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0 醫療.一般外科
搜尋
台中榮總
共找到
349
筆 文章
-
-
2022-08-04 焦點.器官捐贈移植
國內近千例器官移植 皮蛇上身達9.19倍 以換心最易得
台中榮總副院長傅雲慶今天說,台中榮總移植團隊與美國加州舊金山大學和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合作,利用台灣健保資料庫分析9032名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的器官移植患者,發現帶狀皰疹罹病風險高達正常人的9.19倍,若排除共病達27.35倍,又以心臟移植患者14.34倍最高,相關文獻已刊登於美國皮膚醫學會官方期刊。換腎的謝姓婦人今現身台中榮總分享,她在2014年9月完成不同血型的活體腎臟移植,術後恢復良好,前年自覺臉部抽痛,至診所求治未見改善,轉診到台中榮總,診斷為帶狀皰疹,經住院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成功控制病情出院,追蹤8年移植腎運作功能仍十分良好。台中榮總腎臟科醫師游棟閔說明,免疫抑制劑一年內急性排斥率低於10%,換腎存活率逾95%。但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可能的風險包括心臟血管硬化,代謝症候群,糖尿病,癌症與感染等,其中感染可能造成病況急速惡化,危及生命。游棟閔指出,帶狀泡疹俗稱「皮蛇」,是因曾感染過水痘病毒,痊癒後病毒潛伏在體內,當免疫力下降時,病毒再度活化增殖,沿著神經節分佈的皮膚發病,剛開始是身體某側灼熱、疼痛或感覺異常,幾天後開始出現紅疹,進而形成水泡,如果蔓延至器官,造成器官功能損傷。游棟閔說明,這項研究是以2003年到2013年間台灣健保資料庫找到9032名器官移植患者分析發現,帶狀皰疹罹病風險高達9.19倍,排除共病後高達27.35倍;其中換肝罹病風險為正常人的5.9倍,換腎高達9.13倍,心臟移植患者為14.34倍,為目前對於器官移植患者感染帶狀皰疹相關文獻中最全面廣泛的分析研究。游棟閔提醒,器官移植病人如發現自身有不明原因發生的皮膚水泡合併神經疼痛或顏面視神經疼痛時,應立即醫師連絡,盡早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以免併發後遺症。
-
2022-08-04 性愛.性愛後遺症
疫情下的不性福 男用彈性繃帶助硬險丟命根子
根據國外研究指出,疫情期間英國人性活動大幅減少4成,估計全球6成民眾的性滿意度受到疫情影響,全球40至70歲男性高達5成都有一定程度的「勃起功能障礙」。開業泌尿科醫師張美玉、台大醫院泌尿部主治醫師姜宜妮、台中榮總泌尿外科主治醫師胡如娟昨天呼籲,民眾只要敞開心胸,正面積極面對,其實都可以獲得改善。姜宜妮說,男性勃起功能障礙有許多影響因子,生理上是「內皮細胞」功能障礙,可能因新冠肺炎造成體內發炎指數升高,影響血液流動,膀胱、海綿體中都有內皮細胞,因此有些確診者出現頻尿後遺症;心理上若常感到緊張,不僅神經緊繃,血管也無法舒張,就可能造成勃起功能障礙。胡如娟表示,疫情下許多患者精神狀態不佳、沮喪、失業等,都是造成勃起功能障礙因素之一,最特別個案是確診後生殖器勃起狀況不佳,出現彎曲現象。「有4成的伴侶會面對面討論此問題,僅2成會陪同看診。」胡如娟指出,兩性都認為性事相當重要,但統計發現,平均5人當中只有1人會正面積極討論。診間是相當好的討論空間,通常伴侶間只要講開了,往往都能夠「不藥而癒」。張美玉分享,曾有一位病患因為割包皮被醫師用彈性繃帶協助止血,自行模仿,將彈性繃帶當作「助硬道具」,自己去藥局購買,並纏繞陰莖根部,一纏就是二、三天未取下,所幸送醫後經過及時處置,才保住病患的命根。她呼籲,關於性的問題一定要請教醫師,切勿購買來路不明的藥物,否則會適得其反。胡如娟也分享,一名35歲男子因硬度不足,看見廣告稱「硬度增強」的陰莖環,認為靠情趣用品就能挽救頹勢,自行購買並將陰莖套進直徑僅約3公分的不銹鋼陰莖環中,導致陰莖卡住「無法自拔」緊急送醫,經過消防隊協助用大鐵剪,切割陰莖環才脫困,險些痛失寶貝。三位醫師一致提醒,在門診不時都會遇到因為情趣用品使用不當,導致生殖表皮裂傷,甚至嚴重發炎的狀況,因此呼籲情趣用品、助興藥品千萬不可在網路上亂買,藥品要經過醫師處方開立為佳,情趣用品也要購買衛福部核可通過的醫療器材。
-
2022-08-03 醫療.泌尿腎臟
這年齡5成男性「勃起障礙」 醫:可能是心肌梗塞前兆
根據國外研究指出,疫情期間英國人性活動大大減少了4成,估計全球6成民眾的性滿意度都受到疫情影響,全球40至70歲男性高達5成都有一定程度的「勃起功能障礙」。開業泌尿科醫師張美玉、台大醫院泌尿部主治醫師姜宜妮、台中榮總泌尿外科醫師胡如娟今出席《Lady In·女子(好)醫沙龍》呼籲,民眾只要敞開心胸,正面積極面對,其實都可以獲得改善。姜宜妮說,男性勃起有許多影響因子,生理上便是「內皮細胞」功能障礙,可能因新冠肺炎造成體內發炎指數升高,影響血液流動,膀胱、海綿體中都有內皮細胞,因此有些確診者也出現頻尿的後遺症;心理上若時常感到緊張,不僅神經緊繃,血管也無法舒張,就可能造成勃起功能障礙。胡如娟則說,疫情之下許多患者精神狀態不佳、沮喪、失業等等,都是造成勃起功能障礙的因素之一,最特別的個案,是確診後生殖器勃起狀況不佳,出現彎曲的現象。「有4成的伴侶會面對面討論,僅2成會陪同看診。」胡如娟指出,兩性都認為性事相當重要,但統計指出,平均5人當中只有1人會正面積極討論。診間是相當好的討論空間,通常伴侶間只要講開了,往往都能夠「不藥而癒」。張美玉則分享,早期民風保守,民眾自述病況都相當迂迴,如腎虧、眼睛霧、腰酸背痛等等,因為難以啟齒,反倒讓醫師沒辦法清楚了解病灶在哪,繞了一大圈才知道患者深受性功能障礙所苦。張美玉呼籲,關於性的問題一定要請教醫生,許多患者自己到網路上買來路不明的藥物,反而適得其反;也希望未來,跟性方面的治療不僅限於泌尿科,有時與心血管功能、糖尿病、新陳代謝、高血壓等等問題都有關。胡如娟則說,其實許多勃起功能障礙患者,是因為心血管出了問題,常常過了三、五年就會出現心肌梗塞的狀況,因此,民眾有性功能障礙不要諱疾忌醫,可能都是身體的警訊。同時呼籲,可以有更多科別的醫師共同來加入醫治團隊,國外也多是跨科別的醫療團隊,在進行性功能障礙的醫治,含括泌尿科、心臟科、精神科、心理師、物理治療師等等。姜宜妮也說,很多朋友表示來看泌尿科好害羞,因為不硬來看好丟臉、那麼老了還想要硬好丟臉,但追求性福是很健康的事,是基本人權;性功能障礙也需要大家共同合作,各科醫師、大眾一同來了解問題。
-
2022-08-02 焦點.元氣新聞
2022上半年十大熱搜疾病!新冠肺炎、猴痘無懸念 最讓女性困擾的這疾病也入榜
上網「搜尋」已是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分,查資料、看餐廳評價,當然也包括搜尋健康知識或認識疾病。元氣網是國內最早建置「疾病百科」的健康網站,透過強大的編採團隊收集整理,並將艱澀的專業用語正確轉譯,且所有內容皆經國內權威專家審閱。元氣網自八月改版,擴大充實疾病百科內容,並請十位名醫分析上半年十大搜尋疾病:1. 新冠肺炎審稿專家:長庚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今年上半年元氣網搜尋疾病第一名是新冠肺炎,這一點兒也不意外。自2020年新冠病毒自大陸武漢擴散,全球即壟罩在疫情之下,國內2021年雖面臨社區感染,但真正帶來全面衝擊是今年的Omicron變異株造成的大流行。截至七月底,全台累計染疫人數逾四百萬人。從聞之色變到全台近五分之一染疫,新冠肺炎是大家最想了解的傳染病。元氣網「疾病百科」中的「新冠肺炎」,從冠狀病毒家族開始介紹,到最新診斷與治療,由感染科權威、林口長庚醫院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審閱。黃玉成表示,新冠病毒一開始來勢洶洶,但隨著病毒演化和大家透過疫苗接種建立防護力,病毒致死率持續下降,甚至可望低於流感病毒,如同其他冠狀病毒感染後引發一般上呼吸道感染,例如感冒。也因此,防堵思維漸漸轉為與病毒共存,可預見各項防疫措施將漸放寬或取消。至於疫苗,年底可能會有次世代疫苗可供選擇,不同於目前疫苗針對原始武漢株設計,次世代疫苗有助預防Omicron;未來是否會如同預防流感,需要每年預測病毒株設計疫苗?需持續監測病毒演化,如果只是引發輕症,或許連接種疫苗都不必。不過,如今我們仍不能掉以輕心,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於七月廿九日表示,全球疫情下降,但日本、韓國病例屢創新高,預估台灣未來也可能單日新增五萬例,須觀察鄰國死亡率、重症比例、醫療量能等,八月暫時維持現行防疫措施,並持續監測國內BA.4、BA.5個案。>>看詳細2. 猴痘審稿專家:高醫小兒感染科主任李敏生全球對抗新冠病毒的戰爭尚未停歇,又出現新的傳染病威脅──猴痘,猴痘病例多發生在歐美,但國內也出現境外移入病例,讓國人大為緊張。「猴痘」是元氣網今年上半年搜尋疾病第二名,元氣網「疾病百科」中的「猴痘」由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李敏生審閱。李敏生請大家不要太過憂心,猴痘目前在歐美案例較多,國內雖有境外移入案例,但在醫師警覺下,很快被攔截,並未擴散。天花和水痘皆經由空氣傳播,目前認為猴痘傳播力有限,大多透過特定接觸或同住親密家人飛沫傳播,且國內尚無本土病例,有歐美等猴痘病例較多地區旅遊史者,若出現症狀,必須特別留意。猴痘初期症狀並不典型,若有相關旅遊史,一旦生殖器和會陰部出現皮疹,就要提高警覺,猴痘的皮疹和手足口病的疹子有點類似,但手足口病通常只出現在四肢,與猴痘不同,可作為鑑別診斷參考。>>看詳細3. MIS-C審稿專家: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隨幼兒感染新冠病毒比率增加,臨床「MIS-C」患者也有增加趨勢,「MIS-C」來勢洶洶,台大兒童醫院曾收治兩名因此出現中風症狀的案例,特別舉行記者會呼籲大家不可輕忽。在此之前,大家從未聽過「MIS-C」,「MIS-C」是元氣網今年上半年搜尋疾病第三名。元氣網「疾病百科」中的「MIS-C」由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審閱。黃立民表示,兒童感染比率升高,代表Omicron對孩子殺傷力不容小覷。台大小兒部副主任張鑾英則指出,新冠病毒進入家庭後,兒童被感染機率高達九成,而成人感染率大約七成七。兒童症狀大多是發燒,最高溫度達39.2度,平均發燒2到3天,也有相當比率出現喉嚨痛,其他還有腹痛、胃口減少、活力變差等症狀。確診者多12歲以下,男比女多,幾乎都沒有打過疫苗。指揮中心已將六個月至五歲兒童納入疫苗接種對象,黃立民表示,目前預防MIS-C最好的辦法仍是接種疫苗;由於MIS-C經常出現在感染後二到六周,也請家長提高警覺,如果出現上述症狀,一定要帶孩子就醫。>>看詳細4. 痔瘡審稿醫師:郵政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洪樹玉痔瘡是元氣網今年上半年搜尋第四名疾病,也是前五名中唯一和「疫情」較無關聯的疾病。元氣網「疾病百科」中的「痔瘡」,由郵政醫院外科部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洪樹玉審閱。根據健保統計全台醫院所執行痔瘡手術數量,洪樹玉可說是全台灣看過最多「人體菊花」的醫師,他也特別在元氣網分享保養肛門、痔瘡的獨門見解。洪樹玉建議,不管男女,如廁用衛生紙擦拭肛門後,可將衛生紙摺成一小塊,放在會陰附近,以手指按壓20次,可有效舒緩局部充血的肛門組織。如果經濟能力許可,不妨設置免治馬桶,解便時先沖水,且選擇水量較大的水柱來沖洗肛門,同時可以濕潤肛門及大便,讓糞便不乾不硬,容易滑出體外,無需用力擠便。有痔瘡的人如何選擇運動?洪樹玉表示,對痔瘡有益的運動包括快步走、慢跑、輕鬆運動、韻律體操、游泳等;有些運動則不宜,例如舉重、高爾夫、溜冰、滑雪、拳擊、角力、橄欖球、足球等。>>看詳細5. 心肌炎審稿專家:台中榮總院長、心律不整權威陳適安為了對抗新冠病毒,去年全民大規模接種mRNA疫苗,但接種後是否容易引發心肌炎,大家都很關切,「心肌炎」也因此成為元氣網上半年搜尋疾病第五名。元氣網「疾病百科」中的「心肌炎」由台中榮總院長陳適安負責審稿。身為國際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多次協助指揮中心舉辦COVID-19疫苗與心血管疾病臨床處置研討會,並擔任主持人,透過研討會進行學術討論與衛教宣導。根據研討會討論,國內、外研究顯示,接種疫苗後僅極少數人,小於萬分之一會發生心肌炎,心肌炎好發於年輕、男性及第二劑疫苗注射後,症狀大多發生於疫苗施打後一周內,治療後大部分是輕症、短時間可恢復,死亡率約1%,低於病毒性心肌炎的死亡率5%到30%。台中榮總副院長、兒童心臟權威傅雲慶也提醒民眾心肌炎早期症狀,一旦出現,及早就醫:1、胸痛、胸口壓迫感、胸悶2、心悸、心跳過快或過慢、不規則3、呼吸急促或困難4、運動耐受不良、體力變差5、暈厥、昏厥>>看詳細 6. 大腸癌審稿醫師:台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梁金銅、台大醫院癌醫分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陳姿君大腸癌連續多年盤踞10大癌症發生率之首,根據110年死因統計,位居癌症 死因第三位,僅次於肺癌和肝癌;雖然各年齡層都有大腸癌患者,但40歲以下大腸癌患者約占6%,比率不低。「大腸癌」是元氣網上半年搜尋疾病第六名,「疾病百科」中的「大腸癌」由台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梁金銅、台大醫院癌醫分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陳姿君審稿。梁金銅曾受訪指出,大腸癌治療進步,副作用低,但愈年輕的患者愈容易復發。年輕人免疫力強,卻出現沒能殺死的癌細胞,代表癌細胞特別「厲害」,攻擊可能又快又猛。但大腸癌是最可能預防的癌症之一,有五成大腸癌可透過調整飲食、運動與避免肥胖來預防,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可有效降低大腸癌死亡率二至三成。一般民眾50歲以上,建議每兩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有家族史者可於45歲起,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或大腸鏡檢查。>>看詳細 7. 胃潰瘍審稿專家: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胃潰瘍」是元氣網上半年搜尋疾病第七名,「疾病百科」中的「胃潰瘍」由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審稿。台大院長吳明賢是國內腸胃科權威,他曾帶領團隊和台灣幽門桿菌及胃腸疾病聯盟,發表幽門螺旋桿菌除菌的最佳一線療法及二、三線救援治療,且臨床應用收到極好成效,過去數十年,台灣消化性潰瘍發生減少七成以上,馬祖經驗更發現胃癌減少了五成以上。消化性潰瘍已非慢性病,若能正確診斷,依病因做適當診治,大多數患者都能痊癒。若沒有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也沒有服用導致潰瘍藥物的患者,應進一步檢查是否有糖尿病、罕見的免疫疾病,或是胃癌、胃泌素瘤等可能導致潰瘍不易痊癒的疾病。另外,建議採取清淡且規律的飲食,少吃刺激、辛辣、太油、太甜、糯米製品、飲用咖啡及柳橙汁,避免菸酒,讓腸胃道不適症狀減少。>>看詳細8. 白帶審稿專家:台北秀傳醫院執行院長、海芙刀治療中心執行長鄭丞傑白帶是女性陰道分泌物的俗稱,許多女性為白帶的顏色和氣味苦惱,白帶是元氣網今年上半年搜尋疾病第八名;元氣網「疾病百科」中的「白帶」,由台北秀傳醫院執行院長、海芙刀治療中心執行長鄭丞傑審閱。鄭丞傑說明,很多人認為有白帶就不好,其實正常陰道分泌物具有清潔及保護陰道功能,只是正常白帶應該是乳白到透明無色、稍具黏性、無異味,如果聞起來臭臭的,像魚腥味,或是呈現黃綠色、綠色、血色、且呈乳酪狀、泡沫狀、濃液狀等,建議就醫治療。白帶透露不少女性的健康訊息,鄭丞傑說,透過白帶診治疾病是婦產科醫師的基本功。至於女性要避免陰道感染,有個簡單卻常被忽略的動作,那就是如廁後擦拭及沖洗方向,應該由前往後,避免把肛門細菌帶到陰道。>>看詳細9. 不寧腿症候群審稿醫師:花蓮慈濟醫院實證醫學中心主任許晉譯「不寧腿症候群」是元氣網今年上半年搜尋疾病第九名;元氣網「疾病百科」中的「不寧腿症候群」由花蓮慈濟醫院實證醫學中心主任許晉譯審閱。不寧腿症候群帶來的困擾可能非患者難以想像,有人每晚至少得起床三次,有人在睡前必須按摩雙腿一、兩個小時,以減輕疼痛。門診中不少夫妻一起就診,患者被另一半抱怨,雙腿不停亂動、亂踢被,吵得自己不能睡。不寧腿症候群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影響部位以下肢為主,肢體在處於靜止狀態時,會出現如蟲爬或燒灼刺痛等不適感,症狀卻在活動時改善。如何避免? 缺鐵患者應考慮適度補充鐵劑、 盡可能避免多重藥物使用(超過5種藥物需要醫師評估是否有可移除之藥物),以減少藥物副作用、 糖尿病患者盡可能控制好糖化血色素,避免神經病變、再來就是咖啡、酒精攝取適量。另外,減少不寧腿症候群發作,除了不要在晚上攝取會讓人興奮的物品,像咖啡因、酒精、避免可能誘發的藥物,例如抗組織胺、抗精神病藥物、抗憂鬱藥物、止吐藥等。許多人認為運動有助改善,許晉譯提醒,規律運動很重要,但不要選擇在睡前進行運動。>>看詳細10. 肺腺癌審稿專家:台北榮總胸腔部主任陳育民「肺腺癌」是元氣網今年上半年搜尋疾病第十名;元氣網「疾病百科」中的「肺腺癌」,由台北榮總胸腔部主任陳育民審閱。肺癌蟬聯癌症死因榜首超過十年以上,發生率也居高不下。肺腺癌屬於非小細胞肺癌,是肺癌中最常見的類型,女性得肺腺癌機率比男性高。在臺灣有50%以上的肺癌病患並不吸菸,超過九成得肺癌的女性都不抽菸,而且近十年有年輕化的趨勢。LDCT對於偵測小於1公分的肺部結節敏感性高,衛福部於2022年7月起,提供有肺癌家族史和重度吸菸史者,每2年一次免費補助篩檢,對象包括:具肺癌家族史:50~74歲男性或45~74歲女性,且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之民眾。重度吸菸史:50~74歲吸菸史30年以上,且1天1包以上,或1天吸菸3包,持續10年,並有意願戒菸或戒菸15年內的重度吸菸者。陳育民也提醒,預防肺腺癌,應該戒菸並拒吸二手煙、注意減少接觸廚房油煙、避免化學物質毒害、出門戴口罩預防空汙。>>看詳細>>想要瞭解更多的疾病訊息,請見元氣網疾病百科https://health.udn.com/health/disease_list
-
2022-07-18 醫療.新陳代謝
「糖尿病讓我學會自律生活!」 模範糖友分享翻轉健檢報告紅字秘訣
「我要感謝糖尿病!」56歲的仲女士說,「因為糖尿病讓我學會自律,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更讓原先非常排斥運動的我,找到了自己很喜歡的運動,認識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這樣的生活,應該是50歲前的我從沒想過的。」仲女士說,五年多前看到健檢報告的紅字- 糖化血色素8.3%,去醫院檢查確診是糖尿病後,我當下是恐慌、不知所措的,平復心情後查找了很多資料,才了解在規律用藥的前提下,同時改善運動、飲食,才能長期穩定的控制好糖尿病。「在確診前我是不折不扣的沙發馬鈴薯,體重高達116公斤,飲食不忌口,吃零食總是能撫慰我的心情。」仲女士提到,「確診糖尿病後,才做了對我來說很大的突破- 運動,只是對於從來不運動的我,我給自己一個小小的目標,就是先從每天健走開始。」仲女士起初健走總是受天氣問題困擾,可能下雨、太冷、太熱,所以後來改上健身房,就是為了讓自己沒有任何的藉口不去運動。仲女士分享,「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後,我開始嘗試踩飛輪、ZUMBA舞蹈、爬山、重量訓練、瑜珈等,開啟了豐富的運動旅程。不過,我選擇下午去運動,這樣可以避免午覺睡太久而影響到晚上的睡眠,也讓自己沒時間吃零食。」「我遵照醫師的指示規律用藥,加上積極的進行運動管理、規律的飲食,這些生活型態的改善對血糖控制真的很有幫助,我的糖化血色素從一開始的8.3%降到4.9%,體重從116公斤降到70公斤。」仲女士目前配合醫師定期回診檢查血糖狀況,糖化血色素都維持的很穩定,這些正向的成果,也讓她在控糖的路途上更有信心和動力。「糖尿病並不可怕,它是在提醒我們要好好地檢視自己的生活型態。」仲女士說,「聽從醫師、營養師的指導,建立正確觀念後,就可以把血糖控制得更好,讓我有機會去遊山玩水,當初滿滿紅字的健檢報告也都成功達到無紅字!」藥物、飲食、運動搭建控糖黃金三角,預防骨鬆、肌少症診斷糖尿病時,對很多病人是相當大的衝擊,需要學習的東西也很多,台中榮總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沈宜靜醫師說,我們會告知控制血糖的重要性,並開始建立改善生活習慣的觀念,透過藥物、飲食、運動,只要控制好血壓、血糖、血脂,一樣有機會保有遠離併發症的美好生活。家人的參與也很重要,如果家人能夠一起學習,不但對於糖友的照護會很有幫助,同時也改善家人的健康概念,一舉數得。飲食、運動、藥物是治療、照顧糖尿病的黃金三角,沈宜靜醫師指出,糖友在遵循醫師指示規律用藥的前提下,結合飲食與運動去全方面改善生活習慣,更能加強血糖管理的成效,並有助於提升整體健康。舉例來說,運動除了可以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之外,也有助維持病患的骨骼與肌肉的質量,避免變成骨質疏鬆或肌少症。如果控制血糖只靠縮減飲食,沒有增加運動,其實可能會損失一些肌肉,所以要增加運動,我們才能夠控制體脂肪,保留我們身體需要的肌肉。有些糖友會反應,在運動後立刻試試量血糖,並沒有看到明顯的改善,這是因為利用運動來改善血糖,未必能在運動當下,而是需要一些時間,沈宜靜醫師說,胰島素敏感性的改善需要時間。「激烈運動後血糖快速下降也不是我們的目標」,沈宜靜醫師解釋,「我們會請病人建立自我血糖監測的習慣,並做紀錄,然後依照個別狀況,評估運動與血糖的相關性,規劃適合的運動處方。如果能夠持之以恆,相信在經過一段時間後,不管在體能,或是血糖控制的數值,都會看到進步。」運動對於血糖控制,以及未來的骨質疏鬆、肌少症、慢性血管併發症的預防皆有非常正面的效果,沈宜靜醫師強調,糖友可以經由適切的運動規劃,減少擔憂運動後低血糖的風險。在低血糖的衛教方面,應該先提供正確的資訊,然後幫病人找到低血糖可能的原因,做好事前衛教,沈宜靜醫師說,現在的藥物很發達,特性也不同,我們會根據病人的狀況調整,若是有低血糖的情況,也能與醫師討論後更換成不易出現低血糖副作用的藥物,呼籲糖友不要任意自行停藥,以防造成血糖波動,反而增加糖尿病相關併發症的風險。「運動有助於控制血糖,但是大部分病人並不適合在開始運動後,就把所有藥物全部停掉。」沈宜靜醫師說,「有一些比較早期、比較年輕的病患,經過飲食管理、規律運動、體重控制後,也許有機會減少血糖藥物的使用,但是並非所有病患都有辦法達成。關於藥物的調整要根據病人個別狀況來決定,做好自我血糖監測非常重要。」由於糖尿病患可能有心血管、視網膜相關併發症,在設計運動處方時,都需要納入考量。沈宜靜醫師說,如果病人的體重比較重,也要避免運動傷害,不同年齡也會做個別化的設計,在避免併發症惡化的前提下,規劃合適的運動方式。另一方面也要了解病人的生活環境與習慣,以挑選一些比較能夠每天執行,可近性高的運動方式。透過病友會、媒體跟病人分享一些成功控糖的個案,經驗分享,也能夠讓病人有更多的信心,來加強非藥物部分的介入,把血糖控制得更好。糖友提問:糖尿病患在運動時該注意哪些事項?首先要注意目前疾病狀態,併發症狀況,挑選適合的運動方式;另外也須注意自我血糖監測,才知道要如何避免因為運動的調整或增加而造成低血糖的狀況。沈宜靜醫師提醒,糖尿病病患可能有些神經病變,肢體末端感覺較遲鈍、傷口也不容易癒合,運動時一定要穿著合適的鞋襪保護足部,運動後也請記得檢查足部。無論進行何種運動,都要根據體能、身體狀況,循序漸進。年紀較長或是有慢性併發症的患者,因為心血管疾病風險較高,如果有感到不適,應該立刻停止運動!原文:
-
2022-07-1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兒童打新冠疫苗 可防7成重症
台灣這波COVID-19 Omicron BA2變異株帶來的疫情造成社區流行,各年齡層族群皆受到感染與影響。不同於疫情初期,當時兒童感染病例少於5%,但Omicron當道後,兒童病例大量增加至20%至25%,即使青少年及成人已接種二劑或三劑新冠疫苗,仍然無法完全避免被感染。兒童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可減少感染機會、降低併發症或重症與死亡危險,七月下旬,六個月至五歲族群即納入疫苗接種對象,補足幾近全齡接種的最後一塊拼圖。指揮中心六月初於六都設立七個兒童大型疫苗接種站,台中榮總與科博館立即動員,五天為6452人接種疫苗,人數居冠,呵護國家幼苗當仁不讓。兒童莫德納、BNT 心肌炎風險小兒童接種mRNA新冠疫苗對預防Omicron,大約有三至四成效果,但預防重症效果可達70%以上,持續超過六個月。目前兒童可接種莫德納和BNT兩種mRNA疫苗,應該選擇哪一種?兒童莫德納與BNT疫苗並無絕對優劣,心肌炎風險小,皆可考處接種。兩種mRNA疫苗的副作用多為輕度至中度,約一至三日內可緩解。注射部位反應六至九成,多屬輕微;倦怠、頭痛約二至六成,通常較常發生在第二劑;發燒在第一劑小於10%,第二劑20%至39%,多數小於攝氏38.5度,反應較青少年和成人族群輕微,產生心肌炎和心包膜炎機率明顯低於青少年。接種三劑 避免死亡最重要方法目前接種的疫苗針對原始武漢株病毒製作,預防感染效果不理想,但接種三劑疫苗,仍公認是避免重症、死亡及預防病毒感染散播最重要的方法。以社會的防疫觀點,可降低疾病防治措施,如停課對於兒童受教權及生理、心理發育的影響,且減少疫情傳播至家人或其他年齡層民眾的機會。今年兒童感染新冠病毒人數和比率明顯增加,常為家庭或學校,包括幼兒園、小學或安親班群聚,雖然症狀大多輕微短暫,如突發性高燒、咳嗽、嘔吐、食欲差、活力降,通常約二至三天,在住院或症狀治療後很快緩解,但父母仍非常焦慮。併發症、MIS-C 家長仍應注意另外,也有不容忽略的併發症,如哮吼、熱性痙攣、腦炎、類流感的肌痠痛與倦怠及少數的肺炎及敗血症等,及無法預期的後續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PIMS-TS/MIS-C)或長新冠症候群(Long COVID),所以仍應注意。至於疫苗以外的預防保健,包括均衡飲食、多種營養,多補充水分,可額外補充維他命,注意個人清潔衛生消毒,如戴口罩、勤洗手,避免在公共場所、人潮處、餐廳等公共活動區域接觸介面,注意疫情時期的感冒症狀,並自我隔離,避免散播給他人。萬一孩子受到感染,可服用症狀治療藥物,如止痛退燒藥、綜合感冒藥與化痰劑等、多補充水分、維他命及清冠一號。應注意危險徵候,如持續性發燒、活力差、睡不好、吃不下、喘咳、意識不佳,出現這些狀況時,建議至兒科急診評估及處置。
-
2022-07-08 癌症.癌友故事
肺腺癌四期抗癌10年 65歲嬤能跑能種菜、開心含飴弄孫
台中榮總肺癌整合照護暨研究中心今天揭牌。中心主任曾政森說,65歲詹姓女病患十年前因胸悶、氣喘,被診斷為第四期肺腺癌,經接受個人化標靶治療,病況獲重大改善,如今抗癌十年,可以種菜、跑步運動、日走萬步,享受含飴弄孫的生活。曾政森說,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台中榮總肺癌病人,包括第四期患者,五年存活率都優於全國醫學中心平均,在院長陳適安支持及指導下成立台中榮總成立肺癌整合照護暨研究中心,以整合及精準為主軸提供中部肺癌病人更好更全面的照護。胸腔內科主任楊宗穎說,肺癌治療朝個人化醫療,特別是肺腺癌,若能在患者腫瘤細胞上偵測到特定的趨動基因突變,可適用於標靶治療,且有愈來愈多的治療方式,臨床醫師依病人不同的特性提供患者個人化治療選擇,即為癌症精準醫療的精神。曾政森說,台中榮總肺癌團隊積極的參與臨床試驗,接軌國際最新肺癌治療趨勢,提供患者更多治療機會,台中榮總肺癌團隊陪伴患者抗癌,很高興患者疾病獲控制,且能保有生活品質。曾政森舉例,詹姓女病患十年前被診斷為第四期肺腺癌,一年內接受三線化療,但沒多久復發,後來肺積水,後參與臨床試驗,接受新標靶藥物治療,腫瘤、積水幾乎消散,另一名接受個人化標靶台療的黃姓女病患抗癌五年,開心暢遊紐西蘭,也返回職場工作。
-
2022-06-28 醫療.婦產科
40歲二寶媽頻尿檢查不出異常 醫師發現這問題做雷射
嘉義40歲婦人小梅已自然產2個孩子,卻長期頻尿、漏尿造成餐飲工作上的困擾,但多次到婦科體檢、檢查尿液都沒異常,再到台中榮總嘉義分院嘗試陰道雷射療程,婦科醫師羅如君指出,女性可能因生產、更年期等造成陰道鬆弛漏尿,做雷射有效使陰道緊縮,婦人經兩次療程症狀已改善。羅如君表示,陰道由肌肉組成,各年齡層女性若肌力不足、膠原蛋白流失或賀爾蒙降低,感覺性行為時陰道不夠潤滑、無法明顯感受陰道彈性或肌肉收縮時,就可能有輕度至中度的陰道鬆弛,或更年期陰道萎縮現象,一旦用力咳嗽、抬重物會漏尿,或稍微大笑或爬樓梯就會漏尿,可能分別是輕度、中度的尿失禁,此外,24小時內需排尿超過8次、或夜間睡眠期需排尿超過1次,屬於輕中度頻尿及夜尿。羅如君說,據統計,年過50歲的女性陰道鬆弛的盛行率約30%至76%,也會因生產、更年期或老化造成的陰道鬆弛而漏尿,此時除了做陰道緊實運動外,經醫師評估後實施陰道雷射手術也是一道解方。羅如君解釋,陰道雷射治療是使用一種稱為G緊雷射(Fotona婦克漏黛娜雷射系統)的無創傷私密處雷射手術,利用超長脈衝技術(Smooth mode),與2940奈米鉺雅克雷射的光熱能,能讓鬆弛的陰道內壁產生膠原蛋白新生重組、刺激骨盆內筋膜層,使尿道和膀胱上壁肌肉拉緊收縮,15分鐘療程就可以刺激陰道周邊膠原蛋白再生、活化胞層,有效使陰道緊縮、改善漏尿並有外陰部美白功效,不過懷孕中、有出血症狀、正在接受陰道發炎感染治療及化學或放射線治療者並不適合。
-
2022-06-26 醫療.心臟血管
健保大數據/二尖瓣脫垂治療特色院所
修補與置換‧全國No.1振興醫院/瓣膜經修補後 多可再用10-15年健保統計,110年振興醫院執行二尖瓣脫垂修補或重建手術195人,全國第一。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兼任心醫學影音室主任陳怡誠說,俗話說「天然的尚好」,該院治療二尖瓣脫垂與他院不同,多依據國際指引,以修補瓣膜為優先考量,因經修復後長期觀察,心臟瓣膜運作較佳。該院修補瓣膜後,多可以再使用10至15年,等同是置換組織瓣後,平均使用10年的效果,除非瓣膜受損情形十分嚴重,才會進行置換手術。陳怡誠表示,瓣膜治療採修補方式,對醫師技術要求較高,該院在院長魏崢領導下,要求對修補瓣膜的基本功一定要練好,必須讓患者重度逆流的病情,修補到輕症或以下。同時,針對已置換組織瓣患者,目前也可以採用經導管治療,再植入一個瓣膜,形成「瓣中瓣」,避免第二次傳統開心治療。治療瓣膜性心臟病時,振興醫院多年前即規定團隊合作,由內外科醫師一起站上手術台,手術前經食道超音波檢查,讓手術更為精準,如此一來,不僅提高手術成功率,更縮短手術時間20至30分鐘。今年更成立「瓣膜治療中心」,推動雙主治醫師制度,讓病人受到完整照顧。修補術‧醫學中心No.1亞東醫院/修補手術更費功 長期來說預後較好亞東醫院在110年二尖瓣脫垂修補或重建手術有94人,為醫學中心中第一名。亞東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醫師陳哲伸說,二尖瓣修補所需的技術、經驗及耐心,遠高於置換手術。陳哲伸指出,置換瓣膜只要把舊瓣膜剪下,換上新的就好;但修瓣膜就要不停測試,往往修補時測試,瓣膜是關得緊的,但當心臟恢復跳動卻仍無法關緊,就要將心臟再停一次,因此修補手術很花時間。雖然置換手術很快、簡單且健保給付較高,但修補手術長期來說預後較好,雖然麻煩一點,能修補還是最好。陳哲伸說,修補手術最需要的是經驗,亞東醫院有傳承制度,院長邱冠明是有名的瓣膜修補心外科醫師,自己一路跟著看、跟著學,經驗勢必會多一點。有些醫師怕修不好、怕麻煩,選擇用置換手術,但這對病人並不是最好的選擇。一是新的瓣膜對血流造成某種程度阻力,流過去的血量可能會減少;二是現今盛行換生物組織型的豬瓣膜,較容易損壞,10年後恐怕還要再開一次。至於怎麼判斷瓣膜要修補還是置換,陳哲伸說,從超音波就能看出,除非是完全硬掉,一般多數是脫垂、腱索斷裂,只要瓣膜是軟的,幾乎都能修補。置換術‧醫學中心No.1台大醫院/處理困難個案多 心臟手術愈見精準台大醫院去年門診有1萬2,497人次因二尖瓣脫垂求診,服務量居全國醫學中心第二名,接受人工瓣膜置換術則有85人,為醫學中心第一名。台大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許榮彬表示,台大醫院心臟外科有三大特色:手術量全國第一,每年執行約1000台成人及兒童心臟手術;兒童心臟科手術量全國最多;困難個案多,根據「EuroSCORE」風險評分,台大成人心臟手術平均得分為10%,高於一般平均2%到3%。「台大心臟外科最重要的資產是人才。」許榮彬表示,心臟外科醫師橫跨老中青三代,重視經驗傳承和精進。現在台大心臟手術時間縮短、傷口變小,體外循環及藥物控制愈來愈精準,近三成病人做手術甚至不需要輸血。還不需手術的二尖瓣脫垂病人,需長期回診。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茂欣表示,如果逆流程度輕微,建議每一兩年做心臟超音波。期間不需吃藥,但心臟內科會綜合評估病人之三高共病及用藥,提醒妥善控制三高,因為血壓若不受控,會加重逆流的情況。也會建議民眾規律運動,除了有益心血管健康,也有利於觀察病情變化。當運動變得容易喘,可能是逆流情況變嚴重,需回診評估介入治療的時機。醫學中心門診No.1台中榮總/可能合併心猝死 每年發生率0.2%-1.9%根據健保署資料統計,台中榮總110年二尖瓣脫垂門診共1萬5,263人次,居全台醫學中心第一名。台中榮總心血管中心主任李文領說,患者會到醫學中心看診,說明現代人很重視胸痛的早期症狀與正確診斷,不讓非預期的心臟病發作。李文領說,二尖瓣脫垂可演化成重度二尖瓣閉鎖不全、心衰竭、感染性心內膜炎等。若為重度閉鎖不全,需外科手術;若手術風險高,可選擇經導管二尖瓣緣對緣修復術治療。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多認為二尖瓣脫垂是良性,但根據臨床研究,二尖瓣脫垂可能合併心猝死,每年發生率0.2%到1.9%。若患者有心電圖下壁T波倒置、複雜性心室心律不整、雙瓣葉脫垂、中度以上二尖瓣閉鎖不全,超音波組織杜普勒在二尖瓣環外側有收縮性尖刺影像,核磁共振影像有乳突肌或下壁基底心內膜下心肌纖維化,二尖瓣環分離,女性患者等,心猝死機會會增加,醫師需注意患者是否有此現象,早做預防治療。有多型性心室心律不整的低危二尖瓣脫垂患者,可以給予乙型拮抗劑治療,有些患者可考慮電燒術治療,必要時可以做心電刺激檢查來找出高危患者,裝置植入型去顫器預防心猝死。
-
2022-06-25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六都最高,五天接種6500人次!中榮兒童疫苗接種站工作日記
孩童確診COVID-19後,國內外重症死亡個案時有所聞,甚至數周內引發罕見的孩童多系統炎症徵候群(MIS-C),呵護國家幼苗,刻不容緩。5月30日,台中榮總與科博館同時接到指揮中心來電,決定成立大型接種,相隔一天,為兒童接種BNT疫苗任務於6月1日立即啟動。●5月30日上午:科博館館長焦傳金帶領館內同仁搜尋館內合適的場域。台中榮民總醫院院長陳適安則召集中榮萬人疫苗規畫團隊,擬定疫苗施打流程主軸為「安心、快樂」。台中榮總副院長吳杰亮、主秘姚鈺協調各單位迅速調派人手,儘管時間緊迫,我們竭盡所能提供孩子們安全、不恐懼打針的環境。14:30:姚鈺帶領核心團隊成員前往科博館,與焦館長共同討論分工,並前往場勘,最後選定在中庭科博之眼下的地下室,紙箱王及在地商家義無反顧支持,願意提供桌椅、讓出一半的商場供小朋友打疫苗。●5月31日13:00:科博館官網貼出公告:111年6月1日至6月5日「中榮科博兒童疫苗大型接種站」訊息,館方一本於教育初衷,提供多樣上萬件的教育文宣品。14:00:中榮同仁前往場地布置,在科博館協助下,中榮家醫部依過去豐富的疫苗接種與社區醫療經驗,規畫設定疫苗施打相關流程動線;兒童醫學部、教材組拍攝疫苗團體衛教影片;資訊室人員埋首組裝及設定電腦;護理部負責備針、打針場所規畫佈置;大至帳篷、看版小至海報、指引均是總務室手筆,布條、旗幟則由醫企室主責。這一忙,挑燈夜戰到半夜2:00。●6月1日8:30:兒童疫苗開打第一天,果然有著到處找不到何處可打疫苗的媽媽,帶著孩子前來施打,不只有大台中市民,來自其他地區的民眾占了15.6%。透過中榮超強資訊團隊開發出來的疫苗預約系統,發揮良好的分流效果,降低單位時間人潮湧現,防疫新作為真脫離不了資訊。第一天打了1813人,是單日六站最高,跟「大恐龍」一起出疫苗任務,孩童施打尖叫聲、分貝聲加總卻是最低的。●6月2日12:00 :陳適安院長每天準時出現在中央公園與科博疫苗場,鼓勵大家,他自己不上鏡頭,卻拍了許多員工工作的照片。孩童疫苗施打安全至上,每個時段,一定台中榮總兒科與家醫科的疫苗專家坐陣,護理師們超級會哄小孩兒,今天有1010人接種,明天預約人數更多。●6月3日08:30:行政院長蘇貞昌、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前來科博館接種站視察兒童疫苗接種情形。近看長官們的面容,疲憊中帶著堅毅,但親切慰勞工作同仁的辛勞,非常暖心。今天來接種的小朋友不少,一共2082人次。口醫部同仁自製大牙刷,搭配可愛的科博館恐龍吉祥物布比,演出超群,中榮與科博聯手讓孩子們腦裝知識,身帶健康。●6月4日10:00:總務室是最強大的後勤支援部隊,滿足整個團隊食物與交通的必須,默默觀察大家需求,即時提供支援補給。今天是連假第二天,大家依然為了我們未來的主人翁守在最前線,服務了833個小朋友,到場服務的同仁,都說來了真紓壓,也跟著拍起「FB網紅照」與「我是模範生」的返童照。●6月5日17:00:要結束五天的快閃任務了,這五天下來,除了零星有幾位換氣過度暈針的孩童,所有孩子都在我們及時處理下露出笑容,開心返家。謝謝這五天以來惠康基金會贊助物資、食物和水。最後一天的任務,接種712人次,五天共有1329個學齡前兒童,5121個學齡兒童接受我們的疫苗接種服務。希望這些未來的主人翁健健康康,長大憶起這次疫苗接種,會是個美好的回憶。我們不知道抗疫的路還有多長,但我們知道有這麼一群人,衝在前面,也走在最後,總是默默的築起一道又一道的抗疫城牆,為提供民眾安全健康生活而努力著,感謝這些幕後英雄在各自的崗位努力著,也為我們是其中的一員而深感榮耀,中榮願繼續撐起縝密堅實的防疫網,守護台灣中部,願大家無憂喜樂。
-
2022-06-25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當醫師確診時/連吞口水都痛,傅雲慶靠這些克服喉嚨痛!面對Omicron「戒慎但不用恐懼」
「那天開會時講到一半竟咳了起來,我就想應該是『中』了。」台中榮總副院長傅雲慶五月中確診,抗疫兩年多,他知道Omicron大多是輕症,所以並不擔心,隔離期間還是透過視訊會議處理醫院大小事,甚至參加三場線上會議發表演說。只是喉嚨真的很痛,他上線前先吞了止痛藥和止咳藥,讓自己能夠好好說話。 傅雲慶五月十八日開始有點輕微咳嗽,五月十九日開會時講話講到一半,就突然咳了起來。他當下就覺得不對勁,立即快篩,果然陽性,心裡想自己應該就是確診了。這時陸續開始發燒和喉嚨痛,他馬上回到醫院宿舍隔離和休息。由於當時規定確診必須經過PCR檢驗,他隔天去檢驗,CT值只有十六。在前線對抗新冠疫情兩年多,傳雲慶認為,如果大家對於這個病毒的理解還停留在過去,染疫之後一定非常擔心和緊張。但他一點都不擔心,「我覺得自己休息七天應該就好了。」因為其他國家的經驗和我們自己的統計都顯示,感染Omicron後百分之九十九點七都是輕症,大家不需要過度恐慌。 「前五天真的很不舒服,但之後就慢慢好了。」傳雲慶的症狀一開始是咳嗽,後來喉嚨痛,到了第五、六天開始流鼻水。雖是輕症,他也坦承,「其實喉嚨真的很痛」,如同刀割,連吞口水都會痛。那怎麼還能在線上演講?他說先吃止痛藥和止咳藥,吃了之後講話就比較不會痛,「工作任務還是要做的。」這段時間,雖然隔離七天,傳雲慶有三場線上演講,當天下午就有一場中興大學的管理講座,必須面對線上兩百人,五月廿一日有一場心臟病兒童基金會直播,他隔離時還不忘在臉書為這場活動宣傳,而收看這場「先天性心臟病治療最新進展」的家長們,也完全看不出講者有什麼異狀。除了服用緩解症狀的止痛藥和止咳藥,傅雲慶也嚐試清冠一號,並且多喝開水。清冠一號服用之後,症狀的確有所改善,喉嚨不再像之前難受,喝水也比較順口,後來再有親友染疫,傳雲慶除了請大家不要恐慌,也建議他們可以服用清冠一號。至於所有症狀中最讓傅雲慶困擾的喉嚨痛,因為隔離前剛好有人送他兩大罐自己種的有機桑椹原汁,他加了冰水喝了兩周,這和乙醯胺酚類止痛藥一起,陪他度過喉嚨最不舒服的艱難時刻。【延伸閱讀】>>輕症確診「喉嚨痛」討論度最高!8大緩解良方,多喝水最重要因為非常警覺,一出現症狀就在醫院宿舍隔離,傅雲慶的家人都沒有被傳染。很多人覺得在醫院工作風險高,他認為,醫院染疫率可能低於社區,因為醫院裡注意感染控制,例如進入有風險區域都穿兔寶寶裝,在院內有很好的保護。 面對新冠,傅雲慶請大家「戒慎但不用恐懼」,Omicron傳播力太強,可說是「防不勝防,勢不可擋」,但只要疫苗打滿打好、戴口罩、勤洗手,可平常心看待。因為「病毒就在你身邊」,而「得或不得,不能操之在己。」他說,不得最好,但得了也不用害怕和緊張,大約七天就會復原,大家都要學習與病毒共存。有沒有想過,到底是怎麼被感染的?傅雲慶愛好打羽毛球,參加院內羽球社團。他發現周遭同事都沒人染疫,但打羽毛球的同伴有好幾位確診,推測可能打羽毛球時感染。他分析原因,打羽毛球運動量大,上場時必須大口呼吸,當時依規定可以把口罩取下來,可能因此被傳染。但即使染疫,不影響生活、工作,更不影響打羽毛球。傅雲慶說,大家休息之後,解隔又再回到場上,痛快上場再厮殺。● 醫師小檔案姓名:台中榮總副院長傅雲慶確診時間:5月19日如何感染:可能打羽毛球時與確診者接觸症狀:喉嚨痛、發燒、咳嗽、流鼻水等治療方式:服用緩解症狀藥物、清冠一號、休息、多喝水給確診者一句話:得或不得,不能操之在己。不得最好,但得了也不用害怕和緊張。
-
2022-06-2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中榮發現新冠肺炎blaCcrA抗藥基因 登國際期刊
台中榮總感染科團隊今天說,從一名新冠重症合併多重抗藥性細菌感染的病患身上,分離出的產吲哚金黃桿菌菌株,發現三個β-內醯胺酶抗藥基因,並發現未曾在此菌種上報告過的blaCcrA抗藥基因,該研究成果在今年1月份發表於「感染與耐藥性」國際期刊 (Infection and Drug Resistance)。台中榮總感染科團隊說,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國外文獻指出,超過一半的死亡案例有合併細菌感染,其中不乏具有多重抗藥性的細菌。第三代定序技術可以精確分析高度重複的序列或是大規模的基因結構變異,是面對微生物演化的重要工具。中榮團隊將不斷精進,為台灣醫療進步持續貢獻。台中榮總感染科團隊日前收治的一名中年男性重症患者,發現合併血流感染吲哚金黃桿菌,且具多重抗藥性,經抗生素治療及醫療團隊細心照護下康復出院。台中榮總感染科團隊表示,產吲哚金黃桿菌的感染常出現在免疫功能不全或是使用醫療導管儀器的病患身上,是近年來新興菌種。此外,金黃桿菌屬的細菌天生帶有抗藥基因,對多種抗生素有抗藥性,處理起來格外棘手。中榮感染科團隊說明,醫療團隊從這名男重症個案分離出的產吲哚金黃桿菌菌株,以第三代定序技術即時進行全基因體定序,發現這個血流感染的細菌同時具有三個β-內醯胺酶抗藥基因。中榮感染科團隊指出,β-內醯胺酶抗藥基因是常見造成細菌抗藥性的原因。此外,在此多重抗藥性菌株身上的三個β-內醯胺酶抗藥基因當中,也發現未曾在此菌種上報告過的blaCcrA抗藥基因。
-
2022-06-2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免疫低下病人打疫苗保護力不如一般人! 醫:國際已有防疫解方
截至6月20日,今年累積新冠肺炎本土病例達330萬2192人,儘管輕症比率達99.61%,但累積1萬2920名中重症個案,已經造成4512人死亡,其中約30%屬於免疫低下的病友,死亡人數僅次於老年人。 台中榮總內科部主任吳明儒表示,美國CDC一再提醒,肥胖、失智、孕婦、慢性三高病友等,因本身免疫力較差,在染疫之後,容易出現併發症,引發重症,死亡風險比一般人來得高,務必評估接種疫苗的必要性,以降低中症重症風險。 至於「高感染風險、高併發疾病風險」等民眾,則令醫界、公衛學界擔憂,包括洗腎、器官移植、骨髓移植、肺阻塞、肝硬化、癌症以及愛滋感染者等,均屬於「易感染、易有併發症」族群,在面對新冠病毒威脅時,更應提高警覺,勤洗手、戴口罩、接種疫苗。 「這正是少部分民眾必須施打基礎加強劑的原因」吳明儒說,指揮中心在公布國內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時,常提及第一劑、第二劑,以及基礎加強劑、追加劑,其中占比極低的基礎加強劑的適用對象就是指「易感染、易有併發症」族群。 「易感染、易有併發症」族群接種疫苗後,體內所產生的免疫力仍不盡理想,吳明儒表示,中榮最新臨床研究發現,打完兩劑疫苗後兩個月抽血檢驗抗體比率,洗腎患者約95%,但腎臟移植患者僅65%。至於打完三劑疫苗後兩個月抽血,產生抗體的比率,洗腎患者可達99.5%,而腎臟移植患者只有74%。吳明儒說,免疫力低下族群即使施打兩劑到三劑疫苗,很多患者的抗體保護力仍明顯不足。 如何讓免疫低下族群免於新冠病毒的威脅?吳明儒表示,一項有關長效單株抗體的大規模臨床研究證實,免疫力低下族群在接種長效單株抗體的雞尾酒療法後,六個月內可將降低83% 感染風險,且重症、死亡機率也較低。 長效單株抗體的雞尾酒療法已在美、澳及歐盟取得「緊急使用授權」(EUA),並在英國獲得有條件的上市許可,主要適用對象為免疫功能嚴重不足,及施打疫苗後容易產生嚴重副作用的族群。 此外,亞太地區新加坡、日本、韓國也正在審查長效單株抗體雞尾酒療法的緊急使用授權。 吳明儒表示,期待台灣未來也會有多家醫學中心參加該藥物的臨床試驗,日後如果能通過食藥署核准,在台上市,將成為高風險族群的另一項自保考量。 從醫療量能角度來看,免疫低下的病友容易突破性感染,一旦染疫後難以自行清除病毒,恐長期處於確診狀態,以致重症及死亡率較高,醫療支出費用驚人。 目前台灣醫療量能處於飽和狀態,各地專責醫院的醫護團隊疲累不堪,雖有空床,卻可能因為醫護人力不足,而無法收治中重症感染者。 吳明儒說,站在公衛學立場,讓免疫低下族群施打長效單株抗體,確實有其考量的必要性,但最大難題是藥價可能非常昂貴。 多位台灣移植醫學會理監事也表示,器官移植患者免疫力明顯低於一般民眾,即使疫苗打好打滿,但仍有一定風險,非常期待能有價錢合理、安全又有效的長效單株抗體來幫移植等免疫力低下的病患提高免疫力。 我國食藥署尚未核准長效單株抗體,吳明儒提醒,免疫力低下族群應該在指揮中心建議和醫師評估下,盡快接種第四劑疫苗。此外,目前正處於疫情高原期時,病毒就在社區中傳散,務必做好個人防護,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並盡量減少至公共場所,如有類似流行性感冒症狀,應即時就醫。免疫低下族群防疫照護
-
2022-06-1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20多歲男疑首例MIS-A卻難認定 醫曝「1問題」:未來恐更多
國內出現多例兒童確診新冠肺炎後,併發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近日疑似出現成人確診後出現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A)。新光醫院收治一名20多歲男性,6月初PCR確診新冠肺炎,引發多重器官發炎,醫師懷疑是MIS-A個案,因入院時有嚴重症狀,包括高燒、休克、腸胃道及結膜炎等症狀。新光醫院感染科主任黃建賢表示,MIS-A症狀與敗血症有許多症狀重疊,較難分辨,這名個案症狀較偏向MIS-A,主要考量他出現腸胃道症狀、持續高燒且休克、眼睛泛紅等,但仍難以確認是否為MIS-A,因為「無法確認真正感染及發病時間點」,此類個案未來也可能再出現。黃建賢表示,MIS-A症狀出現大約在感染新冠病毒後2至6周,不過國內先前Omicron流行高峰期,很多人等不到PCR,甚至因為不想確診導致工作請假等因素,即便有症狀,也不願意「確診」,臨床醫師很難精確掌握到底何時發病,也難推估個案症狀是MIS-A症狀或長新冠。依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報告指出,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後會造成身體各器官嚴重發炎,包括心臟、肺、腎臟、大腦、皮膚、眼睛或腸胃等,都可能受影響。黃建賢建議,民眾要記得自己出現症狀的日期,以便後續若就醫時,能提供醫師判斷是否為新冠急性期症狀,還是長新冠問題。針對新光醫院疑似收治國內首例MIS-A個案,且疾管署去年舉行線上研討會中,台中榮總醫師也針對MIS-A進行報告,指揮中心代理發言人羅一鈞今在記者會上回應,MIS-A的發生則比MIS-C更為罕見,且有些病症和成人本身慢性病急性發作、延續性的新冠肺炎症狀或長新冠等症狀較難區分,會再與院方確認相關個案是否列入中重症名單,再報告說明。
-
2022-06-09 焦點.元氣新聞
安寧緩和醫療給付對象放寛 末期衰弱老年病人等適用
台中榮總安寧病房的安寧居家照護,讓病人能在家裡受到照顧,不但照護更為方便,還大幅減少因為病情跑醫院急診的時間。該院今天表示,政府6月1日進一步放寬安寧緩和醫療給付對象,讓更多非癌症病人可以得到安寧緩和的醫療照顧。這些對象有末期衰弱老年病人、骨髓增生不良,以及「病人自主權利法」規範的5種臨床條件病人,包括末期病人、不可逆轉之昏迷、永久植物人、極重度失智、或其他疾病痛苦難以承受、無法治癒且無其他合適之醫療解決方法之疾病,例如泡泡龍症、漸凍人等。家醫科主任朱為民說,一位肝硬化末期病人,因為反覆腹水引發腹膜炎,3年裡急診25次,3年前醫院建議會診安寧緩和共同照護,並銜接後續安寧居家照護,近2年多來未曾再到院急診,讓照顧她的家人不再彼於奔走在家庭和醫院間。這些居家照護包括定期訪視、攜帶手提式超音波機器,在家中進行腹水放液治療,以及照護技術指導和心理諮商等;家屬有任何問題,也可以24小時找到安寧居家護理師,或是安寧病房的值班護理同仁詢問。他說,非癌症末期病人的臨終照護,以及安寧緩和醫療的模式近年來受到全世界的關注,健保署2009年通過了非癌症末期病患也可以接受安寧緩和的健保醫療,6月1日進一步放寬安寧緩和醫療給付對象,讓更多非癌症病人可以得到安寧緩和的醫療照顧。家庭醫學部主任許碧珊說,安寧緩和醫療團隊分析過去10年超過500位非癌症末期病人的照護經驗,發現非癌症末期病人接受安寧緩和醫療的比例節節上升,相對於癌症病人而言,非癌症病人接受安寧緩和醫療後,簽屬安寧緩和意願書的比例更高,且非癌症病人在機受安寧緩和醫療之後,病人和家屬對於疾病的認知都有很大幫忙,可見在非癌症末期病人推動安寧緩和醫療是有效益的。該院的安寧團隊也積極與神經內科、腎臟科等相關科別,共同研擬臨床照護路徑,讓更多病人可以受惠。若是有非癌症病人有症狀控制、心理靈性不安,以及善終準備的需求,都可以至台中榮總家庭醫學部安寧緩和療護門診掛號診療。
-
2022-06-08 癌症.大腸直腸癌
50歲男血便以為「痔瘡出血」 竟是直腸腫瘤
1名50多歲男子有血便情形持續好幾個月,他原以為只是痔瘡出血,最近卻經常肚子痛,上廁所又解不出來,也頻尿,直到就醫後經大腸鏡檢查,發現元凶竟是直腸腫瘤,台中榮總嘉義分院指出,他母親也因直腸癌過世,加上他年輕時就是癮君子,大幅增加腫瘤演變成惡性機率,幸好已開始接受治療。台中榮總嘉義分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江世偉說,大腸直腸癌發生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若發現出現排便習慣改變、經常性腹痛、血便、上完廁所仍有想排便感覺等,應盡早檢查,如果有經常性腹瀉、便祕、大便變細、體重無故減輕、貧血,更是大腸直腸癌的高風險症狀,建議立刻就醫治療。江世偉解釋,第一期大腸癌視腫瘤侵犯的深度,可選擇用內視鏡或手術切除;第二、三期是以外科手術為主,後續病理狀況,給予輔助性化學治療;第四期大腸癌的病患,不用太早放棄或感到無助,透過化療搭配近年發展的標靶治療,可達到相當程度的疾病控制,大幅延長存活率。江世偉也說,大腸直腸癌蟬聯我國十大癌症之首,罹病者5%是先天性遺傳基因引起,大多數因後天環境中危險因子所引發,例如肥胖會增加10至20%罹癌風險、每天多吃100公克的紅肉或再製肉品增加12%罹癌風險,抽菸更會增加罹癌率及死亡率;大腸息肉若超過1公分以上,癌變機率是一般人的5倍以上,若本身有大腸癌家族病史,罹癌風險會是一般人的2至3倍,呼籲50歲至74歲的民眾,每2年至醫院接受1次糞便潛血篩檢。
-
2022-06-0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台中醫護曝現況:領到無敵星星 怎麼可以不上戰場?
疫情高峰往中南部移動,台中到昨天連3天確診破萬,台中專責病房1626床,空床率54.8%,台中榮總僅剩一成;有醫院主管擔心疫情再延燒下去,「即使加開病房也找不到人力」;醫護即使工作量緊繃,仍化身防疫戰士「大家『輪著』領到無敵星星」、「都恢復戰力了,怎麼可以不上戰場?」台中昨新增1萬651例確診,連三天新增確診人數破萬。台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說,台中今年以來,確診超過20萬人,以台中人口280萬人口來看,確診盛行率7.2%,與北部平均12%到15%,約為北部的一半,以目前台中疫情發展,可能到達高原期,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後,樂觀希望能往下走。台中市長盧秀燕認為,台灣疫情走勢先北部再中南部,中南部現在呈現高峰,台中前二天確診數差不多,表示台中仍處於高峰,提醒市民端午連假也要落實防疫。台中榮總說明,院內專責病房有200床,使用率達9成,院方透過調整住院標準,不收輕症病患,並且以及加速病況好轉確診者出院,在醫護人力部份,染疫居隔率約5%,目前醫療量能足夠,並且會隨著疫情調整專責病房床數,已著手整備增專責病房卅床。台中一名醫院主管認為,專責病床不是問題,人力才是最大挑戰。面對Omicron變種病毒感染力強,「台中何時是高峰?」最擔心醫護確診一多,人力吃緊。台中陳姓醫師說,第一線最怕是集體染疫,造成病房人力吃緊,現在有那麼多病患要照護,所以大家都有共識,大家防疫做好、做滿,降低醫護確診,大家「輪著」確診居隔,才能照顧到病患。陳姓醫師指出,好在Omicron多為輕症,多數醫護看到那麼多確診病患需要照顧,不可能放著不管,所以「防疫戰士們」在確診解隔離「領到無敵星星」後,都很快復工。「戰士都恢復戰力了,怎麼可以不上戰場對抗病毒?」
-
2022-06-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兒童接種站開打 冷熱不一
指揮中心在六都開設七處兒童疫苗大型接種站,卻傳出搶占其他縣市疫苗,引發反彈。昨天開打首日,各站冷熱不一。雙北打氣明顯不如預期,甚至有部分醫護人員現場空等,台中施打率約五成,反觀桃園市開設兩站,連兩天預約額滿,高雄市也有上千人接種。昨天中央接種站開打,台北市長柯文哲臨時取消下午防疫記者會,改視察國小學童打疫苗,與中央互別苗頭意味濃。柯文哲表示,北市府已造冊接種,孩童照原定計畫在學校接種即可,沒必要設立接種站。對此,指揮官陳時中說,「去打的人就會覺得有必要,要體諒父母愛小孩的心。」台北榮總支援中正紀念堂兒童疫苗篩檢站,昨一整天共接種三六九人,情況不如預期,許多醫護空等。可能因為是上班日,父母無法帶小朋友前來接種,但指揮中心光在這個點就配發一點八萬劑BNT兒童疫苗,引發外界質疑。新北市板橋車站疫苗接種站現場派駐廿多位醫護,開設三條醫師問診、四條施打動線,但施打民眾並不多。部立台北醫院表示,每天安排約兩千多位名額,首日預約七三○人,預估端午節連假首日上午會有較多人接種。桃園市政府則增設兒童四大快打站,以及南北各一處兒童BNT疫苗大型接種站。大型接種站昨、今天五千個名額,預約部分已額滿。負責台中「中榮科博兒童疫苗大型接種站」的台中榮總,設定一天接種量能三六○○劑,連打五天。昨現場開設十二條打線,一天下來有一八○○多名兒童接種,打率破五成。高雄市兒童疫苗大型接種站設在高雄展覽館,一大早就有親子來等候,不到八點半提早開打,昨天共接種一三八二人。中央在六都開設兒童疫苗大型施打站,許多縣市認為,疫苗不敷使用,甚至被抽單,嘉義市、雲林縣府都高分貝指出,原本要到貨的疫苗臨時被抽調走,民眾也不滿,「只有六都的孩子是人,其他縣市不是嗎?」台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說,中央原答應前天撥給第四批兒童BNT疫苗三萬八千劑,結果少給八千劑,目前勉強符合需求。新北市也被抽走原本要給的一點八萬劑,副市長劉和然說,若不夠中央應補發,中央若有重要政策跟地方先打招呼、交代一下,新北會配合。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則表示,主要原因在於新北市估計的數字超過涵蓋率百分之百,申請量達到百分之一○九點七四,擔心打不完,才先減發,並沒有挪用原本要撥給地方的疫苗。對於其他大型疫苗接種站配發多少疫苗,莊人祥說,各接種站配發疫苗數量不一,以每天兩千至三千劑估算,依接種情形撥補,數量都是變動的,因此,無法提供確實數字。陳時中表示,影響配發疫苗數量的因素有二,一是根據各縣市所呈報需求量,一為指揮中心計算合理施打量,再綜合判定,「發下去的量沒有所謂的抽單,呈報有需求都會滿足。」
-
2022-06-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兒童大型接種站端午不休假 不同預約管道一次看
自明天起,5至11歲兒童COVID-19疫苗大型接種站開始運作,六都共有7處,端午連假不休息,預約方式不盡相同,家長可到承辦醫院或政府網站先查詢,或排隊隨到隨打。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本土疫情未停,從明天起,民眾有三大管道可讓孩子接種疫苗,包括縣市合約醫院診所、校園集體接種,以及新增中央在六都設置的兒童疫苗大型接種站,讓家長儘快帶孩子去施打。政府提供的兒童疫苗廠牌以輝瑞為主,雖然所有大型的兒童疫苗接種站會受理現場臨時排隊民眾,可隨到隨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仍建議家長先預約,減少排隊時間。校園集中施打是提前進行接種意願調查,無需再預約,縣市合約院所及中央大型接種站施打都建議提前預約,合約院所可電話或從衛生局網站系統預約。但,中央大型接種站預約管道,及查詢大型接種站預約是否額滿,各縣市作法都不同。台北自由廣場、新北板橋車站、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預約管道都在接種站承作醫院官方網站,分別為台北榮總、衛福部台北醫院、台中榮總;至於桃園巨蛋、桃園陸軍專科學校預約管道則在當地衛生局官方網站,有特別增設兒童「5-11歲兒童BNT接種站線上預約」系統。至於台南市立圖書館總館、高雄展覽館,預約管道則沒有額外區分成人、兒童,只要上網搜尋「台南COVID-19疫苗接種預約系統」或「高雄市新冠肺炎疫苗接種預約系統」,符合兒童大型接種站預約資格對象即可線上預約。明天起運作的大型接種站,端午連假期間接種作業不會間斷。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必勝說明,大型接種站量能配置由承作醫院安排,每天可接種數量大約介於2000至3000人之間,服務日期大多是5至7天,將觀察實際施打情形,滾動調整。兒童大型接種站設置後續議題不斷,部分縣市長認為事前不清楚、擔心縣市原規劃配發疫苗數量受影響,疫情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若會動用到地方資源人力,一定會提前和地方溝通,但有時也會一邊動作一邊告知,重申大型接種站疫苗沒有從其他地方調配。據指揮中心統計,六都5至11歲兒童第1劑COVID-19疫苗接種情形,目前完成第1劑接種率最高的縣市是高雄市45.9%、第二名是台南市44.8%、第三為台中市38.9%,其餘依序是新北市、桃園市及台北市,分別為31%、26.7%及26.6%。對於有孩子接種COVID-19疫苗後,精神亢奮、食慾大增,是否屬於疫苗副作用,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多數孩子打完疫苗的副作用是局部紅腫、輕微發燒或倦怠,打針後亢奮狀況少見,發生機率少,但要注意,尤其提醒家長要觀察是否可能後續出現全身性過敏。
-
2022-05-29 癌症.頭頸癌
未健檢難發現!近三年鼻咽癌人數減少恐因疫情影響
健保大數據統計,108至110年每年因鼻咽癌就醫者約兩萬人,但從108年2萬10人、109年1萬9,406人,到110年下降至1萬9,270人,連續兩年就醫人數減少。臨床醫師認為,許多鼻咽癌患者因健檢而發現,疫情影響大家進醫院意願,可能是鼻咽癌就醫人數減少的原因之一。許多患者因健檢抽血驗EB病毒,意外發現鼻咽癌。健保署醫務管理組科長陳依婕說,鼻咽癌治療有一定療程,疫情期間不至於中斷。馬偕紀念醫院癌症中心主任及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呂宜興表示,許多人在健檢時抽血驗EB病毒,再進一步發現可能罹癌,這兩年接受健檢人數減少,可能也影響鼻咽癌新病人的診斷。鼻咽癌是常見於亞洲人的癌症,如韓國男星金宇彬、馬來西亞羽球世界球王李宗偉等,都是鼻咽癌患者。呂宜興指出,鼻咽癌好發於台灣及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地區,如福建、廣東、香港等,好發原因可能受到種族、環境、飲食等影響。遺傳是重要罹病因素,一親等內家屬罹病機會是一般人的19.2倍。根據108年癌症登記報告,鼻咽惡性腫瘤發生個案數占全部惡性腫瘤1.29%,排名男性第14位、女性第20位,民國108年初次診斷為鼻咽癌者共1,560人。呂宜興表示,近年來鼻咽癌患者有逐年降低趨勢,懷疑可能受到飲食西化影響,國人罹患癌症也趨向歐美,如大腸癌患者增加、鼻咽癌患者人數減少。好發於中老年男性,男女比例約7:3。至於男女比例,110年男性就醫有1萬3,669人,女性5,601人,男女比例約7:3,健保統計108至110年,皆相差不遠。呂宜興說,除甲狀腺癌、乳癌好發性別女多於男,其他癌症都是男多於女,如鼻咽癌男女比約7:3,但就口腔癌、喉癌、下咽癌等頭頸癌,男女比均為9:1,相較之下,鼻咽癌女性患者比例稍高。各年齡層皆可能罹患鼻咽癌,健保署統計,鼻咽癌就醫人數最多的三個年齡層依序是51至60歲、61至70歲、41至50歲。但健保署也首次提供各年齡層鼻咽癌每10萬人口就醫人數,以61至70歲最多,其次是51至60歲,再來是71至80歲。呂宜興說,一般來說,50至55歲為癌症發生年齡,51至60歲民眾可能因罹患鼻咽癌開始就醫,並持續追蹤,隨年齡增長,也持續接受治療,所以健保統計治療年齡層偏高。放、化療為主要治療,適合手術的患者極少。目前鼻咽癌主要治療方式為放、化療。呂宜興說,主因是鼻咽癌細胞屬於未分化細胞,優點是對放療敏感度高,治療效果可達70%,缺點是容易擴散,因此輔助化療協同作戰,可避免癌細胞擴散,同時再提升癌細胞對放療的敏感度,增加治療效果90%。陳依婕表示,健保統計也顯示,鼻咽癌治療以放療與化療為主,去年化療申報人數為2,498人、放療1,900人,接受手術的人數最少,僅109人。為何鼻咽癌患者接受手術的人較少?主要是鼻咽腔位於頭部中央,接近大腦等重要構造,手術切除可能造成顏面外觀與功能的破壞,又常因合併有深部淋巴結轉移,使適合手術的患者有限,所以手術並非鼻咽癌治療的主要選擇。呂宜興表示,鼻咽癌治療已走向降低治療副作用、提升患者生活品質層面,主要是鼻咽癌放療時,可能會照射到耳朵、眼睛、唾液腺、腦、脊椎等,因而出現聽不清楚、視力異常、口乾舌燥等副作用,此時須運用可以調整照射角度、強度及影像導引的儀器加以輔助,此為目前最新治療趨勢。需完整治療計畫,多數患者選擇醫學中心就醫。鼻咽癌的診斷需要病理切片,腫瘤分期則仰賴電腦斷層和磁振造影等影像檢查,又視不同期別與腫瘤位置需搭配化療與放療等,需要完整的治療計畫。根據健保大數據分析,大部分鼻咽癌患者選擇在醫學中心接受治療,陳依婕表示,這與大部分癌症的治療趨勢相同。統計顯示,去年各層級院所治療鼻咽癌門診量,醫學中心達1萬3,361人次、區域醫院8,176人次、地區醫院為3,277人次,基層診所也有3,887人次。醫學中心門診量前五名為台大、林口長庚、高雄長庚、台中榮總、彰化基督教醫院;區域醫院前五名為和信醫院、義大醫院、奇美柳營醫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新竹馬偕醫院。
-
2022-05-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兒科權威專家:救活腦炎童 不能留後遺症
國內兒童染疫併發腦炎情況備受關注,至今十名兒童死亡,其中五例腦炎、二例肺炎、一例敗血症、一例家中死亡、一例腦腫瘤。兒童腦炎病例增加,臨床表現多樣化,小兒科權威、衛福部前部長林奏延喊話,兒童醫療不能照大人思維,應及早找出治療時間點,且兒童治療不只要救活,而是要「沒有後遺症的治療」。兒童確診引起嚴重併發症,指揮中心五月廿一日訂定「兒童臨床處置相關指引」後 ,昨天又舉行「兒童新冠病毒感染警訊症狀與急診處置」線上研討會,台中榮總兒童心臟科主任詹聖霖引用美國數據推估,國內十八歲以下可能染疫數恐達八十萬,中重症數落在二至六萬人,死亡數三二○至八四○人。不過,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南昌表示,國內一發現兒童出現神經性重症病例,兒科馬上動員,立即訂定相關指引,請大家不要用美國模式推估,「我不相信台灣會有這樣的結果」,請大家對台灣的醫療要有信心。林奏延表示,雖經相關醫學會制訂新冠兒童腦炎治療處置指引,兒科醫師處理腦炎有很大的進步。但他強調,針對腦炎兒童有兩件事很重要,一是找出治療關鍵、疾病變化的時間點,第二是兒童治療不是只有救活,是要讓他們沒有後遺症的治療。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李宏昌表示,近期兒童重症增加很多,很多兒科醫師憂心忡忡,紛紛喊話學會建議指揮中心恢復三級警戒。但國家有政策考量,且一、兩歲孩子不會自己跑到外面感染新冠病毒,多是大人帶回來,建議民眾若家中有一至二歲孩童,可自己在家升三級,像是戴口罩,不要把病毒傳給小孩。衛福部次長石崇良表示,衛福部緊急醫療應變中心可協助各醫院取得加護病床資訊,協助轉診;目前也開放五至十一歲孩童施打疫苗,若已經染疫的孩子,建議感染後間隔三個月施打疫苗。針對疑似腦炎確診兒童,目前指引中已列入藥物治療,皆由公費給付,不會有健保給付問題。詹聖霖引用美國數據,二○二○年三月至去年十二月,十八歲以下有八萬二七九八人染疫,無症狀占六成六、輕症二成七、中症百分之五、重症百分之二;依內政部公布十八歲以下約四百萬人推算兩成染疫率,全台十八歲以下將有八十萬名染疫,以兩種模型推估,中重症數落在二至六萬人,死亡數三二○至八四○人。
-
2022-05-23 新冠肺炎.居家隔離怎麼伴
居隔怎麼伴?/染疫兒童可服用清冠一號嗎?打疫苗前能不能喝防疫茶舒緩副作用?
Q:染疫兒童可不可以服用清冠一號?該怎麼服藥?兒童要打疫苗了,擔心副作用可以喝防疫茶舒緩嗎?A:實證研究,確診兒童經中醫師診斷開立處方,可服用清冠一號,但使用劑量須依體重調整,一般40公斤以上使用大人劑量,30公斤使用四分之三劑量,20公斤則減半劑量。大多數兒童都怕吃苦味的中藥,建議可以在一杯溫開水中,加點蜂蜜與清冠一號粉劑一起攪拌,在飯後30分鐘服用,或是搭配吃山楂片,減輕吃中藥的苦味。許多人喝防疫茶保健,但不建議兒童在打疫苗前飲用防疫茶,避免讓免疫力的調節太過亢進,反而副作用更嚴重。若兒童接種疫苗後出現不適症狀,應尋求合格中醫師診斷開立處方調理。諮詢╱三總中醫部主任黃怡嘉、台中榮總傳統醫學科主任蔡嘉一
-
2022-05-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腎臟病能吃清冠一號嗎?使用新冠口服藥有無禁忌?醫詳解腎臟病患染Omicron該怎麼辦
最近COVID-Omicron造成的疫情快速升溫,本土單日新增案例突破8萬5千例,累積確診人數達到98萬1千多例,累積死亡數為1176例。在疫苗施打方面,第1和第2劑施打人數已超過80%以上,第三劑達到63%以上,而第四劑也從5月16日開打,三天來也施打了1000多劑。近期在為多囊腎腎友進行健康講座時,常被問到是不是該打第四劑疫苗注射?清冠一號在慢性腎臟病族群是否可以使用?當多囊腎病患者檢驗PCR陽性時,服用口服抗病毒藥有無禁忌症?還有在居家隔離期間要如何做好身心靈的調適?針對這些常見的問題,在本文來為大家解惑!慢性腎臟病族群是不是該打第四劑新冠疫苗?首先關於第四劑疫苗的注射,也稱作第二劑追加劑,目前可以選擇的疫苗包含莫德納(Moderna)疫苗半劑量、BNT疫苗全劑量、蛋白質次單元之高端疫苗和尚待原廠進口的Novavax疫苗全劑量。若在先前劑次接種出現不良反應,對前述疫苗產生過敏者,才可接種AZ疫苗。政府公告能夠接種第四劑的對象,是18歲以上免疫功能低下且病情穩定者,包含有8類族群,洗腎患者名列其中,其他對象為一年內曾經或正在進行免疫抑制的癌症患者、器官移植或幹細胞移植患者、HIV陽性患者、正接受高度免疫抑制藥物者、6個月內接受化療或放射治療者,和其他經醫師評估可以接種者。由於在2021年7月醫學報導曾指出施打mRNA疫苗(如Moderna和BNT)曾經出現個案有副作用,發生腎絲球腎炎和腎病症候群的狀況,因此有透析腎友會擔心疫苗不安全而不敢接受第四劑注射。其實根據文獻的報告,這類個案在施打Moderna第一劑時引發T細胞的免疫反應,身體出現水腫且出現重度蛋白尿,後來給予適當的類固醇治療後,可以將T細胞的免疫反應壓制下來,蛋白尿、身體水腫和腎功能異常狀況都有改善,這位病人在施打第二劑時仍使用口服類固醇藥物,注射後並沒有加重身體不良反應。目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定第三劑和第四劑的注射時間間隔為滿五個月,我們建議腎友不必過度憂慮疫苗副作用,若身體有不適症狀,可以與您的主治醫師先討論過,確定是在病情穩定下再接受第四劑疫苗。慢性腎臟病族群是否可以使用清冠一號?其次對於清冠一號的中藥方使用,經詢問中醫方面的專家,提到在藥方內並無馬兜鈴酸成分,以腎毒性的角度來看,這個藥方並無傷腎的疑慮。對於慢性腎臟病(英文稱CKD)第4和第5期的病人,平時衛教時多提到要小心不要吃高鉀的食物,而清冠一號的藥方若遵照中醫師指示使用,在目前的臨床觀察並未造成CKD病友的高血鉀狀況。目前中醫師建議清冠一號對於PCR確診陽性的病人,用法為每日20gm,服用10天份。由於清冠一號在台灣有8家中藥廠製造,包裝大小份量不同,大包裝(10gm/包)是一天分2次服用,小包裝(5gm/包)是一天分四次服用。由於該藥方偏寒性,因此有些人會出現輕度緩瀉的情況,可以視訊問診詢問中醫師如何調整劑量。在這裡我要再次強調,清冠一號是一個中藥方,絕對不是保養的藥飲。因此若沒有快篩或PCR陽性者,就當作保養品來食用,這樣是非常不適合的做法。另外,我們也在報紙上看到清冠二號的臨床試驗,它算是清冠一號的加強版,其中有所謂「金銀花」的成分,這個成分用來抗病毒的效果非常好。但請大家注意,清冠二號還未上市,若自行購買來服用的話,恐怕是把自己當作白老鼠,這也是我身為腎臟科醫師不樂意看見的情況,目前還是希望大家要遵照中醫師的醫囑,請大家以清冠一號為主。多囊腎病患者確診服用口服抗病毒藥有無禁忌症?現在有兩種抗病毒藥:輝瑞藥廠的「Paxlovid (帕克斯洛維德) 」和默沙東藥廠的「Molnupiravir(莫納皮拉韋)」,對於PCR確診的慢性腎臟病友來說,若腎絲球過濾率是在60 ml/min以上,便可以使用Paxlovid。但若腎絲球過濾率小於30ml/min以下,相當於CKD第4期的情況,便不能夠使用Paxlovid,而是要使用Molnupiravir。使用Paxlovid要注意會與許多藥物出現交互作用,另外還有一個很明顯的禁忌症,若是肝功能異常,達到嚴重肝硬化(C期)的程度,也不能夠使用這款藥物。在目前國外臨床試驗報告中,Paxlovid的治療效果很好,對於減緩病人重症住院的效果可以達到89%以上,而Molnupiravir則沒有那麼好的效果但是,Molnupiravir的好處則是可以使用在腎功能較差的病人身上。因此,對於慢性腎臟病的病人,像是CKD第四期及第五期,或是透析的病人,若是可以吃口服藥的話,我們會建議服用Molnupiravir這款藥物。慢性腎臟病友居家隔離期間如何做好身心靈調適?目前疫情這麼嚴峻,我看到有越來越多的腎友已經快篩或PCR陽性,需要接受居家隔離的情況,也發現有些腎友會出現與家人分開的心理惶恐,因此強化腎友在隔離期間的身心靈之保健其實有其重要性。我在此分享台中榮總提出的「COVID-19病人心理健康策略建議」,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辨識災難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相關危險因子,了解之前罹患精神疾病包括焦慮和憂鬱症,不該輕易中斷藥物。要持續給予社交支持,基本上可以透過視訊軟體進行遠距溝通,比如在與精神科醫師在做視訊診療時,醫師會注意到病人的情緒波動,察覺對方是否處在急性壓力負荷的狀況。電子產品可應用於療養院、護理之家、醫院及監獄中,以維持人與人之間的聯繫。針對受影響的病人、家人和一般大眾使用電子產品及相關應用提供心理諮商,也要避免出現網路成癮的情況,重要的是透過電子產品增加溝通而不是掉入虛擬的世界。最後對於病人額外的生活壓力,能夠協助其紓壓,可以提供「正念減壓」這些自我調適的方法。狄更斯在雙城記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也是一個愚蠢的年代;這是一個信任的時期,也是一個懷疑的時期。」我們對於COVID-Omicron病毒越了解,備足該有的抗病毒藥物,不憂不懼遵從醫囑,也對於免疫低下的穩定族群,要鼓勵第四劑疫苗的施打,讓我們摯愛的親人,可以得到最佳防護,相信在各界一起努力下,我們能夠走過疫情海嘯,讓國民生活逐步回到常軌!
-
2022-05-1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幼兒外出戴口罩、外罩塑膠袋? 兒醫給3理由:母湯喔!
台中榮總兒童心臟科主任詹聖霖昨看到新聞報導有家長帶幼兒排隊PCR,不但戴口罩,還外罩塑膠袋,PO文表示,二歲以下幼兒比較不適合戴口罩,更何況外罩塑膠袋。他建議,父母若不得已帶孩子外出,盡量縮短外出時間,請用布毯等掩蓋嬰幼兒攜具如座椅或推車,並注意安全。孩子若戴口罩,務必多留意,以策安全。詹聖霖建議,如果家長讓孩子戴口罩,務必多留意幼兒的情況。理由有三:一、如果嬰兒呼吸困難時,他們無法自行摘下口罩,可能會因此窒息。二、使用口罩大小應該合身。如果太緊,嬰兒或2歲以下的幼兒將無法呼吸到足夠的空氣。 但如果太寬鬆,則不會提供太多的防護。三、很難讓大一點的嬰兒或幼兒不去摘口罩,會觸摸到臉,增加感染風險。家有幼兒應該如何做?詹聖霖表示,避免不必要的公共接觸。一、讓寶寶與家人(包括寶寶的兄弟姐妹)保持至少2公尺的距離。二、必須外出至公共場所時,要盡量縮短外出的時間,請用布毯等掩蓋嬰幼兒攜具如座椅或推車(不是嬰兒) ,並注意安全。如此可以兼具防護及通風。三、經常保持雙手清潔,一回家全就都要洗手。四、每天消毒家中經常接觸的表面。五、教導大一點的幼兒避免用手觸摸他們的臉。以上資料參考美國全國兒童醫院及CDC網站。台中市衛生局說明,台中市從5月7日起推出「兒童就醫得來速」,為兒童就醫提供綠色通道機制,若兒童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家長可先透過居家快篩,若快篩陰性,可就近至130家兒童專科診所,若快篩陽可就近到全市11家醫院「快篩陽綠色通道」PCR採檢,安排兒科醫師看診,評估收院治療,或領藥衛教後,再返家等候PCR結果。衛生局指出,11家兒童得來速醫院,包含台中榮民總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澄清綜合醫院中港分院、台中慈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童綜合醫院、光田綜合醫院沙鹿院區、大甲院區、國軍台中總醫院;另130家兒童專科診所,可上網查詢https://bit.ly/3LYJ3Sn。台中市衛生局指出,台中從5月3日起實施「快篩陽得來速」機制,目前有19家醫院醫設置「快篩陽防疫門診」、「診所PCR」得來速增至10家,提供PCR得來速篩檢、安排醫師看診,有效達到一般醫療就醫與確診醫療就醫的分流。
-
2022-05-15 新冠肺炎.居家隔離怎麼伴
確診哪裡可買到清冠一號?QA詳解如何申請公費的清冠一號及公費和自費有何差別
「清冠一號」有助緩解症狀,是許多染疫者最想拿到的藥品,在「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裡,大家對清冠一也有許多疑問,「如何申請公費的清冠一號?」、「兒童適合吃清冠一號嗎?」,「公費和自費有何差別?」,以下整理民眾常見疑問:【延伸閱讀:手把手實戰經驗分享!居家照護確診患者如何取得新冠口服藥Paxlovid、清冠一號流程一次看】Q:如何申請公費的清冠一號?A:「台灣清冠一號」由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研發,兩年多前最初研發階段是水煎藥,臨床使用治療效果不錯,因此研發技術轉移授權八家藥廠產製,劑型為濃縮粉劑,經衛福部核准公告,必須由中醫師開立。台中榮總傳統醫學科主任蔡嘉一指出,清冠一號是中醫師處方藥,確診後愈早服用效果愈好。PCR陽性確診後,經中醫師診斷開立處方才能公費使用,目前除大型醫院設有中醫門診,全台有一千多家中醫診所可執行視訊診療(http://www.twtm.tw/new.php?cat=1&id=2692)並開立處方。部分醫療院所的中醫門診尚未取得地方衛生局核准,確診者經診療開立處方後,必須自費領取清冠一號,目前自費每天約為300元,五日1500元。Q:清冠一號要吃多久?吃一包還是二包?A: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最近修正清冠一號臨床治療參考指引,確診個案用藥從十天縮短至五天,且前三天藥物須用足劑量,並建議使用對象為65歲以上,具共病、未完成接種兩劑疫苗者、12歲以下兒童。同時規範藥物劑量,依各家賦形劑不同,如順天堂藥廠產品為一天劑量20公克,其他七家藥廠產品為一天30公克。不論是一天吃三或四次,一次吃一包或二包,依照醫囑服用即可。用藥後若病毒檢測仍是陽性且臨床症狀明顯,可再追加一個療程,若病況已緩解,可改用健保科學中藥調理。Q:公費清冠一號供不應求,自己去藥房抓藥可以嗎?公費和自費有何差別?清冠一號主要成分有黃芩、魚腥草、北板藍根、栝樓實、荊芥、薄荷、桑葉、厚朴、炙甘草及防風共十種中藥材。A:中醫師公會全聯會常務理事陳潮宗陳潮宗表示,若自行根據清冠一號配方抓藥熬煮的水煎藥,因配方中有八種中藥材並非藥食兩用,且未經中醫師診斷調劑,服用則有安全的疑慮。衛福部中醫藥司長黃怡超說,患者真的有服藥需求時,可以與中醫師視訊診療,經辨證論治依病情給予和清冠一號相同中藥成分的水煎劑,以緩解不適症狀。【延伸閱讀:最難忍受的不適!三千位確診居隔過來人告訴你Omicron「魔王級症狀」及緩解方法】Q:兒童適合吃清冠一號嗎?A:參與清冠一號研發的三軍總醫院中醫部主任黃怡嘉表示,三總兩年多前開始中西醫合作使用清冠一號水煎藥治療首例確診患者,一年前使用清冠一號粉劑,至今陸續治療近300名確診患者,近半年治療Omicron患者也近200人,最小2歲、最年長90多歲,也有孕婦,使用上未見副作用或不良反應,兒童使用劑量須依體重調整,一般40公斤以上使用大人劑量,20公斤則劑量減半。Q:確診者服用西藥,是否也可服用清冠一號?A:黃怡嘉表示,過去中西醫治療英國變異株重症患者,使用瑞德西韋合併清冠一號水藥治療,但此波Omicron確診患者採用的是Paxlovid及莫納皮拉韋口服抗病毒藥物,因共同使用證據不足,無法證明是否產生交互作用,因此不建議併用。部分患者服用清冠一號後出現輕微腹瀉症狀,黃怡嘉和蔡嘉一指出,清冠一號的藥性微涼,建議腸胃較寒的患者,可以搭配薑茶服用,可以溫暖腸胃,有助症狀緩解。Q:清冠一號可以用來預防強身嗎?沒有染疫的人也可以喝嗎?A:陳潮宗提醒,清冠一號是治療新冠肺炎患者的處方藥,非確診者不可做為預防保健的用藥。建議擔心染疫的民眾,可以飲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研發的「國家中醫藥所防疫茶」。●防疫茶配方中藥材:黃耆三錢、桂枝二錢、桑葉三錢、薄荷三錢、魚腥草三錢、生薑三錢、紅棗五枚(捏破)、甘草二錢。作法:備妥藥材後在鍋中加水2,000~3,000cc,大火煮沸後改小火火熬煮約15分鐘即可熄火,濾出藥汁,即可當茶飲用。黃怡嘉說,此款防疫茶不分年齡都可以飲用,但防疫茶是用來提升免疫力,因此,提醒B肝患者(若飲用易引發猛暴性肝)、風濕免疫疾病患者(如全身性紅斑性狼瘡、乾燥症等)會導致免疫力亢進而疾病惡化,皆不宜飲用。
-
2022-05-1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疫情名家觀點/新冠病毒入侵… 台中榮總院長陳適安:AI揪心房顫動護心腦
無論在何種狀況之下,總感覺心臟常處於「小鹿亂撞」的情況,恐怕是「心房顫動」的症狀。國際心臟內科權威、台中榮民總醫院院長陳適安表示,心房顫動是造成中風的風險之一,常等到中風後才發現過去原來有心房顫動的情形。近年台中榮總與嘉義縣政府聯手,透過AI設備篩檢2.5萬名長輩,篩出的近500人中有多達三分之一從來都不曉得自己有心房顫動。心房顫動 很難自我察覺陳適安表示,心房顫動是心律不整的一種,發生率約為百分之一,隨年齡愈大發生率愈高,但它最可怕的是患者很難自我察覺。因此,三年前台北及台中榮總即開始配合國健署,選定醫療資源相對缺乏的地區,針對65歲以上長者展開心房顫動的篩檢,其中包含嘉義縣衛生局。陳適安提到,中榮於嘉義縣篩檢2.5萬名65歲以上的長者,有417人顯示異常,而這些異常的民眾中,有三分之一不曉得自己患有心房顫動,如果沒有即時就醫,再次表現可能就會直接發生中風。他也說,透過篩檢即時給予新型口服抗凝血劑,能幫助降低日後發生中風的機率,因此篩檢對於早期察覺心房顫動以及預防中風,存在著很大的意義。穿戴裝置 協助揪病灶近年篩檢碰上疫情,也因此推進醫療端在遠距醫療及AI設備協助的研究,陳適安表示,心房顫動的監測可以透過具有快捷性與便利性的穿戴裝置,一旦患者被監測到有心房顫動,為避免中風的發生,透過國內積極推動的遠距醫療,都能馬上給予治療指引,特別是醫療資源不足的偏鄉,遠距可以給予最大量能的協助。他也說,目前中榮在中區相關榮家及分院設置5G傳輸線,將病患生理數據及影像遠端即時傳輸至台中榮總醫療中心,協助縮短民眾到院就醫的時間與距離。陳適安提醒,心房顫動的患者,發生中風的機率是一般人的五到六倍,若曾經有心臟不適的長輩,可以考慮透過穿戴式裝置,或主動詢問醫院是否有提供智慧型的監測服務,即時揪出自己是否為心房顫動的患者,避免後續心房顫動可能引發中風。一旦中風,自身可能需面臨因失能造成長期臥床、衝擊家庭經濟等狀況。新冠病患 合併心律不整陳適安表示,全球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從不少國家的案例看得到,有一定比例的新冠肺炎患者合併有心律不整。主要是新冠病毒透過ACE2受體入侵人體,而ACE2受體不僅遍及在肺部,也分布於心臟、血管。日本曾發表一篇研究,就證實新冠患者與心律不整之間的關係。陳適安團隊引用其內容,提供給國內醫界參考。他表示,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有部分會與抗心律不整的藥物產生交互作用,目的除了提醒以外,也希望醫界在用藥上能格外注意。專家小叮嚀疫情改變健康生活,建議民眾可以多於日常了解並善加使用穿戴式裝置,隨時監測自身與家人的各項身體數值,當出現異樣時也應立即前往醫院進一步檢查。有醫療需求或使用慢性處方藥的患者也應保持定時用藥、規律回診的習慣,不要因為新冠病毒而讓中風有機可乘。
-
2022-05-07 醫聲.院長講堂
院長講堂/員榮醫院總院長張克士立志當小鎮醫師 盼落實分級醫療,就近照顧病患健康
「令人羨慕的不是活到多老,而是健康到老。」員榮醫院總院長張克士很早就立志要當小鎮醫生,到醫療資源較貧脊的地區行醫。「大醫院人滿為患,小醫院倒一半」的醫療現況存在多年,他大聲疾呼應落實分級醫療,才能從最能貼近民眾的診所和地區醫院就近照顧病患的健康。成立24小時心導管中心在南投偏鄉長大的張克士,曾任台中榮總心臟科醫師,2007年把員林伍倫醫院轉型為員榮醫院,2016年接手員生醫院,整合兩院區的醫療資源,提升員榮醫療體系的服務,成立員林第一家24小時心導管中心,可執行心導管支架、心律不整電燒手術,建立「生命之鏈」急救動線,從急診室、心導管中心到手術室的設備動線在5至30秒內到達,也因快速的搶救機制曾讓心臟已停止跳動9分鐘的病患活過來,並康復回到工作崗位。禮聘好醫師下鄉服務張克士說,他不惜成本引進先進醫療設備、禮聘醫師下鄉服務,目前員榮醫院是中部地區唯一會做心律不整電燒手術的地區醫院,也從北部請來胃食道逆流賁門緊縮術熱凝療法的吳文傑醫師,成立胃食道逆流中心,連知名藝人病患都慕名看診,紐西蘭的醫師來學治療胃食道逆流新技術。員榮醫療團隊秉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精神,在神經修復、傷口整合性治療等都投注很多心力,以往糖尿病患可能因傷口難癒合需截肢,但員榮盡其所能救回病患的四肢,例如心臟科先打通腳的血管,再結合高壓氧、震波治療等;腦中風也結合神經科、復健科、中醫、高壓氧、靜脈雷射等整合性治療。「能得到病人的信任是很有成就感的事。」張克士有很多病患是從年輕讓他看到老,甚至全家都讓他看診,還有一位從北部來看診的老太太,每次兒孫都會陪著她來看診,都讓他非常感動。多次到柬埔寨、蒙古義診曾拿下「台灣醫療貢獻獎」的張克士,除了常帶著員榮團隊參與公益活動,更多次到柬埔寨 、蒙古等地義診,甚至在疫情期間啟動5G智慧眼鏡跨海協助蒙古醫師遠距診療及教學,也非常注重員榮醫療體系員工福利,包括提升薪資、績效獎金、生育津貼等,增聘超額人力,讓醫護不超時加班,能有充足休息時間,避免血汗醫護,才能對病人有更完善的照護。張克士養生祕訣/隨機運動 唱歌、吹口哨紓壓彰化縣員榮醫療體系總院長張克士是心臟科名醫,但因長期做超音波、手術時穿鉛衣造成肩背受傷,曾經門診看到半夜近兩點,「醫師身心負荷都很大」,他認為,一定要養成隨機運動、適當飲食及找空檔紓壓的生活習慣。「健康一部分來自於基因,一部分靠自己。」張克士說,不是老爸有糖尿病,就代表你也會有糖尿病,生活型態的改變和調整,就可以減緩遺傳疾病的威脅。張克士的養生遵循中庸之道,不吃過冷或過熱食物,不喝咖啡和茶,只喝白開水,飲食採「總量管制」,吃飯從低升糖指數食物吃起,先吃菜、喝湯,再吃蛋白質食物,細嚼慢嚥,避免讓胰島素暴衝,就不會堆積脂肪而不易胖。國防醫學院畢業的張克士,從學生時代就被嚴格訓練體能,愛運動的他拉單槓可以連續拉15下以上,伏地挺身做40、50下,但因長期幫病人做心臟超音波,做心導管須穿十公斤鉛衣,造成肩和背產生鈣化性肌腱炎。後來靠做伸展運動、鍛鍊核心肌群,還有隨機運動,才改善狀況。張克士提醒大家,要替自己製造機會運動,他在辦公室常會起身走走,經常不搭電梯改走樓梯。喜歡隨機學習、隨機紓壓的他,會利用開車時在車內唱歌、吹口哨,他笑說「吹口哨是很好的腹式呼吸運動」。「每個生命片斷都是在享受自我實現」,張克士說,心靈的滿足非常重要,每個階段性的任務實現了,他就覺得很滿足,現在雪中送炭做公益,像幫助學生給獎學金,看到學生寫的卡片,或治好病人的病,看到病人的笑容,都讓他很快樂。張克士小檔案●年齡:57歲●專長:心臟科、急救加護、重症醫學●現職:員榮醫療社團法人董事長、員榮醫院及員生院區總院長●學歷:台灣大學管理學院研究所(EMBA)碩士、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經歷:前台中榮總心臟內科、急診部主治醫師、前台灣醫院協會監事會主席、行政院退輔會榮光獎章得獎人、台灣醫療貢獻獎給病人的一句話●健康一部分來自於基因,一部分靠自己;令人羨慕的不是活到多老,而是健康到老。
-
2022-05-0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影/免快篩陽擠爆急診!台中6醫院快篩陽得來速上路
台中市昨天新冠肺炎確診人數突破千人,達1196例,為避免快篩陽擠爆急診,台中市推出「快篩陽得來速」機制,有6家醫院開設「綠色通道」。台中榮總急診部主任林子傑說明,快篩陽可經由台中榮總急診門口「防疫門診」分流,安排醫師看診、PCR採檢,若有開藥,直接領取,不用進入醫院,也可避免等候看診、領藥等停留時間。台中市衛生局說明,目前配合的6家醫院有台中榮總、澄清醫院中港院區、童綜合醫院、光田醫院沙鹿、大甲院區與長安醫院,還會再增加醫院加入「快篩陽得來速」擴充採檢量能。台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說,經由綠色通道,如做完PCR採檢後不想就醫、拿藥,就回家等結果,這部分是免費的;如有就醫需求,馬上有醫師看診,且能領藥、衛教,與院內其他一般病人分流。曾梓展強調,經綠色通道得來速所拿到的都是症狀治療藥物,例如退燒藥、止痛藥和緩解腸胃不適等藥物,至於抗病毒藥物就要住院才能開立使用。
-
2022-05-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中市確診+1196首破千 今年來高中以下確診學生累積667
台中市今新增1196例本土個案,首次單日上千例。市長盧秀燕宣布,有鑒於民眾篩檢需求大增,市府與各大醫院合作實施「快篩陽『得來速』」機制,已有6家醫院開設「綠色通道」安排醫師看診,當下就能領藥、衛教及繳費,大幅節省等候就醫時間。府會餐敘染疫者,今又再曾加教育局體建科長劉姵君也確診,今年以來高中以下確診學生累積667人。盧秀燕說,6家醫院包括台中榮總、澄清醫院中港院區、童綜合醫院、光田醫院沙鹿院區、光田醫院大甲院區、長安醫院,明後天還會再增加醫院加入。衛生局也與各大醫院研議在PCR篩檢站開設綠色通道,針對社區篩檢站或居家快篩陽性的民眾服務,有症狀或有就醫需求者就可透過得來速機制,安排醫師看診,當下就能領藥、衛教及繳費,再返家等候結果,節省就診時間與流程。她說,1999因為疫情升溫,以昨日來說,民眾進線超過4千5百多通,話務人員全部滿線服務,也有2千多通無法即時接聽,請各位市民見諒,並鼓勵大家可選擇1999線上諮詢(文字應答)的方式,減輕1999話務中心的負擔。今確診者有495位確診個案為接觸者發病,校園群聚124例、職場群聚101例、家庭朋友群聚270例。個案熱點足跡有4月29日梧棲第一公有零售市場、藏壽司崇德店、逢甲夜市;4月30日潭子運動中心、世界健身俱樂部台中學府店、水湳市場、台中金典酒店;5月1日沙鹿公有零售市場、台中觀光酒廠、北平黃昏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