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1 失智.大腦健康
搜尋
台北榮總
共找到
726
筆 文章
-
-
2023-01-08 失智.大腦健康
美FDA批准阿茲海默症新藥 專家曝適用於哪些人身上
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本月6日批准一款阿茲海默症的新藥「Leqembi」,在1年半的臨床試驗中延緩衰退達27%,一年治療費用約為2萬6500美元。專家表示,此款藥適用於輕度患者身上,若病況已來到中度,恐怕效果相當有限。「Leqembi」由美國百健(Biogen)與日本衛采(Eisai)藥廠共同研發,是全球第一款經臨床實驗證明,可針對阿茲海默症的生物特性,降低類澱粉蛋白沉澱,並減緩記憶力和思維衰退的藥物。第三期臨床試驗中共1795名患者,投入藥物一年半的時間,延緩了27%的記憶力、思維衰退症狀。台北榮總失智治療及研究中心主任王培寧表示,目前在阿茲海默症的治療上,已和過往的目標不太一樣,現在鼓勵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以將病程停留在輕度的時間延長。「過去投入藥物治療時,病患多已退化到較為嚴重的情況。」王培寧說,近期問世的新藥,已漸漸開始針對有部分自主生活能力的族群,此次的新藥也是能夠減緩失能速度,這對患者的生活品質,以及照顧者的照護壓力來說,都是相當大的改善。王培寧也說,「Leqembi」的主要機轉,即為移除大腦中不正常的澱粉,以延緩病程的發展,前兩年也有一款新藥問世,但價格是這款藥的兩倍。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新藥適用於輕度的病患,若為中重度病患就不太建議使用。不過,「Leqembi」每月需注射兩次,可能出現腦腫脹等副作用。王培寧也說,目前臨床上許多阿茲海默症治療藥物,都有腦腫脹的副作用,但也有大部分病患無症狀,但從國外的案例來看,確實已有幾例死亡個案,懷疑與腦腫脹有關。目前美國醫療保險(Medicare)計畫也正在研擬是否給付這款新藥,美國FDA也正在確認新藥藥效。王培寧則說,通常一款新藥要進入台灣,要先待藥商於全世界分批投入人體試驗後,並經過我國食藥署審查,最快預計明年,甚至後年才正式投入使用,但「健保是否給付」,也還是一項難題。
-
2022-12-28 失智.大腦健康
玩故宮牌卡 失智嬤想起人生點滴
全台失智症人口逾30萬人,96%是65歲以上長者,因此預防、延緩失智成為社會一大挑戰。「社交」對長者的情緒穩定、語言表達都有助益,尤其有助於失智症的延緩。台北榮總與故宮共同研發推出「今牌人生」認知牌卡,幫助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極輕度失智症患者達到非藥物治療的效果。73歲白女士6年前被診斷失智症後相當挫折,但她參與認知牌卡的活動中,提升注意力,跟家人間的感情也更加深了,她將活動時想起的人生點點滴滴,記錄在一本冊子中,精心繪製,分享時更是緊緊抱在懷中。她說:「或許慢慢地,我今年、明年的記憶將消逝,忘東忘西沒關係,但我希望你不要忘記我,現在只希望你們不要忘了我。」連接個人經驗激發聯想台灣面臨「高齡社會」的挑戰,2025年將步入超高齡社會。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表示,隨著台灣邁向超高齡化社會,更面臨失智症的挑戰,尤其絕大部分失智症都發生在70歲以上族群。因此,北榮與故宮共同研發「今牌人生」牌卡,以長者認知需求為中心,涵蓋10大主題「嬰幼兒、青壯年、老年、美食佳餚、植物花卉、飛禽走獸、生活用品、節慶四季、神話人物以及經典選件」。台北榮總失智治療及研究中心主任王培寧表示,認知牌卡中涵蓋人生不同階段,也有生活中會接觸到的動植物、飲食、節慶等等,經由牌卡來連接每個人的生命經驗,激發長者們進行討論,發掘每個人人生當中的黃金時刻。「將故宮帶入家庭,也讓失智症病人從家庭走向社區。」王培寧說,當每位長者看到相同的圖案,其實都有著不同的聯想,以「翠玉白菜」為例,有人會想到白菜料理,有人則想到過往曾種過白菜,有非常多的延伸。促進小孩子與長輩互動對失智症患者來說,除了藥物治療外,非藥物治療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主任王署君說,現在失智症治療上,愈來愈強調非藥物治療,尤其長者的生活鮮少與人互動,缺乏生活上的刺激,就可能導致腦功能退化,若能透過牌卡,促成小孩子與長輩,或是長輩之間的互動,進行心智訓練的活動都相當好。王培寧指出,透過牌卡上的圖片以及專業人員的引導,對輕度失智症患者,或自覺記憶力不好的民眾,就有了闡述過往經驗的機會,「聯想」、「延伸」、「思考」,都對延緩失智症相當好。王培寧分享,過去帶團體的經驗中,有張「小孩放鞭炮」牌卡,意外的引起長輩們的熱烈反應,有些人想到自己小時候是帶頭放鞭炮的,有些則是瑟縮在後面,一旁的家屬也從中驚喜發現父母的兒時趣事。
-
2022-12-27 癌症.肝癌
金馬獎得主許志遠48歲肝癌逝 肝病權威揭肝癌成因及預防關鍵
知名音樂人、金馬獎得主許志遠(DJ Point)驚傳病逝消息,享年48歲。他曾在2018年以《地球最後的夜晚》拿下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而今(2022)年不僅以《一家子兒咕咕叫》入圍金馬獎,也為《神人之家》貢獻配樂,據悉他是因為肝癌離世。肝癌的成因和症狀有哪些,預防肝癌又該怎麼做?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總執行長楊培銘曾表示,肝臟是無聲的器官,肝臟病變患者不會有感,早期能夠發現的患者大多是長期控制B、C肝或定期健檢發現,等到不適才就醫大多是晚期,而晚期肝癌的治療效果有限,從診斷到死亡平均半年到一年,嚴重者三個月內就可能辭世。無聲殺手肝癌3大成因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簡榮南曾表示,台灣肝癌的患者以「病毒性肝炎」為最大宗,大多是B、C肝的帶原者,其次為酒精性肝炎,第三位為脂肪性肝炎。台灣近年來積極找尋B、C肝帶原者,但推估仍有一半的B、C肝帶原不知道自身有病毒性肝炎,若能在早期發現,腫瘤小於3公分以下,透過手術治療幾乎可以完全根除肝癌。簡榮南表示,自知是B、C肝帶原的患者,約有六成會定期於門診追蹤,能幫助肝癌及早發現,但仍有四成的患者,雖然自知帶原卻未定時追蹤,成了肝癌未爆彈。‧肝癌成因: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性肝炎除了肝炎、肝硬化,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亦顯示,脂肪肝、糖尿病、三酸甘油脂過高也是國人罹患肝癌的三大風險因子。林口長庚醫院肝臟研究中心主任葉昭廷曾表示,B、C肝在疫苗和藥物治療下,預期造成肝癌的風險會愈來愈低,下個世代的肝癌防治重點在肥胖、慢性病和脂肪肝。肝癌有症狀通常已晚期楊培銘表示,肝癌初期幾乎無明顯症狀,但是若是已經出現黃疸、腹脹、疲倦、右上腹疼痛、發燒、食慾不振、體重減輕,又或是肝衰竭、肝昏迷,恐怕都已經是晚期肝癌,而晚期肝癌治療工具有限,導致死亡率極高,近年雖有免疫療法,但僅對20%的晚期肝癌患者有效,延長約39個月的壽命,但仍遠低於早期治療的效果。‧肝癌可能症狀:黃疸、腹脹、疲倦、右上腹疼痛、發燒、食慾不振、體重減輕台北榮總胃腸肝膽科主任黃怡翔曾指出,罹患B肝、C肝及脂肪肝等患者,為肝癌高風險族群,應每半年至一年定期追蹤,隨時掌握肝臟健康狀況。平時若出現體重減輕、腹痛、黃疸等症狀,或是長達一至兩個月容易累,「這是一個警訊,應速就醫檢查。」預防肝癌關鍵是找到它楊培銘說,「預防肝癌的關鍵就在於腫瘤還沒有長大、出現症狀之前,就先找到它。」想知道肝臟是否健康,必須靠抽血檢查,並透過腹部超音波檢查肝、膽、胰、脾、腎臟等五大器官。楊培銘提醒,B、C型肝炎帶原者至少每半年要做一次腹部超音波,年滿40歲以上民眾則應每年一次腹部超音波,才能及早發現腫瘤、根除治療。根據台灣本土研究,最快29天肝癌體積倍增,但大多數需要經過112天,也就是說,肝腫瘤長大一倍,約需4個月。楊培銘建議,有肝硬化的人每隔3到6個月就要追蹤1次,無肝硬化者則是每6到12個月追蹤,如此就算發現肝癌,通常腫瘤不會超過3公分,來得及做根除性治療。‧預防肝癌方法:定期腹部超音波檢測、飲食少油膩、少喝酒、多運動、生活保持規律黃怡翔說,不論是早期、中期、晚期肝癌患者,若能好好接受治療,早期肝癌5年存活率可高達80%至90%,中期、晚期肝癌患者的五年存活中位數時間分別為30個月及20個月,呼籲患者務必遵守醫囑進行治療。提醒飲食應少油膩、少喝酒、多運動、生活保持規律,避免罹患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進而遠離肝癌。
-
2022-11-27 醫療.呼吸胸腔
工作環境傷肺嗎?只在上班日咳、痰、喘 醫建議就醫檢查
拒絕傷肺工事,如何保護自己的肺健康【問卷募集中】工作場域中潛藏著許多看不見的傷肺因子,然而我們常關心公司有哪些福利,但,您關心自己的員工健檢嗎?您知道員工健檢多久做一次、有哪些項目呢?聯合報健康事業部邀請您,立刻進行小測驗,看看如何透過健檢保護肺健康!問卷連結點這裡>>>了解你的傷肺工事大調查肺癌蟬聯18年十大癌症死因之首,衛福部每年公布肺癌死亡數據,卻不敵一場「新冠疫情」的震撼教育,國人因此開始注重肺部健康。傷害肺部的風險因子很多,除了癌症,還包括吸菸、空汙、感染、過敏、遺傳、老化,以及職業傷害等。提升全民肺健康,從「自我警覺」開始。台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表示,高度暴露在「傷肺」風險因子的職業,勞動部皆規定雇主需定期協助為勞工做健康檢查,其中肺功能檢查是常規檢查項目之一,費用由政府支出。但傷肺因素相當多,不少團體希望肺功能檢查列入國健署每年提供的篩檢項目中。楊振昌認為,如果與工作並無直接相關,不建議由政府直接列入常規檢查,應先提高民眾警覺,若出現咳、痰、喘等症狀,可尋求胸腔科協助。職業災害是否傷肺,可從上班日症狀判斷。台大環境職業醫學部主治醫師郭育良表示,職業引起的肺部功能傷害,比不良生活習慣等因子更顯著,且新興職業也可能有潛在風險,等肺功能嚴重受損再就醫,往往不可逆。郭育良建議提高自我警覺,若假日時沒有出現咳、痰、喘等症狀,上班日就會開始不舒服,就可能是高風險族群。空汙、感染、過敏、遺傳、老化、疾病等,都屬於傷害肺部的風險因子,但郭育良說,這些目前皆未列入職業傷害範疇。常見因職業引起的肺部疾病為「職業性氣喘」,引發物質如二異氰酸酯、酸酐、木屑、金屬、熔劑、藥物、粉塵或其他化學物品等。從事哪些工作是職業性氣喘的高危險群?包括實驗室工作者、養鴿戶、農夫、屠宰業、養殖漁業、昆蟲學者、海產製造業、麵包師傅、穀物處理、印刷業者;食用油、醬油等調味料業者;茶葉、菸草業者;清潔劑、塑膠製造業、蠶絲業、伐木業等。研究指出:空汙損肺,長期暴露空汙環境者需注意。研究指出,空汙已被證實會影響肺部,其中PM2.5直接穿越支氣管纖毛,沉積於支氣管及肺泡中,最後導致支氣管擴張、支氣管纖維化等。近年,外送員、郵差等職業,被視為空汙之下最可能受到影響的族群。但空汙尚未被納入職業性氣喘的風險因子,郭育良解釋,要認定職業性氣喘,勞工於工作場合暴露後,罹患氣喘的比率是一般人二倍,而所有人空汙暴露量大多一致,較難認定外送員、業務、郵差等因此增加多少風險,只能說暴露時間較長。臨床上沒有較明顯數據顯示,空汙暴露量需到某個程度,才算是高暴露量,所以難以認定。肺功能檢測非侵入性,吹氣六秒完成檢驗。不只空汙難認定,過敏也難認定是職業傷害風險。郭育良表示,現在討論過敏多提到居家致敏因子,如塵蟎、灰塵、蟑螂等,但國內並未積極推動改善居家環境,居家辦公盛行,也尚未將其納入職業傷害的認定範疇。郭育良建議,肺功能檢查屬於非侵入性檢查,僅需要吹氣六秒即可完成檢測。楊振昌表示,如果懷疑自己肺功能異常,基本檢查還有胸部X光,但若已經產生癌變,腫瘤 一公分以下較難發現,可做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再加上肺功能檢查。
-
2022-11-27 醫療.呼吸胸腔
肺功能檢測到底在測什麼?醫:出現喘、咳等呼吸道症狀就該測
隨著台灣人口高齡化、吸菸、氣候潮濕及空汙等因素,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阻塞)、氣喘、間質性肺病、肺纖維化等肺部疾病漸受國人重視,但要正確診斷,肺功能檢測是必要項目,民眾對此卻不太熟悉。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高雄長庚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王金洲說,若民眾出現喘、咳等呼吸道症狀,都鼓勵進行肺功能檢測,以利及早發現肺阻塞、氣喘、肺纖維化及肺炎等肺病。了解患者肺活量及肺泡換氣功能,是重要診斷依據。新光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鄭景元說,喘、咳嗽、呼吸困難等呼吸道狹窄症狀,可能與長新冠、肺阻塞、肺纖維化等呼吸道疾病有關,進行肺功能檢測可了解患者肺活量及肺泡換氣功能,提供醫師很多線索加以確診及評估病情嚴重程度,甚至關乎後續治療用藥、藥物調整等。依據健保署106至110年統計,肺阻塞、氣喘、間質性肺病、肺纖維化及肺積水患者進行肺功能檢測,其中,肺阻塞患者檢測年齡多為60歲以上,男多於女,人數於106至108年逐年增加,108年檢測人數達6萬7,408人,包括男性5萬5,864人,女性1萬1,544人,但109至11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檢測人數大幅降低,110年檢測總人數降至4萬7,843人,降幅達四成一。氣喘患者肺功能檢測方面,108年統計檢測人數達15萬8,590人,包括男性6萬8,372人,女性9萬218人,檢測患者年齡則以5至9歲孩童居多,男女相差不多,但相較於男性,女性55至74歲是另一檢測人數高峰。不過,109至110年受疫情影響,檢測人數也降低,110年總人數為11萬3,017人,降幅達四成。年逾55歲氣喘女性檢測增多,可能與失去荷爾蒙保護相關。台北榮總胸腔部呼吸治療科主任柯信國說,肺阻塞致病原因是長期吸菸,男性屬高風險族群,當咳、痰、喘症狀持續三周以上,多半會就醫檢驗;女性患者則多受二手菸影響。至於氣喘檢測患者以孩童人數居多並不意外,因病童多受病毒、細菌感染或過敏性問題影響,男女相差不大。至於年逾55歲氣喘女性肺功能檢測人數增加,柯信國說,這可能與女性肥胖或病情時好時壞、多年後才就醫有關。鄭景元則說,可能是女性更年期後失去荷爾蒙保護,對外界過敏原更為敏感所致。柯信國說,間質性肺病致病原因很多,須經由肺功能及電腦斷層詳細檢查,但目前藥物僅能減緩病程及降低肺纖維化機會,此類患者更需肺功能檢測監測病情。若病患服藥半年後,肺功能持續惡化,恐是對藥物反應不佳,必須採用更新藥物治療,或請病人參與新藥臨床試驗。基層診所多無儀器,肺功能檢測縣市以六都最多。健保署統計,氣喘及肺阻塞分列肺功能檢測人數前兩名,其餘間質性肺病、肺纖維化及肺積水患者人數不多,檢測人數也不多。近年疫情影響,是否導致肺功能檢測人數降低?健保署長李伯璋說,疫情期間人人戴口罩,避免了其他呼吸道疾病,可能是病情嚴重度降低而未就醫,檢測人數下降應是多元因素所致。健保署統計,進行肺功能檢測縣市以六都為主,目前為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呼吸道疾病委員會委員的柯信國說,國內肺功能多在醫學中心、區域及地區醫院檢測,一般診所多無肺功能檢測儀器。往後將朝向實務合作模式,患者進行肺功能檢測後,相關數據提供給基層診所,由診所醫師為病人解說,若需治療才回到大醫院,以節省民眾往返大醫院時間,同時加強宣導,讓民眾多了解肺功能檢測的重要性。確診後14-28天 可進行肺功能檢測新冠疫情期間,許多民眾染疫後出現呼吸不順症狀就醫,柯信國說,目前只要確診患者於感染後14天或28天,就可以進行肺功能檢測,如果檢測後懷疑有肺纖維化,即可再以電腦斷層檢查。此外,鄭景元於臨床觀察,許多染疫患者於長新冠門診就醫,並進行肺功能檢測後,意外發現已患有肺阻塞或氣喘而不自知。他提醒民眾,當出現呼吸不適症狀,應就醫進行肺功能檢測,確診疾病後,再依醫囑規律用藥,並接種新冠、流感及肺炎鏈球菌疫苗,以防肺臟遭病毒或細菌侵犯,讓肺功能持續惡化。【加入Facebook社團】肺纖維化(菜瓜布肺) 慢病好日子邀請病友及家屬加入社團,在這不但能了解其他病友罹病經驗、生活小撇步,還能提出問題,也會不定期提供醫療知識,讓我們一起勇敢面對疾病,與肺纖維化共存!
-
2022-11-23 焦點.元氣新聞
「雷神索爾」克里斯發現有阿茲海默症基因暫息影!一旦罹患無法根治,6方法預防勝於治療
飾演「雷神索爾」的影星克里斯漢斯沃,為了Disney+新節目「克里斯漢斯沃的極限挑戰」,竟然發現自身基因造成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8至10倍,他自己的外公就是患者。阿茲海默症是許多人都害怕得到的疾病,有遺傳基因真會罹病嗎,我們又該如何預防?在「克里斯漢斯沃的極限挑戰」節目其中一集,克里斯發現自身擁有分別來自父母的一個「APOE4」基因,這將使他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較常人更高。而事實上,他自己的外公就是阿茲海默症患者,自從發病之後已有好幾年沒見過面。克里斯過去一直忙著拍片,這次事件也讓他害怕哪一天會突然意識到孩子都長大了,到時想要再多點相處時間已沒機會,因此打算趁此時機好好把握,也讓自己休息一段時間。根據台大醫院神經部「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病因的基因學」的衛教資料指出,阿茲海默症是一種不可逆、進展性的腦部疾病,分為早發型與晚發型,兩者都跟基因有關聯性。台北榮總特約醫師劉秀枝於《聯合報》專欄撰文指出,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失智症,致病原因不明,只有小於5%是自體顯性遺傳,目前已知的基因突變有三種:APP、PSEN1和PSEN2。如果父母之一帶有此基因,子女遺傳的機率為50%;其他50%不具此基因的子女,罹患的機率與一般人同。劉秀枝強調,這只是機率問題,有此基因的人只是罹患的機會比較大,沒帶基因者不見得就不會罹患阿茲海默症,只是機率較低,因此可說是人人都有機會得到。 6個良好生活型態預防阿茲海默症阿茲海默症只能症狀治療,至今仍無藥物可根治,去年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通過了阿茲海默新藥「Aducanumab」,卻引起軒然大波,因絶大多數專家都認為其療效的科學證據不足,價格更不便宜,對阿茲海默症病人實在沒有助益。大家都怕得到這種什麼都忘了的病,更怕造成家人及社會莫大的照顧負擔。想要預防阿茲海默症,最好的方法就是維持良好的生活型態,而且專家建議愈早開始愈好:1.多動腦:大腦用進廢退,動腦的時間愈多,腦的活動力愈高,則預防阿茲海默症的效果愈好。2.規律運動:培養一種喜愛且適合自己的運動,並持之以恆。3.多活動:積極參與社團,多與親朋好友互動,不孤立,不憂鬱。4.睡好覺:每日盡量睡足7小時,不熬夜,養成良好的睡眠品質。5-1:地中海式飲食:多吃蔬果、豆科植物、五穀雜糧、堅果與橄欖油,適量吃魚、乳製品、紅酒和少量肉製品。咖啡、綠茶、紅茶、咖哩和黑巧克力也有加分。5-2:有助維持大腦精神敏銳度食物:芝麻葉、藍莓、蛋黃、橄欖油、鮭魚、核桃6.如有糖尿病、高血壓或高血脂,要好好治療。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黃達夫也指出,對抗阿茲海默症,一定要抱持「預防勝於治療」的態度,所有人都應更加積極地落實禁菸、降低空汙、推動健康的飲食及生活習慣去預防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資料來源】.台大醫院神經病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病因的基因學.劉秀枝/預防阿茲海默症 聽媽媽的話就對了.黃達夫/阿茲海默症 再次證明預防勝於治療.6種食物維持精神敏銳度 預防阿茲海默症
-
2022-11-12 焦點.生死議題
「人往生後只剩軀殼!」器捐家屬發揮大愛幫助更多的人
「爸爸肝癌走了,可以遠離病痛,但捐出眼角膜會不會讓他更痛,心裡真的很不捨。」器捐家屬楊聖慧的爸爸楊文闊3年前肝癌病逝,楊聖慧說,當時媽媽說,「人往生後只剩下軀殼,燒一燒也就沒有了」,希望讓爸爸器捐幫助更多的人,最後是捐出眼角膜。楊聖慧直到現在只要想起爸爸,內心還是十分煎熬與傷心,但為幫助更多等待器官的人,她與媽媽都簽署器捐卡,今天她帶著兩名10歲及8歲姪女一起參加台北榮總「心傳真愛-111年器官捐贈感恩會」,灌輸下一代應珍惜身體及器捐的觀念。台北榮總歷年器官及組織捐贈者已達900位,為感念捐贈者的大愛精神,每年舉辦感恩會,今天感恩會由副院長高壽延主持,移植外科主任劉君恕及相關醫護、社工人員共同參與,並邀請近2年器官捐贈者家屬暨受贈者及其家屬出席,共同表達對器官捐贈者大愛精神的感謝與追思。近年來,器官捐贈風氣慢慢成形,國人對器官捐贈並不陌生,依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統計,109年每年約有400多人捐出器官,救人一命,但受到新冠疫情影響,110年捐贈人數減少到294人,少了約3、4成器捐人數。衛福部長薛瑞元曾說,大家仍想辦持續進行宣傳,讓器捐人數再增加。楊聖慧今帶姪女參加活動,希望小朋友去聽、去看、去感受,姪女也在卡片寫下「阿公,我好想您,你過的好嗎?」,楊聖慧則寫下「我最愛的爸爸,您好嗎?謝謝您的大愛,讓我們能參加這麼有意義的活動,您是我們的榜樣。」楊聖慧說,政府應大力宣導器捐幫助更多人。同樣是器捐家屬的蘇敏惠說,今年9月2日上午7點多,正在與先生林清合聊天,但先生突然不說話了,轉頭一看,先生眼睛緊閉,「而從那一刻起,先生就再也沒有睜開眼睛」,想起與先生的過往仍不斷拭淚,經送醫急救雖然恢復心跳,但已宣布腦死,診斷是腦血管瘤破裂,造成蛛網膜下腔出血,因先生生前參與慈濟慈誠會,並是五工扶輪社社長,為貫徹先生熱心助人的人生價值,同意捐出肝臟、腎臟、胰臟、眼角膜、皮膚、骨骼、肌腱,嘉惠他人。58歲張勝昌,18歲時隻身從桃園來到台北半工半讀,沒想到一次感冒服用成藥後,引起急性腎炎,再轉變為慢性腎炎,最後為慢性腎衰竭,43歲開始洗腎,接受腹膜透析長達16年及血液透析1年,對工作及生活造成重大影響,長期洗腎讓他身心飽受煎熬,好在家人的陪伴、病友的支持給了他安定的力量,並終於在110年順利接受腎臟移植手術,他由衷感激捐贈者與家屬的大愛,給了他及家人全新的人生,也希望能盡一己之力回饋社會。台北榮總移植外科主治醫師林釀呈說,新冠疫情期間,確實受限於跨院摘取器官有嚴格的限制,且染疫者無法捐贈器官,讓器官組織捐蹭人數降低,但現在疫情趨緩,且不論有無確診只要採檢陰性都可以捐贈,但國內器捐者條件與國外還是有落差,其他國家可能即便是採檢陽性,但CT值高屬於感染舊案仍可器捐,不過,相信往後會逐步放寬,捐贈人數會再增加。
-
2022-11-0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室外口罩禁令何時鬆綁? 王必勝曝11月底前就會上路
隨著疫情趨緩,口罩禁令何時會鬆綁?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表示,現在疫情趨緩且速度愈來愈快,將會逐漸調整口罩政策,現階段調整方向將分為室內及室外,但因牽涉範圍廣,仍有一些細節還需討論,並會一次性的盡速對外詳細說明,預計會在這個月(11月)實施。王必勝今參加「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北區醫療及安養機構優良醫師表揚大會暨台北榮總111年醫師節慶祝大會」並於會前受訪。而距離11月26日九合一選舉日期愈來愈近,是否還會鬆綁隔離措施,讓更多的人可以外出投票?王必勝說,目前指揮中心與中選會保持聯繫,並採取全國一致性的作法,並會向各縣市政府詳細說明清楚,若確診數持續下降就可以有更多的人出來投票,但隔離措施就會維持現狀。
-
2022-10-30 焦點.元氣新聞
梨泰院事件「創傷性窒息」10秒就失去意識 PTSD也成倖存者難題
南韓首爾梨泰院昨日晚間發生推擠死傷事故,因萬聖節狂歡活動湧入超過10萬人潮,據官方統計,目前已有151人死亡、多人輕重傷。專家表示,人潮擁擠下,只要心臟血流無法輸送到大腦,10秒就可能失去意識;梨泰院事件的倖存者也可能因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需要長期治療。梨泰院踩踏事件目前根據官方統計,至少有151人死亡,其中外國死者22人,包括伊朗、烏茲別克、中國和挪威公民,失蹤人數則有3580人。大型活動緊急救護協會創會理事長、台北醫學大學急診學科教授高偉峰表示,南韓相關報導傳出時,都稱為「心臟驟停」,實際上可能就是產生了「創傷性窒息」,當頸部受到壓迫,心臟供血無法輸送到腦部,只要10至15秒,人就會失去意識。「人若失去意識當下沒有在4到6分鐘內搶救,就可能會產生不可逆的傷害,或窒息死亡」。高偉峰說,就算是人也有好幾十公斤,只要4到6分鐘的腦部缺氧,就會對大腦產生不可逆的傷害,即使是年輕人後續也要依靠葉克膜救治。國內要如何避免類似事件發生的可能?高偉峰說,大型活動都應該要有相關的配套管制措施,第一要進行人流管制,若每平方公尺容納超過4格人,就會大幅增加風險;也要設置綠色通道,讓救護人員能夠在緊急狀況進入,避免有傷患時,病患出不來、醫護進不去的窘境發生。此次梨泰院事件,發生在狹窄的斜坡地區,且巷弄十分狹窄。高偉峰表示,人群會像骨牌一樣,一旦散場跌倒加上斜坡,就容易產生嚴重的傷亡,事件的死亡者中,也多為「外傷性窒息」所致,死者上半身會呈現骨折、發紫狀態。台北榮總社區復健精神科主任周元華則表示,梨泰院事件中的倖存者大多都會出現焦慮等症狀,除了晚上夢魘外,白天也可能出現「情境重演」的狀況,腦中不斷回想當時情境,因此會極度焦慮外,也不敢單獨一人,但又不敢再接進人群,急性期時會相當矛盾,但大約七成的民眾在兩周內,都可以慢慢調適後恢復正常生活。但也有部分倖存者會成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患者,周元華說,重大事件中2至5%左右的倖存者會在事件過後的三個月中持續恐懼,此時人體內分泌系統已然失調,除了接受相關輔導外,也需靠藥物治療,補充維生素、稀有離子以及抗憂鬱藥物。至於,救難人員是否會產生相關的心理創傷?周元華指出,過去台灣發生大園空難時,當時災難景象因為真的太過悽慘,屍體分離的畫面衝擊性太過強烈會造成救難人員的心理創傷;但此次梨泰院事件,目前看來仍是純粹的急救是件,只是出現大量傷患,事件特性不同,造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可能性較低。
-
2022-10-30 醫療.心臟血管
健保大數據/血管支架治療特色院所
醫學中心No.1高雄長庚醫院/心導管技術起步早 多項醫療首創 經驗豐富根據健保署統計,110年高雄長庚醫院血管支架申報數量達2,867支,位居全國第一。高雄長庚心臟內科主任、教授級主治醫師陳永隆表示,該院36年前創立心導管室,並與急診和心臟外科組成全國首創24小時待命介入性醫療小組,可及時治療並照護病患。除多項醫療創舉,現有28名主治醫師,心臟內科方面,更是南部醫學中心的權威。陳永隆說,高雄長庚相關醫療技術起步早,1981年台灣首例經皮心導管冠狀動脈血管成形術及1995年首例心臟血管支架植入,都由洪瑞松教授完成。1986年,洪瑞松由林口長庚到高雄長庚主持內科部及心臟科業務,同時也把心導管的技術帶到高長。此外,高長也是亞洲首個執行經橈動脈心導管技術醫療中心,讓患者術後行動較方便,且減少血管相關併發症。陳永隆指出,高長心臟血管介入性醫療有純熟的技術,也持續創新,一般心導管患者只需2到3天即可出院,心肌梗塞病患則需5天左右。陳永隆提醒,三高患者容易有血管阻塞問題,抽菸或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也是高危險群,現代人飲食習慣不佳、壓力大又不愛運動,讓心肌梗塞問題年輕化,若有胸悶、喘、心悸、冒冷汗等病症,應隨時注意並及早就醫治療。醫學中心No.2高雄榮總/搶救心血管如救火 專攻複雜冠狀動脈病變據健保署110年血管支架申報資料統計,高雄榮總共申報2,492支血管支架,數量居全台第二。高雄榮總心臟內科主任郭風裕說,院內每年約做1500例至1600例介入性心導管治療,其中2%是慕名求治或外院轉介的複雜性冠狀動脈病例。醫療團隊也善用高技術門檻的鑽石刀打通鈣化嚴重的血管。因長年處理這類高難度病例,不時在院際間扮「救火隊」。郭風裕說,高榮一年執行上千例汽球擴張術、血管支架置放等心導管介入性治療,當中複雜性冠狀動脈病變案例多,支架用量相對也多。複雜性冠狀動脈病變指的是血管硬化、堵塞、血流過不去,通常也合併糖尿病、腎臟病及高血脂等,病人多數不願接受全身麻醉、切開胸骨做繞道手術。而高榮對複雜病變病例著墨較多,常在國際會議或期刊發表手術案例,也曾轉播示範全閉塞手術,因此接獲不少高難度轉介個案,這些病例血管堵塞很長,有病人最高裝到7支血管支架。他說,心血管疾病可能突然休克甚至猝死。高榮除率先推動緊急心導管,要求90分鐘內把病人的命搶下來,成功降減3%死亡率,心臟內科醫療團隊更鑽研鑽石刀,克服技術門檻,處理血管鈣化問題,讓打入的支架能完整撐開,暢通血流,減少血管再狹窄機率。區域醫院No.1振興醫院/心臟內外科同時待命 患者治療更有安全感健保署110年統計,振興醫院在區域醫院中使用血管支架數量第一,共1,743支。振興醫院副院長殷偉賢說,依健保署統計,去年許多中南部醫院申報血管支架數量上升,原因是受新冠疫情影響,病患多就近治療,雖然北上尋求治療者減少,但以自付差額血管支架數量統計,振興醫院1,603支與台北榮總1,667支、林口長庚1,617支並沒有相差太多。殷偉賢說,該院血管支架申報量高,原因有二,第一、該院是區域醫院中唯一以心血管疾病治療為主的特色醫院;第二、許多病情嚴重患者到院後,原本要採外科手術治療,但經評估後,可能年齡太大,或合併糖尿病、胸腔疾病、洗腎等慢性疾病,為不適合插管、麻醉的手術高風險病人,改採植入血管支架治療。振興醫院為救治心臟病患,在複雜心臟疾病著墨很深,並採取心臟內外科的整合醫療方式。當患者屬於不適合外科手術治療的高危險病人,醫師會採用光學同調斷層掃描(OCT)的血管腔內影像系統,讓血管結構更為清楚,再用電鑽等先進方式植入支架,患者術後中長期預後更好。即使患者採心導管等方式治療,心臟外科醫療團隊仍同時待命,一旦手術需要外科治療,醫療團隊就會介入,讓病人更有安全感。地區醫院No.1彰化員林基督教醫院/總院醫師設備支援 可達醫學中心治療效果據健保統計,彰化縣員林基督教醫院110年血管支架申報數量701支,是全國地區醫院第一名。員基副院長、心臟科醫師張永明說,裝支架有年輕化趨勢,跟現代人的飲食和壓力等造成心血管疾病有關,不過只要控制好危險因子,裝上支架後,不少病人都能維持很好的生活品質二、三十年。張永明說,員基有兩間心導管室,且在彰化基督教醫院總院醫師與設備支援下,能做到醫學中心的治療效果,所以在南彰化地區病患多,109年心肌梗塞門診數也是全台地區醫院第一。最近就有一名40幾歲男病患送到醫院時已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後來裝上葉克膜,張永明用心導管裝上兩支支架搶救回來,現在已恢復良好出院。張永明說,裝上支架並非一勞永逸,仍得服用抗血小板藥並配合生活飲食習慣改善,危險因子要控制好。有的病患支架放了二、三十年,一直到80歲還能保持很穩定狀況,正常生活;有些病患繼續抽菸,血管加速老化,可能幾年後,其他血管也需放支架;也有病患裝上支架後就不吃藥了,三個月內又有狀況。他特別提醒糖尿病、腎臟病患更需好好控制,才能避免心血管疾病惡化。
-
2022-10-30 醫療.心臟血管
並非所有病患都需置放血管支架 醫師詳解支架種類選擇依據
血管支架對很多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病患來說,是常見的救命解方。台北榮總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黃偉銘表示,冠狀動脈心臟病從輕微到嚴重都有,最嚴重就是常聽到的心肌梗塞,因血管堵塞嚴重造成心肌損傷;而有些人是血管狹窄,平常並無症狀,但走路容易胸悶、冒冷汗等。冠心病治療三大方向:藥物→心導管→外科手術黃偉銘說,並非所有病患都需要置放血管支架。通常病患因喘、胸悶至門診看診,會先評估其風險因子,包括年齡、性別、是否抽菸等,並就初步檢查結果和藥物使用效果,評估要不要做心導管等侵入性檢查。等到侵入性檢查結束後,再考慮是否做支架置放等侵入性治療。通常血管狹窄若不嚴重,有時只要吃藥,並將糖尿病、膽固醇等控制好,就能改善;除非血管有顯著狹窄症狀,或是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等,才會置放支架。健保署統計,110年使用「冠狀動脈血管支架」的人數共4萬4,789人,其中使用全額給付裸金屬支架者為1萬4,792人,占33%;使用差額給付塗藥支架者為3萬2,207人,占67%;同年血管繞道手術則申報3,149件。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前理事長黃瑞仁表示,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治療有三大方向,一是藥物,若能不做侵入治療就不做;二是經由心導管進行侵入性治療,包括氣球擴張術和血管支架置放,都屬此類治療;第三則是外科手術,如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病況複雜者需進行血管繞道手術,死亡風險遠高於心導管治療。黃瑞仁表示,雖然約90%的患者可用心導管治療,但若是血管鈣化太嚴重或是三條血管都堵塞,只打通一條的幫助不大時,就會考慮進行外科的血管繞道手術,但手術死亡風險約3%至5%,遠比心導管的風險0.3%至0.5%來得高。而過去用氣球擴張術將狹窄的血管撐開,就像把柏油路壓平,雖可將阻塞70%的血管變成僅阻塞10%,但三至六個月後血管再狹窄的機率為30%至40%,病人又復發心絞痛。裝上裸金屬支架後,未來三至六個月的再狹窄機率則可降到20%至25%。後來國內引進塗藥支架,因有抑制細胞和組織增生、降低血管再狹窄的效果,不僅再狹窄的機率降到只有5%至8%,時間也拉長到六至八個月,比率明顯降低。支架選用除專業判斷,也涉及病患經濟能力。至於支架選擇上,裸金屬支架適合血管較粗或是血管狹窄處較短的病患;患者本身有糖尿病、慢性腎臟病,以及狹窄長度較長者,因為再狹窄機會較高,較建議選塗藥支架。塗藥支架健保雖有部分給付,病患仍須負擔一支約五萬元的差額。從健保統計也發現,依據醫院層級來看,110年醫學中心總計申報1萬8,915件支架,全額給付裸金屬支架為4,521件,占全部申報件數23%;區域醫院申報2萬4,963,裸金屬支架為9,338件,占37%;地區醫院申報4,336件,裸金屬支架1,741件,占40%。黃瑞仁和黃偉銘都坦言,除了醫療專業判斷,有時支架選擇也牽涉到病患的經濟負擔能力。而發生緊急狀況,病患家屬不在場或是無法快速決定時,通常救命優先,直接採用裸金屬支架。裝支架後血管再狹窄,仍有其他處置方式。黃瑞仁也分享在台大總院和雲林分院的經驗,總院約九成病患使用塗藥支架,但在雲林約只有七成,支架的選擇多少也反映城鄉差距。台北榮總心臟內科主任林彥璋則認為,這幾年來醫學中心面對的病人病況愈來愈複雜,也有比較高的機率使用塗藥支架。不過,塗藥支架雖然使用佔多數,但黃瑞仁認為不需要把塗藥支架全納入給付,因為在總額下恐侵蝕其他疾病的支付。另外,若都納入健保造成醫材砍價,恐怕也會導致廠商退出市場。且若病患發生血管再狹窄,也有塗藥氣球等其他方式處置,並非完全無解。黃偉銘則認為,除了醫材支出和手術處置費,醫師的養成和整體醫療支出更是難以衡量。因此最好的方式,還是先把病患的風險因子排除,而非先考慮裸金屬支架好還是塗藥支架好,以及塗藥支架是否完全納入健保給付。
-
2022-10-23 醫療.腦部.神經
頻繁偏頭痛有較高的憂鬱症風險 醫提供2口訣做好預防保健
根據統計,偏頭痛在台灣盛行率多達9.1%,約有200萬人飽受偏頭痛所苦。台灣頭痛學會理事長陳韋達,頻繁偏頭痛可能導致較高的憂鬱症風險,慢性偏頭痛患者合併焦慮、憂鬱、失眠等身心問題風險更高。更提供「54321」口訣,讓民眾自行判斷是否有偏頭痛症狀。現年40多歲的陳小姐,9年前坐月子期間經常劇烈頭痛,後因多次服用止痛藥並未改善,經神經內科診治後以口服藥物治療,但近年卻症狀加劇,讓她身心俱疲,但經過積極的治療後,頭痛次數、頻率與疼痛指數皆有改善。偏頭痛在台盛行率為9.1%,約有200萬人飽受偏頭痛所苦,根據台北榮總神經內科頭痛門診統計顯示,民眾因頭痛求診最常見的原因為「偏頭痛」,占比高達6成以上。陳韋達指出,偏頭痛患者往往是生產力最高的青壯年族群,因此造成的勞動力損失也較大,不僅台灣每年因偏頭痛而請假造成的經濟損失46億元,更有研究指出美國每年因偏頭痛所產生的就醫費用高達780億美元。「頻繁偏頭痛可能會導致較高的憂鬱症風險。」陳韋達說,慢性偏頭痛患者合併焦慮、憂鬱、失眠等身心問題的風險更甚一般患者。不過,陳韋達也指出,近年偏頭痛治療已進入精準醫療領域,健保陸續開放許多新型藥物用於偏頭痛治療,包括肉毒桿菌素與 CGRP單株抗體等。台灣頭痛醫學會提供,偏頭痛的簡易判斷口訣「54321」,當頭痛發作時符合以下情形,便可能是偏頭痛。1.頭痛超過5次以上。2.每次持續4小時以上。3.3天內會自行緩解。4.單側、搏動性抽痛、疼痛程度中或重度、日常活動會加劇頭痛,至少有2項特徵。5.合併噁心或嘔吐、畏光及怕吵等1項症狀。台灣頭痛學會也提倡的「123口訣」,讓民眾進行偏頭痛的預防保健。1.每周頭痛超過「1」次要看神經內科。2.止痛藥每周吃超過「2」天恐讓頭痛惡化。3.預防偏頭痛要靠運動、紓壓、預防性藥物「3」招。台灣頭痛學會秘書長王嚴鋒表示,偏頭痛不只是症狀,做好預防保健,便能及早防治偏頭痛,確實解決頭痛問題,擺脫頭痛之苦。陳韋達也呼籲,民眾若有頭痛問題,更應積極尋求治療,不要輕忽偏頭痛所帶來的危害,以重拾生活節奏與人生掌控權。
-
2022-10-23 焦點.杏林.診間
獲第32屆個人醫療奉獻獎 王署君:研究頭痛是快樂的事
第32屆醫療奉獻獎今天舉行頒獎典禮,獲頒個人奉獻獎的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主任王署君,與「頭痛」同行逾卅年。王署君說,他進入神經內科領域時,老師建議他走失智、神經肌肉疾病等領域,他都沒有選,「辜負」了老師,但他選擇了一個冷門但對很多人都有影響的領域,謝謝醫療奉獻獎對他的肯定,是莫大的榮幸。王署君與頭痛隨行,從臨床治療、田野調查、學術研究、課堂教學,莫不是從無到有、點滴積累。台灣曾忽略的頭痛醫學,在他手上開創,難怪被醫界稱為「頭痛醫學的行走教科書」,他的醫學生涯即是一部台灣頭痛醫學史。王署君說,研究頭痛是件快樂的事,他希望醫師快樂,才能減決病人的不快樂。其實早在卅年前,世界衛生組織(WHO)就說過,解除頭痛是人的基本權利。王署君在台上自曝自己原來是「頭痛家族」,解決病人的問題,也解決家人的問題,也讓他對頭痛更了解。王署君說,在他投入頭痛領域時,其實並不知道太太頭痛很嚴重,而女兒也頭痛,後來兒子也是,頭痛時連肚子也會痛。王署君是醫師,太太是護理師,兩人工作都很忙,每次女兒頭痛躺在保健室時,老師打電話請家長接,兩人都無法馬上去,女兒只好在保健室躺1到2個小時。後來王署君和女兒說,頭痛時自己拿止痛藥,吃半顆並自己紀錄用藥和頭痛感受狀況,自始女兒可以自己與頭痛和平共處。後來兒子也頭痛,他便跟兒子說:「頭痛就去找姊姊」。因為一雙兒女頭痛,讓王署君對青少年和小學生的頭痛有更多了解。王署君說,現在很多人不敢自己用藥,其實有一種給藥方式,即「需要時用藥(PRN)」,大家以自己的判斷和處理。他趁機衛教,頭痛是可以治療的,建議找到吃了之後,2個小時內不痛的藥,如果一周頭痛2次以上,就要服用預防用藥,如果無法改善,便尋求神經內科醫師協助,國內有200萬名偏頭痛患者,但絕對可以找到方法預防和治療。
-
2022-10-23 焦點.杏林.診間
台灣癌症醫學之母 彭汪嘉康獲特殊醫療貢獻獎
第32屆醫療奉獻獎今舉行頒獎典禮,被譽為「台灣癌症醫學之母」的中央研究院院士彭汪嘉康,獲得特殊醫療貢獻獎。過去台灣癌症醫療發展進度跟不上國際,是她搭起台灣與國際橋樑,如今台灣才能有眾多腫瘤專科醫師和臨床研究人才,為癌症病人帶來世界級的治療。她今年已高齡90歲,不僅有4個孩子,還有13個孫子,也透露明年91歲計畫退休,享受清福。彭汪嘉康1963年赴美國發展,原先想當外科醫師,後因緣際會到了美國國衛院工作,以白血病開啟癌症研究之路,拿下美國公務人員最高榮譽「亞瑟・佛萊明獎」,成為創獎以來首位獲獎的女性醫師。她曾經歷過白血病童活不過2年的時代,也看見新藥試驗下,病童存活率愈來愈高,甚至接近治癒,但當年台灣癌症治療卻落後美國20年以上,她也開始思考如何幫助台灣癌症醫療進步。彭汪嘉康1985年選上中研院院士後,在國外一場學術研討會上,與曹安邦院士、威斯康辛大學癌症中心主任Paul Carbone不期而遇,共商後,Carbone願意協助台灣建立腫瘤專科訓練計畫,成立跨院臨床試驗組織等,更在台大醫院、三總、台北榮總支持下,將美國國衛院的專家一個個接力請來台灣,訓練出2屆共13位腫瘤專科醫師成為種子教師,讓台灣癌症醫學往前邁出一大步。彭汪嘉康致力推動台灣癌症發展,更促成「台灣癌症基金會」成立,催生「癌症防治法」、推動癌症防治中心認證評鑑。她表示,今天獲得特殊貢獻獎很感謝,也想把這個光榮與跟我一起努力的人分享,癌症治療在60多年前台灣是落後國外20年,如今台灣已是全球頂尖。如今90歲還守在第一線,她感謝結婚60年的96歲「老爺」,一直讓她做喜歡的事。
-
2022-10-22 焦點.杏林.診間
醫奉獎得主對蔡總統說 公費醫師是承諾要做到「這是做人的道理」
第32屆醫療奉獻獎明天頒獎,今天總統蔡英文在總統府接見所有得主時,「公費醫師」成為話題。在美行醫逾20年後鮭魚返鄉的汪海波醫師正是國醫公費生,他說當年簽約成為公費醫師是一個承諾,就一定要做到,「這是做人的道理。」蔡總統則表示,將透過制度來解決偏鄉醫療人力不足,不能讓偏鄉民眾成為醫療孤兒。蔡英文接見醫奉獎得主時提到,她是恆春人,過去風災時曾到恆春勘災,當時醫院的屋頂都被風吹走了,看到70、80歲的老醫師在風雨中為新生兒接生,這些醫師都是退休後回鄉服務的老醫師。蔡英文表示,目前經常靠軍醫院醫師去偏鄉支援,但缺點是接生並非軍醫擅長的項目,而遠距醫療雖然有幫助,但有時有侷限。她認為,解決偏鄉醫療人力不足,還是要靠制度,希望透過公費醫師制度和軍醫支援,雙軌並行。台大雲林分院前院長黃瑞仁在雲林服務12年,他認為,偏鄉醫療支援不能只靠情懷或奉獻,應要考慮醫師薪資結構和未來,尤其是應要給予年輕醫師進修的管道,讓他們看得見未來。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主任王署君是國內頭痛醫學權威,蔡總統特別向他致意,表示頭痛帶來的痛苦真的讓人難受,治療頭痛的醫師真的功德無量。王署君認為公費醫師制度有許多優點,過去他的公費同學至偏鄉服務需要6年,雖然服務期滿未必會留在偏鄉,但許多人留在偏鄉附近開業,很多陽明(現陽明交大畢業)的醫師都留在偏鄉開業,台灣很多地方看到他們的足跡。他希望公費醫師制度可以略為鬆綁,讓更多人有機會參加。台東馬偕醫院小兒科醫師游昌憲一開始只想去台東2年,沒有想到如今已經18年,他對現今的偏鄉醫療資源依舊憂心。今年願意走重症的醫學院新血不多,如同又回民國101年時「四大皆空」的景象。過去台東靠台北馬偕的住院醫師輪調,但若年輕人不想要走重症,沒有住院醫師願意來台東,主治醫師也就留不住。本屆醫奉獎得主有三位公費生,包括汪海波、王署君和有「台灣急診醫學之父」之稱的花蓮慈濟醫院顧問醫師胡勝川。汪海波於民國102年在世界日報看到台灣招募海歸醫師的消息,毅然決定回台。提到當年自己也是公費醫師,服務10年後赴美發展,他說當年簽約承諾成公費生,就一定要做到,這是做人的道理。獲得本屆特殊貢獻獎的中研院院士彭汪嘉康年過9旬,在癌症醫療領域逾一甲子。她表示,這一生做過許多決定,但行醫是不悔的選擇,能夠當醫師,默默陪伴支持許多癌症患者,是人生非常幸福的事。蔡總統表示,每年決定醫學生招收人數,每年都很痛苦,必須考慮如何在市場規模和醫師生計中取得平衡點;對於偏鄉醫療,將採取醫學中心和軍醫輪調,也將強化公費醫師制度,支持偏鄉醫療。第32屆醫療奉獻獎得主,共有個人醫療奉獻獎9名、特殊貢獻獎1名、團體醫療奉獻獎1名,個人醫療奉獻獎得獎人分別為王剛毅醫師、黃瑞仁醫師、賴慧珊護理師、許金川教授、胡勝川醫師、藍英哲醫師、王署君醫師、汪海波醫師、游昌憲醫師;特殊貢獻獎得獎人彭汪嘉康院士,團體醫療奉獻獎得獎團體為天主教聖保祿醫院山地醫療團隊。
-
2022-10-21 焦點.元氣新聞
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公布!台灣臨床醫學324人入榜,最強醫師一次看
最新「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World’s Top 2% Scientists)」於10月10日發布,在「2021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我國在臨床醫學領域共324人入榜,第一名為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其次是台大新陳代謝科教授曾慶孝,第三名為前副總統、中研院士陳建仁。陳亮恭也是「雙料第一」,同時位居全球高齡醫學領域第一名,是我國全球單一專科領域排名最高的研究者。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台灣1372位上榜,臨床醫學領域324人台灣今年共1372位科學家上榜,比起去年的1479人略少,但臨床醫學領域324人,高於去年241人。去年前廿位臨床醫師榜行榜,研究領域以肝病及精神科居多。從2021年排行發現,我國研究亮點領域依然在胃腸肝膽科、腫瘤醫學、精神醫學等,但高齡醫學在國際居於全球領先。令人鼓舞。臨床醫師排行前廿名有許多去年的熟面孔,其中台大九名,仍為國內龍頭,而北榮三名、長庚體系三名、高醫大三名,中醫大與花蓮慈濟各一名。個人排名上,前三名分別為陳亮恭、曾慶孝及高嘉宏,三人在去年分別位居二、三、五名,其中陳亮恭與曾慶孝的全球排名接近,都是國內近年來具有高度影響力的研究學者。去年高居榜首的薛博仁醫師在大數據演算分類上將之歸類為生醫研究,而非臨床醫學,故未納入此次臨床醫師排名參考,若納入計算仍為全國第一,但陳亮恭及曾慶孝與之差距接近。由於各專科發展規模差異,2021年排名也針對特定專科的國際排名進行比較,陳亮恭在本年度全球高齡醫學領域研究表現居全球之冠,是我國在全球單一專科領域排名最高的研究者。此外,長庚榮譽院長王清貞在骨科為全球112名、曾慶孝在新陳代謝領域排全球115名、台大高嘉宏副院長居全球胃腸肝膽科122名。臨床醫學+高齡領域,陳亮恭「雙料第 一」針對此排名,陳亮恭表示感謝與肯定,他說:「排名受演算法影響很大,持續努力才是重點。」至於在高齡醫學領域排名全球第一,陳亮恭謙虛地表示:「大數據分類下的排名僅供參考,或許有些做高齡相關研究的人被歸類在其他領域而已。」但陳亮恭也特別強調:「我是台灣本土培養出來的人,至少代表台灣本土人才也能與全球競爭。」陳亮恭曾至牛津大學進行數個月的短期進修,但最感謝的是退輔會與台北榮總對於發展高齡醫學的支持,近年陽明交通大學跨領域團隊的加入更大幅強化研究的深度。高齡醫學在歐美發展已近百年,陳亮恭表示,台灣的高齡醫學研究在短短十餘年間,能在國際占有一席之地,實屬不易,希望政府與各醫院能更重視高齡醫學,也希望更多年輕醫師積極投入。陳亮恭也再三強調,台灣高齡醫學發展時間較短,傳統上,醫學研究還是習慣以器官系統為主,未能將老化與高齡醫學之視為重要領域投入,聯合國與世界衛生組織推動全球健康長壽的十年計畫(UN Decade of Healthy Aging, 2021-2030),我國也應把握機會。而令他振奮的是,本年度名單中,北榮高齡醫學中心主任彭莉甯也進入了全球 Top 2% 頂尖科學家,帶領年輕團隊成員逐步擁有優良的研究表現,是令人開心的成果。今年全球共20萬409位科學家入選,其中美國6萬7189人、日本5352人、韓國2903人,台灣1372人,若依國家人口數對比,我國頂尖科學人才數量與日韓相仿。這份榜單由史丹佛大學的專家透過 Scopus 的論文影響力數據計算得出,分為「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和「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使用以下六種關鍵指標進行評分:總引用次數、Hirsch h-index、共同作者修正的 Schreiber Hm-index、單獨作者、單獨或第一作者、單獨/第一或最後作者的文章引用次數,反映出學者的學術論文影響力。【資料來源】全球前 2%頂尖科學家榜單(World’s Top 2% Scientists)全球前2%科學家台灣臨床醫師前20位排行榜【註1】排名採計論文所有引用皆列入計算【註2】上述排名針對執行臨床業務醫師,未實際開設門診或其他醫療服務未納入 【註3】全球排名為不分學門領域的整體排名,相關專科領域另行統計資料來源/史丹佛大學John P. A. Ioannidis教授團隊、Kevin W. Boyack與Elsevier研究資料分析總監Jeroen Baas合作發布全球前2%科學家台灣前35位排行榜(計入16位非執行臨床工作的研究者)【註1】研究領域為研究者之研究發表領域,與其所屬機構單位未見相同;標註星號者為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藥學或其他領域研究者,未實際開設門診或其他醫療服務(陳定信教授已於2020年辭世)【註2】全球排名為不分學門領域的整體排名,相關專科領域另行統計資料來源/史丹佛大學John P. A. Ioannidis教授團隊、Kevin W. Boyack與Elsevier研究資料分析總監Jeroen Baas合作發布
-
2022-10-20 癌症.血癌
血癌前期治療藥物竟會激活癌細胞 北榮新研究找到關鍵
隨著年齡增長、基因突變或輻射線暴露、接觸化學藥物等,可能讓骨髓造血機制生產出不良品,造成紅血球、白血球或血小板數量不足,甚至是發生異常製造出血癌細胞,但若癌細胞未達20%,即為血癌前期「骨髓造血細胞分化不良症候群 (MDS) 」,治療方式為使用「去甲基化藥物」抑制癌細胞生長。但台北榮總參與最新跨國性研究,率先全球發現此藥物同時竟會激活致癌基因「癌基因SALL4」使癌細胞繼續生長,影響治療成效,該研究成果已刊登在國際知名「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台北榮總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劉耀中說,2008到2009年一項針對「去甲基化藥物」三期臨床試驗發現,MDS病患使用去甲基化藥物後,平均存活率中位數可達2年,比較只提供支持性療法患者平均存活中位數為15個月,兩者相差9個月,但臨床觀察使用去甲基化藥物患者,僅存活1年至1年半。此外,雖然MDS患者經去甲基化藥物治療後,超過5成改善骨髓造血細胞功能,但治療效果平均持續1至2年,且沒辦法恢復到正常狀態,血癌細胞還是會持續生長,無法被完全抑制,一旦藥物無效或進展成血癌,存活率平均只剩半年,而用藥患者也僅有不到15%的人可讓骨髓暫時恢復健康,不需要再接受治療,卻仍有復發風險,而同樣用藥為何治療效果有明顯差異?劉耀中一反常規、打破醫界的傳統思維,他試想「去甲基化藥物」除了抑制腫瘤生長,它是否也會同時啟動人體「致癌基因」作用?而與美國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波士頓哈佛幹細胞研究所、義大利與中國等多國研究人員展開跨國研究,於全球首度成功找到「癌基因SALL4」。劉耀中發現,MDS患者使用去甲基化藥物4至6次療程,經骨髓血液檢測發現,高達3到4成病患的癌基因SALL4被激活,當癌基因SALL4表現數值為治療前2倍時,患者整體存活率就會下降,進一步比較,癌基因SALL4表現高對比表現低患者,死亡風險增加3至6倍;且在使用去甲基化藥物治療的肝癌、腸癌、胃癌、乳癌等患者的癌症組織中,也可發現癌基因SALL4。據統計,國內MDS疾病盛行率約10萬分之5,全國每年新增患者約800至1000人,平均確診年齡為70歲;且隨著年紀增長,MDS盛行率可增至10萬分之50,兩者相差10倍以上。北榮每年平均新增約80至100位MDS患者,血癌病患每年約增40到60人,其中部分個案可能是從MDS演變成血癌。台北榮總血液科主任劉耀中說,要確診MDS及血癌須進行侵入性骨髓檢查,因此病人數應被嚴重低估。進一步分析,MDS病患高達8成年齡介於60到80歲,但2000年前,MDS沒有治療藥物,高齡患者只能透過輸血或支持性療法為主,平均存活不到半年;但2004年去甲基化藥物問世,利用抑制癌細胞生長,以延緩疾病惡化成血癌,患者存活率也獲得明顯改善。「癌基因SALL4可作為藥物治療抗藥性,或評估療效好壞的判斷依據。」劉耀中說,未來MDS患者使用去甲基化藥物後,可能可透過抽取骨髓血液,有效偵測治療成效,如果治療效果不佳,可以合併標靶藥物治療;目前研究團隊計畫將與國外合作,希望開發新一代標靶藥物,同時透過了解藥物對癌基因SALL4的致癌或抑癌作用表現,如與現有的其他抑制癌蛋白藥物併用,進一步找出最適合的用藥建議組合。
-
2022-10-20 養生.聰明飲食
姑婆芋全株有毒,一圖教你分辨和芋頭差異!醫:不慎誤食應立即大量喝水稀釋
食藥署日前接獲通報民眾至餐廳食用荷葉排骨,竟誤食姑婆芋導致中毒,餐廳表示誤用到姑婆芋葉子;而之前也曾發生過民眾誤摘姑婆芋回家食用中毒的事件。究竟在野外時,該如何分辨芋頭葉及姑婆芋葉?以及若不慎誤食姑婆芋,該怎麼緊急處理?對此,《元氣網》整理農委會及食藥署的相關資訊,教你如何辨識出有毒的姑婆芋。姑婆芋葉片和芋頭葉片,傻傻分不清楚?姑婆芋,又稱山芋、觀音蓮、天荷,其植株與芋頭相似易搞混,外觀判斷如下:‧芋頭:葉面具有絨毛,葉柄與葉面相接處呈深紫色,且與葉子的缺口距離較遠;葉片呈盾形,葉脈不明顯。‧姑婆芋:葉面表面光滑,水珠無法凝結,葉柄與葉面相接處無紫紅色,且與葉子的缺口距離較近。葉片呈心形,葉脈明顯。芋頭葉片和姑婆芋葉片相似度超高,但並非兩者都能食用。芋頭的根莖葉毒性較小,烹煮後即可安心食用,而姑婆芋的根莖葉都有毒性,烹煮過後無法去除毒性。過去曾發生過誤把姑婆芋當作是芋頭,而誤食中毒的案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別整理芋頭葉片和姑婆芋葉片的比較圖,掌握下列圖中幾個判斷要點,就不會把這兩種植物搞混。提醒大家,兩者在野外有時不容易辨識,應避免採拾烹調,以免誤食發生食物中毒的意外!若不慎吃到有毒的姑婆芋,該怎麼辦?台北榮總內科部臨床毒物科醫師蔡維禎指出,姑婆芋全株皆有毒,主要為不溶性草酸鹽,結晶會刺傷口腔黏膜,通常食用後15分鐘,就會出現口腔局部燒灼疼痛、喉嚨麻痛、噁心想吐。但也由於不溶性,因此誤食後,應立即以大量清水漱口、大量喝水或喝牛奶稀釋,就能緩解症狀,症狀通常兩三天內自然會消除,但若不適難耐,仍建議盡快就醫。近年曾接獲通報民眾疑似食用姑婆芋導致食品中毒案例,101年民眾至小吃店用餐,食用後出現嘴麻、嘴腫及喉嚨痛之症狀,食材疑混有不可食用之姑婆芋。103年民眾於自家菜園採摘植物煮成芋頭飯,食用後即感到口腔麻痺、喉嚨痛等症狀,經檢驗皆為有毒不可食用之姑婆芋,另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於2017年於臉書表示,不慎誤食姑婆芋中毒送醫。食藥署已於「防治食品中毒專區」及「闢謠專區」宣導辨認姑婆芋與芋頭之方法。食藥署再次呼籲餐廳業者應確認食材的正確性,並避免誤用姑婆芋葉包覆料理進行烹調,另提醒民眾勿自行採摘食用來路不明的植物,以免因逞一時口腹之慾,造成身體健康上無法挽回的傷害,若民眾因食用不明植物出現生理不適的症狀時,應儘速就醫並保留食餘檢體,以利正確診斷與治療。
-
2022-10-19 焦點.杏林.診間
第32屆醫療奉獻獎/與頭痛同行超過30年「頭痛醫學的行走教科書」王署君最知患者苦
三十多年前,年輕小伙子的王署君前往金門進行老年人頭痛流行病學調查,遇見一位老太太。老太太訴苦年輕時候頭痛到想自殺,甚至把婆婆裹小腳的裹腳布裹在頭上希望止痛,當然沒法止痛,還挨了婆婆一頓罵。她說,頭痛糾纏她一輩子,那時94歲了,仍然時不時頭痛。剛從陽明醫學院醫學系畢業兩、三年的王署君,被這樣的痛苦觸動了,霎那間明白:書本上輕描淡寫的「頭痛」兩個字,落實在一個人真實的日常生活裡,其實是這麼深刻的痛,以及深刻的苦。隨著流行病學的調查,王署君發現,金門的頭痛長者出乎他想像的多。更糟的是,無藥可醫;連醫師也可能不認為頭痛需要治療,頂多止痛藥吃一吃,頭痛醫頭,就算了,等下一次頭痛發作再說。於是,受頭痛之苦的人都陷入不知盡頭的循環,不是無助地忍耐,便是擅自到藥房買止痛藥吞,常導致藥物濫用並成癮。金門進行老年人頭痛訪查,開啟對頭痛醫學的興趣。怎麼會是這樣呢?醫者的惻隱之心,使王署君也「頭痛」,好奇心並激發了興趣,因此擇定以頭痛為醫學研究對象。如今位至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主任,已超過30年與頭痛隨行,臨床治療、田野調查、學術研究、課堂教學,莫不是從無到有、點滴積累。台灣曾忽略的頭痛醫學,在王署君手上開創,難怪醫界稱呼他「頭痛醫學的行走教科書」,他的醫學生涯即是一部台灣頭痛醫學史。1991年,王署君第一次的金門調查揭開這部頭痛醫學史的首頁。1995年,王署君到美國賓州費城天普大學頭痛中心進修一年,眼界更開。再先後前往金門十次,每次停留一至兩周,走訪調查2003位、65歲以上長者,結果顯示,3%長者超過一年有偏頭痛的狀況,5.2%終生偏頭痛,比率都是出乎預料的高。王署君對頭痛的研究,馬不停蹄。1997年,觸角從金門轉向大台北地區,針對15至69歲民眾進行頭痛家戶調查,3年間完成3377人。王署君回想,當時正值白曉燕命案轟動全台,犯嫌陳進興在台北榮總附近的石牌地區流竄,住戶們十分排斥家戶調查。他只好把問卷放在受訪者住家門口,下次再來回收。那次的大規模調查發現,大台北地區偏頭痛一年盛行率為9.1%。往後此調查數字不斷的被其他研究所引用。進行十年青少年頭痛普查、深入偏鄉,發現與自殺相關。當進行大台北地區頭痛調查時,王署君觀察到,在詢問成人偏頭痛問題時,對方家的孩子往往在一旁說自己也會頭痛,因此他認為孩童、青少年的頭痛相當值得調查。類似這樣「一想到新的頭痛研究方向」,行動派的王署君就「立刻背起書包實地調查」。因而1998年起,王署君展開為期十年的青少年頭痛普查,範圍擴及全國,在十所國中裡,研究團隊訪問了超過3萬名國中生。調查發現,青少年偏頭痛一年盛行率達6.8%,其中原住民青少年常因頭痛而服藥問題嚴重。王署君進一步深入台東偏鄉調查,發現青少年頭痛常與隔代教養、生長逆境有關,並且容易引發精神、自殺等更大問題。因為急迫,研究人員都在調查時即轉介頭痛青少年至精神科診治。令王署君欣慰的是,不僅頭痛孩子經治療後好轉,還吸引美國廣播公司(ABC)電視台專題報導台灣青少年頭痛與自殺問題,喚起國際上對此議題的關注。在台北榮總和當時的陽明大學,王署君成立榮陽頭痛醫學團隊,投身學術領域及治療病人。他認為,醫學必須往前走,「要兼顧學術研究這一塊,才能創造一個很好的醫學進步。」果然,王署君著力於研究雷擊頭痛與低腦壓頭痛,並以此建立了國際聲望。雷擊頭痛名列世界級專家,為臨床治療提供重要指引。其中,在雷擊頭痛領域,王署君是世界級專家。他的研究團隊於2004年首先發表雷擊頭痛診療方法—鈣離子阻斷劑臨床療效報告;2006年發表全球第一個大型調查報告,對日後國際頭痛分類標準幫助極大。2008與2010年還發表穿顱都卜勒腦血管超音波結果及磁振血管造影研究,為後續雷擊頭痛臨床治療提供重要指引。至今,王署君領導榮陽頭痛團隊已治療超過900位雷擊頭痛患者,使用鈣離子阻斷劑方法治療成功率高達83%。在低腦壓頭痛領域上,王署君率領榮陽頭痛團隊與北榮放射線部合作,研發全球首創非侵入性、無放射線暴露的「重T2加權磁振脊髓攝影」技術,以定位腦脊髓液滲漏,且發展出診斷及治療流程,提升低腦壓頭痛患者治療效率。王署君還帶領一個跨領域的醫療團隊,有電機、物理、資訊等各類專家,與雪梨科技大學電腦科學學院跨國合作,共同開發以腦波變化預測偏頭痛發作,準確率高達八成,可以協助預告醫師以及警示病患偏頭痛即將發作,讓病患早期投藥,獲得最佳治療效果。此研究成果獲得去年科技部未來科技獎。王署君在全球頭痛研究的學術界已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曾同時擔任頭痛醫學領域最具影響力的三本醫學期刊的副主編,包括國際頭痛學會官方雜誌─Cephalalgia、美國頭痛學會官方雜誌─Headache及歐洲頭痛學會官方雜誌─Journal of Headache and Pain。首創頭痛門診,為頭痛患者找回生命樂趣。全國頭痛經過王署君地毯式的研究後,台灣的頭痛醫學已推向國際。目前國際公認台北榮總是亞洲區治療頭痛、研究頭痛做得最好的。但王署君強調,台灣的頭痛醫學不可以只有他或榮陽團隊,為鼓勵專業人士深入研究頭痛醫學,王署君創立台灣頭痛學會,擔任創會理事長。創始第一年僅150位會員,現在會員已達521人。學會積極為醫療院所與研究單位牽線合作,要讓頭痛臨床醫學與基礎研究充分完整的結合。王署君於1996年首創頭痛門診,建立頑固型頭痛患者標準化住院診療流程,改善病患藥物濫用引發頭痛的情形,引入靜脈注射、肉毒菌素、單株抗體注射、神經阻斷等治療,目前已有超過4500人次住院,調查近三年住院患者的整體滿意度,高達92.3%。科技時代,王署君於2015年時建構智慧頭痛門診,開發電子頭痛問卷及手機電子日記,協助病患記錄頭痛、情緒等起伏,患者既可藉此自我審視病情,也協助醫師正確診斷,大幅縮短病患在診室等候時間。至今電子頭痛日記App已累積逾一萬人次下載。王署君小檔案年齡:60歲出生地:台南市學歷:國立陽明醫學院(現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美國賓州費城天普大學頭痛中心進修現職: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主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副院長經歷: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一般神經科主治醫師台灣頭痛醫學會創會理事長主要事蹟:●完成全國部分地區及齡層頭痛詳盡調查●台灣雷擊及低腦壓頭痛治療翹楚●將台灣頭痛醫學專科化且推向國際
-
2022-10-13 癌症.抗癌新知
當癌症好病人需要忍痛嗎?專科醫破除癌友面對疼痛3大迷思
癌症病患抗癌過程,常會發生癌症疼痛,以及因治療癌症產生的心理壓力等,恐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容易導致病人無法接受積極治療、或順利完成療程。台灣癌友常見3大迷思,包括好病人不該喊痛、不想使用嗎啡藥物而忍痛、越痛是否疾病惡化。醫師指出,有時只是因未正確服用止痛藥、劑量不足,或是其他合併症出現,病人必須正確跟醫師描述疼痛性質,才能找出原因,協助治療疼痛。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副校長、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藥物治療科主任楊慕華表示,早期癌症雖無症狀,但仍有3成患者會感覺到疼痛。他說,一名40多歲男性,罹患早期縱膈腔淋巴癌,雖然約8至9公分的腫瘤不是很大,也沒有壓迫氣管,但仍感覺「胸口悶感」;且隨著病情進展,有75%的中晚期癌友會感覺疼痛,甚至30%會「嚴重疼痛」難以忍受,若加上治療疼痛,恐影響患者情緒、降低治療意願,產生惡性循環。楊慕華表示,癌症疼痛包括背景持續性疼痛、突發性疼痛,慢性的背景持續疼痛可能長達3到6個月,需透過長效藥物控制;突發性疼痛則是「來得快去得快」,可能短短3分鐘達到最痛,但持續時間不長,約40分鐘後會逐漸不痛。但台灣民眾很會「忍痛」,時常痛到憂慮、睡不著,他呼籲現在治療疼痛方法多,病人不要忍痛,應詳細跟醫師表達疼痛。新竹台大分院腫瘤部主治醫師陳敬左表示,突發性疼痛1天若超過3次必須要注意,此外臨床上常見3大迷思,包括「我想當好病人,不該喊痛?」、「嗎啡藥物會成癮,我忍一下?」、「越痛是疾病惡化?」疼痛治療好可提升生活品質,有助於抗癌;嗎啡藥物成癮率低,逐漸康復也有機會停用止痛藥;呼籲民眾應正確跟醫師描述疼痛,才能準確治療。楊慕華表示,治療癌症疼痛目前有3種方式,包括藥物治療法、放射線治療、侵入性的神經阻斷法,其中藥物治療是目前最常使用的方法,而放射治療則常使用於骨頭轉移疼痛的緩解。每年10月10日是世界疼痛日,台灣癌症基金會今年以「疼惜照顧重新出發」為主題,舉辦「疼息照護.從心出發」衛教講座,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近年癌症治療進步,癌友存活率也提升,但癌症疼痛嚴重影響生活品質,造成心理挫折感、壓力憂鬱、負面情緒等,甚至有癌友放棄治療,如何克服排解,在抗癌路上才能有更大能量戰勝癌症順利康復,是十分重要的議題。
-
2022-10-13 焦點.杏林.診間
第32屆醫療奉獻獎/放棄美國高薪優渥生活 名醫汪海波返鄉在「遠得要命王國」逐夢
服務偏鄉是汪海波就讀國防醫學院時,就深埋在心底的夢想,但直到過了耳順之年,才得以逐夢,讓心中的這棵芽冒頭茁壯。為了做自己想做的事,九年前,他放棄在美國高達150萬美元年薪的優渥生活,回台定居,投入埔里基督教醫院山地巡迴醫療至今。素有「遠得要命王國」之稱的仁愛鄉,及一些最偏遠的部落,都可見他的身影。為何年過60才邁步逐夢?汪海波表示,成功的人生有三種,一是終身能過不用為錢煩惱的生活;二是做個正直、俯仰無愧的仁者;三是資助弱勢回饋社會的實踐者,「人的一生每個階段有不同使命,當家業安定、經驗充足後,才能無慮的實踐初心。」掛心台灣偏鄉,棄高薪返台投入山地醫療。73歲的汪海波出身軍醫體系,當年公費就讀國防醫學院期間,就曾參與山地醫療團,1974年畢業後分派前往金門,任中尉醫療組長。一次演習彈藥意外爆炸,大量士兵受傷,身在離島,眼見生命的存續「決定在醫師與時間拔河的這雙手」,讓他進一步體悟到「偏遠地區更需要醫師」。1980年汪海波因軍中內科人力、設備不足,成了救急「先鋒」,被派往高雄醫學院接受洗腎培訓,隔年再到台北榮總胸腔科。完成學習的汪海波將所學帶回海軍總醫院,先後成立洗腎室、肺功能室,並多次支援高雄偏鄉醫療,服役七年就集滿三大功,獲頒海風獎章。軍醫體系服役十年期滿後,汪海波考量孩子教育及成長環境,偕母親、妻兒前往美國發展,但他並未忘記從醫初衷,想著要精進醫術、累積經驗,讓自己成為更全方位的醫師,再回國前進醫療貧瘠的偏鄉,實踐習醫的夢想。「把一切歸零」,他從接受住院醫師訓練開始,先後取得美國心臟、內科專科醫師證書,美國婦產科、家醫科的醫師資格及執照,開業行醫24年,曾榮獲美國婦產醫界最高榮譽的婦產科學院院士頭銜。旅美行醫期間,他始終關心台灣偏鄉醫療發展,2012年得知衛福部延攬旅外專科醫師返鄉服務,隔年便投身響應,帶著94歲母親和妻子回台定居,當年鮭魚返鄉的旅外醫師共三人。汪海波沒忘記軍醫生涯對偏鄉亟需醫療的體悟,同時在校時期曾受陽明醫學院創院院長韓偉、埔里基督教醫院創院院長謝緯感召,鼓勵他去窮鄉僻壤服務「做個史懷哲」。汪海波捨棄都會,選擇到南投縣,加入埔基山地醫療行列。前進南投仁愛鄉,一周跑遍近20個部落看診。在埔基擔任內科醫師期間,汪海波遇到一位血糖值老是居高不下的部落阿嬤,更加堅定自己走入偏鄉定期看診的決心。來自仁愛武界部落的這名阿嬤輕度失智,血糖值曾高到爆表無法測量,住院治好返家,沒有多久又因血糖飆高回來。汪海波追根究柢,才知阿嬤回山上後,不但沒改變飲食習慣,更沒定期用藥。而阿嬤所在的武界,路程崎嶇沒有大眾運輸工具,長輩看病得等兒孫接送,來回一趟就是一天,對抱病的老人家來說更是煎熬。「這樣不是辦法,得前進偏鄉定期追蹤才行。」汪海波為此全心投入山地醫療,每周前進仁愛鄉各部落看診及居家醫療。仁愛鄉幅員遼闊,海拔從600至3559公尺,汪海波一周五天輪流跑遍翠巒、力行、紅香、武界等近20個部落,並支援魚池鄉日月潭急診站,九年如一日,從不喊苦。除了平日的山地醫療,汪海波有時周末也主動參加部落居民癌症篩檢,或至埔里「炫寬仁愛之家」為失智弱勢者看診;若遇到合歡山雪季、國際馬拉松賽等山區特別活動,更是熱心參與緊急醫療救護任務,從未推辭。醫術高超又親民,詳細問診、認真傾聽。正因為如此,同事眼中的汪海波,不但醫術高超,配合度更是沒話說,只要時間允許,任何班表及工作全然接受。埔基副院長陳恒順也說,汪海波留美還當到院士,卻沒任何醫師架子,面對患者善於傾聽,不厭其煩細心的解釋。日月潭的一些店家談起汪海波也讚聲不絕,說他看病特別仔細,每個病人都要花20、30分鐘問診。有趣的是,日月潭醫療站還派有其他醫師輪流駐診,但不少店家都誤以為只有「汪醫師」駐診,因為他們只記得「汪醫師」的看診時間。汪海波回憶,有次前往慈峰部落看診,途中看見路旁有輛小貨車很眼熟,認出是一名糖尿病患者的車,「他怎會停在這種地方?」心中起疑趨前查看,患者果真昏迷在車內。情急下他破窗打開車門,將患者拖放到路旁打點滴,還好及時伸援,患者恢復意識,交由救護車送醫。還有一名居民小腿受傷,傷口潰爛約10公分大,因欠醫院費用不敢下山治療,加上不禁菸酒,傷口一直好不了。這名患者只願到山地門診換藥,每次換藥總是微醺,他不忍苛責,只能耐心叮嚀。歷經10個月,患者傷口癒合前來道謝,這是他第一次見到患者沒喝酒,令他印象深刻。不畏風雨與爛路,堅守原鄉與居民同舟共濟。巡迴山地醫療多年,最大的挑戰就是路況,不僅汪海波,整個埔基醫療團隊都認為,橫亙在他們與部落之間的投89線力行產業道路,堪稱「全台最爛道路」,很容易受風雨影響交通中斷,每遇天候不佳,團隊就得繞路,甚至要為受困山區做好準備。2015年蘇迪勒颱風襲台,汪海波說,蘇迪勒是穿心颱,團隊已能預期災後路況,一旦交通中斷,部落成了孤島,更需醫護人員駐守,他與團隊自備五天的便當上山。「要做就不要怕!」他記得那一夜,山谷中風雨颯颯,大雨如傾盆般潑灑在鐵皮屋頂,不時夾雜碎石撞擊聲,屋頂漏水還斷電,但按作業規定,發電機只能在有病患時才可起動運轉,一夥人就靠手電筒和燭光照明。不久村長出現了,原來村長在巡邏時摔車被鐵釘扎傷了腳;更晚時,陸續有患者冒著風雨前來求診,有發燒的孩童、氣喘發作的老先生,還好醫療團隊早先進駐,得以及時處理。近年來,埔基山地醫療服務範圍不斷擴大,除了仁愛鄉、日月潭,並擴及信義鄉,但汪海波與醫療團隊的服務熱忱不曾減少,因為盡己之心是醫護的基本,看見病患康復後的笑容,就是團隊最大的回報。「山上的醫療故事,就像天上的星星說不完,有的明、有的暗。」汪海波笑說,他會繼續守護偏鄉,分享居民的喜悅與辛酸,更期許餘生能有更多的發揮,點亮偏鄉醫療這盞燈。汪海波小檔案年齡:73歲出生地:台北市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現職:埔里基督教醫院山地醫療主治醫師經歷:陸軍93師衛生營中尉醫療組長左營海軍總醫院代主任醫師紐約曼哈頓下城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美國婦產科學院院士國防醫學院美洲校友會會長布碌崙婦產科兼內科及不孕症手術中心院長主要事蹟:●成立海軍總醫院洗腎室及肺功能室●響應衛福部鮭魚返鄉計畫投入山地醫療前進南投原鄉偏遠部落●參與合歡山雪季醫護、弱勢義診等救護任務
-
2022-10-12 焦點.杏林.診間
第32屆醫療奉獻獎/台灣急診醫學之父胡勝川奠定急診制度挽救無數生命
「喔伊、喔伊」救護車高頻聲響穿過街頭,救護員把握黃金時間,到院前先為傷患進行緊急搶救,並同步與醫護人員橫向聯繫。這是現今各大醫院的日常,但三十多年前並非如此。改變台灣急診醫療的推手,是曾獲北市醫師公會杏林獎、也是台灣急診醫學會創會理事長的胡勝川。74歲的他,大半生心力都在推動建置完整的急診醫療制度,不計其數的病患因他的熱情與遠見,在踏進鬼門關前被即時救回。投身急診醫療三十多年,外界稱譽胡勝川是「台灣急診醫學之父」,他表示,急診病人是被社會忽視與遺忘的一群,醫療體系不應如此,自己「只是在特定的時間,做了對的事」。胡勝川是湖北人,1948年出生在南京市,1歲時隨父親的部隊舉家遷來台灣,全家人靠著父親微薄軍餉度日,起初因部隊移防經常搬家,直到1957年落腳台南才結束飄泊日子。赴美學習急診運作,白天醫院學習,小夜坐上救護車出勤。國小畢業後考取南二中,過著上課讀書、下課打球、回家溫習功課的規律生活,酷愛籃球的他,不只投球神準,場上更是拚命,被同學稱為「拚命三郎」。胡勝川不僅有一身好球藝,還有絕佳語文能力,曾拿下學校英語、國語朗誦比賽冠軍。高中自南一中畢業後,胡勝川考上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後分發到嘉義空軍基地任航空醫官,再轉任台南空軍醫院等地服務,1982年退伍進入台北榮總任心臟內科醫師,升任主治醫師不久,調派急診室副主任,從此與急診結下不解之緣。胡勝川回憶,在急診待了一年多,看到一些不公不義,造成病人權益受損的事情。那個年代急診室採任務編組,沒有專科醫師看診,就算病患應該住院,也要等床等很久,他深感「急診病人不該被不公對待」。榮總當時有讓專任主治醫師輪流出國一年進修的制度,胡勝川因為這個契機,1987年申請到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附屬醫院進修,他選擇急診醫學,而非他專長的心臟內科。在美國這一年,他發現美國急診運作方式和台灣截然不同,接觸到高級心臟救命術(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ACLS),並參與高級創傷救命術、到院前創傷救命術。為更深入了解緊急醫療救護(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EMS)制度,白天在醫院學習,小夜時段坐上救護車一同出勤,還到其他醫院觀摩急診和緊急醫療救護運作情形,從制度、規畫到人員教育養成,有了深入完整認識。借鏡他山之石,胡勝川心想美國有很好的急診制度、急救技術以及到院前救護,這些都不需要花大錢,只要有心就能在國內推廣,對全民大有幫助。1988年學成歸國,立下三大心願:推動高級心臟救命術、推動急診醫學成為專科、推動緊急醫療救護。向衛生署毛遂自薦,擬出緊急醫療救護計畫。滿腔熱血的他到衛生署(衛生福利部前身)醫政處毛遂自薦,說明推動EMS的重要性,當時的醫政處長葉金川認同這個理念,一口答應,並指派科內一名技士協助。當時國內救護車功能陽春,和「小黃」一樣只負責把病人載到醫院,消防隊員也沒有到院前救護的概念。胡勝川把從美國帶回來的資料翻成中文,擬出一套緊急醫療救護計畫,在衛生署支持下選擇宜蘭試辦。從建置EMS指揮中心、規畫一般型救護車設備,到所有消防隊員接受初級救護技術員(EMT-1)訓練,全面建置軟硬體設備,他還編著「到院前緊急醫療救護」一書,成為救護技術員的訓練教材。試行一年後,衛生署舉辦成果發表會,各縣市衛生局、消防局都到場觀摩,並以經費支持各縣市比照辦理,不少縣市政府邀請胡勝川分享經驗、協助建置。胡勝川也協助衛生署制定救護技術員訓練草案、緊急醫療救護法草案,於1994年完成立法。因對緊急醫療的貢獻,榮獲北市醫師公會主辦的第二屆杏林獎。走遍全國開辦ACLS課程,推動急診醫學成為專科。ACLS是胡勝川另個推廣心願。他說,ACLS是專門為心臟停止病人急救的一套技術,當時他先在北榮開課,再全台走透透開辦訓練課程。上課需要教材,他與部內同仁一同將原版教科書翻譯成中文,只要付出就有成果,一開始醫護人員根本不知道什麼是ACLS,到現在ACLS已成為醫院評鑑基準中,醫護人員必備證照,讓一路走來辛苦推動的他倍覺安慰。推動急診醫學成為專科,讓專任醫師在急診室服務,也是胡勝川一直以來的堅持,他四處演講、投書報章雜誌,籌組急診醫學會,倡議推動急診醫學成為主專科、將急診軟硬體設施納入醫院評鑑範圍。政府接納了他的建言,把急診列入醫院評鑑項目,台灣急診服務能有大幅度進步,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急診評鑑;急診醫學後來被列入台灣第19個主專科,胡勝川也成為全台第一位急診醫學部定教授。轉戰東部緊急醫療荒漠,並接下合歡山雪季醫療勤務。眼見回台三大目標已逐步完成,胡勝川決定離開台北,選擇當時還是緊急醫療荒漠的東部,到花蓮慈濟醫院服務,因為慈濟有醫學院,他可繼續「傳道、授業、研究」。他在花蓮繼續訓練EMT救護員、招募專任急診醫師培訓人才,讓花蓮慈濟成為東部急診醫師的培育搖籃。他在花蓮還有個重大貢獻,就是接下合歡山雪季的緊急醫療救護。每年冬天合歡山追雪遊客多,但早年醫療資源欠缺,曾有遊客因高山症死亡,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一直希望雪季時有醫療團隊進駐支援,避免憾事再發生。胡勝川馬上允諾「慈濟來做」,一開始沒有酬勞屬義務性質,由花蓮慈院支援兩名護理人力,醫師部分則靠著他的人脈,找來榮總老同事、徒弟支援,每逢雪季期間周六、日,緊急醫療團隊上山駐診。雪季會遇到春節假期,此時人力極度難排,除夕夜幾乎找不到人上山,有好幾年胡勝川得自己來,就在山上過年,妻兒陪他在合歡山莊圍爐吃年夜飯。儘管辛苦,能把人救回來,胡勝川就覺得值得。及時緩解孩子的高山症,那一夜他最開心的事。有年冬天,一名7、8歲的孩子氣喘求醫,他診斷是高山症,給氧後情況改善離開,沒多久又來敲門,大半夜來來回回四次。那晚他只睡兩小時,醒來吃早餐時,看見這名孩子也在旁和家人開心用餐,整夜的疲憊瞬間消失。三十多年的努力,胡勝川一路走來始終創新,三大心願有的已上軌道,有的成果更是超乎預期,慶幸自己「做了對的事情」。如今女兒也跟隨他的腳步,成為一名優秀的急診醫師。胡勝川笑說,急診醫師內建DNA就是「哪裡需要,我就去哪」,不管重大災難或疫情,急診醫師從不推諉。這兩年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全台各地的急診醫師堅守第一線,把疫情阻絕院外。但他也發現,部分急診醫師並未真正做到以病人為中心,影響醫病關係,起心動念推廣「急診人文」,還寫了一本書,希望急診醫師能時時以病人為念,做好良性溝通,顧及醫療倫理,也能盡量滿足病人願望。如今,他還在為這新增的第四心願,努力前行。胡勝川小檔案年齡:74歲出生地:南京市學歷: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進修現職:花蓮慈濟醫院顧問、急診部主治醫師經歷:台北榮民總醫院急診內科主任花蓮慈濟醫院急診部主任羅東博愛醫院高級顧問花蓮慈濟醫院顧問、急診部主治醫師台灣急診醫學會創會理事長台北市醫師公會第二屆杏林獎主要事蹟:●推廣ACLS高級心臟救命術●推動急診醫學成為專科,建置完整的急診醫療制度。
-
2022-10-11 焦點.杏林.診間
第32屆醫療奉獻獎/外科醫師意外走上研究路 彭汪嘉康將癌症世界級治療帶進台灣
今年滿90歲的中央研究院院士彭汪嘉康說,要不是當初有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Dr.Frei的認可和錄用,自己永遠沒辦法走到今天。對台灣來說,因為彭汪嘉康親身搭起台灣與國際的橋梁,台灣現在才有這麼多專業的腫瘤專科醫師和臨床研究人才,為癌症病人帶來世界級的治療。無論是「台灣癌症醫學之母」的美譽,還是第32屆醫療奉獻獎「特殊貢獻獎」,彭汪嘉康都當之無愧。1963年8月一個清晨,30歲的彭汪嘉康在美國馬里蘭州開著車,這是她到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第一天上班的日子。她記得先生提醒「看到電車軌道就轉彎」,但她愈開愈遠,就是沒看到鐵軌,原來鐵軌前一天晚上恰好被拆掉了。彭汪嘉康多繞了一大段路,晚兩小時才抵達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她只能尷尬地笑笑「我迷路了」。享受與病人互動 做研究本不在計畫之內這一切都不在彭汪嘉康原本的計畫之內。她讀台大醫學系期間,就利用暑假去實驗室幫忙,探索自己的興趣。先試過米食營養加工研究、高血壓流行病學研究,都沒有太大熱情。直到去空軍醫院,學著幫忙抽血打針,她發現自己喜歡實際動手做,享受與病人互動,最適合做外科醫師;畢業後,她也如願成為台灣第一位女性外科醫師。彭汪嘉康赴美發展,先是到波士頓知名婦幼醫院,完成外科訓練後,有一家位於華盛頓特區的外科醫院接受她的申請,她滿懷期待地搭上飛機,專程去跟醫院簽約。不料,院方一聽她說即將結婚,希望能晚一個星期上班,竟然當場決定不給她這份工作。「怎麼解釋都沒有用,很傷心。」事隔六十多年,彭汪嘉康仍記得外科夢碎的痛楚,「醫院勸我走病理科,但我不是那麼喜歡,還是想要看得到病人。」當時彭汪嘉康的先生有朋友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工作,問她,「要不要來國衛院試試?」意外進美國國衛院 白血病開啟癌症研究之路雖然彭汪嘉康從沒打算要做研究,但她很快就發現,1904年就有研究海膽(Sea Urchin)的腫瘤細胞是因為染色體改變,既然如此,或許可應用於診斷,幫助病人在還沒表現出症狀之前,及早診斷出癌症。當時的實驗室主任Dr. Frei聽了印象深刻,馬上錄取她。「能夠被人認可、給予機會,這是一個太重要的事情。要是他不給我機會,我永遠沒有辦法走到今天。」彭汪嘉康是當時美國國衛院唯一女性研究員,發現白血病的染色體變異在幹細胞時期就出現,研究延伸可從母親血液判斷胎兒性別。這些卓越成就,讓她獲得美國公務人員最高榮譽「亞瑟‧佛萊明獎」,是創獎以來首位獲獎女性醫師。在美國國衛院工作期間,彭汪嘉康參與訓練美國腫瘤專科醫師並測試新藥。她經歷過白血病童活不過兩年的時代,也看到在新藥試驗的幫助下,病童存活率愈來愈高,甚至接近治癒。台灣癌症治療卻落後美國20年以上,病人除非遠道赴美參加臨床試驗,否則沒有這些藥可用。彭汪嘉康開始思考該如何幫助台灣癌症醫療進步。彭汪嘉康在1985年選上中央研究院院士,之後在以色列某一場學術研討會上,她和曹安邦院士與威斯康辛大學癌症中心主任Paul Carbone不期而遇。他們與Carbone共商,能不能幫幫台灣的癌症醫療?Carbone答應親自到台灣幫忙建立腫瘤專科訓練計畫、成立跨院臨床試驗組織(Taiwa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TCOG)。把美國專家請來台灣 訓練出兩屆腫瘤專科醫師在台大醫院、三總、台北榮總的支持下,彭汪嘉康把美國國衛院的專家一個個接力請來台灣,Carbone也把國外的考試員請來台灣,訓練出兩屆共13位腫瘤專科醫師,每一位都具備進行癌症臨床試驗的能力。之後彭汪嘉康更陸續開辦外科腫瘤、婦科腫瘤、放射腫瘤等次專科訓練計畫,各大醫學中心都成立了臨床試驗中心,TOCG已成為世界公認完整且先進的癌症臨床研究組織之一。這些初代腫瘤專科醫師,現在都已經成為醫學中心或研究機構的中堅份子,像是台大癌症中心醫院榮譽院長鄭安理、台北馬偕血液暨腫瘤科前主任謝瑞坤、成大醫院血液腫瘤醫學部主任蘇五洲、新光醫院放射科主任季匡華、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張俊彥、陳立宗、劉滄梧等,都是當年培養的種子醫師。捨退休生活回到台灣 致力推動癌症預防明明可以在美國退休享清福,彭汪嘉康卻選擇在1993年回到台灣,重新到臨床實習、看診、值班,正式取得腫瘤專科醫師資格。她在多家醫院看診,也陸續出任中研院生醫所臨床研究中心主任、國衛院癌症研究所首任所長。為推動癌症預防、提升社會健康識能,她除了邀請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也結合許多專家學者、企業人士成立「台灣癌症基金會」,並與賴基銘醫師奔走催生「癌症防治法」、推動癌症防治中心的認證評鑑。彭汪嘉康在癌症醫學領域奉獻六十多年青春,完成了別人可能兩輩子都做不完的事。彭汪嘉康說,她當醫師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給病人最好的照顧,沒有想太多,只是把握機會,想做什麼就去做。至於結果如何,「強求沒有用,也不是因為我表現好,都要靠上天的幫忙。」她說,有太多事都是自然而然湊在一起,「這不是我的意思,是上天給我們很好的安排,我們的運氣很好。」近90歲仍在第一線 醫學還有很多未知等待探索今年滿90歲的彭汪嘉康,家人都在美國,心裡總是想念。她說,台灣醫療可近性高、醫療品質好,健保也在可能範圍盡量給付了許多好的藥物,各項條件沒有一個國家比得上,但預計明年手邊計畫做完,也該跟家人團聚了。「癌症醫師很辛苦,現在就擔心年輕醫師不進來,還有好多問題需要研究啊!」彭汪嘉康說,好醫師的特質,就是常常想為病人多做一點,想要懂得更多,以提供更好的幫助。希望能看到台灣有更多醫師科學家,每天除了看病人,也願意花時間思考怎麼解決問題、投入研究。醫學知識當中還是有很多的未知,醫師看診勢必會發現自己還有很多不懂的事。如果從現有資料找不出答案,就要找人討論,去實驗室裡找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發現許多重要的新事物。彭汪嘉康溫柔提醒,要是沒達成自己設定的目標,也不要灰心,不管做什麼事,只要能盡力做到自己的最好,就夠了。她笑著說,如果當年順利成為外科醫師,現在可能是個很有錢的外科醫師,但因緣際會下,走了另一條原本沒想要走的研究之路,才發現癌症醫學這麼有趣,從預防到治療,都能幫助很多人,她已經非常滿足。彭汪嘉康小檔案年齡:90歲出生地:江蘇吳縣學歷:台灣大學醫學系現職: 中央研究院院士 台北醫學大學講座教授暨醫學科技學院副院長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董事長 部立雙和醫院、台北市立萬芳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經歷: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遺傳組主任 國衛院癌症研究所所長 北醫大台北癌症中心首任院長主要事蹟: 證實人類腫瘤細胞起因於染色體改變 奠定台灣腫瘤專科醫師培訓制度 推動國內癌症臨床試驗及基礎研究 催生癌症防治法
-
2022-10-10 焦點.杏林.診間
第32屆醫療奉獻獎得主揭曉 彭汪嘉康院士為特殊貢獻獎得主
第32屆醫療奉獻獎得主揭曉,個人醫療奉獻獎得主9名,分別為王剛毅、黃瑞仁、許金川、胡勝川、藍英哲、王署君、汪海波、游昌憲等8位醫師,1位護理師賴慧珊;特殊貢獻獎得主為彭汪嘉康院士,團體醫療奉獻獎為天主教聖保祿醫院山地醫療團隊。台東基督教醫院牙科主治醫師王剛毅,81年自加拿大返國於台大醫院服務,88年響應東基創院院長譚維義醫師號召,來到沒有牙醫師的東基,從事台東偏鄉牙醫及山地巡迴醫療。今年七月底任期屆滿的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院長黃瑞仁,建立雲林區域醫療網,創立雲林縣唯一心臟血管醫學中心,使雲林鄉親不必南北奔波就醫,推動社區醫療服務,首創C肝外展門診模式並推展至全國。目前已返回總院服務。在屏東滿洲鄉開設「遇見居家護理所」的護理師賴慧珊,致力於偏鄉長照居家護理,開辦恆春半島第一家呼吸器居家護理所,提供偏鄉民眾即時護理服務及推動安寧療護。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許金川教授行醫40多年,利用腹部超音波從事早期發現肝細胞癌的研究,並發展出治療方法,挽救許多肝病患者生命。花蓮慈濟醫院顧問醫師胡勝川,於緊急醫療領域耕耘近30年,推廣高級心臟救命術、緊急醫療救護、急診醫學。牙醫師藍英哲退伍後回到家鄉屏東開業,77年起收起診所至當時無牙醫的萬巒鄉服務,發起成立山地離島偏遠地區巡迴醫療團,至偏遠山地義診。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主任王署君創建北榮頭痛門診,建立頑固型頭痛住院治療模式,引進新型態治療,帶領團隊完成全國頭痛流行病學調查,了解台灣的頭痛特色與嚴重性。埔里基督教醫院山地醫療主治醫師汪海波,自美返鄉進入埔基服務,10年來專職跑遍仁愛鄉部落居家醫療及醫療站。台東馬偕醫院小兒心臟科醫師游昌憲,到台東已18年,為台東唯一兒科心臟科醫師,堅守台東兒童心臟疾病的診斷及治療,推動學童心臟篩檢,以利早期治療,在當地開始兒童開心手術。特殊貢獻獎得主中研院院士彭汪嘉康,82年回國服務,將癌症新藥及新療法引進國內,為台灣腫瘤專科醫師人才養成及制度奠定基石,並成立台灣癌症基金會宣導癌症預防觀念,催生癌症防治法。榮獲團體獎項的天主教聖保祿醫院山地醫療團隊於81年成立,開啟桃園市復興區山地醫療,88年增加復興區巡迴醫療,設巴陵醫療站,配合民眾農作作息,設周四夜間緊急醫療及周五早上6時的特早門診;91年成立華陵整合醫療站,提供24小時全年無休的醫療服務。
-
2022-10-0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嚴守醫院1/確診非急症等刀等到哭 一條龍規定動刀好難
新冠疫情朝向感冒化,國內各項管制措施逐漸鬆綁,但對於確診者非緊急手術仍嚴格管制,須解除隔離後才能進行手術。但確診者需要進行非緊急手術,可是醫院一直以沒有病房延後手術時間,等待的煎熬和身體的痛苦,讓他幾近崩潰。主因是確診者手術需要在負壓手術室,再進入負壓隔離病房接受治療,從急診等床和手術、術後照顧,必須打造全隔離和負壓環境。年約六十的男子九月中旬確診後,疑免疫力低下,使幾個月前腳部開刀的傷口化膿腫大,就醫發炎指數達170,標準應在5以下,當下即建議應開刀清創,礙於醫院規定,確診者開刀須使用「負壓手術室」,術後得在「負壓隔離觀察室」,並入住「負壓隔離病房」,只要任一空間不足,手術只能延宕。該名男子的太太說,從入院到正式開刀,足足等了7天,中間三度被告知空腹準備隔天開刀,但最後一刻都落空,不是沒有隔離病房,就是沒有負壓手術室。等待過程中,先生幾乎從「非急症」到「急症」,傷口嚴重化膿,痛到快得到憂鬱症。她說,進入急診等候時,陪病者很多都不是確診者,管控混亂,既然如此,開刀為什麼要堅持一條龍,等同變相刁難。另一名男子,雖然非確診者,但他在疫情期間,睪丸不明原因神經發炎,痛到沒辦法起身,被建議開刀,只是礙於非急症,只能在家裡等,但等待過程「根本度日如年」。● 確診者非急症手術至少延一周 身體轉好才建議動刀新冠疫情影響改變了手術優先順序,這是後疫情時代,醫院、民眾都要面對的問題。台北榮總副院長李偉強說,疫情期間緊急手術不受影響,而該院負壓手術室有一間,進行如Ct值低的確診者緊急手術,包括生產、腦中風、嚴重車禍等,確診者白內障、膝關節置換等非緊急手術,就是等完成隔離,時程約延後一至二周,這不影響病情,主因是確診者七天隔離期間,仍具有傳染力。李偉強說,國內確診患者每日約有四萬至五萬人,甚至還有許多確診黑數,若開放確診者進行非緊急手術,病毒仍有機會傳染給醫護人員。況且確診者常有發燒、發冷、咳嗽等不舒服症狀,此時手術恐影響手術品質、術後復元,身體狀況應是處於良好的情形下再進行手術。三總負壓手術室現有二間,疫情間為安排確診者生產、嚴重骨折、心臟穿刺傷等緊急手術。眼科部一般眼科主任呂大文說,就眼科來說,疫情嚴峻時,視網膜剝離為緊急手術,但白內障、黃斑部皺摺等手術為非緊急手術,確診者等待時間約為兩至三個月,目前疫情趨緩,但確診照者必須完成隔離治療後,才能手術,延後手術時間約一周。林口長庚醫院負壓手術室僅有一間,副院長邱政洵說,依院內規定若確診者執行緊急手術,仍希望在負壓手術室執行,只是如果有其他確診者也有緊急手術需求而負壓手術室有人正在使用,改採取醫護人員用最高規格防護的方式協助進行手術,若非緊急的手術會等患者採檢陰性後再進行。他說,各家醫院的設備條件不盡相同,指揮中心應訂出大原則,讓各家醫院能夠執行。● 替確診者動刀全副武裝 醫師熱到連內褲都濕了新光醫院感染科主任黃建賢說,院方曾設置單獨負壓手術室,但該處並非正規手術室,使用上沒有常備人員、器械,病人運送也都要用救護車載送等諸多限制,後來疫情趨緩,病人開刀需求增加,又改回醫院原本手術室進行,但若是替確診者開刀,仍有諸多限制。黃建賢直言,醫師著防護裝備執行手術很辛苦,原因是防護衣不通風很悶熱,且手套會影響醫師手術技巧、操作精細度,增加手術困難、危險度,甚至有些臨時手術室為了達到負壓等級,必須關掉空調、加裝抽風機將空氣往外抽,內外都熱讓不少外科醫師開完刀「連內褲都濕掉」。對於民眾抱怨,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說,這不是「無的放矢」,但雖疫情已走向感冒化,但是即將結束,而尚未結束,目前也仍為第五類法定傳染病,放寬確診者非緊急手術還需要一段時間,現在只能依靠民眾的公民素質,應等病毒量低一點再進行手術,以保護醫護人員,避免院內群聚感染,影響醫療量能。● 確診者能不能開刀 醫院掌握主要生殺大權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秘書長陳亮甫表示,有些手術雖不緊急不會立刻危及生命,但民眾會不舒服、甚至疼痛,有些傷沒有及時處理,很難確保會不會造成長久不便,醫療界線上難以界定「到底急不急」,但愈早開刀處理越好,包括癌症、泌尿道結石等手術。現在隨著疫情趨緩,許多醫護也確診過,較不擔心處在密閉手術室中會被感染,現在若碰到陽性個案,醫師也有可能戴N95口罩開刀。陳亮甫說,只要過去沒通報的「新確診個案」,即使Ct值很高明顯是舊案,仍得隔離七天,但有些患者即使隔離完,但本身抵抗力弱,病毒量仍然高,醫院憂院內感染、也不一定同意開刀。因此,確診者可否動手術,每家醫院各自為政,政府應明定,如確診者只要隔離完幾天後、Ct值達到多少,就能回到常規處理,也不必強制住專責病房,否則醫院不斷拉高規格,某種程度也會流失病患,且疫情流感化,是否仍須堅守嚴格措施,有必要檢討。● 疫情平穩後 專家:確診者手術可放寬執行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說,疫情平穩後,負壓手術房的規範其實已經不須這麼嚴謹,嚴防已非必要,應趁現在讓病患趕緊進行手術,不應採取零容忍政策,但完全開放後。恐增加手術室醫護人員的壓力及染疫機會,「開不開放這問題十分困難。」黃立民說,疫情嚴峻時,為防止院內感染,確診者緊急手術須在具負壓環境的手術室進行,但現在院內感染來源為近期放寬的快篩陰入院陪病,手術室嚴防已非必要,因若又迎來下一波嚴重疫情恐持續三個月,而患者手術又得拖上三個月。
-
2022-10-0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嚴守醫院2/邊境解封醫護仍難出國 盼訂下最低戰備量
國慶連假結束後,疫情兩年多來首度「國門開放」,許多民眾瘋搶機票,堅守在防疫第一線的醫護人員,能否自在出國門至今是個問號。多位專家認為,醫護出國染疫會影響家人、工作,醫護身為專業人員,應懂得保護自己,可待疫情更平穩時,再考慮是否出國公務或旅遊,也建議指揮中心應就各家醫院訂出最低備載量,經評估後,便能分配出可讓多少醫護人員出國。台北榮總副院長李偉強說,醫護人員都是專業人士,如果國外疫情仍處在高峰,大家是不敢出國的,但自今年4至6月間,國際疫情逐漸下降後,只要符合請假程序,該院醫護人員都可以出國開會、旅遊不受限制,而現在許多國際會議都是實體及線上雙軌進行,以他來說,現在多參加線上會議,醫護人員應懂得保護自己,若不慎染疫可能會影響工作、家人,應會等到明年疫情更加穩定,才會出國參與醫學會議。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說,醫護人員也是人,出國不外乎參加公務學術會議、或旅遊舒壓,從疫情以來已經那麼久沒辦法出國了,應該要考慮放寬醫護人員出國禁令了。新光醫院感染科主任黃建賢表示,政府從2020年初考量疫情,限制醫護人員不能出國,而當時在國外染疫,就必須先完成隔離,才能返台工作,先前的確有醫院工作人員到美國,在當地染疫,多住了2個禮拜才順利搭機返台,增加不少開銷。不過前一段時間疫情緊急,醫護人力吃緊,請假出國玩「道義上過不去」,許多醫護同仁也自動自發減少染疫可能性。黃建賢說,現在因應政府政策調整,入境者不須再附上PCR陰性證明,返台後再採檢即可。若醫護出國憂心自己染疫,建議可事先找好職務代理人、且多請5、10天假期,避免人力協調出現問題。但他認為,若疫情趨緩,醫院工作壓力沒那麼大時,醫護也能適時安排出國進修、考察或旅遊放鬆。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秘書長陳亮甫說,醫院會提醒同仁做好一般防疫措施,沒有額外限制不能參加集會、大型活動等,但若要出國須提前申請,獲得允許才能出國。也有聽到其他醫院員工透露,醫院主管明示、暗示要員工暫緩出國,憂心人力不足,不希望員工放太多假。「指揮中心應訂出大方向的原則。」邱政洵指出,雖然目前Omicron疫情下多為輕症,但也會有人需要住院治療,考量照護機構的醫療量能維持,要以疫情考量訂定相關辦法。他建議,指揮中心應該要針對各家醫院訂出最低備載量,訂出各階段會需要醫院開設多少張病床,讓醫院能夠自行評估應該備載多少人力,便可分配能讓多少醫護人員出國。
-
2022-10-07 焦點.元氣新聞
桃園118幼童流感疫苗打錯針!北榮院長陳威明指示分院:該道歉就道歉,該檢討就檢討
公費流感疫苗10月1日開打,但桃園市竟發生打錯針事件。台北榮總桃園分院今年10月1日及2日支援桃園市衛生局,在桃園巨蛋設置流感疫苗接種站,但有118名3歲以下幼兒接種國光疫苗,但國光疫苗適用對象尚未涵蓋到3歲以下孩童。台北榮總今代桃園分院發出新聞稿表示,因內部管理與資訊傳達疏失,發生此事件,院方已深刻檢討流程及加強管理,對於此事件造成桃園市民的不安,院方表達最深的歉意。台北榮總桃園分院指出,疫苗雖然都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國光疫苗適用對象尚未涵蓋到3歲以下孩童,獲知此資訊後,該院已啟動追蹤關懷機制,主動聯繫家長,專人專線(0919961996、0976731657)提供24小時諮詢,並建立醫療綠色通道,針對身體不適的幼兒提供後續優先且免費就醫服務。北榮桃園分院昨日已撥打電話關懷118位幼兒家屬,撥通116人,身體大都無不適,除其中1人流鼻涕、1人腸胃炎,與疫苗接種均無直接相關,將會全力持續關懷接種幼兒的健康狀況,針對此次事件承諾會做最妥適的處理,造成民眾不安,深感歉意。北榮桃園分院配合衞生局相關防疫政策,疫情期間協助新冠疫苗施打共58萬劑為桃園最多,但因內部管理與資訊傳達有疏失,發生此事件,院方已深刻檢討流程及加強管理,對於此事件造成桃園市民的不安,院方要表達最深的歉意。【元氣網整理】針對此次疏失,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指示分院,該道歉就道歉,該反省就反省,該檢討就檢討,醫院才會持續的進步,獲得民眾的信任,台北榮總也會全力協助分院,桃園分院幫助桃園打最多的疫苗,這種辛勞有目共睹,打了58萬劑之後出狀況,一定是流程不夠嚴謹,一定要確實改進,也鼓勵桃園分院的同仁不要氣餒,北榮會全力的協助,相信民眾也會給你們支持和鼓勵。以下是道歉全文:臺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111年10月1日及2日支援桃園市政府衛生局,於桃園巨蛋設置流感疫苗接種站,有118位3歲以下幼兒接受疫苗接種國光疫苗之情事。北榮桃園分院配合衞生局相關防疫政策,疫情期間協助covid-19疫苗施打共58萬劑為桃園最多,因內部管理與資訊傳達有疏失,發生此事件,院方已深刻檢討流程及加強管理,對於此事件造成桃園市民的不安,院方要表達最深的歉意。 疫苗雖然都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國光疫苗適用對象尚未涵蓋到3歲以下孩童,獲知此資訊後,該院業已啟動追蹤關懷機制,主動聯繫家長,專人專線(0919961996、0976731657)提供24小時諮詢,並建立醫療綠色通道,針對身體不適之幼兒提供後續優先且免費的就醫服務。該院10月6日當日已撥打電話關懷118位幼兒家屬,撥通116人,身體大都無不適,除其中1人流鼻涕、1人腸胃炎,與疫苗接種均無直接相關。該院將全力持續關懷接種幼兒之健康狀況。針對此次事件承諾會做最妥適的處理,造成民眾不安,深感歉意。
-
2022-10-06 焦點.長期照護
鼻胃管、氧氣管大不同,外觀即可辨識!鼻胃管灌食照顧9原則 出現褐色液體恐是這裡出問題
最近一則與鼻胃管相關的新聞讓人聞之不忍(>>看詳細新聞),一位外包廠商員工在醫院負責推送病床,擅自替病人接管,誤把氧氣筒接到鼻胃管,讓病人的胃像氣球一樣撐爆,引發敗血性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搶救數月不治死亡。留置鼻胃管是不得已的醫療措施,醫師提醒鼻胃管和氧氣鼻導管大不相同,將氧氣筒接到鼻胃管是不應該發生的事情。檢方調查,一位部立桃園醫院外包員工於2020年3月某日,將準備做腹部超音波的病患連同病床推到一樓診間,明知非醫療人員不得從事醫療行為,仍在無人指引情況下,擅自操作管線,把氧氣筒接到病人鼻胃管,造成悲劇。事發後,病人雖獲妥適治療,但同年7月仍因敗血性休克、多重器官衰竭及全身多處潰瘍傷口組織感染等問題死亡。家屬為此狀告外包員工過失致死罪,且認為時任院長的徐永年、護理長和外包商負責人等也該負刑責。但除了外包員工案依過失致死罪嫌起訴,其他人皆獲不起訴處分。哪些病人需「留置鼻胃管」?中風、臥床、吞嚥困難及胃腸道阻塞等病人,往往無法自己進食,但為避免營養攝取不足,而須放置鼻胃管。健保署統計,去年留置鼻胃管3個月以上的病人,共7.9萬人。台北榮總內科部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蘇建維說,鼻胃管從單側鼻腔進入,經過咽喉、食道抵達胃部,方便餵食時採用管灌方式,將營養品直接送到病人胃部,再藉由胃腸道吸收營養。蘇建維說,一般來說,胃的容量約為1200至1600毫升,平時胃難免都會產氣,此時可以把鼻胃管開口打開,讓胃部氣體排出,且胃的肌肉層很厚,其實不容易被氧氣撐破,研判患者胃部原就有胃潰瘍等裂縫,才有可能被氧氣撐破,至於需要多少氣體才會把胃部撐破,難以評估。鼻胃管從單側鼻腔進入 氧氣管從兩側進入蘇建維說,鼻胃管及氧氣管外觀上有很大的不同,氧氣管鼻導管放在病人兩側鼻孔,給與病人足夠的氧氣,鼻胃管則是從單側鼻腔進入,並於單側鼻腔外預留一段長度,以方便進行管灌餵食,且鼻胃管有栓子可以關閉,將氧氣筒接到鼻胃管真的很少見,這是不應該發生的事情,如果是有照顧病人經驗的照護人員,應不會發生。鼻胃管餵食 出現褐色液體恐是胃部血應如何照顧放置鼻胃管的病人?蘇建維說,首先,鼻胃管應由專業醫護人員放置,放置後會檢測鼻胃管是否暢通,照顧者管灌餵食病人,速度不宜過快,量也不宜太多,避免病人發生嗆咳情形,並隨時觀察病人是否順利吞嚥,以及觀察鼻胃管有無逆流出褐色的液體。如果發現鼻胃管出現褐色液體,有可能是胃黏膜出血,或是鼻胃管摩擦食道、胃部導致出血,此時需要進一步檢查,釐清出血原因加以治療,或重新放置鼻胃管。台北榮總對鼻胃管病人灌食照顧原則共有9點:1.每餐於灌食前後或早晚,執行口腔清潔。2.應每日更換固定鼻胃管的膠布,將鼻胃管旋轉90度,以防鼻胃管黏在胃壁上,或胃黏膜期受鼻胃管頂端壓傷。更換膠布時,切記不要重覆貼同一位,向左或向右側固定,免鼻腔內壓損,並注意勿移動鼻胃管插入的深度。3.請將藥物與食物分開灌入。4.灌食時若感覺不容易進入,可擠壓鼻胃,並試著用食空針抽,再灌溫開水沖通管子。5.製作管灌飲食時,應確保食物之清潔衛生。6.罐裝管食物開封後快使用,若不完可加蓋冷藏,於24小時內使用完畢。7.鼻胃管滑脫處理:住院期間立即通知醫人員協助處理,但若您在家中,請與您的居家理師聯絡。8.預防鼻胃管滑脫,建議採重固定方式,除了膠帶將鼻胃管固定於病人鼻或臉部之外,可以將鼻胃管前段固定貼於臉頰上或中段使用別針固定於衣襟,避免滑脫。若意識不清或躁動無法配合之病人,為預防自拔,必要時可採保護性約束。9.塑材質的鼻胃管最多留置二周必需更換。矽膠材質鼻胃管,材質軟不易變質,但需自費,可一個月更換。【資料來源】.北榮鼻胃管與灌食之照護經訓練復建 鼻胃管有機會拔除近年鼻胃管的留置在社會討論度高,雖是為了維持病患營養而不得不然,但因影響病人外觀,患者除了忍受疾病折磨,還須面對外在心理壓力,生活品質及生命尊嚴大受影響。為鼓勵醫療團隊積極協助病人移除鼻胃管,改善生活品質,健保署通過獎勵措施,新增「成功移除長期留置鼻胃管並恢復經口進食」診療項目,總共投入約3900萬元,預估每年約有1.3萬名長期留置鼻胃管病人受惠,讓病人從此告別鼻胃管。【延伸閱讀】健保署推獎勵讓病人享無管人生 每年1.3萬人受惠老後不想插鼻胃管 年輕時先預防這幾種病如果老後不想插鼻胃管,現在可以怎麼做?羅東博愛醫院吞嚥機能重建中心主任葉書銘接受「50+」採訪指出,病人需要插上鼻胃管灌食,最常見的原因包括失智、中風、衰弱等慢性病。因此,不想插鼻胃管,就要預防這幾種疾病。飲食上,營養均衡、多吃堅果、魚油、避免精緻、高糖的食物,可延緩大腦退化。日常生活中常常動腦、與人社交,可增加「認知儲備」,有助預防失智。運動則應兼顧有氧和阻力訓練,增進心肺功能、維持肌肉量。此外,進行吞嚥訓練時,語言治療師有時會請病人大聲說話。葉書銘笑說,「大家沒事可能不會大聲講話,但是多唱歌還不錯!」唱歌不僅可以訓練喉嚨、咽喉等部位的吞嚥肌群,也可控制聲帶閉合,減少日後進食嗆咳的機率。他指出,持之以恆地維持健康飲食、運動和作息,不僅未來插管機率大幅降低,還可以預防多種慢性病。健康的老年,從中年就要開始做準備【延伸閱讀】為何相較於國外,台灣使用鼻胃管比例偏高?葉書銘醫師教你想要不插管的老年該做哪些準備
-
2022-10-06 焦點.杏林.診間
在榮民伯伯的褥瘡裡找到行醫的價值…陳威明,將心比心的骨癌仁醫
冬日清晨,天色微亮,台北榮總的手術室外,傳來新任院長陳威明的腳步聲,他已換上全身手術服,準備為病人做關節重建手術。趕在一大早七點多開刀已是陳威明的習慣,因為每天總有無數行政工作等著他,只能盡量利用一早的時間、中午的時段或是會議間的空檔,履行與病人之間的承諾。今年1月剛升任北榮院長的陳威明,是國內外推崇的骨科名醫。投入骨科領域30多年,至今完成3萬多例骨科手術,為骨癌患者重新找回生命的光。尤其對許多骨癌病童來說,他不只是醫師,更是真心付出關懷的「陳爸爸」。2018年他獲得台灣義行獎,2021年又獲頒公務人員「傑出貢獻獎」個人獎,不論醫術、學術或社會貢獻,都被各界肯定。在榮民伯伯的褥瘡裡 找到行醫的價值走上骨科腫瘤這條路,原本不在陳威明的生涯規劃裡。從小生長在台南六甲的他,少年時功課不錯,國中一畢業便北上考進了建中,後來因父親的期待選擇丙組,就讀陽明醫學院。但他笑說,大學一、二年級時不是很用功,平常很愛去釣魚及參與戶外活動,幸運的是他認真追求到一位用功的女朋友(後來成為妻子),兩人是同班同學,女朋友常幫他補習,讓他順利應付課業。直到三年級接觸到臨床科目後,陳威明覺得非常有趣,開始用功讀書。大六那年,他到台中榮總實習時,開始學習照顧病人,才一步步地從病人身上,找到了身為醫者的使命與價值。陳威明回憶,在中榮實習的第一個月,外科有位榮民伯伯,身上的褥瘡比巴掌還大,病房充滿腐肉的味道,奇臭無比,醫護人員每天為他換一次藥,但褥瘡依然腐爛發臭,「那時我很心想,如果改成一天換藥三次,會不會比較好?」於是,避之唯恐不及之際,陳威明卻每天照三餐進出病房為老人家換藥。他戴上三層厚厚的口罩,花很長的時間與無比的耐心,幫老人清洗傷口、上藥、剪掉腐肉。他的想法很單純:「他是我的病人,我就應該幫他的忙,幫他改變這種狀況。」在陳威明的細心照護下,病房裡的臭味日漸淡去,一個多月後老人的傷口竟然重新長出粉紅色的新肉。榮民伯伯的女兒非常感動,流著眼淚對陳威明千謝萬謝,還親手寫了一張感謝卡給他。這讓他非常震撼——原來,幫病人戰勝病魔,讓他們重拾正常生活,就是行醫的真諦。事隔三十五年,陳威明說起當年依然感動。「那位榮民伯伯,我到現在還記得他的名字,不是因為我幫過他,而是因為他和家屬真誠的感謝,幫助了一個年輕的醫師,奠定了行醫的使命感。」從此,陳威明對行醫有了全新的體悟,他開始認真的在各科實習,畢業時還獲得最佳臨床實習醫師獎。走進偏鄉 意外拿起手術刀醫學院畢業後,陳威明因為是公費生,必須先抽籤去偏鄉服務,感嘆一輩子籤運都不好的他,來到了北榮花蓮鳳林分院。而原本立志想走的腫瘤科,但因報到的時間較晚,鳳林分院的內科已無缺額,只能改走外科。當時花東有花蓮、馬蘭、太平三個榮民之家,常常有跌倒骨折的老榮民就醫,陳威明常常要跟著泌尿外科的鍾主任開骨科的刀,但他愈開愈覺得自己所學不足,幫不了病人,所以他主動向主任提出,讓他回台北榮總的骨科受訓。而那幾個月,也成了陳威明人生的轉捩點。他向學長們拜託:「只要肯教我,讓我做牛做馬都沒關係。」之後他每天待在北榮的手術室十多個小時,心裡只有一個念頭——全力學會基本骨科的開刀技術,好回去幫花蓮的榮民和鄉親們。4個月的訓練結束後,陳威明帶著所學的技術回到花蓮,全心全意投入骨科手術,1年多的時間完成了數十台骨科手術,也沒有出什麼併發症。他最難忘的是,有一回花蓮鳳林附近發生進香團的翻車車禍,十多名傷患送到鳳林分院。「我們外科只有少少的四個醫師,但沒有人轉到花蓮市,四個人花了兩天兩夜,把手術開完!」幸好,每位傷患都獲得妥善的照顧。 這樣的堅持與付出,讓陳威明和當地居民建立了很深的感情。他說,直到現在,不時還有花蓮的患者到北榮找他開刀。即使陳威明已升為院長,但在他們眼中,他始終是當年那個全力為花蓮人拚搏的「陳醫師」。相對地,陳威明的人生也轉了大彎,從沒想過要當骨科醫師的他,花蓮兩年的經驗讓他開刀開出了興趣,1990年6月公費下鄉結束後,北榮的骨科主任、也是陳威明的恩師羅惠熙同意他回台北榮總接受骨科住院醫師訓練。陳威明完成了5年住院醫師訓練,正好有位骨腫瘤的主治醫師轉換跑道,讓他順利接下骨腫瘤主治醫師的任務,他心裡很興奮:「上蒼怎麼對我這麼好?我竟然可以同時從事骨科和當初想走的腫瘤治療!」回顧這段歷程,陳威明的笑容裡充滿著人生的智慧。他說,從鳳林到北榮,每一次的轉折都來得很意外,都不是自己原定的目標,卻讓他領悟:原來人生不需要自我設限,也不必急著立下多麼遠大的目標,只要盡力把眼前的事情做好,隨順因緣,就會有許多意外的驚喜降臨,讓你找到屬於自己的春天和桃花源。93病房的陳爸爸走進骨腫瘤的領域,陳威明再度面對全新的挑戰。他說,1990年前,骨肉瘤(即俗稱的骨癌)是一種讓人聞之色變的癌症,好發年齡集中在10至25歲,患者以兒童及青少年居多,患者必須做截肢手術,而且術後的存活率也只有二成左右。【疾病百科】骨肉瘤骨肉瘤指的是生長於骨骼系統中的腫瘤。可分為惡性骨肉瘤、依汶氏肉瘤和惡性軟骨肉瘤…等數種。由於骨肉瘤好發於小孩,加上部分症狀十分相似,因此容易被誤認成生長痛,因而延誤治療。>>看詳細為了搶救這些孩子的未來,北榮在1998年底率先成立骨骼肌肉系統腫瘤治療團隊。陳威明認為,骨肉瘤的治療雖然困難且漫長,但守護生命是醫師的天職,「再難,也要為病人拚一場。」除了透過醫學專業為孩子們對抗骨癌,陳威明更以慈愛與溫暖澆灌小病人的心。每當有孩子確診骨肉瘤時,他總會在診間摸摸孩子的頭,或握拳與孩子的小拳頭相抵,鄭重地向孩子承諾:「陳爸爸會陪著你,一起對抗病魔。」而為了罹癌兒童設的專屬「93病房」,那裡是陳威明最疼惜的地方,平時即使行程緊湊,他也要擠出一點點時間去看看。看到孩子們的康復與進步,總能讓他忘卻工作的辛勞。(本文獲《醫學有故事》授權刊登,完整內容請看>>精采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