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搜尋
指揮中心
共找到
8464
筆 文章
-
-
2022-08-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本土新增2萬1771例、273例境外 較上周增加4.5%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較上周增加。今天新增2萬1771例本土個案及273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42例死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較上周增加4.5%。莊人祥表示,今日新增2萬1771例本土病例,為9942例男性,1萬1824例女性,5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4,040例),台中市(2,675例),桃園市(2,343例),台北市(2,328例),高雄市(1,968例),台南市(1,707例),彰化縣(1,006例),新竹縣(679例),苗栗縣(635例),屏東縣(626例),新竹市(537例),雲林縣(487例),宜蘭縣(446例),南投縣(394例),嘉義縣(383例),花蓮縣(379例),基隆市(362例),台東縣(233例),嘉義市(226例),澎湖縣(176例),金門縣(138例),連江縣(3例)。今日新增42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4例男性、18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且皆具慢性病史,其中25例未接種3劑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11日至8月4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6日至8月4日。今日新增273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57例男性,116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日本(5例)、越南及泰國(各4例)、菲律賓、英國及新加坡(各3例)、澳大利亞、土耳其、韓國及美國(各2例)、馬來西亞、柬埔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紐西蘭、印度、愛爾蘭及德國(各1例)移入,另236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7月7日至8月6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其中473萬8861例確診,分別為2萬1756例境外移入,471萬7051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9,229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9,214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009例、台北市1,047例、台中市914例、高雄市847例、台南市721例、桃園市692例、彰化縣541例、屏東縣387例、雲林縣279例、南投縣266例、基隆市及苗栗縣各210例、嘉義縣204例、宜蘭縣186例、嘉義市152例、花蓮縣149例、新竹縣144例、台東縣135例、新竹市86例、澎湖縣21例、金門縣14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
-
2022-08-07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戰疫堡壘/飯店投入防疫 化解各界歧見
首座飯店檢疫所高雄高新檢疫所/飯店投入防疫 化解各界歧見新冠疫情在全球擴散,許多家庭無法相聚。體會到海外遊子與臺商希望與家人團聚過年的心情,2020年底,疫情指揮中心與衛福部旗山醫院院長李永恆及同仁四處勘察高雄飯店,最後選定高雄市區首座擔任檢疫所的飯店﹘﹘高新集檢所,期間化解了居民反彈及同仁的分歧意見,同心肩負起返臺國人隔離檢疫的重要任務。平撫居民反彈、溝通人員配置,成為醫護的助力。李永恆指揮官指出,徵用飯店初期的最大困難,是附近居民反彈,以及衛生組、後勤組、安全組等來自不同單位的人員,因此,溝通與磨合相當重要。他先與當地里長溝通、說明,接案時更請保警身穿便服,避免引起注目,並向居民說明檢疫所防護措施嚴謹,才逐漸平息危機。在人員互動上,初期也各有意見,但他認為,醫護原本的工作便需要高度抗壓,因此,只要發現問題,便由醫護出面協調,經過溝通與合作,彼此逐漸產生默契。防疫不僅是醫護的工作,高新檢疫所後勤組員許瀞心說,剛開始會擔心感染,但一切依照標準程序,疑慮逐漸消失,且飯店人員和保警平常就有民眾問題的處理經驗,因此,在面對住民的疑難雜症,溝通時得心應手,成為醫護很大的助力。護理師細心,從「想喝檸檬水」揪出確診案例。另一項需要溝通的問題是,高新所收住許多移工。旗山醫院護理科主任蘇美曲說,移工剛入住時,會不停打電話詢問,例如不會使用熱水瓶等問題,因此,工作人員錄製操作影片教學解決問題。此外,檢疫所護理師的細心與敏銳觀察更不在話下,一名住民提出想喝檸檬水,專責護理師陳依鈴察覺不對勁,仔細詢問發現,原來是住民有喉嚨癢症狀,雖尚未發燒,為求謹慎,立即採檢,最後確診為陽性,及早攔截。蘇美曲分享,有位菲籍移工離去前用LINE告訴檢疫所人員,他很慶幸自己身處臺灣這個安全的地方,給予防疫工作很大的力量。百萬級檢疫所桃園雙連坡檢疫所/營區房舍大改造 收住移工難在溝通「給你一個環境,你就要去創造它。」雙連坡集檢所指揮官、國軍桃園總醫院副院長詹正雄說,這裡雖然不是最豪華的檢疫所,但肯定是抵擋新冠肺炎最「樸實真誠」的堡壘。委請任職於醫院的看護移工協助翻譯。雙連坡集檢所原為陸軍二一砲指揮部官兵所駐營區,經過兩次大幅整修改造,讓原本獨立房舍的大通鋪,變成有設置獨立衛浴的單間套房,且每一間浴室的排泄物都重拉獨立管線,排到戶外化糞池,避免可能的病毒傳播風險。2020年2月24日雙連坡檢疫所整建完工,八棟房舍共設置了128間套房,迎接返臺民眾隔離檢疫。2020年3月,新冠肺炎在國際間延燒,臺灣在27日宣布,新聘的社福類移工及返鄉探親的產業類移工來臺,必須入住檢疫所,隔天雙連坡成為臺灣第一個收住移工的檢疫所。詹正雄說,移工專案遇到最大的問題是資訊溝通,他們委請任職於醫院的印尼、泰國籍看護移工,協助檢疫所翻譯,將入住須知錄製成音檔,並加入各自LINE群組,由醫院看護移工代為回答問題,他們的愛心付出,給予檢疫所強而有力的支持。收住許多「百萬元罰金的違規隔離者」,挑戰更高。此外,雙連坡所也收住許多「百萬元罰金的違規隔離者」,不過,不少違規者因付不起高額罰金,進到檢疫所後,不但暴怒且配合度低,甚至有人吞藥揚言自殺。為此,工作人員針對不願在群組回報身體狀況的住民,穿上防護裝備走至房門口敲門、敲窗戶,希望住民有所回應。詹正雄也親自出馬,透過電話聯絡,請他們為了身體著想,一切等隔離結束再想辦法解決罰金的事。「國家有難,這時候我們要扛起來。」當臺灣疫情嚴峻時,衛福部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現亦為衛福部次長)對詹正雄說了這句話。於是,雙連坡所承接了更艱鉅的任務,升級成加強版檢疫所,面臨一次次全新的挑戰,只為了守護臺灣而努力。
-
2022-08-07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戰疫堡壘/一句「歡迎回家」讓武漢包機旅客熱淚盈眶
仙境級檢疫所新北烏來檢疫所/一句歡迎回家 武漢包機旅客熱淚盈眶2020年1月29日,全球新冠疫情剛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完成場地會勘,當天即成立國內第一間集檢所﹘﹘「烏來所」,部屬臺北醫院副院長郭憲華臨危受命,擔任烏來所指揮官:「既然擔任開路先鋒,烏來所就必須是最好的,盡最大努力成為示範堡壘。」烏來所成立三天後,迎來國內首批住民--------五名違反檢疫規定的自由行陸客。當時有人攜帶快煮壺煮泡麵,結果因此跳電,後來改由集檢所提供每天兩次熱開水。通過兩次重大考驗,化解清潔人力短缺危機。而成立第七天,更承受第一次重大考驗﹘﹘武漢包機。當凌晨時分,28名旅客抵達烏來所時,郭憲華一句「歡迎回家」,讓如同逃難般返台的同胞熱淚盈眶。工作人員特地準備熟食,逐一放在房門口旁的小桌子,再廣播通知取餐,許多人開門看到餐點,開心到尖叫。而另一次重大考驗,就是清潔人力短缺。當時因媒體跟拍報導,清潔班成員遭受鄰人排擠,十人當中有七、八人提離職,郭憲華趕緊聯繫承接醫院清潔工作的業者協助,所幸最後只有兩名員工離職,順利化解危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前指揮官陳時中和新北市長侯友宜後來親自到訪,提振士氣之餘也粉碎外界感染疑慮。確診者憂心失智母親、幼兒無人照顧,即時協助解決。而在升級為加強版檢疫所,收住輕症和無症狀患者時,烏來所更是全員戒備。「無法即時幫確診者解決問題,這是最大的壓力。」郭憲華說,一名女性確診者入住後,整夜哭泣,因為相依為命的失智老母無人照顧,工作人員立即和衛生局與社會局聯繫,將患者母親接到檢疫所同住,個案才安心養病。最讓郭憲華不捨的案例,是一位單親媽媽撫養三個年幼孩子,媽媽在工作場所染疫,連夜被送到烏來所。親友們怕被波及,無人對孩子伸出援手,確診媽媽心急如焚,入住首日哭一整天。「我也是母親,能感同身受。」郭憲華說,後來將孩子接來檢疫所,由資深護理師指導同住的防疫措施,另外也準備故事書、彩色筆和玩具等,安撫幼童情緒,讓一家人得以團聚。烏來所的用心贏得住民肯定,有歸國學子在離開檢疫所前一天,用便利貼寫下「謝謝照顧,你們辛苦啦,感恩」,讓工作人員感到窩心。郭憲華也由衷感謝所有工作人員:「他們是無名英雄,是檢疫所背後最堅強的後盾。」元老級檢疫所桃園林口檢疫所/強調住民非犯人 檢疫所房門從不上鎖為迎接武漢包機,林口檢疫所在2020年1月31日成立,由衛福部桃園醫院代理院長陳日昌擔任指揮官,首批迎接的住民就是2月3日抵台的第一批武漢包機台胞。從零開始一度混亂,累積經驗成作業指引。陳日昌說,因不確定班機抵達時間,大家從早等到晚,直到深夜好幾輛遊覽車抵達,完成149人入住之後,問題才剛開始。因初始的相關作業指引,准許住民可在同樓層活動,因此有人串門子、參觀對方房間,彷彿住飯店。隔天經討論後,才改為必須嚴格要求留在房間內檢疫。這14天從零開始,雖然一度混亂,但林口所也累積經驗,成為指揮中心日後擬定集檢所作業指引的重要參考。考量住民不是犯人、隔離不是羈押,林口所房門從不上鎖,陳日昌說,給予開門的自由宣示的就是集檢所不是監獄、保警駐守在每層樓的出入口,目的是「保護」住民免於病毒感染。照三餐關心,確認確診者講話「氣順氣足」。後來遇上英國專案,因正值霸王級寒流,林口本就濕冷,體感溫度只有攝氏一度,浴室熱水瞬間變成冷水,林口所也緊急採購大量棉被、睡袋,讓住民不致凍壞。2021年5月中旬,臺灣爆發社區感染,確診患者瞬間暴增,林口所也變身成加強版集檢所,著手在醫院外備戰,除了morning care之外,更加碼三餐主動關心,要確認每一位確診者講話「氣要順、氣要足」,就是為了及早發現隱形缺氧的徵兆。而在完成諾富特飯店專案後,因沒有新住民,林口所原本要暫時關閉,結果又爆發萬華、中和等社區感染,讓工作人員毫無喘息時間,回想每次任務都是急急如律令,都在準備休假前,深夜被叫回。儘管累得半死,但看著住民解除隔離後開心地揮手離開,工作人員就感動莫名。
-
2022-08-07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戰疫的背後創下台灣防疫奇蹟 集中檢疫所匯集汗淚與溫暖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至今,已造成5億7千萬人確診、超過640萬人死亡。疫情爆發之初,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領先全球規劃設置集檢所,專門收住高風險族群,站在疫情海嘯最前線,擋下可能進入社區的病毒。截至2022年6底,總計設立63家集中檢疫所,累積收住逾11萬人,攔截逾3萬名確診者。集檢所不只在第一線,也成為防疫最後一道防線。2021年Omicron疫情爆發,因變異株特性不同,感染規模隨之擴大,國內染疫人數累積逾400萬人。集中檢疫所轉而安置確診者,在居家照護政策上路前,避免醫療量能衝擊,撐住醫療防護網,宛如堡壘般,再創臺灣防疫奇蹟。衛生福利部特別出版《戰疫堡壘》一書,揭開集檢所神祕面紗,也讓外界一窺這群無名英雄的無私奉獻。臺灣獨步全球 集檢所首度公開檢疫所是什麼?長什麼樣子?該具備哪些條件?又是如何運作的呢?集檢所如何徵用?檢疫所的設計規畫,是由中央指揮中心選定合適場所,來源包括:訓練中心、學校、軍營、飯店等,經過場勘後確認可用,發送書面的徵用處分書並公告,而被徵用的場所在被通知徵用後,必須在指定期限內把該場所淨空、撤離原先住民,以供檢疫者入住使用。檢疫場所設備要求,以單獨樓層或獨棟建築為佳、需備門禁管理措施。檢疫房間採一人一室、要有窗戶、單獨盥洗室。並提供網路、電視、日常基本生活用品、清潔用品及寢具等,全區禁菸禁酒。配備哪些人員?檢疫所內設置三組人員:衛生組、安全組與後勤組。衛生組由支援的醫院負責、安全組由內政部警政署負責,至於後勤組則由原單位人員留任。衛生組的長官同時擔任該檢疫所指揮官,可以依照現場狀況,安排調整各組業務。原則上,衛生組負責醫療相關事宜與健康回報等,安全組負責檢疫者的安全、管理、行李、違禁品檢查等,後勤組負責生活起居、清潔等。入住檢疫房間規定?檢疫房間以一人一室為原則,如需有人陪伴或照顧者,例如嬰幼兒、老年人,照顧者最多只能一人。此外,為防止疫情擴散,檢疫者不得與工作人員直接交談、不得外出、不能有外來訪客,活動範圍以自己的檢疫房間為限,未經許可不得離開房間。如有違規,由衛生組人員先勸導,不服勸導者再請安全組協助處理,並通報指揮官,聯繫轄區衛生局派員進行裁罰。與防疫旅館不同的是,檢疫所具有強制性,凡是被列為需入住檢疫所者,都必須住滿規定的隔離天數且採檢陰性才能離開。感謝有你 溫馨圖輯集檢所充滿濃厚人情味,無微不至照顧著住民的生活起居,從「不芭、不橘」客製化餐點、提供外籍人士家鄉味泡麵或起司等一解鄉愁,到衛生棉有好幾種廠牌,都讓住民感受到發自內心的溫暖關懷,在解隔離前紛紛留下感謝小語,甚至有外籍漁工留下銅板表達感謝,而這些都成為工作人員的精神食糧。
-
2022-08-0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中重症+145 增3童MIS-C 11歲男童確診發燒嘔吐住院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新增145例本土中重症個案,以及新增51例。國內今年本土病例累計至8月5日已有466萬1038例,包括中重症2萬1668例,死亡8334例,輕症無症狀比例占99.53%。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昨天六個月到四歲幼兒疫苗共4629人接種莫德納疫苗,累計10萬7256人,占該年齡層13.6%;全年齡疫苗接種,昨天46186人次接種,疫苗接種涵蓋率第一劑92%,第二劑86%,第一次追加劑71.5%,第二次追加劑7.8%。今日最年輕死亡個案,為2名40多歲。40多歲男性,曾施打1劑疫苗,本身有癌症,簽署DNR,死因為肺炎、自發性細菌腹膜炎、肝硬化;另一名40多歲女性,沒有接種疫苗,本身有精神疾病,長期臥床,死因為肺炎併心肺衰竭。今新增3例兒童重症MIS-C個案,莊人祥表示,2歲女童,沒接種疫苗,沒慢性病史,6月6日確診,7月27日起陸續有發燒、腹痛、活力食慾下降,7月30日至急診,住院檢查治療,8月3日通報MIS-C個案,目前病況好轉,已於今日出院。4歲女童,沒接種疫苗,沒慢性病史,7月4日確診,7月28日起陸續有發燒、腹痛,7月30日到急診,初步懷疑泌尿道感染,住院治療,因發燒持續且出現全身紅疹、結膜炎,發炎指數升高,診斷為MIS-C,經治療後病況好轉,已於8月4日出院。11歲男童,接種兩劑疫苗,本身有心臟瓣膜疾病,7月16日確診,8月1日起陸續有發燒、全身紅疹、咳嗽、流鼻水、嘔吐、腹痛,8月4日就醫懷疑misc,並轉診至醫學中心治療。截至今天,兒童重症154例,包括腦炎26例,肺炎20例,心肌炎1例,敗血症3例,哮吼八例,家中死亡6例,MIS-C87例,共病3例,其中25例死亡。
-
2022-08-0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病例跌破2萬 本土+1萬9753 境外+212 死亡+51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1萬9965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萬9753例本土個案及212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51例死亡。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19,753例本土病例,為9,155例男性、10,592例女性、6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3,664例),台中市(2,331例),台北市(2,172例),桃園市(2,162例),高雄市(1,894例),台南市(1,448例),彰化縣(867例),新竹縣(621例),苗栗縣(575例),屏東縣(573例),雲林縣(558例),新竹市(452例),宜蘭縣(438例),嘉義縣(382例),南投縣(326例),基隆市(319例),花蓮縣(288例),嘉義市(226例),台東縣(202例),澎湖縣(133例),金門縣(115例),連江縣(7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51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32例男性、19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50例具慢性病史、30例未接種3劑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6日至8月3日,死亡日期介於7月12日至8月3日。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212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26例男性、86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越南21例,菲律賓6例,美國、新加坡、荷蘭及德國(各4例),英國、土耳其及泰國(各3例),日本及法國(各2例),丹麥、埃及、羅馬尼亞、印尼、馬來西亞及瑞士(各1例)移入,另150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7月7日至8月5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5,084,435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0,360,146例排除),其中4,716,819例確診,分別為21,481例境外移入、4,695,284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 2020年起累計9,187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9,172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002例、台北市1,046例、台中市910例、高雄市842例、台南市717例、桃園市691例、彰化縣539例、屏東縣382例、雲林縣279例、南投縣264例、基隆市209例、苗栗縣208例、嘉義縣203例、宜蘭縣184例、花蓮縣及嘉義市各149例、新竹縣142例、台東縣135例、新竹市86例、澎湖縣21例、金門縣14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8-0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醫估BA.5單日破10萬例,「天選之人」難逃! 指揮中心回應了
近期本土BA.5病例緩慢增加,醫師潘建志表示,台灣BA.5疫情會與日本類似,且感染者可能是「天選之人」,也就是先前尚未確診過的人,確診數會比以前還要多,BA.5流行時可能超過單日10萬例。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說,應該不會這麼多,此數字應該是高估。針對預期BA.5即將捲起新一波疫情,王必勝表示,除了要考慮未感染者,還要考慮其他因素,例如前一波高峰到現在為止,疫苗覆蓋率及施打時間間隔等,他認為台灣感染狀況與日本不同,應不會像日本一樣大量流行。台大醫院小兒部教授李秉穎今也說,許多民眾疑惑,先前已經確診過,是否還需要接種疫苗?他說,一開始認為確診者會得到「無敵星星」,但現在知道並沒有無敵,有時還會穿透性「第二次感染」,且免疫力不知道可以撐多久,自然感染抗體還是會消失,不過免疫系統再次接種病毒時會上升。李秉穎說,仍建議確診過民眾完成第三劑接種,高風險者如長者、免疫低下族群等接種第四劑,不管民眾有沒有確診盡量接種,而確診者從發病日起算三個月,若症狀緩解,就建議施打後續尚未完成接種的疫苗劑次。
-
2022-08-0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全國280萬人沒打疫苗 指揮中心整理5大哉問
國內雖疫情持平穩定,但社區陸續出現Omicron變異株BA.4/BA.5個案,且邊境政策逐漸開放,未來社區感染風險提升,呼籲年齡滿6個月以上尚未接種COVID-19疫苗之民眾盡速完成建議接種劑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約有280萬人尚未接種任一劑COVID-19疫苗,其中65歲以上長者約53萬人,占未接種疫苗者將近19%。台大醫院小兒部教授李秉穎表示,國人約8、9成都接種疫苗,還有10%的長者還沒打過新冠疫苗,恐處於風險之中,因新冠病毒不會離開世界的,總有一天會得到,建議長者快打疫苗。還沒打的話,常被問要打哪一個牌子,現在有5種疫苗,現在國內疫苗都通過食藥署緊急授權使用,根據ACIP審查,都是認為可以用,如果擔心疫苗副作用,可以與醫師討論選擇適合接種的疫苗。李秉穎說,現在國內有五種疫苗,包括AZ、莫德納、BNT、高端、Novavax。兒童劑量會比較低一點,但是至少都要打3劑,但是長者建議打第4劑,第一劑跟第二劑間隔4周,第二劑跟第三劑間隔12周,第四劑間隔5個月。針對長輩常詢問,若有慢性病可否打疫苗?李秉穎說,不管是糖尿病、高血壓、過敏或化學治療等,這些全部都可以打疫苗,現在用的疫苗都是沒有活性疫苗,不會繁殖,即使免疫再差,疫苗都沒問題。且打疫苗不會讓自體疾病惡化,也不會影響到風濕疾病病程。李秉穎說,打新冠疫苗大約二、三天消失紅腫,嚴重不良反應事件也少見,根據疫苗救濟審查,大多都是沒有直接相關,只有少數有關,除非是以前打過疫苗曾出現過嚴重反應,所以病情穩定者打疫苗都安全,若擔心的話也能去諮詢醫師,評估疫苗的安全性與有效性。至於打完疫苗出現不舒服症狀?李秉穎說,常見全身發燒、痠痛,都定義是輕微不良反應,嚴重不良反應是會有後遺症或是危及生命,輕微的不良反應不算,而有輕微不良反應,也不用太擔心,可以繼續打其他疫苗,也能與醫師諮詢接種。李秉穎說,長輩與高風險因素者,建議施打第四劑疫苗,雖然第二次追加劑接種率不像第三劑這麼高,但還是建議長者打第四劑,主要原因包括抗體效價會隨時間往下,加上變異株出現,根據國外情況嚴重,接種次數少、保護力就會打折扣,若有打疫苗仍有保護效果。李秉穎說,一項以色列研究顯示,感染事件發生,一個月內抗體會上升2倍左右,隨後慢慢下降,該研究追蹤2個月後,發現有打第四劑疫苗者一般感染情況會減少。打第四劑及第三劑會在第六周抗體增加3、4倍左右,會有明確反應,因此研究顯示,疫苗對於重症有保護效果,特別是65歲以上長者,重症保護效果會增加,面對BA.4、BA.5變異株,也有附加效果。指揮中心已開放50歲以上成人、機構住民、免疫力低下或不全者等對象接種第二次追加劑,尤其65歲以上長者感染後導致重症風險高,應儘速接種,以提升免疫保護力。此外,醫事人員、機場港埠、居家檢疫、航空機組員等相關工作人員,亦可評估自身染疫風險及意願接種。
-
2022-08-0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輝瑞嬰幼兒疫苗進度曝光 王必勝:下周寄檢驗標準品
國內日前通過輝瑞6個月到4歲幼兒嬰幼兒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UA),每人接種3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已與廠商完成簽約,採購190萬劑6個月至4歲輝瑞嬰幼兒疫苗。對於輝瑞嬰幼兒疫苗到貨時程,指揮官王必勝說,目前正在安排聯繫,下周廠商會寄檢驗標準測試品來台。國內6個月到4歲幼兒目前僅莫德納疫苗可以接種。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8月4日六個月至四歲幼兒接種莫德納疫苗共2613人次,累計目前10627人次,占該年齡層接種率13.0%。日前指揮中心宣布已採購190萬劑輝瑞嬰幼兒疫苗,針對疫苗到貨時程,王必勝表示,目前進度是與廠商做聯繫,安排出貨,還需進行品管作業流程,廠商下周會寄檢驗標準測試品來台,指揮中心會持續追蹤。不過BNT嬰幼兒疫苗接種3劑,3劑間隔分別為3周與8周,完整接種須11周,ACIP召集人李秉穎日前表示,ACIP專家將於下周開會討論,研議幼兒疫苗接種是否縮短間隔。國內兒童重症MIS-C個案累計84例,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5歲以下超過六成,比預期還要多,國外MIS-C較多是5到12歲,相較我國干擾因子,因5到12歲兒童施打疫苗較早,6個月到4歲幼兒現在才開始打,因此現在MIS-C較多5歲以下個案,如果疫情持續,沒有打疫苗的幼兒可能成為下一波族群,沒打疫苗MIS-C也可能增加,因此飆破百例也有可能。據統計,84人中13位有打疫苗,其中1人打過1劑,12人打過2劑,其餘都沒打過疫苗。
-
2022-08-0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中重症+98例!增5童MIS-C 5歲男童確診休克加護病房治療中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新增98例中重症個案,包括51例中症、47例重症,新增死亡54例。較年輕死亡個案為2名40多歲男性。另外新增5例兒童MIS-C重症個案,其中5歲男童出現休克,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治療中。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較年輕死亡個案,為2名40多歲男性。一名40多歲男,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史,曾接種三劑疫苗,7月5日檢驗新冠陽性住院,住院後不幸併發多重疾病,心肌梗塞、感染性心內膜炎、肺炎併呼吸衰竭,不幸在7月28日於院內死亡。另一名40多歲男性,有慢性神經系統疾病,5月21日接種一劑疫苗,5月22日出現發燒、咳嗽、頭痛、全身不適,5月23日就醫後有服藥,5月26日因呼吸困難,自行快篩陽性,到醫院急診就醫,PCR檢驗確診,診斷有肺炎併呼吸窘迫,住加護病房,給予瑞德西韋藥物治療,住院期間不幸出現心肌梗塞,合併急性心臟衰竭,因急救無效,於5月28日過世。此案因醫院近期修改死亡證明書,將主要死因載入新冠確診,重新提報。今新增5例兒童MIS-C重症個案,羅一鈞表示,其中5歲男童,7月4日確診,不到一個月後,於7月30日陸續有發燒、皮疹等症狀,8月2日到急診,發現血壓偏低、發炎指數升高,疑似MIS-C住院,隔日8月3日出現低血壓、休克而轉加護病房,使用免疫球蛋白及升壓劑治療,目前仍住加護病房治療中,病況較穩定。另外四名兒童病況,1歲女童,7月2日確診,7月29日陸續發燒等疑似症狀,8月2日急診檢查結膜炎、草莓舌,診斷MIS-C住院,給藥治療,目前仍在一般病房中。3歲女童,有過敏性鼻炎病史,6月19日確診,7月30日陸續有發燒等疑似症狀,8月1日急診檢查冠狀動脈擴大,診斷MIS-C住院,目前住一般病房。7歲女童,5月28日接種一劑BNT,6月8日確診,7月13日陸續有發燒、頸部淋巴結腫,7月15日到急診,疑似MIS-C住院,住院後檢查有冠狀動脈擴大,給予免疫球蛋白等藥物治療,7月20日病況好轉出院。9歲女童,5月23日確診,7月29日起陸續有發燒、腹瀉、腹痛等症狀,8月2日就醫,疑似腸胃炎併脫水住院,住院後症狀持續且出現紅疹,懷疑MIS-C,目前仍住一般病房治療中。目前累計國內兒童重症151例,84例MIS-C,腦炎26例、肺炎(含細支氣管炎)20例,心肌炎1例、敗血症3例、哮吼8例、家中死亡(含到院前死亡)6例,共病3例(腦腫瘤、癲癇重積)。其中25例死亡,分別為9例腦炎、4例肺炎、1例心肌炎、2例敗血症、2例共病、1例哮吼及6例到院前死亡。
-
2022-08-0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下降速度變慢!本土新增2萬1577例較上周降低6% 境外增292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2萬186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萬1577例本土個案及292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54例死亡。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昨天新增確診2萬1577本土病例,跟前一天比下降,跟上周五相比降低6%,這也是持續本土下降的趨勢,但下降速度漸漸慢下來,境外新增292例,比昨天增加一些,死亡新增54人,跟昨天基本差不多。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21,577例本土病例,9,944例男性,11,610例女性,23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4,007例,台中市2,623例,台北市2,351例,桃園市2,280例,高雄市2,034例,台南市1,683例,彰化縣990例,苗栗縣615例,新竹縣605例,屏東縣584例,雲林縣545例,新竹市509例,宜蘭縣484例,花蓮縣416例,南投縣377例,嘉義縣361例,基隆市330例,嘉義市267例,台東縣227例,金門縣144例,澎湖縣135例,連江縣10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54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7例男性、27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50例具慢性病史、35例未接種3劑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27日至8月3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0日至8月2日。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292例境外移入個案中,158例男性,134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分別自新加坡(6例)、日本及墨西哥(各4例)、美國及越南(各3例)、印度、泰國、菲律賓及荷蘭(各2例)、柬埔寨、法國、瑞士、韓國及馬來西亞(各1例)移入,另259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7月5日至8月4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5,046,661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0,342,775例排除),其中4,696,969例確診,分別為21,274例境外移入,4,675,641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9,136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9,121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995例、台北市1,043例、台中市907例、高雄市830例、台南市713例、桃園市684例、彰化縣537例、屏東縣379例、雲林縣278例、南投縣264例、基隆市208例、苗栗縣204例、嘉義縣200例、宜蘭縣184例、花蓮縣149例、嘉義市148例、新竹縣141例、台東縣137例、新竹市86例、澎湖縣21例、金門縣13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8-05 醫聲.Podcast
🎧|獨家專訪張上淳:公費後醫系真能成為偏鄉醫療人力、跨域人才的雙重解方?|理事長講堂EP3
「成立公費學士後醫學系並無不可,只要招收學生是為了培育他們將來到偏鄉服務;如果是為了跨域培育智慧醫療人才,這跟偏鄉服務的精神,不是背道而馳嗎?」今年3月,國立清華大學、國立中興大學及國立中山大學「4年制公費學士後醫學系」(後簡稱公費後醫系)開始招生。台灣內科醫學會理事長張上淳,同時擔任台灣醫學會評鑑委員會主任委員,以及國立臺灣大學副校長。向來給人溫文儒雅印象的他,面對三所大學藉衛生福利部「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制度計畫」成立後醫系,卻打著跨域人才、發展智慧醫療的旗幟招攬學生,在接受「元氣醫聲」Podcast節目專訪時,忍不住說了重話。🎧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難得的慍色,反映了張上淳對台灣醫學教育及醫療環境的深切關心。事實上,擔任臺大教授期間,張上淳曾獲臺大教學傑出教師獎、優良教學獎等,更曾在擔任醫學系主任期間,推動國內醫學院制度改革,將原本7年制的醫學系,藉由調整原先不連貫的教學內容精實課程,成為現行6年制醫學系,對台灣醫學教育的貢獻有目共睹。「這三所學校成立的是『新設公費後醫系』,有三個重點:新設、公費、後醫系。」張上淳認為,三者應明確區分。他說明,問題其實不在後醫系,而是「新設」及「公費」兩件事,背後各有隱憂:新設醫學系需要投入大量教學資源及師資;公費制度則有學生畢業後須至偏鄉服務的規定,與部分學校強調跨域人才、投入智慧醫療研發的主張,存在矛盾。40年前曾設後醫系 竟成大學生求職備案在美國,要成為醫師的唯一管道,就是在大學畢業後進入學士後醫學系就讀。張上淳指出,除了因為美國教育風氣強調通識教育,也為避免學生在高中畢業後,還未確立志向就一頭栽進需要付出極大心力及時間的醫學教育。為接軌國際,1982年起臺大、1982年,國立陽明大學(現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高雄醫學大學、國立成功大學曾陸續開設5年制學士後醫學系,結果除了碩果僅存的高醫,其餘三所皆已停招。至於停招的原因為何?張上淳說,當年各校未如預期,找到比一般醫學系更有學習動機的學生,反而有不少人把後醫系當作失業或追求更高薪資的「求職備案」;此外,進入後醫系就讀的學生多已成家,需要兼顧家庭及孩子教育,無法專心上學,故學習成效不佳。無大體老師可用 新設後醫系教學資源面臨挑戰時隔40餘年,學士後醫學系在今年「復活」。然而,日前卻傳出某校公費後醫系因為無大體老師可用,學生須遠赴花蓮慈濟大學,才能上解剖課程。張上淳說,這三所大學皆屬「新設」後醫系,首先要面對的,就是教學資源的挑戰。張上淳解釋,一般醫學系前2年是通識課程,第3年進入「基礎醫學」課程,後醫系則是一入學就開始基礎醫學課程。也就是說,三校沒有緩衝時間,本就稀缺的大體老師及解剖學師資,只好與他校共用,或與醫學機構簽訂合約以補足缺口,遑論需要特別設計打造的解剖學教室,「我們在審查評估的時候,就看出他們的軟、硬體其實還沒有完全準備好。」張上淳感嘆。跨域人才卻下鄉? 張上淳:不應以公費後醫培養智慧醫療人才這次三校設立公費後醫系的重點訴求之一,是培育「跨領域」醫學人才,發展智慧醫療,以清大為例,該校後醫系特別設有「智慧資訊科技組」,在入學考試時須加考資訊科學科目。然而,因採取衛福部公費醫學生一途,有「綁約」規定,學生畢業後需到偏鄉衛生所任職滿6年。然而,把跨域研發人才安排到偏鄉,是否真能讓其發揮所長?張上淳直言,如果設立後醫系的目的不是讓學生畢業後到偏鄉服務,「就不該利用衛福部的公費醫學生名額。」他擔任召集人的「全國公私立醫學院校院長會議」日前也發表聲明,表示「發展智慧醫療不應以設立公費後醫系解決」。張上淳指出,公費醫學生的本質應是要培養學生的愛心及熱忱,投入偏鄉醫療服務。為達此目的,衛福部除了設有偏鄉醫師留任獎勵,也特別規劃輔導計畫,讓後醫系學生在學期間,親自下鄉了解偏鄉醫療現況,增加偏鄉服務意願;同時,在學生畢業下鄉任職後,也設有回校進修及出國深造的機制。在協助三校規劃招生事宜時,張上淳也提醒,應讓學生清楚明白,公費後醫系的義務與使命,就是要投入偏鄉服務。然而張上淳認為,這三所大學設系目標並不明確,「一方面用公費醫學生名額,一方面又說要招收跨域人才,還特別設立相關組別。」產業界期望資通訊、生技產業與醫學強強聯手,擴大台灣醫療產業、發展智慧醫療,甚至創造另一座「護國神山」,因而產生跨域人才需求。張上淳說,透過醫學系學生在校內修讀雙主修、輔系,是培育跨域醫學人才較好的途徑,同樣可以結合醫療專業,與資通訊等跨域專長。他指出,以臺大醫學系為例,因為是綜合大學,學生利用既有機制申請雙主修、輔系的比例很高。衛福部公費醫師計畫有年限 三所後醫系期滿後恐收攤衛福部設有每年培育1300名醫學生的總額限制,分別配給現有的13所醫學系,若要新成立醫學系招收自費學生,就必須透過繁複的流程,修改現行制度、放寬限額。三所大學透過「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制度計畫」取得醫學生員額,被質疑是為了突破醫學生總額天花板「偷吃步」。「利用公費醫學系的名額,設系的目標就應該是為了幫國家培育去偏鄉服務的畢業生,如果要培育其他的,就不該用公費醫學生。」張上淳直言,除了偏鄉、跨域的矛盾,另一大問題,是公費醫師計畫有年限存在,該計畫共分兩期,本次三校設系適用第二期,根據衛福部資料,計畫期間為民國110年到114年,共計招收750位醫學生。張上淳說,到114年期滿後,若沒有新一期計畫通過,三校的公費後醫系就只能被迫收場。他認為,在此前提下,大學不太可能大量投注教學資源,如此一來,恐將犧牲學生受教權益。設後醫系或為追求國際排名 張上淳盼公費醫回歸服務人群本質針對三校積極爭取成立後醫系的原因,張上淳說,三校都是國立大學,理應不必擔心招生不利,較可能的原因之一,是為了爭取大學排名,「因為台灣的醫學研究人才很優秀,研究質量高、發表的數量也多。」大學可以藉此提升國際排名。「台灣的醫師人力,大家常說,不是患寡,是患不均。」張上淳說,要長久留在偏鄉服務,需要有很大的愛心,除了生活不便,也因為偏鄉人口少、醫療服務量少連帶導致醫師收入偏低。他希望公費醫學生回歸服務人群的本質,「期待日後有更多醫師,抱持服務的心態,可以幫國家多做一點事情的時候,就去做。」張上淳小檔案學歷:國立臺灣大學醫學系學士國立臺灣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現職:台灣內科醫學會理事長行政院首席防疫顧問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國立臺灣大學副校長台灣醫學會評鑑委員會主任委員全國公私立醫學院校院長會議召集人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蔡怡真、林琮恩音訊剪輯:滾宬瑋腳本撰寫:蔡怡真、林琮恩音訊錄製:滾宬瑋特別感謝:國立臺灣大學副校長室
-
2022-08-05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確診者沒有補助 收到簡訊「五萬元補助金」小心被騙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從今年一月起至今,已累計463萬9512例本土確診者,這些人現在成了詐騙集團的目標。近日流傳不明簡訊「線上申請確診者補助金」,內容盜用衛生福利部標誌,並假冒疾病管制署名義,誘導民眾在簡訊中網址輸入個資。指揮中心晚間發布新聞稿澄清,此簡訊並非官方寄送,請民眾切勿點擊或填寫資料,避免權益受損。【延伸閱讀】>>確診居隔就能領每日1000元防疫補償金?四張圖說明申請資格、請領方法總整理指揮中心強調,衛福部、疾管署等並無發布「五萬元補助金」相關簡訊,請民眾提高警覺勿點擊不明來源連結,不要輕易於網站上填寫個人資料,若有疑慮可利用刑事警察局165反詐騙諮詢專線查證。根據衛福部的防疫補償規定,居家照護確診者不得請領防疫補償。因為依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確診者有接受隔離治療的義務,國家對確診者居家照護期間,已提供醫療與公衛資源及相關隔離治療,因此無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隔離及檢疫期間防疫補償辦法第2條適用,不得請領防疫補償。2. 承上,因確診者非屬上開辦法第2條之適用對象,其照顧者亦不得請領照顧者防疫補償。2. 自主防疫、自主健康管理因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不得請領防疫補償。民眾如欲線上申辦衛福部防疫補償,可至專區查詢(網址:https://swis.mohw.gov.tw/covidweb/)。另有關今年最新疫情紓困政策,請民眾至行政院1988專區查詢(網址:https://1988.taiwan.gov.tw/)。
-
2022-08-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要等次世代嗎? 莊人祥:符合資格者快打現有疫苗
新冠變異株不斷出現,藥廠也正研發次世代疫苗。但面對可能再起的疫情,民眾擔憂若符合接種條件是否要先接種第四劑,還是要等次世代疫苗?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國內目前已針對莫德納次世代疫苗進行滾動式審查,但上市時間都還是未知數,且上市後離到貨、封緘檢驗都還有一段時間,建議目前已符合資格盡速施打現有疫苗。莊人祥表示,目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通過次世代疫苗的審查,現預期8月底後可能有一波疫情上升,建議符合資格者,無論是第一到第四劑疫苗。根據指揮中心統計,國內疫苗覆蓋率第一劑為92%、第二劑86%、追加劑第一劑為71.4%,追加劑第二劑為7.6%。至於6個月至4歲幼兒接種累計9萬9830人,占該年齡層12.7%。另傳出新竹一名一歲孩童重複感染,且病毒量比第一次感染時更高,外界擔心兒童是否不受「無敵星星」保護。對此,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目前針對兒童重複感染較有規模的是英國研究,其分析去年與前年Alpha、Delta變異株流行期間,2343位16歲以下出現重複感染情況的兒童,比較二次感染的住院、重症、死亡率等。結果顯示初次與再次感染的住院率分別為2.7%、2.4%,統計上沒有差異,而入住加護病房則分別有7位、4位,致死率為0.01%、0。因此兒童重複感染嚴重度並沒有增加,甚至會下降。新竹個案可能是特例或單一個案,需再觀察其他病例,家長不用過度擔憂。
-
2022-08-0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韓推8月免簽 我跟進放寬檢疫?莊人祥:還有配套要做
南韓政府宣布從8月4日至31日暫時開放台灣、日本及澳門旅客免簽入境,旅客僅需在起飛72小時前至電子旅行許可制度(K-ETA)官網填報個人資訊並取得旅遊許可。我國是否也會將入境措施進一步從「三加四」縮短為「〇加七」備受關注。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對此表示,單單針對南韓不會用這樣的方式互惠,至於未來是否縮短為「0+7」,還有需多配套需要持續修正,才有可能實行,將視疫情調整。莊人祥表示,南韓疫情之前是一波大流行,最近則是以一天9萬多人確診再度上升,國內則是正在下降,一天確診僅約2萬多人;以每百萬人的發生率看,南韓為1722人,我們則是920人,疫情規模不對等。他說,配套措施包括48小時內免PCR證明、一人一戶未來可能改成一人一室、採檢部分持續放寬等,這些配套都持續開放且落實,才有可能推行「0+7」。他說,雖然國內疫情穩定下降,但大家都預期8月底還會有一波流行,「當然這波到底規模多大還要觀察」,國際疫情也需要看變異株流行情形納入參考;另外幼兒接種率也是指標之一。而針對BA.5可能造成的下一波疫情,莊人祥表示,目前疫情下降幅度較緩看來不是因為BA.5,主要還是因為人流量、民眾防疫程度較鬆懈等。目前社區BA.5陽性率約占2%,可能持續向上,而8月底單日確診數確實可能達到3萬人,但這是高推估,也有可能到8月底都不會到3萬,只是緩緩上升。
-
2022-08-0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北部BA.5職場接觸者驗出BA.2 群聚仍侷限家庭傳播
台北市日前出現兩例新冠肺炎BA.5變異株社區感染個案,其中30多歲女性的職場接觸者匡列檢驗陽性,今天基因定序出爐,為國內正在流行的BA.2。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兩者沒有互相傳染的關聯可能性,而這名BA.5個案的家人檢驗也都陰性,未找到其他相關感染源。周一公布兩例BA.5本土感染個案,分別為一男一女。其中30多歲男性指標個案的母親採檢陽性,昨病毒基因序列確認也感染BA.5,為國內第二起經基因定序確認的BA.5家庭群聚。另案為30多歲女性,曾接種二劑疫苗,半年內無出入境紀錄,7月23日出現發燒症狀,隔日症狀持續,就醫後收治住院,PCR陽性,Ct值19,基因定序為BA.5。個案的六名家人均陰性,職場接觸者一人陽性,兩人同天確診。目前本土BA.5個案累計14例,包含四起社區感染案件,其中兩起為定序後確認家庭群聚。
-
2022-08-0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確診2個月後MIS-C 6個月男嬰為國內最小個案
本土新冠肺炎疫情今天新增死亡個案56例、中重症152例。其中出現年紀最小的孩童多炎症症候群(MIS-C)個案,為六個月大男嬰。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目前12歲以下兒童重症累計146例, MIS-C增至79例;死亡個案維持25例。今天新增死亡個案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51例具慢性病史、42例未完整接種三劑疫苗、33人超過80歲以上。今年以來中重症累計2萬1425例,死亡8229例。死亡最年輕為四十多歲個案,兩位有癌症病史,為一男一女,皆於7月31日出現症狀就醫,隔天病逝。另一例40多歲男性曾接種三劑疫苗,有高血壓病史, 7月15日全身抽搐、意識改變至急診緊急插管,收縮壓超過200,經電腦斷層為自發性腦幹出血,同時新冠肺炎確診陽性,收治加護病房,7月27日死亡。死因為腦幹出血合併新冠病毒感染。另中重症包含104例中症、48例重症。其中六個月大男嬰曾於5月3日確診,7月1日起陸續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等症狀。7月3日就醫檢查有肺炎症狀,當天住院。住院期間出現紅疹、腹瀉,懷疑MIS-C給予免疫球蛋白、類固醇等藥物治療,7月14日病況好轉出院。此例為年紀最小的MIS-C個案。另一例為五歲女童,無慢性病史,6月8日接種一劑疫苗,曾於6月27日確診。7月25日起陸續出現發燒、腹瀉、腹痛症狀,7月29日就醫檢查懷疑為MIS-C住院。治療後病況好轉,已於8月3日病況好轉出院。
-
2022-08-0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本土新增2萬2707例 莊人祥:仍在緩降未反轉
指揮中心今公布最新疫情,本土確診持續在2萬上下徘徊,本土個案新增2萬2707例、境外移入252例、死亡個案則為56例。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和上周四相比下降4.7%,還是在緩降階段,沒有看到疫情反轉。今日新增本土病例,為1萬469例男性、1萬2188例女性、50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4,326例)、台中市(2,807例)、台北市(2,388例)、桃園市(2,352例)、高雄市(2,159例)、台南市(1,744例)、彰化縣(1,094例)、新竹縣(713例)、屏東縣(598例)、苗栗縣(585例)、雲林縣(584例)、新竹市(570例)、宜蘭縣(427例)、花蓮縣(420例)、南投縣(409例)、嘉義縣(387例)、基隆市(345例)、嘉義市(265例)、台東縣(264例)、金門縣(143例)、澎湖縣(119例)、連江縣(8例)。今日新增56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32例男性、24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51例具慢性病史、42例未接種3劑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18日至8月1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0日至8月1日。今日新增252例境外移入個案中,147例男性,10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美國(22例)、越南(9例)、日本(4例)、韓國(3例)、香港、埃及、泰國及菲律賓(各2例)、加拿大、柬埔寨、英國、瑞士、義大利、德國、土耳其、荷蘭及中國(各1例),另197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6月29日至8月3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467萬5128例確診,分別為2萬0980例境外移入、465萬4094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9082例死亡病例,其中9,067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985例、台北市1,040例、台中市901例、高雄市826例、台南市710例、桃園市679例、彰化縣533例、屏東縣377例、雲林縣270例、南投縣264例、基隆市208例、苗栗縣204例、嘉義縣196例、宜蘭縣181例、花蓮縣149例、嘉義市148例、新竹縣141例、台東縣135例、新竹市86例、澎湖縣21例、金門縣13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8-0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出現第2起家庭群聚 指揮中心:BA.5正低度流行
台北市日前出現兩例新冠肺炎BA.5變異株社區感染個案,其中一名卅多歲男性指標個案母親採檢陽性,昨病毒基因序列確認也感染BA.5,為國內第二起經基因定序確認的BA.5家庭群聚。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說,國內BA.5看來正低度流行,「心裡要有打算,這是下個挑戰」。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該六十多歲母親七月廿五日曾開車載兒子就醫,於七月廿八日出現症狀,昨病毒基因定序結果為BA.5。依據接觸時間、出現症狀的先後,研判該名母親係被兒子感染。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說,觀察美國疫情曲線,BA.4、BA.5等變異株確實讓疫情再度升起,但與之前大爆發相較,只是一個小波段。「我國幾周後將出現一波BA.5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則說,六十五歲以上或脆弱族群在接種第四劑後,可減少感染、重症和死亡率。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說,依各國相關研究,感染過BA.2的人還是可能再感染BA.5,所幸重症、住院率並未明顯增加。昨新增二萬三七一八例本土個案。衛福部食藥署日前通過BNT幼兒疫苗緊急使用授權,供六個月至四歲兒童接種,建議施打三劑,一、二劑間隔三周,後兩劑間隔八周,共需十一周時間。指揮官王必勝說,下周將召開ACIP會議,討論是否縮短每劑疫苗間隔時間。
-
2022-08-0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疫情降幅小 指揮中心:心裡要有準備 BA.5是下個挑戰
本土新冠肺炎疫情下降幅度趨緩,單日確診人數持續在2萬例間徘徊。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預期接下來疫情下降幅度會愈來愈小,國內BA.5看起來正低度流行,「心裡要有打算」這是下個挑戰。指揮官王必勝表示,主要看BA.5社區傳染狀況做先期預警,疫情高或低影響因素非常大,現在難以判斷。國內今天新增本土個案2萬3718例,較昨天略增,因此外界擔心BA.5變異株的疫情是否正在上升。王必勝表示,比較確診數時通常會和上周比較,例如周三和上周三;今天確診起與上周相比,下降7%。他說,現階段推動脆弱族群疫苗接種,包括高齡、幼兒和高風險工作者等,並趁這階段檢視防疫物資存量,包括疫苗、藥物和快篩。疫情趨緩就恢復常態醫療,疫情起來就擴大專責病房量,希望之後疫情再起時能調整快一點,損害降到最低。周志浩表示,疫情趨勢這幾周下降幅度愈來愈低,心裡要有打算BA.5是下個挑戰。當然不希望國內病例數上升,但國際是這樣的趨勢,因此要有因應跟準備。
-
2022-08-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四旬男染疫3天在家亡 增2兒童重症 腦炎、MIC各1例
新冠肺炎新增中重症134例、死亡個案32例。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中重症新增兩例兒童重症個案,分別為一例孩童多炎症症候群(MIS-C)和腦炎,皆已出院。羅一鈞表示,死亡個案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30例具慢性病史、18例未完整接種三劑疫苗、15人超過80歲以上。今年以來中重症累計2萬1273例,死亡8173例。最年輕兩例為四十多歲男,其中一例曾接種三劑疫苗,無慢性病史。7月24日赴採檢站快篩陽性後返家居家照護,但7月25日即發現在家死亡,死因為肺炎併呼吸衰竭。另一例個案未接種疫苗,有慢性肝病史。7月13日出現發燒、呼吸喘等症狀,7月16日就醫確診,當日住院給予瑞德西韋,仍不幸於7月26日死亡,死因為肺炎、肺膿瘍併敗血性休克及急性肝衰竭。中重症包括98例中症、36例重症。羅一鈞表示,新增兩例兒童重症。一例為一歲男童,無慢性病,5月15日曾確診。5月23日出現發燒 、右頸腫痛,服藥後症狀持續不退;29日住院接受抗生素注射治療以及頸部膿瘍引流。因細菌培養陰性,發燒持續且檢查心包膜積水,懷疑為MIS-C。使用免疫球蛋白治療,症狀逐漸改善。個案已於7月1日出院另一例為一歲男童,無慢性疾病。5月28日出現發燒、流鼻水,快篩陽性。29日全身抽搐至急診,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腦水腫,疑似腦炎給予類固醇、瑞德西韋、降腦壓藥、抗癲癇藥物等治療,並插管使用呼吸器轉入加護病房。6月9日拔管移除呼吸器,13日轉出加護病房,28日出院。目前12歲以下兒童重症累計144例, 腦炎增至26例、MIS-C增至77例;死亡個案維持25例。
-
2022-08-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國內第2起BA.5家庭群聚 北部個案媽媽定序出爐
指揮中心前天公布新增兩例北部BA.5變異株社區感染個案,一男一女,彼此無關聯,分別有一名家人、職場同事驗出陽性。相關基因定序結果,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其中一例個案的媽媽定序出爐,為BA.5;研判受指標個案傳染。這是國內第二起經定序確認的BA.5家庭群聚。前天新增二例BA.5本土個案,其中30多歲男性曾接種三劑疫苗,半年內無出入境紀錄,7月24日因發燒等症狀,自行就醫,PCR採檢陽性,Ct值21,基因定序為BA.5,研判是社區感染。而個案媽媽曾陪個案就醫採檢,7月28日發病,採檢陽性,Ct值32。另案為30多歲女性,曾接種二劑疫苗,半年內無出入境紀錄,7月23日出現發燒症狀,隔日症狀持續,就醫後收治住院,PCR陽性,Ct值19,基因定序為BA.5。個案的六名家人均陰性,職場接觸者一人陽性,兩人同天確診。不過羅一鈞說,這名接觸者的基因定序尚未出爐,因此還需兩者確認是否有關聯。
-
2022-08-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2萬3718例 指揮中心:預期下降幅度愈來愈小
指揮中心今公布最新疫情概況,本土確診來到2萬3718例、境外移入201例、死亡個案則有32例。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以緩慢速度下降,預期下降幅度會愈來愈小。今日新增本土病例為1萬928例男性,1萬2783例女性,7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4,406例),台中市(2,980例),桃園市(2,562例),台北市(2,427例),高雄市(2,214例),台南市(1,880例),彰化縣(1,009例),新竹縣(721例),苗栗縣(696例),屏東縣(651例),新竹市(625例),雲林縣(584例),宜蘭縣(510例),嘉義縣(427例),南投縣(393例),基隆市(392例),花蓮縣(356例),嘉義市(322例),台東縣(266例),澎湖縣(144例),金門縣(140例),連江縣(13例)。今日新增32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0例男性、12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30例具慢性病史、18例未接種3劑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18日至7月30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8日至7月31日。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201例境外移入個案中,115例男性、86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分別自越南及美國(各15例),菲律賓及柬埔寨(各5例),英國及新加坡(各3例),馬來西亞(2例),法國、奧地利、日本及中國(各1例),另149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7月6日至8月2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465萬2186例確診,分別為2萬724例境外移入,463萬1408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9026例死亡病例,其中9011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978例、台北市1,038例、台中市890例、高雄市820例、台南市709例、桃園市672例、彰化縣530例、屏東縣374例、雲林縣270例、南投縣260、基隆市207例、苗栗縣203例、嘉義縣196例、宜蘭縣179例、花蓮縣148例、嘉義市147例、新竹縣139例、台東縣133例、新竹市85例、澎湖縣20例、金門縣13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
-
2022-08-0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BNT幼兒疫苗接種間隔縮短? ACIP兩周內開會討論
指揮中心周一宣布,BNT幼兒疫苗取得我國食藥署「緊急使用授權」(EUA),但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尚未討論疫苗接種事宜。針對ACIP何時開會,召集人李秉穎表示,近期已在安排時間,預計這兩周就會開會;至於疫苗接種間隔是否縮短,則視狀況而定。根據食藥署通過的EUA仿單,BNT可供六個月至四歲兒童接種,建議施打三劑,一、二劑間隔3周,後面間隔8周,共要11周時間。不過ACIP屆時開會是否會縮短接種間隔,李秉穎則表示,將視疫情狀況而定,根據研究如果接種間隔拉長,副作用較低;但如果疫情嚴峻,需要讓小朋友盡快獲得保護力,則有可能縮短接種間隔,之前針對5歲以上兒童就縮短BNT兩劑間隔時間從五個月至三個月。另BA.5在日本再燒出一波嚴峻疫情,7月28日更新增達20.9萬例,創單日新高,外界也關注BA.5在台灣可能引起的下波疫情規模。對此,李秉穎則表示,日本第二波疫情大於第一波,不單純是BA.4、BA.5變異株的原因,也可能是疫苗接種率不佳,以及之前防疫嚴密,還有很多人口未感染而造成群體免疫不佳。但從美國的疫情曲線來看,BA.4、BA.5變異株雖然讓疫情又升起,但相較之前只是一個小波段,並沒有比之前來得嚴重;屆時台灣的疫情曲線可能會比較像美國,和先前疫情相比,僅會有一小波的升起。
-
2022-08-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指揮中心:BA.5變異株若進入社區 估幾周後疫情就會開始上升
昨新冠疫情新增二萬三三○二例本土個案,新增中重症八十四例、死亡個案卅一例。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預估,這周疫情會維持下降或持平趨勢,但觀察各國狀況,在確診人數到低點時,BA.5變異株進入社區,幾周後疫情就會開始上升。莊人祥說,近期本土疫情下降幅度不大,主要受人流、大眾行為和防疫模式等因素影響,而無法進一步下降。目前社區中BA.5變異株個案仍屬少數,相關陽性確診的家人、同事病毒基因定序報告還要一至二天才會有結果。昨八十四例中重症個案中,包括兩例兒童多炎症症候群(MIS-C)個案,分別為七歲及八歲男童。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兩名小朋友均無慢性疾病,於五月中下旬確診新冠肺炎,皆在七月廿六日出現發燒、紅眼、皮膚紅疹、活力及食欲下降等症狀,就醫後確診為MIS-C,都在加護病房治療中。指揮中心統計,十二歲以下兒童重症個案累計一四二例,其中七十六名重症個案罹患MIS-C,占比超過五成,其次為腦炎二十五例、肺炎二十例、哮吼八例、敗血症三例、共病三例、心肌炎一例、到院前死亡六例,廿五人死亡。至於新增卅一例死亡個案,最年輕者為四十多歲男性,曾接種三劑疫苗,本身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史。七月廿六日因呼吸困難、意識改變等症狀,緊急送醫,廿七日確診,接受瑞德西韋治療,但仍於廿八日因肺炎及顱內出血過世,死因為肺炎、顱內出血合併中樞神經衰竭。今年一月以來,中重症累計二萬一一三九例,其中八一四一例死亡。
-
2022-08-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幼兒選BNT或莫德納? 莊人祥:相信指揮中心是一種選擇
指揮中心昨宣布,BNT幼兒疫苗取得我國食藥署「緊急使用授權」(EUA),可供六個月至四歲兒童接種,建議施打三劑;但疫苗到貨時間未定且ACIP尚未討論疫苗接種事宜。由於小小孩目前已可接種幼兒莫德納疫苗,有醫師建議家長不要等BNT,以免開學群聚,因此家長們對於疫苗該如何選擇多有疑慮。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僅表示,「相信指揮中心也是一種選擇」,並未給予正面回應。指揮官王必勝昨在疫情記者會表示,已簽妥BNT幼兒疫苗採購合約,請廠商安排出貨,共採購190萬劑BNT幼兒疫苗。但目前幼兒BNT疫苗尚未到貨。王必勝也提醒,目前BNT還沒到貨,民眾有莫德納疫苗可選擇,兩劑間格4周;BNT則要打三劑,一、二劑間隔3周,後面間隔8周,要11周時間,提供給民眾參考。台北榮總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陳俊仁表示,幼兒BNT疫苗每一劑量為三微克,幼兒莫德納疫苗則為25微克,從學理看,劑量與抗體量為正相關,但副作用也可能強一些。若要快速獲得保護力,就選莫德納疫苗,但副作用可能比較強;BNT則因劑量低,保護力生成較慢,但副作用可能較小,家長可自行決定疫苗廠牌。根據指揮中心統計,截至昨天六個月到四歲幼兒共9萬4704人接種疫苗,占該年齡層12.0%。全國疫苗接種率,第一劑為92%、第二劑85.9%、追加劑第一劑71.4%、追加劑第二劑7.4%。另外,年輕女性罹患長新冠容易喘,獲醫師開立威爾而有改善。對此治療方式,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就胸腔專科依照病歷開立威爾剛讓血管擴張的方式指揮中心予以尊重,但要提醒民眾這是處方藥,不要自行購買,以免有藥物交互作用。
-
2022-08-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BA.5將破萬例?莊人祥:不排除這兩周疫情反轉
國內昨日新增2例BA.5社區感染個案,個案皆在台北,有家人或是職場接觸者檢驗陽性,仍待病毒基因定序確認群聚規模。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表示,目前定序仍要時間,至於昨日自泰國移入的BA.2.75個案,目前4位同行者皆陰。至於BA.5變異株是否造成全台疫情反升?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參考各國狀況,的確有可能進入社區後,過幾周疫情便開始上升。羅一鈞昨預估,國內BA.5變異株的佔比大約會到2%,也會隨境外移入個案增加,而有相對應的提升。今羅一鈞說明台北市2名BA.5個案最新調查情況,個案的家人、同事定序還要1、2天時間,有結果會再報告。至於昨天自泰國境外移入的BA.2.75變異株個案,羅一鈞表示,目前採檢4名同行者,結果都是陰性,初步判定疫情沒有擴大,也沒有新增BA.2.75個案。至於有專家表示,下周一台灣就會面臨到BA.5變異株影響,疫情將開始反轉,並且BA.5月底將破萬例。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疫情看起來還是下降趨勢,只是幅度不大;不排除這兩周會出現較前一周同期高的狀況。BA.5月底是否預估會破萬例?莊人祥說,現在社區中的BA.5還是少數,目前病例數也趨於穩定,降幅不大主要因為人流,以及大眾行為、防疫模式影響,所以疫情才無法進一步下降。
-
2022-08-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四旬男腦出血不治亡 再增2例7歲、8歲男童MIS-C
本土疫情緩降中,今日中重症來到84例,中症54例、重症30例,死亡則有31例。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日新增2例兒童MIS-C個案,分別為7歲、8歲男童,目前都在加護病房治療中。羅一鈞說明,本日新增的2例兒童MIS-C個案,7歲的男童沒有慢性疾病,曾在5月31日確診新冠肺炎,經過快2個月,於7月26日出現發燒、皮疹、紅眼等症狀,7月29日送至急診時血壓偏低、凝血功能異常,因懷疑是MIS-C,收治加護病房,目前仍在治療中。另一例8歲男童,羅一鈞表示,同樣無慢性病,在5月19日確診過新冠肺炎,7月26日陸續出現發燒、臉部出疹、紅眼、脖子痛、活力食慾下降,7月27日送到急診,疑似MIS-C,7月28日安排住院;但由於個案持續發燒、血壓偏低,7月30日轉至加護病房,目前仍在治療中。根據指揮中心統計,目前全台兒童重症死亡案例,共有76名MIS-C,累計重症142名,死亡則來到25名。同時,今日新增的死亡個案中,有一例40多歲的男性,羅一鈞指出,個案施打過3劑疫苗,本身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7月26日出現呼吸困難、意識改變,當天至急診收住加護病房,給予瑞德西韋治療,經採檢於7月27日確診;但不幸在7月28日因肺炎及顱內出血過世,死因為肺炎、顱內出血合併中樞神經衰竭。羅一鈞補充,該40歲個案先前沒有顱內出血病史,是住院中出現的症狀,當天送急診就有做電腦檢查,發現左側腦內出血,當天緊急手術,收治加護病房,由於採檢確診,同時給予瑞德西韋治療;7月28日腦壓升高、腦水腫惡化,救治無效過世。
-
2022-08-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增2萬3302例 指揮中心:較上周下降約6%
指揮中心今公布最新疫情概況,其中本土確診來到2萬3302例、境外移入254例、死亡個案則有31例。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跟上周相比減少4188例,下降6%左右,這周下降屬於持平趨勢,會繼續觀察。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23,302例本土病例,為10,836例男性,12,453例女性,13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3,920例),台中市(2,923例),高雄市(2,400例),台北市(2,295例),台南市(2,050例),桃園市(2,027例),彰化縣(1,192例),屏東縣(771例),雲林縣(735例),苗栗縣(705例),新竹縣(646例),新竹市(497例),宜蘭縣(475例),嘉義縣(460例),南投縣(423例),花蓮縣(421例),基隆市(338例),嘉義市(333例),台東縣(310例),金門縣(209例),澎湖縣(153例),連江縣(19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31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9例男性、12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28例具慢性病史、19例未接種3劑 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31日至7月29日,死亡日期介於6月13日至7月30日,詳如新聞稿附件。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254例境外移入個案中,127例男性,127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感染國家德國(11例)、越南(8例)、新加坡及菲律賓(各4例)、澳大利亞及美國(各3例)、日本(2例)、挪威、柬埔寨、馬來西亞及泰國(各1例),另215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7月2日至8月1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4,912,557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0,277,937例排除),其中4,628,294例確診,分別為20,535例境外移入,4,607,70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 2020年起累計8,994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979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977例、台北市1,035例、台中市882例、高雄市817例、台南市708例、桃園市667例、彰化縣529例、屏東縣373例、雲林縣269例、南投縣259例、基隆市207例、苗栗縣200例、嘉義縣196例、宜蘭縣179例、花蓮縣148例、嘉義市146例、新竹縣138例、台東縣131例、新竹市85例、澎湖縣20例、金門縣13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