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30 新聞.元氣新聞
搜尋
焦慮
共找到
2260
筆 文章
-
-
2021-03-30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睡不好是失眠還是睡眠不足?專家:2者不是同件事
失眠問題普遍到令人難以置信「我變得暴躁不安,情緒非常低落。我真的很不想承認,但我有時會把我先生叫醒,近乎歇斯底里地大哭。他很貼心,會努力安撫我,他說的話總能讓我平靜下來,真的。折騰到凌晨,我可能會小睡一下,像做夢那樣淺淺地睡,每次醒來都有種心力交瘁的感覺。」克萊兒的狀況就這樣急轉直下,變得愈來愈糟。睡眠不足讓她更難在工作上達成目標,滿足自我期望,導致焦慮爆表,入眠難上加難。「然後我就崩潰了。」她說。失眠患者的寂寞感無可比擬。他們半夜獨自醒來,整個世界都在酣眠。克萊兒用日記記錄自己的睡眠情況,她寫道:「家裡其他人都睡著了。我真的很絕望。試過這麼多方法,每天晚上卻還是會下樓回到客廳,一個人坐在這裡。感覺好孤單,好像看不到盡頭,永遠不會結束。」事實上,她並不孤單。差得遠了。失眠問題普遍到令人難以置信。若你和克萊兒一樣發現自己無法入睡、難以入睡,或醒來時覺得沒睡好,只能說歡迎你加入會員眾多的失眠俱樂部。失眠是最主要也最常見的睡眠障礙,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成人都睡不好,十分之一左右的成人患有慢性失眠,以致長期睡眠品質不佳,白天還會出現疲勞、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和缺乏動力等情況。然而,失眠不只是一種身體病況,也是一種症狀,例如甲狀腺機能亢進或特定藥物治療都會引發失眠。此外,失眠也可能是精神疾病的特徵,比方說焦慮症、憂鬱症或躁鬱症等。事實上,百分之五十的失眠患者都患有精神疾病(但也表示有百分之五十沒有)。失眠是一種正式的醫學疾病,但在沒有其他潛在問題的情況下,這兩個字頂多算是概括的術語。失眠有很多種,雖然聽起來很奇怪,但不是每個失眠患者都有睡眠不足的困擾。有些人的「睡不好」屬於主觀認知,沒有客觀證據支持。我很少請失眠患者到睡眠實驗室進行研究,畢竟一個在家都睡不好的人要是全身覆滿電極貼片躺在陌生的床上,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會被記錄下來仔細分析,肯定更難入眠。不過,若要進一步探究失眠的原因,檢測是否有其他睡眠障礙,我就會請病人到實驗室住一晚。睡眠研究結束後,我會問病人睡得怎麼樣,很多病人都會說「我睡得很不好」,可是一看到睡眠研究結果,才發現眼前這些堅稱自己只睡了一、兩個小時的人其實睡得很好,不僅睡了七個多小時, 深度睡眠也很足。這種類型的失眠稱為「 睡眠狀態錯覺」(sleep state misperception)或「矛盾性失眠」(paradoxical insomnia),而這種現象或可用來解釋為什麼不少失眠患者的睡眠研究結果都很正常,與病患本身的認知有落差。這類患者感受睡眠的方式不一樣,也許他們把重點放在睡眠品質,但睡眠品質無法用「睡眠多項生理檢查」這種標準測量技術來判定;又或者他們的大腦於短暫覺醒(此為正常睡眠的特徵之一)間活動,以致他們將之感知為清醒狀態,而非睡眠研究顯示的深度睡眠。其他失眠患者可能會有睡眠中斷的問題,每晚發作幾次,但總睡眠量正常。有些人就算總睡眠時間減少,深度睡眠量依舊處於正常範圍,這個階段的睡眠非常重要,是修復身體與養足精神的關鍵。失眠和睡眠不足經常被混為一談至於像克萊兒這樣的重度失眠患者,客觀證據在在顯示他們的睡眠時間很短,有時每晚只睡幾個小時。這類病患身上會出現攸關壓力的生物學特徵,即所謂的「過度醒覺」狀態(hyperarousal,或稱過度激發狀態),舉凡神經緊繃、心跳加速、高度警覺、興奮或警戒感等都是過度醒覺的徵狀。一旦遇上壓力,許多激素和神經傳導物質都會發揮作用,緊張或焦慮狀態也會刺激人體中多個系統,導致皮質醇、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濃度上升,尿液中這些激素的分解產物含量也會變多。「過度醒覺狀態」的特徵還包含夜間心率加速、耗氧量增加(表示代謝率更高)和瞳孔放大,反映出交感神經系統活動增強,而交感神經系統正是負責調節「驚嚇、戰鬥、逃跑」反應的主要機制。重點是,實際上睡眠量充足的失眠患者並不會出現這些反應。失眠和睡眠不足經常被混為一談。目前已有很多資料詳述睡眠不足對健康的危害,以及不好好睡覺會帶來什麼樣的負面影響,例如死亡率較高、體重增加、高血壓、糖尿病……不及備載。因此,失眠患者擔心這些問題是很自然的事。幾十年來都睡不好一定會打亂健康,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對吧?事實上,失眠與睡眠不足完全是兩回事。根據睡眠實驗室的研究經驗,睡眠不足的人很快就會開始打瞌睡,清醒時的警覺性測驗表現也不佳;相反地,睡眠時間短的失眠患者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入睡,清醒時也會更加警戒,形成強烈對比。睡眠時間短與睡眠時間正常這兩類失眠患者的大腦都比一般人還要活躍,因此區分失眠類型非常重要。透過造影技術和腦波監測,會發現兩組失眠患者的大腦活動在睡眠期間都有增加的現象,這個結果或可用來解釋為什麼睡眠狀態錯覺患者或睡眠時間還算正常的病人會將睡眠感知為清醒狀態,或一覺醒來依舊精神不濟。不過,只有睡眠時間短的患者才會出現全身活動增強的情況,並伴隨相應的化學和生理特徵(如心率變化等)。雖然從睡眠的主觀體驗來看,大腦活動所受的影響非常重要,但許多攸關失眠的健康問題似乎只有那些睡眠時間短、生理過度醒覺而影響全身(不只是大腦)的患者才會有。認知表現研究結果指出,那些宣稱自己失眠的人與睡眠正常的人在認知能力上並無顯著的差異,但若比較睡眠量正常、甚至睡眠品質差的人與睡眠時間短的人,會發現睡眠時間短的失眠患者有明顯的認知問題。睡眠不足但沒有失眠的人不會出現激素與神經傳導物質活化的現象,也沒有過度醒覺狀態所造成的心血管特徵和相同程度的認知問題。同樣地,分析失眠患者的高血壓與糖尿病風險時,會發現睡眠時間短的患者罹患這些疾病的機率較高,睡眠時間六小時以上的患者則否。此外,睡眠時間短的失眠患者死亡率也略高,但背後的原因似乎不同於睡眠不足的患者。我們知道,睡眠不足可能會導致體重增加,那睡眠時間短的失眠患者只是因為變胖所以才容易罹患糖尿病、高血壓及其他相關疾病嗎?事實上,睡眠時間短的慢性失眠症患者增加的體重和睡眠正常的人差不多。若要說的話,這些病人反而比一般人更不容易發胖,這可能與過度醒覺所造成的化學和生理影響有直接關聯。皮質醇是一種天然類固醇,長期濃度過高可能會誘發高血壓或糖尿病,服用類固醇以抑制免疫系統的自體免疫神經系統患者經常出現這種情況。交感神經系統活動增強與腎上腺素等相關化學物質活化會直接影響心臟和血管,導致血壓無法於夜間正常下降。總體來說,睡眠時間短的失眠會對身體造成影響,讓激素與心血管狀態出現物理變化,威脅個體的健康。睡眠時間合理的失眠患者雖然大腦活動異常,身體徵象卻比較接近睡眠正常的人。遺傳因素在失眠症狀扮演著重要角色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睡眠量少的嚴重失眠患者出現過度醒覺狀態?是因為睡眠時間短造成過度醒覺,還是過度醒覺引發失眠症狀?目前答案尚未明朗。不過,睡眠狀態錯覺患者(即主觀認為自己睡不好但總睡眠時間正常的人)以及沒有失眠但睡眠不足的人體內化學物質濃度上升或神經系統活化的現象相對較弱,表示過度醒覺狀態就是嚴重失眠的肇因。其中遺傳因素扮演著重要角色。很多失眠患者家中同樣有人失眠,雙胞胎研究也顯示有百分之五十七的失眠是遺傳所致,而最近一項研究更找出七個導致失眠的基因,因此,這種過度醒覺狀態可能具有遺傳傾向。新工作、感情問題、家人過世等壓力會讓人出現短暫失眠和過度醒覺狀態,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但若有相關的基因,這種充滿壓力源的環境會讓人更容易處於興奮狀態,無論生物上或精神上都是,就算壓力源解除,這種高警戒或高醒覺狀態仍會持續下去,讓失眠成為一種長期的慢性病。除此之外,心理因素也有一定的影響。正如先前所述,大約一半的慢性失眠患者有潛在的精神疾病,其中又以焦慮症為多,而過度醒覺正是焦慮症的特徵。因此,焦慮本身可能會導致失眠。可是那些沒有焦慮症的人呢?另外百分之五十的患者不是沒有精神疾病嗎?以我的看診經驗來說,大多數失眠患者都沒有恐慌症,白天也不會憂心忡忡,但很多人都有同樣的感受,說自己白天沒事,晚上睡覺時卻開始擔憂,特別是入睡的過程。他們焦慮不安,擔心自己睡不著,整個晚上翻來覆去,掙扎不已,對漫長的夜深懷畏懼。只要一沾上枕頭,臥室在他們眼中就變成酷刑的刑具,是個充滿折磨的地方,完全無法把舒服的床和進入幸福睡眠的快樂聯想在一起。我常聽到病人說:「我一上床就筋疲力盡,可是燈一關,我的腦子就會飛快奔馳,覺得非常清醒。」他們就是在那一刻進入過度醒覺狀態,大腦開始神經緊張,睡眠瞬間變得遙不可及,就像薛西弗斯快要把石頭滾到山頂上,結果石頭從手中滑落,又一路滾下去一樣,他們好不容易快要睡著,機會卻猛然消逝。這種情況持續的時間愈長,他們與睡眠之間的關係就愈糟。不僅如此,這種心理和生理壓力反應增強的狀態還會讓人覺得很難受。除了睡不好之外,失眠患者也會有種瀕死的感覺,除非立刻意識到自己陷入焦慮、著手面對,否則失眠的情況只會更惡化,因為你會開始擔心自己是不是有什麼嚴重的問題。克萊兒就說:「我以前常上網搜尋失眠問題,因為我覺得自己一定得了什麼病。」我問她有沒有特別擔心什麼症候群?她的回答完全在意料之中,因為很多病人都這麼說。「致死性家族失眠症。我相信自己會在六個月內死掉。」致死性家族失眠症(fatal familial insomnia)是一種普里昂病(prion disorder),與庫賈氏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或俗稱的「狂牛症」有關,是由基因缺陷所引起的漸進性神經系統疾病,而且代代相傳,平均發病十八個月後就會死亡。患者會出現失眠問題,病情逐漸惡化,自主神經系統也會有所變異,除了血壓忽高忽低,無法維持正常波動外,還會有出汗和便祕的症狀,並出現譫妄伴隨幻覺和行為改變,到了後期,患者會經常在清醒與睡眠之間徘徊。不過這種病極為罕見,目前已知全世界只有四十個家庭患有此症。這種深信自己患有致命疾病的情況或許反映出失眠患者的焦慮程度及其內心的痛苦,所以有些人才會迅速跳到結論、自我診斷,說服自己得了這種病。※ 本文摘自《夜行大腦》。《夜行大腦》作者:蓋伊・萊施茨納譯者:郭庭瑄出版社:臉譜出版日期:2021/03/04圖/《夜行大腦》書封臉譜提供
-
2021-03-28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一天要睡多久才夠?睡眠專業醫師教你一招判斷
睡眠門診最常問的兩個問題我在睡眠門診最常聽到的兩個的問題是「要睡多久才夠?」和「你覺得我的睡眠追蹤器怎麼樣?」第一個問題我不回答,應該說不會給出一個具體的數字,因為真的沒辦法。這個問題就像問「十歲小孩身高多少才算正常」一樣,要是我看女兒的班級合照,會覺得孩子們身高差距很大,但都很正常。同樣地,每個人的睡眠需求都不一樣,端看個人的基因和睡眠品質。適當的睡眠量指的是起床後精神飽滿,白天不睏,而且睡覺時間規律,沒有入睡困難。若經常做到這些,能在鬧鐘響前自然醒,週末也不需要補眠,就表示睡眠量很夠,有睡好睡滿。至於第二個問題我通常都很小心,怕冒犯別人。我們生活在一個需要量測一切的時代,總覺得有必要把數據和度量衡應用到生活裡,看看自己採取了多少步驟、Instagram 有多少粉絲、賺了多少錢、消耗了多少卡路里,當然還有睡了多少覺。但我真的不知道追蹤睡眠量有沒有幫助。如果你符合上述標準,白天可以正常生活、沒有困倦感,就算睡眠充足;反之,如果你覺得很累、沒有精神,就是睡得不夠,不需要睡眠追蹤器也知道。再說,除了浪費一點錢外,這類裝置還有其他潛在的缺點。就目前的發展來看,追蹤裝置相對不準確,你在手臂上穿戴五種不一樣的追蹤器,會得到五個截然不同的睡眠時間估計值。這些儀器測量的是運動,不是睡眠,並根據演算法就不同程度的睡眠給出不精確的數字。如果這些裝置能證明你認為的失眠其實是睡眠狀態錯覺,不是因為晚上睡太少,那就有用,但前提是追蹤器能精準捕捉到你的睡眠狀態,給出可靠的數據。另外還有一個問題。如果你已經因為失眠而擔心自己的睡眠狀況,不斷追蹤只會深化這些擔憂,讓你緊抓不放,無時無刻都在關注自己的睡眠情形,反倒會讓問題變得更糟。這種現象現在甚至有一個專門術語叫「完美睡眠主義症」(orthosomnia),也就是根據睡眠追蹤器所顯示的不可靠數據來自我診斷,判定自己患有睡眠障礙。對大多數人來說,睡眠是一種主觀體驗,大部分自認失眠的人其實睡眠量都很正常。要是你期待深度睡眠,睡眠追蹤器卻說你很淺眠,就會影響到你對自己的睡眠感知。當然,我不是說這些裝置或程式完全沒價值。在睡眠受到干擾的情況下(例如進行失眠認知行為治療),這類設備可用來追蹤睡眠情況,看看問題是否有改善或惡化;另外最重要的功能大概是能為研究人員提供睡眠模式的「大數據」,由於目前睡眠量化技術還不完美,納入眾多個體樣本可以稀釋缺點,淡化數據雜訊。至於個人使用方面,尤其是那些來睡眠門診掛號、坐在我眼前的人,我還是抱持著懷疑的態度。執迷於臥床時間和仰賴不準確的測量方式很容易讓人忽略本書提到的重點:生物、心理、行為、環境等因素都會影響睡眠品質和睡眠量。睡眠障礙涵蓋範圍廣重要且值得強調的是,大部分關於睡眠與身心健康關係的研究都不盡完善。從我在書中分享的故事就看得出來,我們對自身睡眠情況的看法大多不可靠。我們對夜晚的感知與現實樣態往往天差地遠。這些研究其中一個主要問題,就是大部分都依賴受試者自陳,以他們的說法為參考。就目前可用的技術來看,要對所有人進行睡眠研究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而且執行成本太高。因此,我們觀察大量人群,將睡眠因素與高血壓、心臟病、阿茲海默症等聯繫起來,分類群體,貼上「失眠」或「睡眠不足」的標籤,然而事實上,這些群體可能非常混雜,無法一概而論。以失眠為例,有些人睡眠時間正常,有些睡眠時間短,有些是服藥導致失眠,有些則是因為疼痛或呼吸困難而失眠。儘管我們將睡眠量與死亡率相連結,試圖根據已知因素進行調整,依舊不可能顧及一切,也沒辦法確定那些聲稱自己睡眠時間超過七小時的人是否真的睡了那麼久。請不要誤會,我相信睡眠問題確實會對身心健康造成深遠的影響。我只是認為目前我們尚未完全洞察其中奧祕,還有些微妙的地方等待發掘。隨著科技日新月異,或許將來真的可以長期追蹤睡眠,而不是運動,這些錯綜複雜的情況也會變得更清晰、更明朗。此外,這本書還有一個重要的訊息。我閉上眼睛就睡著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大多時候,只要我一躺上枕頭,腦袋就會高速旋轉,該完成的論文或講稿、還沒寫的信、聯絡病人、安排會議時間等諸如此類的想法一個個冒出來。可是,有時我會看到診間裡的猝睡症患者前一分鐘還在跟我聊病情,下一分鐘就睡著了;我抱小女兒上床睡覺,望著她瞬間入眠,就像切換電燈開關一樣簡單。看看她和我的病人,就會明白我們為什麼認為清醒和睡眠是完全不同、界限明確的存在狀態,就像鋼筋混凝土路障或柏林圍牆一樣,隔開西邊的清醒與東邊的睡眠。然而,這種看似明顯的分野只是表面的假象,大腦神經核、神經元與迴路在底下錯綜交錯,編出複雜的舞序,攜手合力又互相對抗,共同調節我們參與內在與外在世界的程度,決定我們的意識狀態。各個腦區彼此協調運作,設定晝夜節律,讓我們得以入眠,指引我們走完睡眠週期。隨著夜晚推移,這些迴路會調節睡眠階段,從淺度睡眠到深度的非快速動眼期睡眠,接著再進入快速動眼期睡眠,就這樣周而復始,循環四到五次。大家都知道,系統愈複雜,就愈有可能出現故障。當我遇到技術問題,看著醫院的電腦工程師與資訊系統噩夢搏鬥那一刻,我才意識到學生時代那段要不停開開關關、好讓當機的計算機恢復運轉的日子真的過去了。我們的大腦比世界上任何一種人造系統都還要複雜,這麼複雜的機制出錯率居然這麼低,真的很不可思議。睡眠障礙涵蓋的範圍很廣,睡太多、睡太少,在錯誤的時間或用錯誤的方式睡覺都算。不同的睡眠障礙能讓我們深入了解大腦的運作模式,看看大腦如何影響睡眠,睡眠又是如何影響大腦。清醒的大腦有各式各樣的功能,但有時也會出現異常。我們白天體驗到正常的情緒、記憶、認知,以及所有身而為人與個體意識存在會經歷的事物。一旦過程出了錯,我們就會出現病症和失調現象,例如焦慮、憂鬱、失智、癲癇、偏頭痛等。很多人都認為大腦晚上會徹底休眠,呈現關機狀態,這些病患的情況卻說明了事實正好相反。夜晚的大腦就和白晝一樣有各種功能,也會出現異常,更會對清醒時的生活造成深遠的影響。儘管我們有很棒的進展,更了解日間與夜間生活的關係,我還是覺得我們只觸及了表面而已。很多問題依舊沒有解答,其中有些謎團大到難以想像,比方說做夢的功能,或是我們能否藉由改善睡眠來預防阿茲海默症;有些問題雖然沒那麼根本,但對特定疾病患者來說同樣重要,例如猝睡症患者的免疫系統要如何準確定位神經元、克萊恩-萊文症候群的病因到底是什麼,或是有沒有方法能治癒這些疾病。不過,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希望的時代。隨著遺傳學、神經科學與科技領域不斷向前邁進,睡眠研究技術也以驚人的速度飛快發展。若未來能長時間在家追蹤睡眠,不光是追蹤運動,一定會大有幫助。另外還有辨識與分析大量個體基因的方法、研究和影響大腦的新技術(例如運用磁場或電流刺激等)都能讓我們深入探究、發掘新的見解,而開發蒐集與分析「大數據」(如大量個體醫療數據和睡眠參數)的技術解決方案也很重要。我夢想在我有生之年,很多睡眠問題都能得到解答。我期待有一天坐在診間面對病人提問,不必再說「我不知道」。※ 本文摘自《夜行大腦》。《夜行大腦》作者:蓋伊・萊施茨納譯者:郭庭瑄出版社:臉譜出版日期:2021/03/04圖/《夜行大腦》書封臉譜提供
-
2021-03-28 養生.聰明飲食
2成失眠者反應記憶力退化 營養師:這5種營養素助好眠
睡不好,百病叢生。一名50多歲的女性失眠長達10年以上,發現記憶力逐漸退化,容易記不得近期發生的事情,至睡眠門診就診後,合併睡眠心理師及藥物治療,如今白天精神改善,不會忘東忘西,但醫師提醒,根據健保資料顯示,部分助眠藥物可能導致記憶力退化,建議民眾平時可從日常飲食攝取助眠的天然食物,如牛奶、雞肉、魚、蛋或綠葉蔬菜等含色胺酸營養素的食物,協助改善失眠問題。●失眠百病叢生 情緒焦慮、記憶力退化樣樣來林口長庚主任睡眠中心莊立邦表示,臨床門診中,失眠患者約有兩成會合併有記憶力退化的問題,常常白天精神不濟、無法集中精神,有時也會合併有情緒易焦慮、容易與他人產生摩擦。●最佳睡眠時間:1天7小時 助學習、記憶、修復免疫及內分泌系統睡得好,可幫助清除腦中廢物,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根據2019年《營養學》期刊綜論,睡眠有助於修復免疫、內分泌系統,並能促進清醒狀態時神經的復原,在學習、記憶方面皆扮演重要角色,如同腦中勤勞的「清道夫」;許多研究亦指出,最佳睡眠時間約為1天7小時。●睡不好可就醫 平常飲食多攝取「色胺酸」等五類營養素助眠若實在睡不好,除可至相關醫療院所就診外,日常飲食可多攝取助眠食物,莊立邦指出,營養素「色胺酸」能幫助合成褪黑激素,進而產生睡意、維持睡眠狀態,平常可吃牛奶、雞肉、魚、蛋、花生、豆類、起司、堅果或綠葉蔬菜等。許惠玉補充,另外四類營養素也有益於提升睡眠品質。1.GABA2.維生素B群(B3、B6、B12、葉酸)3.鎂4.維生素A、C、E等抗氧化物許惠玉指出,GABA是一種具神經傳導功能的胺基酸,能夠抑制神經系統過度興奮,具安定腦部的作用,日常可從發芽米、糙米、番茄、芽菜、發酵食品(如泡菜、紅麴、味噌、納豆)中攝取。維生素B3能幫助保留住體內的色胺酸,維生素B6及葉酸能夠協助合成褪黑激素的前驅物質,B12有助褪黑激素的分泌,可從肉類、乳品、內臟、全穀、豆類、綠葉蔬菜、菇類等食物中攝取。鎂能防止神經系統過度興奮、放鬆情緒,可吃綠葉蔬菜、芝麻、杏仁、豆類、全穀、海鮮、香蕉等。抗氧化物能夠降低發炎反應,避免發生睡眠障礙,可吃蔬菜、水果、堅果等。
-
2021-03-28 失智.像極了失智
中年長期感到孤獨 患阿茲海默機率增加
「孤獨感」嚴重中年成人心理健康,甚至增加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最新研究表明,中年成人的「孤獨感」若無法有效紓解,可能會導致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增加,甚至提前罹患。專家建議,中年成人無論是否單身,都應該適度調整心理狀態,若感到孤獨、孤立,應勇於尋求專業心理諮詢。孤獨感成隱形殺手精神科學新聞報導,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指出,孤獨感是現今中年人的健康隱形殺手,若持續感到孤獨、憂鬱,可能會影響精神健康,甚至提高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統計指出,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痴呆症形式,在美國影響了超過600萬人,雖然阿茲海默症的病因仍有多種說法,但缺乏社交、壓力過大,都是造成長期孤獨憂鬱,進而變成痴呆症前兆的主因。根據研究綜合總共十八年的數據,發現45歲到64歲之間的中年成人,若長期處於憂鬱和孤獨的心理狀態,罹患癡呆症的風險更高,但研究者指出,短暫的孤獨感若能有效調解,反而可以使人的心智更強壯,整體更有活力,因此鼓勵中年成人一旦感到心情低落、孤獨,都要勇於求助心理諮商師。疫情加重憂鬱傾向Study Finds報導,該研究團隊使用弗萊明漢心血管疾病風險評分中,大腦健康的成年人數據,大膽預測長期孤獨和觸發阿茲海默症有關。分析總共18年的數據量後,有長期孤獨感問題的人,比短暫感受過孤獨的人,更容易罹患阿茲海默症。主導研究的邱文迪教授表示,尤其疫情間,社交活動被迫取消,人更容易感到孤獨,且疫情不是一時半刻消失的狀況,因此人們更容易陷入長期的孤獨感。邱文迪指出,偶爾的孤獨感很正常,人生中任何階段都有可能出現,若個體能有效排解(可透過運動、聽音樂等休閒活動),反而能促進心理健康。但是長期不間斷的孤獨感,儘管沒有明顯的臨床疾病狀態,但長期的孤獨感會引發負面影響,影響生理健康,甚至會演變成抑鬱症、焦慮症,也可能觸發糖尿病和癌症。【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2021-03-28 癌症.胃癌
胃癌分期症狀有哪些?專科醫師詳解胃癌治療方式
胃癌患者九成以上都是胃腺癌,因此一般習慣將胃腺癌通稱為胃癌,胃淋巴癌、胃基質瘤等則較少見。遠端胃癌,多與幽門桿菌有關;近端胃癌風險因子不明。以腫瘤位置區分,分為遠端胃癌及近端胃癌,遠端胃癌占比較高,多與幽門螺旋桿菌有關,但近年幽門桿菌防治有成,遠端胃癌人數正在下降。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胃腸內科主治醫師吳登強說明,遠端胃癌又稱「腸型胃癌」,病灶常見於胃部與腸部接界;近端胃癌稱「瀰漫型胃癌」,腫瘤位置接近食道,目前學理認為成因與幽門桿菌較無關,危險因子仍不明,體質、飲食、生活習慣都有可能誘發癌細胞產生。胃癌的另一種分類方法是依侵犯深度,可分為早期癌和進行癌。胃部組織由內而外依序是黏膜層、黏膜下層、肌肉外層、漿膜層,早期癌是指腫瘤僅侵犯在黏膜下層以上,又稱為表淺型,至於進行癌已侵犯超越黏膜下層。吳登強提醒,早期胃癌易與一般胃病混淆,如噁心、食欲下降、胃脹氣或消化不良。吳登強說,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零至一期胃癌五年存活率逾九成;中晚期胃癌症狀則可能出現血便、吞嚥困難、腹水、體重突然減輕、黃疸,胃癌一旦發展到二至三期,五年存活率僅剩二至三成,四期的五年存活率更低。雖近年健康檢查比例增加,但仍有六成胃癌患者診斷罹癌時已中晚期。依侵犯部位作全胃或次全胃切除,搭配化療。胃癌治療以手術治療為優先,吳登強解釋,若為零至一期早期癌,經評估符合以胃鏡做內視鏡黏膜下切除,即可無創切除腫瘤。腫瘤侵犯到黏膜下層,就須開刀手術切除,腫瘤位置較低者,進行「次全胃切除」,也就是保留一半胃部;若腫瘤位置較高,接近食道,則需進行「全胃切除」。吳登強提及,若為胃癌三至四期患者,癌細胞可能已經轉移至淋巴,即使進行胃切除手術,仍可能有隱藏的病灶未能及時發現,就會有復發和轉移風險,術前術後進行口服藥或靜脈注射的化學治療,可防止癌細胞擴散,降低復發率,以利提高存活率。放射治療僅少數情況使用;適用標靶藥物者不多。胃癌患者放射治療不常見,但當癌細胞侵犯到骨頭、脊椎,或腫瘤範圍太大無法輕易切除,醫師就會評估使用放射治療。據癌症希望基金會《面對胃癌》手冊說明,胃癌放療種類可依治療目的分為:使殘存腫瘤不再轉移的「術後輔助型放療」、使腫瘤縮小以提高切除率的「術前放療」。近年來標靶治療興起,但吳登強指出,胃癌患者適合標靶治療者不多,僅6%至7%患者HER-2/neu陽性,目前健保並不給付胃癌患使用標靶治療藥物。面對天價的療程,若不能高度肯定對標靶治療能有好反應,目前臨床仍不鼓勵胃癌患者對標靶治療抱持太大期盼。輔助治療副作用不適 心理壓力大 中醫有助緩解胃癌以西醫治療為主,但中醫治療仍可幫助胃癌患者減輕各種療法後的不適。北市聯醫中醫部主治醫師吳建東表示,中醫胃癌輔助療法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為患者手術或放化療前,幫助患者調整脾胃、扶正祛邪,如六君子湯、黃耆、菟絲子等,改善胃腸,補氣、增加免疫力。吳建東也說,胃癌患者手術後胃部結構改變,可能出現胃部有傷或發炎導致消化不良、打嗝、疼痛等,中醫藥材也可輔助減緩副作用所帶來的不適感,提升患者生活品質,增加病患接受西醫治療的意願。對於癌症患者而言,「復發」始終是患者最恐懼的事,可能出現焦慮、煩躁、失眠等問題。吳建東強調,癌症患者因心理壓力所造成的肝鬱氣結或心氣虛,中醫也可透過疏肝理氣法,協助紓解情緒。
-
2021-03-28 癌症.胃癌
發現幽門桿菌到確診約3.4年 胃癌患者多數有2症狀
108年十大癌症發生率排名,胃癌位居第8位,與107年相比下降一名。健保署統計107年至109年因胃癌就診的人數,從1萬7588人增至1萬8011人。分析第一次診斷胃癌的縣市分布,六都中,北市位居第一、高雄居次,再者為台中。醫師分析雖然與醫學中心分布有關,但仍與飲食有一定的關係。健保資料首次顯示感染胃幽門螺旋桿菌到確診胃癌的平均時間,約為3.4年。胃癌為日積月累而成,患者年長者居多。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唐瑞祥表示,胃癌患者長期以來都是集中在65歲左右,屬於相對「老」的疾病。年輕人雖然常大魚大肉,但胃癌的形成需日積月累,臨床上少見40歲以下的患者。唐瑞祥表示,胃癌患者年齡較長的另一個原因,是有些年長者味覺退化,容易愈吃愈鹹。臨床觀察,胃癌通常難以早期診斷,與忽略症狀且未能即時確診有關。健保署分析109年因胃癌就診的1萬8011人,過去5年因腸胃疾病就診的平均次數達6.01次,最高有患者5年內因腸胃疾病就診次數達到208次。健保署醫務管理組科長陳依婕表示,該名個案是在100年被診斷為胃癌,後續反覆因消化性潰瘍就診,最高在105年就診55次,分析是胃癌治療後仍不斷復發所致,也可能是焦慮引起的過度就醫。胃癌患者確診前,都有「反覆腹痛」、「胃度度」的症狀。據健保署分析109年因胃癌就醫的患者,近五年因腸胃疾病就醫的十大原因(表格見P5),前三者依序為急性胃炎未伴隨出血、腹痛、胃食道逆流性疾病併食道炎。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十種診斷名稱都是反應症狀,白話文統統是指「腸胃不適」。健保署推動國際疾病傷害及死因分類標準第十版(ICD-10),把疾病分得更細緻,但是臨床醫師並未將診斷下得更精準,有些醫師習慣下腹痛的診斷,或是急性胃炎未伴隨出血,健保也不會給予懲罰,這十大排名僅能反應,多數胃癌患者確診前都有「反覆腹痛」、「胃度度」等症狀。患者確診胃癌前10年,胃鏡檢查平均4.91次,可能低估。根據健保資料統計,109年胃鏡檢查申報量為95萬1059人次,其中做息肉切除的有29萬多件,等於約有30.8%發現異常,唐瑞祥表示,息肉以良性居多。分析109年胃癌患者過去10年胃鏡檢查的次數,平均為4.91次,其中最高達45次。林口長庚一般外科系系主任葉俊男表示,胃癌患者過去10年平均胃鏡檢查的次數絕對是低估的,健保資料庫未納入自費範疇,現在健康檢查,胃腸鏡幾乎是基本套餐。胃癌患者分布,台北市最大宗,與醫學中心較多有關。分析107年到109年因胃癌就醫的患者第一次就診縣市分布,第一名為台北市,其次依序為高雄市、台中市、桃園市、新北市、台南市。非六都的第一名為彰化縣,最後一名為連江縣。陳依婕表示,六都人口最多,北市位居第一,與醫學中心最多有關,新北人口雖是六都之冠,但因鄰近北市,加上縣市內醫學中心數量比北市少,使患者大多被吸到北市,高雄與台中也有類似情形。陳依婕表示,彰化縣為非六都的第一位,應為彰基體系醫院的協助,後續排名的宜蘭以及新竹,應與生活習慣有關。唐瑞祥表示,過去胃癌被認為與社經地位、衛生習慣有關,北市位居第一,仍值得後續觀察。李伯璋表示,連江縣為胃癌患者第一次就診最少人數的縣市,除了與人口數少有關,分析也與台大公衛長期於當地做「胃癌根除計畫」有關。發現幽門螺旋桿菌 及早殺菌為妙唐瑞祥表示,幽門螺旋桿菌雖是罹患胃癌的風險因子之一,但不代表一定會因此罹癌。根據健保署分析109年因胃癌就醫的患者,曾經被診斷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者僅占14%,從被發現有幽門螺旋桿菌到被診斷出胃癌,平均約3.4年。另外,曾經被診斷有藥酒癮的比率為10%。唐瑞祥認為,無論是感染胃幽門螺旋桿菌或是被診斷有藥酒癮,占率都被低估。不過從被發現有幽門螺旋桿菌、到確診胃癌的時間來看,民眾若被檢查發現帶原,應立即接受殺菌治療,不該拖延。
-
2021-03-2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疫苗接種首周不到萬人 感染科醫師直呼太慢了
我AZ新冠疫苗累積接種九二三二人、二十七例不良反應,昨天不良事件通報新增十三件,其中四件為嚴重不良事件,一人接種疫苗後,隔天上班突然暈厥;開打首周施打人數不到一萬,國內醫師直呼「太慢了」,若無法兩周內施打五萬劑,很難趕在三個月效期內打完疫苗。指揮中心統計,三月廿六日(周五)接種二一三六人,為開打後單日新高,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推估,隨著可接種院所數增加,接種可近性增加,數量可望再上升,已配送五.七萬劑疫苗至八十七家合約院所。「開打首周接種速度偏慢。」振興醫院感染科主任李明政說,按此速度施打,目標六萬名醫護需耗費六周接種,直到四月底完成第一劑,再等待八周間隔期,多數人會在疫苗效期六月十五日後,也就是疫苗過期,才能打第二劑;五萬人應該拚在兩周內打完,才能完全趕上疫苗效期施打兩劑。國內接種後不良事件昨新增十三件,其中四件為嚴重不良事件,三人為接種後出現過敏症狀,另一人則是患有心律不整的醫療人員,三月廿五日下午打疫苗,隔天上午起床出現倦怠感,在醫院值班時突暈厥,約十幾分鐘恢復意識,但仍住院觀察一晚,昨上午出院,需進一步釐清為心因性暈厥或神經性暈厥。至於三例接種後過敏反應個案,羅一鈞說,症狀包含接種當天身體多處出現紅疹、畏寒、呼吸及心跳急速,甚至一人接種後持續發燒三天。三人就醫後經研判為疑似接種疫苗過敏反應,陸續安排住院。AZ疫苗開打以來,不良事件總共廿七件,羅一鈞指出,目前我國共接種九二三二人,不良事件比例約○.三%,與同樣接種AZ疫苗的韓國不良事件比例一.三六%相比,目前我國不良反應通報情形並未較多,「我們通報標準寬鬆,大家不要因為每天都有通報,而感到焦慮。」
-
2021-03-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開打以來新高施打2136人 嚴重不良事件單日增4件
AZ新冠疫苗開打邁入第六天,雖接種人數一度下跌,但昨天單日創下施打以來新高,有2136人,但接種後不良事件昨天新增13件,也創下開打以來最高,其中4件為嚴重不良事件、9件是非嚴重事件。目前我國AZ疫苗累計9232人,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單日創下施打以來新高,與昨日可供接種醫療院所增15家,醫護人員可就近接種疫苗有關。目前我國共87家疫苗合約院所,配送5.7萬劑,但進入假日期間,都不是醫院注射日期,預告注射人數可能不會太多。羅一鈞也提到,目前我國共接種9232人,不良反應約0.3%;與同樣接種AZ疫苗的韓國通報9973件不良,比例約為1.36%相比,目前我國不良反應通報情形沒有比韓國更多,「我們通報標準寬鬆,大家不要為每天都有通報感到焦慮。」
-
2021-03-26 癌症.癌友加油站
血癌醫師靠「心腫」度治療難關 精神科專家籲病友善用
年齡快40歲的李周憲,是義大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2003年、大三時因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被迫休學,治療過程一度因骨髓移植排斥影響求生意志,最後靠著家人陪伴以及心理諮詢、用藥熬過,如今從病患轉換為醫師,他用自身經驗呼籲病友,善用心理腫瘤資源,讓抗癌之路更懷抱希望。李醫師說,當過兩年的癌友,深知癌症治療是一條漫長的路,對病人、家屬都極具考驗、煎熬,然而,比起18年前的台灣,現在醫療環境在心理腫瘤資源相對完善,臨床上遇過不少病友,即便已經完成療程,還是有很多復發上的焦慮,呼籲民眾多利用心腫服務,要化被動為主動。隨著癌症治療端的進步,根據統計,蟬聯國內30多年第一大死因的癌症,2013-2019年所有癌別五年存活率已超過五成,然而,根據全球資料顯示將近一半罹癌患者會有心理情緒的困擾,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方俊凱呼籲,「癌患能活得長,也要活得夠好」,心理輔導在癌患治癒過程,角色越來越重要。本身也在馬偕紀念醫院擔任精神醫學部主任的方俊凱表示,20幾年前,癌症病友若有心理諮商需求,多已走到癌末安寧照護,隨著大眾對心理衛生的認知提升,目前臨床上求診精神科的癌友約占十分之一。從8、9年前起,各大醫院院多開始設立心理師、心理腫瘤醫學服務,希望癌友治療過程不斷抱持正念,即使不幸末期了,臨床也能做好心理準備,方俊凱強調,「比起外界的心理諮商師,醫院受訓過的癌症心理師,他們更了解癌友。」為了關心癌友身心,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取章魚(Octopus)英文諧音,首度推出「阿咘師」服務,癌友或家屬有任何問題,歡迎找阿咘師幫忙共同對抗癌細胞(Cancer)。章魚八隻腳分別代表腫瘤科醫師、精神科醫師、護理師、個管師、社工師、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以及靈性關懷師,民眾也可以透過線上YouTube「阿咘師」觀看各種實用影片。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執行長林芝存表示,下一階段將在基金會網站上製作心腫地圖,讓癌友方便查詢,主動利用住家附近提供癌症心理服務的醫療院所。
-
2021-03-26 養生.心理學解密
想運動、想做事但總少了一點動力?心理學家:對自己說出「4 個字」,就能克服你的拖延症
「本來說好每天要運動的,我已經荒廢了三天……」「最近真的完全沒動力閱讀……」無論是工作、運動、學習還是培養一個新習慣,有想做的事卻拖延症發作,沒如期完成,的確令人感到挫折,「沒完成」的挫敗也會讓我們更沒自信,覺得自己很懶、很廢,成不了大事,這樣的狀態又讓自己更沒動力去完成目標,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對此,美國心理學專家 Jeffrey Bernstein 提供了一個方法,這個方法他稱之為四字公式(four-word formula),Bernstein 從自己與諮商個案的經驗中發現,只要改變自己的說話方式,就能克服拖延症大爆發的狀態。四字公式:I’ll do it anyway我們對 Nike 經典的廣告詞 “Just Do It!”(就去做吧!)都不陌生,缺乏動力時,我們大多也會對自己講類似的話來激勵自己。如果把 “Just Do It!” 改成 “I’ll do it anyway!”(無論如何,我會做的!),效果可能會更好,這句話的精髓在於,你並不需要等到做好萬全準備,或有 100% 動力時才能開始行動,要求完美的想法正是大部份拖延症的病源。若細部解析這四字公式,其背後的心理學意涵如下:I’ll 是把你放到駕駛座上,為欲前往的目標負起責任,除了自己沒人可以替自己完成。Do it 是重整你的方向,不再原地打轉,並聚焦在你要完成的事上。anyway 這個詞是四字公式的關鍵所在,它能減緩你的焦慮,喚起你的毅力,告訴你無論情況再困難、再不完美,也無法阻止你付諸行動。以寫出一篇文章為例, Bernstein 會告訴自己,其實沒有人真的在意我寫了什麼、寫得怎麼樣,但無論如何我會去做的(I’ll do it anyway!),這能幫助他如期地產出文章。你經常使用的語言,會影響你的思維,你的思維會影響你的情緒,你的情緒又會影響你的行動,因此這幾個元素是相互關聯,不可分割的,從改變你說話的方式開始,來改變無止盡的拖延症吧!參考資料:1.《Psychology Today》:4 Words That Will Motivate You to Do Anything2.《Nytimes》:Why You Procrastinate※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想運動但少了一點動力?】心理學家:對自己說出「4 個字」就能克服你的拖延症
-
2021-03-26 失智.大腦健康
預防方法/每3秒就有1人患失智症!10個健腦食物吃了沒?
全球失智人口增加,依據國際失智症協會(ADI)2019年全球失智症報告,估計全球有超過5千萬名失智者,到2050年預計將成長至1億5千2百萬人,每三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10大食物 健腦、活腦讓身心都快樂然而,每一種食物富含多種營養素,要多元攝取食用,都會對身體有所幫助,在此特別推薦10大健腦、活腦食物,讓腦部運作更有活力,並提供正面情緒能量,讓身心都感到健康快樂:1、麥片:麥片既方便又營養,其中含有很多幫助腦內神經傳導物質的營養素,例如維生素B6,能幫助合成快樂荷爾蒙「血清素」、讓人有鬥志的「去甲腎上腺 素」,以及讓充滿戀愛感覺的「苯乙胺」等。2、黃豆:黃豆是一種神奇的食物,可以磨成豆漿、做成豆腐,也可以直接入菜料理。黃豆不但能提供豐富的植物性蛋白質,其中的卵磷脂更是腦細胞膜的重要成分,是可以讓頭腦思考保持清晰、有衝勁的神經傳導物質。3、鮪魚:鮪魚富含深海魚油EPA及DHA。DHA是腦細胞膜合成不可缺少的原料,除此之外,鮪魚含有合成快樂荷爾蒙「血清素」所需要的重要營養素,所以,常吃不但會讓頭腦更聰明,也會擁有好情緒。4、小魚乾:富含鈣質的小魚乾,是神經系統運作或神經傳導物質要釋放時不可缺少的營養素,並含有豐富的精胺酸、鎂、鈣,都有助於一氧化氮的合成,可以幫助增加學習力及記憶力。5、菠菜:蔬菜中菠菜的葉酸含量算是高等級食物,研究發現,若體內的葉酸不足,就容易有憂鬱現象,大腦就主管情緒,當情緒憂鬱低落時,大腦就無法好好思考運作,因此,想要讓大腦靈活,情緒管理與調整也很重要。6、芭樂:維生素C是身體合成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等神經傳導物質不可或缺的營養素,多巴胺讓我們有自信、快樂的感覺,去甲腎上腺素能產生向上的動力, 對於腦袋主宰情緒與行動活力有正向幫助。7、黑芝麻:黑芝麻的鈣質含量很高,鈣質除了一般所知提供骨骼發展、骨質提供等重要營養素之外,更是可以讓心情放鬆不可缺少的物質,是一種讓人保持正面情緒的好食物。8、葵瓜子:葵瓜子是所有堅果中維生素E含量最高的,維生素E的抗氧化力可以保護腦細胞,也富含有鎂,能夠幫助代謝壓力、讓人不焦慮,也讓情緒更正面愉快。9、小麥胚芽:小麥胚芽的維生素E含量也很高,這種油溶性抗氧化劑對保護腦部的細胞膜很有幫助,並且也含能幫助腦部神經傳導物質合成的營養素,幫助頭腦充滿運作能量。10、低脂奶:研究發現,體內鈣質濃度較低者,比較容易緊張、焦慮、暴躁,對於腦部靈活應用也會受到影響。根據最新飲食指南建議,每天可以喝2杯低脂奶來補充鈣質,除了預防骨質疏鬆,也能維持好情緒。延伸閱讀: ·老化跟失智常搞混? 最大差別在這個地方!醫師曝「4危險誘因」 ·失智症會遺傳嗎? 6症狀都非正常老化,神經內科醫師告訴你如何預防
-
2021-03-25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偏頭痛吃止痛藥沒用?一類偏頭痛當心中風風險高
●女性較易偏頭痛,比男性高出2至3倍●依發生頻率,有非藥物、急性藥物、預防藥物三種治療●建立日記,記錄可能誘發原因 頭又痛了,痛起來像要炸開似的,吃止痛藥也沒用!如果你曾經頭痛,超過半天都沒辦法緩解,一個月至少發生2至3次,小心,偏頭痛可能找上你。台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吳致緯表示,台灣約有200萬人飽受偏頭痛困擾,盛行率約9.1%,女男比約2比1至3比1。研究文獻指出,偏頭痛患者透過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檢出腦結構異常比率僅0.3%至0.4%,顯示偏頭痛非結構性的器官問題。發生原因 與基因、壓力有關「偏頭痛」是一種疼痛引起的疾病,好發於20至50歲的青壯年,不僅生活品質受影響,也影響工作表現。馬偕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律安指出,偏頭痛無法透過影像檢查診斷,抽血也檢查不出病因,常被人誤解「無病呻吟」。臨床上,因頭痛就醫的民眾,偏頭痛占一半以上,但整體就醫率卻不到兩成。偏頭痛發生的原因,主要與基因、環境、壓力有關。吳致緯說,有醫界研究發現,偏頭痛的發生,與血液中的神經胜肽CGRP(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濃度上升有高度相關性。根據頭痛頻率 三方面改善長年偏頭痛的患者,罹患憂鬱症、焦慮症的機率較高,甚至自殺風險也高。陳律安說,其實偏頭痛是可以治療的,可根據頭痛發生頻率,從非藥物治療、急性藥物治療、預防藥物治療三方面著手改善。•倘若一個月只有兩、三天偏頭痛且有規律性,建議建立「頭痛日記」,記錄可能的誘發原因,例如喝酒、咖啡、工作壓力、情緒、氣候、睡眠不足、生理期等,只要避開或找對方法處置如放鬆訓練,多半可以處理改善。•頭痛急性發作一小時內吃止痛藥,通常可有效緩解疼痛,但多數人都是忍到受不了才吃藥,常錯過了黃金治療時間而無法止痛。•慢性偏頭痛患者(每月頭痛15天以上或每月有8次以上頭痛,且持續三個月以上),可考慮預防性藥物治療,每天服藥三到六個月,確實記錄頭痛日記,可慢慢看出治療成效。預兆型偏頭痛 中風風險高偏頭痛患者中,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一為「預兆型」偏頭痛,吳致緯說,此類頭痛發作前,會出現視覺症狀如鋸齒狀或是有稜角的亮光、半邊麻木感覺、講話遲緩等神經症狀。台北榮總頭痛團隊曾用健保資料庫研究,小於45歲的女性若有偏頭痛,會增加3倍缺血性腦中風風險,若又是預兆型偏頭痛女性,缺血性腦中風風險可達5.79倍。吳致緯說,預兆型偏頭痛的發生機轉,是腦中皮質傳播性抑制(CSD)腦血流發生改變進而引發預兆。而CSD的發生,主要因為基因、血管內皮細胞調控異常以及血中凝血功能異常三大原因導致,進而增加發生缺血性腦中風的風險。針對這類患者,目前尚無藥物預防腦中風,但建議不要抽菸、避免服用含雌激素的避孕藥物,以降低發生風險。
-
2021-03-24 新聞.器官捐贈移植
北榮再救援 疫情下幫越南嬰換肝
疫情下,台灣再為人道救援打開愛的奇蹟。越南河內一名11個月大的陳姓男嬰BunBun,因膽道閉鎖急需換肝,台北榮總協助該對母子於今年一月來台進行活體換肝手術,BunBun的媽媽見到心肝寶貝能健康學走,抓周時還抓到滿滿的新台幣,莞爾之餘,還有說不出的感謝與感動。BunBun媽媽說,兒子近10個月大時,被醫師宣判肝衰竭要立刻移植,但去年新冠疫情蔓延,得知台灣發布限制醫事人員出國禁令,台灣醫師無法前往越南,12月21日便寫信給北榮移植外科主任劉君恕求救。經過緊急文件的籌備,原預計核可文件於1月8日生效,卻碰到12月底台灣出現一例英國變異病毒,暫時禁止沒有居留證的外國人入境,增加了來台難度,最後在劉君恕及越南的醫師配合下,母子終於如期順利抵台,並於1月16日接受換肝手術。劉君恕說,新生兒膽道閉鎖好發於亞洲,台灣發生率約6千分之1到3千分之1,越南發生率亦相差不遠,一般只要及早進行葛西氏手術,可延緩換肝年限10到20年。BunBun的媽媽說,她對北榮醫療團隊充滿信心,換肝手術當天,她躺在手術台上絲毫沒有焦慮,手術當晚即得知換肝成功,「內心馬上鬆了一口氣」,儘管接下來幾日,兒子需要在加護病房,醫療團隊仍不時傳來兒子的照片,以及最新的恢復狀況,當見到兒子那一天,內心簡直高興得快飛起來。北榮去年7月就曾透過人道救援,順利協助一名越南主播母親來台進行活體換肝,搶救9個月的女兒薔薔,從2007年開始,北榮一路協助越南河內兒童國家醫院進行肝臟移植手術教學,連同BunBun共完成12例兒童活體肝臟移植。
-
2021-03-24 新聞.元氣新聞
疫情下再現愛的奇蹟!北榮協助越南母子換肝再添一例
疫情下,台灣再為人道救援打開愛的奇蹟。越南河內11個月大的陳姓男嬰BunBun,因道閉鎖導致肝功能衰竭急需換肝,台北榮總協助該對母子於今年一月來台進行活體換肝手術,BunBun父母看到心肝寶貝能活力學走,抓周還抓到滿滿的新台幣,從事銀行業的父母莞爾之餘,還有說不出的感謝與感動。北榮移植外科主任劉君恕表示,個案在河內出生2至3個月時,曾在當地進行葛西氏手術未成,去年新冠疫情蔓延,台灣發布限制醫事人員出國禁令,12月21日收到BunBun的母親求救來信,希望來台給予援助。BunBun的媽媽表示,經過一連串緊急文件的籌備,原預計核可文件於1月8日生效,卻碰到12月底台灣一例英國變異病毒,暫時禁止沒有居留證的外國人入境,增加了來台難度,最後在劉君恕醫師、河內兒科醫院兒科肝病科的醫師的配合下,母子終於如期順利抵台,並於1月16日接受換肝手術。由於對劉君恕醫師等醫療團隊充滿信心,BunBun母親回憶當天躺在手術台上,根本沒有任何焦慮,晚上得知孩子換肝成功,「鬆了一口氣」,接下來幾天在加護病房,可以隨時透過照片及醫護的回覆得知孩子的狀況,內心逐漸擺脫了緊張和焦慮,直到與兒子相見的那天,心情簡直高興得快飛起來。劉君恕表示,因為情急,母子入境居家隔離第七天就展開手術,醫療團隊全副武裝動刀10多個小時,連之後長達21的術後照護也採防疫高規格,整個醫療費用估計約台幣300多萬,大部分由個案雙親貸款籌備。劉君恕進一步表示,新生兒膽道閉鎖好發於亞洲,台灣發生率約6000分之1到3000分之一,越南也差不多,及早進行葛西氏手術,可延緩換肝10到20年。膽道閉鎖會引起膽汁無法從肝臟流到十二指腸而儲積於肝臟內,引起黃疸甚至肝硬化,進而影響肝門脈系統回流而周邊血管硬化,利用這個手術,時機非常的重要,最好在出生60天內進行,良好的膽汁流通率可達70至90%;若90天以上才矯正,則良好膽汁流通率只剩10至20%,但若未接受手術治療,絕大多數在二歲以前天折。北榮去年7月就曾透過人道救援,順利協助一名越南主播母親來台進行活體換肝,搶救9個月的女兒薔薔,從2007年2020年2月,北榮前往越南河內兒童國家醫院進行肝臟移植手術教學共完成10例兒童活體肝臟移植,連同這兩名來台換肝病例,共計12例。
-
2021-03-2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研究:3成患者染疫癒後留遺症 累、焦慮甚至掉髮
一份針對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長期影響的研究綜述指出,每3名因染疫而住院的患者中,至少有一人苦於長期健康問題,包括多重器官疾病和心理健康惡化。這份綜述22日刊登在「自然醫學雜誌」(NatureMedicine)上,內容檢視了新型冠狀病毒長期後遺症患者出現症狀的頻繁程度,最常見的是疲累、呼吸急促、焦慮、沮喪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研究報告作者說,資料顯示,這是一種被忽視的緊急健康狀況,政府必須更詳細研究,找出因應辦法。研究主筆、美國波士頓的丹那法博癌症研究所(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醫學腫瘤專家賽格爾(Kartik Sehgal)表示:「基於全球有數以百萬計的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有關身體、認知和心理層面健康的長期成本,還有待觀察。」他說:「我們發現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研究顯示,嚴重的COVID-19不僅侵襲患者肺部,讓許多人留下長期呼吸問題,病毒還會攻擊其他器官,導致各種併發症,包括心血管疾病和慢性發炎。法新社報導,賽格爾與同事檢視了歐洲、美國、中國的9項長期研究,發現多名患者在出院數月後,回報出現多重器官問題。整體來說,研究人員發現30%患者回報至少出現一種症狀,例如疲累、呼吸急促和精神問題。義大利一項涵蓋143人的研究發現,近90%患者回報,感染COVID-19康復後60天,仍有久久不癒的症狀。最常見的症狀是疲累,占53.1%;呼吸急促,占43.4%;關節疼痛,占27.3%;胸痛,占21.7%。總的來說,逾半數患者在出院兩個月後還有多種症狀。法國、英國、中國的3項研究結果也顯示,25%到30%的患者回報,自COVID-19病癒後數週出現睡眠障礙。此外,根據不同研究結果,約20%的患者說有掉髮問題。
-
2021-03-21 癌症.飲食與癌症
2021癌症論壇/癌症治療不中斷 關鍵在營養
影響癌症治療結果,甚至造成存活率下降的最大原因是什麼?研究認為,治療期間若營養愈差、副作用就愈大,副作用大就容易被迫中斷治療。林口長庚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吳益銘指出,營養失衡是治療中斷的主因之一,發炎、副作用、營養不良造成病情的惡性循環。早在2017年,歐洲靜脈腸道暨營養協會(ESPENZ)就認為,腫瘤與發炎、營養不良與治療效果息息相關。癌症本身就是失控的發炎反應,因此在治療期間是否能控制發炎情形,會影響治療成果,而副作用的發生就是一種發炎反應,營養愈差、副作用愈嚴重,預後愈差。療程中能維持體重者,存活率大大提升。體力變差、食欲不佳、體重下降,是化療期間最易發生的三大副作用,甚至影響病人存活率。有調查顯示,以非小細胞肺癌為例,維持體重者其存活是體重下降者的1.26倍;大腸癌則達到2倍之多,可見維持體重是治療能否繼續的重要關鍵。吳益銘解釋,很多患者都因為體重降低、白血球下降無法完成治療,一旦無法繼續治療,病人產生焦慮,就更吃不下、睡不著,形成惡性循環,通常得進行二到三周的營養治療,待體重回升後才能繼續治療。確診就進行營養諮詢、追蹤,可減少副作用。在臨床上,吳益銘也發現,病人一開始確診就進行營養諮詢,定期營養門診追蹤,治療副作用就會減少,較不會發生治療中斷的情形。但很多患者都是出現食欲不振或體重減輕等才進行營養諮詢,就會錯失營養補充的最佳時機。吳益銘舉例,多年來長庚醫院針對頭頸癌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療時,有三次的免費營養門診諮詢,這不只讓患者的營養觀念變好,更不會吃錯食物無助病情。營養補充得依不同治療階段而定,例如放射治療時若補充抗氧化高的維他命A、C、E、硒等,會與治療相衝突。癌症營養並非只是每天喝精力湯、蔬果汁、吃膠囊、喝各種營養精等。在癌症確診後或手術前,最好與營養師討論如何補充營養,建立正確癌症營養原則。食欲不佳需補充特殊營養補充品者,吳益銘建議,補充原則就是高熱量、高蛋白質、適量醣及EPA輕脂配方,較能促進食欲與降低發炎指數。給癌友的一句話:遇到它就面對它,保持好體力完成治療。
-
2021-03-2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考量後遺症多 衛福部加碼!染新冠醫護可拿百萬補償金
我國確診案例昨突破一千例,新冠肺炎疫情至今,發生兩起院內群聚感染,前後有6名護理人員、2名醫師染疫;衛福部昨公告修訂「執行第五類傳染病防治工作致傷病或死亡補助辦法」,考量染疫後引發多種後遺症,且與染疫後造成身障的補償金額相差甚遠,因此將醫護染疫補償金從35萬提高至100萬,新制即日上路且溯及過往。根據衛福部修訂的「執行第五類傳染病防治工作致傷病或死亡補助辦法」規定,若因執行第五類傳染病防疫工作導致傷病,補助金上限從原本的35萬提升至100萬,而染疫後導致重度或極重度身障補償金為1000萬、中度身障500萬、輕度身障265萬,三項金額與過往相同,並未調整。規定中說明,醫護染疫補償金從35萬提升至100萬的原因有二,一為與染疫後導致傷病的補償金相差甚遠,二為考量染疫後,已有許多文獻顯示會導致後遺症,才進一步調整。依照文獻顯示,染疫後的患者,容易出現的後遺症包括心血管疾病、肺功能異常、急性腎臟損傷、皮疹、脫髮、嗅覺和味覺功能障礙、睡眠失調、認知改變、記憶力減退、抑鬱、焦慮及情緒變化等。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黃高彬表示,新冠肺炎患者最常見的後遺症就是「肺纖維化」,特別是年長者,出現嚴重肺纖維化的機率比年輕人高,因此容易引起慢性組塞性肺炎(COPD),新冠肺炎屬於感染冠狀病毒的疾病,病毒會增加肝腎的負擔,而病毒本身為抗原,人體會產生抗體作用,免疫複合體跑到皮膚容易引發皮疹,至於睡眠障礙、認知功能改變、情緒變化等,則與罹患新冠的過程容易缺氧所致。對於衛福部調高補償金一事,林口某醫院回應,政府發給醫護的補償金,一定會讓醫護拿到,至於是否比照百萬補償金給予相對獎,則表示今為假日後續待收到衛福部通知後討論。
-
2021-03-20 養生.心理學解密
創造力有助解決問題!保持「創意腦」的 5 個生活習慣,還有驚人紓壓效果
創造力是很重要的特質,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產出別出心裁的工作結果,同時也能幫助我們紓解壓力,讓身心靈保持正向的狀態。即使我們沒有藝術家般的專業和天賦,也可以成為具有創造力的人,創造力是可以透過後天練習的。美國臨床社工師 Laurel Healy 建議透過以下方式培養「創意腦」,在這過程中你也可以進入到「心流」(Flow)狀態,在全心的專注下獲得心靈上的平靜和成就感,讓疲憊的心靈獲得充電。1. 繪畫已經有許多研究顯示,繪畫對於紓發情緒、培養抗壓性、增強記憶力是有所幫助的,藝術治療師 Megan Carleton 曾透過讓他們繪畫的方式治療過阿茲海默症或其他疾病的病人,這項活動對他們的病情是有所改善的。因此如果你本來就是繪畫的愛好者,維持這項興趣活動對你的大腦很有幫助。2. 唱歌或演奏樂器唱歌能幫助增加體內催產素的濃度,讓我們感到幸福,如果你沒那麼愛唱歌,聽聽音樂或自行用樂器演奏音樂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3. 跳舞研究顯示跳舞能降低焦慮程度,也能預防老人痴呆,令人驚訝的是,這項效果是其他運動比較沒有的。無論是在家隨歌起舞,還是報名有氧舞蹈、zumba 等課程,適時盡情扭動身體對你的大腦也非常有幫助。4. 玩樂其實人類具有玩樂的天性,這是我們認識世界、認識他人與表達自我的一種方式。玩遊戲對大腦有長期的幫助,尤其是需要與他人互動的遊戲,心理教育專家 Jennifer A. Perry 表示,說故事、互動遊戲等玩樂活動,能訓練兒童的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問題解決能力,還能培養出自信,對大人的認知能力也很有益處。5. 親近大自然近期有個名稱為「野外中的創意」(Creativity in the wild)的研究顯示,親近大自然對於我們的創造力是有所幫助的,研究受試者到山中健行四天,期間不得使用科技產品,結束後請他們進行一項問題解決作業,結果發現他們的作業表現進步了 50%!因此當你卡關在一個問題上,或是在工作上沒什麼靈感時,讓大自然帶給你創意的力量吧!在華人社會過度注重學術教育的環境下,很多人忽略了創意活動的重要性,認為那些只不過微不足道的閒暇活動,但這些活動對於我們的創造能力、認知能力和壓力紓解是有極大的幫助的,無論你夠不夠專業、做得夠不夠好都無所謂,投入創意類活動對你的生活各方面都會有所益處的。參考資料:1.《VerywellMind》:How Creativity Positively Impacts Your Health2.《Greater Good》:Ten Habits of Highly Creative People※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心理專家建議】親近大自然、繪畫、跳舞⋯⋯保持「創意腦」的 5 個生活習慣,還有驚人紓壓效果
-
2021-03-18 該看哪科.巴金森氏病
巴金森主題/「你這麼好的人,怎會得這種病!」…若你遇見「巴金森氏症」,這些話別說!
縱使得了巴金森氏症,也有光鮮亮麗的權利之前參加一個女性成長團體聚會,輪到一位六十歲出頭的優雅女士發言。她患了巴金森氏症。她說,幾年前和先生到一間機構辦事,趁著她先生剛好走開時,櫃檯小姐笑咪咪地說:「你先生很愛你喔!」她問:「怎麼說呢?」櫃檯小姐回答:「你病成這個樣子,又行動不便,要人扶持,他還肯帶你出來。」她聽了,心中一沉,真後悔多此一問,早知道只要笑笑或說聲謝謝,不就得了。不過這件事也讓她領悟到,雖然是病人,還是得盡量維持自立、自強的形象,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縱使得了巴金森氏症,也有光鮮亮麗的權利。此後每天,她一定把自己打扮得整整齊齊,尤其外出時更是如此。而且更積極地與醫師配合,按時服藥,並依病情調藥。每天在家做溫和的運動,努力復健,要做一位模範病人。她告訴大家,行動不便是因為生病,而生病並不可恥,需要的是別人適時地幫忙,但不需要憐憫。巴金森氏症,有藥物可治療巴金森氏症是第二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僅次於阿茲海默症。巴金森氏症的病因是中腦的黑質組織的神經細胞退化,導致多巴胺分泌減少,造成在休息狀態時會顫抖、僵硬,還有行動緩慢和平衡不佳等症狀。通常,症狀從單側的手、腳開始,逐漸擴散到兩側肢體、身軀,影響到平衡與轉身,需靠輔具行走,生活也需要有人幫忙。但每個人疾病的進展速度不同,而且可以用藥物控制。然而,巴金森氏症並非只是動作協調性的問題。巴金森氏症病人也可能會出現憂鬱、焦慮等症狀,更可能因為手抖、講話慢、面部表情僵硬和動作遲緩,自覺形象變差,而不願與人接觸或參與社交活動,逐漸變得孤立。巴金森氏症的平均發病年齡是六十歲。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在六十歲以上的人中,約有一%罹患巴金森氏症,但有少數人在五十歲以前就發病,稱為「早發性巴金森氏症」,例如美國影星米高‧福克斯(Michael Fox)在三十歲時,被診斷有巴金森氏症。可見巴金森氏症並不如想像中的少見,你、我都可能遇到。巴金森氏症是第一個有藥物治療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在一九六○年初期即發現左巴胺的療效,而且此後一直有新藥出現。近年來,視丘下核深部腦刺激術,也是治療方法之一。巴金森氏症患者,容易被誤解有一次,我參加國外旅遊團,其中有位先生一看就知道是巴金森氏症患者。他雖然動作稍遲緩,手有點抖,步伐小,身體有些前傾,但是走步道、逛景區,都跟得上團隊的步調。除了請他坐遊覽車的前排,比較好上、下車外,大家沒有對他另眼看待。然而,一般人不大了解巴金森氏症,甚至會誤解其症狀,例如把「說話慢」當作是認知障礙,「動作遲緩」認為是缺乏運動,「平衡差」以為是喝酒或服藥太多,「手抖」表示焦慮或睡眠不足,而「面部缺乏表情」則是不友善。親友患了巴金森氏症,我們該如何應對?請慎重地看待這是一種疾病,表達關心,請對方好好接受治療。如果不曉得要跟對方講什麼話才好,那就不要講,也沒關係。千萬不要給強烈的個人意見或隨便下斷言,以免造成傷害,例如:●「你這麼好的人,怎會得這種病!是不是上輩子做了什麼壞事?」生病不是犯錯或遭受懲罰,生病更是與道德或修養無關,無論好人、壞人都是會生病的。●「你的手都沒抖,怎麼會是巴金森氏症?我手抖得很厲害,也沒得到巴金森氏症啊!」也許說話者是動作性手抖,也就是拿東西、夾菜時會抖。不像巴金森氏症是在休息狀態時,手會顫抖。看似同樣的症狀,但細節不同,診斷也可能不同。●「你根本沒病,多運動、多走路就會好的。」多麼不切實際又不負責任的話。把病人當作平常人尊重一般人如果在路上、餐廳、捷運車廂等公共場合,遇見巴金森氏症患者(或是行動不便的人)該如何?我們的眼光很自然地會落在病人身上,但是在短暫的注目後就不要一直盯著對方看,或交頭接耳地議論。如果對方需要幫助,可以適時、適當地給予協助,例如幫忙攙扶、讓出空間或座位(但不是躲閃)。有時,把病人當作平常人看待,是對病人的一種尊重。(本文節錄自寶瓶文化出版《你怎麼看待老年,它就怎麼回應你:預防失智,快樂的老後實踐》)【加入臉書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招募新成員!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立刻加入:https://user137758.psee.io/3j74yy
-
2021-03-18 養生.家庭婚姻
以愛之名的壓力更難逃脫! 媳婦產後憂鬱症大爆發,全因婆婆好到讓她壓力山大
婆婆對她的好,不是她想要的,讓媳婦很痛苦。以愛為名的壓力,讓三寶媽陷入產後憂鬱。第一胎婆婆盡心盡力幫忙做月子,媳婦卻產後憂鬱如果做一份街訪市調,相信大部分婆婆都會認為自己是好婆婆,大部分媳婦也不會認為婆婆有多不好,但為何講到給婆婆做月子、帶小孩,許多媳婦卻有苦難言呢?PTT媽寶版一位生三胎的媽媽,說出很多媳婦的心聲,這是「以愛之名的壓力和關心」。三寶媽提到,「先說,我婆婆對我非常好,關心我、照顧我;我的小姑對孩子們也很好,對我也不錯;我老公是神隊友,對我體諒有加,很會照顧孩子們。」但就是因為這些「好」,「我總覺得我只要說出口抱怨,我就是一個很壞的媳婦、弟媳。」生完第一胎時,她給婆婆做月子,婆婆給寶寶抹八寶粉、喝水、近距離看母奶秀、硬闖進房看小孩抱小孩搶小孩;生產前在待產室陣痛時,婆婆問隔壁待產室的小朋友:「阿姨肚子裡的寶寶是不是弟弟?」事實上產檢時就知道是女兒了。這些事讓她想到就落淚,但是她捫心自問:「婆婆有對我不好嗎?」其實並沒有,她說:「第一胎月子她盡心盡力煮飯給我吃,買很好很貴的水果給我補;雖然我吃不下很想睡覺,總是一直叫我吃吃吃。怕我吃不夠。婆婆的手還因為家事做太多一度龜裂破皮。」因為這樣,她不敢抱怨,只能憂鬱地在房間默默掉眼淚,卻壓力大到破表,甚至夢到「把小孩壓到水裡淹死」。第二胎依然是女兒,她毅然決然選擇月子婆,因此比較沒有來自長輩的壓力,也漸漸地學會把不喜歡的做法和想法說出來,請老公轉達,所以算是平安度過。婆婆一句要把三寶弟帶回南部顧,讓媳婦再度陷入焦慮三寶的到來是計畫之外的意外,剛好是個男孩,她在生產前一個月,已經隱隱然地焦慮,於是選擇到月子中心坐月子,她希望「隔絕一切關心和以愛之名的壓力」。沒想到假期時婆婆和小姑來看寶寶,婆婆開玩笑要把寶寶帶回南部照顧,她尷尬道:「不可以,媽媽會想寶寶!」婆婆聽後回答:「這是我孫子你不給我帶回去,你要付我錢。」之後三寶媽越來越焦慮,在家看著兒子竟會心悸胃痛噁心,忍不住哭了出來。她說:「我忽然好後悔生第三胎,即使三寶好可愛好可愛。但我只要想到要面對婆婆和小姑我就好害怕。害怕面對衝突面對不想聽的,面對搶寶寶的這一切。」她知道,自己的產後憂鬱再度大爆發了。三寶媽強調,「婆婆不是警世婆婆,她任勞任怨在我們回南部為我們洗衣煮飯、不要求我幫忙,總是問我愛吃什麼煮給我吃,對我的好真的還是很多。」但是她也說:「我討厭把孩子當作孝親的工具,我討厭以愛之名綁架我,我討厭我生的孩子被搶來抱去,我討厭你們對我好,我什麼都不能說不敢說的自己。」婆婆對她的好,不是她想要的,讓她很痛苦,雖然不常相處可以淡化,但三寶弟的出生,這種痛苦的情緒再度浮現。老公雖然有發覺她的產後憂鬱,卻如同所有的老公都會說:「媽那樣說也不會真的那樣做,妳不要想太多。」讓她好累好憂鬱。每10位產後媽媽,就有一名罹患產後憂鬱症根據國健署統計,平均每10位產婦,就有1位罹患產後憂鬱症,發生的原因包含生理性(如:荷爾蒙的紊亂)、心理性(如:過高的自我要求或完美傾向)與社會性原因(如:家人的期待或社會的傳統價值觀),發生的時間可能從寶寶誕生後6個月至產後1年間都有機會發生。林口長庚精神科主治醫師黃智婉醫師表示,要幫忙判斷自己或家人有沒有產後憂鬱症的可能,目前最常使用的是愛丁堡產後憂鬱症評估量表,可做為一種自我偵測的工具。假設若情緒困擾若真的達到可能有產後憂鬱症的程度,強烈建議一定要找精神科或身心科醫師的專業幫助,和醫師討論合適的藥物與非藥物治療方法。4方法幫助媽媽克服產後憂鬱衛福部雙和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林佳霈提醒,成為媽媽後,許多挑戰也接踵而來,容易讓產後憂鬱找上門。媽媽首先要照顧自己的身體,並尋求外援以分擔生心理壓力,才能一步步復原,克服產後憂鬱。1.透過運動、規律作息維持情緒穩定當媽媽有產後憂鬱時,需要透過運動、規律生活作息維持情緒的平穩。產婦可評估自己的體力、生產完後的狀況,從事瑜珈、伸展、散步等輕度活動即可,重點是讓身體維持「動」的感覺。2.育兒適時求助,讓身心靈休息當媽媽已經有中重度憂鬱的情形,切忌將壓力全扛在自己身上,應尋求不同管道分擔勞務。例如:請保母、到月子中心休養,或請求家人幫忙照顧孩子或分擔家事,以獲得時間調節自己的情緒。如果媽媽的睡眠時間已經嚴重不足,要把握時間睡覺,但若已經有足夠睡眠時間,也要注重「心靈」上的休息,每天至少預留一些時間給自己,從事喜歡的休閒娛樂,也可利用空閒時間和丈夫獨處,和另一半聊天、出門散心,都有助於媽媽維持較放鬆的狀態。3.練習將鬱悶講出來向家人、朋友傾訴煩惱,通常得以釋放壓力,讓心裡好過一些。但是,許多媽媽難以啟齒自己有產後憂鬱,或擔心他人無法理解自己的煩惱、被否定而將難過悶在心中。另一半可一併練習分享情緒,由自身做起,協助太太將煩惱說出口。4.尋求專業人士症狀較輕微的患者,可藉由心理支持、維持生活規律作息,慢慢克服憂鬱的情緒。但若是產後重度憂鬱的患者,有時需要借助藥物治療,以防止疾病嚴重影響生活。媽媽除了藉由藥物調節情緒,也可搭配心理諮商,與專業人士對談,為情緒找到出口,或利用張老師專線、生命線,以匿名的方式傾訴自己的心情。※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
2021-03-17 科別.耳鼻喉
打呼很普遍?恐罹睡眠呼吸中止症
睡覺會打呼、鼾聲大作,小心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一對60多歲退休夫妻,丈夫天天睡覺打呼,讓妻子無法好好睡覺導致精神焦慮,求診後,才發現丈夫罹患中度「睡眠呼吸中止症」,經使用攜帶型陽壓呼吸器治療後,兩人的睡眠品質獲得改善。「睡不好覺百病生」,台灣約有700萬人飽受睡眠障礙困擾,有睡覺打呼問題更高達300至500萬人。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表示,睡覺打呼問題相當普遍,但許多人認為很正常,枕邊人也常認為習慣就好而不以為意,殊不知打呼恐是「睡眠呼吸中止症」造成的。楊聰財說,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睡覺時會發生上呼吸道反覆性塌陷,堵住呼吸道,造成呼吸變淺且費力,嚴重恐會造成氣道完全堵塞,引發窒息致命危機;罹患焦慮、憂慮或恐慌症等精神疾病,也較一般人高出2成。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人數相當多,楊聰財說,40歲以上者、BMI大於27肥胖者、男性頸圍大於43公分或女性頸圍大於38公分,或有鼻息肉、鼻中膈彎曲、舌頭過大、下巴後縮或扁桃腺肥大等問題者,都是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高危險群。民眾可利用「睡眠呼吸中止症自我檢測量表」自行初判,若有疑慮,可至精神科、耳鼻喉科門診求診。
-
2021-03-16 癌症.飲食與癌症
2021癌症論壇/癌症治療被中斷 最大絆腳石是營養失衡
影響癌症治療結果,甚至造成存活率下降的最大原因是什麼?研究認為,治療期間若營養愈差、副作用就愈大,副作用大就容易被中斷治療。林口長庚營養治療科營養師吳益銘指出,營養失衡是治療中斷的主因之一,發炎、副作用、營養不良造成病情的惡性循環。早在2017年,歐洲靜脈腸道暨營養協會(ESPENZ)就認為,腫瘤與發炎、營養不良與治療效果息息相關。癌症本身就是失控的發炎反應,因此在治療期間是否能控制發炎情形,會影響治療成果,而副作用的發生就是一種發炎反應,營養愈差、副作用愈嚴重,預後愈差。體力變差、食欲不佳、體重下降,是化療期間最容易發生的三大副作用,甚至影響到病人存活率。有調查顯示,以非小細胞肺癌為例,維持體重者其存活是體重下降者的1.26倍;大腸癌則達到2倍之多,可見維持體重是治療能否繼續的重要關鍵。吳益銘解釋,很多患者都因為體重降低、白血球下降無法完成治療,一旦無法繼續治療,病人產生焦慮,就更吃不下睡不著,形成惡性循環,通常得進行二到三周的營養治療,待體重回升後才能繼續治療。在臨床上,吳益銘也發現,病人一開始確診就進行營養諮詢,定期營養門診追蹤,治療副作用就會減少,較不會發生治療中斷的情形。但很多患者都是出現食欲不振或體重減輕等才進行營養諮詢,就會錯失營養補充的最佳時機。吳益銘舉例,多年來長庚醫院針對頭頸癌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療時,有三次的免費營養門診諮詢,這不只讓患者的營養觀念變好,更不會吃錯食物無助病情。尤其,營養補充得依不同治療階段而定,例如放射治療時若補充抗氧化高的維他命A、C、E、硒等,會與治療相衝突,必須避免。癌症營養並非只是每天喝精力湯、蔬果汁、吃膠囊、喝各種營養精等。很多患者礙於人情不知如何是好,有些則被家人過度關懷困擾不已。因此,在癌症確診後或手術前,得與營養師討論該如何補充營養,建立正確的癌症營養原則。食欲不佳需補充特殊營養補充品者,吳益銘則建議,補充原則就是高熱量、高蛋白質、適量醣及EPA輕脂配方;相較一般配方,較能促進食欲與降低發炎指數。2021全癌解碼精準治療 癌症高峰論壇直播節目表
-
2021-03-15 失智.像極了失智
記性差、性格變、容易受騙!醫師圖文解說失智症警訊
提到失智症,大家最熟悉的是記憶力變差,然而失智症的表現可不只有記性差喔。高雄長庚醫院神經科張雅婷醫師指出,失智症並非正常老化現象,而是一種進行性的神經退化性疾病。患者的狀況會隨著時間越來越惡化,每個人的病程不同,有人惡化很快,有人惡化得比較慢,這與不同的疾病、基因、環境、後續照顧及藥物治療都有關係。失智症病患會逐漸喪失語言能力、思考能力、學習能力、判斷能力、以及時空感,嚴重時可能產生行為異常、個性改變、妄想、幻覺,甚至出現攻擊行為。台南新樓醫院神經內科謝鎮陽醫師也表示,年紀越大罹患失智症機率越高,65歲以上族群,約十二人會有一人為失智症患者;80歲以上族群,則每五人就有一人為失智症患者。有家族史的人也要特別小心,具有某些與失智症相關的基因會讓人較早出現失智症。然而,目前失智症可透過藥物治療來延緩病程進展,張雅婷醫師說明,有口服藥、貼片等,以口服藥來說,有些藥物一天只需要吃一次,也有只要含在嘴巴裡面,能快速分解的口崩錠,可幫助吞嚥有困難的長輩。 導致失智症的原因還有阿茲海默症、腦中風、慢性腦血管病變、外傷、腫瘤、營養問題、新陳代謝異常、感染等。另外,肥胖、抽菸、憂鬱症、聽覺或視覺障礙等皆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迷路、受騙、一問再問,可能是失智症警訊張雅婷醫師提醒,失智症患者可能會迷路,因為他對視覺跟空間的關聯性及分析能力變差;可能無法完成原本熟悉的工作,因為執行功能與記憶力退化;可能對時間地點產生混淆,搞不清楚白天、黑夜、或春夏秋冬。患者很容易上當,因為判斷力變差,聽到一些不合邏輯,或過度誇張的事,也都會信以為真。到了65歲以上,失智症的風險就慢慢的上升,如果發現家人會重複問同樣的問題,剛講過的事情很快就忘記,連重要的事情、約會也忘記,就要趕快就醫檢查,及早接受治療。 謝鎮陽醫師說,「我們常會問家屬,患者會不會做菜、會不會準備拜拜,因為做菜得思考要買什麼料、拜拜也須備料且有很多流程,如果本來會,現在卻無法完成,就得提高警覺。失智症不只讓記憶力變差,整個大腦功能都會受到全面性影響。」失智症可能還會合併一些精神症狀,例如懷疑有人給他下毒,偷他的錢,或是另一半有外遇。有人可能出現幻覺,會說屋頂上有蜘蛛、外面有個小孩等,讓照顧者相當困擾。如何區分失智或老化?張雅婷醫師分析,失智症患者對於剛剛說過的話、發生的事,可能完全不記得。如果只是偶爾忘記事情,且經提醒後可以想起來,比較像是老化。但是若太常發生,還是會建議做記憶力測試,假使記憶力的測試很低分,可能已進入失智的病程。若發現家人常常忘東忘西,建議到醫院做比較完整的失智症評估,以免耽誤到後續的治療。張雅婷醫師解釋,我們會使用臨床失智評估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 Scale,CDR)來評估患者的記憶力、病像感、執行功能、語言表達能力等等各方面的狀況,依病程可分為輕、中、重度失智症。及早治療、延緩惡化面對失智症首先要嘗試尋找病因,如果是可以逆轉的原因,像是營養失調、新陳代謝異常、感染等,便要趕緊治療。謝鎮陽醫師說,「有些患者吃素,長期不喝奶、不吃蛋,可能缺乏維生素B12,在給予適當的補充後,有可能改善。若甲狀腺功能低下,在補充甲狀腺賀爾蒙後,有機會改善。」至於退化型的失智症,目前也有藥物可以使用。根據研究,定期服用藥物可以減緩失智症的病程,讓某些比較會影響病人獨立性跟社會功能的症狀,能延後出現。張雅婷醫師提醒,請務必規則使用治療失智症的藥物,並積極控制各種危險因子,諸如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日常生活中要攝取均衡營養、規律運動、充足睡眠,各種社會功能,如社交、自我照顧等要盡量維持。若失智症越來越嚴重,相關法律問題也要盡快做安排,例如財產規劃、是否急救等。張雅婷醫師回憶,曾經有位長期追蹤的患者,因為眼睛動手術,所以就把原本的日常活動、運動、社會活動都暫停。經過一個月後,發現他的智能退化非常快,原本能夠認得的字已不太認得,原本會做的事情也很容易出錯。診斷失智症後,日常生活的功能、社會活動、運動、家事,在安全無虞的前提下,能夠維持的都要盡量維持。若過度保護,患者的狀況可能會更快惡化。謝鎮陽醫師說,由於患者記性不好,容易忘記或重複吃藥,照顧者須特別留意,可使用分藥盒、按時叮嚀服藥、或看著患者吃下去,以確保用藥安全。失智症的非藥物治療也很重要,目前有機構可提供日間照顧,讓患者每天去上課,透過各種活動,來維持腦力。然而,若遇到初確診的患者,會請衛教師協助提供相關的建議,如住家附近的據點、日照的服務種類等,以降低家屬的焦慮與不安。貼心小提醒失智症並非單純的健忘,患者的大腦功能會持續惡化,可能改變性格、出現妄想或幻覺。如果發現會講過就忘、經常迷路、性格改變、搞不清楚白天黑夜、無法完成原本熟悉的工作等狀況,務必盡快就醫,進行完整的評估。及早接受藥物治療並搭配非藥物治療,才能延緩失智症的病程!原文:
-
2021-03-15 科別.精神.身心
醫病天地/憂染疫罹患焦慮症 55歲女穿雨衣就診
新竹55歲陳小姐擔心染上新冠肺炎,堅持出門身穿雨衣、戴安全帽與手套,就醫時也不願坐在診間椅子,她表示自己長期失眠且容易心悸、喘不過氣、頭暈、胸悶,情緒持續緊繃,無法專注連帶影響工作,醫師問診後確認她罹患焦慮症。東元綜合醫院精神科醫師張夢涵說,面對疫情變化的不確定感、人際被迫減少互動,也減少休閒娛樂,甚至有人失去工作,長期且巨大壓力下,使罹患焦慮症和情緒疾患個案也迅速增加,提醒民眾防疫時,也要防範「心靈病毒」。他建議5字訣「安、靜、能、繫、望」降低焦慮感;張夢涵指出,「安」是指促進安全,戴口罩、勤洗手與自我健康監控和環境衛生注意,適當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靜」是平靜鎮定,調適情緒與正向思考,可多深呼吸、冥想、瑜伽、聽音樂、閱讀、睡覺、運動等。「能」是提升效能感,在隔離下掌握自己能做的事,建立規律作息,找回自我控制感;「繫」是促進聯繫,利用網路與社群媒體注意疫情正確訊息,也透過視訊或電話維持與他人溝通,獲得心理支持;「望」是灌注希望,避免過度關注疫情負面資訊,善用1922防疫諮詢專線、安心專線(1925)。張夢涵表示,民眾若覺有焦慮情緒,可利用「廣泛性焦慮症篩檢量表」自我評估;有不明原因的身體症狀如頭痛、頭暈、持續緊張、肌肉緊繃、易怒易煩躁、無法專心、睡眠障礙等,影響生活或工作,甚至出現情緒低落、快樂不起來、持續負面想法、死亡意念等,就該及早就診諮詢。
-
2021-03-14 科別.精神.身心
憂心染疫 55歲女罹患焦慮症穿雨衣就診
新竹一名55歲的陳小姐,長期失眠且容易心悸、喘不過氣、頭暈、胸悶,情緒持續緊繃無法放鬆,甚至無法專注連帶影響工作,就診精神科時因擔心被傳染新冠肺炎,堅持身穿雨衣、戴著安全帽和手套,甚至不願坐在診間椅子上,醫師問診後確認陳女罹患焦慮症,經過藥物治療、醫師問診及生活調整後,已恢復穩定的情緒和正常生活。東元綜合醫院精神科醫師張夢涵表示,在面對宛如「世紀瘟疫」般的新冠肺炎,對疫情變化的不確定感、人際間被迫減少互動、減少休閒娛樂、失去工作等長期且巨大的壓力之下,罹患「焦慮症」及「情緒疾患」的個案也迅速增加,提醒民眾防疫時代,也要防範「心靈的病毒」。為了協助大家減低在疫情之下的焦慮感,可利用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推廣的五字訣「安、靜、能、繫、望」。張夢涵指出,安是指促進安全,平時養成戴口罩、勤洗手,自我健康監控與環境衛生注意,適當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靜是促進平靜鎮定,調適自己的情緒與正向思考,可嘗試深呼吸、冥想、瑜珈、聽音樂、閱讀、睡覺、運動等。能則是提升效能感,即使在隔離之下,掌握自己能做的事情,建立規律的作息,找回自我控制感;繫是促進聯繫,可利用網路與社群媒體等,注意各種關於疫情的正確訊息,也透過視訊或電話,維持與他人的溝通,獲得心理上的支持,也要記得多多關心周遭的親友。望也就是灌注希望,避免過度關注疫情的負面資訊,善用1922防疫諮詢專線、安心專線(1925)等。張夢涵也提醒民眾可多加利用「廣泛性焦慮症篩檢量表」自我評估,若察覺自己或周遭親友開始出現難以控制的焦慮,或找不出原因的身體症狀,如頭痛、頭暈、持續緊張、肌肉緊繃、易怒易煩躁、無法專心、睡眠障礙等,已影響生活或工作;甚至出現情緒低落、快樂不起來、持續的負面想法、死亡意念等,建議及早就診精神科(身心科)諮詢,由專業的醫師與心理師協助度過難關。
-
2021-03-10 科別.骨科.復健
9成人有過下背痛困擾!常見6大症狀你有嗎?
打掃、搬重物、長途開車坐車、久坐辦公或追劇、打電玩等習慣,使得最近下背疼痛患者明顯變多,復健科醫師表示,建議平常多做核心運動,不要久坐,才能有效預防下背痛。下背痛比率最高 常見有6大症狀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林頌凱說明,9成以上成年人都有過下背痛的經驗,臨床觀察就診患者的疼痛部位,以下背痛比率最高,遠遠超過了身體其他部位。一般來說,下背痛常見危險因子包含抽菸、肥胖、年紀、女性、工作勞心勞力、長時間久坐不動,或是罹患身心症、焦慮、憂鬱症等心理因素所致。關於下背痛常見6大症狀包括有:1.在下背部的地方產生疼痛與僵硬的感覺,但不會延伸到臀部或腳。 2.從椅子上站起來,或是要起身下床的時候會特別痠痛。 3.痛點附近的肌肉緊繃,身體活動的時後會覺得不順。 4.彎腰時感覺到特別不舒服,常需把腰挺直來緩和。 5.久坐或久站以後,下背部產生疲乏及痠痛感,運動後反而覺得比較舒服。 6.早上剛起床的時候最舒服(因為肌肉有充分的休息),上班以後越到下午就越不舒服,快下班或回到家以後是最痛苦的時間。急性下背疼痛 2天到1個星期內可恢復至於成因,大部分屬於非特異性下背痛,並非特定疾病或結構異常所引起,而是姿勢不良,或是搬重物、運度傷害所致,最常見的是彎腰、搬重物時,突然「閃到腰」。林頌凱分析,如果是急性下背疼痛,約在2天到1個星期內可恢復,約9成急性下背痛患者在6到12周之內會自然痊癒,但如果沒有適當治療,就容易復發,或演變成慢性下背痛,治療較為棘手。復健運動 改善單純下背痛林頌凱表示,復健運動是改善單純下背痛最重要的治療方法,建議加強核心肌群的訓練,包括,柔軟度運動(伸展運動)、肌力與肌耐力運動(瑜珈、彼拉提斯、游泳)。林頌凱建議,平常盡量保持正確的姿勢,避免長時間維持固定的姿勢,可選擇符合人體工學的桌椅、家具。此外,按摩、泡澡(溫水)或泡溫泉,可以有效減輕疼痛與舒解壓力。(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腰痠背痛都是睡姿不良害的! 仰睡、臥睡、趴睡哪一種好? ·現代人通病!腰痠背痛應冰敷還是熱敷? 復健科醫師揭「正確使用時機」
-
2021-03-09 新聞.長期照護
看見重症患者的職能需求 早期職能治療加成醫療效益
戴著高流量氧氣鼻導管的阿成伯,坐在床邊以手肘撐著桌緣維持上身穩定,雙手笨拙地將茶包拆開、丟入溫水杯中,耐不住性子的用棉棒攪拌著茶水並露出久違的微笑,即使旁人看得出來有些費力,但仍掩不住他的滿心期待。當透明的茶水逐漸轉為淡金黃色時,長者忍不住拿起沾有茶水的棉棒送入口中欲嚐嚐久違的茶香,但立即笑著用道地的台語批評「這是甚麼茶米啊?還是我自己泡的茶米茶比較回甘」,雖然是一番數落,但看的出來阿成伯對今天的活動十分有動機和期待,對比前兩天帶著他坐床邊嘗試自己以毛巾洗臉時,邊喊累邊躺回床上的模樣,今日已給足十分面子了。這是在一間呼吸照護中心內的日常,職能治療師陳怡倩帶著呼吸器戒除並有鼻胃管使用的患者做日常訓練,透過這樣簡單的活動能夠訓練久臥的重症患者坐姿耐力、穩定性,進而提升心肺功能表現。陳怡倩表示,鼻胃管患者使用棉棒沾水清潔口腔及茶水選擇,都必須事先與主治醫師討論並獲得同意後才進行活動介入,並且一切在生命徵象監控下由職能治療師協助進行,確保患者安全。國內醫療體系蓬勃發展,僅有少數的急重症照護團隊內涵括了復健相關角色。陳怡倩說,重症患者皆有心肺功能問題,故在需求連結上往往被納入的多為物理治療,而少見職能治療的角色;但這些患者身上可能留下的後遺症不僅是心肺功能、動作功能損傷,而常有因腦傷而長時間昏迷、呼吸器依賴而必須使用鎮靜藥物,加護病房內環境感覺剝奪而導致定向感混亂、認知及執行功能上的障礙,或歷經生死關頭後產生的焦慮情緒、精神障礙等等。這些透過早期職能治療介入可以有所不同。陳怡倩說明,阿成伯平時唯一的興趣就為泡茶,因慢性阻塞性肺病導致肺炎進而插管治療、住進了加護病房,隨後隨著病況穩定後轉至呼吸照護中心接受呼吸器拔除訓練。在加護病房時期,職能治療師即透過會客時間蒐集相關資料,衛教家屬對患者進行理想且適當安全的互動,例如由家人對患者轉達醫師治療處置方向,或分享家人生活近況,因重症患者往往對於熟悉者的聲音反應較敏感,如此可提升患者對醫療處置的配合度和理解。也有一位腦出血後昏迷的阿嬤,在清醒後仍無法對任何指令有所適當反應,但卻對於財經新聞異常感興趣,原來阿嬤病前是炒股達人,所以和家屬討論後可以規律提供財經資訊相關刺激,誘發患者內在動機增加警醒度、重新建立與外在環境之反應迴路。陳怡倩指出,在職能治療師眼中,任何階段的患者都有其當下的職能需求,無論從預防或治療的觀點作切入,在對患者生命安全無虞的狀況下給予任何形式的介入,以滿足其職能需求即是職能治療。
-
2021-03-09 科別.精神.身心
感情、人際挫折 難跨過的坎
衛福部全國自殺防治中心統計,情感與人際關係近七年都是十五到廿四歲青少年自殺主因之一,網路交友更讓青少年感情問題變複雜。「課業壓力可透過調整自我期待來緩解,但人際和感情不行,對學生而言是很難跨過的坎」,建國中學輔導主任姚予婷指出,情感問題得花更多心力陪伴學生度過,需周圍大人的協助和重視。姚予婷表示,常有學生問:「為什麼他說要永遠跟我在一起,卻還是離開我?為什麼我已經很努力了,他還是不要我?」對優秀學生而言,課業付出會有成果,但人際關係不是這樣,付出不一定會得到相對等回報。但大人卻常阻斷孩子學習真實人際經驗的機會。「我們的教育體制總是要孩子什麼都不要管,只有考試升學重要。」中研院社會所副所長吳齊殷指出,家長面對孩子的感情困擾和好奇心時,總是說「到大學想交幾個(男女朋友)都沒關係」,青少年的煩惱被大人拒門外,問題還是沒解決。當青少年無法在現實生活中滿足對感情與交友的需求,很容易轉到網路上滿足好奇心。展翅協會直接服務處處長林曉文指出,協會每年都會接到上千件性勒索檢舉案,有心人士踩著青少年對親密關係的需求,在網路上暢行無阻。一旦發現自己私密照或影片被外流,林曉文說,青少年會陷入「不知道還有多少人看過」的焦慮,沮喪久了就會變成憂鬱,甚至出現自傷自殘行為。林曉文建議,家長要看到孩子的真實心理需求,若什麼事都阻斷,孩子只會選擇偷偷來,青少年父母不過度禁止,但要讓孩子知道發生事情可來跟父母求助。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1-03-09 科別.精神.身心
鬱卒少年 社群世界變競技場
小咪(化名)的Instagram上是一張張與朋友開心出遊的照片,昨天去哪玩、今天又參加了什麼活動,但掀開袖子,手腕上是一道道自傷痕跡。年輕一代迎合社群軟體形象:光鮮亮麗、笑容燦爛,現實生活中卻費盡力氣,像天鵝滑水。維持完美形象的壓力讓青少年更加痛苦,周圍的人也難察覺異樣,及時伸出援手。8成7中小學生 有社群帳號董氏基金會二○一九年「大台北地區青少年網路使用與憂鬱情緒現況調查」發現,上網時數愈長,青少年愈憂鬱。每日上網時數逾六小時的國高中生,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尋求專業協助比率高達近五成,是每日上網時數不到一小時者的廿四倍。兒福聯盟二○一九年調查,百分之八十七的國中小學生已經有自己的社群軟體帳號,平均一人有三點八個帳號。兒福聯盟政策中心主任李宏文指出,「社群軟體現在像孩子的驗收場,現實世界受歡迎不夠,網路世界也要成功,孩子才會覺得自己是成功的」。羨慕別人的好 網路像加壓器「有時候看著臉書上的朋友們,好像都過得很快樂,會想『為什麼我不行?』」小艾(化名)廿歲時確診焦慮症,之後變成憂鬱症。看FB、IG上,同學A拿到大企業的實習、B到國外交換認識外國朋友,網路對小艾像「加壓器」,「看到別人有什麼、我沒有什麼,會痛苦和羨慕。」大直高中輔導主任吳姿瑩觀察,很多有自殺意念的學生自我價值低落,「外在很華麗,但內在很脆弱」,不確定自己是否成功,背後原因與少子化下父母期待過高、社會環境都有關,成功定義愈來愈模糊,學生時時刻刻處在比較的焦慮中。網紅文化讓按讚數多寡與成功漸畫上等號,「有人按讚才覺得自己不錯」。自我認同 幫孩子建立自信「網路行為都是在反映孩子真實世界遇到的問題」。展翅協會兒少網安處處長陳時英指出,例如會去與他人比較,背後牽涉青少年的自我認同是否完整。陳時英表示,青少年的自我認同若完整,較不會受社群影響,成人也要讓孩子知道多數人都是把好的一面放上社群,但不代表生活中就沒有挫折和痛苦。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