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2 活動.活動最前線
搜尋
照顧者
共找到
1239
筆 文章
-
-
2023-12-30 焦點.長期照護
新住民長照/新住民有身分證 也能享長照2.0服務
全台有五十九萬的新住民。這幾年,台灣新住民增加人數趨緩,但是變老的速度卻很快。在老年照顧的議題上,他們很快要從「照顧者」位移到「被照顧者」了。新住民的老後,有些特殊處境,也因為語言及文化,在長照資源的使用也不那麼理所當然。我們該如何因應?衛福部回應針對新住民逐漸面臨老化、配偶過世,失去經濟來源,進入獨老生活的困境,衛福部社家署表示,新住民若取得國民身分,視同社會的一員,呼籲有需要的新住民勇敢求助。社家署副署長周道君表示,新住民若在台灣長久居住,取得中華民國身分證,雖然概念上仍被稱為新住民,但在法律上視同國民,享有與國人相同的福利服務。社家署提供長者低收、中低收入戶列冊關懷服務,不會因身分而有區分。尚未失能的長者,將透過民政系統,由村里長協助找出需要關懷的老人家,定期瞭解家中狀況;若隨疾病惡化,長者已經失能,則可使用長照2.0資源。新住民與國人成長背景不同,文化、語言方面在接受老人服務時,可能需要特殊協助。周道君表示,社家署會在服務過程中,視情況媒合相關資源,例如在填寫文件等需使用文字時,可能需要幫助,進行個案關懷時,會依照個別需求提供協助。周道君呼籲,新住民在台灣與民眾一起生活,取得國民身分,就是台灣社會的一員,鼓勵新住民若需要協助時,勇敢走出來,透過村里民政單位、社區中的民間組織等管道求助,政府知悉相關需求,將媒合資源盡力協助。新住民的長照資源胡南西和先生年輕時買的房子被家人賣掉了,她很焦慮,擔心老了無以為繼,輾轉預約到了法扶律師公益時段,但約時間當天,老闆不讓她請假,她只好又重新預約,每次預約都因為她口音很重,要講好久對方才聽得懂。新住民和一般人有一樣的機會可使用社會資源,但使用起來卻不是那麼容易。原住民有文健站、客家人有伯公站,關於新住民的長照據點,該有什麼特殊性?數位版有更多的故事。你有問題?我們有答案!專屬於您的新住民健康指南「健康好夥伴衛教網」同時提供中文、印尼語與越南語👉立刻點擊看新住民專題一/老獨窮 新住民長照問題浮現 新住民專題二/慢性病威脅 先克服看診無通譯 新住民專題三/抱團養老 讓姐妹互助安身
-
2023-12-30 焦點.長期照護
新住民長照/慢性病威脅 先克服看診無通譯
據統計,台灣新住民人口近五十九萬人,若加上廿一萬名外籍移工,共八十萬人口交織出台灣的照顧者新面貌。尤其在台長居十年以上者陸續來到中年,在異鄉的日常生活除了得面對照顧伴侶或雇主,同時可能因面臨長期慢性病威脅,必須先克服語言是健康絆腳石的困境。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醫師陳亮宇觀察,大陸配偶因語言無障礙,也熟悉運用健保資源,多數以看三高等慢性病居多。外籍看護因來自越南、印尼、菲律賓等國家,語言通譯較為麻煩,若需要看診或休息,還牽涉到雇主是否關心,更需要台灣民眾付出關心。WaCare健康促進App執行長潘人豪說,無論是新住民或外籍看護,都與台灣民眾已形同家人的關係。他因照顧中風母親的經驗,更體會到這位外籍類家人需要語言協助。也因此促使他利用AI,最近成功研發出「照護共筆」功能,透過OpenAI GPT,每日將照護雜記快速產出條理清晰的摘要,接著AI翻譯印尼文,讓外籍看護可以透過手機,與家人共筆、共享照護筆記,連醫護人員看了都驚呼科技為守護健康帶來的改變。除了科技業者看見新住民、外籍看護的需要,這群新家人同時面對因心力耗損引起的疾病。目前各地醫學中心已普設新住民門診,提供通譯服務以及特約專線諮詢;聯合報健康事業部也推出「健康好夥伴衛教網」,將於年底上線,網站提供了中文對照多語系,包括印尼語跟越南語,且就近銜接醫療資源,幫助新住民、外籍移工能更快速改善健康問題。健康好夥伴衛教網包含三大慢性病:糖尿病、心衰竭、腎臟病的症狀警覺、治療提醒、NG誤區等資訊。未來還將擴充其他疾病預防、照護措施。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表示,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百靈佳殷格翰藥廠合力提升民眾健康識能,跨越語言障礙,共同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三項第八點中的全民健康覆蓋。你有問題?我們有答案!專屬於您的新住民健康指南「健康好夥伴衛教網」同時提供中文、印尼語與越南語👉立刻點擊看延伸閱讀:新住民專題一/老獨窮 新住民長照問題浮現 新住民專題三/抱團養老 讓姐妹互助安身新住民專題四/新住民有身分證 也能享長照2.0服務
-
2023-12-30 失智.失智資源
不斷更新!2024高齡與失智補助懶人包 助你省荷包
即將迎接2024年,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簡稱失智旅人)盤點失智症者、65歲以上長者可申請的照顧資源、健康補助,照顧者們一定要積極善用政府資源、減輕照顧壓力,快一起來看看家中的長者、失智者符合申請資格嗎?有好牙才能顧健康,長輩長期缺牙會讓進食困難,影響營養攝取,甚至增加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讓長輩擁有一口好牙,是守護健康的根本之道!宜蘭、桃園、台中、台南、高雄、基隆市開辦一般老人假牙補助,讓長輩能避免缺牙、無牙影響健康及生活品質。一般老人假牙補助城市疫苗施打●65歲以上長者免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65歲以上民眾是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的高危險群,從未曾接種過PCV13、PCV15或PPV23疫苗的65歲以上長者,可公費接種1劑PCV13。間隔至少1年後(高風險對象間隔至少8週)再公費接種1劑PPV23。查詢接種院所分三階段開放施打●苗栗縣65歲長者就醫補助2024年起苗栗縣衛生局規畫50歲至79歲低收入、中低收入戶,到18鄉鎮市衛生所,免費施打一劑型皮蛇疫苗,1年1200人。此外,65歲以上老人、55歲原住民明年元旦起,到18家衛生所、31家特約診所門診,每人每次縣府補助上限75元,每年累計1000元上限,特約診所名單,可以上衛生局網站查詢。社會福利津貼調增●國民年金老年基本保證年金、老年年金給付加計金額、遺囑年金給付基本保障、原住民給付:從每月3,772元調增至每月4,036元。●老年農民福利津貼:從每月7,550元調增至每月8,080元。銀髮族國旅補助交通部觀光署2024國旅補助方案,65歲以上銀髮族只要參加至少6人、2天1夜的團旅行程,每人每日最高補助500元,每團上限1.5萬元,補助措施元旦起跑,但提醒須在旅遊結束後的30天內提出申請。北市補助長輩居家修繕台北市人口高齡化日趨嚴重,老人居家修繕補助只要綜合所得稅率低於12%以下就可申請,透過居家修繕服務,最高可獲得8萬元的修繕補助。長照2.0失智補助50歲以上失智者、65歲以上民眾,可向各縣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提出申請長照服務,會由長期照顧管理專員評估,如符合長照需要等級第2級以上者,依據個案管理員擬訂照顧計畫,提供四大給付,包含照顧及專業服務、交通接送、喘息服務、輔具租借購買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等四大長照服務。「長照需要等級」是按失能程度,由輕至重共分為1~8級,第1級沒有給付額度,第2~8級則是按等級給付不同的額度,當失能程度愈嚴重,即級數愈高,政府提供的補助金額愈多。再按照身分別:「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一般戶」,而有不同的部分負擔比例。註:1. 根據經濟狀況(一般戶 / 中低收)在給付額度內給予不同補助,低收入戶政府全額補助,中低收入戶自付5 ~ 10%,一般戶自付16 ~ 30%。 資料來源:https://1966.gov.tw/LTC/cp-6457-69925-207.html 不符合長照2.0資格怎麼辦?如果失智症者未符合長照需要等級,照管中心會協助轉介至失智症共同照護中心,提供個案服務。若親友失智症狀伴隨嚴重問題行為,主要照顧者照顧壓力已不堪負荷,可考慮使用住宿式長照服務或團體家屋。檢測是否有長照需求 資料來源:https://1966.gov.tw/LTC/cp-6533-70777-207.html 聘僱外籍看護工家庭短期替代照顧服務實施計畫聘有外籍家庭看護工者的長照需求者,只要經過地方照管中心評估符合相對的長照需要等級,除了目前喘息服務外,每年也可再申請短期照顧服務,詳細補助資訊如下:資料來源:https://www.wda.gov.tw/News_Content.aspx?n=D33B55D537402BAA&sms=02E58F84AD3F3884&s=58A8E69336C8269C 失能失智接受收容照護1年最高補助6萬為了減低許多中、重度失能者接受機構式服務的經濟負荷,衛生福利部調增「住宿式服務機構使用者補助方案」的補助金,入住符合指定的長照機構補助額度最高由 6 萬元提高至 12 萬元,並且取消排富規定。 ▲適用族群:地方政府照管中心長照評估等級 4 級以上身心障礙證明中度以上,當年度累計住滿 180 天者資料來源:https://1966.gov.tw/LTC/cp-6457-69925-207.html
-
2023-12-24 養生.人生智慧
探病有什麼禁忌?要準備什麼?醫提醒送水果不是每個人都適合
當同事或親友住院,該不該去探病?什麼時候去比較恰當?帶什麼探病禮才不失禮?面對重病的親友,該怎麼說才能有鼓勵安慰的效果?病中的人特別脆弱,需要休養也需要溫暖,做好探病禮儀的功課,才能讓對方感受到暖心的誠意。Q:親友住院,該去探病嗎?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資深志工陳鶯鶯表示,對老一輩的華人來說,親友生病住院沒去探病,心裡會覺得過意不去;但現代年輕人想法比較不一樣,會視自己的時間和對方的需求,該不該去探病,就看每個人的觀念跟想法。現在通訊軟體發達,可以藉著電話、即時通訊軟體先關心一下,未必要親臨現場。如果有需要探病,一般原則是依醫院規定時間及人數,待適合時間再去。若是重大疾病和手術後,病人送加護病房,則有規定的時間,以大林慈濟為例,規定每天一次半小時,若親友要訪視就會占用家屬時間,建議事先溝通好較佳。Q:什麼時候是理想的探病時機?如果患者接受手術,術後第三天再探病會較適合。陳鶯鶯指出,因為術後第一天患者一定是很累的,從麻醉中清醒可能感到不適,加上使用術後疼痛減緩裝置,會讓病人想睡覺,足夠的睡眠能減輕疼痛、加速復原。此時不宜探病把病人叫起來接待客人,光是睜開眼睛就可能頭暈想吐。她也提醒,探病前一定要先打個電話,看看病人的意願,如果對方說待出院返家再探病,要尊重對方的意願。Q:一天之中理想的探病時段?建議盡量避免早上9點到11點間探病,這是治療及醫師查房的時間;再來是吃午飯及睡午覺時間不要去打擾。一般來說,下午3點以後去探病比較好,但很多人因為白天上班,會利用晚上去探病,只要探病者沒有太陽下山後不可探病禁忌就沒問題。Q:單獨探病還是結伴好?最好不要超過幾個人?若病人不是很嚴重的疾病,可以到病房外、會客區談話,就比較沒有嚴格人數限制。陳鶯鶯表示,如果是進病房探視,不要超過3人為宜,以大林慈濟醫院為例,規定一次訪視者1至2名,特殊狀況較緊急或疾病末期,則會讓大家輪流進去。會這樣規定,一來是避免干擾其他患者,二來人多感染率增加。陳鶯鶯說,疾病期間,患者抵抗力是較弱的,所以這都是院方要考量的部分。Q:探病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多久?除非病人是非常熟悉的親友,願意讓你長時間陪伴,否則一般探病大概以20分鐘內是最好的。陳鶯鶯提醒,探病不要「車輪戰」,一個接著一個來,會讓病人很累。尤其是末期的病人,千萬不要一直叫他、搖他,問患者知不知道自己是誰。她說,車輪戰對病人跟家屬來講都很累,家屬也需要休息。Q:傳統探病禁忌要不要遵守?陳鶯鶯表示,病房是沒有說「bye-bye」的禁忌;一般則建議家裡有喪事者,暫時不宜去探病;另老人家都有太陽下山後就不會去探病的傳統,但是對年輕人來說,可能就沒有這些禁忌。而農曆七月,多數患者是怕住院,現在觀念想法也漸開明,也有人說七月是吉祥月、慈悲月,比較沒禁沒忌,但還是有老一輩得知要七月去探病,要在身上戴艾草、不要摸病人,怕病人的病氣會過給自己。陳鶯鶯說,有些關念較傳統的志工,會覺得幫病人按摩,病氣會過給自己,而不想接觸患者。她認為,幫助是一種回饋與迴向 ,自己輸給病人正向能量,對方當然也會同樣回給你好的能量。Q:不適合去探病時,建議如何表達心意?現今通訊軟體及視訊都很方便,可以先用電話關心。陳鶯鶯建議,也可以合寫一大張卡片,寫些鼓勵祝福的話,病人有時間就可以一個個慢慢看,內心也比較不孤單,會從內容獲知被很多人關心,愛的力量也蠻大的。平常也可從LINE傳送祝福,或傳一些能使病人開心的影片,因為開心的時候,細胞也會開心,笑的時候細胞也會笑,身體自然越來越好。也可以用語音錄一段,讓照顧者放給病人聽,用語音就更有溫度,又可以重複播放。陳鶯鶯提到,曾經有一名嚴重失智的阿公,會對著平板內阿嬤照片說我愛你,聊天講情話,家屬可以在平板電腦放照片,讓病人看,甚至跟志工們分享。至於臨終的病人,可以在他耳邊輕聲說說話,也能讓照顧者感到心安,有盡一份心的感覺。台灣人到醫院探病習慣帶著禮品,舉凡鮮花、水果、補品都是常見項目。但多人不知道探病送禮其實有不少「眉角」,萬一送錯禮,不只攸關病人病情,嚴重者加重症狀、影響復原,更讓送禮者的心意大打折扣。針對過敏、腎臟病、糖尿病、剛開刀的病人,其實探病禮各有禁忌,讓醫師、營養師告訴你。探病送花?先搞清楚患者是否有相關過敏原,或怕強烈花香。「贈送鮮花花籃、花盆最能顯示大器,但有個前提!」義守大學醫學院副院長梁正隆說,有些病人平時人緣好,病房內會放滿各式鮮花,但不少病人對花粉過敏,有人會選擇把花丟掉,但也有人會將花堆放在病房外走道,造成醫護人員或其他病人的困擾,建議送禮前先詢問病人是否有過敏原。探病送偏方、符咒?護身符無妨,需「進食」的都不宜。除了食物、鮮花外,在台灣探病也能見到民眾拿偏方或民俗信仰物品送禮。梁正隆說,原則上醫院不讓病人接觸這類禮品,但若是廟宇求得的符咒送給病人,醫師不會阻止,但若要進食的食物就會避免,「這禮物能讓病人心理獲得安慰或平靜,在信仰上感覺被保佑,醫師通常不會有意見。」也有人會送病人各種偏方,站在醫學角度都不建議。探病送養生補品?住院急性期不建議任何「含中藥」的補品。1.人參講到補品,不得不提常見的人參、燕窩、雞精等,梁正隆說關鍵在於是否添加太多中藥材,例如人參會影響凝血功能,若病人有出血性疾病或產後女性就要避免。他認為,「住院急性期時,建議不要送任何含中藥材的補品」,畢竟市售補品可能含多種藥材,建議等病症緩和才送中藥補品。2.雞湯、雞精廖偉呈說,許多人會送雞湯,湯若呈現乳白色,代表油脂量高,不建議心血管疾病、高血脂病患喝;燉煮若加酒或中藥,也會影響病情恢復和傷口癒合。雞精、滴雞精屬低熱量的胺基酸補充食品,適用補充體力、改善疲勞,對病情沒有實質幫助,且含普林、鈉鉀磷,高血壓、腎臟病人也需注意。探病送水果?消化道病人不宜、糖尿病患最怕甜蜜。梁正隆說,探病常見的禮物是水果,看似安全牌,但也有其禁忌,「有些消化道病人就是不能進食,送再高貴的水果也沒辦法吃。」往往變成是照顧病人的親友吃這些水果,雖然仍是個心意,但還是建議送禮要符合病人的需求。1.糖尿病患尤其糖尿病患者需避免高糖分的水果,如鳳梨、哈蜜瓜。梁正隆說,糖尿病人因疾病造成傷口復原力較差,再進食過甜的水果,會讓術後恢復時程拉長。2.腎臟病患梁正隆特別提醒腎臟病人也要避免高鈣、磷、鉀太高的水果,例如高鉀的楊桃,高磷的葡萄等,「少量進食雖然無妨,但送禮還是希望能更切合對方的病況。」3.消化道手術病患藥師廖偉呈說,送水果時要注意若病人開刀不能進食或咀嚼不佳,水果變成「看得到卻不能吃」,甚至有可能長果蠅。若病人做完腸道手術,必須搭配低渣飲食,此時收到高級水梨禮盒這類纖維含量高的水果,對病人是一大負擔。另外,當季水果通常又香又甜,對血糖不穩定的病人來說更是大忌。4.避免影響他人的水果在醫院工作多年的護理師黃亭瑋分享難忘案例,一名病人家屬偷偷帶整顆榴槤到病房探病,整層樓洋溢著榴槤味道,護理師發現連忙制止。沒想到事後病人出院,還郵寄榴槤到醫院向醫護致謝,讓他們哭笑不得。黃亭瑋說,探病送禮除了能讓病人感到窩心,避免影響其他人也是禮節之一。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2-20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何謂醫學人文
【編者按】:本週由義守大學醫學系師生介紹該校的「醫學人文的教與學」。專攻人類學的盧老師首先指出義守大學醫學系是全國唯一只招收公費生的醫學系,而用心良苦地以培育將來成為偏鄉醫師、基層醫師的醫學生設計課程。在參考了各醫學系的醫學人文課程後,她認為公費生的醫學人文應該可以從人類學開始、培養人類學之眼。在課程設計上,前半部份以人類學的方法為主。後半部份則以幾本醫療人類學民族誌的導讀,希望加深學生們對於「醫療」全貌觀的思考,培養見樹也見林的能力。→想看本文一位二年級醫學生說出透過醫學人文課程,幫忙她開始了解身體診察只是看到疾病表現的一隅,而透過人文課程,漸漸了解到生病的病人心裡的想法,同時醫生受傷了,也需要被理解與治療。一位四年級醫學生透過「生命與死亡」的課,說出這門課蘊含許多故事、情緒、思辯,有些可以理解,有些卻是要自己經歷過才懂。期待這種生死觀的傳遞與共學,也是未來執業時的借鏡:和病人一起面對生命的課題,一起探索、找出一套可以接受的詮釋方式,讓死亡的意義昇華成生命的祝福。在上醫學人文這堂課以前,我對醫學人文的認識,大約就是108課綱所推崇的人文素養,雖然常常可以聽到大家在推廣要有人文素養,要有同理心、換位思考,但究竟要如何將這些抽象的社會學概念,體現在醫學領域的醫病互動中,似乎卻沒有人能給予明確的定義。在第一堂課堂上,我認真思考了醫學人文的意義,我想因為「人文」二字,因此代表著感性、情緒與藝術……是以理性科學為奠基的醫學中,增添了人與人交流的溫度與情感。在現今人際互動逐漸式微的社會,文明病已不再是少數,除了生理上的不適,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問題。這樣的需求不是過往的理學檢查可以完全解決的,而是需要輔以醫病關係之間的溝通與傾訴。身為醫師除了擁有專業技能以外,更是需要具備人文關懷,去體察、換位思考病人處境與心理層面的能力。我想,這正是醫學人文這個學科所想傳達與教予我們的能力。漸漸了解到醫學人文的重要性與意義,應該是從課堂上老師分享的紀錄片《一念》開始。猶記得影片中帶給我最大的省思是,當一個病人說他想(願意)接受安寧治療,是出自什麼原因?可能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不想再承受無止盡的疼痛以及無效的醫療,安寧醫療對他來說是一個相對能減輕負擔與疼痛的治療方式。但在紀錄片中,可以發現那位病人其實最害怕的不是自己有多累、有多痛,而是他不想成為家人以及照顧者的負擔。面對長期且不知道終點的治療,當我們試著換位思考,就能夠理解那位病人心中沉重的負擔,不論是金錢或是勞力,他除了要承受自身的疾病,更需承受他人無法讀出的心理壓力。而要真正了解到一個病人真正的需求,知道他面對的是什麼樣的「痛」,很多時候都不能單靠儀器檢查來發現,身體診察看到的通常是表面,僅僅是疼痛或是疾病表現的一隅而已。如同紀錄片中所呈現的,真的漸漸了解到病人心裡想法與負擔的人,其實是時常陪在他身旁的社工,社工從病人和家人的對話、神情中,體悟到他對家人日以繼夜照顧的愧疚,在和病人聊天的過程中,病人也說過:「我希望有一天我能靠自己走路,不用再靠別人,我不想成為別人的負擔。」況且身為一位正值青春年華的年輕男子,為什麼會想接受安寧治療?而不是嘗試去接受各種治療方式,不論治好的機率有多低。我想在我們跳脫醫者的第一人稱視野,以及習以為常的直線思維後,或許就能換位思考身為那位病人,真正需要的治療是什麼,需要被如何治療。這就是醫學人文所孕育的內涵,除了以專業知識與醫學技能診斷,我們更是需要學習以人類學之眼,去反思病人的話語、肢體、疾病背後的深層原因,需從生理觸及心理,因為醫療的本身就是以「人」為出發。正因為是人,所以我們有情緒、會受到情感的牽絆,因此我們應該不只看到病人疾病的表面,而是要藉由同理心、換位思考、細心體察,以及「跳脫思維」,去了解問題背後的問題,如此一來才更能在醫病互動中,找到最適合那位病人的治療方式。在真正領略醫學人文教育的精神時,應該是在義大醫院擔任志工後,清楚記得老師要我們學習在服務時換位思考,拋去自己加套在他人身上的有色眼鏡,去練習同理、感知他人。而在和同學、老師之間交互分享志工服務的經驗後,我覺得醫學人文所想傳達給我們的精神是:反躬自省與同理他人的能力。藉由實際參與服務的過程中,親身體悟醫療生態與醫病關係的重要關聯性,像是醫病溝通與同理心;人文關懷與感性的培養。以旁觀者和志工的身分觀察醫病關係時,使我能夠以更全觀的視野看待「病人」與「醫生」的角色與心理,這是當我身為「病人」去看醫生,或是未來成為「醫生」去診治病人所無法體會到的。在過程中,我看到了濫用急診醫療資源的病人,因此和醫護人員起衝突的醫病互動關係;也看到醫生如何從病人的言行之間,診察出病因的方式。其中我發現最重要的就是「醫病溝通」,因為在溝通的過程中,我們才能真正去聆聽彼此的想法與意見。若只是單方面的輸出與輸入,那醫病關係何不是成了另類的買賣關係。但正因為醫療的核心價值是人,面對的也是人,因此我們需要去體察彼此,換位思考他人的處境與病痛之後的原因,而這就需要我們發揮疼惜關懷之情與惻隱之心,不論是同情抑或是同理,皆是有「心」與「溫度」的連結。身為一位醫生,要做到的不僅僅是看診、開處方,更是要讓病人感到被理解,在被治療與診斷時感受到身為人的尊嚴與感動,而不是一味地以醫學專業術語壓抑病人心中的疑問與害怕。我相信在我們身為一位病人去看診時,一定也希望是遇到一位能夠傾聽與理解我們需求的醫生。醫學人文的教育即在此,在接觸醫學人文教育之前,我認為病人就是病人,醫生就是醫生,是全然不同,甚至是相反的角色,一個有著疾病需要被診治、一個則是負責治好另一方的疾病。但現在的我了解到,在成為一位病人之前,他也是人,在成為一位醫生之前,他也是人,同樣是身為「人」,但當我們成為不一樣的身分、不一樣的社會角色時,往往就會陷入自己的視野框架中,而忽略另一方的情緒與立場。為什麼我們要接受醫學人文教育?我想這個解答在《受傷的醫者》(Also Human)中,讓我了解了其中的意義與不可取代性。我們常聽到那個病人很痛需要被治療、那個病人需要心理諮商的協助,但我們卻很少聽到:那個醫生受傷了,她也需要被理解與治療。過去的醫學教育大多著重在專業科目、培養專科技能,或許我們成為了擁有舉世無雙專業技術的醫生,但當身為醫生的我們,自己生病了卻可能不知道該如何傾訴,因為我們沒有被教導過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甚至是理解自己的情緒,也就是缺乏了情緒的韌性,而醫學人文在此便顯得無可取代。常在醫學人文課堂上聽到老師要我們「換位思考」、「同理他人」,但我發現在同理他人的同時,我也正在了解自己,正學習著如何體察情緒,在理解了身為人會產生的心理情緒波動與互動後,我們才能更進一步去學習如何解決與面對。當我們拋去了醫學人文,面對所有事物皆以客觀理性處之,認為每一個問題都有正確答案,那我們很有可能會在成醫路途中迷失自我,因為在每一個醫病互動與關係中,最根本就是人與人的交流、理解、給予幫助。為什麼這個病人會反應如此激烈?為什麼明明用盡了全力救治,卻還是要面對宣布死亡的那刻?這些都是教科書無法告訴我們的,因為它沒有一套制式的答案與應對方式,所以當我們在僅習得專業技能而沒受到人文教育培育下就被推上臨床工作時,我們一定也會感到畏懼、徬徨、憤怒以及悲傷。當一個醫生也生病了,那他眼前的病人該如何是好?這樣的惡性循環或許就是醫病衝突頻繁的原因之一,因為當一位醫生生也受傷了、生病了,必定會連帶影響到醫療服務品質。因此身為醫生也身為人的我們,在穿上白袍之前,更是需要先學會與了解,如何同理、面對感性的情緒。因此醫學人文於我而言,就是在客觀具體的醫學專業教育中,將我們帶入感性的思維,藉由理解不同的文化、宗教、藝術、民俗更了解往後需要面對的各式各樣病人,以及更認識同樣身為「人」的自己。我想在現今病人自主意識逐漸提高、醫學知識不斷提升的社會下,人文這塊領域更會是我們需要琢磨與學習的,因為它沒有正確的答案,真正的答案是需要靠我們自己深入其境去體會的,每個人的解答可能都不一樣,也沒有所謂的正確答案。因為我們所面對的是「人」,而不是機器,我想這也是醫學人文想要帶給我們的精神。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培養人類學之眼的醫學人文課程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2-19 失智.新手照顧
照顧讓你受傷了嗎?善用輔具,安全照護替代徒手搬運
「科技始於人性」我們可能耳熟能詳,但落實在生活中,我們又把多少的「人性」放進去?不小心走到長照領域,傾聽照顧家庭的困擾,我想「科技始於人性」可以改成「照顧始於人性」,製作成T恤穿在身上,提醒自己以他人的需求為出發,讓壓力與痛苦有安放的時候。前幾天參加輔具家的「輔具好宅數位共好2025趨勢展望暨成果發表會」,聽到在場的廠商再三說明輔具「以照顧者為中心」作為研發起點,讓我再一次覺得有必要紀錄下重點文字,不僅是作為實用資訊的提供,也期待眾多投入者的用心,有機會凝聚更多人共同創造「以照顧者為中心」的長照價值。零抬舉政策/三合一移位床善用輔具,安全照護替代徒手搬運零抬舉英文為No-lift policy,用意為:不以人工方式舉起病人,以減少病人和照顧者的受傷風險,鼓勵使用移位輔具協助移動病人,並提升照顧品質。演講者阮淳祥(名一副總)提到,「有多少照顧者、照服員都帶著『護腰』」在照顧?有多少是因為過勞、受傷不得不休息?照顧別人,自己的傷害更多?」他講的照顧現場場景,我想我們都看過不少,要將失能的病人、長輩從床位搬到廁所、客廳、外出等等,都是相當耗費體力的,更何況如果是每一天都要搬移無數次?就算身強體壯也會有耗盡的一天,因此「轉移位技巧」、「轉移位輔具」,需要不厭其煩地分享資訊,以實際上減輕照顧上的疲累與傷害。零抬舉政策、移位輔具的好處阮淳祥副總分享零抬舉政策、移位輔具能為我們帶來的好處:1.降低照護者與被照護者受傷風險2.維護被照顧者尊嚴3.提升照護和生活品質4.照護人力留任率提高(針對照顧機構單位)另外,阮淳祥副總也提到外籍看護學習轉移位輔具的重要性,以及使用輔具也能「減少身體接觸所產生的性騷擾疑慮」。阮淳祥副總介紹輔具時,全面地延伸到其他的照顧領域與照顧者,例如長照機構與外籍看護。提升外籍看護與照服員的照顧技巧與留任率外籍看護不只是看護,他也是名符其實的長期照顧者,但他們的重要性很容易被模糊掉,許多人仍認為「有個人來照顧就好了」,但他們要如何照顧?他們的困難不亞於家庭照顧者,外籍看護很容易被當成是萬能的,實際上,他們也需要學習,沒有人天生就俱全各種照顧知識,更何況有言語、文化差異的外籍看護。外籍看護議題像是「房間裡的大象」,未來再撰文分享目前解決的方向。至於在長照機構的場域,其實是輔具更能大顯身手的地方,因為空間大、照顧需求高,善於使用移位輔具,能大量減輕照顧者的負擔。以經營者角度來思考,輔具除了省時省力省錢省空間,也能降低照服員長期身心負荷、避免肢體騷擾疑慮,進而提升留任率、降低經營者長期的財務支出。聽完阮淳祥副總的分享,期待「零抬舉」、「轉移位輔具」可以讓更多人了解。甚至能研發更適合小坪數、舊公寓的輔具,讓一般民眾可以輕鬆地利用輔具來照顧家人,落實「省時省力省錢省空間」。這邊再推薦一下新北輔具中心忠一主任的輔具頻道,忠一主任以影像分享許多照顧技巧: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v_yyWpO2JY有任何輔具的疑問、輔具評估,也能洽詢離你最近的輔具中心。全台縣市輔具中心網站資訊: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qXA9QQ7RGUOTv1N8Dz9XAyK8PbBcYYjEr7JrAPJ2xaE/edit
-
2023-12-19 失智.非藥物治療
熱蘭遮協會19周年音樂會 用「藝術」打造失智友善環境
關心失智症照護,也關懷照顧者身心健康的「大臺南熱蘭遮失智症協會」,為成大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白明奇所成立的台灣第一個地方性失智症支持團體,多年來持續為失智長輩及其家屬提供許多服務,希望搭起失智友善平權的溝通橋梁,並建構友善社會環境。12月17日,大臺南熱蘭遮失智症協會於台南市文化中心演藝廳舉辦「音之羽―前往熱蘭遮的路上」19周年慈善音樂會,邀請失智症家庭及社會大眾一起沉浸音樂饗宴。成大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大台南熱蘭遮失智症協會理事長白明奇表示,協會初創時,即提出「三動兩高」的口號預防失智,包括頭腦要動、休閒活動、有氧運動,以及高度學習、高抗氧化,幫助民眾遠離失智症的風險。非藥物治療是失智症照護不可或缺的一環,白明奇致力透過藝術誘發想像力、刺激認知、喚起回憶、緩和情緒等,可療癒失智症患者的身心。一年一度的慈善音樂會,首先由鋼琴家嚴俊傑帶來4首獨奏曲目;曾榮獲多項國際大獎的嚴俊傑被日本報評譽為「台灣人的驕傲」,他演繹真摯動人的古典曲目,用動人的旋律給予溫暖。 大臺南熱蘭遮失智症協會所屬的山嵐合唱團,獻上令人難忘的美聲演唱,其中,包括白明奇作詞、盧易之譜曲的《綻放》,在這場音樂會中首演。白明奇分享,在一次山嵐年度發表會上,坐在台下聆聽演出時,突然想要寫一首詩獻給認真、堅持理想的另一半,亦為山嵐合唱團音樂總監林淑錦。他說,《綻放》描述過去三年,兩人開始爬山,感受四季更迭的風景,表達萬物滋長茁壯、成為綻放花朵的寓意。南台灣室內樂協會的陳鈺雯小提琴家、林子平小提琴家、姜宜君中提琴家、高炳坤大提琴家演奏優美的西方樂曲,徜徉在海頓、柴可夫斯基、拉威爾的輕快音符中,精湛的琴藝讓人如癡如醉。 以公東高工創辦人錫質平神父為團名的「質平合唱團」,由原住民青少年組成,多元演出形式帶來動人美聲合唱,包含原住民古謠吟唱、現代阿卡貝拉、經典流行曲等,用歌聲穿透聽眾的心。熱蘭遮失智症協會成立19周年的慈善音樂會,重量級音樂家齊聚一堂,近七百位聽眾享受歲末午後時光。白明奇期許,藉由這場音樂會,讓民眾、年長者、失智者、失智家屬以及身心障礙者獲得心靈上的撫慰,並翻轉大眾對失智的刻板印象、重視超高齡社會議題。2024年為台南建城400年、協會成立20周年,將舉辦更多失智相關活動,推動失智友善、健康永續。
-
2023-12-17 失智.新手照顧
我可以帶失智老爸參加婚禮嗎?
王小姐和男友交往一段時日,感情穩定發展,也論及婚嫁,但她卻不時面露愁容,心事重重,因為她不知該怎麼開口告訴男友:「我爸爸得了失智症。」她的婚禮,爸爸可以參加嗎……「今天是幾月幾號?」「現在幾點了?」「還有多久可以吃飯呢?」「我們什麼時候上運動課?」王伯伯不斷重複詢問,同樣的問題一分鐘問十遍,一天可以問上百次。機構同仁雖然好幾次被問到不耐煩,但看到王伯伯總是笑容滿面、謙遜有禮地說請問,所有的不耐又吞了回去,不厭其煩地回覆他。「失智是一種疾病,要適時調整照顧心情,才不會被擊潰。」正向的話雖然中聽,但知易行難,面對長輩跳針般的重複提問,對照顧者來說是很大的精神壓力,心中只想大喊:「不要再問了!」與其消極重複應答,不如學著拿回主導權,主動掌握行為模式,才不會一直被牽著鼻子走,陷入無止境的問答漩渦。破解失智者重複提問,告示牌發揮作用。王伯伯問話客氣、舉止文雅,每當發生「重複性」行為時,如果對他大聲斥責,反而顯得像加害人一樣,團隊想出用引導提醒進行認知訓練。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主任王寶英與同仁一起製作了牌子,當王伯伯問問題時,搶先一步指引他看牆上掛的「十二點吃午飯」、「下午兩點半上體適能」,並指向柱子上方的電子鐘、掛在窗邊的月曆。「你看到了嗎?現在是幾點呢?離午餐還有幾分鐘呢?」正面出擊得到超乎預期的效果,王伯伯會很開心地講出答案,類似問題便很少再提問。到了中期失智症,和藹的王伯伯開始出現判斷力、自我生活能力下降,常常需要同仁協助日常大小事。女兒王小姐常到機構探視,關心病情衰退程度,有一段時間,王小姐面露愁容,心事重重。同仁耐心開導,王小姐終於吐露心聲,她有了交往一段時日的男友,交往之初,就一直思索該怎麼告訴對方「我父親失智了」。一般人聽到這病症都會恐慌,甚至害怕失智症會遺傳,王小姐擔心男友的反應。帶男友參觀機構,了解高齡社會真實面。王寶英給予誠實建議,失智者也只是生病的人,不妨直接帶男友來機構參觀,了解高齡社會的真實面,也許有一天,身邊的至親也會遇到相同狀況,一切以平常心看待,不需要太焦慮,或是隱瞞事實。幾番天人交戰,王小姐帶著男友前來探視,結果出乎意料。王小姐的男友很有長輩緣,總是能哄爺爺奶奶開心,「今天的早操做得很好耶,動作都有跟上,是不是有偷偷先練習……」個性隨和開朗的男友,很快就融入機構這個大家庭,熱心當起志工照顧所有人。男友對於失智症的正向態度,讓王小姐放心了,但隨著兩人關係穩定,又出現另一個煩惱:我們要結婚了,很想讓爸爸參加婚禮,可以嗎?讓爸爸參與婚禮,照服員陪伴順利圓滿。王小姐即將步入婚姻的殿堂,多麼希望父親能夠參加,也曾想像過「爸爸把女兒的手交給新郎那一幕」,但失智者可能會有突發精神行為,無法預料當天會發生什麼事。王小姐提出夢想清單後,王寶英百般思考,與同仁沙盤推演多次,婚禮當天賓客很多,王伯伯對環境不熟,如果失控該怎麼辦?新娘當天應該也沒有時間處理父親的事,一切只能交由機構同仁協助。所幸,日常陪伴王伯伯的照服員自願幫忙,陪同王伯伯坐在婚宴席,參與女兒最重要的人生大事。婚禮當天,流程一切順利,王伯伯似乎感受到隆重的氣氛,靜靜地看著新郎新娘進場、致詞,臉上也泛起淡淡的微笑。王小姐感謝婚禮圓滿,圓了自己的夢,不留遺憾。儘管沒有像戲劇上演「父親牽著新娘走紅毯」,但新娘已經很滿足。解密QA/失智者不斷重複問同樣的問題,該怎麼辦?患者因為記憶力、認知力衰退,常常重複發問,照顧者可能被問到不耐煩,產生負面情緒,應避免直接引發衝突,試著用其他方式轉移注意力。1.不要急著回答,可以用反問的方式,讓失智者自己思考,口氣要和緩、表情要誠懇,不要覺得功能退化而放棄溝通。2.同樣的問題,可以事先製作答案指示,在提問前讓失智者自己回答,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3.建立穩定的生活模式,定時用餐、定時運動、規律睡眠,比較不會產生混亂的精神行為症狀。4.了解長輩重複說的內容,若是偏離一般日常生活的話題,要注意失智者是否有憂鬱的傾向。5.觀察失智者的視力、聽力是否異常,有時身體感官退化,會讓認知功能下降。暖心失智照護指南 解鎖失智密碼上市聯合報關注失智議題許久,自2015年開始陸續與基金會合作出版多項書籍,包含「失智怎麼伴」、「不失智的台式地中海餐桌」、「科學研究告訴你:這樣動,不失智!」、「健腦工程-預防失智的12堂大腦建築課」等,同心協力促進更失智友善的社會。適逢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成立25周年,基金會與聯合報共同出版《解鎖失智密碼》一書。聯合報提供新書優惠,詳情請洽詢:02-8692-5588轉5616、2698。
-
2023-12-16 焦點.元氣新聞
台大醫院研發「創新輪椅—防跌抗摔有一套」等3項專利,解決高齡病人住院問題
台灣人口高齡化,老老照顧時代已來臨,且國內雙薪家庭多,不少長者住院時無子女陪伴。台大醫院護理部觀察,高齡病人住院時常見被輪椅絆倒,家人倒尿袋時必須彎腰處理,以及本籍、外籍看護不知如何裝設導尿管等問題。根據上述,由護理師及醫院復健部、醫工部等部門合作,研發出「創新輪椅」、「易利鉤」、「高擬真兩性導尿管教育」3項取得專利的發明。「創新輪椅—防跌抗摔有一套」:自動煞車、踏板自動收合避免高齡病人受傷台大醫院護理長林美蓉表示,雖有醫院傳送人員協助,但因住院病人年齡愈來愈大,離開床位後必須盡早坐下,在無人扶住輪椅,且傳統輪椅無煞車的情況下,容易因此摔傷跌倒;病人起身時,則容易忘記翻起輪椅腳踏板而遭絆倒。台大醫院研發團隊研發的「創新輪椅—防跌抗摔有一套」兼具自動煞車、踏板自動收合功能,目前已於全院1200台輪椅裝上,至今未在發生因踏板未翻起而絆倒事件。台大醫院護理督導高秀娥也是台大護理部創新育成負責人。她表示,醫院護理人員利用下班時間進行研究,並參與創新研發課程,學習相關概念,研發過程耗時至少一年才完成。以踏板翻折功能為例,看似單純,但翻折速度不能太快、力道不能太大,否則恐會傷及病人,光是測試不同鬆緊度的彈簧,就花了不少時間。「創新輪椅—防跌抗摔有一套」:「360度旋轉高度調控掛鈎」:幫照護者解決病人管線多而易纏繞的問題台大醫院護理師亦於照護過程中發現點滴架、引流袋掛鉤有諸多不便之處。台大醫院護理師鄧秋蓮表示,點滴架的掛勾數量不足,有時床邊空間被儀器佔滿,護理師在掛點滴時面臨困難;引流袋掛鈎位置過低,增加照顧者倒尿困難度及尿袋觸地感染的風險;活動點滴架的萬向輪邊推邊轉,尿袋亦隨著纏繞,使管路長度變短,造成病友行走不易、跌倒與管路拉扯風險。護理師結合醫學工程師共同研發「360度旋轉高度調控掛鈎」,創意發想來自「360度旋轉衣架」,讓掛鈎變成能360度旋轉、上下調整高度等,解決管線纏繞的問題,提升病人移動時的安全,也幫助高齡照顧者減輕負擔。除可用於臨床外,此項發明亦可用於居家照護,或用於掛置廚房用具等生活用途。「順暢滴掛助手Easy Go」:「高擬真導尿模具」:具有多國語音,幫助主要照顧者學習導尿技術以及沖洗陰部不少住院病人有裝設導尿管、導流管的需求。高秀娥表示,導尿雖然常見但充滿風險,若操作不慎恐倒置感染、出血、尿道損傷等併發症。台大醫院跨部門團隊研發的一項「高擬真導尿模具」,其大小較傳統教具小,便於攜帶或在醫院以外的場域使用,搭載包含印尼語等不同語言,能夠幫助病人主要照顧者學習導尿技術以及沖洗陰部。該模具採3D列印技術印製,且能以磁吸方式替換兩性泌尿器官,搭載語音警示功能,有效避免操作中的差錯。模具更引入球窩關節,模擬髖關節的開合動作,使其更貼近真實人體結構,亦提供QR code連結技術網站,提供完整的操作指引。「身歷其境導尿教具」:
-
2023-12-15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家有ADHD——從家長觀點了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編者按】:兩個多月前我們有一週討論到「過動兒」引起兒童精神科學會的關心,而由三位專家說出他們的看法。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秘書長蔡醫師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 有詳細的包括診斷與藥物治療的介紹,並說出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的責任就是給予最正確的診斷與治療,陪伴這些孩子與家長,並在多方面協助下,營造對ADHD個案的友善環境,發揮其潛能,做個有自信、有責任感、且喜歡自己的孩子,快樂地學習和成長。→想看本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教系蔡教授介紹「正向行為支持」理念,分享身為學校教師如何支持過動症學生的學習與成長。→想看本文社團法人台灣赤子心過動症協會代表以家長觀點寫出他們期待藉由正確的引導與教養,讓ADHD症狀得到改善。給予病人正面的關注與鼓勵讚美,增加ADHD病人的自信,達到正面教育及有效的溝通,減少對家庭帶來得衝突或是被學校誤解後的對立。所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Attention Hyperactivity Deficit Disorder, ADHD)是指孩子的注意力、過動和抑制力無法得到控制,並達到一定程度的生活或行為互動上的困擾進而所產生的人際關係問題及行為或情緒控制等。帶來的生理及心理上的障礙。因為要改善這些症狀,所以才會讓家長思考是否需要用藥,但是,用藥對於父母來說是個嚴肅並掙扎的課題,而且是心理上很大的困惑。一個智力正常的孩子,為何會需要用藥?在臺灣的傳統觀念中,孩子生病了,才需要用藥。ADHD過動症的孩子是否真的生病了?用藥真的會好嗎?藥物可以給孩子的協助到底有多少呢?我相信這個問題困惑了所有過動症孩子的家長。我的孩子在小二時診斷出ADHD中的亞型注意力不足症(ADD),醫師看完診就開出「利他能」半顆開始吃,說實話在用藥的過程中,我真的看不出孩子有任何改變,還是一樣的迷糊、健忘、做事不完善等等。當時身為母親的我,也找不到任何可以幫助孩子「學習可進步、人際關係溝通改善、改變健忘、不注意細節」等等的特質。但是,藥物也不是完全沒有幫助,我們使用「利他能」甚至後來用的長效型「專司達」之後,只要我專心地陪伴他寫功課、講解課業、引導閱讀等確實都有些許幫助,只要孩子不是睡眠不足或過度疲累的狀況下,都可以達到很好的藥物協助作用下的改善,當然學習成效及人際互動也可以慢慢看到預期的效果。在學校,因為老師一位要帶著班上將近30位左右的孩子並不容易,老師往往為了管理班級秩序,訂定班規、交代回家課業、班級打掃清潔等,有過動症的孩子通常無法做得到位,因為身邊沒辦法有個專責的小秘書在旁隨時提點與協助,所以老師的班級管理狀況連連,同學的告狀也不時的發生,造成老師帶班的困擾,也間接引發我注意到孩子及老師都需要協助,但是具體該怎麼協助也成為當時重要的課題。為了讓孩子可以在校順利學習,身為主要照顧者的我,必須努力尋找可以協助的資源,並且得到適當教養教育或用藥等知識的增長。只要有關於ADHD研習課程,其中包含情緒行為問題協助,老師的知能引導等,都必須積極涉略,幫助周圍的人理解與諒解ADHD的正常行為,都是我們需要去努力學習的目標,只要找到一點方向就要去認真嘗試,嘗試過程中孩子能得到協助並獲得改善,我就會認為這是個好方法。 說道就醫,我們看醫生,不就是為了幫助ADHD改善現狀,所以醫療可以提供的協助,應該是除了用藥的安全,還有其他生理上或是心理上所可以給予的幫助。比如如何讓家長給予孩子適當的心理上或是生理上的協助,該如何建立友善的家庭環境,紓解照顧者的壓力,手足及同儕該扮演甚麼樣的角色等,對於隔代的教養,該如何告知阿公、阿嬷正確的知識及行為知能來協助引領孩子。使其在不同的情境中,讓不合理或不是故意所產生的行為,得到體諒與諒解,不致讓大家對於ADHD錯誤印象一直蔓延,理解到ADHD並非不行而是不能。我們期待藉由正確的引導與教養,讓ADHD症狀得到改善。抓住他表現好的時機,給予正面的關注並大方的鼓勵讚美,增加ADHD的自信,積極增加他可以把事做對的機率,達到正面教育及有效的溝通,減少對家庭帶來得衝突或是被學校誤解後的對立。延伸閱讀:12/11-從醫療觀點共享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注意力不足症(ADD)醫學新知12/13-校園過動症學生的正向行為支持
-
2023-12-15 焦點.元氣新聞
防疫補償金仍有數十萬人未辦!最後申請期限是「這天」
新冠疫情爆發近四年,為鼓勵民眾配合「隔離措施」,政府針對「被匡列隔離者」以及「照顧者」兩大族群給予一天一千元防疫補償金,排除確診者;最新累積二六四萬件申請案,其中一九五萬件通過審查,共發出一○九億元,預估仍有數十萬人尚未申請,務必在二○二五年六月底前完成行政程序。「居家隔離」走入歷史 防疫補償未領者仍可申請入境隔離十四天、與確診者接觸也得關十四天,此為新冠疫情期間常見「居家隔離」,為了鼓勵民眾配合,政府疫情初期實施防疫補償措施,一天一千元;直到去年十月中旬,指揮中心宣布入境隔離天數為「○加七」,「隔離措施」走進歷史,但符合資格者仍可提出申請。衛福部統計近四年申請防疫補償金件數,達二六六萬件,其中二六四萬件完成審核,通過核准件數為一九五萬多件。衛福部社工司長蘇昭如表示,防疫補償金與隔離天數有關,疫情第一年,平均一人可獲得一萬四千元防疫補償金。防疫補償金未能通過三大原因蘇昭如表示,未能通過的三大原因為「誤以為確診可以申請」、「未向隔離地申請而是在戶籍地申請補償」、「要求補件未補件」。蘇昭如解釋,確診者因需要治療而隔離,但隔離補償對象為曾與確診者接觸過的健康人,為了防疫而失去自由,才給予的補償金。蘇昭如表示,Omicron疫情大爆發,前二年平均每年申請案件約廿萬件,但去年申請數暴增至二○四萬件,不只衛福部,受理申請的地方政府也幾乎淹沒於文件中。不過,防疫措施鬆綁後,隔離天數愈來愈少,防疫補償金也隨著降低。蘇昭如說,今年受理的申請件數平均一人只能獲得三三○○元,比疫情第一年整整少了一萬。蘇昭如表示,今年雖已是「疫後時代」,仍收到十六萬多件防疫補償金申請案,已核發十一億餘元;今年申請者大都是去年入境後需隔離的民眾。目前已無防疫隔離措施,不過,依照今年五月傳染病防治法修訂,至二○二五年六月底前,均可申請防疫補償金。【相關資訊】.受隔離、檢疫者和其照顧者防疫補償 (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2-14 失智.新手照顧
失智家人經常會走失該怎麼辦?預防走失3撇步
Q:我家人失智常會走失,該怎麼辦?A:家中有失智者常走失,令照顧者陷入奔波之苦,身心俱疲。台灣失智症協會提供防走失3撇步:一、居家把關在家中進出的大門加裝複雜的鎖,或使用窗簾或畫來遮蔽出入口,減少失智者單獨外出的可能性。此外,可在門上安裝風鈴或感應式門鈴,可及時發現失智者外出,及時應對。二、守望相助讓鄰里、街坊鄰居、熟識商家等人都了解失智者的現狀。當發現失智者獨自在外時,他們可以協助留住失智者,然後聯繫其家人。三、多重防護使用輔具或運用多元的防走失策略,可提高找回失智者的機會。1.使用個人定位器,能隨時主動掌握失智者的位置。2.隨身攜帶聯絡資訊及辨識物品,如申請「愛的手鍊」、「愛心布標」和「緊急聯絡卡」等,以便在走失時幫助他們辨識身分並與家人聯繫。3.失智者的個人資料更新建檔,以便在警方尋獲時比對身分,例如更新身分證照和辦理指紋捺印。●民眾若有相關疑惑,可撥打失智症關懷專線:0800-474-580(失智時,我幫您)諮詢,將有專人說明,並提供所需資訊。
-
2023-12-12 失智.名人專家
失智照顧/傾聽與對話 儲備靈性照顧能力
照顧失智家人,需要靈性關懷。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顧問、靈性關懷師劉亮馨說,靈性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擁有平安和滿足感,還能強化面對苦難的韌性、順應環境的彈性。靈性的定義,在於尋求生命的意義、目的,並不斷去超越以及重啟各種連結,包含人與人、人與大自然、甚至是人與宗教信仰的關係。劉亮馨強調,靈性照顧、儲備不能等到失智發生才來做,平常就要準備,對高齡者尤其重要,就像鍛練肌力和存骨本,愈早開始愈好。劉亮馨以澳洲的靈性照顧指引為例,要活躍老化、促進高齡者的健康和福祉,一直到生命後期,都需要有靈性照顧貫穿其中。台灣已將靈性照顧列入高齡者照顧的政策白皮書,期待第一線高齡工作者,例如關懷據點工作人員、居服員、醫護人員的靈性照顧基本能力和辨識靈性需求的能力能夠提升,或轉給專業靈性照顧者,銜接上照護資源。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陳筠靜表示,失智照顧強調「以人為本」,家屬或照顧者平常應多深入陪伴失智者,傾聽、同理並了解過往的生命歷程,這也是靈性照顧的本質。「記憶雖然消失了,但愛一直都在。」家人的關懷是斷不掉的緊密關係,也有助於減緩惡化。關於確診失智的資源銜接,失智共照中心扮演重要角色,引導及協助家庭照顧者,提供照顧技能、轉介長照服務資源使用等,民眾要多加利用,請個管師串連各項既有服務,減輕照顧者的身心負擔。陳筠靜強調,盡量避免在家中孤軍奮鬥,多與其他家庭照護者交流,得到安慰。至於年輕型失智者,可透過勞動部「職務再設計」計畫,持續在職場發揮所長,守護失智者價值。更多相關報導跨海自述 英國醫師與失智共存14年失智照顧/避免失智被詐騙 3招防淪肥羊失智照顧/國內8萬失智人口 未被長照傘覆蓋
-
2023-12-12 失智.名人專家
失智照顧/國內8萬失智人口 未被長照傘覆蓋
台灣卅二萬失智人口當中,有廿四萬使用長照資源,未被長照大傘覆蓋者仍達八萬,衛福部長照司長祝健芳表示,正與健保署資料勾稽,盡快找出已到醫療院所就診的失智者,但未申請長照服務的「黑數」。此外,衛福部長照司明年將獎勵據點增收一般型失智長者,希望衰弱長者、失智長者「共榮」;針對較難照顧的精神症狀型(BPSD)失智者,則將獎勵地區醫院設置權責型失智據點,幫助照顧家庭減壓,如常就業、生活,不辭職照顧。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郭慈安說,該院成立台中第一家共照中心,從服務過程發現,許多家屬發現長輩疑似罹患失智症,光是就醫診斷就十分困難。中心為此研發許多創意的方法,首重「傾聽失智者的心聲」。郭慈安說,隨著嬰兒潮世代人口老化、教育程度增加,現在面臨的失智者不同以往,如八十五歲以上失智者,個性比較謙卑、樸素,許多決定都由子女負責,現在的失智者很有想法,多自行上網尋求檢測方法,或到醫院診斷,可是確診後卻會出現極大負面想法,「他們的世界就會變得黑暗」,甚至可能傷害自己。這二年來,郭慈安重新翻轉失智症照顧面向,主動前往不想到院診斷的長者家中,「想去了解,他們不來就醫的原因。」發現許多長輩已知道自己怪怪的,確實遇到困難,卻因為尊嚴而不願就診。國外有許多失智者組成自助團體,利用網路直播分享,並從中找到夥伴一起自救。她還分享近期完成一項挑戰,帶失智者與家庭過夜露營,她說,失智者與家人跳脫平時的場域,在星空之下,一位罹患失智症的先生竟開口感謝另一半不離不棄的照顧。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團主編陳韻如表示,從社群互動經驗、數據分析結果,照顧者除了要面對失智者生理衰退,還有精神行為、財務、法律等問題。如何應變、平衡身心靈?陳韻如以「歷程」的概念來談,可分成照顧前、中、後,思考自己在各歷程中可能會遇到什麼事情,有助於失智症家庭預作準備。而不管在哪一個階段,都要秉持「理性、理解、同理」,冷靜思考問題、理解照顧者狀態、同理照顧難題。更多相關報導跨海自述 英國醫師與失智共存14年失智照顧/避免失智被詐騙 3招防淪肥羊失智照顧/傾聽與對話 儲備靈性照顧能力
-
2023-12-12 失智.名人專家
跨海自述 英國醫師與失智共存14年
台灣二○二五年進入超高齡社會,根據失智症盛行率八%推估,至去年,全台失智人口超過卅二萬人;衛福部長照司數據顯示,有百分之七十四尚在極輕度、輕度失智階段,大有機會趁早延緩病程。為帶民眾打破失智世界的薄紗,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舉辦「二○二三國際失智照護論壇」,由確診年輕型失智症的英國醫師珍妮芙.彼尤特(Dr. Jennifer Bute),以既是醫師又是患者的視角,自述失智者的真實世界,提出靈性照顧的重要性,因為失智者仍保有豐富的情感及行動能力,告訴大家如何「看見那個人,而非失智症」。「失智者(的靈性),一直都是存在,只是需要被找到。」七十七歲的珍妮芙.彼尤特是英國皇家全科醫師學院院士(FRCGP),曾擔任家庭醫師長達廿五年,她在二○○九年確診年輕型失智症。當知道健康出了狀況,便提早退休,將時間投注於翻轉社會大眾對失智症的看法。抗病鬥士開懷現身珍妮芙.彼尤特以「盼望永存:一位醫者的失智旅程」為題,在英國與論壇連線,發表演說。當她的笑聲與影像透過視訊現身大螢幕,全場近四百位民眾雀躍地向這位對抗失智症十四年的鬥士揮手致意,她流暢回覆提問,激勵許多人。她強調,「失智者是一個人,也一直是我們的家人。」只是被困在疾病當中,需要身邊人的理解、接納、肯定與欣賞,才有機會與外界、家人重新連結,建立「心」關係。失智者記憶衰退、逐漸認不得人、認不得路,在語詞的使用、圖像、空間的認知可能改變,而記憶也常不定期、不定時陷入過去某個人生階段,就好像進入一段「時空旅行」。照顧者該如何應對?珍妮芙.彼尤特形容,「這就像是拜訪朋友家,按門鈴無人回應,你是選擇放棄?還是另找方法?」她找到最容易觸及到失智者心靈的是音樂、唱歌、跳舞,笑聲也很有用,可以幫助失智者放鬆。但每一個失智者狀況不同,今天有效也許隔天就不管用,她鼓勵多嘗試。徐文俊分享靈性照顧瑞智基金會董事長、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表示,從事失智症治療、照顧服務廿多年,最重要的是「人」、「家」及靈性照顧。藉由珍妮芙.彼尤特的經歷,他強調面對失智、高齡議題,人人都該更早學習靈性照顧。徐文俊說,「靈」是生命力量的來源,靈性是人類對生命、死亡、意義、價值等追求,尤其在身體虛弱、認知問題和身體障礙、慢性病、致命疾病的診斷和生命終結階段,轉向靈性或宗教價值觀、信仰,以協助理解正在發生的事,找到希望並為死亡做準備。透過靈性照顧、關懷,失智者、照顧者有機會重新審視彼此的關係、找尋生命的意義、價值,並與自我、家人、社區、大自然、至高者進行連結,面對重重挑戰,才能產生力量與勇氣。衛福部長照司長祝健芳表示,高齡政策白皮書中,靈性照顧主要在安寧照顧,以住宿機構為主,明年將獎勵機構培訓員工接受安寧教育課程以及加強居家安寧,幫助長者在臨終一刻心靈安定。台灣失智症協會顧問湯麗玉與珍妮芙.彼尤特有長期情誼,她觀察,珍妮芙.彼尤特雖是失智者,卻可以透過影片、網站平台有條理地分享失智者心路歷程,並闡述其信仰核心價值,這是很不簡單的任務,在珍妮芙心中,「失智症就像個禮物,讓大家多理解失智者、失智症,就像是上帝所賦予的任務」。而這樣的社交活動、互動刺激,也可幫助延緩失智退化,對社會帶來正面啟發,值得尊敬、學習。更多相關報導失智照顧/避免失智被詐騙 3招防淪肥羊失智照顧/國內8萬失智人口 未被長照傘覆蓋失智照顧/傾聽與對話 儲備靈性照顧能力
-
2023-12-1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從醫療觀點共享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注意力不足症(ADD)醫學新知
【編者按】:兩個多月前我們有一週討論到「過動兒」引起兒童精神科學會的關心,而由三位專家說出他們的看法。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秘書長蔡醫師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 有詳細的包括診斷與藥物治療的介紹,並說出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的責任就是給予最正確的診斷與治療,陪伴這些孩子與家長,並在多方面協助下,營造對ADHD個案的友善環境,發揮其潛能,做個有自信、有責任感、且喜歡自己的孩子,快樂地學習和成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教系蔡教授介紹「正向行為支持」理念,分享身為學校教師如何支持過動症學生的學習與成長。社團法人台灣赤子心過動症協會代表以家長觀點寫出他們期待藉由正確的引導與教養,讓ADHD症狀得到改善。給予病人正面的關注與鼓勵讚美,增加ADHD病人的自信,達到正面教育及有效的溝通,減少對家庭帶來得衝突或是被學校誤解後的對立。「小宏在小學三年級時,因為上課時無法專心聽課,不時在座位上動來動去影響同學聽課,而轉介給兒童精神科醫師看,被診斷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建議藥物治療。父母不放心藥物而採用運動訓練等其他坊間療法。隨著年齡增長,小宏的問題持續存在,總是忘東忘西、丟三落四,沒有耐心、衝動、說話白目、坐時扭來扭去、功課總是拖很久有時會缺交等等。隨著學業壓力越來越大,小宏無法跟上同年齡孩子的腳步,開始出現逃避、沒動機及說謊等行為,無法在課業上獲得成就感和同學的認同之下,開始結交和他相似的同儕,也養成抽煙的習慣,不時地和同學起衝突、甚至打架。雖然父母花了許多心血,耐心地教導、陪伴、溝通,小宏也很希望自己可以改變,但是力不從心,因此小宏在國一時要求父母帶他去找以前的兒童精神科醫師。經詳細的臨床評估之後,確定小宏仍有明顯的專注力、過動及過動的問題,除了藥物治療之外,醫師也和學校老師及父母溝通,讓他們了解孩子的狀況,應給予特別的輔助教學及正面鼓勵。由於長期的挫折,讓小宏相當自卑沒有信心,也有自我放棄的傾向,因此配合認知心理治療,改變負面思考方式,鼓勵多運動,補充營養,重新建立自信心及價值觀。許許多多研究早已證實ADHD是個兒童期常見的疾病,其盛行率約佔5至10%(國內7.5%),是一種神經發展障礙,如果不加以早期診斷與協助,在多重情境下會呈現明顯的注意力不足、過動、衝動,並造成長期明顯社會功能障礙,可能會造成在人生不同發展階段出現困境,如學業成就低落、人際關係障礙、長期低自尊、有些可能將來會有偏差行為、焦慮、憂鬱、藥物濫用,甚至較高犯罪率與較早死亡的等等問題。然而,依據衛生福利部中央健保署之健保資料庫的資料顯示,兒童及青少年ADHD的就醫比率不到一半,也就是有超過三分之二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兒童及青少年沒有接受好好的診斷與治療。在治療之前,一定要確定診斷。完整的臨床評估,包含各方面的資料收集(包括主要照顧者與學校老師),實際與孩子會談、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現,需要多次門診觀察評估孩子的狀況,是否是從小時就有這些ADHD症狀出現,或者只是階段性的行為表現。如有需要,得配合智力測驗、學業成就或注意力測驗的結果來輔助診斷。目前國際上公認最佳的ADHD診斷方式是精神科的臨床評估診斷,若只是因為孩子短期間的不專心過動表現,就判斷其為ADHD,而沒有專業完整的臨床評估,很可能會錯估孩子的狀況,而給予不適當的治療。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專家,考量症狀嚴重度以及個人化差異後,會在符合個案最佳利益的前提下,審慎提供專業並且有證據的診斷與治療建議。目前臺灣所有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都接受了完整的訓練,並在醫療法的監督下,依照各自的專業評估生理、心理、與社會等因素之後,才會下診斷及提供兒童適當的醫療建議,包括藥物及(或)行為治療,且協助家長及學校老師取得必要的教育資源及提供家長因應的策略。藥物治療ADHD一直是父母擔心的議題,然根據2017美國精神醫學會期刊發表的研究指出,在歷經十年、對近300萬人的分析顯示,ADHD的患者若接受適當藥物治療,能夠明顯地降低合併出現物質濫用的危險性;濫用藥物治療 ADHD 的情況也很少見,大多數 ADHD 患者在接受藥物治療後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降低成長過程中併發其他精神疾病,在長期追蹤的研究顯示ADHD的藥物治療可以顯著降低各種危害健康的相關風險,如頭部創傷、意外傷害、自殺、犯罪率、以及物質使用等等。治療過程中,醫師亦會謹慎追蹤可能出現的副作用,例如失眠、食慾不振和體重影響。至目前為止,已經有數百個國際知名的研究(包含台灣),證實藥物治療是最有效的ADHD治療方式,親職教育、行為治療及學校的補救教學是不可或缺的輔助治療策略。藥物治療之前有幾個條件:首先由專業的兒童精神科醫師確定診斷,接著建立父母和孩子對疾病和治療正確的認識,了解藥物對他們的幫助和改善,先將環境中的不利因子去除,如改善親子關係、溝通及管教方式,確定他們願意接受藥物治療才施予藥物並隨時監測有無副作用。施予藥物的同時,配合學校的特別輔助課程和父母的行為治療,才能將藥物治療的效果發揮到最大。藥物治療所需的劑量和時間常常會因為症狀嚴重程度而有所不同。一般來說,越早開始治療的效果越好,因為早期建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培養其自信心及責任感,對未來的影響深遠。 目前第一線藥物有兩類:一類是中樞神經興奮劑,在台灣只有methylphenidate,目前有短效型和長效型兩種;另一類是atomoxetine,它是非中樞神經興奮劑。前者使用於醫療已超過一甲子(1960),後者在國際上已經使用二十餘年(2003),世界各國和台灣的研究都顯示藥物明顯改善ADHD症狀、親子關係、和認知功能。在非藥物方面可鼓勵作息規律、補充營養、充足睡眠及適度的中高強度的運動,對成年期ADHD個案,靜坐冥想亦有其療效。總之,治療原則需從生理—心理—社會各方面綜合整體考療,及早發現症狀,及早介入協助與治療,降低注意力不足、過動、衝動等症狀對個案發展上的不利影響。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的責任就是給予最正確的診斷與治療,陪伴這些孩子與家長,並在多方面協助下,營造對ADHD個案的友善環境,發揮其潛能,做個有自信、有責任感、且喜歡自己的孩子,快樂地學習和成長。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2-09 失智.長期照護
失智論壇/照顧32萬失智者!專家傳授 財務、心靈、政策應成解方
台灣預估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根據失智症盛行率8%推估,截至去年(2022年)底,全台失智人口超過32萬人,該如何因應疾病帶來的生活變化?聯合報長期關注失智症議題,與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舉辦「2023國際失智照護論壇」,邀請失智症各領域專家與會,包括確診年輕型失智症的珍妮芙.彼尤特醫師,以既是醫師又是患者的視角,分享失智者的真實世界,告訴大家如何「看見那個人,而非失智症」,因為失智者仍保有豐富的情感及行動能力,即便失智也能幸福生活。2025年達成失智友善777衛福部長照司司長祝健芳致詞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失智症發生速度,約每3秒就有1人罹病,「給人的感覺十分緊迫」。衛福部最新統計,國內失智症人數已達32萬人,如何找出失智症患者,並提供適當的長照協助,此為當務之急。祝健芳說,為妥適照顧失智者,衛福部積極推動「失智友善社區」,訂定2025年達到「失智友善777」目標,分別為全國民眾7%以上,對失智有正確認識及友善態度;罹患失智症7成以上人口,獲得診斷及服務,以及7成以上失智家庭照顧者獲得支持和訓練。呼籲民眾持續關心失智議題,並善用政府長照相關資源,減輕照顧壓力,照顧者更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陪伴失智家人走更遠的路。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策略長洪淑惠表示,自己是以一名家屬及讀者的角色參與這場論壇,母親因為失智重度臥床,如果能早一點看到珍妮芙醫師訴說自己罹病的影片,可以更理解失智出現幻覺的狀況;看過影片後,更加理解「我不能只看到媽媽身上的失智症,應該看到她還是一個人、還是我的媽媽。」洪淑惠說,民眾對於失智症的理解及照顧已經比以前「好很多」,目前健康事業部旗下,全國最大的失智粉團「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共有14萬名粉絲,紀錄許多失智者、照顧者的甘與苦。透過「2023國際失智照護論壇」,讓大家更了解如何預防失智症、罹患失智症後如何應對。著重人、家及靈性照顧三大訴求瑞智基金會董事長、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表示,從事失智症照顧服務20多年,認為最重要的是「人」、「家」及靈性照顧,讓失智症患者、家人得到更好的照顧及協助。失智者年齡多為65歲以上,常失去「已經建立好的智力與能力」,包括獨立生活能力,社會地位、尊嚴、職業功能與收入均因失智而瓦解。面對失智議題,靈性照顧十分重要。徐文俊說,「靈」是生命力量的來源,靈性是人類對生命、死亡、意義、價值等追求,尤其在身體虛弱、認知問題和身體障礙、慢性病、致命疾病的診斷和生命終結階段,轉向靈性或宗教價值觀、信仰,以協助理解正在發生的事,找到希望並為死亡做準備。既是醫師又是失智者 珍妮芙:正確引導能舒緩情緒身為英國皇家全科醫師學院院士(FRCGP),且曾擔任家庭醫師25年,過去也長時間參與醫學院學生培訓工作的珍妮芙.彼特尤(Dr. Jennifer Bute),在2009年確診罹患年輕型失智症,當意識到自己的健康、身體出了狀況,便選擇提早退休,將時間投注於翻轉社會大眾對失智症的看法,並對失智者、家人提出許多鼓勵、建議,論壇以「盼望永存;一位醫者的失智旅程」為題,運用影音方式進行分享。珍妮芙指出,「失智者的靈性,一直都存在」,只是被困在疾病當中,即使忘記各項人、事、物,還是能記得感受、情緒,且失智者也常反映照顧者、周遭人的情緒與回饋,當旁人出現激動情緒,失智者很容易跟著激動,反之,當照顧者、周遭的人情緒平緩,失智者的情緒自然也會穩定下來。珍妮芙強調,失智者、照顧者「都需要感受到被欣賞,也需要目標和價值」,若能「堅定地相信上帝、堅定不移地希望及毫不保留地愛」,在有感情、溫暖的環境中,失智者、照顧者都感受到被愛、被欣賞,一切就會朝正向發展,在愛當中,彼此也能找到快速充電、心靈平安、平靜的力量。專家:傾聽失智者的心聲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郭慈安說,該院成立台中第一家共照中心,從服務過程發現,許多家屬發現長輩罹患失智,要勸長輩到院就醫診斷十分困難,為此,中心研發許多創意的方法,這時就需要「傾聽失智者的心聲」。郭慈安說,隨著嬰兒潮世代的人口老化、教育程度增加,現在面臨的失智者不同以往,如85歲以上年長失智者,個性比較謙卑、樸素,許多決定都由子女負責,但現在失智者很有想法,多自行上網尋求檢測方法,或到醫院進行診斷,可是確診後卻會出現極大負面想法,此時,「他們的世界就會變得黑暗」,甚至做出傷害自己的事情。在國外有許多失智症患者組成自助團體,於網路直播分享,告訴大家失智者的心聲,如「我獨居、我單身、但我失智了,應該怎麼辦?」從中找到類似的夥伴,一起自救。建議家人、照顧者、醫護人員應要傾聽失智者的心聲,這是十分重要的。富邦人壽:避免金融剝削先了解法律爭取權益富邦人壽法律事務部律師陳力瑄分享金融剝削,中老年人成為詐騙分子覬覦目標,主要是抓住受害人接電話時的心理狀況,假冒機關人員登門入室、假借親友名義借錢周轉、半哄半騙購買金融產品等。而失智長輩因判斷力退化,容易被各種話術誘騙,提供個資或匯款、投資,甚至將房產便宜賣出或贈與他人。擔憂害怕失智長輩被騙怎麼辦?陳力瑄強調,可申請辦理「金融註記」保護失智者的財務安全,並防範被冒名或是不法操作。若長輩認知程度比一般人弱,但生活仍可自理,可聲請「輔助宣告」,由法院選出一位輔助人協助受輔助宣告的失智者行使法律上的行為。若是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導致失智者無法對外表達,建議聲請「監護宣告」,由監護人擔任法定代理人,執行受監護宣告人的生活、護養療治及財產管理。「以人為本」的失智照顧 靠長期穩定陪伴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陳筠靜表示,失智照顧強調「以人為本」,家屬或照顧者應深入陪伴失智者,傾聽、同理並了解過往的生命歷程,可喚起正面情緒。關於確診失智的資源銜接,失智共照中心扮演重要角色,引導及協助家庭照顧者,提供照顧技能、轉介長照服務資源使用等。陳筠靜強調,盡量避免在家中孤軍奮鬥,多與其他家庭照護者相互交流,除了能得到很大的安慰,也有助於找到外部資源。尤其是年輕型失智者議題,經過職務再設計仍可持續在職場發揮所長,即使罹病了,在有意識能力時,多跟家人討論未來想過什麼樣的生活,及早規畫財務、預立醫療決定等。儲備靈性照顧能力 勿失智了才進行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顧問劉亮馨說,靈性照顧透過自我探索、信仰與自然的連結,幫助我們擁有心中持久的平安和滿足感,以及面對苦難的韌性、順應環境的彈性,連結各關係的「愛」。靈性照顧或靈性的儲備,不要等到確診失智了再來進行,特別是高齡者一定要有所準備,就像日常鍛鍊體力、存骨本,才能更有力量面對挑戰。劉亮馨以澳洲的高齡者靈性照顧指引為例,包含促進高齡者的健康和福祉,一直到生命後期所需的種種照顧,都要有靈性照顧貫穿其中。台灣已經將靈性照顧列入高齡者照顧的政策白皮書,政府的美意需要讓更多民眾知道,透過社會教育來增加民眾的靈性照顧識能。理性、理解、同理失智症 建立「愛」的連結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主編陳韻如以失智照顧「歷程」的概念分享,思考自己在病程前中後可能會遇到哪些事情,如此也有助於失智症家庭預作準備。不論處於哪個階段,一定要秉持理性、理解、同理,冷靜思考遇到的問題、有什麼解決方案。理解照顧者的身心狀態,並同理照顧上的難題,同理是溝通的第一步。陳韻如提到「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平台的案例,有位粉絲分享父親失智的經驗,雖然忘記另一半過世的時間點,卻仍舊感到悲痛、有情緒反應。若能同理從失智者的視角去看事情,才會明白他的世界發生了什麼事。面對失智症不是懼怕它,而是給予愛、陪伴與關懷。失智症是個禮物 分享自身故事影響大眾珍妮芙透過線上直播,與台灣失智症協會顧問湯麗玉進行對談,湯麗玉表示,在珍妮芙心中,「失智症就像個禮物,讓大家多理解失智者、失智症,就像是上帝所賦予的任務」。因為出現這個疾病,珍妮芙開始製作網路影音、經營粉絲團、網站,翻轉大家對失智症的觀念,也讓大家了解信仰在她身上所產生的影響,這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湯麗玉指出,珍妮芙本身是醫師,確診失智症後,常思考自己可以做什麼,藉由分享自己的故事、與其他人交流、互動,同時也延緩失智病程,從這點也可以了解,對於失智者來說,維持社交生活活躍,也是延緩失智退化重要關鍵。藉由論壇的交流、各領域專家經驗分享,2024年,聯合報將以失智症永續照護新未來的角度出發,從前段預防到照護,是心也是新,需要大家持續努力、一同推動。此次論壇由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聯合報健康事業部主辦;贊助夥伴富邦人壽;行動響應夥伴吉晟生技、采鋐健康整合集團、皇嘉;以及各界夥伴共同參與,包括支持夥伴:台灣失智症協會、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倡議夥伴:元氣網、台灣安寧緩和醫學會、屏東基督教醫院、一粒麥子社福基金會、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切膚之愛社會福利基金會、畢嘉士基金會、醫療財團法人門諾醫院。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2-09 失智.長期照護
失智論壇/失智症照顧,需著眼人、家及靈性這三大訴求
衛福部最新統計,全國失智症人數逐年增加已達32萬人,2025年台灣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失智症議題值得社會各界重視。瑞智基金會董事長、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今於「2023國際失智症照顧論壇」表示,從事失智症照顧服務20多年,認為最重要的是,「人」、「家」及靈性照顧,讓失智症患者、家人得到更好的照顧及協助。「2023國際失智症照顧論壇」今於台北盛大舉行,現場共吸引400多位民眾熱烈參與。徐文俊於論壇發表「失智。一家。人」專題演講。徐文俊表示,現在全國約有逾30萬名失智症患者,40年後,失智症人數將逾85萬人,為現在的2.7倍,也可能會高達100萬人。失智症發生率是逐步上升徐文俊說,許多研究曾指出,失智症發生率逐漸下降,但今年最新發現,失智症發生率是逐步上升,「失智議題,不會在我們這一輩消失,且於未來會愈來愈嚴重」。徐文俊指出,失智症患者年齡多為65歲以上,常失去三項能力。首先會失去「已經建立好的智力與能力」,包括獨立生活能力,社會地位及尊嚴,和職業功能與收入,均因失智而瓦解。以尊嚴來說,許多人對失智症患者不理解、不認識,同時產生許多誤解,讓失智症患者的尊嚴受到影響。其次,失智者失去了「現實感」,如無法辨識時間、地點、臉孔,甚至認為提供照顧的家人是假冒的;並也可能失去語言、聽覺、視覺等溝通能力,失智患者更可能出現妄想、幻覺,使旁人不理解。照顧者應有同理心,了解失智症患者也是同時在經歷這些生活的困難。「這是一種薄紗、黑幕感,讓裡面的人看不出去,外面的人看不進來。」徐文俊說,失智者隨著病情進展,面對外界的感覺從薄紗,演變為黑幕感,成為孤單的人、孤獨的人,被禁錮在身體內的人,渴望與外界互動的人。因此,失智者最後也失去人際關係,包括自己與自己、自己與家人、家人與家人等關係。許多人對失智者不了解,「一名失去記憶力的人,為何如此難以相處?」徐文俊說,失智者受病情影響,有可能會突然跳入另一個時空,造就了「時空旅人」,那是一種無錨無舵的感覺,如今天踏入了某個時空,可能有不饒恕、怨懟、罪惡感、哀傷等情緒。「當發現家中長者罹患失智症,其他家人常像是熱鍋上的螞蟻,大家亂成一團。」照顧者常認為,為何失智者突然生氣了?徐文俊說,其實,失智者情緒起伏,雖然有一部分是疾病因素,但也常是旁邊人的行為表現所致,因此,照顧失智者不是只有吃藥而已。失智症照顧,需著眼人、家及靈性這三大訴求面對失智議題,靈性照顧十分重要。徐文俊說,「靈」是生命力量的來源,靈性是人類對生命、死亡、意義、價值等追求,尤其在身體虛弱、認知問題和身體障礙、慢性病、致命疾病的診斷和生命終結階段,轉向靈性或宗教價值觀、信仰,以協助理解正在發生的事,找到希望並為死亡做準備。徐文俊表示,失智者比其他絕症患者有更多的恐懼,患者知道自己會喪失認知能力、失去自我,靈性對健康具有保護作用,可以降低憂鬱症、提高整體生活品質、提供應對策略的力量與可能性、心理社會幸福感、靈性幸福感,因而,靈性照顧對病人及照顧者均有重要的意義。尤其是已確診的輕度失智者,於靈性需求可能比重度失智者更大,「靈性照顧」應被社會大眾更加重視。※此次論壇由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聯合報健康事業部主辦;贊助夥伴富邦人壽;行動響應夥伴吉晟生技、采鋐健康整合集團、皇嘉;以及各界夥伴共同參與,包括支持夥伴:台灣失智症協會、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倡議夥伴:元氣網、台灣安寧緩和醫學會、屏東基督教醫院、一粒麥子社福基金會、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切膚之愛社會福利基金會、畢嘉士基金會、醫療財團法人門諾醫院。
-
2023-12-08 焦點.長期照護
照顧者別再血淚!劉克襄分享「90歲媽媽的進擊」:我們不是單兵作戰,還有家人之外的隊友
照顧者只能血淚告白嗎?作家、節目主持人劉克襄在臉書分享照顧帕金森氏症母親多年遇到的僵局,體悟到要改變老人家習慣不容易。他還發現母親經常聽不進家人規勸,唯有外人,尤其專業醫師的話,她會照單全收。因此家人決定向長照中心申請協助,靠著個管師和治療師協助,總算幫他們脫離長照困境。照顧帕金森氏症母親多年 經歷重重難關劉克襄母親罹患帕金森氏症多年,2年前劉克襄接受《優人物》專訪時就曾談到媽媽的狀況,他說隨著年歲增長,媽媽不僅行動更加不便,聽力也大不如前,心臟、腸胃更不時拉警報。「因為聽不到人家說話,加上出外都得拄著拐杖,讓她愈來愈封閉。」身為照顧者,總有說不完的照顧血淚。在照顧母親的過程中,他跟所有照顧者一樣,經歷了重重難關。「我們不是單兵作戰,還有家人之外的隊友」劉克襄舉例,原本媽媽不願用較安全的「四腳馬」替代手杖,但經物理治療師調整與指導,媽媽終於發現四腳馬好用之處,兩臂肌力也逐漸變得有力。媽媽之前吞嚥也有困難,治療師教她伸脖子的運動,建議她不斷仰頭拉抬、側臉轉頭。媽媽是個好學生,一切遵照他的指示。很快的,吞嚥狀況也變得順暢。劉克襄說,以前怕她吃飯,一邊說話會嗆到,我都斷然阻止出聲,等吃完再聊。現在她常口沫橫飛,一直跟我講個不停,滿足了跟家人對話的渴望。劉克襄說,接下來的照顧不知道還會面臨什麼挑戰,但所幸個管師和治療師的出現,幫他脫離長照困境。他想跟所有照顧者分享「我們不是單兵作戰,還有家人之外的隊友,隨時在旁,可以調派上場,端看你是否有心。最怕的是,你不清楚,自己還有支援的隊友。」點進劉克襄臉書看「90歲媽媽的進擊」全文 ※ 有失能失智照顧需要,請撥打1966長照服務專線
-
2023-12-08 醫聲.Podcast
🎧|失智名醫徐文俊揭多重資源管道,助失智家庭渡難關
「我的母親竟然不認得我,我是每天都在照顧她的女兒,為什麼她要把我當騙子、當賊防?」無論在台灣失智症關懷專線0800-474-580(失智時,我幫您)線上,或在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桃園長庚紀念醫院學術組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徐文俊的診間,都有不少失智者的家人、照顧者面對這些問題,不知如何是好。🎧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面對照顧者所湧現的種種委屈、無奈,徐文俊除了不捨,也常提出不少具體建議、靈性照顧解方,期待幫助照顧者、家人與失智者找到關係和解之路,也希望更多民眾了解失智者因疾病所承受的無奈、無助。失智症,不只是記憶問題!徐文俊分析,失智症有阿茲海默症、血管型失智症等類型,多為大腦病變造成。有時,缺乏維生素B群,也會引發類似失智症症狀,以阿茲海默症來說,許多人認為,這類失智症只是記憶衰退問題,事實上,當一個人出現失智症,不僅記憶會衰退,認知功能、語言功能等,也都會產生變化,最常見的就是失智者因大腦認知功能受影響,導致「認不得人」,也就是無法將對方的臉孔與自己所熟知的人連結在一起。舉例來說,失智者可能對身為女兒的照顧者說:「妳長得好像我女兒,但妳不是我女兒吧?妳是誰?會不會是騙子,想騙我錢?」而照顧者、家人常百口莫辯,感覺自己的辛苦遭抹滅、忽視,特別是被當成騙子、被當成賊的時候,心情更是委屈、複雜,但對於失智者來說,那卻是最真實的感受,失智者也會為此感到困惑、無助,甚至產生防衛心理,此時,往往失智者本身、照顧者都會陷入情緒深淵,衝突也容易加劇。失智症確診、診斷後的支持,都是非常重要由於失智症的症狀常隨時間而改變,且失智症的種類、原因可能有許多面向,因此正確診斷、找出真正原因,以及診斷後的支持、照護便格外重要。徐文俊強調,對於失智症的多重影響,失智症病患與家人的關係常需要重新建立、連結,這一條路並不容易,常需要更多的陪伴、理解與支持,民眾、失智者家人對於失智症的認識,也需要更深、更廣。因此,徐文俊鼓勵民眾、失智症病患家人、病患本身透過台灣失智症關懷專線0800-474-580(失智時,我幫您)的協助,多討論、釐清自己與家人需求,並串聯台灣失智症協會所提供的各項服務與長照2.0、失智共同照護中心等資源。目前,台灣失智症協會所提供的服務,從失智症關懷專線0800-474-580(失智時,我幫您)諮詢服務,到「瑞智互助家庭」社區服務、Young記憶會館與Young咖啡坊等年輕型家庭支持服務,乃至每個月的家屬課程講座、團體活動等,皆讓失智者、家人依各自需求而有不同選項。創新服務,貼心滿足失智者、家屬不同需求以瑞智互助家庭為例,這樣的服務模式主要是為了兼顧失智者與家屬需求,並紓解家屬照顧壓力、減輕家庭照顧的負荷,同時也幫助延緩失智者退化。在瑞智互助家庭活動中,失智者可在安全、自在又充滿懷舊氛圍的環境中選擇、參與自己喜愛的各項活動,家屬陪伴時,也能分享、交流照顧經驗、心得,紓解長期身心壓力,在這過程中,也可逐漸形成互助支持網絡。同時,協會也發展Young記憶會館與Young Coffee等年輕型家庭支持服務,也讓許多年輕型失智者、家屬有了家的感覺。其中,Young記憶會館主要服務對象為65 歲以下經醫師診斷為年輕型失智者及其家屬,所提供的服務則包括諮詢服務、失智症活動服務,包括輕中度失智者課程、中重度失智者知覺統合課程等,以及家屬支持活動、家庭活動與Young Coffee等。Young Coffee是每周六由失智者擔任店員的咖啡坊,透過服務的過程,增進與社會的互動及成就。藉由工作步驟分析、標準化作業流程,並依失智者能力、個性進行不同工作任務。並經過多次練習、修正及熟悉工作模式,且在最少的提醒、協助下完成工作,失智者也可從泡一杯好咖啡等工作中得到成就感,在接待的過程中,民眾更可以認識年輕型失智者的多元樣貌與獨特價值。關注失智症政策倡議,全方位守護失智者權益不僅如此,台灣失智症協會也長期關注失智症政策倡議,舉例來說,像「金融無障礙和友善服務」的推廣,就是重要環節。當失智者到銀行辦事情,可能表達不清楚,或反覆詢問、忘記對話內容,而行員常不知如何應對。今年,台灣失智症協會便與許多金融單位進一步討論如何促進「友善失智金融實務工作」,讓行員了解失智者所面臨的一些障礙,共同演練、研擬提供支持、協助的方法與流程。另外,台灣失智症協會也積極提倡、守護失智者的工作權,這幾年,協會與各地種子講師已至全台80個以上的企業組織,幫助超過5,000位職場主管與職員認識失智症、以及有助於失智者留任或就業的各項資源、友善措施。無論您是失智者或失智者家人,都歡迎與協會團隊分享服務使用經驗與回饋,或是討論關注的失智議題,如此各項政策及服務發展才能更貼近失智家庭的需求。徐文俊也希望失智症者、失智者家人可以多運用上述各項資源,並得到更多支持力量。徐文俊小檔案現職:桃園長庚紀念醫院學術組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理事學歷:美國哈佛大學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雙碩士台北醫學院醫學系經歷:北院區失智症中心主任林口長庚醫院失智症科主任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聖保祿醫院神經內科主任Podac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蘇湘雲音訊剪輯:Shiro腳本撰寫:蘇湘雲音訊錄製:蔡嘉哲特別感謝:台灣失智症協會
-
2023-12-08 醫療.巴金森病
等一等!這3個時刻巴友別放棄 醫:巴金森病正常生活20年有方法
「吃了藥後噁心又暈眩,好難受」、「每天藥吃一大把又沒辦法痊癒,乾脆不要治了」,近日可見知名個案分享自身罹患巴金森病(帕金森氏症)困境,如用藥後副作用、藥物調整過渡期等,因十分難受,常使病友燃起放棄治療的念頭。專家建議可以透過先了解巴金森病的治療目標並非痊癒,而是保留與過去無異的正常生活;並在三個時刻出現時,趕緊尋找主治醫師協助。透過醫師的協助,各狀況都有辦法獲得改善,不須忍耐。「病不會好了,為什麼還要吃一輩子的藥?」雖不能治癒,規律服藥可正常生活達20年新竹馬偕紀念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林慧琦表示,巴金森病是種多巴胺分泌不足的退化性神經疾病,症狀包含手抖、關節僵硬、小碎步、行動遲緩等動作障礙及憂鬱、便秘、嗅覺異常、情緒低落、睡眠困擾等非動作障礙,病程可分為身體單側或雙側出現症狀的第一期與第二期、失去平衡導致步態不穩的第三期、因活動困難需靠外力協助的第四期,和終日臥床的第五期。林慧琦分享,許多病人在確診後才認識到巴金森病無法治癒,後續也可能因為過程中的種種困境,重挫繼續接受治療的意願。她說,事實上,巴金森病的治療目的並非治癒,而是透過積極、規律地服用藥物,配合運動、社交等,盡可能延緩病程發展,幫助病人保留與過去無異的生活,最長可達10到20年,鼓勵病友切勿放棄任何希望。「吃藥後的副作用好痛苦,可以不吃了嗎?」副作用不須忍耐,醫師協助調整就能緩解林慧琦說,巴金森病主要透過藥物治療,依照嚴重程度、年紀、認知功能,可再將病患分為輕度至重度,所需的治療藥物也不同。輕度巴金森病會評估症狀影響病人日常生活的程度,建議使用單胺氧化酶B抑制劑,抑制腦部的多巴胺被分解,延長多巴胺的作用。症狀較嚴重的巴金森病患主要使用的藥物大致則分左旋多巴與多巴胺受體促效劑兩種:●70歲以上:建議使用藥效較強的左旋多巴,在腦內直接轉換成多巴胺填補,但容易產生藥效波動,出現肢體突然無法動彈的斷電,或手腳不自主抖動的異動症。●70歲以下:則建議優先使用多巴胺受體促效劑治療,雖藥效較弱,但能避免發生因長期服用左旋多巴,產生藥效波動導致不自主抖動的異動症或「斷電」現象。多巴胺受體促效劑會促進腦內多巴胺分泌,進行一連串訊息傳遞。如上述的竹科工程師,因病程僅是第一期,每天早、晚吃多巴胺受體促效劑,至今病情穩定控制。不過仍須注意高劑量可能導致的副作用,如幻覺、衝動等。林慧琦也分享,另一名75歲伯伯被太太發現走路步伐變小、變慢、拖著走路且開車腳無力。幸好確診時尚未第二期,每天早、晚則吃左旋多巴,至今一樣病情穩定,「這樣的例子非常難得,因為通常長輩以為只是正常的老化現象,等到就醫時,已經是第二、三期了。」林慧琦表示,巴金森病的藥物須依病人狀況隨時調整,如果出現副作用,或感覺藥效減退,醫師會協助調整藥物的種類或劑量,並請病友兩週回診一次,追蹤確認狀況,穩定後,則延長至三個月回診一次。「每天都無法控制地低落、想自殺,想放棄了。」憂鬱也是症狀,藥物配合運動會改善林慧琦表示,大部分病患出現動作障礙前,其實早就有非動作障礙,如悶悶不樂、撲克臉等。家人容易當成正常老化現象;儘管確診後,也常以為只是罹病導致心情不佳,忽略可能是症狀而造成病情惡化。所以她鼓勵,病友可每日紀錄所有的症狀和服藥後的變化,如同寫日記一般,回診時與醫師分享,也建議家屬協助從側面觀察病人情況,提供給醫師參考,透過調整藥物協助改善。除了治療,林慧琦說,巴金森病友也可多參加病友會,與他人互相交流,或搭配打太極拳、騎腳踏車、踩飛輪等復健運動,「尤其研究顯示,太極拳能顯著改善重心姿態不穩的症狀,從而減少跌倒的發生率。」「只要積極接受治療,搭配運動和社交,就有機會延緩病程十幾年,保留正常生活與工作。」林慧琦表示,這條抗病路上,巴金森病病人有任何疑問或需求,或對疾病未來發展的擔憂,都可以提出跟醫師充分討論,一起制定出最適合自己的策略,切勿輕言放棄。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推出《巴金森病88問》一書,收錄「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等社團中6000位巴友與家屬的真實提問,整理成最常見的88個困擾,由全台逾20位權威專家受訪、審訂,並經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協助審閱,期盼成為溫暖巴友家庭的支持資源。全書集結8大主題:疾病診斷、動作障礙、非動作障礙、生活起居、疾病治療、常見合併症、心理調適、照護資源等,提供給需要的民眾。📖免費閱讀>>>《巴金森病88問》【加入Facebook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歡迎您加入
-
2023-12-08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用寬闊的胸襟面對不同需要的兒童
【編者按】:本週延續「寬闊的胸襟」為主題,邀請三位不同背景的資深醫師發表他們的看法。一位精神科醫師兼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臺灣神學院神學士的歷練,以自己對過去所作所為的反省,提出要培養寬闊的胸襟,就需要改變故步自封的心態,走出同溫層,去接觸、了解新的人、事、物。→想看本文一位外科醫師認為醫療行為是團隊工作,必須經由醫師、護理師、檢驗師、藥劑師、復健師、放射線師等專業技術人員與醫事行政人員共同協力才能完成,因而呼籲醫療人員間相互包容與尊重,用寬闊胸襟來創造快樂有成就感的工作環境。→想看本文一位自閉症權威的兒童精神科醫師以其個人在國外求學的經驗,以及回國後多年的努力,分享他的心得:成人應以開闊的胸襟面對不同需要的兒童,建立這樣的社會文化和制度法律,促進所有的兒童快樂地成長、發展潛力、貢獻社會。我四十五年前到加拿大卑詩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當住院醫師,學習兒童和家庭精神醫學。報到之後立即開始全部的住院醫師工作,自己的英語聽和講都不好,尤其英式英語、蘇格蘭腔、紐西蘭腔、南非腔,更增加我的困難。除了語言之外,文化和社會運作的內容和方式,和當時的台灣有極大差異,因此「文化震撼(culture shock)」是我最先體驗到的,其中對不同需要的人(尤其兒童少年)的態度,在專業工作和個人生活上影響我一輩子。在卑詩大學醫院病房工作不久,接了一個患了精神病的少女。有一天在早上巡房時,她問我能不能請假回家拿震動器,我不知道震動器是做什麼用的,只能回答她,等我和督導教授討論之後告訴她。我和督導討論,才知道震動器是自慰用的,對我的問題,教授說:「為什麼不可以?」接著我們討論溫哥華和台灣性教育的差異:在台灣課本裡性教育那一課通常老師不教、學生自己看,家裡和學校都不准談性,更別說自慰,精神科病房也沒看過自慰。這和當時的加拿大有極大的不同。這個經驗讓我學到:對自己的身體和性的態度,要尊重各文化社會的差異。這使得我回到台灣執行醫療業務時,和兒童青少年及其父母,都能開放地討論自慰、性遊戲、兩性關係、同性戀、裝扮異性等性認同、性角色的議題。隨著社會觀念變遷,世界衛生組織去年開始施行的新版診斷分類ICD-11,其精神科診斷名詞,已經沒有性別認同障礙的診斷,而且我國的法律,不只同婚法律已經通過,變性的法律也可能修改。 在溫哥華總醫院兒童病房工作學習時,有一天半夜接到護理長的電話,請我去病房處理和一個小朋友的僵局。這個5歲小女孩是東歐裔父母的獨生女,父母經營團體家園(group home),收了四、五個學齡前和學齡的兒童。這位小女孩在住家可以和父母及住在家園的兒童互動且溝通順暢,但白天在幼稚園不和任何人說話。住院的診斷是:選擇性不語症(或譯為緘默症)。發生事情那天早上,住院的孩子們玩得很開心,要去餐廳時,她和大家一起講了一句「吃飯了」。帶領活動的護理長聽到了,很高興,鼓勵她,吃完午餐要講「Excuse me」才可以下桌。結果這個女孩吃完了午餐,坐在那裡沒有講話,也沒下桌,護理長陪著她,一直坐在那裡,到半夜,才叫我去把她帶下桌,喝點牛奶吃個三明治,上床睡覺。使用行為治療幫助孩子建立適當的行為,是處理兒童行為常用有效的方法,可是碰到這個小女生,她就是不能講出那兩個字。這個經驗影響我對治療策略的態度:鼓勵比處罰更能培養適當行為,配合個人特質順勢而為,比強加在兒童少年身上,成功的機會較大。就選擇性不語症而言,回到台灣後,在三十年前,我和丘彥南醫師以三年時間在台灣深入北、中和東部,在學校訪談四百位選擇性不語症小學生和他們的家長,發現和遺傳、個性、少數族群、環境都有密切關係,發現不逼他們講話,鼓勵他們順勢表現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孩子的壓力較小,沒有壓力可能使孩子有較多的發揮,到國高中大多有改善。在卑詩大學醫院門診接了一個家庭,主要問題是八歲的智障兒子,拒絕母親接送他上下校車。他們的家是個深宅大院,從家門口到等校車的地方約一百五十公尺,從家裡看不到等校事的地方,媽媽不放心,小一開始,媽媽一定陪他上校車才回家,下課時一定先出去等,接他下車帶他回家。他三年級時,車上有同學問他:「你媽媽為什麼要送你上車、接你回家?我們都不必人帶,自己上學,自己回家。」被問了幾次之後,媽媽陪他上車時,他一出門就自己跑去等車的地方,下課時,不理在路邊等他的媽媽,自己跑回家。後來,直接要媽媽不要送他和接他,可是母親不放心,怕智障的兒子走失,怕有人欺負兒子,所以來門診求助。當時指導我的老師,是極少數可以使用手語診療聽障兒童的兒童精神科教授。督導時,聽了我的報告,隨手從書架抽出有關尊重兒童的探索和學習、特殊兒童有尊嚴地學習的三本書。我一面讀書思考「兒童有尊嚴地在輕度冒險中學習」,一面和老師仔細討論那些是兒童真正的危險,如何幫助兒童在可接受的危險範圍,有機會去探索、學習、成長。讀者看到這裡,一定知道我是協助媽媽了解,孩子需要有機會學習才能成長,幫助媽媽減少自己的不安,維持愛的親子關係,逐步開放智障兒子在生活中學習的機會,兒子也逐漸在生活中不依賴母親,學習獨立生活。回到台灣之後,我一直以這樣的心態和父母討論孩子的教養態度,鼓勵父母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有學習的機會,即使是智障的孩子,也能在生活中學習和成長,只是在安排學習的內容時,要配合孩子的能力,仔細設計下一步學習目標和執行方法,用愛和鼓勵的態度,持之以恆地執行。(參見2020年10月14日 智能障礙也能學習)回到台灣後,我負責台大醫院精神科兒童心理衛生中心。第一個研究是追蹤過去在日間留院部治療過的青少年,追蹤了54個自閉症和22個智障的青少年,發現這些自閉症者有一半關在家裡,需要完全照顧才能活下去,顯示當時的教育、醫療、社會福利、科技研究系統都未能提供自閉症者及其家庭的需要,因此集合有志替自閉症者倡儀的家長及各界人士,經三年的努力,在全台灣宣導自閉症並公開募款,在1988年1月24日成立自閉症基金會,積極扮演宣導的工作。而自閉症也成為我後來四十年主要的服務、教學和研究的重點,而其基本精神,是在卑詩大學訓練時建立的,對有特殊需要的兒童的關心。(詳見2022年4月11日 讓我投入自閉症無法自拔的一群人)我在追蹤自閉症青少年和籌備自閉症基金會的時候,積極充實自己在自閉症方面的知識和資訊,追蹤1965年成立的美國自閉症協會的運作,發現他們在1980年代積極替自閉症者正名為「有自閉症的人」 (person with autism),不用「自閉症者」(autistic person),強調他們和大家一樣都是「人」。那時,他們也改組理事會,把好幾位自閉症研究者踢出去,以有自閉症的人的父母代之,即協會由與自閉症福利政策有直接相關的人來主導。基於這個尊重自閉症者的趨勢,我在自閉症基金會董事會章程訂定,15名董事中自閉症者和家人至少佔8名,超過一半,即由自閉症者和家人主導基金會服務和倡導的方向。在基金會和後來家長組成的協會,及一些熱心專業人士和公益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將自閉症納入特殊教育法、殘障福利法(2007年改為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及健保法的重大傷病。在醫療保健服務方面,政府也努力推展身心發展評估,及對發展遲緩兒量施行早期療育,但早期療育的品質和服務量,一直難以符合需求。因此,我在2016年,受邀參加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自閉症之聲」推廣的發展遲緩兒童照顧者的「親職技巧訓練計畫」(Caregiver Skills Training Program ,簡稱CST),來幫助包括智障、自閉症等發展遲緩兒童的照顧者。至今已經推展到全台灣17個直轄市和縣市,滿足部分照顧者的需要,提升他們照顧孩子的技能和信心,而促進他們發展遲緩的孩子的社交和溝通能力進步。近二十年來,不少高功能自閉症者在專業上有所成就,有些高功能者建立聯絡的平台,彼此互相支持,甚至召開國際會議,爭取自閉者的權益和社會對他們應有的平等的態度。他們認為自閉者只是神經發展多樣性的表現,只是在人際互動的需求和方式上有他們的方式,因此拒絕自閉症的診斷,主張「有關自閉症的任何討論都要有自閉者的參與」,他們也呼籲花大錢又對他們沒有實質助益的生物科技研究應該大幅減少,而對他們需要的社會需求和解決,應立即大幅加強研究,以達成自閉者和一般人平等共存的目標。我支持這種態度。(參見2022年3月18日 自閉症是神經發展多樣性的表現)綜合上面的報告,我從傳統「小孩子有耳無嘴」被動接受父母和師長教導的態度,轉變為兒童是主動的學習者,即使是有殘障診斷的特殊兒童也是主動學習者,只是每個兒童有個別差異,或成長的社會文化對兒童有不同的期待,因此,成人應以開闊的胸襟面對不同需要的兒童,建立這樣的社會文化和制度法律,促進所有的兒童快樂地成長,發展潛力,貢獻社會。延伸閱讀:12/4 走出同溫層12/6 追求成為仁心仁術的醫療人員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2-06 活動.活動最前線
新書上市/《解鎖失智密碼》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25年照護經驗一次傳授
當失智症病患逐漸退化,出現難以應付的精神行為問題,如「錯認」、「誤認」時該怎麼辦?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主任王寶英建議,可以先配合演出,讓失智者覺得問題被解決,緩和情緒後,再進行溝通。王寶英分享,曾有一位游爺爺(化名)在機構住到以為自己是房東,不只不許人任意進房,機構有新住客入住,游爺爺還會生氣「秘書」未得他允許,任意讓人入住,王寶英便「身兼秘書」和游伯伯報告:「房東先生,那些人是新入住的房客啦!大家規矩都很好,你不用擔心。」國內失智症人口現況,據內政部去年底統計,65歲以上的老人每13人中,就有1名失智者;80歲以上每5人就有1位。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未來20年,平均每年將增加約1萬名失智者,失智浪潮勢不可擋。面對失智浪潮,如何預防或延緩失智,前氣象主播李富城分享,當年妻子過世時,寂寞、孤獨、悲傷等情緒一擁而上,加上疫情導致無法出門造成嚴重憂鬱,曾有住家附近迷路15分鐘的經驗,在醫師判斷可能罹患失智症後,他是如何調適心情,並善用手機設定提醒等科技幫助記憶;台灣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副教授毛慧芬分享,照顧者可以從失智者的生活經驗、背景等,從他們有興趣的事著手,尋找合適的訓練增加認知儲備,為大腦增加「水位」,延緩失智。除了個人的努力,開業診所院長陳乃菁指出,目前風氣多認為失智者只能在特定的環境中被照護,但失智者仍有一定的認知能力,可以獨自完成許多事,也期待被尊重、被友善對待,她呼籲社會應打破失智症標籤,才能迎接未來,邁入失智友善社區;台北榮總特約醫師王培寧則分享治療阿茲海默症新藥的看法,治療邁向精準,類似癌症的標靶治療,卻也面臨藥費昂貴、僅能延緩難以治癒等缺點。為了讓社會大眾做好準備,讓在失智照護上無所適從的照顧者有明確的方向,聯合報與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共同出版《解鎖失智密碼》一書,將1998年9月21日成立至今,陪伴超過25萬人次失智者及家屬,透過旗下6個長照機構的第一線照顧人員,分享最真實的照護故事及實用建議,亦集結眾領域共11名專家的分享,勾勒未來失智照護的藍圖。●暖心失智照護指南 解鎖失智密碼上市聯合報關注失智議題許久,自2015年開始陸續與基金會合作出版多項書籍,包含「失智怎麼伴」、「不失智的台式地中海餐桌」、「科學研究告訴你:這樣動,不失智!」、「健腦工程-預防失智的12堂大腦建築課」等,同心協力促進更失智友善的社會。適逢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成立25周年,基金會與聯合報共同出版《解鎖失智密碼》一書。聯合報提供新書優惠,詳情請洽詢:02-8692-5588轉5616、2698。
-
2023-12-05 醫聲.醫聲要聞
醫療團隊織成一張網 抓住走過生命幽谷的患者
醫療是需要團體合作,國內腎臟移植權威團隊林口長庚醫院及獲得醫療奉獻獎團體獎的台大愛滋病房醫療團隊,藉由團隊的力量創造了最佳的醫病平台⋯⋯●台大愛滋病房醫療團隊 為感染者張開大網抓住病人愛滋病患者小賴娓娓道來,「個管師是陪著自己成長的人,陪我走過被告知得到愛滋病的無助及恐慌,是比家人還要親密的關係⋯⋯」在談話過程,小賴偶爾望向坐在旁邊的台大醫院愛滋病房醫療團隊個管師陳伶雅,看得出來雙方充滿互信的基礎。小賴是在小年夜被告知罹患了愛滋病,在大家團聚歡欣的年節,這個消息如同一道閃電,帶來驚恐與不安,在徬徨無助的時候,若有人能即時接住自己,那結局往往會不同,而台大醫院愛滋病房醫療團隊就是這張大網,網住了搖搖欲墜的感染者。小賴及醫療團隊成員10月28日在第一屆「免疫力低下患者感染控制論壇」中,分享醫療團隊如何與病人合作,帶給愛滋感染者最大的幫助。小賴認真地說,愛滋病是許多感染者第一個慢性病,我們離不開醫院及醫師,醫療團隊的全人照顧讓我開始接受自己生病的事實,接受它是邁開新生活的第一步,而這個關鍵就是個管師,小年夜時是個管師撐住我,當我非常痛苦不知要如何告知性伴侶時,個管師告訴我『不用糾結傳染別人或是被傳染,怎麼樣都是要面對,我們都是走在路上的人了⋯⋯』。感染者治療一週測不到病毒 心安神定有信心走未來路 這些話就像定海神針,再加上治療一週後,愛滋病毒就檢測不到,讓小賴只花一個星期的時間就接受愛滋病的存在,台大醫療感染科主治醫師劉旺達解釋,愛滋病的治療已大幅進步到U=U,就是血液中的愛滋病毒已低到測不到,即使進行無套性行為仍不具傳播力,這樣的科學數據對患者而言,就是最強的定心丸。台灣愛滋病學會理事洪健清認為, U=U代表的意義,還包括愛滋病患者常被提醒你是「傳染者」,但當病毒低到測不到,那就不用擔心自己成了感染源,已經正常的跟一般人一樣,可以減少患者被烙印標籤或歧視。「我非常幸運遇到這麼好的醫療團隊」小賴感恩的說。陳伶雅說,愛滋病患者在確診後就像是開啟人生的第二段奇幻旅程,多數患者第一時間仍是害怕恐慌,光勸他們來醫院可能就花費很多時間,不少感染者會覺得去醫院治療,隱私會曝光,有更多人知道自己是愛滋患者,即使願意就醫,看到醫師可能連問題都沒辧法問,因此個管師就成了愛滋病患的代言人。醫療團隊營造友善環境 跨領域全人照護個管師就像是一根浮木,讓患者緊抓不放,陳伶雅說,個管師就是針對患者每個治療階段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提供最實際的解決方案,目標就是讓患者留在醫療團隊這個大家庭裡,只要患者定期追蹤服藥,病情控制穩定就能維持長久的健康人生,因此,團隊需要有更大的包容性。劉旺達醫師認為,台大團隊營造了可以讓感染者信賴的醫病關係,讓疾病回歸疾病本身,並非是誰做錯了事所以才得病,感染者除了擔心被指責、隱私曝光,還得承擔「我還可以活多久,我會不會死掉?」身心相當煎熬,台大團隊理解也支持感染者,這也是感染者被「接住」的價值體現。洪健清也提醒,看待醫療不需要批判,要減少一些行為上的傷害,讓病人接受治療才是最好的結果。劉旺達心有所感地說,感染科醫師成為病患的家庭醫師,他們會和我們合作一輩子,病毒可以很快的控制下來,但未來要面對的是老化及共病、癌症等議題,伴侶、照顧者要怎麼認識愛滋,都需要共同陪伴,「我們會是他們第一個想到的醫療夥伴。」目前台大愛滋病房醫療團隊提供跨領域、跨科別全方位的照護,除了醫療端有不同科別的醫療提供外,合作夥伴也很多元,從民間到政府單位,包括感染者團體、同志團體及官方機構,團隊成員也會參與各類組織的運作,爭取患者最大的權益。●林口長庚腎移植團隊 與病人合作創造雙贏「腎移植後,若好好保養按時吃藥,生活作息正常,移植後10年的器官存活率大約6成,我們有患者可以達到40年之久。」林口長庚一般泌尿及腎移植科主治醫師王敘涵指出,台灣腎移植成功率很高,但要持續維持器官功能就必須靠醫病間的配合了。移植後面對得來不易的新生活,腎移植患者林先生非常珍惜,「剛移植後一天要吃十多次的藥,為了怕自己忘記,還會設鬧鐘提醒自己,我也改掉自己無辣不歡的習慣,飲食上清淡許多。」病友團生命之光 LINE群解答150人的疑難雜症林先生是移植腎友病友團生命之光的會長,101年林先生腎衰竭開始洗腎,直到108年獲得大愛捐贈,從排隊登記接受器官捐贈開始,他就和林口長庚腎臟移植團隊有緊密的接觸,移植後加入生命之光團體,開始服務移植腎友。生命之光會與醫療團隊定期舉辦講座,每年有兩次的聯誼活動,還會揪大家走出家門參加器捐路跑。在150人的LINE群組裡,群組裡的成員會互相分享自己移植後遇到的問題,從如何吃到疫苗怎麼打,這些訊息看似簡單,對患者而言是解決生活困擾的好方法,讓移植者可以恢復正常的第一步。醫療團隊螺絲釘 協調師貫穿移植第一線 林口長庚除了支持病友團的成立外,本身的移植團隊成員也是國內各領域的權威專家,其中較被人忽略的就是器官移植協調師,他們就像是小小螺絲釘,卻發揮關鍵的力量,長庚團隊的協調師分為勸募端及移植端。勸募端從推廣善終的概念開始,站在捐贈者家屬的立場,與各個醫療團隊溝通協調,並同時讓捐贈者家屬了解手術,並減少家屬的焦慮,這是勸募協調師最神聖的工作。移植端則著重在整個親屬移植及大愛移植過程中,扮演貫穿整個移植的第一線人員,尤其移植手術與一般手術不同,協調師必須從術前評估開始,到登錄移植後的回診追蹤,直到順利接受移植手術後的關懷。建立醫病有效溝通平台 解決病患及家屬的需求林口長庚腎移植團隊協調師陳儷娟指出,協調師的角色是很多元的,「整體而言,我們就是照顧捐贈者及受贈者手術的前中後,及解決家屬的問題,為了讓醫病可以更有效溝通,移植後我們會給24小時的聯絡電話,讓病患及家屬可以找到詢問的窗口,像疫情期間就解決很多病患關於疫苗及抗病毒藥的問題。」而陳儷娟也提到目前腎移植的趨勢,九成為活體捐贈,也就是親屬是捐贈者,但捐贈前的評估就有三成會因為法規的問題被刪掉。王敘涵補充說明,對於親屬間的捐贈,「我們會有公正的第三方進行倫理委員會的評估,同意後才會開啟捐贈的流程。」
-
2023-12-02 醫療.巴金森病
巴金森病影響食衣住行 專家建議助病友家庭
巴金森病是一種神經退化的疾病,腦部黑質神經細胞退化,多巴胺神經傳導物質不足,不只影響肢體動作,讓巴友出現動作緩慢、肢體僵硬等症狀,其它的神經傳導物質也可能受到影響,產生自律神經障礙姿勢性低血壓、手腳冰冷、便祕等症狀。除了治療方式、調整用藥,其實巴金森病對於生活的影響使全面性的,巴友家庭要面對的疑問可能涵蓋食、衣、住、行、心情調適等各層面,該如何解決,看專家怎麼建議。食:巴金森病友有什麼飲食禁忌?有可以減緩巴金森病程的飲食指南嗎?目前沒有任何針對巴金森病友提出的飲食禁忌,建議藥物與飲食間隔半小時以上以增進藥效的吸收程度。巴友可以透過規律服藥、規律運動,維持正常生活作息,達到減緩病程的目的。正常生活作息則是以健康為目的,不熬夜、不要有不良嗜好,如菸酒等。飲食也是採取健康飲食的方針,以不增加身體負擔為主軸,少鹽、少油、少糖。巴金森病被認為是大腦中黑質組織的多巴胺神經細胞不明原因退化,導致多巴胺分泌減少。地中海飲食已被證實對於腦神經系統的退化有一定的助益,雖然目前未有大規模臨床試驗,研究巴金森病與地中海飲食兩者關係。但仍建議巴金森病友可以嘗試採取地中海飲食,達到健康飲食的目的。衣:巴金森病友要怎麼選擇服裝、輔具,讓巴友著裝更便利呢?巴金森病友約6 成以典型顫抖症狀為主、4 成以僵硬為主,服用藥物有時仍會受症狀影響生活。特別是巴友到了病程中後期,肢體及精細動作的能力會逐漸受影響,如吃飯、穿衣、走路平衡等等。因此需透過早期治療及積極運動復健,以延緩疾病退化。然而隨著疾病的進展,日常生活功能日漸退化時,即會面臨到使用生活輔具的情況。以穿衣而言,上衣及褲子可選擇寬鬆好穿脫,鬆緊帶、魔鬼氈取代拉鍊、鈕扣等等,便於穿脫的款式,以降低穿脫難度。穿衣建議先從肢體僵硬的一側開始,脫衣則是先脫肢體較佳的一側。建議巴友及早建立如規則服藥、記錄藥效、規律運動、正確穿脫、上下床等習慣。住:家人罹患巴金森病,家裡環境要怎麼調整或改造呢? 巴金森病分為5 期,若巴友屬於前3 期,照顧者可以陪伴巴友規律服藥,協助他們找尋喜歡的運動,同時協助他們將生活模式固定。特別是巴友服藥後對於藥物的反應,除了要請巴友自己記錄以外,也建議照顧者用第三人的視角記錄變化,提供醫師較為客觀的參考。當巴友進入到後面2 期時,才建議改建家中的設施。目前政府推動的長照2.0 服務中,如果個案經過評估,長照需要等級(CMS)達到2 級(含)以上,每3 年可以有4 萬元改善居家無障礙環境的補助。同時該項服務,也會有專業人士協助評估,巴友需要哪些無障礙環境及長照資源。巴金森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因此從心態到居家環境,需要隨著病程滾動式調整,不管是巴友或是家屬都要有長期抗戰的準備。行:巴友身體僵硬、容易跌倒,外出時拐杖開始不足以應付,該怎麼選擇輔具?許多長輩在意他人的眼光,會認為使用輔具,等於把自己生病的事暴露在眾人的目光之下。這表示長輩可能尚未接受自己罹病,照顧者協助告知或幫助巴友理解疾病,是很重要的工作。巴友不愛拿輔具,照顧者可以先了解巴友不喜歡的原因,如果是擔心眾人目光,可告知後續跌倒失能的風險,如果是不喜歡款式,則到輔具中心或店家找尋喜歡或適合的款式。有輪子的助行車通常款式較多,也比較日式,深受長者喜愛,但如果巴友是「連站姿都有平衡問題」或「步態容易前衝」,就不適合用有輪子的助行推車。心情調適:家人確診初期情緒低落,很擔心自己會快速惡化,該如何幫助巴友調適心情?許多巴友積極面對疾病,配合規律運動,如太極拳、腳踏車、瑜伽、韻律操、小跑步、走路等。可讓藥物治療的效果發揮得更好,理解疾病,並且積極面對,可以大幅降低情緒低落的情況。如果巴友出現嚴重情緒低落,照顧者也無法從旁協助改善,則建議立即就醫。也建議多與病友團體接觸,相互鼓舞,分享資訊。照顧者協助觀察巴友的治療效果,當服藥改善症狀後,即時給予巴友鼓勵,讓巴友看見進步以及改變。對照顧者而言,建議可以先陪伴巴友,維持固定的生活作息,找尋喜歡的運動方式,定時服藥,當這些生活習慣建立起來後,情緒也會慢慢恢復。以上內容摘自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巴金森病88問》,收錄「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等社團中6000位巴友與家屬的真實提問,整理成最常見的88個困擾,由全台逾20位權威專家受訪、審訂,並經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協助審閱,期盼成為溫暖巴友家庭的支持資源。全台約有8萬個家庭受巴金森病所苦,多數病友疾病歷程很長,症狀與治療方式存在個別差異,《巴金森病88問》全書集結8大主題:疾病診斷、動作障礙、非動作障礙、生活起居、疾病治療、常見合併症、心理調適、照護資源等,提供給需要的民眾,可至電子書平台「琅琅悅讀」免費閱讀全書。📖免費閱讀更多巴友故事與實用建議>>>《巴金森病88問》
-
2023-11-27 活動.精彩回顧
【慢病好日子LIVE Podcast 🎧】巴金森病特輯 12/1(五)~12/2(六)開講
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巴金森病是僅次於阿茲海默症的神經退化疾病,據健保近5年統計,全台確診人數每年成長2千多人。慢病好日子將參展「2023台灣醫療科技展」,推出限定LIVE Podcast特別企畫-巴金森病特輯,邀請專家分別針對巴金森病友如何運動,以及照顧者如何面對壓力和情緒,兩個主題在12/1(五)與12/2(六)南港展覽館1館1樓K402攤位開講!臨床觀察,病友從發病到離世達17到20年,規律用藥及運動可延緩身體退化,專家建議患者在罹病初期就與醫師溝通治療目標,以延長治療的蜜月時間,病友應有耐心規律服藥,並配合復健來提升肢體活動能力。慢病好日子LIVE Podcast進而為病友規畫,運動和肌力訓練的講座主題,來到現場除了用聽的,肌力體能教練浩翔和宗鑫也將示範在家就能做的簡易運動復健法。病友常見症狀為顫抖、肢體僵硬,也有可能會有走路小碎步,甚至走路拖地的狀況,更是導致病友跌倒的主因,陪步光學器就能夠改善步態凍結的情況,只要套上鞋套、調整光學氣轉盤,最後自信地踏出腳步,配合運動復健,多加練習走路,陪步光學器陪病友找回信心。【Walk With Path】陪步光學器【S1FW8005】改善步態凍結慢病好日子也為照顧者提供心理支持與舒壓小撇步的主題,心理諮商師葉北辰將分享當情緒來敲門,照顧者可以如何面對,並鼓勵照顧者找回自己的生活,創造Me Time。活動中也會提出《巴金森病88問》的使用說明書,想像回到學生時期,跟著講者翻到第一千零一頁,看看巴友和照顧者的提問,聽聽講者的解答,在當遇到類似情況時,我們就知道怎麼應對,這也是此書想要傳達的意念。凡報名購票入場,現場除了可與講師第一線互動問答,亦可獲得《巴金森病88問》書籍乙本,每場限定20人,活動詳情與報名資訊請見:【慢病好日子 LIVE Podcast 】巴金森病特輯報名連結
-
2023-11-24 失智.新手照顧
安撫失智者的錯認 照顧者可先配合演出
當失智症病患逐漸退化,出現難以應付的精神行為問題,如「錯認」、「誤認」時該怎麼辦?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主任王寶英建議,可以先配合演出,讓失智者覺得問題被解決,緩和情緒後,再進行溝通。王寶英分享,曾有一位游爺爺(化名)在機構住到以為自己是房東,不只不許人任意進房,機構有新住客入住,游爺爺還會生氣「秘書」未得他允許,任意讓人入住,王寶英便「身兼秘書」和游伯伯報告:「房東先生,那些人是新入住的房客啦!大家規矩都很好,你不用擔心。」未來20年 年增1萬失智者國內失智症人口現況,據內政部去年底統計,65歲以上的老人每13人中,就有1名失智者;80歲以上每5人就有1位。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未來20年,平均每年將增加約1萬名失智者,失智浪潮勢不可擋。面對失智浪潮,如何預防或是延緩失智?前氣象主播李富城指出,當年妻子過世時,寂寞、孤獨、悲傷等情緒一擁而上,加上疫情導致無法出門造成嚴重憂鬱,曾在住家附近迷路15分鐘,在醫師判斷未來有罹患失智症風險後,他分享如何調適心情,善用手機設定提醒等科技幫助記憶。增腦儲備 從興趣的事訓練台灣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副教授毛慧芬說,照顧者可以從失智者的生活經驗、背景等,從他們有興趣的事著手,尋找合適的訓練增加認知儲備,為大腦增加「水位」,延緩失智。除了個人的努力,開業診所院長陳乃菁指出,目前社會多認為失智者只能在特定的環境中被照護,但失智者仍有一定的認知能力,可以獨自完成許多事,也期待被尊重、被友善對待,她呼籲社會應打破失智症標籤,才能迎接未來,邁入失智友善社區。台北榮總特約醫師王培寧分享治療阿茲海默症新藥的看法,治療邁向精準,類似癌症的標靶治療,卻也面臨藥費昂貴、僅能延緩難以治癒等缺點。第一線人員 分享照護故事為了讓社會大眾做好準備,讓在失智照護上無所適從的照顧者有明確的方向,聯合報與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共同出版「解鎖失智密碼」一書,將1998年9月21日成立至今,陪伴超過25萬人次失智者及家屬,透過旗下6個長照機構的第一線照顧人員,分享最真實的照護故事及實用建議,亦集結眾領域共11名專家的分享,勾勒未來失智照護的藍圖。《解鎖失智密碼》博客來、誠品、金石堂等,即將於11月底上市劃撥帳號:19920764戶名:聯合報股份有限公司(請填妥書名、姓名、電話、地址、數量)洽詢電話:02-8692-5588轉5616、2698(平日09:00-21:00 假日10:00-16:00)即日起開放購買,定價420元,新書優惠315元。
-
2023-11-23 慢病好日子.慢病專欄
地方名人堂【台中市】代謝症候群收案率全台第一 曾梓展:盼中央提高民眾參與各項篩檢誘因
台中市的高齡政策在媒體評比中常位居六都第一,市府衛生局近年積極提升長照服務的質與量,不但整合資源成立單一窗口更加便民,還導入數位科技,首創全國第一個長照APP,同時開辦全台第一個年輕型失智社區服務據點,為64歲以下的失智者設計課程,延緩失智惡化,減輕家庭與社會的負擔。台中衛生局局長曾梓展表示,長照服務是台中市的重點政策,市府投入的經費 與服務據點數都是全國第一,2020年率先全國推動「長照服務大躍進」專案,整合社政、衛政長照服務,成立長照單一窗口,並優化各項長照作業流程,大幅提升行政效率,也因此奪得當年行政院頒發的「政府服務獎」。全國首創長照APP 預約服務更方便因應高齡社會,台中市不斷擴大長照服務能量,今年預計的服務量高達8.9萬人。在質的方面,曾梓展說,台中市2020年領先全國推出「台中市長照即時通APP」,民眾可透過APP清楚了解申請長照服務的進度、補助額度及剩餘額度,有效運用長照服務的四包錢:「照顧及專業服務」、「交通接送服務」、「輔具服務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喘息服務」等四項補助。去年「台中市長照即時通APP」2.0版新增交通接送服務,方便民眾用APP預約長照交通車。曾梓展表示,未來希望讓長照服務再擴充,把退休的健康長者也納入服務範圍,而數位工具、人工智慧是未來的大趨勢,也將積極運用於長照,台中市府將累積大數據,做為未來更新參考,減輕失能者與照顧家屬的負擔。全台第一家年輕型失智症服務據點 助病友重返職場由於長照對象中有相當比率的失智症患者,台中市的長照服務特別對失智者規劃設置失智據點、共照中心與照顧者喘息服務等。曾梓展表示,失智症照護是台中市健康政策的重點,中央提出2025年前要達到失智友善777的目標(即7成以上患者獲得診斷及服務、7成以上照顧者獲得支持訓練、7%以上民眾對失智症有正確認識及友善態度),台中市都已提前達標。更特別的是,針對65歲以下的失智症患者,台中市於2020年8月設置全台第一家公辦的年輕型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向上清活小屋」,為極輕度或輕度年輕型失智症者及家屬,量身訂做專屬課程,提供照顧服務,延緩退化。曾梓展表示,年輕型失智社區服務據點目前收治約20人,成效很不錯,據點服務包括了職能評估,對適合投入職場的輕度失智者,衛生局會結合勞工局展開職業訓練和就職轉介。 代謝症候群檢測收案逾8000例 除了長照之外,代謝症候群防治也是台中市衛生局關注的重點。曾梓展說,配合健保署推動的「全民健康保險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截至今年6月,台中市已有281家診所辦理代謝症候群檢測,服務超過8000位市民,診所的家數與收案件數都是全國之冠。 曾梓展指出,依據國民健康署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20-64歲民眾代謝症候群盛行率為24.8%,但目前成人健康檢查是針對40 歲至64歲民眾,20-39歲青壯年不太會主動去做健檢,因此他們若出現代謝症候群也很難被發現。台中市衛生局建議中央政策規畫配套政策,讓學校的學生健檢和企業的勞工健檢,都包含代謝症候群危險因子的檢查項目,再把教育部和勞動部藉由成更完整嚴密的資料整合、串接、提醒,建置慢性病照護網絡,即可提早篩出年輕的病人,盡快轉介到醫療院所,展開追蹤與治療,以免未來惡化。肺健康政策 多管齊下揪早期肺病患者肺癌防治是台中市衛生局的另一項重要政策。曾梓展說,肺癌是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首位,之所以死亡率高,主要與肺癌被診斷出來的期別有關係,以前的肺癌患者都是有症狀才就醫檢查,以致發現得太晚,有五成受檢者檢測時已發現是第四期,第一期者還不到一成。所幸近年隨著肺癌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檢查(簡稱LDCT)的普遍,很多民眾會在早期檢測,較易找出肺癌零期患者,第一期的患者也從一成提高到三成,可以提早治療。曾梓展表示,配合國健署針對肺癌高風險族群提供的免費LDCT篩檢計畫,台中市已篩驗8011名高風險族群,共檢出80人確罹患肺癌,檢出率 1.2%。另外,台中市政府為體恤警消人員辛勞,2019年起啟動補助警消人員LDCT篩檢計畫,後來再增加環保清潔與下水道工程人員。曾梓展說,至今已篩檢近5586人,為免出現偽陽性問題,衛生局會邀請專家對異常者進行二次判讀及確認,發現確診肺癌人數計36人。除肺癌篩檢,因應慢性阻塞性肺病等肺功能健康問題,台中市更在2019年連續五年,針對40歲以上市民推行肺功能檢查,目前已累計7236人。雖然篩檢成效不錯,但曾梓展認為,不論是LDCT篩檢或代謝症候群等檢測,受檢者都是被動參與,也就是在衛生單位與醫療院所頻頻呼籲和催促之下,才肯做檢查,建議中央透過減免健保費的方式,提高民眾主動參與各種健康篩檢的意願,才能盡早發現疾病,在輕症時展開治療,也有助於降低未來健保對重症的高額給付,減少健保支出。【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3-11-20 活動.精彩回顧
幸福長照in台中 台中市「長照界奧斯卡」 表揚居家照護的神隊友
高齡化與少子化,是台灣社會最大的挑戰,內政部最新人口資料顯示,全台65歲以上人口已逾17%,即將進入「照護時代」。關於家庭照護,沉重的壓力容易造成「照護離職」、「老老照顧」、「多重照護」等困境,照顧服務員扮演重要的角色,與照顧者並肩作戰、分憂解勞。以全台的人口分布來看,台中市已經是全台第二大的都市,總人口數逼近300萬人,其中,高齡人口比例約15%,雖然低於全國平均數,市政府超前部署關心照顧議題,自2018年辦理首屆「金照獎」,表揚長照服務單位及個人,並鼓勵男性及年輕人投入照顧行列,翻轉從業人員以中年女性居多的現況。長照需求逐年上升,各種政策多管齊下,悉心照護家人的照顧服務員(照服員)到家中協助失智、失能者,一起走過漫長而辛苦的過程。這群幕後英雄透過「金照獎」被看見,同時塑造成為指標性活動,比美「長照界的奧斯卡獎」,有助未來長照領域的資源能量。照服員與爺奶 建立「新家人」關係邁入第六屆的「2023台中金照獎」,今年報名相當踴躍,競爭也非常激烈,共吸引152個單位及個人報名參賽。台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說,照服員是陪伴照顧者的最佳戰友,活動舉辦目的除了提升照服員的自我工作價值,更期盼改變長照服務人員低薪資、勞力活的社會地位。照服員並非看護工,而是減輕家庭壓力負擔的助人產業,許多得獎人表示,在陪伴、服務長輩時,另發展出血緣之外的「新家人」關係,成為彼此情緒的支持。衛福部長照司長祝健芳表示,台中市自推動「金照獎」以來,表揚優秀從業人員,也讓大眾看見長照產業的良善與美好。因應超高齡社會的到來,人人都有可能成為照顧者與被照顧者,每個人應為老後做好準備。為提升長照機構對「口腔衰老」的照護,衛生局結合台中市牙醫師公會與大台中牙醫師公會至機構實地輔導及口腔檢查;二大公會榮獲「長照服務貢獻獎」,一系列訓練課程有助於預防口腔疾病,也降低感染及其他併發症。長照新星獎 蔡佩君相關科系畢業後,十分猶豫是否要進入長照領域,因為外公出現疑似失智症狀,觸發了契機和決心。照護工作不單是專業,更多了使命感,助人之餘也能將正能量帶給家人。從事照服員以來,每天都過得很充實,長輩談天說地、努力上課的模樣,都是我前進的動力。長照男神獎 宋青宇社工系畢業後投入長照體系,擔任台中市家圓勞動合作社的居督,觀察到人口逐漸老化的趨勢,長照肯定是未來式。社工不像醫師、律師、老師被視為高社經地位的職業,金照獎讓大眾看到有許多人在為長照打拚努力、辛苦付出,每個人都是長照的巨星。長照英雄獎 吳斐婷投入長照個案管理員5年多,看到執行照顧計畫通過長照服務變為現實,為失能者帶來生活改變,以及在工作過程中與個案的接觸,進而成為好朋友,獲得滿滿成就感。長照工作除了專業知識與服務熱忱,更要推己及人替人著想,才能把每次服務做到最好。長照國際巨星獎第1名 陳垂揚自越南太原省讀完護理學校來台,從事照顧服務員工作已經10年,這是第一份工作,也是個人職志,經過多年學習和磨練,學會了照顧技術和技巧。長照這條路雖然辛苦,但是跟長輩相處、照顧生活的點滴,獲得自信心與成就感,更從中找到幫助他人的使命感。卓越A單位財團法人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附設臺中市私立弘道第一區居家式服務類長期照顧服務機構由平均年資9年的資深服務團隊,背景涵蓋社工及護理師,除了做好四大包資源媒合外,更關注個案的非長照需求,秉持著每位失能長者及身心障礙者都能有自主尊嚴,讓個案獲得全人照顧。卓越B單位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附設居家護理所以促進市民健康基本人權為宗旨,將照護觸角由醫院延伸至社區,提供完整及持續性的醫療與護理服務;今年第一次參賽,感受到這是結合專業、深度、有意義的工作。卓越C據點仁馨護理之家(失智社區服務據點)連結跨領域團隊、光田醫院神經內科與失智共照中心及大專院校,為個案與家屬規畫全方位照顧,舉辦聖誕市集等社區活動,提供個案展現自己能力的舞台,建構失智友善社區。卓越住宿型機構國軍台中總醫院中清分院附設民眾診療服務處附設護理之家運用跨團隊資源提升住民生活品質與滿意度,另結合社會資源舉辦懷舊、開心農場、節慶特色手作活動,透過各項增能復能活動,強化住民的肌力及減緩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