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搜尋
新冠口服藥
共找到
112
筆 文章
-
-
2022-04-1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加購70萬劑口服藥 Q2前到貨
據統計,國內仍有一三五點八萬名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尚未打滿三劑疫苗,一旦染疫,容易引發重症,但目前口服抗病毒藥庫存量卻低於八千人份。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宣布,加購七十萬劑輝瑞口服抗病毒藥,其中卅五萬劑將於第二季前抵台,先前購買、尚未到貨的一萬五千多劑會在兩周內抵台。指揮中心公布國內疫情陽性率為百分之零點五,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推估,全台灣應有十一萬五千人已被感染,加購口服藥,固然是好事,但能否發揮效力,還是要看到貨時間,未來應繼續增購,比較保險。根據現行口服抗病毒藥物領用方案,六十五歲以上確診者就可用藥。截至四月七日,全國六十五歲以上長者中,仍有三成還沒打滿三劑,七十五歲以上則有四成五,依照內政部人口三月底人口數估算,約一三五點八萬名。除了長者之外,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另將癌症、身心障礙、精神疾患、失智症、長期臥床等族群應納入及早服藥的重症高風險群,黃立民表示,台灣如比照辦理,目前採購藥物數量仍不敷使用,現在全球各國都在搶藥,台灣應考慮增購,讓所有危險族群均能發病五天內用藥,減少病情惡化,降低住院及死亡風險。陳時中表示,指揮中心將持續密切關注國際治療新冠肺炎藥物的研發及使用情形,諮詢專家意見,評估採購儲備數量。這次係根據輕重症分流、居家照護的防疫模式需要,參考先進國家口服藥物儲備情形,決定採購國內總人口百分之五的口服藥,共計七十萬人份。
-
2022-04-1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獨/年輕癌症或身心障礙可吃抗新冠病毒藥?指揮中心這樣說
台灣今年1月公布的新冠肺炎治療用口服抗病毒藥領用方案中,僅明確列出7類重症風險因子,包括65歲以上以及幾種常見慢性病,具備任一風險即可領用。美國今年二月歸納實證公布之重症高風險因子有20大類,台灣未列的癌症、身心障礙、精神疾患都包括在內。不到65歲的癌症病人或身心障礙者,有資格吃抗病毒藥嗎?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這部分可由醫師判斷,最近指揮中心也會再開會,根據最新資料修訂藥物領用方案。台灣今年一月公布的領藥方案,12歲以上且體重40公斤以上的病人,未使用氧氣且於發病5天內,只要具備任一風險因子,就可以領用輝瑞口服抗病毒藥。風險因子包括65歲以上、糖尿病、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壓、慢性肺疾、BMI大於等於25(或12-17歲兒童/青少年BMI超過同齡第85百分位)、其他影響免疫功能之疾病,或「已知重症風險因子者」。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歸納實證所列出的重症高風險因子高達20類,包括癌症、身心障礙(如ADHD、腦性麻痺、先天發育異常、不能自我照顧者、學習障礙、脊髓損傷等)、精神疾患(如憂鬱症或思覺失調症)、失智症、長期臥床或不能動、吸菸、器官移植、結核病、使用腎上腺皮質酮或免疫抑制劑者。截至今年2月底,台灣有93.3萬人具備重大傷病資格,當中勢必有人未滿65歲、沒有常見慢性病,卻具備美國CDC所列的重症高風險因子。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表示,如果比照美國標準去用藥,就算今天指揮中心已宣布加購70萬人份的藥,很可能還是會不夠,現在國際都在搶藥,台灣也應持續考慮增購。台灣領藥方案的「已知重症風險因子者」也是否包括美國CDC詳細列出的族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其他已知風險因子的部分主要是交由醫師來判定,指揮中心最近也會參考國際最新實證及使用情形,再次修訂領藥方案內容。截至4月7日,65歲以上長者有3成還沒打滿3劑,75歲以上也有4成5還沒打滿3劑。依照內政部人口3月底之人口數估算,大約有135.8萬名65歲以上長者還沒打滿3劑,風險更高。按現行口服藥領用方案,無論接種與否,只要符合65歲以上,就可以用藥。黃立民根據指揮中心今公布之檢驗陽性率0.5%推估,這代表全台灣2300萬人當中有有11.5萬人已感染。因此,不論加購多少人份口服藥,要發揮預防重症之效,重點都在「盡速到貨」。
-
2022-04-1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輝瑞口服藥買到了?陳時中:這2天應有好消息
指揮中心擬追加購買至少10萬人份輝瑞口服藥,購買與到貨進度備受矚目。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對此表示,這2天應該會有好消息,而且是多個好消息。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延燒,為預防重症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除鼓勵長者打疫苗,也採購2.5萬份輝瑞及默沙東的口服藥物,後續規劃再追加購買至少10萬人份輝瑞口服藥。今天下午的疫情記者會中,有媒體問到輝瑞口服藥購買進度,陳時中表示,「這2天應該就會有好消息」,記者追問是藥物買到了還是即將到貨,陳時中僅透露「可能有好多個好消息。」因應Omicron輕症化趨勢,指揮中心擬結合「台灣社交距離APP」推行科技防疫。陳時中說,由於實聯制操作時還要發簡訊,希望未來將社交距離APP從現行600萬人下載使用,推廣到1200萬人以上,屆時將能發揮接觸者自動報告警訊的功效。最近有民眾在工作或戶外活動時接到衛生單位電話通知匡列為居家隔離對象,但不清楚接到電話後該怎麼辦。陳時中指出,居家隔離效力自接到電話起生效,呼籲民眾接到電話後,戴好醫用口罩立即回家隔離,回程可開車、騎車或步行,但禁止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若無法以上述方式回家,務必主動聯繫當地衛生局,協助安排防疫車輛或安排就近隔離。疫苗接種方面,昨天國內共接種8.3萬劑,疫苗覆蓋率第1劑為83.62%、第2劑為78.73%、第3劑52.34%、基礎加強劑為0.83%。陳時中表示,昨天疫苗打氣雖然沒有比以前好 但這幾天接種量都比上週來得多,呼籲還沒打疫苗的民眾儘快接種,不僅65歲以上有發給新台幣500元贈品,地方也有額外加碼,儘快把疫苗打好打滿。
-
2022-04-1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抗病毒藥物新合約有譜? 陳時中:有很多好消息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爆發,接種疫苗以及籌備抗病毒藥物以防重症,成當務之急。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抗病毒藥物現在有7200份,瑞德西韋約1.6萬份,以現在染疫人數而言很充裕,確定到貨會向大眾報告。不過當媒體追問,到貨是指新合約還是原有合約的藥物分批到貨,陳時中則表示,「有很多好消息」。除藥物外,國內昨天接種疫苗8.3萬人,疫苗覆蓋率第一劑為83.62%、第二劑為78.73%、基礎加強劑為0.83%、追加劑為52.34%。陳時中表示,疫苗打氣雖不如以往但仍比上周高,65歲以上接種都有500元以上衛教品,且很多地方都有加碼,呼籲民眾儘速接種。不過BNT疫苗目前已無庫存,指揮中心正在洽談新合約。至於青少年第三劑接種,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青少年基礎劑打可以接種莫德納,加強劑目前上次說暫緩實施,若有更多資訊,還會再召開專家會議看是否可接種。而對於蔡英文總統接種高端疫苗,但有專家認為加強劑應接種mRNA疫苗,外界關心總統是否會補接種。陳時中則表示,打疫苗是個人健康選擇,高端也是很好的選擇,高端的突破感染也沒有特別高,「高端沒有比較差」。
-
2022-04-1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確診者同住家人打3劑未染疫即可正常上班? 專家曝前提
指揮中心日前公布「確診個案居家照護管理指引」草案,確診者及同住家人在符合條件下,即可在家進行隔離。不過,「自由時報」報導,指揮中心正規畫輕症居家照護草案指引,同住家人若接種三劑疫苗、未確診可正常上班。中區指揮官、中國附醫副院長黃高彬表示,明天才會討論,但同住家人接種三劑可正常上下班,最重要的前提是「給藥充足」。指揮中心日前公布的「確診個案居家照護管理指引」中,確診者及同住家人在符合條件下,即可在家進行隔離。條件包括:確診者及同住家人65歲以下、無懷孕或洗腎;確診個案需一人一室,同住未確診者至多四人,若需與確診者共用衛浴,使用前後須適當清消,離開房間或接觸也需配戴口罩。未來若確診單日1500例以上,中央將統一實施居家照護。而原本指揮中心規定同住的未確診者,需於同戶其他房間居家隔離,並隔離至同戶最後確診個案確診日後10天,並在隔離第5、10天進行家用快篩陰性才可解隔。不過據了解,指揮中心規畫對於同住未確診者若已接種三劑疫苗並搭配高旅篩剪,有機會可正常上班。黃高彬則表示,相關規畫方向明天才會開會討論,但最大的前提是確診者需要先給抗病毒藥物才行。他表示,因為確診者病毒量高,且疫苗突破性感染不在少數,因此在家照護還是會傳染給家人,因此需倚靠抗病毒藥物抑制病毒複製,降低病毒量。然而,現在抗病毒藥物輝瑞口服藥Paxlovid與默沙東口服藥Molnupiravir適用對象為輕症但具有高風險因子的對象,可在家照護者為輕症、無高風險因子者,藥物如何給予?黃高彬表示,現在因為藥物量不夠因此只能先給高風險患者,應該備妥至少全人口5%、約115萬劑,才有讓同住者可正常上班的本錢。目前抗病毒藥物輝瑞口服藥Paxlovid與默沙東口服藥Molnupiravir合計總採購量為2萬5千人分,分批進口,現在約有7500人份在手。
-
2022-04-1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口服藥的優劣與禁忌:教授詳解輝瑞Paxlovid
中央社在台灣時間2022-4-7 10:18發布陳時中:輝瑞口服藥規劃採購10萬人份以上,其中一句話是:「陳時中表示,輝瑞口服藥Paxlovid與默沙東口服藥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目前採購總量為2.5萬人份。」(註:默沙東就是默克)這兩款藥雖然都是抗新冠病毒,也都已獲得美國FDA的緊急授權,但不論是在化學結構,合成難度,作用機制,治療功效,使用禁忌,或購買難度上,都有非常大的區別。有關Molnupiravir,我曾在2021-4-11發表即將有治療新冠病毒的口服液?5天徹底清除病毒?,駁斥當時廣為流傳的一些跟這款藥相關的謠言。例如,我有說:「該藥的原理並非阻止病毒ia酶。事實上,新冠病毒並沒有什麼ia酶,而該藥也根本就不會阻止任何酶。該藥是一種ribonucleoside analogue(核糖核苷類似物),而它會在病毒複製時取代正常的核糖核苷,從而阻止病毒的繁殖。」在這段話的後面我有加了一個註解:「此藥會造成基因突變,是一大隱憂。」有關這一點,我會在下一篇文章進一步討論。接下來我就只談輝瑞的Paxlovid。Paxlovid實際上是兩種藥:Nirmatrelvir是對抗新冠病毒的M蛋白酶,能抑制病毒的複製;Ritonavir則是對抗人體裡的CYP3A4。在上面的插圖裡,粉紅色的藥片是Nirmatrelvir,而白色的藥片則是Ritonavir。CYP3A4是一種酶,主要存在於肝臟和小腸。它可以氧化外源有機小分子,如毒素或藥物,促使其排出體外。您應當有聽過,吃西藥時不要吃葡萄柚或喝葡萄柚汁。這是因為,有研究顯示,葡萄柚汁含有會抑制CYP3A4的成分,所以會讓藥物在身體裡停留過久,從而導致藥劑過量。請看柚子+西藥>>中風?。Nirmatrelvir在體外(細胞培養)能有效抑制新冠病毒,但是在體內,由於CYP3A4的作用,它會很快就被代謝掉,所以也就不能有效抑制新冠病毒。根據一篇今天才正式發表的論文,與單獨服用Nirmatrelvi相比,同時服用Nirmatrelvir和Ritonavir可以使Nirmatrelvir的血中濃度增加大約8倍。請看Innovative Randomized Phase 1 Study and Dosing Regimen Selection to Accelerate and Inform Pivotal COVID-19 Trial of Nirmatrelvir(創新的隨機 1 期研究和給藥方案選擇以加速和告知 Nirmatrelvir 的關鍵 COVID-19 試驗)。也就是說,就是因為有了Ritonavir,才使得Paxlovid成為有高效力的抗新冠特效藥。根據輝瑞的官方數據,Paxlovid能降低非住院 COVID-19 高危成人的住院或死亡風險達 89%。可是,由於Ritonavir 會抑制CYP3A4,所以它當然也會影響非常多藥物在體內的代謝。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有發表Ritonavir-Boosted Nirmatrelvir (Paxlovid),其中就列舉了104種會受到影響的藥,而這些藥都是很多人平常都在服用的(例如他汀類)。這個網頁有一個給醫生和藥劑師的指南,它說:「在開具Paxlovid處方之前,臨床醫生應仔細審查患者的伴隨用藥,包括非處方藥、草藥補充劑和消遣性藥物。臨床醫生應考慮諮詢專家(如藥劑師、HIV 專家和/或患者的專科醫生,如果適用),尤其是對於正在接受高度專業化治療(如抗腫瘤藥、神經精神藥物和某些免疫抑製劑)的患者。」總之,雖然Paxlovid是抗新冠的特效藥,但是,應不應該開立處方,將會是對醫生的一項重大挑戰。原文:新冠口服藥:輝瑞與默克,優劣與禁忌(上)
-
2022-04-1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輕症居家照護 明討論送藥機制
本土確診案例昨破四百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指出,確診人數破一千五百例時,將啟動「確診者居家照護管理」,前天公布指引,但相關規定仍舊模糊。指揮官陳時中昨指出,未來居家照護口服藥物的發放,尚未討論,預計明天開會討論決定。新冠抗病毒口服藥物若能在輕症期間投藥,將有助於降低確診患者體內病毒量。陳時中曾表示,將採購整體人口百分之二至四比率,約八十二萬人分的口服抗病毒藥物。國際已研發出新冠口服抗病毒藥物,分別為默沙東的「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以及輝瑞的Paxlovid。陳時中表示,目前採購口服藥物將以輝瑞為主,與輝瑞近期將進入簽約程序,默沙東暫不考慮。香港、南韓相繼釋出新冠抗病毒藥物的處方箋,讓民眾可於藥局自行購買。陳時中昨說,我國還是要由醫師開立處方箋,即使是輕症居家照護也不會採取配給方式給藥;至於藥物未來如何送交患者手中、由哪個單位負責配送,明天才開會討論。新北市長侯友宜昨召開居家照護關懷計畫內部會議,他說,居家照護分為生活及醫療照護兩大部分,並結合智慧遠距醫療平台,針對輕症及無症狀確診者居家照護快速調整,執行細項經與中央充分溝通後,這幾天會對外說明。目前居家照護管理指引以六十五歲作為隔離限制,引發討論。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國內外專家認為六十五歲以上的民眾染疫後導致中重症風險較高,因此不適合在家隔離。
-
2022-01-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輝瑞抗病毒口服藥物首批抵台 提供確診者3200人份療程
衛福部疾管署採購2萬份輝瑞新冠抗病毒口服藥物,第一批於今天中午12時35分抵達台灣,數量為3200人份療程。台灣輝瑞表示,藥物將由指揮中心統一調度,春節前夕有機會提供國內所需患者使用,目前台灣與南韓是亞洲唯二優先取得此藥品的國家。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說,依臨床試驗結果顯示,該藥品在非住院的高風險新冠肺炎病患中,可以大幅降低住院和死亡風險達89%。此藥品適用於發病5天內的成人與12歲以上、體重至少40公斤的兒童,且具有重症風險因子的輕度至中度新冠確診者使用。使用此藥品應注意,輝瑞藥品包裝內有兩種錠劑,包括PF-07321332及Ritonavir,必須一併服用,並確實完成完整的5天療程,若未正確服用恐將影響預期的治療效果,務必遵從醫師的指示。輝瑞研發的新冠口服藥物於去年12月下旬及今年1月中旬,先後獲得美國及台灣緊急使用授權,突顯政府積極防疫決心。依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公布的新冠肺炎治療指引,針對高風險非住院病人,輝瑞新冠口服抗病毒藥列為第一優先使用之藥物。台灣輝瑞指出,秉持以病患為中心的初衷,爭取此藥品第三期臨床試驗在台灣進行之外,更密切與政府合作,並與美國及亞太總部積極溝通協調,終於成功且迅速引進這款新藥,為守護國人健康盡一份心力。
-
2022-01-2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默沙東抗新冠口服藥來了 台灣防疫三支箭全到齊
新冠變種Omicron本土疫情狂燒,好消息是,首批口服抗病毒藥默沙東「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正式抵台,讓台灣防疫三支箭「篩檢、疫苗、藥物」全到齊。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認為,這代表在防疫上多了一個可近性的武器,是最後一塊拼圖,未來若輕症個案數急升,可利用加強版的防疫中心集體治療,減少醫療量能負擔,邁向「與病毒共存」的可能性。使用該藥 我亞洲第二國默沙東口服藥是台灣第一個取得緊急授權EUA、第一個在台進行臨床試驗、又在過年前抵台,成了亞洲除了日本外,第二個使用該藥的國家。適用於發病五天內、具有重症風險因子,且臨床上不適用其他治療選擇的成人輕度至中度COVID-19確診者,治療後降低病毒量減少傳播的機會。林氏璧指出,COVID-19疫情延燒了兩年,一直都沒有很好的抗病毒藥,即使瑞德西韋可用於早期治療,防止病情進入到重症,但需要注射沒有口服藥方便;單株抗體在經過病毒不斷的突變,對付Omicron不太可行,那麼兩款口服藥物默沙東「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及輝瑞Paxlovid就成了新的武器。不過,藥物也非完美無缺,默沙東口服藥不能用在孕婦及兒童,輝瑞口服藥則是複方成份,需要擔心與其他藥物的交叉作用,韓國就因用藥考慮因素多及沒有明確指引,使用量大幅減少。林氏璧認為,這些條件確實讓醫師小心使用,希望國內有治療指引協助醫師,也由於療程只有五天,這些問題應該可以被解決。新冠口服藥 適用高風險很多人認為COVID-19口服藥,未來就像對付流感的抗病毒藥一樣拿回家吃,林氏璧解釋,兩者最大不同在於克流感是有症狀就吃,可以縮短有症狀的時間,但COVID-19的口服藥,不只早期使用,還需要是高風險者才適合,因為這是第三期臨床試驗的收案條件,主要目的就是有效防止住院的機會,雖然輝瑞和默沙東兩種藥物臨床試驗中做出的防住院效果數字不同,但效果都不錯,目前很多國家都開始使用,相信臨床實證數據過一陣子就會發表。雖然口服藥的設計是減少住院,但目前台灣的狀況,恐怕患者仍得住院治療,一旦,罹患人數增加治療計畫會跟著改變,林氏璧指出,有可能就是無症狀者在家休養隔離,但需要吃口服藥者會集中在加強版的防疫中心,減少對醫療量能的衝擊。面對這波疫情,林氏璧強調,疫苗仍要打好打滿,打滿三劑可以減少九成住院機會,現在再加上藥物的使用能再降低重症風險,兩者相輔相成才有機會與病毒共存。
-
2022-01-2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默沙東廣發到診所第一線? 陳時中:先從醫院逐步使用
默沙東抗病毒藥物首批2016人份療程藥物已於今日清晨抵台,但預計最快何時可使用,指揮官陳時中並未明確回應,僅表示藥物有相關適應症,使用上需要專家評估,要稍微謹慎一點。目前也不會像克流感一樣廣發到診所,仍先從醫院開始逐步使用。陳時中表示,不論輝瑞或默沙東的抗病毒藥物,都與克流感差很多。因此專家討論還是從醫院開始,從適應症和使用範圍逐步改善,目前還無法廣發。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會後則表示,克流感是針對一旦確診流感者,就可投藥,但目前新冠肺炎抗病毒藥物仍是針對具有重症風險因子,不是廣泛投藥,因此仍需要醫師評估使用。但抗病毒口服藥到貨,是否代表與「病毒共存」更近一步?陳時中表示,相關藥物越來越多,可適應範圍越大、效果越好,對於疫情控制帶來很好的曙光。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則表示,目前本土或境外個案仍有686人於醫院住院,分流輕症也有115位確診者在加強檢疫所。不論本土或境外,65歲以上比例都偏低,估計30位有符合年齡條件可使用抗病毒藥物,至於其他條件,例如雖然不到65歲但有慢性病等需要臨床評估,尚無法得知確切人數。不過現在注射型的瑞德西韋可以用來治療,有很多藥物選擇。不過外界關心少數打疫苗沒有抗體者,可否預防性投藥?張上淳表示,預防性用藥有很多層次,一是普遍使用預防藥物,但這不太可行,因為需要多長時間吃藥並不知道,另一層次是密切接觸後預防性使用,這比較可行。兩家口服抗病毒藥物都有目標朝向預防性使用,但臨床試驗進行都不是那麼順利,因為臨床試驗都是需要嚴謹條件,要界定沒有打過疫苗者使用,多數人已打疫苗,因此進度不佳。不過目前學理上覺得可行,只是缺少實證資料。除了今天到貨的默沙東藥物,輝瑞的抗病毒藥物日前也說過年前會到貨,究竟何時會到?陳時中則表示,還沒有排程,但過年前到的可能性很高。至於購買數量,原先向默沙東購買一萬人份,但因和輝瑞各有不同適用情況,因此先降至5000多人份,輝瑞藥物則提高到兩萬人份。陳時中表示,未來陸續會有相關藥物出來,各有不同適應症,會持續搜集相關資料,把錢花在刀口上。默沙東雖然減量購買但仍感謝廠商,去年六七月就跟他們談,七月介入臨床試驗,一切購買過程順利。張上淳則表示,去年除參與默沙東的臨床試驗,輝瑞的試驗也有參與,對爭取藥物有幫助,就私下了解,台灣應該是亞太地區第二個拿到默沙東藥物的國家,而我也與廠商簽訂有彈性的合約,只要有需求可以追加。
-
2022-01-2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默沙東到貨2016人份 具任一重症因子、發病五天內使用
台灣向美商默沙東自購的口服抗新冠病毒藥「莫拉皮韋」(molnupiravir),首批2016人份療程藥物已於今日清晨抵台。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抗病毒藥物主要用於輕中度新冠肺炎個案,只要有任一重症風險因子,未使用氧氣且於發病五天内的18歲以上病患可使用。依據國際研究顯示,新冠病毒感染患者輕症比率大約佔8成左右,但其中約9%的患者可能惡化為重症,主要的風險因子包括65歲以上長者、肥胖、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壓、慢性肺疾、免疫抑制疾病/免疫抑制治療等影響免疫功能之疾病,以及懷孕等,且其病程演化迅速,甚至導致死亡。截至今年1月24日監測資料,國內輕中度確診病例約佔所有確診個案84%,死亡病例數佔確診病例4.6%。張上淳說明,Molnupiravir之療效及安全性已有部分證據支持,美國FDA及國際間已陸續發布緊急使用授權(EUA)核准於臨床使用,以治療輕度至中度SARS-CoV-2感染且有重症危險因子之高風險患者,降低個案轉為重症需住院之風險,我國衛福部食藥署也於今年1月13日同意依據藥事法第48條之2規定,核准其專案輸入。莫拉皮韋建議使用對象為,只要有任一重症風險因子,未使用氧氣且於發病五天内的18歲以上病患可使用。重症風險因子包括年齡65歲、糖尿病、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含高血壓)、慢性肺疾、BMI25、其他影響免疫功能之疾病或已知重症風險因子者。目前指揮中心針對默沙東藥物採購儲備5040人份療程,規畫分批配撥至集中檢疫所/加強版防疫專責旅宿、主責醫院,經醫師評估治療效益與風險,並充分告知後,給予符合條件個案治療。張上淳表示,這次不只討論默沙東藥物,輝瑞也一並討論放入診治指引。目前新冠肺炎得治療藥物越趨完整,無論嚴重需要氧氣治療或是使用瑞德西韋、單株抗體,甚是還未到中重度都有藥物治療。瑞德西偉也可用於不用氧氣的風險病人身上,單株抗體治療效果也很不錯,但現在不建議用在Omicron變異株上,但今天進貨的抗病毒藥物,就可以對於此病毒株使用,若輝瑞進來,就有兩種抗病毒藥物可以使用。
-
2022-01-2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首批新冠口服藥到 默沙東莫拉皮韋和輝瑞Paxlovid有何不同?
台灣自購的默沙東口服抗新冠病毒藥「莫拉皮韋」(molnupiravir),今清晨抵台,若要控制疫情,接下來如何分配、使用至為關鍵。ACIP委員黃玉成表示,委員們已開會討論通過新的治療指引,目前就等指揮中心簽核後公告。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則表示,有給指揮中心建議將藥物放在加強版集中檢疫所或是收治較多新冠個案的醫院,以方便及早投藥,指揮中心應該近期就會說明。我國一月分別通過默沙東和輝瑞的抗病毒藥物的EUA。其中默沙東的「莫拉皮韋」主要作用機轉在病毒的「複製酶」,第三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每天兩次,服藥五天可降低30%輕症患者之住院及死亡風險。至於另一款台灣有訂購但尚未到貨的口服抗新冠病毒藥,是輝瑞的「Paxlovid」,主要作用在病毒的「蛋白酶」,一樣是每天服藥兩次,五天為一療程,第三期試驗顯示可減少89%住院及死亡風險。上述這兩款口服抗病毒藥物,作用機轉都不在棘蛋白上,因此抗病毒口服藥在面對Omicron變種病毒可能仍有效。 黃玉成表示,新的指引加入輝瑞口服抗病毒藥、默沙東口服抗病毒藥。用藥時機是在發病五天內,條件是至少要有一項重症危險因子。危險因子與單株抗體領藥條件類似,包括像是BMI大於25、高血壓等慢性病,只要有任何一項,就會建議在發病五天內服藥。據了解,目前專家同意的治療順序上為,有重症高風險因子的輕症患者,一旦確診就給予默沙東或輝瑞抗病毒藥物;若症狀持續,往重症方向進展,則給予瑞德西韋或單株抗體等藥物。不過台灣之前進口的兩種單株抗體藥物主要作用在病毒棘蛋白上,黃玉成表示,實證發現對於Omicron較無效果,未來可能將以瑞德西韋以及口服抗病毒藥為主要治療藥物,便利性也較高。由於抗病毒藥物針對輕症患者使用,張上淳表示,由於剛開始的藥物到貨量不多,因此專家們給指揮中心的建議是將藥主要儲備在加強版集中檢疫所和收治較多個案的醫院,可立即使用;另外各區管中心也會儲備部分藥物,個案數較少的醫院若有需求,不需區指揮官同意,即可申請用藥。而我國在流感大流行時,我國儲備克流感藥物為全人口的15%,現在面對新冠肺炎,僅向訂購默沙東和輝瑞一萬和兩萬人份的抗病毒藥物,是否充足?據了解,我國和兩家藥廠都簽訂類似開口合約的條件,一但有必要,就可立即追加購買。
-
2022-01-2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默沙東口服藥明將抵台? 指揮中心:到了就會知道
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再度升溫,指揮中心日前已訂購默沙東口服抗病毒藥物1萬人份以及輝瑞藥物2萬人份。據了解,第一批搭載默沙東口服抗病毒藥物的飛機已起飛,預計明天清晨4時50分抵達桃園機場。對此,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兩種藥物在過年前都會到貨,默沙東會早一點,再來是輝瑞。不過相關藥物抵台確切時間,以及飛機是否起飛,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有掌握到,若收到會盡快分送相關醫療院所,「(飛機)到了就會知道。」默沙東新冠肺炎口服藥物1月8日已經專家會議通過EUA審查,其適用於發病5天內、具有重症風險因子,且臨床上不適用其他治療選擇的成人輕度至中度COVID-19確診者;其中重症風險因子包含年紀高、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病、慢性肺病、體重過重及癌症病人等」。另外,輝瑞口服藥則適用於發病五天內的成人與12歲以上、體重至少40公斤的兒童,且具有重症風險因子的輕度至中度的新冠確診者使用。MSD一共分三批貨進來,這次是第一批,劑量要問指揮中心。
-
2022-01-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不必等到五個月!黃立民與指揮中心「唱反調」:應盡速接種第三劑
新冠肺炎疫情從2019年底冒出頭,至今在全球已延燒兩年。但去年到今年初,在全球疫情告急下,台灣一直維持「加零」好似一切都不受影響、歌舞昇平時,台大兒童醫院院長、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好似「一隻烏鴉」,不畏當前輿論,用專業知識不斷向國人示警疫情可能發生。建議及早將抗體拉起,預防旅外入境可能引發的大流行。而前陣子國際疫情才稍微趨緩,沒想到又出現Omicron變異株,各國疫情再度升溫,紛紛接種第三劑疫苗。黃立民再度基於自身專業,與指揮中心「唱反調」,認為應盡快讓高風險族群接種第三劑,不必等到五個月。指揮中心日前決議,仍維持第三劑追加劑的間隔為五個月,無縮短必要;黃立民則表示,因耶誕、春節假期緣故,許多旅外國人入境,預期一月將迎來一波大流行。而許多人都是在九、十月接種第二劑疫苗,須等到三月才能接種第三劑,屆時「都流行完了,再打有什麼意義?」「可以理解指揮中心做了決議不願修改,但什麼是正確的,總是可以討論。」黃立民直言,「之前要等(間隔拉長)是因為疫苗不夠,但如果疫苗夠何必等?」他解釋,國外研究指出Omicron變異株讓疫苗的中和抗體效價減少30倍,而之前Delta變異株也只減少六倍。因此就算之前中和抗體效價600、1000,遇上Omicron只剩下20、30左右,不用等到接種一段時間後抗體消退,就已讓保護力「掉到不容易擋住」新的變異株。因此不要等到五個月,就應及早將抗體拉起來,才有辦法抵擋接下來可能的疫情。即使新冠流感化,每年病毒株不同,仍可能引發重症威脅。不過,國際間也認為Omicron有趨向流感化的趨勢,是否意味著邁向正常生活不遠矣?黃立民表示,國際上有些專家認為Omicron變弱,有些認沒有,「既然大家意見不一致,表示沒有定案。」他說,就算新冠肺炎往流感化方向走,但每年流感病毒株不同,也還是會突然造成重症、死亡率突然升高,因此僅看新冠肺炎的重症和死亡率,斷言可否過正常生活或是與病毒共存「是不穩定的」,最重要的還是要研發出有效的疫苗和藥物。黃立民表示,尤其一旦有效的抗病毒藥物出現,只要出現類流感症狀立即給予克流感和新冠肺炎抗病毒藥物,大幅降低死亡和重症,「大家就不怕了」。而現在目前新冠口服藥已陸續問世,現在就等大規模使用後,能否驗證和臨床試驗一樣好,以及我國何時可以拿到藥物,預估還要半年,民眾生活才有可能回歸正常。專家防疫法寶看偵探片放鬆 吃維生素D提升免疫身為台大兒童醫院院長、也是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的黃立民,不僅就疫情提出各項建議,也身負醫院的感染管制重任。他說,不論醫院或是政府,感染專家都是同一批在「操」,而且其他科別的醫師也會來諮詢相關意見。醫學中心會議及相關行政事務本來就多,身為院長「確實滿忙的」。因此下班時,黃立民喜歡看影集、書籍,尤其是偵探片、推理小說。他笑說,感染科醫師本身就像偵探一樣,面對病人要立即針對他的症狀、染病時間,推測敵人可能是病毒還是細菌等,立即給予適當的用藥。而且下班有時還是會想東想西,看偵探片腦筋較能專心想劇情,就可以轉移注意力。面對持續兩年的疫情,黃立民如何做好防護,讓自己和家人免於感染?黃立民表示,打疫苗很重要,因此一開始開放醫護同住家人施打疫苗時,就讓家人接種。自我防護方面,黃立民則說,因為自己是感染科醫師,對於如何做好自我防護不是太大的問題。他指出,除了戴口罩外,染疫最大的風險「都出在手」。因此提醒民眾回家之後一定要把手洗乾淨,尤其摸臉之前一定要勤洗手。而他自己則在辦公室各處放上乾洗手,「只要經過就按一下」,增加洗手頻率。另外,黃立民也會兩三天補充一次維生素D。他表示,現已有非常多研究發現維生素D有助於免疫力提升,且一般日照仍無法補足所需,因此建議一般民眾也可適時補充。黃立民小檔案年齡:64歲現職:台大兒童醫院院長、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台大醫學院兒科教授經歷:台大醫院小兒部專任主治醫師、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
-
2021-11-2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Omicron重複感染多可怕?台大醫揭秘:平均10年來1次
新冠病毒「Omicron」變異株具高傳播力,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其列為高關注病毒株,初步證據更顯示,Omicron較其他高關注變異株更易出現「重複感染(reinfection)」。專家解讀,重複感染並不是少見的事,甚至有研究觀察,每人因此平均10年會感染到1次冠狀病毒。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表示,WHO基於B.1.1.529變異更具傳播的特性,將其列為高關注變異株,並命名為0o(Omicron)。初步證據顯示B.1.1 .529變異株較其他高關注變異株,更容易出現「重複感染」(reinfection),且目前在南非已全國省分快速流行。WHO要求各國,增加對該變異株監測、上傳完整基因定序資料至開放資料庫、透過IHR機制向WHO通報首例或群聚事件,以及各國合作交流訊息,以了解Omicron的流行病學、嚴重度、公衛與社會措施對其有效性、診斷方法、免疫反應、中和抗體與相關資訊。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委員、台大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李秉穎表示,冠狀病毒有重複感染的問題,且還不少見,像是容易引起普通感冒的有4種冠狀病毒,因為基因不穩定而容易產生突變。過去有研究指出,冠狀病毒突變導致抗體失效,因此每人平均10年會感染一次冠狀病毒。李秉穎表示,過去因為感冒多屬輕症,大多無人注意重複感染。近年因為新冠病毒嚴重度高,若發生重複感染,的確有一部分會導致重症。不過他提醒,打過疫苗民眾或是感染確診過,身體都帶有抗體,即便產生重複感染,在抗體交叉保護效果下,重症跟死亡比率都會下降。李秉穎表示,過去Delta變異株剛出現時,也號稱會免疫逃脫、重複感染,以當時確診數較多的國家如英國、以色列來看,因為疫苗覆蓋率相當高,即便確診Delta,重症及死亡比率都呈下降趨勢。「接下來一定還會出現更多變異株」,李秉穎認為,冠狀病毒會不斷變異,突破免疫能力,不過會逐漸輕症化。他提醒,病毒突變傳播力更強,打疫苗或感染都會有抗體,能預防重症,比較令人擔憂的是,還是很多人沒打疫苗,還沒感染過,「病毒不會放過這些人,總有天你會碰到」,呼籲民眾加快打疫苗。Omicron棘蛋白上擁有32個突變,比Delta增加了一倍,現行疫苗採用原始病毒株,是否突變越差越大,影響疫苗效力?李秉穎認為,疫苗效力有待臨床試驗結果,不過以Delta經驗來看,雖然使疫苗效力下降10至30%,但疫苗對於重症保護例仍維持80、90%左右,他預期Omicron有可能再降低疫苗效力,不過也多以輕症為主。除了新冠疫苗,藥廠也積極研發新冠口服藥,我國已和默沙東簽訂採購合約,預計採購1萬份,廠商已將資料送食藥署審查緊急使用授權(EUA),最快12月中可完成。李秉穎認為,新冠口服藥的確有作用,但無法取代新冠疫苗,口服藥雖然可減少重症、死亡,但功能比較像「亡羊補牢」,保護效果仍小於疫苗,因為疫苗是阻止病毒進入身體內,口服藥不能取代疫苗。
-
2021-11-22 名人.張金堅
張金堅/關於抗新冠口服藥 你需要知道的4件事
在全球新冠疫情籠罩之下,台灣自不例外,歷經部桃院內感染、諾富特事件,今年五月本土爆發,也是一波一波洶湧而來,現在疫情趨緩,但疫情很難完全止住,後續仍然需要提高疫苗接種覆蓋率,個人的防疫措施也不能鬆懈,當然疫情的監測,仍然需要持續進行,醫療量能隨時都要保持足夠,以因應秋冬以來,除了新冠疫情外,流感及禽流感的威脅也不能掉以輕心。除了新冠疫苗的接種已陸續開打以外,全世界各大藥廠亦聚焦在抗新冠病毒口服藥物的研發,到目前為止已有二個口服新藥研發完成(包括默克藥廠研發口服病毒藥物molnupiravir,又叫Legevrio,另一是由輝瑞藥廠研發Paxlovid),可以降低新冠肺炎的住院率及死亡率,茲分述如下,供讀者參考。(一)Molnupiravir(莫奈拉韋-Legevrio)口服抗病毒新藥的醫學實證:此口服新藥是由默克藥廠研發,根據Malone的報告指出,透過此藥使用後,會給予病毒不對的原料,使病毒無法複製,在Fischer及Mahase(第三期)的臨床試驗,證實可降低新冠肺炎50%住院率及死亡率,目前已取得英、美緊急受權,將可提供高風險確診者服用,每日口服二次、服藥五天,可使症狀減輕,減低死亡風險,減輕醫療負擔。(二)Paxlovid口服抗病毒新藥的醫療實證:根據美國輝瑞公司的報告指出,此口服新藥是新型蛋白酶抑制劑(PF-07321332)合併若億亞(ritonavir,反轉錄病毒治療藥),此藥亦是每天口服二次,服藥5天,根據第三期臨床試驗結果證實,症狀出現3天內,服用可降低89%住院/死亡風險,症狀出現5天內服用可降85%住院/死亡風險,此藥對變異病毒株亦有效,目前美國緊急授權(EUA)申請中,至於副作用與安慰組並無差異,且無嚴重不良反應。(三)兩大藥廠宣稱將對高所得與中低所得國家有不同的販價使每個人負擔的起:到目前為止,兩家藥廠都同樣宣稱將根據販售地點的所得水準調整訂價,高所得國家每一人每一次療程為700美元,中低所得國家則降為20美元。而且默克將生產Legevrio 300萬份製劑留給低收入國家,今年預計生產1千萬份製劑,2022年預計生產2千萬份製劑;而輝瑞今年預計生產18萬份製劑,2022年預計生產2千1百萬份製劑,並與90個國家簽訂合約,此乃新冠肺炎患者一大福音。(四)老藥無鬱寧(Fluvoxamine)新用,亦有醫學佐證:無鬱寧(Fluvoxamine)本來治療憂鬱症用藥,但此藥證實對新冠肺炎產生的激素風暴有效。根據巴西TOGETHER從2021年1月至2021年8月之隨機分派試驗,使用無鬱寧組別可顯著降低因COVID-19住院/轉院風險達32%,有80%之病患接受完整藥物治療療程之病患其效益可達66%。不失為臨床上可以使用的藥物。結語目前疫苗施打覆蓋率已漸漸提高,加上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不斷研發成功,而且具有臨床療效實證,相信與病毒共存是可以期待,不再一昧思考清零政策,而是在「疫苗」、「藥物」、「檢疫」三管齊下,尋求平衡,相信在不久將來,大家一定可以「安心」、「放心」過正常生活。
-
2021-11-1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默沙東已簽約一萬份 食藥署尚未通過EUA
新冠口服藥物採購進度受外界關注,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已與默沙東完成簽約,預計購買一萬人份;後續還有待食藥署通過EUAB、專家諮詢小組討論使用時機等放到指引後,才會在臨床上使用。不過,衛福部食藥署長吳秀梅表示,默沙東尚未通過EUA申請;至於廠商是否已向食藥署申請,她則稱「不清楚」。吳秀梅十月時曾表示,藥物要進口主要有三種方式,包括正式藥證、緊急使用授權(EUA)和藥物樣品贈品;以後兩者方式最快。吳秀梅表示,在公共衛生事件大流行時,採取這兩種方式較為迅速,EUA只要廠商檢附相關資料就能申請;至於藥物樣品贈品,過去則常用在國內沒有許可證的藥品時,醫院可提出病人確實有治療需求申請。不過,這兩種方式可以縮短多少時間,吳秀梅則表示,必須視申請單位提出的資料而定,無法確切保證審查的時間。對於抗病毒藥物的運用,前疾管局長蘇益仁也表示,目前邊境開放各國基本上都以第一劑覆蓋率達八成、第二劑達六成為原則鬆綁。不過要注意的是,當中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和五十歲以上第九類族群的第二劑覆蓋率必須達到八成以上,並搭配抗病毒藥物的引進,針對罹患輕症的老人家能及時投藥,才能減少重症發生。
-
2021-11-1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默沙東口服藥完成簽約 莊人祥:預計購買1萬份
國內疫苗第一劑接種涵蓋率達75.21%、第二劑涵蓋率為39.31%。至於新冠口服藥物採購進度,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已與默沙東完成簽約,預計購買1萬人份;後續還有待食藥署通過EUA、專家諮詢小組討論使用時機等放到指引後,才會在臨床上使用。指揮官陳時中今早於立法院被民眾黨籍立法委員蔡壁如問及口服藥採購進度,他表示,採購默沙東口服藥已完成簽約,至於輝瑞口服藥物本周會向專家報告,若獲專家經評估療效不錯並認可,未來也會採購。至於我國於9、10月收到較短效期的AZ疫苗,莊人祥表示,這些短效期的疫苗多為其他國家捐贈疫苗,但數量不多如期打完都沒有問題,不會展延效期。他也重申,這些效期內的疫苗都沒有變質或其他問題,「都是好的疫苗」。
-
2021-11-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肺炎藥物陸續研發成功 有助舒緩民眾緊張心情
為讓新冠肺炎獲得治療,各國藥廠無不積極研發治療藥物。輝瑞藥廠最新研發新冠口服藥初步試驗結果,可降低重症與死亡風險89%,相較默沙東藥廠上月公布的新藥莫納皮拉韋,降低重症、死亡風險50%效果更佳。國內專家表示,新藥研發可降低重症患者人數,也讓民眾心情不要過於緊張,但要防止疫情擴散,疫苗與藥物須相輔相成。新冠肺炎新藥研發,是否有利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黃玉成說,「那是一定的」,如同防範流感疫情,一方面靠施打疫苗,另一方面還可用克流感防止疫情擴散,兩者相輔相成,如同施打新冠疫苗後發生突破性感染,就可用藥物治療,避免輕症變為重症。對於默沙東及輝瑞藥廠陸續研發新藥,黃玉成說,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委員會日前已與默沙東藥廠台灣分公司舉行會議,聽取關於新藥莫納皮拉韋的簡報,目前也正安排與輝瑞藥廠進行視訊會議,了解新藥情形。黃玉成說,新冠肺炎新藥陸續研發,但仍不希望走向流感化,期望病毒變異不要太大,施打疫苗後的保護力可持續久一點,不要每年都需接種疫苗。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台大兒童醫院長黃立民說,新冠肺炎新藥研發,看起來就是要與流感相同,往後可用藥物治療患者,但對疫情有何影響,還需觀察醫師用藥經驗、健保給付等問題,克流感藥物也是使用經10至20年才有現在的成果。至於,新藥研發帶來的影響,黃立民說,藥物可以降低重症患者人數,讓民眾感覺生病後有機會治療,心情不要過於緊張,但要控制疫情還是必須靠施打疫苗,個人防疫仍不可鬆懈。黃立民說,目前看來默沙東藥廠研發新藥效果,略低於克流感效果,但輝瑞藥廠研發新藥效果,雖然仍低於克流感,但兩者已十分接近、相差不多。
-
2021-10-0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默沙東新冠口服藥 有望成開發中國家救星
美國藥廠默沙東(Merck & Co)的實驗性新冠口服藥「molnupiravir」搶先同業傳出好消息,使這款藥物尚未問世就備受期待,預料進入市場後能在開發中國家抗疫路上發揮關鍵作用,並成為全球疫情更加可控的轉捩點。彭博資訊報導,國際藥品採購機制(Unitaid)總幹事Philippe Duneton表示,已經與默沙東和非專利藥製造商洽談,希望確保中、低收入國家將能取得首批「molnupiravir」口服藥,最快下周可敲定協議。他說,這幾個月來一直在等待新冠口服藥問世,「這種療法開了一扇希望之窗,現在我們需要齊心讓它在較貧窮國家發揮更大效用。」默沙東與合作夥伴Ridgeback在1日宣布,共同開發的「molnupiravir」在臨床試驗中表現極佳,能有效將染疫患者的重症住院或病故風險降低一半,這意味著新冠療法可能將有類似克流感一樣方便的口服藥。由於低收入國家遲遲無法取得充足的新冠疫苗,其疫苗施打率遠遠落後於先進強國。新冠疫苗問世迄今九個月來,全球還有55多個國家的疫苗接種率不到10%,超過24國的接種率甚至連2%也不到。
-
2021-10-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不只提高疫苗覆蓋 陳時中:籌備新冠口服藥助經濟復甦
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參與2021年公共衛生聯合年會,他提及今年3、4月已委託國衛院評估開放邊境的可能性,結果5月疫情爆發後就停擺。他表示,先前很期待疫苗可以對抗疫情,近期國際高接種率的國家,確診率仍不斷攀升,多層次的防疫才是重點。現在除了布局疫苗降低重症死亡率,同時也籌備口服藥物,盼能盡速讓國內經濟活動復甦。陳時中表示,他參與公共衛生政策已經長達35年,去年公共衛生法通過,今年11月將舉辦第一屆公衛師的證照考試,相信對於未來疫情以及國人健康等會有更大的幫助。陳時中表示,疫情持續發展至今,全民協力抗疫才能達到成效,很多國家都詢問台灣「防疫如何撐得久」,他說,在防疫的政策上,必須要考量防疫強度、防疫疲乏、經濟影響,三者要拿捏妥適,適時讓國人有孔隙可以喘口氣,才有辦法持久抗疫。陳時中表示,今年3、4月時,原本已經委託國衛院研議開放邊境的可能性,包含可以容許多少漏網之魚,疫苗該怎麼打等等,但5、6月本土疫情大爆發,邊境開放就停擺。陳時中表示,疫苗施打覆蓋率已經達到56%左右,今天沒有意外的話會達到57%,原本對於疫苗施打抱以高度的期待,但從國際的趨勢來看,疫苗已經不是完全可靠的方式,不過打疫苗還是有效的,可以防範重症、死亡。國際上不少國家即使疫苗覆蓋率高,確診人數也沒有下降,因此防疫不能只靠單一方法,必須要多重且分層次做好。國內不只對疫苗持續佈局,現在也有足夠的單株抗體治療患者,陳時中說,現在也積極籌備口服藥物,希望控制疫情,讓經濟活動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