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2 醫療.心臟血管
搜尋
三高
共找到
1457
筆 文章
-
-
2023-11-11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退潮了,才知誰沒穿褲子」這句話真義如何?
股神巴菲特名言:「退潮了,才知誰沒有穿褲子?」這句話有很多解讀。中國古語說:「疾風知勁草!」「歲寒,而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大概是同樣的意義。事實上,在醫學上,它有更深刻的意義。例如,平常外表看起來很健康的人,跑起步來會氣喘如牛,去醫院檢查才知道心臟出了問題,體型魁梧,像運動選手,怎麼有一天腹痛了去檢查,才知肝臟長了一顆大腫瘤,破裂出血了。有些人平常看似很健康,怎麼突然劇烈頭痛倒地不省人事,一檢查才知道腦袋長了血管瘤,破掉了。有些人平時都好好的,出國旅遊,吃了大魚大肉,腹痛厲害去醫院檢查才知膽結石發作了。這些都是你我親友之間信手拈來的故事,換句話說,平常看起來好好的,不代表五臟六腑都沒有問題,除非有做詳細的檢查。好比在海上游泳的人,除非「退潮」,否則你不知道他有沒有穿褲子一樣。這就是平時定期檢查身體的重要性。但是,醫學知識在學校裡未教,醫學又進步神速,出了社會每人忙於工作,忙於家庭、事業,常忘了人體是肉身打造的,不是金剛不壞之身。中年以上,慢性疾病慢慢浮現,例如三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高是健康的隱形殺手,不注意,可能會埋下將來心臟病、腦中風的因子。中年以上,癌症的機率慢慢增加,尤其肺癌是新國病,有抽菸者、有家族史者,中獎機率更高。如果沒有家族史也沒抽菸,最好還是自費做一次低劑量電腦斷層,確定它沒找上你,就可安心隔5年再檢查一次。大腸癌是近一、二十年來,國人發生率增加最多的癌症,如果等到大便不順、腹脹、血便出來,再去檢查,通常都不是早期了,治療上會很辛苦,因此平常就做大便潛血檢查,可初步篩檢,最好是直接做大腸鏡檢查最精確。至於40歲以上的國人,大多數人皆受到B型肝炎病毒的感染,雖然不一定成為帶原者,但肝臟或多或少有變化,可能有了纖維化或肝硬化,甚至有了肝癌,因此最好每年超一下——腹部超音波檢查一下,全民超起來,你今年超了沒?總之,千萬要記得,人體不是金剛不壞之身,千萬不要等海水退潮了,才想到自己還沒穿褲子,阿門。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 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3-11-10 養生.抗老養生
冬令進補 3種體質3種補法!有吃西藥需間隔1到2小時
「立冬」節氣剛過,即將入冬,許多民眾開始冬令進補,大啖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等食補藥膳。中醫師提醒,食補要視個人體質,選擇溫補、平補或涼補,常見的羊肉爐、薑母鴨屬於溫補;四神湯、銀耳湯是平補;青草茶、菊花茶則是涼補,不同年齡族群也有不同的藥材選擇。進補看體質 有吃西藥需間隔1到2小時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部長陳朝宗表示,進補要按照體質,如有服用西藥者,要間隔1到2小時才能進補。虛寒體質的人會怕冷、手腳冰冷、臉色蒼白、精神不振、大便稀溏、白帶多為清澈水狀,食補建議吃羊肉爐、薑母鴨、十全大補湯、麻油雞等,促進血循、祛寒暖身。燥熱體質燥熱體質的人怕熱、口乾舌燥、容易嘴破、情緒煩躁、便祕難解、白帶多稠且黃綠色,食補建議喝青草茶、菊花茶、洛神花茶等,可清熱解毒、養陰補陰。一般體質一般體質的人可以平補,食用四神湯、銀耳湯、冰糖蓮子湯等,溫和滋補且四季都適合,如果不敢吃豬肚豬腸等,也可以用排骨或豆類替代。長期茹素者具中醫師身分的北市聯醫忠孝院區血液腫瘤科主任簡采汝說,長期茹素者體質偏冷,可用燉煮、慢熬等方式烹調改變蔬菜的寒性,並加入薑或薑黃、肉桂、枸杞、黃耆等補氣血食材;蛋白質可從堅果類、豆腐類、牛奶起司中補充,可用番茄、芹菜、紅棗、醬油、糖、鹽、薑、豆瓣醬、八角、丁香、荳蔻、香椿、月桂葉、高麗菜等熬成紅燒湯底。化療標靶癌患簡采汝指出,如果正在接受化療標靶治療的癌症病患,需要修復黏膜、增強胃氣,可以補充牛蒡、蓮藕、銀耳、山藥等,佐以西洋參、枸杞等烹調,修補化療或標靶副作用,促進造血;慢性腎病、三高患者,進補要避免濃高湯、沙茶,以清湯低脂的「以清為補」為原則。雖蔬食、癌症、慢性病多有禁忌,但仍要看個別體質的寒熱虛實情況選用食物。除了食補外,基隆長庚醫院中醫科主任張子瑜說,天氣寒冷一定要多注意頸部、背部保暖,可以使用帽子、圍巾,減少感冒、頭痛的機會,避免在溫差過大的環境下,引發心血管疾病、中風機會。也建議可以多用溫水泡腳,或利用中醫療法「三九貼」等,促進血液循環,增加陽氣。
-
2023-11-09 養生.聰明飲食
巴沙魚害洗腎?餐酒館老闆7年狂勸別吃 他曝一名言告訴你真相
對於近來沸沸揚揚的粉專發文,「巴沙魚」只是越南的鯰魚,台灣人很愛進口,泡磷酸鹽後整個發起來變兩倍大,攝入過多磷酸鹽可能導致慢性腎臟病、心血管疾病等,「我好幾個朋友就是洗腎洗到最後死掉的,所以這幾年我拼了命努力宣導!」韋恩都回答來問的朋友,這是滑坡、跳接的手法……人不是洗腎洗死的,是其他問題導致需要洗腎而死。就像說「我好好一個人去看醫生怎麼就死了,怪的該是病而不是醫生」。而台灣造成洗腎的最大問題都是三高,腎臟科醫學會早就有報告,台灣洗腎率特別高的原因是健保太好(補充:所以存活率高)但是台灣人就是愛怪防腐劑、色素等種種食品添加物,明明都是因為愛吃重口味東西造成慢性腎臟病、心血管疾病,因為會去吃使用巴沙魚的外食就通常是這些重口味的料理,所以磷酸鹽或巴沙魚最多是相關非因果。更不用講,不是巴沙魚就都有添加磷酸鹽,會添加磷酸鹽的也不是只有巴沙魚,攝取量才是關鍵,問題不在巴沙魚,不用歧視或標籤化某特定食材。這些便宜食材常受到不白之冤,像吳郭魚在西方也常受到謠言攻擊是帶有很多汙染毒素的魚一樣無稽,同一食材供應上必定有好有壞,我們不需以偏概全。這些養殖魚類提供便宜的蛋白質給許多平民,也是很大的貢獻。檢討錯了方向,只會得到錯誤的答案,對於預防洗腎等並無幫助。最後補上一句名言:討論毒性不談劑量是在耍流氓。原文出處:韋恩的食農生活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1-08 醫療.心臟血管
預防中風怎麼吃?均衡飲食1多3少原則 外食族多吃這些高鉀食材代謝鈉
中風通常來得突然,不過它真的是「很突然」就發生嗎?為什麼會中風?主因多為動脈粥狀硬化,與高血壓及高血糖有關,而這些問題又跟生活型態息息相關,尤其不健康的飲食,每天一點一滴讓你的血管堵塞硬化,最後猝不及防的中風就發生了。一人中風、全家發瘋依健保署統計,約10年前,每6個人有1人中風,現在已是每4個人就會有1人中風,而且中風最麻煩的是後續的照護問題,依臨床觀察,中風患者經救治後,約有四成會留下拿拐杖、坐輪椅、長期臥床的失能情形。因此有一句話說「一人中風、全家發瘋」,如果家中有一個中風後長期卧床的病人,將對全家人造成沉重的心理及經濟負擔。不想連累家人,預防中風,就要從每天的生活及飲食習慣改變做起。預防中風飲食原則:1多3少現代人外食比例高,經常大魚大肉,愛吃高油高鹽的速食炸物,吃完再來一杯含糖飲料,每天吃的很開心,不知不覺你的血管每天也一點一滴的堵塞硬化,最後猝不及防的中風就發生了。預防中風,飲食原則應遵守「1多3少」,吸菸、喝酒也會增加中風的風險,應避免。多蔬果國健署指出,約四分之一的中風患者未攝取均衡飲食,尤其是缺乏蔬果等纖維質,建議每天應攝取5種以上的蔬果。蔬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助代謝膽酸、降低膽固醇、血脂肪。還有各種抗氧化營養素,有助降低中風風險。少鹽預防中風必須限制鹽分的攝取,每日鹽分少於6克,若是中風高危險群,可以限制在5公克以內,甚至更為嚴格。此外,平時儘量避免攝取人工調味料、加工品,醃漬類的食物也應該少吃。少油減少飽和脂肪及膽固醇,如動物性脂肪肥肉、培根、雞皮、內臟類的攝取量,烹調上也盡量以清蒸、水煮、涼拌取代油炸、煎炒。避免反式脂肪製品,如用人造黃油、酥油油炸製成的餅乾、酥皮點心等高脂烘烤食品。反式脂肪與飽和脂肪會增加低密度膽固醇,反式脂肪還會降低高密度膽固醇,增加血管粥狀硬化的危險。少糖吃過多的糖類會使血管發炎、生成斑塊阻塞血管壁,提高動脈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應少吃精製甜食。預防中風可以吃什麼?預防腦中風,最推薦得舒飲食,飲食內容多樣化,少肉多蔬、少油糖鹽糖。平時多攝取燕麥、魚類、洋蔥、芝麻。燕麥可以減緩腸胃吸收脂肪的速度,降低膽固醇的合成;魚類降低血壓、血脂;洋蔥抑制脂質過氧化,保護心血管健康;芝麻有利控制血脂肪,每天可沖泡芝麻糊當早餐或點心,但不要過量。預防中風這樣吃1.每餐盡量包含全榖雜糧、豆魚蛋肉、奶、蔬菜、水果類,建議每天應攝取5種以上的蔬果2.多食用低熱量食品,如糖份少的水果。3.多吃燕麥、魚類、洋蔥、芝麻等食物,有利控制血脂。4.選用低脂乳類製品。5.肉類優先選瘦肉或雞肉。6.每週至少吃兩次魚。多攝取富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鮭魚、鮪魚、秋刀魚等。7.多用蒸、煮、燉、燜、涼拌等方式烹飪食物,煎炒選用植物油(如橄欖油、葵花油等)。預防中風吃什麼水果?預防中風每天要多吃蔬果,但台灣水果種類多,很多水果又很甜,該選什麼水果吃比較合適?營養師劉怡里曾在臉書撰文提醒大家,維生素C可保護血管彈性,幫助膽固醇代謝,可設定每天兩份水果中,選一份高維生素C的水果吃,例如芭樂、柑橘、草莓、奇異果等。水溶性膳食纖維高的蘋果、水梨,也有助降低血脂與控制血糖。此外,外食族免飲食有時可能較難避免重鹹,可以選擇一些高鉀的食材幫助鈉的代謝,例如:莧菜、菠菜、空心菜、菇類、香蕉、小番茄等。除了上述飲食要注意改善,還要定期量血壓、控制三高、控制體重與BMI、規律運動、飲食均衡、戒菸酒,才能預防中風的發生。【資料來源】.國健署.台中榮總衛教專區.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3-11-08 養生.聰明飲食
雞排易致癌、中風!加九層塔是地雷?營養師曝對身體5大危害,「炸物熱量圖鑑」一次看
你喜歡吃雞排嗎?嘴饞的時候時總會忍不住想來上一片剛炸好、香噴噴的雞排,再配其他炸物,臉上會充滿幸福的笑容!但營養師高敏敏提醒,雞排是危險食物的三高食物(高油、高鈉、高熱量),容易導致血管硬化、致癌、中風等危害,一起來看看雞排對身體有哪5大危害,以及各種炸物熱量圖鑑。雞排對身體的5大危害高敏敏表示,市售一片雞排平均大約630kcal,一片下肚後熱量比吃兩碗白飯還多。但雞排可怕的不是熱量,而是更多可怕負擔!把好好的雞肉拿去裹皮油炸,會對身體有以下5種危害:1.易血管硬化:蛋白質經過高溫油炸後,除了營養會被破壞(尤其維生素礦物質都會流失),並易形成「醣化蛋白質」,容易讓人體內的血管硬化。2.恐致癌:雞排屬高脂肪食物,加上食物經過高溫油炸後,會產生「多環芳香化合物」等易致癌危險因子。3.易中風:雞排高血脂、高鈉量,容易堵塞、收縮血管,引發中風。4.增加腎臟負擔:肉品醃過+灑滿調味料後會導致鈉含量過高,會增加身體負擔。5.易發胖:外層裹滿粉再經過油炸,熱量會比原本的肉高出2-5倍!加上澱粉包裹更易吸油,油脂含量也會比原本來得高很多。高敏敏表示,以雞肉為例,其實雞肉本身是屬於優質蛋白質,但透過不同的料理方式,熱量也會有所差異,「油炸」是最不明智的手法。因為外層都會再裹上一層粉、裹滿粉,再整個拿去油炸,所以熱量自然會比原本高出2倍以上。建議平時還是以蒸、煮、滷、烤的烹調方式為主。各種炸物熱量圖鑑除了雞排的熱量超高,其他炸物的熱量也是同樣高到嚇人。(以下熱量為每一份之數值)1.雞排(一片) 熱量630kcal2.炸百葉(一份) 熱量540kcal3.炸薯條(一份) 熱量529kcal4.鹹酥雞(一份) 熱量525kcal5.甜不辣(一份) 熱量350kcal6.炸豬血糕(一份) 熱量345kcal7.糯米腸(一份) 熱量325kcal8.洋蔥圈(一份) 熱量324.5kcal9.雞三節翅(一份) 熱量320kcal10.炸魷魚(一份) 熱量300kcal11.雞腿塊(一塊) 熱量275.8kcal12.雞塊(6塊) 熱量270kcal13.炸雞腿(一隻125g) 熱量270kcal14.可樂餅(一片) 熱量176kcal15.炸薯餅(一片) 熱量152kcal吃炸物5大秘訣看到這些炸物的超高熱量後,你還受得了嗎?若偶爾想放縱一下,營養師來教你怎麼吃可以減少負。1.去除麵衣、雞皮 減少熱量因為食材本身已醃製過,本身就很香很美味了,因此去除麵衣、雞皮,把高熱量的部分去除,依然可以享用到美味的料理。2.炸物不加九層塔不要以為炸物加九層塔可以更健康,九層塔容易吸油,配著吃容易攝取過多不必要油脂。3.不另外加調味料/醬料盡量以原味為主,避免另外添加調味料,攝取過多鈉離子,造成身體負擔4.與親友分食一起共享美食,分散熱量的同時也增近感情。5.選擇無糖飲料、無糖氣泡飲吃炸物總會想配飲料,建議選擇無糖飲料,可解饞順便增加飽足感,盡量避免吃炸物又配含糖量高的飲料。看完以上營養師介紹的雞排對身體的5大危害,以及各種炸物熱量圖鑑,在準備吃炸物之前快拿出來複習,擊退想吃的慾望。高敏敏表示,營養師也是人,如果吃炸物最愛吃的是炸雞翅,但一個月真的吃不到一次,所以吃到時就會盡情啃個精光,然後再默默去跑步運動。偶爾抱一桶炸雞在家裡跟家人一起享用,真的很幸福。延伸閱讀:.飯、湯、肉、菜先吃誰?營養師曝「正確用餐順序」吃飽又易瘦.減肥總失敗又復胖?「6招不復胖飲食法」照著做體重不會忽高忽低.鹹酥雞點蔬菜減肥?營養師警示油炸後熱量飆5倍,這類食物恐致癌
-
2023-11-06 醫療.心臟血管
血管受損5危險因子!吃對食物很重要 洋蔥、牡犡10種天然食材助護心
「心血管疾病多數是吃出來的。」隨著生活水平提高,飲食及生活習慣的改變,台灣心血管疾病發生率有逐年增加趨勢,患者愈來愈多,也日趨年輕,平時不痛不癢,往往出現症狀時,常已經心肌梗塞。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有哪些?心血管疾病一般是指心臟冠狀動脈血管疾病,及其他周邊動脈血管疾病。隨著生活水平提高,飲食及生活習慣的改變,心血管疾病發生率有逐年增加趨勢。每年台灣地區十大死都有多項與心血管疾病有關。根據統計,四到五成的心肌梗塞患者,發生疾病前,從未看過醫師,也沒有被診斷出有任何心血管疾病。若沒有警覺,心血管疾病往往殺人於無形。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表示,血管受損受到5大危險因子影響,分別為:血管受損5大危險因子.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高熱量.老菸槍其中又以高血壓最傷血管,血管長期處於高壓、緊繃狀態,又加上膽固醇、血糖過高,血管脆化程度會更快。他舉例,人體血管分靜脈與動脈,動脈主要是加壓力輸送血液到身體各處,含氧量比靜脈還高,壓力也比靜脈高。在疾病的呈現上,常聽見動脈血管硬化,而非靜脈血管硬化的主要原因也在此。疾病年輕化 與尼古丁有關係其餘4大危險因子都與飲食、生活習慣有關,高血糖主要與過度食用澱粉有關,高膽固醇多是油脂攝取量過多所致。王宗道表示,根據研究,平時若是常吃飽和脂肪酸的油脂,如豬油、椰子油等,只要2個月就會出現動脈硬化,建議多吃不飽和脂肪酸油脂,如橄欖油、苦茶油等。心血管疾病年輕化與「老菸槍」關係密不可分,菸中的尼古丁讓血管緊繃,與高血壓原理相同,加速血管硬化。但只要戒菸約1個月,血管緊繃的情形就會減緩;如果想明確的降低致死機率,至少要戒菸2年以上,才會出現顯著差異。吃對食物降低心血管疾病發作機率既然心血管疾病多數是吃出來的,所以吃對食物很重要,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發作的機率。以下10種天然食材中,就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綠燈食物。1.深綠色蔬菜含豐富的鉀、維生素C及膳食纖維。鉀促進神經感應與肌肉收縮,使心臟規律的跳動;維生素C的高度抗氧化活性,能預防血管壁硬化、心臟疾病發生,至於膳食纖維(比如蔬果、燕麥、全穀類、藻類)可降低膽固醇,預防冠狀動脈疾病。心血管疾病患者每天最好吃三份深綠色蔬菜。2.小麥胚芽、胡蘿蔔富含β胡蘿蔔素、鎂、維生素E與膳食纖維。β胡蘿蔔素具抗氧化功效,保護身體組織不受自由基破壞,預防血管病變。鎂能調節心臟律動,使心肌舒張,擴張冠狀動脈。維生素E的抗氧化活性可預防動脈硬化。3.海帶除低脂外,有β胡蘿蔔素、鈣與碘。鈣可降低吸收膽固醇和降血壓,碘能抑制甲狀腺亢奮,防心跳過快。紅藻中蝦紅素也能延緩血管老化。4.香菇味甘性平,香菇有多醣體、維生素B與維生素C。多醣體易吸收,能降血壓、膽固醇,維生素B包括葉酸、菸鹼酸、維生素B6與B12 等,供應新陳代謝的能量,保護心臟。如果罹患痛風,應減少香菇的攝食量。5.洋蔥洋蔥含有多種硫化物、硫胺基酸等營養,能降低血糖、血脂、血壓,舒張血管,發揮預防心血管病功效。6.紅麴含可以抑制膽固醇生成的物質及HMG-CoA還原酵素抑制劑,能維持膽固醇平衡。避免與葡萄柚、紅黴素等同時食用,避免生成更多膽固醇。7.黑木耳有補氣效果,含有胺基酸、膠質與多醣體,能降低膽固醇,清除血脂在動脈壁沉積,阻止血管增厚、硬化或鈣化,並改善高血壓症狀。8.深海魚如秋刀、鯖魚、鮭魚。魚肉中的DHA是ω-3的不飽和脂肪酸,能預防或減少發生動脈粥狀硬化、冠狀動脈硬化。EPA也是不飽和脂肪酸的一種,可加強代謝低密度膽固醇,防止腦血管栓塞與心肌梗塞。9.牡犡味澀微寒,跟墨魚、花枝與蝦子相比,牡犡的膽固醇含量較低,ω-3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能抗血栓,保護心血管,建議一餐的量不超過65公克(約8顆牡犡),如果那餐吃8顆牡犡,就不要再吃肉。10.番茄性微寒,果肉中有抗氧化的「茄紅素」,能消滅人體內的游離自由基,預防血脂凝結造成心血管阻塞,降低中風的危險。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心血管疾病?透過檢測血管健康,如脈波傳播連率(簡稱PWV,Pulse Wave Velocity)、踝臂指數(簡稱ABI,Ankle Brachial Index)、頸部超音波、腹部超音波、心臟電腦斷層等5種方法檢驗,可知是否有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達到警示作用。檢測多採自費,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建議55歲以上的女性及45歲以上的男性應針對心血管定期檢查,但隨著近年飲食西化,改為建議滿40歲以上的男女,就應考慮定期檢查。血管硬化並非一日造成,長時間不運動、攝取高熱量的食物都是高危險因子,若是有家族病史,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更高,格外需要定期檢查。如何改善心血管疾病?你該做7件事1.充足的睡眠。2.舒緩身體及心理壓力。3.戒掉抽菸惡習4.多蔬果、減少紅肉及蛋黃攝取。每餐七、八分飽就好5.培養每日運動習慣。6.控制三高,已有三高應調整生活習慣並配合藥物控制。7.女性腹圍保持80公分以下,男性保持在90公分以下。【資料來源】.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3-11-04 焦點.健康知識+
了解疾病預防的「三段五級」,從癌症和三高了解疾病預防的基本概念!
我們一般認為,所謂的疾病預防,就是在沒有生病前做好預防,如果一旦罹患疾病,那就不需要有預防的概念。但這樣想法對嗎? 答案是:錯的!吃藥也是預防?什麼是公共衛生的「三段五級」概念?公共衛生學者為預防疾病的進展,將預防的概念分成「三段五級」,作為推行疾病預防的準則。希望能夠在進入疾病之前,就能做好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降低日後醫療成本,除了減輕健康保險重擔,還能達到促進個人與社會的健康。三段五級將疾病分成三段,第一段是疾病前的預防,第二段是疾病發生時的早期預防,第三段則是疾病進入臨床期,探討的就是如何在疾病中預防疾病惡化。詳細的工作項目則分成5級,包括:促進健康、特殊保護、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限制失能或殘障與復健。接下來用癌症預防,來說明三段五級的概念小明是一個健康的男性,目前並沒有罹患癌症,那他要如何進行三段五級的預防呢? 第一段第一級:建議小明在身體健康時,要進行第一段疾病前的預防,做好健康促進活動,包括養成良好運動習慣、飲食均衡、補充足夠的營養來增強免疫力等。第一段第二級:如果小明發現自己家族有癌症病史,此時小明就需要進行加強預防,包括多攝取含抗癌成分的蔬果、注射HPV疫苗預防子宮頸癌或鼻癌癌、積極治療胃部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問題。 第二段第三級:這個階段預防主要是「疾病篩檢」,不讓疾病持續發展。以小明來說,他可以透過早期癌症篩檢,找出身體可能出現的腫瘤。例如:●使用低劑量斷層掃描(LDCT)進行肺部檢查,提早找出可能惡性的肺結節。 ●使用糞便潛血檢查或大腸鏡,檢查是否有大腸瘜肉的發生。 ●檢測血液中的攝護腺特異抗原(PSA,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濃度,早期偵測是否有攝護腺癌的可能。 透過早期篩檢,提早篩出可能的腫瘤或癌細胞,這是三段五級中的第二段、第三級。因為此時癌症屬於早期,大多可以使用外科手術移除不大的惡性腫瘤。第三段第四級:此時疾病的預防主要是「疾病照護」,其中第四級主要是限制失能與殘障:癌症早期手術後需要定期追蹤,減少日後復發可能造成引起的身體失能危機。使用輔具維持日常的活動,例如善用拐杖與輪椅維持病人的活動力。第三段第五級:主要透過復健,維持病人的生活與工作,例如肺癌切除肺葉的病人,進行肺部復健後,可養成正確的呼氣和吸氣技巧,可維持病人日常工作與處理生活事務。許多中後期癌症治療的病人,在治療初期多半都還有體力維持日常的工作,維持日常的生活。如果小明年紀已高,可能就需要轉送到適合的照護機構進行安置,設法讓小明保有基本生活的能力,減輕家庭的負擔。三段五級預防常用於慢性病,特別是三高病患!經常聽到一些三高病患,他們已經有高血壓、高血脂或高血糖,但是卻總是拒絕承認,想要用運動、飲食控制來讓三高下降。但經常發生的狀況是:三高指數沒有下降,也有可能是微幅下降,但是相關疾病的風險卻激增,最後導致中風或發生心臟病等狀況。其實,很多人沒想過:吃藥也是一種預防。在《宇平診所》網站中有一篇文章《您想要初級預防還是次級預防呢?》中提到:有許多人慢性藥吃的瀝瀝拉拉,三個月的藥,吃了五個月還沒吃完。很多患者被問起來,也是理直氣壯地回答說:「藥還沒吃完呀,就沒有回診囉」這個時候劉醫師常常會回一句話說:「您是想是讓疾病不要發生呢,還是想等生病之後再來治療呢?」其實,這位醫師提到的情形就是:沒有做好第二段預防的狀況,這也是很多醫師呼籲的事情。新光醫院心臟內科洪惠風醫師曾經撰文指出:當我們控制了LDL,就控制了動脈硬化的速度,也就減緩了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這說明了,如果可以使用藥物順利控制膽固醇,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能有效地預防更嚴重的疾病。所以,當你無法只靠運動與飲食讓三高下降時,就需要考慮服用藥物來進行預防,千萬不要等到疾病惡化到無法拯救時才來後悔。三段五級來說明三高的預防:第一段 健康促進:希望讓民眾能夠健康的生活、並且針對三高的危險族群完成特殊保護的措施第一級促進健康:目的在於讓國人身心健全,維持健康面對三高,減少三高的發生。具體的作法:●良好的衛生教育和注重健康的營養觀念●良好的婚前規劃與性教育,並進行遺傳優生,減少因遺傳導致三高的可能性。●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定期體檢了解身體健康狀態●注意個性發展,維持心理健康第二級特殊保護:針對的三高的高危險族群進行保護,預期減低疾病的發生。具體的作法:●腰圍過粗的族群,應定時體檢與透過飲食與運動設法改善腰圍過粗的問題。 ●體重過重的族群,避免吃下過多的糖分,不喝含糖飲料,養成定時運動的習慣,維持良好的作息 第二段 疾病篩檢:疾病剛開始發生的早期,甚至是「無症狀」期,就能透過篩檢而得到早期診斷,而能達到早期治療的目的。第三級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篩出早期的三高病人,避免三高併發更嚴重的併發症,減少失能的機會。具體的作法:●透過定時體檢進行篩檢,在三高數值異常時就提醒民眾早點進行各種治療。●早期服藥治療三高,病人避免日後因三高併發腎病變,最終導致洗腎一途,病人會發生失能問題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三高如果不控制好,容易發生心血管疾病,例如發生中風,有可能會導致病人發生失能或殘障的問題。第三段 慢性病照護:透過臨床指導來避免現在病人的殘障或失能程度,並透過復健讓病人能夠有自立自主可能。第四級限制失能或殘障:避免三高進一步惡化或併發嚴重的疾病,所需要採取的措施與相關照護設備。具體的作法:●三高病人應該定時追蹤三高數據,同時也要檢查腎功能、心電圖等檢驗數據,早期篩檢出併發症加以治療,避免病人惡化成更嚴重的疾病。●三高病人可使用特定的照顧輔具,避免未來併發更嚴重的後遺症。第五級復健:提高三高病人的生活能力與獨立性具體做法:●透過良好的復健讓三高病人維持一定的工作能力,能夠維持自己的生活品質。例如腎病變的病人透過定期洗腎,維持部份工作能力和生活品質。●設置良好的照護機構或措施,來照護年齡較大、病情較為嚴重的三高病人或家庭,減輕負擔。參考資料:您想要初級預防還是次級預防呢?洪惠風/23世紀的醫療
-
2023-11-04 養生.聰明飲食
熱量超驚人!醫師公布5大包餡食物是傷腎大魔王 第一名大家午餐經常吃
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的三高是慢性腎臟病的危險因子,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也可能導致三高,有腎臟科醫師公開5大高熱量包餡食物傷腎排行榜,包括鍋貼、小籠包、水餃、鮮肉大餛飩湯等都在列,這些竟然都是我們早餐午餐常吃的食物。根據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在其「洪永祥醫師的慢性腎衰竭攻城療法」粉專發文指出,慢性腎衰竭造成的原因最常見的就是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這些代謝症候群相關疾病。飲食上,高油、高鹽、高糖、高熱量的食物往往就是傷腎大魔王。澱粉高熱量、五花肉高熱量,當澱粉緊密包著五花肉,一點油脂都不漏掉完全吃進肚子裡就超級傷腎。洪永祥說在門診經常聽到腎友不小心吃到以下五大包餡食物,讓腎功能大幅往下掉,提醒腎友盡量少吃為妙。5大包餡食物傷腎大魔王第一名 鍋貼10顆約750卡第二名 小籠包8顆約 520卡第三名 水餃10顆約500卡第四名 鮮肉大餛飩湯:8顆約400卡第五名 胡椒餅1顆 約350卡(資料引用自臉書粉專「洪永祥醫師的慢性腎衰竭攻城療法」)台灣慢性腎臟病人口多 不想洗腎需嚴加控制台灣洗腎人口近10萬人,據統計,每8位成人有1人發生腎臟病變,20歲以上慢性腎臟病盛行率達12%。慢性腎臟病分為5期,到了第3期開始進入中重度腎臟病階段,此時腎臟已經開始明顯受損,尤其到了第5期時,腎臟無法正常代謝運作,會開始出現尿毒症狀。那是不是中重度階段就要洗腎了?國泰醫院暨內湖國泰診所腎臟內科主治醫師曾柏榮曾受訪指出,3到5期的病人並不是馬上就要洗腎,此時應該控制好慢性疾病,包括血壓、血糖,減少高蛋白食物和控制磷離子、鉀離子的攝取,避免內臟、湯汁等食物。另外,也要盡量避免服用不必要的藥品。護腎控三高 黃金八守則維護腎臟健康,首先要養成健康生活型態,國際腎臟醫學會與國際腎臟基金會提出「護腎黃金8守則」,包括三高控制、健康飲食、規律運動、體重控制、避免服用不當藥物、多喝水、不抽菸及定期檢查腎功能。國健署提醒,驗尿及抽血檢查是判斷腎臟健康的重要治標,目前國健署提供40至64歲民眾每3年1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成人預防保健服務,以利國人及早察覺慢性腎臟病及三高。護腎黃金8守則1.三高控制:定期健檢及早發現;有三高的更要按時服藥控制。2.健康飲食:不過度吃蛋白質;高油、高鹽、高糖、高熱量的食物少吃。3.規律運動4.體重控制5.避免服用不當藥物:非類固醇的止痛藥還有來路不明的中藥別亂吃。6.多喝水7.不抽菸8.定期檢查腎功能【資料來源】.臉書粉專「洪永祥醫師的慢性腎衰竭攻城療法」.衛福部.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3-11-01 失智.大腦健康
預防失智多吃綠色蔬菜及莓果 3種平民蔬菜高度營養又護腦
預防失智症飲食中最有名的就是地中海飲食和麥得飲食,這兩種飲食有很多共同的健康原則,澱粉建議吃全榖雜糧類;蛋白質以豆類、魚類、家禽類為主,降低動物性肉類來源;堅果每天補充;減少危險食物,也說明蔬果量足夠,特別是麥德飲食有提出要攝取綠色蔬菜及莓果類。另外控制好體重,預防三高也可以降低失智症的風險。因為國人蔬菜量不足,水果不均衡,今天就來推薦幾個營養豐富的綠色蔬菜及莓果類,讓大家可以從飲食中先選擇這些蔬果來護腦護血管。綠色蔬菜●地瓜葉:富含纖維有助降血脂控制血糖,水溶性維生素C幫助膽固醇的代謝,維生素A及胡蘿蔔素提高血管抗氧化能力,鐵、鉀等礦物質的含量也高,是高度營養護腦的平民蔬菜。●空心菜:礦物質鈣、鉀、鎂豐富,是地中海飲食中的重要特色,可以降低三高及失智症的風險,加上維生素A豐富,可以提升免疫力,加強腦部抵抗自由基。●菠菜:維生素A、維生素E、鈣、鎂、鉀豐富,其中葉酸含量特別高,助血管修復,促進血液循環,預防血管性失智的風險。莓果類水果●桑葚:抗發炎抗氧化的植化素豐富,尤其花青素可以保護腦部😍,加強傳達能力,花青素易受熱破壞,建議不要加熱才能吃到豐富的營養,維生素E也可以加強體內抗氧化力,預防腦部提早老化。●草莓:富含菸鹼酸、葉酸和維生素C,加強血管健康,植化素中的花青素和阿魏酸對腦部有抗氧化的保護功能。●藍莓:豐富的花青素、類黃酮素是護血管的好幫手,有助腦部記憶力及學習力的提升。預防失智症,飲食均衡規律運動之外,特別提醒大家蔬果量要足夠,基本的三份蔬菜加上兩份水果,要做到其中有一份蔬菜來自綠色,一份水果可以選擇莓果類,蔬菜可以低溫少油炒或是燙過後淋上植物油,水果不要單獨打成果汁避免過量。(本文由劉怡里營養師臉書粉絲專頁授權刊載,原文連結)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0-31 醫療.巴金森病
中風後要當心!4步驟揪出躲在中風後遺症下的巴金森病
每當秋冬換季時節來臨,又進入了溫差變化大的腦中風好發高峰期。60歲多歲的李奶奶在一次中風後常感覺半邊肢體使不上力,走路也稍微受到了影響,家人當作是中風帶來的後遺症,只督促奶奶多運動復健,並無多想。數月後沒想到李奶奶身體狀況更加退化,頻頻出現腳步不穩或被自己絆倒等狀況,直到再次就醫才檢查出症狀竟是因罹患了巴金森病(帕金森氏症)所引起。所幸使用巴金森病藥物治療後情況便逐漸改善。STEP1知道為什麼容易混淆嘉義長庚醫院神經內科系運動障礙暨失智症科主治醫師謝宗達說明,不少病患中風後會出現與巴金森病相似的症狀,如:肢體僵硬、動作緩慢、步態不穩等,有些病患只將這些症狀當作是中風後的後遺症,未深入檢查或追蹤;更有歷經數年後才確診為巴金森病的個案,延誤了黃金治療期。之所以會延誤確診,謝宗達表示,有些病患的腦部可能原本就有潛在巴金森病的退化狀況,但是症狀相對輕微,沒有影響到日常生活功能常可能受到忽略。直到病患在相對短的時間內出現階梯式逐步惡化的步態不穩、容易跌倒,就醫後透過神經內科醫師專業的病史詢問、臨床神經學檢查、搭配腦部影像斷層掃描,才判別出是典型巴金森病、血管型巴金森症候群,抑或是混合型。STEP2分清楚症狀哪裡不同中風後類似巴金森病的症狀,與典型的巴金森病確實仍有不同的地方。謝宗達說,典型的巴金森病會出現靜止型的手腳顫抖、肢體僵硬和動作緩慢症狀,且通常是不對稱,先由單側開始,病程到了中期後會步態不穩、難以維持穩定的姿勢且容易跌倒等,為典型巴金森病的病程。但中風後產生的類似巴金森病的症狀,被稱為血管型巴金森症候群,通常是歷經多次的腦中風,且中風的位置多在腦室周圍、皮質下白質及基底核附近。主要的影響範圍是下半身,也稱為下肢巴金森症候群,症狀主要為步態不穩,也會有肢體無力、痙攣、臉歪嘴斜、口齒不清等中風後遺症;而上肢不對稱的震顫、僵硬、動作緩慢等症狀則較少見。STEP3了解各別的治療方式謝宗達表示,巴金森「病」與巴金森「症候群」不同,典型的巴金森病是一種疾病;症候群則代表一群症狀,如:動作緩慢、肢體僵硬、顫抖等,這些症狀的背後產生的原因有許多種,可能是中風、藥物、感染等造成,需釐清背後造成的因素採取治療。血管型巴金森症候群治療:類似於中風,以藥物治療並搭配復健運動,以及控制中風的危險因子:如📍控制三高📍戒菸📍節制飲酒📍健康飲食📍規律運動📍控制體重📍良好的睡眠品質典型巴金森病的治療:同樣透過藥物和運動復健併行。藥物會使用兩大藥物為主,分別是左旋多巴以及多巴胺受體促效劑。值得留意的是,典型巴金森病的治療須隨時依病程和病人的狀況做劑量的調整,病人應與醫師保持密切溝通並提出自身需求。如較年輕的病人可考慮先使用多巴胺受體促效劑,讓體內藥物濃度維持穩定,避免太早使用較高劑量的左旋多巴,造成藥效波動與異動症的產生。但這類的藥物,若用在血管型巴金森症候群上,控制的程度有限。無論是巴金森病或巴金森症候群,謝宗達建議,為及早發現疑似症狀並確診,可參考台灣動作障礙學會的「巴金森手指檢測」或「巴金森自我評估量表」進行檢測。中風後積極控制導致中風的因子,就能減輕日後再次中風造成的傷害,降低演變成血管性巴金森症候群的機率。STEP4巴金森病有哪些種類一次看巴金森病依不同致病原因可大致分為三類,其中又以不同致病機轉細分許多類別如下:原發性巴金森病(典型巴金森病):📍典型巴金森病:發病年齡在41歲之後。41歲以前發病稱為早發性巴金森症候群,並依發病年齡分為:📍青年型巴金森病:發病年齡在21到40歲間,青年型巴金森病與典型巴金森病症狀類似,是因大腦黑質部有路易體的存在。📍少年巴金森症候群:發病年齡在20歲之前,則是一些類似巴金森病症狀,以及許多不同病理特徵的混合,患者腦內並沒有一般巴金森病患者特有的路易體,所以叫做巴金森症候群。非典型巴金森病(又被稱為巴金森附加症候群):好發於成年人,是進行性神經礙障的一種,病程發展過程中,會造成紋狀體當中的多巴胺缺乏,而產生類似巴金森病的臨床表現,此外也有其他症狀,亦被稱為巴金森附加症候群。病人一開始可能被診斷為巴金森病,但隨著病程發展,有15%的病患會出現其他非典型的症狀。📍多發性系統退化症:症狀合併有自主神經失調,如性功能障礙、排尿困難、姿態性低血壓、平衡障礙等。📍進行性上眼神經核麻痺症:病患的眼球運動會受到限制,特別是垂直方向的運動,這類病患的進展速度較快,發病5到10年內就會臥病在床。📍大腦皮質基底核退化症:除一般巴金森病症狀外,也會現出單側肢體僵硬、大腦皮質異常的症狀。📍擴散性路易體症:有失智、憂鬱、幻覺等認知功能異常,波動起伏的意識和行動緩慢、僵硬、顫抖及自主神經障礙等巴金森病症狀。次發性巴金森病:源自於各種因素造成,包含常壓性水腦症、腦瘤、中風、藥物或感染等。📍常壓性水腦症:由於腦脊髓液的積聚,造成腦神經組織的損傷,症狀除步態不穩之外,還伴隨失智、尿失禁等,走路步距會變小,就像腳被地板黏住般,踩著碎步往前衝,症狀主要是舉步維艱,較少顫抖情形。📍腦瘤:腦瘤生長在大腦基底核附近,會壓迫到運動神經而產生類似巴金森病的運動障礙。📍中風:腦血管阻塞導致血管內血液流動受阻,會出現臉歪嘴斜、口齒不清、單側肢體無力、感覺異常等症狀。若中風位置發生在控制運動的基底核附近,症狀就會類似巴金森病,由於症狀主要發生在下肢部位,又稱為下肢巴金森症候群。📍藥物:藥物引起的巴金森病通常發生於身體的兩側,與一般典型巴金森病的單側開始不同,常見導致的藥物為抗精神病藥物及止吐藥。📍毒素及感染:像錳與其他金屬、一氧化碳及其他化合物及感染,包含愛滋病、結核病等,可能也會出現行動緩慢、僵硬、姿態不穩等巴金森病的症狀。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推出《巴金森病88問》一書,收錄「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等社團中6000位巴友與家屬的真實提問,整理成最常見的88個困擾,由全台逾20位權威專家受訪、審訂,並經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協助審閱,期盼成為溫暖巴友家庭的支持資源。全書集結8大主題:疾病診斷、動作障礙、非動作障礙、生活起居、疾病治療、常見合併症、心理調適、照護資源等,提供給需要的民眾。📖免費閱讀>>>《巴金森病88問》【加入Facebook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歡迎您加入
-
2023-10-30 失智.大腦健康
三高易損傷腦血管 中醫教你食療補養降低失智風險
.控制三高,避免累積過多糖分脂肪.腦中風、頭部外傷 失智容易找上門.配合藥膳 改善脾弱腎虛、痰瘀阻脈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三高問題,容易引起腦血管和心血管疾病。三高初期因沒有明顯的症狀,讓人難以察覺,也忽略潛藏的傷害,除了致命危機,三高更是失智的危險因子,易損傷血管造成血管性失智症,也會增加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中醫「以通為補」 調理氣血通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舜穀說,三高的成因是身體累積過多糖分、脂肪,導致末端細胞得不到充足的養分與氧氣,造成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使用中醫食療補養,建議採用「以通為補」的方法,以高血壓為例,應先讓血管放鬆,減少血管平滑肌的壓力,再搭配可通暢血管的丹參、白芍、三七等藥材。若是高血脂問題,要使用消脂化痰的青皮、陳皮、山楂果、洛神、紅麴等藥材,可促進腸胃蠕動,減少過多脂肪的攝取;針對重度肥胖或高血脂的病患,可給予大黃幫助活血化瘀,增強腸胃道蠕動。林舜穀補充,高血壓的人可另食用杜仲、天麻補腎;高血糖者可吃黃耆、五味子降血糖,避免身體長期處在高血糖的狀態下,導致慢性發炎。運動、定期針灸 防血管性失智三高常伴隨著末稍循環不良的問題,頭部也是屬於肢體末端,而造成失智症第二大原因的血管性失智症,可以多運動促進腦部血液循環,藉由控制三高來達到預防效果。林舜穀表示,也可透過穴位刺激,幫助引導氣血下行,包括印堂、內關、三陰交、百會、風池、完骨、天柱等穴位,經常按壓或定期針灸,可以疏通經絡氣血,會有一定的效益。失智症屬於非正常老化的大腦疾病,但是腦中風、頭部外傷會讓認知障礙的症狀快速發展,當腦組織受到損害,失智現象可能接踵而至。頭部外傷可歸究車禍、意外跌倒、運動損傷等,若是傷及負責記憶的海馬迴,會大腦萎縮和皮質變薄,就會演變成失智症。腦神經的功能一旦受損,恢復很有限,有相關疾病史者要多加注意,及早發現治療,可維持生活品質。如何改善高血脂?林舜穀建議,食用「山楂果藥膳」藥膳,可以改善中醫理論的痰濁、瘀血,意即改善脾弱腎虛、痰瘀阻脈。這道藥膳富含山楂的功效,可以幫助降低膽固醇和血脂,同時瘦肉和番茄也有助於調節血脂。山楂果藥膳材料:山楂果乾15克、瘦肉(雞胸肉或瘦豬肉)50克、番茄1個、生薑1片、蒜末及食鹽適量作法:1.將山楂果乾先泡水,約泡20分鐘,然後切碎備用。2.瘦肉切成小塊,番茄切丁,生薑切末。3.先將瘦肉汆燙,去除血水、腥味和雜質。4.另起鍋,加入清水將山楂碎、瘦肉、番茄和生薑放入鍋中,煮沸後轉小火燉煮30分鐘。5.最後加入蒜末和適量的食鹽,攪拌均勻再煮5分鐘即可。責任編輯 :辜子桓
-
2023-10-29 醫療.新陳代謝
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臟病照護整合方案 DKD品質獎勵金獲獎院所
收案人數前3名台南游新診所醫師、營養師、衛教師/多管齊下 掌控糖友病情游新診所統計患者資料發現,單純糖尿病或合併腎臟病變,40歲(含)以上就佔90~96%,女性略多。111年台灣腎病年報,病人洗腎前一年,近八成有高血壓、四成糖尿病、三成高血脂,因此控制三高是必要手段。游新診所院長游新表示,診所內有七位醫師、專任營養師和多名護理衛教師,病友除了和醫師討論病情,在候診廳、抽血處及衞教室都能接收到關懷與專業建議。診所還設計許多衞教單張,讓病患帶回複習,讓醫療事半功倍。坊間許多不實醫藥廣告,診所也積極幫病患釐清真相,並協助檢舉。國民營養健康變遷調查指出,國人營養概念不足、活動量不夠、飲食過於精緻、飽和脂肪酸及鈉攝取過多、膳食纖維攝取過低,加上20年來含糖飲料攝取過多,營養失衡,升高肥胖、慢性病風險。因而衛教從學童開始非常必要。另外,特定基因體質易得糖尿病、腎臟易受損。三高、心腦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及腎臟病家族史,或服用腎毒性藥物,都是慢性腎病高危險群。護腎8守則:三高控制、健康飲食、規律運動、體重控制、避免服用不當藥物、多喝水、不抽菸及定期檢查腎功能。收案人數前3名彰化員榮醫院/及早控管血糖、血壓 預防腎臟受損的關鍵彰化縣員榮醫療體系員榮醫院獲健保署111年糖尿病、慢性腎臟病照護品質獎勵。員榮醫院腎臟科、新陳代謝科及心臟科與個案管理師合作,進行糖尿病共病照護,包括控制糖尿病、降低血壓、控制蛋白尿等,早期控管預防,是防止腎功能受損的關鍵。員榮醫院腎臟科醫師王奕中表示,國人腎衰竭兩大原因是糖尿病和高血壓,高血壓控制不良,會造成腎功能惡化,而腎功能衰退也會造成高血壓,共病關係密切。有些病患是因為血壓高,到心臟科檢查才發現腎功能已有問題,因此腎臟科和心臟科得密切配合照護腎臟病、糖尿病患者。王奕中說,民眾也應重視健檢,如有泡(泡泡尿)、水(水腫)、高(高血壓)、貧(貧血)、倦(倦怠)極可能是腎臟病警訊。雖然糖尿病、腎臟病也和遺傳有關,但控制飲食和運動習慣仍能有效預防或減緩腎功能惡化,尤其如「限鹽」的飲食對於高血壓和腎臟病的控制非常重要。曾有病患體重130公斤,血壓很高,已是糖尿病前期,但在體重減了30公斤後,可以不必吃糖尿病藥,高血壓藥物也因此減量。預防和管理糖尿病、腎病變需要綜合的健康管理計畫,患者應與醫療人員合作,制定個人化治療計畫,減少腎臟受損風險。品質前3名高雄市立大同醫院/患者搭配個管師 APP協助自我管理糖尿病與腎病經常存在共病關係,高醫從2012年承接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經營以來,即針對每位到院體檢者,找出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列管,建立完整個案管理系統。大同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鈕聖文說,以111年為例,高雄市立大同醫院所列管的糖尿病患者有1萬3,380人,列管的早期腎病變與慢性腎臟病患者有6,205人,每位患者都有個管師,且下載醫院APP,個管師會提供患者保健資訊,追蹤治療情況,APP則可讓患者方便查看最新檢驗報告,與衛教講座等訊息。早期腎病變多無聲無息,等到發病,可能已是末期腎病變,因此,需透過定期健檢來杜漸防微,尤其是有糖尿病、腎病家族史者,更要定期抽血了解血糖、腎功能。目前政府提供小一、小四生尿液普篩,若查覺有蛋白尿等,一定要抽血驗肌酸酐等數值,了解是否有腎絲球病變等病況。印象深刻的是曾有位20歲女大生,因噁心、嘔吐掛急診,照胃鏡無異常,抽血一查竟是因尿毒症誘發,腎功能剩下不到5%。由於腎臟損傷病況已不可逆,接下來只能長期洗腎,並列入等腎臟移植名單,若她能及早做健檢,可望延緩或阻止腎衰竭速度,不致年紀輕輕就洗腎。品質前3名台南龍崎區衛生所/地方獨居長者多 加強衛教協助自我照護根據健保署111年糖尿病、慢性腎臟病照護品質獎勵的資料,台南市龍崎區衛生所榮獲地方品質前三名的殊榮。龍崎衛生所所長兼任醫師王琦瑩說,衛生所是區內唯一開業的醫療院所,僅一名家醫科醫師看診。所內糖尿病就診患者共56位,有八成六加入全民健保糖尿病醫療給付改善方案收案照護。其中4位同時有糖尿病及腎臟病,平均年齡62歲。王琦瑩表示,當地患者多獨居長者,最需要詳加教導疾病自我照護的技巧與用藥順從性。對於共病患者,醫師、護理師及營養師組成照護團隊,安排患者接受定期衛教追蹤、營養諮詢,更提供完整眼底及足部檢查,並鼓勵加入糖尿病病友團體課程。王琦瑩說,為幫助患者了解自我血糖監測的重要性,今年引進智慧型血糖機,醫護人員可從APP平台追蹤患者的血糖變化,照護個案每3到4個月需接受血液及尿液檢查,監測控制情形。至於如何找出隱藏的共病患者,王琦瑩說,執行社區整合性健康檢查時,都會發現蛋白尿患者,他們同時有高血糖及血壓異常,排除其他造成腎臟疾病的原因後,就診斷為糖尿病腎病患者,即可進行收案照護。若發現腎功能指數為3B分期以上,就進一步將患者轉介給腎臟病專科醫師。110-111年糖尿病及其共病之就醫人數和平均年齡
-
2023-10-29 慢病好日子.糖尿病
慢病主題館【糖尿病】共病糖友的一天,一天要吃最少8顆藥!
露露姐60歲女性,患有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三種慢性病。18年前因易喘胸悶而檢查出冠狀動脈心臟疾病,隔年檢查出高血壓,再過二年確診糖尿病。目前皆由同一位醫師診斷開藥、定期回診檢查,各科的慢病藥物加在一起,一天要吃最少8顆藥。目前慢性共病控制穩定,在飲食、運動、服藥都有配合醫師建議,與疾病和平共處中。【飲食篇】8:00 吃早餐不同疾病吃藥的時間都不同,一下飯前、一下飯後,我可以怎麼做?成大醫院糖尿病衛教護理師鄭巧雯指出,依據疾病不同,需要在不同時間點服藥,對病人常帶來困擾,對患有不同慢性疾病的人來說,吃藥時間和方式可能帶來挑戰。專科醫師會盡量根據病人的生活習慣開立藥物,幫助病人簡化用藥方式,讓慢性共病病人在飲食和用藥上達到一定的平衡。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鄭巧雯強調均衡飲食的重要性,包括定時定量、少油少鹽,及減少加糖食物的攝取。她提到,每天應攝取六大類食物,全穀雜糧、豆魚蛋肉、蔬菜、水果、乳品及油脂和堅果類。這個飲食原則對患有多重慢病的人同樣適用,但特別要注意的是合併患有慢性腎病的糖友。鄭巧雯說,有些人認為麥片和五穀粉是健康選擇,因為它們不含糖,但事實上,未經精製的全穀雜糧含有高磷,對於腎臟疾病病人不利。她建議這些病人應該避免攝取高磷食物,可以選擇低氮澱粉(冬粉、米粉和米苔目)、白飯等全穀類,吃得更安心。鄭巧雯也提醒糖友,過多的水果攝取可能導致血糖急劇升高,進而對血管和器官造成損害,甚至引發併發症。她建議每次只吃一份水果,約棒球大小。對於糖尿病監控,空腹、飯後血糖和糖化血色素是重要指標。如果病人發現自己儘管飲食控制得當,但血糖仍難以控制,建議使用連續血糖監測儀或每周測量一次配對血糖,以找出控制不佳的原因。延伸閱讀:慢病好日子-享學糖->破解迷思!「吃甜食」是罹患糖尿病的主因?【治療篇】10:30回診 得了糖尿病後,腎臟也出現問題,好擔心其他方也壞掉,可以怎麼預防?「唉…我有三種慢性病,每天吃的藥一大把,聽鄰居說有慢病整合門診,但是到醫院網站查資料卻遍尋不著,也找不到地方掛號,到底整合門診是什麼?我可以去看嗎?」「隔壁盧太太說她最近在看慢病整合門診,醫師會一次看完所有疾病,我也想試試,但打開Google搜尋發現有專科中心的整合門診,也有成人慢病的整合門診,看半天也看不懂,我可以問誰呢?」台大醫院副院長、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黃國晉教授說,台灣邁入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增加,慢性病的盛行率也逐漸上升,而且罹患「共病」也愈來愈多,尤其糖尿病盛行率越來越高,若沒有控制好,患者容易有併發症產生,例如大小血管病變、神經病變和足部病變。但在確診糖尿病前,可能就已經存在的疾病,進一步造成腎臟功能惡化,稱為「多病共患」。黃國晉強調,併發症與多病共患的因果關係不同,再加上老化會造成身體功能的退化,需要經過整合診斷找出原因、控制疾病。黃國晉說,為因應多重慢性病人的醫療照護,健保署陸續制訂整合性照護計畫,從基層到各層級醫療院所,目的是希望避免重複領藥及藥物交互作用。再者,以病人為中心的門診整合,提供多重慢性病人有效率的醫療服務,以「守門人」制度整合的看診需求,一次就診完成糖尿病、腎臟病、心血管疾病及三高追蹤管理,包括疾病治療、篩檢項目及提高健康識能等,建立全人照護醫療模式,保障多重慢性病人的醫療權益。但黃國晉表示,即便整合門診有其好處,也不盡然適合每一位多重慢病患者,還是有許多患者個人化、家人照顧者等時空背景因素須考量。以「高齡醫學整合門診」為例,患者收案前,醫師會先進行周全性的老年評估,先了解長者身體狀況及疾病脈絡,甚至探索心理層面,才會確認收案。黃國晉建議民眾多了解多重慢病資訊,提前做好健康管理,了解共病的關聯及危險性,與醫師配合討論共享決策。雙向配合才有機會改變現況、打破專科界線,將患者的需求視為一個整體,設定照護目標降低死亡率、改善疾病、提升生活品質,達到慢性病防治及延緩。【檢查篇】15:00 看報告檢查報告上數字這麼多,到底哪幾個是重要的?我要注意哪些?「除了糖尿病,我還有心臟疾病和高血壓,每次回診報告都密密麻麻一大張,擔心慢病惡化,到底要怎麼看這些數字啊?」成大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任歐弘毅說,糖尿病管理要看的數值很多,雖然控制血糖是預防及延緩併發症的不二法門,但不僅是血糖數值而已。廣大慢性病友都應該要注意,長期治療追蹤慢性病的過程中,都應該要認識和重視各項數據,及其背後代表的意義,尤其心、腎、糖慢性病的患者,更要注意其間的交互作用。以糖友為例,其可能引發的各種急、慢性併發症具不可逆性,可能演變成洗腎、失明、截肢、心臟衰竭,病友不能掉以輕心。歐弘毅說,三個月的定期回診檢查中,更應該要好好的認識檢查項目和數據,例如和大血管病變相關的ABC數值:A糖化血色素、B血壓、C血脂;以及小血管病變如腎臟功能(尿液白蛋白、腎絲球過濾率)、視網膜檢查等,當發現身體功能有異常衰退時,需要即時和主治醫師討論、調整治療用藥。歐弘毅說明,因為慢性疾病之間有很強的關聯性,為強化防治工作,全台積極推動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絡,以及不同慢性科別的共同照護,跨科、跨領域追蹤管理病況。看診前,先由護理師、營養師提供衛教,了解日常生活型態及過去病史,先揪出潛在問題,協助醫師看診時快速找出共病因子,或可能產生併發症的高風險群。另外,「血糖降下來,是不是可以停藥或減量?」歐弘毅說,國人擔心傷腎而不敢吃太多藥,或認為血糖狀況穩定是就可以停藥,其實都是不正確的迷思,務必配合醫囑定期用藥,才能有效控制糖尿病以及避免共病發生。目前的糖尿病藥物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保護腎臟,聽信偏方才是讓病情雪上加霜的原因。若想要減少藥量,或擔心糖心腎共病的藥物過多,可轉介至整合門診進行看診及多項檢查,透過跨科別醫師的共同照護,提升疾病控制效果。【睡眠篇】21:30 休息衛教師鄭巧雯指出,衛教門診常有病人抱怨睡眠問題,可能因為睡眠品質不佳或疾病症狀干擾夜晚安眠。她建議,應著手檢視日常作息和飲食習慣,因很多睡眠問題起源於生活方式。例如,糖尿病友可能因睡眠不足或質量不佳而導致血糖波動。露露姐分享,剛得糖尿病時,血糖控制不穩容易夜尿影響睡眠。鄭巧雯建議,除了按時服藥外,可以在白天安排活動,以避免長時間午睡,時間不超過30分鐘;晚上保持固定入睡時間,同時避免下午3點後攝取含咖啡因的飲品。如果這些方法無法改善,病人應主動與醫師討論,共同探討包括藥物服用時機等其他治療方式,或透過定期運動來提高睡眠品質。延伸閱讀:【慢性共病防治】生活習慣病 個人、家庭應負責,分享健康資訊 實踐建康永續個人SDGs【慢病94愛你慣】壞習慣總改不掉?專家手把手教你走向健康之道【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3-10-25 醫療.新陳代謝
65歲以上注意!老年糖尿病人死亡率1.27倍 3類運動助延長壽命、減緩併發症
李伯伯上星期覺得頭暈想睡,這幾個月體重減輕至醫院就診,經過醫師檢查,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醫師向李伯伯解釋,糖尿病是因為胰臟分泌的胰島素不足或者胰島素阻抗,胰臟功能會隨著年紀增長而衰退,但是透過飲食運動和藥物的配合下,也能將血糖控制好。高齡者(65歲以上)糖尿病,跟非糖尿病的人有什麼不一樣?.死亡風險高:65 歲以上新發病糖尿病病人,死亡相對風險高於非糖尿病患者,台灣本土健保資料庫發現高齡者如果有糖尿病,死亡率會增為 1.23-1.27 倍。.血管併發症風險高:發生心血管併發症相對風險也高於非糖尿病患者1.54-1.70 倍。.低血糖風險高:隨著年齡增加,長者對於低血糖自覺(hypoglycemia awareness) 的閾值 (threshold) 會下降,所以長者一旦發生低血糖,會來不及反應,更容易發生認知功能障礙。高齡糖尿病患者可能因為日漸衰退的肝、腎功能、或腸胃吸收影響到原本代謝降血糖藥物的效果、多重藥物間交互作用、認知功能障礙影響飲食行為模式、或高齡家庭照護上的問題等,使其更容易引發低血糖風險。除了控制好血糖以外,低血糖常造成更大傷害,平時要多注意避免低血糖發生。.老年症候群風險增高:高齡糖尿病人常伴有多重藥物使用、日常生活功能下降、認知功能障礙、憂鬱、尿失禁、失眠、視力障礙、衰弱、肌少症、跌倒與骨關節退化,即所謂老年症候群,研究證實高齡糖尿病患者發生老年症候群的機率會增加,而且與其預後與死亡率有關。.衰弱症及肌少症:肌肉量隨著年齡的增加會慢慢流失,研究指出糖尿病人具有 3 倍以上的骨骼肌肉質量減少的風險,高齡糖尿病人的衰弱症比率約為32-48%,高於非糖尿病老年人的5-10%,一旦身體的肌肉減少,就會影響肌肉儲存能力和利用葡萄糖的能力,更不容易控制血糖。高齡糖尿病人血糖、血壓、血脂控制都很重要血糖、血壓和血脂控制目標,會隨著健康狀況而有不同,下表提供參考:如何安排運動據美國糖尿病與運動醫學學會指引認為高齡患者與年輕族群無異,但要特別考量安全性,有心血管疾病患者,應先請醫師評估心肺功能,起始選擇低強度的運動,如周邊神經病變或自主神經病變者,須額外注意足部的保護與姿勢性低血壓等風險。如何安排運動:.有氧運動:每週150分鐘,例如:快走、腳踏車、慢跑、有氧舞蹈…等,慢慢開始進行再逐漸增加運動強度,避免造成低血糖或運動傷害。 .阻力運動:每週2-3次,有助於增加肌耐力和肌肉量,例如:使用寶特瓶、彈力帶…等,簡單的器材來訓練大腿和手臂肌肉。.伸展和平衡感運動:每週2-3次,有助於改善柔軟度、平衡感,也能預防跌倒例如:瑜珈、太極…等。均衡攝取營養牙口不好、腸胃吸收功能下降、食慾不佳等問題,都會影響高齡者熱量攝取不足和營養不均衡,有肌少症的長者,除了熱量要攝取足夠之外,每餐也要吃一個手掌心大小的蛋白質,像是蛋、豆製品、魚、雞豬牛肉及牛奶,若是牙口不好可以選擇豆腐、蒸蛋、無糖豆漿、瘦絞肉…等較軟的食物,建議至少每年一次營養師的飲食評估與建議,降低低血糖及肌少症的風險。隨著全球人口快速老化與糖尿病治療上的進展,日益增多的高齡糖尿病患者,在防治與健康照護上更是重要,照顧高齡糖尿病人除考量減緩併發症進展與延長壽命外,更需同時兼顧長者日常功能的維持與生活品質的提升,讓我們為高齡長輩良好的行動能力和認知能力努力,一起健康老化。延伸閱讀:.糖尿病7大飲食禁忌!這些食物不要碰,進食3口訣有效減緩血糖上升.高血壓與高血脂關係密切!「7大飲食禁忌」一次公開 .有三高怎麼吃?可以水果多吃?「飲食11原則」遠離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0-25 失智.像極了失智
兒證實侯孝賢確診阿茲海默症已「回歸家庭」!我是健忘還是失智?權威醫師教檢視6情況
電影圈盛傳侯孝賢失智已退休?根據外媒《Indiewire》報導,名導侯孝賢正與失智症戰鬥,「IndieWire」引述侯孝賢友人、英國權威影評人托尼雷恩斯說法,指出侯孝賢「已經退休」,台北工作室已經關閉,包括助理在內所有工作人員都已離開。對此消息,聯合報導,侯孝賢的兒子侯甫嶽今(25日)下午也證實,父親被診斷出阿茲海默症後,加上新冠肺炎確診,現已回歸家庭安心休養。其實侯孝賢罹患失智症一事早已被媒體報導,電影圈也已傳開,當時編劇好友朱天文代為澄清,侯孝賢不是罹患帕金森氏症,而是「年紀大記憶力變得不好。」失智症分為退化性與血管性兩類,阿茲海默症即為退化性失智症中最常見的一種。而失智症有許多前兆症狀,記憶力衰退是其一,但記憶力不好、健忘也是許多人會出現的問題,到底怎樣的情況才算是失智症?是健忘還是失智?許多人常將健忘與失智搞混,中榮民總醫院嘉義分院精神部醫師沈正哲曾受訪表示,多數人上年紀後,都發現記憶力衰退、不若年輕時強學博記,其實這是正常現象,每個人都會有,老化健忘不是失智。專家認為,最簡單的差別是,一般健忘症患者有自覺病識感,也就是自己能意識到忘了哪些東西;失智症患者則會完全忘記曾經歷的事情,而且越忘越多,即使提醒也記不起來。國內失智症權威,現任臺北榮總特約醫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臨床兼任教授劉秀枝曾在《元氣周報》專欄撰文指出,人類的記憶很神奇也很複雜,任何一個環節鬆了都會影響記憶,但不見得是失智症。如果你常忘記事情,先考慮以下幾種情況以判斷是否為失智症:1.健忘:如果一開始就心不在焉,沒好好接收,更沒貯存,當然想不起來或記錯。例子不勝枚舉,如念書不專心,當然記不牢;工作繁瑣,難免顧此失彼;心情不佳、焦慮不安或一心好幾用,別人講的話根本沒聽進去,當然不記得。因此「正念減壓」的專注力練習近年頗受歡迎。2.正常老化:人體的器官與功能會隨著年齡逐漸退化,記性也不例外,尤其以近期記憶最顯著,但不影響日常生活或工作。與失智症的差別在於:不會經常發生或愈來愈嚴重,只忘記部份細節而不是全盤忘掉,過後自己或經人提醒可以想起來,而且其他認知功能正常。3.過度擔心:有些人非常關心健康,總覺得記性大不如前,把偶而忘記的小事都嚴重看待,卻可以把自己認為忘記的事的前因後果描述得非常清楚,且神經心理測驗的結果都正常。4.舌尖現象:有時要講一個人名,此人的形象在腦海中非常鮮明,但就是講不出來,這時如果有人起個頭,就會脫口而出;或幾分鐘、甚至幾天後,自己也會想起來,稱之為「舌尖現象」。可能是因大腦老化,腦中負責名詞意義與名詞語音的神經連結變得較弱之故,並非失智。5.失語症:失語症主要有表達性(無法言語)和接受性(不能理解別人的話)兩種,兩者都有命名困難,即說不出人事物的名字。失語症是左側大腦的額顳葉受損(最常見的是腦中風)所造成的語言障礙,它與舌尖現象最大的差別是不僅人、地與國家等專有名詞,連一般生活中常用物品的名詞都有困難。6.輕度認知障礙:這是正常認知與失智症之間的過渡期,自覺近期記憶或認知功能變差,神經心理測驗也顯示其結果比同年齡者差,但整體認知功能的衰退不大,不影響日常生活或工作。因為每年有10%至15%者轉變為失智症,需定期追蹤。失智症10大警訊失智症從輕度的輕微症狀,到進入中度、重度、末期的症狀都不太一樣,疾病退化的時間也依不同罹病原因,病程有個別差異。國健署提醒,若出現以下10大症狀,應盡快至醫院神經內科或精神科門診檢查。 失智症非急性的疾病,但無法治癒,只能延緩病程,增加患者獨立自主的能力,也減少照顧者的負擔。65歲以上長輩應定期健檢,包含大腦影像檢查,幫助發現早期失智症。預防失智 多走路、多動腦、遠離空汙劉秀枝在近期出版的新書《終究一個人,何不先學快樂的獨老》提到,我們無法改變高齡、基因與家族史等先天的罹病因子,但可以從後天的危險因子著手,也就是要受教育、多動腦、治療三高、常運動、多活動、維繫人際互動與睡眠充足等。他建議平日多走路,這是最溫和、可行的運動,行動允許的話,可多去郊山健行。另也要遠離空氣汙染,降低失智症發生機率【資料來源】.《Indiewire》.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失智症關懷專線 0800-474-580
-
2023-10-23 醫療.心臟血管
看起來很健康為何突然猝死?醫曝「恐怖特點」幾無症狀 日常這樣做避免心血管疾病措手不及
56歲的徐先生,有10年以上的抽菸史、飲食習慣也偏愛吃重鹹;前兩年剛升上公司高階主管,工作忙碌的他可說是幾乎不運動,這也明顯反映在他的體型上,BMI數值32(中度肥胖)、腰圍為102公分,也超過標準值(男性標準腰圍應≦90公分)。近期,太太安排他到醫院健康檢查,當日健檢結果隨即出爐,血壓、血脂及血糖均有偏高現象,並且已處於糖尿病前期。除此之外,心血管健康狀態更是讓徐先生感到震驚!透過冠狀動脈鈣化分析(CAC)為143,表示中度冠狀動脈血管鈣化及冠心症風險。他表示其實沒有感覺任何不適症狀,若沒有健康檢查,自己完全不知心血管已出現嚴重問題。 心血管發生異常 初期症狀不明顯 健康管理醫院錢政平副院長說明,心血管在開始發生異常變化時,通常都是沒有症狀,時間一久,等到進展到嚴重時,發生急性心肌梗塞,才會開始出現急性胸痛、冒冷汗、暈眩、嘔吐等症狀,而心肌梗塞發生時總是又急又快,甚至會引起休克或死亡。這也是為何常聽到,周遭親友若是因突發心肌梗塞死亡,明明在生前看起來好好的,也沒有什麼明顯不健康狀態,怎麼突然說走就走,讓人措手不及。 日常這樣做 避免心血管疾病措手不及 錢政平指出,預防心血管疾病,「時間」是最重要的關鍵,不只是在急症發作時必須分秒必爭送醫搶救,最好的辦法是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飲食,適量多次飲水、規律運動、遠離菸酒、定期健檢,做好自主健康管理。尤其是做好定期健康檢查,才能更確實幫助心血管維持在健康狀態預留更多一點時間。建議成人應每年都需為自己安排至少一次的測量血壓及血液檢查,以便掌控三高狀態。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延伸閱讀:·多數心肌梗塞第一症狀非心臟痛! 醫警告「這些部位痛」超過15分鐘危險了 ·「常吃6類食物」顯著降低心臟病、中風機率!專家認證 其中4種最好每天吃 
-
2023-10-22 醫療.新陳代謝
5年致死率超過50% 糖尿病併發心衰竭留意喘、累、腫3大警訊
一名80多歲患有糖尿病的女性,發覺近期走路很容易喘,沒幾步路就要停下來休息,同時間下肢也比較容易水腫,雖然症狀並不嚴重,仍於回診時詢問主治醫師。NT-proBNP指數偏高,早期介入治療,避免心衰竭惡化。彰化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鄭畬方指出,儘管患者症狀輕微,且先前X光檢查一切正常,但因年紀大且有糖尿病,為心衰竭高風險群,於是安排抽血檢查心衰竭關鍵指標N端腦鈉前體(NT-proBNP)。檢測結果NT-proBNP指數偏高,後續心臟超音波則顯示收縮功能正常,因此診斷為左心室正常收縮分率心臟衰竭,並給予排糖藥的治療,希望透過早期介入,避免心衰竭惡化。據統計,心衰竭5年致死率超過50%,比多數癌症還高,幸好經過治療後,奶奶的病情至今都很穩定。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新陳代謝科醫師廖國盟則分享,一位70多歲女性雖有糖尿病、三高,但血糖、體重一直控制不錯,直到近期回診反應容易喘、手指按壓腳沒有彈性、按下的凹陷需要2-3秒才恢復,體重也沒有原因的增加3公斤,因此盡速安排後續檢查及治療,讓病情得以穩定下來。除了糖尿病患者在就醫追蹤中發現心衰竭跡象外,有些人是剛好相反,先因心臟問題而發現罹患糖尿病。無症狀的高危險群,每年也應抽血檢查。廖國盟說,曾有位55歲男性因心肌梗塞送急診,發現心衰竭嚴重,幸好接受緊急處置後脫離難關,不過,因為救治過程中發現他患有糖尿病,因此在糖尿病、心臟病聯合門診追蹤,至今十幾年來皆安然無恙。所以糖尿病患者務必多注意「累、喘、腫」三個合併心衰竭的主要症狀,一旦出現,就必須趕緊告訴醫師,以及時得到治療。有三高、肥胖、慢性腎病變等心衰竭高危險因子的糖尿病患者,每年也應抽血檢查一次NT-proBNP,掌握身體狀況。糖尿病3大威脅1.糖尿病年輕化併發症提早報到嚴重威脅生命糖尿病已有年輕化趨勢,新光醫院內分泌及糖尿病科主治醫師朱建宇說,隨著飲食習慣改變,年輕人嗜吃含糖飲料、甜點,造成糖尿病患者年齡下降。可怕的是,糖尿病容易合併心肌梗塞、中風、洗腎,60歲罹患糖尿病者,當心肌梗塞、中風等發生時,通常已經70、80歲;但年輕的糖尿病患,併發症年齡可能因此提前至40、50歲,愈年輕患有糖尿病,對健康危害的風險愈高。2.糖友免疫力低下感染疾病引發重症機率大增糖尿病學會常務理事、彰化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杜思德說,若血糖未好好控制,可能引發大小血管及神經病變。大血管病變如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心衰竭、中風等;小血管病變則包括視網膜、腎臟及神經病變等併發症,且糖尿病患免疫力低下,相較沒有糖尿病患者的感染機率會增加2至3倍,如罹患新冠肺炎、流感、帶狀疱疹後,引發重症的機會增加。3.血糖失控 失智風險大增高齡社會的最大隱憂「令人憂心的是,糖尿病也可能增加失智風險。」杜思德表示,台灣2025年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屆時65歲以上人口占比高達20%,依統計顯示,目前65歲以上長者每3人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糖尿病容易造成腦部血管病變,增加中風風險,中風後失智風險也會增加。此外,如果已知自己有糖尿病,但不穩定服藥,血糖忽高忽低,有時低血糖也會引發失智,甚至可能出現年輕型失智問題。糖友必知/治療搭配飲食運動 糖化血色素多可低於7%為降低糖尿病引起併發症或重症死亡風險,務必定期回診、服藥治療。杜思德說,經規律治療,約60%至70%患者的糖化血色素數值,可以維持在7%以下。但糖尿病患也常合併有高血壓、高血脂,這三種慢性病俗稱「三兄弟」,因此,如果同時有三種慢性病,應要同時治療,否則中風、心血管疾病風險將會是一般人的2倍。朱建宇說,為遠離糖尿病,除按時服藥外,還必須控制飲食,少澱粉、少甜食、少含糖飲料、多運動,建議一周運動150分鐘,進行2至3次重量訓練。一開始戒除含糖飲料時,可以先選擇微糖、無糖飲料或氣泡水循序漸進,最後才是正常的白開水,以維持血糖穩定。
-
2023-10-21 醫療.心臟血管
中風後該怎麼吃?有吞嚥困難怎麼辦?8大飲食原則避免營養不良及二次中風
在台灣,平均每44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是長年盤據國人十大死因前三名,每年平均奪走1萬多條人命。它不像糖尿病、腎臟病等慢性病徵兆明顯,腦中風是一種突然、讓人措手不及的疾病,輕微者可引起肢體障礙,嚴重者會有生命危險。通常男性超過五十歲、女性停經後、家族中有相關病史、有三高慢性病的民眾,都是高危險群。多數患者在中風後,會因為口咽部的肌肉無力導致食物無法往下送,有吞嚥困難的問題,無法順利進食造成,進食量不足、營養不良的情況發生,導致身體日漸消瘦,此時必須改變飲食方式及習慣,協助進食。腦中風病患的飲食原則 中風時的飲食分為「急性期飲食」及「恢復期飲食」,急性期飲食是中風病患有昏迷或意識障礙,不能正常由口進食,此時必須以鼻胃管管灌食供應營養。恢復期飲食是中風病患經醫師吞嚥評估,可以自行可以咀嚼及吞嚥,此時飲食以半流質飲食或軟質為主,再逐步協助訓練腦中風患者的吞嚥功能,改善吞嚥問題以避免嗆到,直至恢復為正常的飲食習慣。中風恢復期飲食8建議 1.均衡飲食,攝取六大類食物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包括五穀類、魚肉蛋豆類、奶類、蔬菜類、油脂類、水果類。適量而不過量的攝取醣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及礦物質,有助維持中風患者的良好營養狀態。2.控制熱量,避免過胖過瘦中風病患常因行動不便,以致活動量降低,每天消耗的熱量減少,應限制熱量的攝取,維持體重避免肥胖,體重若增加過度,也會影響復健成效。但若因沒有胃口而導致體重異常降低,會影響復健治療的成效。3.多吃高纖維食物,養成良好排便習慣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如各種蔬菜、水果、糙米、燕麥、全穀類及豆類,可幫助排便、預防便秘、穩定血糖及降低血膽固醇。4.限制飽和油脂及膽固醇的攝取多食用脂肪含量較少的魚肉、雞肉、瘦肉、豆類製品。烹調用油宜選擇植物油避免使用豬油、牛油等動物性脂肪。避免高膽固醇食物如:內臟類(腦、肝、腰)、卵黃類(蛋黃、蟹黃、鮭魚卵…)、動物性的頭部(雞頭、魚頭、蝦頭…),容易被忽略的油脂陷阱,如花生、瓜子、腰果…,滷汁、菜湯、濃湯,調味料,沙拉醬、芝麻醬等,也應避免。5.避免吃鹽份高食物,食物調味宜清淡人體若攝取過量的鹽份會使體內水份滯留,容易造成血壓升高,也因而增加腦中風的機率。因此食物調味宜清淡、限制飲食中食鹽的量、不吃高鹽食品,避免吃罐頭及加工醃漬食品,如:醬油、醬瓜、醬菜、等。6.適量水份攝取適時的補充水分可避免中風患者脫水,造成血液濃縮而使腦循環變差。7.適量飲酒,不酗酒適量飲酒能幫助血液循環,但酗酒會影響正常飲食,導致營養不均衡及併發疾病發生。且飲酒過量者其血壓比少喝酒者高,故應限制飲酒量以降低導致腦中風機率。8.不抽煙、不吸二手煙香菸中的尼古丁,會導致微血管收縮、阻礙血液循環,吸菸會增加再度中風發生的風險。腦中風發生時的7個緊急處理1.不要搬動患者,移動時要固定其頸部2.患者臉轉向側面,保持呼吸道暢通,注意清除痰及嘔吐物3.解開束緊的衣物如領帶、皮帶、胸罩等4.維持環境安靜,光線不要太亮,保持通風5.不要餵食任何東西,以免嗆入氣管6.儘快聯絡119,送醫治療7.送醫途中,未經醫師指示,不可服用降血壓藥物療腦中風病患通常有吞嚥困難,一次無法吃太大量食物,建議少量多餐。食物以均衡六大類食物,食物種類多樣化為主,讓全身能營養支援,保護腦功能,促進神經細胞的修復和功能的恢復。看完以上介紹的腦中風病患飲食原則,知道飲食該如何調整了吧,若您或身邊的家人是中風病患,務必替他的飲食做把關。再逐步協助訓練腦中風患者的吞嚥功能,直至恢復為正常的飲食習慣。延伸閱讀:.中風會好嗎?有哪些前兆?「法令紋」是關鍵!把握黃金復健期3關鍵.一個人腦中風可能讓整個家庭破碎 專家教腦中風辨識口訣FAST.二次中風如何察覺?眼神、血壓是重要觀察指標參考資料:.腦中風飲食之 護 理指導-台安醫院.竹山秀傳醫院-腦中風飲食.亞東醫院-認識腦中風
-
2023-10-20 醫療.呼吸胸腔
肺炎是如何造成的?高危險群是哪2種人?肺炎照護居家保健4原則
我們常聽到身邊某人因肺炎感染產生各種嚴重併發症狀。肺炎到底是什麼造成的,誰容易感染?又該怎麼照護及防範?元氣網整理關於肺炎的種種問題。肺炎是什麼造成的?新竹馬偕醫院胸腔外科醫師曾受訪指出,肺炎由多種感染因素造成,依照病原可分為細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及吸入性肺炎三類。根據感染源的不同則分為院內感染型及社區感染型。在診斷上與其他呼吸道感染疾病最重要的判斷在於,肺炎會出現肺部浸潤現象。【延伸閱讀】疾病百科/肺炎1.細菌性肺炎「細菌性肺炎」指的是肺臟受細菌感染所引起的肺炎。臨床上根據病患染病的地點,可分為「社區型肺炎」及「醫院型肺炎」。社區型肺炎常見的感染菌種有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黴漿菌等,其中以肺炎鏈球菌最常見,且最易感染65歲以上的民眾,年輕的病患較常見黴漿菌感染。醫院型肺炎指的是在住院48小時後所引發的肺炎。常見的感染菌種有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甚至醫院內特有「抗藥性細菌」引起感染。常有抗藥性,嚴重度較高,致死率也較高。2.病毒性肺炎由病毒所引起的肺炎稱為「病毒性肺炎」,主要由A型流感與B型流感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等引起。多年前爆發的SARS及現在的COVID-19新冠病毒,都會引起病毒性的肺炎。一般成人若發生病毒性肺炎,通常可自行痊癒,老人及慢性病患者不只容易感染,且容易引發重症甚至死亡,每年造成全球高達50萬以上的患者死亡,需要透過注射疫苗來預防。3.吸入性肺炎指的是因食物嗆到、吸入胃部逆流的食物或分泌物及嘔吐物,所造成的肺部感染。臨床上常見年長者因吞嚥功能退化,或是曾經中風過,導致意識狀態不佳以及吞嚥功能不良,因此成為吸入性肺炎的高危險族群。酒醉者也常因酒醉後嘔吐且意識不清,而導致吸入性肺炎。吸入性肺炎會導致很嚴重的肺炎問題,感染的菌種常常不只一種,治療上相對困難。哪些人容易感染肺炎?1.有三高、肥胖、缺少運動、肌肉無力等問題的年長者。2.幼童。3.常期吸菸者。4.酒精中毒者。5.吞嚥有問題或使用藥物致咳嗽反射受抑制。6.長期臥床者。7.有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等。以下就感染肺炎最多的前2名族群說明。老人肺炎肺炎有「老人隱形殺手」之稱,因老人家免疫力較年輕人差,秋冬容易因為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咳嗽、打噴嚏、發燒,嚴重時甚至引發肺炎。不過也並非年長者都容易得肺炎,若有三高、肥胖、缺少運動、肌肉無力、或抵抗力較差的長者,一旦遭病毒感染,才比較容易發病導致肺炎。長者罹肺炎就算痊癒,仍可能留下後遺症,造成不可逆傷害。包括臥床、插管限制病人活動,會造成重症後肌無力、肺部功能受損,體力大不如從前,除需他人照顧,還要長期心肺功能復健。若未妥善治療,會導致活動力變差,若需長期臥床嚴重併發症可能導致死亡。而為預防肺炎感染,原本71歲以上民眾才可公費接種1劑23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PPV23),疾管署宣布今年10月2日起分3階段擴大至65歲以上民眾,除了原先PPV23疫苗外,更新增施打1劑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以提供更完整的預防效果及保護力。【延伸閱讀】2023肺炎鏈球菌疫苗懶人包/65歲以上都可打,PCV13與PPV23怎麼選?需跟流感疫苗錯開打嗎?兒童肺炎除了年長者炎,幼童也是容易感染肺的另一高風險族群,依不同年齡好發的細菌也不相同,尤其5歲以前的幼兒有多種病原威脅。接種疫苗可減少感染機率。兒童肺炎常見病原.新生兒時期:肺炎鏈球菌、B型鏈球菌、大腸桿菌等.兒童時期:肺炎鏈球菌、流行性感冒病毒、副流行性感冒病毒、腺病毒、金黃色葡萄球菌等.五歲以上孩童:肺炎黴漿菌值得注意的是,幼童感染肺炎,一開始症狀可能與一般感冒、流感一樣,咳嗽、發燒等,但如病況持續進展症狀加劇,又因幼童表達力可能還不好,照顧者需多加留意。根據三軍總醫院衛教資料指出,如病況進展至呼吸困難、需要氧氣、脫水或吐到不能進食或吃藥、精神食慾大幅下降時,就應盡快送急診。肺炎有什麼症狀?根據衛福部臺東醫院衛教資料,小兒科醫師黃詠嵐撰文指出,不論是病毒或細菌性肺炎,發生的好幾天前,會先有感冒的症狀,像是打噴嚏、咳嗽和流鼻水。由感冒再進展到肺炎,通常會表現出發燒、呼吸喘及呼吸費力(呼吸肌凹陷及鼻翼扇動)。嚴重感染時,甚至可能嘴唇發紫或呼吸衰竭,尤其可能發生在小嬰兒身上。細菌性肺炎在大孩子身上,會以突然的寒顫開始表現,之後伴隨著高燒、咳嗽和胸痛。肺炎醫院及居家照護如由細菌引起的肺炎,可用抗生素治療。其他則依病況不同以祛痰劑、支氣管擴張劑、止痛劑、解熱劑等治療或緩解症狀。肺炎是可以預防及治癒,但如果沒有處理好,嚴重者可能導致敗血症和急性呼吸衰竭症候群。另由於肺炎患者許多有痰液排出的問題,這也是治療期間重點排除的部份,若病況轉好返家後,也要遵循護理人員指示進行,並多休息及補充營養。居家自我保健4原則1.臥床休息,依照狀況大量飲水,注意水份補充。2.藥物方面請勿自行調整藥物劑量,按時服藥以完成抗生素療程,並注意觀察有無出現以下藥物副作用,一經發現請立即告知醫師:嘔吐、腹部不適、過速、顫抖、失眠、抽搐、休克、皮膚發疹、胃腸不適等症狀。3.要有良好的營養狀況、充足的睡眠及適度的運動,以增加抵抗力。4.痰液排出:可應用咳嗽、深呼吸、背部拍痰、姿勢引流、抽吸痰液等,以利痰液排出 維持呼吸道通暢、促進有效換氣。(資料來源/衛福部南投醫院)【資料來源】.衛福部南投醫院.衛福部臺東醫院.三軍總醫院.臺北榮總護理部健康e點通.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3-10-20 醫療.心臟血管
26歲男胸悶掛急診竟心肌梗塞!年輕心梗多因高血脂,吃燕麥能降LDL嗎?醫師給建議
急診醫師分享,一名男子因胸悶急診,竟是心肌梗塞,需要馬上做心導管緊急處置。Icu醫生陳志金也在臉書發表看法,認為媒體誇大的標題和描述不能偏離事實太多,否則容易造成民眾的誤會。不過心肌梗塞年輕化的問題仍值得注意,年輕族群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高血脂增加的盛行率相當顯著,控制血脂中的壞膽固醇(LDL)非常重要。26歲壯男胸悶掛急診 竟是心肌梗塞急診科醫師柯世祐在《醫師好辣》節目中分享,一名男子掛急診自述胸悶,柯世祐看了病患資料才26歲,身體壯壯的、精神也還不錯,心想應該只是緊張焦慮或肌肉拉傷,症狀應該不嚴重,抽完血、做完衛教就能讓他返家休養。胸悶在急診檢傷分類屬2級,患者掛完號就直接被帶去做心電圖。而就在患者做心電圖做到一半,柯世祐就被叫過去看,他一看患者心電圖竟是下壁心肌梗塞,血管完全塞住,需要馬上做心導管緊急處置。柯世祐當下馬上打給心臟內科醫師告知,心臟科醫師還誤以為患者56歲,吃驚的確認該病患竟才26歲。高血脂、高血壓、抽菸、常吃炸物…心肌梗塞危險因子集結柯世祐指出,該患者主前降支幾乎完全塞死,另外2條血管也有塞住,最後在3條血管放了4個支架。後來追查病因,柯世祐原懷疑男子可能有風溼免疫疾病或凝血問題,但查了之後並沒有問題。再仔細追問家族史及生活習慣,患者父親也在40多歲時就發生心肌梗塞。另因男子家中開鹽酥雞攤,他國小開始就要幫忙顧店,有時因為爸媽太忙沒煮飯,就自己弄來吃「有事沒事吃一下」。再加上本身有抽菸,也有高血脂及高血壓病史。柯世祐說,除了沒有糖尿病及年紀未滿45歲,該男子算是集結了所有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Icu醫生陳志金 籲媒體內容勿誇大誤導民眾不過針對這起病例,Icu醫生陳志金也在臉書發表看法,他認為媒體誇大的標題和描述不能偏離事實太多,否則容易造成民眾的誤會。以下是陳志金覺得不合理的疑問:1.首先,心肌梗塞是看「心電圖」診斷,不是「電腦斷層一掃」就可以診斷的。 2.「心電圖」是貼上去記錄電氣訊號,不是用「掃」的,沒有「掃心電圖」這種事。3.阻塞的是哪一條血管?是做心導管檢查來確認的,不是做電腦斷層!4.病人並沒有「血管全塞死」!他是「一條幾乎完全塞死,另外兩條也有塞住(部分)的狀況」。報導內容:「左前降支幾乎完全塞死,另外2條血管也都有塞住的狀況,最後3條血管放了4個支架。」5.「心電圖做到一半」就診斷,不是說不行,是有點誇大。如果是下壁梗塞,當然有機會在做到一半就診斷。 不過,一般都是等「做完」以後,再整張判斷,沒差那幾秒的時間。另外,除非是醫師「親自」做心電圖,否則,很難在「心電圖做到一半」就診斷。 報導內容:「沒想到心電圖做到一半時,發現該名患者居然是心肌梗塞,而且是血管完全塞住,屬於下壁梗塞,心電圖ST段上升,需要馬上做心導管,病況非常緊急。」6.「下壁梗塞」似乎跟「左前降枝完全阻塞」,不太符合?還是這個人的解剖構造有異於常人?(資料來源:《Icu醫生陳志金》臉書粉絲專頁)心肌梗塞典型症狀 持續胸悶合併氣喘、冒冷汗心肌梗塞主要是冠狀動脈血管內的硬化斑塊破裂,引發急性血栓,阻塞了血管所致。典型症狀為持續胸痛、胸悶超過20分鐘,合併氣喘、冒冷汗、頭暈、心悸,或突然喘不過氣來。凡吸菸、肥胖、三高族群、患有第二型糖尿病、膽固醇過高,甚至有遺傳性家族病史,都是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哪些人容易得到心肌梗塞?1.隨年齡增長而提高。男性大於45歲,女性大於55歲,又男性發生率高於女性。2.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者。尤其糖尿病患常合併有三高,加上多重代謝異常,壞膽固醇容易囤積在血管內,造成大規模阻塞病變。3.情緒容易緊張、易怒、憂慮和恐慌者。4.過度勞累、生活壓力大者。5.缺乏規律運動習慣者。6.膽固醇、血脂肪及三酸甘油脂數值過高者。7.菸癮者,因抽煙會加速粥狀動脈硬化。8.冠狀動脈心臟病患者,或有冠狀動脈心臟病家族史者。患者因動脈硬化血管腔狹窄,很容易造成阻塞。》疾病百科/心肌梗塞高血脂盛行 心肌梗塞年輕化主因統計顯示,近年來急性心肌梗塞確實有年輕化趨勢,像上述患者差不多情況的年輕患者愈來愈多。臨床顯示,生活壓力沈重,加上愛吃高油、高鹽、高熱量等食物,血脂偏高,加上抽菸,這些都是導致年輕心肌梗塞的主要原因。而之前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曾提醒,年輕族群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高血脂增加的盛行率相當顯著,控制血脂中的壞膽固醇(LDL)非常重要。高血脂評估服藥治療 建議一天一餐燕麥降總膽固醇醫師提醒,高血脂初期無明顯症狀,如同健康的隱形殺手,若有壞膽固醇偏高問題,可視是否已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來決定藥物介入的時機。而除了服藥,並可藉由修正生活型態控制LDL,達到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建議可先從控制飲食著手,最好減少脂肪攝取,尤其牛肉、羊肉、豬肉等紅肉及豬油、牛油等動物油。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鍾伯欣曾受訪指出,目前醫療指引中沒有特別指出哪種食物可有效降低LDL,如大眾偏愛的燕麥無法顯著降低LDL,但因可減少總膽固醇,所以是很好的主食替代品,他常建議門診患者一天中可至少一餐主食為燕麥,另外,肥胖、缺乏運動也可能間接增加LDL膽固醇,應保持每周規則運動習慣。【資料來源】.《Icu醫生陳志金》臉書粉絲專頁.《醫師好辣》節目.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3-10-17 養生.聰明飲食
麻油提味又養生,4好處大解密!不只抗老護心,還補鈣健骨防便秘
隨著健康意識抬頭,民眾對於食用油的選擇也愈發重視,因此如何選對「好油」顧健康,成了許多人關心的議題。在眾多油品中,「麻油」就因為豐富的營養價值而備受矚目。麻油是經由黑芝麻高溫焙炒並榨取而成,不僅能夠提升食物風味,還有助於保健養生。想知道麻油對身體有哪些益處嗎?以下就整理了網友熱議的麻油好處排行,快來看看吧!《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內「麻油好處」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4大麻油好處。顧皮膚又護心血管! 麻油4大好處大解密觀察近1年內網友針對「麻油好處」的相關話題討論,可以發現麻油中富含的「芝麻素」對降低血壓、改善血脂很有幫助,能夠減輕心血管與心臟的負擔。此外,也有營養師指出「麻油含有豐富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降低體內的壞膽固醇,有助於保護心血管健康。就有網友分享自己的菜單,說明「麻油涼拌龍鬚菜清爽開胃,麻油本身很香也可以保護心血管」,引起網友共鳴「麻油超適合涼拌,用來調味小黃瓜、豆芽菜、豬肝都超讚」、「麻油薑蛋是我冬天的最愛」,直呼麻油是兼具美味與健康的好油。而麻油中「維生素E」則有抗氧化的作用,可以幫助清除自由基,延緩老化、提升肌膚的柔軟度與彈性。有中醫師就表示「食用麻油能滋補肝腎,潤脾血、故不老」,認為麻油是滋補氣血的聖品,有助於肌膚保養。另外,也有網友發文分享保養秘方「將麻油塗抹在肌膚上打圈按摩,可以減少皺紋」,對此不少醫師都回應「麻油最好用於烹調,不要塗在臉上」,尤其是嬰幼兒的皮膚敏感脆弱,隨意塗抹麻油容易導致過敏或感染,提醒民眾切忌「誤信偏方」。麻油還能改善便秘問題? 以中醫角度解釋其中原因此外,在中醫的角度認為,吃好的油脂有助於滋養潤燥,因此麻油對於「便秘」可以起到舒緩作用,改善腸燥性便秘或糞便乾硬問題。就有網友發現「每次吃麻油雞都排便很順暢,但其他的雞湯沒有這種感覺」,好奇其中的原因,吸引網友留言解答「應該是麻油的關係,我吃麻油涼拌的食物也超順暢」、「油脂本來就有潤腸通便的功效,搭配蜂蜜效果更好」等,也有中醫師說明「蜂蜜和麻油皆可潤腸」,可以解決部分人士的便秘問題。你也喜歡麻油料理嗎?根據WHO世界衛生組織公布,芝麻油是最好的3大油品之1,讓你可以吃得健康,又能享受到美食療癒。不過也提醒大家,就算是好的油脂也要適量攝取,同時也要補充其他的營養素,才能均衡吸收營養,讓健康保持在最好的狀態!延伸閱讀:.降低膽固醇怎麼吃?飲食5原則幫你遠離高膽固醇風險.長壽的祕訣其實很簡單 新研究曝只要多做一件事.日本人長壽秘密! 納豆「納豆激酶」有益心血管、遠離三高風險★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0-14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人生有幾歷?學歷、經歷、病歷…
幾位老友相聚,交換人生經驗。醫師:「人生有三歷!」律師:「我才兩粒,你怎麼會有三粒?難不成,醫師三粒才正常?」醫師:「年輕拚學歷,中年拚經歷!」律師:「這也才兩粒,我們律師也是一樣兩粒啊,而且律師跟你們醫師一樣愈老愈有經驗愈值錢!」醫師:「我們醫師要常看病人的病歷,年紀愈大,病歷愈厚,通常…」風水師說話了:「對啊,病歷愈厚的,就要早點看黃曆啊!生不逢時,死也要看看個吉時吉日啊!」其實也對,人生應該有四歷。古人說:「未知生,焉知死?」一般人只想到年輕時好好讀書拚個好學歷,好找工作,找工作也要能找到好公司,拚到好職位,「經歷」有了,從此豐衣足食,家庭幸福美滿,從此王子公主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上面是童話故事,事實上只描述了人生前半段,人生最困苦的日子,事實上是在後半段的老病死。隨著歲月的成長,人變老,人體老化,中年以後各種毛病相繼出現,例如年輕時大魚大肉,生活習慣不正常,中年以後很容易罹患三高症—即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高,此時有人開始看醫師吃藥,病歷慢慢變厚,藥愈吃愈多,40歲開始吃4粒、50歲吃5粒、70歲吃7粒…。及至老了,各種腦血管、心血管毛病及癌症相繼出現,如果得了這些病,病歷一下子就厚起來了,此時診間相見就是比誰的病歷厚了。如果平常有定期看醫師、定期服藥,心血管腦血管疾病可以及早治療控制,癌症也可以早期發現,雖然病歷厚,但是慢慢堆積而厚的,通常都可以及時救回來,又如有了B、C肝,不定期抽血檢驗肝功能,也不定期做超音波,等到肚子大了起來,人瘦了下去,趕快求醫,此時通常醫治困難,病歷也是突然變很厚,通常是不祥之兆。此時鼻胃管、中心靜脈導管、氧氣管、導尿管,人體有洞的地方插滿管,病人辛苦、家屬也心酸。如果醫治困難,回天乏術或為了避免痛苦,採安寧療法,這時只能找人看「黃曆」,找良辰吉日,歸天去了!這就是人生,但如果知道人生不只有兩歷,而是有四歷,「『歷歷』皆辛苦」,尤其最後兩歷,在拚學歷與經歷後,好好注意健康,四歷兼顧,人生即使不是彩色的也很完美了。●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 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3-10-14 醫療.中醫
鮮紅、紫暗、蒼白...從唇色看健康!中醫師提醒:唇色及外觀變化恐是身體發出警訊
現代人最在意的是氣色好不好,每個人都希望容光煥發,脣紅齒白、皮膚透亮就成為大家最羨慕的樣貌,門診中經常遇到患者希望透過調理改變「唇色」,到底不同唇色是不是跟健康有對應相關?脾胃機能好壞 往往表徵會顯現在唇口周圍中醫師吳宛容表示,中醫臟腑理論提到:「脾開竅於口,其華在唇」,脾胃機能好壞往往表徵會顯現在唇口周圍,《靈樞.脈度篇》:「脾氣通於口,脾和則口能知五穀」,脾胃功能正常則舌頭感官能識別五穀的味道,因此脾胃機能失調會影響味覺或唾腺的分泌。典籍中提到脾虛者易覺得口中淡而無味,脾有濕熱則易感到嘴中有黏甜及膩的感受,脾陽虛者,其唾液分泌也多,脾陰虛者,唾液分泌量較少。所以口腔的許多徵象皆起源於後天之本的脾胃機能,透過唇色的表現可以提供中醫辨證身體健康哪裡出了問題。唇色及外觀起變化 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吳宛容解釋,嘴唇色澤與樣貌大多是天生的,從健康角度我們需要注意當唇部外觀起了變化時,代表身體發出警訊。健康的嘴唇樣貌呈現透亮微紅,色澤均勻,上下唇顏色差距不大,表面潤澤且有光澤亮度,唇肉飽滿而不腫脹,不會過度乾燥龜裂。以下將唇色歸類為幾大類型,並進一步加以分析:▸唇色淡白而蒼唇色淡最直接顯現的有脾氣虛無法布達血氣於唇、血虛造成無材料養分供給於唇,因此,現代人不正常飲食、不健康節食減重、病理性的貧血等都會造成唇色白淡。常見養生中藥可以調理脾氣虛的有黃耆、黨參、白朮、甘草等,中醫師也會透過常見方劑黃耆建中湯、四君子湯、歸脾湯等健脾養血來改善唇色蒼白的症狀表現。常見保養穴位有足三里穴、中脘穴、神闕穴,每日透過深按足三里穴10至15分鐘,丹田灸中脘穴、神闕穴有助於升提脾胃氣以資水穀運化,新生氣血,唇色就會慢慢因為氣血充足後轉為紅潤樣貌。▸唇色鮮紅唇色紅赤主熱症,中醫將熱症分為實熱及虛熱,又利用臟腑辯證將熱症源頭歸類為不同臟腑形成,源頭臟腑形成熱症火氣之後可能會往腸胃系統蔓延,甚至影響全身,火氣透過腸胃系統傳導至舌及唇口就會顯現於唇色而表現紅赤狀態,中醫會根據不同臟腑用藥給予清熱藥物並且反佐使用一些藥物來平衡,避免寒涼藥物傷及脾胃,當身體有熱症時,民間常用青草茶、苦茶、椰子水或甘蔗汁等來清熱,短期飲用可以達到解熱生津效果,但應避免長期使用,寒涼茶飲久服仍會傷及脾胃,過度飲用寒涼類茶飲轉成虛症也可能轉為產生虛熱,建議尋求中醫師辯證處理給藥較為合適。火熱型唇色的人平常需適量多飲水,每周1至3次足量有氧運動,透過運動流汗幫忙代謝體內累積的火氣。▸唇色青紫暗唇色暗青屬寒症,中醫典籍描述的寒症為因陽虛、氣虛或是氣滯血瘀造成的不通,因不通導致局部血流循環效率不佳都歸類為寒症範疇。食物上我們可以挑選一些具有溫通效果的來對應唇色青紫症狀,如薑、蒜、洋蔥、茴香、胡椒或香料等,適量加入食物中烹調輔助食物改變寒熱調性,藥物使用上常見肉桂、附子、乾薑等溫陽藥,丹參、赤芍、當歸等活血養血藥物可以改善局部循環。日常保養可以透過溫水足浴或丹田灸神闕穴、氣海穴、關元穴來達到保健溫通效果。▸唇表面乾燥龜裂唇燥主津少陰虛,津液不足可以分成脾不生津及肝腎陰虛兩個層次,中醫使用滋陰潤燥藥物幫助生津存陰,常見使用方劑包含沙參麥冬湯、甘露飲、六味地黃丸等,常見藥物如麥門冬、玉竹、生地、玄參等藥物需要良好脾胃機能支撐。透過脾胃運化能力可以將藥性及飲食中所含津液轉化成身體能存下來及使用於細胞及黏膜表層所用。平日保養除了在皮膚黏膜適當使用乳液保濕外,飲食避免多食油炸及難消化食物,保持脾胃機能運化順利。經由丹田灸中脘穴、神闕穴、關元穴有助於升提脾胃氣以資水穀運化,新生氣血津液,幫助皮膚黏膜新生。▸唇泡疹唇周圍泡疹屬於免疫力低下造成病毒侵襲,中醫調理透過臟腑辯證、陰陽平衡用藥治療,急性期以清熱宣透降低局部發炎反應,局部炎症緩解後,平補平瀉一邊穩定免疫系統一邊加強身體代謝,以利加速排出身體與病毒作戰後的病理產物,最後回歸到核心透過調整體質來強化免疫系統作戰能力及穩定度。平日保健需注意勿過度熬夜、適度尋找適合自己的宣洩壓力方式及健康低油低糖飲食,每日按壓合谷穴、足三里穴、太衝穴10至15分鐘,或透過針灸、艾灸、丹田灸等方式,有效強化免疫系統,減低外來病毒侵襲感染。延伸閱讀:.嘴破吃B群有用?覺得累就狂吞?吃「B群」10個正確觀念.長壽的祕訣其實很簡單 新研究曝只要多做一件事.日本人長壽秘密! 納豆「納豆激酶」有益心血管、遠離三高風險★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0-14 養生.聰明飲食
國健署建議降低三高、癌症等慢性病風險需多吃「這類食物」,尤其對青少年幫助更明顯!
「全穀及未精製雜糧」多攝取可有效漸低慢性病的風險根據過國外研究指出,全穀及未精製雜糧富含膳食纖維、礦物質及植化素,每天攝取足夠建議量,可降低罹患慢性疾病風險。其他國外研究也顯示,攝取足夠未精製穀類,可降低罹患糖尿病風險21%、高血壓風險15%、心血管疾病風險29%,以及降低癌症發生的風險。全穀物指穀物在碾製過程中,保留胚芽、胚乳和麥麩的穀物,相對精緻穀物較完整保留穀物的營養。根據中研營養資訊網的資訊,全穀雜糧類包括以下幾種:1.米麥類:糙米、胚芽米、小麥、大麥、薏仁、玉米、小米、燕麥、黑麥、蕎麥等。2.澱粉含量豐富的根莖類:番薯、馬鈴薯、芋頭、山藥、南瓜、蓮藕等。3.豆類及果實:紅豆、綠豆、花豆、皇帝豆、蠶豆、栗子、蓮子、菱角等植物果實或種子等。台灣外食人口愈來愈多,導致國人膳食纖維攝取普遍不足,其中以青少年最為不足。衛福部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研究員林真夙建議,民眾在外用餐時,可多食用地瓜、糙米等「全穀及未精製雜糧」,以多樣吃、餐餐有全穀方式攝取,以降低罹患心血管等慢性疾病的風險。膳食纖維量在青少年攝取量不足,可將三餐中的「精製澱粉」轉換成「全穀及未精製雜糧」膳食纖維存在植物中,可刺激腸胃蠕動,使糞便易於排出,維持腸道健康、控制血糖及血脂,幫助維持健康體位。不過,根據2017-2020年「國民營養調查」顯示,一日膳食纖維建議攝取量為25至30公克,但全台民眾膳食纖維卻皆未達足夠攝取量,以18歲以下年輕族群攝取最不足,僅有建議攝取量的33%至38%。針對國人膳食纖維攝取量不足,林真夙貼心小提醒:可將三餐中食用的「精製澱粉」如吐司、麵包、白麵等,改以「全穀及未精製雜糧」如糙米、地瓜、南瓜等,可增加約7.9公克的膳食纖維,即達一天建議攝取量的30%,再搭配足夠的蔬果攝取,即可達到每日建議攝取量。民眾想攝取健康穀糧,建議每餐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為全穀未精製雜糧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表示,國健署目前與全台一萬多間的超商、健康餐盒和飯店業者等店家合作布點,希望民眾能在餐廳與各大通路,購買及取得融入健康穀糧的餐點。民眾若想健康攝取穀糧,林真夙認為,可以養成選國產、多樣吃、餐餐有全穀習慣。選擇當季當地的食材,增加食材多樣性,每餐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為全穀未精製雜糧。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0-13 退休力.健康準備
好好走路就不會老!87歲金融退休董座推薦CP值最高銀髮運動,這樣「健走」防失智遠三高
本人每日維持健走已有46年,迄今已走了地球三圈半,有幸被稱為「臺灣健走先生。」雖然已高齡87歲,但是健檢數字仍與60多歲的壯年人不相上下,這都是因為長期運動與重視養生所獲得的結果。2020年底,應臺北大學社科院USR計畫之邀,與臺北大學城高齡族介紹「健康學老」,透過五堂課與七百多人次分享個人實踐力行的體驗。本文謹摘錄五堂課的講授重點,鼓勵高齡者積極追求健康老化。2016年WHO對於「健康老化」的定義是「健康老化不只要免於病痛,還要維持身體功能,不失能、失智,就連心靈層面也要健康,擁有活躍社交生活,對社會有所貢獻。」而要維持身心健康,便需要養成「三加一」的良好生活習慣。其中「健康均衡飲食(50分)、適量運動不傷身(30分)、充足睡眠(20分)、加上良好的情緒管理」,就會擁有健康百分百的效果。CP值最高的銀髮運動 健走有十大效益維持健康的許多方法當中,「健走的十大效益」對長輩而言是CP值最高的運動。不僅可以預防失智、遠離癌症、擺脫三高、強力瘦身、神奇抗老、強化心力等。持健走杖健走更能預防跌倒骨折、增進骨質密度,並可降低30%膝關節和髖關節所承受的壓力、挺直上半身,避免駝背等,可謂益處多多。但在運動的同時,要多瞭解個人的體適能和運動性質,不要勉強,避免過度造成運動傷害。現實生活中對長者影響健康的七個殺手:包括有「高血糖症、高血壓症、高血脂症、高尿酸血症、肝功能病變、骨質疏鬆症、阿茲海默症」,平時應定期進行健檢,同時關注健檢數據的變化。例如HDL(高密度膽固醇)維持在60至80之間,男性低於40、女性50(因有雌激素)是屬代謝症候群,應就診治療,以防突發心血管疾病。指數越高血管較不易堵塞,而健走運動也有助於大幅提升HDL。美國舊金山運動醫學會曾提出一項口號:「運動即良藥(Exercise is Medicine)、一天走一哩,醫生遠離我(a mile a day keeps doctor away)」,鼓勵中老年人要多運動。運動雖非萬能,但沒有運動是萬萬不能的。「健康學老」並不難,只要你有三心(決心、信心、恆心),加上三力(知識力、意志力、實踐力),必能心想事成,實現「健康老化 活躍老年」的璀璨人生。要養成「運動」的習慣,必須要有堅定的信念,尤其不希望帶給後代照護的辛苦,更要持續運動。常聞道「一人中風,全家發瘋」,這句話彰顯出一人的不健康,會對家人帶來龐大的財力負擔與精神壓力。2021年國人平均壽命為80.86歲(女性84.23歲、男性77.69歲),但健康餘命僅有72.3歲,平均仍要遭受8.5年病魔的折騰。根據衛福部統計,平均一人臥床至離世需支出710萬元,一人不健康就會對家庭成員造成極大的負擔,何況如果是兩個人呢?讓食物成為最佳的健康醫藥「健康是要讓食物成為最佳的醫藥」,健康均衡飲食:飲食不傷身,要吃非加工健康食物。健康均衡飲食注意6件事❶ 用餐至少30分鐘,每一口細嚼慢嚥20~30下,如此有益腸胃消化,且咀嚼有預防失智之效。❷ 要三低三高選用低糖、低脂、低鹽、高纖維、高蛋白和高鈣質食物。❸ 均衡飲食,蔬菜、水果、脂蛋白、澱粉類各25%,腸胃健康者除鳳梨外,宜飯前先吃水果,可避免食道逆流,若有腸胃疾病者則飯後吃。❹ 適當補充營養品:如維生素B、C群;但A、D、E、K屬脂溶性,過多不易排出體外,會影響腎臟代謝。❺ 補充足量水分,每天喝水2000cc至3000cc,能預防中風及維護良好腎臟功能(有心臟病、腎臟病患者應遵醫囑限量)。❻ 每天攝取1800大卡熱量為宜;足夠基礎代謝、運動和工作等所消耗熱量(若長期累積7700大卡熱量,會增加體重1公斤) 。「水」是人類生命力的來源:生活當中可以養成隨身攜帶水的習慣,水可以讓身體完整吸收食物中的營養分。而茶和咖啡都含有單寧酸會破壞蛋白質、鐵質吸收,因此要避免餐前或隨餐飲用,最好在餐後一小時才喝茶或咖啡。預防失智殺手(阿茲海默症)的良方:睡眠、健走美國克里夫大學法克多拉(Factora)博士的研究指出,失智症是大腦認知功能退化所引起的疾病,但大腦卻是人體重大器官中最晚才開始老化者,大腦要到70歲才開始老化,但其他身體器官如耳朵於60歲開始老化,眼睛、肌肉、腎臟40歲開始老化,而肺臟30歲、心臟20歲起就開始老化。失智症的預防包括「均衡飲食、適當運動、增加身心靈活動」:而中強度有氧運動(如健走、游泳、慢跑、自行車、部分球類運動等)也可以讓大腦產生多巴胺、血清素、正腎腺上素,進而強化記憶力(認知功能),避免發生失智症。1998年的醫學研究指出,健走等有氧運動可以促進大腦「海馬迴」細胞再生,代謝腦部「β類澱粉蛋白」,同時也分泌多巴胺等物質降低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海馬迴」負責大腦記憶功能,透過健走可以刺激「海馬迴」提高記憶力或延緩老人失智。不僅健走可以刺激「海馬迴」延緩失智,良好的睡眠品質也能將大腦中的「β類澱粉蛋白」代謝掉。「睡眠是健康長壽美容的良藥」,對高齡者而言「睡眠」的確十分重要,但大多數沒運動的高齡者都很淺眠,無法進入第四期深層睡眠狀態,因此大腦無法有效代謝「β類澱粉蛋白」,經年累月的堆積也易導致失智。健走之所以能被WHO稱為最完美的運動,除了施行便利之外,還具有預防失智(代謝大腦有毒類澱粉蛋白)、遠離癌症(腦內啡抑制癌細胞)、擺脫三高(增強血管彈性)、強力瘦身(代謝燃燒腹部脂肪)、甩掉憂鬱(陽光療癒心情愉悅)、神奇抗老(排泄系統良好)、強化心臟(迷走神經使心肌有力)、增強骨密(骨骼強健不易跌倒骨折)、舒緩壓力(交感神經轉化成副交感神經)、及激發創意(湧現靈感增強記憶力)等十大效益。只要「好好走路,就不會老」,這也是健康學老最簡單的方法。 正確強力健走:腳尖向上微翹+深呼吸「行禪」就是「動禪」,效益是「靜(坐)禪」三倍以上。是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中強度有氧運動(健走禪)。如何健走?首先要學習「走路」,「腳後跟先著地,再次腳板、腳尖向上微翹、腳離地時用腳尖頂住地面,身體往前推出(Push Off)」,這樣走路的時候速度就會快,「腳尖向上微翹」的用意在於避免跌倒,如果腳尖沒有往上微翹,可能會踢到路上的障礙物或凹凸不平的地面,跌倒骨折,反而會造成傷害。其次是呼吸的方法,平時練吐吶,多運用長而慢的「深層腹式呼吸」,用鼻子吸氣至腹部下丹田,再以口吐(呼)氣。以「吐」的時間,相對「吸」的時間長更佳(2:1倍)。「深層腹式呼吸」可以將肺臟使用的部分提高20%~40%,透過大量的氧氣來活化身體60兆細胞。在健走時,可用8步為一個循環,前4步用鼻子吸氣看向遠方,後4步用「嘴巴吐氣同時提肛(凱格爾骨盆底肌運動),視線焦距也可適時遠近調整。視距的調整有助於預防老花眼,而凱格爾骨盆底肌運動也具有維護男性攝護腺功能、或預防女性尿失禁的效果。健走若不使用健走杖時,要讓肩膀放鬆不用力、將雙手手臂往斜前方、斜後方擺動,這樣可以保護肩膀不受傷。健走也可以強化大腿股四頭肌的肌力,而擺手可以強化手臂二、三頭肌的肌肉,都可以預防肌少症和跌倒骨折的風險。使用健走杖可以增強背部肌力、防止駝背、減緩髖關節和膝關節30%的壓力負擔。此外,用健走杖規律前後擺動時,肌肉連動和諧共振,也有助於防止脊椎側彎。健走速度是要每分鐘達120~140步(快走140/m以上)、心跳率達100~120下,每分鐘便可以消耗5大卡的熱量(300/H),同時排汗比排尿具有17倍(100cc 84mu/4.9mu)更好的排毒功能。美國總統艾森豪的心臟外科主治醫生 Dr.White曾說過:「腳是第二個心臟」;經常健走可以逐漸增強小腿肚肌肉,強健的小腿肌和下肢微血管力量,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將靜脈血液強力輸送打回心臟,若小腿肌肉圓周男性<34cm、女性<32cm,有肌少症跌倒骨折的風險,易導致失智。運動的時候也要注意日出時間,因為太陽出來之後植物才會開始行光合作用,這樣呼吸到的空氣才會是氧氣,最好的運動時間是日出後一小時;在清晨運動可以呼吸空氣中的負離子、芬多精及少量臭氧,是上天恩賜有益人類健康的禮物。有「規律運動」生活化的人,睡眠品質一定好。每天應該要睡7–8小時,太短或太長對身體都不好。重視睡眠黃金時段,有利身體的器官排毒,褪黑激素修補細胞。以下為各器官修復時間:淋巴PM.9~PM.11膽囊PM.11~AM.1肝臟AM.1~AM.3肺臟AM.3~AM.5大腸在清除廢物的時候AM.5~AM.7,這時必須要清醒過來,以便如廁讓大腸排除廢物。小腸最佳的吸收養分時間是AM.7~AM.9,所以早餐在這時間吃完,對身體最好;但運動後30分鐘用餐可增加肌肉7%,減少腹部脂肪增加24%。「健康學老」不是單純壽命延長,而是要免於疾病、失能、失智、臥床。唯有實踐才能享有健康長壽的幸福樂活人生。生活習慣維持「三慢四快」「追求健康、熱愛工作、終身學習、美好人生」,這是我個人的座右銘。我過去觀察到許多事業有成的董事長和總經理,平時都會利用時間去運動,日復一日的閱讀、思考,也可以避免大腦失智。尤其保持每天學習金融、基礎醫學等新知識的習慣,這些維持數十年的生活習慣,更帶來健康和快樂的生活。我個人也有「三慢四快」的生活習慣。首先,「三慢」指的是「吃飯要慢、火氣上升要慢、脈搏要慢」。吃飯要細嚼慢嚥,每次用餐時間超過30分鐘,因唾液是最好的抗氧化劑,當牙齒嚼動時會衝擊大腦內皮細胞,有防止老人失智症之效;生氣不僅傷害大腦與心臟,同時也會對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肝臟、肺臟、腸胃系統造成傷害;一般人靜息時脈博跳動每分鐘約在60–100下之間,正常人每分鐘脈博次數愈低,代表心肌越有力,以每分鍾55~65下最健康,特別是運動選手。「四快」則是「走路要快、反應要快、排泄要快、入眠要快」,健走時內心哼歌,可以促進體內產生大量HDL-C(俗稱好膽固醇),也是我的秘方(選定自我喜好歌曲);平時多動腦、多閱讀、多運動,可以維持大腦反應快速與靈活,也能預防失智症;平時飲食營養均衡、水分攝取充足、每天有運動習慣,自然睡眠品質會好,腸胃自然健康,排泄也會順暢;快速入眠可以讓身體確實得到休息,平日有養成運動習慣的人,到了晚上就寢時,也會很快進入深層睡眠。 日常作息遵守「三、八」制經營健康和經營一家公司一樣,企業對於各部門、各處室的運作是否順暢,經營體質是否健全良好等,都必須要十分用心注意。同理,個人經營健康管理,也要關心五臟(心、肝、脾、肺、腎)、六腑(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膽)、和按摩12長壽穴位(百會穴、風池穴、迎香穴、膻中穴、神厥穴、命門穴、合谷穴、內關穴、湧泉穴,太衝穴、三陰交穴、足三里穴)。五臟六腑就像企業總公司的五大部、六大處室,而12個長壽穴位如同12家分公司。這些都需要每日用心經營。「健康的身體是需要意志力不斷努力實踐所得來的」,正如同公司透過財務報表來管理績效,自己也可透過健康存摺與健檢報告來檢視自我健康。生活作息要遵守「三、八」制,即睡眠8小時、坐姿8小時及站姿8小時。國人平均日坐10.5小時,美國人平均日坐12.5小時。醫學研究發現「久坐會短命」,每多坐一小時將減少22分鐘壽命;因此每天坐著時間要以8小時為目標,盡量不超過。韓國醫學大學研究,睡眠效益呈現U字型,U型底是每日睡眠7–8小時,每日睡足7–8小時對身體最健康,過少或過多都會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另外要切記「坐不如站、站不如動、動不如走、走不如健走」,期盼高齡者要盡量避免久坐。「三憂六怕」意識警愓人上了年紀之後,也要有「三憂六怕」的意識。三憂:憂失智(要健走)、憂肌少症(要運動)、憂骨折(要曬太陽)。六怕:眼睛最怕曬(要帶太陽眼鏡)、頸椎最怕吹(要圍圍巾)、喝水最怕快(喝一口水時要呼氣停頓半秒防嗆)、腸胃最怕冷(要喝溫水,少吃冰冷)、室內最怕灰(要維持室內空氣清新)、晨運最怕早(樹木要等日出後才行光合作用)。這三憂六怕也是我個人的養生心得,與大家分享。總之,你想要「健康學老」並不難,只要有三心「決心、信心、恆心」和三力「知識力(方法)、意志力、實踐力」,投資時間「持續健走」,就能心想事成達成願望。(本文轉載自國立臺北大學高齡與社區研究中心發行之《學老誌》創刊號)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0-12 焦點.用藥停看聽
預防中風服用抗凝血劑,含維他命K的這些食物不可多吃!必知6件事 自行停藥很危險
有許多三高患者、有中風高風險因子者,平日都有在吃抗凝血劑。不過服用抗凝血劑有許多需注意的事,尤其千萬不可自行調整劑量及自行停藥,否則將引起中風。在飲食上也有一些禁忌。元氣網以下整理關於抗凝血劑的認識及服用上需注意的重點。抗凝血劑的作用在防止血液凝固,用來治療及預防血管栓塞、預防中風,臨床上用途很廣,例如:深部靜脈栓塞、肺栓塞、心房顫動等。三軍總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維祥曾於聯合報撰文指出,目前口服抗凝血劑的選擇有傳統口服抗凝血劑以及新型抗凝血劑兩種,傳統的抗凝血劑為常見的warfarin(歐服寧)、Coumadin(可邁丁);新型抗凝血劑則包括有pradaxa(普拴達)、xarelto(拜瑞妥)、eliquis(艾必克凝)、lixiana(里先安)。抗凝血劑怎麼吃?依照醫師指示,定時定量服用,抗凝血劑一般一天服用一次。為確定抗凝血劑的功效,醫師會隨著患者的病情、是否服用其他藥品或是飲食習慣等進行劑量調整,患者需遵照醫師指示定期返院抽血檢驗(國際標準化凝血酶原時間比值,INR),以觀察藥效是否有達到預期、有無造成出血。抗凝血劑常見副作用?如果使用過量,可能引起出血不止。自行調整劑量及自行停藥,則可能引起中風。1.出血現象(例如:嘔吐出血或類似咖啡渣的棕色物質、血便或黑便、血尿、紅色或暗棕色尿、突然出現瘀傷、牙齦出血、經血過多、從未發生過的頭痛、腹痛或背痛)2.倦怠、發熱、發冷、喉嚨痛、嘴痛、皮疹及搔癢等。服用抗凝血劑的飲食禁忌抗凝血劑很容易與其他藥品或食品產生交互作用,而影響藥品的吸收與代謝。食藥署提醒正在服用抗凝血劑的民眾,對於所有食品都應適量攝取,如欲併服健康食品、中藥或其他藥品時,應先向藥師或醫師諮詢,以確保用藥安全。1.日常飲食中,有些食品會降低抗凝血劑的藥效,當攝取過多時,抗凝血劑藥效就會減弱。例如富含維生素K的蔬菜,如菠菜、莧菜、甘藍菜、綠花椰菜、萵苣、動物肝臟等,每日應定量平均攝取,不宜過多,建議每日可攝取約 3~5份,每份菜量約掌心大小。2.不少食品或中草藥會增加抗凝血劑的藥效,大量食用可能會造成出血的風險,例如:丹參、當歸、銀杏、鳳梨酵素、蔓越莓、葡萄柚、魚油(每日超過2克)、維生素 E(每日超過400 IU)、輔酶Q10、高劑量維生素C、含維生素K的營養劑或維他命及葡萄糖胺等,都須經醫師同意才可吃。3.抗凝血劑會與許多藥物發生交互作用,因而增加或減低抗凝血效果,所以請不要自行服用任何其他藥物(尤其是阿斯匹靈,抗生素、中藥等)。4.抗凝血劑的藥效會受酒精影響,請儘量少喝酒精性飲料。5.茶類,如烏龍茶、綠茶、紅茶等,須經醫師同意才可食用。服用抗凝血劑其他注意事項1.不可自行停藥千萬不要自行停藥。有許多病例因為各種原因自行停藥,結果停藥之後沒多久就中風了。在使用抗凝血劑如果有任何問題,都要與醫師討論,擅自停藥非常危險。2.不可擅自調整藥物這類藥物雖然能抑制血栓形成,但也會降低凝血功能造成嚴重出血,服用藥物應該遵循醫師指示劑量,不可以擅自調整劑量。3.接受任何侵入性檢查治療前必先告知醫師接受手術、拔牙等手術治療,以及服用其他藥物之前,應該先讓主治醫師了解自己有在服用抗凝血劑,以避免不必要的藥物交互作用。三軍總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林維祥曾在聯合報撰文提醒,口服抗凝血劑最常見的副作用就是出血,若要進行外科手術或拔牙之前,需同時告知手術醫師和開藥醫師,針對您的手術類型、栓塞風險、出血風險、抗凝血藥物種類以及腎功能狀況進行評估,再來決定是否有必要停用抗凝血劑以及需停幾天的藥。4.避免不必要的受傷出血謹慎使用牙刷、刮鬍刀,避免刮傷皮膚、黏膜導致不必要的出血。5.留意服藥後的副作用及徵狀服藥病人在日常生活中須經常自我檢視,包括是否有疑似出血(不明瘀傷、血便、血尿、黑色便、暗色尿、流鼻血、牙齦出血不止)、全身皮膚不明原因淤青、有出血點,血尿或糞便呈現黑色、不明原因疼痛腫脹、疑似中風表徵(臉部肢體無力、感覺異常、突然單眼或雙眼視力模糊、語言障礙)、疑似靜脈栓塞(下肢腫脹、疼痛)等。若有這些症狀,應儘速就醫,請醫師調整劑量。6.懷孕須告知醫師懷孕時服用抗凝血劑有導致胎兒畸形的風險,計劃懷孕前或餵哺母乳,一定要告知醫師。【資料來源】.藥物食品安全週報.衛福部南投醫院衛教資料.台中榮民總醫院衛教資料.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3-10-08 醫療.心臟血管
營養師建議降低膽固醇,飲食要從飽和脂肪與反式脂肪著手!
近年來,心血管疾病成為國人健康殺手,衛生福利部調查國人十大死因,心臟疾病高居第二,而心血管疾病又往往與「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密切相關。「三高」中,「高血脂」占比最高,根據衛福部2017到2020年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態變遷調查,台灣高血脂的盛行率大約是26%,每4人中就有1人。對抗高血脂,飲食至為重要。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陳玉婷指出,雖然高血脂主要是高膽固醇與高三酸甘油脂,但日常飲食中更應該注意的其實是飽和脂肪與反式脂肪。膽固醇主要來自體內分泌,三酸甘油脂多因攝取過多熱量。攤開健康檢查報告,高血脂的欄目中通常有「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兩項。膽固醇其實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物質,肝臟也會自行製造,由於儲存在血管中,過高會導致動脈粥狀硬化等風險。血液中的第二種脂肪──三酸甘油脂,則是人體攝入多餘脂肪酸時,儲存在血管內的後備脂肪。當身體大量活動需要能量時,細胞就會將之分解為脂肪酸。換句話說,三酸甘油脂過高,除了先天基因缺陷,很大程度來自攝取過多熱量,數值過高可能造成胰臟炎。這兩種血液中的脂肪,膽固醇的主要來源是肝臟合成,約占70%,剩下30%則由食物中獲得;三酸甘油脂一部分由腸道吸收食物中的脂肪轉換而成,另一部分由肝臟合成。飽和脂肪與反式脂肪,與膽固醇製造有連動關係。陳玉婷指出,要對抗高膽固醇,飲食中更應該注意的其實是飽和脂肪與反式脂肪。從食物中攝取的膽固醇畢竟只占了30%左右,剩下由肝臟製造的膽固醇,則與上述兩種脂肪酸有密切的連動關係。近年越來越多研究指出,減少攝入飽和脂肪與反式脂肪,能更有效降低血脂。飽和脂肪常見於紅肉類如豬牛羊肉,以及蛋、全脂乳製品。陳玉婷說,從做菜用的豬油,到一般常食用的臘肉、香腸、培根等紅肉製品,都含有高量的飽和脂肪,有高血脂疑慮的民眾最好減少攝取。飽和脂肪之外,也要小心反式脂肪。反式脂肪是不飽和脂肪酸的一種,陳玉婷表示,反式脂肪常出現在糕餅零食等加工食品中,奶油、奶精和油炸物也是高危險區。儘管衛福部2018年7月已經明文禁止使用反式脂肪,仍無法保證加工過程不會產生,民眾仍須注意精緻、加工食品。除了以上兩種脂肪,陳玉婷也建議民眾盡量少食用高膽固醇含量的食物,常見有內臟類、蟹黃、魚蝦類的卵,以國人常食用的豬肝為例,每100克就含有260毫克的膽固醇,紅蟳蟹黃的膽固醇含量更高達每100公克296毫克。至於降低三酸甘油脂的方式則相對單純:降低熱量攝取。常見的高熱量食品包含精緻甜食、含糖飲料、紅肉類、酒精等等。多蔬果、少紅肉、多白肉、用植物油,用地中海飲食保護血管。陳玉婷表示,有高血脂疑慮的民眾可以嘗試「地中海飲食」,多攝取蔬果類,少吃紅肉、多吃白肉,用植物油代替動物油。蔬果類提供的纖維、尤其是水溶性纖維有利於分泌膽汁,肝臟就會代償性的消耗膽固醇,有效降低血脂,可以從蘋果、香蕉、橘子等國內常見蔬果中選擇。蛋白質補充方面,陳玉婷建議以白肉為主,常見的魚類如鮭魚、鮪魚、鯖魚等都能幫助增加好膽固醇,不過要注意的是,要攝取魚類的肉,而非內臟或卵,魚卵、蝦卵、蝦膏等膽固醇含量相當驚人,要避免。除了肉食,黃豆是非常好的抗膽固醇食物,黃豆製品如豆腐、豆漿、味噌等都能提供蛋白質,且不含飽和脂肪與膽固醇。油炸、油煎最糟;清蒸、水煮最佳;燒烤、燉滷次之。陳玉婷指出,除了食材,烹調方式也影響甚鉅,少用油炸、油煎或含油量高的烹調方式,以清蒸、水煮、涼拌取代,若嫌太過清淡,燒烤、燉滷也是不錯的替代方式。選油方面,少使用豬油等動物性油脂,以橄欖油等植物性油脂代替。陳玉婷最後仍要提醒,飲食只是整體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若要預防高血脂,除了改變飲食型態,戒菸戒酒、規律運動,維持正常生活作息才是保持健康的不二法門。飽和脂肪食物紅肉類豬牛羊肉蛋奶類蛋、奶油、起士、全脂或減脂乳製品烹調用油豬油、椰子油、棕櫚油紅肉製品臘肉、香腸、培根等甜點白巧克力、布丁等各種炸物雞排、薯條等反式脂肪食物油炸物薯條、雞排、鹽酥雞、油條、甜甜圈、洋芋片等糕點類餅乾、蛋糕、麵包、酥餅等奶油類奶精、花生醬、焗烤、濃湯、爆米花等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0-08 醫療.心臟血管
降膽固醇藥服用需終生?怕副作用怎辦?健保給付原則為何?
偏愛紅肉、油炸美食,又缺乏運動,50多歲許先生在幾年前健檢報告血液檢查項目幾乎滿江紅,隨後就醫,確診為高血脂肪,低密度膽固醇超過200mg/dl,比許多人的總膽固醇數值還高,經醫師評估後,建議服用降血脂藥物,膽固醇數值逐漸降至正常值。新冠疫情結束後,許先生至大陸旅遊三個星期,期間放寬心情,大吃大喝,常忘了服用藥物。返台後回診,抽血報告顯示,低密度膽固醇竟從之前80mg/dl,驟升至178mg/dl,他自己嚇了一跳,而醫師也皺起眉頭,問他「是否自行停藥」。三至六個月非藥物治療無效後,健保給付降血脂藥物。嘉義大林慈濟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黃欣寧表示,膽固醇紅字、數值異常,已經成為常態,相關調查發現,國人高血脂盛行率逼近五成,主要原因為飲食西化、嗜吃油炸速食、缺乏運動,加上體質所致。在檢查出高血脂後,務必規律用藥,否則數據一定反撲、驟升。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李浩維表示,依照健保給付規定,一般民眾如低密度膽固醇偏高,還未突破190mg/dl警戒線,需先經過三至六個月非藥物治療(飲食控制、運動、戒菸、戒酒等),回診後數值仍降不下來,才開始給付降血脂藥物。裝過支架、有病史者必須直接用藥,將數值壓至最低。至於裝過心血管支架、罹患心肌梗塞,或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者,即使接受非藥物治療,也無法有效壓抑低密度膽固醇數值,因此,必須直接用藥,只要規律用藥,幾乎都能把數值壓到理想值。從初級預防觀點來看,低密度膽固醇如果超過190mg/dl,接受藥物治療,數值恢復正常,甚至更低,就可降低日後心血管風險。至於次級預防,例如,曾放過心血管支架、中風、心肌梗塞的患者,治療目標就必須壓至100mg/dl,甚至70mg/dl以下,將血管阻塞的風險降至最低。黃欣寧舉例,56歲陳先生為三高病友,合併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且曾腦中風,在治療高血脂時,就必須更為謹慎,採用更高強度的降血脂藥物,藉此預防二次中風。怕副作用、怕一輩子吃藥,患者拒吃藥的兩大原因。「許多高血脂患者抗拒用藥,令人遺憾。」李浩維說,降血脂藥物效果良好,但臨床發現,排斥用藥的病友大有人在,原因有二,一為副作用所致,二為不想終身用藥。常見降血脂用藥可分為Statin類、Fibrates纖維酸鹽類、總膽固醇吸收抑制劑、膽酸結合樹脂、菸鹼酸類等五大類,各有其優缺點,以Statin類藥物為例,它是醫師最常開立的降血脂藥(如冠脂妥、立普妥),可抑制肝細胞中的膽固醇合成相關酵素,藉此降血脂。但副作用為頭痛、噁心、疲倦,以及肌肉痠痛、肝功能指數上升。因此,患者在初次服用前,必須先確認肝腎功能。每三個月回診,觀察治療效果、評估副作用。此外,服用降血脂藥的病友必須每三個月回診抽血,檢查相關數值,除了觀察治療效果,也由醫師評估副作用高低,如果副作用讓病友感到不適,影響用藥意願,就會更換其他類別藥物。李浩維表示,上述五類藥物均獲健保給付,新一代降血脂藥PCSK9抑制劑屬於第三線藥物,目前仍須自費,兩周注射一次,用藥相對簡易方便,但每次費用約八千多元。醫師最怕:患者數值降、自行停藥,又未回診追蹤。「我必須吃一輩子的降膽固醇藥物嗎?」黃欣寧表示,這是門診高血脂患者最常詢問的一句話,依照臨床經驗,如用藥效果良好,順利達標,且數值相當漂亮,許多病友就會自行停藥,但這也是醫師擔心的事情,因為停藥之後,數值可能又往上竄升。黃欣寧指出,許先生就是最典型個案,規律用藥期間,低密度膽固數值相當低,顯示治療效果良好,但只是稍微放縱三周,就從80mg/dl升至178mg/dl。幸好他定期回診,才察覺異狀,如果懶得回診,又中斷治療,勢必成為腦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高風險族群,一旦發病,可能就是一齣人生悲劇。藥物治療搭配飲食5祕訣降低膽固醇數值事半功倍:1.減少攝取精緻澱粉,多吃原形食物。2.多吃好油,少碰壞油:選擇油品時以Omega-3、9不飽和脂肪酸為佳,如堅果類、鯖魚、鮭魚、秋刀魚等。3.避免攝取反式脂肪。4.多攝取富含抗氧化植化素的蔬果。5.多攝取富含高纖維質的食物。資料來源╱施奕仲責任編輯:辜子桓、吳依凡
-
2023-10-06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臨床經驗可以被ChatGPT取代嗎?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如何成為好醫師」。一位「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醫師」描述一位肺癌病人被發現癌症時已有全身各處骨骼轉移,深為病痛所苦而焦躁不安。他從病人的不耐煩帶給習醫者的挑戰,學到珍貴的行醫之道。→想看本文一位在國內推動「健康識能」多年的醫學院教授敘述一位看似健康卻在健檢發現嚴重「三高」,但仍不願意改善風險的病人。他深感醫師是人群社會中的一部分,應該以醫療專業做為人群導師暨朋友,為人群醫療領航,因此提高全民健康識能應是好醫師義不容辭的任務。→想看本文一位資深內科醫師回憶個人在國外接受臨床訓練的求學過程,深感有經驗的良醫典範之「身教」、「言教」以及實境的病房中親身體會,是臨床醫學教育所不可或缺的要素,絕非目前ChatGPT(聊天生成預訓練轉換器)所能取代。醫學院的課程在進入臨床階段時,除了在課堂上會有臨床相關的疾病診斷、病理表徵、治療等等的主題,還有實際臨床觀摩及參與,讓醫學生更能體會病人身心不適的感受,以及如何改善身體的健康。過去許多跟「人」有關身心健康的臨床診斷、分析、治療,都是在有經驗的「資深」老師指導下學習、累積經驗達到「成熟」。最近因有很多資訊科技的開發,可以幫忙整理資料分析、甚至有取代傳統人員的作業。那麼,這些跟「人」有關的諮商、輔導及治療,「人」的角色是否可以被取代? 個人畢業後就去美國接受臨床教育,在去美國的初期,實習醫生臨床工作受教於幾位從歐洲移民來美國的臨床專家指導,他們都是以前歐洲名校畢業的學生,也曾經在歐洲大學醫院做過研究或工作過,後來才移民到美國就業、參與臨床研究及教學。當時的臨床技術教學,初步是以大堂課的示範方式進行,然後在老師的指導下接觸病人、實地問診,然後在學長及老師觀察下為病人進行身體診查。這一過程,很注重醫病的互動,及如何專業的從觀察開始作系統性的身體健康檢查。一開始,從醫師自我介紹、握手進而系統性的身體功能的觀察、檢查及測試、作可能病情鑑別診斷。這些流程是從觀察病人的身體及表情再進入醫病互動而完成。這些流程除了學習如何以專業人員的角度用來分析病人的問題之外,也建立了互動互信的醫病關係,包括身體語言、病人表情的判讀,來了解求診人士的身心問題。英文中的「職業」有兩個不同的字,“Profession”及”Occupation”,前者包含了特殊知識與技能,後者則指從事特別的工作,含意不同。醫病互動是醫護人員的 Profession,可以跟人接觸、討論身心的個資甚至私密的問題。所以醫病互動建立在互信的關係,是醫護人員要照顧他人所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醫病關係的建立及互動,從相互介紹、認識、觀察、語言溝通及肢體溝通開始。表情、握手、說話的方式、用詞都會幫忙溝通。所以醫護人員在照顧病人時,如何學習跟病人及家屬互動、溝通,有時候會達到成功幫助治療病情的效果。進入臨床實習的醫學生及醫護人員,如何把在課堂上學習到的基本科學知識應用於處理病人及家屬的身心困擾,與病人接觸及互動的經驗非常重要。這種實況教育最好在實際的情況下,觀察有經驗的學長、同學的「執業」示範,然後在指導下進行討論及學習。實際接觸病人、與病人相處對答、參與接觸病人及觀察病人身體的技能,來印證課堂上的內容,才會有機會獲得更多及更好的印象。這樣的教育,在最近流行的ChatGPT上雖然可以看到資料的整合及分析,但是仍然無法取代在實境的病房中親身體會才能有的深刻經驗。所以醫護人員需要有實際在病人面前學習的經驗,才可以培訓出好的醫病關係以及「做中學」,這絕對不是只念書或電腦程式組合的病情分析可以做得到的。責任編輯:吳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