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搜尋
死亡人數
共找到
669
筆 文章
-
-
2020-08-26 科別.精神.身心
當身邊的人透露自殺想法時... 該如何協助
根據統計,全世界每40秒就有人死於自殺,自殺一直是心理衛生網絡的嚴峻挑戰,在相對保守的亞洲國家,自殺的討論更因為許多的忌諱相對隱晦。20年來,台灣自殺率一直高於全球平均,甚至在近年「逆勢上漲」。政府於2020年5月首部《自殺防治法》三讀通過,象徵台灣社會面對此一議題邁入新的階段。在自殺防治法中,將過去自殺防治相關統計分析資料、實證研究等落實,推動因地制宜之自殺防治策略。自殺防治策略其中包含有下列項目●推廣及辦理自殺防治守門人教育訓練。●建置及改善自殺防治通報關懷訪視制度。●推動醫療機構病人自殺防治事項,進行監督及溝通輔導。●協助傳播媒體及網際網路平臺遵守自殺新聞報導原則,並建立自律機制。死亡的高風險族群分析過往自殺統計資料,不難發現其中高風險族群之特性:依據自殺死亡數據,男性自殺死亡人數約是女性的兩倍,死亡率隨年齡層增高而上升;但以自殺企圖通報資料來看,女性自殺企圖者約是男性的兩倍,年齡層為35-39歲者占率較高,其中以情感與人際關係、精神健康與物質濫用及工作經濟因素為主要原因。相關高風險因子包含:嚴重身體疾病、酒精或藥物濫用、曾有自殺行為或自殺企圖、失業、獨居者、親人或自身目前或過去有嚴重憂鬱症或其他精神疾病者,皆屬於自殺高危險群;而在短期的突發壓力事件中,與所愛或重要的人分開、面對生離死別、在經濟支柱、社會地位上遭到重大打擊,或面臨其他重要失落者,皆有其危險性。在此族群中,不乏許多高階主管與菁英分子,因應工作職責的加重、全球經濟競爭,許多主管級的個案,長期超時工作、睡眠不足,跨時區工作更是家常便飯,很多高階主管經常飛來飛去,忍受時差的影響在苦撐工作。因為所擔負的責任重大、內容繁瑣,加上許多個案的自我要求高,造成沉重的身心負荷而不自知。某些高知識分子或主管,會因為自尊心強、完美主義、不習慣開口求助或是習慣壓抑、忍受壓力,造成情緒及睡眠障礙悄悄上身而不自覺,直到身心無力再負荷,發現工作的效率下降,無法再承受肩頭上的職責,在自責的情緒下,容易萌生自我批判、無力感以及結束生命的想法。自殺的預防處置面對此類特殊群族,因為個案不容易透露內心的壓力與痛苦情緒,所以要仔細觀察生活樣態的改變,例如:睡眠的困擾、情緒波動變化較大、容易不耐煩和發脾氣、有意無意透露對人生的無奈和茫然、家庭關係的改變(親子關係疏離或衝突、與配偶互動減少改變)等蛛絲馬跡。許多個案也不願意面對自己內心的脆弱與痛苦,因為職位高,也不容易找到傾吐的對象,往往會選擇自己忍耐或是藉由喝酒來紓解壓力,在預防的部分要建議在定期健康檢查時,加強情緒及壓力量表篩檢,才能有效發覺潛在的危險個案,除此之外,若發現周遭同事有情緒波動較顯著、反覆透露工作上的壓力或是身體不適時,也要特別留意,傾聽他們生活上或工作方面的困擾。若當事人情緒壓力在家庭親情或是同袍的支持下無法緩解時,還是建議接受專業精神科的治療,可以用藥物搭配心理諮商的方式,協助個案調整,去看見某些性格特質所帶來的影響。心理調適這條路,對當事人或身旁的人來說,是一條漫長的旅程,陪伴個案、理解與接納對方的狀態,才能與當事人在這條辛苦的路同行久一些。 如果你也想為自殺防治盡一分力,可以從簡單的問候、練習不帶批判的當個好聽眾、關心自殺議題、分享自殺相關資源開始,只要多關心一點,人人都可以是自殺守門員。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0-08-25 癌症.抗癌新知
做愈詳細檢查,愈能明確找出疾病? 癌症醫師吐真心話
不少人似乎都對癌症篩檢有所誤解,其實篩檢有好處也有壞處。「做越詳細的檢查,越能明確找出疾病,這樣不是比較好嗎?」、「年輕的人都該去做篩檢比較好吧?」多數人大概都有這種想法,事實上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NO」。決定該不該做癌症篩檢,必須看「將利弊放到天秤上衡量後,哪一個分量比較重」。而經過評估之後的結果會「隨著個人有不同答案」,這一點相當重要。也就是說,非常有可能因為各自的價值觀不同,而出現完全相反的結論。所以接下來我會先分析癌症篩檢的利與弊,最後再從我的價值觀出發,說出我個人心中的結論。癌症篩檢可及早發現並治療 我們就先從癌症篩檢的好處開始說吧。做篩檢的好處是「有助於預防因癌症而死亡」。面對癌症,原則上只要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就能夠治癒,但是,當病情「超過某一個時間點,即便醫師是華佗再世,有一手最精湛的醫術也束手無策」。那麼這個時間點落在哪裡呢?很遺憾地,醫界也無法明確指出「就是這個時候」。受到每位罹癌患者自身的條件、患者所得的癌症種類、或療法不斷進化的影響,都會出現不同的結果。不過我們可以大致預測出一個時間。以我的專業領域大腸癌為例,處於第Ⅰ期的患者若接受標準治療,5年後還能存活的機率超過97%,而到了第Ⅱ期就變成90%,到第Ⅲ期會降至84%,然後一旦變成第Ⅳ期,狀況會急轉直下,竟驚人地僅剩20%左右而已。沒錯,癌症發展到第Ⅳ期,狀況會急遽惡化。不只是大腸癌有這個狀況,很多種癌症也是如此,這並不意外,因為癌症分期的設定一方面也是反應生存率。 更深入解說的話,大部分癌症第Ⅳ期通常是指「已出現遠端轉移」的情況。遠端轉移的意思是「癌細胞從原先出現癌症的內臟器官,轉移到遠離該處之部位的狀態」,乍聽之下會讓人覺得「很惡質」吧。估算癌細胞惡化程度 觀察、病理檢查能做到那我們要如何估算癌細胞的惡性程度呢?大家肯定都希望能有這樣的檢查,其實現代醫學手上正握有兩種武器。第一種是「觀察疾病發展」這項武器。做法是透過時間觀察,推測「癌症擴展速度」有多快。例如,即使都是原只有1公分的癌細胞,一個月就長到5公分並轉移到其他器官的癌症,比經過2年只變大成1.2公分的癌症更難對付。一旦發現癌症,最好不要放著不管,絕對要馬上治療。可是,由於各類檢查所需時間以及患者工作的緣故,有可能會晚一兩個月才進行治療,我有時會因此發現增生異常快速的癌細胞,無意間見識到它們的惡性程度。另一種是名為「病理檢查」的武器。做法是取出要調查的癌細胞,用顯微鏡觀察該細胞,推測它的惡性程度。目前有些針對乳癌等癌症的治療法,會因「病理檢查」結果而有所修正。癌症篩檢是透過定期檢查,讓我們知道體內是否出現癌症,所以這對極度惡性的癌細胞發揮不了太大的作用。即使你每隔一年都會做篩檢,若不幸罹患了發病半年就惡化到無法處理的癌症,那這個篩檢就不具效益了。可是現在的醫學仍無法確定「誰會有多大機率罹患惡性癌症」,因此才用年齡做為區隔,讓全民一起接受檢查。其中也許會有人幸運及早發現病症,接受治療並恢復健康,這便是做癌症篩檢的好處。癌症篩檢少為人知的2害處 但別過度恐慌那麼做癌症篩檢對身體又有什麼樣的危害呢?1. 過度診斷、過度治療第一個可能的壞處是「過度診斷」與「過度治療」。如同名稱上的「過度」兩個字,兩者指的是本來沒有問題的人卻在接受檢查之後反倒產生壞處。舉個實際範例來解釋,如乳癌篩檢項目中的乳房攝影檢查,這種檢查會使用X光來拍攝乳房。假設有一個人經過篩檢後「發現疑為癌症的腫塊」,接著到醫院做詳細檢查接受診斷,同時進行抽血、超音波、MRI(磁振造影)等檢查手續。他可能會得到一份報告表示「現在看起來屬於良性,馬上就能治癒」,或者「有可能是惡性腫塊,要做穿刺切片檢查」。所謂穿刺切片檢查,便是用針刺入可疑腫塊,取出約一公釐的腫塊,放到顯微鏡下觀察是否含有癌細胞或癌組織。若是確診為癌症,就要著手進行手術或抗癌藥物治療,如果確定不是癌症,那醫師就會說:「沒有問題,太好了。」事情就此平安落幕。倘若這個人沒有接受篩檢,事情會有何不同呢?那麼他就不需要去醫院看診,也不必聽從醫師的指示做各種檢查,更不需要受針刺等這類皮肉痛。上述的情況就是過度診斷,如果事情到此告一段落倒是還好,如果報告顯示「無法否定是惡性腫瘤」,當事人就必須動手術,只不過手術刀一下,也有機率得到「這是良性腫瘤」的結果,這就是過度治療。不同的人對於這件事的態度有極大差異,有人認為自己很幸運,相對地也有人會覺得這樣豈不是從頭到尾都是白費工夫。2. 因癌症篩檢引發的併發症第二個壞處是因為篩檢而引發的併發症,所謂的併發症就是「因為進行檢查或治療而發生不好的狀況」。雖說機率不定,但世上所有的治療或檢查都有一定比率會觸發併發症,有些是兩人之中就有一人會發生,也有些機率比被隕石擊中還低(例如因接種流感疫苗而死亡),情況各有不同。癌症篩檢是一種身體檢查,因此也會有伴隨檢查而發生併發症的風險。以胃癌篩檢為例,胃癌篩檢分別有胃鏡與上腸胃道檢查的方式。日本於2016年發表的全國調查報告指出(2008到2012年間),胃鏡檢查會引發的併發症之中,因檢查前的準備(如鎮靜劑等等)引起併發症的比例約是三萬六千人中會出現一人(0.0028%),而總死亡人數紀錄為九人,比例是兩百萬人中才會出現一人(0.00005%)。另外胃鏡檢查(包含切片檢查)引起併發症的比例,約是七千人之中會出現一人(0.014%),其併發症狀為出血或是腸胃道、食道出現破洞。由上述可見,接受胃鏡檢查而死亡的可能性並非為零,並且也會引起併發症。儘管機率不高,但確實有一定程度的病例。(圖文授權提供/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延伸閱讀: 癌症指數高就是罹癌了? 先別嚇自己!醫師解釋給你聽 7種癌都跟吃有關! 日常防癌這幾個飲食壞習慣都要避開
-
2020-08-2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染疫者「免疫護照」 專家:約維持半年保護力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目前為止全球確診人數已經突破2300萬人,死亡人數也突破80萬人,而疫情同時嚴重衝擊經濟,有人提出「免疫護照」概念,主張檢驗沒有病毒後,應可恢復工作。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表示,感染者康復後會產生保護性抗體,但目前並不確定是否會有二次感染;其次在是否有保護力上,就目前看來,1、2月分感染新冠病毒者,至少半年後還有抗體。由微生物學會、台灣臨床病理暨檢驗醫學會和台灣長期照顧感染預防暨控制學會等單位共同舉辦的「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研討會」,今天上午於台大醫學院舉行,邀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台大醫院品管中心主任陳世英、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陳秀熙等學者進行討論。首位登場的教授施信如,講述免疫護照相關議題。她說,新冠肺炎病毒進展快速且會變異,如起初從中國開始時,覺得老年人較會得,年輕人不會得,後來臨床才發現28、30歲的成年人、有在運動健身者、甚至小朋友也會得到;而從臨床症狀來看,大部分都出現嗅覺、味覺喪失,並有侵犯到神經的情況。同時她也提到,長庚院內所收治的新冠重症病人,發現有引起血栓的現象,這都值得進一步研究。她也說,免疫護照這類證明,意在讓檢測出新冠病毒抗體的人復工,但世衛組織稱,尚無證據表明感染病毒康復且有抗體的人不會受到第二次感染;其次,免疫保護力是否能夠維持長期,目前看來,1、2月分感染新冠病毒者,至少半年後還有中和抗體。如果有人拿到免疫證明後到處工作、旅遊,需要觀察一陣子,確定他真的不會被感染。
-
2020-08-22 新聞.科普好健康
與病毒的戰爭!從預防到治療,台灣如何安度後疫情時代
統計至8月20日,全球新冠肺炎感染確診人數已達2260萬人,死亡人數為79.2萬人,台灣因超前部署,全民配合政府防疫政策,已兩個多月沒有本土案例,然而,在全球疫情尚未降溫之前,身處於最安全的台灣,從預防到治療,我們該怎麼做,才能在下一波疫情來臨時安然度過?配合防疫新生活運動台灣雖然目前疫情已經穩定,民眾稍微疏忽乃屬人之常情,但不要忘記台灣疫情能夠穩定,與大眾願意配合政府戴口罩政策與勤洗手強化個人衛生有很大的關係,因此現階段仍強烈建議民眾配合政府防疫新生活運動:室內應保持1.5公尺與室外保持1公尺社交距離,若無法維持社交距離應配戴口罩;勤洗手強化個人衛生,降低感染的風險。跟病毒的戰爭從未停歇國家衛生研究院夏克山博士曾提到,人類與病毒的戰爭從未贏過,從之前的SARS到現在的新冠肺炎,我們跟病毒之間的戰爭從未停歇,想要回到以前無防護無距離的生活型態,恐怕需等到疫苗或特效藥問世。新冠狀病毒外表看起來為圓形,在高倍顯微鏡下可看到類似皇冠突起因而得名,而新冠狀病毒是一種RNA病毒,意味著容易變身產生基因突變,但目前仍未有足夠的證據顯示基因突變會影響抗體的中和能力,唯一需要克服的問題可能是抗體依賴性免疫加強反應(antibody dependent enhancement, ADE),意味著因施打疫苗後人體存在著抗體,但二次感染或新變異病毒可能在抗體的協助下,會增強其複製和感染能力,因而加重病情,但是否真正具有ADE效應,需在試驗者較多的三期臨床才有確切的答案。台灣多家廠商投入疫苗研發根據WHO公布的數據,全球目前有一百多支疫苗同時研發,台灣也已有多家廠商投入新冠疫苗研發,其中國家衛生研究院的DNA疫苗在動物實驗上證明具有保護效果;國光生技新冠疫苗則領先群雄,已獲准進入臨床一期試驗,預計在台大醫院啟動收案70人次;高端疫苗、安特羅和聯亞生技均已向衛福部提出臨床試驗申請,若試驗順利,有望於明年上市量產,滿足國內的需求。由美國吉利德研發的瑞德西韋原是用來對抗伊波拉病毒,但此次抗疫卻寫下了灰姑娘傳奇,成為美國FDA第一個核准上市使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繼美國之後,台灣和日本也相繼核准上市。尋找治療備選藥物刻不容緩瑞德西韋的化學結構與三磷酸腺苷類似,當病毒要進行複製時,若RNA複製酶誤認瑞德西韋是可利用的三磷酸腺苷,一旦與瑞德西韋結合後,病毒的複製反應就會終止,進而達到抗病毒的效果,但瑞德西韋所造成的副作用,仍是未來用藥所必須注意的安全問題,因此如何尋找更多的備選藥物,已成為世界各國刻不容緩的任務。疫苗和治療藥物研發仍是後防疫時代重要的利器,政府也將結合國內產官學研醫的研發能量,期望在下波疫情來襲時,提供人民足夠的保護力。
-
2020-08-21 科別.呼吸胸腔
LDCT揪出0.7公分肺部腫瘤 精準定位完成切除
60歲葉女士定期健檢,四年前接受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LDCT)檢查,發現肺部有毛玻璃結節,開始追蹤。今年檢查時,結節從0.6公分變成0.7公分,決定直接切除,在台北榮總接受手術後,病理報告顯示為原位肺腺癌,術後恢復良好,隔日出院。肺癌有新國病之稱,也是醫療支出最高、死亡率最高、晚期發現比率最高的癌症。台北榮總胸腔外科主任許瀚水表示,每年肺癌新確診約一萬三千多人,死亡人數約九千多人,透過LDCT檢查可發現患者有微小的結節,多數僅需追蹤即可,通常0.8至1公分或醫師懷疑為惡性,才需要切除。收治葉女士的北榮胸腔外科主治醫師徐博奎表示,過去肺癌被視為不治之症,因為當出現症狀,透過X光檢查時,已是第二、三期,甚至轉移。近年因LDCT可作為早期肺癌檢查的工具,在腫瘤尚小且初期時就發現,此時發現還是第一期,切除病灶後存活率高達90%以上。由於透過LDCT抓出的腫瘤通常比較小,若進行切除手術,精準定位非常重要。徐博奎表示,台北榮總利用電磁導航精準定位,先用螢光綠染色對病灶做清楚定位標記,從體外穿刺也可以像開車導航一樣,設定路線,導引支氣管鏡在錯綜複雜的氣管分枝到達目標病灶。除了精準定位,許瀚水表示,過去切除腫瘤,必須先到檢查室進行定位,再回到病房等待,轉至手術室進行手術。目前電磁導航精準定位切除手術則可直接在開刀房完成病灶定位和切除,一站式完成,且微創手術傷口小,過去手術時間需五至六小時,現在縮減為二至三小時,住院時間也從一周縮短為三至五天。不過,此項手術健保常不給付,屬於自費項目,約需花費十萬元。許瀚水表示,北榮引進電磁導航系統已兩年,服務超過百位病友。
-
2020-08-2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印度疫情惡化 專家歸因「抗原檢驗」難防疫
印度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惡化,專家指出,印度首都新德里太仰賴抗原檢驗篩檢病例,可靠度不如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RT-PCR)檢驗,可能有礙遏制疫情的判斷。印度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俗稱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惡化,在昨天24小時之內,單日新增病例已逼近7萬例,達到6萬9652例,截至今天上午,累計確診病例達到283萬7749例,正接受治療或具有傳染力的活躍病例達68萬5885例,有5萬4004人死於新冠肺炎,死亡率1.91%。印度自豪的新冠肺炎低死亡率也出現警訊,印度斯坦時報(Hindustan Times)今天報導,過去10天,有3天的每日死亡人數超過1000人大關。但印度衛生與家庭福利部表示,昨天新冠肺炎康復病例已超過200萬例,每天有6萬91名病例康復,創下新紀錄,康復率達73.64%。新德里市政府昨天並以疫情趨緩理由,宣布恢復飯店營運,並且開放各地不同時間的每週一次的街道市集,但維持體育館和瑜伽中心營運的禁令。不過,專家指出,新德里市過度依賴抗原檢驗篩檢新冠肺炎炎病例,大概每10次檢驗中,有7次採用抗原檢驗,但抗原檢驗的可靠度遠不如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檢驗。專家告訴「印度斯坦時報」,對抗原檢驗的高度依賴會造成許多假陰性案例,這將導致檢體檢驗呈現陽性率及病例分布的數據指標出現問題,可能讓官方在研判疫情時出現錯誤。新德里市長辦公室表示,由於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檢驗的規模受到限制,才會仰賴抗原檢驗篩檢新冠肺炎病例,且抗原檢驗是根據印度衛生與家庭福利部設立的印度醫學研究委員會(ICMR)的準則執行的,政府正採用抗原檢驗試劑組對需要檢驗者進行檢驗。
-
2020-08-1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冠肺炎8疫苗進入第三期試驗 4團隊受矚
台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所教授陳秀熙今天在「新冠肺炎防疫科學說明會」上指出,目前全球有8個疫苗進入第三期臨床試驗,其中又以4組團隊較為領先,受到國際矚目。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蔓延,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卯足全力發展藥物和疫苗。陳秀熙等學者今天在台北舉辦「新冠肺炎防疫科學說明會」,提到目前全世界有超過165個相關疫苗正在研發中,有31個疫苗進入第一、二期人體試驗,8個疫苗進入第三期臨床試驗。目前最為領先的2株疫苗,包括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與藥廠莫德納(Moderna)團隊,是以mRNA產生病毒蛋白為基礎發展疫苗,在動物實驗中已顯示可產生有效的中和抗體,保護實驗中猴子的上、下呼吸道免於產生肺部病變,鼻腔也不具有存活的病毒。第一、二期人體試驗中,所有參與者都能產生具有中和病毒能力的抗體,且無明顯不良反應出現。另一組團隊是英國牛津大學與藥廠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合作,以黑猩猩腺病毒為基礎發展載體疫苗,同樣在動物實驗時可產生中和抗體,並具有保護力,在第一、二期人體試驗中也相當順利。除此之外,還有2株疫苗值得關注,包括中國武漢生物科技研究所與中國醫藥集團(Sinopharm)合作的滅活疫苗,已通過第一、二期人體試驗。德國BioNTech與美國輝瑞(Pfizer)藥廠合作的mRNA基因疫苗,同樣也邁入第三期。陳秀熙表示,第一、二期是先實驗於少量參與者,第三期則是大規模效益評估,必須有數千到數萬參與者驗證。目前全世界的「決戰點」應是上述4株疫苗,台灣疫苗研發目前處於第一期臨床試驗,要設法迎頭趕上,如果研發沒有那麼快,政府應考慮爭取國際疫苗大廠授權,作為亞洲的生產地,幫助周遭東南亞國家。陳秀熙也提到,中國和俄羅斯近來各批准一個疫苗上市,但都未經過第三期人體試驗驗證,大規模施打時無法確定效益,接種疫苗者是否可降低感染風險或疾病進展,也成為疑問。陳秀熙指出,目前全球確診COVID-19人數已超過2100萬人,死亡人數超過80萬人,其中以印度、美國、巴西、哥倫比亞、秘魯新增個案數最多。紐西蘭因為邊境封鎖政策,有102天零本土個案,卻在近日破功,出現4名無出國史的家庭群聚。陳秀熙表示,到底是社區潛在病例感染,還是境外移入感染,都還在釐清中,值得台灣引以為戒,疫調一定要早、要確實,才能避免疫情進一步擴大。
-
2020-08-18 科別.心臟血管
為什麼夏天也會出現心臟病?心臟科醫師告訴你原因
今年氣候屢創高溫,台灣已成紅通通的「烤番薯」,除了要預防中暑外,有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的者,若發生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症狀,可能是心臟病徵兆,另更年期女性可能出現氣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狀,千萬不可掉以輕心,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自身體溫(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提供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 高溫炎熱也傷心臟 別再以為冬天才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其實夏季高溫炎熱也易傷心,千萬別輕忽。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名譽理事葉宏一指出,因氣溫升高,人體血管擴張,再加上夏天流汗,身體水分蒸發讓血液變得濃稠,容易出現冠狀動脈堵塞,嚴重時恐會導致心肌梗塞,而脫水現象也會讓心跳加速,容易引發心律不整或心臟衰竭。值得一提的是,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平均每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缺乏規律運動、不健康飲食所引起的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過重或肥胖、吸菸及過量飲酒等問題,都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戶外至室內應先穿薄外套 避免溫差造成心血管負擔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表示,在室外活動或辛苦的戶外工作者,穿著應儘量以寬鬆、透氣而顏色較淡的衣服,戴遮陽帽及太陽眼鏡並備足水。當天氣悶熱、空氣濕度大時,建議冷氣設定在26至27度,從戶外到冷氣房內最好先穿薄外套,可減緩因經常進出冷氣房,冷熱溫差較大所造成的心臟血管負擔,另外如果不開冷氣則保持室內良好通風。生活習慣功不可沒 飲食、運動配合定期檢查是關鍵飲食宜清淡可多選用蔬菜、水果、糙米、全穀雜糧,儘量少吃油膩或高飽和脂肪食物;烹調建議以蒸、煮、川燙代替油炸,且飯菜不宜過鹹,因食鹽過多會使血壓升高。此外,要及時補充水分,養成每天至少喝2,000㏄白開水的好習慣。運動有紓解壓力、增進血液循環等益處,每週累積15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例如快走、慢走、騎自行車等,或將運動融入和家人一起做家事、陪小孩玩的過程中,例如站著比坐著消耗卡路里高達二倍;而若在戶外運動宜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進行,切忌避免於上午10點至下午2點烈日下運動。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2016年全球因酒害導致的死亡人數超過300萬人,其中就有19%死於心血管疾病,建議盡量避免飲酒,如有需要,以茶(水)代酒;而吸菸或二手菸,都會增加心臟病的風險,因此戒菸也是當務之急。此外,應善加利用國民健康署提供40到64歲每3年一次,65歲以上每年1次的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已有三高者更應積極採行健康的生活型態,定期量血壓及血糖,遵照醫師處方服藥並定期回診追蹤,切勿自行依症狀調整藥量或停藥。延伸閱讀: 熱到頭昏想吐! 刮痧解暑5件事沒注意超NG 消暑吃冰反更熱! 精選10招超有感降溫解熱秘訣
-
2020-08-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口罩繼續戴!官員對實名制庫存量有信心
近日國內再掀搶口罩風潮,行政院長蘇貞昌與發言人丁怡銘昨日都表示,倉儲裡還保持3億片左右的口罩,請民眾繼續使用口罩實名3.0預約口罩。知情官員也表示,疫情高峰期間,實名制口罩的出貨量最高達到雙周2億餘片,庫存仍能供應無缺,目前庫存有3億片,民眾可持續使用實名制3.0。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依然嚴峻,確診案例日前已突破2000萬名,死亡人數突破75萬人,台灣近日也屢傳境外移入病例。丁怡銘昨受訪表示,口罩實名制數量夠,倉儲裡還保持3億片以上,請民眾多利用口罩3.0預約系統,不用刻意囤貨。蘇貞昌昨也透過臉書提醒,疫情還沒過去,世界各國陸續有第二波疫情,雖然國內控制得宜,請民眾還是不要鬆懈,出入人多密集的場合,口罩還是要戴著;目前國家口罩儲備近3億片,台灣的口罩產能最高可達每天2000萬片,也會視需要隨時調節徵用量,口罩實名制3.0將一直繼續服務大家。據瞭繳,5月底至今,政府依然每日徵受800萬片口罩作為口罩實名制與提供第一線醫療院所人員使用,徵用量並未調低。知情官員則表示,民眾囤口罩不是囤積,不至於觸法,只是疫情高峰期間,實名制口罩的出貨量最高是雙周兩億餘片,庫存仍能供應無缺,目前庫存有3億片,民眾可以利用網路、超商預購口罩,就近取貨,方便又簡單。目前口罩市場價格分歧,這名官員說,政府尊重自由市場機制,但政府要保障民眾的基本權利,所以先前才決定不讓實名制退場,讓民眾還是能預購兩周9片的口罩,「雖然沒有特殊色,但有兩周9片的素色口罩」。
-
2020-08-1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肺炎全球案例破2千萬 學者籲檢測搭配檢疫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今天表示,COVID-19全球確診案例已於近日突破2000萬名,預估下週會達到2190萬,台灣可考慮以檢測2次搭配居家檢疫5天,「漏掉個案幾乎是零。」陳秀熙今天召開「新冠肺炎防疫科學說明會」,對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國際疫情提出說明及分析,並邀請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提出COVID-19檢測在科學預防醫學的新角色。陳秀熙指出,COVID-19統計到8月9日,全球確診人數已達2005萬人,死亡人數73.5萬人。其中印度、美國、巴西3國,就貢獻了約6成的新增個案數,以及約5成的新增死亡數。陳秀熙表示,從7月初到8月短短一個月間,全球確診人數累積了1000萬人,預估下週全球確診人數會達到2190萬人,預估死亡人數達78.6萬人。陳秀熙指出,隨著各國大力推動檢測,確診個案飆升,但多數是輕症個案,整體致死率是下降的。台灣防疫做得很好,現階段不需要普篩,但隨著國際疫情轉變,應依風險分層做入境精準檢測及檢疫,根據每個國家的風險評估,決定檢疫時間長短。陳秀熙表示,以台灣過去經驗,檢測2次加上居家檢疫5天,漏掉的個案幾乎是零,也就是入境時檢測一次,居家檢疫5天後再檢測一次。陳秀熙也提到,檢測除了有助於疫情調查,也可早期發現輕症個案,有助於後續治療,減低重症死亡的可能性。張金堅指出,COVID-19輕症個案,約有3成吃藥就能康復,如果能早期偵測、早期發現,就能避免病情加劇,減輕醫療體系的壓力。張金堅也提到,COVID-19對罹患某些慢性病患者的威脅特別大,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道器官疾病、高血壓、癌症患者,以及65歲以上長者,都需特別注意。會後接受媒體聯訪,被問及台灣向美方提出疫苗需求的進程,陳秀熙說,全世界對於疫苗供需都很現實,都是先給自己國家人民使用,台灣應積極跟美國、歐洲已經發展的疫苗團隊合作,爭取在台灣生產,並供應給東南亞國家,「這應是台灣疫苗國家隊的重要目標。」對於美國衛生部長阿查爾(Alex Azar)訪台,陳秀熙認為是正面的標誌,也是爭取疫苗的開端和起步,「不一定在這一次就談成,下一次再談也可以。」
-
2020-08-12 癌症.抗癌新知
關於癌症迷思!進行癌症篩檢有壞處嗎?
不少人似乎都對癌症篩檢有所誤解,其實篩檢有好處也有壞處。「做越詳細的檢查,越能明確找出疾病,這樣不是比較好嗎?」、「年輕的人都該去做篩檢比較好吧?」多數人大概都有這種想法,事實上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NO」。決定該不該做癌症篩檢,必須看「將利弊放到天秤上衡量後,哪一個分量比較重」。而經過評估之後的結果會「隨著個人有不同答案」,這一點相當重要。也就是說,非常有可能因為各自的價值觀不同,而出現完全相反的結論。所以接下來我會先分析癌症篩檢的利與弊,最後再從我的價值觀出發,說出我個人心中的結論。篩檢可及早發現癌症並治療我們就先從癌症篩檢的好處開始說吧。做篩檢的好處是「有助於預防因癌症而死亡」。面對癌症,原則上只要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就能夠治癒,但是,當病情「超過某一個時間點,即便醫師是華佗再世,有一手最精湛的醫術也束手無策」。那麼這個時間點落在哪裡呢?很遺憾地,醫界也無法明確指出「就是這個時候」。受到每位罹癌患者自身的條件、患者所得的癌症種類、或療法不斷進化的影響,都會出現不同的結果。不過我們可以大致預測出一個時間。以我的專業領域大腸癌為例,處於第Ⅰ期的患者若接受標準治療,5年後還能存活的機率超過97%,而到了第Ⅱ期就變成90%,到第Ⅲ期會降至84%,然後一旦變成第Ⅳ期,狀況會急轉直下,竟驚人地僅剩20%左右而已。沒錯,癌症發展到第Ⅳ期,狀況會急遽惡化。不只是大腸癌有這個狀況,很多種癌症也是如此,這並不意外,因為癌症分期的設定一方面也是反應生存率。更深入解說的話,大部分癌症第Ⅳ期通常是指「已出現遠端轉移」的情況。遠端轉移的意思是「癌細胞從原先出現癌症的內臟器官,轉移到遠離該處之部位的狀態」,乍聽之下會讓人覺得「很惡質」吧。那我們要如何估算癌細胞的惡性程度呢?大家肯定都希望能有這樣的檢查,其實現代醫學手上正握有兩種武器。第一種是「觀察疾病發展」這項武器。做法是透過時間觀察,推測「癌症擴展速度」有多快。例如,即使都是原只有1公分的癌細胞,一個月就長到5公分並轉移到其他器官的癌症,比經過2年只變大成1.2公分的癌症更難對付。一旦發現癌症,最好不要放著不管,絕對要馬上治療。可是,由於各類檢查所需時間以及患者工作的緣故,有可能會晚一兩個月才進行治療,我有時會因此發現增生異常快速的癌細胞,無意間見識到它們的惡性程度。另一種是名為「病理檢查」的武器。做法是取出要調查的癌細胞,用顯微鏡觀察該細胞,推測它的惡性程度。目前有些針對乳癌等癌症的治療法,會因「病理檢查」結果而有所修正。癌症篩檢是透過定期檢查,讓我們知道體內是否出現癌症,所以這對極度惡性的癌細胞發揮不了太大的作用。即使你每隔一年都會做篩檢,若不幸罹患了發病半年就惡化到無法處理的癌症,那這個篩檢就不具效益了。可是現在的醫學仍無法確定「誰會有多大機率罹患惡性癌症」,因此才用年齡做為區隔,讓全民一起接受檢查。其中也許會有人幸運及早發現病症,接受治療並恢復健康,這便是做癌症篩檢的好處。癌症篩檢少為人知的害處那麼做癌症篩檢對身體又有什麼樣的危害呢?1.過度診斷、過度治療第一個可能的壞處是「過度診斷」與「過度治療」。如同名稱上的「過度」兩個字,兩者指的是本來沒有問題的人卻在接受檢查之後反倒產生壞處。舉個實際範例來解釋,如乳癌篩檢項目中的乳房攝影檢查,這種檢查會使用X光來拍攝乳房。假設有一個人經過篩檢後「發現疑為癌症的腫塊」,接著到醫院做詳細檢查接受診斷,同時進行抽血、超音波、MRI(磁振造影)等檢查手續。他可能會得到一份報告表示「現在看起來屬於良性,馬上就能治癒」,或者「有可能是惡性腫塊,要做穿刺切片檢查」。所謂穿刺切片檢查,便是用針刺入可疑腫塊,取出約一公釐的腫塊,放到顯微鏡下觀察是否含有癌細胞或癌組織。若是確診為癌症,就要著手進行手術或抗癌藥物治療,如果確定不是癌症,那醫師就會說:「沒有問題,太好了。」事情就此平安落幕。倘若這個人沒有接受篩檢,事情會有何不同呢?那麼他就不需要去醫院看診,也不必聽從醫師的指示做各種檢查,更不需要受針刺等這類皮肉痛。上述的情況就是過度診斷,如果事情到此告一段落倒是還好,如果報告顯示「無法否定是惡性腫瘤」,當事人就必須動手術,只不過手術刀一下,也有機率得到「這是良性腫瘤」的結果,這就是過度治療。不同的人對於這件事的態度有極大差異,有人認為自己很幸運,相對地也有人會覺得這樣豈不是從頭到尾都是白費工夫。2.因癌症篩檢引發的併發症第二個壞處是因為篩檢而引發的併發症,所謂的併發症就是「因為進行檢查或治療而發生不好的狀況」。雖說機率不定,但世上所有的治療或檢查都有一定比率會觸發併發症,有些是兩人之中就有一人會發生,也有些機率比被隕石擊中還低(例如因接種流感疫苗而死亡),情況各有不同。癌症篩檢是一種身體檢查,因此也會有伴隨檢查而發生併發症的風險。以胃癌篩檢為例,胃癌篩檢分別有胃鏡與上腸胃道檢查的方式。日本於2016年發表的全國調查報告指出(2008到2012年間),胃鏡檢查會引發的併發症之中,因檢查前的準備(如鎮靜劑等等)引起併發症的比例約是三萬六千人中會出現一人(0.0028%),而總死亡人數紀錄為九人,比例是兩百萬人中才會出現一人(0.00005%)。另外胃鏡檢查(包含切片檢查)引起併發症的比例,約是七千人之中會出現一人(0.014%),其併發症狀為出血或是腸胃道、食道出現破洞。由上述可見,接受胃鏡檢查而死亡的可能性並非為零,並且也會引起併發症。儘管機率不高,但確實有一定程度的病例。 本文出處/摘錄自蘋果屋出版《癌症醫師的真心話》
-
2020-08-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路透:全球每15秒就有1人死於新冠肺炎
路透社統計,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染疫死亡人數在今天突破70萬人大關,美國、巴西、印度、墨西哥的新增死亡病例領先各國。根據過去2週的數據統計,平均每24小就有將近5900人染疫死亡,等同於每小時247人病故,每15秒就有1人染疫病亡。美國總統川普說,美國已盡力控制疫情,但美國相關應對措施並不全面,未能遏制病例增加,迄今已有超過15萬5000人死亡。在巴西,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總統雖與多名內閣部長相繼確診,但他仍儘量淡化疫情嚴重性,並反對採取封鎖限制措施。至於擁有6.4億人口的拉丁美洲,最初出現疫情的時間較許多其他國家晚,但因貧窮和城市人口稠密,以致官方在初期過後難以控制疫情蔓延。
-
2020-08-03 癌症.肺癌
防治新國病/LDCT糾出早期 別把錢花在標靶和化療
肺癌是台灣的新國病,台大醫院胸腔外科主任陳晉興指出,2017年肺癌診斷人數14282人,同年死亡人數是9235人,去年2019年死亡人數是9701人。陳晉興分析,越來越多人去做篩檢,所以肺癌每年新增的人數是最多的,男女都是第一名,遺憾的是,這些人六成確診時已是三、四期,治療費用高昂。中研院院士楊泮池表示,第三第四期的治療很花錢也很痛苦,雖然存活會變好,但會用掉很多醫療資源。楊泮池說,站在國家資源的立場,肺癌最理想的治療絕對不是標靶治療、免疫治療、化療,而是早期診斷和預防,最好讓大部分病人第一期就可以診斷出來,醫療資源利用最少、整體存活更好。陳晉興表示,已經有諸多國內外實證顯示LDCT可有較提升早期診斷比例、降低死亡率。歐美的大型臨床試驗已證實,LDCT篩檢可降低死亡率,美國五萬多人研究發現可以降低20%,歐洲一萬多人研究發現可以降低26%。國健署曾對1萬2000人做肺癌篩檢試辦計畫,發現每100人可找到2人肺癌,其中94.8%是第一期。台大醫院也曾無心插柳地發現,300位45歲以上主治醫師有12人罹患第一期肺癌。陳晉興表示,肺癌藥物很貴,今年四月給付的第三線標靶藥一顆六千元,每人每年要花兩百萬,每個人平均要吃一到兩年的藥,藥費平均三百萬。三百萬可以讓多少人做篩檢?陳晉興估算,如果做一次LDCT三千元,就能讓一千個人篩檢,從中找到一、二十個初期肺癌,手術切除就沒事了,效益極高。楊泮池表示,肺癌好發年齡是65-70歲男性、60到65女性,一般會建議50到55歲做開始篩檢。陳晉興表示,建議政府至少要編列預算給有家族史或吸菸的高危險群做LDCT,至於沒有危險因子的人,他會建議45歲以上如果經濟能力許可,可開始自費篩檢。另外,假設直血親層被診斷出晚期肺癌,則要以該親人被診斷的年齡再提早五到十歲,作為開始篩檢年齡。臉書肺癌病友社團「肺長壽」管理員Cincia表示,篩檢前如果能事先說明發現結節的機率,看到報告的時候比較不會嚇到,而檢查後的報告說明,如果醫師能以具有實證的數據,對照著影像來進行說明,病人也會比較能夠接受接下來的治療或追蹤計畫。陳晉興建議,篩檢報告的判讀,最好要找大醫院的胸腔科或胸腔外科的醫師來進行。台北榮總胸腔腫瘤部前主任蔡俊明表示,現在只有大醫院能做LDCT,但隨著篩檢獲得國家更多補助和推廣,人數變多之下,可能排擠到疾病檢查的需求,讓病人等待時間變長、就醫及篩檢障礙增加。他建議,現在應開始廣設LDCT的篩檢點,讓小型醫療院所也能設置並提供自費服務。蔡俊明表示,哪些院所能在這項自費檢查的市場裡面生存下來,除了讓市場機制來決定,也要透過積極地管理去要求一定的品質。包括影像判讀醫師的科別及經驗能力、儀器的保養規格的設定、輻射安全的確保,都要進行認證。陳晉興對於小型院所也設置LDCT這點持保留態度。陳晉興表示,台灣醫院那麼多,除了偏鄉以外,找地方檢查並不難。但開放廣設之後,報告撰寫格式也要先建立好既定的格式,否則很可能亂象叢生。另外,診所如果有了儀器,可以做自費服務也能申報健保,這樣會稀釋到基層總額,因此診所也不見得想做。
-
2020-07-29 癌症.肺癌
台癌找醫、公衛界組倡議平台 盼實現肺癌存活率倍增
肺癌是全球罹患人數最多的癌症,也是國病。據台灣癌症登記中心統計顯示,2019年台灣的肺癌死亡人數為9701人。台灣癌症基金會今邀集醫界、公衛界對談,並簽署成立「肺癌存活率倍增倡議平台」,希望整合資源來強化肺癌衛教宣導、推動早期篩檢及引入精準醫療等方案,達成2025年肺癌存活率提高倍增的國際目標。8月1日世界肺癌日前夕,台癌邀請前副總統陳建仁、中研院院士吳成文、彭汪嘉康、前台大校長楊泮池、台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高尚志等醫學與公衛界專家,共同成立國內第一個由癌症防治倡議團體發起的「肺癌存活率倍增倡議平台」。該平台凝聚三大共識包括:避免致癌因子接觸及落實生活與蔬果飲食的預防、建立早期篩檢早期發現的黃金準則、結合精準治療提升創新藥物之可近性,來接軌國際肺癌治療指引。陳建仁表示,據統計台灣吸菸人口有下降,但肺癌發生率持續上升,可見不只吸菸、空氣汙染對健康的危害已浮上檯面,這也是台灣社會轉型與經濟發展所付出的代價,建議應成立跨部會層級的國家級肺癌防治工作小組。此外,與抽菸關係不大的肺腺癌,台灣男女罹患比率都直線上升,值得相關單位進一步研究探討。陳建仁說,癌症期別與存活率高度相關,只要及早篩檢、早期治療就可增加存活率,因此,只要對高危險群提早篩檢,台灣是有機會達到存活率倍增願景。台癌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肺癌除發生率高死亡率也高,依成長預估,肺癌死亡人數可能於今年底突破萬人,且五年存活率更以不到三成(29.79%)列台灣十大癌症之末,成為國病之一。台癌基金會之所以成立平台,就是希望透過平台接受更多倡議、串聯各界行動方案,達到2025年存活率提高一倍的國際目標。賴基銘說,肺癌現行五年存活率近三成,跟10年前比已是加倍,那以2025要提高一倍來說,就是變成60%,與台灣現在全癌5年存活率接近60%來說一樣,也就是長遠來說,我們期許肺癌5年存活率要跟一般癌症一樣。長期投入肺癌研究的楊泮池表示,肺癌最大的問題在早期幾乎無症狀,故預防跟早期診斷是對應肺癌的最好方法;而對高危險群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是目前最好的篩檢工具。他說近年台灣不吸菸的肺癌患者已經比吸菸者多,雖廚房油煙等慢性疾病暴露都可能增加罹癌風險,但另一項危險因子是遺傳,故更呼籲有家族病史的民眾應積極檢查,若直系血親有肺癌的話,更屬高危險群。不過他並不建議普篩,認為LDCT篩檢應針對高危險群,而非全民。
-
2020-07-2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疫苗第3階段試驗 美抗疫指揮官:成敗關鍵
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院(NIAID)院長佛奇今天表示,一旦疫苗問世,官員必須克服民眾對疫苗的懷疑。在接連幾週確診人數激增後,有徵兆顯示疫情可能在高點轉趨穩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佛奇(AnthonyFauci)告訴CNN記者布利澤(Wolf Blitzer),需要有個陣營在社區互動和推廣。他說:「如果我們能普遍讓民眾接種疫苗,就能終結疫情、創造出免疫罩,避免疫情捲土重來。」美國生技公司莫德納(Moderna)和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院共同研發的疫苗,今天起將展開首次第3階段臨床試驗。佛奇稱之為疫苗研發的「關鍵時刻」,並說他對進展「審慎樂觀」。他說:「我們試圖了解是否真的有效。」「必須花上好幾個月來判定。」「從一月初連是什麼病毒都不知道,到第3階段的試驗,可謂是創紀錄的速度。」在接連幾週的病例數激增,有一些徵兆顯示,美國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可能已在高點趨於穩定。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University)統計,7天單日新增病例數平均不到6萬6000人,儘管數據依然高得嚇人,卻是美國10天來的最低點。從亞利桑那州、德州與佛羅里達州的疫情趨勢可以看得更清楚。這些州在缺乏有效安全規範的情況下重新開放,自6月以來疫情快速傳播,然而新增病例數已趨緩甚至最近稍微減少。但要說這些趨勢能否維持下去,目前仍為時過早。在全美各地,過去一週和前一週相比,有22州新增確診數增加、20州趨緩、8州下降。儘管疫情可能在高點開始趨緩,國內7日的平均死亡人數卻開始增加。不過通常是在確診和住院人數激增後數週,才會出現死亡人數上升的現象。法新社報導,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今天的即時統計資料顯示,美國24小時內新增5萬7039人確診與679人病故。美國在確診病例和病故人數都高居全球之冠,截至美東時間晚上8時30分,境內累計428萬6663人確診,14萬7588人不治。
-
2020-07-28 癌症.飲食與癌症
飲酒致癌,卻難免小酌怎麼辦?這種方法可以降低風險
作為一種世代相傳的特殊飲品,「酒」已在世上存在了數千年時間,曾是許多社會或場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來,隨著對酒研究的深入,飲酒的危害也逐漸顯露出來。過量飲酒,會影響身體的呼吸、心跳、體溫等正常功能,導致酒精中毒、心腦血管疾病等。此外還有研究顯示,即使少量飲酒也會增加癌症風險。因此,很多人開始戒酒,並儘量不飲酒。不過實際生活中,在交際應酬、親朋歡聚的時刻,有很多人會禁不住誘惑或者別人的勸說,不得不飲一些酒。那麼此時該怎麼辦呢?怎麼能將飲酒帶來的危害降低呢?一項發表在國際癌症雜誌的研究顯示,飲酒會增加癌症死亡風險,而通過運動,可以將這種增加的風險降低一些。為評估運動、飲酒以及癌症死亡風險之間的關係,研究人員對英格蘭健康調查(HSE)和蘇格蘭健康調查(SHS)的數據進行了分析,共涉及54686名平均年齡為51歲的受試者。研究人員統計了受試者的運動、飲酒及健康狀況等數據。根據每日飲酒量及每週飲酒頻率,研究人員計算出了受試者每週的酒精攝入量,並將他們分為6組:從不飲酒、曾經飲酒、偶爾飲酒、指南建議範圍內飲酒(女性<112g/週,男性<168g/週)、危險飲酒(女性112-280g/週,男性168-392g/週)和有害飲酒(女性>280g/週,男性>392g/週)組。生活中,酒精含量大致可通過“容積(ml)×度數×0.8g/ml”計算,以500ml的40°白酒為例,裡面約含有“500ml×40%×0.8g/ml=160g”酒精。此外,研究人員還統計了與飲酒有關癌症導致的死亡人數,主要包括口腔癌、喉癌、食道癌、肝癌、結直腸癌、胃癌和女性乳腺癌等。在平均長達10年的隨訪期間,共有2039名受試者因酒精相關癌症而死亡。在調整了年齡、性別、體重、吸煙狀態、水果和蔬菜攝入量等因素影響後,研究人員分析發現,飲酒和酒精相關癌症死亡風險升高之間,存在很強的直接關聯。具體來講,與從不飲酒的人相比,曾經飲酒的人癌症死亡風險增加了46%;偶爾飲酒的人風險增加了21%;指南建議範圍內飲酒的人風險增加了19%;危險飲酒的人風險增加了39%;而有害飲酒的人癌症死亡風險增加最多,為62%。不過,上述風險在考慮到運動量及時間的影響後,又有所改變。當受試者運動強度低於「每週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每週75分鐘高強度有氧運動」的標準時,與酒精相關癌症死亡風險的增加幅度有所上升,與從不飲酒的人相比,曾經飲酒、偶爾飲酒、指南建議範圍內飲酒、危險飲酒和有害飲酒的人,酒精相關癌症死亡風險分別增加了53%、28%、24%、47%和64%。而當受試者運動強度達到標準時,與酒精相關癌症死亡風險的增加幅度則有所減少,分別為25%、1%、8%、21%和52%。研究人員分析,飲酒可能通過多種途徑增加癌症風險。如酒中含有的酒精和人體消化酒精時產生的乙醛,會破壞健康細胞的DNA;增加氧化應激反應;與維甲酸代謝相互作用;增加雌激素濃度以及改變表觀遺傳等。而運動可以降低體重指數、氧化應激、性激素和慢性炎症,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和免疫系統功能,並影響基因表達和DNA修復,阻斷酒精相關致癌物,從而預防酒精相關癌症及降低死亡風險。對於該研究,美國癌症協會流行病學家Alpa Patel博士指出:「基於迄今為止的證據,最好是既避免飲酒,又進行足夠的運動。這個數字是每週150-30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或每週75-150分鐘的高強度運動,以預防癌症。」總而言之,飲酒有害健康,也沒有適度飲酒一說。飲酒是繼吸煙和體重超標之後的,第三大可改變癌症危險因素,不論是白酒、紅酒或啤酒,而且不論攝入多少酒精,都與多種癌症的發生及死亡風險增加有關。雖說運動有助於降低酒精相關癌症死亡風險,但是相比於不飲酒的人,其風險仍是升高的。在日常生活中,最好是不飲酒,如果飲酒了,就應進行足夠的運動,盡量降低風險。當然,如果能做到既不飲酒,又進行足夠的運動,那就更好了!(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0-07-28 癌症.飲食與癌症
香噴噴的燒烤令人難以抗拒,卻暗藏致癌危機 家醫教你3招健康吃!
有一名50歲男性,平時下班常與同事到燒烤店聚聚,近日回診拿三高藥物順便做糞便潛血檢查,檢查結果為陽性,進一步安排大腸鏡檢查,確認為一期大腸癌。烤肉潛藏健康危機香噴噴的燒烤令人難以抗拒,但您知道烤肉裡暗藏的危機嗎?除了紅肉(豬、羊、牛)及加工肉品(煙燻、鹽漬或以亞硝酸鹽加工)等,已被證實會提高大腸癌的發生率外,用高溫(超過100度以上)烹調肉類,也會產生致癌物質雜環胺,烹調的時間越長會產生越多;而肉類放在烤架直接暴露在火焰上燒烤時,油脂滴在火上也會產生致癌物質多環芳烴,附著在食物表面吃下肚後恐誘發腸癌。聰明烤肉 您有更健康的選擇●選擇食材:以新鮮雞肉、魚肉取代如紅肉及加工食品(如:貢丸、香腸、甜不辣等)。●多蔬果:除了富含抗氧化的營養素,豐富的纖維質可增加飽足感、減少肉類攝取量。 可以將肉片捲入青蔥、洋蔥、金針菇等再燒烤,營養均衡又美味。●避免烤焦:烤焦的部分含有大量致癌物質,應避免食用。可先將不易烤熟的食材用熱水汆燙至半熟,再行燒烤; 將鋁箔紙鋪在烤肉架上,可以隔絕炭火的致癌物吸附到食物,也可包裹住再燒烤避免食物烤焦。但鋁箔紙在高溫下若遇到酸會有鋁溶出問題,因此建議民眾先將食物烤熟,放到盤子上,再淋上含有酸的醬料。大腸癌為國人最好發癌症根據國健署最新資料,大腸癌連續12年為國人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每年約一萬六千人罹患大腸癌,死亡人數近六千人。愛吃燒烤與紅肉、缺乏運動、肥胖等,是大腸癌快速攀升的主要原因。所幸1/2的大腸癌可以透過調整飲食習慣、運動與體重控制來預防。●特別提醒您,罹患大腸癌的高風險族群●年齡超過50歲●有腺瘤性瘜肉或發炎性腸道疾病者●有大腸癌家族病史等以上高風險族群,要定期做糞便潛血檢查,整個採取樣本的過程花不到一分鐘,不需要先做大腸鏡,就可以有效降低大腸癌死亡率2-3成。若篩檢結果為陽性,應至醫院做進一步確診;若結果為陰性,應維持良好生活習慣並定期接受癌症篩檢。早期發現,早期腸癌的治癒率和5年存活率都可超過8成5。你我一起健康腸相守提醒您「多吃蔬果、少吃紅肉」、「多運動、拒絕肥胖」、「50-74歲的民眾每2年可免費做一次糞便潛血檢查」,如果檢查結果為陽性,後續還需要接受大腸鏡確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讓大家與親愛的家人健康「腸腸」久久。參考資料: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網站
-
2020-07-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美國4州疫情破紀錄、連4日逾千死 專家籲「重新封鎖經濟」
全美各州確診人數持續升高,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統計,上周連續4天,每天有超過1000人死於新冠肺炎,截至26日全國死亡人數已累積接近14萬7000人,超過150位專家出面呼籲政府封鎖經濟。聯邦疾病防制中心(CDC)透過一項研究報告預測,截至下個月15日,死亡人數將累積至17萬5000人;因篩檢耗時太長及醫院不堪負荷,部分地方首長皆陸續表態,包括休士頓市長特納(Sylvester Turner)和洛杉磯市長賈西提(Eric Garcetti),稱近日可能會實施第二波經濟封鎖。由於自24日以來,有四州的疫情統計數據突破歷史紀錄,導致超過150位醫療專家、科學家、老師和醫護人員等連署請願,要求政府再次封鎖經濟控制疫情。加州為全國疫情最嚴重的地區,24日當天因新冠肺炎死亡的人數多達159人,為疫情爆發以來的最高紀錄;其中,超過一半的死亡人口來自於洛杉磯;據統計,該州確診人數已累積超過45萬人,已超過紐約州。喬治亞州同樣在24日突破單日新增確診人數的最高紀錄,共4813人確診;公衛人員指出,25日確診人數為3787人;據統計,該州確診人數已累積超過16萬7953人。俄勒岡州的死亡人數也在24日當天突破新高,共9人死亡;據統計,當天新增396起案例,該州確診人數已累積超過1萬6100人。本月23日佛羅里達州普南郡(Putnam Couty)一名九歲女童染疫死亡,創下州內新冠肺炎最年輕死亡案例。此外,德州染疫死亡人數也在上周突破新高,導致當地一家醫院因醫療資源不足,醫生被迫做出最艱難的決定─「讓哪些病患接受治療」,而無法治療的患者只有返家等待死亡。
-
2020-07-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克魯曼:義大利劣勢多 抗疫卻憑這點完勝美國
義大利是歐洲最先爆發新冠肺炎重大疫情的國家,當時醫院體系不堪負荷,初期死亡人數高得駭人,但新增病例在觸頂後數周開始大幅下滑。反觀美國,新病例曾有兩個月趨於平緩,隨後又開始陡升,染疫病故人數也回升。現在,義大利成功控制住疫情,餐館和咖啡廳已重開,儘管仍有設限,但大致恢復正常生活。目前義大利的新冠肺炎死亡率不到美國的十分之一,最近每日死亡病例通常在12人上下,美國一天卻超過800人病故。就抗疫反應而言,美國的表現若說比不上素以守紀律、有能力享譽於世的德國,不令人意外;但若說慘敗給有「歐洲病夫」之稱的義大利,就可能令人十分錯愕。為什麼美國抗疫表現差義大利這麼多?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在紐約專欄文章中分析,撇開刻板的國家形象不談,面對疫情猛然來襲時的義大利,跟美國相比,的確處於嚴重劣勢:義大利官僚體系不以效率聞名,人民也不以循規蹈矩著稱,何況政府深陷債務堆,這個歐元成員國又沒有自己的貨幣,不能像美國那樣在危機時期大量印鈔票、推刺激措施。人口結構和經濟沈痾也對義大利不利。義國年長者相對於工作年齡成人的比率,是西方世界最高的。義大利經濟成長紀錄也令人搖頭: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過去20年來陷入停滯不前的狀態。但克魯曼指出,就抗疫而論,義大利擁有一項「巨大優勢」,足以壓倒種種劣勢,那就是不像美國被「糟糕透頂的領導人」拖累。歷經疫情爆發之初的慘況後,義大利當局迅速採取必要的抗疫行動,下達嚴格的封鎖令,並堅持到底。政府提供援助,協助勞工和企業撐過封鎖期。社會安全網固然有破洞,但高階官員設法讓它能運作。重要的是,義大利平抑疫情曲線:持續實施封鎖令,直到確診病例降到相對低點為止,且對重啟經濟小心翼翼。美國原本也能走相同的路線。原是疫情重災區的美國東北部,因為把抗疫當一回事嚴肅對待,如今情況看來大致與義大利相仿。然而,美國總統川普及其盟友漠視流行病學專家的警告,貿然倉卒解封,又無謂反對戴口罩防疫這類事情,以致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許多州不得不再度實施局部封鎖,跡象顯示此刻美國就業復甦停頓,甚至可能逆轉。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川普團隊面對藉重啟帶動經濟迅速復甦的憧憬幻滅,竟沒備妥B計畫。克魯曼感嘆,在聽了三年半「讓美國再度偉大」的口號之後,美國如今以新冠肺炎確診和死亡病例全球第一之姿,在世界舞台上演出悲劇角色,只能對義大利成功抑制疫情投以羨慕眼光。這是「驕兵必敗」的警世故事。
-
2020-07-25 新聞.健康知識+
暑期溺斃意外增 戲水防溺5訣竅,讓你夏日消暑不擔心!
隨著暑假的到來,許多學童會相約到溪流、海邊等水域戲水,有些家長也會選擇親子戲水活動做為夏日與孩子的娛樂。戲水固然是消暑的好活動,但相關的安全措施不可少,尤其是溪流水域深淺不一,水溫差別甚大,在坡度大的地區,也可能會有急流及漩流,戲水時需特別留意。根據108年衛生福利部統計處死因統計結果顯示,事故傷害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6名,每10萬人口有28.1人因事故傷害死亡,其中因「意外淹死或淹沒」死亡人數共302人(每10萬人口有1.3人死亡)。為此國民健康署呼籲,兒童及青少年戲水需考量安全地點與自身體能狀況,家長的教導及陪伴也十分重要。為防範因戲水可能發生的危險,國健署提供預防溺水事故的五項訣竅,讓戲水消暑不再危險:一、要注意:出門前先看氣象預報,若天候不佳就應改變目的地。在溪河戲水時,若看到溪河上游山區烏雲密布,或溪河水流突然變混濁,應趕快上岸並離開相關水域,以免受困於暴漲的溪水而發生危險。二、要安全:選擇合法戲水地點,別忽略「水深危險」的告示牌;除了注意現場要有救生設備與人員,戲水時也要結伴同行,不要單獨下水遊玩。三、要暖身:下水前先暖身,不要長時間泡在水中以避免失溫,並衡量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感到疲累就別下水。切記勿穿著牛仔褲等容易吸水變重的長褲衣物,建議穿著鮮豔泳衣、泳帽為佳。四、不嬉鬧:不要在水中嬉鬧、惡作劇以及進行跳水活動,以免發生危險。五、要冷靜:如不幸溺水時,要保持冷靜,拼命掙扎更容易消耗體力,應適時舉手呼叫,等待救援。若是遇到他人溺水,就算情況再緊急,也不可貿然下水,應大聲呼救、呼叫119,並使用附近延伸物(竹竿、樹枝等)、漂浮物(球、繩、瓶等)來幫助溺水者。原文引用自:國民健康署
-
2020-07-20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療不平等和疾病的過去與未來
【編者按】這星期以「醫療的不平等」為主題,由三位小兒科資深主治醫師由不同角度闡述台灣目前兒童醫療整體資源流失和區域不平衡的危機,呼籲政府在全民健保給付改革的過程中,重視保護兒童保健預防與醫療的優先順位。這波武漢肺炎在美國的流行,突顯出的醫療不平等。統計結果顯示出非裔和拉丁美洲裔的病患得病後的死亡率比其他族裔顯著較高。近日警察暴力又在美國激發了新的種族緊張,醫療人權的不平等其實是背後的重要原因之一。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全球西班牙流感大流行期間,台灣其實經歷三波傳染,死傷慘重。丁崑健教授根據當時(日治大正時代)的總督府統計年報人口統計,新聞報導和台灣醫學會雜誌的會議報告等資料拼湊推估,1918-1920期間,全台366萬人口約1/4感染患病,死亡人數4萬4千多人,約佔病患人數的1.22%。那次H1N1流感可能是日本軍人將病毒帶到台灣,從城市傳播到全台各行政區。雖然日本人是最早得病的一群人,但本島人和原住民死亡率卻是日本人殖民者的3倍。各行政區病患死亡率最高的則是後山的花蓮。這個百年前瘟疫的慘痛經驗也顯現出醫療不平等對區域族群健康所造成的巨大傷害。一百年前如此,現在也一樣。疾病的蔓延不分人的膚色種族信仰,因醫療不平等而受害的是整個社會。從各國防疫的經驗來看,醫療資源越不平等,疾病就越難控制。針對兒科醫療的區域分派現況,我們統計了首都圈與高雄二大都會及其他四個直轄市的數目與台灣其他地區的兒科醫師照顧兒童數比較,發現這個區域不均的現象很明顯,而且越是急重難罕的專科越嚴重。比較所有兒科醫師的照顧兒童數我們發現台北市每一位兒科醫師照顧862名兒童,而台南市則為每一個兒科醫師照顧1,216名兒童,相差約50%。在屏東縣和台東縣每一個兒科醫師須照顧約2,000名兒童,相距不可謂不大。但這個分布差距在比較以專科醫師照顧人口數為代表的重症照顧資源分布後就顯得小巫見大巫了。以照顧癌症病童的兒癌醫師為例,在台北市每17,788名兒童就有一位兒癌醫師照顧,在台南市每77,224名兒童才有一個兒癌醫師照顧。差距達4倍以上。在屏東和台東兩縣則連一位兒癌專科醫師都沒有。同樣的趨勢在兒童免疫、新生兒、兒童消化專科醫療的分布上也有相同的趨勢。這個醫療資源的巨大差異顯示出來的是:後疫情時代各國所必須誠實面對的醫療不平等問題在台灣並沒有比較容易處理。而且除了區域不平等之外台灣還有對兒童醫療輕忽所造成的世代不平。忽視這個明顯的健康著力點將替未來的台灣帶來許多本來可以預防的疾病。親身在第一線感受到這個危機壓力的兒科醫療和研究同仁,在凝聚共識後,進入提出了以下的呼籲來解決這個後疫情時代迫在眉睫的問題。1.呼籲召開以保障全國所有兒童健康權利為目標的兒童醫療前瞻會議,制定周延進步的兒童健康政策,優先改善兒童醫療整體資源流失和區域不平衡的危機。2.在全民健保給付改革的過程中,應重視保護兒童保健預防與醫療的優先順位。超前部署避免醫療資源重分配剝奪急重難罕急病嬰幼兒及兒童的健康生存權。3.主張政府立法行政部門注重預防醫學。速修法保障疫苗注射,改正健保法將預防接種排除在健保以外而造成疊床架屋的不合理規定。4.鑒於少子化的持續惡化是嚴重的國安問題,我們呼籲儘速規劃學齡前兒童醫療和托育的人口政策,由國家編列公務預算負擔。台灣的醫療是每個國民引以為傲的亮點。今天的嬰幼兒和青少年就是未來的主流世代,他們將判斷台灣醫界是只打了半場好球,還是善用了主場優勢將醫療資源做最有前瞻性的配置。怎樣努力化解世代不平等和區域不平衡的危機,將是台灣社會未來幾年最有意義的挑戰。
-
2020-07-19 癌症.抗癌新知
「做越詳細的癌症檢查,越能找出疾病?」癌症醫師的真心話:你該知道的2種篩檢壞處
做癌症篩檢有壞處嗎?不少人似乎都對癌症篩檢有所誤解,其實篩檢有好處也有壞處。「做越詳細的檢查,越能明確找出疾病,這樣不是比較好嗎?」、「年輕的人都該去做篩檢比較好吧?」多數人大概都有這種想法,事實上這2個問題的答案都是「NO」。決定該不該做癌症篩檢,必須看「將利弊放到天秤上衡量後,哪一個分量比較重。」而經過評估之後的結果會「隨著個人有不同答案」,這一點相當重要。也就是說,非常有可能因為各自的價值觀不同,而出現完全相反的結論。所以接下來我會先分析癌症篩檢的利與弊,最後再從我的價值觀出發,說出我個人心中的結論。篩檢可及早發現癌症並治療我們就先從癌症篩檢的好處開始說吧。做篩檢的好處是「有助於預防因癌症而死亡」。面對癌症,原則上只要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就能夠治癒,但是,當病情「超過某一個時間點,即便醫師是華佗再世,有一手最精湛的醫術也束手無策」。那麼這個時間點落在哪裡呢?很遺憾地,醫界也無法明確指出「就是這個時候」。受到每位罹癌患者自身的條件、患者所得的癌症種類、或療法不斷進化的影響,都會出現不同的結果。不過我們可以大致預者測出一個時間。以我的專業領域大腸癌為例,處於第Ⅰ期的患若接受標準治療,5年後還能存活的機率超過97%,而到了第Ⅱ期就變成90%,到第Ⅲ期會降至84%,然後一旦變成第Ⅳ期,狀況會急轉直下,竟驚人地僅剩20%左右而已。沒錯,癌症發展到第Ⅳ期,狀況會急遽惡化。不只是大腸癌有這個狀況,很多種癌症也是如此,這並不意外,因為癌症分期的設定一方面也是反應生存率。更深入解說的話,大部分癌症第Ⅳ期通常是指「已出現遠端轉移」的情況。遠端轉移的意思是「癌細胞從原先出現癌症的內臟器官,轉移到遠離該處之部位的狀態。」乍聽之下會讓人覺得「很惡質」吧。那我們要如何估算癌細胞的惡性程度呢?大家肯定都希望能有這樣的檢查,其實現代醫學手上正握有2種武器。第一種是「觀察疾病發展」這項武器。做法是透過時間觀察,推測「癌症擴展速度」有多快。例如,即使都是原只有1公分的癌細胞,1個月就長到5公分並轉移到其他器官的癌症,比經過2年只變大成1.2公分的癌症更難對付。一旦發現癌症,最好不要放著不管,絕對要馬上治療。可是,由於各類檢查所需時間以及患者工作的緣故,有可能會晚1、2個月才進行治療,我有時會因此發現增生異常快速的癌細胞,無意間見識到它們的惡性程度。另一種是名為「病理檢查」的武器。做法是取出要調查的癌細胞,用顯微鏡觀察該細胞,推測它的惡性程度。目前有些針對乳癌等癌症的治療法,會因「病理檢查」結果而有所修正。癌症篩檢是透過定期檢查,讓我們知道體內是否出現癌症,所以這對極度惡性的癌細胞發揮不了太大的作用。即使你每隔1年都會做篩檢,若不幸罹患了發病半年就惡化到無法處理的癌症,那這個篩檢就不具效益了。可是現在的醫學仍無法確定「誰會有多大機率罹患惡性癌症」,因此才用年齡做為區隔,讓全民一起接受檢查。其中也許會有人幸運及早發現病症,接受治療並恢復健康,這便是做癌症篩檢的好處。癌症篩檢少為人知的害處那麼做癌症篩檢對身體又有什麼樣的危害呢?1. 過度診斷、過度治療第一個可能的壞處是「過度診斷」與「過度治療」。如同名稱上的「過度」2個字,兩者指的是本來沒有問題的人卻在接受檢查之後反倒產生壞處。舉個實際範例來解釋,如乳癌篩檢項目中的乳房攝影檢查,這種檢查會使用X光來拍攝乳房。假設有一個人經過篩檢後「發現疑為癌症的腫塊」,接著到醫院做詳細檢查接受診斷,同時進行抽血、超音波、MRI(磁振造影)等檢查手續。他可能會得到一份報告表示「現在看起來屬於良性,馬上就能治癒」,或者「有可能是惡性腫塊,要做穿刺切片檢查。」所謂穿刺切片檢查,便是用針刺入可疑腫塊,取出約1公釐的腫塊,放到顯微鏡下觀察是否含有癌細胞或癌組織。若是確診為癌症,就要著手進行手術或抗癌藥物治療,如果確定不是癌症,那醫師就會說:「沒有問題,太好了。」事情就此平安落幕。倘若這個人沒有接受篩檢,事情會有何不同呢?那麼他就不需要去醫院看診,也不必聽從醫師的指示做各種檢查,更不需要受針刺等這類皮肉痛。上述的情況就是過度診斷,如果事情到此告一段落倒是還好,如果報告顯示「無法否定是惡性腫瘤」,當事人就必須動手術,只不過手術刀一下,也有機率得到「這是良性腫瘤」的結果,這就是過度治療。不同的人對於這件事的態度有極大差異,有人認為自己很幸運,相對地也有人會覺得這樣豈不是從頭到尾都是白費工夫。2. 因癌症篩檢引發的併發症第2個壞處是因為篩檢而引發的併發症,所謂的併發症就是「因為進行檢查或治療而發生不好的狀況。」雖說機率不定,但世上所有的治療或檢查都有一定比率會觸發併發症,有些是2人之中就有1人會發生,也有些機率比被隕石擊中還低(例如因接種流感疫苗而死亡),情況各有不同。癌症篩檢是一種身體檢查,因此也會有伴隨檢查而發生併發症的風險。以胃癌篩檢為例,胃癌篩檢分別有胃鏡與上腸胃道檢查的方式。日本於2016年發表的全國調查報告指出(2008到2012年間),胃鏡檢查會引發的併發症之中,因檢查前的準備(如鎮靜劑等等)引起併發症的比例約是36,000人中會出現1人(0.0028%),而總死亡人數紀錄為9人,比例是2百萬人中才會出現1人(0.00005%)。另外胃鏡檢查(包含切片檢查)引起併發症的比例,約是7,000人之中會出現1人(0.014%),其併發症狀為出血或是腸胃道、食道出現破洞。由上述可見,接受胃鏡檢查而死亡的可能性並非為零,並且也會引起併發症。儘管機率不高,但確實有一定程度的病例。避免採取無科學根據的篩檢還有另一個重點,「依照每個人所居住地區不同,可能會接收到不同的癌症篩檢建議,在這之中也有地方會採用並建議民眾接受尚無確切科學實證的檢查。」有關這一點,很多書籍或是報章雜誌都很少提及。是否決定接受癌症篩檢會分成3大階段。第1階段是國家。首先國家會決定提出哪一種癌症篩檢建議,由編定篩檢指引的專家團隊相互討論,擬定篩檢用的指引標準。第2階段為縣市鄉鎮。也就是各地區的自治團體將自行判斷「要採取哪種篩檢,或排除哪一些篩檢。」而最後階段就是你個人。在收到你所居住之縣市鄉鎮發布的宣傳單後,再自己判斷要不要接受篩檢。此部分需要注意的是第2階段。實際上有很多縣市鄉鎮自行判斷並建議民眾的篩檢,並不是國家對策型篩檢指引中所建議的項目。以下引述自日本的國家資料:「實施未列入國家癌症篩檢指引之檢查項目的市區町村,共占全國的86.5%(1496/1730)」(2017年市區町村癌症篩檢的實施狀況調查統計結果)。其中大部分為前列腺癌篩檢(1411個自治團體),此外還有子宮體癌(501個自治團體)、卵巢癌(94個自治團體)、口腔癌(64個自治團體)、甲狀腺癌(63個自治團體)等等。有關目前實際現況便陳述到此,下面是我的個人意見。關於我身為醫師的看法接下來的內容是基於我身為一名醫師的經驗所述,是以我的人生觀(不可否認會有偏頗之處)、執業經驗做為依據,因此我要先說明最不具科學根據(甚或是幾乎沒有根據)的部分。很可惜地,無論是什麼樣的人都只能依靠自己的經驗與知識來論斷一件事,此外,未來我的想法也有可能有所改變。更進一步來說,市面上許多談論癌症篩檢的書籍或雜誌,內容幾乎都是從作者的價值觀出發。換言之,若是主觀認為篩檢壞處較多的人就會說「癌症篩檢根本不像話」,而認為篩檢是利多於弊的人就會「建議要做篩檢」。那我個人又怎麼選擇呢?‧對策型篩檢部分,我會確實依照前述日本「以科學實證為基礎之癌症篩檢」指引,接受指引中建議的篩檢項目。‧不接受「以科學實證為基礎之癌症篩檢」指引中建議等級較低,亦或是目前尚無確切根據的篩檢項目。加上指引的建議有可能會更改,一定要隨時跟上最新資訊,一旦建議等級變動,就按照指引的推薦做法行事。我要事先聲明,我並沒有因宣傳篩檢而獲利,也許有人會說「少來了,你是癌症外科醫師,看到疑似癌症的患者應該很高興吧。」但我們醫師的薪水並不是看患者人數多寡而定,更何況醫院工作已經夠忙了,若能儘量減少癌症病患當然是好處多多。此外偷偷告訴大家,我並不是只靠當醫師做為經濟來源,也有寫作書籍的收入。至少「你是業界派來的間諜吧?」這種陰謀論並不適用在我身上。那麼追加補充,針對自主型篩檢,也就是一般身體健康檢查,我會怎麼做呢?以對策型篩檢講求的等級看來,自主型篩檢的科學實證根據並不足夠,因此基本上我不會做自主型篩檢。只不過我身上若罹患了自己專業領域的胃部或大腸部位的癌症,那就不能說什麼大話了,因此我打算每1到2年做1次胃鏡、大腸鏡檢查。加上我有胃食道逆流,雖然沒有惡化,但我也想藉此定期檢查看看是否有癌化現象。另外,若我的太太或家人都強烈要求我做檢查的話,我可能也會不情不願地答應吧。書籍介紹癌症醫師的真心話 :在患者面前不說的事實!從抗癌療法到醫病關係,患者&家屬必讀的第一本書作者:中山祐次郎出版社:蘋果屋出版日期:2020/06/23作者簡介中山祐次郎1980年出生。聖光學院高等學校畢業後重考兩次,考上鹿兒島大學醫學部。於都立駒込醫院實習後,在同所醫院擔任大腸外科醫師一職十年。2017年2〜3月擔任福島縣高野醫院院長,接著,擔任福島縣郡山市綜合南東北醫院外科主任。天天為病患施行大腸癌腹腔鏡手術、擴大手術等。具備消化器外科專門醫師、內視鏡外科技術認定醫師(大腸)、外科專門醫師、感染管理醫師、乳房X光攝影影像認定醫師、癌症治療認定醫師、醫師臨床實習指導醫師等資格。座右銘是「無論什麼時候死,都要不後悔地活著」。「日經商務online」和「Yahoo!新聞」等多家媒體都有專欄連載。共榮獲4次「Yahoo!新聞」個人連載的Most Valuable Article獎。於NHK「News Watch 9」提出關於在大學醫院的無給職醫師問題應以實名建議等醫療問題。著作有熱銷超過13萬本的《外科醫師的真心話》(中文版由世茂出版)等。延伸閱讀: 脂肪肝就是動脈硬化第一步!想維持乾淨血液,日本診所院長推薦5大食物
-
2020-07-1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牛津大學研究:英國高估染疫死亡人數
英國是歐洲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染疫死亡總數最高的國家,但一項新研究指出,英國衛生當局高估死亡總數,將病癒許久的死者包含在內。英國累計有逾4萬5000名確診患者喪生,這個駭人數字讓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的政府被批處理疫情失當。但牛津大學循證醫學中心(Centre forEvidence-Based Medicine)昨天發表文章揭露,英格蘭公衛機構收集統計數據的方式異常。文章作者洛克(Yoon K Loke)及漢那翰(CarlHeneghan)表示,每當有病患死亡,英國國家醫療保健服務(NHS)中央登記資料庫都會收到通知。兩人指出,英格蘭公共衛生署(PHE)在匯集每日疫情數據時,只有核對實驗室證實的病例清單,以確認患者是否依然在世。他們寫道:「成功獲得醫治及出院的確診患者,若在3個月後發生心臟病或遭巴士輾壓致死,仍會被列為2019冠狀病毒疾病死者。」文章表示:「現在是修補這項統計缺陷的時候,這項缺陷導致2019冠狀病毒疾病相關死亡數字被過分誇大。」.
-
2020-07-1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英國冬季第2波疫情 研究:將奪12萬條人命
科學家今天警告,根據「合理的最糟情況」,英國今年冬天發生第2波冠狀病毒疫情,光是醫院可能就會有12萬人不治。法新社報導,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瓦朗斯(Patrick Vallance)委託英國醫學科學院(Academy ofMedical Sciences)所做的報告敦促各方立即採取行動,以減緩第2波疫情造成的衝擊。由於醫院也在對抗季節性流感病例,第2波疫情將比這波疫情嚴重,今年9月到明年6月最多將造成12萬人死亡。這個模型是假設政府沒有採取行動防止病例再度增加,且沒有涵蓋看護中心或更大社群的病故人數。英國第一波疫情已造成近4萬5000人病故,死亡人數為歐洲最多,在全球為第3高,僅次於美國與巴西。最新預測是假設R值在9月後攀升到1.7所做出。R值指的是估計感染者將傳染給多少人的數據。科學家也為R值為較低的1.5時做出模型,預測出屆時將造成7萬4800人死亡。根據英國政府10日公布的最新數據,英國各地目前的R值介於0.7到0.9之間。率領英國醫學科學院研究的賀蓋特(StephenHolgate)說,將有12萬人死亡的這個數字「不是預測,而是可能發生的事情」。他說:「模型顯示,今年冬天出現新一波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時,死亡人數將更高,不過,如果立即採取行動,出現這種情況的風險將降低。」撰寫這份報告的37名科學家說,政府必須立即做好準備,因為病例可能攀升將對衛生造成「嚴重風險」。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學者甘尼(Azra Ghani)又說,冬天疫情可能將更糟糕,因為民眾待在室內的時間更長,病毒更容易擴散開來。報告呼籲在這兩個月做好「密集準備」,以避免英國國家醫療保健服務(NHS)不堪負荷,包括將社區傳染風險降到最低、展開公共資訊運動,以及確保前線醫護與社會照護人員有足夠的防護設備。政府的採檢、追蹤與隔離計畫也必須升級,還要配合監控,並確保暴露於風險中的個人和醫護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
2020-07-10 癌症.飲食與癌症
癌症很多是吃出來的!營養專家傳授防癌5秘訣,教你吃這些食物抗發炎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不健康飲食、身體活動量不足、吸菸與喝酒為非傳染病的重要危險因子,21%-25%乳癌及大腸癌與這些重要危險因子有關。癌症已連續38年蟬連我國十大死因之首,108年癌症死亡人數占28.2%。根據國健署近期發布的「106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我國106年每約5分鐘,就有1人罹患癌症,其中大腸癌發生人數已經連續12年為臺灣癌症發生人數第1名。不過,WHO也指出,有30-50%的癌症是可避免的,透過每日攝取足夠6大類食物及少油、少鹽、少糖及適當的身體活動,可有效預防癌症及慢性疾病的發生。有鑑於此,預防勝於治療,特別是從日常生活中基本的均衡飲食做起。臺北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營養師林芷瑄提醒,每日飲食中,糖攝取量應不超過總熱量的10%、鈉總攝取量不宜超過2400毫克(即鹽6公克)。 善用「我的餐盤」,防癌5秘訣這樣吃 臺北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主任張惠萍根據「我的餐盤」口訣提供防癌飲食方針,包括: 1. 每天早晚各一杯奶類,如牛奶、優格或優酪乳等。 2. 每餐含一個拳頭的水果及蔬菜,蔬菜攝取應比水果多一點,因水果含糖量較高,不可取代蔬菜。 3. 每餐的飯量與蔬菜相當,以全榖雜糧取代精緻白米,因雜糧飯所含的纖維質較高,可延緩血糖上升並有助於排便順暢。 4. 蛋白質的選擇則以「豆魚蛋肉」為順序,約為一掌心的份量。 5. 每餐搭配一茶匙的堅果量。 什麼是「我的餐盤」?依據營養成分特性,將食物分成6 大類:全穀雜糧類、豆魚蛋肉類、乳品類、蔬菜類、水果類、油脂與堅果種子類,「我的餐盤」即是將上述6大類食物按照適當比例分配,以符合營養與健康需求。 吃出防癌力!飲食3秘訣教你抗發炎 1. 善用時令彩色蔬果,豐富的植化素可降低癌症發生 多多利用當令彩色蔬果(如白蘿蔔、龍鬚菜、大蕃茄、洋蔥、菇類等)及水果(如鳳梨、葡萄、奇異果、藍莓、火龍果等)。 以上食材富有膳食纖維、可促進腸胃蠕動,且含有植化素,可增強免疫力,抑制癌細胞生長,降低癌症的發生。 2. 挑選富含Omega-3魚類,抗發炎、保護心血管 蛋白質的選擇,建議多選擇富含Omega-3的魚類(鮪魚、秋刀魚、鯖魚、鮭魚等),並以白肉替換紅肉,除含豐富蛋白質外,更具抗發炎及保護心血管的好處。 3. 善用薑黃等天然辛香料,防癌又能增添風味 烹調時建議使用含抗氧化成份之辛香料(如薑黃、薄荷、迷迭香等),除可增加菜餚風味,亦可抗發炎並降低癌症的發生,且應避免選用加工食品、油炸烹調。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不婚主義變天作之合!50歲婚姻更圓滿:用心經營感情,夫妻要當對方最好的鏡子.再怎麼吵也會記得和好!她們中年後的母女關係:全世界沒有誰比你更重要.辭職照顧母親,媽媽卻把親手燉的雞湯留給手足 她感慨:難道您覺得我不累嗎?
-
2020-07-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吸菸恐致新冠肺炎重症 研究:引重症風險比未吸菸高2倍
新冠肺炎國際疫情仍延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也表示,全球疫情已連幾天新增個案數在20萬例以上,顯示疫情仍持續上升中。不過有研究指出,「吸菸是新冠肺炎重症的危險因子」,而據最新研究發現,相較於非吸菸者,吸菸者罹患新冠肺炎引發重症風險提高2倍;使用電子煙會也增加新冠肺炎感染及死亡風險。台大醫院家醫部醫師郭斐然表示,據發表於「鄉村健康雜誌(Journal of Rural Health)」的最新研究,分析美國2020年4月間的新冠肺炎盛行率,結果發現吸菸、非裔人士、肥胖及年齡介於25至49歲之間比率較高的地區,新冠肺炎的盛行率較高,且吸菸率每增加1%,10萬人盛行率增加0.59人。顯示吸菸及其他影響因素,與新冠肺炎感染明顯相關。而有關電子煙的影響,郭斐然則以美國羅徹斯特大學醫學中心在論文網站「medRxiv」所發表的論文指出,美國各州的電子煙使用率介於2.86%至6.42%之間,每增加1%的電子煙使用率,新冠肺炎感染人數增加為2.06倍,死亡人數增加為2.35倍,顯示使用電子煙會增加新冠肺炎感染及死亡風險。台北榮總家醫部醫師賴志冠也表示,尼古丁與海洛因、古柯鹼同屬第一級成癮物質,新型菸品中尼古丁濃度不僅已超過傳統紙菸且愈來愈高,尼古丁成癮者容易出現暴躁、坐立不安、情緒失控,長期造成焦慮、失眠與憂鬱,引發各種癌症與重大疾病。郭斐然強調,吸菸和使用電子煙都會增加新冠肺炎感染、重症、惡化與死亡的風險,吸菸者改用電子煙不僅無法戒除菸癮,更無法免於新冠肺炎威脅。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林清麗主任表示,國際研究顯示,相較於非吸菸者,吸菸者罹患新冠肺炎引發重症風險提高2倍、住院治療兩周後持續惡化風險增加14倍。過去有不少人開始接觸電子煙,但世界衛生組織已嚴正提醒,吸菸或吸食電子煙會減弱肺部功能,提高感染肺炎風險外,而在吸菸室吸菸恐無法維持社交距離,也是防疫缺口。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
2020-07-07 科別.消化系統
胃食道逆流會變癌?醫師提醒這項警訊別不當一回事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壓力大,飲食時間不固定,讓你胃食道逆流?」這恐怕是許多台灣人的生活寫照。食道在胃酸長期刺激下,有可能出現異常黏膜組織「巴瑞特氏食道」(Barrett’s Esophagus)。如果即時發現即時處置,有機會在轉化成食道癌前,趁早消除異常組織,降低生命危害;但如果沒能即時發現,生活飲食習慣也沒改變,就有可能癌化並威脅性命。衛福部日前發布10大癌症死因,食道癌死亡人數排名占總癌症死亡人數第9位;而國健署公布最新的國人10大癌症發生率,食道癌是癌症死亡排名第10位,顯見食道癌對國人生命威脅之大。 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朱光恩表示,食道黏膜與胃部黏膜不同,無法承受胃酸高強度腐蝕,食道與胃部中間有賁門緊縮間隔,照理來說胃酸無法流到食道,但壓力大、飲食不正常、愛吃酸辣等因素,胃酸經常大量分泌流出賁門到食道,發生次數太多,食道黏膜細胞有可能在不斷傷害修復中,發生細胞變異。 朱光恩也說,不是所有胃食道逆流患者,都會出現「巴瑞特氏食道」,臨床上不是很常見,但是確診有「巴瑞特氏食道」,轉化成癌細胞機率就非常高,日後恐增加罹患食道癌的機率。原因在於「巴瑞特氏食道」黏膜與正常食道黏膜會產生競爭,加上胃酸持續傷害,癌症發生機率就立刻提升,但是「巴瑞特氏食道」沒有明顯症狀,只能仰賴檢查才能發現。 朱光恩解釋,大部分「巴瑞特氏食道」病患,不會有明顯症狀,多數是因胃食道逆流,接受為檢查時發現。檢查醫生必須非常有經驗,檢查時發現食道賁門附近,會有一些粉紅色異常組織,一旦發現會立刻切片檢查,大概3天就可以回醫院看檢驗報告。假使確定發現「巴瑞特氏食道」,會再約病人回診,用內視鏡電燒治療。 朱光恩強調,大部分接受電燒治療病患,不會有很大的風險,由內視鏡深入把異常黏膜燒掉,但如果範圍太大,則會轉介外科醫師執行手術。當異常黏膜去除後,正常黏膜就會慢慢恢復,剛開始幾天食道會有些不舒服,但這種不適的感覺會慢慢退去消失,患者除要服用一段時間藥物抑制胃酸外,本身生活形態與飲食習慣也應做改變。 朱光恩提醒,接受電燒去除「巴瑞特氏食道」(異常黏膜)患者,3個月後要在接受1次胃視鏡檢查,確認傷口恢復狀況,或有沒有其他異常黏膜,如果都正常就可以算完全康復,未來演化成食道癌風險也可說趨近於零。不過,若飲食依舊不控制,仍然喜歡吃重油、酸辣、味道重的食物,如果再加上吸菸,相同疾病可能會再反撲。(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咖啡、甜食不是「火燒心」唯一凶手! 飯後2行為也NG 胃食道逆流吃胃藥無效? 「這問題」恐讓你都白吃了 最新!國人10大死因糖尿病居第5位 糖友營養補充選對了嗎? 缺血性腦中風不分季節如未爆彈 炎炎夏日怎麼預防?
-
2020-07-0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世衛疾呼:重災國該醒來面對現實 加緊防疫
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呼籲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嚴重的國家「醒來」面對現實,必須控制疫情而非吵嚷不休。法新社報導,世衛公共衛生緊急計畫執行主任萊恩(Michael Ryan)在日內瓦聯合國記者協會(ACANU)的簡報會告訴記者:「人民必須覺醒,數據和實際情況不會誆騙。」自新型冠狀病毒去年底在中國現蹤以來,地球上幾乎無一國家倖免,全球超過1100萬人感染、超過52萬人喪命。美洲是疫情最嚴重的地區,美國的感染與死亡人數高居全球之冠,拉丁美洲數國的確診人數也持續飆升。當被問及巴西和墨西哥等國的慘況,萊恩警告說「有太多國家一直忽略數據的示警」。這些國家感染與死亡人數激增,但仍選擇解封。萊恩說:「有很好的經濟理由需要把國家經濟帶回正軌。這可以理解,但你也不能忽略疫情問題,它不會憑空消失。」萊恩坦言這些疫情爆炸的國家面臨「相當嚴峻的選擇」,但他堅稱「在疫情中採取控制措施永不嫌晚」。萊恩建議,這些國家無須封鎖整個國家,但可以設法分區解決問題,例如在低傳播的地區鬆綁限制,並且採取社交距離、洗手、篩檢、隔離與追蹤接觸個案等做法以助控制疫情;但是在疫情失控的地區,嚴格的防疫措施就不可避免。他說:「如果國家繼續開放卻沒有足以因應可能病例數的醫療系統,最後會導致最慘的情境。如果醫療系統沒辦法因應,就會有更多人喪命。」
-
2020-07-05 科別.精神.身心
青少年自殺率增 北市將為各級學校媒合特約諮商所
衛福部日前公布國人十大死因,其中青少年自殺死亡人數連續三年上升,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之一。為讓師生情緒陷低谷時能知道有資源、及時找到資源,台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與衛生局決定攜手,將為大台北地區每間學校一一媒合鄰近的社區諮商據點,師生有需要時赴學校簽約據點諮商將有優惠。預估全台北76處諮商據點、數百諮商心理師均會加入這項計畫,共同守護北市師生的心理健康。衛福部統計,我國近三年自殺死亡率持平,人數自2017年的3871人略降至3864人。然而,青少年自殺死亡人數持續增加,15-24歲近三年分別有193人、210人與257人自我傷害逝世,1-14歲兒少自殺死亡人數近三年分別是四人、十人、十人,同樣值得關注。台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理事長、台北護理健康大學教授李玉嬋表示,各級學校內部設有輔導室或輔導中心,但部分師生在校求助可能擔憂被標籤化。不過若要在外找資源,攤開過去各級學校簽訂的特約院所名單,未必有簽下身心科,更鮮少與諮商所合作結盟,使得需要心理諮商的師生往往不清楚鄰近地區有哪些資源,專業介入可能就被延宕了。在台灣,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均能提供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其中,在醫院的精神科醫師與臨床心理師服務就醫的民眾,開業的臨床心理師也服務一般社區民眾;諮商心理師多在學校輔導單位、各縣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民間社福機構或私人諮商所服務,對象為學校轉介個案、民團個案或是有諮商需求的一般民眾。為讓師生更清楚學校附近社區有哪些諮商資源,台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與台北市衛生局啟動合作,今天雙方簽訂合作意向書。後續公會將與北市轄區內各級學校一一接洽,媒合鄰近轄區的私人心理諮商所、心理治療所或公部門諮商據點(台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與北市聯醫各區門診部),未來師生至結盟據點進行心理諮商,將依學校與特約據點簽約內容享有優惠。不過,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在坊間自費費用並不便宜,市面價格至少一兩千起跳,通常需要多次才有效果。李玉嬋說,師生或一般民眾有相關需求時,可先考慮使用各縣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的諮商資源,各縣市政府提供程度不等的補助,如台北市單次為250元、新竹市有條件提供六次免費服務;或可嘗試其他資源,如北市就於每周二、四中午在市政府提供「市民心理諮詢站」,現場有諮商心理師提供免費服務。另也可撥打免費的心理支持專線,如衛福部的安心專線1925(諧音依舊愛我)。如有需要,再進一步赴各諮商所或心理所尋求幫助。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