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4 該看哪科.風溼過敏免疫
搜尋
濕度
共找到
382
筆 文章
-
-
2022-02-26 養生.生活智慧王
用過的暖暖包怎麼處理?除了回收,還有2個隱藏版用途能除臭防潮!
日前寒流凍全台,入冬以來最冷低溫讓不少人拆封暖暖包使用,但使用過的暖暖包該直接丟棄?其實暖暖包有活性碳、鐵粉等內容物,可用於鞋子除臭、衣櫥防潮。台中市環保局去年公告暖暖包試辦回收,將近一萬包暖暖包用於廚餘區除臭,效果良好。今年過年前後各地雨量較多,寒流發威急凍全台,民眾對用過的暖暖包如何處理都很好奇。環保局長陳宏益表示,台中市去年2月已把暖暖包公告為回收品項,是全台第一個推動制度性回收的地方政府。一年來回收將近一萬包、338公斤,尤其是中西區和東南區清潔隊回收最多,民眾排出的暖暖包主要用在清潔隊廚餘暫置區、轉運站的除臭,與垃圾掩埋場暫置的除臭作用。陳宏益說,暖暖包的鐵粉、活性碳、蛭石有防潮效果,放置衣櫥可幫助降低濕度,活性碳可除臭,擺在鞋櫃、鞋內運用,環保局回收暖暖包將放在垃圾場吸附異味,掩埋場底部有鋪設不透水布,不會滲漏。另外,用過的暖暖包因含有鹽分不適合焚燒,內容物含鐵粉、活性碳等熱值非常低,焚化以後無法轉成電能。環保局提醒,暖暖包回收時不必拆解,放在資源回收類的回收物品交給資源回收隊員即可。社區若使用資源回收子車,就把用過的暖暖包放在「資收桶」集中回收,千萬不要放入垃圾桶。
-
2022-02-18 養生.聰明飲食
蔓越莓乾、芒果乾、水果脆片...這些零食,看起來健康,其實會傷身!
在大部分人的概念裡,水果等於健康食物,似乎只要加了水果的食物,如蔓越莓乾、蔬果脆片、手工果醬、水果優格、鮮果果凍、藍莓派、香蕉蛋糕看起來就會比較健康。但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因為大多數的水果加工製品並沒有你想像的健康。 水果蛋糕、水果餅乾、水果果凍等只有少量水果、大量麵粉、糖、油、色素、香料等食品添加物的食物不提也罷,因為一般人很容易意識到它不是健康的好食物;但對於蔓越莓乾、芒果乾、水果脆片等看起來「保持了水果原形」,吃起來「不甜」的水果加工製品,卻很容易被忽略,並誤以為是健康的好食物。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日常這些保持「水果原形」食物的營養吧! 大部分水果加工品一定看得到的成份:糖! 糖幾乎可見於所有「原形」水果加工品中,如果你了解水果的話,你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會這樣。水果是一種富含水份的食物,大部分水果含八到九成的水,番茄更是其中之最,我們常見的紅色大番茄水份含量高達94.5%。由於水是相當好的溶劑,可以溶解各種有機或無機的營養成分,故水份含量高的食物,在溫度適度的情況下(如室溫),很容易導致微生物快速大量繁殖,所以也容易使食物腐敗。 所以高水份含量的水果,要不就要用冷凍、冷藏等低溫方式來保存,要不就要靠乾燥、鹽漬或糖漬等方法來降低水活性,避免細菌的繁殖。因此那些存放於常溫下的果乾、水果脆片、蜜餞、水果果醬等水果加工製品,添加大量的糖也就是很正常的事了。 常見「保持水果原形」的水果加工製品1.果醬 果醬是把水果、糖和酸度調味劑等加熱熬煮而成的水果加工製品。儘管有些水果熬煮後會呈膠狀,但為了讓它看起來更濃稠,更好塗抹到麵包上,大部分果醬都會額外添加果膠或三仙膠等膠質成份;另外,為了增加風味,有些果醬還會添加濃縮果汁以及檸檬酸來調整味道。 一般我們在超市裡看到那種較貴、看得到水果原形的果醬成份大多是水果(如草莓果醬就是草莓)、濃縮果汁、檸檬酸、果膠等成份;便宜的果醬可能連水果都沒有,而是以果汁、香料等調味而成。舉例,Stella在超市看到某牌外觀清澈、看不到水果顆粒的便宜果醬,成份依序為麥芽糖、砂糖、葡萄汁、果膠、檸檬酸、香料、已二烯酸鉀(防腐劑)。根據食品法規食物成分需要由量多排到量少,故可見這種果醬不僅含大量糖(糖排在最前面兩位),還有更多添加物。 2.果乾 很多人會以為果乾應該是直接將水果曬乾就行,但事實上坊間的果乾大多會額外加糖,有些甚至還會添加植物油或其他食品添加物。 阿嬤時代的果乾~葡萄乾 葡萄乾是小時候很流行,吃來補鐵的果乾(註:實際上葡萄乾的鐵並沒有你想像中那麼多,因為100公克的巨峰葡萄也才含0.1毫克鐵,100公克的葡萄乾鐵也才含1.5毫克而已。)它的添加物在眾多果乾中算是最少的,拿起坊間所銷售的葡萄乾,你會發現成份表上多半只有葡萄乾和植物油(如葵花油)兩種原料而已,這應該是因為葡萄本身糖度夠高,所以不需要額外再加糖調味的關係。 來自歐美、女性最夯的果乾~蔓越莓乾 蔓越莓等莓類果乾由於本身偏酸,所以除水果和植物油外,多半還會加糖,有的還會添加果汁、檸檬汁等來調味。所以它的添加物比傳統的葡萄乾多。 新興果乾~芒果乾&番茄乾等 除上述兩種果乾外,近年來蠻流行芒果乾、鳳梨乾、番茄乾等傳統台灣水果製成的果乾。但這類果乾大部分都有加糖,如芒果乾、鳳梨乾等較乾的果乾;有的除了糖外,還會添加其他調味料。如番茄乾等濕度較高的果乾,舉例,Stella在賣場看到某牌番茄乾上面的成份寫了番茄、糖、鹽、檸檬酸、亞硫酸鈉(漂白劑)、已二烯酸鉀(防腐劑)等一大串。 3.水果脆片果乾一般不經油處理,所以質感偏軟,帶濕;水果脆片則經油處理,所以質感酥脆,一般很容易用手撥碎。水果脆片除糖外,還有油和鹽。所以在成份欄上除水果名稱(如蘋果、鳳梨、香蕉、菠蘿蜜)外,也會看到鹽、糖、油(可能寫著植物油或棕櫚油)等成份。 4.蜜餞 蜜餞的製作原理是利用糖來把水果的水分脫乾,利用高濃度的糖及糖的高滲透壓,讓細菌無法存活。一般蜜餞會先經前處理,把皮磨薄,或在水果上劃上幾刀,或削皮切塊讓糖鹽等較容易滲透到水果內部。而由於水果原料不容易保存,所以多半會使用食鹽、亞硫酸鹽或防腐劑來幫助原料的保存。最後,將水果用鹽漬及糖漬處理,最後再進行調味與乾燥。 所以蜜餞除水果外,還含糖和鹽(部分會有亞硫酸鹽或防腐劑);有些蜜餞還會添加其他材料,如添加蜂蜜、麥芽和檸檬酸等來調味,添加色素和香料來增添美觀與口感。所以不管是李子蜜餞、梅子蜜餞,或洛神花蜜餞、金橘蜜餞,在包裝上除了水果外都還可以看到糖和鹽兩個成份,部分蜜餞則會有更多的「料」。 如何選擇加工水果?坦白說水果還是吃新鮮的好,因為加工一定會破壞水果的營養。以上述水果加工品為例,由於它們多半經過脫水,所以維生素B和維生素C等水溶性營養素大多已流失掉了;另外,因製作與加工過程並未隔離空氣和陽光,所以脂溶性維生素A、E、K等或多或少會受到氧化和紫外線破壞而有部分流失。歷經加工後唯一能保留較多的就是礦物質(但因土壤貧乏,所以現代蔬果中的礦物質含量多半並不高),另外植化素和纖維大部分也都還能保留下來。 但由於上述水果加工品都含大量的糖與鹽,少部分還有油或其他添加物,基本上並非好的食物選擇。不僅容易造成肥胖(因果乾熱量高且很容易一次吃入過多份量),且因含大量糖分而對健康造成多方影響。所以水果還是以新鮮、整顆攝取的為好,即使是「看得到原形」的水果加工製品都不建議買來吃。 但如果真的要吃的話,新鮮果乾(上述第二項)會是較好的選擇(眾多爛選擇中較不爛的那種),水果脆片、果醬和蜜餞則最好還是不要吃。特別是糖尿病或有高血糖問題者,連新鮮水果都要適量攝取,上述含糖的加工水果製品就不宜吃了;而高血壓者最好別吃有糖又有鹽的蜜餞和水果脆片。 最後要提醒大家,在購買這類水果製品時,千萬不要太感性,太在意包裝質感,或太相信上面寫的真空乾燥、日光熟成、手工、健康或低膽固醇等行銷字眼,或認為高價一定品質好。而是要理性一點:買的時候習慣性先翻到包裝袋背後,直接看成份欄位及營養標示,了解一下它的熱量、含糖量多寡,看看它有哪些成分,添加了那些「料」,再來決定是否要購買喔! 作者簡介_Stella從事營養工作20年以上,曾任減肥中心、診所、美商公司及健康學習中心營養師,專精飲食營養、保健營養、減重等領域。 證照:中華民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考合格營養師;台北營養師公會會員。專長:減重/疾病/懷孕等營養諮詢、保健營養品諮詢、文章撰寫、訓練教材編寫、演講授課。 著作:《減肥新發現:不用算卡路里的減肥法》、《黃金比例好身材:營養師的纖體處方》、《抗病養生高免疫蛋》。 部落格:營養師Stella的減肥&營養部落格 延伸閱讀: 胸痛、頭暈、冒冷汗...5種人注意心肌梗塞易上身!3個保命方法馬上記起來
-
2022-02-18 養生.運動健身
有片|產後皮膚鬆垮垮?中醫師帶你5招緊緻提拉變回少女肌
生完小孩皮膚鬆垮垮嗎?好不容易成功減肥,卻皮鬆肉垮好難看?讓中醫師「77老大」來告訴你造成皮膚鬆弛的原因,以及教你5招緊緻提拉秘訣,恢復少女身材不是夢!影片中提到,隨著年紀增長,結締組織鬆弛,皮膚少了膠原蛋白、肌肉和脂肪後,導致皮膚的支撐物不夠,以及身體缺水讓皮膚保濕度不足等原因,都會造成皮膚鬆弛。「77老大」教大家5個改善的方法,分別是大肌群的重量訓練、每天喝水2000 cc、多吃抗皺食物或是睡前吃1~2片的維生素C、按摩臉部穴道和身體按摩以及最簡單又最重要的早點睡,保養無捷徑,堅持下去,就能重回少女肌,快打開影片看詳細內容吧!想了解更多關於健康知識的影片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讓肌膚更年輕!77老大FB77老大YT原始影片延伸閱讀40歲就有更年期危機!?營養師教你靠飲食保養10分鐘緩解腰痠 改善腰椎弧度「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02-18 新聞.用藥停看聽
3藥品出包!關節炎用藥不純物高 食藥署回收85萬顆
衛福部食藥署今天一口氣公布三款藥品下架回收,包括兩款皮膚用藥「仙台衛膚龍軟膏」和「易麗膚泡沫液」,以及一款治療關節炎用藥「永勝飛佳膜衣錠」。食藥署監管組科長傅淑卿表示,廠商應針對同樣產品、不同批號進行延伸性調查,於一個月內調查完畢;並於兩個月內回收完畢。仙台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仙台衛膚龍軟膏」主成份為DIPHENHYDRAMINE HCL, PREDNISOLONE,主要治療濕疹、過敏性皮膚炎、蕁麻疹。傅淑卿表示,「仙台衛膚龍軟膏」的主成份含量合格範圍為90%至110%,但經抽樣檢驗主成份僅約80%,回收一批(批號:9600701)至於科華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易麗膚泡沫液」主成份為BETAMETHASONE VALERATE,主要治療急慢性濕疹、接觸性皮膚炎、過敏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等。主成份含量合格範圍為95%至115%,但經抽樣檢驗,主成份連70%都不到,遠低於合格標準;回收一批(批號:9300201)。傅淑卿表示,這兩款藥物分別回收1200瓶和2900支,皆為自費用藥,無健保申報量。另外,永勝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永勝飛佳膜衣錠100毫克」,主成份為ACECLOFENAC,主要治療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所引起疼痛及發炎症狀。傅淑卿表示,「永勝飛佳膜衣錠」在一年效期內發現總不純物達上限1.3%,因此啟動回收兩批(批號:S0505702、S0505803)、共85萬顆。傅淑卿說,目前推測是因為濕度太高造成藥品降解太快所致,廠商已針對包裝做改進。「永勝飛佳膜衣錠」市占率約10%,健保一年申報量330萬至350萬顆。 不過食藥署提醒,若對用藥有疑慮者,應儘速回診與醫師討論,處方其他適當藥品,切勿自行任意停藥。傅淑卿表示,廠商應針對同樣產品、不同批號產品進行延伸性調查,於一個月內調查完畢;並於兩個月內回收完畢。
-
2022-02-16 該看哪科.耳鼻喉
感冒、過敏性鼻炎、鼻竇炎怎麼分?醫師詳解3者症狀差異及如何診斷治療
臨床上常常會碰到病人因為鼻塞、流鼻水或打噴嚏至耳鼻喉科就診。有時病人會分不清楚這樣的症狀到底是感冒、過敏性鼻炎還是鼻竇炎。另外,既然有過敏性鼻炎,難道也有非過敏性鼻炎嗎?讓我們來逐一說明。什麼是鼻炎?其實只要鼻腔黏膜有發炎情形,就可以稱之為鼻炎。而導致鼻炎的原因大致可分為三類:1.感染性、2.非過敏性及3.過敏性。感染性鼻炎是由病毒或細菌等病原體感染鼻腔造成,症狀常是急性發作且持續數天不等,最常見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鼻炎,也就是常見的感冒,通常會自行緩解,如較不舒服可使用藥物治療。非過敏性鼻炎,代表著並非因為過敏而導致的慢性鼻炎,常見的原因包括職業(如曝露在有機溶劑或粉塵之中)、賀爾蒙改變(特別是懷孕婦女)、自律神經失調、藥物導致等等;而不管哪一種鼻炎,症狀通常都是鼻塞、流鼻水、鼻子癢或嗅覺變差,所以需要醫師仔細詢問來正確診斷。過敏性鼻炎的症狀及診斷過敏性鼻炎的症狀主要以鼻塞、流鼻水、打噴涕為主,其他症狀包含鼻子、上顎及喉嚨癢、鼻涕倒流、慢性咳嗽、頭昏腦脹、注意力無法集中、眼睛癢、鼻塞而血液循環不好造成黑眼圈、鼻塞而張口呼吸、長期揉鼻子使鼻樑有橫向皺褶等等。診斷常需要靠詢問症狀的持續時間及發作情形,並檢查是否有鼻黏膜腫脹(如圖一)、鼻樑橫向皺褶、黑眼圈等等,亦可抽血檢驗過敏源,以及使用鼻鏡檢查鼻腔來排除其他疾病。 過敏性鼻炎的原因過敏性鼻炎的原因主要是由1.遺傳過敏體質及2.環境過敏原交互影響,導致鼻腔慢性發炎。遺傳過敏體質方面,如果父母一方有過敏體質,則子女有30%的機率有過敏體質;如果父母雙方都過敏,則機率上升到50%。環境過敏原方面,常見的過敏原包含塵螨(75%)、蟑螂(10%)、黴菌、寵物之皮屑毛髮等等,如果症狀是季節性的發作,則以花粉為主。在台灣,大約有24-29%的成人及40-50%的孩童有過敏性鼻炎,大多數的過敏性鼻炎好發於20歲前,而其中超過一半的人症狀持續10年以上。過敏性鼻炎跟感冒、鼻竇炎的差異至於要怎麼區分是感冒、過敏性鼻炎、還是鼻竇炎呢?我們可以透過症狀跟時間來簡單區分。前面有提到,感冒通常持續時間較短,復原時就不會有鼻子的症狀;過敏性鼻炎會持續較久,症狀可能時好時壞;鼻竇炎則多了膿鼻涕及臉脹痛的症狀,並依照持續時間(三個月)來分急性或慢性鼻竇炎。如何治療過敏性鼻炎?◎治療過敏性鼻炎大致有三個方式1.預防過敏原2.藥物治療3.手術治療◎如何預防過敏原1.使用防蟎寢具2.每兩週用熱水(50-70度)清洗寢具3.避免使用毛毯及絨毛製品4.降低家中濕度(
-
2022-02-12 該看哪科.眼部
51歲婦人角膜發炎難以睜眼 醫:使用3C時間太長導致
冬季寒風徐徐,眼睛易感乾澀,尤其是年長者及長時間使用3C產品的族群更有感,高雄51歲的陳太太某天睡醒睜不開眼,即便點了眼藥水也很難睜開眼睛,衛福部台北醫院眼科主任林人傑表示,長期使用3C產品容易造成乾眼症,嚴重時容易發炎,需以脈衝光治療,平日更要多加保養。陳太太長期感到眼睛乾澀、角膜發炎,起初只需休息、眨眼就會恢復正常,但後來連去附近診所就醫,搭配溫熱敷、人工淚液治療,仍不見效果,甚至還會畏光、發現自己視力減退。林人傑指出,這是瞼板腺功能障礙合併乾眼症,類似毛孔堵塞長痘痘的道理,嚴重就容易發炎、長針眼或引發乾眼症等不適症狀。因現在民眾使用3C產品時間很長,乾眼症人數快速增加,許多年輕族群也有此困擾。林人傑表示,可能因為清潔不當、老化、飲食過於油膩、賀爾蒙變化等原因造成,也可能是眼睛水份或油脂不足,需要補水或補油,另也可能是瞼板腺的皮脂腺受到堵塞,需要好好清潔及控油的狀況。林人傑以脈衝光替陳太太治療,即日就緩解不適症狀。林人傑說,脈衝光能增加瞼板腺分泌脂質的能力、融化眼部阻塞的油脂,就像幫眼瞼清粉刺,但預防保養勝於治療,提醒民眾平時應做好眼部清潔,並為眼睛補水、補油與控油。護眼撇步包含:1、可減少使用3C產品的時間,用眼30分鐘至少休息10分鐘。2、適當的溫熱敷,幫助放鬆眼球周邊肌肉組織,緩解睫狀肌,改善眼部疲勞,提升眼周邊血液循環、促進淚腺分泌淚液,疏通阻塞的瞼板腺。3、不熬夜,飲食均衡,少吃刺激性食物,及避免長期配戴隱形眼鏡。4、保持空氣濕度,在乾燥的環境可用加濕器或放一盆水。5、眼部脈衝光,可以增加瞼板腺分泌脂質的能力、融化眼部阻塞的油脂、疏通瞼板線,且能抑制發炎。眼科護理師呂為朋提醒,門診中經常見到許多民眾在就醫前,是先使用家中庫存、不知道放多久的眼藥水,直至無法忍受不適感才就醫,眼藥水有保存期限,若過期、變混濁、變色,都請勿繼續使用,平時若透過使用溫熱敷、加強眼瞼清潔、人工淚液療效不佳,請盡速就醫。
-
2022-02-01 養生.聰明飲食
酸、苦、甜、澀、香!咖啡為何能有豐富的味道?教你喝出咖啡哪裡不一樣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咖啡的風味大致有酸、苦、甜、澀、香等,而這些風味除了彼此環環相扣外,風味的來源其實也與咖啡豆本身所含有的天然化學成分,以及後續的加工、烘焙的溫濕度等息息相關。咖啡的風味大致有酸、苦、甜、澀、香等,而這些風味除了彼此環環相扣外,風味的來源其實也與咖啡豆本身所含有的天然化學成分,以及後續的加工、烘焙的溫濕度等息息相關。咖啡風味50%來自於先天條件咖啡豆中所蘊含的有機酸物質,如檸檬酸、蘋果酸等,為咖啡帶來風格鮮明或是餘韻悠長的香酸味。在後續加工或烘焙的過程中也可能因發酵作用產生醋酸物質帶來刺激性的酸味。而咖啡中的綠原酸,更是咖啡酸味與澀味的重要來源,在烘焙過程中亦會進一步被分解成為奎寧酸與咖啡酸,而改變咖啡的酸度與口感,或轉化為綠原酸內酯及其他酚類衍生物,帶來苦味。而大多數的甜味來源則是來自於咖啡豆的碳水化合物,其中便包含了蔗糖、阿拉伯糖、葡萄糖等甜味成分。此外咖啡果實的成熟速度及處理方式也影響著咖啡豆的甜味物質多寡,成熟速度慢的咖啡相對甜度也來的更高。而在豆種差異上阿拉比卡豆種因主要甜味來源的蔗糖成分較高,也使它在甜味上更勝羅布斯塔。咖啡風味50%來自於後天加工烘焙而除了本身的化學成分組成容易影響風味外,在加工烘焙時其化學成份間的作用也會賦予咖啡豆不同的風味。已在咖啡館產業執業16年以上的湛盧咖啡創辦人兼董事長廖國明也說到,在咖啡風味形成時梅納、焦糖化反應為烘豆時主要的兩個關鍵反應作用,而這兩個作用共同的反應物就是「醣類」!1、梅納反應(Maillard reaction)當咖啡醣類中的還原糖(葡萄糖、果糖、乳糖等)成分與胺基酸之間在加熱條件下作用,除了會帶來咖啡色澤、營養成分的改變外,也同時促使了咖啡中的揮發性風味成分如醛、酮類的小分子產生,而一般而言,梅納反應最佳的反應溫度介於140~165℃之間,若是溫度、時間稍有變化都將影響最終產品之風味。2、焦糖化反應(Caramelization reaction)而隨著咖啡豆中的蛋白質及胺基酸成分在梅納反應下逐漸減少,在咖啡烘豆的第一爆開始前,同樣以咖啡中的醣類作為反應材料的焦糖化反應也同時在進行著,當咖啡中的醣類分子經高溫加熱至160~200℃時,發生脫水及物質分解的降解反應,同時賦予咖啡豆色澤的褐變反應也在發生,由此產生主要2種物質,其一便為糖脫水後形成之焦糖及醬色,其次則為降解時產生的揮發性物質如醛、酮類香味成分。而除了咖啡豆中的醣類與蛋白質成分在烘焙過程中會有所變化外,許多脂肪、有機酸成分也會因為加工、烘焙甚至沖煮的過程中共同產生不同的風味!而不管對於剛入門的咖啡自學者或是想要更精進咖啡技藝的職人而言,從品嚐出咖啡之間風味的不同,到真正能區分出咖啡的好壞,都是一段艱辛的過程。而在「品味」的過程中,除了舌面的味覺接受器主要可感受食物的酸、甜、苦、鹹、鮮外,人類品嚐食物時,感受到美味與否,其實也取決於「嗅覺」對於香氣成分的感受,而咖啡也是相同。為此,美國精品咖啡協會(Specialty Coffee Association of America,簡稱SCAA)與世界咖啡研究協會(World Coffee Research,簡稱WCR)也在2016年發表了最新版的「咖啡風味輪」,更深入地透過一般認知的風味用語協助引導人們對於咖啡風味辨識的訓練。在風味輪中也從中央開始將風味分為花香、果香、甜味、堅果可可、香料、烘烤、植物蔬菜及酸酵味及其他等9大類,並往外細部做區分、對應出不同的食材風味,總共可細分到85種。而因為受限於飲食文化的不同,西方的風味輪中有些味道可能不被國人熟知(如:肉豆蔻、丁香味等),因此在2018年,「台灣咖啡研究室」也與「COFE」合作推出在地化的「台灣咖啡風味輪」,加入熱帶水果、瓜果風味及烏梅、紅棗等果乾風味元素,做出屬於台灣人能理解的風味輪。喝不出咖啡哪裡不一樣?或許咖啡風味輪可以幫你!而不管對於剛入門的咖啡自學者或是想要更精進咖啡技藝的職人而言,從品嚐出咖啡之間風味的不同,到真正能區分出咖啡的好壞,都是一段艱辛的過程。而在「品味」的過程中,除了舌面的味覺接受器主要可感受食物的酸、甜、苦、鹹、鮮外,人類品嚐食物時,感受到美味與否,其實也取決於「嗅覺」對於香氣成分的感受,而咖啡也是相同。為此,美國精品咖啡協會(Specialty Coffee Association of America,簡稱SCAA)與世界咖啡研究協會(World Coffee Research,簡稱WCR)也在2016年發表了最新版的「咖啡風味輪」,更深入地透過一般認知的風味用語協助引導人們對於咖啡風味辨識的訓練。在風味輪中也從中央開始將風味分為花香、果香、甜味、堅果可可、香料、烘烤、植物蔬菜及酸酵味及其他等9大類,並往外細部做區分、對應出不同的食材風味,總共可細分到85種。而因為受限於飲食文化的不同,西方的風味輪中有些味道可能不被國人熟知(如:肉豆蔻、丁香味等),因此在2018年,「台灣咖啡研究室」也與「COFE」合作推出在地化的「台灣咖啡風味輪」,加入熱帶水果、瓜果風味及烏梅、紅棗等果乾風味元素,做出屬於台灣人能理解的風味輪。咖啡風味!從對食物的想像開始風味輪的使用上由於是透過風味的描述做呈現,故對於入手的初學者而言,必須先透過瞭解其他食物經典的風味想像開始。在了解風味輪上的味道後,再透過品嚐咖啡時鼻腔及舌頭的細部感受,從中央細部往外區分。此外,在風味輪上的視覺顏色,其實也可幫助連結風味感受。一般人對於食物的記憶往往不只侷限於嗅覺或味覺上,很多時候視覺也同時在幫助你記住一個味道,例如想到紅色,你便會想到草莓、櫻桃等,故在風味輪中也以顏色作為其中一種輔助工具,幫助你能快速聯想並找到應該對應的風味位置。咖啡中複雜的風味成分也相互影響著人們的味覺感受,這也就是為什麼當咖啡的酸味與苦味下降時,你會明顯感覺到甜味提升的原因。因此除了挑選生豆外,如何透過後續加工處理、烘焙、沖煮等使咖啡的風味達到平衡,又是一門高深學問了!延伸閱讀▶咖啡葉茶是咖啡還是茶?相較兩者的抗氧化物含量豐富、咖啡因更少▶即飲、瓶裝將稱霸咖啡市場?2022年咖啡界5大消費新趨勢一次看▶錸德集團入主怡客咖啡 Ikari Coffee! 與胡同聯名推年菜、致力打造台灣「最好吃咖啡店」(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2-01-26 醫療.自體免疫
身心放鬆可能加劇病情!注意4件事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過好年
春節假期,是大家放鬆身心的時候,但也是異位性皮膚炎加劇的高風險期。醫師提醒,過年前大掃除時,異膚患者要先加強皮膚保護,盡量不要直接接觸清潔產品,年假期間則要小心飲食和生活作息,維持免疫力平衡,勤抹保濕用品,才能平安健康的過新年。年前大掃除 要戴兩層手套亞東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陳宥嘉表示,臨床上常有患者因為大掃除後疾病惡化,主要是洗洗刷刷使用的清潔用品,含有許多刺激性的化學成份,建議異膚患者要戴上兩層手套,內層是直接接觸皮膚的棉質手套,然後外層再戴上橡膠或PVC材質的防水手套,而且每次不要戴超過三個小時。如果真的無法戴手套,可在使用清潔劑前先為雙手塗抹凡士林,形成保護膜。大掃除的另一個重點是除塵,但揚起的粉塵中可能含有許多過敏原,會使皮膚狀況惡化,陳宥嘉醫師建議,一家人合力大掃除時,患者最好不要負責除塵的工作,可以先離開除塵中的房間,待清潔後空氣流通一陣子再回來,減少患者接觸或吸入粉塵的機會。大吃大喝 慎防吃到過敏原春節期間難免大吃大喝,喝酒的機會也多,陳宥嘉醫師提醒異膚患者要盡量少吃可能誘發病灶的食物,根據食藥署公布的「食品過敏原標示規定」,包括甲殼類海鮮、芒果製品、花生、牛奶、蛋、芝麻、堅果、魚、麩質、大豆以及含有亞硫酸鹽的產品(例如香腸、火腿),都是容易誘發過敏的食物。國際醫學期刊另外曾提出的易過敏食物還有小麥類製品、酒精、柑橘、香蕉、鳳梨、番茄醬、香料等,而在臨床觀察上,甚至連牛肉、咖哩、加工產品,也可能造成異位性皮膚炎加劇。另外,國人春節期間喜歡圍爐吃火鍋,陳宥嘉醫師說,麻辣鍋的刺激性高,再加上火鍋食材豐富多元,又有許多香料,對異膚患者都是「地雷」,千萬不能為了口腹之欲而放縱亂吃。但陳宥嘉醫師也強調,上述食材或食物並非絕對不能吃,每位異膚患者的狀況不同,要著重在飲食紀錄及觀察,可以酌量吃一點,並同步留意自己是否會出現過敏反應或者疾病惡化,一有不對勁,就要立刻停止食用。過年少熬夜 加強免疫力除了飲食,異膚患者應盡量保持生活作息的正常。陳宥嘉醫師說,春節假期是每年最長的假期,許多人會熬夜玩樂,卻不知熬夜其實會影響人體的免疫系統,當免疫系統出問題時,異位性皮膚炎會更嚴重,而且一旦症狀加劇,常常半夜癢到睡不著,睡眠不足又造成免疫力失調,形成惡性循環。環境因素也是誘發異位性皮膚炎的一大原因。陳宥嘉醫師表示,根據國外的研究,不同的氣候、都市化程度的不同,對異膚患者的影響也很大,春節期間民眾南來北往頻繁,異膚患者到外地時,常會因為不同程度的空氣污染、水質、溫度、濕度的改變和紫外線強度不同,而影響病情的穩定度,臨床上就常遇到異膚患者反映:「怎麼過年回一趟老家,病灶就惡化了?」勤擦乳液 做好自我保護正因為春節假期的風險太多,陳宥嘉醫師建議,異膚患者在這段期間一定要加強自我保護,除了留意飲食、少熬夜之外,同時要加強皮膚保濕,多擦乳液或凡士林,留住皮膚的水份。他進一步解釋,冬季氣溫低,皮膚原生的保濕成分(神經醯胺、膽固醇、游離脂肪酸)等分泌會下降,經皮水分散失也會變多,而異膚患者原本皮膚的保水能力就比較差,所以一定要每天多塗抹幾次保濕用品,才能避免病灶惡化。 但萬一春節假期時,異位性皮膚炎加劇,該怎麼辦? 尤其醫院診所此時都減少門診量,許多異膚患者很擔心假期發病會無處就醫。陳宥嘉醫師提醒,皮膚疾病種類很多,患者千萬不要亂買市售藥物。不妨平時先留意哪些食物或行為會誘發疾病惡化,在過年期間盡量避免。做好保濕、多注意飲食和作息,不要太放縱,才能加強自身的防禦力,擁有一個快樂的新春假期。
-
2022-01-18 該看哪科.皮膚
蓋棉被、泡熱水後皮膚癢 醫:那是冬季癢
1名70歲婦人每到冬天上床蓋上棉被睡覺時,總感覺許多蟲子在身上蠕動,導致睡眠品質差,她聽聞泡熱水澡可以減輕癢感,也能助眠,卻因泡澡後沒有做好保濕,導致皮膚癢狀況更嚴重。為了止癢,四肢出現許多抓痕,經醫師指導「洗澡後先上乳液再擦藥膏」原則,症狀大幅改善,終於能一夜好眠。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皮膚科醫師方心禹表示,「冬季癢(又稱為冬季濕疹或乾燥性濕疹)」是中老年人冬天常見的皮膚病,主要是因保養方式不當所致,病發部位以四肢伸側最多,尤其是小腿前側,初期皮膚會變乾燥,產生細小白色皮屑,之後出現明顯的皮膚紋路,如果皮膚嚴重到劇癢程度,患者身上經常可見嚴重抓痕或裂痕,有時伴隨滲出液及技發性的細菌感染。她說,有人誤以為冬季癢是因衛生習慣不佳引起,便拚命以藥皂、清潔液搓洗,甚至用菜瓜布拚命刷,如此一來,不但把皮膚表面的天然水脂層刷掉,且刷子更刺激角質基底層,使角質層不正常增生,會使皮膚變得更粗糙、皮屑脫得更多,當皮膚失去水分及油脂,反而使冬季癢的症狀更嚴重。方心禹說,皮膚的水分來自體內血液循環供給,冬天因天氣冷、血管收縮,使水分供給減少。此外,天氣冷也會讓皮膚出油量減少,使得皮膚表面沒有足夠皮脂防止水分蒸發,再加上外界濕度低,皮膚的水分更容易散失在空氣中,當乾燥的皮膚與厚重的衣物、棉被接觸摩擦刺激後,極易產生皮膚搔癢,在搔抓後形成濕疹。至於治療冬季癢,首要之務是讓乾燥的皮膚恢復滋潤,可於白天補充大量水分,洗澡後趁浴室裡有充分的蒸氣,立即塗抹具保濕作用的乳液或凡士林,並盡量少用肥皂,可使用中性沐浴乳,為了避免皮膚的刺激,建議穿著寬鬆舒適衣物,可先在內部穿柔軟的棉質衣服而不要將毛衣直接穿著於身上。由於熱可以暫時減輕癢感,許多人喜歡在冬天泡溫泉或熱水,但熱水容易去除身上的皮脂,反使乾性濕疹更嚴重,在洗好後數小時要睡覺時,往往產生劇烈的搔癢,因此年長者及容易產生冬季癢、乾燥性濕疹的患者,最好不要泡溫泉或熱水。她提醒,若癢得無法控制,並抓到皮膚出現破損、紅斑、長水泡等,代表皮膚已經到了疾病程度,務必尋求皮膚科醫師協助,經診斷後依照病狀不同,開予外用或內服藥品,或是要用保養品,一定要遵從洗澡後直接在浴室先擦乳液,隔15~30分鐘後在擦藥膏的正確處理方式,若患者手上有現成藥用保養品或一般保養品,使用前應先讓皮膚科醫師確認,千萬不要隨便擦用,以免症狀惡化。
-
2022-01-04 養生.生活智慧王
冬天開暖氣卻讓皮膚乾燥、喉嚨乾癢?當心暖氣病上身
寒流來襲,連離開被窩都覺得煎熬。許多人睡前會打開暖氣、暖爐等設備保暖,可早上卻出現皮膚乾燥、喉嚨乾癢,眼睛乾澀,甚至鼻腔出血等問題,小心,你可能是「暖氣病」上身。1.補足水分正常情況下,人每天會蒸發約1000cc的水分,從皮膚蒸發掉約600-700cc,從呼吸道則是300-400cc。開暖氣時,因為暖氣會帶走空氣中的水分,使缺水的狀況更明顯,因此,除了原本水量(人一天需要的水量,約是體重X30-40cc的量)外,應該額外加上500cc的水分才足夠。例如一個50公斤的人,若待在暖氣房裡,一日需要的水量最少2000cc。2.飲食清淡,多吃保水食物所謂保水食物,也就是滋陰的食物,例如多吃白木耳、黑木耳、百合、蓮子、雪梨、山藥、蓮藕、豆腐等食物,都有助於生津止渴,讓身體比較容易處在滋潤的狀況;像山藥燉排骨、百合蓮子粥、銀耳豆花這類料理,都很合適乾燥時食用。飲食要盡量少吃燥熱、肥膩的食物,例如辣椒、油炸、燒烤、餅乾、洋芋片等會讓人上火的食物。3.保持室內濕度暖氣會讓空氣變得乾燥,建議開暖氣時,可在室內放一盆水、一條濕毛巾,或打開加濕機,濕潤空氣;還有一種聰明作法,可將洗好的衣服拿進來暖氣房烘,一來空氣不會太乾,二來衣服可以很快乾掉,不容易發黴。4.保持空氣流通應留點門縫,讓空氣對流,避免缺氧,而讓人感到煩躁不安、胸悶、虛弱無力。不要整天開暖氣,最適合使用暖氣的時機,建議睡前開個1-2小時,讓室內溫暖就關閉,白天也是每開2小時就關掉。
-
2021-12-05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為何天氣冷容易關節疼痛?醫教4招預防、3招緩解
時序入冬,關節痠痛,低溫加上疼痛,讓人更不愛動,形成肌力衰退、關節卡卡的惡性循環。專家建議,拚命補冬不如維持規律運動、吃抗發炎食物,雙腿有強健的肌肉,才能支撐保護關節,維持行動力。●為什麼天氣冷容易關節疼痛?有些特別容易關節痠痛的人,身體就像「氣象台」,一變天就痛到不行,為何冬天容易痠痛?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骨科醫師李佳龍指出,研究顯示,當外界的氣壓、溫度改變時,人類大腦對於疼痛的閥值也會不同,尤其是關節的冷痛覺與壓痛覺。許多相關理論也被提出,例如天氣冷影響周邊血管收縮,循環變差,組織代謝修復能力差,容易產生發炎疼痛。而天氣也影響大腦皮質、視丘主管疼痛的區域,疼痛抑制的訊息減弱,交感神經興奮,組織神經纖維敏感,導致原本不覺得痛的地方也痛起來。加上天氣冷容易使關節僵硬,壓力上升、肌肉緊繃、體能下降,這些狀況使關節更容易疼痛。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中醫科醫師丁滎隍表示,《黃帝內經》有云:「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說的是湖水結冰、土地乾裂,萬物的陽氣閉藏,人的身體也同樣會隨著氣候變化有所反應,如血管收縮、新陳代謝減緩等,以降低能量散失。而隨著氣血運行的效率下降,關節有宿疾舊病的患者容易在冬天感覺到疼痛加劇、筋骨僵硬、屈伸不利等不舒服的情形,在中醫稱為「痺症」。●如何預防冬天關節疼痛?丁滎隍建議以下幾種方式可預防變天引起的關節痛。1. 注意保暖● 衣物保暖最直接簡單的方式就是穿著長袖衣物、鞋襪手套,幫關節保暖。● 曬曬太陽戶外有溫暖的陽光時,建議出門曬曬背部,上下午各一次,每次約10到20分鐘即可。● 熱敷關節針對疼痛不適的關節熱敷,也可緩解關節疼痛,用暖暖包或熱水袋隔著毛巾或衣物進行熱敷,每天1到3次,每次約10分鐘。但感覺異常(中風或糖尿病等)或是血液循環機能異常(雷諾氏症等)病人,務必隨時注意避免燙傷。2. 調整室內溫濕度一般室內溫度可設定在19到24度,不高於室外5度,避免氣血上衝引起頭暈,相對濕度則控制在40%到60%為宜。3. 適度的運動適度的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提升基礎代謝,增加人體對抗風寒的能力。● 輕度退化者對於膝蓋未過度退化的人來說,最好的運動是健走,行走速度比平時走路再稍快一點,每天一次,每次持續45到60分鐘。健走時須注意選擇安全平坦的場地(公園或學校操場等),穿柔軟舒適的運動鞋或是護膝等。● 嚴重退化者若因膝蓋嚴重退化、行走有劇烈疼痛,可選擇溫水游泳等膝蓋負擔較低的運動。此外,運動前的熱身與運動後的緩和運動也很重要,適度的拉筋伸展也可以舒緩肌肉緊繃,降低關節疼痛。4. 充足的睡眠與適當的飲食● 充足的睡眠可以消除白天的疲勞,放鬆身體緊繃的肌肉,讓過度使用受損的關節進入修復狀態。● 避免生冷或刺激性飲食平時應避免生冷或刺激性飲食,不過度飲酒;痛風患者應避免飲酒與高普林飲食。● 適度飲用溫水可降低血液黏稠度,促使血液循環順暢。● 多吃新鮮蔬菜如胡蘿蔔、番茄、青花菜等抗發炎食物,可降低關節發炎疼痛的機會。●關節疼痛該怎麼辦?1. 熱敷改善關節僵硬李佳龍表示,冬天除了疼痛的閥值下降之外,不當的使用或是傷害導致關節及周邊組織的發炎,也是疼痛的來源。除了就醫檢查及藥物消炎止痛治療之外,透過簡單的熱療也能緩解疼痛、改善組織修復,例如溫毯熱敷、泡熱水、遠紅外線儀等方式,建議每次15到20分鐘即可,每日2至3次,可在關節特別僵硬時,或是睡前氣溫驟降時熱敷關節。熱敷加上按摩,也能和緩關節僵硬所造成的疼痛。2. 按摩穴道緩解疼痛丁滎隍建議,可針對關節附近穴道進行按摩,能預防和緩解疼痛。膝關節疼痛可按摩血海、梁丘、陽陵泉、足三里、陰陵泉等穴道;踝關節可按摩商丘、解谿、丘墟、崑崙、太谿等穴道;肘關節疼痛可按摩曲池、手三里、手五里、少海等穴道;腕關節疼痛可按摩陽谿、陽池、腕骨、大陵等穴道。3. 針刺或艾灸治療急性關節疼痛發作時的中醫治療,可於上述穴位進行針刺或艾灸治療,也可使用「天灸療法」改善及預防冬天關節疼痛。「天灸療法」選在一年當中最寒冷的日子,對特定穴道貼敷辛溫助陽的中藥如白芥子、延胡索、細辛、附子等研粉加入薑汁製成的藥餅,可達到行氣活血、疏經活絡、祛風除濕、散寒止痛的效果。
-
2021-11-10 該看哪科.皮膚
天氣冷讓肌膚乾燥出問題? 掌握5大因素養出雞蛋肌
隨著節氣立冬已過,氣溫也變低,肌膚會容易出現問題,是大家所熟知的氣候轉換時期,但肌膚出現乾燥問題,不僅僅是因為氣候轉變的關係,引起脫皮、起屑,只要對症下藥,對肌膚持之以恆的保養,也能有效地緩解這些現象。一、氣候變化天氣開始轉涼時,皮膚的血管收縮、毛孔緊閉、汗腺、皮脂腺的活動力減弱,因此皮脂分泌相對地減少,肌膚就會變得乾燥起來。而乾燥的皮膚,會讓表面沒有水分、表面粗燥,對於在外的抵禦能力也會相同的降低。建議可以多喝些牛奶、豆漿,多吃些蔬菜水果來補充水分,並減少紫外線的曝曬。二、紫外線的曝曬陽光中的紫外線,其實對於肌膚的傷害極大,間接影響到肌膚的細胞,本就乾燥缺水的肌膚,在紫外線的照射之下,更加速缺水,肌膚缺水的時間久了,就會加速老化並帶來細紋。建議可以外出的時候擦上防曬,並且讓生活作息正常不要熬夜,保持睡眠足夠6至8個小時。三、過度清潔天氣冷時,皮脂、汗腺會逐漸地減弱強度,若還是沿用著夏天的清潔用品,過度的清潔把保護臉部的角質層都洗掉了,水分就容易在臉上過度的蒸發。大家都待在空調裡的辦公室,脫皮跟流失水分的現象更為明顯。建議在洗臉時,可使用保濕度或抗敏感溫和的洗面乳來取代,當然後續保養的程序一樣也不能缺少,多喝開水,即可降低水分流失的可能性。四、血液循環不佳容易手腳冰冷、身體變冷之後,血液的回流速度變慢,肌膚就會進入惡性循環的狀態,皮膚也會變得跟著粗燥。建議可以使用熱敷臉部的方式促進臉部的血液循環,但要提醒各位,熱敷之前必須要把臉部卸妝、清潔乾淨,避免沒清潔乾淨的髒污再次阻塞毛孔。五、年齡增長其實水分的缺失,保水力下降,跟年齡也有著密切的關係。如年齡增長後,新陳代謝不如過往,再加上季節變換、氣候乾燥,更加重了皮膚的流失跟失衡。建議可以多食用一些維生素如蔬菜、水果,來提升免疫力,最後一提,還是要多喝開水來補充水分。
-
2021-11-07 該看哪科.皮膚
綿羊油夠油夠保濕能解決冬季癢?皮膚科醫不建議
氣溫逐漸轉冷,不少人會選擇吃鍋、喝酒、洗熱水澡來取暖,但皮膚較敏感的人,可能因此加劇乾癢問題,出現「冬季癢」症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皮膚科主任潘企岳建議,不要在睡前喝酒或吃刺激性食物,症狀輕微者可透過基礎保養減緩不適;嚴重者除了基礎保養,還需要藥物治療。冬季癢常見於小腿前側、手臂後面、背部等容易乾燥部位。潘企岳說明,秋冬氣溫較低,導致人體的汗腺跟皮脂腺分泌減少,皮膚的水分減少,自然比較乾燥,而油分減少則會讓皮膚的水分更容易蒸發。加上冬天濕度較低,皮膚水分蒸發得更快,嚴重會造成乾燥性濕疹、缺脂性皮膚炎,讓原本就乾燥的皮膚變得更癢。「冬季癢」症狀較常出現在年長者身上,潘企岳解釋,因為隨著年齡增長,皮膚會逐漸變得乾燥,產生如異位性皮膚炎等症狀;而先天性魚鱗癬病患也會因天氣變化導致症狀加重。要如何判斷自己是冬季癢,還是其他皮膚症狀?潘企岳指出,冬季癢主要發作的部位在小腿前側、手臂後面、背部等,較容易因氣候乾燥、濕度降低而感到搔癢;若是其他皮膚狀況,膚質外觀會比較粗糙、有皮屑,沒有光澤;若嚴重到變成濕疹,甚至會有龜裂、滲出液的狀況,皮膚看起來如乾旱裂開的稻田。不少民眾認為近年溫度變化劇烈、空氣品質不佳,一到冬季,乾癢症狀更加嚴重。潘企岳說,溫度變化確實會加重冬季癢的症狀,但空氣汙染與過敏性問題較為相關,過敏患者除了皮膚問題,通常還會合併其他過敏症狀,像鼻子過敏、眼睛過敏(過敏性結膜炎)、甚至氣喘等。避免高溫沐浴、別用含皂清潔用品,洗完馬上擦乳液。潘企岳指出,有許多患者冬天的時候很愛高溫沐浴,「沖熱水沖很久」,他建議洗澡水溫度勿過高,也不要洗太久,且一洗完澡就要馬上擦乳液,不然皮膚好不容易吸收到的水分就會蒸發。醫師也提醒,「不要用含皂性的產品洗澡。」例如肥皂因去汙力較強,相對會讓皮膚變得比較乾,「身體較乾燥、不油的部位,不一定要用清潔用品」。建議洗澡時可避開皮膚乾燥處,適當清潔出油部位即可。另外,因癢感而用力搓皮膚、衣服質料不佳等,也會加重冬季癢症狀。藥物雖能立即止癢,做好保濕才能避免復發。醫師強調,已經出現冬季癢的民眾,基礎保濕一定要做好,嚴重者還要搭配抗組織胺藥物及萬用藥膏。他說,其實濕疹治療並不難,擦藥就可緩解,但做好皮膚保濕才有加乘效果,因為發病主因之一為角質層不健全,導致皮膚乾燥,因此加強皮膚保濕、讓角質層健全、提高皮膚防護力,才能減少發病機率。藥物方面,醫師會開立口服止癢藥或濕疹外用藥,情況嚴重者需吃口服類固醇及接受其他相關治療。睡前喝酒暖身,血管擴張恐讓冬季癢更嚴重。另外,有些容易手腳冰冷的人,會在睡前喝點紅酒,讓身體產生熱度後,暖暖的比較好入睡,但潘企岳建議有皮膚症狀的人,不宜在睡前飲酒,因為睡覺時蓋著棉被,高溫會使皮膚變得乾燥,若睡前還吃刺激性食物或是喝酒,會讓血管擴張,冬季癢症狀更嚴重。除了上述生活習慣,潘企岳說「放鬆心情」也是治療的一部分,有些病患的皮膚症狀是因壓力大、心情緊張引起,因此,保持身心愉悅也很重要。皮膚保濕訣竅水乳液+油乳液 先補水、再保濕冬季癢病患要擦乳液保濕,但市面上有各種乳液,該怎麼選擇也是一門學問。許多長輩認為綿羊油夠油夠保濕,但潘企岳不建議,因綿羊油是液態油,抹起來很油膩,比較推薦帶點水分的乳液。潘企岳表示,病患可以自身皮膚乾燥程度來選擇:●輕微者:可用「含水量」較高的乳液。●嚴重者:用「含油量」較高的乳液。●皮膚已龜裂者:建議可先擦一層含水量較高的乳液,之後再疊擦含油量較高的乳液,這樣既能補水、又能保濕。
-
2021-11-01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天涼關節痠 8招防疼痛
東北季風報到,天氣轉涼,身體似乎比氣象台還要準確,您的關節是否感到痠痛?小心退化性關節炎或風濕性關節炎發作。科學證據指出,氣候的改變可能真的與關節痛有關,例如氣壓變化、日夜長短變化、生物時鐘改變,氣溫、濕度變化、季節性的過敏原出現等,都會造成慢性關節炎、氣喘、纖維肌痛症、偏頭痛症狀的嚴重度或頻率加劇。下雨前的氣壓降低,可能會使肌肉肌腱的張力改變,造成關節的負擔增加,溫度的降低則會讓關節內液體的潤滑效果變差,引起關節僵硬疼痛。天氣變壞會導致日常活動減少,無法出門運動、踏青,會使得關節更僵硬。而陰冷的天氣也可能讓情緒較為低落,讓關節疼痛感更加明顯。預防關節疼痛8招:1.保持身體活動:天氣不好仍要盡量在室內活動,踩固定式腳踏車,瑜伽操都是不錯的選擇。2.維他命攝取:適度補充維他命D、 E、 A、 K,可維持關節健康。3.多喝水:多喝水可以維持身體循環,同時讓關節能保有充足的潤滑。4.注意保暖:穿得暖和,可降低氣溫變低帶來的影響,泡熱水可讓關節周圍的組織變軟,進而改善關節僵硬疼痛。5.充足的睡眠:足夠的睡眠讓身體有機會放鬆修復,能避免關節不舒服的情況出現。6.按摩拉筋放鬆:很多關節痛的來源是緊繃的肌肉,適度放鬆緊繃的肌肉可降低疼痛,改善關節僵硬。7.復健治療:除物理儀器治療外,透過正確復健運動方法,可保護關節,改善關節功能,降低疼痛。8.適度使用藥物控制疼痛:若是疼痛難耐,在醫師的指示下,適當的使用止痛藥物也是必要的,藥物治療不僅有效,也能改善生活品質。
-
2021-10-23 該看哪科.眼部
眼睛不痛發紅有血絲是警訊!醫解析眼藥水、食鹽水、人工淚液用途
天氣轉涼,許多人開始注重皮膚保溼,但也別忘了日常的眼睛保養,入秋後空氣中的濕度及溫度下降,除了身體各部位容易乾燥外,眼睛也容易產生乾澀、發癢、發紅等問題,眼科診所蔡綉娟院長指出,季節交替期間,因眼睛容易乾澀、視力不清楚而前往就醫的患者明顯增加許多,千萬不要忽略這些症狀!眼睛乾癢非換季過敏 恐是乾眼疾病暗中作祟換季期間,眼睛容易乾澀、發癢等,不少人會誤以為過敏發作,但其實是乾眼疾病或過敏性結膜炎所引起!除此之外,氣溫變化大,人體的免疫系統也就容易產生問題,一旦免疫系統出現狀況,除了會影響身體各部位的發炎,許多人也會有眼睛乾澀的問題,主要原因多為免疫系統攻擊淚腺,淚水分泌異常,導致乾眼疾病的產生,這些都是季節轉換之際,眼科就診人數增加的原因之一。面對這些因氣候所產生的眼睛不適,除了服用抗過敏藥物、正常規律作息外,醫師表示,正確的治療方式也是重點之一,倘若延後治療、使用錯誤方式緩解,都可能會造成乾眼疾病加劇!眼睛補水 眼藥水、食鹽水、人工淚液哪種才對?許多人面對眼睛乾癢、不適,總會想說:「用生理食鹽水沖掉眼睛表面的雜質、異物眼睛就不會癢或有異物感吧!」、「點一個涼涼的眼藥水,眼睛癢、血絲的問題都被解決了很方便!」這些日常的習慣,其實都是錯誤觀念,甚至會讓乾眼疾病的症狀加劇!挑選適合乾眼疾病的眼睛保健品時,第一步便是了解眼睛的構造,眼睛的表面有一層薄薄的淚膜,主要的功能是保持眼睛的濕潤,防止水分流失,而淚膜又可以分為脂質層、水層、黏液層,所以治療乾眼疾病不只是補水而已,更重要的是讓淚膜穩定、脂質層正常分泌、強化鎖水。了解生理食鹽水、人工淚液、開架式眼藥水的差別,我們可以從各個產品的成分、功效、補水效果去認識彼此之間的差異。生理食鹽水的功效是沖洗眼表髒汙,只適合用在緊急的清理,過度使用反而會破壞眼表面的淚膜,導致水分更容易蒸發,乾眼症狀反而會加劇!而開架式的眼藥水,大多是透過血管收縮劑去減少血絲的產生,蔡醫師也表示,眼睛發紅有血絲其實是在釋放警訊,如果使用這種方式去壓抑,不僅沒有達到緩解,反而會延後後治療,造成眼睛不適的情況惡化!人工淚液除了補水外,更重要的是能夠修復眼表面的細胞讓讓淚膜更穩定,保護水分、穩定油脂分泌,除此之外,添加鎖水因子也能夠延長淚水在眼表面停留的時間,同時達到「鎖水」、「補水」、「安全」三項保護,讓眼睛水亮不乾澀。乾眼症狀別輕忽 眼睛保養從日常開始近年來,生活型態的轉變,乾眼疾病成為許多人的困擾,除了減少3C產品的使用時間、睡眠充足、作息正常外,更重要的是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許多人都是因為自我誤判,導致眼睛乾澀問題惡化。蔡醫師也提供幾項可以從生活中簡單判斷是否罹患乾眼疾病的方式,除了乾澀、異物感之外,有時看文件時視力不清楚、晚上眼睛容易乾澀、眼睛表面三點鐘及九點鐘方向有較多血絲產生,都有可能是乾眼疾病悄悄找上門!除了即時就醫治療外,也可以諮詢醫師使用人工淚液,養成固定使用習慣,讓鎖水、補水雙管齊下,眼睛乾澀不再是日常煩惱,輕鬆告別糊矇族。(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眼睛乾、眼睛癢…要點哪種眼藥水? 專家整理「常見成分&用途」 ·冬天比較天容易出現乾眼症? 眼科醫警告「2行為」恐炸乾淚液
-
2021-10-23 癌症.大腸直腸癌
朱高正癌逝 久坐、不運動、晚睡都是大腸癌危險因子
前立委朱高正晚間因大腸癌病逝,前立委林正杰晚間在臉書證實「民主戰艦朱高正7點多病逝」。大腸癌是常見癌症,包括資深藝人賀一航、綜藝祖師爺豬哥亮、Makiyo媽媽、劇場大師李國修、心海羅盤主持人「葉教授」等,還有漫威英雄片「黑豹」主角查德威克鮑斯曼,都因不敵大腸癌而辭世。衛福部去年底公布,大腸直腸癌每年新增1萬5千例案例,連續十三年居十大癌症之首。根據「元氣周報」健保大數據系列 「大腸癌0到4期最新治療指南」,醫師提醒,大腸癌可以透過糞便潛血檢查早期篩檢,而肥胖與缺乏運動是大腸癌危險因子,國人飲食西化加上蔬菜水果攝取少,又久坐、缺乏運動、晚睡等,腸道蠕動慢、排便不順,更增加致癌物與腸道接觸機會。「元氣周報」健保大數據系列:「大腸癌0到4期最新治療指南」,報導如下: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暨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表示,大腸癌早期無明顯症狀,若出現大便帶血或體重減輕等,多數已非早期。不過,大腸癌與年齡、人口老化、生活環境、飲食西化、家族史、缺少運動、吸菸等因素有關,可藉由定期篩檢早期發現。邱瀚模說,台灣每年新發生1萬5千名大腸癌患者中,透過篩檢發現占三分之一,呼籲50歲至75歲民眾把握機會,每兩年接受定期篩檢。定期篩檢率若年提升到五成甚至七成,大腸癌死亡率可望降到更低。若檢出疑似大腸癌,至醫院做進一步確診、治療並定期追蹤,存活率相當高。50-85歲好發 有家族史傾向邱瀚模說,大腸癌成因很多,男女發生率差不多,雖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但好發50至85歲,年齡愈大,瘜肉愈容易在大腸各處生長,增加癌變風險。若以完全沒做過篩檢的年長者來說,每15人就有1人可能有大腸癌。民眾若有家族史,如一、二親等中的父母、兄弟姊妹中有人罹患大腸癌,罹癌機率會增加;長期吸菸者,罹患大腸癌機率也比非吸菸者高。若有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等,也增加大腸癌風險。高危險群 肥胖不運動、愛吃紅肉邱瀚模說,肥胖與缺乏運動是大腸癌危險因子。過去研究發現,肥胖、慢性發炎與大腸癌形成有密切關係。國人飲食西化又愛吃夜市食物,外食、速食吃進過多紅肉,夜市中熱狗、雞排多為高脂及高溫油炸物,加上蔬菜水果攝取少,又久坐、缺乏運動、晚睡等,腸道蠕動慢、排便不順,增加致癌物與腸道接觸機會。台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表示,研究顯示,紅肉如豬、牛、羊攝取過多,容易罹患大腸癌,建議紅肉一天攝取量不宜超過16克,若吃牛排餐,則一周最好不要超過兩次。加工品多 吃素未必能防腸癌那麼吃素是否可預防大腸癌?糠榮誠表示,多吃蔬菜有助腸道健康,降低罹癌的可能性,但不代表「吃素」可以預防大腸癌。他表示,素食多使用植物油,這類油品不耐高溫,反而可能因烹調方式有致癌風險。另外,許多素食是豆製加工品,建議以原形食物為宜。兩大檢查 揪出腸癌糠榮誠和邱瀚模皆表示,預防大腸癌,應保持規律作息、飲食均衡,少吃油炸物、紅肉或煙燻、鹽漬加工肉品,並養成定期運動習慣,注意體重控制。最重要的便是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檢,目前成人健檢提供50至74歲民眾兩年一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1.糞便潛血檢查夏季高溫 檢體陽性率下降時序已入冬,研究顯示,冬天是做糞便潛血檢查最合適的季節。邱瀚模表示,韓國今年七月分析三萬五千多名民眾的糞便潛血檢查及大腸鏡檢查結果,發現當環境溫度高於24度、濕度高於80%,糞便潛血檢查陽性率及敏感度顯著下降,這表示發現癌前病變機會降低,導致民眾下次篩檢前發生大腸癌機率上升。邱瀚模說明,並不是夏天不能做糞便潛血檢查,只是高溫高濕讓檢體容易變質,破壞血紅素,降低陽性率。建議民眾一定要把檢體盒放冰箱,冷藏可以保存一周都沒問題。但很多民眾很難接受冰箱有糞便檢體,都放在室溫環境,如果夏天放一個晚上就立刻送驗,可能影響不大,如果幾天後才送驗,檢體品質就會打折扣。2.大腸鏡檢查完整檢查 一定要做「全大腸鏡」現行糞便潛血檢查相當精準,若檢查結果是陽性,一定要接受大腸鏡檢查。大腸鏡檢查是將大腸鏡管子從肛門進入直腸,經乙狀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升結腸直至盲腸。檢查過程中透過影像傳遞至電腦,醫師可即時診斷大腸內壁有否異常或病變。邱瀚模表示,陽性個案未作大腸鏡,未來死於大腸癌風險增加64%。不過,大腸鏡的執行效果,受到盲腸到達率、腺瘤偵測率、清腸程度影響。邱瀚模建議,如果大腸鏡沒有完整檢查到盲腸,下次篩檢前發生大腸癌風險增加76%,所以建議偵測大腸癌一定要做完整全程的大腸鏡,不宜只做直腸鏡或乙狀結腸鏡。如果在腺瘤偵測率小於15%的院所做大腸鏡,下次篩檢前發生癌症的風險增為2.4倍。至於清腸程度,建議確實執行低渣飲食,並在檢查前五到八小時喝清腸藥,太晚或太早喝都會影響清腸率。
-
2021-10-22 新聞.健康知識+
秋天到了開始關節痠痛? 醫師教你3招舒緩關節疼痛
大家有時候會不會也覺得自己的身體也會做氣象預報,每次開始這裡痛那裡痛,就知道應該又是要下雨或是天氣要變冷了。其實「氣候」也會影響關節疼痛喔,像在秋天早晚溫差比較大,可能會讓血管收縮,血液循環變差,在這時候關節炎的症狀就容易變得更嚴重。今天特別請陳炯瑜醫師和大家分享在家也能預防關節疼痛的方法:一、熱敷:如果關節不適,可以用毛巾熱敷或使用熱敷墊,幫助維持關節暖和,舒緩關節周圍的肌肉,比較能避免發生急性疼痛的問題。二、控制濕度:如果家裡有除濕機,可以把室內溼度控制在40-60%,也能幫助緩解關節不適。三、適度運動:適度且正確的運動方法,可以強化關節周圍的肌肉和韌帶,降低對關節的壓力,進而幫助保護關節、緩解疼痛。但因為每個人狀況不同,如果關節嚴重疼痛的話,建議運動前要先諮詢專業人員。除了上面三個方法外,想要找回關節活動力,不再忍受換季時的痛苦,也建議尋求專業醫療團隊的協助,像是透過物理治療、注射治療等。 來源出處:長春藤預防醫學健康管理
-
2021-10-08 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換季皮膚癢、口乾舌燥? 中醫授「秋季護理守則」
秋分剛過,你是否感受到天氣漸漸轉涼、日夜溫差變大,陽氣漸收、陰氣漸長呢?秋天主「肺」,也因此許多和肺部相關的疾病都容易因為天氣乾燥而產生,像是皮膚乾燥龜裂、口乾舌燥、過敏、咳嗽等呼吸道問題,都是此季節好發疾病。中醫師辛重毅表示,「肺主皮毛」,通常肺氣不足的人因為皮膚腠理比較鬆散、抵抗力差,對外在環境的溫濕度等氣候的改變調節能力較差,因此當溫濕度環境變化大時,就容易引發皮膚搔癢、起疹、痘瘡、皮脂腺阻塞發炎等皮膚問題。再者,肺與大腸相表裡,如果大腸排遺功能不好,腸內宿便毒素累積,也可能影響皮膚健康狀況,唯有肺和大腸的功能正常,皮膚、汗腺和皮脂腺才能正常運作。辛重毅表示,要改善這些秋季好發的皮膚問題,可從內在潤肺補氣整腸除宿便、外在保溼抗敏一起做起。飲食調養 多吃白色和酸性食物潤肺生津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肺對應於五色中的「白色」,因此適量食用滋肺潤燥的白色食物可以強化肺臟對於秋燥的適應力,像是百合、白果、杏仁、蓮藕、香蕉等食物都不錯;而肺與「腸」又為表裡,所以也可多吃山藥、銀耳、蘿蔔、白菜、蜂蜜等食物幫助潤腸。除了白色食物,也可吃點酸的食物生津,像是蘋果、山楂、水梨等,都很適合。至於哪些食物該在秋天時忌口呢?辣的食物容易傷肺氣,讓體內津液流失;蔥、薑、蒜等辛香料在秋天過度食用容易燥熱上火,也避免多食。山藥:含豐富的澱粉酶、多酚氧化酶,可健脾養肺,促進消化。水梨:當季食材,能生津解渴、潤肺止咳,適合燥咳者,燉煮後效果更佳。蜂蜜:滋養潤肺,早上喝一杯溫蜂蜜水幫助排便。蓮子:秋燥時補脾降虛火,能安神養心。外在護理 乳液擦澡穴位按摩改善過敏乾癢辛重毅進一步指出,除了飲食調理,對於季節氣候引起的過敏或乾癢問題,建議由改善居家環境做起。室內溼度維持55度左右最不容易引發皮膚問題,太過乾燥可藉由加溼機或精油噴霧來調整室內溼度;同時也要加強環境清潔避免過敏原誘發皮膚癢,像是沙發、絨毛玩偶、地毯等容易藏匿塵蟎或蟑螂排泄物等過敏原的地方,建議以強力吸塵器配合拍打式吸頭加強清潔,床單、衣物等則應增加清洗頻率或以加熱方式清除塵蟎。至於皮膚容易乾癢脫屑的人,可採乳液擦澡的方式,在洗澡後身體用毛巾略為擦拭,立刻抹上過敏體質專用的乳液,注意洗澡溫度不宜過高,也避免過度使用肥皂清潔皮膚。辛重毅提醒,異位性皮膚炎等角質受損嚴重、太過乾燥的人,建議用油質乳膏取代乳液,例如中醫的紫雲膏,可潤膚、收斂、抑菌、促進傷口癒合,對皮膚乾癢或抓傷的傷口,具有良好的保護和修復效果。另外在食物中適量添加一些胡麻油,也可有效改善皮膚乾癢狀況。除了皮膚問題,秋天常見的過敏性鼻炎、便祕、鼻塞等問題,則可透過簡單的穴位按摩獲得舒緩。辛重毅示範,鼻病保養一般常用穴位為位於鼻翼外緣、眼球中心直下法令紋處的迎香穴,每天早上起床後雙手搓熱用手指上下搓揉鼻翼旁迎香穴,能舒緩鼻塞、流鼻水的不適;拇指和食指相交虎口處接近食指掌骨邊緣的合谷穴,則能舒緩喉嚨痛、頭痛及改善便秘等不適。透過簡單的穴位按摩,就能有效改善呼吸道問題,不妨試試。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換季過敏「3要3不要」! 常打噴嚏、流鼻水、皮膚癢一定要學會 ·換季過敏性鼻炎發作,一直打噴嚏? 鼻噴劑減緩症狀,6動作別做錯...第一點是關鍵
-
2021-10-05 該看哪科.耳鼻喉
鼻塞是過敏、鼻竇炎還是鼻咽癌?醫:單側鼻塞2周盡速就醫
鼻塞在台灣相當常見,不少人習以為常,這看似事小的問題卻也可能藏有重大隱憂。賴耳鼻喉科診所賴盈達醫師就提醒,鼻塞若遲遲沒有改善,日久各項慢性病恐找上門,又或者其實是癌症警訊卻沒自覺而延誤就醫,提醒民眾多加留意。 鼻塞是因為過敏?醫:單側達兩周盡早就醫 賴盈達醫師表示,鼻塞最常見的原因不外乎就是感冒、過敏、鼻竇炎等,當中又以過敏為台灣常見鼻塞原因,也就是民眾常聽到的過敏性鼻炎。 台灣氣候多為濕熱,容易孳生塵螨等過敏原,引起身體的過敏反應。過敏性鼻炎常見特徵包括了兩邊同時鼻塞、也可能左右兩邊輪流鼻塞,常合併鼻癢、打噴嚏、流鼻水、眼睛癢、皮膚癢等。 鼻竇炎和過敏性鼻炎相似,常會讓人混淆,有別於過敏性鼻炎起於對過敏原的過敏,鼻竇炎主要發生原因是因為感染,也就是位於鼻腔內的鼻竇,因感冒等原因造成的細菌感染或黴菌感染等,所形成的發炎情況。 單側鼻塞等兩周早就醫,可能為鼻竇炎或鼻咽癌! 鼻塞即便看似小問題,但也可能是疾病警訊,應留意相關細節,例如前述的鼻竇炎,又或者是鼻咽癌等癌症問題,一樣都可能造成鼻塞,但常見為單側鼻塞。 賴盈達醫師解釋,一般而言感冒或過敏所引起的鼻塞,因是全身性的免疫反應,鼻塞時會多以兩側出現或輪流呈現。但特定鼻竇炎、鼻咽癌等等的腫瘤疾病引起的鼻塞則非如此,因此常常多以單側呈現為主,且也可能因為神經壓迫的原因形成上述這類不尋常症狀,包括了單側鼻塞、頭痛或頭暈、視力模糊、膿鼻涕、臉部脹痛、脹麻、流鼻血、味覺喪失等。若以上這些症狀,時間超過兩個星期,宜盡速就醫。 婦單側鼻塞不見好轉,檢查驚見大塊黑影! 賴盈達醫師舉例,近日診間來了一位年約60歲婦人,告知左側鼻塞已有一段時間不見好轉,且隨時間漸漸出現臉部脹脹的感覺,還有黃色濃痰、視力模糊等,經內視鏡檢查竟見在鼻竇開口有一個體積相當大的黑影,原來是左側鼻竇嚴重發炎化膿,更進一步檢查發現是因黴菌感染所致,因此出現這些異常症狀。值得慶幸的是並非癌症,否則依症狀來看恐怕拖延已久,再次提醒民眾特別留意單側鼻塞等症狀。 遲未改善恐釀慢性病,醫籲過敏性鼻炎早治療! 即便是雙側鼻塞、確定是過敏性鼻炎,賴盈達醫師也提醒應盡早治療,因為過敏性鼻炎雖然通常並不嚴重,但很有可能在身體形成一連串的影響,進而造成各種疾病、慢性疾病。 賴盈達醫師舉例,情節較輕者像是過敏性鼻炎就常因為鼻涕倒流,進而引起過敏性聲帶炎,造成喉嚨搔癢、沙啞、卡痰等。但常見過敏性鼻炎患者以嘴巴呼吸,嘴巴呼吸不僅容易造成口乾舌燥,也容易因此孳生細菌,進而形成口臭、牙周病、蛀牙等。除此之外不少研究也認為,過敏和失智症、心腦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等有所關聯,提醒民眾盡早就醫治療。 鼻塞的治療上,自然是以改善根本問題為主,以最常見的過敏性鼻炎來說,普遍會先以口服藥物或噴劑進行,視情況調整。也建議患者調整作息,避免菸酒,多運動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因為過敏和免疫有關,免疫力的好壞則看日常生活。並且也建議檢視生活環境,控制濕度、定期清掃房間,以避免灰塵、塵螨等隨電風扇、冷氣等在房間內到處飄散。在進行生活改善後,若還是有不舒服,則可考慮進行手術,方式繁多,包括傳統切除手術、新型的雷射手術等,將腫脹的鼻黏膜組織縮小。 不論如何,還是再次提醒,鼻塞事小,但也有可能是嚴重問題,應盡早檢查確認原因,並加以改善及治療,以免後續產生更多不必要的健康問題。《延伸閱讀》 .噴鼻劑改善過敏有副作用嗎?專家祥解! .嘴巴呼吸易生病、口臭、牙亂,醫教4招助改善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10-05 該看哪科.皮膚
抗異大作戰/生物製劑助15歲異位性皮膚炎患者考上第一志願
抗異大作戰講座第五場「皮又再癢?兒童照護大公開!」精彩回顧https://lihi1.cc/OcQsj異位性皮膚炎是兒童常見的慢性皮膚病,醫師建議,異膚症狀慢性且反反覆覆,家長要有耐心陪孩子長期作戰,並把握黃金治療期,盡早在成長階段積極治療,平時則從飲食、清潔和環境等三大面向,做好日常的皮膚保養。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與元氣網主辦「異起改變 抗異大作戰」系列直播講座,第五場「又皮再癢 兒童照護大公開」,由馨蕙馨醫院兒童氣喘過敏科主任馮文彬主講,並由身心治療瑜珈老師林淑鈴介紹瑜伽動作,緩解異膚帶來的身心壓力。典型症狀:皮膚乾燥、紅疹、脫屑馮文彬表示,異位性皮膚炎在不同年紀的症狀略有不同,第一個特徵是明顯的皮膚癢感,其次是症狀慢性且反覆出現,慢性定義是指嬰兒期持續兩個月以上,其他年紀持續六個月以上。典型症狀包括皮膚乾燥、紅疹或脫屑,且症狀左右對稱,甚至角質增厚出現魚鱗或苔蘚變化。嬰兒的病灶多出現在臉頰,手腳的外側,大一點的孩子多半出現在手腳關節的彎曲處和手掌。馮文彬建議,一旦孩子有以上症狀,且其他家人也有過敏疾病史,家長就要高度懷疑是異位性皮膚炎,盡快就醫檢查。有家長認為,隨著孩子長大,異膚症狀會自動改善,因此童年階段不必積極治療,馮文彬說,異位性皮膚炎若發生在嬰幼兒,的確六至七成長大後症狀會緩減,但如果小時候不積極治療,長大後改善的幅度較低,會影響日常生活且造成外觀問題,影響孩子的學習注意力和社交,有的孩子更因此內向退縮,甚至憂鬱。慎防合併過敏性鼻炎 氣喘尤其,嬰幼兒如果有異位性皮膚炎,較大之後會有氣喘和鼻子過敏。馮文彬說,目前台灣統計發現,七歲以上仍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孩子,有六成機率會合併其他過敏病症,半數是過敏性鼻炎,三成是氣喘,另兩成是兩者兼具。因此,把握孩子的黃金治療期格外重要。馮文彬表示,傳統治療方式採用外用藥膏及類固醇藥物,對中重度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劑,近年國際藥廠開發出生物製劑,對中重度患者治療效果不錯,目前國內開放12歲以上病友使用,適合做為中重度異膚孩子的長期治療選項。馮文彬曾收治一名15歲的重度異膚患者,長期且反覆發作的症狀令這個國中生失去信心,雖曾使用口服免疫抑制劑,但副作用多且要常常抽血,讓他極度抗拒治療,最後經醫師和家長溝通,說服男孩嘗試生物製劑,結果在短短一到兩個月後,異膚症狀大幅改善,皮膚幾乎不會癢,男孩也因為病情穩定,睡眠和生活恢復正常,後來順利考上第一志願。長期抗戰做好皮膚保健除了藥物治療,日常照護也是控制異膚病情的關鍵,馮文彬建議家長先從飲食做起,多讓孩子嘗試多元的天然食物,即使是蝦蟹奶蛋花生等易敏食物,也不妨少量嘗試,如果孩子吃了沒有過敏現象,便不必刻意忌食,畢竟這些食物都有豐富的營養。日常保養的第二大重點是點清潔和保濕。馮文彬說,洗澡水溫應盡量控制在攝氏35、36度,並適量使用中性或弱酸性清潔沐浴用品,只用清水洗澡將無法徹底清除皮膚上的油脂汙垢,容易促進細菌孳長進而造成皮膚感染。另要視孩子的皮膚乾燥程度,再根據天氣、季節和活動狀況,調整使用不同的乳液產品塗抹皮膚,做好保濕。 第三,要注意環境中的刺激物。馮文彬說,塵蟎、二手菸、空氣汙染等環境過敏原和刺激物,都對孩子不利,應盡量避開,家長也可購買溫溼度計,讓家中維持在濕度60%、溫度26度左右,打造皮膚舒適的環境接種新冠疫苗前 先和醫師討論最近全台青少年開始施打新冠疫苗,也讓家長擔心異位性皮膚炎的孩子是否適合。馮文彬說,整體而言,中重度異膚患者可接種,但較不適合在大型接種站或學校施打疫苗,最好和主治醫師討論後,安排在醫療院所施打較安全。 他也提醒,如果異膚病友正在急性發作期,或是近兩周內曾使用口服的類固醇、免疫抑制劑或其他注射藥物,應暫緩施打,先和專科醫師討論。而在接種新冠疫苗後,異膚患者可能因為停藥或疫苗免疫反應,病情會變得不穩定,馮文彬說,這時應依照醫師指示調整用藥並且規則回診。3組瑜伽動作 放鬆身心異膚患者的搔癢、紅疹常集中在關節處造成緊繃,家有異膚的孩子,也成為親子共同的生活壓力,瑜伽老師林淑鈴建議,不妨透過三種不限年齡和場地的簡單瑜伽動作來舒緩筋骨,親子一起延展肌肉,透過胸腔的擴張,讓呼吸放鬆,自律神經穩定下來,將可降低焦慮,尤其適合在睡前進行,將有助入睡,提升生活品質。一、樹式側彎:經由手臂、腋窩伸展,加強血液循環,使皮膚代謝力更好,使膚質穩定。二、貓式伸展:打開呼吸循環空間、伸展腋下促進肺經穴位按摩,促進身體內外良好循環。三、貓牛式呼吸:異膚患者皮膚長期處於慢性發炎,情緒易敏感脆弱,身心處於焦慮耽憂之中,因此調節呼吸、靈活脊柱造血代謝能力、緩解煩躁不安情緒,強化身心安定,也有助於降低異位性皮膚炎的復發頻率及影響程度。●加入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社團,掌握最新社團訊息●ADCT小測驗:簡單回答6個問題,幫助異友掌控病情●抗異大作戰系列講座精彩回顧
-
2021-09-30 該看哪科.眼部
戴口罩未緊貼鼻梁 易罹乾眼症
新冠肺炎疫情沒有盡頭,戴口罩是每個人的「標配」之一。馬偕醫院眼科主任鄭惠川表示,若口罩配戴不正確、沒有緊密貼合鼻梁,呼吸氣流向上流動通過眼球表面,淚液容易蒸發,增加罹患乾眼症風險。眼睛淚液由外而內共三層,分別是脂肪層、水層和黏液層,以維持眼睛濕潤,如果其中一層分泌不足或不穩定,可能造成角膜破皮或發炎,導致「乾澀、異物感、灼熱感、畏光」四大症狀。基隆長庚醫院眼科教授孫啟欽指出,國內乾眼症盛行率7.85%,約180萬名患者,且年紀愈大,乾眼症比例愈高。近來3C產品使用量增加,加上防疫生活形態改變,罹患乾眼症年齡下降。研究發現,乾眼症患者角膜損傷風險較一般民眾提高2.7倍,若不及早確診治療,可能致角膜穿孔、發炎潰瘍等併發症,恐有失明風險。乾眼症成因複雜,鄭惠川表示,除了年齡、環境、疾病史,3C產品使用過度、65歲以上長者、停經後女性、自體免疫疾病患者也是高風險群。另外,長時間不正確配戴口罩、長期配戴隱形眼鏡、動過雷射手術患者,也容易引起乾眼症。根據研究,長期戴口罩6小時以上,約增加乾眼症機率一到兩成。鄭惠川提醒,新冠肺炎疫情間,配戴口罩需緊密貼合,必要時可用透氣膠帶將口罩上緣黏合在自己皮膚上。乾眼症根據嚴重度有不同治療,第一級輕度乾眼症,可使用人工淚液,搭配熱敷按摩緩解症狀。第二、三級中度乾眼症,可加入抗發炎藥物、自體血清治療、淚管塞等治療。第四級重度乾眼症,須接受局部免疫抑制劑或手術,以避免視力損害。孫啟欽表示,日常照護上,眼睛要多休息,可在桌上放一杯水,以提高室內濕度,多眨眼或熱敷,促進淚液分泌。
-
2021-09-26 該看哪科.皮膚
健保大數據/控制異位性皮膚炎 皮膚保濕是第一要務
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皮膚絲聚蛋白異常,導致皮膚角質層保濕鎖水功能缺損,讓過敏原入侵,使皮膚出現乾燥、發炎症狀而搔癢,是反覆發作又合併免疫系統失調的慢性皮膚病。常見有過敏家族史的兒童、青少年,一旦發病,會出現嚴重搔癢、病程反覆,往往會在氣候轉換、身心壓力大時再度復發。恩主公醫院皮膚科暨美容醫學中心主任王綺嫻指出,九成患者在持續治療及維持良好生活習慣下,能與之共存;但仍有8%的成人會為異位性皮膚炎苦惱,建議患者必須要學會照顧自己的皮膚狀況,「趨吉避凶」,對於異位性皮膚炎常見的地雷和特定食物也要避免。保濕一天塗抹二至四次乳液,加強皮膚鎖水功能。首先要注意,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皮膚缺乏鎖水功能,而使「門戶大開」,一旦遇到天氣溫度、濕度變化,皮膚水分會經由表皮大量散失到環境中,導致皮膚角質層的含水量下降,皮膚變得乾燥搔癢。甚至皮膚乾燥出現細小的裂隙,也會使環境中的過敏原入侵,並引發一連串的免疫反應。一旦皮膚開始發紅、脫屑及搔癢,患者禁不住搔抓患部後,又使更多的過敏原趁虛而入,嚴重者還會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導致皮膚出現滲液流湯及紅腫加劇。醫師提醒,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應規律使用皮膚保濕劑,視皮膚乾燥程度,一天塗抹二至四次乳液。除天氣變化外,睡眠不佳、情緒壓力大、焦急及煩躁等,都會讓搔癢的症狀加劇,甚至病情惡化,因此需要注意睡眠及壓力調適。飲食禁忌避開常見過敏食物,吃辣流汗易引來癢感。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是否需要嚴格飲食控制的課題,一直受到許多關注。王綺嫻表示,臨床上有很多病人反應,吃了特定食物好像沒有特別嚴重,不吃某特定食物,病情好像也沒有明顯改善。研究發現,患者對食物過敏的比率從二至八成不等。一般建議避開牛奶、奶製品、花生、小麥、海鮮、貝類及雞蛋等,或限制過敏的食物約一個月,期間需維持正常的皮膚保濕劑塗抹,視皮膚搔癢紅疹是否明顯改善,才能確認是否需要嚴格的飲食限制。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因為流汗會惡化患者皮膚的癢感,過熱的湯、麻辣鍋或吃了會導致體溫升高及冒汗的食物,會讓患者搔癢的感覺明顯加劇,也應避免。減少過敏原保持居家整潔,遠離空氣汙染的環境。1.清潔寢具遠離塵蟎王綺嫻指出,塵蟎是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最常見的過敏原,當環境中有灰塵堆積及塵蟎的增生,會惡化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癢感及紅疹。建議寢具或絨毛玩具至少一星期清洗一次,並用烘乾機徹底烘乾,房間使用除濕機,並使用吸塵器除塵,可以有效避免因灰塵及塵蟎導致搔癢及皮疹惡化。2.避免與寵物共眠,使用空氣清淨機,保持環境濕度。如果家中環境有貓毛、狗毛、蟑螂、黴菌、空氣汙染物與二手菸,也不利異位性皮膚炎病情。房間應保持空氣流通,避免二手菸,避免飼養有毛髮的寵物,若飼養則避免與之共眠,可減輕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要迎戰空氣中引發的過敏原,如懸浮微粒、寵物的毛屑、PM2.5、灰塵及黴菌等。建議家長根據環保署公布的空氣品質,決定是否開窗讓空氣流通,室內可使用空氣清淨機、吸塵器及除濕機,保持環境濕度在50-65%的範圍,並定期清洗濾網,可以避免環境因素導致異位性皮膚炎的惡化。3.避免洗澡水溫太高:日常生活中也要留意避免以高溫的水沐浴,避免沖洗時間過長,才不會讓皮膚變得更加乾燥。
-
2021-09-24 寵物.寵物疾病
寵物知識+/沒精神、吃不下…狗狗也會得「氣象病」飼主怎處理看過來
即將進入秋冬,季節轉換時天氣變化較大,許多人在這個時期易發頭痛、關節酸痛等症狀,狗狗也有所謂的「氣象病」,獸醫來解析何謂氣象病,以及飼主如何防治。Q.什麼是氣象病?受到天氣變化的影響,例如變冷、下雨、濕度升高等導致身體狀況變差的情形,叫做氣象病。Q.狗狗為什麼會受天氣變化影響?生物體內有某種程度的恆定機制,外界產生變化時照理說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這是就健康、自律神經強的狗而言;但對身體虛弱、高敏感的狗來說,低氣壓、濕氣等會讓血壓、血液運行產生變化,已患病和高齡的狗也容易受影響。狗狗罹「氣象病」常見的症狀‧沒來由的變得沒精神、嗜睡‧食慾不振‧焦躁不安Q.家有罹氣象病的狗狗該怎麼辦?如果是本身已有疾病的狗狗,氣象病的症狀很可能會惡化下去,建議盡早到動物醫院給醫生檢查。未來天氣有變化時症狀可能反覆出現,必須常備相關藥物,並且與獸醫商討日後的對策。醫師建議,平時就要強化愛犬的身體,讓牠好好吃飯,情緒保持平穩,不要給牠太多壓力,和家人們保持良好的關係和互動。
-
2021-09-18 養生.生活智慧王
不想浴室長霉,為何用「冷水」比電風扇好?跟譚敦慈學:讓浴室不長霉的「5大訣竅」
台灣天氣炎熱潮濕、容易有黴菌產生,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尤其家中最潮濕「浴廁」,清潔起來更是苦惱。民眾最信賴的安心指標譚敦慈老師,分享自家浴室的清掃、收納原則,教大家如何用最簡單的方式保持乾淨清爽,告別黴菌大本營!Point 浴廁清潔重點在保持乾燥!浴廁最常見的問題就是潮濕長霉,霉菌若從浴廁飛到家中,就會危害健康。① 濕毛巾勿掛浴室使用過的毛巾不要掛在浴室裡,否則容易發霉,當毛巾摸起來感覺黏黏滑滑,表示已滋生大量細菌,如果長出黑色斑點,代表已經發霉了,就要丟棄。② 使用完以冷水沖洗並刮淨洗完澡後濕度及溫度都較高,對霉菌是很好的生長環境。建議最後一個洗澡的人,用冷水沖洗浴室牆壁及地板降溫,再用刮刀把水刮淨。③ 除濕浴室使用完畢後,應打開抽風機來保持乾燥,如果沒有抽風機,建議一至二天使用一次除濕機。除濕時,記得把馬桶蓋蓋上,以免影響除濕效果。有人會用電風扇吹,其實是把濕氣往其他地方吹。Tips 可在浴廁準備一條乾抺布,順手將噴濕的地方擦乾。④ 漂白水除霉長霉的地方,除了可用市售的除霉噴劑之外,還可用漂白水來去除霉菌。可將廚房紙巾蓋在發霉處,噴漂白水靜置一晚後洗淨即可。⑤ 沖馬桶蓋蓋子建議如廁後,應蓋上馬桶蓋再沖水,否則臭味及細菌亦沾染掛在浴室的毛巾及牙刷。此外,若遇停水,應先蓋起馬桶蓋,再將水倒入水箱,再沖水。Tip 我們家每天清洗馬桶,或用酒精噴灑擦拭馬桶蓋來消毒殺菌。⑥ 避免用品長菌●牙刷架應有瀝水孔 使用後的牙刷很潮濕,不小心就會長霉。建議刷完牙後,先把牙刷甩乾再放牙刷架。牙刷架應有瀝水孔,底部勿積水,才能避免藏汙納垢及發霉,家中牙刷也不要放在同一個杯子,最好分開放,才不會碰觸傳染疾病, 牙膏也不要共用為佳。●瓶罐不落地瓶瓶罐罐直接堆在地上易累積水漬而長霉,建議放在架高的置物架上。●肥皂盒架高利於瀝乾軟爛的肥皂易滋生細菌,一定要把肥皂盒架高,滴水瀝乾才行。我通常會把肥皂切成小塊分次用,每塊大約一至二週左右用完,降低細菌滋生的可能性。或是可用磁吸式皂架,讓肥皂懸空的設計,讓其保持乾燥,細菌不滋生。Tips 或是可以將肥皂放進網袋裡,使用後掛在通風處晾乾。●補充洗手乳前徹底清洗、晾乾洗手乳用完更換補充包時,常因瓶子沒有保持乾淨而滋生細菌。建議每次用完後先將瓶子洗淨、擦乾,最好再用75%酒精涮一涮,晾乾後再倒入補充液。⑦排水管定期清蚊蟲會隨著廁所裡的排水孔飛到家裡,同樣的,其它住戶產生的細菌也會順著排水孔跑進家中,造成病菌傳播,嚴重時會造成群聚感染。想要常保浴廁衛生,建議使用下列方式:●排水管倒水排水管裡有「存水彎」,能夠達到「水封」的作用,可防止蚊蟲、臭氣及細菌入侵。建議每天可以往排水管倒1~2杯水,確保水封功能常。●密封若家中有很久沒使用的衛浴,建議將排水口密封起來。現在市面上有販售排水孔密封裝置,只要塞進管道中,就可以達到防蟲防臭及防病菌的作用。 ⑧水槽可用科技海綿浴室水槽的水垢、黴斑,使用後可用三聚氰胺的科技海綿擦拭,好用又環保。Tips 大家都在意臭味,但香味更可怕! 我家沐浴精的用量很少,主要想避免接觸其中可能的定香劑。選擇沐浴用品時,盡量選擇香味不要太濃、太持久的。浴廁定期清潔☑ 清理排水孔上積垢,若有卡毛髮須清除乾淨。☑ 定期用保養型清潔劑清洗排水孔,以保暢通。若未常清理,已稍微堵住,請用強效疏通劑。因強效清潔劑都是強酸或強鹼,使用時一定要戴手套、護目鏡,穿長袖,避免噴到臉及眼睛。☑ 使用強效疏通劑通常需等待一段時間讓髒汙溶解,請將廁所窗戶打開,通往室內的門關閉,避免嗆鼻氣味跑到家中。Tip 若排水系統下面是塑膠軟管,不能使用具腐蝕性的強鹼清潔劑!否則易破裂。☑ 選台灣大廠生產、標示完整,並且有檢驗合格證明的清潔劑。此外,香味太持久的清潔劑,也不建議購買。而現在很多網路賣清潔劑看似很強效,但沒有完整標示,或簡體字標示不清楚的清潔劑不要任意使用。☑ 浴室清潔重點在於去除皂垢(碳酸鎂、碳酸鈣),使用酸性清潔劑才能溶解。建議髒汙處用檸檬酸先敷著過夜,再將汙垢刷除。書籍介紹譚敦慈的安心生活全圖典作者:譚敦慈出版社:三采出版日期:2021/07/16作者簡介譚敦慈:長庚毒物實驗室(兼任)護理師伴隨夫婿林杰樑醫師投入毒物研究數十年,擅長以生活、無負擔方式,跟大眾分享正確飲食觀,認為食安一定要能輕鬆地落實在生活中,成了眾多家庭主婦、職業婦女及重視食品安全者最信任的安心指標。從安心食岀發,這次她不只談飲食,而是生活的全面,從食安、衣安、住安切入,和民眾一起安心過生活。延伸閱讀: 打完AZ怕有副作用,「第2、4、30天」要留意!家醫科醫師:施打後第●天是血栓觀察期
-
2021-08-2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北境外移入2採陰才解隔離? 專家支持、建議加驗抗體
新北市長侯友宜前天在新北防疫記者會宣布,轄內醫院收治的境外移入確診個案,在基因定序還沒有出來之前,都視同Delta病毒,須二採陰才能出院;台北市長柯文哲昨建議中央應統一規定。北醫胸腔內科部主治醫師周百謙表示認同,台灣禁不起大規模Delta疫情,目前每天境外移入個案僅個位數,醫療量能允許下,將現行標準嚴格化應該是可行、應該要做的,是「必要之惡」。等待解隔離期間並非什麼都不做,建議應加驗血清抗體,讓隔離有所憑據,也能促進治療的發展。根據現行規定,確診住院或確診Delta者,要滿足三項條件使得解除隔離,包括症狀緩解且退燒一天以上、發病滿十天、間隔24小時兩次PCR陰性或Ct值30以上。侯友宜提出之建議,差別在於不接受連續兩次Ct值30以上,只接受必須兩次PCR陰性,可能引發的爭議在於病程後期PCR結果常時陰時陽,導致隔離時間延長,最久可能長達數個月。周百謙表示,目前台灣完整接種兩劑疫苗的人口不到5%,禁不起任何Delta病毒進入社區引發疫情。美國研究發現,Ct值25以下才是危險數值,若達到30至35以上,病毒就無法有效複製,但這只是大數據,還是有5%的機會逸散進社區,因為小區域採檢沒病毒,不代表全身沒病毒,可能與部分人免疫生成偏差有關。目前每天境外移入只有個位數,加上醫療量能不受限,國內疫情並不嚴峻,為了避免國外疫情進入台灣,現行措施的嚴格化應該是可行而且應該要做的。若改標準導致很多人都被關一兩個月還驗得到陽性,怎麼辦?周百謙表示,有效隔離和治療,可以加速陽轉陰的過程。金巴黎舞廳個案那樣關近三個月,並不是常態,這種情況比較容易發生在因為有吃抗排斥藥、影響免疫功能的疾病,導致免疫生成不佳。新冠病毒在流感化的過程中,可能會因為抗原性不足,出現病毒「冬眠」或「平衡」情況,這會有臨床風險,當人體微環境因壓力、睡眠等因素改變,病毒有可能再起。「找出始終無法產生足夠抗體的人,研究如何治療能幫助他產生足量抗體、清除病毒,是隔離治療期間的重要任務。」周百謙說,隔離期間應驗血清抗體,確認其免疫生成。一般康復者血清中和抗體的濃度可比打過AZ疫苗還高,痊癒後三到六個月內不打疫苗也沒有立即風險;但若在感染後七到14天都還沒有產生IgG、IgM抗體,代表免疫生成不佳。應嘗試找出原因,並嘗試透過藥物、疫苗、戴口罩等措施,讓最後的少量病毒儘速清除,病人也能清楚知道自己為何隔離較久。「住院並非是無『藥』可施、讓病人苦等,」周百謙表示,不戴口罩可能增加病毒的殘存率,住院期間在溫溼度恆定的隔離病房並戴好口罩,這有助於拉高呼吸道的溫度和濕度,不利於病毒存活,加上病人在病房可以好好休息、保持充足睡眠、接受藥物治療,二採陰不見得要關這麼久。
-
2021-08-15 該看哪科.皮膚
健保大數據/去年就診件數超過320萬 濕疹居皮膚病就醫之冠
台灣夏日高溫難耐,濕度高、流汗未擦,加上防疫戴口罩悶住臉,更容易引發皮膚症狀。元氣周報整理夏季常見八種皮膚疾病,根據健保署統計去年就診人數,濕疹、熱汗疹、毛囊炎並未受到疫情影響,就診人數不減反增。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帶您了解國人皮膚問題就醫狀況,並作為求診參考。女性患濕疹比率高於男性,推測與免疫力相關。濕疹是各種發炎性皮膚疾病統稱,健保署大數據統計,全台109年有超過152萬民眾受濕疹所擾,更有逾320萬就診件數,居皮膚病之冠。以年齡層來看,患者分布平均;以性別來看,女性比起男性罹患濕疹機率高出一些。衛福部健保署長李伯璋推測,女性先天的免疫力狀況可能較男性差,且夏季穿戴胸罩透氣性不足,又熱又悶加上流汗就會起疹子。毛囊炎患者居次,男多於女,與潮濕、衣物不透氣有關。毛囊炎患者居次,109年年超過50萬人、99萬件就診人次。毛囊炎成因多半與「不透氣」有關,舉凡夏日大量流汗浸濕衣服,皮膚長期處在潮濕悶熱狀態,或是冬日穿著厚重衣服導致通風不佳,都可能刺激毛囊出現發炎反應。數據顯示,毛囊炎夏日好發,且男多於女。李伯璋說,近年氣候異常,天氣愈來愈熱,許多皮膚病跟溫度有關,尤其衣物排汗不佳佔很大的因素。癬類以足癬居首,即俗稱的香港腳。排名第三的是由黴菌感染的「癬」,癬因生成位置不同而有相異的病名。發生在身體部位稱做體癬;發生在鼠蹊部、胯下與股溝稱之為股癬;而常見的足癬,就是俗稱的香港腳。109年總計有逾51萬人感染癬類皮膚疾病,更有百萬就診人次。另從近10年(99至108年)民眾因同一種疾病赴門診就醫的統計,可以發現濕疹在這10年間,每名患者平均就診25.9次,短短1年內就得回診快3次;股癬、體癬10年間,分別以平均就診20.4、18.4次緊追在後,每年每名患者需找上醫師約兩次。雖非大病卻惱人,濕疹去年就耗費約152億健保點數。惱人的皮膚問題同樣反映在健保花費,光是濕疹去年就耗費約152億健保點數,毛囊炎、足癬的健保花費分別是55億及20億點。事實上,民眾到皮膚科看診,費用並不多,中央是否考慮小病健保不予給付?李伯璋說,皮膚相關疾病對多數人而言雖不是大病,但「不舒服也是病」,健保也需要協助醫治好。李伯璋也是皮膚病的「苦主」,同時身受兩種疾病所擾。他分享,自己在多年有惱人的香港腳(足癬),那陣子腳受黴菌感染,皮膚不斷地龜裂,讓他直呼「真的很痛」。現在足癬已經痊癒的他,呼籲民眾有相關症狀需請益皮膚科醫師,勿擅自使用偏方。皮膚會反映身心狀況,有時與壓力相關。另外,膚況會反映身心狀況。李伯璋說,皮膚是人體的表徵,常受壓力影響。李伯璋將額頭的頭髮往上撥,只見頭皮下緣有些許紅塊,他說,工作壓力會誘發原因不明的免疫性皮膚炎,這種狀況在他接任署長前期更是嚴重,即便吃藥、塗抹藥品都無法根治,最重要的關鍵還是在調適壓力,才會改善發炎狀況。李伯璋補充,我國常見的皮膚用藥無非俗稱「美國仙丹」的類固醇與抗組織胺,這些藥治療病症通常「治標不治本」,像是工作所引發的免疫性皮膚炎,需要控制情緒、紓解壓力,再依據嚴重程度調整藥性強弱。數據解讀全台109年有超過152萬民眾受濕疹所擾,更有逾320萬就診件數,居皮膚病之冠。女性多於男性,推測與先天免疫相關,且夏季穿戴胸罩透氣性不足,易發生濕疹。毛囊炎和足癬患者人數則分居第二、三名。
-
2021-08-11 新聞.健康知識+
熱傷害 中暑掛急診女性增7.5倍
台灣一一○年來溫度已上升一點六度,高於全球平均,暖化加劇也引發熱傷害。中研院學者發現,當每日最高溫達卅四度以上,因中暑而掛急診案例就增加四倍,其中女性增七點五倍最高;戶外活動熱傷害則以孩童最明顯,當溫度達到卅三度以上,零至十四歲的急診數量將暴增為六點八倍,顯示氣候變遷對人體健康影響甚鉅。中研院永續科學中心副執行秘書龍世俊昨參加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舉辦的「氣候沙龍」,她利用過去十五年資料分析發現,當每日最高溫達到卅四度以上,因中暑而掛急診的例子就增加四倍,其中男性為三點五八倍,但女性卻大增為七點五倍,老人則是五點二倍,家裡的老人及主婦可能捨不得開冷氣而導致中暑。戶外活動者的熱傷害,除了溫度還納入相對濕度、風速、太陽輻射影響,龍世俊指出,若溫度達到卅三度以上,戶外活動者中暑急診人數增為四倍,其中老人五點五倍,值得關注的是,零至十四歲的族群增為六點八倍,上升幅度最高。龍世俊說,至於非意外死亡相對風險,每日溫度卅三度以上時,增加幅度約百分之八,卅二度以上增加百分之五,性別、年齡差異不大,但仍以老人死亡風險較高。如何應對氣候變遷下的熱傷害衝擊,她說,應善加調配工作時間及運動時間,未來建築或空調設備也應朝向節能設計,政府與民間更應提高解決能力,才能減緩氣候變遷所造成的熱傷害。
-
2021-08-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了新冠疫苗發燒頭痛怎麼辦?中醫建議先喝防疫茶
新冠疫情全球延燒,「你打疫苗了沒?」成全民問候語,但許多人打疫苗後出現發燒、肌肉痠痛、頭痛等副作用,該怎麼緩解?中醫師鄒瑋倫在「元氣網粉絲團」直播時以過來人的經驗,公開舒緩副作用的防疫茶,讓大家透過茶飲及穴位按摩提升免疫力。該休息就休息 不要硬撐上班如何因應打疫苗後可能產生的副作用?鄒瑋倫建議,「順勢而為」,打完疫苗該休息就休息,不要硬撐著去上班,若第二天出現不適可以考慮請假,這樣通常能很快恢復。接種疫苗前,鄒瑋倫推薦可飲用居家「防疫茶」,這款茶飲是清冠一號的稀釋改良版,有助肺部代謝、降暑熱、解毒,同時提醒一般人不能喝清冠一號濃縮液。只是手臂腫脹 別再吃止痛藥打完疫苗後,鄒瑋倫建議,多喝水、多休息,可多吃水果補充維他命C,也可以透過茶飲幫助身體代謝,例如青草茶、綠茶、烏龍茶都有解毒消炎作用。對於「新冠手臂」,鄒瑋倫建議,當副作用只剩下手臂腫脹不適時,就別再吃止痛藥,可以輕推手前臂內側正中的穴位「天河水」(從腕橫紋推向肘橫紋),把腎經的水推回身體裡,這也是氣功常見的解熱方式,還可以按摩手肘上的「曲池穴」,讓代謝變快。打疫苗固然重要,維繫自身免疫力也不可輕忽。鄒瑋倫認為,透過穴位按摩可促進經絡循環,提升免疫力。建議配合深呼吸,在呼吸吐氣之際敲打胸口正中央「膻中穴」,化解鬱悶之氣;也可以推在側腹部的「章門穴」,疏肝理氣,有解鬱、養肝經及肝血的作用。居家變胖了 按3穴提高代謝台灣三級警戒持續兩個多月,許多人變胖不少。鄒瑋倫表示,很多人在居家辦公期間胖了3到7公斤,並出現脂肪肝和下肢水腫,建議按壓肚臍旁的「帶脈穴」、大腿外側的「風市穴」、眼睛下的「四白穴」等,可提高代謝循環。正值夏天最熱時節,鄒瑋倫說,建議有心血管問題、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患,或有皮膚濕疹過敏、睡眠障礙的人,可飲用防疫茶外,也推薦可喝酸梅湯與青草茶,養心消暑,增強免疫力。台灣夏天濕度高,避免脾胃、心臟因暑而傷,鄒瑋倫推薦,可吃「三苦」,如苦瓜、苦蕎麥、A菜,「三瓜」,如西瓜、哈密瓜、香瓜,和「三湯」,即冬瓜湯、綠豆湯、雞湯,分別能鎮靜利尿、解毒消炎及緩解倦怠無力,具有提氣、補氣及解熱作用。
-
2021-08-09 該看哪科.耳鼻喉
流鼻血該抬頭還是低頭?醫師:2者止血方式皆NG
流鼻血是日常常見的症狀之一,大多數人流鼻血多會以捏住鼻樑、捏山根、塞衛生紙、低頭或仰頭的方式進行止血。義大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預防醫學科主任洪暐傑醫師提醒,其實上述這些止血方式都不建議,不當的方式不但不易止血,還可能造成其他問題。而經常流鼻血者,也建議做個檢查,檢視自己的身體狀況。 止鼻血常見4NG方式,抬頭、低頭都不宜! 一般而言流鼻血的位置通常是發生在鼻前庭一帶,是鼻子下方的位置,因乾燥、外傷等導致出血。洪暐傑醫師表示,發生在此處的出血,捏住上方的鼻樑、山根等方式自然對止血沒有幫助。而塞衛生紙則可能讓原本已經逐漸凝血的傷口,在取出衛生紙時又再度破裂,讓好不容易將要癒合的傷口再度受傷。至於抬頭或低頭,抬頭是最常見的反射動作,避免鼻血溢出或濺到衣服等,但這樣的止血方式反而容易讓血液逆流導致嗆咳,低頭對身體較沒有太大的影響,但也沒必要,且可能讓血流得更多。 正確止鼻血,頭擺正捏住鼻翼! 洪暐傑醫師建議,流鼻血時最好的做法就是頭擺正,並用手指捏住鼻翼即可,這樣簡單的做法就可以達到止血的效果。而若怕血滴出來可用衛生紙遮住,目的在避免血液外流,不在於止血,記得別把整個衛生紙塞進鼻孔內,以避免出血點不斷受傷、難以癒合。若要再更進一步的處置,可用冰塊冰敷鼻根處,使鼻腔內的血管收縮,這樣更有利於加快復原。 常流鼻血小心鼻咽癌,6大症狀盡早檢查! 洪暐傑醫師提醒,若民眾經常發生流鼻血的情況,建議做個檢查,看是否鼻腔出了什麼問題。2歲以下的孩童通常較少有流鼻血的情況,若經常流鼻血,可能為凝血功能異常、鼻腔構造異常等問題。2歲以上至成人,除了與挖鼻孔挖到流血有關外,也可能和抽菸習慣、過敏性鼻炎、鼻炎膜乾燥或脆弱有關,較嚴重的問題也可能是鼻咽癌等疾病所致。 洪暐傑醫師建議可觀察,若是流鼻血經常十分鐘內無法止血,或者總是同一邊流鼻血,就應多加小心。撇除總是挖同一邊的鼻孔,若是因為外傷、乾燥等因素導致鼻血,兩邊鼻孔出血的機率理當是一樣的,若總是流同一邊,自然很有可能是這一邊的鼻腔內出現問題,導致經常不正常的出血。 另外,也可以觀察是否有其他鼻咽癌的相關症狀,鼻咽癌的症狀會隨位置、大小而有所不同,最常見的就是總是同一邊鼻塞,這點雖和過敏所引起的鼻塞相似,不過還是略有不同。洪暐傑醫師解釋,過敏的鼻塞雖然也會塞單邊,但總還是會左右兩邊輪流,若總是同一邊鼻塞,就需適度的懷疑是否為因腫瘤的關係造成阻塞。而位置較深的腫瘤,也可能使得耳朵有悶脹感,或者吞嚥時總覺得喉嚨卡卡的,這些都有可能發生,提醒民眾多加留意,特別是有抽菸、喝酒、吃檳榔等習慣的高風險族群更要注意。 在檢查之後,洪暐傑醫師也建議,若確認鼻腔內部沒有問題,也可以與醫師多了解是否和營養缺乏有關,遵照醫囑補充相關的營養,例如維生素C、維生素K、鐵等。平時也應注意環境濕度,避免過度除溼,使得環境過度乾燥,容易造成鼻黏膜乾燥而出血。 《延伸閱讀》 .喉嚨卡卡檢查出腫瘤?哪些疾病是元兇?醫師指兩大常見原因 .噴鼻劑助改善,真有副作用嗎?來看專家怎麼說!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