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今天表示,學界用演化樹技術分析COVID-19病毒,證實中國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非起源地,更推估哥倫比亞最早病毒株約去年12月從亞洲移入。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今天舉行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新冠肺炎)防疫科學線上直播說明會,以演化樹基因序列定位探索全球病毒來源、傳播及多元性。
陳秀熙說,很多國家因經濟因素而解封,為瞭解病毒是否會因不同地區產生的變異讓傳播機率更高,學界也用遺傳演化樹技術來分析病毒的基因序列定位,除了有助於瞭解病毒傳播,對疫苗製造也有很大貢獻,對抗病毒時,大家必須團結,以全世界角度來看病毒轉移。
針對中國COVID-19病毒起源,陳秀熙表示,學界最新論文研究發現,上海傳染病毒株與武漢病毒株不同,證實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非起源地;而不同病毒株的疾病嚴重程度未有顯著差異,但症狀惡化前免疫細胞CD3+T會大規模減少,此類徵兆可用於預測疾病危險程度。
以哥倫比亞3至6月共857例境外移入個案分析,陳秀熙提到,有學者透過演化樹基因序列定位分析後發現,哥倫比亞的境外感染源至少有12個基因族譜,大部分源自歐洲;進一步比對,推估最早病毒株約2019年12月7日從亞洲移入,而哥倫比亞的病毒株散布全球,顯示境外移入持續發生。
陳秀熙指出,台灣曾用基因序列定位分析2月自埃及入境的確診婦女,和全球GISAID病毒株基因序列資料庫比對,發現其病毒株曾在歐洲出現,但未曾出現在台灣,確認感染源來自旅遊過程;另外也針對台灣20個確診個案進行基因定序,發現2月至4月兩波流行的病毒株多與武漢及歐美的病毒株相近。
現在許多國家積極投入疫苗研發,陳秀熙建議疫苗採公正優先分配模式,第一階段目標是減少過早死亡,應優先分配給可降低較多70歲以下死亡人數的國家,第二階段目標是減少經濟和社會上危害,建議優先分配給貧困差距和國民總收入損失降低較多的國家,第三階段目標是恢復正常運作,建議優先分配給高傳播率的國家,以終止社區傳播。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