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搜尋
溝通
共找到
2349
筆 文章
-
-
2021-06-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張鴻仁:疫苗採購量大 更有談判力
民間企業協助政府購買BNT疫苗出現曙光,但全球都在搶購疫苗,民間企業恐也有採買困境,首任疾管局長、陽明交大公衛所兼任教授張鴻仁分析,在國際疫苗採購市場,採購量多多益善,現在要採購一千萬劑,買愈多籌碼愈高,其他基金會若要加碼,將更有談判力。企業採購疫苗已與政府達到初步共識,包含「原廠製造、原廠包裝、直送台灣」等條件。據行政院日前聲明,中央已在德國政府幫助下向BNT原廠溝通,且授權永齡、台積電向BNT原廠與代理商洽購,另給予製造商「免責聲明」。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強調,疫苗採購並未跳過代理商,但要求原廠製造。張鴻仁呼籲,「政府不用想太多,確定疫苗是德國廠就好。」疫苗取得時效比較重要,不需要去管商業運作,國際商業運作有它的道理,請尊重人家的代理權,品質確定是來自原廠就好,現階段疫苗取得時效比較重要。另外,目前全球搶疫苗,張鴻仁表示,台灣先前洽購數百萬劑,大廠都不太理,現在有一千萬劑,籌碼增加,其他基金會若要加碼,更有談判優勢;向藥廠洽談疫苗一定會觸及交貨量跟時程,萬一拿不到疫苗最大關鍵就是「缺貨」。
-
2021-06-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郭台銘、台積電能順利買到BNT疫苗?要看這三個關鍵
行政院政務委員兼發言人羅秉成今(18)日發言最關鍵聲明有三,第一是在「德國政府」協助下向BNT原廠溝通;二是政府授權鴻海永齡基金會及台積電(2330)向BNT及「代理商」洽購;三是循日本模式及國際採購合約,給予製造商「免責聲明」,並承擔後續處理工作。對此,首任疾管局長、陽明交大公衛所兼任教授張鴻仁表示,最關鍵的是能不能取得疫苗,若這問題解決了,其他一切都只是技術問題。他解釋,對國際疫苗採購市場而言,500萬劑實在太少,國際市場要上億劑才比較容易談,千萬劑才會上報。若這次連同台積電一起加入採購,期待較有機會採購到疫苗。自從鴻海(2317)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提出採購德國BNT疫苗再捐贈給台灣後,時間拖了幾個星期進度緩慢,加上日前有媒體指郭台銘已失去談判資格後,惹得郭董連續兩日在臉書上發表聲明,日前發出的八點聲明,更被解讀是郭董對政府的直球對決。專家分析,影響郭董採購進度原本有兩大關鍵點,一是台灣能否繞過上海復星醫藥的代理權資格,直接向德國原廠採購?二是世界各國都在搶購疫苗,BNT有沒有足夠的疫苗現貨可供應台灣。不過,羅秉成的發言,突顯了政府對第一項、上海復星醫藥的代理權部份已經認可,再無任何僥倖迴避的可能性,這也是羅秉成所言,政府正透過德國政府的協助與BNT或代理商(上海復星醫藥)溝通。至於第二點,BNT有沒有足夠的疫苗現貨供應台灣?熟悉國際藥品採購的專家指出,只要上海復星同意,德國政府能協助的,就是遊說BNT公司將供給台灣的疫苗排程設法往前挪移。過去台灣試著透過政府及郭董的商業人脈出力,現在加上台積電「護國神山」出馬,期待德國政府再加把勁來促成。除此之外,隨著羅秉成對「免責權」的發言,也讓台灣能否買到疫苗的第三個關鍵點浮上檯面,由民間企業採購疫苗,再捐給政府,此時疫苗的免責權該誰說了算?這要說清楚。張鴻仁分析,免責權是指疫苗施打後,不要被民眾告,事實上,只要BNT願意提供核准說明,這已代表產品免責,其次是疫苗傷害免責,台灣已經有了「疫苗傷害救濟」相關法規。張鴻仁說明,行政院的發言突顯政府願承擔一切責任。
-
2021-06-18 醫聲.數位健康
遠距醫療/醫院擴大遠距視訊門診服務 腎友居家洗腎更安心
疫情嚴峻,許多病人因擔心感染的風險,害怕來醫院,因此遠距醫療成為防疫新趨勢。光田綜合醫院為提升疫情期間,病人看診的便利性,擴大遠距視訊門診服務,腹膜透析腎友也可透過視訊看診,醫師即時監測洗腎數據,零接觸維持病人的醫療需求。「防疫新生活,看診新方式!」光田綜合醫院腎臟內科主任王家良表示,腹膜透析洗腎腎友以往必須到醫院例行性檢查,如今透過遠距視訊,可監測腎友居家洗腎操作機器的情況,記錄洗腎數值並自動上傳雲端管理系統,即時精準掌握病人治療與身體狀況,醫病視訊溝通就跟面對面看診一樣有溫度、零距離。光田綜合醫院即日起更擴大遠距醫療門診服務,開放家醫科、心臟內科、新陳代謝科、胸腔內科、神經內科、腎臟內科、風濕免疫科、一般內科、腫瘤內科、血液腫瘤科、兒科等科別遠距看診,提供給更多病情穩定的慢性病複診,以及需開立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患者,可透過線上掛號的方式預約。光田綜合醫院副院長暨腎臟內科醫師張家築表示,遠距醫療成為疫情下最重要的看診工具,透過視訊醫療零接觸,溝通也是零距離,身在遠端的醫護能及時掌握病患的病情,服務慢性病人的醫療需求,讓醫療不至於中斷,尤其在疫情高峰期間,視訊看診可降低醫療的負荷,同時提高病人的就醫便利性。「有病千萬不能拖!」光田綜合醫院呼籲,疫情期間許多患者因擔心來醫院看診,而延遲就醫,現在透過視訊看診可以很安心,讓病情獲得控制。
-
2021-06-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接種猝死/快止血…排除疫苗致死 拿出證據
長者施打AZ疫苗傳出死亡事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疫苗接種利大於弊,建議長者施打。專家認為,指揮中心應調查「長者施打前死亡數值」、「施打環境導致心理壓力」、「長者健康狀況」,拿出強而有力證據止血,才能讓疫苗接種順利進行下去。「我最擔心的事情果然發生了。」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表示,疫苗大規模接種後會出現接種後通報死亡事件,若影響接種率,將使群體達到保護力的速度變慢。對民眾來說,家人就是死了,一直強調利大於弊的說服力不足,他呼籲政府應依傳染病防治法解剖釐清死因,對每一個通報案件都盡速說明。蘇益仁說,指揮中心不能讓這些事情發酵,否則只會讓民眾更怕,呼籲政府明快處理,避免國人對打疫苗卻步,否則新冠病毒就有機可乘,更不希望少量的疫苗最終走向報廢一途。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教授施信如指出,國外進行大規模接種疫苗前會先調查長者健康狀況,依風險分析導致死亡的機率,並且了解高齡者自然死亡率、每日死亡人數;國內事前並沒有做好與國人的溝通。她表示,AZ疫苗最常見副作用為血栓,血栓不會在短時間內造成猝死,但在調查結果出爐前,難以排除接種後死亡與疫苗的關係。因此不只要公布長者接種前的死亡人數背景值,施打環境造成的心理壓力、高齡者健康狀況都應盡速調查,也要快釐清原因,排除疫苗引發死亡的相關證據。
-
2021-06-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聞眼/做足風險溝通 老人的命也是命
無論是新冠疫苗或流感疫苗,勢必會遇上「接種後死亡、接種後不良反應」事件,影響國人接種意願,專家每次都呼籲要做好跟民眾溝通,但搶打、不良反應或死亡事件、緩打的歷史不斷輪迴,指揮中心昨天說「死亡人數並未超過背景值、施打利大於弊」看似專業,但聽在失去長輩的民眾耳裡,一點都沒有說服力。去年上演流感疫苗大規模接種,一開始搶打,後來韓國爆發接種流感疫苗後有四十八名死亡案例,影響國內打氣,指揮中心後續加買的流感疫苗,到今年二月還有一大部分沒打完。這次AZ疫苗出現老人接種後死亡案例,指揮中心不能只說施打疫苗「利大於弊」,應花加倍時間與民眾溝通、更快速釐清真相提出說明,避免緩打潮以至於大量因國人畏懼施打導致疫苗報廢。二○○三年發生SARS後,政府鼓勵國人接種流感疫苗,當時的疾管局長蘇益仁就擔心疫苗不良反應影響接種,快速透過病理解剖替民眾釋疑。當時雲林有例接種流感疫苗通報死亡案,調查發現個案接種後騎腳踏車返家,未抵達家門就死亡,研判應是心肌梗塞。相關單位在第一時間解剖,果不其然,心臟左側支被血栓阻塞,家屬回想,個案六年前曾發生過心肌梗塞,心臟有問題。指揮中心未事前做好足夠的風險溝通,如今一定要每一個案例都詳細說明,釐清國人與家屬的疑慮,不宜以高齡者死亡率高一語帶過。老人的命也是命,要調查清楚、明白交代,才不會阻撓疫苗正常的接種,影響國人健康。
-
2021-06-18 名人.陳光超
陳光超/飛舞的火鍋蝴蝶
「上次的死亡病例討論會,有一位食道癌症末期,合併多處轉移的年輕女性,我查了一下病歷,」院長放下手中的公文,抬頭看著我。「在她過世的兩個禮拜兩個月前,怎麼會有你耳鼻喉科開刀的紀錄?」「而且主刀者是你?」院長的臉上滿滿的???這下子嚴重了,院長是在指控我開不必要的刀,違反醫學倫理?==========火鍋,我們大家都這樣叫她。 34歲的她,留著很短的頭髮,配上略為消瘦的臉龐。她不是我們科的病人,但我不得不注意她。因為她老是穿著寬鬆的病人服,罩在她可以當作衣架子的身上。自己推著點滴架, 搭配爽朗的笑聲,在病房走廊飛奔,像蝴蝶似的到處飛舞,看到人就熱情的打招呼。 我就是在病房經過幾個照面,迎來幾個燦爛的招呼之後,知道她叫做火鍋,就這樣跟著叫了。是不是她老是帶來歡樂,所以大家叫她火鍋,我就不得而知了。只是很好奇,是哪個人給她取了這麼不相稱的綽號? 因為她長得非常像一個混血兒,尤其是鼻子跟眼睛,跟西方人沒什麼兩樣。除了她為什麼叫火鍋,讓我覺得好奇之外, 還有另外一個讓我好奇之處,那就是她看起來明明就是一個OL上班族,怎麼有那麼長的時間,可以一直住在醫院呢?因為從第一次她從我身邊飛奔而過,到現在至少超過兩個月了。「主任,過來! 過來!」病房的護理師琳琳,看到我路過,趕緊叫我。「這裡有好康的!你真會選時間來查房。」「主任,這是我們米總叫我特別去買的排隊吐司,你也有一份。」一位我從來沒有見過的O L,把一包白吐司送到我手上。「這個可是要排隊很久才買得到的喔。」「蛤?米總?」這個吐司我吃過,不是很好奇,但「誰是米總?」「哎呀! 主任,米總就是火鍋呀!」琳琳很驚訝的說。「你到現在還不知道喔!」「什麼!你們叫我們米總...火鍋?」這位OL比護理師更驚訝的說! 她那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表明你們好大膽,怎麼可以這樣叫我老闆!「你們公司是做什麼的?」「我們是專門做重機維護服務的。」「米總愛騎重機?」我一邊問,一邊心裡想,就像「火鍋」跟「米總」不搭一樣,她的嗜好還真跟她的外型差很遠。「不是啦,重機是指重機械,像怪手‚吊車‚起重機等等。」OL 回答。「我看過病歷的記載,妳們總經理是出生於公務員家庭。她是繼承夫家的事業嗎?」原來好奇心不是只有我一個人有,這次換琳琳護理師在問。「怎麼會去做這個像是黑手的事情呢?」「不是喔,我們老闆是先創業,成功之後才結婚的。」「我在公司這麼久了,從來沒有看過她的先生,今天可是我第一次見到,好帥呀。」OL有一點小興奮!「他現在就在病房裡,探視我們老闆。」「我照顧火鍋兩個月來,從來沒有看過他的老公。」琳琳也被撩地有一點小興奮,「主任,我們一起去跟火鍋說謝謝,順便看一下她老公嘛。」顯然說謝謝是假,看帥哥才是真。火鍋看到我們進來,坐在病床上雙手在空中,向著我們奮力地揮舞著,手臂上打著針的點滴線,不時撞擊著點滴架,發出叮叮叮的聲音。「主任,你們來啦。」露出紅唇下整齊又潔白的牙齒,很興奮的招呼我們。「我們主任是特別來謝謝你的。」護理師說,我注意到她的眼神,是瞄向了火鍋的老公。「小東西,我覺得很好吃,想跟大家分享,不要見笑了。」雖然外面天氣不好,但是火鍋的表情卻是充滿了陽光。「來來來,我跟你們介紹一下,這是我老公。」火鍋講的有一點得意的樣子。「主任你好,我是Douglas,叫我Doug就好。」道格從沙發站起來,伸出右手跟我握手,但是並沒有要跟我交換名片的意思。「好高呀!」兩個小女生在旁邊驚呼。道格一頭梳理整齊的頭髮,濃密的眉毛,擁有象徵有錢的鼻頭,穿著質地上等的白襯衫,袖子捲到靠近手肘,配上燙的線條分明的西裝褲,看起來氣場十足,不用問也知道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還有還有,這位是我的小妹妹。」火鍋拉著妹妹的手,向我們熱情地介紹。「我叫Casey!」凱西側坐在火鍋的床沿,長髮披肩,穿著黑色窄裙,蹬著長筒馬靴。「你們好!」語氣超冷超敷衍,不僅頭沒抬起來,還把手從火鍋的手中縮回去,擺明不想握手,超跩的!場面有一點尷尬,琳琳趕快說「沒想到米總還有一個這麼漂亮的妹妹啊!」「是呀,我們這個妹妹是最漂亮的。」火鍋用讚美的眼神,看著Casey說。「那我們還有其他的病人要忙,你們慢慢聊,我們先走。」我帶頭走出病房。「好羨慕火鍋呀,老公高富帥,他們是這麼的登對。」琳琳有一點嫉妒的下結論。根據琳琳的說法,火鍋是因為食道癌,手術切除了腫瘤,並用大腸做過重建。由於不是早期發現,又加做了電療及化療。不幸的是,手術不到半年,就因為局部復發,住到醫院來,這就是為什麼她這兩個月,一直在病房出現的關係。「這樣看起來不太樂觀喔,怎麼她還這麼陽光?」我問琳琳,「火鍋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情形很嚴重嗎?」「她一定知道,但她應該是一個生命鬥士吧。」琳琳的語氣有一點點的不敢肯定。「我看她電療化療兩個月來,這麼痛苦的過程,從來也沒有吭過一聲。」這時,我腦海裡浮現出的是,她那短髮俏麗陽光笑容的模樣。唯一可以跟她的狀況連結的是,她那漸漸消瘦的臉龐。==========「主任,你出國的時候,有一個指定會診,已經超過時間了,要趕快去看。」一回國,總醫師馬上給我一個溫馨的提醒。我看了一下會診單,病人姓名「米 xx,...」。「這個不是火鍋嗎?」看到姓,我就開始起疑問。「怎麼還沒有出院?」會診單上殘酷的寫著,這兩三個月來的電療化療,完全沒有效果,腫瘤不僅在胸腔內繼續蔓延,而且頸部的淋巴結也已經轉移。火鍋的生命已經沒有希望了,開刀化療等等都是枉然的。「關於米小姐,你為什麼要會診我?」我問火鍋的主治醫師。「她要求要開刀,」主治醫師很無奈地回答,「是強烈的要求喔!」又補充了一句。「開什麼刀?」我不了解,「要開刀也是胸腔外科的事啊,難道你沒有跟她說開刀沒有意義了嗎?」「當然說了啊,但是她怎麼也不放棄。」「那為什麼要會診我?」「因為她說她要把頸部的淋巴結拿掉。」「什麼?她要開脖子?」我更震驚了!她的問題是食道,不是我們耳鼻喉科的問題。「我全部解釋過了,我沒辦法,你自己去問她。」電話被掛斷了,我直接去火鍋的病房,一樣的夕陽,直接透入窗戶,照在火鍋笑盈盈的臉上。「嗨嗨,主任,你回國啦!」火鍋什麼都沒變,只是臉形更清瘦些。態度是一樣的熱情,一樣的陽光,但從她的笑容中,可以看到一股硬硬地倔強。「火鍋,我們開門見山,有話直說可以嗎?」我當著她的面,把手機關機,代表我是以很嚴肅的態度,要跟她溝通。「嗯嗯,OK 呀!」她還是笑笑地。「脖子的淋巴結是標,食道的問題才是本。」「你要切除脖子的淋巴結,是一個所謂鋸劍法的治療方式。」「這是白白受苦的,沒有意義。」「我懂,但是女孩子們總是愛漂亮愛乾淨,這一點你們男生不懂啦。」她竟然一點都不恐懼,還有一點撒嬌的跟我說。「主任,你看,」火鍋掀開她的衣領,「這些壞壞的淋巴結,若是爛出來了,多麼難看,味道也多麼的難聞。」火鍋是說的沒錯,這個的確會發生。「但.....」我還沒有講完,火鍋立刻插嘴,態度突然強硬起來。「沒有什麼但是,主任,我跟你保證,我的求生意志比誰都堅強,只要有那麼一點點的機會,我都會把握。」「要期待奇蹟的方式也有好幾種,不一定非得手術不可。」我覺得我還蠻殘酷的,「可以試試中藥,氣功,或是其他偏方。」「手術反而是最痛苦的一種方式!」「就算是我的最後請求,請主任幫我這個忙,把脖子的淋巴結清掉,」米總放軟音調,「要爛就讓它爛在我身體裡面,不要爛在外頭,讓外人看的到,聞的到。」她還是很重視形象的。對她這個要求,我一時無法反駁。於是我想換一個方式,「這麼重大的事情,我希望妳先跟妳的家人商量一下,取得共識之後,我再來跟你討論。」使出一招緩兵之計,希望時間可以讓她改變心意。「我自己可以決定一切,不需要跟家人商量。」火鍋真的是個女強人。「至少你可以先跟你老公商量一下呀。」我的回答,多麼的合情合理。「老公?」火鍋突然青筋暴露,「老公?」尖聲對著我高吼起來,「陳醫師,你在說誰?你在說什麼?你再說一遍?」我嚇一大跳,突然結巴起來,「我我我...說先跟你老..」「那個吃軟飯的傢伙,從結婚之後,就沒有做過一天的事情,沒上過一天的班,」她氣瘋了,就像其他的正宮夫人一樣。「只會用我的錢,在外面拈花惹草,他能幫我什麼事情?」「我第一次住院的時候,他就把外面的女人帶回家住了。」火鍋崩潰了,「我出院回家,那個女人竟然毫不避諱地,繼續住著。」- 她- - 用盡力氣的哭訴著,說那女人的態度就是「反正你快走了,我只是提早來接收而已。」「我不想死,我不能死,我不願死啊,主任。」她的雙手不斷地槌著病床, 「我要參加我女兒的畢業典禮,」「我要參加,主任我一定要參加....」絕望的哭聲,碰碰碰的捶床聲,夾著點滴線不時撞擊著點滴架的叮叮聲。這一幕我從來沒看過,因此吐不出什麼話來,全部梗在喉嚨,唯一能做的就是靜靜的等她平靜下來。看到火蝸這隻蝴蝶不再飛舞之前,我真還以為我已經看盡人間悲喜劇。風暴過去了,看到火鍋哭花了臉,不免同仇敵愾起來。想到這個女生這麼可惡,「哼, 這女的....」糟糕,哪壺不提提哪壺,我怎麼可以脫口而出,可是已經吞不回去了,會不會火上加油?「那個女的,你看過啊,主任。」火鍋情緒恢復不少,並沒有想像中再崩潰一次。「我看過???」「就是那個坐在我床沿的Casey 啊!」「坐在床沿的人通常是最親密的人呀,怎麼會是她在坐?」我想起來了,是Casey坐在床沿沒錯,火鍋的老公是坐在沙發上。「因為在你們進來之前,她要我把銀行的帳號印鑑全部交出來,我們起了爭執,怕你們聽到,所以Casey她就坐到我床沿。」火鍋已經沒有什麼火氣了,「造成你們誤會,抱歉抱歉。」「奇怪,妳道甚麼歉?」我心裡面想,「我還以為她是妳妹妹呢,」我說,「看你們兩個當天的相處,還蠻熱絡的。」「我這樣做,是希望將來Casey能夠善待我的女兒。」理智的米總又出現了,「超前部署嘛,超前部署!」虧她還輕鬆地說的出來。「要爛就讓它爛在我身體裡面,不要爛在外頭,讓外人看的到,聞的到。這樣我才能美美香香的去參加我女兒的畢業典禮。主任,要幫我開刀齁!」她認真地瞪著我,重申了一次她的訴求。==========「所以,院長,我也不知道這個刀開的對或不對。」
-
2021-06-1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承認外購疫苗進貨速度慢 陳時中再道歉
立法院臨時會今天進行黨團協商紓困4.0特別預算案。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近來疫苗進貨的速度事實上是慢,當然要表達很抱歉,但是也盡力多方溝通,包括上週也和幾間藥廠有進行視訊會議,了解一下整體情況。朝野協商時,國民黨團質疑,為何我國長者施打疫苗後死亡率偏高。陳時中回應,從國外數據來看,高齡者施打疫苗的狀況本來就比較高,但國內死亡個案是否是施打疫苗所致,還是要積極發掘死亡原因有無相關;救濟小組一直存在,若有時序上接近的案例,都會進行調查、審視。陳時中指出,國內新冠肺炎死亡案例逼近500人,令人很傷心,但世界各國疫情剛開始都有類似情況,台灣死亡並沒有比國外更嚴重,「不是說它不嚴重,還是很嚴重,還是要努力把死亡數往下壓」。國民黨團質疑國產疫苗申請緊急授權相關問題。陳時中表示,國產疫苗屬於戰略產業,要予以鼓勵,但並不代表國產疫苗申請緊急授權就非通過不可,仍要提出報告給專家小組審視,絕對沒有所謂護航,其產品還是要符合實際需要才可以。國民黨團詢問,疫苗優先施打的第二類「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9萬人究竟有哪些人。陳時中表示,主要是第一線防疫人員,包括警察也會在裡面,中央的部分目前施打人數未超過1000人,總統府部分國安體系有人已施打,但行政人員目前還沒看到。
-
2021-06-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郭董購BNT跨大步? 陳時中:能提出授權書當然積極辦理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欲購買500萬劑BNT疫苗,日前指揮中心表示已對BNT疫苗「有條件專案進口許可」。但中國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說上海復興為BNT疫苗大中華代理,台灣民間有洽購意願,願意提供原廠授權書,若真提供我國是否接受?指揮官陳時中則鬆口表示,「如果能提出BNT授權書和供貨證明,當然積極辦理」,但不願證實是否接受上海復興提供的授權書。但郭董到底卡關在哪裡?陳時中說,郭董事長這段時間非常努力,指揮中心提供函件,他也在努力,但各大疫苗廠政策方向都是跟國家往來,會和郭董繼續溝通聯絡。然而國內疫苗數量不足,許多民眾希望組團出國打疫苗,但卻被說不准組團甚至還要開罰。陳時中表示,不是說禁止去打疫苗,但以此名目招攬揪團的行為不行。副指揮官陳宗彥則表示,去年全球疫情列為三級警戒時,觀光局就要求旅行業者暫停組團出國,因此現在若有旅行團要出國,就應回到目的主管機關,依據全球疫情判斷處理。
-
2021-06-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擴大接種 第一類人員接種逾八成
日捐台124劑AZ疫苗6月15日正式擴大接種,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第一類人員已經施打約超過八成,第二類五成,第三類則不到五成;將和地方政府溝通積極造冊,分配疫苗數依照將依照造冊數目以成數分配。日前擴大接種一次開放第一到第七類對象接種,其中第七類對象由關鍵設施人員由各機關造冊,並獲指揮中心同意後才可接種。外界關心是否有更詳細的比例分配?陳時中表示,第一類接種對象,這兩天施打後應該超過八成,第二類五成,第三類不到五成。疫苗依照造冊數目分配,前一段時間地方政府造冊不夠積極,對象有漏列,各縣市造冊比例跟需要有落差,因此會再和縣市政府討論該如何補足。至於75歲以上長者,各縣市有分流必要依年齡往下打,分流策略讓施打更有秩序。現在分配的疫苗75歲以上基本分配量都有53%,風險區域增補5%到10%。而韓國已有通訊軟體推出疫苗地圖可以預約媒合,我國是否也會考慮設計類似系統?陳時中表示,疫苗地圖一定會有,政委唐鳳有在規劃,相信擴大疫苗施打範圍和數量時,預約系統和地圖都會帶來幫助。
-
2021-06-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郭台銘買疫苗有譜? 陳時中:供貨時程無法把握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延燒,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欲購買500萬劑BNT疫苗,日前指揮中心表示已對BNT疫苗「有條件專案進口許可」,但外界關心除了原廠授權書郭台銘還需準備什麼以及八月是否可順利到貨?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對於郭董還缺什麼文件並未正面回應,僅表示國際疫苗現貨少,供貨時程無法把握。陳時中表示,民間企業都很努力,但現貨非常少,能夠順利採購到都不簡單,供貨時程無法把握。有媒體進一步追問,郭董的疫苗文件還需要做什麼修改?陳時中表示,並未收到要修改的訊息,官方民間團體合作,已經給有條件許可,雙方還需要討論官式文件。針對日本表示將援助越南100萬劑,並研擬後續追加提供疫苗給台灣與越南。陳時中表示,今早日本外相已公開對外說明,我國也持續努力透過各管道,對於日本的善意表達非常感謝,會再跟日本政府溝通。而外傳菲律賓將跟進我國的EUA,只要國產疫苗獲得我國EUA即可施打。陳時中表示,國產疫苗的EUA還沒通過,不宜對外多說,但確實很多國家投以關心,想要跟這幾家公司談判,「但還是靜待EUA審查結果」。副指揮官陳宗彥則表示,並未收到菲律賓來函,希望大家不要再誤傳。至於我國是否已開始為明後年的疫苗佈局?陳時中則說,國際採購正和相關公司談判中。
-
2021-06-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日評估二度贈我疫苗 外交部:希望儘快抵達台灣
日本正評估是否二度援助我國疫苗,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今天表示,將和日方保持緊密溝通,希望疫苗儘快抵達台灣。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今天宣布,日本將無償援助越南AZ疫苗,是否二度援助台灣、越南也一併在評估之列。歐江安表示,外交部感謝日本政府表示將研議再次對台灣提供協助,我方會持續與日方保持緊密溝通,期盼疫苗能夠儘快順利抵達台灣。
-
2021-06-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疫苗恐群聚?陳時中:大家要自主 維持距離、戴口罩
日本捐台的124萬劑疫苗開打,但一次開放一到七類接種對象接種,其中第一到第六類採現場預約接種,外界質疑是否會有群聚風險。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如果要排隊,一定要維持社交距離和戴口罩,「大家要自主,不要一窩蜂擁擠」。而對於台北市政府質疑這次疫苗分配太晚通知,陳時中表示,看到相關爭執問題,不只是台北市,都會直接和相關人員聯繫,有何問題,需要一起解決。他表示,台北市一開始也因為加強版防疫旅館和醫療量能問題,透過EOC和區域防疫指揮官積極解決調配病床,市府也很辛苦,因為有些病床要清空降載在短時間內做到,防疫旅館又不足,因此指揮中心提供六百多間集中檢疫所給台北市,工作人員不足也立即協調國防部派人進駐,幫忙人員做教育訓練和溝通協調工作。他強調,防疫時中央地方應該不分彼此,資源共享達到最大效率是共同的目標。陳時中表示,這兩天配送疫苗非常辛苦,看到各地方政府積極解決各類問題,每個地方各有不同,根據施打地點和計畫都不同,積極解決問題,大家都很急,但是請給防疫人員多些鼓勵。
-
2021-06-14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看見需要,所以陪伴」——醫院裡的社工師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院社工人員的角色」。透過醫學生教學定期舉辦「醫學人文個案討論會」,才發現台灣醫學教育以及一般民眾普遍對醫院社工人員的工作缺乏認識。非常高興本週能邀請醫院社會服務室蘇主任介紹社會工作專業人員的工作,並由兩位社工同仁分別介紹她們如何幫忙病人與家屬,紓解因疾病而遭受的社會心理以及經濟的壓力。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使醫病雙方更了解這些在醫院默默助人的「無名英雄」。「你好!我是醫院的社工師」「這麼年輕就來當『志工』……」 「妳一定很有愛心!」 「妳是政府派來醫院的?」 「妳的工作很輕鬆耶,來聊天就有薪水領……」 「我的經濟沒有問題,不需要社工師。」這些回應,都是在病人、家屬還不認識社工師時,會有想法或回應。社工不是志工,社工是有給職的專業人員,必須就讀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甚至得參加國家考試,得到社會工作師的資格;在工作中運用相關的理論、實務的知識來助人,並不是因為有愛心就能成為社工師;超過100床以上的醫院,都需要有專職社工師的人力配置,我們是醫院的員工,是醫院希望在治療病人的過程中,幫助病人解決因疾病而產生的家庭、社會問題的專業人員,在訪視過程中顯得日常的對話,其實都是我們在瞭解病人的問題、資源、支持系統的過程。社工師不只協助經濟困難的病人,面對疾病過程中,情緒難以調適,不知道如何因應疾病這個程咬金造成的生活改變,很擔心疾病跟治療,但不知道如何跟家人或醫師開口,這些時候,社工師都可以幫忙。社會工作隨著不同的工作對象、族群或場域,發展出不同的社會工作專業,而我在醫院擔任社工師,選擇的正是「醫務社會工作」。常說生、老、病、死,「生、病、死」這三個過程,多數都需要醫院的參與,所以在醫院工作,社工師的工作對象幾乎沒有年齡、性別的限制,他們的共通點是病人,健康狀態受到短期、長期影響的人,社工師協助這些病人解決因疾病而產生的社會、心理、家庭問題。醫務社工師到底在做什麼呢?在醫院找社工師幫忙,第一個想到的是資源問題,沒有錢找社工、沒有人顧找社工,不管是人力、物力的缺乏不足,都會希望藉由社工師連結資源的能力,解決病人的問題,社工師必須進行評估,確認病人是否符合社會資源提供的條件,也需要了解病人的問題,協助病人與家庭看見問題,有改變的方法,幫助他們順利地完成治療。隨著癌症治療的進步,存活率的提升,除了預備死亡,更需要了解治療的過程,如何配合治療,治療結束後的生活調整,更有人開始思考人生的優先性,這些議題都是社工師可以陪著病人與家屬討論的,每個人都有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碰到壓力或危機時,有時會轉不過來,社工師可以看見病人的能力,接納、包容病人的狀態,給予支持與協助,陪伴病人接受疾病與治療。社工師並不是單打獨鬥的,合作是社工師重要的特質與能力。我們與病人、家屬合作,也與醫療團隊合作,幫助醫療團隊了解病人及家屬的擔憂,讓團隊成員知道如何協助病人與家屬,當病人不瞭解病情說明,不好意思詢問醫師時,或是有錯誤的理解時,社工師都會把這些狀況傳達給醫療團隊,讓團隊可以再次說明,也可以幫助聯繫家庭會議,把病人及重要家人約來與醫師見面,讓醫師一次向病人、家屬說明,病醫之間有共識、有信任感,就能一起合作完成治療病人自主意識抬頭,爭取自己的權利,醫院也鼓勵病人可以表達不滿意,社工師經常參與病人醫療申訴的處理過程,幫助醫病溝通。在處理過程中,發現這些申訴很多都是不清楚、不了解而產生的誤解,進行申訴並不是想要攻擊醫師、醫院,只是想要了解為什麼,沒有人喜歡被投訴,一定會不開心,但如果把申訴看成一個溝通不良的結果,重新學習,再次好好的說明、傾聽、溝通,醫病之間如果能共同化解誤解,一定可以再次合作。社工師在做什麼?核心精神是幫助艱苦人,不只是幫助生活艱苦的人,也幫助心肝頭艱苦的人。曾經有位很沉默的家屬在病人過世後,寫了一張卡片給我,謝謝我對病人的陪伴,也謝謝我在加護病房外對他的陪伴,他說當時雖然他沒說什麼,但內心充滿感激,有時只是一個動作,也許只是一句話,都會對病人、家屬產生很大的作用,希望我們可以讓這份愛繼續在醫院流傳。因為看見需要,所以陪伴。
-
2021-06-13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調整飲食+治療不中斷 與IBD和平共存兩關鍵
11歲的林小妹熱愛打排球,是名運動好手,但沒想到年紀輕輕的她,不僅經常便祕,且連續一到兩個月排出血便,嚇壞父母。經醫院檢查疑似為發炎性腸道疾病,隨後確診為克隆氏症,接受治療與進行飲食調整後,林小妹重回最愛的排球場、參加童軍團,她也鼓勵病友堅持治療、與病共存。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社團法人腸治久安協會及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共同舉辦「IBD發炎性腸道疾病線上衛教講座」,四名來自大腸直腸科、肝膽胃腸科、兒童腸胃科、營養科領域的專家,以及病友林小妹偕同父親線上分享從症狀、治療、生活及飲食面剖析發炎性腸道疾病。常見成人患者延遲確診,未及時治療罹癌風險增。發炎性腸道疾病(IBD)可分為兩種,分別為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氏症。亞東紀念醫院肝膽胃腸科專任主治醫師鍾承軒表示,據統計,國內患者的發生率與盛行率皆逐年增加,以每年4%至5%的比率上升,其中不乏兒童及較為年輕的患者。台大兒童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吳嘉峯說,其實18到20歲前確診的兒童病患不在少數,約占總病例數的10%至20%。常見一些成人患者其實早在18歲前就有症狀,卻延遲確診。若未即時治療,發炎持續將使病情愈來愈嚴重。鍾承軒表示,病患可能發生臨床上最不樂見的腸胃道出血、穿孔、廔管、惡性腫瘤等併發症。台北榮總外科部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林春吉更強調,較年輕的病患或持續發炎、合併有原發性硬化膽道炎的患者存在較高癌病變的風險,統計於診斷後七年間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將開始線性增加。三大類藥物治療,盡可能避免手術,影響生活品質。臨床上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治療分為三大類,首先會以類固醇、免疫調節劑等傳統藥物治療,當症狀變嚴重而難以獲得緩解時,會開始以生物製劑治療,近五到十年間亦有較新型的生物製劑,可降低白血球發炎的反應。之後如發生併發症才會評估進行手術,如腸道切除重建、廔管切除引流等手術。林春吉表示,對藥物治療無明顯效果的病患,採取手術治療被視為最後的手段,包含緊急手術及非緊急手術。過往曾統計患有潰瘍性結腸炎有60%的病患需要緊急手術,由於術後恐影響未來預後及生活品質,臨床的治療目標之一,就是盡可能避免緊急手術。依期別調整飲食,戒菸降低復發率。除及時診斷、穩定服用藥物之外,要讓疾病獲得良好控制,降低併發症風險,飲食調整也是重要的一環。馬偕醫院營養醫學中心副主任蔡一賢說,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營養治療方針會隨疾病嚴重度、治療方式、併發症而改變,可分為急性發炎期、引導緩解期及維持緩解期,且治療也分藥物或手術,當病患發生貧血、腹瀉等併發症時菜單也會不同,應諮詢專業營養師進行個別評估及建議。蔡一賢說明,急性發炎初期會先暫時性禁食,之後以均衡飲食為原則採取低渣或高蛋白飲食,但要注意避免個人食物過敏原,不食用油炸、油煎等烹調方式料理的食物,如荷包蛋、油豆腐等,盡量選擇去皮、去筋的瘦肉、魚肉,且要降低纖維的含量,避免纖維多的蔬果及全穀類和其製品,包含竹筍、奇異果、番茄、糙米、燕麥、玉米、芋頭等。當進入疾病緩解期會逐漸放寬限制,增加纖維質到正常標準的攝取量,原則上仍要視個人腸胃耐受性調整,記錄會導致腸胃敏感的食物品項,當病患治療產生貧血可選擇富含鐵質、維生素C等食物預防,也建議癮君子戒菸,有助疾病控制並降低克隆氏症的復發率。發炎性腸道疾病跟高血壓一樣,是必須規律治療的慢性病。吳嘉峯說,固定服藥治療才能控制疾病,仰賴醫病溝通及病患本身須了解疾病,能否讓病患回歸正常生活是最終治療目標。林春吉亦建議病友,在發病八到十二年之後定期進行大腸癌檢測,預防癌病變。
-
2021-06-13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IBD長期治療好辛苦 破解病友四大難題
難題1自行斷藥、未長期追蹤,導致疾病加重。一位38歲的家庭主婦,10年前得知罹患潰瘍性結腸炎,手術投藥治療後改善血便、腹瀉,症狀改善後,她嫌就醫麻煩不再用藥。3年前追蹤發現腸道又出現嚴重發炎,但未有血便、腹瀉症狀,她並不在意也沒有按照計畫走,直到近期出現大量血便就診,潰瘍性結腸炎已演變為大腸癌。自行中斷治療是最大危機長庚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李柏賢表示,IBD是一種免疫失調疾病,需要長期控制,加上IBD症狀表現特殊,腸道發炎與症狀沒有正相關。臨床上有非常多案例,腸道僅有輕微發炎,表現症狀卻非常嚴重,有些則反之。李柏賢說,最怕患者自我放棄,例如使用生物製劑治療的患者,投藥後多數症狀都會明顯改善,也因此很多患者會認為沒事了,就放棄後續治療,但在潰瘍尚未癒合前,都可能因為未能完整投藥導致疾病更加嚴重。治療IBD的目標是讓腸道發炎處完全癒合,患者要認知到IBD既然是自體免疫疾病就必須要有長期抗戰的準備,不可能服藥幾周就能達到目標,至少要連續服藥三年以上才有可能碰觸到目標,後續也得持續追蹤。併發症會使疾病愈來愈難控制IBD最怕併發症,像產生廔管、腸穿孔、膿瘍等,都會使疾病愈來愈難控制,李柏賢說,當患者自認症狀輕微不需就醫時,將是最大的警訊。李柏賢說,這幾年逐漸衛教患者,治療觀念愈來愈好,只是健保給付條件嚴苛,也可能讓連續用藥「斷鏈」。特別是治療滿一年後,患者症狀日漸穩定,健保就不再給付,得等患者嚴重復發才能再申請,也讓患者陷入反覆發作的情形。李柏賢說,疾病來得快又急,而且當醫師又告知這是一場長期抗戰時,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撐下去,中途離席的原因有太多太多,除了經濟負擔,常見的還有親朋好友會獻上祕帖,需要靠醫療團隊,一一協助擊破謠言。難題2健保給付條件嚴苛,患者可能面臨無藥可用窘境。控制發炎性腸道疾病(IBD),藥物扮演重要角色,輕症多以傳統藥物為主,不過多數的患者發現得晚,出現症狀到診斷多已中晚期,臨床雖多會先採取傳統藥物,而健保給付上,對於傳統藥物給付條件最鬆,其餘藥物條件多,導致有健保沒辦法滿足患者實際需求的狀況產生。確診多中晚期 傳統藥效有限馬偕醫院胃腸肝膽科資深主治醫師章振旺表示,IBD患者治療的傳統藥物以5-ASA、抗生素、免疫抑制劑以及類固醇為主。傳統藥物使用,健保署並沒有設限,患者確診IBD就可以使用,但對中度以上的患者治療效果有限,通常會使用新一代類固醇,嚴重或是對傳統藥物治療無效的患者,則會給予生物製劑治療。章振旺表示,傳統藥物以外的藥物,健保給付條件相對嚴苛。新一代類固醇的給付條件,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需有重大傷病卡,在5-ASA療效不佳時只能用8周,其中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只給付輕度到中度左側大腸炎。生物製劑的給付條件,以克隆氏症為例,患者須先有重大傷病卡,以及符合傳統藥物治療半年無效,相關指數需證明發炎達中度以上才能申請給付;潰瘍性結腸炎有分持重大傷病卡與未持有,前者條件與克隆氏症相同,後者則是要極為嚴重才能申請給付。生物製劑 給付滿一年須暫停章振旺表示,生物製劑的治療效果良好,約有七到八成患者用藥後症狀明顯改善,但在健保給付上有下車機制,滿一年須暫停用藥,間隔三個月後且腸道必須嚴重復發,才能再繼續申請。他表示,該制度對病友不夠友善,有些未達到完全癒合或只差一點就能達標的患者,也因此必須重新面對疾病的痛楚。另外,礙於價格,健保下車後,多數患者都沒辦法自費使用,加上反覆停藥又使用,容易增加抗藥性,可能使患者最終面臨無藥可用的窘境。他說,IBD患者從醒來到睡著,會不斷受到疾病影響,只要起身就想腹瀉或隨時都得注意營養。加上患者年輕,不少患者對於不見天日的未來多感到絕望。不過臨床上有不少患者也因為能即時用藥,讓疾病獲得控制,過去不敢談及的婚姻,也能像正常人一樣度過,因此用藥對於IBD患者而言是極為重要的一件事。難題3重大傷病卡申請困難,延誤用藥時機。重大傷病卡的核發對於IBD患者極為重要,四十多歲的小華(化名)被診斷為克隆氏症,確診前時常因為腸阻塞問題反覆就醫,出血後開刀治療,再過2個月才被診斷。屬於重症的小華,礙於診斷到治療不到三個月,重大傷病卡申請直接被核退,認為先前的手術並非因為克隆氏症而開,也因為無法及時申請重大傷病卡,延誤用藥時機。常卡在疾病名稱與尚未手術彰化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顏旭亨表示,依照臨床上的經驗,IBD的患者,診斷後三個月到半年內通常申請重大傷病卡都不太會過,原因有二,一是病理科只打發炎性腸道疾病,沒有打克隆氏症或是潰瘍性結腸炎,事實上克隆氏症或潰瘍性結腸炎的統稱就是發炎性腸道疾病,第二是沒有接受手術治療以前,也不太會通過。顏旭亨表示,重大傷病卡對於IBD患者而言是張救命符,克隆氏症於1998年、潰瘍性結腸炎於2002年納入重大傷病,重大傷病卡能顯著的減少發炎性腸道疾病病患部分負擔的經濟壓力。近年健保將多數治療IBD效果佳的藥物綁定重大傷病卡,沒有重大傷病卡的前提下,一年自費施打藥物可能高達二、三十萬,對於多數家庭而言,是難以負擔的數字,幾乎九成以上的患者,都需要健保的協助,況且IBD不是治療一年就夠,而是要一輩子用藥。約僅六成取得重大傷病卡雖然傳統藥物不必綁定重大傷病卡,健保就會給付,但是IBD患者常診斷延宕,大多數確診時腸道已經嚴重潰爛,必須要手術或使用後線的生物製劑才能夠控制症狀。目前IBD患者約僅4000多人拿到重大傷病卡,占整體患者六成,通常要等至少半年。罹病已嚴重影響身心,有人還因此無法工作,醫師都必須在最初就給患者心理建設,鼓勵病友稍稍耐心就能順利治療,也得不斷想盡辦法與健保署溝通,盼能加快速度,降低被退件的機率。難題4疾病複雜,需由團隊合作治療。準備要過美好人生的24歲楊楊(化名),才找到人生第一份工作,就發現大小腸交接處發炎且已經出現廔管,被診斷為克隆氏症。手術後同時採取藥物治療,原以為能重新過日子,一年多後又發作,廔管情況比上次更嚴重,必須要做造口才有辦法保命。病患有憂鬱傾向 需心理關懷造口對楊楊來說,心理嚴重受打擊,加上治療期間反覆發作,又遇上家庭、經濟等問題。協助治療的義大醫院胃腸肝膽科及內視鏡科主任戴啟明說,當時非常擔心她有輕生的念頭,但她都表達得非常堅強,直到某日她終於受不了向個管師求助,才發現她因為病情出現憂鬱傾向,團隊找來精神科醫師、社工等,慢慢幫她解決問題。戴啟明說,發炎性腸道疾病多發生在20歲到40歲的年輕人身上,正逢人生最精華的時刻,疾病複雜度高,從診斷到治療、反覆發作等,都可能重創患者的心理素質,照顧上也不能只有胃腸肝膽科或大腸直腸科協助。兩年前,義大團隊成立IBD多專科照護團隊,召集醫療團隊含胃腸肝膽科、大腸直腸科、直肛科、一般外科、小兒科;照護團隊則有急性照顧護理師、個管師、營養師。未來也將召集藥師、精神科以及心理諮商師等。戴啟明說,以楊楊為例子,若當初沒有個管師定期追蹤與關懷,她可能就沒有任何求救管道,醫師問診時,也僅有短短幾分鐘,難以發現患者的異狀。多科整合照護 減少轉診時間多科合作還能減少院內轉診時間,像追蹤患者時再次發現嚴重潰瘍,或腸道狹窄到必須開刀,須轉診到一般外科,過去在沒有團隊之前,轉診恐怕需要一周,到診後還要重新再問診,再安排開刀時間。但現在團隊都會定時開會討論案例,患者出現變化時,團隊直接在LINE上說明,該名外科醫師能及早了解病況,還能更快安排開刀,避免拖延病情。而IBD患者因為腸道發炎問題,可能長期營養不良,就需要營養師的輔助。患者造口照顧及造口的好處等,則是由急性照顧護理師協助。戴啟明說,很多患者因擔心裝了造口就再也拆不掉,逃避就醫,反而讓病情加重,近年台灣的照顧護理師照料造口的方式多樣,每一招都能夠協助患者把傷口照料得完整,讓他們面對疾病期間也能更有自信。戴啟明說,早期台灣幾乎見不到IBD的患者,醫界多認為是西方人的病,隨著飲食西化,這幾年患者愈來愈多,才漸漸對IBD有所了解,診斷也愈來愈即時,也認識到必須仰賴多專科照顧,才有辦法幫助患者度過難關。
-
2021-06-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鼻腔篩檢小訣竅減緩不舒服 醫師製表教大家
新冠肺炎疫情,很多人開始接受鼻腔快篩或PCR篩檢,多數人擔心篩檢時的不舒服,光田綜合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嚴可倫自製圖表,教大家小訣竅減緩篩檢時的不適。醫師嚴可倫自製新冠肺炎(COVID-19)抗原快篩與PCR鼻腔採檢小訣竅海報,他說歡迎列印張貼,分享給更多人,減緩不適,他表示,日前進入醫院的正壓快篩亭,為民眾進行新冠肺炎(COVID-19)快篩以及PCR的採檢,發現幾乎所有的民眾都會有些緊張、許多人也會感到鼻子不舒服。他說雖然快篩站大多設有麥克風,讓採檢者與被採檢者溝通,但可能往往因為民眾緊張、加上口令沒傳達清楚,讓受檢者多受了一些苦,他因此整理製作了「鼻腔採檢小訣竅」,特別感謝在台北榮總受訓期間的室友,耳鼻喉科林岱樓醫師專業補充。他歡迎有需要的採檢機構,下載列印並貼在採檢等候區、採檢亭等位置,讓民眾可以事先知道訣竅,使採檢更順暢;也歡迎分享給有篩檢需求朋友;採檢小訣竅包括下拉、張嘴、抬頭、忍耐四步驟。
-
2021-06-1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北收到8.3萬劑疫苗 85歲以上長者維持15日施打
新北市今(2)日收到8.3萬劑AZ疫苗,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下午已先施打長期照顧機構為照顧者、被照顧者及洗腎病患。至於針對85歲的長者,侯友宜表示,仍定15日施打,並通過線上預約及造冊。侯友宜表示,新北市之前就已經規劃75歲以上長者分區分里分時段的政策,之前都已經跟地方里長溝通完畢。今天收到8.3萬劑後,就優先給長期照顧機構為照顧者、被照顧者及洗腎病患施打,然而因為疫苗來得比預期早,為了避免各里作業混亂,也避免長者群聚,因此認為不適合再改動,維持15日施打。對於高雄分配到9.1萬劑,新北僅有8.3萬劑。侯友宜說,防疫指揮中心表示,疫苗分布應該要按照風險去佈署,對於為什麼這樣分配,還是要大家去請教指揮中心,新北能做的就是拿到趕快去施打。對於疫苗施打仍以規劃的特約醫院、衛生所及接種站為主,外界認為站點不足,應下放到診所或是使用大型接種站。侯友宜說,目前暫無開放診所施打,大型接種站則是因為疫苗量不足,如果今天量越多,大型接種就可以展開。而衛福部次長石崇良稱萬華是疫情破口,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表示,新北市過去就強調疫情要阻絕境外、管控境內,而這次疫期是以萬華為中心呈現放射狀擴散到新北。但劉和然補充,這次社區傳播主要是因為3+11以及諾富特未落實,認為指揮中心應該要釐清,不要標籤化或指責萬華地區,因為當時群聚可能會出現在台灣任何地區。
-
2021-06-1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配發8.3萬劑AZ疫苗 侯友宜:洗腎患者、長照機構優先
日本提供124萬劑AZ疫苗施打,新北獲配發8.3萬劑疫苗,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洗腎患者及住宿型長照機構今天下午立即施打,已經派出部分疫苗機動隊,至於85歲以上長者則是15日開始施打,如果行動不便,也會派出車隊,會優先派車。侯友宜表示,大家都很關心疫苗,今天送到了新北市的疫苗有8.3萬劑,早上接到後,今天下午開始就立即施打,下午施打先從洗腎患者以及住宿型長照機構開始施打,因為這類風險最高最脆弱。侯友宜表示,至於市民最關心的其他類別,像75歲以上長輩如何施打疫苗,昨天就報告過,要分區、分里、分時段、分流,昨天跟里長溝通時段,都已經定案,市府也有預估會拿到多少疫苗,中央也有規定,年紀越大染疫風險越高、要優先施打,其中5.3萬名85歲以上長者先施打,一定讓大家都打得到。侯友宜表示,此波是針對第一階段的施打者,新北市在籍的85歲長者一定打的到,從15日開始施打,另外第一類至第三類的醫事人員、防疫人員及高接觸風險人員5000人,洗腎患者1.5萬人及長照機構2.4萬人,今天已經出動部分疫苗機動隊開始施打。針對施打的方式,有線上預約及造冊,85歲以上長者可到21家合約醫院跟29家衛生所及中大型接種站施打疫苗,戶政機關都有造冊,一定打的到,按照時段打就不會有群聚的狀況,民政局、衛生局都有相關資訊,如果行動不便,也會派出車隊,包含新北市府提供的大巴士及四大計程車隊,都會優先派車,也公告在網站讓大家清楚知道。
-
2021-06-1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北市大型接種站、健康中心在這 里長怨:不知接種計畫
台北市大安區臥龍里,里內有市府規畫的大型接種站和平籃球館,以及地區接種站大安健康服務中心,但里長邱奕承指出,據6月7日北市防疫記者會宣布疫苗接種站初期規畫後,具體的規畫辦法,里長都不知道,里民也憂心,希望市府施打疫苗政策上路前,能先與地方充分進行溝通並聽取地方意見。另外,邱奕承指出,指揮中心所稱,將會以鄰里為單位進行75歲以上長者疫苗施打,但中央防疫工作至今依舊把里長排除,不僅確診或居家隔離資料不通知里長,許多里長常被里民責難,中央遲遲沒有把里長放在心上,如今要打疫苗了才想到里長?他說,里長不是中央防疫工作的免洗筷,也請北市府長官能夠替全體里長發聲,要求中央將里長正式納入防疫工作的一部分。因為自疫情爆發以來,里長對於指揮中心而言,一直定位不明,里長們不斷在協助里民防疫工作,卻像外圍防疫工作者,資訊不透明,里長一直被排除於防疫政策以外,面對里民的詢問不僅無法回應,甚至常需要替政府背鍋挨駡。邱奕承說,他在6月7日至6月10進行三天的問卷調查,有效問卷共197份,里民同意市府於配套措施完善之前提下於本里設置疫苗接種站,同意比例高達81%,甚至有里民願意到接種站擔任志工,多數里民也希望市府能夠在確保周邊住戶安全的狀況下進行。
-
2021-06-1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好心肝」風波/強勢管理,KPI惹的禍
臺灣有一句諺語「好心做壞事」,形容好心肝診所事件再恰當也不過了。這兩天新聞、媒體、網絡炮聲隆隆,從臺北市政府到診所,確實有相當需要檢討之處。我無意為任何一方從法律或行政程序辯解,從旁觀角度來看,這是一個常見管理學上面的盲點。在一個強勢組織裡面,過度講求效率,眼中只有KPI,而忽略了人性的決策思維,缺少了一個彈性的緩衝,進而導致規劃與落實之間的落差,更重要的是缺少了決策與執行間的回饋機制。比方公司下達季度業務目標,層層轉發執行,最後到各個經銷商塞貨,區經理彙報任務完成KPI,等到總結算才發現東西都塞在經銷商處,根本過期了,這就是所謂「嚴官府、出厚賊」。疫情嚴峻,台灣所有民眾都關注疫苗施打。但可不是有了疫苗就打得出去! 關鍵是「捲起袖子」的意願,給人打針是勉強不來的。因為人有選擇的自由( 何況是在民主社會的台灣),必須考慮個人決策的多重心智因子。變數太多了~打疫苗肯定比不打疫苗利大於弊,更何況既有專業知識,又身處於第一線的醫療人員是風險最高的人群,豈會不知道這個道理?縱使在這麼危險前線,政府也給了特權「第一優先順位」,還是存在「選擇品牌」的問題。當人們知道5月28日Moderna已經降落在臺灣,屈指可數兩周以後有別的選擇,這就可以瞭解到為何AZ開始滯銷。( 補充說明: 其實 Nature 這兩天刊出,AZ 跟 BNT 在英國 38萬人注射後實際保護力,其實是相當的《第1劑AZ/BNT保護力61%/66%,第二劑AZ/BNT保護力79%/80%》,民衆真的不要有品牌的分別心,只要有國際認證的疫苗,就趕快去打。)上級頻頻不斷的施壓,下屬自然會使命必達完成KPI,衛生局與診所雙方一拍即合,各取所需,是再合理也不過了。 但是在疫苗短缺的此時, 當然就引起特權以及分配不公的質疑了!回過頭來檢討,是下情不能上逹,系統規劃的僵硬。醫院如果能夠把庫存二天的疫苗還給市政府甚至是中央,儘快重新分配給需要的人施打, 恐怕這才是當務之急。從這件事情上讓我們學到,未來整個疫苗施打的規劃中,不能夠過於一廂情願,必須把人的決策行為考慮進去,增加緩衝係數, 所以多種疫苗的選擇都必須要能夠兼顧與提供。更重要的是中央與地方、地方與基層的溝通管道和及時回饋,否則KPI的事件肯定還是會層出不窮的, 這絕非台灣目前極力要達成疫苗施打覆蓋率時,所樂見的。
-
2021-06-11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警打疫苗暈倒「白袍恐懼症」 醫:看到醫護血壓不自覺飆高
基隆市警第二分局蔡姓警員昨天下午施打新冠肺炎AZ疫苗時,突然昏倒在地,後來轉醒,表示只是暈針,沒有送醫,警方說,他以前也有這種暈針狀況,即俗稱「白袍恐懼症」,和疫苗沒有關係。基隆市一名診所執業醫師說,白袍恐懼症多發生在小朋友,成人也有,是因看到醫護人員血壓會不自覺飆高。第二分局長高德昌說,分局第三組蔡姓員警施打疫苗後有暈眩情形,經瞭解,該員平時本身即有暈針情形,即針刺過程產生身體不適狀況,為俗稱白袍恐懼症,並非屬於施打疫苗後產生之症狀。注射後已無大礙並返家休息中,分局會持續關心該員身體狀況。由於近日現在全國各地都在為優先名單第一線的醫護、消防、警察人員等施打疫苗,很多人不解什麼是白袍恐懼症?紛紛在網上或社群詢問。基隆一名診所執業醫師今天解釋說,所謂的暈針,一般稱為白袍恐懼症,多發生在小朋友,以前大小在勸阻小朋友一些行為時,常說「不乖,就帶你去給醫生打針」,讓小朋友從小對醫生有怕怕的心理畏懼感;成人也會有,可能以前有一些不好的經驗等因素,或是自己身體狀況。醫生表示,也就是說,白袍恐懼症就是,一看到醫護人員,或者一走進醫院看到穿著白袍的醫生或護士,血壓、心跳及呼吸等生理數值會因緊張往上飆高。醫師建議,平常就要多注意自己的血壓,定期到衛生所量測,或在自家買血壓機,多熟知醫護人員的工作,可在打針前先溝通,放鬆心情,及平時自己隨時注意自己的血壓量測,就可降低白袍恐懼症的發生,也就不會暈針了。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表示,提醒若民眾出現白袍恐懼症,即為看到醫護人員血壓會不自覺飆高,建議可善用國健署建置全國各地血壓量測服務資訊,定期量測血壓。新冠肺炎衝擊,個人自我防護固然重要,但血壓自我管理更不容忽視。
-
2021-06-11 養生.人生智慧
掌握自己的未來 談病人自主權利法
過去新聞曾報導過王曉民17歲時發生車禍,頭部重創,從此變成植物人,完全仰賴他人照顧,臥床47年;即使有醫學專業,一樣也會面臨生命出的難題。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回憶,父親去世前曾使用呼吸器一段時間,「撤呼吸器時,連牙齒都掉了。當下感受父親在咬呼吸器時,是多麼地用力、多麼地痛苦。如果是我,我願意在生命最後幾個月這樣活嗎?」。在病人自主權利法未立法前,我們的身邊是否經常聽聞類似的憾事發生呢。病主法病人自主權利介紹病人自主權利法自2019年1月6日起實施,核心概念以病人為主體,確保病人有知情、選擇、決策的權利,並將善終權利擴及非末期病人。而目前已實施近20年的《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只保障末期病人,可以不用接受無效的維生醫療;但《病主法病人自主權利》除了保障末期病人,還擴大到不可逆轉的昏迷、永久植物人、極重度失智及政府公告的重症,且拒絕醫療的範圍,包括心肺復甦術、機械式維生系統、血液製品、為特定疾病而設之專門治療、重度感染時所給予之抗生素等任何有可能延長病人生命之必要醫療措施。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指透過導管或其他侵入性措施餵養食物與水分,並不是完全不讓病人進食,終止後,依然可以採取用手餵食等方式餵食病人。涵蓋範圍更廣,可以說是在保障民眾善終權上邁進了一大步。延長生命不難,但要如何活得有價值、有品質、有尊嚴,卻需要及早思考、努力爭取。這是《病人自主權利法》提醒每個人的事。預立醫療決定書民眾只需與醫療機構的預立醫療照護諮商團隊、自己的親屬(二親等)及其他關係人共同溝通討論。經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dvance Care Planning)、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vance Decision)。當處於特定臨床條件下,應提供之適當照護方式,以及接受或拒絕之維持生命治療、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並註記在健保卡上,當臨床狀況發生時,會根據預立醫療決定書的內容,作為照護方向。 當病人符合下列臨床條件之一,且有預立醫療決定者,經二位具相關專科醫師資格之醫師確診,並經緩和醫療團隊至少二次照會確認。醫療機構或醫師得依其預立醫療決定終止、撤除或不施行維持生命治療或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之全部或一部:一、末期病人二、處於不可逆轉之昏迷狀況三、永久植物人狀態四、極重度失智。五、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病人疾病狀況或痛苦難以忍受、疾病無法治癒且依當時醫療水準無其他合適解決方法之情形。(如:泡泡龍、漸凍人、小腦萎縮症....等,公告的十二項疾病)。
-
2021-06-1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司法院替法警申請優先打疫苗遭駁回 監所也「掣咧等」
新冠肺炎疫情疫情發燒,包括台灣高等法院、台北地方法院的法警與法官助理都有人確診,司法院5月19日以秘書長名義發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希望能將各級法院1190名法警、400名單一窗口服務人員納入COVID-19疫苗公費接種對象,不過指揮中心日前回覆以第一線醫護及死亡高風險族群優先,未讓法警和單一窗口服務人員「跳級」。據了解,因法警陸續傳出確診病例,每當法警要到監所提解人犯、羈押被告時,矯正機關都「掣咧等」,憂心一旦有人感染,監所疫情將一發不可收拾。而有些檢察官聽到司法院在做調查時,哀怨問「我們怎麼沒有?」。台北、新北市自上月15日起升級為第三級警戒,19日起全國也同步提升,而目前COVID-19疫苗公費接種對象順序有7類,順序分別為維持醫療量能、維持防疫量能、高接觸風險工作者、因特殊情形必要出國者、維持機構及社福照護系統運作維持機構及社福照護系統運作、感染後容易產生嚴重併發症或導致死亡、維持國家安全及社會機能正常運作者。司法院給指揮中心的函表示,因接種對象不包含各級法院法警和單一窗口服務人員,但法院的法警屬司法警察,需戒護人犯、維持法院安全,業務性質與警察、憲兵相當。而法院單一窗口服務人員須在第一線和洽公民眾接觸,處理訴訟輔導、遞送訴狀和收繳各類訴訟款項,是維繫司法運作的高風險工作者,業務性質類似接種對象的「高接觸風險第一線工作人員」。司法院希望將這兩類工作人員納入疫苗公費接種對象。不過指揮中心則表示,疫苗接種順序經「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審酌國內外的疫情趨勢、感染風險以及維持國家醫療照護、防疫量能、社會運作與我國防疫安全等因素研訂,會依疫情趨勢和疫苗可供應量滾動修正。為確保醫護人員和新冠肺炎重症與長照、社福機構的受照護者、65歲以上長者等死亡的高風險族群可儘速完成接種,因此「維持現狀」,暫不考慮納入法警與法院單一窗口服務人員。司法院秘書長林輝煌表示,司法院希望第一線同仁能優先施打,但也知道能不能打得到疫苗是另一回事。林輝煌說,就司法院立場,希望法警、單一窗口人員、工友、技工和駕駛能先接種,雖然法院許多庭期都延宕,但仍有強制處分案件需要開庭,法官、書記官、公設辯護人和通譯等其實也暴露在風險之下。不過在國內仍內疫苗荒的情況下,司法院也了解難度很高,也絕支持「醫護優先、警消優先」的疫苗施打順序,在函詢指揮中心時並未納入法官和司法院人員。司法院表示,自三級警戒發布以來,司法人員仍堅守崗位,具時效性、緊急性、必要性的案件仍得開庭,而已發現的確診者也的確是高接觸風險工作者,因此會持續向指揮中心溝通說明,希望能將法警及第一線人員納入優先施打疫苗順序,避免疫情擴散。
-
2021-06-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聞眼/患寡又患不均 造就特權施打
本土疫情爆發後,行政院機要顧問丁怡銘被爆出已施打新冠疫苗,引發爭議。在國人同聲向政府呼喊要求疫苗之際,更凸顯疫苗「既患寡、又患不均」的現實。但這一切問題的根源,還是在於疫苗不夠,如果疫苗足夠,人人都有得打,何須嚴格分類,形成特權搶打?丁怡銘回鍋政院鬧出不小風波,號稱「蘇貞昌愛將」的他,在疫情爆發不久率先接種,縱使是以第二類接種,已有社會觀感不佳疑慮,連民進黨立委都看不下去。丁怡銘去年十一月因牛肉麵店失言風波請辭行政院發言人,未料半年不到,蘇貞昌四月又聘任丁怡銘為行政院有給職顧問,月領十一萬元,又惹風波。政院聘任丁怡銘理由是,蘇揆希望借重丁在政策研究與宣傳的專業領域,盼能提供諮詢意見,協助政策研究與溝通事宜。照此來看,其工作範疇是否第二類施打對象「維持防疫體系運作的中央重要官員」,各界心中自有一把尺。再者,指揮中心五月十五日起宣布暫停民眾自費接種,意即丁怡銘所打疫苗非自行預約排隊,若要堅稱自己是參與第一線防疫會議,是否所有只要和防疫沾上邊的顧問、幕僚,都能爭取先打?這波疫情尚未見曙光,政府一方面喊疫苗採購困難,一方面特權插隊打疫苗的事件卻又頻傳,讓苦等疫苗的民眾,對於公平分配疫苗的信賴感早已蕩然無存,也等於把老百姓當傻子。蔡英文總統昨天說「我們是執政黨,更要做表率」、「輪到你,再去打」,就該善自約束從政人員。但真正的問題,還是在於疫苗不足。若任疫苗繼續短缺,眼見高官特權、插隊,人民只能悲情自問:「何時輪到我?」
-
2021-06-0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沒100%照顧好民眾」蘇陳致歉 楊志良:總統才該道歉
宣布社區感染後至今已將近一個月,累計1萬多人確診、296人死亡。行政院長蘇貞昌以及衛福部長陳時中昨終於為此道歉,其中蘇貞昌表示「政府沒有100%把民眾照顧好,深感抱歉」。前衛生署長楊志良表示,蘇貞昌這席話根本沒道歉,哪一個政府可以100%照顧到民眾?應該為政府沒有做到哪些政策而讓國人喪命致歉,而不是說這些空泛的話,他也批評,蔡英文總統至今仍躲在後方,台灣現在搞得這麼亂,身為三軍統帥都不用說一句話嗎?把致歉的責任丟給蘇、陳就夠了嗎?楊志良表示,在這一場抗疫戰中,仍充滿濃濃的政治味,從採購國際疫苗到國產疫苗,處處都不見「專業思量」,只見「政治布局」,當初東洋採購1000萬劑BNT疫苗,指揮中心怕買貴,要求調整劑量為200萬劑,錯失最佳採購時機,此舉也能看出指揮中心當時擔心買貴被在野黨批評,採取保守作為。後續的抗疫模式也是站在執政黨與在野黨的攻防之上,包含打擊學者、彰化事件、拒絕任何快篩的提議等,楊志良說,現在是政府應該要團結的時候,不該是政治攻防的時刻,2003年抗SARS時期,前總統陳水扁在總統府邀請朝野政黨領袖,召開「朝野領袖防治SARS疫情會議」,針對疫情對於國內政經社會的衝擊評估、防疫措施的檢討、緊急命令的頒布等交換意見。楊志良說,但現在執政黨對於在野黨根本就是不溝通,任何意見直接反對,並派出網軍攻擊,號稱是最會溝通的政府,根本看不見有任何溝通之處。造就台灣目前的情勢,總統應該要負起最大的責任,不過至今未見總統對於確診者或是因染疫過世的死者,有任何說法,把道歉的責任推向蘇、陳,一來道歉毫無誠意,使道歉一點意義都沒有,總統真的都不用說任何一句話嗎?
-
2021-06-0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柯文哲稱疫苗按造冊打沒問題 醫師曝:造冊一直是個謎
台北市長柯文哲昨日表示,北市獲配分的5.4萬劑AZ疫苗目前已按照造冊施打,但仍剩餘6900劑,副市長黃珊珊也在臉書影片指出,醫院疫苗施打速度慢是因造冊原因,強調「誰會不讓自己醫護人員趕快打疫苗」。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醫師陳昶宇在臉書表示,「造冊進度一直都是個謎」,基層人員還是打不到疫苗,質問到底6900劑疫苗在哪裡?柯文哲昨針對5.4萬劑AZ疫苗表示,目前該打的都打了,但經統計,北市醫院還剩有6900劑AZ疫苗,「顯然醫院的醫護人員還在觀望」,但按照北市府造冊名單打的沒有問題。陳昶宇指出,北市醫師從5月28日疫苗開打時,很多基層醫療人員也都在詢問是否能打到疫苗,但北市聯醫回應只打已造冊名單,但「造冊進度內容一直都是個謎」,造成很多人只能跑到新北、桃園想辦法打到疫苗。陳舉例,有朋友爸爸是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本身光造冊就跑了3次衛生局;牙醫公會與衛生局溝通數次被拒絕,甚至一度公告要求牙醫師們「自行想辦法登記」打到疫苗,經不斷溝通才在6月2日至4日排到施打名額。陳昶宇表示,北市若因疫情爆發導致人力缺乏,都可以理解,但柯文哲似乎完全沒想讓基層醫療參與幫忙的意思,其實另一邊就是在壓榨北市聯醫的人力。黃珊珊昨晚說,北市5.4萬劑疫苗從6月1日開始施打至今,已打了4.6萬劑,但仍有7392劑在醫療院所尚未施打;醫院之所以施打速度慢,是因有專責病房,三班醫護人員需分開輪流打,因造冊導致施打速度較慢。而北市府專案的400劑也預計於昨日施打完畢;黃珊珊表示,北市醫療量能吃緊,醫院為了顧及醫護人員的健康及安全,不可能讓所有醫護人員同時施打,產生副作用、所有人都發高燒、不能工作。「誰會把疫苗放在家放不打」,黃珊珊強調,交給醫院的疫苗沒打完一定有原因,相信醫院一定會全力去打,「誰會不讓自己的醫護人員趕快施打疫苗」。對此,陳昶宇說,外縣市5月28日就開始打,北市6月1日才開始打疫苗,是不是真的慢了點?黃珊珊說還有7300多劑疫苗在各家醫療院所,但至今大家仍不知道北市哪裡有多的疫苗。很多基層醫療人員按照疫苗地圖一間間詢問,但院所都說沒有,北市聯醫忠孝院區也說只打已造冊名單,沒對外開放,「最後還是要問一句,到底柯文哲口中的6900劑疫苗在哪裡?」
-
2021-06-08 新聞.食安拉警報
美牛萊劑超標遭攔截!好市多酪梨鎘超標又出包
美國進口牛肉驚見萊劑超標!衛福部食藥署在邊境驗出千餘公斤的「冷藏去骨牛肉」萊克多巴胺超標,全數依規定退運或銷毀。而好市多自美國進口的酪梨則又再次出包,驗出重金屬鎘超標,已是一個多月以來第六度被查獲違規,近三千公斤也被退運或銷毀。食藥署今天公布邊境查驗不合格名單,共17項產品不合格,包括美國的鮮藍莓、日本的鮮草莓、鮮藍莓、葡萄等,分別被檢出農藥殘量含量不符規定。其中,裕賀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自美國進口的「NATIONAL冷藏去骨牛肉」檢出萊克多巴胺0.02ppm,超出標準0.01ppm,1179.8公斤的產品得全數退運銷毀。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科長陳慶裕表示,這是三年多來首見萊克多巴胺超標的情況,將提升產品的抽驗率到二至五成。依據「進口牛肉檢疫及查驗作業程序修正規定」,政府對於進口牛肉及其製品,依不同風險程度,實施5%至100%不同程度之查驗比率。另外,好市多進口的酪梨再次出包。自美國進口的「INDEX FRESH」酪梨檢出重金屬鎘每公斤有0.07毫克,;依據「食品中汙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限量標準,鎘含量為每公斤0.05毫克,2970公斤的產品依規定都得全數退運銷毀。這已是好市多一個多月來多次出包,包括5月25日「MISSION」酪梨三千多公斤驗出鎘超標;5月18日驗出「MISSION」酪梨三千多公斤驗出鎘超標;5月11驗出「INDEX FRESH」和「MISSION」的酪梨兩個品牌驗出鎘超標;4月27日也驗出「MISSION」酪梨有相同問題。陳慶裕表示,已經針對好市多自美國進口的酪梨採取最嚴格的逐批查驗手段,且之前已經要求好市多於6月10日前提出預防改善措施。食藥署上周已收到好市多回覆,廠商表示主要和產地環境因素有關,目前提出的改善措施包括會和國外廠商溝通出貨前先確認產品是否符合台灣的法規等。陳慶裕說,將依據廠商的改善說明,檢視之後抽驗的合格情況是否提升。會維持逐批查驗的強度直到連續五次合格,且進貨量必須是最近一次不合格進貨量的三倍,才會調降;並移交給食品署發文美方,查明產地狀況。食品組科長廖姿婷則表示,正在進行發文的手續,將透過美駐台機構移交美國農業部了解原因,並將要求對方於八月中前回復。屆時將視美國政府回應再進行下一步管制措施,不排除暫停進口相關產品。
-
2021-06-08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醫病抗疫心很近 希望家也不遠了
5月11日護師節前夕,疫情仍在,我們小心地辦了護理人員小型頒獎活動。然而一夕之間,台北全國護師節活動停辦,就這樣猶如地雷爆炸!5月12日起開始管控措施,5月15日相關活動全停辦,疫情升溫速度沒有停止。這時,我接到一個特別任務,對於因為確診疫病而需要接受隔離治療的病友,除了必要的醫療護理處置外,如何在隔離期間給予其身、心、靈、社會、家庭照顧上必要的協助,這正是我們想要做的,希望以專業友善安心的醫療團隊,讓他們心情能平靜些。以往溝通的病人及家屬,可以面對面接觸,有表情、有動作,現在僅靠電話聲音及語調,加上病人咳嗽、喘息、哭泣聲及他們願意說出的感受。此時,我們運用電話溝通技巧,保持聆聽,語調柔和、清晰的字語,還有一顆溫暖開放的心,我們也會協助日常生活物資採買,讓這群沒有家人照顧的隔離病人,有最好的生活所需及伙食。身為彰化人的我,不禁要對這群可愛的病友們說聲,「你們很棒!」沒有怨天尤人、沒有敵視仇恨,有的是不捨家人因為自己而染病的心情。全家染疫者也很多,有的家人分散在三個醫院無法見面,他們仍平心靜氣地期待重逢。記得有夫妻及外傭三人染疫的一家,因先生重症住進加護病房,太太不停交代著,兒子不在了,如果有個狀況拜託聯絡小叔及嫂嫂,驚慌中保持穩定,難過卻也堅強。後來先生真的先走一步,此刻太太還在病房中等待先生歸來團聚,命運總不能盡如人意,這所謂的家破人亡,在這樣的疫情中不知道還有多少。也有溫馨的時刻,一位年輕的小兄弟可以出院回家了,我們沒辦法給對方一個擁抱,但感受到無比開心雀躍。還有一對夫妻中太太先到檢疫旅館,先生仍留在醫院,我用電話讓他們彼此知道最愛的人平安順利。病友們也都明白珍惜,雖不自由但仍心存善念。每天能回家跟家人吃飯、好好睡覺是幸福的,很多醫療人員都住在宿舍,最愛的老公和小孩每天詢問媽媽何時回家?身為護理人員縱有著滿滿不捨,面對疫情盡是等待。當病人問我究竟何時能回家,等待採收的葡萄早已熟透卻無人採收,我總說等病況穩定就能回家了,要好好保持下去,親愛的病友與我約好來年相聚同吃葡萄,「我知道我們同心抗疫,美好家園定會到來,我們心很近,希望家也能不遠。」
-
2021-06-0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美贈我嬌生疫苗? 等COVAX分配
美國聯邦參議員譚美、蘇利文及昆斯訪問團昨天上午旋風來台三小時,宣布將捐贈七十五萬劑疫苗。涉外高層表示,在台美雙方溝通過程,美方保密到家,事先並未透露確切的疫苗數量,只有向台灣告知,會由三位參議員的訪問團宣布,至於疫苗是何種廠牌、何時到台灣等,則待COVAX(全球疫苗免疫聯盟)分配。有消息指出,這次美方贈台的疫苗很有可能是嬌生,不過目前未獲府及外交部證實。黨政人士指出,台美雙方會密切溝通,都希望盡速完成這項計畫,我方評估,疫苗來台的時間可能是六月下旬。至於是否可能有第二批,目前沒有聽說。涉外高層說,美國白宮在美東時間六月三日宣布全球疫苗共享計畫後,第一個公布確切數量的對象就是台灣。三位重量級聯邦參議員以專機、專程的方式,一大清早便不辭辛勞,由韓國飛抵台灣來宣布,並且完全配合台灣目前的防疫措施,具體表現出美國國會跨黨派及美國行政部門對台灣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