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4 性愛.愛情診療室
搜尋
焦慮
共找到
2259
筆 文章
-
-
2021-03-04 科別.心臟血管
40歲以後如何防止血管硬化?醫師分享6撇步讓血管變年輕
今年冬天特別冷,猝死的案例時有耳聞,林毅敦醫師分享關於日常心血管的保健、如何預防心肌梗塞、中風以及應該注意的跡象、以及發生當下的自救之法。林毅敦醫師表示,由於血管也會受到溫度的影響,發生熱漲冷縮,在天氣很冷的情況下,並且溫差很大的環境進行轉換,血管會發生急遽收縮,就容易出現血管痙攣,使得原本已經狹窄的血管因收縮變得更加狹窄,就容易發生心肌梗塞,因此一定要做好保暖的工作,即使喝了酒,覺得身體很熱,一樣要把衣服穿足,切勿『假勇』。林毅敦醫師提醒,在寒冷的天氣下切勿一喝完酒,且未做任何保暖防護措施就出門,這將導致心肌梗塞的機率提升,原因是因為喝完酒,會造成神經感覺降低、血管收縮舒張能力變差,而且喝完酒血管通透性變大,忽然轉換到寒冷的溫度環境,自律神經調節反應不及,易出現血管急遽收縮的現象。大家都知道如果具有三高的人,當出現下列心肌梗塞的症狀:左側部分出現胸悶、胸痛、上臂疼痛、下巴頸部疼痛、冒冷汗,應該盡速急診。但更值得注意的是,若家族史中的長輩都有三高疾患,即使本身年輕且不具備三高問題,一旦出現上述症狀,仍要懷疑可能出現心肌梗塞,應盡速就醫。不過並非所有的胸悶、胸痛都是因為心臟出現問題,林毅敦醫師表示,有些老人家因為罹患皮蛇,一樣會出現胸痛的情況;另外,也有可能是肌肉、筋、骨骼疼痛、焦慮…..原因導致,因此要由醫師診斷為準。血管就像是水管,使用久了,一定會發生硬化,只是每個人的硬化程度會不同,尤其是患有三高的患者,血管的健康程度通常會較一般人差。例如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反覆出現高血糖的情況,易導致血管慢性發炎,而使血管發生纖維化的情況,血管彈性就會變差。高血脂就是血液中的血脂濃度過高,導致血脂沉積在血管壁而形成斑塊。因此時刻注意血管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皮膚可以經由儀器測得肌膚年齡、保濕度….等各項資訊,血管的健康程度,亦可以用儀器測得血管彈性度、硬化程度、末梢血管微循環、血管年齡是否與實際年齡相符。林毅敦醫師提醒,偶爾吃大餐或是吃到飽並不會影響血管的健康,但要注意在這些大吃大喝之後,要多增加水分的攝取,以保養血管的健康。林毅敦醫師建議,即使無心臟病家族史的男性40歲以上、女性45歲以上仍應進行血管硬度健程度檢查,而有心臟病家族史的群眾,建議提早在35歲就進行血管硬度健康程度檢查。◎林毅敦醫師針對血管保養重點提醒:1. 血管保養要趁早2. 生活作息要規律3. 攝取新鮮原型食物4. 運動可多不可少5. 保暖要確實6. 適量飲酒不貪杯(喝酒不助眠,晚餐喝紅酒)。◎冬季泡湯注意事項:1. 到泡湯池前,再將包裹身體禦寒衣物脫掉2. 緩慢進入溫泉池,讓身體血管漸漸適應3. 離開溫泉池,一定要立刻用衣物包裹保暖4. 天冷泡湯切勿冷熱湯交替5. 溫泉水沾毛巾溫暖蓋頭頂。
-
2021-03-03 科別.兒科
兒童腸胃炎怎麼辦? 別再補充運動飲料了!
孩子發生腸胃炎,最焦慮者無非是父母了!這時候應該怎麼照護呢? 陳俊仁醫師指出,當嬰幼兒得到腸胃炎時,腸道中代謝乳糖的酵素(乳糖酶)可能被破壞,所以會出現暫時性乳糖不耐症,情況甚至會維持數週。因此在急性期時,有些醫師會建議將沖泡奶粉稀釋以降低乳糖,但養分與電解質也會被稀釋掉,所以不適合長期飲用。如果持續腹瀉,可換成無乳糖奶粉(又稱止瀉奶粉,實際上只是不含乳糖,並無止瀉成份),而且不需稀釋。它的營養成份跟一般奶粉相同,經實驗比較,長期喝一般奶粉跟無乳糖奶粉,小孩的身高跟體重並無明顯差異。兒童腹瀉時不禁食當小孩腸胃炎時,有時吃得愈多,拉得情況也會變嚴重,因此有些醫師可能會教導暫時禁食,因為不吃就比較不會拉肚子。但是新的觀念是愈早進食,腸胃炎的病程反而比較短,也就是好得較快!除非吃東西後,肚子會痛或是嘔吐很厲害,否則並不需要特別要求孩子禁食。選用電解質補充液而非運動飲料 腸胃炎需要補充水份跟電解質,因此有些人會喝稀釋的運動飲料。但運動飲料的糖份高,可能會加劇腹瀉,加上稀釋後電解質含量不足,反而達不到補充電解質的目的。正確的作法應該是到藥局購買電解質補充液,而且無需稀釋即可飲用。嚴重嘔吐先禁食 避免脫水最重要 陳醫師也補充,當兒童腸胃炎時,通常腸胃道功能不佳,有時候進食反而會全吐出來,甚至連藥品都無法吸收(此時可使用止吐塞劑)。有些家長擔心孩子脫水,會不斷鼓勵喝水或進食,結果反而造成嘔吐增加,體內電解質失衡與脫水現象惡化。因此,當兒童有嚴重嘔吐時,要先禁食(時間不定,約2至8小時),口渴時用水漱口或沾濕嘴唇。如禁食後,還是一吃就吐,合併脫水症狀,就需要施打點滴。 有家長認為小兒科醫師開立的止瀉藥不太有效,這是因為強效止瀉藥會減緩腸道蠕動,讓病菌留在體內的時間更久,可能出現毒性巨結腸症、腸道破裂等嚴重副作用。因此,食藥署特別強調,接受醫師的建議與治療,加上生活上的妥善照顧,才是最佳的因應之道!原文引用自:藥物食品安全週報訊
-
2021-03-02 醫療.整形美容
女子左耳被鄰居咬掉少1/3 手術造耳廓心理仍留陰影
彰化縣一名30歲林姓女子去年被鄰居咬掉三分之一的左耳,驚嚇和慌亂之間找不到耳廓,急忙到衛福部彰化醫院就治,醫師取下林女右耳小塊軟骨種在左耳斷離處的頭皮,3個多月前後以重建和美化外形的3次手術讓林女再次擁有完整左耳。林女和家人不願對被攻擊的原因和過程多作說明,僅表示那名女性鄰居疑似精神不穩定,去年10月間林女在自家附近被攻擊,拉扯時被對方咬掉左耳,當下鮮血淋漓,林女飽受驚嚇,其他鄰居也嚇壞了,眾人一陣慌亂,找不到被咬下的耳朵,連忙送林女就醫,第一家醫院告訴她左耳少一塊「就維持這樣,不會怎麼樣。」衛福部彰化醫院整形外科醫師呂明川今天表示,左耳被咬掉三分之一的耳廓,不影響聽力,但外觀缺損,絕大多數人不能接受這樣的外觀,林女無法接受左耳缺損,到彰化醫院急診部先止血和消毒,因被咬掉耳朵不知去向,無法進行顯微鏡手術接合。他取下林女的右耳一小根軟骨,接在左耳斷離處,然後「種」到頭皮,也就是把軟骨埋進頭皮,讓皮膚生長,一個月後進行第二次手術,以分離手術分開新耳和頭皮。呂明川指出,與頭皮分離的新耳必須進行第三次手術,以美化外形手術造出耳輪等形狀,手術最困難的部分就在這裡,他盡量將左耳塑成和右耳對稱及一樣外形,林女3個多月內接受3次手術才完成重建,新耳和右耳幾乎一模一樣,她心上如落大石。林女測試聽力,新耳聽力正常但知覺較差,呂明川說,大概傷口癒合1年後,舊耳處的神經往新耳長過去,知覺就會越來越好,對林女最大的傷害還是在心理層面,耳朵不見的這一段期間請假在家休養,心情很差。林小姐的媽媽也說,女兒現在只要有人靠近她女兒的身邊,女兒就會恐懼不安,更害怕遇到加害者,她實在很擔心女兒的心理狀況。彰化醫院精神科主任梁孫源表示,類似林女的恐怖經驗,有些人會隨著時間淡忘,害怕的感覺漸漸消失,如果超過兩個月還存在著恐懼或焦慮夾雜等強烈感受,可能就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最好是尋求專科醫師協助。
-
2021-02-28 科別.骨科.復健
退化性關節炎年輕化 醫師:好發年齡提前至4、50歲
許多長輩們深受退化性關節炎或關節疼痛所苦,臺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骨科醫師林育寬提醒,該狀況因關節軟骨磨損引起退化性關節炎,近年來受傷、肥胖、慢性病、姿勢不正確或過度運動等,更讓關節軟骨磨損時間表提前到4、50歲。林育寬指出,經常在門診時聽見爺爺、奶奶們反應,最近天氣冷,待在家中看電視坐太久好像就站不太起來,走路感覺膝蓋骨頭一直磨來磨去,而且會很痛該怎麼辦?他也提醒家中如有長輩者,要多留意長輩的身體狀況。現在是高齡化社會,林育寬說,長輩們因退化性關節炎所衍伸開刀後傷口疼痛及其復原期可能要拿拐杖、坐輪椅的種種問題,內心都會十分焦慮,深怕會影響到日後生活的活動力。林醫師說明,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可從保守性治療到手術治療,他強調,手術前一定要經過一段時間的保守性治療,包含生活習慣的改變、股四頭肌的訓練、藥物治療等,當保守性治療無效且膝蓋疼痛影響到日常生活,才是開刀的時機。
-
2021-02-27 新聞.科普好健康
天氣一變就頭痛 竟是鼻竇炎惹禍!
「醫師,每到天氣變化,我就會頭痛發作,電腦斷層做過了,沒有長腦瘤,但有鼻竇炎,就會引起頭痛嗎?要怎麼處理?」在頭痛門診中,常遇到這樣的患者,看著影像系統焦慮地問我。頭痛患者罹患上頷竇炎分析醫院內以偏頭痛為診斷,曾因劇烈頭痛發作,於急診就醫時,接受電腦斷層檢查的病患,其中竟高達九成合併嚴重程度不一的鼻竇炎,特別是上頷竇炎。一名40歲女性偏頭痛患者,自某日起,頭痛幾乎天天發作,只能不停地服用止痛藥以及一種偏頭痛治療特效藥,持續數月。經電腦斷層檢查,確認同時罹患上頷竇炎,經過相關治療後,終於讓頭痛發作停止。鼻竇感覺由三叉神經支配為何鼻竇炎會引起頭痛?人類鼻竇群共有五大類,前額竇、上頷竇、前篩竇、後篩竇和蝶竇,都左右成對,自嬰兒剛出生時期開始發育,青少年時期結束,用於減輕頭顱骨重量,增加說話時的共鳴,內層覆蓋著纖毛黏膜,下有腺體分泌黏液,黏附空氣中的髒汙、細菌及病毒,再藉著纖毛運動,以特定的路徑,經由細窄的外流通道,排出鼻竇,進入鼻腔,向後流入鼻咽,或者向前流出鼻孔。鼻竇感覺由三叉神經所支配,黏膜內有感覺神經元受器。若因病毒感染如感冒或過敏發作,或是外傷、異物進入,會使鼻竇內黏膜發炎水腫,外流通道阻塞,分泌物無法順利排出,積滯其內,細菌孳生,發炎症狀更嚴重,若是鼻竇內腫瘤形成,也會干擾分泌物的排出路徑,引起鼻竇發炎。急性發炎使鼻竇壓力增加急性發炎會使鼻竇內壓力增加,壓迫黏膜,刺激感覺神經元受器,大量疼痛訊息傳入大腦,牽連到同為三叉神經所支配的頭皮部位,例如前額竇、篩竇和蝶竇(亦即同側前額、眼眶或頭頂發生疼痛),上頷竇疼痛則會牽連到同側顴部或顳部發生疼痛。目前公認降血鈣素基因相關胜肽(簡稱CGRP)是引發偏頭痛的重要激素,所有鼻竇內均有可以分泌CGRP的三叉神經末梢纖維,但以上頷竇內密度最高、數量也最多。一旦鼻竇發炎,它們受到刺激,就會分泌CGRP,進入血液循環,誘發偏頭痛,也因為成人鼻竇炎以上頜竇為主,因此成人較常發生偏頭痛,孩童鼻竇炎則以篩竇為主。用藥無效也可嘗試手術藥物治療方面,並非只是治療頭痛,而是要治療鼻竇炎,可以嘗試使用抗組織胺或副腎皮質素,口服或局部噴劑皆可,搭配口服或靜脈注射廣效性抗生素,或上頷竇沖洗術;若有鼻息肉,可以合併奎諾酮類 (quinolone)抗生素,再不行才會嘗試功能性內視鏡手術,直接清除病態組織,改善通氣與促進引流,透過各種治療方式,可減少牽連性頭痛或偏頭痛的發作。
-
2021-02-27 養生.心理學解密
愛穿一身黑的人自傲、難以親近?心理學家透露他們的真實性格
你身邊應該也有不少人喜歡穿一身黑,雖然有種難以親近的感覺,但同時又覺得他們很時尚。色彩其實會刺激大腦的很多部分,因此我們面對不同顏色的態度也能看出我們一部份的個性,不少心理學家就曾研究愛穿全黑的人是否有什麼樣的特殊心理,又或是有什麼樣的共同特徵。黑色,是掌控力量的象徵說到黑色,我們能輕易聯想到神秘、性感或負面的東西, 在色彩心理學中,黑色代表的是掌控和力量。在轉大人的階段中,青少年的心理會特別渴望穿著全黑的衣物,這個行為象徵了人生一個階段的結束及開始,同時也因為不想面對變成大人這件事,黑色透露了是他們暫時逃避世界的渴望 。喜歡穿黑色衣物的人代表他們的內心渴望展示出自己的力量 ,他們會潛意識用行動表示這個意圖,可能是隱藏自己的軟弱情緒、和人刻意製造距離感或要求別人尊重他的意願。普遍來說,喜歡穿全黑的人比較情緒化,甚至會有點神經質,不喜歡被別人發現他真實的樣貌,他們潛意識會想要保護自己,會避免那些他們認為無法掌控的事情及情緒。這也是因為他們很容易被刺激,為自己總是很焦慮而苦惱,而只穿著黑色這一個顏色,給予他們一種明確的安定感。研究:穿黑色會給人好的第一印象而喜歡穿全黑的女性則給人一種「她比看起來更聰明」的心理暗示 ,她們想要讓其他人的關注重點從外表轉移到她們做的事或她們的為人。根據色彩心理學的研究,因為黑色代表了聲望與力量,有一些喜歡穿黑色的人會特別看重自己,由於他們隱藏起來的野心,他們會試圖屏除掉所有潛在的批評和敵人。事實上,黑色是給人深刻印象的顏色, 有一份調查就顯示黑色給人的第一印象其實大多是好的,像是自信、聰明和性感,很少部分才是負面的形象,像是自傲。另一份調查的結果也對黑色給予正面的評價,有超過一半的女性和 64%的男性同意黑色給人一種獨立而自主的感覺,也因為它給人一種嚴肅感,反而會讓人產生信任感。下次如果你想要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妨試試穿全黑的衣服去吧!(參考文章來源:THOUGHT CATALOG、Empowered by Color)※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黑色穿衣心理學】愛穿全黑除了代表會隱藏「真實的自己」,更透露內心的某種渴望
-
2021-02-23 養生.聰明飲食
是希望還是炒作?人造肉能實現更美好的世界嗎?
希望張開的雙手是乾淨的嗎?我之所以關注培養肉的故事,是因為它觸及我靈魂深處的一個複雜角落。長久以來,我一直為肉食這件事感到苦惱。吃動物是道德的嗎?如果吃動物是不道德的,但我還是吃動物(讀者,我會吃動物),那麼這種虛偽的生活意味著什麼?這些並不只是關乎動物及其道德地位的問題,也是關於我們人類的慾望和道德提升的前景的問題,無論是作為個人還是作為一個物種。我發現,自己在處理生鮭魚或生豬肉時明顯感到不安。我在這裡得重申一個有關培養肉論述的前提,那就是我們的慾望,無論是來自我們的文化還是來自我們的動物本性,都可能不利於我們對更美好世界的渴望。如果希望是對結果的一種態度,這種結果既不完全確定,也不排除所有可能性,那麼自身的慾望就是我們藉以環顧全球可能未來的真實前景。我一直希望能以環顧全球可能未來的真實前景。我一直希望能生活在一個更美好的世界裡,這種基本的推動力導致烏托邦主義、哲學化、失望以及閱讀科幻小說,後者在培養肉圈裡是非常普遍的興趣。科技進步有助於道德提升的想法也很普遍。值得注意的是,「道德提升」這個詞將道德行為者置於聚光燈下,而不是將焦點放在其行為的結果。用道德哲學家的術語來說,我使用這個詞的方式,就是給自己打上非結果論者的標籤;它暗示了我對行為者的性格或美德的關注,而許多培養肉支持者則更注意行為及其結果,他們跟隨許多功利主義(utilitarianism)哲學家的腳步,認為動物的痛苦是值得道德關注的,希望培養肉能夠減少地球生命遭受的痛苦。希望的理由往往比懷疑的理由更難證實。在涉及科學或技術計畫時,零散的證據會慢慢累積成疑慮,而培養肉支持者所希望得到的,是本來就很難確立其合理性的東西。他們追求的不只是技術上的成功,還有一種必然經過市場與消費者選擇調解而來的結果,這也就意味著要用另一種大型基礎設施取代一種大型基礎設施。當我採訪培養肉研究人員或此類研究的公開支持者並詢問他們的動機時,我聽到過最慷慨激昂的個人故事都是以動物保護為中心,環境保護緊追其後,是一種理智上嚴肅但比較不激烈的驅動力。雖然食品安全與捍衛人類健康也是遠離工業化畜牧業的原因,但是我的受訪者很少談到這些。一名年輕的培養肉研究人員曾經是大型動物獸醫的助手,他給我描繪了一幅可怕的景象。一名農夫的牛有一隻眼睛感染且有擴散的危險,牛是寶貴的財產,為了救這頭牛,必須摘除牠的眼睛。令人為難的是,這隻動物的價值低於麻醉費用,所以這名當時還在學校修習獸醫的年輕研究人員,被賦予的任務是在沒有麻醉進行眼球摘除手術的情況下抱著這頭牛。整個手術耗時好幾個小時,這隻值得活下去但不值得免於痛苦的牛,很明白地表現出牠的感受。要知道,培養肉的希望就是結束這類事情的希望。早期關於培養肉的文獻就像一本希望的田野指南。在我從事該領域研究的那幾年間,科學、技術與社會學者,還有人類學家、生物倫理學家與其他人發表了一些文章,給培養肉以及其創造者與支持者貼上標籤。他們的努力多為描述性的,這對一個新穎的研究主題來說是適當的,不過它們所呈現的效果,讓文獻讀起來像是對培養肉工作者情緒的重述。在大多數情況下,培養肉運動能夠設定相關對話的條件,並決定哪些關於培養肉的問題是最重要的。在一篇由兩位作者合作撰寫的文章中,作者列舉出培養肉技術似乎具有的明顯道德優勢與危害。作者贊同最明顯的優點——結束廣泛的動物痛苦——並認為這點超過了可能弊端,如因為不尊重動物身體完整性與其自然形態所造成的含糊「傷害」,以及隨著生物科技成長人類對自然的支配,人類的傲慢自大也益形膨脹所帶來的危險,這些都是醫學生物倫理界常有的批評,而焦慮很容易就會透過組織培養移轉到新興的食品生產領域。最令人震驚的是,作者提出,開發培養肉可能被視為一種道德義務。這個說法顛覆了生物倫理學家的正常工作程序,他們通常是針對現存新興技術以及這些技術對人類健康與倫理的前景做出回應。作者認為:「道德並不是在新興技術到來時就必須針對它做出回應的東西,這會讓我們陷入混亂。「相反地,」道德可以擁護並協助新科技的發展」。這反過來會成為「朝著一個事實上(不僅理想中)反映我們所擁有道德願景的世界所邁出的一步」。另外兩位作者在另一篇堪為楷模的文章中充分闡明了後面這個觀點,認為儘管人們普遍認為科技對現代生活有麻痺性的影響,像是試管肉生產這樣的新科技可以「揭露」(作者用詞)世界的倫理可能性,而公眾可以聚在一起思考他們的集體道德選擇。這兩篇文章對希望的解讀略有不同。前者發表於二○○八年,比波斯特的漢堡演示早了許多,該文認為道德理想可以出現,然後有效地要求技術實施。後者發表於二○一二年,也是在波斯特的演示之前,不過當時培養肉的炒作週期正處於上升階段,它捕捉到介於新技術出現的跡象以及圍繞該技術的道德辯論與決策之相互轉化的一種動態互動感。顯而易見的是,這種對技術與倫理的反思美化了這個新穎的研究對象,而培養肉也很幸運能找到評論家,他們認為它所提出的道德與技術的協調很有吸引力。尼爾.史蒂芬斯(Neil Stephens)是一位科技社會學家,自二○○○年代中期以來一直在追蹤培養肉議題,他把培養肉稱為「尚未定義的本體論對象」,捕捉到這些著作的初步性質。史蒂芬斯提醒他的讀者,培養肉的真實性仍然是個問題。同時,其他社會科學家開始透過調查提出一個比較不具哲學性但同樣重要的問題:歐洲與北美的消費者會斷然拒絕培養肉,將它當成「噁心的不明物體」,還是會願意嘗試呢?我不禁納悶,這種調查對參加調查的人會造成什麼影響。即使研究人員將培養肉當成一種尚未實現的假設性物品來呈現,他們如何避免讓人留下印象,認為他們實際上在預告一種非常真實的新食品即將出現呢?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曾問:「我可以希望什麼呢?「康德不是一名結果論主義(consequentialism)者,而是一位關乎責任與義務的道德哲學家,這一點絕非偶然。如果無法為我們的冀望想像出一個抽象且可能的結果,我們怎麼能希望呢?康德的詮釋者在他對希望的描述中發現了許多意義,包括將希望視為一種宗教信仰,或是一種我們可能負有道德義務的東西,但似乎可以肯定的是,康德將希望理解成一種與並非不可能的期望結果的不確定前景相關的方式,例如道德提升。哲學家對希望的理性理解程度各不相同,康德找到充分調和希望與理性的方法。對好幾代以後的索倫.齊克果(Søren Kierkegaard)來說,重要的是希望得超越理性。而二十世紀馬克思主義哲學家恩斯特.布洛赫(Ernst Bloch)則創造了一種希望的哲學,試圖讓我們適應未來形而上學的一切可能,這與哲學傳統上的回顧性角色形成鮮明對比。然而,一個共同的感受是,希望的角色是幫助我們超越經驗,進入可能性,我仍然在思考的問題其實比較抽象,也就是從根本上減少動物痛苦與我們道德品質提升之間的關係。希望培養肉可能導致動物痛苦的減少,是否意味著對道德品質提升的希望已經被磨滅和放棄?我們是否已經忘卻了提升道德品質的舊夢,而代之以一種新型義肢技術道德的夢想?就培養肉的例子而言,希望的真正敵人是炒作宣傳,而不是疑慮,但(諷刺的是)如果培養肉要能完全實現,炒作可能也是必要的。許多研究新興科技的學者都同意這一點:發佈新聞稿是一場秀,目的往往是為了尋求資助,因此炒作對將未來帶回現在具有「構成性」;換言之,它具有允諾性。當然,炒作的必要性並不意味著炒作是安全的。炒作可以激發人們的希望,但如果在充分的時間裡,炒作議題的正當性似乎未受到證實,那麼至少在特定的支持者群體(承諾社群)中,以及對一直鼓勵炒作的公司或個人來說,希望將破滅,而且可能是永久性的破滅。有商業顧問將這種效應稱為「泡沫化的底谷期」(trough of disillusionment),他們期望最終的復甦與生產力的恢復,但正如我採訪的許多人建議的,普遍的失信感可能輕易導致培養肉的完全終結。同時,炒作通常不被認為是堅定的承諾,試圖藉此迴避問責的門檻,而希望與承諾最終都是以這個門檻為評斷標準。如果說希望是必要的,那正如文學評論家弗里德里克.傑姆遜(Fredric Jameson)所言,它也是「最殘酷騙局與推銷術的原則」。※ 本文摘自《肉食星球:人造鮮肉與席捲而來的飲食文化》。《肉食星球:人造鮮肉與席捲而來的飲食文化》作者:班哲明・阿爾德斯・烏爾加夫特 譯者:林潔盈出版社:積木出版日期:2021/01/02《肉食星球:人造鮮肉與席捲而來的飲食文化》書封。圖/積木提供
-
2021-02-23 養生.聰明飲食
提神吃什麼?營養師點名5食物:調節神經促進大腦血流
開工後不少上班族都有「收假症候群」,總覺得疲倦、無力,甚至注意力和專注力不足,陷入昏昏沉沉的狀態。對此,嫚嫚營養師建議,透過攝取幫助提神的天然食物,有助於促進代謝減少、減少情緒低落。 喝夠水促進代謝 吃堅果幫助大腦血流 嫚嫚營養師受訪指出,成人建議飲水量是體重乘以30至40倍的CC數。研究發現人體缺水超過體重0.22%時,就會出現活動力降低、容易感到焦慮、疲勞等現象。喝水時建議分次補充,每次建議喝300CC,最多不要超過500CC,有試驗發現一次補充超過500CC水份時,會出現輕微腎臟水腫。 有些人會以口渴來判斷自己需不需要喝水,其實口渴時身體往往已處在可能缺水的輕度脫水狀態。除了用體重乘以30倍的飲水量來計算,也可從上廁所次數來評估,成人每天至少排尿5-7次,低於這個次數表示可能水喝不夠。或注意尿液顏色是否過深,正常尿液會以呈現淡黃色為主。如果天氣炎熱、大量流汗,會建議攝取體重40倍的飲水量。 吃堅果種子也能達到提神效果,嫚嫚營養師解釋,咀嚼堅果會增加腦部血流量。此外,監果也能提供必須脂肪酸、維生素E等營養素,維生素E是維持細胞膜健康的重要成份,且能幫助血球健康,而血球中的紅血球負責提供氧氣與營養成份,紅血球健康會讓精神氣色較佳。堅果類也含有礦物質鎂跟鋅,與身體能量代謝有關,缺乏時較易出現疲倦、情緒低落、無力。 嫚嫚營養師指出,攝取堅果類可以多樣化,不過堅果屬於油脂類,一天不建議超過一個大姆指份量,約莫是10顆堅果左右。牙口不好、吞嚥能力差的長輩與小孩則要注意吃堅果的安全。另外,有些食物在分類上非屬於堅果種子,民眾容易混淆,例如栗子是澱粉類、黑豆為豆類、枸杞則是果實,營養成份與堅果不同。 黑巧克力幫助判斷與記憶 香蕉快速補充能量 嫚嫚營養師表示,可可濃度在70%-99%之間都屬於黑巧克力,會建議選擇85%的黑巧克力,一來濃度較高、苦味較重,具有提神效果,二者可可含量高,可攝取較多黃酮類植物化學物質類。各項研究發現,黑巧克力能幫助工作記憶和專注力,並且增加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 黑巧克力一天攝取量,建議在30-50克左右,約等於3-5片黑巧克力。此外,黑巧克力也能幫助運動表現、抑制食慾,不過濃度愈高的巧克力除了口感偏苦,也有一定的咖啡因成份,太晚攝取可能造成影響睡眠或心悸。黑巧克力也含有可可脂,腸胃功能較弱的人要注意,過量可能出現嘔吐不適。8歲以下孩童對咖啡因代謝較慢,咖啡、可樂、黑巧克力等食物應盡量避免。 專注力下降或感覺疲勞,往往與身體能量不足有關,嫚嫚營養師說明,香蕉含有葡萄糖、果糖,可快速補充能量,也含有豐富鉀離子,能維持肌肉、神經正常功能,並幫助調節血壓。不少人以為香蕉含有大量色胺酸,多吃香蕉能幫助睡眠,嫚嫚營養師表示不盡正確。根據美國農業部數據,香蕉的色胺酸量其實不高。但確實含有維生素B6,能幫助血清素分泌。 香蕉也適合在運動前後,作為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來源,補充流失的熱量。不過太生的香蕉因抗性澱粉含量較多,空腹吃容易引起胃腸不適,建議選擇皮帶有黑點的香蕉,多酚含量較高。嫚嫚營養師提醒,每餐水果份量以一份拳頭大小為準,一餐可以吃一根中小型香蕉,就能攝取香蕉所含的營養成份。 喝薄荷茶舒緩提神 咖啡勿過量B群有缺再吃 昏昏沉沉想喝茶飲時,嫚嫚營養師建議可選擇薄荷茶,由於薄荷醇會散發清涼感,舒緩緊繃肌肉、幫助提神醒腦,下午時段可選擇飲用一杯薄荷茶。至於許多人會以咖啡作為提神飲料,嫚嫚營養師提醒,咖啡因確實對記憶力、專注力增強、身體機能提高有正向幫助,但很容易攝取過量,增加心臟負擔,引起手抖、心悸等不適。有些咖啡飲料更添加糖、奶精,喝多反而衍生更多健康問題。 維生素B群經常與提神畫上等號,不過維生素B群要發揮提神作用,前提是身體確實處在缺乏B群的狀態中。嫚嫚營養師解釋,B群會參與人體的神經系統的運動,和記憶力、專注力有關係,但如果身體沒有缺乏B群,補充維生素B群並不會有明顯感受,這是為什麼不同人吃B群會有明顯感受差異的原因。 嫚嫚營養師說明,維生素B群缺乏可能有口角炎、嘴破、疲勞等狀況,也可從尿液來判斷身體是否有吸收B群。如果補充B群後,尿液沒有明顯B群的味道,或尿液顏色沒有變深變黃,表示可能B群有被身體吸收。維生素B群屬於水溶性維生素,攝取過量大多會直接從尿液排出,如果真的有補充需求,建議輪替選擇不同的B群營養品,分散食品安全風險。 《延伸閱讀》 .喝咖啡配B群更提神?專家:加速B群代謝 .喝咖啡好處多!營養師:喝對時間更有益身體健康!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2-22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暖心集檢所!3寶媽住大家庭房、護理師為崩潰移工洗澡
台灣新冠肺炎確診個案主要來自境外移入,高達三分之一個案來自「集中檢疫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稱之為「重要防線」、「入境的延伸」。負責統管集檢所的衛福部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昨於臉書透露兩個感人的特殊案例,不論是帶著三個孩子從英國返台的母親,還是精神脆弱的年輕印尼籍移工,全台40處集檢所的4500間房已收住超過三萬人,同仁把每個人都當作自己家人在照顧。王必勝表示,今年1月25日他在臉書收到一個陌生訊息,原來是個焦慮的母親,因為需要透過漫長轉機帶三個年幼孩子回到台灣,擔憂檢疫期間會被分離,特別拜託讓她能親自照顧孩子。王必勝當時人在前進指揮所,每天忙得不可開交,但由於他非常了解所有集檢所的空間,知道有適合他們的「軍事風」家庭房,在他們返台期間剛好有空位,就特別為他們安排。在寬敞舒適的家庭房當中,母親和孩子們透過網路繼續工作和學習,在燦爛的笑容中完成檢疫,解除隔離後,這位母親特別再發訊息和照片給王必勝,希望能傳達他們的感謝之情。王必勝說,每個回台的旅客都有很多不同面向的需求,集檢所同仁需要處理各式各樣的問題,相當辛勞,收到這樣的訊息,對同仁來說就是最大肯定。另外一個特殊案例是在南部某檢疫所,一位年輕印尼移工入住後,開始有幻視幻聽,無法自理生活。王必勝表示,為了協助她就醫,同仁在沒有電梯的情況下,穿著全副防護裝備將她扛下樓、送上救護車。移工就醫後回來,每天有兩位護理同仁著全套防護,去餵她吃藥、幫她洗澡,悉心照顧直到檢疫期滿,投入許多人力、用掉上百件隔離衣,這名移工的精神狀況也慢慢穩定下來。王必勝表示,全台灣不論檢疫個案的身份為何,是什麼國籍,檢疫所都將大家當成國人、家人在照顧。全台40處集檢所的4500間房,至今已收住超過三萬人。所有工作人員不分晝夜、堅守崗位、恪遵各項標準作業流程,任何感染管控事件、公共安全事件、脫逃事件都沒有發生,只有少數人因不能抽煙而不滿意,整體持續維持平均90%以上高滿意度,值得國人鼓勵的掌聲。
-
2021-02-22 養生.健康瘦身
為什麼早餐吃吐司加果汁,讓你的血糖像雲霄飛車爆衝?
一茶匙糖⋯⋯你的大腦需要糖,需要血液中的葡萄糖來發揮大腦功能。人體必須在血液中維持這種珍貴大腦燃料的最適當含量:葡萄糖太少就會陷入昏迷,葡萄糖太多則會引起發炎性破壞。不過人體血液中實際攜帶糖的數量卻少得令人驚訝。大多數人的整個身體約含有5公升的血液。裡面包含了多少糖呢?請想像一下在水桶裝滿5公升的水之後,應該在水桶裡倒入多少糖,才能讓這桶水跟血液一樣甜?答案可能會讓你驚愕不已,只要倒入「一茶匙」的糖,就可以達到最佳血糖水平的80 mg/dl(每100毫升)。在人體的肌肉和肝臟中都有大量的糖分儲存,但在整整5公升的血液中,僅僅存有一茶匙的糖分而已。傳遞葡萄糖的相關荷爾蒙,尤其是胰島素,會努力維持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因此對我們的生命和健康非常重要。葡萄糖是所有碳水化合物的最終產物吃下任何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後,葡萄糖就會開始進入血液中,胰腺感受到葡萄糖後,便會開始分泌胰島素。胰島素的工作是將血糖引導到我們的細胞(主要是脂肪細胞)中。當胰島素水平很高時,身體會自動切換為儲存模式:胰島素迫使葡萄糖從血液中進入脂肪細胞,然後轉化為三酸甘油脂。一旦血糖再次回到一茶匙糖的水平時,胰島素就會暫時消失,因為我們不再需要它。胰腺分泌的胰島素多寡,與進入循環系統的葡萄糖數量成正比。葡萄糖進入血液的量及其排出的速度,取決於我們吃下的食物。因此,胰島素水平等於直接受到我們所吃食物類型的影響。含糖量高的食物或飲料(如可口可樂)會讓我們產生大量的胰島素。而含有複雜碳水化合物(如芹菜菜梗)的食物,腸胃則需要一些時間將其分解,因而葡萄糖會緩慢地注入系統中,產生更長久但強度不高的胰島素分泌過程(慢慢流入)。舉例來說,一茶匙的糖含有4.2公克的糖,大約跟1/8罐可樂的含糖量相同,也與四根芹菜內的份量一樣。我們喝一口可樂,糖便會在幾分鐘內注入血液中,導致血糖激增(數量增加一倍),因此身體需要大量的胰島素來解決這個問題。而如果我們吃的是四根芹菜,那麼腸道至少需要一兩個小時,才能把芹菜所含的複雜碳水化合物鏈分解成簡單的糖,因此血糖的上升將會非常緩慢,胰島素也只需緩慢地上升來應付糖分。雖然人體處理這些可樂糖分的胰島素數量與處理芹菜糖分所需的數量完全相同,但請記住我們接下來要討論的是長期的胰島素分泌總量,會被用來作為體重設定點計算的一部分:亦即胰島素長期分泌的總量越多,體重設定點就會越高。因此就碳水化合物而言,計算胰島素和體重設定點時,並不是看食物類型,而是看糖的總量,到底哪種情況容易提升最後攝入糖的總量呢?雲霄飛車高低飛馳讓我們把這種論點稍微擴展一下,雖然可口可樂或芹菜中的糖都一樣是糖,但如果攝入的食物(或飲料)釋放糖分的速度過快,含糖量也很高的時候,就會導致胰島素分泌快速增加。當進入血液的葡萄糖大量增加後,隨之而來的便是胰島素跟著大量增加。胰島素的作用是打開脂肪細胞,將糖吸入脂肪細胞中⋯⋯這就是我們必須注意的地方—胰島素激增後,會讓過多葡萄糖離開血液,導致血糖下降。這種過程會在大腦中引發「葡萄糖減少」的警示,讓我們感到焦慮,並強烈渴望繼續吃下任何含糖食品。因為大腦正進入關鍵的「生存模式」,傳達出來的訊息是「糖,快點吃下糖!」我們無法忽視這些警告訊息,必須立刻尋找糖分,因此無論糖在哪裡,大腦都會逼我們盡快找到糖。好在在西方環境中,人類等於被糖包圍著;但不幸的部分也是,糖已滲透到大多數的食品中。雖然大腦此時需要的並不是一匙糖,可能只要半匙就夠,但它所得到的可能是一片低脂藍莓鬆餅(含有九匙糖)⋯⋯。當糖分再次淹沒了血液,胰島素又再度活躍(胰島素大量分泌),並且不斷重複此一循環。這就是經典的血糖雲霄飛車。當我們吃下高度精製的含糖早餐(穀物或吐司加果汁)後,很快地血液就會增加糖分。當早上大約過到一半時,由於胰島素反應性的大量分泌達到最高峰,迫使糖從血液進入脂肪細胞,造成血糖數值暴跌。因此到了這個時刻,你又會開始渴望獲得更多糖分。此時咖啡店便會呼喚你:「藍莓鬆餅時間到了!」在這種情況下,吃點東西的感覺非常棒,於是整個血糖上升的過程再來一次。然後到午餐之前,胰島素又到達分泌高峰,造成低血糖的情況。因此我們趕緊去街上買午餐:三明治、洋芋片(你需要那些內生性大麻素)、可樂。是的,血糖就這樣一整天上上下下⋯⋯。這便是血糖雲霄飛車帶來的快感,不過這一趟卻是全新的路線。在1977年美國政府制定飲食指南「麥戈文報告」之前,許多人早餐時間已經吃了豐盛的煎蛋、培根或香腸,也就是典型的英式早餐。這樣通常就可以讓人們度過整個早上,直到中午再吃頓小午餐即可,完全沒有激動人心的血糖高峰,也沒有隨後令人恐懼的血糖過低。後來我們突然被政府告知,全套英式早餐中的飽和脂肪會讓大家得到心臟病,所以我們不得不停止食用這種早餐。取而代之的是,我們改吃低脂(高精製碳水化合物)早餐,並在血糖雲霄飛車上提早入座。※ 本文摘自《我們為何吃太多?全新的食慾科學與現代節食迷思》。《我們為何吃太多?全新的食慾科學與現代節食迷思》作者:安德魯‧詹金森 譯者:吳國慶出版社:八旗文化出版日期:2020/12/30《我們為何吃太多?全新的食慾科學與現代節食迷思》書封。圖/八旗文化提供
-
2021-02-22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師分享三個乳癌病人,三種故事 (上)
【編者按】這是醫病平台從來沒有過的嘗試,我們把一位醫師作家欲罷不能寫出超過5000字的長文,在作者的同意下拆成三篇,在同一星期登出。相信讀者也會同意,這樣的安排可以使讀者分期讀完這三位乳癌病人所呈現的不同問題,才體會得到一位真正的好醫師是幫忙生病的「人」,與只是診治病人的「病」的醫師,在「量身定做」的用心可以有這麼的不一樣。同時,我也希望作者用心良苦與我們分享的行醫心得可以感動社會大眾,讓大家了解也唯有在社會大眾不隨便就醫、濫用資源,好醫師才有充裕的時間,對真正需要用心照顧的病人提供高品質的服務。 伊凡伊凡是一個46歲的捷克裔美國人,剛剛診斷三陰型(Triple negative,ER/PR/HER2標誌陰型)乳癌,帶著她一天前做的乳房磁振造影光碟片,在她先生的陪伴下來看初診。伊凡長得高頭大馬,患有多囊性卵巢綜合症(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伴隨的不孕症,十多年前接受荷爾蒙治療,成功地生育兩個兒子。她知道不孕症的治療可能增加乳癌的風險,伊凡從39歲開始就每年準時地做乳癌篩檢攝影。12月中,伊凡的年度乳房攝影出現右側乳房一個2.5公分的腫瘤。她在兩個禮拜內看了乳房外科醫師,做了超音波腫瘤穿刺證實是分化不良的三陰型乳癌。走進診間,先自我介紹。伊凡友善地説她認得出我,因為她已經在網路上看了我的資歷及照片。雖然我行醫已經三十多年,要給一個素昧平生的病人高度惡性癌症診斷的壞消息,心情總還是跟病人一樣的忐忑不安。病人知道事態的嚴重度嗎?她對癌症的壞消息有什麼樣程度的心理準備呢?在這個寶貴的初診一小時內,哪些資訊是幫助她做治療選擇最迫切需要的討論重點?哪些則是可以點到為止,才不會讓她承受不了過盛的資訊。網路資訊泛盛的時代,許多病人在看診前已經從網路上做了功課。伊凡知道三陰型乳癌惡性程度高,但是對於治療的詳情並不清楚。我解釋了她的癌症期別,治療的內容——包括手術、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先化療再手術的優點及可能的風險。因為她比較年輕就得到乳癌,又有東歐的血統,雖然她沒有乳癌或卵巢癌的家族史,伊凡帶有先天性(germ line)BRCA基因突變的可能性比一般病人高。在手術前得到這個基因檢測資訊,能協助病人選擇乳癌的開刀的方式;多數帶有BRCA基因突變的病人可能迴避乳房局部切除術,而選擇乳房全切,甚至也切除另一側乳房,以絕後患。多數選擇乳房全切的病人在術後不需要做放射線治癌,除非腫瘤太大,或腫瘤侵犯了皮膚組織,或侵犯多數腋下淋巴結。如果病人希望選擇乳房重建術,可以轉介給乳房整型外科醫師,討論乳房重建術的選項及重建術的最佳時期點。講到這裡,我一路留心伊凡的表情及肢體語言,確定她承受得住這麼沉重的資訊。事實上,伊凡的乳癌在短短的一年內出現(一年前的乳房攝影是完全正常的),病理上是惡性度很高的腫瘤,而且病理醫師也描述幾個小血管內存在有癌細胞(lymphovascular invasion),表示癌症有可能已經轉移到遠端。我小心地選擇我的措辭解釋這個重點,説明我們需要做全身正子掃描檢查,確定癌症只侷限在乳房。雖然我憂慮伊凡的乳癌惡性程度,我安慰她和她先生,我認為她的乳癌已經轉移遠端的機會是很低的。一方面,我的職責是要提供伊凡完整的訊息,另一方面,我不希望過度驚嚇她,造成她恐慌焦慮而失去鬥志;有些事情也許不大做文章,點到為止比較好。這是醫師的工作類似老師教學之處,「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同樣的病情,不同的病人,我對病情説明方式可能都不一樣,但是基本原則是一致的-提供完整資訊,並且給病人最佳治療的希望。伊凡看來很強悍,完全沒有因為多項壞消息顯得憂鬱張慌。她一直都保持鎮定及專住,問了很多好問題,伊凡的先生則用他的筆記型電腦做記錄,也偶爾提他的問題。醫療重頭話題告了一個段落時,我們討論她在化療期間繼續工作的可能性,以及她應該如何告訴兩個稚齡的兒子她的癌症診斷。也許是話題牽涉到她的孩子讓她的情緒堤防開始崩陷,這個很有女強人氣勢的病人眼眶開始盈淚。她説她的家人及朋友給她很多壓力,要她到波士頓的 Dana Farber Cancer Center 做治療;這時候,她告訴我她事實上需要趕著去 Dana Farber 看一位乳癌名醫。為了不耽誤她跟 Dr. Eric Winer的會診,我甚至沒有來得及給她做身體檢查就結束了這個90分鐘的初診。我知道伊凡跟我就此分道揚鑣了,她會留在 Dana Farber 做治療,我則趕緊去看下一個已經等了30分鐘的病人。不少同事遇到類似的狀況——花了心血時間準備及傾全力詳盡地看診,病人卻在最後一刻告訴你,她要到著名的醫院看著名的醫師。早知道,就不會花那麼多唇舌與精力看她。我猜網路資訊可能教導病人看病種種絕竅,包括守到最後一刻才告知原本就想好的要去名醫院所治療的決定。反倒是我不知是在安慰病人或安慰自己,我告訴伊凡,在Dana Farber 治病與在我們的癌症診所治病的差別是,我只是一個一般腫瘤醫師,我不只治療乳癌,也治療各式各樣的癌症;Dr. Winer 則專門治療乳癌,也許他會提供參與臨床實驗的機會;除此之外,我相信Dr. Winer 會同意我的治療建議。我告訴伊凡不需要覺得過意不去,病人尋求第二意見是常有的事,也是對病人很有幫忙的舉措,讓專家中的專家確認我的治療計畫是完備的。我也鼓勵伊凡有機會的話,要參與臨床實驗。我跟她保證臨床實驗有嚴格的醫學倫理規範,病人的最高權益是受保障的,也絕不會有一些人想像參與實驗是會淪為小白鼠的情況。我的一個沒説出口的意見是,我以做為一個一般腫瘤醫師為豪。我看的病人有著各式各樣的病,每個病人的病情我都能如數家珍,每個病人對我都是珍貴特殊的。我無法想像如果我從日出到日落只看乳癌病人,她們的病情病歷會不會都模糊在一起了呢?
-
2021-02-17 新聞.長期照護
「我好喜歡住安養院」堅持送婆婆去,媳婦忍兩年不孝罵名,終於證明一件事
勇敢割捨不合時宜的觀念與做法,在心裡保持一段距離、保留一點空間,反而保障了彼此的幸福。電影《神隱少女》有一段台詞:「人生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著走完,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捨,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別。」這段話淺顯易懂,卻具體呈現關係的流動是怎麼一回事,而割捨與分離,更是人生必修的課題。有些人的出現只是為了教會我們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也許是背叛、正直、付出、勇敢等,當事件落幕後,他們也就會離開或淡出我們的生命。如果我們不能接受,關係的汰換與切割是必然的,那麼我們就會在心裡頭住進太多人,造成我們的負擔。就像一間房子,東西只進不出,堆積如山的雜物將會癱瘓主人的生活。當我們背負太多期待,承擔太多責任,就很容易卡在關係裡,無法動彈。那些會傷害你的關係,其實都是在你心裡生了根的人,他們製造出來的關係腫瘤也會特別的大。割捨,並不是決裂,而是了解到如果不適度的切割,生命的養分就無法得到最適當的發揮,整個人會越活越虛弱、衰敗。孝與不孝的兩難如果小皖沒有學會割捨他人的期待,現在的她早已被陌生人的一句話給擊落了。那天,小皖和先生帶婆婆一同到餐廳吃飯,結帳時,老闆娘突然問到:「你們全家人一起來高雄玩嗎?」小皖有些訝異,原來剛剛點菜中不經意的對話,全被老闆娘給記住了。「不是,我們是特地從北部下來帶婆婆出來吃飯的。」小皖客氣地回應。「你們沒住在一起?婆婆在高雄跟其他兒子、女兒住?」「不,我婆婆住在安養院。」話一說完,老闆娘眼中出現一閃而逝的訝異。「她看起來很健康,不像是需要住安養院的人……」老闆娘似乎意識到自己失言,馬上住嘴。以往一聽到這句話,小皖總得為自己辯護,可那天面對老闆娘的疑惑,小皖只是不疾不徐說:「我們都覺得住安養院是一個很棒的決定。」那是小皖第一次發現,自己已經可以從容地說出這個事實,不再害怕別人質疑的眼光。更重要的是,她回答的語氣帶有一種堅定,讓對方沒理由再往下探問。但其實要這麼坦然的接受現況,不理會社會觀感,不承擔扛不起的未來,不為了圓滿別人口中的孝,而犧牲彼此的生活,並非一蹴可幾。小皖和先生都經過一段掙扎與拉扯。小皖的公公很早就過世,婆婆一個人拉拔三個兒女長大,兩個姐姐陸續出嫁後,還是女朋友的小皖,已經可以感受到先生的焦慮,認定自己是家裡唯一的兒子,有義務負擔照顧母親的餘生。所幸當時婆婆還年輕,一個人生活也還能自理,不覺得兒子需要放棄好不容易打下的事業,回家鄉照顧自己。但先生為了減少內心的愧疚,仍舊每個星期搭車南下回家探望母親。這樣的情況維持好多年,即使是婚後也沒有改變。舟車勞頓當然有,但想一想,一星期也才回家一趟,平常不需要天天住在一起,對需要獨處的小皖來說,已經是很大的自由了,所以即使每次回婆家都睡得不安穩,她仍努力扮演好媳婦的角色,儘量減輕先生的內疚。不幸的是,某天婆婆跌倒昏迷了,恰巧先生出差回家探望,才及時發現送醫治療。幸好,醫生說只是血糖不穩,造成的暈眩,而且只有輕微瘀青不用住院,但要小心不能再跌第二次了。從那天開始,他們才正式意識到媽媽老了,已經無法再一個人獨居了。婆婆已高齡八十多,雖然保養得宜,活動自如,也沒有失智的狀況,但一些慢性病,像是高血壓、糖尿病再加上三不五時的健忘,忘記關火、關門等,仍舊有可能威脅生命安全。先生返家後,和小皖商量該怎麼安排媽媽接下來的生活。但因為他們都無法放棄事業,眼下只剩下把婆婆接上來同住一條路。為此,先生還考慮換屋,多準備一間孝親房給媽媽住,就盼望能取得小皖的首肯。可小皖遲遲沒點頭。小皖能體諒先生想善盡人子的責任,和母親同住,是最合情合理的安排。但先生卻沒想到讓母親住進生活裡,並不是多一張床、一雙碗筷這麼簡單,這裡頭隱藏著許多情緒的勞動、生活習慣的適應。小皖還顧慮到婆婆需要專業的醫療協助,以控制日漸升高的血糖和血壓,和大量的社交刺激延緩智能退化。這些都不是她和先生每天工作將近十二小時的上班族,可以照料得來的。他們雖然可以提供一個舒適的居住空間,但裡頭卻沒有靈魂,婆婆只能天天獨守電視,面對空蕩蕩的家,沒有朋友、無人交談。就算請外勞,情況不會改善到哪裡去,而且經濟壓力更大。思考數週後,小皖告訴先生:「真要考量媽媽的福祉,我們必須為她找合適的安養院。」不出所料,先生一時間無法接受,覺得這麼做太無情,等於是遺棄媽媽,不論小皖怎麼解釋他都不聽,夫妻關係降到冰點。但小皖堅定的告訴先生:「如果媽媽還沒來住,我們就已經無法心平氣和的討論事情。那麼媽媽進入我們的生活後,壓力只會更大,到時候,你要處理的不只是媽媽的健康、婆媳相處,還有夫妻衝突。我們都不是完美的人,都會有情緒,想要扮演好孝子和孝媳的信念,很可能成為壓垮我們感情的包袱,讓關係變調。你覺得媽媽會希望這樣嗎?當你一心期許自己成為孝順的孩子時,你有想過這樣的想法,是以你自己的需求為中心?還是真的以媽媽的角度思考,怎樣的安排才會讓她的後半輩子過得有尊嚴?你該成全的是自己、媽媽,還是我們這整個家?」那晚,先生在書房待上一夜沒有回房。隔日,便親自向母親表達這個安排,母親聽完後沒多說什麼,只說年輕人高興就好。小皖很感謝婆婆的包容與開明,和先生決定在老家附近找一間設備完善的安養院,希望母親別離開家鄉太遠,老友和親戚還能定期去探望,提高她的安全感。送婆婆入住那天,小皖和先生一同處理了許多手續,臨走前,小皖看到先生眼眶含淚,總是背對母親,那一刻她覺得自己很殘忍,好像是劊子手拆散他們母子,很怕自己一時心軟,就撤銷了入住申請。但她忍了下來,背負著親戚們的耳語與批評,堅持讓婆婆搬入安養院至少一年,真不行再來想辦法。為此,他們仍舊一如往常的每週探視,直到婆婆適應新環境,先生完全放心為止。至今已過了兩年,某天小皖陪先生到安養院探望婆婆,剛好聽見婆婆跟來訪的親友說:「我好喜歡住安養院,我在這裡有很多朋友,每天也有很多活動,有卡拉OK比賽、志工表演,一點都不無聊。醫生說我的血糖血壓控制得很好,很健康呢!」聽到這些話,小皖紅了眼眶,慶幸自己當初的堅持是對的,那些被誤解的委屈,一點也不重要了。小皖回想,假使那時選擇走另一條路,和婆婆距離是近了,但心卻會越來越遠。彼此無法有好的心理狀態,面帶微笑的話家常,而是難以克制的嫌棄與不耐。婆婆的身體會衰敗得更快,而她和先生的婚姻也會受到嚴重的考驗。透過這個過程,她更明白愛不一定是緊緊相依、噓寒問暖、侍醫奉茶,誠實地面對自己的限制,勇敢割捨不合時宜的觀念與做法,在心裡保持一段距離、保留一點空間,反而保障了彼此的幸福。割捨掉別人的期待現代女性的生活充滿著為難與矛盾,要巧妙平衡家庭與工作、自我與他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小皖因為婆婆年紀越來越大,必須和先生重新檢視老人家的照護問題。此時,她所面臨的「他人期待」有兩個,表面上是先生希望把母親接來同住,但底層隱含的是她要不要接受社會對一個好媳婦的要求,犧牲事業,承擔侍奉公婆,代替先生盡孝道的責任?可她的「自我認同」,卻是成為一個獨立的人,擁有自己的專業、一段融洽的婚姻關係。更重要的事情是,她對於老年生活的觀念,是有尊嚴的活著,而不是被動的消耗生命。很顯然,時間所帶來的立場差異,造成她和先生的劇烈爭執。但她沒有選擇忍耐,屈服於這個社會對女性的期待,因為她很清楚照護工作絕非一兩天,而是一場持久戰,如果要參與這場戰爭,她和先生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準備與資源,才可能打贏?審慎評估後,她知道自己和先生並沒有能力因應這個重大的變動,與其勉強彼此,埋下日後爭執的種子,倒不如坦誠以對,接受自己的有限。因此,她選擇割捨,割捨掉了別人的期待,好好的與先生溝通,獲得先生的支持與認同。切割必然會帶來許多疼痛。小皖必定會遭遇許多奚落和質疑,但她明白這是邁向完整,必須付出的代價。忍耐看似是一條比較簡單的路,但後頭等待她的卻是無盡的黑洞,到最後不僅夫妻的感情被消磨殆盡,婆婆的身心也不一定比較健康快樂。兩相權衡之後,她選擇積極面對,不為了一時的和諧,放棄自己的認同。過程中,小皖花最多力氣的,不是說服旁人接受她的觀點,而是讓先生明白成全不是放棄,別人的快樂,不一定都需要自己給,陪著伴侶處理心中的恐懼,於是先生才能真正切斷不合理的信念(送家人去安養院就是遺棄),成為一個成熟、能獨立思考的人,而不是照著社會的框架而活。最後整個家庭變得更幸福相愛,避免分崩離析。集體主義下長大的孩子,心裡塞滿著別人的要求和看法媳婦該不該以夫家為重?兒子需不需要完全承擔年邁父母的照顧責任,犧牲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品質?這些問題反映出集體主義的典型思想。在東方社會裡,做為一個人,我們必須總是把他人的期待擺在自己之前,努力保持關係的和諧與緊密,不能夠太過主張個人的需要,否則就是一個自私、不懂禮數和感恩的人。因此,在這種氛圍下長大的孩子,心理空間一直是擁擠雜亂的,裡頭充斥著道德、禮教、習俗等,許許多多束縛與框架。我們必須很努力撐大心理的家,塞進許多角色,努力和每一個人都維持好關係,壓抑個人的狀態和特質,無法坦然的面對拒絕。當「讓一讓」、「退一下」、「忍一忍」,變成一整個社會處理衝突的潛規則時,你就會習慣性的壓縮自我認同,好裝進他人的期待,忘記要留一點餘地好好感受自己的情緒,疼惜自己的委屈、爭取應有的權益。書籍介紹書名:我決定,生活裡只留下對的人:動手處理消耗你的人,擺脫煩雜忙的互動,過你想要的理想人生作者: 楊嘉玲 出版社: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2018/11/07作者簡介/楊嘉玲國家考試及格之諮商心理師、啟點文化有限公司執行長、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所碩士,身分多元,喜歡遊走在感性的諮商師、作家、故事創作,和理性的創業者、講師、溝通教練之間,尋找生命不同面向的平衡點。擅長透過文字,爬梳人心中複雜的情感;同時,不忘具體的行動與策略,帶領個案走出生命的困境與僵局。專長:自我成長、溝通表達、親密關係、心理界限、生涯規劃等議題。著作:《早點這樣想,該多好》(大田出版)、《心理界限》(采實文化)、《身體語言,懂這些就夠了》、《為什麼我們的關係總是卡卡的》、《別人的情緒,你讀懂了嗎?》、《衝突對話,你準備好了嗎?》(大雁文化)……等。延伸閱讀: 為何日本媽媽總是優雅、台灣媽媽卻是蓬頭垢面?六月從15坪飯店房間體悟出的「人生整理術」
-
2021-02-16 科別.精神.身心
當愛等於傷害,「性虐待」患者的自白與治療!
本篇諮商師/劉軍先生為醫院主治醫師,中德高級心理治療師培訓班第一期學員童年時他透過受虐獲得愛的滿足,成年後他透過傷害別人去「愛」別人,心理治療幫助他以健康的方式對待愛的獲得和給予。正是春天。此刻,我站在窗前,看著梁誡穿過一簇簇盛放的迎春花,穿過一團團嫩綠的冬青叢,在向我的治療室疾步走來,有風,將他的頭髮和黑色風衣向同一個方向吹拂,使得原本已很英俊的他看起來別有一種灑脫的風采。我不由得想起一年前,梁誡第一次來找我時的情景─梁誡的職業是一位電視節目主持人,所以他的表達能力非常出色,即使是那麼隱私的經歷,他敘述起來依然從容。梁誡自述:在來找您之前,我已經查閱過很多的資料,所以我大概知道我的行為意味著什麼,按照專業的說法,應該稱為「性虐待」,對吧?我的生活中從來不缺少異性,由於我的職業,很多女孩子喜歡甚至崇拜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許多與我有著性關係的女孩子對我的施虐行為表現出了極大的隱忍和寬容。我也很少為自己的行為感到不安,我只認為自己可能在性方面有著與別人不一樣的偏好吧。直到我遇見晨怡。她是來我們節目參加知識競賽的一位選手,很單純的女孩子。當時我們節目的來賓是一位很有名的歌手,他看見晨怡獲得了冠軍,就說:「祝賀你!我們擁抱一下吧!」沒想到晨怡竟然說:「我不喜歡不相干的人擁抱我。」把歌星弄得臉很紅。我當時覺得這個女孩子傻乎乎的可愛極了,節目結束以後我就向她要了電話號碼,開始追求她,不久以後我們成了戀人。這是我第一次對一位女孩子產生心動的感覺,說實話在以前,我在愛情上很被動,從來沒有主動追求過女孩子,通常都是女孩子來追我,我看著還算順眼,就在一起了。但對晨怡就不一樣了,我有一種想去愛她、照顧她,和她天長地久的願望,我也由此陷入了一種恐懼之中─如果晨怡發現了我的變態行為她會怎麼想?她一定會鄙視、唾棄我的吧?有時候,我僅僅是想像一下晨怡鄙視我的眼神,就已經心痛難當了。我絕不能讓這樣的事情發生。為了我和晨怡的未來,我才最終下定決心來找您,我想,這就是愛情的力量吧。關於性虐待行為,專業的解釋是:將捆綁、鞭打、施加痛苦或侮辱帶入性活動的一種偏好,如果個體樂於承受這種刺激便稱為受虐症,如果是施虐者便稱謂施虐症。按照梁誡的自述,他應該是一位施虐症患者。事實上,施虐和受虐是一體的,就像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如果一個人存在著施虐行為,那他(她)很可能有著受虐的經歷。在下一次治療中,我照例向梁誡詢問了他的家庭情況。梁誡自述:我的老家是一座很美麗的城市。我的父親是當地最大一家醫院的院長,工作極其繁忙,在家時他總是一副若有所思心事重重的樣子。有時候我會有一種奇怪的感覺,覺得他好像是活在一個冰罩中,不可親近也不可觸摸。他對我很忽視。記得有一次他去國外進修,整整一年。如果是別人家的父親,離家一年回來後看見自己唯一的兒子,一定會親熱得不得了對不對?可是我父親回來,看見我,就像什麼也沒看見一樣,一句話都沒有。我的生活和學習都是我母親在一手打理,她對我管教很嚴,而且是個火爆脾氣。記得那時候我特別淘氣,三天兩頭闖禍,我母親就讓我跪在洗衣板上不許起來,一跪就是半天。有時候她實在氣急了,就將我綁在柱子上,把我的褲子脫掉,用藤條狠狠打我的屁股。不過母親對我的管教絲毫不起作用,經常是她剛打完,一轉身,我又闖禍了,當然接著又是一頓暴打。直到現在我回老家,鄰居看見我,還會說:「你小時候真皮呀,你媽被你氣得,藤條都打斷了三根!」我現在性格蠻文靜的,所以有時候想想真是匪夷所思─小時候怎麼那麼淘氣?梁誡產生施虐行為的原因,透過他的這段敘述已經初露端倪─每一個正常的孩子,內心都有著強烈的對愛的渴求,在一個正常的家庭裡,孩子會透過父母的微笑、撫摸等等行為獲得愛的滿足。但在梁誡的家庭裡,父親對他極其忽視,母親又是一個嚴厲的人,他沒有機會得到正常的愛與關心,他必須採取獨特的方式,比如淘氣、闖禍等等來引起父母的注意,當然這樣勢必會招來母親的暴打。他雖然被母親打了,但心裡會有一種踏實─我和母親是有關聯的,我不是沒人要沒人理的孩子;他會覺得:其實你們還是很在意我的,你看我犯了一點錯,你就急成了這樣。母親的暴打對他而言其實是一種快感、一種愛的滿足,久而久之,他會將懲罰和愛,痛苦和快感混為一體─他透過受虐獲得了愛,他以為這就是愛了,所以,在他長大以後,他也這樣去「愛」別人,於是施虐行為就產生了。我沒有將這些原因告訴梁誡─即使我告訴他,他大概也會認為我在胡說八道吧?我只能不斷引導他去進行自我心靈的探索,從而能夠自己找到病態行為發生的原因,並且能夠自己找到解決的辦法。這個過程漫長而曲折,然而沒有人可以代他去走。在梁誡向我傾訴的時候,我力求扮演一種類似童話中「聖誕老公公」的角色,慈愛、平和、溫暖、超然而有力量。我想向他傳達的一個資訊是:你說吧,說什麼都可以,說什麼我都不會感到吃驚,都能夠理解,因為我知道你有這樣的行為肯定是有原因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和梁誡的關係可以理解成是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只不過這種關係是積極的、健康的、充滿陽光的,我用這種良性的關係逐步去取代梁誡記憶深處和自己的父母那種病態的、陰冷的關係,讓他能夠體驗到真正的愛應該是個什麼樣子。當這種關係形成後,梁誡在一種有安全感、受保護的氛圍中,才有可能放心地、勇敢地、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地去進行自我心靈的探索……梁誡自述:似乎很早,我心裡就有一種施虐的衝動了。記得十二歲的時候,有一次和鄰居家的女孩子下棋,規定誰輸了,誰就要在臉上貼一張白紙條。結果她輸了,卻想耍賴,我不依,抓住她,將她死死地壓在身體下面,一隻手將她的兩隻手臂牢牢抓住,一隻手往她臉上貼白紙條,就是那一瞬間吧,有一種從未有過的快感傳遍全身……我的第一次施虐行為發生在大學的時候,和一位同班的女同學。當時我對她說:「我們玩一個遊戲吧。」我將她的四肢綁在床框上,她一開始挺驚訝的,說什麼也不幹,可當時我已經控制不住自己了,一定要那樣,她可能真的挺喜歡我的吧,最後也就半推半就了。我們做愛,我一邊做一邊用皮帶抽打她的屁股,覺得特別興奮……那以後到現在,基本上每週我都要有一兩次施虐行為,如果不做,我就覺得特別煩躁、焦慮,心裡總有一種無法釋放的力量在蠢蠢欲動……在進行了五六次心理治療以後,梁誡說他內心的施虐衝動已經明顯減弱,而且已經能夠控制住自己的衝動。但對我而言,他的施虐症狀的消除並沒有太多的意義,因為這只是他對我產生移情的結果─他在我的身上體會到愛人和被人愛的感受,暫時不需要用那種虐待的方式去滿足自己了,但是這只能是暫時的。心理治療最根本的目的,是要使梁誡最終能夠以一種健康的方式去對待愛的獲得和給予,而不是像以前那樣透過傷害自己去獲得愛,又透過傷害別人去「愛」別人。當然這會很艱難。因為這麼些年來,梁誡一直用一種施虐的方式來滿足自己,打個比方來說,他是用一棵從冷漠、暴力的土壤裡生長出的畸形的樹來支撐自己,現在,我們要將這棵樹一點點砍掉,要讓一棵沐浴著愛與陽光的種子在他心裡生根發芽、茁壯成長,直至長成一棵參天大樹,足以支撐他今後的人生。在這個過程中,治療師要注意控制好節奏,力度要拿捏得恰到好處─如果用力過猛,將那棵畸形的樹一下子砍掉,患者一下子失去了支撐,會崩潰;如果力度不到,又根本起不了作用。更重要的是,患者要具備一定的自我探索、體驗和領悟的能力。令我欣慰的是,梁誡這方面的能力極其出色─梁誡自述:這些天來我一直在思考自己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覺得自己挺悲觀的,什麼事情都是往壞的方面想。比如我現在所做的節目收視率還不錯,我個人的知名度也處在上升的趨勢,但是我絲毫享受不到、或者說我根本就不願去享受事業成功帶給我的快樂,我總是在心裡不斷對自己說:這一切有什麼意義呢?浪得虛名而已,沒有人可以在這個位置上站很久,很快就會有新的節目和新的主持人超過我……所以我整天處在一種患得患失的情緒當中,快樂不起來。我覺得我是在精神上自虐,在肉體上又去虐待別人,似乎只有在這種自虐和施虐的過程中我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才能感受到自己是存在著的,是被人需要被人承認的……大概在治療進行到第四十二次的時候,我不經意間問了梁誡一個問題:「你為什麼要這樣自己折磨自己呢?」他低著頭思考了很久,突然之間,他抬起頭,目光炯炯地看著我,臉上的表情是痛苦而扭曲的。他說:「可能是因為小時候母親懲罰我的方式吧,很奇怪小時候母親那麼打我,我卻從未恨過她。我很小就有手淫的習慣,我想像中第一個手淫和施虐的對象,就是我的母親。」這真是一個讓人驚心動魄的轉折。事實上從頭至尾,我從未告訴梁誡我的判斷,即:他的變態行為是和他童年時母親對他的暴打,以及他從這種暴打中獲得一種變態的愛的滿足是有關係的。而如今,他自己竟然切入到這一點,也用事實證明了我的判斷。我穩定一下情緒,平靜地說:「關於這個問題,我們以後再說吧。」我認為在第四十二次時涉及到這個問題仍然為時尚早,我希望梁誡在自我探索、自我成長的路上能夠走得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這對他能夠徹底擺脫施虐行為及衝動具有重要的意義。對梁誡的心理治療將繼續下去,結果怎樣仍屬未知,但我對他充滿了信心,因為我堅信每一個生命都有向著陽光、溫暖及愛的方向生長的強烈本能,沒有什麼能阻擋這種與生俱來的力量,就像沒有什麼能阻擋花開、草長以及鳥兒的歌唱,就像沒有什麼能阻擋─窗外這個萬物復甦的春天。有敲門聲,我起身,微笑著,為梁誡開門。知識連結:性虐待在性交前或同時,對性對象施以精神或肉體上的折磨而從中獲得性的滿足;或主動要求性對象對自己施加肉體上或精神上的痛苦,一伙的性快感或引起性衝動。前者稱為性施虐癖,後者為性受虐癖,在醫學心理學上合稱為SM(Sadomasochism)性虐待症的產生原因目前還不十分清楚,性心理學家艾利斯(Henry Havelock Ellis)指出,一個人的性衝動走向虐待的路可能有兩種解釋:第一是不論把痛苦加到別人身上或是自己親受,這種虐待症傾向都是原始時代所有求愛過程中的一部分,所以,所以這是一種返祖現象。在比人類低等的動物當中,當雌雄交配時,常表現出各種施虐和受虐行為,例如蜘蛛在交配後,雌蜘蛛便會把雄蜘蛛吃掉,公雞在交配時咬住母雞頭頂上的羽毛,等等;第二是一些性衰弱和陽痿的男人想借此取得一些壯陽或媚樂似的作用,以求達到滿足性慾的目的。還有性心理學家認為,性虐待的產生大概有一下幾種心理機制:1.對異性的怨恨、仇恨等極端負性情緒導致對對方的厭惡,並以虐待的形式進行懲罰和報復。這種報復性情緒來源於過去生活經歷中的不公平遭遇,如失戀、受騙、或痛苦的往事等。而內心的憎恨和厭惡感又助長了人的攻擊性。在無法利用其他方式發洩是,就「關門」來排解。2.人們性格中的攻擊性失衡。每個人獨特的生活經歷和成長環境塑造了他性格中的不同特徵。有些人性格中的自私、狹隘、敵意、冷酷、控制慾、惡毒、反叛、好鬥、易衝動、固執、刻薄等性格特質都會使他更具有攻擊性。如果這種攻擊型性格特質不能得到合理的化解,它就會透過和人交往的時候發洩出來。3.由於對自己的厭惡、對自己錯誤的悔恨和對自己的不滿等,而產生對自己懲罰的自虐傾向。一些人在遇到不順時,總是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這是一種個人的個性偏差。對自己的厭惡慢慢發展成一種自虐傾向,他需要把怨恨發洩出來。其表現形式一是虐待自己,再就是發洩在他人身上─對別人進行虐待,以解心頭之恨。4.缺乏尊重對方性喜好和性權利的意識。許多男人在性行為中帶有一些占有和征服慾的成分。這種心理基本上是正常的。因此,伴侶之間在性行為中需要的刺激形式和程度會有所不同。為了增加性趣,有些人在做愛過程中喜歡刺激性較強的方式和玩法,這本來是一個技巧問題,沒有什麼傷害性,完全可以透過溝通、理解和配合達成和諧。但是如果一方處理不當,單方不顧對方阻抗,在對方無法接受的情況下,強行使對方屈服,就造成了對對方的侵害。整體來說,性虐待的真正病因和病理本質目前都還是不清楚的。不過可以明確的是,性虐待症患者需要得到心理醫生的專門指導。精神分析療法和認知療法對性虐待症患者的治療具有一定的效果。應當特別指出,在正常成年人的性生活中,有時在達到性高潮時,雙方都可以出現輕度打罵、掐、咬等行為,如果沒有過重的傷害而且不是靠這些行為喚起性興奮,是不屬於性虐待症的,我們切勿草木皆兵。※本文摘自《他病了,只是你看不出來:走入21名精神病患傷痕累累的內心世界》。 書名:他病了,只是你看不出來:走入21名精神病患傷痕累累的內心世界作者:卡瑪出版社:清文華泉出版日期:2020/12/01
-
2021-02-16 新聞.用藥停看聽
安眠藥不是你的「救命稻草」 你需要靠兩種方法才能治標又治本!
怎樣才算睡眠品質高?總是講失眠,很多人會問:老師,你怎麼說失眠,到到底什麼樣的睡眠才算是睡眠品質高呢?這裡,我提供一個標準。1.入睡快,在十分鐘左右入睡。2.睡眠深,呼吸深長不易驚醒。3.無起夜或很少起夜,無驚夢現象,醒後很快忘記夢境。4.起床快,早晨起床後精神好。5.白天頭腦清醒。工作效率高,不睏倦。有了這一個標準之後,很多人就經常拿著它對照自己的睡眠情況,一發現有不對,就著急忙慌,生怕自己會患上失眠症,因而匆匆給自己服下一粒安眠藥,好讓自己睡安穩。但事實上,這麼做是萬萬不可的。安眠藥不是你的「救命稻草」,一兩次的失眠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誰都可能會遇上,而長期的失眠也不能用安眠藥對付。從前面我們了解到,失眠有至少一半以上失眠患者是由焦慮症、憂鬱症等精神疾病引起,百分之十五的是由甲亢、冠心病以及用藥等方面的原因而引起,還有百分之十由呼吸暫停症候群、不寧腿症候群等引起。真正的原發性失眠只占失眠症患者的百分之十五,所以治療失眠並不是幾顆安眠藥就能解決的。問題是,當你向醫生傾訴你的痛苦時,大多數非專科醫生並不知道這一點,只要病人來訴說失眠的痛苦,他們都會開幾顆安眠藥。只對症不對因,其結果就是病人的失眠總不見好,吃藥就能睡,一停藥甚至比以前更糟糕,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惡性循環,導致藥物依賴。目前,治療失眠的藥大致分三種:成癮性、長效、短效。成癮性與長效的安眠藥均對健康有隱患。短效的即藥物的半衰期在五小時以內,服藥後藥物五小時內便排出體外,次日早晨病人醒後處於清醒狀態的,是理想的促進睡眠的藥物。臨床上最早用於失眠治療的藥品是安眠藥,以苯巴比妥一類的藥物為代表。這種藥物能直接阻擋外界的各種刺激衝動傳入大腦神經中樞,使沒有獲得刺激的神經細胞逐漸進入抑制狀態從而進入睡眠,說白了就是抑制中樞神經系統以引起類似於生理性的睡眠而催人入睡,副作用也是相當大,服用後有較多的不適且安全性很不可靠,因而醫生就改為病人開安定類藥物。最早的安定品種單一、副作用較小,其作用主要是安定神經而非催眠,但由於心神安定液就容易入睡,因此治療一般的失眠時就常用安定代替安眠藥。安定的作用是鎮定、鎮靜,所以這類藥物稱為「鎮定藥」。鎮定藥與安眠藥的基本性質相似,只是程度上的區別而已,所以藥理學上把催眠與鎮靜歸為同一個大類。現在的安定類藥品,可透過現代技術手段構造分子結構,其藥性已經變得十分強大,應用範圍也逐漸擴大,但是副作用也相應增加。例如個別體質不宜服用佳靜安定的患者不僅不能入睡,反而易於興奮,會出現多語、睡眠障礙、幻覺等症狀,這時就可能發生更大嚴重的藥物性失眠。對人體損害更大的是催眠鎮靜類藥物在發生作用和完成任務後,要想從體內排出,就必須先由肝臟進行分別解毒,然後再經過腎臟排出體外,如此一來,這類藥物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肝腎的負擔,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肝腎中毒,影響到肝腎的功能。所以,肝腎功能不良者,須謹慎服用這類藥品。安眠藥的服藥原則我們都知道,身邊的人或者醫生都會忠告我們,不到萬不得已不應該求助安眠藥。如果是因為時差、親友過世、身體病痛等造成的暫時失眠,那麼幾個晚上、甚至幾個禮拜內服用安眠藥都是可以的。因為這些情況下,安眠藥可以說明你預防短期失眠惡化為長期失眠。但不管怎麼樣,你在服用安眠藥的時候,都不應該放棄改變那些影響失眠的思想與行為。你要盡量降低對安眠藥產生依賴的可能性,以下是幾點服藥原則:一、服用最低劑量,兩三個星期後停止服用,最多不超過四個星期。二、間歇性服藥,只有在連續兩晚睡不著的時候才可出此下策,絕不連續服用,這能保證你每星期吃藥不超過兩次。三、絕不增加劑量或超過醫生的指示,並一定要服用半衰期較短的安眠藥。俗話說「是藥三分毒」,把治療失眠的希望全部寄託在藥物上,是一個重大的錯誤。其實,在現代社會,失眠時一種常見病、高發病。大多數失眠完全可以透過患者的自我調理、改良作息規律來醫治。失眠時首先不必過度擔心,以平常心來看待,否則越是緊張、越是強行入睡,結果越容易適得其反。其次要找出並消除失眠的原因,對因疾病引起的失眠症狀,要及時求醫,不能認為失眠不過是小問題,算不了病而延誤治療的最佳時機。總之,病理學方法醫治失眠時「治標」,心理學方法醫治失眠才是「治本」,只有兩種方法共同使用才能治標又治本。※本文摘自《失眠的年代:即刻救援你的睡眠,不睡這個殺手就在你身邊》。 作者:許承翰、高紅敏出版社:清文華泉出版日期:2020/12/16
-
2021-02-16 科別.精神.身心
關係裡的拒絕:學會表達「我不要」,拒絕情緒勒索!
A小孩:「你這個玩具可以給我嗎?」B小孩一時語塞,無法回應,A小孩以為默許,就拿走了。隔天B小孩家長氣憤地找老師理論,質問:「A小孩『搶』我家小孩的東西怎麼沒處理!」認為家長必須道歉,並好好教A小孩反省:「不該要求別人送自己東西。」奇怪,社會教人「不可以向別人提出你的要求」,但是沒教「可以拒絕別人對你的要求」。我常在教育現場遇見這情況,所有「錯誤」都被指向提出要求的A小孩,他不該主動(不要臉地)要求別人送東西。可是小孩用自己的方式滿足他的需要,也問過對方,滿符合此年齡能用的方法,或許他只要多一個步驟:「等對方回應後才能拿」。A小孩問了,B小孩回:「好。」雙方都確認了,也還是有爭議,因為隔天B孩他媽又來了,她說:「B小孩是被脅迫才說好,並不是真心的。」並指責A孩應該要顧慮他人心情,說「好」只是客氣,不是真的,總之A孩不可以要求別人送他東西。B家長認為社交禮儀表面答應是客套話,有時說出來的跟真正心意相反,做人做事懂得揣測對方心意。又是奇怪的事。那麼,為什麼不能直接拒絕呢?拒絕是明確保護自己的方式,不可以就是不可以,不是嗎?社交上不直接拒絕,似乎是顧慮拒絕會讓對方心理受傷,太多次的拒絕會讓對方不願意再付出,減少互饋,婉拒才能保留面子。好亂呀!其實不如教導被拒絕後的自我調適,拒絕是人際界線的展現,被拒絕不過就事論事,不必惱羞成怒。未社會化的孩子就不在乎這種事,一下子就忘記剛剛的衝突,繼續一起玩,反倒是成人過於焦慮,自認為孩子會受傷。一門人人必修的拒絕藝術課當心理出現警示,覺得很不願意或再也不想的感覺時,就是對方超過界線了。超過界線要拒絕,超過能耐、超過意願的部分,也需要拒絕。人生第一次抵抗從兩歲起,在自我意識萌芽後會以「我不要」排斥管教以展示主權,意即我反對你加諸在我身上的那些,這便是拒絕,我知道我不要然後直接表現出來。大部份的人不是沒有界線,而是是拒絕不了他人的要求,一種是自我感太弱無法明確拒絕,另一種並非不知道要拒絕,而是更擔心拒絕後別人的反應,例如怕對方受傷,擔心被群體認為不好相處,考慮到太多後果而說不出口。其實,只要修改太過直接的「我不要」,真誠的表達,有禮貌地拒絕別人即可,「拒絕的藝術」是有程序的傾聽和說明,需要練習才會表達。①拒絕前先真誠傾聽你知道你不要,「但別馬上說不」,先傾聽對方訴求再回應。先同理對方一定要找你的原因,聽完再表示你的為難,句子型態是「Yes……But……」,如「你的困難我明白了,但真的很抱歉我幫不上忙。」如果面對面很難拒絕,可以先說「讓我考慮考慮」,回去後再以網路工具詳述拒絕的理由。拒絕是一定的,但在表達上「別馬上說不」,給對方留一點空間。②拒絕時坦誠相告拒絕時盡量坦誠,別用委婉又模糊的理由,別只說:「不好意思,我不方便」,講不清楚容易讓對方誤會,不妨誠懇說出拒絕的真實情況與想法,像是:「不好意思,下個月我有五件案子要做,又是承辦人,時間上處理不來。」說明時,態度要溫和堅定,不行就是不行,別擔心對方受傷,真友誼該經得起考驗。③採取補償式拒絕若擔心總是拒絕,怕朋友下次不敢再說,就使用「下次……如何……」句型,主動補償,以自己可接受的方式反邀對方。例如:「抱歉,這次有事無法赴約(其實是不喜歡封閉場所),不然下個月我約你去這好嗎(公開場所)。」拒絕是一門藝術,我們可以這樣做!拒絕他人會顧慮對方受傷,怕被群體認為不好相處,考慮太多後果說不出口。其實,只要修改太過直接的「我不要」,真誠陳述「你的困難我明白了,但真的很抱歉我幫不上忙。」,或採下次一定補償的拒絕,便不用委屈自己,而合宜的拒絕他人。拒絕生氣或可憐的情緒勒索拒絕之所以困難,有時是人情壓力,有時是顧慮對方被拒後的情緒,過於同情對方而使自己退讓、配合,但若這份體貼被利用了,對方以情緒作要脅,迫使你做不想要的事,就變成情緒勒索了。情緒勒索定帶有目的,會要你做些什麼才行,最常出現兩種形式:生氣威脅或可憐無助,前者是對方表現憤怒,讓你害怕若不答應他會搞破壞;後者是對方可憐兮兮,讓你擔心不答應他會想不開。遇情緒勒索時,勿被情緒嚇到,它只是工具(甚至是一種表演),先分辨對方勒索目的為何,冷靜評估再做反應,設定能做與不能做的範圍,再決定怎麼表達。見招拆招,拒絕情緒勒索拒絕情緒勒索有四個思考點:①先分析對方目的對方到底要你做什麼? 目的又分為表層及裏層。媽媽情緒勒索要你結婚生子(表層),其實是焦慮抱不到孫被親戚笑(裏)。同事情緒勒索要推業務給你(表層),不負責的背後其實是能力不足(裏)。朋友情緒勒索要你天天陪他(表層),其實是他卡陰又說不出口(裏層)。裏層是對方心裡真正的目的,當你懂他的心理狀態後,較能從容不迫的思考如何應對。②問自己若拒絕會擔心什麼媽媽說:「你不去相親我焦慮睡不著,你知道我來日不多了啊……」若這句話讓你感到壓力,試著思考以下兩點:如果你覺得不從會很恐怖。怕媽媽因此身體不好,不敢拒絕,好的,那就「陽奉陰違」吧,選自己能做的做,不能做的打混,完成表面功夫。如果你知道那是假的,只是難免擔心,不上不下。那就「先拒絕一次試試」,看看後果是不是真如她講的那樣。能拒絕才有本錢,才能進一步與她溝通背後目的,避免做你不願意做的事情。③不妨採取「時而答應、時而不從」不必每次都要警報響起刻意拒絕,心情好時答應、不想去時不從也可以,這樣就有自由與選擇。例如去相親,先定出你能接受的範圍,如何體驗新鮮事自得其樂,或角色扮演聽聽別人的故事……。若這次不想去,就真誠說明原因,態度溫和、堅定拒絕。④下下之策是無賴溝通如果無法拒絕勒索又不得不做,那就使出下下策,把被勒索的事情擴大層面,拉對方進來一起負責,例如說「不是我不幫,除非你進來示範啊……」,想盡辦法把對方牽扯進來。拉對方時不必理性溝通,反而是無賴溝通,「你不行我也不行啊,你威脅我就哭好了……」用「番」的、用「魯」的、用「吵」的……,向對方傳遞「我就不行,要就你跟我去……」的氣勢,讓他也要付代價,就能減少下次再被勒索的機會。TIP:人際關係就是要磨合「所有問題都是人際關係的問題。」這是心理學家阿德勒的名言,生活裡總需與他人互動,人際界線也需要時間磨合,表達拒絕可以劃出界線,相處久了自然如跳雙人舞般靈活地進退。※本文摘自《何必管別人怎麼看,反正也沒人看:精神生存的28個心理原則》。 《何必管別人怎麼看,反正也沒人看:精神生存的28個心理原則》作者: 林仁廷出版社:新自然主義出版日期:2020/12/24
-
2021-02-16 養生.心理學解密
愛吃甜好相處、挑食的人感情穩定…心理研究:你的進食偏好揭露了隱藏性格
英國營養學家 Victor Lindlahr 曾說過:「你吃什麼,決定了你是誰。」(You are what you eat)。其實不只是這樣,你怎麼吃,也決定了你是誰。根據洛杉磯進食行為研究中心 Food-ology 創辦人 Juliet A. Boghossian 和紐約州立大學進食行為心理學家 Julia Hormes 的研究指出,進食習慣已悄悄透露了你的「隱藏性格」。現在就來看看準不準吧!你怎麼吃,決定了你是誰慢食者:懂得掌握大局相信大家的身邊都有這種朋友,聚餐時當所有人都完食了,卻發現他還在秀氣地細嚼慢嚥。事實上, 這代表著他們懂得掌握全局,享受生活,且通常較有自信,在工作上做事穩健,認為做得快不如做得好。快食者:富有野心吃飯猶如疾風掃落葉,永遠以最快的方式打完收工。 這類型的人通常富有野心、目標導向、喜歡擁抱新事物,做事很有效率,也能夠多工,是十分能幹的角色,並且常把別人的需要擺在自己之前 ;但另一方面,「快食者」也可能較沒有耐心。Boghossian 更補充:「你吃飯的速度其實也反映了你如何看待生活、享受生活的步調。」別忘了適時放慢腳步!冒險者:富有創意「最近那家餐廳新開幕耶!下次我們去吃~」你也喜歡到處嚐鮮、熱愛探索美食新大陸嗎?除了食物,這樣的你通常在生活的其他面向也較大膽,喜歡尋找刺激並且勇於冒險;同時 富有創意,在需要創意發想的職位上都能勝任,也因為有趣的性格讓大家都喜歡和你當朋友。挑食者:擁有穩定關係如果你也是個會把不喜歡的東西挑出來不吃的人, 在生活上通常有老朋友包圍,擁有穩定的關係、勇於發問的人,樂於追求知識。 但進食行為心理學家 Hormes 也補充,其實就有一種病就叫「食物恐懼症」(food neophobia)!指的是對嘗試新食物感到遲疑,研究指出這可連結到他們個性上的特徵,像是焦慮或神經質。隔絕者:做事謹慎習慣吃完某一樣食物再進行下一樣的朋友, 他們通常是個做事謹慎、注重細節、很有原則,是個令人十分放心的人,但可能許多人摸不著他心裡的想法 。Boghossian 也補充:「這類型的人較不是一個多工的人,紀律嚴明跟墨守成規有時候只是一線之隔,有時候適時的彈性也許會更好。」混食者:富有責任感,很多事都往自己身上攬喜歡把所有菜混著吃,每一口都想吃到不同食物的朋友, 通常是個很堅強、願意扛很多責任在身上的人。同時這類型的人通常外向友善、人緣好,擁有健康的關係,也十分願意花時間在對你而言重要的人身上和他們相處。 但另一方面,可能要注意有時可能會因太想做好人事事都想兼顧,太多事情都攬上身而顧不好輕重緩急。灑脫者:人緣好,和你相處就是舒服如果你習慣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吃東西時不時會發出聲,這樣的你 通常有一顆自由的靈魂,不太擔心他人怎麼看你,跟著自己的調調,有自信 ;而這也是很多人會欣賞你的原因,他們喜愛你的勇氣與擅言,坦率的個性也讓他人和你相處起來很舒服;但你的直爽有時也可能惹惱一些人,要記得做自已和沒禮貌有時只有一線之隔。準備者:邏輯力強,有前瞻性的思想家你習慣把食物都先切好再開始吃嗎?那麼你就是典型的「準備者」。 這類型的人通常勇敢做夢,懂得計畫且富有執行力,同時傾向渴望長遠的關係。(難怪韓劇《金秘書為何那樣》裡面有一次副會長帶金秘書去遊樂園玩幫金秘書把所有牛排都先切好)但善於計畫的你也別忘了享受當下。同場加映:你愛吃什麼,也決定了你是誰愛吃甜:外向、富有同情心你也愛吃甜點嗎?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曾發表一篇研究,發現愛吃甜的人個性通常比熱愛其他口味的人外向好相處、友善且富有同情心;但熱愛巧克力的人可能會較情緒脆弱。愛吃辣:較大膽、有主見根據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的研究指出 ,發現受試者裡較樂於接受飆車、跳傘、在極冰的水裡游泳等…… 的人大部分皆是愛吃辣的人。原因是 辣椒中含有的辣椒素會刺激人,讓人興奮而願意去從事冒險的事,因此他們通常大膽、有主見,且熱於幫助人。 營養科學博士 Keith Kantor 也補充:「吃辣感覺正在燃燒自己嘴唇的冒險感,就像跳傘的冒險一樣;愛吃辣的人也比他人更能包容、擁抱改變。」愛吃鹹:較理性穩重臨床心理學家 Dr. Jen Nash 指出,偏愛鹹食的人通常喜歡得到快速的回饋,這樣的心態讓他們在事業上擁有競爭力,善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做事很有效率但容易因生活中一些小事而感到困擾,像是交通阻塞或排隊隊伍太長。愛吃酸:較嚴厲、高標準Dr. Jen Nash 也近一步發現,偏愛吃酸的人傾向較愛挑剔、嚴厲,但換個角度想他們或許只是標準較高。(參考資料來源:Huffpost、Springerlink、Broadly、reader’s digest’、earth.com)※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https://buzzorange.com/vidaorange/2019/01/04/eat-2/
-
2021-02-16 科別.骨科.復健
初五收心操 找回你的工作狀態
春節假期進入尾聲,將告別吃飽睡、睡飽吃的日子,回歸工作崗位,不少人的心情低落,出現「收假症候群」,建議最好提早一天收假,調整生活型態,並透過收心操活絡筋骨,有助迎接年後新生活。年假期間多數民眾習慣晚睡晚起,睜眼後餐餐大魚大肉,各種零食不離手,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尚未趨緩,減少出外旅遊的活動後,便改為宅在家狂追劇,連續日夜顛倒、飲食無節制的結果,容易造成體重直線飆升、頭痛、腹瀉、無精打采、胃口不佳、注意力不集中、異常焦慮等症狀。過年期間看電視、追劇、滑手機、打麻將等久坐行為,容易產生腰痠背痛、肩頸緊繃、胸口有壓悶感等情形,加上睡眠不足,往往使得假期好心情嚴重受到影響,為了不影響開工後的工作效率,建議晚上睡覺前可以先洗個熱水澡,並提早30分鐘進入被窩,藉由聆聽輕音樂等方式幫助入眠。過年期間多數人習慣久坐打麻將,或是窩在沙發上看電視、滑手機,長時間下來髖關節容易變僵硬,進而累積臀部和雙腿脂肪,使下半身循環變差,出現腰痠背痛,打麻將則易使胸肌變僵硬,導致肩頸痛。建議年假結束1至2天,透過適度運動、清淡飲食,除了促進新陳代謝,幫助身體放鬆,也可稍稍找回原本的體重,擁有一個清明的腦袋。民眾不妨透過2招收心操,學習讓自己收心,也能有效緩解過年常見的筋骨痠痛,並可消耗累積的熱量,改善肌力和血液循環,讓自己及早回歸工作狀態。2招收心操1.髖屈曲肌伸展:雙腳併攏站立,將右腳抬起,往前跨一大步,呈現弓箭步姿勢,此時感覺左後腿拉伸,伸展時身體稍微往右側傾,維持10秒,做完後換伸展右腳,早中晚各做15次。2.胸肌牽拉:面對牆角或開著的門站立,左手靠著牆角,手肘抬至肩關節高度,前臂向上,使肩膀及手肘分別呈90度,並將身體稍微向右側轉,此時感覺左側胸肌有拉伸感,停留10秒,作完後換右側,早中晚各做15次。
-
2021-02-15 科別.精神.身心
他病了,只是你看不出來! 一位孩童病患備受「窺視症」之困擾的內心世界
本篇諮商師/醫院精神科主任張堅學他備受「窺視症」的困擾,醫師用兒童的方式來滿足自己作為成年人的性慾,讓他一步步走出病態的陰影。見到紀浪本人之前,我曾經接到過他母親的電話。電話紀錄:張醫師,我到現在還是想不通,怎麼樣也想不通,我兒子怎麼成了色狼了?這個孩子是我一手帶大的,他是個什麼樣的孩子我比誰都了解,他平時和女孩子說話都臉紅,看見電視裡那些強姦犯能氣得拍桌子,他怎麼會去偷看女孩子洗澡呢?我真是想不通。那一次他們學校裡的老師找我談話,說他偷看女生洗澡,我根本就不相信,說他們肯定是弄錯人了。我說你們去打聽打聽,街坊鄰居老師同學,沒有哪個不誇他的,從小學到大學,老師給他的評語總少不了「品學兼優」四個字,不知多少人對我說過,有這麼一個乖巧的兒子真是福氣。所以說他偷看女生洗澡我根本就不相信。直到這一次,他在商場裡偷看別人被打了,頭上被打了一個洞,在醫院裡住了半個月,我才真的有些擔心了,在醫院裡的那些天我和誰都不來往,丟不起那個臉,太丟臉了,我家祖宗八輩沒出過這樣的事。他出院回家的那天我問他有沒有這回事,他哭著承認了,我當時那個心啊,說不清是什麼滋味,想打他又捨不得,不打吧,真是恨得牙癢癢,我對他說:你去死吧,我陪你一起死!沒想到他說:我早就想死了!說著抓起桌上的水果刀對著自己的手腕就是一刀!嚇得我差點暈過去,趕緊找鄰居來幫忙送他去醫院。後來還是這個鄰居告訴我,說這是一種病,得去醫院治。說實話我寧願我兒子是個病人,也不願他是個色狼,為了他出了這麼個事,家裡鬧得雞飛狗跳,就差家破人亡了。張醫師,聽說我們醫院對這種病挺有研究的,你說我兒子是不是有病?你給我一句話,傾家蕩產我都幫他治,我就這麼一個兒子……紀浪母親的焦慮與急切溢於言表。作為醫師,我能夠理解性慾倒錯病人及其家屬所承受的痛苦和壓力,他們常常被認為是特質低劣道德敗壞,被視作「色狼」遭人唾棄。但根據我的臨床經驗,性慾倒錯行為和個人的特質道德是沒有什麼關係的,相反,正如紀浪母親所說,許多性慾倒錯病人在平時的生活中給人的印象都是「好人」、「君子」,他們性格內向、為人忠厚、作風嚴肅、工作認真負責。性慾倒錯包括露陰癖、窺視症、觸磨症、戀物症等等,紀浪極有可能是一位「窺視症」病人,也有人將之稱為「窺淫癖」,但我們認為這種叫法並不確切,因為「癖」意味著「習慣」,而事實上這是一種病症。當然紀浪的真實情況究竟怎樣,還得透過和他的正面接觸才能確診。這個電話之後的第三天,紀浪來找我。他文質彬彬的樣子,戴著眼鏡穿著格子襯衫牛仔褲,和我們印象中的大學生沒有什麼兩樣,只是他手腕上包著的白紗布,讓人看了有些心驚,也提醒我,眼前這個靦腆拘謹的男孩子,有著一些不同尋常的經歷。紀浪自述:昨天我媽媽和我說,這是一種病,我很高興,這兩年來少有的高興,因為既然這是病,就意味著有治好的希望是不是?說實話,我自己都認為自己是個無藥可救的大色狼了,我不知道我怎麼會變成這樣,但我清楚如果再這樣下去,這輩子全完了,名聲、前途全完了,我活著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對別人是禍害,對家人是恥辱,其實我一直都有自殺的念頭,我死了,對自己對所有的人都是解脫。事情的發生一點預兆都沒有。那段日子我很鬱悶,因為我對自己所學的會計毫無興趣,甚至是很厭惡,一拿起書來就頭痛,而且我認為會計這個系所的就業前景也是不妙的。那時候我特別迷戀電腦,覺得這才是真正適合我的職業,所以我很想轉系,但學校方面的答覆是不可能,我很沮喪,覺得自己這輩子都沒什麼希望了。那一天是週末,我回家了,夜裡躺在床上怎麼也睡不著,就起身去了陽台,看見對面樓上有一扇窗子還亮著,裡面隱隱約約有個女人在走動,我突然產生了偷窺的念頭,這個念頭一冒出來就怎麼也壓不下去了。我既緊張又興奮,悄悄跑回房間拿出了望遠鏡,對準了那個亮著燈的窗口,我看見那個女人只穿著胸罩和內褲,後來她將內衣也脫了,站在鏡子前端詳著自己的身體,我什麼都看得清清楚楚的,心裡有一種模糊的甜蜜和強烈的快感,陰莖勃起,本來心裡積壓的鬱悶全沒了……直到那個女人關燈睡覺,我才回到床上。這是我的第一次偷窺經歷,事後覺得非常糟糕,但第二天上課我什麼也聽不進去,滿腦子都是那個女人的身體,到了晚上我又回家了,還騙我媽說宿舍裡太吵我睡眠不好,想在家裡睡,我媽也沒懷疑。那天夜裡我又拿著望遠鏡去陽台了,發現那個女人家裡多了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他們在一起接吻,那個男的還用手摸那個女人的胸部和下體,然後他們做愛了,我看著覺得特別刺激、非常爽,好像那個男的就是我似的……但是第二天我又覺得挺後悔的,覺得這是色狼才幹的事,可是我無法控制自己。那以後我沒事就回家過夜,有好幾次那個女的也往我這邊看,我覺得她看見我了,可是她裝作沒看見,照樣脫衣服,我心裡就想說不定她喜歡被我看呢。慢慢地,我對女人的身體特別是隱密部位越來越有興趣,買了許多裸體畫冊回來看,想方設法找機會偷窺。我注意到我們學校的女生浴室上有一個氣窗,緊靠著學校的圍牆,我常常在晚上騎在圍牆上透過氣窗往裡看,後來被一個路過的女同學發現了,我被當場抓住,當時我腦子裡一片空白,恨不得當時就死了才好,這件事好多人都知道了,同學們都疏遠了我,在我背後指指點點的,其實我自尊心蠻強的,那種日子對我真是一種煎熬。我心裡暗暗發誓再也不能這樣了,可是當偷窺的衝動襲來時,我又控制不住自己,我不敢再去學校的女生浴室,就去許多商場,我帶著一面小鏡子,站在穿裙子女人的身邊,蹲下身子裝作繫鞋帶或是試鞋子,將鏡子放在女人的兩腳之間……這樣也被發現過好幾次,有些女人發現了也沒說什麼就走開了,我就認為她們願意被我看,但是有一次被打傷了,頭上打了一個洞……我陷入了一個怪想法:每次心裡湧起偷窺的衝動時,理性都拚命地在約束自己,有時候簡直是坐立不安,憋得直出汗,但最終還是衝動戰勝了理性,我又去偷窺了,窺看的過程中我覺得很高興很滿足,但過後又特別自責,好幾天都情緒低落精神恍忽,無法面對自己和別人,直到再次湧起偷窺的衝動……就這樣周而復始停不下來。我真恨我自己,我無法原諒自己……紀浪的敘述表明他的確是一位「窺視症」病人。對於性慾倒錯病人的治療,我們通常採用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治療分兩步進行。第一步,我要幫助紀浪意識到自己的這種偷窺行為的幼稚性。我給他舉了個例子:「每個人都有食慾,假設你現在是一個剛滿週歲的孩子,你餓了,抱著奶瓶就喝了起來,別人看見會怎麼想?」紀浪回答:「這很正常呀!」「對,」我接著舉例:「假設你現在三十歲了,你餓了,還抱著奶瓶喝,別人還會認為你正常嗎?別人會認為你有病!同樣,每個人都有性慾,小孩子也不例外,小孩子滿足性慾的方式可能就是看看異性的身體,或者是相互之間摸摸生殖器之類,但你現在已經二十一歲了,還用看異性的身體來滿足自己的性慾就是太幼稚了,而且也是社會所不允許的,別人會認為你是『色狼』,你會受到干預和處罰,因為你已經不再是孩子了。」在初步的治療過程中,我反覆舉此類例子,讓紀浪明白自己的偷窺行為實際上是在用兒童的方式方法來滿足自己作為成年人的性慾,而正常的、成熟的性慾滿足方式是以性交為最高形式、以生殖為最終目的的,從而幫助他在性心理上從兒童逐步成長為成年人。我進一步啟發他:「通常性慾倒錯行為都和病人幼年時期的性經歷有關,你回憶一下,你小時候有沒有過類似的行為?」紀浪自述:你這麼一說,我還真想起來了。好像是六七歲的時候,那時候我們家還住在一個大雜院裡,鄰居家的兒子和兒媳婦回來探親,那個女的長得挺漂亮的。晚上我出來上廁所,透過窗戶看見那個女人在洗澡,我很好奇,就貼著牆根跑到窗戶底下趴著看, 當時特別興奮,覺得很神祕很好玩,那幾天連續幾個晚上我都這樣偷看,後來他們走了,我也就沒再看了,漸漸地都忘記這件事了。大概八九歲的時候還有過這麼一次,是去同學家叫他一起去上學,他父母房間的門虛掩著,我無意間看見他父母光著身子抱在一起,當時感覺也很興奮,後來我有意無意又去過幾次同學家,想再看看,但都沒有碰見,不過這事我也忘了。性慾倒錯病人兒童時期的性經歷,伴隨有較強烈快樂感,成年後雖然遺忘,但這種快感依然潛伏在當事人的潛意識當中,當當事人在現實生活中遭遇困難和挫折超過了自身的應變能力時,便退到幼年性經歷狀態,以幼年性取樂的方式滿足自己的性慾,暫時緩解自己的心理困難。我對紀浪說:「想想你六七歲的時候就用這種偷窺行為來滿足自己,現在你已經二十一歲了,還用這種行為來滿足自己,是不是很可笑很荒唐?」紀浪和我很配合,悟性也很高,大概只有三次心理治療之後,他就領悟到這種偷窺行為在成年的他身上出現的確是幼稚、愚蠢、可笑的,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很無聊,太傻了」。一旦領悟到這個道理,他的症狀自然而然就減輕了,第四次他來治療的時候,自稱已經好了80%,再經過商場、女浴室、女廁所之類的場所時,雖然還時不時有偷窺的念頭,但都沒有實施。治療的第二步是針對紀浪認為「女人願意被我看喜歡被我看」的心理來進行。我對他說:「你認為別人喜歡被你看,那都是你自己的推測和猜想,比如你偷窺你們家對面樓上的女子,你說她看見你了還脫衣服,事實上她從亮處看你所在的暗處,根本什麼就看不見。其實女性對你這種行為是深惡痛絕的,你要是不相信,你可以去調查。」我給紀浪留了「課後作業」,讓他在網上做一個調查,問題是:如果你是一位女性,如果某一天你在上廁所、洗澡、換衣服、和異性親熱時,發現有人在偷窺你,你會是什麼感覺?下一次治療時,紀浪一見我就不好意思地笑了:「看來我還真是錯了,網上有人罵『不要臉』,還有人說『這種人最好閹割了』,但沒有一個說喜歡的。」大約在進行了七次心理治療以後,我有意讓紀浪在女性出入的場所附近閒逛,他告訴我他的心裡「已很平靜」,「沒有衝動」。當然並不是對每一位性慾倒錯病人的治療都能像對紀浪的治療這樣順利。其中最主要的障礙是病人對治療不積極─雖然他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幼稚的,但是內心又捨不得放棄這種行為給他帶來的快感,他能從這種行為中得到好處,又沒有受到懲罰,自然不會主動、積極地求治。所以我們認為,對於性慾倒錯病人來說,懲罰對於糾正他們的性慾倒錯行為是無效的,然而卻是必要的,只有受到了嚴厲的懲罰,才能使他們下定決心和醫生合作,接受心理治療。我和紀浪一直保持著書信的聯繫,他大學畢業後最終改行成了一名軟體工程師,並且再也沒有過偷窺行為。五年之後,紀浪給我的信中有一張照片,照片上的他英俊挺拔、笑容燦爛,身邊依偎著一個很漂亮的女孩,他說那是他新婚的妻子,他現在很幸福。知識連結:認知行為治療認知行為治療是透過解釋使患者改變認識、得到領悟,使症狀得以減輕或消失,從而達到治病目的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適用認知治療的例如恐懼症,某些類型的性心理障礙,如露陰癖、窺視症、觸磨症等。就治療效果來看,最佳適應是露陰癖等性心理障礙,其次是恐人症和強迫症。認知行為治療和其他心理療法在臨床實踐中的主要區別在於:不論病人的臨床表現如何、病程長短,一般治療十次左右就可以使病情明顯好轉,甚至消失。其治療的關鍵在於分析症狀的幼稚性,病人如能真正理解並接受治療者的解釋,就可使病情減輕。認識認知治療的具體治療過程和步驟為:1.採取治療者和病人直接會面交談的方式。2.初次見面時,讓病人和家屬報告症狀、既往病史和治療情況。3.初次會見時如果時間允許,可以直接告訴病人他的病態情緒和行為與年幼時的經歷是有密切關係的,現在雖然已經是成年人了,在生理年齡和智力年齡方面已經比兒童期成熟了很多,但心理年齡仍處於非常幼稚的階段,還在兒童的思維方式和行為來面對成年人的問題。4.在以後的會見中,可以詢問病人的生活史和容易憶起的有關經歷,但不要求勉強回憶「不記事年齡」時期的經歷。對於病人的夢可以偶爾涉及。可以用較多時間和病人討論症狀的性質,啟發他們認識到這些症狀的幼稚可笑性,幫助他們從成人的角度重新看待自己的問題。※本文摘自《他病了,只是你看不出來:走入21名精神病患傷痕累累的內心世界》。 書名:他病了,只是你看不出來:走入21名精神病患傷痕累累的內心世界作者:卡瑪出版社:清文華泉出版日期:2020/12/01
-
2021-02-13 科別.精神.身心
不需要討好別人! 接受自己需要朋友,但把焦點放回己身
你對所有人均等關心、定時問候、主動幫忙,總當成自己的事全力以赴。有幾個人禮貌性謝謝你,少數一兩位回應你,你以為有回應的就是朋友了。你圈出那些朋友,對他們繼續主動付出,同時也透露一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試探對方會不會接受你。雖然你們之間總是你聽的多、做的多,但你不敢要求太多,這樣就很好了。某一天不知何故,朋友突然不理你。你感到恐慌,不知道哪裡做錯也不敢問,對方的冷淡令你焦慮、情緒低落……。你從共同的朋友那裡聽到,其實對方對你並不是像你對他那樣重視。你突然感到氣憤,「為什麼我努力那麼久,卻沒有被當成好朋友呢?」你覺得沒人喜愛真悲哀,洩氣後再度焦慮與情緒低落。為什麼自卑的人不敢選朋友?自卑的人認為自己不夠格、沒有被喜歡的本錢,連自己都討厭自己。於是,他們採取「討好他人」的方式贏得友情,替對方付出勞務、要求照單全收,任何事來者不拒,認為有利用價值才會被喜歡。自卑者的交友模式是投資和交換自卑的人交朋友很像「投資」,他關心眾人、分散風險,然後等待「對我有回應」的人,才敢進一步交朋友。他們不敢選朋友,因為認為自己不夠格、沒有被喜歡的本錢,他自己都討厭自己。雖然他不喜歡自己,但心中仍小小期待有人把他撿走。自卑者,交朋友的方式是「討好他人」,把自己當「工具性角色」,替對方付出勞務、照顧對方,來者不拒,有利用價值才會被喜歡。不僅如此,自卑的人還主動付出更多,敏感對方需要什麼馬上幫忙,取悅對方。「討好他人」像是三輪車老太太,要五毛給一塊,你說奇怪不奇怪。「自卑」不是性格,部分來自社會馴化,不強調個人在乎什麼,也被告誡不可麻煩別人,以致他不敢明講自己要什麼,因為「我憑什麼呢,沒有人會理我的」。「討好他人」類似在累積別人按讚的數量,再轉成自我肯定的分數。「討好」是拿出「以為對方會要的東西來交換」,自卑的人拿不出什麼,就以「勞務」或「工具性角色」來換取「人際關係」。交換而來的人際關係很脆弱,那是不平等的關係,很明顯的下對上姿態才會這樣換,而且勞務和工具性角色的取代性都很高,付出很多,然後只回收一點點「人際好感」,匯率很低啊,這樣的人於是要付出更多才能維持行情。這種交換不保值,關係還輕易被結束,令人很不甘心,但自卑的人只敢埋怨、沮喪、崩潰,有時還會衝動想討回什麼。「交換」就一定有人要嗎? 當然不是,過多的交換也是壓力,若對方收太多會超過負荷,也有必須回報的心理負擔。付出太多的自卑者是屈就的,交換確實不公平,常要壓抑情緒,當委屈到一定程度,情緒就會出來激烈反抗。情緒很誠實,會大哭或大氣,爾後又陷入深深的自責、挫敗與孤單;情緒就像啞巴吃黃蓮,直接做出行為,例如破壞、自傷或絕望,若不能被辨識與處理,會讓壓抑與爆發數度循環,自我否定。交朋友應是互相欣賞,平等互饋的,性格合得來、興趣談得來或特定事件因緣際會產生交流,進而相知相惜。兩人的友誼雖有差異,會爭吵,但能體諒和溝通而不是長期屈就,更不會輕易絕交。交友的過程是跌跌撞撞、分分合合,畢竟天作之合少,歡喜冤家多,所以按照自己的步調就好。自卑的人常擔心沒朋友,急著以友誼證明自己,千萬不要急,先把焦點轉回自己和生活上吧,讓你的生活以自己為中心,改變一點投資策略,多專注在那些讓你有樂趣、有熱情、能專注的事物上,學習跟自己獨處。很奇妙的,當你有了自己的生活風格,「花若盛開,蝴蝶自來」。陷入孤單情緒的緩解法自卑者的交友模式有其代價,當人以工具性角色依附另一個人時,會順從他人、失去自我,藉此逃避孤單情緒。「孤單」是甚麼,皆是否有人陪伴,是否有關係連結,心裡是否有可依靠的重要他人,那個形象住在心裡,即使他人不在身邊也沒關係。孤單的情緒來時都有先兆(sign),可能是你覺得不安、害怕、突然意識到空虛,或者身體上的不舒服、悶悶的。學習與孤單相處吧,接受它,先存而不論,覺得陷入孤單時,試試以下緩解方式,待情緒平穩一點,再進一步解讀孤單要對自己說什麼。方式一:到空曠、無邊界的地方走走不要躲在房間,去外面走走,尤其是在空曠無邊界的地方,視野開展,心也會開闊。居家附近公園是好選擇,坐著椅子上看天空跟來往的人們,世界這麼大,共享一片天空,你所煩惱的事相對地會稍微縮小一些。方式二:讓身體活動活動試著做家事、騎腳踏車、散步、運動....等持續性的活動,重點是讓腦袋放空,藉由身體舒展帶你轉移注意力。運動這件事起步最難,但效果最好,只要度過開始期就容易多了。可以至附近的公立運動中心、參加小型健身房,或揪人一起慢跑。方式三:在房間裡聽廣播,空中相會如果不想自己一個人又出不去,例如深夜時段,那麼我建議「聽廣播」,那是學生時代室友不在時,我讓自己不孤單的方法。廣播主持人是對著你(聽眾)說話的,彷彿空中相會,房間裡有說話聲,可以減少「是一個人的感覺」。聽廣播時用喇叭而不是耳機,這樣你還能一邊做別的事,如清潔地板、整理房間。不要看電視,那只是麻痺,而且什麼事也不能做。若沒有廣播可收,就開著電視只聽聲音。承認自己的需要,別自欺欺人情緒緩解後,把焦點放回自己身上吧,將你孤單的感受、情緒寫在本子裡,讓思緒有所整理,問自己:「我怎麼了呢?」「我需要什麼呢?」「我想要跟朋友一起做什麼呢?」人很難單獨存在,因此「需要別人」是很自然與正常的事。傾聽與承認自己的需要,別自欺欺人,好過欺瞞自己卻又做一些委屈自己的矛盾行為。書寫也可往未來想像,先想像一個理想的人際關係、你希望過怎樣的生活,盡量具體與細節,才能激勵自己往那個美好前進。要相信現在也許有些孤單,但有朝一日一定可以找到互相理解的人。真的做什麼都覺得很困難的人,不妨試試心理諮商吧,找人說話是最好的方式,當對方願意傾聽並與你一起討論時,痛苦雖然還是在,但孤單感會減輕,讓你產生力量思考下一步怎麼辦。※本文摘自《何必管別人怎麼看,反正也沒人看:精神生存的28個心理原則》。 《何必管別人怎麼看,反正也沒人看:精神生存的28個心理原則》作者: 林仁廷出版社:新自然主義出版日期:2020/12/24
-
2021-02-12 養生.無退休時代
70歲變百萬點閱料理youtuber!王培仁:人生不要苛求自己,60分就很不錯囉
編按:退休生活如何充實?怎麼找到一輩子想做的事?對料理Youtuber蔬食媽媽王培仁來說,就是做菜!料理,其實也很像人生,動手去做,不斷地面對與調整,才能把料理愈做愈好。還有,不要一開始就用100分來嚇自己,60分也很好呀,下次再進步就好。2019年9月Youtube上一支祖傳蔥油餅教作影片暴紅,由蔬食媽媽王培仁示範,至今累積526萬點閱數!網友紛紛留言:「這位阿姨講得最詳細」、「奶奶您好漂亮啊!我希望我年紀大後也像你這麼活潑、有趣。」快70歲還挑戰當Youtuber,這位白髮女士在想什麼?位在景美仙跡岩步道山腳下的「培仁蔬食工作室」,早在10多年前就以無菜單蔬食創意料理成為老饕愛訪的私廚口袋名單。道道看起來簡單、背後工序卻極其繁瑣,利用食材原味創造不同的味蕾體驗,是料理家王培仁累積30多年的廚藝精髓與人生智慧。她,外表優雅從容,個性大方親切,說到開心處毫不掩飾地放聲大笑。採訪當天桌上放著親手製作的小點心,抹茶紅豆銅鑼燒與核棗糕,紅豆餡、紅棗桂圓泥都親自熬煮,香氣與滋味一入口就知道與眾不同。忍不住請教她,為何如此會做料理?王培仁爽朗地說:「因為料理這是我這輩子最有興趣的事。」退休如何不要太廢太慌?找到能做一輩子的事近年來退休後第三人生的思考開始普及,王培仁可是從很小就考慮到:「什麼興趣可以支撐我一輩子」。會有如此「先進」的想法,是因爲小時候為看到祖父和父親的前車之鑑。「祖父在大陸是縣長,來台灣後找不到工作沒事可做,50多歲就天天坐在躺椅上,一躺就是20年。」而父親則恰恰相反,退休後除了一週一次到大學兼課,其他時間怕無聊就剪剪報、修族譜,做完了再繼續找別的事做。一位是無所事事,另一位是沒有主軸拚命找事做,這2種退休人生太廢太慌,對王培仁來說都不理想。還在中學當美術老師時,她便想到,料理是自己能做一輩子並且喜歡做的事。「若是不喜歡的事,會覺得忍耐犧牲,不可能持續下去。」她便積極在一日三餐裡練功,50歲後退休開餐廳轉行當廚師,當時學校同事還勸她別自找麻煩,沒想到至今70歲,依舊在蔬食領域鑽研投入、日日熱情不輟,甚至當起了youtuber、拍影片分享手藝、傳遞蔬食理念。拒絕一成不變 每次做菜都像新的創作愛做菜也愛請人吃飯,尤其喜歡看到別人吃得開心的表情,是她最大樂趣。談起料理的啟蒙,則要回溯到王培仁的成長時光。戰後遷台物資短缺,出身富裕的母親,即使沒錢也會想方設法給小孩做點心吃。「她會用配給剩下的麵粉和油,桿成水餃和韭菜盒子,就算餡料少得可憐,也還是吃得津津有味。」王培仁說,因為得之不易,珍惜著吃反而更能吃出食物的滋味,「比如說難得有一顆桂圓,就小心翼翼地剝開外殼,一小口一小口地嗅聞、品嚐」,而這些飲食的記憶與味道,也成為她日後崇尚食物原味的養分。懂吃是家庭養成的,而會煮則是自己練就出來。結婚生子後,天天張羅三餐、幫先生小孩帶便當,一般職業婦女覺得辛苦的差事,王培仁卻樂此不疲,在預算有限下,甚至還想著每天如何變化菜色。「個性使然吧,我就是討厭一成不變。」「請朋友吃飯時,沒什麼錢買肉,就買便宜的魚尾巴,或是排骨切成肉絲拿來炒菜;買烤鴨三吃,還得把不吃的鴨骨熬湯,就這樣變出做一桌子的菜。」受到婆婆影響茹素後的她,蔬食照樣能請客擺桌,對她來說,運用簡單又便宜的食材變化出千滋百味才是做菜好玩的地方。人生盡力就好 60分也不錯啊個性「愛動」不拘小節,但遇到料理,心反而像定了錨一樣,專心一致。「做一道菜我會花好幾天去想、去研究、去試做,就好像做數學證明題,這個過程很享受也很有趣。」沒有網路的年代,學料理就是邊聽、邊看、邊做。小時候跟在媽媽身邊看,長大後聽聞同事說了哪道菜,回家就嘗試自己做,「味道不對再重來,煮完了吃看看,想著還能怎樣更好吃,然後下次再改進。」她說,學習任何事物,光聽光看是做不出來,得自己放手去做。就好比調味,鹽巴加幾匙才濃淡剛好,得一次次憑經驗才知道。乍聽之下會以為她是個追求完美的人,但王培仁卻搖頭說:「人生盡力就好,不要苛求,我從來都不要求自己100分,60分也不錯啊,下一次再改進。」或許就是這份豁達,才讓做菜變成享受,也讓她在母職角色不苛求自己,小女兒怡慈分享媽媽的開朗程度,「以前學測時媽媽去陪考,我書沒讀完緊張兮兮,我媽卻鼓勵我說:『別緊張,趕快看同學的(考前筆記),現在看印象最深刻!』」雖然阿Q但頗有道理,也安撫了女兒的焦慮。人生就像做料理 面對、調整,滋味才會變更好料理也教會王培仁人生道理。面對事情,必須去面對它,錯了要知道怎麼改。「就像做糖醋,太鹹了就加點糖、加點醋,或再加料,想辦法調整味道,不能甩鍋就走,碰到問題不去面對。」人生就像做菜一樣,滋味若不理想,就必須不斷調整。她以夫妻相處為例,「遇到爭執就要解決、去調整自己啊。夫妻關係就像和麵,要做得好,水加多加少、皮桿厚桿薄、火力是大或小,都是要不斷慢慢調整,才能磨合到最恰好的狀態。」回想起自己媽媽,對一生的不愉快,不曾去改變,只有怨懟。「她老是抓著過去不放,連50年前的舊帳也翻出來和我爸生氣,一直把煩惱背在身上,怎麼會快樂?但其實她很幸福了,不用為生活操心,小孩子也都圍在她的身邊。」王培仁認為,就像弄砸了一鍋菜,那就把心力放在下次如何修正才會變好吃。之於身體,她也有同樣的體悟。「50歲後因為更年期,經常暈眩、頭痛、嘔吐,加上有糖尿病,後來肺也長東西。生病了,就是得接受它、面對它,緊張、煩惱都沒有用。」於是王培仁試著改變,找到跟身體好好相處的方式,「我變得更積極運動,不吃添加食品,也嘗試泡腳、打太極拳等,只要是不太麻煩又能養生、增強體力的事,我都會去試。」行動吧! 做了才知道行不行幾年前因為店租緣故,王培仁將餐廳收了起來,不過,料理還是帶領著她一路往前,除了寫食譜、教學、做菜、種菜,還當起youtuber拍影片,想把母親的麵食手藝傳下去,還找來小女兒來幫忙拍攝與後製。激厚蔥油餅、棗泥豆沙餅、白菜豆腐捲,影片中的每道料理信手拈來都是工夫,也是多年的經驗累積。問她如何才能找到可以做一輩子的興趣?她指著工作室牆上一幅字畫,上頭提了「行」字,「想做什麼就去做,做了才知道行不行。」也是提醒她自己,無論年紀走到什麼階段,都要不斷學習、嘗試和調整,有行動才有夢,這樣人生才能活得有意義。原文:70歲變百萬點閱料理youtuber!王培仁:人生不要苛求自己,60分就很不錯囉
-
2021-02-12 科別.精神.身心
「我很想吃,但吃了就會想不開…」從厭食到暴食,被卡路里控制的人生
那時,張沁文已經兩年多沒有正常進食了,像掉入一個巨大的黑洞,食物在她的眼中是魔鬼。「我很想吃,但吃了就會想不開,就想死。因為心裡有個聲音在說,那是魔鬼。」剛剛20出頭的年齡,張沁文掉髮、脫皮、長出老年斑,月經也不來了,就連上臺階都很困難。張沁文的父母每天盯著她吃東西,僅僅為兩小塊餅乾和半杯脫脂牛奶,她也會哭一下午,最後邊哭邊吃進去。一到吃飯時間,家裡氣氛就緊張起來…張沁文覺得那段日子是一場無聲的、昏暗的沙塵暴,主觀上知道爸爸媽媽是對的,但她就是無法接受食物,互相矛盾的想法撕扯著她。張沁文所說的病是進食障礙,屬於精神疾病,是神經性厭食、神經性貪食、暴食障礙等一組疾病的總稱。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臨床心理科主任、進食障礙診治中心負責人陳珏對記者說:「進食障礙在精神科裡屬於小病種,而其中的厭食症卻是精神障礙中致死率最高的一種,致死率高達5%~20%。」瘦到28公斤時,張沁文住進了重症監護室。檢查結果顯示,各臟器衰竭,醫院下了病危通知。在那之後的治療過程中,張沁文用網名記錄下自己面對厭食症的狀態以及漸漸康復的過程,並開始和其他病友一起組成互助小組,在網上為其他患者講解病情,為公眾普及相關知識。到底得了什麼病進食障礙本身並不致死,患者死因主要是嚴重營養不良導致的多器官衰竭或是併發抑鬱導致的自殺。就在兩三個月前,陳珏在門診見到一個患嚴重厭食症的年輕女性,將近1.7米的身高,體重只有25公斤,連蹲下去再站起來的力氣都沒有。陳珏趕快聯繫華東醫院消化內科,安排病人先進行內科治療和營養治療,但不到一周,病人身體機能突然崩塌,猝死。「太遲了,來不及了。」陳珏感慨。進食障礙有就診率低的特點。《柳葉刀》雜誌2020年3月刊發的論文《進食障礙:急需創新和進步》中指出,只有約20%的進食障礙患者尋求治療,且往往是在病情發展的晚期,經年累月的症狀未得到及時治療,導致病情惡化迅速,更難控制。進食障礙被認為是西方文化的產物,最早的醫學描述可以追溯到19世紀。從1970年開始,西方醫學對神經性厭食症有了較多記錄,神經性貪食症的病例在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急劇上升。2017年,據估計,全球有1600萬人受到神經性厭食症和神經性貪食症的影響。中國目前尚未有關於進食障礙的全國性流行病學調查,大眾對進食障礙的瞭解也相對匱乏,相當長時間內,國內僅有兩家醫院設有進食障礙專科: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和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張沁文從18歲開始減肥,身高1.62米不到50公斤的她只是「為了讓腿更細一點」。她給自己制訂了嚴格的食譜,用手機上的軟體計算卡路里,每天攝入熱量不超過800卡,如果能控制在500卡更好。每吃一口都要計算,哪怕多吃了幾顆青豆,她也要計算進去。節食是會上癮的,今天少吃了一點,明天覺得也許可以更少一點。漸漸地,張沁文早餐只吃1/4個紅薯,午餐僅有一小碗青菜,還要在清水中反覆涮過,沒有晚餐。同學提醒她已經太瘦了,不要再節食,她就偷偷把食物藏在袖子裡、口袋裡、餐盤後面。到了大二後半學期,她的體重已經不到40公斤。但她停不下來,對「吃」非常反感,眼中的世界也變了,再沒有任何事情能讓她開心起來,每一天都「盼著今天趕快過去,但又不想讓明天到來」。張沁文的父母意識到她病了,帶著她四處求醫。進食有問題就去看消化科,月經不來去婦科,心臟不舒服去心臟內科,父母還猜測她會不會是因為之前拔牙出了問題,四處查閱文獻,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再去神經外科、臨床營養科、骨科、內分泌科,甚至做了腦電圖和全身CT,還是不知道她究竟得了什麼病。直到有醫生提醒:「會不會是厭食症?」父親到網上四處查找,才終於找到對症的醫院─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張沁文被確診為「厭食症,伴隨雙相情感障礙」。進食障礙導致情緒失調迄今為止,進食障礙的確切病因尚不明確。就目前已知的研究成果,其發病主要涉及遺傳素質基礎及一系列環境因素,包括生物、心理、家庭、社會文化4個方面。根據西方的流行病學調查,進食障礙患者中90%~95%是女性,發病年齡在12歲~35歲。據陳珏在臨床上的觀察,中國厭食症患者的發病年齡集中在13歲~14歲和17歲~18歲,中考和高考後的假期會是部分學生極端節食減肥的時間段。陳珏解釋說,進食障礙會導致抑鬱、焦慮等情緒失調,尤其是厭食症患者,多數有與抑鬱症共病的情況。2014年,一項由比利時根特大學研究人員發表於學術期刊《危機干預與自殺預防》的研究顯示,自殺是進食障礙患者尤其是神經性厭食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進食障礙患者中,11.8%有自殺未遂史,43.3%有自殺意向。美國自殺預防資源中心於2020年2月公布的數據稱,在有厭食症病史的人群中,自殺的發生率為24.9%。儘管確切病因不詳,但陳珏在臨床中發現,進食障礙患者有一些共同特點:他們往往出自生活條件較優渥、層次較高的中產家庭;父母對他們自小寄予厚望,要求嚴格,過度保護,很多患者的母親對自己身材的要求就很高;患者本人通常性格敏感、自卑,過度追求完美,即便自身已經很優秀。一部分厭食症患者會在治療後轉向貪食甚至暴食。張沁文就是如此。出院後,她的體重長了10公斤,還拿到了海外心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但長期過度節食後,張沁文的身體出現報復性補償,彷彿是體內放出了一匹脫韁的野馬,她開始了難以控制的暴食,到了國外後變本加厲。開始只是吃6個冰淇淋、十幾份盒飯,後來她連課也不去上了,待在房間裡什麼都不做,不停地吃,無論手邊的食物是什麼,都必須馬上塞進嘴巴。半生不熟的雞肉,她也吃過。「實在等不到它熱好,那時候,我感覺自己不是人。」張沁文說。好幾次,她都吃到呼吸困難。後來,張沁文才知道,她當時的情況屬於「再餵食症候群」,很容易休克,發生危險。情況太嚴重,張沁文只能回國。父母怕她半夜偷偷點外賣,換上了聲控鎖,只要開門就會報警,冰箱也安了鈴鐺。在父母的陪伴下,張沁文再次開始接受治療。在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綜合三科病房主任李雪霓接觸過的患者中,像張沁文這樣由厭食轉為暴食的比比皆是。這像厭食在恢復道路上的一段彎路,但沒有清除行為(催吐、服用瀉藥等)的暴食,在經過持續的治療和引導後,身體能夠逐漸恢復健康。在李雪霓眼中,治療中最困難的情況,是限制型厭食轉為暴食清除型厭食,這不但增加了危害性行為,還使營養不良的問題得不到解決。最小的患者只有7歲20世紀80年代,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全球衛生與社會醫學系教授安妮‧貝克爾曾在斐濟做了一項文化人類學研究。結果表明,西方「以瘦為美」的觀念影響了人們的審美,從而進一步使人們對飲食的態度和行為發生變化。在陳珏的印象中,30年前自己就讀醫學院時,進食障礙還是一種很罕見的疾病。2002年,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開始使用電腦進行資料統計,那時全年門診就診進食障礙者僅8人次。2005年後就診人數逐年增加,由兩位數增加到三位數,2012年後更是顯著攀升,2016年進食障礙的就診人數超過1100人次,2019年已超過2700人次。李雪霓在一篇論文中提到,2001年至2005年,北京大學第六醫院收治進食障礙住院患者104例,是1993年至2004年總和的3倍。2011年,北京大學第六醫院成立了以收治進食障礙為主的專科病房。在陳珏看來,進食障礙的發病率增加與社會經濟持續發展,人們的精神追求越來越高密切相關。近些年,「A4腰」「鎖骨放硬幣」「比基尼橋」在社交網路的盛行更催化了輿論風向,「瘦」不但意味著美,還與自律、成功甚至社會階層掛上了。1996年的一次世界範圍內的進食障礙流行病調查顯示,減肥是進食障礙發病機制中主要的危險因素,有30%~60%的青春期少女試圖通過節食來減輕體重,有7%~12%是極端節食者。2019年,中國心理學學者任芬和王燕學抽取285名中國女大學生進行研究。他們的研究報告指出,女性的進食障礙與外觀焦慮和抑鬱均呈顯著正相關。在臨床觀察中,李雪霓發現社會文化對「瘦」的肯定還是很多病人康復的重大障礙,醫生不得不花大力氣去扭轉病人的思想。有個病人體重恢復到42.5公斤後,說什麼都不肯再治療,她無法接受42.5公斤以上的體重,因為「××明星就是42.5公斤」。隨著患者數量的增加,進食障礙在中國的發病正朝年輕化和低齡化,並由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甚至農村地區發展。門診中,李雪霓和陳珏都接診過只有7歲的患者。進食障礙也引起了國內醫療界的更多關注,2016年,大連市第七人民醫院成立了進食障礙專科病房,長春第六醫院、南京腦科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等也加大了對進食障礙的研究。但由於科普和預防不足,多數人不瞭解這種疾病,甚至存在誤解,這使得很多進食障礙患者具有強烈的「病恥感」。張沁文在網上為普通人普及這種疾病的知識,同時鼓勵和幫助病友,而她自己也從陌生的網友那裡獲得了很多溫暖和關懷。她發現了海面下沉默的冰山─很多進食障礙患者認為自己的行為難以啟齒,無處傾訴,也不敢尋求幫助,身邊親人的誤解使他們更加無法接受自己,由此形成惡性循環。很多深陷痛苦的女孩給張沁文發來長長的私信。2020年夏天,張沁文在微博上成立了行動小組,短短幾個月,就突破1000人。一些擅長營養學、心理學、醫學的志願者也慢慢加入,定期為組內的患者做科普和諮詢,讓患者知道,自己不是「怪物」,在康復的道路上並不孤獨。許多人從無數個崩潰、自責、絕望、無助的黑夜裡走了出來,在這條與食物戰鬥的道路上前進。「我們一定會好的。」張沁文很有信心。(米若/摘自《中國新聞周刊》2020年第43期,本刊節選)
-
2021-02-11 失智.失智100問
走失問題/失智症患者的「徘徊」現象是怎麼了?通常有4種情況
徘徊現象常常發生在罹患失智症的人身上,卻不是每個病患都會發生徘徊,不過失智症患者發生徘徊,沒有即時發現或得到幫助,很容易發生失蹤的事件在台灣失智症的患者因為徘徊失蹤的案例,我們在生活中常常能夠看見,每一篇失蹤協尋的背後,都是一整個家庭的焦慮擔心。對「徘徊」多一分了解,我們就能多一點準備,來看看失智症患者的徘徊現象是怎麼回事。會發生「徘徊」通常有四種情況習慣:有些長輩在罹患失智症後,還會維持以前的習慣,或者突然重新拾回以前的習慣,例如:「我要去工作」、「我必須去國小接兒子女兒」。想念:會出現想要回老家的行為,但老家可能已經拆遷;或者突然想念起老朋友或沒回家的家人,決定親自去拜訪。找不到正確方向:可能出現單純想要去廚房找東西吃,但是一路從自家大門出去越走越遠。無目的徘徊:沒有特別的目的,無論在室內還是戶外都會來回游走,遇到阻礙會推開繼續遊走。以上的徘徊現象有目的性的徘徊,需要耐心地了解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再加以引導或轉移注意力,有些人在徘徊中沒有達成目的被帶走,可能引起反抗的心思,容易讓症狀惡化,建議可以轉移患者的注意力,例如:詢問她老家的模樣,陪伴她散步一陣子再帶回家。建議有失智症家屬,可以準備以下事項1. 每天記錄他們的穿著,以備不時之需2. 使用防走失手環或手機,有GPS定位3. 到警察局建立指紋檔,方便走失後循回4. 在日常衣物上繡上名字、聯絡人與聯絡方式5. 隨身攜帶有名字、聯絡人與聯絡方式的識別物,例如:識別手鍊有時候徘徊狀態下的長者,是不容易被發現的,只有少數的人會出現無目的性的徘徊,因此大家在生活中若發現疑似需要幫助的人,都可以主動上前詢問是否需要幫忙。也許主動詢問的一句話,就能幫助失智症患者早一點回到溫暖的家中,感謝所有溫柔的人們※本文經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1-02-10 寵物.照顧指南
家有毛小孩請注意! 營養師提點寵物的飲食大忌
現代人真的很多家庭都有養寵物,毛小孩就跟自己小孩般,需要細心呵護。你知道嗎?毛小孩的營養攝取跟人類一樣,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呢,特別邀請營養師莊昕悅來談談,關於寵物不能吃的食物。莊昕悅表示,剛成為營養師時,對好多東西都覺得很新鮮,於是去了學校上了寵物營養課程,只可惜台灣目前並沒有寵物營養師執照,所有寵物飲食與健康相關的議題,都是由獸醫負責,印象中,韓國真的有寵物營養師這個職業! 許多家有毛小孩的人時常討論,狗狗什麼不能吃、貓咪什麼不能吃…,誤食了又會出什麼大事。因此,莊昕悅就特別分享,關於寵物不能吃的食物,供給毛小孩新手家長們參考。 No Eat 1 洋蔥、大蒜、韭菜對人類很健康的辛香料:洋蔥、大蒜、韭菜,竟然會造成毛小孩血尿!莊昕悅解釋,洋蔥、大蒜、韭菜含有機硫化合物,食用過量時,會破壞紅血球,導致紅血球極速氧化,引發氧化溶血作用,產生血尿,嚴重時更會造成死亡。她進一步說明,各種形式的洋蔥都可能造成寵物的健康問題,包括脫水、生的或煮熟的洋蔥,甚至洋蔥粉等,而許多寶寶副食品都有加入洋蔥粉、大蒜粉等,建議毛家長別讓毛小孩吃。 No Eat 2 葡萄、葡萄乾莊昕悅指出,葡萄和葡萄乾因為含有「酚類物質」,狗兒如果誤食,在6~12小時內會出現腹瀉、腹痛、厭食、嗜睡、無力等,還會導致急性腎衰竭,造成腎臟無法產生尿液,這時多數狗兒就會死亡或被安樂死,死亡率高達50~75%。No Eat 3 酪梨過去曾有愛吃酪梨的狗狗死於急性心肌病變的病例報導,莊昕悅說,因為酪梨含有一種殺真菌毒素叫Persin,症狀包括胃腸道刺激、嘔吐、腹瀉、呼吸窘迫;還會造成肺部、胸部、心臟組織周圍的積液,因缺氧而導致呼吸困難、死亡;其高脂肪含量,也可能會導致胰腺炎。 No Eat 4 巧克力、可可許多人都知道狗狗吃下巧克力會生病,其實,巧克力也會嚴重危害貓咪的健康,甚至可能致命。莊昕悅表示,巧克力跟可可含有甲基黃嘌呤,內有如咖啡因、可可鹼、茶鹼等興奮劑物質,會影響毛小孩的中樞神經、肌肉等。No Eat 5 啤酒花釀製啤酒時,為增加啤酒風味及泡沫穩定性而加入的啤酒花,不管是新鮮的還是用過的,對狗狗都是劇毒。莊昕悅說,狗狗誤食後會產生惡性高熱的現象,出現發高燒、焦慮、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氣喘、嘔吐、腹痛、痙攣等症狀。No Eat 6 夏威夷豆很多餅乾、蛋糕等都會添加夏威夷豆,但如果你把點心分享給毛小孩,可就糟糕了!莊昕悅提到,狗狗誤食夏威夷豆的12小時內,會發生無力、虛弱、嘔吐、抑鬱、發燒、僵直、仰臥等中毒症狀。因為夏威夷豆含有未知的毒素,會影響寵物的肌肉,消化系統和神經系統,並可能導致運動困難、虛弱、呼吸困難、震顫和四肢腫脹,還可能引發胰腺炎和致命的過敏反應。 No Eat 7 未烘烤的麵包莊昕悅指出,麵包是靠酵母發酵,但是活酵母吃進狗狗體內會產氣造成胃脹氣;麵包發酵食會產生乙醇(酒精),更可能導致狗狗中毒。所以製作麵包時,一定要小心讓狗狗與生麵糰保持距離。 No Eat 8 木糖醇糖果、口香糖、牙膏、減重食品等都會添加木糖醇。木糖醇是種人工甜味劑,會導致寵物體內胰島素增加使血糖快速降低,當血糖突然下降後,會導致嘔吐、嗜睡、失去協調控制,最後可能產生癲癇,而肝衰竭往往發生短時間內。No Eat 9 酒精酒精對人的健康影響深遠,對寵物也是一樣。只要攝取一點點就可能導致嘔吐、腹瀉等,嚴重時甚至呼吸困難、昏迷、死亡。除了生麵團、腐爛水果等會產生酒精,生活中包括油漆、藥物、香水、漱口水、消毒劑等含乙醇的產品。莊昕悅提醒,盡量避免讓寵物吃到上述食物,請將這些食物放在他們接觸不到的地方,特別是愛偷吃東西的毛孩子。而造成毛小孩中毒跟攝取的劑量有關,每種動物的耐受劑量不同,若不小心食用到且有症狀產生須儘速就醫治療。 報導/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黃慧玫 諮詢專家/營養師 莊昕悅 圖片設計/Kato
-
2021-02-09 養生.家庭婚姻
丈夫失去功能 「婆婆殺了我」名列10大情感教育事件
台灣性教育學會與華人情感教育教育發展協會昨天舉行記者會公布2020年台灣十大性與情感教育事件,去年8月在社群媒體瘋傳的「婆婆殺了我」新聞名列第十名。協會評析,事件中的丈夫,也就是媳婦的先生、婆婆的兒子,應扮演最關鍵角色,此事件凸顯很多家庭中失去功能的丈夫角色。去年8月,一名張姓女子寫下名為「我的婆婆殺了我」的文章,三小時後被發現在家中自殺。張女婆家未通知娘家過世消息,娘家家人想查看張女手機,還被婆婆要求「簽借據」並在三天內歸還,更對娘家提出「不許接觸張姓女子遺體」等無理要求,引發公憤。華人情感教育發展協會副理事長張文昌表示,婆媳問題的本質是夫妻問題加上母子問題,當中最關鍵的角色是「丈夫」。姻親關係應由夫妻雙方共同面對,無論是媳婦對公婆、女婿對岳父母,遇到任何感覺不舒服的狀況、情緒,除非自己覺得無所謂,都應該找機會和另一半訴說,並商量如何因應,而非讓自己單獨面對。張文昌分析,依張女對婆媳關係的陳述,明顯感受到張女的壓力、焦慮與無力感。這樣的心理狀態,與張女相處互動理當最多的丈夫,卻未能了解與重視,也無法發揮支持妻子的功能。張文昌說,婚姻關係穩定的前提是兩人的獨立自主與成熟度,婆婆的意見可以參考,但絕不能成為家庭事務的主導者與決定者。當婆媳衝突發生時,丈夫應委婉告訴母親應有的原則與界線,而非任憑妻子壓抑情緒、受盡委屈。至少也要讓妻子休息、放鬆,不用再面對咄咄逼人的婆婆,或替妻子尋求心理諮商資源。談到結婚生子,「生不如死!新生兒跌破17萬」也名列去年十大情感教育事件第三名。世新大學社會心理系教授詹昭能表示,不婚或不生的國人漸增,反映婚育價值觀改變。過往調查發現,「婚姻與家庭的意義與價值」是國人結婚與否的最重要關鍵因素;「養兒育女的意義或價值」也名列生育與否的關鍵因素之一。呼籲我國落實愛與被愛的情感教育,重振婚育和家庭價值觀。昨天記者會公布的十大情感教育事件包括通姦除罪化、長榮女大生命案、生不如死!新生兒跌破17萬、滿18歲可自主結婚、豬揚變色、高雄少女失聯案、丁允恭辦公室淪砲房,挨批劈腿及逼墮胎、王建煊打造理想長照機構「天使居」照顧無子長者、台版N號房事件、婆婆殺了我。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1-02-09 科別.精神.身心
過年壓力大 春節症候群上身 專家提解方
農曆過年接近,中國人習俗多,不少人為了準備而出現焦慮、難以入眠的「春節症候群」求診;連日大掃除,也有民眾過勞各部位痠痛,甚至受傷上醫院治療。彰化醫院精神科主任梁孫源表示,過年親友相聚,單身者被追問何時結婚?結婚者被問何時生小孩?長輩比較晚輩薪資與事業成就等;還有婦女準備過年瑣事多,還要遭受公婆嫌動作慢、不懂傳統習俗,這些春節可能遇到的不愉快狀況,引發煩悶、焦慮、恐慌、吃睡不好甚至憂鬱,統稱為「春節症候群」。梁孫源說,有些人自己調適,但也有人無法釋懷糾結;彰化醫院精神科製作「答客問」,並提醒若無法紓解,可求助精神科醫師藉專業諮詢或藥物改善症狀。光田綜合醫院骨科醫師嚴可倫也表示,最近不少因「大掃除」過勞或受傷求診案例,患者活動量比平時吃重,導致身體某些部位痠痛、受傷;醫院整理「年終拚掃護身懶人包」,包括準備梯凳減少肩膀頻繁高舉出力,避免旋轉肌袖受傷;或善用工具不需彎腰出力。嚴可倫也提醒,盡量減少彎腰出力,而是蹲下來再使力,減少腰部過勞。大掃除常使用大量水清洗,周遭環境濕滑,要慎防踩在溼滑地面導致滑倒、甚至骨折。春節也常見急性腸胃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彰化醫院中醫師張煒東建議,減少暴飲暴食,不要餐餐油膩,多喝水,晚上可多準備一條被子在身邊隨時保暖,以免著涼影響腸胃與上呼吸道。
-
2021-02-08 名人.精華區
張鴻仁/有了新冠疫苗,就能「解封」開放?
從去年12月初,美國批准第一支疫苗後,由於台灣一直買不到疫苗,隨著全球60幾個國家已施打接近一億劑,台灣民眾的焦慮就一天比一天升高。防疫模範生 成解封末段班?之前我在臉書以「新冠疫苗,我們急什麼?」為題,其中最重要的一句話:「台灣應該大聲的向全世界說,我們OK,你們先打!」許多朋友表示,雖然贊成,但是還是擔心「太晚」拿到疫苗,會使我們遲遲無法開放國門,進而影響後疫情時代台灣的競爭力。簡單的說,大家擔心我們從「防疫模範生」,變成「解封開放的末段班」。這是一個非常重要而嚴肅的問題,但要如何解封開放,其實跟何時施打疫苗關係不大。打過疫苗 就可以免隔離?原因在於,我們並不知道疫苗接種率要達到全人口多少百分比,才能「百分之百」擋下境外移入個案,「百分之百」擋下,是指國門大開,什麼防疫措施都不必的美好過去;或者,以「免疫護照」證明體內有足夠的中和抗體(要抽血檢驗),或證明打過疫苗並核酸檢驗為陰性,就可以免隔離?這些問題都不是有疫苗可打,就可以完全解決。以麻疹為例,我國的預防接種普及率大於99%,這比一般認為要達到族群免疫的七八成接種率高多了吧?但隔一段期間就會傳出「群聚」感染的新聞。所以說,要用疫苗達成族群免疫,對於台灣和紐西蘭,這些非常乾淨且完全沒有不明社區感染的國家是不夠的。但對於遍地烽火的歐美國家,我們預期族群免疫可讓疫情快速控制,也可以慢慢恢復正常生活。這段期間到底需要多久?接種率需要多高?沒有人知道。接種到幾成 新增個案才速降因此全球專家都在緊盯以色列。這個八百多萬人口的小國,不到兩個月,過半人口完成第一劑的接種。但他們元月底的新增案例尚有六百多人。所以大家都在看,要到幾成接種率,才會開始看到新增個案數「跳崖式」的下降?到什麼時候才會「清零」,不再有找不到源頭的社區感染?但這些問題,並不影響這些國家開放國門,原因是有廣泛社區感染的地方,比較不怕有病毒境外移入,所以,他們只要用入境核酸檢驗,就可以大膽開放邊境。機場設高能量病毒檢驗中心所以,對台灣而言,比拿到疫苗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建立「免疫護照」的檢驗系統。可行的方案之一,就是立刻在機場附近設立高能量的「病毒及血清檢驗中心」,專門處理開放商務人士入境的問題,希望以快速而正確的檢驗,讓商務旅客可以只等幾小時就可以出關。高能量入境檢驗系統的超前部署,當然比買疫苗更重要。我們今天不開始做,明天一定會後悔。
-
2021-02-07 名人.鄒頡龍
鄒頡龍/從日劇《半澤直樹2》談老年人聽力障礙
日劇《半澤直樹》是日本TBS電視台於2013年推出的作品,描寫銀行員半澤直樹勇敢面對挑戰,為在金錢遊戲之下犧牲受害的人找到尊嚴。《半澤直樹》在日本創造超高收視率,在台灣也膾炙人口,主角名句「加倍奉還!」成了許多上班族的口頭禪。去年2020年再度推出《半澤直樹2》,這次主角面對更龐大的國家機器和政治惡勢力,他秉持一貫拚鬥精神,拆穿貪婪政治家的醜惡面目。每次看到半澤直樹正義凜然斥責敗德者,觀眾隨之熱血沸騰,再度創下高收視率。劇中老謀深算的政客聽到不利於自己的言論時,就裝出疑惑的表情:「嗄?你說什麼?我重聽。」來塘塞。在重要關頭,聽力障礙對他反而成為護身符?老年人聽力障礙非常常見,在我的門診中也常出現以下場景。「阿嬤,您哪裡不舒服?」病人已經80多歲,我刻意加大音量。「蛤?」「醫師不好意思,我媽媽重聽,我來替她說。」一旁的女兒說。「沒關係。」我診間隨時準備一台小型擴音器,貼近阿嬤耳邊。「您聽清楚了嗎?哪裡不舒服?」我說。「噢,我放尿會痛,頻尿。」阿嬤臉上綻開了笑容。「這是第一次醫師直接和我說話。」根據統計,65歲以上成年人三分之一有聽力障礙。原因很多,常見的有:老化、遺傳因素、持續暴露在吵雜的環境中(例如工作噪音或音樂)、身體健康狀況(例如心臟病或糖尿病),及某些藥物的副作用(例如阿斯匹靈和某些抗生素)等等。因為聽力變化是逐漸產生的,許多人不能立即察覺,但是可能出現以下症狀:●覺得別人說話聲音含糊不清●在嘈雜環境中,覺得對話很難理解●覺得男人的聲音比女人的聲音容易聽(高頻聽力喪失)●耳鳴聽力障礙不僅造成溝通困難,更可能對健康有負面影響。研究指出:聽力問題讓很多老年人更封閉,容易焦慮不安,退縮或沮喪。不想參加社交活動,罹患老年失智症的機會也大為增加。治療方面,可以考慮使用助聽器或其他輔助設備,或是透過視覺提示(口語閱讀)來確定對方說話的內容等等。與年齡有關的聽力損失無法逆轉,因此預防最重要。生活中可注意以下事項:●避免在吵雜的環境或使用耳塞●減少使用耳機,如果必須使用,將音量保持在安全水平●不要抽菸●如果耳朵感染,應立即治療在《半澤直樹2》,最後政客醜惡的面目終被揭穿,亦正亦邪的「大和田常務」在眾目睽睽下提交證據時,政客還想大聲威嚇阻止,大和田竟也假裝有聽力障礙說:「蛤?我聽力不好,聽不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聆聽,是一種藝術。有時候聽不見,攸關是否「用心去聽」,而非單純聽力問題。至於面對有聽力障礙的朋友或家人,應該多付出愛心與關心,善用輔助工具耐心溝通,並鼓勵走出戶外,多接受外界刺激,才不會加速身心雙方面的退化。(本文關於「老年人聽力障礙」部分,承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部喉科主任鄒永恩醫師閱稿,謹此致謝)
-
2021-02-06 癌症.飲食與癌症
每5位癌友就有1人死於營養不良! 癌症營養補充迷思大盤點
根據研究顯示,將近8成的癌友都曾有過營養不良的問題,也常因此不得不中止治療或降低用藥劑量;臨床統計,每5位癌友就有1人死於營養不良,而非癌症所致,可見癌友的營養不良危機恐成治療破口,讓人不得不重視。以下整理常見癌症營養補充品相關提問,幫助癌友了解癌症營養補充的重要課題。Q1:造成癌友無法正常飲食的主因為何?A:其實癌症腫瘤有可能會造成味覺改變而影響食慾,以肺癌為例,會讓癌友吃得比以前酸才能嚐出酸的味道;而消化道的癌症也會阻礙營養吸收,所以出現惡病質的情況也會比較明顯。除了癌症本身,化療也會讓癌友噁心想吐外,也有36%至71%的化療患者會出現味覺改變,雖然不影響飲食,但因為味覺的減退或消失,會讓癌友感受不太到食物的美味而影響食慾,也不願意進食,使得體重下降,身體也沒有足夠的能量去對抗癌細胞。Q2:什麼是癌症惡體質?若出現癌症惡體質該怎麼辦?A:當癌友因癌症導致身體代謝異常,體重嚴重減輕且肌肉無力引發肌少症,身體分泌發炎物質,讓癌友容易感到疲倦等現象,使體重快速下降,且時時處於高血糖的狀態。癌友在高代謝的狀態下,會需要攝取更多熱量,讓身體能有充足的營養,每日補充熱量每公斤需達到35至40大卡,才能維持良好的身體狀態。目前要改善癌症惡體質,主要還是要治癒癌症這個病因,因此可針對以下這幾點來做改善與治療。1.藥物治療:為了讓惡體質患者增進食慾來增加體力與體重,目前以針對增進患者食慾為主的藥物來治療,如:黃體激素類藥物、類固醇等。2.改善疲勞治療:癌症腫瘤的病患比較多有疲勞的現象,會為了保存能量而降低活動量,但這也容易導致身體肌肉萎縮。建議癌友可以適當的運動,或是以散步這種輕度運動來讓肌肉活動,提升活動力。3.心理輔導:通常癌友會感到緊張、消極、焦慮等負面情緒,心理上的壓力與情緒也會影響患者食慾,更加重厭食的情況。照護者或親友可常常與患者對話,聊一些令人開心的事情或是患者感興趣的事物,藉此轉移對於疾病的注意力。4.飲食管理:飲食的部分,建議以優質蛋白質、好消化的飲食為主,避免過鹹、高脂肪或辛辣刺激的飲食。營養最主要的就是優質蛋白質,以供應病患營養,可補充胺基酸,如:麩醯胺酸,來協助組織的修復。國外研究指出,Omega-3脂肪酸補充品對歷經體重下降的癌友,可能幫助穩定體重,或是減緩體重下降的速度。而Omega-3的來源可從魚油、藻油中獲得。Q3:癌友應該攝取多少營養?A:有關癌友營養的攝取,應諮詢醫師及營養師後使用,避免對於健康造成影響。1.足夠熱量:一般健康的人每公斤應攝取25至30大卡,若為癌友,在處於高代謝的狀態下,則每公斤需攝取35至40大卡。若患者在治療時有反胃、噁心想吐導致食慾不振狀況,可以在正餐之外補充營養品,能更快速營養,避免體重下降。2.優質蛋白質:建議可適度增加優質蛋白質攝取,幫助修護身體組織,又能提升免疫力,並且避免加工類食物及肥肉,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取。Q4:腫瘤癌症營養品與一般營養品的差別?A:腫瘤癌症配方與一般營養品不同之處在於,癌友在進行化、放療後,需要補充更多的營養以維持體力。因此,必須針對癌友需求提供充足的熱量、優質蛋白質及重要營養素。專業腫瘤癌症配方具備:1.濃縮熱量:適用營養不良、體重下降、惡病質之腫瘤癌友。2.添加乳清蛋白:有助組織修復、肌肉合成。3.含重要胺基酸:麩醯胺酸、支鏈胺基酸BCAA及精胺酸。4.含Omega-3:市售商品omega-3的來源有魚油或藻油,其中藻油無魚腥味、遠離海洋汙染。Q5:該如何挑選癌症營養補充品?A:市面上營養補充品眾多,專業醫護人員建議可針對以下這幾點來挑選:1.衛福部核准:是否認明為衛福部核准專供腫瘤癌症病人使用之特殊營養食品。2.適合國人體質:配方專是否為國人體質設計,才能符合國人病友的需要。3.臨床實驗:營養品配方是否經由台灣腫瘤癌症病患臨床實證,真正有助於癌友的營養改善。4.口味好:選擇口感佳、無腥味的營養補充品,讓癌友能喝得下,才能實質攝取、吸收營養。5.素食選擇:市售腫瘤癌症營養配方大多會添加魚油,素食癌友應注意成分是否適合食用。目前市面上已有omega-3來源是藻油的產品,可供素食癌友選擇。Q6:癌友也要注意血糖嗎?A:過多的糖分攝取也會造成身體負擔,而高GI食物會引起高血糖,增加身體的發炎反應,所以癌友營養補充品的選擇應注意是否低GI、建議糖量低於總熱量的10%,才能吃得安心又健康。Q7:如何分辨營養不良?A:以外觀來看,若營養不良會造成沒精神、易抽筋、影響治療等。除此之外,癌友平時可透過BMI(身體質量指數)與體重下降百分比這2項數據檢視自身是否有營養不良的狀態。
-
2021-02-0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疫情導致美國損失16兆 損害全球癌症慢性病與婦幼健康
「新冠病毒是一個很貴、很貴的病毒!」台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及其研究團隊,今持續召開防疫科學直播,學者指出,美國因疫情造成經濟與健康總損失高達16兆,排擠癌症與慢性病的研究和照護資源,大量人的診斷和治療都被延誤,預估十年內美國乳癌大腸癌死亡將增加1萬人,全球婦女和兒童的健康也因此有百萬人年規模的損失。公衛專業的醫師楊昆澈指出,美國因新冠肺炎經歷經濟大蕭條,損失GDP達7.6兆美元、提早死亡造成的健康損失4.4兆美元、長期健康受損2.6兆美元。去年有40%成年人罹患焦慮症,前年僅一成,精神心理損失1.6兆美元。上述總損失達到16兆美元,佔美國GDP的九成,是非常昂貴的疾病。根據發表於《科學》和《刺胳針》的研究,楊昆澈表示,預估美國2030年增加一萬人因乳癌或大腸癌死亡。這是因為疫情衝擊臨床量能,導致延遲診斷、延遲治療,也導致癌症研究延緩、研究資源轉移到苗、實驗室關閉。英國民眾就需要透過基層醫師轉診,需要等待兩週,疫情導致轉介人數減少,加上二線照護及醫療人力縮減,預估五年後癌症死亡人數將增加近一成。楊昆澈分析,在英國,五分之一癌症是在急診室診斷,但疫情導致侵入性檢查減少,特別是大腸鏡,延遲治療將導致癌症進展的風險。另外,去年4月英國醫療服務量下降九成,因為手術空間不夠,呼吸器也只能給緊急手術,為了取代開刀,只能增加放射線治療服務量,化療較不受影響。在美國,糖尿病服務量大減81到90%,用藥量也大降52到60%,是受疫情衝擊最嚴重的慢性病,其次則是高血壓與肺阻塞,只能靠數位和虛擬科技等創新策略盡力彌補。婦幼健康也備受疫情衝擊,楊昆澈指出,研究預估未來五年,全球婦女因為新冠肺炎大流行失去的高達25萬到100萬人年。義大利研究比較去年3、4月和前年同期,15歲以下兒童糖尿病新發生個案數減少23%,重度酮酸中毒比例升高逾五倍,前年僅8.3%,去年卻高達44.3%。第一型糖尿病的即早診斷非常重要,新診斷個案少了,所延遲的診斷和治療,會導致更高比例進入重症,有很嚴重的併發症。公衛學者范僑芸表示,印尼是目前東南亞疫情致死率最高的國家,單日確診死亡都在陡升,雖然COVAX承諾給2310萬劑疫苗,印尼也開始打Sinovax中國疫苗,但只有給18-59歲打,除了力求經濟復甦,也是因為Sinovax疫苗還缺乏長者研究。只是,政府集中防疫能量,結果導致印尼當局暫停了漢生病的介入措施,學童盛行率上升到9.4%,令人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