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搜尋
免疫系統
共找到
1303
筆 文章
-
-
2022-06-1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染疫後易喘、腦霧、疲勞?營養師教這樣吃改善3大新冠後遺症
Omicron變種病毒雖普遍輕症,但染疫後也常見出現各種後遺症,包括胸悶、易喘等呼吸道問題;出現恍惚、注意力不集中等腦霧情況;以及常常感覺疲倦不堪、提不起輕神等。對此嫚嫚營養師建議,染疫後可適度補充營養進行保養,有助於減輕症狀、幫助身體復原。 飲食改善3大新冠後遺症(1)呼吸道問題:胸悶、易喘等。維生素A、類胡蘿蔔素:嫚嫚營養師表示,以呼吸道來說,抵抗病菌最重要的關鍵之一就是黏膜,其為「體內的皮膚」,幫助抵抗外界侵害,所需的重要營養為維生素A、類胡蘿蔔素,兩種營養常會一起討論,類胡蘿蔔素在進入人體後也有部分會轉換成維生素A。其可保護黏膜維持健康、幫助調節免疫,可從深綠色、黃色、紅色等植物類食物攝取,如菠菜、胡蘿蔔、紅莧菜、紅辣椒、地瓜葉、南瓜等。動物食物來源也有,但較不建議,多存在於如豬肝等內臟,除了脂肪量較高,也有毒素累積較多的疑慮,因此植物性來源為佳。 槲皮素:另外,對於呼吸道、肺部保養,受到不少研究關注的營養素,也包括了槲皮素,其為具有抗氧化、抗過敏、抗發炎的優質植化素,來源常見包括帶皮蘋果、洋蔥、蔓越莓、地瓜葉、甜椒、紅酒等,已有不少對此進行哮喘的相關研究。有研究發現每周吃兩個蘋果哮喘發生率較低,也有研究發現有定期攝取槲皮素有助降低空汙、吸菸等傷肺風險,減少肺癌發生機率。 飲食改善3大新冠後遺症(2)腦霧:注意不集中、健忘、恍惚。染疫後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健忘、恍惚等腦霧情況,嫚嫚營養師表示其主要為腦部發炎的現象,也可透過營養攝取幫助改善。 Omega-3、卵磷脂:大腦脂肪含量非常高,約佔整體的6成,保養重點就會在好的油脂,如Omega-3和卵磷脂,這也是為什麼常聽到適度補充魚油有助腦袋靈活,因為魚油就是常見的Omega-3來源。其他來源也包括鯖魚、鮭魚、秋刀魚等動物性來源。植物性的奇亞籽、亞麻籽也攝取得到,但轉換率較低非首選,以動物性來源為佳。而若要從魚油營養品直接攝取,因可分EPA、DHA,高血脂患者建議補充EPA,以防血脂再升高,其他像是小朋友、青少年、孕婦、一般族群等可從DHA著手,或是補充混合型也是很好的選擇。 至於卵磷脂,其為大腦的重要營養素之一,是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的製造原料,有助維持正常腦部神經傳遞,增強記憶力注意力等,營養來源包括黃豆、納豆、豆腐、雞蛋等。 維生素E、B群:維生素E對於腦部也是重要營養,有利於細胞膜抗氧化,減少自由基傷害,如防護罩一般,對於腦部神經細胞、血管細胞等都有所幫助。血管健康也攸關養分、氧氣至腦部的運送,維生素E兩者兼顧。常見的維生素來源有堅果、葵花子、榛果、杏仁果、松子、橄欖油、亞麻仁油等植物油。而民眾熟悉的B群,除了提升精神以外,對於消除腦霧也是有所幫助的。 飲食改善3大新冠後遺症(3)疲勞:疲倦、無力、提不起勁。嫚嫚營養師指出,構成疲勞的原因非常多也相當複雜,不過因染疫而起的關鍵主要也是在於發炎,飲食上也可從抗發炎著手。 B群:民眾所熟悉的B群,如前述除了有助解除腦霧,也有利於提升精神,不過需要留意的是,B群於此應視為強力輔助而不是主攻,也就是說前提需有足夠的熱量、能量、營養,B群才有辦法助攻。有相當多的種類,除了營養品外,大方向來看可從糙米、雞蛋、香菇、豬瘦肉中攝取。 維生素C:另外常見的維生素C也具有非常好的抗氧化作用,研究發現缺乏者常見的表現症狀就包括疲勞、活動力下降,而充足者則有注意力及工作力提升的表現。來源可從各種新鮮水果攝取,不建議烹調、打成果汁,以避免消耗。一天兩拳頭,挑當季水果即可,不用局限於某種水果。另外,飯後攝取維生素C可幫助鐵吸收,生理期女性等缺鐵者、有缺鐵性貧血者可考慮。 檸檬酸:同樣於水果中有利於恢復元氣的,也包括柑橘類水果中的檸檬酸,其在體內可形成將食物營養轉換成能量的「檸檬酸循環」,充足的檸檬酸也對解除疲勞有所幫助。 Q10:近期越來越受到關注的Q10也有助消除疲勞、恢復體力、幫助身體產生能量、抗氧化,保護細胞不被自由基傷害,常見於花生、芝麻、沙丁魚、酪梨、核桃等各種食物。不過孕婦、15歲小孩、哺乳婦女、抗凝血劑等藥物不適合補充Q10,可能有交互作用疑慮。 鋅:坊間常見鼓勵男性攝取的生蠔也是很好的消除疲勞食材,不過其實不僅限於男性,其關鍵在於鋅,鋅是代謝能量的重要營養之一,就像B群一般,缺乏者容易顯得疲勞、嗜睡、食欲降低、味覺變差,形成惡性循環。除了生蠔以外,其實牡蠣等各類的貝類、海產類普遍都攝取得到,而南瓜籽、腰果、奇亞籽也吃得到。 染疫後如何飲食保養?地中海飲食有助改善後遺症!嫚嫚營養師提醒,目前沒有發現任何一種單一營養素或食物可以對抗新冠肺炎或改善後遺症,若要從飲食著手,最重要的關鍵就是透過飲食習慣調整出健康的身體,也就是「習慣這樣的飲食方式」。 染疫後盡量別這樣吃:營養師指出,目前被公認最不建議、最危險的飲食方式就是所謂的「西方飲食」,當然西方飲食也有健康的,不過普遍為高飽和脂肪、高精緻糖、高加工,這些也是被明確定義紀載的,如漢堡、可樂、披薩等,高鈉雖未被記載,但也常見於高加工食物中。而即便不是西方食物,但符合上述特性的自然也包含在內,例如鹽酥雞等各種台灣傳統炸物,這類都是人們常聽到的三高來源。不少研究發現,常常習慣這類飲食者,會經常處於發炎反應的狀態,症狀也會比較嚴重,越接近這樣的飲食方式,染疫後重症、死亡率風險就越高。 地中海飲食助改善後遺症:地中海飲食是各界專家普遍公認的最佳飲食方式,前述的營養在地中海飲食中都吃得到,又或者說,地中海飲食主要就是由上述所組成。不論對於染疫前的免疫系統維持,或是染疫後的身體修復,都是非常有幫助的飲食方法。 吃法很簡單,蔬果多元多色,蛋白質以雞肉、魚肉等優質蛋白為主,油脂使用橄欖油等好油,可用辛香料抗發炎,並喝足水分幫助新陳代謝,日常培養運動習慣。 澳洲在2019年就曾作出研究,觀察到飲食模式越接近地中海飲食的族群肺部功能越佳,也有研究發現染疫後中重症的發生機率會相較更低。建議民眾日常可養成這樣的飲食習慣,其他想吃的可以一周安排幾次就好,彈性的調整,不論對疫情或日後生活養生都非常有幫助。 《延伸閱讀》 .Omicron會腦霧、終身影響?後遺症有哪些?重症醫詳解。 .地中海飲食防三高、慢性病。營養師:白肉取代紅肉更有助健康!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2-06-13 焦點.健康知識+
為何人類咳嗽、打噴嚏對病毒生存至關重要?專家解析病毒傳播原理
▍咳嗽、打噴嚏會傳播疾病事實上,細菌和病毒大不相同。最明顯的不同在於尺寸―多數病毒比細菌小得多。如果仔細觀察咳嗽和打噴嚏時發生的事情,這點就很容易理解。我們認為這是令人討厭的感冒前兆。雖然有些其他病毒也會引起類似感冒的疾病,但多數感冒都是由一種名叫「鼻病毒」(rhinovirus)的特定病毒引起的。如果大家回想感冒時常見的打噴嚏、鼻塞、流鼻涕等症狀,就會發現鼻病毒這個名字很貼切,因為「rhino」源自希臘語「rhinos」,意思是鼻子。鼻病毒是最常侵襲人類世界的病毒感染,在秋季和初冬達到季節性高峰。我們對鼻病毒了解愈多,就愈能看出牠多麼適合牠的自然環境,以及傳染行為和傳播的生命週期。鼻病毒極為細小,直徑約十八至三十奈米。奈米,簡寫為「nm」,一奈米是一米的十億分之一。從這裡就可以清楚知道,單一鼻病毒有機體(稱為「病毒顆粒」)當真是微乎其微。在稱為「分類學」的演化分類系統中,鼻病毒被歸類為「微小核糖核酸病毒」(picornavirus)科中的一個屬。「picornavirus」一詞用了「pico」,代表「小」;「rna」則是因為鼻病毒基因組是由核酸RNA組成,而不是我們較熟悉的DNA。關於遺傳分子的討論先暫時到這裡為止。在後續的章節中,我們會再回頭看以RNA為基礎的病毒基因組有哪些重要含意。回到病毒和細菌在尺寸上的差異。鼻病毒太小,在普通的實驗室光學顯微鏡下是看不到的。病毒顆粒只有在電子顯微鏡驚人的放大倍數下才能看到,形狀大致呈球形,類似細小的羊毛球。事實上,如果我們在電子顯微鏡下更仔細地檢查個別的病毒顆粒,會發現它們並不是真正的球體― 它們的表面有多個切面,就像切割過的鑽石。以技術術語來說,鼻病毒的多切面表面是病毒「殼體」(capsid),相當於人類細胞封閉的細胞膜。這個殼體具有驚人的數學對稱性,由二十個等邊三角形組成。所有病毒都有基因組,由DNA或其姊妹分子RNA組成,蛋白質殼體就是包裹住病毒基因組的保護外殼。鼻病毒也是因為這個殼體而具有準晶體的外觀,稱為「二十面體」對稱性― 這個詞說白了就是希臘語中「二十個面」的意思。然而,這個多面對稱性不是由金剛石晶體構成,而是由生化蛋白質組合而成。早在電子顯微鏡發明之前,微生物學家就已經認識到病毒的存在。藉由病毒對宿主細胞的影響,微生物學家找到方法偵測病毒,甚至可以從病毒在培養物中的細胞病變作用中計算出精確的數量。科學家發現最適合培養鼻病毒的培養物,是來自人類鼻腔內壁和氣管內壁的細胞,著實不足為奇。同樣地,發現培養感冒病毒的最佳溫度是攝氏三十三度到三十五度,正是寒冷的秋冬季節人類鼻孔內的溫度,也在意料之中。鼻病毒在宿主環境中有很高的適應能力,也很擅長感染特定宿主。各種已經感染過人類的鼻病毒中,當科學家試著用牠們的亞型去感染包括黑猩猩和長臂猿在內的實驗室動物時,只感染特定宿主這點變得很明顯―他們無法在任何動物身上複製典型的感冒症狀。我們由此學到病毒一項重要的特徵:鼻病毒在選擇宿主時很挑剔,完全只限智人。這點關係重大,因為這代表感染人類對病毒的生存至關重要。只有透過人與人之間的傳染,病毒才能傳播並繁殖出新一代的鼻病毒。我們就是感冒病毒天然的傳染窩。但只要多想一下,這種排他性就會讓我們看到另一個切入點,也是一個關係重大的問題―這些微小的多面球體沒有明顯的動力機制,牠們怎麼可能在人類群體中穿梭,輕而易舉地跨越國家甚至國際界線,大肆傳播、感染?我們其實已經知道答案了:這一章的標題就是暗示。我們為什麼會咳嗽、打噴嚏?因為當我們的鼻子、喉嚨、氣管受到刺激時,就會咳嗽、打噴嚏。這是天然防禦機制的一環,防止可能有異物進入、堵住氣管,並在不經意間阻塞呼吸道,威脅我們的呼吸。鼻病毒的作用是藉由刺激我們的鼻腔內壁,引發相同的生理反應。病毒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染,是因為每次咳嗽、打噴嚏時,會爆炸般地將病毒噴射到環境空氣中,再被新宿主吸入,造成新的感染。我們由此再次了解與病毒有關的重要知識:病毒不需要任何動力機制,因為牠們都搭人類動力機制的便車,而且無論我們去哪裡,都會因為咳嗽、打噴嚏而進一步助長牠們擴大感染範圍。「病毒真聰明!」我們會這樣想。但病毒不可能聰明。它們太簡單,簡單到無法替自己打算―諸多與病毒有關的謎團中,這又是一件讓我們大惑不解的事情。例如,一個直徑只有三十奈米的有機體,怎麼可能具有我們在普通感冒中發現,如此狡猾但極為有效的行為模式?答案是演化,病毒藉由演化做到這一點。其實,病毒具有非凡的演化能力,演化速度比人類快得多,甚至比細菌快得多。後面的章節會說明病毒利用宿主動力機制的方式,就是諸多演化適應的案例之一。那麼,鼻病毒進入我們體內後,會做什麼呢?我們已經看到,鼻病毒鎖定的目標細胞,就是鼻腔內壁的纖毛顫動細胞。一被吸入,病毒就會瞄準這些內壁的細胞,在細胞表層膜上發現某個特定「受體」,利用這個受體突破細胞膜的屏障,進入細胞內部,或稱細胞質。病毒會在這裡攔截細胞的代謝途徑,將之轉化為複製子代病毒的工廠。子代病毒被擠壓到鼻腔和呼吸道中,在那裡尋找新的細胞加以感染,持續入侵。似乎只要從感染者的咳嗽或噴嚏中吸入微量病毒,就會在新個體中引發感染。抵達新個體後,從病毒進入受感染的鼻細胞到噴出新的子代病毒這一段潛伏期,可能只有一天。一旦吸入病毒,我們就沒什麼機會倖免於感染。病毒複製會在第四天達到高峰。幸好這一仗病毒並非占有全面優勢。儘管病毒發動攻擊,人體免疫系統已經記錄了威脅,也辨識出病毒抗原特徵,我們稱之為血清型。問題是,新血清型出現時,免疫系統需要時間辨識威脅,並備足強大火力反擊。到第六天時,鼻腔成為病毒與免疫系統交鋒的一級戰區,雙方寸步不讓。這種強烈的免疫反應,導致鼻腔大部分的內壁細胞脫落,暴露出高度發炎的原始表面,變窄的呼吸道滲出大量黏液,含有愈來愈多對抗病毒的抗體。鼻病毒最終會被中和性抗體消滅,「戰爭殘骸」則被吞噬性白血球的吞噬作用清除。在免疫戰火延燒期間,新宿主也會步入同樣的不幸循環,經由咳嗽、打噴嚏傳染其他人,持續一至三週。大家都說感冒死不了人― 這句話大致上是正確的。但感冒會使兒童更容易罹患鼻竇炎,或中耳炎這種討人厭的中耳細菌感染。感冒還可能導致有氣喘體質的人氣喘發作,且在有囊腫纖維化或慢性支氣管炎的患者身上,會引起繼發性細菌性胸腔感染。儘管如此,令人欣慰的是,鼻病毒最終會從絕大多數被感染的人身上消失,我們會澈底康復。我們可以做什麼事,將感染這種感冒的風險降到最低?或是當我們因感冒而不舒服時,有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在羅馬時代,小普林尼建議親吻老鼠毛茸茸的鼻吻治療感冒。班傑明.富蘭克林比較理智,他認為罹患感冒要歸咎於暴露在大氣中的寒氣與溼氣裡;他還建議呼吸新鮮空氣,並避免接觸其他人呼出的空氣。更現代的時期,我們看到名副其實一籮筐的旁門左道,統統號稱可以預防或治療感冒。其中最受歡迎的,是美國著名化學家萊納斯.鮑林大力推廣的維他命C。但是,唉,經過科學縝密檢視後,發現維他命C其實不見得比老鼠的鬍鬚更有效。也許我們應該更重視常識?感冒是由感染者咳嗽、打噴嚏傳染的。擠在辦公室上班的人,或甚至是生病在家的親人,都應該遵守基本禮貌:遮住口鼻才衛生。如果有人認為自己罹患感冒的風險特別高,當暴露在感染源中時,戴上病毒級口罩必定可以降低感染的可能性。但還有一個關係重大的問題:如果我們的免疫系統已經能辨識鼻病毒並加以反應,為什麼我們這輩子仍然還是有可能受到影響,再次感冒?事實上,鼻病毒大約有一百種不同的「血清型」,因此對任何一型免疫都不足以保護我們不受其他血清型影響。除此之外還有另一件事:血清型會演化,因此牠們的抗原特性經常改變。※ 本文摘自《病毒圈:從COVID-19、流感到愛滋與伊波拉,全面認識在我們身邊的病毒》。《病毒圈:從COVID-19、流感到愛滋與伊波拉,全面認識在我們身邊的病毒》作者:法蘭克‧萊恩譯者:范明瑛出版社:貓頭鷹出版日期:2022/04/09
-
2022-06-1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睡前吃顆雞蛋穩定神經、消除焦慮 中醫授如何調理新冠後遺症症狀
Omicron確診者多輕症,但有些人染疫後仍會留下俗稱「長新冠」的後遺症,常見咳嗽、喉嚨癢,嚴重的會胸悶、心悸或發生專注力不集中的「腦霧」現象,易疲憊、健忘,困擾萬分。中醫認為,確診民眾除可在染疫期間針對體質對症下藥外,建議多吃雞蛋,雞蛋含有蛋白質及維生素B,睡前補蛋可讓身體產生血清素,安神助眠,調理復原。確診康復求診患者不少,多為體力差、倦怠、咳嗽。馬光醫療網建功院近二、三周來接獲不少確診康復的病患,因回到職場後仍感到體力差、疲勞、倦怠,三不五時咳嗽,再回頭求診,比率約占5%。建功馬光中醫診所院長廖述賢說,這些患者因相關症狀未持續3個月,稱不上「新冠肺炎急性後症候群」,不過已讓民眾覺得極不舒服。廖述賢表示,新冠肺炎急性感染後症候群原因複雜,除病毒引發的病理生理學變化外,急性感染亦會引起免疫系統失調和發炎性傷害,重症者出院後亦可能產生全身衰弱、肌肉無力狀況,年長者也可能造成認知障礙或精神狀態改變。一般常見的症狀包括疲倦、呼吸困難、胸痛、認知功能障礙、睡眠障礙等;有些症狀是新出現,有的可能從感染初期持續到現在,且不清楚會持續多久。傷寒緩解後餘熱未盡,可用竹葉石膏湯治療。他說,這類確診後的症狀按中醫古書傷害論記載,屬於「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也就是傷寒疾病緩解後,餘熱未盡、仍出現消瘦、虛弱、乏力、惡心情況,需用竹葉石膏湯治療,成分包括竹葉2把、石膏1斤、人參2兩。麥門冬1升去心、半夏半升、甘草2兩、粳米半斤。按此指引給藥,一般都恢復得不錯。相關用藥的適應症,與國外急性後新冠症候群符合。「就中醫來說,是針對個人體質,給予相對應的藥。」廖述賢表示,大部分對新冠肺炎的認知,是屬於溫疫熱病,適用竹葉石膏湯系列。其中感染正嚴重,有高燒、肺膿瘍時,可使用「白虎湯」;人沒那麼虛、那麼口渴時,可給麥門冬湯;較口渴或喉痛如刀割時,則使用竹葉石膏湯。確診康復後多用小柴胡湯,調理免疫記憶體。體質是看舌相、脈相與症狀,像當下發燒或發炎厲害,舌頭很紅,痰呈黃、綠色,會盜汗的病人,就需用「白虎湯」;因為肺部或腸胃道發炎,導致喉嚨不適,會咳,舌頭呈淡黃色等「咽喉不利,火逆上氣」的病患,則給麥門冬湯修補肺部;至於舌頭偏嫩紅,較沒舌苔的病人,會給竹葉石膏湯,人參也會下得重些。「至於確診康復後的調理,會用小柴胡湯。」廖述賢說,根據大陸研究,小柴胡可抑制病毒的活性,抑制病毒侵入。人體因為過度發炎,炎症不受控,才會有長新冠,所以要讓免疫記憶體調理回來,中醫會使用麥門冬湯、小柴胡湯加竹葉石膏湯, 治療相關後遺症。金銀花、甘草、西洋參茶,補正氣、緩解腦霧現象。他說,新冠肺炎急性期最容易損害的是心、肺與腎臟,心肺部分可練有氧運動,靠正常作息及均衡飲食調回來。而確診者多半會有「正氣虛」,則可飲用些金銀花、甘草及西洋參成分的防疫茶。專注力不佳,有「腦霧」現象者,也可喝這味茶飲慢慢調理。廖述賢更建議長新冠病患,多吃雞蛋,尤其有睡眠障礙,不易人睡的人,更需「補蛋」,他說,雞蛋在中醫屬四聖獸裡的「朱雀」,屬火,可入心,雞蛋除蛋白質,還含有可穩定神經、消除焦慮煩雜的維生素B,每天睡前半小時吃顆蛋黃,B1、B2等成分可讓身體產生血清素,安神助眠。
-
2022-06-1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我有長新冠嗎?會好嗎? 1圖詳解「常見症狀」
COVID-19病人在感染4週內為急性期,大多數患者在經過4週或更長時間後會逐漸好轉。然而,部分病人在康復後可能會因SARSCoV-2引發的病理生理學變化、急性感染引起的免疫系統失調與發炎 性損傷,及重症相關的後遺症等,影響日常身體活動功能,以及造成 呼吸、血液、心血管、神經精神、腎臟、皮膚等系統新出現的、復發或持續的症狀或失能;這些病人通常會在感染後12 週之內痊癒,但也有一些病人的症狀可能持續超過12週或陸續有新的症狀發生。COVID-19急性感染後症候群定義美國疾病預防及管制中心(CDC)定義初次感染後4週或4週以 上,仍持續有新出現、復發或持續性的症狀,綜稱為「後 COVID 症 狀(Post-COVID Conditions)」。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將前揭病人統稱為「長期 COVID(Long COVID)」,其中症狀持續超過感染後4週者稱為「症狀持 續存在的 COVID(Ongoing symptomatic COVID)」,若超過12週且無法解釋為其他疾病所致者,則稱為「後 COVID 症候群(Post-COVID Syndrome)」。世界衛生組織(WHO)以德菲法(Delphi)調查國際專家共識,於2021年10月6日公布,將因罹患新冠肺炎產生的長期影響稱為─ 「COVID-19 急性感染後徵候群(Post COVID-19 Condition)」,定義為確診或疑似感染 SARS-CoV-2 病毒3個月後,仍有無法以其他診斷解釋且持續至少2個月的症狀,並通常對日常生活或身體活動功能造成影響 。目前國內對於此類病人產生之症狀並未特別訂有專屬之定義,故疾病管制署訂定之《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臨床處置暫 4 行指引》中乃援引 WHO 之用詞與定義。 臨床表徵COVID-19 病人在疾病逐漸痊癒後,多種健康影響可能會持續存在,最常見的症狀包括疲倦、呼吸困難、胸痛、認知功能 障礙、睡眠障礙等;這些症狀可能是新出現的,也可能是從感染初期持續到現在,隨著時間消失或復發,目前仍不清楚受COVID-19急性感染後症候群影響的確切人數,以及這些影響會持續多久。根據Nalbandian等人彙整9篇來自不同國家,追蹤發病後或出 院後2~6個月不等的 COVID-19 急性感染後症候群相關研究調查結果顯示,有6篇報告指出 32~87 %的調查對象在急性期後至少有1種以上的症狀,其中1篇指出55 %的病人有超過3種以上的症狀;有6篇報告均指出病人有生活品質下降情形。 對 COVID-19 病人的建議1.了解自己的狀況:每個人應對長期疾病的方式不同,應對 COVID-19 等新興疾 病的壓力、焦慮和不確定性的方法也不同,對部分人士而言,積 極瞭解自己的狀況,是與持續性疾病或 COVID-19急性感染後症候群共處的第一步。如果在感染 4 週以後仍持續有症狀發生,可視需要至醫療機構就診,由專業醫護人員做適當的醫學評估、診斷和治療。2.自我壓力調適:避免大量且持續收看、瀏覽新聞(包含網路社群媒體),反覆接收過量COVID-19疫情相關資訊可能會讓您感到壓力倍增。 鼓勵您從平時養成深呼吸、伸展身體、冥想或練習正念,嘗試健康、營養均衡的飲食,按照自己身體的耐受力規律運動,保持充足睡眠,並且避免飲酒和使用毒品;嘗試放鬆,並與他人保持聯繫,和信任的人聊一聊憂慮和感受等自我調適。3.自我復健:世界衛生組織針對因 COVID-19 住院的成年人,就常見的 COVID-19殘留症狀,特別是呼吸困難、心理健康、插管後症狀 (例如:聲音虛弱、進食與吞嚥問題等)、注意力不集中和記 缺陷等,以及開始運動、恢復功能活動等,提供基本的訓練建議,有助於病人自我康復與進行健康管理,病人可視需要尋求相關社會支援。4.適時接受醫療協助:記錄並重複專業醫護人員於出院前或隔離檢疫期間的衛教指導事項,需要時,在醫護人員協助下,配合轉介至門診持續追蹤,並記下自己的心理狀態、身體症狀,在有明顯異於平常身心狀態時,主動聯繫專業諮詢管道,才能順利控制COVID-19急性感染後症候群或早期發現相關症狀。 如何預防COVID-19急性感染後症候群?預防COVID-19急性感染後症候群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避免感染新冠肺炎,接種疫苗、正確佩戴口罩、保持社交安全距離、避免人多場所等做法,都能降低感染新冠肺炎風險,進而避免COVID-19急性感染後症候群。若感染新冠肺炎,請於康復出院後隨時注意身體狀況、觀察症狀變化,若康復後症狀輕微或無症狀者可以參考此指引提供之資訊促進自身之健康,若症狀轉趨嚴重,或在康復後有新發生之症狀,仍應盡早就醫,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延伸閱讀: ·專家點名「4類人確診」易留新冠後遺症! 常見呼吸困難、疲倦、記憶力差 ·兒童染疫恐留後遺症! 美兒科協會列「長新冠11症狀」:注意力不集中、疲倦都在內 
-
2022-06-10 養生.聰明飲食
百香果纖維含量超高,吃2顆就能獲得3.2克膳食纖維!但「1功能」不好民眾要少吃
紫紅色外皮、飄來天然果香、嚐起來味道酸甜的百香果,有很豐富的維生素A、C、鉀、鎂、膳食纖維等營養素。裡頭的小黑籽,是百香果膳食纖維的主要來源,其纖維含量是香蕉的3倍之多,吃兩顆就能獲得約3.2克的膳食纖維,對於纖維攝取不夠、腸道好菌不夠的人,不妨可以選擇百香果當主要水果來源。保護眼睛、視力外,也能保護皮膚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表示,百香果的維生素A與C,可強化人體免疫系統,有助於提高對病毒的抵抗力;且維生素A還有維持上皮細胞正常分化的作用,除了能夠保護眼睛、視力之外,也能保護皮膚。只是,百香果屬於含鉀量高的水果,每100公克就有200毫克的鉀離子,跟木瓜差不多,需要限鉀的腎臟病患應該節制吃;另外,腸胃功能不好的民眾,也不建議多吃,因為百香果的籽不好消化,過量食用會導致腸胃不適;糖尿病患也應節制,雖然百香果的升糖指數不高,過量食用仍會影響血糖穩定。 如何挑選百香果? 百香果的挑選原則是選外皮顏色深,拿起來有重量,代表成熟度夠,裡頭果肉多,水分充足;如果外觀有皺紋,代表放置一段時間了,最好儘快吃完。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70期)延伸閱讀: 。酸香百香果,止渴又養顏 。西瓜是夏季水果之王,吃西瓜消暑氣,但「1時間」後建議少吃,否則容易消化不良  
-
2022-06-1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確診康復了,頭腦常當機、健忘恐為腦霧上身!中醫師教你2招可改善
有1位專責病房護理師確診康復後重回熟悉的工作崗位,面臨需要照顧多位確診患者的龐大壓力下,他發現記憶及處理繁複工作的能力大減,非常容易精神不集中,工作壓力也讓他難以接收大量訊息,在工作時頻頻出錯,讓他萌生辭意。後來前往中醫診所門診求助,接受2周頭皮針與耳針的治療,注意力不集中症狀明顯改善,但是因為在高壓的環境下工作,疲勞感一直揮之不去,醫師建議他真的該好好休息。新冠康復者出現「腦霧」後遺症 可能原因有兩方向「腦霧」是新冠康復者常見的後遺症,門診已陸續出現感染新冠肺炎後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容易疲勞的患者。中醫師周宗翰表示,「腦霧」是一種長時間不退的精神模糊,患者可以表現為記憶力衰退、集中力減弱、語言溝通能力下降等,但這個症狀其實不只是康復後才有,在發病期間亦可見患者出現「腦霧」問題。研究期刊認為引起「腦霧」的原因,一方面是新冠病毒會損害腦神經細胞,另一方面是免疫系統在抵禦感染時會釋出激素,而這些激素有可能會影響神經系統的運作。中醫治療以補腎髓與強心氣為優先 常見藥材有這些《黃帝內經.素問》有云:「心者,君王之官,神明出焉。」《黃帝內經.靈樞》也提到「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心為一身的君主,臟腑百骸均遵從其號令,人的聰明智慧也是從心而出,心藏神,中醫的心包含現代醫學大腦的範疇,新冠肺炎康復患者診斷多有心氣虛與肺氣虛的表徵,出現疲倦、胸悶自覺有石頭壓住、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疲勞,呼吸短淺,健忘等情況與「腦霧」的表現也不謀而合。所以中醫在治療上以補腎髓與強心氣為優先,中醫方劑的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四逆湯、桂枝湯加附子湯、孔聖枕中丹中包含龜板、龍骨、遠志、石菖蒲,在現代醫學認為可以鎮靜,調整神經活動功能對於腦霧的治療有大的助益。許多中藥材對於腦霧也有療效,例如天麻,主要活性成分中的天麻素,可以增加腎上腺荷爾蒙的分泌,並進而活化腦部功能,改善學習記憶,許多研究發現天麻具有保護腦神經及延緩退化的效果。改善腦霧食補 中醫建議「天麻烏骨雞湯」藥膳方「天麻」具有補腦益智、鎮靜安眠的功效,而烏骨雞有補腎增強免疫力的功效,這道天麻燉雞湯,可當腦霧的治療藥膳方。▸材料:土雞1隻、新鮮香菇10朵、枸杞適量、紅棗10 顆,天麻5錢,鹽適量 切塊土雞洗淨,汆燙後撈出備用。新鮮香菇洗淨,切片。枸杞、紅棗(可去核)、天麻,先稍為泡水清洗。▸作法:煮一鍋水,放入雞肉、紅棗,煮沸後稍滾5分鐘,轉小火燉30分鐘左右,再放入枸杞、香菇煮熟,再放入天麻小火悶煮個20分鐘左右,加點鹽調味即可。▸小叮嚀:天麻切片可以到中藥店購買,天麻可先清洗浸水30分鐘,等到天麻的質地變得柔軟,再加入湯中。他特別提醒,天麻久煎則無力,所以不宜久煮,以免得不到效果。注意力不集中時 按壓這幾個穴位有助提神醒腦周宗翰建議,民眾平時如果有自覺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濟等狀況除了尋求專業中醫師的協助,也可按摩頭皮的骨縫,用指腹按壓頭皮各個地方,先從髮際線慢慢到頭頂及後腦勺,力道由輕到重,頭皮若有疼痛感,可針對痛點稍微用力,持續揉按到舒緩為止。以拳頭側面揉壓,以螺旋狀從頭皮顳區旋轉移動按摩,通常按摩會有酸脹感。也可加強按揉頭頂的「百會穴」與頸後的「大椎穴」。「百會穴」在耳尖直上的頭頂處,是陽氣於頭部集結處,能幫助治療頭部各種疾患;「大椎穴」位在頸部後正中線上,可以鎮靜安神,放鬆頸部肌肉,幫助增加腦部血液流量。(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Omicron害腦霧!腦霧有哪些症狀?會好嗎? 專家揭「4大警訊、改善方法」 。新冠病毒後遺症最易留在「這群人」身上! 揭曉常見7大症狀
-
2022-06-09 焦點.健康知識+
蚊子喜歡咬愛吃肉的人?皮膚科醫師教如何有效止癢及防蚊
蚊子日常相當常見,雖然事小,但耳邊的嗡嗡聲、叮咬後皮膚搔癢紅腫,總是讓人心煩意亂。而不少民眾認為「蚊子喜歡找愛吃肉的人」,被叮咬時也有人認為「在包包上釘個十字可以止癢」,不過事實上好像又不是這麼一回事。究竟蚊子喜歡哪種人?被咬後又要怎麼止癢?如何防範蚊子?美麗信義皮膚科主治醫師曾奕騰醫師一一解惑。 為什麼常被蚊子咬?被針對?蚊子喜歡愛吃肉的人? 曾奕騰醫師表示,關於蚊子叮咬的對象有不少相關研究,當中包括了人體的表面溫度、二氧化碳排放量、氣味、生物體積、活動程度等,但對於蚊子是否真的特別喜歡愛吃肉的人,這點則尚無可信的研究定論,推測為以訛傳訛。 不過許多人確實總覺得常被蚊子咬,明明在同一個空間內,就只有自己被針對。對此曾奕騰醫師表示,除了上述的因素外,也有一種可能是「感受較明顯,感覺被針對。」醫師解釋,人對蚊蟲叮咬的反應強弱因人而異,有人較強,有人較弱,蚊蟲確實可能選擇性叮咬,但更常見的情形是同個空間大家都有被咬,只是因為反應較強較明顯,所以覺得一直被咬,這和個體對蟲咬免疫反應有關。 醫師更進一步解釋,越常被同一種蚊子咬的人,身體的免疫系統也會日漸習慣,被蚊蟲叮咬的感受也會越來越不明顯,反之,較少接觸的就可能相當強烈明顯。例如嬰兒被蚊子咬到,因為免疫系統尚未成熟、還沒習慣該品種的蚊子唾液,通常就會腫很大一包;隨年紀增長,就少有這種情況,或被咬時一小包。許多人在國內被蚊咬一小包,在國外或出遊被咬就一大包,這也是同樣的道理。而被蚊子咬也未必會當下就出現反應,很多情況是被咬後約1-3天才出現延遲症狀。 被蚊子咬如何有效止癢?用指甲釘十字真的有用? 民眾被蚊蟲叮咬時,大多就是抓癢,曾奕騰醫師提醒盡可能避免。抓癢雖然較直接較舒服,可以暫時舒緩癢感,但往往會陷入越抓越癢的惡性循環,也就容易抓破傷口,若形成傷口有細菌感染的可能,嚴重也可能形成蜂窩性組織炎,這聽起來誇張,但蜂窩性組織炎常見就是因各種小傷細菌感染所致。 醫師建議,被蚊蟲叮咬時,最好的改善方式就是消炎止癢,方式可包括冰敷、輕拍、塗薄荷油等,若有抗組織胺藥物也可遵照仿單使用。而民眾口耳相傳的「釘十字」其實也是有用的,原理和輕拍一樣,是藉由小幅度的刺痛轉移發癢的注意力,不過要注意的是避免太用力,以免指甲抓破形成傷口。 防蚊、驅蚊養成習慣別用手打,醫:小心打到「隱翅蟲」! 防範蚊蟲叮咬,曾奕騰醫師建議,日常可以準備蚊香、電子蚊香、電蚊拍等防蚊道具,並定期清除積水容器、檢查居家環境、維持清潔。戶外場合則可穿淺色長袖長褲,備著防蚊液,可塗抹外露部位,而防蚊液應循合法、正常通路購買,避免買到來路不明的,防蚊不成反倒引起不可預期的皮膚疾病。 曾奕騰醫師也提醒,民眾日常驅趕蚊蟲時,應養成揮趕驅逐的習慣,原因在於很多蚊蟲其實長的大同小異,打下去的未必就是蚊子,又或者即便知道不是蚊子也照打,若打到不明的昆蟲很有可能引起急性皮膚疾病,例如「隱翅蟲」就是個常見例子,打下去會破裂、蟲體會釋出名為「隱翅蟲毒素」的毒液,將會帶來強烈的接觸性皮膚炎,稱「隱翅蟲皮膚炎」,會出現紅、腫、熱、痛、嚴重時潰爛甚至留下傷疤。因此醫師建議日常養成習慣,看到蚊蟲應以雙手揮舞驅趕,或直接使用電蚊拍為佳。 《延伸閱讀》 .看到蟲別亂打,小心被報復!隱翅蟲易皮膚爛,醫教3情境應對。 .常常皮膚癢竟是「身體發霉」?醫指好不了4關鍵,6招防範!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2-06-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維生素D不足 罹新冠機率高
新冠肺炎確診人數高居不下,維生素D是否能對抗新冠肺炎?各國研究報告指出,維生素D與人體免疫功能障礙、身體發炎反應有關,維生素D不足的人,罹患新冠肺炎機率高,預後也較差。但該如何正確補充維生素D?1.曬太陽人體皮膚中的7-去氫膽固醇,接觸到陽光的紫外線B,可激發皮膚產生維生素D3,因此維生素D又被稱為「陽光維生素」。不過,並不是所有陽光都能滿足身體需要的D3量,研究發現,只有波長介於290-315nm的紫外光,也就是在陽光充足的中午時段、上午十點到下午兩點間,不使用防曬產品狀況下,每天曬太陽10至15分鐘,才有助皮膚生成維生素D3,2.食物取得由食物取得的維生素D,可分為D2及D3,D2的來源多為植物性,如乾香菇、木耳等;D3則是由動物性來源取得,如魚類、魚肝油、牛奶、蛋黃等。不過,單靠食物攝取足夠的維生素D3有其難度,衛福部國健署建議,每日成人需補充維生素D為400IU,若要達到這個量,雞蛋得吃到40、50顆,牛奶得喝到1000㏄才夠。建議平時日曬不足、膚色較深、喜好用防曬品、有慢性發炎疾病的民眾,可以額外補充維生素D3補充劑。3.維生素D3補充劑比起維生素D2,維生素D3比較能夠被人體轉化成活性態維生素D3,能更有效促進鈣質吸收及活化免疫系統,建議可選擇維生素D3補充劑。至於應該補充多少,才能有效對抗新冠肺炎?目前尚未有統一標準,多數國家建議維持既有攝取量,對台灣人來說,建議出生至12個月嬰幼兒、1至18歲的兒童與青少年、19至50歲的成年人及孕婦、哺乳者,其維生素D的足夠攝取量為每日10μg(400IU),51歲以上的民眾則提高為每日15μg(600IU)。然而,由於每個人的生理條件、吸收狀況都不同,維生素D補充不能一視同仁,最適合且最安全的做法,則是找醫師或營養師,一面補充,並定期抽血監控血中的25(OH)D3的濃度,來調整補充劑量,最為安全。目前規定1歲以下嬰幼兒上限攝取量為1000IU,1歲以上的人攝取上限是2000IU。
-
2022-06-08 癌症.胃癌
常常胃痛會不會是胃癌?醫師曝胃癌最大危險因子
「女星驚傳胃癌末期,嘆:『最後一絲希望破滅!』」胃癌真的如此難治嗎?面對胃癌,有什麼方法可以及早發現,讓預防勝於治療?胃癌的預後不佳,五年存活率大約三成左右,且不容易早期診斷。常常胃痛嗎?會不會是胃癌?需不需要檢查?以下列出幾個常見的篩檢工具供參考:胃鏡胃鏡是篩檢胃癌最直接的工具,但是做胃鏡的不適感讓人卻步。現在舒眠胃鏡已經廣泛應用,您可詢問院所是否有這個選項。目前使用胃鏡篩檢胃癌沒有建議的次數與時間間隔,建議帶有胃癌基因的高危險群及三等親內有兩人以上罹患胃癌的朋友,40歲後每年一次胃鏡檢查。若有慢性胃炎及胃幽門桿菌感染的朋友則要及早治療。若無以上狀況,一般人40歲後大約三至十年一次胃鏡即可。腫瘤指數抽血就能初步篩檢出胃癌嗎?如同大部分癌變一樣,抽血看腫瘤指數只能拿來檢測治療成效,對於早期診斷沒有太大幫助。由於腫瘤指數不夠專一,只能告訴我們大方向,例如:胃癌可以檢驗CEA與CA72-4。上消化道鋇劑攝影由於胃鏡的普及,這個檢查目前很少做。除非有特殊情況不能承受胃鏡檢查,或是上消化道阻塞,要準確定位阻塞的位置,才會安排做這個檢查。我們現在知道醫師有什麼武器篩檢胃癌了。但其實,大部分的胃癌患者都是因為體重減輕、全身虛弱、疲勞、貧血等非胃症狀去做檢查才發現的。前面提到了高危險群,常胃不舒服?算不算高危險群?到底什麼是胃癌的危險因子呢?胃幽門桿菌感染目前與胃癌最有直接相關的是「胃幽門桿菌慢性感染」。胃幽門桿菌的菌叢活躍程度與身體免疫力有關,只要免疫系統變弱,胃裏的幽門桿菌就會活躍起來。年老、熬夜、吸菸與飲酒都會使胃幽門桿菌更加活躍,造成慢性感染。這時候我們就會覺得胃漲、胃酸逆流、胃痛,若將慢性感染置之不理就會造成胃潰瘍、胃出血、甚至胃穿孔!長期下來還有2%左右的胃癌罹患率。有症狀的慢性感染朋友宜及早治療,不得不慎!基因免疫抑制相關的基因會使幽門桿菌更容易造成慢性感染,這類的人也就相對更容易罹患胃癌。EB病毒感染EB病毒不只與鼻咽癌相關,大約一成左右的胃癌能檢測出EB病毒的慢性感染。總而言之,最大的胃癌危險因子就是胃幽門桿菌的慢性感染。如果常常胃不舒服,與其常常做胃鏡,不如及早改變生活與飲食型態。以免成為胃癌的高危險群。若不幸檢查出罹患胃癌:除了極早期,大部分的胃癌患者都需要化療放療,而且就算只有侵犯黏膜層也要考慮腹腔轉移的可能。我們會使用胃鏡超音波來診斷腫瘤侵犯的深度與可疑的胃週淋巴結。越來越多醫師使用診斷腹腔鏡(diagnostic laparoscopy)與腹膜灌洗細胞檢查來查看有無腹腔內轉移;這是由於胃癌是一個非常容易在腹腔內的轉移的癌症。所有患者術後皆需要接受胃幽門桿菌根除療法。【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周則中醫師】胃癌最大危險因子-胃幽門桿菌】
-
2022-06-07 失智.大腦健康
「地中海飲食」到底怎麼吃?「我的餐盤」口訣教你補足營養
你知道用來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飲食習慣與選擇,也可以用來預防失智症嗎?根據研究,失智症與心血管的致病因子,都和氧化壓力與發炎有關,因此透過飲食來減少免疫系統過度的發炎反應,和提高身體的氧氣利用率、降低氧化壓力,便成了預防失智症的好方法之一。要怎麼吃才正確呢?首先是大家都知道的「均衡飲食」,在食物中攝取足夠的維生素B群、鈣質,以及能夠抗氧化的維生素A、C、E。另外就是保持「低油、低鹽、低糖」,較不易引起身體發炎反應。國健署設計了「我的餐盤」,將每日均衡飲食指南搭配口訣,讓民眾更容易理解如何健康飲食,有助於評估每天是否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地中海飲食 熱量少一點 快樂多更多除了注重一般日常飲食的均衡,也可以在「健腦飲食」上加強。這裡介紹什麼是地中海式飲食,你可以根據個人狀況及需求嘗試看看。一九五〇年中葉,生理學家和醫生觀察到居住在環地中海的居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比率較美國人低。經過二十五年追蹤調查,發現地中海居民的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與降低冠心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有關,「地中海飲食」開始引起醫學界的注意。「地中海飲食」的特色:1.每餐以水果、蔬菜、全穀類、橄欖油、豆子、堅果、種子、草藥與香料等植物營養為基礎。2.動物性營養則以魚類和海鮮為優先,每周最少吃兩次;其次是禽肉、雞蛋、起司和優格;紅肉(牛、豬等畜類)和甜食則盡量避免。3.飲料以開水為主,但佐餐可搭配適量紅酒。4.附加「但書」:每天活動身體,享受和他人共餐的樂趣。由於地中海飲食較一般飲食提供更少的熱量、氨基酸和飽和脂肪酸,因此可降低心血管疾病、中風、糖尿病、肥胖、憂鬱症、癌症、關節炎和失智等風險。國健署「我的餐盤」口訣:●每天早晚一杯奶(一杯容量為240毫升)●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建議吃當季蔬菜,其中1/3是深色蔬菜為佳)●飯跟蔬菜一樣多(當中至少有1/3是非精緻的全穀雜糧)●豆魚蛋肉一掌心(豆類要比魚肉多,蛋的量排第三,肉類最少)●堅果種子一茶匙(份量大概等於杏仁2粒/腰果2粒/核桃1粒,以食指第一指節的大小為參考基準)一日飲食建議量:人體營養需求,包括適當的熱量、約40種必須營養素、以及許許多多的植物素、植物固醇以及許多其他未知物質,都需要從日常飲食中攝取足量,才不致發生營養失衡的現象。所謂「均衡飲食」,不但指每種必須營養素都攝取到需要量,熱量的攝取與消耗達到平衡,而且多種其他食物中重要物質也能平均廣泛的攝取到。以下就跟著我們的五大步驟,試試由自己目前的體態、活動量計算所需要的熱量(卡路里),並檢視自己是否維持在健康體態,每一類食物是否吃不夠、或是吃太多。第一步、了解自己的健康體重第二步、對照性別、年齡選擇你/妳的RMR(靜態代謝率)第三步、依你/妳日常的活動程度,對照生活活動強度指數第四步、依你/妳的健康體重、RMR及活動程度,決定該吃多少卡路里第五步、依卡路里需求,查出自己的六大類食物建議(本文出自聯合報股份有限公司《健腦工程:預防失智的12堂大腦建築課》)購書連結👉博客來、金石堂、Momo購物網、誠品線上
-
2022-06-0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兒童疫後「多發系統發炎」 黃瑽寧:6周內注意這些症狀
台大醫院小兒部副主任林銘泰昨晚間於臉書發文表示,日前台大收治首例多發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的兒童新冠肺炎個案。對此,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表示,MIS-C於感染後2至6周較常見,若出現腹痛、腹瀉、嘔吐、皮疹、眼睛充血、頭暈,可告知兒科醫師,及早介入治療黃瑽寧表示,會發生MIS-C主要是因為孩童儘管已體內清除掉病毒,但免疫系統仍「不打算冷靜下來」。亞洲人發生率比白人、黑人、拉丁人少一半以下,難以引用國外資料,而估算最糟狀態可發生率萬分之一。但如果疫苗接種率高,國外發現只要打過一劑疫苗可下降97%,兩劑幾乎不會發生。以目前兒少接種百分比,家長不用過度擔憂。但仍要提醒家長,如果孩子染疫後已經康復,六周內仍要注意相關症狀,包括忽然發燒,尤其三天以上;抽血發現發炎指數都上升;全身出現皮疹、結膜舌頭發紅、血壓低、心肌功能受損或抽血發現心肌酵素增加,以及腸胃道症狀等,可告知兒科醫師,讓醫師可妥善處理。黃瑽寧表示,發生MIS-C和原本的輕重症無關,也有孩童一開始是輕症,後來發生MIS-C。但醫學知識一直在增加,目前發生原因還沒有明確解釋,五年後再看或許有不同答案。而不同器官同時發炎和隨每個孩子而有組合上的不同,但早期介入都可降低死亡率。因此如果感染新冠肺炎後六周內持續發燒三天,出現腹痛、腹瀉、嘔吐、皮疹、眼睛充血、頭暈,可告知兒科醫師,家長不要空擔心,預防最好方法是接種疫苗。針對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以國外10萬分之8.3的發病率加上台灣10歲以下約25萬人確診推估,未來1到2周可能陸續出現20幾例。黃瑽寧表示,Omiron發生的MIS-C較少,很多數字都要重算,不用那麼悲觀,加上疫苗打得好,不像沒有疫苗時那麼令人害怕。根據指揮中心統計,目前5至11歲人口第一劑疫苗接種率已達60.5%,社區涵蓋率達74.2%。其中各縣市社區涵蓋率,最高為屏東縣已達91.7%,雲林縣90.2%次之,嘉義縣的89.5%則是位居第三。
-
2022-06-0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到底幾度算發燒?溫度計怎麼量才準?醫師詳解何時就醫
「36度?體溫計壞了嗎?」「37度是正在發燒嗎?」,不少民眾在測量體溫時難免納悶到底怎樣才算是發燒,監測體溫是觀察病情的重要根據之一,特別是疫情期間快篩陽即視為確診後續觀察更顯得重要,那麼到底怎麼量才對?又該注意什麼?哪時候要就醫?民生承安診所王健宇醫師一一解惑。 體溫怎麼測量比較準?哪些情況要就醫檢查?王健宇醫師表示,體溫的測量方式有很多種,如肛溫、耳溫、口溫、額溫等,但數據未必相同,一般民眾測量中樞溫度約為37度左右,額溫影響因素較多,包括活動、環境溫度等皆可能有明顯的影響。 一般民眾居家測量大多利用使用方便、相對準確的耳溫計。醫師表示,耳溫37度為常見數據,不過也會因人而異,建議民眾日先測量自己的體溫,了解自己平時體溫約為多少並進行比對。一旦體溫比平常體溫高出0.5度代表著身體微恙,宜多加留意;體溫較平常大於1度代表身體正在發熱,應提高警覺;大於1.5度則代表真的正在發燒,應作相對應的處理、盡早檢查。 年長者燒不起來如何測量?值得注意的是,年長者生病時體溫未必真的燒得起來,例如年長者的耳溫常見落在36.2度左右,光是原本的體溫就比一般人還低,那麼又該如何觀察和監測?對此王健宇醫師表示,觀念其實一樣,除了依據即時的「測量數據」判斷外,也可從「相對數據」觀察了解,也就是一樣是與日常溫度進行比對。 例如若長者日常耳溫多在36度,經測量發現到了37度或37.5度,此時即便37度是一般人的平均值,對長者而言是提升了1-1.5度,就代表身體可能正在發熱、發燒,身體可能正處於異常狀態,此時就需進行相對應的處理,並觀察是否有食慾不振、精神恍惚等情況,盡早檢查,以免病情惡化。量完體溫真的發燒怎麼辦?退燒除了吃藥有哪些方法?王健宇醫師表示,測量體溫確定發燒後,應繼續監測體溫並紀錄數據,以利後續有就醫必要時,醫師據以評估,而非印象中的數據。監測體溫時,若發現體溫經過2-3小時有開始降下來就代表正在退燒,若沒有降下來或甚至越燒越高,代表著引起發燒的問題恐怕比想像中的複雜或嚴重,建議盡速就醫為佳。 至於退燒,王健宇醫師建議,除了退燒藥以外,多喝水是絕對必要的,另外也可以墊個毛巾躺冰枕,不過不建議坊間流傳的「全身擦酒精」方式,至於泡澡對於低燒可能有用,不過若是因為感染或疫苗所引起的發燒,因溫熱水會強化免疫系統發揮,發燒、身體不適會更加明顯,因此雖可考慮但不建議,主要還是以退燒藥和多喝水為主。 退燒後體溫起起伏伏怎麼看?醫:最大值降不下來速就醫。在進行退燒後,不少民眾也會發現自己的體溫起起伏伏,有時又升回高溫。對此王健宇醫師表示,服用退燒藥後效果會維持約4-6小時,藥效過後有可能再度升高。一旦再度升高的體溫、比前一波高峰持續降低,代表免疫系統正處理發燒的原因,但若是最大值遲遲沒有降下來,甚至升高到先前高點還要更高,就建議盡早就醫為佳。因為,這種情況可能代表問題正在惡化、正往中重症發展。溫度計也有「有效期限」?醫:用太久最好換一支。多數民眾使用溫度計往往一日購買終生使用,但溫度計其實也存在著「有效期限」,因此除了測量溫度之外,溫度計的校正也很重要。王健宇醫師表示,以常見的電子耳溫槍來說,早期的款式使用次數約為1000次,近期新款的設備約為2000次,每測一次就會消耗當中的紅外線晶片一次,消耗完畢之後晶片就會不準。 不過考量到民眾一般在測量時也不會特別去紀錄使用次數,因此建議若是自覺已經使用很久,就可以拿正在使用的溫度計,至診所請醫師協助判斷數據,以同位醫師協助測量同個位置,了解自己使用的溫度計發燒的標準,例如診所的溫度計測量體溫為37度,自己的溫度計測量為35度,那麼35度就是平時的觀察標準。當然若是怕自己記錯或忘記、疫情期間不想進診所,可至藥局等正規管道直接購買新的一支,更為保險或放心。 《延伸閱讀》 .刮痧方法要正確,中醫:不是越用力、痧越多越好。 .夜間盜汗怎麼辦?醫教5觀察,發燒、體重減輕速就醫!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2-06-06 該看哪科.感染科
不明原因發燒是感染或罹癌?感染科醫師教你區別關鍵指標
最近,曉薇常常沒有來由的發燒,他擔心自己是不是得到了癌症?便前往就醫進行檢查,結果發現身體健康正常,讓她不禁疑惑,為何沒事卻會發燒?發燒的原因相當多種,但是找不到原因的,稱之為「不明熱」,林口長庚醫院感染醫學科鄭鈞文醫師表示,臨床上這樣的病人不少見,幾乎每個月都會碰到,在還沒找到病因之前,通常以症狀治療為主,不過醫師提醒,通常輕微感冒大約1-2天就會退燒,但若持續發燒2-3天仍未退燒,應儘速就醫。3天內未退燒,請找這些科別的醫師看診鄭鈞文醫師表示,發燒最常見的原因是受到感染,其次則是腫瘤、自體免疫系、中樞神經疾病導致體溫調節出問題、藥物、內分泌系統疾病,如甲狀腺機能亢進,皆會引起發燒。所謂的「不明熱」,定義則有二大條件: 足夠長的發燒時間,體溫超過38.3度以上並持續三週。 住院一個禮拜,接受相關檢查,如抽血、影像檢查,或門診評估三次後仍找不到原因。通常針對不明熱的患者,以症狀治療為主,輔以藥物退燒,或請患者多補充水分、使用冰枕等,待發燒原因找到後,再進行相關治療。鄭鈞文醫師提醒,一般民眾感冒時若發燒,約1-2天就會退燒,若2-3天仍未退燒,或反反覆覆退了又燒,建議要就醫進行進一步檢查;建議患者可直接到醫院尋求感染科,如果醫院沒有設置感染科,可看一般內科、風濕免疫科;若有體重減輕、癌症家族史,也就是癌症風險較高的族群,則可選擇腫瘤科。癌症、感染、免疫系統的發燒 怎麼區分?鄭鈞文醫師指出,若是因癌症或免疫系統疾病等引起的發燒,沒有很特定的發燒型態,但是跟受到感染所引起的發燒不太一樣,一般因癌症或免疫系統引起的發燒並不會伴隨很厲害畏寒,受到感染的患者發燒,通常會相當畏寒甚至發抖。且癌症發燒,通常會伴隨體重減輕,一般的感染較少見到體重改變,至於免疫系統的發燒,常會伴隨皮膚、關節發炎、口腔潰瘍,是較常見的表現。發燒了怎麼辦?「室內溫濕度調解」很重要發燒時,身體體溫變高,患者會流汗,此時水分散失比較多,鄭鈞文醫師說明,此時室內溫度盡量維持在25度上下;濕度不宜過高,影響身體散熱,以不超過60%為原則;建議穿著易吸汗或寬鬆衣服,協助散熱。患者應多補充水分、適當休息、不要從事劇烈運動,若體溫超過38度以上,可考慮以冰枕協助降溫,若家中有基本的退燒藥,如普拿疼,可服用以協助降溫,但不宜過量服用,一天已不超過4顆為原則。(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什麼症狀都沒有」卻罹癌? 「身體6大意想不到警訊」曝:盜汗、皮膚癢上榜 ·發燒何時該服退燒藥?發燒就吃or不舒服? 醫破解「給藥關鍵」
-
2022-06-05 該看哪科.耳鼻喉
快篩陰性卻嗅覺異常?小心是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
今健康/陳宇恩 國人對於流鼻水、鼻塞、嗅覺異常等呼吸道症狀提心吊膽,如果快篩結果為陰性,才敢放下心中的疑慮及擔心。除此之外,也需要留心是否罹患其他呼吸道疾病,比如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這類疾病如果長期置之不理,恐增加中耳炎和睡眠呼吸中止等共病風險。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已邁入精準醫療的時代,目前已有生物製劑可緩解發炎,減少可能反覆手術的機會,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是治療的新利器。 慢性鼻竇炎是什麼?合併鼻息肉困擾多!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耳鼻喉科暨聽語中心王堂權主任,最近收治一名40歲左右的專業的音樂錄音師,病患原本耳朵可精確地聽到8000赫茲(Hz) 以上的音頻,罹患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後,除了鼻竇發炎阻塞問題外,也影響耳咽管的功能及中耳的壓力調節,併發中耳炎,導致嗅覺和聽覺雙雙受損,嚴重影響生活與工作。 慢性鼻竇炎是一個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的疾病,常見是在鼻竇急性發炎之後,身體免疫系統無法完全根除外來病菌,或是接受常規醫療後效果不盡理想,形成慢性發炎。嚴重時會造成鼻腔及鼻竇黏膜組織增生,導致鼻息肉,容易出現鼻塞、鼻涕倒流、嗅覺異常或喪失、甚至可能有臉部腫脹悶痛、頭痛和眼窩脹痛等症狀,影響工作及生活。 一直鼻塞流鼻水不會好?拖延治療恐有共病風險 王堂權主任表示,近年受疫情影響,國人對於流鼻水、鼻塞、嗅覺或味覺異常等症狀高度警戒,耳鼻喉科的慢性鼻竇炎病人卻出現兩種極端的現象。一種是病人已經接受過新冠肺炎篩檢呈現陰性,但仍會因為時常揉鼻子、流鼻水,被懷疑為新冠肺炎感染者,遭受旁人側目和排擠,因此主動回診希望做嗅覺檢測和進一步的治療。 另一種病友則是擔心被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而抗拒就醫。慢性鼻竇炎容易有鼻腔鼻竇黏膜組織增生導致鼻息肉,使病況加劇,如果又拖延治療,不但會影響生活,也會讓課業和工作表現打折扣,還可能有罹患其他共病症的風險,依據近年來一些大數據研究,慢性鼻竇炎可能跟睡眠障礙、睡眠呼吸中止症、憂鬱焦慮、心血管疾病或腦中風、慢性中耳炎與聽力受損等疾病相關。 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如何治療?一次看懂藥物、手術治療 如何改善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呢?當常規藥物治療不盡理想時,功能性微創內視鏡鼻竇手術是目前的標準治療之一。如果將鼻竇通道比喻為溝渠,微創內視鏡手術切除鼻息肉就像疏濬工程一樣,暢通後有機會改善及恢復鼻竇的正常功能,如果再進階使用3D內視鏡導航手術,可以更精準地去除病灶以及重建鼻腔鼻竇的功能。但有國外研究顯示,針對嚴重或頑固型的慢性鼻竇炎,逾3成的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的患者,術後半年內有可能再復發鼻息肉,且症狀隨時間增長而變嚴重,也可能需要再次的手術。 王堂權主任表示,這類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的患者,可能屬於跟免疫系統密切相關的第二型免疫反應的發炎體質,相較一般類型病友有較高的鼻息肉復發風險。治療時除了手術之外,可能還需搭配類固醇鼻噴劑或口服藥物治療,但有些病友擔心類固醇有副作用,無法常規使用藥物,因此病症控制的效果也不彰,也影響病友積極且規律治療的意願。 不過,隨著醫療快速進展,台灣目前也有新型的生物製劑,可以精準調控發炎物質,抑制第二型發炎引起的慢性鼻竇炎,縮小鼻息肉體積,改善鼻腔阻塞與嗅覺喪失等症狀,減少7成復發與後續需反覆手術的機率,幫助病友擁有較佳的生活品質,是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的治療新利器! 呼吸道症狀病因大不同!鼻部不適持續兩週應盡速就醫 最後王堂權主任提醒,流鼻水和鼻塞的致病原因很多,可能是新冠肺炎病毒,也可能是一般的上呼吸道感染、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竇炎甚至合併鼻息肉所導致。在精準醫療的新時代,呼籲民眾若鼻部有不適症狀,經休息1-2週仍不見好轉,或是經治療卻不盡理想,應盡快找耳鼻喉科醫師就診,藉由完整的檢查和評估,及早對症治療,有助早日回歸正常生活。 《延伸閱讀》 .鼻塞是過敏?鼻竇炎?鼻咽癌?醫:單側鼻塞兩周盡早就醫! .耳悶、耳脹當下怎麼辦?醫教6招解除,4方法有助改善!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2-06-03 癌症.抗癌新知
消除腫瘤只靠清除癌症幹細胞足夠嗎?張金堅詳解癌症幹細胞真面目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71期 文/張金堅(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幹細胞(stem cell)定義為具有自我複製或更新(self-renewal)與分化為其他細胞能力(differentiation abilities)的細胞。例如胚胎幹細胞具有分化為各式細胞的能力(pluripotent);而成人身上的幹細胞,大多是各個組織或是器官的前驅細胞(progenitors),可以複製、分化為該譜系(lineage)的細胞,例如造血幹細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可以分化為各種血球。本文要探討的主題,癌症幹細胞(cancer stem cell,又叫腫瘤幹細胞),其理論基礎就是從體細胞的幹細胞理論發展而來。經過多年的發展,惡性腫瘤的癌症幹細胞理論已逐漸被大家接受,雖然惡性腫瘤起源與依賴一小群癌症幹細胞的細胞增殖的想法已經存在已久,但是在近年來,才因為生物科技的技術發展與進步,而有足夠的實驗數據加以證實癌症幹細胞存在的理論。癌症幹細胞最早是由迪克(Dick)和他的同事在1994年,證明CD34+CD38-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癌症幹細胞,他們在依序的植入實驗中(serial transplantation),發現並且證明這一群細胞可以植入免疫缺陷小鼠並啟動白血病生成;而該群細胞只占數百萬AML細胞中的一小部分,這一部分也是生成腫瘤最原始的部分;除了血液腫瘤外,固態腫瘤在2003年,由克拉克(Clarke)和他的同事們,發現帶有標記CD44+CD24-/low的乳癌細胞,可以表現如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之CD34+CD38-的癌症幹細胞相似的表現,也就是在連續數代小鼠移植實驗中,可以啟動乳癌腫瘤的生成,因此確立了CD44+CD24-/low為乳癌幹細胞。而後,各種癌症幹細胞的細胞表面標記逐一被找出來,確定了癌症幹細胞的理論。 癌症幹細胞的特性傳統的癌症治療,是利用手術切除、化學治療、荷爾蒙治療或放射線治療,以抑制癌細胞的生長,進而引發其凋亡。但腫瘤具有異質性,會含有不同性質的癌細胞,大部分會因治療而被消滅。然而只有極少數惡性度高的癌細胞,經過化學藥物及放射線治療後仍可存活下來,並且躲過免疫系統的偵測,導致癌症在治療一段時間後出現復發或轉移情形(如圖一),而且其復發或轉移部位的腫瘤,其癌細胞特性是由癌症幹細胞,藉由其對稱或不對稱的分裂而形成,其癌細胞的病理組織特性可能與原發病灶不盡相同,一般惡性度會增強(如圖二),此等癌細胞特叫癌症幹細胞,其具有下列特性:說明:(A)其腫瘤內之細胞含癌症幹細胞、癌症前驅細胞與分化型的癌細胞,其所佔比例是動態的平衡,各類癌細胞隨時間變化,所佔比率不盡相同。(B)癌症幹細胞會發生對稱及不對稱的分裂,造成異質性腫瘤。❶癌症幹細胞具有較強DNA修復能力癌症幹細胞可以依賴休眠狀態及生產更多具有活性的蛋白(如ATH-Chk2等)提升DNA修復能力抵抗治療,在DNA雙鏈斷裂時,細胞主要利用同源性重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或非同源性末端接合(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NHEJ)兩種修復方法。其原因乃是癌症幹細胞長期處於休眠、不分裂的狀態,有更多時間進行DNA修復。由於化療大多針對快速分裂的活躍細胞,這些癌症幹細胞便可逃過一劫;另外,休眠中的癌症幹細胞新陳代謝慢,本來積累的代謝物就較少,因此更能抵抗放射線治療的攻擊。❷癌症幹細胞具有特殊的訊號傳遞路徑 癌症幹細胞的訊號傳遞,主要有Notch、Hedgehog和Wnt等三個癌症幹細胞常見的訊號傳遞路徑,例如肺癌幹細胞表現較高活性的Notch和Wnt的訊號,而大腸直腸癌則有Notch和Hedgehog等二個路徑,乳癌幹細胞則三個路徑均有,每一種癌症的傳遞路徑不盡相同,而且其活性度亦有強弱之分。激活這些途徑被認為是誘發腫瘤選殖(cloning)能力和促進腫瘤向外侵襲的原因之一。因此,這些幹細胞相關的路徑往往成為抗癌藥物發展的新標的,這類路徑的抑制劑,目前也相繼在各個臨床試驗研究進行中(如圖三之上半部)。說明:(A)本圖上半部是呈現乳癌幹細胞之訊號傳遞包括(1)Wnt、(2)Hedgehog及(3)Notch三大途徑,另外,圖中T表示目前正進行臨床試驗對抗此傳遞路徑的抑制藥物。(B)本圖下半部是呈現乳癌幹細胞之表面生物標記,另外,圖中T表示目前在進行對抗表面生物標記之抑制劑之臨床試驗或已上市之藥物。❸癌症幹細胞之表面有特殊之生物標記(Biomarker) 目前為止,由於檢測技術的進步,國內外專家學者已利用流式細胞儀(flow cytometery)分析各類癌症幹細胞之表面生物標記(如表一)。利用癌症幹細胞表面之特殊生物標記,研發對應之單株抗體或相關抑制藥物,可以抑制此等幹細胞的存活,也是目前臨床試驗之研發重點,如乳癌針對Her-2抑制之單株抗體已在乳癌病人身上使用(如圖三之下半部)。❹癌症幹細胞與microRNA(miRNA)有關最近研究顯示,某些微小核醣核酸microRNA(miR)例如miR-302 cluster,miR-372/373,let-7,與miR-200 family,可以調控其他基因的表現,影響細胞週期、上皮-間質轉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進而與癌症幹細胞相關。Lin及其同事的研究顯示,miR-302會促進皮膚癌細胞的去分化,獲得幹細胞的特性。miR-200可以促使胰臟癌與大腸癌細胞,重新獲得癌症幹細胞的特性。由此可見,這些癌症幹細胞miRNA,經過標的基因與調控細胞週期,是參與癌症幹細胞形成的重要因素。❺癌症幹細胞的微環境與去分化作用  一般癌症細胞也可以經由微環境的調控,重新獲取癌症幹細胞的特徵,若是腫瘤的微環境處於低氧狀態(hypoxia)之下,周遭的間質細胞、發炎細胞或是巨噬細胞可以分泌介白素6(Interleukin-6)等物質,經由前述的Hedgehog等相關訊號傳遞路徑,使細胞趨向於癌症幹細胞的特徵。另外,癌細胞也可以經過自分泌(autocrine)和旁分泌(paracrine)作用,來正向調控這些Notch、Hedgehog和Wnt等幹細胞的訊號路徑,使本來已經高度分化的癌細胞,反而會去分化(dedifferentiation),逆轉回原來癌症幹細胞的特性與作用(如圖四)。說明:癌細胞(包括癌前驅細胞)可以因為微環境變化如:(1)缺氧、(2)癌細胞周圍血管變化、(3)腫瘤相關巨噬細胞或(4)癌細胞本身自分泌或旁分泌等之調控,使癌細胞發生去分化作用,而變成具有癌症幹細胞的特性。❻癌症幹細胞具有抗藥性癌症幹細胞有較多的抗凋亡分子(anti-apoptotic factors)、較高表現的藥物外排機能(drug efflux pumps),此現象在乳癌、大腸直腸癌或其他不同癌症都有發現,顯示這是各種癌症幹細胞的共同特點。當抗藥性產生時,腫瘤中之癌症幹細胞所佔的比例增加。如:惡性腦瘤中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在接受腦部放射線治療之後,CD133陽性的細胞比率反而上升,顯示腦瘤的幹細胞比率增加,雖腫瘤縮小了,但日後可能再發。另外,癌症幹細胞在癌的形成過程或造成復發轉移時,其所佔的比率是動態的,佔比可能起伏不定。 只針對癌症幹細胞的特異性標靶治療真的有效嗎?如果只清除癌症幹細胞,這樣的治療足夠嗎?從目前動態的癌症幹細胞模型理論,我們可以看出,分化的癌細胞也同時需要治療,很明顯的,癌症幹細胞與其分化癌細胞,都需要進行有效的治療,才能將腫瘤一併消除。針對外部環境訊號與細胞內的幹細胞訊號傳遞,直接給予標靶藥物抑制,是目前標靶藥物發展的一個想法,然而這在臨床病人應用上,可能是有問題的,因為正常的人體細胞也非常依賴於這些訊號傳遞路徑的;但是這些路徑在腫瘤可能被異常的活化,若給予適當的藥物或是合適劑量,來干擾這些異常活化訊號的傳遞,就可能可以提供一個有效的治療。例如,目前Notch抑制劑正在進行臨床試驗,評估用於治療結腸直腸癌的可行性。臨床設計上,應該合併這一類藥物與其他傳統藥物針對非癌症幹細胞的部分(分化較佳的癌細胞),如此一來,才可以避免當癌症幹細胞比率下降之後,其他細胞經由去分化作用,獲得幹細胞的特徵與能力,造成腫瘤的復發。研究顯示肺癌的幹細胞可以藉由自分泌或是旁分泌作用活化與依賴c-KIT,若我們使用c-KIT的抑制劑加上肺癌的標準治療-白金類化學治療,則可以提高肺癌治療的成績。未來,這些類型的藥物陸續研發,必可提供治療癌症成功的契機,以改善病人的預後。當然,這些藥物必須通過嚴謹的臨床試驗,才能夠應用在病人身上(如圖三)。癌症幹細胞面臨的問題尚待解決癌症幹細胞是一個新興的領域,故仍有很多細節尚未明瞭;今後癌症幹細胞研究仍需著重解決下列幾個關鍵問題︰(1)癌症幹細胞特異性分子標記物不僅不同,而且表現強度亦各有不同,有待更精確的認定;(2)癌症幹細胞和其他癌細胞的相互作用與分子機轉仍有很多灰色地帶,有待釐清;(3)癌症幹細胞造成轉移之分子機制及惡性較低高度分化的癌細胞如何去分化,變成癌症幹細胞的機轉;(4)癌症幹細胞產生抗藥性機制這些都需要進一步驗證及闡述;此外針對癌症幹細胞的治療策略與其他療法合併使用亦有發展與改進的空間。結語 綜合上述討論,我們知道癌症幹細胞會受到許多因素有所改變,例如內在及外在環境的影響,而且呈現一個動態平衡。動態理論解釋了為什麼專門只針對癌症幹細胞的藥物,有可能不足以作為理想的抗癌策略,經常需要合併其他原有的傳統治療(包括化學、標靶、荷爾蒙及免疫治療等),方可以提升治療成效(如圖五)。我們相信隨著基礎及臨床的積極研究,國內外學者對癌症幹細胞特異性標記物及相關訊號傳遞路徑的深入了解,將對於腫瘤預防、早期診斷、標靶藥物治療(targeted therapy)、復發及轉移的預防及預後評估等將有重大突破與進展。延伸閱讀: 。張金堅:癌症新希望:談細胞治療扮演的角色 。張金堅:從朱芯儀罹癌,談魔術子彈(Magic bullet)淬鍊有成:抗體藥物複合體(ADCs)在乳癌治療的角色
-
2022-06-03 養生.聰明飲食
你知道「PM2.5」竟會影響心血管嗎?營養師揭:這3種蔬果,養肺又降低罹癌率
日前衛福部公布十大不分區癌症名單,排名第一為氣管、支氣管及肺癌,形成這些疾病的原因有很多種,其中我們都要注意的就是「PM2.5空氣汙染」問題,PM2.5是一種非常細小的懸浮微粒,只要呼吸就會接觸到的危險因子。 台灣的空氣汙染來源除了境內產生的空汙(工業污染或汽機車排放廢氣等),境外空氣汙染大約會發生在每年冬季,當中國大陸有沙塵或有霾害現象產生時,空氣中的懸浮粒子會隨著東北季風增強及大陸冷氣團南下影響到台灣,這時就需特別小心容易引發呼吸系統疾病。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營養師潘富子提供下列幾項建議,從日常飲食下手,就可輕鬆養肺: 多吃十字花科蔬菜:2011年功能性食物期刊(Food and function)刊登內容指出有研究發現,十字花科蔬菜含有豐富的抗癌之活性成分,包括:吲哚(Indoles)、硫配糖體(Glucosinolates)與異硫氰酸酯(Isothiocynates),可能降低肺癌、攝護腺癌與腸胃相關癌症的發生機率;常見的十字花科蔬菜如:大/小白菜、白/綠花椰菜、青江菜、高麗菜等。 攝取天然β胡蘿蔔素:β胡蘿蔔素進入人體後,會轉換成維生素A,能維持上皮組織正常代謝,保持呼吸道細胞膜完整性及上呼吸道抵抗力,並舒緩支氣管炎和氣喘症狀。β胡蘿蔔素主要來自綠、黃、紅三色蔬果中,例如芥蘭菜、芒果、紅薯及胡蘿蔔等。 茄紅素蔬果:番茄、辣椒、木瓜、紅石榴等蔬果皆含有豐富茄紅素,茄紅素有抗氧化功效,可協助對抗自由基、增強免疫系統。2014年WHO指出「PM2.5」空氣汙染,除了直接影響到呼吸系統疾病之外,與心血管及癌症皆具有強烈影響關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提醒民眾,除了培養良好的飲食及生活習慣對抗空氣汙染帶給人體危害之外,記得定期安排身體健康檢查,幫助自己及早發現可能的潛藏病灶,才能做到對自身健康狀況徹底瞭解及有效管理。 作者簡介_潘富子 營養師專長:預防醫學保健、健康講座現職:臺北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 營養師學歷:輔仁大學 營養科學系碩士經歷:聯夏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營養師 責任編輯:陳宛欣核稿編輯:呂宇真延伸閱讀: 「第一次在兒子面前哭了!」一個醫師爸爸心聲:供孩子在美國念書,卻父子疏離...「愛」很難,「愛的好」更難 「新冠後遺症」有哪些症狀?誰更容易發生?如何治療?「長新冠6大疑問」一次解惑
-
2022-06-02 養生.抗老養生
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黃帝內經:節制七情、調養五臟為養生之道
《黃帝內經》是上古先哲智慧的百科全書,涉及養生、預防、調攝、推拿等,提供人們日常保健參考的自然醫學寶典。前面談到的「情志」,作為7 種情緒的精神活動,我們就從五臟(心、肝、脾、肺、腎)來談談其中的交互影響。情緒過激,禍及五臟?《黃帝內經.素問》在〈陰陽應象大論〉和〈五運行大論〉篇中都特別提到「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這是說明人的五臟特別容易受到太過激烈的情志所傷。何謂太過?就是超過我們所能負荷的範圍。前面談到的「百病生於氣也」,其致病因素為怒、喜、悲、恐、驚、思等導致情志過度。精、氣、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一旦情志表現過度,則容易影響五臟運作,對人體產生不好的物理反應。五臟具有「藏」的特點,《素問.三部九候論》說:「故神藏五,形藏四。」所謂神藏五,主要是說在人體的五臟中,各有其獨特之處與所藏,與天地人相應。心藏著神,作為生命活動的主宰,因此才有「心為君主之官」的說法,當心受到情志因素的影響,心跳、脈動的運行都會失常,也無法好好地統治國家、令百姓安居樂業。肝藏著魂,是人的精神意識感應能力的體現,因此才有「肝為將軍之官」的說法,當肝受到情志因素影響,容易鬱鬱寡歡、魂不附體,精神意識都會失常,也無法作戰抵禦敵人。脾藏著意,是人的思想與思考活動能力的體現,因此才有「脾為倉禀之官」的說法,當脾受到情志因素影響,容易過度沉思、食之無味,導致五味失常、吸收消化不良。肺藏著魄,是人的形體動作、反應能力的體現,因此才有「肺為相傅之官」的說法,輔佐著心之君主,氣血運行順暢,當肺受到情志因素影響,肺氣耗散、真氣不足,容易導致氣機紊亂、血行不暢,導致心跳與呼吸間難以協調,也無法輔佐君主,而引發病機。腎藏著志,是人的精氣盛衰之重心,因為精能化髓、並通於腦,以為志之所居,人的記憶能力、生命活動強盛與否,與腎精之氣是否充足息息相關,因此才有「腎為作強之官」的說法,協助國家強盛。唯有精氣足,則人體健康、剛強,即使到了40 歲,也不會有腎氣衰弱的問題,並讓體質強盛。反之,腎氣耗盡則體虛乏力、未老先衰。因此《難經》中也有「五臟藏七神」的內容記載,「臟者,人之神氣所舍藏也。故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與智,腎藏精與志。」一旦不幸來到「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的地步,都是因為牽動五臟太過。因此,如何維持情緒的平衡,是治未病及讓形神合一的重點。以下,進一步來瞭解不同情志與臟腑之間的關係。大怒傷肝――突發的巨大暴怒,為何傷肝?我們都知道,生氣對身體不好,甚至會影響健康。因為人在盛怒之下,肝的陽氣升發太過、氣血會上升、造成肝火亢盛,臉部的表現會呈現面紅目赤。中醫認為,肝是將軍之官,古代將軍得上場作戰,行前需要籌謀戰略、沙盤推演以便精確指揮部隊,克敵制勝,因此更要能夠掌控全局。假使將軍無法指揮部隊,將會造成國家動盪。肝臟也是如此,要是肝氣無法疏泄,長期積壓阻滯之下,造成肝氣鬱結,恐將全面引爆生理性紊亂。以我父親為例,早年他一個人開計程車養我們一家子,經濟重擔全部壓在他的身上,內心的苦悶可想而知。每天大約中午吃完飯就趕著出門跑車,他設定一天扣掉油錢,一定要賺到2,000 元才能回家。因此,經常到了凌晨2 點後,他才拖著一身疲憊走進家門。有時候,因為沒有達到目標,回家的時間就會拖得更晚。當時全家一共6 口,每天睜開眼,都要吃飯,還有其他生活所需,像是讀書、補習,樣樣都要錢。因此,精神時常處於緊繃狀態的他,脾氣當然不會好,經常跟母親吵架。後來,因為腸胃問題需要住院治療,當時的我就讀國小,所以晚上就在醫院陪伴並照顧父親,白天才去學校上課。有一日下課,當我來到醫院,醫生竟然說:「你爸爸不見了!」原來我去上學時,爸爸也偷偷地開車去賺錢。他說:「全家就只靠我一個人,我要是一直住院,家裡就沒有收入來源!」後來,才知道父親不只有腸胃問題,還有高血壓的毛病,而且精神長期緊繃,才讓他變得暴躁、易怒。現在的我,已經可以理解為人父的辛苦,當一個人處在高壓情況下,時時刻刻為了三餐煩惱,脾氣怎麼會好?又怎麼能不生病呢?易怒的人經常感到煩躁不安、頭昏目眩的原因,在於肝臟的疏泄功能發生障礙,導致氣機鬱結所致,一旦荷爾蒙失調,就容易引發腸胃病、高血壓、心臟病等。但是如果隱忍這些日常小毛病,長期擱在心頭,將導致肝氣鬱結、致使情緒抑鬱、內分泌紊亂、免疫系統下降,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轉移情緒,讓自己維持平和狀態。歷史上的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處在腹背受敵、四面楚歌的境況,最後憤而引清兵入關,吳三桂此舉左右天下大事,因而改寫了朝代,正是過度憤怒的代表型人物。前面說過,女性先天容易緊張或是發脾氣,一旦引發內分泌失調,身體器官都會受到牽連,其中,又以生殖系統的影響最為劇烈。目前醫學界認知,當體內雌激素含量過高,發生子宮肌瘤的機率也會大幅增加。廣泛認可的說法是,子宮肌瘤的發生就是雌激素水平過高所致。女性因先天體質問題,比較容易憂思、事情放在內心不說,有些男性也有情緒化問題,若是經常動怒、發脾氣,染患心臟病的機率將是一般男性的2 倍以上。所以,如何保持身心平衡,是現代人必須重視的課題。因此,假如一個人情緒過怒,整個人會面紅、目赤、心跳加速,甚至感到暈眩、昏厥。時常在新聞報導上看見這樣的案例,有人因一時盛怒,發生胃痙攣、中風或心肌梗塞,只好送醫急救,狀況嚴重時,一條生命就有可能從此消失不見。許多醫學報導也指出,人在憤怒時,體內交感神經過度亢奮,腎上腺素分泌增加,促使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肌肉神經緊繃,身體各器官都會受到干擾,加劇疾病纏身。過喜傷心――突如其來的驚喜,為何傷心?一般來說,喜悅可使氣血流通、肌肉放鬆,易於恢復身體疲勞。《黃帝內經》說陰陽平衡、防病應致中和,因此,過與不及都會出現問題。清代小說《儒林外史》中〈范進中舉〉就是在說一個太過歡喜,反倒傷了心氣的故事。范進考了大半輩子科舉,終於在54 歲考上了秀才,想要再邁向舉人之路,他的岳父胡屠戶竟為此冷嘲熱諷,罵他「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最後,籌到了旅費前往應試,果真中了舉人,如今「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范進卻因為高興過度而發狂。直到眾人叫胡屠戶出手打他,才把他打醒過來。儘管這是個諷刺意味濃厚的小說,但不難知道要是過度歡喜,一時之間換氣不及,氣升上逆,就很有可能造成癲狂、失心瘋的情形。對於某些人而言,心志可能容易受到外界干擾,時常受到驚嚇。因此,情緒波動就非常明顯,一旦發生開心的事情,就非常地喜悅,進而影響到心的脈動。嚴重情況,可能還會造成心臟停止,中醫才說大喜傷心。又如,許多患有慢性病的人、尤其是心血管疾病,要是過度刺激,就容易產生腦充血、腦溢血,攸關性命安危。中醫說的「心」,並不單單只是我們跳動的心臟。我們身體內的五臟(心、肝、脾、肺、腎),其中只有「心」並非「肉」字邊。《黃帝內經》認為:「心主神明。」因為這裡指的「心」,不只是實體的心臟而已,而是「心神」,包括無實際形體的思想、精神與意識層面。「心主神明」,如何對「心」與「神」的理解和認識。在《素問.靈蘭秘典論》說:「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大腦和心臟之間有著緊密的關聯,過去習慣將兩者統稱為「心神」,說明了心臟具有精神活動與思考活動的大腦功能。《素問.調經論》也說:「心藏神。」還有《靈樞.邪客篇》的「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當心臟跳動時候,促使血液於全身血管流動與循環,帶動養分到各個器官,達到滋潤、供氧的功能,於是人的精氣神得以充足、飽滿。因此,當一個人處在壓力之下,心臟感受到這股訊息,便會影響心律的跳動頻率,長期壓力對心臟是種負荷,使得心臟更加敏感及脆弱,容易引發情緒反應,長期惡性循環之下,於是造成心律不整、心臟血管疾病。明末醫學大家張景岳曾在《類經》同樣認為:「心為一身之主……,臟腑百骸,惟所是命,聰明智慧,莫不由之,故曰神明出焉。」針對「心」與「神」的觀點,持續被歷代醫家所推崇。近年,關於過度興奮恐將導致心臟病發的案例,時有所聞,特別是觀看刺激性的運動賽事,曾經發生過度緊張、激動、驚喜而猝死的不幸事故,正是所謂的「喜傷心」。《醫碥.氣》亦說:「喜則氣緩、志氣通暢和緩本無病。然過於喜則心神散蕩不藏,為笑不休,為氣不收,甚則為狂。」氣緩並不會感到疼痛,因為心藏神,怕的是心氣渙散,笑起來無法停止,導致癲狂,傷及心和神,《靈樞.本神》:「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就是這個道理。憂思傷脾――長時間的憂愁、思慮,為何傷脾?人有情志是在所難免的事情,如老子《道德經》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順應自然有情志而不過度;孔子的中庸之道也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人的情緒應該剛好就好,太過則傷形又傷神。兩位聖人之道也都為中醫家所推崇,於此可知,情志太過會傷害五臟,其中又以思慮過甚,危害脾為最大。脾是後天的根本,氣血運化的樞紐,人體脾虛容易造成泄瀉、嘔吐、血腫、出血、消瘦、浮腫等疾病。《黃帝內經》認為:「脾在志為思,過思則傷脾。」在這裡,「思」是思慮、思考、思索,更有胡思亂想的意思。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一個人容易操心,耗費太多精氣神在一件事情上頭,就是所謂的思慮過度,精神一旦受到影響,則夜不能寐、整夜多夢,甚至因此罹患精神衰弱等疾病。由於脾主宰運化的功能,假使運化功能耗弱,後天根本被消耗殆盡,將牽動身體各個機能的健康。中醫理論:「食後不可便怒,怒後不得飲食。」就是強調用餐時宜心平氣和,才有利於脾胃運作、小腸的消化與吸收,維持正常運化功能。例如,很多業務員都容易患有消化不良、便秘、腹瀉、腹痛,以及胃食道逆流的問題,歸咎原因在於作息不正常。他們往往沒吃早餐就開始忙碌的行程,到了午餐時間,卻還在邊吃飯邊回訊息,忙碌一整天回到家之後,還在想著如何約客戶、談案子,害怕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好,擔憂業績沒有達標。此時,大腦持續飛快地運轉,缺少充分休息,當然也就沒空理會脾胃是否有好好消化食物了,最後換來滿身的毛病,都是因為過度憂思傷脾所造成。《素問.舉痛論》說:「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老是唉聲歎氣、經常思慮過度,甚至是往負面方向思考,將導致氣血運行不暢,也會引發食慾不振、腸胃不適、消化不良的症狀,就是中醫主論氣的流通,最怕遇到氣結,形成臟腑氣滯而窒礙難行,正如「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的養生原理。另一個案例,就是我的忘年好友阿達,他經常煩惱孩子過得好不好、孫子乖不乖,每天不停煩惱,導致脾胃消化系統不良,還伴有高血壓,收縮壓時常飆破160 mmHg。我對他說:「你都退休了,每天煩惱這麼多,對他們並沒有幫助。可以放寬心,跟好朋友多出去走走,說不定身體會更健康,還不會讓孩子們擔心。等他們回來的時候,看你精神奕奕、開開心心,就會常常回來看你啊!」後來,我幫阿達規劃一些簡單的旅遊行程,與好朋友一起遊玩,果然不再庸人自擾,不只找回了健康,也改善了親子關係。愛情也是令人傷神的東西,我們一定都聽過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梁山伯與祝英台》,梁山伯因為無法祝英台相愛而犯了相思病,終日抑鬱,過度憂思,以致耗弱心神與精氣,最後成為一抔黃土。每年有許多莘莘學子準備會考、學測、指考、大考,或是在期末考期間吃不好、睡不好,也是思慮太過所致。所以要想提高記憶力,除了學會正常作息,也不能過度疲勞,還得健脾益智。常悲傷肺――經常悲傷、長時間唉聲嘆氣,為何傷肺?肺,不僅僅是氧氣、二氧化碳出入呼吸道與肺臟的重要環節,還具有宣發和肅降的功用。中醫說「肺主衛外」,指的就是抵禦外邪的免疫系統,作為抵禦外邪侵襲的重要屏障。醫學已經證實,當人們過度悲傷,不斷哭泣,或是意志陷入消沉的時候,易使肺氣耗散,進而降低身體的免疫力,出現氣短、乾咳、咳血、音啞等症狀。假使一個人經常處於悲傷的狀態,無形中將會消耗體內肺氣,致使肺氣不足。古典小說《紅樓夢》中的林黛玉,終日鬱鬱寡歡,又因父母雙亡,導致個性敏感、多疑,就是一個負面教材。根據臨床研究,癌症病人有諸多類似案例,一般被診斷出癌症之後,有些人往往會變得過度悲傷,加上身體機能低下,雙重衝擊導致身心全面失衡,可能就此一病不起。推究背後成因,往往是因為疾病帶來揮之不去的憂鬱、悲傷,面臨死亡的迫切威脅,對未來缺乏希望感,促使免疫力下降,身體活力逐漸衰退、萎靡,細胞也會隨之惡化。正所謂「邪傷肺衛」,一旦「衛氣禦外」功能不強,受到病邪侵入而難以抵抗,就會引起感冒、咳嗽、過敏等症狀,加劇肺部、支氣管系統的惡化程度。每個人都會有悲傷的時刻,這本就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宣洩,但若是放任自己無止盡地悲傷下去,影響到日常生活,就不能視為正常狀態。很多事情過猶不及,情緒也是,一切剛剛好就好。恐驚傷腎――容易緊張害怕,為何傷腎?恐和驚都是腎的情志,作為人們對於外界突然狀況,產生刺激的一種應急反應。腎是人對於表達驚恐情緒的主要臟器。腎主藏精、精又藏髓,為生氣之原。所以,《黃帝內經》寫到:「驚則氣亂,恐則氣下。」因為腎屬水,當人在受到劇烈驚恐時,就會像水一樣,水往低處流,因而發生呆愣、驚慌失措,大小便失禁,嚴重時還會引發暈厥、猝死。換言之,驚恐讓氣紛亂而低下,還會使身體器官失去正常作用。這與因為腎藏精,精生髓,通於腦有一定的關係。《靈樞.本神篇》這樣說:「腎氣虛則厥,實則脹,五臟不安。」若是腎臟本身有疾病,可能都會影響其情緒、情志表達。例如很多腎虛的人都不喜歡說話,由於體質較為虛弱,尤其是小時候怕生、容易哭鬧,見到陌生人也會驚嚇閃躲,又如很多小孩在受驚嚇之後,發生大小便失禁的事情、不容易安穩好眠、容易半夜驚醒,這都是驚恐傷腎,腎氣不固的一種表現。記得國小的時候,有一位同學的個性相當內向、害羞、膽小,並且沉默寡言。有次上課期間,教室內突然聞到類似排泄物的異味,才知那位同學因為不敢跟老師說想上廁所,而大便在褲子……,之後又有一次尿在褲子上面。這樣的情事發生數次,同學就不太敢跟他一起玩了。升上國中後,這樣情況越趨嚴重,當時也沒有好的輔導系統,導致那位同學因驚恐過度,不敢與人來往,終日躲在家中,也不肯上學,又因害怕、恐懼、寂寞、悲觀、社交關係喪失,最終接受憂鬱症治療,迄今仍未恢復健康。還有一個案例,有位好友的孩子到了國小一年級還會尿床,我到朋友家跟孩子聊天後才知道,因為一直害怕做錯事被父母罵,導致自信心不足,又怕晚上睡覺會尿床,惡性循環之下,於是經常發生尿床事件。後來跟朋友聊到,孩子自信心不足、容易擔心害怕,才會發生尿床的情況,建議去看中醫,開立對症調製養腎安神的方劑,也請朋友要讓孩子知道父母的愛,讓孩子有安全感,不要因為孩子犯錯就急於責難,愛心、耐心、擁抱與陪伴,都是讓親子關係變得更好的互動方式。經過半年後,小孩果然已經不再尿床了,親子間的關係也有明顯改善。以上,列舉情志對於我們日常與健康的影響,根據《黃帝內經》的日常養生法則,提醒我們臨事不亂、遇事不危、逢事不驚,避免情緒起伏過大,學習舒緩調整之法,就能常養身體及臟腑的安適。《素問.上古天真論》說:「是以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各從其欲,皆得所願。」當我們心情愉悅、心神安定、能量俱足時,自然不會胡思亂想,情志平衡了,也就能遠離疾病的威脅。 ※本文摘自博思智庫《黃帝內經╳量子糾纏:情志相勝、運氣調頻、分子營養與量子信息醫學實證》
-
2022-06-01 活動.活動最前線
【粉絲團推薦】提高健康力 一定要知道的免疫大小事
情境1:「聽說打流感疫苗,能降低確診新冠病毒重症可能性?」情境2:「只要一換季就會感冒,好煩人。」情境3:「空氣品質不好時,眼角、鼻子就癢到受不了。」你知道嗎?只要體內的免疫力下降,身體就會用不同的症狀來提醒我們,上面的三種情境乍看不相關,其實都與我們人體的免疫系統息息相關,想了解更多增強免疫力的方法嗎?可以按讚、追蹤免疫大小事粉絲專頁。新冠肺炎襲捲全球,除了施打疫苗、保持社交距離、做好日常清潔消毒,專家呼籲,最關鍵的核心還要從身體的免疫力做起。除了疫情,你是否也很困擾經常傷風感冒、換季過敏、容易疲累或長口瘡?免疫力與健康息息相關,尤其是感染、過敏、發炎等症狀,甚至還會影響代謝肥胖。根據研究顯示,人體的發炎疾病大多是免疫失調引起,想要增強免疫力,睡眠、飲食、運動是不二法門!「免疫大小事粉絲團」提供加強體內免疫力的建議參考,從時下最夯的維生素D和益生菌,到減緩感冒症狀、調整過敏體質等維持良好免疫力系統的生活資訊,還有營養品種類、補充劑量,教你如何吃出健康。所有跟免疫力相關的問題,都可以在「免疫大小事粉絲團」發問、找到答案。💡 想了解更多增強免疫力的方法嗎?可以按讚、追蹤免疫大小事粉絲專頁。
-
2022-06-01 該看哪科.耳鼻喉
慢性鼻竇炎讓他不只失去嗅覺還喪失聽覺 險些沒了工作
台灣鼻竇炎盛行率高達20%,每五人可能就有一人是慢性或是急性鼻竇炎,疫情期間鼻竇炎更讓人恐慌,流鼻涕、鼻塞、嗅覺異常等,都可能讓患者擔心是否染疫確診,但篩檢陰性後,可能又輕忽症狀。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耳鼻喉科暨聽語中心主任王堂權表示,鼻竇炎若未妥善治療,從急性演變成慢性,嚴重可能不只影響嗅覺,還可能影響聽覺,影響工作與生活。王堂權曾收治一位40多歲的患者,他是一位專業的音樂錄音師,病患原本耳朵可精確地聽到8000赫茲以上的音頻,罹患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後,除了鼻竇發炎阻塞的問題之外,也影響了耳咽管的功能及中耳的壓力調節,併發中耳炎,導致嗅覺和聽覺雙雙受損。王堂權表示,該名患者擔心慢性鼻竇炎若動手術可能會影響他的工作,也害怕自己後續手術傷口照顧不善引發更嚴重的問題,因此與醫師討論過後,決定先使用新一代的生物製劑來治療鼻竇炎及鼻息肉。王堂權表示,改善慢性鼻竇炎通常會採取藥物治療,但是當藥物治療不盡理想時,通常會採取手術治療,但有國外研究顯示,針對嚴重或頑固型的慢性鼻竇炎,逾三成的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的患者,術後半年內有可能再復發鼻息肉,且症狀隨時間增長而變嚴重,也可能需要再次的手術。王堂權表示,除了手術以外,目前已有新型生物製劑,可以精準調控發炎物質,抑制第二型發炎引起的慢性鼻竇炎,縮小鼻息肉體積,改善鼻腔阻塞與嗅覺喪失等症狀,減少七成復發與後續需反覆手術的機率,幫助病友擁有較佳的生活品質,不過並未納入健保,需要全自費使用。王堂權表示,慢性鼻竇炎是一個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的疾病,常見是在鼻竇急性發炎之後,身體免疫系統無法完全根除外來的病菌,或是接受常規醫療後的效果不盡理想,形成的慢性發炎的狀態。慢性鼻竇炎嚴重時會造成鼻腔及鼻竇黏膜組織增生,導致鼻息肉,容易出現鼻塞、鼻涕倒流、嗅覺異常或喪失、甚至可能有臉部腫脹悶痛、頭痛和眼窩脹痛等症狀。若鼻部有不適症狀,經休息1到2周不見好轉,或是經治療卻不盡理想,應盡快找耳鼻喉科醫師就診,藉由完整的檢查和評估,及早對症治療。
-
2022-05-3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確診新冠肺炎可以吃什麼?營養師教如何避免進展為中重症
● 提升免疫力,可以擊潰病毒● 多攝取抗發炎、抗氧化食物● 適當補充維生素D,避免染疫或進展為中重症確診新冠肺炎要吃什麼?目前尚未有研究證實,可以透過吃特定的食物對抗新冠病毒,不過提升免疫力絕對是擊潰病毒的不二法門。建議可藉由攝取抗發炎、降低體內氧化壓力的食物,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讓免疫細胞盡快攻下病毒,縮短痊癒時間。1、維生素C維生素C是體內強大的抗氧化物質,具有降低氧化壓力、抗發炎、促進內皮細胞作用的能力,特別是有呼吸道感染症狀時,透過補充維生素C,可以加速人體對抗病毒的時程,也能避免惡化成中重症。建議一天至少補充100毫克維生素C,而芭樂、奇異果、小番茄、木瓜等都是高維生素C水果,一天吃兩份(每份約一個拳頭大小),就能補充所需攝取量。2、Omega3脂肪酸Omega3脂肪酸具有抗發炎、促進大腦健康、預防各種免疫疾病的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對抗新冠肺炎。建議可以一周吃三次魚,像鮭魚、鯖魚、鱈魚、秋刀魚等,每次約手掌大小;或補充亞麻仁籽油、各類堅果等,都能攝取到Omega3脂肪酸。3、維生素D近代不少研究發現,維生素D與人體基因調控有關,甚至可被視為荷爾蒙的一種,影響體內約3000多種基因,舉凡三高、感冒、皮膚病,甚至是免疫系統方面的疾病,都與維生素D缺乏有關。研究發現,免疫細胞包括巨噬細胞、T細胞都有維生素D的受體,因此維生素D可以提升吞噬細胞與T細胞活性,幫助消滅人體內的細菌和病毒;各國針對新冠肺炎的治療研究更發現,適當補充維生素D,可以降低新冠肺炎感染後,進展為重症的機率,而血中維生素D的濃度愈高,得到新冠肺炎的機率也愈低。維生素D的取得方式,建議可以在正中午時段,上午十點至下午兩點間,日曬約15分鐘;平時飲食可多吃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例如蛋黃、牛奶、魚類、乾燥香菇、木耳等;針對日曬不足、膚色深、有慢性病等民眾,則可以透過維生素D補充劑補充,依個人血液濃度,每日可補充400-2000IU不等。4、喝足夠的水人體70%是由水組成,補充足夠的水,可以幫助人體代謝廢物,讓所有生化反應趨於正常。不過喝水有訣竅,應該喝接近體溫的溫水,而不是冰水或室溫水,因為七成的免疫細胞進駐在腸道,如果喝下比體溫低的水,容易削弱腸胃功能,進而減低免疫細胞作戰的能力;也不要一口氣灌一堆水,因為人體每20分鐘只能吸收200㏄,一次喝太多,僅是徒增身體的負擔。5、作息正常、避免加工食品維持良好作息很重要,不要熬夜,盡量11點前就寢,此時肝膽經當值,正發揮解毒造血的功能,不可錯過睡眠時段;更要避免食用加工品,如燒烤炸物、甜品、甜飲、醃製等,以免增加身體及肝腎負擔。
-
2022-05-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清冠一號治新冠有療效和中西醫系統不同有關?中醫師這麼說
我在大前天(2022-5-24)發表清冠一號,療效?科學證據?。隔天,潘建志醫師在臉書發表請正視清冠一號療效證據不足,其中有引用我這篇文章。不久後東森新聞的採訪主任高政義先生在臉書用簡訊問我是否可以接受採訪。到了晚上10點半左右,一位名叫Emma的記者就用視訊採訪了我大約12分鐘。隔天,也就是昨天,我在YouTube看到東森新聞發表的影片獨家》清冠一號沒實證療效?陳時中:系統不同,其中有一小段是我的採訪。所謂「系統不同」,指的是中醫系統跟西醫系統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雖然西醫系統認為清冠一號沒有療效,但中醫系統卻認為清冠一號是有療效。事實上,我在一年多前發表的第一篇關於清冠一號的文章裡就有引用一位中醫師。我的文章是清冠一號:世界熱銷,唯獨台灣買不到,關鍵在於模糊隱晦,而我引用的文章是治癒新冠旅美名中醫:「清冠一號」效果有限 若誤用反加重病情。我把這位中醫師文章裡的重點拷貝如下(斜體字):台灣目前陷入病情恐慌之中,…開始大力推展台灣中醫團隊提出的「清冠一號」,報章媒體也大幅度宣傳,說是台灣的創舉,拯救世界的特效藥。真的如此嗎?根據台灣中醫團隊的解說,以魚腥草和板藍根對抗新冠病毒,為「清冠一號」的主力。我相當不認同這樣的說法,這不是中醫的理論及思維,中醫治病從來就不是利用什麽中藥材來對抗病毒,而是設法改變身體内部平衡狀態。「清冠一號」是參考(中國的)「連花清瘟」而來,……和「連花清瘟」大同小異。據中國大陸多個醫學團隊的研究分析後結論,「連花清瘟」不能減少輕症轉重症的機率,大多數的情況下,「連花清瘟」也不能加速病毒核酸檢測轉陰所需要的時間,而同樣的問題也會隨著「清冠一號」的廣泛使用而浮現出來。雖然對肺家輕微發熱的病人而言,「清冠一號」或許可以幫忙緩解症狀,然而,對於肺家嚴重發熱、肺寒或寒熱夾雜、肺部積液等等的病人而言,不但效果不彰,許多情況下可能反而加重病情。目前已經有海外確診華人自行購買「清冠一號」服用,病情反而加劇,緊急聯絡診所求助。瘟疫肆虐下,人命關天,我們應該讓數據説話,應該讓有大量臨床成功治愈病例的醫生説話,而不是看到病毒感染發熱就清熱解毒,也不是抓著極少數的病例來無限放大。蘋果新聞網也在兩個禮拜前發表瘋搶清冠一號|中醫師不樂見:多人用後腹瀉 沒染疫當補吃「免疫出問題」。我把它的重點拷貝如下(斜體字):長庚體系中醫醫療發展召集人黃澤宏說,……清冠一號是由10味清熱解毒藥方組成,但每人體質不同,其未必適合所有確診者,…「對一般人來說太寒」,硬要用,不但影響正常免疫系統運作,也會過度刺激腸胃,且即便是天然草本,毒性、副作用較低,仍會增加肝、腎臟代謝負擔,所以未確診者若只是想增強抵抗力,不宜用此藥。台灣中醫藥教育學會理事長黃建榮也坦言,以他個人專業,「清冠一號不是中醫師首選」,畢竟該藥是Alpha變異株時期開發的藥方,現以Omicron變異株為主,症狀不全相同,用同樣藥方來治療不合理,且許多人用後發生腹瀉,還是要依個人體質來調整藥方為佳,非常多藥方也有治療新冠肺炎效果。對於坊間許多健康人搶購清冠一號,希望吃了防感染,黃建榮則強調,「清冠一號不是保健方」,沒染疫也吃是不正確的觀念。擁有中醫和西醫執照的邱豑慶醫生昨天發表清冠一號到底可不可以當成預防用藥?。我把它的重點拷貝如下(斜體字):中醫同行,有的礙於大佬壓力,只敢私下勸告自己的病人,西醫同業,出來講話的又怕被說你『目中無人、歧視中醫。』我中西醫師,那乾脆我來得罪人好了。反正你們大家最常講的笑話,不就是『西醫治病、中醫治本、中西合治、製成標本』?(註:應該是『西醫治標』)我們先從事實來看,真的有一種藥物,可以『有病治病、沒病強身』嗎?甚至說,沒病的人要吃預防的話,就多加點水,把濃度稀釋薄一點就好?談任何毒性,不講劑量的都是流氓。論任何治療,不問診斷的都是文盲!我是不知道這些老師輩的老中醫們,還記不記得當初在中醫系的課堂上,怎麼樣教育我們,四診八綱、辨證論治啦。現在同一票老人,忘記當初怎麼教學生的了?不管輕症重症,不管有病沒病,通通都來吃清冠一號?這是七龍珠裡的仙豆?還是如來神掌的大還丹?原文:清冠一號:療效,系統不同
-
2022-05-2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年已逾千人染疫亡 累計兒童10死、20重症
國內疫情維持高原期,昨天新增八萬八三五例本土案例,中重症四○八例、一二七例死亡,中重症及死亡病例人數再創新高,今年本土死亡人數累計已達一○五八例,其中有十例為兒童。目前確診三天內死亡案例約為百分之四十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些患者轉變為重症速度快,涉及醫院治療,將進行分析報告。住院人數少於出院首見昨天本土病例中,快篩陽性確診占七成三。陳時中表示,疫情發展至今,昨天首度出現住院病患人數少於出院病患,空床率從三成增加至三成三左右,急診人數就醫人數約兩萬五千人,也是這段時間相對低點。他認為,應是快篩陽即確診政策上路後,稍微減輕醫院與急診的壓力。先前預估疫情將在五月下旬達高峰,陳時中表示,原先預估高峰落在五月廿二日,單日確診數低推估為十萬、中推估十五萬、高推估廿萬。但從五月十八日增加八萬五千多例,十九日達九萬例,廿七日增九萬四千多例,昨天又退回至八萬多例,確診個案大多在八、九萬例間浮動,疫情處於高原期,未來發展還要觀察。20重症童 9腦炎6肺炎國內昨增四○八例中重症案例,今年中重症已累計四四三九例,其中兒童重症個案廿例,當中九例為腦炎、六例肺炎、二例敗血症、一例哮吼症、一例家中死亡、一例腦腫瘤。昨新增兩例兒童死亡個案,分別為六歲及五歲男童,死因分別為腦腫瘤併發神經休克、肺炎併呼吸衰竭,國內至今累計十例兒童死亡案例。針對兒童染疫,衛福部疾管署昨舉行「兒童新冠病毒感染警訊症狀與急診處置」線上研討會,衛福部前部長林奏延表示,兒童醫療不能照大人思維,因為兒童治療不只要把他救活,而是要「沒有後遺症」,應及早找出治療時間點。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南昌昨天表示,兒童感染新冠病毒恐引起腦部病變,憂心病毒直接侵犯、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引起細胞激素風暴、血管內皮細胞受傷、其他器官受損導致代謝異常,呼籲家長別挑廠牌,盡早帶孩子接種疫苗。單日致死率達千分之1.5昨單日致死率達千分之一點五,是否偏高?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每天公布的死亡病例都以回溯方式計算,重症及死亡會落後確診數一至兩周,死亡率都超過千分之一,但這樣無法看出實際狀況,應觀察長期趨勢,以今年一百七十多萬確診個案,死亡案例一○五八例,致死率為萬分之六。指揮中心廿三日公布統計指出,個案從染疫到死亡,有四成七落在三天內,三成三落在三天到七天。陳時中表示,三天內死亡的個案很可能很快就併發重症,不適合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最近會分析死亡相關數據,再提出報告。國內長照機構染疫死亡約占二成七,指揮中心昨宣布,免費提供機構住民及工作人員每人三劑快篩試劑;另新增遊民及獨居長者領取免費快篩,估計約有八十一萬人受惠。
-
2022-05-28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將疫比疫防新世紀病,快篩也要腹超!
老闆:「你怎麼每天中午才來上班?」員工:「我的醫師朋友告訴我疫情嚴峻,早晚會出事!」老闆:「沒人告訴你每天中午才來上班,早晚真的會出事?」疫情真的嚴峻,每天國內都有幾萬人染疫,而致命者每天也有數十名,不緊張也難!這種緊張擔心的日子已經兩年多了,變成全世界的世紀大病,比中古世紀歐洲流行的鼠疫,其致病率及傳染力有過之而無不及。就目前粗估計,國人平均每十人中就約有二、三人甚至更多人中獎,雖然大都症狀輕微,但嚴重者甚至往生者有逐漸增多的趨勢。這種情形,讓人想起民國73年以前沒有B肝疫苗的年代,也就是目前40歲以上的「舊台灣人」,那時B肝疫苗還沒問世,許多新生兒在母體內或出生時就由母親垂直感染得到B型肝炎,也就是目前40歲以上成年人,平均每六人就有一人為B肝帶原者,這些人出生時得到B肝病毒,也是大都沒有症狀,等到青春期免疫系統成熟,免疫細胞開始對肝細胞發動攻擊,肝指數升高,肝炎發作,症狀通常也像感冒一樣,人疲倦,嚴重時出現黃疸,小便黃、眼睛黃,這時才去找醫師,才知道肝指數高,甚至才發現曾幾何時不知不覺肝臟硬掉了,甚至到了中年,肝臟長了肝癌而不自知。偏偏肝臟內部沒有痛覺神經,因此肝硬化了或到了肝癌初期、中期都沒感覺,等到有感覺,事情就大條了!新冠病毒感染的器官主要為呼吸道,因此會流鼻水、喉嚨痛、咳嗽,嚴重時會喘、會發燒,症狀雖然像感冒,但一般人警覺性高,因傳染力實在太強了,因此快篩成了台灣目前的新國民運動。反之,對B肝引起的致命後遺症,由於平時沒大症狀,所以一般人沒感覺,但有感覺就太慢了。因此,將「疫」比「疫」,除了防新世紀病之外,凡我國的成年人,除了快篩之外,也要記得每年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也就是要發起「全島護肝、全民腹超」運動,以免在疫情拖久了,顧此失彼,肝癌冒出來了而不自知,屆時就真的會出事了!●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2-05-27 養生.聰明飲食
台人膳食纖維攝取很不足 國健署調查:這2類人最缺乏
端午節國人喜愛吃粽子,但一般傳統肉粽,常使用花生、五花肉、鹹蛋黃等熱量過高、纖維量低的食材,容易造成腸胃道不適、增加體重和身體負擔等問題。國民健康署利用全榖及未精製雜糧,設計3款健康粽,讓民眾吃得更健康。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表示,國人膳食纖維攝取量,建議每人每日達25至35公克,不過根據國健署調查,全部國人膳食纖維攝取量不足,特別是2個族群最缺乏,為「兒童青少年」及「男性」,兒童青少年僅32至42%達標,代表超過6成沒有攝取足夠膳食纖維。社區健康組組長羅素英表示,多攝取紅豆、綠豆、薏仁、蓮子、蓮藕、芋頭、栗子等全穀及未精製雜糧,可改善血脂肪、血壓、葡萄糖代謝、免疫功能,降低肥胖風險、調整腸道菌相改善腸道健康,預防高血壓、第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大腸、胃、食道癌,預防及改善慢性疾病、維持健康體位、調整腸胃機能等3大好處。羅素英指出,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山藥、蓮子、薏仁、蓮藕,可以健脾養胃、清心消暑、還能強化免疫系統,適合夏天食用;而紫米、紅藜麥、五穀米富含植化素,可清除自由基,降低發炎反應。全榖及未精製雜糧中的維生素B群、礦物質及膳食纖維,亦能維持身體機能及強化腸道健康,可說是好處多多。營養師楊哲雄說,粽子可用雞肉代替高脂五花肉,加入健脾養胃的白山藥、蓮子,較好消化且提升保護力。若要使用豬肉,可選豬腱肉等瘦肉部位,也可加入竹筍搭配紫米、紅薏仁等,豐富鐵質、維生素B群含量。若要製作素粽,可選豆皮、毛豆仁,搭配含單元不飽和脂肪的苦茶油烹煮及含薑黃素的咖哩粉,有抗氧化的功效。楊哲雄指出,粽子熱量高,建議一天吃1顆為限、約拳頭大小即可,且粽子內蔬菜、蛋白質含量較少,建議可搭配青菜或豆腐湯,讓營養更均衡。今國健署邀請料理網紅Amy老師傳授包粽子秘訣,將蒸煮熟的全穀雜糧拌入炒料的醬汁,鋪於粽葉上,放上炒好的餡料,再鋪上一層全穀雜糧及表面一層的炒料,蓋上粽葉,用蒸爐或電鍋蒸熟,就完成美味又具粽葉香的粽子。Amy說,黏合粽子需有黏性的糯米,比例可抓糯米比五穀米為3:2或1:1,幫助全穀不鬆散。水煮粽餡料建議放8分滿,糯米及五穀米才能煮熟,較不容易「爆料」,且水煮前可在水中加入食用油,讓粽葉餡料不沾黏。國民健康署說,糯米加上高油脂食物會延長胃腸排空的時間,容易造成胃酸過多、腹部脹氣等消化不良情形發生,食用時應細嚼慢嚥,適量攝取。
-
2022-05-27 養生.運動健身
居家防疫操 簡文仁教神龍3招助強化心肺功能
新冠肺炎肆虐,病毒已在社區散播,大家不妨透過天然免疫系統,來增強免疫力,對於要進入身體的病毒消滅乾淨,達到「免疫」境界。其中運動是很重要的防疫減疫方法,建議可做放鬆又紓壓的溫和運動,以提升抗病毒能力。設計以下三招「龍體動作」防疫操,屬於全身性的大動作,但要放心靜心做。疫情當下,不管你確診與否,居家可以每天動一動,提升抗病毒的免疫能力,達到減疫防疫、甚至免疫的效果。1、亢龍有悔(進敞胸退鞠躬)動作:向前跨一大步成前弓步,身體挺直仰天、雙手打開擴胸;再後退一步成後弓步,前腳伸直、雙手抱肚深深一鞠躬。作用:弓箭步可強化下肢肌力,仰天擴胸可強化背肌腰肌,後弓步鞠躬可伸展背部及大腿後側肌群。2、神龍擺尾(轉身擺臂拍打)動作:雙腳打開兩倍肩寬站穩,雙手放鬆、身體站挺,隨著身體轉身擺動拍打腋下或肩背側胸等。作用:雙腳打開微蹲站穩可強化下肢肌力,轉動身體可靈活強化腰背,雙手放鬆順勢拍打身體可以有按摩淋巴的效果。3、潛龍在淵(深吸慢呼練氣)動作:雙腳打開微蹲站穩,雙手掌心向上慢慢提起,配合深深吸氣,吸飽後再慢慢吐氣,雙手可以掌心向下或向前甚至向旁推出。作用:深而慢長的呼吸可靜心紓壓,增加肺活量,具強化心肺功能效果。
-
2022-05-24 該看哪科.風溼過敏免疫
不定時炸彈「泛視神經脊髓炎」 失能風險伴終身
【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視力受損、肢體癱瘓,每次復發,就再度重創神經組織,讓「泛視神經脊髓炎」患者面臨失明、失能及死亡的陰影中。台灣神經免疫疾病協會日前舉辦病友座談會,邀請神經內科醫師張國軒、病友小浮誇、癌友謝采倪、網紅律師娘大家齊聚一堂,分享交流抗病經驗。林口長庚神經內科教授級主治醫師張國軒表示,「泛視神經脊髓炎」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的自體免疫疾病,因自體免疫機制失調,導致自體免疫抗體反過來攻擊體內的中樞神經細胞,一旦反覆發作,將重創視神經、脊髓及大腦等,嚴重恐致失明、癱瘓,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泛視神經脊髓炎」早期病友常被誤診為「多發性硬化症」,因為臨床表徵相似,但致病機轉不同,治療方法也有所差異。前者容易反覆發作,症狀嚴重,且更容易留下永久殘疾。健保大數據顯示,全國約有500多名「泛視神經脊髓炎」病友,症狀表現多元,主要症狀為視力變差、腸胃問題、肌肉痠痛,不少病人先後看過眼科、腸胃科、復健科,找不出病因,才被轉至神經內科,以致無法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臨床顯示,「泛視神經脊髓炎」好發於30至40歲的女性,張國軒指出,這個年齡層女性肩負工作及家庭重擔,可能擔任公司主管,又為人母,一旦發病、確診,將造成衝擊,身心承受重大壓力。病友小浮誇分享自身經歷,她表示,自己從來沒聽過這種疾病,但醫師告知罹病時,無法接受這個事實,由於反覆發作,讓家人相當擔心,但也由於他們支持,她才能逐步與疾病和平共處,但治療費用昂貴,希望健保能夠盡快給付專用生物製劑。張國軒指出,在急性發作時,需要使用大量類固醇抑制發炎反應,但常有心跳快、血壓高等副作用,還可能誘發癲癇;此外,為了預防復發,必須依賴生物製劑來抑制免疫系統、減輕發炎。「生物製劑可說是免疫疾病的標靶藥物。」張國軒說,「泛視神經脊髓炎」於2021年列入罕見疾病,病友可申請重大傷病,但生物製劑價格昂貴,如能納入健保,就可減輕病友經濟壓力。「泛視神經脊髓炎」患者需長期接受藥物治療,才能有效預防急性發作避免癱瘓。新型專用生物製劑效果顯著,經臨床實驗及上市後追蹤證實,有效減少七到九成的復發風險,不少病患施打後,已有五年未再復發。新型專用生物製劑適用於反覆發作的病友,但該藥物價格昂貴,目前仍需自費,絕非一般家庭所能負擔。病友期待健保能夠先給付病情嚴重患者,作為後線治療,提高生活品質,重返職場。健保署長李伯璋:期盼健保財務健全 降低病人沉重負擔對此,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讓每個病友都能順利用藥,盡可能提供最好的醫療,這是健保最高原則,但健保資源有限,實在很難讓每個病友都滿意,但他一定盡可能地改善藥物支付規定,減輕病患負擔。李伯璋說,之前共擬會議曾討論過此案,但「泛視神經脊髓炎」患者人數較少,而生物製劑藥費昂貴,專家委員並未同意納入健保給付。「健保財務狀況不佳,錢就這麼多」,結果如此,令人感到抱歉。李伯璋強調,期待健保部分負擔順利上路,健保財務改善,讓急需新藥的罕見疾病患者如泛視神經脊髓炎能使用最有效的藥物,並提供給付,降低病人經濟負擔。
-
2022-05-23 醫療.自體免疫
春夏交替異位性皮膚炎奇癢難耐 醫:潤膚保濕有助改善
春夏季節交替,1名21歲女子雙手的肘窩處因奇癢難耐,反覆抓癢造成大片紅疹,自行買藥膏擦效果並不理想,讓她困擾不已。最後經醫師診斷,確認她罹患異位性皮膚炎,並給予抗生素及藥膏處治,以及請她每天使用潤膚劑保濕皮膚後,病情才獲改善。大里仁愛醫院皮膚科醫師顏璽指出,異位性皮膚炎的診斷並非只看病人當下身上的病灶就能快速回答,而是需要詳細詢問個人病史、家族病史並詳細皮膚理學檢查才能正確診斷。除了皮膚搔癢,還需有典型的皮疹型態與分佈。另外皮疹一般會有慢性或是復發性的特徵,且病人本身或是家人同時有其他的異位性體質病史,例如過敏性鼻炎或氣喘。其他常見的次要條件包含眼眶暗沉、皮膚乾燥、乳頭濕疹、唇炎等,都是可以用來協助診斷的症狀。他說,異位性皮膚炎的病理機轉牽涉許多因素,包含基因、環境,還有免疫系統的失調等。皮膚屏障功能的受損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為會造成水分流失與屏障脂質減少,若還加上異常發炎的免疫系統,則會導致異位性皮膚炎的皮膚症狀與搔癢;治療必須針對皮膚屏障受損做修復與發炎的控制。顏璽說,市面上有許多皮膚的潤膚劑 可選擇,但必須要有足夠的保濕效果、不刺激皮膚、並且好使用,方便病人納入日常的護膚保養流程。除此,了解不同潤膚劑產品的特色也很重要,其中需注意有油膏 (ointment)、乳霜 (cream)、乳液 (lotion)3種分類。油膏油的成份比較多、通常保濕效果強但用起來較黏膩,乳液以水的成份為主,擦起來好推不油膩但是保濕效果較短,乳霜則介於油膏與乳液兩者之間。他表示,局部類固醇藥膏停止使用後很容易癢疹復發,必須按照醫師指示,慢慢減少使用次數,且需要搭配潤膚劑的使用才能達到較長久的療效,也可選擇不含類固醇的局部鈣調磷酸酶壓制劑藥膏合併使用。至於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可能會需要使用短期口服類固醇、口服抗生素、照光療法、或是全身性的免疫調節劑來治療。現在也可透過生物製劑或是濕敷療法以達到更好的疾病控制。
-
2022-05-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預防性投藥將擾亂免疫系統 中醫:沒確診服用清冠一號就像把五臟六腑放進冰箱
中藥在這場新冠疫情中,發揮關鍵效用,除了當紅的「清冠一號」作為確診治療,中醫也推薦各種防疫茶飲當日常保養。但個人體質不同,中醫師提醒「清冠一號」切勿當成日常保健飲用,以免抗疫不成反傷身。Q:無症狀的確診者,能自行服用清冠一號嗎?● 個人體質不同,需請醫師視訊診斷體質後再喝。彰化秀傳醫院中醫師連亭瑄說,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的研究報告顯示,清冠一號有阻斷COVID-19病毒繁殖、降低疾病傳染的療效,無症狀患者可以吃,但每個人體質不同,要吃之前應該先透過視訊問診,請教中醫師正確服用方法。疫情期間中醫師改用視訊問診,彰化縣中醫師公會理事長彭德桂認為即使不能切(把脈),仍可根據視訊看到(望)病人的氣色、(聞)病人的聲音、問病人的症狀;他表示,若染疫卻無症狀,中醫師不見得開給清冠一號,可依病人體質開給其他藥物,例如服用藿香正氣散調理腸胃,腸胃吸收力好能促進恢復健康。Q:清冠一號可以作為日常保養嗎?● 未染疫把清冠一號當保健,就像「身體長期放進冰箱」,五臟六腑都受寒。有些人未經診斷確診,透過管道購買清冠一號自行服用,買不到科學中藥清冠一號的,改拿方子到中藥房抓藥,導致各憑本事防疫和保健的亂象叢生。彭德桂說,現代稱COVID-19是新興傳染疾病,古代稱作瘟疫,有發燒、咳嗽、腹痛、流鼻水、肌肉痠痛等多種不舒服症狀,屬於「熱病」也就是熱邪,在中醫的診治方式是「扶正(正氣)袪邪」,增強正氣(免疫力)即有抵抗力對抗熱邪,所以清冠一號是寒藥,不可當作日常保健藥品。彭德桂形容,沒染疫民眾服用清冠一號保健,「好像身體長期放進冰箱冷藏」,五臟六腑長期受寒健康受損,免疫力反而容易下降。連秀瑄不建議到中藥房抓藥自煎清冠一號服用,就像沒事或偶有小病痛吃普拿疼,一時之間改善症狀,卻不能作為日常保養用藥,清冠一號是中藥,不是藥膳,沒事不必吃。Q:清冠一號可以作為高風險族群的預防性投藥嗎?● 高風險病人免疫力較差,自行投藥風險高。彭德桂表示,三高及心肺血管疾病的慢性病患者,看似罹患相同疾病,卻因個人體質差異,一定要個別調配清冠一號成分,否則可能造成很大副作用。彭德桂指出,高血壓病人的體質大多偏熱,也有一些人是「冷底」;罹患高血糖病人的肌肉通常「軟軟的」,是體質偏濕的表徵,有人濕熱,有人虛冷;高血脂患者的體質一般較偏濕性,濕冷或濕熱因人而異,綜合來講高風險族群的免疫系統較差,更需要辨證論治,絕不能為了預防染疫服用清冠一號。如同明天要開刀,今天遵照醫囑吃抗生素;而不知道何時要開刀,卻每天吃抗生素,一定會出問題。同樣的,自作聰明「預防性投藥」服用清冠一號,將擾亂免疫系統,很可能加重慢性疾病的病情。Q:服用清冠一號的期間,跟西藥(止痛、退燒、抗病毒等藥物)會不會有衝突?● 臨床已有確診患者合併使用中西藥,但須間隔一小時。員生中醫部中醫師黃威倫認為,清冠一號作用既是減少病毒在體內的感染傳播,可以和西藥的止痛、退燒、抗病毒等藥物搭配使用,二者並無衝突,臨床上已有確診患者合併使用中西藥。不過同時使用中、西藥的時間至少間隔一個小時,例如飯前吃西藥,飯後吃中藥。● 安全起見不要混吃,待症狀減輕再經中醫診斷。彭德桂有不同看法。他指出,COVID-19是以侵犯肺部為主的新興傳染病,衛福部的中西藥交叉作用研究顯示,治療COVID-19的西藥和中藥在血液中交互作用的藥理目前還不清楚,為了安全起見,不要嘗試混吃,重症患者要等症狀減輕後,經中醫師診斷可服用清冠一號時再吃。醫師推薦防疫茶配方成分: 黃耆3錢、防風2錢、白朮2錢、甘草3錢、黨參2錢、薄荷2錢、桑葉3錢、菊花2錢、紫蘇葉3錢、生薑3錢、紅棗5枚作法: 用清水稍微淘洗,加入2000~3000cc冷水,浸泡20分鐘後,煮成茶。配方提供/員生中醫部中醫師黃威倫成分: 黃耆1錢,防風、炒白朮、連翹、魚腥草、北沙參、黃岑、天花粉、荊芥、桑葉、薄荷、厚朴、生甘草、藿香各0.3錢作法: 加入500cc冷水煮沸後轉小火多煮5分鐘,之後熄火悶著到適合飲用的溫度時再喝。配方提供/彰化縣中醫師公會理事長彭德桂
-
2022-05-2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美研究發現:50歲以上確診者 恐增加罹患帶狀皰疹風險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目前確診者雖都是輕症居多,根據《開放論壇傳染病雜誌》(Open Forum Infectious Diseases)刊載的研究顯示,美國有研究員發現,50歲以上的染疫患者似乎會增加罹患帶狀皰疹的風險。阿爾伯塔大學的首席研究員、臨床研究主任Amit Bhavsar博士指出,50歲以上感染過新冠肺炎者,與未確診過的人比起來,罹患帶狀皰疹的可能性多出15%,而在重症患者中,罹患機率更攀升至21%。賓夕凡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皮膚病學和醫學教授Carrie Kovarik博士解釋,帶狀皰疹病毒是由水痘病毒引發的疾病,在水痘痊癒後就隱藏在神經細胞當中;在某些情況下,例如人體免疫系統降低時,這些帶狀皰疹將會復發。據了解,這個研究比較了近40萬名50歲以上的染疫患者,和150多萬名未確診過的人所產生出的醫療數據。2組參與者都沒有接種過新冠疫苗或帶狀皰疹疫苗。但研究人員卻發現,在染疫過的患者中,罹患帶狀皰疹的風險卻升高,且這種高風險會將在確診後至少持續6個月。因此,研究人員特別提醒醫療從業人員和50歲以上的人,要意識到確診後罹患帶狀皰疹潛在風險的增加,才能及早警覺,獲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