光劑,可能會影響食物的安全,黃軒分享,應該選擇無螢光劑的產品,才能來保護我們的食物。消費者在選購紙巾時,建議選擇不含螢光劑的產品。以下是一些挑選不含螢光劑紙巾的Tips: 1、選擇標示「無螢光劑」或「不含螢光劑」的產品。2、選擇包裝上有符合 [ CNS1091 ] 、[ CNS14863 ] 標準的產品。才不會檢出螢光增白劑、遷移性螢光物質、雙酚A、螢光劑等3、選擇製造商信譽良好的產品。 這樣才能保障你的衛生與安全,同時令你享受到新鮮、無毒的食物。 延伸閱讀: ·「4個習慣」都會讓冰箱不保鮮!不少人每天默默做 食物退冰又放回也錯爆 ·吃不完的食物加蓋、保鮮膜密封都錯了! 專家親授「正確做法」防變質、延長保存期 
-
2023-09-13 養生.保健食品瘋
生物素對頭髮有何功效?可從那些食物攝取?吃生蛋會影響吸收
生物素可能是最近在注重髮質美麗的的女性之間,最熱門討論的營養成分。生物素是維生素B群之一,以前也被稱為維生素B7或是維生素H。生物素有助於能量代謝,維護皮膚和黏膜健康,對胺基酸和脂質的分解和代謝也有幫助。生物素缺乏可能導致皮膚與頭髮的多種症狀,包括脫髮、禿頭、白髮增加、皮膚炎(如濕疹)、結膜炎、舌炎、過敏等。此外,生物素缺乏也可能影響神經系統導致無力感、疲勞、憂鬱、蒼白、噁心、運動失調、肌肉疼痛、抽搐、神經緊張等症狀。由於生物素是水溶性的,所以容易流失,所以要常從肝臟、綠色蔬菜等食物裡補充,而且生物素也可以由腸道益生菌合成,提供部分人體之所需。然而吸煙、飲酒、生活不規律等因素都可能會降低體內的生物素存量,長期使用抗生素、長期腹瀉等情況導致腸道細菌平衡失調,也會減少體內生物素的產生和吸收,因此需要特別注意補充是否充足。長期大量食用生蛋白可能會導致生物素缺乏症,這是因為蛋白質中含有「卵白素」,它會與生物素結合,阻礙生物素在消化道中的吸收。與其他綜合維生素B群一起攝取生物素,則會提高生物素的吸收率。生物素也會由腸道益生菌生成,提供給人體利用,所以維持好的腸道菌相平衡很重要。生物素的功效生物素與其他維生素B群成員一樣,都是牽涉身體多種生理反應的重要輔酶,主要有以下功能:幫助醣類代謝生物素會以輔酶的身分參與醣類的代謝,將糖分吸收並轉化為能量,維持大腦與肌肉等器官的正常運作,也有助於調節血糖。維持頭髮、皮膚和粘膜的健康生物素也會作為輔酶參與胺基酸的代謝,胺基酸一方面會糖和脂肪一起用於生產能量,另一方面也會在身體的各個部分用於合成膠原蛋白等蛋白質,因此肌肉、皮膚、粘膜和頭髮等部位的細胞特別需要胺基酸來形成,因此,如果缺乏生物素,會影響胺基酸生成蛋白質的路徑,進而導致皮膚病變、脫髮、禿頭和白髮等問題。此外,生物素會與鋅一起協同作用,促進核酸(如DNA和RNA)的合成,因此對於維護皮膚細胞的定期更新以保持健康狀態,生物素是不可或缺的營養素。抑制異位性皮膚炎生物素被認為具有抑制引起皮膚炎和瘙癢的組織胺生成,並且促使其由尿液排泄,因此被研究認為可預防或減緩異位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主要症狀為劇烈瘙癢和起疹子,症狀可能反覆出現。其原因多樣,可能與蟎蟲、室內塵埃、食物過敏或是膚質有關。當過敏原進入體內時,組織胺就會產生,引起瘙癢和皮膚炎。除了異位性皮膚炎,組織胺也可能是多種過敏症狀的原因,如花粉症等。因此,生物素的攝取也被認為對於緩解多種過敏症狀有幫助。幫助維生素B群吸收生物素可以幫助其他維生素B群,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葉酸和泛酸等的吸收,反過來說,其他B群也同樣會幫助生物素的吸收。所以同時攝取維生素B群,可以發揮最大的吸收效果。生物素可以怎麼攝取?每日建議量是多少?依照衛福部建議,生物素成人的每日建議量為30微克(mcg),哺乳的婦女要增加5微克。但是市面上有的進口營養品會添加到上千微克,其實並沒有那樣的需要。富含生物素的食物有:.肝臟(尤其是牛肝).海鮮.乳製品(尤其是優格).豆類:大豆、花生.雞蛋.蔬菜:菠菜、青花菜.水果:葡萄柚生物素也會由腸道益生菌生成,提供給人體利用,所以維持好的腸道菌相,攝取纖維、寡糖、益生菌對維持生物素也很有好處。此外,與其他綜合維生素B群一起攝取,會提高生物素的吸收率。生物素的禁忌!吃生蛋會影響生物素的吸收長期大量食用生蛋白可能會導致生物素缺乏症,這是因為蛋白質中含有「卵白素(Avidin)」,它會緊緊與生物素結合,阻礙生物素在消化道中的吸收。但是,當蛋被加熱時,卵白素的性質會改變,就不再與生物素結合,所以為了充分吸收生物素,以免造成生物素缺乏,盡量避免吃生蛋或生蛋白。原文出處:韋恩的食農生活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8-09 名人.潘懷宗
潘懷宗/泡泡龍症不再是絕症!病童靠基因治療癒合皮膚、恢復視力
台灣俗稱「泡泡龍」的疾病,在國際醫療組織稱為「蝴蝶寶貝」,正式的學術名稱為「表皮鬆解性水疱症」(Epidermolysis Bullosa;EB),針對英文molysis,各家的翻譯略有差異,因此讀者也會看到「分解」或「溶解」的名稱,其實都是一樣的。罕見疾病「泡泡龍」 皮膚輕微摩擦就「體無完膚」此病屬於罕見疾病,發生率約為50,000 分之一,因為是遺傳性疾病,和基因變異有關,在科學技術能夠修補「錯誤基因」之前(現在已經可以),該病是無法治癒的,患者的皮膚異常脆弱,只要受到輕微外力的摩擦,就會產生水皰(泡泡龍之名的由來),幾乎「體無完膚」,且非常疼痛,還要擔心感染,除了身體上的症狀外,患者和照顧他們的人還會面臨重大精神上和經濟上的負擔,相當折磨與痛苦。「泡泡龍」三種類型 第一為簡單型(EB Simplex):可以造成此類型的變異基因分別有11個,屬最常見的類型,雖然皮膚經由摩擦或碰撞會起水疱,主要發生在表皮層,不過症狀相對較輕微,水疱破裂後較少會留下結痂,嚴重程度也會隨著年紀增長而遞減。第二為接合型(Junctional EB):水疱發生在表皮層和真皮層的交接處,水疱癒合後,會留下淺層瘢痕和皮膚萎縮,分別有7個不同基因的變異,可以造成此類型疾病,另外,指甲、牙齒和消化道黏膜也會出現異常。第三為失養型(Dystrophic EB):水疱發生在真皮層,屬最嚴重的一種,單純是因為COL7A1基因發生突變,身體無法製造第7型膠原蛋白所導致的,這類型會使皮膚嚴重萎縮和結痂,手指和腳趾沾黏融合在一起,產生變形,口腔、食道和腸胃道黏膜也受影響,營養攝取困難,故稱之為「失養型」,而眼睛和泌尿道也會產生異常,死亡率較高,美國約有3,000名患有此類型的泡泡龍症。失養型泡泡龍問題最嚴重 視力嚴重惡化今年14歲的古巴小男孩,名字叫做安東尼奧(Antonio Vento Carvajal),不幸在出生時,就患有最嚴重的失養型泡泡龍症,除了皮膚上的水疱、攣縮和感染的諸多問題困擾著他以外,他眼睛角膜上的疤痕也不斷累積,導致視力嚴重惡化,在短短的14年生命期間,大部分都稱得上是法律上的失明,無法和同年齡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快樂的成長。2012年,3歲的安東尼奧小朋友與家人獲特殊醫療簽證,從古巴來到美國,尋求治療。皮膚特殊護理部分暫且不說,單就眼睛部分,雖然執行了好幾次去除疤痕的手術,但因為疤痕組織又會重新長出來,因此都以失敗告終。新藥「維尤韋克」塗抹傷口 完全癒合比例高就在這時候,一家總部設在美國賓州匹茲堡市的「克里斯塔生技公司」(Krystal Biotech),剛好研發出針對失養型泡泡龍症的一款塗抹在皮膚上的凝膠新藥,藥名為「維尤韋克」(Vyjuvek),能使受傷的皮膚痊癒。而安東尼奧這位古巴來的小朋友,也有幸加入了這個新藥臨床試驗計畫,受試者每週由護理人員在傷口處塗抹一次「維尤韋克」。總共有31名患者參加,26週後(約半年),接受新藥塗抹的患者傷口完全癒合比例(67%)是未接受新藥治療者(22%)的3倍。由於效果良好,這款新藥已於2023年5月獲美國FDA核准使用於6個月以上失養型泡泡龍症的小朋友身上,而「克里斯塔生技公司」近兩個月的股價也上漲約50%,漲幅驚人。基因療法 利用修改患者缺陷基因治癒疾病「維尤韋克」的作用原理是: 利用改造並減低活性的第1型單純皰疹病毒(HSV-1)當作載體,運送正常的COL7A1基因給患者的皮膚細胞,使得患者皮膚能夠自行製造第7型膠原蛋白,進而恢復皮膚的正常功能,達到治癒的目的。像這樣局部性(只在皮膚)的基因治療方式,並沒有對患者全身細胞進行DNA整合,只需直接將正確基因遞送給皮膚細胞的細胞核,比較容易避過免疫系統。而之所以選擇第1 型單純皰疹病毒作為載體的理由是,它的基因組上有更多的空間來運送較大的基因序列,同時此病毒在進入細胞和傳遞其遺傳物質方面也非常高效。患者使用此凝膠時,最常見的副作用為瘙癢、發冷、發紅、皮疹、咳嗽和流鼻涕等等。由於安東尼奧小朋友使用這個外用皮膚凝膠治療皮膚傷口的效果相當良好,因此他的醫生邁阿密大學眼科研究所薩巴特教授(Alfonso Sabater)突發奇想,想要利用相同的方式,把攜帶正確基因的病毒重新配置為眼藥水,來醫治安東尼奧小朋友的眼睛,說不定能讓他重見光明。於是毫不遲疑地,馬上就和「克里斯塔生技公司」聯絡,拜託他們配置專用的眼藥水(眼藥水與皮膚新藥凝膠含有相同成分,只是沒有添加凝膠)。沒想到除了獲得公司創始人兼研發總裁克里希南博士(Suma Krishnan)的大力支持,配置出專用眼藥水之外,還同時也獲得了FDA批准,同情性使用這種藥物治療眼睛。2022年夏天,安東尼奧小朋友的右眼首先接受了除疤手術,然後使用眼藥水治療,疤痕組織如同預測一樣,並沒有再長回來,因此,他的右眼視力目前接近完美,為 20/25(相當於0.8的視力)。受到右眼成功的鼓舞,2023年薩巴特醫生開始治療安東尼奧小朋友的左眼,雖然他的左眼疤痕組織比右眼還要多,但目前該眼睛的健康狀況也在穩定改善中,視力已經達到20/50(相當於0.4的視力),他現在除了可以自由外出,享受典型青少年的戶外活動外,也可以和朋友們一起玩電腦遊戲。由於皮膚凝膠新藥已於五月份獲得了美國FDA批准上市,所以如果有其他病童需要治療眼睛,現在直接就可以由醫生開立,不需要再申請同情性治療核可,因為可以援引「適應症外使用」(Off-Label Use),方便許多。新藥價格昂貴 年約台幣2千萬目前維尤維克(Vyjuvek) 的價格相當昂貴,每個患者的年費用約為 631,000 美元,折合新台幣接近2千萬元,確實負擔沉重。但暫且先撇開價格不談,科學界利用修改患者缺陷基因,來治癒疾病的基因療法,絕對是正確且令人興奮的一條康莊大道。【參考文獻】1.英國每日郵報,2023年7月24日,資深健康版記者莫里森(Cassidy Morrison),題目: Blind boy, 14, has his vision restored by eyedrops that use inactivated HERPES VIRUS in potential breakthrough that could help millions。
-
2023-07-17 名人.好食課
夏天曬黑、曬傷怎麼辦?營養師教如何靠飲食防曬及白回來秘訣
酷暑即將來襲,一個不注意,被太陽酷曬一下就可能有曬傷問題!除了擦防曬乳、遮陽傘外,其實飲食也有很大的幫助,讓營養師分析飲食中的營養素,與防曬乳一起幫助你預防酷夏帶來的曬傷與曬黑!問題一》為什麼會曬黑和曬傷?原因是?有什麼症狀解答一》曬黑是皮膚產生具抗氧化作用的黑色素當皮膚細胞被紫外線曝曬時會產生自由基,進而造成皮膚傷害,而人體為了減少自由基傷害,由黑色素細胞產生黑色素來對抗自由基,但因為其帶黑色和深褐色,所以皮膚在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時,黑色素累積就導致皮膚變黑。解答二》曬傷則因為紫外光破壞了皮膚細胞主要是由陽光中的紫外線引起,太陽的紫外線主要可分為紫外線A(UVA)、紫外線B(UVB)與紫外線C(UVC)。其中 UVB 能夠穿透皮膚的外層,並直接損害皮膚細胞中的DNA,造成細胞死亡,且伴隨著皮膚細胞的自由基增加造成發炎反應,導致紅腫、搔癢與疼痛。解答三》曬傷可能出現的症狀1. 紅腫:曬傷後,皮膚通常會變得紅腫,可能會伴隨著疼痛和灼熱感。2. 脫皮:曬傷後,皮膚可能會開始脫皮,表現為薄片或小片的皮屑脫落。3. 刺痛:曬傷的區域可能會感到痛楚,尤其是在觸摸或受到壓力時。4. 瘙癢:受損的皮膚可能會引起瘙癢感,使人有撓抓的衝動。5. 水泡:在嚴重的曬傷情況下,皮膚可能會出現水泡或水疱。問題二》怎麼吃能幫助防曬?秘訣一》維生素A 幫助皮膚保水維生素A 能幫助維護皮膚及黏膜健康,幫助保水,並促進皮膚角質代謝,防止皮膚乾燥粗糙,富含的食材:胡蘿蔔、地瓜、南瓜、肝臟、芒果、木瓜。秘訣二》維生素C 助抗氧化維生素C可幫助身體抗氧化,減少紫外線對於皮膚的傷害,並可抑制黑色素生成,防止皮膚曬黑,富含的食材:芭樂、奇異果、小蕃茄、苦瓜、甜椒。秘訣三》維生素E 助減少皮膚黑斑維生素E 可幫助身體抵抗自由基的傷害,減少肌膚受損,並能抑制黑色素沈澱,減少黑斑暗沈生成,富含的食材:杏仁、大豆、酪梨、花生、核桃。秘訣四》ω-3脂肪酸幫助降低發炎ω-3脂肪酸具抗發炎及保水特性,有助於減輕曬傷嚴重程度,富含的食材:鮭魚、鯖魚、魚油、亞麻籽油。問題三》有什麼食材能減緩曬傷症狀嗎?食材一》胡蘿蔔胡蘿蔔素有助於肌膚的維護,可促進角質代謝,加速受損肌膚恢復,也可幫助身體保濕。食材二》乳酸菌飲研究發現,以乳酸菌發酵的牛奶可增強DNA修復,並可提升因紫外線受損的肌膚免疫力,讓其抵抗力上升,幫助減緩曬傷情形。食材三》番茄茄紅素具抗氧化功效,可幫助維持肌膚健康,改善皮膚曬紅情形,建議可入菜搭配油拌炒,增加茄紅素吸收。食材三》石榴汁富含多酚類物質,研究發現石榴及石榴汁的抗發炎作用,可幫助減緩曬傷嚴重度。食材四》日曬乾香菇維生素D可減緩曬傷引起的發炎反應,可多補充富含維生素D食材,如乾香菇、鮭魚、蛋黃。食材五》其他建議1. 多吃蔬果:蔬果富含多種抗氧化劑,也含有水分,可幫助減緩皮膚發炎情形,也避免肌膚過於乾燥。2. 補充水分:皮膚曬傷後一定要記得保濕補水,避免皮膚過於乾燥。3. 多吃未精製食物:未精製食物富含維生素B群及膳食纖維,可促進新陳代謝,也能幫助身體保水,防止皮膚乾癢。結語》 夏天的陽光炙熱,預防曬傷問題除了擦防曬乳、遮陽傘外,飲食也是我們內外兼顧的良伴。維生素A、C、E 以及 ω-3脂肪酸等食材都扮演著重要角色,幫助皮膚保濕、抗氧化、降低發炎,讓我們的皮膚更健康。享受夏日活動的同時,別忘了選擇這些食材來保護你的皮膚。飲食也能幫助你內外兼顧,營養師一次分享幾項好食材及飲食建議給你聽,一同對抗曬傷,也幫助你快速白回來。【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2023】營養師最新分享》夏天曬黑曬傷怎麼辦嗎?飲食防曬、白回來秘訣!】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6-29 焦點.健康知識+
一直被蚊子叮的原因是什麼?科學家告訴你如何預防蚊蟲叮咬
【本文重點】夏季是蚊蟲活躍的季節,蚊子叮咬不僅讓人發癢,還可能傳播疾病。蚊子叮咬的機制是它們釋放一種混合物到皮膚,引起發炎反應。蚊子對人體味有不同的反應,但具體的原因尚未確定。防止蚊子叮咬的方法包括穿長袖衣褲,使用含有DEET或派卡瑞丁的驅蟲劑,清除積水防止蚊卵孵化,以及開風扇或空調並裝紗窗來防止蚊子進入室內。外出時要保持活動,不要靜止不動,並注意穿著適當的衣物。--by ChatGPT夏季不只氣溫炎熱,也是蚊蟲容易出沒的季節,被蚊子叮咬不僅讓你發癢,還會傳播包含登革熱、瘧疾、茲卡病毒感染症等疾病。事實上蚊子是世界上最致命的動物之一,造成的死亡人數比世界上任何其他生物都多。即便你周遭的蚊子不帶有這些病菌,被蚊子叮咬仍是一件惱人的事,以下為蚊子如何叮咬我們、什麼吸引蚊子以及如何阻止蚊子叮咬幾個常見問題的解答。蚊子叮咬的機制?大多數時候,蚊子吸食植物花蜜和汁液,但當雌蚊產卵時,需要額外的蛋白質,而這些蛋白質是通過喝血獲得的。美國約翰霍普金斯瘧疾研究所分子微生物學和免疫學助理教授Conor McMeniman博士告訴《CNN》,蚊子的優勢在於它可以快速吸血,然後在不被發現的情況下飛走。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蚊子向皮膚吐出一整套不同蛋白質的混合物,這些蛋白質充當止痛劑和抗凝劑,防止血液凝固。蚊子叮咬引起的瘙癢和不適是我們身體對這種化學混合物產生炎症反應的結果。人們對蚊蟲叮咬有不同的反應,有的人在蚊子叮咬後相對毫髮無傷地留下了幾個丘疹狀的斑點,而有的人可能會出現不得不護理的傷痕。什麼東西最吸引蚊子?McMeniman表示,有些人確實是比較容易吸引蚊子,他在《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期刊上最近的研究中記錄了這一點。蚊子對構成每個人體味的一系列化學物質的反應不同,它們認為某些化學物質比其他化學物質更令人胃口大開。不幸的是,找出某些人對蚊子特別有吸引力的原因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雖然研究人員仍在探索哪些氣味吸引蚊子的細節,但蚊子找到我們的能力有一個一般模式。McMeniman指出,首先它們聞到你的味道,然後看到你,然後當它們足夠近時,也許距離宿主一公尺之內,它們實際上可以檢測到從你皮膚散發的熱信號。吸引遠方蚊子的最重要的氣味之一是二氧化碳,即我們呼吸時呼出的氣體。此外,一些研究表明,喝啤酒的人更容易被蚊子叮咬,而另一些研究則表明,包括紅色在內的某些顏色可能對蚊子特別有吸引力。如何預防蚊子叮咬?McMeniman建議,在夏季盡可能多地遮蓋身體非常重要,並使用經官方審核、含有敵避(DEET)或派卡瑞丁(picaridin)等成分的驅蟲劑。為了防止蚊子進入家中,確保你的窗戶裝有紗窗並在晚上打開風扇或空調。每周清除院子裡的雜物並排出積水,以防止蚊卵孵化。需謹記的是,沒有什麼靈丹妙藥可以保護你免受蚊蟲叮咬。儘管各種研究得出的訊息可能很誘人,但沒有簡單的飲食習慣、避免的顏色或肥皂的氣味就能驅趕蚊子。至於外出如何避免叮咬?國內防蚊權威、台大昆蟲系名譽教授徐爾烈曾建議,外出時千萬不要靜止不動,例如坐在涼亭或是鞦韆上聊天,那肯定成為蚊蟲攻擊對象。除此之外,比起各式防蚊小物,預防蚊蟲叮咬一定要穿上長褲、長袖衣服,如果至運動場跑步運動,務必帶著外套以及毛巾,運動後擦汗並穿上薄外套,否則一流汗,體溫高一點,就會招惹許多病媒蚊。防蚊液使用注意事項.距離皮膚或衣物10至15公分,緩慢噴灑。.用於臉部時,先噴於手掌再塗於臉部,並避開眼、口周圍。.有傷口、過敏或曬傷的皮膚,不要使用。.如與防曬產品一起使用,應先使用防曬產品,間隔5至10分鐘,再使用防蚊液。.幫孩子塗抹時,先噴於手掌,再塗抹孩童身上,千萬不要直接噴在皮膚上。.未滿5個月的嬰兒,勿使用含有DEET成分的驅蚊產品。【資料來源】.What scientists say keeps mosquitoes at bay
-
2023-06-15 醫療.婦產科
陰道沖洗可除異味?專家分析4迷思,「弊大於利」!維持陰道健康靠5方法
女生私密處到底需不需要沖洗清潔,一直存在著迷思。有些專業意見總告訴我們不需清潔,但市面上又有許多陰道沖洗液、私密處潔淨液等,尤其當有異味、或分泌物多時,更覺得一定要洗乾淨點。但洗了真的有效嗎?專家指出,沖洗不僅沒有必要,而且弊大於利。女性陰道沖洗 弊大於利女性陰道需不需要沖洗?沖洗對女性有好處嗎?根據《EVERYDAY HEALTH》訪問紐約 Stony Brook Medicine 婦產科醫師、醫學博士Fatima Daoud Yilmaz,他認為任何女性都不需要沖洗,「沖洗不僅沒有必要,而且實際上弊大於利。」當你沖洗時,還可能將有害細菌和病毒向上推向子宮頸、子宮和輸卵管,進而導致骨盆腔炎(PID),及增加尿路感染的風險。他並指出女性在陰道沖洗這件事常見的4個迷思:女性陰道沖洗4迷思1.沖洗是正常清潔過程的一部分錯!其實陰道會自我清潔,沖洗會沖走經血和其他物質,但它也會改變陰道的 pH 值,使其容易受到感染。2.陰道異味需用沖洗液去除陰道都會產生分泌物並有輕微的氣味,這種氣味會在整個月內波動,而這是正常和自然的現象。Daoud Yilmaz認為,「陰道不應該聞起來像香草,或任何女性產品告訴你它應該聞起來的味道。」異常的氣味可能是細菌感染、膀胱感染或性傳播感染的徵兆,如果覺得有問題,不是試圖用沖洗液、女性洗液或除臭劑來掩蓋,你真正該做的是去就醫問清楚。3.沖洗陰道可以避孕或預防性病許多人在性交後為避免懷孕,都會趕快去沖洗陰道。事實上沖洗不會將精液沖洗出陰道或防止懷孕,也不能預防性病感染。此外,沖洗陰道還可能提高子宮外孕風險,也可能增加早產的風險。4.沖洗可幫助治療細菌感染沖洗可能將陰道感染進一步推進到骨盆,反而更難治療。因為沖洗會破壞正常的陰道環境。而除了沖洗之外,每天使用護墊、使用殺精劑、糖尿病控制不佳、使用抗生素等,也可能創造病原體喜歡的環境。婦產科醫師王孫斌曾受訪指出,女性陰道內唯一正常菌種為乳酸桿菌,它讓陰部維持在ph值為5的弱酸性環境,在正常情況下,陰道本來就會有分泌物,功用是排出老廢細胞並保持陰道濕潤,排卵期分泌物會增多。分泌物就如耳屎、鼻屎一般會自動排出,平常不需刻意深入清洗。一旦過度清潔,可能會沖掉乳酸桿菌導致酸鹼失衡,使其他細菌或黴菌入侵。基本上,陰道不需要特別清潔及沖洗,如果有感覺到任何異狀,例如分泌物異常、疼痛、異常出血或瘙癢,你就應該就醫。如果在經期或性交後想要清潔外陰部,Daoud Yilmaz只建議使用2項物品:溫水及不含任何香料的肥皂。維持陰道健康5方法1.如陰道發炎可穿裙裝,挑選透氣棉質的內褲,讓陰部處在通風、乾爽的環境。2.對於黴菌性陰道炎患者,可多吃優格,因為優格含有活性乳酸桿菌,可取代陰道及大腸裡的念珠菌。3.若要清洗外陰部,只需用溫水及不含任何香料的肥皂。4.不要用手伸進去陰道清洗。5.私密處4異狀速就醫:會癢、會痛、有異味、分泌物異常多。【參考資料】.《EVERYDAY HEALTH》Do Women Need to Douche?.呵護私密處 別用沐浴乳?
-
2023-04-28 養生.保健食品瘋
B群不只提神,還有超厲害10大功效!正確補充時間及吃錯的副作用一次看
關於「幫助提神」的保健食品,許多人都會提到維生素B群(Vitamin B),這也是特別受台灣人歡迎的保健食品之一。其實B群主要包括維生素B1、B2、B3(菸鹼酸)、B5(泛酸)、B6、B7(生物素)、B9(葉酸)、B12等八種,扮演輔酶的角色,對身體的重要性也各司其職,人體亦無法自行產生。B群除了調解新陳代謝、維持皮膚和肌肉健康,增進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功能、穩定情緒等好處,攝取足夠維生素B1、B2、B6、B12對長輩的記憶力也非常重要,而B6、B12和B9的充足與否也和心血管和腦血管疾病風險的重要指標「同半胱胺酸」有關。這篇文章會帶你了解常見B群的功效、如何補充,以及服用B群的正確觀念,避免每天吃B群卻只是「吃安慰」。盤點B群的10大功效1. 產生能量:協助醣類、蛋白質、脂肪產製能量,幫助細胞正常運作,適當補充B群可以幫助身體更有效的代謝營養素。2. 促進血液循環及代謝:酒精需要維生素B1、B2、B3幫助促進代謝,加上酒精利尿,容易排掉水溶性營養素,所以常喝酒的人適量補充B群是有必要的。3. 幫助入睡:維生素B6可協助合成血清素,幫助分泌褪黑激素;B3可減少夜間醒來次數;B12則能維持神經系統健康。4. 維持好氣色:B群提供造血功能,女性尤其適合補充含鐵的天然B群。5. 穩定神經系統6. 維持皮膚黏膜、毛髮、指甲健康,抑制黑色素生成7. 幫助合成抗體、膽固醇與製造賀爾蒙8. 幫助循環順暢9. 有助胎兒正常發育與生長10. 避免憂鬱、焦慮因此,如果人體長期缺乏B群,可能會導致的症狀有:1. 免疫力下降2. 容易落髮、皮膚瘙癢3. 新陳代謝異常4. 腸胃不適、便秘、腹瀉5. 精神不濟、淺眠多夢、頭暈6. 走路不穩、手腳麻7. 認知混亂這些食物就有豐富的B群!許多人喜歡直接吞顆B群,卻忽略平時的飲食狀況,其實透過天然食物幾乎就能補足每日所需的B群,例如以下食物就富含多數的B群元素:1. 瘦肉、內臟2. 魚肉:沙丁魚、鯖魚、鮭魚等 牡蠣、蛤蜊3. 全穀類:糙米、燕麥、胚芽、葵花籽、芝麻、堅果等4. 深綠色蔬菜:菠菜、花椰菜、紅蘿蔔、南瓜等5. 菇類(香菇、蘑菇)、藻類(麒麟菜、海帶、裙帶菜、紫菜等):建議素食飲食中蔬菜類攝取應包含至少一份深色蔬菜,一份菇類與一份藻類6. 地瓜、洋蔥、蒜頭 7. 牛奶、豆類別急著起床就吃B群!B群的正確吃法一次看雖然B群可以在天然食物中吃到,但若是孕婦、哺乳媽媽、全素食者、胃口較差的銀髮族、容易感到疲累或壓力大的上班族和學生,或是飲食不均衡的外食族,可以考慮額外補充B群。關於常見的B群迷思和攝取的疑難雜症,不妨參考營養師和藥師的專業建議:1.一般B群在體內4小時就會被代謝,因此建議分次補充(例如一天補充兩次)效果更好。2.可於飯後1小時以內或隨餐吃,若下午較容易疲勞者可於午餐後補充。不建議起床空腹吃,腸胃功能較虛弱敏感者則建議在飯後吃。另外,服用時除了搭配大量開水,喝咖啡後應間隔1~2小時再補充B群,提神效果較佳。3.若前一天熬夜,隔天又想活力充沛,可補充以B1為主的B群;如果是晚上睡不好、情緒不穩,可於睡前補充低劑量B群安定神經,幫助睡眠。4.「緩釋」型B群有助於整天維持精神;但若想改善腰痠背痛或眼睛痠澀,「長效」型較能有輔助效果。5.挑選複方成份時,請注意營養標示鈣與鐵是否涵蓋在內,因為鐵與鈣會互相競爭,干擾彼此吸收。6.B群補充過量反而會造成原本就有痘痘問題的肌膚狀況惡化,促進毛囊內油脂分泌旺盛。皮膚科醫師提醒,平日均衡飲食者維生素B6、B12就已經攝取足夠,不太需要再補充。最後也要提醒,如果平時作息正常、飲食營養均衡,滿足身體維生素B群充足的前提下,過量補充B群並無法再「補充體力」,只會被身體排出,嚴重更可能出現皮膚癢痛、神經系統障礙等症狀,還是要依個人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健康情形決定。【資料來源】嘴破、痠痛、解酒...吃B群有用?覺得累就狂吞?吃「B群」10個正確觀念營養師高敏敏的保健營養品吃對時間表吃B群到底是好睡還是不好睡?李婉萍營養師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天然維生素B群,跟著『我的餐盤』吃全穀,補充每日活力!身體狀況百出? 因為你缺 B群 !【延伸閱讀】「醫師也是人,我也會恐懼...」連台大醫生都束手無策,醫師林肇堂抗癌8年秘訣:早餐必備的4樣食物(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4-02 醫療.消化系統
肛門癢「3大原因」都是你自作自受!1擦拭方式恐更癢
「我剛剛才看到有人在挖屁,應該是癢吧!」你有沒有經常不經意的,看到別人、或自己以為沒有人看到,肛門騷癢難耐而在抓癢的呢?常常一直想抓,又常常不好意思,但有時候,又忍不住會偷偷向肛門抓癢一下⋯⋯ 肛癢常見3大原因 可能都是因為自己 重症醫師黃軒指出,這個是常見的肛門瘙癢,也被簡稱為肛癢,那是一種以肛門周圍瘙癢的症狀。這種情況會影響生活品質,甚至會導致心理壓力!同時分享肛癢最常見的三大原因,其實都是因為你自己: 1、糞便殘留物糞便殘渣,又稱糞土,是指排便後,殘留在肛門周圍皮膚上的糞便物。糞便,如果清潔不徹底,常常會導致肛門區域刺激和騷癢。這可能是由於從肛門囗排出的大量的消化液體、大量糞使細菌和其他從腸道排出的分泌物質,皆會刺激肛門周圍皮膚,引起騷癢無比。 有幾個因素會導致糞便殘留:‧擦拭不當:排便後擦拭不充分或不當會導致糞便殘留。必須使用輕柔的擦拭技術和足夠的衛生紙或濕紙巾以確保徹底清潔。‧腹瀉或稀便:腹瀉或稀便,容易沾住肛囗皺摺凹陷,會使有效清潔肛門區域變得困難,導致糞便殘留和刺激。 2、濕疹或異位性皮膚炎那些皮膚容易濕疹或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由於皮膚到處不同的慢性發炎,也會在肛口附近發炎,引發肛癢。 3、痔瘡痔瘡,是一種常見的肛口疾病:a.發炎:痔瘡的腫脹肛口血管容易發炎,導致肛囗附近奇癢無比。b.黏液:痔瘡常伴隨肛腸黏液,常常刺激肛囗周邊,引發肛癢。c. 摩擦:腫大痔瘡和內褲(尤其是丁字褲)或過度肥胖者,肛門附近皮膚容易產生摩擦,而刺激肛周邊,引起皮膚發癢。 處理肛癢 這樣解決才正確 這些都是個人隱私的問題,很多人都會不好意思問如何解決肛癢問題,在很多以為沒有人看到的地方,開始一直「抓肛癢」,其實這真的是「不雅,也不是處理肛癢的正確方式」!如何正確處理肛癢? 1、肛門乾淨a. 用溫和的肥皂和水輕輕地清潔肛門區域b. 避免使用敏感的肥皂或香水產品c. 清潔後將該「肛門周圍區域撫乾,而不是大力摩擦乾掉的」。大家都常常在擦肛口,這樣容易導致肛口脫皮,而在穿上內褲後摩擦更敏感、更加癢了! 2、避免刺激穿透氣、寬鬆的內褲,比穿丁字褲更好,這樣可以減少你肛門囗,對丁字褲的那條線,一直在摩擦,容易脫皮,又會過度刺激,引發肛癢。 同時限制使用含有香料或刺激性化學品,對肛門口護理,有些人就是對這些化學物質,有過敏反應;此外,選擇低過敏性洗衣粉和織物柔軟劑洗內褲,也是很重要的! 3、記得看醫生如果是痔瘡,引發的你的肛門囗,不抓也癢,抓了還癢,記得要去看一下醫生! 一直抓無法緩解搔癢 快找廁所處理 黃軒提醒,一直抓,一直抓,癢癢也很快又會來的,因為那是沒有效的抓癢!不要再去抓了,「不雅觀、又骯髒」,趕快去附近廁所處理肛門部位的清潔和乾燥,避免過度擦拭,可使用濕潤的濕巾,但選擇不含香味的柔軟衛生紙,這樣才是處理肛癢的正確方式! 【延伸閱讀】 ·上完大號「衛生紙全白」才乾淨? 專家說法恐顛覆你的認知 ·外科醫揭「大便後4個清潔地雷」:多數人都擦錯了  有味道正常啦   
-
2023-03-15 醫療.消化系統
台灣50歲以上一半人口有痔瘡! 10種人是好發族群,醫籲這麼做助改善
【本文重點】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江梓維指出,痔瘡其實是人體肛門口原本就存在的血管結締組織,因肛門承受壓力,可能增生或脫垂,且久站、久坐、孕婦、肝硬化、少喝水、飲食刺激、便祕、超重、老年等族群容易罹患,台灣50歲以上約一半人口有機會罹患。內痔病症可分為四級,不同級別有不同治療方法,建議上班族定期運動、攝取高纖食物並搭配足夠水分,減輕排便用力,避免引發痔瘡。--by ChatGPT40歲的上班族阿堯(化名)發現自己血便、肛門腫痛,立刻至台中榮總嘉義分院看診,主治醫師江梓維進行肛門鏡檢查,發現肛門齒狀線上下組織增生,評估為第三級混合痔(內痔合併外痔)患者,並排除不是大腸直腸病灶後,進行痔瘡切除手術,隔天即出院,回診追蹤傷口恢復良好。醫師江梓維呼籲,有痔瘡困擾應尋求醫師檢查、評估,對症下藥早日遠離坐立難安的痛苦。「痔瘡」是人體在肛門口的血管結締組織台中榮總嘉義分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江梓維表示,讓許多人羞於啟齒的「痔瘡」,其實是人體在肛門口原本就存在的血管結締組織,正常情況下組織富有彈性,具有幫助預防肛門失禁的功能,但因肛門承受日積月累的壓力,造成血管結締組織增生,或因年齡老化組織變得鬆弛,就可能在肛門增生或脫垂。痔瘡與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及年齡老化相關痔瘡在肛門口齒狀線內就是內痔,在齒狀線外為外痔,也有可能內外痣皆有形成混和痔。痔瘡原因主要與「肛門直腸靜脈回流」有關,因此久站、久坐的上班族、手遊族、孕婦、肝硬化、少喝水、飲食刺激、長期便祕、體重超標者或老年人,都是痔瘡好發族群,台灣50歲以上約一半人口罹患,且男女比例相當,因為痔瘡發生與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及年齡老化息息相關。內痔病症可分為四級 不同分級不同治療江梓維表示,內痔病症可分為四級,第一級是痔瘡不會跑出肛門口,第二級是解便時感覺內痔跑出肛門口,但會自行縮回;第三級是解便時內痔跑出肛門口,需用手才能推回;第四級是痔瘡無法推回。依據不同分級,臨床會給予不同治療,通常第一、二級輕微痔瘡的民眾,可採溫水坐浴舒緩不適,或以淋浴方式沖洗肛門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也可促進排便,同時搭配清淡飲食及藥膏治療避免痔瘡惡化,但仍要持續回診追蹤;三、四級的內痔及較大顆的外痔易使病患感到腫痛或產生併發症,醫師較建議以手術方式切除。為求謹慎,開刀前會為病人安排大腸鏡,仔細檢查排除因大腸直腸病灶造成的出血,再進行痔瘡切除治療。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避免引發痔瘡江梓維提醒,上班族需久坐久站,容易影響直腸靜脈回流,建議上班時可以起身更換姿勢,並養成定期運動的習慣,幫助大腸直腸蠕動,有便意時不要忍耐,安排固定時間上廁所,此外,除了攝取高纖食物外也要搭配足夠水分,才能減輕排便用力的機會,避免引發痔瘡。民眾若發現自己長期解便不順暢、馬桶內有血,感覺肛門有腫塊、異物感、疼痛感或搔癢感,就有可能是痔瘡,呼籲民眾不要諱疾忌醫,盡速前往醫院看診,尋求醫師檢查及專業評估,才能對症下藥,早日遠離坐立難安的痛苦。延伸閱讀:.觀察大便預防大腸癌!專家:出現4種便便型態恐腸癌初期,改善生活習慣有效防癌.肛門莫名癢?恐是「隱性痔瘡」作祟!醫揭瘙癢7原因,別只當小問題.大便有血?醫師傳授3招分辨:你是單純痔瘡、還是腸癌?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2-26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為什麼身體會出現過敏反應?其實跟免疫系統太過激進有關
你一生之中最喜歡的食物是螃蟹,是這些在海底爬行、看起來很滑稽的巨型蜘蛛,具有奇怪的口感而且非常美味。在注意飲食和節食一段時間的幾個月後,今天是你和朋友一起放縱的夜晚。有酒,還有很多的螃蟹。但是在咬了第一口螃蟹後,奇怪的事情發生了。身體開始感覺有點怪,有一點不舒服。你覺得很熱並開始出汗,耳朵、臉和手感覺有點怪。突然間你發現呼吸變得困難,讓你有點驚慌失措。起身後,你不得不立即坐下,因為你覺得頭暈目眩。這時候朋友問你是否還好。接著,你在一輛急速前往醫院的救護車中醒來,手臂上有一根針將化學物質一滴滴地注入你的身體,平息了幾乎殺死你的過敏反應。你突然意識到—再也不能吃螃蟹了。過敏代表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正如在本書中多次看到的,免疫系統接受的是非常嚴謹的控制。如果它反應得不夠強烈,即便是很小的感染都可能快速演變成致命的疾病,並且殺死你。但如果反應很劇烈,那麼就會造成比任何感染都更大的傷害—與任何病原體相比,免疫系統可以讓你的生存面臨更大的危險。想想伊波拉,即使是這種非常噁心可怕的疾病,也需要六天左右才能殺死你。免疫系統卻有能力在大約十五分鐘之內殺死你。患有過敏症(allergies)的人都體驗過防禦網絡黑暗面的經歷。當免疫系統失去自我鎮靜的能力時,會變得致命。每天有數千人死於過敏性休克(anaphylactic shock)。免疫系統為什麼要這麼做呢?過敏代表免疫系統對於可能不是那麼危險的東西產生了過度的反應。這代表調動免疫部隊並準備戰鬥,儘管沒有真正的威脅存在。在西方,大約有五分之一的人患有某種形式的過敏症—最常見的是即發性過敏(immediate hypersensitivity),意思是在接觸後的幾分鐘內會很快就觸發症狀產生。這有點像是在客廳裡找到一隻蟲子,然後召喚軍隊以核武消滅你居住的城市。這當然解決了蟲子的問題,但也許沒必要把你的房子變成一堆會發光的瓦礫。在已開發國家中最常見的即發性過敏反應有花粉症(hay fever)、哮喘(asthma)和食物過敏,嚴重程度各不相同。基本上,你有可能對任何東西都產生過敏反應。有些人對乳膠過敏,既不能戴乳膠手套,也不能穿全身乳膠裝(如果這是他們的喜好,這還真是一場悲劇)。其他有些是對某些昆蟲的叮咬過敏,從蜜蜂到蝨子都是。還有很多種食物過敏,當然你也可以對任何種類的藥物過敏。讓免疫系統做出這些反應的是抗原,一些無害物質的分子。在過敏的情況下,抗原被稱為過敏原(allergens),儘管它們在功能上是相同的—都是一小段的蛋白質,像是來自蟹肉。只要是被後天免疫細胞和抗體識別,並且能引起過敏的物質都是過敏原。免疫系統為什麼會認為這是一個好主意呢?嗯,它並沒有。它不會有目的地進行思考或做任何事情,而是有些機制嚴重失調。在這種情況下,引發即發性過敏反應的東西源自於血液。在這裡整個免疫系統最煩人的部分—IgE 抗體,發揮了作用。你可以感謝IgE 抗體帶來許多與過敏相關的痛苦。生產IgE 的特化B 細胞並不常駐留在淋巴結中,反而是常駐在皮膚、肺和腸道中。在這些地方,IgE 抗體可以造成最大的傷害—它們原本要對付突破防禦牆的敵人,但此時卻是針對你。IgE 抗體在你遭受過敏反應時,實際上有什麼作用呢?過敏反應是由兩個步驟所產生過敏永遠是以兩個步驟產生的—首先,需要遇到新的致命敵人。接著,必須和它們再次相遇。舉例來說,你吃了螃蟹或花生之類的食物,或者被一隻蜜蜂螫到。第一次發生時,一切都還好。過敏原注入了你的系統,但是因為某些原因,受體當中能與過敏原結合的B 細胞被活化了。它們開始製造針對過敏原(像是蟹肉蛋白)的IgE 抗體,但現在一切都很平靜,什麼也沒發生。可以將這一步想像成準備好炸彈。現在,在接觸蟹肉後,大量能夠附著到蟹肉過敏原上的IgE 抗體在你的系統中存在。但IgE 抗體本身不會造成問題,因為它們的壽命不是特別長,在幾天後就會溶解。它們需要來自皮膚、肺和腸道中特別容易接受IgE 抗體的特殊細胞—肥大細胞──的幫助,才會成為問題。之前談論發炎時,我們曾短暫接觸過肥大細胞。翻新一下記憶,肥大細胞是大而臃腫的怪物,是攜帶著充滿極強化學物質的小炸彈,像是組織胺,會導致快速且大面積的發炎。科學家仍在爭論肥大細胞的工作—一些人認為它對於早期的免疫防禦相當重要,另一些人則認為它是次要的角色。但可以肯定的是,肥大細胞可以成為發炎的超級充電器。不幸的是,在過敏反應的情況下,它對於自己的工作過度熱情。肥大細胞具有受體,可以連結並附著在IgE 抗體的屁股。因此,如果你在第一次接觸過敏原後產生IgE,肥大細胞就會像一塊大磁鐵一樣往釘子猛撲過去。所以可以把一個有「充電和武裝」功能的肥大細胞想像成一個大磁鐵,上面覆蓋著成千上萬的小刺。當過敏原經過時,肥大細胞上的IgE 抗體極輕易地就可以連結到它們。更糟糕的是,肥大細胞上的IgE 可以穩定存在數週甚至數個月,因為與肥大細胞連結可以保護它們免於衰敗。因此,在你初次接觸過敏原時,皮膚、肺部或腸道中早已準備好這些很快就可以被活化的炸彈。隨著時間過去,什麼也沒有發生。直到你終於再吃了一堆蟹肉,讓你的系統中充滿過敏原,使得被IgE覆蓋的肥大細胞能夠連結到它們。現在武裝的過敏炸彈在體內爆炸。過敏反應像是個慢性事件武裝的肥大細胞會進行去顆粒化動作,這是形容它們會吐出所有化學物質的一個美好說法。這些化學物質是發炎的超級充電器,尤其是組織胺。這會導致過敏反應期間你體驗到的所有極度不愉快的事。它告訴血液要收縮血管,讓液體流入組織,導致發紅、發熱和腫脹、瘙癢和一般的不適感。如果這種情況同時發生在身體許多的部位,會導致危險的血壓下降,而這是足以致命的。組織胺還可以刺激生產和分泌黏液的細胞加強表現,讓呼吸系統產生額外和不必要的鼻涕和黏液。但最危險的是,組織胺會導致肺部平滑肌收縮,讓呼吸困難甚至無法呼吸。你並不是無法吸入空氣,而是肺裡的空氣被困住,使得再次將氣體排出變得很困難。所有黏膜製造的多餘黏液對這種情況完全沒有幫助。因為肺裡有很多肥大細胞,在該地發生過敏反應很快就會變得危險,因為多餘的液體和黏液會填滿肺部,讓呼吸變得越發困難。最壞的情況可能是過敏性休克,它會在幾分鐘內致人於死。過敏反應可不是開玩笑的。我們在前面幾段當中給了肥大細胞一個惡名,但這有點不公平。因為它不會獨自造成這所有的混亂。肥大細胞有個同樣有害的哥兒們。一旦肥大細胞被活化並去顆粒,同時也會釋放細胞激素,要求另一個特殊細胞—嗜鹼性球(Basophil),去增強過敏反應。嗜鹼性球在血液中巡邏著身體,直到被召喚為止。它們也有連結IgE 抗體的受體,可在初次接觸抗原後進行充電。嗜鹼性球像是第二波的恐怖浪潮。一旦肥大細胞引起第一波的過敏反應,它們需要補充破壞性組織胺炸彈,但會暫時缺貨。而嗜鹼性球填補了這中間的空檔,確保過敏反應不會太快停止。它們也可能為自己感到自豪,認為自己正在做重要的事,無辜地向身體放火。於此同時,你正在抓撓著皮膚或排空發炎的腸道。這兩種細胞負責引起即發性的過敏反應。不幸的是,這還沒有結束。許多哮喘患者悲痛地知道,一些過敏反應更像是個慢性事件,而不是一次性的。讓我們認識第三種(很幸運地,這也是最後一種)將過敏反應視為好主意的細胞!嗜酸性球(Eosinophil)確保過敏反應的症狀可以維持一段時間—它們只有少數存在於身體內,多數是在骨髓裡,遠離一切熱鬧的行動。肥大細胞和嗜鹼性球釋放的細胞激素會活化它們,但它們需要一點時間慢慢地增生和選殖自己,然後才姍姍來遲地抵達派對現場,然後不幸地在那裡重複著之前犯過的錯誤,引起發炎和痛苦。你可以理直氣壯地問—為什麼自己的免疫細胞會這樣做?事實是,我們還不知道為什麼有些人與某些過敏原或其他物質接觸時會產生大量的IgE 抗體。但是,雖然不確定為什麼有些人受到的影響比其他人嚴重,我們卻認為我們知道IgE 抗體最初是為了什麼而存在:它們是免疫系統的超級武器,用於對付對吞噬細胞、巨噬細胞和嗜中性球來說太大而無法吞噬的大型寄生蟲。尤其是最可怕的寄生蟲—寄生蠕蟲(Parasitic worms),一個數百萬年來人類不得不應付的威脅。讓我們學習關於IgE 抗體的真正目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為它們平反惡名。※ 本文摘自《免疫:認識你的免疫系統,45個打造身體堡壘的必備知識》。《免疫:認識你的免疫系統,45個打造身體堡壘的必備知識》作者:菲利普.德特默 譯者:周序諦出版社:鷹出版出版日期:2023/02/01
-
2023-02-25 養生.聰明飲食
點外送備註「拜託拿洋蔥砸我」,老闆放大絕送一顆! 專家:洋蔥有降血脂抗氧化功效
許多人不想出門買餐點時就會叫外送,而在點外送時有些人會有「客製化」的需求,像是不要加香菜、不要加蔥、小辣等。而有一名網友在外送平台點鹹酥雞,並備註「拜託拿洋蔥砸我」,沒想到餐點一來,讓她直呼「店家是不是真的想砸我?我快笑死」。一名網友在Dcard發文表示,她發現有間鹹酥雞店在外送平台上,備註寫著「餐點有問題或漏東西,情感上的問題都歡迎打電話過來,借錢的話可能比較沒辦法」,讓她覺得十分特別,因此原PO也在備註欄寫下「我好喜歡你們在(鹹酥雞)上面灑洋蔥,拜託拿洋蔥砸我,還有胡椒粉也要,這是情感上的問題嗎?」餐點來之後,原PO看到餐點驚呼「不看不知道,一看不得了」,裡面居然有一整顆洋蔥,原來鹹酥雞店家老闆在看到顧客備註後,直接將洋蔥「整顆」放入袋子給顧客,讓原PO高興直呼「店家是不是真的想砸我?我快笑死」。文章曝光後,引來大群網友熱議,有人笑稱「老闆太狠了」、「下次備註:希望可以切好再砸我」、「超好笑有夠可愛,老闆不惜成本也要達到顧客的需求,這店家有前途」、「超好笑,老闆敢拿洋蔥砸我,我就用新台幣砸回去」、「他還幫你剝好皮,真的好暖」、「老闆人也太好」,「我記得在哪知道洋蔥對心臟好,之後就狂吃洋蔥」。洋蔥營養價值高 有輔助降血脂功效洋蔥,別名球蔥、圓蔥、玉蔥、蔥頭等,是百合科蔥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西南亞。洋蔥供食用的部位為肥大的肉質鱗莖,其外形似球體,色白、帶紫,剝開即散發出強烈刺激的辛辣味,其營養價值較高,在歐美素有「蔬菜皇后」之美譽。洋蔥確實具有輔助降血脂功效,但必須聲明一點「洋蔥不能替代降血脂藥物」。洋蔥中的營養成分十分豐富,每100克鮮洋蔥中大約含有1.1克蛋白質而脂肪含量只有0.1克,同時它還含有多種維生素、氨基酸及硒、鋅、銅、鐵等多種微量元素。而且洋蔥含有一種特殊的物質—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及少量硫氨基酸,這種物質具有降脂的功效。同時,還含有前列腺素A,1個中等的洋蔥大約含0.25毫克前列腺素A,這是一種是較強的血管擴張劑,能增加腎血流量和尿量,減低血液黏稠度,降低和預防血栓的形成。動物實驗證實,洋蔥中的環蒜氨酸可以阻止和抑制高脂飼料誘導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的升高,並可明顯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從上面結論可以看出,洋蔥是具有一定降脂作用。.延伸閱讀/黑豆、芝麻、洋蔥 12種好食物預防腦中風洋蔥怎吃效果佳?一天吃多少最好?洋蔥要怎吃效果佳?眾多的養生文章對於洋蔥的吃法有著各種各樣的推薦,一般有涼拌、洋蔥汁、清炒等方式,建議食用時,以有一定辛辣味為宜,不宜加熱過久,以最大程度保留洋蔥本身的營養元素的食用方式為宜。關於每天吃多少最適宜?並沒有相關的試驗研究資料。一般推薦以半個到一個為宜,而且洋蔥辛辣的味道也讓人無法大量攝入。但患有皮膚瘙癢、急性眼充血、肺胃發炎等屬於熱性疾病或屬於熱性體質的人不宜吃洋蔥,因為有可能導致病情加重。對於有高血脂的人群,建議低脂飲食、合理膳食、適當運動、控制體重、定期檢查,對於生活方式干預無效的,建議服用他汀類等降脂藥物,以控制病情,減少並發癥發生。延伸閱讀:.「蔬菜皇后」洋蔥可防骨鬆? 科學證實:想延緩或抑制骨質做好8件事!.吃完大蒜和洋蔥嘴巴臭到令人受不了?專家教10大去味絕招
-
2022-11-29 醫療.消化系統
肛門莫名癢?恐是「隱性痔瘡」作祟!醫揭瘙癢7原因,別只當小問題
莫名其妙就覺得屁屁在發癢?是沒洗乾淨還是長痔瘡了呢?想看醫生又覺得好像不是太大的事。外科醫師說明,屁股發癢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腹瀉、性傳播感染或寄生蟲,甚至是痔瘡,都可能讓肛門口內外感覺搔癢,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形發生呢? 雖然屁股搔癢不是太大的疾病,但有時癢起來還是對生活造成困擾,如果只是清潔不完全就是小事,但如果是疾病導致就不能忽略了。雅丰麗緻診所大腸直腸肛門外科醫師黃郁純在臉書粉絲頁分析了屁股癢可能造成的原因。造成屁股癢的7大原因 1.隱性痔瘡:因痔瘡輕微發炎,但卻因症狀很輕微沒發現,可以說是一種「沒有症狀的痔瘡」,在50 歲之前都有一半的罹患機率,可能在肛門口外或者肛門口內,當它們發炎時,因為很難清潔或擦拭,所以就會有種癢癢但卻找不出原因的奇怪感覺。2.環境刺激物:有些人會用濕紙巾擦拭屁股,或者是用肥皂清潔,其實肥皂、洗衣粉、濕紙巾中的香精或者添加物,是可能造成有些人敏感而導致搔癢,這種刺激表現為皮膚乾燥、發癢或發紅發癢的皮疹症狀。3.清潔衛生:當如廁結束,便便要擦乾淨不然容易孳生細菌,這是一般民眾都能理解的,但如果過度清潔,導致肛門口皮膚過乾,也會造成乾癢情形。 4.蟯蟲:蟯蟲感染有時是無症狀的,但如果蟯蟲成熟到足以在肛門周圍產卵(通常在夜間進行),它會引起瘙癢以及通過糞口途徑傳播。儘管現代人有蟯蟲的機率不高,但只要是感染者在使用浴室後不洗手,就可能將卵從他們的手傳播到其他人接觸蟯蟲卵的表面,要特別注意。5.性傳播感染:不同的性傳播感染都有不同的症狀,像是淋病、皰疹、HPV的症狀就有可能產生屁股搔癢。 6.腹瀉:腹瀉的糞便比普通的糞便的酸性更強,並且比平時需要更多的擦拭來清潔屁股,更多的擦拭會刺激皮膚並引起肛門瘙癢,這在慢性腹瀉患者身上就很容易發生。 7.念珠菌過度生長:通常情況下,真菌會在皮膚存活而不會引起問題,但在某些環境中如夏天,當濕度很高或穿著潮濕衣褲時,酵母菌會過度生長,導致發癢、發紅,有時甚至是疼痛的皮疹。【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uho.com.tw/article-59356.html】
-
2022-11-06 醫療.皮膚
秋冬皮膚癢該怎麼辦?醫授6招保濕讓你擺脫惱人冬天皮膚乾燥
邁入秋冬天皮膚癢乾燥時該怎麼辦?大約在冬季還更容易產生過敏、紅癢,到底這些秋冬保養方式該怎麼做,才能有效預防冬天皮膚過敏、乾燥、緊繃、脫屑的皮膚困擾。本篇文章將會告訴你,其實,季節變化時的秋冬保養重點與關鍵,讓你不在因為秋天冬天皮膚癢乾燥,維持在冷熱天氣就算皮膚失調也可以完全預防。秋天或大約在冬季皮膚過敏原因有哪些?秋冬季晝夜溫差較大,氣溫逐漸下降,皮膚血管收縮,皮脂腺汗腺分泌功能降低,由於皮脂膜功能異常,使得皮膚水分不斷丟失,皮膚乾燥脫屑,並且影響皮膚屏障功能,才會容易出現各種問題。再者,空氣中的溫度下降,角質層的含水量也隨之減少,這會使角質層的延展性及彈性降低,更容易造成皮膚乾燥脫屑,甚至造成膚色暗沉及細紋的產生。秋冬保養該如何開始呢?冬天皮膚癢該注意哪些習慣?1. 改掉容易引起皮膚缺水的習慣・避免頻繁去角質雖然去角質可以幫皮膚重拾光采,但過於頻繁的去除角質(例如每週1次以上),或者同時使用好幾種去角質產品,會讓角質層變得越來越薄,失去儲水及抵抗外界環境傷害的能力,皮膚就會出現各種問題。・不能只擦化妝水、精華液而不鎖水千萬不能只擦化妝水或精華液就結束了護膚過程,因為補充的水分沒有牢牢鎖住,肌膚仍舊得不到護理及修復,久而久之,皮膚就會因為乾燥而容易出現各種問題。・避免一直使用強力清潔產品告別了高溫夏天,臉部不再油光滿面,如果你還如夏天般用強力清潔產品洗臉,會讓臉越洗越乾,而且更容易引起敏感症狀,如泛紅、脫皮、瘙癢等。2. 秋冬季護膚以保濕修護為主・強力保濕修護區別於夏季的清潔及減少油脂,秋冬季應以使用保濕補水修護的護膚產品為主,可以多多使用一些保護皮脂膜、強化表皮層修護、抗炎舒緩抗氧化的植物萃取產品。在保護「面子」的同時,不要忘記身體肌膚也需要愛護,每次洗完澡之後使用滋潤型的身體乳,可以減少因皮膚乾燥引起的各種皮膚問題。・慎選優良的保濕修護抗炎成分冬季皮膚乾燥時,可以發現表皮層從皮脂膜、角質層、表皮層都有特別的優良成分可以達到秋冬護膚的目標,例如角鯊烷、神經醯胺、玻尿酸、菸鹼醯胺、膠原蛋白等。對於熟齡朋友,晚上睡覺前可以敷面膜加強補水,後續再使用一些修護精華霜或精華油來強化保濕鎖水。對於兒童,皮膚更加需要進行呵護,可以在洗澡之後塗抹保濕乳液來維持肌膚含水量。3. 秋冬季仍要做好防曬・防曬不分季節秋冬季的太陽雖沒有像夏天那樣毒辣,但也不能盡情在陽光下歡暢度日。夏季日頭雖烈,但由於濕度大、雲層厚,還能遮擋一部分紫外線,相較之下秋季更應該注意防曬。除了使用抗UV傘、遮陽帽、太陽眼鏡、抗UV衣物等防曬避光外,還必須選用適當防曬係數的防曬產品,在外出前半小時塗抹使用。4. 注意唇部的護理・唇部非常容易乾燥除了肌膚護理,唇部保養也是不容忽視的。秋天氣候乾燥,身體容易缺水,唇部裸露在外,又沒有皮脂腺分泌油脂來養護,因此需要更多的保濕修護。首先,不要舔舐嘴唇、撕扯死皮,以免越舔越乾引起唇炎。在多喝水補充維生素的前提下,可以使用一些具有保濕功效的護唇膏或唇蜜。此外,女孩子在使用唇彩之後更要注意唇部護理,及時卸妝,並使用滋潤型護唇產品來養護。冬天皮膚癢,全總結【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謝銘峻醫師】秋冬皮膚癢!保養怎麼做?6招保濕,擺脫惱人冬天皮膚脫皮】
-
2022-10-27 醫療.皮膚
天天細心護膚,為何膚況仍越來越差?7個常見原因致皮膚受損
天天細心護膚,為什麼我的皮膚越來越差?為什麼我最近明明沒出門、沒曬太陽、沒化妝,皮膚仍然不好?為什麼我明明很注意保養了,痘痘還總是煩我……為什麼我的臉容易過敏,總是發紅、火辣辣的刺痛……為什麼別人用了去角質產品皮膚又白又亮,我用了總是泛紅……啊啊啊,我明明很認真補水,為什麼皮膚還這麼乾?相信很多愛美的朋友在護膚保養過程都會產生這樣的疑惑,去醫院看醫生,醫生往往告訴你這是皮膚屏障受損,要修復皮膚屏障功能。那麼究竟什麼是皮膚屏障呢?想要【科學護膚】,首先要從了解皮膚屏障結構與功能說起……什麼是皮膚屏障?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覆蓋整個身體表面,作為人體天然的外衣,也擔負了重要的屏障作用。一方面,皮膚可以保護體內各種器官和組織免受外界環境中機械的、物理的、化學的和生物的有害因素的侵襲。另一方面,皮膚可以防止身體內的各種營養物質、水分、電解質和其他物質的流失,從而保持人體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為什麼要了解皮膚屏障?皮膚屏障對於皮膚的健康,甚至全身的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任何引起屏障破壞的因素,都會導致皮膚出現生理或病理狀態的改變,導致經皮流失水量增加,甚至跟很多皮膚疾病的發生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例如特應性皮膚炎、乾癬、過敏性疾病、酒糟性皮膚炎、臉部濕疹等等。皮膚屏障的結構與功能皮膚屏障主要由皮膚表面的一層皮脂膜、各種表皮內細胞以及細胞間各種脂質成分所組成。@ 皮脂膜是覆蓋在皮膚表面的一層透明薄膜,又稱為水脂膜,主要由皮脂腺分泌的脂質、角質層細胞崩解產生的脂質、以及汗腺分泌的汗液乳化形成,呈弱酸性,包括神經醯胺、角鯊烯、亞麻油酸及其他脂類成分。皮脂膜對角質層細胞具有營養作用及高效的保水作用。因此乾性皮膚表皮脂類較少,更容易缺水。@ 組成皮膚屏障的細胞包含表皮內的細胞,主要是角質形成細胞,這是角質層的結構細胞。另外還有朗格漢斯細胞、邁克爾細胞、黑素細胞等。每種細胞數量多少不一,但是都擔任了不同的生理功能,不可或缺,共同維持皮膚屏障的正常功能。@ 角質細胞間脂質(結構性脂質)主要包括神經醯胺、膽固醇、游離脂肪酸及小分子脂質,是連接並穩定表皮的重要組成成分。神經醯胺是胞間脂質的主要成分,角質層內含有12種神經醯胺。隨年齡的增長神經醯胺含量不斷減少,引起皮膚乾燥、瘙癢、脫屑、開裂等,這會造成皮膚屏障功能明顯降低。補充神經醯胺可以迅速恢復皮膚保濕和屏障功能,所以它成了國內外化妝品公司研發的熱點。什麼是【磚牆結構】模型(Brick and mortar model)?著名的【磚牆結構】模型很好的解釋了我們的皮膚屏障結構,能否抵禦外界的風吹雨打,取決於磚牆結構是否穩定牢固,皮脂膜相當於【牆皮】,主要作用是潤滑皮膚、減少水分流失的作用。層層的角質細胞相當於【磚頭】,細胞間脂質相當於【灰泥】,皮膚屏障的品質直接取決於【磚頭】和【灰泥】的好壞。造成皮膚屏障受損的常見因素有哪些?1.皮膚屏障功能異常導致經表皮流失的水分增加,皮膚抵抗功能下降,容易導致皮膚的炎症反應。而炎症反應又會加重皮膚屏障功能的異常,於是,炎症反應和皮膚屏障功能障礙形成惡性循環。2.護膚保養品使用不當。有些朋友為了追求速效,而使用含有過量鉛汞或添加類固醇的產品,看到效果後更加樂此不疲地長期使用,久而久之皮膚屏障就被破壞了。3.接受不適當的美容治療,例如侵入性雷射、果酸或水楊酸換膚不當,會使皮膚屏障受損,導致皮膚的防禦功能大大減弱,很容易受到外來因素的侵害。常出現的皮膚問題有:皮膚潮紅、毛細血管擴張、色素沉著、皮膚老化等。4.類固醇藥劑使用不當。妥善應用類固醇藥劑對於很多皮膚問題都有很好的治療作用,但是對於類固醇藥劑的使用量及持續使用時間一定要詢問專業醫師,不能因為好用而持續的濫用。5.遺傳因素、藥物使用不當、某些皮膚疾病也可能導致皮膚屏障功能損傷。6.環境因素,如寒冷、乾燥、紫外線照射也可以使皮膚屏障損傷。尤其是長期紫外線曝曬後容易造成角質偏薄,皮膚屏障功能會嚴重受損。7.反覆摩擦、過度去角質、過度清潔等不良肌膚保養習慣也會導致皮膚屏障受損。有助於修復皮膚屏障的日常生活小技巧技巧一:每天多喝水對於皮膚屏障的修護很重要。多喝水不但可以加速身體的新陳代謝,把多餘的廢物統統趕出體外,還能讓肌膚表層的水分膜,隨時保持潤澤感及彈性。而且補水要在渴感不明顯的時候就要做到做好,因為當身體感覺到口渴時再補水就太晚了。技巧二:適當的保濕修復急救。當感到臉部肌膚乾燥緊繃時,可以多塗一些保濕修復產品,使用的產品必須包含【補水】、【鎖水】及【修復】成分。千萬別像澆花一樣,反覆把水直接灑在臉上,這樣做肌膚不僅沒法吸收水分,還會因為水分蒸發而讓臉上覺得更乾燥,結果適得其反。技巧三:蔬果補水,天然健康。蔬菜和水果都含有豐富的水分和維生素,多吃水果和蔬菜對肌膚非常有助益。例如番茄果肉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A、茄紅素等,除了可以補充水分外,更是能亮白、潤肌喔。【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謝銘峻醫師】敏感、爛臉?是不是皮膚屏障出問題?】
-
2022-10-0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mRNA疫苗會在全身亂竄引起器官發炎,蛋白疫苗不會」是事實嗎?
昨天(2022-10-6)在舊金山中文電視台看到一則新聞後,才決定寫這篇文章。這則新聞是東森新聞當天報導的打2劑高端疫苗後住院 她怨:還腫成「麵包超人」,其中有這麼一段話:【有女子就控訴,之前打了高端後竟腫成「麵包超人」,還需要住院8天。在做過全身檢查後醫院開出診斷證明,認為女子是患有淋巴腺炎,疑似因為疫苗引起,讓女子直呼委屈,都怪是高端的問題,而目前中央已在審核女子的疫苗救濟金。】上禮拜天(2022-10-2)臉書朋友Mings Wei用簡訊傳來一篇三立新聞在2022-9-17發表的「我很不喜歡mRNA疫苗」 李秉穎:全身亂竄、器官發炎,詢問我的意見。這篇報導說:【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召集人李秉穎今天針對mRNA疫苗提出個人見解,他認為mRNA疫苗可能經由血液「亂跑」,在全身各器官引起炎症反應,包括心肌炎,「我很不喜歡mRNA疫苗」。李秉穎認為,包括莫德納和BNT在內的mRNA疫苗有安全疑慮。他去年便指出,mRNA疫苗看似對新冠病毒的保護效果較好,不代表它會是未來的主流,這種疫苗存有疑慮,理論上它會進入細胞,並製造S蛋白供人體免疫系統辨識,「但在這過程中它會不會進入不應該進入的細胞,這是我懷疑的地方」。曾有婦女打完莫德納後出現罩杯升級的現象,他當時解釋,這是因為接種mRNA疫苗之後,疫苗成分跑到腋下淋巴腺,造成腋下淋巴腺腫大,看起來彷彿罩杯升級。李秉穎強調,傳統的蛋白疫苗不會這樣,打在肌肉就是肌肉,不會進入血液細胞,僅在局部供免疫系統辨識,然後引發免疫反應。】的確,莫德納和BNT疫苗是會引發心肌炎和造成淋巴腺腫大,但畢竟發生率是非常低。問題是,李醫師說的「蛋白疫苗不會這樣」,是事實嗎?Novavax 是蛋白疫苗。世界衛生組織在2022-9-28發表The Novavax vaccine against COVID-19: What you need to know(對抗新冠肺炎的 Novavax 疫苗:您需要知道的)。它說:「心肌炎和心包炎的嚴重不良事件非常罕見,儘管病例通常發生在接種疫苗後的幾天內,並且通常是輕微的。」美國FDA在2022-8-19發表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 (EUA) OF THE NOVAVAX COVID-19 VACCINE【NOVAVAX新冠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 (EUA)】。它說Novavax疫苗臨床試驗中報告的副作用包括:⚫心肌炎(心肌炎症)⚫心包炎(心臟外壁發炎)⚫注射部位反應:疼痛/壓痛、腫脹、發紅和瘙癢⚫一般副作用:疲勞或一般感覺不適、肌肉疼痛、頭痛、關節疼痛、噁心、嘔吐、發燒、寒戰、食慾下降⚫過敏反應,如蕁麻疹和面部腫脹⚫淋巴結腫大它也說Novavax疫苗在授權後使用時報告的副作用包括:⚫嚴重的過敏反應⚫心肌炎(心肌炎症)⚫心包炎(心臟外壁發炎)⚫感覺異常(皮膚有不尋常的感覺,例如刺痛或爬行的感覺)⚫感覺減退(感覺或敏感性降低,尤其是在皮膚中)高端也是蛋白疫苗,而昨天的東森報導顯示它也是會影響到淋巴腺。所以,「蛋白疫苗不會這樣」的說法顯然是與事實不符。無可爭議的事實是,每一款疫苗都是多多少少會有一些風險,差別只不過是在於風險與效益之間的比例孰輕孰重而已。mRNA疫苗在全世界施打已經快兩年了,而施打的劑量更是以billion(十億)計(在台灣的施打劑量應該也已經超過千萬)。更何況,次世代mRNA 疫苗現在已經問世,也開始在台灣施打。那,台灣官方的預防接種組召集人現在公開說「我很不喜歡mRNA疫苗」,實在讓我感到非常難以理解。原文:我很不喜歡mRNA疫苗,李秉穎醫師說
-
2022-03-10 癌症.乳癌
女星朱芯儀驚覺乳頭搔癢確診乳癌 專家:臨床上不常見
乳頭長痘痘、搔癢、傷口不癒合,小心是罹患乳癌的警訊。女星朱芯儀宣布罹患乳癌,她說,乳房出現痘痘、乳頭搔癢、傷口不癒合等症狀,且發現左右乳房不對稱就醫確診。醫師表示,乳房皮膚不容易長痘痘,即使有痘痘可能是皮膚病,並非乳癌症狀,但若是乳頭長痘痘、搔癢或傷口不易癒合,可能是罹患「柏哲氏症」,此為乳癌的一種表現,應速就醫檢查。依衛福部統計,每年乳癌新增患者約有1.3萬人,為女性癌症好發首位。台北榮總外科部主任曾令民說,「柏哲氏症」臨床上並不常見,症狀為乳頭瘙癢、脫皮、掉屑、潰瘍、傷口不易癒合等症狀,但這類患者於整體乳癌患者中占比不高,比率約為3至5%。而乳癌一般常見症狀為硬塊,並會隨著時間長大且不規則。曾令民說,隨著乳癌腫瘤長大,可能出現皮膚凹陷、破損、乳頭出現分泌物等,當癌細胞轉移至腋下淋巴結,容易造成淋巴結、脖子腫大,但也有沒有症狀,僅以疼痛表現的患者,占比約6%。國泰醫院乳房中心主任蔡明霖說,乳暈有皮脂腺,一旦皮脂腺塞住,就會長青春痘或粉瘤,嚴重時還會發炎,但這大多數都非癌症。不過,若是乳頭出現柏哲氏症的病徵,因是乳房原位癌細胞沿著乳腺管到達乳頭,同時也可能合併傷口不易癒合症狀,此為癌症腫瘤已於表皮潰爛。只要皮膚出現不易癒合的傷口,可能就是罹癌症狀,一定要就醫檢查。蔡明霖說,門診曾收治一名年輕女性,乳房皮膚出現傷口,但怎麼擦藥都不會好,檢查發現,竟是乳癌腫瘤已從皮膚破出,經檢查確診為乳癌第三期,且腫瘤大小已有7至8公分,所幸先經化療縮小腫瘤後,在進行手術切除腫瘤及乳房,目前患者已康復出院。朱芯儀現正在進行化療,預計在5月入院開刀,將右邊的乳房全數切除,一度傳出她考慮將雙側乳房都切除,有如美國女星安潔莉納裘莉進行的預防性切除。蔡明霖說,醫界普遍共識,若患者帶有BRCA1、BRCA2基因,建議進行預防性切除,以降低死於乳癌的機會,提高存活率,但如果未帶有基因者就不需要預防性切除。曾令民說,隨著飲食西化、工作壓力大及食物高油、高脂,或喝酒、吸菸、肥胖、少運動、環境汙染等,過去20年來,國內女性乳癌患者有每年增加的趨勢,依世界衛生組織(WHO)研究,約有4成乳癌可以預防,建議維持好的生活型態,多運動、避免肥胖。蔡明霖說,乳癌治療時,將依患者雌激素受體、黃體素受體及第二型人類上皮生長受體(Her2)等荷爾蒙不同表現,給予化療或標靶治療。提醒乳癌初期症狀不明顯,女性應定期進行乳房X光、超音波篩檢,平時可自我觀察左右乳房大小,自我檢查有無硬塊等,有乳癌家族史女性更應提高警覺。
-
2022-01-01 新聞.健康知識+
吃蔥白緩解感冒症狀?生薑提升代謝力? 專家揭「食用禁宜」
冬天到了很多人很想吃些溫熱的食物,其實常見的蔥、薑、蒜、辣椒及九層塔等辛香料可以改善手腳冰冷、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免疫等,加入菜餚中不僅增添風味與香氣,更可強身健體,即使身為配角也能小兵立大功。 吃蔥降低致癌危機 蔥白可緩解感冒初期症狀中醫師周宗翰表示,蔥在中醫眼中不僅僅是佐料,在強調「藥食同源」的傳統醫學認為蔥具有健胃整腸、防感冒、防癌的功效,因為裡面含有硫化物不僅提供氣味,也促使體內排除致癌物質的酵素活性增加,相對減少身體罹患癌症的機率。醃製類的食物如香腸、臘肉、火腿、培根等,含有許多硝酸鹽,人體腸道細菌會將食物中的硝酸鹽轉為亞硝酸鹽,而亞硝酸鹽很容易在胃部的酸性環境下,與蛋白質形成致癌物質亞硝胺,特別容易引發胃癌。而蔥中的含硫化合物,可抑制腸胃道細菌將硝酸鹽轉變為亞硝酸鹽,進而阻斷了後續的致癌過程。除此之外,蔥含豐富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道蠕動,縮短殘渣通過腸道的時間,蔥白能刺激腸胃蠕動、幫助消化的效果使排泄物變柔軟,防止便秘,腸道健康自然免疫力就會提升。周宗翰醫師補充,如果是輕微感冒或是感冒初期,蔥白連根用水煮溫服,可以袪風發汗,對冬天風寒引起的鼻塞、頭痛、發熱不流汗的人有緩解效果。中藥也有蔥豉湯方,就是以蔥白加上淡味的豆豉,煮水燉服,蔥白可以發汗解表,這是因為蔥富含蘋果酸、磷酸糖等,能興奮神經系統、刺激血液循環、促進發汗作用,也可加強消化液分泌、增加食慾,試著每天吃一些蔥製作的佳餚,如蔥花蛋、蔥爆牛肉等,將蔥運用在不同的食材上。 薑促進血液循環又暖身 要吃對時間避免上火周宗翰醫師說明,生薑藥食同源,有散寒、發熱、暖身、止嘔、止咳等效果。國外研究則發現,生薑所含的薑酮、薑辣素、薑烯酚和薑黃素,都是有助提升代謝力的成分。而醋也有促進代謝的功效,醋泡生薑能促進血液循環、治感冒、增加抵抗力,也有輔助治療關節炎的作用。醋泡生薑片作為日常餐桌上的一道小菜,不僅味道鮮美,還能溫胃止嘔、增加食慾,是一種價廉物美、藥食兼備的佳品。泡完生薑的醋不要丟,生薑醋泡腳改善失眠,每晚睡覺前,盆裡裡面放適量40度的溫熱水,加醋1勺,浸泡雙腳15分鐘也可以減重促進循環,護心臟。早上吃一點薑,對健康有利,但是要注意的是生薑味辛性溫,含有揮發油、薑辣素屬性較熱,若在晚上吃,會讓人上火,所以容易口乾舌燥的人要適量。大蒜降血脂防血栓 但這類人最好不要生吃大蒜營養成分豐富,中醫認為大蒜味辛、性溫,入脾、胃、肺,有暖脾胃、消症積、解毒、殺蟲的功效。大蒜中所含的大蒜辣素,有明顯的抗炎滅菌作用,大蒜也有明顯的降血脂及預防冠心病和動脈硬化的作用,並可防止血栓的形成,也可消除疲勞、恢復體力。腦力勞動強度過重的人,可多食蔥和蒜,有助於防止血液升高所導致的頭暈,具有較好的健腦功能。周宗翰醫師說,雖然有些人不喜歡大蒜的味道,但生吃的確比熟吃好。蒜的藥用功效來自於它的辛辣味,也就是其中的大蒜素,如果把它炒熟,大部分大蒜素會揮發或受熱分解,這樣就大大地降低了大蒜的保健功效,所以大蒜儘量還是生吃最好。醫師提醒,即使吃大蒜好處多,但性屬辛辣的蒜頭,會刺激胃酸的分泌,因此腸胃不好的人、容易嘴破或是口乾舌燥的虛熱體質的人,最好不要空腹生吃,以免破壞腸胃功能。辣椒開胃暖身又抗菌 體質燥熱者不宜多吃辣椒能開胃、溫中止痛,且有很好的抑菌和驅蟲作用,但是有燥熱體質的人是不可以多吃的。吃辣以後身體發熱的同時頭部和臉部會出汗,這是因為辣味上升的特性所導致的。這種體內上升的熱氣會給人體中屬陽的部位,即心臟、肺、頸部、頭部和五官帶來影響。所以,當辣味攝取過多時,容易會在頭部、眼部和咽喉誘發熱性疾病。所以當有喉痛或是胃熱就要小心是否辛辣食物吃太多,經常心煩氣躁的人和心煩就頭痛的人最好遠離辣味。所以辛辣食物適量為宜,因為辛溫之品助熱傷陰,不利於血糖的控制,有糖尿病的患者要小心。而皮膚發紅、瘙癢的過敏症狀多因體內風熱過多引起。辣味具有增加火熱之氣的功能,若吃寒涼食物後腹部冷痛或拉肚子的人、清晨經常腹瀉的人、四肢涼怕冷的人,有以上這些症狀屬於體寒者,可以多吃辣味對身體比較好,不過也要適可而止,過於強烈的辣味會引起反效果。而乾燥多熱的陽性體質不宜吃辣味,吃多了辣的東西會增加胃腸火氣,會使腸胃得各種熱性疾病。喜歡吃辣的人建議可多搭配蔬菜,可利用寒涼的蔬菜降低辣椒的熱性。九層塔可緩解各種症狀 老年人則不適合太常吃在中醫九層塔味性辛、溫,微毒,入肺、脾、大腸、胃經。許多性偏寒涼的食材(如:文蛤),烹調時加入九層塔,可淡化寒性,更符合膳食養生的精神。《飲膳正要》中記載:「九層塔與諸菜同食,味辛香,能闢腥氣,皆此意也。」九層塔的功用非常多,舉凡感冒頭痛、胃腸脹氣、腸炎腹痛、胃痛,消化不良、便秘、嘔吐、胃抽筋、解毒等皆可緩解。但是《嘉祐本草》也記載:「不可久食、多食,會令關節不舒、令血脈不暢。」如此看來九層塔的功效雖好,但要注意用法用量,老年人通常少氣少血,因此較有氣虛血燥的現象,那就不適合太常吃九層塔。周宗翰醫師提醒,中醫認為辣椒、大蒜、生薑、蔥、等辛辣食物與眼疾還有咽喉疾病有關,不管是何種辛香料,有些體質的人就是不適合吃太多,特別是有眼疾的患者,在治療時必須忌掉辛辣食物;而辛香料過多會耗散人的氣,同時也耗散人的血,所以氣血虛弱的人要注意。(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吃辣散熱助減重!會傷胃嗎? 專家曝「傷身關鍵」:11種體質恐惡化 ·吃薑不怕冷!嫩薑、粉薑、老薑、薑母差在哪? 各別「超狂優點」一次曝
-
2021-12-30 養生.聰明飲食
冬天多吃蔥、薑、蒜、辣椒、九層塔,能保健暖身 專家揭「食用禁宜」
冬天到了很多人很想吃些溫熱的食物,其實常見的蔥、薑、蒜、辣椒及九層塔等辛香料可以改善手腳冰冷、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免疫等,加入菜餚中不僅增添風味與香氣,更可強身健體,即使身為配角也能小兵立大功。吃蔥降低致癌危機 蔥白可緩解感冒初期症狀中醫師周宗翰表示,蔥在中醫眼中不僅僅是佐料,在強調「藥食同源」的傳統醫學認為蔥具有健胃整腸、防感冒、防癌的功效,因為裡面含有硫化物不僅提供氣味,也促使體內排除致癌物質的酵素活性增加,相對減少身體罹患癌症的機率。醃製類的食物如香腸、臘肉、火腿、培根等,含有許多硝酸鹽,人體腸道細菌會將食物中的硝酸鹽轉為亞硝酸鹽,而亞硝酸鹽很容易在胃部的酸性環境下,與蛋白質形成致癌物質亞硝胺,特別容易引發胃癌。而蔥中的含硫化合物,可抑制腸胃道細菌將硝酸鹽轉變為亞硝酸鹽,進而阻斷了後續的致癌過程。除此之外,蔥含豐富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道蠕動,縮短殘渣通過腸道的時間,蔥白能刺激腸胃蠕動、幫助消化的效果使排泄物變柔軟,防止便秘,腸道健康自然免疫力就會提升。周宗翰醫師補充,如果是輕微感冒或是感冒初期,蔥白連根用水煮溫服,可以袪風發汗,對冬天風寒引起的鼻塞、頭痛、發熱不流汗的人有緩解效果。中藥也有蔥豉湯方,就是以蔥白加上淡味的豆豉,煮水燉服,蔥白可以發汗解表,這是因為蔥富含蘋果酸、磷酸糖等,能興奮神經系統、刺激血液循環、促進發汗作用,也可加強消化液分泌、增加食慾,試著每天吃一些蔥製作的佳餚,如蔥花蛋、蔥爆牛肉等,將蔥運用在不同的食材上。薑促進血液循環又暖身 要吃對時間避免上火周宗翰醫師說明,生薑藥食同源,有散寒、發熱、暖身、止嘔、止咳等效果。國外研究則發現,生薑所含的薑酮、薑辣素、薑烯酚和薑黃素,都是有助提升代謝力的成分。而醋也有促進代謝的功效,醋泡生薑能促進血液循環、治感冒、增加抵抗力,也有輔助治療關節炎的作用。醋泡生薑片作為日常餐桌上的一道小菜,不僅味道鮮美,還能溫胃止嘔、增加食慾,是一種價廉物美、藥食兼備的佳品。泡完生薑的醋不要丟,生薑醋泡腳改善失眠,每晚睡覺前,盆裡裡面放適量40度的溫熱水,加醋1勺,浸泡雙腳15分鐘也可以減重促進循環,護心臟。早上吃一點薑,對健康有利,但是要注意的是生薑味辛性溫,含有揮發油、薑辣素屬性較熱,若在晚上吃,會讓人上火,所以容易口乾舌燥的人要適量。大蒜降血脂防血栓 但這類人最好不要生吃大蒜營養成分豐富,中醫認為大蒜味辛、性溫,入脾、胃、肺,有暖脾胃、消症積、解毒、殺蟲的功效。大蒜中所含的大蒜辣素,有明顯的抗炎滅菌作用,大蒜也有明顯的降血脂及預防冠心病和動脈硬化的作用,並可防止血栓的形成,也可消除疲勞、恢復體力。腦力勞動強度過重的人,可多食蔥和蒜,有助於防止血液升高所導致的頭暈,具有較好的健腦功能。周宗翰醫師說,雖然有些人不喜歡大蒜的味道,但生吃的確比熟吃好。蒜的藥用功效來自於它的辛辣味,也就是其中的大蒜素,如果把它炒熟,大部分大蒜素會揮發或受熱分解,這樣就大大地降低了大蒜的保健功效,所以大蒜儘量還是生吃最好。醫師提醒,即使吃大蒜好處多,但性屬辛辣的蒜頭,會刺激胃酸的分泌,因此腸胃不好的人、容易嘴破或是口乾舌燥的虛熱體質的人,最好不要空腹生吃,以免破壞腸胃功能。辣椒開胃暖身又抗菌 但體質燥熱者不宜多吃辣椒能開胃、溫中止痛,且有很好的抑菌和驅蟲作用,但是有燥熱體質的人是不可以多吃的。吃辣以後身體發熱的同時頭部和臉部會出汗,這是因為辣味上升的特性所導致的。這種體內上升的熱氣會給人體中屬陽的部位,即心臟、肺、頸部、頭部和五官帶來影響。所以,當辣味攝取過多時,容易會在頭部、眼部和咽喉誘發熱性疾病。所以當有喉痛或是胃熱就要小心是否辛辣食物吃太多,經常心煩氣躁的人和心煩就頭痛的人最好遠離辣味。所以辛辣食物適量為宜,因為辛溫之品助熱傷陰,不利於血糖的控制,有糖尿病的患者要小心。而皮膚發紅、瘙癢的過敏症狀多因體內風熱過多引起。辣味具有增加火熱之氣的功能,若吃寒涼食物後腹部冷痛或拉肚子的人、清晨經常腹瀉的人、四肢涼怕冷的人,有以上這些症狀屬於體寒者,可以多吃辣味對身體比較好,不過也要適可而止,過於強烈的辣味會引起反效果。而乾燥多熱的陽性體質不宜吃辣味,吃多了辣的東西會增加胃腸火氣,會使腸胃得各種熱性疾病。喜歡吃辣的人建議可多搭配蔬菜,可利用寒涼的蔬菜降低辣椒的熱性。九層塔可緩解各種症狀 老年人則不適合太常吃在中醫九層塔味性辛、溫,微毒,入肺、脾、大腸、胃經。許多性偏寒涼的食材(如:文蛤),烹調時加入九層塔,可淡化寒性,更符合膳食養生的精神。《飲膳正要》中記載:「九層塔與諸菜同食,味辛香,能闢腥氣,皆此意也。」九層塔的功用非常多,舉凡感冒頭痛、胃腸脹氣、腸炎腹痛、胃痛,消化不良、便秘、嘔吐、胃抽筋、解毒等皆可緩解。但是《嘉祐本草》也記載:「不可久食、多食,會令關節不舒、令血脈不暢。」如此看來九層塔的功效雖好,但要注意用法用量,老年人通常少氣少血,因此較有氣虛血燥的現象,那就不適合太常吃九層塔。周宗翰醫師提醒,中醫認為辣椒、大蒜、生薑、蔥、等辛辣食物與眼疾還有咽喉疾病有關,不管是何種辛香料,有些體質的人就是不適合吃太多,特別是有眼疾的患者,在治療時必須忌掉辛辣食物;而辛香料過多會耗散人的氣,同時也耗散人的血,所以氣血虛弱的人要注意。★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1-08-26 該看哪科.該看哪科
經痛怎麼辦?它比四物湯更厲害!中醫師推薦這種「當歸」藥膳
根據調查,女性有經痛的機率在50%以上,使「大姨媽」的止痛也不意外的成為女人之間的共鳴,尤其炎熱夏天將至,冰涼的食物或冷飲是許多女孩子無法抗拒的「毒藥」,總想著先吃了再說,等到經痛真正發生時卻後悔莫及。由此不論是網路資訊或口耳相傳,許多女人們的止痛經驗談,從止痛藥、熱敷到吃巧克力等等諸多秘方來緩解疼痛,但巧克力含糖量不少,漂亮的妳要是因此發胖可就麻煩了,不如讓中醫來告訴妳新的替代選擇:婦科聖藥—「當歸」。且慢!看到答案是當歸先別跳出去啊!當歸不僅是出名的可調經止痛的中藥材,而且做成藥膳又美味(例如當歸鴨、當歸麵線、四物湯等等),還可以消除月經的水腫喔!比四物湯調經更周全,還可消除水腫—「當歸芍藥散」當歸是中藥材,但也經常用於美食藥膳中,例如當歸鴨、當歸麵線、當歸羊肉、藥燉排骨、當歸四神湯等等,裡面都離不開當歸的甜味,而當歸本身具調經止痛、活血化瘀及促進血液循環的功效,所以從古代就開始被廣泛應用於女性婦科的調理與治療。除了平時可吃當歸藥膳來補補身子,中醫也有專門配伍的處方來調理經痛、月經不順,例如最著名的四物湯,相信你肯定聽說過「四物湯的補血神效」,但今天我們要為你介紹的是比四物湯更厲害的「當歸芍藥散」。當歸芍藥散是什麼?由當歸、芍藥、川芎、茯苓、澤瀉、白朮組成此處方被譽為「婦科聖藥」,凡是肝鬱血虛、脾虛濕困,以致肝脾不和、氣血失調而發生的腹部疼痛,或是先兆流產、痛經等婦科疾病都可廣泛應用。當歸芍藥散比起知名的四物湯,在調經方面表現更周全,因為四物湯中含有熟地黃,容易對於月經期間易脹氣、腹瀉的女性造成負擔,而當歸芍藥散去除滋膩的熟地黃,換成健脾的茯苓、白朮,更適合腸胃功能不佳、脾胃氣虛的人。此外許多女性月經期間容易水腫,感覺就像變胖了一樣,當歸芍藥散內含茯苓跟澤瀉能調節水分的代謝,因此使用這個處方還能一併消除水腫、減肥。醫師特別囑咐:吃當歸前得留意,這2類人不宜食用由於現代藥理發現當歸成分可能刺激乳腺癌細胞生長,以及抑制血小板聚集,所以以下2類人並不適合使用當歸:1.乳腺癌的患者請避免服用。2.正在使用抗凝血藥物:如阿斯匹靈、可邁丁或肝素等等,若與當歸混用,可能會造成出血。此外當歸雖然屬於性質較溫和的藥材,但若服用後出現皮膚起疹子、發紅、瘙癢,或食慾不振、胃部不適等症狀,可能是藥物副作用,還是要先停止用藥並盡快就醫。除了上述情況,其他女性在月經期間適量攝取當歸藥膳,能夠舒緩經期的不適、補充身體所需元氣,但若想要徹底調理身子,讓你月經變順暢、經痛不再來,建議還是諮詢中醫為你量身訂製治療方案比較好唷!(更多當歸所組成的中藥處方和說明,可參考此篇文章:當歸補血調經功效多,醫生卻爆:2類人吃了會大出血!)
-
2021-06-16 新聞.健康知識+
補充DHEA恐有不良副作用?美權威梅友診所這麼說
讀者Alfred Wang在2021-5-6在補充睾固酮對攝護腺癌有益?的回應欄留言:「林教授您好:DHEA這款補充劑已經存在市場上許久,有不少人相信並選擇它當賀爾蒙補充劑。據我所知DHEA是賀爾蒙前驅物,不管在男性或女性體內它都有可能轉成男性或女性賀爾蒙,也就是說,一般人無法因缺乏哪一種賀爾蒙就服用DHEA而絕對達到可補充哪一種賀爾蒙的程度,還需另外再藥物配合,但那也不是一般人無處方簽能取得的藥物。如果這補充劑真這麼好用,我想醫生及各大醫院應早已採用它作為性賀爾蒙主要補充手段之一。但我畢竟不是醫學方面專業人才,這樣的猜想是否正確也不清楚。不知林教授可否談談DHEA這款補充劑的利弊及相關知識,謝謝。」我先解釋一下為什麼這位讀者會在補充睾固酮對攝護腺癌有益?這篇文章下面做這個留言。這篇文章主要是在批評一位名叫Ken Berry的醫生。這位醫生在一本台灣版叫做《診療間裡的偽醫學》的書裡鼓吹補充睾固酮(男性荷爾蒙)。可是,已經有大量的醫學文獻確認補充男性荷爾蒙的危險性,尤其是它會增加攝護腺癌的風險。有關DHEA,其實我在這個網站成立5個月之後就已經發表了3篇文章討論過。它是Dehydroepiandrosterone(脫氫表雄酮)的縮寫,而這個物質是人體自然產生的一個荷爾蒙前驅物,會進一步轉化成男性或女性荷爾蒙。由於DHEA的產生會隨著年紀的增長而逐漸降低,所以保健品業者就鼓吹要補充DHEA。這就是為什麼讀者Alfred Wang會希望我能討論DHEA補充劑的利弊。我是在2016-8-21發表的地瓜抗癌第一名?,首次提起脫氫表雄酮,因為一大堆營養師、自然療師、和養生專家經常吹噓,說地瓜是抗癌第一名,而他們的理由往往說是根據一則在網路流傳的所謂的科學證據:「紅薯是超級抗癌食物。這主要歸功於紅薯含有的一種特殊成分:脫氫表雄酮。美國科學家的研究發現,這種成分對於預防乳腺癌和結腸癌尤其有效。」我接著又在2016-8-23發表地瓜抗癌是一場烏龍鬧劇,指出地瓜抗癌的論調是三條烏龍的大匯集。這三條烏龍是(1)把「山藥」誤會成「地瓜」,(2)把「薯蕷皂素」誤會成「脱氢表雄酮」,(3)把「致癌」誤會成「抗癌」。在2018年2月,元氣網邀請我當專欄作家,目的是要轉載我網站的文章。然後他們在3月13日將這兩篇地瓜的文章合併成一篇發表,標題是地瓜抗癌第一名?出於3個烏龍集結的鬧劇。然後在4月12日,聯合報記者黃安琪來信說元氣網的那篇文章得到廣大迴響,因此聯合報開闢了一個專欄來討論與地瓜相關的資訊。接下來在4月16日黃小姐還特地打電話來採訪。也就是說,我獨排眾議,對「地瓜抗癌」提出質疑,總算是有人願意聽。而也就因為這樣我又在4月18日發表地瓜抗癌,中國製造,指出「地瓜抗癌」的謠言其實是起始於中國。我在上面有說一大堆營養師、自然療師、和養生專家經常吹噓,說地瓜是抗癌第一名,而他們的理由是地瓜含有具有抗癌功效的DHEA。但事實上,植物根本就不含DHEA,而補充DHEA不但不會抗癌,反而還會致癌。有關DHEA的不良副作用,我在地瓜抗癌是一場烏龍鬧劇這篇文章裡引用了權威的梅友診所:「女性的症狀包括,油性皮膚,體毛增生,聲音低沉,月經不調,乳房缩小,生殖器增大。男性的症狀包括,乳房脹痛,尿急,攻擊性,睾丸缩小。男女共有的症狀包括痤瘡,睡眠問題,頭痛,噁心,皮膚瘙癢,情緒變化。DHEA也可能影響其它荷爾蒙,胰島素,和膽固醇的量。DHEA可能增加攝護腺癌,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風險。」事實上,梅友診所的這個網頁已經在2021-2-12更新,而它還特地加了一個十字路口的紅燈標誌,叫大家要避開(Avoid)補充DHEA(請看插圖)。所以,儘管讀者Alfred Wang希望我能討論DHEA補充劑的利弊,但很抱歉,我只能找到「弊」,而找不到「利」的確切科學證據。原文:DHEA補充劑的利弊
-
2021-05-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施打AZ後視力模糊、皮膚癢!新增2例疑似嚴重不良事件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5月18日單日疫苗接種數達 21,212 人次,其中公費 20,483 人次,自費 729 人次,並新增通報 2 例疑似疫苗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個案出現視力模糊、身體四肢出現搔癢性皮疹。指揮中心說明,第一例個案於當日接種後,立即出現視力模糊現象,經安排協助就醫後,目前視力已改善;第二例為接種日隔天身體與四肢出現瘙癢性皮疹,就醫後給予針劑及口服藥使用,目前為止除了紅疹,已無其他不適之情況。目前全台已累計24萬多人接種,自費40,448 人次,疫苗接種後不良個案達 596 例,其中 36 例為疑似疫苗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
-
2021-04-03 性愛.性愛後遺症
性交出血正常嗎?專家分析6大可能原因,熟女更應當心婦科疾病
有些女性在性生活時或在性生活後會出現少量的陰道出血。這種出血通常是淡粉色或者鮮紅色的,有時表現為白帶中夾雜著血絲,個別人會持續數日後才乾淨,或者反復出現。性生活出血是許多女性羞於啟齒的困擾,還會令人惶恐不安,擔心出現嚴重疾病。現在就來列一列性生活出血的常見原因。性交出血6個可能原因1.性交不當:粗暴性交行為,頻繁的性生活,都會導致女性內、外生殖器損傷而出血。這類出血常伴有陰部疼痛,嚴重者傷口可長達幾釐米甚至穿透腹膜到達腹腔,同時因出血量的不同有時為淡紅色,有時為鮮紅色。一旦性生活中或者之後出血,尤其是出血量多、無法止血時,千萬不要心存僥倖當作月經血去護理,應立即去醫院檢查損傷情況,採取恰當的治療措施。如陰道內填塞紗布止血或者縫合止血。一般男性是性行為的主動方,要注意性交過程不可過於激烈,要在身體承受範圍內享受魚水之歡。2.子宮頸癌:性生活時接觸性出血常常是子宮頸癌變的早期表現。子宮頸分佈有豐富的小血管,受到癌細胞的浸潤後會導致周圍組織變脆、毛細血管增生,有的人可出現菜花樣贅生物或者組織壞死脫落而導致出血。在性交的過程中,宮頸更容易受到損傷而出血。發現不明原因的性生活出血後,尤其是35歲以上的女性,應儘早到婦科門診行TCT(薄層液基製片細胞學檢測)和HPV(人乳頭瘤病毒檢測)檢查,必要時還需要進行陰道鏡下取病理活檢,確定病變類型,及時治療。人乳頭瘤病毒(HPV)是一種DNA病毒,目前已分離出130多種,不同型別的病毒侵犯的部位不同,會有多種臨床表現。如低危型HPV感染可造成尋常疣、趾疣、扁平疣、生殖器疣等,高危型的HPV持續感染可導致宮頸癌。據文獻報導99%的宮頸癌患者檢測出高危型HPV陽性,但HPV陽性並一定都會患宮頸癌。TCT檢查是宮頸癌的“哨兵”,對宮頸癌細胞的檢出率為100%,同時還能發現部分癌前病變及微生物感染。TCT和HPV聯合檢查更有利於早期發現宮頸病變,減少漏診。3.宮頸糜爛:八成以上女性會在婚後患有此“病”。這裡要說明一下,宮頸糜爛不是一種病,現在這個稱呼已被“宮頸柱狀上皮異位”所取代,且是一種正常的生理變化。它與宮頸癌前病變和宮頸癌的發生毫無關係。子宮頸在性激素的作用下,並受到炎症長期刺激,導致宮頸管內的柱狀上皮細胞外移,使宮頸外口看上去紅腫,像是糜爛的樣子,或者宮頸外口的上皮細胞剝落,形成糜爛面。性交時由於男方龜頭的摩擦容易損傷造成出血。這類出血量比較少,可能僅表現為擦血或帶下裡夾有血絲。可通過婦科檢查確診,採用陰道上藥、物理治療或者手術治療。4.子宮頸息肉:在慢性炎症的長期刺激下,子宮頸口會出現單個或多個帶蒂的小肉芽組織,這就是宮頸息肉。宮頸息肉質地較脆,在與陰莖摩擦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生擠壓出血,一般出血量較少,可行手術切除治療。5.生殖器官炎症:當有陰道炎時,陰道黏膜會充血水腫,在性交時容易損傷陰道黏膜而出血。女性的尿道和陰道相距很近,患有尿道炎的女性也容易在性交時受到擠壓損傷而出血。此外,女性患外陰炎、子宮內膜炎或者宮內節育環放置不當均可導致性交出血。避免生殖器官炎症的發生,就要注意個人衛生,尤其在性生活前後要做好清潔工作。如出現陰道分泌物有異味、顏色質地有變化,或者外陰瘙癢、陰道灼熱不適等症狀時要及時就醫。這裡需要提醒的是,若在陰道分泌物檢查中發現滴蟲,或者陰道炎反復發作者,需要性伴侶同時接受治療,並且在炎症未治癒前不要有性行為。6.子宮內膜異位:這類疾病是育齡期女性的常見病、多發病,常伴有痛經。它是由於具有活性的子宮內膜細胞,轉移種植到了宮腔以外的地方。有的子宮內膜異位到了子宮頸上,呈現出藍紫色結節狀,會出現性交疼痛伴有出血,一般出血量少,在婦科檢查後可進一步確診。性交出血會影響性生活的品質,也會由此暴露出女性身體尤其是婦科方面的隱患。因此如果在性生活中出現了出血的症狀,尤其是35歲以上的女性,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婦科做相應的檢查,明確病因,大多數情況是可以治癒的。不要擅自止血而不去醫院檢查,等到病情嚴重了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
2021-02-01 養生.生活智慧王
新衣不洗會致癌?毒物專家闢謠 但至少要先做這件事
幾年前一個有趣的調查,告訴我們新衣服拆封後,只有22.8%的人會全部洗一遍,61%的人表示會針對貼身衣物清洗,但有8.2%的人卻完全都不會洗。那你是什麼樣的人呢? 以前的威廉很懶,對於衣物無論是外穿的或是貼身的,都是屬於那個8.2%穿之前完全不清洗的人,總是以為新衣服一定很乾淨,但其實不然,新衣服並不像我們想像中一樣的乾淨,買來最好經過水洗再穿著,而且要按正確的方法清洗,尤其是貼身的衣物。 我曾經就有一次非常不好的經驗,那是某一個夏天,我穿著剛拆封的新衣服去參觀某一所在中國大陸的學校,因為天氣非常悶熱、空氣品質也不好,又很潮濕,當我走完校園半圈之後,我的新衣服已經完全呈現濕透的狀態,當我意識到這件事之後,已經來不及了,特別是皮膚和汗腺較豐沛的區域,立馬紅腫開始發癢,而且還無法停止,有越抓越癢的趨勢,沒多久就有紅斑跑出來。 在此之後我的每一件新衣服都非洗不可! 說穿了,其實就是皮膚的免疫系統被啟動了,主要原因就是新衣服中的甲醛。為什麼需要添加甲醛呢?衣服在印染的過程中,需要甲醛來固色和防皺。這其實就是簡單的化學反應,甲醛是一種化學原料,已經反應的甲醛會與衣物纖維結合,固定在衣服材質上,但引發狀況的卻是那些沒有被固定的甲醛,我們簡稱它們叫「游離」甲醛。 甲醛溶於水,可以通過清洗能把大部分有害物質清除掉,但若我們沒有洗就穿,這些游離的甲醛就會溶到我們的汗腋內,間接被人體吸收後就會引發皮膚過敏、瘙癢、皮炎等症狀。而且提起甲醛,大家的普遍想法都是:室內裝潢的新傢俱、新粉刷的牆壁會有甲醛殘留。雖然大部分人知道甲醛殘留對人體有害,但卻不知道其實衣物內就有了。除了皮膚過敏、紅腫之外,白血病,流鼻血都會是甲醛超標、長期接觸甲醛會引發的後果。事實上,甲醛除了引起急性眼症狀、咳、流淚等直接反應外,還會引發視力障礙和過敏。 但很多人會擔心,常常穿不洗的新衣服會不會罹癌?闢謠一下,穿新衣服導致甲醛暴露的濃度和時間,無法跟高濃度、長期的職業暴露相比,穿沒洗過的新衣服會致癌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且致癌幾率是非常低的。 所以我們該怎麼做? 除了在穿之前一定要清洗之外,對於厚重的外套,如果清洗起來不是很方便,可以不過水就晾曬,新買來之後在通風的地方晾曬數日也可以達到祛除甲醛等有害物質的作用。在選擇衣物上,最好選擇純棉、麻衣服,減少印染等製作工藝,也盡量選擇純色、淺色、素色衣服,減少染色物質上身的機率。購買貼身衣物及嬰幼兒用品時,以選擇用染料、塗料少的素色、印花圖案小的產品為好,儘量不要買印花鮮艷、面料挺、硬的產品。 購買嬰幼兒衣服,一定要特別注意,選擇A類,嬰幼兒服裝,甲醛含量≤20mg/kg,這樣比較安全。其次,在買衣服的時候聞一下,如果有刺激性味道可能是甲醛超標,或是有其他化學物! 《延伸閱讀》 .回家勿直接躺床,武漢病毒恐殘留衣物?黃軒醫師:洗衣溫度很重要,6招徹底消毒 .防範塵螨引過敏、氣喘 毒物專家6招:枕頭要用熱水洗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12-28 醫療.消化系統
屁股癢怎麼辦?了解肛周搔癢6常見原因與4處理原則
癢!癢!癢! 瘙癢,這種體驗人人都有過,發生於我們身體的各個部位。其中,肛周瘙癢讓人坐立難安、難以啟齒、非常痛苦。尤其是在公共場合,肛周瘙癢發作時,令人十分尷尬,恨不得想找個溫文爾雅的方式撓一撓。但你知道嗎? 大約1-5%的普通人群存在肛周瘙癢;肛周瘙癢常見於40-60歲的中年人,男性發病率大約是女性的4倍。且肛周瘙癢作為一種難以啟齒的症狀,大多數患者不會主動就醫。可能很多人出現肛周瘙癢的症狀會懷疑,是不是得了痔瘡?那麼,引起肛周瘙癢的常見原因有哪些呢?出現這樣的症狀如何處理?學起來,不用再尷尬了。肛周瘙癢的常見原因有哪些?1.肛腸疾病任何肛腸疾病都可能誘發或加劇肛周瘙癢,肛腸疾病是引起肛周瘙癢的最重要原因。75%的肛周瘙癢患者患有肛腸疾病,其中以痔瘡(20%,包括內痔和外痔)和肛裂(12%)最為常見,其他原因包括肛腸腫瘤。肛腸腫瘤主要包括直腸癌(11%)、肛門癌(6%)、腺瘤性息肉(4%)和結腸癌(2%)。相對少見的原因還有肛瘺、直腸脫垂、潰瘍性結腸炎、功能性腸病等。2.局部刺激局部刺激是引起肛周瘙癢的主要原因之一,通常源於排泄物(糞便)溢出、滲漏污染肛周皮膚或肛周潮濕等。糞便污染可能是顯而易見或深藏不露的,但足以引起瘙癢。此外,咖啡、酒精和辛辣食物等飲食因素也會導致肛門溢液。一般而言,出現肛周潮濕的患者常常會過度清潔肛周區域,包括在洗澡時用力擦洗、在排便後大量使用濕巾。這些方法可能導致局部創傷,後者將進一步加重局部刺激。3.感染引起肛周瘙癢的病原體涉及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各種微生物,其中包括喜愛潮濕或多汗環境的念珠菌(10~15%)。這種真菌感染的目標人群包括肥胖者、老年人、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腫瘤、移植後、長期使用類固醇激素和免疫抑製劑)和長期服用抗生素的患者;念珠菌感染也與緊身衣褲有關。兒童肛周瘙癢的最常見原因是蟯蟲病。蟯蟲是一種易於通過糞口傳播的強傳染性腸道寄生蟲,兒童的感染率很高,尤其是托兒所的幼兒。引起肛周瘙癢的其他常見非性傳播疾病包括疥瘡、帶狀皰疹、A組β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結核菌等。此外,肛周瘙癢是尖銳濕疣、扁平濕疣、單純皰疹、衣原體感染、梅毒、淋病等許多性傳播疾病的症狀。4.皮膚疾病肛周瘙癢也可由許多皮膚病引起,包括接觸性皮炎、銀屑病、濕疹或特應性皮炎、放射性皮炎、多形紅斑、脂溢性皮炎、扁平苔蘚等。兒童肛周瘙癢也常由肛周皮膚病引起,其中,尿布性皮炎是尚未學會括約肌控制的嬰兒常見的肛周瘙癢性皮膚病。過敏性接觸性皮炎是清潔劑和治療用藥(包括乳霜、肥皂、濕巾、麻醉劑、衛生紙染料和其他局部製劑)中的化學物質致敏而導致紅斑、鱗屑和水泡的形成。濕疹或特應性皮炎是由過敏反應導致的皮膚乾燥、鱗屑、紅斑或抓痕,洗衣粉和常用於肛周皮膚的局部外用乳霜等許多化合物均可成為致病的刺激物。5.系統性疾病糖尿病和甲狀腺疾病等代謝性疾病、缺鐵性貧血、維生素A或D缺乏等營養性疾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和淋巴瘤等血液病、肝病(高膽紅素血症)、腎病(尿毒症)等系統性疾病均可導致肛周瘙癢。6.特發性原因特發性肛周瘙癢是指肛周瘙癢的具體原因難以明確。糞便污染、肛周潮濕、不當清潔和各種非特異性的致病因素可能是肛周瘙癢的誘因。含咖啡因的飲料、酒精、奶製品、花生、辛辣調料、柑橘、葡萄、番茄和巧克力等食物可能與特發性肛周瘙癢有關,其原因在於這些食物可引起肛門括約肌的壓力降低、肛門反射過度以及未消化的食物刺激肛周皮膚。儘管目前尚無證據提示某些衣物和布料與肛周瘙癢存在因果關係,但高溫和汗液會加劇瘙癢。此外,焦慮、抑鬱、壓力等精神心理因素以及某些藥物也可能與肛周瘙癢有關。如何處理肛周瘙癢?1.對因治療關鍵在於對因治療,因此及時就診明確病因和遵循醫生的醫囑用藥非常重要,切勿因有難言之隱而諱疾忌醫。2.注意飲食盡量避免可能引起肛周瘙癢的誘因。一般措施包括在飲食上盡可能減少咖啡、茶、可樂、巧克力、柑橘、西紅柿和乳製品等食物的攝入。通過高纖維飲食或通便藥防治便秘和治療慢性腹瀉。3.合理清潔大便後可用白色無味的普通衛生紙擦拭肛門口,但要避免用力擦拭,必要時可用溫水浸濕的棉棒代替紙巾或含酒精濕巾進行清潔。還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潤膚劑,避免使用除臭劑、香水、消毒劑等易引起刺激和過敏的產品。對於無其他明確病因者,急性瘙癢發作(尤其是夜間)常常是糞便溢出的標誌,此時即時清潔是最有效的方法。清洗會陰部時可用浴盆或用淋浴噴頭,且最好採用蹲位,這樣有助於洗掉肛管中殘留的糞便;盡量減少使用肥皂清潔肛周,運動後洗澡時可用合成皂代替普通肥皂。4.勤換內褲為了避免過度出汗,首選寬鬆的棉質內褲,而不要選擇粗製的合成緊身衣,並勤換內褲。對於每天需要靜坐幾小時的人群,可使用透氣的坐墊。最後,要警惕“肛周瘙癢-撓痒-皮膚損傷-瘙癢加重”的惡性循環。為了避免夜間撓痒時撓傷,建議剪短指甲。(來源/轉載自《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