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31 養生.家庭婚姻
搜尋
土耳其
共找到
178
筆 文章
-
-
2024-08-23 退休力.活躍好學
老夫帶老妻練壺鈴 執子之手健康到老
「帶太太來運動,就是希望她陪我一起健康到老。」73歲錢睿煌帶著太太張麗莉一起參加壺鈴課程,不僅是為了彼此健康,更深知太太平日照顧老母親,缺乏足夠的運動,而壺鈴的基本訓練動作能幫助年長者建立正確的體態,預防腰椎受傷。「只要每天運動,就會愈活愈年輕。」更讓錢睿煌感到安心的是,課程環境輕鬆有趣,適合初學者。老師在上課前會根據每個人健康狀況,與運動習慣調整壺鈴重量,確保大家能安全地享受運動樂趣。恩愛夫妻 互助完成動作聯合報健康事業部開辦的「強肌運動系列─增肌減脂抗老減齡」初階班,吸引不少熱愛健身的年長者參加,其中有兩對攜手同行的夫妻,特別引人注目。他們的互動充滿溫馨與甜蜜,不時相互協助完成各種伸展動作、散發出的恩愛氣氛,讓人不禁為之動容。73歲錢睿煌與70歲張麗莉更是課堂中的焦點。張麗莉提到,上課的第一天,錢睿煌還很神祕,不願透露要帶她去哪裡,直到上車後,才知道先生為了她的健康著想,報名上壺鈴課。錢睿煌透露,因為張麗莉一個人不願意去運動,健身無疑是他能送出最好的禮物,「帶太太來運動,不僅能增進她的健康,對我們未來也有很大幫助」。學習正確運動 保護自己錢睿煌退休後熱心公益,先在台北市生命線擔任義工,目前則是幫助國小生進行心理輔導。他提到,年長者需要注意正確的運動姿勢,尤其是提菜籃或重物,壺鈴課程幫助他們學會如何保護自己,減少運動或生活中的意外傷害。69歲王先生和55歲太太是聯合報課程的老學員,曾參加拳擊課,這次參加壺鈴課程。王先生表示,肌力訓練和反應能力對年長者來說十分重要,尤其是他退休後,擔心如果不定期運動,可能會變得怠惰。太太也提到,參加這樣的課程,不僅能增加活動量,還能結交新朋友,「我們兩個一起來上課,就是為了互相糾察。」壺鈴運動不僅能訓練下半身的力量,還有助於保持身體的穩定性,這對年長者行動力至關重要。保持肌力 85歲嬤來上課課堂中還有位85歲的孫奶奶,她是一位熱愛古典文學、繪畫和電影的長輩。她來上課就是為了保持肌力,防止衰退。她相信,適度的運動和伸展對年長者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常動腦,就不怕失智。」對她來說,身體的健康和大腦的活躍同樣重要。隨著初階課程即將結束,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計畫在9月4日推出進階版的「強肌運動系列─增肌減脂抗老減齡」課程。運動教練田玉笛指出,進階課程將根據學員的熟練程度和體能狀況,逐步增加訓練強度及難度。學員可以在安全的前提下,全面提升自己的體能,在課程中嘗試不同的動作組合,例如:土耳其式站立、盪壺等,這些挑戰性動作,不僅能帶來體能上的突破,還充滿趣味性,適合想保持身體健康的人。強肌運動系列增肌減脂抗老減齡壺鈴課進階班:●周三課程:日期:9/4、9/11、9/18、9/25、10/2、10/9時間:下午3時至4時30分●周四課程:日期:9/5、9/12、9/19、9/26、10/3、10/10時間:下午2時30分至4時地點:台北市青少年發展處4樓舞蹈教室(台北市仁愛路一段17號4樓洽詢:02-8692-5588轉5869線上報名:網址
-
2024-08-11 焦點.元氣新聞
台灣拳后林郁婷屢遭質疑「不是女生」? 專家提醒:性別外觀是由「4因素」決定,染色體竟只是其中一項!
林郁婷在4強賽以5:0的成績擊敗土耳其選手卡拉曼(Esra Yildiz Kahraman),對方卻在賽後高舉雙手,用食指比出「X」的手勢暗示,前段時間則有「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發文嘲諷,甚至跟風國際拳總主張林郁婷沒有參賽資格。「台灣拳后」林郁婷挺進巴黎奧運女子57公斤級拳擊金牌戰,期間卻不斷被扯進性別風波,國際拳總屢屢質疑參賽資格。Q:「性別」的區分該如何界定?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兒童遺傳內分泌專家蔡輔仁表示,這次最大的糾結點在於,「到底用什麼方法區分男性或女性」,因為要決定一個人的性別,除了染色體層次,還有其他因素,「打輸的人就比X,那是很無聊的舉動」,大眾不該只把目光死死鎖在染色體上。蔡輔仁指出:要決定一個男生跟女生,除了染色體、基因、荷爾蒙或自己的認知層次,都可能會造就男女生外觀的不同。在生物分化或在性別認知上,有很多種不同情況,不能只看到XX或XY染色體,就覺得全然等於某個性別,蔡輔仁說明「如果你能把這個結打開,你會發現原來事情不是這麼單純」,到底奧運用什麼方法?國際拳擊總會用的又是什麼方法?只要規則定下來,就不需要再衍生其他爭議,「打輸的人比一個X,那是很無聊的舉動」。「我們可以把染色體想像成一艘船,上面載著各式各樣不同的基因,」蔡輔仁指出,其實是基因比較重要,如一艘船理論上是要成為男生的,卻有一個重要的乘客沒有上船,所以會看到Y染色體的樣子,但是裡面的基因卻不足以在人類的胚胎上,成功演化成一個男生,反之,即便染色體是XX,也不代表就完全是所謂的女性。Q:外觀像男生,從小當男生對待,就是男生?臨床上有些個案因為外觀像男生,從小就被當成是男生來對待,例如:「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就是「荷爾蒙」出問題,即使是染色體XX的女生,但在她新生兒時期,因為基因錯誤,出現很多男性荷爾蒙,導致外觀、性徵看起來像男生,肌肉、毛髮分布都像男生。「這種孩子明明是女生,但從小就會變成男生來養,」蔡輔仁說,過去通常可能在小學時跟同學比較,發現不太對,雖有看起來像男生的性器官,但其不太可能站著跟男生一起上廁所,或因尿道下裂被認為是男生,這個大前提是,在荷爾蒙出了問題。Q:染色體「46,XY」,就一定是男生?至於染色體為「46,XY」,看起來像女生的案例,臨床也有。蔡輔仁指出,有些女生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是女生,但後來因為不孕症就醫,才發現自己是「46,XY」女性,同樣因荷爾蒙分泌,無法成功懷孕,需要確認子宮發育狀態,由不孕症專科醫師治療。蔡輔仁表示,通常XY在小時候不容易被區分,外觀沒有太大異常,會就醫的多半為荷爾蒙或認知狀況,荷爾蒙問題如先天性的腎上腺增生症,因為疾病導致荷爾蒙分泌混亂,除了男性荷爾蒙,調節鉀、鈉濃度的荷爾蒙也會有狀況,導致電解質不平衡,比較容易在年輕時被發現。蔡輔仁說,新生兒篩檢其實幫了不少忙,像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就有機會因此被發現,當父母雙方都帶有隱性基因時,孩子有1/4的機會會出現隱性疾病,所以當第一個孩子有這樣的情形,第二個以後的孩子,就能透過基因診斷等方式,盡可能避免。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7-10 退休力.健康準備
她73歲靠壺鈴增肌還帶人瑞爸鍛鍊 「掌上健身房」有助訓練全身肌力
「上完壺鈴課後,真的讓我變健康了,回家後還能將傳授給100多歲的父親,希望他也能變得更健康。」73歲林阿姨說,壺鈴運動可以有效提升心肺功能、體適能和預防肌少症,她上了壺鈴課後,體力增強了,可以更好地照顧年邁父親,維護良好的生活品質。壺鈴運動可以訓練全身核心、在家也可輕鬆運動,使得壺鈴成為一種高性價比的健身器材。曾經參加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推出壺鈴課程的學員指出,完成課程後,身體感受到明顯變化,不僅手腳變得更有力,也不再感到腰痠背痛,精神狀態變得更好。此外,有些學員在學會壺鈴運動後,還應用到其他日常活動中,例如:提重物、日常家務等,使得生活更加便捷和健康。掌上健身房 可鍛鍊到全身有「掌上健身房」之稱的壺鈴,能夠同時訓練上肢、下肢及核心肌群,達到全身性的鍛鍊效果。運動教練田玉笛指出,壺鈴運動對於增肌減脂有顯著的效果,可以同時進行肌力和有氧訓練,對於提高基礎代謝率、燃燒脂肪和增加肌肉質量非常有幫助。壺鈴運動中常見「盪壺」動作,田玉笛說,此動作能在短時間內快速提升心率,消耗大量熱量,達到減脂效果,特別是當動作持續一段時間後,效果更加明顯,還能提升心肺功能、肌力、肌耐力、柔軟度、反應敏捷和平衡能力,這些體適能要素對於中高齡人士尤為重要,能有效預防肌少症。友善中高齡 先以沙袋練習許多學員在上課初期,對於壺鈴的重量感到畏懼,認為自己無法舉起4公斤的壺鈴,因此課程上使用的是沙袋壺鈴,不僅增添了中高齡學員安全性,也不易產生運動傷害,而學員透過課堂練習逐漸適應,能輕鬆從雙手持握過度到單手持握,甚至挑戰更多動作,這讓他們感到極大的成就感。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將於8月7日推出「強肌運動系列─增肌減脂抗老減齡」課程,共10堂課。田玉笛指出,前4堂課為基礎課程,主要教授壺鈴的基本動作,包括深蹲、壺鈴寬腳練、下肢訓練、單側訓練和穩定性訓練等;後6堂課為進階課程,根據學員的熟練程度和體能狀況,增加訓練強度及難度,確保學員在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全方位提升自身體能。壺鈴課程中,將透過深蹲、單側訓練等動作,模擬日常生活中的動作,例如:上下樓梯、穩定地提重物等,幫助學員在實際生活中應用這些技巧,提升日常活動的能力和效率。學員在訓練過程中,可以嘗試不同的動作和組合,例如:土耳其式站立、盪壺等,這些動作既具有挑戰性,又充滿樂趣,有興趣的人歡迎報名。強肌運動系列─增肌減脂抗老減齡10堂課上課日期:●初階壺鈴訓練:8月7日、14日、21日、28 日●進階壺鈴訓練:9月4日、11日、18日、25日、10月2日、10月9日報名連結:https://shih5869.pse.is/669z2x上課時段(分上午班與下午班):●上午10時40分至12時10分●下午3時至4時30分地點:台北市青少年發展處-4樓舞蹈教室 台北市仁愛路一段17號4樓洽詢:02-8692-5588轉5869
-
2024-06-12 醫療.皮膚
沒有流汗不用天天洗澡?重症醫曝真相:通常每x天沐浴1次,但「1情況」要每天洗
沒有流汗就不用天天洗澡,真的是如此嗎?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警示,這是一個錯誤觀念!但太常太少洗澡都對身體不好,黃軒教你一起來看看怎麼知道自己洗澡的頻率是洗過頭,還是洗澡洗太少。 你真的不會天天流汗嗎?有些人覺得自己沒有流汗可以不用洗澡!黃軒提醒,「你沒有感受到你有什麼在出汗,不代表你的皮膚沒有在流汗」,因為你不可能天天不流汗!其實我們並沒有「不太會流汗的人」,我們身體的汗腺時時刻刻在分泌汗液,這是身體調節體溫的一種方式。只是如果你平時感覺不到出汗,那只是叫「非顯著的出汗」,而這種非顯著的出汗主要由水分構成,幫助維持體溫平衡。而當這些汗液在空氣中蒸發時,我們通常感覺不到皮膚上的水份在蒸發,這是一個自然而然的生理過程。天天流汗是很重要的生理現象皮膚分泌物和代謝物不僅有助於保持皮膚的健康,還能提供必要的保護,例如:a.乳酸鹽和尿素:汗液中的乳酸鹽和尿素等成分,可以幫助皮膚保持水分,從而保持皮膚的濕潤和柔軟。b.皮脂:皮脂與汗液中的水分混合後,會形成一層皮脂膜,這相當於一層天然的身體乳液,有助於鎖住水分,保護皮膚免受外界環境的傷害。c.死去的皮膚細胞:角質層是由死去的皮膚細胞形成的,它能夠保護皮膚不受外界物理和化學因素的侵害,減少皮膚敏感性。這些分泌物一直存在,即使你主觀的感覺不到你有在流汗。今天沒有流汗,能不洗澡嗎?如果今天沒流汗可不洗澡嗎?黃軒表示,從健康角度來說是可以的!在沒明顯出汗的情況下,2~3天洗一次澡不是問題,但是還是要考慮一下以下的現實問題:a.氣候不同歐洲監測組織在2014年進行的全球洗澡習慣,發現一個有趣的調查現象:「洗澡頻率與氣候條件」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聯。(1)氣候濕熱的地區在氣候濕熱,赤道附近地區的人,如巴西和哥倫比亞,人們傾向於更頻繁地洗澡,這可能是為了更有效地冷卻身體(氣候太濕熱了)和保持清潔(出汗太多了)(2)氣候乾燥的地區氣候較為乾燥的地區包括了北半球/南半球,亁冷的氣候如俄羅斯和土耳其,由於氣候乾燥,汗水蒸發,速度較快,人們可能感覺不到那麼強烈的需要頻繁洗澡(出汗沒那麼多)(3)常在空調房間上班族,如果常常待在空調房裡待一天的感覺,全身感受不到大量的流汗,那種似「沒有什麼出汗」的乾爽,自然也就没有那種非要,不得不,一定要洗澡的行動了⋯⋯(門診的那個女生,就是典型一整天待在空調設備中的例子)b.汗腺旺盛年齡會影響人體的油脂分泌。通常情況下,小孩和老人的皮脂汗腺活性不如年輕人,這意味著他們的皮膚,可能不會那麼容易產生過多的油脂。因此,他們的洗澡頻率,自然可以相對較低,以避免過度清洗,導致皮膚乾燥或其他問題。c.勞動/運動頻率經常進行體育活動和勞動的人,需要更頻繁地洗澡,主要是因為運動和勞動會引起身體的多種生理變化:.皮脂分泌:運動和勞動會刺激皮脂腺分泌油脂,這可能會使皮膚變得油膩。得常藉助洗澡,有助於清除多餘的油脂,保持皮膚清爽。.皮膚摩擦:運動和勞動可能會增加皮膚之間的摩擦,尤其是在運動服裝和鞋子摩擦的部位。得常洗澡,可減少摩擦引起的不適和皮膚損傷。太常太少洗澡,對身體都不好a.太常洗澡洗澡太頻繁,確實可能會對皮膚的自然屏障造成破壞,從而導致一系列皮膚問題:.汗液、皮脂和角質:我也皮膚上的汗液、皮脂膜和表層角質都是重要的保護成分,它們有助於保持皮膚的濕潤和健康。如果這些成分被過度清洗掉,皮膚可能會變得乾燥,出現瘙癢和皮屑等問題。.微生物群落:皮膚上的微生物群落,也是健康的一部分,它們在正常情況下與我們的身體和諧共存。如果洗澡過於頻繁,可能會破壞這種微生物的平衡,有可能促使某些致病菌過度繁殖,從而影響皮膚健康。b.太少洗澡不夠頻繁的洗澡也可能會導致毛孔堵塞,這是因為皮膚上的死皮細胞、油脂和污垢沒有被及時清除。毛孔堵塞後,可能會形成粉刺或黑頭,並且過多的油脂和死皮細胞可以為細菌提供滋生的環境,從而增加皮膚感染的風險。怎麼知道自己,洗澡洗太少了?要判斷自己是否洗澡太少,黃軒表示可以從3情況判斷: 1.痘痘增加:如果您發現皮膚上有過多的角質層堆積、毛孔堵塞或出現痘痘,這可能是清潔不足的跡象。2.體味增加:增強的體味,通常是不夠清潔的一個明顯指標。如果您或周圍的人注意到你的體味變重了,你就可能需要增加洗澡頻率。3.油膩增加:如果您的頭髮變得更油膩、更難以疏理,這也可能表示,你需要更頻繁地清潔。怎麼知道自己,洗澡洗過頭了?要判斷自己是否洗澡太洗過頭,黃軒表示可以從3情況判斷: 1.皮膚更乾燥:如果您發現皮膚變得特別乾燥,甚至出現脫皮或裂紋,這可能是洗澡太勤導致皮脂被過度清洗的跡象。2.皮膚更瘙癢:過度清洗可能會破壞皮膚的天然油脂層,導致皮膚瘙癢,你會一直抓癢。3.皮膚更敏感:如果您的皮膚變得更加敏感,容易出現紅斑或過敏反應,這可能是因為天然保護層,過度的被洗走了。看完以上的洗澡小知識,你知道正確的洗澡頻率了嗎。黃軒建議在一般情況下,我們每2~3天可以沐浴1次,但如果你是在夏季或熱帶地區或勞務/運動後或汗腺旺盛的人,可能就要每天洗澡了,且每日可能都要沖澡2-3次以上!建議要好好配合自己的身體去洗澡,儘管你覺得自己沒流汗,還是要洗澡,因為你不可能不出汗!延伸閱讀:.別讓皮膚問題影響你的美!皺紋、白髮、斑點...常見7大皮膚問題預寶典一次看.冷水澡或熱水澡,哪種洗澡方式對健康有好處?各別優缺點一次看懂.夏天容易有體味怎麼辦?一圖看懂體味NG飲食及6招抗汗臭對策
-
2024-03-16 醫聲.Podcast
🎧|壓力大到鬼剃頭真的沒救嗎? 60秒測試正常掉髮量
很多人擔心掉髮太嚴重會變禿頭,一天掉髮量多少才是正常?台大皮膚部主任、台灣乾癬暨皮膚免疫學會理事長蔡呈芳指出,以東方人為例,一天掉髮60根以內是正常,掉下來的頭髮要是壽終正寢的粗長髮,若是細短髮就要小心;不過,即使是禿髮也須看其原因,像鬼剃頭圓禿已有好的治療方式,民眾應該積極治療,圓禿的情形或可控制。🎧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掉髮分兩類 原因各不同掉髮可分為兩大類,一為疤痕性掉髮,是毛囊直接受傷寸草不生,無有效治療,另一種為非疤痕性的掉髮,又可分三種狀況,俗稱鬼剃頭的圓禿、遺傳引起的雄性基因禿,及營養不良或季節性變化等因素導致的休止期掉髮。雄性基因禿從字面上看來,很大部份與基因有關,另外也與男性荷爾蒙及老化密不可分,帶有基因的男性不可能改變這種情形,也無法預防。蔡呈芳認為,雄性基因禿須不須要治療,要看掉髮對民眾的影響,早年台大皮膚科會有雄性基因禿的醫師看診,主要是要告知患者雄性禿並不影響其工作及專業表現,但若對自己外表很重視且造成困擾者,那麼愈早治療能留下來的頭髮就愈多。至於雄性禿的藥物治療,可能造成性慾低落,蔡呈芳指出,副作用的發生經不同的「提示」有不同的結果,若過度強調性慾低落的副作用,其發生的比例就會升高;在學術上有個有趣發現,藥物副作影響的性慾反應與慣用手有關,若慣用手為右手者導致性慾低落機會高,左手反而性慾高漲,研判可能與大腦對於性荷爾蒙的感受度不太相同所致。女生也會鬼剃頭!跟壓力不一定有關至於男女都可能發生的鬼剃頭—圓禿,蔡呈芳曾有位同事,每三年就掉一次頭髮,只要換工作及考試就會造成圓禿,很多人認為與壓力有關,就有學者曾以地震頻繁的土耳其為研究標地,發現當地人並沒有因為地震頻繁造成的壓力,讓圓禿發生的比例增加,因此,圓禿與壓力的關係並不清楚。實際上,圓禿是免疫性疾病,若患者有合併其他的免疫疾病,那麼發生圓禿的機會比較高,蔡呈芳指出,這幾年新冠疫情期間,無論是感染新冠病毒或施打新冠疫苗,造成圓禿掉髮比例很高,這在學術上已被證實。傳統上治療圓禿,以類固醇為主,但效果大概只能維持兩年,去年有新的治療方式,一個是塗抹過敏性藥水在頭上進行治療,約有五成的效果,有健保給付;另一種原本治療異位性皮膚炎及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口服藥物,目前則尚未健保給付。蔡呈芳強調,圓禿反覆發生的機會非常高,持續2年以上就成為慢性圓禿患者,很多患者長達10年,若能在初期就採取積極治療,圓禿的情形或可控制。蔡呈芳小檔案現職:台灣乾癬暨皮膚免疫學會理事長台大皮膚部主任學歷: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蔡怡真音訊剪輯:滾宬瑋腳本撰寫:蘇湘雲音訊錄製:滾宬瑋特別感謝:台大醫院
-
2024-03-11 養生.營養食譜
不大幅改變味道卻更香濃 專家教加2種香料讓你的白飯別有風味
烹飪網站The Kitchn撰稿人瓦茲恩(Andrea Rivera Wawrzyn)出身拉美裔家庭,從小以各種米飯為主食,但她最喜歡祖母煮的飯,有種特別、無法形容的味道;祖母告訴她,秘訣在於兩種簡單的香料:月桂葉與薑黃。薑黃量不用太多瓦茲恩表示,月桂葉通常被加入湯裡或雞肉麵中,以及智利燉菜與義大利麵醬等長時間熬煮的菜餚中,以增加風味。月桂葉本身味道十分溫和,不太可能在食譜中看到以它為主要風味的料理;但在煮飯時,月桂葉的微妙味道就能散發出誘人香味。她說,用水煮的白飯,幾乎沒有其他味道比得上月桂葉的清香。至於祖母的另一法寶薑黃,一般人可能認為它的味道太重、會將白飯染成黃色。但瓦茲恩表示,薑黃帶有濃郁的香氣,它確實會讓所接觸之物(包括手指)變色,所以只需加入一小撮即可。她說,薑黃在用量較多時會成為「主角」,但只需在整鍋飯中加入一小撮,就能讓味道更加豐富。將這兩種香料一起使用,則會讓風味更上一層樓。瓦茲恩指出,它們在不大幅改變米飯味道的同時,還能讓整鍋飯更加香濃、有層次感,適用於各種不同的飯類料理。新鮮的月桂葉更佳瓦茲恩說,做法很簡單,只需開始煮飯時,在水中加入一片月桂葉與一小撮薑黃。她習慣將這兩種香料與水、鹽和少許橄欖油一起拌入米中,然後依一般程序繼續烹煮。她說,這種方法不管用電鍋或爐灶煮飯一樣好用,喜歡用烤箱煮,也沒問題。瓦茲恩表示,任何米飯都可如法炮製;她最常做的是白米飯,但也會用在糙米與野米上;根據煮的份量多少,會呈現淡淡的黃色,並略帶香草味。飯煮好後,將月桂葉丟掉,攪拌一下米飯即可。瓦茲恩提醒成功3要訣:用清水煮飯效果最好,如果喜歡用高湯,那麼風味的提升便不會那麼明顯,因為高湯本身就有味道與顏色;一般超市買到的月桂葉多是曬乾的土耳其月桂葉,味道較淡,新鮮但少見的加州月桂葉則香味更濃;香料的味道會隨時間遞減,如果菜餚中只用到幾種,便盡可能挑選新鮮的。檢查廚房裡香料保質期,如果超過一年,就該換新了。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3-09 養生.聰明飲食
2024最佳飲食法出爐!「這飲食」蟬聯冠軍好處與特色1次看
日常飲食可能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甚至還有助於降低疾病風險,《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每年都會針對各種飲食模式進行分析,從多達30種飲食方法對心臟健康的程度、長期減重效果與飲食實施的難易度、食物營養全面性等層面加以評估,選出最佳的飲食法,而今(2024)年「地中海飲食」再度蟬聯冠軍寶座,得舒飲食、麥得飲食則位居2、3位。究竟為何地中海飲食可以打敗眾多熱門的飲食法,獲得第1名?採用這種飲食法可以得到哪些好處?地中海飲食是什麼? 常見地中海飲食好處與特色全解答地中海飲食(Mediterranean Diet)主要採取位於地中海沿岸國家的飲食習慣,包括希臘、義大利、葡萄牙、摩洛哥、土耳其、克羅埃西亞等,他們不像美國人喜愛重油、重口味、甜點與肉食,反而偏好每天攝取植物性食物,如全榖物、豆類、堅果及其他蔬果,並以橄欖油作為主要烹調用油,且每週至少吃2次魚類與其他海鮮類,也會適量食用乳製品與蛋,以及減少食用紅肉與飲酒的頻率。由於地中海飲食並未禁止所有食物類別,所以相當容易長期遵循,且食材也較容易取得,只要適當採取此種飲食法,便能降低罹患心臟病、第2型糖尿病風險,有助延長壽命與提高生活品質。根據研究指出,長期採取地中海飲食的人,白血球中的端粒酶較長,這表示能使老化速度較慢。此外,地中海飲食好處還包括預防癌症發生,如胃癌、肝癌、直腸癌、乳癌等,但飲食對於癌症僅具輔助性質,仍須搭配其他健康生活習慣,才能降低發生率。地中海飲食有助減肥又能改善認知? 研究結果曝光與其他減重飲食法不同的地方在於,採用地中海飲食,無須刻意節食,忍受餓肚子的折磨,即可獲得減重的功效,而且能應用的食材較為多元,可以每日變化不同菜色,不怕會吃膩。然而,須注意的是,此種飲食法應長期執行,並不是只花短短1週或1個月就能見效。1項發表於《美國醫學雜誌》上的研究找來998名過重或肥胖的人,比較地中海飲食與低脂飲食、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美國糖尿病協會(ANA)飲食法之間的差異,結果發現,採地中海飲食的人1年減掉約9至22磅(約為4至10公斤),跟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或ANA飲食結果類似,但採低脂飲食的人體重則只減輕了6至11磅(約為2.7至5公斤),因此,從此結果可得知,地中海飲食對於減重的人來說,可說是1項相當不錯的選擇。此外,從1項針對地中海飲食對認知能力影響的研究中也發現,地中海飲食不僅能減緩認知能力下降的速度,還有助於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而會出現這個結果的原因,則與地中海飲食中富含魚類和水果,可發揮保護神經系統的作用有關。★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2-16 性愛.性愛後遺症
哪國人性伴侶最多?成人網站調查:台人平均6.6位 性伴侶最多的是「這國」
美國成人網站「Too Timid」公布最新「性伴侶人數」調查報告,台灣民眾平均擁有6.6名性伴侶,在46個國家中,排名第35名,有網友戲稱,自己拉低平均值,不過,婦科醫師提醒,國外研究證實,單一性伴侶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機率近6成,如累積3至6位性伴侶,感染風險達9成,不可不慎,應提早做準備。調查:台人平均擁6.6名性伴侶 土耳其人性伴侶最多該項由「Too Timid」執行的抽樣問卷調查,目的想知道「哪國平均性伴侶最多?」也就是交過幾個有親密行為的女/男朋友。結果發現,在46個國家中,土耳其以平均14.5名性伴侶,位居榜首,其次為澳洲(平均13.3名性伴侶)、紐西蘭(平均13.2名性伴侶)、冰島(平均13名性伴侶)、南非(平均12.5名性伴侶)。在亞洲地區,日本為第17名,平均10.2名性伴侶。台灣位居第35位,平均每人6.6名性伴侶。鄰近的香港為43名,平均擁有3.7名性伴侶,中國大陸則在第45名,平均3名性伴侶。就有網友貼文詢問「所以各位,你是拉低還是拉高了台灣的平均值?」,有人回應,「相當慚愧,拉低了平均值」。婦科醫示警:染HPV風險逾9成對此,馬博榮婦產專科診所院長馬博榮表示,就預防HPV公共衛生角度來看,性伴侶人數愈低、對象愈單純,才是好事,也是對另一半忠貞且負責的表現,對於男性來說,更是如此,國際最新一項以251對夫妻為對象的研究顯示,無論是感染單一種,或多重性HPV型別,先生感染後,一定會增加妻子罹患子宮頸病變的風險。美國一項研究報告則證實,只要有過親密接觸,即使性生活單純,也可能將HPV傳染給另一半。如果為單一性伴侶,感染HPV機率近6成;一生中累積3至6名性伴侶,則感染HPV的風險則高達9成。如果「Too Timid」最新「性伴侶人數」調查報告結果貼近事實,國人平均擁有6.6名性伴侶,則感染HPV的風險,就超過9成。馬博榮表示,伴侶雙方均應接種HPV疫苗,一起預防、降低感染風險。馬博榮強調,HPV感染是不分男女,大部分民眾在感染HPV後,可透過人體免疫機制清除病毒,一旦持續性感染,體內機制無法自行清除,就可能提高子宮頸癌、陰道癌等婦癌風險,男生則會增加頭頸癌、肛門癌機率,且容易染上恐怖性病「菜花」。國健署已針對國一小女生進行公費HPV疫苗接種,成效顯著,各縣市接種率均超過九成。至於男生部分,台北市則預定今年將國一男生納入公費接種對象。馬博榮提醒,尚未接種HPV疫苗的民眾,可自費接種,保護自己,也是對另一半負責的具體表現。【延伸閱讀】.HPV疫苗僅預防子宮頸?錯!口咽癌更常見,男性也需接種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1-11 醫療.心臟血管
看耳垂就知道心臟好不好?耳朵有摺痕易罹心臟病?國健署專家解答
你可以先知道: (1)耳垂摺痕與冠心症有關的說法最早於 1973 年由法蘭克醫師提出,並以此命名流傳,50年來相關的研究正反結果都有。 (2)根據 2021 年於知名的學術期刊所發表的、針對三十幾篇相關研究的系統性回顧分析,認為耳摺「診斷準確性不足」。 (3)傳言流傳多年,甚至很多國內醫師、教科書、醫療戲劇都曾提及,但國健署在諮詢心臟學會後,於 2019 年正式澄清其相關性「缺乏大規模研究顯示相關」。網傳「心臟好不好,看耳垂就知道」的內容,提到耳垂若有對角線摺痕、尤其雙耳都有則風險最高。但根據各大醫學論文期刊資料庫的文獻系統性回顧,分析當時所有已能蒐集的研究進行比較分析,認為 50 年前被提出的「法蘭克徵象」說法,「診斷準確性不足」,且國健署在經過諮詢國內心臟學會後,也正式澄清該說法「無法顯示相關」。看耳垂就知道心臟好不好? 原始謠傳版本: 「心臟」好不好,看「耳垂」就知道! 主要流傳類似圖片: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查證解釋: MyGoPen 查詢具有代表性的資料,傳言的說法最早可追溯到一位美國醫師法蘭克(Sanders T. Frank)於 1973 年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上首次提出的耳垂摺痕(Ear lobe crease,ELC)與冠狀動脈心臟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之間可能有關聯,當時他觀察到 20 名有耳摺的患者中,有 19 人至少具有一種已知的冠心症危險因子。從此這個耳摺的特徵就被稱為「法蘭克徵象」(Frank’s Sign),中文也有人稱為「冠心溝」。 系統性回顧認為「準確性不足」 根據知名的《臨床醫學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於 2021 年 7 月發表的「用於診斷冠狀動脈疾病的對角耳垂摺痕(法蘭克徵相):診斷測試準確性研究的系統性回顧」,該研究針對包括 Pubmed 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CENTRAL、CINAHL、Clinicaltrials.gov 和 Scopus 在內的 7 個電子資料庫進行檢索,對 34 篇研究進行評估,最終納入 13 項研究進行比較,得到的結論是「總之,臨床上阻塞型冠狀動脈疾病的高風險患者中,耳垂摺痕只輕微改變測試前的疾病機率(disease probability)」,「這意味耳摺在檢測解剖學上,對於顯著的冠狀動脈狹窄的診斷準確性不足(insufficient)」,但也提到「儘管斜耳摺的存在與否不影響臨床處理,但由於其可行性和易於解釋,可以將其視為體檢的一部分」。 而 2015 年發表的「耳垂摺痕:冠狀動脈疾病的標誌?」也羅列了四十幾年來,包括美國、英國、日本、波蘭、以色列、土耳其、印度、瑞典、巴西等各國發表的研究,以及各研究的結論,在評論欄位下,作者表示「很難解釋為什麼上述研究會有如此大的差異,即使在『耳摺說』出現 41 年後 ,其相關性仍存在不確定性」,並提到種族差異、睡眠和耳垂扭曲後耳摺可能會變得更加明顯等問題,都可能是影響研究結果的原因。 國健署:無大規模研究「證實」 非診斷標準 衛福部國健署於 2019 年在「保健闢謠」發佈「耳朵有褶痕可能是心肌梗塞的徵兆?」,表示經過國健署諮詢心臟學會之後,對於「坊間盛傳上了年紀或有三高的患者,如果耳垂下緣跟耳朵的長軸出現垂直斜切褶痕,稱為『冠心溝』,可能是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徵兆」的說法,澄清「臨床上無大規模研究顯示耳朵有褶痕與心血管疾病相關,醫師也不以此作為診斷標準」。 定期檢查 有症狀立刻就醫 國健署提醒民眾「要防治心血管疾病,建議民眾要定期接受健康檢查,並注意是否有出現心臟病徵兆,如:胸悶、左前胸或上腹部有壓迫感、胸痛、呼吸困難或感覺消化不良、心悸、冒冷汗,合併暈眩、疲倦無力、噁心、嘔吐等」,還提醒民眾「男女症狀不同,女性常會出現噁心、手麻、背痛、呼吸不順等情形」,如果發生這些徵兆,諮詢專業醫師才是正確的作法。 結論 傳言「有心臟病的朋友耳朵幾乎都有這條摺痕線」、「但是有這條線的人未必有心臟疾病」,但從 50 年前這個說法被提出來之後,歷經數十國這麼多年的研究,得到的結論是「診斷準確性不足」,「相關性仍存在不確定性」,且根據衛福部國健署諮詢國內的心臟學會後,也正式澄清「無法顯示相關」,「並非診斷標準」。 總的來說,數十年來全世界醫界提出的各種研究反覆辯證、不同期間各占上風,國內也有醫師引述不同研究而持不同論點,但正反的研究都有,國健署諮詢專業的心臟學會後闢謠,認為持正面、有關聯性的說法「無大規模研究」,也就是說,民眾與其擔心耳垂有沒有皺褶,還不如回到心血管疾病症狀的本質,針對相關的症狀進行預防、定期檢查,有相關疑慮就尋求醫療專業協助,而不是專注於至今無法被證實確實有關聯性的身體表徵。 衛教資源: .國健署 - 冠心病是沉默的殺手 3步驟輕鬆掌握風險(本文轉載自《MyGoPen》查證參考:https://www.mygopen.com/2024/01/franks-sign.html)(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2-10 養生.聰明飲食
羊奶還能喝嗎?乳羊場爆人畜共通布氏桿菌病,7大QA解惑
農業部防檢署今公布在例行性乳羊場監測中發現,屏東縣乳羊場檢出「布氏桿菌病」,有3頭羊隻確診陽性。疾管署已經轉知屏東縣衛生局針對該陽性場進行相關工作人員造冊、健康關懷及布氏桿菌感染相關衛教。該疾病是否會傳染給人類?羊奶是否可以安心喝?聯合報根據疾管署資料以及醫師說法,整理相關七大QA,幫助民眾一次解惑。Q1:布氏桿菌病會感染人類嗎? A1:布氏桿菌病為我國第四類法定傳染病,為人畜共通傳染病。人類會因為接觸到感染動物的組織或食入乳製品而感染,部分防檢較差的地區的私人製造乳酪,是旅遊者得病的常見病源。人對人的感染極少見,但可經母乳傳給嬰兒,性交、器官移植也都有可能傳染。中國附醫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說,一般民眾前往畜牧場不用特別擔心,畜牧場工作者會接觸動物的排泄物、分泌物,因此風險比較高。Q2:感染會出現什麼症狀?A2:主要為持續性、間歇性或不規則發熱,也會造成類似流感的症狀,如發燒、冒汗、頭疼、背痛及四肢無力,嚴重者甚至會造成中樞神經系統的病變。若是動物感染布氏桿菌病,主要的特徵是流產和睪丸炎,較少引起發熱或全身性疾病。Q3:感染者如何治療? A3:黃高彬說,感染後致死率不高,臨床上因為症狀診斷困難,雖然沒有呼吸道症狀,但全身痠痛、頭痛等症狀難跟其他感染區別,通常會靠細菌培養確認;一般而言會跟具敏感性試驗的結果,挑選適當抗生素治療。 Q4:民眾可以如何預防?A4:前往高風險地區旅遊時應避免生食(生飲)牛、羊肉、動物奶以及起司、冰淇淋等乳製品,或與動物過度親密接觸。若為動物工作者,應該戴手套及其他防護具工作。此外,有接受化學療法的癌症病患、HIV 感染者、接受器官移植者,或接受免疫抑制劑者,都不宜接觸有感染的寵物。 Q5:布氏桿菌病在哪些地方風險較高? A5:在動物防疫檢疫較差的國家比較常見,尤其是地中海沿岸國家,如葡萄牙、西班牙、法國南部、義大利、希臘、土耳其、非洲、中東、東歐、亞洲、南美、中美、加勒比海國家等地。Q6:我國近期是否有出現過人類感染布氏桿菌病?A6:台灣並非布氏桿菌病疫區,但是曾於近年發現數名在非洲與東南亞感染的境外移入病例,自2015年有1例境外移入病例後,並沒有任何本土或境外確診病例。Q7:羊奶是否能安心喝?A7:防檢署表示,國內市售羊奶皆經巴氏德滅菌法處理,可有效殺滅布氏桿菌,因此市售羊乳安全無虞,民眾皆可安心購買。黃高彬也說,羊奶還是可以正常飲用,但是臨床上較不建議喝羊奶,因為羊奶脂肪成份較牛奶高,並且缺乏B12、菸鹼酸,可能會造成貧血。
-
2023-09-15 焦點.食安拉警報
懶人包/進口蛋為什麼要塗臘?雞蛋保存期限多久?一篇看懂巴西進口雞蛋在吵什麼
超思進口巴西雞蛋已經變成政治風暴。政治風暴跟一般老百姓可能沒有直接關連,但你買到的蛋是否安全?吃下去會不會有事?買蛋時要注意什麼?這才是我們該關心的。《元氣網》為大家整理關鍵問題。巴西進口蛋爭議爆料緣起台農巴西進口蛋遭爆5月30日裝船,洗選後以「製造日期9月5日、保存期限10月5日」在市面販售。這批巴西進口雞蛋被指「誤標效期」,遭衛福部食藥署稽查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標示不實依法可處4萬元至400萬元罰鍰,目前限期回收改正。農業粉專「Linbay好油」版主林裕紘質疑:1、巴西的蛋可以冰四個月,是在維持低溫冷鏈的情況下,以確保蛋白跟蛋黃不會變質。但問題是,到台灣就不會維持低溫。進來後先經40到45度的洗選過程,到了蛋商那裡,連販售都是常溫,以一般蛋商洗選包裝後到超市架上銷售的時間約兩天,這種雞蛋解溫兩個小時之後就開始變質了,更何況是兩天後,到消費者買回使用已經是幾天後的事,買回來的雞蛋怎麼會是正常的。2、進口蛋只經過簡易外殼清潔,從盤蛋重新包裝成盒蛋,根本不符合加工食品重新計算製造日期的方式;如果是滷蛋,有形式或化學變化,可噴印新製造日期,但國外進口蛋只經洗選、重新包裝,本質沒有任何改變。農業部說法:農業部政務次長陳駿季表示,從不同國家進口雞蛋,會根據當地的雞蛋包裝廠、集貨場,以及運輸條件有所不同。以巴西進口雞蛋來說,有效期限依據巴西來源場標示,經巴西來源場評估運輸過程全程冷鏈且包裝完整,保存期限是120天,這批雞蛋有效期限是到9月24日至9月27日;現在市面上所有的巴西雞蛋,都是合格安全,在有效期限之內。食藥署說法: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表示,食藥署嚴格管理「有效期限」,5月底啟運的雞蛋只能販售到9月底。且蛋品即使經過洗選後也並非加工食品,除非後端再進行加工,且經證明可以保存更久,否則需依原廠填報的時效。買到這次爭議巴西進口蛋怎麼辦?全聯提供3方式退貨:》看詳細1、消費者憑實體商品(不論拆封與否)+原購買發票至當時購買分店辦理。2、有實體品(不論拆封與否),沒有購買發票,但當時消費有使用福利卡;可先帶福利卡及身份證明文件至當時購買分店,請店員協助調閱近6個月的交易資料(約需7-10個工作天),待調閱出來後攜帶商品至當時購買分店辦理退費。3、若已無實體商品只有購買憑證或是僅有實體商品無購買憑證,可直接與廠商聯繫,由廠商協助服務;台農蛋品有客服電話:0800-666-190;冠軍國際客服電話:0800-230-889。關於雞蛋你該知道的常識洗選蛋跟散裝蛋有什麼不同?散裝蛋一般在傳統市場或雜貨店看到一整箱的「箱蛋」,可以自己挑要買幾顆,這些都是「散裝蛋」。「散裝蛋」未經洗選與分級,可能被雞殘留的糞便或羽毛污染,導致細菌滋生,食安風險相對高。洗選蛋洗選生鮮蛋品則是在禽蛋收集後,經洗淨、風乾、檢查、包裝後貯運者。生鮮蛋品經過洗選後,有助於降低沙門氏菌污染,蛋品經過洗選的過程,會將蛋品表層的細菌、附著物去除,但亦會將蛋殼外的保護層洗除,處理不當,亦有可能使蛋品再遭受洗潔劑或微生物污染,故洗選過程應有良好管控。如何挑選新鮮健康的雞蛋?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好的雞蛋不會晃,外觀也不會有「霉斑」,若民眾在傳統市場採購散裝蛋,拿起來晃一晃,若有「晃動感」,代表蛋黃跟蛋白分離了,已不新鮮了。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可以看「氣室」大小,若氣室太大就代表不新鮮,最好的驗證方式就是放到水中,「沉下去代表新鮮」、「浮起來則不新鮮」;同時,蛋黃若偏一邊則代表不新鮮,不過要確認是否有蛋黃位移,就要水煮後剝開才能得知。輔仁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高彩華:民眾選蛋可有「3大要點」,首先,不管包裝蛋、散裝蛋,要確認「外觀無破損」,若蛋殼因運送碰撞破損,可能有微生物跑進去,同時蛋殼不要挑太薄的,可選表面稍微平滑的蛋。第三就是簡單聞一下,如果發現有味道,就要注意是否有不潔物沾附,甚至已經腐敗變質。雞蛋買回家要先洗嗎?若是購買散裝蛋,買回家後先清洗蛋殼,可避免汙染!雞蛋買回家需要冷藏嗎?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民眾一般在大賣場、超市買到的洗選蛋,保存期限大約都在4周左右,買回家保存時儘量存放在4度C的冷藏中,避免放在冰箱門上,一來溫度不夠冷,溫差也可能讓雞蛋保存期限再縮短。粉絲專頁「韋恩的食農生活」:雞蛋放室溫14天,雞蛋的品質分數就會掉到及格邊緣的75分左右,而繼續放下去到21天,分數就會掉到AA級以外了。相對的,雞蛋如果放在冰箱裡,不管放7天、14天、21天,分數都可以維持在90分以上的高分,在台灣,雞蛋還是應該放在冰箱保存,如果放在冷藏室的話,大概可以維持一個月的高品質。若吃下放置過久的蛋會導致甚麼問題?金黃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都是雞蛋中最常見的微生物汙染,若常溫放置太久,微生物長期滋生下,可能導致食安風險,尤其雞蛋最容易有「沙門氏菌」風險。一般民眾若吃到微生物汙染的食物可能會引起急性腸胃炎,常見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發燒等症狀;多數人服藥後可康復,但免疫力不好族群,像長者、幼兒、懷孕婦女,或糖尿病、肝硬化等疾病患者,發生嚴重的腸胃炎可能合併脫水、電解質不平衡、代謝性酸中毒、敗血症,將有生命危險。為什麼進口蛋要塗臘?進口蛋因需經長時間運輸,塗蠟用意是讓生鮮產品降低風險,將孔隙填滿也可以避免水分跑進去,延長有效期限。國產蛋因產地距離近,不需要也不用噴臘,但是國外因為產地道是場距離遠,為運輸、保存,有些會噴臘延長保期限,蛋上會噴一層臘,滑滑的,一摸就知道。農業部畜牧司副司長李宜謙表示,巴西進口雞蛋進口來台都有做「Coating」(塗層),但進口雞蛋來台洗選後,蠟層在洗選過程中被洗掉了,並非沒有塗。一般雞蛋可保存多久?根據日本娛樂雜誌「週刊SPA」訪問日本養雞協會顧問信岡誠治指出,雞蛋在冬天可以存放比較久,賞味期限通常比蛋盒上載明的日期要長,例如在攝氏10度的環境,可以存放約2個月;攝氏20度的環境可存放約1個月;攝氏28度可以存放約16天。雞蛋在常溫可保存15天,若在3至6度C低溫冷藏下,可保存4個月,若噴蠟應可保存久一點,蛋這是他第一次洗選進口蛋,對有塗蠟雞蛋可保存多久?他沒有經驗,並不知道為何進口蛋的保存期間比較長?從不同國家進口雞蛋,會根據當地的雞蛋包裝廠、集貨場,以及運輸條件有所不同。農委會畜牧處處長張經緯說明,雞蛋在國際上沒有明確保存幾天的規定,可以保存多久跟保存條件有關係,例如這次進口巴西、土耳其的雞蛋標示90天,有的國家則標示180天。畜牧處副處長江文全補充,從雞蛋的等級品質、冷藏與否,以及洗選完殼較薄,是否有搭配噴蠟,都會影響保存期限,因此每個國家的雞蛋上都有標示保鮮期,以此作為判斷是否為過期蛋;國外洗選完立刻噴蠟、冷藏的雞蛋,可保存4、5個月。而國產雞蛋若冷藏攝氏4度來說,約可保存2、3個月,但是要到3、5個月就比較不可能。不小心打破蛋,可以先冰起來,等到要吃時再拿出來煮嗎?食用雞蛋最危險的就是讓蛋黃跟外面空氣接觸。有些民眾為了料理所需,會刻意把蛋白跟蛋黃分開放進保鮮盒存放,但這麼做有可能造成食物中毒。蛋殼打破了就要馬上食用,直接加熱料理是大原則,不要用保鮮盒來保存打破的蛋。要如何注意蛋有沒有問題?在料理雞蛋前,若發現蛋殼已有些微破損,就要避免食用,微生物汙染的風險相當大,蛋殼發霉也應儘速丟棄;同時避免食用生蛋、半生熟蛋,建議都要完全烹調,若打蛋時已聞到臭味,也不要再加熱食用。【資料來源】.食藥署、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元氣網
-
2023-09-12 養生.人生智慧
如何買到便宜機票?專家傳授成功買低價機票攻略,照著做幫你省下機票錢
如何買到便宜機票?把所有歷年行程攤開費用比,旅費占比最大通常是機票費用,通常一趟來回機票都要上萬台幣,飛往歐洲更是高達兩到三萬,如何省下航空交通費用,就等於省下主要龐大費用。訂閱偏好的航空公司動態習慣把台灣出發的航空公司官方社群帳號都設為優先關注,同時訂閱該航空公司的電子報,通常第一時間航空公司特價訊息就會出現在社群媒體清單以及電子信箱裡面,例如台北到東京來回一般價位是一萬多台幣,瞬間看到特價六千,時間檔期也可以,這時候就二話不說馬上拿出信用卡下訂。 關注機票達人社群的訊息社群媒體我會關注幾個熱衷分享機票的專業達人,例如「機票達人布萊N」、「A+哩程玩家」、「台灣航空福利社」,也加入專門在討論機票的私密社團,除了可以獲得第一手便宜機票資訊外,同時可腦補不少航空資訊,與航空會員哩程兌換 。 善用機票搜尋網站並開啟提醒小鈴鐺平時我就會常使用 Skyscanner 與Google Flights兩個網站做機票查詢,透過幾種出發的搜尋技巧方式,也可以變身小眾機票達人,查出實惠又特別的票價。 1.以最低價格搜尋票價機票搜尋網站有一個功能,你可以不確定目的地,以「世界各地」為抵達目的,以月份為時間區間,系統就會跳出該區間價格最低的票價在前幾筆,依照目的地再搜尋當地旅遊景點,作為是否購買的依據。 (圖片取自https://www.skyscanner.com.tw/) (圖片取自https://www.skyscanner.com.tw/) 2.驚喜組合城市票價 機票搜尋網站可利用多航點進行組合比對,例如從台灣到新加坡、新加坡到杜拜、杜拜再接西班牙巴塞隆納,巴塞隆納再飛紐約,紐約再飛洛杉磯,洛杉磯再飛回日本成田機場。一趟環遊組合機票最低只需要五萬多台幣。過去我也曾查詢過類似的小環球機票只要二萬多台幣,缺點是等待時間非常長,銜接航空公司規定都不太一樣,而且起飛時間固定,不宜更改,適合真的空閒喜歡搭飛機的人。 (圖片取自https://www.skyscanner.com.tw/) 3.從外站出發,省下機票錢,多出數次行程所謂的外站票,也就是在第三方起飛。舉例,以台灣旅客來說,只要非本地機場起飛,從香港、曼谷、其他城市機場起飛的航班,並中停台灣任一機場,皆可以稱為外站票。 為何外站票會有票價折扣優勢?主因,轉機票價通常比直飛票價便宜。所謂直飛,類似台北飛往巴黎這種點對點的行程,A城市飛往B城市來回對飛,由於省時直達,票價相對高。而轉機票,類似曼谷飛往巴黎,中間停了台北的行程,在A城市飛往B城市點對點之間,拉了一個C機場中轉。 為何轉機票會比較便宜?因為航空公司售票的目標族群為第三方城市的旅客,藉由折扣吸引該城市的旅客從A地飛往B地之間,在C地轉機(Transfer)或是中停(Stopover),以增加該航空運輸量。 與直飛不同,就會牽涉到三個專有名詞,轉機(Transfer)、中停(Stopover)跟開口(Open-Jaw)。所謂轉機(Transfer),是經過第三地到目的地不超過24小時,而中停(Stopover),允許在轉機城市停留超過24小時的優勢,開口(Open-Jaw)就是抵達跟出發的城市不同。 購票者就可以透過中停(Stopover),將A城市到B城市、中停城市的一張票價,轉換成三到四段旅程,例如A-C、C-B、B-C、C-A,或A-B、B-C、C-B。 搜尋者在機票搜尋平台只需要將來回起點設定為同一個機場,中間設定同一個機場,設定同一家航空公司執飛,就可能會有驚喜的外站票價格出現。外站票開法適合時間彈性、喜好飛行、價格敏感的旅客,畢竟你必須先飛往外站開啟旅程後,才能有後續的三段旅行。以台灣來說,香港是一個很好的外站點。 以下這張票是2023年初從吉隆坡、台北、米蘭的外站票,四段加起來21,846,不過倘若是台北米蘭來回機票約莫就要三萬多,不過,前提是你必須先行飛到吉隆坡開啟第一張機票,然後最後一段也要從吉隆坡買回來,加上得來回機票跟外站食宿成本,其實並沒有比較便宜(外站票規則請依該航空公司規定為主)。 (圖片取自https://www.skyscanner.com.tw/) 大多數人會問:「我可以直接放棄最後一段飛吉隆坡的機票嗎?」答案是:「部分航空公司針對NO SHOW乘客,除了會有懲罰金額外,還可能列為航空黑名單。」 4.選對轉機點,銜接不同廉價航空多數人認為乘坐長途線的飛機,票價一定很貴,不過透過中停某些城市,或是選對航空公司路線,也是有甜死人不償命的價格。之前就有人搭某間廉價航空從台灣經新加坡到柏林,來回只要八千台幣。 選對轉機城市、抵達城市,一樣可以讓機票出現驚喜折扣價舉例來說,以台灣飛往歐洲最佳的轉點站就是香港、北京、上海、新加坡跟曼谷,眾多航空公司通常會有大轉機點的促銷機票,例如台北飛慕尼黑來回最低三萬,香港飛慕尼黑來回就變成一萬五,不同起飛城市會有不同價格,只需要補上台灣香港來回機票,價格會非常划算。 另外某些航空公司為了促銷轉機點到歐洲、美洲航點機票,會直接贈送台北銜接該轉機點的機位,以增加航班的滿座率,例如某年的廈門航空就有台北飛洛杉磯不到萬元台幣的價位。 以廉價航空做區域銜接,省下更多費用廉價航空是以各區域為主進行短程飛行,例如台北飛東京段,廉價航空的價格比一般航空就多了價格競爭力。而歐洲則可能在多家廉價航空競爭下,價差更明顯,例如倫敦飛布拉格選定一般航空價格在五千台幣左右,廉價航空則可能低到只有一千台幣。跨洲可選擇一般航空搭乘,抵達當地再以廉價航空串接,就可以省下不少機票錢。 不過現在也有不少廉價航空開始做長程航班,例如酷航就開了新加坡飛往雅典、柏林航班,不時會出現不錯的單程促銷價格。 是否靠廉價航空的便宜機票串起環遊世界的機票呢?答案是「可以」。如果你是輕裝背包客,就非常適合用不同特價的短程機票串聯世界各地的城市,我曾經買過最低的歐洲瑞安航空(Ryanair)單程機票,從捷克布拉格→英國倫敦是277元台幣,賽普勒斯帕福斯→馬爾他則是台幣174元。 世界各區域都有不同的廉價航空公司,可以事先查詢機票起降,只要提早起飛規劃,偶爾都會飛出讓人意外的驚喜價格。 5.開啟小鈴鐺,隨時掌握機票價格的浮動 部分機票搜尋網站都附有票價提醒功能,查詢某段機票價格後設定「獲取價格通知」,當此段價格產生變化時,網站就會用電子郵件訊息通知你,畢竟航空價格屬於彈性波動,每日票價都有可能重新計算,等到機票價格落在可下手區間時,就毫不猶豫的上網購買吧! 6.訂票付款該怎麼選擇線上旅行社(OTA)使用機票搜尋網站,確定時段、航段跟艙位之後,系統會自動導向到多家線上旅行社以及航空公司官網,價格差距不大之下,請第一優先跟航空公司官網訂票,再來第二請選擇有中文客服的線上旅遊社預定,最後則是有信譽跟評價良好的國外線上旅行社。盡量避開完全沒聽過的線上旅行社,不然就是在預定時必須詳細閱讀所有條款,以免到時候發生問題找不到窗口求助。 刷卡訂票完成後通常會有一封預定信寄到電子信箱,裡面會有預定代碼以及詳細起飛降落資訊,建議可以將起降日列在行事曆中,因為錯過航班大多是無法退款跟更改。 另外,使用信用卡付機票費用前,可上網比較各家信用卡公司所附贈的旅平險與不便險,大部分只有保障搭乘公共交通運輸期間,越高等級卡別所贈送的額度越高。還有一點,倘若購買機票屬於海外消費項目,建議就使用海外刷卡比例回饋高的信用卡,除了抵海外刷卡手續費外,還能小賺一點回饋金額。 旅行社機加酒優惠模式 國內多半旅行社跟航空公司都有推出半自助國外旅行機加酒的商業模式,折衷跟團跟自助兩者之間,配合當地飯店的活動促銷,結合航空公司的團體機票,往往折扣下來比自己預定機票跟住宿還要便宜。 這種半配套方案,也可以額外與當地旅行社加訂活動方案,比起排定好的團體旅行,行程彈性自由許多,適合不太想動腦,假期有限,而且對於區段時間要求沒有太高的旅客。 可遇不可求的Bug票與神祕機票 買到一張Bug票,就像中了樂透彩般。2018年我就買了土耳其航空Bug票,從菲律賓馬尼拉飛到哥倫比亞波哥大,來回含稅只要 8200台幣。 什麼叫做航空Bug票?為什麼會有Bug票的產生?起因是航空公司在網路販售平台上標錯價格,例如原本要5萬美金,突然變成50元美金,這種異常的價格絕非促銷檔期會出現,訂票者趁著系統漏洞尚未修補前購入標價錯誤的機票,等航空公司系統修正錯誤後,某些航空公司就會認賠期間所賣的疏失Bug機票,於是買到的人就等於賺到。不過也不少航空公司選擇不認賠,直接退費。 另外還有一種賠本賣的機票叫做「神祕機票」,主因是旅行社與航空公司購買的團體包機來回票有多餘機位空缺,有點類似最後一分鐘的概念,畢竟倘若沒有任何人搭乘,整張機票作廢,不如以低價販賣換取現金。神秘機票特性就是來回程都不能改期,需要旅行社專人到現場辦理登機手續。 玩轉航空會員里程計算,購票開出驚喜價格 全球航空公司又分成三大航空聯盟,天合聯盟、星空聯盟與寰宇一家,旗下不同聯盟的航空公司都有屬於自己的飛行常客計畫,會員可以透過實際搭乘、信用卡等不同方法累積點數,累積到一定點數,就可以直接航空公司兌換機票跟住宿等福利。 不過航空哩程累積兌換是有期限,而且哩程換票規則蠻複雜,必須航空公司有釋放哩程機位才能兌換,適合常飛客、信用卡點數累積旅客以及商務出差旅客,容易累積到免費機票以及各種航空升等優惠。 機票購買最佳時間點為何時? 無論是一般航空還是廉價航空,提前購買機票通常都比較便宜,當天購買機票是最貴的。機位販售日期又分成淡旺兩季,旺季通常指寒暑假、國定假期跟特定節日,機票價格會鎖死在最高位,由於需求量大,不需要特別降價促銷。淡季則大約落在過年後、暑假後、溫度最糟糕的季節,為了讓航班機位能補滿,就會有不同的促銷活動,此時買起來會特別划算。 倘若你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建議把整年度的連續假期都匡列出來,例如春節、清明、中秋假期,提早半年以上訂票,並選擇在特價期間下手,偶爾也是會有很不錯的機票價格出現。倘若你是自由業,那麼選擇淡季出門,機票價格就可以省下一大筆支出。 每次航空機票大促銷時都搶不到,該怎麼搶才比較好? 我常說,搶機票如同搶熱門演唱會門票,絕對是需要眼明手快、心思縝密,也提供四招給各位: 1.確認假期,時段,以及價格區間 倘若確認隔年春節要自助出國,從數月前就要確認旅遊地點,尋找航班時段。當航空公司釋放特價票時,立馬搶上機位絕不手軟,畢竟大多數航空公司所謂促銷,通常不會放滿全部位置,都是限額特價,必須立馬搜索時段,確認完直接購票。 2.準備搶票三寶:護照、信用卡跟電子信箱 預定最後一個步驟就是付款。系統會請旅客輸入乘坐人的英文姓名、出生日期、護照號碼、護照有效日期等基本資訊,以及聯絡人信箱。倘若你是幫家族訂票,請直接把所有人的資料先填好在旁邊文字檔案中,以複製貼上輸入,最後使用信用卡付款,一旦超過填寫時間,系統會判定不成立,並將限額位置重新釋出。 3.網速不卡,機位就不卡 每逢航空公司釋放出特價機位時,流量寬頻都會塞爆,連上網後常會有跑不動的跡象,或是等待的警示語,那如何快速登入搜尋畫面搶購呢?簡單來說就是找一個網速快的電腦或區域,就不會被卡住囉! 4.淡季、平日出發,搶票沒有壓力 最難搶機票的區間日期是連續國定假期,此時原本價格就比平常還貴,就算有特價,釋放的份額也是最少。反倒是選擇淡季、平日出發回來,相對選擇區間跟價位就比較多跟好。 到底要選擇廉價航空還是一般航空,哪個比較好? 廉價航空跟一般航空基本上都是航天運輸公司,同樣可以讓你從A城市機場飛到B城市機場,其中差異在於附加服務的質量。 廉價航空的服務大多不包含機上餐點、託運行李、機上娛樂設施、茶水點心、選位以及刷卡手續費,需額外加購。有些歐洲廉價航空規定嚴格,規定乘客必須自行列印機票、事前辦理線上登機,否則會收取高額的現場手續費。另外上機手提行李也有長寬高公分與重量、件數限制,登機前,航空地勤人員會針對每一個遊客刻意檢查,倘若超過規定,必須現場補差價方能登機。 廉價航空的特性是單程計價、點對點航程需分開訂,機票採浮動價格,服務分項計價。付款確認後,更改名字、行程、退票皆要付費,以各家廉航規定,比較適合有「主動性」、「計畫性」、「獨立性」旅遊的旅遊者。 一般航空限制就沒這麼多,幾乎所有項目都含括在票價裡面,所以當你疊加這些附加服務時,就會發現廉價航空的機票其實也沒有特別便宜,除非你真的可以什麼服務都不要,千萬不能以一般航空的規格去要求廉價航空全包都有,就像經濟艙跟商務艙的規格就是不同。 自助旅行搭乘飛機注意事項 多數人首次搭飛機都會感到戒慎恐懼,深怕一個環節沒注意就趕不上飛機,到了國外機場看不懂英語標示,也害怕通關時移民官問自己問題,自己無法用英文回答。 基本上各國機場以及登機流程都是一樣的,提前兩小時抵達機場、航空公司地勤劃位與託運行李,辦理隨身行李檢查、離境手續,在起飛三十分鐘前抵達登機口,隨時注意警示板登機口是否有更替時間或是艙口。入境他國之後辦理入境手續,提領行李,然後出關。 如果發生問題,例如趕不上登機、護照有問題、跟航勤櫃台無法溝通,可以詢問機場的服務櫃台,或航空公司服務櫃台,大部分都有多語系服務人員在現場處理。 延伸閱讀:.愛犬長腫瘤被宣告剩2年壽命,主人帶環島留下珍貴回憶.帶爸媽旅行一同創造回憶!旅遊專家授「帶長輩出國6攻略」.沒錢但想出國旅行怎麼辦?旅遊專家授「省錢旅行4指南」本文節錄:《每一次出發都有意義》一書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7-25 醫聲.醫聲
虐打、死亡威脅!無國界醫生遭蘇丹武裝部隊攻擊
非洲蘇丹內戰烽火已上百日,連進駐當地提供平民醫療援助的無國界醫生也遭遇攻擊,據了解,7月20日下午,無國界醫生共計18名工作人員前往蘇丹首都喀土穆(Khartoum)一間醫院運送醫療用品時,竟被一群武裝部隊攔截,暴力攻擊之外,更威脅奪取性命。為此,無國界醫生直言,若無法保障同仁基本安全,組織可能不再持續援助。無國界生指出,喀土穆僅存的兩間醫院,分別為南部的土耳其醫院(Turkish Hospital)和東部和昂杜曼(Omdurman)醫院,這次發生的死亡暴力衝突便是發生僅於土耳其醫院700公尺外地點,當時該醫院才剛收治因為空襲受傷的44名傷患,院內還收治了一批婦女、兒童等數百位受到戰爭波及的患者,醫療團隊在極嚴苛的環境執行手術,不斷地與生命拔河。不料,工作人員卻在離開醫院運送醫療用品時遭遇攻擊,據了解,無國界醫生的4名工作人員、4名卡車司機和10人的工作小組,途中遭遇武裝部隊襲擊不分青紅皂白猛一陣攻擊,痛毆、鞭打、施虐,甚至將一位司機扣留,奪走了汽車才將人釋放。無國界醫生蘇丹緊急事務經理克里斯多夫・加尼爾(Christophe Garnier)強調,無法將拯救傷患性命的同仁置身於危險之中,如果類似的事情再度發生、運送物資受阻,「我們在土耳其醫院的工作將無法繼續。」 無國界醫生自1979年於非洲蘇丹展開醫療服務,累計目前已在當地12個州作業,近年內戰衝突加劇,百萬人流離失所,光是喀土穆已治療超過1600位傷者,目前正協助衛生部維持極度脆弱的醫療系統,然而,遭遇不測的事件嚴重打擊前線。
-
2023-07-16 養生.聰明飲食
咖啡不是豆類,為何會有黃麴毒素?教授教如何避免咖啡受汙染
我在2023-7-10發表咖啡豆是豆類★黑咖啡含澱粉/會升血糖★醫生說的,其中有這麼一句話:「把咖啡豆說成是豆類,就好比是錯把王菲當張飛」。兩天後讀者longlion回應:咖啡非豆類,為何網路常寫黃麮毒素的問題?首先,「黃麮毒素」應該是「黃麴毒素」才對。再來,這位讀者顯然認為只有豆類才會有黃麴毒素。那,我就先請大家看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提供的資訊:「黃麴毒素存在於玉米、花生、棉籽和堅果等農作物上。」接下來我請大家看四篇論文(2016年那篇是出自台灣衛福部):2013年:Determination of Aflatoxin B1 Levels in Organic Spices and Herbs(有機香料和香草中黃麴毒素 B1 含量的測定)。從土耳其的有機市場和有機商店中隨機挑選了 93 種有機香料和 37 種有機草藥。在 58 種有機香料和 32 種有機藥草樣品中檢測到黃麴毒素B1。2016年:Mycotoxin monitoring for commercial foodstuffs in Taiwan(台灣商業食品黴菌毒素監測)。2012 年至 2013 年間,共採集了來自 9 個不同食品類別的 712 個樣本。……我們發現 689 個樣本(96.8%)符合衛生福利部製定的規定。四種花生糖產品、一種花生粉產品、一種開心果產品、一種花椒產品和一種薏苡仁產品中發現了黃麴毒素。2019年:Aflatoxins in Food and Feed: An Overview on Prevalence, Detection and Control Strategies(食品和飼料中的黃麴毒素:流行率、檢測和控制策略概述)。花生、小米、芝麻、玉米、小麥、大米、無花果、香料和可可等食品和飼料中因收穫前和收穫後條件下的真菌感染而受到黃麴毒素汙染。除了這些食品外,花生醬、食用油和化妝品等商業產品也據報導受到黃麴毒素汙染。2021年:Aflatoxin contamination in food crops: causes, detection, and management: a review(糧食作物中的黃麴毒素汙染:原因、檢測和管理:綜述)。黃麴毒素汙染多種食品,包括穀物(玉米、高粱、珍珠粟、大米和小麥)、油籽(花生 、大豆、向日葵、和棉花)、香料(辣椒、黑胡椒、薑黃、香菜和生薑)、堅果(杏仁、巴西堅果、開心果、核桃和椰子)、山藥和各種奶製品。從上面這些資訊就可看出,黃麴毒素並非只有豆類才有。不過,這些資訊都沒提起咖啡。所以,接下來我就請大家看有關咖啡的論文。2002年:Incidence, level, and behavior of aflatoxins during coffee bean roasting and decaffeination(咖啡豆烘焙和脫咖啡因過程中黃麴毒素的發生率、水平和行為)。76.5% 和 54.6% 的感染樣本中檢測出黃麴毒素,生咖啡豆和研磨烘焙咖啡豆的平均含量分別為 4.28 微克/公斤和 2.85 微克/公斤。 事實證明,烘焙可以降低生咖啡豆中黃麴毒素的濃度。根據烘焙類型和溫度,黃麴毒素含量降低約 42.2-55.9%。在脫咖啡因的生咖啡豆(24.29 微克/千克)和烘焙咖啡豆(16.00 微克/千克)中檢測到黃麴毒素含量最高。2020年:Determination of aflatoxins in coffee by means of 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fluorescence detector and fungi isolation(超高效液相色譜-熒光檢測器及真菌分離法測定咖啡中黃麴毒素)。色譜部分結果表明,大部分採集的咖啡樣品中不存在黃麴毒素汙染。2021年:Prevalence of toxigenic fungi and mycotoxins in Arabic coffee (Coffea arabica): Protective role of traditional coffee roasting, brewing and bacterial volatiles(阿拉伯咖啡(Coffea arabica)中產毒真菌和黴菌毒素的流行:傳統咖啡烘焙、沖泡和細菌揮發物的保護作用)。市售咖啡樣品普遍受到赭麴毒素和黃麴毒素的汙染,烘焙咖啡和速溶咖啡的汙染程度顯著高於歐盟允許的赭麴毒素限量。2022年:Multi-mycotoxin determination in coffee beans marketed in Tunisia and the associated dietary exposure assessment(突尼西亞銷售的咖啡豆中多種黴菌毒素的測定及相關的膳食暴露評估)。咖啡是一種極易受到黴菌毒素汙染的農產品。本研究利用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 評估了突尼西亞不同類型咖啡樣品(共100件)中 17 種黴菌毒素的天然存在情況。結果表明,所有分析樣品均受到至少一種黴菌毒素的汙染。95 個樣本檢出藤毒素,7 個樣本檢出黃麴毒素 B1 ,和18 個樣本檢出赭麴毒素。最後我請大家看兩篇相關論文:1992年:The effect of roasting on the fate of aflatoxin B1 in artificially contaminated green coffee beans(烘焙對人工汙染的生咖啡豆中黃麴毒素 B1 去向的影響)。淺度烘焙咖啡的毒素破壞率高達 93%,深度烘焙咖啡的毒素破壞率高達 99%,電烘焙淺度和深度烘焙咖啡的毒素破壞率高達 100%。2016年:Coffee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meta-analysis of eleven epidemiological studies(咖啡攝入量與肝細胞癌風險:十一項流行病學研究的薈萃分析)。咖啡中含有的一些化合物可以降低黃麴毒素B1在體外的遺傳毒性,降低某些致癌物質造成的損害。……這項薈萃分析的結果通過定量證據進一步證實了咖啡攝入量與肝細胞癌風險之間的負相關性。對健康人群和慢性肝病患者均有保護作用,食用還可預防肝硬化的發展。總之,食品是否會受到黃麴毒素汙染是跟豆不豆類無關。只要是購買合法、在保存期限內的食品(包括咖啡)、又正確儲藏(避免高濕度、高溫度),就不用擔心黃麴毒素汙染。原文:咖啡不是豆類,為何會有黃麴毒素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4-26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生或不生,妻子一定要取得丈夫同意嗎?
編者按:繼2/20-24的婦產科江盛醫師的三篇「生與不生」的論述之後,這星期我們邀請由關心這議題的女性婦產科醫師、法律專家與醫學倫理做更深入的探討。婦產科資深醫師以一青少年未婚懷孕的典型案例,提出具備青少年親善照護理念的醫療院所如何運用醫病共享決策模式來協助當事人一起討論「生與不生」的困境,提供意外懷孕多元選擇管道之會談過程,以及協助青少年了解目前的法律規定,取得父母或監護人的協助並參與有關他們自己的照護抉擇的作法。一位醫學大學公衛所的法律專家就「生或不生,妻子一定要取得丈夫同意嗎?」提出正反兩面的看法,保障婦女身體自主權固然重要,但也要兼顧胎兒生命的保障,並表示與其用刑罰處罰墮胎,建議關注更具體的議題,如提昇婦女避孕等措施的資訊與可近性,特別是青少年,以及如何善待選擇懷孕生產的母親們,親職友善的上下班等職場環境。最後一位醫學院兼具醫學倫理背景的臨床醫師說明台灣擬修改行之有年的《優生保健法》,將「人工流產需配偶同意」之規定刪除,並增列未成年之人工流產同意的第三方規定。對這即將到來的「生育保健法」,發出感性的「讓阻礙女性生育自主的高牆倒下吧」的呼籲。延伸相關閱讀醫病平台/生?不生?墮胎在法律、政治和社會上的爭議-2/20醫病平台/生?不生?打破傳統性別迷思的女性-2/22醫病平台/生?不生?生育控制和人口成長-2/24醫病平台/青少年意外懷孕,生或不生?——運用醫病共享決策會談模式協助當事人作決定-4/24一名30歲的女性,懷孕12週,因為丈夫經常家暴,也不分攤房貸、扶養費或任何家庭開銷,正在跟丈夫談離婚。離婚談判進展緩慢,但胎兒週數越來越大,女子希望能夠先接受人工流產,但丈夫揚言要她付他一百萬,他才會同意妻子人工流產。診間內,這位女子細數婚姻內丈夫的種種惡行,眼淚忍不住流下來,診間的醫護人員聽了都很同情,但是現行優生保健法第九條第二項規定,此種情況之人工流產,應得配偶同意。遇到這種情形,醫師只能兩手一攤,請孕婦回去嗎?自從我國於1984年通過優生保健法後,儘管刑法第288條至第292條仍然將墮胎列為罪,但由於優生保健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六款允許婦女「因懷孕或生產,將影響其心理健康或家庭生活者」得依其自願施行人工流產,條件相對寬鬆,因此我國已婚女性根據該款要接受人工流產,主要的障礙是該條第二項要求「應得配偶同意」。妻子懷了孕,倘若要人工流產,應該取得配偶同意,乍聽之下似乎很合理:既然孩子是夫妻兩人共同孕育的,出生後,兩人也都有義務扶養,不想生的決定,應該也要讓丈夫參與。即使沒有這個法律規定,在婚姻關係良好、彼此相互尊重的夫妻之間,通常也會在兼顧懷孕生產對妻子人生發展的影響下,針對生或不生,尋求兩人的共識。問題是,當這個規定一但成為人工流產的法定要件,卻會讓婚姻關係惡劣的丈夫,在妻子要人工流產時,取得否決權。這意味著一旦懷孕,女性不但失去九個月的身體自主權,而且永遠成為一個母親,必須為了孩子犧牲原先自我實現的許多機會,一輩子的生涯也就此改變。倘若考量夫妻間性關係的諸多動態情境,倘若懷孕不是這位女性深思熟慮的決定,禁止女性事後選擇終止懷孕,畢竟是太沉重的負擔。 因此,儘管胎兒生命也很珍貴,根據美國生育法中心針對全世界人工流產相關法治的統計,全球目前僅有9國要求人工流產需經配偶同意,其中除了我國與日本外,包含印尼、土耳其、沙烏地阿拉伯、敘利亞、葉門、科威特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事實上,近年來,我國法制越來越保障已婚女性結婚後的身體自主權。例如,2020年大法官釋字791號解釋就宣告原先刑法的通姦罪違憲,因為夫妻結婚後仍保有性自主權,同時,根據刑法第229之1條,婚姻內仍有可能成立強制性交罪,只是相較於一般強制性交採非告訴乃論,為了保障婚姻和諧,於配偶間發生強制性交時,配偶有權決定是否追究。因此,欣聞國健署正在研議修法廢除我國此一規定。然而,在還沒有修法前,倘若醫師因為婦女沒有配偶同意,只能直接請婦女回家,可能導致婦女尋求地下管道接受不安全的人工流產,或重回家暴等困境。因此,或許醫師一方面可以協助轉介心理諮商或社工等專業、提供家暴保護令、安置、出養及育兒補助等資訊或資源,協助孕婦思考所有的方案,釐清究竟是因為離婚後擔心沒有資源扶養孩子,因而選擇人工流產?還是果真不願意生這個孩子,讓這位婦女在作決定時,不至於感到孤立無援,也能更加深思熟率。但不能否認的是,即使廢除配偶同意權之規定,人工流產畢竟會影響胎兒生命。因此倘若保障婦女身體自主權之餘,要兼顧對胎兒生命的保障,更根本的作為,應該是提升國家對懷孕女性與育兒的支持,以及各種避孕資訊,協助女性在面對這個決定時,能夠更加深思熟慮,包含減少意外或不情願的懷孕,以便讓所有的孩子們都有一個愛他們的家。因此,在生育率又持續低迷的情況下,與其用刑罰處罰墮胎,建議關注在更具體的議題,包含如何提昇婦女避孕等措施的資訊與可近性,特別是青少年,以及如何善待選擇懷孕生產的母親們,減輕父母育兒負擔,包含對於托育、對親職友善的上下班等職場環境,才能減少人工流產及其所衍生的倫理難題。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2-18 養生.聰明飲食
喝咖啡會影響心血管嗎?一天能喝幾杯?心臟科名醫建議喝完做這件事便知
也許咖啡的效果因人而異,問自己的血壓計最準,喝完咖啡後替自己量一下血壓,就能知道咖啡對自己血壓的影響有多大。 咖啡知多少 至於咖啡,複雜的程度也沒差多少,讓我們先來個測驗:「濃縮咖啡和美式咖啡,哪種比較濃?」 這是陷阱題,最重要的關鍵在於什麼是濃? 如果「濃」的定義是哪種咖啡的咖啡因更多,能讓人更清醒? 答案會是美式咖啡! 美式咖啡雖然每盎司的咖啡因含量比較低,但因總量大,平均每杯會有約一百毫克咖啡因,相對的,標準濃縮咖啡一杯容量只有四十四毫升(一點五盎司),所以每杯只含七十七毫克咖啡因。 再來一題:「以全世界咖啡總消費來看,百分之三十六屬於重烘焙、百分之六十是中烘焙、百分之九輕烘焙(有的消費者會混搭,所以超過百分之百),哪種烘焙方法最能抑制胃酸?」 答案會是重烘焙,因為阻斷胃酸的分子NMP(N-methylpyridinium)要烘焙後才會出現。 如果不算糖,酒精、尼古丁、咖啡因,是全世界成癮性商品的三大宗,咖啡因更位居榜首。咖啡因存在於咖啡、茶、巧克力、可樂等食物中(見下頁圖表13),但含咖啡因的食物對人體的影響迄今尚未有明確結論。 全世界平均每人每天消耗七十毫克咖啡因,在有些國家(例如英國、瑞典),每人每天的消耗量可以達到四百毫克。咖啡因的結構式與氣喘藥物茶鹼(eophylline)神似,部分也與腺苷(Adenosine)相似,是腺苷受體A1與A2A的拮抗劑,它的作用會刺激中樞神經、急性升高血壓、增加新陳代謝率,以及利尿等;咖啡因由肝臟代謝,作用在肝臟的代謝酶P450 CYP 1A2,會和許多藥物相互作用。 咖啡因含量含量比較咖啡因幾分鐘就到達血液中,一小時到達顛峰,會持續六小時以上,年紀大的人清除時間需要更久,甚至會超過二十四小時。當一日咖啡因攝取超過每公斤體重一百至兩百毫克時,就可能致命;超過每公斤十五至三十毫克的攝取量時,就會產生毒性,長期使用會產生耐受性。 咖啡因含量依食物種類不同而相異,但同一種食物也未必每天咖啡因含量皆相同,有篇研究在同一家咖啡廳每天取樣測量咖啡因含量,結果發現同品項(例如雙份卡布奇諾)的咖啡因含量竟然每天不同,變化居然會超過兩倍,落在一百三十至二百八十二毫克之間,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像貝多芬每天喝六十顆咖啡豆煮成的咖啡,咖啡因含量也會每天不同。 百分之七十的美國人抗氧化物來自咖啡,咖啡除了咖啡因,還有其他會影響健康的成分,例如咖啡油醇(Cafestol)和咖啡白醇(Kahweol)會升高LDL,但又會被濾紙濾掉,所以喝的咖啡是否有濾過,對健康有不同影響。 洪醫師小提醒 咖啡因幾分鐘就到達血液中,一小時到達顛峰,會持續六小時以上,年紀大的人清除時間需要更久,甚至會超過二十四小時。長期超量攝取會產生毒性,甚至致命。 北歐煮沸咖啡(Scandinavian Boiled Coee)、法式咖啡(French Press Coee)、土耳其咖啡,每杯含有六至十二毫克的咖啡油醇與咖啡白醇,比較會升高LDL;過濾咖啡、滲濾咖啡和即溶咖啡的咖啡油醇與白醇含量每杯只有零點二至零點六毫克,對LDL的影響就小很多;濃縮咖啡雖然沒用濾紙過濾,但因為每杯分量很少,所以每杯咖啡油醇與咖啡白醇含量只有四毫克。 我們研讀咖啡文獻時,必須了解當地流行的咖啡煮法與喝法,才能對該篇研究有更正確的判讀。 咖啡對健康的影響 法國啟蒙時代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伏爾泰(Voltaire)年過八十時,有人跟他說咖啡是慢性毒藥,喝咖啡等於慢性自殺。 伏爾泰是這麼回答的:「你說的沒錯,我想咖啡的毒一定是慢性的,不然我怎麼會喝了幾十年還沒死呢?」 咖啡在十八世紀的瑞典先被課重稅,後來又被禁止,但仍無法阻絕人們對咖啡的喜愛,據說那時的國王古斯塔夫三世(Gustav III)想用更科學的方法說服人民戒除咖啡,他把一對遭判死刑的同卵雙胞胎改判為無期徒刑,讓其中一人每天喝三壺咖啡,另一人每天喝同樣分量的茶,觀察咖啡是否會如預期般對健康不好。 沒想到一段時間後,兩名負責監控的醫師都病死了,直到一七九二年國王被暗殺了、負責實驗的人都死了,這場實驗卻還沒結束。喝茶的死囚後來活到了八十三歲,喝咖啡的死囚活了更久;這個研究後來被戲稱為「瑞典最早的醫學實驗」。 回到現代,二○二二年五月底《內科學年刊》(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刊出了一篇讓咖啡擁護者振奮的研究,其中提到,在英國每天喝適量(一杯半到三杯半)咖啡,就算加了一茶匙的糖,還是可以降低百分之三十的死亡率。 這是分析英國生物樣本庫十七萬一千一百一十六人生活習慣數據的研究,這些三十七至七十三歲的人,在實驗開始時,沒有癌症,也沒有心血管疾病,追蹤七年後,得到可以降低死亡率的結論,還說每天喝三杯的人,效果最好。 死亡率降低百分之三十? 太驚人了,平常要是哪個新藥能降低死亡率百分之十至二十,我們就覺得它是神藥,現在咖啡竟然可以比大多數藥物都厲害的降低百分之三十,那健保是不是該給付每天三杯咖啡呢? 畢竟它比藥物更神奇啊! 但是等一下、等一下,印象中英國人不是都喝茶的嗎? 這些選擇喝咖啡的人,是不同的人類嗎?還是他們有不同的生活習慣呢? 這篇是觀察性研究,可以提供想法、推論,但是不能提供我們答案,最理想的研究,應該是要瑞典國王找來三千名死囚,把他們改判為無期徒刑,讓這些人分成三組,一組喝咖啡、一組喝茶、一組喝白開水……但是這實驗應該不可能通過今天的醫學倫理審查吧! 咖啡的研究非常莫衷一是,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似乎是J型曲線,也就是過高或過低對人體都不好,適量最好。有研究提到每天喝超過四至五杯咖啡對心臟血管不好,而且相較於在美國,咖啡在歐洲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更大,但也有研究不支持這種說法,也許就像前面說的,喝法不同,結果就不一樣;對心臟衰竭的影響也是J 型曲線,完全不喝或過量都不好,每天喝二至四杯會降低心臟衰竭的發生率,五杯以上則會增加危險。 有研究顯示,每天喝二至四杯咖啡血壓會稍微升高,但每天喝更多杯反而又不會對血壓有影響。我的建議是不必管研究結果,也不必管對其他人的效果,也許咖啡的效果因人而異,問血壓計最準,喝完咖啡後量一下血壓,就能知道咖啡對自己血壓的影響有多大。 至於咖啡對於體重、糖尿病、阿茲海默症、骨質疏鬆症、腎臟病…的影響,可以寫一本專書,並非我們在此探討的目標。 咖啡與茶對身體的影響很複雜,許多作用都還有待證實與釐清,但不管如何,目前的證據看起來至少沒什麼壞處,就讓我們用愉悅的心情,丟下文獻,端著熱騰騰的咖啡或茶享受當下時光,好好品味人生吧! (本文摘錄自天下文化出版《洪惠風醫師心臟保健室》)
-
2022-12-17 性愛.性福教戰
男友硬了卻不想要!女友憂問原因 專家解惑「為何自己來可以,和另一半卻不行」
在以前的年代,男女關係保守,通常都婚後才能性行為跟同居。相較之下,現代的年輕男女性觀念開放,不少情侶在交往期間就同居,甚至有人認為婚前不先試車,要等婚後才後悔嗎?一名女網友分享自己和男友同居後,發現男友常常硬了後卻不要,令她擔心地詢問原因。 一名女網友在Dcard上發文詢問,說自己跟男友同居1年感情依舊甜蜜,在家會常常挑逗男友,但奇怪的是,當她把男友的小雞雞弄硬變成大雞雞後,對方卻沒有想要繼續往下做的意願,反而直接起身離開去做其他事情....而這樣的情況越來越頻繁,她發現男友很常硬了卻不繼續往下做,即便她主動詢問男友要不要繼續,對方卻以「太累」為由婉拒滾床單,讓她心生疑惑,擔心男友是不是那方面有問題?不解的向大家提問「男生硬了,為何卻不想做?」對於她的提問,引起網友們的討論,不少男性表示,有生理反應不等於就想要!「硬了就想做,1天不就要做800次?」、「硬了就要做的話,大多男性可能活不過30歲」、「硬是一種生理反應,想做是一種感覺,請問有一樣嗎?」、「女生濕了也不一定想做啊,不難理解吧!」、「覺得男生硬就是想要的觀念,跟強暴犯覺得女生濕就是她願意的概念一樣。」其實換個角度思考,如果男生時常硬了就會想要,且每次都要另一半解決,這樣和洩慾工具有什麼不同?做愛是很美好的事情,在雙方你情我願下發生,如果僅僅靠生理反應去判斷對方想不想要,而不去考慮對方的心理意願、體力、當下的氣氛,是否讓親密性行為變得「不親密」了!性愛次數亞洲倒數第2 為什麼台男戰鬥力不足?一項針對接受勃起障礙藥物治療男性所做的七國「性福大調查」發現,台灣勃起硬度不足男性每月性愛次數僅四次,低於亞洲平均值,僅贏日本。調查結果顯示,83%勃起硬度不足者,在發生親密關係前習慣先「計畫」,希望每一次親密互動都有好表現。而戰鬥民族如俄國及土耳其,在藥物治療後每月平均性行為可達八次,浪漫的義大利人每月平均七次,而亞洲地區每月平均六次,至於台灣、日本吊車尾,每月分別為四和三次。台灣男性學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泌尿科醫師陳煜說明表示,近九年來,40歲以下勃起功能障礙男性就診率從15%,倍增至30%,尤其在情人節、聖誕節等特殊節日後,就醫比率更高,平均暴增15%。為何國內不舉男性越來越年輕?陳醫師表示,應是性行為發生年齡降低,經常熬夜、壓力沈重,以及慢性病年輕化、肥胖問題,加上長期衛教宣導,提升了就診意願。為何自己來可以,和女友性行為卻不行?「為什麼有些男生自慰可以,但和另一半性行為卻不行?」對於此疑惑,性福導師許雅雯表示,每一個人都有專屬於自己的「性腳本」(sexual script),而小憲的描述即是他個人在自慰時的性腳本。腳本顧名思義,把它想像成你是導演兼演員,要怎麼進行都是由您自己決定。自慰可以全然自己作主,可是性行為多是2個人一起,也因此就會牽扯到許多不可控的因素:1.自己的手vs.性交這兩種的差異在於,手動可以做出許多細節的變化,想要著重在哪個部位、力道與速度都能多做出細微的調整。可是換成性交後,一切都變得不同了。2.固有的行為模式小憲僵化的舊有模式,慣性的刺激方式,於是忽略了性愛並非只有生理上的摩擦,還有大腦。於是需要開發其它的感官,例如:視覺、聽覺、身體其它觸覺等的刺激。3.性技巧的加強自慰,只要靠手動就能夠輕易完成。但是性行為的時候,就要再加入身體的律動,在與小憲細談的時候,發覺到他的協調性較不好,所以過往的性愛常因此而中斷,無法順利到最後。舊有的模式我們都很熟悉,也會擔心改變帶來的不確定性,於是會不斷地問說為什麼,或者是想要找到一模一樣的感受。但藉由引導,透過觀察、練習並體驗新的模式,一點一滴地來擁抱新的經驗,發現性愛更多的可能性與樂趣。延伸閱讀:‧「手愛」不是摸你想摸的!14張圖片教你讓伴侶高潮的性愛按摩‧性愛姿勢了無新意壞性致?專家教你玩4種花式體位‧別犯這6大忌諱!性愛專家:讓男人從閃電鳥變急凍鳥‧人老後就沒有性需求嗎? 滿足老年人性愛有益身心健康
-
2022-12-01 醫療.腦部.神經
疲倦常常累恐是「公主病」 29題自我檢測纖維肌痛症
不少人常常這裡痛、那裡痛,連爬一層樓梯都覺得累,都可能患上俗稱「公主病」的纖維肌痛症。國內醫師提醒,這類患者身體常出現不同疼痛,包括腹痛、胸痛或筋骨痠痛,間接影響情緒問題,但時常檢查不出病因,最後放棄不願再就醫,台灣疼痛醫學會除推出「纖維肌痛症台灣臨床處置指引」,也推出「纖維肌痛症自我檢測」網站,病友填選29個問題,除有助醫師了解病情,醫病也能討論出最佳治療方案。台灣纖維肌痛症盛行率約5.8%,相當約有130萬人受這樣「看不見的隱形疼痛」所苦。台大醫院麻醉部教授孫維仁表示,纖維肌痛症是慢性疼痛疾病,病患常有廣泛性、慢性疼痛超過3個月。患者常見疲勞、全身性疼痛、頭痛、全身僵硬等症狀,也可能有認知功能障礙、記憶衰退、憂鬱、焦慮等。孫維仁表示,今年一項6國研究發現,相較中國、泰國、土耳其纖維肌痛症病友,至少1年內可被診斷出,但台灣的病友卻要花5至10年,即使台灣醫療方便,但問題未被解決,病友更加容易放棄。台灣疼痛醫學會理事長林至芃表示,纖維肌痛患者的疼痛時常發生在全身各部位,包括腹痛、胸痛、筋骨痠痛,可能跑去看腸胃科、心臟科、復健科、骨科、神經外科,也因長期不被外界理解,多半被認為是「無病呻吟」,往往情緒低落、煩躁、影響工作表現,還可能求助精神科。長期投入纖維肌痛症研究的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院教授蔡佩珊本身也是病友,她分享,一名中年男國標舞老師因患有纖維肌痛症,跳舞時會疼痛、全身僵硬、提不起勁無法教課,心中有滿滿負能量,但不好意思跟家人、旁人抱怨,無人能理解相當孤單。她表示,纖維肌痛病友若有失眠情形,也會加重疼痛強度,因而服用更多藥物,所受折磨不亞於其他病痛,期盼此疾病應被國人理解、重視。林至芃表示,纖維肌痛症目前健保有給付藥物,僅限幾個特定專科醫師可開立,但醫師必須要鑑別診斷,若合併嚴重情緒問題、睡眠障礙、認知功能缺損,會評估病友是否符合纖維肌痛症的診斷準則。林至芃表示,纖維肌痛症是需要長期治療的疾病,透過教育、心理、藥物、健身四大支柱,病友即使運動會痛,也要忍著七分痛去健身,疼痛就會慢慢減少,變為五分、四分痛,跨過鴻溝後就會不斷進步,運動不管是太極、有氧、重量訓練,或是簡單易行的伸展、步行、自行車、瑜珈,都很推薦。台灣疼痛醫學會除推出《2021纖維肌痛症台灣臨床處置指引》,專科醫師可依患者症狀及病程給予適合藥物,以及運動建議、生活型態調整、物理/心理治療等。今年也推出《纖維肌痛症自我檢測》網站,讓病友了解最新資訊,也提供病友可自主登錄纖維肌痛症量表,包括疼痛情況、記憶力及專注度、疲勞程度、頭痛、體力、睡眠、情緒等共29個生活問卷及用藥的狀況,醫病合力討論最適合方案,讓病友不再孤單。
-
2022-09-2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新增本土3萬8785例 莫德納次世代疫苗今再78萬劑到貨
本土+3萬8785例及195例境外 較上周日下降1.4%國內新增3萬8785例本土個案及195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34例死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本土病例數較昨天增加628例,增加1.6%;較上周日減少545例,下降1.4%。今日新增3萬8785例本土病例,為1萬8046例男性、2萬726例女性、13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8,016例),台中市(5,028例),台北市(4,370例),桃園市(4,098例),高雄市(3,733例),台南市(2,451例),彰化縣(2,036例),新竹縣(1,043例),新竹市(1,006例),屏東縣(958例),宜蘭縣(953例),苗栗縣(853例),雲林縣(823例),基隆市(739例),南投縣(689例),嘉義縣(568例),花蓮縣(476例),嘉義市(370例),台東縣(286例),金門縣(160例),澎湖縣(108例),連江縣(21例)。新增34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4例男性、20例女性,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32例具慢性病史、27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8月21日至9月22日,死亡日期介於9月12日至9月22日。新增195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08例男性、87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越南(7例),新加坡(3例),馬來西亞、法國、緬甸、荷蘭及南韓國(各2例),義大利、中國、俄羅斯、泰國、柬埔寨、菲律賓、香港、土耳其、美國、南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各1例),另164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7月21日至9月24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625萬51例確診,分別為3萬3763例境外移入、621萬6234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萬828例死亡病例,其中10,812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269例、台北市1,211例、台中市1,097例、高雄市1,010例、桃園市825例、台南市821例、彰化縣630例、屏東縣431例、雲林縣341例、南投縣318例、苗栗縣279例、嘉義縣258例、基隆市239例、宜蘭縣224例、花蓮縣190例、嘉義市175例、新竹縣174例、台東縣153例、新竹市116例、澎湖縣31例、金門縣20例;另16例為境外移入。莫德納次世代疫苗昨開打!4469人接種 今再78萬劑到貨莫德納次世代疫苗昨開打,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昨天共有11縣市開打,累計接種4469人次。另外採購的第三批次世代疫苗78.7萬劑,也將於今天晚間抵達桃園國際機場,本批疫苗效期至明年3月28日。莊人祥表示,目前疫苗涵蓋率第一劑為93.6%、第二劑為87.5%、第一劑追加劑(第三劑)為73.0%、第二劑追加劑(第四劑)為10.5%;其中65歲以上族群第四劑涵蓋率為36.5%。另外,六個月到四歲幼兒昨天接種莫德納疫苗第一劑共752人、第二劑2540人;BNT接種2135人。此年齡層疫苗涵蓋率第一劑為38.1%、第二劑為7.5%。我國於去年7月22日與美國Moderna公司簽署兩年共3500萬劑疫苗供應合約,今年預定供應2000萬劑疫苗,目前共有1203萬劑到貨。223例中重症、34死 新增4例MIS-C、其中2童沒接種疫苗國內今天新增223例中重症個案、34例死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天四例兒童特殊重症,皆為MIS-C個案。其中半數未接種新冠疫苗。新增死亡個案為14例男性、20例女性,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多歲以上,其中32例具慢性病史、27例未接種三劑以上疫苗。1月以來中重症累計2萬7191例,死亡累計9974例。今日公布四例MIS-C個案中,年齡最小的為一歲男童,本身有蠶豆症病史、未接種疫苗,曾於7月15日確診。9月19日陸續出現發燒、腹瀉、咳嗽等症狀,9月22日就醫診斷疑似MIS-C住院,現使用免疫球蛋白等藥物治療。第二例為兩歲女童,無慢性病史,也未接種疫苗,曾於9月6日確診。9月14日起陸續出現發燒、腹瀉等症狀,9月18日及19日連續兩日到急診,診斷為急性腸胃炎並懷疑MIS-C住院檢查治療,目前病況好轉,預計今天出院。第三例為10歲男童,無慢性病史、曾接種一劑疫苗,曾於6月30日確診。9月18日陸續出現發燒、左頸腫塊、嘔吐、腹瀉症狀,9月20日就醫診斷疑似MIS-C住院治療。第四例則為12歲男童,無慢性病史、曾接種兩劑疫苗,曾於9月7日確診。9月19日陸續出現發燒、咳嗽、嘔吐、腹瀉、皮疹以及黃疸,就醫診斷疑似MIS-C併急性肝炎住院,目前使用免疫球蛋白等藥物治療。莊人祥表示,截至目前兒童重症共227例,包括腦炎31例、肺炎24例、心肌炎1例、敗血症3例、哮吼11例、家中死亡8例、MISC146例、共病3例;其中33例死亡。病例數反彈? 莊人祥:整體正在下降 觀察是否脫離高原期國內今天新增本土病例數3萬8785例,較昨天略增628例,中斷連降紀錄。但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從上周二起每天的病例數都比前一周同期稍微下降,且上周整體病例數也較前一周減少3%,因此疫情整體來說確實正在下降。莊人祥表示,目前看到高原期應是落在9月11日至17日,病例數正在下降中。但高原期通常會持續一至二周,接下來還需要觀察是否脫離高原期。而針對疾管署員工從2020年2月就開始被禁止出國,在國門陸續開放之際,這份禁令仍延續到明年3月底。莊人祥也表示,由於疫情不是「0+7」後就不用管,就像日本經歷好幾波疫情,每天仍有幾萬例確診,因此相關政策還是需要同仁協助、因應。加上秋冬尚有過年返鄉人潮和流感疫情等也需要政策因應,因此目前禁令先暫時維持至明年3月。但為兼顧「探親和人倫需求」,也已於9月16日放寬出國探視、親屬重病探視或奔喪等需求。另外,媒體人陳文茜日前表示,台灣目前的死亡率高於新加坡10倍、香港3倍,絕對不容忽視。對此,莊人祥也表示,依據各國公布資料,截至9月24日,致死率台灣為0.17%、新加坡為0.09%、香港為0.57%;死亡率台灣為每百萬人口457.3人、新加坡為每百萬人口266.2人、香港為每百萬人口1343.2人,均未有高於新加坡10倍、香港3倍的情事,民眾勿錯誤解讀。
-
2022-09-1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新增本土2萬8210例 指揮中心:較上周增加10%左右
今新增本土2萬8210例 指揮中心:較上周增加10%左右周末二日本土個案皆未破4萬例,BA.5疫情似乎已過高點。今日本土疫情增2萬8210例,境外移入239例、死亡個案來到31例。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今表示,今疫情較上周一增加10%左右,疫情仍在上升中,民眾務必儘速施打疫苗。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28,210例本土病例,為13,177例男性、15,017例女性、16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6,028例),台中市(3,517例),桃園市(3,403例),台北市(3,232例),高雄市(2,166例),台南市(1,567例),彰化縣(1,488例),新竹縣(907例),苗栗縣(709例),新竹市(693例),屏東縣(687例),雲林縣(630例),宜蘭縣(569例),基隆市(566例),南投縣(560例),花蓮縣(434例),嘉義縣(357例),嘉義市(265例),台東縣(195例),澎湖縣(121例),金門縣(90例),連江縣(26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31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4例男性、17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且具慢性病史、16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年8月12日至9月16日,死亡日期介於6月6日至9月16日,詳如新聞稿附件。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239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31例男性、108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越南(20例),土耳其及菲律賓(各4例),美國、新加坡、日本、英國及泰國(各2例),中國、柬埔寨、馬來西亞及德國(各1例)移入。另197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8月9日至9月18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7,210,248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1,204,324例排除),其中5,998,860例確診,分別為32,421例境外移入、5,966,38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0,579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10,563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223例、台北市1,188例、台中市1,069例、高雄市988例、桃園市809例、台南市807例、彰化縣618例、屏東縣424例、雲林縣329例、南投縣309例、苗栗縣267例、嘉義縣250例、基隆市229例、宜蘭縣218例、花蓮縣185例、嘉義市171例、新竹縣168例、台東縣149例、新竹市112例、澎湖縣30例、金門縣20例;另16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中重症+99例!4旬癌男確診兩周歿 BA.5佔比逼近6成本土今增2萬8210例個案,中重症99例,包括72例中症、27例重症;死亡個案有31例。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一例特殊死亡個案,為40多歲男性,具癌症病史,確診2周不到便不幸在醫院過世。羅一鈞說明,今特殊死亡個案為40歲男性,曾接種過3劑疫苗,具癌症病史;9月1日因相關症狀至醫院就醫,PCR採檢陽性,收住專責病房,但因病況持續惡化,有肺炎合併呼吸衰竭症狀,9月13日不幸於醫院過世,死亡診斷為肺炎合併呼吸衰竭、癌症、新冠病毒感染。此外,指揮中心公布最新變異株分布情形,羅一鈞表示,BA.5變異株上周監測株數為106例,北部49例、中部30例、南部25例、東部2例,本周BA.5變異株已占本土59.2%,整體佔比持續上升中;BA.2、BA.4本周無新增案例。累計430例BA.5、4例BA.4,確診日介於今年7月22日至9月11日。至於美國檢出的BA.4.6變異株,羅一鈞說明,該變異株傳播力比BA.5高一點,估計增加10%,對比BA.4/5增加30%以上,不算很多;但10%傳播力增加,不代表會快速傳播,仍是警訊。指揮中心表示,針對國內境外移入之BA.4、BA.5及BA.2.75個案,為45例男性、21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80多歲,入境日介於今年8月26日至9月10日。其中檢出BA.4個案分別自美國及奧地利(各1例);BA.5個案分別自越南(9例),美國及馬來西亞(5例),法國及泰國(4例),加拿大及韓國(3例),德國、荷蘭、澳大利亞、印尼、菲律賓及香港(2例),奧地利、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匈牙利、瑞士、英國、捷克、塞內加爾、新加坡、瑞典、柬埔寨、蒙古、帛琉、挪威及日本(各1例);BA.2.75個案分別自印度(3例),新加坡及緬甸(各1例)移入。指揮中心說明,世界衛生組織(WHO)於今年9月14日資料指出,BA.5變異株現為全球主流株,占比為90%,另BA.4變異株占比約為6%,迄今至少121個國家通報 BA.5變異株感染病例,已於歐美及亞太多國廣泛傳播,造成病例、住院及重症數增加;隨病毒持續演化,BA.5變異株分支(BA.5.X)病例增加,其中以BA.5.1、BA.5.2及BA.5.2.1為多,需持續追蹤監測。依現有研究顯示,接種加強劑疫苗對BA.5變異株仍具保護力,且為預防住院、重症及死亡之有效方式,呼籲符合條件對象加速完成接種疫苗。此波疫情高峰將至?王必勝:本周三或下周三達高峰5萬中秋連假已過去1周左右,指揮中心先前預估將會在近期出現新的BA.5疫情高峰。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回應,中秋過後一段時間病例數變少,但後來有反彈變多,仍預測本周三,或者延遲到下周三迎來高峰。中秋連假已過一周,上周末確診數皆在3萬上下,僅逼近4萬例,今日本土又降至2萬8219例,疫情是否受連假影響上升?對此,王必勝表示,中秋這段時間以來病例數雖變少,但後來反彈變多,有持續上升趨勢,高峰仍預測在本周三,或延遲到下周三,與先前預測一樣。依照目前疫情預測,台灣疫情高峰將在何時,是否回到先前高推估的6萬例?王必勝回應,當初預估周平均約3到6萬之間,觀察都在高、低推估之間,目前單日看來最高是4萬9千多例,或許會高一點,最高會到5萬例,還是要視明、後天疫情數據來觀察。王必勝也說,上周共確診28萬928例,比前一周增加20.8%,指揮中心解讀,疫情持續上升中,還沒到達高點,但看來增幅並沒有很快,整體說來BA.5疫情持續上升不到高點,大家還是要遵守防疫規定該打疫苗就打。指揮中心也公布最新疫苗施打情形,昨日疫苗接種,6個月到4歲幼兒,有647人接種莫德納疫苗,其中第一劑接種169人次,第二劑接種478人次;輝瑞幼兒疫苗第一劑781人接種。該年齡層疫苗接種涵蓋率第一劑36%、第二劑接種率6.1%。昨日共3.2萬人次接種新冠疫苗,國內疫苗涵蓋率第一劑93.4%、第二劑87.3%、第一次追加劑72.9%、第二次追加劑11.2%,65歲以上第二次追加劑接種率36%。王必勝表示,65歲以上民眾第四劑接種率,六都中台中、高雄、桃園施打狀況較好;6個月大至4歲幼童則是台中、台南、高雄施打狀況不錯,希望各縣市提供更好施打環境,大家踴躍接種。
-
2022-09-1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新增本土3萬9330例、境外239例 莊人祥:較上周增23.5%
今新增本土3萬9330例、境外239例 莊人祥:較上周增23.5%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3萬956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萬9330例本土個案及239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39例死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與昨日相比減少64例本土,降幅0.2%;但較上周日增加4776例,增幅23.5%。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39,330例本土病例,為18,395例男性、20,917例女性、18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8,607例)、台中市(4,951例)、台北市(4,511例)、桃園市(4,097例)、高雄市(3,147例)、台南市(2,352例)、彰化縣(1,831例)、新竹縣(1,149例)、新竹市(1,037例)、宜蘭縣(1,014例)、屏東縣(1,012例)、苗栗縣(867例)、基隆市(865例)、雲林縣(853例)、南投縣(786例)、花蓮縣(644例)、嘉義縣(604例)、嘉義市(433例)、台東縣(294例)、金門縣(139例)、澎湖縣(118例)、連江縣(19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39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4例男性、15例女性,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36例具慢性病史、24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8月27日至9月15日,死亡日期介於9月3日至9月15日,詳如新聞稿附件。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239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31例男性、108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越南(9例)、土耳其(5例)、美國(3例)、泰國、柬埔寨及印度(各2例)、新加坡、香港、希臘、孟加拉國、日本、荷蘭及韓國(各1例)移入。另209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8月19日至9月17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7,168,035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1,190,431例排除),其中5,970,438例確診,分別為32,194例境外移入、5,938,190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0,548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10,532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220例、台北市1,184例、台中市1,064例、高雄市985例、桃園市805例、台南市803例、彰化縣618例、屏東縣423例、雲林縣329例、南投縣307例、苗栗縣267例、嘉義縣250例、基隆市228例、宜蘭縣218例、花蓮縣183例、嘉義市171例、新竹縣168例、台東縣148例、新竹市112例、澎湖縣30例、金門縣19例;另16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增157例中重症 2歲男童MIS-C又染黴漿菌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新增157例中重症個案,以及37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日新增一名MIS-C特殊兒童重症個案,8月13日確診,9月10日診斷黴漿菌肺炎以及疑似MIS-C,經抗生素治療後,目前病況好轉,預計今日出院。莊人祥指出,今日新增的特殊重症為2歲男童,7月26日曾打過一劑疫苗,沒有慢性病史;8月13日確診,9月5日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鼻塞、腹瀉等症狀。莊人祥說,男童於9月10日送至急診,X光顯示兩側輕微肺炎,抽血檢驗為肺炎黴漿菌、IgM陽性,診斷為黴漿菌肺炎,住院接受抗生素治療,期間有持續發燒、腹痛、紅眼症狀,診斷一次MIS-C,9月15日轉至醫學中心,病況好轉,預計今日出院。莊人祥表示,該個案先前雖診斷為黴漿菌肺炎,但發生MIS-C主要是因個案8月13日確診過,只是剛好有染到黴漿菌肺炎。截至今日國內12歲以下兒童重症共213例,包括腦炎31例、肺炎23例、心肌炎1例、敗血症3例、哮吼11例、家中死亡7例、MIS-C有134例、共病3例(腦腫瘤、癲癇重積)。上述個案已有32人死亡,12例腦炎、7例肺炎、1例心肌炎、2例敗血症、2例共病、1例哮吼及7例到院前死亡。昨日疫苗接種,6個月到4歲幼兒,有3773人接種莫德納疫苗,其中第一劑接種967人次,第二劑接種2806人次;輝瑞幼兒疫苗第一劑3464人接種。該年齡層疫苗接種涵蓋率第一劑35.8%、第二劑接種率6.1%。昨日共2萬7509人次接種新冠疫苗,國內疫苗涵蓋率第一劑93.4%、第二劑87.3%、第一次追加劑72.9%、第二次追加劑11.2%,65歲以上第二次追加劑接種率35.9%。80.3萬劑莫德納次世代疫苗今晚抵台 累計到貨160.7萬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表示,今年採購之第二批Moderna次世代雙價疫苗80.3萬劑,將於今日晚間抵達桃園國際機場,預計10月起配送各縣市政府,優先提供6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及18歲以上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者接種追加劑使用。本批效期至2023年3月29日。指揮中心指出,我國已於去(2021)年7月22日與美國Moderna公司簽署2年共3500萬劑COVID-19疫苗之供應合約,今年預定供應2000萬劑疫苗,包含本批疫苗目前共有1124.3萬劑到貨。加上本月16日到貨的首批莫德納次世代雙價疫苗80.4萬劑,將於今日晚間抵達桃園國際機場,加上今晚預計到貨的80.3萬劑,共計抵台160.7萬劑疫苗供第一階段、第二階段民眾施打。莫德納次世代有望開放年輕人?莊人祥:打氣不佳有機會今晚預計到貨的80.3萬劑莫德納次世代疫苗,目前指揮中心如何規畫施打?指揮中心莊人祥說,會先把首批的80.4萬劑分出41萬劑配發下去施打,10月上旬再配發剩下的30多萬劑,待此批打完後,再酌視情況規畫。莊人祥說,今晚預計到貨的疫苗,不論封緘檢驗狀況如何,都要先看首批配發的疫苗狀況,雖說第一、二階段符合資格民眾約有678萬人,若到第二階段施打情形仍未打完160多萬劑的疫苗,都有可能會往下年齡層開放。同時,678萬位符合第一、二階段資格民眾也尚未扣除接種間隔未到者、確診3個月內者。不過,莊人祥預估,民眾對於此次莫德納次世代疫苗到貨情形相當期望,可能打氣不會太差。莊人祥也說,月底前莫德納次世代疫苗300萬劑都會送達,想要接種的民眾都能夠打得到,不必過於擔心。先前指揮中心採購的1萬劑Evusheld單株抗體,首批1728劑單株抗體已抵台一周有餘,莊人祥說明臨床使用狀況,目前Evusheld使用量為40份,多用於免疫低下者,由於存量僅1728份,也需要經醫師評估使用,目前多配送至大醫院使用。隔離遇強震怎麼辦?莊人祥:有「生命危險」就快跑台灣連兩日地震不斷,今下午又發生6.8級的強震,全台皆有感,但本土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每天3、4萬人確診,許多民眾必須在家居家隔離。若地震發生時,隔離民眾該如何逃生?離開隔離處所是否會遭罰?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表示,民眾只要主觀認定有「生命安全危險」,就應盡速逃生。根據「傳染病防治法」,居家隔離或檢疫期間擅自外出將處新台幣10萬至100萬元不等罰鍰,近日台灣地震不斷,全台皆有感,今日又發生6.8級的地震,許多正在隔離的民眾擔心,遇到地震這種緊急狀況下逃出隔離處會被罰錢。對此,莊人祥今表示,隔離民眾只要主觀感覺到「生命安全危險」,就應該盡速逃生,若懷疑有地震因此逃出,事後再向地方主管衛生單位回報即可。不過,莊人祥也說,因應緊急狀況外出避難,並不能跑太遠,期間也應注意保持安全社交距離,不能夠趁著避難跑出來,然後去便利商店買東西,或去他處遊玩,只要危機解除就要趕緊回到隔離處所,繼續隔離。根據「行政罰法」第13條規定,發生天然災害或事故且有緊急避難需求時,居家檢疫者或隔離者可戴上口罩暫時離開居家檢疫、居家隔離處所,待危險狀況解除後儘速返回即可,無須擔憂因緊急避難而受罰。
-
2022-09-1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3萬9394 境外+234 死亡+40 仍10縣市增破千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3萬962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萬9394例本土個案及234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40例死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天新增病例數較昨天減少2036例,減少4.9%,較上周六多3800例,增加10.7%。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3萬9394例本土病例,為1萬8077例男性、2萬1304例女性、13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8,583例),台中市(5,019例),台北市(4,603例),桃園市(4,360例),高雄市(3,131例),台南市(2,284例),彰化縣(1,776例),新竹縣(1,084例),屏東縣(1,038例),宜蘭縣(1,026例),新竹市(958例),雲林縣(871例),苗栗縣(866例),基隆市(788例),南投縣(754例),花蓮縣(712例),嘉義縣(566例),嘉義市(362例),台東縣(327例),金門縣(138例),澎湖縣(131例),連江縣(17例)。針對過去連四天破四萬,今日病例數降到四萬以下,莊人祥認為,上周因中秋連假效應,會有2個原因影響病例數,連假期間診所、醫院並無營運,確診者過節期間,可能人在外縣市而不方便通報,因此本周一病例數達到2萬多例較低點,但周二、周三、周四後面幾天個案較多。莊人祥指出,此外連假期間因為南北交流個案增加,雖屬於短期增加,但也讓每日新增病例數稍稍增加,不過相較過去每周四、周五、周六的病例數都在平均值,最近幾周的周四、周五、周六病例數都有下降趨勢,看起來與之前不同,是否代表疫情趨緩,仍要在評估。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40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1例男性、19例女性,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38例具慢性病史、22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8月15日至9月14日,死亡日期介於9月6日至9月14日。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234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30例男性、104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分別自越南(30例),美國及印尼(各5例),德國(4例),荷蘭、泰國及日本(各3例),菲律賓、英國及土耳其(各2例),奧地利、加拿大、香港、新加坡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各1例)移入。另170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8月18日至9月16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7,111,847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1,173,339例排除),其中5,930,927例確診,分別為31,959例境外移入,5,898,914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 2020年起累計10,509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10,493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215例、台北市1,180例、台中市1,059例、高雄市982例、桃園市804例、臺南市802例、彰化縣616例、屏東縣421例、雲林縣328例、南投縣305例、苗栗縣266例、嘉義縣248例、基隆市227例、宜蘭縣217例、花蓮縣182例、嘉義市169例、新竹縣168例、台東縣147例、新竹市108例、澎湖縣30例、金門縣19例;另16例為境外。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中重症+175例!8歲女童MIS-C高燒40度休克 急住加護病房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新增175例中重症個案,136例中症、39例重症,以及40例死亡個案。今日新增一名特殊兒童重症為MIS-C個案,一度發燒到40度且休克,緊急收治加護病房,經過藥物治療後病況好轉,目前已出院。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這名8歲女童本身沒有慢性病史,也沒有接種新冠疫苗,先前未曾通報確診,8月29日起出現發燒40度、喉嚨痛,8月31日到急診就醫,檢查有血壓偏低、發炎指數升高、凝血功能異常,醫師懷疑MIS-C,引發休克,收治加護病房。心臟超音波顯示,右側冠狀動脈擴大,PCR陰性,但N抗體陽性,符合MIS-C診斷,給予免疫球蛋白、類固醇、低劑量阿斯匹靈等藥物,治療後病況好轉,9月6日已出院。
-
2022-09-1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連假後疫情激升 本土+4萬6795例 BA.5疫情新高
中秋連假過後,本土確診數再破四萬。今天新增4萬6795例本土個案,是6月23日後相隔83天再度攀升至4萬6千例,是這波BA.5疫情以來新高;個案分布則以新北市9618例最高。另新增境外移入個案256例、死亡17例。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天增加的個案數和上周二相比增加28%,周二、周三本來就是一周病例數較高的兩天,尤其上周有中秋連假,原本連假個案可能在周二出現。但大致平均每天增加10%,跟前一周上升幅度差不多。今日新增4萬6795例本土病例,為2萬1734例男性、2萬5047例女性、14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9,618例),台中市(6,081例),台北市(5,619例),桃園市(4,519例),高雄市(3,928例),台南市(3,028例),彰化縣(2,217例),新竹縣(1,329例),屏東縣(1,304例),雲林縣(1,157例),苗栗縣(1,156例),宜蘭縣(1,059例),新竹市(961例),基隆市(926例),南投縣(910例),花蓮縣(833例),嘉義縣(819例),嘉義市(550例),台東縣(374例),澎湖縣(193例),金門縣(187例),連江縣(27例)。今日新增17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9例男性、8例女性,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且具慢性病史、12例未接種3劑以上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8月26日至9月10日,死亡日期介於9月1日至9月10日。今日新增256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31例男性、12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分別自越南(13例),英國(6例),馬來西亞(5例),印尼、土耳其及美國(各4例),泰國及荷蘭(各3例),柬埔寨、挪威、香港、新加坡及日本(各2例),匈牙利、希臘、北韓、澳大利亞及義大利 (各1例)移入。另199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8月14日至9月12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575萬4683例確診,分別為3萬1144例境外移入、572萬348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萬329例死亡病例,其中1萬313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185例、台北市1,152例、台中市1,039例、高雄市967例、台南市792例、桃園市784例、彰化縣607例、屏東縣418例、雲林縣324例、南投縣303例、苗栗縣258例、嘉義縣244例、基隆市225例、宜蘭縣212例、花蓮縣172例、嘉義市166例、新竹縣165例、台東縣146例、新竹市106例、澎湖縣29例、金門縣19例;另16例為境外移入。
-
2022-09-1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新增本土3萬1854、死亡29例 病例數較上周下降6.7%
今新增本土3萬1854、死亡29例 病例數較上周下降6.7%國內新冠肺炎疫情今天新增3萬1854例本土個案及274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9例死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病例數較昨天減少3740例,下降10.5%;較上周日減少2272例,下降6.7%。今日新增本土病例,為1萬4618例男性、1萬7225例女性,11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6,375例),台中市(4,220例),台北市(3,959例),桃園市(3,404例),高雄市(2,588例),台南市(1,796例),彰化縣(1,524例),新竹縣(953例),新竹市(824例),苗栗縣(803例),屏東縣(799例),雲林縣(749例),宜蘭縣(738例),基隆市(686例),南投縣(562例),花蓮縣(542例),嘉義縣(455例),嘉義市(303例),台東縣(279例),金門縣(168例),澎湖縣(118例),連江縣(9例)。今日新增29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4例男性、15例女性,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28例具慢性病史、20 例未接種3劑以上疫苗。確診日介於今年7月11日至9月8日,死亡日期介於8月25日至9月8日。今日新增274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31例男性、143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分別自越南(8例)、柬埔寨(5例)、澳大利亞(3例)、西班牙、馬來西亞及印度(各2例)、土耳其、荷蘭、新加坡、香港及菲律賓(各1例)移入,另247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8月5日至9月10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568萬2133例確診,分別為3萬662例境外移入,565萬1417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萬284例死亡病例,其中1萬26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177例、台北市1,146例、台中市1,035例、高雄市966例、台南市789例、桃園市779例、彰化縣603例、屏東縣415例、雲林縣323例、南投縣302例、苗栗縣256例、嘉義縣243例、基隆市224例、宜蘭縣210例、花蓮縣172例、嘉義市165例、新竹縣163例、台東縣146例、新竹市106例、澎湖縣29例、金門縣19例;另16例為境外移入。本土確診降疫情已趨緩? 莊人祥:恐為中秋連假效應本土新冠肺炎受BA.5變異株影響,再度升溫。但今天確診數卻呈現下降趨勢,新增3萬1854例,較昨天下降10.5%,也較上周日下降6.7%;是否代表疫情已達到高峯正在趨緩?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可能是受中秋連假影響通報造成的效應,根據預估疫情尚未到高峰,還需觀察接下來幾天的疫情趨勢。另根據統計,今天新增29例死亡個案、71例中重症個案。死亡個案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以上,其中28例具慢性病史、20例未接種三劑以上疫苗。莊人祥表示,無特殊重症及死亡個案,一月至今中重症個案累計2萬5110例、死亡累計9430例。目前國內12歲以下兒童重症則累計206例,包括31例腦炎、22例肺炎、3例敗血症、10例哮吼、129例MIS-C、1例心肌炎、3例共病及7例到院前死亡;其中已有31人死亡。疫苗接種方面,六個月至四歲幼兒疫苗昨天接種莫德納疫苗1672人,包括第一劑506人,第二劑1112人;輝瑞接種1093人,均為第一劑。目前幼兒疫苗涵蓋率第一劑為33.1%、第二劑4.7%。全國疫苗涵蓋率第一劑為93.2%、第二劑87.1%、追加劑第一劑(第三劑)72.6%、追加劑第二劑(第四劑)10%;65歲以上第四劑涵蓋率為35.4%。
-
2022-09-1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3萬5594!中重症+114 增2童MIS-C 8歲男童淋巴腺炎、心包膜積水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3萬5830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萬5594例本土個案及236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30例死亡。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日新增病例數較昨天增加1574例,增加4.6%,較上周六多3065例,增加9.4%。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35,594例本土病例,為16,106例男性、19,478例女性、10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7,646例),台中市(4,545例),台北市(4,503例),桃園市(3,783例),高雄市(2,726例),台南市(2,038例),彰化縣(1,617例),新竹縣(1,011例),宜蘭縣(937例),屏東縣(887例),苗栗縣(841例),新竹市(822例),雲林縣(779例),基隆市(721例),南投縣(666例),花蓮縣(662例),嘉義縣(477例),嘉義市(352例),台東縣(257例),金門縣(179例),澎湖縣(129例),連江縣(16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30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9例男性、11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27例具慢性病史、21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7月6日至9月6日,死亡日期介於7月6日至9月7日。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236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38例男性,98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分別自越南(8例)、泰國(7例)、菲律賓(4例)、馬來西亞(3例)、土耳其及日本(各2例)、香港、法國、韓國、美國、印度、澳門、新加坡、澳大利亞及中國(各1例)移入,另201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8月13日至9月9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6,709,482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1,051,306例排除),其中5,650,028例確診,分別為30,392例境外移入,5,619,582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0,255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10,239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172例、台北市1,145例、台中市1,031例、高雄市962例、台南市788例、桃園市778例、彰化縣600例、屏東縣414例、雲林縣323例、南投縣302例、苗栗縣255例、嘉義縣242例、基隆市223例、宜蘭縣209例、花蓮縣170例、嘉義市165例、新竹縣163例、台東縣146例、新竹市104例、澎湖縣28例、金門縣19例;另16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中重症+114 增2童MIS-C 8歲男童淋巴腺炎、心包膜積水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新增中重症114例,包括81例中症、33例重症,以及30例死亡個案。其中兒童重症新增2名MIS-C,包括八歲男童及兩歲女童,兩人皆沒有慢性病史、也沒有接種疫苗,經過醫院救治後,目前皆已出院。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其中8歲男童,7月19日確診,8月28日起陸續出現發燒、左頸腫塊、頭痛、腹脹、嘔吐、咳嗽,8月29日到急診就醫,檢查有扁桃腺及頸部淋巴結腫大,診斷急性淋巴腺炎,8月30日住院,症狀持續且出現結膜炎、皮疹、嘔吐、腹瀉、凝血功能異常、發炎指數升高,心臟超音波顯示心包膜積水,診斷為MIS-C,給予免疫球蛋白、類固醇治療,健康狀況良好,已於9月6日出院。另外2歲女童,6月18日確診,8月29日起發燒,8月31日到急診就醫,檢查有喉嚨紅腫、草莓舌、皮疹,及發炎指數及凝血功能異常,診斷MSI-C,9月1日收治住院,9月9日已出院。國內12歲以下兒童重症累計206例,包括腦炎31例、肺炎22例、心肌炎1例、敗血症3例、哮吼10例、家中死亡7例、MIS-C129例、共病3例(腦腫瘤、癲癇重積),其中31例死亡,包括12例腦炎、6例肺炎、1例心肌炎、2例敗血症、2例共病、1例哮吼及7例到院前死亡。國內今年至9月9日,本土病例累計共556萬9412例,中重症共2萬5039例,其中9401例死亡。輕症無症狀者佔全部病例99.55%。昨六個月到四歲幼兒有2904人接種莫德納疫苗,其中第一劑接種858人次,第二劑2046人次;輝瑞疫苗昨第一劑接種3347人,該年齡層第一劑32.9%,第二劑4.5%。昨全台新冠疫苗總共接種3萬1748人次,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第一劑93.2%、第二劑87%、第一次追加劑76%、第二次追加劑9.9%、65歲以上第二次追加劑35.3%。
-
2022-09-0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確診略降 本土+3萬4846例 278例境外 新北市7840例最多
確診略降 本土+3萬4846例 278例境外 新北市7840例最多新一波疫情起伏,本土個案昨升至4萬例後略降。今天新增3萬4846例本土個案,其中以新北市新增7840例最多。另新增278例境外移入個案及29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較前一天4萬多例有略降一些,但比起上周四多,整體病例還是在上升中。今日新增本土病例,為1萬5748例男性、1萬9082例女性、16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7,840例),台北市(4,447例),臺中市(4,313例),桃園市(4,010例),高雄市(2,547例),台南市(1,933例),彰化縣(1,408例),新竹縣(1,209例),新竹市(897例),屏東縣(832例),苗栗縣(777例),宜蘭縣(762例),基隆市(704例),雲林縣(694例),花蓮縣(663例),嘉義縣(453例),南投縣(427例),嘉義市(328例),台東縣(293例),金門縣(144例),澎湖縣(139例),連江縣(26例)。今日新增29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3例男性、16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26例具慢性病史、19例未接種3劑以上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28日至9月5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9日至9月5日。今日新增278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48例男性、130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越南(27例),美國(7例),新加坡(4例),印度、香港、印尼及日本(各2例),希臘、德國、緬甸、菲律賓、英國、泰國、荷蘭、韓國、蒙古、法國及土耳其 (各1例)移入,另221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6月1日至9月7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558萬27例確診,分別為2萬9922例境外移入、555萬51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萬170例死亡病例,其中10,154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161例、台北市1,144例、台中市1,021例、高雄市951例、台南市779例、桃園市771例、彰化縣595例、屏東縣412例、雲林縣320例、南投縣299例、苗栗縣251例、嘉義縣238例、基隆市222例、宜蘭縣205例、花蓮縣168例、嘉義市165例、新竹縣160例、台東縣144例、新竹市101例、澎湖縣28例、金門縣19例;另16例為境外移入。新波疫情首例兒童腦炎死亡 2歲女童發病5天亡新冠肺炎今天新增死亡29例、中重症182例。其中這波疫情出現首例腦炎死亡兒童個案,為二歲女童,發病至死亡僅五天。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1月以來有30位染疫後罹患腦炎的兒童,其中22位都是五歲以下兒童。若兒童出現抽搐、意識不佳、呼吸困難或有胸凹現象、唇色發白或發紫、血氧飽和度低、肢體冰冷合併皮膚斑駁和冒冷汗等六大症狀,要盡速送醫。羅一鈞表示,新增死亡個案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為13例男性、16例女性,26例具慢性病史、19例未接種三劑以上疫苗。確診日介於今年5月28日至9月5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9日至9月5日。其中出現兒童腦炎死亡個案,為二歲女童,無慢性病史、未接種疫苗。8月30日發燒,家用快篩陽性,當天至醫院採檢PCR陽性,返家居家照護。後因發燒持續且出現咳嗽、流鼻水、嘔吐症狀,8月31日再至急診就醫,收治住院。個案住院隔天出現意識改變、心搏過速,且高燒至39.8度,雖第一次頭部電腦斷層正常,但因懷疑腦膜炎且呼吸窘迫 而轉加護病房,插管使用呼吸器,並給予瑞德西韋、類固醇、降腦壓藥和免疫球蛋白等藥物治療。後病況持續惡化,再度追蹤電腦斷層有急性腦病變及腦壓升高症狀,經積極救治仍在9月3日因多重器官衰竭死亡,死因為急性腦炎併多重器官衰竭。
-
2022-09-0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疫情緩升...確診再回三萬例! 本土+3萬6393
疫情緩升...確診再回三萬例! 本土+3萬6393國內今天新增3萬6393例本土個案、314例境外移入個案,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1例死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確診數和上周二相比,增加5000多例,上升16.7%。今日新增3萬6393例本土病例,為1萬6699例男性、1萬9670例女性、24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7,795例),台北市(4,606例),台中市(4,574例),桃園市(3,588例),高雄市(2,894例),台南市(2,183例),彰化縣(1,540例),新竹縣(1,045例),屏東縣(993例),苗栗縣(925例),新竹市(894例),宜蘭縣(884例),雲林縣(854例),花蓮縣(758例),基隆市(660例),南投縣(581例),嘉義縣(555例),嘉義市(369例),台東縣(331例),澎湖縣(186例),金門縣(156例),連江縣(22例)。今日新增21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3例男性、8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20例具慢性病史、13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年7月4日至9月3日,死亡日期介於8月25日至9月3日。今日新增314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66例男性、148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分別自越南(22例),韓國(9例),印尼(7例),新加坡(6例),泰國(5例),德國(4例),馬來西亞(3例),以色列、柬埔寨、香港、美國及印度(各2例),西班牙、紐西蘭、孟加拉國、土耳其、加拿大及菲律賓 (各1例)移入,另242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8月6日至9月5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550萬3725例確診,分別為2萬9391例境外移入、547萬4280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萬0115例死亡病例,其中10,099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148例、台北市1,134例、台中市1,015例、高雄市946例、台南市778例、桃園市767例、彰化縣594例、屏東縣411例、雲林縣320例、南投縣297例、苗栗縣246例、嘉義縣237例、基隆市222例、宜蘭縣203例、花蓮縣及嘉義市各166例、新竹縣159例、台東縣143例、新竹市100例、澎湖縣28例、金門縣19例;另16例為境外移入。16歲少女長期臥床 染新冠後住院七天亡國內今天新增新冠肺炎中重症49例、死亡21例,其中出現一例青少年死亡個案,為16歲少女,本身有慢性神經系統疾病,住院七天後仍不治死亡;死因為肺炎和新冠病毒感染。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新增21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3例男性、8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20例具慢性病史、13例未接種三劑以上疫苗。確診日介於今年7月4日至9月3日,死亡日期介於8月25日至9月3日。其中一名16歲少女本身有慢性神經系統疾病、於機構長期臥床,未接種疫苗。8月22日快篩陽性確診,27日因背部有蜂窩性組織炎急診住院,檢查同時有肺炎,經治療後仍病況惡化於9月2日死亡,死因為肺炎和新冠病毒感染。目前累計13至18歲青少年中重症共14例,包括8例肺炎,皆有慢性病史、3例MIS-C、2例共病,以及1例心肌炎;其中死亡共五例。另無特殊兒少中重症個案;從一月至今中重症個案累計2萬4537例,其中死亡9261例。
-
2022-09-0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新增本土2萬3931例!40多歲男發燒、喉嚨和肌肉痛 首例BA.4重複感染
本土疫情連續六天破三萬後略降,今天國內新增2萬3931例本土個案、172例境外個案;另確診個案中新增死亡31例。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確診數略降研判是假日效應,但與上周一相比確診數增加18.7%。另從趨勢圖可看到疫情已經連續三周增加,明顯進入下一波流行中,提醒最方便的預防方式是打疫苗。今日新增本土病例,為1萬1118例男性、1萬2807例女性、6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5,329例),台北市(3,016例),桃園市(2,884例),台中市(2,528例),高雄市(1,862例),台南市(1,400例),彰化縣(994例),新竹縣(856例),新竹市(619例),屏東縣(611例),苗栗縣(610例),雲林縣(494例),宜蘭縣(493例),花蓮縣(460例),基隆市(433例),南投縣(327例),嘉義縣(323例),嘉義市(218例),台東縣(204例),澎湖縣(124例),金門縣(122例),連江縣(24例)。今日新增31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7例男性、14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29例具慢性病史、21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21日至9月2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6日至9月2日。今日新增172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87例男性、8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70多歲,分別自越南(6例),印尼及香港(各3例),日本及泰國(各2例),中國、土耳其、韓國、新加坡、德國、菲律賓及印度(各1例)移入,另149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8月5日至9月4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546萬7059例確診,分別為2萬9076例境外移入,543萬7929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萬94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10,07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146例、台北市1,130例、台中市1,014例、高雄市945例、台南市777例、桃園市764例、彰化縣592例、屏東縣411例、雲林縣319例、南投縣297例、苗栗縣244例、嘉義縣236例、基隆市222例、宜蘭縣201例、花蓮縣及嘉義市各166例、新竹縣158例、台東縣143例、新竹市100例、澎湖縣28例、金門縣19例;另16例為境外移入。中重症+101 40歲女快篩陽未就醫 病發二日亡新冠肺炎今天新增死亡31例、中重症101例。其中死亡個案中較年輕個案為40多歲女性,快篩陽性後未就醫,隔天在家被發現意識改變、昏迷不醒,當天送醫即不治,死因為新冠肺炎併呼吸衰竭。今年以來中重症累計2萬4488例、死亡9240例。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天新增死亡個案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為17例男性、14例女性,29例具慢性病史、21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年5月21日至9月2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6日至9月2日。其中一名40多歲女性本身有慢性腸炎,曾接種三劑疫苗。8月28日在家快篩陽性,但未視訊診療。隔天,8月29日在家被家人發現意識改變、昏迷不醒,緊急送醫急救,仍因病況惡化過世,死因新冠肺炎併呼吸衰竭。另中重症包括68例中症、33例重症。羅一鈞表示,新增一例孩童多炎症症候群(MIS-C)。個案為一歲男嬰,未接種疫苗,曾於7月13日確診。8月27日起出現發燒、腹瀉等症狀,8月30日就醫檢查發現肝指數、發炎指數及血栓指數皆升高,診斷疑似MIS-C,於8月31日住院。住院後經心臟超音波顯示冠狀動脈擴大,給予低劑量阿斯匹靈等藥物治療,治療後病況好轉,於9月2日出院。目前國內12歲以下兒童重症累計201例,29例腦炎、22例肺炎、3例敗血症、10例哮吼、MIS-C增至126例、1例心肌炎、3例共病及7例到院前死亡;上述個案已有29人死亡。40多歲男發燒、喉嚨和肌肉痛 首例BA.4重複感染新冠本土疫情升溫,但變異株BA.5本土個案佔比持平。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BA.5上周新增50例,全國占比為37.9%。另新增一例BA.4本土病例,為重複感染個案;目前BA.4本土個案累計四例、BA.5236例。羅一鈞表示,新增的變異株本土個案,為50例BA.5及1例BA.4。其中BA.5個案占上周所有已定序之132例的37.9%,為24名男性、26名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分布為北部35例、中部8例、南部5例、東部2例,確診日介於今年8月15日至8月26日。另1例BA.4本土個案為北部40多歲男性,於8月23日確診,為本土首例重複感染BA.4個案。個案於6月27日第一次確診,8月22日出現發燒、喉嚨和肌肉痛,隔天快篩陽性,經過PCR檢驗陽性、Ct值為19.3,後續定序出BA.4,為首例重複感染的BA.4個案。羅一鈞表示,疫情以來截至9月3日重複感染個案共9833例,自七月修改定義以來則有4414例,比例仍低。曾染新冠肺炎者在BA.5疫情中仍會有重複感染情況發生,但確診過的人感染BA.5的機率比未曾感染過者低八成,風險比沒確診過的人低。另外,國內境外移入個案中新增檢出1株BA.4、32株BA.5,個案分別為24例男性、9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60多歲,入境日介於8月11日至8月27日。其中檢出BA.4個案自越南(1例);BA.5個案分別自美國(5例),越南(6例),印尼、新加坡、英國、泰國、韓國及菲律賓(各2例),瑞典、匈牙利、愛爾蘭、馬來西亞、瑞士、印度、荷蘭、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澳大利亞及比利時(各1例)移入。指揮中心強調,依現有研究顯示,BA.4及BA.5致重症機率尚無明顯增高,但傳染力已提高,仍需嚴密監測。為加強本土個案Omicron BA.4、BA.5等變異株病毒監測,指揮中心已增加本土個案變異株型別檢驗及定序比例,並著重於COVID-19兒童腦炎等重症及重複感染個案呼吸道樣本基因定序作業,另規畫以現行呼吸道病毒合約實驗室監測網絡加強社區中個案之監測。網紅醫稱BA.5潛伏期僅兩天 羅一鈞打臉:無正式統計受新冠肺炎變異株BA.5影響,本土疫情再起。網紅醫師黃軒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BA.5潛伏期天數大幅減少,縮短為兩天,更容易加速病毒傳播。不過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該醫師的文章沒有引述資料來源,且潛伏期的縮短天數並沒有正式的統計,是否真的縮短為兩天仍有待觀察。羅一鈞表示,目前看到相關資料是七月中旬有日本報導觀察資料認為潛伏期從2.8天縮短為2.4天,但沒有實際的正式統計。而BA.5在國際已流行一陣,觀察潛伏期仍是三天左右,並沒有比BA.1或BA.2短,因此指揮中心不會只參考小規模的地方數據調整相關管制措施。羅一鈞也表示,四到六月曾感染過新冠者產生的保護力正陸續衰退,重複感染新變異株的機會也提高,感染後仍可能再度出現症狀,也可能出現中重症,但這主要還是和個案本身是否有慢性病或高風險因子有關。而重複感染病症與初次感染類似,也是以咳嗽、喉嚨痛、流鼻水、發燒等耳鼻喉症狀為主,因此提醒民眾儘速採實體或視訊就醫確診,讓醫師可根據風險高低開立症狀藥物或口服抗病毒藥物。而針對下周中秋節北市宣布禁戶外烤肉,羅一鈞也表示,指揮中心沒有針對特定場所要求不可以辦聚會烤肉等活動,但如果要在公共場域營業場所烤肉聚會,就要符合量體溫、員工健康管理、環境清消等相關規定。至於各縣市是否能妥善管理和執行,或允許特定場所是否開放相關聚會,則尊重地方裁量。指揮官王必勝則提醒,未接種疫苗的長者、免疫不全者和幼兒還是建議不要參加這類活動,避免感染。張上淳:BA.1雙價疫苗對抗BA.5 中和效價高1.68倍先前媒體人趙少康抨擊指揮中心,Omicron BA.5疫情正流行,但食藥署只通過BA.1的次世代疫苗EUA。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今說明,美國等多國在BA.4、BA.5疫情流行期間,即使沒有雙價疫苗,施打過3劑疫苗的18歲以上民眾的保護力都相當不錯。趙少康日前批指揮中心不買BA.5的雙價疫苗,王必勝該打屁股,質疑:「難道是指揮中心已經買了對抗BA.1的疫苗,硬逼我們打?」張上淳回應,對莫德納疫苗的採購合約,有任何新疫苗開發台灣隨時可以採購,開發過程、新資訊指揮中心、食藥署都保持密切溝通。張上淳表示,食藥署上周五依照廠商送交的內容進行EUA審查,內容包括製造過程、動物試驗、人體臨床試驗,完整齊備資料後,專家審查後認定符合國內EUA相關推定,因此通過審核;但臨床試驗資料仍在初期,受試人數三、四百人規模,主要還是看施打追加劑後,滿28天的中和抗體效價變化,對照原始株的單價疫苗比較。「雙價疫苗比原型株疫苗接種者,中和抗體效價高出1.68倍。」張上淳說明,受試者如果不曾感染過新冠,雙價抗體效價為776、原型株458,高出了1.69倍。因為是初期臨床試驗資料,受試者人數關係,也無法直接推算能夠產生多少保護力。不過,從外國整體疫情推斷,張上淳指出,美國BA.4、BA.5疫情流行期間,沒有雙價疫苗,但對於有打過3、4劑的18歲以上民眾,完成3劑原始株疫苗在預防重症住院效果,4個月內保護效果有49%,4個月以上有34%;若打第4劑,50歲以上成年人,2個月內預防BA.4、BA.5重症住院效果有60%,2至4個月有56%,是相當不錯的。張上淳強調,對於免疫不全的病人,施打3、4劑疫苗,預防住院保護效果分別為31%、41%,換句話說,專家和各國都認為,對於目前的流行狀況即使沒有雙價疫苗,還是鼓勵施打3、4劑,以預防重症死亡。張上淳也推估,即使雙價疫苗只有BA.1和原始病毒,對於台灣BA.4、BA.5疫情流行下,在防範住院、重症、死亡上還是有很好的效果。
-
2022-09-0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疫情累計至今破萬人死亡! 本土+32529 境外+283 死亡+42
本土+32529 境外+283 死亡+42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公布國內新增32,812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2,529例本土個案及283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42例死亡。我國新冠疫情今年共累積9174例死亡個案,自2019年來累計3年,全台共累計10012例本土死亡個案。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昨天新確診32529位本土個案,跟前天差不多,但比上週增加20%,顯示疫情增加趨勢相當確定,提醒民眾該接種就接種,沒接種趕快接種,沒打滿趕快打滿,其他防疫措施都要落實。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32,529例本土病例,為14,895例男性、17,624例女性、10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6,902例),臺北市(4,104例),臺中市(3,823例),桃園市(3,667例),高雄市(2,485例),臺南市(2,045例),彰化縣(1,305例),新竹縣(1,115例),新竹市(966例),苗栗縣(816例),屏東縣(805例),雲林縣(777例),宜蘭縣(660例),花蓮縣(646例),基隆市(577例),嘉義縣(471例),南投縣(459例),嘉義市(327例),臺東縣(225例),澎湖縣(179例),金門縣(155例),連江縣(20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42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9例男性、23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39例具慢性病史、35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27日至8月31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30日至8月31日。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283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61例男性、122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分別自越南(27例),泰國(11例),香港(4例),日本(3例),印尼、新加坡及韓國(各2例),印度、阿聯、英國、菲律賓、義大利、法國、土耳其及美國(各1例)移入,另224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8月3日至9月2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6,346,624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0,929,979例排除),其中5,408,641例確診,分別為28,676例境外移入、5,379,911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0,028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10,012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136例、臺北市1,123例、臺中市1,006例、高雄市936例、臺南市772例、桃園市760例、彰化縣588例、屏東縣408例、雲林縣316例、南投縣295例、苗栗縣243例、嘉義縣234例、基隆市221例、宜蘭縣201例、嘉義市165例、花蓮縣163例、新竹縣157例、臺東縣141例、新竹市100例、澎湖縣28例、金門縣19例;另16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中重症+140 1歲男童腦炎、抽搐嘴唇發紫「收住ICU」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140例,包括中症97例、重症43例。死亡個案新增42例,最年輕為40多歲女性。另新增1例兒童重症,確診後持續抽搐、意識改變、嘴唇發紫,一度住加護病房,後續轉至一般病房治療中。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死亡個案40多歲女性,沒接種疫苗,有慢性神經系統疾病(外傷性腦病變),長期臥床,8月14日出現發燒、呼吸喘,經過快篩陽性,視訊確診後開立莫納皮拉維藥物,8月18日出現呼吸困難、血壓偏低而送急診,X光顯示肺炎,住院給予瑞德西韋、類固醇、抗生素治療,不幸病況惡化,8月29日過世,死因新冠肺炎及外傷性腦病變。新增一例兒童腦炎重症,為1歲男童,無慢性病史,未接種疫苗,8月30日出現發燒,快篩陽性,當天因持續抽搐、意識改變、嘴唇發紫,至急診後恢復意識,頭部電腦斷層顯示輕微腦腫脹,疑似腦炎,收治加護病房,給予抗癲癇藥、瑞德西韋等藥物治療後,9月1日轉出加護病房,病況改善,目前在一般隔離病房治療中。國內12歲以下兒童重症累計199例,包括29例腦炎、22例肺炎、3例敗血症、10例哮吼、124例MIS-C、1例心肌炎、3例共病(腦腫瘤、癲癇重積)及7例到院前死亡;兒童累計29人死亡,包括10例腦炎、6例肺炎、1例心肌炎、2例敗血症、2例共病、1例哮吼及7例到院前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