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3 新聞.杏林.診間
搜尋
焦慮
共找到
2261
筆 文章
-
-
2021-01-13 養生.心理學解密
能靜能動、既自傲又謙虛…有創造力的人擁有的 10 個矛盾特質
提到有創造力的人,你會想到什麼特質呢?是聰明、反應快、天馬行空、外向還是很叛逆呢?美國正向心理學家,同時也是知名著作《心流》(Flow)的作者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認為高創造力的人的確有和一般人不同之處,但並非智商特別高,而是他們有「矛盾」的性格特質。在他的最新著作《Creativity, The Psychology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暫譯:創造力,發現與發明的心理學)中,訪談了 91 位高創造力的人,其中有發明家、作家還有得過諾貝爾獎的科學家等,他們都曾經在自己的工作領域中有過獨創之作。他在研究中找出了 10 個有創造力的人擁有的共同特質,但同時也發現,這些人也有這些特質的相反的特質,「他們就像顏色一樣,整合了各種對比色,創造出新的可能性。」這 10 個矛盾特質有:1. 他們能靜能動在該專注做事時,他們可以如石頭般靜靜待在位子上認真工作,同時又有很高的身體能量。2. 他們智慧高過於人,同時又如孩子般天真高創造力的人的確很聰明,可以發現很多人沒有發現的問題,但很多時候又像個小孩子一樣不成熟,用「神童」來比喻他們再好不過。3. 他們既負責任,又不負責任高創造力的人很自律,該遵守規範也會遵守,但很多時候他們決定做一件事時又不考慮太多後果,有一點點魯莽。4. 他們既現實又天馬行空他們在創造、發想一件物品或點子時,會考量到現實中的需求,但他們生產出的東西又總是有高獨創性。5. 他們既外向又內向內外向並不是二分法,而是像色調一樣有層度之分,而高創造力的人往往落於中間,同時擁有內向與外向性格,他們渴望與人接觸,獲得他人的注意,同時又很需要自己的獨處時間。6. 他們既自傲又謙虛他們很為自己的才能驕傲,但同時他們也知道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若沒有前輩的啟發和他人的協助,自己也不會生產出如此獨創的作品。7. 他們同時有陽姓和陰性的特質在 Csikszentmihalyi 的研究中發現,在有創造力的女生身上可以發現高企圖心、高野心等陽性特質,而在有創造力的男生身上則可以發現溫柔等陰性特質。8. 他們既尊重傳統,又很叛逆他們了解社會、文化規範,並願意遵循,但若發現其中的不合理,他們可是不會乖乖的就範。9. 他們既主觀又客觀他們對於自己的工作、作品總是充滿熱忱,但無論再怎麼愛都能保留一點「客觀視角」,去檢視其中需要改進的地方。10. 他們有時欣喜有時情緒混亂他們在工作中總是獲得很多成就感,也有很多失落的時候。推薦閱讀:【看透焦慮情緒】專訪諮商心理師吳姵瑩:「好好地允許自己休息。」Csikszentmihalyi 認為這十個矛盾特質是在高創造力的人身上被發現的,但並不是只有這十個特質才能說明高創造力的人的特質,就算沒有同時擁有這十個特質,也不代表這個人沒有創造力。這項研究給我們了一個啟發:有創造力並不完全是天馬行空、打破規則、跟隨熱情,很多時候,符合現實、遵循規範並客觀看待自己也是創造力重要的內涵。參考資料:1.《Prolifiko》:The 10 opposing character traits of highly creative people2.”Creativity, The Psychology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 Mihaly Csikszentmihalyi※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心理學研究】有創造力的人擁有的 10 個「矛盾特質」:既外向又內向、既現實又天馬行空
-
2021-01-12 科別.精神.身心
吃藥無效仍失眠,該怎麼辦?精神科醫師給建議
她之前從事過房地產,目前生活的重心主要在投資金融商品,當然在金融市場中進進出出,免不了一些壓力;此外,因為家人得到癌症,她也為此擔憂不已。 她差不多有五六年以上慢性失眠的病史,這一年斷續出現憂鬱情緒及自殺的念頭,因此在某醫學中心就診時加上了憂鬱症的診斷。目前藥物使用量不少,除了抗憂鬱的藥物外,抗焦慮劑、安眠藥的使用量已超過一般建議用量。 我心想:「這是不易治療的失眠問題,因為壓力源難以立即處理,加上合併其他精神科的疾病,最糟糕的是,或許還有管制藥品成癮的情形。」 我仔細分析可能影響睡眠的因素,發現要治療她的睡眠障礙,不是一蹴可幾的,若從建立較長期的醫病關係著手,我才可能一步一步地協助她。假如她對治療的期待很高,想要立即見效,恐怕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甚至可能增加她的挫敗感。 許多安眠藥物成癮的病患就有這種需要立即滿足的特性,這著實考驗著醫療的決斷:既然成癮了,因為已產生了藥物耐受性,為了達到更好的安眠效果,乾脆就再加藥吧;或者就是不開藥,反正這可能不好處理,病患如果在這拿不到藥,以後就不來了,剛好可以減少這些不斷要求加藥的病患。常常,醫師陷在這種困境當中。 我先確定蔣太太想要我如何幫她,她說:「安眠藥還是要那麼多顆。」 當她這麼說時,我心中便有數了。儘管覺得她的觀念一時之間要改變應該有難度,我還是做了使用適當安眠藥物,增加抗憂鬱藥物,以及增加其他非成癮性抗焦慮藥物的建議。另外,也教導她如何依據睡眠衛生法則培養好的睡眠習慣。 「可是,原來的藥量就不好睡了,怎麼可以…..」蔣太太有些疑惑。 「藥物很重要沒錯,但其他的睡眠習慣更重要。」我試圖想轉移她對安眠藥物的目光,「願意用我開的藥物,配合我剛剛提到的建議?」 「好啦,就試試看吧。」 果然,之後蔣太太就沒有回來追蹤了。我相信她不是痊癒了,而是可能又再度喪失信心。 當面對許許多多不易治療的慢性失眠病患,醫師有時還真得面對不時湧現的挫敗經驗。如何和病患建立良好的治療關係絕對是個重點,對管制藥品的宣導也需要加強才是。凡此種種,社會大眾與醫師還需要繼續努力,精神醫療才能發揮它應有的功能。
-
2021-01-1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陸研究團隊:76%新冠肺炎患者半年後有後遺症
中國大陸科研人員追蹤1733名湖北武漢的新冠肺炎康復者,評估新冠肺炎對患者的長期影響,發現76%的康復者在發病6個月後仍有至少一種持續症狀,疲勞、肌肉無力是最常見的症狀,而睡眠障礙、焦慮和憂鬱症也頻繁出現。該研究已由頂級醫學期刊《刺針》(The Lancet)於1月9日在線上發表。據澎湃新聞報導,該研究由武漢市金銀潭醫院、中日友好醫院呼吸中心、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和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聯合完成。研究追蹤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去年1月7日至5月29日期間出院的共1733名新冠肺炎康復者,通過集中隨訪評估其症狀和健康相關的生活質素。研究發現,在隨訪時76%的康復者報告仍有至少一個症狀,63%的康復者報告出現疲勞或肌肉無力,26%的康復者存在睡眠障礙,23%的康復者報告出現焦慮或憂鬱。研究人員在為康復者進行肺功能檢查時發現,住院時病情越重的康復者中出現肺功能下降的情況更常見,在住院期間接受機械通氣治療的患者、接受氧療患者及未接受氧療患者群體,出現肺彌散功能障礙(氧氣自肺泡向血流中的擴散能力下降)比例分別為56%、29%和22%。研究還發現部分康復者在出院後出現腎臟問題。除了肺臟,新冠肺炎還會影響包括腎臟在內的其他器官。實驗室檢查發現,住院時腎功能正常的康復者中有13%在隨訪時出現腎功能異常。參與研究的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曹彬教授表示,新冠肺炎是一種新發的疾病,才剛剛開始了解它對患者健康的長期影響。通過隨訪研究表明,大部分患者在出院後仍然會繼續受到該病毒的至少部分影響,出院後的醫療照護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別是針對住院時病情更重的患者。
-
2021-01-09 養生.聰明飲食
愛喝美式你比較衝動,喝拿鐵的個性是? 心理師從「10種咖啡」看出你的性格
由於我自己是個每天都需要喝杯咖啡的人,因此,常常有機會觀察別人喝咖啡的口味和生活哲學之間的連帶關係。我發現,成長背景、工作性格、生活風格不一樣的人,對咖啡的喜好亦完全不同,有人講究咖啡豆的品質和風味,有人愛喝黑咖啡,有人只喝低咖啡因的咖啡,有人堅持喝虹吸式酒精燈煮的咖啡。有趣的是,他們的生活哲學幾乎和他們所選擇的咖啡口味不謀而合。【喝黑咖啡的人】個性較為直來直往、做事重視效率愛喝黑咖啡的人喜歡簡單的口感,特別是苦澀回甘的口感,個性上相對獨斷一點。如果偏愛曼特寧等重烘培咖啡口感的人,個性較為激烈、衝動一點。偏愛酸味、果酸味口感的人年齡多半比較年輕。而不少年長者較偏愛厚實、可以在嘴巴裡回味很久的咖啡。【喝調和式咖啡的人】個性上比較享受安逸,不愛勉強自己吃苦喜歡嘗試不同品種咖啡豆混合成調和式咖啡的人,由於調和式咖啡喝不出每種咖啡豆獨特的口感,個性上喜愛嘗試新鮮事物、想像力較豐富,也相當熱衷於交朋友,但有時會有點孩子氣。會點調和式咖啡的人,多半不喜歡太苦、太酸的口感,個性上比較享受安逸,不愛勉強自己吃苦。【喝即溶咖啡的人】隨遇而安,較不善於事前做好規劃一般來說,喝三合一即溶咖啡的人很少是為了品嚐咖啡的香醇,多半是為了提神的目的。所以,喝三合一即溶咖啡者的生活態度,就像他選擇的咖啡一樣,屬於實用派。他們無論做任何事情都希望能夠立刻看到結果,至於結果完不完美,則不會那麼在乎,有時甚至會為了爭取速度而犧牲品質。【喝虹吸式酒精燈咖啡的人】堅持自己一貫的做事方式,非常注重做事的過程喜歡喝這種咖啡的人,多半也很堅持自己一貫的做事方式,非常注重做事的過程,倘若過程讓他覺得有瑕疵,那就算結果圓滿完成,他們依然覺得不完美。不過,在這個變化快速的時代,如果太堅持自己一貫的做事方式,而不知隨著時代的變遷適時調整,就很容易成為別人眼中固執沒有彈性的人。【喝濃縮咖啡的人】個性比較果斷,追求味道強烈的人生喜歡喝濃縮咖啡的人,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轟轟烈烈的,他們的感官需求似乎比較強烈,咖啡要喝最濃的、酒要喝最烈的、菜要吃最辣的,不然就不過癮。為了追求味道強烈的人生,喝濃縮咖啡的人常常會從最少的資源中爆發出最大的力量,也因此,他們的腳步總是走得比別人快,生活亦過得比別人濃烈。對他們來說,人生就像濃縮咖啡的味道一樣,又濃又苦。【喝拿鐵咖啡的人】個性通常比較溫暖,樂於助人喝咖啡喜歡加奶加糖的人,個性大多偏向溫和、隨和,尤其是喜歡欣賞美麗咖啡拉花的人,不少是屬於浪漫主義者,注重美感及氣氛。愛喝拿鐵咖啡的人,樂於花自己的時間幫助別人,不過,如果花太多時間在別人身上,有時反而會疏於照顧自己。【喝卡布奇諾咖啡的人】較講究生活品味,希望人生能過得多彩多姿在咖啡和牛奶的比例上,拿鐵咖啡的牛奶比例比較多,而卡布奇諾(Cappuccino)的咖啡比例較多,濃濃的咖啡上打上綿綿的奶泡,再撒上肉桂粉,口感層次多元。所以,喜歡喝卡布奇諾咖啡的人,較講究生活品味。可別小看一杯小小的卡布奇諾,裡面的滋味可多了,有肉桂、乾檸檬片、以及鮮奶泡混合咖啡的香味,就像卡布奇諾富含多種滋味一般,喜歡喝這種口味咖啡的人也希望人生能過得多彩多姿,讓人回味無窮。【喝用電咖啡壺咖啡的人】在別人需要幫助適時伸出援手,不會見死不救在許多大辦公室裡,經常可以看到咖啡上癮族用電咖啡壺煮一大壺咖啡,不但自己想喝的時候隨時可以享用,還能分享給其他跟自己一起同甘共苦的夥伴們。通常會將好東西跟好朋友分享的人,在別人需要他們的時候多半也會適時伸出援手,不會見死不救。回想多年前在美國遊學時,就經常受到電咖啡壺族的熱情照顧,每當我唸書唸到精神不濟,就會有同學適時遞上一杯咖啡,當時真的覺得對方是日行一善的童子軍,心中充滿無限的溫暖與感激。【自己磨咖啡豆的獨立派】個性都很獨立,事必躬親不喜歡假手他人喜歡自己磨咖啡豆的人,一般個性都很獨立,在日常生活當中,他們幾乎每件事都喜歡享受DIY自己動手做的樂趣,從粉刷牆壁、整理花園到修理汽車,他們都要事必躬親,不喜歡假手他人。而他們之所以如此努力幹活,除了享受DIY的樂趣外,最主要的原因是覺得「只有自己可以把事情做好」,沒有任何人可以取代他們,可說是天生的勞碌命,好在他們也任勞任怨,不會邊做邊罵。【喝低咖啡因咖啡的人】在意細節的完美主義者,較容易感到憂慮喜歡喝低咖啡因咖啡的人,大都非常注重身體健康,他們雖然喜愛咖啡的味道,卻不願冒任何一點生命風險,只好選擇有味道而無本質的低咖啡因咖啡。類推到他們的行事風格也是屬於會避開風險,不喜歡生活中發生任何不好的後果,在意細節的完美主義者,有時可能過於拘泥細節,加上試圖控制事情的發展,因此較容易感到憂慮。心境轉變咖啡選擇跟著改變心理學家德瓦斯拉強調,個性與咖啡類型並非完全畫上等號,習慣喝黑咖啡的人,有時候也可能會嘗試簡單的即溶咖啡,更有不少人習慣數種咖啡交替著喝。以前我是卡布奇諾的愛好者,無論走到世界哪個角落,都會點杯香香濃濃的卡布奇諾,邊喝邊瀏覽周遭景物,抱持的生活哲學是:既不想為工作犧牲一切,更不愛嚴肅度日,人生以快樂為目的。但慢慢的,我發現自己的心理狀態有些改變,現在我比較偏愛單一咖啡豆煮的咖啡,喜歡簡單純淨的口感。再者,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已經不能像以前一樣愛什麼時間喝咖啡都可以,晚上以後就要克制想喝咖啡的欲望,以免干擾睡眠。除了需要考慮生理狀況外,我也覺察到,自己會依據現實需要、心情轉換來點杯咖啡,以滿足身心的需求。沒想到咖啡的影響力這麼大,能為我們的人生製造酸、甜、苦、澀各種不同的滋味。書籍介紹從習慣洞察人心:學會識人術,解決人際關係的所有煩惱作者:林萃芬出版社: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20/04/14作者簡介林萃芬:擁有專業諮商心理師的證書,多年來推廣心理學不遺餘力,除了「洞察人心」系列書籍獲得數十萬讀者的熱烈迴響外,更為企業界量身設計「員工心理諮商與輔導」、「員工心理健康管理師」的課程,協助企業界提振員工的自我效能。為什麼她可以橫跨企業界與心理諮商界?事實上她曾經擔任文化及服務業顧問近十年,她表示,這是個心理學時代,人與人的接觸越來越短暫,如果缺乏辨別他人意圖的讀心技巧,不僅人際溝通常會面臨尷尬挫折,更會導致生涯發展錯失良機。有鑒於此,她致力於融合各個心理諮商學派的精華,活用於生活、人際、工作,輕鬆掌握人際優勢。現任: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媒體公關主任、「中華人事主管協會」講師、「松德精神科診所」諮商心理師、「聯合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東吳大學兼任講師著作:鍛鍊心理肌力:15項心理鍛鍊,擺脫那些職場與人際間的控制、害怕、停滯、危機與焦慮林萃芬諮商心理師的生活EQ樂園:www.fannyeq.com.tw延伸閱讀: 「老爸在世時幫你出資創業,你當然要把媽接過去住...」一場中風,改變了一個家
-
2021-01-08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發燒感冒腹瀉,到底何時會好?
【編者按】這星期醫病平台的主題是介紹「急診處」的功能與實況。一位急診專科醫師介紹急診處如何分辨病情的緩急輕重,以幫忙一般大眾了解「什麼情況到急診處尋求醫療是合宜的」;一位對急診處頗有經驗的社會人士由病人的立場,分享他對急診處運作的了解,說明怎樣決定自己或家人是否需要緊急送到「急診處」才能得到即時的醫療照顧;最後由另一位急診專科醫師說明一些讓病人自以為「急症」的可能原因以及處理辦法,以避免到了急診處,非但得不到自己以為應該得到的緊急治療,反而在急診處空等、焦慮、受氣。我們期待不久可以收到更多社會大眾分享急診處的經驗,促成醫病之間更理想的互相了解。「醫生,我發燒合併全身痠痛…… 」 「我覺得頭重腳輕,全身沒有力氣。」 「我喉嚨痛,鼻塞流鼻水……很不舒服。」這些症狀主訴,是一般診所或急診室常見的情景之一,在醫生診視過後,通常會診斷為感冒、流感、若是合併腸胃道症狀,如輕微腹瀉,腸胃型感冒也是常用的俗稱之一。要知道,傷風感冒其實是各種病毒所導致的症狀組合之一,而不同種類的病毒會導致不同的症狀組合。舉例來說,感冒最常見的鼻病毒,會導致喉嚨痛、咳嗽、鼻塞、流鼻水等,而每年均有疫苗的流感病毒,則是以高燒,乾咳及全身肌肉痠痛為表現。除此之外,上吐下瀉、合併輕微發燒可能是諾羅病毒或輪狀病毒導致的病毒性腸胃炎,若是就診時只有發燒,沒有任何附屬症狀,即便在詳細的診治之下,也很難斷定造成發燒的病毒是哪一隻。不過,這些常見的病毒感染所導致的病症,在醫學上多屬於自癒性,也就是隨著自然病程發展,大多數人都能順利痊癒。因此常常會有民眾感冒發燒換了三四家診所,最後到大醫院的急診室掛號才痊癒,其實,並不是因為大醫院的醫術比較高明,而是因為在往返奔波的期間,感冒病毒已經走完自然的病程,正好在第五天的時候痊癒。換句話說,對抗病毒真正的武器,是靠前端的預防,以及自身的免疫力。若不幸中標,醫療上的藥物多是以症狀控制,減少不適感為主。當然,有通則就會有例外,病毒感染也有較嚴重的時候,例如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在初期的發燒症狀以後,可能會進入肺部廣泛發炎及呼吸衰竭,而即便是流感病毒,少數的病人也會合併重症,產生心肌炎或肺炎,甚至有插管入住加護病房的需要。除此之外,病毒感染後也有一定的機會導致續發性的細菌感染,因此症狀持續加重時,還是需要特別留意並主動就醫。那究竟對一般民眾而言,感冒需不需要看醫生?在日常生活可以維持,食衣住行不受影響的前提下,感冒症狀可以自行決定是否就醫,不需立刻到急診室。反之,如果吃不下飯、下不了床、沒力氣上廁所,代表疾病已達一定的嚴重程度,就算是小感冒也可能產生大問題,還是需要到醫療院所就診評估才行。總而言之,傷風感冒泛稱各種病毒造成的發燒及上呼吸道症狀,最好的對策是透過戴口罩勤洗手來預防。行有餘力之餘,則可以閱讀各種保健知識及常見疾病的衛教須知,妥善做好健康管理及自我保養,也能有效地減少罹患感冒或輕症感染的機會。而若不幸染病,也記得要做好個人衛生,避免散播病毒,並且依自身症狀決定是否在家觀察或及早就醫,以保健康平安。
-
2021-01-08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身歷其境才真的體會病人苦痛…當泌尿科名醫成了攝護腺癌患
回想這三個月,從自我檢查,確診攝護腺癌,到住院手術。讓我覺得好像經歷了一場奇幻的旅程。不論是心裡上和身體上的感受,都是我這一生永難忘懷,這也是我人生之一場美麗的意外。這一次的攝護腺癌,其實是我自己診斷出來的。因為長期使用波斯卡治療掉頭髮,我也定期的檢查自己的攝護腺特殊抗原指數(PSA)的變化。沒想到在今年PSA稍微上升,引起我的注意。隨後檢查游離性攝護腺特殊抗原指數,竟然小於百分之十。我在隨後的連續兩個月,檢查PSA都發現指數略為上升,因此立即做了核磁共振(MRI),並且找到病灶。在九月三日經直腸切片檢查確診,雖然病理報告是個低惡性度的攝護腺癌,但考慮到未來自己工作,還有生活秩序的安排,不能讓一個癌症一直存在我的身體裡面,讓我無法有明確的生活中心和方向。所以我決定開刀,將它拿掉。十月十日,我接受了達文西機器手臂攝護腺癌根治手術。主刀醫師歐宴泉從台中特地前來幫我進行手術。科內的同仁以及我的學生廖俊厚、蔡曜州等人,也都在旁為我加油打氣。其實在這之前,有些醫師朋友建議我,不妨考慮放射線治療,或是只要定期追蹤,等到有一天需要手術時再來做。但是身為外科醫師的我,卻很難下決心不將它移除。因為一個癌細胞在身體裡面,究竟它侵犯程度有多深,是否有其它更加惡性度的癌細胞存在裡面,尚不得而知。以我的個性,是沒有辦法忍受這種不確定的事情。十月九日從台中和台北來的醫師們都聚集到花蓮。我們晚上一起在傑米料理用餐。老闆傑米是我們家的好朋友,他精心幫我們製作了精美的無菜單料理,並且讓大家在他的餐廳裡面包場言歡,十足像個手術前的派對一樣,開心的氣氛讓手術前應有的擔心與焦慮消失無踪。十月十日上午,醫院的護理部同仁們一早就來關心。我最親愛的太太,孩子家穎,女兒姿廷一起送我到手術房。在手術房裡,麻醉科醫師黃顯哲與陸翔寧兩位醫師,幫我插管麻醉,從頭到尾全程幫我麻醉監控。在歐宴泉醫師靈活的手指撥弄之間,如行雲流水般使用機械手臂在我的腹腔內廻旋切割。就在很短的時間裡,完美地將我的攝護腺拿得非常乾淨,並且保留了必要的神經血管。在現場看刀的人都說技術真棒,十分精準流暢,正是大師示範,讓手術房裡面其他的泌尿科醫師也上了一堂課。直到手術縫完最後一針,歐醫師離開達文西手術台,宣告手術成功,圍觀的醫師們無不擊掌稱讚。歐醫師犧牲假日,從台中飛越千里來到花蓮,幫我進行這個手術,其實是相當辛苦的。但他說,幫老朋友開刀是他最大的榮幸,這份無價的情誼,更令人感動。手術第一天,身體復原的很快。傷口稍有不適,麻醉退了之後,尿液轉黃,隨即排氣,並且可以下床稍微活動。手術後第二天,窗外花蓮的大山,因為大雨過後水氣濃,竟然出現美麗的彩虹。映照著初升的亮麗陽光。似乎在告訴著我們,這個手術完全成功,而我將會有一個美好健康的身體。手術後第三天,病理報告證實這是個3加4分的攝護腺癌。有點侵犯到攝護腺被膜。出院之後,如果PSA還不能降至最低,應該還要再接受放射線治療,來確保癌細胞完全治癒。不過手術的邊緣是乾淨,而且沒有淋巴腺轉移。當初決定要做手術還是正確的選擇。歐醫師能把攝護腺周圍的組織清得乾淨更是重要。過去我們在照顧接受攝護腺癌手術的病人,總是會問他們,有沒有問題?身體有沒有疼痛不舒服?其實這是因為我們不懂病人身體的感受。現在自己當了病人,才知道那種微妙的感覺,不是當醫師的人所能體會的。因為攝護腺是位於直腸的上方,平常從肛門指診就摸得到。因此攝護腺手術全部拿掉,這一部分的直腸一定會有因為組織剝離和燒灼後產生的發炎。那種老是覺得有大便在肛門上面的感覺,不是痛,也不是壓力,而是一種脹的感覺。尤其是當要排氣前,會陰部的膨脹感更是沉重。導尿管帶來的不舒服,反而不是很重要。因為它放在尿道裡面,雖然會有一些想要解小便的感覺,可是只要多喝水,淡化尿液的濃度,這種感覺就會漸漸改善。有時候服用膀胱放鬆的藥物也有幫助。腹腔鏡造成的傷口疼痛,平常沒有感覺,只有在咳嗽及打噴嚏的時候,才會有劇痛感。總之,以達文西腹腔鏡手術做攝護腺根除手術並不痛苦,手術後的復原也是很快。這一次的生病開刀,對我的人生啟發很大,也可以說是在我行醫生涯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在確診得到攝護腺癌之前,我正好把我下一本書「與苦難同行」裡面的醫病故事寫完。我在寫的時候,雖然講到病人的苦痛,好像我真的能夠體會一般。現在我身歷其境,遭受到打針、住院,進開刀房、接受麻醉、手術、以及術後種種痛苦的考驗,我才能夠真正體會到,原來生病的苦痛是多麼的痛苦。對於我所描寫的醫生與病人之間那些苦難相連、生命共同體的故事,到現在才真正有新的體會。我心裡想,如果能重來一次,我應該會對於那些我所照顧過的病人更好才是。開刀的時候會更加細心,傷口更小。唯有醫生親切的問候,護理人員溫柔的照顧,才能讓病人心靈和身體的苦痛減輕一些。在癌症手術之後,確實會讓人認真地思考未來。因為當你變成一個癌症的患者,未來按照標準流程去做治療,究竟治療的結果如何?癌細胞是否會轉變成為抗藥性?這些都不得而知。想太多也沒有用,重要的就是把自己乖乖的當成一個病人,找一個可靠的主治醫師,讓他來治療你。我則盡量想些讓自己快樂的事情,做些想做還沒做的事情,多把自己的時間留給家人。雖然已經開完刀了,可是有時候還是會覺得不那麼真實。然而,它卻已經是個事實,無可逃避,只能面對。我不知道未來還有多少年可以做事?不管是五年、十年、或是更長,應該要趕緊擬定計劃,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好、做滿。生病之後,反而會對人生態度更加積極。想要把這剩下的一段人生旅程精彩的走完。醫學辭典/攝護腺癌攝護腺癌是男性特有的癌症,攝護腺癌位居國人癌症十大死因第六位,每年新增5千多名攝護腺癌患者。早期攝護腺癌的10年存活率將近95%,甚至有很高治癒機率。早期攝護腺癌多半沒症狀「無感」,多數患者都是因腫瘤侵犯尿道、膀胱頸,出現解尿不順、尿液難以排空的不適感,才有警覺。早期攝護腺癌治療以手術為主,「根除性攝護腺切除術」的治癒率高達9成以上,尿失禁也低於2%,年輕患者可保留神經血管叢,維持原有性功能。郭漢崇小檔案現職:●花蓮慈濟醫院泌尿部主任●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副執行長年齡:66歲學歷:台大醫學院醫學系專長:●婦女泌尿學●尿路動力學●臨床醫學●泌尿生理學經歷:●台大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台大醫學院副教授●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理事長●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
-
2021-01-08 新聞.健康知識+
為什麼不讓小孩吃巧克力? 營養師揭「健康元凶」...家長要注意
因為無法趕在五點前下班,珮君都必須拜託阿公去幫忙接孩子放學,為了讓孩子聽話順利回家,阿公總是會買小零食、小點心來哄騙小孩,即使千交代萬拜託只能買牛奶、優酪乳、優格,千萬不要買糖果、巧克力,下班到家總是會看到驚喜。阿公總是兩手一攤,「他要買這個我有什麼辦法?」面對剛上幼稚園的孩子,阿公也沒有耐心和體力跟他耗,讓珮君不好意思又苦惱。 純可可脂好處多 但市售巧克力精緻糖與添加物多孩子是否真的不能吃巧克力?營養師蘇妍臣表示,其實純的可可脂對身體的好處不少,如黑巧克力中的「甲基黃嘌呤」可改善認知功能、使心情愉快;咖啡因成份,能增加視覺處理的速度,黃烷醇也有助於增進視覺反應時間、空間記憶等。但市售的巧克力都是放入大量精緻糖(simple sugar)與添加物的濃純香巧克力。精緻糖使血糖飆高孩子過嗨 人工色素恐引發過動糖果、巧克力中的精緻糖、人工色素是危害兒童健康的元凶。當攝取過多精緻糖,在體內消化轉化成單醣,會讓兒童血糖太高、過於興奮,還會影響規律的睡眠模式,削弱兒童自我控制的能力。蘇妍臣營養師提到,研究發現人工色素中的檸檬黃(tartrazine)、酸性紅(carmoisine)、食用黃色5號(sunset yellow;日落黃)、食用藍色1號(brilliant blue;亮藍)、食用紅色色素6號(ponceau)等,只要食用超過一週以上,就可能引發兒童過動。另外,市售的空氣包零食,添加物也多於營養素,少吃為妙。開購買清單給長輩 避免激烈字眼引衝突因此建議家長不要將糖果作為獎勵,事實上對孩子健康並不是獎勵,可以水果、牛奶等有營養的食物當作獎勵。蘇妍臣營養師表示,若有長輩需用零食協助帶孩子的時候,直接開可以購買的清單給長輩,避免用"不要給"等字眼以造成衝突,如麥片牛奶、乾燥水果、添加物較少的餅乾等。同時告知可樂、茶類中含有咖啡因,會讓孩子長不高,通常攸關發育問題長輩比較能接受。兒童飲食應均衡,蘇妍臣營養師建議,選擇富含Omega-3必須脂肪酸的食物(如堅果類),可維持健康的腦部認知功能。挑選富含纖維的碳水化合物,可刺激腦部裡的血清素產生,與維持胰島素和血糖的正常含量。避免孩子攝取精緻醣類,可能會干擾兒童的正常睡眠和情緒控制。攝取富含維生素B群的食物(如綠色葉菜)、維生素C(如橙色、紅色水蔬果)、鎂(如豆類,綠葉蔬菜)和蛋白質(如瘦肉,黃豆及其製品類等)。 挑選好情緒 零食建議1. 零食可選擇無鹽堅果、新鮮水果等食物,來代替攝取垃圾食物。2. 避免酒精,會對大腦產生抑制效果,進而導致情緒不穏。3. 避免攝入過多的咖啡因(如咖啡、茶或含咖啡因的飲料,如可樂),因為咖啡因會增加焦慮和躁動,還會影響睡眠情形。4. 帶孩子們出去走走動一動吧!可減少體壓力荷爾蒙、增加幸福感、改善睡眠,更能改善整體健康狀況。(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寶寶吃進「重金屬鎘」超標食品會怎麼樣? 專家曝恐怖下場 寶寶不喝奶怎麼辦? 厭奶期最長可達半年!護理長傳授妙招
-
2021-01-07 養生.心理學解密
寂寞的人並不總是悲傷 為什麼寂寞難以在他人身上察覺
餵養「饑渴」在他人周圍感到孤單或「在人群中感到寂寞」的用語,跟物質濫用與康復計畫在社會疏離普遍出現時的用語非常類似。預防醫學教授史蒂夫.薩斯曼(Steve Sussman)描述了與依賴、戒斷與康復相關的生理症狀,其中包括「自身皮膚的不適」感受,以及為了緩解那種不適感,而對食物或飲料產生的渴望。有趣的是,在跟寂寞狀態有關的情緒群集中,食物或飲料常用來當作能緩解及慰藉個人與集體的隱喻、象徵和實際標誌。神經科學家約翰.卡奇奧波曾將寂寞比作一種能夠在個體間散播的心理性「傳染」,他也把寂寞稱為一種內在「饑渴」。這是因為在卡奇奧波的社會神經學研究方法中,「與他人脫節」被視為「一種危及生命的狀況,寂寞會做為一種改變行為的訊號──非常類似飢餓、口渴或生理上的疼痛──而持續演變」。心理健康慈善組織「Mind」在建議人們如何克服寂寞的時候也利用相同隱喻:「將感到孤單想像成飢餓,就像是你的身體利用飢餓感來告訴自己:你需要食物,而寂寞就是你的身體告訴你需要更多社交接觸。」這隱含的意義是:如同我們可能會以食物來餵養飢餓的身體,我們也會與「更多人或不同的人」見面來滿足寂寞帶來的饑渴。除了食物以外,討論寂寞時另一種盛行的隱喻是溫度:字面上和比喻上的「冷」及「熱」。寂寞是冰冷的。與佛洛伊德同時代的德國精神病學家芙芮達.佛洛姆—賴克曼(Frieda Fromm-Reichmann),是率先將寂寞視為一種病理心理問題的人之一。她在一篇一九五九年的論文中詳細描述一名罹患思覺失調憂鬱症的女性曾經大喊:「我不懂為什麼人們將地獄想像成一個充滿炎熱與燃燒火焰的地方。那才不是地獄。地獄是你結凍成冰的地方。那就是我去過的地方。」相對來說,當一個人感到既與他人脫節又孤單,生理上的溫暖會有一種實質性及象徵性的補償作用。雖然在一個人感覺自己與親朋好友有所連結的時候,熱水澡可能不會引發內在溫暖,但確實會讓孤立的人產生生理及心理上的變化。就像是反映出缺乏社會的溫暖一般,我們已發現寂寞的人會對溫暖的飲食、泡澡和淋浴表現出較大的渴望。這些與食物的連結很重要;飲食失調也同樣與孤立及寂寞的感受有關,包括暴食在內。據報告顯示,肥胖女性的寂寞感比非肥胖女性遠遠更高;鑑於西方世界對於肥胖有很高程度的社會汙名,所以這是可以理解的特徵。然而,同一項研究卻顯示,肥胖男性並未表現出比非肥胖男性更高程度的寂寞感,反映出其中可能存在著性別偏向的外表期望。階級與族裔對這些經驗所造成的差異則有待觀察。舉例來說,許多心理學與社會學論文顯示,黑人女性「比白人女性更滿意自己的身體」,因此黑人女性比白人女性更少經歷跟身體質量指數及身體形象有關的不安全感。我們也已經發現失眠、寂寞、肥胖之間的關聯;由於我們愈來愈瞭解缺乏睡眠與體重增加之間的連結,以及焦慮在妨礙睡眠上扮演的角色,所以寂寞對於進食及睡眠這樣基本的功能會產生影響,也是可以理解的。但精神病學家認為,寂寞與睡眠剝奪會導致身體出現重大變化,因為皮質醇(cortisol)(即所謂的「壓力激素」〔stress hormone〕)的分泌量變化會對失眠及體重增長造成影響。這個問題在青年人身上特別嚴重。在古代與前現代醫生視為與自我照護有關的「身體習慣」中,就包含了注意飲食與睡眠。所謂的非自然因素(對身體發揮作用的體外條件)不僅包含睡眠及營養,也包含運動、空氣品質和情緒調節。在十九世紀之前,身體及其習慣對於情緒狀態的討論非常重要。醫生讓病患流血來去除「劣質的血」,或提供催吐劑及瀉藥來清除負面、汙濁的體液;儘管體液理論到了十九世紀幾乎已經完全消失,但放血療法仍以不同形式持續存在。在十八世紀,過度獨處則藉由運動、接近他人身體等療法來加以平衡。這種關於寂寞的生理觀點一直在治療學歷史上明顯可見:二十世紀之前的非藥理學介入措施與非自然因素的傳統觀念一致,並將這些觀念納入其中:新鮮空氣和運動(最終是有益於荷爾蒙而非體液)、營養飲食、充足睡眠、與人們保持聯繫、發展出一種融入世界而非退出世界的平衡方式。二十一世紀對身體而非心靈具有刺激作用的治療學,在應對單獨這方面的可能性令人很感興趣。這種治療學並不是倚賴談話及思考(包括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簡稱CBT〕)的強制性社交形式,而可能是跳舞、撫摸動物、集體烹飪和進食等各式各樣的活動,讓心靈與感官身體、社會性身體融合在一起。促進社交能力與獨立能力的英國慈善活動,從「棚屋男士」(men in sheds)運動到 Age UK 頓卡斯特分部的「獨立互助圈」(circles for independence),都在一定實際程度上意識到身體活動和技能對於預防寂寞的重要性。針對寂寞的健康照護與社會照護建議,鮮少會探討具身化經驗或預防策略。目前英國已經朝著「社交處方」邁進一步,醫生不僅能開藥物的處方,也能要求病人參加當地志工團體。評論者認為,社交處方正在英國各地推行,卻缺乏足夠的縝密性或成功的證據;最糟的是,社交處方對英國國民保健署的預算造成財政壓力,使人們無法得到充分支持。此外,社交處方並不會重構現代醫學對心靈與身體的分隔,或是將寂寞的身體性置於眾人焦點之下。它也不會處理寂寞的感官層面,或是聲音、氣味、視野、觸摸對生活經驗產生影響的方式:從火車車廂的嗒嗒聲到蘋果花的香味,我們生活與記憶的物質環境都能反映出身體上的生活經驗。而這些層面普遍不被認為與寂寞「流行病」有關。舉例來說,除了寵物之外,對身體接觸的渴望──這在老年族群特別明顯──並沒有受到關注。這種狀況反映的不僅是我們在西方醫學中習以為常將心靈與身體之間區隔,還是對老年人感官經驗的普遍忽視。在社會及醫學領域中,我們往往將老年身體想像成缺乏性魅力且逐漸崩毀的身軀,而非具有跟年輕人相同的渴望和需求、持續存在的自我載體;毋庸置疑,性親密關係的匱乏並未在有關老年人的討論中受到重視。與身體對話及透過身體表達寂寞之所以這麼難以在他人身上察覺,部分原因是它並非單一情緒狀態,而是一種群集。或許所有情緒都是如此,一部分是因為它們快速變化的特性,也因為情緒會與觸發事件及認知環境連結。因此,戀情中受到冷落所導致的憤怒可能夾雜著一絲羞辱或悲傷;對運動對手的嫉妒可能與失望及憤怒有關。沒有一種情緒狀態是維持靜止不變且未連結感知及環境的。然而,跟大多數情緒狀態不同的是,寂寞並非由社會所理解的一組獨特姿勢來表達。舉例來說,憤怒在西方文化裡一直與發亮的雙眼、緊握的拳頭、脹紅的面孔有關,愛情則可能透過心跳加速或臉頰泛紅表露出來,甚至羞恥也不例外(低垂的頭及垮下的肩膀)。相對於這些獨特又可辨識的經驗,我們一直以來都缺乏表達寂寞的傳統姿勢或表現準則。因為寂寞的人並不總是悲傷;有時他們會憤怒、憎恨、羞恥、無可奈何,或甚至感到平靜。因此,有各式各樣與身體相關的姿勢和行為可能顯示出寂寞。諷刺的是,其中一種行為是孤單的人無法解讀、領略他人的情緒;這被稱為「損壞」的解碼系統。畢竟,學習如何理解與解讀肢體語言是一種社交技能;由於強制性獨處而缺乏該領域的練習與互動,或過度擔憂自己可能無法正確表現社交能力(而且可能遭到拒絕),都可能讓情緒上的交流難以進行。倫敦天主教社會關懷組織(Catholic Agency for Social Concern)的安妮.福布斯(Anne Forbes)於一九九八年注意到老年人寂寞感的存在,便在《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上投稿,呼籲全科醫師需要熟悉病患的寂寞感表現形式,尤其是那些年老又虛弱的病患。福布斯察覺孤單的人所表現出的許多肢體特徵,包括:講話滔滔不絕、抓別人的手或手臂的時間較長、垂頭喪氣的舉止、緊緊交叉的雙臂與雙腿,以及單調的服裝。遺憾的是,福布斯的想法似乎尚未在醫學脈絡下進一步發展。就目前而言,這些身體意符(signifier)每一個都不夠獨特,無法協助辨識寂寞感,因為它們與憂鬱疾患有關,也與恐懼(講話滔滔不絕)、焦慮(抓別人的手或手臂的時間較長)、害羞(緊緊交叉的雙臂與雙腿)、缺乏財務來源(單調的服裝)的情緒有關。具身化寂寞最受到忽略的層面之一,是寂寞──伴隨著衰老及喪親──可能會限制人們尋求陪伴的渴望與能力,不論陪伴對他們有多重要。這種退出社交生活的現象可能不僅是寂寞者的特徵,也是其照護者的特徵。照護者是最缺乏研究又最孤單的(有薪及無薪)就業領域之一。因此,瞭解用於表達寂寞的肢體語言及物質文化語言,對於仔細瞭解二十一世紀寂寞至關重要。這能提供見解來探討我們可能如何體驗、溝通、預防寂寞,以及如何「解讀」他人身體上的寂寞。或許也能讓人在界定那些表示幸福的姿勢動作、儀式、習慣時,瞭解「寂寞不存在」的情況;這件事非常重要,有助於辨別自主選擇的獨處及不想要的寂寞之間的差異,以及察覺人們何時可能需要他人介入。當寂寞被視為一種生理問題,有幫助的介入措施可能也是生理性的,這並不令人吃驚。觸碰等動作提供一種跟他人交流的感官方式,不論是游泳、跳舞(具有音樂所帶來的額外情緒層面)、走路或雕刻的形式都能發揮作用。如果寂寞是一種全身經驗,那麼它的感官互動就非常需要關注。我們聽到的聲音、我們聞到的氣味、另一個人的觸碰(不論是出於喜歡、關愛、性慾),都在我們的自我經驗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我們的自我是同時跟他人連結的具身化個體。我住在倫敦的東芬奇利時,我朋友花園末端的地鐵北線所發出的聲響讓她不堪其擾,卻令我感到安慰:這些聲響提醒了我,我從不是獨自一人,而是一個遠遠更廣闊的生活網路的一部分,我能隨時依照我的想法參與或退出這個網路。有所選擇是很重要的。獨處(甚至是在正確環境下的寂寞)可以增強自信並具有情緒上的恢復作用,特意選擇的獨處尤其如此。在西方世界,我們往往對寂寞有全然負面的聯想,但寂寞與獨處可以是療癒性甚至創造性的。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寂寞是否受到強制、遭到延長、被人渴望,或被解讀為一種社交上及情緒上的缺陷徵兆。※ 本文摘自《寂寞的誕生:寂寞為何成為現代流行病?》。《寂寞的誕生:寂寞為何成為現代流行病?》作者:菲伊・邦德・艾貝蒂 譯者:涂瑋瑛出版社:商周出版出版日期:2020/12/05《寂寞的誕生:寂寞為何成為現代流行病?》書封。圖/商周出版提供
-
2021-01-07 科別.精神.身心
壓力大、要求完美容易自律神經失調?醫師教「2招」找回自癒力
不論是在工作或生活中,我們免不了會碰到壓力來襲,適度的壓力可以讓自己表現得更好,但若長期處於高壓之下,就有可能導致自律神經失調,而產生焦慮、失眠等症狀,究竟自律神經在人體內的作用是什麼?和壓力又有何關係?所謂的自律神經,它控制著體內的心、肺、腸、胃及其他內臟等器官,使其維持生命的基本機能,包括心跳、血壓、呼吸、胃腸蠕動和內分泌等。自律神經受到情緒、壓力影響而自律神經系統由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所組成,當人在面對壓力時,交感神經會活絡起來,使心跳加快、血壓上升、呼吸急促、肌肉緊繃、腸胃抑制蠕動,讓人提高警覺,保持專注力,以應付外來的刺激和挑戰;當人們處於休息狀態時,副交感神經就會活絡,讓心跳減慢、血壓下降、呼吸變慢、肌肉放鬆、腸胃加速蠕動,讓人放鬆休息,保持所需的體能。雖然自律神經不受大腦意志所控制,但很容易受到情緒、壓力所影響,若人們長期處於高壓之下,交感神經會一直處於活絡的狀態,讓身體持續緊繃,最後導致一連串的不適症狀,使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運作失衡,這就是所謂的「自律神經失調」。自律神經失調並非抗壓性差臺中榮總嘉義分院兒童青少年身心科主任章秉純表示,通常心思細膩、追求完美的人,較容易有自律神經失調的狀況,這樣的族群並非抗壓性差,而是個性較認真、容易把壓力或事情攬在身上,長期下來使身體發出了警訊,加上社會變遷快速與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人們無法預期未來會發生什麼事,也容易感到恐慌、焦慮,讓自律神經失去平衡。章秉純進一步說明,自律神經失調時,通常會產生三大常見症狀,分別是「便祕或拉肚子」、「心悸恐慌」和「睡眠失調」,如果在看過很多醫生後,檢查報告依然很正常或找不出問題時,建議可至精神科就診,檢視自律神經是否出現狀況。此外,章秉純指出,自律神經失調在醫學上並非正式的疾病,而是一種症狀,但長期下來可能會誘發其他問題,例如:心臟病、高血壓、焦慮、憂鬱、恐慌等,因此要把它視為正式的疾病來看待,並盡快就醫診斷。學會放鬆,讓心跳呼吸緩和面對自律神經失調時,章秉純建議,可透過兩個方法舒緩放鬆,讓自律神經更容易調節,分別是「調整呼吸」與「睡前催眠」。「調整呼吸」指的是慢慢地吸氣、吐氣,讓心跳、呼吸緩和下來,使身體感受到放鬆,而「睡前催眠」是把睡眠環境佈置得輕鬆和諧,想像自己在溫暖的情境中,感受自己的辛勞與酸痛漸漸離去,不知不覺,身體就會慢慢進入休息狀態。章秉純表示,雖然生活中的壓力無可避免,但可以試著「活在當下」,把焦點放在感受「當下的時光」,不要過於擔憂未來,也不要一直檢討過去發生的事,這樣才能保持心緒的平靜,從不安的感覺中釋放自己,增強自律神經的復原力。諮詢專家/臺中榮總嘉義分院兒童青少年身心科主任 章秉純
-
2021-01-06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以病人角度來看急診檢傷
【編者按】這星期醫病平台的主題是介紹「急診處」的功能與實況。一位急診專科醫師介紹急診處如何分辨病情的緩急輕重,以幫忙一般大眾了解「什麼情況到急診處尋求醫療是合宜的」;一位對急診處頗有經驗的社會人士由病人的立場,分享他對急診處運作的了解,說明怎樣決定自己或家人是否需要緊急送到「急診處」才能得到即時的醫療照顧;最後由另一位急診專科醫師說明一些讓病人自以為「急症」的可能原因以及處理辦法,以避免到了急診處,非但得不到自己以為應該得到的緊急治療,反而在急診處空等、焦慮、受氣。我們期待不久可以收到更多社會大眾分享急診處的經驗,促成醫病之間更理想的互相了解。急診就診順序與門診或診所相去甚遠,前者是以病患嚴重程度為大原則,後者則是以先來後到的規矩進行,再加上到急診就醫的病患及其家屬,多半是生理有相當程度不舒服或特殊需求無法在門診被解決,情緒上難免會希望檢傷後能盡快看診,在醫療前線,仍會看到許多與檢傷起爭執或是產生醫療暴力的情況發生。急診的檢傷分類主要是根據病患主訴與生命徵象分級,不過,坊間早已流傳一份病人版的檢傷分類,從病人自覺很急,拳頭很硬到讓你覺得我很急等,甚至攀關係的背景等等,雖然是一則網路笑話,但卻也凸顯出台灣檢傷遇到的亂象及黑色幽默。急診病人近幾年來對檢傷系統的熟悉度已經大幅提升,也多半能尊重檢傷人員的尊業度,根據級數來進行等待,畢竟今天掛三級,需要等待半小時不等,未來某一天也可能會成為重症,希望醫師能儘速診斷治療,而不是延遲診斷或先把危及生命的自己晾在一旁。身為有文化的急診病人,我想會來急診的大家都有身體或心靈的需求未被滿足,但仍應該將檢傷分級奉為圭臬,而不是排隊領號碼牌的思維來候診。過年期間,最容易在檢傷區產生爭執,急診人滿為患且大家都希望能有效率的看病,此時此刻,如果後面的伯伯看起來明明走著進來,卻有病床可以躺還直入診間,而我卻要再候診區等上數十分鐘,難免心中會不平衡,尊重專業的想法就很容易被負面情緒給遮蔽,進而產生更多不必要的資源浪費。但身為病人真的難以理解背後的原因,或許是因為他的主訴讓急診檢傷覺得有可能是急症,也或許是伯伯強作鎮靜,但生命徵象可能早有嚴重的異常,基於病人隱私,醫護人員也不可能拿著廣播器告知後方等候的病患為什麼他們會被插隊,這其中有諸多資訊上的不對等,也才容易在檢傷時產生不開心的情緒。我想身為一位急診病人,應該是要等待,醫生一定會來看診,他也不會故意讓我們等候,等待時間越長表示身邊需要緊急救治的病患是更多,此時此刻更要告訴自己,還好我不是那些人中的其中一個,每個人都有來掛急診的權利,但或許我目前還不是那個最需要馬上被救治的病人,但權力不會消失,還是會輪到我,等待著醫生忙碌完叫我姓名的那一刻。急診在某些病人心中或許是快速門診,當重症病人不多時,的確有這種可能,但是身為急診病人更應該珍惜急診資源,不濫用不自私,這樣資源才能永續。身為急診病人了解掛號的規則也是必要的,或許醫院能在急診大門或等候大廳貼上檢傷分類海報及可能等候時間,或是一些疾病衛教海報,讓病人等候時間有個底,衛教知識也能提升。當然,如果能在門診或是診所解決的病痛,就不要去急診,或許小病在診所還能得到更好的服務與更細緻的醫療照護,這是身為病人應該要有的認知。總而言之,提供一個安全的執業工作環境給醫護人員,他們也才能提供更專業的治療與處置,相對的,病人的健康才有更多的安全與保障。
-
2021-01-05 癌症.攝護腺癌
活得夠久就會得!從攝護腺癌中存活 那些被閹割的男人們
喜劇演員比利•康納利(Billy Connolly)曾戲稱,他已經來到醫師不在意他的睪丸、而是對他的直腸更感興趣的年紀。睪丸癌的中位數年齡約莫是三十四歲,而攝護腺癌差不多是七十二歲。接受攝護腺指診時,你得側躺,將雙膝抬至胸部,讓醫師用戴上手套的手指伸進你的肛門,透過薄薄的腸壁評估攝護腺的大小和硬度。攝護腺癌相當常見:在我人數將近四千的當地病人中,每年都會出現幾個新診斷。艾利克斯•辛克萊正是其中之一。他是六十二歲的建築工,個性堅毅、肌肉發達、禿頭,鬍鬚又濃又黑,遮去他的下半張臉。他說他已離婚,也暗示他的性生活相當活躍,子女早已長大離家。他穿著連身工作服來就診。「以前我晚上要起來一兩次去尿尿,但現在多達五、六次。早上起床時累得要命。」他發現自己有時得在馬桶前站上整整一分鐘,尿液才開始細細流淌。「我寧可不看醫生,可是情況已經不能再拖延了。」我們填完一份名為「國際攝護腺症狀量表」的問卷調查,以一到五分的程度回答一連串問題,從你多常感覺膀胱沒有清空,到你多常得用力讓尿液排出。艾利克斯拿到讓人印象深刻的二十二分。我從他的手臂抽血取樣,檢查攝護腺特有物質的濃度,這種「攝護腺特異抗原檢驗」的結果大致會隨攝護腺大小而異,有時能檢驗出癌症。我問他能否進行直腸檢查。「我聽說過,」他順從地說道,起身拉開工作服拉鍊,「如果你非做不可的話。」艾利克斯的攝護腺相當肥大,從膀胱下方向後凸出,壓擠到了直腸。我在腺體中央下方某側的皺褶處摸到一顆比較硬的個別團塊,就像塞在柏油路面的一顆小卵石。「那就是你排尿辛苦的原因。」我告訴他,「你的攝護腺肥大得很嚴重,使得尿液幾乎無法通過。」艾利克斯起身拉上工作服拉鍊。我說,「你要去找這領域的專家,」我讓他注意聽著,「他們會用顯微鏡檢查你的攝護腺切片。」一聽到這個訊息,他的動作慢了下來,接著小心地詢問:「他們如何取出切片?」「他們會用非常細的針,從你的肛門穿過腸壁。」我希望讓他放心,但不知這是否反而讓他更為焦慮。「攝護腺暴露在體內的睪固酮當中,時間越久會變得越大,所以你活得越久,攝護腺就會越大。你不是唯一的案例,攝護腺在大約你這個年紀開始出問題是相當常見的。」「這和癌症是同一回事嗎?」他同時拉上外衣拉鍊和伸手拿帽子。我等候片刻,直到他的目光又轉回我身上。「男人活得越久,攝護腺就會長得越大,只要活得夠久,每個男人都會得攝護腺癌。但大多數男人的攝護腺癌生長緩慢,所以不會造成麻煩。」「我要怎麼知道它會不會對我造成麻煩?」一九八○年代期間,《紐約時報》的編輯安托利•布洛亞(Anatole Broyard)寫了一系列短小精煉的隨筆,描述他確診罹患攝護腺癌和接受治療的經過。這些隨筆在布洛亞死於該疾病後由他的遺孀收集出版。布洛亞長年評論文藝,旁徵博引為文章注入幾許幽默感和非凡才智,文筆有如弧光燈般明亮而清晰。「當你全身充滿核染料,躺在巨大的機器下方,讓它掃描你全身骨頭,找尋背叛的證據,你心中有何感想?」他寫到某次接受掃描、查看癌細胞是否已侵入他的骨骼,「這部機器具備恐怖電影的感染力,在它下方,你變成暴露於電子風暴中的科學怪人。」布洛亞體驗到自己的確診既是焦慮和恐懼的大爆發,吊詭地卻也是解放——生命變得多采多姿,有如「垂掛在平台鋼琴上的彩色渦紋披巾」。身為批評家,他求助於書本,藉此與癌症和平共存,但抱怨有太多回憶錄都缺乏幽默感,過度嚴肅,沉溺於浪漫主義,「它們聽起來如此虔誠,彷彿是用腳趾尖寫成。」他承認這個診斷讓部分的他相當得意,彷彿聽見任何人所能聽見最糟糕的消息——末期疾病的診斷,就像獲得宇宙至大的祝福。布洛亞對自身疾病的某些層面抱有一絲感激,疾病使他更深刻、更貼近地欣賞活著的光采,以及允許他放縱長期以來被壓抑、想要更加衝動的欲望。在篇名為〈病人檢驗醫師〉的隨筆中,他詳細說明了自己偏愛的醫師類型——「擁有想對抗命運的強烈欲望……熱情或倔強到足以凌駕如惡魔般強大的事物,例如疾病。」布洛亞時常覺得自己得在慶幸他還算勇敢的朋友面前故作堅強,但他知道,好醫師會看穿他的虛張聲勢,識破他的孤單,甚至引導他穿越癌症治療的煉獄。他不想依賴誇誇其談或詐騙欺瞞的醫師;他理想中的醫師應當受過詩歌訓練,或至少熟悉隱喻的可能性:我想要的醫師,不僅是有才能的醫者,而且有點像玄學家。他能照顧身體和靈魂……我的醫師若要瞭解我的身體,也必須懂得我的性格。他必須穿進我的靈魂,而不光只是穿進我的肛門。布洛亞拒絕了第一位醫師提議的閹割(「我的泌尿科醫師相當知名,他想切除我的睪丸,但我認為這麼做等於一開始就輸掉了這場戰役。」),但他同意大多數治療攝護腺癌的方式都會讓他性無能,或影響到性慾。他建議莫將性視為只關乎肉體,而是一種親密想像的擴展,並接受性生活的減少是合理的交易,希望藉此多換取幾年的壽命。「以我自己的例子來說,」他寫道,「在與死亡發生小衝突後,我覺得光是活著就是持久的性高潮。」泌尿科醫師證實了艾利克斯罹患攝護腺癌。更糟糕的是已經擴散,因此移除攝護腺以消滅腫瘤已非選項。改善他生活品質的第一步是拓寬通過攝護腺的尿道,或者如同艾利克斯說的「給它鑽孔」(建築工在思考身體及其缺陷時,有一堆好用的比喻)。我還在擔任初級醫師時,曾協助過進行這類手術――病人躺著接受麻醉,雙腿擱在鐙具上,一個內附攝影機的細小儀器穿入陰莖,推進膀胱。觀看這個過程總讓人感到驚奇,攝影機探索未曾被看見、幾乎難以置信的粉紅色隧道和堤岸的世界,裡面分布著脈紋和渦漩的精美輪廓線。一進入攝護腺,儀器會伸出金屬圈,透過電流加熱後,能同時削去和燒灼阻礙尿液流動的組織。這得花上幾天時間讓出血止定——這期間艾利克斯得待在醫院,用寬口徑的導尿管排出膀胱的尿液。手術後,艾利克斯的尿液順利流動,但他的癌症已處在過於後期的階段,無法消滅。我讓他開始接受注射,讓睪丸停止製造睪固酮,還有使用荷爾蒙阻斷劑。我們計劃在當地醫院進行放射治療。第一次注射的兩週後,我重新為艾利克斯檢查。他的性致已蕩然無存,皮膚感覺又熱又乾燥。「我從來沒有這麼煩惱過,」他告訴我,「可是最近這幾天,我對所有事情都緊張不安。還有我看電影時竟然忍不住像嬰兒一樣啜泣。」他想繼續工作,卻發現肌肉只要稍微活動就會疼痛,而且喪失了大部分的力氣。這些都可歸因於缺乏睪固酮所引起的症狀,而非癌症。「以前我輕輕鬆鬆就能抬起四片石膏板,但我想現在要是能應付兩片就算好運了。」隨後幾週,他的睪丸萎縮,儘管鬍鬚濃密依舊,但皮膚開始呈現細緻的粉紅光澤,彷彿逐漸變得更加脆弱。「你受夠了嗎?」某天我在他詳述讓他苦惱的所有副作用之後這麼問他,「你想不想停止治療?」「要是治療對我有好處,我就不會想停下。」他答道,「如果能繼續抑制住癌症,對我來說這些至少是值得的。」艾利克斯每隔十二週還是會來診所接受注射,雖然這造成他的睪丸萎縮,卻也減緩了腫瘤的成長。他生性務實,將這種交換視為合理的妥協。「我很幸運來到這裡。」他邊說邊解開腰帶打針,考慮到針頭尺寸,必須扎進身體最大塊的肌肉——臀部。歷經治療的初期衝擊後,他的性慾慢慢回來了。有一天,他告訴我他交了新女友。「她雙眼大張,」他說,「知道我可能沒辦法一直陪伴她。」我告訴他,若是想嘗試針對性無能的藥物,就跟我說一聲,但他只使了個眼色:「不需要。」他說,「我已經學會比以前多發揮一點想像力。」有些男人視睪固酮喪失為折磨的羞辱。閹割自古以來都被當成一種懲罰手段,大約刻寫於西元前一五○○至一四○○年的中國商朝甲骨文,就將閹割列為對戰俘的刑罰,而兩個世紀後的某位埃及法老,也誇稱閹割了六千多名來犯的利比亞軍隊士兵。更近代,蘇丹的武裝民兵也對囚犯做出相同的事。現今某些西方司法機關會用化學閹割,作為對已判決的性犯罪者的處罰和「治療」,引發了爭議。有鑑於文化落後地區以閹割作為懲罰手段,難解的是縱觀歷史,為何有許多年輕男子和男孩自願接受如此折磨。在全面檢視這個現象的《閹人歌手》(The Castrato)一書當中,歷史學家瑪莎•費爾德曼(Martha Feldman)探討了這些人為何這麼做的理由。她建議我們將之視為不只是一種交易,而是犧牲,某種意義上令人感到滿足或神聖的變形。閹人歌手奉獻珍貴事物作為獻禮,以頌揚更偉大的上帝榮光,但也希望獲得珍貴的回報。費爾德曼說,閹人歌手是「神聖化的生物」,某種程度上能與國王相提並論。在崇尚儒教的中國,這種犧牲是為了國家,而在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則是教會。它被視為一種復活,很像布洛亞在得知末期診斷時,感覺自己重獲了生命。湯瑪斯•布朗注意到,閹割過的男性長壽的機會似乎會提高,這部分是因為豁免罹患攝護腺疾病。羅馬詩人盧克萊修(Lucretius)在《物性論》(The Nature of Things)中就曾描述瘟疫受害者犧牲自己的睪丸,希望藉此免於此一禍患。〈馬太福音〉寫道:有生來是閹人,也有被人閹的,並有為天國的緣故而自閹的。還有人是希望延長壽命而選擇閹割。※ 本文摘自《變形記:一部醫學與人體變化的文化史》。《變形記:一部醫學與人體變化的文化史》作者:蓋文・法蘭西斯 譯者:林金源出版社:木馬文化出版日期:2020/10/07
-
2021-01-05 科別.心臟血管
在家量血壓,怎麼測才準?專家:不同族群有不同測量時間
家庭血壓監測能真實地反映個體生活狀態下的血壓狀況,是高血壓管理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通過準確測量血壓,書寫血壓日記,可及時監測高峰血壓值,客觀記錄血壓數值,可避免跟著感覺走,導致血壓控制不佳,還能幫助醫生精准調整用藥,提高診療的效率。血壓測量是評估血壓水準,診斷高血壓,以及觀察降壓療效的根本手段和方法。由於老年人可能具有血壓波動大、夜間高血壓、清晨高血壓和體位性低血壓等特點,應鼓勵老年高血壓患者開展家庭自測血壓和動態血壓監測,定期(如每年)進行雙上肢及四肢血壓和不同體位(立、臥位)血壓測量。要特別注意,臨睡前、清晨時段和服藥前的血壓監測。測量方法:坐下或平躺,將手臂伸直、放鬆,不要說話。活動後休息半小時後再測量。將袖帶裡的空氣驅盡,袖帶綁在上臂,袖帶下緣距肘窩2~3釐米,鬆緊度以能插入一根手指為宜。使用經國際標準方案認證合格的上臂式家用自動電子血壓計,不推薦腕式血壓計和手指血壓計,不推薦使用水銀柱血壓計進行家庭血壓監測。電子血壓計使用期間應定期校準,每年至少1次。家庭血壓值一般低於診室血壓值,高血壓的診斷標準為≥135/85mmHg(對應於診室血壓的140/90mmHg)。監測頻率:初始治療階段,血壓不穩定者或是調整藥物治療方案時建議每天早晨和晚上測量血壓(每次測2~3遍,取平均值),連續測量7天,取後6天血壓計算平均值。血壓控制平穩者,可每週只測1天血壓;長期藥物治療患者,建議監測服藥前的血壓狀態,以評估藥物療效;最好在早上起床後,服降壓藥和早餐前、排尿後,固定時間自測坐位血壓。最好能詳細記錄每次測量血壓的日期、時間以及所有血壓讀數,而不是只記錄平均值,以便醫生指導和評價血壓監測和控制效果。精神高度焦慮患者,不建議開展家庭血壓監測。
-
2021-01-04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急診病人,不得不知的檢傷大小事
【編者按】這星期醫病平台的主題是介紹「急診處」的功能與實況。一位急診專科醫師介紹急診處如何分辨病情的緩急輕重,以幫忙一般大眾了解「什麼情況到急診處尋求醫療是合宜的」;一位對急診處頗有經驗的社會人士由病人的立場,分享他對急診處運作的了解,說明怎樣決定自己或家人是否需要緊急送到「急診處」才能得到即時的醫療照顧;最後由另一位急診專科醫師說明一些讓病人自以為「急症」的可能原因以及處理辦法,以避免到了急診處,非但得不到自己以為應該得到的緊急治療,反而在急診處空等、焦慮、受氣。我們期待不久可以收到更多社會大眾分享急診處的經驗,促成醫病之間更理想的互相了解。在結束一天辛苦的學校課程後,跟同學吃了大餐,回到宿舍,半夜忽然間劇烈腹部絞痛,全身發冷發燒,在極度不舒服的情況下,只好請同學陪我到急診就醫,一到急診看到滿坑滿谷的病人,在被問了幾個簡單問題跟基本血壓量測後,身體感覺快垮了,但心裡更累,因為不知道何時會換到我,但是奇怪的是,急診看診似乎都沒有順序,等了一個小時後,我請了同學問一下何時會輪到我,我還要等多久,醫師說再等一下,又過了一個小時,比我慢掛號的人都看診了,我這麼不舒服,到底還要等多久……或許你跟我都有一樣的急診就醫經驗,希望在急診時,醫師可以很快的就幫我看診跟治療。在多年之後,我成為一位急診專科醫師,才發現原來這個「再等一下」是很重要的急診病人的看診禮儀,也是幫助你更快得到協助的態度。從民國99年開始,當時的衛生署開始推動急診的檢傷五級分類,將所有的急診傷病患再檢傷後,分成五個等級,分別是復甦急救、危急、緊急、次緊急、非緊急。大家常常問的「多久時間可以看到我」,在這五個分級下,有其明確的定義跟可能等候時間說明:復甦急救(一級):病況危急,生命或肢體須立即處理,可能等候時間:立刻急救。危急(二級):潛在性危及生命,肢體及器官功能狀況,需快速控制與處置,可能等候時間:10分鐘。緊急(三級):病況可能持續惡化,需要急診處置,病人可能伴隨明顯不適症狀,影響日常生活,可能等候時間:30分鐘。次緊急(四級):病況可能是慢性疾病的急性發作,或某些疾病的合併症相關,需要在1-2小時做處置,以求恢復,避免惡化,可能等候時間:60分鐘。非緊急(五級):病況為非緊急狀況,需做一些鑑別性的診斷或轉介門診,以避免後續惡化,可能須等候120分鐘。所以依照這樣的分級對於一個急診候診的病患來說,就比較能大約知道自己的病況在急診檢傷分類後,嚴重度與要等候的時間,但是還有一個問題是「 那護理師是怎麼幫我們分級,依據什麼原則或指標?」其實在檢傷分級時,我們透過一些可量測的指標(首要調節變數)來做初步分級,包含的三大面向評估如下:◎生命徵象:呼吸,血行動力,意識,體溫◎疼痛程度:中樞型疼痛,周邊型疼痛 ◎高危險性受傷機轉負責檢傷分類的護理師,可以透過這樣系統性的評估,很有效率地讓病人的可以做處置上的分流,也能幫助急診團隊可以盡快處理危急嚴重的病患,然後得到最妥善完整的治療。在台灣,許多民眾對於看急診的想法是「不舒服,掛了就應該可以很快看到」,但是其實因為各醫院開設急診的目的,不是為了方便跟迅速,而是為了要讓嚴重或潛在會危及生命的疾病,可以得到專科醫師的診治,為何要有檢傷這樣的制度?這一切還是來自於整個緊急醫療資源是有限的,不管是醫護人力,病床或醫療器材等。所以透過檢傷系統,護理師能夠客觀地把一群急診病患中,把有問題的先篩檢出來讓醫師診療,再把醫療的資源優先使用在嚴重危及病人身上。 近年來,雖著政府單位與急診醫學會的宣導與說明,民眾也開始建立起急診的就醫觀念,也會把醫療資源優先禮讓給需要的病患,除了感謝之外,我自己作為一位急診醫師,多年的執業經驗,為了讓大家降低對於急診就醫的不安全感,有三個對於急診病人的候診建議1.不怕你掛,怕你不等:其實台灣民眾在現今的健保制度下,醫療的可近性是很高的,負擔醫療的費用也不高,因此很多病患在身體感受極度不適或是有疑慮時,就會想到來急診就診,希望能快點解決症狀跟疾病的疑惑,其實我們都可以理解這樣的動機,作為急診醫師,當然希望民眾能先利用社區的醫療跟門診來減輕急診照護人力的負荷量,但是事實上,很多嚴重疾病的確對於沒有受過專業醫療訓練的病人跟家屬而言,真的很難判斷跟自行觀察,所以急診不會拒絕病人掛號,但是只要「 病人病家」願意「耐心等待」,醫師們一定會根據你的狀況盡快給予醫療處置的。千萬不要一直詢問醫護看診的時間,因為他們同時在處置病人時,一直被打斷處置過程,也容易產生醫療上錯誤發生,所以不怕你掛號,就怕你沒耐心等待。2.注意變化,主動回饋:在急診的環境下,醫護人員都知道檢傷是初步評估,而病人們都可能有動態的變化,所以如果你是候診病人,你有出現新的症狀,或是加劇的症狀時,可以主動告訴醫護人員,提醒他們,讓他們有機會可以再評估你的狀況。作為陪病的家人或朋友,也要在候診時,不要在意等候時間,而是要更在意病人的狀況,方便可以主動回饋。3.安心信任,同理他人:在急診候診時,每一位病人都是很不舒服,才會來到急診的環境,但是病患們的病況在檢傷時,就會先區隔出嚴重度的差別,如果身旁的病人因為病情變化或是檢傷級數較危急,希望病患們可以發揮同理心讓需要的人先就診,同時請患者也要安心,在急診的環境裡,你的不適從一進急診大門就是被觀察的,所以有任何狀況都可以盡快處理,另外也要信任當班的急診醫師,他們絕對都希望可以趕快解決病人的不適,這是我們作為一位醫師的專業素養跟核心價值。最後希望這些急診病患的應該要知道的檢傷大小事,在候診時有三心(有耐心、會安心、同理心)一起可以建立好的急診候診觀念,變成我們的優質醫療文化。
-
2021-01-04 新聞.健康知識+
休息不對,反而更累!腦神經學家:比放空、睡覺更有用的 4 種「大腦高效休息法」
結束忙碌的一天、腦袋昏昏沉沉回到家後,還在靠睡覺、放空讓大腦關機喘口氣?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想,倒頭呼呼大睡真的能讓大腦休息嗎?美國腦神經學家 Saundra Dalton-Smith 並不這麼想。她指出:「很多時候即使睡滿 8 小時,起床後還是覺得身心很疲累,這就是大腦沒有真正得到休息的現象 。」而以下 4 種才是她認為真正有效率、有益處的「大腦休息法」:1. 精神休息法很多人以為「放空」就是無所事事, 但其實當你什麼都不做時,腦袋可能更無法停止運轉。 你的思緒可能會喋喋不休,在一天結束回到家後,重複談論今天犯的錯誤、沒趕上的工作進度或是設想明天可能遇到的困難。但 Dalton-Smith 認為:沉浸在自己喜歡的事物中,才算真正「清空大腦」。每天花點時間, 接觸藝術、音樂、運動、與人交談 等來轉移注意力,讓自己從複雜任務中抽離。你也可以透過 烹飪、撫摸寵物、書寫日記 等經科學證實有助紓壓的方法,讓精神真正休息。2. 情緒休息法忽視與壓抑情緒會損害腦部灰質,長期下來可能導致記憶與學習力退化。所謂「讓情緒休息」指的是 承認、面對並處理你所有的感受,不讓超載的情緒壓垮自己 。當你需要舒緩情緒時,找到一些方法讓自己發笑;焦慮不安時,找到你信任、有同理心、不做主觀批判的人傾吐;在人際相處中感到被輕視、被誤解、不被尊重時,主動發起對話與溝通解決衝突,而不是選擇隱忍;面對新任務、新挑戰而時猶豫不決時,問問自己:是什麼讓我感到恐懼。3. 社交休息法我們都需要被重視、被愛以及歸屬感, 在缺乏深度情感聯繫時,即使在很多人身邊,你也會感到孤獨 ,而孤獨也被科學證實與腦神經、心臟健康受損有關。Dalton-Smith 提倡的「社交休息法」指的是 遠離那些帶來負能量、在關係中只索求而無法給予情感回饋的人 。另一方面,我們也必須主動對親近的人釋出善意與關心,並且對他們為自己的付出心懷感恩,「感激」與「被感激」都能刺激催產素的分泌 ,活化大腦並提升幸福感。4. 感官休息法視覺、聽覺、與嗅覺等感官疲勞對腦部神經元都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傷 。你需要把電子產品放在一邊、關掉社交媒體通知與電視電腦螢幕,來維護視力健康;你可以讓自己沉浸喜歡的音樂中,或是撥通電話聽聽愛人的聲音。記得抽空到自然環境中活動,來獲取新鮮空氣;也可以使用芳香療法或烹飪來喚醒嗅覺。 愉悅的感官享受是絕佳的腦力補給品, 能夠強化大腦前額葉,提升判斷思考與問題決策力,並延緩腦部老化。※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休息不對,反而更累】腦神經學家:比放空、睡覺更有用的 4 種「大腦高效休息法」
-
2021-01-03 新聞.健康知識+
基因檢測有用嗎?先弄懂何謂單基因疾病和多因子疾病
神探夏洛克對決絕命毒師試想將疾病視為一個犯罪現場,這裡有一位受害者:一個有肌肉萎縮症(muscular dystrophy)的嬰兒、一個有腫瘤的男人、一個有阿茲海默氏症的女士、10億個糖尿病患者。一字排開的犯罪嫌疑陣容包括:罕見的DNA突變;數百種常見的基因變異;非遺傳因子,如飲食、吸煙、高血壓、膽固醇水平、生活方式、在嬰兒時期受到感染之後就被遺忘的病毒、免疫系統、日照、飲酒和藥物。哪一個才是問題的起因?我們應該尋找一個犯罪者還是一幫兇嫌?破案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要歸咎於單一缺陷基因的單基因疾病比多因子疾病更容易找出原因,後者取決於遺傳因子和非遺傳因子的交互作用。單基因疾病就像老式驚悚片一樣,都是一個曲折離奇的故事,而罪魁禍首(有害的基因突變)總是在結局時才會揭曉。如果可以對單基因疾病做DNA檢測,遺傳學家便可以追蹤一個簡單的家譜圖,以判斷一個人是否染病或成為一個健康的帶因者 (carrier),並計算出將這種疾病遺傳給後代的確切風險。如果說單基因疾病是經典的恐怖片,那麼多因子疾病就是情節豐富而複雜的犯罪系列,其中遺傳和非遺傳因子的犯罪網路共同促進病理學的發展。想像一下《絕命毒師》(Breaking Bad)、《毒梟》(Marcos)和《火線重案組》(The Wire)的情節結合,只是情節更複雜。這些遺傳和環境因子像一群幫派份子,不會單打獨鬥:它們彼此串成一氣或相互鬥爭,一起產生累加或補償作用,而且其個別能力隨時間而變化。至於多因子疾病,它們是無法經由查看單個基因或一群基因來預測、甚至理解其過程:以現今的技術往好處想,是盡可能找出風險最高的因子,並確定各個風險所佔的百分比,就像每個陪審團判處較大犯罪份子中的從犯一樣。演算法可以嘗試透過累加所有已知的風險因子,並使用統計學上的方法來評估整體的風險。因此對多因子疾病進行DNA預測檢測的結果,永遠都不會有明確的答案,通常只是基於不完整的計算所得到風險的百分比。單基因疾病:罕見而簡單單基因疾病除了眾所周知的囊狀纖維化(cystic fibrosis)、杜興氏肌肉萎縮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紅綠色盲(daltonism)、血友病、鐮刀狀貧血症和地中海型貧血(thalassemia)之外,還包括其他6,000多種疾病,每種疾病均由獨特的基因突變引起。它們通常很少見(有些極少見,在全世界僅影響幾十個人),並且按照可預見的方式遺傳。在本章一開始的故事主人翁莫妮卡身上所發生的,就是一種單基因疾病:當醫生發現她的DNA發生一個突變時,他們知道她極有可能發生心源性纖顫,還有,可以藉著在胸腔中安裝一個設備來防止她死亡。在消費者套件中通常將一些單基因疾病的結果,歸納在稱為「帶因者身分」(carrier status)的部分。顧名思義,其目的不是診斷現有的遺傳疾病(這最好在專門中心進行),而是要判斷即將為人父母者,是否為隱性單基因疾病的健康帶因者:如果父母雙方都是帶因者,他們會有生育病童的風險。這些報告沒有什麼多餘的浮華虛飾:它們只是告訴你是否是隱性基因的帶因者。很重要的是,這些檢測很少涵蓋導致疾病的所有已知突變:如果你屬於危險群,或者有遺傳病的家族病史,那麼必須諮詢遺傳學家,請他們開具更具體的DNA分析處方。由於單基因疾病很少見,因此兩個帶因者通常不會碰在一起。但有某些突變在特定人群中很常見,增加了即將為人父母者的風險,例如鐮刀狀貧血症和地中海貧血是紅血球的兩種遺傳疾病,在某些地中海地區以及亞洲部分地區很常見。多年來,義大利醫療保健體系一直免費為來自地中海貧血發生頻率較高的兩個島—西西里島和薩丁尼亞島(Sardinia)—的夫婦提供帶因者的身分篩檢。阿什肯納茲猶太人族群極易發生其他罕見的單基因疾病,如戴薩克斯症(Tay-Sachs)、尼曼匹克氏症(Niemann-Pick)或高雪氏症。在這些社群中,鼓勵婚前先做帶因者檢測,並且有報導說,年輕情侶在得知他們倆都是陽性反應之後就分手了—這並不是最浪漫的解決方案,而是在有常見且致命疾病的族群裡,經常需要做出的決定(在阿什肯納茲猶太人口中,每25人中就有1人是戴薩克斯症的帶因者,這種病對於新生兒是目前無法治癒的毀滅性疾病)。如今一種稱為胚胎著床前植入基因診斷(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tic, PGD)的技術正在改變許多帶有遺傳病風險夫婦的生活,從而消除了不必要的分手或流產的可能性。在PGD中,胚胎是從夫妻的卵和精子經由體外受精產生的,並做了DNA檢測,以選擇沒有發生突變的胚胎。多因子疾病:常見且複雜包括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失智症,這些都是對我們健康具威脅性的常見多因子疾病,它們讓事情因此變得非常複雜,並且讓預測變得難以捉摸。以第二型糖尿病為例,這種疾病影響全球約十分之一的成年人。遺傳因子僅佔糖尿病風險的20%,包括數十種、也許數百種變異,每個變異的影響力都很小。另外80%的風險取決於非遺傳因子:食物、運動、壓力、吸煙、飲酒、藥物和許多其他我們想像不到的因子。當我焦慮不安地打開報告,其中看到我對十幾種常見和令人恐懼的疾病,包括糖尿病、中風、心臟病和幾種不同類型腫瘤的遺傳易感性時,這種心中五味雜陳的感受顯而易見。每個結果都以根據我的DNA計算所得的風險百分比顯示,與我這個年齡層和同種族的人的已知風險相比較。它們以簡單的報告形式呈現,但是在它們之下就像原子能發電廠的控制板一樣:數百個紅色和綠色的燈閃爍著幾乎無法解碼的圖案。每個百分比都是根據在不同時間和地點進行的數十項研究與不同變量相關的風險比較而得出的,這些研究通常會出現矛盾的結果。語言學家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是最早對自己基因體進行定序的人之一。在看到報告之後,他對整個情況做了以下的生動描述:「評估基因體資料的風險並不像使用帶有亮藍線的驗孕檢測套組那樣明確。反而更像整理一篇有一大堆龐雜參考文獻的主題期末報告。不同樣本數、年齡、性別、種族、篩選標準和統計顯著水準之間的矛盾研究都會讓你不知所措。23andMe公司裡的遺傳學家會篩選這些期刊,並做出最佳判斷,以確定哪些關聯是嚴謹的。但是這些判斷必定是主觀的,很快就會過時。」平克在這裡所謂的過時,根據的是隨著新研究的發表和新變異的發現,風險預測會不斷更新的事實,從而影響到你的研究結果。例如,在我唾液檢測的初期,由於新的研究被納入估計之中,我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在一週之內從「略有增加」轉變為「低於平均水準」。 面對這些不確定的預測,大多數人都會覺得自己好像加利福尼亞州州長或日本知事,面對隨時可能發生的地震,但是無法判斷地震的時間、地點和強度。忽視真正危險的後果不堪設想,但是如果只要一有任何風吹草動就將城市淨空,那麼就會擾亂市民們的生活、經濟,最後甚至導致失業。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地震和疾病易感性的預測是相似的:你必須衡量可接受的風險,並確定採取行動的閾值,只是所有你可以用來下判斷的根據,卻是一堆令人困惑的報告與在不同地方、使用不同方法測得的風險機率。談到避免災難,無論它們來自地球殼深處還是我們的基因,都會讓我們難以下決定。※ 本文摘自《DNA國度:基因檢測和基因網際網路如何改變你的生活》。《DNA國度:基因檢測和基因網際網路如何改變你的生活》作者:塞爾吉奧.皮斯托伊譯者:曹順成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0/12/05
-
2021-01-03 養生.心理學解密
獨處是最佳的充電時間!5 種你該嘗試的「獨處方式」
「孤獨殺死人。」我們可能都聽過這句話,研究顯示缺乏與他人交流、聯繫,會增加心血管疾病、憂鬱症、焦慮症、阿茲海默症等風險。但「獨處」和「孤獨」並不一樣,獨處是在保持與人的正向的連結之餘,擁有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步調一個人從事某項活動的時間,從活動中你會更了解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和需求,對自信的發展很有幫助。獨處對於內向特質的人來說尤其重要,因為內向者在與人社交時會觸發大腦過度活躍的反應,因此精力比外向者更容易耗損,而獨處是他們最佳的充電時間。而以下五個活動特別適合獨處進行:1. 一個人用餐吃飯對很多人來說除了是例行公事,也是一種常見的社交活動,但一個人用餐有不一樣的樂趣,吃美食是很觸動感官的活動,食物的造型刺激視覺、食物的香氣刺激嗅覺、食物的滋味刺激味覺,在獨處用餐時,你能專注在這些感官上,對於熱愛美食的人來說,是非常滿足的一件事。2. 一個人看電影看電影是一個很容易遷就他人的活動,你想看的電影,未必剛好也是你朋友想看的,即使兩人去了影院,可能因為朋友要拿爆米花、問劇情等因素,讓你無法專注在電影上。一個人看電影最大的樂趣,就是你可以完全進入電影的世界,彷彿穿越到另一個時空一樣。如果你想看的電影剛好比較冷門,比較難找到同好和你一起看,一個人觀影也很不錯!3. 一個人欣賞喜歡的樂團表演和看電影一樣,如果你喜歡的是小眾樂團,要找到同好和你一起參與會比較困難,難免需要遷就,一個人去欣賞喜歡的樂團表演,其實並不會感到孤獨,因為台下都是和你有相同興趣的人,說不定還會因此交到新朋友呢!4. 一個人旅行安排一個可以親近大自然的旅行,除了有效紓壓,還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好處,《美國體驗式教育協會》(AEE)的研究指出,一個人接近大自然,對於釐清自己的目標、強化與他人關係是有幫助的,此外,一個人旅行是件具有挑戰性的事,因此從過程中你也可以獲得成就感和自信。5. 一個人學習新事物在科技進步的時代,學習資源很容易取得,除了報名現場課程,網路上也有不少線上課程、教學影片可利用,無論你想學煮菜、理財、寫程式、繪畫、剪輯、塔羅牌,你可以完全按造自己的喜好安排,自主地學習新事物能刺激大腦回饋系統,讓你感到由衷地開心和滿足。參考資料:1.《Verywell Mind》:Things To Do By Yourself2.《BuzzFeed》:15 Things To Do Alone If You Ever Get The Chance※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獨處是最佳的充電時間】5 種你該嘗試的「獨處方式」:除了紓解工作壓力,還能更有自信
-
2021-01-02 科別.精神.身心
從「鬼滅之刃」談睡眠障礙 部苗心理師建議做集中呼吸
動畫電影「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熱映,引起不少觀眾的情緒旋風和內在共鳴,衛福部苗栗醫院心理師余錦星指出,劇中有一幕讓他印象深刻,就是一些乘客及車長為了做好夢,不惜幫鬼做事。不管在影片或現實中,人對美好的嚮往不會改變,相對期待能睡好更是所有物種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余錦星指出,目前臨床上常見的睡眠障礙有難入睡、易中斷、早醒、睡眠品質不佳,久睡後仍感到疲憊、惡夢連連等類型,睡眠障礙可能受環境、疾病、情緒、藥物、飲食、年齡、生活作息等單一或多重因素影響導致;短暫睡不好,不叫做睡眠障礙,但長期睡眠差,可能就會對身心造成影響,讓人感到疲憊、專注力不好、記憶力變差,情緒變得暴躁、焦慮、憂鬱,血壓變高、免疫系統下降等問題出現。要改變睡眠問題,一定要找出原因,才能有效處理及改善,余錦星建議可先嘗試自我檢視,調適生活環境及習慣,例如放慢生活步調、午後不要攝取含咖啡因的食物、適當運動、減少3C產品使用、午睡不要睡太久、晚餐不要吃太飽並攝取適當含有色胺酸、維生素B、鈣、鎂等飲食。余錦星建議,平常空閒時可多做影片中炭治郎的集中呼吸,先專注於呼吸,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感受吸氣時空氣在鼻孔進入體內,呼氣時氣體由鼻孔竄出的感覺,輕鬆的吸氣,慢慢地吐,之後漸漸把呼吸速度放慢,直到心裡感到平靜,到達放空的狀態,常練習且之後在睡前使用能帶來效果,但如果無效或效果不好時,提醒還是找專業人員協助與治療,藉由心理諮詢或藥物輔助來改善睡眠的困擾。
-
2021-01-02 養生.心理學解密
如何幫助另一半面對悲傷?美國婚姻諮商師:別說「不要哭」
「悲傷」是一種令人身心理上都感到不舒服的情緒,而面對伴侶的悲傷,總是感到心疼不已,卻常不知道該怎麼做才能最有效的幫助到他。美國婚姻諮商師艾琳·萊巴(Erin Leyba)認為,在伴侶悲傷的情況下有意地為其提供支持,可以加強彼此之間的連結。艾琳·萊巴也提出了面對陷入悲傷情緒的伴侶時,經科學研究驗證可以有效給予幫助的 4 個 實際做法:1. 寫一張慰問卡給他你可以寫一張卡片給他,在卡片中敘述你們的美好的回憶,並表達你對他的關心與支持,這對你的伴侶會是很大的鼓勵。美國作家基利·查斯(Keely Chace) 認為,卡片最大的用意是「表達出自己的在乎」,並盡可能提供自己能力所及之幫助,因此我們要將這點明確地傳達給對方,例如:「我知道我無法讓你的痛苦消失,但我想讓你知道我在這裡,讓你依靠及傾訴。」另外,要注意的是,盡量避免在卡片中提到「我知道你的感受」以及「你應該 ⋯⋯」,因為每個人對悲傷的經歷和處理方式都不一樣。2. 讓他有一些放鬆的時間給予你的伴侶一些個人時間好好放鬆,可以的話,建議他用幾個小時的時間在大自然中漫步、在水療中心度過一個下午、或小睡一下。以神經科學家瑪莉·海倫·伊姆莫迪諾-楊(Mary Helen Immordino-Yang)為首的研究團隊 指出,當你的大腦有時間休息,處於靜止狀態時,你可以重新聚焦精神並整理心情,這有益於你的情感健康。3. 送他花花卉和綠色植物可以幫助減少壓力,使我們找到內心的平靜,減少煩躁、焦慮和沮喪,並增加了生活滿意度。此外,花還可以幫助我們獲得適當的睡眠、增強創造力、提高生產力、提高對疼痛的忍耐力,以及提升精神。研究大腦化學反應多年的加州大學名譽教授洛麗泰·布里寧(Loretta G. Breuning) 指出,欣賞花可以觸發令人快樂的大腦化學物質,例如多巴胺、催產素、血清素等,提升我們的正面情緒。4. 給他一個擁抱除了擁抱,也可以增加牽手的頻率,有時候身體接觸比言語更令人感到安慰。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達契爾‧克特納(Dacher Keltner) 指出,「觸覺交流」可以傳達 12 種不同的情感,包括感激、同情與愛。給予對方一個溫暖的擁抱,能使對方感到溫暖及以及被愛,幫助他重拾快樂。不要害怕悲傷臨床心理學家麗莎·費爾斯通(Lisa Firestone) 認為,當我們過度抑制負面情緒時,我們會逐漸失去愛、熱情與溫暖,因而過著更加消沉的生活。因此比起告訴對方「不要哭」,陪伴他面對並克服悲傷會是更好的做法。情緒是最真實的反應,為我們提供了「自己正過得如何」的訊息,幫助我們調整自己並邁向更好的生活。正如同《小王子》作者安托萬·迪·聖-修伯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所說的:「悲傷是生活的證明之一。」(Sorrow is one of the vibrations that prove the fact of living.),學會感受悲傷,然後繼續生活,將會感受到更真實的與平衡的自我。(參考資料:《Psychologytoday》:〈7 Practical Ways to Support a Grieving Spouse〉、《Psychologytoday》:〈The Value of Sadness〉、《Psychologytoday》:〈Why Flowers Make Us Happy〉、《WIRED》:〈The science of touch: why physical contact can make you happier and more successful〉、Hallmark:〈Sympathy messages: what to write in a sympathy card〉)※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如何幫助另一半面對悲傷】美國婚姻諮商師建議一種「觸覺療癒」、別說「不要哭」
-
2021-01-01 養生.聰明飲食
季節造成不適?專家告訴你春夏秋冬身體哪部位易虛弱
【文、圖/摘自高寶《藥膳師的生命力餐桌》,作者麻木久仁子】身體的不適,可能是季節造成的「最近好像經常感冒」「這一陣子都睡不好」「會不自覺感到焦慮」大家之所以會出現這些不適症狀,或許是因為季節的關係。假如是直覺敏銳的人,恐怕早已察覺出自己「總在季節交替時感冒」了吧,而這其中是有確切理由的。中醫認為每個季節分別有外來的「邪氣」,也就是會讓人體產生病痛的負能量。比方說,秋天會有使用了「乾燥」的「燥」字的燥邪。在這種邪氣影響下,秋天乾燥的空氣會導致支氣管虛弱,皮膚也容易變乾燥。春季則有如同風一般揚起的「風邪」。由於春季是個像風一樣變幻莫測、不穩定的季節,因此也是容易讓人時而心情焦躁,時而鬱鬱寡歡的季節。我們人類終究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中醫形容這種狀態為「天人合一」,而這句話也有「天和人要和諧相處。順著大自然並與之共生乃是必然」的涵義。氣候以及環境等「身體以外」的事物無法靠自己改變;不過,「身體內部」卻是可以控制的。也就是說,那些讓人體生病的邪氣是可以透過飮食來解決的。因此,必須事先了解每個季節容易發生哪種不適症狀,以及身體的哪些功能容易變差,先思考「在這個季節要注意這點」再挑選食材,才能讓身體有本錢戰勝邪氣。從下一頁開始,會附上每個季節身體哪一處容易虛弱的一覽表,讀者可以拿來和季節及自身狀況對照閱讀。當然,除了季節,體質與當下的身體狀況也可能是造成不適的原因。 春夏秋冬,身體的哪個部位容易虛弱?中醫認為人體是由肝、心、脾、腎、肺這五臟所構成的。這裡的「五臟」,不光是西醫的肝臟和心臟等內臟器官,還包括了「會與人體機能或影響相對應」的概念。大家一開始可能會覺得不太好理解,但只要想像五臟與自然的關聯,就能漸漸抓到那種感覺。請大家事先了解每個季節容易產生的不適症狀,以及該季節容易使五臟產生的負擔,再當作每天飮食的參考吧。春容易情緒不穩的「風邪季」春天是為漫長的冬天畫下句點,新芽紛紛破土萌發,代表成長的季節;另一方面,就像「春天第一道溫暖的南風」般難以預測,此時也是個容易心神不寧的季節。沒有固定型態、大幅擴散、、隨風飛揚、變幻無常正是春季的特徵。容易疲弱的五臟:肝肝負責控制血流和血量,能夠促進消化機能、有效代謝水分,以及調整精神。肝要是疲弱,就很容易情緒不穩或心情鬱悶。梅雨(長夏)沉重倦怠又濕漉漉的「濕邪季」如同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天上降雨讓大地獲得滋潤,作物得以茁壯成長的時節。此時的濕氣會導致循環變差,因此也是身心容易感到疲憊不堪的季節。容易疲弱的五臟:脾脾負責腸胃等消化器官的運作,例如讓經過消化吸收的營養在人體內循環,或是讓水分正常代謝等。對濕氣無招架之力,容易在季節交替時出現不適。夏身心都備感焦躁的「暑邪季」氣溫升高,非常炙熱的季節。植物綠意盎然、生長茂盛。此時也是容易因為暑熱而汗流浹背,造成水分和生命力流失的季節。容易疲弱的五臟:心中醫指的「心」,不只是心臟,也和腦部以及自律神經有關。心主掌精神與意識,負責造血並讓血液循環全身。心情緊張睡不著、多夢、氣色不佳,都代表心的功能虛弱。秋天乾物燥的「燥邪季」天空澄澈、農作物開花結果閃耀著金色光澤的豐收季。此外,此時會颳起乾燥的風,讓空氣也跟著變乾。順道一提,這時也是事物出現重大變化的季節。容易疲弱的五臟:肺只要從鼻子吸氣,外界的空氣就會透過呼吸器官進到肺裡。由於三不五時就會接觸到外來的邪氣,本身相當敏感脆弱,極度需要滋潤。肺如果虛弱,就容易出現皮膚乾燥,或是喉嚨痛等呼吸器官不適的症狀。冬
-
2021-01-01 科別.精神.身心
不滑IG、FB就感到焦慮? 錯失恐懼症與孤獨有關
2020年即將結束,是否曾算過這1年來花了多少時間在追蹤別人的社群媒體?每天拿起手機第1件事就是看親友的IG、FB?害怕自己錯失或遺漏參與他們的生活?根據2020年8月發表於《社會與個人關係期刊》的研究指出,「擔心別人在開心的時候你不在場」的這種社交焦慮症,又稱為「錯失恐懼症」,與孤獨感、低自尊和低自我同情有高度相關。美國研究指出 錯失恐懼症與孤獨有關該研究由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學者所進行,研究者針對14至47歲來自美國各地的419位參與者進行研究,透過「錯失恐懼調查」量表的10個項目,包含是否同意「我擔心自己的朋友、密友、家人在沒有我的情況下玩得很開心」,以評估參與者在其社交圈中擔心錯失活動的程度。結果發現,「錯失恐懼症」與高孤獨感、低自尊和低自我同情有關,較可能出現在那些對自己評價不高、感到社交孤立或2者兼具的人身上,反之「錯失恐懼症」可能會造成孤獨、低自尊、低自我同情以及低生活滿意度。研究指出,生活中有較高社群媒體參與度者其孤獨和低自尊與「錯失恐懼症」之間的相關性較強。孤獨感網路成癮是徵兆 一昧禁止易有反效果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所長董旭英表示,從上述研究可以發現,錯失恐懼症是1個結果,很多老師跟家長可能會因果倒置,認為青少年、成年人因為網路成癮而造成人際關係與溝通互動的問題,但事實上卻是因為現實生活出現問題才轉向依賴網路,他們在真實生活本來就孤單疏離,借用網路媒體更加深了孤單感,呈現惡性循環,而漸漸產生錯失恐懼症或是網路成癮的現象。從好處來看這是1個警訊、1個徵兆,他提醒,當發現小朋友已經有點依賴網路時,父母跟老師應該要提高警覺,觀察及了解他日常生活中有什麼問題或壓力,越早發現並協助其解決真實生活中的問題,越容易恢復正常,若僅是一昧的禁止,容易造成反效果。3步驟遠離錯失恐懼症 改善現實的不愉快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這個研究發現,年輕族群的「錯失恐懼症」與生活滿意度有關,對於青少年來說,被遺忘的感覺對他們的主觀幸福感有更大的影響。建議青少年可透過3個步驟來避免社群媒體使用所帶來的不愉快:▸第1步「辨識警訊」:當發現使用社群媒體讓自己感到不舒服、一味的羨慕對方,感覺與社群中的密友越來越疏離,甚至覺得自己很糟,應開始思考是否減少社群使用時間。▸第2步「自我增強」:看到對方使用名牌服飾、參加派對到處遊玩,自己卻只能在家寫功課、玩遊戲,當發現自己無形中在比較時,可告訴自己不用這樣,可以「想想我有什麼,像是我很關心家人、我有莫逆之交」增強自己在做的事情累積自我能力,而不是否定自己去羨慕別人。▸第3步「回歸真實」:應清楚知道社群中看到的照片與文字往往都被誇大修飾,呈現的只是他們生活中的精彩片段,而非完全的現實生活,建議可暫時將程式關閉並拿起電話打給社群中的密友,與他們聊聊天或碰個面而非沉溺在負面、比較的情境裡。★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0-12-28 醫療.消化系統
屁股癢怎麼辦?了解肛周搔癢6常見原因與4處理原則
癢!癢!癢! 瘙癢,這種體驗人人都有過,發生於我們身體的各個部位。其中,肛周瘙癢讓人坐立難安、難以啟齒、非常痛苦。尤其是在公共場合,肛周瘙癢發作時,令人十分尷尬,恨不得想找個溫文爾雅的方式撓一撓。但你知道嗎? 大約1-5%的普通人群存在肛周瘙癢;肛周瘙癢常見於40-60歲的中年人,男性發病率大約是女性的4倍。且肛周瘙癢作為一種難以啟齒的症狀,大多數患者不會主動就醫。可能很多人出現肛周瘙癢的症狀會懷疑,是不是得了痔瘡?那麼,引起肛周瘙癢的常見原因有哪些呢?出現這樣的症狀如何處理?學起來,不用再尷尬了。肛周瘙癢的常見原因有哪些?1.肛腸疾病任何肛腸疾病都可能誘發或加劇肛周瘙癢,肛腸疾病是引起肛周瘙癢的最重要原因。75%的肛周瘙癢患者患有肛腸疾病,其中以痔瘡(20%,包括內痔和外痔)和肛裂(12%)最為常見,其他原因包括肛腸腫瘤。肛腸腫瘤主要包括直腸癌(11%)、肛門癌(6%)、腺瘤性息肉(4%)和結腸癌(2%)。相對少見的原因還有肛瘺、直腸脫垂、潰瘍性結腸炎、功能性腸病等。2.局部刺激局部刺激是引起肛周瘙癢的主要原因之一,通常源於排泄物(糞便)溢出、滲漏污染肛周皮膚或肛周潮濕等。糞便污染可能是顯而易見或深藏不露的,但足以引起瘙癢。此外,咖啡、酒精和辛辣食物等飲食因素也會導致肛門溢液。一般而言,出現肛周潮濕的患者常常會過度清潔肛周區域,包括在洗澡時用力擦洗、在排便後大量使用濕巾。這些方法可能導致局部創傷,後者將進一步加重局部刺激。3.感染引起肛周瘙癢的病原體涉及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各種微生物,其中包括喜愛潮濕或多汗環境的念珠菌(10~15%)。這種真菌感染的目標人群包括肥胖者、老年人、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腫瘤、移植後、長期使用類固醇激素和免疫抑製劑)和長期服用抗生素的患者;念珠菌感染也與緊身衣褲有關。兒童肛周瘙癢的最常見原因是蟯蟲病。蟯蟲是一種易於通過糞口傳播的強傳染性腸道寄生蟲,兒童的感染率很高,尤其是托兒所的幼兒。引起肛周瘙癢的其他常見非性傳播疾病包括疥瘡、帶狀皰疹、A組β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結核菌等。此外,肛周瘙癢是尖銳濕疣、扁平濕疣、單純皰疹、衣原體感染、梅毒、淋病等許多性傳播疾病的症狀。4.皮膚疾病肛周瘙癢也可由許多皮膚病引起,包括接觸性皮炎、銀屑病、濕疹或特應性皮炎、放射性皮炎、多形紅斑、脂溢性皮炎、扁平苔蘚等。兒童肛周瘙癢也常由肛周皮膚病引起,其中,尿布性皮炎是尚未學會括約肌控制的嬰兒常見的肛周瘙癢性皮膚病。過敏性接觸性皮炎是清潔劑和治療用藥(包括乳霜、肥皂、濕巾、麻醉劑、衛生紙染料和其他局部製劑)中的化學物質致敏而導致紅斑、鱗屑和水泡的形成。濕疹或特應性皮炎是由過敏反應導致的皮膚乾燥、鱗屑、紅斑或抓痕,洗衣粉和常用於肛周皮膚的局部外用乳霜等許多化合物均可成為致病的刺激物。5.系統性疾病糖尿病和甲狀腺疾病等代謝性疾病、缺鐵性貧血、維生素A或D缺乏等營養性疾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和淋巴瘤等血液病、肝病(高膽紅素血症)、腎病(尿毒症)等系統性疾病均可導致肛周瘙癢。6.特發性原因特發性肛周瘙癢是指肛周瘙癢的具體原因難以明確。糞便污染、肛周潮濕、不當清潔和各種非特異性的致病因素可能是肛周瘙癢的誘因。含咖啡因的飲料、酒精、奶製品、花生、辛辣調料、柑橘、葡萄、番茄和巧克力等食物可能與特發性肛周瘙癢有關,其原因在於這些食物可引起肛門括約肌的壓力降低、肛門反射過度以及未消化的食物刺激肛周皮膚。儘管目前尚無證據提示某些衣物和布料與肛周瘙癢存在因果關係,但高溫和汗液會加劇瘙癢。此外,焦慮、抑鬱、壓力等精神心理因素以及某些藥物也可能與肛周瘙癢有關。如何處理肛周瘙癢?1.對因治療關鍵在於對因治療,因此及時就診明確病因和遵循醫生的醫囑用藥非常重要,切勿因有難言之隱而諱疾忌醫。2.注意飲食盡量避免可能引起肛周瘙癢的誘因。一般措施包括在飲食上盡可能減少咖啡、茶、可樂、巧克力、柑橘、西紅柿和乳製品等食物的攝入。通過高纖維飲食或通便藥防治便秘和治療慢性腹瀉。3.合理清潔大便後可用白色無味的普通衛生紙擦拭肛門口,但要避免用力擦拭,必要時可用溫水浸濕的棉棒代替紙巾或含酒精濕巾進行清潔。還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潤膚劑,避免使用除臭劑、香水、消毒劑等易引起刺激和過敏的產品。對於無其他明確病因者,急性瘙癢發作(尤其是夜間)常常是糞便溢出的標誌,此時即時清潔是最有效的方法。清洗會陰部時可用浴盆或用淋浴噴頭,且最好採用蹲位,這樣有助於洗掉肛管中殘留的糞便;盡量減少使用肥皂清潔肛周,運動後洗澡時可用合成皂代替普通肥皂。4.勤換內褲為了避免過度出汗,首選寬鬆的棉質內褲,而不要選擇粗製的合成緊身衣,並勤換內褲。對於每天需要靜坐幾小時的人群,可使用透氣的坐墊。最後,要警惕“肛周瘙癢-撓痒-皮膚損傷-瘙癢加重”的惡性循環。為了避免夜間撓痒時撓傷,建議剪短指甲。(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12-28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我曾罹患暫時性的全面失憶症
【編者按】這星期的內容比較特殊。一位「短暫性全面失憶症」的病人寄來發自內心的感激,文中提到她的醫師介紹給她一篇2012年記者訪問某位神經科醫師之後撰寫的有關這種病的醫學資訊,曾帶給她很大的心安。因此醫病平台主動聯絡到這位醫師,而他邀請學生就這疾病的最近文獻,整理出一篇圖文並茂的介紹。同時我們也利用這機會邀請一位醫界前輩發表他對醫病之間的看法。希望本週的討論既能夠介紹正確醫學知識,又能促進醫病雙方的暸解、溝通以及醫界本身的自省。多年前,曾經閲讀一位旅居關島的陳光明醫師所著的一本書「The final days of my Mother」( 中文譯本「寸草心」),書中描述陳醫師和他的夫人,照護其失智母親的辛酸血淚史,印象深刻。之後,又看過電影「我想念我自己」(Still Alice)。片中,描述哥倫比亞大學語言學教授Dr. Alice Howland在患上早發性阿茲海默症後,她就始終處於對疾病、工作和家庭的困苦掙扎,是一段動人心弦故事。近年來,報章雜誌對阿兹海默症的報導很多,年紀愈大,罹患率愈高,在與友人聊天中,也常繞著這個話題探討。由於迄今對此失憶症,尚無有效的根治療效,罹患者本人的恐懼,每天漸漸的脫離現實生活,最後成為一個喪失靈魂的軀殼。同儕的親人亦有罹患此症的,失智者無法認清家屬,那份椎心之痛,真是情以何堪。醫學報導:這種失智症似乎也有遺傳基因,如我母親年96辭世,阿姨更是103歲才離世,她們離世前都是精明幹練。所以至少我沒有失智症的遺傳基因,似乎不需我擔心才是。然出乎我的意料之外,11月6日中午,我竟經歷了約20分鐘左右的一段失憶現象。我們退休後,即長居鄕下,每個月偶而回台北當屋奴清掃一下。上個月台北一個臥房的百葉木簾需維修,以為鄕下有較多修理資源,攜回,但連續送修遭拒,木簾尚稱完好,祗有拉繩因磨損變細,操作較為不順而己,乃再攜回台北。我想可以將此需維修的窗簾與更衣室完好的窗簾更換,即可正常使用。回到台北後,我開始準備午饍,發現瓦斯爐因久未使用,瓦斯被自動斷氣,乃急電對街的瓦斯公司來處理後,我即開始做海鮮炒麵和一鍋味增魚湯。同時,因為二個窗簾尺寸不同,外子需將二個窗簾的掛糟,重新拆下再重新定位裝上。由於外子年老力絀,無法獨自將有點重量的木簾裝上,我聽到他呼叫聲後,我立刻也站上靠窗邊的桌子上,仰頭要將窗簾裝上。結果花了十分鐘左右,我使不上力,要求先吃午餐休息一下。我開始吃麵及看緯來日劇「夏空」。外子則一邊收拾,一邊開始碎碎唸:「年紀大了,心餘力絀,不要點子太多,如果是照原來窗簾掛上,不就輕而易舉?」我乃回嘴:「退休的人,呷飽閒閒,就是要找點事做。」20分鐘後,我從浴室出來,「夏空」仍在演著,我乃坐下繼續觀賞日劇。看到桌前的一盤炒麵,竟然是空盤子?奇怪什麼時候,我己將麵全部吃光,魚湯也喝完了!依我平常的食量,應該至少會留下三分之一的。一時感覺肚子好撐!這時,外子才告知我這短短20分鐘内發生的事,但我全無印象。事後,看到外子一臉驚慌,才由他的敘述,知道這段空白記憶期間,我先指著放在桌上的窗簾,問:「為什麽窗簾放在桌子上?」又問:「我們是早上開車由羅東來的嗎?這麵是您煮的嗎?」而且每次問話均問二次。外子回以:「我們不是沒力氣,裝不上,所以暫時將窗簾放在桌上;我們是今天上午才由羅東來的;麵當然是您煮的,我一直在裝窗簾,不是嗎?」外子見我對答如常,但腦袋空白,沒有記憶,心生恐懼,乃立即打電話給遠在加州的子女。兒子未接電話,女兒的電話接上了,女兒則鎮定許多,她認為是因房子關閉門窗近月,進門後,未立即未開窗户通風,反而開冷氣,又因開瓦斯爐沒氣,可能是開瓦斯爐時,有殘餘的瓦斯彌漫室內,女兒判斷是因二氧化碳腦中缺氧所致。外子也讓我和女兒講了好幾分鐘的電話,並因我曾說:「是否是中風?」外子乃叫我坐餐桌前,幫我量血壓,血壓值是正常的。但是這段過程及經歷,我竟毫無記憶。片刻之後,忽然記憶又慢慢恢復,但先生疑慮未解,立即打電話請教多年來曾悉心照顧他的神經內科醫師,醫師聽了外子的敘述後,初步認為我是短暫的失憶症,安慰說:「一般的短暫性失憶,恢復記憶後,是不會復發的。」醫師還特別傳送2012-06-04 自由時報的自由健康網的文章:暫時性全面失憶症小檔案 暫時性全面失憶症Transient global amnesia(TGA)是一種單一失憶症狀,患者雖然能和旁人溝通,且患病時所做的神經學檢查也完全正常,然而患者對剛發生的事情失去記憶,也無法記住新的資訊。由於此症相當罕見,醫界對致病原因尚無定論,但臨床觀察發現患者常因腦部靜脈充血所引發,至於靜脈逆流原因則是頸靜脈瓣膜鬆弛所致。據統計,患者以中老年女性居多,且常有偏頭痛的病史。大多數發生的時間介於2到12小時,復發機會很小,也不會惡化成腦中風。發作時,患者的運動、感覺、反射都正常。雖然知道自己是誰,也認得出家人,甚至開車都沒問題,卻對周遭環境產生陌生的感覺,通常會伴隨著極度焦慮和不安。患者經常會對同一個問題,在幾分鐘內不停的重複提問。所問的問題大多與定位有關,像是「現在幾點鐘?」 「這裡是那裡?」等等。當獲得回答以後,又會馬上忘記,再問一次,且自己渾然不覺。有研究發現在某些情況下特別會誘發暫時性全記憶喪失,像是在冷水中游泳、洗太熱的澡、性愛過程中、劇烈疼痛、精神壓力、做血管攝影檢查時、開車、騎摩托車等都曾經出現過。(資料來源:新竹國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林志明,記者蔡彰盛整理)由於文中的病徵和我相仿,由於記憶回復,看了上文,讓我放心許多,外子以慎重起見,要求醫師做詳細的檢査,以釐清疑慮。11月11日到醫院求診,因為是初診所以先報到填寫資料,隨即有義工彬彬有禮,親切的帶著介紹醫院環境,最後帶到診間候診,醫師著作等身,一如他的文章,溫文儒雅,親切問候,耐心問診和仔細做理學檢查,初步研判非阿兹海默症的失智。但仍需做進一步詳細檢查。11月6日短暫失憶恢復後,生活一切如常。11月12日偕外子晨運走紅樹林步道,又搭新開通不久的淡海輕軌到漁人碼頭一遊,回程經淡水三大廟宇——水巖祖師廟、龍山觀音寺及福佑宮媽祖廟祭拜,祈求平安。11月13日禁食抽血檢查,接著做頸動脈血管超音波檢查後,再轉至MRl室注射顯影劑及送入MRI筒中檢查達40分鐘之久。在密閉的筒中,心中唸著波羅密多心經以轉化忐忑不安的心情。這幾天我自己已經做了決定:我們孩子都在國外就業成家,本來人生就如接力賽,我們既已退出跑道,完成階段性的任務,也不能干擾孩子們的人生賽程。所以萬一我被診斷出是阿兹海默症的失智症的話,我的健康狀況變了,生活就要跟著改變,不能夠再過從前的悠閒退休生活。也深知日漸年邁的老伴無法負荷照顧失智之責。所以我準備趁著判斷能力仍然正常時,開始尋找醫護安養中心。命由天,病就要找專業醫師。由於生活如常,檢查後,11月17日我和外子仍然參加朋友先前邀約的奮起湖茶道之旅四天,我也完成了嘉義石棹雲之道…等三個步道的森林、茶園、群山的美景登高之行。11/25是回診看報告的日子,多日的忐忑不定心情,既然已經理出頭緒,仍然需要堅強的面對現實。見到醫生時並沒用太緊張。負責的醫師以病人利益為重,在前一天就已經會診專業人士,一起仔細研判我的檢查報告。進了診間,醫師先問我是否是素食者?我答以吃素食及水產品。醫師告知:血液檢驗檢查的結果,超乎尋常的健康,不論肝功能、腎功能、血脂肪、膽固醇、血糖、三酸甘油脂等,幾乎所有檢查項目,都在健康標準值之內,連我一直憂心家族遺傳的高血壓,在MRI檢查下,顯示腦血管及頸動脈血管除正常老化現象外,健康有如年輕人,醫師認為是我近三十幾年來,完全不沾動物性脂肪的汝素飲食習慣有關。雖然一切都正常,但是短暫失憶是事實,竟讓我意外的體會到失憶的滋味。醫師告知:此種病患,也有未能恢復記憶的病例,我是屬於比較幸運的,今後也不需再回診及服藥。走出醫院,今後我是必需遵從醫師的諄諄教誨,好好珍惜良好體質,放慢步調,量力而為,不可從事過勞、過重的工作和運動,尤其要注意頭頸部避免做太激烈的動作!所以如患了短暫失憶,也不必驚慌,它不是不治之症,但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斷及檢查是必要的。
-
2020-12-27 名人.林靜芸
林靜芸/一起吃個飯好嗎?
我養了兩個孩子,一個男生,一個女生。兩人從小就完全不同。兒子早產五星期,女兒在預產日出生。新生兒應該每三小時餵60c.c.的奶,兒子兩小時就餓哭,每次可以喝240c.c.;女兒準時三小時喝奶,每次60c.c.,不能多也不能少。兩個孩子成長期間的叛逆也不同,兒子狀況百出,女兒完全無事。兒子經常不見人影,女兒整天在家裏。我想跟他們溝通,我還沒開口,兒子就回嘴。女兒可以聽完卻加一句「電視才是我媽媽」。兒子高二時,有一天到辦公室找我,那天我很忙沒吃午餐,就邀他一起晚餐。我們找了間餐廳,上菜速度很慢,我忙著填飽肚子。兒子滔滔不絕告訴我,他對學校、社會、政治的觀察。我第一次領悟兒子已經長大。上甜點時,兒子正經地告訴我:「不要擔心,我是爸爸跟你的兒子,真的壞事我不會去做的!」那是我第一次對兒子稍微放心。有了兒子的經驗,我也約女兒吃飯,女兒內向,需要灌她一點啤酒才會打開心扉。女兒擅長講冷笑話,她開口我才知道她的觀察有多細膩,也才體會女兒是上帝賜給我的寶貝。與家人吃飯強化關係,效果超棒。父母公婆在世的時候,我會安排每星期一起吃一頓晚飯。飯前先帶老人四處逛逛,增加食欲之後用餐,氣氛更溫暖。過往的年代,習慣全家人一起吃飯。現代人生活緊湊,三餐一個人匆忙吃甚至是忽略。其實,家人吃飯除了享受食物,增加營養,還能滋潤心靈增加安全感。如果父母行程緊湊,小孩課業繁重或其他因素阻礙,無法在家晚餐,可以找時間一起吃飯聯絡感情。作為過來人,我想建議作父母的可以先閱讀蒐集資訊,參考孩子的個性,好好計畫親子聚餐。在餐桌再技巧地引發有意義的談話,製造溝通的機會,很有助於把壓力從餐桌移走。強壯的親子關係,讓親子雙方健康。台灣人外食比率年年增高,回家一起吃晚餐的機會逐年下降。其實共餐不一定要晚餐,共餐可以選擇早餐、午餐、晚餐、宵夜,甚至是下午茶。遇到家庭問題,有時一起吃一頓大家都滿意的飯,誤會就化解了。全家人一起吃飯,是很值得的投資。有研究指出,兒童與家人一起用餐的頻率超過每星期三次,將來抽菸、吸大麻、酗酒的機率會降低,在外闖禍的機率也愈低。這些愈常和家人吃飯的孩子語言能力愈佳,詞彙累積愈多,因為攝取較多的蔬菜水果,肥胖機率較低。父母為了孩子會吃得較健康,不會隨便亂吃。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物質成癮中心提醒,父母在飯桌上身負重任,應誠懇交談、同理傾聽、回答並了解子女。成功的聚餐關鍵字是歡樂,如果總是在說教或責怪,可能適得其反。飯桌上保持氣氛愉快,可以有效減少兒童憂鬱、焦慮、自卑等等,若父母樂於回答孩子的疑惑,除了促進語言發展,還能提高學業成績。與成年的孩子聚餐時則可以聊近況,分享趣事,介紹不一樣的職場生活,聊家族故事等等。每個人都喜歡品嚐佳餚,食物能建立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勾起共同的美好回憶。全家人一起在桌邊吃頓好菜,幸福其實很簡單。
-
2020-12-25 新聞.健康知識+
冬天也會火氣大? 常吃薑母鴨、羊肉爐小心補過頭!醫警告「5種人」要忌口
立冬過了,天氣變冷,不少人早出晚歸,進而在寒冷的來碗薑母鴨或是羊肉爐,補補身子,不過怎麼一覺醒來,嘴巴裡破了好幾個洞,有時還有口腔異味,是火氣大嗎?但是天氣這麼冷,怎麼會 火氣大呢? 冬天也會火氣大 未適當調理反傷陰、傷氣 中醫科醫師黃中瑀指出,夏天是很容易火氣大的季節,但是冬天同樣也會有火氣大的現象。因為天氣冷、環境乾燥,乾冷時人體更需要大量水分、陰液的補充,此時若未能做適當的調理,反而容易有些傷陰、傷氣的現象,例如過度的補陽,就是其中之一。尤其現代人過度的夜生活,很容易耗傷陰氣,導致 陰氣、陰液虛損虧解,最常見的現象就是口乾、嘴破、排便不順等,即是一般人常見、常說的「火氣大」現象;若又加上大量不適當的進補,補藥過度蘊助陽氣,就會使陰氣更為虛損、更容易虧解,身體更加不舒服。 冬天火氣大分3種型態 治療因症不同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冬天火氣大,可分成三種 形態:●第1型:胃火痰熱有些人覺得冬天要進補,但進補的補品大多是高熱量、燥熱的食材,過度進補的話,許多燥熱的食物囤積在腸胃裡,現代人忙碌的生活中,又常在夜間進補,使食物積滯不消。久積不消的結果,便出現化燥化熱現象,進而出現口臭、口氣重、口 乾、嘴破、便祕等症狀,也很容易長出膿皰型的痘痘;這類患者會一直想喝水,但一直無法解渴。●第2型:肝鬱化火現代人工作忙碌、壓力大,常情緒緊張、又常熬夜,造成肝鬱化火現象,容易口乾舌燥、口氣重,但卻不會想要喝水,很容易出現焦慮煩躁、失眠、多夢、輕微耳鳴、頭暈、頭痛,容易 長粉刺、青春痘;女性則容易月經不調、經期紊亂。 ●第3型:氣血不足冬天是養腎補腎的時節,有些人先天體質比較弱,因為冬天的契機循環原本就比較衰弱,氣血虛弱的結果,在陰陽相生的觀念上,陰液推動及陽氣溫煦現象會受影響,造成陽不生陰的現象,容易導致陰液無法在體內充分運輸。所以容易口乾舌燥、皮膚乾癢、臉色白、嘴唇乾,容易失眠、多夢、頭暈,有時自己覺得身體燥熱、卻手腳四肢冰冷;女性同樣容易月經週期不調,經血變得暗沈且量少。黃中瑀表示,冬天一樣會火氣大,在治療改善上,依火氣大的形態不同,會有不同的改善藥方。黃中瑀分享,例如胃火痰熱者,可用黃連解毒湯或溫膽湯加減,來進行調理;肝鬱化火者,要疏肝、瀉火,最簡單的藥方是加味逍遙散、龍膽瀉肝湯等;氣血不足的人,則要氣血涼補,可用八珍湯、歸脾湯加減等來調理。 愈補火氣愈大 進補前先確認體質 國人一直有補冬的觀念,尤其是生活忙碌壓力大、身體比較虛弱,或常感冒、身體不舒服者,愈喜歡進補。但黃中瑀強調,不論是藥燉排骨、薑母鴨、羊肉爐等,或是其他補品,用的幾乎都是燥熱食材,尤其薑屬於熱性食材,雖然能夠使身體溫暖,卻也容易使人虛火上升,導致更加容易出現口乾舌燥等症狀,這種補過頭的現象,反而容易使人體氣滯氣壅,甚至引起頭痛頭暈等。所以,補冬要適合每個人的體質,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小心愈補火氣愈大;最好先排除胃火痰熱、肝鬱化火、氣血不足等三種火氣大的形態之後,再考慮要不要進補,通常這三類火氣大者,進補是要另外設計的。 腸胃弱、外感的人 不適合進補有些人在吃完補品後不久,就開始覺得頭痛、頭暈,這時老一輩的人常會說是「補得太熱 了」,雖然過幾天就會好的多,但還是不舒服了 好幾天,尤其是有輕微感冒的人,這就是氣血壅滯的結果。通常愈是虛弱的人,愈覺得自己應該補一補,冬天氣溫下降,很容易有外感,有時輕微外感而不自知,只覺得冷、虛弱等,此時若再吃薑母鴨等補品,很容易引起氣血壅滯、火氣大等,不但使感冒變得更嚴重,還加上頭痛等各種不適症狀,讓人更不舒服。此外,也有不少吃補吃到拉肚子的人,因補品大多是高熱量的食材,所以很多人並不適合,常吃完後身體的火氣更大,黃中瑀提及,對於腸胃較弱的人來說,吃太多不容易消化,很容易腹脹或拉肚子,甚至還有人吃完補品隔天就發燒,這都是因為火氣太大的關係。延伸閱讀: 吃火鍋配酒竟致眼中風! 家醫科醫師曝「冷熱飲交叉飲用」下場 老是嘴破,小心是免疫力出問題! 避免口腔潰瘍變成癌,2週內未見好轉快就醫
-
2020-12-25 新聞.健康知識+
越休息越累? 可能是你的休息方式不對!
你如果累了,你是大睡一覺?還是去度假?或是去KTV、夜店、遊樂園?如果這些休息方式都沒有讓你恢復疲勞、放鬆神經,重新投入工作與學習而精力充沛的話,你就需要考慮一下是否休息方式沒找對。日本專家將疲勞類型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身體有感覺、失眠、食慾差。第二階段:逃避負擔、倦怠、覺得麻煩、煩躁、易受傷(外表可能看不出)。第三階段:憂鬱、過度自責、不安、無力(像變了個人)。近年來,第二階段的人增加了,第三階段也相應增加。這些人不一定生活工作有多麼累,很可能是休息方式選錯了.....生活中的三類人體力勞動者、腦力勞動者、過度思慮焦慮者,身體和大腦需要的休息方式是不同的。一、體力勞動者累了好好睡一覺是大多數人採用的休息方式,對於睡眠不足和體力勞動者非常適用。對體力勞動者來說,疲勞主要是由體內產生大量酸性物質引起,如果十分疲勞,應採取靜的休息方式。通過睡覺,可以把失去的能量補充回來,把堆積的廢物排除出去。如果不是很累,也可以在床上先躺一躺,閉目靜息,讓全身肌肉和神經完全放鬆後,再起來活動活動。二、腦力勞動者這類人大腦皮層極度興奮,而身體卻處於低興奮狀態,對待這類人的疲勞,睡一覺起到的作用不大,因為你需要的不是通過靜止恢復體能,而是要找個事把神經放鬆下來。第一種休息方式:改變活動的內容大腦皮質有一百多億神經細胞,它們以不同的方式排列組合成聯合功能區,這一區域活動,另一區域就休息。這種活動內容的轉換,可以是今天寫了5個小時文案,明天去給你的盆栽們剪枝澆水拔草;也可以是腦力勞動間的內部轉換。如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集中精力於一個問題,用功的時間稍長就感到疲倦。但是,可以連續研究幾個不同的問題,而且不間斷,這一個問題可以消除另一個問題所帶來的疲勞,用不著休息腦筋。這種對問題交替進行研究的方式,讓他整天用功而不知疲倦。第二種休息方式:重燃生活的熱情腦力勞動者的疲憊主要來自對一成不變的生活的厭倦。所以最好的休息方式是找到生活和工作熱情的活動。如果你幹完一件事,能夠幸福地感嘆“好期待明天再來”,那麼這件事就是最好的恢復熱情、調節情緒的方法。以“做”來解決“乏”,用積極休息取代消極放縱。當然,最適合自己的方法還是需要你自己去摸索。有的人覺得打掃衛生,把家裡的瓷磚擦洗得蹭蹭發亮,很滿足;有的人覺得玩危險項目可以更放鬆,而有的人一輩子也沒有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休息方式。可以進行以下嘗試:◎用看二小時讓你開懷的漫畫或小說代替去KTV唱那些一成不變的口水歌。◎旅行,不是換個地方消遣。心存好奇,對自己這趟行程心存美意,感受自己經驗範圍以外的人生樣貌。而不是坐了5小時飛機,只是換個地方打麻將,換個地方游泳,換個地方打球……◎試著放棄週六晚上去酒吧,10點入睡,然後7點起床。深夜去沒有人的街上走走,或是看看你從沒看過的晨間劇場,過一個與以前完全不同的周末。◎不去度假村找樂子。找一條你從沒去過的街道,把它走完。你會發現這個你感到膩味的城市,其實有你以前完全沒體會到的妙處。◎做點有困難的事,如果你是精神超級緊張的人,解除神經緊張,是去處理需要神經更緊張才能解決的問題。◎曾經一位精神即將崩潰的總經理找到一位醫師給出治療建議,結果他得到的處方是去動物園當馴獅師。一個月以後完全康復。所以壓力特別大的時候你可以為自己再找份工作,但不要是和你職業類似的。比如去孤兒院做義工,或者去一個複雜的機械工廠從學徒幹起,或者做一道超級複雜的數學題。◎學習一項新的技藝,比如彈電子琴、打鼓……每週末練習1小時以上。◎去社交。每週與工作圈子和親戚以外的人打交道。女性更需要走出去和朋友聚會,聊天,聽聽別人的生活。三、過度思慮焦慮者需要通過休息,提高注意力,提高對自我情緒的控制力,改變自我的認知,久而久之還能改善自身的免疫力。1.正念呼吸法:找一個安靜的場地,拿出一些空閒的時間,盤腿坐,或坐在凳子上。可以選擇閉著眼,或者也可以睜眼,找到一個目標物,盯著它。然後把你的注意力放在呼吸上,跟著自己的呼吸說,我正在呼氣,我正在吸氣……“呼吸就是意識的錨!”當你的意識隨意亂走的時候,要記得用呼吸把意識拽回來。2.動態冥想法:無論你在做什麼,把你的注意力放到上面。比如走路,練習把注意力放在走路這件事上,感受腿跟手的動作,感受腳與地面的作用力,感受自己腿部的發力。用這樣的方法來掌控自己的注意力。3.壓力呼吸化法:心理和身體有著緊密的聯繫,要正確處理自己的心理壓力。想像全身都在呼吸,而你的壓力隨著呼吸慢慢地呼到身體外面。4.消除猴子思維:我們的大腦中總是有非常多的想法冒出來,正是這些想法導致我們不能夠專注的去思考。這種想法被稱為“猴子思維”。消除猴子思維的方法就是想像自己是月台。那一列列的火車就是你的想法,他們經過你的月台,然後開向遠方。而你,月台,還是在那裡。你要想像自己的想法如同列車駛過,經過你,遠離你。這樣,你會擺脫掉想法對你的影響。5.放空歸零法:每天用10分鐘到半小時,放下你身上肩負的所有社會角色,做一個空杯,去享受你生命的原角色。您可以去曬曬太陽,在草坪上呆坐,抱抱大樹,畫畫填色,打架子鼓等。每個人會有自己獨特的放空方式,需要你自己去試,去找。6.黑白分明法:白天無怨無悔,開心幹活;晚上回歸生命,養精蓄銳,安心睡覺。人生總是遺憾與美好共存,將遺憾留在白天,煩惱不過夜,睡前寫下煩惱和第二天計劃;睡後靜下心來,排除雜念,調整心態。來源: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微信公號、健康時報(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12-24 科別.精神.身心
精神病一輩子都不會好?藥需吃一輩子? 專科醫師吐真心話
焦慮性疾患,是精神科所有疾病中盛行率最高的;其中「畏懼症」又特別被低估與少關注;但「畏懼」造成患者的痛苦常常不亞於其他情感性疾患,或部份嚴重的身體疾病。常見的畏懼症包含懼高、懼怕血液、懼怕上台等。但在台灣社會,可能還多一個「怕藥」又特別怕「精神科的藥」關於吃藥這件事情,常建議擔憂的家長或個案本身思考這句話:「如果不是精神科的藥,你還會這麼恐懼嗎?」任何疾病都有輕重之分,每個人的心智狀態更是獨一無二,醫療是高度個人化的問題處理工作。就像有些人不會因為自己診斷自己是感冒,就去買感冒成藥自己治療一樣。「我不確定我是不是感冒啊!我怎麼知道是不是中了COVID-19?還是得了肺癌?鼻竇炎?什麼怪病?要給醫師看看啊!怎麼能自己亂買藥?」 這樣的想法,為什麼到了精神科就不一樣了呢? 「我今天有量到血壓超高!我要吃血壓藥!」也有這樣的主訴。但醫師會判斷這是不是嚴重的高血壓、常態的高血壓、還是緊張焦慮造成的高血壓。醫師腦中飛過的鑑別診斷、治療方法,就是您來尋求專業協助,最主要的理由。我們沒有必要全民都唸過醫學院,就跟會找律師打官司,找廚師做大餐吃一樣。 血壓的藥,也有針對一過性高血壓,緊急降壓的;當然也有需要長期服用,慢性降壓的;也有組合藥物,多管齊下的。醫師會憑藉專業與經驗,選擇手上的武器,解決您的不適、預防可能發生的問題。 精神科的藥要吃一輩子 輕症短期治療即可 這是最常見的錯誤觀念了,絕對沒有什麼藥是「一定要吃一輩子」的。藥也會隨著科學進步呀!小兒麻痺、肺結核,都曾經是難治之症,現代的處理方式都與上一代已有天壤之別,效果也好非常多。 更遑論許多輕症,就跟感冒一樣,短期治療就可以了。但因為大家對精神科的陌生,精神科的短期可能是一兩個月,而不像感冒是一兩個禮拜。很多人會自己嚇自己,查網路上的奇怪資料,或是用顯微鏡看藥袋上的副作用。副作用可能一百個人才會發生一個,但五個十個全部發生在自己身上,怎麼會這麼恐怖!其實可能並沒有發生這麼多的副作用,而是因為太過恐懼,自我暗示而發生的。 「相信醫師的治療計畫,盡量告知醫師自己的困擾與症狀,讓醫師隨時為您修正專屬的治療計畫。」——這才是患者的責任。 網路上瘋傳的假資料實在太多了,連「運動舌頭可以預防失智」的訊息現在也還是繪聲繪影的在網路上瘋傳,在瘋狂的搖擺著舌頭想要預防失智之時,不妨看看「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的資料,確認一下這是不是假訊息,有時候政府都幫您整理的非常完整了。其實對健康有疑慮,詢問您的醫師就是最佳選擇。醫師要為自己說的話,做的處置負責。更重要的是——醫師瞭解您的狀況,農場文作者不知道。 一些針對特定對象的衛教文章或許內容正確,但不見得適合每一個人。譬如說厭食症的患者可能因為看了很多食物有害健康建議少吃的文章,反而更加重自己認知扭曲、厭食狀況,造成生命危險。 藥物沒有那麼恐怖 水也要喝一輩子 藥物是花費科學家研究心血與廠商巨額資金做出來幫助患者,且有政府把關、醫師長久專業訓練選擇的。絕對不會比健康食品來的危險。若不信任這位醫師的處置,就換到信任的為止!而不是半信半疑,除了原本的症狀,又多一個對藥的恐懼。這樣折磨自己,太辛苦了! 吃太多肥肉也會造成心血管疾病;酒會傷害腦部,甚至造成嚴重不可逆的中樞神經系統損傷;煙盒上更是大大寫著「吸菸有害健康」。 醫師開出的藥物,是不是不一定比上述這些生活常見的東西危險呢?如果擔心影響肝腎功能、或造成什麼後遺症,醫師都站在您的面前讓您盡情發問。 任何對治療的擔憂,都可以直接詢問您的醫師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作者/章秉純醫師)延伸閱讀: 為什麼感冒只能拿三天份? 藥師解答真相 抗憂鬱藥物吃了還是好憂鬱? 精神科醫師曝關鍵原因
-
2020-12-24 科別.精神.身心
放鬆 ≠ 壓力管理 腦神經學家: 5 個壓力管理技巧翻轉高壓生活
生活在文明社會中,我們每天都面臨著不斷發生的事件和挑戰。從工作、家庭、人際社交難題到塞車、天氣惡劣、弄丟錢包等看似平凡但非常討厭的事情,這種持續的壓力是無情的,並不斷消耗著我們的「幸福感庫存」。感到壓力時大腦的科學變化腦神經學家 、同時也是專攻壓力與創傷症候群心理治療的醫學專家 Douglas Kong 揭露了承受壓力時,大腦產生的化學反應:交感神經受到刺激,每個事件會觸發不同的神經通路信號,激活腦部杏仁核並督促我們開始工作。還有一些連帶的身體症狀:腎上腺素分泌、呼吸急促、脈搏加快,血壓升高、肌肉收縮等等。過去心理學概念一直試圖幫助過度焦慮的人學會冷靜下來,我們常聽到:為了舒緩壓力,你必須學會如何「放鬆」。但 Douglas Kong 認為,「累了就休息」可能不是阻止壓力的最好方法。 杏仁核的功能本來就是「壓力接收器」,在面臨威脅和危險時提醒生物進入戒備狀態。 適度的壓力能提高動機、督促人們自我精進,如果一味放鬆不去理會壓力,可能導致表現不佳或更嚴重的後果,反而讓人更疲累。放鬆 ≠ 壓力管理我們需要適量的壓力,但又不能讓太多壓力傷害自己,該如何取得平衡呢?答案是學會「管理」。Douglas Kong 指出: 在壓力管理中,最需要的不是「放鬆」,而是透過調整認知思維,並採取不同的應對措施來控制壓力的份量 。目標不僅是減輕壓力,還要在生活中取得更大的成功(無論是工作、家庭等領域),他認為以下幾項提示能真正幫助人們翻轉高壓生活:1. 真的不堪重負時,一定要暫停在壓力過重的時刻,你必須停止你正在執行的任務,專注於你的情緒和身體狀態。 當人們主動終止任務,而不是被任務追著跑,就會有拿回掌控權的感受 。想法枯竭時,記得深呼吸、放慢速度,用第三者的旁觀角度審視你正在做什麼、仔細回顧每一個步驟,你可能很快就會產生新的見解。2. 積極自我喊話心理學支持正面自我對話的功效,因為 語言是一種強大的「自我暗示」,人們會相信自己說出來的話,並朝著言語描繪出的形象邁進。處在壓力之中時,試著對自己這樣喊話:「雖然情況很困難,但總會找到辦法。」「以前也發生過這種狀況,最後都順利解決了。」「人們信賴我,才託付我這些任務。」「我有能力處理這些問題,別人也願意幫助我。」3. 花點時間社交那些你關心和關心你的人是一種很好的壓力紓解劑,即便對於內向的人,和親近的家人或伴侶聯繫也是絕佳的充電方法。簡短聊個幾句、一起說說笑話、做些有趣的事情;遇到困難時互相表達支持…… 獲得人際與社會支持讓我們感覺不孤獨,能降低人們受環境控制、失去自主權的感受 。4. 欣賞小事物即使只是一點小空檔也好,讓自己從任務中抽離,把注意力放在環境中的其他事物:桌上別緻的擺設品、記事本角落的語錄、咖啡杯上的花紋 …… 從心理學來看,「觀察」是一種積極正念的練習 ,不僅能提升認知敏銳度,還有助重置身體和心理基調。5. 找到適合自己的休息頻率放鬆依然是必備的,不同的人可以容忍不同程度的密集工作,你必須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頻率。不必因暫停工作而感到內疚, 適度休息會中斷壓力循環、恢復對精神和身體狀態的控制 ,確保你再次回到崗位時效率提升、充滿創造性。(參考資料:《Yourtango》:〈 These Stress-Busting Tips Will TOTALLY Change Your Life〉;《Benenden.co.uk》:〈8 stress-busting tips for everyday life〉。)※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放鬆 ≠ 壓力管理】腦神經學家: 5 個壓力管理技巧翻轉「高壓生活」
-
2020-12-23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一條褲劇團《長夜守燈》 疾病敘事的當代樣貌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如何做個能幫忙病人的好醫師」,由三位不同背景的學者執筆。一位專攻醫學史的醫師利用幾個病因不明的慢性病,勸告同儕不要因知識的驕傲而輕率否定病人的經驗和想法,進而探討醫病關係以及重視病人團體的看法,強調醫病良性互動的重要;一位專門研究醫學人文的醫師介紹敘事醫學(narrative medicine)做為醫學院的必修課程,可以促成醫學生學會傾聽病人的話,而能夠辨認、聆聽、理解病人的病情,然後受到所聆聽的故事感動,然後做出回應行動的整套臨床技巧。」;一位在醫學院教學的社會學學者介紹史薇特醫師的兩本書,以諸多醫師與病人的互動與照護故事,敘述身體診察、聆聽病人故事、細讀病歷等慢功夫如何成為有效醫療的基石。不久之前在某個tutorial結束之後,一個高年級的醫學生把我叫住。他說考試將近,但有件事讓他完全無心讀書。他的親人不幸在工作崗位上昏厥,趕忙送醫之後,急診室將病患做了基本處置,接上該有的點滴和管線,但很快就發現救回人命的希望渺茫。醫護人員匆忙告知他們無能為力之後,便任憑病患在冰冷的房間裡死去。他不知道身為未來的醫師,此時可以做些什麼?現代醫學進步飛速,但如今面臨的「瓶頸」,便是在某一個臨界點變得無能為力。我們只能機械式地提供不同的套餐選擇,無法針對病患或家屬的需求,或是服務品質的完善做出細微而權宜的調整。這是因為醫學所服務的對象,逐漸從「人」轉移到細胞,乃至於血液裡的成分。醫學社會學者Nicolas Jewson早在七零年代便指出,這是一個病人消失的過程。在我任教的香港大學,我每年邀請慢性病患者和他們的家屬,在學生面前就他們的生命故事現身說法。這是他們離開學校之前,少數能夠聆聽,並且透視一個疾病的完整樣態的機會。這些故事大多蜿蜒曲折,佈滿荊棘,是一個普通臨床工作者在十五分鐘的診察時間裡所掌握不到的。近二十年來,醫學人文逐漸成為醫學院的必修課程,其中一個熱門的課目,就是疾病敘事。重新聽病人說話,這是現代醫學十八世紀出現的細胞轉向(cell turn)之後,再度出現的轉折,稱之為「敘事轉向(narrative turn)」。創立哥倫比亞大學敘事醫學的教授,麗塔.夏隆(Rita Charon)這樣定義醫療工作者必須具備的敘事素養(narrative competence):「能夠辨認、聆聽、理解,然後受到所聆聽的故事感動,然後做出回應行動的整套臨床技巧。」瞭解加上覆述,這樣看似簡單的能力其實不容易培養。病患解釋自我身心狀態時,受到自身表達能力和焦慮情緒的限制;醫療工作者在效益和同時處理多重任務的壓力下影響,往往疏忽了病患敘事中最關鍵的元素。醫療文學期刊Bellevue Literary Review的主編丹妮爾.歐芙莉(Danielle Ofri)就用了一整本書的厚度,解析病患和醫師理解診間敘事的落差。當代社會之中的疾病樣態,使得敘事變得更加複雜。疾病或是身心狀態的慢性化,比如心血管功能的異常、免疫代謝功能異常到認知障礙,讓我們每個人—無論依然健在或已經百病纏身—都暴露在一連串的危險因子之中。處理疾病從醫藥介入逐漸演化為風險管理。不斷變動的生命樣態在臨床上可能暫時找不到意義,但卻影響著一個人的的生涯規劃、職業抉擇、人際網絡的轉變和居住地的安排。除了和一個病最後治不治得好大有關聯之外,更影響著一個人就算久病不癒,卻同樣急切的身心安適需求。更耐人尋味的是,敘事不再只出現於醫師和病人之間。只因當代醫療的迫切課題,落在照顧者的身上。醫療人類學者凱博文(Arthur Kleinman)在他的新書《照顧的靈魂》中就反省到,就算一個訓練有素的臨床專家也不見得熟悉照顧的全貌,只因照護所涵蓋的領域之廣,遠遠超出醫學的範疇。而當代社會裡的照顧者除了被迫放棄全職工作的伴侶、子女,被遺漏在國家醫療網之外的看護幫傭,還有在社會中提供一切基本必須服務(essential services)的清潔、營建,甚至在疫情期間成為高危險人士的餐飲外送員。簡單來講,照顧者的身分經常隱而不現,但人人卻有機會成為照顧者。能夠聽見這些故事的方法,只有將他們一字不漏地記錄,然後說出來。兩年多前,我和香港的一條褲劇團胡海輝導演同時有了結合記錄劇場,探討臨終照顧課題的想法。紀錄劇場是個有趣的表演藝術形式,藉由民族誌方法,讓演員們的肢體和語言表達,成為紀錄片的鏡頭。在訪談照顧者的過程中,讓參與的學員學習,並親身體現(embody)照顧的種種負擔,最後成為一個具有理解溝通,和問題解決能力的未來照顧者。可惜這個校園計畫在新冠肺炎的疫情之下,由於醫院停止參訪而必須暫停。但我在明年夏天即將返台任教,希望藉這篇文章號召一批照顧劇場的生力軍,把計畫帶回台灣,共同為打造一個有敘事能力的關懷社區(care community)努力。(此文短版原刊於一條褲劇團《長夜守燈》節目單內容)
-
2020-12-23 科別.精神.身心
1分鐘了解思覺失調症!圖解常見症狀與治療藥物
透過連續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使得「思覺失調症」獲得許多人的注目,但在劇終後,數個社會事件接連發生,讓許多人對思覺失調症產生誤解,以為罹患該疾病患者皆有攻擊性行為,進而感到恐懼、憤怒。你不認識的思覺失調症,患者飽受負性、情緒等症狀所苦彰化基督教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邱南英表示,思覺失調症是一種慢性的精神疾病,過去被稱為「精神分裂症」,是最嚴重的精神疾病,綜合許多精神症狀和徵候疾病的一種疾病症候群。其症狀除了大眾較熟知的正性症狀,如聽幻覺、妄想等。思覺失調症患者也飽受旁人所不知的負性症狀、認知症狀、情緒症狀、解組症狀的折磨,難以脫離。以及不瞭解患者在疾病治療的艱辛歷程,深陷於擔心疾病復發恐懼。 台灣思覺失調終生盛行率約是1%,每百位人口中便有一位思覺失調症患者,好發年齡為15歲至30歲,罹病時正值於人生最重要時刻,許多患者因為受到疾病干擾而無法完成學業、順利工作,失去本來應有的美好人生。對許多患者而言,回到正常生活其實是他們最大的願望,但因為思覺失調症會造成患者思考能力衰退、不如以往,再加上心中總是恐懼疾病復發,什麼事都不敢做。花蓮慈濟醫院精神醫學部成癮精神科主任陳紹祖表示,曾有家屬對患者說:「沒關係,爸爸養你一輩子」,雖然真摯親情讓人動容,但因為父母會老、兄弟姊妹會有家庭,患者終有一日還是要回歸社會、學習自立。所幸,思覺失調症的治療發展持續推進中,給予病患有重拾生活滋味的夢想!正性症狀是治療重點,但情緒也需要被照顧!邱南英說明,目前,思覺失調症急性期的治療多專注於減少正性症狀,但是待患者脫離急性期後,如何使其回歸社會,降低家庭與整體的社會負擔,仍是一大課題。陳紹祖指出,因為常見治療選擇為新型抗精神病藥物,透過抑制大腦多巴胺或血清素分泌,減少患者出現幻覺、妄想等正性症狀;但過少的多巴胺及血清素,將導致患者缺乏生活動力或社會退縮,情緒上仍飽受折磨。簡而言之,就是抗精神病藥物雖然能將患者拉出幻覺、妄想中,但許多人在恢復病識感後,卻產生情緒低落、憂鬱的感受,面對人群時感受到明顯壓力,甚至會經歷沒有原因的焦慮感,滿滿害怕、不安的情緒,難以回歸社會。他分享,經常有病友詢問:「醫師,我還可以回去念書嗎」?反映的即是患者對於疾病復發的恐懼感。現在,獨特機轉藥物的問世,使思覺失調症患者有機會保留良好的身體機能,降低沒來由的情緒問題,增加回歸社會的勇氣。如何讓多巴胺調節得剛剛好,是治療思覺失調症的重要發展趨勢!陳紹祖表示,目前,思覺失調症的治療出現新獨特機轉,結合既有的抗精神病藥物優點、減少藥物副作用,不過度抑制多巴胺和血清素分泌,以調節方式讓濃度不多也不少,幫助患者生理上維持在適當的平衡狀態。他進一步解釋,除了消弭正性症狀,也能顯著改善負性症狀、情緒症狀及認知功能障礙,讓患者有機會重拾對生命的熱情。提醒患者配合醫囑,接受追蹤;家屬密切關懷,提供支持,在穩定治療下,可以相信自己不會再復發。藥物治療選擇 思覺失調是大腦疾病,勿再汙名化疾病受害者!邱南英表示,除了藥物治療外,現今也有許多資源能幫助患者重新出發,如職能治療、心理治療、娛樂治療、行為治療、產業治療、社會復健計劃等非藥物治療方式。邱南英說,思覺失調其實是大腦的疾病,患者是疾病受害者,不是社會事件加害者。但,目前社會對於思覺失調症的污名化,對患者及家庭的一種傷害;有色眼光間接成為患者回歸社會的阻礙,讓他們蒙受沉重的壓力、無法前進。若社會能再給予患者更多的關懷與包容,相信會有更多的思覺失調症者進入穩定治療的階段,減少暴力、攻擊相關的事件發生,並能回歸社會,正常生活,創造好的正向循環。 諮詢專家/鹿港基督教醫院榮譽院長兼副院長暨彰化基督教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 邱南英、花蓮慈濟醫院精神醫學部成癮精神科主任 陳紹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