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1 名人.楊定一
搜尋
壓力
共找到
6116
筆 文章
-
-
2019-12-01 科別.心臟血管
從前胸痛到後背別大意!醫:高血壓是最常誘發的因素
70歲林先生平日生活正常,無三高疾病,上個月中在家吃過早餐後,突然感到胸背部劇烈疼痛,坐立難安,家人緊急送至急診就醫,經過胸部X光、心電圖及電腦斷層一連串檢查,確認病人是高度危險的心血管急症主動脈剝離,立即安排緊急手術,經過長達14小時開刀,切開胸部,切除胸主動脈剝離病灶,置換人工血管並在加護病房觀察一周,目前已逐漸康復。萬芳醫院副院長、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施俊哲指出,急性主動脈剝離就如同體內有一顆不定時炸彈,一旦發生若未能迅速就醫,一半以上的病人會在病發後48小時內死亡,嚴重時甚至會猝死。此外,主動脈剝離除因血管破裂直接致死外,極有可能因假腔血流壓迫真腔血流導致各個器官缺血;因此,病人的臨床症狀會隨著剝離的位置、範圍而千變萬化。在台灣主動脈剝離發生以50-70歲男性居多,約為女性的兩倍;近年來,因為生活型態、飲食習慣及工作環境壓力,主動脈剝離的年輕化也逐年增加。特別是高血壓控制不好是最常誘發的因素,另外,先天性主動脈狹窄、先天性主動脈畸形、心臟手術後遺症、馬凡氏症候群及胸部外傷等。施俊哲強調,高血壓忽高忽低控制不佳,是導致主動脈剝離最常見的因素。這個急症目前仍是心血管最大挑戰的疾病之一,每年奪走許多人性命,對於動脈剝離痊癒的患者,施俊哲建議,一定要控制良好血壓,避免三高,同時戒菸並禁止劇烈運動,維持規律生活,才能避免主動脈剝離的威脅。延伸閱讀: 主動脈爆危機 5大徵兆 年輕女性心肌梗塞復發率比男性高  
-
2019-11-30 新聞.健康知識+
偏頭痛發作 為何吐一吐就好了?
在門診中,形形色色的頭痛患者中,就屬偏頭痛最為常見,在發作時,不僅會痛半邊(前後左右都有可能),一陣一陣地抽痛,眼睛快炸開,還會噁心、嘔吐,輕者持續半天,重者三天,常常會聽患者說:「每次只要一吐完,頭痛就好了」,或者「只要有想到,就趕緊去吐一吐,就不那麼痛了」,這是為什麼呢?自我保護機轉釋出激素嘔吐原本就是人體的自我保護機轉,作用在於不慎食入有毒食物時,食物中的毒性物質被腸胃道吸收後,隨著血液循環,擴散到腦幹中的化學刺激受器觸發區,釋放出血清素、多巴胺、組織胺、乙烯膽鹼…等激素,刺激嘔吐中樞,興奮迷走神經,試圖以最快的速度,把還在胃中、尚未消化的食物排除體外,以減輕中毒。發作達到巔峰引發嘔吐偏頭痛發作時,會影響到中樞神經系統、自律神經系統和胃腸道自主神經系統間的交互節奏,當紊亂達到巔峰時,身體以為「不小心吃了有毒食物」,刺激到化學刺激受器觸發區及嘔吐中樞,引發嘔吐。說穿了,嘔吐只是這種神經節奏紊亂到達巔峰後的結果,過了這個節骨眼,症狀當然會緩解。分泌血管加壓素對抗頭痛偏頭痛發作時,神經炎性效應會使腦膜上的微細動脈過度擴張,拉扯到血管壁上的痛覺受器,引起疼痛。嘔吐引起迷走神經興奮,接著向下傳遞進入腹腔,刺激腸道神經元,分泌大量的神經傳導物質,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血管加壓素,會使腦膜上的微細動脈收縮,減輕痛覺。有些偏頭痛誘發因子,例如酒精及壓力,本身會降低血管加壓素分泌,而充足的睡眠及某些藥物,例如抗憂鬱劑,則會增加血管加壓素的分泌,對抗偏頭痛發作時的頭痛。引起末梢血管收縮減輕痛覺嘔吐會反射性地引起身體末梢血管收縮,包括手腳、身體皮膚及大腦腦膜,所以患者在嘔吐時會臉色慘白、手腳冰冷,另大腦腦膜上的微細動脈也跟著收縮,減少管壁擴張時對血管壁痛覺受器的刺激,減輕疼痛。慢性頭痛者還需正確就醫迷走神經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可以抑制性地調控心跳及血壓。嘔吐引起迷走神經興奮,會使心臟做功減少,心跳及血壓下降,灌流入大腦腦膜微細動脈的動脈壓及搏動力道都會減輕,減少血流對血管壁痛覺受器的衝擊,減輕疼痛。需注意的是,並非所有的頭痛都會引起嘔吐,也並非所有的頭痛都可以藉由嘔吐來減輕症狀,例如張力性頭痛、叢發性頭痛或鼻竇炎性頭痛。腦壓上升、腦出血或腦瘤所引起的頭痛,也會引起嘔吐,但嘔吐後,頭痛不會緩解,因此,有慢性頭痛者,還是需要正確就醫,別以為吐一吐就會好。
-
2019-11-29 科別.精神.身心
先生憂鬱症發作 理科太太決定暫停發片
常用深入淺出的方式分析科普知識,加上經典面癱表情,Youtuber理科太太一夕爆紅,不過,她今天在臉書貼文表示,由於她老公John憂鬱症發作,加上自己也在吃自律神經失調的藥,因此決定放個長假,等充好電之後再回來。被稱為知識型YouTuber理科太太(陳映彤)的頻道訂閱人數,在最高峰時曾達百萬,並因此向經濟部智慧局申請12筆商標註冊,但因為篩檢子宮頸癌的影片出現醫材有廣告事實,成為首位被開罰的網紅等爭議,訂閱數大量下滑。理科太太今晚在臉書表示,今年,是她老公憂鬱症發作第六次;她自己目前則是在吃自律神經失調的藥。所以,她與老公決定開始給自己放幾個月的假。她說,結婚前,John隱瞞了憂鬱症病史,她因此不理解了他一段時間。所以婚後,因為不想麻煩別人,只要他開始憂鬱,她就開始笑。她表示,憂鬱症有很多原因,John是因為腦內的血清素分泌不足、賀爾蒙不平衡,所以無法像一般人一樣判斷事情,所以John每天都會覺得天要塌下來了。身為一個照顧者,經過3年不知不覺因為壓力過大,理科太太自己也因此出現自律神經失調。理科太太說,一開始,她試著躲進工作,逼自己一直工作。潛意識裡面覺得,只要她在工作,就可以不用去理會John的情況。晚上的時候,還會一次點兩份晚餐,吃到自己想吐。理科太太表示,影片是騙不了人的。她很長一段時間寫不出好腳本了,拍影片的時候,臉也跟殭屍差不多。對於真心喜歡她的粉絲們,理科太太感到非常內疚。她也回應最近影片觀看的數量減少,她也說,要謝謝那些還是持續觀看的人,還有所有關心理科太太的人。如果要把工作當成一個人的價值,那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理科太太說,她今年32歲,和很多人一樣,在徬徨人生下一步要怎麼走。但,當她發現會有徬徨的感覺,是因為害怕走錯路而被比較、被批評,尤其是工作是被攤在陽光下被人家看,她就突然覺得不害怕了。因為,這本來就是她該面對的事情。理科太太自我鼓勵,要勇敢、不要害怕,拍一支影片人家不喜歡、沒有感覺,就再拍十支,不要因為害怕而不敢做。她說,結婚的時候,答應過John,不管生老病死,都會照顧他。但現在,她也生病了,他們要一起去養病,也希望在小孩Miles知道更多之前,把自己的狀態調整到更好。理科太太也向粉絲喊話,「請容我們去放個長假」,充好電之後,他們會再回來,「2020年春天見」。John也表示,現在他們應該要停下來,想一想該怎麼做對家人比較好,也會試著慢慢好起來,解決問題。他並強調,向大家承認有憂鬱症或其他身心問題,並不是一件可恥的事,他們要抬頭挺胸,然後更堅強地回來。
-
2019-11-29 新聞.長期照護
7旬阿公撫養2名罕病孫「我老了,他們怎辦?」
罕見疾病照顧是家庭極沉重的負荷,13年前,屏東縣一對夫妻因著5歲與3歲兒子雙雙罹患裘馨氏肌肉失養症,不堪照顧、經濟負擔而離異,而這對四肢無力、無法自理的小兄弟,最終由阿公阿嬤獨自撫養。煮食、換尿片、抱起移位、刷牙洗澡、每夜兩次醒來協助翻身...,一轉眼十數年過去,阿公說「他們一直長大,我們一直老,退休金也用完了,未來該怎麼辦?」根據罕病基金會資料,裘馨氏肌肉失養症(DMD)是肌肉萎縮症的一種,源於人體性染色體中的X染色體發生異常、漏掉一段DMD基因,導致肌纖維膜無力脆弱、肌細胞容易死亡,目前尚未發展出有效的治療藥物。肌肉組織會隨著年紀衰退,因此罹病的孩子約在3-7歲才會逐漸出現走路蹣跚、常常跌倒的情形。這對小兄弟的爸媽離婚之後也失聯了,阿公阿嬤當初看到這兩個小孩的處境感到很心疼,因此決定接手撫養。如今大孫子18歲、小孫子16歲,但阿公也已經71歲、阿嬤66歲了。這名阿公被稱作大山阿公,過去擔任管理職,為讓自己更有心力照顧二名孫子而轉任大樓管理員,目前退休。原本以為全職照顧是最好的安排,但突然轉換跑道及長期累積的照顧壓力使身體反撲,最後釀成憂鬱症。「照顧好累,好幾次都想帶著孫子一起走」。大山阿公夫婦孤軍照顧近十年後,106年才開始接觸到長照服務。他們申請居服員每周一至五到家中協助孫子沐浴、陪伴閱讀;申請移位機,讓自己在協助孫子翻身移位時更省力,同時保護自己的身體;就醫回診時,也申請復康巴士交通接送服務,省了不少開銷。同時,他們參加心理協談,漸漸瞭解人本來就有正向及負向情緒,要學習如何與負向想法共存;另參加支持團體,用自己的經驗鼓勵其他照顧者,於照顧路上相伴而行。不過,照顧路上仍有許多挑戰。大山阿公說,政府補助兩個孩子每月每人4800元,但是因為一些緣故沒有辦法拿到。如今退休金快用完了,妻子則四處兼職打零工,大孫子有時也會問:「阿公你們老了,我們以後該怎麼辦?」「對啊,該怎麼辦...」他說,大孫子腦筋還算可以、手還能作些精細動作,所以未來看看有沒有機會到庇護工廠工作;未來他們或許都需要住進機構。● 照顧者別孤軍奮戰,長照資源使用1234口訣:一工具:衛福部長照資源地圖。https://ppt.cc/fBYg6x 二電話:長照專線1966,家庭照顧者關懷專線0800-507-272。三步驟:盤點資源、盤點資產、家庭會議,可上網搜尋「家庭照顧協議」。四包錢:利用線上試算工具掌握補助內容,可上網搜尋「長照四包錢」。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19-11-29 養生.聰明飲食
吃粥整腸健胃? 4種狀況恐怕會愈吃愈慘
天氣寒冷,早上起床喝一碗熱熱的粥,暖胃也熱身;喝粥還可以增加禦寒的能力,降低感冒發生的機率;如果喉嚨有點不舒服,溫溫的一碗粥汁有滋潤喉嚨的功效,緩解乾澀不適感;尤其生病食慾不振的時候,粥的口感清爽,再搭配些色澤鮮豔又開胃的小菜,還能促進食慾。內湖國泰診所營養師張斯蘭表示,白米或白飯經高溫熬煮之後,會產生糊化作用,就是我們所熟知的粥了。粥的分子很細緻,吃進去容易被身體所吸收,不會有負擔,這就是為什麼人生病虛弱時,醫師會建議吃粥來補充體力。粥不僅對病患的療養有益,也是忙碌現代人保養腸胃的不錯選擇。現代人生活壓力大,經常飲食作息不正常,腸胃普遍不好,熬煮軟熟的粥入口即化,下肚後非常容易消化,很適合腸胃不適的人食用,或是年節大魚大肉後,有助腸胃休養。由於粥含有大量的水分,平日多喝粥,除了能裹腹止飢之外,還能補充體內水分,有效防止便祕,這對平時就有便祕問題的上班族來說,也是很好的飲食選擇;同樣的道理,粥品對於腸胃較弱、容易便祕的小孩及老年人,也具有功效。白粥的營養,除了本身含有熱量之外,還有醣類及少許的蛋白質,一碗粥的熱量在140大卡左右,大約只有半碗飯的熱量,只吃白粥,很容易感到飢餓,所以很多人會配菜吃,例如搭配醬瓜、麵筋、豆腐乳等醃製品或是肉鬆等,但是這些都是加工食品,醣類及油脂含量偏高,吃了反而容易昏昏欲睡,而且很容易又餓了。所以在吃粥時,張斯蘭建議,最好搭配豆腐及蔬菜等天然食材,其含有蛋白質及脂肪,可以延緩吸收,就不會很快感到飢餓,加上青菜含有纖維質,有助於人體消化吸收。吃粥雖然很好,但有些人並不適合吃粥,主要因為粥的分子很細緻,GI值(升醣指數)很高,粥容易被腸胃所吸收,血糖就很容易上升,特別是糖尿病患最要小心,並不建議在空腹的情況下直接喝白粥;也因為粥的GI值很高,煮得太爛,腸胃易吸收,接著就轉化成為脂肪儲存,所以肥胖者也要盡量避免吃粥,免得愈吃愈胖。另外,有些人會用大骨湯下去熬粥,以增加粥的風味,但大骨湯的嘌呤含量相當高,若是有痛風症狀,就不適合這種吃法;而粥的水含量較高,胃食道逆流或是胃酸過多的患者也應盡量少吃,或是不要一次吃太多。延伸閱讀: 這樣煮粥最好吃 冬天想瘦又怕餓? 8種減肥食物市場裡就能找到  
-
2019-11-29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著手建立屬於自己晚年生命的迪斯耐樂園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老年人的健康照護」,我們非常高興有三位醫學專家發表他們的看法:一位是許多醫學生景仰的基礎醫學老師在自己步入老年的養生心得,一位是對老人醫療頗有心得的資深家醫科醫師提出的幾點老人尤其需要注意的醫療常識與生活態度,一位是長年在美國行醫的台灣醫師與我們分享他十幾年來在西雅圖為銀髮族成立的社區健康活動團體。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帶給更多的台灣老人知道如何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我們期待可以有更多的讀者願意在「醫病平台」分享這方面的心得。自己著手來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晚年生命的迪斯耐樂園(Build yourSelf a retired Disneyland ,I-Centered Functional Longevity Club, ICFLC)2003年, 在煩忙的醫療業務之外,我再去華盛頓大學修完醫院管理碩士,體會出一個成功的事業、活動,或人生,都需要有管理的思維才能成功,或是才能有滿意的結果。也就是說,每一件事都需要有目標,有方向,有宗旨,然後有完整的規劃和執行步驟,更需要確切的執行其內容,如此才能有令人滿意的,成功的結局。那麼,「老」是每一個人的「私事」,沒有人能代替你,因此,在我們每一個日子都朝向生命的最後階段,我們要不要也有一個成功滿意的晚年?如果答案是正面的,那麼我們該開始起手準備,慎重考慮自己的理想晚年,仔細分析自身的實際狀況,好好規劃各階段的可行的行動計劃,然後一步一步的融入自己的生活方式中,耐心地確切的過自己規劃好的每一個領域。我們都要好好的「管理」我們自己的晚年生命!那麼,屬於個人退休「前後」的生活的各種領域的「迪斯耐樂園」是代表什麼呢?當我們去迪斯耐樂園時,最快樂的就是能夠和親朋好友一起玩。一起坐飛車,一起看電影,一起玩各種不同的遊戲。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會一起玩同一項,因為各有不同選擇。在我們的退休生活中,不一定每一位好朋友都能完全配合我們的活動,因此要有各種不同的小團隊來搭配,「旅遊,讀書,電影,工作,美食」等等。重點是我們自己的「心態」能調適到自己的「核心價值」嗎?我們的心思能配合別人嗎?我們的生命一直在「交換」的過程中,求得更符合我們自己理想的生存狀況。我們努力工作,期待交換的是有一個合意的生活。因此,我們無時無刻都在與「自己」,也與相關「對手」包括「家人和親朋好友」談判,以「雙贏」為原則來交換並取得符合我們自己理想的生命過程。從小到大,我們都經歷一環接一環的挑戰與考驗。我們很辛苦的成長、學習、訓練。至今仍然日夜不斷的在面對各種沉重的壓力。試想想,我們要這般一成不變的走完我們「僅此一次」的人生嗎?我們需要及時適切的調整,也就是說我們要「reset」我們的「未來路」,我們期待交換到理想的「老有所終」。因此,退休前開始,個入需要準備晚年生活的各種領域的調整和訓練,包括不同領域的基本認知和個人喜好的技能,以便退休後能進入狀況,並持續下去。如同去遊樂場的不同項目的活動的選項。我們都期待在我們離世時,有一個滿意的心境,因為我們都只能活這一次,我們希望這一生沒有愧對此生。因此,2003年我們捐款並在西雅圖成立一個完全是「志工」式的相互協助,相互學習,教學相長,由經驗交換互動中建立個人生活聯絡網的活動中心:亞裔銀髮族關懷基金會(Asian Senior Concerns Foundation, ASCF)。我們的宗旨就是在老年生命的主要的四個領域裡,「老本、老窩、老身、老心」,經由「管理的精神」去學習、規劃和執行。1. 老本:我們有財務規劃專員每個月的演講,提供符合現實的財規資訊,以便我們可以充份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可以自己或請專業去規劃出合理使用這些資產的額度和方向。也可以好好的安排轉承。我們也提供適切購買長照保險和身後安排事項的重要資訊。2. 老窩:我們提供定期演講,解說晚年因爲每個人的自身身心狀況改變,因而有不同的適合的住宿和照顧環境的需求和層級。我們鼓勵大家按部就班的對「老窩」的評估並認真的「瘦身」。因為,只有如此減少「擁有」才能增大自己的「空間」。要「放下」才能脫離當房子的「奴隸」。我們也解說搬去「退休社區」的利弊。因為當我們進入不同層級的晚年生命時,應要求「交換」的是「我們自己時空的自由」。這種選擇需要整體思考我們自己的「醫療團隊所在、活動團隊所在、交通方便性」。根據這些資料來適切調整老窩的選擇3.老身: 我們都是一天老過一天,身體健康也是天天弱化。除了各班的「動」的活動,跳舞、健走、慢拳等,「靜」的書法,聊天喝茶,小題目演講分享等之外,我們每一個月提供老年身體照護的演講,尤其是身體健康的自我管理。重點是以在美國法規和制度內,從我是內科、老人科、長照及長照管理專科的經驗和角度,來提供建議。我鼓勵大家改變由現行的醫療照顧的被動的思考方向,改為主動的規劃和預防的管理態度。我建議大家除了認真參與學習老人醫療照顧的各種資訊,才能有效了解病情並作最有意義的選擇,配合醫療團隊的醫治。我也建議大家對自己身體狀況要花時間去了解,並思考不同階段的照顧的安排。尤其是「當自己還能主導、能作主時的最合理的態度和照顧」,「當自己失去能力、喪失主導權、完全依賴旁邊的家人時的合理照顧」的安排和方向。因此,我們每個月定期提供這類相關演講,鼓勵大家在這種教學相長中,成為朋友,成為定心丸,才不會茫然。我們也鼓勵大家參與「慢性病自我管理訓練班」的課程,讓大家學習如何能自我照顧老年身心的慢性狀況,不用事事找醫師處理,也可以安心過適切的晚年。4. 老心: 我們每天的各項課程,都是在鼓勵大家除了娛樂自己,有意義的打發時間之外,著重在「認知和腦力」的訓練。我們鼓勵大家選擇幾樣自己喜歡,願意長久去作,自己可以「主導,控制」的活動,然後來和大家「分享」經驗。因為這個過程,除了腦力的時空運作是全方位,是獨立自主,是正面力量,然後再來分享給大家則是「快樂」。例如,「自學讀書會」,我們自己去找題目,找資料,整理後,來「帶領」討論。「旅遊小組」是我們自己去討論決定旅遊地點、公佈、組成志工團隊來規劃、連絡、安排,然後接受報名和最後完成旅遊。我們也在市內不同點各自成立定點定期健行,如此增進交流和交心,養成團隊互助精神。每年我們辦一次回饋表演給約五百位社區大眾看我們努力學習的成果分享,這樣能更增強大家合作的感情。我們的活動完全是志工式,沒有要求政府經費補助,我們自己捐款,自己管理。在教學相長,奉獻互助,自我學習的精神之中,我們才能享受獨立自主,屬於自己的老年迪斯耐樂園的生命。我們已於2016年加入健安醫療網(KINON.ORG)。YouTube可找:亞裔銀髮族關懷基金會,連絡:healthyliving@kinon.org
-
2019-11-28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高以翔猝死/預防勝於治療 中醫教日常保養防心因性猝死
近日藝人高以翔因在大陸長時間錄製節目時,體力不支倒地昏迷心臟驟停,經過一番搶救送醫後仍不幸逝世,享年35歲,令社會大眾不敢置信、深感惋惜,但同時也讓更多人開始深思要如何保養,避免心因性猝死。對此,顏明鴻中醫師表示,心因性猝死大部分是因心臟疾病在壓力疲勞下引發致命性心律不整,如心室顫動、心室頻脈,造成心臟驟停。中醫重視事前預防,有些時候偶發的胸悶、心悸、心痛,甚至是心律不整,大部分的人不會多以留意,但其實身體早已發出警訊。醫師補充說明,中醫經辨證論治診斷心臟陰陽氣血盛衰,在對證下藥來改善體質,對於偶發的胸悶、心悸、心痛、心律不整也就能獲得改善。最後,顏明鴻醫師也提供平日的保養方法:一、可搭配穴位按摩來進行保健:1.內關穴: 寧心安神、理氣止痛。2.勞宮穴: 清心火、安心神、強心,特別適合加班熬夜、喝酒應酬後火氣大的人。3.郄門穴: 養心護心,治心痛、心悸、胸痛。二、保健茶飲有些簡單常見的保健茶飲對虛證心臟不適也有幫助,可用蓮子15顆、柏子仁3g、黨蔘6g、紅棗3顆,加500c.c.水,大火煮沸後,小火煮30分鐘,濾渣即可。蓮子、柏子仁具有養心寧心的作用。黨蔘、紅棗則能幫助補氣健脾。本文取自圓扶原中醫診所
-
2019-11-28 性愛.性病防治
愛滋病毒感染有特效藥變得像三高 名醫籲患者一起面對
奇美醫學中心感染科主治醫師杜漢祥今天指出,愛滋病引來很多擔心及恐懼,都在於對疾病的不了解。經過專業團隊的解釋後,民眾可以更放心的接受檢查,「我們可以更勇敢地一起面對這個疾病」。奇美醫學中心感染科表示,為服務HIV感染與愛滋病友成立「奇美友愛」跨領域友善醫療團隊,提供有關HIV及各種性傳染病的治療及預防等醫療服務,最近團隊更努力推廣愛滋篩檢,與知名網紅Youtuber「志祺七七」合作推出篩檢宣傳影片,片中志祺扮演患者來接受匿名篩檢,並與醫師討論篩檢結果、下一步該怎麼辦。院方強調,除了提供免費的匿名篩檢服務,也設立了Line@諮詢平台,提供有需要的民眾即時性的HIV及性傳染病諮詢服務,很多人以為檢查報告陰性,就忽略未來可能造成感染的風險行為,除了推廣HIV篩檢,奇美也提供有需要的民眾相關預防措施,包括暴露前及暴露後預防性投藥。感染科表示,社會大眾對於HIV感染仍普遍存在著許多迷思及誤解,從而造成針對HIV這個疾病的汙名及歧視現象。很多人都以為HIV只有局限在特定的族群,又或者認為自己沒有感染的風險而不願意接受檢查。杜漢祥指出,在臨床上遇到很多個案,在診斷時都認為自己沒有感染的風險,也有少數民眾很擔心,也很害怕去面對檢查的結果,也遇過HIV陽性的個案,由於社會的眼光及壓力導致不願意就醫,最終發病而死亡。HIV就是一種血體液傳染的疾病,無論性別、性向或年紀,只要有沒戴保險套的性行為包括口交、陰道交及肛交等,都有感染的風險。院方表示,根據估算台灣目前只有84%的感染者知道自己的感染狀態,也就是說,仍有16%的感染者其實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已經有HIV感染了。因此從來沒有做過HIV檢查的民眾,至少都能做一次的檢查,以了解自己的狀態。民眾也應該更正確及正向地去面待這個疾病,不應該因為各種迷思及誤解而用歧視的眼光去看待他。杜漢祥表示,希望每個人在有性生活時都可以定期做篩檢,了解自己的狀態,也保護伴侶。定期篩檢可以在病毒感染時儘早發現並及早就醫治療,但未感染者也應該採取相關的保護措施,包括保險套及預防性投藥等。HIV感染過去死亡率相當高,HIV會破壞人體的免疫細胞,一旦免疫系統被破壞到一定程度,就會併發「後天免疫功能不全症候群(AIDS)」,也就是愛滋病。發病後身體可能會出現各種感染或相關癌症而死亡,例如肺囊蟲就是其中一種常見的伺機性感染。隨著抗病毒藥物的發展,目前HIV感染已經是一個可以藉由藥物控制的疾病。每天按時服藥可以將血液中的病毒量控制在測不到的狀態,這樣不但可以維持免疫力在不會發病的情形,也可以減少病毒的傳染力。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的統計,台灣88%的感染者都有在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其中94%血液中的病毒量是測不到的。而國外大型研究也發現,當感染者血液中病毒量控制在測不到(undetectable)時,也不具有傳染力(untransmittable)。儘管HIV的治療已經進步很多,仍約有三成的感染者在開始接受治療時已經是疾病晚期。換句話說,有些人已經得到了HIV感染但自己不知道,一直到發病了來醫院求醫,才被診斷出來;又或者有些感染者因為各種因素無法接受治療,等到發病了再來就醫,為時已晚。
-
2019-11-28 新聞.健康知識+
咳得頭暈無力停不下來?因你不懂正確的咳嗽方式
你知道嗎?咳嗽很辛苦,但如果你學會了正確的咳嗽方式,不適就會減輕很多。近期天氣變化大,呼吸疾病高發,各種咳嗽患者入院,這些患者除了藥物治療外,呼吸內科的治療師還會為其進行咳嗽評估,評估患者的咳嗽能力,對咳嗽無效的患者進行咳嗽指導,幫助其完成有效咳嗽。老人咳嗽患者多記者從南方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呼吸內科獲悉,近日該科收治了很多老年咳嗽患者,他們咳嗽時間長,很多患者因咳嗽導致頭暈、無力,看病時告訴醫生:“醫生,我肺都快咳出來了,但就是停不下來。”嚴重咳嗽的患者需要住院治療,住院期間,醫生會查找患者咳嗽的原因,進行藥物治療,同時,還會進行一個重要的測試,即呼吸峰流速值測試,根據這個測試評估患者的咳嗽能力,對患者進行咳嗽指導。正確完整咳嗽分四步南醫三院呼吸內科主任程遠雄介紹,呼吸峰流速值測試可將患者的咳嗽分為三個類型:測試值大於270L/min的患者意味著可以自主咳嗽,測試值在160~270L/min的患者可能需要做些治療,並且需醫生指導有效的咳嗽,測試值小於160L/min的患者需要被動咳嗽。咳嗽還需要指導?聽起來挺新鮮。程遠雄說,其實,完整的咳嗽共有4個步驟:第一步吸入足量氣體,第二步聲門關閉,第三步建立胸腔內和腹內的壓力,第四步打開聲門用力呼出氣體。為什麼有些患者咳嗽無效,跟其呼吸峰流速值大小有關係,也跟他們咳嗽時沒有完成這四個步驟有關係。無效咳嗽不能達到緩解身體不適的目的,所以患者只能不停咳嗽,形成惡性循環,咳嗽越來越嚴重,不適也在增加。被動咳嗽需借助機器程遠雄提醒,需要注意的是,咳嗽患者有些能自己咳出痰,有些不能,如果痰液在肺內比較深的部位時是不容易咳出來的,對於不能咳出痰的患者,醫生會採取霧化治療、震動排痰以及哈氣訓練幫助排痰。
-
2019-11-28 養生.抗老養生
平均比其他美國人多活10年 加州長壽市養生秘密曝光
加州聖貝納迪諾郡羅馬林達(Loma Linda)市位列世上最長壽、最健康的五大原始「藍區」之一,信奉「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居民年逾百齡還耳聰目明是常事;根據對他們的兩次研究發現,這批長者普遍素食,不抽菸,少喝酒,多運動,熱心助人,所以體健心寬,社區和睦,極有益於長壽。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日前報導,羅馬林達市是世上安息日會信徒聚居最集中地區之一,該教派敦促信徒過著健康、服務社區及教會的生活方式,在在促進他們長命百歲。事實上,羅馬林達社區居民,比起一般美國人,平均要多活八到十歲。比如2015年接受採訪的外科醫生魏爾漢(Ellsworth Wareham)便表示,他毫無壓力,就他而言,壓力是人為產出的東西;他信奉這樣的哲學:人做最擅長的事,而無能為力的事,乾脆壓根也不想。所以他到95歲還能動刀,與團隊合作進行心臟病手術。當時百歲高齡的他還能在前院除草,直到2018年他104歲時逝世。研究人員兩次對安息日會信徒長壽進行探密,第一次始於1990年代,最近又做一次。結果發現,安息日會社區裡,一成吃全素,另三成吃奶蛋素,另有8%吃魚而不吃別的肉。研究發現,安息日會信徒就算吃肉,年食用量也不到46磅,相比之下,美國農業部統計,2018年美國人平均食用紅肉及禽肉為222磅。其他有助長壽的因素還有:安息日會社區裡,僅1%居民抽菸,酒則很少甚至不喝,每天在大自然新鮮空氣裡運動。另出力當志工,做人道及教會工作習以為常,而培養出社區歸屬感。附屬研究「宗教與健康身心研究」(Biopsychosocial religion and health study)成果合撰人凱莉‧莫頓(Kelly Morton)指出,宗教對社區居民生活至為關鍵,讓他們膳食更健康、更常運動,心情安寧,較少抑鬱。
-
2019-11-28 新聞.健康知識+
健檢報告有看沒懂?這樣看懂你的尿液檢查報告寫什麼
每年的健康檢查報告、醫院就診的檢查數據單,常常讓你有看沒有懂嗎?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聽見你的聲音了,將陸續彙整檢查報告所代表的意義,以及導致異常的可能情況或原因,讓你看懂你的檢查報告寫什麼?!尿液檢查報告LIST一、 比重(Sp.Gr):成年人尿液比重正常值為1.005~1.025(1.030)可評估飲水習慣、腎臟濃縮能力(腎小管再吸收、濃縮功能之指標)、稀釋作用。(A)低比重尿 1.030:見於糖尿病、脫水、嘔吐、心臟衰竭、腎病症候群等。二、 酸鹼值(PH值):正常酸鹼值5.0-7.5(8)(A)8:見於細菌感染、發炎、腎功能不良、服用利尿劑等。三、 白血球(LEUKOCYTE):正常數值陰性(-)正常為陰性,若呈現陽性表示可能為泌尿道感染四、 亞硝酸鹽(NITRITE):正常數值陰性(-)測定泌尿道系統是否細菌感染;饑餓狀態、大量食用維他命C會出現偽陽性。五、 蛋白質(PROTEIN):正常數值陰性(-)觀察腎臟機能重要指標,正常為陰性,(A)生理性蛋白尿:激烈運動(運動過量)、過度疲勞、冷水浴過久(暴露於寒冷環境下)、攝取高蛋白質食物、壓力、服用阿司匹林。(B) 姿勢性蛋白尿:因站立時間過長,腎臟血管受到壓迫導致。(C) 病理性蛋白尿:腎小球病變、澱粉樣變性病、腎病症候群、糖尿病性腎病變、高燒、妊娠毒血症。六、 尿糖(GLUCOSE):正常數值陰性(-)正常為陰性(-),若出現陽性( )可能為糖尿病、荷爾蒙失調、肝病、藥物治療、懷孕、胰臟炎、肝病變、甲狀腺疾病、腎小管功能障礙等。七、 酮尿(KETONE):正常數值陰性(-)正常為陰性(-),酮體為體內脂肪代謝不完全產物,若為陽性(+)可能原因包括:糖尿病、饑餓(禁食)、發燒、長期腹瀉、嘔吐、甲狀腺機能亢進、懷孕、高蛋白飲食、劇烈運動等。
-
2019-11-28 新聞.科普好健康
即使假笑也有好處!日研究:不愛笑,早死風險增一倍
你平時多久「大笑」一次?最近,日本山形大學的科學家們進行了一項關於“笑”的有趣研究:和經常笑口常開的人相比,不苟言笑的人早亡風險更高,“不愛笑”或可成為導致早亡和心血管事件的危險因素。笑容能給身體帶來哪些健康益處?《生命時報》邀請綜合國內外研究並採訪專家,為你解讀「一張笑臉」的力量。不愛笑,早亡風險增一倍日本山形大學醫學院教授櫻田香及其研究小組,進行了為期5.4年的流行病學研究。參試者為1.7萬名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其中男性約7000人,女性約1萬人。研究人員根據參試者日常大笑(指發出聲音大笑)的頻率,將其分為“每周大笑1次以上”“每月大笑1次以上”和“每月大笑不足1次”三組。對比分析結果顯示,發笑頻率低的群體中男性、吸煙者、不運動者和糖尿病患者居多。相較發笑頻率最高者,最不愛笑的人全因死亡率達到1.95倍,心血管事件(患腦中風、心肌梗死、心絞痛等)的風險為1.62倍。研究人員表示,“不苟言笑”或可成為導致早亡和心血管事件的危險因素。日常生活中多給自己找樂子,常常大笑有助延年益壽。一張笑臉,6個健康好處有助抗癌很多基礎研究提示,如果患者心理狀態比較好,能夠保持樂觀、笑口常開,整個免疫系統會得到改善,對腫瘤的治療效果、預後及康復都有好處。尤長宣表示,抗癌之路一定要身心兼治、笑口常開,“無心病則無身病”。改善血糖水平日本京都醫療中心臨床研究中心的一項研究表明,笑所產生的積極樂觀的心理因素,有助改善2型糖尿病和代謝症候群,積極樂觀的人糖化血紅蛋白也有降低傾向。減輕疼痛瑞士蘇黎世大學研究發現,經常笑一笑能增強慢性疼痛患者對疼痛的耐受性。這是因為,笑容能提高腦內內啡肽(一種讓人產生愉悅的物質)的釋放。調節免疫力美國洛馬林達大學的李伯克博士研究發現,笑可以降低人體的炎症水平並提高K淋巴細胞(免疫細胞的一種)的活性,有助調節機體免疫系統功能。燃燒熱量美國范德堡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表示,大笑10~15分鐘,可以燃燒40卡路里的熱量。大笑還能鍛煉腹部、肩膀和膈肌等部位。消除壓力、緩解抑鬱笑在對生理健康產生作用的同時,也會引發心理反應,這也就是為什麼人們會在開懷大笑後感到輕鬆暢快。這些看似短暫的情緒影響因素,從長遠來看可能會起到心理疾病的治療作用。笑容分四種類型英國卡迪夫大學和格拉斯哥大學的心理學家發現,除了“高興”引發的愉悅型笑容外,還有三種類型。反饋型笑容:最直觀的情緒表達就像你對一個孩子微笑時,他會反饋性地也給你笑臉,或做出其他讓人愉悅的事。具體表情是顴肌的對稱上拉,加上輕微的抬眉和嘴角上翹。親和型笑容:交流寬容、感謝和情感表情依然是從口部向顴肌的對稱上拉,嘴唇壓得越來越薄,但不露出牙齒。權力型笑容:表示地位和社會管理等級這種笑容顴肌也是對稱性的,但是會表現出不對稱的眉毛上揚和隆起,通常意味著在支配上的滿足和愉悅。即使是假笑,也有益處美國心理學家經過多年研究發現,由喜悅產生的自發笑容(真笑),和故意收縮面部肌肉引起的假笑是不一樣的。◎真笑:嘴角上翹、眼睛瞇起真笑時,除了反射性地翹起嘴角,大腦負責處理情感的中樞還會自動指揮眼輪匝肌縮緊,使得眼睛變小,眼角產生皺紋,眉毛微微傾斜。◎假笑:一般只有嘴角上提偽裝的笑容是通過有意識地收縮臉部肌肉、咧開嘴、抬高嘴角產生。有些人假笑時動作很誇張,但眼角的皺紋和傾斜的眉毛是沒辦法偽裝的。簡單來說,要想知道別人是真心地笑還是虛偽地笑,眼睛和眉毛是最重要的線索。雖然如此,但研究發現:無論真笑假笑,只要投入去笑,都對身心有益。真笑時,大腦的愉快中樞會興奮;而努力假笑時,這個動作也會刺激大腦中與愉快感覺有關的相關區域。當感到失落、鬱悶、難過的時候,不妨對著鏡子,咧嘴提起嘴角,同時下拉眉毛,瞇起眼睛,盡量做出一個笑的動作,試著感受笑容帶給你的力量。本文轉自生命時報微信(ID:LT0385)
-
2019-11-27 失智.名人專家
曹汶龍/分享照護失智母快樂秘訣 失智症權威:別老問「我是誰」
照顧失智者,總是辛苦而漫長,除了體力與耐力的拔河,面對親人的記憶消褪,更是淚往肚裡吞?——過往對長期照護的悲情印象,在71歲的大林慈濟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曹汶龍身上,竟完全令人改觀!身為失智症權威,他陪伴失智的母親吃飯、聊天、唱歌、換假牙、玩皮球,過程平凡無奇,卻充滿歡樂與溫暖的真摯情感,這些生活影片一經分享到臉書上,立刻感染大批網友,也不免讓人好奇,如何才能做到?「就像在跟孩子玩,母親感受不到壓力,看到我就會有笑容。」曹汶龍解釋。他在7年多前,發現母親生活無法自理,退化症狀逐漸嚴重,就把自己當作「母親的母親」。一邊照顧著「老小孩」,一邊是收治無數失智病人的醫師,這「跟孩子玩」的道理背後,有他長年深切的體悟,幾乎可成為照顧者的參考範本。 照顧老人像照顧孩子,找出母親隱疾他以神經科專長,去年底隱約發現,母親「退化速度變快了」。例如吃飯不會用筷子,湯匙也懶得拿,到最後需要人餵,說話和動作也較為遲鈍,他認為必有「異狀」。依臨床經驗,他擔心,長輩有時因碰撞或稍微出力,會發生硬腦膜出血,產生認知變化。又觀察母親無精打采,體溫比自己還高,卻沒有發燒,經過電腦斷層檢查後,才發現是子宮內部發炎,進行後續治療。曹汶龍依此說明,子女照顧父母,絕少會像家長照顧嬰兒那樣纖細敏感,常思考「孩子為什麼哭?」並且盡力找出原因;若換作照顧高齡失智長者,發現身心衰退症狀時,可能就認為理所當然,而忽略「身體還躲了一些東西」,才會弱上加弱。就醫過程中,一般人尚且會徬徨不安,如何安撫失智者,更是一門學問。他見母親在進行子宮手術前,對醫院環境感到陌生,而頻問「這是哪裡?」曹汶龍順著回答:「我們去美國,現在要坐飛機,要先閉眼睛睡覺喔」,當母親一閉眼,醫護人員就可以順利進行麻醉。他解釋,許多失智者會出現情緒化的衝突反應,往往是因為「尊嚴」被忽略,而所謂尊嚴,就是讓失智者保有對周遭環境的認知,減少「被忽視」的感受,並且有信賴的人陪伴在旁。設計新家時,他特別讓母親的房間保留大片落地窗,除了有自然採光,也可以直接看到家人在活動,「失智的老人,住的地方若能讓視野『通透』,心中就會開朗,自然就能笑口常開。」 照顧者別老問「我是誰」,徒增挫折感曹汶龍形容,「失智是腦袋裡面一塊塊地消失掉,細胞被侵犯而慢慢退化,不停去刺激也沒有用,只有增加他的自卑感。」例如,動不動就考他「我是誰?」當說錯時,急著糾正答案,看似加強記憶,但患者反而會感到被否定,出現失控的舉動,「大家就糾結在那裡。」他建議,照顧者要學會看「好的一面」,若完整的記憶是10分,與其指責他忘記7分,不如肯定他還記得的剩下3分,並且和這「3分」互動,如此一來,失智者就能提升自己「存在」的價值。曹汶龍曾在臉書上如此寫下:「每天早上母親都吃一個蛋。用她習慣的生活事件去執行,讓她覺得還是個有用的人。」遺忘的人事不需再執著,還記得的,就值得歡喜面對。他進一步解釋,退化過程如同生命逆轉,成人不會直接退為「嬰兒」,而是先從退回「青少年」開始──似懂非懂,叛逆又充滿懷疑,大約2、3年後,再退到更年幼的孩子,「我們要在不同的階段,陪他過那個階段的生活,嚴重的話,頂多就像小孩,就用小孩的玩法。」曹汶龍的母親,如今也像他的「小孫子」,晚餐後的時光最悠然,2人一起聊聊天,或拍手唱著母親熟悉的童謠和老歌,有時想到年幼時,母親也是這麼唱給他聽,拉拔到大,不禁眼眶泛紅,「母子互相關懷的情感,很多也很微妙。」 「其實失智很可愛,要懂得他在想什麼。」曹汶龍分享,失智者常會說出「不符現實」的話,也許前言不對後語,把兒子當作先生,因而用怒罵的口吻來講話,這時不用動氣,「就用演戲的方法,把自己當導演,配合扮演角色,用這樣子來看,就會發覺生活很精彩。」他分析,當腦部退化到額葉,節制力會降低,也許容易疑神疑鬼,或生活習慣變得不愛乾淨,三更半夜不睡覺,若情況嚴重干擾別人,在醫師和家屬充分溝通之下,也可透過一些藥物,來調整患者情緒。雕塑母親如菩薩,提前練習老後模樣曹汶龍被網友喻為「現代老萊子」,母親則是笑口常開、反應純真的「曹奶奶」,當他看著母親,也像在看著更老之後的自己,因而心生感謝,「製造一個母親可愛的形象,等於給自己一個機會,雕塑一個菩薩,知道方法了,將來活到那時候,也把自己雕成那樣。」若將來有一天也罹患了失智症呢?他搖了搖手機,是這麼想的,「老天若讓我走到那一步,我想我會不一樣的!現在已經養成習慣,把約會寫在行事曆,訂高鐵票、付款都用app,將來飲食、保全等服務,點一點螢幕都有,也不必到安養院。」曹汶龍隨著工作地點的變遷,40多年來都把父母帶在身旁照顧,事親至孝,他強調,家庭關係之所以融洽,有賴另一半的包容,「要對太太要特別好,做先生各方面要尊敬她,讓她有很大的自由空間。」 住過台北、花蓮、如今在嘉義定居,他和住家周圍的退休鄰居們組成「共老圈」,常聚在一起交流。今年父親節,兒女都在外地,「共老圈」就在餐廳訂下一桌菜來慶祝,樂得自在開心。主動出擊走入失智家庭,自在不求名利在國內,嘉義縣的老年人口比率居全台之冠,曹汶龍同時為嘉義縣失智共同照護中心主持人,在看門診之外,一週有超過3天走入社區,開設「記憶保養班」,也幫助更多失智患者接受正規治療。從國防醫學院畢業,開創國內神經內科體系,他如今行醫近半世紀,更專注於失智症照護領域,「我已經過了退休年齡,還沒退就不會退,我現在做的東西,別人認為是需要我的,我出去不求名不求利,就很自在地努力。」他感受到,醫師到社區裡就是「核心人物」,雖然報酬不多,但動機很單純,就是基於對人的關懷,醫病之間都能獲得正向的能量。 曹汶龍發現,有許多失智者「躲在家中」,不肯來醫院,他開始實行「主動出擊」,結合醫師、個案管理暨護理師、社工、心理師等人組成團隊,到患者家中,一待超過一個小時,「家家都有本經,必須教他一些方法」,家屬果然大為感動,往後就願意配合治療。然而一名失智患者平均要做好幾項檢查,得來回跑幾趟醫院,他規劃「一條龍服務」,讓病人一來到醫院,可以接連從個管師測驗、斷層掃描檢查,最後再到診間,大幅減少周旋不同科別的不便。許多村落的「里長」主動協助找出失智患者,也是他眼中的關鍵人物,「我們幫了他,他們也幫了我們,里長會覺得他是專業的,要不然他沒有醫療後盾,就不會敢碰失智個案」,這是努力化解層層誤會下,一步一步嘗試走出來合作之路。 至今每個月,曹汶龍仍保留一天,從嘉義到台北慈濟醫院看診,許多北部的老患者等的就是這一天,他來回車程起碼要花上6個鐘頭,仍說「看到許多老朋友,很歡喜!」人生70,他認為確實值得歡喜,外在物質條件也沒有太多追求,「隨順因緣,當你覺得各方面都足夠,就什麼事都好做。」對於家中的老母親,和各地需要他的患者,則持續付出更多,並滿足地一無所求。原文:照顧失智長輩可以這麼快樂!曹汶龍:陪他玩,但別老問「我是誰?」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19-11-27 科別.消化系統
腹痛腹瀉以為是腸躁症?當心罹「潰瘍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屬發炎性腸道疾病的一種,症狀為慢性、反覆性的腸道發炎。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胃腸內科王俊偉醫師表示,潰瘍性結腸炎致病機轉目前仍不明確,但可能與數種因素有關,第一是基因遺傳,第二是免疫系統失調,第三是腸道共生菌失衡,導致腸道黏膜持續發炎;另外,飲食、壓力等環境因素亦可能產生影響。據統計,相較於歐美地區,台灣潰瘍性結腸炎案例較少,但可能由於飲食西化(高油、高糖)的改變、抗生素的使用,造成盛行率和發生率逐年攀升。目前台灣平均每10萬人就有12人被診斷患有潰瘍性結腸炎,每年新增案例約350人左右。潰瘍性結腸炎好發在哪些族群?王俊偉醫師指出,潰瘍性結腸炎有兩大好發年齡高峰,最常見好發於20歲左右,第二個高峰在50~60歲左右,性別上男性患者比例會稍多一些。愈年輕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治療愈困難,診斷也較不易,不少患者在發現時已有併發症產生。故若身上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早至專科就診。 王俊偉醫師分享,有位令他印象深刻的55歲男性患者,確診前曾因反覆腹瀉問題困擾多年,因工作上需長時間開車,多年來僅靠自行服用成藥及朋友介紹的偏方來緩解症狀,但腹瀉程度隨著時間愈來愈嚴重,甚至影響到行車安全,有好幾次因急著找廁所而差點發生意外。後來經大腸鏡檢查發現整段大腸潰瘍發炎嚴重,經腸黏膜切片檢查後確診罹患潰瘍性結腸炎,依「達標治療(Treat-to-target)」的原則,使用傳統藥物合併生物製劑治療,目前症狀已大幅改善,也能放心回到工作崗位。潰瘍性結腸炎常見症狀有哪些?該如何診斷?王俊偉醫師解釋,患者最常抱怨會不斷腹瀉,甚至出現嚴重腹痛,因疾病會影響到腸道黏膜,有部分患者會解血便、黏液便,甚至伴隨體重減輕、發燒等。 這些症狀都會持續一段時間,因症狀類似大腸激躁症、急性腸胃炎,容易與其混淆,單靠臨床症狀較難明確診斷潰瘍性結腸炎,臨床上需綜合病史、臨床表現、血液和糞便檢驗、影像學檢查以及大腸鏡檢查併組織病理切片結果,來判斷是否為潰瘍性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有哪些治療方式?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目標主要著重在抑制急性發炎,降低發炎造成的腸道破壞。對於輕度和中度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會先以口服或浣腸劑型的抗發炎藥物治療,若成效不彰,會根據臨床狀況加上免疫調節劑或口服類固醇治療,口服類固醇的選擇會以腸道局部作用的劑型做短期使用。對於重度潰瘍性結腸炎或急性復發的患者,會以全身作用劑型的針劑類固醇合併抗發炎藥物或免疫調節劑同時治療,若前述藥物無效時,就須使用生物製劑治療,生物製劑對於潰瘍性結腸炎的療效好,可長期控制病情,但礙於藥價昂貴以及健保給付條件較嚴格,目前臨床上符合健保條件使用生物製劑治療的患者只占一小部分。另外,近年來國內外陸續有大小型臨床試驗使用微菌叢植入治療(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其療效和安全性尚待進一步的證實。王俊偉醫師提醒,潰瘍性結腸炎為慢性疾病,經過治療後即使症狀改善也不可任意停藥,就像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控制,應配合醫師視病況調整藥物劑量,長期服藥持續追蹤才能與疾病和平共處。日常生活建議培養良好習慣,如飲食作息正常、避免熬夜,讓免疫狀況維持穩定。延誤治療問題多,及早治療很重要延誤治療恐造成患者腸道出血,更甚者會導致嚴重貧血,出現其他腸道相關併發症,如腸阻塞、腸瘻管、腸穿孔等,部分患者可能因併發症需切除部分腸道。潰瘍性結腸炎有時也會伴隨腸道外的症狀,如關節炎、皮疹、虹彩炎、肝臟病變等共病,若能順利控制發炎狀況,這些腸道外症狀也可獲得改善。王俊偉醫師表示,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罹患腸道癌症的風險也遠高於一般人,一旦罹病超過十五年,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恐攀升至一般人的2倍,通常患者確診發炎性腸道疾病超過十年,都會建議每年定期做大腸鏡追蹤腸道黏膜狀況。潰瘍性結腸炎若能及早控制發炎,多數患者的生活品質皆可與常人無異,及早治療也可減少併發症產生,避免引發不可逆併發症而造成遺憾。潰瘍性結腸炎保養重點王俊偉醫師強調,生活規律很重要,可減少免疫系統絮亂,有助病情的穩定。至於飲食部分,應以均衡飲食為基礎,適當補充水分,因患者腸道較敏感,對某些食物耐受度較低,過於刺激性、油膩或易引起脹氣的食物都要盡量避免。此外,每個患者對食物敏感度、耐受性不同,醫師建議應確實紀錄容易引發胃腸道不適的食物,日後盡量避免攝取。 有些患者因腸道長期發炎已造成貧血,建議可多補充鐵質、葉酸(如動物內臟、貝類和綠色蔬菜);攝取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則有助腸黏膜修復。若有抽菸、喝酒、檳榔等習慣應盡量避免,因為這些習慣不只對腸道有害,對其他器官也會有影響。醫師貼心小提醒王俊偉醫師提醒,潰瘍性結腸炎初期症狀與腸躁症、腸胃炎類似,但若長期有慢性腹瀉、甚至偶有解血便的情形,務必盡早就醫,及早診斷及早治療,預後才會較佳。潰瘍性結腸炎屬於終身疾病,倘若確診罹病,也請務必配合醫師持續治療,切莫擅自停藥,如此一來才能讓病情穩定,避免併發症產生,也能有更好的生活品質。原文:別信偏方!改善潰瘍性結腸炎,醫師圖文解說 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19-11-27 橘世代.時尚橘
掌握10訣竅 即使老,也能像瓶好酒愈陳愈香
許多年紀漸長的人希望自己能優雅地老去,這並不是指外表看起來要像廿幾歲的年輕人,而是要盡可能的享受生活,保持身心健康。就像一瓶好酒,經過正確保存會愈陳愈香。美國healthline.com網站指出,想要優雅的變老,最好能遵循以下這10個訣竅。1.善待皮膚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善待它,可以保護人體免於各種元素侵害。為了使皮膚外觀和功能達到最佳狀態,在戶外要塗防曬霜並穿上防護服裝、在抗老護膚程序中堅持使用溫和產品及保持水分。2.運動規律運動可降低心臟病和癌症等疾病風險,也有助於長久保持活力。運動也可減輕壓力、提升睡眠品質、促進皮膚和骨骼健康。美國衛生部建議成年人,每周進行2.5至5小時的中強度運動,或1.25至2.5小時的有氧運動,也可以兩者結合。3.注意飲食健康飲食是優雅老化的途徑。美國飲食指南推薦,食用蔬果、瘦蛋白質如魚肉和豆類、每天吃至少85克的全麥穀物、麵包、米飯和麵食。此外,要攝取三份含維生素D的低脂或脫脂乳製品,如牛奶、優格或起司。健康脂肪也很重要。另外,最好遠離加工食品、精緻糖分和不健康油脂,少攝取鹽分,使血壓下降。4.心理健康保持心情愉悅和減輕壓力,可以過得更好。不妨多花時間和朋友及家人在一起、接受自己的年齡和做自己喜歡的事。養寵物、多親近大自然、培養新嗜好或是當志工,都能減輕壓力、降低血壓和寂寞感。5.保持身體活躍許多研究顯示,久坐的生活習慣和慢性病風險增加及早逝有關。你可以透過走路、健行、度假和參加團體運動課程保持活躍。6.戒菸並少喝酒菸酒都被證實會導致早衰和提高疾病風險。可以和醫生討論如何戒菸。至於酒精,攝取量要低於建議量以避免健康風險。7.充足睡眠良好睡眠對身心健康很重要,也能改善皮膚狀況。充足睡眠可降低心臟病和中風風險、減輕壓力和憂鬱、有助避免肥胖、減少發炎反應和提升專注力。8.喝足夠的水喝足夠的水有助於保持身體機能和大腦功能,還能幫助皮膚更健康並減少衰老跡象。每個人的飲水量取決於口渴程度、活動水平、排尿量、流多少汗及性別。9. 照顧口腔健康不愛護牙齒會提高罹患牙齦疾病風險,這也和心臟病、中風和細菌性肺炎有關。除了適當的口腔護理,定期看牙醫也很重要。美國牙醫學會指出,牙醫可以發現營養缺乏、感染、癌症和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的跡象。他們建議每天刷牙2次、用牙線清潔1次並使用漱口水。10. 定期就醫定期就醫有助於早日發現身體問題並防患未然。就醫頻率取決於年齡、生活型態、家族病史和身體狀況。隨著年齡增長,該多久進行一次身體檢查應詢問醫生。立即加入粉絲專頁!「橘世代」一個專屬於50後世代的舞台。在這裡你可以做好準備,迎接精彩第二人生!>>>立即加入
-
2019-11-26 新聞.健康知識+
加重病情?研究顯示心臟病患者獨自住院的死亡率高
孤獨且缺乏社交的人生,除了對心理健康不利之外,也會連帶影響身體健康及導致死亡。新的研究發現,對於心臟病患者來說,1個人孤單的住院,死亡機率會比仍保持社交的人更高,研究刊登在《心臟雜誌》(Heart)。丹麥哥本哈根大學醫院的首席研究員Anne Vinggaard Christensen表示,他與研究團隊一共蒐集了13,400名心臟病患者於2013至2014年間出院後的數據。並針對其身、心理健康、生活品質及焦慮或憂鬱狀況進行問卷調查。研究人員從中發現,與不覺孤獨的人相比,感到孤獨的人產生焦慮沮喪感的可能性高出3倍,相較之下,生活品質也比較低。同時發現,1年之後,女人因為寂寞的死亡機率多出3倍,而男人則是2倍。研究人員指出,孤獨與健康狀況的關聯很複雜,沒有社交生活可能會帶來許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抽更多的菸、沒有運動習慣、沒有按時服藥等。Anne Vinggaard Christensen說明,保持社交有助驅使人們健康的生活,同時也可以緩解壓力。此外,孤獨的人體內荷爾蒙濃度較高,免疫力較低。孤獨感的影響不僅限於心臟病患者,對一般人同樣有害健康。★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19-11-26 新聞.健康知識+
不單是不雅又擾人的壞習慣 抖腿恐是3種病徵兆
抖腿,還真是一件不太好的習慣。當你好好坐著吃飯的時候,卻發現桌子在顫動,仔細一看,是對面的人在抖腿;當你好好坐在教室裡學習,卻發現充滿令人浮躁的空氣讓你無法沉下心,轉頭一看,是對面的人在抖腿;又或者當你在電腦前打字,突然發現整排桌子似乎在震,低頭一看,是對面的人在抖腿.......拜託!腿雖然長在你身上,但你這行為實在令人太討厭了!很多人明知道抖腿不好,為何就是忍不住?有很多人只要坐下來,就開始抖腿。很多人抖腿是一種習慣,但是也有一些人是因為患病才會抖腿。1、精神緊張當人將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的時候,就不會注意自己有這種行為習慣。特別是需要長時間坐著面對某一件事情的時候,注意力太過集中,精神緊張就會導致人抖腿。這時候身體的血液流動速度比較慢,在抖腿的過程當中,是放鬆肌肉的過程,也能夠緩解人緊張的心理和身體的壓力,對情緒緩解是有幫助。2、受到刺激當人在喝酒或者是喝咖啡的時候神經都會變得興奮,而過量地攝入這些物質,人就容易抖腿。這就是為什麼能看到有些人在抽煙喝酒的時候特別愛抖腿的原因!大多數人都覺得出現這一問題是個人行為習慣導致的,只是為了緩解壓力,或者是長時間坐著造成血液不循環才會有這一無意識的動作!事實上,有些抖腿還真挺不正常其實除此之外,還有可能是病理性原因,是這種情況就要引起重視了!1、過動症患有過動症的人幾乎安靜不下來,手和腳以至於全身都會有動作。這類人從出生以後就會有這方面的障礙,神經一直興奮沒辦法安靜下來。這種情況大多數發生在小孩子身上,如果家長發現孩子長時間有這一毛病,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2、小腦性震顫人的小腦是用來控制身體的,屬於腦部非常重要的一個結構。如果小腦因為受到外界的傷害或者是酒精中毒,都會引起小腦性震顫,就會引起人無意識抖腿。大部分人出現抖腿的情況很有可能都是心理因素導致,過於焦慮,只要控制好情緒,慢慢的就能改掉這種習慣。在人心情變得不好時,小腿的人會不自覺,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會排解心裡的焦慮,但是也會給人不好的印象。3. 不寧腿症候群若在抖腿過程中,出現這樣症狀:1.患者腿部有不適的感覺,必須靠抖腿緩解。2.患者靜止不動時這種不適感覺會加劇。3.這種不適感覺會在患者運動時紓解。4.抖腿同時伴隨強烈疼痛、燒灼等不適感。這種現像很有可能是你患上了“不寧腿症候群”,是一種具有獨特的臨床特徵的晝夜節律性疾病,主要是大腦中的鐵含量太低以及多巴胺調節失調而引起。在一些情況下,若血液中鐵含量較低,且腎功能衰竭,同樣也會出現不寧腿症候群。有些藥物,例如抗抑鬱藥和多巴胺阻斷劑,同樣也會病情加重。所以若伴隨以上這些症狀,那麼你就得需要嚴肅考慮下:你究竟是在抖腿,還是患上了不寧腿症候群?本文摘自搜狐網《漫說健康》
-
2019-11-26 科別.腦部.神經
影/上班族跛行、小便困難 竟是當低頭族惹禍
長期當低頭族小心有癱瘓危機。46歲上班族男性經常感到頸部痠痛,近日越來越嚴重,出現雙腳緊繃、走路一拐一拐的,甚至小便尿不出來。醫師檢查後發現是頸部「長骨刺」導致脊髓壓迫病變。原因是長時間打電腦、低頭滑手機釀禍。醫師表示,長期脊髓壓迫若未及時治療,恐有癱瘓可能。收治該患者的書田診所腦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黃啟訓表示,人體全身的動作皆由大腦操控,而頸部脊髓則連結大腦與四肢間的連結。當頸部脊髓受到壓迫時,會先產生下肢肌肉僵直,走路無法協調等症狀,很類似漸凍症。該男臨床檢查發現是頸部脊髓病變,導致雙腳同時出現緊繃及無力現象,進一步核磁共振後,證實為頸椎退化伴隨椎間盤突出,俗稱「長骨刺」,導致脊髓壓迫變形。黃啟訓說,經詳細詢問該男生活習慣才得知,他上班時經常需要打電腦,回到家又喜歡低頭滑手機,由於長期姿勢不良,才會造成頸部椎間盤突出壓迫脊髓。他指出,此時如果跌倒,或被朋友用力拍肩、突然煞車撞擊等,都可能導致癱瘓,所幸經由頸椎手術,及時解除癱瘓危機。黃啟訓說,近年由於智慧型手機與3C普及,低頭族愈來愈多,門診發現頸椎退化相關疾病的患者增加,近年更有年輕化的趨勢,30到40歲就可能出現症狀。民眾若低頭滑手機時,頸部會彎曲約60度,換算後如同承受60磅、約27公斤的壓力,像是10歲小孩坐在肩頸上,長期下來容易導致頸椎長骨刺,壓迫神經和脊髓。建議低頭族最好每30分鐘起身、簡單運動,活動一下頸部。
-
2019-11-26 養生.聰明飲食
吃青花菜要加這一味 大大發揮抗發炎效果
天氣漸漸地涼了,許多十字花科的蔬菜即將到達產季的高峰,最近已經見到青花菜大出,價格已經相當便宜,韋恩自己非常愛青花菜,我認為是最有健康功效的超級蔬菜之一,所以也建議大家多多吃它。韋恩已經寫過青花菜要煮熟吃可以讓效果高3倍,今天再教大家一個吃青花菜的秘訣,就是加入薑黃一起吃,可以大大發揮加成作用,讓青花菜裡面的功效成分如蘿蔔硫素的抗發炎效果提升好幾成。說起青花菜的種種好處可真是長篇大論,韋恩已經寫過許多篇,包括:對抗空氣汙染幫助肝臟排毒酵素的活性而青花菜對預防阿茲海默症、癌症、或是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甚至退化性黃斑部病變,都有許多研究指出它的多面向的功效,所以真是好處多多。而這些好處總結起來,都與它的傑出抗氧化性有關,以致於可以預防、減緩體內的慢性發炎。慢性發炎可以說是現代人的大敵,與現代人的龐大生活壓力、飲食不正常、環境汙染、高糖飲食都有關係。而人體內的慢性發炎已經被證實與癌症、動脈硬化、胰島素阻抗有關。所以青花菜裡含有許多抗氧化物,尤其是特殊的蘿蔔硫素 (Sulforaphane),經過證明可以抗慢性發炎,對我們來說,真是一個有益健康的好食物,算是現代人的一大福音。薑黃又是一個近來抗氧化、抗癌的明星,薑黃含有特有的薑黃素(Curcumin),是這些功效的來源,非常受到研究界的矚目,所以歐美很多人把薑黃視為超級食物之一,所以紛紛流行很多薑黃食譜,比如說黃金拿鐵、各種咖哩等等。但是竟然有科學家發現,薑黃素與蘿蔔硫素組合在一起,對於抗發炎效果來說,可以發揮很好的加成作用。也就是說,同時有薑黃素與蘿蔔硫素的情況下,其抗發炎效果,會比單純只有薑黃素或是只有蘿蔔硫素的情況下,效果好得多。實驗證明,在降低發炎因子腫瘤壞死因子α (TNF-α)的表現上,薑黃素加上蘿蔔硫素,會比只有薑黃素或是蘿蔔硫素的情況下,效果高了大約30%。而對其他的發炎指標如 IL-1, NO, PGE2也都展現很好的加成作用。所以這告訴我們一個大好消息,青花菜與薑黃同時入菜,會讓健康效果更好!其實先不談功效,薑黃與青花菜搭配起來,味道也是很好。為了證明這點,韋恩特別親身示範一道「 超級黃金青花菜奶香燉豬肉」。這道菜的重點除了上述薑黃與青花菜之外,還很適合我現在減醣的飲食條件。食譜-超級黃金青花菜奶香燉豬肉材料:洋蔥: 一球大蒜: 兩瓣青花菜: 一朵金針菇: 一包薑黃: 2茶匙里肌豬肉片: 一盒牛奶: 100ml橄欖油: 3茶匙黑胡椒: 少許鹽: 少許醬油: 適量水: 適量步驟:1.青花菜預先切成小朵,流水浸泡洗淨,菜梗也別浪費,去皮滾刀切小段備用。2.熱鍋倒入橄欖油後,下大蒜與洋蔥拌炒至半軟。3.加入青花菜、切段之金針菇快速拌炒。4.加入薑黃拌炒至均勻。5.加水略淹至青花菜續煮。6.加入豬肉片略熟後倒入牛奶。7.加黑胡椒,並以鹽、醬油調味。食品科學小貼士:1.薑黃素是脂溶性的成分,所以有足夠且優質的油很重要,所以我這次挑的是 Extra Virgin橄欖油。2.有研究指出,黑胡椒可以幫助薑黃素的吸收,所以將黃料理與黑胡椒也是好搭檔。3. 薑黃原本都是進口,現在也有很多台灣自己栽種的,所以薑黃粉品質參差不齊,挑選可要注意,以免有重金屬或農藥殘留的問題。 韋恩提出這樣的薑黃青花菜食譜,自己覺得相當的可以。但是其實相信還可以做出更多變化,大家也不妨試試看,更歡迎也來分享一下自己的食譜。總之,在青花菜的盛產期,新鮮又便宜,多吃點青花菜,對健康絕對是有大大的好處。原文:吃青花菜要加薑黃,加成發揮抗發炎效果
-
2019-11-26 新聞.健康知識+
踢到桌腳指甲瘀青,需要就醫嗎?該到哪科掛號?
被門夾到、踢到床板、打球被踩,種種情況都是指甲受傷的原因。有的會淤血、有的會甲片脫落,但一般民眾對於這樣情況,想要到醫院看醫生時,卻連要看哪一科都不知道,還是乾脆放指甲慢慢長?指甲內如果只是少量瘀青還好,不疼痛的話觀察即可,指甲會慢慢往前長。但如果嚴重,就需要立即引流血水,不然會讓指甲造成更大傷害。這時候選擇掛號時,民眾滿頭問號,指甲到底算哪個部位?其實到皮膚科、外科醫生都能幫忙處理。皮膚科蔡逸群醫師指出,常見的指甲受傷,輕則瘀血,中則化膿破裂,重則甲片脫落,民眾記得切勿自行指甲給拔掉,一定要由專業醫生處理。不理會瘀青指甲,會變成惡性嗎?當指甲在生長過程中,指甲片會不斷地向前推進。黑色部分會慢慢地向外側方向往外長,漸漸排出指甲床,一般腳趾甲由內側緣長到外側緣約需6至12個月。但如果指甲受傷後,依舊會感到疼痛,給專業醫生評估後,會看指甲嚴重程度,指甲已經大量瘀血,就需要把血水弄出來,否則內部壓力更大,對指甲傷害會更大。引流過程中,會將指甲穿一個小洞,慢慢讓血水流出來。若真的嚴重到需要拔指甲,醫生也會適度的局部麻醉,並在標準的消毒環境下拔指甲,減少疼痛與感染的機會,但臨床上也有病患會自己拔指甲,醫生會開抗生素藥膏,避免患部感染。指甲受傷怎麼處理?●受傷後立即就醫●專業評估與處置●每天修護指甲●嚴禁自行拔指甲有時候並不需要很大的外力,只要指甲過長、鞋子不合適,腳和鞋子過度摩擦、壓迫指甲就會容易瘀血,其中又以腳拇趾發生的機會最高。延伸閱讀:指甲莫名其妙瘀青了,要拔掉還是讓它繼續長?
-
2019-11-26 新聞.生命智慧
離家出走40年後,向媽媽的牌位說對不起...一時衝動成了一輩子遺憾
遲到的電話寂靜的午後,突然間,電話鈴聲大作。「喂,」我趕緊接起電話。「您好,我是小瑛。」電話那頭傳來一個陌生女子的聲音。「是夏奶奶的女兒嗎?」幾乎是不加思索,我立刻這樣回覆她。不過短短的一句話,小瑛的眼淚就在電話那頭撲簌簌地掉了下來。這通電話整整遲到了5年。華人對情感的表達比較含蓄,在我們那一輩的父母,不若現在的年輕人,總是會用責備表達愛意。尤其是在經濟起飛的50、60年代,苦過來的父母總是希望孩子多點競爭力,當時也不流行什麼愛的教育,更不像現在有這麼多親子教養書可以參考。當時的主流觀念裡,嚴父嚴母才能夠教導出優秀的孩子。但這樣的愛,真的能傳遞到孩子心中嗎?從這幾年市場上越來越多教導大家與父母親子和解的書來看,就可以知道,其實兩代之間的隔閡,確實是存在著。有福氣的人,是彼此找出了共存和解的路;但比較沒有福氣的,就會造成像是夏奶奶和她女兒之間的遺憾了。夏奶奶是標準上海女人,很像電視劇《一把青》裡面眷村的飛官太太,身材纖細,頭髮總是梳成整整齊齊的髮髻、穿著旗袍、畫了眉毛,也上了點淡妝,若非是在那陳舊不堪、早該作廢的中央信託局宿舍看到她,必定會以為是個家境良好、養尊處優的老奶奶。可現在眼前的她,卻只是個處境令人深感同情,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被病痛折磨的孤苦無依老太太。雖然丈夫早逝,但夏奶奶其實還有個女兒小瑛,是她與先生在40多歲時所領養的。雖然並非親生,但向來視如己出,毫不虧待。不過,夏奶奶同時也是位「嚴母」,對她而言,家教舉止是最重要的事。刀子嘴豆腐心的她,明明很疼愛小瑛,嘴上卻總是非常嚴厲。再加上因為先生早逝,於是夏奶奶更是咬牙苦撐,用先生留下來微薄存款節省度日,更期許女兒好好地長大成人,有一個安穩的未來。然而,夏奶奶不願跟女兒敞開心胸說自己的苦悶與憂煩,只是用嚴厲的教導希望她成材,這樣的心思,想當然耳,並沒有辦法讓小瑛理解。龐大的金錢壓力,以及因為先生過世要被趕出眷屬宿舍,但為了家人,自己得厚著臉皮死不離開的雙重折磨,漸漸地,讓她的精神也出了狀況。所有對現實生活的不滿無處訴說,一身傲骨的她,始終將苦吞在肚裡,老是板著臉,一副難以接近的刺蝟模樣,讓人也難以對她展露溫情。惡性循環之下,夏奶奶開始有了被害妄想症的症狀。一方面老覺得生活的苦痛是來自於政府迫害,那些要收回房子的人是所謂「情治單位」,而她的生活隨時隨地都被監視著。另一方面則不斷限制與要求女兒,覺得女兒做什麼都不對,但卻又不願意好好溝通、敞開胸懷。再加上跟女兒年齡差距甚大,忽略了女兒邁向青春期之後的一些心思,往往要多花點時間經營理解,種種原因,2個人的關係要不雪上加霜也難。當小瑛一進了大學,面對眼前的花花世界,她開始對愛情懷抱嚮往、也開始懂得打扮之後,夏奶奶的應對方式不是理解與關心,反而是加倍嚴厲的謾罵,想要控制女兒、讓她守規矩,唯恐女兒變成那些「傷風敗俗」、「丟人現眼」的女人。吵架沒好話,為人父母有時講出難聽的話,本意是想要孩子走向他們所認為的正道,希望能激勵孩子向上,這是他們唯一能想到讓孩子更好的方法,但卻不是真正的好方法。但青春期小孩也無法領略上一代在情感表達上的力有未逮,只覺得不受理解,動輒就被責罵。而長期被生活焦慮感重壓著,時時刻刻都像是戴著盔甲的夏奶奶,自然也不會懂得女兒想被關心的心思,兩人的隔閡越來越不可挽回。某天,當小瑛穿著短裙要出門時,被夏奶奶給叫住了,2人爭執不下,夏奶奶只拋出一句「不檢點」,再伴隨著一個巴掌往小瑛臉頰狠狠摑去。小瑛傷心憤怒極了,忍不住心想:「一定是因為我不是親生女兒,所以才被這樣對待!」花樣年華、面貌姣好的她,在學校是很受歡迎的,交了男朋友後,更是被殷勤地呵護著。好聽話誰不愛聽?特別是對於這樣一個長久以來都活在吝於讚美家庭下的孩子,於是在小瑛19歲那年,她毅然決然地離家出走。只是小瑛沒想到這一走,就是天人永隔,直到夏奶奶去世,兩人都未曾再見過任何一面。小瑛走後,夏奶奶就獨自一人在等待回收的報廢宿舍裡生活,成了釘子戶。即使周遭的鄰居早已經紛紛遷離、住所環境也逐漸荒廢,她仍是不肯搬走。只是破敗的,不只是房舍,還有她的健康。夏奶奶極為固執,在社工探望她的數年間,只要一提到女兒,總是滿口罵、滿口嫌。不是「不就打個巴掌,有什麼好走的?」「我有錯嗎?錯在哪?」「這種不孝女不要也罷!」不然就是講著政府是如何迫害她的生活,繼續編織著那些被錯待、被惡整的情節。夏奶奶原本是有教養人家的女子,因此堅持要把自己的樣貌儀態維持得很好,但她那窘迫的住所家徒四壁,充滿蜘蛛網、壁癌、塵蟎,社工問她為什麼不離開,她老說著:「我為什麼麼要離開?這不是稱了這些王八蛋的意嗎?」她嘴裡不說,但經驗老道的社工懂,夏奶奶其實是在這破舊的屋子裡等著女兒回來。於是社工瞞著夏奶奶四處聯繫,透過戶政機關和警政協尋,在民國90年的時候,看到一次國航搭機的紀錄,找到了小瑛的聯繫方式,社工趕忙撥了電話過去。一次、兩次、三次都沒人接,社工心裡有底,就往常經驗來看,這女孩,日子應該也不好過。終於在一段日子後,社工接到了小瑛來電。不出所料,她,過得並不好。大二就為愛休學的小瑛,感情並沒有如她想像得順遂,情債與錢債往往密不可分,從小缺乏愛的小孩,在太渴望被愛的情況下,更容易傻乎乎地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以為這樣便能得到愛。那天,小瑛一直哭著跟社工說,她對不起媽媽、對不起爸爸,其實她好幾次都走到了家門口,看到媽媽漸漸蒼老的背影,她很想過去抱抱媽媽,但卻沒有勇氣。她說她很抱歉沒有辦法面對夏奶奶,只是不斷謝謝社工的幫忙,但要她回去,卻是說什麼也不肯,下一次再試著聯繫她時,已經杳無訊息。這一別,小瑛又消失了好幾年。由於小瑛多次不告而別,社工們到後來也心裡有數了,除非她主動出現,否則是誰也找不到她的。另外一方面,社工也心想,若真有什麼事,反正就留言,她總是會回電吧。雖然是被動且微小的心願,卻也只能單方面靠小瑛回應才有解。就這樣,明明思念彼此卻無法見面的2個人,距離越拉越遠。94年間,夏奶奶因為年老體衰,被送進了醫院的加護病房。直到在病榻上彌留之前,才終於脫口而出:「好想女兒,好想說聲對不起。」社工想再去聯繫小瑛,卻發現她手機已經停話,於是社工找上了協會,來找我們出主意。想了想,我們告訴她,既然這樣,就借助媒體的力量吧。各大報媒體都很支持,鋪天蓋地地報導了夏奶奶渴望尋女的消息。當時我們都心懷樂觀,心裡想說,若小瑛也是惦念著媽媽的,一定會趕緊過來盡釋前嫌吧。可當報紙出刊的那天,接到的第一通電話,卻是小瑛的債權人對小瑛提告的消息。原來小瑛在外面欠了一屁股債,報紙刊登夏奶奶尋女的消息那天,正是她跟債權人要去法院打官司的日子。只是小瑛沒有出現在法院,也沒有致電給我們。到了最後一刻,夏奶奶終於卸下盔甲,喃喃說著:「好想見女兒一面……」「我40幾年來不肯搬走,是因為怕小瑛找不到我啊……」然而,她的心意,已來不及傳達給女兒。直到闔眼的那刻,都還是沒有見到小瑛的身影。她就這樣帶著遺憾走了。在那個網路尋人尚未如今日這般盛行的年代,沒有臉書可以打聽消息,只要一個拉不下臉,是有可能終生不相見的。只是,死亡真的就代表永不相見嗎?這些年來,我們越來越覺得,或許未必。生命是有期限的,但想念卻有可能持續永遠。在夏奶奶過世的4年後,民國99年的某天,那日正巧我們在辦公室,接到了小瑛的來電。我這個人平日記性很不好,常常找不到路、有開會什麼大小事都要用記事本記牢,但奇怪的是,每個案件的名字跟相關人,卻永遠不會忘。而才開口第一句話,小瑛就啜泣了起來,不知道是自責、後悔,還是遺憾。但其實當下什麼都不用說,傾聽就好了,聽著她的哭聲,知道她回來就好了。話末小瑛客氣地問我,夏奶奶的塔位放在北海福座,她是否需要支付什麼費用?我跟她說:「沒有關係,已經申請到免費塔位,重點是好好去看媽媽吧。」說到這,小瑛又哭了。電話的那頭她雖然在哭,但我的心底卻是高興的。小瑛這些年來從來沒忘記媽媽,只是她一直覺得自己不夠好,沒有顏面見她,也沒有餘力見她。這些年來,我們協助過很多個案,我們理解小瑛在喪禮那天沒出現,一方面是怕債權人追債,另一方面則是心底難過當年媽媽的擔憂是對的。可如今她的電話也證明,小瑛現在過得比之前好很多了,她有餘力見媽媽了。她有餘力在媽媽的牌位前,說出她的對不起,也說聲謝謝。雖然晚了幾年,但我們想,夏奶奶的願望,也總算是實現了。一場送行的體悟:正所謂「親近生慢侮」。夏奶奶和小瑛,雖然不是親生母女,但也在在展現了家人之間常遇到的狀況。其實,當夏奶奶目睹小瑛感情不順、生活困頓時,難道真不會原諒她嗎?相信她其實是會心疼的。雖然嘴巴也許會叨念,但肯定很高興見到心愛的女兒。而小瑛真的不想媽媽嗎?既然她把電話一直牢牢記著這麼多年,肯定也不是沒有思念。即便是再親近的家人,也要懂得好好溝通,沒有什麼愛是理所當然的。但有時換個方向思考,面對板著臉說難聽話的家人,也要學會體諒,去看到那底下的愛。若親人不懂得放下身段,便換我們自身去貼近對方,兩代的鴻溝,無論是上還是下,都該彼此努力,才不會造成遺憾。延伸閱讀: 發炎是一切疾病的元兇!台大醫師教你早餐這樣吃,改善身體慢性發炎●書籍介紹27場送行:無償安葬弱勢孤貧,從21年的告別裡學習最溫暖的人生功課作者:郭志祥, 吳倪冬月, 葉小歐出版社:麥田出版日期:2018/06/30作者簡介/郭志祥「中華民國善願愛心協會」會長。民國八十五年,他創立「中華民國善願愛心協會」,並陸續增加服務項目,目前主要包括「行善體驗」、「免費殮葬」、「賑災」、「送癌末營養品」及「優秀學子工程」等五項。特色在於志工親力親為、親自慰問送達案家,因此沒有任何一塊錢是行政費用。在郭志祥的努力下,加入的會員日漸增多,政府或醫院及慈善單位的社工人員亦開始將需要協助的對象轉介給善願,讓善願為其提供服務。參與行善體驗的愛心志工從一開始的幾人、幾十人,到如今有上百人參與,總共已累積十萬多人次。吳倪冬月「中華民國善願愛心協會」執行長。原為協會志工,參與善願活動二十多年,幾乎風雨無阻。現擔任協會執行長,亦為窮人殮葬服務的負責人。
-
2019-11-26 科別.指甲.足部
喜歡把腳趾甲剪很短? 用錯方式很容易就會凍甲
台灣氣候嚴重潮濕,冬季又經常陰雨綿綿,雙腳常會因下雨之故而鞋襪浸濕,加上不當修剪手指甲或腳趾甲,很容易遭細菌感染罹患「甲溝炎」。 萬芳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愉真表示,正常的趾甲形狀應該四四方方,但是很多人喜歡在修剪時,剪到趾縫中、修成圓弧形,感覺比較美觀、也不容易卡髒污;要注意的是,一旦甲肉有傷口、發生碰撞,趾甲很容易陷入甲肉,變成「肉包甲」,進而增加罹患甲溝炎的風險。 腳趾發生甲溝炎的有3大常見原因:第一,腳趾甲過度修剪者,特別是習慣將趾甲修剪成圓弧形,以及趾甲修剪太短太深的人;第二,天生為扇型趾甲者,且經常從事激烈碰撞活動,例如打籃球、跑步;第三,體重過重者,因腳趾承受壓力較大,趾甲容易陷入甲肉中。 然而,甲溝炎會變成灰指甲嗎?黃愉真說明,甲溝炎是因細菌感染發生,而灰指甲是受到黴菌感染,不過反覆感染甲溝炎的病患,通常會有甲床分離的情形,指甲容易受到各種病菌感染,發生灰指甲的風險也較高。 若要預防甲溝炎,黃愉真分享7招保養對策: ❶正確修剪趾甲:趾甲不宜過短,正確平剪成四角型,並將兩側尖角用銼刀磨平即可,千萬勿往趾甲側縫修剪。❷避免留趾甲:每個人趾甲的生長速度不同,建議每2星期修剪一次,避免趾甲過長碰撞兩側甲肉。❸穿著合適的鞋子:選擇具備良好固定及 支撐的鞋子,最好有鞋帶能夠固定,避免過鬆、過緊或尖頭鞋,以減少趾甲反覆擠壓碰撞。❹保養指甲:使用指緣油及乳液保養趾甲,減少甲肉產生乾硬皮。❺撥趾肉運動:每天洗澡完,使用指緣油保養,用手的大姆指扣住腳趾甲溝前端的趾緣向下壓,連續撥3次趾肉、每次30秒,總共4側腳拇趾肉都要完成。❻保持足部乾燥通風:運動後記得更換襪子,洗澡後可以吹乾,避免細菌、黴菌孳生。❼及早就醫:若有任何趾甲的問題,建議尋求皮膚科醫師幫助,找出合適的治療方法。 延伸閱讀: 肝不好易疲勞? 指緣長肉刺可能也是警訊 身上黑痣也可能變成癌! 5點觀察一次看懂罹癌跡象
-
2019-11-25 醫療.整形美容
產下4胞胎後腹部大變型 台灣醫師替馬來婦剷肉除患
25歲的馬來西亞婦人朵琳5年前生下四胞胎,卻因生產後肚皮嚴重鬆弛,腹部的腹直肌分離,導致嚴重下背痛,難看的妊娠紋也讓她心情很沮喪。她為此特地來台向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求助,經醫師陳彥州替她進行腹部整型,才讓她重新恢復身材並解決下背痛問題。陳彥州說,手術中發現朵琳的腹直肌分離達5公分,腹部筋膜嚴重鬆弛,因此為她切除了560克重的皮膚及肚臍整形以及腹直肌縫合15公分。手術後第5天,朵琳的下背痛緩解許多,今日搭機返馬來西亞。他說,懷孕過程腹內壓力逐漸變大,而腹直肌中線為結締組織,此組織承受不了懷孕期間上升的張力,開始變薄且漸漸分開,因此在腹直肌中間產生很大的空隙,最後產生懷孕後腹直肌分離的病症。陳彥州指出,腹直肌分離可能因多胎、多產、羊水過多、胎兒過大、懷孕時體重上升和遺傳等引起,盛行率根據各國報告在60~100%之間。主要症狀為因為腹部核心肌群無法收縮造成小腹突出,外觀看起來還像懷孕一樣,腸子堆積在下腹部,導致消化不良及便秘,長期以來影響到姿勢彎腰駝背及下背痛。腹直肌分離之主要診斷方式為身體檢查時,使用卡尺檢查分離寬度,也可使用超音波或電腦斷層輔助檢查。陳彥州說,一般而言,腹直肌分離在2公分以下是正常,自然產產婦可以在分娩後一個月,剖腹產產婦可以在分娩後一個半月,開始進行腹部核心肌群的復健運動以縮短恢復期。大部分患者在產後8周內會逐漸緩解,少部分在生產後6個月,仍有腹直肌分離且合併等症狀,才需要考慮手術治療。至於沒有贅皮的患者,可以只做腹直肌縫合處理,有贅皮合併有肚臍變形的患者,則需移除贅皮及肚臍整形,已達到最佳治療效果與症狀之緩解。
-
2019-11-25 科別.腦部.神經
婦人半臉麻痺、流口水 醫:歸為「貝爾氏麻痺症」
一名55歲婦人的左半邊臉突然幾乎無法動彈、嘴角下垂口水直流、眼睛也閉不緊,她以為是中風,趕緊就醫。醫師診斷是屬於顏面神經失調的「貝爾氏麻痺症」經類固醇藥物輔以靜脈營養治療,以及針灸、復健,一個月內已恢復8、9成。醫師說,顏面神經患者只要早期介入,積極治療,再加上注意日常生活保健,恢復機率通常很高。長安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陳惠萱指出,顏面神經麻痺可分為中樞型與周邊型兩種,中樞型的原因多是腦中風、腦瘤等腦內病灶;周邊型則多是病毒感染造成,如帶狀皰疹感染,可能在耳朵附近合併有皰疹的皮膚表現,其他像是外傷、腦腫瘤、免疫引起的病變,影響到第七對的顱神經(即顏面神經)都可能造成。若經檢查無明顯病因,則會被歸類到「貝爾氏麻痺症」此案例即是。它是一種急性、周邊型、原因不明確的顏面神經麻痺,但現在研究發現也可能和病毒有關。特別好發於季節交替之際,尤其是壓力大、勞累、免疫力低落的人,特別容易發生。此外,孕婦及糖尿病患者發病的危險性也很高。陳惠萱也說,婦人症狀雖與行政院長跟蘇貞昌近日發生的病症類似,都是週邊型,不過蘇貞昌是診斷為過度勞累導致病毒感染,致使顏面神經暫時麻痺,但這位婦人經檢查無明顯病因,則會被歸類到「貝爾氏麻痺症」。她說,「貝爾氏麻症」在治療上,急性期7~10天內,先給予類固醇治療,可合併像是維生素B12等促進末稍神經修復,若有皰疹病毒感染需合併使用抗病毒藥;其次加以一些輔助療法,如針灸、中藥及復健。另外,也可接受靜脈營養的注射,透過點滴注射多重營養素,可幫助修復顏面神經、縮短恢復歷程。陳惠萱呼籲,顏面神經失調患者可做一些簡單適度的臉部按摩,飲食上要注意維生素的攝取,減少食用烤、炸、辣等加速發炎的物質,心情要保持輕鬆愉悅、避免菸酒,以及充足的睡眠都可以幫助身體的修復。 編輯推薦 運動卻讓體重不減反增?2個錯誤習慣陷入惡性循環 一進醫院命就沒了?醫師破解為什麼爸媽不想看病原因
-
2019-11-25 橘世代.健康橘
拒絕節食減肥 廖慧珍三餐照吃4個月狠甩20公斤
胖胖的廖慧珍最近越來越瘦,已經成功甩油20公斤。她日前上衛視中文台「一袋女王」錄影,透露運動已經不再痛苦,反而是要一天吃足三餐,讓她大喊吃不消。廖慧珍今年3月開始下定決心減肥,在專業教練協助下,8個多月慢慢從110公斤瘦下來。不過因為怕皮膚鬆弛,她已經放慢減肥速度,現階段維持運動和正確飲食的好習慣。因為教練嚴格要求她三餐定時定量,讓原本每天只吃兩餐的她有些困擾,甚至感覺到壓力,因為明明並不餓,卻必須為了攝取足夠的營養和吃到基礎代謝標準而進食。教練建議她每隔4小時就吃一餐,持續到晚上9點後就不再進食。為了鞭策自己,廖慧珍特別設定鬧鐘,4小時一到就吃,連休息時間也不鬆懈。搭配運動雙管齊下,在4個月就達到減重20公斤的效果。她現在胃口變小,身材也小了1號,衣服、內衣褲全都得買新的,讓她非常開心。現在的她更常在臉書分享美美的自拍,每次都會獲得網友留言稱讚鼓勵,讓她的辛苦沒有白費。【拒絕節食減肥 好好吃飯才是瘦身關鍵↘↘↘↘】。為什麼95%的人都減肥失敗?不急、不餓、不拚才是必勝關鍵!。「佛系減肥法」不挨餓也能瘦!營養師:吃對食物比少吃更重要。擔心過年體重暴增?專家:減重要讓自己吃飽、吃巧才是聰明作法立即加入粉絲專頁!「橘世代」一個專屬於50後世代的舞台。在這裡你可以做好準備,迎接精彩第二人生!>>>立即加入
-
2019-11-25 癌症.抗癌新知
造口妥善處理 生活可如常
飲食西化、生活習慣改變,國人罹患大腸直腸癌、膀胱癌患者增加,部分患者必須接受「腸造口手術」,排泄出口從肛門、尿道移至肚皮,影響患者甚鉅,老一輩甚至因此足不出戶。專家表示,台灣傷造口照顧發展成熟,訓練超過100名傷造口護理師,加上已有病友協會能相互幫忙,千萬別悶在家中不向外界求援。第八屆亞太傷口造口及失禁護理學會會員大會主席、台灣傷口造口及失禁護理學會常務監事于博芮說,隨著手術方法進步,接受永久造口的患者預期會愈來愈少,但暫時性造口不可避免,推估我國約有一萬多人有永久性造口,約三萬多人有暫時性造口。造口最令患者或家屬恐懼的是,大腸組織可能直接顯露在肚皮上,且新手患者裝置造口袋時,經常手足無措,也使患者不敢隨意步出家門。于博芮說,人工造口不代表髒跟臭,只要妥善處理與照顧,生活可以與一般人無異。曾有年近70歲的退休校長,大腸癌後造口,身為護理師的女兒想協助,爸爸礙於面子,不願女兒幫忙,也不願向外求援,這場手術也讓他不願打開心房,從此困在家中。同是大腸癌後造口的另一位男性患者,本身是為歌唱老師,造口生活讓他更積極接觸人群,每周病友一起開唱,彼此聊聊心聲,放鬆壓力。于博芮說,全台經過訓練的傷造口護理師已逾百名,不僅能在患者出院前協助教育患者如何處理傷口,更可在手術前與醫師討論,能否避免患者有永久性造口;若無法避免造口,也希望開口處是患者好處理的位置,即使有造口,也盡量不影響生活。
-
2019-11-24 名人.吳佳璇
吳佳璇/讓我們好好變老
剛開始用敬老票的阿姨向我抱怨回家很累,因為常得提著大包小包上五樓。「不考慮搬到有電梯的房子嗎?再過幾年,空手都不一定爬得上去。」我暫停電腦輸入,望著略顯富態的病人。「醫師,你怎麼跟我想的一模一樣。」雙膝陸續打過玻尿酸的病人住在屋齡近40年的公寓,由於子女婚後各自獨立,一直想換間有電梯且坪數較小的屋子,卻遭先生否決,還奚落她「欠運動」才爬不動。「菜又不是他在買。」我為病人打抱不平。數十年婚姻生活,自我中心的丈夫始終是最大壓力源。可當病人嚷嚷離婚,我卻再三提醒,是否做好一個人生活的準備?「我希望明年退休後,再也不用吃安眠藥。」因焦慮症失眠20多年的大叔,一再重複他的願望。可當我深入退休話題,請他談談未來規劃,病人卻說「退休不就是要好好休息?」「沒事幹的日子可不如你想像的美好。有些人開始疑心身體,成天跑醫院做檢查。」有過慮病經驗的病人愣了一下才回道,「其實,我老婆也有點擔心,女兒要幫我報名志工培訓,被我回絕了。」不想用負面手法唱衰病人期待已久的退休生活,我連忙改變語氣,「休息一陣子,你一定會想開拓真正屬於自己的『第三人生』(the Third Act)」。「是來生嗎?我只聽過前世今生……」大叔語帶困惑。「第三人生」是愛德華.凱利(Edward Kelly)博士倡議的概念。Act是個雙關語,既意指人生「第三幕」,又代表「行動」。換言之,這是一段不行動就不會有收穫的過程。凱利博士認為,第一人生是學習成長期,角色是「依賴者」(dependent);第二幕進入成年期,開始獨立(independent),成家立業;第三幕則是總結期,無論是向內和自己對話,還是對外與所處的社會,發展出共生共好(inter-independent)的關係。凱利博士還強調,不是活得夠久的人自動擁有「第三人生」。轉換需要學習,必須做好準備才能順利「轉大人」。「其實,我偷偷訂了一間預售屋。」每天上下樓氣喘吁吁的阿姨洩露祕密不久,先生不幸罹癌,且病情快速惡化,人生最後一段日子,只能靠好心計程車司機扛上扛下,無福享受方便的捷運共構宅。想戒安眠藥的大叔退休後,因為幫當保母的妻子打雜,迷上孩子的世界。從小就會考試的他特意取得保母證照,夫婦齊心,立刻成為鄰近社區年輕父母的托嬰首選。「很感謝大家在我退休前後不斷叮嚀,千萬不能鬆懈,要好好規劃『第三人生』。」定期回診的大叔收下慢性處方籤,請我推薦一本書或一部電影,他想送給身邊即將退休的親友。過去,我會推薦熟齡朋友看紀錄片《不老騎士》,路過嘉義別錯過「大齡食堂」的料理,再去小七喝一杯失智奶奶打的「幾點了咖啡」。今後,你還可以捧著《全球銀力時代》,跟著作者楊寧茵,感受美國、荷蘭、英國還有日本老人源源不絕的創意與活力,一起大聲說出:「我也要打造這樣快樂的老年生活!」【推薦閱讀】《全球銀力時代—熟齡族才是未來社會的銀色資產》楊寧茵╱野人出版(2019)
-
2019-11-23 橘世代.健康橘
50歲侯昌明預習空巢期 早起一個動作找回夫妻溫度
侯昌明今年屆滿50歲,正式進入人生下半場,在此之前,他選擇了創業,更在50歲這年,他和老婆的婚姻關係經歷了一場考驗。侯昌明和老婆曾雅蘭結婚近20年,堪稱是圈內的模範夫妻,不過侯昌明坦言,年輕時個性衝動,曾遭詐騙800萬,導致老婆沒有安全感,兩人常為錢吵架,到了現在這個年紀,他不會再做出梭哈全部身家的傻事,用錢格外謹慎。反倒是曾雅蘭花錢比他還大手大腳,負責財務控管的他,不得不再三提醒老婆要懂得節制,曾雅蘭也從善如流,夫妻倆多年來磨出的默契,讓兩人不管於公於私,都是彼此的最佳夥伴。投資學乖了 要給老婆安全感侯昌明年輕時熱中投資理財,就算戶頭沒現金也無所謂,「我覺得只要有留吃飯錢就好,但雅蘭會說都結婚了,哪天突然失業,那我們要吃什麼?」經過多次溝通,總算得到共識,「就抓出一個安全水位的數字,看要留多少錢她才有安全感,其他的錢我就全部拿去衝」。侯昌明演藝事業漸漸上軌道,夫妻倆經濟狀況也趨於穩定,他曾說過想存到1億的退休金,「其實我今年50了,想半退休也不是不可以,但我們真的有過那種無所事事的生活,大概過了快1年,兩人就受不了了,還是有工作感覺比較踏實」。原來在42到43歲這年,他突然失去對工作的衝勁,「當時除了固定主持錄影,我把所有工作統統都推掉,因為想工作的心態已經跑掉了,工作愛做不做,每天早上起來,我就跟雅蘭大眼瞪小眼,想著今天要去哪裡,暑假就出國2次,國內旅遊2次,玩得比工作還累」。但這種日子過久了,夫妻倆漸漸覺得無趣,「後來我發現當你真的開始過退休生活,就會知道生活沒有目標還是不行的」。選擇背房貸 往前衝才更有勁為了讓自己重拾對工作的熱情,在邁入50歲前選擇背房貸和創業,「有了壓力我才會往前衝,當我鬆懈下來,就會想到房貸怎麼辦?當了老闆,我還要負責員工生計,不能說停就停」。侯昌明小時候就夢想當老闆,如今和老婆一起經營網拍服飾,另外還賣手工鹹甜派,「雅蘭第1年就累出一身病,到了現在第2年已經有些心得,尤其是服飾部分,一開始完全只有我們兩個,從當初的家庭手工規模,漸漸轉為公司化經營」。預習空巢期 不忘摸臉說愛妳女兒赴美念書,兒子明年也要離家跟隨姊姊腳步,他坦言最近夫妻關係才剛經歷過一場考驗:「她因為公司的事很累,回來只想看電視或睡覺,我們沒有太多有溫度的交流。」「我跟她說,我不是沒有累過,以前也是每天錄影,忙到連剪頭髮的時間都沒有,但妳回想看看,我有沒有因為這樣,對妳沒溫度?」侯昌明說,講這些並不是想增加老婆的負擔,「我覺得那是一種內化的生活習慣或態度,比如早上起床時我會摸摸她的臉,跟她說『愛妳喔』,那是自然而然,不是刻意去做的。」侯昌明笑說,其實是因為預期明年將面臨孩子們不在身邊的空巢期,他才會提前提醒曾雅蘭,「如果明年孩子不在了,妳還是這麼沒溫度,那我不知道我們夫妻相處會怎麼樣。我覺得不行,那我不如先告訴她」,讓她慢慢轉變。他也想好,以後公司上了軌道,夫妻倆就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在工作上,「架構和制度建立好,不用常進公司也能夠正常運作,淡季就出國旅遊,或者去美國找孩子,在那邊陪他們一個月之類的,回台就努力工作,享受更好的生活品質,這是我未來目標」。經營交友圈 不必24小時黏著侯昌明坦言,孩子離開身邊,確實心裡覺得空蕩蕩,「以前回到家,有孩子在身邊嘻嘻哈哈的,是很好的潤滑劑,有次2個小孩去國外3周,我和雅蘭都覺得家裡突然變好大,連空氣都是冷的」。他說,現在少了女兒在身邊,一家剩3口,已經開始不習慣,更無法想像明年連兒子都離家,會是怎樣的情景,「其實也要經營自己的交友圈,不要24小時都只有夫妻倆,我可以忍受一天都跟雅蘭在一起,但怕她熬不住,畢竟我又不是彭于晏,哈哈!」因此偶爾和朋友出遊,轉換不同的感覺,也是不錯的調劑。夫妻倆不僅是對方的依靠,同時也是孩子的最佳後盾,女兒初到美國,夫妻倆天天和女兒視訊,因為女兒英文不好,想交當地朋友不容易,侯昌明為她打氣,「我要她不要擔心,一個人中午吃飯就把視訊開著,爸爸媽媽陪她聊天,就不會覺得寂寞」。兩人為了配合美國時差,常常到快天亮才睡,但也甘之如飴,對女兒一天的行程掌握得一清二楚,他笑說,女兒已經在計畫年底返台,短短10天假期,行程塞滿滿,「可見女兒有多想家」,就怕到時女兒會捨不得回美國。侯昌明50歲的人生態度1.對演藝工作隨緣,但態度一樣要積極2.創業和房貸逼自己累積更多資金,未來才能退而不休3.計畫和老婆退出工作第一線,享受更好的生活品質侯昌明的相處之道夫妻溫度的維持,是一種內化的習慣或態度,比如早上起床摸摸她的臉說「愛妳喔!」曾雅蘭的拚搏精神我們也曾有過半退休、無所事事的生活,但是1年就受不了,還是有工作的感覺較踏實。如何度過空巢期?1.不管多忙多累,都要記得關心對方,和對方有溫度的交流。2.要經營交友圈,生活才有更多樂趣。3.培養共同話題或興趣,生活交集不要只剩下小孩。【老派情人節專輯】。名人心法/李昂:規劃退休生活,別忘了把愛情也規劃進去。名人心法/鄧惠文:關鍵10年是婚姻瓶頸。名人心法/林黛羚:家人關係 決定家的樣子。名人心法/侯昌明:預習空巢期 早起一個動作找回夫妻溫度。名人心法/丁寧:把狀態調整好,自然會有好姻緣
-
2019-11-22 科別.精神.身心
頻做惡夢讓你睡不好? 快記下2訣竅提升睡眠品質
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有些人起床後會覺得自己的夢很長,像連續劇一樣,而且半夜醒來再繼續睡時,夢境竟然還連得上,這是因為快速動眼期的腦波運作太過活躍,不致於因中途醒來而打斷。絕大多數的人都有過一整晚都在做夢,無法睡個好覺的經驗,甚至夢到被追逐、跳躍等激烈情節,醒來時彷彿剛完成激烈活動,疲憊不堪,睡覺不但沒有達到休息的效果,反而愈睡愈累。做夢原本是正常的睡眠反應,但現代人壓力大,再加上聲光刺激,改變睡眠型態,延長做夢的時間,反而讓夢占據了多數的睡眠。做夢是很正常的事情,要了解做夢的原因,得先知道睡眠結構。振興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嚴烽彰表示,足夠的睡眠時間約有4-5個睡眠週期,每個週期約1.5小時。每個週期又可區分為淺睡期、深睡期與快速動眼期。嚴烽彰表示,做夢是正常的睡眠反應,但多夢卻意味在整個睡眠期間,快速動眼期所占的時間太長,相對地壓縮了深睡期,患者沒有足夠的深睡期可以放鬆,這時需要重視的問題不是做夢,而是無法深睡所引發休息不足的疑慮。睡眠時多夢,顯示讓人放鬆的深睡期過短,無法徹底達到休息的目的,白天精神當然比較差,但嚴烽彰強調,即使白天覺得很累,也不建議補眠,以免對晚上的睡眠產生排擠作用,反而打亂整個睡眠,晚上早點入睡是比較建議的做法。長期多夢的人,顯示其睡眠品質不佳,也由於深睡期不足,無法充分達到休息的目的,情緒容易失調,出現憂鬱的反應,臨床上,焦慮、憂鬱與失眠通常伴隨而來,建議可以下列2方式,改善多夢:1. 配合醫師治療:在多夢的治療上,西醫會先藉由生理回饋的方式,進行放鬆治療,再評估是否有用藥的必要。用藥多為鎮靜安眠類藥物,白天給予較輕劑量的藥物做為安神之用,晚上則給予安眠藥與抗憂鬱藥物。2. 調整睡眠結構:用藥並不是最好的治療之道,藉由正確的睡眠衛生,調整睡眠結構,延長深睡期,縮短動眼期,才是改善多夢的根本之道。延伸閱讀: 睡不著別數羊了! 睡前吃這7種食物對助眠超管用明明沒事卻捨不得睡? 6個小改變調回生理時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