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5 養生.家庭婚姻
搜尋
恐懼
共找到
1035
筆 文章
-
-
2021-03-24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長照、移工、治療室裡的笑顏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外籍看護」。一位社工學者在安寧病房看到病人過世時,照顧病人多年的外籍看護真情流露的落淚,使她忍不住寫出這篇「家庭看護工的悲傷情緒何處投遞」;接著醫病平台的共同發起人寫出他們夫婦對外籍看護的感激與懷念;也很榮幸邀請到對這議題關心多年的學者就其專業與我們分享國內(台北市)與國外(以色列)對「國際移工」的研究與政策。我們也在此呼籲國人尊重善待這些遠道來幫忙照顧我們家人的無名英雄。2016年的夏天,我們發起建構一個醫病之間和諧的平台時,筆者曾提到長照,與來自東南亞的移工,給予我們的幫助:「即使我們的長照制度實施了,但若抽離了這些辛勞、甚至犧牲青春的赤道天使,醫病雙方和社會都將承受巨大的壓力,一些病家也可能就會崩解」。然而,等到我們在第二位印尼看護妮蘭要回國,新的越南移工未到之前的這段近兩個月空窗期,我才真正領受到:抽離了這些南洋小天使,我們是何等的失恃與無助,或許也是我平時太過依賴她們了。內人因多囊性器官感染須定時注射抗生素,醫師為她裝設人工血管(Port-A),以免除每次打針的痛苦,而居家的醫療照顧,就都交給了這些靈巧的南洋女孩。我後悔當初在醫院,護理師嚴格訓練她們如何打針時,自己沒仔細旁聽學習,以致沒有了她們就手足無措。在我一時找不到短期護理時,最後只能親自「下海」,請妮蘭在回國之前,每天教我打針,內人也同時從旁督導。妮蘭難得當起小老師,教我比當初教她的護理師還嚴格得多。妮蘭回國之後,我獨當一面,這才知道當家庭護理比我指揮歌劇難得多,我只要一棒在手,整個管絃樂團、演唱家、合唱團和舞者,以及舞台藝術人員都會跟著動起來,現在要做到「無菌注射」,得謹慎消毒、觀看針管是否暢通回血,還有控制點滴的速度……整個程序馬虎不得。但內人一直安慰我不用太緊張。妮蘭走後第一個週三,我們在醫院的內科治療室,為我內人換Port A 的角針。護理師為了消毒皮膚,要我幫忙把內人的右邊胸衣拉低一點,我很快地照做了。但這位機警的護理師突然略有所思的抬頭問我:「您是她的什麼人嗎?」我說:「26歲時我是她的朋友,28歲後我是她的先生,80歲之後我是她的先生,也是朋友!」內人和治療室的一些人都笑開來,護理師就瞬間把角針蚻入Port A的入口,內人竟忘了刺痛!這些前後遠道來幫助我們的移工,年紀都很輕。六年前,第一次跨進我們家的印尼女孩,叫做溫達,她小小的個子,相對於我內人較大的身材,有點不太搭配,她看出我的顧慮,就說:「我會做事,我有力量。」溫達的機謹和自信,讓我們印象深刻。早先在白色恐怖晚期,兒女與我們分住台美日三地。三年前,內人提議一起到東京作個家庭聚會。我們把內人的注射劑和針筒隨身帶,航空的櫃臺小姐細問沙林食鹽水和藥劑,我也詳加說明,這時溫達二話不說,就把臺大開的病歷證明書亮出來,很快就過關。在東京次日,我們一起去鎌倉看大佛,氣溫乍降,天正飄著細雨,溫達下車就馬上到記念品店,買了一件透明雨衣給內人穿上,但沒買到手套,她回過頭想了想,就去買了一雙中型的襪子,給內人充當手套保暖。我不知道她是如何用英文和那日本店員溝通的,而我雖知道德文的手套叫做手鞋(Handschuhe),卻沒能想到溫達這麼能變通!這麼聰明的女孩,在來我們家之前,她去過三個地方當幫傭,新店一家沒讓她吃飽,移到板橋環境也很糟糕,到了九份還差點被老雇主嗑藥的兒子破門性侵。有一天,她在彰化當漁工的叔叔遇海難身亡了。她和妹妹去太平間看了叔叔被冰凍的身體,回來後仍覺得自己很冷和恐懼。那晚,內人就叫溫達睡在她身邊直到到天亮。這一切,才讓我深深體認到:一個國家的政府若無法確保自己國民的福祉與安危時,是多麼的嚴重。溫達九年來辛苦工作,積蓄下了一些錢,足以讓她資助大弟弟讀書,去進修英文,最後考上一艘義大利郵輪的服務生,收入很好。弟弟上船工作時,她從台灣買了一雙新皮鞋給他風光上任。然後,她又在她父母附近買了一塊地,準備和愛人結婚。她有空就自己用筆紙規畫著房子隔間的佈局,我們看到一個女孩,正一針一線地在編織著自己未來的幸福。 溫達離台前,我和內人陪她到前敦南的誠品,買了一些裁縫的工具書籍和東西方服裝歷史圖像,作為餞別禮物。她說她愛好編織,但沒錢上服裝設計學校,這些工具書她說看就可以自學,受益很大。溫達回印尼之後,結了婚,也在她自己的住家成立了一個服飾設計工作室,她自創品牌作網購行銷。幾個月後,她寄來給內人一個手提袋成品,色調造形都十分精美。第二次她傳來了一個更是令人驚喜的影像,一個大眼睛的可愛女嬰 ! 但我端詳之餘,卻有種淡淡的愁感,想到印尼政府如果不能提升國民的生活水準,那麼二十幾年後,這女嬰是否又得像她母親一樣,離家背井到國外去做移工當幫傭……我們的第二位移工妮蘭也是來自印尼,她沒溫達那般靈巧,但後來居家護理照顧也做得很好,她的先生也在南方澳當漁工,新婚六個月就分別來台工作,每當她先生漁船回港或進基隆港避颱風,我們就讓她去會她先生,經常是過一個晚上才回來。妮蘭未作滿三年,就決定和她先生一起回印尼。如前所述:臨行前兩週,她每天盯著我,教會了我如何為內人的人工血管作無菌注射。現在來幫我們的,是一位年近三十的女孩,她的越南名字不好念,我們就叫她做蘇姍。醫院問我們須不須要教她學作居家護理工作,結果她一看我操作就會了,因為她曾在老人院工作三年,天天都在協助護理師作打針的工作。但蘇姍個性沉靜,經常壓低著聲音在看手機,有鄰居叫我們須限定她用手機的時間,但我們不覺得她會因此影響到正務工作。後來我們知道蘇姍大都是用手機在和家裡的兩個女兒通話,大的八歲,小的才五歲,越南是她的丈夫和婆婆在帶孩子。我內人對蘇姍的處境特別「有感」,這並非僅是同為女性和母親。因早年二二八的事故,父母赴日不能回台,她十幾歲就得在基隆照顧幼小的弟妹;嫁給我之後,又因我被白色恐怖掃到颱風尾,只好把小孩又送到日本我岳父母家。內人對一個母親遠離自己幼小的子女,有著切身的感受。於是內人就直接和蘇姍一起在手機上,看她女兒的起居,一起欣賞那五歲老么的唱歌。蘇姍減輕了用手機的心理壓力,也開朗了好多。但當那小女孩一直問媽媽什麼時候回來時,確實令人聽了心酸。內人只好安慰蘇姍說:「現在的人有手機視訊可以對話好多了,四十幾年前,我們連通個電話,不但又貴又困難。」台灣的少子與人口老化的現象,形成長照,醫療與移工的社會問題,它不僅存在著聘僱之間的現實條件,其間還存在著文化與人性的沖擊,那不是僅賴法律、制度與經濟條件就得以解決。最後,我們可能須以更大的諒解、體恤與互愛,才能共渡這跨國互助的嚴肅考驗,才能共建此世紀人間的和諧與幸福。
-
2021-03-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疫苗開打 急診醫護意願最高
我國昨天開打AZ疫苗,一整天共有五十八家醫院醫護人員施打疫苗,台大、新光、亞東、雙和、和信等醫院均由院長率先捲袖,成為院內首打者,鼓勵同仁施打。由於疫苗開封後須於六小時內施打完畢,一瓶可供十人接種,不少護理師在開瓶後,立刻按下計時器,成為施打首日的奇特場景。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該院共有一千七百多名醫護人員願意施打AZ疫苗,現已配送一千五百劑疫苗,在擴充接種點後,預計在兩周內完成第一批院內醫事人員接種,五月十七日開始施打第二劑。新光醫院長期深耕帛琉醫療發展,院長侯勝茂表示,每年都會派駐人力至當地提供醫療協助,四月一日起「旅遊泡泡」啟動,前往帛琉診療的醫護人員也在優先施打AZ疫苗名單中。「有打是比沒有打更好。」高雄長庚副院長龔嘉德說,國外臨床統計並未發現AZ疫苗有顯著問題,醫院鼓勵醫護人員施打;義大醫院院長杜元坤強調,國外血栓案例數據分析比率極低,均小於背景值,無須恐懼,希望醫護人員踴躍接種,「打疫苗不只保護自己,也保護病人。」前總統陳水扁的醫療團隊召集人、高雄長庚醫院名譽副院長陳順勝昨天也完成接種。他說,「去打一打啦,沒去打有夠笨」,北歐國家停打AZ疫苗是要調查批號製程是否出問題,不是疫苗本身有問題,醫護施打率偏低,中央應多釋疑。觀察各醫院接種狀況,以急診醫師及護理人員接種意願最高。卅歲的台大醫院急診部張姓護理師表示,執行檢傷分類時,經常接觸疑似病人,即使做好防護措施,但還是怕怕的,因此,急診同事接種意願相當高,不會特別選廠牌,只要有疫苗,就願意打。北榮照護確診者專責病房蘇姓護理長表示,照顧病患時的擔心,遠遠大於接種疫苗的疑慮,故她願意第一波施打疫苗,施打後並未出現任何不適。由於國外傳出多起AZ疫苗接種後疑似引發血栓的嚴重個案,各醫院在接種首日格外謹慎,均設置休息區,雙和醫院院長吳麥斯昨早七時五十分帶頭施打,接種後,依照指揮中心建議,坐在椅子上,休息卅分鐘,無任何不適,才離開急診區。
-
2021-03-23 該看哪科.巴金森氏病
警訊自我檢測/你正值發病年齡嗎?帕金森氏症10症狀中3項別輕忽
台語金曲歌后詹雅雯驚傳罹患帕金森氏症,她在臉書貼文及照片,圖片中她手腕的住院標示上面寫著台大醫院,文中則表示,近日檢查發現罹患帕金森氏症,左腦中度萎縮,2個月內已瘦8公斤。之前詹雅雯就罹患喉部腫瘤,以及無法自行分泌口水的罕見疾病之後,最近2個月來,食慾變差,吃不下東西,爆瘦8公斤,至台大醫院接受檢查,確診為帕金森氏症,左腦已經中度萎縮。目前她持續服用藥物,仍保有行動能力。詹雅雯貼文表示,醫師宣布的當下感到很震驚,覺得是老天爺在開玩笑,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沈澱,覺得能輕的像一陣風也不錯。她認為每個病痛都是有原因的,是在提醒自己要愛自己的身體,應該把速度慢下來,現在最重要的課題是學習聽醫師的話、學習不要恐懼和新的生活方式並珍惜現在擁有的。帕金森氏症 腦部慢性神經退化疾病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葉篤學表示,帕金森氏症是一種腦部慢性神經退化疾病,主要是因為腦內稱做黑質的部位出現退化,導致未能產生足夠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使得肌肉活動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影響身體活動能力。帕金森氏症病患大多在50至60歲發病,由於運動功能逐漸退化,因為手抖,無法寫字、吃飯,隨著肢體行動困難,患者慢慢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相當折磨。帕金森氏症10大症狀 出現3項別忽略葉篤學提醒,如果下列10項特徵,出現3項,就應該提高警覺,此外,單側肩膀疼痛(五十肩)、鞋子磨損速度變快、作夢時會大叫,這些均為警訊,也容易被忽略。▸症狀1:手在休息放鬆時出現顫抖 ▸症狀2:走路時手不會擺動 ▸症狀3:站立時身體向前彎曲 ▸症狀4:走路時一隻腳拖在後面 ▸症狀5:步伐小、常跌倒 ▸症狀6:覺得懶洋洋、做事沒動力 ▸症狀7:頸部後方或肩膀常疼痛 ▸症狀8:刻意避開和聊不來的人相處 ▸症狀9:音調變小或沙啞 ▸症狀10:寫字變慢字體變小帕金森氏症可分5期 第3期身體平衡能力明顯變差值得注意的是,在症狀表現及病程上,帕金森氏症可分5期,第1期為單側症狀(如單側五十肩)、第1點5期為單側加中心症狀,如脖子僵硬等。第2期是雙側症狀、第2點5期是雙側加上初期的平衡問題。到了第3期,身體平衡能力明顯變差,走路不穩,經常跌倒。第4期就需輪椅輔助,到了第5期,已經缺乏自主能力,必須長期臥床。葉篤學提醒,如能及時診治,透過藥物或是手術,就能夠有效延緩疾病惡化速度。(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巴金森氏症早期有明顯6大警訊! 手抖、便祕、動作遲緩別以為只是在變老 ·老化跟失智常搞混? 最大差別在這個地方!醫師曝「4危險誘因」 【加入臉書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招募新成員!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立刻加入:https://user137758.psee.io/3j74yy
-
2021-03-22 新聞.生命智慧
母親的告別式家族盛大、好友的告別式精采回顧…我要怎麼說再見?
回顧罹癌好友的精采此生參加過不少告別式,印象最深刻、也最震撼的是一位六十歲往生的好友,放映的第一張投影片就是她罹患癌症後,接受化療的光頭照片:身著病服、打著點滴,體貼的先生陪伴在旁。她堅定的眼神,勇敢、豪率,令人動容。投影片從她人生的最後時刻一直往前推:事業成就、桃李天下、家庭圓滿、國外求學、學業優異到乖巧可愛的小女孩……短暫的片段如同時光隧道般,帶我們陪著她走完精采人生。事後,一位朋友很感慨地說:「平常要多拍照,告別式才會精采豐富。而且要趁現在還不是很老,去拍一張美美的大頭照,以備靈堂使用。」我不禁心想:我要怎樣的告別式呢?人老了,有一天都會這樣記得我五、六歲時,住在鄉下的外祖母去世了。瘦小的外祖母是位非常慈祥、輕聲細語,散發著溫暖光輝的長輩。我們這些孩子都非常喜歡她來家裡,因為如果犯了錯,母親拿起藤條要責打時,趕快跑到外祖母身邊就沒事了。外祖母的遺體躺在大廳裡,墊高的門扇板上,面色祥和,旁邊點著香。母親帶著我繞外祖母一圈,說:「免驚,阿嬤是好人,很疼我們,不會害我們的。」──這是我對往生者的初次印象:安靜、平和、自然,無有恐懼,而且人老了,有一天都會這樣。父親病逝時是九十一歲。中部小鎮的喪禮,大多在自家門前搭棚、設靈堂,且占了馬路的一部分,因此,需事先向派出所申請路權。當時,我們晚輩站在靈堂旁,一面哀戚答禮、一面聽到背後的車聲,不免有點擔心被撞。幸好路過者都尊重往生者,也體諒家屬,車子慢行而過。晚輩跪拜時,六十歲出頭的大嫂因膝蓋退化,跪下後無法起身,還得讓身旁的大哥拉她一把。禮儀師趕緊說:「不方便者可以免跪,行禮即可。」喪禮的繁文縟節之一是請法師及居士誦經、唸佛。我手邊沒有經文,不知內容,只覺得聲調平庸而反覆,但聽久了,心境卻慢慢平靜,頗為療癒。那時五十多歲的我,想著退休後,也許可以從事禮儀師的工作,希望能以莊嚴、溫暖的方式撫慰生者。大哥卻笑說,殯葬業是個大事業,我的外表和專業能力都明顯不足。他說得對,但從此,我就特別注意喪禮撫癒人心的療效。父親去世後六年,九十七歲的母親往生了,我們仍然在自家門前搭棚、設靈堂。由於母親是大家族中最高齡的長輩,當時跪拜的晚輩多到即使三人一排,還是排到棚子外。這讓我感受到臺灣傳統的喪禮,可說是大家族成員見面、緬懷、思源的機會,也是個人省思、感恩和療傷止痛的起動力。基督教的追思禮拜在教會舉行,莊嚴典雅,除了牧師講道、獻詩班,大家一起禱告、讀經、唱詩,非常療癒,而且離開時,每人手上還常帶回一盒點心呢!從現在開始回看一生,不留下遺憾我單身,與大家族的親戚們平常少聯絡,想到等哪天自己走了,那時候朋友也都老了,能來參加告別式的人可能寥寥無幾,怕是既難堪,又心酸。所以,我決定免掉告別式,但要自行製作一生的投影片,而且從現在開始做,同時反省做人有哪些要改善或學習的、還想去哪裡玩、哪些事還沒做,趁現在還來得及一一補足。不過,投影片將來給誰看?總有幾位親友吧。或許也可以放到YouTube,永存雲端喔。(本文節錄自寶瓶文化出版《你怎麼看待老年,它就怎麼回應你:預防失智,快樂的老後實踐》)
-
2021-03-19 新聞.杏林.診間
我的經驗/開刀開一半我被痛醒!麻醉退了 超恐怖經驗
看到一篇報導:「澳洲一名男子在手術中,遇到麻醉失效的狀況,由於麻醉深度太淺,醫師正在手術過程中,他清醒了,在麻醉尚未全數消退下,無法與醫師溝通,他就忍著疼痛等醫師完成手術。」裝心律調節器 全身麻醉我也有過這樣的恐怖經驗,十年前,我因心律不整(心跳太慢),必須裝置心律調節器,手術前施行全身麻醉,手術進行中維持睡眠狀態,沒有知覺,但是手術進行到快完成前一小時,我突然痛到醒來,當時意識清楚,以為手術就快結束了,問醫師,「快結束了嗎?」醫師回答,「正在清洗傷口,等下要縫合。」好像任人宰割活體但是我感到無比疼痛,好像任人宰割的活體,忍不住「呀!呀!」地叫,這時麻醉師到我耳邊說:「不要緊張,會讓你再睡一下。」之後,我又失去知覺了。躺在手術台上死亡的恐懼如浪潮襲來的經驗,讓我不寒而慄,之後常做噩夢驚醒。去年因為心律調節器沒電了,要打開皮膚換新電池,我告訴醫師上次的恐怖經驗。9月初進開刀房,這次只是局部麻醉,仍能與醫師對話。手術進行到最後20分鐘也是麻醉退了,我忍著痛咬牙做完手術,又是一次恐怖的經歷。懷疑體質不容易麻醉麻醉是為手術安全所需,要有安全的手術,麻醉是重要的一環,不可不慎。我看報導:「使用低於正常值的麻醉藥劑量,可能在手術中出現短暫的清醒。」如果我活得夠久,可能會有幾次進行心律調節器換電池的機會,心裡存疑的是,「我是體質關係不容易麻醉嗎?」
-
2021-03-18 新聞.元氣新聞
歌后詹雅雯克服喉瘤 暴瘦確診帕金森氏症「左腦萎縮」
「金曲歌后」詹雅雯樂觀克服喉部腫瘤、無法自行分泌口水的罕見疾病之後,近2個月因為食慾不振,體重驟降8公斤,就醫做完一連串檢查之後確診罹患帕金森氏症,左腦已經中度痿縮,又對她的人生投下一枚震撼彈。她的身體狀況一直處於緊繃狀態,這次的病痛超乎前2次的艱難,她說醫師宣布的當下感到很震驚,覺得是老天爺在開玩笑,「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沈澱,覺得能輕的像一陣風也不錯。」再度展現樂觀個性。她認為每個病痛都是有原因的,是在提醒自己要愛自己的身體,「我應該把速度慢下來了,現在最重要的課題是學習聽醫師的話、學習不要恐懼和新的生活方式並珍惜現在擁有的。」目前她固定回診、吃藥治療,行動能力尚未出現異常,只是服藥完會有暈眩的副作用,讓她更加沒有食慾。如今生活、工作又遭遇重大難關,甫推出新專輯的「幸福過敏」的她開始調適心態,感性地說:「其實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是帶著很多病痛的,不論是身體與心靈的,只是每個階段的病痛都不一樣,年少的狂躁、成年的壓力、現在的積累……病痛一直是我們的朋友,提醒我們不要急,不要貪求,不要放不下。」好友許常德則替她打氣,表示知道她健康亮紅燈好長一段時間,「希望詹雅雯健康快快好起來,我常常是她唯一可以訴苦的人,我給她的安慰就是對她說恭喜啦,生病的人最幸福了,總是可以休息,並得到人心疼,相信她一定可以戰勝這一切。」
-
2021-03-18 養生.家庭婚姻
再懷孕會死,為何婆婆仍對她說「沒有孫子死不瞑目」!令醫師難忘的故事:社會設定她就要不及格
「林醫師,我想問問生小孩的事。」她坐定,一雙杏眼看著我,開口這麼說。「好喔,你想生小孩?」今天預約掛號到八十幾號,已經不像以前剛當新手主治醫師的時候,有餘裕跟每位病人慢慢聊天,我得單刀直入講重點。「對。」她點點頭。她有一雙很好看的單眼皮眼睛,清秀的五官,鵝蛋臉,及肩的黑色直髮,簡單的用大夾子束在腦後。這兩天寒流,她套著咖啡色大衣,黑色格子圍巾摺疊得整整齊齊放在腿上。「其實我常說喔,想生小孩要找老公啊,看醫師看很多次也不會生小孩喔。」我開玩笑,感覺她隱約有一種緊繃的情緒。她淺淺笑了一下。「來,你有沒有懷孕過?有生過嗎?」點開她的電子病歷系統,準備鍵入基本病史資訊。「懷孕一次,生過一個。」她回答,「剖腹產。」「剖腹產原因是什麼呢?」我一邊輸入資料,一邊繼續問。「胎盤有問題,還有胎位不正。」她說,「我那次大出血。」她講到我們心中會響警鈴的關鍵字:胎盤問題、產後大出血。「植入性胎盤(註1)還是前置胎盤(註2)?」我問。「好像都有。」她說,「我那次進了加護病房,輸了非常多的血。」「你如果再懷孕,再發生機率很高啊!」我直說。「我的醫師也是這樣說,他說他好不容易才保住我的子宮,出血二千c.c.。我輸了很多血。」她表情很平穩地說,但是感覺出她有恐懼的記憶。「你要是再懷孕,風險比上次還高啊!」我提高音量,「子宮切除的可能性非常高!」「我的醫師說,我要是再懷孕,很可能會救不回來。」她表情和語氣竟然還是很平穩。「然後你今天來問我,你要生小孩?」我瞪大眼睛,看著她。跟診的護理師M眉頭也皺起來,轉身看著她。「我婆婆說......」她終於講到關鍵字。「果然。」我實在忍不住翻了白眼。「我......我是再婚。」她開始講核心的問題,「之前生的是女兒,唇顎裂。」「女兒開刀矯正了吧?」我雙手在胸前環抱。「開刀好了,沒問題。」她回答。「然後?」我示意她繼續說。「我先生沒要求什麼,他也說有這個女兒就夠了。」她微微仰頭,深吸口氣,「可是我婆婆說,她想要一個孫子。」她像是吐出一顆沉甸甸的石頭。「她知道你前一胎差點死掉嗎?」我直接問。「知道。」她回答,肯定的。「然後她要你再生?」我繼續問。「對。」她回答,一樣,肯定的。「很討厭欸!」我轉過頭向護理師M抱怨。她們很習慣我在門診罵不明理的家屬。「她每天都問我何時要再生一個孫子給她。」她的手緊緊揪著膝上的圍巾,忍著她的情緒激動。「你再懷孕很可能死掉欸!」我把話講白了,這不是我平常的作法。「我婆婆說,如果這輩子沒有孫子,她死、都、不、會、瞑、目。」她睜著美麗的杏眼看著我,一字一字說。「所以你婆婆的意思是,就算你會死,也要給她生一個孫子?」「對。」她點頭。「混帳,要死她先去死啦。」抱歉,本醫師實在脾氣很差。「所以,醫師,我今天就是想問你,我要怎麼樣可以懷男嬰?」她到底是怎麼忍耐過來的?我必須深吸一口氣才能耐住我的理智,專業地回答她:「第一,你的年紀不大,如果真要懷孕,幫你確定排卵、先生要驗精蟲,大概不難懷孕。如果真的很急,一般不孕症技術也可以幫忙。」我頓一下,讓自己不要氣到講不出話,「第二,技術上有一種東西叫精蟲分離術(註3),可以增加懷男嬰的機會。但是,」我繼續說明,「人工生殖法是明文禁止選擇胎兒性別的。」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經過人工生殖技術活產的男嬰女嬰性別比,大約是一二五比一百,相較於自然情況下的男女嬰性別比是一〇四比一百,這極為離譜的數字落差,要說沒有人工干預,大概只有政府會信。也因為台灣曾被經濟學人雜誌拿來與印度、中國等國家共列為嚴重「性別失衡」國家,後來政府積極調查產科和不孕症科醫師,才讓人工生殖技術活產新生兒的性別比趨於正常。但如果以胎次來看,台灣到第三胎以上的男嬰比例,又大大高於自然比例。台灣還是否存在重男輕女?數字說明了一切。她定定地聽著我說,看樣子是認真想要尋求生兒子的方法。「可能有不孕症醫師還是會願意幫你做精蟲分離術啦,」我嘆口氣,問她,「但是,假如你的精蟲分離術失敗,又懷了女嬰,怎麼辦?」她看著我,沒回答。「到時候,這個硬是拚命生出來的女兒,不就註定是個沒人歡迎的孩子?」我講著,心揪了一下,「如果你沒死也就算了,如果你還因此死掉了,女兒這輩子怎麼過?」她的眼眶突然充滿淚水。「你女兒呢?她又是什麼心情?」我知道這些都不是一個婦產科醫師需要跟她說的話。「阿嬤不愛她,然後媽媽為了生弟弟給阿嬤,死掉了。」我深吸一口氣,「你們這樣對得起她嗎?」我說了重話。她眼淚唰地滑落雙頰。我知道她其實很無奈,每天像被鬼纏著、被盯著,催她「生兒子給我,不然我死不瞑目。」的那種壓力,一般媳婦要面對這種情況已經很難受,她是個帶著前一任丈夫的女兒「再嫁」的女人,在傳統婚姻市場上根本是要「感恩婆家收容」,怎麼可能承受得住。台灣人幫女兒取名字常常用「嫻」、「淑」、「順」、「柔」,如此期待她們「乖巧聽話」、「不爭不求」、順長輩順習俗的意涵,女孩沒有被期待爭取權益,沒有被鼓勵勇敢反抗,沒有被希望積極實現自我,最後就是一再貶抑自己的價值,連自己都把自己看成「賠錢貨」,連自己都不敢爭取自己和孩子應該被愛的價值。如果我們沒有從小就建立女孩對人生應有的堅持與自信,制度上再怎麼講男女平等都沒用。「你先生怎麼想?」我問。「他叫我不要理我婆婆,不管她就好。」她邊抹淚邊回答。「男人不懂你每天要面對婆婆的那種壓力啦。」護理師M在旁邊補了一句。「他其實對我很好,只是......」她眼淚還在掉,但是力圖鎮定。是個受苦會硬撐的女人。「只是沒瞭解你的壓力,也沒跟他老母好好溝通。」我補上。她默默淌淚。「林醫師,可以幫我嗎?」她問。「幫你什麼?」我問。「我得生兒子。」她聲音細細弱弱,美麗的杏眼和鼻子因為哭泣而發紅。「即使你很可能再一次大出血?進加護病房甚至死掉?」我很不留情地問。如果是她自己非常想要孩子,自己熟知風險卻想要「圓自己的夢」,我還能跟她慢慢討論,甚至醫療團隊願意為了她拚看看。可是現在,她為的是傳統儒家社會裡莫名有權評斷她價值、左右她人生的偏見。而且這其中,還可能有一個無辜的受害者,她的女兒。她說不出話,任由眼淚淌流到嘴邊,我相信她不是第一天嚐到那苦澀。我吸口氣,咬牙說,「你把你婆婆、你老公、還有你女兒帶來我門診。」這一刻若畫成漫畫,我應該是額頭青筋暴出、頭上冒煙吧。「如果他們在你面前回答我說,寧可你死,也要你再生兒子,我認了,我幫你介紹不孕症科的醫師。」她沒有回答。人生這題太難,而社會設定她就是要不及格的。「想一想你女兒。你應該要保護她和愛她,而不是讓一個自私的老女人,逼你讓她孤單。」我講了很過分的重話。她沉默半晌。「謝謝醫師。」她一邊擦眼淚,一邊優雅地站起身,向我點個頭,離開診間。我很想伸手安撫她,但我的手再長,也無法伸出診間保護她。或許最終,她還是會找到一位醫師,願意「幫助」她「達成心願」。註1胎盤由胚胎絨毛組成,其中富含血管,附著在子宮內壁,供給母體和胎兒間血液內養分、氧氣和廢物輸送交換。正常情況下,胎兒娩出後,胎盤會自動與子宮內膜剝離,但若蛻膜層細胞有缺損,則絨毛可能植入子宮肌肉層,甚至穿透子宮肌肉層到膀胱或大腸組織,稱為「植入性胎盤」或「穿透性胎盤」。產後會因胎盤無法剝離,而導致大量出血。註2胎盤位置若蓋在子宮頸上端,會影響胎兒娩出,且會提早與子宮內膜分離導致出血。註3利用帶Y染色體和X染色體的精蟲比重不同,以人工方式在精液注入子宮腔之前先做篩選。此方式無法百分之百保證胎兒性別,且依照人工生殖法,不得選擇胚胎性別。書籍介紹書名:診間裡的女人2:不再害怕失去,婦產科女醫師陪妳找尋被遺忘的自己作者:林靜儀 出版社:鏡文學 出版日期:2021/01/08作者簡介/林靜儀婦產科醫師,前政治工作者。女性主義者。正在練習老花之後的閱讀方式,體驗更年期的熱潮紅。喜歡南太平洋的雨水和北印度的冷空氣。具有易怒體質,導致對於許多事情無法放著不管,喪失休假的能力。目前人生最困難的事情是維持腰圍。延伸閱讀: 別把胃當餿水桶!台大營養講師靠「35921飲食法」3個月狂瘦17公斤,連血壓都改善!
-
2021-03-14 新聞.長期照護
用北歐觀過台灣生活!劉毓秀的自家實驗:父母90歲仍健康、生前臥床僅數週,如何辦到?
編按:號稱老人天堂的北歐國家願景,在台灣有可能實現嗎?學者劉毓秀從1996年起多次前往北歐考察。她發現,北歐國家不論在個人層面的飲食、運動,或者社會制度面的長照政策,都是以獨立自主、尊重生命品質為目標。回台灣後,她將這套的概念應用在父母身上,成功地讓兩老維持生活自主到90多歲。「北歐式養老」,在台灣如何落實?採訪台大外文系兼任教授劉毓秀這天,是一個晴朗的冬日午後。從咖啡廳的落地窗向外望去,好幾位外籍看護推著坐輪椅的長輩出門曬太陽。一陣微風吹過,讓人有了置身北歐國家的錯覺。但眼前情景卻提醒了我們:這是步入高齡社會後,台灣的尋常風景。「在北歐,你幾乎不會看到這樣的老人。」劉毓秀感歎地說。66歲的劉毓秀,是國內知名的婦運先驅。早年她為了抗議民法「以父為尊」的思維,曾將自己的姓氏由父姓的「黃」改為母姓的「劉」。其後,她不只在大學開設性平課程,也擔任彭婉如基金會董事長,推動公共托育、女性就業等議題。女性一生中的大事,從出生時的姓氏、成年後的工作、為人母後的育兒乃至於老年的照顧,都是她所關心的議題。性別平等、社會福利制度高度成熟的北歐國家,是劉毓秀心中理想的願景。1996年,她首次赴北歐國家考察性別平等政策,卻意外觀察到當地老人生活極為獨立,和台灣人的刻板印象截然不同。比台灣早15年變高齡 瑞典人如何自立到老、不麻煩家人?說起關注熟齡議題的契機,劉毓秀坦言,造訪北歐那年她40出頭,家有「四老」:70多歲的爸媽、公婆,都在邁向老年的人生階段。一提到老,人們最直接的聯想就是中風、失能、臥床、癱瘓等病老的景象。而照顧無力自主的長輩,又被理所當然地認為是子女的責任,「大家想到就怕得要死!」然而,早在10幾年前,瑞典、丹麥、芬蘭等北歐國家就已步入高齡社會。以瑞典為例,1996年的老年人口已達18%,相當於每5人就有1位老人。瑞典人看待年邁的父母,卻不像台灣人憂心忡忡。當地長照政策以自立為最大目標,盡可能地讓老人健康活到最後,不成為家人的負擔。瑞典老人如何生活?在劉毓秀主編的《北歐經驗,台灣轉化:普及照顧與民主審議》一書中,她長年的倡議夥伴、台北大學社工系助理教授王品寫到,瑞典幾乎每個社區都有老人聚會點。這些聚會點無障礙設施完善,一般老人和失能長者都能使用,相當程度地展現了北歐長照政策的自立精神。在聚會點,每天都有各種不同的活動或體驗,且多是由長者自行規劃、主導經營方向。可以是欣賞歌劇、音樂、健身、跳韻律舞,也可能是品鵝、品蝦大會、慶祝耶誕節。長者們也會找志同道合的朋友組成社團,一起表演爵士樂、看服裝秀、組讀書會等。做自己喜歡的事,有成就感也有歸屬感。此外,瑞典的國家政策也特別重視預防老人失能。例如,政府會安排足部治療師到聚會點為長者定期健檢、宣導衛教資訊。長者有健康的雙腳,才能走出家門參與社會活動。劉毓秀也指出,瑞典政府鼓勵人們在退休後繼續工作,持續累計退休金。直到75歲前,都算是勞動人口。透過推遲工作年限,延長長者在經濟與生活獨立的時間。除了政策規劃外,北歐人「吃得好、動得多」的生活型態也有助於延長健康餘命。根據歐洲統計局的數據,芬蘭、丹麥、瑞典、冰島、挪威等國家,過半數人每週運動至少2個半小時,是歐盟平均值的2倍。哈佛醫學院所出版的《哈佛健康雜誌》則指出,北歐人的飲食以全穀類、莓果和海鮮為主,崇尚在地當季的食材,對心血管健康有正面影響。在台灣也能實踐的「北歐式」養老 不要剝奪父母獨立的機會從北歐取經返台,劉毓秀開始思考,如何將這套理想落實於台灣社會?她的第一號「實驗品」,正是自己的父母。「媽媽曾說要燒香拜佛,求上天讓她跟北歐人一樣善終好走。我說不是這樣!妳要從生活習慣下手。」劉毓秀回憶。她觀察,在重視孝道的台灣,子女過度為長者著想,反而剝奪了他們的自理能力。例如,看護怕老人跌倒,寧可讓他們坐輪椅也不願攙扶。久而久之,老人雙腿肌肉流失,更不可能起身走動。她也聽過有長輩長期被餵軟爛的食物,導致咀嚼能力退化,進食時常不由自主地流口水。為了讓父母能自理生活,劉毓秀和弟弟、妹妹共同買下一戶有電梯、生活機能不錯的房子。平時購物、煮飯、洗衣都讓兩老自行負責。子女會陪聊天、吃飯,但不代勞家務。若有處理不來的家事,則請彭婉如基金會的家管員每週打掃一次,每月開銷約4千多元。父親過世後,母親還主動請家管員將打掃頻率減為2週一次。相較於聘請24小時的外籍看護,開銷精簡許多。「我們常說做父母要有堅持,其實當子女也是。」劉毓秀直言,子女即便遭人非議,也不能剝奪父母獨立的機會。像是有次,社區管理員看見黃爸爸自行扛米回家,打電話質問她怎能對父親如此不孝?也有讀者看見媒體報導,特地寫信向她興師問罪:「大學教授還做這種錯誤示範!」然而,時間證明劉毓秀的做法是正確的。實施北歐式養老20年後,劉毓秀的父親以93歲的高齡在睡夢中離世,生前臥床時間僅數週。媽媽今(2021)年超過90歲,仍可自行上菜市場買菜、搭公車、到老人中心上課。更重要的是,2人都沒有慢性病,僅偶爾上醫院看看過敏、腳無力等小病。「這20年間,我照樣教書、做研究、參與社運。因為爸媽生活能夠獨立,我才有這樣的自由。」劉毓秀笑說,父親本性屬於「懶惰型」的人,其實並未特別勤於鍛鍊身體。但光是自己的事自己做,就無病無痛地活到93歲。不要說長照,就連健保卡都很少使用。她總結,「顧好小我,對大我也有好處。」台灣北歐大不同 改變觀念是老年幸福的第一步說起北歐國家令人羨慕的老年願景,總會有人質疑:「台灣跟北歐民情不同、人民不願繳高額稅金,怎麼可能跟他們一樣?」但劉毓秀認為,台灣人期望幸福的老年,其實應從改變觀念開始。除了對老人過度保護,她也觀察到,台灣人多有延命迷思。且因健保費用低廉,無效醫療更為普遍。雖然平均壽命長,生命有意義的日子卻相對短。例如,她有位舅媽,因為多重器官衰竭被送至養護中心。為了安全,院方規定舅媽不能自主行動,平時由看護拿健保卡代為領藥。「我常常在想,那到底是孝親還是虐親。」類似的例子,還有一位她認識的長輩,因為善於養生活到90多歲。有天半夜卻衝到馬路上大吼:「我想死,我不要活了,太無聊了!」原來,家人無微不至的伺候,反而剝奪了老人家生活的樂趣。她指出,北歐人的老年以自立為目標,更強調回歸生命的本質。當生活品質無以為繼時,就放手不再強求。就像她在北歐安寧照顧中心看到的臨終者,不以灌食、打點滴等方式延長生命,只是讓身體慢慢關機,圓滿地壽終正寢。此外,她也特別提醒,4、5年級這個世代握有許多資源,有能力改變制度與社會風氣。台灣步入高齡社會,除了讓熟年人口活躍老化,同樣值得關注的是少子化問題。倘若青壯年人口持續縮減,未來年金、健保等和老人息息相關的福利制度都將無以為繼。在北歐國家,因為公共托育普及、家內性別平等、男女同享充分的有薪育嬰假等因素,儘管老年人口多,年輕人生育率也高。劉毓秀指出,中年人身為主管或決策者,應建立更友善的育兒環境。例如,她在彭婉如基金會推動彈性工作制度,方便家長照顧孩子。她笑說,改變的效果非常顯著,「好多人都去生第二胎、第三胎!」。現在對年輕人好,其實也是對自己的晚年好。照顧好自己的老年 是我輩人都能做到的社會責任研究北歐制度多年,再加上親眼看見父母的成功經驗,劉毓秀對即將展開的老年充滿信心。她計畫像父母一樣,健康飲食、規律運動,自己能做的事情不假手他人。時間到了就離開,絕不拖泥帶水。「老年的生命不必然讓人恐懼,它可以很有尊嚴。」劉毓秀希望,台灣有愈來愈多人能效法北歐,以自主生活為目標。不僅國家負擔減輕,也會停止無法承擔的照顧責任所造成的長照悲歌。在她眼中,獨立的老年,背後是一份對社會的責任。她開玩笑說,「我有時候太忙,都會告訴自己不行喔。你要顧好自己的健康,不能變成家庭和國家的負擔!」台灣人不必羨慕北歐,因為幸福老年的關鍵,就掌握在我們手中。原文:用北歐觀過台灣生活!劉毓秀的自家實驗:父母90歲仍健康、生前臥床僅數週,如何辦到?
-
2021-03-14 該看哪科.婦產科
政府催生 婦產科女醫師:關鍵並非補助
根據國發會推估,明年年台灣總生育率將再度低於一,生育率低迷,投入婦產科的女醫師卻變多。婦產科女醫師指出,提高生育率的關鍵不在補助產檢、發育兒津貼,而是社會觀念必須翻轉,不再弱化孕婦、別讓孕婦為風險負責、努力追求性別分工平等。統計顯示,一九九九年西醫男醫師有兩萬二千六百五十八名、女醫師僅二千四百九十名,到今年二月,男醫師人數增為五萬一千一百七十八人,女醫師人數大增四倍,達一萬零八百廿七人。女醫師執業比率以小兒科最高,成長三成,其次是婦產科。根據健保署委託報告,一九九九年到二○一三年,取得婦產科專科醫師執照的女醫師比率逐年增加,從百分之八點六增加到十九點七;執業婦產科女醫師比率,也從百分之十一點五增加到百分之廿三點六。此外,二○一六年到二○一九年,女性婦產科醫師增加九十六,是男醫師三點五倍。此外,婦產科女醫師大都比男醫師年輕,二○一九年,卅一到五十歲的婦產科女醫師占七成,五十一歲以上占三成,但同年度婦產科男醫師逾五十一歲占八成六,卅一到五十歲的婦產科男醫師只有一成四。對於生育率低落,女性婦產科醫師也提出建議。烏恩慈表示,孕產婦風險提升與高齡懷孕確實有關,但政府部門並未基於科學、站在女性立場進行衛教宣導,一方面強調風險、強調懷孕不能運動,導致女性心生恐懼、弱化自我;一方面又怪女性怕痛、怪醫師愛開刀剖腹。烏恩慈建議,應有一筆金額指定用於補助孕產照護,支持女性可以選擇減痛分娩、找助產師、甚至剖腹產。新竹國泰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張瑜芹表示,每個人養育孩子的計畫都不一樣,需要更多元的觀點來支持女性。
-
2021-03-13 養生.家庭婚姻
「我從端午節到現在都沒跟你爸講過話!」老夫老妻破冰,先學說話不帶刺
「我從端午節到現在,都沒有跟你爸講過話。」60多歲江女士跟女兒吃飯時,忽然迸出這話。江女士和先生吵吵鬧鬧一輩子,年輕時先生脾氣更暴躁,甚至會拳打腳踢,現在兩人年紀大了,江女士已練就萬事淡定不回應。不過,江女士還是照顧著先生的飲食起居,只是先生相當不滿,到處去跟親戚抱怨太太都給他臭臉看。諮商及心理專家說,這是典型的「情感撤離」,如果能在破壞關係的行為模式出現之前就踩煞車、建立友善溝通的橋梁,或許有機會改善。累積負面情緒 寧可不開口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媒體公關召集人林萃芬表示,江女士是很典型的情感撤離,因為長期累積對對方的負面情緒,長期互動上覺得「講的話都不是他要聽的,只要一講話對方就會生氣」,無可奈何之下,沒辦法與之情感流動,心理上也「撤退」了。林萃芬分析,雖然關係還不到連共處一室都不能容忍、仍願意照顧對方起居,但長期經驗已埋下深層恐懼,怕一開口就帶來生氣等不舒服的情緒,只能靠「不講話」來讓自己好過一點。台灣大學學生心理輔導中心臨床心理師洪千惠表示,如果伴侶渴望對方回應的方式,一直不是對方可以理解或回應的,關係型態常見會走到「一個跑、一個追」的循環。比如,明明心裡有情感、也想關心對方,卻因為沒有好好表達,變成像是責罵或嘮叨,結果對方完全不覺得被關心,只想逃走。善意表達感受 從減害做起洪千惠表示,在進一步破壞關係的互動模式出現之前,如果觀察到是哪些行為持續破壞關係,並對這些行為踩煞車,就有機會改變。因為對於兩人關係來說,光是「減害」都算是一種改善。減害,要從安頓好自己的心情狀態開始。先要允許自己的感覺和想法,接著就可以嘗試用善意的方式,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表達出來。如果雙方都抱持友善、關心對方的態度,就可以稍微聊一聊,練習用不帶責備的方式去表達感受和需求,再往彼此需求都能滿足的方向,去調整互動的方式。洪千惠提醒,常見的需求是在關係中被肯定、被接納、感受到對方在乎自己、有被愛的感覺、在對方眼中是個夠好的人。記得這些原則,將心比心地和對方互動,關係就能改善更多。如果還是覺得很難,可考慮接受諮商。諮商師擅長幫助人看見行為表層的線索底下,還有哪些真正想要傳達的訊息。比如表面上的責罵和憤怒,底層其實是沒有被關心的難過,沒有被接納的受傷,更多理解彼此真實的感受,人與人之間就能更靠近。
-
2021-03-08 科別.婦科
生育率怎麼救? 婦產科女醫剖析現代女性需要的是這些
根據國發會推估,2022年台灣總生育率將再度低於1,儘管生育率如此低迷,投入婦產科的女醫師卻越來越多。兩位女性婦產科醫師指出,提高生育率的關鍵並不在補助產檢、發育兒津貼這些「給寶寶」的事,而是整個社會的觀念必須翻轉:別再弱化孕婦、別再強求孕婦為某些難以預期的風險負責、努力追求性別分工平等,並認知到育兒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女人的成就也不該被限縮在母職。禾馨婦產科主治醫師烏恩慈表示,孕產婦風險提升與高齡懷孕確實有關,但政府部門並未基於科學、站在女性立場進行衛教宣導,一方面不斷強調風險、強調懷孕不能運動,導致女性心生恐懼、弱化自我;一方面又怪女性怕痛、怪醫師愛開刀剖腹。社會迷思則把孕婦評價為「病人」,任何人都可以對她指指點點、管東管西。就算懷孕本身既有許多無可避免的風險,但人們常會自行歸因到不相干的事物,堅信一定是產婦或醫師做錯了什麼,才會「保不住」。烏恩慈指出,目前政府對於懷孕的補助集中在產檢,著重於胎兒的部分,建議應有一筆實際金額指定用於補助孕產照護,支持女性可以自由選擇打減痛分娩、找助產師、甚至是剖腹產。建議政府應該要從國民教育就好好傳達備孕、懷孕的知識,別再讓大家透過誇大的影劇情節學習錯誤的觀念。新竹國泰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張瑜芹表示,每個人養育孩子的計畫都不一樣,需要更多元的觀點來支持女性。「育兒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媽媽也不是只有育兒一件事要做,」張瑜芹表示,女性生育需要很多支持,比如育兒時,有沒有足夠的經濟支持、精神支持?孩子年紀可以上幼稚園了,可負擔的幼稚園數量、容額是否足夠?有沒有管道讓女性可以再就業?烏恩慈表示,近十年來,好像要當全職媽媽才算愛小孩、不會錯過孩子成長,但現代女性事業表現越來越好,生育代價太高。社會制度應該要支持女性不因生育而喪失選擇,就算回到職場也不會受到指責,就像沒有人會因為爸爸不放棄工作而指責他。他也呼籲政府要多推廣男性請產假和陪產假,促進投入共同育兒、促進男女平權、性別分工平等,「讓每個人都能開心舒服地在各場域貢獻自己的能力,豈不是全體社會共贏的局面?」
-
2021-03-03 失智.新手照顧
精神行為/你可能不知道:失智症患者的長期記憶有時比正常人還好
失智症患者與正常人:差距不大阿茲海默症患者以此方式提醒所有正常人,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物為何。正常人以密密麻麻的行事曆匆忙過著自己無法重來的人生,忘記當下,因為他們幻想生命只有已經歷的過去,和即將到來的未來;然而遺忘過去和不計畫未來的失智者卻提醒了我們,生命其實只存在於當下。部分失智者在經過調適後,過著滿意的生活—當然這還得仰賴家屬和專業人士的幫忙。即使如此,失智症患者仍會不斷面臨麻煩,但一般人偶爾也會遭遇問題。正常人對失智症的恐懼絕大部分來自於死板地相信,良好且符合人性的生活,代表隨時都能掌握一切。這樣的生活方式並不聰明,就連在未失智期間也是遙不可及的理想。我們總會處在無可避免的依賴狀態中。有時和失智症患者之間的談話會顯得空泛,意指內容空洞無物,不過人生的一切都必須有意義嗎?閒暇對古希臘人來說,代表生命的高峰。過去曾經有段時間,人們毫無目標卻因此極有意義地活著。不為任何短期目標而與人進行有意義的談話,是緊繃且將時間視為金錢的正常人幾乎無法做到的事情。所以基本上,當下所經歷的生命時間相當無價,因為它無法重來。失智症患者能做為正常人珍貴的提點者。如果失智者不會因困惑而惱怒,他們可能比一般人要好相處得多。他們不想騙人,從不說謊,就算沒說實話,也從不是因為打著壞心眼,他們也不記仇。在他們面前我們不用想著該如何表現自己,因為對他們來說,人性的當下便已足夠。這不代表罹患失智症是件幸福的事,沒有任何背負此病重擔的家屬會這麼認為;不過它也不代表一切的終結,有時反而甚至是真實人性的閃耀片刻。初期逐漸失智的過程尤其讓所有相關人士感到痛苦。當記憶力衰退,最典型的是失去短期記憶之後的尷尬情況。患者將東西移位之後,怪罪別人把他們的東西偷走。他們失去看見日常生活全貌的能力,並在一開始認為這是失去自立能力的痛苦過程。初期患者往往因此罹患憂鬱症,而家屬也必須費力適應這個全新狀況。許多病患卻在不久後發展出異於常人的能力,以高超的技巧掩蓋這個令人不適的狀況。我還清楚記得在就讀醫學院時,一名助理醫師讓我們在大學附設的精神科醫院訪談一名約五十歲的患者。我們是六名求知若渴的學生,用盡所有醫學原理來研究這名男子。他看起來和善、好親近,熱切地說他的職業是工程師,畢業自哪所學校和興趣,最後聊到婚姻時,他表示自己的婚姻有些問題。這時我們繼續追問,畢竟精神科醫院主要處理的是問題。結果發現他的妻子顯然支配慾極強,讓他自覺不受重視。在將近一小時的訪問快結束時,這名病患為剛才詳盡的談話,有禮貌地向我們道謝。我們再回去找那名助理醫師,他想知道我們發現了什麼。我們對自己的看法極有把握,這是典型的婚姻問題。我們每個人都發表了自己的觀察,但當我們越是興奮地引述各種可能的專業術語,這名助理醫師的反應就越不尋常。他沒有表示同意,但也沒有反駁,臉上卻露出謎樣的笑容。在我們激烈的報告結束之後,他冷靜地問我們還有沒有注意到其他事情,我們表示沒有。接著他把病患叫進來,親切地問候他,並且在寒暄幾句之後,突然問他現在人在哪裡。「在一間飯店。」病患理所當然地回答道。我們幾個人如雷轟頂。每個人都能馬上看出這是一間醫院。這名助理醫師友善地繼續追問,才發現患者不知道現任總理是誰,也不知道今天是何年何月何日,他以為我們是記者。助理醫師客氣地結束談話。在病患和我們道別之後,我們狼狽地坐在被逗得有些樂的培訓師面前。這名病患透過閒話家常和小故事,成功地騙過我們一小時,隱瞞他是阿茲海默症患者的事實。他的長期記憶沒有問題,當我們問他幾歲時,他說自己是一九二七年出生的。我們根本沒發現他迴避直接回答這個問題,事實上他也沒有能力回答這個問題,因為他根本不知道今年是哪一年。所以他使出失智症患者慣用的伎倆,說出自己的出生年份,因為這份資料他仍有辦法從長期記憶中順利取得。透過這樣的方式,失智症患者得以欺騙不知情的訪客。這偶爾會發生問題,當住在遠方且錙銖必較的親戚前來拜訪全心照顧失智祖父的家庭時,便會自以為是地聲稱,祖父的心智沒有問題,這一切只是惡意誹謗,目的是為了貪圖錢財;反之祖父還擁有「極為傑出的記憶力」,因為他還記得戰爭時期或者過去的所有細節。這麼說並沒有錯,因為典型失智症患者的長期記憶有時甚至比正常人還要好,但隔天祖父可能完全忘記前一天訪客來訪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短期記憶才是問題所在。和患者相處時,格外尊重那些因自身記憶力及時空定向障礙而感到難堪的病患,是相當重要的事。當一名只有幾秒鐘短期記憶的重度失智症患者在我們學生面前接受詢問時,他會馬上忘記所有先前曾經說過的話。在如此情況下,關於現狀的問題顯然會令他極為難堪。病患離開之後,我們幾個學生開始討論這個問題:讓人陷入如此難受的處境,是否合乎道德?教授安慰我們說,反正病患馬上就會忘記這難堪的感覺了。不過我仍有疑惑。我認為一個人能否回想起被迫陷入的難堪處境,跟道德評斷沒有關係。無論如何,這個人都在他人生無法重來的片刻裡,被迫經歷了顯然令他極為不適的情境。因此我在面對失智者時,盡量格外小心。這從了解病史時就開始了,有些精神科醫師會在一開始就詢問病患當下身處的時間和地點,讓許多患者覺得自己的理智從一開始便遭受質疑。然而如何發現病狀確實是個重要的問題,我們也不該受到過度禮貌的牽絆。因此我的習慣是將這些問題安插在談話中。當一名高貴的年長女士因為疑似罹患失智症前來就醫時,我會在對談中順道詢問:「您能夠跟我說一說,今天是幾月幾號嗎?」結果我立刻得到正確的日期,此外她還笑著補充說:「醫師,您也有搞不清楚的時候,是吧?」看來有禮貌是要付出代價的。當然也發生過必須以尊重來處理的有趣場面。一名牧師老是忘記他早就不是當地的牧師,即便他的接班人已經站在祭壇前,他仍愉悅地想開始望彌撒;還有其他的主治醫師同事,乾脆讓一名失智的主治醫師跟著巡房,因為顯然他想這麼做;比較尷尬的是,有一名男子忘記自己已經離婚,而讓持續拜訪他的前妻感到為難;另一名患者則將一位同樣失智的女病患誤認為自己的妻子,因而產生了些摩擦。在這些情況下,需要的是敏捷的反應、想像力,以及一定程度的幽默感。如果所有照顧患者的人,在工作時都帶著極為嚴肅且責無旁貸的表情,這對他們並沒有幫助。無論如何,我們都必須隨時維持對病患的尊重,尤其不應該說謊,這也是在面對患者時需要留意的地方。對失智者來說,精神科醫師不是能提供他最大協助的人。在診斷時,醫師的角色很關鍵,而受過特別訓練的護理人員、社工、職能治療師和物理治療師等,往往才是更厲害的專家。然而貢獻最多的卻是,因為照顧失智者而感到筋疲力竭的家屬。在病患仍然記得家屬的時候,他們的角色不可或缺。不過也正因如此,他們更不應該讓自己過度疲累,而要留意體力,並像長跑選手一樣衡量自己的步伐。專業人士早就知道,如何減輕家屬的負擔和親人的支持扮演了關鍵的重要角色。老年精神醫學中心承接了這項任務,廣泛地協助幾乎所有的問題。如此一來,病患和家屬便能依據診斷結果進行中期的生命規畫,在每個新的階段取得特定的協助。不要懷疑,這個領域絕對會在未來幾年掀起關於社會基礎的重大討論。如果真像某些正常人所說,類似電腦的特質才是每個人最重要的部分,那麼人腦如果喪失記憶功能,就代表它壞了。一般來說如果電腦壞了,我們會把它丟掉,因為「修理不划算」。我們必須承認,照顧失智症患者的成本很高,如果從能不能賺錢的角度看來,他們對社會已經不再有用處。因此有人試著指引這些人出口的方向,瑞士有個對應的機構便名為「出口」(Exit),它讓「壞掉」的人能更順利地踏上歸途。在與自身死亡權利有關的所有爭論裡,癥結點在於,攸關生死的法條不可能同意自殺,一旦病患認為自己對社會或筋疲力竭的家屬帶來不合理的負擔,自殺便成了某種道德義務。如此一來,只要病患有意願,便能毫無阻礙地離開跑道。如果這條界線不在,失智症患者的生存空間將變得非常狹隘。在以類電腦特質為傲的正常人所主宰的冷酷獨裁體制下,將不會有空間留給情感豐富、脆弱、敏感及負擔沉重的人。「我不想仰賴他人幫忙。」這句常常從正常人口中冒出的話,完全違背了現實,因為每個人在人生各個階段都需要他人協助。這些彷彿被設定好的句子讓社會走向偏途,最後終將迷失人性。一個社會如何看待失智症患者,是對於其人性的關鍵考驗。※ 本文摘自《你瘋了》。《你瘋了》作者:曼弗烈.呂茲 譯者:廖家絨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21/01/30《你瘋了》書封。圖/臉譜提供
-
2021-03-02 醫療.整形美容
女子左耳被鄰居咬掉少1/3 手術造耳廓心理仍留陰影
彰化縣一名30歲林姓女子去年被鄰居咬掉三分之一的左耳,驚嚇和慌亂之間找不到耳廓,急忙到衛福部彰化醫院就治,醫師取下林女右耳小塊軟骨種在左耳斷離處的頭皮,3個多月前後以重建和美化外形的3次手術讓林女再次擁有完整左耳。林女和家人不願對被攻擊的原因和過程多作說明,僅表示那名女性鄰居疑似精神不穩定,去年10月間林女在自家附近被攻擊,拉扯時被對方咬掉左耳,當下鮮血淋漓,林女飽受驚嚇,其他鄰居也嚇壞了,眾人一陣慌亂,找不到被咬下的耳朵,連忙送林女就醫,第一家醫院告訴她左耳少一塊「就維持這樣,不會怎麼樣。」衛福部彰化醫院整形外科醫師呂明川今天表示,左耳被咬掉三分之一的耳廓,不影響聽力,但外觀缺損,絕大多數人不能接受這樣的外觀,林女無法接受左耳缺損,到彰化醫院急診部先止血和消毒,因被咬掉耳朵不知去向,無法進行顯微鏡手術接合。他取下林女的右耳一小根軟骨,接在左耳斷離處,然後「種」到頭皮,也就是把軟骨埋進頭皮,讓皮膚生長,一個月後進行第二次手術,以分離手術分開新耳和頭皮。呂明川指出,與頭皮分離的新耳必須進行第三次手術,以美化外形手術造出耳輪等形狀,手術最困難的部分就在這裡,他盡量將左耳塑成和右耳對稱及一樣外形,林女3個多月內接受3次手術才完成重建,新耳和右耳幾乎一模一樣,她心上如落大石。林女測試聽力,新耳聽力正常但知覺較差,呂明川說,大概傷口癒合1年後,舊耳處的神經往新耳長過去,知覺就會越來越好,對林女最大的傷害還是在心理層面,耳朵不見的這一段期間請假在家休養,心情很差。林小姐的媽媽也說,女兒現在只要有人靠近她女兒的身邊,女兒就會恐懼不安,更害怕遇到加害者,她實在很擔心女兒的心理狀況。彰化醫院精神科主任梁孫源表示,類似林女的恐怖經驗,有些人會隨著時間淡忘,害怕的感覺漸漸消失,如果超過兩個月還存在著恐懼或焦慮夾雜等強烈感受,可能就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最好是尋求專科醫師協助。
-
2021-02-26 科別.精神.身心
發脾氣就是不理性?行為學家解析「憤怒的10 種成分」:那些躲在怒氣背後的真實情緒
你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嗎?你對自己的情緒了解多少?哲學家尼采曾說過,人們往往對最接近自己的東西最無能為力 。沒有什麼比自己的情感更接近我們。 伊利諾伊大學斯普林菲爾德分校的行為學博士 Shahram Heshmat 指出:「憤怒是一種基本情感,使人們變得無禮、草率,並熱切渴望採取行動。了解憤怒的本質,我們就能區分發怒行為的好壞。」以下是他提出的「憤怒十大成分」。正向的憤怒有時候「生氣」是完全正確的選擇。1. 憤怒的焦點是一種不合理行為我們對不禮貌的人生氣,對不合理的待遇感到憤怒,在被冤枉、被冒犯的時刻堅定表達自己的立場,憤怒成為有效的自我捍衛方法。2. 憤怒是正義的主要情感例如殘忍的犯罪事件會引起人們的怒氣。面對任何不公不義的事我們有權生氣,因為憤怒的發聲是推動改革的力量。「憤怒」有時是別種情緒的發言人3. 要求懲罰人們普遍希望看到做錯事的人受到懲罰,來平衡那些不良行為。4. 悲傷的替代品憤怒是悲傷的最具吸引力的替身。Shahram Heshmat 指出,憤怒作為悲傷的替代品並非壞事,悲傷令人沮喪失志,但 憤怒會促使我們採取行動 ,成為鼓勵自我跳脫困境並前進的動力。5. 恐懼的副產品例如夫妻在面對婚姻破碎時的複雜情緒中,丈夫的反應往往以憤怒為主。害怕離婚後穩定性和安全感消失,無法用言語表述的恐懼轉換成了憤怒。6. 掩蓋無助人們在最無助的時刻表現出憤怒,用來掩蓋脆弱和不安,這是一種重申 控制感和自尊 的方式。7. 提供權威感這在職場中上司對下屬、校園李的師生的關係中很常見。發脾氣可以製造權威,憤怒灌輸了信心並觸發了將自我視為強大、有能力的感受。負面的憤怒在某些時刻,憤怒變成一種讓自我感覺良好、推卸責任或威嚇他人的工具。8. 自戀式憤怒越自我主義的人越容易發怒。有人做了讓他不開心、傷害他尊嚴的事,危及他自認高人一頂的地位,憤怒就會持續並惡化。此時的憤怒是一種 報復性行為 ,用發脾氣 使對方感到羞愧、卑微 。9. 責備的衝動受到傷害時,我們希望 有人因我們的痛苦而受到指責或承擔責任 。我們用生氣說服自己任何不好的事都是「某某人」的錯,用責怪他人製造優越感。憤怒很容易,但檢討自己、提出建設性的解決方案卻很難。10. 快樂的憤怒情緒是一種習慣 ── 實踐 ── 重複的產物。有些人喜歡生氣,並真正樂在其中,因為他們已經習慣 利用憤怒來威嚇並操縱他人 ,且對成果沾沾自喜。當發脾氣能達到目的,他們會沉迷於這種模式,如藥物成癮一般。(參考資料:The 10 Key Ingredients of Anger,10 Common Myths About Emotions (and Why They’re Wrong)。)※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發脾氣≠全然不理性】行為學家解析「憤怒的 10 種成分」:那些躲在怒氣背後的真實情緒
-
2021-02-22 養生.健康瘦身
為什麼早餐吃吐司加果汁,讓你的血糖像雲霄飛車爆衝?
一茶匙糖⋯⋯你的大腦需要糖,需要血液中的葡萄糖來發揮大腦功能。人體必須在血液中維持這種珍貴大腦燃料的最適當含量:葡萄糖太少就會陷入昏迷,葡萄糖太多則會引起發炎性破壞。不過人體血液中實際攜帶糖的數量卻少得令人驚訝。大多數人的整個身體約含有5公升的血液。裡面包含了多少糖呢?請想像一下在水桶裝滿5公升的水之後,應該在水桶裡倒入多少糖,才能讓這桶水跟血液一樣甜?答案可能會讓你驚愕不已,只要倒入「一茶匙」的糖,就可以達到最佳血糖水平的80 mg/dl(每100毫升)。在人體的肌肉和肝臟中都有大量的糖分儲存,但在整整5公升的血液中,僅僅存有一茶匙的糖分而已。傳遞葡萄糖的相關荷爾蒙,尤其是胰島素,會努力維持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因此對我們的生命和健康非常重要。葡萄糖是所有碳水化合物的最終產物吃下任何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後,葡萄糖就會開始進入血液中,胰腺感受到葡萄糖後,便會開始分泌胰島素。胰島素的工作是將血糖引導到我們的細胞(主要是脂肪細胞)中。當胰島素水平很高時,身體會自動切換為儲存模式:胰島素迫使葡萄糖從血液中進入脂肪細胞,然後轉化為三酸甘油脂。一旦血糖再次回到一茶匙糖的水平時,胰島素就會暫時消失,因為我們不再需要它。胰腺分泌的胰島素多寡,與進入循環系統的葡萄糖數量成正比。葡萄糖進入血液的量及其排出的速度,取決於我們吃下的食物。因此,胰島素水平等於直接受到我們所吃食物類型的影響。含糖量高的食物或飲料(如可口可樂)會讓我們產生大量的胰島素。而含有複雜碳水化合物(如芹菜菜梗)的食物,腸胃則需要一些時間將其分解,因而葡萄糖會緩慢地注入系統中,產生更長久但強度不高的胰島素分泌過程(慢慢流入)。舉例來說,一茶匙的糖含有4.2公克的糖,大約跟1/8罐可樂的含糖量相同,也與四根芹菜內的份量一樣。我們喝一口可樂,糖便會在幾分鐘內注入血液中,導致血糖激增(數量增加一倍),因此身體需要大量的胰島素來解決這個問題。而如果我們吃的是四根芹菜,那麼腸道至少需要一兩個小時,才能把芹菜所含的複雜碳水化合物鏈分解成簡單的糖,因此血糖的上升將會非常緩慢,胰島素也只需緩慢地上升來應付糖分。雖然人體處理這些可樂糖分的胰島素數量與處理芹菜糖分所需的數量完全相同,但請記住我們接下來要討論的是長期的胰島素分泌總量,會被用來作為體重設定點計算的一部分:亦即胰島素長期分泌的總量越多,體重設定點就會越高。因此就碳水化合物而言,計算胰島素和體重設定點時,並不是看食物類型,而是看糖的總量,到底哪種情況容易提升最後攝入糖的總量呢?雲霄飛車高低飛馳讓我們把這種論點稍微擴展一下,雖然可口可樂或芹菜中的糖都一樣是糖,但如果攝入的食物(或飲料)釋放糖分的速度過快,含糖量也很高的時候,就會導致胰島素分泌快速增加。當進入血液的葡萄糖大量增加後,隨之而來的便是胰島素跟著大量增加。胰島素的作用是打開脂肪細胞,將糖吸入脂肪細胞中⋯⋯這就是我們必須注意的地方—胰島素激增後,會讓過多葡萄糖離開血液,導致血糖下降。這種過程會在大腦中引發「葡萄糖減少」的警示,讓我們感到焦慮,並強烈渴望繼續吃下任何含糖食品。因為大腦正進入關鍵的「生存模式」,傳達出來的訊息是「糖,快點吃下糖!」我們無法忽視這些警告訊息,必須立刻尋找糖分,因此無論糖在哪裡,大腦都會逼我們盡快找到糖。好在在西方環境中,人類等於被糖包圍著;但不幸的部分也是,糖已滲透到大多數的食品中。雖然大腦此時需要的並不是一匙糖,可能只要半匙就夠,但它所得到的可能是一片低脂藍莓鬆餅(含有九匙糖)⋯⋯。當糖分再次淹沒了血液,胰島素又再度活躍(胰島素大量分泌),並且不斷重複此一循環。這就是經典的血糖雲霄飛車。當我們吃下高度精製的含糖早餐(穀物或吐司加果汁)後,很快地血液就會增加糖分。當早上大約過到一半時,由於胰島素反應性的大量分泌達到最高峰,迫使糖從血液進入脂肪細胞,造成血糖數值暴跌。因此到了這個時刻,你又會開始渴望獲得更多糖分。此時咖啡店便會呼喚你:「藍莓鬆餅時間到了!」在這種情況下,吃點東西的感覺非常棒,於是整個血糖上升的過程再來一次。然後到午餐之前,胰島素又到達分泌高峰,造成低血糖的情況。因此我們趕緊去街上買午餐:三明治、洋芋片(你需要那些內生性大麻素)、可樂。是的,血糖就這樣一整天上上下下⋯⋯。這便是血糖雲霄飛車帶來的快感,不過這一趟卻是全新的路線。在1977年美國政府制定飲食指南「麥戈文報告」之前,許多人早餐時間已經吃了豐盛的煎蛋、培根或香腸,也就是典型的英式早餐。這樣通常就可以讓人們度過整個早上,直到中午再吃頓小午餐即可,完全沒有激動人心的血糖高峰,也沒有隨後令人恐懼的血糖過低。後來我們突然被政府告知,全套英式早餐中的飽和脂肪會讓大家得到心臟病,所以我們不得不停止食用這種早餐。取而代之的是,我們改吃低脂(高精製碳水化合物)早餐,並在血糖雲霄飛車上提早入座。※ 本文摘自《我們為何吃太多?全新的食慾科學與現代節食迷思》。《我們為何吃太多?全新的食慾科學與現代節食迷思》作者:安德魯‧詹金森 譯者:吳國慶出版社:八旗文化出版日期:2020/12/30《我們為何吃太多?全新的食慾科學與現代節食迷思》書封。圖/八旗文化提供
-
2021-02-20 養生.無退休時代
省到一條內褲穿20年的侯昌明,年過半百突想通,花百萬全家暢遊義大利!中年樂活靠4個小秘訣
以「精省」在演藝圈闖出名號的侯昌明去年帶著老婆、兒女到義大利「壯遊」,成行前妻子追問他:「真的嗎?不行啦這樣花太多錢,很貴!」侯昌明篤定地說:「不行,妳要陪我去,就算以後錢不夠要賣房子,我也一定要去義大利!」長達14天的義大利之旅,一家人從威尼斯玩到羅馬,全程自助,想逛哪就逛哪,想吃就吃,他們一連3天吃外皮酥脆且餡料豐富的披薩、香濃到極點的提拉米蘇、逛羅馬競技場、精品店等…此行花了侯昌明將近100萬的積蓄,他開玩笑說,以前可是節省到一條內褲可以穿20年!怎麼會突然想通,花大錢去義大利壯遊? 錢哪有幸福重要?中年該以品質優先 「其實,去義大利之前,我覺得自己有點中年憂鬱。」當時,他意識到自己快50歲了。「人家說人生半百,其實到了50歲,大概還能健康活30年,而且這還只是估計哦!你看我前半輩子追著錢跑,環遊世界的夢想都還沒開始,遠的國家也都還沒去,就已經50歲了,以後沒體力怎麼辦?我越想越慌!」 未完成的人生清單像程式碼一樣飛快的條列在他腦中,恐懼爬滿思緒。侯昌明一向精省,但隨著存款上的數字越長串,也代表綑綁他的枷鎖越沉重,「以後老了,錢夠用就好,還是回憶最重要。所以我拉著雅蘭跟孩子,把所有事情都排開,義大利之旅,衝了!」 去完義大利的下個月,他們去了泰國,朋友問他:「你是中樂透喔?怎麼感覺都在玩!」「我才沒有都在玩!雖然我今年8月規劃要去美國3個禮拜。」侯昌明頑皮地笑了。他認為,旅遊是調劑生活的良方,充飽了電就回來認真生活、投入工作,這樣的人生才算得上是有滋有味! 品質來自經濟基礎,投資慘賠當繳學費 生活要有滋味的前題,就是要有經濟基礎。小時候他窮怕了,所以一塊錢一塊錢慢慢存,在30歲前,就存到人生中第一個一千萬。 才開心沒多久,他就摔了大跤,在一年內賠光千萬積蓄,連蜜月旅費也是由丈母娘支援才得以成行。回想當時,夫妻倆天天為了錢吵架,後來兩人重頭開始,卻在2008年的金融海嘯再次慘賠,當時的他,剛好40歲。 這兩次的慘痛經驗,讓侯昌明學會了四個字:資產配置。 他開始認真學理財,了解分散投資的重要。「短期投資不能道聽塗說,因為波動很大,要做足研究再下手,就算虧掉也不能影響生活;中期對我來說,就是配息沒有很多,但未來仍有增長潛力的,例如中國基金;長期對我來說,就是穩健型的金融商品,例如:基金、台股、保險,最好是投資報酬率10-12%,未來趨勢只要抓準,不管漲跌,都要讓自己能睡得著。」 「像我之前繳6年的美元保單,很貴,但我咬著牙繳完,現在的好處是我們每年有一筆錢會下來,那就是我們旅遊的基金了。」 這幾年演藝圈不景氣,2年前侯昌明主持的節目全部被停掉,在家沉寂一個月便決定投資副業,由妻子的專長下手,她有中、西式廚師執照,且擅長穿搭、經營粉絲群,於是夫妻倆開設了網購服飾與手工派店。 可以發現,40歲後的侯昌明,投資的每一步都非常謹慎。「投資要力求穩健,以長線代替短線,不要浪費,所有風險一定要降低到可以承擔的範圍,你才有資本安老。」 有了錢還要觀念對,你才能每天都幸福 「有了錢後,你要捨得花,快樂就是從這裡來。」談到現在的日常生活,除了出國遠行,也常常載著老婆孩子吃吃喝喝,一個月基隆夜市就逛了3次,侯昌明很擅長營造日常的小確幸、小浪漫。 「有天雅蘭問我『這件衣服好不好看?』我說不好看,她就要打我,我說『妳比衣服好看太多了,來親一下。』然後她就很開心,因為我每天都在撩她。」侯昌明說起結識22年的老婆,就像高中生聊起追求的心儀對象那般開心。 中年,是人一生中最豐盛的時候,豐盛原因並非經濟條件,而是心理狀態。 眼前的侯昌明就是個快樂的中年人,不管他50歲後會遇到什麼困難,你都相信,他絕對能繼續將自己活成一部勵志片,用迷人的笑容戰勝命運。 侯昌明中年樂活4個小秘訣1.替兒女留房產很好,但小心別因此被綁住,自己最重要。2.建議40歲前勇於嘗試不同投資,40歲後作法要保守穩健。學會投資,老年生活才有保障,早做比晚做好,晚做比不做好。3.想要有幸福婚姻,夫妻間一定要有一個人耍浪漫。4.中年一定要找到讓自己開心的人、事、物。原文刊載於2019年06月03日《今周刊 幸福熟齡》:.拼命賺錢半輩子,才發現幸福比錢更重要!50歲侯昌明:中年後為了自己,要捨得花錢! ●延伸閱讀:.獨力照顧失智丈夫幾十年,很有成就感!妻子:如果我先離世,一定很掛心老伴.血管衰老,當心失智找上門!白雁:1個動作暢通氣血循環,健腦、增強記憶力.母親失去記憶...醫師卻無法診斷是不是失智症!女兒:分離,是隨時會發生的一種存在
-
2021-02-19 癌症.癌友加油站
兄弟皆肝癌逝,才發現自己是高危群!他依2準則,讓癌症晚10幾年才來報到
不論晴雨、四季,天剛拂曉,孫道傑就離開溫暖的被窩,晨起梳洗,準備出門運動,在住家附近公園散步或是到游泳池晨泳1小時,是孫道傑揭開一天序幕的方式。乍看精神奕奕的他,很難相信他是位罹患2種癌症,進行肝臟移植,已經和癌細胞和平共處超過10年的抗癌鬥士。孫道傑是典型的戰後嬰兒潮世代,小時候在馬祖北竿長大,16、7歲就開始工作養家,26歲時來台灣開照相館,努力工作打拼,陸續在台北開了3家婚紗店,但是,哥哥和弟弟先後因為肝癌過世,讓他的人生觀就此改變,不到50歲就決定將婚紗店結束,提早退休,希望能夠樂活過好人生下半場。 兄弟皆因癌逝 才發現自己是高危險群 38歲那年,孫道傑因為抽血發現自己是B型肝炎帶原者,在當時普羅大眾對於B型肝炎仍沒有足夠的知識,至多是定期進行健康檢查追蹤即可。2年後,當時才40多歲的哥哥罹患肝癌,他從旁協助照顧,第一次驚覺癌症的可怕。 哥哥抗癌5年,最後仍不敵病魔辭世。這段時間孫道傑參加台大醫院許金川教授主持的衛生署「家族性肝癌」研究計畫,才知道一家都是肝癌的高危險群。而隔沒多久,弟弟也發現得了肝癌末期,治療8個月後就過世了。 看過兄弟經歷生命的倒數,病魔的殘酷無情,從醫師口中得知,癌症是可以預防的,為了降低自己罹癌的機率,孫道傑除了定期追蹤檢查外,也相當重視身體健康,還加入肝癌基金會當志工,在參加肝病防治的相關活動過程裡,累積了許多抗癌的正確知識,並且身體力行,做足了迎戰肝癌的準備。 長期擔任抗癌志工,孫道傑看到許多病友進行積極「養身」,身旁健康的親友也跟著一起「養生」。雖然未必能抗癌成功,孫道傑認為不論生病與否,只要做對身體無害的事情,才能保有健康。 以下是他日常防癌的2個準則: 準則1:一定要讓生活作息規律正常 孫道傑的哥哥和弟弟生前都是傑出的工程師,都很投入工作,哥哥不菸不酒、生活規律,罹患肝癌後,治療5年才過世。 但是弟弟在36歲罹患肝癌,菸酒成癮、經常熬夜,長期不愛惜身體,等到發現癌症時已經是末期,積極治療的效果有限,因此8個月後就過世了。 有鑑於此,孫道傑收掉了賺錢卻忙碌的婚紗店,開始改變生活,早睡早起,運動健身,培養好的體質來對抗癌細胞。 準則2:三餐飲食簡單重營養 許多人在生病後突然改變飲食習慣,只吃生機飲食,或是服用大量的健康食品,孫道傑認為「過與不及」都會造成身體傷害,更遑論抗癌。 尤其是癌症病人,在治療過程中,就算身體不適,沒有胃口,都要強迫自己進食,因為身體需要足夠的食物營養才能夠修復,和癌細胞對抗。 而對於癌症病人來說,身體的抵抗力較差,並不適合生機飲食,因為許多生機飲食的蔬果沒有煮熟,如果沒有清洗乾淨,很可能就把細菌吃下去,導致身體不適。因此他建議癌症病人應該要「熟食」,甚至用生蛋製作的蛋糕、點心等,小嘗一兩口即可,切忌多吃。 晚一天罹癌 就多一天享受健康 靠著這2個準則,孫道傑硬是把癌症拖延晚了10幾年才來報到。53歲那年,孫道傑發現得了鼻咽癌,在對於鼻咽癌毫無了解的狀況下,迅速地接受了治療,身體接連接受口腔潰瘍、吞嚥困難、白血球降低等各種副作用。 讓身材原本壯碩的他,在2個月內狂瘦10公斤,家人幫他準備了富含蛋白質的清燉牛肉,雖然口腔潰爛,他仍是逼自己3餐都要吞下去。他樂觀積極配合治療,終究戰勝鼻咽癌。 不過,孫道傑最防備的肝癌並沒有因此放過他,隔年定期追蹤檢查時,卻發現有一顆4公分的肝腫瘤,是原發性的肝癌,於是他像個準備齊全的戰士,勇敢地迎接治療肝癌帶來的身體戰爭。 對抗肝癌已經邁向第11年的孫道傑,笑稱自己的肝臟經歷過「滿清十大酷刑」,由於癌症會有復發與癌細胞移轉的風險,因此他的右肝做過2次手術全部切除,左肝做過6次栓塞、2次電燒,直到3年前肝癌復發頻率越來越高、腫瘤顆數漸增,肝臟不堪負荷,因此決定到中國大陸進行肝臟移植手術,帶著「好新肝」繼續抗癌。 樂觀坦然接受治療 走過抗癌10年路 每一次癌症復發,孫道傑周遭的親友不免會問「你上次有沒有治療好?」孫道傑總是信心滿滿地說:「我每一次都有治療好。」 對於癌症的再度復發,孫道傑總是以樂觀心境看待,堅持不放棄治療,把再次復發當成是人生的一次次新考驗,也一次一次成功過關。 回想自己抗癌的過程裡,孫道傑認為癌症並不可怕,想要過關續命,一定要接受正規的治療。很多人罹患癌症之後,都會有驚慌、恐懼、不知所措等情緒問題,身邊的親友也會跟著擔心,甚至四處尋求協助,到處打聽偏方、神醫,希望來擺脫癌症威脅。 但是孫道傑看過許多誤信偏方、虛擲大筆金錢,最後反而加重病情仍回天乏術的例子,因此他堅信尋求正規的治療方式,相信醫療科學來打敗恐懼。 除了透過天然的食物補足身體需要的營養外,坊間五花八門的保健食品、仙丹妙藥未必對身體有益,尤其現在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那些價格不菲的保健食品成分真假難辨,倒不如省下這些錢,聽從醫生建議,進行正規治療。 抗癌10年,孫道傑認為最重要的是「保有正面能量的心」,因此面對癌症復發,他也樂觀坦然,雖然進行手術都有風險,但是仍懷抱希望。現在他每天晨起運動後,除了到處當志工,分享自己抗癌經驗,幫助病友做好心理建設。 閒暇之餘他和朋友在山上一起搭了工作空間,有人種菜、有人種水果,而他則是專注木頭雕刻,生活裡沒有恐懼,取而代之的是,珍惜和親友相聚時的幸福與滿足,過好每一個今天,樂觀迎向下一個明天。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獨力照顧失智丈夫幾十年,很有成就感!妻子:如果我先離世,一定很掛心老伴.血管衰老,當心失智找上門!白雁:1個動作暢通氣血循環,健腦、增強記憶力.母親失去記憶...醫師卻無法診斷是不是失智症!女兒:分離,是隨時會發生的一種存在
-
2021-02-17 新聞.長期照護
「我好喜歡住安養院」堅持送婆婆去,媳婦忍兩年不孝罵名,終於證明一件事
勇敢割捨不合時宜的觀念與做法,在心裡保持一段距離、保留一點空間,反而保障了彼此的幸福。電影《神隱少女》有一段台詞:「人生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著走完,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捨,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別。」這段話淺顯易懂,卻具體呈現關係的流動是怎麼一回事,而割捨與分離,更是人生必修的課題。有些人的出現只是為了教會我們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也許是背叛、正直、付出、勇敢等,當事件落幕後,他們也就會離開或淡出我們的生命。如果我們不能接受,關係的汰換與切割是必然的,那麼我們就會在心裡頭住進太多人,造成我們的負擔。就像一間房子,東西只進不出,堆積如山的雜物將會癱瘓主人的生活。當我們背負太多期待,承擔太多責任,就很容易卡在關係裡,無法動彈。那些會傷害你的關係,其實都是在你心裡生了根的人,他們製造出來的關係腫瘤也會特別的大。割捨,並不是決裂,而是了解到如果不適度的切割,生命的養分就無法得到最適當的發揮,整個人會越活越虛弱、衰敗。孝與不孝的兩難如果小皖沒有學會割捨他人的期待,現在的她早已被陌生人的一句話給擊落了。那天,小皖和先生帶婆婆一同到餐廳吃飯,結帳時,老闆娘突然問到:「你們全家人一起來高雄玩嗎?」小皖有些訝異,原來剛剛點菜中不經意的對話,全被老闆娘給記住了。「不是,我們是特地從北部下來帶婆婆出來吃飯的。」小皖客氣地回應。「你們沒住在一起?婆婆在高雄跟其他兒子、女兒住?」「不,我婆婆住在安養院。」話一說完,老闆娘眼中出現一閃而逝的訝異。「她看起來很健康,不像是需要住安養院的人……」老闆娘似乎意識到自己失言,馬上住嘴。以往一聽到這句話,小皖總得為自己辯護,可那天面對老闆娘的疑惑,小皖只是不疾不徐說:「我們都覺得住安養院是一個很棒的決定。」那是小皖第一次發現,自己已經可以從容地說出這個事實,不再害怕別人質疑的眼光。更重要的是,她回答的語氣帶有一種堅定,讓對方沒理由再往下探問。但其實要這麼坦然的接受現況,不理會社會觀感,不承擔扛不起的未來,不為了圓滿別人口中的孝,而犧牲彼此的生活,並非一蹴可幾。小皖和先生都經過一段掙扎與拉扯。小皖的公公很早就過世,婆婆一個人拉拔三個兒女長大,兩個姐姐陸續出嫁後,還是女朋友的小皖,已經可以感受到先生的焦慮,認定自己是家裡唯一的兒子,有義務負擔照顧母親的餘生。所幸當時婆婆還年輕,一個人生活也還能自理,不覺得兒子需要放棄好不容易打下的事業,回家鄉照顧自己。但先生為了減少內心的愧疚,仍舊每個星期搭車南下回家探望母親。這樣的情況維持好多年,即使是婚後也沒有改變。舟車勞頓當然有,但想一想,一星期也才回家一趟,平常不需要天天住在一起,對需要獨處的小皖來說,已經是很大的自由了,所以即使每次回婆家都睡得不安穩,她仍努力扮演好媳婦的角色,儘量減輕先生的內疚。不幸的是,某天婆婆跌倒昏迷了,恰巧先生出差回家探望,才及時發現送醫治療。幸好,醫生說只是血糖不穩,造成的暈眩,而且只有輕微瘀青不用住院,但要小心不能再跌第二次了。從那天開始,他們才正式意識到媽媽老了,已經無法再一個人獨居了。婆婆已高齡八十多,雖然保養得宜,活動自如,也沒有失智的狀況,但一些慢性病,像是高血壓、糖尿病再加上三不五時的健忘,忘記關火、關門等,仍舊有可能威脅生命安全。先生返家後,和小皖商量該怎麼安排媽媽接下來的生活。但因為他們都無法放棄事業,眼下只剩下把婆婆接上來同住一條路。為此,先生還考慮換屋,多準備一間孝親房給媽媽住,就盼望能取得小皖的首肯。可小皖遲遲沒點頭。小皖能體諒先生想善盡人子的責任,和母親同住,是最合情合理的安排。但先生卻沒想到讓母親住進生活裡,並不是多一張床、一雙碗筷這麼簡單,這裡頭隱藏著許多情緒的勞動、生活習慣的適應。小皖還顧慮到婆婆需要專業的醫療協助,以控制日漸升高的血糖和血壓,和大量的社交刺激延緩智能退化。這些都不是她和先生每天工作將近十二小時的上班族,可以照料得來的。他們雖然可以提供一個舒適的居住空間,但裡頭卻沒有靈魂,婆婆只能天天獨守電視,面對空蕩蕩的家,沒有朋友、無人交談。就算請外勞,情況不會改善到哪裡去,而且經濟壓力更大。思考數週後,小皖告訴先生:「真要考量媽媽的福祉,我們必須為她找合適的安養院。」不出所料,先生一時間無法接受,覺得這麼做太無情,等於是遺棄媽媽,不論小皖怎麼解釋他都不聽,夫妻關係降到冰點。但小皖堅定的告訴先生:「如果媽媽還沒來住,我們就已經無法心平氣和的討論事情。那麼媽媽進入我們的生活後,壓力只會更大,到時候,你要處理的不只是媽媽的健康、婆媳相處,還有夫妻衝突。我們都不是完美的人,都會有情緒,想要扮演好孝子和孝媳的信念,很可能成為壓垮我們感情的包袱,讓關係變調。你覺得媽媽會希望這樣嗎?當你一心期許自己成為孝順的孩子時,你有想過這樣的想法,是以你自己的需求為中心?還是真的以媽媽的角度思考,怎樣的安排才會讓她的後半輩子過得有尊嚴?你該成全的是自己、媽媽,還是我們這整個家?」那晚,先生在書房待上一夜沒有回房。隔日,便親自向母親表達這個安排,母親聽完後沒多說什麼,只說年輕人高興就好。小皖很感謝婆婆的包容與開明,和先生決定在老家附近找一間設備完善的安養院,希望母親別離開家鄉太遠,老友和親戚還能定期去探望,提高她的安全感。送婆婆入住那天,小皖和先生一同處理了許多手續,臨走前,小皖看到先生眼眶含淚,總是背對母親,那一刻她覺得自己很殘忍,好像是劊子手拆散他們母子,很怕自己一時心軟,就撤銷了入住申請。但她忍了下來,背負著親戚們的耳語與批評,堅持讓婆婆搬入安養院至少一年,真不行再來想辦法。為此,他們仍舊一如往常的每週探視,直到婆婆適應新環境,先生完全放心為止。至今已過了兩年,某天小皖陪先生到安養院探望婆婆,剛好聽見婆婆跟來訪的親友說:「我好喜歡住安養院,我在這裡有很多朋友,每天也有很多活動,有卡拉OK比賽、志工表演,一點都不無聊。醫生說我的血糖血壓控制得很好,很健康呢!」聽到這些話,小皖紅了眼眶,慶幸自己當初的堅持是對的,那些被誤解的委屈,一點也不重要了。小皖回想,假使那時選擇走另一條路,和婆婆距離是近了,但心卻會越來越遠。彼此無法有好的心理狀態,面帶微笑的話家常,而是難以克制的嫌棄與不耐。婆婆的身體會衰敗得更快,而她和先生的婚姻也會受到嚴重的考驗。透過這個過程,她更明白愛不一定是緊緊相依、噓寒問暖、侍醫奉茶,誠實地面對自己的限制,勇敢割捨不合時宜的觀念與做法,在心裡保持一段距離、保留一點空間,反而保障了彼此的幸福。割捨掉別人的期待現代女性的生活充滿著為難與矛盾,要巧妙平衡家庭與工作、自我與他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小皖因為婆婆年紀越來越大,必須和先生重新檢視老人家的照護問題。此時,她所面臨的「他人期待」有兩個,表面上是先生希望把母親接來同住,但底層隱含的是她要不要接受社會對一個好媳婦的要求,犧牲事業,承擔侍奉公婆,代替先生盡孝道的責任?可她的「自我認同」,卻是成為一個獨立的人,擁有自己的專業、一段融洽的婚姻關係。更重要的事情是,她對於老年生活的觀念,是有尊嚴的活著,而不是被動的消耗生命。很顯然,時間所帶來的立場差異,造成她和先生的劇烈爭執。但她沒有選擇忍耐,屈服於這個社會對女性的期待,因為她很清楚照護工作絕非一兩天,而是一場持久戰,如果要參與這場戰爭,她和先生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準備與資源,才可能打贏?審慎評估後,她知道自己和先生並沒有能力因應這個重大的變動,與其勉強彼此,埋下日後爭執的種子,倒不如坦誠以對,接受自己的有限。因此,她選擇割捨,割捨掉了別人的期待,好好的與先生溝通,獲得先生的支持與認同。切割必然會帶來許多疼痛。小皖必定會遭遇許多奚落和質疑,但她明白這是邁向完整,必須付出的代價。忍耐看似是一條比較簡單的路,但後頭等待她的卻是無盡的黑洞,到最後不僅夫妻的感情被消磨殆盡,婆婆的身心也不一定比較健康快樂。兩相權衡之後,她選擇積極面對,不為了一時的和諧,放棄自己的認同。過程中,小皖花最多力氣的,不是說服旁人接受她的觀點,而是讓先生明白成全不是放棄,別人的快樂,不一定都需要自己給,陪著伴侶處理心中的恐懼,於是先生才能真正切斷不合理的信念(送家人去安養院就是遺棄),成為一個成熟、能獨立思考的人,而不是照著社會的框架而活。最後整個家庭變得更幸福相愛,避免分崩離析。集體主義下長大的孩子,心裡塞滿著別人的要求和看法媳婦該不該以夫家為重?兒子需不需要完全承擔年邁父母的照顧責任,犧牲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品質?這些問題反映出集體主義的典型思想。在東方社會裡,做為一個人,我們必須總是把他人的期待擺在自己之前,努力保持關係的和諧與緊密,不能夠太過主張個人的需要,否則就是一個自私、不懂禮數和感恩的人。因此,在這種氛圍下長大的孩子,心理空間一直是擁擠雜亂的,裡頭充斥著道德、禮教、習俗等,許許多多束縛與框架。我們必須很努力撐大心理的家,塞進許多角色,努力和每一個人都維持好關係,壓抑個人的狀態和特質,無法坦然的面對拒絕。當「讓一讓」、「退一下」、「忍一忍」,變成一整個社會處理衝突的潛規則時,你就會習慣性的壓縮自我認同,好裝進他人的期待,忘記要留一點餘地好好感受自己的情緒,疼惜自己的委屈、爭取應有的權益。書籍介紹書名:我決定,生活裡只留下對的人:動手處理消耗你的人,擺脫煩雜忙的互動,過你想要的理想人生作者: 楊嘉玲 出版社: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2018/11/07作者簡介/楊嘉玲國家考試及格之諮商心理師、啟點文化有限公司執行長、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所碩士,身分多元,喜歡遊走在感性的諮商師、作家、故事創作,和理性的創業者、講師、溝通教練之間,尋找生命不同面向的平衡點。擅長透過文字,爬梳人心中複雜的情感;同時,不忘具體的行動與策略,帶領個案走出生命的困境與僵局。專長:自我成長、溝通表達、親密關係、心理界限、生涯規劃等議題。著作:《早點這樣想,該多好》(大田出版)、《心理界限》(采實文化)、《身體語言,懂這些就夠了》、《為什麼我們的關係總是卡卡的》、《別人的情緒,你讀懂了嗎?》、《衝突對話,你準備好了嗎?》(大雁文化)……等。延伸閱讀: 為何日本媽媽總是優雅、台灣媽媽卻是蓬頭垢面?六月從15坪飯店房間體悟出的「人生整理術」
-
2021-02-16 科別.精神.身心
當愛等於傷害,「性虐待」患者的自白與治療!
本篇諮商師/劉軍先生為醫院主治醫師,中德高級心理治療師培訓班第一期學員童年時他透過受虐獲得愛的滿足,成年後他透過傷害別人去「愛」別人,心理治療幫助他以健康的方式對待愛的獲得和給予。正是春天。此刻,我站在窗前,看著梁誡穿過一簇簇盛放的迎春花,穿過一團團嫩綠的冬青叢,在向我的治療室疾步走來,有風,將他的頭髮和黑色風衣向同一個方向吹拂,使得原本已很英俊的他看起來別有一種灑脫的風采。我不由得想起一年前,梁誡第一次來找我時的情景─梁誡的職業是一位電視節目主持人,所以他的表達能力非常出色,即使是那麼隱私的經歷,他敘述起來依然從容。梁誡自述:在來找您之前,我已經查閱過很多的資料,所以我大概知道我的行為意味著什麼,按照專業的說法,應該稱為「性虐待」,對吧?我的生活中從來不缺少異性,由於我的職業,很多女孩子喜歡甚至崇拜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許多與我有著性關係的女孩子對我的施虐行為表現出了極大的隱忍和寬容。我也很少為自己的行為感到不安,我只認為自己可能在性方面有著與別人不一樣的偏好吧。直到我遇見晨怡。她是來我們節目參加知識競賽的一位選手,很單純的女孩子。當時我們節目的來賓是一位很有名的歌手,他看見晨怡獲得了冠軍,就說:「祝賀你!我們擁抱一下吧!」沒想到晨怡竟然說:「我不喜歡不相干的人擁抱我。」把歌星弄得臉很紅。我當時覺得這個女孩子傻乎乎的可愛極了,節目結束以後我就向她要了電話號碼,開始追求她,不久以後我們成了戀人。這是我第一次對一位女孩子產生心動的感覺,說實話在以前,我在愛情上很被動,從來沒有主動追求過女孩子,通常都是女孩子來追我,我看著還算順眼,就在一起了。但對晨怡就不一樣了,我有一種想去愛她、照顧她,和她天長地久的願望,我也由此陷入了一種恐懼之中─如果晨怡發現了我的變態行為她會怎麼想?她一定會鄙視、唾棄我的吧?有時候,我僅僅是想像一下晨怡鄙視我的眼神,就已經心痛難當了。我絕不能讓這樣的事情發生。為了我和晨怡的未來,我才最終下定決心來找您,我想,這就是愛情的力量吧。關於性虐待行為,專業的解釋是:將捆綁、鞭打、施加痛苦或侮辱帶入性活動的一種偏好,如果個體樂於承受這種刺激便稱為受虐症,如果是施虐者便稱謂施虐症。按照梁誡的自述,他應該是一位施虐症患者。事實上,施虐和受虐是一體的,就像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如果一個人存在著施虐行為,那他(她)很可能有著受虐的經歷。在下一次治療中,我照例向梁誡詢問了他的家庭情況。梁誡自述:我的老家是一座很美麗的城市。我的父親是當地最大一家醫院的院長,工作極其繁忙,在家時他總是一副若有所思心事重重的樣子。有時候我會有一種奇怪的感覺,覺得他好像是活在一個冰罩中,不可親近也不可觸摸。他對我很忽視。記得有一次他去國外進修,整整一年。如果是別人家的父親,離家一年回來後看見自己唯一的兒子,一定會親熱得不得了對不對?可是我父親回來,看見我,就像什麼也沒看見一樣,一句話都沒有。我的生活和學習都是我母親在一手打理,她對我管教很嚴,而且是個火爆脾氣。記得那時候我特別淘氣,三天兩頭闖禍,我母親就讓我跪在洗衣板上不許起來,一跪就是半天。有時候她實在氣急了,就將我綁在柱子上,把我的褲子脫掉,用藤條狠狠打我的屁股。不過母親對我的管教絲毫不起作用,經常是她剛打完,一轉身,我又闖禍了,當然接著又是一頓暴打。直到現在我回老家,鄰居看見我,還會說:「你小時候真皮呀,你媽被你氣得,藤條都打斷了三根!」我現在性格蠻文靜的,所以有時候想想真是匪夷所思─小時候怎麼那麼淘氣?梁誡產生施虐行為的原因,透過他的這段敘述已經初露端倪─每一個正常的孩子,內心都有著強烈的對愛的渴求,在一個正常的家庭裡,孩子會透過父母的微笑、撫摸等等行為獲得愛的滿足。但在梁誡的家庭裡,父親對他極其忽視,母親又是一個嚴厲的人,他沒有機會得到正常的愛與關心,他必須採取獨特的方式,比如淘氣、闖禍等等來引起父母的注意,當然這樣勢必會招來母親的暴打。他雖然被母親打了,但心裡會有一種踏實─我和母親是有關聯的,我不是沒人要沒人理的孩子;他會覺得:其實你們還是很在意我的,你看我犯了一點錯,你就急成了這樣。母親的暴打對他而言其實是一種快感、一種愛的滿足,久而久之,他會將懲罰和愛,痛苦和快感混為一體─他透過受虐獲得了愛,他以為這就是愛了,所以,在他長大以後,他也這樣去「愛」別人,於是施虐行為就產生了。我沒有將這些原因告訴梁誡─即使我告訴他,他大概也會認為我在胡說八道吧?我只能不斷引導他去進行自我心靈的探索,從而能夠自己找到病態行為發生的原因,並且能夠自己找到解決的辦法。這個過程漫長而曲折,然而沒有人可以代他去走。在梁誡向我傾訴的時候,我力求扮演一種類似童話中「聖誕老公公」的角色,慈愛、平和、溫暖、超然而有力量。我想向他傳達的一個資訊是:你說吧,說什麼都可以,說什麼我都不會感到吃驚,都能夠理解,因為我知道你有這樣的行為肯定是有原因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和梁誡的關係可以理解成是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只不過這種關係是積極的、健康的、充滿陽光的,我用這種良性的關係逐步去取代梁誡記憶深處和自己的父母那種病態的、陰冷的關係,讓他能夠體驗到真正的愛應該是個什麼樣子。當這種關係形成後,梁誡在一種有安全感、受保護的氛圍中,才有可能放心地、勇敢地、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地去進行自我心靈的探索……梁誡自述:似乎很早,我心裡就有一種施虐的衝動了。記得十二歲的時候,有一次和鄰居家的女孩子下棋,規定誰輸了,誰就要在臉上貼一張白紙條。結果她輸了,卻想耍賴,我不依,抓住她,將她死死地壓在身體下面,一隻手將她的兩隻手臂牢牢抓住,一隻手往她臉上貼白紙條,就是那一瞬間吧,有一種從未有過的快感傳遍全身……我的第一次施虐行為發生在大學的時候,和一位同班的女同學。當時我對她說:「我們玩一個遊戲吧。」我將她的四肢綁在床框上,她一開始挺驚訝的,說什麼也不幹,可當時我已經控制不住自己了,一定要那樣,她可能真的挺喜歡我的吧,最後也就半推半就了。我們做愛,我一邊做一邊用皮帶抽打她的屁股,覺得特別興奮……那以後到現在,基本上每週我都要有一兩次施虐行為,如果不做,我就覺得特別煩躁、焦慮,心裡總有一種無法釋放的力量在蠢蠢欲動……在進行了五六次心理治療以後,梁誡說他內心的施虐衝動已經明顯減弱,而且已經能夠控制住自己的衝動。但對我而言,他的施虐症狀的消除並沒有太多的意義,因為這只是他對我產生移情的結果─他在我的身上體會到愛人和被人愛的感受,暫時不需要用那種虐待的方式去滿足自己了,但是這只能是暫時的。心理治療最根本的目的,是要使梁誡最終能夠以一種健康的方式去對待愛的獲得和給予,而不是像以前那樣透過傷害自己去獲得愛,又透過傷害別人去「愛」別人。當然這會很艱難。因為這麼些年來,梁誡一直用一種施虐的方式來滿足自己,打個比方來說,他是用一棵從冷漠、暴力的土壤裡生長出的畸形的樹來支撐自己,現在,我們要將這棵樹一點點砍掉,要讓一棵沐浴著愛與陽光的種子在他心裡生根發芽、茁壯成長,直至長成一棵參天大樹,足以支撐他今後的人生。在這個過程中,治療師要注意控制好節奏,力度要拿捏得恰到好處─如果用力過猛,將那棵畸形的樹一下子砍掉,患者一下子失去了支撐,會崩潰;如果力度不到,又根本起不了作用。更重要的是,患者要具備一定的自我探索、體驗和領悟的能力。令我欣慰的是,梁誡這方面的能力極其出色─梁誡自述:這些天來我一直在思考自己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覺得自己挺悲觀的,什麼事情都是往壞的方面想。比如我現在所做的節目收視率還不錯,我個人的知名度也處在上升的趨勢,但是我絲毫享受不到、或者說我根本就不願去享受事業成功帶給我的快樂,我總是在心裡不斷對自己說:這一切有什麼意義呢?浪得虛名而已,沒有人可以在這個位置上站很久,很快就會有新的節目和新的主持人超過我……所以我整天處在一種患得患失的情緒當中,快樂不起來。我覺得我是在精神上自虐,在肉體上又去虐待別人,似乎只有在這種自虐和施虐的過程中我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才能感受到自己是存在著的,是被人需要被人承認的……大概在治療進行到第四十二次的時候,我不經意間問了梁誡一個問題:「你為什麼要這樣自己折磨自己呢?」他低著頭思考了很久,突然之間,他抬起頭,目光炯炯地看著我,臉上的表情是痛苦而扭曲的。他說:「可能是因為小時候母親懲罰我的方式吧,很奇怪小時候母親那麼打我,我卻從未恨過她。我很小就有手淫的習慣,我想像中第一個手淫和施虐的對象,就是我的母親。」這真是一個讓人驚心動魄的轉折。事實上從頭至尾,我從未告訴梁誡我的判斷,即:他的變態行為是和他童年時母親對他的暴打,以及他從這種暴打中獲得一種變態的愛的滿足是有關係的。而如今,他自己竟然切入到這一點,也用事實證明了我的判斷。我穩定一下情緒,平靜地說:「關於這個問題,我們以後再說吧。」我認為在第四十二次時涉及到這個問題仍然為時尚早,我希望梁誡在自我探索、自我成長的路上能夠走得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這對他能夠徹底擺脫施虐行為及衝動具有重要的意義。對梁誡的心理治療將繼續下去,結果怎樣仍屬未知,但我對他充滿了信心,因為我堅信每一個生命都有向著陽光、溫暖及愛的方向生長的強烈本能,沒有什麼能阻擋這種與生俱來的力量,就像沒有什麼能阻擋花開、草長以及鳥兒的歌唱,就像沒有什麼能阻擋─窗外這個萬物復甦的春天。有敲門聲,我起身,微笑著,為梁誡開門。知識連結:性虐待在性交前或同時,對性對象施以精神或肉體上的折磨而從中獲得性的滿足;或主動要求性對象對自己施加肉體上或精神上的痛苦,一伙的性快感或引起性衝動。前者稱為性施虐癖,後者為性受虐癖,在醫學心理學上合稱為SM(Sadomasochism)性虐待症的產生原因目前還不十分清楚,性心理學家艾利斯(Henry Havelock Ellis)指出,一個人的性衝動走向虐待的路可能有兩種解釋:第一是不論把痛苦加到別人身上或是自己親受,這種虐待症傾向都是原始時代所有求愛過程中的一部分,所以,所以這是一種返祖現象。在比人類低等的動物當中,當雌雄交配時,常表現出各種施虐和受虐行為,例如蜘蛛在交配後,雌蜘蛛便會把雄蜘蛛吃掉,公雞在交配時咬住母雞頭頂上的羽毛,等等;第二是一些性衰弱和陽痿的男人想借此取得一些壯陽或媚樂似的作用,以求達到滿足性慾的目的。還有性心理學家認為,性虐待的產生大概有一下幾種心理機制:1.對異性的怨恨、仇恨等極端負性情緒導致對對方的厭惡,並以虐待的形式進行懲罰和報復。這種報復性情緒來源於過去生活經歷中的不公平遭遇,如失戀、受騙、或痛苦的往事等。而內心的憎恨和厭惡感又助長了人的攻擊性。在無法利用其他方式發洩是,就「關門」來排解。2.人們性格中的攻擊性失衡。每個人獨特的生活經歷和成長環境塑造了他性格中的不同特徵。有些人性格中的自私、狹隘、敵意、冷酷、控制慾、惡毒、反叛、好鬥、易衝動、固執、刻薄等性格特質都會使他更具有攻擊性。如果這種攻擊型性格特質不能得到合理的化解,它就會透過和人交往的時候發洩出來。3.由於對自己的厭惡、對自己錯誤的悔恨和對自己的不滿等,而產生對自己懲罰的自虐傾向。一些人在遇到不順時,總是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這是一種個人的個性偏差。對自己的厭惡慢慢發展成一種自虐傾向,他需要把怨恨發洩出來。其表現形式一是虐待自己,再就是發洩在他人身上─對別人進行虐待,以解心頭之恨。4.缺乏尊重對方性喜好和性權利的意識。許多男人在性行為中帶有一些占有和征服慾的成分。這種心理基本上是正常的。因此,伴侶之間在性行為中需要的刺激形式和程度會有所不同。為了增加性趣,有些人在做愛過程中喜歡刺激性較強的方式和玩法,這本來是一個技巧問題,沒有什麼傷害性,完全可以透過溝通、理解和配合達成和諧。但是如果一方處理不當,單方不顧對方阻抗,在對方無法接受的情況下,強行使對方屈服,就造成了對對方的侵害。整體來說,性虐待的真正病因和病理本質目前都還是不清楚的。不過可以明確的是,性虐待症患者需要得到心理醫生的專門指導。精神分析療法和認知療法對性虐待症患者的治療具有一定的效果。應當特別指出,在正常成年人的性生活中,有時在達到性高潮時,雙方都可以出現輕度打罵、掐、咬等行為,如果沒有過重的傷害而且不是靠這些行為喚起性興奮,是不屬於性虐待症的,我們切勿草木皆兵。※本文摘自《他病了,只是你看不出來:走入21名精神病患傷痕累累的內心世界》。 書名:他病了,只是你看不出來:走入21名精神病患傷痕累累的內心世界作者:卡瑪出版社:清文華泉出版日期:2020/12/01
-
2021-02-16 養生.心理學解密
愛吃甜好相處、挑食的人感情穩定…心理研究:你的進食偏好揭露了隱藏性格
英國營養學家 Victor Lindlahr 曾說過:「你吃什麼,決定了你是誰。」(You are what you eat)。其實不只是這樣,你怎麼吃,也決定了你是誰。根據洛杉磯進食行為研究中心 Food-ology 創辦人 Juliet A. Boghossian 和紐約州立大學進食行為心理學家 Julia Hormes 的研究指出,進食習慣已悄悄透露了你的「隱藏性格」。現在就來看看準不準吧!你怎麼吃,決定了你是誰慢食者:懂得掌握大局相信大家的身邊都有這種朋友,聚餐時當所有人都完食了,卻發現他還在秀氣地細嚼慢嚥。事實上, 這代表著他們懂得掌握全局,享受生活,且通常較有自信,在工作上做事穩健,認為做得快不如做得好。快食者:富有野心吃飯猶如疾風掃落葉,永遠以最快的方式打完收工。 這類型的人通常富有野心、目標導向、喜歡擁抱新事物,做事很有效率,也能夠多工,是十分能幹的角色,並且常把別人的需要擺在自己之前 ;但另一方面,「快食者」也可能較沒有耐心。Boghossian 更補充:「你吃飯的速度其實也反映了你如何看待生活、享受生活的步調。」別忘了適時放慢腳步!冒險者:富有創意「最近那家餐廳新開幕耶!下次我們去吃~」你也喜歡到處嚐鮮、熱愛探索美食新大陸嗎?除了食物,這樣的你通常在生活的其他面向也較大膽,喜歡尋找刺激並且勇於冒險;同時 富有創意,在需要創意發想的職位上都能勝任,也因為有趣的性格讓大家都喜歡和你當朋友。挑食者:擁有穩定關係如果你也是個會把不喜歡的東西挑出來不吃的人, 在生活上通常有老朋友包圍,擁有穩定的關係、勇於發問的人,樂於追求知識。 但進食行為心理學家 Hormes 也補充,其實就有一種病就叫「食物恐懼症」(food neophobia)!指的是對嘗試新食物感到遲疑,研究指出這可連結到他們個性上的特徵,像是焦慮或神經質。隔絕者:做事謹慎習慣吃完某一樣食物再進行下一樣的朋友, 他們通常是個做事謹慎、注重細節、很有原則,是個令人十分放心的人,但可能許多人摸不著他心裡的想法 。Boghossian 也補充:「這類型的人較不是一個多工的人,紀律嚴明跟墨守成規有時候只是一線之隔,有時候適時的彈性也許會更好。」混食者:富有責任感,很多事都往自己身上攬喜歡把所有菜混著吃,每一口都想吃到不同食物的朋友, 通常是個很堅強、願意扛很多責任在身上的人。同時這類型的人通常外向友善、人緣好,擁有健康的關係,也十分願意花時間在對你而言重要的人身上和他們相處。 但另一方面,可能要注意有時可能會因太想做好人事事都想兼顧,太多事情都攬上身而顧不好輕重緩急。灑脫者:人緣好,和你相處就是舒服如果你習慣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吃東西時不時會發出聲,這樣的你 通常有一顆自由的靈魂,不太擔心他人怎麼看你,跟著自己的調調,有自信 ;而這也是很多人會欣賞你的原因,他們喜愛你的勇氣與擅言,坦率的個性也讓他人和你相處起來很舒服;但你的直爽有時也可能惹惱一些人,要記得做自已和沒禮貌有時只有一線之隔。準備者:邏輯力強,有前瞻性的思想家你習慣把食物都先切好再開始吃嗎?那麼你就是典型的「準備者」。 這類型的人通常勇敢做夢,懂得計畫且富有執行力,同時傾向渴望長遠的關係。(難怪韓劇《金秘書為何那樣》裡面有一次副會長帶金秘書去遊樂園玩幫金秘書把所有牛排都先切好)但善於計畫的你也別忘了享受當下。同場加映:你愛吃什麼,也決定了你是誰愛吃甜:外向、富有同情心你也愛吃甜點嗎?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曾發表一篇研究,發現愛吃甜的人個性通常比熱愛其他口味的人外向好相處、友善且富有同情心;但熱愛巧克力的人可能會較情緒脆弱。愛吃辣:較大膽、有主見根據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的研究指出 ,發現受試者裡較樂於接受飆車、跳傘、在極冰的水裡游泳等…… 的人大部分皆是愛吃辣的人。原因是 辣椒中含有的辣椒素會刺激人,讓人興奮而願意去從事冒險的事,因此他們通常大膽、有主見,且熱於幫助人。 營養科學博士 Keith Kantor 也補充:「吃辣感覺正在燃燒自己嘴唇的冒險感,就像跳傘的冒險一樣;愛吃辣的人也比他人更能包容、擁抱改變。」愛吃鹹:較理性穩重臨床心理學家 Dr. Jen Nash 指出,偏愛鹹食的人通常喜歡得到快速的回饋,這樣的心態讓他們在事業上擁有競爭力,善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做事很有效率但容易因生活中一些小事而感到困擾,像是交通阻塞或排隊隊伍太長。愛吃酸:較嚴厲、高標準Dr. Jen Nash 也近一步發現,偏愛吃酸的人傾向較愛挑剔、嚴厲,但換個角度想他們或許只是標準較高。(參考資料來源:Huffpost、Springerlink、Broadly、reader’s digest’、earth.com)※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https://buzzorange.com/vidaorange/2019/01/04/eat-2/
-
2021-02-15 科別.精神.身心
他病了,只是你看不出來! 一位孩童病患備受「窺視症」之困擾的內心世界
本篇諮商師/醫院精神科主任張堅學他備受「窺視症」的困擾,醫師用兒童的方式來滿足自己作為成年人的性慾,讓他一步步走出病態的陰影。見到紀浪本人之前,我曾經接到過他母親的電話。電話紀錄:張醫師,我到現在還是想不通,怎麼樣也想不通,我兒子怎麼成了色狼了?這個孩子是我一手帶大的,他是個什麼樣的孩子我比誰都了解,他平時和女孩子說話都臉紅,看見電視裡那些強姦犯能氣得拍桌子,他怎麼會去偷看女孩子洗澡呢?我真是想不通。那一次他們學校裡的老師找我談話,說他偷看女生洗澡,我根本就不相信,說他們肯定是弄錯人了。我說你們去打聽打聽,街坊鄰居老師同學,沒有哪個不誇他的,從小學到大學,老師給他的評語總少不了「品學兼優」四個字,不知多少人對我說過,有這麼一個乖巧的兒子真是福氣。所以說他偷看女生洗澡我根本就不相信。直到這一次,他在商場裡偷看別人被打了,頭上被打了一個洞,在醫院裡住了半個月,我才真的有些擔心了,在醫院裡的那些天我和誰都不來往,丟不起那個臉,太丟臉了,我家祖宗八輩沒出過這樣的事。他出院回家的那天我問他有沒有這回事,他哭著承認了,我當時那個心啊,說不清是什麼滋味,想打他又捨不得,不打吧,真是恨得牙癢癢,我對他說:你去死吧,我陪你一起死!沒想到他說:我早就想死了!說著抓起桌上的水果刀對著自己的手腕就是一刀!嚇得我差點暈過去,趕緊找鄰居來幫忙送他去醫院。後來還是這個鄰居告訴我,說這是一種病,得去醫院治。說實話我寧願我兒子是個病人,也不願他是個色狼,為了他出了這麼個事,家裡鬧得雞飛狗跳,就差家破人亡了。張醫師,聽說我們醫院對這種病挺有研究的,你說我兒子是不是有病?你給我一句話,傾家蕩產我都幫他治,我就這麼一個兒子……紀浪母親的焦慮與急切溢於言表。作為醫師,我能夠理解性慾倒錯病人及其家屬所承受的痛苦和壓力,他們常常被認為是特質低劣道德敗壞,被視作「色狼」遭人唾棄。但根據我的臨床經驗,性慾倒錯行為和個人的特質道德是沒有什麼關係的,相反,正如紀浪母親所說,許多性慾倒錯病人在平時的生活中給人的印象都是「好人」、「君子」,他們性格內向、為人忠厚、作風嚴肅、工作認真負責。性慾倒錯包括露陰癖、窺視症、觸磨症、戀物症等等,紀浪極有可能是一位「窺視症」病人,也有人將之稱為「窺淫癖」,但我們認為這種叫法並不確切,因為「癖」意味著「習慣」,而事實上這是一種病症。當然紀浪的真實情況究竟怎樣,還得透過和他的正面接觸才能確診。這個電話之後的第三天,紀浪來找我。他文質彬彬的樣子,戴著眼鏡穿著格子襯衫牛仔褲,和我們印象中的大學生沒有什麼兩樣,只是他手腕上包著的白紗布,讓人看了有些心驚,也提醒我,眼前這個靦腆拘謹的男孩子,有著一些不同尋常的經歷。紀浪自述:昨天我媽媽和我說,這是一種病,我很高興,這兩年來少有的高興,因為既然這是病,就意味著有治好的希望是不是?說實話,我自己都認為自己是個無藥可救的大色狼了,我不知道我怎麼會變成這樣,但我清楚如果再這樣下去,這輩子全完了,名聲、前途全完了,我活著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對別人是禍害,對家人是恥辱,其實我一直都有自殺的念頭,我死了,對自己對所有的人都是解脫。事情的發生一點預兆都沒有。那段日子我很鬱悶,因為我對自己所學的會計毫無興趣,甚至是很厭惡,一拿起書來就頭痛,而且我認為會計這個系所的就業前景也是不妙的。那時候我特別迷戀電腦,覺得這才是真正適合我的職業,所以我很想轉系,但學校方面的答覆是不可能,我很沮喪,覺得自己這輩子都沒什麼希望了。那一天是週末,我回家了,夜裡躺在床上怎麼也睡不著,就起身去了陽台,看見對面樓上有一扇窗子還亮著,裡面隱隱約約有個女人在走動,我突然產生了偷窺的念頭,這個念頭一冒出來就怎麼也壓不下去了。我既緊張又興奮,悄悄跑回房間拿出了望遠鏡,對準了那個亮著燈的窗口,我看見那個女人只穿著胸罩和內褲,後來她將內衣也脫了,站在鏡子前端詳著自己的身體,我什麼都看得清清楚楚的,心裡有一種模糊的甜蜜和強烈的快感,陰莖勃起,本來心裡積壓的鬱悶全沒了……直到那個女人關燈睡覺,我才回到床上。這是我的第一次偷窺經歷,事後覺得非常糟糕,但第二天上課我什麼也聽不進去,滿腦子都是那個女人的身體,到了晚上我又回家了,還騙我媽說宿舍裡太吵我睡眠不好,想在家裡睡,我媽也沒懷疑。那天夜裡我又拿著望遠鏡去陽台了,發現那個女人家裡多了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他們在一起接吻,那個男的還用手摸那個女人的胸部和下體,然後他們做愛了,我看著覺得特別刺激、非常爽,好像那個男的就是我似的……但是第二天我又覺得挺後悔的,覺得這是色狼才幹的事,可是我無法控制自己。那以後我沒事就回家過夜,有好幾次那個女的也往我這邊看,我覺得她看見我了,可是她裝作沒看見,照樣脫衣服,我心裡就想說不定她喜歡被我看呢。慢慢地,我對女人的身體特別是隱密部位越來越有興趣,買了許多裸體畫冊回來看,想方設法找機會偷窺。我注意到我們學校的女生浴室上有一個氣窗,緊靠著學校的圍牆,我常常在晚上騎在圍牆上透過氣窗往裡看,後來被一個路過的女同學發現了,我被當場抓住,當時我腦子裡一片空白,恨不得當時就死了才好,這件事好多人都知道了,同學們都疏遠了我,在我背後指指點點的,其實我自尊心蠻強的,那種日子對我真是一種煎熬。我心裡暗暗發誓再也不能這樣了,可是當偷窺的衝動襲來時,我又控制不住自己,我不敢再去學校的女生浴室,就去許多商場,我帶著一面小鏡子,站在穿裙子女人的身邊,蹲下身子裝作繫鞋帶或是試鞋子,將鏡子放在女人的兩腳之間……這樣也被發現過好幾次,有些女人發現了也沒說什麼就走開了,我就認為她們願意被我看,但是有一次被打傷了,頭上打了一個洞……我陷入了一個怪想法:每次心裡湧起偷窺的衝動時,理性都拚命地在約束自己,有時候簡直是坐立不安,憋得直出汗,但最終還是衝動戰勝了理性,我又去偷窺了,窺看的過程中我覺得很高興很滿足,但過後又特別自責,好幾天都情緒低落精神恍忽,無法面對自己和別人,直到再次湧起偷窺的衝動……就這樣周而復始停不下來。我真恨我自己,我無法原諒自己……紀浪的敘述表明他的確是一位「窺視症」病人。對於性慾倒錯病人的治療,我們通常採用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治療分兩步進行。第一步,我要幫助紀浪意識到自己的這種偷窺行為的幼稚性。我給他舉了個例子:「每個人都有食慾,假設你現在是一個剛滿週歲的孩子,你餓了,抱著奶瓶就喝了起來,別人看見會怎麼想?」紀浪回答:「這很正常呀!」「對,」我接著舉例:「假設你現在三十歲了,你餓了,還抱著奶瓶喝,別人還會認為你正常嗎?別人會認為你有病!同樣,每個人都有性慾,小孩子也不例外,小孩子滿足性慾的方式可能就是看看異性的身體,或者是相互之間摸摸生殖器之類,但你現在已經二十一歲了,還用看異性的身體來滿足自己的性慾就是太幼稚了,而且也是社會所不允許的,別人會認為你是『色狼』,你會受到干預和處罰,因為你已經不再是孩子了。」在初步的治療過程中,我反覆舉此類例子,讓紀浪明白自己的偷窺行為實際上是在用兒童的方式方法來滿足自己作為成年人的性慾,而正常的、成熟的性慾滿足方式是以性交為最高形式、以生殖為最終目的的,從而幫助他在性心理上從兒童逐步成長為成年人。我進一步啟發他:「通常性慾倒錯行為都和病人幼年時期的性經歷有關,你回憶一下,你小時候有沒有過類似的行為?」紀浪自述:你這麼一說,我還真想起來了。好像是六七歲的時候,那時候我們家還住在一個大雜院裡,鄰居家的兒子和兒媳婦回來探親,那個女的長得挺漂亮的。晚上我出來上廁所,透過窗戶看見那個女人在洗澡,我很好奇,就貼著牆根跑到窗戶底下趴著看, 當時特別興奮,覺得很神祕很好玩,那幾天連續幾個晚上我都這樣偷看,後來他們走了,我也就沒再看了,漸漸地都忘記這件事了。大概八九歲的時候還有過這麼一次,是去同學家叫他一起去上學,他父母房間的門虛掩著,我無意間看見他父母光著身子抱在一起,當時感覺也很興奮,後來我有意無意又去過幾次同學家,想再看看,但都沒有碰見,不過這事我也忘了。性慾倒錯病人兒童時期的性經歷,伴隨有較強烈快樂感,成年後雖然遺忘,但這種快感依然潛伏在當事人的潛意識當中,當當事人在現實生活中遭遇困難和挫折超過了自身的應變能力時,便退到幼年性經歷狀態,以幼年性取樂的方式滿足自己的性慾,暫時緩解自己的心理困難。我對紀浪說:「想想你六七歲的時候就用這種偷窺行為來滿足自己,現在你已經二十一歲了,還用這種行為來滿足自己,是不是很可笑很荒唐?」紀浪和我很配合,悟性也很高,大概只有三次心理治療之後,他就領悟到這種偷窺行為在成年的他身上出現的確是幼稚、愚蠢、可笑的,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很無聊,太傻了」。一旦領悟到這個道理,他的症狀自然而然就減輕了,第四次他來治療的時候,自稱已經好了80%,再經過商場、女浴室、女廁所之類的場所時,雖然還時不時有偷窺的念頭,但都沒有實施。治療的第二步是針對紀浪認為「女人願意被我看喜歡被我看」的心理來進行。我對他說:「你認為別人喜歡被你看,那都是你自己的推測和猜想,比如你偷窺你們家對面樓上的女子,你說她看見你了還脫衣服,事實上她從亮處看你所在的暗處,根本什麼就看不見。其實女性對你這種行為是深惡痛絕的,你要是不相信,你可以去調查。」我給紀浪留了「課後作業」,讓他在網上做一個調查,問題是:如果你是一位女性,如果某一天你在上廁所、洗澡、換衣服、和異性親熱時,發現有人在偷窺你,你會是什麼感覺?下一次治療時,紀浪一見我就不好意思地笑了:「看來我還真是錯了,網上有人罵『不要臉』,還有人說『這種人最好閹割了』,但沒有一個說喜歡的。」大約在進行了七次心理治療以後,我有意讓紀浪在女性出入的場所附近閒逛,他告訴我他的心裡「已很平靜」,「沒有衝動」。當然並不是對每一位性慾倒錯病人的治療都能像對紀浪的治療這樣順利。其中最主要的障礙是病人對治療不積極─雖然他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幼稚的,但是內心又捨不得放棄這種行為給他帶來的快感,他能從這種行為中得到好處,又沒有受到懲罰,自然不會主動、積極地求治。所以我們認為,對於性慾倒錯病人來說,懲罰對於糾正他們的性慾倒錯行為是無效的,然而卻是必要的,只有受到了嚴厲的懲罰,才能使他們下定決心和醫生合作,接受心理治療。我和紀浪一直保持著書信的聯繫,他大學畢業後最終改行成了一名軟體工程師,並且再也沒有過偷窺行為。五年之後,紀浪給我的信中有一張照片,照片上的他英俊挺拔、笑容燦爛,身邊依偎著一個很漂亮的女孩,他說那是他新婚的妻子,他現在很幸福。知識連結:認知行為治療認知行為治療是透過解釋使患者改變認識、得到領悟,使症狀得以減輕或消失,從而達到治病目的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適用認知治療的例如恐懼症,某些類型的性心理障礙,如露陰癖、窺視症、觸磨症等。就治療效果來看,最佳適應是露陰癖等性心理障礙,其次是恐人症和強迫症。認知行為治療和其他心理療法在臨床實踐中的主要區別在於:不論病人的臨床表現如何、病程長短,一般治療十次左右就可以使病情明顯好轉,甚至消失。其治療的關鍵在於分析症狀的幼稚性,病人如能真正理解並接受治療者的解釋,就可使病情減輕。認識認知治療的具體治療過程和步驟為:1.採取治療者和病人直接會面交談的方式。2.初次見面時,讓病人和家屬報告症狀、既往病史和治療情況。3.初次會見時如果時間允許,可以直接告訴病人他的病態情緒和行為與年幼時的經歷是有密切關係的,現在雖然已經是成年人了,在生理年齡和智力年齡方面已經比兒童期成熟了很多,但心理年齡仍處於非常幼稚的階段,還在兒童的思維方式和行為來面對成年人的問題。4.在以後的會見中,可以詢問病人的生活史和容易憶起的有關經歷,但不要求勉強回憶「不記事年齡」時期的經歷。對於病人的夢可以偶爾涉及。可以用較多時間和病人討論症狀的性質,啟發他們認識到這些症狀的幼稚可笑性,幫助他們從成人的角度重新看待自己的問題。※本文摘自《他病了,只是你看不出來:走入21名精神病患傷痕累累的內心世界》。 書名:他病了,只是你看不出來:走入21名精神病患傷痕累累的內心世界作者:卡瑪出版社:清文華泉出版日期:2020/12/01
-
2021-02-15 養生.家庭婚姻
都那麼大年紀了還折騰什麼?老年父母熟年離婚,該反對還是給祝福?
英國廣播公司在2020年9月推出的4集迷你劇《我們》,題材並不吸引年輕人,講述的是一對結婚多年的老年夫妻準備離婚的故事。最開始引起我注意的是該劇的編劇大衛‧尼克斯,他是英國知名編劇和暢銷書作家。2011年,由他的小說《一天》改編的同名電影,成為當年夏天最賺人眼淚的愛情電影。在《我們》中,康妮和道格拉斯是一對結婚24年的夫妻,有一個即將上大學的17歲的兒子艾爾比。一家人住在郊區帶有大花園的房子裡,是朋友和鄰居眼中幸福家庭的樣本。尤其是孩子即將上大學,夫妻倆將很快迎來無憂無慮的老年生活。一天深夜,妻子康妮輾轉反側,對熟睡中的丈夫道格拉斯說:「我想離開了。我想我們的婚姻已經走到了盡頭。」康妮的語氣如此平靜,就像談論明天早上想去市場買幾塊牛排一樣。道格拉斯從夢中驚醒,反覆追問到底發生了什麼。康妮的理由聽上去很縹緲:「當我想像著我們兩個人無所事事地共度餘生,每一個長夜,該是多麼空虛。我腦中一直迴蕩著一個詞─如出一轍。這讓我每次都心跳加速。」妥妥的文藝女面對理科男的開場。情商不高的道格拉斯的第一反應是懷疑康妮愛上了別人。事實上,一切都沒有發生,他們沒有爭吵、家暴,沒有第三者插足,生活20多年如一日。康妮的一番話就像一顆落水的石子,讓平靜的湖面蕩起了漣漪。在送兒子進大學前的假期,道格拉斯嚴格計畫了一家人穿越6個歐洲國家的旅行,他想借此修復和康妮的關係,卻屢屢和叛逆期的兒子產生衝突。作為理科男父親,他反對兒子愛好文藝,甚至認為靠攝影和音樂並不能養活一個人。旅行中的計畫是打卡每個網紅景點,刷夠1萬步步數。康妮和艾爾比想要的隨意旅行,在他嚴密的邏輯裡,就像一場毫無意義的對冒險的探尋。超出計畫的,在他看來都是失控的局面。說實話,道格拉斯並沒有那種讓人瞬間崩潰的缺點,但他和母子倆劍拔弩張的關係都隱藏在了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裡。「我是為你好」「你為什麼不聽我的」,面對至親,他往往會進入希望掌控全局的角色中。鏡頭閃回康妮和道格拉斯20多年前相識的場面。曾經,康妮是一個熱愛繪畫的女藝術家,道格拉斯是一名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兩個人的價值觀相差甚遠。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愛上與自己性格截然不同的人,戀愛中的「互補吸引力」,在婚姻裡往往成為產生分歧的重要原因。故事的後半段是兒子出走、康妮提前結束行程回了英國,道格拉斯則開啟了自己的「人在囧途」。這一次,他無法再按照自己的「節目單」旅行,他丟過行李,住過警察局,漸漸接受了意外、冒險、邂逅。他回憶起康妮所恐懼的那些「如出一轍」的生活,似乎茅塞頓開,真正理解了她在說什麼。故事到這裡,觀眾也許會想像一個美好的大結局─他找到兒子與之和解,回到妻子身邊,二人白頭偕老。然而,一切並沒有發生。這也是這部劇讓我很有好感的原因。最終,康妮和道格拉斯和平分手。他們花了整整一個晚上整理了20多年共同生活的回憶,當再次出現在兒子的攝影展上時,康妮穿著年輕時穿的黑色套裝,道格拉斯穿著20多年前的燈芯絨西裝,他們都成為自己希望成為的樣子。康妮可以重啟她青年時代沒有完成的文藝夢,道格拉斯可以過他有安全感的規則人生。被迫遷就別人的改變,終究是不甘的。最後,他們像親人一樣問候、吻別,放下為了責任勢必要在一起的負擔。從題材上說,《我們》並不是第一部關注老年人離婚的電視劇。早在2005年,日本就拍過一部類似的日劇《熟年離婚》。15年前,這部劇一開播就獲得了18.7%的高收視率,可見「熟年離婚」已經成為日本的一個社會現象。不僅在日本如此,老年人離婚率呈現上升趨勢,這一現象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在西方社會,他們將這一現象稱為「銀髮離婚潮」。2019年,根據中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資料,國內老年人的離婚率跟30年前相比已經翻了一番,中國人迎來老年離婚潮。退休後的10年是中老年離婚的高發期,其中2/3是由女性提出的。在《我們》中,康妮說過一句話,可以解釋為什麼在老年人離婚的提議人中,女性占據較高的比例。「自從成為母親,在這個角色裡,我變得越來越遊刃有餘,但當孩子長大,我開始覺得有些異樣,我需要生活有一些改變,我的『工作』結束了。」早在2015年,美國社會學家蘇珊‧布朗發表過針對中老年離婚的研究報告《灰色離婚革命》,她提出:「個人化的婚姻更加以自我為中心,而在此前沒有人會把個人利益與婚姻中的角色分開。」在社會學家眼裡,老年人離婚率的上升,實際上是他們婚姻觀的改變─當子女逐漸長大後,他們開始反思個體自我實現的可能。在《我們》這部劇中,並沒有明確地指出康妮為了家庭或者孩子而放棄自己的繪畫之路,但隱隱約約地,家庭生活讓她偏離了最早作為一個獨立女性追求夢想的道路。她和道格拉斯曾經有過一個叫珍的女兒,但女兒意外夭折,康妮一度覺得失去了整個世界。後來為了給兒子艾爾比更好的成長空間,道格拉斯主張換個大房子,康妮不情願地住到了遠離城市的郊區。這部劇並沒有從康妮的女性視角來講述,而是透過道格拉斯和叛逆兒子的緊張關係來投射夫妻之間不可彌合的價值觀差異。愛好藝術的兒子就像當年那個不信任親密關係的母親康妮。被弱化的夫妻衝突當然少了很多觀眾喜聞樂見的誇張情節,但也更發人深省。不一定非要鬧得雞飛狗跳,才能宣布一段婚姻的終結。婚姻關係中的男人和女人,不需要再去指認誰對誰錯,就像開篇那場關於離婚的對白:「道格拉斯,我想,我們的婚姻已經走到了盡頭。」沒有埋怨、憤怒、遺憾,僅有的情緒是對自己說的,「雖然沒有能力與你共同度過最後的日子,但我從不後悔當初與你結婚」。這一幕,堪稱離婚界的樣本─體面而真實地面對自己。在東亞社會,當已經成年的子女得知老年父母想要離婚,我們常常會聽到,都那麼大年紀了,還折騰什麼?類似的道德綁架通常讓老人們無言以對,他們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我們》這部劇恰好能回答這個問題。當道格拉斯在西班牙巴賽隆納好不容易找到兒子時,兒子說:「我擔心你對我失望。」父親說:「你在過屬於自己的生活。」反之亦然。看完這部劇,我把它轉發給我的母親。我的母親今年退休,正在經歷她的「熟年離異」。不是所有婚姻都能走到最後,比婚姻本身更重要的,是在婚姻中學到了什麼。如果在60歲時能感悟到這點,便是開始了自我的救贖。(丁影/摘自《三聯生活周刊》2020年第46期,圖/王青)
-
2021-02-15 新聞.生命智慧
一輩子都被責任追著跑....一個精神科醫師罹帕金森氏症告白:生病12年,我才真正「活著」
「我是精神科醫師、寫過幾本暢銷書,同時是一名妻子、兩個孩子的母親、孝順父母的女兒與媳婦;我在43歲、剛實踐夢想開設個人醫院時,確診罹患帕金森氏症。 這個疾病就像拿一條繩子,緊緊綑綁著身體,就算移動一小步,都能費勁到汗水浸溼整件衣服。在那之前,我被無止境的義務與責任追著跑,只顧著向前衝、扮演每個身分,但唯獨缺少了──自己。現在,我開始學習如何在綑綁的呼吸及人生中,一點一滴找回自我、練習『活著』。」──金惠男 (編按:2014年1月,因病情惡化,她停止看診,專心治療,不過仍然持續夢想著她的新人生。雖然,有時候連翻身都要別人幫忙,但病痛與病痛間,總有症狀比較輕微的時間,這段時間她運動、做家事、散步、寫文章、學習中文……做一切她想做的事。)我用12年,重啟43年的人生 2001年2月,我在遞愛援助福利基金會(Love Aid Foundation)有一堂課。而那天早上,我確診罹患了帕金森氏症。 當時的心情,就像是被鐵鎚狠狠敲了後腦勺,頭暈目眩。不過,課程不能說取消就取消,我仍是一如往常地上課。然而,直到下課準備搭計程車離開時,淚水終究潰堤了。 帕金森氏症,是一種因腦部無法正常分泌「多巴胺」的神經傳導物質,進而引起四肢發抖、肌肉萎縮、身體僵硬、行動緩慢、無法言語表達等症狀的神經退化性疾病。 這是一種退化型疾病,好發於65歲以上的年長者。像是若望.保祿二世(Ioannes Paulus PP. II)、穆罕默德.阿里(Muhammad Ali-Haj,美國拳擊手)、羅賓.威廉斯(Robin McLaurin Williams,美國演員)都患有此病。 不過,我才43歲,這真的太殘忍了! 帕金森氏症還會伴隨不少可怕的併發症,如憂鬱症、失智症、妄想症(也就是被害妄想症)等。我簡直不敢相信,人生竟要面對這麼殘酷的試煉。最可怕的是,至今仍然沒有明確的治療方法。這個「罕見疾病」通常在發病的15至17年間,就會出現嚴重障礙或死亡。也就是說,我的人生在60歲以前,就將畫下句點。 18歲時,姊姊因車禍離開人世,我一時無法面對,曾想過自殺結束生命。 不過心裡出現轉念,我開始覺得既然活下來了,就更應該認真過日子。爾後的人生,我比任何人都勤勉努力。 為什麼我會生病?我到底做錯了什麼?盡心盡力服侍公婆、辛辛苦苦生下兩個孩子,好不容易開了個人診所,卻突然跑出帕金森氏症這個不速之客。不久前,我甚至野心勃勃地想著要帶兩個孩子到美國留學,自己順便進修關於精神分析的課程。大兒子剛念國中、小女兒才國小,如果我不在了,這兩個孩子該怎麼辦?這一切實在太過荒唐了……! 我無法保持平常心,只好休診。後來,幾乎整整一個月的時間,我只躺在床上,什麼事也不想做。如果我不是醫生,就不會這麼了解帕金森氏症,也許不會像現在一樣恐懼。但是醫生的背景,讓未來的人生清清楚楚地刻畫在眼前。我陷入憂鬱,失去動力,躺在床上呆望著天花板胡思亂想。 我曾經天真地以為,就算自己得了絕症,只能活幾年,仍能比一般人冷靜,以最快的速度接受現實。畢竟這種事,就算一哭二鬧三上吊也於事無補。事實上,我根本接受不了,也害怕面對一切,更恨透這個世界。我愈是憤怒,就被憂鬱的泥沼埋得愈深,甚至想一死了之。 不過,某一天一個念頭,我告訴自己:「妳到底在做什麼!不是好好的嗎?只是未來沒那麼光明燦爛,行動有點不方便,有什麼好自怨自艾的?竟然為了『未來』瞎操心,毀掉自己的『現在』。」 雖然疲勞的時候,右腳會有些無力, 寫字變得辛苦,但是只要適當休息,日常生活跟看診都沒有太大問題。何必因此毀掉自己?一開始,我懷疑自己得了「漸凍症」,漸凍症患者通常撐不過5年,所以我已經算很幸運了。 雖然目前帕金森氏症還沒有方法治療,不過醫學不斷進步,說不定以後就有了啊!就算腦中多巴胺細胞已經消失了80%,不過我還有20%。即使治不好,還是可以努力減緩發病速度。 我重新振作,繼續看診,教課,做家事,照顧公婆、老公和小孩。奇蹟就這麼發生了。一般來說,多巴胺致效劑(Dopamine agonists)只能維持3年,我卻靠著它撐過了12個年頭。直到2013年才開始左旋多巴(Levodopa)的療程。這12年間,我總共寫了3本書,持續教課,到目前都沒有痴呆症狀,憂鬱症也只是輕微而已。 如果當年我選擇躺在床上繼續憎恨世界,那麼我現在會是什麼樣子呢? 也許身體已經無法正常運作,併發失智症,還患有重度憂鬱症,過著毫無意義的日子。人生總有許多不幸,誰都避免不了。然而,發現不幸之後是好是壞,完全取決於自己的心態。 同樣的12年,卻有著截然不同的結果。這是2001年2月確診帕金森氏症後,我所領悟到的事。 只要今天比昨天好,就是幸福2014年時,我跟媽媽一起從濟州島飛回首爾。兩人站在機場的行李轉盤前時,我突然動也動不了,「發作了。」我集中精神看著雙腳,內心吶喊著: 「一步,只要一步就好。」卻一點用也沒有。 好不容易支手撐著牆,看了眼錶上的時間,發現離下次吃藥時間還有兩個多小時。當時,所有人都拿完行李離開了,只剩下我和媽媽。禍不單行,我又想上廁所了。媽媽心急如焚,想攙扶我前行卻動也動不了。(編按:帕金森氏症患者非常頻尿,常常得勤跑廁所。) 那時,一個打掃的婆婆剛好經過,問我們發生什麼事了。聽完緣由的她,立刻推了臺手推車過來。如果不想尿褲子,就只剩下這個辦法了。我坐上手推車,上完廁所,不得已還是提前吃了藥。平常如果不遵守一天三顆的原則,過量服藥就會產生副作用,不過那天真的是走投無路了。 到現在我還不敢想像,如果沒有那臺手推車,我會發生什麼事……。 「真的走不動了嗎?求求妳,再試試看吧?」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是不會懂的。家人們對我的狀況雖瞭若指掌,但遇到這種情況,還是會一時心急、手足無措,說出這樣極其卑微的話。 我很清楚他們的心境,但還是會難過傷心。這種感覺,就像生孩子時椎心蝕骨的痛,不曾親身經歷的人很難體會。 不能走,就只能爬,連爬都爬不動只能躺著的時候,內心的煎熬比想像中更難受。有人這麼形容:「身上的骨肉都如蜻蜓翅膀般剝落一地,好痛。好想就這麼死去,就這樣不再痛了。」 聽到這段話,讓我瞬間淚流滿面。坦白說,面臨極度痛苦時,我曾想過從窗戶一躍而下,死了算了。每當夜深人靜,家人熟睡,我獨自在拂曉時分痛到難以入眠,我就會忍不住想,與其痛苦地活著,不如死一死好了。 不過,我並沒有這樣做。因為我知道總有不痛的時候。24小時裡,痛與痛之間,總會有緩解的時候。我等待,等待病痛緩和,等待吃藥後的自由活動。 在這段時間,我會做自己想做的事,吃飯、運動、散步、買菜,或者跟朋友一起談天說地。 等待變成一種希望!如果沒有不痛的時段,吃了藥也不能活動,也許我也會萬念俱灰。幸運的是,到目前為止只要等待,緩解的時刻總會來臨。 「昨天痛到連尾椎都痛,今天竟然可以側躺了耶!身體不能動,但手指頭可以亂動,蠻開心的。當今天的藥效只撐了兩個小時,我就會猜想明天會不會久一點呢?」 如果今天比昨天好,那便是一種幸運。當然,今天也可能比昨天更糟。不過,我不會輕言放棄,因為明天也許又不一樣了。羅馬思想家西塞羅(Marcus Tullius Cicero)曾說:「只要活著就有希望。」我不奢求痊癒,只希望惡化速度可以減緩,讓我做更多想做的事。 幸好在我前往濟州島療養後,急速惡化的病情好轉了不少。原本除了藥效持續的三小時外,寸步難行的「關機狀態」也已逐漸好轉。雖然還不到可以奔跑的程度,但走路的速度變快了,可以漫步到鄰近的地方逛一逛,甚至還能寫稿。 對我來說,這些都是奇蹟,因為六個月前,我甚至還想跳出窗臺結束生命。沙漠中,有與我不離不棄的小草。大火燒盡的森林中,有相信生命、屹立不搖的大樹。火山灰覆蓋、熔岩侵蝕的山腳下,有蟲兒與動物趕來掃走灰燼。我若放棄,無人伴我。若不放棄,不論身於何處,都將有萬物伴隨。成堆的石頭,枯竭的溪谷,仍會有水注入,再次化為涓涓不息的河流。唯要,永不放棄。這是韓國詩人都鍾煥的詩──《荒廢之後》。我想成為詩中的小草與大樹。如果就這麼放棄人生,實在太可惜了。 每天都有數以萬計的人比我先離開,或是面臨更重大的挑戰,我能像現在這樣活著,已經謝天謝地了。 雖然沒有人能代替我承受痛苦,但是他們會握住我的手,關心著我:「很不舒服嗎?」甚至,為了我哭泣。我沒有理由絕望,即使病況繼續惡化,我仍會找到可以做的事。人生既然如此,快樂地活著不是更好嗎?書籍簡介書名:什麼時候,你才要過自己的人生?:一位精神科醫師,從捆綁的呼吸中,找回自我作者: 金惠男譯者:蔡佩君出版社:商周出版出版日期:2016/12/03作者簡介/金惠男感動韓國120萬讀者的人氣勵志作家‧精神科醫師一九五九年出生於韓國首爾,畢業於高麗大學醫學院。畢業後在國立首爾大學醫院當了十二年的精神分析科醫師;二○○六年獲得韓國精神分析學會的學術賞。擔任慶熙醫大、成均館醫大、仁濟醫大的門診教授,以及首爾醫大的客座教授,同時是金惠男精神科醫院的院長。著作《30歲前一定要搞懂的自己》,感動韓國六十萬名讀者;相關暢銷著作深受超過一二○萬名讀者喜愛。但是她的人生並非一直如此順遂,在二○○一年、四十三歲時,確診罹患帕金森氏症。當時,她才剛實踐夢想開設個人醫院不到一年。這本書記錄了她三十年來擔任精神科醫師,以及罹患帕金森氏症這十五年來所領悟到的人、事、物。她說,「就算病情再惡化,我也會找出那時候能做的事,有趣地活著!」
-
2021-02-13 新聞.生命智慧
「我絕對不會變成這樣」?遺物整理師:每個垃圾屋背後那些說不出口的苦衷
「我很愛乾淨,絕對不會變成這樣。」那是在國際殯葬產業博覽會展示垃圾屋模型屋時,一位四十多歲女性的直白感想。這個模型屋,是取材自四十多歲女性孤獨死在垃圾屋化的公寓現場。委託給我們清理的垃圾屋裡,既有屋主已亡故的案例,也有屋主親自要求清理的案例。說是垃圾屋,其實垃圾量各式各樣,有的堆積到腳踝高度,最多的也有堆積到天花板的程度,份量甚至達到八噸。無論何者,都是一個人難以清理的狀態。我在製作模型屋時,為了讓人比較容易辨識查看垃圾,其實已經縮減了實際份量。有些垃圾屋是耗費了幾十年的時間形成的,也有些僅僅兩、三年就達到了會把房間淹沒的份量。尤其是女性,在問題還沒發生時,她們多半勤於整理房間,往往是基於某些切身的事態,最後才引發堆積垃圾的習慣。首先是出於職業上的因素,尤其是從事服務業或令人異常緊繃忙碌的工作,就我受理的案例中,具體來說,又以律師、聲色場所工作者、護理師、演藝人員這類職業居多。由於這些職業在工作時必須費盡心神面對顧客、患者或工作夥伴,回到家時已精疲力竭,只能放任家事或自己的事不顧。「今天太累了,明天再清理吧。」、「等到放假時再說吧。」諸如此類的拖延,累積的結果,終於到了覆水難收的地步。這類委託人多半是女性,而且打扮得光鮮亮麗,根本難以想像她們住在垃圾屋裡。因此,每回我總驚訝於那表裡間的落差。不過,也許是因為她們必須應付外界種種狀況,疲於奔命的結果,回到唯一得以放鬆的家裡,反而毫無力氣了。從事護理師等職業的夜班工作者中,許多人因為無法早起丟垃圾,最後導致垃圾堆積。或者也有人難以配合居住地區規定的丟垃圾時間,結果遭到鄰居的警告等等,漸漸也不敢外出丟垃圾。另外,還有被跟蹤狂鎖定的受害者,那些受害女性也不敢外出丟垃圾。事實上,我曾處理過某位女性演藝人員的案件,當時情況非常可怕,對方就住在正對面跟蹤監視,一旦受害者外出,對方必然尾隨,就算搬家,對方隨後也搬進同一大樓。受害者既不敢在陽台晾曬衣服,也擔心對方會去翻撿她丟掉的垃圾,最後甚至連外出都感到害怕。考量到委託人的情況,我們最後決定將屋內的垃圾全部裝進紙箱,假裝出要搬家的模樣、再搬運到屋外。但是,等我們開始清理後,那名跟蹤狂男子卻突然出現,不斷騷擾我們,問我們:「要把箱子帶去哪裡!?準備去哪裡!?」後來只得請警方介入,事情才落幕。由此也不難想像,這名男子長久以來帶給委託人多少恐懼。直到近五百箱的紙箱全部搬運完畢,委託人彷彿也放下了心,原本僵硬的神情才逐漸柔和下來。撇開演藝圈公眾人物的頭銜,委託人其實與一般的女性無異,不管是誰,要主動拜託業者前來清理垃圾,都需要極大的勇氣。在撥出那通委託的電話前,想必是十分煎熬猶豫,肯定也陷入害怕被外人知曉的糾結中。除此之外,有人是因為失智症或發展遲緩導致無法清理或整理,也有人是收集上癮。或者,有的是打從一開始就不懂如何整理、卻獨自一個人住的二十多歲委託人,這樣的案例也逐漸增加。儘管演變成垃圾屋的理由各式各樣,不過在清理時,我察覺到不可思議的共通點是,屋主為了讓垃圾避開自己最常待的地方(例如床鋪周圍),會從窗戶邊或牆邊開始堆高,再漸漸往屋子中央擴散。一旦垃圾累積到膝蓋左右的高度,接下來就漫延至浴室、廁所或挑高閣樓等處。若是堆積到腰際的高度,廁所肯定就會完全被垃圾占據,無法使用了。因此,屋內會散落著裝有排泄物的寶特瓶或塑膠袋。從外觀看是尋常人家,但打開門後卻是另一個世界。究竟囤積了多少年份的人生呢?最後,我想介紹的是我最常遇到的垃圾屋案例。這些案例,通常是屋主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突然驟逝,或與心愛的人分開,因為那種失落感而引發了屋主的憂鬱。例如家人意外死亡、最心愛的寵物走了、離婚、遭到解雇……面臨突如其來的事件所引發的失去,總會讓人的生活變得完全沒有力氣。於是原本的生活驟然停滯不前,失去了「活著」的力量。若在那樣的時候,有誰陪伴在旁,或許也不至於演變成垃圾屋了。「我絕對不會變成這樣的。」讀到這裡,還有人能如此斷言嗎?※ 本文摘自《或許,我就這樣一個人走了》。《或許,我就這樣一個人走了》作者:小島美羽 譯者:陳柏瑤出版社:麥田出版日期:2021/01/05《或許,我就這樣一個人走了》書封。圖/麥田提供
-
2021-02-10 癌症.癌友加油站
兩次罹癌,復發又骨轉移 歷經四次生死的奇蹟人生!
原以為只是一般健康檢查,沒想到卻一發不可收拾……。當年三十七歲的我,發現乳房超音波有異狀,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到醫院做了詳細檢查,確診乳癌第一期。兩次的罹癌經驗,讓我因禍得福?聽聞噩耗時,腦袋一片空白,沒有力氣思考下一步應該怎麼做,滿腦子掛心的是還在就讀國小的女兒。「我會為了兩個女兒努力治療!」抱持活著就有希望的信念,我要親眼看著她們步入禮堂。為了根除癌細胞,將右乳局部切除、腋下淋巴清除的手術;八次化療、三十五次放療、五年的荷爾蒙治療,原以為抗癌歷程到此告一段落,生活可以回歸正軌,卻沒想到老天又對我開了一次玩笑。「在妳的身體發現一顆一.二公分的腫瘤……。」二○○七年,我罹患第二個癌症――肺腺癌第一期。當醫師說要切除右肺中葉,我才驚覺是不是過去不規律的生活作息,成為壓垮自己的原因。右肺中葉切除後,說話會喘、走路緩慢,經常忍痛咳嗽,心想再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因此,開始每天練習吹氣與爬樓梯,訓練肺活量。每個週末先生會陪我去爬山,持續一段時間,體力甚至比手術前更好,也算是因禍得福吧!命運再給一巴掌,肺癌復發、骨轉移治療結束後,於二○一○年回醫院定期追蹤肺部情況時,發現右肺下葉再次冒出三顆惡性腫瘤。「從來沒有菸酒的不良嗜好,也很努力治療,為什麼癌症一直找上我?」我的心跌落至谷底,成天鬱鬱寡歡,不斷責怪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恐懼與不安吞噬了我。「之前的治療,右肺中葉已經全部切除,如果這次再把右肺下葉切除,會嚴重影響生活,可能往後走路都會喘。」醫生語重心長地表示。「切除之後,腫瘤要是再長出來怎麼辦?」我下定決心徹底改變生活習慣與心態,每天早起運動,認真對待每一口放進嘴裡的食物,學習與癌和平共處。我的抗癌之路異常艱辛,以為歷經三次罹癌後,一切能重新開始,萬萬沒想到二○一七年會再次經歷生死。炎炎夏日,一如往常的我到公園拉筋,聽到骨頭「喀擦」一聲,大腿開始疼痛,檢查後發現是脊椎滑脫,後續接受復健、喬骨、原始點治療,都不見好轉,反而日漸嚴重,彷彿有電鑽不停地往骨頭裡面鑽,在這期間體重掉了七公斤。檢查後,肺腺癌轉移到髖關節,當天緊急安排住院,進行左腿髖關節置換手術。怎麼也沒想到這是我經歷過最嚴峻的一次,住院治療二十五天中,引流管裝了三星期才拆除,前後輸血數次,還因為酒精導致全身過敏……。在腳疼與全身過敏雙重夾擊下,光是抬腳復健都會痛到掉淚,剛出院的那陣子只能依靠輪椅行動,失去了行走的能力,甚至連如廁洗澡都要旁人攙扶,最難過的是平時熱愛的爬山、瑜珈以及跑步等運動,從今往後都要避免。直到我失去這些後,才驚覺看似平凡的日常有多麼珍貴。還好,身旁有親愛家人的關懷與支持,細心照護我的生活起居,不斷陪伴復健,慢慢不依賴助行器與枴杖,恢復自行走路。人生終極考驗,喪偶、癌症雙重打擊當我日漸復原時,一向身強體壯的先生,因咳嗽就醫後,就再也沒有回來……。家中頓時失去依靠,這種椎心之痛遠遠超過治療過程中承受的痛苦,整顆心瞬間被掏空,日子過得渾渾噩噩,天天以淚洗面。當心情沮喪得無以復加時,我的腳再次痛到幾乎無法行走,肺部的癌細胞也加速長大。「我會照顧好自己,你放心離開吧!」想起曾經對先生應下的承諾,再多麼心痛難耐,我還是打起精神繼續治療。還好有女兒無微不至的照顧、陪伴,努力克服所有副作用,時間漸漸帶走傷痛,病況也趨於穩定。罹癌迄今已邁入第十六年,仔細想想,老天其實對我很好,給了我四次機會,讓我能檢視自己過往的生活方式,也改變人生觀念,不再把工作和金錢擺在第一順位。生病之後,開始學習陶笛、竹笛、烏克麗麗、薩克斯風、合唱等,考取桃園市街頭藝人的證照,為我音樂志工的道路揭開序幕,經常前往各地的養老機構、關懷服務協會、公益單位表演,透過輕快的陶笛樂聲,療癒更多為疾病所苦的朋友。我們不能決定人生的長度,但可以決定它的寬度。當有困難來臨時,面對它、接受它、放下它,每一天都要開心地活著,帶著這份信念,做自己生命的主人!(本文摘自博思智庫《我也曾經不勇敢:解密精準醫療,個人化抗癌新趨勢》)書籍簡介本書特別安排專家學者於專欄中介紹「精準醫療」,以深入淺出的分析,呈現醫界與科技結合在癌症治療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為讀者接軌最新癌症治療參考的依據。節錄抗癌鬥士的心情故事、抗癌的心路歷程,希望能激發癌友自助力,正面迎向生命的陽光。以往,癌症常規治療通常以同一套方式,符合多數癌症病人;然而,同一種癌症,不同病人適用的療法可能不一樣。拜基因檢測與定序技術進步所賜,個人化且更精準的治療方式不斷出現,不僅能命中要害、降低副作用,還能節省不必要的醫療費用,讓抗癌又多了一項新利器!
-
2021-02-07 科別.精神.身心
失眠如何入睡?當睡眠專家碰上睡不著時怎麼辦
儘管努力避免各種可能引起失眠的因素,某些深夜,還是會有難以入眠的時刻,即便睡眠專家也是如此。「要討論這個問題前,得先定義何謂『無法入睡』。」亞利桑那州睡眠與夢想心理學家、醫學臨床助理教授Rubin Naiman說,許多人認為良好的睡眠應該是頭沾枕就能睡,如果一、二十分鐘還睡不著,可能就會引發失眠的預期心理,而更難入睡。Rubin Naiman說,事實上,躺在床上一、二十分鐘還醒著是正常的,「躺下後一、兩分鐘內就昏睡的人,未必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實際上可能是嗜睡和潛在睡眠障礙的症狀。」那麼,當睡眠專家自己遇上輾轉難眠的夜晚時,他們會怎麼做呢?不要驚慌● 當我難以入睡時,通常是因為掛念著工作或孩子的事。我會避免為「睡不著」這件事而煩惱,身為睡眠專家最大的優勢就是,我知道我終將會因為睏倦而睡著,不會一直憂心「睡不著怎麼辦」,而讓自己更輾轉反側。ennifer L. Martin/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副教授● 對我來說,很難得失眠。但當我偶爾失眠時,還挺享受這樣清醒的時光,為什麼呢?想想,此刻我處在一個舒適的房間,安靜無人打擾,沒有吵鬧的孩子、煩人的工作訊息,只是在黑暗中放鬆。睡不著的時候,我會想想下次度假要去哪裡,妻子的生日要安排怎樣的驚喜,想些愉快的事,我不會因為睡不著而煩惱。人們害怕失眠,是一種非理性的恐懼,因為睡覺是天生的能力,累了你自然會睡著。Chris Winter/夏洛茨維爾神經病學和睡眠醫學總裁用輕鬆的想法分散注意力● 我很少有睡眠問題,但偶爾也會因為心裡掛念某事而睡不著,當我意識到這點,我會開始轉移注意力,想像一些放鬆的畫面,例如與家人度假的美好時光。lene M. Rosen/美國睡眠醫學科學院院長● 睡不著時,我會讓想像飛馳到自己想望的畫面,躺在沙灘上的吊床、孩子在沙灘玩耍,我可以感覺到陽光在皮膚上的溫度、海浪的聲音。Shalini Paruthi/聖盧克醫院睡眠醫學和研究中心主任作呼吸練習● 無法入睡時,我會做一個簡單的放鬆技巧﹘﹘腹式呼吸。當你感覺腦袋快速運轉無法放鬆時,腹式呼吸是讓它平靜的好方法。深深呼氣數著1、2、3、4,慢慢呼氣數著5、6、7、8。Mark Muehlbach/克萊頓睡眠研究所主任● 我會結合冥想與深呼吸練習,例如4-7-8呼吸法(鼻子吸氣,心中默數4秒,屏住呼吸7秒,從嘴巴吐氣,持續8秒)。或者,在心裡想著要感謝的人,有研究顯示,睡前的積極思考可以幫助快速入睡,並擁有正向的夢境。Michael J. Breus/睡眠專家和臨床心理學家找出根本問題● 如果超過30分鐘仍無法入睡,我會起床找出問題所在。例如,不寧腿症候群發作了嗎?如果是,我會把襪子用乾衣機烘5分鐘再穿上,並蓋上溫暖的毯子幫助熱身,讓雙腿平靜下來。Shalini Paruthi/醫學博士暫時離開床鋪● 如果躺在床上20分鐘仍無睡意,我會起床去另一個房間,打開小燈讀一本雜誌,不看電視也不看手機。如果心中有很多思緒想法,我會寫下它們,隔天再重新審視、釐清。直到感到疲倦時,再回到臥室嘗試入睡。lene M. Rosen/美國睡眠醫學科學院院長● 我會做一些無聊、重複的事,例如摺衣物;或到另一個房間安靜讀點書,直到感覺有睏意再上床。Shalini Paruthi/醫學博士資料來源╱Health.com
-
2021-02-0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胰臟炎孕婦遇群聚隔離近月 感謝部桃無名英雄
部桃院內群聚匡列史上最多隔離人數,昨已達四三五○人。一位原訂在上月十二日自部桃出院的孕婦,隨部桃染疫事件升級,隔離天數不斷增加,懷孕四個月的她住院八天加上隔離廿二天,從一開始恐慌到看到第一線努力而安心。「我是一支軒妹」(化名)廿多歲,上月六日吃完晚餐後,返家不斷作惡,以為是孕吐,但吐到只剩膽汁,緊急到部桃急診,被診斷為胰臟炎,收治住院。主治醫師告知,胰臟炎很麻煩,加上她懷孕,至少得治療觀察五到六天。上月十一日,護理師告知治療狀況不錯,抽完血隔天沒問題即可出院。但當晚院內氣氛開始不對勁,晚間護理人員突然全副武裝,說要替她採檢,她問「是不是出事了」,護理人員點點頭就離開;她原本要到樓下買東西,竟發現所有出入口都拉上封條。第二天,軒妹從新聞得知是院內感染,被安排到十三樓單人病房,住院天數硬生生再被拉長。發現新冠病毒距離自己這麼近,她摸著自己的肚子,內心充滿著恐懼。後來因院內清空計畫,經過五採陰性後,廿日離開醫院,軒妹想著終於脫離病毒,再撐七天的自主健康管理即可正常生活。不料,上月廿三日部桃全院「升等」為紅區,已出院兩天的她又被通知必須居家隔離十四天,感覺快要窒息,除了擔心自己染疫以外,也擔心影響寶寶。軒妹等待最後採檢,期盼陰性,隔離噩夢可告一段落。她說,住院時,真的看見很多醫院內的無名英雄,像清潔人員,每天都會穿著「兔寶寶裝」進來倒垃圾,擦拭病床各角落,她呼籲,國人不能只看見醫護的努力,這些無名英雄更應該給予掌聲。
-
2021-02-06 新聞.科普好健康
女畫家長年為牙疾所苦,無法享受美食開口大笑 牙醫透過「這招」讓她重展笑顏
劉白雪(Emily)是一位以世界為家的女畫家,畫風奔放熱情且充滿生命力,在法國有畫室,常在美國、歐洲及大陸舉辦畫展。她長年為牙疾所苦,不僅難以享受美食,辦畫展時也很難自信的微笑及解說作品,近期覺得上顎牙齒搖晃得很嚴重,有隨時崩盤的危機,於是決定接受治療。裝活動假牙 就怕齒槽萎縮在台中榮總接受全口速建固定假牙後,Emily相當滿意,很高興又可以遍嘗美食,並且重展笑顏,還致贈一幅親繪的油畫掛在醫院的植牙中心。針對怕看牙且要大整治的患者而言,傳統的治療方式是裝戴活動式假牙,但只能恢復有限的咀嚼力。當齒槽骨萎縮後,密合度就會不佳,進食及說話時會使假牙移動,常會造成牙齦疼痛、咀嚼困難,影響發音或使人無法從容自在的談笑風生,也無法品嘗食物的風味。經4至5個月癒合期 再固定 自植牙技術問世後,對於單顆、多顆或全口缺牙的重建已廣為人知,並且是安全又有效改善生活品質的治療方式,但若要重建傳統「全口固定式」的植體假牙,單顎至少需6至8支植體,還需多次補骨手術,治療時間可能1至3年,費用相對高。目前較新式的「全口速建固定假牙」,治療概念是以4支植體支撐全頷固定牙橋來取代活動假牙,能確保牙橋在骨骼中更穩定,減少補骨手術的風險,在植體有相當程度初期穩定性的狀態下,可在手術後當天或當周裝置接近真牙的臨時假牙,經過4至5個月的癒合期後,再安裝最終的牙橋,生活品質不但得以提升,還能再度享受最愛的美食,重現自信美麗的笑容。全口重建 須先評估及篩檢全口速定植牙技術須有贗復科、口腔外科、牙周病科等三科醫師,以及具數位CAD-CAM製作能力的牙技師組成團隊才能完成。因為是全口重建,為確保成功率,案例必須經事先評估及篩檢。每個患者的臉型、笑容及五官的位置都很獨特,如何「笑得自然、還要笑得完美」是醫師努力的目標,因此在植入前後均需細心的調整,讓患者最終能展現出最自然的完美笑容。克服心理障礙 尋求專業協助口腔機能重建是牙醫師追求的目標,最重要是患者要能突破「恐懼看牙、怕看牙」的心理障礙,尋求專業的協助,才能開展健康自信、舒適自在的人生。
-
2021-02-05 新聞.器官捐贈移植
換心30年 她破亞洲存活最久紀錄
現年53歲的換心人李秀英,23歲時因嚴重心肌病變,由振興醫院院長、心臟權威魏崢進行換心手術。換心至今已過30年,成為全亞洲存活最久的換心人。雖然因為抗排斥藥物關係,期間罹患兩種癌症,但她仍成功克服,更將挑戰世界換心存活最久、33年的紀錄。心臟移植手術是末期心臟病患者的常規治療,全台至今已有逾千例心臟移植個案。但30年前醫療技術落後,民眾不了解換心、要病家接受換心治療並不容易。當時李秀英的父親聽到醫師說,「秀英需要換心,不然生命就會結束。」除了震驚外,更難以置信的是,「人怎麼可以換心呢?」但為了挽救女兒生命,李爸爸抱著恐懼的心情簽下手術同意書,於1991年2月4日由魏崢執刀換心。在聽到手術成功的消息時,他雙膝癱軟跪地、喜極而泣,術後住院期間,一直守在女兒病榻前加油打氣。現在李秀英換心已超過30年。因器官移植需要長期服用抗排斥藥物,罹癌風險比一般人高,在這段期間,連續罹患乳癌和子宮頸癌,但她從沒放棄,更堅定告訴醫師,「我要帶著另一個生命繼續活下去,不能辜負那個給我新生命的人的期望,我要努力活得更精彩。」李秀英說,保持心情愉快很重要,她和一般人一樣爬山、潛水、跑步,不因為換過心就裹足不前。她也稱魏崢是她的第二個爸爸,給她重生機會,內心有滿滿的感謝。振興醫院醫療副院長殷偉賢表示,換心者能夠存活這麼久,主要在於團隊的合作。病人因器官移植可能有急性排斥問題,加上服用抗排斥藥物,罹癌機率也較高,因此後續的追蹤和調整用藥是延長存活期的關鍵。現在換心者五年存活率已經提高約70%至75%、10年存活率約50%、20年存活率35%。但魏崢表示,現在台灣換心最大挑戰,在於捐贈來源很少。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統計,108年等候器官移植的病人數為9997人,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為375人,能夠等到捐贈的器官並移植的機率不到4%,大多數病人還等不到救命的器官就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