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4 性愛.愛情診療室
搜尋
存錢
共找到
114
筆 文章
-
-
2023-02-03 焦點.元氣新聞
「立春」補班日不憂鬱!命理師傳授168元硬幣催財秘招,2吉時看這裡
新的一年,大家都希望能夠有好財運,明天(2月4日)是補班日,也是節氣中的「立春」,這一天更是催財運的好時機,命理師湯鎮瑋就在臉書教大家如何煮財水開運,讓大家兔年財源廣進。立春2吉時 備168元硬幣催財秘招湯鎮瑋表示,立春這天的吉時落在上午11點到下午15點、晚上19點到23點,然後將總數168元的硬幣洗刷乾淨,在吉日吉時放入八分滿的水中煮滾,水滾後再多煮個1-3分鐘,接著再將煮沸的財水拿到財方正南方,「可以客廳為主,讓蒸氣薰散後,靜放1個小時以上」。等財水冷卻後,裝入不限材質、有加蓋的容器中,也不限裝幾瓶,裝好後再用紅紙寫上「立春財水」及「自己的姓名」貼在瓶身,而168元錢幣則可以放入聚寶盆、存錢桶或存入銀行。最後再將裝入容器的財水放在大門後地上或櫃子內、明財位、收銀台、保險櫃等地方,或流年南方、北財位。168元錢幣財水不能拿來飲用湯鎮瑋提醒財水不能拿來飲用,也要小心滾燙熱水,而去年(2022)的財水倒入家中盆栽,或廚房水糟、流水盆、魚缸就可以了。
-
2023-01-04 性愛.愛情診療室
工程師男友月入12萬零存款 1習慣讓她打消結婚念頭:讓我卡那麼久
高收入卻沒半點存款,這樣的男友可以嫁嗎?一名女網友面臨婚事陷入掙扎。她月薪3萬8,工程師男友月入12萬但年近四十都沒存款,每月都是月光族,她說男友很大方錢很願意花在女友身上,也不想讓女生出錢,但她反而愈來愈不安,不知該怎麼辦。這名女生在Dcard發文表示,男友已經向她求婚了,但她認為沒有錢怎麼結婚呢?雖然他說錢不是問題,但「但金錢的部分又讓我很沒安全感很害怕」。她至少有100萬存款,但男友「薪資也不低,為什麼都沒有存款呢?」她透露其實男友對自己很大方,包括出國遊學的15萬、吃飯請朋友家人都很好,也都會搶著付帳,而且男友金錢觀很大男人,不喜歡女生付錢,同居後房租生活費食費全包,自己穿的用的都不是名牌,對自己很節儉。然而,她一直以為他是有存款才敢這樣花錢,所以沒阻止,同居之後才知道他竟然還欠了20-30萬信貸負債,「實際上我不知道多少,他一直不說,可能不想讓我擔心。」她也表明很不喜歡負債,提出願意幫忙一起付,但男友卻說再三個月他就能自己付完債。她感嘆兩人金錢觀不同讓自己很無奈,到現在連買房的頭期款都沒有,「我寧願彼此一起辛苦存錢,換來未來更安穩的生活,而不是現在的玩樂」。她也說,覺得男友太愛打腫臉充胖子,「有時候很生氣他,明明沒足夠能力,為何一直裝大方呢?有時候又很心疼他,因為他只是單純想讓我感到幸福。」底下有人留言勸她還是要打破砂鍋問到底,問他到底負債多少,「都要結婚了還不知道男方的經濟狀況,不覺得自己很傻嗎?」原po也回說,「我覺得可怕的不是他沒錢而是不會理財跟花錢方式掌控不了,如果他人不好我可以拍拍屁股走人,但就是除了金錢觀以外其他都很好,才讓我卡那麼久。」「以前工作碰過這種愛擺闊的人,真是面子大於人生一切,總喜歡讓別人欠著他點什麼」,也有人建議她價值觀不同最好不要結婚,對方的花錢習慣和模式很難改變,除非真的改了再結,不然婚後一直要幫他還債更別說如果還有小孩。
-
2022-12-16 養生.家庭婚姻
無法忍受夫不願吃虧,妻訴請離婚!專家點出「讓婚姻走到絕路的10大地雷」
男:「買東西的時候,我喜歡買便宜的,而她都是挑好的,沒有存錢積蓄的觀念。對於薪水的分配甚至都希望我出錢,我沒有及時解決,因為想著她懷孕了,等孩子生下來再討論,兩個人有關錢這件事解決不好,婚姻很難走下去。」金錢觀不同成婚姻導火線男生是公司組長,月薪5萬多,自己有一間新房在新竹郊區。女生是國小老師,月薪3萬多,在新竹有一間舊房。2019年兩人在一起,半年後同居,因女生懷孕就結婚了,生孩子前兩人住在女方的舊房內,主因女生嫌男生的新房太遠,交通耗時且不便。 沒有人不喜歡好的居住、交通環境,因而女方不想以後和孩子一直住在舊房子,希望男方能在舊房附近買新房。面對新竹高漲的房價,為了孩子的未來打算,女方也十分擔憂,男方卻只考慮到金錢壓力和婚內財產的問題,一直沒有表態,埋下婚姻導火線。有孩子後生活處處需要錢,夫妻金錢消費觀因而產生很大差異在〈靠北老婆〉上發文的網友,除了房子問題跟老婆沒有共識外,薪資分配、平日消費習慣,也相差甚大,讓兩人婚姻產生裂痕,以至最後走向起訴離婚的地步。女生懷孕期間,孕期產檢費9萬,他雖答應報銷相關費用,因聽同事說沒有那麼多,就未及時結清。女生買兩件睡衣1600元,他覺得貴表達不滿,為了不要脹奶時那麼不舒服,女生堅持要買6000多的進口貨,他最後猶豫拖了很久,買了一個800多普通擠奶器。有孩子的那刻起,就是需要花費的開始,如果對金錢斤斤計較,就是跟自己過不去。像是擠奶器、媽媽包等母嬰產品,一般媽媽都希望有品質保障,老公沒用過,很多東西覺得便宜省錢就好,沒辦法體會品質差異帶來的感受。更無法站在媽媽角度,體諒生產育兒過程的辛苦,生完孩子,夫妻間的金錢消費觀通常會因此產生落差。媽媽離婚態度堅定,無法忍受婚姻內不願吃虧的男生雖然後來男方表示孩子出生後,每個月支付9000元買日常用品,父母出了3萬請月嫂,因為每個月都要3萬,父母嫌太貴,提出自己照顧寶寶,女生拒絕,一怒之下,自己出錢請了一個月的保姆,之後孩子讓自己父母帶。從此女生離婚態度堅決,即便男生寫信、送花、承諾給薪資帳戶,都無法挽回女生失望的心。更是堅持要讓男生還完舊帳,涉及生孩子她所支付的費用,對於男生在家庭婚姻內,不願意吃虧的心態表示難以接受。讓婚姻走到絕路的10大地雷其實很多忍不下去的原因,都講過,但對方聽進去多少?婚姻這條路走不到白首,一定有原因!從相愛到相殺,一開始的甜蜜承諾變了調,究竟是哪些關鍵?第10名:個性不合這是最普通也是最籠統的原因,如果找不出原因,大概常常會被歸咎於這個!這常發生在閃婚、遠距離戀愛後結婚,或是沒有經過深入了解就走進婚姻的夫妻,當彼此溝通出狀況,又找不到共識的方法,感情最後也變淡了。第9名:金錢觀念差太多夫妻兩人用錢的方式差異太大,有些人喜歡買路邊攤,但有些人卻一定要全身是名牌,金錢觀差很多得兩個人,長久下來可能是一人要配合或兩人都要退讓,如果收入差距大問題更多,吵架次數增加感情也吵容易吵散。第8名:性生活不協調性生活不是感情的全部,卻是愛情的潤滑劑。倘若夫妻一方認為做愛是兩人關係的靈魂,另一方卻總是性冷淡,可能會成為前者出軌的藉口。尤其產後媽媽常因重心在育兒,對性事興趣缺缺,就容易變成夫妻失和的導火線。第7名:遠距離相處許多夫婦因工作、住所分隔兩地,加上最近國際間疫情嚴重,分開的時間可能更長,像藝人楊丞琳與老公李榮浩、歐陽靖與日本老公等。生活裡沒有另一半,久而久之會覺得好像沒有對方,一個人生活也並無不可,或是招致第三者的出現。第6名:育兒、教養觀念不同每個人成長過程、人生經驗不同,夫妻育兒、教養觀念不可能完全一樣,若兩人都要堅持,就可能常常爭吵,甚至讓孩子成為夾心餅乾,加上若與長輩同住,問題可能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讓家裡成為戰場。第5名:婆媳不睦婆婆和媳婦是兩個世代,婆媳同住問題多,常讓媳婦覺得沒有自由、被使喚等,婆婆也常抱怨媳婦的不是,若是遇上媽寶老公,這婚恐怕是離定了。即使不同住,婆媳也常因催生、隔代教養等問題造成心結,解套的關鍵在老公是否能做一個良好協調者。第4名:賭博、欠債這個就不必說了,鐵定是婚姻的大地雷,家裡的經濟被拖垮不說,這筆債務還了,另一半若又去賭或繼續欠債,感覺這就是個看不見底的大坑。面對收不完的爛攤子,以及可能把債務留給小孩的恐懼,多數人都會選擇離婚。第3名:不孕或生男壓力許多夫妻結婚是為了懷孕,甚至台灣很多男性迎娶外籍新娘的主要原因,就是為了傳宗接代。就算女性已經生了孩子,有些長輩或男性仍有傳宗接代的想法,讓妻子長期承受生育壓力,生活得連呼吸都難受。第2名:家庭暴力有些人一喝酒就會失控,對另一半拳打腳踢,酒醒又後悔不已求原諒,這時戒酒不能是個選項,必須要戒掉。家暴,除了打,還有罵,言語暴力更像是一把無形的劍,讓婚姻的脆弱無所遁形,最終岌岌可危。第1名:外遇外遇的原因有很多,尋歡、找心理慰藉、好奇、對性需求等無所不包,但一旦出軌,被另一半發現了,就沒有人能全身而退,會在彼此感情劃下裂痕,再如何彌補都不可能不留下縫補痕跡。這道理很簡單,但許多人卻喜歡以身試法,被火焚身了已追悔莫及,婚姻裡經不起一次背叛,出軌偷情,絕對是所有人忍無可忍絕對要離婚的第一名!※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2-11-23 養生.家庭婚姻
媳婦怨「日本蜜月」婆婆也要跟! 網見反酸:娘家媽媽就可去?
最近疫情管制放寬,隨著出國政策的開放,許多家庭趁著這個機會來個國外旅行。不過日前有媳婦抱怨,她和老公打算到日本補過蜜月,娘家媽媽自費跟著參加,但膝蓋不好的婆婆卻要求同去且「老公全額付旅費」,讓她氣炸喊「我媽要去就算了,巫婆也要跟是怎樣?」一名網友在「爆料公社」發文表示,她今年中就已經跟老公說要去「日本跨年」,也說好當作兩人的秘密,結果後來婆婆吵著說要同去,讓她直呼「我媽要去就算了,巫婆也要跟是怎樣?」原PO表示「我媽是說要自己出錢,我才答應她的,但婆婆要老公全出她的旅費,我們才剛新婚不到一年,正在存錢買房子,婆婆是想拖累誰?而且婆婆常常喊膝蓋不舒服,到國外我還要照顧她,這樣要怎麼盡情玩?」不過貼文一出,馬上引發網友批評「自己媽媽就是媽,婆婆永遠就是婆婆,最好妳都不會老,妳兒子和妳未來媳婦這樣對妳的話,妳怎麼想?膝蓋痛妳怎麼不說先帶她去治療,還在那罵,最看不起妳這種人」、「媳婦不是聖人,婆婆也不是聖人,為什麼老是挑剔婆婆的作為,而不回頭看看自己的作為。不要被網路上那些洗腦成婆婆就是萬惡的人似的,家庭很多的事情都是要將心比心,才會彼此圓融,否則只會讓問題走向更深的一步」、「妳媽要去,老公的媽媽當然也可以去。妳這為人兒媳婦的,一定跟婆婆處的不好。而且妳目前還是住在婆家吧,妳要補蜜月之旅,就可以帶上自己的媽?別人的媽就不行?」
-
2022-11-12 醫療.精神.身心
雙11購物節剁手黨開買!爆買兩間房7千萬被送醫,原來是1疾病發作惹禍
「買啦!哪次不買!」雙11買氣沸騰,許多「剁手黨」大肆搶購,你是否也把卡刷爆了呢?亞東紀念醫院精神科專任主治醫師周秉萱表示,曾有個案是躁鬱症患者,發作時衝動下訂要價7千萬元的2間房屋,被家人強制送醫治療。民眾若想控制欲望與錢包,醫師提醒,減少瀏覽社群網站與手機廣告、找回生活重心,才能掌握生活主控權。購買快樂求得認同 反而掉進商家陷阱美國金融公司Bankrate調查,社群媒體上的廣告使民眾難以抗拒購物欲望,逾六成美國人對自己曾經在社群媒體上衝動購物感到後悔。法國市場研究公司益普索指出,年輕一代容易受到數位廣告影響。金融科技公司Ubiquity Retirement + Savings資深副總Andrew Meadows曾警示,即使買的是打折促銷的東西,本質上還是在花錢,而不是存錢。探究爆買行為的背後原因,周秉萱解析,多半是有情緒困擾,例如憂鬱症患者內心空虛寂寞時,會藉由購物獲得快樂;焦慮或低自尊的人會覺得購買實體的物質,可以填補內心的空虛;人際關係出問題的人,會為了獲得社會與同儕認同,產生衝動性購物,看到別人IG買了什麼自己也要買。夜深人靜往往是電商成交量最多的時刻。周秉萱提醒,民眾白天時要專注工作,一到深夜心情放鬆,警覺度和控制力下降,就會忍不住購物。商家也會利用手法,將結單期限設定在半夜,促使消費者擔心買不到而趕緊下標。還有的民眾是獨自生活,夜深人靜時備感空虛寂寞,也容易衝動購物。躁症爆買毫無節制 強迫性購買好後悔周秉萱表示,曾有個案是經濟條件普通的上班族,躁症發作時下定要價7千萬的2間房子,被家人強制送醫治療。經診斷後,她評估患者購買當下是躁症發作,不算有行為能力,後來開立診斷書讓患者與家屬退掉房屋。她進一步解說,躁症患者平常沒發作時不會衝動購物,但發作時會持續處於亢奮狀態,不顧後果的買買買,再轉送給別人,時間會維持數周;若是強迫性購物,發生頻率較高,民眾購物之前常會處於緊張狀態,買了就會舒緩情緒,但買太多事後又後悔。根據研究顯示,女性的強迫性購物多於男性。周秉萱表示,女性在社會文化的角色比較有既定形象,而且喜歡社交,需要社會關注,加上受到百貨公司或部落客廣告行銷影響,交互作用下就會產生強迫性購物。她舉例,家庭主婦需採買家務用品,原本消費的頻率就比較高,尤其有些全職主婦沒有工作或其他角色,在家庭關係裡需要被認同,就會發展出用購物來獲取認同感的強迫性購物行為;男性也會有衝動性購物的行為,通常是購買高單價的3C用品。周秉萱強調,很多民眾衝動性購物行為只是表象,背後其實反映出內心沒有生活目標,甚至可能有疾病問題。建議減少瀏覽社群網站、減少接觸手機廣告,並建立生活重心、培養興趣,比較不會受到外在訊息影響。若爆買行為已經造成生活甚至家庭困擾,建議就醫進行心理治療,穩固人際關係,嚴重時可搭配血清素藥物控制情緒,控制情緒也守住錢包。延伸閱讀: 。1111都還沒到,就已經開始買了,3原因讓你成為購物狂,透過就醫治療可解決 。1111購物節廣告狂打,這個特價、那個限量,不買難受、買了後悔怎麼辦?精神科醫師教您避免購物失控8招
-
2022-11-09 退休力.理財準備
認真存錢反而變更窮?吳淡如提醒通膨時代一定要具備3個逆轉思考
通膨時代,我們投資的目的也不是要賺大錢,而是希望有經濟上的安全感。通膨確實讓人不安,知道自己有飯吃的人至少比較安心。作家吳淡如在新書《人生實用商學院:富有是一種選擇》提到,在大家恐慌時可以過你要的生活堅持你的選擇,鍛鍊富有的能力,會使你得到人生真正的自由。在我看來,大通膨時代你要改變的三個逆轉思考:逆轉思考一、現金為亡通膨時代的第一個逆轉思考,就是重新看待現金的價格。以前大家說現金為王,是代表當市場面對可能發生全面性衰退時,保留大量現金可以避免遭受池魚之殃,還可以企圖在一片哀鴻遍野中撿到便宜,那現金就是王。但現在錢潮那麼洶湧,鈔票愈印愈多。你因為害怕損失而把它凍結在銀行,讓它不成長就是現金為「亡」。因為現在不只定存利率低,就算再怎麼升息,比例也抵不過物價漲幅,當通膨成為經濟新常態,錢放在銀行裡的結果就是貶值。逆轉思考二、長期投資,而非短期套利能不能好好善用現金,與投資人的理性決策有關。首先你當然要投資,但是很多人做的投資其實不是投資,而是賭博。要在通膨時代下累積資產,應該效法巴菲特的長期投資法。如果你不知道要買什麼,就買全臺資金聚集量最大的ETF,別自作聰明想要低買高賣、打敗大盤,我自己也是這樣做。適度通膨是有利於股市的,知名投資大師安德烈.科斯托蘭尼有一句經典名言:「世界需要適度的通貨膨脹,它就像一場舒適的溫水浴。」你很少遇到市場在適度通膨環境下,股市僵滯不動的;短期有可能,但長期不可能。在適溫通膨下,長期來看股市有8 成的時間在漲,只有2 成的時間在跌。當然,漲可能是緩漲,跌卻常常一、二日便劇跌。大部分投資人都有一種奇妙的幻想,稍微了解技術線圖,開始跟那些股市老師學到「低買高賣」的說辭,就認為自己天賦異稟,可以預測股票漲跌趨勢。萬一還真的給他猜對了一兩次,那就覺得自己很有神通,直到最慘的一次猜錯為止。然後就收手沮喪地停歇一段時間,完全不投資。直到股市已經上漲一段時間,「大家」都進場了,他開始有信心「猜」到這應該是進場的時間到了,然後因為他的從眾心理套在最高點附近。你以為跟著大家,風險就會變成零,事實上就是因為跟著大家衝進衝出,才付出最大代價。在華爾街,有個很經典的統計資料:如果股市漲幅最多的那十個交易日,你剛好缺席了,那麼將會大幅降低你的投資報酬率。如表一所示,就是過去從1927 年到2011 年的累積報酬,共有四種情況,這是我能找到最簡單的模型。很顯然地,如果你只是買了然後放在那裡不動也不加碼,他最後就會變成71 倍。如果能夠像神仙一樣避開大跌的十天,而大漲的十天又都有跟到,那你就有226 倍,太完美了!問題是你並不是神仙而也的確沒有人這麼準過!如果你非常倒楣錯過了大漲的那十天,那麼你能夠從長時間中收益的獲利會縮水到23 倍。當然,通常你也不會那麼倒楣,每次的上漲都剛好沒跟到,這個表在告訴你其實跟著長期的上漲就夠了,你不用自作聰明就會有71 倍的報酬!實際上,也沒有任何有效方法,可以預測市場未來會上漲或下跌,這次疫情就是絕妙範例。疫情剛開始的2020 年初,大家認為會跌的時候,它狠狠地漲了一陣子,疫情在世界各國慢慢解除或封關之後,有一段時間跌幅反而看起來讓人絕望。其實,在投資時,如果我們要去挑選買賣的時間點,總會遇到「猜錯」的風險。投資應該有比「猜」更理性的方法。比如採取長期投資來坐享利益,以定期投資來平均投資成本。如此一來你不會錯過大漲,在大跌的時候也可以有攤低成本的機率。還有,長期投資可以減少交易次數,因為交易本身也是要花錢的!長期投資省事又省錢,不要祈求變成神仙,就可以穩穩用最理性的方法累積財富,不是嗎?逆轉思考三、利率偏低時,適當的舉債比無債一身輕好很多人害怕借錢,覺得跟銀行借錢是很吃虧的事,因為要付利息。但事實上通膨對於低利息時代欠債的人其實是有利的,因為通膨會讓你借的錢「實質」縮水,如果通膨高過利息的話。有個財務名詞叫「淨現值」(NPV),簡單的說就是每年的錢購買力不一樣,因為通膨緣故,今年的100 萬元與明年的100 萬元,在實際購買力上有差,簡單來說,今年的100 萬元會比明年值錢。如果你有好好投資,將這100 萬元投入股市,換到能夠跟上通膨腳步、持續增值的ETF,比如以高股息ETF 來算,漲個5% 是有可能吧?當然有可能!如果只要付2% 以下的利息,就有機會把這100 萬元變成105 萬元,而且要還的錢,其實比你實際欠的還要少,那你等於是善用現金在賺錢,當然,在某個倒楣的一年,你可能減損本金,但長期來看,比如五年、十年,股市完全停滯的可能性很低。股市80%的時間,是在緩緩上漲的。本文節錄:《人生實用商學院:富有是一種選擇》一書
-
2022-10-27 退休力.理財準備
你的工作會消失嗎?吳淡如告訴你:工作不要只存錢,更要存「技術」
在疫情剛開始時網路上流傳一個笑話:隔離不是最可怕的,更可怕的是老闆發現就算你不在辦公室,公司一點也不受影響時,這才是最可怕的。作家吳淡如在新書《人生實用商學院:富有是一種選擇》提到,疫情後,有不少人被迫失業。大部分還是跟業種有關,比如對旅遊服務業來說,這個冬天還真是漫長。疫情後,有不少人被迫失業衡量國家經濟好不好,失業率是指標。景氣好,企業就會招募更多員工,失業率降低,大家都能賺到錢;相反的,景氣不好,企業經營不下去只好裁員,失業率就會上升。但統計數字背後,其實還有一些眉角,尤其現在勞動型態已有大幅的改變,誰是失業者?除了我們一般認知的沒工作的人,也可能指的是在家工作的自由業者,有些人退出上班族行列變成自己接案或網紅,但收入可能更高;當紅YouTuber 也可能被列入失業者,不過他們的收入或許比99% 的人還高。「消失的產業」有沒有你?在後疫情時代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經濟成長率雖然在疫情當下重挫,但是反彈也很快,不少國家甚至股市創新高,但是就業人口一直沒有上升。在人力銀行的大數據統計裡,列出了幾種消失中的職務。因為它是用「百分比」來統計的,這些職務本來的從業人員就不多,所以似乎沒引起太大震撼。不過這些職務在臺灣經濟發展史中都曾經是鐵飯碗。在我看來,它會因IT 進步和「平台轉移」而不再被需要,換句話說就是「時代變了」!在這份資料裡,我會分析我從中得到哪些啟示,但是有一件事情請你要先記住:時代改變得很快,這7 個職務背後,也許正還有700 個工作,是未來很有可能「被」消失的。不要當抗拒時代浪潮的人什麼叫被IT進步淘汰?報社有很長一段時間,用的都是鉛字排版。當時他們很重要,甚至比記者還大。記者稿子常寫到很晚,隔天就要出報,得有人來把記者的手稿排成鉛字。時間有限,必須排得又快又準確,老手的薪水很高,也有權力對寫太慢的記者叫囂,以前我服務的報社,還曾看過一家人都靠排鉛字維生。九○年代開始,報社要求記者用電腦打字寫稿,當時還是有記者抗拒電腦打字,甚至有堅決不學的「大記者」。後來所有記者和編輯部都會用電腦排版,鉛字排版工人當然就不必存在了,排多快都沒用,那一整個家族都失業了。隨著AI 愈來愈成熟,被取代的工作會愈來愈多。只要是高度標準化工作,可以重複的工作被AI 取代的機率就愈高。其實需求並沒有消失,只是換了地方,就像電台主持人。但是自媒體的Podcast 興起了,只要你的聲音受歡迎、談話有內容或有趣,仍然會找到發揮才能的空間。而且這些自媒體與傳統媒體相比,比較不被政策限制,獲利模式也更多元化了。只要符合平台規則,獲利空間更有彈性。自媒體發展蓬勃,傳統主流媒體已經變成觸了礁的鐵達尼號,雖然一時沉不下去,但也不會再度輝煌的浮出海面航行。老兵不死,但一定慢慢凋零。同樣的,派報生的需求也將愈來愈少,因為實體報社紛紛倒閉,現在每個企業都發展新媒體,投放廣告更有效率。傳統媒體輸給的不是同業,而是新科技。所有的平台轉型就跟歷史上的革命一樣,都是被外部革命推翻,成為時代的眼淚。很難從內部改革而進化。工作會消失,但能力不會沒有功用,就領不到錢。很簡單的道理,未來可能不會再有「可以混到退休」的工作。雖然舊的產業、企業或職位會被淘汰,但是有一種東西不會,那就是能力。不管你做的是全職工作還是兼職工作,有某種與眾不同的能力很重要。你在工作過程不能只累積薪水,累積單一技能,你還要培養多元的技術,不時得注意、學習新技能。請不要只是為了錢而工作,請用學習來提升自己,不要急著增加蠅頭小利,要擁有與時俱進的能力。所有問題都是預防勝於治療,當你看到自己的工作正在消失才做調整,都已經有點晚了。請保持成長心態,當時代轉變,不要抗拒改變。如果你真心喜歡這個行業,那就好好磨練經驗鍛鍊創意,培養多元能力,就算你自認沒專長,若能夠讓顧客感覺遇到你真溫暖,你也會變成戰勝AI 的人!本文節錄:《人生實用商學院:富有是一種選擇》一書
-
2022-10-05 養生.親子教養
小孩省餐費為買Switch 千元存款被迫上繳網轟「過分」
小朋友遇到想買的玩具時,有些人會選擇自己存錢來買,不過日前有位母親指出,大兒子為了買電動玩具Switch,把每天餐費50元省下來,還在學校幫忙代寫作業來賺錢,努力存到幾千元,沒想到老公叫兒子把錢繳出來當家用,掀起網友討論。一位母親在「爆料公社APP」發文表示,她和老公兩人薪資加起來約8萬元,在雙北養2個孩子,還要負擔房貸,每個月現金流很吃緊,夫妻也幾乎沒辦法花錢。兩個孩子就讀國小,而且因為夫妻工作忙碌,沒時間準備早餐,所以每天會給孩子50元買早餐,除此之外沒有零用錢,也沒辦法花錢讓他們上才藝班、安親班。不過,前陣子她和老公發現大兒子手上有幾千元,一問之下才發現「兒子太想買Switch,就把每天早餐的50元省下來,還在學校幫忙同學代寫作業、罰寫來賺錢」。因為夫妻兩人的現金流吃緊,老公馬上就要大兒子把積蓄全部拿出來,大兒子立刻拒絕,並強調「這是自己的私人財產,爸媽也沒有權力命令他上繳」。緊接著老公就大發雷霆,揍了大兒子一頓,還把大兒子最喜歡的玩具跟漫畫弄壞,再把兒子存的幾千元直接搶走。過了一段時間後,因為家裡現金流又再度吃緊,老公再叫兒子上繳積蓄,這時大兒子說「這段時間我每天早餐錢都花光,沒有存錢」,沒想到老公卻反問兒子「怎麼亂花錢?」兒子馬上反駁「存了錢就被搶走,誰要存錢?而且早餐錢拿來吃早餐,這才不是亂花」。貼文曝光後,引來網友批評,有人直呼「你們夫妻倆好誇張,才幾千元也要搶,這麼可憐還生小孩」、「沒能力也不會教育小孩,何苦殘害他們?」、「這種爸媽好悲哀」、「可悲的父母,請爸爸少在那邊道德綁架,小孩憑自己能力賺錢,為什麼要被收割」、「妳老公真的有夠扯」、「小孩自己有能力,爸爸為何要收割他的錢呢?父母是不是要更努力去賺?」、「你們自己有問題吧,換個立場想就會知道自己有多可惡」、「如果是我兒子的話,會很心疼,告知他早餐錢不要省,這樣早上才有精神」、「你們真的是很糟糕的父母,兒子之所以要自己存早餐錢,還要花力氣賺其他錢,就是因為父母沒辦法買他想要的東西,他自己賺來的為何拿走了還要打他?後續還要再跟他要?你們教育真的很糟糕!」
-
2022-09-17 養生.家庭婚姻
想維繫幸福婚姻,女人就不能放棄養活自己的能力!擁有經濟自主能力,別為任何人放棄自主權
女人為孩子、老公放棄工作,等同於在婚姻中失去自主權,成為伸手牌,還可能因此讓自己陷入孤立無援的困境,無力感隨之而生。無論如何,讓自己擁有經濟獨立的能力,在婚姻中充滿自信魅力,才是維繫幸福的最佳方法。婚姻中最絕望的是什麼?絕對不是養育小孩的過程,上廁所沒隱私、吃飯沒時間……這類狼狽的樣子,因為這一切雖然狼狽,但也有更多回報感,那就是寶貝們健康快樂的笑顏;也不會是配偶外遇、冷暴力、言語肢體霸凌……這類令人氣結的事;因為一旦遇上,你可以選擇離開,或者找專業協助你離開(譬如律師),不適合的就讓它隨風而去,這些低潮總會有雲淡風輕的一天。婚姻中最可怕的,是「失去自主權」。當失去自主權的時候,也形同失去了自尊,任何人都可以踐踏你。很多女孩到準公婆家作客時,都會乖乖地自動去幫忙洗碗、做家事,可能是想得到男方家屬的好印象,但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婚姻經營,不是用放低姿態來換取喜歡;更不需要隨便就奉上自我、化身為聽話的寵物;人性有時候還真是帶有原罪,越能全權掌握的,越會忘記對方是獨立個體,而逐漸忽略對方個人意志,最後就變成了不尊重。擁有經濟自主能力.即使失婚也能靠自己有個朋友在嫁入豪門後就放棄了自己的工作,因為老公把她當成公主寵,走路還會公主抱,更不用說各種奢華品都任她要求。幾年後,老公冷淡了起來,回家時間越來越少,最後發現了外遇證據,他冷淡的說:「看看你現在的樣子,每天聊天也說不出內容,跟我認識你的時候差太多了!」然後,她提出了離婚,想要打官司,男人停止匯錢給她、剪她的卡、沒收她的車……就是不跟她離婚。那幾年,她身為旁人眼中的貴婦,卻過得一貧如洗,當然也付不出律師費,花了好幾年,她重新開始工作、存錢、打官司,最後才離開這段折磨身心的婚姻。另一個朋友也是嫁給一個花心富二代,但她婚後繼續工作,只是減量,和先生創業也事先談好自己的股份,兩人事業發展得挺好,唯獨先生的花心越來越毫不遮掩。幾年後,她不願意再忍耐先生的花心而提出了離婚,先生還詫異地問:「我朋友的老婆們都能忍受,我也對你很好,為什麼就你不能忍?」為什麼呢?她捫心自問,因為不願為了奢華的生活而過著卑微的生活啊!那為什麼要忍?也因為朋友經濟自主獨立,很快的兩人公事公辦談好財產分配,快狠準的離婚了,變回單身小富婆。別為任何人放棄自主權.婚姻不是委曲求全我們都不是身在豪門,但即使平凡小資家庭的婚姻,請女人們也不要為了孩子、為了照顧誰這種理由而放棄自己的自主權!什麼狀況下最容易導致自己陷入這樣的窘況?當你成為伸手牌的時候。即使想要在家陪伴小孩,工作請辦理留職停薪就好,至少讓另一半理解妳永遠有回去職場的機會;或者妳可以開始斜槓兼差,只要擁有花自己錢的本事,就很難讓人看輕自己;或者至少去練習投資理財吧!把部分家庭照顧費當成本,小額投資開始練習,時間累積下來也會匯聚成為一筆小財富。越有能力的人,越沒有人敢去惹;或者即使他人看不順眼,也具備了不需要甩他的骨氣。想要什麼,自己買給自己;想追求什麼,就勇敢追下去沒人可以阻攔;這都是抓緊人生自主權,維持賺錢力後,可以獲得的紅利。婚姻幸福不是因為委曲求全,而讓對方愛你;而是因為你夠獨立,所以依舊充滿魅力。有時候,把人性講明白,就少了浪漫;但是把人性看明白,就多了掌握快樂的能力。※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2-08-19 退休力.理財準備
不求賺得快,護理師靠「二招」6年存到200萬!曝「月存3.6萬」煎熬史
現在「萬物皆漲,唯有薪水不漲」年代,要順利存到錢可說是相當不容易,為了增加被動收入,不少人會靠著投資、保單儲蓄來達成。日前有一名護理師分享自己的理財經歷,在畢業迄今6年成功存下200萬,他是怎麼辦到的?這名護理師有感而發地說,存錢的動力真正來自成就感。 一名護理師在「Dcard」上分享,自己如何在畢業6年後存到2百萬元,他表示,自22歲畢業後,就被家人強迫買保單儲蓄,每年需存1萬美元,折合新台幣大概33萬元左右,不過,當時原PO於8月才開始工作,「等同接下來的9個月中,每個月要存3.6萬元」,非常地辛苦;不過,好在熬到第二年,要繳的錢令他輕鬆一點,一個月存2.5萬元左右繳保單,再加些夜班賺額外津貼,為自己多賺取收入。 這名護理師坦言,剛畢業的薪水不多,除了得面臨新人的壓力跟折磨,還有存錢的壓力,只好咬著牙過生活,「同期新人休假在大吃大喝,我只能用眼睛吃,然後追劇或運動。」 原以為已經擠出夠多錢儲蓄了,但針對保險的利息,該護理師仍覺得遠遠不夠,因此他再度實施了第二個理財計畫,挪出一些錢存零股。 「2018年,我畢業的第二年,繳納保險那一刻計算了一下,保險累積約90多萬,存股現值22萬,哇!原來我存一百萬了」,看到金額後便更有動力存錢,「逢低加碼存股,領股息也再投入,陸陸續續到現在,股票現值也110萬元了,今年估算可以領5.6萬的現金股利」,原PO表示,加上保險金,目前人生已存到2百多萬元。 「保險雖然資金卡住不夠彈性,但也因此強制儲蓄,存股票雖然沒有短線賺得快,但就是穩定又可以抗通膨,有存錢就好」,護理師表示,保險剛好在今(2022)年到期,因此跟家人講好要辦理解約,把錢投入股市,盼未來能有一天可以靠股息生活,能走到這一天,他感動地說,存錢的動力真的來自成就感! 該護理師分享的經驗一曝光,立即引發廣大迴響,不少人讚歎道「真的很棒!但生活也要顧到,可以培養一些休閒興趣或者去旅遊,這樣才會有繼續存股的動力」、「希望我也能跟妳好好學習」、「有規劃很棒,我每個月強迫儲蓄70%,剩下的才規劃消費,平均定期定額投資,試算了一下,今年也默默的有38萬左右的股利,前幾年沒什麼感覺,堅持幾年蠻有感的」、「太厲害了,持之以恆!」
-
2022-07-29 養生.人生智慧
連靜雯、何莎被詐走數千萬!理解你的「寂寞孤單覺得冷」...理財達人:詐騙模式其實就3個
投資詐騙案層出不窮!「本土劇女神」連靜雯去年遇到網路愛情詐騙,外傳被騙3000萬元投資泰達幣;廣達集團創辦人林百里的妻子何莎也被閨蜜詐騙5000萬元,投資年息高達8.4%的境外基金。理財達人十方表示,詐騙的模式有3個,一是產生信任感,二是進入假平台,三讓你先賺到錢。當你投資的金額越來越多時,平台和詐騙者就人間蒸發。她強調:「要小心每一個接近你、要你投資的人,並且多方查訪這個平台是否真實。」十方指出,要預防被詐騙,就要先了解他們(詐騙)的模式。她以一位熟識的鋼琴老師舉例。這位老師的心理狀態是:年輕時父母雙亡,由舅媽撫養長大,渴望得到安慰,對金錢很沒安全感,所以一直努力存錢。 「她很努力工作,幾乎不花錢,每月存3萬元買台積電,存了10年,股利加股票上漲,才35歲就有500萬元;她是一個不低頭、很努力的年輕人。」 然而到了適婚年齡,眼見身邊好友都結婚了,只剩她一個人,內心很寂寞孤單。鋼琴老師決定到付費交友網站登記,並認識一位自稱是某金控主管、37歲的男子。兩人在網路上交往,起初只是朋友,「這位男子花半年和她熟悉,從偶爾問候,到每天問候,態度非常誠懇。」 第一步:取得你的信任感 「男子有臉書、Line、IG,常常更新近況,還有出差、尾牙等照片;他正常上、下班,讓妳覺得他就是—真人。」十方說,聊天時,男子會投她所好,包括她喜歡的事物,如煮飯等話題。 7~8個月後,兩人感情越來越好,「男子進攻她最脆弱的地方,例如教鋼琴遇到困難,會安慰她、體諒她的辛苦;有時送小禮物,滿足她所有的想望。」後來,男子知道她有投資,就推薦她可以買泰達幣。 「男子構築兩人的夢想,要一起存結婚基金,加上他又懂得投資,推薦這個虛擬貨幣平台。」十方表示,鋼琴老師其實很警覺,不願意賣掉台積電、去投資泰達幣。但,男子利用一個小技巧,取得她的信任。 「有一天,男生發怒了,質問她:『妳不信任我!』」他提出解決方案,「不然,我們一人投資一半,你投資500萬、我也投資500萬,一共1000萬,平台出事,我也會有事。」 十方觀察道:「他利用女生的心理,害怕再度拒絕他,自此失去他的關心。」 第二、三步:進入假平台並賺到錢 起初,鋼琴老師只試3萬元台幣,不久就領到1500元利息,「她發現真的可以賺到錢,就越放越多,並持續加碼。」最後,男子說:「投資泰達幣太慢,我們一起投資挖礦機。」 為取信她,男子先投資,鋼琴老師透過手機可以看到帳戶進出。有了信任,加上投資也有獲利,她便將股票賣掉,跟著投資。 自從她將500萬全部投入後,男子對她的態度開始冷淡,偶爾才問候她。不久後,鋼琴老師的舅媽生病,她想提領部分金錢,卻領不出來,男子答應要幫她的忙。最後,如大家所知,平台和男子都消失了,此時,鋼琴老師才知道她被詐騙了。 三階段都可防堵 撥打165冷靜一下 十方強調,這三個階段其實都可以防堵。 一是網路交友、沒見過本人的,就先拒絕,「當妳感到寂寞,就要走出生活圈,如去實體課認識有相同興趣的人,看到真人,了解彼此是否適合,觀察能否交往。」 二是進入陌生投資平台,一定要側面求證,包括這個平台有沒有註冊?註冊地址?她說明:「這些資訊上網就能找查得到,以虛擬幣交易平台來說,台灣最大的前三家:MAX 交易所、ACE交易所、幣安交易所等,選擇名氣高的平台才有保障。」 三,當前兩者都無效,在你要投資時,撥打165詐騙專線,再次確認,「打165可以幫你剎一下車,至少冷靜一下。」 她分析,連靜雯和何莎的詐騙事件,用這三招就能把關。 不用匯款到國外 台灣就能投資全世界 對於詐騙集團常會要求你將錢匯到海外,投資境外基金。十方強調:「在台灣就能投資全世界,例如在凱基開戶,就可以投資台股、美股、港股;3000萬資產的客戶就可以投資大陸A股。」 另外,她指出,詐騙集團現在都很聰明,不會用太高的利息吸引你。目前大多保證一季4%,或是一年8%,「一年8%的投資工具,在過去台灣股市的平均報酬率就能做到,光是投資台灣的好股票就可以,不需要投資國外來路不明的基金。」 最後,她指出,對人多一分戒心,只在合法、安全的平台投資,就能確保自己不會被騙。●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她罹精神病、善忘,卻60多歲看起來像30歲!擁有忘記智慧,活在自己快樂裡,好過活在別人眼裡.單身即地獄,但失和的婚姻才像十八層地獄!雪兒:熟齡後當個驕傲單身狗,好過硬湊做堆前世冤家 .「一輩子跟活死人沒兩樣!」他聽爸爸話當公務員,臨終卻抱憾…子女成年後,接納與欣賞就夠了
-
2022-06-22 養生.人生智慧
三十而立還是低薪?專家教你如何跳脫瓶頸,將月薪轉為年薪躍上高薪一族!
二十三、四歲左右脫離學生身分,距離「三十而立」的分水嶺,也只剩六年時間,若要在六年內要如傳統觀念「娶妻生子、成家立業、買房買車」,沒有幾個人做得到。主計處公布,最低的基本工資為二萬四千元,而大學生均薪資在二萬八至二萬九、碩士生約三萬二起跳計薪。如果以這數字來明確計算,多數人在三十歲前根本無法娶妻生子,連交往都要煩惱約會支出;更別說買房,許多在異地工作打拚的北漂族,連租個像樣的雅房好好度日都有困難。別說買車,休閒娛樂、存錢投資,也都只是癡人說夢的傳說。 在這種社會環境下,年輕人對於未來欠缺把握,薪水沒有漲幅,物價越來越富,而疫情也引發了職場大洗牌,失業率再創新高,工作模式被迫改變,也讓許多企業公司不願再找人,遇缺不補。當市場環境不理想、薪水無法提高的情況下,請先找出自我價值,尋求開啟副業的機會,就有可能開發額外收入。當然,你也得預先評估主要收入的正職工作是否有機會翻牌,拉高薪酬數字。未雨綢繆,為自己低薪轉高薪、月薪轉年薪。如果有困難,你就要評估自己是否選錯工作,薪酬多年未有動靜,背後原因很可能是以下幾個原因。 你提不出具體績效的實際數字 正常營運體制的公司都會評估每位員工的產值,以數字具體評估核心能力、績效及貢獻度。若你只是一般行政或總務部門,在企業的眼中,是門檻不高,取代性卻很高的員工。所以,即便是例行性行政工作,若不思考如何做得比別人好,加薪這件事勢必與你沾不上邊。然而,當你看著公司業務同仁,底薪、獎金,時間自由不進辦公室,薪酬高得嚇人,這是為什麼?說到地你得先認清一件事實,「業績就是公司營收的根本!」多數公司都會討好業務,甚至業務說了算,底薪配上獎金,是讓公司老闆最直接知道賺錢數字、公司產品在市場買單程度,畢竟是公司收入進帳的窗口,有數字比空談想法更實際許多。想調整薪資,無庸置疑必須以數字及表格化作為具體績效探討,公司才會認帳買單。 【延伸閱讀:我們不必是朋友!職場上與同事主管保持「社交距離」關係才會走得遠】一份工作時間待太久,欠缺漂亮履歷,沒有薪酬籌碼 二十三歲離開校園後的六年,可能很難達到「三十而立」翻身薪資。若額外加上三年的「三十三歲而立」,這「黃金十年」的曲線成長就尤其重要。三十三之前,最好有三至四份工作的履歷,最後一份工作能擔任管理職為佳。三十歲前的第一份工作作為初步的職場學習,第二份工作為探索興趣及意義,第三份工作重視熟練地專業發揮。當工作要到「順手」往往要第二份工作才有感,每份工作至少兩至三年,就稱得上是一份體面又完整的履歷,面試官更能認定你的穩定度,否則也只會對你的履歷抱持懷疑,而避免雇用穩定性低的員工。在第四份工作,年紀大致是 三十二、三歲左右,你也已明白談判技巧,瞭解自身優勢如何應對薪酬,工作的選擇上也不再心猿意馬,明白如何盡快適應工作環境,這時,你的重心就是將月薪轉為年薪,讓自己躍上高薪一族。更換工作並不是壞事,換多、換少都不好,建議三十三歲左右已有四份工作經歷,在薪酬的談判上擁有較佳的斡旋勝算。 是否有無力承擔「三高」:高難度、高壓力、高風險 許多人在同產業、同圈子的單位跳來跳去,薪資水準已到達天花板。建築師、醫師、機師等「師」字輩職業的起薪當然高,專業門檻及技術獨到,一般人難以競爭。可想而知,科技大廠、航空、藥廠肯提供居高不下的年薪及福利,你也得拿出令人驚豔的學經歷及語言專才,他們要極專業與具備額外所長的人才。另外,職務上承擔的職責任、風險及管理範圍,也會影響到薪資水準。大致上,管理職責越大,對公司及部門的影響也越高,而薪資也往往高於一般基層人員。許多高階主管及核心幹部總有睡眠問題及高血壓,甚至在健康上亮起紅燈。想拿高薪,不僅得要有專業上的本事,也有健康上的能耐。換個角度看,當你羨 慕高薪專業人士、欽羨哪個人的漂亮職銜時,現在的你可能還未負擔太多的沉重壓力,生活也算得上平穩安逸,但當然也就反映在薪酬上,或許就得減去一些期待。每個選項都有價值,有得有失。 【延伸閱讀:職場上被衝康...嫉妒是永遠的導火線!當心辦公室裡的背刺雙面人】是你無法跟著市場轉型,注定當低工時者 機會及資本,就在人潮聚集之處。過去找工作要找大型企業、最好有股票上市、資本額上億,也看得出職務上的未來發展。然而,時運不一樣了,尤其是疫情後的職場時代,你得認清自己是否有本事順應市場,如今線上趨勢所需要的「數位行銷」、「網絡運營」專業是否到位,也請一一盤點自己是否備妥這些跨領域的整合能力。善用過往的工作專業,將個人創意結合線上商業模式,早已是迎接下一個職涯世代的新趨勢。 有許多傳統產業、家族企業或老品牌,流於型式及安穩的工作模式及企業文化,一般員工只有科技的基本能力,卻做不到社群營運、物流串接銷售、數位網路的商業模式。所以,在這波疫情下,許多來不及優化營運的企業瞬間便被淘汰,而許多工作者慢了他人一大截,被淘汰之際才意識到要進修並精進其他技能,也為時已晚。只在自己的職位上拚命刷忠誠度,幫老闆實現夢想,在這個時代絕對不夠。 起風之後,有學習心態的人逆風上揚,其他人則被風吹走。未來消費者要往何處走,求職者的工作就該往哪裡去,這也是錢財流動的方向,也是後三十定位的潛規則,想要讓薪資提高,你得好好為自身的職場體質打通任督二脈,不被低薪綑綁一輩子。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刪拾就定位,每走一步都珍貴》
-
2022-05-06 養生.人生智慧
心臟病發讓他頓悟人生!賣掉千萬宅上山種菜:不能當首富,就當全台最會享受生活的人
疫情爆發前,時尚設計師林國基砸近億現金購入300坪山上別墅,閉門種花種菜,甚至盤算退休,淡出時尚界,起因是有一天被緊急送醫,檢查出左心室肥大。一向自認健康的他,與死亡近距接觸後,開始思考未來,「我在時裝業能做都做了,要成為首富已經不可能,但我可以當個時尚農夫,當個全台灣最會享受生活的人!」 在綜藝節目上,時尚設計師林國基總是穿著花俏、兩手鑽石亮晶晶,他的事業橫跨貴婦圈與演藝圈,累積上億財富。然而,4年前第一次坐救護車,改變了他的人生路。 「那天我在公司畫圖,突然覺得呼吸困難、快昏倒,緊急送醫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以及左心室肥大。我最注重健康,不抽菸不熬夜,人生第一次坐救護車真的把我嚇到了!我很愛健身,那時候把胸肌練好大,練得比瑪麗蓮夢露還大,我懷疑心肌肥大和高強度重量訓練有關,從此不敢再練。」 醫師告訴他,左心室負責收縮送血到全身,若有擴大或肥厚情況,可能導致呼吸急促、心悸、胸痛,嚴重時會引發心臟衰竭與猝死。 這些年演藝圈猝死新聞頻傳,林國基感嘆,自己躺在醫院時真的很恐慌,人死了什麼都沒有了,不能再這樣忙碌下去,因此決定賣掉信義區3千萬公寓,砸近億購入300坪北投庭院別墅。 「我在時裝業能做都做了,要成為首富已經不可能,但我可以當個時尚農夫,當個全台灣最會享受生活的人!」 上山種菜,打造自給自足退休生活 他搬到山上打造自給自足的退休生活,庭園裡依循四季節氣種花種菜,包括杜鵑花、海芋、多肉、蘭花等,果樹一種上千棵,「我是農家子弟出身,偶有青竹絲也不怕,反覺挺美,不過我怕死,全都有機種植,有蟲自己抓,我的芝麻葉長得超好,多到吃不完!」 林國基是1962年出生,自認黃昏之年最怕虛耗,果樹不買小樹只種「老欉」,果園裡有李子、柚子等各式水果,阿拉比卡咖啡豆第一次收成時,他特意送回雲林古坑請人代烘,變成親友間的搶手貨。 但也有失算時,釋迦樹是熱帶果樹,北部難活,「跟大自然學習是人生重要的一課。」 「疫情爆發這些年,我慶幸自己能夠整天待在山上,不用噴酒精,不用掃QR Code,我的QR Code就是我的水蜜桃,回歸自然生活後,呼吸也順暢了!」 黑手變身設計師,開公司營收破億 林國基出生雲林農家,年輕時北漂當黑手討生活,因為喜歡藝術,晚上去補習班學服裝設計,後來參加比賽得名,獲成衣公司聘用擔任設計師,好景不常,一年後老闆因為投資失利想收掉公司,25歲的林國基趁機接手當老闆。 在成衣業的黃金年代,林國基的公司一年營業額破億,30歲景氣走下坡後,他前往美國遊學、英國進修服裝設計碩士學位,回台轉做高級訂製服生意,以清明上河圖等時裝秀闖出名氣,成了明星指定設計師。 窮怕了的林國基很早開始學投資,當黑手時存錢買中鋼股票嘗到甜頭,成為設計師後,一度誤信朋友買未上市股票踩雷,聽貴婦介紹飆股慘賠,從此遠離台股,只定期定額購買美國和台灣的指數型基金。 從2008年投資至今,遇上股市大多頭,加上錢進房地產,買進安和路、信義路房子,以及美國紐約及舊金山的公寓出租,退休無後顧之憂。 50後人際斷捨離,舞台讓給年輕人 為了養生,他展開人際斷捨離,不喜歡的人不見、太麻煩的投資生意退股,遇到網路霸凌不反擊。 「我收藏許多藝品珠寶,有一陣子製作單位常找我當救火來賓,網友點名翡翠鑽石暴漲都是我害的!那些不是我賣的更不是我炒作,我的人生哲學很簡單,真的是我錯我認,不是的話,從不把批評放心上。」 人生下半場,林國基預告將在這兩年結束公司,不再參加台北時裝周,把舞台讓給年輕人,「我做過100多場服裝秀,去過60多國,鄉下小孩這輩子能有這樣的閱歷應該也夠了。」 未來他將投入公益,除了認養家鄉50多位孤老,還要在雲林籌備娃娃博物館,「這座博物館會放我收藏的上千個芭比娃娃,提供美學教育,盼啓發家鄉孩子天份,讓他們的人生有更多的發展可能性。」●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年紀愈大後才發現:過去曾奮不顧身投入、在乎、重視,一廂情願付出,終將失衡,不會有好結果.夫逝三年想再婚,子女怕分不到財產堅決反對!媽媽怒撕贈與契約:我會把錢花光,房子誰也不給.打個噴嚏啟動過敏開關,眼淚、鼻涕流不停?3分鐘顫掌改善體循環,減少感冒、鼻子過敏
-
2022-04-2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快篩陽性了,先衝急診室PCR?五張圖教你正確做法,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
本土確診病例連續多天超過5000例,週二(4/26)居家隔離改為「3+4」新制,對於匡列密切接觸者的天數,也從原本的4天縮短至2天。民眾在接觸到確診案例後、自己被列入密切接觸者,第一步就是要用家用快篩來確認是否染疫,萬一快篩陽性,不少人想到是「立刻往急診室做PCR」,這樣的想法卻已經造成急診室人滿為患! 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科醫師蘇一峰發文說,雙北急診想要做PCR的排隊人潮,從早到晚都滿滿、急診主任醫師白永嘉也提醒,快篩陽性的民眾千萬不要因為恐慌,就到急診採檢。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雙北和其他高風險縣市,已陸續開設社區篩檢站,快篩陽性的民眾若出現警示症狀才需要去急診,如果是為了知道是否真的確診,要利用社區篩檢站,把急診資源留給有嚴重症狀的急重症民眾就醫。●全國指定社區採檢院所●發放公費家用快篩試劑定點診所 什麼是警示症狀? 台灣急診醫學會也特別製作圖表說明,只要這7項警示症狀出現任何1項,就要到急診就醫,包括1喘或呼吸困難。2持續胸痛胸悶。3意識不清。4皮膚、嘴唇或指甲床發青。5無發燒但心跳超過每分鐘100次。6無法進食、喝水或服藥。7過去24小時無尿或尿量顯著減少。 4類民眾篩檢指引 1無接觸史且無症狀之民眾:無須接受病毒篩檢,請勿至醫療院所或社區篩檢站要求篩檢,維持適當個人防護及衛生習慣即可。 2無接觸史但有輕微症狀,或有接觸史但無症狀之民眾:用家用快篩自我檢測,若陽性,依主管機關建議之交通方式,至社區篩檢站採檢核酸PCR。 3有接觸史或接受匡列隔離且有輕微症狀,或前述家用快篩陽性之民眾:請依主管機關建議之交通方式,至社區篩檢站採檢核酸PCR。 4. 出現新冠病毒中重症警示症狀之民眾:請立即至急診就醫。 新北市政府整理快篩陽性後,應該怎麼做才能夠最安全、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四個問答一次看! 問題一:快篩結果是陽性,我該怎麼辦?解答:一、請速至鄰近的社區探檢站或篩檢醫院做進一步檢查。二、請戴好口罩、勿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使用過之檢器材用塑膠袋密封包好,請攜帶至社區探檢站或篩檢醫院,交予院所人員。 問題二:不能搭大眾運輸,我要怎麼去採檢?解答:一、可自行前往(步行/自駕)或請同住家人在做好防疫下協助載送,並建議一起做進一步探檢。二、偏遠地區民眾,無同住家人協助載送,可撥打所在地衛生所電話,請求協派送防疫計程車。 問題三:等待PCR結果出來前,我要注意什麼?解答:必須外出時,請全程正確佩戴口罩,避免出入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或容易近距離觸不特定人之場所,禁止聚餐、聚會或其他類似活動。禁止至醫院陪病,非急迫的醫療或檢查應延後,倘有急迫性醫療需求,應主動與地方衛生所聯繋,或撥打1922,依指示就醫。 問題四:當我接到醫院通知或查詢健保快易通是PCR陽性時,我要注意什麼?解答:先不要驚慌,目前流行的病毒株特性,全國輕症無症狀比例為99%以上,請先離自己一人一室,戴口罩、保持窗戶通風,如有外請無接觸拿取,靜候衛生單位聯繋。●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重點不是丟多少物品,是不買多少物品!斷捨離5好處,讓你生活輕快愉悅、無腦存錢財富自由.醫師:每天做1個動作,焦慮、憂鬱、巴金森症一網打盡!.打個噴嚏啟動過敏開關,眼淚、鼻涕流不停?3分鐘顫掌改善體循環,減少感冒、鼻子過敏
-
2022-04-08 養生.人生智慧
鞋子穿30年、用10年前Nokia…他一年只花28萬,「減法生活」在51歲存到2千萬提早退休
儲備足夠的退休金是不少人的煩惱,但在不投資的情況下,一個平凡上班族如何在51歲之前,輕鬆還完近千萬公寓房貸、並累積2千萬存款提早退休? 日本一位上班族坂口一真靠著「減法生活」存下1億日圓(約2381萬台幣),並在過程中把位在神奈川的4千萬(約952萬台幣)公寓房貸還完,51歲提早退休。坂口一真並在2016年出書《存到1億元,所以我辭職了》,分享77個存錢技與快樂存錢的理念。 他接受綜藝節目採訪時表示,自己的理財之道全靠簡單的「減法生活」,不刻意「省錢」,而是單純執行「能用就繼續用」的佛系哲學。包括衣服、鞋子一穿就是20~30年,手機也是10年前的按鍵式Nokia;勉強稱得上的省錢訣竅,就是限定自己每個月生活費不能超過10萬日圓(約2.38萬台幣)。 坂口一真高中畢業後就進入一家技術公司上班,從工讀生爬到主任職位,但年薪僅約450萬日圓(約107萬台幣),相較日本男性平均年薪為540萬日圓(約128萬台幣),他的收入只能稱得上一般。 減少不必要支出,東西能用就繼續用 既然收入不算多,也沒進行任何投資,他又是如何存到1億日圓,並償還4千萬房貸? 坂口一真分享,他只是減少不必要的開支,能用的東西就繼續用,譬如一件衣服穿20年、一雙鞋子穿30年,「只是因為喜歡,就繼續穿著。」 手機則是用了10年的Nokia,可以簡單上網就滿足現在生活,就連每次理髮也是選擇平價理髮店,一次只要1千日圓,也不是為了省錢,而是不想被高檔美髮店推銷騷擾,不認為是虧待自己。 遠離職場壓力,存款達標就退休 至於其他生活必需品,也是秉持「不浪費」原則,譬如冰箱常空空如也,只有必要時才選購,他唯一的「省錢方法」,也只有規定每月生活費不超過10萬日圓。 以全年生活費僅120萬日圓(約28.57萬台幣)估算,他退休前每年可存下330萬日圓(約78.5萬台幣),加上退休金與定存,30多年職涯存到上億日圓綽綽有餘。 坂口一真說,自己雖擔任主任級職位,但手下員工沒幾個,工作能力也不算出色,不想再為了不安的未來奮鬥,於是存到1億日圓之後,便在51歲提早退休。 不過他秉持佛系生活,太太似乎並不買單,在他56歲時決定離婚,加上兩人沒有生小孩,不用負擔相關花費,所以能提早退休。但他對獨居生活不以為意,反而認為:「一個人再自由不過了。」過著自在旅行、當志工的愜意生活。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50後膝蓋不舒服,一點都不想動、疼痛反而更嚴重!9招改善膝蓋痛、老後走更長的路.最好的友誼並非要聯繫頻繁!不以利益為目的的關心,對成年人來說很難得、要珍惜.98歲豐興林文貴辭世》365天只休息2天、天天騎車巡廠!堅信「別人教我兒子,比我教得好」
-
2022-03-23 養生.家庭婚姻
公婆「很懂體諒」邀婚後同住 過來人秒搖頭:一定會吵
婆媳問題層出不窮,已經存在社會數千年之久,也很難解決。有一名女網友表示最近和男友準備結婚,婚前有先跟婆家稍微住過一陣子,認為「婆家很體諒年輕人養小孩」,加上想節省開銷,因此考慮婚後繼續住在一起,想詢問一下網友意見,結果貼文曝光後,馬上引來過來人奉勸,「最好還是搬出去」。一名女網友在PTT女孩版發文,她近期和男友有結婚的打算,之前有跟婆家稍微住過一陣子,她表示婆家很體諒年輕人養小孩這部分,也沒有要求一定要生男或是生女,也很歡迎婚後和她們繼續一起住。女網友認為,雖然公公碎念了一點,常把老一輩的觀念帶入現實生活中,例如婆家很省,能用的東西壞掉能修理就用,也會覺得衣服買太多很浪費,沒事都盡量自己煮比較省,原po說,若是現在搬出去租房子,會覺得對共同存錢買房子目標又多上一筆不必要開銷,但又怕繼續住一起會發生許多人經歷的「血淋淋案例」,因此很煩惱想問大家意見。貼文曝光也引來眾多過來人回應,「只住過三個月,搬出去是最佳解」、「婚前講的都好聽話,婚前一起住也都還在隱藏,真正結婚同住,所有嘴臉都會原形畢露,搬出去唯一正解」、「同住後婆媳問題就會顯現出來,妳自己保重」、「因長輩習俗要求住過4個月,結果衝突不斷,嚇得老公自己趕快跟爸媽談好搬出去,朋友今年初新婚跟婆婆住,婚前覺得是好長輩,上週說因為同住想離婚了」、「千萬不要」。但也有人有不同看法,「妳先規劃一下跟他們住要住多久,抱著當坐牢的心情,然後給自己一個期限,心裡可能比較好過」、「周圍跟公婆住的有聽過3對,2好1壞,所以好壞不一定」、「自由自在本來就是要代價的,看妳覺得值不值得而已」、「我跟我婆婆一起住,我覺得還可以啊,我婆婆都不太管我們的,反而是我一直管婆婆健康」。
-
2022-03-19 養生.人生智慧
辛苦工作大半輩子,退休理財該如何規畫?專家:掌握「三不原則」養大退休金
近年市場上流行「超前部署」的口號,談到退休理財規畫,基富通總經理王浩宇表示,退休準備也是同樣的道理,甚至不僅要「超前」,還要「抄錢」。所謂「超前」,指的是「有想法、有計畫」;而「抄錢」,便是「付諸行動」,透過投資理財,達成完美人生的目標。王浩宇表示,很多人辛苦工作大半輩子,努力拉拔小孩長大成人,等到老了、快要無法工作的時候,才想到「退休」這件事,這時候多半已經來不及了。因為在現代社會與醫療水準進步下,大家普遍面臨「退太早、活太久、花太快」3個問題。根據勞動部統計,國人平均退休年齡約63歲,較法定退休年齡65歲還要早,而且與先進國家相比,英國64歲、美國67歲、韓國72歲、日本70歲,台灣勞工的退休年齡確實偏早。早點退休、安享人生,固然是好事,但隨著國人壽命逐年增長,現在平均已來到81.3歲,代表退休後還有20年左右的日子要過。如果沒有收入,每天都是只出不進,一不小心活得太久了,手上的錢將會花光。所以王浩宇認為,規畫理財退休要有想法和計畫,先設想好未來要過什麼樣的退休生活,需要多少花費,再付諸執行。過程中,應掌握「三不」原則。第一不不能老了才開始準備。時間上,10年不嫌晚、20年不嫌早,愈早準備,愈可以善用時間的複利效果,滾大退休帳戶。第二不不只是存錢。現在利率水準偏低,依照72法則,以1%利率計算,資產翻倍的時間要72年,因此單靠存錢,資產增長的速度太慢,會被通膨猛獸侵蝕,降低購買力,必須要適度承擔風險,投資股票、債券等風險性資產。第三不不能殺進殺出,犯了追高殺低禁忌。雖然市場變化劇烈,例如新冠疫情、俄烏戰爭,造成金融資產迅速修正,只要是對的投資策略,可透過定期定額、資產配置,分散進場時間、標的,降低波動風險,逐步養大退休金。
-
2022-03-18 養生.人生智慧
「你房子是租的?最好不要讓癌末母親留在家…」感謝當年自己的勇氣,承擔買房的壓力與責任
為了要給家人安穩、可以遮風避雨的家,二十年前我買下第一間房子,當時我二十歲出頭。後來房地產價格飆漲,房子價格至今飆升四倍,我因為買得早也就把當年首購的房貸還清了,成為大家羨慕不已的有殼族。 母親癌末,是二十歲出頭買房子的動力二十歲出頭買房子的緣由與動力,其實不是來自於超齡的想法,而是來自於一個苦痛的故事,我癌末的母親。 「你們這個房子是租的吧?那提醒妳一下,最好是不要讓媽媽留在家裡,尤其現在已經在末期了,不要給人家帶來困擾比較好……。」某一次家人的長輩朋友來訪,提到這件事,自此之後媽媽就沒有回來家裡過了,一直到臨終前,她都待在醫院裡。當時家裡的成員有我、弟弟和爸爸,我在辦完媽媽的告別式後,立定目標,要給家人一個遮風避雨的家,那一年我二十一歲,我告訴自己遺憾不能發生第二次,我要趕快達成這個願望。 後來的日子,我每天都認真工作、努力賺錢、儲蓄,有空就帶爸爸、弟弟去看房子,至少看了上百間房子,最後才選了一間看起來環境幽美、我又負擔得起、房貸差不多等於我們當時房租的預售屋,信用卡刷下去訂金的那個時候,我心裡充滿著踏實和一點點的惋惜,遺憾媽媽過世早,我來不及做到。兩年後房子蓋好我們搬進去住,爸爸住主臥、我住一間比小孩房還小的房間、弟弟則是住在客廳旁的和室,是間只有拉門沒有鎖的小和室,房子雖然不大,但入住的那天,爸爸說:「感覺好像住在飯店喔,窗外望下去是社區的游泳池耶。」 爸爸的開心讓我心裡很踏實,當年我二十三歲後來因為我希望自己和弟弟結婚後,爸爸可以跟我們住在一起,類似現代三合院那樣,才不會孤單,只是當時在社區大樓裡我們住的小房子太小,若我或弟弟結婚,勢必一定要搬家,所以我決定再買兩間在另一個社區、同一棟樓相鄰的三房預售屋,背了滿身千萬房貸。爸爸跟弟弟都擔心我這樣會經濟壓力太大,尤其當時弟弟還沒退伍,不懂姊姊為什麼想到那麼遠的事,把自己搞得那麼累?我後來覺得,唯有經歷一些苦痛的事,才會讓一個人成熟,而越痛、就帶來越超齡的成熟。 我因此節制消費、努力工作賺錢,假日還去兼小朋友的電腦教室老師,二十幾歲的青春時光,別人演少女,我在演賺錢機器跟工作狂。但即便如此,房貸是一件很長期的事情,要還完很不容易,只是我二十幾歲就開始,已經比許多人都幸運,起步早、還款早、當時房價又比較低,幸好當年我二十幾歲就規劃好,現在才能和爸爸、弟弟住隔壁,讓全家人可以在一起。 很多人問我怎麼理財?逼死自己就可以很多人問我怎麼理財?我不忍心告訴大家:「逼死自己就可以。」如果沒有一個你想要付出的人,似乎是很難做到的。要給爸爸、弟弟一個遮風避雨的家,這種決心可以戰勝所有賺錢的困難、克制花錢的欲望。後來我長大後發現,因為有房貸的關係,讓我很積極存錢,由於房貸是每月扣款,未付本金又是千萬天文數字,所以今天不管是發獎金、發年終還是其他什麼錢,都會被我拿去繳房貸,我不敢亂買、亂花,房貸的數字太嚇人,是一種沈重的負擔,二十年來很神奇的幫助我存住不少錢。 當年那個好意提醒我們不要讓媽媽造成別人困擾的親友,我當時討厭他的多事,但長大後明白那是一種禮貌與替人著想的心,同時也要謝謝他,給我動力,年紀小小就敢買房背房貸,倘若現在再買就是好幾倍的房價了。 人生中有很多苦痛、遺憾,幾十年後來看就會發現,有些事成就了早熟的我們,促成了許多好事。我也要感謝當年自己的勇氣,敢承擔那麼重的壓力與責任。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正面迎擊人生大魔王:每個磨難,都是祝福的證明》
-
2022-03-07 養生.人生智慧
42歲就退休!理財顧問吳家揚:財富自由並非毫無節制的揮霍
編按:許多人嚮往「財務自由」(FIRE)的人生,但具體來說該如何達成?理財顧問吳家揚過去從事科技業,因為善於理財,在42歲時就達到目標提早退休。他認為財務自由的前提是需要了解自己的資產收支狀況,因此他提出「人生五張表」的理財法則,合理設定財務目標、量入為出,更切忌盲目投資。近年來「被動收入」以及「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財務獨立、提早退休)是理財話題中的熱門關鍵字,不工作也能支撐自己想過的生活,儼然是許多人嚮往的人生理想目標。今年52歲的吳家揚,就在42歲時透過理財達成財務自由的目標,果斷退休,成為令人羨慕的「無業遊民」。吳家揚說,他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你憑什麼在42歲就退休?」對此他說:其實理財說穿了,就是把「收入」、「支出」和「資產」放在一輩子的時間作分配,只要能達到平衡,就算是成功了。沒錢萬萬不能 做足功課把握投資機會許多理財達人都很早就開始累積對於金錢和理財的敏感度,吳家揚的父母從事小本生意經營,有時候手頭緊得找人周轉,他就經常被媽媽帶著到處借錢。「那時候我大概才念幼稚園或小學,但已經可以感受到沒有錢的痛苦,要看人臉色的人情冷暖,所以我很早就下定決心:一定要有錢、也絕對不跟人借錢。」他從念高中時就開始進場股市投資、上研究所之後,投資獲利就讓他可以賺自己的學費,不再和家裡拿錢。出社會之後,吳家揚進入科技產業工作,但年過30後,他自覺在工作上遇到一些瓶頸,累積財富的速度也不夠快。雖然他當時的薪水跟多數上班族比起來已經算是不錯,但要達到「財富自由」的目標,還有一段距離;一方面科技產業變化迅速,他也不確定,自己會不會哪天就沒工作?後來他跳槽到一家未上市的新創科技公司,當大部分同事只敢小額認股,他則把握這個機會大量投入資金,因此得到相當可觀的投資獲利,讓他提早實現財富自由的目標。但吳家揚也提醒:他的例子不一定適用於所有人。「如果不是有長年投資的經驗,加上對公司有一定了解,當時公司的母集團是營運很穩健的五百大企業,過去的上市記錄足夠可靠,我也不敢貿然投入,重點在於當機會來的時候,是不是能把握住。」股市獲利入袋為安 善用房地產、保險等穩健型投資標的為什麼敢在42歲就退休?吳家揚說,當時他的計算方式很單純,以每個月花3萬塊、再活60年來算,他手上的資金已經足夠支應這個數字。「當時的通膨還不嚴重,但為求保險,我還是在賣出股票結算之後,多工作了5年,讓資金更充裕。」吳家揚認為,在盤點自身的財務管理狀況時,首先必須要設定合理的目標,例如每個月給自己多少可花用的預算,或是希望在幾歲退休。接著根據這個目標,檢視目前所有的資產是否足夠,如果不夠的話,就需要透過投資來增加,或是重新調整目標。其次是保持一定的儲蓄比率,「很多人可能說我在科技業收入高比較好存錢,但我從第一份工作年薪不到50萬,到最後要離開職場時,每個月的支出都保持不超過薪水的50%。」愈是收入有限時,管控支出就更顯得重要。此外,吳家揚並沒有繼續將大部分的資金留在股市,而是選擇獲利出場,轉而投資在報酬率相對穩健的房地產和保險。「很多人會忽略保險這塊,但我認為風險管理也是理財很重要的一環。」一般保險分為投資型和保障型兩種,在40歲到50歲左右的階段,若自己是家中主要的經濟來源,那麼保險是為了保障自己和家人不會因為突然的變故而陷入財務危機,到了50歲後,家庭責任慢慢減低,那麼就可以提高投資型保險的比例,例如年金險或是儲蓄險,增加自己的退休金。善用5張表自我管理 讓財務狀況一目瞭然那麼,該如何盤點自己的財務狀況進而做出規劃?吳家揚提出「人生五張表」的管理法則,「從財報可以看出一家企業是否經營妥善,放在個人理財身上也是一樣的道理。」「人生五張表」共有以下五項:1. 日常支出表:支出管理了解自己平常把錢花在那裡,是理財的基本功。現在坊間有很多記帳軟體和APP,每天花幾分鐘將支出分門別類記錄,長期下來就可以看出自己的消費習慣。記帳不會讓自己變有錢,但是一個審視支出,可以知道從哪裡下手省錢的好工具。2. 投資交易表:損益管理這張表可以幫助自己瞭解目前投資的盈虧情形,建議每個月(或每季)紀錄一次。3. 現金流量表:財務管理這個表會列出平常主要的金流項目,包括常用帳戶餘額、投資現值(股票、基金、投資型保單等)等收入及資產,以及日常家用、信用卡、保費或大筆開銷等支出項目。以上項目每個月結算紀錄一次,一頁有12個月份的資料,藉此可以粗略預估未來的資金進出狀況,若有持續入不敷出的情形,便可以即早有所反應。4. 保險內容表:風險管理很多人買了保險,卻不清楚自己到底買了什麼內容。透過保險內容表,將自己每次購買的保險內容(包括保費、保障範圍和期限等項目,可以先做大致的總表,也可以針對個別保險內容詳細記錄)定期檢視整理。這張表除了可以看出自己目前保了那些險種,是否還有缺少或需要加碼補充的部分,萬一有理賠需求時,也可以馬上掌握自己可以獲得那些保障。5. 生活記錄表:時間管理生活記錄表有點像是簡易版的日記,大略記錄自己每天做了些什麼,特別是對於退休族群來說,可以更有效地運用時間,而不會虛度人生。透過以上五種表格的定期整理,就有助於了解自己的財務體質,進而找出需要加強或是需要調整的部分。財務自由不等於無節制花錢 而是當時間的大戶很多人也好奇,在離開職場,可以完全自由運用時間後,吳家揚又是如何度過「財富自由」的人生下半場?「大家好像覺得所謂財富自由就是從此可以毫無節制的揮霍,其實並非如此。確切來說,應該是經過計算和分配,可以長期維持在損益平衡、或是小有盈餘的財務狀態。比如說若有一筆保費或是股票的收益入帳,我也可能要把他分配在2、3年作運用。」在42歲退休告別上班族生活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家人一起到泰國清邁long stay 3個月,享受「當時間的大戶」。「以前在職場工作時,是用時間換取金錢,所以要不斷追求效率、要做得更快、更好;現在我可以完全掌控自己的時間,即使一樣是出國旅行,感覺也完全不同。」吳家揚說,所謂的財務自由其實就是擁有時間的自由,這也是他覺得真正富有的事。在感受生活之餘,他也從事專欄寫作和出版、演講,並持續進修取得金融證照,和更多人分享他的理財觀。「只要收入大於支出,賺多賺少是其次,人生要留下什麼足跡才是重點。」除了保持終身學習或是擁有興趣的生活動力,吳家揚也提供5個關於理財與生活的法則建議:1. 減少不必要的消費2. 投資自己、強迫儲蓄3. 學習辨識投資機會4. 養成記錄人生和財務大小事的習慣5. 過簡單低慾望的生活「退休和年紀無關,而是和心態及財富有關。」無論是財務投資或是人生規劃,量力而為,保持學習的熱情,人生就能更豐富多彩!原文:42歲就財富自由退休!理財顧問吳家揚:善用五張表,重新做時間的主人
-
2022-02-18 養生.人生智慧
不是會忍就好! 有錢人和窮人差在「如何省錢」
許多人為了省錢,經常要勒緊褲帶,面對許多有興趣的東西也只能忍痛放棄,久了不只影響到心情,甚至情緒一來,還會一口氣大解放,把之前好不容易的積蓄統統花光。最近日本媒體,就分析這樣的節省觀念,其實有能夠調整的地方。根據日本媒體「All About」報導,有錢人和窮人省錢的差別,就在於「想法」的不同。與其用吝嗇的方式節省,不如以積極的方式降低支出,來達到類似的效果。好比碰到想要卻昂貴的商品時,先別急著告訴自己絕對不買,而是先分析這項商品會有什麼功能,有沒有更便宜,但一樣能達到那些功能的選擇。報導分析,省錢並不是一場「忍耐大賽」。但人的慾望是無窮無盡,若是想要什麼就亂花亂買,那麼再多的錢也不夠。所以可以告訴自己一個方向,將寶貴的資源集中在這個目標上,如此一來在達成時,就能填補自己的滿足感,控制住內心的衝動。這樣也不會因為特價而一時失心瘋,花大錢買到根本用不到的東西。除了自己之外,這種理財觀念也拿來教導小孩子。由於孩子見識不夠,缺乏判斷能力,因此老是在孩子花錢時嫌他「買這個多浪費」,不如用積極的想法,告訴孩子「比起買這個,買那個更划算」,培養孩子們對於金錢的認知,久而久之,就會習慣自己比較,選出最合適的購買目標。
-
2022-02-17 養生.人生智慧
世界天翻地覆、我們怎能被框住!80歲國際牌長媳簡靜惠堅持當「好奇老人」:一直學就不怕老
洪建全基金會榮譽董事長簡靜惠的行程總是排得滿滿,一早採訪才結束,下午又要趕赴華山文創園區,親領由文化部長李永得頒發的「文協獎章」。事實上這一天早上,她清晨5時許就起床,還看完了作家陳雨航的新書《時光電廠》,這爆滿行程就是年輕人也要累癱,她卻仍精神矍鑠,腳步輕快地不似80歲老人。 簡靜惠是國際牌創辦人、臺灣松下電器前董事長洪建全的長媳,1971年執掌基金會至今,創造文化界許多第1:創辦台灣第1本專業書評刊物、贊助並發行台灣第1張民歌唱片、創設台灣第1座視聽圖書館……。 基金會歡慶50歲,她決定交棒去玩 引領風騷半世紀,她在基金會歡慶50周年的此刻選擇交棒,「基金會已經有它的體制,我也已經老了,那我就玩唄!」簡靜惠俏皮地說。 老去是修練,簡靜惠20年前就開始準備,她陪伴婆婆洪游勉安度老後,也在老人家身上看到落日紅霞般的美好熟年。「婆婆將自己生活打理得清清楚楚,就算年紀大了,晚輩要帶她做什麼,她都願意。」 人稱「國際牌阿嬤」的洪游勉本是童養媳,為爭取婚姻自由,13歲便到洋裁店工作,存錢為養兄另外娶親。婚後則輔佐先生創業,還曾為了國際貿易應酬之需,打著「學插花」的名義偷偷去學跳舞。 婆婆晚年獨居、樂活成為心中典範 這位非典型婆婆晚年獨居,年逾80歲仍與企業家太太們組成的「12姐妹會」固定相聚,每月約打高爾夫球、吃飯聊天,「老了還是打扮得漂漂亮亮,分享過去的盛年風華和人生經驗。」 正因有婆婆為典範,她欣然迎接老後,2年前更拿掉戴了10多年的髮片,不再掩飾一頭白髮。當下朋友愕然、驚呼,但輕輕一嘆轉瞬即過,她剎那間醒覺:「外在的美好,3秒鐘就過去了,真的沒人會在乎你的容貌,人家在乎的是你的談吐、內在的東西。 「年紀大了,讓你不怕的最大力量就是學習。」簡靜惠48歲開創讀書會,但不拘泥形式,「讀書、或不讀書、或玩耍,沒有一定要怎樣,我從來不綁自己!」 愛找年輕人互動、認識新朋友 洪建全基金會研發長曾文娟便說:「她在生活中會時時找年輕人互動,喜歡認識新的人、做不一樣的事。」 好比曾文娟10多年前去學佛朗明哥舞,簡靜惠也跟著去報名,她穿上大圓裙、舞鞋上了2~3次課,才因踩腳傷膝蓋而放棄。 她調侃自己是「好奇老人」,對改變從不抗拒,「改變在我們的人生裡頭是非常必要的,尤其年紀大了,更要適時看身心各方面與外在環境來變化。」 無懼新科技,還請專家來教學 多年前她與讀書會友推動「不怕老」行動,「養心、養身、養生、踐行,是我理出的4種頭緒。」 她用學習來擴大思維與心靈,至今仍學日文、上鋼琴課,也曾為了追劇練過一陣子韓語,智慧型手機、網路社群、視訊等新科技全盤接受,不但請專家來教,還帶一眾婆媽來學習。 養心之外,她從60歲開始晨運,幾年前發現自己脊椎側彎無法久行,治療結束便找教練帶做肌力與體能訓練。簡靜惠笑言,別把健身當作年輕人練肌肉,其實熟齡者也可以透過運動練回腿力。 像她要求教練每月規劃一次戶外健行,第1次就被帶去絹絲瀑布,把同行友人都嚇壞,「但發現(我)可以耶~所以身體是可以練的!」 (圖/簡靜惠提供) 從自我束縛中解封,活得無所畏懼 至於養生,則是經濟、生活的規劃,一定要瞭解自己的資源:「要不要跟兒女住?自己財產怎麼分配?每個時代都不一樣啊,你應該去想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尤其財務規劃要及早,但也別把外在條件看得比內在力量大,「有錢人不一定人人都好,沒有錢也未必就不好,當你不在乎(錢),多就是少,少就是多。」況且有些快樂,不必靠錢也能得到。 「進入熟齡,不要被既定的框架綁住。」簡靜惠說,世界早已天翻地覆,「現在的教育不是這樣,現在的人生也不是這樣。」她企盼所有進入熟齡階段的每個人,都能從自我束縛中解封,去玩、去學習,活得無所畏懼。●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提升免疫力,笑就對了!產生笑容時腦中釋放快樂激素,有效舒緩各種疼痛、不舒服.抑鬱症真是可怕惡魔!苦苓:那時唯一念頭是要怎樣尋死,才能讓妻子拿到全部保險金.攝護腺手術容易出現低體溫!骨科、泌尿科手術特別要注意,「這樣做」避免併發症發生
-
2022-01-26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我的退休力/我屬好奇海豚 自在獨立不足
退休是每個人都需經歷的過程,有人在退休時過得輕鬆愜意,有的人卻過得忙碌,其中最大的差別,就是在於規畫自己的退休時光。雖然退休離我還有一段長遠的時間,但從現在開始規畫,就能避免年老時的不安。我的退休力準備測驗結果,分數是50分,屬於「好奇的海豚」。海豚是一種很靈活的動物,但我在自在獨立部分得分40分,是我分數最不足的地方,可見獨立程度還有待加強。我是那種「活到老,學到老」的人,如果步入老年時,我還是會安排自己喜歡的課程來豐富自己的生活。若能事先妥善安排退休的生活,相信每個人都能過得精彩。為了預防老年後生病所帶來的問題,我在很早之前已開始買投資型保單、防癌險、長照險、醫療險,買保險雖然在平時用不到,但在緊要關頭時,它可能會變成我們的救命稻草。職場上充滿許多不確定的因素,不是每個人都能順利在一家公司做到退休,如果還能盡早做好存錢或理財規畫,就能讓老年的財富很充足。希望我到老時,還能像一隻充滿活力的海豚一樣,能和年輕朋友有共同的話題,並且有積極吸收新知的動力,這樣我的老年人生就能快活。●聯合報推出「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歡迎填寫,評估自己的老後準備有那些優勢與不足。▍退休力測驗:>>六種動物測退休力 看看你是那一種?
-
2022-01-22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我的退休力/提早規畫退休藍圖!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還能有時間補強
去年11月中旬我離開位高、薪水高、權力高的人人稱羨三高工作,原因無他,金錢很可愛,健康卻無價,家庭更是無可取代;日前我投身另份新工作,薪水是前份工作的一半。在待業期間做了「2021退休力大調查」。果然不出所料,五項核心能力中,財務最弱,夫妻倆的薪水繳完房貸、生活開銷與子女的教育費,結餘下來的金錢薄得可以,「青吃都不夠,哪能曬乾。」所幸奮鬥了20多年房貸已清,子女已經濟獨立,終於可以為老後做準備。老本、老伴、老友是老後生活的亮點之處,不只要存錢保健康,人際關係更要常常耕耘,有來有往感情才不會散。50歲之後的人生,ABC絕對要重新調整,不能因熱愛工作忘了朋友的聯繫,也不能將工作繁忙當藉口忘了適當運動,最重要的是得開始培養退休後的興趣,畢竟有學習力的人生老得慢,懂得精進自己的老人不顯老。待業期間提早了解自己的退休五力,讓預計60歲退休的我有了規畫的藍圖,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且還能有時間補強。以前將全部的心力給了家庭與工作,育兒與維持家計是生命的全部,留給自己的甚少,半百之後的人生,應該好好善待自己。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說話、好好理財、認真學習,活出銀閃閃的第二人生。●聯合報推出「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歡迎填寫,評估自己的老後準備有那些優勢與不足。▍退休力測驗:>>六種動物測退休力 看看你是那一種?
-
2022-01-14 養生.家庭婚姻
婆婆要求「年終上繳一半」嚇壞媳婦!媳婦該給孝親費嗎?不想給怎麼辦?
年終將近,各位人妻是否也將拿到年終獎金了呢?一名女網友在爆料公社表示,自己與先生新婚一年,與婆婆同住,還沒有特別熟悉婆家的生活習慣,近日她收到婆婆的通知,說年終獎金要分給婆婆一半,讓她非常震驚,詢問老公之後才知道連大嫂也一樣,讓她不禁尋求網友問:「我真的只能給嗎?」女網友表示,自己與先生結婚一年左右,因為還沒有錢買房子,因此暫住在婆婆家,說好存錢買到房子就搬出去住,而每個月兩人都會合給婆婆1萬2的生活費,然而,近日年終將近,婆婆卻告知她年終獎金要分給自己一半,讓她很崩潰,擔心自己已經有5個月身孕,這樣一直給錢,恐怕永遠都無法搬家了。女網友趕緊詢問老公,結果老公竟然回答:「以前大嫂有上班時也有給。」讓她啞口無言,網友在底下留言紛紛表示:「不要太傻,錢要留著坐月子還有買嬰兒用品,孩子生完花費很多。」也給這位媳婦建議:「如果怕家裡氣氛太糟,不要跟說年終領多少,隨意給一點就好。」推薦閱讀:怨夫給公婆一萬孝親費太多,人妻反挨轟「自私」為何婆婆會要求媳婦給孝親費?在許多婆媳關係中,因為婆婆要求媳婦要上繳一些金錢,而導致媳婦心生不滿,認為「我要孝順也是孝順我的親生母親,為何要給一個沒有養育我的婆婆?」面對這個百年難解問題,首先我們要先了解「為什麼婆婆會跟媳婦要錢?」在大部分的情況裡,媳婦要給婆婆錢的原因不外乎就是以下三種:1. 婆媳同住,由婆婆做飯,媳婦給婆婆補貼生活費、菜錢2. 婆婆幫忙帶小孩,媳婦給費用慰勞老人家3. 兒子想出錢孝順媽媽,由老婆代為處理然而,如果是在這三個原因之外,婆婆仍要求媳婦要上繳金錢的話,就會讓許多媳婦感到非常不平衡了,尤其是如果媳婦有私房錢想要孝敬長輩,首選當然是先給自己的親生母親,而非婆婆,但若婆媳之間關係不錯,有些媳婦在特別日子、過年等時節,包紅包、買禮物給婆婆也已經很不錯。推薦閱讀:長輩帶孫要給錢嗎?保母費怎麼算不傷感情如果真的不想給該怎麼辦?許多媳婦都在心裡的不平衡與孝敬長輩等想法之中掙扎著,面對到某些較為強勢的婆婆,強制要求一定要給多少的數字,就會讓媳婦心裡感到更加不舒服,兩性專家黃越綏曾經表示,其實重點不在於金錢數目,而在於心裡是否覺得委屈,如果不想給,就算給一點點都會覺得有壓力,假如心裡那關過了,許多事也會變得簡單許多。若站在婆婆的角度去思考,黃越綏認為,如果婆婆夠理性,就可以想到連親生孩子都不一定會孝敬自己了,怎麼能夠要求一個外人理所應當的孝敬自己呢?長輩要做的,不是硬去要求晚輩要做點什麼,把自己的傳統觀念強加在晚輩身上,而是照顧好自己,想辦法調整自己的思想,不是迎合,而是嘗試與晚輩對任何事都有共識,想必如此一來,婆媳問題就能減少許多。
-
2021-12-20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疫情下退休力應變大調查 逾六成無懼疫情對未來有信心
今年一場社區感染讓台灣進入三級警戒,為了解疫情對於退休準備的影響,聯合報與元氣網進行「疫情下的退休力應變大調查」,發現即使疫情帶來不便或是傷痛,有人因此憂鬱或焦慮,甚至衰弱,但大家對於未來的信心不減,逾六成的人表示,不論疫情如何發展,面對未來,仍有足夠的信心。 「台灣2021代表字大選」票選結果日前公布,「宅」字在36個候選字中拔得頭籌,獲選為今年的年度代表字。今年不管男女、年齡或階級,三級警戒期間都必須家當「宅」男「宅」女。調查發現,疫情帶來的危機感加上股市大熱,讓投資的人增加;但疫情阻斷了社交機會,讓人無法「連結」,也有人變得衰弱。 詢問「您的工作因疫情三級警戒受到那些影響?」,40.8%表示居家上班或工作方式改變,有4.9%被減薪或裁員, 3.8%考慮轉職,更有4.9%自行提早退休,但回答沒有改變的,也有37.2%。「是否因疫情三級警戒重新配置理財規畫?」這題為複選題,投資基金或股票的人最多,有36.1%;努存錢貢獻存款的有26.7%,房市很熱,4.4%的人買房;因疫情考量醫療保障而調整保險的人也不少,32%購買防疫險、12.4% 購買或調整醫療險,購買或調整年金保險的有 6.6%;但也有近三成的人表示未改變理財規畫。許多醫師發現疫情對健康影響甚鉅,過去認為對健康有幫助的方法,例如出門活動、充實社交生活,因為疫情被迫中斷。在疫情警戒降至二級後,13.8%認為健康狀況變差、9.4%變得衰弱、14.6%變得憂鬱或焦慮;但也有26.4%自覺健康良好、逾35%認為體力維持在一定水準,沒有改變。 許多人在疫情三級警戒期間仍努力維持健康,有50.7%規律運動,56.7% 自己烹調,39.4%力求飲食均衡,還有32.2%服用保健食品或維他命;接種新冠疫苗是今年的全民運動,77.2%表示曾去接種,甚至有9%接種新冠以外的其他疫苗,更重要的是69.6%的人表示,三級疫情期間盡量宅在家。 也因為必須宅在家,必須靠數位與他人連結,許多人在疫情三級警戒期間有一些「新學習新體驗」,參加線上課程或會議經驗的人數多,達54.5%;全民接受防疫訊息,51.9%曾用手機掃疾管家、使用網路購物的人有35.1%、和家人或朋友視訊25.5%、用串流平台追劇的有22.3%,甚至有5%嘗試遠距醫療,沒有上述經驗的僅有14.6%。新冠疫情今年奪去八百多人的生命、漫長的隔離及獨處,讓人反思生死與告別,在疫情三級警戒期間,62.5%體驗到人生無常、60.3%的人花更多時間陪伴家人、20.4%更頻繁和親友聯繫,還有6.4%更注意命理或星座相關運勢預測、5.2%寫下遺願清單。不過,疫情讓人期待隧道那一頭的光亮,22.1%沒有發表特別的意見,16.6%表示,就算疫情結束,對疫情仍非常悲觀,但也有61.2%的人無懼且樂觀看向未來,表示不論疫情如何發展,對未來都保持信心。「疫情下的退休力應變大調查」於今年11月1日至30日進行,獲得有效問卷830份,男性占43%、女性57%,教育程度大學以上者逾八成,近半數居住於雙北,桃園和台中各占約10.8%與10.2%,高雄市7.7%、台南市3.5%。 ●聯合報去年推出退休準備指標,以財務、健康、社會連結、活躍好學及自在獨立為五大核心能力,提供檢視退休準備的評量,今年推出「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歡迎填寫,評估自己的老後準備有那些優勢與不足。
-
2021-11-04 新聞.元氣新聞
拒給1萬孝親費挨譙「不孝」 社會新鮮人嘆:待業還被罵廢物
子女長大後給父母孝親費是義務嗎?該給多少才算合理?一名剛出社會的男網友在網路論壇訴苦,不住家裡的他被父母要求每月要給1萬元孝親費,他認為負擔太重想溝通,卻被罵「不孝子」,讓他直呼被「情緒勒索」。這名男網友在「Dcard」發文,內容寫到自己剛找到工作,父母看到他的錄取通知後,就上網查詢他可能的待遇,並要求每月上繳1萬元的孝親費,遠高於他原先設定的3到5千元額度,讓他無法接受。然而他試圖找父母溝通,卻被冠上「不孝子」的罵名。發文者坦言,從小到大父母沒讓自己餓過,高中生活費5千、大學8千,學費靠學貸。大學畢業後找到外縣市的工作,每個月底薪6萬,加上其他津貼可破10萬,每個月的主要支出包括家裡房子的貸款1萬,和房租、保險、電話費等,以及父母要求的孝親費1萬。他強調孝親費「多少錢不是重點」,只是他在外租屋、父母也尚未退休,況且當他畢業後待業等當兵期間,雖然沒拿生活費,還是被父母一直罵「廢物」、「米蟲」,在學時也數次透露自己沒存錢,以後可能要靠他養。他認為父母沒有好好規劃後半人生「很不負責任」,雖然他願意回報養育之恩,「但不是在父母退休前」,直言現在每個月要求1萬元是「情緒勒索」。其他網友的意見分為正反兩派,一派站在父母立場,「小時候你爸媽幫你把屎把尿,買玩具給你,你半夜哭鬧他們都細心照顧你,送你唸小學國中,現在出社會給個1年12萬過分嗎?」、「你爸媽如果從來沒虧待過你,我覺得就給吧,有什麼好抱怨的?」、「1萬還好啊⋯每個月都給還加給過年紅包,家庭開銷也多少出一點」。不過另一派則支持發文者,直指這是「標準養兒防老的父母」,「住外面還給到1萬太多了吧」、「錢是越年輕越貴,不如存下來等父母真的需要再出手幫忙」、「生小孩不等於投資,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人還是覺得小孩長大要有所回饋?而且剛出社會就要背負龐大經濟壓力」、「如果家人今天需要用錢,我們一定會拿出錢來幫忙…但父母又不缺錢的情況,幹嘛去剝奪小孩的生活品質?」。也有不少人認為孝親費是「心意」,不該「強索」,「經濟能力能給多少就給多少,重要的是心意」、「照顧(小孩)本來就是義務,生之前就要想好的」、「自己願意且能負擔的情況下給出去的才叫孝親費,父母開口要叫作勒索」、「我從小就被灌輸不需要給孝親費的觀念,但反而這樣才讓我想主動給孝親費」。
-
2021-11-03 養生.家庭婚姻
孕吐難受、身材走樣,老公薪水多她一倍卻要「產檢費用AA制」 孕婦大嘆做人好難!
懷孕吐到很難受、身材又走樣,老公還補刀說「產檢AA制」,誰不爆氣?老公連產檢費用也要AA制,讓老婆心裡很受傷懷孕生小孩後,真的有辦法繼續「AA制」嗎?一位孕婦在Dcard發文,她和老公交往5年、結婚2年,薪水她4萬、他8萬,吃飯一直都AA制,通常是她一餐、他一餐,但不會算得很詳細,家事平時也會分工,「他煮飯我洗碗他掃地我拖地」。兩人有共識想要生小孩,努力了半年多,最近好不容易懷孕了,第一次產檢後發現要自費檢查的項目價格都挺高的,但產檢費用不能省,還是會做,原PO表示:「老公跟我說這些費用看他要先出我再給他一半,還是我先出他再給我錢。」原PO完全沒想到老公會算得那麼清楚,「我也不是在意那些錢,只是感覺問題!」最後她雖然答應了,但有點不開心,「覺得我吐的要死身體很難受,又要承受身材走樣的各種問題,結果產檢費用還要跟我AA,心裡有些不平衡,但是又怕說了會引起紛爭,做人好難啊。」她怨嘆道,月子中心的費用,因為她想住所以自己負擔就算了,但「產檢都我在苦還要跟我AA」,想跟老公說又怕雙方心裡留下疙瘩,但不說又覺得難受,陷入兩難。網友:要生小孩就不要AA制! 網友一面倒表示,這個真的太誇張了,「小孩跟他姓會給妳一筆錢嗎」、「到時候你生了小孩如果沒有收入了怎麼辦」、「懷孕後女人一些無形的付出都不能用金錢衡量」、「如果餵母奶所需的精神和時間、生產的痛、恢復到正常健康的身體,這些要怎麼AA?」 有人認為,結了婚要生小孩就不要AA制,以後還有很多公不公平的問題,比如他加班,妳去接小孩回家顧,這樣他的加班費是他的嗎?再來因為你都無法配合加班也無法升遷,他升遷了多的年薪算誰的? 網友強調,女人付出身體生小孩,產檢、月子中心老公出錢,這也是AA呀!「誰說AA只能用在錢上,既然無法平等,本來就要以其他方式要求平等」。真正的婚姻,是互相體諒與扶持 網友點出,原PO應該是個非常不計較的人,因為連月子中心都自己出,比起來產檢更算小錢,但既然不開心,就不要委屈自己,「太壓抑很容易影響心理健康」。 有媽媽分享,跟老公薪水差不多,結婚後懷孕前也一直都是AA,「懷孕後身體上的各種不適,他就突然說不要AA了,也不讓我做家事了。」老公還貼心說,如果真的不舒服沒辦法去上班,在家休息也沒關係。 網友認為,「看來是不明白婚姻真正的意義⋯真正愛妳的男人不會跟妳計較這種錢的⋯」婚姻裡很難計較公不公平,真要計較,男人不必懷孕、女人要承受生產風險一出生就不公平!另一位網友說得好:「婚姻裡除了信任以外,很多事情都是互諒互助互愛的。」老婆累了,老公幫忙做家事;老公壓力大,老婆的工作也能貼補家用,沒有誰該做什麼,只有互相體諒與扶持。 原PO最後決定跟老公溝通,把心裡的話告訴他,老公聽完她的想法,感到非常抱歉,「他說他是真的沒想太多,他會負擔生產費用之類的。」她強調,老公平時對她挺好、夫妻感情也還處於熱戀期,只是老公偶爾神經大條罷了。以後兩人會開一個共同帳戶,各自依薪資比例存錢當公款,家庭支出都由這邊處理,小孩出生後也討論好會分工照顧。
-
2021-10-22 性愛.愛情診療室
男友超摳!她列「飲料只買一杯共喝」等5點 網友直呼:我不行
在談戀愛的過程中,雙方的金錢觀不合常引發爭執,就有位女網友表示,她跟男友從大學交往到出社會,兩人收入不錯,父母也有幫兒女置產,但男友的極致節儉行為令她受不了,她列出5項男友「日常堅持」,其中包含冷氣堅持只開2小時、買飲料只買一杯共喝,網友看完也大吃一驚,直呼「快跑」。這位女網友在Dcard表示,她跟男友從大學交往到現在,已經出社會工作幾年,雙方同職業且收入不錯,平時支出不用負擔孝親費,雙方父母都有為他們置產。但舉凡花自己的錢「享受美食、買精品、喝星巴克」,都會被男友罵「敗家」。她列出男友日常生活的5點堅持:1.不管天氣多熱,在家一天只能開兩小時冷氣2.寧願沒吃飽也不要多買3.買飲料時只買一杯一起喝4.有優惠時才可以吃肯德基或麥當勞5.平日交通只能靠捷運公車腳踏車,用時間節省買機車或汽車的錢她回顧兩人吵架的導火線,有次他們一起逛夜市,剛好有攤販在賣蜜番薯,一盒100元,她興沖沖掏錢購買,沒想到男友卻快速把她拉走,直言「去超商買兩顆番薯也不到一百元」,但女方認為「我花自己的錢買想吃的東西,有何不可?」她接著說,看到同事請喝的星巴克,讓她想到「自己平常很少喝星巴克,因為男友極度討厭,他寧願買三合一來泡,也規定我不准買」。看完文章後,網友紛紛表示「男友對自己摳沒事,但管到別人身上就有病,原po快跑」、「就算要存錢買房子也不需要省到這種地步吧…飲料只能買一杯一起喝是怎樣」、「男友太摳了,三合一我不能接受」、「沒辦法接受這種男友」、「看完後我覺得你男友真的摳⋯看到冷氣一天只能開2小時,原PO還能忍受真佩服」。
-
2021-10-12 養生.家庭婚姻
月薪6萬給爸媽4萬男友「沒錢結婚」 30歲女問:我該繼續等5年嗎?
情侶交往久了,常常會想要關係更親密,邁入下一階段關係,或者同居或者考慮結婚、生小孩。反之,如果一直停滯在同一階段,沒有目標,常讓人感覺不安,未來也不明朗。有位女網友正遇上這種關卡,她和男友交往6年,男友月薪6萬,但每月要給爸媽4萬元,兩人約會都AA制。女方即將邁入30大關,想要結婚有自己的家庭,男友卻表示目前沒有錢,希望女方「再等他五年」存錢結婚。女網友在靠北老婆臉書粉絲專頁發文問,「我要選擇相信他嗎?」網友頻頻勸分,「早點分手,及時停損」、「不要再浪費青春在這種媽寶身上了,完全沒有為將來打算,妳還在期待什麼」、「以後生小孩養小孩也是AA,坐月子的時候自己出一半的錢,想清楚吧」、「別把最美好的時光浪費在不可能的人身上」、「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所以不會娶妳的,放棄吧」。有人認為男生存錢說只是藉口,「若真的想娶妳不會叫妳等」、「分手吧,也許分手後不到半年,他就會寄喜帖給妳」、「月收6萬給爸媽4萬,他說他沒錢結婚,這我相信,但我應該不會再等下去這樣下去,5年後他還是沒錢結婚」、「等五年後他可以當孩子的乾爹」、「這種等五十年也一樣沒錢」。有人建議結婚要有共識,「找一個以結婚為前提交往的對象實在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