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失智/ 大腦健康

才40歲竟失智!確診更慢、病程發展更快…年輕型失智症這功能會先被影響

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聽健康

00:00/00:00

別以為老人才會失智。一名40多歲的業務經理,過去業務能力良好,並熟悉各零件功能,近年熟悉的工作頻出錯,也無法正常與人溝通,無法出席社交、應酬場合,嚴重影響其工作。公司後續察覺異狀,才知道他確診血管型失智,語言、文字溝通能力出問題,願意陪著他進行改善,由職能治療師進入職場,從旁觀察員工認知功能退化狀況,為其調整工作內容,改為後勤建立零件型錄,持續為公司效力,不因確診失智被退休。

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統計,台灣失智症人口約28萬人,輕微認知障礙者約60萬人,桃園長庚失智症中心主任徐文俊表示,除了老年型失智症,也有年輕型失智症,目前全台約有1萬4000多人,人數不少。失智的定義包括認知功能衰退、出現精神行為症狀、生活無法自我照顧等。

徐文俊表示,年輕型失智症是在65歲以前發病,相較老年型失智症病程發展更快,初期症狀大多是壓力、睡眠、憂鬱、焦慮等,容易被忽略而延誤就醫,平均耗費1.5年才有辦法確診。年輕型失智症患者發病時大多還在職場服務,不僅上有老、下有小,若是家庭主要經濟來源,確診失智不幸被「退休」,除了心理壓力外,也會出現嚴重經濟壓力。

年輕型失智VS.老年型失智

徐文俊指出,年輕型失智症「職業功能」會先被影響,像熟悉業務頻出包,或懷疑同事偷東西等譫妄,變得容易焦慮、挫折、易怒而失眠,或許認知功能早出狀況。而失智屬於症候群,並非單一疾病,起初症狀輕微,可能只有患者本身「有感」,他舉例電影《我想念我自己》情節(>>看精采片段),太太發現自己失智,先生卻不肯相信,即便經過醫師講解,先生仍不能接受太太失智。

徐文俊表示,失智症尚在輕度階段,仍有自我照顧能力,但可能出現在家附近迷路、重複問一樣的問題、注意力難集中、容易手忙腳亂等,也可能下錯判斷,導致公司錯誤投資釀虧損,影響嚴重。他表示,年輕型失智症可透過十大警訊及早發現、及早診斷,前期發現病情,可協助他減少出錯,讓工作流程更順暢,提早職場風險管理,維護失智者工作權益及也避免公司損失。

失智症早期症狀10大警訊:

1.記憶喪失

近期學習的資訊或重要日期、事件,得靠記事本或手機記錄。

2.規劃或解決問題有困難

無法遵循熟悉步驟做事,較難集中注意力,容易猶豫、下錯判斷。

3.難以完成熟悉的家裡/工作/休閒任務

日常生活熟悉的活動或工作很難完成,像是操作印表機程序錯誤導致無法影印。

4.時間/地點易混淆

忘記日期、季節與時間,或忘記自己如何抵達、回家路上迷路。

5.了解視覺形象及空間關係有困難

難以閱讀、判斷距離或顏色比對,導致閱讀、駕駛有困難。

6.說話或書寫時出現語言問題

無法準確說出物品名稱,說話詞彙減少,談話突然中止。

7.將東西放錯位置和失去回復步驟且找到失物能力

將物品放在非原本位置,弄丟物品找不回來,可能指責別人偷竊。

8.判斷能力下降或變差

職場中做出錯誤或不合理決定,或被推銷而購買大量物品,未注意自己整潔。

9.退出工作或社交活動

不再從事喜愛的休閒活動,避免參加酒會、茶會等社交活動,想要退出職場。

10.心情和人格上改變

變得困惑、疑心重、憂鬱、恐懼或焦慮,容易心煩意亂、情緒爆發或有怪異行為。

(資料來源/長庚失智症中心、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徐文俊醫師)

【延伸閱讀】>>預防失智症飲食/麥得又稱「心智飲食」,注重原型食物攝取

【延伸資訊】>>「YOUNG記憶會館」 牽起年輕型失智症家庭的手

年輕型失智症 認知功能 焦慮 憂鬱 譫妄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udn x WaCare 獨家線上課程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