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3 養生.抗老養生
搜尋
燒烤
共找到
313
筆 文章
-
-
2022-08-12 焦點.健康知識+
4大關鍵因素吸引蚊子叮咬 中醫師教你製作無毒防蚊包
我們都有被蚊子叮的經驗,也聽過各種有關蚊子叮人的都市傳說,像是體溫偏高、酸性體質、只愛吃肉,不喜歡吃菜、O型血的人比較容易被叮等等,究竟蚊子「叮」上的獵物,都具備什麼樣的特質呢? 吸引蚊子叮咬的4大關鍵因素:二氧化碳、體溫、體味和顏色那麼,就要從蚊子觸鬚的構造說起啦!蚊子的觸鬚附有感覺毛,毛上化學感受器的神經細胞,能偵測空氣中分子濃度的細微變化。2015年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研究團隊發表在《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的論文中提到:蚊子遠在100公尺外,就能偵測到人體產生的二氧化碳,人類呼出二氧化碳的濃度約為4%,比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高出一百多倍。經由感受器,蚊子很容易能夠找到發出二氧化碳的位置。一旦與目標距離拉近到20公分,牠們則會主動接近攝氏37度、具有體味,像是汗液成分中有乳酸、尿酸、胺基酸,腳臭會散發出戊酸,甚至是芳香劑、香水,以及顏色深色的物體。因此「新陳代謝高的兒童、體溫高的孕婦,易出汗、愛喝酒或碳酸飲料,有腳臭以及有特殊氣味的人」較容易成為蚊子的「獵物」。 破解迷思:愛吃肉,真的比較容易被蚊子叮嗎?「體質酸鹼理論」捏造者Robert O. Young,已在2018年被美國法院判賠1.05億元美金,宣告終結這場十多年來的騙局。事實是:只要你的腎臟和肺臟功能正常,血液pH值就會永遠恆定在7.35~7.45,飲食並不會改變人體酸鹼質的恆定,所以下次別再說被蚊子叮,是因為體質太酸啦! 從中醫角度來看,「濕熱體質」和「陰虛內熱」體質,最容易招蚊子叮。愛吃辛辣、油膩、重口味,以及常喝手搖飲、菸酒過多的人,體內容易生濕、鬱而化熱,濕和熱結合在脾胃中,會阻礙氣機運行,形成濕熱體質。• 濕熱體質的人大多怕熱、易出汗、舌苔黃膩,常口苦口乾、口臭、眼乾目赤、四肢常感沉重,睡多久都感覺不夠,而小便量少偏黃、大便偏軟,容易黏馬桶,便後肛門有灼熱感。另外,濕熱體質的女性,臉部出油較多,容易長暗瘡及粉刺,私密處白帶則偏黃、味道重。有上述濕熱情況的人,飲食宜清淡,少吃燒烤炸辣、重口味、甜膩、滋補及偏熱型食物,如奶茶、咖啡、冰啤酒等,水果類亦要避免荔枝、芒果及榴槤,以免加重濕熱症狀,增加被蚊叮的機會。若要加強清熱利濕方面,則可食用具清熱祛濕功效的食物,如薏苡仁、綠豆、赤小豆、土茯苓及冬瓜等。 • 陰虛內熱體質的人容易流汗、體溫相對偏高,面部時常有烘熱感、咽乾頰紅,並有手腳掌心、胸口煩熱等,潮熱盜汗症狀,平時不喜歡喝水、長期熬夜,且容易緊張、思慮多,偶爾伴隨頭暈耳鳴、失眠多夢,而且尿少色黃、大便乾結。 出現陰虛內熱症狀者,飲食亦宜清淡,尤其切忌晚睡熬夜,平時則可補充滋陰潤燥的食物,如銀耳、百合、雪梨及蜂蜜等,有助清熱滋陰,讓體質變得平和,減少被蚊子叮咬的機會。O型血的人,最容易被蚊蟲叮咬對此,日本與歐美都有相關實驗與統計,其中《醫學昆蟲學雜誌(Journal of Medical Entomology)》刊登過一項研究,比較O、B、AB、A等4種血型的受試者,哪一種人的血液較為吸引白線斑蚊?結果顯示,O型人的血液較受蚊子的青睞,其次是B型和AB型,最少被咬的則是A型。不過,究竟蚊子為何更愛O型血,詳細原因至今仍不明確。 動手自製天然無毒的驅蚊中藥香包為了避免成為蚊子的盤中飧,採取防蚊措施,除了把汗擦乾,保持身體乾爽、無異味,穿著淺色長袖衣物、避免噴香味太濃的香水之外,也可動手製做天然驅蚊的中藥香包。 • 材料:丁香、艾葉、白芷、紫蘇葉、石菖蒲、藿香、金銀花、薄荷、薄荷腦、檸檬草,各5公克。• 製作方式:將藥材打碎、混合,放進紗袋或布包中,可以掛在包包、室內、門窗等通風處,讓草本植物的天然味道散發出來,也可以利用自然風或電風扇,將自然系的味道傳遞得更遠,驅蚊的效果會更好唷! ※使用中藥包的注意事項:1.藥材新鮮:藥材若放置太久,導致精油揮發,便失去驅蚊效果,選購時應避免購買受潮、發黴,或腐爛的藥材。2. 打碎藥材:製作時才把藥材打碎,讓精油釋放出來,達到驅蚊蟲效果。3. 製做防蚊液:一旦藥材沒味道,就要更換。建議把汰換下來的藥材,製成防蚊液,利用75%酒精與水1:1浸泡藥材後,就可拿來噴灑,天然無毒又好用。不過,不建議當成藥浴浸泡身體使用,因為性辛的藥材,對孕婦、小孩都會造成刺激。4. 內容物含薄荷腦,孕婦及嬰幼兒慎用,過敏體質避免使用。 參考文獻:Kripena, K. (2020, May 13). How Do Mosquitoes Bite? INSECT COP. van Breugel et al., Mosquitoes Use Vision to Associate Odor Plumes with Thermal Targets, Current Biology (2015)郭世文,〈關於蚊子的一些事〉,《科學發展》,2011 年 5 月。
-
2022-08-06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了解人體缺陷,才能延年益壽
夫妻預立遺囑,把女兒找來。老媽:「將來不要把我的骨灰跟妳爸爸放在一起。」女兒:「為什麼?」老媽:「你爸不洗澡,臭死了!」老爸:「我也不要跟妳媽在一起,吵死人了!」有夫妻相處之道的智慧,兩人才能幸福快樂白頭偕老,反之,如果缺乏這種相忍為家的智慧,久而久之,一定會造成吵吵鬧鬧,死後也要互相隔離的後果。有關身體養生之道的智慧也是很重要的,話說人是肉身打造的,人體是由各司其職的器官組成,器官由不同的組織組成,組織又由顯微鏡下才看得見的細胞組成。男女交配,小小的一個精子細胞與卵細胞受孕之後就能形成一個胎兒,胎兒呱呱墜地之後,一、二十年後長大為成人。人類這個生物可能有幾十萬年,但當初打造人體的規格與現今社會有明顯的脫節,也有不少缺點。例如古人平均壽命只有四、五十歲,因此只聽古語說:「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髮蒼蒼…」,卻未聽古人感嘆:「吾年未七十而一夜七次郎。」(一個晚上起來七次上洗手間),也未聞古書記載古人感嘆腰痠背痛,也未聽古人有突發性心肌梗塞等現代文明病,因為這些都是人類壽命延長之後,中老年以後才出現的疾病。古人大都英年早逝,可能多死於各種傳染病。例如肝炎可能古代就有,但古代醫學不發達沒有B、C肝炎的檢驗,也無從診斷肝硬化、肝癌。國父孫中山59歲死於肝內膽管癌,是有做病理解剖才知道,知名武俠小說作者金庸也在幾年前因肝癌而去世。古代醫學不發達,許多死因是不大容易推測的,但可以判斷,近年來癌症成為國人甚至世界許多先進國家死因的第一位,是因為許多傳染病都因為醫藥進步而控制了,壽命延長,人的細胞在幾十年暴露在各種致癌因子中,自然而然長出癌症來,例如長期抽菸或二手菸容易得肺癌,肉食容易得大腸癌,時常喝酒或吃燒烤食物容易得食道癌等。除了癌症之外,年長者也容易有心血管或腦血管疾病,這是因為世界文明化以來,飲食油膩,大魚大肉吃得多,加上生活習慣改變,因此血管慢慢硬化狹窄,終於發生心肌梗塞或腦中風。總之,了解夫妻相處之道,將來走了才能「白骨相隨」,永不分離,了解養生之道,才能過著快樂又彩色的人生。了解肉身打造的人體天生缺陷,從而了解如何養生,並定期做好各器官的檢查,才能延年益壽。●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2-07-21 養生.聰明飲食
吃太鹹真的會變胖!1圖看「害你莫名胖食物」 餛飩、雞絲麵都在內
你家中有存放零食的習慣嗎?或是小朋友喜歡吃零食?嫚嫚營養師提醒,零食的問題除了熱量高之外,鈉含量也高,容易養成重口味習慣,而重口味也可以說是胖子味覺! 鹽/鈉攝入量高 肥胖風險跟著增加根據國外18個研究,約6萬5千人的薈萃分析發現,飲食中鹽/鈉攝入量高的族群與低鹽/鈉攝入量的祖群相比,BMI會顯著性增加1.24 kg/m2,腰圍也顯著性增加4.75 cm;英國國家飲食與營養調查也顯示,飲食每增加1g鹽的攝取,成人會增加26%肥胖風險,兒童則會增加28%肥胖風險。吃太鹹導致肥胖 3大原因1.重鹹的食物,會驅使口渴反應,促進液體攝入,容易喝下更多含糖飲料。2.重鹹味食物通常也含有大量脂肪和熱量。3.重鹹食物通常更可口,會讓人食慾大開越吃越多。 5類食物 鈉很多1.加工肉品:尤其是會加入硝酸鈉的火腿/培根/熱狗/香腸,以及臘肉、魚/肉鬆、肉乾、貢丸、火鍋料、雞塊、漢堡肉。2.醃漬食物:榨菜、酸菜、菜圃、筍乾、鹹蛋、豆腐乳、吻仔魚、蜜餞。3.即食食品:沖泡濃湯、泡麵、罐頭、洋芋片。4.烘焙食品:經常需要使用小蘇打粉(碳酸氫鈉)的麵包、蛋糕、餅乾、糕餅。5.常見小吃:鹹酥雞、滷味、麵線、雞絲麵、蔥油餅、鍋燒意麵、油麵、牛肉麵、餛飩、水餃、鍋貼、燴飯、羹類、速食、燒烤、火鍋、多醬料類的食物。 日常減鈉 可以這樣做1.注意看標示:每100公克或毫升食物中,鈉含量超過600 mg 即為高鈉食物。2.飲食少加工:減少食用加工食物及多醬料類食物,盡量以天然新鮮食物為主。3.烹調鹽減量:可改以味道強烈食材取代用鹽及調味料,像是蔥、薑、蒜、韭菜、胡椒、辣椒、香菜、枸杞、番茄、檸檬、八角、義式香料等。 留意新高血壓標準 避免心血管疾病上身嫚嫚營養師提醒,飲食中的鈉攝取過多,包含鹽(氯化鈉)、硝酸鈉、小蘇打粉(碳酸氫鈉),除了體重難控制,也容易罹患高血壓,並且增加心臟病及中風的風險;台灣高血壓學會及心臟學會,也在今年5月正式引用新的高血壓標準130/80 mmHg,希望大家也能多注意血壓狀況,預防心血管疾病;建議可以從飲食開始減鈉,幫助減重、控血壓!延伸閱讀: ·吃太鹹小心傷腎、傷心! 「6大陷阱食物」吃起來不鹹但都藏高鈉 ·不吃鹽就不會攝取過多鈉含量? 跟鹹不鹹無關!破解7常見鈉含量迷思
-
2022-07-20 癌症.乳癌
胸部小較不會罹患乳癌?醫揭殘酷真相:更難檢測容易延誤治療
● 東方女性乳房緻密,自行觸診難發現硬塊● 乳癌不挑人,小胸也會罹患乳癌● 20歲後做乳房觸診或超音波,40歲後做乳房攝影歌手朱俐靜因乳癌過世,享年40歲,引發熱議。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台灣乳房醫學會榮譽理事長沈陳石銘表示,近年年輕乳癌患者愈來愈多,40歲以下乳癌患者占整體乳癌患者的8%,許多女性對乳癌認知不足或逃避就醫,且東方女性乳房較為緻密,難透過自行觸摸發現硬塊,往往發現時相對嚴重。36歲藝人朱芯儀也罹患乳癌,正積極抗癌中。沈陳石銘提醒,20歲後女性應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乳房觸診或超音波檢查,40歲後應定期做乳房攝影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沈陳石銘表示,曾收治一位38歲乳癌患者,兩年前發現左邊乳房有一個腫塊,自認不是壞東西,就不當一回事而沒有就醫,一年後腫塊不但沒有消失,還愈長愈大,等到突出皮膚表面導致潰爛,就醫時癌細胞已經轉移至肋骨,後續經治療才好轉。乳癌年輕化 壓力、環境影響大東方女性乳房相對於西方女性緻密,沈陳石銘指出,當乳腺鈣化或是異常,初期難透過自行檢測發現,必須要靠乳房攝影及早偵測。多數乳腺鈣化屬於良性,但有些乳癌的原位癌是以鈣化呈現,約40%的鈣化,乳房超音波是看不到的,須透過乳房攝影才能發現。乳癌年輕化,與壓力或環境變化有絕大關係,沈陳石銘表示,未生育或晚生育、肥胖、偏愛高油脂飲食、飲酒、抽菸、長時間暴露荷爾蒙、乳癌家族史、初經早、停經晚等,都是增加乳癌發生的風險。現在的環境容易暴露在荷爾蒙刺激中,如燒烤油炸物、高飽和脂肪酸食物、菸酒等,現代人壓力大,時常日夜顛倒、不運動等,都可能增加荷爾蒙刺激。開業乳房專科醫師張智皓表示,許多女性自認胸部小比較不易罹患乳癌,實際上,乳癌不挑人,罩杯小的女性反而面臨潛在危機,乳房小、乳腺較緻密,一旦乳房真的出現腫瘤,也難以透過自我檢測發現,發現時往往期別較晚,更難治療。隆乳女性做檢測 不會「夾破」曾接受過隆乳手術的女性,對於乳房檢測會有「被夾破」的迷思,張智皓說,過去因為醫學科技不發達,以鹽水袋為異體植入物,一旦接受乳房攝影,一夾可能就會爆破,但現在使用矽膠材質是雙層膜結構的果凍矽膠,可以承受一到二百公斤重量,不會受到乳房攝影影響。外傳「開燈睡覺會增加荷爾蒙刺激」,沈陳石銘表示,並未有實證證實,仍建議先減少環境荷爾蒙的刺激,維持正常的生活,並提高乳房的健康意識。及早發現 第零期治癒率近100%乳癌只要及早發現,治癒率相當高,第零期發現治癒率幾乎100%,第一期發現治癒率約95%、第二期85%、第三期55%、第四期15%。沈陳石銘表示,政府提供45到69歲婦女兩年一次免費乳房攝影檢查,大幅提高早期發現的機率,第零期到第二期發現的患者占一半以上,呼籲女性千萬別輕忽任何乳房的異常,只要有任何不對勁,應盡速就醫,讓專業醫師協助診斷。
-
2022-07-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長新冠痰咳不出 她靠3招改善
40歲林姓女子5月初確診症狀輕微,唯獨喉嚨痛症狀令她不適。解除隔離後,仍持續咳嗽,只要吹到風就會咳,且咽喉時常感覺有痰,卻怎麼也咳不出來。長新冠症狀嚴重影響她的生活品質,連帶出現焦慮、失眠等症狀,她嘗試尋求中醫協助,經多月調養後,身體才逐步恢復。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長新冠在染疫後三個月內出現,症狀會持續至少二個月,常見倦怠、咳嗽、呼吸不順暢、頭痛、嗅味覺喪失、腹瀉、失眠等症狀,甚至有腦霧、注意力不集中、思考緩慢、精神疲倦、思緒混亂等。開業中醫師王俊潔表示,改善長新冠症狀,可透過飲食、運動、中醫調理三大方式調整。每日飲食需補充足夠熱量,少量多餐,補充維他命A、C、D與優質蛋白質,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盡量減少燒烤油炸物、辛辣刺激等容易讓身體發炎的食物。王俊潔指出,確診者康復後可逐漸進行低強度的有氧運動,訓練休息已久的心肺,提升免疫力、增加代謝、降低發炎、增加腦部認知功能。王俊潔說,確診者康復後雖不適感減輕,但體內可能仍有餘邪潛伏其中,此時體質上容易出現氣陰兩虛、肺脾氣虛症狀,如低熱、乾咳、喘、疲倦、腹瀉、胸悶等,中醫根據不同體質和症狀調理,恢復體內「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平衡狀態。民眾常詢問康復後是否可以持續服用清冠一號?王俊潔表示,清冠一號用於緩解確診後的不適,降低重症風險,非預防保健,即使出現長新冠症狀,也不建議持續服用。面對長新冠症狀,民眾可自行調製漢方養生茶,如黃耆紅棗枸杞湯,可提振精神、補充元氣,可每天飲用但須注意份量,不建議取代開水大量飲用,黃耆紅棗枸杞湯具補虛與補氣功效,但喝多易上火。
-
2022-07-1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40歲女染疫康復痰咳不完 中醫師曝3招改善長新冠
40歲的林小姐今年5月初確診新冠肺炎時,出現發燒、喉嚨痛等症狀,解隔離後雖已呈陰性,但只要講話時吹到風或接觸冷氣就不斷咳嗽,咽中有痰無法咳出,深怕引起他人異樣的眼光,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也讓她情緒焦慮、不易入睡,經過中醫調養後,身體才逐漸恢復原狀。不少染疫者康復後出現「長新冠」症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長新冠多發生在染疫後3個月內出現,症狀會持續至少2個月,常見包括倦怠、咳嗽、呼吸不暢、頭痛、嗅味覺喪失、腹瀉、失眠等,甚至有腦霧、注意力不集中、思考緩慢、精神疲倦、思緒混亂等。新板翰醫堂診所中醫師王俊潔說,建議透過飲食、適量運動及中醫調理等3方式,能改善新冠後遺症症狀。每天飲食須補充足夠熱量,建議少量多餐,並補充維他命A、C、D與優質蛋白質,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盡量減少燒烤油炸物、辛辣刺激等容易讓身體發炎的食物。王俊潔表示,康復後可逐漸進行低強度的有氧運動,訓練休息已久的心肺,提升免疫力、增加代謝、降低發炎、增加腦部認知功能。注意不要過度出汗,適度訓練及微微出汗的運動即可。王俊潔指出,以中醫理論認為,康復者雖不適感減輕,但其實餘邪仍有可能潛伏在體內,此時體質上容易出現氣陰兩虛、肺脾氣虛的症狀,如低熱、乾咳、喘、疲倦、腹瀉、胸悶等長新冠的發生,中醫根據不同體質和症狀調理,恢復體內「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平衡狀態。坊間流傳「染疫後可持續服用清冠一號」,王俊潔說,清冠一號是用於治療確診輕症及中症,減緩不適並降低重症風險,非用於預防保健,不建議長新冠或是無確診輕症民眾繼續服用清冠一號,其中的黃芩、魚腥草、北板藍根、薄荷,藥性都較為寒涼,過度服用恐造成腸胃不適。王俊潔表示,民眾在家自己也能簡單製造作的漢方養生茶,如黃耆紅棗枸杞湯,可以幫助提振精神,補充元氣,可以每日飲用,但須注意份量,不建議取代開水大量飲用,因黃耆紅棗枸杞湯擁有很好的補虛與補氣功效,但這3種中藥材屬於溫熱性,喝多了容易上火。
-
2022-06-24 養生.運動健身
有片|小疹子又紅又癢!濕疹、汗皰疹纏身嗎?簡單六招還你美麗好皮膚!
皮膚總是在換季和天氣變化時出現一些小紅疹,不僅不美觀還會癢得不得了,潮濕悶熱的天氣更是會容易出現,有濕疹問題的人就會知道,濕疹的狀況時好時壞,急性期會有紅、癢、水泡等問題,若不小心抓破水泡還會產生流湯、糜爛的問題,這時濕疹就轉變為慢性期,此時的皮膚角質層被反覆傷害,皮膚反而變乾、變厚、脱屑和龜裂的症狀,今天「77老大」就要帶給我們簡單幾招,讓濕疹徹底離開你的生命!拒絕癢癢濕疹第一招!忌口,需要少吃糖份、燒烤油炸、海鮮和動風發瘡類的食物,其中動風發瘡的食物包含,芒果、芋頭、鴨肉和鵝肉,77老大提到,如果你看皮膚科認真吃藥擦藥都沒有好轉,通常是因為飲食沒有調整,就會讓濕疹反反覆覆,時好時壞,而講了許多要少吃的食物,也有許多建議多吃的食物,像是綠豆、薏仁、冬瓜、苦瓜和蓮藕,這類食物可以幫助你清熱除濕就可以緩解濕疹。看了第一招是不是驚覺自己的皮膚好像還有救,剩下的五招,招招治濕疹,快點開影片解鎖,讓77老大還你美麗皮膚,不再長期飽受濕疹困擾,拒絕又紅又癢的小疹子!想了解更多關於皮膚調理的知識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學好這六招,癢癢退散不困擾!原始影片77老大YT77老大FB77老大IG延伸閱讀瘦身卡關?專家告訴你停滯期是什麼你自律神經失調?中醫師帶你5招緩解「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06-15 癌症.飲食與癌症
營養狀況是抗癌關鍵!營養師:治療期補熱量 恢復期均衡吃
72歲王先生罹患肺癌第四期,兩個月體重掉了9公斤,原來是他罹癌後,家人大幅改變其飲食內容所致。為落實生機飲食原則,他的三餐必有生菜;食物攝取順序為先吃一盆青菜,但飯和肉類就吃不下了;白飯改以五穀飯替代,搭配一杯蔬果與堅果組成的綠拿鐵。如此豐富的「健康飲食」,使得正接受治療的王先生暴瘦,甚至營養不良。「病人的營養狀況」是抗癌治療過程重要關鍵之一。透過營養評估與診斷,提供個人化的飲食計畫,可減少抗癌治療計畫被改變或中斷的風險。一般而言,癌症居家營養可分為「治療期間飲食」與「恢復休養期飲食」兩階段。癌症治療期間的飲食計畫,應著重在高蛋白與足夠熱量補充,維持病人的體力、提升免疫力。建議蛋白質來源,一半以上須來自「優質蛋白質」,即豆、魚、蛋、肉類食物或料理,可提供高生物價的蛋白質,但高蛋白質飲食之前,更要攝取足夠的熱量,蛋白質才能有效被身體利用,米飯、麵食、麵包等澱粉類食物,以及烹調用的油脂,都是熱量的最佳來源。「吃得進去」也是癌症飲食治療的重要觀念,生病治療期間難免會出現噁心、嘔吐、食欲不佳及進食困難等副作用,這時最重要的是讓病人吃得下,建議可從病人平時喜歡吃的食物中,選擇具優質蛋白質與熱量的食物,調整烹調方式與質地,讓病人好入口,切勿大幅改變病人的飲食習慣。完成癌症療程後,病人的病情緩解,發炎反應與不適症狀和緩,飲食計畫則改以均衡飲食、養成健康飲食習慣、維持理想體重為主。建議均衡攝取全榖雜糧類、蔬菜類、豆魚蛋肉類、乳品類、水果類及油脂與堅果種子類等六大類食物。另外,維持規律的飲食、避免過多含糖飲料、醃漬、燒烤等烹調食品、節制飲酒等都非常重要。像王先生案例,家人心急想在飲食上力求「健康」,以蔬菜為重點,導致病人吃不下其他類食物,進而在熱量與蛋白質嚴重攝取不足、體重驟降、處於營養不良的風險中。再來,王先生原本愛吃白飯、蝦子、冰淇淋等食物,也因家人鼓勵多吃五穀飯,少吃海鮮和甜點。其實蝦子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偶爾將冰淇淋當作點心也可以適時提供熱量。經由營養師的飲食訪視、營養評估與診斷後,協助家屬釐清飲食上的迷思,王先生又可以吃到自己喜歡的食物而感到如釋重負,也再有好體力與好心情,正面迎戰癌症。
-
2022-06-14 養生.聰明飲食
餐廳裡的和牛是天然的還是加工的?毒物專家教分辨注脂肉與重組肉,這些疾病患者要少吃
台灣人愛吃火鍋、燒烤食物,常在餐廳中看到很多和牛、雪花牛、雪花豬等讓你吃到飽,但這些肉品都是真的嗎?元氣網《生活中的毒物學》邀請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護理師譚敦慈,解析你可能吃的是注脂肉或重組肉,提醒食用時一定要徹底煮熟,若有三高問題的人,恐吃多了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衛福部食藥署於2016年規定重組肉須標示後,今年7月1日開始也要求業者要標示注脂肉了,引起許多火鍋族、燒烤族等對這類肉品的關注。想進一步了解吃多了是否會健康受損?兩種肉品有什麼差別?烹調上該注意哪些事情?該如何挑選肉品?在火鍋店、燒烤店裡,常會看到很多和牛、雪花牛、雪花豬等肉品,譚敦慈表示,多數肉品是經過加工的注脂肉或重組肉,與真正天然的肉品並不一樣。顏宗海提醒,到餐廳點菜,如果看到和牛、雪花牛、雪花豬等肉品要問一下,「吃到的是真正的和牛,還是有經過加工的肉品?」注脂肉吃多 易罹心血管疾病所謂「注脂肉」,指的是業者在肉品製作過程中會混合食品添加物,注射乳化劑、脂肪組織到肉品中,主要會增加注脂肉品的口感,其外觀容易誤解為油脂天然均勻分布,像有天然油花、雪花紋路的肉品,許多雪花牛、霜降牛肉、雪花豬等都屬於注脂肉,價格也比較便宜。「重組肉」又稱組合肉、拼裝肉、組裝肉,是將肉類經切條、切片、輾碎、黏著及塑型等工序而製成的加工肉品,其外觀容易誤解為單一肉塊、肉排、肉片,常見的漢堡排、肉丸、香腸等都屬於重組肉。顏宗海指出,腎臟科門診中,很多求診病人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三高問題,或是因腎臟不好來看診,像注脂肉是額外再做加工處理,把一些脂肪組織打進肉品,因此建議有三高的病人應少吃注脂肉,吃多了可能膽固醇、三酸甘油脂都會飆高,長期下來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顏宗海解釋,由於注脂肉是用天然的肉品再經過額外加工,把脂肪組織及一些食品添加物打進肉品裡,無形中會增加環境微生物感染的風險,因此吃注脂肉品時,一定要徹底煮熟。「有時在餐廳吃牛排時,常被問要幾分熟?三分熟、五分熟、七分熟?」如果點的是注脂牛排,建議要全熟比較好,才能減少發生食物中毒、急性腸胃炎的風險。重組肉 洗腎患者不要吃 洗腎病人是否能吃重組肉?顏宗海指出,對於洗腎病人會要求多吃肉,吃的好、營養夠,才能增加存活率,讓身體狀況最好。不論是吃紅肉、白肉,牛肉、羊肉、雞肉、豬肉都OK,但要吃天然的肉品,會帶給洗腎病人比較好的營養。然而,一些重組肉與天然的肉品並不一樣,顏宗海說,重組肉不是一整塊的肉,是將很多小的細肉,用磷酸鹽當接著劑把小碎肉黏在一起的組合肉,有時在餐廳點一塊牛排,可能就是重組肉。「重組肉最大的問題,是磷酸鹽的含量非常高」,磷是經由腎臟代謝,像洗腎患者若是一整天一滴尿都沒有,磷根本就無法排掉,因此,洗腎病人雖然要多吃肉,但建議重組肉就不要吃了。一般人吃重組肉也要適量,顏宗海指出,肉都含有磷,但如果吃到高磷的肉品,可能血液中的磷含量會變高,長期吃過量,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對洗腎病人也不好。挑選肉品時,譚敦慈建議,首要選購有信譽的商家、有品牌的肉品,應盡量購買冷藏的肉品,比較不容易長菌,很怕油膩的她會選擇買在冰箱保存比較完整的瘦肉。她提醒大家,「吃美食也要注意健康」,享用美食或買肉品時,一定要記得看清楚肉品的標示,像夜市攤商賣的肉品也有標示,牛排就會註明是組合牛排。脂肉VS.重組肉 有什麼差別?
-
2022-06-01 癌症.食道癌
為什麼通過症狀早期發現不容易?醫師詳解食道癌危險因子、檢查及治療方式
「喝咖啡吃甜食,讓你胃食道逆流了嗎?」,這句經典的廣告詞家喻戶曉。在人手一杯手搖飲、燒烤火鍋隨手可得的現代社會裡,胃痛、胃酸過多、胃食道逆流已然是文明病的最佳代表。可是,這些症狀若只是藉由胃乳與胃藥抑制症狀就能高枕無憂嗎?另外,菸酒不離手,檳榔常就口的朋友們,是否也偶有吞嚥困難的症狀呢?小心安靜卻致命的食道癌找上你!認識食道癌食道癌顧名思義就是原發在食道的癌症,依照位置及型態可以分為兩類,第一是佔全部食道惡性腫瘤約九成的「鱗狀上皮癌」,通常發生在食道的上三分之二處;第二是「食道腺癌」,一種從食道腺體產生癌變的腫瘤,常發生在食道與胃的交接處,且發生率有上升趨勢(註1)。了解常見的食道癌種類後,我們更應該了解如何預防這樣致命的病症;讓我們從食道癌的危險因子逐一檢查,看看自己中了幾樣吧!食道癌的危險因子1.年齡與性別:食道癌通常好發於50歲以上的男性,近年因食道癌過世的前裕隆集團董事長嚴凱泰及藝人安迪,更是大大增加了大眾對於食道癌好發於中年熟男的印象。2.抽煙喝酒:對於老菸槍而言,食道癌與抽菸的關聯性也是密不可分(註2)。關於酒精的使用,除了直接刺激食道的黏膜,文獻更指出容易造成食道癌的產生,並且進一步造成胃酸過多、逆流的症狀,進一步傷害食道(註3)。看到這邊,還是快把手上的煙與烈酒給收起來吧!3.刺激性飲食:東方人的特有飲食文化-麻辣燙,那種從裡暖到外的麻辣感真叫人抵擋不住。但是千萬要注意一下是否過量!根據研究指出,在某些文獻指出會造成黏膜的刺激,有可能會造成食道癌的發生(註4);而反覆受傷的食道黏膜,會大大提升食道癌的風險(註5)。下次喝熱湯的時候,不妨多吹幾口,或是等它涼一點再喝吧!4.胃食道逆流:對於多數人而言,胸⼝灼熱、酸氣直衝喉嚨的不適感,都只是偶爾發作。倘若你的症狀反覆出現,也無法靠胃藥、胃乳改善,那就得當心是否有食道病變的可能性。嚴重的胃食道逆流很容易引起病患的不適,但是如果長期的胃食道逆流沒有經過有效的治療或控制,容易進展到下一個階段的食道病灶: 巴雷特氏食道病變(Barrett’s esophagus)(註6)。5.巴雷特氏食道病變:這個聽起來「很藝術」的病可是一點也不浪漫,它指的是一個食道癌前的病變,主要是下段食道產生了組織學上的變化,食道表面由「鱗狀上皮細胞」變化為「柱狀上皮細胞」的過程。大家可以想像成是原本建築物外牆貼了磁磚,在經過長年摧殘後,新來的建築工人隨便找了一些樹皮貼上去,而這些樹皮不僅保護功能低落,還隨時會剝落並且殘破不堪。 而且文獻指出越長的巴雷特氏食道病變意味著越高風險的食道癌症(註7)。食道癌的症狀至於食道癌到底有什麼症狀呢?到底有沒有辦法能在發生早期就自行發現呢?1.吞嚥困難:當腫瘤變大影響了食道功能,就很可能發生吞嚥困難。起初可能會發現食用較硬的食物或大口的食物時,會出現吞嚥困難與疼痛感;當疾病繼續進展,甚至是吞流質食物都會出現症狀時,通常已較為嚴重,因此只憑症狀想要早期發現的並不容易。2.胸腹部疼痛:腫瘤造成的發炎效應及組織變化,經常造成食道癌患者會出現長期的胸腹疼痛的症狀,特別是在吞嚥之後,因此若出現長期的疼痛,務必也要注意食道癌的可能!3.吐血及黑便:食道腫瘤有潛在的出血風險,當血液順著消化道一路隨著糞便排出,就會造成較深顏色的糞便(俗稱瀝青便)。另外,若是食道血管大量出血、甚至是直接吐血,是非常危急的情況,病患很可能在幾分鐘內出血過多而休克,可說是一顆不定時炸彈。4.體重減輕:惡性腫瘤造成的體重減輕是常見的現象,肇因於癌症造成的「惡病質」,也就是讓身體吸收營養的能力大幅下降的症狀。惡性腫瘤要嚴重到使人體重減輕,通常已有一定的嚴重度,特別是食道癌又是轉移特別快的一個癌症,因此如果不是刻意瘦身的狀態下,發現體重有明顯下降,就得要好好考慮進行一個完整的身體檢查喔(註8)!食道癌的檢查由上述症狀可以知道,食道癌要在早期就通過症狀發現,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導致食道癌在發現時多已有一定程度的轉移,尤其食道癌的預後相當不好,第一期的五年存活率雖有近60%、但第二期僅有40%、第三期約20%、第四期小於5%,而台灣整體食道癌的五年存活率,平均起來僅有15%左右(註9),因此可以知道多數人都是在晚期才發現,遺憾終生。雖然目前看來食道癌不容易早期就由病患自己發現有異常,但仍可以透過檢查來及早發現,一般常見的胃鏡檢查、上消化道攝影等等,都能幫助臨床經驗豐富的醫生見微知著。隨著內視鏡科技的進步,現階段的內視鏡有將影像改良檢查的方式(Narrow Band imaging, NBI),此種檢查是利用特定波長的光源,使食道表淺的黏膜的淡紅色光源過濾後,更容易凸顯早期癌症病灶的方式,比起一般胃鏡視野內一整條紅通通的食道,影像改良檢查有著更加良好的早期檢驗率。如果在影像檢查中高度懷疑有惡性組織的可能,就會使用食道鏡的切片,將病變組織取出,以病理檢查結果做為確定診斷的方法。食道癌的治療若是不幸的確診食道癌,到底有什麼方法能治療呢?以第一期的局部癌症(stage T1a~T1b)為例,最好的方法是使用根除性的內視鏡黏膜剝離術(Endoscopic submucoal dissection, ESD),盡可能的將病變範圍再往外推的地方都切除乾淨,但若侵犯到食道黏膜下層或更深,就可能會需要開胸手術並進行食道重建術。第二、三、四期以後的食道癌,除了手術切除之外、還必須清除被癌細胞佔領的淋巴結,並且搭配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而近年來相當被看好的「標靶治療」,在食道癌的治療效果是不彰的。而在2020年歐洲腫瘤醫學會中,已經證實了免疫療法搭配傳統化學治療比單純使用化學治療更有效果(註10);雖然這樣的免疫療法還在研究中,但總為如此難治的食道癌帶來一線曙光。美食當前,步步為營在繁忙的生活中,我們不免需要大啖美食來紓壓。倘若出現了胃食道逆流、甚至是食道癌的症狀,切勿輕忽自行買藥症狀治療,必要時一定要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搭配內視鏡的檢查。而減少菸酒的使用,除了省荷包,也防止了可怕的食道癌發生,是不是一舉兩得呢?參考資料:(註1) Buas MF, Vaughan TL., Epidemiology and risk factors for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tumors: understanding the rising incidence of this disease. Semin Radiat Oncol. 2013 Jan;23(1):3-9. (註2)Wang QL, Xie SH, Li WT, Lagergren J. Smoking Cessation and Risk of Esophageal Cancer by Histological Typ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Natl Cancer Inst. 2017 Dec 1;109(12).(註3) Bagnardi V, Rota M, Botteri E, et al.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site-specific cancer risk: A comprehensive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2015; 112(3):580–593.(註4) Chen, Yu-Heng1; Zou, Xiao-Nong2; Zheng, Tong-Zhang3; Zhou, Qi4; Qiu, Hui4; Chen, Yuan-Li2; He, Mei4; Du, Jia4; Lei, Hai-Ke4; Zhao, Ping1, High Spicy Food Intake and Risk of Cancer,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eptember 20, 2017 - Volume 130 - Issue 18 - p 2241-2250 doi: 10.4103/0366-6999.213968(註5)Islami F, Poustchi H, Pourshams A, Khoshnia M, Gharavi A, Kamangar F, Dawsey SM, Abnet CC, Brennan P, Sheikh M, Sotoudeh M, Nikmanesh A, Merat S, Etemadi A, Nasseri Moghaddam S, Pharoah PD, Ponder BA, Day NE, Jemal A, Boffetta P, Malekzadeh R A prospective study of tea drinking temperature and risk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Int J Cancer. 2020;146(1):18. Epub 2019 Mar 20(註6)Goldblum JR. Barrett's esophagus and Barrett's-related dysplasia. Mod Pathol. 2003 Apr;16(4):316-24.(註7) Krishnamoorthi R, Singh S, Ragunathan K, Visrodia K, Wang KK, Katzka DA, Iyer PG.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rogression of Barrett's Esophagu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8 Jul;16(7):1046-1055.(註8)Tchekmedyian NS Costs and benefits of nutrition support in cancer. Oncology (Williston Park). 1995;9(11 Suppl):79. (註9)台灣癌症基金會 食道癌https://www.canceraway.org.tw/page.php?IDno=2220(註10)ESMO 2020 IMMUNOTHERAPY IS BENEFICIAL IN GASTRIC AND OESOPHAGEAL CANCERS, STUDIES SHOW https://www.esmo.org/newsroom/press-office/esmo2020-gastric-oesophageal-cancer-immunotherapy-checkmate649-attraction4-keynote590【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盧柏文醫師】食道癌-與美食相伴的寧靜殺手】
-
2022-05-3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確診新冠肺炎可以吃什麼?營養師教如何避免進展為中重症
● 提升免疫力,可以擊潰病毒● 多攝取抗發炎、抗氧化食物● 適當補充維生素D,避免染疫或進展為中重症確診新冠肺炎要吃什麼?目前尚未有研究證實,可以透過吃特定的食物對抗新冠病毒,不過提升免疫力絕對是擊潰病毒的不二法門。建議可藉由攝取抗發炎、降低體內氧化壓力的食物,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讓免疫細胞盡快攻下病毒,縮短痊癒時間。1、維生素C維生素C是體內強大的抗氧化物質,具有降低氧化壓力、抗發炎、促進內皮細胞作用的能力,特別是有呼吸道感染症狀時,透過補充維生素C,可以加速人體對抗病毒的時程,也能避免惡化成中重症。建議一天至少補充100毫克維生素C,而芭樂、奇異果、小番茄、木瓜等都是高維生素C水果,一天吃兩份(每份約一個拳頭大小),就能補充所需攝取量。2、Omega3脂肪酸Omega3脂肪酸具有抗發炎、促進大腦健康、預防各種免疫疾病的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對抗新冠肺炎。建議可以一周吃三次魚,像鮭魚、鯖魚、鱈魚、秋刀魚等,每次約手掌大小;或補充亞麻仁籽油、各類堅果等,都能攝取到Omega3脂肪酸。3、維生素D近代不少研究發現,維生素D與人體基因調控有關,甚至可被視為荷爾蒙的一種,影響體內約3000多種基因,舉凡三高、感冒、皮膚病,甚至是免疫系統方面的疾病,都與維生素D缺乏有關。研究發現,免疫細胞包括巨噬細胞、T細胞都有維生素D的受體,因此維生素D可以提升吞噬細胞與T細胞活性,幫助消滅人體內的細菌和病毒;各國針對新冠肺炎的治療研究更發現,適當補充維生素D,可以降低新冠肺炎感染後,進展為重症的機率,而血中維生素D的濃度愈高,得到新冠肺炎的機率也愈低。維生素D的取得方式,建議可以在正中午時段,上午十點至下午兩點間,日曬約15分鐘;平時飲食可多吃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例如蛋黃、牛奶、魚類、乾燥香菇、木耳等;針對日曬不足、膚色深、有慢性病等民眾,則可以透過維生素D補充劑補充,依個人血液濃度,每日可補充400-2000IU不等。4、喝足夠的水人體70%是由水組成,補充足夠的水,可以幫助人體代謝廢物,讓所有生化反應趨於正常。不過喝水有訣竅,應該喝接近體溫的溫水,而不是冰水或室溫水,因為七成的免疫細胞進駐在腸道,如果喝下比體溫低的水,容易削弱腸胃功能,進而減低免疫細胞作戰的能力;也不要一口氣灌一堆水,因為人體每20分鐘只能吸收200㏄,一次喝太多,僅是徒增身體的負擔。5、作息正常、避免加工食品維持良好作息很重要,不要熬夜,盡量11點前就寢,此時肝膽經當值,正發揮解毒造血的功能,不可錯過睡眠時段;更要避免食用加工品,如燒烤炸物、甜品、甜飲、醃製等,以免增加身體及肝腎負擔。
-
2022-05-29 養生.營養食譜
拌一拌丟烤箱 粗獷封原味
洋PAUL的太太說,沒有烤箱不會做菜,大概就像大廚沒有中華炒鍋不會「炒菜」一樣。我的烤箱不常用,烤過一夜乾、三層肉等單一食材;也曾將幾樣根莖類蔬菜滾刀大塊切,淋上橄欖油、奶油,撒上香草及鹽調味,隨意拌一拌丟烤箱,原味就被封在微焦表層下,食材各放異彩;接著加了肉類增添風味,也烤了PIZZA、蘋果派。烤春雞旋轉的家用烤箱,只開過上、下火烘烤,沒有轉動過。選了大小合適的全雞(約850g)串起來,放入烤箱緩慢旋轉烘烤,再隨意把現有的冷凍蔬菜包,混上新鮮蔬菜及香料,放在下方烤盤,盛接滴下來的雞汁。烤了二小時,雞肉雞骨都鬆軟入味。烤得焦黃的烤雞,配上多樣顏色的蔬菜,光用眼睛看都好吃。食材:全雞(半雞或雞腿也可)調味料:橄欖油、鹽、蒜蔬菜:洋蔥、番茄、花椰菜、青花菜、黃蘿蔔、胡蘿蔔、櫛瓜、地瓜等香草:黑胡椒、百里香、迷迭香、薄荷等作法:1. 雞抹上橄欖油,撒上鹽、黑胡椒、百里香、迷迭香,搓揉使其入味。2. 洋蔥切丁,蔬菜切片或切塊,淋上橄欖油,撒上鹽及香料混合拌勻,放入烤盤。3. 蒜磨成泥狀,拌上橄欖油、鹽,做成「蒜油」。4. 串起全雞,烤箱設定210℃(不預熱)旋轉烘烤,蔬菜烤盤置於下方盛接滴出的雞油。5. 定時在雞肉表面刷上「蒜油」,時而翻動烤盤上的蔬菜使均勻受熱。6. 烤2小時至雞肉表面微焦即可。● 用一般烤箱也行,把雞肉放在蔬菜上一起烤,定時為雞肉翻面,同樣不失風味。● 蔬菜、香料不拘,創造自家風味的烤雞。● 各家烤箱尺寸大小、火力強弱都不同,烘烤的時間也有差異。烤蝦蝦子只要新鮮,遇上蔥、蒜、鹽,大火爆炒,或加米酒「嗆」一下都好吃。拿來燒烤再變一些花樣。剝下的蝦頭、蝦殼不要浪費,拿來煮味噌湯或當湯頭,可提升湯品的鮮味。食材:蝦、帕瑪森起司(可省略),蒜、紅辣椒、香菜(九層塔、羅勒)、橄欖油、奶油、鹽、黑胡椒作法:1. 將烤箱預熱至210度,蒜、紅辣椒、香菜切末,備用。2. 蝦去殼、去頭。3. 蝦子、蒜末、紅辣椒末、一半香菜末放上烤盤,淋上橄欖油、奶油拌勻。4. 放入烤箱前,撒上帕瑪森起司。5. 烤約8~10分鐘,蝦子轉粉紅色、不透明就熟了。再多烤一、二分鐘,把帕瑪森起司烤到微焦。6. 出爐前,撒上另一半的香菜末,再烤約半分鐘即出爐。烤蔬菜Escalivada(沙拉)來自加泰隆尼亞等地區的傳統菜餚。蔬菜不分切、不調味,直接炭火燒烤做成煙熏蔬菜,做法豪邁、粗獷。料理技巧就是把蔬菜丟炭火(烤箱)上「放心」烤、不用「顧」的概念。這道料理要烤到焦黑才行,用炭火直接烤最好,瓦斯烤箱次之。蔬菜經烘烤焦糖化「濃縮」原本的甜味。剝去焦黑外皮,直接吃就能品嚐能到微焦的炭燒味及濃郁的質感。淋上油醋(Vinagreta)或搭配麵包,是當地的吃法。食材:彩椒2個、茄子1條(可加量)、洋蔥、鳳梨半顆、橄欖油、紅酒醋、鹽、蒜作法:1. 烤箱預熱220℃,蒜切末備用。2. 彩椒、洋蔥切半、茄子切二大段(不切也行),鳳梨四分切留皮,入烤箱烤45~60分,烤熟透、焦黑。3. 取出放涼,剝去外皮,裝盤。4. 橄欖油:紅酒醋=約8:1,拌入蒜末、鹽做成油醋(Vinagreta)。5. 蔬菜淋上油醋,或是搭配麵包食用。● 烤蔬菜的量也要「豪邁」,烤完剝去烤焦外皮,彩椒只剩一半,茄子剩更少。● 最理想是在炭火上燒烤,我用瓦斯烤箱,用普通烤箱代替也行。
-
2022-04-2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台中新增201例 健身房、羽球館各兩家有足跡
台中市今本土個案新增201例,包括北區五權國中新增確診7例(3例教練、4例選手);大里某長照機構新增7例,累積11例確診;某大學旅遊群聚新增4例確診;阿妹演唱會新增1例,台中累計42例。市長盧秀燕指出,截至今天中午12時,已有743位進行居家照護評估,435位已收案居家照護,130位評估中,178位未符合收案條件。至於負壓隔離病房,病床數共302床,其中已使用數為104床(34.44%)、可使用數為198床 (65.56%)。對於中央有意縮短居隔期為「3+4」,是指確診者前3天居家隔離,待在家1人1室,不得外出。完成匡列後進行快篩或PCR篩檢。居隔期滿篩檢陰性後,進行4天自主健康管理,這4天每天要進行快篩,快篩陰性者可外出工作及採買生活必需品,但禁止自主健康管理者在餐廳內用餐、聚餐、聚會、前往人潮擁擠場所及與不特定對象接觸。考慮家中沒有常駐醫護人員,市府提供的關懷包中,將配置血氧機,依關懷包途徑發放,等居家照護者期滿痊癒後收回。血氧機數值顯示有2個,一個是SpO2,也就是血氧濃度,正常值為95%以上;93%至94%需要更專業便估,要聯繫專屬照護醫院,緊急狀況請連絡119;92%以下就是比較危險的狀況,應立即聯繫專屬照護醫院或119。至於PR值是每分鐘心跳次數,正常值為60至100次。衛生局長曾梓展說,個案足跡包括20日大里假期游泳池、北屯區肉次方燒肉放題台中文心崇德店、北屯區World Gym世界健身俱樂部台中東山店、北區御雞匯鹹水雞(台中北屯店);21日北屯區成吉思汗台中旗艦館、北屯區冠軍永安羽球館、北區蛋餅叔叔手作早午餐、北區啾喜好食、西屯區GU 台中大遠百店、北屯區World Gym世界健身俱樂部台中東山店、北區御雞匯鹹水雞(台中北屯店)、西區凝 Koru 串燒酒場;22日北區DAISO大創百貨台中一中店、北區中友百貨、北區京厚屋一中店、沙鹿區蠔膽你就來燒烤店、東區劉震川韓潮吧台中站前店、南區民昇羽球館二館、龍井區養鍋Yang Guo石頭涮涮鍋台中東海店;23日西區凝 Koru 串燒酒場;4月20日至23日西屯區Thefoursalon台中質感1店。
-
2022-04-0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彰化確診者活動力強 麥當勞、寶雅、85度C都有足跡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彰化新增2例新冠肺炎確診個案,除了昨天就公布的關西營區軍人確診外,彰化衛生局公布今新增的1例為昨天新北市柔道班群聚衍伸出來,一名確診學生到彰化找友人,造成友人確診外,現在友人40多歲的父親昨天出現咳嗽流鼻水症狀,經PCR採檢也確診。關西營區群聚確診個案活動力強,包括軍中同袍餐敘、校友餐敘、家人及社交餐敘,彰化今公布確診者足跡,集中在彰化市,包括小林燒烤、麥當勞金馬店、寶雅金馬店、尚記餐廳、中油彰化中山路加油站、白鳥豆漿店、85度C彰化大埔店、有春海鮮熱炒。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說,目前居家隔離人數上升到277人,與去年不一樣的是最近非三級緊戒,因此接觸匡列人數多,每個確診個案傳染量能變大。
-
2022-03-28 癌症.食道癌
吞嚥有異物感 男子查出食道中段病變 癌化機率高
1名40多歲男性近日感覺胸口悶痛及吞嚥時有異物感,經胃鏡檢查,發現食道中段有約0.3公分之黏膜性突起病灶,切片報告為高度異生性之鱗狀上皮細胞,之後長成惡性病灶的機會很大,後來接受內視鏡食道射頻燒灼術,3個月後回診追蹤,病灶已不見蹤影亦無復發,讓他覺得症狀改善,也放下心中大石。長安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許鈺銓說,患者表示吞嚥有異物感症狀持續超過半年,近一個月感覺愈發明顯,過去並無任何慢性病史,但有抽菸習慣。考量食道癌好發於男性,且病患症狀超過2周以上,因此立即安排胃鏡檢查。檢查發現,食道中段的0.3公分黏膜性突起病灶是高度異生性之鱗狀上皮細胞,雖然還未變成癌症,但是建議進一步處理,否則之後長成惡性的機會很大。經過解釋,患者決定住院接受內視鏡食道射頻燒灼術,術後恢復良好,隔天即出院。依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食道癌以鱗狀上皮癌居多,九成患者都是男性,致病原因和菸、酒、檳榔等不良習慣有關,近年來有年輕化趨勢,愛喝咖啡、刺激性食物、肥胖、吃太多重口味醃燻燒烤,都是增加罹患食道癌風險的危險因子。許鈺銓說,食道癌主要症狀有吞嚥困難、吞嚥時有異物感以及胸口疼痛等,多與一般民眾常見之胃食道逆流症相符,曾有案例因長期吞嚥異物感誤以為是胃食道逆流且長期自行服藥,等到症狀愈來愈嚴重才來就診,胃鏡一進去就發現食道癌已阻塞食道,需做手術重建,因此提醒民眾若有症狀別輕忽或自行判斷而延誤就醫,才能把握治療先機。目前胃鏡檢查對食道、胃及十二指腸前半部之早期癌症皆有一定程度之診斷能力,後續處理方式選擇多且部分有健保給付,舉凡內視鏡黏膜切除術、內視鏡食道射頻燒灼術,或是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皆為有效又安全的手術。
-
2022-03-12 新聞.健康知識+
發炎害你瘦不下來!想減肥要先消炎,醫師教你「對抗發炎」該怎麼吃、怎麼動
肥胖會讓發炎指數增加,並因系統性和長期發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發炎相關疾病的罹患風險。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比喻,「慢性發炎就像全身都在放火」,會導致肝炎、肺炎、神經炎、腎臟炎、自體免疫疾病、關節炎、糖尿病、阿茲海默症、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各種問題。所以維持健康體重是預防慢性發炎的重要關鍵,那我們就要先了解發炎和肥胖之間的關係。「發炎」害你瘦不下來!想減肥就要先消炎脂肪細胞會持續製造及分泌促進發炎的脂肪激素,包括IL-6、IL-8、TNF-α,造成胰島素阻抗增加,進而造成各種的代謝異常,如血糖值過高。而過多胰島素也會促進發炎,發炎又導致肥胖,這時脂肪組織當然又增加了。所以,肥胖、糖尿病和發炎就是致病鐵三角,想要健康和減重,就一定要滅火、消炎。彰化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林世鐸則提到,過多的脂肪細胞因造成局部的血液供應不足,加上因堆積脂肪酸而增大細胞較不穩定,所以這些細胞容易因為受到物理性的壓力而破裂,進而引起發炎反應。台北榮總研究也發現,身體發炎物質會與胃腸道內分泌系統相互影響,由於腸道荷爾蒙會影響食慾、體重、脂肪與肌肉組成等等,一旦發炎問題未經治療控制,身材胖瘦也相對容易失控。呼吸也會胖?!這些肥胖背後的原因都和發炎有關當我們拆解導致肥胖背後的原因,不難發現每一項幾乎都和「發炎」有密切的交互影響。包括:‧ 糖類和精緻澱粉攝取過多:除了添加糖的飲料和甜食,白麵條、白吐司等高升糖指數的精緻澱粉吃多了也會促進發炎。‧ 煙燻燒烤食物:食物經過高溫燒烤會產生多環芳香烴 (PAH) 、異環胺 (HCA) 或丙烯醯酸 (AA) 等致癌又促老的物質,不但會讓身體發炎嚴重,也與肥胖、大腦發炎脫不了關係。‧ 長期熬夜、久坐不動:當胃的饑餓素以及腎上腺素分泌增加、脂肪的瘦素以及腦部血清素分泌降低,都會造成發炎反應增加,引起肥胖。而熱量消耗降低、血管易發炎,全身就容易堆積脂肪,也會增加三高風險。‧ 空氣污染: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台灣肥胖醫學會常務理事蕭敦仁醫師表示,許多研究發現PM2.5濃度過高會造成身體慢性發炎及胰島素阻抗使得血糖連同血脂上升,造成人體一系列代謝混亂,並導致肥胖與三高。對抗發炎變胖的正確飲食和運動有肥胖困擾的人,如果想降低身體發炎,達到減重效果,建議先從「抗發炎」食物下手。由於人造奶油、速食、高溫油炸食品及大部分植物油所富含的「亞麻油酸」會促使大量生成親發炎性的物質,所以烹調方式也要避免高溫和油炸。:1. 各式色彩的蔬菜水果:能攝取豐富纖維及各種植化素(phytochemicals),其中像是鳳梨當中的「鳳梨酵素」可以幫助身體有效減少一些不必要及過度的發炎反應、增加免疫力並溶解血栓,具有不容小覷的抗發炎效果。不過也要避開高糖分水果及果汁,以免越吃越胖。2. 多吃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Omega-3具有抗發炎的效果,在日常的飲食中較需要刻意加強補充,如沙丁魚、秋刀魚、鯖魚、鮭魚、鮪魚等深海魚及亞麻仁籽、海藻、酪梨、芝麻、堅果類等。另外油品也很重要,橄欖油、苦茶油、茶籽油、酪梨油、或玄米油是較適合的選擇。3. 綠茶:綠茶的茶多酚有抗氧化及抗發炎的效果,龍井或烏龍茶則次之。4. 辛香料:像是咖哩的薑黃、薑、紅辣椒、大蒜、洋蔥、迷迭香等,都含有抗發炎效果或抗氧化的植化素。其中「天然薑黃素」不僅比維生素C的抗氧化能力多出2.75倍,臨床醫學也發現它除了有抗氧化效用外,對降低血脂、抗發炎、抑制腫瘤、抗癌及預防動脈粥狀硬化都有幫助。除了飲食,運動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想要降低內臟脂肪並減低身體長期發炎,又以「有氧運動」的效果較佳,能減少發炎、降低體內的壞膽固醇,可達到保護心血管的效果,像是跑步、游泳、拳擊或有氧舞蹈等等。專家也建議,可選擇多樣化的運動模式刺激身體,所以適合的有氧強度運動以外,不妨每週安排兩天的肌力訓練穿插。資料來源:肥胖與發炎─同樣的胖子,不同的健康?類風濕性關節炎研究重大突破:發炎影響胖瘦延伸閱讀: 乳癌9成以上是後天!護理師、空姐都是高危險群...妳一定要戒掉的6個壞習慣
-
2022-03-10 養生.抗老養生
春天養肝四原則 多吃這些綠色食物助排毒
春天天氣回暖、萬物吐新芽,人體處在陽氣生發的階段,「養陽氣」是養生重點;春天屬於「養肝」季節,此時如果沒有將陽氣養好、進行肝臟排毒動作,未來容易出現感冒、過敏、手腳冰冷、經期不順等寒性疾病,以及便祕、嘴破、長痘痘等上火的毛病。春天養肝掌握四大飲食原則1、多吃綠色養肝食物過年攝取許多高熱量及油膩食物,加重肝臟及腸胃負擔,如何去除多餘脂肪,幫助肝臟排毒,是春天的首要任務。老祖宗說春天對應五色中的「青」色,多吃綠色食物能促進代謝、肝氣循環,對照現代營養學理論,發現綠色蔬果蘊含多種水溶及非水溶膳食纖維,可幫助膽酸排除、促進膽固醇代謝,益於肝臟排毒,常見綠色蔬菜如花椰菜、菠菜、綠豆芽、地瓜葉等。烹煮方式應口味清淡,否則便失去的養肝、促進肝排毒的美意。另一方面,酸入肝,酸性食物可以活化肝臟機能,例如奇異果、檸檬、白醋、大小黃瓜,都屬於綠色、味道偏酸的食物,可幫助分解體內囤積的脂肪;不過,腸胃功能不佳的人應留待飯後或非空腹的時候食用。2、不要吃太燥熱的食物春天陽氣生發階段,身體的火慢慢冒出來,一旦飲食不節制,多吃燒烤、油炸、過於油膩的食物,加上少喝水,作息不正常,很容易上火,出現口乾、舌燥、便祕、嘴破、長痘痘等問題,因此,建議此時節的飲食應清淡,謝絕油炸燒烤,就連餅乾、糕點也盡量少吃。3、作息正常、定期運動經歷冬天的濕寒,春天就要把多餘的濕氣及寒氣驅出體外,是春天養生的基本法則。此時最適合走出戶外,做一些會流汗的運動,幫助陽氣生發,藉此排出體內的濕寒。運動強度要視個人年紀和狀況而定,年輕民眾可做強度高的跑步、爬山、打球等運動;年紀較長的人常有關節退化,建議做緩和的快走、游泳、跳舞等有氧運動。4、抗發炎食物春天萬物生發,也是流感、感冒的流行季節,因為氣溫忽冷忽熱,濕氣變重,容易讓免疫力下降,受到病毒的侵襲。除了做好保暖的動作外,飲食不妨可以吃些抗發炎食物,注重蔬菜、水果及Omega-3脂肪酸的攝取,建議每天三份蔬菜(一份蔬菜約半碗熟蔬菜)、二份水果(一份水果約一個拳頭大),以及吃一把低溫烹調無調味堅果,或每周吃二次魚,每次二至三份(一份魚約三個手指大),以降低身體的發炎反應。
-
2022-03-05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愛吃燒烤、喝酒,易引起食道癌! 避免飲食不良習慣,才是永保食道健康的長壽之道
門診年輕女士,主訴胸口灼熱,「早上起來喉嚨有痰,咳嗽。」「有喝咖啡嗎?」「有,沒喝咖啡沒精神!」是典型的胃食道逆流症狀。「你咖啡少喝,先戒。」「晚上睡前不要吃東西。」「晚上睡覺上半身墊高一點。」我告訴她注意事項,同時開了一些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給她。第二周回診。她說:「有進步,但早上起床仍然喉頭不舒服!」「我告訴妳的都有做到嗎?」她說:「都有做了,但有一點老公不同意。」「哪一點?」「我老公說,睡覺時要墊下半身,不是墊上半身!」她一臉通紅的說,難怪胃食道逆流不會改善。正常人在胃與食道交界有一個括約肌,好像腰有一個腰帶讓褲子束緊一樣,這個地方稱為賁門,可防止胃酸逆流到食道內。正常人直立時,水往低處流,胃酸不容易往上流到食道,不會使食道灼傷。但睡覺平躺時,如果這個括約肌鬆了,胃裡面的胃酸就可能逆流到食道內,像海水倒灌,使食道灼傷,病人會胸口痛,甚至流到喉頭,引起聲帶發炎、喉頭發炎造成咳嗽。有人先天括約肌較鬆,胃酸就容易逆流,或咖啡、茶喝多了,胃酸一直分泌,胃食道逆流的症狀也就不容易改善。就醫學觀點而言,師父打坐、打禪都要坐著,甚至圓寂的時候也要坐著,是有道理的,因為胃酸比較不會逆流到食道,保護食道的健康。胃酸在胃裡面不會把胃灼傷,因為胃表面有一層黏膜保護,但食道沒有這層黏膜,受到胃酸灼傷會引起食道發炎,久而久之了就會發炎變性甚至引發食道癌,就是這個道理。有人愛吃燒烤或嗜愛杯中物,前者對食道是熱的灼傷,後者是酒精灼傷,都容易引起食道癌,不可不慎。小時候常聽長輩說吃完飯要起來走動,不要躺著,現在以醫學眼光來看倒是有其道理。總而言之,人體要長治久安,長壽健康,就要符合中庸之道,少碰傷害食道之物。咖啡、茶刺激胃酸分泌,杯中物灼傷食道,燒烤食物燒傷食道,都會殘害食道造成日後發生食道癌的因素。俗語說:「盜亦有道。」換成醫學來說,「道」亦有「道」,就是保護食道也有其道理,參考師父古人的養生之道,符合中庸之道,避免現代文明殘害食道之不良習慣,才能永保食道健康,也是長壽之道。●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2-02-19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癌症不長眼,「癌王」胰臟癌通常一發現都是末期!保持定期檢查的習慣為上策
新春,老闆跟員工打氣。老闆搭著員工的肩膀說:「XX先生,景氣不好,要好好努力喔!」言下之意,有工作已經很不錯了。員工:「老闆,你也要努力喔!」「我以前也是老闆喔!」看別人容易,看自己難,在健康方面也是如此。例如最近陸續有名人因胰臟癌及頭頸癌而過世,每次看到這些新聞,通常一般人的反應除了惋惜之外,就很少再想到其他之外了。事實上,癌症是不長眼睛的,誰會「中獎」,誰也不曉得,當然有些人特別容易長某些癌症,這些人在醫學上稱為高危險群,例如有B、C肝就是肝癌的高危險群,發生肝癌的機率比一般人高一百倍以上。此外,家裡有人得肺癌或長期抽菸者,是發生肺癌的高危險群。有吃檳榔習慣、愛吃燒烤食物或嗜愛杯中物者,是發生食道癌及頭頸部癌的高危險群。至於胰臟癌,目前稱為「癌王」,因為通常一發現都是末期,除非在胰臟頭部很早就堵住膽胰管引起黃疸,否則出現體重減輕、腹痛、腹脹或背痛,通常是末期,既不能手術切除,藥物治療也是療效不佳,而其發生原因也不是很清楚。頭頸癌可定期看耳鼻喉科檢查及早發現,食道癌可做內視鏡檢查及早發現,肺癌可做低劑量電腦斷層及早發現,肝癌可定期做超音波檢查及早發現。至於胰臟癌,超音波檢查常常胰臟尾部看不清楚,看得出來也是太晚,比較能早期發現的工具應該是核磁共振了。近年來國人增加最多的癌症就是大腸癌了,除了定期做糞便潛血檢查外,以前大腸有息肉或有大腸癌家族史者,就要定期做大腸鏡檢查了。新春之際,小心警惕,步步為營,保持定期檢查的習慣,才能年年虎虎生風喔!●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2-02-17 癌症.其他癌症
胰臟癌早期無症狀 醫師籲高階健檢助揪出癌王
資深藝人巴戈因胰臟癌病逝,胰臟癌名醫表示,胰臟癌早期症狀不明顯,近9成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接受治療有助延長存活時間,並建議民眾可做高階健檢,較能早期揪出胰臟癌。巴戈昨天晚間因胰臟癌病逝,享壽68歲。胰臟癌惡性度高,有「癌中之王」稱號,據蘋果新聞網報導,巴戈的二哥巴箭提及,巴戈向來注意健康,定期做健康檢查,但發現胰臟癌時已是末期。台北榮民總醫院胰臟癌多專科醫療團隊召集人、臨床技術訓練科主任李重賓告訴中央社記者,胰臟位於腹腔,是全身最深的地方,長出惡性腫瘤,一般健檢的超音波、抽血等檢查較不易發現,必須透過高階影像檢查,如磁振造影(MRI),才能揪出癌變。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民國108年有2803人新確診為胰臟癌,同年也有2497人因胰臟癌逝世;衛福部109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也顯示,胰臟癌名列10大癌症死亡率第7名,每10萬人口中,有10.4人因胰臟癌死亡。李重賓說明,胰臟癌早期多半無症狀,僅有長在胰頭的腫瘤可能阻塞膽管,導致黃疸症狀,其餘症狀如上腹痛、厭食胃口不佳、體重減輕、腹瀉等,都是晚期胰臟癌才會出現。李重賓指出,胰臟癌好發於60至70多歲族群,但也有少數20、30多歲的年輕人患病,胰臟癌危險因子包括吸菸、飲酒、家族病史等,男性略多於女性,患有糖尿病與肥胖者,罹患胰臟癌的風險也較高。儘管胰臟癌相當惡性,但醫學進步下,已有不少治療武器。李重賓說,若是早期發現,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若出現局部侵犯,則以化療搭配放射治療,若進展到晚期出現遠處轉移,則以化療為主。李重賓提到,晚期胰臟癌病患若未治療,平均僅能存活3個多月,但若接受治療,平均可存活半年到1年,也可讓患者的生活品質提高。而胰臟癌治療需要各領域專業,醫學中心組成跨專科胰臟癌團隊,是治療趨勢。在預防方面,李重賓說,遠離吸菸飲酒、維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少吃高油脂、燒烤、醃漬或加工肉品等食物,適度運動並控制體重。李重賓也建議,因一般健檢不易發現胰臟癌,若經濟許可,不妨做高階健檢,有助早期發現病灶。
-
2022-02-10 癌症.食道癌
無聲癌症食道癌為何難救?出現3症狀多屬中晚期!日常預防靠6招
當發生吞嚥困難、喉嚨卡卡超過2周時,千萬不可輕忽,小心可能是食道癌找上你了!癮君子、紅臉族、紅唇族、嗜吃醃漬或燙舌食物的人、有家族史、曾經罹患頭頸癌的人,都是罹患食道癌的高危險族群。食道癌是無聲癌症,一旦出現「吞嚥哽咽感」、「喉嚨乾卡」、「不停咳嗽清痰」三症狀,加上有抽菸、喝酒、嚼檳榔、喝滾燙茶湯等習慣者,應盡速接受消化道內視鏡檢查,及早確診治療。無聲癌症食道癌食道癌居男性癌症發生率第六位台灣每年新診斷食道癌患者約2,700人左右、死亡人數約1,800人,九成以上都是男性,是男性癌症發生率的第六位、癌症死因排名第五位。男性好發於50至70歲間,近年台灣男性食道癌的發生有年輕化趨勢,可能與飲食及生活習慣有關,包括長期吸菸、嚼食檳榔和飲酒過量等不良習慣,愛喝滾燙的湯或茶,以及吃太多重口味醃燻燒烤、醃漬食物,都是增加罹患食道癌風險的危險因子。菸、酒、檳榔 罹癌風險增200倍根據流行病學研究發現,飲食習慣是重要的高危險致癌因子。有飲酒習慣的人,罹患食道癌機率比一般人高出二至四倍;若同時有抽菸、飲酒、嚼檳榔三大惡習,罹癌風險更是一般人的200倍之多。另外,常吃含亞硝胺成分的醃漬食物或發霉食物的人,以及口腔衛生不良的人等,都可能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熱食燙舌入口 刺激食道恐癌化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指出,超過攝氏65度以上的食物、飲品,可能刺激食道黏膜而受損。因此,長期飲食高溫燙舌程度的食物,恐會造成食道黏膜病變產生癌化,大幅提高得到食道癌的機率。有食道癌家族史、曾罹患口腔癌、口咽癌、下咽癌等頭頸癌患者,也容易罹患食道癌,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下咽癌患者,終其一生會罹患食道癌,還有體內缺乏代謝酒精酵素乙醛去氫酵素(ALDH2)的人,罹患食道癌風險更增加50倍。吞嚥困難、咳嗽、清痰就醫 發現多屬中晚期據統計,台灣食道癌患者確診時,超過六成已是第三、第四期。台南市立安南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詹凱翔表示,因為食道具有彈性,即使早期出現腫瘤也很難發現,通常出現吞嚥困難、喉嚨卡卡、常咳嗽清痰、胸口灼熱,甚至咳血、呼吸困難、胸痛等症狀時,可能已經是食道癌晚期。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梁程超解釋,食道長約20到25公分,一旦癌細胞長在黏膜上不會有痛感,初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僅有黏膜表面的變化,可能以發紅或輕微黏膜凹陷來表現,隨著腫瘤長大占據管腔空間,才會逐漸感到吞嚥困難,起初是白飯難吞下,再來是滑溜的麵食也卡卡,最後連喝湯水都不順暢。後續咳嗽、清痰動作、身型消瘦也伴隨而來,當症狀明顯就醫時,大多是食道癌中晚期。食道癌治療高危險族群 可經胃鏡檢查診斷食道癌最有效的檢查方式,是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也就是胃鏡檢查。若自覺是食道癌的高危險族群,可以藉由胃鏡直接觀察黏膜表面的色調和平整度,再經由病理切片檢驗,若確診罹患食道癌後,可利用食道內視鏡超音波、電腦斷層掃描、正子攝影電腦斷層、支氣管鏡檢查及上消化道內視鏡攝影,評估腫瘤侵犯黏膜的程度,判斷是否有局部淋巴結轉移、遠端器官轉移,做為選擇治療療程的依據。早期手術治療,中晚期合併放化療一般而言,食道癌除了很早期可以利用局部治療處理外,絕大多數病人都建議先經過放、化療將腫瘤控制縮小好再切除,這樣會有比較好的存活率。當食道癌嚴重時,必須透過開胸手術切除大部分食道,再用胃或腸重建,並合併化療與放射療法。預後不好,五年存活率第三期20%、第四期不到10%預後通常不佳,尤其後期食道癌預後相當不好,因為食道附近的淋巴系統豐富,因此食道癌容易在相對早期的時候就發生淋巴或周邊組織轉移,五年存活率第三期食道癌只有20%左右,第四期則不到10%。然而,無論是化、放療或者手術治療,由於食道鄰近心臟、肺臟等重要器官,很容易因為無法正常進食,造成營養失調,或壓迫氣管導致嗆到,引發吸入性肺炎,甚至是引起大出血等,使病情急速惡化,必須慎防。食道癌各期別治療方法及存活率期別腫瘤侵犯情形治療方法存活率第1期腫瘤侵犯黏膜層或黏膜下層1.內視鏡黏膜下切除術2.食道熱射頻燒灼術3.光動力治療經治療5年存活率約6~7成。第2期2A─腫瘤侵犯肌肉層2B─腫瘤侵犯超過肌肉層1.手術治療為主2.術後化學或放射線治療為輔經治療5年存活率約有3~4成。第3期腫瘤侵犯到外膜層、局部淋巴結轉移。1.合併化學及放射線治療2.腫瘤縮小可進行手術治療經治療5年存活率約有2~3成。第4期腫瘤侵犯到周邊器官、遠處器官轉移,常見如肺臟、腹部、肝臟、骨骼、腦。1.化學及放射線治療2.症狀控制經治療5年存活率不到1成。食道癌預防如何遠離食道癌威脅?國健署提醒民眾,及早建立健康生活型態,健康飲食與規律運動相當重要。詹凱翔則強調,減少暴露菸酒等危險因子是首要任務,特別是濃度高的烈酒,更是誘發食道癌的危險因子,導致食道癌患者增多及年輕化。因此建議若有這些暴露的話,在還沒有症狀前,於健檢時可以考慮安排胃鏡檢查,以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此外,更應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蔬果,補充維他命C。若超過兩周感到食不下嚥,吞嚥困難、喉嚨卡卡,應盡早就醫釐清病因。預防食道癌日常6招1.戒菸、酒、檳榔。2.平日飲食減少過燙食物。3.少吃香腸、臘肉等含亞硝酸鹽食物。4.保持口腔清潔習慣。5.規律運動。6.如有不適症狀,例長期吞嚥困難、吞嚥時有異物感,應及早就醫檢查。(本文不提供合作單位轉載)
-
2022-01-20 癌症.胃癌
癌變1年成晚期胃竟破洞 醫師提醒3點保胃健康
57歲許先生2年多前檢出0期胃癌,但怕開刀未治療,1年後因腹痛就醫,竟是晚期胃癌,甚至胃還破洞。醫師提醒,注意飲食、留意腸胃不適症狀,並定期健檢,是保胃健康之道。收治病患的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免疫治療中心主任陳明晃,今天在晚期胃癌治療新選擇記者會表示,胃癌長居十大癌症排行榜,每年約有3700至3900人新確診,雖好發於50至70歲族群,但近年有年輕化趨勢。陳明晃說,亞洲人胃癌好發於胃與小腸交界處,即胃的遠端,與幽門桿菌感染、吃醃漬物或燒烤等習慣有關;但近年發生在胃與食道交接處,即胃的近端者比例增加,與肥胖、糖尿病、胃食道逆流、飲酒等因素相關。陳明晃提到,胃癌症狀常與胃潰瘍、胃食道逆流混淆,如許先生先前雖曾檢查出0期胃癌,但怕開刀選擇追蹤,不久後出現腹部悶痛症狀,起初還以為是吃壞肚子,但進一步檢查卻已是胃癌晚期合併肝轉移,甚至胃還破個洞,期間僅隔短短1年。在胃癌治療上,陳明晃說,包含手術切除、化療、放療、標靶治療與免疫治療,通常會先手術後,再選擇不同療法合併治療,是胃癌治療的新趨勢。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陳立宗也提到,台灣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單用化療或手術,晚期胃癌並出現轉移的患者存活率不佳,合併使用不同療法,可提升治療成果。陳立宗也建議,飲食多吃蔬果,少吃煙燻醃漬食物,並留意持續的胃脹痛、消化不良、食慾差甚至消瘦等不適症狀,要儘早就醫;陳明晃也建議,一般人50歲以上者最好照胃鏡檢查,有胃癌家族史者則建議更早開始,且每隔1至2年定期檢查,及早發現病灶並治療。
-
2022-01-20 養生.抗老養生
發炎就是大腦病變的開始!聽手機、吃麵包...劉博仁醫師點名6大促發炎習慣,你可能天天在做
發炎是一切大腦病變的開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從2004年2月號《時代雜誌(TIME)》封面以「發炎」(inflammation)為「神祕殺手」(secret killer)為題之後開始,大多數疾病都會探討與發炎的關聯。紅、腫、熱、痛是急性發炎基本反應,但是慢性發炎如同星星之火,是可以燎原的,腦部疾病也是如此。還記得之前提過腦部裡頭有膠細胞,膠細胞又細分成星狀細胞、寡樹突細胞、微膠細胞、室管膜細胞;其中的微膠細胞類似白血球巨噬細胞,其功能是保護腦組織,但是如果微膠細胞或是星狀細胞啟動了特殊發炎反應,可能會產生無聲的神經發炎(neuroinflammation)反應,如果沒有及時修復讓發炎持續發生,反覆持續釋放的發炎激素是會造成大腦一發不可收拾的災難。舉例來說,一旦發生腦中風或是腦外傷,包圍在血腦屏障BBB的星狀神經細胞會發炎破損,導致保護大腦的血腦屏障發生通透性改變,最後造成腦漏(leaky brain);同時微膠細胞會啟動發炎反應,釋放大量發炎激素,如此雙面夾攻,神經發炎的連鎖反應就此展開。剛剛提到的是腦內直接的中風或外傷導致的發炎,大家應該可以理解;但是腦外的因素會影響到腦內發炎嗎?答案是肯定的。例如當身體遭受到感染、毒素汙染、自體免疫攻擊等因素時,這些狀況也會造成體內大量的發炎激素以及過量自由基反應,然後透過直接或間接方式穿越血管、血腦屏障BBB、迷走神經,甚至是室周區域(circumventricular organs,是大腦內部一塊具有豐富血管但缺乏完整血腦屏障的結構),同樣可以啟動微膠細胞的發炎反應,最後慢慢破壞腦神經系統。所以這個血腦屏障BBB非常重要,如果任何原因導致了BBB破損,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研究發現,肥胖、運動不足、空汙、壓力、失眠、腸道菌相失衡、荷爾蒙及內分泌失調,甚至是電磁波等,都會導致BBB滲透性改變,進而引起神經發炎。2016年英國腦神經影像專家維瑞爾•卡索拉羅(Valeria Calsolaro)在《阿茲海默失智期刊(Alzheimers Dement)》發表了阿茲海默症患者腦神經發炎的證據,他認為以病理解剖及神經影像科技的發現,類澱粉沉積尚不足以解釋阿茲海默症的腦部破壞,其實神經發炎才是主要的原因。2017年義大利分子生物及轉譯中心學者維倫提納•沙維(Valentina Salvi)在《神經老化前線雜誌(Front Aging Neurosci)》提出更詳細的解釋:當微膠細胞以及星狀細胞還處於非戰時,此時稱之為M0時期,當啟動發炎機制之後,會進入所謂的priming階段(也稱為M1階段),這priming可以做為啟動、初始或是促發來解釋。當這些微膠細胞進入M1階段,會進行發炎反應以殺菌或是清除異己,但是也開啟了組織破壞和神經發炎的骨牌效應,如果有足夠的抗發炎營養素支持,微膠細胞會進入M2時期,此時反而呈現抗發炎以及組織平衡修復狀態,是有益於大腦的。不過如果進入M1時期太久或是沒有注意到生活型態以及營養積極介入,則搞破壞的M1階段會邁入萬劫不復的惡性循環之中。一位50歲的張先生,他在政府單位擔任重要職位,因為表現良好,已經升任單位最高主管。不過因為某次開會時發現前一天的會議事項一片空白,怎麼想都想不到而嚇到了;在太太的陪同下到醫院檢查後被告知已經有認知功能障礙。當時他嚇的一時無法接受,因為自己的母親正是阿茲海默症患者,所以知道這疾病對於一個人甚至是家庭衝擊非常大。他太太陪同來找我的時候,我發現他有抽菸習慣,雖然一天半包,但也有30年菸史了;身體微胖的他,不只有高血壓及高膽固醇血症,卻沒有規律服藥。應酬多,運動少,加上睡眠品質不好,這些都可能是導致大腦持續發炎,最後造成認知功能障礙的原因。記得在和他分析說明原因之後,他說我跟他解釋的太詳細了,要是能早點認識我,也許就能避開大腦發炎退化。當時我就想一定要出一本有關大腦保養的書籍來教育大眾。保護大腦的第一步以下請各位參考一下,生活中是否有促進大腦發炎的不良生活或是飲食型態,請立刻改善:1.吸菸:吸菸所產生的自由基以及發炎物質太多了,裡頭的焦油以及上千種化學致癌物質不但會致癌,也傷害大腦。2014年的一篇研究發現吸菸會造成大腦氧化壓力激增,促進類澱粉沉積並啟動大腦的發炎反應,這會增加阿茲海默症的機會。2.糖及精緻碳水化合物:包括任何添加糖的飲料、可樂、蛋糕、甜點、糖果或是精緻的碳水化合物如白麵粉、白麵條、白土司、甚至是白米飯等,都會增加血糖波動。這結果有二個,一個是過多的糖本身就是會促進發炎,產生糖化終端產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 AGEs)增加;第二,過多的糖會造成胰島素分泌過多,導致胰島素阻抗,這也會促進血管發炎,增加失智風險。美國布朗大學神經病理學家蘇珊娜•德拉蒙特(Suzanne de la Monte)在2008年《糖尿病科學科技期刊(J diabetes sci technol)》發表一篇文章:在比較健康者和阿茲海默症患者後發現,健康者腦內的胰島素平均含量高了4倍,同時胰島素受體(Insulin receptor)也高了10倍,細胞膜上胰島素受體愈多就愈能正常發揮降血糖的作用;因此蘇珊娜‧德拉蒙特等人提出阿茲海默症可以稱為「第三型糖尿病」的理論。2020年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神經科學家艾納貝利•錢伯斯(Annabelle Chambers)等在《歐洲神經病裡雜誌(Europathol Exp Neurol)》發表了一篇研究,他們發現這種AGEs會在神經細胞、星狀神經細胞、血管內皮細胞中表現出來,雖然不確定是失智症的單獨風險因子,但的確會增加阿茲海默症患者大腦內的類澱粉沉積以及神經老化。3.麩質過敏:過敏是身體對於過敏原的一種反應,近年來小麥麩質(gluten)在過敏疾病的探討已經眾所皆知。麩質是一種廣泛存在麥製品或澱粉加工品的蛋白質,也是俗稱的麵筋;是由麥膠蛋白(gliadins)和麥穀蛋白(glutenins)組成。我在治療所有免疫系統疾病患者時,一定會檢查急性或是慢性過敏原,這裡頭當然包括麩質。許多國外醫師也都強調無麩質(gluten-free)飲食對於控制發炎性疾病、大腦疾病、憂鬱等都有顯著好處。(編按:麩質存在在部分種類的麵包中。)2021年的重量級期刊《細胞(Cell)》有一篇重要論文,是以色列柴姆巴(Chaim Sheba)醫療中心學者阿隆•樂訥(Aaron Lerner)所發表,主題非常特殊:「食物即醫藥:麩質在神經退化疾病的角色」("Let Food Be Thy Medicine": Gluten and Potential Role in Neurodegeneration),其中提到小麥製品裡的蛋白質,也就是麩質,可能會造成腸道菌相失衡 (dysbiosis);因此增加腸黏膜通透性,引起特殊交叉抗體反應,甚至是自體抗體的出現,攻擊了大腦中類似麩質的蛋白結構,而引起大腦退化疾病。4.酒精:酒精熱量高,每公克可產生7大卡,喝多了,肝臟容易發炎,會形成脂肪肝,令腹部肥胖不容易消除。過量的酒精也會傷腦,2017年中國醫藥大學精神醫學部醫師在《精神科雜誌(Psychosomatics)》發表一篇統合研究,從文獻中發現酗酒引起的失智盛行率,雖然每個國家數字不同,但是酒精引起早發型失智症達到10%、而晚發型失智症因酒精引起的比例約只有1.28%。不過也有研究顯示「適量」喝酒對於心血管有好處,問題在於何謂適量?我比較喜歡用美國標準杯的算法,不同的酒精濃度(alcohol by volume, ABV)有不同的標準,先看何謂「一標準杯」?酒精度為5%(ABV)的普通啤酒,一標準杯是指12盎司(360毫升);酒精度為12%(ABV)的葡萄酒,一標準杯是指5盎司(150毫升);酒精度為40%(ABV)的烈酒,一標準杯是指1.5盎司(45毫升)。對男人來說,適量喝酒是指每天不超過2標準杯,每周不超過14標準杯;對女人來說,適量喝酒是指每天不超過1標準杯,每周不超過7標準杯。但是如果一個人喝酒後臉容易紅,可能是解酒ALDH2基因有變異,那就更要少喝了,因為這種體質酒喝多了容易有咽喉食道癌的可能。5.不良飲食習慣:包括攝取過多的omega-6脂肪酸以及過少的omega-3脂肪酸,這會導致發炎;尤其是充滿油脂的大腦,失衡的脂肪酸會造成大腦發炎。另外高溫油炸類食物要少吃,因為油經過高溫處理後極不穩定,容易酸敗形成壞油,一樣會造成大腦發炎。也不要忘了反式脂肪,這是一種「反噬健康」的脂肪,這種植物氫化油惡名昭彰,會造成動脈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失智風險。在許多的甜點、烘焙、糕餅裡頭加的酥油就是一種反式脂肪,雖然富含脂香,但是對心血管以及大腦真的不好。喜歡吃煙燻燒烤食物也要注意,食物在經過高溫燒烤會產生多環芳香烴 (PAH) 、異環胺 (HCA) 、或是丙烯醯酸 (AA) 等致癌又促老的物質,不但會讓身體發炎嚴重,也與肥胖、大腦發炎脫不了關係。6.促進發炎的生活習慣:包括睡眠不足、久坐不運動、長期以耳朵直接接聽手機等。長期熬夜會造成胃的饑餓素以及腎上腺素分泌增加、脂肪的瘦素以及腦部血清素分泌降低,這些都會造成發炎反應增加,引起肥胖,而且不利於大腦在夜間清除大腦廢棄物質,當然就會增加失智風險及憂鬱傾向。久坐不動的3C族或是電視沙發族,不但熱量消耗降低、血管易發炎,全身容易堆積脂肪,也會增加三高風險,造成大腦損傷。因此要打造抗發炎的體質,對於維持健康、保護心血管以及大腦、降低癌症發生等都有其效果。基本上,平日必須要做到不吸菸(二手菸以及三手菸也是)、節制飲酒、多喝水、多吃原型少加工的食物、少吃精緻澱粉及糖、並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蔬果、適度運動、不熬夜以及舒緩壓力,請記得盡量每日都做到這些好習慣。各式蔬菜因為具有足夠纖維以及各種五顏六色的植化素(phytochemicals),不但對腸道友好,對大腦也是有間接好處;但高糖分水果以及果汁必須要有總量管制。我曾經遇過連續多年一天吃6種以上過甜水果,結果反而造成糖尿病、冠狀動脈阻塞以及洗腎的案例。另外多吃好油,包括富含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中小型深海魚、亞麻仁籽油、海藻、堅果。煮菜烹飪盡量用含有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如油酸)的橄欖油、苦茶油、酪梨油、或是玄米油等;另外黑咖啡以及綠茶對於保護大腦也有效果喔!書籍介紹書名:劉博仁不藏私的健腦祕密:活化大腦一點都不難,六堂課養出健康好腦作者:劉博仁出版社:天下生活出版日期:2021/12/29作者簡介/劉博仁相信疾病的治療不應只有一種方法,透過初步的醫食同源核心概念,加上進階的功能營養醫學調理,並將精準醫療檢測納入驗證,才是追求健康的不二法則。現職台中市科博特功能醫學診所(Captain Clinic)院長台北菁英診所功能醫學門診中心營運長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會理事長延伸閱讀: 陳文茜8年來接連住院,去年又罹肺腺癌!一張「重大傷病卡」讓她悟出:人生最後的結局原來是...
-
2022-01-16 養生.人生智慧
只要用對方法就可延緩老化 名醫張金堅創咖啡健康學養生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39期文/吳佩芬 攝影/鐘君賢73歲的台大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治醫師張金堅仍然寶刀未老,一星期仍然保持看門診且開兩到三台刀,刀法還是「嚇嚇叫」。他說,「歲數大了,在器官上會輸給年輕人,人不要不服老,服老的心情要有,但也要有抗老的心態,只要用對方法,就可延緩老化。」從幾十年前開始,張金堅展開他獨創的「抗老撇步」,透過走路運動、喝咖啡、清淡飲食、專業、從事公益活動獲得成就感,還有經常保持愉悅的心情。從1972年開始,張金堅行醫迄今已有47年了,在他的年輕年代,外科是大科,很多醫學系畢業生都很想進入外科工作,張金堅也選擇了和他外向個性比較相符的外科,外科醫師個性都比較爽直、判斷力強、行動力強,但也比較容易衝撞。在台大醫院完成住院醫師、總醫師訓練之後,張金堅就到鄭州路的台北市立中興醫院擔任外科主治醫師,不久,被當時的台北市立中興醫院院長、前總統蔣中正御醫熊丸拔擢為一般外科主任;一年後,台大醫學院臨床研究所博士班剛成立,張金堅為了強化專業,也考進了台大醫學院臨床研究所博士班。受恩師陳楷模影響,成為乳癌權威張金堅會成為國內專致於乳癌的醫師,和他就讀博士班時的指導教授陳楷模有很大的淵源。陳楷模專精於小腸的大量切除及乳癌,張金堅回憶道,「陳楷模教授個性比較兇悍、嚴厲,外號雷公,在他底下,一定要戰戰兢兢,不能打迷糊仗,但是,他提攜後進,不遺餘力」。博士班畢業之後,張金堅帶著太太、一雙年幼兒女前往沙烏地阿拉伯行醫,一年多後返台,直接進入台大醫院擔任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在當時擔任台大醫院外科主任陳楷模的麾下,順利的從講師升等為副教授、教授,之後,還躍升為外科部副主任、主任。張金堅表示,當時求診的乳癌病人因為發現時都比較晚,乳房外表已經糜爛、腫瘤很大,甚至已經轉移了。因為沒有所謂的多科團隊,當時的化療又簡陋,放射線治療也不像現今的定位準確,在幫病人進行放射線治療時,經常會把病人的皮膚電得爛爛的,化療用藥也沒有標準治療流程,開刀就把病人的整個乳房連同腋下的淋巴腺全部拿掉。很多女病人因為罹病,老公外遇,跑走了,拖著生病的軀體照顧年幼的小孩及公婆;張金堅深覺女性乳癌病人真的很辛苦,也感受到以醫師為主的權威醫療環境,以及傳統乳癌治療的弊病和無奈。成立乳房醫學會,跨科整合照顧當醫療慢慢進步,乳癌可以選擇整個切除、部分切除的手術方式,乳癌的化療藥物也日新月異,張金堅深感,「乳癌照顧一直都是以醫師為主,缺少所謂的病理科、放射科、腫瘤科、腫瘤內科、藥師、心理師等,也沒有重建,這是個不完整的醫療團隊,對於相對弱勢的病人比較吃虧。」因此,張金堅決定要成立乳房醫學會,希望乳癌治療能多科整合照顧。另外,在病人照顧方面,雖說陳楷模教授早在張金堅擔任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之前,已成立真善美乳癌病友俱樂部,但畢竟成員只局限在台大醫院治療的乳癌病友。因此,張金堅決定要擴及服務到全國的乳癌病友,於是在1996年成立乳癌防治基金會,是個跨醫院的全國性乳癌病友團體,也是全國第一個。乳癌防治基金會成立22年,已落實全民乳癌篩檢衛教,關心罹病者的醫療及身心靈健康,並鼓勵國內學者進行乳癌的本土性研究,除了頒獎給國內傑出乳癌研究人員,每年定期舉辦大型病友會,邀請專家演講,同時讓病友們唱歌、跳舞同歡,並分享彼此的罹病經驗,鼓勵新診斷乳癌病友。基金會也因此獲得國家品質標章及特優基金會的獎項,以及張金堅個人的癌症終身成就獎。醫技雖進步,別忘醫病平等在很早年就投入乳癌診斷、診療的張金堅,對於21世紀的基因體醫學、精準醫療、分子醫學的時代,他認同,乳癌已經慢性病化,但是,他更關注在醫病平等的理念上。他說,我們以一位慢性病人的方式對待乳癌病人,持續關心治療後的10年、20年後續追蹤,稱為「存活者的議題」,比如說用藥的慢性副作用,用藥後的智力是否變差,用了哪些藥物會對於神經末梢有損害,罹病後是否和社會脫離等,即所謂醫病共享的政策,疾病治療不是醫師講了算,還要和病人共同討論。賢內助協助下,遵循一輕、二淡、三少、四慢原則退而不休的張金堅,在關心病人健康之餘,也很在意自己的健康。身為外科醫師的他,邁入70歲之後,還能持刀平穩,開刀手不抖,維持良好的平衡感,和有開刀的體能,都要歸功於賢內助的協助,張金堅沒有肆意揮霍年輕健康的本錢,這些都是經年累月好好管理自身健康的成果。在飲食上,張金堅著重吃得不要太豐盛,一輕、二淡、三少、四慢是基本原則。張金堅坦承,「前面三項,我都有達成,四慢是因為我是外科醫師,個性急,還在努力當中。」◆一輕,不要加工品、鹽漬品,多吃蔬果,要原味的食材,少農藥、有機的食材,要洗乾淨,清楚食材履歷,當季的食材、均衡的飲食。◆二淡,不要重口味,不要高溫烹煮食材,不要添加太多鹽,不要太油,不要太甜,不要太辣,不要太多的佐料,不要過量的燒烤,不要太多的烹調,烹調簡單,盡量少外食,三餐多在家食用。◆三少,不要吃太飽,7分飽。 ◆四慢,要細嚼慢嚥。重視早餐內容,開啟一天的活力三餐飲食的調養,張金堅很重視早餐。早餐部分,張金堅的米飯等碳水化合物吃得少,爾偶太太會煮點稀飯吃,通常會準備小塊麵包,配點洋蔥、胡蘿蔔、堅果如核桃、杏仁,然後配點秋葵、酪梨、地瓜葉等蔬果。他說,秋葵5~6條,肚子就飽了;燙點地瓜葉,沾一點點醬油膏,就很美味了;另外,還來點荷包蛋,補充蛋白質。中餐的話,因為要開刀、看診,就吃醫院的便當,飯只吃1/10的份量,主食的魚肉、雞肉和豬排等,只吃一半而已,青菜的部分就會吃完。晚餐則會豐盛一點,太太會煎煮新鮮魚,清湯中放點排骨、白蘿蔔,還會準備地瓜葉、菠菜、高麗菜等,盡量不要高溫炒,以汆燙、水炒方式居多。假如晚上有應酬吃大餐,隔天就會自動減量,大約減少一半的份量,應酬時,吃少量就好。照顧植物,讓步調變緩慢、心情愉悅運動方面,因為上了年紀,盡量選擇比較溫和的運動。張金堅一星期游泳一次,一次一個小時。平常會和太太結伴到鄰近的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繞園散步,可以走到7千步,加上平日看病人、上下樓梯、巡房等,加起來應該有1萬步。還好,有篇研究發現,日行7千步已經足夠了,會爬樓梯、但不下樓梯,因為要保護膝蓋的健康。對於老人很重要的情緒管理,張金堅會選擇快樂的嗜好來做,他的快樂嗜好就是園藝和咖啡。他表示,盡量不動怒、不能急躁,並靠著喝咖啡、關照植物,讓自己的步調變慢,咖啡香氣、在一片綠茵中吸收植物釋出的氧氣,心情就會很舒適。張金堅個是早起的鳥兒,但他也樂在其中,在夏天早上5點、冬天早上6點起床,喝200~300c.c.的白開水後,就會到頂樓整理花園,才下樓吃早餐,除了出國不在家之外,拔草、澆水、搬移植物盆栽,他天天報到,樂此不疲。他的口號是:「園藝活動也是一種運動,也是心性的培養。」他看著植物一天一天地長大,花盛開,心情愉悅,就如同醫療人員細心照顧病人,病人就活得好,沒有好好照顧就會凋謝。化身咖啡達人,自創咖啡養生法張金堅愛上咖啡,是在台中澄清醫院擔任院長期間,在台中、台北往返的高鐵上聞到咖啡香,就起心動念想喝咖啡。他過去喝咖啡都會肚子痛、胸悶,30、40年沒有碰咖啡的張金堅,這次一喝就上癮了,覺得神清氣爽。講起咖啡,張金堅的出發點仍是和健康有關的研究,特別是咖啡豆內含的高抗氧化物綠原酸、咖啡醇、雙萜類、咖啡豆醇等,對於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痛風、牙周病、癌症、失智症、阿茲海默症等疾病都有助益,也有研究發現,喝咖啡可以延長壽命。他也走遍了國內外咖啡莊園,還與蔡崇煌醫師及梁捨烘焙專家分別著作了二本咖啡專書,真是一位咖啡癡迷。由於過度烘焙會破壞咖啡豆內的抗氧化物,所以,張金堅偏好喝淺焙咖啡,他說,生豆內含的綠原酸占9.6%,重烘焙就剩下4.8%,因此,利用輕烘焙,綠原酸等抗氧化物較不容易喪失。但是,即使是重烘焙,咖啡飲品中還是存在著這些抗氧化物成分,所以,也不反對喝重烘焙咖啡。重烘焙有炭燒焦香味、巧克力的微苦澀感;淺焙有果酸、有水果香,國人比較偏愛炭燒口味,對於果酸的接受度較低。現在,張金堅每天喝3杯黑咖啡,他不主張加糖、奶精,糖不宜攝取過量,奶精則含有對人體健康有害的反式脂肪酸,建議可以加適量的鮮奶取代。咖啡不是神丹妙藥,仍有飲用禁忌喜歡喝熱咖啡的張金堅說,喝咖啡不能過熱,咖啡在夏天沖泡時的溫度,最好是92~93℃,冬天時可以升到94℃,等到咖啡沖泡好、倒入容器內的溫度85℃是最香醇的。品嚐咖啡的時候,則差不多60℃左右不燙口,才是最適宜的溫度,喝太熱的咖啡,會傷害食道黏膜組織,增加食道癌的發生率。當然,咖啡也不是神丹妙藥,骨質疏鬆症的病人、懷孕初期、小孩、胃酸過多、腹瀉腸胃不適者,都要避免喝咖啡。在喝咖啡的同時,需要補鈣、維生素D、多運動、多曬太陽,而且由於咖啡利尿,最好搭配一杯白開水,補充體內流失的水分。做自己想做的事,擁有滿滿正能量最後,張金堅表示,「我現在還在開刀,我覺得專業還要持續保持,工作是一種快樂,也有成就感的滿足」。張金堅的身體硬朗,講話嗓門大而有力、很清楚,不像老人孱弱無力的聲音。即使70歲高齡,擔任一家生技公司顧問的他,在每2個月的業務會議上,還被要求喊口號;他說:「就叫我來帶頭喊,好像聲音亮,生意就興旺,其他人都喊得不夠響亮,我一喊,聲音宏亮,士氣高昂,氣氛就起來了。」70歲的張金堅仍然擁有滿滿的愉快、樂觀、快樂能量。延伸閱讀: 。臺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 卸下白袍實踐公衛理想 。振興醫院院長魏崢 國內開心手術第一人 邏輯正確,決定手術成敗
-
2022-01-04 養生.生活智慧王
冬天開暖氣卻讓皮膚乾燥、喉嚨乾癢?當心暖氣病上身
寒流來襲,連離開被窩都覺得煎熬。許多人睡前會打開暖氣、暖爐等設備保暖,可早上卻出現皮膚乾燥、喉嚨乾癢,眼睛乾澀,甚至鼻腔出血等問題,小心,你可能是「暖氣病」上身。1.補足水分正常情況下,人每天會蒸發約1000cc的水分,從皮膚蒸發掉約600-700cc,從呼吸道則是300-400cc。開暖氣時,因為暖氣會帶走空氣中的水分,使缺水的狀況更明顯,因此,除了原本水量(人一天需要的水量,約是體重X30-40cc的量)外,應該額外加上500cc的水分才足夠。例如一個50公斤的人,若待在暖氣房裡,一日需要的水量最少2000cc。2.飲食清淡,多吃保水食物所謂保水食物,也就是滋陰的食物,例如多吃白木耳、黑木耳、百合、蓮子、雪梨、山藥、蓮藕、豆腐等食物,都有助於生津止渴,讓身體比較容易處在滋潤的狀況;像山藥燉排骨、百合蓮子粥、銀耳豆花這類料理,都很合適乾燥時食用。飲食要盡量少吃燥熱、肥膩的食物,例如辣椒、油炸、燒烤、餅乾、洋芋片等會讓人上火的食物。3.保持室內濕度暖氣會讓空氣變得乾燥,建議開暖氣時,可在室內放一盆水、一條濕毛巾,或打開加濕機,濕潤空氣;還有一種聰明作法,可將洗好的衣服拿進來暖氣房烘,一來空氣不會太乾,二來衣服可以很快乾掉,不容易發黴。4.保持空氣流通應留點門縫,讓空氣對流,避免缺氧,而讓人感到煩躁不安、胸悶、虛弱無力。不要整天開暖氣,最適合使用暖氣的時機,建議睡前開個1-2小時,讓室內溫暖就關閉,白天也是每開2小時就關掉。
-
2021-12-26 養生.運動健身
有片!用蔬菜取代澱粉 「花椰米披薩」懶人健康首選
美食讓人又愛又恨,尤其遇上節慶,怎能抵擋大餐的誘惑?說到大餐,不外乎就是燒烤、火鍋、Pizza,堆積如山的熱量如何消滅?今天教你做出美味又健康的「花椰米披薩」。很多人都懼怕澱粉產生的熱量,今天教你用花椰菜米取代麵粉,一樣可以做出口感酥脆的餅皮。披薩上的餡料可以依據個人喜愛做變換,零澱粉餅皮加上滿滿蔬食,絕對比外面賣的披薩熱量還低,製作過程簡單快速,快學起來在家動手DIY!注意:影片中放的花椰米比較少,因為當初製作的目的是為了清冰箱,實際做的話可以放約250g下去,餅皮會更厚實!準備食材花椰米、雞蛋一顆、甜椒半顆、杏鮑菇半根、番茄醬、乳酪絲想了解更多關於健康運飲食的影片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讓你吃美食不罪惡! 延伸閱讀外食好油膩?教你做6道減醣常備菜1分鐘番茄雞肉球 讓你吃肉肉長肌肌「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1-12-21 退休力.健康準備
2021退休力大調查:邱永仁打造「蚵學園區」推家鄉海鮮
百工百業受疫情衝擊,當事人的焦慮和擔憂只有自己知道。曾是南科科技人的邱永仁轉換跑道,接手家中養蚵事業,以「蚵記仁」行動燒烤車打響名號。三級警戒期間,訂單一夜化為烏有,來電取消達數十通,讓他聽到電話或line都會緊張。但危機也是轉機,面對收入幾乎為零,他靜下心來,打造夢想中的「蚵學園區」。根據聯合報「2021退 休 力大調查」,疫情讓許多年輕人及早規畫財務,有四成的人工作型態改變,考驗大家的應變力。76年次的邱永仁出身養殖世家,2014年離開外界稱羨薪水的南科,以「北門蚵記仁燒烤車」在台南各主要夜市擺攤,有時變身行動B.B.Q餐車到府或廠商外燴,鎖定家庭聚會、公司聚餐、小型派對等,提供音響、LED燈光,他和夥伴以精湛的燒烤技術,結合家鄉新鮮海鮮,現烤帶殼鮮蚵更是招牌,也順勢投入宅配生意。邱永仁的老家在台南北門蘆竹溝,因緊鄰北門潟湖,擁有獨特乾淨水質,養殖的蚵仔(牡蠣)大又肥美,但因為知名度不足,讓從小生長在漁村的他直呼可惜。邱永仁多年來一直想在家鄉建構複合式教學生態場域,構想藍圖還曾入選地方創生社區改造計畫,並通過初審,但因業務繁忙,無暇著手。「疫情,意外讓藍圖逐漸拼湊完成。」今年因為疫情被迫休息,他回到老家,利用老家北門潟湖旁其中約三分魚塭地,將其中100多坪搭建建物還有生態池,將魚塭規畫成複合式另類教學生態場域,這處百餘坪多功能新樂園就叫「蚵學園區」,在他努力之下,可望明年啟用。為節省支出,邱永仁自己畫設計圖、動手粉刷油漆,多年來心中願望逐漸落實。雖然原物料飛漲,必須追加費用,「頭洗下去了!」他苦笑說,會咬緊牙根克服,就是要將家鄉優質蚵仔、白蝦等海鮮發揚光大。日前美食節目主動接觸合作,播出後吸引卅多萬人次瀏覽,還有其他節目來取景,邱永仁笑說,這是疫情下另類收穫。未來的「蚵學園區」,邱永仁希望能結合生態體驗、教學,結合燒烤料理,讓人家來這裡喝一杯咖啡、吃海鮮,看著蘆竹溝夕陽,讓外界更認識家鄉的美好。●聯合報推出「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歡迎填寫,評估自己的老後準備有那些優勢與不足。▍退休力測驗:>>六種動物測退休力 看看你是那一種?
-
2021-12-04 養生.聰明飲食
防失智「10大超級護腦食物」出爐! 營養師:還有5種傷腦飲食要少碰
隨著年紀增長,「退化」是必然的,令人擔心的就是不知道自己未來會不會得到失智症?營養師夏子雯表示,每個人腦部退化的時間點都不一樣,但一般來說大腦細胞到40歲「中年」就會開始快速衰老,在年長過程中,飲食方面沒有特別注意時,腦部不僅得不到該有的營養,甚至不小心一點一滴「傷腦」,引發失智風險。夏子雯推薦民眾可採用「麥得飲食」,並且越年輕開始吃越好! 延緩退化、保護心血管 「麥得飲食」好處多麥得飲食,指的是結合「地中海飲食」和「得舒飲食」,夏子雯說明,可以改善腦部認知功能退化,雖然老化是人類必然的進程,但透過麥得飲食可以讓退化進展的速度減緩,同時也具有保護心血管的作用。麥得飲食當中,提出了10種有益的食物,以及5種有害食物。 10種有益食物:1.全穀雜糧類:建議一天3餐都要吃到,但麵條跟白米等精緻澱粉,並不推薦,因為營養價值較雜糧根莖類的澱粉低;而五穀雜糧,包括地瓜、南瓜、五穀飯等,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對於人體有幫助。2.豆類:豆腐、豆漿、豆干等,而鷹嘴豆、紅豆、綠豆等在每日飲食指南的分類中屬於全榖雜糧類,但在麥得飲食中歸類在豆類,份量則建議一週至少3份。3.深綠色蔬菜:綠花椰、萵苣、羽衣甘藍、菠菜、空心菜、芥蘭菜、青江菜等,每天至少半碗,一週6份以上。4.其他顏色蔬菜:彩椒、紅椒、胡蘿蔔、茄子、櫛瓜、甜菜等,有抗氧化的功能,可預防腦部退化。每天至少半碗。5.堅果:一週5湯匙。6.莓果類:藍莓、蔓越莓、草莓,花青素含量高,預防失智效果很好,建議一週2份(75公克/份,約半碗)。7.橄欖油:作為主要食用油,因含有豐富的omega-9,對健康較有益處;大家也可以選用苦茶油,又稱為東方橄欖油,omega-9的比例比橄欖油更高。8.肉類:家禽類,例如雞肉。一週至少2份。9.魚類:鮭魚、鯖魚,富含Omega-3不飽和脂肪酸,對於護腦、護心血管也有幫助,一週至少1份。10.紅酒:含有多酚類、白藜蘆醇,也有抗氧化效果。但含有酒精,對身體有害,如果不喝酒的人,沒有必要為此增加飲酒量。 5種傷腦地雷食物少吃:1.紅肉(豬、牛、羊及內臟類)2.奶油3.起司:夏子雯補充,起司是補鈣的好食物,但若是額外添加了人工香料、色素、糖的起司,吃多了也會對大腦、人體造成負擔。4.糕點與甜食5.油炸物和速食食品以上食物都會造成腦部血管的負擔,血糖太高對大腦也是一種傷害。根據芝加哥Rush大學醫學院營養流行病學專家Martha Clare Morris一項追蹤四年半的研究發現:「嚴格遵循」麥得飲食的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降低53%,而偏向麥得飲食的人認知功能退化速度較慢,且大腦較同齡年輕了七歲半。不過夏子雯認為,一般民眾要做到「嚴格遵守」麥得飲食,或是完全杜絕炸物、甜食等地雷食物是很困難的,因此建議精緻糖份的攝取酌量,一天控制在25公克以下,盡量少吃炸物。而關於烹調方式,切記不要太高溫燒烤或油炸,像是蛋白質若用高溫油炸,蛋白質容易分解、變性而產生異環胺、多環芳香烴,引發大腸癌的風險。若是腎功能不好的患者,應先與醫師討論是否適合使用麥得飲食,因為全穀雜糧類所含的礦物質鉀、磷會造成腎臟負擔。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忘東忘西是記憶力不好,還是失智? 忘記到「這程度」很可能就是失智症 ·你吃的藥會引發失智風險? 專家曝「1成分、7款藥」需注意
-
2021-11-29 養生.運動天地
疫情後開始登山 不靠藥物、節食減重30公斤
從小家中常被斷水斷電、25歲被朋友捲走所有積蓄….對蕭永濬來說,人生就像滿布尖銳咕咾石的「天堂路」,因為堅信努力到最後,一定會有甜美果實,他願意忍受一路割傷流血,仍然繼續往前爬。如今找回健康新常軌的蕭永濬,接受全台最大女性健身社群「有肌勵」專訪,分享他如何一步一步迎回生命自主權的過程。人生積蓄一夕歸零父親愛賭博,家裡經濟不穩定,斷水斷電是常態,對生活沒有保障的恐懼,讓蕭永濬國中畢業就開始工作。高中念夜校,一年級就休學、高二離家出走一年,到西門町租套房開始打工,每天上大夜班賺錢,希望逃離貧窮的輪迴。他每天兼兩份工作,從早工作到晚,把賺來的錢和熟識多年的好友合資開燒烤店,因為工作忙碌,燒烤店經營全由朋友負責,正當投資生意上軌道,想把重心都轉移到店裡,朋友卻捲款潛逃,積欠廠商的百萬貨款全由他一人扛。這一年,他才25歲,不只人生第一桶金全被捲走,更倒賠百萬負債。蕭永濬沒有時間怨嘆流淚,他勇敢扛起債務,除了睡覺外,一睜眼就是工作,全無休息時間,更不敢交女朋友。每年胖10公斤長期工作生活不正常,壓力大,讓他習慣喝酒紓壓,下班後喝酒放鬆,喝完倒頭就睡,從25歲開始,每年體重平均以10公斤速度增長,到了33歲已胖到110公斤,不健康、更沒自信。他開始運動,但不管是騎車、跑步,總是三分鐘熱度,遇到下雨就放棄。後來轉到健身房重訓,但因沒錢請教練,自己看網路影片練習,在家裡把動作練習好幾次,才去健身房操作。想要健康體態必須「七分吃,三分練」,他也開始自己下廚烹飪,煮青菜湯加蒟蒻、吃生菜沙拉加水果等,但因熱量不夠太容易餓,持續不了多久便宣告失敗。山能夠包容一切疫情剛開始的時候,蕭永濬跟朋友約爬七星山,在平時沒有什麼運動習慣,準備也不夠充分的情況下,爬得氣喘吁吁,鐵腿加抽筋,為了更能恣意的遨遊山林,開始規律運動並控制飲食,就算不能出門也每天運動;透過吃3份菜、2份肉不碰澱粉方式,花了一年多時間,終於把體重降到82公斤左右。他的改變,也影響身旁的人開始運動,跟過去的酒友從每天喝,到一周喝一次、甚至不喝,改成約爬各地百岳,已完成合歡群峰、玉山、雪山、屏風山、嘉明湖等十幾座百岳。蕭永濬笑說,都市叢林中唯一每天改變的只有日子,但山林會隨每個季節、每一天有不同的改變,每次都有不一樣的發現。因為爬山,他見識到更多台灣土地的美好,認識了更多不同領域的山友。人是渺小的,而山卻是能包容一切的,不管有多少不開心,總是能在山林的療癒下煙消雲散。堅持就可嘗到甜美果實花了18年努力,今年41歲的蕭永濬終於還清負債,也遇到了願意包容、肯定他努力的對象,近期將結為連理。透過「有肌勵」,他想鼓勵更多人,不管遇到多苦的事情,只要你願意負起責任,把生活好好過下去,生活總是會回饋你的,過了10年、20年後,會發現眼前痛苦不算什麼。改變雖然很不容易,但是堅持才是最困難的,找到你愛做的事情,堅持下去,甜美的果實總會在盡頭等著你。延伸閱讀10個減脂有氧挑戰 訓練心肺跟爆發力如何在家訓練上半身?6分鐘教你練胸、背、肩「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