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6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吐血
共找到
74
筆 文章
-
-
2024-09-26 醫療.兒科
栓劑不當使用 2歲童連燒5天、吐血又黑便
近期有名2歲兒童連續發燒,因為完全拒絕口服藥物,一燒起來家長就幫孩子塞栓劑,燒到第5天才住院治療,還出現吐血、黑色血便等上消化道出血症狀,快篩發現為腺病毒感染,經處置後症狀改善。醫師建議家長,2歲以上孩童可試著溝通吃口服藥,若真的不行,可選擇泡溫水澡散熱等物理性退燒方式。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結束,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邱政洵說,因為「免疫負債」,這段時間出現很多病毒或細菌感染個案,最常見的表現症狀為發燒,提醒家長務必要就醫找到致病原因對症用藥,並不是發燒就一定對應某種藥物,用藥期間也要留意時間間隔,並觀察病情、有無過敏等,必要時盡快回醫療院所就診。 常見退燒藥為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異布洛芬(Ibuprofen)、待克菲納(Diclofenac)等,但小小孩發燒時,可能不太方便餵口服藥,所以有些藥品會做成栓劑,透過肛門黏膜吸收。邱政洵說,該名病童在住院過程中出現吐血、黑色血便等上消化道出血症狀,內視鏡也發現十二指腸潰瘍,所幸在院內經過點滴、口服藥等適當治療後狀況穩定,提醒家長,要留意這類過度或不當使用退燒藥,因為這些藥物的劑量都是根據體重開立,務必遵照醫囑用藥較安全。邱政洵指出,不願意服用口服藥的孩子,有時候已經是行為問題,2歲以上已經可以慢慢嘗試溝通,加上現在很多口服退燒劑型都是甜的,真的不行的話,可採用泡溫水澡散熱等物理性退燒方式。如果藥吃了不到30分鐘就吐出,代表藥效在體內還沒有產生作用,就可能需要補吃藥。邱政洵表示,若30分鐘後才吐,大部分藥物應該有被吸收,就不需補吃,等到下次吃藥時間吃藥即可;也可善用餵藥工具,把藥品滴在靠近兩頰或嘴角的舌下,分多次慢慢將藥物餵完,不要強行餵藥造成小孩的心理壓力。
-
2024-07-13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查房,怎麼兩個女生看到我一直叫爸爸?
有一天查房,走進某病房內,兩個漂亮女孩一直叫「爸爸!爸爸!」我嚇了一跳,怎麼有那麼漂亮的女生叫我爸爸?難道我也#MeToo而不自覺嗎?仔細看床上,原來躺著肝昏迷的病人,意識不清,我前來探視,女兒急於把老爸叫醒!人會昏迷不醒有很多原因,例如突然心臟病發作,發生心肌梗塞、腦部缺血或心律不整,心臟內的血塊跑到腦部血管將腦血管塞住了,或血壓太高,腦出血了;或者糖尿病血糖太高昏迷,或血糖太低也會昏迷;或者肝不好,人體代謝的廢物無法解毒,血液中的氨升高引起肝昏迷。肝引起的昏迷,有些原因是有些人B型肝炎急性發作,就是本來有B肝,由於服用了刺激免疫系統的藥物,例如類固醇,或其他來路不明的中草藥引發藥物性肝中毒,肝臟機能不足,無法維持正常生理機能,就可能引發肝昏迷。其次,有了B、C肝,肝臟長期發炎引起肝硬化,肝硬化到了末期,肝臟萎縮、肝機能衰退或加上引起食道靜脈瘤破裂出血,也會引發肝昏迷。此外,長期酗酒過度也會引起酒精性肝硬化,到了末期也會肝昏迷。評估是否有肝不好引起的昏迷,最好的指標就是抽血驗氨(NH3),NH3高大概是肝不好引起的肝昏迷。原來這兩個女兒看我去查房,急忙叫著昏睡的老爸看能不能醒過來!並不是叫我爸爸!害我受寵若驚。酒會傷肝,路人皆知,但喝酒的過癮就連正人君子也很難抵擋。相傳古代詩人李白就是喝酒在江中飲酒作樂,看到水裡的月亮很漂亮,想用手去抓起來,不慎跌落江內,溺水而死亡。隨著B、C肝藥物的開發,國人對肝病知識的進步,因B、C肝引起的肝硬化、肝癌造成肝昏迷的病人有慢慢減低,但酒精性肝病引發硬化末期,肝機能失調,或吐血引發肝昏迷的病人有愈來愈多的趨勢。可怕的是,長期酗酒引起的肝硬化在超音波上很難診斷,常常看起來只有脂肪肝而已,而病人也沒有什麼症狀,通常是腳水腫了,肚子大了起來,或黃疸了或吐血了,求醫就診,才發現已經肝硬化末期了,此時只能靠換肝才能回復彩色的人生。因此保肝要成功,戒酒也是很重要的。●欲知正確肝病新知,請追蹤「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及「好心肝.好健康」Facebook粉絲專頁。肝基會出版會刊及肝病治療手冊,歡迎來電索閱。若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免費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相關資訊。
-
2024-06-26 焦點.焦點
醫病平台/遭遇不信任的醫病關係的心路歷程
【編者按】:本週有不同主題的三篇文章。一位長年關懷病人,對醫療工作熟悉的牧師以彰化基督教醫院的蘭大弼醫生在1995年彰化基督教醫院創辦110週年時,告誡台灣醫師的一句話「醫生,請多看我一眼!」來抒發他對醫師的建議:醫師的關懷眼神對不安的病人是無可取代的。→想看本文一位中生代內科醫師以自己與病人、家屬的互動遭遇到挫折的兩個案例,體驗到隨著疾病的進展,臨床症狀的多樣性,對病人、家屬、醫師及其團隊的耐性都是一大考驗,而深深領會到醫病關係需要多一點時間、耐心來經營,醫療行為才能在醫病互信下順利進行。一位長年關心社會大眾心理健康的精神科大師分享他以多年的臨床經驗,幫忙病人應對人生大小考驗,及時善用定靜的腦—精神功夫,穩住陣腳,發揮頭腦思考、判斷能力,逐步構建人生的轉折方向,並進而學會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自我療瘉的保養頭腦功夫、創造維持「腦明」的一種自我療瘉的方法。近來,在臨床照顧病人上,遇到了兩例有點挫折的案例,反思醫病關係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礎上真的需要多一點時間來經營。隨著疾病的進展,臨床症狀的多樣性,相當考驗病人及其家屬對醫師及其團隊的耐性,醫療行為在醫病互相信任下進行才會比較順遂。第一位是一位八十多歲的阿婆,因為嚴重的心灼熱以及上腹痛來急診就醫,在急診作完胃鏡後就收住院醫治,隔天早上查房我看胃鏡的影像看起來算是輕度的胃食道逆流以及胃部有表淺性潰瘍而已,值班時也有開立氫離子幫浦抑制劑(一種效果良好的胃酸抑制劑),但是症狀並無緩解的情況而且這種症狀讓她很困擾以致無法入睡,從心口到全身都很灼熱,整個人都感覺很不舒服,但無法很清楚地說是哪邊不舒服。我內心一直覺得很奇怪,胃鏡的影像無法完全符合臨床表現,當下加入制酸劑來中和胃酸,然後再思考到底還有什麼問題還沒有釐清的。然而,看到她的心跳都偏快,再檢視她所服用的自備藥物後,發現到她曾經因為甲狀腺癌做過甲狀腺全切除,有在服用甲狀腺素。於是我預計於隔天抽血檢驗甲狀腺素來證實是否甲狀腺素服用過量。當晚,病人還是因為症狀沒有改善,而坐立難安以致半夜睡不著覺,陪病的孫女其實看病人這樣不舒服也很焦慮,向護理師以及值班醫師反應,症狀也無明顯改善,於是當下脾氣也上來了,連打掃的清潔人員也受遷怒波及。早上到護理站準備要去查房訪視這位病人時,護理師就有先跟我提及清晨時所發生的事。一進去病房時,除了陪病的孫女外,又多了一位女兒,一開始口氣也有點不是很友善,我就跟她解釋,目前的症狀偏向是甲狀腺素過量,因為這些症狀幾乎是甲狀腺亢進時所常見的不適感,今早也有抽血送驗了,只是檢驗結果出來還需要等幾天的時間,目前就先把自備藥的甲狀腺素減量。病人女兒說,可是這個劑量前些日子才從某醫學中心的醫師因為抽血甲狀腺素不足所調整過了,減量會不會造成甲狀腺不足?我回答,先減個幾天也不至於造成多大的危害,而且目前的情況我認為是甲狀腺素過高造成的,密切觀察症狀的變化再做調整。經過溝通之後,他女兒就接受當下的解釋,病人經過這樣的處置之後,症狀也逐漸改善,甲狀腺素檢驗結果也顯示甲狀腺素是升高的,因為病情好轉,家屬對我們就逐漸有信任感了,也覺得我們真的有幫病人找原因解決問題。經過治療後,病人也穩定出院休養了。第二個例子是六十多歲的大哥,前次因為肺炎住院,在住院期間提及吞嚥困難又體重下降而做了胸部電腦斷層,發現食道中段處有增厚的情形,因為肺炎呼吸急促,幾近呼吸衰竭,所以沒有安排胃鏡檢查,出院後回診才由胸腔科轉來我的門診,希望能安排胃鏡確定是否有食道癌的可能性。在出院後,因持續吞嚥困難、進食量極少,家屬希望能住院打個營養針,而且做胃鏡時要以無痛麻醉的方式進行。檢視電腦斷層影像時,發現食道中段有明顯增厚及造成管腔狹窄,考慮到以一般管徑的胃鏡可能無法通過,而且怕口水分泌物會造成吸入性肺炎,於是將病人收住院治療。住院後,基本的抽血檢查發現病人有急性腎衰竭的情形,將點滴加量補充體液,家屬也希望所有的醫療行為能夠在最安全的情況下進行。我向他們提及在做胃鏡時有關呼吸道方面的風險,希望可以由麻醉科醫師協助,萬一呼吸道方面發生呼吸窘迫或是吸入性肺炎,麻醉科醫師可以立即處理呼吸道的問題以讓病人處在一個相對安全的情況之下,家屬也欣然接受。做胃鏡時,果然像預期的那樣,食道中段確實有個腫瘤造成狹窄,口水及分泌物累積在狹窄處之上。切片之後,也是盡量將分泌物抽吸掉,過程中還曾發生因分泌物嗆咳造成低血氧的狀況,還好有麻醉科醫師協助,血氧在麻醉甦醒時慢慢回升。做完胃鏡後向家屬解釋,這個食道病灶看起來九成是惡性的,如果切片病理報告確定是食道癌,將會再安排正子攝影來進行分期,之後再根據期別再進行治療計畫。傍晚查房時,家屬反應病人有吐一點血及有血尿的情況,我解釋切片會有一點流血,大出血的可能性不大。至於血尿,肉眼看起來稍微有粉紅色,不是很像血尿的樣子,我再驗個尿沉渣看看裡面有沒有紅血球來確定是不是血尿,結果顯微鏡下檢視是沒有紅血球的存在,故沒有血尿的情況。接下來幾天,也沒有吐血的情形,腎功能也明顯改善了,於是我將檢驗結果印出來給家屬,家屬也相當開心。然而,在有天清晨,病人又吐出一些血,家屬對值班同仁處置不是很滿意,在我到護理站準備查房時,護理師就先跟我告知家屬希望轉院而且已經在收拾東西了。到了病房之後,家屬說又吐血以及血尿,我看尿壺裡的尿液顏色也沒有很明顯血尿便說:「看起來還好,沒有明顯血尿。」有位家屬就立即不是很客氣地說:「哪裡還好?」另一位家屬又問:「目前是第幾期?為什麼胃鏡做完不能知道到底是第幾期?」我回答:「上次有跟你們說過,會幫你們做正子攝影,就能比較精確地看是否有轉移,但就電腦斷層的影像,可以說至少是第三期,胃鏡只能看到病灶進行切片,無法知道是否有轉移到其他地方。」之後把病理切片的初步報告印給他們看,週五早上的切片,週一下午就出爐了,其實都有一步一步地在幫病人擬定診斷的計畫。當下是個不信任的局面,我也不強求病人一定要在我這邊治療。考慮到罹癌的病人及家屬本身也很辛苦,也能體諒他們的心境,就就照他們的要求進行,準備好轉院所需的資料以及影像讓他們帶走。後來想一想,病人凌晨時,是咳嗽後才有吐出血來,倒是比較像咳血而非吐血,這樣就高度懷疑是不是食道腫瘤侵犯到氣管造成廔管,如果是這樣的話,自己醫院的團隊及設備也比較無法處理這類的情況,及時讓病人轉到有足夠設備及人力的醫院接受治療也是件美事。直到近幾年,我逐漸能體會台語所說的:先生緣,主人福。每位與病人相遇及信任是種緣分,病人能信任我在我這邊得到解決當然最好,如果超出我的能力外,只要能夠讓他病情獲得改善,我也很樂見他們能夠尋求到更好的醫療環境。延伸閱讀2024/6/24 醫生,請多看看我
-
2024-05-11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白天晚上都巡房,那有時間行房?
病人問醫師:「我看你白天也巡房,晚上也巡房,真辛苦,那你怎麼有時間行房?」醫病關係真好,病人還關心醫師的房事!病人生病常千變萬化,何時出狀況不一定,因此定時或不定時查房成了醫師常規生活的一部分。只是看在外人的眼裡,尤其準時上下班人的眼裡,就會讓人擔心醫師的家庭生活—性生活,怎麼辦?需要醫師緊急停止「行房」,趕快去醫院「巡房」的情況有哪些呢?第一種大概是懷疑腦出血,須緊急手術處理以免腦壓升高,影響呼吸心跳,危及生命。此外,就是腦血管突然塞住,血流不過,半身癱了,例如心律不整、心房震顫忘了吃抗凝血劑,心臟的血塊跑到腦袋內引起腦中風,此時就必須動手術將血塊取出,或用導管將血塊夾出,以挽救生命。腦部以外,需要緊急處理的疾病應該是心臟疾病了,心血管不通、堵住了,心臟沒血流供應,引起胸悶胸痛,不緊急處理會引起急性心肌梗塞,此時醫師需放下一切、穿好褲子,到醫院緊急幫病人做心導管檢查,把心血管打通或放支架,以搶救生命。除了以上心及腦的疾病之外,突然大吐血,血壓降低者,可能肝硬化、引發靜脈瘤破裂出血,此時也需醫師緊急做內視鏡,將出血的血管給紮起來或打強力膠將血管凝固,否則可能因出血過多引起休克死亡。此外,就是各種外傷例如槍傷或交通事故引發各種內出血,例如心包膜出血或肺挫傷大量出血或脾臟破裂出血或肝臟破裂出血或四肢受傷,骨頭斷了等這些都需要醫師緊急拋下一切,緊急上陣。還有一種情形,就是突然右上腹痛厲害,人昏厥過去,這種情形在以前常碰到,通常是肝癌太大,破裂出血,血壓降低,此時除了緊急輸血之外,也需要請放射科醫師及時做血管栓塞,將肝癌的血管堵住,以免繼續出血,同時將營養肝癌的血管堵起來,以達到治療的目的。總而言之,不少醫師的工作就像是打火兄弟,一有狀況就必須緊急動起來,拋下新婚妻子,拋下啼哭的幼兒,紮緊褲帶,穿上綠衣,戴上綠帽,趕緊去救人,雖然工作上不至於像打火兄弟一樣出生入死,甚至犧牲生命,但醫師常為了救人而忽略了自己的健康,例如因血壓太高在開刀房倒下去的,有B肝而疏於定期檢查等肝癌末期才發現而往生者,或從未做過大腸鏡而死於大腸癌者時有所聞。一旦這種情況發生,不要說「行房」、「巡房」,可能就是醫師自己躺在「病房」與死神搏鬥了。●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4-03-23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生病了,要找醫師或大法師?
阿公生病了,醫師來看診,說病情很嚴重,根治的希望渺茫,大概勉強醫治,病人也痛苦。家屬聽了,哭成一團。不久,阿公往生了,大法師來了,作法一番,口中念念有詞,安慰家屬,說阿公終於免除肉身的痛苦,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家屬破涕為笑。話說回來,生了病,到底要找醫師還是大法師?雖然古人說死生有命,富貴在天,生老病死是一定的人生必經之路,但如何活得長壽又健康,是每個人的期待。因此,了解養生保健之道,自己方可延年益壽,也不會到老時為難子女,到底是要找醫師還是找大法師。會突然間影響人體生命的,主推腦部及心臟,突然腦中風,人突然失去意識,倒地不起,突然心律不整或心肌梗塞,就像馬達壞了,血液打不出去,自然人也會倒地不起。事實上這兩種疾病的病因大概是類似的,就是動脈硬化或高血壓,影響腦血管及心血管堵死了,血流不通,或血壓太高腦血管破裂出血了。腦部還多一個致死原因,就是會長癌症,但通常是慢慢來的,可能是頭腦或腦神經症狀開始,但若及早發現或可及早治療,及時挽救的。除了腦袋及心臟外,肝臟或腎臟壞了也會危及生命,例如得了猛爆性肝炎,黃疸厲害,引發肝昏迷或肝硬化厲害,引發吐血或肝昏迷,此時除了換肝,否則很難活命;腎臟壞了,例如糖尿病或高血壓沒控制好,尤其前者是引起腎病最常見的原因,腎壞了,只能靠洗腎或換腎,否則尿毒症厲害,人會昏迷,此時只能找大法師了。長期抽菸引發肺氣腫或長期氣喘,也會呼吸困難,但通常找醫師都可醫治,不必找大法師。但有一種病稱為癌症,如果發現得太晚,通常到後來都會藥石罔效,那時就真的要找大法師安撫一番。雖然目前癌症治療進步,醫師與死神拔河的力道愈來愈強,但也要及早發現,根治的機會才會大增。總而言之,了解人體是個血肉之軀,了解它敗壞與保養之道,平日多找醫師看診事先預防保養,就可以免除臨時病危要求助於大法師引領到極樂世界了。●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3-22 焦點.元氣新聞
亞洲換肝之父陳肇隆每天要「用這招」讓雙手更靈活!醫術被稱「人類的極限」改編成日劇
外科醫學會年會上周舉行,全國外科醫師齊聚,會中頒發「終身成就獎」給予亞洲換肝之父、高雄長庚榮譽院長陳肇隆,以及乳癌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表彰兩人四十年來各自在肝臟移植、乳癌手術等醫學領域的卓越貢獻。早年外科系為醫學生選科第一志願,元氣網刊出兩位得主專訪,希望這兩位醫界典範的生命故事,讓更多新世代年輕醫師投入外科醫學。四十年前的今天,1984年3月22日,陳肇隆開始為台灣腦死捐贈肝臟移植第一個案例進行手術,於3月23日成功完成。四十年後,陳肇隆於今年獲得外科醫學會終身成就獎。陳肇隆投入肝臟移植領域40年,到今年3月20日,他帶領的肝臟移植團隊已完成2419例臟移植手術。根據團隊2021年發表於「肝臟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國際期刊,針對最困難的緊急活體肝移植治療慢性肝炎合併急性肝衰竭的大系列報告,受肝者術後存活率三年95.5%、五年92.9%,是國際上最好的成績。完成亞洲首例肝臟移植,率先採用腦死定義1950年出生的陳肇隆,是台灣及亞洲肝臟移植的開拓者,1984年完成亞洲首例成功的肝臟移植手術,率先採用腦死定義,從一名車禍腦死的年輕人身上取得肝臟救人,促成台灣在1987年達成亞洲第一個腦死亡器官移植立法,比日本、韓國早了10至12年,帶動台灣器官移植醫學的蓬勃發展,1997年完成亞洲首例一肝兩受的分割肝移植手術,更於2019年5月榮獲國際肝臟移植醫學會頒發的「終身成就獎。」陳肇隆1969年雄中畢業,考上高雄醫學院醫學系,大學時他即充滿人文關懷的精神,投入山地醫療義診,足跡遍布屏東霧台等6個村落,1976年大學畢業那年,經營之神王永慶創辦的長庚醫院首度招募住院醫師,陳肇隆從分類廣告中看到這則訊息,北上前往應試。如今的榮譽院長 當年考住院醫師只是備取陳肇隆說,「那時從高雄搭平快夜車到台北考試,嚇了一跳,只錄取6名外科住院醫師,200多個人報考,一個月以後,我接到備取通知,到現在我也把備取的通知留下來勉勵年輕醫師。」陳肇隆拿自己當例子告訴年輕醫師,「一個長庚的備取第一年住院醫師,可以在27年後,當上長庚醫院院長,持續近13年,證明只要肯努力,大家都有一樣的機會。」為外科大老畫教科書插圖 啟蒙走上肝臟移植住院醫師第3年,陳肇隆當因緣際會為首創「手指切肝法」的台大教授林天祐繪製「肝臟外科」教科書插圖。陳肇隆為此翻遍書籍文獻,熟悉每個細節,他笑說「只要下了功夫,就會產生興趣」,這也啟蒙他未來走上肝臟移植這條任重而道遠的道路。師從換肝先驅史達哲 把肝臟移植帶回台灣1967年世界才出現第一起成功的肝臟移植手術,台灣還沒有相關經驗,就連在美國也是最先進的實驗性外科手術。1982年陳肇隆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兒童醫院進修,換肝先驅美國匹茲堡大學的史達哲(Thomas Starzl)教授正好到此演講,陳肇隆把握機會,毛遂自薦拜他為師,並考過賓州醫師執照,成為史達哲的第一助手。在當時換肝是非常困難的大手術,即使是史達哲在手術時,也常被噴得滿頭滿臉都是血,待在他身邊學習,被飆罵是常有的事,不過,陳肇隆甘之如飴,謙虛且努力學習,他的表現獲得史達哲的讚賞,表明希望陳肇隆留在美國發展,但陳肇隆還是決定把肝臟移植的知識與技術帶回台灣。為讓雙手更靈活 每天要打200個繩結萬事起頭難,陳肇隆以加倍努力在台灣推動肝臟移植,陳肇隆遠赴瑞士爭取並引進臨床試驗中的抗排斥新藥,催生國內腦死的判定標準與程序;他自備睡袋,經常睡在實驗室,為了讓雙手更靈活,他每天要打200個繩結,為了要有能夠站立10~20小時手術的好體力,每天再累也會去快走;當時台灣還沒有進口上市的器官保存液,只能從文獻上找到配方,在製劑室自行調配,一切就是為了做最好的準備。1984年 在台完成肝臟移植成功首例1984年3月一名年輕女子,在大量吐血、肝昏迷、休克情況下,從加護病房被轉進手術室,另方面院內則有一名車禍者被判定腦死的年輕男子,陳肇隆為這名女性,經過32個小時的手術,成功移植入男子肝臟,女子於術後逐漸清醒,創下台灣首例腦死捐贈肝臟移植成功首例。首例成功的經驗,開啟國內腦死肝臟移植的先例,引發社會討論,當時陳肇隆佔據國內社會版各個版面,更一度讓陳肇隆接到當時首席檢察官陳涵的關切函,差點遭起訴。但是陳肇隆沒有退縮,持續與醫界、法界與立法委員溝通與協調,促成台灣在1987年達成亞洲第一個腦死器官移植立法,也為三年後的心臟、七年後的肺臟移植鋪路。大愛捐贈器官有限 催生推動活體肝臟移植陳肇隆的腳步未因困擾而停歇,他深刻明白大愛捐贈的器官有限,因此再進一步催生推動活體肝臟移植,希望挽救更多的人的性命。1985年至1992年期間,陳肇隆在基隆長庚帶領肝臟移植手術,當時人力、設備、資源都相當侷限,但他在這7年的時間,讓基隆長庚成為當時全亞洲肝臟移植例數最多、存活率最高的醫院。毅然南下高雄 創多項紀錄與成績1992年底他毅然放棄在北部有成的人脈與資源,舉家南下高雄,只帶一名護理師重新籌組高雄長庚肝臟移植團隊,1994年完成台灣首例兒童活體肝臟移植,這名病童現已30多歲了,於一家科技公司任職。在高雄長庚服務的期間,陳肇隆率領的肝臟移植團隊一再挑戰極限,2002年完成華人首例活體雙肝移植,2006年全球首創例行性顯微膽道重建,2013年完成台灣首例第2單一小節肝移植,2024年達成2400例肝臟移植手術。2006年在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發表活體肝移植治療膽道閉鎖症,5年存活率98%、2008年在Transplantation發表活體肝移植治療肝癌,五年存活率90%, 2021年在Liver Transplantation發表緊急活體肝移植治療慢性肝炎合併急性肝衰竭,受肝者術後5年存活率92.9%,都是文獻上最高的存活率、最好的成績。一個人鉅細靡遺不夠 必須倚靠團隊力量但陳肇隆謙虛地說,肝臟移植手術龐大而複雜,動員許多醫護人力,且可容忍的誤差範圍相當狹窄。因此,只有一個人追求完美、鉅細靡遺是不夠的,必須倚靠團隊的力量。經過卅多年切磋、磨合與傳承,高雄長庚 團隊成員中的鄭汝汾教授在肝臟移植影像學、林燦勳教授在肝動脈與膽道顯微重建、楊志權主任在肝臟外科手術、顏旭霆主任在血管外科手術等,都已成為全球頂尖專家。陳肇隆回想40年前,他自謙自己只是「菜鳥」主治醫師,沒有行政職務、也沒有行政支持,只能以讀書會的方式交朋友,邀請同事到家裡一起研讀文獻討論激盪,讀書會後烤牛排、配紅酒、啤酒。當時陳肇隆常應邀在國際會議主持研討會,每次可以安排一、兩位團隊同仁上台演講,國際場合15分鐘的演講通常要準備兩、三個月,但任何領域只要下了功夫就會激發興趣。經過卅多年累積的革命感情和向心力、榮譽感和團隊精神,高雄長庚肝臟移植團隊逐漸形成共同的目標,就是「追求完美」、「認真做好每一件事」、「不以善小而不為」,成為團隊的特質和文化。ILTS頒發終身成就獎 與恩師同列2019年5月全球肝臟移植領域最權威的國際肝臟移植醫學會(International Liver Transplantation Society, ILTS)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行,大會將最高榮譽「終身成就獎」,頒發給陳肇隆。陳肇隆當時帶著妻子本多美惠及擔任外科醫師的女兒陳之逸與醫師兒子陳之浩一同到場觀禮,分享他的榮耀。陳肇隆的恩師史達哲(Thomas Starzl)教授,是ILTS第一屆終身成就獎得主,這是全球肝臟移植領域最尊崇的獎項,以表彰長期在肝臟移植領域具重大成就與貢獻者,時隔26年,陳肇隆也獲得這項獎項肯定,陳肇隆是全球華人獲得此獎第一人,是「台灣之光」,也是「世界之光」。醫術被稱「人類的極限」 改編成日本電影、漫畫及日劇陳肇隆讓無數病患,在垂死中重獲生機,他出神入化的醫術,被日本醫科大學北野正剛校長親臨觀摩後,形容是「人類的極限」,曾被改編為日本漫畫《閃耀吧!手術刀》、小說、電影及日劇《孤高的手術刀》,電影、日劇分別由男星堤真一、瀧澤秀明主演,他也曾經帶領團隊上過美國國家地理頻道。跨海手術示範 上海仁濟已成全球最大肝臟移植中心上海仁濟醫院肝臟移植中心在2004年建科,2006年陳肇隆帶領團隊跨海完成第一次手術示範,隨後持續指導與協助,如今上海仁濟醫院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肝臟移植中心,兒童肝移植術連續11年全球第一,該院院長夏強把榮耀歸於老師陳肇隆。夏強於2017年受訪時指出,仁濟醫院換肝手術存活率遙遙領先歐、美、日、韓,以及大陸其他換肝醫院,但仍比不上陳肇隆團隊。陳肇隆培育的大陸學生北京清華大學長庚醫院董家鴻院長、上海交通大學仁濟醫院夏強院長,也由於在肝臟移植的傑出成就與貢獻,分別在2017、2023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醫援海外 毫無保留回饋國際「一位外科醫師終其一生或能拯救數百、數千條性命,但如果能夠不藏私地醫療傳承,拯救生命更難以計數」。陳肇隆說,醫療是救人的學問,不應該藏私,台灣的醫療能有今天,也是因為過去有機會到美國、歐洲、日本學習,今天可以走出去幫助的,或讓人來學習的,就應該毫無保留地回饋國際社會。勉勵後輩 把一個目標做好就夠了一路走來,陳肇隆認為,外科醫師雖然辛苦,但卻可以從救人活命的使命感與成就感中,獲得極大的快樂與滿足。陳肇隆並引用恩師史達哲教授的名言,「醫學的歷史通常是:昨天認為不可思議的,今天也很難達成的,往往明天就成為常規。」(The history of medicine is that what was inconceivable yesterday, and barely achievable today, often becomes routine tomorrow)。40年來他見證太多的病例,也不斷的挑戰,讓過去不可能的肝臟移植急、重、難症,成為常規的治療。陳肇隆勉勵後輩,在醫療生涯中,只要設定目標聚焦、鍥而不捨,能把一個目標做好,那就夠了,醫療如此,其他領域也是一樣。陳肇隆創下的紀錄:活體肝移植維持全球最高存活率活體肝移植技術與策略多項創新與改良發表SCI學術論文500多篇擔任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副主編Annals of Surgery、Transplantation、Liver Transplantation等一流學術期刊編委國際及海外醫學會議演講500多場培訓國內外肝臟移植醫師400餘名至今依舊在高雄長庚醫院每周三次門診與三天手術陳肇隆的榮耀1992年:高雄醫學大學第一屆傑出校友1996年:行政院傑出科技榮譽獎2005年:獲國家生技醫療品質金獎2007年:中國工程院院士2013年:行政院衛生署衛生獎章2015年:醫療奉獻獎特殊醫療貢獻獎 外交部外交之友貢獻獎章 瓜地馬拉及巴拉圭衛生貢獻獎章 中美洲議會Francisco Morazan指揮官級勳章2016年:第一屆國際醫療典範獎 美國RAND智庫亞太政策諮詢委員2018年:國際外科學院榮譽院士2020至21年:國際活體肝移植學會會長 全球頂尖2%終身影響力科學家2024年:台灣外科醫學會「終身成就獎」
-
2024-02-23 焦點.元氣新聞
沒B、C肝也從不喝酒 她因過胖不減重竟罹肝癌
施打B肝疫苗、積極投以C肝新藥,國內病毒性肝癌的患者,逐漸減少,酒精性肝癌的患者也因投注大量經費宣導,控制患者人數,不再快速上升。但醫界近期發現「脂肪肝」引起的非病毒性肝癌,竟然悄悄上升。脂肪肝也成為國人罹患肝癌的一大隱憂。胖到肝指數過高不願減重 肝長期發炎惡化成肝癌60多歲的家庭主婦阿慧(化名),20多歲與先生結婚後,體重就不斷上升,生完小孩體重更是直接飆破100公斤,身高僅150多公分的她,原以為產後,體重會逐漸下降,但因育兒等生活壓力龐大,吃成為她的依靠,長年來,她體重都維持在100公斤上下。幾年前,健康檢查報告顯示她BMI大於30以上,且已有中度以上脂肪肝,肝指數(GOT、GPT)都高達70到80U/L,正常值應低於31U/L,醫師建議她應盡速減重改善,她卻不以為意。直到去年她感到愈來愈容易疲憊,皮膚、眼白都陸續出現黃疸症狀,回到醫院檢查,超音波一照,肝臟明顯已經硬化,肝臟還有一顆約2公分的腫瘤,確診為早期肝癌,所幸即時發現,採取電燒治療,才避免惡化。彰濱秀傳紀念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顏聖烈說,國人的飲食習慣西化,高油、高糖,特別是含糖飲料幾乎成為國人的日常,根據研究顯示,國內約有20%以上成人有輕重不一的脂肪肝,若持續未改善脂肪肝,最終也將走入「肝病三部曲」從肝炎到肝硬化,再演變成肝癌。病毒性肝炎有防治手段 非病毒性肝炎成新課題導致肝癌的原因有病毒性肝炎(如B肝、C肝)、非病毒性肝炎等。顏聖烈表示,目前臨床上收治的肝癌的患者,仍以病毒性肝炎引起肝癌為最大宗,但是隨著B肝疫苗的施打以及C肝新藥的大規模投藥防治等,未來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癌,可以預期會愈來愈少。顏聖烈表示,非病毒性肝炎近年最受關注的就是「脂肪性肝炎」,導致脂肪性肝炎的原因非常多,肥胖、營養不良、睡眠不足、生活作息紊亂、三高患者等都可能引起脂肪性肝炎,因此脂肪肝也是現在最常見的肝病。據研究,一般成年人約有20%機率有脂肪肝;如果是BMI超過24以上,屬於肥胖者,約有70%的機率有脂肪肝;糖尿病患者則約有50%到70%機率有脂肪肝。「別以為輕度脂肪肝可逆就沒事」顏聖烈表示,過去對於脂肪肝的認識,大多是脂肪肝可逆,反正不要到重度脂肪肝前,脂肪肝放著對身體不會有太多的影響,這個觀念一定要調整。脂肪肝患者約有25%的機率會導致肝臟發炎,而肝臟只要發炎過,就會造成肝臟不可逆的傷害,因此脂肪肝絕對不能再有「放著不管」的觀念。肝臟出狀況 8大症狀可嗅出端倪肝臟是無聲的器官,當肝臟已經出現症狀或是疼痛時,往往狀況已非常嚴重。不過初期還是有症狀可以依循,常見的八大症狀為疲倦、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部悶痛、急性腹痛、體重減輕、下肢水腫、黃疸等。顏聖烈表示,當肝臟發炎會使消化功能變差,患者時常會以體重減輕作為表現,同時患者比較容易感到疲倦,肝臟長期發炎使肝臟功能不佳,肝臟難以合成白蛋白,體內水分代謝異常,會出現下肢水腫、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現象,甚至會有腹水。肝臟功能嚴重受損,血液中膽紅素會增加,導致皮膚、眼白出現黃疸症狀。此時肝臟細胞癌變,已經出現腫瘤,開始會有嚴重腹痛的感受,有時會發生急性腹痛,腫瘤如果過大,患者也可能吐血。顏聖烈表示,平時養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如體重維持在正常體位、不飲酒、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避免高熱量飲食、攝取足夠的營養素、每周定期運動等幫助體內代謝,遠離脂肪肝,即可避免肝臟病變,引發肝癌的風險。顏聖烈醫師小檔案:現職:彰濱秀傳紀念醫院 內科部主任彰濱秀傳紀念醫院 肝膽腸胃科主任彰濱秀傳紀念醫院 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學經歷: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住院醫師秀傳紀念醫院肝膽腸胃科研究員彰濱秀傳紀念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內視鏡室主任彰濱秀傳紀念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秀傳紀念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內科部主任日本自治醫科大學內視鏡中心研修日本順天堂大學肝癌消融術研修日本東京女子醫科大學消化系中心研修中華民國超音波醫學會專科醫師台灣消化系醫學會專科醫師台灣肝癌醫學會專科醫師台灣內科醫學會專科醫師台灣內科醫學會專科指導醫師台灣消化系醫學會專科指導醫師專長: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治療膽胰道疾病、膽胰道治療性內視鏡 (ERCP)消化性潰瘍、上下消化道內視鏡檢查治療
-
2024-02-17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想要告解,但神父過春節了,只好自己反省!
「想要告解,但神父過春節了,只好自己反省!」春節期間,老友傳來的心中感言。人是高等動物,有自我反省的能力,但要反省,有時要靠別人的助力,這是心理師、神職人員、醫師及好友存在的理由。人在健康時或一帆風順時,通常意氣風發,不太會自我反省。等到有一天失敗了或失去健康了,才會自我反省,才會求人「告解」或求醫挽救,才會後悔自己以前應該如何如何,否則也不用走上求醫無門或是告解無門的地步。例如長期酗酒,因為肝臟沒有痛覺神經,加上只要四分之一正常的肝臟還在,人就感覺很正常,不知寶貝心肝已經慢慢在敗壞,等到有一天肚子大了,眼睛黃了,吐血了,才會求醫,但通常已是肝硬化末期。此時通常只能祈求孝子賢孫或善心人士往生時遺愛人間捐贈肝臟給他,才能重獲彩色人生,否則可能就會因肝昏迷而往生。除此之外,有些人有B肝或C肝,不知定期追蹤檢查,等到有一天肚子痛了起來,才發現肝臟長了一顆大腫瘤,若能開刀切除,還可能及時挽救,若不能切除,雖然近年來有各種其他療法出現,但通常療效不彰,而且也要天天提心吊膽,自己心裡難過,也需家人或朋友的心靈撫慰,或找神父告解了。俗話說:「及時悔改信XX」,龍年初始,規畫未來一年行程之際,除了事業工作之外,也要把健康課題放在行事曆上。例如有了B、C肝就要每半年抽血驗一次肝機能及胎兒蛋白,以及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萬一不幸長了肝癌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此外,規畫每年做個全身體檢,看各個器官是否生鏽了或零件鬆弛了,這樣有問題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這才是給家人、朋友及神父最好的新年禮物。●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4-02-12 醫療.消化系統
吐血怎麼辦?該掛哪一科?「這些情況」快掛急診,醫教3情境應對
吐血當下總讓人驚嚇、手足無措,雖說吐血當然不正常,得提高警覺並盡早檢查,但一般情況下未必會有立即性的生命危險,不用太過緊張。國泰醫院內科專長/現任老人醫學科主任黃柏堯醫師指出背後可能原因,提醒察覺不對勁盡早就醫,嚴重症狀快掛急診。 為什麼會吐血?哪裡出問題?醫:通常與3大器官/系統有關。 黃柏堯醫師表示,會吐血的原因最主要和3大器官/系統有關,包括消化系統、肝臟、呼吸道系統。 消化系統&原因、症狀:會產生吐血的消化道系統疾病通常是和食道、胃、十二指腸有關,最常見的問題就是潰瘍,例如食道潰瘍、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會引起潰瘍的原因,最主要關鍵在於胃酸過多,像是幽門桿菌感染、部分消炎止痛藥例如含有阿斯匹林、抽菸、酗酒、飲食不佳、作息不佳、壓力過大等,都可能使得胃酸過多而引起潰瘍,嚴重的時候造成出血而吐血。這種吐血通常會有其他如腹痛、腹脹、噁心、消化不良、灼熱感、貧血、疲倦等症狀出現。 肝臟&原因、症狀:肝臟則可能和肝硬化、肝癌有關。肝炎、肝硬化、肝癌被視為「三部曲」循序漸進,例如病毒型的B型肝炎、C型肝炎;酗酒而產生的酒精性肝炎;濫用藥物產生的藥物性肝炎等,進一步發展至肝硬化、肝癌,其中一項嚴重的併發症就是吐血。若和肝臟有關,由於肝臟屬於沉默的器官之一,這種吐血在之前可能不會有明顯的相關症狀出現,可能頂多腹脹等不明顯症狀。 呼吸道系統&原因、症狀:至於呼吸道系統,雖說視個人定義有人視為咳血、有人視為吐血,不過不論如何肺部較不會像前兩者會有量較多的吐血情況,若像是因肺炎、支氣管擴張、肺癌等,使得呼吸道黏膜受損等影響而咳血,或是因肺癌腫瘤本身出血等,這類通常會有較明顯、或較久、較劇烈的咳嗽症狀。 吐血當下該怎麼辦?醫教應對,這些情況快掛急診! 各類症狀明顯:急診不論是咳血、吐血,多數民眾當下通常會感到驚嚇、緊張、手足無措,黃柏堯醫師表示,吐血一般而言沒有什麼能應對的方式,最好就是就醫,若當下已經感覺到頭暈、意識模糊、心跳異常、血壓異常、疼痛等症狀非常明顯,就建議直接掛急診,這些情況通常代表著出血嚴重,接下來很可能會危及到生命,不可拖延。 少數情況稍可觀察:不過若沒有出現上述嚴重症狀,相信有些人也還是會想再多觀察一下。對此黃柏堯醫師表示,除非是自己有察覺到原本身體很健康,只是最近感冒、感染等咳嗽咳得較嚴重;或是其他疾病已經檢查過正在治療,這兩種情況稍可再觀察一下。但也不宜觀察太久,若有異常還是應盡早檢查。 多數情況盡早檢查:不管是什麼樣的原因而吐血,通常都已經是比較嚴重的情況,但若是第一次發生、根本不知道是什麼情況,還是盡早檢查確認原因,並且妥善治療為佳。 吐血就醫該掛哪一科才好?醫:可看當前情況和症狀! 除了嚴重情況應直接掛急診,其他吐血情況可視當前的症狀評估該前往哪一科檢查。像是吐血又有出現腹痛、腹脹等腸胃道症狀,就可掛肝膽腸胃科等相關科別。若是吐血而且正在劇烈的咳嗽或一直咳嗽,可以掛胸腔科相關科別。若是不知道要掛哪一科才好,也可以前往內科、家醫科等進行檢查。不論是到哪個科別,若發現跟其他科別有關,也都會再進行轉診。 《延伸閱讀》 .十二指腸潰瘍釀半夜上腹痛?醫:這些壞習慣趕快改! .嘔吐不同顏色代表什麼?一張圖看懂!這些情況盡早檢查不要拖。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1-30 焦點.用藥停看聽
改善手腳冰冷的「腦速通」膜衣錠兩批號需回收,銀杏做為食物與藥物部位與功效皆不同,藥物使用3禁忌須留意!
回收「腦速通膜衣錠」,主因竟是「缺乏標準品」,無法進行「安定性試驗」衛福部食藥署今天公布,辰田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指示藥品「腦速通膜衣錠」,因為缺乏標準品,無法進行安定性試驗,預防性啟動批號2501、2901共計2萬1682盒,約195萬1000錠回收,要求廠商在2月8日前完成回收作業,並應繳交回收成果報告書及後續預防矯正措施,民眾如有相關疑慮,可以到當初購買藥品的藥局詢問。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說,食藥署在今年一月初收到廠商主動通報,由於缺乏標準品,無法進行安定性試驗,雖目前未發現相關品質缺失,但因為缺乏標準品,無法進行後續安定性試驗,廠商啟動預防性回收作業,目前同成分、同劑量及同劑型的藥品許可證有3張以上、像這類含有銀杏萃取物的藥物,也有20張以上許可證,本次回收不會造成缺藥;民眾如對相關藥品有疑慮,可以到當初購買的藥局詢問。藥物為什麼要做「安定性試驗」?相關說明如下:為確保所申請藥品品質,需執行安定性試驗來推定藥物的有效期間。安定性試驗就是研究藥品品質受到環境因素,例如:溫度、溼度和光線等環境因素影響下,藥物活性隨著時間變化的關係,藉此研究出藥品降解曲線,並且以此推定藥物的有效期間,才能確保藥品使用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標準品可以用來進行校正結果,如果缺乏標準品,就少了對照組,也就無法做完安定試驗。參考資料:藥品安定性試驗基準生物技術/生物性藥品之安定性試驗問題批號是2022年製造,名稱仍為「腦速通膜衣錠」王德原表示,本次公布的問題批號,為111年製造,原名為「腦速通膜衣錠」,於112年2月18日變更中文品名為「泰保寧膜衣錠」,由於2批號的藥品缺乏標準品,無法進行安定性試驗,難以追蹤後續療效等資訊,廠商將效期到今年5月9日的批號2501和效期到今年9月12日的批號2901回收,預計回收2萬1682盒、約195萬1000錠。王德原說,腦速通膜衣錠主要用於末梢血行障礙的輔助治療,主成分為GINKGO BILOBA EXTRACT (eq.to.9.6mg GINKGO FLAVONGLYCOSIDES CALCULATED AS QUERCETIN, KAEMPFEROL AND ISORHAMNETIN, 2.4mg TERPENLACTONES CAL AS GINKGOLIDES 1.24mg, BILOBALIDE 1.16mg等,屬於需經由醫事或藥事人員指示使用的藥品。相關資訊→藥物百科:腦速通口服銀杏類藥物的注意事項冬季很多人會出現手腳冰冷症狀,醫師有時會使用口服銀杏葉藥品輔改善末稍血液循環不良問題。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提醒民眾,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於使用口服銀杏葉藥品前,應諮詢醫師或藥師,且如近期須進行手術,請務必告訴醫師正在服用該藥品,並於手術前七天停止使用,用藥期間亦須注意藥品不良反應之發生。「銀杏葉」是藥物,「銀杏果」是食品目前核准含銀杏葉口服處方藥品適應症為「末梢血行障礙」,指示藥品適應症為「末梢血行障礙之輔助治療」。另外,銀杏果(俗稱白果)則屬於一般食品,並沒有治療疾病的效果。食藥署提醒民眾使用口服銀杏葉藥品,注意事項有三:1.應注意藥品併用風險:藥品會抑制血液凝集,與抗凝血劑(如warfarin)、抗血小板藥品(如aspirin、clopidogrel)和非類固醇抗發炎止痛劑併用,可能會出現交互作用。民眾使用這類藥物最好應諮詢藥師或醫師,以免發生藥物不良反應。2.手術前七天應停止使用:藥品會增加手術期間出血之風險,民眾如果近期必須進行手術,請務必告訴醫師正在服用該藥品,並於手術前七天停止使用。3.注意是否有藥品不良反應:該藥品可能會造成出血的不良反應,用藥期間如有眼睛出血、流鼻血、劇烈頭痛、噁心、嘔吐、意識變差或胃腸道出血(如吐血、黑便、血便)等症狀,此時應立刻停藥並及早就醫治療。參考資料:衛生福利部新聞 口服銀杏葉藥品,三點要注意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1-08 焦點.元氣新聞
以為競選小物是糖果!長者誤食洗衣球 醫師提醒千萬別催吐
選戰倒數,國民黨侯康配彰化競總發放洗衣球當宣傳品,包裝雖有標示,但有長輩當成糖果誤吞送急診,估計有3人誤食;二林基督教醫院表示,5日先後有2名長者誤吞送醫,經灌腸洗胃後已出院。藍營競總表示,共發出23萬分,將探視誤食民眾,外包裝雖清楚標示,將不再發放,改發面紙。民眾以為洗衣球是糖果誤食臉書社團「二林人的大小事」有民眾發文,候選人送「洗衣球」當宣傳品,但外型像糖果,有人誤食被送醫洗腸。有鄉親留言回應,「自家大嫂誤食,妻子娘家大嫂也同樣誤食,吐了整晚」;不少人回應「真的超像糖果的,我差點吃了」、「誤食後果不堪設想」。二林鎮長蔡詩傑表示,他得知長輩誤食洗衣球,已去急診室探望,請里長加強宣導;就醫長輩說以為是糖果,又不識字才吞下去,吃起來苦苦的。二林基督教醫院表示,5日先後有80歲老先生、86歲老太太因誤食洗衣球來就診,經灌腸洗胃後已無大礙出院;據了解,社頭鄉也有人誤食送醫。藍營彰化競總說,洗衣球包裝清楚標示,但民眾仍誤食,將加強宣導,目前已發出23萬分,將不再發放,改發面紙。醫師提醒千萬別催吐以免二次傷害土城醫院副院長蘇銘堯表示,誤食清潔用品,恐導致胃部灼傷,千萬別「催吐」造成二次傷害,應大量喝水盡速就醫。蘇銘堯說,清潔劑多含有界面活性劑,會與胃部胃酸產生化學反應,發熱導致胃部變熱,造成胃壁灼傷。一般來說送至醫院時,會先以鼻胃管灌以清水、生理食鹽水沖洗稀釋、降低濃度,再以粘膜保護劑保護胃壁。若病患已出現胃潰瘍、胃穿孔導致出血時,則須以胃鏡伸入電燒、止血。蘇銘堯說,吃下清潔劑時,民眾會感覺胃部悶痛,出現類似胃潰瘍症狀,會產生氣體、一直打嗝,若發生胃部灼傷,患者會吐血或吐出咖啡色狀的液體,更嚴重時會排出黑便。若攝入量過多,清潔劑進入腸子,因腸壁較薄,容易灼傷、穿孔,若不及時處理,恐有生命危險。病情嚴重程度與吃下的量、病人體質年齡均有關聯。蘇銘堯表示,正常人胃壁較厚,若吃下的量不多、容易稀釋,胃穿孔機會較小,老人家、小孩因為胃壁較薄,胃穿孔、出血風險高,若本身就有胃潰瘍病史的民眾,則風險更高。蘇銘堯提醒,不慎吃下清潔劑時,處置方式應避免催吐,以免其中成分造成食道灼傷,可大量喝開水稀釋胃中的清潔劑濃度,並立即送醫檢查。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2-09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為什麼照相時不要站在中間?
每次照相,某位大老總不要站在中間,雖然他輩分最高。大夥問他:「以前上課時老師總是指著相片說,站在中間這個已經走了!」為什麼站在中間的總是走得早?因為通常中間的就是年紀比較大。可能是老師,可能是老闆,也可能是某某長輩。然而,可以站在中間卻比較晚走嗎?從醫學上而言,當然是可能的。雖然年老者,通常走得比較早是常態。但也有例外,古人有言:「老而不死是為賊!」這大概是年輕人罵老賊的話語,但也有表示老者不一定走得早的時候。那麼如何不要站在中間而不會早走呢?第一個就是要有養生之道。生活起居正常、飲食清淡、規律運動,但這樣還不夠,也是不少人的誤解,以為自己很養生,就一定可以長壽。平日養生的確是可以延壽,但不一定會長壽,就好比車子小心開,但不代表不會拋錨,還要定期檢查,車子如此,人更是如此。平時養生,勤於運動,呼吸新鮮空氣,可以減少動脈硬化,減少心臟病的危機。平時運動有助於鍛鍊心血管系統,呼吸新鮮空氣可以避免老化,保護肺臟。但人是肉身打造的,而構成肉身的基本單位是細胞,而細胞的生命是其細胞核中的基因決定的。年紀大,受外來的影響或遺傳的因素,基因容易發生突變,長出癌症。通常基因會遺傳給下一代,因此有家族性癌症者需要定期追蹤檢查,及早抓出癌症及早治療。例如家中有人得肺癌、有人得乳癌、有人得大腸癌,其他家人都要定期檢查以保安全。此外,有些感染,例如B型肝炎或C型肝炎,通常感染後大多不知不覺,等到有感覺可能到肝硬化吐血了,或人瘦了,或肚子大了起來,才知道演變為肝癌了。此時才去求醫通常來不及了,這時即使照相不在中間也會早走一步。因此,要能心安理得,照相時站在中間,就要有自知之明,除了平時的養生之外,就是要像保養車子一樣,定期去體檢一下,防患於未然,屆時站在中間也就不用怕了。●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3-12-03 癌症.食道癌
為什麼食道受傷難發覺?醫師告訴你熱飲及熱湯最理想飲用溫度
氣溫一降,身體渴望溫暖,本能會驅使我們尋求熱飲、熱湯的慰藉。廣告詞說「熱熱喝,快快好」,但現實是「熱熱喝,未必好」。尤其東方人愛吃鍋、愛喝熱湯、喝燒滾滾的稀飯,專家不斷提醒高溫食物有害食道黏膜,世衛組織(WHO)更將超過攝氏65度的熱飲定為食道癌可能的致癌因子。此外,熱飲帶來的危機還包含「容器」可能釋出的毒物。但,冬天怎能沒有熱湯?該怎麼安全飲用?許多人不知燙口食物可能致癌,主要與高溫食物會損傷食道黏膜有關。長期吃過熱食物可能引起黏膜炎症,進而增加食道癌風險。食道感覺神經不敏銳,燙傷疼痛難靠「自覺」發現。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楊畯棋表示,有些人較不怕燙,熱湯熱飲輕鬆入口,但食道感覺神經與舌頭不同、相較是「非常不敏感」,要靠感覺到疼痛而發現食道受傷「是不切實際的」。楊畯棋說,因高溫食物對食道的傷害不容易馬上有感覺。當食道黏膜損傷漸進地變嚴重時,癌化病灶可能早在病人自覺之前就已存在。因此,不可因為自己不覺得燙口、疼痛,就忽略高溫食物對食道的潛在危害。熱飲溫度應控制在攝氏65度以下,避免對食道黏膜造成損害,但最理想的狀態是,不要吃超過攝氏50度的食物。除高溫食物,抽菸和喝酒更是食道癌危險因子。楊畯棋表示,有動物實驗證實非常高溫的飲料會誘發黏膜損傷;中國大陸研究指出,高溫食物合併每日抽菸飲酒者,罹患食道癌機率較高,但相較之下,抽菸或喝酒比燙口食物更危險。台南市立安南醫院消化內科醫師黃文威則表示,研究清楚顯示,長期大量飲用60度C以上熱飲,會增加食道癌機會。而食道嚴重受傷後,患者可能會覺得吞嚥疼痛、吞嚥困難、胸痛。楊畯棋表示,要判斷熱咖啡、茶飲是否已降溫到可飲用,可在沖泡後稍等一會兒,輕輕吹一口氣或用手臂皮膚靠近感受溫度,在感覺溫度降到「溫熱但不灼熱」時,應已適合飲用。濃湯看起來不燙,卻常在入口後才被燙傷。至於冬天流行的火鍋、麻辣湯、粥品,目前醫學上並無針對特定熱食研究傷害程度。不過,油膩湯品在放置一段時間後,油滴會浮在表面而把熱量鎖在湯水內,從表面不容易察覺到食物熱度,若不注意囫圇飲用,就容易造成口腔黏膜燙傷。黃文威說,凡是加熱過的食物都要小心。通常道理大家都知道,傷害就只是疏忽造成。值得一提的例子是,許多人愛喝的玉米濃湯,加入奶油比較多時,高溫不一定會冒煙,很多人匆匆入口才發現太燙,要特別注意。除了熱湯熱茶,黃文威指出,抽菸、喝酒、嚼檳榔、攝取太多紅肉或加工肉品、蔬菜水果攝取不足,尤其還有巴瑞特氏症,都是食道癌危險因子。早期沒有症狀,感覺吞嚥困難、胸部疼痛時已晚期。食道癌最常見的早期症狀「就是沒有症狀」,晚期可能有吞嚥困難、胸部疼痛、咳血、吐血、嘔吐、慢性貧血、體重下降等等。因此,要留意是否有家族史、抽菸、喝酒、嚼檳榔等風險,長期接觸這些因子會增加罹患食道癌風險,尤其男性、肥胖、蔬果攝取不足的人,更要定期接受篩檢與內視鏡檢查。楊畯棋說,提高警覺才是盡早發現癌變關鍵。若出現症狀,通常病程已較嚴重,應盡早就醫。食道腺癌巴瑞特式食道癌化風險高 與長期胃酸逆流相關食道癌各種危險因子當中,民眾較不熟悉的是食道「巴瑞特氏(Barrett's esophagus)」症狀。常見的食道癌指的是鱗狀細胞癌,但有一成左右是腺癌。腺癌發生與長期胃食道逆流胃酸刺激有關。原本食道黏膜是複層扁平上皮,上皮細胞受胃酸刺激反覆發炎後,會產生黏膜細胞變性,從鱗狀上皮轉變成類似腸道黏膜的柱狀上皮細胞,黏膜變性的食道為巴瑞特式食道。巴瑞特式食道通常是長期胃食道逆流合併症,是食道細胞癌前病變,有腺癌化風險,每年約有0.5%機會進展成癌症。目前巴瑞特式食道診斷,仰賴胃鏡檢查發現疑似病灶後,再合併切片化驗。台灣健保規定,切片確診為巴瑞特氏食道的患者,可以給付一年份質子幫浦抑制劑(PPI),這是目前針對胃食道逆流效果最好的一類藥物。治療後應一年內再次做胃鏡檢查並切片,評估治療效果。黃文威表示,雖然胃食道逆流不一定是高溫飲食造成,要看胃食道逆流的成因及常吃什麼熱食。另外,胃食道逆流的特效藥PPI種類多,有些已不需醫師處方,可在藥局買得到。一旦發現巴瑞特式食道並有分化不良情形,可至胃腸專科門診諮詢是否該接受內視鏡治療根除。當胃鏡看起來發炎不明顯時,可以考慮接受酸鹼值檢測來確定診斷。
-
2023-11-22 醫療.耳鼻喉
一根魚刺的代價!三次大手術險死 健保加自費竟超過「這個金額」
台南市72歲男子阿財去年8月誤吞魚刺不以為意,1個月後發燒、背痛、右上腹痛送到急診時血壓只剩81/65毫米汞柱,急診影像學檢查發現疑似主動脈瘤破裂。經搶救及前後三次大手術、到現在成為少數不到四成能活過1年的幸運兒;不過就因為這一根魚刺,代價除了鬼門關前痛苦一整年,健保加自費醫療支出超過300萬。誤吞魚刺沒理會 1個月後動脈瘤破裂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吳依璇說,當晚接到急診通知,出發前先看急診傳來的影像,發現疑有異物穿破食道,立即請急診醫師置入鼻胃管並詢問病史。阿財告知1個多月前吃吳郭魚時「有吞食到魚刺」,因「沒有什麼異樣感覺」未就醫。吳依璇說,因急診以鼻胃管洗胃時湧出鮮紅血色,研判可能「主動脈-食道廔管併降主動脈感染性假性動脈瘤破裂」,造成腸胃道大量出血,緊急執行主動脈內覆膜支架置放手術,穩定生命徵象。阿財之後經主動脈切除置換術、食道切除清除感染源及第三階段食道重建手術,術後長時間餵食腸道,日前終於康復出院,且手術一年才能開始吃軟食物。魚刺穿刺感染救治所費不貲 10個只有4個能活過1年「救治所費不貲,且10個只有4個能活過1年!」吳依璇說,魚刺經1個月穿刺汙染造成感染,治療穩定後要胸腔鏡移除腐爛食道、先前放置也一定被感染的支架,接著還要開胸放人工血管,光是第一、二次手術健保就支付220多萬,患者自費45萬元。再以抗生素壓制感染3月以上,才食道重建。吳依璇提醒民眾,早年因為醫療不發達,很多人會用手指催吐或吞飯、喝醋等偏方,吞飯可能把刺推到無法處理的位置,醋也沒辦法溶解刺,吐不出來最好的方法就是馬上就醫,白天掛耳鼻喉科,晚間至少要區域醫院才可能有值班專科醫師處理。誤食魚刺後意想不到的隱形致命炸彈「主動脈-食道廔管」,日本醫界論文收集10多年治療個案,即使經過搶救多次手術治療,統計只有六成的人能救活出院,但1年後仍存活的少於四成。吳依璇指出,食道就在主動脈前方,嚴重穿刺恐因高壓血液透過相連廔管傷口全往食道灌,造成大吐血、膿胸、敗血性休克等死亡。「主動脈-食道廔管」要人命的急症,更是誤食異物後死亡率最高的狀況,必須早期警覺及時治療。吳依璇說,近年新科技「主動脈內覆膜支架置放手術」,得以迅速挽回主動脈破裂命危生命。加上傷口很小,傳統開胸或開腹主動脈手術日減.但阿財這狀況還是需併用兩種手術、三階段手術才得以救命.在阻止主動脈大出血情況下,才能接受足夠抗生素治療到血液培養陰性,再接受後續多次手術,最後得以存活。
-
2023-09-16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現不養生,將來就要養醫生!
夫妻吵架。老公一天到晚酗酒,生活糜亂。老婆:「你現在不好好養生,將來就要養醫生!」老公:「你現在只養畜生,將來還不是要養醫生!」年輕時,健康時就以為生命是無窮的,健康是永遠的,只有生病時,垂垂老矣,面臨死亡威脅時,人才會猛然覺醒,原來人的壽命與車子一樣是有極限的,平常需要保養的。人雖然貴為萬物之靈,但先天設計上有缺陷。例如人老了,怕兩種病。一種是心血管病或腦血管病,前者會讓人突然心跳停止,後者會讓人突然昏迷不醒,而兩者有共同原因就是血管硬化。人體的血管就像塑膠管—樣會老化、會硬化。而人的血管會硬化大都是由於壞的膽固醇囤積在血管裡面而來,因此平時飲食清淡,多呼吸新鮮空氣,如果先天壞膽固醇高,必要時服用降膽固醇藥,讓血管永遠保持彈性,血流暢通,就免去老了有心肌梗塞或腦中風之危險。此外,人老了怕得癌症。有些癌症與飲食有關係,例如好酗酒、好吃燒烤食物容易得食道癌,好吃肉食較容易得大腸癌。有些癌症與遺傳有關,例如上一代有肺癌、大腸癌、乳癌,那由中年起,就要開始定期檢查。有些癌症與病毒感染有關,例如有了B、C肝炎就容易轉為肝硬化、肝癌。因此每三個月至六個月,就要找醫師定期檢查。此外,酗酒過度,就會引起酒精性肝硬化,造成肝門靜脈曲張,或吐血或解黑便,或黃疸或腹大如鼓,或肝昏迷,屆時只能靠肝移植挽回生命。因此平常不養生,就要提早養醫生,定期為你看管檢查,以免病發了,發現太晚了,治療困難,養再多醫生可能也束手無策。此外,即使有注意養生,但人不是鐵打的,中年以上,還是要有定期檢查的習慣,才能過著彩色的人生。●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3-09-04 醫聲.醫聲要聞
肝腫瘤僅拿到胃藥吃 受刑人腫瘤破裂亡/圍欄內的醫療2
高雄女子監獄上個月發生一名女受刑人晚間身體不適,緊急送醫卻不治,外界質疑是否因過勞而暴斃,獄方則解釋發現該名女收容人在舍房內昏倒,隨即就通報送醫。只是,死者是否生前已罹患什麼疾病、是否在獄中獲得即時的治療,確切死因仍待解剖釐清,但再度凸顯受刑人在獄中能否及時就醫的問題。類似的案子不是唯一。澎湖監獄前年曾發生一個內4名受刑人在獄中死亡案件,其中一人因誤食除鏽劑身亡,另有兩人分別因惡性肝腫瘤及心肌梗塞死亡,事後調查發現,患有惡性肝腫瘤的受刑人,早就出現腹部明顯腫大的病症,但監獄內的醫師一開始都只開立胃藥讓他服用,直到肝腫瘤破裂才緊急送醫,但仍回天乏術。此外,花蓮監獄在2018年2月曾發生徐姓、蘇姓兩名受刑人疑似呼吸道感染,送醫仍不幸死亡事件。其中一名受刑人妹妹後來透過民間團體發布聲明稱,在加護病房見到哥哥時,哥哥第一句話就說已在監獄裡面咳到吐血多天。監察院事後調查對花監提出糾正,認為監方未能適時安排戒護外醫、隔離感染受刑人,延誤送醫治療,導致疫情在監獄內傳播,並直指相關人員有疏失。不少在獄中生病送醫後死亡的家屬批評,即使犯罪者要關到監獄,但罪不至死,不該因監獄延遲送醫而枉死。不過,矯正人員也說,包括剛入監或在監的受刑人,常常以身體因素要求戒護就醫或保外就醫,但有些人後來被發現是裝病、或病情沒有嚴重到保外就醫,一旦保外就醫後在外惹事,外界又會批評監所縱放。
-
2023-08-10 醫聲.醫聲要聞
安寧醫療3/讓他不再蓬頭垢面 妻:先生離開時的微笑鼓舞我向前
「他離開時臉上的微笑,至今仍是支持我的力量。」林先生42歲罹患肝癌,病程迅速進展到末期,在台大醫院六樓緩和安寧病房離世。遺孀李小姐今表示,進入安寧緩和醫療絕非容易的選擇、心中會很掙扎,擔心是否還有一線生機,但先生和家人在台大安寧緩和醫療團隊協助下,一起做好臨終準備,先生離開時沒有遺憾,臉上還掛著淺淺微笑。李小姐說,因肝癌的疾病特性,先生在世時常突發肝臟腫脹、流血不止,最後一次送醫時甚至吐血。罹病過程中8次進出醫院,都是送到急診,轉到一般病房後病情穩定、出院,回家後若出現急性症狀又送至急診,不斷輪迴。與家人討論後,林先生決定進入安寧病房,李小姐心想此次送醫再也無法回家,內心非常掙扎。時任台大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的蔡兆勳告訴她,要做好心理準備,依林先生病情,臨終過程可能非常快。李小姐說,只希望先生能在最後的時間裡,把心裡話說出來,沒有遺憾地離開。剛進入緩和醫療病房時,李小姐心中仍有猶豫,先生急性出血時,還是會想是否應進行治療。但蔡兆勳告訴她,要改變思維模式,緩和醫療不是治療,「但第一周仍很糾結,思維、心情調適。」直到有次志工幫忙先生理髮、剃鬍子、洗澡,她才體認到安寧緩和的意義,「病人通常都是蓬頭垢面,能好好洗澡很難得,也讓先生舒緩疼痛。」李小姐說,在緩和醫療病房20多天,雖然對摯愛離開非常不捨,但有緩和醫療團隊的志工、護理師等,協助翻身、換尿布及餵食,並減緩先生身體症狀;兩位當時分別9歲、10歲的兒子也會抽空到病房團聚,家人一起走過最後一段路,牧師也從旁提供靈性支持。李小姐回憶,先生離開前一天已無法進食,但緩和醫療團隊在旁陪伴,透過滴管餵食舒緩先生不適。先生離開時臉上帶著微笑,這個畫面不斷鼓勵她一直向前。先生走後,李小姐獨自扶養兩個孩子,如今都已上高中,「很感謝先生願意選擇安寧緩和醫療,先生也說還好有我的提議,讓他沒有遺憾。」蔡兆勳表示,安寧緩和是尊重患者自然死亡,是改善病人痛苦目前認為最佳的照護模式,也是一種「預防醫學」,能減少病人、家屬遺憾。以台大來說,安寧緩和療護團隊成員包括醫師、護理師、社工師、臨床心理師、臨床宗教師、音樂及藝術治療師、志工等,積極提供末期病人及家屬身心靈的整體性照顧,絕非放棄治療,也不是負面消極的照護。
-
2023-07-15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要做酒測,為什麼被警察罵?
一個人喝酒,看到警察,心虛跑過去請警察做酒測,想不到警察罵他:「你又沒開車,做什麼酒測?」這個人酒醉初醒:「啊!對喔!我車子忘了開回來!」原來他走路回家。中國古代以茶會友,時代變了,朋友見面以酒相會,明知喝酒傷肝,但社會風氣如此,治肝的醫師除非也是酒瓶同好者,否則只能感嘆孤臣無力回天!古人有云:酒精是穿腸毒藥,意思是說酒精分子小,很容易經由腸壁吸收進入血液中,再循環到肝臟中,肝臟中的酵素把酒精主要成分中之乙醇分解為乙醛,乙醛再經由肝內酵素的作用分解為醋酸,之後再分解成二氧化碳及水,再由尿尿中排出去。因此,由醫學來看,不管喝了多貴的酒,最後經由肝臟的作用變成一瓶十八塊的汽水,由實際觀點而言,其實不划算。問題是酒精的中間代謝產物乙醛是致癌物質。酒精代謝能力差的人,乙醛在體內停留的時間越久,除了越容易臉紅之外,也容易得食道癌、咽喉癌等。而台灣是全世界酒精代謝比率較差的國家之一,統計約有45%的國人屬於酒精代謝緩慢型,這些人喝酒容易臉紅,嚴重者一碰酒就醉,也是提醒喝酒者有這個風險,杯中物少碰為妙!喝酒容易得肝硬化,眾人皆知,因為酒精會使肝細胞發炎壞死,產生纖維化,甚至肝硬化。酒精也會抑制肝臟合成白蛋白,但過程中通常病人不知不覺,等到有一天,肚子大起來或吐血或黃疸求醫診治,那時再戒酒就來不及了,只能換肝一途。另一項可怕的是通常B、C肝引起的肝硬化,在超音波下一看即知,但喝酒引起的肝硬化,通常在超音波只看到肝臟閃閃發光,肝臟勉強比正常稍粗一點而已,也就是說超音波診斷酒精性肝硬化,通常要肝硬化末期才診斷出來。「吾豈好酒哉?吾不得已也!」喝酒像抽菸一樣也會上癮,戒菸難,戒酒也不容易,只是嗜好與健康之中,如何拿捏,全憑個人的造化了!●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3-05-23 焦點.杏林.診間
臺大外科史上沒有完成總醫師訓練的僅三人!黃明和當年回家鄉服務,卻開啟醫療第二人生
一九六五年, 黃明和從臺大醫學系畢業, 經過一年的實習後,展開了住院醫師的訓練。然而,在擔任住院醫師的第三年,也正是他決定離開臺大醫院、回到家鄉彰化服務的一年。讓他做出如此艱難且重大的決定,全是因為胃潰瘍的宿疾復發,讓他難以在競爭激烈的臺大醫院中,完成總醫師訓練。住院醫師,就是二十四小時都住在醫院裡,只允許每週外宿兩次。當時,臺大醫院是一年十個外科醫生畢業,且只有一位才能晉升為總醫師,因此同學間的關係再好,也存在著競爭關係。臺大醫院的總醫師篩選方式如同金字塔:第一年, 多數新人選擇繼續努力打拚,經過第二、第三年的投票,加上第四年的篩選後,總住院醫師除了外科有兩位,其他每一科只會留下一位。不斷朝金字塔頂端邁進的黃明和,即使在擔任高壓的住院醫師時,也與同學、老師的關係友好,不過卻在研究計畫進行得非常順利時,胃出血又再次發作了。那次黃明和緊急進行手術,雖然順利切除部分的胃,但外露的縫線遲遲沒有脫落,甚至勾到其他臟器,造成他吐血的狀況。那時身邊的同學、親友都相當心疼他,即使知道他好勝心強,也紛紛勸他離開競爭激烈的臺大醫院,回彰化休養。「臺大外科史上,完成住院醫師訓練,但沒有完成總醫師訓練的只有三人,我就是其中之一。」黃明和說。當他面對如此困難的決定,曾經是同學的陳維昭也表示不捨。「因為我們待的地方叫臺大醫院, 就是沒有辦法跟一般人一樣, 可以有正常的休息、適度的放鬆,所有的時間、競爭、壓力,不會放過任何一個人。」手術後沒多久,黃明和曾在臺北短暫休養一段時間,並陷入了人生最重大的抉擇—以研究計畫申請出國學習肝臟移植,或返鄉開業。現任秀傳醫療體系副總裁的廖國超先生,同時也是黃明和夫人陳雪芹的姪子,在黃明和於臺北沉潛休養的日子裡,因為週間住校,週末會回臺北的外祖父母家,有時候會看到開刀後靜養的黃明和(那時陳雪芹女士在東門的彰化銀行上班,黃明和開刀後就在陳家臺北的住處靜養)。「那時電視只有兩台,華視、中視,別人在看電視的時候,他都不看。只要他遇到什麼醫學上的問題,就會馬上查文獻,一低頭一個半小時就過去了。」這是廖國超對這位未來姨丈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後來,因為獎學金次年才發放,最終黃明和選擇離開了他曾經打拚過、也引以為傲的臺大醫院,他像被宣告失敗、因傷提早退役的軍官,被迫離開屬於他的戰場,回到資源相對缺乏、技術落後、環境貧瘠的彰化重新開始。只是黃明和沒想到的是,在彰化,有更多等待醫療機會的民眾,他也將在這裡開啟他全新的醫療志業。開啟醫療的第二人生黃明和在臺大醫院訓練的後期,雖然仍在病中,卻仍持續做研究,尤其是他參與李俊仁教授領導的換腎小組,完成了亞洲第一例腎臟移植的成功案例,讓他後來被派去做「免疫學」的研究檢查。因為換腎最怕排斥性,因此能夠成功免疫才是致勝關鍵。後來,他還跟著潘以宏教授做當時非常先進的抗淋巴血清研究。「他那時就算不走臨床,走研究方面一定也是非常成功的。」身為十三太保之首的陳維昭肯定地表示。回到彰化後,黃明和先到了省立彰化醫院外科服務,看起來似乎離開臺大這個眾所矚目的擂台,就此無人聞問。然而,當年留下來的同學們卻不是如此看他的。陳維昭表示:「其實我們(臺大十三太保)的人數不只十三人,很多沒有留在臺大的人也發展得很好,像黃明和就是,只是每次我們一聚會,外界還是會稱我們是十三太保。」如今回頭看黃明和當時的選擇,沈富雄認為,當時臺大醫學院畢業的學生,若沒有出國而是留在臺灣,不是在臺北就是返鄉。他說:「回到家鄉,先在省立醫院做事,等當上主任,人脈時機成熟了,再開一間有規模的醫院,這條路非常符合父母的期待,也讓人很羨慕。像黃明和就是,還有敏盛醫院的楊敏盛。」回家鄉服務的黃明和,與同學們各自在不同醫療體系裡打拚著,而據沈富雄、陳維昭與王正一等人的說法,當時有些同學從國外回來臺灣重新謀職,卻無法順利銜接工作時,黃明和只要聽說了,就會邀請他們到自己醫院的體系裡工作,不論是哪一科,都會給予最優渥的待遇。像這樣的同學情誼,也讓黃明和在後來從事立委期間,與王正一共同研究出「健保草案」與「愛滋病防治條例」等相關議題,而陳維昭至今仍是秀傳醫療體系的榮譽總裁。在同學眼中,黃明和重情,也重才,人脈通暢、與人為善,就像他名字裡的「和」一樣。或許人生的路無法重來,在每個人生的決斷點,都會面臨極大的不確定性而使內心感到惶恐。但黃明和在人生最艱難的當下,秉持著事事用心、追求卓越、與人為善和利澤他人的精神,默默在每條路上種下良善的種子,也因此,即便時間更迭,仍讓許多人敬佩他的胸懷與感念他的付出。(本文摘自商周出版《做蒼生之大醫》)
-
2023-05-19 焦點.健康知識+
20種最痛疾病堪比自然產!皮蛇像被火燒、偏頭痛被尖物刺…還有這種病異常勃起超痛苦
生病之所以辛苦,在於疾病帶來的疼痛有多巨大!多數小病可能是輕微、短暫的症狀,但有些病的疼痛程度特別高,可能使患者極度痛苦到無法執行日常事務,對生活造成影響。根據英國媒體《THE SUN》引用英國國民保健署(NHS)資料,NHS列出了被認為最痛苦的20種疼痛疾病。像是三叉神經痛、帶狀皰疹(皮蛇)、痛風、叢發性頭痛…等,都入列,有些疼痛指數堪比女性自然產,或更甚。(以下為隨機排列,並非依據疼痛強弱順序)帶狀皰疹(皮蛇)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所引起的皮膚病,初次感染症狀表現為水痘,之後該病毒長期潛伏在脊髓末根神經節,當免疫力下降時就誘發病毒再度生長繁殖,沿周圍神經波及皮膚,出現群聚呈帶狀的水泡,並伴隨不同程度的神經痛、發癢等。看詳細疾病百科〉帶狀皰疹(皮蛇)新光醫院疼痛照護中心主任陳瑞源曾受訪指出,因為帶狀疱疹病毒會破壞神經,發作初期開始感到疼痛,多數患者以「火燒、電擊或針刺」形容發作時的痛苦,研究發現,皮蛇疼痛指數比生產痛還高。痛風痛風是體內尿酸代謝異常而引起的疾病。當人體血液中尿酸含量過高,尤其是尿酸值變化大時,容易導致尿酸鹽沉積在關節裡形成結晶,進而結石、產生痛風石。痛風痛起來,不但不良於行,還會痛得要人命。患者經常會在夜晚出現關節部位嚴重的疼痛、紅腫和炎症,疼痛感逐漸嚴重,甚至無法忍受,持續幾天或幾周不等。疼痛發作時會在半夜熟睡中痛醒,有患者描述疼痛感類似於腳趾被火燒一樣。看詳細疾病百科〉痛風心臟病發作心臟病發作有些前兆症狀,最典型的是胸痛,還有其他如上背痛、胃絞痛、腿部或腳踝腫脹、極度疲勞、感到噁心出汗…根據女性健康雜誌網《Womens Health》報導,有患者形容心臟病發作就像有一隻大象壓在胸口上或上背部,如果上背感到劇烈的壓力,可能是心臟病的症狀。看詳細疾病百科〉心臟病叢發性頭痛叢發性頭痛好發季節變換的1月到3月,根據病患描述,疼痛起來的程度不亞於生孩子,疼痛等級高達10分,教人生不如死,也稱做「自殺頭痛」。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中心主任王署君曾受訪指出,叢發性頭痛的病患常被誤以為是偏頭痛,根據研究,病患平均疼痛八年之後,才會被正確診斷為叢發性頭痛。看詳細疾病〉你是偏頭痛?還是叢發性頭痛?偏頭痛看詳細疾病百科〉偏頭痛很多人可能無法體會偏頭痛到底有多痛,台灣頭痛學會曾分享案例,患者指出,偏頭痛發作時,猶如大象在腦中奔跑或遭尖銳物穿刺,痛到想剖開腦袋。叢發性頭痛與偏頭痛經常會被混淆,腦神經內科醫師林志豪曾於臉書分享這二種頭痛的區別: ※偏頭痛1.好發於女性2.頭痛位置不一定侷限在一側3.搏動感的抽痛4.頭痛到需要休息5.怕光與聲音6.噁心嘔吐7.每次疼痛可持續4-72小時8.少數產生視覺障礙、聽覺障礙預兆※叢發性頭痛1.好發於男性2.疼痛位置在單側眼周及太陽穴部位3.嚴重頭部戳刺痛4.自律神經症狀:流淚、眼睛紅、眼皮腫、鼻塞、流鼻水等症狀5.是極難忍受的疼痛,又稱為自殺型頭痛6.發作週期像鬧鐘般準時固定7.每次疼痛可持續30分鐘-3小時8.頭痛時坐立難安與激動腎結石藝人胡瓜以前曾在半夜腎結石發作,痛到在地上滾不動,他形容像腰被扯裂,當時趕緊掛急診開刀。有結石的人都知道,痛起來真是要人命,有醫師指出,結石疼痛指數堪比女性自然產過程。不同位置的結石,症狀也有差異。振興醫院泌尿部主治醫師楊景偉曾接受《聯合報》訪問指出,當結石掉入輸尿管,卡在輸尿管的結石發作,會出現血尿、解尿疼痛、腎臟水腫、發燒、惡心、嘔吐等症狀,若結石在上段輸尿管則易引起腰痛,發生在中段是腹痛,結石在下段會下腹痛。看詳細疾病百科〉腎結石三叉神經痛三叉神經是大腦中最粗的一根神經,主管顏面感覺,分別位在額頭、鼻子下巴附近。通常會在眼周、耳周、牙齒周圍及臉部引起強烈疼痛、灼熱、電擊感,與隱隱作痛、或持續性的牙痛不一樣。嘉義長庚副院長暨腦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楊仁宗曾受訪指出說,據統計,三叉神經痛好發於50歲以上族群,發作前常沒有預兆,但可由觸摸臉部、風吹、咀嚼、說話或刷牙而引發如電擊般的疼痛。看詳細疾病百科〉三叉神經痛急性胰臟炎胰臟發炎可以是急性的或慢性的,急性胰臟炎意味着胰臟因某種因素受到重大傷害而受損,其病程緊急且持續數天至數周。急性胰臟炎主要以上腹部疼痛為主,通常進食後加劇、前傾身緩解,可能轉移痛至背部,還有腹脹、惡心、嘔吐、發燒等症狀。急性胰臟發炎程度,可能從輕微至相當嚴重的併發症,嚴重時死亡率甚至可達10~20%。看詳細疾病百科〉急性胰臟炎鐮刀型貧血鐮刀型貧血是一種紅血球異常的罕見遺傳性疾病,患有此症的病人,因紅血球變型成「鐮刀型」或「新月型」,造成紅血球攜氧量減少,並容易發生紅血球破裂現象形成貧血。如果患者體內的紅血球出現大量破裂,可能造成血液濃稠而阻塞血管,使患者出現骨骼、關節、腹部劇烈疼痛。鐮刀型紅血球也可能堵塞陰莖的血管,造成陰莖異常勃起,且經常久久無法消退,令患者很痛苦。泌尿科醫師指出,病患陰莖海綿體持續充血,時間一久會疼痛,痛到根本不會想發生性行為。看詳細疾病〉他太持久她喊救命 原來有怪病、中年男子勃起持久超過4小時,原因竟是「這種貧血」引起闌尾炎(盲腸炎)闌尾炎以病程可區分為「急性闌尾炎」與「慢性闌尾炎」,急性闌尾炎發病快且嚴重。常見症狀為噁心、嘔吐、發燒及右下腹悶痛感,當手按壓患者右下腹部,再放開時,疼痛會加劇,即「反彈疼痛」,必須立刻動手術切除。看詳細疾病百科〉闌尾炎(盲腸炎)胃潰瘍胃潰瘍有部分患者有出血、胃穿孔、阻塞等併發症,出血的症狀包括吐血、吐黑色物質、解黑便、頭暈,甚至於休克等,穿孔患者症狀則包括嚴重腹痛、發燒;有阻塞併發症的患者會有嘔吐、腹脹,吃了少量的食物就飽脹、便秘等。也有患者出現火燒心胃食道逆流症狀。看詳細疾病百科〉胃潰瘍纖維肌痛症日前,24歲的日本知名AV女優結城莉乃才宣布自己罹患纖維肌痛症。「神祕的疼痛」纖維肌痛症是一種慢性全身疼痛,因壓力改變神經穩定性,出現全身廣泛疼痛,合併記憶力衰退、疲憊、失眠、頭痛、憂鬱和下腹痛等周邊症狀,也可能與其他疾病共存。台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韋達曾受訪指出,肌痛症的疼痛感不見得是針刺、刀割,它類似深層組織疼痛,常見疼痛部位在肩頸、背部和四肢,容易讓人誤以為是身體緊繃而非疼痛,增加診斷困難。看詳細疾病〉全身痛到想輕生 小心纖維肌痛症骨折很多原因會造成肋骨骨折,如車禍、跌倒、高處墜落等造成的外傷,甚至急救時的胸部按壓等。桃園孫德金診所醫師孫德金曾在《聯合報》撰文指出,一旦受傷通常是嚴重頭頸部外傷的結果,且會傷及重要神經血管。中段肋骨骨折斷端容易刺傷肺部,下段骨折則容易刺傷脾、腎、橫膈膜。側面肋骨骨折最痛,後面次之,再來是前面。痛不只是疼痛,還會讓你不敢用力呼吸、不敢咳嗽、不容易清除痰液而造成肺炎,讓你不敢翻身、不能好好睡覺休息,傷口不容易癒合。看詳細疾病百科〉骨折椎間盤突出椎間盤突出是脊椎的退化性疾病,因椎間盤脫水、失去彈性,造成上面的小神經發炎、疼痛,甚至產生肌肉緊繃、關節老化,這些都會引起下背疼痛。痛的程度要看壓迫到哪些神經,如果突出的椎間盤壓迫到坐骨神經,疼痛會往下延伸至腿部、腳部,甚至造成患者腳麻無力,就變成坐骨神經痛。少數還可能造成脊髓腔狹窄或壓迫到膀胱神經,出現馬尾症候群,導致患者大小便失禁、肛門會陰部周圍麻木等症狀。看詳細疾病百科〉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坐骨神經痛是指疼痛感沿著坐骨神經的分佈區域,通常始於下背部與臀部,沿伸至大腿、小腿與足踝。典型坐骨神經痛的症狀為下肢刺痛、灼痛、麻木或感覺異常,患者在咳嗽、打噴嚏、舉重物等使腹壓增高的動作時,會使疼痛的症狀加劇。看詳細疾病百科〉坐骨神經痛五十肩(肩周炎)運動醫學名醫、聯新國際診所院長林頌凱曾受訪指出,五十肩好發於50歲以上女性,保護身體筋骨的女性荷爾蒙減少,肌腱關節逐漸磨損老化,多重情況影響下,肌腱開始發炎疼痛,有的患者會痛到像刀割般,愈痛愈不敢動,愈不動關節就會慢慢沾黏起來,進而演變成五十肩。症狀包括肩頸部疼痛、肩膀僵硬、手舉不起來、肩關肩在某些角度的活動度受限等,患者夜間睡覺時疼痛感會更為劇烈。看詳細疾病百科〉肩旋轉肌袖病變(五十肩)關節炎關節炎是導致關節疼痛和炎症的病症,最常見的是退化性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是老化過程的正常現象,但不只是年紀增長,發生挫傷、拉傷、扭傷、骨折等因素,也會引起關節炎,最終造成關節退化。主要症狀是疼痛、腫脹、畸形和功能障礙。看詳細疾病百科〉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是自體免疫疾病,成因複雜,可能受環境、病毒、細菌共同影響,導致免疫系統出錯,攻擊身體,病人全身的關節會出現紅、腫、熱、痛,嚴重發炎。特殊症狀是「晨僵」,即早晨出現關節劇痛而痛醒,且關節僵硬的感覺會持續一段時間,通常要等到中午左右才慢慢改善。看詳細疾病百科〉類風濕性關節炎子宮內膜異位症許多女生都會經痛,經痛可能是因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症等不同情況引起。原本屬於子宮裡的內膜組織,剝落後在體內到處蔓延,若跑到卵巢內生長,則形成所謂的「巧克力囊腫」;跑到子宮肌層的則稱做「子宮肌腺症」;跑到腸胃附近,就容易產生腹瀉、胃腸疼痛及腹腔內沾黏。婦科名醫劉偉民指出,子宮內膜異位的主要症狀就是經痛,特點為隨著時間延長,越來越痛。年紀越大,症狀越來越嚴重,且容易合併腸道炎,因為子宮內膜侵犯腸壁,甚至刺穿腸道,有人因此經常腹痛、腹瀉。看詳細疾病百科〉子宮內膜異位症複雜性疼痛症候群(CRPS)根據chatgpt解釋,複雜性疼痛症候群(CRPS)是一種罕見但嚴重的慢性疼痛疾病。它通常發生在手臂、腿部、手腳等四肢,但也可能發生在其他部位。CRPS的疼痛程度超過了正常的傷害程度,例如,即使是輕微的刺激也可以引起強烈的疼痛。疼痛可能是持續性的、劇烈的、燒灼感、刺痛感或麻木感,且疼痛可能會向四肢的其他部位擴散。此外,CRPS還可能伴隨著局部的腫脹、皮膚變色(通常是紅色或藍紫色)、溫度變化、運動功能受限、肌肉痙攣、關節僵硬等症狀。手術後疼痛根據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衛教資料指出,手術後常因組織受損引發術後急性疼痛。通常疼痛程度在術後前1-2天最強烈,之後隨著傷口癒合而減輕。病患實際感受到的疼痛強度,會因傷口大小、深度、部位、是否合併感染或發炎、及本身對疼痛的敏感度而有所差異。常見症狀包括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呼吸加速、臉色蒼白、肌肉緊繃、腸蠕動降低、皺眉冒汗等。初期疼痛劇烈時,多以強效類鴉片藥物止痛。【參考資料】.《THE SUN》PAIN THRESHOLD The 20 ‘most painful’ conditions that can affect your health according to the NHS.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衛教資料
-
2023-05-13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做完超音波,心裡感覺不舒服」怎麼回事?
診間。「醫師,那天你安排我去做超音波,感覺好像被強暴!」病人一臉氣憤的說。「到底怎麼回事?」我不解的問他。「一躺上,醫師叫我自己把衣服卸下,看也不看我一眼。做完,丟了兩張衛生紙給我,叫我自己擦,問他也不回答,感覺非常不舒服!」病人的投訴有其道理,醫師年輕時常只學醫療技術,忘了病人是人,除了肉身之外有感受,也要與病人互動,忘了基本的禮貌與親切的態度,這是目前醫療制度下醫療速食文化下的一個副作用。如果病人是醫師自己的家人或好朋友,也許檢查醫師的態度就會不一樣了,這是人性的缺點,任何一種行業都容易有這個缺失,以前是公家機關的辦事人員特別有這種毛病,近年來已大幅改善,在醫界,醫療人員對求診的病人特別容易有這種態度浮現出來。超音波是現代醫學必備工具,尤其腹部超音波的角色可以說是腹部的聽診器,比聽診器之於心及肺疾病診斷上的功能更有過之而無不及。心臟不好會小鹿亂撞、會胸口悶、會胸痛、會氣喘如牛、會臉色蒼白、會冒冷汗,甚至突然倒地不起。肺不好會咳嗽、會胸悶、會咳血。得了肺癌早期不知不覺,到了末期會喘、會咳血、會瘦,等到這些症狀都出來,通常是肺癌末期。至於肝臟,號稱是沉默的器官,內部沒有痛覺神經,只有表面有痛覺神經。此外,肝臟可以切掉四分之三,人都還可以正常活動,照常運動。肝臟會發炎、會肝硬化,甚至會發生肝癌。猛爆性肝炎厲害會致人於死地。肝硬化末期,人會昏迷、會吐血。肝癌末期,人會消瘦、臉會變黃、肚子會大因有腹水,最後會肝昏迷而往生。而超音波是診斷肝有沒有纖維化、有沒有硬化或長肝癌最好最方便的工具,尤其是B、C肝的病人更是要每半年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就像車子一定要每半年到監理處體檢一次一樣。超音波的探頭就像理髮師手上的剃頭刀一樣,人人可拿,人人可做,髮型漂不漂亮需要經驗,而超音波做得準不準確,有無經驗、有無訓練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讓病友有感,知道服務的對象是有人性的人,而不是機器,換句話說,除了醫術之外,更要有同理心,可惜健保不給付同理心,而同理心也不好量化,也因為醫師也是「人」,其人性的缺點就容易浮現出來,而讓病人有被強暴的感覺了!●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3-05-06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帶人要帶心還是帶肝?
醫院某部門主管老是遭屬下投訴。院長:「帶人要帶心!」部長:「我是做肝的,帶人要帶『肝』,肝好心就好!」帶人是一門大學問,尤其對醫療而言,醫師都自有主張,自尊心也蠻強的,因此要帶好屬下醫療同仁實在不容易。俗語說:帶人要帶心,此處指的心不是心臟的心,而是腦袋瓜裡面大腦的思想,屬下信你了,被你感動了,或臣服了,自然就會聽你指揮。這位肝膽科主管說的帶人要帶肝,其實說的也有幾分道理,因為肝要好,心才會好,此話如何說?肝臟是人體的最大化學工廠,負擔人體廢物的解毒功能,例如喝下的酒,酒精的主要成分乙醇,在肝內被分解為乙醛,乙醛再經過肝內酵素分解變成醋酸,再分解為二氧化碳及水,再由腎臟排出體外。肝不好,喝下的酒精無法解毒,乙醛積留在體內。乙醛是一種致癌物質,長久以往,會引發咽喉癌、食道癌,而酒精也會誘發肝纖維化、肝硬化,抑制白蛋白質的合成,因此許多酗酒的病人後來肚子大如鼓,就是因為白蛋白太低了,會吐血,就是因為肝門靜脈壓力太大,食道、胃的血管爆裂出血,因此進而引發肝昏迷。此外,如果感染了B肝或C肝更容易引起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當正常肝臟功能剩不到四分之一時,病人就會出現黃疸、意識不清,甚至肝昏迷現象,此時,你再如何諄諄教誨或感化他、教化他,也是有如緣木求魚,枉費功夫而已。因此,帶人帶心沒有錯,但前提是對方肝要好,沒有肝硬化或沒有猛爆性肝炎。肝好是心好的必要條件,反之,肝好,心不一定會好,因為他可能有許多不良思想占據他腦袋,有好肝沒好心,許多為非作歹的人都屬於這些,這些人一旦壞心發作,因為肝好體質好,發揮的破壞力就大了。凡我國國人都要肝好、心好,以好心好肝為最高的境界!●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3-01-01 醫療.消化系統
「胃脹氣、胃潰瘍、胃食道逆流」哪些人是高危險群?有這些症狀要當心 中醫教2穴位助養胃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常常三餐不正常,導致胃脹氣、胃潰瘍、胃食道逆流等腸胃問題越發嚴重。除了影響生活品質,嚴重還可能引起腸胃病變,甚至演變成癌症。元氣網整理脹氣、胃潰瘍、胃食道逆流等腸胃問題,帶您了解自身腸胃健康狀況,也教您按摩穴道,來緩解腸胃問題引起的不適感。◎胃脹氣你是否常常飯後肚子脹脹,感覺腸道內有氣體或壓力,但這股氣卻又無法排出導致腸胃不舒服、甚至還會胃痛?這種不舒服的感覺就是「脹氣」!常見導致胃脹氣的原因1.飲食習慣不佳:愛吃高油膩食物、進食的速度太快導致消化不良。2.易致脹氣食物:豆類、高澱粉食物、奶類、碳酸氣泡類飲料、酒精、人工甜味劑。3.胃腸道正常菌種過少:長期使用抗生素的病患,容易因胃腸道正常菌種過少,而失去發揮正常的消化與吸收功能,使得食物醱酵產生氣體。4.排氣功能不足:胃腸道有多餘氣體時,會刺激腸胃道蠕動,藉由人體不斷打嗝或放屁來排出體外。排氣量太少,氣體太多就會脹氣。當這樣的功能,因為疾病(如:糖尿病)、年齡老化或某些藥物等等因素而下降不足時,會造成胃脹氣。5.其他疾病因素:當有胃腸道病變、胰臟炎、腸阻塞和肝腫瘤等疾病。9飲食法改善脹氣問題1.避免容易脹氣食物2.乳糖不耐症改喝優酪乳3.改善便秘,規律排便4.定時吃好菌5.盡量少鹽少油6.細嚼慢嚥少說話7.少久坐多運動,飯後走走8.以水代酒9.吃富含消化酵素的水果提醒,如果您有長期脹氣問題都無法根治,請務必看醫師診斷出致脹氣原因,才是根本之道。◎胃潰瘍有些人會把胃食道逆流跟胃潰瘍混為一談,但實際上胃潰瘍是胃的粘膜發生潰瘍,胃食道逆流則是胃液往食道的方向逆流造成刺激或發炎,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疾病。胃潰瘍是消化性潰瘍的一種,是胃酸和胃黏膜間的平衡失常所產生。正常情況下,胃黏膜細胞有豐富的血液供應,可產生新細胞,影響胃黏膜細胞受損的原因包括胃幽門桿菌感染、胃酸過多、藥物刺激、吸菸、飲食習慣不良以及心理壓力等。胃潰瘍的症狀多數胃潰瘍沒有明顯症狀,部分患者上腹部不適或疼痛,大多數是悶痛。一般而言,疼痛的嚴重度與潰瘍的大小有部分相關,愈大、愈深的潰瘍,症狀比較嚴重,部分潰瘍很嚴重卻沒有很明顯症狀,常見年紀大、有糖尿病病史或服用消炎止痛藥的患者。有部分患者有出血、胃穿孔、阻塞等併發症,出血的症狀包括吐血、吐黑色物質、解黑便、頭暈,甚至於休克等,穿孔患者症狀則包括嚴重腹痛、發燒;有阻塞併發症的患者會有嘔吐、腹脹,吃了少量的食物就飽脹、便秘等。也有患者出現火燒心胃食道逆流症狀。哪些人是高危險群?‧家族病史:胃潰瘍病史。‧飲食習慣:三餐不定時、暴飲暴食。‧食物選擇:常食用高油脂、刺激性食物,空腹食用高油脂或刺激性食物。‧飲酒過量:長期飲酒、吸菸、吃檳榔。‧藥物使用:長期服用消炎止痛、阿斯匹林、類固醇等。‧精神壓力:過度憂慮、焦慮緊張等。‧幽門螺旋桿菌:幽門螺旋桿菌會破壞胃粘膜表皮細胞,易導致胃發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癌。9方法助改善預防1.定期做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2.檢查有無幽門螺旋桿菌感染。3.未經醫師診斷,應忌用可誘發或加重潰瘍,甚至引起併發症的藥物。如:阿斯匹靈或消炎止痛藥等。4.避免暴飲暴食、細嚼慢嚥,睡前2小時應避免飲食,戒掉吃宵夜的習慣。5.規律作息、避免熬夜,睡眠充足。6.禁酒、戒菸、不吃檳榔。7.少吃高油脂及刺激性食物。8.多運動,維持標準體重。9.減輕壓力,保持樂觀態度。提醒,輕微的胃潰瘍,在經過醫師診斷後,可透過藥物治療或日常生活習慣改善,來緩解症狀。但如果出現「吐出血或排出黑色瀝青狀的糞便、貧血症狀、急劇腹痛、反覆嘔、體重不明原因減輕」等胃潰瘍的嚴重症狀,就需要立即就醫檢查。看更多>>元氣網疾病百科:胃潰瘍 ◎胃食道逆流台灣人每4個人中有一個人患有胃食道逆流,早成原因多數是壓力大、情緒緊繃、作息跟三餐不正常,導致很常發生心灼熱、喉嚨異物感。胃食道逆流的症狀胃食道逆流的症狀有很多,分為典型症狀跟非典型症狀。‧典型症狀:心灼熱、火燒心,在胃部有稍灼熱感、感受到酸逆流,導致有食物、胃液逆流到口腔,但沒有反胃或嘔吐。‧非典型症狀:胸口疼痛、咳嗽、氣喘、喉嚨沙啞、喉嚨痛、嚥下疼痛、困難等,需要經由專業的醫師以及相關檢查(胃鏡、上消化道攝影),判別是否是胃食道逆流症。 哪些人是高危險群?‧45~60歲的人‧肥胖者‧消化性潰瘍患者‧懷孕的婦女‧長期酗酒者‧精神緊繃、工作壓力大11方法助改善預防1.避免暴飲暴食,細嚼慢嚥,用餐宜七分飽。2.餐後不宜立刻趴睡或平躺,避免胃部的食物逆流至食道。3.睡前兩個小時應避免飲食。4.戒掉吃宵夜的習慣,才能讓食物充分消化。5.生活作息規律、避免熬夜。6.禁酒及戒煙。7.少吃高油脂及刺激性食物,避免胃酸分泌過多。8.睡覺時可把頭部位置墊高,減低胃酸逆流的機會。9.體重過重者宜減輕體重,並養成運動習慣,幫忙消化。10.消化性潰瘍患者,應定期做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11.女性應避免穿過緊的衣物,增加腹部壓力,導致胃食道逆流。提醒,有胃食道逆流症的患者建議可以從改善生活作息、飲食習慣,配合適當的藥品治療,改善生活品質以及減少可能的其他併發症。中醫教你穴位按摩 養胃改善不適感中醫師彭溫雅表示,胃食道逆流的常見原因包括壓力大、情緒緊繃,也與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常吃消夜有關,這些都會導致消化機能變差,延緩胃排空的速度,分泌過多的胃酸。她建議,不論什麼類型的胃食道逆流,都可以透過早晚穴位按摩的方式保養。睡前按|內關穴內關穴在手腕下方三指、前臂正中的位置,按這個穴位對於改善肝氣鬱結、消化不良、壓力的效果都很好。建議在晚上睡前洗個澡,全身暖和之後,平躺於床上,身體肢體都不要彎曲,以免經絡受阻,效果打折。躺好之後,搭配吸氣四秒、吐氣四秒的腹式呼吸,同時以按住四秒、放開四秒的節奏,兩手各按3分鐘。因為人體血液循環全身一圈是20秒,以四秒為一個單位的呼吸和按壓穴位,也符合身體的節奏。彭溫雅表示,按此穴位可改善壓力下自律神經過度亢奮的問題,按完之後全身會很放鬆,也有助於改善入睡困難的問題。如果白天不小心多吃了,或是胃食道逆流正在發作,也可以馬上按,這個穴位感受度很強。早晨按|中脘穴第二個推薦穴位是距離肚臍四指位置的中脘穴,剛好就是胃的位置。這裡不能用按的,要用「振腹」的手法拍,手指併攏如同半杯狀,以空杯的位置去拍,大約每三秒,以不輕不重的力道拍一下中脘穴,一共拍100下,大約是5分鐘的時間。建議在早上剛起來空腹時拍,趁著陰氣未散、陽氣未動的時間,效果最好,趁刷牙洗臉的時間就能順便完成。最後,提醒有輕微腸胃問題的民眾,可以先了解您的症狀是屬於胃脹氣、胃潰瘍、胃食道逆流、其它胃疾,當中的哪一種,找到原因後從平日作息及飲食習慣加以改善。但若是有長期胃部疾病問題都無法根治,請務必看醫師診斷出致脹氣原因,才是根本之道,以免耽誤黃金治療時間,惡化引起腸胃病變。看更多>>元氣網疾病百科:胃食道逆流參考資料:‧胃脹氣怎麼辦?除了打嗝和放屁,10招讓你解決肚子脹氣困擾‧胃潰瘍會轉變成胃癌嗎?醫師教你胃潰瘍5大緩解方式‧元氣網疾病百科:胃潰瘍‧每4人就有1人中!胃食道逆流分4型 中醫教早晚按2穴道緩解‧元氣網疾病百科:胃食道逆流
-
2022-11-18 癌症.頭頸癌
喉嚨卡卡、爆瘦…竟罹食道癌 他勇敢抗癌回歸正常生活
58歲陳姓男子吸菸、喝酒、嚼檳榔30多年,3年前吃東西覺得卡卡、爆瘦6公斤,不以為意,直到吃飯噎住險窒息,就醫發現罹患食道癌第3期,腫瘤有6公分大且多處淋巴結轉移,經接受放化療及食道切除及重建手術,術後努力抗癌,每周爬溪頭,如今回歸正常生活,他呼籲病友勇敢抗癌。台中榮總胸腔外科主任莊政諺說,食道癌成因主要由抽菸、喝酒、嚼檳榔所引起。多數病人初始症狀為吞嚥困難、聲音沙啞、體重減輕等,腫瘤較大者則可能產生吐血而危及生命,及早介入相關檢查,方能給病人最適切的治療與提高疾病存活率,及增加病人生活品質。陳姓男子表示,他就醫才發現食道癌腫瘤阻塞食道接受放化療,腫瘤縮小、淋巴結明顯減少,經微創食道切除及重建手術,術後第7天恢復良好出院,第14天可由口進食,他戒除菸、酒、檳榔,每周爬溪頭努力抗癌,如今回歸正常生活。莊政諺說,台中榮總食道癌病人由胸腔外科主導,與多專科團隊通力合作,為病人安排個人化的完善治療,病人平均在門診後約2至5日安排住院,3日內完成檢查後討論治療計畫,平均住院第4至7日治療,大幅縮短病人就醫奔波,讓病人把握住治療的黃金時間。院內每年約有130名食道癌新診斷病患治療方式與國際接軌,多數先放靴療後再手術,提高病人預後及存活率,術前一個月加入ERAS(術後加速康復計劃)。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
2022-10-14 焦點.杏林.診間
第32屆醫療奉獻獎/當年家屬跪求「救救我家人」,至今仍心痛!台灣阿「肝」許金川,寧失業也要消滅肝病
「不管你是班超、曹操或蔣光超,每年都該做一次腹超!」一提到近期推廣的腹部超音波活動,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許金川馬上說出這段順口溜。人稱許P的許金川,以妙語如珠愛說笑話聞名醫界,肝基會很多Slogan都出自他的創意。自稱「台灣阿甘(肝)」的他行醫逾40年,寧願專長治肝病的自己失業,也希望「肝病在台灣消失」。台大醫院過去有個傳說,有兩位醫師不管時間多晚都能在辦公室裡找到人,一位是現任台北市長柯文哲,另一位就是許P。許金川說,這麼拚命是因為自己是鄉下孩子,雖然讀了醫學院、當了醫師,還是想爭一口氣。家屬跪求「救救我家人」,為時已晚至今仍心痛。許金川三更半夜仍不歸營最著名的故事是:他第二年住院醫師時,台大引進當時最新的超音波儀器,放在婦產科。他非常好奇,只要有機會,就溜去婦產科對超音波「動手動腳」。後來甚至帶著腸胃科患者悄悄到婦產科照腹部超音波。黑黑的超音波影像裡有亮亮的光影,對他有極大吸引力,一有時間就去研究,常常忘記下班更忘記時間。後來台大引進更先進的儀器,他開始利用超音波揪出早期肝癌,並採取酒精注射法,讓肝癌細胞提早壞死。愈接觸肝病患者,愈發覺國人對這個國病的認識並不多,許多患者發現時已是肝癌末期。幾乎天天都會有家屬跪在地上哀求許金川「救救我家人」。曾有一位小學女老師,上課時吐血,才發現罹患肝癌,她先生哭著求許金川「一定要救我太太」,但為時已晚,許金川愛莫能助。幾十年後回想起那許多哀傷的景象,許金川依然心痛。肝病被當肝火旺,自服中草藥愈吃愈糟。台大是最早開始做肝病防治的醫院,從篩檢到衛教,一步步做。許金川說,當時國人深信肝病就是肝火旺,被診斷後常常自行服用中藥,或認為草藥能強健肝臟。台大醫院種植好多棵橄欖樹,病患與家屬爭相撿葉子,說是吃了會恢復肝功能,病情愈弄愈糟。推廣肝病認知的過程中,又發現患者對「感染」認知高度不足。從慢性肝炎到肝硬化、肝癌,有所謂肝病三部曲,但從帶原到可能出現肝癌,至少十年,期間應有機會及早阻斷。許金川向台大恩師、台灣肝病之父宋瑞樓教授提議乾脆成立基金會,走出診間,運用各界力量加強宣導,或能夠及早發現帶原者,及早監測與治療。籌設基金會到處募款,「面紅耳赤」也要堅持。基金會需要足夠經費。許金川的家人回到他家鄉屏東東港向親朋好友募資一百多萬元,但遠不足成立基金會至少要一千萬元的門檻。恰巧當時有新聞報導敘述中央研究院院士李遠哲成立基金會,更巧合的是兩位贊助者:永豐餘集團創辦人何壽川、東帝士集團創辦人陳由豪,都是許金川在台大醫院景福門診看診的唯二患者。是不是也向他們兩位募資呢?許金川陷入天人交戰。因為許金川和兩位病患雖然相處如朋友,但是過去只有病患有求於醫師,現在卻要醫師向病人請求金援,許金川很為難,想不出來怎麼開口。「基金會不能半途而廢,」許金川鼓勵自己。在何壽川、陳由豪兩人看診前兩周,許金川終於發了一封電郵說明原委;但在診間看到兩位患者時,他面紅耳赤說不出一個字,好在兩人主動表示願意各自捐出五百萬元,幫助基金會成立。透過募資成立基金會的構想,一開始恩師宋瑞樓不很贊同。宋瑞樓告訴他,拿了別人的資源,就得付出代價。許金川警惕在心,但想到患者在病房跪下求他的身影,他終究還是選擇勇往直前。肝基會設立以來,在全國各個鄉鎮村里開辦免費肝病暨肝癌篩檢,公義的道路拓展得有聲有色,更於2017年獲得醫療奉獻獎團體獎。笑稱醫界兩位「金川」,自己是沒人認識的那位。許金川說自己是任性又有想法的學生,住院醫師期間,時常被恩師宋瑞樓叫「扣誒(許的台語)」,提醒寫病歷。病歷室裡,要請住院醫師寫的病歷都放在籃子裡,籃子上註明住院醫師的名字。有一次,許金川發現他累積沒有寫的病歷數,居所有住院醫師之冠,再看看同事們完成的病歷都被收起來,他也把病歷收起來假裝完成,被恩師識破,少不得一頓訓示。後來,恩師拜託他優先看某一位患者,他因為這位患者不符合優先的定義而拒絕。他以為一直惹麻煩的自己會被記仇,恩師卻完全沒有。對於他成立基金會,宋瑞樓是永遠的支持者。醫界有兩位著名的「金川」,一位是許金川,另一位是去年獲得醫療奉獻獎特殊貢獻獎的葉金川。同為金川,他常常開葉金川玩笑,說葉金川是走在路上大家都認識的金川,而他是走在路上沒人認識的金川。這次得知自己獲得醫療奉獻獎,許金川本想婉拒,但想到得獎可以有機會擴大宣傳「消滅肝病」,才高興地答應。訂下十年消滅肝病 ,推出免費腹部超音波篩檢。許金川訂下「十年消滅肝病」的目標,也推出「今年超了沒?免費肝炎肝癌腹部超音波篩檢」活動。許金川解釋,政府喊出「2025年消滅C肝,感染率歸零」不等於消滅了肝病。肝基會推動40歲以上成人每年一次腹部超音波,B、C肝帶原者每半年一次,才能大幅減少肝癌對國人健康的威脅與禍害。從28年前成立肝基會至今,許金川沒有一天停下來。他希望十年滅肝病的目標如期達成,十年後的今天讓他親眼看見肝炎病毒消失,自己這輩子的努力能開花結果,台灣人不必再為肝病所苦。許金川小檔案年齡:74歲出生地:屏東學歷:台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臨床醫學研究所現職:台灣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財團法人全民健康基金會董事長醫療財團法人好心肝基金會董事長經歷: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台大醫院內科部肝膽腸胃科主任台大醫院內科主治醫師美國國立衛生學院國立癌症中心研究員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癌症中心研究員主要事蹟:利用超音波及分子醫學從事肝癌研究。創立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舉辦免費肝炎、肝癌篩檢活動,宣導肝病防治觀念,並於民國84年成立「免費諮詢專線」。2006年起,與台大社工室、肝基會合作開辦「肝癌病友支持團體」。2021年開始推動40歲以上國人每年定期做腹部超音波活動。
-
2022-08-27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的定義不同! 此肝非彼肝,此腎非彼腎
男女約會。女:「我怒火燃燒!」男一聽馬上親過去。女的大怒:「我正生氣,誰敢惹我!」男:「妳不是說慾火燃燒嗎?」中國文字,火字用很多,心中一把火、火大、火冒三丈、火上澆油、赴湯蹈火…等,與醫學上有關,而過去國人最耳熟能詳的就是「肝火旺」,這是中國傳統的醫學名詞,意指火氣大、口臭、睡不著的病症。事實上,傳統醫學的「肝」與現代醫學的「肝」是不一樣的,傳統醫學中除了國人耳熟能詳的「肝火旺」之外,就是「腎虧」了。傳統醫學中的「腎虧」泛指腰痠背痛、記憶力減退等症狀,與現代醫學腎不好的腎虧─尿毒症是完全不同的。會有這些落差是因為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對器官的定義不一樣。前者是以陰陽五行的學說來定義,人體的各種臟器例如肝經、膽經等加上虛擬的一種醫學理論而來。而在現代醫學中,各種器官都是實體的,例如肝是指位於人體腹腔右上方最大的器官,而腎臟則是位於右邊肝臟下面及左邊腰部各一個的實體器官。現代醫學中,肝不好會肝昏迷,會吐血,會黃疸,全日睡顛倒,會死亡;腎不好引發尿毒症,不洗腎或換腎會酸中毒而死亡,而沒有人會因肝火旺或腎虧而死亡。因此,了解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的不同定義很重要。此外,耳聰目明也很重要,分不清楚對方已經怒火燃燒或慾火燃燒,不僅好事不成,反而會挨揍挨耳光呢!總之,平日多吸收正確的醫學常識,注意身體健康,才能擁有健康而彩色的人生。●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2-08-14 養生.聰明飲食
傳言中的毒藥卻可能是良藥!為什麼硝酸鹽或亞硝酸鹽其實可防心血管疾病?
今天(2022-8-11)一早看到兩個電郵,真是心有淒淒焉。讀者alex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教授您好:可以請教一下這個新聞嗎?亞硝酸鹽致癌? 陽明交大逆轉性發現:可防心血管疾病真的是大逆轉嗎?」讀者Joe在我昨天發表的 Elliot留言集錦4:吐血「陽光是春藥」的回應欄裡留言:「老師好,偶然看到這篇報導提到『硝酸鹽及亞硝酸鹽有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效益』而且效益『遠大於造成的健康風險』,其中的研究是來自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不知道老師怎麼看這篇研究呢?因為近十年受到媒體影響,我已經很少會主動選擇吃香腸或培根這類東西(當然偶爾還是會吃一下;或是便當裡面有基本上我就是會以不浪費食物原則將其吃掉)好奇老師您的看法,感謝您撥冗回應。」這兩位讀者詢問的報導是今天發表在聯合新聞網的《亞硝酸鹽致癌? 陽明交大逆轉性發現:可防心血管疾病》。它的第一段是:「香腸、培根等加工肉品中多含有硝酸鹽及亞硝酸鹽,普遍被認為可能致癌。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研究團隊調查發現,國人吃下最多硝酸鹽及亞硝酸鹽的食物來源根本不是加工肉品,反而是蔬菜與米飯;調查亦指出,硝酸鹽與亞硝酸鹽有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效益,遠大於造成的健康風險。」我總共發表了10篇關於亞硝酸鹽的文章。在2017-2-13發表的華視:年菜回鍋恐致癌,有這兩段:【有關「青菜重新加熱,產生亞硝酸鹽」一事,早在1981年,紐約時報就已經有報導,而其結論是毋庸大驚小怪。近幾年來,陸陸續續也有幾篇破解此一錯誤資訊的文章。譬如,去年就有這麼一篇文章。】在2019-6-28發表的亞硝酸鹽致癌?誤會大了,有這兩段:【還有另外三個有趣的事實是,(1)我們的口水裡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而這對我們的健康是至關重要,(2)來自食物的「硝酸鹽」及「亞硝酸鹽」被認為是有益健康的,請看Food sources of nitrates and nitrites: the physiologic context for potential health benefits,以及Nitrate and Nitrite in Health and Disease,(3)有研究顯示,「硝酸鹽」或「亞硝酸鹽」可以被用來治療心衰竭。也就是說,傳言中的毒藥卻可能是良藥,請看Harnessing the Nitrate–Nitrite–Nitric Oxide Pathway for Therapy of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總之,不論是隔夜菜,或是加工肉品,有關它們因為含有「亞硝酸鹽」而會致癌的說法,都是源自於錯誤認知而造成的以訛傳訛。】請注意這兩段話裡的【來自食物的「硝酸鹽」及「亞硝酸鹽」被認為是有益健康的】,以及【有研究顯示,「硝酸鹽」或「亞硝酸鹽」可以被用來治療心衰竭。也就是說,傳言中的毒藥卻可能是良藥。】在我2019-7-20發表的新書餐桌上的偽科學2裡,第一篇文章的標題就是「亞硝酸鹽的惡名與真相」。壹電視在2019年11月採訪我的主題之一就是「亞硝酸鹽會致癌?」。請看我的電視訪談影片。台北醫學大學的學生在2019年12月採訪我,而之後我就在2019-12-23發表醃製食物好壞,北醫學生採訪。我提供三篇論文以及四篇有科學證據的網路文章,顯示硝酸及亞硝酸對健康是有益的:Dietary Nitrate and the Epidemiology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eport From a 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WorkshopVascular effects of dietary nitrate (as found in green leafy vegetables and beetroot) via the nitrate-nitrite-nitric oxide pathwayNitrate and Nitrite in Health and DiseaseThe effects of nitrates and nitrites on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The truth about the nitrates in your foodAre Nitrates and Nitrites in Foods Harmful?Nitrate-rich leafy greens 'good for the heart'也就是說,我早在五年多前,而之後又一而再再二三地想要逆轉大家對亞硝酸鹽的誤解。如今看到聯合報的這篇逆轉文章,怎能不有所感慨。原文:亞硝酸鹽, 可防心血管疾病, 陽明交大逆轉性發現?
-
2022-07-13 癌症.胃癌
幽門桿菌未根除癌化 男肚痛脹氣二度胃鏡查出罹胃腺癌
1名70歲男性有長期胃潰瘍病史,吃完東西容易肚子痛、脹氣,曾照胃鏡發現出血,止血吃藥後覺得症狀沒有改善,經轉介至長安醫院就醫,肝膽腸胃科醫師許鈺銓建議再做一次胃鏡檢查,診斷得了胃腺癌。許鈺銓說,病人到院時因為先前才在他院做過胃鏡,所以不願再做,因此只提醒可能風險並給予藥物治療,二、三個月發現症狀變嚴重,患者才答應重做胃鏡。他說,透過窄頻光波腸胃內視鏡檢查,發現有兩處不太正常的細胞表現,切換成特殊光源更是明顯不對勁,切片報告證實是胃腺癌,又驗出有幽門桿菌,代表病患之前幽門桿菌都沒有處理。所幸尚屬早期胃癌,癌細胞也未轉移,術後癒合情況不錯,目前定期追蹤即可。許鈺銓說,病患罹患胃癌主因是因為幽門桿菌未根除而導致癌化。根據國健署統計,高達9成的胃癌患者曾感染幽門桿菌,感染後易造成反覆消化性潰瘍、破壞胃粘膜,罹患胃癌的機率高達一般人的16倍。因此預防胃癌,先從預防幽門桿菌的感染開始,建議飯前洗手、避免共食改用公筷母匙、避免吃到不乾淨的食物,水一定要煮開才能喝,並少吃醃製和高油脂食物。他說,早期胃癌症狀不明顯,若有出現腹脹、腹痛、噁心嘔吐、消化不佳、食慾下降或吐血、解黑便就要特別注意,尤其若症狀持續了兩周,務必向專業醫師諮詢。也呼籲40歲起每1至2年做作胃鏡與胃幽門桿菌檢查,發現感染應盡速殺菌治療,避免拖成胃部癌變。
-
2022-06-2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中重症+281例、171人病歿 新增4歲女童腦炎亡
國內新增281例中重症個案、171例死亡。其中新增一例兒童死亡個案,為先前公布的腦炎四歲女童,因住院中發現合併腎及腦幹等多重器官功能異常,且持續惡化,於6月17日出現突發性肺出血,不幸過世。目前兒童死亡個案累計19例,其中因腦炎死亡有6例。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死亡個案年齡分布為4歲至90多歲,158人具慢性病史、111人未接種滿三劑、90人超過80歲以上。目前累計中重症1萬3410例,死亡4798例死亡。其中出現一例兒童死亡個案,為先前公布的腦炎四歲女童,無慢性病史。6月14日因發燒、抽搐至急診,插管使用呼吸器,頭部電腦電腦斷層發現腦水腫,診斷為腦炎。6月15日住加護病房使用降腦壓藥、類固醇、免疫球蛋白、瑞德西韋、抗癲癇藥物等藥物治療,住院中發現合併肝腎及腦幹等多重器官功能異常,並持續惡化。6月17日有突發性肺出血 ,當天不幸過世。另有一例19歲男性,本身有慢性心血管疾病,長期服用抗凝血劑。5月29日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等症狀,5月30日採檢、31日確診。6月1日出現因頭痛、抽搐、咳血、吐血到急診,經電腦斷層掃描發現有腦內出血及腦壓高,立即安排手術併使用瑞德西韋治療。6月3日完成手術,但在術後一周出現嚴重敗血症,血液培養出綠膿桿菌,雖然使用抗生素等藥物治療,仍持續惡化,於6月17日死亡;主要死因爲自發性腦出血,因此列為與新冠肺炎共病。中重症個案包括150例中症、131例重症。其中新增一例兒童MIS-C個案,為九歲男童。個案5月19日確診新冠肺炎,當時出現發燒,合併鼻塞、頭痛等症狀,於家中採居家照護至解隔離。但6月15日有出現高燒至40.5度,伴隨頭痛、輕微咳嗽、頸部腫痛,6月16日出現結膜炎,由家人帶往診所求診,服用退燒藥後仍持續發燒。6月17日出現嘔吐、食慾、活力下降,6月18日到急診,檢查血壓偏低,發炎指數、心臟酵素、凝血功能異常,懷疑為MIS-C收治於小兒加護病房,使用類固醇、免疫球蛋白、阿斯匹靈等藥物治療。所幸病況改善,6月21日轉到一般病房。目前12歲以下兒童重症共66例,包括腦炎21例、肺炎(含細支氣管炎)15例、敗血症3例、哮吼7例、MIS-C13例、共病2例、家中死亡5例;死亡增至19例,其中6例為腦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