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搜尋
復健
共找到
1937
筆 文章
-
-
2020-04-2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偏鄉孩童早療 防疫也不能暫停
新冠肺炎疫情導致許多活動被迫暫停,但偏鄉孩童的早期療育不能停,新北社會局指出,防疫期間照顧弱勢也不能停止,發展遲緩的孩童藉由早療可以減輕發展遲緩甚至趕上,新北2部早療車仍持續進入偏鄉,協助偏鄉孩童。新北社會局長張錦麗說,新北目前通報在案發展遲緩的兒童計有1萬4598人,佔0到6歲的幼童比例6.6%,但偏鄉地區因為醫療、早療機構、特教資源缺乏,又因為交通因素,會降低家長帶兒童外出篩檢或療育的意願。張錦麗指出, 新北2部早療行動車去年由蘆洲福安宮及李福田捐贈後,開始投入早療行動服務,去年9月到現在為止,共篩檢80名孩童,其中有20名兒童有疑似發展遲緩,也立刻提供適切的早療協助。家住雙溪的「東東」母親,認為孩子專注力不足,得知早療行動車到貢寮服務時,特地帶著孩子騎車參加,「東東」母親說,怕孩子進入由幼兒園會跟不上,幸好經過早療車社工評估,不論是肢體動作、數字觀念、顏色配對都沒有問題。5歲的早產兒「小欣」有學習障礙,走路時會有一隻腳會稍微拖地,經社工評估後提供專業意見,以及未來可能需要的特教資源,。小欣的母親也說,目前有接受復健課程,只要對發展有益,都會去諮詢並帶小欣參加。新北早療車委託伊甸基金會及唐氏症基金會服務,伊甸基金會社工督導劉芷伶說,行動車每次活動前後都會清潔消毒。社會局指出,活動都有提供酒精、漂白水、洗手皂、酒精濕紙巾等防疫小物,也希望家長能做好防疫,避免孩童感染。
-
2020-04-21 科別.呼吸胸腔
新冠肺炎跟一般肺炎有什麼不一樣?為何肺阻塞病患要特別防範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正在全球蔓延,對於肺阻塞患者來說,更要特別留意。亞東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張晟瑜表示,肺阻塞是一種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患者肺功能較差,所以較容易受到感染,氣溫較低時,稍不注意,也容易出現惡化狀況。大部分肺阻塞病患本來肺部功能就已受損,這些病患在急性感染之後,可能得住院,造成呼吸衰竭的風險亦比較高。目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緊張,建議病患盡量減少出入公共場所,記得戴口罩、多洗手,而且要遵從醫囑,正確使用藥物。常聽到的肺炎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差異為何?肺阻塞患者因肺臟較不健康,罹患肺炎的比例較常人高4倍〔1〕 ;更有數據指出,每十個人中最少有一位三年內會再罹患肺炎〔2〕,需要特別留意。張晟瑜醫師解釋道,一般來講肺炎包括感染性肺炎和非感染性肺炎,感染性肺炎可能是因為細菌、病毒或黴菌等病原侵入肺臟所造成。目前廣受關注的新型冠狀病毒會造成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肺炎跟細菌性肺炎不同的地方是,病毒性肺炎會在肺臟裡或肺臟外出現一些非典型變化。肺阻塞併發症嚴重的病毒性肺炎的病程進展比較快,在胸腔X光上的表現跟常見的細菌性肺炎不太一樣,即使痊癒後,部分病患肺臟會出現纖維化的變化。病毒性肺炎所造成的發燒可能比較高,且合併有肌肉痠痛、關節痠痛、頭痛等症狀。少數病毒性肺炎可能引起人體比較強烈的自體免疫反應,有點像免疫風暴,導致肺部細胞死亡,這也是許多病患在痊癒後出現肺部纖維化變化的主要原因。肺阻塞急性惡化,和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一樣,都會出現咳、痰、胸悶等症狀,患者應如何辨別?如何應對?張晟瑜醫師指出,無論是肺阻塞急性惡化或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都會出現咳、喘、痰、胸悶等症狀,不容易辨別。但是病毒性的肺炎,除了有呼吸道症狀,還可能有發高燒、肌肉痠痛、關節疼痛等。肺阻塞急性惡化時可能沒有發燒,或是輕微發燒。 出現相關症狀時,建議要盡快就醫,醫師可以透過X光或其他檢查來判斷。無論是病毒或細菌性肺炎,肺阻塞患者遭到感染後,病情容易因此惡化。所以醫師提醒肺阻塞患者須接種疫苗,例如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等,避免類似情況發生。肺阻塞患者使用藥物時要留意什麼?目前治療肺阻塞比較常見的藥物有長效支氣管擴張劑和吸入性類固醇,根據研究,吸入性類固醇有可能造成肺部感染的風險增加,罹患肺炎的風險會增加20-30%〔3〕 ,所以肺阻塞治療指引建議優先選擇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張晟瑜醫師提到,除非慢性肺阻塞病患有合併明顯氣喘,或是血液裡的過敏指數比較高,或已使用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仍無法控制症狀,才會考慮加上吸入性類固醇。此外,張晟瑜醫師也補充,除了肺部感染,吸入性類固醇的副作用還可能出現口腔潰瘍、口腔黴菌感染,至於全身性的影響較少,不過由於成人使用的吸入性類固醇劑量較高,在一些研究分析裡,可能使得產生白內障、骨折的機率增加。循序漸進的階梯式治療針對肺阻塞會採取「階梯式治療」,張晟瑜醫師道,「階梯式治療」就是根據症狀將患者區分成A、B、C、D等四類。A類患者的症狀不明顯且不常急性發作,通常會給予單方支氣管擴張劑,在不舒服的時候使用。B類患者持續有症狀,走路、運動會喘,但是不常急性發作,我們會建議規律使用單方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治療。C類患者的症狀不明顯,但經常急性發作而跑急診,我們會建議規律使用單方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來保養。D類患者平常就有症狀,且經常急性發作,我們會建議使用單方或複方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並視狀況加入吸入性類固醇。治療肺阻塞時,吸入型藥物的效果都比口服藥物的效果好很多,我們都建議盡量使用吸入型藥物,可以避免藥物造成全身性副作用。醫師都會依照病情,循序漸進使用不同的藥物。肺阻塞不可逆,保養重點記起來張晟瑜醫師提醒道,氣溫劇烈變化、細菌或病毒感染、空氣污染、壓力都會增加慢性肺阻塞急性惡化的風險。這四個原因可能讓原本控制穩定的病患提早回門診甚至跑急診的比例增加。曾經有位70幾歲老榮民,是個老菸槍,每次問他有沒有戒菸,他都會說「有抽比較少」,但其實一直都有在抽菸。夏天的時候,病情較穩定,他會自己把藥物減量,冬天一到他幾乎都會跑急診。後來有一年冬天,老先生又來急診,由於狀況較嚴重就被插管進入加護病房,對他產生很大的衝擊。通常插管會是病患生命中很大的轉捩點,這位老先生從那次經驗後,再也不敢抽菸。臨床上很常見這樣的患者,他沒辦法理解肺阻塞必須規律用藥,讓呼吸道維持在比較穩定的狀況。肺阻塞基本上不可逆,只會慢慢變差,惡化的速度就取決於是否好好用藥、有沒有戒菸、有沒有經常急性惡化,肺部的復健運動也非常重要,有助改善生活品質。戒菸與否,治療效果差很大張晟瑜醫師強調,年輕時抽菸可能感覺不明顯,但進展到慢性肺阻塞後,有戒菸跟沒戒菸,肺部感染的頻率就不一樣,沒有戒菸的病患常常會反覆發作,然後反覆感染,而且藥物治療的效果都不太好。除了可能造成肺炎、急性發作比例增加之外,抽菸也使罹患肺癌的風險增加。肺阻塞還可能影響肺癌的治療,因為肺功能比較不好,就算早期發現,外科醫師可能也會擔心肺功能不佳,而不敢動手術切除。危險因子要避免,早期症狀多留意抽菸是導致肺阻塞最主要的原因,其他可能與粉塵暴露的職業有關,例如做牙材、磨石、洗地板、噴砂、油漆等。慢性肺阻塞常見的症狀包括咳嗽、有痰、容易喘,喘通常是比較後後期的症狀。我們會問患者,究竟是走路會喘、爬樓梯會喘、還是坐著就喘,這是不一樣的嚴重度。建議有抽菸、長期咳嗽、或痰很多的民眾,只要上述症狀持續超過三周,要到胸腔內科就診,看看是否有肺阻塞、感染、甚至肺部腫瘤的狀況。醫師會評估是否需要藥物治療,至於戒菸的部分,目前已有戒菸輔助藥物可以使用,愈早把菸戒掉,對健康愈好!1. Identifying the associated risks of pneumonia in COPD patients: ARCTIC an observational study. Respiratory Research volume 19, Article number: 172 (2018)2.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pneumonia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rch Bronconeumol. 2005 Nov;41(11):607-11.3. Identifying the associated risks of pneumonia in COPD patients: ARCTIC an observational study. Respiratory Research volume 19, Article number: 172 (2018)原文:新冠病毒蔓延中,肺阻塞患者請提高警覺搜尋附近的診所:耳鼻喉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20-04-21 養生.抗老養生
張系國/AI和老年生活
有人問楊振寧博士他百歲養生祕訣。楊振寧回答說除了他母親的基因好以外,就是日行萬步,這使他頭腦更加敏銳,做科學研究完全不輸年輕人。醫學博士簡坡理談每天步行的功效,認為走路可以激發創意。我個人的小小貢獻就是不但要日行萬步,還鼓勵分身在走路時和本尊腦激盪大聲談話……1 什麼是人工智慧﹖很多科學術語外行人聽不大懂,我們稱之為夾槓(jargon)。這些夾槓大多數和一般人的生活不發生關係。但不時會有少數科學術語滲透進入我們的日常語言,變成無孔不入無所不在的夾槓。最近有兩個夾槓達到這樣的特殊地位,一個是大數據,另一個就是AI。不論學者專家或市井小民,都言必稱大數據或AI,冷不防就要被這兩個夾槓夾得很疼。而且人云亦云,誰也搞不清楚究竟是什麼意思,聽者也不好糾正或不敢糾正。改一句林語堂的名言,流行用語就跟女人裙子的長短一樣年年改變﹐所以或許犯不著糾正。但是既然要談AI和老年生活,不能不先說明我講的AI究竟是什麼意思。AI是英文Artificial Intelligence這兩個字的第一個字母,所以就是「人工智慧」的縮寫。前一陣台灣首富郭台銘參加國民黨的黨內初選,在扣應節目裡被罵慘了。有位「庶民」打電話進來,大罵郭台銘亂搞什麼AI,害得勞苦大眾越來越窮。如果郭台銘聽到,他也只能啼笑皆非。那麼,AI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提到AI,不能不聯想到機器人下棋、愛瘋的Siri成為您的好伴侶,或者自動駕駛的汽車等等。所以有人主張正名,不說AI而用 Machine Intelligence,也就是「機器智慧」來代替。機器智慧的確比較精確,但是當初怎麼會有AI的說法﹖「人工智慧」的相反詞就是「天然智慧」(Natural Intelligence),所以AI是和天然智慧相對而言。既然人擁有天然智慧,機器的智慧就是人工智慧。這說法對不對﹖難道人天生就有智慧嗎?答案顯然是「不一定!」有的智慧似乎是天生的,例如辨識別人的臉孔,並不需要特別學習。南極的國王企鵝出生下來只要和大企鵝短暫相處,從此就能彼此辨識。可是認字就不然,尤其是中文。機器不懂得認字,人也同樣不懂,必須經過長期的學習。大多數情況,無論人也好機器也好,都必須慢慢摸索學習才能夠獲得智慧。如果說天然智慧是「生而知之」,那麼人工智慧就是「學而知之」甚至「困而知之」。這樣一步一步慢慢獲得的智慧,才是我說的廣義人工智慧。所以不僅機器需要有人工智慧,人也一樣需要有人工智慧﹗這樣的廣義人工智慧,我稱之為「慢智慧」或者簡稱「慢智」。這樣的系統,我稱之為「慢智慧系統」或「慢智系統」。慢智系統可以是人所組成,也可以是機器所組成,更有可能是人機共生慢智系統。理想的人機共生慢智系統,不僅機器的人工智慧不斷增長,人的人工智慧也同樣不斷增長﹐兩者相得益彰。這樣的慢智系統對老年人的生活會有很大的幫助,這就是今天我想談的主題。不妨舉個有爭議性的人工愚蠢的例子:現在公路的收費都由機器取代了人。不僅失業率增高﹐而且被取代的收費員缺乏謀生技能﹐只好去犯罪,例如去搶銀行。自動系統有時候缺乏彈性、不考慮到自動化的社會成本﹐造成更多社會問題,更不要說資訊被人掌握。這究竟是人工智慧還是人工愚蠢?人工智慧,不只是設計機器來解決人的問題﹐也包括人慢慢改變自己的想法,變成更有智慧的人,和同樣有智慧的機器人合作來解決人的問題。2 英國人如何死﹖下流老人的問題英國人如何死,和我們有什麼關係﹖的確沒有什麼太大關係。我們並不關心英國人如何死,正如英國人並不關心台灣人如何死。但是你知道嗎﹖絕大多數的英國人是這樣死的(CNN.COM July 2019)﹕死於醫院 45.4%死於家中 23.7%死於安養院 22.5%其他 8.3%換句話說,大部分的英國人死在醫院裡,其次是家中,再次是安養院。並不是英國人不想死在家裡,而是大環境如此不得不然。2019年12月美聯社報導,最近美國學者的研究,發現在2003到2017間美國人在家中死亡的人數由24%上升到31%,在醫院死亡的人數則由40%下降到20%,可見人們的觀念逐漸在改變。因為全世界的高齡化人口不斷增加,相關的現象就是「孤獨死」也不斷增加。日本的孤獨死,已經達到每小時至少有三個人孤獨死﹐死了超過兩天都沒有人發現。日本學者上野千鶴子因此提出「助死士」的概念,幫助老人走完最後一程。台灣的高齡化人口問題和出生率降低有關。你知道嗎﹖2019年1月到6月台灣有85961人出生,同一時期有88098人死亡。這是死亡人數與新生嬰兒人數首度出現交叉,人口出現負成長!(《中國時報》August 2019)聯合報新聞網2016年關於「流沙中年」的報導,台灣有230萬的隱形照顧者,必須一邊工作一邊照顧父母,壓力極大。2012年有一部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奧地利電影Amour(《愛‧慕》)敘述在愛人失智的壓力下,丈夫不得不殺死愛妻然後開煤氣自殺。什麼是真愛必須有不同的詮釋。日本學者藤田孝典提出「下流老人」的概念,即又貧窮又孤獨的老人。(以上有關孤獨死、流沙中年、下流老人的說明引自聯合報部落格Blackjack的文章)誰來照顧老人﹖我們不能不想到機器人。機器人不會發脾氣﹑很有耐心﹑不會虐待老人。為老人設計的機器人必須是人機共生慢智系統,不僅機器的人工智慧不斷增長,人的人工智慧也同樣不斷增長,這樣的慢智系統對老年人的生活會有很大的幫助,也許可以有助於減少孤獨死、流沙中年、下流老人這些問題。3 為什麼需要慢智系統?慢智系統是設計複雜資訊系統的新技術,它並且吻合某些哲學和神學的原則。複雜資訊系統有些共通的特色﹕它是連接的系統、它從許多來源取得資訊、它擁有知識庫、它可以個性化、它是人機共生的系統、它也是龐大的系統。有位法國科學家也是神學家德日進,在其名著《人的現象》裡預言未來的龐大連接的系統。德日進認為所有的智慧生物都彼此關聯並且連接成為一個整體,他稱之為能界,由地界、人界和天界所組成。複雜資訊系統從許多來源取得資訊。我們看現代化的傳感器所構成的網路,正是這樣的複雜資訊系統。現在的社群網路也是另一種複雜資訊系統。而且我們可以把社群網路裡的人看成傳感器。日本科學家做過研究,如果把人當作傳感器可以提前發出地震警訊。不僅如此,還可以利用動物的本能。2019年8月8日台北地震,網路上流傳一張照片。有位台北居民養的8隻貓在地震前10秒前就知道,都抬頭目光像探照燈。知識庫可以設計用來管理複雜的預警系統。這樣就不會因為人為的錯誤,導致不可挽回的嚴重後果。現在的物件網路可以連接和管理大量的物件,威力強大。所謂的混合智慧系統,就是人機共生的系統。谷歌就是很好的例子。谷歌有上千萬用戶,同時使用上萬個搜尋引擎,是個龐大的系統。複雜資訊系統這些共通的特色,說明它是變化不居的龐大系統,每個系統又包括許多次級系統(超級包)。每個超級包打開來又是一個系統。就如曇花的葉子落地又長出一株,就是個好例子。這些包包之間,有時又會起了共鳴。這就是操縱學的鼻祖威納大師所說的共振現象。如何設計這樣的複雜資訊系統﹖或許慢智系統的新技術能夠提供一些解答。4 什麼是慢智系統﹖慢智系統是能夠不斷提升其表現的一般性系統。慢智系統第一會嘗試不同的辦法來解決問題,第二會逐步認識自身所處的環境然後據此調整﹐並且與其他系統共享這些知識,第三它在開始時或許表現不佳,但是隨著時間過去它會逐漸進步。慢智系統解決問題的途徑不外乎如下的步驟﹕窮舉、傳播、調適、淘汰、集中。除了這五大步驟,最重要的是慢智系統通常有多個計算循環,包括慢循環和快循環。我們可以用人工神經網路來實踐慢智系統。所以我們不妨把慢智系統看成廣義的人工智慧系統的一種。下面介紹慢智系統的實例﹕可調適醫療照顧系統。可調適醫療照顧系統區分開三類空間﹕看護機器人(大空間),個人生活區(中空間),可穿戴裝置(小空間)。可調適醫療照顧系統區分開三類時間﹕長期照顧(長時間),短期照顧(中時間),緊急照顧 (短時間)。我的研發團隊所發展的可調適醫療照顧試驗系統,用的是三星智慧手機,傳感器包括腦波偵測器、語音輸入、影像輸入等。所有的軟件包都用安卓程式語言寫,目的是幫助使用者維持心情的平靜。試驗系統已經可以在三星智慧手機上面運行無礙。5 慢智系統的親身經驗先從我自己的經歷說起。從小我就有僵直性關節炎,這是血液遺傳的疾病,因為脊椎炎導致脊椎鈣化。年輕時就常有人讚美我說﹕「張系國這人很正直。」當然我為人正直沒錯,但是他們主要是說我永遠挺直脊椎,卻不知道我有脊椎鈣化的毛病。因為脊椎鈣化,醫生早就警告我千萬不要摔跤,不要做激烈運動,免得帶來致命的傷害。2013年我經歷不大不小的車禍,一位醉鬼駕車從後面撞到我搭乘的車。我的脊椎骨震裂了,好在沒有完全震斷。起先醫生用一個鋼架子把我的頭固定住,希望斷裂的脊椎骨能慢慢養好。我變成科學怪人,非常痛苦,晚上無法入睡。但是隔了一個星期,醫生觀察我的脊椎骨不但沒有養好,反而更彎曲變形。這樣下去,就會永遠直不起腰來。這位醫生姓李,是韓國人,年輕但十分自信,他的太太是中國人。李醫生建議我開刀,植入一個鈦合金的架子把脊椎骨撐起來。他坦白告訴我,有百分之零點七的機會手術可能失敗,我就會癱瘓。但李醫生說,他動手術到現在還沒有失敗過。我考慮一晚,決定還是動手術。結果手術成功,不久我就出院。出院那天,接我出院的友人帶我直奔天天見麵小館,立刻叫了一籠小籠包大快朵頤。想不到在麵館碰到李醫生和他全家,我們相對大笑。但我的脊椎仍然每天疼痛,行走不便。更煩人的是撞我的醉鬼雖然保了險,卻是最陽春的險,保險公司跟我打太極拳,什麼費用都不肯付。我只好自費裝升降椅,這樣才能夠上二樓的書房工作。另外就是找律師打官司告對方。這位律師不錯,和對方保險公司糾纏了半年,對方認賠一大筆錢﹐我和律師對分。如果只靠自己,恐怕一毛錢拿不到﹗雖然我常去醫院做復健,一來醫院的復健科非常擁擠,二來自己開車不方便,復健並沒有太大效果。怎麼辦﹖我記起李醫生叫我多走路,就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每天無論如何要走一萬步。走路是很溫和的運動,好處是人人都可以做。這樣堅持下去,一個月、兩個月,我的病情大有改善。到現在已經六年,基本上脊椎早已不痛,但是我仍舊堅持日行萬步。有人問楊振寧博士他百歲養生祕訣。楊振寧回答說除了他母親的基因好以外,就是日行萬步,這使他頭腦更加敏銳,做科學研究完全不輸年輕人。醫學博士簡坡理談每天步行的功效,認為走路可以激發創意。我個人的小小貢獻就是不但要日行萬步,還鼓勵分身在走路時和本尊腦激盪大聲談話。為了預防老年癡呆,神經學家阿門提倡三保(三寶)﹕每天走路、常聽音樂、服藥健腦。要保持心境愉快,走路時不妨多想和愛人親友共處的快樂時光,因為愛使人振奮。其實愛和恨都使人振奮,所以如果沒人可愛,只要有人可恨就可達到同樣的效果。另外一個心得(也就是智慧)是一切必須靠自己。我知道我的病沒有人能幫助我,我也不願意依賴別人,所以就自己練習做所有的事情,從洗衣掃地到鋪床燒飯都堅持自己做。從前魯迅有兩句詩: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我改了四個字:橫眉冷對老闆指,俯首甘為本尊牛我們都太驕傲了,不肯低頭服侍自己,總要依賴別人做。在想像中我可以把自己一分為二,同一個人既是主也是僕。我可以先變成廚師準備飯菜,然後變成主人享受廚師準備的飯菜,再搖身一變成為僕人清理廚餘。自己的分身做自己的本尊的牛馬,勝過雇人來做,也勝過依賴家人做。也有許多事情無法完全依靠機器。例如我在樓梯裝了升降椅,但沒想到升降椅的內側是無法使用任何機器裝置清潔的。只有靠自己用抹布慢慢擦。但是一旦接受「俯首甘為本尊牛」的觀念,把這些都看成一種運動,不但不困難,對身體更有好處。我這個例子看似和人工智慧沒有關係,其實大有關係。因為我自己不斷學習如何適應我的身體的限制。我使用的機器,不管是高科技或低科技的機器,同樣都得適應我的身體的限制。這就是真正的人工智慧﹗6 結論如前所述,我總結一句﹕人工智慧,不只是設計機器來解決人的問題,也包括人慢慢改變自己的想法,變成更有智慧的人,和機器合作來解決人的問題。對於改善老年人的生活,這個觀點尤其重要,因為我們的著眼點是人,而不是機器。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看,老年人工智慧例如慢智系統和慢智機器人帶來的商機無限!(在2019年8月23日中技社社慶AI研討會的演講)
-
2020-04-20 名人.精華區
閻雲/台美防疫兩樣情 對醫界的一次大考
一場新冠疫情,凸顯美、台醫療環境差異。疫情在美國延燒之初,西雅圖一名確診老太太治癒後,被收取30萬美元鉅額醫藥費,令全美譁然,以致當時不少美國人,尤其是老年人,唯恐龐大醫藥費拖垮家計,債留子女,寧願病死也不就醫。無獨有偶,同樣在美國,鳳凰城有一對老夫婦,聽信瘧疾藥羥氯喹(hydroxychloroquine)可治療新冠肺炎,竟自行服下含相似成分的魚缸清潔劑,不幸釀成一死一命危。買不起醫保 美國釀悲劇忌諱就醫、亂用偏方,這些看來不明智的作為,背後其實隱藏一個辛酸原因,許多美國人沒有足夠,甚至買不起醫療保險。在美國,保險公司將醫療給付極度細分成急症、住加護病房、影像學檢查、藥費、復健等項目。未買足保險的民眾就醫得提心吊膽,深怕多出一大筆開銷。疫情爆發後,付不起篩檢費、醫藥費的民眾只能自己反鎖在家以免染病。而美國公布的新冠肺炎死亡統計皆為醫院收治病人,無法計入在家中病故的黑數。其次,醫療商品化成為民眾就醫障礙。30多年前由醫師主導建立的三級轉診、家庭醫師、健康維持組織HMO等立意良善的制度,如今時過境遷,醫師被規定每15分鐘看一個病人,醫院經營方針與國民健康保障漸行漸遠,看病成昂貴消費。疫情爆發,醫療網關診,民眾到保險公司指定院所就醫無門,醫療稀缺的小鎮更不在話下,助長疫情蔓延。戴口罩偏見 導致疫情擴大此外,西方人將強制戴口罩、公共場所量體溫視為侵犯人權,僅接受保持社交距離的建議,隔離效果有限。再加上一般民眾無財力做篩檢、老人院欠缺有效隔離等原因,皆導致疫情擴大。讓醫護過勞 台健保隱憂此次疫情中,台灣第一線醫護人員展現高度防疫專業。反觀美國因防護不足,光是加州就有一成以上第一線醫護不幸染病。台灣健保成為防疫堅強後盾,但也不免令人擔憂,疫情過後財務更加吃緊,醫療體系恐成為最被壓榨的族群。醫護站在第一線暴露在感染風險中,理應如同警察、消防員等享有特別保障,在台灣卻只是勞基法底下的勞工,加上健保制度使得醫護過勞、失去尊嚴,讓越來越多醫學生畢業後不願投入救人行列,醫院鬧醫護荒。經歷此番疫情衝擊,美國醫界必然痛定思痛有所改善。反觀台灣,國人卻吝於增加一些部分負擔來維持健保永續,令人遺憾。何不趁此疫情結束之後,對健保現況做一番改革,以慰站在第一線奉獻的醫護人員。●健康名人堂邀請國內外醫藥公共衛生專家分享健康觀點與視野,每周一刊出。
-
2020-04-1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指揮中心研擬例外…准探病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全面禁止赴醫院、養護機構探病,疫情尚未解除,解禁時間也遙遙無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指出,已研議訂定部分例外情形,讓家屬可前往醫院與養護機構探視。醫療機構探病原則昨天已先公布,依指揮中心開設層級決定,目前為一級開設,除特殊情況,全數不得探病,後續降級開設後,將逐步解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為避免醫院及養護機構感染,原則上暫停家屬探病。指揮中心目前正研議,擬訂定部分例外情形,讓家屬可前往醫院與養護機構,例如住民嚴重身心不適且機構無法協助緩解,或其他經評估後認為有必要讓家屬探視的狀況,但草案仍在規畫中。跨專業長期照顧協會常務理事、貴族老人長期照顧中心主任桑予群說,機構內失智型長輩因見不著家人來,出現鬧情緒、自殘行為,權宜之計是讓他和家屬在公園、機構通風良好的地方,戴上口罩做好防護工作見面,安撫長者情緒。林口長庚醫院自殺防治中心主任張家銘則說,確實有感覺到家屬與患者在禁止探視政策下的不便,這陣子不少患者選擇出院或延後醫療,住院量大幅下降,視訊探病畢竟不是長久之計,若疫情逐漸趨緩,指揮中心應可視情況調整做法。住民長時間見不著家屬,對機構而言,長期下來也是壓力。桑予群不諱言,「目前看起來,確實有情緒快崩潰的現象,但勉強還是可以安撫」,因為醫師、營養師和復健師也無法進入機構,很多日常的活動都暫停,現在只能透過其他活動,如烹飪等,或讓長者看歌仔戲,轉移他們的注意力,甚至有長者追劇,打發時間。醫護人員表示,若真的需要見面,醫生會評估讓家屬戴口罩探視,或在會議室由醫生向家屬說明病情。
-
2020-04-17 新聞.杏林.診間
甘惠忠神父逝世/台灣早療先驅 他是慢飛天使守護者
【2020/04/17編按】創辦天主教德蘭啟智中心、伯利恆社福基金會的甘惠忠神父,是第一位取得台灣身分證的外籍人士,自1963年來到台灣後奉獻逾50年,於4/16在美國去世,享年84歲。台灣早療先驅甘惠忠 慢飛天使守護者【聯合報╱記者呂筱蟬/專訪】2014-09-23 77歲的神父甘惠忠,投入國內早期療育近半世紀,許多起步慢了些的遲緩兒,因他的奉獻而踏穩人生腳步,舞出生命的獨特。甘惠忠於民國52年來台傳教,一開始待在苗栗,看見許多遲緩兒被冠上「智障」、「白痴」等不雅稱呼,父母無法承受外界眼光,只能無奈將心頭肉整天關在家裡,不見天日。沒有治療、沒有復健、沒有教育,遲緩兒狀況只會愈來愈糟,成為父母一生難以言說的牽掛。許多爸媽在甘惠忠面前難過流淚,擔心自己死後,「我這個憨仔怎麼辦?」親身經歷 無私付出「我也有這樣的家人,我了解他們的心情。」甘惠忠的二妹出生不久後被診斷唐氏症,當時美國特殊教育也才正在發展,妹妹6歲時,想到公立小學申請就讀啟智班,前頭卻有3百多位遲緩兒等待入學,「看著妹妹的病和媽媽的心痛,我才想投入、關心遲緩兒早期治療。」為了提供更多幫助,甘惠忠在民國63年時返美進修特殊教育,隔年取得特殊教育碩士學位,立刻返台。 民國65年,他在台灣最早登記立案的心智障礙兒日間托育機構─台南市瑞復益智中心擔任主任,開啟一生奉獻早期療育的志業,並成立啟智協會,擔任第一任理事長。關懷遭拒 再接再厲「人們的態度是最大的困難。」甘惠忠回憶,早年在街上遇見心智障礙兒,他到對方家敲門關懷,告知可讓孩子接受早期療育,但總被拒於門外。一般人對心智障礙兒不友善,甚至父母都認為孩子「沒用啦」、「早點過世就算了」。「他們認為別人不該管他們的孩子,更不希望別人知道家裏有這樣的小孩。」甘惠忠了解這些父母不願承認自己的小孩「有問題」,當時他請社工到台南所有婦產科醫院,介紹瑞復能如何幫助心智障礙兒,「但卻沒有任何一個孩子因此來到這裡,一個都沒有。」 這讓甘惠忠感到挫折,一直到成大醫院小兒科醫師朱曉慧上門尋求協助。朱曉惠每一年診斷出至少300名遲緩兒,除醫療協助,及早教育才能真正幫助這些幼童,許多家長願意聽取醫師建議,台灣的早療就這樣慢慢發展起來。融合教育 反對隔離 甘惠忠現為伯利恆基金會執行長,底下附設台南市北區嬰幼兒發展中心及慈母幼稚園。他不贊同與外界「隔離」的教養院模式,而是白天提供復健與教育,課後讓孩子返家享受溫情,更極力推動「融合教育」,讓0至6歲的遲緩兒童與一般兒童一起上課。 來到三個機構共用的小空間,連廚房都得做為臨時教室,甘惠忠原先在二樓的辦公起居室,也讓出來給工作人員使用,他對記者笑說:「我只剩一半睡覺的地方了,不能給你看。」甘惠忠捨棄原來舒適的空間,搬到較小的地方辦公。辦公室內,牆上、窗戶上的裝飾,都是他走訪各國蒐集的各式各樣的面具,他要讓小朋友看見世界各地不同的臉孔和奇妙。神父爺爺 愛心無限走在園中,每個人看到甘惠忠,總笑容滿面大聲說:「神父爺爺好!」大家搶著與他握手打招呼,年事已高的他雖行動不便,右耳失聰,卻還是吃力地蹲下身子,關心詢問:「你今天學到了什麼?」他也陪著遲緩兒學習拼圖,指著一塊塊拼圖後面數字說,「你看,這就是他們學習的小訣竅。」在台灣待了半世紀,甘惠忠認為自己早已是台灣人,他不但會說閩南語、客家語,甚至連泰雅族語攏ㄟ通。孩子當寶 執著付出 「每個孩子都是一樣的。」甘惠忠常說,「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教不會的老師。」曾有位3歲女孩來到伯利恆,一開始眼神呆滯,連頭都不願意抬起來,接受早療幾年後,竟能進入小學普通班。當甘惠忠去學校探望時,小女孩倒杯水,用小小的雙手捧過來,輕輕說了聲謝謝。這是甘惠忠繼續堅持付出的動力,希望給孩子更多教育資源,「讓他們能夠抬起頭來,看看這美麗的世界。」
-
2020-04-1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疫情期間整天關在家最好?急診醫分享95歲父親這樣防疫心情好
中高齡長者及慢性病患,是新冠肺炎死亡率的高危險族群,因此疫情暴發,有些人已經不太敢出門,尤其不敢上醫院。不過完全不出門對長者是好的嗎?新竹馬偕醫院急診外科主任白永嘉就在臉書分享高齡父親的一些防疫心得,如偶爾去公園放風、去醫院除戴好口罩外回家得馬上換衣服洗澡等。其實只要做好正確防護,適時出門活動對身心是有正面幫助的。白永嘉在臉書粉專「急診醫師的眼睛(白永嘉醫師)」發文分享他95歲老爸的8個防疫心得,並po出父親開朗大笑的照片,希望對大家防疫期間的健康有所幫助。8個防疫心得1)#門診一定按時去看:爸爸固定在台北榮總心臟內科、神經內科、及胸腔內科,拿慢性病的藥,他沒有一次請假😂2)#拿回來的藥一定按時吃:他不吃也不行,印尼好幫手阿麗準時會拿出來,哪一科門診幾顆藥清清楚楚❤️3)#去醫院除戴好口罩外回家換衣服洗澡:所以爸爸從醫院回來都香噴噴,病毒退散😇4)#在家做中風復健避開每天醫院行程:這點他有抱怨,因為無聊不能跟別人哈啦😝5)#人多的地方不去只能偶爾去公園放風:其實他最渴望去擁擠的菜市場,但被禁止😢6)#每天晚上一定一小杯高粱多年如一日:我認為這是他抵抗力好的原因之一,相信金門縣政府一定也同意!但就是一小杯不能多👍7)#每天晚上大概七點多就睡覺:我真的不知道他怎麼辦到的,「返老還童」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小baby也沒這麼早睡啊 😆8)#每天除了關心時事也一定講古早代誌:邊喝酒邊跟我聊川普、蔡英文的事,也會講很多徐蚌會戰、823炮戰的事(資料來源/臉書粉專「急診醫師的眼睛(白永嘉醫師)」)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也曾受訪提醒,新冠肺炎提防疫病是第一要務,但高齡者還要設法維持基本活動量,以免疫情過後更虛弱。此時年長都不是關在家裡就沒事,適時的出門活動還是好的。
-
2020-04-16 新聞.用藥停看聽
忘了是否吃過藥 好心鄰提醒你
「到底吃藥了沒?」許多中老年慢性病患者常會遇到相同困擾,看著藥袋,數著藥丸,就是想不起來吃過藥了嗎?醫界首度黑客松作品「好心鄰」LINE上線亮相,人性化設計,除了通知吃藥,吃完藥,再按一次,留下用藥紀錄,輕鬆解決用藥問題。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黃瑞仁表示,美國醫學會雜誌一項研究顯示,在感染新冠肺炎138名住院患者中,以慢性病患者為主,近一半至少一種合併症,前三名分別為高血壓(31%)、心血管疾病 (14.5%)和糖尿病 (10%)。罹患新冠肺炎致死率較高歐洲心臟雜誌(European Heart Journal)一項研究顯示,早期新冠肺炎患者中,高達50%住院患者罹患慢性疾病,其中40%罹患心血管或腦血管疾病;換言之,在罹患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中,兩成原本就有心血管疾病。台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理事長謝宜璋說,美國心臟學院今年3月針對新冠肺炎發出緊急通報,其中提及慢性病患者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致死率較高,且預後較差。務必按回診時程就醫領藥以中國研究為例,整體新型冠狀肺炎死亡率為2.3%,但如果心血管疾病患者感染病毒,致死率升至10.5%,高出近五倍,其次為糖尿病7.3%、慢性呼吸系統疾病6.3%、高血壓6.0%以及癌症5.6%。不過,最近不少慢性病患者不敢回診,擔心到了醫院,增加感染風險。對此,黃瑞仁指出,國內各醫院超前部署,嚴格限制入院條件,人員管控,院內感控成效良好,慢性病患者不用擔心,務必依照原先回診時程,持續就醫領藥。謝宜璋指出,最近確實有不少老年患者不敢至醫院,但藥物又快吃完了,因此,請家人至醫院代領藥物。不過,相較於復健等其他科別,心臟內科門診病人回診情況還算正常,有些人擔心藥物是否被斷貨,「如果沒藥可吃,該怎辦?」宅在家未規律運動及飲食值得注意的是,在疫情時間,許多慢性疾病及冠心症患者都宅在家裡,不敢外出,無法規律運動及飲食,只能睡覺、看電視。因生活作息不正常,以致常忘吃藥,黃瑞仁提醒,可以下載手機App「好心鄰」,協助做好自我健康管理。AI人工智慧「好心鄰LINE」係由陽明大學醫學系、台灣大學電機系學生合組「陽臺看星星」團隊攜手研發,將AI人工智慧和LINE的「聊天機器人」程式相容,透過動態關心,與慢性病患者互動,主動提醒按時服藥,藉以提升急性冠心症患者的用藥順從性。透過平台未來可緊急通報謝宜璋表示,這個版本的功能及人性化介面,令人驚豔,不只提醒用藥,檢測各項指數紀錄,醫療人員還可透過此平台向患者進行衛教。未來可以增設緊急通報機制,發生緊急狀況時,在第一時間尋求醫院協助。謝宜璋提醒,不少心臟疾病患者術後自覺心臟功能恢復正常,不按時服藥,甚至自行停藥,最近網路謠言眾多,也有病人因此中斷用藥。心血管疾病患者感染新冠病毒,致死率相當高,提醒患者,除了戴口罩、勤洗手,仍須規律用藥,才能抵禦新冠肺炎威脅。
-
2020-04-1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疫情影響診所一天看不到10病患 基層醫:看心酸的
國民黨針對基層診所受疫情影響,提出紓困方案,台南市診所協會理事長鄭熙騰表示,不一定是給錢,而是希望藉這個機會,讓大家了解基層醫療的付出,給予尊重,不要讓醫師每次都覺得「向健保要錢像乞丐一樣」。他表示,自己反應的是基層診所的心聲,這次疫情中,義大利的災情慘重,事實上與之前縮減醫療支出,造成一些醫療院所關門,一旦有緊急狀況,就難以應付有關,台灣的健保始終未能做到使用者付費,到醫院做一堆高價檢查、 或是拿一大堆藥,給付的健保費與沒去醫院的人都一樣,造成健保資源不被珍惜,支出不斷擴增、收入卻有限,只能刪減醫師所得。他表示,疫情之下,診所確實影響很大,業績平均都有2到3成的減少,但醫師如果真要政府發錢來紓困,實在說不過去,畢竟醫師的收入比多數人要好一點,但希望藉此檢討制度,讓台灣的醫療更健全。據了解,基層診所受影響以感染相關最多,例如小兒科、耳鼻喉科等,小兒科醫師張金石表示,這些科別平常發燒、咳嗽的病人最多,但在疫情之下,很多人就算有症狀,也不太敢就醫,擔心被其他人傳染新冠肺炎,此外,因為大家落實戴口罩、勤洗手,也使感冒的病人減少,自己的病人少了約4成。耳鼻喉科醫師鄭熙騰也表示,自己以前大約一天就會有10個以上的發燒病人,現在一周不到10個,減少非常多;還聽說有三名醫師的診所,3月申報的病患不到600人,平均每個醫師每天看不到10人,「真的是看心酸的」其他像是復健科、醫美或是專做健檢的診所,因為民眾的收入減少,縮減非必要開支,或是不願意到診所擔心被感染等,也都影響比較大。台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陳相國表示,之前也已委託立委林俊憲向中央提減稅建議,包括醫療院所的成本能從80%、提高到85%,醫院醫師的薪資得,所得稅率往下調一個級距,健保藥局的成本也從94%提高到96%等措施,幫助基層度過疫情。
-
2020-04-13 科別.骨科.復健
中風男子摔斷腿 醫師追查發現竟是「輪椅」惹禍
南投縣72歲陳姓男子半年前中風而不良於行,平常仰賴輪椅代步,日前要從輪椅轉位至床上時不慎跌倒,因此摔斷腿,但就醫後發現,恐是輪椅惹禍釀意外,建議他重新申請,也提醒民眾使用不合適的輔具,可能輔助不成,反而造成傷害。南投醫院指出,陳男因中風致左側偏癱,行動不便,原以為是中風害其跌倒,才造成腿部骨折,未料轉介至復健科,經醫師診詢才發現,陳是從輪椅轉位至床上時,不慎絆到輪椅靠腳才跌倒,評估其輪椅輔具,這才發現根本不符合他的需求。職能治療師何政峰說,陳男未考量其下肢較無法承重,直接使用向朋友借的輪椅,但這輪椅的功能和尺寸並不符合其需求,因此產生傷害風險,他應選擇可掀式的扶手和靠腳以利轉移位,減輕協助程度且避免被絆倒,已建議他重新申請輪椅。復健科主任周建文則說,有民眾覺得買輔具經濟負擔沉重,甚至認為輔具僅是短期使用,有得用就好,但這些想法並不正確,因為要是使用不合適的輔具,很可能輔助不成,反造成傷害,因此選擇適當的輔具對年長或行動不便者來說很重要。何也提到,輔具的申請須經過專業的輔具評估人員評估,民眾除了到各醫療院所復健單位,也能向各地輔具資源中心尋求建議,並善用輔具補助申請與租借服務,正確使用輔具,提升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的生活品質。而申請輔具個案,若有身障證明可使用身障補助,依目前辦法裡規定輔具補助每人每2年以補助4項為原則,但同一項目在其使用年限內不得重複申請;若是符合長照資格的個案則可申請長照輔具補助,目前補助額度為3年4萬。周建文強調,市面上的輔具功能和價格不盡相同,挑選時必須注意得符合個案目前的狀況,也聰明選擇具可調整功能的輔具,以符合個案不同階段的需求;而合適的輔具,不僅能減輕照顧者壓力,也能讓使用者建立起獨立自主生活的能力。
-
2020-04-13 科別.呼吸胸腔
肺不好染疫風險高!專家提醒:這4件事你做了嗎?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感染症狀以呼吸道症狀為主,包括鼻塞、流鼻水、咳嗽、發燒等,有肺部慢性病的患者為感染的高風險族群之一,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醒,肺阻塞患者在防疫期間須更加注意自己的健康狀況,做好自我健康照護及管理。依據「台灣肺阻塞臨床照護指引」,肺阻塞患者照著做,以避免疫情傷害:1、戒菸及遠離二手菸害:吸菸為導致肺阻塞重大危險因子之一,戒菸可有效改善呼吸道症狀,預防肺功能惡化。2、持續規律用藥:依照醫生指示持續且規律的服藥,以降低肺部發炎症狀。3、適當肺部復健運動:經醫師評估後,患者可依照身體狀況安排運動項目,以增強肺功能,如散步、騎腳踏車或呼吸訓練。4、適量補充營養及水份:營養不良會引起肺阻塞患者肌肉減少、體重減輕,影響肺功能及運動能力,經醫師指示,可適量補充蛋白質、膳食纖維及維生素等新鮮營養的食物,能有效改善患者情況。另外,疫情期間,也要保持勤洗手的好習慣,如有清理痰或鼻涕等穢物,一定要用肥皂或洗手乳將手洗乾淨,且建議減少出入人潮擁擠的公共場所,降低病毒感染的機會,並隨身攜帶藥物及口罩,以備不時之需。延伸閱讀: 4原因都會讓肺變菜瓜布 你中標了嗎? 冠狀病毒會在物體表面殘留多久? 一張圖告訴你生存時間
-
2020-04-12 橘世代.健康橘
在家運動/5招助脊椎減壓、心肺強化、增強免疫!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威脅,除了勤洗手及戴口罩,增加自身免疫力及抵抗力也是不可或缺的。苗栗市大千綜合醫院醫療副院長及復健科主任蔡建宗建議,增加免疫力的方法主要是充足睡眠、均衡飲食、適當運動及紓壓;其中可選擇中等強度的運動來增加免疫力及抵抗力,而和緩的腹式呼吸及運動後的伸展則可抒發壓力、增進睡眠。蔡建宗分享五招居家防疫運動,涵蓋脊椎減壓、肌肉延展、心肺強化、穩定情緒四大面向,可讓民眾居家就能輕鬆運動。1.下巴後縮運動:身體坐直,邊吐氣邊用食指輕壓下巴,視線保持水 平,勿低頭或仰頭,感受頸部後側有擠壓感後,即可慢慢回復原位 ,同樣動作重複執行15-20次,可讓頭部保持最佳位置,釋放頸椎 壓力。2.肩胛繞圈運動:身體坐直,將雙手手部輕放於同側肩膀,手肘朝向 前方,接著以肩膀為軸心,緩慢的由前側往後側畫圈,以不產生疼 痛為原則,漸進式加大繞圈範圍,同樣動作重複執行20-30次。此動作可避免上肩頸緊繃,釋放肩胛與胸椎關節壓力。3.腹式呼吸運動:身體坐直,衣褲調鬆,雙手輕放於腹部,採用「鼻吸嘴吐」的方式,先將空氣用嘴巴緩緩吐盡,同時雙手會感受到腹 部持續內縮,接著用鼻子均勻且緩慢的吸氣吸到滿,此時雙手可感 覺到腹部持續鼓起,整個過程保持輕鬆並持續5-10分鐘,可幫助提 高身體含氧量、促進血液循環、舒緩壓力。4.肘膝互碰運動:身體站直,雙肘輕鬆彎曲,一側膝蓋往上抬過腰, 碰觸對側的手肘,另一側支撐腳保持身體穩定,然後回復站姿並換 另一邊動作。動作盡量迅速來提升有氧強度,但整體仍須保持穩定 平衡,每次運動30秒休息30秒,反覆執行8-12次,持續10分鐘。此 運動可促進心肺功能、強化腰臀肌力、釋放腰椎壓力。5.腰臀伸展運動:側坐於地板,雙手放置地面,臉朝前方,接著前腿 髖膝彎曲,後腿髖膝打直,身體重心落在軀幹正中間,雙手保持平行緩慢前伸,過程中軀幹保持挺胸,肚臍保持朝正下方,感受肌肉 伸展的緊繃感,維持30-45秒後換邊執行,可反覆執行3-4次。蔡建宗提醒民眾,運動後要適當補充水分,並記得有5-10分鐘的緩和或伸展運動,才不會造成身體負擔。【如何在家動一動↘↘↘】。新冠肺炎少出門/15分鐘教練課!養好肌力、練出平衡感。12節氣動一動 日日跟著做 限定貼圖免費載!。5招「慢運動」! 每日15分鐘,幫身體減壓顧老本。「123」三步驟正確運動 健康才能常保如新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4-11 新聞.科普好健康
為趕工口罩不慎摔落2層樓 微創鋼板助他重建粉碎性骨折
這一個多月來,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一般手術少了許多,但是因為趕工口罩與相關抗疫設備而造成的傷害卻多了,也嚴重許多。「陳醫師,急診有一個五十多歲男性要會診,他的左手肘骨頭直接穿出來手肘外頭!」患者人稱郭大哥,原來他因為視察口罩廠房的安全設備,心急整個工事的進度,不小心從近兩層高的A型梯跌下,手肘直接著地,同事趕忙將他送醫。屬複雜、高感染性骨折我看完X光和電腦斷層的報告,確定大哥左手血液循環和神經的完整性沒有問題,告知大哥這屬於高複雜性、高感染性的骨折,需要馬上進開刀房進行傷口清創及骨折固定(圖1)。鐵漢柔情!郭大哥看著心急想哭的太太,沒有什麼感人催淚的對話,只是淡淡地對我說:「陳醫師,手術後,我還想自己吃飯,偶爾還能抱抱家人,可以嗎?」鈦材質鋼板可穩定固定骨折碎片大於三片以上,就定義成「粉碎性骨折」;而其中的骨片暴露於空氣中,就叫做「開放性骨折」。這兩類骨折,任一類都會因為受傷區域的血液循環受到比較厲害的壓迫,軟組織的破壞比較嚴重,有很高的機會出現感染、骨折不癒合和皮膚缺損的情形;兩類合併發生,又是在關節處,手術後更可能出現關節僵硬的問題。目前得利於台灣醫材與手術技術的進步,慢慢克服開放性合併粉碎性骨折帶來的窘境。鈦材質的台灣曲率解剖鋼板,比傳統鋼板更可以抵抗感染及生物膜的附著,並提供互鎖式的穩定固定效果(圖2),讓病人提早脫離石膏,盡早的活動復健;再配合3D開刀房X光機的使用,可以利用微創的手法,減少手術傷口、降低受傷區域軟組織的剝離,減輕手術後組織攣縮產生的疤痕與疼痛。如願可端飯碗、抱抱家人開刀時,把手肘跨放在手術台上,我先游離出重要的神經血管,然後劈開尺骨,把髒汙及過於粉碎的骨頭拿掉;接著沖洗了一萬c.c.的生理食鹽水,再利用對角的微創鋼板塑型,並植入異體骨於缺損處;最後將所有互鎖式的螺絲鎖緊,並用X光機做最後骨頭形狀的確定(圖3)。術後隔天,拔掉尿管與引流管,郭大哥忍痛嘗試著自己端碗吃飯,這是他術前的希望。出院當天,大哥憨憨地用顫抖的左手抱了一下嫂子,對我說:「陳醫師,再一個月,我應該可以把她抱更緊吧!」無名英雄堅守崗位戰「疫」在面對新冠肺炎的這場戰爭中,辛苦的不只是第一線的醫療從業人員,還有許多默默地在背後給我們支持的無名英雄,他們也一樣很努力地在崗位堅守著。看著郭大哥給大嫂的擁抱,我知道這是我從醫最大的願望,也是持續奮戰的原因,我的信念是:「熬過不能選擇的時候,才能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大家加油!
-
2020-04-11 橘世代.健康橘
張曼娟:「長照2.0應該留給更需要的人!」 沒想到,這真的不只是錢的問題...
「妳為什麼不去申請長照2.0?」母親的醫生問。那時的張曼娟,雖然因為照顧父母辭掉大學教職,但還有書的版稅、小學堂課程和演講的收入,她說:「我覺得資源應該留給更需要的人。」醫生說:「妳就很需要,媽媽也很需要啊!」那次看診,媽媽狀況很糟,不會寫自己的名字、叫不出張曼娟的名字、連站立都覺得辛苦。後來張曼娟申請長照2.0的資源,經評估後,每周都有物理治療師和職能治療師到家裡幫母親上課。之前母親晚上睡不著、白天叫她起床就反問:「我起來做什麼?」張曼娟想找事情給媽媽做,防止她退化,「我又不會雜耍、什麼都不會」,讓張曼娟有著使不上力的挫折。職能治療師來了,帶著母親寫名字、下五子棋、玩十點半、堆疊疊樂、做拼貼,常常練習,失智狀況改善了。物理治療師帶媽媽運動,過去連站立都覺得辛苦,現在可以連做1小時的運動。母親每天都期待治療師來,生活就規律,慢慢上軌道了。「他們真的挽救了我們!我明白了醫生說的:『就是妳需要!』因為這不是錢的問題,是有沒有專業的帶領。」張曼娟成為照顧者後才深刻體會,照顧需要專業。不久後,她幫母親報名了社區「石頭湯社區關懷中心」的「音樂律動課」,遇到1位專業的老師,「媽媽的同學們」一開始上課時會大吵大鬧、打看護,幾周後完全投入,下雨颳風都歡喜來上課。「我『眼睜睜』看著這驚人的變化」張曼娟笑了。張曼娟發現,台灣常見老人照顧老人,高齡兒女照顧老齡父母,疲憊卻不敢言苦,因為總會有人說:「父母親照顧你那麼久都沒有抱怨,你現在只不過照顧他們3、5年而已就喊累。」面對這些充滿愧疚感的照顧者,張曼娟總對他們說:「你父母照顧你時2、30歲,你現在已經6、70歲了。」不少人因此辭掉工作,這些選擇離職的中年照顧者,正值專業傳承的年紀,離職不僅讓個人被迫放棄生活其他面向的成長,也是整個社會的損失。「政府已經在做了,但我深切覺得可以做更多」,走過照顧歷程、受過長照2.0協助,張曼娟體會到,照顧不該是單一照顧者、家庭或社區的責任,政府可以做更多:專業人力的培育、系統的建立,這都不是單一照顧者「有心」或「努力」可及。就像國家負起小孩的教育,政府也該在社會高齡化時扛起更多老人的安養責任。張曼娟想到的是10年之後,她也將逐漸老去,從照顧者變成被照顧者,她期待,當那天到來時,我們的國家,可以提供照顧者和被照顧者更好的支持系統。什麼是「長照2.0」這是政府為了因應高齡的台灣社會推出的政策。「長照1.0」建構了許多居家服務、社區服務的據點與資源,希望在外籍看護與機構外,提供更多項的照顧選擇,包括照顧服務、居家護理、復健服務、喘息服務、交通接送、輔具服務、營養餐飲和機構服務8項。「長照2.0」整合1.0分立的服務,讓使用者方便申請,並新增以下項目:失智照顧、原住民社區整合、小規模多機能、照顧者服務據點、社區預防照顧、預防╱延緩失能、延伸出院準備、居家醫療。 【張曼娟系列報導】。張曼娟:沒有一個時刻讓我覺得,此刻最好。張曼娟:人生很少有事情可以自己作主,生死大事自己作主,簡直太奢華、太幸福了!。張曼娟:照顧者才懂的旅程「辛苦也幸福」。「一間小屋與友為鄰」張曼娟:無子老後,不憂不懼留言就有機會獲得張曼娟最新力作「以我之名:寫給獨一無二的自己」立即參加:https://bit.ly/2V3qbtD 致照護者│填問卷抽好禮 照顧者才懂的旅程「辛苦也幸福」;我們希望透過這份問卷了解照護者的真實需求,在照顧這條路上你我不孤單!(提交問卷即可兌換贈品)立即填寫>>>https://bit.ly/2XZyFUs
-
2020-04-11 橘世代.健康橘
張曼娟:照顧者才懂的旅程「辛苦也幸福」
張曼娟成為照顧者邁入第5年,父親思覺失調、母親失智、雙親因年老身體功能陸續退化,她從一開始的驚慌失措,到如今的篤定安心,在公開場合、在個人粉絲專頁,張曼娟成為「照顧者們」的傾訴者、相知者。這些都是她一路走來,跨越無數照顧的「艱難時刻」後,終於找到稍微平衡自我與照顧的姿態。一開始都自己來 負面想法上身初為照顧者時,張曼娟1天的生活是這樣的:7點起床到市場買菜、煮午餐;8點幫母親洗頭洗澡,安頓兩老吃飯,有時要上網幫父母掛號、陪父母跑醫院;下午,父母託給外籍看護,她開始工作,演講、上通告、小學堂事務等等;一直到晚上9點後,父母睡了,她才有時間讀書寫作。夜裡,父母親不時醒來,張曼娟也跟著起床,常常一夜5、6次,然後天就亮了,「我經人體實驗證明,只要超過1周睡眠這樣中斷,你後來都無法睡覺,嚴重失眠、不想吃東西、內分泌亂七八糟」,張曼娟苦笑,連續2、3周後,她覺得被徹底摧毀。張曼娟陪父母看精神科,明明是陪病的角色,醫師卻語重心長對她說:「妳要把自己照顧好喔!」因為醫師看過太多帶長輩來看診,半年後卻自己罹患憂鬱症的例子。那時,張曼娟的確覺得自己有憂鬱症,動不動就流淚,很多負面想法,「我不知道撐不撐得下去?」「也許我先走了,再看看事情會怎麼發展?」負面的情緒與精神科醫師的關心同時出現,她打起精神提醒自己,「不行,我要把自己照顧好」,有時是去咖啡廳好好吃頓早餐、有時和朋友聊聊天、有時給自己一個小旅行。四面八方支援網 我知道我不孤單所幸與照顧者重擔同時到來的,是來自四面八方的關心與協助,形成支援網,幫助張曼娟度過照顧風暴,讓她沒有手足支援的這類 「獨力」照顧者,不那麼孤單。父親倒下後,相識40多年的老鄰居天天來陪父親聊天,原本沒那麼熟的同社區的伯伯也每天主動來敲門,「要不要出去散步?」而張曼娟幾個多年的好朋友,總是說「我都在,有需要隨時找我」。還有,後來她找到的第2個外籍看護阿妮中文流利,跟父母親溝通良好,在家裡甚至像個小女兒,很多時候爸爸不聽張曼娟的話,阿妮撒個嬌,爸爸只好乖乖聽話「喔,好」。張曼娟的父親最終從被照顧者成為張曼娟的幫手。最糟時連路都無法走,但生病5年後,如今可以拄著拐杖趴趴走。張曼娟歸功於父親「革命軍人」的性格,不願意被打倒的意志,讓他復健時無比堅持,自己的狀況改善後,也拖著另一半一起散步、曬太陽,延緩了母親的惡化,「我非常感謝他,雖然我成為照顧者是因為父親,但是後來他卻成為了我的幫手」。跨越一個個照顧的艱難時刻,相較於5年前,現在的張曼娟,比較懂得照顧自己、鼓勵自己,然後驕傲的說出:「可以成為父母的照顧者,是我今生最榮耀的身分,我是張曼娟!」 【張曼娟系列報導】。張曼娟:沒有一個時刻讓我覺得,此刻最好。張曼娟:「長照2.0應該留給更需要的人!」 沒想到,這真的不只是錢的問題...。張曼娟:人生很少有事情可以自己作主,生死大事自己作主,簡直太奢華、太幸福了!。「一間小屋與友為鄰」張曼娟:無子老後,不憂不懼留言就有機會獲得張曼娟最新力作「以我之名:寫給獨一無二的自己」立即參加:https://bit.ly/2V3qbtD 致照護者│填問卷抽好禮 因為愛而成為「照顧者」,不要讓這份愛壓垮自己。我們希望透過調查可以聆聽照顧者們的聲音,讓照顧者知道你不是自己一個人。(提交問卷即可兌換贈品)《照顧者生活調查》立即填寫:https://bit.ly/3cH97iM
-
2020-04-07 新聞.健康知識+
為什麼檢查結果正常,但身體還是不舒服?醫師:這點可能害你延誤就醫
【文、圖/選自聯經出版《斷食3天,讓好菌增加的護腸救命全書》,作者李松珠】盲目相信檢查結果,是延誤就醫的主因!因為身體不適而去醫院接受檢查,結果是「正常」。很多人會想,也許是因為只做了一般的檢查才得到這樣的結果,於是又接受更精密的檢查,但結果還是一樣,這真的很讓人混亂。接受了所有可以稱作「檢查」的檢查,卻找不到異常的地方,身體還是很不舒服。一開始擔心你的家人及朋友,可能會覺得你得了怪病,再不然就是覺得你在裝病。我在醫院看診時,也常遇到被周遭親友說得了怪病的患者,不久前就有一位五十多歲的男性患者前來求診。「我的膀胱很不舒服,真的很難過,只要可以讓膀胱恢復健康,我願意做任何事情。」光聽患者的話,就能充分感受到這件事讓他有多不舒服。不分時間地點的尿意,會讓他隨時都得到洗手間報到,真的讓人很難受。膀胱感覺隨時都脹滿著,有時還會產生令人不適的悶痛感,來自各方面的不適真的令人很無奈。但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檢查結果卻沒有任何異常。除了腎臟跟膀胱檢查,連前列腺等能做的檢查都做了,卻還是找不到原因。檢查結果雖然沒問題,但因為患者還是有一些症狀,因此醫師還是開了一些藥讓他服用。從神經安定劑到消炎藥,該吃的都吃過了,但症狀卻絲毫沒有改善,最後這位患者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情來我們醫院求診。另外還有一位四十多歲快五十歲的女性患者也遭遇類似的問題,幾年前開始她就一直容易覺得疲倦,沒有食慾也吃不多,但體重卻一直增加。她原本不太怕冷,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身體會發抖、覺得冷,其實這些都是甲狀腺功能低下時會出現的典型症狀。「其實來這間醫院前,我已經先去其他醫院檢查了。院方雖然懷疑是甲狀腺功能低下,但血液檢查結果卻很正常。」患者因為身體疲憊而痛苦,但院方卻說沒有任何異常就讓她回家,實在是有些不近人情。有一段時間患者甚至懷疑自己可能是精神上的不安所致,所以一直安慰自己「是正常的,沒有任何問題」,但卻一點用也沒有。▼比起檢查結果,症狀更重要為什麼檢查結果雖然正常,但身體卻還是很不舒服呢?可能的原因非常多。通常檢查結果正常,但卻一直有症狀出現,就會被診斷為「神經性」疾病。這個意思就是說身體雖然沒有任何異常,但卻因為太過敏感或壓力太大,所以導致精神太過疲憊而出現這類的症狀。確實也有很多人在服用精神安定劑之後,情況就漸漸好轉。但即使症狀是出自無法透過檢查得知的心理問題,我們也不能就這樣置之不理。很多人都認為「神經性疾病等同於怪病」,但我們不能因為檢查結果正常,就無條件將「神經性」與「怪病」畫上等號。「症狀」應該先於檢查結果。即使做了很多檢查,但卻沒有發現任何異常,而懷疑是神經性疾病,但只要有症狀,就代表身體確實出現了某種型態的問題。至少是處在「還沒生病,但也不算健康」的狀態,也就是我們前文所說的「亞健康」。近年來,為了更進一步了解透過一般檢查無法得知的亞健康問題,開始有越來越多人會做更精密的檢查。最具代表性的包括有機酸檢測、慢性食物過敏原檢驗、腸道內菌種檢驗等。透過這些檢查,可以找出一般檢查無法得知的各式身體問題。而確實也有很多人透過這樣的檢查,擺脫罹患怪病的汙名,而關於檢查的介紹,後文會有詳細的說明,再請各位讀者參考。▼標準值只能當作參考,每個人的狀況都不同檢查結果雖然正常卻仍有症狀時,還有一些需要考慮的事情,那就是在一般檢查當中的正常數值,其實只是一個所謂的「平均值」而已。每個人天生的遺傳因素和最佳的健康條件,其實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舉例來說,相同的食物有些人吃了會沒辦法消化、拉肚子,相同的酒有些人喝了會醉,但有些人卻會像完全都沒喝般正常。每個人可承受的標準值其實都不同,但因為沒辦法掌握所有人的標準值,所以只能以長時間、從一大群人身上蒐集來的數值當作平均參考標準。但這樣一來,就會出現即使檢查結果正常,但依然有類似疾病的症狀發生。以這位四十多歲的女性患者來說,症狀毫無疑問是甲狀腺功能低下,但血液檢驗結果卻正常,表示平均的正常數值很可能和她的個人數值並不相符。通常我們會用T3、FT4、TSH荷爾蒙的數值來判斷甲狀腺健康與否。T3、FT4是甲狀腺荷爾蒙,而TSH則是刺激甲狀腺,即分泌甲狀腺荷爾蒙的荷爾蒙。T3要在○‧八至二ng/ml、FT4是四‧八至十二‧七mg/dl,TSH則是要在○‧二七至四‧二mIU/ml 才算正常。但這位患者的TSH僅僅只有四‧一,落在偏低的範圍內,T3與FT4正常,且是落在中間的穩定正常數值。不過典型的甲狀腺低下症狀卻持續不斷,從這點來看,雖然這位患者的TSH數值正常,但卻很有可能無法分泌足夠的甲狀腺荷爾蒙,以致身體無法正常運作。血壓也是一樣。一般正常血壓是一二○/八○ mmHg,但有些人的血壓雖然高於這個數值,還是可以過著健康的生活,有些人的血壓雖然低於正常值,但卻為腦中風、心肌梗塞等高血壓合併症狀所苦。當然,除了血壓之外,還有很多其他因素會引發心血管疾病,但至少我們可以合理推測,並不是所有人的正常血壓都一定是一二○/八○ mmHg。一般的檢查結果只是最低標準而已。檢查結果雖然正常,但折磨身心的症狀卻持續不斷,那就不能盲目地相信檢查結果。光是有「症狀」出現,就表示你的身體已經脫離健康,進入亞健康的狀態,需要努力恢復健康。
-
2020-04-07 科別.骨科.復健
下背痛與脊椎有關! 7種疾病都可能出現腰痠背痛
根據統計,80%的人在一生當中曾經有過下背痛的經驗,其中1/4的人疼痛會持續超過1個月。因為下背痛的比例很高,所以只要稍微留意一下,不難發現身邊經常有人喊:「腰痠背痛」。追根究柢下來,許多人的下背痛與脊椎疾病脫不了關係,所以下背痠麻痛就是受傷的脊椎在發出求救的警訊。除了造成年輕人和老年人下背痛的椎間盤突出和脊椎退化引起的疾病之外,新竹國泰醫院復健科主任江東懋則指出,引爆下背痠麻痛的其他脊椎疾病也不少:1、脊椎側彎:不論是坐整天的上班族或辛勤做家事的媽媽,甚至每天運動的阿公、阿嬤,如果常感覺下背疼痛,甚至無法走太遠的路,或是走久了大腿會痠麻痛,有可能都是脊椎退化性側彎或滑脫,造成神經壓迫惹的禍。2、脊椎狹窄症:神經管徑受到硬組織或軟組織占據空間,脊髓遭受包圍壓迫而產生的神經症狀。硬組織像是骨刺或先天性脊椎狹窄;軟組織則有椎間盤、黃韌帶或增生纖維組織等,會造成下背疼痛、兩臀或大腿、小腿的轉移痛。嚴重時,還會有大小便失禁的狀況,典型的症狀是「神經性跛行」,所以許多脊椎狹窄症病人,走一走會腳沒力或是腳抽筋。3、壓迫性骨折:跟老人家的骨質疏鬆症有關,人體的骨質35歲以後,破壞的速度逐漸大於重建的速度,每年以0.25~1%的速度流失。尤其女性更年期之後,骨質加速流失的速度可達每年2~5%,就容易導致骨質疏鬆症的發生;骨質疏鬆的病人以前臂骨、股骨及脊椎骨最容易骨折,脊椎若發生骨折就稱為壓迫性骨折。4、脊椎關節間退化性關節炎:包括脊椎關節間的關節發炎或是在關節處骨骼邊緣多長出來不該長的小骨頭(俗稱骨刺),如果骨刺長在脊椎前面,只會感覺到腰痠背痛,但如果骨刺長在脊椎後面,就會使脊椎孔狹窄,加上老化的韌帶壓迫到神經,就會引起老人家常見的坐骨神經痛。5、僵直性脊椎炎: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屬於血清陰性脊椎關節發炎的一群疾病中的一種,因為骨盆腔內的薦腸關節、脊椎關節以及關節週邊組織發炎而導致。症狀通常是在早上起床時,下背感到疼痛僵硬,連走動都有困難,往往在持續一段時間,大約是超過1個小時後疼痛才會緩解;嚴重時,甚至會造成脊椎僵直變形,所以稱為僵直性脊椎炎。6、脊椎惡性腫瘤:如果有不明原因的腰酸背痛,甚至痛到睡不著、坐立都難安時,要檢查是不是有脊椎惡性腫瘤,千萬不要忽視這個可能性。7、攝護腺癌的骨轉移:年長男性若下背痛,排除脊椎問題之外,還有可能是攝護腺癌的骨轉移,雖然病例不多,但也不可忽視。江東懋指出,下背痛的原因複雜且相當多元,因此如果長期有腰酸背痛問題,應接受醫師檢查,診斷出真正原因,藉由藥物、物理治療減輕疼痛,進行肌肉骨骼柔軟度、肌力以及脊椎穩定訓練動作,同時矯正錯誤姿勢,養成良好習慣、保持正確的姿勢,就能夠避免再度復發。延伸閱讀: 下背痛到難彎腰? 防椎間盤突出平時有3妙招 連假後下背痛到站不直? 日常保養2秘訣趕緊學 從下背痛到腳麻 醫師告訴你為何會坐骨神經痛
-
2020-04-07 科別.腦部.神經
多運動不怕肺炎病毒上身 醫師:這四項是關鍵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傳播力遠遠高於當年的SARS,且在無症狀時期也具有傳染力,其中重症或死亡者,通常為中高齡或有多重慢性病、共病症者,因此除了勤洗手是基本保護外,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復健科主任吳政哲提醒,可透過運動強化體適能,增進自身抵抗力與免疫力,其中身體組成(體脂率)、柔軟度、肌肉適能(肌力與肌耐力)、以及心肺耐力為體適能重要關鍵。吳政哲指出,透過做伸展運動,可增進柔軟度並提高身體協調性、幫助身體放鬆、紓解壓力,如可做坐姿體前彎,針對背部及大腿作靜態的伸展運動,吳政哲也提醒,伸展的程度大約是略為緊繃、稍微不適,但又不會引起疼痛為原則,每個動作維持10至20秒,重複3至5回合為1次,每周至少3次。另外,可以用啞鈴或槓鈴作為訓練肌力之工具,增進肌肉適能,從輕的重量做起。以訓練肱二頭肌為例,可從1磅開始,每個動作做10至15下,重複3回合,若做完後不會覺得肌肉疲憊,可以慢慢增加重量,每周至少兩次、最多兩天一次,注意施力時不要閉氣,以避免產生暈眩不適。吳政哲表示,心肺耐力則為體適能最重要的指標,也是整體健康狀況最佳指標之一,指的是身體肺部吸入氧氣後,心臟血管循環系統攜帶氧氣與肌肉利用氧氣產生能量的綜合能力,可採行有氧運動訓練,前提是時間夠長,但強度不能太強,較可以維持。吳政哲建議,有氧運動可採節奏性、全身性、使用大肌肉群的運動模式,如快走、慢跑、游泳、騎腳踏車、或有氧舞蹈等,強度則是「有點累又不太累」,以跑步為例,大約是可以跟同伴聊天,但又不會喘不過氣的程度,運動的時間需維持20到30分鐘以上,運動前後要各有至少5分鐘的熱身或緩和,每周以至少運動3次為原則。
-
2020-04-06 科別.骨科.復健
上班記得鬆一下 遠離頭痛肩痛
上班族在辦公室容易久坐、打電腦2至4小時以上,常常聽到同事們抱怨有頭痛、肩頸僵硬。研究指出,維持不良的姿勢時間愈久,造成頸肩部肌肉負荷增加,發生痠痛比率也隨之增加。長期不正確坐姿及不適切的工作環境,會導致肌肉骨骼疾病,因此需注意辦公室中隱藏的健康小殺手。建議除了適時休息,可以做些辦公室小運動,減少肌肉骨骼疼痛。在工作閒暇時,不妨可以做以下三種運動:收下巴運動:將身體挺直肩膀放鬆,不能駝背,眼睛平視前方,再來收下巴往後平縮,輕點頭,會覺得頸部後方肌肉有被伸展拉緊,然後停1秒再放鬆,每次做30下。(如圖1)頸部伸展運動:採坐姿,兩眼平視,頭部開始緩慢轉向左方到底,到底後停住10秒,再慢慢回到正中間,休息3秒後開始轉向右方,兩邊各重複做15次。(如圖2)頸部拉筋運動:坐在椅子上,身體挺直,左手向後抓椅背,右手放在左耳上,慢慢將頭部向右肩輕壓,接著換邊再做一次。(如圖3)久坐的上班族或長時間使用電腦者,除了記得定時起來活動再繼續工作,仍要注意工作姿勢。避免長期坐姿為翹二郎腿姿勢,增加脊椎側彎或骨盆肌群肌力失衡的機會,建議坐姿時,雙腳應自然垂放且有前後活動空間。如已經出現肩頸和背部痠痛或手指手腕麻痛等症狀,除了以上建議,請尋求復健科專業治療並且適度休息。
-
2020-04-05 科別.骨科.復健
健康醫點靈/手麻…可能罹患腕隧道症候群
「每次騎機車要催油門,手就麻到像機車在漏電一樣」、「半夜常麻到起來甩手」,如果你有類似症狀,可能是腕隧道症候群。衛福部金門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蔡昀錚說,腕隧道症候群是因正中神經通過手腕時,被肥厚的韌帶壓迫,導致麻痛,常有重複性手部或腕部動作的病患,除接受傳統治療,可考慮進一步使用「超音波導引神經解套注射」,既快速又可減輕痛楚。蔡昀錚表示,門診常聽到病患說,會手麻,且晚上睡覺還要起來甩甩手,很可能得到常見的腕隧道症候群。症狀上,患者的麻痛應以大拇指、食指、中指最強,在反覆使用手部動作時 ,如騎車、擰毛巾、洗衣、粗工等,會感到更不適。若情況嚴重,手部肌肉可能無力,拿不住杯子或碗。治療方面,目前保守療法如電熱療、徒手治療、手部護具等,都有助緩解症狀。若治療效果不佳,可考慮進一步使用超音波導引神經解套注射,這也是近年來常見的方式。超音波導引神經解套注射,即以低濃度葡萄糖溶液,在超音波導引下,精準地把神經和旁邊的組織剝離,減少神經壓迫產生的微發炎及沾黏對神經鞘的影響,對於輕度至中度的病人效果良好。蔡昀錚說,神經解套注射搭配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 (PRP) 則是更新式的做法,但若已出現肌肉萎縮症狀,表示已有重度神經損傷,此時仍建議以手術將神經作減壓,愈早手術,對神經的復原會愈好。蔡昀錚也提醒,手指麻痛還有其他可能性,但不變的是應該盡早至醫院就診,早期治療,以免神經壞死無法回復。
-
2020-04-02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美九旬奶奶抗疫成功:靠家傳馬鈴薯湯讓身體好起來
住在華盛頓州柯克蘭(Kirkland)的90歲婦人吉妮娃‧伍德(Geneva Wood),今年3月初因為新冠肺炎住院,院方一度致電家屬說,最好趕快來醫院跟伍德見最後一面。但伍德後來卻漸漸康復,她說,感謝上帝眷顧,也感謝從小喝到老的家傳馬鈴薯湯。「內幕消息」(INSIDER)網站報導,伍德認為自己能夠成功戰勝新冠病毒,要感謝上帝,以及以馬鈴薯(potato,又稱洋芋、土豆)烹煮的家傳湯品。西雅圖地區老人院爆發病毒大流行之後,死亡案例不斷增加。中風之後便住在「生命照護中心」(Life Care Center)的伍德,住院後得以康復的消息,成為當地媒體報導焦點。伍德表示,孩童時期就跟著母親學會家傳馬鈴薯湯的作法,從小到大只要身體不舒適,母親一定會為她準備這道湯,讓她恢復健康。她說,這次住院期間,也是靠著家傳馬鈴薯湯讓身體逐漸恢復健康,伍德外孫女凱特‧尼迪格(Kate Neidigh)在Instagram分享了這道馬鈴薯湯的食譜。食材:小顆洋蔥一個、中型褐皮馬鈴薯(Russet potato)兩個、牛奶少許、半奶油半鮮奶(half and half)少許、黑胡椒。作法:洋蔥切丁,馬鈴薯削皮後切成小塊。將洋蔥及馬鈴薯放入鍋內,加入剛好淹過食材的水量,煮到馬鈴薯軟化碎開即可,湯汁無須過濾。在鍋中倒入牛奶、半奶油半鮮奶,適個人喜好調整湯汁濃度,以小火繼續烹煮均勻,注意不要煮到大滾,最後灑上黑胡椒調味即可。伍德的女兒凱咪‧尼迪格(Cami Neidigh)說,這份食譜大約兩碗湯份量,但如果牛奶、半奶油半鮮奶多加一些,則會讓份量變多。她透露,伍德的習慣就是把兩碗份量變成四碗的份量。凱咪‧尼迪格說,伍德住院期間,家人輪流帶這道馬鈴薯湯到醫院給她。伍德已於今年3月24日出院,回到家中由親人照顧。凱咪‧尼迪格說,母親個性堅強、獨立,或許也對戰勝病魔具有影響,馬鈴薯湯則為母親帶來撫慰效果。
-
2020-03-31 科別.骨科.復健
從小愛站三七步 脊椎側彎低齡化
孩子長不高是父母的心頭大患,念小四的宋小弟弟被媽媽發現站姿「三七步」、走路長短腳,大半年都沒長高,帶往醫院檢查,發現脊椎傾斜約3到5度,經使用脊椎聲波動力平衡系統搭配核心運動調理才改善,消除長不高的疑慮。宋媽媽說,9歲孩子正值發育期,她兒子長高速度緩慢,高低肩又長短腳,因此帶往醫院追查原因,發現兒子脊椎側彎。造成脊椎側彎和宋小弟習慣「三七步」站姿有關,他認為,這個姿勢最舒服。物理治療師蔡雯萱說,脊椎側彎患者後期容易椎間盤突出、脊椎滑脫、長骨刺、坐骨神經痛、落枕,重點是彎腰駝背,外觀不好看。現代人愛癱坐沙發上滑手機,長期姿勢錯誤,肌肉會定型記憶,一旦肌肉失衡,脊椎會位移,脊椎側彎有低齡化趨勢。蔡表示,過去治療脊椎側彎,不乏找國術師整脊推拿,角度彎曲嚴重的才尋求開刀,「喬骨」雖能讓脊椎放鬆,但放鬆後的脊椎少了穩定性,周邊肌肉會產生保護性收縮,反而造成痠痛。目前醫界引進脊椎聲波動力平衡系統,放鬆全身肌肉與筋膜,找回肌肉的平衡,再進行徒手調理及復健運動,幫患者把歪掉的脊椎「喬」回來,結構矯正後,神經系統自然穩定。
-
2020-03-30 癌症.飲食與癌症
2020精準防癌高峰論壇/營養護身 攸關癌友存活長短
研究顯示,每三位癌症患者就有一位營養不良,尤其是胰臟癌,其次是食道癌患者,癌友營養狀況愈差,治療副作用就愈多。平常癌友營養如何攝取,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說,抑癌蔬果排名最高的是蔥、薑、蒜等辛香料,十字花科蔬菜也非常好,低升糖指數的五榖根莖類及豆類,也不錯。張金堅說,研究指出,食用過多精緻糖會增加胰島素和人體系統內胰島生長因子,導致癌症,世界衛生組織已公布,高達十三種癌症與肥胖有關,相對的,運動則減少包括食道癌、肝癌、肺癌等十三種癌症的發生率。因此,維持良好生活方式,是癌後病人最好的復健。台北榮總胸腔外科主任許瀚水指出,曾有研究發現,大腸癌與攝護腺癌患者,維持體重者的存活率是體重下降者的兩倍,而食欲不振是導致癌友營養不良及體重下降的主因。許瀚水說,癌症、發炎與營養不良三者息息相關,腫瘤細胞會分泌細胞激素與趨化因子,吸引免疫細胞分泌更多發炎反應相關的激素,當這些激素進入血液循環,就會發生全身性影響。一旦發炎情形沒有控制,癌友營養不良以及併發症機率增加,發炎指數(NLR)愈高,存活時間就愈短。二○一七年歐洲臨床營養與代謝學會的癌症營養攝取建議,每天每公斤體重熱量應為廿五到卅大卡,蛋白質每天每公斤攝取一點二到一點五公克,魚油每日EPA兩公克,高熱量、高蛋白及適量油脂,維持體重,也能預防惡性體質。現今癌症治療已將營養納入,愈早介入愈好。■防疫待在家 抗癌新知線上看
-
2020-03-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復陽會傳染?專家:機率極小
新冠肺炎痊癒後會再復發嗎?中國宣稱疫情康復人數達到7萬多人,然而也有治癒患者「復陽」(轉為陽性)的病例,讓新冠癒後能否終身免疫備受關注。鐘南山認為,即使康復病患再度驗出陽性,重複感染機率也很小。專家建議,康復者應於出院後1個月再返院,進行檢測追蹤。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喻成波指出,之前也遇過一些治癒出院後又「復陽」的「假治癒」病例。他認為,復陽和病情輕重不存在正比關係,喻成波並表示,目前出現的少部分「復陽」病人,可能是患者符合出院標準,但下呼吸道依然存在病毒,核酸檢測取樣時有偏差,才會病情反覆,不必過度驚慌。重複感染機會很小根據《德國之聲》報導,感染新冠病毒康復後,就能擁有免疫力嗎?中國新冠病毒權威專家鐘南山表示:「從病原學感染的角度來說,這些病人本身已經產生了IgG抗體,該抗體對新冠病毒有很強的中和殺滅作用。」「對大多數『復陽』病人來說,重複感染機率很小。」鐘南山強調,只有極個別沒痊癒患者,因為自體免疫功能極差,而無法排除感染風險。他援引香港大學瑪嘉烈醫院的專家研究稱,復陽患者體內存在的可能是病毒核酸片段殘餘物,「似乎還沒有查出有活病毒,看起來不應該有傳染性。」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最新試驗顯示,感染過新冠病毒的猴子不會再次被感染。研究人員讓恆河猴感染新冠病毒,待牠們恢復健康,就在最初感染的28天後再讓牠們接觸病毒,而且其中一些案例是大劑量植入病毒。結果顯示,這些猴子似乎已經發展出了免疫機制,並沒有受到第二度感染。抗體只是免疫一環根據《德媒》報導,德國權威病毒專家、柏林夏里特醫學院病毒研究所負責人德羅斯登也注意到此一研究。他表示,雖然這僅是受體數量不多的動物試驗,但很具有參考意義。他的推測是,人體在感染新冠病毒後,至少在這一波流行期間─也或許在更長期間內,對病毒是具有免疫力的。【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2020-03-25 科別.呼吸胸腔
新冠肺炎可能導致肺纖維化 醫師告訴你有這症狀要注意
特發性肺纖維化可能是大家比較陌生的一個病名,但近年來發生率持續增加。主要發生在中老年人,肺部發展出許多疤痕組織而影響氣體交換能力,導致肺部功能逐漸惡化,使患者呼吸困難,預後相當不好,目前醫學界尚未了解肺纖維化的確切病因。特發性肺纖維化的患者中,男性多於女性,年齡介於50到70歲。全世界約有五百萬人患有特發性肺纖維化,近年來發生率有增加的趨勢。首先我們先來認識正常肺部功能:空氣進入體內經過氣管、支氣管,最終抵達肺泡。肺泡壁很薄,周圍密布微血管。氧氣在此擴散進入血流,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則回到肺部呼出。萬一罹患特發性肺纖維化,患者肺部變得像菜瓜布一般粗糙,不再有彈性。堅韌的纖維組織阻礙氣體交換,使身體雞以獲得氧氣,也無法排除二氧化碳,肺部失去功能。罹患特發性肺纖維化會怎麼樣?初期症狀並不明顯,患者最常表現呼吸困難,慢性咳嗽,倦怠。 隨著疾病持續進展,會出現發紺,杵狀指,身體逐漸消瘦。若肺部功能持續惡化,心臟功能亦會受到影響。特發性肺纖維化發生原因至今仍無法斷定,但可能和抽菸、空氣汙染、病毒感染、胃食道逆流、基因等原因有關。若有症狀後,該做什麼檢査?假使醫師聽診聽到爆裂音,懐疑患者罹患肺纖維化,會安排電腦斷層檢査肺部的細微變化。若無法由影像確診,則需要進行肺部切片,用手術取出部分肺部組織,放到顯徼鏡下檢查肺部構造。確診肺纖維化後醫師會確定患者肺部功能好不好?!因此會安排肺功能測試及檢査動脈血氧濃度來了解患者的狀況。該如何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目前醫學無法根治特發性肺纖維化,但接受治療能減緩疾病進行並提高生活品質。● 服用藥物:目前有能夠延緩病程的藥物,科學家也繼續努力開發療效更好的藥物。● 補充氧氣:補充氧氣增加血氧濃度能改善患者生活品質及睡眠品質,並減少低血氧帶來的併發症。● 肺部復健:透過運動增強耐受力,學習呼吸技巧讓肺部運作更有效率,也要攝取均衡營養。● 移植肺臟:若各種治療方式已無法幫助患者,手術移植肺臟是最後的選項。除了要按時服用藥物以外,患者還需記得戒菸、多運動、攝取均衡營養,並定期接種疫苗減少肺部感染。提醒各位,假使患者有胸部疼痛不適、呼吸過於困難、發燒、體重下降太多就要趕緊就醫。特發性肺纖維化是容易持續悪化的疾病,唯有認識疾病丶配合治療及持續復健,才能改善生活品質!原文:
-
2020-03-25 科別.骨科.復健
肩痛、手舉不起來 恐是職業病 醫:透過藥物治療與復健可改善
雲林55歲張姓美髮師最近常常右手舉不起來,就診才知罹患「職業性旋轉肌袖症候群」,前往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就診現在慢慢舒緩症狀,院方也協助她申請職業病相關給付,讓她安心養病。台大雲林分院環境暨職業醫學科醫師李念偉說,職業性旋轉肌袖症,泛指旋轉肌群的肌腱病變,好發族群為45歲以上,工作中反覆上肢不自然姿勢施力、過多上舉或搬運重物。他表示,最主要有無力、疼痛兩大病症,主要臨床症狀是肩部前外側疼痛、做高舉過頭的動作時產生肩痛、睡覺時壓到患側會痛醒或是肩部在外展及前屈時,有肌無力的現象。李念偉提到,很多患者都不自知,都是突然間發覺,好比要曬衣服拿衣架沒辦法上舉,或是抱嬰兒時要舉高,才感到疼痛。他說,最常見罹患此病的包括清潔人員、油漆工、汽車修護人員、醫護及看護人員等行業,目前可透過藥物治療與復健2到3個月就會有明顯改善,嚴重的話可再找醫師評估是否手術。李念偉指出,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是中區職業傷病防治中心承辦單位,可以提供職業傷病鑑定、重建等服務,患者經過職業疾病診斷、開立評估報告,確認為職業病,可領給付金額按平均月投保薪資的70%給付,給付期限最長為2年。
-
2020-03-25 科別.骨科.復健
媽媽手不只媽媽有 物理治療師:2招可緩解
你有媽媽手的困擾嗎?俗稱「媽媽手」的正式醫學名稱是狹窄性肌腱滑膜炎,患者會有大拇指近手腕處的疼痛,若未治療,可能造成腱鞘肥厚現象,形成凸起的腱鞘囊腫。媽媽手不只是常做家事的媽媽是好發族群,也會出現在男性或長期使用電腦滑鼠的上班族、銀行行員、會計人員及藥師等。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復健室物理治療師林惠玲表示,媽媽手的患者以女性居多,且多為家庭主婦,還有長時間重複手部工作男性,也有此困擾。另一個常見族群是剛生產的婦女,大多是因產婦抱新生兒時,常要用手托住嬰兒頭部。林惠玲建議,患者可採熱敷、電療及超音波等物理治療,加上運動治療及口服止痛藥物,不適症狀可以獲得緩解。另有震波治療,也是治療媽媽手的新選擇。為加速媽媽手的復原,林惠玲示範兩招在家可以自己做的運動,每回重複15至30次,每天做2至3回。第一招是「拇指肌牽拉運動」,先將大拇指放在四隻手指頭中間,手握拳,拇指握掌內,往小指方向移動,至會疼痛時停止,停留10至15秒,以放鬆伸拇短肌與外展拇長肌。第二招是「拇指肌肌力訓練運動」,先將拇指與食指併攏,在拇指與食指之間套上1至2條橡皮筋,做拇指、食指張開運動,停留10秒。加強肌力力量,減少因肌力不足引起的軟組織發炎。
-
2020-03-23 科別.腦部.神經
搬家工人肩胛骨突出像長翅膀 醫師:注意嚴重神經傷害
一位40歲的搬家工人,長年來雙肩背負重物,雖練就一身壯碩肌肉,卻也使得背上的肩胛骨突出,好像長出「雙翼」。澄清醫院中港院區神經內科醫師鄧浩文表示,這不是好事,是「翼狀肩胛症」患者因從頸椎穿出來的長胸神經受損,致前鋸肌萎縮,出現雙臂無力舉高,是較嚴重的神經傷害,需接受治療,以免造成神經與肌肉永久的損害。患者表示,他的雙臂漸進性無力舉高已數年,只能到平舉的角度,再往上舉就有困難;除了舉起上臂時略微酸痛,並沒有麻木感,肩關節也沒有很嚴重的疼痛。鄧浩文請患者脫掉上衣,做舉起雙上臂以及雙臂推牆壁的動作時,赫然發現其背後兩側肩胛骨都明顯向後突出,像在背上長出了雙翼,判斷該患者可能因為兩側的長胸神經受損致前鋸肌無力,進而造成上臂在肩關節的活動受限。經進一步做了神經傳導與肌電圖檢查,及胸部電腦斷層,證實患者胸壁兩側的前鋸肌都呈現嚴重萎縮的情形。鄧浩文說,長胸神經從脖子到胸壁,而肩胛骨是靠前鋸肌、斜方肌、菱形肌支撐,其中前鋸肌是受長胸神經支配,一旦長胸神經受損,連結肩胛骨的前鋸肌就會乏力,無法將肩胛靠攏在胸壁上,造成肩胛骨會往後突出,導致翼狀肩胛症;進而因為肩胛骨無法固定,而導致上臂舉起的活動範圍受限。他說,常見的長胸神經受損原因包括了外傷、手術、或其他長期反覆性的拉扯或壓迫,如肩頸負重、重度須甩動手臂的運動、重量訓練等,大多數的患者都是在慣用的右手發生神經麻痺。一般,這類患者經復健科的物理治療後,雙臂抬舉的角度有機會獲得改善,除非病況十分嚴重才會建議進行手術神經減壓治療。從事重訓、健身、各種需要反覆大幅度擺動上臂的運動員、或者需要長期肩臂負重的人,若有發現上臂舉不高合併推牆時背上會有「翅膀」跑出來的情形時,需盡早就醫,評估是否有長胸神經受損的狀況並接受治療,以免造成神經與肌肉永久的損害。
-
2020-03-22 癌症.乳癌
中國附醫/中西醫共同照護 提升癌患生活品質
乳癌治療 4大特色醫療院所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結合中西醫共同照護乳癌手術、放化療患者,患者因副作用降低、生活品質提高,進而願意接受完整療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劉良智說,中國附醫乳房醫學中心診斷、收治的乳癌患者逐年增加,108年有近一千名乳癌患者來院尋求治療。劉良智指出,中國附醫在乳癌治療上,結合中西醫共同照護行之多年,配合衛福部施行「全民健康保險中醫癌症患者加強照護整合方案」。患者經西醫主治醫師評估,若建議同時接受中醫療法,門診患者即轉介至乳癌團隊中醫師門診;住院患者則會診乳癌團隊中醫師,由中醫師再次進行診察,運用中藥、針灸、穴位按壓及生活飲食衛教等,給予合適的治療。劉良智說明,院內統計參與照護整合方案的乳癌患者,每月門診最高約1000人次,住院最高約90人次。藉由中西醫師共同照護降低副作用,提高生活品質,進而能接受完整療程。劉良智說明,中國附醫乳房醫學中心擁有完備團隊,定期召開會議,針對患者病況作醫療意見討論。除中西合併外,還結合各領域專業人員,不論在手術、藥物及放射治療、復健、心理支持、營養建議及基因檢測諮詢等方面,都可以依據每位患者病況及需求,給予個人化且全方位的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