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搜尋
生死
共找到
505
筆 文章
-
-
2021-06-2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聯亞、高端哪個好? 李秉穎:都是小孩不要比
聯亞生技昨公布新冠肺炎疫苗二期臨床試驗期中分析結果,在安全性與耐受性部份顯示良好,並無嚴重不良反應,但有專家指出,聯亞疫苗的抗體效價較高端疫苗低,「有些遺憾」。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成員李秉穎今天則表示,保護力不是只有看抗體,還有T細胞,很難比較。他更說,既然高端、聯亞之間很難比較,「就不要再比了,都是自己的小孩」。聯亞昨天公布二期臨床的其中數據,外界關心其與之前公布數據的高端疫苗間的比較。其中,高端疫苗的抗體效價為六百多,聯亞則為一百多。李秉穎今上名嘴周玉蔻的節目被問到此事時表示,雖然高端和聯亞的抗體效價都是同一個實驗室分析出來的,但因為保護力不是只有看抗體,且抗體數據是對數的概念,不能說高端的抗體就是聯亞的六倍。例如AZ和BNT、莫德納等mRNA疫苗的抗體效價數據也呈現差異,但在英國的報告中,這些疫苗在真實世界施打,都有九成的保護效果。周玉蔻也詢問李秉穎,由於EUA審查在即,現在國產疫苗紛爭不斷,身為委員是否感受到壓力?李秉穎則表示,外界現在對國產疫苗的意見,很多都是情緒上的反應,而非純學術的討論。但身為委員不會感到壓力,「不然就不要去開會」。他說,審查也沒有所謂的攻防,既然已經訂出標準,就是看數據,對照兩個疫苗和AZ疫苗的抗體效價,只要符合條件即可通過。對於外界批評國產疫苗未做臨床三期事件就審查EUA,李秉穎也強調,EUA就是在「緊急時候」、是在大流行時使用的疫苗。面臨生死威脅,就是要評估是否「利大於弊」,如果還要多要求各項檢測,就無法控制疫情;一旦疫情結束,EUA就失效,這些疫苗還是要進行第三期臨床試驗才能拿到後續的許可證。而對於目前屏東出現Delta病毒群聚,引發外界擔憂。李秉穎則表示,由於指標個案很快就被匡列,應該不會像萬華一樣爆開,觀察7天至14天若沒又出現新病例,應該就可安心。李秉穎也對7月12日解封表達樂觀看法。他表示,由於新冠肺炎病毒是RNA病毒,會一直變異,現在到處都是變種病毒株;且不論對哪一種變異株,該做的防疫措施,如洗手、戴口罩,都一樣,因此不需要對Delta病毒株特別恐慌。他說,只是因為新冠肺炎病毒的潛伏期約七天,因此疫情下降比較慢,但現在病例數持續下降,代表病例再生數(Rt值)已小於一,未來一定會持續再降。
-
2021-06-25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COVID-19 時代癌症診療的挑戰與應變 台灣能從美國的經驗學習的教訓
【編者按】這星期我們邀請三位在美國執業多年的醫師朋友分享一年來經歷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心得。神經科符教授曾經因為照顧病人而被感染,語重心長地說:「希望大家不要驚慌,感染新冠病毒並非絕症,絕大部分病人會完全痊癒。但是應該減少感染的機會,注射疫苗,對自己、親人或社會都好。」精神科林教授指出:新冠病毒所引發的免疫反應,「過」與「不足」,都可能加重病情,甚而致命。「天災」難料,需要的是如實看待、盡力因應。「人禍」如何減免,如何在過度與不足的反應之間取得平衡,則有賴於我們的智慧。癌症專家胡醫師由一位癌症病人的故事,說出她對新冠疫情對癌症病人的影響,感染新冠病毒的死亡風險、癌症篩檢率降低、癌症期別升高以及存活率下降。郝女士的故事——病史郝女士是一個非常溫和善良的72歲的婦女。她寡居多年,住在一個中上流的寧靜社區,已經結婚成家的獨生女也住在同一個鎮只離她三英里,母女常相往返。去年(2020)初,美國冠狀病毒剛爆發時,許多群組感染發生在養老院;郝女士立刻將她93歲的媽媽從養老院接出來與她同住。郝女士為了保護她高齡的母親,她在去一年與美國成千上萬的家庭一樣,謹守保持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的基本防疫原則,包括儘量足不出戶,讓女兒幫忙買菜購物放在門口,不能像平常一樣互串門子,而只有在陽台和車道揮手寒暄。當春夏流逝,秋去冬來,站在陽台跟車道上聊天不再是好主意,只能藉著視訊聯繫。今年(2021)五月中,郝女士主訴嚴重便秘,而且身體虛弱到無法自行下床或行走。已經有好幾個月沒看到郝女士的家庭醫師,被她劇變的容貌震驚,立即將她送到醫院急診室就醫。郝女士的電腦斷層掃描顯示她的腹腔塞滿了許多大腫瘤;肝臟裡也有很多顆腫瘤。腹腔的腫瘤壓迫腸子及膀胱,造成便秘及頻尿;也影響下肢的靜脈回流,導致郝女士的腿嚴重水腫,行動都有困難。我的同事們以及我自己都從來沒有看過如此「壯觀」的腹腔腫瘤。郝女士的太陽穴及兩頰深陷,肚子鼓漲,兩腿卻是水腫到如象腿一般。當我請她從床上坐起來時,我需要幫忙把她沉重的腿擡到床緣,見證到她説她「無法自行下床」是什麼樣的光景。郝女士的故事——病人和女兒的敘事(narrative)郝女士告訴我,她在去年底開始留意到身體有異樣,卻又説不上來任何特別的症狀。她自己想可能是在美國COVID-19疫情巔峰期間,照顧年老的母親,情緒壓力太大所造成的生理失調。她的家庭醫師也認同她的分析,給她開了抗焦慮劑及抗憂鬱劑。她在過去一年瘦了25公斤,但是她一開始想説是自己減肥有成效。當她自己也警覺到體重這樣劇降是異常時,她又想是抗憂鬱藥帶來的口乾症讓她失去食慾的結果。女兒自從十一月底後,每次跟郝女士視訊通話也察覺她面容在逐漸消瘦,但畢竟女兒不是醫護人員,沒有意識到事態的嚴重。郝女士告訴我「I was urinating a lot ……」。「尿很多」或「頻尿」,英文都可以説是「urinating a lot」。我請她分辨是尿量很多或是頻尿,因為在病因的探查上,這是很不一樣的兩回事。從她的電腦斷層影像,我知道她是頻尿,甚至偶爾也會尿失禁,她也點頭同意我的分析。郝女士的故事——視訊看診(virtual visit)無法完全取代診間身體檢查的實例在過去COVID-19 疫情持續延燒的情況下,醫師與病人無可厚非地,傾向避免去到醫療院所,而選擇視訊醫學。不管是通電話(telehealth visit)或視訊(video visit)看診,醫師失去了在診間裡看病「望聞問切」的重要診斷工具。電話及影視診病主要是依賴病人的敘事做判斷,而病人往往是對自己的症狀不一定有正確的分析解釋,因為「避重就輕」是人性使然,總想把自己的其實很擔心的症狀淡化或是往好的的方向想,結果就可能造成誤診。以郝女士目前病況的嚴重程度,她的病在去年底應該已經很明顯。如果她在開始覺得身體有異樣時,是在診間裡看診;任何稍有用心的醫師應該可以看出不對勁之處,透過恰當的問診及身體檢查,應該很快就會發現她的病因。COVID-19疫情對癌症醫療的影響——癌症病人感染COVID-19的死亡風險COVID-19感染的病情輕重程度可以有天壤之別,從完全沒有症狀到死亡,都有可能。感染後病情嚴重主要發生在年紀較大或肥胖的人,以及有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慢性肺病的病人。全球COVID-19疫情初暴發時,癌症病人很快地被判斷是嚴重病情的高危險群之一,特別是一篇從武漢地區的報導癌症病人的COVID-19死亡率高達20%。之後,其它的相關的報導也確認癌症病人的COVID-19死亡率較高,但是大約在5-10%左右,特別是正在做對免疫系統抑制比較嚴重的化療處方的癌症病人,例如血癌及淋巴瘤的病人。這樣的統計資料應該是一點也不意外。癌症病人接受化療的風險之一是傳染病。同樣的細菌或病毒,癌症病人往往比一般人病重,甚至死亡。這卻不該是迴避癌症治療的原因,因為如果病人能夠做好各種防範感染的衛生措施,就可以大大地降低感染的機率及因嚴重感染而死亡的風險。別忘了,延誤癌症的診斷與治療所造成的死亡率可能更高。COVID-19疫情對癌症醫療的影響——癌症篩檢率降低、癌症期別升高、存活率下降美國的四種癌症篩檢——乳癌、大腸直腸癌、肺癌及子宮頸癌,在2020年減少一半以上。篩檢率驟跌的原因是多端的,包括醫療院所執行嚴格的防疫措施,造成很難排檢(making appointment);在加上一般民眾判斷癌篩在疫情高峰期是可以暫時停擺的。我在過去半年所看的乳癌新病人,絕大多數跳過一年沒做乳房攝影篩檢。話説回來,有些癌症生長的比較緩慢,晚了一年才診斷,雖然癌症期別高了一點,也還不至於影響存活率(例如一個6 mm 的乳癌,一年前也許是4 mm,在治療方法及預後上,幾乎完全沒有差別);有些癌症例如肺癌或大腸直腸癌,一年的耽擱,可能生死之別。當癌篩有異樣發現時,接下來的確診檢查及治療-進一步的影像檢查及切片、開刀、化療、放療等等,在疫情期間,也都因為醫療院所嚴格的防疫措施而變得比平常緩慢很多。將來對疫情期間的癌症期別及存活率統計,想必會是有如開倒車的結果。台灣能從美國的COVID-19經驗學習的教訓1.排除癌篩、癌檢、癌療(screening, diagnostic and treatment)的不必要障礙,讓這些流程盡量平順進行。美國醫療院所在過去半年對於這些流程有大幅地改善。比方説COVID-19的快篩普及性;一半民眾普遍接受家屬只能留在停車塲,不能跟進醫院或診所的原則(台灣的大醫院有如百貨公司的美食街,這可能會是很難實施的措施,卻是預防疫情擴散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及病人停留過的空間的消毒措施等等。2.我個人對視訊醫療在癌症病人的運用上保持很保留的看法。郝女士的例子在過去的一年不是偶發或非常獨特的個案。如果醫生對病人的完整病史不熟悉,或是病人不太會敘述病史(英文説是poor historian),視訊看診是不合適的。台灣人手一機,一般民眾在日常生活上使用社群媒體(social media)的能力很高,但是如何將這個優勢恰當地運用在實際的看診上,則要仔細思考。3.結至國殤日(Memorial Day),美國在過去一年來對社集塲合的約束已經全面解放,主要是拜廣泛疫苗接種帶來的感染案例及死亡數逐漸下降之賜。COVID-19疫苗是高度有效的。在疫苗剛推出時,因為有限的疫苗量,美國依據感染病重風險實施階段性疫苗施打,包括醫護人員,養老院居民、65歲以上人口及癌症病人是優先對象。希望台灣也能早日完成廣泛的疫苗接種,平安度過疫情。郝女士的故事續集郝女士的腫瘤切片證實她的病是腸胃道間質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簡稱GIST)。這是一個並不很常見的腫瘤,但是因為它帶有一個特殊的致病基因突變,對於口服藥Gleevec反應又快又好。在病理切片報告還沒有出來前,郝女士的醫院醫師根據她腫瘤的嚴重程度告訴她可能只有一兩個月的餘命。事實上,末期肉瘤(GIST屬於肉瘤)的存活期比一般癌症難預測,即使腫瘤嚴重的病人,我看過被醫生判斷只能活三個月的病人,卻活了六年!郝女士已經決定到一個安寧之家接受照顧。我鼓勵她服用Gleevec (一般而言,安寧照顧是不支持積極癌症治療的)。郝女士的經濟能力良好,女兒到藥局自費買了Gleevec給媽媽服用。昨天,我去安寧之家探望。我很欣喜但並不驚訝地發現服用Gleevec剛滿一週的郝女士已經是換了一個人一般。她的兩頰飽滿起來,肚子軟了一些,腿腫消了一些,胃口大增,大小便也都正常多了。我發現她是一個活潑生動的人,説話時揮動雙臂,常調皮地眨一隻眼,充滿表情與生命力。我祝福她持續進步,能在不久的將來,回到她自己的家,回復她的舊日生活。
-
2021-06-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現緩打潮 保留必要向下開放
國際援台新冠肺炎疫苗陸續到貨,指揮中心宣布從七月一日起擴大接種對象到第八類。但目前疫苗接種速度變慢,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之前AZ疫苗一天可以打到十五萬劑,但近兩天單日接種人數約五萬人,外界擔心出現緩打潮不利防疫,陳時中表示,將針對目標族群保留一定數量,其餘就往下開放。根據疾管署公布統計數據,六月廿三日疫苗接種人次為五萬三○六八,目前涵蓋率約百分之七點四三。陳時中認為「這兩天稍微緩打」,未來希望一周可以接種一百萬劑,現在每天五萬劑,需要強力宣導。陳時中表示,今天上午舉行的全國防疫會議中,將討論疫苗殘劑是否開放給優先接種對象外的民眾施打;地區公車、貨運司機是否納入接種對象,也會一併在會議中討論,若有共識就能開放;至於醫護同住家人則因身分認定有困難,還在研究中。第九類對象之後怎麼開放,會根據當下疫情控制狀況與專家討論,接下來的目標接種族群,染疫風險高時要保護危險族群成為重症,染疫風險低時,則以恢復社會力為主要方向。面對緩打現象,發言人莊人祥補充,過去流感疫苗接種也是第一周開打時衝很高,之後趨緩,但目前接種人數大多維持在單日五萬左右,若維持如此人數,目前AZ疫苗約還有卅五萬劑,一周之後,七月一日即開放第八類人員開始接種。指揮中心統計,第一至第三類接種人數已超過預估,第五類機構及社福照護系統人員及照顧者約五成已接種;七十五歲以上長者和孕婦預估一六八萬人,目前僅接種約卅七萬人,需要加強。指揮中心公布,昨天新增卅四例疫苗接種後發生死亡不良事件,目前已有廿六件解剖,初步研判死因皆與疫苗無關。台中和彰化都已出現疫苗「緩打潮」,符合資格被通知的長者僅三、四成報到並完成注射,大排長龍的情景消失,各注射站戶外等候區都有空位;有長者與家屬說:「老人家身上多少有慢性病,那麼多打了疫苗卻死亡,怕怕的!」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教授黃玉成表示,長者或許受到近日媒體報導不敢出來打疫苗,過去流感疫苗接種只要傳出死亡案例,就會出現緩打,但不良事件不一定和疫苗有關。他也認為,主要還是疫苗要充足,且讓民眾有所選擇,若只有一種疫苗且照順序開放,就會有人因為不敢打某種品牌,出現「等嘸人」的狀況。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鄭麗文昨表示,因為疫苗數量嚴重不足,政府嚴格規定接種順序,預約的人沒來臨時找不到合適的人來接種,開封後恐怕就要丟掉,她已去函衛福部建議即刻規畫殘劑預約系統,以免讓珍貴的疫苗造成浪費。
-
2021-06-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接種AZ後死亡增24例通報 全台累計49例
接種AZ疫苗後死亡案尚未平息,指揮中心今天公布新增24例,截自今天共收到通報49例。指揮官陳時中說,這跟時序上有關,目前為止沒有發現死因與施打疫苗有關,後續要有解剖或是回溯檢查,把死因釐清更清楚。陳時中說,接種AZ後3日發生死亡,裡面有20例是七十五歲長者,年紀偏高、有慢性病,死因正式解剖報告中,70至90多歲有4例,初步死因有主動脈瘤、動脈硬化,與支氣管肺炎等,由於現在解剖案例少,還沒有死亡個案判定和疫苗有關,會持續監測、做出相關的因應,呼籲長者狀況穩定再接種,近期炎熱要注意防曬補充水分、就近接種。
-
2021-06-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問疫苗有無選擇?老翁聽到「高端」回心轉意 還是打AZ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開放75歲以上長者接種疫苗,雖有不良事件或久候抱怨聲音傳出,但也有暖心服務和趣聞發生在長者與醫護人員之間,傳遞滿滿正能量。桃園聖保祿醫院醫療部主秘藍章杰在臉書分享,一名96歲的老翁自稱會武術,經歷過抗日戰爭跟國共內戰,還想現場展示拳法。他見打疫苗還要簽文件,質問「為什麼要我簽生死狀」,還說「要死在戰場,不要死在疫苗」,護理師連忙解釋「文件是同意書,不是生死狀」。此外,一名老翁詢問除了AZ疫苗以外有無其他選擇,醫師表示之後可能有高端,他馬上回心轉意打AZ;一名老婦稱新聞有說長者一個月要打一次疫苗,還要醫護人員多看電視;還有長者剛接種完疫苗就忘記,還問護理師「為什麼不幫我打(疫苗)」,護理師回答「您剛剛不是叫我幫您丟壓傷口的棉球」,才猛然想起說「對齁」。桃園市八德國中接種站播放鄧麗君的歌曲,讓長輩們懷舊。八德國中接種站長、八德戶政事務所主任王瓊慧表示,接種疫苗頭一天,有一名快九十歲的伯伯坐在休息區超過30分鐘仍不走,工作人員擔心他有什麼狀況,上前詢問,結果是聽音樂聽得入迷,還頻頻向工作人員表示「讓我聽完這一首就好」。
-
2021-06-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CNN獨家專訪 高端總經理對自家疫苗掛保證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高端疫苗生物製劑的新冠疫苗,已是台灣抗疫努力的關鍵,但報導也點出這款疫苗的有效性還在未定之天,就要開始為民眾施打疫苗,是否有操之過急的問題。對此高端總經理陳燦堅認為,若數據和結果公開透明、且令人信服,民眾在很大程度上將會接受。CNN在這則報導中,說明了台灣取得新冠疫苗的困境,並在訪問陳燦堅和高端海外發展經理唐克漢(Paul Torkehagen)的過程中,屢次點出高端疫苗有效性的問題。在這則總長2分50秒的報導中,陳燦堅露臉的時間不到一分鐘。CNN說,這是高端申請緊急使用授權後的第一場專訪。在這段題為「這位執行長如何試著讓他的國家脫離新冠危機」的影片中,CNN說明高端是第一家向政府當局申請新冠疫苗EUA的台灣藥廠,蔡英文總統也寄予厚望,希望國產疫苗能在下月底前備妥為公眾施打。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際,台灣政府正苦於取得足夠的外國新冠疫苗,而近來兩岸關係情勢緊張,台灣政府指控北京當局阻擋疫苗輸入台灣,但遭中國大陸否認,這也在在讓高端研發疫苗的工作,成為台灣抗疫努力的關鍵。CNN記者雷普利(Will Ripley)也親自造訪高端,介紹內部環境,「這裡是他們封裝、貼標籤及裝箱(新冠疫苗)的地方,一箱可裝100劑疫苗。這家公司(高端)說他們能夠擴大產量,最後每年可生產4,000萬-5,000萬劑疫苗」。陳燦堅受訪時說:「一方面,我對我們的疫苗問世覺得很興奮,另一方面,我也覺得很難過,如果再早一個月完成,或許我們能夠拯救更多人的生命。」雷普利詢問,有一些台灣民眾不願接種國產疫苗,陳燦堅想對這些人說些什麼?陳燦堅表示:「一旦數據和結果公開透明、且令人信服,我認為大家將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接受。」報導指出,數據顯示,高端疫苗是安全的,且抗體生成率達99.8%,但目前尚待確定的,則是有效性如何。報導指出,在一個月前,台灣的確診人數還少之又少,因此雷普利也詢問高端海外發展經理唐克漢(Paul Torkehagen),高端是怎麼在台灣幾無確診病例的情況下,開發新冠疫苗的。唐克漢回答,這是個很難的問題,高端疫苗剛完成二期臨床試驗,「我們所做的,是設計規模相當大的二期試驗,一般的二期臨床試驗通常只有幾百人參與。我們的二期有3,800名受試者。我們需要相當大量的安全數據」。但CNN記者雷普利也問到,在不知道有效性的情況下,就申請EUA、並開始讓民眾施打疫苗,會不會操之過急?唐克漢回答,那麼不接種疫苗、沒有受到保護的後果,又是什麼?此外,陳燦堅在被問到高端疫苗上市後他自己是否會接種時,他毫不猶豫地說:「當然會,毫無疑問,當然會。」不過,報導最後也總結指出,高端的疫苗仍有其他問題:疫苗的有效性有多高,在台灣,這是個攸關生死的問題。CNN專訪影片連結:https://edition.cnn.com/videos/world/2021/06/18/taiwan-vaccine-covid-19-ripley-pkg-intv-intl-ldn-vpx.cnn
-
2021-06-18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從SARS起無役不戰!讓羅一鈞跪謝的「台姐」張厚台:我只是做事的那雙手
「全國和雙北專責病房和專責ICU收治人數都緩降,特別要跪謝新冠第一戰神-亞東台姐團隊!」疾管署副署長、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口中的「亞東台姐團隊」,承擔全台11%的ICU重症收治數,開出58床專責ICU,遠超過衛福部對各醫院加開20床專責ICU的要求。誰是台姐?她是亞東醫院內科加護病房主任張厚台醫師,在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研討會上,被其他醫師形容是「台灣抗COVID-19第一戰神」。張厚台畢業於台大醫學系,在亞東MICU已經20年了。 面對戰神稱號「更緊張惶恐」 她在臉書上回應羅一鈞的貼文:「這個連假,我多了好幾個稱號-戰神、女武神、台姐團隊...,我只有更緊張、更惶恐...,因為這個稱號的背後,有著很多人的幫忙。」 她回憶起和羅一鈞在亞東的那段日子,「羅副在R2、R3的時候,確實都來過亞東ICU training,我希望當時給他的ICU training,是扎實且有幫助的,那10年亞東跟台大合作,台大training出來的、大家辛苦的ICU training,很多都是在我們亞東度過的。」 張厚台謙虛說,當年訓練出來的,現在有很多都在第一線當「戰神」,其實她只是做事的那一雙手。「戰神是在第一線的各位,我想羅副要感謝的,是所有在第一線的團隊,這一場戰還有得打!」 幫病人翻身,4人齊心才能做到 事實上,張厚台親力親為一起和「台姐團隊」照護病患,她分享和護理師穿足裝備,協助COVID-19重症病人趴睡(Prone),以利痰能引流清除、讓呼吸道不至於被痰塞住。 「你知道趴睡起碼要幾個人嗎?昨天老身進去病房幫了個趴睡,病人120公斤、3位護理師加老身我一位,我們4個人要把他從趴睡翻回正面,這是最少人力….。」 「另一個加護病房,幫一個病人趴睡,病人很重加上有點躁動,花了6個人力...,這類病人要花的人力,是一般病人的很多倍,加上穿脫裝備的複雜過程,流汗、脫水,大概是我們這些第一線人員會面臨的事...。」 護理師輪流照顧,出病房都中暑 張厚台說,亞東成了全國第一名,在驚人數字的後面是不眠不休的努力、衝鋒陷陣:「我的護理長開第1個10床專責加護病房時,第一天就喊得聲音沙啞,大家都怕去年辛苦蓋好的微負壓加護病房會破功,過了一周又開了第2個20床,所有人努力地挪病人、清床清機器、來不及修改ICU就開張了,我和護理長忙到10點多,一開張護理長又沙啞沒聲了...。」 台姐團隊就這樣每天衝鋒陷陣、解決不停報到的問題,也忙著募物資、喬人力、輪流進去照顧病人,不少護理師都是包得緊緊,進去專責病房好幾個小時出來後就中暑。 「這是一個team,並不是一個人好就成、並非一個人醫術高超,就可以處理好病人的...,從10床-> 30-> 42-> 58 床COVID-19加護病房,也大概只有我們了。」 感謝家人「沒他們我撐不下去」 張厚台與病人生死交關搏鬥,從疫情開始再也沒力氣回家,她特別謝謝自己的家人:「我娘說她同學問她,後不後悔讓我去做重症的醫生...,從開始做到現在,經過了SARS 、H1N1,到現在的COVID-19 ,每次我都在第一線,沒有我爹娘跟我姊的全力支援,天天輪流送補品和食物給我,沒有家人,我是做不到的...。」 張厚台說,台姐團隊都在病人身邊努力著,加護病房的運作都是靠他們的努力,各醫院團隊也是如此,「感謝醫護家人們,願意將同仁捐出來為病人努力,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營養師的銀髮食譜!助你體能提升最有力,遠離肌少症、體力衰弱!.得巴金森氏症,也有光鮮亮麗的權利!生病並不可恥,需要的是別人的幫忙不需要憐憫.她成功「脫貧」卻變得身心俱疲!楊倩琳選擇放過自己、環遊世界:50後迎接最美時刻
-
2021-06-14 名人.精華區
張家銘/負重前行 醫護人員也要照顧自己
從2020年1月23日武漢封城至今,新冠肺炎病毒蔓延全球,逾一億六千多萬人確診,接近350萬人死亡。台灣雖記取SARS教訓,超前部署,加強邊境管制,建立口罩國家隊,成立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創造了兩百多天本土零確診個案的平行時空,但這次COVID-19入侵社區後,已無法輕易防堵歸零。醫療人員 面臨身心壓力守住社區,減少人與人的接觸流動才能切斷病毒傳播鏈;守住醫院,避免醫療量能崩壞,則要靠醫護人員。到目前為止,全世界已有上千位醫護人員因照護COVID-19的病患而感染過世。雖然COVID-19不像SARS致死率高,但是傳染力更強,特別是變種病毒,醫療人員面臨極大的身心壓力。病患過世 產生替代性創傷一方面是臨床工作加重,穿脫維持個人防護裝備,就是特別的壓力,醫護人員常常為了避免穿脫造成的時間與防護裝備浪費,甚至在工作時不喝水、不上廁所;面對新的傳染病,也要隨時應付不斷更新與變動的工作原則;確診病患病況惡化快速、孤單過世,也可能因此而挫折與自責,產生替代性創傷。另外,擔心自己被感染,將病毒傳給家人,無法有閒暇休息,若自己也被隔離時自責擔心,家庭與工作場合模糊等,這些都讓醫護人員身心俱疲。這是一場長期戰爭,即便已經有疫苗發,但這場與病毒的戰爭不會這樣快結束。醫護等防疫工作人員要小心倦怠耗竭(Burnout),心理學上,職業耗竭包括情緒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去人性化(cynicism)和自我效能降低(decreased professional self- efficacy)。因持續工作產生身心倦怠,士氣下降,進而效能下降。提供醫護5建議 不要過勞提供給第一線醫護人員「休、停、活、支、意」,「休」是休息放鬆,不要過勞,晚上睡好覺;「停」是暫停轉移,若有空檔,暫離現場,或利用冥想等技巧,關注轉移其他事物;「活」是重拾活力,補充身心食糧,喝口水,提神振作、重啟活力。「支」是支持輪替,工作人力要充足,不要只有一組人,適當輪替,分享支持;「意」是意義價值,醫療單位應該給這些照護人員較高的工作津貼,對於這些英雄的榮耀肯定也很重要。第一線人員暴露在生死邊緣,也可能情感過度投入。雖然新冠感染以輕症居多,但仍有相當的比率會成為重症甚至插管,使醫護產生挫折感。個案也因為感染隔離,家屬無法在身邊,國外已有許多例子,患者過世時沒有家人在旁,只有醫療人員陪伴,醫療人員因此容易投射家屬或患者的角色,感同身受。對抗疫情 給予配備與資源「我們的歲月靜好,因為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醫療人員是對抗COVID-19病毒的戰士英雄,我們應該給他們適當的配備與資源,並讓他們適當的輪替與休息。面對COVID-19的戰役,沒有人是局外人,大家一起合力打贏這場仗。
-
2021-06-1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六月疫苗 比五月天門票難搶
剛度過難熬的五月天,六月卻可能開啟「疫苗之亂」。全台一百五十萬長者從後天開始施打疫苗,分配不均、標準不一、配套不明,甚至有縣市喊出先預約「先打先贏」,原本打疫苗號稱「老人優先」,現在快變成「老人憂鬱」,很多老人家還要請年輕人上網預約,全家總動員,網友戲稱,六月疫苗比五月天演唱會門票還搶手。依據馬斯洛人類需求理論,五月天門票是金字塔頂端的自我實現需求,搶不到不會死人,疫苗卻是最迫切需要的生理、安全需求,搶不到可能就會面臨死亡威脅。套句網友笑話,搶不到疫苗,「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可能變成刻在骨灰罈的名字」。許多縣市從今天開始預約登記施打,可以預期今年是一個很難過的端午連假,不僅親人無法返鄉,長輩還要為了疫苗忐忑。相較於高雄「超前部署」,不僅安排妥當,帳面上也拿到較豐厚的疫苗分配,雙北可是兩樣情,台北市長柯文哲大酸,疫苗資訊不透明是「政治內線交易」,新北市長侯友宜則稱如何分配疫苗,他也很想知道。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固然可以指責雙北市長不用功、裝糊塗,但雙北首長是主要執行者,如果連市長都不清楚細節或充滿疑惑,要如何讓七十五歲以上老人家搞得懂?高雄市反駁稱,疫苗分配是簡單的數學,但外界質疑高雄實拿九點○一萬劑,指揮中心稱其中要扣掉一點○一萬劑是給國軍專案使用;台北實拿五點八萬劑,指揮中心卻說,別忘了還要再加上一點二萬劑是給中央防疫人員,這種數學能力其實並不簡單。六月的關鍵字將是疫苗,攸關生死的疫苗分配,每個人都會斤斤計較,求生是本能,打疫苗沒有錯,不必標籤獵巫彰顯清高,檢討疫苗政策是希望更透明便民;全島一命,不該以疫苗區分你我,病毒才是共同的敵人。
-
2021-06-11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如果可以,我希望是在家人聲音的陪伴下離開!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人生的最後可以這樣的詩情畫意」。首先我們要在此向本週第一篇文章的作者朱俊光先生特別致意。我們非常感激他替夫人「舉辦生前告別式」圓夢之後,寄給我們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但因為一直等不到與此主題相近的來稿,而遲遲未能上報。直到最近我們才找到當年照顧過這病人的緩和療護團隊,而非常榮幸能請到侯心理師與張醫師在百忙之中,以團隊當年實際參與照護的心得與大家分享。希望朱先生與夫人與我們的分享以及緩和醫療團隊的心得,可以使我們知道,人生的終點可以是這樣的美麗與安祥。「如果可以,我希望是我喜歡的方式,我希望是在家人聲音的陪伴下離開!」那一天,病人請我同她與家人談論關於自己臨終的安排。在家人的參與下,我們從醫療抉擇的想法,討論到希望這段時間自己可以怎麼被照顧;從想要的臨終時刻陪伴,討論到後事的安排。這場關於生命的對談,它一點也不簡單。病人時而微笑,時而落淚;時而望向家人沉思,時而堅定地述說著自己的需要。當病人緩緩說出「我不想辦告別式,要辦就要辦感恩會」時,那一刻我看見病人眼中對生死課題的真摯回應,那是她用生命對親友發出的邀請,也是她為自己此生所給出的應答。那天起,病室內的生活開始有了不同的風景。醫療處遇與護理照護的日常依舊,身體所承受的不適攪擾也仍會報到,但病榻前語言的流轉卻已日漸不同。談話常以病人對自己生命不同階段的述說為出發,從活動的邀請到流程的歸劃,每個環節都是病人及家屬與彼此過往生命的再連結。當「希望」不只是名詞,而是作為「動詞」,以一種指向未來的形式流動著。這段行向臨終的時間將不在只是「渡日子」般地被動式等待,更多時候是帶著盼望追求的「過」生活。感恩會前的活動討論,讓病人與親友跨越病榻空間地共時交會,當那些年的美好經驗再被談起,回憶將不再只是回憶,而是一種帶著「當下」感動與理解的交融與新經驗的創造,更是彼此對彼此這些年關係的回饋與關照。感恩會中,「邀請函」與「感謝函」設計的小巧思,讓人與人的連結在此刻開啟了深化與祝福,透過聲音、文字、歌唱與擁抱,那個從前曾經熟悉的一切彷彿再次迎來身邊。而那個他人眼中對「我」的認識,似乎也提醒著自己此生「活過」的模樣。疾病之外的「我」開始在醫療場域中現身,自我的延續與生活感的開展,揉合曾經的日常與現下情感的表達,讓病榻世界寫下了病人與家屬此刻「咱們」的篇章。事實上,病人對家人提前啟動的哀傷柔適照顧正是在這一連串的病榻日常中顯現。無論是感恩會的活動企劃,還是結合時令的病房心理照顧,和家人一起在無法賞月的中秋,透過手作活動在病房內創作屬於我們的月亮;抑或是邀請家人為自己唸一首詩,作為自己臨終時相伴的耳語祝福。上述種種安排,都帶起了病人與家屬間的「咱們」感,而這份源自身體知覺經驗的親近感,承載著愛與關係的延續,以不同的記憶被持存與轉化,終將在日後成為陪伴家屬穿越哀傷的重要力量。關於「此生」,我們用盡了自己一生的時間在回答。病人與她的家人,用自身的行動展現了面對生死大事時一種可能的應答。所謂的「一輩子」,是一連串行動抉擇下的堆疊產出,而那個不斷在每個當下給出抉擇的主體,恰恰反映著我們活著的樣態。「牽手」,是無論生命行到何處,我們都依然嘗試著彼此相伴,傳遞的是對關係的信任與承諾。幾年後,我依然記得那帶點淘氣語氣,說要穿著美人魚裝回歸大海的笑顏;也依然記得病人轉身前,那一路在淚水與笑聲中共行相伴的她的家人們。
-
2021-06-09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人生的最後可以這樣的詩情畫意 熱愛生命的她繼續活在我們心中!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人生的最後可以這樣的詩情畫意」。首先我們要在此向本週第一篇文章的作者朱俊光先生特別致意。我們非常感激他替夫人「舉辦生前告別式」圓夢之後,寄給我們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但因為一直等不到與此主題相近的來稿,而遲遲未能上報。直到最近我們才找到當年照顧過這病人的緩和療護團隊,而非常榮幸能請到侯心理師與張醫師在百忙之中,以團隊當年實際參與照護的心得與大家分享。希望朱先生與夫人與我們的分享以及緩和醫療團隊的心得,可以使我們知道,人生的終點可以是這樣的美麗與安祥。我承認我從來沒想過,榮鳳可以如此閃耀,至少在我們初次見面的時候。那是一個禮拜三的下午,門診來了一個新病人,由先生陪伴著。她包著優雅的頭巾穿著清爽的衣服,但遮掩不住削瘦的身軀,勉強露出微笑自我介紹,聲音卻虛弱得幾乎無法聽見,儘管躺在檢查台上休息,疼痛仍寫滿了臉龐。先生鉅細靡遺的敘述罹病和治療的過程,她靜靜地聽著,先生焦慮的報告最近的變化和衰退,她默默地點頭。根據病況與需要很快就判斷必須要住院治療,約好了兩天後住院,開立了住院證,先生鬆了一口氣,很俐落地將她帶離診間回去休息。在他們出診間之後,我和跟診的個管師交換了意見,感嘆病人的氣質、心疼先生的付出,這時完全沒想到,我們其實迎來了一個貴客,一個緩和病房的萬世巨星。很快的病人在禮拜五入院了,住進本院當時開張不到三個月的緩和病房,才不過兩天,榮鳳顯得更虛弱了,深鎖的眉頭裡有藏不住的疼痛,身上複雜的醫療問題急需關注。我很快的與團隊分工合作,決定了初步的治療與照顧計畫,安頓家屬與看護,希望能儘快把狀況穩定下來,以順利度過即將到來的週末。隔天,我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踏入病房,沒想到迎接我的,卻是一個燦爛到不行的笑容。那時還不到八點,榮鳳已經梳洗完畢,用完早餐,手裡捧著茶杯,悠閒地與先生和朋友聊著天。一看到我,馬上熱情招呼我,直說謝謝張醫師,我好久沒有睡得這麼好了。面對目瞪口呆的我,三人忍不住笑出聲來,先生連忙解釋說,榮鳳一直都是開朗樂觀的人,最近是因為被疼痛折磨的夜不成眠,才會顯得如此虛弱,謝謝張醫師和你的團隊,讓她能從整天忍受病痛的苦難裡解放出來,恢復往日的風采。看我還是啞口無言,三人又笑了,春風吹過了病房,我也忍不住笑了起來。接下來的發展,完全超出我的預期。經過多科的會診和多專業的合作,榮鳳終於能坐上高背輪椅,一派輕鬆的穿梭在病房與醫院的每個角落,她熱心參與每一個病房的活動,也和所有工作人員打成一片。當醫學生參訪緩和病房時,她毫不猶豫就答應學生的訪談,現身說法上起了生死教育。當特別的節日來到,她與家人朋友竟展現意想不到的想像力與執行力,邀請米其林主廚來病房給我們一場美食巡禮。而她畫龍點睛的大師之作,當是她的「感恩歡樂會」,把她對生命的熱愛,全部化成滿滿的珍惜與祝福,與朋友和醫療團隊分享。榮鳳,點亮了緩和病房。她用她無盡的熱情與超脫生死的智慧,教導這個年輕的病房與團隊緩和照護的真諦。她讓我們領悟每個病人都只是沾上灰塵的寶石,細心拂拭便能耀眼如初。她讓我們知道生命不只是活著,而是毫無保留的享受每一天。榮鳳,謝謝你,謝謝你用生命帶領我們,謝謝你給我們機會見證你的華麗謝幕,謝謝你許這個病房有一個美好的開始。謝謝你的閃耀,讓我們好驕傲。
-
2021-06-08 名人.黃軒
居家防疫讓壓力鍋爆炸?醫籲當心新冠壓力症候群
由於疫情,全球都在推行「留在家𥚃,stay home 」,因為「家」,是疫情最安全的避風港。但人類,是很奇怪的動物。「大家天天在家,『家』,卻不一定是抗疫的快樂天堂。」A. 全球都在推行「留在家𥚃,stay home 」COVID-19 肆虐全球,各國專家陸續提出警告,「由於民眾因疫期無法外出或工作,將使家庭暴力發生的風險增加」。這些家暴數據,也真的隨著疫情爆發而一直增加,全球皆如此。例如巴西、西班牙、希臘等國,家暴專線通報數,都出現2成以上的增長。在疫情下,真實的氣氛⋯⋯在 2013 年,針對世界各地五大洲 42 個國家收集了 8943 份樣本(男性4013,女性 4887),在這篇研究結果中發現,在社交區域當中,人們傾向和陌生人維持 135.1 公分左右的距離,在和朋友相處時,則維持平均約 91.7 公分的距離,最後,在和伴侶相處時,則維持 31.9 公分的距離。而距離愈靠近,吵架的機會愈增加。原來天天「零距離」,不會確保「零吵架」的。「原本是避風港的『家』,在疫情期間,卻成了親情煉獄。」這些在COVID-19 疫情「壓力鍋」,炸出來的一切,我們專家學者,現在叫「新冠壓力症候群(COVID Stress Syndrome)。B. 在COVID-19 疫情「壓力鍋」,炸出來的一切去(2020)年進行的「新冠壓力症候群(COVID Stress Syndrome)」的一項研究,針對美國和加拿大7000名的一般民眾的心理測試。研究人員已經初步有了發現,加拿大和美國的民眾,目前已經開始有25%民眾,符合了這個新詞的出現,新冠壓力症候群(COVID Stress Syndrome,CSS)!這些症候群表現在日常行為,會有完全莫名行為出現。C. 個人的壓力行為(Personal Stress Disorder)出現例如:1.常常追著COVID-19 劇情(不看了很焦慮,看了更焦慮)2.夜晚驚醒,起來檢查網路任何COVID-19 資訊3.產生易怒,情緒不穩、甚至歧視(Xenophobia)仇恨、心理變態 (psychopath)等等,至終引發暴力事件發生。4.對於身邊接觸的物品,產生了非常不安情緒(拿著瓶瓶罐罐,到處都在一直噴……)。D. 社會壓力行為(Social Stress Disorder)出現1.上學行為改變了,學生們很喜歡到學校,這情況已經不允許了,所有課程都設計在網上。2.上班開會模式改變了,取而代之要常用視訊會議確認工作。3.一群朋友再不能去shoppping 逛街或餐廳,紛紛在家,只有靠「吳伯益」或「婦胖達」,解決自己三餐溫飽和生活習慣的用品。4.這社會因為疫情,大部分都歸縮在網路的虛擬世界中,也剝奪了人際關係真實的交流。有時你問這些人或勸這些人不要這樣,你會發現他們會聽了而莫名又不懂,反覆出現了不良適應的反應,其實,他們不是故意的,因為這些都會是新冠壓力症候群(COVID Stress Syndrome)出現,不得已的壓力行為,我們得有「同理心」面對。在COVID-19 下,個人壓力行為模式出現、社會壓力行為模式出現,也就產生了這新冠壓力症候群(COVID Stress Syndrome)。E. 真實世界,被隔離(quarantine)了這同時也告知全球的人類,其實COVID-19 不只改變了人類的生命存活率或免疫能力,同時也正在改變人類的心裡行為。COVID-19 正在把全球的真實世界隔離(quarantine)了,我們全球紛紛祭出封城,封市,封國,封邊界,其實也封鎖了人心的一切,而新冠壓力症候群(COVID Stress Syndrome)應景而生⋯⋯這個新冠壓力症候群(COVID Stress Syndrome)發生在全球,告訴我們,這是目前活著的世界,我們唯有重新調整腳步,才能找到自己心裡壓力平衡(Stress Balancing)的適應。如何克服COVID 壓力症候群?F. 世界各地正在血淋淋上演生死離別面對全球COVID-19 大流行,世界各地正在血淋淋上演生死離別。人們不僅關心自己的健康和家人的健康,面對封城、限制行動、工作經濟停滯,開始影響每個人心裡情緒中。心理學家,創造了「COVID 壓力症候群」一個新詞,來描述疫情大流行下,民眾心理的情緒影響。G. 避免過度依賴社群媒體訊息整天在家,會有太多的COVID-19 資訊。有些人會產生了,強迫性一直反覆查閱社群媒體所有關COVID-19 的報導,以為這樣的行為會使個人情緒壓力受到很好控制。其實你可以:1.訂閱固定新聞報導,也就是訂閱你僅生活需要的每日新聞即可。2.每天只要檢查一次或兩次可靠的主流新聞來源。3.你的社群媒體,僅有最親密朋友和家人的互動訊息。4.在自己的社群媒體談正向力量的事情。5.你反過來,甚至可以教育或鼓勵大家一起面對COVID-19 。當我們在疫情大流行,或對某疾病感到不知所措時,現在人通常會嘗試在屏幕(電視、筆記本電腦、社群媒體等)中在找尋答案,而迷失了自我。已經有很多研究証明,一直在上網,人的腦筋會麻木,也會一直在虛擬世界尋找溫暖。而這個人情緒壓力,往往卻在關閉電視或關閉手機後開始出現。這就是為什麼這些網路沈迷,那麼會令人上癮。而每當我們離開網路時,心理就會感到被懲罰。其實你可以:1.在家起來走動,甚至運動,例如做體操。2.和家人玩棋盤遊戲或做拼圖。3.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4.和家人一起完成一項工作。5.窗邊遙看賞街頭或遠處景點。其實,以上一切,就是要叫你離開手機或電腦或電視。(當然你可以把手機封鎖在抽屜,僅固定的時間使用。)H. 促進良好的人際關係其實你可以:1.和家裡的人保持說話聊天,是緩解壓力和焦慮的最佳良藥。2.可以每天一起做家事、娛樂和祈禱,甚至每次只有幾分鐘。3.簡單的、有意的活動,可能例如一起洗碗,玩幾張紙牌,討論一天中最美好、愛護和支持彼此的生活。4.別忘記給朋友和遠方的家人打電話、發消息或發短信,以確保他們沒事,並加強了您人際關係的支持系統。I. 不意味著孤獨被隔離了社交距離安全或限制的行動,並不意味著孤獨被隔離了。如果您的情緒壓力失控,已經影響你和家人衝突,甚至自己有暴力傾向,其實可以尋求心理治療專業幫助。因為人們可能因為禁足或行動限制,得天天在家𥚃,悶悶不樂而情緒低落引起,若你有受到暴力影響,也記得尋求協助的。※本文由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1-06-06 養生.人生智慧
居家醫療醫師陳乾原,自插鼻胃管實驗後的省思:老後不想插管,現在該做哪些準備?
編按:灌食用的鼻胃管,是醫療現場最常見,卻也經常引起爭議的醫療處置之一。知名作家瓊瑤就曾因為先生是否要插鼻胃管,和繼子女發生衝突。插鼻胃管,究竟是什麼樣的感覺?居家醫療醫師陳乾原,曾嘗試自行插鼻胃管,親身體驗患者的感受。不懼談生死,才有機會在生命的最後做出理想的抉擇。試想插著一條塑膠管,從鼻腔通往胃,過一天的生活。吃飯、洗澡、睡覺,都不能拿下,那會是什麼樣的感覺?根據衛福部的最新統計,全台65歲以上的住院人口當中,插鼻胃管的人數多達12萬人,比例為17.94%。換言之,65歲以上住院的患者,幾乎每5人就有1人選擇以經鼻腔灌食的方式,維持身體所需的營養。儘管在醫療現場極為常見,鼻胃管卻也是生命末期最常引起爭議的醫療處置之一。例如,知名作家瓊瑤就曾為了先生平鑫濤在失智、中風後是否該插鼻胃管灌食,和繼子女發生衝突。倘若有天,我們因故失去了自行進食的能力,究竟該不該插鼻胃管?比起紙上談兵,深耕居家醫療領域的醫師陳乾原決定自己試插鼻胃管,了解這項醫療處置對患者的身心影響。親自當過一回病人,才能以新的角度思索生命的困難抉擇。一位醫師親自的鼻胃管「被插」體驗 最大心得「能經口進食真好」「我跟護理師朋友聊到瓊瑤的新聞,想說插個鼻胃管,有那麼嚴重嗎?」陳乾原說起這場「鼻胃管實驗」的起心動念。對醫護人員來說,插鼻胃管可說是非常入門的照顧技巧。只要用點潤滑液,就能將塑膠管插入患者鼻腔進入胃部,即便是醫護學生也能輕易完成。不過,教科書多著墨於鼻胃管的適應症,很少描述患者的實際感受。某次應邀演講插管議題,他決定先親身體驗一回。在醫學院的課程中,學生大多是用假人試插鼻胃管。醫師親自「被插管」,可說是罕見的經驗。陳乾原笑說,第一次插管雖然不到3分鐘就放置完成,但插入不久後就有明顯不適感,他馬上拔出。吃完晚餐後,他再試插2次,結果竟然因為管路刺激腸胃蠕動,胃裡的食物全吐了出來!就這樣來回折騰了幾次,插管第4次,才成功完成灌食、睡過夜。他形容,從鼻胃管灌食雖然沒有特別不舒服,但鼻腔始終有異物感,有時會需要張嘴呼吸。除了流眼淚、鼻涕外,夜間睡眠也受到影響,很難進入深層睡眠狀態。隔天一早灌完牛奶,他拿掉鼻胃管,最大的感想是:「以口進食真好!」既然鼻胃管會造成患者的極大不適,為什麼在臨床上仍如此常見?陳乾原解釋,插鼻胃管的患者,通常是因為疾病、老化導致吞嚥困難、容易嗆咳,或者經醫師評估以口進食所獲得的營養不足、大型手術或治療前需要灌食以獲得充分營養等。儘管鼻胃管具有灌食、給藥方便、可快速補充營養等優點,陳乾原也提到,不少意識清醒且還有力氣的患者,會因不舒服而自行拉扯鼻胃管。到頭來,家屬必須約束患者,限制其行動。此外,愈來愈多研究也顯示,插上鼻胃管不會降低吸入性肺炎的機率。甚至若缺乏復健,口舌等咀嚼相關的肌肉會持續退化,將來誤嚥機率更高、更難恢復以口進食。生命的抉擇沒有標準答案 關鍵在於你想怎麼活?當生命走到最後一段,做或不做某種醫療處置,往往都是兩難的抉擇。例如,你是否願意放棄享受美食的滋味,換取多活幾年的營養?是否能承受可能全身水腫的風險,施打點滴以避免脫水?若獲得氧氣的代價是無法言語,你能夠接受嗎?無論意志多強、醫療多進步,生命往往有自己的出路。美國神經外科醫師保羅・卡拉尼,在其描寫自身罹癌經歷、探討生死議題的知名著作《當呼吸化為空氣》中就曾形容,這些抉擇的核心並非「要生或要死」。而是,「怎麼活才是真正的活?」。任何選擇都沒有一定的對錯,只是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陳乾原指出,從醫師的角度,若插鼻胃管無助於改變病程、增加復原機率,也不能讓患者過「自認有品質」的生活,就要審慎考慮插管的必要性。像是他有位患者是重度失智的奶奶,原本營養師評估,灌食可讓她多少恢復力氣。但插上鼻胃管後,奶奶原有的褥瘡等問題都未改善,後來又發生吸入性肺炎。女兒同時照顧重病雙親,心力交瘁。他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插鼻胃管的意義就不大。如果不插鼻胃管,該怎麼陪患者走完人生剩下的路?陳乾原指出,如果醫護團隊評估當事人還有部分吞嚥功能,家屬可以試著將食材煮軟、切小塊,讓患者慢慢吞下。他有位90多歲的失智患者,除了兒子以外,已不認得其他親人。家屬考慮後決定不裝鼻胃管,而是少量餵食爺爺喜歡的食物。最後,爺爺在家安詳過世,沒有受到太多折磨。「透過餵食,家屬可以好好陪伴患者,反而是一個療癒的過程。」陳乾原說。他也指出,若吞嚥功能不佳又不想插鼻胃管,可考慮胃造口手術,藉由腹部上的管路直接灌食。或者,當患者年事已高、處於疾病末期,本人又沒有進食意願時,也可以只提供水分不餵食,不失為一種善終的選擇。有些家屬擔心,不用鼻胃管或其他方式積極地給予營養,是不是就等同於讓患者「活活餓死」?陳乾原提到,居家醫療的現場,常有許多年邁、接近生命終點的患者。他最大的體悟是,無論人的意志有多強、醫療有多進步,生命往往有自己的出路。像是他最近有個患者,一位103歲的失智奶奶,因為吃不下、吞不下,孫子強烈要求送醫插鼻胃管。然而,在鼻胃管灌食1、2天後,奶奶就自行拔掉鼻胃管,不肯繼續灌食。護理師指導家屬改用空針少量餵食,至今已8、9個月,奶奶也還平安無事。「時間還沒到不會走,時間到了留也留不住。」陳乾原說。如何擁有理想的告別? 做最壞的打算、最好的準備從事居家醫療這幾年來,陳乾原觀察,愈來愈多民眾能認同善終的理念,開始思索臨終階段醫療積極介入的必要性。而隨著《病人自主權利法》在2019年上路,醫療體系也從過往「醫師說了算」,逐漸賦予患者更多自行選擇的空間。他以自家親戚為例,罹患帕金森氏症多年的四叔,因為嗆咳、呼吸不順被送至急診。若在過往,醫師無論如何都會插管,才能進行下一步的醫療處置。但四嬸表明,不要插管、不要急救,急診醫師便僅安排X光檢查。後來,他在前往檢查的途中過世,走得乾脆俐落。根據統計,《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2年以來,實際上預立醫療決定的人不到2萬。這樣的數據顯示,大眾或許能認同善終理念,但仍欠缺實際行動。陳乾原認為,鼻胃管可以是開啟討論很好的媒介。先問問家人,有朝一日若無法自行進食,是否願意插鼻胃管?以此做為起點,逐步深入生死議題,理解彼此真正的想法。當最壞的狀況發生時,才能做出符合家人心意的決定。當然,老後最理想的境界是無病無痛,自己和家人都不必為難。在陳乾原的診所中,貼有一張提醒自己和患者的「身心健康五戒」:吃對、運動、睡好、微笑、刷牙。吃對,是以低脂、少糖、少鹽為原則,吃多色蔬果並喝足夠的水。運動每週應有3次、每次至少半小時,胸、臂、腹、腿都要動到。睡好和微笑,則是早睡早起,心情愉悅,保持身心穩定。其中,一般人最容易忽略的刷牙,其實和老後的生活品質關係極大。陳乾原指出,牙齒刷乾淨,才能維持咀嚼能力。再加上近年研究已顯示,牙周附近的細菌會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也會引發身體的炎性反應,導致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影響認知功能。可以說,口腔清潔做得好,需要插鼻胃管的機率也會減少。「我覺得人怎麼生活,大概就會怎麼死去。」陳乾原說。修行在日常,好好照顧自己,生命才會有圓滿的結束!原文:居家醫療醫師陳乾原,自插鼻胃管實驗後的省思:老後不想插管,現在該做哪些準備?
-
2021-06-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冷眼集/公平分配疫苗 杜絕「口袋名單」
「特權打疫苗」爭議,不禁讓人聯想起經典的電影畫面,鐵達尼號要沉船前,有工作人員堅守到最後一刻,也有人費盡心思要搶上救生艇,保命是生物本能,沒有絕對是非,但每一次災難來臨,都是人性的一大考驗。縱然美、日捐贈疫苗宛如及時雨,但疫情未歇、疫苗短缺,仍是台灣當前最大困境。施打疫苗成為中央至地方的重中之重,此時卻傳出不是防疫第一線的金管會官員竟登記施打疫苗,也有地方政府有意把疫苗給公務員、企業老闆,這些權貴打疫苗的嘴臉惹議,連民進黨立委高嘉瑜都質疑,官員搶打疫苗令人心寒。依照現行體制,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針對疫苗接種對象排出十一類的優先順序,也給予因地制宜的彈性,不代表施打疫苗可以出現私相授受的「口袋名單」,特別是因權貴身分就享有保命權利、市井小民就得照規矩來,如此將讓第一線的抗疫人員情何以堪。後疫情時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施打疫苗,當疫苗成為最後解方,誰能決定施打順序,就成為決定生死的關鍵,健康弱勢族群必須撐到施打疫苗的時候;疫情指揮中心近期將調整疫苗施打指引,應當從科學的角度做理性決策,建立一套公平分配的疫苗機制,不該再出現「有錢判生、無錢判死」的荒謬劇。
-
2021-06-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張鴻仁:死亡數突飆高 凸顯三警訊
陽明交大公衛所兼任教授、首任疾管局局長張鴻仁昨(5)日晚間在臉書上發文表示,過去一個多月來疫情烽火遍地,突然飆高的死亡數已凸顯了警訊。他呼籲健保應該啟動三大措施,動用資源注入醫療體系。張鴻仁指出,2003年SARS危機,中央健保局是疾病管制局策略「後衛」。前臺大醫院院長謝博生教授生前回憶說:「中央健保局的及時援助是抗煞成功的轉捩點」。他指出,本波疫情爆發前,指揮中心游刃有餘;過去一個多月來烽火遍地,原先仰賴的「國民素質」,面對傳染力高、速度快,死亡率又高的變種病毒,只能勉強停住。但突然飆高的死亡數已凸顯出三大警訊:首先,是社區發生死亡後才確診,這是疫情監控體系的失靈。表示過去這段期間整體偵測量能,還追不上病毒擴散速度。其次,這表示重症照護的失能,每張重症病床,背後是一群兵疲馬困的醫護人員在苦撐,盼不到援兵也看不到未來。第三,用於治療重症的藥物不足且管制過嚴。除了瑞德西韋,許多新藥尚來不及進口。張鴻仁指出,這些背後的警訊顯示,健保可動用的資源尚未注入醫療體系。首先是實施了15年的總額預算,所有醫院都在最緊繃的財務壓力下運作,除了極少數例外,九成以上醫院不是靠政府預算,就是靠停車與美食街。許多醫院有床不敢開床,護理人員嚴重不足。因此,阿中部長要大家「降載」後,才慢慢有病床釋出,勉強撐住場面。但是疫情在疫苗未大量施打前,還不會真正被控制。第一線醫護人員再等不到援軍,那大家就等著看醫護體系如何崩解。當務之急是健保署立刻採取下列措施:一,請立刻召開健保委員會(全民健保的最高監督機構),研商如何挹注資源,讓全國各級醫院大開病床、大招醫護,必須有額外預算,不能再用去年協商的總額「匡住」。二,請立即宣布醫院、診所疫情期間最低收入「保障」。實施細節請參照2003年SARS的相關措施。三,宣布保障點值。最後張鴻仁指出,他無法想像醫院一邊作戰,一邊還不知道彈藥、糧草、援兵在哪裡。一個進步的國家,要用經濟的手段辦事,資源出不來,有其長期結構性的問題,非常時期,一定要用非常手段!
-
2021-06-04 新聞.生命智慧
生死接線員的「器捐協調師」 在器官移植中穿針引線、以命換命的重要角色
你聽過器捐協調師嗎?透過專訪讓您深入認識了解器官捐贈協調師,在器官移植中穿針引線、以命換命的重要角色。Q:器捐協調師的主要工作是什麼?社會大眾可能對這個職業還有些陌生,協調師工作內容主要是在病患符合捐贈條件時,醫師會啟動通報並且告知病患狀況,好讓我們團隊評估病患是否適合做捐贈,再向家屬說明器官捐贈、腦死判定流程以及陪伴安撫家屬的情緒等等,若家屬同意捐贈後,再執行器官分配及協調醫院內或是醫院之間等待的受贈者,提供器官能留給更多人的可能性。器捐協調師這個穿針引線的工作,目前根據統計全台共有52位,以及兼任的社工師10位,醫學中心基本上會有器捐協調師的編制。Q:為什麼從護理系畢業後,會想要踏入器捐協調師的領域?一開始工作是在振興醫院當護理師,當時在還沒有健保的情況下,很多人在等待心臟移植前,都必須先繳一筆保證金。當時我記得在一個聖誕夜的前夕,接到一通電話說有機會做心臟移植,我當時是臨床護理師,需要幫病人做移植前的術前準備,在等待進手術台時,當時的器捐協調師突然進來說:「很抱歉,我們接到通知說今天的心臟移植取消了。」稍事安慰病人離開後,現場就只剩下我和病人家屬,他們的心情瞬間從天堂掉到谷底,情緒在那一刻爆發,跪在我面前哭著說:「那下一個機會在哪裡,我們到底還能等多久?你們難道不能夠再去試試看,有沒有什麼轉圜的餘地嗎?」.......那時候我就會想到,其實有一個捐贈是非常不容易的,像是我們平常在等公車、等考試放榜,或是等男女朋友下班時,都一定會有一個終止的時間點,可是器官移植沒有,並不會知道時間什麼時候會到,而且終止的原因可能是成功等到捐贈了,也可能是蒙主寵召,一輩子都等不到了。當下的我就覺得,如果有朝一日我可以跳到前面的器捐協調師,更深入的了解要如何幫助這些家屬,我一定要試試看這份工作。Q:器捐協調師平常會遇到什麼困境?這份工作會需要承擔很多隱形的壓力,時常面對喪親的家屬,承接很多悲傷的情緒,有時候會投射到自己的生命經驗裡,自己也會感到難過。認為最核心的關鍵是,這份工作對於「器官捐贈」這件事一定要有充分的認同,並且要把「無常」這件事情放在心上,因為整個流程中,可能會因為一句話,或是別人的一個想法,家屬就直接說「我可不可以不要捐了?」,而導致忙碌兩三天的工作直接喊停.....在臨床上時常會遇到家人反映說,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有簽署這份文件,質疑是不是醫院器官短缺的一個說法,甚至是家屬不清楚什麼是腦死、什麼是植物人,這時就必須花很多時間向他們解釋,因為對家屬來說,在這個沉重的時間點,悲傷的情感經常卡在理性的醫學知識前面,必須要在短時間內消化和接受,對器捐協調師來說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工作。Q:擔任器捐協調師的過程中,有沒有遇過印象深刻的案例?其實很多案例都是很刻骨銘心的,因為每個家庭做決策的點和悲傷歷程都很不一樣。2018年案例是外籍新住民做捐贈,這位捐贈者來台灣十年後結婚也育有小孩,但因為感情的因素過不去發生意外,而她的家屬是在泰國的北部務農,第一次出國辦護照就是來處理女兒的後事,其實對家屬來說是一件很衝擊的事情,家人間這十年的聯絡都是靠視訊,從來都沒有踏上台灣這片土地,而當時候我們是聯絡泰辦處,盡快地辦護照以及跑相關程序。2020年8月初由於不幸事故,有警員大愛捐贈了不少的器官,救了很多家庭,一位年輕的生命逝世,家屬的大愛捐贈,一切的一切讓人心疼不捨,思念及感恩。如果問我一個很印象深刻的案例,我沒有辦法講出一個最刻骨銘心的,我覺得每個對我來說都很重要,像是我們也有遇過生命無常的事情,家屬在我們醫院不只捐了一位,家人為什麼會願意再度捐贈,就是對亞東有一定程度的信任,在整個捐贈的過程中,讓他覺得做這件事情是好的,並且在往後的悲傷歷程中有一個支點,讓他在走這個歷程時有一個信念,不管是完成當事人的心願,或者是讓他用他的方式留在世界上,對於他們來講,都是圓滿的。Q:器官協調師這份工作對你的人生有什麼影響?會給後輩們什麼建議嗎?這份工作是24小時手機不能關機,必須隨call隨到,有可能今天跟男朋友約會,在威秀影城排了電影票,買了爆米花在手上,進去才剛開始看預告時,電話就響了,或是買了很貴的舞台劇,剛看完第一個橋段,去排隊上廁所的時候,電話就響了,還是得馬上回醫院。因為它必須是你人生順位的優先,這就需要看你的家人能不能接受,像是我的同事在母親節剛上高鐵要回去,電話就響了,我也只能盡量跟他說,我先暫時控制住現場,等他陪媽媽吃個飯後再回來。我們跟同事也都會培養一定的默契,只要能互相cover的都會盡量幫忙,但遇到比較緊急的時候,還是得馬上趕回醫院。可能有很多社會大眾是不了解這份工作的,有時也必須承受各方的壓力,因為當有捐贈個案時,整個臨床工作會變得非常忙碌,你要啟動流程時,包含要請醫檢師為病患做檢驗及移植配對,要請醫師協助腦死判定等等,在臨床上會對醫事人員有很多額外的負擔,白天的時候人手足夠可能還應付得來,但如果病人在半夜時狀況不好,必須在半夜三點進行腦判時,就得馬上聯絡醫師,在半夜三點把他從家中的被窩中挖起來,協助腦判後才能繼續執行器官捐贈的流程。稱職的協調師還有一個關鍵的地方,要如何讓身旁的夥伴及團隊願意很盡心地幫助你,才會是完美的流程,在器官捐贈的流程中,沒有任何人受到傷害,才是真正的圓滿。「只要你願意付出,不要小看自己的可能性,你都能成為你想要的自己。」—潘瑾慧器捐協調師
-
2021-06-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公衛專家示警:新冠肺炎在台致死率持續上升
台大公衛專家陳秀熙今天表示,觀察本土疫情流行曲線,疫情已開始受控制,但致死率仍持續上升,建議台灣未來一兩週內要把重症處理好,才能減少死亡個案。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和台大校友群今天舉行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防疫科學線上直播,分析最新疫情發展。陳秀熙表示,台灣因為爆發社區感染,各縣市陸續出現確診個案,但除了雙北市,其他外縣市的確診情況並未因時間而快速成長,台灣平均每10萬人累積確診發生率也比過去國際的社區感染低,顯示政府宣布3級警戒和民眾配合,讓疫情有受到控制。以萬華為例,陳秀熙表示,5月16、17日是感染高峰,後來實施3級警戒,加上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等NPI(非藥物介入)措施達到9成實施,因此疫情受到有效控制,在這樣的流行曲線下,全國要升到4級警戒的可能性不高,但如要降到第2級,則要看民眾對NPI的遵守程度,若能達到9成,就會越早解封。但陳秀熙也提醒,台灣的致死率仍持續上升,目前已達1.64%,跟全世界平均2.1%有接近趨勢,全世界疫情剛發生時,因醫療量能不足,導致重症無法適時治療,才會產生死亡,建議台灣在未來一兩週內要把重症處理好,中央與地方要互相協調,這樣才能有效減少死亡個案。陳秀熙指出,全球至今超過1.71億人確診,逾355萬人死亡,各國除了受英國株、巴西株、南非株等變種病毒影響外,近期印度株也有竄升趨勢,必須高度警戒;越南還出現印度株和英國株的混種病毒株,除了飛沫接觸或環境接觸,是否產生空氣傳播,值得高度關注。
-
2021-05-16 退休力.自在獨立
鍛鍊退休力/儲備獨立老的能力 學習當個心肌人
兒孫滿堂、含飴弄孫是傳統觀念中理想的老年生活,但如今受到很大挑戰。內政部去年統計,全台老人獨住戶高達58萬戶,台北市每100戶住宅中,就有9.5戶只有老人居住,高居全台之冠。台灣超高齡社會來勢洶洶,我們必須認真思考如何獨自面對人生下半場,甚至一個人走至生命盡頭。不管是否養兒育女,都要面臨「獨立老」。台灣醫療健康諮商心理學會理事長李玉嬋指出,「養兒不能防老」觀念已進入社會,現在認為不管有無生兒育女,都要開始儲備獨立養老的能力。政大特聘教授別蓮蒂認為,獨立是種習慣,若初老後就靠自己,習慣一旦建立就會持續,獨立生活、與自己相處需要訓練和培養,愈早愈好。比台灣更早面臨老化的日本,早已開始「獨立老」。職場作家、斜槓教練洪雪珍主張,變老是人生必然的過程,只有接受它,想辦法和平共處,把它當作人生的一部分,有意識、有覺醒地過好每一天,在病痛與衰老中、在折磨與不便中,找到小確幸、找到存在感,緩步走向滿天晚霞餘暉。老前準備三件事:有錢、有健康、懂生活。洪雪珍認為,「一個人老去」將是普遍現象,要做的不是找另一個人來照顧自己,而是想辦法照顧自己到最後一天。有錢、有健康,而且懂得生活,是每個人老去一定要準備好的三件事。年長者獨自生活常被稱作「獨居老人」,在長照機構服務的諮商心理師李汶軒說,一個人獨立的老去,如果只是放在孤單層面上,會有比較多的失落,應該追尋獨處而不孤單。「獨立老」儼然成為時下趨勢,李汶軒建議,學習當一個「心肌人」。心是指維持心智活動,可藉由簡單的遊戲,例如數獨來運轉大腦;肌則是訓練肌耐力,超過40歲以後,肌肉量每10年減少8%,肌少症已成老年失能的凶手,長者應適時訓練肌力;人的部分是要保持與他人互動,讓獨老生活更正向,重拾生活的掌控感。及早「預立醫療」,生命盡頭自己決定。適應獨居生活後,隨年紀增長最終必須得面對生命盡頭。李汶軒說,2019年起,我國通過「病人自主權利法」,開始尊重病人的自主,保障患者知曉病情、選擇治療方式,接受拒絕醫療的權力,甚至在意識昏迷之前,可以參與醫療決策。上述法源衍生「預立醫療」決定,李汶軒解釋,預立醫療諮商從醫師、護理師,社工師或心理師,以及個案與其家人,三方溝通死亡前的善終意願,透過醫療討論引導,臨終前可能遇到的狀況,並取得家庭共識。「討論死亡並不可怕。」李汶軒說,許多個案是在身體無恙的狀態下進行諮商,與至少一名二親等家人或醫療代理人討論,傾聽彼此對於死亡議題的看法,模擬個案在無法救治時該如何被對待,闡述各自擔心之處是什麼;且預定醫療決定在特定條件下,患者可不施加維生治療,更有尊嚴的離世。【調查分析】「自在獨立」得分高 87.2%能獨立照顧自己自在獨立在退休五力中是得分最高的項目,平均75.1分。自在獨立分為「自我探尋」與「獨立能力」,自在安老需要學習,具備獨立而不依賴他人的能力,對於退休、老後生活心靈層面準備度較佳。在自我探尋方面,「不管年紀多大,我還是會規畫我的人生,讓生活充實有意義」者占68.4%;「 我樂觀面對生活中遇到的任何困難」者有73%;「我覺得我的人生是有意義(有價值的)」有72.6%;「面對生命的無常與變故(突發狀況),我會想辦法解決」者有百分之77.1%;「我有準備了解生死、面對死亡」者,有69.5%。在「獨立能力」方面,「有自己專注想做的事情,可獨立完成」者有77%;「不需要家人在金錢或照顧上給予協助」者有70%;「能獨立照顧自己」的人有87.2%;「能夠獨處而不感到孤單和寂寞」者,有75%;「能隨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人,有80.7%。但各項獨立能力在65歲之後有下降趨勢,年過75歲降至50%。兩性在自在獨立各項分數相當,但女性在金錢及照顧較需要家人協助。【2021-05-16/聯合報/P06版/元氣周報封面Story】
-
2021-04-29 養生.家庭婚姻
父母強迫兄金援敗家弟...心理諮商師:東方人眼中的家庭和諧,往往是悲劇的開始
關於心理界限的例子,我想再多談一點跟我們近一點的關係。當我們對親近的人失去了心理的界限,又會發生什麼狀況?在我的實務工作中,經常會聽到類似的故事。提款機大哥品冠出生在一個大家庭中,爺爺奶奶生了五個小孩,其中只有品冠的爸爸(是長子也是長孫)和叔叔兩個男生,其他姑姑長大後便陸續出嫁。品冠的爸爸遺傳到爺爺的勤儉、認真,很早就離鄉到臺北打拚,成家立業之後,有了自己的一個小家庭。但是品冠的叔叔,從小就好大喜功,一心想賺大錢、做頭家,創業數次,最後都賠錢收場。即便如此,依舊沒有澆熄叔叔的發財夢。大約在品冠青春期,叔叔又從朋友那打聽到一個賺錢的好機會,但是叔叔身上沒錢,只好轉頭向品冠的爸媽尋求資金。品冠的爺爺奶奶年邁、身上也沒有積蓄,都是靠大兒子奉養,才能有安穩的老年生活。儘管知道小兒子有許多不良紀錄,他們也希望小兒子能儘快像哥哥一樣結婚生子。因此,他們代為開口向大兒子借錢,希望他這個做哥哥的可以幫弟弟一把。其實,品冠爸爸已經不只一次借錢給弟弟做生意,每一次都慘賠,先前的錢也拿不回來。品冠爸爸不甘心,為何自己辛苦賺來的錢,一再地送給別人揮霍,自己卻得節儉度日,也沒辦法給孩子優渥的生活環境。因此,這一次他下定決心,不管爸媽怎麼哀求,他不再幫這個不成材的弟弟。而那些拒絕的話,聽在爸媽耳裡非常刺耳,覺得做大哥的怎麼可以棄自己的家人不顧,兩老斥責、辱罵他沒有擔當、沒有做弟弟的榜樣,甚至賭氣離家,到出嫁的女兒家借住。這件事情傳開之後,品冠爸爸背負莫大的壓力,說他不孝、愛計較的話語,不絕於耳。到最後,品冠爸爸罹患憂鬱症,幾年後,一人離家出走,至今生死未卜。品冠曾告訴朋友:「每次在路上遇見流浪漢,我都會多看兩眼。不知道是不是還有機會見到他(爸爸)。」為了家族的和諧共榮,父母不分是非的要大兒子無條件地支持自己的弟弟,結果造成兄弟間巨大的裂痕,也讓大兒子的下一代還沒成年就失去父親。這件事成了品冠心中很大的陰影,讓他難以對人產生信任感,對很多事情都抱持著負面想法,他花了很長的時間,才慢慢地找回自我。對他來說,家族這個概念,太沉重,也太沉痛。透過這兩個故事,我想和大家談一談文化這個部分。人是活在團體中的,談心理界限就不可能忽略文化的因素。特別是東方社會,以農業經濟為主,而家族又是整個農業活動的核心單位。因此,家族的團結、和諧、興盛就變得至關重要,這些約定成俗的信念與習慣,便漸漸地形成以「家」為重的「家族主義」。像是多子多孫,多福氣、家和萬事興、家醜不外揚等,一套獨特的思考模式與生活準則,規定著家庭成員彼此的權利義務,彼此都熟悉哪些行為是合適的、被鼓勵的,哪些則是被禁止的。目的是讓整個社會,可以用最穩定且有效率的方式運行著,以維繫家族的延續。這些想法和做法並非一定是落後的,放在當時的環境是必然的手段和策略。只是比較麻煩的是,現代人的生活早已脫離了農業型態、進入網路世代,早已不需要這麼多人力、居住空間的安排,也不若農村生活緊密,許多事情不可能再像過去一樣運作。但是幾千年累積下來的傳統和習俗,並不是說改就能馬上調整。因而,造就了許多家庭紛爭以及個人痛苦。特別是以下這兩個觀念,常常讓人在面臨家族問題時,感到非常的棘手、難解。1.重視家族團體家族的團結對我們來說,一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家族內有人「胳臂向外彎」,必定會遭致極大的撻伐與排擠。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是一家人,就必須「榮辱與共」、「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絕對不能置身於事外。只要是有關家族的事情,無論結果好壞,所有人都要一起承擔。因此,清楚的「心理界限」在東方文化是不存在的。甚至是被壓抑、禁止的,如果家族成員太過強調個人需要,將會破壞團體的凝聚力。為了控制每位成員對家族的忠誠度,家族會把同一個姓氏的所有男性子孫和其配偶,以及他們一起共同養育的孩子,全部集結起來,一起過著「同居共財」的團體生活。這種單一經濟體,有三個特色:所有的勞力收入皆歸公庫、每個人的必要開銷也從公庫支出、累積起來的財富是大家共同享有,成為家產。就像我們故事中提到的品冠爸爸,賺的錢不能自己花用,必須奉養父母還要提攜兄弟;而明倫則是賣了房子,錢卻不能放到自己的口袋。當一個人失去經濟自主權,他在人格與自我意識必定得依附團體,依據團體的喜好來決定個人的行為,大家念茲在茲的都是如何讓家族更強大,不能考慮個人的喜好。在這種氛圍下長大的孩子,很難有勇氣說出自己的想法,只能唯唯諾諾、聽命行事。加上我們長久以來重視家族團結的習慣,會讓許多人不敢有太清楚的自我界限,害怕承擔不孝、自私的罪名。可是放到現代人的生活,這樣的思維模式卻會扼殺一個人的創意與自主性。當小孩每做一件事情都要先考慮爸媽會不會答應,他就把一部分的生活掌控權交託出去。因此東方社會中,媽寶的比率特別高。2.強調家族和諧再者,要一群人從早到晚緊密生活,彼此之間一定會有摩擦。對家族來說,關係間的紛爭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因為會破壞家族的和諧,造成不必要的分裂。因此,我們非常推崇「忍讓」這個美德。特別是女性常常扮演家族溝通的橋梁,她能不能把這個角色扮演好,就看她符不符合「溫、良、恭、儉、讓」五大特質。只要她能恪守這些原則,「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義婦聽」並非難事,也能一起成就整個家族的名譽。也就是說,和諧,是家族運作不可違抗的天條,任何人只要有過激的行為,就有可能導致親屬間的不合,而長久、嚴重的紛爭會讓分家的問題提前來臨。站在長輩的角度,分家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因為「大家族」的運作就會分崩離析,並讓他們喪失了家族中的權威地位。所以老人家會努力去除任何會造成分家的危險因素,堅守著能不分家、就不分家的理念。於是,「忍讓」和「犧牲」成為人人必要的修煉,衝突變成可怕的詛咒,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然而,不分家,看似團結一致、同甘共苦,在這樣的體制下,情緒壓抑久了,往往只會造成更大的悲劇,就像品冠的父親便是家族主義的犧牲品。對照我個人的教學經驗,亦是如此。許多學員之所以無法堅持個人的界限,來自於他太害怕與人有衝突。對他來說,從小家裡就被教導著不能吵架,大家應該相互友愛,不應該太過算計、自我,以至於他遲遲無法學會什麼是有建設的爭執,該如何透過衝突達成共識。書籍簡介書名:心理界限:尊重自己的意願,3個練習設立「心理界限」,重拾完整自我作者:楊嘉玲出版社:采實文化出版日期:2017/11/30語言:繁體中文作者簡介楊嘉玲諮商心理師。熱愛寫作,喜歡透過文字讓人感覺溫暖、獲得療癒。啟點文化負責人。柔順的外表下,藏著一顆冒險的心。政大經濟系畢業,發現自己無法融入冰冷的數字世界,憑藉一顆敏銳的心思,以及對人文哲理充滿好奇心,毅然踏上心理輔導之路。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所畢業,曾榮獲全國優秀碩博士論文獎,本欲往學術界發展,但繁雜的行政和升等壓力,漸漸失去與人好好連結、互動的機會。決定在30歲生日,送自己一份禮物,離開專任教職工作,追求夢想。創立啟點文化,透過經營公司更理解一般人,在真實生活中須面臨的考驗。因此,總能用最淺顯易懂的話語,幫助個案突破盲點。相信心理工作者能帶給世界最好的禮物,是將枯燥艱澀的專業知識,轉化成簡單、有溫度的話語啟發人們思考。在閱讀的過程中,反思生命的處境,找到前進的動力。
-
2021-04-28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與癌症末期的病人站在同一線 醫生能夠相信奇蹟嗎?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習醫者的心聲」。一位醫學生聽完醫界前輩以「落實醫學人文教育於醫院實習」的演講後,感受到提升醫學生對病人痛苦之敏感度的重要,而抒發其個人所見。另一位醫學生在參加醫學人文個案討論後,對癌症末期病人不願放棄任何希望有更深入的體會。最後這位住院醫師在一場病情複雜的個案討論後,寫出「人性的價值與尊嚴可以於疾病之外重新受到發現與重視」。這三篇文章希望能讓社會大眾瞭解,因為我們容許年輕的習醫者參與病人的照護,他們才有機會在步入醫學科技治療「疾病」之前,能對「病人」的感受有更深入的了解,台灣才會有更多的良醫。面帶笑容,客客氣氣地一一向醫護人員問好,是我對這個病人的第一印象。比起丈夫,病人的太太顯得憔悴許多,圍著眼眶瀰漫出去的黑色影跡,也許只是雨窗外灰雲投射下的錯意,但更像是長期與睡意抗戰的煎熬。笑容似乎只是為了隱藏表情底下無可探知的哀傷。「醫生,我還年輕,請不要放棄我。」肺癌已經擴散到心臟、肋膜的58歲叔叔,已經試過各種電療、化療,效果皆不彰,本次入院還因為有嚴重的全肺塌陷一度進入加護病房,我們對他的預後實在不抱持太大的希望。但即便我們和病人不斷解釋不甚樂觀的預後,說明他這次住院正在面臨不可逆的生命危險,病人還是不斷地和我們重複著相似的求救訊號,我們一直站在不同的出發點,對疾病的期待不同。身為主責照顧他的實習醫學生,我總覺得自己無法完全真誠地待他,每當他問起「我還有救嗎」、「拜託你們用最先進的技術治療我」時,我總無法違背自己的理性,肯定地給他希望。針對病情複雜的病人,主治醫師們都會在一週一次的團隊會議上一起討論該病人的病情,並給原主治醫師後續治療的建議。我向叔叔阿姨提起本週的團隊會議上將會討論他的狀況,只見阿姨眼睛一亮,憔悴的面容頓時紅潤了起來。然而,看見他們燃起希望,我的心中並非那麼雀躍,我擔心團隊會議只會捎來壞消息,造成叔叔阿姨更沉痛的打擊。當週的肺癌團隊會議擠滿了人,每位主治醫師都努力地為自己的病人爭取機會。這大概是我最緊張的一次團隊會議了,我以前從來沒有想過,在這短短的30分鐘內,其實定奪了一個人的生與死,當台下各科主任、醫療專家開始紛紛搖頭,就等於宣判了病人的死期。驚喜的是,有位外科醫師自告奮勇地願意幫叔叔放置支氣管支架,我們也趕緊向叔叔報告這個好消息。叔叔還是維持一貫的客氣,只是臉上多了些喜悅,阿姨深鎖的眉頭頓時展開,連說了好幾聲謝謝。術後叔叔的肺張開了三分之二,不舒服的狀況改善了許多,雖然叔叔並沒有脫離癌症病魔,但是他至少度過了這次難關,有機會重振旗鼓,繼續為自己的生命打拚。我一直在想,身為醫生的我們,面對叔叔這樣的病人,究竟要站在什麼樣的角度幫助他。對我們來說,他也許只是另一個無法挽救的病人,然而對叔叔自己而言,這卻是他不可放棄的唯一生命。在與叔叔的溝通過程中,我們一直覺得他沒能夠真正理解自己的病情,總是過度樂觀,也讓我們相當擔心突來的噩耗會重創叔叔一家人。但也許他並不是沒有把醫護人員的病情解釋聽進去,而只是不願意面對。我從護理人員口中聽說叔叔家裡的狀況,父親久病不起,兄長年前猝死,也許他只能催眠自己緊抓著希望的絲線,才能擁有繼續活下去的動力,支持著自己和身邊的家人。兩週一次的醫學人文個案討論會上,老師提及了曾經有位病人對著實習醫學生憤怒地說:「我知道我會死,難道我自己不能有希望嗎?」希望,也許就像我們擔心的,已經不值得存在,但是它對一個生命的意義,也不是我們能夠輕易下定論的。我很喜歡晨會上一位醫師說過的話:「面對困境時,人們總是要求別人『面對它、接受它』,卻忘了後面聖嚴法師還說了後面兩句:『處理它、放下它』。」叔叔也許只是需要時間「處理並放下」目前面臨的人生困境。回到醫生本身,我們的工作不只是治療疾病,也需要撫慰病人的情緒,應該試圖去了解病人痛苦背後的故事,而不只是以專業的眼光衡量每個病人的生死。為什麼叔叔總是故作堅強,過度客氣?為什麼叔叔對醫療技術總是抱持著那麼高的希望?如果離開之後,叔叔最放不下的是什麼?阿姨跟我提到,叔叔幾天前進加護病房時,還一直擔心她要怎麼自己一個人回家。有一次病房的門沒關,我無意間瞥見叔叔和阿姨在床邊互相緊握著手,似乎輕聲地祈禱著什麼。我相信叔叔還有許多人生的願望未了,他想拚命一搏,想照顧家人,想趕快回家做個好丈夫、好兒子……凝視死亡,就像直視太陽一樣刺眼。儘管身為醫療人員,我們時時看見死亡,卻都不曾面對自身的死亡。我從來就不覺得我能同理病人的苦難,但是與受苦的病人站在同一線,盡力為他們著想,是我一定能夠做到的。叔叔出院之前,全身的症狀都改善了許多,甚至能夠步行出院。雖然我們必須誠實告訴病人專業知識計算出的生死機率,但是他們依然有相信奇蹟,擁有希望的權利。下一次,你會陪著病人一起相信奇蹟嗎?
-
2021-04-21 焦點.元氣新聞
30年老菸槍 每天1.5包菸差點讓他見神仙
南投縣名間鄉65歲陳姓農友菸癮大,每天抽1.5包菸,30年如一日,未料上周下田採收鳳梨時,突然覺得胸口悶痛、盜汗、無力,以為自己中暑,至鄰近醫院就醫,經心電圖檢查發現疑是心肌梗塞,立刻轉往南投醫院手術,及時挽回性命。衛福部南投醫院指出,急性心肌梗塞成因為供應心臟肌肉營養的血管突然發生阻塞,心臟功能也突然間遭受重大影響,無法正常收縮,嚴重時恐迅速危及病人生命,因此搶救治療得跟時間賽跑,而陳姓患者到院後僅剩不到60分鐘救治時間。南投醫院心導管中心主任嚴元鴻說,該患者右冠狀動脈近端完全阻塞,心臟功能大幅受影響,還好院內急診、檢驗、護理等團隊合作迅速完成前置步驟,確保病患生命徵象穩,隨即並進行心導管治療,但術中狀況極度不穩定,生死一瞬間。陳男在治療過程中連續發生心室頻脈(VT)合併心因性休克,所幸手術團隊成員很有默契,透過心臟電擊體外去顫,置放主動脈氣球幫浦(IABP)穩定血壓,並成功打通完全阻塞的冠狀動脈搶回血流,防止再阻塞,術後恢復良好,順利出院。南投醫院表示,術後診療進一步發現,陳姓患者身體狀況不差,僅輕微高血壓,但他菸齡30多年,且幾乎每天抽1.5包,菸癮不小可能是危害其心臟,造成急性心肌梗塞發生的原因。嚴表示,香菸中許多有害物質會導致全身血管慢性發炎,使得供應心臟血液的冠狀動脈粥腫樣硬化與狹窄,影響心臟血流供應,尼古丁則會活化交感神經系統,增加心臟負擔,提高心肌梗塞風險。此外,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也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所以戒菸有助遠離心血管疾病,維持正確的生活習慣、積極控制慢性病、規律回診與檢查、依天氣注意保暖、工作疲憊或壓力大時適度休息等都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
2021-04-07 新聞.生命智慧
中年的你如何面對父母離去?眼淚必須適可而止,頹喪只能暫留片刻,因為我們任重道遠…
久違的老同學稍來新年問候,附帶提及過去一年生活裡的經歷種種,包括她母親的辭世,讀著訊息,腦中閃過幾年前大夥聚餐時,老人家爽朗健談的笑顏,無以名之的悵然再度升起,又是一個家庭的生死離別事。已經不知道能用哪些適切的字眼形容這類消息來襲的驚人密集度,從這家到那家,接續發生的速度最快甚至可以時、日來計算,特別是剛剛經過的那短短三、四百天,彼此致哀慰問彷彿成為同輩間生活場景的一部份,當「大事」來得頻繁,竟也自然而然變得尋常,經驗分享降低了處理世間俗務的難度,然而各自的心情仍是必須獨自面對的艱苦,就像是集體悲慟深處裡最難演繹的個人獨白。幼年時,台灣社會還習慣占用巷內公共空間搭布棚設靈堂做法事,形成我對死亡最初的恐懼印象,每次途經鄰居喪家總是低頭快步通過,深怕與裡面的遺像對到眼,不小心與陰界產生連結,當時天真以為生與死的距離遙遠到永不近身,治喪只屬於「別人家的事」,直到成年後目睹父輩揮淚拜別祖輩,而自己也成為身著孝服答禮叩謝其中一份子,方才真正意識到離別只有先後,沒有特權,生命課題裡那些留白的空格,是時候填滿了。恍如昨日的景象才在眼前掠過,轉瞬間,父輩們的身影也倏然模糊了,我們倚靠了半生的巨樹,大量、快速地傾頹消逝,如大陸作家閻連科書寫家族長輩離去「一代人的告別,像一片森林倒下樣。」突然間,前路一片空曠寂然,再無密林遮蔭提供養分,也找不到可靠路徑指引,舉目無依大概就是這種感覺,沒有來處,只剩歸途,僅能憑藉自己的勇氣與運氣繼續前行。這時候強烈感受到,原來中年的悲傷是重重受限的,眼淚必須適可而止,頹喪只能暫留片刻,我們任重道遠,除了繼續摸索前進的正確道路,還要自成另一片堅實濃密的樹林,以庇蔭、導引後方旅者,如同我們曾經受到的護持那樣,大樹之所以長成大樹,既是環境使然迫不得已,亦是自發自覺主動茁壯,時候到了,身歷其境,才能尋得成長之路關鍵的隱密細節,它們總深藏到告別的時刻才會現身。我只用了簡單幾個字回應老友,告訴她「下次見面,請容我給你一個擁抱。」無須太多不著邊際的勸慰,她的母親,你們、我們、他們的父母,以及父母們的父母,早已用一輩子親身示範過何謂責任與堅強了。(本文節錄自方舟文化出版《秋葉落下之前:活在燦盛熟齡時》)
-
2021-04-03 新聞.元氣新聞
搭火車遇難如何自保?「消防專家」林金宏提六點觀念
太魯閣號出軌,造成50死162傷,哪節車廂比較安全?參與消防工作多年、曾任內政部災害管理組長、「消防達人」林金宏說「我實在無法回答,因為變數太多」,但他提出六點災難發生後,提高自己與他人獲救機率的方式。林金宏說,此次災害是火車,有很多車廂,跟單一車廂的遊覽車,在救災的處置上原則大致相同,就是傷重先救,但做法上需要更多判斷及取捨。他指出,火車多節車廂在撞擊後受損程度不一,有些嚴重擠壓、形成類似局限空間,有些則輕微損傷。搜救人員會從最容易進入車廂先展開救援,車廂內若沒有傷者壓困,先救重傷者;若有大量傷者壓困,可自行行走輕傷者先疏散,再依容易脫困程度逐一救援傷者。林金宏說,民眾部分,輕微車廂民眾可以自行移動輕傷者、協助疏散車廂內人員,並清點人數或記錄傷者概略位置,主動告知救災人員車廂內是否還有人員受困,以節省救災人員搜救的時間;受損嚴重車廂,民眾如僅受輕傷能自行移動,不用等救災人員,先設法自行離開。「當然,強烈撞擊後,有些人一下搞不清楚疏散方向,救災人員也會給予引導及攙扶。」林金宏在臉書「林金宏的消防天地」提出六點基本救災的核心安全觀念,希望民眾基本觀念一致,對救災效率產生正面效益:一、 一定要先自救,才考慮救人。二、 救人前要先進行周邊的風險評估,如果沒有受過相關專業訓練,設法盡速尋求救援。三、 如有親友同行,生死不明,可以盡速告知救災人員他們的位置,不要只告訴救災人員我的親友還沒出來這種不明確的資訊。所以一同旅遊,卻坐在不同車廂,最好事先記住彼此的座位,才能提高獲救率。四、 救護車留給最需要的人搭乘,請聽從現場救災人員指揮。五、 為方便親友尋找,且同一家人不一定會送同一家醫院,所以在送醫前的傷者紀錄很重要,務必配合辦理。六、 萬一受困廁所,如果人還有意識且能活動,請發出律動式的聲響,引起救災人員注意。
-
2021-04-02 新聞.杏林.診間
專業觀點/不讓家人陷入抉擇 一起接受諮商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社工師劉心慈:預立醫療諮商,挑戰不小。社工師有個稱為「Pre-ACP」的工作,就是在預立醫療照護諮商前預做準備。我經常在這個過程中,半輕鬆卻也堅定地對有意願的人說:「家人有誰最不支持你做這個預立醫囑?請把他帶來。」唯有讓想法南轅北轍的家人,直接在諮商門診面對與討論,在醫療團隊陪伴下,澄清法律或梳理不捨情緒,才能充分溝通,了解彼此心中真實的關心與想法,這是預立醫療諮商門診中最重要的工作。許多人說:「家人不接受,我難道不能自己簽?我不是有主張自己生命的權利?」病人自主權利法通過後,的確可以由自己主張,但家人的參與,卻讓生命大事從預立到執行都更臻完備。透過更多家人參與,一起探索彼此的信念與價值,關心或擔心,吐露與坦誠情感,這值得花時間、金錢,好好思索與暢談。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身心科醫師莊永毓:多數人不希望在生命末期經過漫長痛苦才結束生命,但可惜當我們病重時,常常是意識昏沉,無法表達意願,如果昏迷、植物人、極重度失智症,更是如此。目前臨床由家人代為決定,但除非病人事前就清楚明確交代意願,否則家人陷入兩難。理智上,知道維生醫療及人工營養只是維持呼吸、血壓、心跳,不可能讓病人再好起來了,應該讓病人順其自然離開。但情感上無法做出這樣的決定,因為停掉維生醫療或人工營養,就好像是自己殺死了病人。不少家屬選擇維持醫療,但看著病人受折磨,內心矛盾也無法消除。病人自主權利法因此誕生,讓我們在意識清楚時,預先表達選擇,不讓家人陷入抉擇的困難。但以台灣民情,家人往往對醫療決策有重大影響力,預立醫療決定諮商時,希望至少有一位二等親陪同。有個媽媽帶著兒女一同前來,女兒對媽媽的選擇十分了解與贊同,兒子大為反對。他說如果到時候媽媽真的維生醫療與人工營養都不要,他會覺得自己沒有盡力,也怕親戚朋友覺得他不孝。這就是為何預立醫療照護諮商要有親人一起,不論當時是否達到共識,諮商開啟溝通對話,讓家人們有機會了解彼此想法。生得健康、老得快樂或許可以操之在我,但病得短暫、死得乾脆,變數很多,若未預先準備,不一定能達到。很佩服賴先生與他的家人,能夠參加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進而完成預立醫療決定,未來一定可以生死自在。
-
2021-04-02 新聞.杏林.診間
病人把命託給你,怎能不給他電話?陳晉興沒外科醫師架子,陳文茜陳佩琪肺癌都找他
肺癌連續12年高居國人癌症死亡率首位,外科名醫陳晉興的使命,是早一點找到肺癌初期的病人,他如何走上這條防治「新國病」之路? 陳晉興是知名的肺癌外科醫師,前副總統陳建仁、知名主持人陳文茜、台北市長夫人陳佩琪等都是他的病人,同時他也是肺癌篩檢「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簡稱LDCT)的大推手,與朋友聊天,總不忘敦促提醒:「有沒有去做,LDCT掃描的肺癌篩檢?」 三井餐飲事業集團董事長黃奕瑞,就在被陳晉興叨念了3回後,即使才剛做完健康檢查,還是乖乖地全家族都追加做LDCT。沒想到,家族中真的有人因此發現了肺腺癌,決定公司也跟進,在同仁的健康檢查增加這項檢查項目,結果,「竟也找到4、5位同仁有肺腺癌的問題。」讓黃奕瑞意識到陳晉興苦口婆心背後的原由。 初心》病患家屬求救 讓他力推早期篩檢 關於LDCT的肺癌篩檢,雖然各專家看法有些許的不同。陳晉興說他心裡清楚:「除了經費的考量,大家最擔心的是偽陽性的問題。」但是他強調,「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的確是診斷早期肺癌最佳的工具。」 若看數字,肺癌連續12年高居國人癌症死亡率首位,每年近萬人死於肺癌,根據2018年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10大癌症又以肺癌的死亡率成長最多。 身為肺癌的外科名醫,每天面對的都是為此求診的病人。有一年在診間,來了一對年輕夫妻,老婆抱著小孩,哭著對陳晉興說:「陳醫師,你一定要救救我先生,我希望他能看著孩子長大。」先生在一旁安靜無語,因為發現時已經是肺癌第4期(晚期),根本沒有辦法手術。 「如果診斷選擇可以重來,你會不會想早一點發現問題?」這是看遍生死,經歷過即使名醫也無法力挽狂瀾之後,陳晉興力推檢測預防的初心。「我現在已經53歲多了,也要開始下半場人生,我希望可以降低台灣的肺癌死亡率,透過篩檢早一點找到這群病人,緊接著找出原因,為什麼這些人會罹患肺癌,唯有知道彼此因果關係,也才能降低肺癌的發生率。」 起點》病中悔悟貪玩 為父親重考上台大 名醫並非一路坦途,「許多人聽到我是建中、台大醫學系畢業,就會認為我成績很好,這你就錯了。」陳晉興大笑。 出生於彰化縣芳苑鄉的王功村,陳晉興的父親原是王功國小的老師,後來應徵上了二林國中,「全家也跟著父親從王功村搬到二林鎮,二林沒有高中,鎮上成績還不錯的人,幾乎都選擇參加北區聯考,我考上了建中。」 北上來到台北市南海路,15歲的陳晉興像是被釋放的籠中鳥,高一、高二都在玩耍,打撞球、溜冰、排球、籃球、網球、跳土風舞⋯⋯,就是沒把心思放在課業上,直到升高三那年因為生病,有一周的時間沒辦法去上課,母親特地來宿舍照顧,「我突然明白,得好好念書。」大學聯考放榜,分數只能上牙醫系,為了父親總是常說:「我們家族要是能夠有一位醫師,不知該有多好!」他決定重考。 「在南陽街的補習班,認識了我太太,我們都是高四生,我常跟我的小孩說,爸爸要是沒有重考,就沒有你們2個。」隔年,陳晉興如願考上台大醫科。「那年代,在鄉下,有人考上了醫學系,那可是天大不得了的大事,除了放鞭炮還會宴客,我們家席開8桌,同學考上北醫,他們家請了30桌,」榮耀了父親,陳晉興笑得燦爛。 進入台大醫科就讀,陳晉興暗暗地打定主意選擇外科,這和他的臨床導師、當時的台大外科部主任教授朱樹勳(編按:現任亞東紀念醫院心臟外科主治醫師)有很大的關係,「就在大四那年,朱樹勳完成國內首例異位心臟移植手術,報紙以斗大標題登出,我希望自己未來能像老師一樣厲害。」 雖然早就選定外科領域,但畢業後因為兵役的問題,沒有辦法留在台大醫院當住院醫師,他先到省立台北醫院當了1年的外科住院醫師,才重回台大,而且回來的第一年,還得「降級」從第一年住院醫師開始做起,「朱樹勳教授跟我說,省立醫院和醫學中心訓練等級不一樣,擔心我會跟不上進度⋯⋯。」 精進》以外科為志業 緊抓任何開刀機會 陳晉興決心趁機把基本功練得更加扎實,他很清楚,外科醫師的醫術與口碑是建立在開刀房,「開刀是不能有分毫的閃失。」他認為,「外科的養成不能紙上談兵,『做中學、喜歡做』很重要。」因此,他總是跟學長姊說:「我很喜歡開刀,你值班的時候如果不想動刀,就叫我來。」藉此緊抓機會,不斷精練技術。 住院醫師第3年,開始選專科,他當然想師從朱樹勳去心臟外科,「何況,朱樹勳還是外科部主任,心臟外科更是頂尖的熱門。」問題是,心臟外科也有優秀的人選,當時是大熱門。 不想與人爭的陳晉興,最後選擇了冷門的胸腔外科。如今看來,當年的選擇反而成就了今日的陳晉興,肺癌成為台灣的新國病,他也在肺癌領域成為翹楚。 「我覺得,我的人生可貴在那多1年的時間——重考時遇見了人生旅途上重要的『牽手』,也因為重考,我知道自己不是特別的優秀,班上有高中念2年就進來台大醫學系;在省立台北醫院的那一年,莊世明主任無私、熱忱地教導我,即使他知道我不會留下來,他讓我更篤定一生願意走外科這份志業。」 現在,莊世明的兒子莊仁豪來到台大癌症醫院擔任主治醫師,和陳晉興一起工作,「這就是人生的緣分,誰都猜不準的。」陳晉興也打算以同樣熱忱的傳承,回報莊世明的兒子。 身為台灣胸腔內視鏡手術的名醫,陳晉興平均每個月約100台刀,加上每周五節門診超時看診,以及去年8月起,接下台大癌症醫院副院長職務,工作更加忙碌,他依舊精神奕奕:「歌手開演唱會時,他會不會覺得累?」那種被需要、被當偶像的感覺,是他成就感的泉源,直言「這份成就感就是『蠻牛』,雖然不能喝,只要看一看就可以迅速補充體力。」 「我在開刀時不能有音樂、聊天,非常非常的serious(嚴肅),因為每個病人都不能出事,每個病人都是很大的託付,每個病人的背後都是一個家庭。」也正因為醫者仁心,陳晉興說:「當我順利完成一台刀,心裡就會非常的感謝。」 跟著陳晉興五年多的助理說:「外科醫師通常脾氣都不太好,但陳副院長不太一樣,他是『念』,會一再提醒,希望團隊按照他的步驟做事。」例如在開刀房,護理師幫他戴手套時,一定記得覆誦:「右手7碼,左手7碼。」(編按:再次確認手套尺寸,避免戴錯浪費)助理又說:「陳醫師會送《肺與肺病》給每一位開刀的病人,還會幫病人將要看的重點摺起來,也是再三地提醒一定要閱讀。」 台大醫院專任影像醫學部主治醫師張允中形容,陳晉興是具有智仁勇特性的醫師,他說:「陳醫師有很大的胸襟可以與其他專科醫師合作,例如讓肺癌病人可以在同一間手術室完成腫瘤的定位和開刀,減少病人等待的焦慮;門診一節看了近百位病人,完全沒有外科醫師的大架子。」 陳晉興除了出國以外,就連假日,每天總是一早7點就到病房巡房,一周有2個整天開刀日,五節的門診,另外半天負責教學。診間、開刀房、病房、研究室幾乎填滿了生活,太太張馥芳說:「他只走3條路:徐州路、林森南路、台大醫院的景福通道,不是通往病房、診間、開刀房,就是在研究室。」 暖醫》把電話留給病人 互動更有溫度 病人多、醫術好的醫師很多,有溫度的醫師卻未必多,陳晉興卻是其中之一,打從2009年起,他就因為住院病人一句「陳醫師你不在時,我們很像孤兒」,就把自己的電話留給病人,「我發現從此和病人的互動反而更好。」即使如今他又接下癌症醫院副院長職務,行政與管理工作更多更忙,他還是把手機號碼留給病人。 陳晉興的理由很簡單,進行胸腔手術,病人需要全身麻醉,「你知道有人麻醉後就再也醒不過來……,例如中風、心肌梗塞、腦動脈瘤破裂、大出血等,病人把生命託付給你,你怎麼會不把電話給他呢?」 陳晉興從白袍的口袋裡,拿出一疊可以隨時給病人的紙條,上面印著肺部腫瘤病患接受手術後注意事項,以及寫著自己名字的緊急聯絡方式、Email、電話。 「我的病人都很可愛、貼心,他們都寫信、傳簡訊比較多,打電話反而不多,有病人打來說,『陳醫師沒想到真的是你哩!』」陳晉興眼神藏不住的笑意和溫暖,還有一點點的得意。 或許,就如陳晉興自己所言,重考、住院醫師那多一年的時間,造就現在的他,讓他深刻體會身為醫師的天職。「可以在台大看診、開刀、教學、研究,還能和病人做一輩子的朋友,那份快樂、成就感,被需要,人生還有什麼好要求的呢?」陳晉興說。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中年後肌肉下降、體脂肪持續增加!把握4原則,增肌減脂並行、讓你慢老超有活力.桌球CP婚變》坐月子被江宏傑笑臉圓爆哭...福原愛:每一次爆哭的過程,我學會了說出心事.「黃豆」會致乳癌?研究證實:愛吃這2種飲食才真的玩命
-
2021-03-31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麻醉科醫師回首SARS的醫生與疫死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麻醉科醫師的內心世界」。麻醉科醫師的工作不只對社會大眾,對其他醫療團隊成員也都相當神秘。第一篇文章來自年輕的麻醉科醫師介紹這項專業;第二篇來自曾經擔任「麻醉風暴」醫療總顧問的麻醉科醫師以台灣經歷SARS的背景寫出這篇文章;第三篇來自一位美國麻醉科醫師友人與編者分享她在美國照顧新冠肺炎病人的衝擊下,寫出對麻醉科醫師生涯的諸多感觸。事實上本週的主題就是因為這位美國友人的文章引起我們之間的討論,非常高興她欣然同意我們轉載這篇發表於史丹佛大學醫院刊物的文章,並附上一位外科醫師的中譯。這也是「醫病平台」首次轉載英文原作與中譯的嘗試。「踏入麻醉暨重症近10年,一身所學,所為何事?當為何人?知否知否,盡在今朝。」——蕭政峰(2003.05.12)時間是2020年3月4日。北部聯合醫院Y院區加護中心內。站在做好前置防護準備的護理師同仁旁,蕭政峰的眼神透過護目鏡盯在隔離病房區檢疫封鎖線上圍著的膠條,有些失神。淡淡的霧氣隨著呼吸氤濛在鏡片下方,鼻中傳來N95口罩那熟悉又陌生的味道,思緒卻不由自主飄回2003年的5月,那是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簡寫為SARS)肆虐台灣近一個月,離北部H市立醫院因疫情爆發而封院快兩周的一個下午:北部V醫學中心要在一棟獨立大樓因應疫情及政府防疫部署,設立SARS重症呼吸加護中心,專責照料SARS確診病例裡重度需使用呼吸器輔助和加護照護的病患。將由呼吸治療科主導此次工作。呼吸治療科視麻醉部為呼吸道處置專業及重症加護合作戰友,發公文力邀麻醉部派兩名主治醫師及多位總醫師入駐此特殊加護單位共同為疫情努力。在麻醉部共通討論室擠滿了所有麻醉主治醫師,總醫師級沒空位進來,只有行政總醫師代表出席並負責紀錄。部主任:「以自願入駐為優先,不足名額再大家輪流。」蕭政峰還來不及舉手表明自願,討論室裡大家聽到有可能要輪駐就轟一聲炸鍋了。有位資深主任級醫師立刻提出對輪駐的異議:「這樣反而讓所有人都增加了曝觸風險,建議固定兩位即可,輪ㄧ休一。」室內一陣沉默。大家心知肚明,在不知如何治療SARS,且已經傳出多位確診患者和接觸者死亡的狀況下,這就是拿命去擋在第一線。行政總醫師不知死活,宏亮的聲音響起:「那CR(Chief Resident,住院總醫師)也比照固定人去嗎?」 部主任略帶威嚴的轉頭盯著行政CR:「以自願優先,是有聽沒懂嗎?」霎時底下又熱議了起來。在事態更混亂前,蕭政峰決定舉手:「我自願進去並固定駐守。」室內突然消音,一向疼愛蕭政峰的麻醉部重症科主任輕輕嘆了口氣:「你自願,大家很謝謝你,但沒必要一直駐守,況且你外科加護中心還有工作。」他接著轉頭用極小的音量朝蕭政峰說:「沒必要這時候去當英雄!也要為家人著想!」話音剛落,已經另有主治醫師快速發言說:「政峰若是進去固定駐守,外頭的工作不必擔心,我們會願意幫他輪流分擔。」聽到這話,蕭政峰愣了一下,想著:「這話乍聽下就沒毛病,可怎就是感覺著刺耳咧?」尚未深思,一旁麻醉部中生代最被住院醫師愛戴的松主治也突然舉手了。松主治:「我也自願,這樣就夠兩位主治醫師輪了。」蕭政峰急了:「松哥,你家裡有老婆和三位小朋友……」松主治:「政峰你是麻醉部重症科,我原本也是,我老婆之前反對我走重症,這回可不能聽她的了。」部主任長長嘆了口氣:「那就有兩位主治醫師自願了,總醫師等下也把CR名單給我……」2003年5月15日開始,直至當年7月17日。V醫學中心12 床的「國家級」SARS加護中心總共收治了近50位病患。初期皆為確診SARS病例,後因也擴大收治疑似病例,故50病患中,確診者共14位,其中9位死亡。有5位是在努力治療了三至四個禮拜仍不敵冠狀病毒引發之其他器官失能而不治。當蕭政峰可以卸下駐守的職責時,已經是快三個月後了,到7月後期雖沒有再增收病患,但卻要等所有加護中心病患確認可「安全」(康復或死亡)轉出加護中心後,這個單位才會因任務完成而撤離。終於走出SARS加護病房獨立大樓,望向爬滿大樓外牆,為了改裝成負壓病室而趕工架設的排氣管道,宛如逝者家屬不停哭泣掛在臉上的淚痕。和另間大樓,狹隙裡產生的風壓吹拂起蕭政峰的頭髮,鼻子癢癢酸酸,想哭嗎?蕭政峰撇了撇嘴,想去揉眼的手卻摸著了刺到眼睛的頭髮。「頭髮長了呢!也是啦,駐守三個月沒剪!」,摸著長了後微捲的髮梢,蕭政峰決定就把頭髮維持著這長度不剪短了。算是個紀念吧,蕭政峰想著。紀念——為了第一時間插管救助已經呼吸衰竭瀕死的第X號病人而只戴了N95口罩就衝進隔離間的麻醉總醫師,那是位可愛的女CR。她插完管回到隔離前室,脫下不完整的防護時,才開始因爲害怕曝觸而忍不住掉淚。紀念——因爲這X號病人被戶外篩檢站丟包似沒聯絡好就衝進隔離室而義憤難平,事後打電話過去飆罵的L主治。本來永遠好脾氣有耐性的呼吸治療科L主治,罕見動怒摔電話筒:「他們這是在逼我們用生命去換幫病人插管!」紀念——自己穿著P100正壓防護衣,帶著一位自願的CR,為第1號確診SRAS病患執行經皮氣切手術。這位指標病患因爲缺氧腦部受損,評估需長時間使用呼吸器,為避免多次換管及氣管內管意外滑脱所產生之風險,團隊商議後決定執行氣切。在那樣的背景下,考慮到整個運送至開刀房的路線以及手術室整體負壓換氣防護的困難度,團隊決定在SARS ICU負壓病床旁執行經皮氣切手術。實際執行完成術式的時間不到30分鐘,但是前置準備防護和器材的時間總共近三小時,期間一再確認各項防護及器材絕對完備,畢竟是破天荒第一次。自己應該會永遠記得穿著不透氣,完全防水的P100太空裝三個半小時後脫下,積在太空裝裡的汗水宛如小瀑布般從前胸和手臂一路傾瀉到腳下的愕然。更愕然的是,站上體重機,自己整整輕了三公斤。紀念——人性的光明與黑暗。自身直然面對生死時,當下的反應再真實不過。是誰說的來著:生死之間有大恐怖(註)。相對於外界報導的落跑醫師情節,沒出駐守區之前,自己早就知道有些長官是說啥也不會踏進這疫情紅區半步。「蕭主任,蕭主任,疑似新冠肺炎隔離病患要從專用電梯上來了,目前血氧濃度在使用Non_rebreathing mask只有90%左右,血壓經過輸液處理也只有76/44mmHg而已。很可能進入隔離病室就得插管使用呼吸器和升壓劑,請做好準備和防護。」身旁的護理師同仁接到通知後轉述給蕭政峰知曉。看著緩緩打開的加護中心自動門,彷彿慢動作重播。穿著全套防護衣的急診同仁,推著做足隔離的救護病床穩定的前進。蕭政峰瞇了瞇已有皺紋的雙眼,遠看了下病患床旁的可攜式監視器的數值,再看了眼戴著雙層手套的手掌。他的聲音略悶的從N95口罩透出:「大家準備好接手病人,給我拋棄式喉頭鏡,Videolaryngoscope(影像插管喉頭鏡)備用,看來我得立刻幫這病人插管。」蕭政峰看了下深吸口氣後想集中精神的護理師,然後轉頭望向穿衣鏡,想再次確認自己有把凌亂的長髮通通塞進防護帽裡。不期然發現這鏡中穿了防護衣的自己確實又從塵封中的記憶裡出現。「又要面對大恐怖了呢!這回算是第二次了吧?任誰都不想這樣,但至少,大家都從容進步了吧!」盯著身後緩緩關上的隔離室門,蕭政峰這樣想著:「在天祐台灣的祈禱下竭盡所學所能吧,畢竟,我有因庇蔭而長了17年的歲數了呀……」後記在麻醉學科裡,有大概區分三大領域,分別是:臨床麻醉、重症醫學、疼痛醫學。文章中的蕭醫師專長是前兩項。在2021農曆過年前的某一天,在聯合醫院Y院區附近某家商店裡,蕭政峰忽然覺得背後被拍了一下,緊接著傳來熟悉的聲音。「哥們,你怎也來這店裡?」蕭政峰轉頭一看,居然是兩季麻醉風暴電視劇裡飾演麻醉醫師蕭政勳的H君,兩人有段時間未見,興高采烈之餘,不顧疫情下的社交距離,互相擁抱了一下。兩個蕭醫師見面,小聊了一下。政勳問政峰:「哥們,這疫情啥時候是個頭呀?已經一年了耶,想出個國都不成!」政峰:「我如果知道了會第一個通知你嘿!」政勳:「……@#$&」(這小段後記是想間接點出為何文章中是以蕭政峰為化名,這是作者擔任第二季麻醉風暴醫療總顧問時候所用,取意為戲中「蕭政勳」醫師之兄,是為「蕭政峰」是也)註:原文據查是出自「黃庭經」。
-
2021-03-31 名人.黃軒
被丈夫死前呼吸嚇出病來 你想像的死亡場景和現實差很大
身為醫者,我也很難預測一個人生命的最後幾天或幾小時內發生的變化。每次病人問我,死亡前會有什麼變化?我通常都會先問問他們,你用你的想法,你預期會有什麼變化呢?大部分的病人,都會覺得像是死亡之前,會先告別了至愛的家人和朋友。然後自己會輕輕地閉上眼睛,死亡去了⋯⋯進一步我會問一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呢?電影或電視上都是這樣演的呀啊!我們的生命一生很珍貴的!我們生存現今科技社會,我們卻“被媒體「演出來」”的死亡劇情影響。每個死亡前的人和家屬,都會以為我自己要死的前幾天,前幾個小時,會像電影或電視上,説了很多話,然後我才會去死的呢⋯⋯當然,這樣的想像中死亡前溫馨的離開,也會發生在現實生活中,但只是少數,非常少數而已⋯⋯現實的是,每一次死亡前的變化,不會有太多溫柔的、體貼的,除非病人和家屬有受過真的死亡的教育訓練。死亡之前,有許多風雨如磐,引人悲劇和無力感的現象。這些死亡前的變化,可能會使家庭遭受多年的痛苦,如果病人的失能,而延長了死亡,或者僅僅在急性的意外,都是使家人痛苦,更加艱難接受是,怎麼可以沒有說一句的話,就走了呢?死前的呼吸變化除了意外導致馬上死亡,一個人如果慢慢漸近死亡,我們的每一個人在死亡之前,都會有呼吸的變化,這些變化,對於沒有受過死亡專業教育訓練的家屬,是非常恐怖,或畢生難忘的經驗。1.呼吸聲音會恐懼的如果我快死了,我的呼吸會常常變得嘈雜聲音,會有很多痰音卡在喉嚨。這就是所謂的“死亡嘎嘎之聲”。那是由於瀕死當下,我們吞嚥功能會受到損害,通常會被吞嚥下去或引起輕咳的分泌物,無力咳出,全部都會集中於喉嚨的後部。而每次在死亡之前,當我在呼吸時,氣泡都會通過這種液體,發出了嘎嘎聲音。因為病人無力將聚積在喉頭的分泌物咳出或是肺部分泌物增加引起,常讓家屬誤以為是痰太多而要求替病人抽痰⋯⋯我還曾經遇過家屬投訴護理人員不會抽痰呢!(這樣的誤解大了)這樣產生的喉音,通常會引起家屬,因為沒有見過,沒有被教育過,開始害怕起來,有些家屬,還會自我解讀劇情,那是患者死前正在跟他交代的語言呢!只要如果病人沒有馬上死亡,結果24小時沒有睡覺,因為第一次聽到因氣泡通過喉痰液,發出了嘎嘎聲音,持續關注的焦點聲音,導致了自己的情緒起伏不定,甚至也會導致身體愈來愈衰弱。2.呼吸模式會嚇人的死亡之前,呼吸模式,也常常發生變化。我們再也不是平常看到的呼吸型態,一般人只會看懂運動後的呼吸型態和休息下的呼吸型態而已,這些奇怪的呼吸模式,往往都會嚇著很多家人的,因為太難了,只有我急重症專業人員才能天天看到,一舨民眾就是不可能會看懂這些的:錢尼式呼吸 ( Cheyne-Stokes respiration ):呼吸模式:漸強→漸弱→沒有呼吸→漸強→漸弱……(反覆循環)長吸式呼吸(Apneusis):呼吸模式:吸氣很長,停頓數秒後再呼出,並會伴隨呼吸暫停反覆循環叢聚性呼吸 ( Cluster breathing ):呼吸模式:吸幾下,停一下(反覆循環)失調型呼吸(Ataxic breathing ):呼吸模式:混亂不規則的呼吸方式3.被呼吸嚇出病來的家屬我的病人太太,在他先生死亡後來找我,她陪伴先生死亡前的數十個小時,卻是她這輩子,最漫長而艱難的死亡陪伴。她看先生無力咳嗽,一直發出嘎嘎聲音,一時之間的喘息,一時之間又呼吸不規律,零星斷斷續續喘著,似乎在淩遲處死著自己的先生,每當先生出現停止呼吸狀況,她會以為停止了,先生解脫了,誰知道下一秒,先生又長長的嘆氣一聲(其實是長長的一個吸氣,因為氧氣不足了),她先生又再次開始呼吸,再次受到凌虐。當她日夜坐著,陪伴深愛的先生。這個可憐的太太,完全受到,她未知情的呼吸變化嚇到了,什至因為這些死亡前的呼吸變化,導致她有了「創傷症候群」。她說:“這是我一生的,一場完整的惡夢,就像電影中的恐怖情節一樣⋯⋯每當我只是想結束這些變化,但是我先生呼吸變化會持續不斷的出現。我永遠不會忘記不是我先生而已,而是死亡之前,那些在我先生咽喉中擾人的呼吸聲和起伏不定的胸膛變化⋯⋯告知我,我先生正被凌虐當中⋯⋯”。我即使告知家屬,病人可能會看到的這些共同呼吸的變化,也許會有助於他們為未來死亡做好準備,但現實上,大部分的人仍然感到非常不安。畢竟,他們沒有經歷過,每個人在死亡之前會有的變化!我們還在假裝看不見死亡你問,你會不會死亡,每個人都知道會死亡!古代人的死亡,是在家裡面的,我們才壽終正寢,死亡者,人生最後都是家中大廰睡覺的呢!愈來愈多的人死於醫院或機構照顧,正悄悄意味著,大多數人知道自己明明會死,但對於死亡根本毫無準備,只好丟給了醫療機構解決死亡的問題。殊不知,醫療機構內的所有工作人員,得依醫師法規規定或準則下在大家死亡之前,謹慎凌遲一番,一直到醫療武器用盡,才宣布死亡⋯⋯死亡前的變化,我們是不能預測的。可能會迅速的發生,但大部分都可能要花費很多,很多小時甚至幾天,幾個月後才會死亡。這是,多麼難得課題啊!隨著慢性疾病愈多,我們的慢慢的死亡,也愈來愈多!死亡的專家,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Elisabeth Kubler-Ross)自己也曾感嘆:在這個社會,人類很難接受死亡,因為死亡,對每一個人都是陌生的。儘管事實一直在發生,但我們從未參與過...科技發達了,面對自己的死亡是不發達的於是我們在死亡之前,我們都在醫院內,安老院舍內,丟給了我們陌生的醫護人員,任他們決策了自己,用什麼方式來死亡!人類根本徹底的忘記:死亡,是可以自主的病人自主權利《病人自主權利法》,是台灣第一部以病人為主體的醫療法規,也是全亞洲第一部完整地保障病人自主權利的專法,適用對象不再僅限於末期病人,而是擴大為五款臨床條件;從立法宗旨來看,除了保障病人醫療自主、善終權益,也旨在促進醫病關係和諧,可以說是超越個人性的保障,進而擴及家庭、社會性的權益。病主法的基本理念是確保病人享有知情、選擇與決定的自主權利,且在特定臨床條件下,也可以選擇不施加維持生命治療(Life-sustaining Treatment, LST)與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Artificial Nutrition and Hydration, ANH)。根據病主法規定,具完全行為能力的意願人(20歲以上或已婚)可以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dvance Care Planning, ACP)的程序,與親友和醫療機構討論、溝通自己的善終意願,並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vance Decision, AD),選擇自己在法定的五種臨床條件下是否接受、或如何接受醫療行為;同時也可以指定自己信任的人擔任醫療委任代理人(Health Care Agent, HCA),確保自己的善終意願在意識不清時仍能被貫徹。善終靠自己,預立醫療也是靠自己哪裡可以找到預立醫療照護諮商團隊?很簡單,拿出你的手機,在Google Map尋找就有了。如果仍有任何問題,馬上打電話:資料來源: 1. https://www.kmtth.org.tw/dept/kmtth-acp/download/%E7%97%85%E4%BA%BA%E8%87%AA%E4%B8%BB%E6%AC%8A%E5%88%A9%E6%B3%95%E6%87%B6%E4%BA%BA%E5%8C%85.pdf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7%85%E4%BA%BA%E8%87%AA%E4%B8%BB%E6%AC%8A%E5%88%A9%E6%B3%95※本文由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1-03-15 養生.人生智慧
客人故意不關後車廂、看到輪椅就拒坐...一位半癱司機給我們的人生啟示
來到這間隔壁就是車庫的一樓住家,室外與屋內的地板直接相連,大門上沒有一般常見的門檻,有的是歷經長期使用而更加平滑的地板。打招呼的聲音從室內傳來,門也跟著同時打開,鄭木長大哥帶著靦腆微笑,自己推著輪椅「滑」出來。領著我們進門後,他一個轉身到廚房端出一盤水果放到客廳桌上,我們甫坐定,他已將輪椅定位好,快速而熟練完成一切動作等著我們,並說:「這阮某出門前切好的水果,免客氣!」我們一邊驚嘆地看著他滿滿的證書及獎狀,身障自行車環台認證書、身障手搖自行車飛越中橫挑戰證書、身障手搖自行車比賽冠軍,身障射箭錦標賽第二名……等,一邊跟他聊起坐上輪椅的經過。老天給的考驗1981年,木長大哥22歲,他跟哥哥在苗栗通宵的小鎮上,一起經營挖土機修配廠。每天上班時,他都會留意著一位從工廠後方的住家走出來的清秀女孩,暗自欣賞著她。有一天,他終於鼓起勇氣向前邀約:「小姐,要不要出去?」個性憨厚,不善互動的他,這唐突的舉動,讓對方嚇了一跳,「而且這個人比我矮,我不想去!」她心裡想著,便直接拒絕了他。之後,他天天在大門外製造「巧遇」,除了加深印象,也再次開口約她,但幾次下來都被拒絕。直到最後,他決定放手一搏,跟她說:「這是我最後一次約你,如果不成功,我就放棄。」她當時心想,「都拒絕這麼多次了,不然就跟他出去一次吧!」開始有交集後,她發現他常常一早就開工,忙到晚上十一點多才下班,「他好認真喔!」愛情的種子因為這個男人的認真而慢慢萌芽。交往半年後,她懷孕了,當了六月新娘,開心舉辦熱鬧的婚宴,準備迎接下一階段的人生。只是萬萬沒想到,就在他們新婚不到三個月,老天跟他們開了一個大玩笑。那天,大卡車載著一台因土石崩坍而被砸損的挖土機前來修理,那是一台特殊機型的挖土機,駕駛座四面沒有玻璃門窗防護,因為需要接電測試,所以挖土機直接就在大卡車上,插上大卡車的電池進行維修。挖土機加上大卡車的高度,足足快兩層樓高,他站在挖土機駕駛座旁接電發動挖土機。啟動後,他正想轉身調整拉桿時,整台挖土機突然從機械手臂那頭翹了起來,瞬間往後翻,他整個人也跟著從這兩層樓高的位置摔下地面。大卡車司機嚇壞了,連忙喊了他太太,並趕緊開車載他們到醫院,但當時的木長大哥,下半身已沒有知覺。在醫療不發達的那個年代,鎮上小醫院的資源有限,醫療知識也較為不足。住院期間,醫師遲遲無法說明狀況,只是不停打著點滴並在他腰上綁著秤錘。過了一星期,醫師才說應該是摔下來時傷到脊椎,導致脊髓神經損傷,下半身已癱瘓。他們都嚇傻了!老婆當年才20歲,還懵懵懂懂,聽不懂神經是什麼,只知道醫生說他下半輩子可能無法走路,「我聽到都傻了!孩子還沒出世呢!」她挺著六個多月的身孕來回醫院家裡,奔波照顧著丈夫,「出事的時候我們才剛結婚,大家壓力都大,我那時候要哭也不是,挺著個肚子,也不希望影響到肚子裡的孩子。」她憶起當年,眼眶還是紅了。住院兩個星期多,院方一直沒有更積極的治療,他的哥哥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不惜跟醫護人員衝突也要帶他出院。那個不了解「神經」是什麼的年代「那時候我們也不懂什麼叫『神經』,因為我外公是國術館的『拳頭師傅』,所以我們從小覺得摔倒、骨頭斷了,去喬一喬、接一接就會好。」然而這次是事關重大的脊椎,連外公都不敢幫他處理。出院後,他先是聽同業介紹,與老婆到彰化溪湖住了一個多月讓師傅「喬」。治療時,他橫躺在師傅的大腿上,腰椎挺在師傅膝蓋處,師傅右手在他的上半身,左手在他的下半身,兩手用力一壓!這直接硬喬的手法聽說是用來治療牛的,那力道之重,上半身的痛感讓他至今難忘。這段期間,去藥房拿藥時,藥劑師都一直勸他們去大醫院看比較好,加上阿姨的女兒在長庚醫院上班,他想,不然去長庚檢查一下。檢查後,醫生說:「如果是在事發後幾個小時內到醫院動手術,應該還有醫好的機會,現在,一切都太遲了。」他們夫妻倆一聽又傻住了,他不敢,也不想相信這樣的結果。木長大哥開始四處找路子,「人報到對,咱就行去對。」各種民俗療法都用盡,「有人介紹我去做氣功治療,師父就摸摸我的頭,一小時1,000元,我還做了一個月!還有一個說是西螺七崁的還魂散,中藥那種小小湯匙,一湯匙就要1,000元!」他笑說當時的傻氣堅持。一年後,他決定放棄,帶著老婆與女兒回到老家嘉義。女兒交給媽媽照顧,自己開始復健,天天在家裡穿鐵鞋練習走路,但他心中的悲憤仍無法散去,時常怨天尤人地鬱悶度日,也因為害怕別人的眼光而足不出戶。沒有什麼工作經驗的老婆就到工廠上班,以前的她連腳踏車都不會騎,為了上班,學會了騎車,也為了省錢,每天中午回家吃飯,順便帶工廠的家庭代工回家,好在下班後再加減多賺些。一次,老婆在回家路上出車禍住院,婆婆因為要帶孫子無法照顧,只好打電話請娘家的爸媽來幫忙。老婆的爸媽當天一來就說要把女兒帶回去,覺得她實在過得太辛苦,連家裡的阿公都加入勸說的行列,要老婆跟爸媽一起回去,「我不要,無論他們怎麼說,我都說不要!」老婆堅定地回答。我問木長大哥,這情況下他怎麼想?他笑著說:「對啊!那時候怎麼不要回去。」笑容下的感動神情,早已洩漏了他的口是心非。在嘉義待了五年,由於童年玩伴在台中開鞋子工廠,找他們夫妻過去打拚,因此全家搬到台中,開啟至今的生活。帶著老婆跟才四歲的女兒,和老婆存下的錢來到台中大肚,一片黑壓壓的荒地,那時一百萬就可以買下三棟房子的偏遠地區,他們以每月五百元租下一間家徒四壁的房子,他的哥哥每次來看他,都直接拿1,500元給他,讓他們能多撐一些時間。「因為很偏僻,所以自來水管線常有問題,用一星期的水,停兩星期,每天都覺得時間過很快,繳房租的日子一下就到了,每個月被錢追著跑,早餐常常是一顆饅頭剝兩半,我們分著吃。」老婆說著,忍著淚不讓它落下。接下來的五年,老婆開始沒日沒夜、沒假日地工作,能加班就加班,拚命賺錢,木長大哥依舊在家做家庭代工。「我自己可以做的就自己做,她白天上班,我就負責煮午餐、晚餐和洗衣服。」整整十年的時間,他除非必要,很少出門,如果有人要找他說話,他也都盡量躲避。生命中的貴人帶他走出新人生某天,他騎著三輪摩托車要去領家庭代工的酬勞,路上遇到一位同樣坐輪椅的大哥,看到對方穿著襯衫皮鞋,一身筆挺,一臉陽光的樣子,他忍不住跟對方攀談起來,大哥跟他聊到:「我開車來的。」他嚇了一跳,「你這樣怎麼開車?」大哥回他:「可以啊!去改裝就好。」他想起之前,接到通知要換駕照,他還跟老婆說:「不用換了,反正也用不到。」老婆卻說反正先換起來,有需要的時候就用得到。「我本來以為,這一輩子都無法再開車了。」結果遇到這位貴人─陳大哥,帶著他去看專為身障者改裝的車,他才知道,原來自己還可以再開車!陳大哥也介紹他加入台中市脊髓損傷者協會,這年他33歲,人生開始不同。加入協會後,木長大哥發現自己並不孤單,有許多跟他一樣的脊髓損傷者在這個世界上努力生活著。他甚至可以安慰自己說,自己還不是最嚴重的,因為他是傷到胸椎,所以至少上半身行動自如,有些是傷到頸椎,就只剩嘴巴可以動。談起協會最重要的宗旨——「走出家裡!」這是協會一直傳達給他們的觀念。在幾次的聚會後,他慢慢打開了心防,走出家門,甚至接受協會安排,到遙控模型汽車工廠上班。上班第二年,他買了人生中的第一台改裝車,「車改裝好後,我都不敢開,因為油門跟煞車都是用手控制的,一不小心就會拉錯,我第一次上路差點撞到對面那根電線桿!」他比劃著窗外的電線桿笑著說。工作兩年,雖然上手,但搬東西之類的事還是要麻煩同事幫忙,慢慢的同事間排斥的言語和眼神,讓他萌生離職的念頭。此時,恰巧得知身障立委徐中雄爭取身障者開計程車的權益,這消息讓他決定要去開計程車!媽媽一聽到他的想法,擔心地說:「不要吧!你身體這樣還去開車,每天在路上很危險。」但一直都支持他的哥哥出面說:「你就讓他試試看吧!」於是,他和十幾位身障朋友組成「火鶴車隊」。初期生意很好,尤其女性乘客很喜歡叫他們的車,但由於車輛數不夠多,乘客每次都要等很久,慢慢就越來越少人叫車,加上後來推動公益彩券,有電腦技能的身障者轉去開彩券行,車隊就解散了。木長大哥轉到其他車隊後,仍習慣帶著輪椅上車,沒客人時就坐輪椅在車外溜達。某次要載一位歐巴桑,她看到輪椅嚇到說:「不要不要!正常人用腳踩都踩不好了,你還用手來開車,不要不要!」從此以後,他就不帶輪椅出門了,但因為他的狀況,木長大哥就必須一直坐在車上。尤其那時為了多賺一些錢,一早帶著老婆做的便當出發,一天開車十四小時,他就十四小時無法離開駕駛座。「我以前都不穿鞋的,因為下半身沒有感覺,不管是在家裡或外面,上廁所變成很不方便的一件事,也由於沒有尿意,就常常憋尿,加上開車一整天都坐著,整個腳都水腫,鞋子根本穿不住。」後來他去做「膀胱造廔」手術,從恥骨上方插入導管至膀胱,這樣可以隨身帶著尿袋,輕鬆排尿,也解決了水腫問題,讓他終於可以穿上鞋子,加入必須穿制服的車隊。此外,他將尿袋的管子改短,藏進褲管裡,坐在駕駛座的他,看起來就跟一般的計程車司機沒有兩樣。一些乘客得知木長大哥的狀況,通常會體諒他,但也遇過一些乘客讓他很無言,「有一次是一位大陸回來的客人,因為我有一個黃燈沒有闖過去,他很生氣,下車時拿了行李,不關後行李廂門就走了,我只好慢慢往前開,找好心的路人幫我關上。」他也聊到司機常遇到的搭霸王車,「有一次,對方說要去辦事等一下就回來,結果人沒有回來,但我也沒辦法跑去追他啊!哈哈哈!」那對一切處之泰然的表情,像是他新人生的註解。自從加入脊髓損傷者協會的互助團體,到轉換跑道開車,至今已經三十年,木長大哥不僅改善了家庭經濟狀況,心境上也走出過往的陰霾,靠著自己雙手努力建立的新生活,更是他笑容中的自信來源。勇敢站起來採訪尾聲,我忍不住提出疑問,坐著輪椅的他,要如何把輪椅放上車?木長大哥笑著說:「靠我的手啊!」他帶我們到車庫做示範,先將輪椅卡在打開的車門和駕駛座間,一手撐著車門扶手,一手撐著方向盤,順勢抬起自己的身體滑進駕駛座,接著雙手收起輪椅,單手一把抬起輪椅,瞬間放上副駕駛座,那十幾公斤的輪椅就這樣就定位,流暢且快速的動作,讓我們不禁驚嘆!我看到他厚實的手臂,「大哥,你都靠扛輪椅練二頭肌喔?」他又笑了,帶我們到一樓樓梯間的小空間,那裡裝設了他在家練習用的雙吊環,一到定點,他雙手直上吊環,立刻連續做幾個引體向上,想起採訪前看到的滿滿手搖車獎狀,這雙手臂的強大無須多言。「他意志力很堅強,雖然身體狀況跟一般人不同,但開車技術很好,比其他人更厲害,我覺得他很偉大!」老婆驕傲地說,語氣間流露出崇拜。「大嫂,結婚三十八年,你後悔嗎?」「不會!」「為什麼?」「因為孩子吧!」「你愛他嗎?」「啊!要怎麼說,沒愛怎麼可能陪到現在,他只要有一點受傷,我就擔心到不行啊!」他說:「我們脊椎受傷的人,十個有九個太太都離開了。」話雖未盡,實則了然,迂迴的表達方式,就像總靦腆笑著的他們一樣,那情感,是一般話語無法詮釋的。看著木長大哥努力生活,妻子不離不棄陪伴,就像木長大嫂說的:「我覺得最幸福、最開心的事,就是我們兩個人一起坐在這裡。」看似平凡如白開水的日常,實則是不平凡的濃厚情感交織。木長大哥給讀者的話在家坐著也是一天,出外開心也是一天,快快樂樂日子好過。木長大嫂給讀者的話勇敢站起來,要像我老公一樣意志力堅強地迎向人生。書籍介紹書名:計程人生:23段用愛跳表的旅程作者:李瓊淑, 詹云茜原文作者:(小辣椒), Cici出版社:商周出版出版日期:2020/10/15作者簡介李瓊淑(小辣椒)現任台灣大車隊集團副董事長,2006年像誤闖叢林的小白兔,一腳踏入計程車產業,「小辣椒」成了司機對她的通關密語。身型嬌小但行事果斷嗆辣,在男性為多數的這個產業,用司機的語言直球對決問題的大小事,以科技創新思維顧好司機的經濟命脈,致力打造安全感、歸屬感、成就感的友善環境,找回司機對職業的認同。「我們是一群小人物,創造出一份不平凡的事業。」她讓大家見證從亂象頻傳到安全、舒適的計程車新時代,「我們在這裡遇見幸福,讓愛傳出去」,她重新定義了司機的價值,被世人看見。詹云茜Cici從傳播到公關,從品牌行銷到顧客經營,歷經公部門及大小企業,從企劃到顧問講師,擁有20項跨產業、上百項跨領域實戰整合經驗。四十大關前決定離開企業羽翼,成為自由工作者,以喜愛的「文字」和「說話」串起職涯,以此為左右手,隨時張開雙手,給自己和你最溫暖的擁抱和力量。延伸閱讀: 身為醫師,卻救不回自己爸爸...癌末父親臨終前教醫師田知學,最珍貴的一堂生死課
-
2021-03-12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生死自在——談預立醫療決定
【編者按】這星期「醫病平台」的主題是「生前預立醫療決定」,一位非醫學背景的教授寫出他在「病人自主權利法」通過之後,與家人討論他對生老病死的看法,決定簽署這重要文件的心路歷程 ;而在醫院負責「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的兩位專業人員,一位社工師及一位身心科醫師,除了幫忙他走完簽署這文件的全程,並在我們的邀請下,分別寫出他們的想法以及在這諮商工作所扮演的角色。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幫忙社會大眾更瞭解「病人自主權利法」。我在醫院負責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很高興賴先生以意願人的角度,分享親身的經驗與心得。賴先生文章中提到的「生得健康」、「老得快樂」、「病得短暫」、「死得乾脆」,我想是面對人生不可避免生老病死過程,理想的目標吧!近代醫療的進步,使得我們的疾病控制得好,生命也得以延長。但是這些急救的技術與延長生命的措施有時也造成不幸。我們都看過有些植物人,藉著人工營養可以維持生命徵象超過十年以上,可是早已無法說話表達自己的意願,必須臥床而完全依賴別人的照顧,有時因吸入性肺炎或是褥瘡感染而必須進出醫院。常會聽到家屬,特別是主要照顧者說,實在是不忍心看到病人這樣長期受苦,如果病人早點走了,不僅病人不用再活受罪,而且對家人都是比較好的結果。我想賴先生看到好友生病到去世的歷程,一定有很深的感觸。我想大多數的人都不希望在生命的末期,是經過漫長的痛苦才結束生命。但是很可惜,當我們病重時,常常是意識昏沉,以至於無法表達自己的意願,何況如果是昏迷、植物人、極重度失智症,更是如此。因此現行的臨床情境,是由家人代為決定。可是除非病人本人在事前就有清楚明確的交代家人他的意願,否則家人會陷入兩難。理智上知道這些維生醫療以及人工營養,只是維持了病人的呼吸、血壓、心跳,但是不可能讓病人再好起來了,反而是讓病人三不五時出現感染、肺炎、水腫等等併發症,應該是讓病人順其自然地離開比較好;可是情感上,卻是無法做出這樣的決定,因為如果停掉了維生醫療或是人工營養,就好像是自己殺死了病人一樣。所以在現實上,不少家屬還是選擇繼續維持原有的醫療,可是看著病人受的折磨,內心的矛盾也無法消除。病人自主權利法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讓我們在事情還沒發生,意識清楚時,可以預先表達萬一有一天我們陷入無法逆轉的昏迷、永久植物人、極重度失智症,或是疾病走到末期,我們自己無法明確表達對於維生醫療或是人工營養的決定時,提前說明自己的選擇,不必再讓家人陷入抉擇的困難。雖然說病人自主權利法的目的,就是要保障病人對於醫療選擇自主決定的權力,可是以台灣的民情,家人往往對於醫療決策有重大的影響力。所以在進行預立醫療決定的諮商時,原則上希望至少有一位二等親陪同。記得有個媽媽帶著女兒與兒子一同前來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諮商,女兒對於媽媽的選擇十分了解與贊同,可是兒子就大為反對。他說如果到時候媽媽真的維生醫療與人工營養都不要,他會覺得自己沒有盡力,也怕親戚朋友會覺得他不孝。這就是預立醫療照護諮商,要有親人一起來的重要之處。因為不論當時是否可以達到共識,諮商時是開啟溝通對話的機會,讓意願人與家人都有機會,了解彼此對於萬一陷入長期昏迷或生命晚期照顧的想法,而在平時這個重要議題卻是個禁忌,從來沒有討論過。因此,我們團隊中除了醫師護理師之外,還有社工師與心理師,協助整個家庭彼此對話、傾聽、了解。「生得健康」、「老得快樂」這二項或許可以操之在我;可是「病得短暫」、「死得乾脆」,變數很多,有時不一定能如我們所願,如果沒有預先準備,就不一定能達到我們想要的。所以很佩服賴先生與他的家人,能夠參加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進而完成預立醫療決定,未來一定可以生死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