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搜尋
新冠口服藥
共找到
112
筆 文章
-
-
2022-05-1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稱沒遇過病人領不到藥遭轟 陳時中:大家故意來誤會
有確診病人日前向5家醫院請領輝瑞口服藥都失敗,衛福部長陳時中昨表示「從來沒遇到1個病人同時遇到這些狀況,他的案子很特殊。」遭轟不在第一線,無法體會民眾心聲。陳時中今回應,「大家故意要來誤會,我實在非常無奈」。陳時中說,大家要故意來誤會,他們也非常無奈,他只是不解有人會遇到7、8種方式都領不到的狀況,很大的原因可能是這個人資格不符,可能很多地方都沒有,他們藥物準備非常充足,3%多的儲備量,社區發下去27萬人份,一定足夠,接下來讓發配藥物的效率更高,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另外,防疫保單也成為近來社會討論的重要議題,引發亂象,外界好奇中央是否會與業者達成共識。陳時中回應,這不是跟業者達成共識的問題,防疫歸防疫,保單歸保單,保險是契約合意的行為去進行,防疫有防疫的任務,就是要保護人民的健康,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另外,大家也好奇15日將實施的健保部分負擔新制,是否會等疫情過後再上路?陳時中僅說,相關事情還在討論中。
-
2022-05-1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獨/確診伯伯奮鬥實錄!他如何花四天從門診領到救命藥
本土新冠肺炎病例以每天新增逾四萬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理論上在5月6日前就已將27萬人份的抗病毒口服藥配送到210家醫院和57家社區藥局,供住院、門急診、居家照護使用。當本報知道有高齡確診者為拿一份救命藥而四處碰壁,代為求問指揮中心時,指揮官陳時中卻質疑「從來沒有遇過一個病人同時遇過這些情況」,還揚言要親自打電話問問投訴人。為還原事實,本報獨家專訪到今年68歲的吳先生,從5月6日發病、7日確診,9日下午從門診拿到抗病毒口服藥的過程,是靠家人通力合作、自己鍥而不捨嘗試,加上許多幸運,才找出一條通往救命藥的路。吳先生說,希望自己的經驗多少能幫到其他確診者,也希望政府快點讓流程更順暢。吳先生(68歲,睡眠呼吸中止症、胃食道逆流、曾因敗血症住院)我用正壓呼吸器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16年了,又有胃食道逆流,所以喉嚨常常發炎。5月6日星期五早上,我警覺到喉嚨癢痛特別怪,從氣管往肺部方向延伸,痰液也逐漸變黃。在家快篩看到兩條線,當天下午我就去關渡醫院採檢站,下午4點多終於排到採檢。晚上11點在家接到通知確診,Ct值只有17,病毒量高,但等了一整晚,「健保快易通App」都沒有陽性報告。5月7日星期六清晨5點,我看到健保快易通App終於有陽性報告,我很高興,想說這就可以掛號看門診拿藥了,立刻線上掛號關渡醫院胸腔科,用零接觸的方式把健保卡給我大哥,請他幫我去門診拿藥。早上7點多醫院打來提醒我「確診不可以來醫院看門診」,我趕緊解釋,是請大哥去幫忙拿藥、大哥不是同住家人,因為我長期在關渡醫院看診,他們很了解我的情況,就很友善地同意了。我大哥上午9點到了診間,表明來意是想要拿抗病毒口服藥,醫師說他們沒有這個藥,但是可以幫忙開轉診單。我查了查,確認台北榮總當天上午有感染科門診,就請大哥拿著轉診單,驅車趕往台北榮總。10點到了北榮,感染科醫師也認為我應該要趕快吃藥,他還幫我聯絡了藥劑部主任,問了一大圈,最後還是很無奈地說,在門診無法開這個藥。大哥幫我奔走了一個上午,還是拿不到藥,周六下午和周日各大醫院都沒有門診了。我是高風險群,一定得在三、五天內吃到抗病毒口服藥,才能預防重症,我不能因為遇到周末就放棄。於是我整個周六下午都在研究「健康益友App」,希望可以趕快預約到視訊診療、由醫師開處方、安排藥師送藥到府。沒想到可預約的時段都在7到10天以後,根本緩不濟急,我原本勉為其難地挑了三個時段預約,後來想想都直接取消了。5月8日星期日晚上接近10點鐘,轉機終於來了。淡水關懷中心打電話來關心我,我向他們求救說,我需要看醫生、我想吃藥,他就幫我註記,說會轉告醫師。5月9日星期一上午11點半,淡水馬偕的醫師打電話來說,他已經看過我以前在淡馬住院的紀錄,知道我符合條件,應該趕快吃藥,請我等他內部聯繫好,就會通知我領處方箋的時間。到了接近下午1點,醫院通知可以去淡水檢疫所拿處方箋,我大哥在下午2點45分到現場,等了20分鐘就領到處方箋,接著就趕往淡水馬偕急診領藥。領藥前還有許多程序,包括檢視病歷、藥歷,還要簽很多表單,大哥這就一等就等了1小時。大哥等待時就與眾多拿著陽性快篩、排隊要做PCR的人混在一起,他年紀比我大,肺部都切掉一半,還願意這樣幫我,我真的好感謝他。5月9日星期一下午4點半,我打開家門,終於拿到30顆救命藥,早晚各3顆,一共吃5天。服藥3個多小時後,我的喉嚨痛已經從最痛的80分,減緩到只剩下20分,不會刺痛,真的舒服多了,心情也比較放鬆。心安下來之後,我回想這個過程,覺得自己好幸運,有這麼給力的大哥、遇到醫療人員都這麼友善。我忍不住掛念起其他有重症風險的確診者,不知道全台灣有幾個人,確診後能在5天內從門診拿到藥?我會不會是第一個?我真希望這個流程能更順暢一點,讓所有有需要的人,都快快吃到他們的救命藥。
-
2022-05-10 名人.張金堅
張金堅/哪些人是Omicron致重症高危險群?圖解病情惡化原因
截至5月9日全球已有5.14億人確診,且有626萬人死亡,大部分個案均屬無症狀或輕症,目前在台灣境外確診個案人數持平,已有下降趨勢,可能反映出國外已接近社區族群保護力的水準,反觀國內確診人數激增,目前每日確診已連續三天超過四萬。近日中重症人數升至100人上下,其中重症十人左右,另有大約十人上下死亡,整體而言中重症比率佔比仍低,國人不必過份恐慌。根據美國疾病管制署針對此波Omicron疫情已於今年3月30日的官網明訂居家隔離指引(如表一),英國則針對醫護人員確診者在今年3月中旬亦有復工指引(如表二及圖一)。兩個國家均朝鬆綁政策進行,居隔天數減少並有配套措施,以維持醫療量能,使醫療不中斷。反觀國內,雖亦朝鬆綁及放寬措施進行,但由於中央與地方的意見不甚一致,大家對一些關鍵問題仍然有所疑惑,諸如:(i)哪些族群是易導致中重症甚至死亡的高危險群?(ii)為什麼這些高危險群會導致中重症,人體免疫方面有什麼特殊變化?(iii)對於輕、中症確診者,可否使用口服抗病毒用藥?成效如何?(iv)5歲至11歲兒童適合打疫苗嗎?成效如何?(v)目前的居隔政策是否仿效英、美兩國適時鬆綁?本人收集最近國外發表相關的學術期刊,綜合整理分述如下,與讀者分享。(1)根據美國Peter Smits等人的統計從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10日止,利用Truveta電子健康紀錄,探討基礎二劑接種共2106893人後續發生突破性感染,以長者、共病患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居多,從1.07至1.34倍不等,同時也造成重症住院比率增加從1.37至2.22倍不等。另所謂共病患者包括慢性腎病、慢性肺病、糖尿病、高血壓及癌症等,另外據Branda F 等人,在義大利的統計發現如施打疫苗第三劑追加劑,則感染率下降,住院ICU使用率及死亡率亦下降。此外,以色列在今年4月27日於medRxiv發表,如果再施打第四劑,對65歲以上的人非常有效,但對65歲以下則效果不佳。所以第四劑,目前只考慮在年長者、共病患者及過度肥胖者才考慮使用,反觀目前在台灣,在65歲以上長者,第三劑的施打率仍低,政府衛生單位應該思考如何提升施打率至80%以上,是迫切需要進行的重大事項。(2)為什麼年長者、共病患者、過度肥胖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容易導致中重症,甚至死亡?根據Qing Y 及 Judy Lieberman、Smriti Mallapily 在2020年(J. Infection)及今年4月(Nature,自然醫學雜誌)發表的學術期刊中,他們認為正常人的免疫反應正常,對Omicrion等病毒來襲,都有適當、適量、適時的免疫反應,防止病毒複製,但在上述族群(包括年長及共病患者等),其血液中的單核球及肺部的巨噬細胞,反應過於激烈,肺部的巨噬細胞是負責清除肺中的雜質與病毒碎片,但在重症者肺部中25%巨噬細胞受病毒入侵,並活化細胞內發炎路徑。另外在血液中之單核球受病毒入侵並活化發炎路徑造成細胞死亡,因而釋放大量發炎物質,並引發劇烈發炎反應,造成細胞激素風暴,終究導致呼吸窘迫及器官衰竭,甚至死亡(圖二、三)。此種重症病患者,所佔比例極少,約萬分之2至4,包括在75歲以上老人、肥胖病人,慢性病(如如高血壓、糖尿病、癌症病人),及洗腎患者,或有免疫疾病及神經疾病患者。不管國內外的專家均認為上述具有共病患者,(如慢性腎病、慢性肺病、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者等)均應優先接種疫苗追加劑。(3)輕症確診者是否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默沙東、輝瑞二家藥廠先後研發出新冠口服抗病毒藥物Molnupiravir(莫納皮拉韋)及Paxlovid,莫納皮拉韋已在去年11月初獲英國授權,而輝瑞的Paxlovid亦在11月22日獲美國FDA學會使用授權,二者確可針對高風險患者提供保護,可使死亡率風險降低八成以上,效力強大且副作用輕,抗病毒效果輝瑞之Paxlovid效力較佳,但二者均可以針對12歲以上高危險族群病人使用。截至目前為止,根據Hammond及Bernal二位學者分別在今年NEJM(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發表對於輕中症確診者,發病五天內給於此等口服藥可以在4天內自述症狀緩解。使住院及死亡率降低70至80%,所以建議政府衛生主管單位,能夠下放權力給專責醫院或基層診所能夠使用此等口服抗病毒藥物,應是當務之急。(4)兒童施打疫苗有效嗎?根據Klein Nicola 在 MMWR 2022之研究報告指出,5-11歲兒童使用輝瑞疫苗二劑接種(14-67天間隔)可增加約51%的效益,減少住院死亡比率約68%。根據Ann M, Hause在MMWR 2022之報告,在800多萬名兒童接種輝瑞疫苗者,只有100名有發生嚴重不良反應,其中只有11名發生心肌炎,其中7人已康復,4人在治療中,發生率為每十萬人有0.1375人極為罕見,所以可以放心施打。至於莫德納在青少年(12-17歲)及兒童(6-11歲)及6個月至6歲以下根據Third Annual Vaccine Day UPDATE 2022年3月24日的報告(表三),已有多國授權使用,至於6個月至6歲以下,在今年4月28日已申請歐盟(EUA)具條件學會授權,目前在台灣已於5月初通過在6~11歲兒童進行施打。結語目前Omicron確診案例持續上升,匡列及居隔趕不上病毒傳播速度,當務之急,應該比照歐美之居隔指引,縮短局隔時間。防疫醫療方面,一定要堅守輕重分流政策,廣設防疫急門診,使輕症確診者領藥(症狀緩解用,如發燒、腹瀉等)服用,不必住院。對一些高風險輕、中症確診者,可以考慮准予相關醫院及基層診所從寬認定(當然要有規範),給予口服抗病毒劑,避免防疫專責醫療擠爆,影響其他疾病之醫療運作。要能隨時維持醫療量能,使第一線防疫醫護人員不至於工作負荷超載,當然還未施打第三劑的長者(大於65歲)、共病患者(慢性腎病、慢性肺病、糖尿病、過度肥胖、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一定要儘快施打第三劑。台灣才能度過疫情的高峰期,在大家同心協力之下,方能揮別疫情與病毒共存,疫後新常態應可期待。
-
2022-05-0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領口服藥物狂卡關 羅一鈞:簡化請藥SOP「打通關節」
指揮中心頻要求醫院開設專責病房,但現在醫護比已嚴重失衡出現離職潮。還有居家照護病人聯繫五家醫院都拿不到口服藥物。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過去核心藥局儲存點比較少,但後來有媒合更多領藥地點,目前流程上還有幾個關節要打通。台大藥學院院長表示,有確診的居家照顧病人為了拿口服藥,去五家醫院請領藥物都失敗,不是沒備藥就是對方只願提供慢性病藥,改使用健康益友APP掛號也要等十天才能看門診,甚至遇到不同行政區給藥開藥問題,錯失黃金期求助無門。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上周口服藥儲備點比較少,只有50個點,後來藥局也在媒合更多核心藥局配置。「目前該案問了很多家醫院沒有藥,應該是發生初期狀況,現在要打通關節。」例如有收到醫界反映,該藥是專案進口、沒有藥害救濟,需要填寫大量表格且做好告知解釋。他表示,未來會簡化持無須填寫同意書、領用表、切結書、紀錄表,以其他方式取得同意紀錄,希望讓醫師花多時間做重症因子評估和檢視慢性病藥物的交互作用。此外健保署也規劃,除了抗病毒藥申報碼外,也有網站可以讓醫師免卡查詢病人用藥紀錄,並且帶出交互作用資料,節省醫師時間,部分情境也可研議改成電話問診降低資訊使用門檻,讓不熟悉手機操作的長者也可以利用。羅一鈞說,會持續針對開藥途徑,例如診所醫院視訊端門診持續加開,讓民眾更方便預約到抗病毒藥物門診。但他也要特別要提醒藥物藥足夠,沒有限縮對象不能拿藥,而是要讓過去習慣直接到診間看診拿藥,改成居家隔離拿藥,未來會持續移除障礙,讓居家民眾更方便領藥。面對醫護人力吃緊,亞東醫院院長邱冠明表示,一般確診者採檢後回家靜待結果,若PCR陽性,會透過健康存摺或自主回報系統回報,要搜尋有關遠距視訊門診。「目前醫院都在努力希望滿足需求看診需求,如果放寬電話問診,效率應該會改善,現階段都是不斷滾動改善。」對於國內口服藥物領藥困難重重,憂心藥物缺乏。陳時中表示,從來沒有遇過一個病人同時遇過這些情況的,每一關卡都碰壁,並表示目前有下放20幾萬份口服藥物,還有20萬馬上近來驗貨,已超過超過3%人口,數量不算少。
-
2022-05-0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專責病房3點現況…醫嘆「兇猛程度沒變」患者大吸3口氣就走了
本土新冠病例數仍持續升高,北市聯醫中興院區醫師姜冠宇指出醫療人員作戰真實的狀況 ,「專責病房有些事,跟你想的不一樣」,表示新開沒幾天的病房,到他這一班很快就塞滿了。他統整出3點,解釋專責病房不斷加開是因翻床不易、抗病毒藥物開立干擾頗多,以及病毒確實沒有想像中友善,有患者大吸三口氣就不幸離世。姜冠宇昨(8)日在臉書發文,提到專責病房加開的的背後原因:他認為追求5天採檢出院是必要手段,但會出現「請神容易送神難」的窘境。首先因患者都是70~80歲以上高齡者,本身就有內科病情,呼吸道未必有症狀,卻有容易跌倒、褥瘡需換藥、管路滑脫要更換等問題,需護理師頻繁換上三級裝備探視。即使病毒量下降,若患者本身內科問題需要治療就未必可出院,還得繼續安置隔離。醫院正在降載提供更多病床,也不會有緩衝的一般病床可轉,一旦遇上患者染疫,「就是就地轉為專責病房,是不能絲毫承擔風險的。」目前北市聯醫床位從252床瞬間拉到340張,但「進得快、出得相對難」,在高峰前這2週就是剩餘床數的迫擊vs.拉鋸戰爭。第二點,姜冠宇認為抗病毒藥物開立干擾頗多,醫師會針對患者狀況開藥,但臨床處置絕非紙上談兵能想像,已盡量疏通抗病毒藥物的流程,目前都交由院方審核,只是長者大多為慢性處方箋,很多藥物都成為輝瑞口服藥Paxlovid禁忌,也有臨床醫師認為默克口服藥Molnupiravir偏低效,評估長者有需要,寧可直接先上瑞德西韋了。姜冠宇無奈地說,有醫師認為一概預防性投藥,「公費就把它花完」;有的醫師則會評估患者病情與染疫無關,如呼吸道無症狀、泌尿道感染住院何須投藥?「在解釋上抗病毒口服藥物,你也要清楚說明這是實驗用藥,如果有藥物不良反應,需要使用者自己承擔」。第三點則是「病毒確實沒有想像中友善」,姜冠宇心有餘悸地說,猝逝案例仍會發生,去年有患者在床上起身向前彎腰,就坐著走了;他從同仁口中得知,有患者大吸三口氣就離開人世,都是因為呼吸衰竭速度過快,加速其他器官衰竭速度,造成缺氧而瞬間死亡。他感慨地說,睽違一年病情兇猛程度還是沒變。姜冠宇強調,「讓自己更配合諸多滾動政策,使輕症有效管理,才是紓解我們的醫療量能。大家一起加油,撐過去!」
-
2022-05-0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確診居家隔離患者咳血 跑3醫院才拿到新冠口服藥
國內新冠肺炎確診人數急速攀升,政府本月五日宣布開放抗病毒藥物送藥到宅,但據統計,全國僅開出一九五九人份口服抗病毒藥,從藥局發配到居家照護者僅三十七人份,有病患等不到藥物從輕症轉為中重症。基隆有一名確診患者告訴本報,他都已經咳血,連跑二間醫院都拿不到藥吃,最後還是跑到北市內湖三總才解決。新北市三重區的林先生抱怨現在才開放太慢,且藥量太少根本拿不到。他說,之前家中長輩原本是輕症居家照護,透過視訊看診,醫師說:「抱歉,這邊沒有藥物」,只能先開緩解藥物如退燒、咳嗽藥等。他曾去藥局詢問,藥局卻說確診者增加太快,來不及補貨,要等下周。後來長輩越來越不舒服,趕緊送醫才好轉,醫師說已轉為中症。永和張先生表示,他們一家人相繼確診採居家照護,七十三歲母親就越來越不舒服,救護車及防疫計程車都叫不到,最後找上立委求助才順利就醫,但已屬於中症。他說,確診前幾天沒看診,也無法用藥。新北市陳姓消防員住基隆,本月四日確診居家隔離,七日症狀加重還咳出血絲,先到基隆長庚醫院掛急診,希望醫師開立抗新冠病毒口服藥物,但醫師告知住院才能給;他轉往衛福部基隆醫院求醫也無法如願。最後是因為有免疫系統疾病,透過相關人士安排,當晚在內湖三軍總醫院取得抗病毒口服藥物,服用後控制病情。基隆醫院昨表示,陳姓消防員七日到急診戶外篩檢處說在長庚確診,因長庚要求住院才能開抗病毒藥物,所以到部基求診並尋求開藥。護理人員返回急診室回報後,陳自述已聯絡衛生局,將到內湖三總開藥隨即離開。因未完成掛號及讓醫師評估,所以無法提供醫療服務。陳姓消防員說,四日確診,五日症狀加重,先後前往部基、長庚醫院看診,卻只拿到止咳、止痛等藥物。七日症狀加重又咳出血絲,自覺體力還足以支撐開車就醫,身為消防隊員不想浪費一一九資源,自行開車求診,沒想到連跑基隆二家大醫院都碰壁,當晚赴內湖三總才取得藥物。
-
2022-05-0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診所籲輕症從寬投藥 避免惡化
台北市長柯文哲主張抗病毒藥物從寬使用並把握用藥時機,從快篩陽到確診費時四、五天,會因此拖過用藥時間,建議快篩陽就要給藥。高雄縣醫師公會理事長王宏育表示,高風險輕症病人及早使用抗病毒藥物可避免重症及死亡,現在中、重症患者急速增加,應物盡其用把抗病毒藥物用在輕症患者上。王宏育說,大家還記得當年「克流感之亂」?那時規定公費克流感只有醫院可以開立,診所必須病人自費或以健保申報,所以發燒病人都擠到各大醫院急診。現在新冠肺炎疫情,一些免疫機能不佳的患者在惡化成中、重症前,就是剛發病輕症時,若能即時給予抗病毒藥物,或許可以大幅減少惡化,基層診所武裝要足才能夠抗疫。高雄市醫師公會理事長朱光興表示,日前一名大腸癌患者併肺轉移,還沒打第三劑疫苗時,因家人確診,他也被家人感染。前一天還好好的,隔天血氧濃度百分之九十八,感覺有些喘,診所警覺安排轉診到醫院,下午血氧就掉到百分之九十四,可看出新冠肺炎病程快速,如果能把握時間差先投藥,可以減少危險性。柯文哲說,快篩陽要給藥,法令、健保、保險等很多問題要解決,複雜問題不要幻想以單一方式解決,要很多方法同時上,看能不能將困難撐過去。高雄市診所協會理事長楊宜璋表示,中央下放居家照護基層診所可開處方箋,因抗病毒藥物與一些慢性病會有藥物衝突,醫師評估時要謹慎,且目前口服抗病毒藥物在國內尚未取得藥物上市許可,是以專案方式提供病人使用,不適用藥害救濟,醫師一定要向病人或家屬詳細說明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並取得同意後才可使用。
-
2022-05-0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醫療資源排擠 專家:確診到給藥一條龍
與前年相較,去年全國死亡人數突然增加七、八千人,為死於新冠者的十倍,公衛學者指出,這可能為非直接死於新冠肺炎的死亡黑數。專家擔心,本波新冠病毒重症人數雖明顯較少,卻因醫療資源輕重錯置,恐導致更多其他病人「死於非命」,呼籲民眾不要怕就醫、出門,政府也要組織專責診所,從確診到給藥一條龍服務,以保護非新冠的急重症病人就醫無礙。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教授薛承泰指出,去年「生不如死」情況加劇,人口「自然負成長」高達兩萬九千多人,死亡總數是十八萬三千多人,比前年多一萬人,扣除人口老化導致的死亡,前年多死近八千人,應探討是否藏著和疫情或接種疫苗相關的死亡黑數。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表示,疫情嚴峻,許多老年人不敢出門、運動,甚至不敢就醫,進而增加死亡風險,不少輕症確診者因於擔心病情擠向大醫院,占用醫療量能,反而讓急重症來不及救治。建議盡速回歸分級醫療,指揮中心規畫基層院所,提供一條龍服務,從檢驗、確診、診療至開立抗病毒口服藥。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建霈表示,孕婦約占台灣人口百分之零點七,如以每天新增四萬名確診者推估,單日約增三百名孕婦確診,其中兩成具有重症風險,人數約六十人,建議設置大醫院孕產婦就醫綠色通道,爭取救治時間。婦產科醫學會將與指揮中心研議評分系統作為輕重分流依據,低風險產婦可在家透過視訊診療,由原本產檢的婦產科醫師繼續照顧。少數可能快速惡化為重症的產婦,則建議至醫院住院,密切觀察。
-
2022-05-0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居家照護配套不足 確診28萬送藥不到2千份
此波新冠肺炎中、重症者八成為逾六十歲以上長者,依規定,六十五歲以上或有其他高風險因子者,輕症時就應使用抗病毒口服藥,但指揮中心迄今僅開出一千九百多人份口服抗病毒藥,相較於每天數萬人確診,顯然多數確診者在發病初期無法獲得抗病毒口服藥。醫院臨床醫師指出,開藥流程繁瑣,視訊門診根本很難開立抗病毒藥。專家則示警,重症高風險病人要力求五天內給藥,否則會死傷慘重。指揮中心統計,目前居家照護收案逾十二萬人,但藥局發配居家照護確診者僅卅七人份口服抗病毒藥物。北部某醫院急診醫師表示,該口服藥只存放在特定醫院,開藥後得向存藥的醫院申請。因藥物交互作用多,若病人符合用藥資格,還需查詢雲端藥歷、做檢查,才能確定是否可以用藥,另需衛教病人停藥後的注意事項,流程長達兩小時,不但醫師勞累,也降低病人用藥意願。台北市開業小兒科醫師詹前俊表示,這波本土疫情爆發迄今已快一個月,總確診已超過二十八萬例,但最近兩天才被允許開立抗病毒藥物,且主對象為長照機構、護理之家等長照機構住民。上禮拜北市醫師公會開會討論,之後依照區域分配居家照護病人,由臨近診所提供照顧,因此,目前尚未針對任何一名居家確診者開立抗病毒藥物。在遠距視訊軟體方面,詹前俊表示,健康益友App介面不好使用,大多診所採用自家原本LINE帳號,主要服務老病人,開立一般症狀治療藥物,再由病人親友至診所藥局領藥。指揮中心終於允許診所開立抗病毒口服藥,但診所還沒收到健保開藥代碼,部分基層診所醫師想幫居家照護患者開立此藥,還得想辦法問到代碼。「符合用藥資格的病人能否在確診三到五天內取得藥物,是現階段防疫關鍵決戰點。」台灣大學藥學專業學院院長沈麗娟表示,現在給藥速度不盡人意,許多人該用而未用,不但居家照護者的供藥還沒完全到位,連醫院開藥情況可能都不夠理想。然而,長者重症風險是年輕人的三倍到兩百倍,用藥後風險可減少八成以上。沈麗娟建議,政府應積極改善用藥流程,例如,減少開立處方限制,開放診所及藥局投入輕症者的診療、處方和衛教,以減輕醫院負擔。針對符合用藥資格的民眾,特別是常見慢性病共病,應提供更多友善的衛教資訊,強化病人對於用藥的認知,提升民眾用藥意願。
-
2022-05-0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中重症+118、增12死 雙創新高
昨天國內新冠本土案例四萬四二九四例,雖較前一日減少,但指揮中心認為可能是假日效應,值得警惕的是新增一一八例中、重症個案與十二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雙創本波疫情新高。公衛界建議政府要加速長者施打疫苗,居家照顧者獲得抗病毒藥物的流程也應更簡化,避免中、重症人數上升。陳時中:不排除繼續開放邊境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表示,本土個案數雖略降,但恐為周六效應,疫情是否真的平穩還需觀察。雖然疫情嚴峻,但陳時中表示不排除繼續開放邊境,「之前觀察國際疫情就認為約七月可開放,現在要開放也可以」,不過,現在本土病例多,若國外確診病例又入境,恐對國內醫療造成壓力,等疫情下降,醫療量能有的時候就會開邊境。英國媒體報導預測台灣因解封太快且準備不夠,今年夏天前恐有一波新冠死亡潮。陳時中表示,不管國內外媒體專家都會做預測,指揮中心會參考,盡量控制好疫情。國內新冠中、重症個案持續增加,昨新增一一八例中重症個案,其中一○六例中症、十二例重症。目前中症累計個案六○六例,占百分之○點二一;一○一例重症,占百分之○點○四。長照接觸者快篩陽 直接給藥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死亡個案五男七女,年齡六十多歲至九十多歲,其中六例未打疫苗,多有糖尿病心血管等慢性病史。為此,疫苗施打獎勵將持續至五月三十一日,六十五歲以上施打疫苗,可獲五百元衛教品。在用藥方面,指揮中心公布住宿型長照機構的確診者密切接觸者,只要快篩陽性,不用等PCR結果就可給予輝瑞口服抗病毒藥物,以降低高齡染疫者的中重症風險。指揮中心昨天起鬆綁密切接觸者定義,僅匡列同住親友、同住宿舍者,而職場接觸者則無須匡列。陳時中表示,經學校或企業等匡列居隔者自昨天起解除居家隔離,並依相關指引採取自主應變措施,包括實施防疫假、停課等。輕症隔離縮為七天 不能回溯至於輕症確診者隔離天數昨天起從原本十天縮短為七天,但並未回溯,也就是五月五日確診者與五月八日確診者將在同一天解隔。對此羅一鈞解釋,和地方政府溝通,若採回溯施行將造成行政負擔,來不及開立解隔證明。昨新增本土病例為兩萬一○八一男、兩萬三二○○女、十三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五歲至九十歲以上。個案分布以新北市最多,新增一萬七九四八例,其他染疫人數較多縣市依序為台北市八二一三例、桃園市五四九一例、台中市二三五八例與高雄市二○一○例。
-
2022-05-0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抗病毒藥可用於輕症 醫:藥物應盡其用 避免中重症
口服抗病毒藥物可用於輕症確診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3天前配發2萬人份藥物到全台57家核心藥局。高雄市醫師公會理事長朱光興表示,COVID-19病程快,基層醫師快速反應有助治療。高雄縣醫師公會理事長王宏育表示,高風險輕症病人及早使用抗病毒藥物,避免進入重症及死亡,現在中重症患者急速增加,對新冠肺炎的防疫「毋係餓死、就係飽死,不要想著嘟嘟好」,應物盡其用在輕症上。高雄市診所協會理事長楊宜璋表示,中央下放居家照護基層診所可開處方箋,因抗病毒藥物與一些慢性病會有藥物衝突,醫師評估時要謹慎。高雄市衛生局表示,目前高雄醫療防疫量能截至昨天統計,第一級負壓及專責病床有1694床,空床率還有8成;第二級加強型防疫旅館有484床,還有451床空床;第三級居家照護有5472人。高雄民眾到高雄市1111家基層診所看診,就可以領取免費快篩試劑。朱光興表示,一名大腸癌患者併肺轉移,有打了兩劑疫苗,還沒打第三劑時,因家人感染,他也被家人感染。前一天還好好的,當天血氧濃度98,感覺有些喘,診所警覺安排轉診到醫院,下午血氧就掉到94。可以看出新冠肺炎病程快速,如果能把握時間差先投藥,可以減少危險性。王宏育說,大家還記得當年的「克流感之亂」?那時規定公費克流感只有醫院可以開立,診所必須病人自費或以健保申報,所以發燒病人都擠到各大醫院急診。現在新冠肺炎疫情,一些免疫機能不佳的患者在惡化成中重症前,就是剛發病輕症時,若能及時給予抗病毒藥物,或許可以大幅減少惡化,基層診所武裝要足才能夠抗疫。楊宜璋表示,中央下放居家照護基層診所可開處方箋,因抗病毒藥物與一些慢性病會有藥物衝突,醫師評估時要謹慎。楊宜璋說,目前 COVID-19口服抗病毒藥物尚未取得藥物上市許可,是以專案方式提供病人使用,不適用藥害救濟,醫師一定要向病人或家屬詳細說明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並取得其同意後才可使用。經醫師診斷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者,需嚴密監視其用藥後狀況,並確認病人確實完成完整療程,並加強不良反應監視及通報,以保障病人權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已配發2萬人份藥物到全台57家核心藥局。高雄市目前有兩家「核心藥局」,南高雄一家、北高雄一家,基層診所反映,因為核心藥局假日也會休息,應開放一些「衛星藥局」配合。楊宜璋建議,也可配到有參加居家照護的診所或是有PCR診所。
-
2022-05-0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獨/開口服藥超麻煩 藥界專家籲3方改善促5天內給藥
本土病例暴增,輕症累計28萬7808人,重症101人當中有82人是60歲以上長者,101人當中有66人已死;中症606人當中490人是60歲以上,每天都有人惡化為重症。65歲以上或有其他13項高風險因子者,理論上輕症時就應接受抗病毒口服藥,但指揮中心統計,現僅開出1959人份口服抗病毒藥,從藥局發配到居家照護者只有37人份。台灣大學藥學專業學院院長沈麗娟表示,台灣符合用藥資格的病人能否在確診3到5天內取得藥物,是現階段防疫關鍵決戰點,有即時用藥,重症風險減少八成以上,不夠積極用藥,中重症病人會持續增加、擠壓醫療量能,其他病人就有額外死亡。急診醫師則反映「開藥有夠麻煩」,平均一人得花2小時跑流程,不少具適應症的長輩也會因怕麻煩而不同意用藥。「真的很麻煩!」北部某醫院急診醫師說,現在抗病毒口服藥領用條件很寬,但藥物只存放在特定醫院,開藥後得去跟存藥的醫院申請,才能領到。除了領藥麻煩,開藥也很麻煩,急診醫師說,如果病人符合資格也願意用藥,首先要查雲端藥歷。急診醫師表示,藥物交互作用多,要先查看病人雲端藥歷,確定他可不可以吃。有時還要抽血檢查肝腎功能,如果腎功能不佳,要減少劑量或換藥。有些慢性病的藥必須先停,要交代病人停藥後要注意什麼事情,例如血壓、血糖等,資訊非常繁瑣。急診醫師算一算,整個流程走完,開一份藥大概要2個小時,光想就覺得累了。「很多長輩發現吃藥這麼麻煩,就決定不要吃了。」急診醫師表示,就算很努力向病人說明用藥的重要,還是曾經一個早上就被三個符合適應症的長輩拒絕。後來他遇到確診老人單獨來急診的,都會很猶豫要不要直接放棄詢問,如果有年輕人陪同一起來,才會考慮說明。沈麗娟根據台灣資料分析,重症機率隨年齡升高,49歲以下低於萬分之7,50多歲就增為3倍(0.23%),60多歲是10倍(0.82%),70多歲30倍(2.13%),80多歲120倍(9.27%),90多歲高達200倍(14.8%)。沈麗娟表示,在走向共存的路途上,這群人傷亡最慘重,抗病毒口服藥是他們的救命藥,要趕快取得,根據國際實證,三天到五天內一定要給藥,黃金時間過後就來不及了。現在給藥速度不盡人意,許多人該用而未用,不但居家照護者的藥還沒完全到位,連醫院開藥情況可能都不夠理想。沈麗娟建議,可從三方面著手,讓給藥流程更積極順暢。首先是政府端,應減少開立處方限制,雖然這是緊急授權的藥品,所以需要填寫很多表單、同意書,在承平時期可以慢慢講沒關係,但現在是緊急狀況下,法規上還要這樣用嗎?看到要填這麼多表格,病人也會怕怕的、不敢吃。再者是醫師和藥師,沈麗娟建議,善用雲端藥歷自動檢核機制,可讓診所及藥局更多投入輕症病人的診療和處方,減輕醫院負擔。急診醫師也說,如果高風險輕症病人可以去門診,有藥師、個管師幫忙說明,可能會比較順利。沈麗娟表示,抗病毒口服藥的藥品交互作用多,社區藥師可提供衛教,不須佔據醫院急診室的時間。對於符合用藥資格的民眾,特別是常見的慢性病共病,要提供更多友善的衛教資訊,強化他們對於用藥的認知,當人們更主動積極的去詢問用藥的可能性,也可望由下而上促使流程改善。
-
2022-05-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4、5天後確診數將增一倍 醫師:不要擠到大醫院
高雄今天新增1984例本土確診個案,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今天請來三位醫師公會理事長,「三位來跟一位來是不一樣的」,基層醫療相當重要。高雄縣醫師公會理事長王宏育指出,現在到大醫院看診一來是等很久,也較可能染疫,建議民眾都先至診所看診,才能確保就醫分流狀況順暢。王宏育表示,部分診所會先在看診前幫病患快篩,如果快篩陽性也會完成看診,但也確保醫護人員的安全。王宏育說,大概4、5天後,確診人數將增兩倍,確診人數只會繼續增加,呼籲病人先至診所看病,不要癱瘓大醫院,也增加自身的危險性。高雄市醫師公會理事長朱光興表示,高市目前有呼吸道症狀到診所就醫後,醫生都會給快篩試劑並給藥,如果快篩陽姓,也會安排到23個社區篩檢站PCR。診所在初期就會適當處理,避免民眾從輕症轉為重症。高雄市醫師公會榮譽理事長賴聰宏提醒,如果病人就醫有呼吸道症狀,一定要完成給試劑跟看診、給藥。民眾後續PCR確診也請一定要通知原本就醫的診所,可以完成快速通報,也能將病患納入視訊診療的名單,後續有利追蹤病情。高市衛生局長黃志中表示,近日網傳只有中重症才能使用抗病毒藥物,這是錯誤的。如民眾是無症狀、輕症個案,只要符合65歲以上或有重症高風險因子,經醫師處方後一樣可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另外中重症個案則會評估最適合的治療藥物。
-
2022-05-0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天新增12染疫死創新高 6人未接種疫苗
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居高不下,染疫中重症個案也持續增多。今天新增118例中重症個案,其中有12例死亡,皆創下這波疫情新高。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12例死亡個案中,有六名個案未接種疫苗。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新增118中重症個案中有106例中症、12例重症,死亡12例個案中有四例為中症轉為重症死亡。目前28.8萬人約99.75%為輕症,中症累計個案606例,占0.21%、101例重症,占0.04%;中重症個案已有47人解隔。12例死亡個案為五男七女,年齡介於60多歲至90多歲,其中六例未接種疫苗,多有糖尿病心血管等慢性病史,四例重症個案年齡介於30多歲至60多歲,三位未接種疫苗,一位接種過一劑。其中一名為30多歲女性,本身有神經系統疾病和先天疾病,未接種疫苗,於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瑞德西韋。另外,中症新增一例小於10歲個案。羅一鈞表示,該個案玩一歲多男童,本身有神經慢性疾病,染疫後發病發燒五天,合併喘、呼吸不順等症狀,就醫採檢陽性,因為肺炎關係住院觀察。羅一鈞也表示,並非中重症個案才可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無症狀、輕症個案,只要符合65歲以上或有重症高風險因子者,經醫師處方口服抗病毒藥物就可使用。中重症個案則由醫師評估最適合之各類治療藥物。羅一鈞表示,已簡化領用口服藥物流程、增設各縣市應變醫院、專責醫院及核心藥局配置點,提升藥物取得可近性。目前輝瑞藥物已用1249人份、默沙東已用710人份,共開出1959人份。隨著鋪貨增加開設點,開立處方便利性會再提升。不過羅一鈞表示,藥物目前多集中在醫院和集中檢疫所開立,藥局端的藥物剛鋪貨下去,藥局只發出37人份,正在打通處方到領藥的細節,也會開始讓民眾持處方箋,讓家人可去核心藥局以外的地方領藥,後續應該會設更多據點。他說,很多統計為了不要加重第一線負擔,通報回傳會有時效性的問題,之後透過健保署的開藥碼勾稽和統計會比目前更準確、時效性更好。
-
2022-05-0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口服抗病毒藥今送57核心藥局 醫師開立處方可送藥到府
口服抗病毒藥物被視為與病毒共存重要戰備物資,指揮中心今天配發二萬人份藥物到全台57家核心藥局,並公布領藥條件和流程。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採居家照護的確診個案可透過「健康益友」APP或衛生局提供的電話專線聯繫遠距醫療,後經醫師開立處方就可由親友代領或由藥師送藥到府。羅一鈞表示,輝瑞的Paxlovid適用於12歲以上且體重大於等於40公斤,並有年齡大於等於65歲、癌症、糖尿病慢性腎病、吸菸、BMI大於等於30、具影響免疫功能疾病等患者。默沙東的莫拉皮拉韋則是用於18歲,12歲以上且體重大於等於40公斤,無法使用其他建議藥物且有年齡大於等於65歲、癌症、糖尿病慢性腎病、吸菸、BMI大於等於30、具影響免疫功能疾病等患者。羅一鈞表示,之前的方案需取得病人同意,但因居家照護個案無法簽署,因此以口頭詢問或簡訊方式作為替代,在電子病歷上記載已經過病人同意字樣就可算取得同意。處方箋傳回APP或電子郵件並連結到藥師送藥到府專區的1900多家藥局聯繫取藥。57家核心藥局會連結到1900多家藥局,任何有送藥到府的藥局到核心藥局領藥並送藥到府。羅一鈞表示,目前藥物已使用1415人份,包括輝瑞947人份、莫拉皮拉韋468人份。集中檢疫所也開始針對高風險族群投藥,之後將隨居家照護開立處方藥物用量會快速增加。根據指揮中心統計至5月4日數據,目前居家照護共8萬1706人。另外,羅一鈞也提醒,網路上出現販售兜售口服藥的網站,但目前口服抗病毒藥都是食藥署緊急授權,由指揮中心公費採購依照流程配送開藥,民眾買到都恐為偽藥,且是違法的行為。
-
2022-05-0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長輩確診幾天有藥? 醫:輕症5天內服藥住院 死亡風險降9成
台灣今年新冠肺炎本土病例累計超過10萬例,其中10%是60歲以上長者,大部分應服藥預防重症,卻因嚴管開藥,僅住院病人吃得到,4月底僅開出不到1000人份藥物,外界批評救命藥看得到、吃不到。根據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最新研究,台大公衛學者指出,具有任一項高風險因子的輕症和中症患者,罹病5天內接受口服抗病毒藥Paxlovid,可降低88%住院死亡風險,病毒量大降10倍。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研究團隊今透過直播報告科學防疫新知。團隊成員、醫師廖思涵指出,輝瑞Paxlovid第二、三期臨床試驗收案2246名病人,其中1049人接受一般治療,1053人接受輝瑞口服抗病毒藥。結果顯示,具有BMI≧25、慢性病、免疫疾病、神經疾患等任一高風險因子,被診斷為輕中症的病人,如果能在發病5天內吃藥,降低88%住院死亡風險、病毒量下降10倍。陳秀熙表示,根據台灣今年1月1日至4月30日的中重症及死亡資料推估,目前中症人數是重症的6倍,合理住院率是1%,高於國外的住院率0.6%。台灣需要繼續努力減少重症人數,進而調控住院率。建議居家照護中一定有高風險族群,這些人快篩陽性、症狀出現,應善用居家監測及藥物,儘速安排就醫和給藥,才能精準調整醫療量能分配。廖思涵表示,藥物是阻止疾病進展的利器,確診個案在居家照護期間,發病五天內應接受評估症狀程度及風險因子,並給予抗病毒藥,目前實證顯示輝瑞Paxlovid是首選,若不適合吃輝瑞,也可以吃默沙東的莫納皮拉韋。台大公衛學者林庭瑀說,新冠重症和死亡風險與共病症息息相關,美國研究顯示,慢性腎病、慢性肺病、糖尿病患者接種兩劑後發生突破性感染的勝算比高於一般人,分別是1.34、1.43及1.29倍,住院的勝算比則分別是一般人的2.22、1.37及1.81倍。免疫低下者住院風險也會增加52%。林庭瑀建議上述族群一定要接種追加劑,因為義大利及以色列研究顯示,對於60歲以上長者來說,追加劑降低感染、住院、重症、死亡的效果都比年輕人還要好;接種第四劑效果又比第三劑更好,60歲以上重症風險下降2倍,感染風險下降4倍。
-
2022-05-0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冠口服藥下放 27萬人份配地方應變醫院、核心藥局
基隆市長林右昌今天在議會施政報告時表示,確診人數變大過去採取的公衛手段要退場,戰場會移到醫院的醫療端,抗病毒的特效藥要下放到地方或核心藥局。對此,指揮中心醫療應變處副組長羅一鈞表示,輝瑞口服藥這周將配發27萬人份至各縣市,今天先配2.2萬人份至22家應變醫院,明起三天將配發22.8萬人至188家專責醫院,以及2萬人份至57家核心藥局。羅一鈞表示,輝瑞口服藥周六還有20萬人份會到貨,目前則有35萬庫存。明起配送2萬人份輝瑞口服藥物到全國各縣市核心藥局,共57家,用於確診者居家照護的遠距醫療和送藥到宅。主要是透過藥師公會找各縣市倉儲較大的藥局作為存藥的社區據點做為社區藥庫,再由衛星藥局領藥到宅發放;每縣市至少一至兩間藥局,幅員大的縣市則有三至四間,人口數地區也會有較多配置。另外,因快篩難買,許多民眾在網路購買唾液或血液快篩,但擔心若採檢陽性可否前往篩檢站進行PCR採檢。陳時中表示,醫療院所無法分辨快篩試劑是從網路或商店購買,主要還是看品牌是否取得醫材證。至於實名制快篩至今天中午十二時,可販售份數為55.7萬份,中午已賣出15萬人份。
-
2022-05-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嚴管住院才開藥? 逾6千長者確診只開出828份口服藥
基隆60多歲有癌症病史的婦人確診後病逝家中,病逝前連法傳通報都沒完成,也不具領用口服抗病毒藥的資格。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雖然非治療中的癌症個案風險已較低,但指揮中心將更新指引,加入癌症為重症風險因子,並以正面表列方式列出。口服抗病毒藥目前僅用掉800多人份,外界批評「管太緊」,用藥份數遠低於高風險病人數,幾乎都要住院才能用藥也導致醫院負擔沈重。65歲以上就符合領藥條件,指揮中心統計60歲以上病人已逾6000人。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口服藥還剩很多,輝瑞到貨37萬人份,目前僅用了600多人份,默沙東進貨5000份,目前僅用了200多人份。莊人祥表示,828人份口服藥都是由醫院開出,診所沒有。「我也不懂為什麼藥這麼不容易開。」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嘆氣說,現在口服藥給藥得經過層層同意,很不容易開,目前急診、門診都沒有,幾乎都是住院才會開藥。黃立民表示,疫情不會結束,一定會延續到秋冬,達到一定自然感染程度,才能擋住,勢必要走回常規醫療,但藥物一定要方便取得,才有可能回到常規醫療。台大醫院品質管理中心主任陳世英也說,當病人數量多到一定程度,勢必得將「快篩陽性」視為「極可能病例」並且及早投藥,不需要住院。當藥物準備量充足,配合完善的篩檢策略、分流策略、投藥策略,就能讓很多病人及早服藥,不需要住院也不會惡化到中度以上。
-
2022-05-0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獨/基隆婦確診亡 指揮中心擬放寬癌友領口服抗病毒藥
基隆一名60多歲有癌症病史的婦人確診後病逝家中,但病逝前連法傳通報都沒完成,也不具領用口服抗病毒藥的資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周五受訪表示,該病患經查雖有癌症,但非治療中個案,而且未使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故當時屬不符領用口服抗病毒藥物資格者。雖然非治療中的癌症個案風險已較低,但指揮中心將更新指引,加入癌症為重症風險因子,並以正面表列方式列出。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歸納實證所列出的重症高風險因子高達20類,包括癌症。台灣今年1月公布的新冠肺炎治療用口服抗病毒藥領用方案中,原本僅列出7類重症風險因子,包括65歲以上、糖尿病、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壓、慢性肺疾、BMI大於等於25(或12-17歲兒童/青少年BMI超過同齡第85百分位)、其他影響免疫功能之疾病,或「已知重症風險因子者」。指揮中心4月22日比照美國,刪除「已知重症風險因子者」,將多項風險因子正面表列,但未包括癌症。根據現行領藥方案,適用輝瑞口服抗病毒藥Paxlovid的條件包括65歲以上、糖尿病、 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不含高血壓)、慢性肺疾(間質性肺病、肺栓塞、肺高壓、氣管擴張、慢性阻塞性肺病)、結核病、慢性肝病(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與免疫性肝炎)、失能(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腦性麻痺、先天性缺陷、發展或學習障礙、脊髓損傷)、精神疾病(情緒障礙、精神分裂症)、失智症、吸菸(或已戒菸者)、BMI ≧30 (或 2–17歲兒童青少年BMI超過同齡第95百分位)、 懷孕、影響免疫功能之疾病(HIV感染、先天性免疫不全、實體器官或血液幹細胞移植、使用類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劑)。
-
2022-04-2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中重症11例 5旬男重症打3劑
新冠肺炎中、重症患者持續增加,昨天再增一例重症及十例中症,重症打了三劑,中症其中四人接種三劑疫苗、兩人接種兩劑、一人接種一劑,三人未接種,全數住院並接受瑞德西韋治療。本波本土疫情已造成九十六人中症與重症,其中四名重症患者死亡。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專家會議參考國際文獻,調整口服抗病毒藥適用條件,排除高血壓患者用藥資格,但將吸菸或戒菸者、失能失智、精神疾患等納入重症高危險群。國外調查發現,吸菸及戒菸者,染疫後重症風險是未曾吸菸者的一點五倍,重症風險增加百分之五十;不過,現行口服抗病毒藥適用對象仍未包括癌症患者。指揮官陳時中指出,昨新增十一例中重症個案都是男性,都有血氧濃度低於百分之九十四,且有肺炎症狀,僅一人無慢性病史。新增一名重症為五十多歲男性,已接種三劑,有糖尿病史,目前因上消化道出血、腸阻塞、呼吸衰竭等併發症,入住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指揮中心統計,現有兩萬六千多例輕症個案,占所有確診者的百分之九十九點六四,中症八十八人,占百分之零點三三,重症八人占百分之零點零三,其中四名重症患者死亡。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昨天有一萬五千人份輝瑞口服抗病毒藥物抵台,累積卅五萬人份輝瑞、兩萬人份默沙東口服藥均已到貨。
-
2022-04-2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台灣疫情比照紐西蘭 陳時中與專家看法不謀而和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攀升,指揮中心今公布本土個案確診病例破5千例。指揮官陳時中說,紐西蘭致死率約是0.05%,等於萬分之5,紐西蘭疫苗施打率跟台灣比較類似,紐西蘭的情況也是台灣可以努力的方向。專家表示,紐西蘭的重症致死率約萬分之16,台灣比紐西蘭更低,約為萬分之3,台灣確實可以跟上紐西蘭的腳步前進。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紐西蘭目前的防疫管制幾乎已全面解封,台灣解封腳步確實可以跟上紐西蘭,且就日本染疫率約5%觀察,若依台灣目前防疫措施,整體染疫率不見得到攀升至15%,也就是約350萬人。台大兒童醫院長黃立民說,指揮中心規劃簡化疫調及縮短居家隔離天數,應是考量各縣市人力不足,無法再緊盯疫調與居隔者,但其實居隔時間從10天縮短為7天,病毒於後面的3天仍具有傳染力,雖然再傳染的比率很低,但解除居隔者應做好戴口罩、勤洗手的自我健康管理,如果沒有必要也不要出門。黃立民說,疫情正在爆發,指揮中心就是慢慢逐步放寬,原因是第3劑疫苗施打率無法提升,以及口服抗病毒藥物儲備不足,因此不敢完全解封,若一次放得太快,疫情又會起來。如今各縣市均有疫情,防疫應回歸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評估人力、醫療量能等,再做出最好的防疫判斷,並採取軟性限制,政策比較容易可以執行。
-
2022-04-2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疫情竄飆 陳時中:避免成尖山狀、今有1.5萬藥物到貨
國內今天新增本土個案5092例,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疫情一定會上升,推估最高點為單日4.5萬人,但希望是「丘陵」,而非「尖山狀」。另外,今天還會有1.5萬份藥物進口,第一批輝瑞35萬和默沙東2萬劑會全部到位。隨疫情升溫,周六接種疫苗人數也增多,陳時中表示,昨天有9.3萬人次接種,目前新冠肺炎疫苗第一劑覆蓋率為84.50%、第二劑為79.77%、追加劑為57.75%。而對於有縣市首長稱現在通報速度慢,每天都是幾天前的數字,難估實際確診情況;台北市長柯文哲也說,單日5萬會維持100天,高峰還沒到。陳時中表示,未來確診病例會越來越多,疫情一定是會往上升,今天新增5千多人就比昨天增加23.4%,成長速度很快,因此疫苗、藥物、快篩以及輕重症分流一定要做好,高風險及早投藥。陳時中表示,台北市長可能是引用之前開會時國衛院的推估模型,目前推估最高點為4.5萬人,但不會一直維持在高點,而指揮中心料敵從寬,以10萬為推估,因此確診總人數可能達到有350萬至500萬人。以此推估若兩成患者使用藥物,推估需要70萬份,因此已向輝瑞購買包含35萬份以及開口合約35萬份。
-
2022-04-2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服用輝瑞抗新冠口服藥 出現令人費解的新冠「症狀反彈」現象
波士頓環球報今天(2022-4-21)發表A puzzling phenomenon: Patients report a rebound of COVID-19 symptoms after taking the antiviral Paxlovid(一個令人費解的現象:患者在服用抗病毒藥物 Paxlovid 後報告 COVID-19 症狀反彈)。我把它的重點翻譯如下:一些患者在社交媒體上報告了一個不尋常且令人不安的現象:服用Paxlovid後他們的 COVID 症狀似乎反彈。不僅是他們的症狀再次出現,許多人報告說,在完成五天的療程後,感覺好多了,在家中快速檢測結果呈陰性,但是幾天後又檢測出陽性。這個問題已經引起了波士頓地區至少兩個科學家團隊的注意,他們正試圖了解是什麼導致這個問題。是對藥物產生抗性嗎?還是患者很快再被感染?或者是有些人只是需要更長時間服用藥物來產生更有效的免疫反應。一些傳染病專家擔心他們看到和聽到的反彈可能表明患者在完成治療後——檢測結果呈陰性,然後再次呈陽性——可能仍然具有傳染性,並將病毒傳播給他人。哈佛醫學院助理教授、傳染科醫生Kathryn Stephenson說:「如果你在 12 天後出現反彈,回到工作崗位,不戴口罩,你還有傳染性嗎?如果你的快速抗原檢測呈陽性,那麼你就有相當數量的病毒,而且很可能感染了一定數量的病毒。」輝瑞公司在去年秋天提交給聯邦監管機構的緊急使用授權文件中指出,一些受試者似乎在第 10 天或第 14 天左右出現了 SARS-CoV-2 RNA 水平的反彈,但目前沒有明確的信號表明該病毒已經對 Paxlovid 的主要成分之一產生了抗藥性。文件稱輝瑞將繼續分析數據。該公司在給本報的一份聲明中說:「我們將繼續監測來自我們正在進行的臨床研究和現實世界證據的數據。我們沒有看到對 Paxlovid 的任何耐藥性,並且對其臨床有效性仍然非常有信心。」波士頓退伍軍人醫療保健系統的首長 Michael Charness 醫生最近完成了對一名服用 Paxlovid 後出現反彈的患者的深入研究。他對該患者的三個鼻腔樣品進行了基因測序,並對該患者進行了一系列其他呼吸道疾病的檢測。他得出的結論是,該病毒對 Paxlovid 沒有耐藥性,並且該患者沒有感染任何其他呼吸道病毒或其他 COVID 變種。他認為一些患者可能需要更長的療程來增強免疫系統的防禦能力。Michael Charness 醫生說:「Paxlovid 就是貓,它會抑制病毒,然後當貓走後,老鼠就會出來玩耍。Paxlovid 存在時效果非常好。對許多人來說,他們可以在感染的一個階段消除病毒。但對某些人來說,可能是因為提高免疫力需要更長的時間,他們無法擺脫所有病毒,而 Paxlovid 不再可以提供幫助。」Michael Charness 醫生說,他的研究正在接受醫學期刊的審查,尚未發表。布萊根婦女醫院傳染科臨床主任Paul Sax說,他從患者那裡聽到了反彈這個問題。他表示,服用 Paxlovid 並在臨床上康復的人,如果發現症狀回來了,就不應該忽視他們的症狀。他們應該認為這是 COVID 的複發,然後再次測試自己。目前關於 Paxlovid 反彈現象的科學數據很少,這促使Paul Sax 和其他傳染病專家表示,他們不確定處理此類病例的最佳方法。他指出,Paxlovid 的任何臨床試驗或其治療指南都沒有對這個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他表示,如果患者在第一個療程後出現反彈,則用第二個療程的 Paxlovid 重新治療患者是「直覺的」。他說:「這就是我給出現症狀反彈的人的建議。」原文:輝瑞新冠口服藥:症狀反彈
-
2022-04-2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國民黨醫療委員會:指揮中心應盡速備妥Paxlovid應戰
疫情延燒,國民黨醫療委員會發出新聞稿建議,指揮中心應盡速備妥Paxlovid應戰。新聞稿內容如下:WHO近日表示,在現有的新冠治療藥物中,Paxlovid是迄今為止最有效的一款,Paxlovid臨床試驗結果也顯示,該藥物將住院風險降低了85%。全球醫藥專家均指出,輝瑞口服藥Paxlovid已被證明可以顯著減少住院及死亡,並可在家中服用,符合在宅隔離治療 COVID-19 的方式,並能減輕醫療保健與醫院系統所面臨的重大壓力。政府決定開放與疫情共存,就必須購足全球公認最優質的抗病毒藥物,特別是輝瑞口服藥Paxlovid,並在感染者症狀出現後 5 天內,立即給藥,可以有效避免病人轉重症及死亡的風險,還可降低感染後的身體苦痛。政府應授權各級醫療院所監督病人自己執行快篩,若呈現陽性,應特別針對50歲以上或具有高風險慢性疾病、嚴重疾病者、免疫缺乏者等,立即在醫師指示下投用口服藥Paxlovid。模式可參考行之有年的流感季節Tamiflu克流感給藥方案,只是將Paxloid優先適用在上開族群。近日感染人數爆增,關鍵3天、5天內投藥Paxlovid,已是全球治療趨勢,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準備好了嗎?
-
2022-04-2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周玉蔻自爆確診新冠肺炎 陳時中:現在各行各業都會有
今傳北部某醫院副總院長確診,是國內首例醫院高層確診。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出席立院衛環委員會,受訪時表示有接到這樣的訊息,但整體狀況不清楚。關於媒體人周玉蔻在臉書公布自己確診消息,陳時中說,我們知道有些影劇人員確診,現在各行各業都會有(確診),自己注意就好。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說,全台將有20%人口染疫,等於北市每5個人就有1人確診,陳時中說,20%的機率不是不可能,但希望壓在15、16%。至於是否嚴管內用?陳時中說,餐廳屬於正常生活,希望有接觸人或相關健康管理者,盡量避免內用,目前沒有想要停止內用。指揮中心昨表示一周內啟動居家照護計畫,未來輕症在家照護是否會給口服藥物?陳時中說,若符合65歲以上等高風險族群,符合給藥族群就會給藥。針對有基隆一家三口收到12份隔離通知書且日期都不一,疑似出包,陳時中緩頰「請大家體諒公衛人員,一線人員非常辛苦」。針對確診兒童送醫指引,陳時中表示,昨日專家會議開到很晚,議題很多,包括如何到醫院、送醫指引、119緊急狀況、需要遠距醫療諮詢等,都有擬訂出相關方向,今天下午疫情記者會將公布。交通部前部長林佳龍昨透露,自己對於參選台北市長「準備中」,「六都來講,只有台北我在準備,但不是非我不可。」他也說,他是一個選項,但也沒有一定要選。對此,陳時中回應「現在無法談這」。
-
2022-04-2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口服抗病毒藥成本效益曝光 1萬美金可避免1成人住院
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口服抗病毒藥的可近性,對於減少重症死亡至為重要,但救命的代價不低。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陳秀熙教授研究團隊今透過直播報告「口服藥物治療成本效益分析」,根據南韓最新大規模研究,默沙東及輝瑞兩種抗病毒藥的療程單價都要700元美金,輝瑞預防重症最具成本效益,花1454元美金就能避免一位長者重症、花1萬美金可避免一成年人住院。台北醫學大學教授嚴明芳今於台大公衛直播中指出,南韓分析245.4萬名成年人確診治療資料,包括長者8.3萬人,潛在疾病成年人73.6萬人,分析默沙東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和輝瑞Paxlovid這兩款口服抗病毒藥的成本效益。這兩種藥都要發病後3到5天內服用,兩者完整療程都要700元美金。研究根據韓元兌美元之金額估算住院、加護病房之費用,並以莫納皮拉韋可減少30%住院、Paxlovid可減少87%住院,作為推估基礎。結果顯示,莫納皮拉韋避免一名成年人重症,大約要花費3萬元美金,避免一名成年人住院則約需4萬元美金。輝瑞避免一名成年人重症,需要將近9000美金,避免住院則需大約1萬多元美金。不過,如果單看原本重症風險就比較高的60歲以上長者,使用口服藥的成本效益更高。莫納皮拉韋避免一位長者重症只要近8000美金,避免一位長者住院,還可倒省1393元美金。至於Paxlovid,避免一位長者重症的成本只要1454元美金,避免一位長者住院的成本只要8000多元美金。綜合評估所有成年人、60歲以上年長者、具潛在疾病成年人用藥的成本效益,研究發現使用使用Paxlovid對於預防重症最具成本效益,避免成年人重症的成本都只有將近9000美金,預防長者重症的成本也只要1454元美金。台灣採購之5000人份默沙東口服藥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已全數到齊,與輝瑞訂購70萬人份的Paxlovid採購合約也已到貨4100人份,共約35萬人份將陸續於第二季結束前分批到貨。
-
2022-04-2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獨/癌症、身心障礙、精神疾患可吃抗病毒藥 最快本周公布
台灣今年1月公布之新冠肺炎治療用口服抗病毒藥領用方案僅明確列出7類重症風險因子,包括65歲以上及幾種常見慢性病,其餘以「其他危險因子」帶過。美國今年2月歸納高強度實證公布之重症高風險因子則詳列20大類,癌症、身心障礙、精神疾患、失智症、長期臥床都包括在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表示,最快本周公布新版領藥方案,將比照美國以正面表列供醫師勾選,癌症、身心障礙、精神疾患等都會包括在內。根據台灣今年1月公布的領藥方案,12歲以上且體重40公斤以上的病人,未使用氧氣且於發病5天內,只要具備任一風險因子,就可以領用輝瑞口服抗病毒藥。風險因子包括65歲以上、糖尿病、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壓、慢性肺疾、BMI大於等於25(或12-17歲兒童/青少年BMI超過同齡第85百分位)、其他影響免疫功能之疾病,或「已知重症風險因子者」。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歸納實證所列出的重症高風險因子高達20類,包括癌症、身心障礙(如ADHD、腦性麻痺、先天發育異常、不能自我照顧者、學習障礙、脊髓損傷等)、精神疾患(如憂鬱症或思覺失調症)、失智症、長期臥床或不能動、吸菸、器官移植、結核病、使用腎上腺皮質酮或免疫抑制劑者。截至今年2月底,台灣有93.3萬人具備重大傷病資格,當中勢必有人未滿65歲、沒有常見慢性病,卻具備美國CDC所列的重症高風險因子。莊人祥上周透露將開會訂定新版方案,今已有結果。莊人祥表示,專家會議已經討論過,決定以正面表列的方式列出,取消「其他危險因子」的選項。新版方案會比照美國CDC的方式用「正面表列」,以癌症、身心障礙、精神疾病為例,會列在「其他影響免疫功能之疾病」項目下,由醫師勾選,即可開藥給病患。目前還修改後徵詢專家意見的階段,最快本周公布。
-
2022-04-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5到11歲是否打疫苗?台大醫比對2數據「利大於弊」
國內5至11歲現階段尚未能施打疫苗,近日指揮中心也將召開專家會議討論。台大醫院醫師李秉穎表示,三月時的會議暫緩,沒有做出決議,主要因當時疫情沒有大規模流行,也沒被緊急授權的疫苗,很難給建議,總要有可用的疫苗,才能規畫實施接種。5至11歲兒童施打疫苗是否利大於弊?李秉穎認為,當5至11歲兒童致死率為萬分之一,現在看不出,但未來可能出現死亡情形。打過疫苗的成人過敏性休克發生率為百萬分之七十八,兒童心肌炎發生率則介於百萬分之一到十一,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相加不到百萬分之十,為萬分之〇點一。李秉穎指出,新冠感染後兒童致死率為萬分之一,但打疫苗產生嚴重發生率是萬分之零點一,且產生兩種不良反應很少致死,也都有防範措施,目前已有數百例青少年心肌炎,但無死亡,過敏性休克也是死亡率趨近於零。相較沒打疫苗死亡率萬分之一,數據對比下就可知道利大於弊。國內是否核准新冠疫苗未來用於兒童施打,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食藥署已經看過疫苗技術性資料,幾天內就會召開專家會議審查。針對新冠口服藥採購進度,陳時中表示,疫苗合約已經洽談許久,數個月以前不斷來往洽談。針對輝瑞口服藥物Paxlovid,因送件比較晚目前還在確認中,默沙東口服藥物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已經審視完畢,這2天會儘速召開專家會議,通過後即可由ACIP專家討論。
-
2022-04-14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懶人包/輕重症管理、快篩實名制 新台灣模式一次看
行政院長蘇貞昌3日拋出未來疫情管控要採用防疫、經濟並行的「新台灣模式」,採「重症求清零,有效管控輕症」。衛福部今天到行政院會報告「Covid-19疫情現況及防疫新模式」說明,蘇貞昌也同時宣布今起徵用快篩試劑,衛福部也將比照口罩實名制,規畫快篩實名制。●重症清零:疫苗、藥物、輕重分流一、疫苗催種,目前疫苗接種率,第一劑83.9%、第二劑79.04%、第三劑53.19%,將請各部會加強督導權管場所人員完整接種三劑Covid-19疫苗。二、藥物整備,瑞德西韋庫存1萬6000人份,已使用4000人份;Paxlovid庫存庫存4642人份、已使用158人份,2周內再到貨15200人份;Molnupiravir庫存3006人份、已使用18人份,將到貨2016人份。將增購儲備Paxlovid,參考先進國家儲備情形,緊急採購70萬人份,占總人口3%。35萬人份第二季前交貨、35萬人份採開口式合約。三、輕症分流,居家檢疫隔離者,一般防疫旅館,目前有444家、2萬8685床、空床數1萬5110床,空床率為47.32%。●輕症有效管理:重點疫調、居家照護、彈性運用快篩一、重點疫調,4/7停止入境者疫調,居家期間/期滿前陽性個案原則暫停疫調。另外,4月13日起實施新客新制規定,當校園出現確診病例,視密切接觸者疫調、檢驗結果評估決定停課範圍。原「1人確診該班停課,2人確診全校停課」,改為有確診者足跡之班級,暫停實體課程1到3日,視密切接觸者疫調、檢驗結果再恢復;1/3以上班級(科系所)或全校達10班以上停課,全校暫停實體課程10天。二、居家照護,4月8日已公布原則1、確診者年齡小於65歲之無症狀或輕症感染者且無懷孕與洗腎,得採居家照護2、確診者1室(同戶未確診小於4人,非年齡大於等於65 歲、孕婦、洗腎者)3、電子圍籬管制,雙向簡訊追蹤關懷4、確診個案隔離10日且症狀緩解,家用快篩陰性(無須PCR)即可解除隔離。5、隨時視需要修訂6、4/12核定新北市開始試辦另外,4月11日公布醫療協助措施,包含24小時緊急醫療服務、多元遠距醫療方案、藥師調劑諮詢送藥到府。三、彈性運用快篩21縣市621家診所配置公費家用快篩;4月12日起居格/居檢期滿,改以快篩取代PCR檢測。其中,居檢為1次PCR+5次快篩、居隔為1次PCR+4次快篩。●縣市熱區篩檢、家用快篩整備一、快篩社區篩檢申請指引經評估屬高風險縣市,由縣市政府提出防疫篩檢計畫申請,用於特定熱區之社區公費篩檢,並以20萬劑為限。地方可因地制宜與民政系統、基層診所、公務機關合作發放。二、規畫徵用家用快篩試劑、降低售價衛福部於4月11日交通部、經濟部、工業局、貿易局、關務署及國內廠商,召開快篩試劑徵用策略會議討論,目標達到每月4000萬劑,行政院長蘇貞昌宣布今起徵用。衛福部規畫,將採定額徵用,保留適當量能供廠商自售,由國軍支援能力,協助產線生產後端的分裝工作,並比照口罩實名制,推行合力價格之「快篩實名制」。●台灣社交距離App目前有689萬人次下載,目標達到1300萬人次下載,並規畫輔助民眾管理接觸風險,逐步取代簡訊實聯制,優先導入關鍵基礎設施、公部門,以及餐廳、市場、演唱會、宗教遶境活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