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1 醫療.腦部.神經
搜尋
失智風險
共找到
187
筆 文章
-
-
2023-07-21 失智.大腦健康
多吃藍莓、堅果能預防失智?預防失智最好的「麥得飲食」有哪4個重點?
台灣即將邁入高齡化社會,許多年長者可能罹患失智症,造成家庭負擔,不妨可從飲食著手,預防失智症上身?營養師劉怡里建議,可以多食用藍莓、堅果、雞蛋等三大預防失智的「護腦食物」,飲食方式則採行「麥得飲食」,均衡攝取全穀雜糧類、雞肉、魚肉、豆製品、蔬菜、水果等食物,可以降低罹患失智症風險。防失智三大護腦食物●藍莓大林慈濟醫院腫瘤中心營養師賴思吟表示,藍莓為紫色含有大量花青素,於植化素中屬於類黃酮成分,具抗氧化、抗發炎作用,可以維護神經、血管,有助遠離或延緩失智發生的風險。藍莓屬於水果,一般人每天可以攝取2至4份水果,每份攝取量約為一個飯碗8分滿,吃藍莓仍須搭配吃其他水果,讓食物攝取更豐富、多元。●堅果堅果含有維生素B群、亞麻油酸及鉀、鎂、鋅等礦物質,其油脂為不飽和脂肪酸Omega3,可以促進腦部細胞的抗氧化作用,同時保護心血管,建議攝取量一天約為10顆,或一匙免洗湯匙的份量。賴思吟說,如果年長者牙口不好,無法咬碎堅果,也可以磨成粉,加入牛奶、豆漿一起飲用,其實國人堅果攝取普遍不足,鼓勵養成固定攝取的習慣。●雞蛋雞蛋蛋黃富含卵磷脂,為腦部所需的營養成分,是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的製造原料,可以代謝血管內不好的油脂,增加血管的通透性、血液流速,可以降低失智風險。賴思吟指出,許多人擔心吃太多蛋,攝取過多膽固醇不利健康,其實經研究證實,吃雞蛋與體內膽固醇增加並無直接關係,以健康民眾來說,一天可吃1至2顆雞蛋,對於已有心血管疾病、高血脂等患者,還是需要注意攝取量,一天1顆即可。「麥得飲食」預防失智症失智症致病原因很多,其中一種為血管性失智症,此與心血管疾病、腦中風有關。劉怡里說,若要預防失智症,必須從飲食著手,控制血壓、血糖、血脂,因此,除了吃藍莓、堅果、雞蛋等護腦食物外,也須多攝取結合地中海飲食與得舒飲食的「麥得飲食」。1.全穀雜糧類取代白米飯:因全穀雜糧類為膳食纖維,含植化素,有助抗氧化、降血壓及體內發炎情形。2.雞肉、魚肉等白肉取代牛、豬、羊等紅肉:紅肉多含飽和脂肪酸,長期攝取恐使自由基等氧化物質增加,身體易發炎,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雞肉、魚肉多含不飽和脂肪酸,多攝取可以降低血脂,避免心血管疾病及中風。3.油脂部分:多攝取橄欖油、苦茶油,少用豬油、牛油,堅果的油脂也屬於不飽和脂肪酸,多攝取可對抗體內氧化情形。4.多吃豆製品及蔬菜、水果:豆製品包括豆腐、豆乾等;多吃深綠色蔬菜,含維生素B群;水果可吃藍莓、草莓、桑椹等莓果類,富含花青素、多酚類,可以抗老化,避免細胞病變。國人要遠離失智症,賴思吟說,除注意飲食外,應養成正常生活作息,多運動、戒菸、戒酒、避免肥胖等都要一併考量,平時一定要多吃蔬菜、多喝水,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及中風機會。(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7-05 醫療.耳鼻喉
嚴重聽損會增加5倍失智風險,台大醫教你如何保護聽力,遠離「聽力殺手」
聽覺幫助我們日常生活的大小瑣事,走在馬路上要人車來向都要透過耳朵「聽聲辨位」,若是沒有好好保養聽力,不僅失去與社會連結的能力,可能也連帶造成失智症風險增加。聽力與「失智」竟是密切相關!台大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劉殿楨表示,保護聽力除了基本的「遠離噪音」外,耳內的血液循環也會受到共病影響,特別是「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都會讓聽力下降,增加罹患失智症風險。聽力專家、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耳蝸與公共衛生中心教授Frank Lin表示,聽損若置之不理,會加速大腦萎縮,或其他大腦的病理性變化,例如大腦白質病變;研究中發現,失智症風險與聽損程度成正比增加,輕度聽損增加1倍、中度增3倍,若達到嚴重聽損,失智風險則增加5倍。2020年刺胳針醫學期刊一項研究結果也顯示,失智症的12大風險因子中,聽力受損就是第一大風險因子。→了解更多失智症的內容,可以看此篇影響聽力的因素有那些?劉殿楨表示,除「基因」對聽力好壞有所影響,65歲以上長者會因為聽覺毛細胞老化,每3人就有1人可能有聽損狀況,生活中除了有漏接電話、社交困難外,還可能因為聽不到交通號誌聲、警示聲等而有較高的危險。如何保護聽力?最大的聽力殺手是什麼?「平常聽音樂時,音量不要超過60%。」劉殿楨建議,民眾使用3C產品時,若最大音量是10,平常就不宜設定超過6,並且每60分鐘最好休息一下,若要更謹慎保養耳朵聽力,則每30分鐘休息一次,卡拉OK、夜店等高噪音的地方儘量避免前往。劉殿楨指出,耳內有很細的「內耳動脈」,因此全身性的血管疾病,像是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心臟病都要妥善控制,相關疾病的病患平均聽力都弱於一般人;多吃抗氧化食物、地中海飲食在動物試驗中都有正向成果,不過在人體方面仍有待更多研究證實。同時,高噪音的職場也會影響聽力。劉殿楨說,研究證實機場地勤人員的聽力確實都比空勤人員還要差,因為長期接觸高噪音,已是職業傷害,雖有法規規定,勞工不得在超過85分貝的工作環境超過8小時,並且環境每增加3分貝,時間要更短;若是長時間講電話的客服人員,電話音量不至於誇張到超過85分貝,人講話聲音也有起伏,不像機器是「持續大分貝噪音」,「噪音暴露」仍是最大的聽力殺手,不可不慎。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6-23 醫療.泌尿腎臟
該如何處理洗腎後遇到的不適感、抽筋、皮膚癢和失智?
洗腎經常伴隨很多副作用與不舒服,到底該如何處理?元氣網幫洗腎病人整理一些大小問題,包含:●洗腎有哪些不舒服症狀? ●如何避免抽筋?●長期洗腎後,造成的皮膚癢。●洗腎後是否會造成失智? 元氣網整理這些問題與解方,協助病患勇敢面對洗腎不害怕 。哪些情況造成洗腎過程不舒服? 洗腎一般可以分為兩大類,各自常見的不舒服感如下:●血液透析:每次進行血液透析前,護理人員會替腎友打上二支針,其中一支針是將血液引流出來,經過「人工腎臟器」,將人體廢物與多餘水分透過機器進行交換,另一支針是將洗乾淨的血液流回體內。在血液透析的過程中,會明顯感受到針頭穿刺皮肉的痛楚。並且在透析的過程中,插針的手或腳不可隨意活動,避免針尖滑動引起「漏針」的併發症。●腹膜透析:利用外科手術將「腹膜透析導管」經由腹腔壁插入腹腔中,這根導管是提供透析液進出腹腔的通路,透析液置留在腹腔的過程中,血液中的廢物會通過腹膜上進入透析液中,含有廢物的透析液之後再從腹腔引流出來,最後再換上入另一袋新鮮的透析液,完成新的循環。腎友從開刀植入腹膜透析導管後的前幾天,可能會有一些不舒服,之後透析的過程比較不會像血液透析需要承受扎針的痛苦,腎友在腹膜透析時甚至能稍微移動,有較高的自主性。剛開始洗腎的病患會遇到哪些常見的不適症狀? 有時會出現透析不平衡症候群:常常發生在一開始洗腎的病人,常常會出現噁心、嘔吐、頭痛等身體不適的症狀。提醒腎友,只有平日按時透析,不要間隔太多天才洗腎,減少尿毒素的累積,就會慢慢的適應與改善不適感。遇到抽筋時該怎麼處理?抽筋:常發生在洗腎進行中的 2~3 小時發生,最常見是下肢抽筋,有時會發生在手指和腹肌,抽筋時肌肉會會突然緊繃,並且伴隨強烈的疼痛感。預防重點仍在限制水分攝取,避免兩次透析間體重增加大於5%。發作時熱敷可以按摩肌肉,改善抽筋的不適感。洗腎病人為什麼會皮膚癢?如何避免?研究指出,約有50~80%會出現搔癢症,尤其常見於背部和四肢皮膚。根據目前的研究歸納,洗腎病人容易出現皮膚搔癢跟下列原因有關:1.皮膚乾燥:洗腎病人大多已進入尿毒症,皮膚常有皮脂腺萎縮的問題,皮膚分泌的脂肪量的顯著減少,因而影響到皮膚的保濕,過度乾燥的皮膚表層容易受到刺激產生癢感,讓洗腎病人不自覺的抓癢來減輕症狀。2.致癢素、組織胺濃度高:洗腎病人血液中的致癢素與組織胺較正常人為多,因為腎病的排泄效果變慢,就會過度積累在血液中,容易讓洗腎病人容易感覺到癢感。3.維生素與礦物質不平衡:據研究指出,洗腎病人的維生素與礦物質容易積累在體內,導致不平衡,其中高血磷、高血鈣、高血鎂和高維生素A,都會導致洗腎病人出現皮膚搔癢的問題。4.其他因素:洗腎病人所服用的藥物種類繁多,副作用和交互複雜;同時洗腎病人也因免疫力較低,導致皮膚容易感染細菌與黴菌,都會導致皮膚容易發生搔癢的問題。腎贓科醫師建議透過這些方式可改善皮膚搔癢:●可用冰敷,減少皮膚的敏感度●盡量穿棉質衣服,保持皮膚通風●使用中性肥皂,沐浴後使用乳液塗抹全身2-3次,充分滋潤皮膚。●如果皮膚搔癢遲遲未能改善,建議可至門診請醫師診視。醫師可根據病情開立口服藥物或外用藥膏,嚴重的病人也可使用照光治療來改善病況。 洗腎後會發生水腫嗎?如何有效避免?洗腎病人沒有出現四肢水腫和肺水腫,且血壓正常時的體重,通常稱為「乾體重」。腎友洗腎完如果未達「乾體重」,表示體內仍有多餘的水分沒有排出,可能會出現水腫、肺水腫 等情況。嚴重時,腎病人會出現呼吸 容易喘的情況。洗腎病人如果能配合醫護人員的指導,控制水分和鹽分的攝取量,維持兩次透析體重控制增加在5%以內,就能有效避免洗腎後水腫的發生。洗腎會更容易發生失智嗎?有辦法預防或改善嗎?根據研究指出,發生嚴重腎衰竭來到末期腎臟病,尤其需長期接受洗腎治療的病人,出現認知功能障礙(失智)的盛行率最高;失智的風險明顯高於一般人。洗腎病人有可能增加失智的風險有:1.毒素的累積:由於腎功能逐漸惡化,本該由腎臟排出的代謝廢物逐漸累積於體內,長期累積有可能造成「尿毒性腦病變」。洗腎雖可以降低毒素的累積,但導致認知功能障礙的中大分子毒素在傳統的人工腎臟未必能夠順利過濾,所以仍然會對腎友的腦部造成累積傷害。2.血液透析時較高的脫水率:洗腎病人的體重如果增加太多,機器設定的脫水量與脫水速率就要隨之提高,導致在血液透析的過程時容易發生低血壓,血壓過低會讓大腦缺血而傷害到腦細胞。腹膜透析相對不會發生此問題,但腹膜透析病人的失智率仍遠較正常人為高,可知洗腎病人容易失智是一個多原因所造成的結果。3.貧血:洗腎病人很容易產生的併發症,貧血會增加腦部血液循環變差的可能,容易使大腦細胞缺氧,增加失智的風險。4.鋁中毒:過去在治療時,醫師有時會開立鋁片作為磷的結合劑,卻容易讓過多的鋁積累在腦部,久而久之會增加失智風險。目前腎臟科醫師多數已不會選擇此種治療方式,鋁中毒的機會已顯著減少。5.其他因素:合併有憂鬱症或憂鬱情緒的洗腎病人,較易合併出現認知功能障礙;服用藥物太多,交互作用影響不佳;洗腎病如果人睡眠不足或睡眠品質不佳,目前研究也都會增加失智的風險。已經規律接受洗腎的病人來說,如果將平時血壓控制得太標準,反而會增加洗腎時低血壓的機率,更容易導致腦細胞缺血,反倒增加失智的風險。目前建議洗腎病人可採取以下方式,來減低未來失智的風險:1.增加每次洗腎之清除率:血液透析過濾術(hemodiafiltration)和使用中分子量阻截透析膜的新型人工腎臟,較傳統洗腎方式能夠移除更多導致認知功能障礙的中、大分子毒素,目前值得期待的新治療方式來減低日後失智的可能。2.低溫透析:可減低七成洗腎時低血壓發生率,預防因為低血壓導致的腦部循環不良導致腦細胞受損。3.腎臟移植:根據醫學研究指出,慢性腎衰竭的病人在接受腎臟移植後,在移植後的6~12個月內,就可顯著觀察到病人的認知能力有所改善。目前洗腎與失智的關係,仍有待醫學進一步研究,找到相互影響的機制,並替腎友帶來新的解方。想要了解更多洗腎大小事,請看元氣網洗腎專題策展
-
2023-05-15 失智.大腦健康
每周吃1次魚、每天2匙橄欖油…從飲食防失智 10類食物助腦部健康
國外研究顯示「麥得飲食」能改善認知功能及減緩阿茲海默症病程,可預防失智症。特色在於強調食材盡量天然原態,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結合「得舒」與地中海飲食,並提出10種有助於腦部食物及5種不利於大腦健康的食物。10種有助腦部健康食物●深綠色葉菜:如菠菜、綠花椰、空心菜等,也可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肥胖及糖尿病風險,每天攝取2份,每份100公克。●其他顏色蔬菜:如茄子、胡蘿蔔、彩椒等,富含植化素,每天攝取1份,每份100公克。●堅果類:含不飽和脂肪酸、纖維、維生素E及抗氧化物質,有助降低血膽固醇及預防心臟病,每周食用5次,每次約30公克。●橄欖油:主要用油,每天2匙。●全穀類: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屬天然抗氧化劑,降低體內發炎反應,每天食用1.5碗全穀類,如糙米、燕麥、大麥、蕎麥等。●豆類:富含纖維與蛋白質,可取代部分肉類降低飽和脂肪攝取量,每周吃3次,每次約60公克。●家禽類:雞、鴨、鵝肉等取代部分紅肉及其加工製品,降低飽和脂肪攝取量,每周吃2次,每次約3至5份,每份約30公克。●魚類:含優質蛋白質、omega-3脂肪酸,具抗發炎及抗氧化作用,如鮭魚、鯖魚、秋刀魚及虱目魚等,每周吃1次,每次約3至5份,每份約30公克。●莓果類:藍莓、草莓、蔓越莓等,有助降低體內自由基對心血管傷害,每周吃5次,每次約30公克。●紅酒:酚酸類具抗氧化功效,每天可攝取120至150cc,切勿過量。5種不利於大腦保健食物這類食物易造成血脂上升,導致血管損傷、血管硬化及身體發炎反應上升,提高腦中風與失智風險。●紅肉及其加工製品:每周攝取不超過5份。●奶油:每日不超過1茶匙。●起司:每周不超過1份(每份2片)。●糕餅與甜食:每周不超過5次。●油炸物:每周不超過1次。即使沒有失智症家族史,對一般人而言,麥得飲食仍有助於心臟、血管及整體健康,但提醒並不是某一類食物對腦部保健有益處就額外多吃,這樣並無益處,仍需回歸到均衡飲食才是首要原則。(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4-24 醫療.新陳代謝
罹患糖尿病一定會產生併發症嗎?醫盤點糖尿病可能造成的影響
【本文重點】糖尿病常見併發症是視網膜病變,可能因高血糖危機導致眼部血管受損並增加血管壁脆弱,具有發生出血風險。此外,胃腸道症狀也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見問題,如避免過度用力排便避免讓小血管破裂引發玻璃體出血。糖尿病與失智症的關聯密切,主要是血管性失智症的高風險因素,高血糖會導致大腦功能受損與認知衰退,需要積極控制三高並定期檢測糖尿病病況。--by ChatGPT一名中年男性因眼睛微血管破裂就醫,檢查發現罹患糖尿病的他,未做好血糖控制而造成視網膜病變,原本沒有不舒服症狀,近期卻出現腹脹、便祕,在猛用體力後,視力被血塊遮住,模糊看不清楚。高血糖危機 讓視網膜產生病變長庚醫院北院區視網膜科主治醫師康祐銓說,糖尿病引起的併發症,跟全身血管、神經、組織、器官都有關係,最常見併發症是視網膜病變。糖尿病初期症狀並不明顯,約三分之一患者不知道自己的血糖過高,有些人是因視力變差、看東西有黑點,眼底檢查異常才發現罹病。糖尿病對健康的影響甚鉅,康祐銓指出,血糖不穩會加速血管發炎、受損;隨著病情嚴重,眼睛長出不正常的新血管,且血管壁十分脆弱,咳嗽、揉眼睛、腹部過度用力,都可能造成破裂。糖尿病患者發生胃腸道不適比率很高,因為神經末梢病變影響胃腸道功能,常見蠕動變差、排便不順暢。因此糖尿病人連「大便」也要小心,用力過度會讓小血管爆掉,導致玻璃體出血。康祐銓分享,有位患者平日作息混亂,主訴看東西中間好像有一點扭曲歪斜,以為是熬夜睡不飽讓視力變模糊,經常大魚大肉少吃蔬果,也有便祕問題,在一次排便比較用力的過程當中,一隻眼睛突然完全看不見,結果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不正常血管增生所致。失智風險高 起因大腦功能受損康祐銓提醒,糖尿病患者如果有便祕問題,要多吃高纖蔬果補充膳食纖維,排便時切記拿捏力道,避免小血管擴張、破裂,傷害視力。在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失智12大危險因子」中,糖尿病是其一,高血糖會損傷大腦功能與認知衰退,若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罹患失智症的機率高出一般長輩1.5至2.5倍。糖尿病與失智症關聯密切,主要是大小血管的病變,易引發血管性失智症,包括腦中風、腦部血液循環不良,腦細胞壞死而使智力減退。罹患糖尿病一定會產生併發症嗎?主要關鍵是患病時間與控制程度,只要罹病時間長,身體就像一直泡在高濃度糖水中,後續併發症的風險相對增加。已經知道自己是高危險群或確診者,建議至少每年做一次視網膜檢查,按照疾病程度不同,每三個月至半年檢查一次,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期。有腦中風、腦外傷也要小心併發血管性失智症,積極控制三高、定期健檢追蹤糖尿病病況,或透過「AD-8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自我檢測。想知道更多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預防與治療,請上元氣網【遠離視力無感陷阱】線上影音課程:http://bit.ly/3y65WxN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3-28 失智.像極了失智
骨骼健康關乎大腦健康?研究稱骨密度下降與較高失智風險相關
【本文重點】骨密度下降可能是老年人失智風險的警訊。根據一項發表在《神經病學》上的研究,骨質流失在失智之前就已經發生,因此與更高的失智風險相關。在該項針對3600多名平均年齡為72歲老年人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骨密度較低的人比骨密度較高的人患失智的可能性高42%。骨質流失可能是失智風險的指標,骨密度較低的人可以成為篩檢和改善護理的目標。--by ChatGPT骨質密度通常是骨質疏鬆症的觀測指標,不過一項新研究表明,骨骼健康也可能和大腦健康有關。骨密度下降是失智警訊?根據發表在美國神經病學學會醫學期刊《神經病學》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對於一些老年人來說,骨密度下降可能是失智風險的警訊。該研究作者之一、荷蘭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醫學中心博士Mohammad Arfan Ikram表示,低骨密度和失智通常是同時影響老年人的兩種情況,特別是失智期間因為缺乏身體活動和營養不良的緣故,更容易讓骨質流失。然而,人們對失智前期間發生的骨質流失知之甚少。研究結果發現,骨質流失在失智之前就已經發生,因此與更高的失智風險相關。在該項針對3600多名平均年齡為72歲老年人的研究中,研究人員以X光觀測參與者的骨質密度。之後每四到五年訪視所有人一次,並完成身體檢測,例如骨質掃描和失智測試。在研究開始時,沒有任何參與者失智。研究人員發現:.在平均11年中,688人(19%)罹患失智症。.在骨密度最低的1211人中,有90人在10年內發展為失智。.在骨密度最高的1211人中,有57人在10年內發展為失智。在調整了年齡、性別、教育程度、是否有其他疾病、藥物使用狀況和失智家族史等因素後,研究人員發現骨密度較低的人比骨密度較高的人患失智的可能性高42%。研究人員不確定為什麼存在聯繫,但在該研究中兩者沒有因果關係。骨密度變低不一定會失智Ikram指出,以前的研究發現,飲食和運動等因素可能對骨骼產生不同的影響以及失智的風險。這次的研究發現骨質流失與失智之間存在聯繫,但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更好地瞭解骨密度與記憶喪失之間的聯繫。骨質流失可能在失智的最早階段就已經發生,在任何臨床症狀出現之前的幾年。如果是這樣的話,骨質流失可能是失智風險的指標,骨質流失的人可以成為篩檢和改善護理的目標。不過根據Ikram的說法,更重要的是要正確看待風險。隨著年齡的增長,骨質流失非常普遍,大多數骨密度變低的老年人不會發展成失智症。因此,並非以骨密度來篩查老年人的早期失智。反而是當老年人被診斷出患有腦部疾病時,其骨骼健康應該受到關注。另外,該研究的局限性在於,參與者主要是歐洲血統和70歲或以上的老年人,因此這些發現可能在不同的種族、民族和年齡組別中有所不同。紐約大學朗格尼醫院的神經學家Joel Salinas認為,該項研究成果是一個非常合理的發現。與其他發現關聯的研究一樣,需要做更多工作來發現為什麼可能存在這種聯繫。Salinas並未參與此次研究。Salinas表示,失智和骨質流失之間存在關聯可能有幾個原因:.這兩種疾病都與年齡密切相關。.這兩種疾病都可能涉及發炎反應。.飲食、營養和生活方式。Salinas提醒,改善生活方式因素永遠不會太晚,例如飲食和活動量。即便已經有認知能力下降的跡象,但在這些領域做出刻意的努力可以減緩失智的進展。【資料來源】.Is bone health linked to brain health?.Weaker Bones, Weakening Brain? Study Makes the Connection.How Bone Density May Be Linked to Dementia Risk
-
2023-03-27 醫療.心臟血管
沒症狀就不用量血壓?圖解高血壓危害:身體多重器官都會受損
「醫生,我最近頭暈暈的,痛痛的。」喬老闆說。「平常在家會量血壓嗎?」醫師問:「你剛剛到院的時候,血壓量起來很高呢!有192/118毫米汞柱。」「平常我都沒有不舒服,怎麼可能會沒事量血壓?」喬老闆疑惑地問著。高血壓常常沒有症狀首先我們先來認識一下血壓。血壓代表著血液流動時,血管所承受的壓力。大家看到血壓的數值會有兩個,例如127/83毫米汞柱這樣的紀錄法。前面那個數字代表「收縮壓」,後一個數字是「舒張壓」。「收縮壓」代表心臟收縮時血管承受的壓力;「舒張壓」代表心臟放鬆時血管承受的壓力;因為心臟收縮的時候血管會承受高一點的壓力,因此收縮壓會高於舒張壓。在127/83毫米汞柱這樣的紀錄法下,我們可知收縮壓為127毫米汞柱,舒張壓為83毫米汞柱。平常健康成人的血壓應該是120/80毫米汞柱以內,平常應該要定期測量自己的血壓,因為當高血壓的時候,通常不會有什麼症狀。可是,長期的高血壓會帶來許多身體危害,因為這代表著血液在血管裡流動的時候,力道是過強的,不斷衝擊著血管管壁,血管就會愈來愈不健康。一個人患有高血壓的時間愈久,無論是不知情,或是不想理,總之當從來沒有控制血壓,就會愈危險,帶來愈多的併發症。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高血壓帶來的身體危害。◆ 血流不足缺血原本我們的血管應該是強壯並具有彈性的。然而當血壓大的時候,血管壁持續受到愈高的壓力衝擊,血管壁可能出現微小的撕裂傷,而這些撕裂傷容易引起膽固醇的聚集,當愈來愈多膽固醇卡在血管,血管的通道就變窄,讓血液通行受阻。血管被卡住的地方愈多,血液愈難無法進入到組織或器官。若這件事情發生在供應心臟的冠狀動脈,會引發心絞痛、心律不整,這就是一般我們講到的「心肌梗塞」,指冠狀動脈被阻塞了,於是血流無法進入到心臟肌肉,心臟肌肉無法收縮做工。全身上下有許多大大小小的血管,在高血壓的時候,不是只有心臟的血管會被破壞,全身到處的血管都可能被破壞到。像是負責性器官的血管出現阻塞,患者就會有性功能障礙。(延伸閱讀:心肌梗塞超危急!搶通血路、預防再發,心臟科醫師圖文講解)◆ 心臟衰竭血壓高,造成血管壁微小撕裂傷,導致膽固醇聚集阻塞,血管通道變窄,血液行受阻。血液通行受阻的時候,很難將血液送往各個組織與器官,心臟可能就會更費力地工作,不過效率依舊不好,左心室得要賣了老命地用力收縮,想再把血打出去一些,左心室工作這麼累,時間一久就會心臟衰竭,患者很容易喘、容易累,還有水腫情形。(延伸閱讀:心臟衰竭問題多,8個迷思要破解!)◆ 血管瘤血管持續被高血壓衝擊的時候,血管壁變得弱化,可能就膨出變成一個血管瘤,就像是被撐出一小包氣球的樣貌。當然,這樣的血管瘤本身來說就是個不夠強健的組織,因此當持續的高血壓繼續衝擊著血管壁,會讓血管瘤愈來愈大,有朝一日甚至因為撐得血管壁太薄、撐得太大而破裂,造成致命的內出血問題。血管瘤的狀況可能出現在身體各處,例如腦部的血管瘤破裂時,會讓人頭部劇烈疼痛,失去意識;在身體腹部的主動脈瘤,則可能讓人摸到一個有脈搏跳動的腫塊,萬一破裂,同樣會造成腹部劇痛並很可能奪人性命。(延伸閱讀:爆炸性頭痛、頸部很僵硬,當心腦動脈瘤破裂!神經外科醫師圖文詳解)(延伸閱讀:對付困難腹主動脈瘤,血管內固定錨釘很關鍵,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圖解說明)◆ 腎臟功能變差我們一直說到,高血壓會造成的問題是讓血管承受過高的壓力,導致血管愈來愈不健康,因此血管密集的區域一定會遭受高血壓帶來的破壞,而腎臟就是一個血流豐富的區域,很容易受到高血壓的影響。腎臟的功能是移除血液中的廢物、調解血量與壓力,製做尿液將廢物排出體外;為了達成這麼繁重的任務,腎臟裡面有密集的小型血管負責各樣工作,於是血壓高會讓負責過濾廢物的血管硬化、受傷,腎臟無法有效率地過濾廢物,工作更形艱困,最後會讓腎臟失能衰竭,喪失過濾廢物的能力。◆ 認知障礙、失智、中風高血壓久了,血管不夠健康,腦部獲取到的血流變少,腦細胞沒法獲取到足量的氧氣、養分,腦細胞死亡速度變快,導致讓人的專注力下降、記憶力變差、很難好好思考,認知功能出現障礙,更嚴重一些會到血管型失智的程度。所以啦,請記得,血管要顧好,腦部才會健康。假使是動脈粥狀硬化嚴重,血流直接被阻斷,患者有更多腦部功能區失能,就是平常我們說的「腦中風(梗塞型)」;萬一是高血壓導致了腦血管瘤破裂,則會出現出血性的腦中風。無論哪一種,腦部功能都會下降,即使沒有喪命,可能還是會帶來認知障礙及失智的長期問題。(延伸閱讀:做好這四項,減少失智風險)◆ 破壞視力與視神經眼睛構造內有許多細緻精密的血管。眼睛後方的視網膜區負責感光,當這附近的血管因高血壓受損,可能會造成視網膜出血,患者視力變得模糊,甚至完全看不到。而高血壓也會影響供應視神經的血管,讓患者視力變得更差。別等高血壓造成症狀高血壓的初期常常沒有症狀,讓人不會特別去注意。然而我們還是要盡量好好控制血壓,畢竟長期失控的血壓會導致身體多重器官受損,最後容易死在相關併發症。想要避免這些併發症,還是要早早從飲食、運動、和藥物做起,並定期測量血壓,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血壓多少才OK?有什麼症狀?高血壓最基礎知識(圖解懶人包)原文:
-
2023-03-27 養生.聰明飲食
睡不好代謝差又升血糖 營養師教補充4種營養從吃對抗失眠問題
【本文重點】失眠是現代人文明病,睡前使用手機、壓力、環境、疾病等都會造成睡眠品質下降。台灣慢性失眠患者至少超過200萬人,年齡愈高失眠比例更高。慢性失眠會影響生理健康,而缺乏睡眠會提高血糖數值,容易增胖升血糖,也會增加失智風險。攝取含色胺酸食物、鈣和鎂能改善失眠,例如吃肉類、魚類搭配碳水化合物、牛奶、豆干、海帶、腰果、花生、小魚乾、綠色蔬菜等。建議每天睡足7至9小時、固定起床時間、不賴床、保持適當溫度與光線、避免烹調重口味和喝酒助眠。--by ChatGPT失眠是現代人的文明病,主要原因是生活失衡,包含壓力、飲食、環境、藥物、疾病等,睡前滑手機更是造成睡眠品質下降的一大主因,螢幕藍光影響褪黑激素分泌,導致生理時鐘混亂。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調查發現,全台至少超過200萬人有慢性失眠困擾,隨著年齡愈高,失眠比率也愈高。大里仁愛醫院營養師徐佳靖說,慢性失眠的定義為每周三天以上睡不好,白天出現倦怠、嗜睡、情緒煩躁、難以專心等症狀,影響學習或工作,持續時間超過一個月。睡眠不足有害身體健康,大腦交感神經沒有獲得充分休息,不僅免疫系統失衡,還會使代謝降低,有三高問題的民眾更無法好好控制血糖、血壓、血脂。睡不好代謝差 易增胖又升血糖許多研究顯示,缺乏睡眠會使血糖數值上升,因為修復胰島素的敏感度降低,易增胖又升血糖。睡不飽也會增加失智風險!臨床研究證實,睡眠能幫助大腦清除β類澱粉蛋白,當身體代謝作用變差,就容易累積成高濃度的β類澱粉蛋白,造成掌管學習和記憶的海馬迴皺縮,經年累月逐漸瀰漫全腦。想要預防或延緩失智症,應調整生活型態,每天睡足7至9小時,固定就寢與起床時間、不在假日賴床補眠、寢室保持適當溫度與光線,戒掉睡前滑手機的壞習慣,並且可藉由規律運動和均衡飲食改善睡眠品質。色胺酸安穩睡眠 鈣鎂放鬆肌肉「吃對食物」也可以改善失眠,徐佳靖表示,藉由攝取含色胺酸食物,進入大腦合成血清素,能安穩睡眠。首要掌握均衡飲食原則,可參考國健署的「每日飲食指南」,吃足全穀雜糧類、豆魚蛋肉類、蔬菜類、水果類、乳品類、油脂及堅果種子類等六大類食物,其中肉類、魚類所含的色胺酸較多,搭配碳水化合物一起食用,能更順利吸收。鈣和鎂可穩定神經、放鬆肌肉,徐佳靖建議,可多吃牛奶、豆干、海帶、腰果、花生、小魚乾、綠色蔬菜等食物;維生素B有助於安定情緒,可食用糙米、燕麥、動物肝臟、小麥胚芽等食物。徐佳靖提醒,睡前4小時要避免吃太飽,烹調要清淡,重口味易引發胃食道逆流,導致夜咳或氣喘。民眾還有「喝酒助眠」的迷思,酒精的確讓人想睡,但會造成深睡期易醒不連續,破壞睡眠結構。元氣網推出「你放心,我們照顧你」單元,推出一系列飲食保健、居家運動、肌力訓練、失智照護等課程,免費線上觀看https://pse.is/4uva2a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3-17 活動.精彩回顧
精彩回顧 /你放心,我們照顧你:專為照顧者打造的長輩營養照護指南
照顧者,你好:有太多的照顧者在遇到問題時,總是喜歡把所有事情都攬在自己身上,部長真的覺得無奈又心疼。因為照顧失智家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難免會有感到焦慮與無助的時候。但,在照顧過程中遇到困難與挫折的時候,是否能學會正確的求助很重要。如果你需要專業的支援和建議,那麼就趕快跟着部長一起,提升自己的照顧能力吧!|適合對象|➡️希望通過學習提升自己的照顧品質的家庭或專業照護者➡️希望了解如何通過飲食來讓自己更健康的樂齡銀髮族➡️希望了解如何照顧家人的一般民眾|如何報名課程|➡️該系列課程皆為免費課程,登入會員後報名填寫資訊即報名完成,即可免費觀看課程。➡️登入報名後,影片可隨時隨地回放觀看。|系列課程重點導讀|Q:家中長輩有三高問題,所以家裡的飲食比較清淡,但是長輩挑食不吃怎麼辦?部長:三高是高齡長輩常見健康問題之一,平時除了需要規律運動和作息以外,飲食調整也非常重要,快跟著營養師一起,教你如何讓長輩吃得健康又美味!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被稱為三高,是現代人健康大挑戰,對65歲以上長者更是如此,而高齡長輩三高會影響認知功能、使失智風險增加,但若能穩定控制,就能降低長照風險,減輕我們照護與經濟的負擔哦!上這一堂課,能幫助你● 了解三高的飲食原則● 三高飲食上的禁忌● 三高飲食烹調需要注意什麼👉點此觀看課程▶ Q:長輩總是半夜起床說要回家,怎麼勸都沒用,完全睡不好。部長:「日夜顛倒」是失智症長輩很容易發生的狀況,首先要找出長輩「日夜顛倒」的原因,是否睡前吃了容易導致失眠的食物?或活動較少導致體力過剩等。其實只要吃對食物,不但可以幫助長輩入睡,還能有助於增加長輩的睡眠品質,讓長輩睡得安心,你也能獲得充分地休息。失眠,是許多長輩心裡的痛,作息混亂的情形也經常讓照顧者感到壓力與負擔。本堂課將從營養師的角度,教你如何通過正確飲食,幫助長輩提升睡眠品質,讓你和長輩都能一夜好眠!上這一堂課,能幫助你● 了解失眠促成因子● 認識助眠的食物● 認識睡前要避免的食物👉點此觀看課程▶ Q:最近長輩看電視聲音開得越來越大聲是什麼原因?部長:電視開得很大聲,需要注意長輩是否有聽力問題,聽力作爲人與人溝通表達與互動的關鍵,如果長輩聽力出現問題卻沒有重視,可能反而會加速長輩記憶、認知等功能的退化哦。有很多人覺得「老了就是會重聽」,因此將聽力變差這件事視作理所當然,而沒有去重視這個問題。事實上,聽力退化帶來的負面影響可能比我們想的嚴重,更別說65歲以上的長者出現聽力障礙的情況高達40%,希望透過本堂課程,協助大家更好地發現長輩聽力損失問題,打造長輩優質「聽」生活!上這一堂課,能幫助你● 日常的聽力保健技巧● 學習自主檢測聽力方法● 介紹聽損治療與輔具介入👉點此觀看課程▶ 部長還整合了經驗豐富的專業醫師、營養師以及語言治療師等資源,從了解照顧過程中長輩易發生的疾病出發,如吞嚥困難、腸胃保健,到如何根據長輩情況準備合適飲食,一起提升我們的照顧品質,讓長輩吃得開心又健康!長輩吃東西容易嗆咳嗎?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機能的衰退,以及口腔及喉嚨周邊肌群退化鬆弛的影響,長輩吃東西難免會出現喉嚨卡卡、吞不乾淨等吞嚥困難症狀。治療師將在這堂課程教大家通過了解造成吞嚥飲食困難的成因,來學習如何避免長輩的嗆咳問題,從日常保健開始著手預防,解決長輩進食問題!上這一堂課,能幫助你● 認識吞嚥的生理構造● 介紹吞嚥反射與過程● 了解造成吞嚥飲食的成因👉點此觀看課程▶ 很多長輩因為牙口不好,因此在咀嚼時還沒有確實磨碎就進入胃部,再加上腸胃消化功能退化、蠕動變慢,導致長輩出現消化不良、腹脹、便秘等問題。我們該如何從日常保養開啟長輩腸道健康人生呢?俗話說:腸胃好,人不老,快跟着醫師一起從飲食開始顧好長輩的腸胃!上這一堂課,能幫助你● 了解長輩常見腸胃問題● 長輩日常腸胃保養指導👉點此觀看課程▶ 介護食是一種特殊的飲食照護,它的出現不僅解決了長輩食慾下降和進食困難的問題,還能有助於長輩恢復身體機能和提升生活品質,如果家中長輩有食慾下降或進食困難的問題,不妨考慮介護食,讓長輩重新找回享受美味和多樣化的食物的樂趣~上這一堂課,能幫助你● 了解什麼是介護食● 哪些人適合使用介護食● 居家如何製作介護食👉點此觀看課程▶ |3月女性主題推薦文章|● 晚上睡太少、午覺睡太多都會提高失智風險!專家教你如何睡得剛剛好● 與長者相處 努力傾聽有時比分享話語更重要● 近4成失智照顧者最困擾的問題竟是「它」!專業醫師來解答● 需要幫助的,不是只有患者而已還有更多教你如何關心自己的文章等着你,快來一起看看我們的失智主題圈!👉點此前往▶
-
2023-03-11 醫療.耳鼻喉
輕忽年長聽損恐失智! 專家:注意3點、50歲後定期檢查
【本文重點】長者聽力問題若因聽損若沒有矯正,可能誘發失智症。年長者聽損往往是在不自知下,因此建議50歲以上民眾進行聽力檢測。若發現家人說話聲音大聲,看電視時的聲音愈來愈大,或是對外界的呼叫聲反應遲頓,應盡速安排就醫檢查聽力。戴助聽器是一個需要學習、練習的過程,而輕忽年長聽損可能導致失智症。--by ChatGPT年長者聽損常被忽略,但愈來愈多醫學研究發現,聽損若沒有矯正,可能因對外界刺激反應減少、大腦灰質變薄等多重原因,誘發失智症。況且,年長者聽不見常反應「蛤!」,但「蛤」一聲,可能讓大腦多做工增加自由基、廢物等,而提升失智風險。醫師表示,若發現年長者說話愈來愈大聲、看電視的電視聲音愈開愈大及對外界呼叫聲反應遲頓,應盡速安排長者檢查聽力,並建議50歲以上民眾應進行聽力檢測。要知道自己有沒有聽損,必須詳細檢查長期關注年長者聽力的婦聯聽覺健康社會福利基金會暨台北至德聽語中心新址今正式啟用。基金會董事長鍾張培士說,基金會過去多專注兒童聽損及早療,隨後走向多元化及社區化照顧,近年來,關注於年長者聽力問題。「年長者聽損往往是在不自知下,可能是10多年來漸進性發生,但發現時,聽損可能已屬中重症,十分嚴重。」今參與啟用活動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全方位聽覺健康中心副院長陳光超說,如果要知道自己有沒有聽損,必須詳細檢查,若等到聽不到才檢查,可能為時已晚。戴助聽器是一個需要學習、練習的過程陳光超表示,年長者如果只有輕度聽損,因還能聽到聲音,不需使用助聽器,難以自知已有聽損問題,若聽損惡化到需使用助聽器時,又可能因一時感受外界聲音過大而不適應,許多人認為,助聽器就像戴上眼鏡就能立刻解決問題,「這是錯誤觀念」,因助聽器有如拐杖,必須學著使用才會慢慢上手,戴助聽器是一個需要學習、練習的過程。陳光超說,若發現家人說話愈來愈大聲,看電視時的電視聲音也愈來愈大,或是對外界的呼叫聲反應遲頓,應盡速安排就醫檢查聽力。輕忽年長聽損恐發生失智症婦聯聽覺健康社福基金會執行長管美玲說,聽損防範方面,目前最重要的是「專業人力及能力不足」,讓城鄉資源分佈出現差距,年輕族群聽損不僅是聽力損失,也可能以注意力不足、學習障礙等方式表現,而隨著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年長者聽力及大腦退化情形都須持續關注,戴助聽器後更需要專業團隊介入協助。婦聯聽覺健康社福基金會研究發展部組長張憶萍說,聽損可能會進一步造成聽損者心理、大腦認知功能受損,因此國人最好於40歲以上開始注意聽力的變化,以預防發生失智症,基金會從去年至今已輔導近百人聽損者,包括聽力評估、尋找合適助聽器、同時教導照顧者相關照顧技巧,以進行大腦整合訓練,為聽損者創造更好的生活。延伸閱讀:.耳朵悶悶恐是突發性耳聾!聽力喪失常見3原因,把握一周黃金治療期搶救聽力.跟長輩溝通困難,當心是聽力退化!專家:做好3招讓長輩看懂聽懂更無礙.「蛤?」小心出現這四大徵兆 聽力可能已受損!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3-03 失智.大腦健康
中年每改善一項就降6% 研究稱七種習慣有助降老年失智風險
失智症是世界上最大的健康威脅之一,據統計直到2050年,全球失智人口恐達一億五千三百萬。幸好一項新研究顯示,從調整生活方式著手就可能在降低失智風險方面發揮作用。失智症小知識失智症是一種大腦功能漸進退化的智能障礙病症,失智症大致可分為退化性與血管性兩類。退化性包含:阿茲海默症、額顳葉型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亨廷頓氏症造成的失智。阿茲海默症屬中樞神經系統的退化,特別侵襲腦部對於記憶、認知、語言的部分,是最常見的失智症。》看更多失智症成因該研究表明,包括保持活躍、吃更好的飲食、維持健康的體重、不吸菸、保持正常的血壓、控制膽固醇和血糖在內的七種健康習慣,都可能降低以後患阿茲海默症等疾病的風險,其初步研究結果將發表於波士頓舉行的美國神經病學學會的年會上,但尚未發表在同行評審的期刊。採取七步驟降低失智機率該研究作者之一、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BWH)助理教授Pamela Rist表示,由於已知道診斷為失智症前幾十年間大腦早就開始產生變化,因此必須更瞭解中年人的習慣如何影響老年失智的風險。好消息是,在中年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會降低未來失智的風險。該研究追蹤13720名、在研究起始時平均年齡為54歲的美國女性約二十年,在檢視收集到的數據後發現共有1771名、約為13%的女性已發展為失智症。研究人員發現,在前述七項健康因素中,參與者在各別任一項表現越理想,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最多可下降6%,而你從清單上改善的壞習慣越多,患失智的風險就越低。Rist建議,並非所有失智的風險都可以修改,例如你的基因,因此採取措施改變你可以改變的風險很重要,像是通過每天運動半小時或控制血壓等措施,就可以降低失智風險。不過研究人員提醒,他們的研究存在局限性,包括他們無法研究戒菸等因素如何影響以後的失智風險。事實上,英國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2020年的研究便指出,失智症成因有6成是先天性或仍未明瞭,4成則是可能與後天環境有關。這4成後天環境因素中共有12項危險因子。該報告將可改變的危險因素,按年齡階段區分不同關鍵影響因素:.早年(<45歲):教育程度低.中年(45-60歲):聽力下降、腦外傷、高血壓、過量飲酒和肥胖.晚年(>65歲):吸菸、憂鬱症、缺乏社交、缺乏運動能力、空氣汙染和糖尿病上述12項失智症危險因子,其實也是可以遠離失智症的對策,包括控制糖尿病、治療高血壓、避免頭部外傷、戒菸、減少空氣汙染、避免中年肥胖、經常保持運動、降低憂鬱發生、避免過量飲酒、治療聽損或配戴助聽器、維持常態社交與高度學習。其中比較特別的是聽力受損,絕不能輕忽。【資料來源】.Seven healthy habits may help cut dementia risk, study says.Seven healthy habits that could help cut risk of dementia, according to scientists.Take These 7 Healthy Steps to Lower Your Odds for Dementia.Those Declining Dementia Rates? It's Not the Plaques and Tangles
-
2023-02-26 失智.大腦健康
35歲以上即高風險!可預測失智症風險的檢查有哪些及誰適合?
醫學上的失智症診斷,是根據臨床症狀、腦退化萎縮的區域,以及病理特徵來分類,包括:阿茲海默症(占五、六成)、血管性失智症(占兩成)、額顳葉失智症(占一成)、路易氏體失智症(占一成)。這些疾病各有特殊的臨床表現、腦部萎縮區域,以及病理切片的特徵。一個人發生失智前15到20年,大腦其實已開始產生變化,期間可能都還沒出現明顯症狀,一旦出現症狀時,便難以修復了。「高齡」是失智症最大危險因子,但這不代表年輕就不會失智!失智症,是一種症狀群,而非某個疾病的特定診斷。在台灣,失智症患者約有35萬人。而所謂的失智症前期,即「輕度知能障礙」患者,預估約有70萬人,但因症狀輕微容易被忽略,直到症狀嚴重時才去醫院檢查,往往為時已晚。在醫學如此發達的今日,我們對失智症仍然沒轍,找不到有效治療方法,只能及早檢測,及早預防。然而,目前臨床仍無一項檢查可事先偵測出這些隱性失智症患者,因此無法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目標。診斷失智症的工具有哪些?臨床上常見診斷失智症的工具包括:一:量表。一種是快速篩檢量表,作答花費約七、八分鐘,這種方式適合大量篩檢,缺點是準確性較低,容易出現偽陰性或偽陽性,如識字能力不足或中文程度不佳的人,對於閱讀量表會有困難,不只作答速度慢,解讀敘述也可能有誤解,最終導致分數太低。另一種是長時間的結構訪談量表,儘管比快速篩檢來得準確,但仍會有過於耗時或主觀的缺點。二: 驗血。甲狀腺功能、腎功能、肝功能、電解質、梅毒、葉酸、維生素B12等。以上檢查項目若異常也會造成認知功能障礙。三: 影像。利用磁振造影(MRI)觀察腦部,排除中風、腦腫瘤或腦結構異常狀況,因為這些病變也有可能造成失智症狀。若量表結果顯示認知功能有明顯低下,而且了排除血液檢查及腦部影像的異常之後,才會診斷為失智症。其中臨床上最常用來診斷失智症的工具,包括臨床失智評估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 CDR)、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簡短智能測驗(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以及神經心理檢查等。不過,這些都用於評估「當下」認知功能退化的嚴重程度,沒辦法用來預測失智症風險或病程進展,為失智高危險群提出預防措施的建議。如今有一項創新技術,檢測大腦年齡,叫做「腦神經年齡(axonal brain age)」磁振造影檢查。解決了上述的缺點,只要掃描15至25分鐘的磁振造影,人工智慧(AI)就能分析你的大腦健康,並預估你未來的失智風險,好處是客觀、精準、敏銳、無輻射、無傷害,特別是可以在有症狀前提早預測失智風險。腦神經年齡,亦可稱作腦齡、腦年齡。就像膚齡、骨齡一樣,腦齡甚至透露你全身健康狀態,比你想得更廣更深。這種檢查是透過分析大腦「白質」的「神經纖維束」,評估一個人的腦神經是否退化得比同齡正常人嚴重,提早在還沒出現症狀時,預測失智風險並有效介入。大腦神經纖維束是什麼呢?想像它是大腦的電線,傳送訊號,而這些訊號以不同形式傳送,形成人腦不同的認知功能。神經纖維束的外層包著髓鞘(myelin),而髓鞘就像是一層膜,髓鞘健康,腦神經纖維束就完整,訊號自然傳導快速、有效率且精準。我們在動作、說話的時候,都是毫秒中切換,因此訊號傳送當然也要快速,才足以應付我們的生活運作,但隨年紀越大,腦神經束會有所破損,變得不健康,進而影響訊號傳導速度,我們動作就會變得卡卡的,日常功能無法順暢進行,例如記憶力減退、專注力變差、反應速度變慢等。腦神經結構退化嚴重者,則會導致失智,輕微者則不會。腦年齡退化五歲以上有潛在失智風險市面上有關腦年齡的預測,大部分使用腦部較為巨觀的變化,像是灰質、白質的體積(volume)之萎縮情形等。而過去研究顯示,白質神經束(white matter tract bundles)的微結構(microstructure)變化,如神經束的完整性(integrity),對於老化進程更敏銳。新型技術「腦年齡預測(Brain Age Prediction, BAP)」即是利用「水分子擴散技術」的影像資料,來觀察大腦白質的結構變化,再運用大量腦影像資料,透過機器學習的訓練,建立腦年齡的預測模型。這種方式所演算出的腦年齡,著重在腦神經連結的退化,在臨床症狀或認知功能的退化上,比灰質更具關聯性。腦年齡若退化超過五歲以上,為失智症潛在風險群,建議要定期追蹤;而若退化10歲以上化10歲以上即代表明顯老化,未來2到3年內可能會發生輕度認知功能障礙,10年後失智風險將增加兩到三倍;《阿茲海默氏病雜誌(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一項最新研究指出,腦年齡退化9歲以上,兩年內極有可能從「臨床失智評估量表(CDR)」的疑似失智轉變為輕度失智。然而,若退化小於3.22歲,是有機會從疑似失智逆轉為認知正常。換句話說,腦齡差能預測認知正常的人,未來轉為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風險;同時,也可以及早預估失智風險,及早調整生活型態,逆轉腦年齡並遠離失智。這項技術已獲美國FDA認證,運用擴散式磁振造影技術(dMRI)與人工智慧(AI),就能分析出腦神經纖維束健康狀況,核心技術是技轉自臺大醫學院近二十年的學術研究成果,除了可以輔助診斷各項腦部疾病或精神疾患,經臨床資料研究驗證,能作為失智前期客觀判斷、認知退化速度預測,以及預防介入效果評估等。一般人普遍認為記憶或判斷力明顯變差、失智症家族病史,才是失智症高風險群。但事實上,有以下任一條件者,都屬於高風險群:・有長新冠腦霧症狀・失智症家族病史・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曾有腦部碰撞・暫時性腦缺血・曾患憂鬱症・聽力障礙・工作壓力大・體重過重・抽菸或大量飲酒習慣・有嚴重睡眠問題・自己察覺相較於前一年,記憶力、判斷力有明顯變差者・年齡35歲以上大腦老化,伴隨神經元(neurons)與神經束(axons)的損壞,長期累積下來,相關腦區功能發生異常,因而造成認知功能的缺失。當患者已出現認知功能異常時,大腦結構早已累積了相當程度的破壞。35歲是我們大腦神經系統發展高峰,之後便會隨老化而逐漸下滑。建議35歲以上族群,儘早於失智症狀發生前做檢測,與醫師針對現況改善,改變生活型態,維持大腦健康運作,降低失智風險。【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曾文毅醫師】可預測失智的「大腦神經年齡檢測」懶人包:怎麼做?誰適合?】
-
2023-02-23 失智.大腦健康
身體多痛一處讓大腦多老一歲 研究稱有慢性疼痛患失智風險增
身體疼痛貌似小事,卻有可能影響深遠!一項新研究指出,患有慢性疼痛的人,其認知功能下降及失智的風險更高。根據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S)的研究顯示,神經認知異常的風險隨著疼痛部位的增加而升高,並且跟海馬迴(hippocampal)萎縮相關。多部位疼痛相當於老八歲海馬迴是大腦中負責記憶的部分,其體積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少,研究人員將多部位慢性疼痛患者的海馬迴萎縮程度,等同於平均年齡為60歲健康人的衰老影響。研究人員發現,與沒有疼痛的人相比,患有一處慢性疼痛部位的60歲老人,其海馬迴萎縮程度相當於衰老一年,而當身體兩個地方感到疼痛時,海馬迴會進一步萎縮,並且相當於兩年多的衰老。換言之,一個60歲有兩處部分有慢性疼痛的人,其海馬迴灰質體積與62歲無慢性疼痛的對照組體積相似。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體內疼痛部位數量的增加,風險還會上升。與只有兩個部位的人相比,五個或更多身體部位疼痛的人,其海馬迴體積幾乎小了四倍,而這相當於長達八年的衰老程度。該研究結果表明,多部位慢性疼痛影響近半數的慢性疼痛患者,並且對患者的整體健康造成負擔。然而,目前尚不清楚患有多部位慢性疼痛的人是否會加重其在神經認知異常的風險。什麼是慢性疼痛?2021年發表在《刺胳針》(The Lancet)期刊的研究推估,全世界超過30%的人患有慢性疼痛,而疼痛是人們尋求醫療保健的最常見原因,也是世界上導致殘疾的主要原因。慢性疼痛被定義為持續或復發超過3個月的疼痛。根據約翰霍普金斯醫院資料,慢性疼痛有以下幾種類型:.腰痛、背痛.癌症疼痛.關節炎.頭痛.影響全身神經的神經痛.找不到物理原因的心因性疼痛.其他疼痛該如何治療慢性疼痛?根據梅約診所資料,慢性疼痛通常不會消失,但有很多方法可以管理和減少疼痛。多年來,止痛藥是治療疼痛的主要方法,但近期研究表明,鍛煉、正念練習和其他輔助方法可以緩解疼痛和整體健康。【資料來源】.Dementia risk rises if you live with chronic pain, study says.Study Finds Link Between Chronic Pain and Dementia
-
2023-02-20 醫療.精神.身心
易被忽略的老人精神疾病!譫妄與失智、老年憂鬱如何分別?
● 譫妄是一種精神狀態,常出現混亂、幻覺、妄想症狀● 老年人因疾病、藥物和社交孤立,易增譫妄風險● 發生譫妄的長輩,失智風險比較高一位80歲女性患者,因情緒不穩定,出現妄想和幻覺等症狀,被送入急診室,經評估診斷,患者在幾天前進行了大腸癌手術,住院期間使用大量的止痛劑和鎮靜劑,再加上重症病房的環境,引發術後譫妄現象。譫妄類似精神病症狀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說,譫妄是一種精神狀態,大腦的認知和反應出現了混亂、混淆、幻覺、妄想等症狀,最常見的現象是突然胡言亂語、認不得人、激躁不安、忘東忘西、失去定向感和時間感等,甚至有患者表示看到不存在的東西,家屬以為是中邪帶去收驚。發生譫妄6原因為什麼會發生譫妄現象?楊聰財表示,主要是因為大腦發生瀰漫性代謝障礙,進而可能有6原因導致譫妄:1.生理狀態:某些疾病或身體損傷,例如感染、中風、腦外傷、癲癇等。2.精神狀態:情緒不穩、憂鬱症、焦慮症、思覺失調症等心理狀態。3.缺乏睡眠:睡眠不足或睡眠質量差,可能導致譫妄現象。4.身體失調:長期飢餓、脫水、高燒、低血糖等身體失調。5.藥物或毒品使用:某些藥物或毒品也會導致譫妄現象,例如酒精、安眠藥、抗精神病藥、迷幻藥等。6.環境改變:最常發生在醫院,因住院產生身心壓力,大腦意識狀態突然改變。楊聰財提醒,當出現譫妄現象時,應儘早尋求醫療幫助,找出原因進行相應的治療方式,只要把發生原因控制好,大多數患者都可以恢復。譫妄易與失智、老年憂鬱搞混譫妄無特定年齡層,但是常見於老年人身上,研究統計顯示,與慢性疾病、藥物使用和社交孤立等因素相關,增加了發作風險。譫妄症狀與失智、老年憂鬱相似,容易被搞混而錯過黃金治療期,楊聰財強調,譫妄通常包括混亂、幻覺、妄想;老年憂鬱則是情緒低落、失眠、自我否定、體重減輕等;失智症狀屬於持續性、逐漸惡化的認知功能障礙,當長輩記憶力衰退、語言障礙、思維能力下降,就要多加注意。另一個觀察重點是時間,譫妄通常是暫時性,可能在幾小時或幾天內緩解,而失智是一種持續性、逐漸惡化的認知功能障礙,病程長達多年。要特別注意的是,容易發生譫妄的長輩,失智風險也較高;譫妄跟失智可能並存,若失智長輩突然陷入譫妄,患者的認知功能會惡化得更快。區分這些疾病的關鍵是詳細醫學及心理評估,逐項檢查身體狀況、腦部功能,並評估情感和認知功能等,及時診斷及早治療。預防譫妄4方法1.警惕藥物副作用:使用藥物應注意是否會出現相關副作用。2.維持健康生活方式:足夠的睡眠、健康的飲食、適度的運動、減少壓力和情緒波動。3.保持社交活動:社交活動可以減少社交孤立和抑鬱等情況的發生。4.預防感染:感染是譫妄常見原因之一,要注意預防感染,勤洗手、打疫苗等。
-
2023-02-08 失智.大腦健康
空氣汙染、心血管疾病增加罹患失智症風險!保護大腦健康這樣做
2017和2020年在刺絡針雜誌上所發表的重要研究中,分別指出每個人生命歷程中的9項及12項失智症風險因子與風險比例。而針對區域和國家的進一步研究,可以發現拉丁美洲、印度和中國,在各項危險因子的風險指數,和全球的平均指數,不太一樣。這些其實跟飲食、文化、族群、生活習慣及健康狀況,都有所關聯。最重要的是更明確的告訴大家,失智症可以預防的比例,各國從35%-56%不等;另外,在同一個國家中,各族群的狀況,也會有所不同。2020年新加入的危險因子Infogram以英國為例,少數民族的心血管疾病,或是黑人的失智症風險比例,就相對偏高。所以,倫敦大學學院(簡稱UCL)著名的精神科醫師Dr.Naaheed Mukadam,就建議降低失智風險除了從個人層面去改善外,更重要的是在國家和社會的層次上,是否能夠推行更有效的措施。例如:當民眾就醫時,相關專科醫師可以提醒心血管風險的管理方法、在公共場所禁菸、乘車必須繫安全帶、制定酒類的最低價格、噪音和空氣汙染防制法等。讓民眾在教育、行為標準和環境上,做全面性的改變和調整。這樣才能夠真正減少全民的失智症發生率,和增進大眾的健康。瑞典的Francesca Mangialasche博士,也是全球性失智症預防研究「FINGER」的主持人,她在2022年12月亞太區國際失智症會議「降低風險的科學」這個主題中,談到上述研究的模組是針對營養、運動、認知訓練、社會活動、生物標記和心血管風險管控等多個面向,加上基本的健康建議同時進行。共有1,260名,60-77歲的受測者參加,為期2年。之後,進行5年和7年的追蹤研究,在2022年完成第11年的追蹤。成果包括:1.大腦的認知能力改善2.降低心血管的風險20%3.功能性風險減少30%4.慢性病減少60%5.比較好的健康和有品質的生活6.減少健康方面的財務支出截至2022年全世界已經有45個國家,加入FINGER的研究。亞太區有澳洲、日本、韓國和台灣,都是其中的一員。而台灣的切入點是與家醫科醫師合作,進一步了解每個個案的疾病和共病。各國透過獨立且多方面的研究後,交流分享。然後從彼此的數據分析中,找到同質性或不同介入的組合,讓這個計畫更具全面性和獨特性。目前新的研究模組,正透過國際上的合作,攜手找到更合適的大腦健康促進模式,包括因應疫情的挑戰而建立的E-FINGER團隊,以及FINGER + 藥物介入。也有其他的研究,試著求證寂寞、無求生欲、壓力、睡眠障礙、口腔健康衛生、新冠肺炎感染,是否也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因此,失智症的預防方法,絕對不是從單一方面或個人著手而已。它必須是多面向、多族群、多層級和跨世代,同時經過有效性的實驗證明,才能正確和廣泛的適用更多人種。
-
2023-01-02 失智.大腦健康
晚上睡太少、午覺睡太多都會提高失智風險!專家教你如何睡得剛剛好
編按:睡眠好壞,和日後罹患失智的機率密切相關!近年研究顯示,夜間睡眠剝奪、白天睡眠頻率過高的人,日後罹患失智的比例偏高。大腦無法再生,失智預防非常重要。怎麼睡,才能保護大腦?現在,正是失智症最受關注的時刻!據國際失智症協會統計,平均每3秒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全球失智症報告》也推估到2050年,全球預計有1億5千2百萬人失智,足見失智人口成長之快。轉回國內,衛福部研究結果顯示,65歲以上老人失智症盛行率為7.78%,且每增加5歲,盛行率呈現倍增趨勢。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失智症並非是老人專利,有些病患在65歲之前便已發病,被稱為早發性失智症(early-onset dementia)或是年輕型失智症(young onset dementia)。近年知名電影《我想念我自己》中的主角愛麗絲,就是被醫生診斷為年輕型且是遺傳性PSI基因變異的阿茲海默症者。國衛院神經及精神研究中心研究員、衛福部草屯療養院院長藍祚鴻,近10年來投入失智症及憂鬱症臨床治療。他表示,失智症是一種「日積月累」的疾病,因此,年輕時養成的生活方式不可不慎。其中,睡眠習慣好壞,就會影響未來的失智風險高低。睡眠剝奪讓小白鼠細胞中毒!睡眠不足,就是減少自己的記憶老本藍祚鴻指出,儘管尚未有失智與睡眠的直接研究,但曾經有過失智症的動物實驗,就是透過「睡眠剝奪」的行為介入來研究小白鼠失智情況。研究結果發現,不睡眠時,老鼠腦中類澱粉蛋白的清除功能變差,腦脊液與間質液交換,清除大腦運作時所累積的代謝廢物速度變慢,大腦修補受損神經細胞和組織的功能也變差。從外顯現象來看,原本元氣滿滿的小白鼠呈現呆滯狀,活動力不如以往。「經年累月下來,大腦細胞變少、無法代償,等於就是『細胞中毒』,」藍祚鴻說明。雖然尚未有人體實驗,但人在睡眠時,與學習有關的激素會分泌,包括血清張素、正腎上腺素和生長激素。缺乏睡眠,會影響注意力和執行能力,使反應速度變慢。學理上也證實,年輕時的睡眠品質不佳,會造成類澱粉蛋白(Beta amyloid)在神經細胞上沉積,增加年老後失智症的機率。「雖然數據上還看不出年輕、早發性失智症比例的變高,或說睡眠直接影響失智,但那是因為年輕人不夠老,樣本數還不夠。」藍祚鴻觀察,「從臨床來看,造成失智症的每一項危險因子影響都超過50%以上,睡眠異常就是一項。」他指出,除了睡不夠以外,睡眠周期不穩定,例如有時早睡、有時晚睡,也會影響褪黑激素分泌。「大腦是有可塑性的,但不喜歡一直變動,因為改變會耗費資源,且多變易多錯。」此外,睡前滑手機,藍光會影響大腦神經連結,活性降低,自然也會睡不好。因此,常熬夜的人,可能慢慢地正在吃掉「記憶老本」而不得知!白天睡太多,日後失智機率愈高!午睡20分剛剛好,一夜好眠才是護腦關鍵睡不夠會提高失智風險,那睡太多呢?今(2022)年一篇發表於著名期刊《Alzheimer’s & Dementia》的研究,在14年內追蹤1,401位受試者,發現在白天9點到晚上7點這段時間,睡覺頻率愈高的人,一年後認知功能退步、日後罹患失智症的機率將可能愈高。可以說,早在認知功能退化等失智的主要症狀還未出現以前,不正常的睡眠習慣或熬夜,就可能是罹患失智的早期徵兆。藍祚鴻提醒,相較於失智,午睡跟老人家的死亡率相關性較高。常常睡一睡,就在夢中離世了;但如果一個人白天睡太久,的確會干擾到晚上睡眠的質量。夜間正常睡眠才能幫助記憶穩定,整合白天發生的訊息,進而激發創造力和解決問題能力,還能延緩認知功能老化。那麼,究竟睡多久是適當的?「50歲上下的族群,白天睡20分鐘就夠了!」藍祚鴻的回答有點出人意表。回想學生時期的午睡,不是至少半小時嗎?他的理由很容易理解:「定時定量」。白天睡多了,晚上就容易睡不著。藍祚鴻建議,想預防失智,白天應適度運動、保持快樂心情,「多參與社交活動,繞圈圈式的思考,容易讓腦子退化、且產生自發性焦慮。」此外,不要喝酒、有慢性病等共病者要注意用藥,有些副作用可能導致睡眠中斷。晚上,儘量在12點前入睡,不要當夜貓子,也為自己營造一個安靜的睡眠環境。他以自己為例,從睡前半小時開始,就不看手機。將手機放置在離床一公尺遠處,讓自己看不到手機閃動光源,避免影響睡眠品質。他再三強調固定睡眠的重要,「大腦設計是先天配備,不可逆的,而研究顯示,工作需輪值夜班者,罹患三高、慢性病者也較多。」最後,藍祚鴻也提到,「失智的本質即在於:東西用久就會壞掉。大腦一輩子就那麼(轉)一輪迴,不會再生。大腦非電腦,腦力有限。一旦生病,只能減緩或減少症狀。很多保健食品不見得能預防失智。如果真的睡不著,根據醫師的醫囑,適當使用安眠藥不可怕。」好好睡,就是最好的護腦方式!家人罹患早發性失智症,怎麼辦?照顧早發性失智患者 4面向小撇步早發性失智症病患退化速度較快,病理特徵較為明顯,許多人具有家族性或遺傳性,一半以上病患容易出現幻覺或妄想等精神症狀。且早發性失智症多為家庭中流砥柱,經濟主要來源;一旦確診,對於照顧者來說是一大衝擊。照顧年輕、早發性失智症者,可從四面向提早思索:1. 工作面依照病情跟工作單位討論職位調動,甚至於安排退休;病患也要避免駕駛車輛或操作危險器材。2. 經濟面開始籌措安養費用,及有效利用社會福利補助。3. 法律面建議在疾病初期,患者仍保有大部份知能時,事先安排法定代理人、甚至預立遺囑,避免日後產生不必要的法律或財務糾紛。4. 心理面對於照顧者來說,迎面衝擊一下子承接不住,可能產生憂鬱、絕望、否認、煩悶、甚至罪惡感(如因遺傳性基因造成),若情況嚴重時得輔以藥物治療。原文:晚上睡太少、午覺睡太多,都會提高失智風險!藍祚鴻院長:如何睡得剛剛好,才能正確護腦?
-
2022-12-12 失智.像極了失智
老年憂鬱是失智症早期徵兆!醫:未及時治療恐損傷腦部神經
● 被害妄想是老年憂鬱常發生症狀● 憂鬱症是失智症的早期徵兆之一● 失智症患者對健忘、記憶衰退沒有感覺「醫師,我最近常忘記事情,是不是得了失智症?」「我父親的脾氣變得很暴躁,覺得鄰居都在講他的壞話,是失智還是其他精神疾病呢?」三軍總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謝嘉娟說,當經歷重大壓力事件,容易引發憂鬱情緒,對周遭人事物的興趣明顯減退,漸漸地失去活力,專注力和判斷能力也下降,如果久未痊癒,認知功能會跟著變差,讓人誤以為是失智了。身心狀況急速惡化 恐是老年憂鬱老年憂鬱是失智症的早期徵兆之一,當家中長輩亂發脾氣、無理取鬧時,先別下「上了年紀都會這樣」的定論,找出是否因生活改變、慢性疾病影響造成的。憂鬱會引起「假性失智」,若未能及時得到治療、症狀逐漸惡化,腦部神經也會受到損傷。謝嘉娟指出,有些患者對健忘感到不安,主動求診主述困擾的問題,但真正的失智症患者是無法察覺到自己的記憶力衰退或下降,忘東忘西不自知,而且會把旁人的提醒和好意想成負面的攻擊。好發於65歲以上長者的失智症,並非正常的老化,其症狀為記性變差、反應變慢、變得消極、無法完成過去可以勝任的事情,也會出現健忘和妄想。老人憂鬱和失智症的症狀相似,常被搞混而錯失治療時間,要分辨兩者的最大關鍵是「病識感」。謝嘉娟表示,許多長輩很堅持「自己沒有生病」,不承認自己有問題,甚至妄想是其他人要加害於己,種種情緒、精神行為加重照顧者的壓力。得舒、地中海飲食 抗憂鬱防失智除了病識感,憂鬱導致的記憶力下降可經由提醒想起來,而失智症患者則是怎麼刺激也無法達成記憶目標,有此情形應盡早前往精神科、老年醫學科評估診斷。謝嘉娟說,睡眠是影響情緒的重要因素,長期睡眠不足易引發自律神經失調,影響腦內代謝,相對提高失智的風險。謝嘉娟指出,不良生活習慣也會提高罹患失智風險,例如:三高、肥胖,容易引發血管型失智症;頭部外傷、憂鬱症跟神經退化的阿茲海默症相關。民眾最常詢問:「老年憂鬱與失智症到底該不該吃藥?」謝嘉娟建議,以藥物為輔、非藥物為主,最好多參與社交活動或是外出運動,增加人際互動的機會。在飲食建議食用結合得舒飲食和地中海飲食的「麥得飲食(Mind Diet)」,強調多吃原型食物,選擇全穀類食物、限制高飽和脂肪食物及精緻食物,有助於穩定血糖、延緩認知功能退化的速度。
-
2022-11-29 失智.大腦健康
失智症只能預防和延緩 專家曝最能降低患病風險的3大類活動
●多從事休閒活動,可降低17%失智風險●認知活動有助延緩退化,降低23%失智風險●跳舞、打乒乓球等複合式活動,具運動、訓練反應能力、與人互動效果台灣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目前失智症人口已逾30萬人,96%是65歲以上長者,因此預防失智、延緩失智惡化刻不容緩。一篇刊登在八月美國神經學會雜誌的研究顯示,從事休閒活動可以降低17%失智風險,其中以認知活動效果最佳,可降低23%失智風險;體育活動、社交活動分別降低17%及7%的失智風險。國內專家推薦,可從事跳舞、打乒乓球、玩大型撲克牌等有伴又兼具認知或體能的活動,一起化妝也很棒,只要長輩有興趣、能帶來滿足感,就是好活動。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暨銀光學苑主任袁瑋表示,即使年紀大了,腦神經仍有可塑性,就像鍛鍊肌肉一樣,腦神經連結會「用進廢退」,因此認知活動有助延緩退化。運動可以改善代謝症候群、減少心血管風險、增加腦神經營養因子,這些都能保護大腦,減少血管性失智症和阿茲海默症發生的風險。人若孤單容易憂鬱,袁瑋指出,長期的壓力和憂鬱對於腦部有害,會造成海馬迴萎縮,海馬迴正是調控情緒和記憶力的重要部位。因此,透過社交活動支持情緒、降低憂鬱和壓力,對大腦有保護作用,可以降低失智風險。台灣心理復健協會理事長、衛福部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科主任張自強表示,失智症是漸進性的神經疾病,無法恢復,只能預防疾病、延緩惡化,非藥物治療非常重要。只要長輩願意動,不論是認知、運動、互動都好,目標就是讓他盡量多做喜歡的活動。相較於跑步、看電視這類較被動單純的活動,袁瑋特別推薦複合式的活動,例如跳舞和打乒乓球,不止有運動效果,還能訓練反應能力,也能與人互動;與朋友相約打麻將也優於打線上麻將;參加課程學習編織、烹飪、插花、樂器演奏也是好選擇,這些活動的認知複雜度比較高,還能兼顧社交、娛樂性和成就感。市面上桌遊琳瑯滿目,張自強特別推薦大型撲克牌。大張撲克牌比較好拿,圖和字也比較大,長輩看到這麼大張的牌,通常都很有新鮮感、躍躍欲試。撲克牌成本低、玩法變化多,不論是接龍、分類、配對、加總、比大小、心臟病,規則都不複雜,長輩能玩得很開心、有成就感。大賣場的DM也很好用。張自強說,把DM剪下來,可以讓長輩玩虛擬購物的遊戲,比方說每人有500元額度,分組去買東西,看看買東西誰能買最多;DM上豐富的圖片,剪下來留著,可以讓長輩玩拼貼遊戲、做美術創作。如果長輩近期的事情記不得,但較久遠的記憶還清楚,可以加強懷舊元素,例如年輕時的照片、老歌,讓長輩講故事、唱歌,從事傳統節慶活動,這些都不用花大錢,就有很好的效果。可以發揮創意的方式很多,但找出長輩喜歡的活動最重要。張自強曾引進日本的「化妝療法」,請了講師來,發給失智阿嬤每人一個化妝包,結果阿嬤們打開化妝包就開始動作,根本不需要講師教,就化得不亦樂乎,反應非常熱烈。袁瑋提醒,家人知道多活動有好處,難免敦促長輩要去做,但長輩可能因為退化或情緒等問題,很難踏出第一步,需要家人幫忙,就像幫孩子準備上幼兒園那樣。例如幫他找課程、找伴、陪他搭車、陪他去幾次,這些都能提高長輩穩定參與活動的機會。哪些是防失智的好休閒活動?認知活動:閱讀、寫作、繪畫、插花、化妝、編織、唱歌、玩桌遊、演奏樂器、製作工藝品。體育活動:散步、跑步、游泳、打球、跳舞、瑜伽、騎腳踏車、使用健身器材。社交活動:涉及與他人溝通的活動。例如參與課程、加入俱樂部、志願服務、探望親友、參加宗教活動。
-
2022-11-10 養生.聰明飲食
腦霧怎麼辦?醫師傳授7大護腦食物讓你越老越聰明,「喝好水」也很重要
新冠肺炎爆發至今「腦霧」現象(Brain Fog)十分受矚目。若出現腦霧現象,我覺得應該高興,因為你確實收到了來自身體的提醒,腦霧不是病,它只是暫時的休眠或當機,重新整頓身心靈,例如好好睡上一覺、活化腦細胞、吃好一點、修煉靜心、活動筋骨……,就能讓腦霧完全散開。知名身心靈預防醫學專家,洛桑加參醫師出版《不生病的藏傳煉心術:護你身心均安的內在醫學》(時報出版)一書提到, 我有個朋友阿肥,某天他在東區被一個小姐姐搭訕,找他做問卷,準備推銷阿肥塑身整形療程,問卷第一題:「你對自己身上哪個部位最滿意?」阿肥答:「頭腦。」本來要接著問「那你對哪個部位最不滿意」並順勢推銷產品的小姐姐瞬間傻眼語塞,一時間不知道她的業務人生該怎麼繼續下去。希望你我的頭腦都能跟阿肥一樣靈活好用還很幽默,而不是像做問卷的小姐姐這麼容易當機。話說,常常用腦就不怕腦袋卡卡。我們人身上符合「用進廢退」原則的,是大腦跟肌肉。少年人別光顧著自己爽,快揪長輩戰一場腦力跟肌力一樣,都可以鍛煉、都需要營養。想要活得長、想要不生病、想要快樂能自理,有尊嚴又不麻煩到別人,腦跟肌肉這兩樣,特別關鍵。鍛煉頭腦預防退化的技巧很多,比方說現在日本就很流行讓老人家打電動,一方面這對長輩來說頗為新鮮,學新玩意兒等於在幫大腦神經元創建新迴路。另一方面打電動必須勤動手指,十指連腦,能刺激不同腦區做出反應。7大護腦好食 讓你越老越聰明天佑勤勞人,勤快使用手指,活化頭腦的效果總令腦科學家十分滿意。喜歡編織的人最能感覺到有編織有差,既紓壓,思路也更清晰。其它像是玩拼圖、手洗衣服、幫家人按摩、撫摸寵物,也都可以喔!除了打電動、靈活運用手指,接下來,我們輕鬆一下來吃好料,七大護腦好食有吃有保佑,趕快記下來。1.藍莓抗氧化食材中的佼佼者就是藍莓。實驗證實,連吃藍莓十二週,有失智風險的成年人不僅改善記憶力和情緒,就連空腹血糖的數值都更為理想。當然不用非藍莓不吃。別這樣限制自己。草莓、覆盆莓、蔓越莓、黑醋栗、桑葚,看到「莓」字或什麼什麼「Berry」的,你都可以像看到寶物一樣,心懷感激吃下去,護腦、抗氧化、預防退化性疾病,有它們陪你更勝過我說千言萬語。2.巧克力每週至少吃一次巧克力,你在視覺空間記憶和抽象推理能力上,將有更出色的表現。不過為了避免攝入過多精製糖反而傷身,這裡指的是「黑巧克力(Dark Chocolate),黑巧克力的可可粉濃度較高,請至少選擇可可粉含量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不怕苦的人,百分之八十五、九十以上的更好。可可粉含有一種現今八成人口體內都缺乏的珍貴礦物質「鎂」。缺鎂容易出現睡眠障礙、偏頭痛、情緒不穩與腦神經衰弱的問題。吃好的黑巧克力,味覺上享受,還幫自己補充鎂,多讚啊!對了,喝熱可可也可以耶,一樣別加太多糖就行。3.深綠色蔬菜包含菠菜、芥菜、青江菜、花椰菜、羽衣甘藍皆富含大腦所需的營養素,諸如維生素K、葉黃素、葉酸、β胡蘿蔔素等。這些營養成分有助於維持大腦正常運作,並減緩認知功能下降。天天吃豐富深綠色蔬菜的人,掃描顯示他們的大腦比普通人年輕十一歲。在臺灣買葉菜類非常方便,選擇也很多,我希望你能儘量吃、各種當令蔬菜輪流吃。在一些乾燥的內陸國家,想吃綠色蔬菜,不僅沒這麼多選項,而且還很貴呢!4.核桃外型長得像大腦的核桃還真能「以形補形」,讓人不容易「頭殼壞掉」。最主要是裡頭的Omega-3 脂肪酸在護佑著你。西方國家很流行給學童吃核桃當作課餘點心。專家發現,給予充足的 Omega-3 能改善小朋友注意力渙散、毛毛躁躁的問題。用好油護好頭,除了核桃,亞麻仁油、苦茶油、酪梨、腰果,你也都可以常吃。想預防腦霧,不管是長新冠或慢性疲勞引起的,好的油脂都是你最可靠的撥雲見日小幫手。5.杏仁若血漿中的維生素E濃度低,人的記憶力也會比較差。在《美國醫學會期刊》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高劑量的維生素E顯著減緩了阿茲海默症的退化進程。什麼東西維生素E很多,當成零食吃又很方便?我給的答案是「杏仁」。其他還有芡實、炒花生、葵瓜子、芝麻醬、松子、小麥胚芽和南瓜,也都是補充維生素E的好來源。6.全穀物包含糙米、全麥、蕎麥、燕麥、藜麥等未經精製加工、仍保留完整營養的穀粒,都屬於全穀物。我之所以列入護腦好食中,主要是因為它們富含維生素B的緣故。維生素B除了為你我帶來活力,它同時也是確保腦神經傳導物質能被製造出來的關鍵原料。神經元間訊息傳導無礙、你有沒有足夠的快樂荷爾蒙,以及降低腦神經退化風險各方面,維生素B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7.好水人身上每個細胞都含有大量水分。水真的太重要太重要太重要了!體內含水量不足,不僅弱化大腦認知力、判斷力,還可能引發恐慌、憂鬱、暴怒等不良情緒。心情不美麗,也許不是別人害你的喔,更有可能是在暗示你正處於慢性脫水的狀態。因脫水導致判斷力失準、反應速度失常,因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其危險程度不亞於酒駕。喝酒不開車這個大家都會注意,但確保細胞水分充足這一點,很多人常常會忘記。請彼此互相關懷提醒,有事沒事一起來喝一杯,我是說「水」。本文節錄:《不生病的藏傳煉心術:護你身心均安的內在醫學》一書
-
2022-11-02 失智.大腦健康
顯影劑與失智症相關但「非因果」 醫強調2件事最關鍵
今有媒體報導台中榮總、中國醫藥大學、國家衛生研究院合作分析10年健保資料,發現相較於未曾使用顯影劑做檢查的146萬人,曾經使用顯影劑做做檢查的146萬人10年內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是2.09倍,阿茲海默症風險為1.8倍,血管性失智症風險則是4.66倍。身為此研究的通訊作者之一,台中榮總內科部部主任、腎臟專科醫師吳明儒強調,這並不能證明顯影劑和失智症之間有因果關係,只是發現有相關性,提醒民眾勿做不必要的檢查,但必要的檢查還是得做,檢查後多喝水,就能加速代謝。吳明儒表示,顯影劑是臨床上重要的診斷和治療工具,從動脈或靜脈打入人體,能幫助醫師診斷重大疾病如腫瘤,但早年發現使用顯影劑做電腦斷層有急性腎損傷風險。由於大腦和腎臟都是血流豐沛的器官,所以想到要關注失智症的風險,研究團隊成員包括腎臟科、神經內科、公衛專家。吳明儒說,雖然結果顯示使用顯影劑組的血管性失智症風險提升,符合研究假設,但需注意,這只是「相關性」,不等於「因果關係」。如果要證明顯影劑使用與失智症診斷有因果關係,必須另做研究,有更多證據,才能這麼說。參與研究的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執行長許志成表示,這次研究健保資料庫資料,包括性別、年齡、三高、腦傷、癌症、中風、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等可能導致混淆的因素都受到控制,仍在使用顯影劑這組看到失智風險上升的結果。許志成表示,由於使用健保資料庫,像是吸菸、飲食習慣、運動習慣、有無自費使用其他藥品或補品、使用顯影劑做檢查的原因、累計暴露的劑量,這些因素都可能影響失智症的罹患率,但因無資料,這次無法進一步分析,還有待更多研究去探討。未參與此研究的台大醫院影像醫學部主任陳世杰表示,顯影劑的應用很廣泛,這次研究從大數據發現一些共同出現的問題,但誠如研究者所述,資料仍有其限制,因此共同出現的問題之間不見得相關,更不能說是因果。此外,這次研究分析的都是因病就醫者,沒有健康人的對照組,因此在解釋研究結論要格外小心,不能外推到健康人。陳世杰表示,如果曾經因為顯影劑引起過敏性休克,就不能再次使用,但這種情況已經愈來愈少,因為多年前健保就已經有給付不容易過敏的非離子顯影劑,容易過敏的離子顯影劑已經沒有人在用了。希望民眾不要因為媒體報導產生諱疾忌醫的心理,任何疑慮都可以提出來跟醫師討論、共享決策。吳明儒提醒,如果根據醫師專業判斷,建議該做的檢查,仍要去做,才不會像新冠疫情期間拖延就醫導致疾病惡化一樣,因小失大。另外要特別呼籲年紀大、血管不好、腦部曾經受傷或中風,這些人本來就是血管性失智症的高風險群,醫師建議有必要,才使用顯影劑做檢查,不能想做就做。檢查後一定要多喝水,醫療人員也可考慮多給些輸液,這都有助加速顯影劑代謝、排出體外。
-
2022-11-02 失智.大腦健康
國內首見!顯影劑使用陷失智危機 醫:失智風險高達2倍
國衛院、台中榮總合作的最新研究首度發現,民眾接受電腦斷層造影CT、磁振造影(MRI)使用到的顯影劑與失智症有關。台中榮總內科部主任吳明儒說明,研究團隊發現,曾暴露顯影劑者,10年、15年長期下來,發生失智症的風險多達2倍,其中又以血管性失智症風險最高,高達4.6倍。台中榮總內科部主任吳明儒說,研究團隊以健保資料庫大數據分析,對比2001年起30歲以上收案10年內用過、沒用過顯影劑發生失智症的情形,初步發現顯影劑暴露與失智症有關,但近一步分析時,因族群數太少,不容易看到。吳明儒指出,過去腎臟病研究證實顯影劑可能傷害腎臟,尤其短時間重複暴露傷害更大,急性腎損傷是二周內比較容易發生。但失智症發生並非一個月、二個月,是長期風險增加的趨勢,罹失智症可能10年下來不到5%,但以全台灣計算,風險是高的。吳明儒說明,失智症最常見是阿茲海默症與血管性失智症,其中血管性失智症因血管較易受顯影劑影響造成損傷,顯影劑風險高達4.6倍。顯影劑也是危險因子,因此建議減少非必要的檢查,該檢查若使用顯影劑,除了不能大量喝水的病患外,檢查後在6到8小時補充1000到1200CC的水份,減少顯影劑在體內殘留時間;也可以和醫師多溝通、了解有無檢查必要,若有替代方案,就不急著做顯影劑檢查。
-
2022-10-26 失智.大腦健康
喝柳橙汁可降失智風險47%?教授揭為何不能當作飲食指引原因
我在2022-9-29發表每天喝1公升啤酒可降低失智風險?。讀者惠群在2022-10-12在回應欄留言:「請問教授,今天 (2022/10/12) 又看到一篇新聞,說喝柳橙汁可以降地失智風險,是哈佛大學的論文。這有參考的價值嗎?這些文章的研究方法學上,是不是都有相同的缺陷呢?謝謝。」讀者寄來的文章是2022-10-11發表在Yahoo新聞的國際期刊:「喝柳橙汁降失智風險47%」,但有3種人千萬別喝。它的第二和第三段(合併)是:「各國科學家紛紛在研究對抗、治療失智症的方法。2018年11月,哈佛大學登載在美國期刊《神經內科Neurology》的研究中就發現,經常喝柳橙汁的人,失智症風險比較低。該研究針對平均年齡51歲的男性,且是重視健康的健康男性為研究對象,進行為期20多年的問卷調查,以了解食物與失智症之間的關係。研究結果發現,攝取蔬菜較多的族群,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比起攝取蔬菜少的族群降低了34%;而較常飲用柳橙汁的人,比起1個月喝不到1杯柳橙汁的人,失智症的風險更是降低了47%。」首先,讓我感到納悶的是,為什麼2018年發表的研究在2022年還是新聞?還有,Neurology應當翻譯成《神經學》,而不是《神經內科》。請看國家教育研究院。這篇論文是在2018-11-21先以電子版發表,而正式發表日期是2019-1-1。它的標題是Long-term intake of vegetables and fruits and subjective cognitive function in US men(美國男性長期攝入蔬菜和水果與主觀認知功能)。從這個標題就可看出,這項研究是在探討「主觀認知功能」,而不是Yahoo新聞所說的「失智風險」。在這項研究裡,「主觀認知功能」是這樣判斷的:參與者在問卷上回答6 個問題:(1)你是否比平常較有困難記住最近發生的事件,(2)你是否比平常較有困難記住簡短的物品清單,例如購物清單,(3)你是否有困難從這一秒到下一秒記住事情,(4)你在理解事物或聽從口頭指示方面是否有任何困難,(5)你是否因為記憶力的原因比平常較有困難跟隨小組對話或電視節目中的情節,(6)你在熟悉的街道上找不到路嗎。每一個「是」的回答會得到1 分,而得分越高,就表示「主觀認知功能」越差。也就是說,「主觀認知功能」是參與者自我報告的「認知能力」或「記憶力」,而這跟醫生診斷的「失智症」或「失智風險」當然是有很大的差別。事實上,這項研究的主要資料都是用問卷調查取得的,包括飲食習慣,包括喝果汁的習慣,等等。用這種資料做分析所得到的結論是有「參考」的價值,但卻不可以作為「指引」。也就是說,對普羅大眾而言,看看就好,不要一廂情願信以為真。今年4月20有一篇相關的論文發表在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歐洲臨床營養期刊),標題是Effects of chronic consumption of specific fruit (berries, cherries and citrus) on cognitive health: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長期食用特定水果(漿果、櫻桃和柑橘)對認知健康的影響:隨機對照試驗的系統評價和薈萃分析】。它的結論是:「這項薈萃分析沒有充分支持水果或水果形式(例如果汁)在改善認知和情緒方面的作用。」所以,「喝柳橙汁降失智風險47%」根本就不是出自哈佛研究,而是媒體誇大報導。縱然此一說法是出自哈佛研究,頂多也就只能作為參考,而不可以作為飲食指引。原文:喝柳橙汁降失智風險47%,哈佛研究有這樣說嗎
-
2022-10-21 失智.大腦健康
「他們都想害我!」…不想成為醫院每天上演的失智混亂戲碼,預防失智你該馬上做的7件事
案例一「你們都得寸進尺!」老先生躺在病床上大聲叫著,接著又說:「我謝謝你啦!謝謝啦!」老人雙手被套上約束手套,雙手綁在床的兩側。即便如此,他還是扯掉了身上的鼻胃管,並且拒絕護理師裝設鼻胃管。聽到看護人員對護理師說:「阿伯從照護機構被送到急診來,家屬都沒有要來的意思,已經80幾歲了,手腳還很有力,但就是因為失智,家人無法照顧,所以才送到長照機構。」案例二另外一邊,一位老奶奶被拘束帶綁在病床上,面對女兒拿來的食物,直接咆哮地說:「這個有毒!他們都想害我!」然後轉頭對隔壁病床的中年女性說:「小姐!你可以幫我解開這個(拘束帶)嗎?我要去上廁所。」女兒果斷地請隔壁病床的小姐拒絕她。「她就是一直覺得我們弄的食物裡有毒,所以都不吃家裡的東西,最後血糖太低送醫院。」女兒無奈地說道:「她雖然失智了,但身體機能還是很健康,所以經常會亂吃東西,然後到處亂跑。」失智旅程平均8至9年 患者忘了自己,家人和照顧者身心負荷沈重根據WHO的報告,2015 年全球失智症患者高達 4700 萬人,約佔全球老年人口的 5%;患者人數估計在 2030 年將增至 7500 萬人,在 2050 年將達 1.32 億人。而在台灣,算2019年底台灣失智症人口已超過29萬人,2031年失智人口將倍增逾46萬人。失智症的問題,不只是個人身體上的疾病,因為照護而衍伸出來的家庭問題、社會問題,更是許多家庭的痛,不僅是收入損失,還有照護過程中的心力付出。在高收入國家,失智症相關成本是由非專業的家庭照護 (45%)及社會服務(40%)共同分擔,但在中、低收入國家,多數是由家庭承擔。失智症平均疾病病程為8~10年,漫長的病程讓照護者更加雪上加霜。為了協助失智症家庭因應這些衝擊,不只是中央政府提出相關對策,各地縣市政府也推出相關的資源,讓民眾可以運用。【同場加映】失智地圖盤點資源 失智家庭不再迷路但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表示,長年關注國人使用長照公共資源,發現仍有三大障礙待解決,包括資訊障礙、觀念障礙、資源障礙。【同場加映】失智時鐘快轉6-2:民眾為何未用失智資源 3障礙待解決 如何預防失智症?這些事情現在不做,以後一定會後悔失智症逐步造成嚴重的家庭與社會問題,目前也不完全清楚其成因,但根據數十年的研究,逐步發現到失智症的成因可能跟慢性病、生活狀態有關係,可以依此做出相關的預防方式。【同場加映】失智警訊/重複問題、情緒轉變、頻問你是誰...家屬從這些行為發現失智前兆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資料指出,失智症可能早在患者出現症狀20年前,大腦即開始產生病變。因此,預防失智行動要及早開始。預防失智7行動:1、多運動:運動除了可以維持健康的體重外,也可以讓失智症風險下降。2、多動腦:失智症是腦部的疾病,因此透過多刺激大腦,進行創造性的活動,可以有效降低失智風險。3、飲食正常:增加健康食物的攝取、減少吃進高油、高鹽、高糖的食物。4、維持正常社交活動:研究發現,多參與社交活動可降低罹患失智症之風險,其相對風險下降4成。5、避免抽菸:吸菸會增加相關風險。6、遠離三高:已有相關研究證實,三高患者的失智風險會大幅增加。7、遠離憂鬱:憂鬱症患者失智風險是一般人的2倍,如果有相關病史,應要就醫治療。不管是運動、健康飲食、遠離三高等,其實都是要自己好好回到身心上,妥善照顧自己的身心狀態,才能夠有效地預防失智。參考資料:.2017-2025 世界衛生組織全球失智症行動計畫摘要.失智症可以預防嗎?.失智症可以預防嗎?.如何預防失智症
-
2022-10-13 失智.大腦健康
腸道不健康,竟會傷害記憶力? 防失智不只靠飲食,還要多做一件事
腸道不健康,竟會傷害記憶力?近年來,越來越多研究顯示,腸道細菌生態與大腦健康有關,其中,根據國外研究人員進行動物實驗,先用抗生素將實驗鼠的腸道菌殲滅,再將實驗鼠分兩組,一組是飲食健康,另一組則相反,飲食很不健康,一段時間後,研究人員將飲食不健康的實驗鼠糞便移植到飲食健康鼠腸道,沒想到這些糞便一進入飲食健康鼠體內,這群實驗鼠的記憶力竟開始衰退,且腸道、大腦都出現發炎反應,這代表腸道細菌生態很可能影響大腦健康。做有氧運動,可同時照顧腸道、大腦健康除了上述研究,加拿大羅特曼研究所(RRI)團隊分析多項研究文獻後,進一步發現,不只是飲食,運動也會影響腸道菌叢生態,進而左右失智風險、大腦健康,尤其是有氧運動,對護腦更有好處,當一個人開始做有氧運動,這人的大腦、腸道菌叢同時都會產生正向改變。這些研究成果已發表於「老人醫學期刊:A輯」期刊(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A)。根據衛福部國健署資訊,想預防失智,可以多動腦、多運動、飲食均衡、多與社會互動,並維持健康體重。此外,也要預防高血壓、高血脂與高血糖等三高問題,且不抽菸、避免頭部外傷,也要盡量遠離憂鬱。要有動力,長輩才可能動起來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暨該院銀光學苑主任袁瑋表示,許多民眾都知道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很重要,不只可以保護心血管健康,也可預防失智症,像地中海飲食、得舒(DASH)飲食的好處,常廣為人知,但很多人就是做不到,特別是獨居老人,由於一個人生活、一個人準備食物,更難有動力採行健康飲食、規律運動,有時可能下個麵,淋點醬油、醋,便解決一餐,「如果有憂鬱情緒,情況更是雪上加霜,可能根本不想出門、動不了」。若要解決上述難題、減少年長者失智風險,袁瑋建議,家人可以先陪長輩參加固定團體活動,協助長輩適應、交朋友,當長輩逐漸與團體成員熟悉,結交朋友相伴,此時採行健康飲食、運動就會有動力。另外,家人也可幫長輩準備兩、三天份健康食物,進行冷凍保存,讓長輩逐日食用,長輩飲食就會更均衡、健康。
-
2022-10-02 失智.大腦健康
每天喝一公升啤酒可降失智症風險?喝酒到底對健康是有益還有害?
一位大學同學昨天(2022-9-28)在群組轉傳一篇文章,那是當天發表在東森新聞的研究顯示:每天喝1公升啤酒 可降低失智風險。它說:「根據《太陽報》等外媒報導,澳洲新南威爾士大學的研究團隊,收集過去15項關於24478名60歲以上長者的數據,當中有2124人被診斷出患有失智症。研究團隊分析每個人飲酒習慣與失智症發病率的關聯。該研究發表在健康雜誌《成癮》上,結果顯示,偶爾飲酒與輕度至中度飲酒的人,罹患失智症風險,比起滴酒不沾的人相比降低22%。其中差距最大的是,每天喝啤酒約2.5品脫(約1.42公升)的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比滴酒不沾者還要低38%。」我點擊那個太陽報的連結後看到2022-9-25發表的BEER WE GO I’m a health expert – here’s why beer is good for you and exactly how many pints can reduce the risk of dementia(BEER WE GO 我是一名健康專家——這就是為什麼啤酒對你有好處,以及到底喝多少品脫啤酒可以降低患失智症的風險)。(註:BEER WE GO是HERE WE GO的諧音,而目的是要調侃有研究顯示喝啤酒對健康有益)。請大家先注意這篇文章裡的這兩段,因為等一下我會針對裡面的內容做討論:一、來自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研究員 Louise Mewton 博士在《成癮》期刊上寫道:「與終生不喝酒相比,每天喝 40 克 [5 個單位] 與降低失智風險有關。」二、英國阿茲海默病研究中心的領導人 Sara Imarisio 博士說:「結果表明,從不喝酒的人患失智症的機率比那些喝酒的人高。這些結果與之前關於該主題的研究一致,這也表明大量飲酒以及不飲酒似乎與更高的失智風險有關。」因為太陽報和東森都沒有提供論文連結,所以我就自己去公共醫學圖書館PubMed做搜索。我找到它是在一個多月前(2022-8-22)就已經發表,標題是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lcohol use and dementia in adults aged more than 60 years: a combined analysis of prospective, individual-participant data from 15 international studies(60 歲以上成年人飲酒與失智之間的關係:對來自 15 項國際研究的前瞻性、個體參與者數據的綜合分析),而結論是:「不喝酒似乎與全因失智風險增加有關。在目前的飲酒者中,似乎沒有一致的證據表明晚年飲酒量與失智風險有關。」但是,比這篇論文更早一個多月(2022-7-15),同樣也是英國媒體的Express就已經發表Dementia warning: New study links popular UK drink to ‘poorer cognitive performance’(失智症警告:新研究將英國流行的飲料與「較差的認知表現」聯繫起來)。它說:「今天發表在PLOS Medicine期刊上的一項新研究將小量飲酒(一種英國流行的消遣)與大腦中較高的鐵水平聯繫起來,而後者又與較差的思維能力有關。這項新研究將每週攝入七個或更多單位的酒精與大腦中較高的鐵水平聯繫起來。一些大腦區域的鐵積累與較差的認知功能有關。先前的證據已將小量飲酒與不良的大腦結果聯繫起來。」這項研究是2022-7-15發表的Associations between moderate alcohol consumption, brain iron, and cognition in UK Biobank participants: Observational and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analyses(英國生物銀行參與者的小量飲酒、腦鐵和認知之間的關聯:觀察性和孟德爾隨機化分析)。它的結論是:「據我們所知,這項研究代表了迄今為止對小量飲酒和鐵穩態的最大調查。每週飲酒超過 7 個單位與較高的腦鐵有關。鐵積累代表了一個與酒精相關的認知能力下降的潛在機制。」所以,比太陽報那篇文章早兩個多月就已經有論文表示「縱然是少量飲酒都可能會導致認知功能下降」。由此可見,太陽報引用Sara Imarisio 博士所說的「從不喝酒的人患失智症的機率比那些喝酒的人高。這些結果與之前關於該主題的研究一致,……。」是與事實不符。還有,請注意,儘管2022-8-22發表的那篇論文說「與終生不喝酒相比,每天喝5個單位與降低失智風險有關」,但2022-7-15發表的那篇論文卻說「每天飲酒超過1個單位與較高的腦鐵有關,而鐵積累代表了一個認知能力下降的潛在機制。」事實上,喝酒到底是對健康有益還是有害,醫學界一直是爭論不休。但是,對很多台灣同胞而言(紅臉族),喝酒肯定是弊大於利。由於基因的缺陷,這些人會將乙醇(酒精)很快轉化成乙醛,但卻無法將乙醛轉化成乙酸。乙醛不但是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定位為一級致癌物,而且還有其他非常多的壞處。所以,請千萬不要因為一項仍具爭議的研究就搶著每天要喝一公升的啤酒。註:我發表的有關紅臉族的文章:喝酒臉紅,臉白喝酒臉紅是好是壞紅臉族,台灣第一原文:每天喝1公升啤酒可降低失智風險?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2-09-22 失智.失智資源
失智旅人守護者/許淑華助醫療端整合 及早揪出失智確診黑數
台灣人口持續老化,2022年1月底,台北市正式成為六都中第一個超高齡直轄市,65歲以上的長者已超過20%。伴隨而來的,是醫療與長照體系的衝擊效應,尤其是高齡共伴產生的失智症。台北市議員許淑華長期關注高齡議題,2015起,開始呼籲推動醫院設置指紋系統,從前端就能統計失智人口數,失智症認知功能退化、行為問題、失能等,都可能成為家人的照顧負擔,家屬最擔心受怕的,莫過於失智家人走失,每一個失蹤協尋個案的背後,都是無盡的焦慮擔心。許淑華經常走訪社區據點、公園,注意失能、失智長輩及其家屬的需求,她觀察到長輩身旁的照顧者大多是外籍移工,受限於語言、生活習慣、文化差異等,無法真正貼近失智症患者。回到照顧面,「居家照顧品質」更顯重要,政府應該增加長照預算,以及建置好的照護機構,讓家屬無後顧之憂。 改善照服員待遇提升投入能量許淑華說,高齡化和少子化問題嚴重,全台照護壓力也隨之遽增,政府應協助民眾減輕居家照護費用,但是這筆預算怎麼來?「年金制度改革」就是解方之一,其中300多億退休俸經過妥善資院分配,用來增加老人和小孩福利措施。為了提升照顧能量,許淑華認為應改善照服員的待遇,照顧人力愈來愈難找,要吸引或留住更多人投入居家服務,首重提升照服員的薪資水準。另外,應優化照顧服務員制度,除了薪資保障,也要增加獎勵措施、發展升遷機制,持續注入長照活水。助失智老人應從醫療端整合失智問題令人擔憂,許多人對這種大腦功能損傷的疾病不了解,仍停留在「老人痴呆」的錯誤觀念,甚至發現初期徵兆時,也不願意就醫接受完整評估。許淑華表示,失智症患者的後續完善照顧,關係著病程惡化速度,當醫院端發現個案時,應立即資料建檔、持續追蹤管理。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台灣每年有超過2萬名以上的失蹤人口,其中,65歲以上長者就將近四分之一,而每2名失蹤長者就有一人可能患有失智症。家屬最常使用走失手鍊(愛心手鍊),但怕被貼上標籤惹來異樣眼光,或長輩會自行脫掉;衛星定位器(GPS)是另一種選擇,但也會有手機遺失、沒帶或沒電的狀況。一判定失智就應建檔預防黑數許淑華說,為防止失智長輩走失,2015年即開始呼籲醫院設置指紋系統,讓失智者在醫院確診時,馬上建檔統計失智人口,不用再多跑一趟警局捺印指紋。2019年,警察局才動支預備金採購指紋捺印設備;2020年移撥至衛生局配發至醫院,但光是為了完善指紋捺印系統,家屬還得跑到警察局建檔。指紋捺印設備放置於北市的7處醫院(市聯醫5院區、三總、馬偕),目前累計990人次捺印,而警察局的行動辦公室執行77場次、累計1065人次捺印,迄今總共僅累計2055人次。許淑華認為成果不彰,主要是捺印指紋容易聯想到「犯罪者」,是嫌犯才會做的事,除了透過全民衛教,從第一線的醫療端著手可加快建檔速度。 增加更多據點促進人際互動1945到1964年出生的戰後嬰兒潮,已經陸續步入退休生活,許淑華觀察,退休族群若沒有及早做好生活規劃,很容易突然斷鏈,包括人際社交互動、社會參與等,相對的也會提高罹患失智風險。失智照顧是社會福利的一環,目前台北市的安養機構缺乏,應全面檢視國土計畫、增加社福用地,避免老老照護的悲劇。衛福部訂定2020年應達到「失智友善555」(5成以上照顧者獲得支持與訓練、5成以上患者獲得診斷、5%以上民眾對失智症有正確知識),許淑華說,台北市有做到但沒有做好,要找出黑數,一定要串聯醫院、12區的衛生所、當地里長,點線面整合創造友善失智環境,及早發現異常、及早接受治療,減輕家屬的照顧負擔。
-
2022-09-15 焦點.焦點
心臟亂跳 快做這件事! 醫警告,可能心房顫動或快中風了
台灣每年有三萬人腦中風,近期藝人納豆、余天、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都驚傳中風,可怕的是,許多人之前毫無癥兆,後來才發現導因自心房顫動,心臟科醫療權威群直指,心房顫動會增加腦中風、死亡、失智風險,應盡快將單一導程心電圖納入既有健檢項目,揪出心房顫動高風險因子。立法院厚生會昨天由秘書長、立委吳玉琴、台中榮總院長陳適安號召國內心臟、神經內科等醫學專家群共同成立「預防心房顫動與腦中風委員會」,醫界權威以及與會的國健署、健保署專家均認同,心房顫動引發中風所產生的照護成本高,如能篩檢心房顫動,可及早治療,且發現心房顫動患者,現在也有新型抗凝血藥物有效預防腦中風,是值得投資的方向。吳玉琴表示,將與預防心房顫動與腦中風委員會繼續督促此事,討論配套、篩檢經費來源後,拉高層級至行政院,儘速促成國家政策成形。什麼是心房顫動?台北榮總醫師、陽明交通大學內科學科副教授趙子凡表示,心房顫動是常見的心律不整,常見的症狀有心悸、虛弱、頭暈和呼吸困難,分為陣發式心房顫動和持續型心房顫動等類型,但共同點都是「幾乎沒有症狀」或是症狀輕微,許多人不知自己就是患者。七種人要小心心房顫動另外,心律醫學會資料指出,有七類人常是心房顫動的高風險族群:一、高齡長者二、高血壓三、心衰竭四、糖尿病五、甲狀腺機能亢進六、其他還有肺部疾病,例如慢性肺阻塞(COPD)、肺氣腫等;酗酒、咖啡因等興奮劑,香菸;極度緊張或疲勞期間也可能導致心房顫動。七、家族遺傳研究顯示,有三成病患無症狀,五成的人屬於心房顫動偶發。他提醒,不要以為沒有症狀就不危險,根據研究,不管有沒有心房顫動,中風率、出血率、死亡率都是一樣高的。以台灣盛行率來估算,約有三十萬人是心房顫動患者,且年齡越高,風險越高,超過65歲,約近5%是心房顫動患者;超過八十歲者,有一成機率患有心房顫動,導致中風風險比一般人高出三到五倍,失智風險增加。陳適安是國際心臟權威,兩年前即率團隊在宜蘭縣、嘉義縣、基隆市等縣市進行心房顫動社區篩檢,利用簡易且成本較低的單一導程心電圖篩檢,30秒就能完成檢測,經由專科醫師判讀後就能確診民眾是否為心房顫動患者,後續由衛生局轉介治療,三縣市共有23572位民眾篩檢,其中揪出患有心房顫動者就有278位,後續獲得追蹤治療。宜蘭縣衛生局長徐迺維也是心臟科醫師,他形容,心房顫動疾病是心臟科的最後一個對手,但因新科技的進展,檢測可以和診斷結合,且台灣的社區篩檢能量很高,期待與中央政府攜手合作。護理師背景的嘉義縣衛生局長趙紋華則表示,嘉義縣18鄉投入心房顫動篩檢,過程中也讓民眾看見自己的心跳曲線,會更有感。心血管疾病是嬰兒潮新興疾病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認為政府應該要投入支持心房顫動篩檢,預防腦中風,因台灣的嬰兒潮世代已大量進入高齡,引發的心血管疾病將是新興問題,提醒應當及早因應對國家的衝擊。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心律醫學會理事長溫明賢也認為,台灣快要進入超高齡社會,心房顫動人口會逐年增加,台灣在穿戴裝置有優異的研發能力,用於提早篩檢心房顫動,預防腦中風是相當有經濟效益。患有心房顫動者,目前的藥物治療有新型口服抗凝血劑與傳統華法林,與會委員、醫師群指出,已有研究顯示新型口服抗凝血劑使用方便,降低重大出血和腦出血風險,但現行健保給付條件需符合五項中的一項,分別是1.曾發生中風或全身性栓塞2.左心室射出分率小於40%3.有症狀的心臟衰竭:收案前依紐約心臟協會衰竭功能分級為第二級或以上4.75歲(含)以上5.介於65歲至74歲且合併有糖尿病、高血壓或冠狀動脈疾病新型抗凝血劑可預防腦中風 健保給付應研議放寬陳適安建議,新型口服抗凝血劑的健保給付條件應與「2020年歐洲心臟學會心房顫動治療指引」和「2021年亞太心律醫學會心房顫動中風預防共識」接軌,建議 65歲至74歲,沒有糖尿病、高血壓或冠狀動脈疾病共病者,或65歲以下,且有以上共病者,應接受口服抗凝血劑為最優先的治療選擇,預防腦中風。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曹玄明認為,國家應考量五、六十歲中壯年族群有很大的貢獻能力,如能及早預防中風失能,可大幅降低社會損失。厚生會「預防心房顫動與腦中風委員會」提出三大主張:一、心房顫動篩檢應考慮納入國家政策,特別是結合和成人健檢。二、健保給付新型口服抗凝血劑標準應與國家治療指引接軌。三、單一導程心電圖列入健保給付項目。參與委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營運長洪淑惠指出,聯合報身為媒體,近一年已深入12個縣市消防體系倡議腦中風救護,但更往預防端來看,民眾對於心房顫動症狀、與腦中風風險之間的關聯,認知度恐怕不足,她要為民眾發問,心房顫動篩檢在短短30秒一定抓得到嗎?和現有心電圖有何不同?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表示,國健署對心房顫動的民眾識能提升責無旁貸,希望委員會能如佐以更大型的實證資料,包括評估篩檢費用、配套措施,做成政策建議;健保署醫審藥材組組長連恆榮則透露,最近健保署正在評估是否下修給付新型抗凝血劑至五十歲,且患有共病者,但也須小心民眾因心房顫動無症狀,拿了藥卻不服用,導致浪費。做對六件事,可防心房顫動:1. 規律生活、充足睡眠與休息。2. 控制情緒、舒緩壓力3. 適量運動,不宜久坐易造成下肢靜脈栓塞。每隔一小時起身走動,改善下半身血液循環。4. 定時、定量飲食,避免油膩、口味過重、生冷食物。避免抽菸、過量濃茶、咖啡及過量飲酒。5. 遵守醫師指示的用藥劑量、定時服藥,自我觀察用藥後反應,回診時與醫師討論。6. 定期檢查應每天固定時間測量脈搏、血壓並記錄。(資料來源: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延伸閱讀>>>腦中風前兆有哪些?這些症狀快打119,救命關鍵一次看!
-
2022-09-11 養生.聰明飲食
零卡飲料、無添加糖 為什麼許多食品用甜味劑取代食用糖?
「零卡飲料」、「無添加糖」……為了迎合減少熱量攝取的趨勢,許多食品以「不含糖」、「低熱量」吸引消費者,但為了兼顧甜蜜的口感,以甜味劑取代。以人工甜味劑為例,零熱量且不影響血糖,對糖尿病患、減重者是福音,不過許多民眾仍對甜味劑存有疑慮,代糖到底會不會影響健康,長期以來備受討論。甜味劑為什麼許多食品用甜味劑取代食用糖?甜味會讓食物變得更有層次,市售常見食用糖有蔗糖、黑糖、冰糖、果糖、麥芽糖等。但2018年衛福部國健署發布新版國民飲食指標,增列「每日飲食中,添加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的10%」的建議,為了在健康與美味間取得平衡,很多食品用甜味劑取代食用糖。目前台灣許可使用的甜味劑共26項,從來源可分為零熱量的人工甜味劑(又稱代糖),和有熱量的天然甜味劑。前者以人工合成且極少量添加就有非常明顯的甜味;後者大多從植物提煉而成的糖醇類具有甜味。兩者共同的特性,為低熱量且不影響血糖升高,對於怕胖或糖尿病友是另一種選擇。市售零卡飲料多是碳酸飲料,並使用人工甜味劑,像阿斯巴甜、醋磺內酯鉀、蔗糖素等,甜度是蔗糖的200倍以上,只需極少量添加,就能達到足夠的甜度,因此熱量可忽略不計。不過,根據歐洲癌症和和營養前瞻性調查(EPIC),在10個歐洲國家共52萬1330人的研究發現,每天喝碳酸飲料超過二杯(每杯250毫升),相較於每月少於一杯者,死亡風險提高17%;每天喝代糖碳酸飲料超過二杯,相較於每月少於一杯者,死亡風險提高26%。另外,美國心臟及中風學會期刊指出,人工甜味劑碳酸飲料每天喝超過一次,易增中風及失智風險。哪些人要避免吃甜味劑?國內對於食品添加物的甜味劑有嚴格規範使用總量,民眾攝取過量造成健康危害的機率極低。但是,部分特殊族群由於生理狀況異常,一定要避免攝取甜味劑,包括:1.腎臟功能尚未健全的嬰兒。2.腎臟功能不佳的腎臟病友。3.懷孕及哺乳期間之婦女。4.容易脹氣者,忌糖醇類甜味劑。5.苯酮尿症者,忌阿斯巴甜。常見甜味劑人工甜味劑阿斯巴甜糖精甜精甜菊萃醋磺內酯鉀天然甜味劑甜菊糖赤藻糖醇山梨糖醇木糖醇麥芽糖醇羅漢果糖營養添加劑何謂營養添加劑?各種食物有不同的營養價值,當飲食中長期缺少鐵質,就會發生缺鐵性貧血(營養素缺乏症);若長期缺乏鈣質,就會造成發育不良、骨質疏鬆。營養添加劑的用途,在強化食品營養物質,避免營養素缺乏的健康危害。例如,早期台灣山上的兒童,出現認知功能異常、發育遲緩問題的比例較高,經調查發現,因飲食的限制而缺乏「碘」,但碘是人體必需營養素,一旦缺乏就容易疲倦、甲狀腺異常,如果懷孕婦女缺碘更可能造成流產、新生兒呆小症、認知功能發展遲緩等,因此國家實施全面食鹽加碘政策。營養添加劑名稱聽起來很「營養」,加愈多愈好?營養添加劑聽起來對健康有好處,但身體對於「必需營養素」存在攝取上限,胡亂攝取營養添加劑,超過上限恐產生毒性及健康危害,絕對不是愈多愈好。以鈣質為例,每日足夠攝取量為0到6個月300毫克、6到12個月400毫克、1到3歲500毫克、4到6歲600毫克、7到9歲800毫克、10到12歲1000毫克、13到18歲1200毫克,成人則為1000毫克,若攝取超過2500毫克,恐損傷腎功能、造成血管鈣化等。營養添加劑是否存在風險?營養添加劑是強化食品營養的物質,在食品安全劑量食用下沒有風險,例如常見的高鈣高鐵豆漿、綜合維生素乳飲品、B群營養強化米等。但是錠劑、膠囊、粉狀的高劑量維生素與礦物質保健食品等,民眾應評估,日常飲食是否真的缺乏特定營養素,再選擇適合的營養添加劑保健食品,並依照產品的建議攝取量指示補充使用,才能避免身體過量攝取營養素,造成毒性與危害。常見營養添加劑生育醇(維生素E)抗壞血酸(維生素C)核黃素(維生素B2)氰鈷胺明(維生素B12)硫酸硫胺明(維生素B1)菸鹼酸鈣化醇葉酸維生素A粉末諮詢/聖馬爾定醫院營養師尤偉銘
-
2022-09-02 焦點.元氣新聞
你說的維生素D跟我說的不一樣?專家詳解三種維生素D
日前國衛院發表研究指出,因疾病需要長期攝取醫師處方「活性維生素D3」年長者有較高失智風險。醫界疑問四起,民眾更是納悶,過去許多專家和實證研究都說補充維生素D對健康有多重好處,現在全都推翻了嗎?並非如此,多位專家提醒,「維生素D」這個詞並不精確,應該先核對到底是哪一種維生素D,以免討論無法交集。專職血液透析的腎臟科醫師王介立表示,一般民眾可以買得到的維他命D,正式名稱是「膽促鈣醇」,進到身體裡面之後被代謝成「骨化二醇」,然後以此型態儲存在肝臟或脂肪當中。常被討論到的「維生素D缺乏」,就是在討論抽血檢驗「骨化二醇」濃度的結果,因為它半衰期長,抽血可檢測,可作為維生素D在體內庫存的指標。王介立指出,「骨化二醇」是非活化的維生素D,經過腎臟轉化才會變成「骨化三醇」。人工合成的骨化三醇,就是這次國衛院研究對象所服用的藥品,俗稱「活性維生素D3」,可直接作用於細胞受體。藥品型態的骨化三醇,劑量是人體自然含量千倍以上,用來治療透析患者常見的低血鈣和續發性副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國外仿單所列適應症即是如此,也就是說,骨化三醇並不是用來治療「維生素D缺乏」。到底是些對象需要服用「活性維生素D3」?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黃兆山日前受訪指出,副甲狀腺功能異常、低血鈣患者才需要服用活化型D3。醫學建議50歲以上成人每天至少攝取鈣1200毫克,維生素D800至1000個國際單位,以有效降低骨折風險;骨質疏鬆症患者或已發生脆弱性骨折患者,除補充鈣和D,也應接受抗骨鬆藥物治療。「需注意的是,以上建議要補充的D,都是非活化型「膽促鈣醇」,不是活性維生素D3(骨化三醇)。」「民眾買得到的,都是非活性的維生素D,屬於營養補充劑,不是藥品。」台大醫院營養室主任陳珮蓉說,國衛院的研究對象是服藥病人,必須經過醫師開立處方,用藥目的是治療疾病;不需要服用這個藥物的一般人,看到此研究結果,不用太驚慌。但陳珮蓉也提醒,即使是營養補充劑也不能濫用, 體內缺乏或攝取不足才需考慮服用,只是依照現代人的生活型態,確實很容易會缺乏維生素D。「維生素D最主要的來源,是日曬後身體自行合成。」陳珮蓉表示,但現在可遮陽的騎樓很普遍,人們上班時間早出晚歸,常是開車或搭車,幾乎都沒曬到太陽;隨著年紀漸長,身體的吸收率、合成率本來就會下降,要是又身體衰弱、住在不方便出門的老公寓,日曬機會又更少了,很可能就會缺乏維生素D。雖然吃高脂肪的魚類、蛋黃、內臟、魚肝油等也能補充維生素D,但很多人也盡量不吃或少吃這些食物。「單一營養補充劑應確定體內缺乏再吃,吃了之後也要去測量體內濃度,確認是否真的有效補充。」陳珮蓉建議,要額外補充維生素D,最好經過醫師和營養師評估,抽血加驗維生素D濃度大約自費900到1000元,如果數值不足,建議有積極作為,包括多曬太陽、攝取營養補充劑,經過一段時間再測量是否有進步。高齡社會,失智比率增加,陳珮蓉提醒,失智症原因很複雜,目前實證研究證實,與預防失智有較強關連的因子,包括社交、健康飲食(例如地中海飲食、得舒飲食、麥得飲食),運動,這些不但能預防失智,對於心血管疾病、中風也有預防效果。要是上述都沒有做到,吃再多保健食品、單一營養補充劑,都是沒有用的。維他命D有三種維他命D:一般民眾可買得到,正式名稱「膽促鈣醇」,進到體內被代謝成「骨化二醇」,屬於營養補充劑。骨化二醇:體內以此型態儲存在肝臟或脂肪,常被討論的「維生素D缺乏」,就是抽血檢驗骨化二醇濃度的結果。活性維生素D3:「骨化二醇」是非活化維生素D,經腎臟轉化成「骨化三醇」,可直接與細胞受體結合。人工合成的骨化三醇,即此次國衛院研究對象所服用的藥品,處方用於透析患者低血鈣和續發性副甲狀腺功能亢進,並非治療維生素D缺乏症。諮詢/腎臟科醫師王介立製表/邱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