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6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搜尋
Line
共找到
619
筆 文章
-
-
2022-05-15 新冠肺炎.居家隔離怎麼伴
手把手實戰經驗分享!居家照護確診患者如何取得新冠口服藥Paxlovid、清冠一號流程一次看
本文撰寫日期為2022/5/15,近期政策變動快速,請以官方資訊為準。本週快70歲屬於高風險族群的爸媽染疫,我自己幫跑確診-視訊看診-藥局領公費藥輝瑞口服藥&清冠一號後,覺得流程的確有複雜……因此寫文章整理經驗,分享給大家參考。尤其,65歲以上、失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族群屬於高風險病人,輕症階段就可以申請「公費」輝瑞口服藥,降低中重症風險,但需要在發病後五天內服藥,這個還有好多符合資格的人不知道啊!家人有高風險因子的真的建議預先了解,以免像我碰到後一團混亂。年近七十、有中風病史的爸爸跟媽媽本週 COVID-19 快篩 / PCR陽性,在兩天內幫他們分別拿了居家照護的中西藥,把經驗整理下來,寫得趕,若有文句資訊誤差請見諒。感染 COVID-19 後若症狀尚不嚴重,多數人都是居家照護,但即使打過三劑疫苗,居家照護不表示你只能在家量體溫/血氧、吃感冒症狀藥、變嚴重了再送醫。COVID-19 陽性居家照護階段,衛福部有提供兩款口服藥物(Paxlovid西藥;清冠一號中藥),這兩款藥都是給輕症患者,「預防」變成中重症 ── 也因此,當知道是陽性後,尤其是長輩或高風險族群(ex. 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失智、癌症等),雖然輕症在家,目標應該要是盡速取得並服用這兩款藥物。尤其,依 TFDA 用藥說明 Paxlovid 只適用「發病5天內」的病人;美國 CDC 建議也是5天內但要盡快(as soon as possible and must begin within 5 days of when your symptoms start)── 因此症狀出現後,就是跟時間賽跑,盡快快篩、確定陽性後盡快取得藥物。綜合比較兩款藥物,都是處方藥,都要經過看診拿到醫師處方箋才能取得:可以看出來,較嚴格的是西藥 Paxlovid ,一定要符合 14 類風險 + 確診才能拿;清冠一號相對寬,需要確診但沒有明文的 14 類風險限制。以我跟家人的考量,因為療效的學術證據前者較多,因此我們的想法是:符合 14 類風險,就請盡快申請 Paxlovid;不符合14類風險,再申請清冠一號。以我家為例,爸爸 68 歲且中風過符合 14 類身分服 Paxlovid,媽媽未滿 65 歲不符 14 類服中藥。以下分享取得 Paxlovid 藥物的步驟:●【STEP 1:確認是否符合限制(是否有可領 Paxlovid 的14類風險因子)】●【STEP 2:取得確診身分】●【STEP 3:預約視訊看診】●【STEP 4:取得處方箋、到核心藥局領藥】●【BONUS說明:若無法取得 Paxlovid,申請清冠一號的方式;以及,若無法取得 Paxlovid、清冠一號,坊間常稱的自費「清冠一號水藥」是什麼?】【STEP 1:確認是否符合14類限制】請看《公費COVID-19治療用口服抗病毒藥物領用方案》「二、適用條件」, 12 歲以上、體重 40kg 以上、發病五天內,且必須符合 14 類條件之一:最常符合的應該是年齡,只要65歲以上就符合資格了!另外有關孕婦,依領用方案P10因目前沒有孕婦臨床資料,必須是醫師判斷效益>風險、病人同意,才可服用 Paxlovid。【STEP 2:取得確診身分】因為Paxlovid需在發病五天內服用,盡快取得確診身分是非常重要的。請留意,自己做完快篩陽性並不算確診,依目前官方規定,以下兩種方式才算確診:●方式一:去做PCR篩檢,結果為陽性。(可以從疾管署地圖找社區篩檢站預約PCR)●方式二:如果你已經快篩陽,而且你本來就是(A)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正在3+4天的居家隔離/自主防疫 或(B)入境7天內居家檢疫中 ── 只有這兩種情況才不用PCR,可透過視訊看診,拿陽性快篩給醫師遠端確認,取得確診身分。(註:病人不會視訊看診的話,可由家人去實體診所幫確認確診)也因此,如果你是家中第一個快篩到陽性的人,一定還是要出門做 PCR 確診。後續你的親密接觸者則可以只做快篩陽性,透過視訊看診取得確診身分。幫爸爸預約 PCR 時發現小秘訣:很多醫院社區篩檢站可線上預約,即使你現在看到額滿,可以試試重新整理、過段時間再看,通常又會釋出名額,我就是這樣在下午幫爸爸預約到隔天早上 PCR;診所則通常要電話預約,須留意有些診所雖在疾管署地圖上但可能還沒提供服務。做完 PCR 後就是焦心等待,十小時後,在健康存摺確認爸爸的確是 PCR 陽性。好,馬上進入下一關預約視訊看診!【實用分享 - 用自己的健康存摺查家人 PCR 資料】強烈建議大家提早幫家人申請健康存摺眷屬功能。爸爸中風失語症溝通沒那麼方便,且染疫需要休息,我無法一直問老爸有沒有收到PCR陽性簡訊……幸好!我先前有申請看爸爸的健康存摺的權限,用我自己的健康存摺帳號就可以看到爸爸的篩檢資料結果。(申請家人健康存摺權限的方法)【STEP 3:預約視訊看診】雖然取得確診身分,但 Paxlovid 是處方藥,要經過醫生看診;但已確診不能出門,因此目前多是視訊看診,讓醫師遠端幫你開處方箋。健保署官網、衛福部健康益友APP可搜尋視訊看診院所預約,醫院的視訊看診通常很滿,找診所較快,找到可視訊看診的診所後,可以打電話去預約、或臉書/ line 訊息預約。不過……誠實跟大家說,我這次不是照上面流程做。為了確保更快看診跟取得藥物,我是反向先找有 Paxlovid 的藥局,再從藥局詢問視訊看診的診所資訊 ── 我個人覺得這是目前比較有效率的做法。即使你視訊看診完、醫生開了處方箋給你,依據領用方案並不是所有藥局都有 Paxlovid,只能到被歸類為「核心藥局」的藥局領藥。一個縣市目前可能僅有1-2家核心藥局(以2022.5.12自己實測,新北全中永和區有1家、台北大安文山區則沒有)。也就是說,可以視訊看診的診所相對很多,但可以領 Paxlovid 的藥局很少,有些醫師可能因為附近無核心藥局可搭配領藥而降低開 Paxlovid 的意願。因此我實際上是這樣找視訊看診的診所:●先找核心藥局!藥師全聯會的這個網頁可以搜尋你家附近的藥局是不是核心藥局,找到最近的核心藥局後,打電話確認有 Paxlovid 庫存。然後禮貌地請教藥局「附近哪家診所有視訊診療」── 藥局有在發 Paxlovid 的話,會知道處方箋從哪家診所開出來的,因此問藥局哪家診所有在視訊開 Paxlovid 其實最快。(提醒:目前核心藥局電話大多被打爆中,請大家是真的確診要申請口服藥再致電,純諮詢問資訊請不要撥打,減輕藥師負擔)●再聯繫診所預約視訊看診!鎖定看診診所後,就可以打電話/臉書聯繫該診所預約。多數診所現在都是 line 視訊看診,少數用健康益友APP(也算是幸好,我爸失語症、我媽全盲,用 line 還可以、要學一個新 APP 而且他們隔離我還不能從旁協助,是不可能任務……)。要留意看診時病人本人要準備健保卡,醫師會截圖留存。蠻幸運的,我從核心藥局問到的診所在我電話聯繫後一小時內就可以安排視訊看診。這邊要留意,目前診所 line 視訊大多沒法三方通話,因此需要教會爸媽自己加診所 line 跟接受視訊功能。還有很重要的,要提醒爸媽記得告知醫師自己有確診,請教醫師是否符合 Paxlovid 開藥條件 ── 否則視訊完醫師以為你只是有症狀想拿症狀藥,就白忙一場了。【STEP 4:取得處方箋、到核心藥局領藥】看完診了!確診且符合 14 類情形,醫師評估後就會開 Paxlovid 處方箋。這邊要留意處方箋分兩種,會影響到領藥方式。●用健康益友 APP 看診,醫生可以給「電子處方箋」!家人可以直接拿電子處方箋去核心藥局領藥。或是藥局願意的話可送藥到府。●用 line 或其他方式看診,醫生只能給「紙本處方箋」!這時會變成,家人先去跟確診者拿健保卡 → 拿健保卡去視訊的診所實體領紙本處方箋 → 再去核心藥局領藥。我想多數人目前都是走這個方式,我們家也是。在開處方箋、拿藥階段,醫師 / 藥師會確認病人的目前用藥跟 Paxlovid 有沒有交互作用,也會提醒用藥注意事項,例如目前 Paxlovid 是專案EUA使用,因此若服藥有不良反應死亡或嚴重疾病等不適用藥害救濟……醫師藥師會提醒的事情在 Paxlovid 中文說明書、病人治療須知上都有,希望多了解用藥風險的話可自行詳看。大地結束!從爸爸週一有症狀、週二快篩陽性、安排週三上午PCR、當晚知道確診、安排週四上午視訊看診、週四下午我跟先生跑腿去領處方箋 & 去核心藥局拿藥 ── 幸運而順利的讓屬於高風險的爸爸在發病後第 4 天開始服用 Paxlovid。【BONUS說明:清冠一號】那怎麼取得中藥清冠一號呢?先認識一下,依據中藥許可證系統(藥品名稱輸入清冠一號)可以看到清冠一號是「濃縮顆粒」。要取得這個公費的顆粒中藥,流程類似上述 STEP 2~4:取得確診身分後,到中醫師全聯會網頁查可視訊看診的中醫診所清單,先聯繫確認現在有清冠一號庫存再預約視訊,之後就是 line 看診、領藥,差別是中醫診所可直接給藥,不需要像西藥是再找核心藥局。詳細流程可看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的介紹。不過……近期全台清冠一號缺貨,也因此開始出現「清冠一號水藥」,就是中醫拿清冠一號的公開配方以同比例藥材去煎煮的中藥,因此是「藥水」的形式,不是顆粒。須說明,依據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民眾Q&A,自行聲稱是「清冠一號水藥」是違反商標法的,可能比較合適的理解是「這是中醫聲稱用清冠一號相同配方煮出來,不能稱做是清冠一號的中藥藥水」。(說是聲稱並不是不信任中醫診所,而是診所自行調製,不像清冠一號濃縮顆粒是 GMP 中藥廠生產製造)若能理解其性質,且願意自費,一樣可透過視訊看診後自費取得。以我媽媽的例子,她63歲,還沒65歲無法領用 Paxlovid,但因年紀也算大,還是希望可以降低中重症風險;但聯絡了幾家中醫診所都缺清冠一號,且當時快篩陽視訊確診還沒上路,考量盲人媽媽也沒法自行去社區篩PCR,無法取得確診身分下,我們最後選擇中醫診所視訊看診自費不能叫做清冠一號水藥的中藥。五天份共$1200,自費價位給大家參考。最後也提醒,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民眾Q&A說 Paxlovid、清冠一號不必同時服用;我幫爸爸拿藥時,該核心藥局的藥師則建議若有服用清冠一號,需間隔24小時再改成服用 Paxlovid(不過我不確定依據,若有文獻歡迎提供)。小結心得:如文章一開始所說,從症狀開始就是一場跟時間的賽跑。要趕上 Paxlovid 五天大限,有症狀要盡快快篩,看到快篩陽性後要盡快完成上面 4 步驟拿藥。然而預約 PCR 、等篩檢結果、預約視訊看診、找到核心藥局……也都需要時間。我們另外也花了許久跟病人(我爸媽)溝通。在爸媽分別有視覺跟語言障礙的情況下,我跟先生查好資訊後,要再額外口述 / 摘要重點出來給爸媽理解每個步驟的目的,溝通他們的用藥看診意願,畢竟他們才是病人本尊。然而時間壓力下溝通沒法仔細,病人本人心情也可能焦慮讓溝通難度變高,因此非常建議大家若還沒感染,先多跟家人了解本文的選項,模擬若染疫要找的核心藥局 / 中醫診所,決策上可省很多時間,也別忘了快設定健康存摺眷屬功能,節省幫家人查 PCR 、查過往用藥疫苗資訊的時間(有些約診前會要求提供)!OS1:雖然爸媽都打過三劑疫苗,但年紀大還是希望盡力降低風險,既然政府提供輕症居家照護的藥物,也符合資格,當然要努力爭取。目前爸媽都仍在居家隔離中,症狀有減緩,希望他們早日康復。OS2:找藥過程中,感謝有做視訊診療的朋友 P F Lee、某有開 Paxlovid 藥局的藥師提供資訊,銘感五內。▼ 延伸閱讀:Pfizer ── 症狀三天內服 Paxlovid 降低 89% 住院與死亡風險;五天內服藥降低 88% 住院與死亡風險(能盡早用藥當然更好!)(本文轉載自病後人生│一站式服務網,原文網址:【COVID-19】居家照護病人取得「輝瑞口服藥Paxlovid」、「清冠一號」流程(48hr經驗分享))
-
2022-05-15 新冠肺炎.居家隔離怎麼伴
確診哪裡可買到清冠一號?QA詳解如何申請公費的清冠一號及公費和自費有何差別
「清冠一號」有助緩解症狀,是許多染疫者最想拿到的藥品,在「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裡,大家對清冠一也有許多疑問,「如何申請公費的清冠一號?」、「兒童適合吃清冠一號嗎?」,「公費和自費有何差別?」,以下整理民眾常見疑問:【延伸閱讀:手把手實戰經驗分享!居家照護確診患者如何取得新冠口服藥Paxlovid、清冠一號流程一次看】Q:如何申請公費的清冠一號?A:「台灣清冠一號」由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研發,兩年多前最初研發階段是水煎藥,臨床使用治療效果不錯,因此研發技術轉移授權八家藥廠產製,劑型為濃縮粉劑,經衛福部核准公告,必須由中醫師開立。台中榮總傳統醫學科主任蔡嘉一指出,清冠一號是中醫師處方藥,確診後愈早服用效果愈好。PCR陽性確診後,經中醫師診斷開立處方才能公費使用,目前除大型醫院設有中醫門診,全台有一千多家中醫診所可執行視訊診療(http://www.twtm.tw/new.php?cat=1&id=2692)並開立處方。部分醫療院所的中醫門診尚未取得地方衛生局核准,確診者經診療開立處方後,必須自費領取清冠一號,目前自費每天約為300元,五日1500元。Q:清冠一號要吃多久?吃一包還是二包?A: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最近修正清冠一號臨床治療參考指引,確診個案用藥從十天縮短至五天,且前三天藥物須用足劑量,並建議使用對象為65歲以上,具共病、未完成接種兩劑疫苗者、12歲以下兒童。同時規範藥物劑量,依各家賦形劑不同,如順天堂藥廠產品為一天劑量20公克,其他七家藥廠產品為一天30公克。不論是一天吃三或四次,一次吃一包或二包,依照醫囑服用即可。用藥後若病毒檢測仍是陽性且臨床症狀明顯,可再追加一個療程,若病況已緩解,可改用健保科學中藥調理。Q:公費清冠一號供不應求,自己去藥房抓藥可以嗎?公費和自費有何差別?清冠一號主要成分有黃芩、魚腥草、北板藍根、栝樓實、荊芥、薄荷、桑葉、厚朴、炙甘草及防風共十種中藥材。A:中醫師公會全聯會常務理事陳潮宗陳潮宗表示,若自行根據清冠一號配方抓藥熬煮的水煎藥,因配方中有八種中藥材並非藥食兩用,且未經中醫師診斷調劑,服用則有安全的疑慮。衛福部中醫藥司長黃怡超說,患者真的有服藥需求時,可以與中醫師視訊診療,經辨證論治依病情給予和清冠一號相同中藥成分的水煎劑,以緩解不適症狀。【延伸閱讀:最難忍受的不適!三千位確診居隔過來人告訴你Omicron「魔王級症狀」及緩解方法】Q:兒童適合吃清冠一號嗎?A:參與清冠一號研發的三軍總醫院中醫部主任黃怡嘉表示,三總兩年多前開始中西醫合作使用清冠一號水煎藥治療首例確診患者,一年前使用清冠一號粉劑,至今陸續治療近300名確診患者,近半年治療Omicron患者也近200人,最小2歲、最年長90多歲,也有孕婦,使用上未見副作用或不良反應,兒童使用劑量須依體重調整,一般40公斤以上使用大人劑量,20公斤則劑量減半。Q:確診者服用西藥,是否也可服用清冠一號?A:黃怡嘉表示,過去中西醫治療英國變異株重症患者,使用瑞德西韋合併清冠一號水藥治療,但此波Omicron確診患者採用的是Paxlovid及莫納皮拉韋口服抗病毒藥物,因共同使用證據不足,無法證明是否產生交互作用,因此不建議併用。部分患者服用清冠一號後出現輕微腹瀉症狀,黃怡嘉和蔡嘉一指出,清冠一號的藥性微涼,建議腸胃較寒的患者,可以搭配薑茶服用,可以溫暖腸胃,有助症狀緩解。Q:清冠一號可以用來預防強身嗎?沒有染疫的人也可以喝嗎?A:陳潮宗提醒,清冠一號是治療新冠肺炎患者的處方藥,非確診者不可做為預防保健的用藥。建議擔心染疫的民眾,可以飲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研發的「國家中醫藥所防疫茶」。●防疫茶配方中藥材:黃耆三錢、桂枝二錢、桑葉三錢、薄荷三錢、魚腥草三錢、生薑三錢、紅棗五枚(捏破)、甘草二錢。作法:備妥藥材後在鍋中加水2,000~3,000cc,大火煮沸後改小火火熬煮約15分鐘即可熄火,濾出藥汁,即可當茶飲用。黃怡嘉說,此款防疫茶不分年齡都可以飲用,但防疫茶是用來提升免疫力,因此,提醒B肝患者(若飲用易引發猛暴性肝)、風濕免疫疾病患者(如全身性紅斑性狼瘡、乾燥症等)會導致免疫力亢進而疾病惡化,皆不宜飲用。
-
2022-05-15 養生.生活智慧王
樂齡長輩語音通話需求高,怕電話打爆嗎?一圖表教你如何幫長輩挑選電話資費
長輩講電話講得太開心,一不小心,就講了萬把塊的電話費?別擔心!電話資費愈來愈多元,市面上不只有針對年輕族群、上班族群推出吸睛資費,銀髮族也可以按通話量需求,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資費,為自己的荷包精打細算。銀髮族選擇資費,可以先想想自己平常的通話習慣,是習慣用手機打電話給老朋友?還是習慣用LINE?抑或,長輩根本不用手機打電話,只是拿來接電話?使用習慣不同,資費選擇也大不相同。通話量大 選網內互打免費簡單來說,習慣使用手機打電話給老朋友的長輩,在選擇資費上,可以優先挑選「網內互打免費」,或者「贈送網內、網外分鐘數較多」的資費。一般而言,這一類資費月租費看起來稍高,但因為通話分鐘數送得多,使得帳單總金額相對較低;反而是月租費低廉的資費,因為送的通話分鐘數少,且每次通話以秒計費,若是電話講得較久,反而讓帳單總金額變得相當高。習慣用LINE 4G方案就夠用長輩們若是喜歡用LINE通話,或者每天一定要與老友互傳「早安圖」,可選擇「網路傳輸量較高」的4G資費方案,既便宜、也擁有足夠的傳輸量,不需要特地選擇5G方案,光是4G方案就足夠使用。樂齡長輩 語音通話需求高電信業觀察,長輩撥打手機的習慣,還是以語音通話為主。台灣之星指出,「我們透過市調、用戶訪談,發現60歲以上的樂齡族長輩,他們對網路需求較少,較一般用戶低20%,對語音服務的需求相對較多,較一般用戶高出120%。」同時,這群長輩因為已屆退休,收入來源減少,他們也更加重視CP值 (性價比)。也因此,台灣之星針對年滿60歲的長輩推出了O60樂齡資費,總共有99、199、299元三種資費,「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樂齡族對於快速變遷的數位化科技較不熟悉,但礙於身邊子女忙碌,無法有人貼身教長輩如何使用這些科技軟體。」這也讓台灣之星推出LINE、GoogleMap、拍照等主題教學影片,讓長輩們也能慢慢熟悉、使用這些日常功能。只接不打 最低月租88元除了台灣之星推出樂齡長輩專屬租約方案外,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亞太電信在88-388元月租費級距中,也有不少適合長輩的方案。一般來說,許多長輩因為習慣只接電話、不打電話、也不上網,那麼,這些長輩可以選擇百元以下的方案,像是中華電信88元月租費方案,在長輩間的討論度就相當高。而在百元以上方案中,台灣大哥大、遠傳149方案也很受長輩青睞,兩家的149方案均含1GB以上傳輸量,能讓長輩輕鬆用LINE傳文字訊息或照片,台灣大的149方案,可享網內200分鐘、網外20分鐘免費;遠傳推出的149方案,不僅贈送網內、網外各20分鐘通話費,還贈送150元的國內通信費。如果長輩們不想跑一趟門市辦門號,亞太電信數位門市推出的188低資費方案,不用跑門市、只要到家裡附近的萊爾富、全家便利商店,進行身分驗證、購買SIM卡,10分鐘就可以開通亞太電信門號,讓長輩們跟親友間也能輕鬆通話,快速又便利。
-
2022-05-14 新冠肺炎.居家隔離怎麼伴
居隔怎麼伴?/電子居隔單、健保快易通檢測 可作請假證明
Q:我是「匡列孤兒」,之前因為職場接觸確診者被匡列,現在只有同住親人才要居隔,是否還會發居隔通知書給我?如果不發了,要如何取得相關資料證明,才能向公司請假、申請理賠?A:5月8日起,居家隔離對象為確診者同住家人或室友,當確診者收到簡訊或健保App通知確診後,自行連結填報「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系統」,填列同住家人相關資料上傳後,系統將於隔日自動發送電子居家隔離書。至於職場同事及學校同學,5月8日後列為自主應變對象,已不再疫調匡列、不開居家隔離通知書為原則,在5月8日以前被匡列的職場同事及學校同學同步適用,也不會再開立居家隔離通知書。但5月8日之前被要求居隔的民眾,因為請假或保險需求,仍可與地方衛生局聯繫,開予居家隔離通知書。確診者則於指定處所會收到居家隔離通知書,因確診者需居家隔離7天,指定處所居家隔離通知書將於確診後7天內發送。許多人需要居隔通知書來請假,勞動部表示,隔離治療期間為方便勞工請假,電子居家隔離單及健保快易通App的PCR檢測結果,均可作為請假證明,勞工可用截圖或輸出資訊向雇主請假。諮詢/台北市衛生局發言人紀玉秋【加入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資料整理歸納自「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感謝眾病友及居隔者提供自己問題,歡迎有需要的朋友加入此社群。
-
2022-05-14 新冠肺炎.居家隔離怎麼伴
醫藥記者確診日記/從快篩陽性到醫院PCR確診、視訊看診的漫漫長路!政府應變力不足讓民眾心累
採寫報導兩年多的新冠疫情,這次自己也成了確診者,成為指揮中心公布新增本土個案中的一員。與病毒正面交鋒,雖是意料之中,但感染時間點似乎比預期的還早些。短短幾天,經歷發病、快篩陽性、到院PCR確診、居家照護、視訊看診、等待清冠一號等過程,感想是生病的人真的很可憐,政府應變能力不足,雖然強調與病毒共存,但所謂的超前部署,只是空話、大內宣。五月三日(周二)五月三日(周二)傍晚開始流鼻水,這對體質過敏的我來說,稀鬆平常,不過,這次毫無預兆,鼻水直流,擰鼻涕的衛生紙一陀一陀,辦公桌上出現「餛飩皮」愈來愈多。以為多喝著溫水,就沒事,但晚間十一點半,準備下班,整理筆電時,仍流著鼻水,且喉嚨怪怪的。以往習慣將沉重的筆電電源線留在辦公室,但下班時,突然有著不祥的預感,如果真的染疫,居隔期間遠距上班,非得用到電源線,還是先帶回家吧。下樓時,跟一名編輯同事一起搭電梯,還開玩笑問著他,「不知誰會是編輯部第一個染疫的同事?」五月四日(周三)快篩試劑兩條槓 直奔醫院急診五月四日(周三)早上八點半起床,腦袋重重的,仍流著鼻涕,標準感冒模樣,吃了顆抗組織胺,希望抑制鼻子過敏症狀,但效果有限。中午出門前,心想還是做快篩,安心一點,免得傳給同事。做快篩時,鼻腔仍流鼻水,奇癢無比,棉花棒伸進鼻洞,連續打著噴嚏,眼眶泛淚,這感覺真是奇特。第一次做快篩,不敢將棉花棒戳得太深,只在鼻腔洞口附近轉著,心想「做快檢,只是讓自己心安,應該不會有事。」過了廿分鐘後,拿著背包,準備上班,看著書桌上的快篩試劑兩條槓,有點傻眼。一轉頭看到「白白」(狗女兒)嘴巴正咬著我擤過鼻涕的一團衛生紙,第一個想法「不會連白白都中獎吧?」。【延伸閱讀:飼主確診了毛小孩怎麼辦?我會將新冠病毒傳給貓狗嗎?美國CDC給寵物家庭的5個防疫建議】先從白白嘴裡挖出衛生紙,冷靜下來,打電話報告長官此事,再告知報社人資部門。第二件事情為整理垃圾廚餘,自己天性愛買兼囤物癖,家裡總是堆滿紙箱垃圾,如果居隔十天,沒能外出丟垃圾,那房子內應該一堆小飛蠅,可能長出蛆蟲,這還能住嗎?倒完垃圾後,直奔雙和醫院急診,下午兩點,目測急診外面排隊民眾近兩百人,每個人都苦著臉。跑新聞廿多年,養成愛問、愛聊天的習慣,十分鐘後,得知前後排隊的苦命人均為「陽」男「陽」女。眾多快篩陽性民眾群聚,奇怪的是手機中的「台灣社交APP」仍就顯示正常。排隊時,跟後面一名高中男生開玩笑說,「如果明天全國確診人數超過三萬人,我們應該都是墊高數字的幕後英雄。」人龍去化速度緩慢,下午三點開始下起雨,大部分排隊民眾沒帶傘,只能淋著雨,不少人身體明顯不舒服,無力再站,乾脆蹲下來,也顧不得是否有礙觀瞻。那時心中想著,生病的人真的可憐、也無尊嚴,已經身體不適,卻得在雨天排著隊、站上兩三個小時,原本沒症狀的人,可能生出病來。快五點時,終於進到雙和醫院圖書館的屋簷下,不用擔心淋雨受寒,往回一望,後面還有一百多人等著看診、做PCR,相信很多排隊的人都會想著「如果我是周玉蔻,那該多好!」 指揮中心規定,只有快篩陽性者才能至醫院急診篩檢PCR,因此,掛號時,我拿出以透明塑膠袋包好的試劑,遞給護理師,她低著頭繼續寫資料,整理PCR試管上標籤,語氣平淡地回說,「自己收著,不用給我」。盡管戴著透明塑膠片、及口罩,但仍看得出護理師極度疲累,「怎麼只有你一個人,很辛苦吧!?」,她苦笑著說,「沒辦法,就沒人。」,接著說「不要跟我聊天,後面還有很多人等著掛號。」;難得跟女生搭訕的大叔被打槍了。醫師開立四種藥物 排隊做鼻腔PCR採檢進入臨時診間,兩側各有一名駐診醫師,等我主訴病史及症狀後,醫師熟練地敲著鍵盤,開立四種藥物,分別為緩解過敏、減少鼻水症狀,止咳祛痰,以及兩種解熱鎮痛抗發炎的藥物。出了診間,一旁為簡易批價櫃臺,牆壁貼著「自費六百元」告示,藥費三百、採檢PCR三百,那時心中滿是疑問,不是公費採檢嗎?怎麼又收三百?處於肅殺的氛圍中,當然不可能開口提問。接著排隊做鼻腔PCR採檢,身穿兔子裝的護理師站在密不透氣的臨時木搭空間中,雙手從兩個圓洞中伸出,幫民眾採檢鼻腔檢體,這場景不陌生,攝影同事拍了許多類似照片,但自己卻是第一次做採檢。稍微彎腰、測著身,接受戳鼻時,突然想到香港藝人王喜血流滿面的畫面,幸好過程順利,但短一二十秒,極度地不舒服,我才走了一兩步,就蹲下來,休息幾秒鐘後才起身。看完診、做了採檢,離開新冠肺炎門急診,還必須走到對面領藥,又是超過一百多人的隊伍,排了快一小時,領完藥物時都已是傍晚六點。想想這四個小時,對有症狀、快篩陽性的民眾來說,可是身心煎熬,雨淋、久站、加上對於染疫的恐懼。領完藥,騎車至附近賣場買了一包米、牛奶、飲料及麵包,走在狹小空間的貨架通道,有人迎面而來,自己下意識轉身,背對著,甚至暫時停止呼吸,彷彿這樣做,就能降低傳染風險。結帳時,打開錢包,正想掏錢時,突然意識到手指拿出現鈔,收銀員接過去,可能增加感染機率,趕緊拿出手機,選用電子支付,一向覺得不太好用的台灣PAY,這時派上用場。五月五日(周四)「台灣社交距離」APP警訊通知 竟是醫院排隊等篩檢的親密接觸史五月五日(周四)一早私下請教幾個感染科醫師,有症狀且快篩陽性,這樣PCR陽性機率應該很高吧,有可能出現奇蹟,結果陰性嗎?答案都一樣,「機率相當低。」一整天等待著結果揭曉,不時上雙和醫院網站,用手機掃描著採檢相關QRcord,以及登錄「健保快易通」APP,到了晚間十一點均無消息。至於身體狀況,感冒症狀依舊,鼻塞、流鼻水、頭略暈、喉嚨稍痛,聲音變啞。終於收到「台灣社交距離」APP傳來的警訊通知,五月四日與確診者接觸三十九分鐘,我想這應該前一天在雙和醫院急診前排隊等著篩檢的親密接觸史。五月六日(周五)健保署、指揮中心兩個不同系統資料連接需要六個小時五月六日(周五)凌晨睡前上網再度查詢雙和醫院網站,PCR採檢報告終於出爐,不出意料,就是陽性。隨即點開「健保快易通」APP,查詢其中健康存摺,還是只有三劑疫苗施打資料,尚無採檢結果。早上八點醒來,再點「健保快易通」APP,也看到了檢驗結果陽性,透過頁面直接轉至指揮中心的確診自主回報系統,但點了許多,就是轉不過去,頁面卡住。致電健保署長李伯璋,答案是「健保署、指揮中心兩個不同系統資料連接需要六個小時,但問題不在健保署這邊,指揮中心積極修正中。」沒錯,真的要六個小時之後,才能上網填寫資料,但填了之後,按到下頁,就無法再回到上頁,好奇怪的網頁設計,在購物平台購物時,下單刷卡前,都還可回到之前的商品頁面,有機會再考慮,但用來取代疫調的確診自主回報系統,竟然沒有這項基本功能,錯了就錯了,沒得修正。醫院、縣市衛生局、政府系統間的訊息傳遞之遲緩,超乎預期,從最前面的醫院端、健保APP、指揮中心自主通報系統、新北市衛生局,傳遞過程中均有著明顯的時間差。何時會收到居隔單、防疫關懷包?周五下午傳回確診自主回報系統,周六接到北市衛生局關懷電話,問起「何時會收到居隔單、防疫關懷包?」,答案是「新北市感染人數太多,很難確定,如果送去,會先電話通知。」公費清冠一號早已缺貨 自費價格不一(黑市叫價五千元)許多確診者聊起「清冠一號」,幾乎抱怨連連,指揮中心多次宣稱,已經備足產品,貨源足以供貨四十八天,符合開藥資格的確診者均可拿到此中藥聖品,但大部分人應該都跟我一樣,碰得一鼻子灰。周五一早至詢指揮中心網站查詢提供「清冠一號」的中醫診所名單,中永和多家中醫診所上榜,但一家一家致電請教,結果都一樣,「公費清冠一號早已缺貨,如想服用,必須自費。」至於自費價格不一,有些診所十天份兩千五,有些十天份三千,這還不包括快遞費用。明明政府提供公費「清冠一號」,由國內八家生技製藥公司造科學中藥,只要透過視訊看診,醫師評估後,符合適應症,就可以拿到藥物,隨著染疫人數暴增,公費產品奇貨可居,黑市居然叫價五千元。仔細看著指揮中心提供的資料,才知道其中貓膩,一開始就沒打算讓大部分輕症患者使用「清冠一號」,只以預估確診人數的百分之三來估計公費名額,所以確診者就算咳到肺葉都掉下來、喉嚨劇痛,也不見吃得到公費「清冠一號」。花了半個多小時,打完中永和相關中醫診所,答案都一樣。此時,喉嚨更痛、聲音更是沙啞,只能向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求救,相當幸運,他那邊剛好還有幾罐公費「清冠一號」。視訊看診便民的就醫方式 指揮中心卻搞得如此複雜第一次視訊就醫,透過LINE介面,倒是熟悉,不過,事前要在患者在同意書上簽名,這可折騰許多人,手機先下載此項文件,想辦法印出來後,簽完名,再拍照,最後回傳圖檔。有印表機的家庭應該不多,我家裡就沒有印表機,以往想列印文件,習慣拿至超商,但現在居家隔離,那邊都去不了,這該如何解決?最後在同事幫忙下,先在報社列印,下班時再拿到我家門口,終於解決這難題。明明是便民的就醫方式,指揮中心卻能搞得如此複雜,一般中老年人就算會用LINE傳早安文,但真會下載文件,且家裡還有印表機,又懂得拍照,再回傳照片的比率應該不高吧。「清冠一號」如此,輝瑞、默沙東等口服抗病毒藥物,高風險族群的取藥難度更高,現在全台確診人數單日已破五萬,但口服抗病毒藥物卻開出不到兩千人次,根本不成比率,請教基層診所醫師,才知行政程序繁瑣、申請文件內容瑣碎,簡單來說,就是卡卡卡。指揮中心一直滾動修正,希望能趕上病毒傳播速度,如果重症增加,死亡人數也會上升,真不希望看到這樣的結果出現。
-
2022-05-13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10個確診會問的「為什麼」台南市整理「防疫QA」一看就懂
台南市長黃偉哲今天在臉書貼文表示,確診之後該怎麼辦?是許多確診的市民急迫想要知道的資訊。市府整理了10個確診一定會碰到的問題,從確診之後每一個環節,做了一個防疫QA,並且會隨著最新資訊進行更新,希望民眾你分享出去。若問題沒有被回答到,也整理了防疫、生活、健康3個專線以及37區衛生所的電話,請市民利用專線詢問。一、通常你的問題都是從這裡開始:快篩陽性之後怎麼辦?你目前有在進行居家隔離、自主防疫、居家檢疫嗎?-有,由醫生診斷是否確診,如果不同意診斷,由衛生局安排PCR採檢,請勿自行外出採檢。快篩陽性視訊門診時間表https://reurl.cc/NA0qg6-沒有,請密封好快篩試劑,前往社區篩檢站或16家公費PCR醫療院所、8家公費PCR基層診所(其他診所陸續加入),進行採檢,可以自行開車騎車走路,不能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二、確診後我要在哪隔離?會進行分流收治,讓醫療做最有效配置。醫院:中/重症患者或無症狀/輕症80歲以上長者、懷孕36週以上孕婦,以及未滿3個月幼兒且有發燒、未滿12個月幼兒,且高燒>39度。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70歲以上長者、65歲以上獨居長者、懷孕35週以內、不符合居家照護條件者。居家照護:69歲以下符合居家照護條件者。三、我要隔離幾天?自5/8開始若為輕症或無症狀者,且為居家照護者,隔離規定改為7+7(7天居家照護,7天自主健康管理),當你已無症狀或症狀緩解,且距【發病日】或【採檢日】滿7天,不用快篩直接解除隔離。隔天開始進入7天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禁止前往人潮擁擠,餐廳內用、聚餐聚會等活動。若收治於醫院/加強版集檢所/加強版防疫旅館:輕症確診隔離條件:無症狀或症狀緩解,且:1. 兩次快篩陰性,或距發病/採檢達5天一次快篩陰性、2. 距發病日或採檢日已達7天,無須採檢直接解隔,符合以上任一條件,解隔並進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註:◆上述快篩限醫事人員執行,醫事人員得自採◆輕症解隔以快篩為原則,因故無法快篩則以PCR採認中重症住院患者,解隔改1次PCR:症狀緩解且追蹤1次(原為2次且須滿10天)PCR陰性或Ct≥30,可轉出隔離/專責病房。四、確診需要回報什麼?自主回填臺南市COVID-19確診個案問卷連結網址:https://p.tainan.gov.tw/u/zgn9 (請直接點選進入填寫)加入台南共照雲 LINE ID: @794mfoab,陸續將由居家照護人員及疫調人員與您聯繫,請耐心等候。五、我要怎麼請假?衛生局會開立隔離通知單,也可以用健保快易通APP的PCR檢測結果作為請假證明。六、那我的家人呢?會開立居家隔離單,以最後接觸日隔天開始計算3天,可先用確診者的健保快易通APP的PCR檢測結果作為請假證明,向公司告知需要請假。七、身體開始不舒服該怎麼辦?你可以利用 健康益友APP 或就近詢問經常看診之診所或查詢台南市有提供通訊診療的名單:https://reurl.cc/x97lz5情況嚴重可撥打119、確診者請撥06-2880115健康照護專線安排就醫。八、同住親友需要隔離幾天?同住親友需要進行3+4(前3天為居家隔離、4天自主防疫)確診者的最後接觸日是第0天,隔日才算第1天,滿3天即結束隔離。自主防疫期間,快篩陰性可外出工作,期間禁止前往人潮擁擠,餐廳內用、聚餐聚會等活動。另教職員及學生需於自主防疫期滿隔日,快篩陰性才可上學。九、防疫包怎麼領取?1.區公所電話通知,請聯繫親友前往各區公所代領。2.若未接到電話者,可主動致電居住地區公所詢問。領取時間:08:00-18:00(周一至周五)十、如確診者為6歲以下幼兒及孕婦提供急診綠色通道優先救治就醫專線06-2880115,緊急情況請撥打119。
-
2022-05-13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大型危機時癲癇病人的照護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新冠肺炎下的醫病關係」。一位醫師寄來的文章,引發了這系列。他敘述在疫情嚴峻之下,住院病人缺乏親友的探視,醫師也減少了與家屬的溝通,在這種情形下,一位病人病情急轉直下而喪生。他決定到離醫院有一段距離的病人家鄉,對逝者上香並與家屬見面溝通。作者語重心長地道出,在疫情之下,人與人之間的接觸較為不便,需要更用心和病人家屬溝通。另一位急診醫師認為新冠肺炎隨著Omicron傳染力轉強,但病情的嚴重度顯然較低,醫療政策不得不擔心,如果大流行之下,所有染疫病人都到大醫院的急診室就診,其他病情嚴重的病人將無法得到他們需要的緊急救治,因而呼籲醫療人員及一般民眾共體時艱,專業人員不要苛責民眾在困苦中的行為,而一般民眾也要體諒非常時期公衛系統及醫療資源的耗竭。照護癲癇病人多年的專科醫師,則應邀分享她多年來為癲癇病人所做的努力,包括「遠距醫療」,如電話、視訊可以同步做互相的溝通,並利用「社群媒體工具」提供病人在緊急時候有一窗口,醫病之間多一個互相連繫的方式。感謝她適時地分享隨著時代與科技的進步,在照護病人的方法也能與時俱進,給病人品質更好、更安全的照護。癲癇是一個慢性的疾病,大部分的病人都需要長時間的服藥,並且在一定的時間內回診,跟醫生回報他的治療效果、用藥問題或安排追蹤檢查,在平常穩定承平生活之下,醫療系統正常運作時,癲癇病患的照顧大部分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在比較大型的災難、流行病出現的時候,癲癇病人的持續性照顧就會受到挑戰。2003年 SARS 肆虐台灣時,癲癇病人不敢到醫院,造成斷藥,因而癲癇發作增加;10年前日本311大地震的時候,東北地區包含岩手宮城幾個縣的癲癇病人,特別是在比較偏僻的地方居民,馬上就面臨到沒有藥物、就醫困難的問題;2020年開始的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也讓癲癇的照護出現了很大的一個危機;最近的俄烏戰爭在戰區的烏克蘭難民中,也有癲癇病人,他們在逃難的過程中沒有辦法再像過去一樣可以固定的拿藥看診。這種狀況我們要怎麼樣的因應呢?遠距醫療是其中一個解決方法,在311大地震之後,我的日本指導教授中里教授馬上建立起東北地區癲癇遠隔診療網路,包含遠距會診,解決了不少癲癇病患的困境。新冠肺炎流行後,許多國家對於遠距醫療的法令及給付鬆綁,特別是在癲癇病人的照護上面,讓癲癇穩定的病人在疫情嚴峻的時候,不用到醫院增加被感染的危險,仍然能夠得到適當的照護。在科技的進步之下,遠距醫療的執行變得順暢,有效率,這兩年體驗過遠距醫療的醫療人員與病患,對於這個系統在新冠疫情緩解後繼續存在並變成常規醫療的一種方式多能接受,它平時可以輔助偏鄉醫療不均的困境,在大型危機時可以接手原本的實體醫療照護。廣泛的遠距醫療包含醫生病人同時出現在遠距醫療醫療的平台上,如電話、視訊等同步做互相的溝通之外,另外有一種所謂的非同步的遠距醫療,也在大型的危機出現時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非同步的醫療諮詢有郵件、電郵、社群媒體等平台,醫生與病人的互動非即時,有時間差。筆者在這裡分享這兩年來我們團隊利用社群的官方帳號在癲癇病人的照護上經驗。我們使用line@官方帳號,邀請我們的病人加入,讓他們有緊急癲癇相關的問題時在上面尋求幫助,官方帳號跟群組運作不同,加入官方帳號的人,自己與團隊間的對話並不會被其他的不相關的人看到,比群組或社團更能保持隱私。其實目前有很多醫療院所都利用它來跟病人連繫,主要是業務介紹與約診使用。我們讓團隊成員分工合作,病人的問題在很短的時間內可以得到回覆。同時我們也在這個官方帳號上放上許多跟癲癇相關的衛教知識還有團隊成員的門診時間更動,以及其他有用的資訊。舉幾個有用的例子跟大家分享,住在中南部的病人在我們開了一個新的藥給他之後,產生了皮疹,我們會請他把疹子照片拍下,傳給我們看,然後負責的主治醫生會給予初步建議,需要的話會安排回診,這樣病人就不用等到兩週、三週之後的預約回診,或者馬上從很遠的地方跑回醫院,才能夠問到醫生這個問題。有些狀況如病人的發作型態有點改變,恰巧被家屬錄影錄到,家屬可以把這一份影帶上傳給負責的主治醫師看,我們也可以得到更多的資訊甚至可以給予建議。一些癲癇病人特別關心的問題,如新冠肺炎疫苗問題,我們就先做好衛教指引,統一發訊息,就不用一個個病人來問,一一回答。這個方式目前可以幫助醫生與病人,但是有幾個地方仍待改進。第一,它並不是正式的一個醫療行為,完全是團隊自發自動的服務,需要團隊成員有共識與熱情,願意投入這樣無償的服務;其次,資料資訊的保全也很重要,目前政府在這方面的規定也還不完全,官方帳號的管理者要注意這部分的資料保護。我們利用社群媒體工具提供病人在緊急時候有一窗口,這樣在大型的危機出現時,我們多一個互相連繫的方式,不僅病人安心,醫師本身也多一個社會危機出現時幫助病人的管道,隨著時代與科技的進步,我們在照護癲癇病人的方法也與時俱進,目標是不變的,給病人品質更好、更安全的照護。
-
2022-05-13 新冠肺炎.居家隔離怎麼伴
居隔怎麼伴?/幼童高燒、嘔吐、腹瀉 早期徵象 及早就醫
Q:若確診幼童居隔在家,該如何照護?幼童確診會出現什麼症狀?如何及早發現異狀,怎麼處置?A:若兒童居家隔離期間,建議出現早期徵象就應該就醫,不應等到晚期徵象出現。早期徵象送急診治療的兒童預後效果較佳。早期徵象:高燒超過38.5度、意識變化、呼吸淺快以及合併嘔吐、腹瀉的腸胃道症狀。晚期徵象:抽搐、昏迷、胸痛、嘴唇發紫、低血壓,已屬於後期器官衰竭症狀。一旦出現較「嚴重」症狀,如抽搐、意識不佳、呼吸困難或有胸凹現象、唇色發白或發紫、血氧飽和度低於94%、肢體冰冷合併皮膚斑駁、冒冷汗等,應撥打119緊急送醫,或由同住親友送醫。居隔確診兒童照護●發燒超過38.5度:小於1歲孩童,可使用Antiphen(安佳熱糖漿);1歲以上孩童,可使用lbuprofen oral susp(依普芬口服懸液)。●發燒超過39度:可使用Voren Supp(12.5mg)非炎栓劑,即肛門塞劑,如體重6公斤可用約0.5顆;可吞藥孩童則可使用Acetaminophen(乙醯胺酚,一顆500mg),每4到6小時一次,單次最大劑量為1顆,一天不多於5顆。●有鼻塞、流鼻水:可使用Antihistmine(抗組織胺類藥物)。30公斤以上大小孩鼻塞、流鼻水,可使用Xyzal驅異樂、Allegra艾來、Denosin停敏等抗組織胺藥物。●咳嗽藥小心使用,勿用如甘草止咳水等麻醉性鎮咳劑,可使用Mirate米瑞液。化痰可使用Soltan liquid 舒痰,一天三次。(諮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台灣兒童急診醫學會、家醫科醫師許書華)【加入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資料整理歸納自「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感謝眾病友及居隔者提供自己問題,歡迎有需要的朋友加入此社群。
-
2022-05-13 新冠肺炎.居家隔離怎麼伴
「感覺自己被放生…」確診後感受惡夢的開始!確診者忠告:染疫前你該做的3大準備
「確診後,才發現通知確診的相關行政系統幾乎癱瘓,深刻感受是惡夢的開始。」帶著沙啞的嗓音訴說著確診的故事,她是卅多歲的小咪(化名),在確診第6天接受採訪。她說,確診隔天症狀就嚴重惡化,「半夜咳嗽嚴重到,感覺都要把肺咳出來」,但卻一直未接到任何簡訊與電話,忍不住質疑「這樣放生我對嗎?」。確診是惡夢的開始4月26日小咪4月26日一早喉嚨痛,因前一晚開冷氣睡覺,症狀又突然,原先不以為意,想隔天再到診所就醫。但又擔心染疫,晚上用家用快篩檢驗,沒想到竟是陽性。當下心情非常慌張,整個大半夜都在查詢該怎辦,是否應立即到社區篩檢站?還是要去醫院急診?當下很擔心到急診採檢會被急診室人員轟回家。4月27日可是,台北市7個社區篩檢站均要事先預約,每站僅300個名額,全部爆滿,現在又如此緊急,也無法預約,況且已是快篩陽性,也無法去人擠人。考慮再三後,她決定隔天(27日)到住家附近步行距離約15分鐘的台安醫院掛急診,因她已有症狀且快篩陽性,付診察費600元後進行公費採檢。小咪說,台安醫院的急診醫師、護理師都十分友善,她在急診外採檢站同時快篩及PCR,約1小時後,醫院簡訊即通知,快篩確診為陽性。醫師馬上就開立止咳、止流鼻水、退燒、消炎等藥物,請她回家休息,再請她隔天(28日)到健保快易通App查詢檢驗結果。沒想到,確診後卻是惡夢的開始。4月28日28日中午時,她自行到健保快易通App查詢,PCR確診為陽性,當下開始等待北市衛生局通知、匡列,同時撥打1922,但打了30分鐘都打不進去。當時十分混亂,等了一天,怎麼等就是等不到任何電話,一度以為自己沒有確診。後來自行填寫台北市自主通報系統,隨即收到制式簡訊,要求她待在家裡,若有需要可以電洽各區關懷中心尋求協助,並通報服務公司的防疫長。4月29日等到29日時,還是沒接到衛生局通知及居格通知單,再撥打關懷中心尋求協助,但對方僅能提供送餐、收垃圾或提供關懷包、協助叫防疫計程車等,居隔單等就是要等衛生局通知。但27日起症狀已開始惡化,喉嚨非常痛,同時還出現鼻塞、咳嗽、全身無力,4月30日起劇烈咳嗽,甚至半夜感覺喉嚨塞滿痰,但卻咳不出來,而咳嗽嚴重到感覺都要把肺咳出來,合併乾嘔。還好29日預約到中醫師視訊看診,順利取得「臺灣清冠一號」服用。一直至5月3日才感覺痰有慢慢減少。回想確診期間,自己一一打電話詢問,確認自己是不是確診,當下真的很生氣,更感覺自己被放生了,不知居隔期從何時開始算,何時結束,更是心慌。5月1日5月1日上午,終於接到台北市衛生所人員的電話,5月2日深夜11時才收到簡訊通知,居隔期從4月28日至5月8日,但距離4月28日確診已過了4天。回想確診、聯繫過程,小咪認為政府對確診患者應該用明確的簡訊通知,讓民眾了解確診後,接下來要如何應對及處理,以及有哪些步驟,同時也讓確診者安心,而不是茫茫然不知所措。一開始如此慌亂,顯示政府沒有做好相關配套措施。確診前應做的三大準備小咪以過來人經驗建議,確診前應做好三大準備。第一、快篩試劑現在確診患者多,當出現身體不舒服症狀時,可以先自行快篩,確認一下有沒有感染,如果染疫了,一定要盡速就醫;她就是在確診前兩天先去藥粧店買好快篩試劑,所幸那時快篩試劑還沒限量,因此喉嚨痛時,可以立刻使用。第二、應先備好家中常用藥物如退燒藥、消炎藥等,她就自己準備普拿疼、退燒貼片、伏冒熱飲、枇杷膏、鼻塞鼻噴劑等,因發病1、2天後,喉嚨痛、咳嗽等症狀十分嚴重,根本無法入睡,使用家常藥物緩解症狀後,才比較舒服一點。小咪說,她身邊一名同樣是確診朋友說,現在到快篩篩檢站,如果只是等待快篩就到等1小時,如果是要快篩加拿藥須等4小時,而領取的藥物僅是一般感冒藥,因此,這些藥物一定要先準備。第三、先找好住家或公司附近醫療院所最後是尚未確診前,應先自行上網了解住家或上班公司附近醫院及診所位置,以便身體不適或快篩陽性後,可以立即就醫,同時也最好先查詢可以提供視訊診療的西醫及中醫診所,若真的無法外出看診時,可以加以利用。小咪說,現在確診患者不斷增加,希望大家都能保重身體,即使感染後,也要趕快看醫師,及早痊癒,而還沒有感染的人,也要多做好防疫,避免感染。【加入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五千位病友及居隔者與大家交流自己的問題,歡迎有需要的朋友加入此社群。
-
2022-05-12 新冠肺炎.居家隔離怎麼伴
飼主確診了毛小孩怎麼辦?我會將新冠病毒傳給貓狗嗎?美國CDC給寵物家庭的5個防疫建議
做完快篩,認為應該沒事,只是戳來安心,收拾筆電,準備上班,不料,20分鐘後,試劑上兩條血紅槓,紋路清晰可見。震驚之際,轉頭看到愛犬「白白」就窩在沙發上,咬著我剛剛擤過鼻,沾滿噴嚏、黏答答的衛生紙。確診的飼主會將新冠病毒傳給毛小孩嗎?這應該是眾多毛爸毛媽在得知自身染疫後,閃過腦海的問題之一。疫情嚴峻,元氣網和WaCare共同成立「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成為熱門社群,已有5000名確診在家照護或居家隔離的人們,提問、互相打氣、交換經驗和訊息。整理其中眾多確診飼主的疑問,首先為「寵物會不會感染新冠病毒?」,其次為「居隔期間,無法帶狗狗外出散步,這該怎麼解決?」、「病毒會殘留在貓狗身上,再傳給同住家人嗎?」、「可以在毛小孩身上噴酒精、消毒液嗎?」【加入Line社群】「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以上資料整理歸納自「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感謝眾病友及居隔者提供自己的真實經驗及感受。也歡迎有需要的朋友,一起加入。確診的飼主會將新冠病毒傳給毛小孩嗎?飼主確診後,鼻水直流,咳嗽濃痰,不免耗用許多衛生紙,如果一個不小心,毛小孩咬到沾有鼻涕、痰液的衛生紙,這感染機率應該不低吧?萬一感染病毒,又會出現哪些症狀呢?感染科權威、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審視國外相關研究報告,寵物感染新冠病毒的案例相當少見,只有零星個案,症狀也相對輕微,不會發燒及咳嗽,飼主不用擔心,先照顧好自己身體比較重要。英國、香港、南韓等地曾出現與確診者同住的毛孩感染新冠病毒的案例,但就統計上來說,比例仍微乎其微,且多半無明顯症狀。國外研究顯示,目前全球染疫人數已經超過1.7億人,但貓狗等毛小孩染疫個案則不到100例。過去兩年多來,大陸出現不少陽性確診者所飼養的寵物遭到撲殺的恐怖事件,例如,上海一名身著白色防護衣的防疫人員在街上三棒敲死了一隻柯基犬,只是因為狗主人確診陽性後,被帶去隔離,工作人員擔心狗狗傳散病毒,而痛下殺手。新冠病毒真的會殘留在貓狗毛髮身上,再傳染給其他人嗎?答案是「不會的!」。黃立民表示,貓狗毛髮上可能殘留著確診者病毒顆粒,但還不致於會再傳給其他人,一來病毒量過低且活性不足,再者病毒還必須剛好接觸到人體的黏膜組織,機率極低。美國疾管局(CDC)及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均表示,目前尚無足夠證據證明病毒會透過寵物的毛髮或皮膚傳染給人類,飼主不用過於害怕而把寵物送走。疫情期間,美國疾管局對寵物家庭提出多項建議:1.讓貓咪待在室內避免他們自由外出散步。2.遛狗時使用牽繩且至少距離他人6英尺以上,防止他們與非自身家庭以外的人接觸。3.遛狗時,避免前往大量人群聚集的地方。4.不要幫寵物戴口罩。5.請不要用化學藥劑或酒精擦拭貓狗,或是洗澡。獸醫提醒,人類消毒用品(酒精、漂白水),這對於毛小孩來說,有一定的刺激性,如果直接噴在毛小孩身上,可能刺激呼吸道,引發急喘、咳嗽,以及皮膚過敏紅腫。居隔期間,無法帶狗狗外出散步,狗狗不拉不尿,這該怎麼辦?這也是確診者常問的問題之一。新北市政府動物保護防疫處副處長黃嘉文表示,最近一個月來,每天都會接受這類的求助電話,確診後,當然不可外出,但毛小孩不肯在家裡便便、尿尿。再者,自己持續高燒、咳個不停,無力照顧寵物,這又該怎麼辦?對於前一個問題,新店動物之家訓犬師陳冠霖建議,飼主應觀察毛寶貝排便習慣及時間,在狗狗大小便之前,先關在廁所內,耐心等待,如果順利如廁,就給些小點心,作為鼓勵。一般來說,狗狗在剛睡醒或是吃完飯、口渴喝水後,會尿尿或大便,建議飼主,在這些上廁所時段之前,將狗狗圍在在室內(如廁所)。如狗狗習慣在室外如廁,主人應耐心等待。要是狗狗在不對的位置尿尿或大便,不要打罵。確診飼主住院或移往檢疫所、防疫旅館,無法照顧寵物,該如何安置?如確診飼主因病情嚴重,必須住院或移往檢疫所、防疫旅館,無法照顧寵物,該如何安置?黃嘉文表示,可以請親友代為協助,或是送至寵物旅館,目前新北市動保處提供優良寵物旅館名單,市民可上網搜尋。在暫養寵物的過程中,需降低感染風險,例如,寵物籃務必徹底清潔消毒,將毛小孩放進後,再次清潔,並將寵物籃放在住家大門附近,方便親友或寵物旅館員工接走。居家照護期間,該如何與毛小孩互動?確診後,居家照護期間,該如何與毛小孩互動呢?黃嘉文提出五大建議。1.最好與毛小孩分房睡2.為毛小孩準備食物、保健品,至少7天份。如果貓狗正在 接受藥物治療,應計算藥物是否夠用。3.列出可協助照顧毛小孩的親友名單,或尋找合適的寵物旅館。4.準備好貓狗的外出籠,裡面可以先置放她們常咬的玩具或 是帶有飼主氣味的衣物。如果自己身體不適,無法照顧,方便讓親友或寵物旅館帶回照護。5.毛孩如容易緊張、吠叫,準備好零食、貓草等輔助工具。
-
2022-05-12 新冠肺炎.居家隔離怎麼伴
確診心情只有確診的人才懂 居隔日記讓你同理確診者的徬徨
新冠新病例數每日暴增中,UDN元氣網和WaCare遠距健康共同成立「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立即成為確診和居家隔離者支持取暖的熱門社群,至今已有近五千位朋友在此互相打氣、交換經驗和訊息,自動產生學長姊制提供解答,成為Omicron肆虐下的大規模病友暖心支持團體。元氣網在保護當事人個資等前提下,將嘗試把群裡可供新進居隔確診者的訊息,陸續依主題不同做一整理,希望在這個專欄裡,幫大家記下無數滿是善意的抗疫經驗,及許多可能難再重現的生命重要片段。雖然數千人彼此不相識,但或能藉此讓過來人幫助未來人,並留下另類的台灣抗疫日記。【怕被冠上老鼠屎標籤的上班族】|【確診還是會慌張的懷孕護理師】|【認定額溫真的不準的高中生】|【確診過來人的防疫險申請眉角】【怕被冠上老鼠屎標籤的上班族】4/17凌晨突然喉嚨痛全身不舒服,本來早上想去上班的,因為16號才第一天報到,怕馬上請假不好,但是起不來直接昏睡到下午。先去診所看了醫生,沒有發燒,鼻涕不是黃色濃稠的,所以醫生說應該不是確診只是一般感冒。接下來連續咳嗽喉嚨痛三天,但是我也真的不感覺自己有可能確診,因為我真的有夠少出門,而且疫苗也打滿三劑。4/20公司因為確診人數直線上升,就要求我們要快篩,下午五點左右我的第一個快篩是兩條線,當下我腦子整個呆滯,然後馬上想說是不是偽陽性,就又快篩一次,結果還是陽性,馬上查了最近的醫院到急診PCR過程很煎熬,我一路上都是哭著開車哭著掛號,我超怕我自己潛伏期已經好幾天,超怕有人被我傳染,超怕被冠上老鼠屎的標籤。然後等了一小時都還沒有讓我PCR,旁邊也有五、六個跟我同樣狀況的人,我整個理智已經斷線,打去1922問他我快篩陽性,醫院還這樣讓我們跟一堆一般看診待在一起等PCR,然後問要多久全部一問三不知是合理的措施嗎?1922才打進醫院,我才聽到叫我的名字,然後PCR完又暴躁地等了一個小時才拿到健保卡。回家等待結果更煎熬,我睡著又醒睡著又醒,一直起來看健保app,心裡還在祈禱是陰性是陰性,終於半夜讓我看到結果,是陽性。當下真的是馬上回想這幾天跟誰吃過飯,一起抽過菸,然後又想到幾天前跟朋友吃飯時,我一直抱著一個七個月寶寶,然後真的徬徨無措,不知道下一步要怎麼辦怎麼走。4/21 忘記幾點了,我自己打了1922通報,他讓我在家等通知。下午五點警察打來疫調,問我有沒有接觸過確診者,我說沒有。他就很驚訝的說,可是你ct值很低,然後我問他低不好嗎(我完全不知道ct值代表什麼)?他就跟我解釋,ct值越低代表傳染力越強,妳ct值才17。然後簡單問了我開始喉嚨不舒服的前四天的接觸者後,讓我等衛生局通知。晚上八點多衛生局有打來,可是我沒接到。4/22 打了所有能打的電話,幾乎打不進去,有接的還是1922,但是他們叫我等桃園衛生局的通知。4/23終於接到衛生局的電話了,但是他只問了我基本資料後,告訴我,在家待滿十天。我就問他,十天後呢?他居然跟我說,到時上疾管署網站看,因為政策每天在改變。4/24我突然覺得喉嚨更痛了,然後很不舒服想吐,量了體溫才發現自己發燒,不過也覺得還好。下午區公所的人突然打電話來說要送餅乾給我,拿到才知道那是所謂的居家隔離關懷箱(今天一堆人在說,有隔離完當天才收到,也有第八天才收到,現在應該改口叫紀念包)。是蠻感動的啦,畢竟那麼多天終於被記起來那種感覺,可能只有其他跟我一樣狀況的確診者才能了解。4/25沒啥事,燒也退了,喉嚨也不痛了。就是跟前面四天一樣,拼命打電話要我的隔離通知書,但是很幸運的,跟前四天一樣,1922說要找所在區域衛生所,衛生所說要找衛生局,衛生局說要找1922,每個都說自己沒有權限查詢進度,但是會幫我問。4/26第六天了,我已經懶得打電話了,想也知道他們沒有幫我問,打了也是白打。然後無意間找到了一個確診者的社群,才知道!原來一堆人跟我一樣,還有解除隔離還沒拿到隔離通知書的,接下來27、28就是耐心地等待。4/29目前第九天,應該跟所有人問題都一樣,只想拿到隔離通知書。可以打的電話都打過了,可以問的都問過了,永遠只叫我等待,等到第九天了(我是確診者)還叫我等,就想知道9天了,再塞車也該輪到我吧?奉勸各位真的不用打太多電話,因為根本不會有答案。【確診還是會慌張的懷孕護理師】身為一名護理師,確診的當下真的還是會很慌張,尤其目前懷孕15週的我,真的是掉到谷底的感覺。當時第一個想法是不斷地回想會是誰傳染給我,生活足跡只有醫院和家裡,家裡先生沒症狀,那唯一有可能的是醫院的。當時有一位同事也同時出現症狀,他照顧的病人及家屬已經咳嗽好幾天,因為身為護理師的我們確診後,醫院才開始替病人及家屬採檢,傳染源頭從哪裡來,醫院還沒給出結論,我就這樣被判定在家居家隔離。隔離期間第一天除了醫院打來疫調的電話和訊息,政府單位像是遺忘我一樣沒有任何消息,同時我第一天出現咳嗽、流鼻水及發燒的症狀,發燒是讓人最難受的,身體明明很熱卻覺得好冷。將家裡最後一顆退燒藥吞下後,我還是持續高燒38.9度c,只好求助醫院,醫院的關懷單位表示要用視訊門診,結果視訊門診都滿號了,詢問掛號櫃檯和診間都無法加掛,只好打給1922。1922請我找當地的衛生局,衛生局我打了一個小時才接通,說會派防疫計程車來帶我去急診,我以為確診者到醫院後,醫院的感管會有什麼特殊通道的安排去就診,結果沒有!就跟一般民眾一起在急診門口,護理師一一來詢問就診原因後才被請到一個急診旁邊的小角落,但是還是會有一堆在你身邊晃來晃去,一樣都是在等急診叫號。我真的深怕自己的病毒散播出去,本來沒病的都被我傳染了!回家時,等了防疫計程車一個小時的時間我才搭上,看著計程車司機穿著兔兔裝和手套,手套裡是已經被汗水浸濕的雙手,真的很辛苦。想起去年我也在專責病房服務過,每天工作服濕了又乾,乾了又濕。隔離的第二天我接到警察打來的電話,表示要疫調發病前兩天的足跡,也接到醫院打來要同住者的資料電話,結果我的同住者在我隔離第三天開始出現咳嗽症狀。打給衛生局表示,同住者並沒有被匡列,可以自行就醫,他居然沒被匡列我真的傻眼。接著我開始不斷打給1922、衛生局及衛生所,都沒接通過。到確診的第四天,衛生所下班前七分鐘終於接通了。對方留了我的資料表示會再有人打給我,但是我到現在隔離的第九天,還是沒有人打來過。政府公布自己登記線上的疫調表單後,我立馬將資料登錄,但是有沒有登錄也沒差別了,因為在隔離的第九天,我的同住者也確診,早晚會被疫調匡列。現在確診病例越來越多,政府機關每日工作量之大,雖然將一些業務分給了醫院,但還是有很多處於隔離第N天才收到防疫包,或到隔離最後一天還是沒收到隔離通知書的,例如我,我想很多人也跟我處於一樣的狀況。別急、別慌,此時加入udn開辦的line群組,當看到別人跟自己有一樣的狀況時,真的有被安慰的感覺,原來自己不孤單,其他人也是一樣的,確診的心情只有確診的人懂!【認定額溫真的不準的高中生】1.額溫真的不準,覺得自己發燒了就快去篩檢或是休息。我是高中生,在學校和診所量額溫總共三次都是36度多,診所一量耳溫38.9,再不去診所沒發現的話我大概會燒成智障吧。2.篩檢完後就叫我回家,什麼都沒有,前兩三天也是沒有通知、沒有電話。家裡沒有備藥,還是家人出門買的。所以請務必準備成藥在家,止咳、退燒、快篩,什麼都準備一點也可以,因為不確定是否會有症狀、會持續多久。第四天的時候吧,有一間附近的診所打電話來說,是政府派他們來關懷確診者,如果有收到這個資訊可以利用一下資源。我是沒有視訊診療之類的啦,家裡有藥就先頂著吃。3.發燒了六天,一開始是發燒+流鼻水+鼻塞+肌肉、關節痠痛+腹痛+輕微咳嗽,後來吃了成藥後,大部分症狀都減緩。但是咳嗽和喉嚨痛的症狀越來越明顯,到第三天左右就幾乎無法講話,吃東西靠掐著自己大腿、喉嚨硬吞下去。第五天咳出血,吃了一整條喉糖,也是含的當下涼涼的舒緩一點點而已。現在此刻咳到胸口和各處都在痛,不知道還要持續多久。已經四天,凌晨四、五點才睡著了,不管坐著、躺著、趴著,怎麼樣都是半小時就會被自己狂咳咳醒,含著喉糖也沒用,半夜會非常明顯。吹到風也會,所以關在房間熱到流汗也不能開電風扇。喝蜂蜜水也沒用,吃藥也沒有減緩的趨勢,查了網路需要各種中藥之類的,我哪裡生中藥呢。4.要說我的心路歷程,可能只有我這樣。確診後脾氣暴躁到極點,除了找朋友和在限動抱怨,我沒有其他抒發方法,希望確診者的親友能稍微包容一下中獎的人,等他恢復後再找他算帳。(X)覺得更多的是心理壓力,會害怕害身邊的人確診了怎麼辦,家人不能工作怎麼辦。後來我家人也全都輕微症狀和快篩陽性,我一開始還很抱歉,後來發現有兩個人根本不管隔離跑出門,我這種壓力就減輕很多了,因為,防疫破口,ㄏㄏ。而且最後才知道我爸周四時的工作地點有人確診,他周五晚上好像就有咳嗽和流鼻水的症狀了,跟我說搞不好是他傳染給我的,我就⋯⋯?我也不知道這件事,他還跟我們共進晚餐喔。我完全不知道怎麼染疫的,週一發病,前一天我去菜市場買東西和買午餐回家吃,大前天我完全沒有出門,總不會不到一天就發病吧,我已經快認定我是被我家人傳染的了。心路歷程大概就是從難過地確診到暴躁地等待康復。【確診過來人的防疫險申請眉角】我當初是買XX防疫2.0的防疫險$1509、疫苗險$228。我去我當初篩檢PCR醫院掛胸腔內科,申請了診斷書和檢驗報告(科別要看每一家醫院!)。另外疫苗險的部分,用「最近一次」施打日期計算180天內確診,可再理賠。因為我是直接確診的,所以只能申請確診理賠。可以從居家隔離書上的「依傳染病防治法XX條」,判別是申請確診還是隔離。第44條是確診、第48條是隔離。所以如果是先被「隔離」再「確診」,一定要拿到兩張居家隔離書,這樣才不會影響到自己的權利。所以我帶了居家隔離書、檢驗報告、診斷證明、小黃卡、存摺、身分證去申請。建議多跟醫院申請多份一點報告和證明,因為XX會收走,但居家隔離書正本對方有還給我。原本擔心XX不會理賠居家照護的住院日額配,但最後是有補償的。建議可以先到XX網站下載申請書,在家填寫好。(就算同時申請防疫+疫苗險,都只需要填寫一張就好。)(事故發生地點我寫家裡地址、事件經過我寫陽性報告出來的那天*建議寫居隔書的開始日期*)去櫃上申請就滿快的,預計兩週會入帳。XX也有給負責案件的人員分機號碼,就也不用擔心之後找不到人詢問案件進度。註:以上為個人防疫險申請經驗,僅供參考。【加入Line社群】「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以上資料整理歸納自「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感謝眾病友及居隔者提供自己的真實經驗及感受。也歡迎有需要的朋友,一起加入。
-
2022-05-1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快篩陽視同確診 抗SARS專家:視訊診療需求將暴增10倍
中央今宣布,明天起「居家隔離」、「自主防疫」、「居家檢疫期間快篩陽性民眾」等3類人,快篩陽性者視同確診,未來視訊醫療量能將暴增,北市聯醫總院長璩大成表示,為了因應該政策,呼籲需要視訊診療民眾要準備好相關資料,才能快速且有效看診。璩大成指出,中央宣布,明天起居隔者在居隔期間,快篩陽性等同確診,估計視訊診療需求將新增5至10倍,北市聯醫已前提做了準備,但還是呼籲民眾有幾點要注意。璩大成表示,視訊診療並非免費,需繳費,診療全程都將依規定錄音錄影,為了加速看診流程,民眾須提供「LINE ID」,建議使用本名,若能加上看診日期會更好,較方便搜尋。民眾也可自行至北市聯醫官網,掃各院區QR碼,加入各院區通訊診療LINE ID。璩大成說,快篩陽民眾在看診前,要準備好資料及檢體,提醒預約視訊診療的民眾,第一,要將快篩試劑標註受檢者姓名、採檢日;第二,要準備快篩陽試劑(有2條線)與健保卡的合照;第三,準備剪刀,因為診後須將快篩試劑剪毀或折毀。
-
2022-05-11 新冠肺炎.居家隔離怎麼伴
居隔怎麼伴?/當媽媽也確診時…網友急問:怎麼幫1歲嬰快篩?什麼情況該馬上送醫院?
新冠疫情直直燒,身旁確診病例一個一個出現,UDN元氣網和WaCare遠距健康共同成立「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短時之內聚集五千名民眾,群組內傳送的訊息快速到讓人眼睛跟不上,尋求支援的聲音不斷。民眾自立自強,互相陪伴給予支持之外,在與疫情共存的時刻,家有小嬰兒的陽性個案更是焦慮不已,呼喊指揮中心多宣導如何照顧嬰兒,也有護理師在群組中,呼籲將醫院資源留給重症與孩子。過去新冠疫情以中老年人為主要感染對象,Omicron肆虐下卻發生改變。根據指揮中心的處置指引也發現,隨著變異病毒株陸續出現,疾病表現與嚴重度亦明顯改變。2022年 Omicron 變異株流行期間資料顯示,感染 Omicron 變異株相較於其他變異株之症狀較輕微,無症狀者的比例也較高。疫情初期少數兒童個案大多是其他確診成人病患之接觸者,或是家庭群聚之一部分,但在隨後幾波疫情中,許多國家均觀察到兒童個案占比增加。Q:照顧者快篩陽性時,家中的小嬰兒應該快篩嗎?成人使用的快篩試劑也可以讓小嬰兒使用嗎?會不會傷害小嬰兒的鼻孔?身為父母親,一旦確診自己為陽性,第一個擔心的卻往往是家中的小嬰兒。「我篩陽性前幾天都跟家裡嬰兒密切接觸⋯」、「群裡有嬰兒確診的經驗嗎⋯⋯大概出生三個月。」「請問帶著一個嬰兒,沒有車,衛生所打不通,發現自己是快篩陽姓,要怎麼移動到醫院呢?」即使家中的孩子還沒有出現症狀,也陷入心急如焚的狀態。對於同住照顧者陽性確診,家中的小嬰兒為陰性的情況下,該怎麼辦呢?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說,如果能隔離,交給其他的照顧者是最好,如果真的無法隔離,即使做好清潔工作,傳染的機會仍然非常高。小嬰兒可以快篩嗎?成為家長的一大難題,且嬰兒鼻孔如此稚嫩,又該如何篩?「請問怎麼幫一歲的嬰兒快篩比較好(聽說鼻涕也可以?)」「我也想給我女兒快篩,是不是只有大醫院可以弄嬰兒,小兒科都說沒快篩。」臺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暨馬偕兒童醫院榮譽主治醫師李宏昌答:臺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暨馬偕兒童醫院榮譽主治醫師李宏昌指出,現在的社區已經進入與病毒共存階段,門診也確實出現很多兒童病患,九成都屬於輕症,就跟感冒一樣。他建議,家長不需要因為自己快篩陽性,就對小嬰兒進行快篩,一方面小嬰兒快篩並不容易,若是流鼻血更難處理,一方面病毒量在第三天最高,家長不見得能幫孩子篩出陽性,動輒快篩、戳鼻孔,實在折磨自己、折磨孩子。他強調,有症狀時才考慮快篩,例如大孩子表示喉嚨痛,或是小嬰兒不肯吃,吃了就吐,根據臨床經驗,八九不離十就是孩子喉嚨痛的表現,此時,他建議,先跟小兒科醫師進行視訊門診,讓醫師幫助判斷下一步如何做,是否需要快篩、送醫,或是持續觀察。哪些症狀要注意呢?他指出,小嬰兒很少發燒超過38度,如果發燒超過38度,活動力變差、咳嗽、喉嚨痛、食慾減少、吃東西時哇哇叫,這些症狀就可以進行視訊看診,由醫師進行判斷。兒科醫學會本想製作視訊門診地圖,方便父母親就近尋找遠距醫療資源,但是疫情來的太猛,建議家長使用衛福部醫事司公布的遠距系統,幫助孩子尋求醫療資源。目前,台北市與新北市不在距醫療的資源中,也會儘快協助醫師們加入。Q:小嬰兒快篩陽性之後,需不需要做PCR檢測呢?如果照顧者自己也是快篩陽性,還能帶著小嬰兒去就醫嗎?台大兒童醫院長黃立民、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李宏昌答:當嬰兒快篩陽性之後,是不是還需要做PCR檢測呢?「請問有人用過車來速驗PCR嗎?會看診&症狀投藥嗎?一歲以下的嬰兒也會看?」若是要將小嬰兒送回托嬰中心,也得出具PCR陰性的證明。李宏昌指出,很多醫院都有綠色通道、親子友善就醫,住院時也需要進行PCR檢查。他強調,感染陽性的照顧者需要居家隔離,因此無法自行帶孩子就醫。應該交由其他照顧者帶孩子就醫。如果嬰兒確診了,「請問小嬰兒確診可以吃的營養品有哪一些?」黃立民指出,按照一般的營養照顧即可。Q:當小嬰兒感染新冠肺炎時,會有哪些症狀表現?是不是可以立即送醫住院呢?小嬰兒的病情變化快速,放在家裡照顧會不會很危險呢?嬰兒確診陽性後,媽媽們的心情就跟著孩子的體溫坐雲霄飛車,「真的會反覆燒,但中間有降下來吧?真的不對勁還是帶去看醫生,有網友說她家嬰兒有肺炎狀況。」此時,媽媽們也顧不得自己是否也是感染者了,群組裡的關心民眾不停殷殷叮嚀,「嬰兒咳沒聲,痛不會說。」「別管流程 嬰兒很不穩。」「嬰兒確診,先住院觀察比較安全。」李宏昌指出,住院收治的標準一直在滾動調整,能不能住院、需不需要住院,以小兒科醫師的敏銳程度,會依據診斷結果建議。黃立民與李宏昌皆表示,如果嬰兒出現發燒(38°C)、活力降低,若是有疹子、結膜炎那就更嚴重了,趕緊警覺送醫。若是沒有相關症狀,急呼呼把孩子帶到高感染風險的醫院,也不符合收治住院的標準,而且住院時,輕症者的照顧也跟在家中一樣;而有中重度風險的孩子,例如腦性麻痺的孩子若感染新冠肺炎,非常容易併發肺炎,就算沒有達到指揮中心的收治住院標準,小兒科醫師也會依據經驗判斷而收治住院。新生兒的免疫反應較為獨特,新生兒醫學會也發出治療指引,新生兒感染後可以是無症狀,若有症狀多數為非特異性表現,如發燒、哭鬧不安、嗜睡,或呼吸道與腸胃道症狀。 家長應該特別留心。在感染的嚴重度上,兒科醫學會也發文指出,在Omicron變種為主的流行時期,兒童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人數和比率都增加,雖然症狀仍比成人輕微,不過仍有導致嚴重需住院或之後產生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PIMS-TS/MIS-C)的情況。其臨床表現類似川崎症或毒性休克症候群,症狀包括出疹、結膜炎、休克、心肌損傷或冠狀動脈血管瘤等。亞東醫院急診護理師案例分享一名心疼重症病患及兒童的護理師,也在群組中呼籲,「各位板橋民眾大家好,我是亞東醫院急診護理師,最近新冠疫情擴散,大家都辛苦了,能體諒大家擔心染疫、擔心傳染給家人的心,但是以下想跟大家分享一個遇到的個案,希望大家可以把資源留給最需要的人。一位大約一歲的小朋友被爸爸媽媽帶著搭救護車來就診,因為父母皆是陽性個案所以被引導到陽性個案等候掛號區,前面還有50多位的快篩陽性病人等待掛號,終於輪到他們掛號到時候,病人的父親告訴我「小朋友今天都很嗜睡,叫不太醒。」我拉開嬰兒車的遮陽棚叫了一下小朋友,小朋友沒有反應,後來因為要評估狀況給予小朋友疼痛刺激後小朋友才有輕微的哭聲,所以讓小朋友先進入重症區緊急先看診治療,他們等待的時間大概是一個小時才看到診,這讓我覺得很心疼這位小朋友,也心疼著急不安的父母。在為他們掛號之前,前面的好多病人都是在家快篩陽性,只有輕微的喉嚨搔癢及咳嗽症狀,並不是要告訴大家有症狀不能就醫,更不是要責怪任何人,只是希望輕症的患者能把急診資源留給真正需要急診,甚至於是重症的病人,因為護理師跟醫師只有6個人,從掛號、問診、看診、開藥、治療、採檢等等,都會需要時間,有再多的時間也不夠使用。以下整理出需要緊急就醫掛急診的陽性個案症狀供大家參考:高燒合併胸悶、呼吸急促(需要很費力呼吸)、心跳過快(大於每分鐘120次)、意識改變(與平常的意識狀況不同,正常小朋友活蹦亂跳,現在卻昏睡叫不太醒)、咳嗽嚴重合併血痰等等,有以上症狀應至急診就醫,我們一定竭盡全力協助大家。若自行快篩陽性,只是輕微的流鼻水、咳嗽、喉嚨搔癢、輕微發燒疲倦感,請在家中自行隔離,待早上可以至本院的疫病門診掛號看診。若是快篩陽性只是想要做PCR檢測者,也可以預約社區篩檢站或至醫院現場掛號。疫病門診早上下午跟夜診都有,到晚上21:00結束,假日也有加開診次,可以上醫院網站查詢。社區篩檢站也有開到晚上的19:00。請輕症病人儘量把急診資源留給真正需要的人使用,也讓真正的重症病人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治療,急診人次一天比一天創新高,醫護人員再苦也會為大家賣力的付出,但希望大家不要再責備我們,我們也知道大家擔心害怕,我們真的努力了,也希望大家能夠配合,相互體諒,謝謝大家。」【延伸閱讀】>>家中孩子確診怎麼辦?症狀、建議備藥、何時送醫…注意事項一次看【加入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資料整理歸納自「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感謝眾病友及居隔者提供自己問題,歡迎有需要的朋友加入此社群。
-
2022-05-11 新冠肺炎.居家隔離怎麼伴
居隔怎麼伴?/如何知道自己有無確診,沒有收到簡訊或電話通知該怎麼辦?
Q:如何知道自己有無確診,沒有收到簡訊或電話通知,該怎麼辦?可以自己上網自主回報嗎?A:目前快篩陽性後,至社區篩檢站或醫院急診接受公費篩檢,不會主動通知結果,民眾可上醫院給予的管道,如醫院網站查詢,也可登入健保署建置的「健保快易通|健康存摺App」,進入「COVID-19疫苗接種/病毒檢測結果」,確認篩檢報告。由於案件數太多,採檢結果也需要等待;避免漏接訊息,請記得一定要留下正確連絡資訊。若PCR檢測結果為陽性,可直接在「健保快易通|健康存摺App」點選,連至疾管署「COVID-19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系統」,進行資料填寫及同住親友回報;若沒有看到點選連結,可拿起健保卡透過讀卡機進入衛福部健保署網頁,即可更新電話、住址等資料。針對「居家隔離、自主防疫、居家檢疫」三類民眾,五月十二日起若於居家快篩陽性,與醫師視訊診療共識「陽性」者,也可於App即時連結疾管署「COVID-19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系統」,進行回報。為便利勞工請假,勞動部表示,勞工確診後,可以出示「健保快易通|健康存摺App」PCR陽性截圖,作為請假依據。諮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健保署【加入Line社群】「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資料整理歸納自「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感謝眾病友及居隔者提供自己問題,歡迎有需要的朋友加入此社群。
-
2022-05-11 新冠肺炎.居家隔離怎麼伴
確診怎麼辦?五千人居隔經驗幫你沙盤推演,必要準備一次看
不同於過去兩年,目前主流病毒株Omicron傳播快速,使病例數節節上升,所幸輕症比率高,也因為如此,別以為確診距離自己很遠,建議大家以「我確診了」為前提, 對於居家照護與隔離認真思考並沙盤推演,例如快篩陽性之後,第一件事應該做什麼?輕症在家如何安排生活、三餐,常備用藥及萬一要送醫的交通工具,若家中有小孩老人,更要事先思考設法,有備無患。尤其一旦確診後,同住家人或室友也必須接受「3+4 居家隔離及自主防疫」,大家一起都得隔離,有些事情若沒有事前準備好,到時候可能連在外幫忙跑腿的人都得時拜託。元氣網收集「居隔怎麼伴」line社群五千位「學長姐」經驗,並訪問多位確診者,根據過來人的經驗,提供超前部署的注意事項,希望大家為群體免疫奉獻心力,也能平安順利。【確診前】|【確診了】|【確診後續】【確診前】 數位準備──超前部署排名第一位 亞東醫院院長邱冠明於五月九日出席指揮中心記者會指出,國內走上病毒共存之路,確診數大量增加,居家照護是最好的選擇,但居家照護與隔離需要透過數位工具對外聯絡,甚至遠距看診,建議先盤點數位資源,準備遠距設備及相關APP:1.視訊看診等許多事項需要有數位能力的人操作,請事先找好可協助的人選。2.準備相關軟硬體,如手機、電話、電腦、網路、視訊配備等。3.可能會用到的APP:(1)健保快易通APP:可查詢PCR結果並填寫自主。>>【看詳細教學步驟】(2)健康益友APP:可預約看診、拿處方,並有藥師送藥到宅服務。>>【Google Play下載】、【App store下載】(3)「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被隔離不用慌,加入社群一起來交流討論,分享照護經驗!>>【下載連結】 我可以居家照護嗎? 居家照護指輕症或無症狀確診者在家中療養,適用對象為未滿69歲、無血液透析(洗腎)、懷孕者,但65至69歲獨居者不適用。5月7日為止的確診者,居家照護隔離天數是10天,加上7天自主健康管理;5月8日起居家照護隔離治療天數縮減為7天,相關規範如下:1.居家照護7天:距離發病日或採檢日達7天,且有症狀者退燒至少1天及症狀緩解,才可解除隔離治療,無須再做快篩或PCR。2.自主健康管理7天:無症狀者不須快篩就可外出及正常生活,但避免出入人潮擁擠、接觸不特定對象的公共場域,禁止聚餐、聚會、公眾集會等群聚型活動。 居家照護環境需要符合那些條件: 1.以 1 人 1 室,且單獨房間含衛浴為原則,如果同樣都是確診者,可以多人一室。2.如果每次浴廁使用後均能適當清消,也可以在沒有獨立衛浴的個人專用房間隔離。3.如果為了照顧需求,可與確診者同室,如家長照顧孩子,但確診者解隔後,必須進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看詳細】 常備用品: ‧食物:家中有無足夠存糧?有人協助送餐?規畫三餐飲食取得方式 ‧藥物:常規服用的慢性藥物、醫師公會建議藥品:解熱止痛藥(乙醯胺酚)、止鼻水藥(抗組織胺)、止咳化痰藥、腸胃藥、電解質補充劑和維生素B、C。‧其他醫療相關:如口罩、體溫計、乾洗手液、血氧機 (如家中有)、快篩試劑等。‧日常生活用品:盥洗衣物、個人清潔用品、衛生紙等。‧環境清潔用具:清潔劑、漂白水、75%酒精、抹布、垃圾袋等。‧休閒娛樂用品:想看的書、追劇編號。‧辦公用品:如果必須居家上班,請確認家中可以處理公務的相關物品是否齊備。>>【看詳細】 對外聯絡: 1.事先找好特殊情況所需對外聯絡資訊、同住家人以外的緊急連絡人2.地方政府關懷服務中心或衛生單位窗口 >>【看詳細】3.防疫計程車(待補,但我一直找不到)‧台北市防疫計程車:申請方式:撥打台北市防疫專線 (02)2375-3782 ‧新北市防疫計程車:申請方式:撥打新北市衛生局電話(02)2257-7155車資計算:按一般計程車跳表計算有症狀或居家隔離再快篩 ‧哪些情形需要快篩? >>【看詳細】‧專家傳授快篩時機 >>【看詳細】‧快篩購買地圖 >>【看詳細】【確診了】當兩條線終於出現:居家檢疫、自主防疫者:五月十二日起,若快篩陽性,經醫事人員確認即為確診,不用再接受PCR篩檢。可使用「健康益友」APP或連繫所轄衛生局安排,透過遠距醫療或視訊方式由醫師確認快篩結果進行評估並通報。一般民眾:戴好口罩後盡速至鄰近的採檢院所進行進一步檢測,切記勿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快篩陽性怎麼辦?>>【看詳細】那裡可以接受PCR採檢?全國社區指定採檢院所,可查詢各地可採檢醫院和診所,可先電話詢問及預約。>>【看詳細】目前可採檢地點包括社區篩檢站和各大醫院篩檢站,許多縣市陸續開放「車來速」篩檢站,提供快篩陽性的民眾預約後駕車前往篩檢。許多醫院採取預約制,可先線上預約,但目前接受採檢的人太多,預約到的時間通常會比較久,據了解,可能要預約到的時間已是三天之後。如果要比較快做到PCR,到醫院急診現場排隊可能是最快的方法,但也必須排隊,可能至少要排隊三小時以上。重要注意事項:受檢時請一定要更新聯絡方法,方便聯絡根據新北市經驗,未收到疫調通知的三個常見原因:1.可能留存電話有誤2.自主回報系統更改資料3.自填疫調填錯如何得知結果?何時得知結果? 公費篩檢不會主動通知結果,可在健保快易通App的「健康存摺」,進入「COVID-19病毒檢測結果」,確認篩檢報告。由於案件數太多,採檢結果也需要等待。但目前快篩陽性的確診率高,通常快篩結果為陽性,已可視為自己已經確診,開始採取相關措施。PCR結果顯示確診了,我該做什麼? 1.即使尚未得到結果,請視為自己確診,待在家中不要外出,透過醫院網站及健保健康存褶等候檢驗報告。2.通知同住家人室友為「密切接觸者」,請他們準備進行 3+4居家隔離,職場同事和有過接觸的朋友大部分已不再需要匡列,但建議可以主動告知,請他們多留意身體變化。>>【看詳細】3.填寫「確診者自主回報」系統5月1日「確診者自主回報系統」上路,民眾PCR陽性後,需自行填寫「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連結方式包括,「健康存摺APP」或是疾管署發送「確診簡訊」。通常Pcr陽性後的2至3天會收到。1.手機簡訊/到醫院或採檢站採檢時,醫院會請採檢者留下手機號碼,留存後,PCR確認為陽性,資料就會藉由健保署傳到疾管署系統,疾管署利用手機用簡訊方式通知。疫調系統網址為「https://bbs.cdc.gov.tw/」。2.健康存摺APP/指揮中心將「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系統」串接健保APP。4日起民眾登入「健康存摺」後,就可進入系統。>>【看詳細】【確診後續】我收的到居隔書嗎?居隔書通常會在自主通報後2至3天會收到,成人是電子版,廿歲以下的紙本,上面會有隔離時間。會有人打關懷電話給我,或提供關懷物資嗎?因為確診的人很多,地方政府基層人員忙不過來,可能會延遲而沒有收到,建議耐心守候,先好好休息,盡量減少不適,若有需要的文件,可等解隔之後再去申請;至於關懷包,如果自己已經有所準備,可把資源留給需要的人。
-
2022-05-10 新冠肺炎.居家隔離怎麼伴
居隔怎麼伴?/確診日究竟以哪一天為準?是發病當天還是採檢日?
Q:確診日究竟是以哪一天為準?是發病當天,還是採檢那天,或是收到居隔通知單當日,這攸關著居家隔離的出關日期。在五月八日之後確診,只需居隔七天,如果居隔期滿,還沒收到居家照護通知單,那該怎麼辦? A:確診日為篩檢日當天,按規定醫院必須將確診者資料上傳法定傳染病通報系統,只要進行PCR篩檢,就不會漏掉病例,後續會由各地衛生局及民政單位與確診者聯繫,並開立確診通知單,上面載明居家照護開始及結束時間。 不過,部分確診者可能因通訊地址有誤,而無法聯繫,或僅自行快篩確診,沒有到院篩檢,以致無法上傳系統就沒有紀錄,更多感染者則因當地衛生單位人力不足,無法及時提供居家照護通知單、關懷包。 PCR採檢日(陽性)為確診日,屬於DAY0,隔日算居家隔離的第一天,如果居隔滿七天,尚未收到通知單,輕症及無症狀患者可以從篩檢日的隔日算起七天後,就可解除隔離。切記一定要過了第七天的深夜12時,也就是第八天凌晨起,始能外出。諮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加入Line社群】「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以上資料整理歸納自「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感謝眾病友及居隔者提供自己的真實經驗及感受。也歡迎有需要的朋友,一起加入。
-
2022-05-09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整理包/「藥妝店、超市、四大超商」8大通路開賣快篩 地點、售價一次看
快篩實名制上路後,藥局持續出現排隊購買潮,為了避免民眾買不到家用快篩,快篩廠商將持續撥出非實名制亞培快篩劑量能,自今(9)日上午起,將有四大超商(統一、全家、OK、萊爾富)、屈臣氏、康是美、全聯、美廉社等八個零售通路在北北基桃等染疫風險較高的地區,開賣「亞培家用新冠病毒抗原快篩試劑」,不過每位民眾限購一劑,每劑不超過180元。此外,藥局除了實名制快篩,各品牌自費快篩試劑也都還買得到。台隆手創館、寶雅、愛買等地也都有販售各品牌自費快篩試劑。價格與庫存以各門市現場狀況為主,建議前往購買前,可先致電店家詢問是否有貨。亞培家用快篩(四大超商、藥妝店、超市)1. 7-ELEVEN地點:北北基桃有藥商執照許可近2700間門市價格:180元,1人限購1劑,售完為止時間:5月9日上午10點起每日開賣2. 全家便利商店地點:北北基桃約2000間門市價格:180元,1人限購1劑,售完為止時間:5月9日上午10點起每日開賣3. OKmart地點:北北基桃約410間門市價格:180元,1人限購1劑,售完為止時間:5月9日上午10點起每日開賣4.萊爾富地點、時間:快篩試劑有到貨才開放門市透過LINE群組通知消費者預購取貨價格:不定期開放販售兩種品牌,羅氏家用快篩5入組售價1800元,亞培快篩試劑4入組售價920元5. 屈臣氏地點:全台門市價格:180元,每人限購1劑時間:依門市營業和實際到貨時間6. 康是美地點:210間門市價格:180元,每日每人限購1劑,售完為止時間:上午10點起開賣,每店限量50劑,依門市營業和實際到貨時間7. 全聯福利中心地點:僅限北北基桃有藥商執照許可門市383家價格:180元,每店限量開賣50組,每人限購1劑,售完為止時間:早上10點8. 美廉社地點:北北基桃共504家門市價格:180元,1人限購1劑,售完為止時間:各門市到貨時間不同,最快上午7點即會將商品上架銷售其他品牌自費快篩1. 台隆手創館(福爾威創家用快篩2000組)地點:全台10家門市價格:一入售價220元時間:即日起陸續到貨販售,售完為止2. 寶雅(銳偵Rapigen新冠病毒快篩家用版1000組)地點:旗下POYA HOME寶家36間門市價格:一入售價199元時間:5月1日開賣3. 愛買(長興家用快篩試劑)地點:新竹以北地區10家分店價格:一入售價180元,每人限購2盒時間:5月5日開賣
-
2022-05-0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居家照護配套不足 確診28萬送藥不到2千份
此波新冠肺炎中、重症者八成為逾六十歲以上長者,依規定,六十五歲以上或有其他高風險因子者,輕症時就應使用抗病毒口服藥,但指揮中心迄今僅開出一千九百多人份口服抗病毒藥,相較於每天數萬人確診,顯然多數確診者在發病初期無法獲得抗病毒口服藥。醫院臨床醫師指出,開藥流程繁瑣,視訊門診根本很難開立抗病毒藥。專家則示警,重症高風險病人要力求五天內給藥,否則會死傷慘重。指揮中心統計,目前居家照護收案逾十二萬人,但藥局發配居家照護確診者僅卅七人份口服抗病毒藥物。北部某醫院急診醫師表示,該口服藥只存放在特定醫院,開藥後得向存藥的醫院申請。因藥物交互作用多,若病人符合用藥資格,還需查詢雲端藥歷、做檢查,才能確定是否可以用藥,另需衛教病人停藥後的注意事項,流程長達兩小時,不但醫師勞累,也降低病人用藥意願。台北市開業小兒科醫師詹前俊表示,這波本土疫情爆發迄今已快一個月,總確診已超過二十八萬例,但最近兩天才被允許開立抗病毒藥物,且主對象為長照機構、護理之家等長照機構住民。上禮拜北市醫師公會開會討論,之後依照區域分配居家照護病人,由臨近診所提供照顧,因此,目前尚未針對任何一名居家確診者開立抗病毒藥物。在遠距視訊軟體方面,詹前俊表示,健康益友App介面不好使用,大多診所採用自家原本LINE帳號,主要服務老病人,開立一般症狀治療藥物,再由病人親友至診所藥局領藥。指揮中心終於允許診所開立抗病毒口服藥,但診所還沒收到健保開藥代碼,部分基層診所醫師想幫居家照護患者開立此藥,還得想辦法問到代碼。「符合用藥資格的病人能否在確診三到五天內取得藥物,是現階段防疫關鍵決戰點。」台灣大學藥學專業學院院長沈麗娟表示,現在給藥速度不盡人意,許多人該用而未用,不但居家照護者的供藥還沒完全到位,連醫院開藥情況可能都不夠理想。然而,長者重症風險是年輕人的三倍到兩百倍,用藥後風險可減少八成以上。沈麗娟建議,政府應積極改善用藥流程,例如,減少開立處方限制,開放診所及藥局投入輕症者的診療、處方和衛教,以減輕醫院負擔。針對符合用藥資格的民眾,特別是常見慢性病共病,應提供更多友善的衛教資訊,強化病人對於用藥的認知,提升民眾用藥意願。
-
2022-05-08 醫療.心臟血管
【肺高壓】喘、咳、血、腫、暈五症狀,原因可能是肺動脈高壓,你沒聽過的心臟癌症,嚴重恐猝死!
肺高壓的原因是肺部的血管病變,造成肺的血管產生高血壓,嚴重恐致心肺衰竭猝死;常見五個症狀包括「喘、咳、血、腫、暈」,因為不具特異性,容易被誤以為是其他疾病,提醒以上症狀中有一到兩種,就該提高警覺,越早介入治療,病情可望反轉。「一名身材微胖的40多歲年輕女性,有糖尿病和甲狀腺問題長期追蹤中,本來以為是因為胖才喘,結果近一年愈來愈喘,甚至不適到急診,雖緊急轉送加護病房,第二天就用上葉克膜,但撐了三周仍不幸離世……。」肺高壓五字訣「喘、咳、血、腫、暈」,一有症狀警鈴就要響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宋思賢說明,肺高壓患者常見五大症狀,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容易喘,若本來爬兩層樓才喘,變成爬一層樓就喘,這時應該提高警覺;咳嗽,尤其是乾咳,也是常見症狀,甚至因用力咳嗽而咳出血絲,或是咳到血管破裂而吐血,另外腿腳和脖子處的靜脈也可能水腫,或因為活動時肺壓升高,血打不出去而暈倒。五種症狀中以咳血和暈倒最為嚴重,而只要有其中一種症狀就要警覺,若喘又合併水腫、心跳快、活動時容易頭暈,更要注意,應盡早就醫確診與治療,以降低猝死風險。【延伸閱讀:喘咳血腫暈?竟是肺動脈高壓上身!】肺高壓解密:原因、分級與分類肺高壓的原因為何?肺高壓是指肺部的動脈,因病變造成壓力上升,正常的肺壓小於15mm/Hg (毫米汞柱),平均數若超過20mm/Hg以上,即是肺高壓。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宋思賢說明,一般的高血壓會危及左心,肺高壓則會危及右心,這是因為肺動脈在病變後,因血管壁增厚,血管管徑變小、血流變細,右心必須更用力擠壓把血打出去,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心肌肥厚,影響心肺功能。造成肺動脈高壓的原因,及體循環與肺循環運作的血流路徑。資料來源/財團法人全民健康基金會Infogram肺高壓會有多嚴重,如何分級?依照美國紐約心臟協會 (NYHA)心衰竭分類以及右心變大程度,可以分為四級:第一級:日常活動不會喘第二級:爬樓梯會喘第三級:輕微活動就喘第四級:連坐著都會喘肺高壓的分類有哪些?肺高壓可分成五大類,其中第一類稱為肺動脈高壓,還可再分成原發性和次發性兩種。宋思賢表示,原發性肺動脈高壓原因不明,僅兩成跟基因有關;次發性指的是找得出原因的肺動脈高壓,例如紅斑性狼瘡、硬皮病和混合性結締組織等免疫疾病、先天性心中膈破洞、肝硬化、HIV(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感染等造成。第二類是左心衰竭或瓣膜問題引起、第三類是慢性血中含氧不足或肺部疾病引起、第四類是血栓型,可能因腫瘤、慢性血栓或寄生蟲等塞住血管形成肺高壓、第五類為其他疾病或因素引起的肺高壓。有肺高壓症狀該怎麼辦?跟著指引走就沒錯第一站:肺高壓症狀警示Q:我經常乾咳,而且爬2層樓就會喘,會不會是肺高壓?喘、咳、血、腫、暈是肺高壓常見症狀,只要有其中一種或合併兩種症狀以上,就要提高警覺,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宋思賢表示,肺動脈高壓好發族群包括:1.年齡20到50歲民眾2.女性3.若有家族史還可能帶有基因問題,目前已知八個常見基因,其中BMPR2基因帶原終身有1/4機會發病,而EFI2AK4基因帶原者病程進展相對快速,最終可能需要肺臟移植4.免疫疾病患者如紅斑性狼瘡、硬皮病和混和性結締組織疾病者宋思賢提醒,民眾若是肺動脈高壓好發族群,一旦出現相關症狀,應立即向相關科別醫師反應,如 心臟科、風濕免疫科或胸腔科,以便盡早確立診斷。此外,曾經有靜脈血栓或肺栓塞者,是血栓型肺高壓好發族群,這類肺高壓有機會可手術治癒,務必配合治療。第二站:到正確科別看診治療Q:我擔心自己有肺高壓,到底要看哪科?高雄榮總肺高壓專業治療中心主任黃偉春說,肺高壓症狀很容易跟其它科別混淆,例如:喘跟咳可能會找內兒科診所或胸腔科、家醫科等,容易與感冒或肺氣腫等疾病混淆;腳水腫則可能被當成腎臟疾病或女性月經周期賀爾蒙造成水腫;至於頭暈或昏厥則可能在急診處理,通常從有症狀到確診,要半年到四年時間,有的病人逛了好幾家醫院才找到病因。肺高壓症狀也因人而異,有的因身體代償作用,像溫水煮青蛙,症狀慢慢出現,或是因為感冒、腎功能變差等加劇因子,才出現急遽惡化,因為症狀不具特異型,所以不容易被發現,只能靠自己警覺,有相關症狀可以看心臟內科、胸腔科或全台有肺高壓治療團隊的醫院,及早診斷、預後較好。第三站:治療整合團隊Q:看對科別有助良好預後,哪裡有專門看肺高壓的門診或團隊呢?肺動脈高壓可能牽涉心臟、肺臟、肝臟、風濕免疫疾病、甚至可能因病況危急需要急診或肺臟移植,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心衰竭暨肺高壓團隊召集人許志新說,全台部分醫學中心設有肺高壓特別門診,集結跨科別醫師、個管師、護理師、藥師、營養師、心理師和社工師等,提供整合性疾病諮詢與衛教、跨科治療等。肺動脈高壓治療團隊全台分布,民眾若懷疑自己有相關症狀,建議尋求專門整合團隊治療。Infogram資料來源/高雄榮總肺高壓專業治療中心主任/中華民國心臟學會肺高壓暨循環委員會主任委員/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肺動脈高血壓關心協會理事長黃偉春【延伸閱讀:心肺要兼顧 肺動脈高壓患者逆轉人生】第四站:配合檢查,確診治療Q:若我懷疑有肺高壓,每項檢查都要做嗎?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資深主治醫師兼肺高壓醫療小組召集人吳懿哲解釋,要確立診斷民眾是否為肺高壓,最重要的做心導管檢查,但因為是侵入性檢查,通常第一步會做心電圖和X光,觀察是否有特徵性表現,例如右心是否變大,肺血管是否有粗脹、擴張現象等。第二步再做心臟超音波,透過三尖瓣血流流速估算肺壓是否過高,不過因超音波的推算只是預測值,因此最終仍需以導管測得實際的肺動脈血壓才能確診。第三步進行右心導管檢查,從脖子或大腿靜脈置入導管,經過右心之後抵達肺動脈,當壓力大於20mm/Hg (毫米汞柱)就是有肺高壓現象。而為了取得健保藥物給付,當懷疑有肺高壓時,都必須做右導管檢查,才能申請藥物。第五站:肺高壓治療方法-藥物、手術Q:我被確診為肺高壓,有哪些治療方式?吳懿哲表示,第一類肺動脈高壓患者,因為血管內的平滑肌細胞像癌細胞一樣不斷增生,讓血管管徑變小,因此治療上必須抑制平滑肌細胞增生,並促進血管擴張。他解釋,目前藥物共有三大類:第一類是內皮素拮抗劑,因為內皮素會促進平滑肌細胞增生,使用拮抗劑可減少內皮素,減緩血管壁增厚速度,副作用包括貧血和肝毒性;第二類是一氧化氮作用途徑藥物,因一氧化氮可以同時抑制平滑肌細胞增生,並讓血管擴張,副作用包括頭痛、胃痛和腹瀉等,第三類則是前列腺環素,可抑制平滑肌增生,刺激血管擴張、降低血流阻力,它屬於主動式藥物、效果快,但相對副作用大,因為前列腺素會造成身體發炎疼痛,前列腺環素就是其中一種,所以不管是針劑或吸入劑型,都會造成發炎或疼痛。第二類左心衰竭或瓣膜問題及第三類肺氣腫或肺部疾病引起的肺高壓,須針對根本問題治療,才能降低肺高壓。而第四類血栓型肺高壓,可以使用第一類的藥物治療,降低整體的肺動脈壓力,也可以採用手術治療,近端的肺動脈,可以用內膜剝除術把血管內像纖維的結締組織慢慢剝離後取出;中端的肺動脈則可以利用導管做氣球擴張術,用氣球撐開血管內纖維化的內膜;至於最遠端的血管就只能使用藥物。第五類是多重病因造成的肺高壓,在治療上相對來說比較複雜,須針對病因進行治療。第六站:肺高壓健保給付條件Q:原發性肺動脈高壓的健保藥物,該怎麼申請?國立臺灣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彥宏表示,一旦確診肺動脈高壓後,醫師會將患者的右心導管檢查等各種檢查數據,整理好之後向健保署申請事前審查,通過後才能給付藥物,初次只能使用一種藥物,之後每半年或一年需要再次審查,醫師會安排患者在回診時檢查以下項目:1.抽血看心衰竭指數(每3到6個月一次)2.六分鐘步行距離測試(健保給付一年兩次)3.做心臟超音波估算肺壓(病情穩定者每半年一次)4.若藥物效果不佳,視情況增加右心導管檢查林彥宏說明,醫師提供數據二次審查後,方能加上第二種藥物;若治療效果還不理想,才會加上第三種藥物。國外的用藥規定則相對寬鬆,三種藥物可同時使用。第七站:病團支持Q:肺動脈高壓被稱為心臟癌症,罹病後我該怎麼調適?高雄榮總肺高壓專業治療中心主任黃偉春表示,肺動脈高壓已經有三大類藥物可治療,存活10、20年以上的大有人在,且藥物進展持續研發中,台灣也在國際新藥臨床試驗占有一席之地,還有基因和幹細胞治療在發展中,患者可以與醫師討論治療方向。林彥宏提醒,原發性肺動脈高壓患者盡早規律服藥,有五到六成的人,指數可在安全的綠燈範圍,自體免疫疾病引起的肺動脈高壓患者,也有六到八成的達標率,好好治療五年存活率高達七至八成。另外,也有不少醫院提供個管師24小時諮詢服務,並有病友支持團體透過Line群組及時解答病友疑惑,甚至在病友到外縣市時有狀況,都可以及時幫忙轉介該地的醫療團隊緊急處理,群組內也有營養師、護理師等解答生活大小事。諮詢醫師,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Infogram病友現身說法-肺高壓治療路病友一:挺過肺高壓藥物副作用 鼓舞病友別輕易放棄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心衰竭暨肺高壓團隊召集人許志新分享,病友之間的相互鼓勵、經驗分享,也能給同病相憐的患者借鏡,曾有一名年輕媽媽,因罹患肺高壓惡化速度快,全台就醫走透透,每一到兩個月就住進加護病房。而她的丈夫是一名職業軍人,從來不懂浪漫,卻在情人節前夕,申請半夜12點進加護病房探視,只為給愛妻送上鮮花和戒指,因為不知道這會不會是最後一次情人節。命懸一線時,她想起才3歲和5歲的兩個孩子,忍不住哭求醫師,助她活著陪孩子長大。女子後來接受針劑藥物,打在皮下又痛又不適,但她有家人的愛支撐,挺過一次又一次的副作用,她也在母親節時,撐著下廚做菜,用滿滿的愛餵養孩子,現在孩子已經就讀高中,她也成為全台病友團體最活躍的代表性人物,以自己的故事,鼓舞病友別輕易放棄。病友二:放下壓力積極治療 與肺動脈高壓共存16年56歲的陳先生罹患原發性肺動脈高壓已有16年,他表示,自己是在40歲時確診,當時和妻子爬壽山,結果走沒多久就喘不過氣、臉色慘白,到高雄榮總就醫後,發現「身體40歲,但肺部已60歲」,因當時無藥可醫,只能等待肺臟移植,半年後他仍持續乾咳,爬樓梯半層樓就得休息,再度回診轉介到心臟內科,剛好有新藥可用。陳先生說,一開始得知這病是心臟的癌症、平均活2~3年,覺得自己就快死了而悶悶不樂,一年瘦了5公斤、意志消沉,在妻子、親友和醫師鼓勵下,再加上孩子才2歲多,他決定積極配合治療。而一系列檢查如心導管、抽動脈血、食道超音波等,都讓他吃足苦頭,甚至有次因為咳血住院三天;在使用吸入性劑型搭配口服血管擴張劑治療後,他曾打個噴嚏就流鼻血,而腹瀉、腹脹等副作用,則一直持續到現在,不過喘的症狀的確有改善,現在可以爬1層半才休息,只要不爬坡,身體並無大礙,但變換姿勢從坐姿到躺下時,仍需使用氧氣。陳先生感嘆,和他同期發病的病友大多已不在,他算是很幸運的病人,這都要感謝妻子的照顧與扶持;他呼籲病友應放寬心與病共存,不要給自己壓力,也期許政府能多照顧弱勢罕病,在申請藥物上盡量幫忙。
-
2022-05-08 新冠肺炎.居家隔離怎麼伴
最難忍受的不適!三千位確診居隔過來人告訴你Omicron「魔王級症狀」及緩解方法
前言:你一個人在家在房間裡居家隔離嗎?你並不孤單,這裡有三千多人陪著你。新冠新病例數每日暴增中,UDN元氣網和WaCare遠距健康共同成立「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立即成為確診和居家隔離者支持取暖的熱門社群,至今已有超過三千位朋友在此互相打氣、交換經驗和訊息,自動產生學長姊制提供解答,成為Omicron肆虐下的大規模病友暖心支持團體。只是隨著參與者激增,互動熱烈快速洗版,加上新進者急於想要尋求過來人和同樣遭遇者解答,訊息更迭太快,需亟整理。所以,元氣網在保護當事人個資等前提下,將嘗試把群裡可供新進居隔確診者的訊息,陸續依主題不同做一整理。每天除了指派管家在群組裡陪伴大家度過一個又一個的10+7或3+4,元氣網也希望在這個專欄裡,幫大家記下無數滿是善意的抗疫經驗,及許多可能難再重現的生命重要片段,也試著尋訪專家解答疑惑。 雖然數千人彼此不相識,但或能藉此讓過來人幫助未來人,並留下另類的台灣抗疫日記。三千位確診居隔過來人告訴你 Omicron最難忍受的症狀新冠疫情病例數進入大爆發,元氣網彙集超過三千位居家隔離及居家照護輕症者最常提及的症狀發現,相對Delta病毒,這波感染者中較少有人味嗅覺喪失或改變。最早最常出現的症狀是喉嚨癢痛,其次是咳嗽、發燒、鼻塞流鼻水和頭痛等。被評為最不舒服且令人難以忍受的症狀當屬喉嚨劇痛,有的人甚至痛到「像被榴槤割」。其次是就屬咳嗽,有人形容,咳到吐了,快把內臟咳出來了,咳到解隔後依然在咳。(編註:本篇著重成人感染症狀)有很多幸運兒即使和家人密切接觸依然是陰性,有人說「我女朋友確診,我百毒不侵」、「我確診我媽確診,我爸跟我老婆神功護體沒事」。雖然有人猜測是家人去聚餐後「回家散播歡樂散播愛順便散播病毒」,但有更多人是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感染。有人說,拚命上酒店時沒事,疫情緊張後天天兩點一線乖乖回家反而中了。居隔者歸納Omicron常見症狀:輕微發燒、喉嚨腫痛確診過來人分享,剛開始症狀或有不同,有的流鼻水,有的打噴嚏,但最多人提到喉嚨怪怪的或乾癢,會口渴口乾想狂灌水。喉嚨乾痛也是很有指標性的感染症狀,不少人都說「喉嚨不舒服喝水會痛,趕快測也陽」。有病友總結,剛開始「輕微發燒,喉嚨腫痛,幾乎可確認之後可能陽性」。有些人則是從咳嗽開始,或「感覺吸不到空氣,再測就中標了」。但也有少數確診經驗是,都快出關了才開始喉嚨痛。至於發病周期症狀,有過來人描述「起初是流鼻水、喉嚨痛、打噴嚏、輕微咳嗽,後來第三天頭超痛,今天第七天,剩輕微喉嚨痛跟流鼻水」,清楚記載常見的發病歷程。關於發燒,每個人發燒情形各異,有人「發燒,到第三天還在微燒」,有的人是「高燒一天、低燒兩天」,有的人燒得全身痠痛,得靠退燒藥才能緩減。有些人確診一周後仍會低燒。有的人則是明顯的疲倦無力,頭暈、「全身軟軟的」。喉嚨痛+咳嗽 確診者形容為Omicron「魔王級症狀」如果有喉嚨痛又加上厲害的咳嗽,則屬魔王級的症狀。症狀輕的只是微咳或咳得睡不好,嚴重的病友形容其間的難受:「喉嚨乾癢、爆痛及狂咳」、「喉嚨前兩天痛死,像被割喉,裡面有榴槤一樣」。最令人生氣的是家人同感染確診,沒打疫苗的無症狀,反而猛咳的苦主完整打了疫苗。有的人咳到擔心「會獨自一人死在家裡」。有人呼應說「我是咳到肺都快掉出來了」、「咳到內臟快出來了」、「我咳到吐,都快哭了」、「咳到肺癆」。有的人確診半個月之後還在咳。有人在逐漸康復後,憶及之前喉嚨痛到讓人想哭,仍覺驚恐。讓人害怕的症狀還有人說:「擤鼻涕出來都是血+鼻涕」,比以前的重感冒都嚴重「有點可怕」;有病友回應說:「我前幾天喉嚨還吐出血塊」。還有人說自己難受到「快要死掉了」,可見不少人在家照護,實則病症並不輕。感到心悸、胸悶甚至呼吸困難,也是不少見的,「心跳快」也是常有的。有病友說自己「有兩次睡到呼吸困難醒來」。不少人都說確診後,心跳會加速,喉嚨劇痛;到後期仍微咳心悸,還會有點喘。有的人看到家人感染10天後爬樓梯會喘,很是憂心。看來病毒確實會使部分人的心臟與肺部的功能,受到不小的影響。頭痛到想去撞門 另個讓確診者擔心的Omicron症狀另個令病友們擔心的常見症狀是頭痛或偏頭痛,或合併厲害的肌肉痠痛,有的說腰痛好幾天,但吃止痛藥也沒啥用。頭痛的天數不一,有的說三天,有的說前五天都會頭。有的人頭痛到想去撞門,被其他的病友勸阻說「門很貴,別撞」。很多人都自述會「鼻塞卡痰」,或痰多到吐不完,有的則是嘴破。其他會被提及的症狀還有手臂或身上如胸口皮膚會出現一點點紅疹,有的還蕁麻疹大發作。有人說,線上看診後吃了清冠一號,紅疹也好多了。同有皮膚症狀的病友分享中醫師的看法說,這波感染確實會引發疹子,因為依中醫理論「肺主皮毛」,Omicron病毒傷肺自然也傷皮膚。腹痛、拉肚子是另一個困擾,甚至一天可以拉到五六次。但拉肚子常不是最早出現的症狀,有的人會在確診三、四天之才「突然烙賽」。食慾似乎也會有變化,有人留言問「有人從確診後一直拉肚子很餓的感覺,這是嚴重副作用嗎」,有人是「忽冷忽熱⋯⋯頭暈、痛、沒食慾」,有人本來以為居隔在家應該會發胖,但有人居隔完反而瘦了五公斤,猜測與胃口不好有關。有人則說,會一直不想睡覺。有的人說自己是身體熱熱的,有的晚上睡覺會盜汗。其他症狀是,有人說自己瘋狂掉髮甚至圓形禿,Line群友們都安慰說,應該是居隔確診壓力太大了。只有很少病友留言有味嗅覺改變,例如「有嗅覺但還有味覺的,第四天嘴色很苦,喝水都苦」。面對這些Omicron帶來的症狀,有的人視之為感冒,認為慢慢會好起來,有的以頭療刮痧按摩穴位來紓緩頭痛,有的會燉白木耳加紅棗來滋補肺部。但是有病友分享說,吃冰對喉嚨痛有緩解奇效,還說是醫師建議的。有病友說,已連吃三根冰棒。至於最被推薦的自療方法,是多喝水,有確診者大推說,對應喉嚨痛一定要「多喝水,一定要喝很大量,我後來痛到喝不了水很後悔」。有些人則苦於嘴破,過來人建議多吃維他命B或C,也可用蜂膠。不過不少確診者經過「健康益友」視訊看診,以公費或自費取得中藥「清冠一號」。服用的經驗,多數病友認為有效,有的人一喝症狀全消。也有的是喝了燒退了,但依然狂咳且多痰。有的人認為還是西藥退燒藥有用,一吃人就舒服許多了。至於咳嗽解方,中西化痰藥都有人推薦,也有人說傳統中藥枇朳膏有用,「一天三次, 也比較舒暢」。輕症者:即使篩陰 仍有不少新冠症狀一時半刻好不了如今隨著許多人慢慢居隔期滿,許多輕症者分享,即使篩陰了,仍有不少症狀一時半刻好不了。例如「確診八天後依然會拉肚子、會喘會咳半個月了依然還有咳嗽和痰、鼻塞、流鼻水」。有的人以為快好了只剩一些鼻涕,「結果今早起來喉嚨感覺跟發病前很像,卡卡的」,或是「以為是空氣太乾,但多喝水也沒比較好」。有人說,聲音會沙啞很久。有的確診者兩周後依然會心悸、喘 、微咳、拉肚子。有人提到第十天解隔還在頭「巨痛」,有的人逾一周頭仍隱隱作痛,躺一躺還忽然暈眩,得靠止痛藥來幫忙。有些人接近解隔仍一直覺得有痰,心臟偶而刺痛。輕微的咳嗽和胸悶似乎是很常見的解隔後症狀。甚至有病友說,自己快篩轉陰依然頭痛鼻塞,讓他都要懷疑是否「快篩壞掉了」。所以,不少病友都覺得,即使已解隔離,但都共同感受,Omicron可能比一般流感傷身,都說可能得調理一陣子,才能真正恢復元氣。除了身體的症狀,很多病友說居家照護時很焦慮很無助,「心很累」,尤其求助無門更讓人心煩。很多居隔者都說彷彿被遺忘、被拋棄,一人獨自隔離,各種專線都打不通,連健保快易通的填寫方式跟陳時中部長示範的不一樣,「生病了還要處理這些,真的讓人很頭痛」。誠如一位居隔者分享說,他沒有什麼症狀,如果有,就是「心酸無助感」。【加入Line社群】「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以上資料整理歸納自「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感謝眾病友及居隔者提供自己的真實經驗及感受。也歡迎有需要的朋友,一起加入。
-
2022-05-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竹市+457確診 2大型施打站下周天天開站
全台今天新增4萬6千多例確診,包含新竹市457名確診。市府今天下午指出,今年以來累積2431名確診個案,目前仍住院中確診者54人、採居家照護確診者共1328人。中正市場及慈濟2處大型施打站,採限額預約制,下周一到五天天開站,打莫德納疫苗。新竹市政府也統計,轄內因密切接觸而居家隔離者共341人。提醒無論是一般民眾、居家隔離、居家檢疫或是確診者,歡迎所有民眾加入「新竹市居家照護關懷line@」 ( https://line.me/ti/p/@home_care_hc ),以單一窗口處理防疫期間的必要需求。新竹市目前設立中正市場及慈濟2處大型施打站,採限額預約制,今天與明天假日休息,下周9日起至13日天天開站服務,持續為民眾施打莫德納疫苗;衛生局呼籲,施打疫苗能有效降低重症及死亡風險,尚未完成疫苗接種者可至新竹市疫苗施打預約平台( https://vax.hccg.gov.tw/ )或洽疫苗專線03-5355137諮詢。市府指出,竹市目前有37校因確診持續停課或停班中。民眾關心本市各級學校、補習班、幼兒園暫停實體課程(停課)訊息,與6至11歲疫苗施打相關資訊,皆可上「新竹市教育網」( https://www.hc.edu.tw ) 查詢。竹市昨天開始至27日進行國小學童施打莫德納疫苗作業,已滿12歲孩子也能在校接種,學生施打後皆可申請疫苗假。針對當日未接種或選擇校外施打之學生,可至衛生局指定的3間診所預約施打(陳君毅小兒科診所/西大路738號、謝德貴兒童診所/光復路一段360-2號、賴閔宦小兒科診所/南大路387之1號),免收掛號費。
-
2022-05-0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嘉義縣新增119人確診 老幼染疫人數增醫療輕重症分流
嘉義縣政府今天公布119人確診,年齡介於1歲-94歲,10歲以下12人,70歲以上11人。近來幼童確診數日增,全縣累計10歲以下染疫幼童107人,70歲以上也有30人。出現症狀52人、無症狀67人。今日解除隔離217人,目前居家隔離449人,輕症居家照護446人。全縣6-11歲幼童疫苗接種544人,無不良反應,醫療輕重症分流收治年齡提高,輕症80歲以上才收治醫院。縣長翁章梁說,全縣6-11歲學童544人接種疫苗,近來幼童染疫人數越來越多,許多家長對疫苗選擇舉棋不定,專家提醒兒童莫德納與BNT 疫苗無絕對優劣,接種疫苗益處大於染疫風險,再次提醒老人、小孩是亟需保護族群,有疫苗就打才是最佳選擇。衛生局長趙紋華表示,國內正處社區傳染期,雖以輕症及無症狀為主,但傳染速度快,為擴大醫療應變量能,4日起調整輕重症分流收治原則,住院條件為:1.中/重症確診者、2.80歲以上或懷孕36週輕症患者、3.出生未滿3個月且有發燒,或出生3-12個月且高燒 (> 39 度),經醫師評估有住院治療必要者,收治於醫院。其餘分別依不同條件安排入住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居家照護條件。為加強對兒童及青少年接種後疫苗不良反應事件監測,中央疫情指揮中心4日宣布兒童及青少年「Taiwan V-Watch」上線,前6萬名註冊者將由系統主動追蹤,如於線上填報接種後出現嚴重不適或就醫等情況,會以LINE提醒民眾及時因應處置。小於18歲的兒童及青少年加入V-Watch,須由父母或監護人於接種現場掃描QR code代未成年子女註冊並填寫健康回報,且最慢要於接種後三日內完成掃描註冊。若還未接種者請勿加入以免資料無法比對。
-
2022-05-05 養生.保健食品瘋
保證菌數真的有效嗎?添加酵素為何不一定有用?藥師一次破解「益生菌」行銷話術
近幾年來益生菌的產品像戰後嬰兒潮一樣一個一個不斷冒出來,各家主打各自不同,有的主張保證菌數、有的主張專利菌株、有的主張無添加,到底這些是行銷話術,還是真有其事呢?今天保健食品稽查員,就來帶各位一起稽查益生菌!針對個別的行銷用詞來做評論,是否真的符合現實情況,還是只是行銷話術! 保證菌數的益生菌官方文案:我的益生菌,出廠菌數每條都必須達到2000億以上的菌數。為了確保我的益生菌在生產後的2年內,還存活至少300億,那麼工廠一開始生產就必須拉到300億的數倍。這是我的作法,也是高成本的做法,所以通常沒有人這麼做。微笑評論:符合現實,但效果存疑這個行銷內容果真帶來革命性的觀念,那就是,益生菌菌數衰退的狀況,比大家印象中的快很多。益生菌的活性會隨著時間逐漸衰退,以目前大多數的菌種穩定性報告資料來看,經過24個月的保存限期,大多菌數活性量下降至僅有10%,有的甚至更多。也就是說,出廠菌數報告若為300億菌,經過2年適當保存條件下,每包的菌數大約會降低90%,也就是說剩下30億菌而已,若是較不穩定的菌種,剩餘的菌數可能不到5%。因此有廠商主張將出廠的菌數提高數倍,讓產品在效期的最後一天,檢驗出來的菌數仍符合產品標示。聽起來非常的佛心,但這樣的作法真的比較好嗎?出廠高達2000億菌的配方,效果如何呢?很抱歉,沒有證據足以評論是否較好!目前缺乏確切的研究結果支持合理的菌數應落於怎樣的範圍。不過目前益生菌的人體研究,採用的菌數很少高於1000億菌!另外,提高產品的菌數,甚至高達2000億,會不會增加配方菌株中的競爭性呢(因為立體結構而相互卡位!)?仍待求證(但目前沒有研究佐證菌種間的競爭說法!)。話說回來,每個人對於各種益生菌配方的感受性不同,如果服用後有改善或幫助你的生活品質,那對你說來,這就是有用的益生菌產品。購買益生菌產品時,切勿過度囤積,以免放到菌株活性都已衰退了。建議至多購買幾個月內能服用完畢的量,或是寄庫於商家,才能拿到效期較更新的產品。包埋技術比較好官方文案:經「五層凍晶專利微包埋結構」技術處理的益生菌,其菌株定殖力表現優於未包埋菌株優良率高出約3.4倍。微笑評論:符合現實。凍晶技術就是利用低溫及真空的條件,將物質水分去除的冷凍乾燥技術,可以增加益生菌的穩定性!不過,大家知道什麼是包埋技術嗎?多層包埋技術是一種改善益生菌定殖率的解決方案。益生菌從生產製造,經過產品儲架時間,一路到被購買並食用後,還要經過胃酸、酵素、膽鹼,最後才能定殖於腸道,發揮其保健效果。這麼重重的考驗,大幅降低益生菌的效果,但藉由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將益生菌包覆起來,阻隔外在環境,能提高益生菌的穩定性及耐受性(生存率)。就好比是消防員穿著防護衣隔絕火焰一樣,益生菌包埋技術可以減少外在環境的刺激,溫度、濕度、胃酸、膽鹼等。但包埋技術也面臨到一些挑選及缺點:1.包埋技術的好壞如果益生菌抵達作用處但其包埋外殼未完全溶解,那麼益生菌將無法定殖,發揮效果!甚至直接被排出體外,所以包埋設計的拿捏非常重要,並非包埋愈多層,效果就愈好!2.較多添加劑包埋層是以各種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來進行包覆,如:多醣、澱粉、藻酸鹽、明膠、殼聚醣、麥芽糊精、硬脂酸鎂等。對於添加劑較為講求的族群,例如孕婦及嬰幼兒,勢必需要在益生菌的效能及添加劑中,做個取捨!3.包埋效果有限整體來說仍無法做到百分百,部分研究顯示,縱使包整3層包埋以上,經過24個月的保存期,菌株活性下降90%。桿菌比球菌好官方文案:100%桿菌。我的菌株配方都以桿菌為主,比如「鼠李糖乳桿菌等」,也因此成本也比球菌高。但我只想給我的客戶最好的,所以我的益生菌絕對是100%桿菌。微笑評論:行銷話術目前大多數的益生菌的確屬於桿菌,例如常見嗜酸乳桿菌、比菲德氏菌、乾酪乳酸桿菌、植物乳桿菌。但也有部分的球菌扮演益生菌的作用,典型的例子就是腸球菌(糞腸球菌及屎腸球菌),甚至添加在知名醫藥級的益生菌產品中。腸球菌能搶奪致病菌的生存空間,減少壞菌的增長,具有幫助腸道的效果。另一個重點就是菌球的體積小,很容易填充到高菌數,發揮良好的保健作用。此外,該菌種的死菌,也曾經被應用在免疫提升的保健領域。不過近年來因為腸道菌潛在增加細菌抗藥素的風險,目前需提升完備的安全性檢驗報告,才核予使用。所以目前腸道保健益生菌產品,比較少添加腸球菌。另外,成本較高並不代表是較好的益生菌,必須要看益生菌的特定及使用目的!添加酵素比較好官方文案:添加鳳梨酵素,鳳梨酵素是一種蛋白質分解酵素,能幫助分解消化道內的食物,幫助消化,更助順暢一臂之力。微笑評論:行銷話術的確,消化酵素可以幫助營養素分解成更小分子,幫助消化!但一般正常飲食狀況下,人體自行製造的消化酵素已足夠使用,無需額外服用,不會有加分的效果。但若是分泌不足,例如銀髮族群、或是胰臟切除患者、暴飲暴食情況下,的確是可以選擇含有酵素的產品,來幫助消化!專為東方人/台灣人/亞洲人設計官方文案:專利菌YMB520為東方人飲食習慣量身研發的專利菌株微笑評論:符合現實的確,不同飲食習慣會大大影響腸道菌叢的生態,美式速食文化與地中海飲食、或是習慣吃發酵製品,泡菜、納豆等,人體腸道中的菌態差異很大。也因此,腸道保健的菌株也大不相同。舉個簡單的例子,去北海道遊玩時,現場購買馬油,非常好用,但帶回臺灣後,發現太過油膩,一樣的道理。不過目前腸道保健的益生菌大多是A菌、B菌、C菌、鼠李糖桿菌、羅伊氏乳桿菌…等。所以實外添加一個納豆菌,能加分多少?是否真的較符合東方人的腸胃道?有待查證。(本文獲「微笑藥師網」授權轉載,原文:益生菌要有效,真正的關鍵其實是這個!)作者簡介_廖偉呈台北醫學院藥學系畢,中華民國註冊藥師,糖尿病衛教師,居家藥師照護合格藥師。部落格:微笑藥師網粉絲專頁:微笑藥師藥局微笑藥師藥局電話:02-27009655諮詢Line ID:@smilerx地址:臺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一段149-10號延伸閱讀: 「快篩、PCR」差在哪?什麼時候該用哪一種?「家用快篩試劑」哪裡能買?「711、全家超商」3步驟馬上查
-
2022-05-0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監測兒少疫苗副作用 線上填寫
兒童疫苗五月二日開打,不少家長憂心副作用而卻步,施打率二到四成;指揮中心昨天宣布,「Taiwan V-Watch疫苗接種健康回報」兒童及青少年版上線,鼓勵家長代未成年子女加入並填寫,最遲可於接種三天內完成掃描及註冊,加強兒童及青少年疫苗接種後安全性監測。另外,首批輝瑞BNT兒童疫苗兩千劑昨天抵台,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兩千劑供檢驗、實驗使用,下一批約有七十七萬劑抵台,時程確定就會擬定開打計畫。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開放六至十一歲兒童接種第一劑,為加強接種後疫苗不良反應事件監測,針對相關族群接種各廠牌、各劑別疫苗並加入V-Watch的前六萬名註冊者將主動追蹤,遇有民眾回覆接種後出現嚴重身體不適或就醫等情況,將以LINE推播提醒民眾及時因應處置,同時掌握個案實際症狀供醫療、公衛參考。兒童疫苗目前施打率不高,彰化約二成願意接種;苗栗六成五家長繳回意願書,有意願二成二;北市今開打,回收五十校意願書,有六成七無接種意願。
-
2022-05-0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快篩購買點、剩餘量快速查!微軟AI技術助開發「找找快篩試劑」LINE聊天機器人
還記得2年前疫情剛起,全民都在問「哪裡有口罩」的慌亂感嗎?最近大家的問候語變成「哪裡買得到快篩試劑?」開放快篩試劑實名制之後,即便指揮中心呼籲有需要再買,還是掀起排隊搶購潮,找不到哪個藥局有賣、不清楚哪時候開賣的狀況層出不窮。於2020年推出「敗口罩」的LINE聊天機器人(Chatbot)的微軟AI社群專家陳葵懋,運用「敗口罩」的成功經驗,以微軟Azure AI為核心,1天內快速打造「找找快篩試劑」LINE聊天機器人(Line ID:@054ehalj),民眾只要輸入位置,「找找快篩試劑」可立即告知附近藥局與快篩劑庫存,用人工智慧技術解決民眾最關心的問題。陳葵懋指出,從之前的「敗口罩」到現在的「找找快篩試劑」,都是以非營利且快速便民為出發點,皆架構在微軟Azure的雲端環境,並選擇以在台普及率高的LINE聊天機器人讓民眾更便於使用,也可省下UI設計的時間,專注於資料串接。同時,「找找快篩試劑」聊天機器人搭載微軟Azure AI認知服務中的「問題解答」服務,使用者可以透過分享GPS位置,得知附近藥局的快篩試劑即時庫存;若不想分享GPS位置,也可透過文字輸入地址或路名找藥局。體恤民眾因為疫情緊繃可能會有情緒反應或更多購買問題,陳葵懋也決定使用Azure AI認知服務中的「自然語言理解」服務,透過AI語意與意圖的識別,除了可解決因為每個人的表達方式不同,無法根據事先擬定的問題清單進行統一處理的問題,還可快速區分出該段文字屬於地址查詢、抱怨、或者是其他問題的詢問,進一步決定要提供藥局資訊、使用方式或者是安撫性資訊。此外,「找找快篩試劑」後端也採用Azure資料平台相關服務。陳葵懋指出,系統主要串接政府公用資料集,但有可能因為大量使用產生延遲或系統當機等問題,透過讓聊天機器人直接連結Azure資料庫,可利用現有資料庫快速回應詢問。不僅如此,透過快篩試劑的數據蒐集,後端可利用Power BI進行數據分析,協助未來在資源配送建議。
-
2022-05-0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打3劑疫苗、無慢性病」24歲閨密突重症去世 她驚:生前活蹦亂跳
本土疫情延燒,新冠肺炎Omicron變異株傳播速度極快,染疫人數暴增,造成醫療量能緊繃,中重症及死亡人數也持續增加。有一名網友傷心表示,自己一名很好的女生朋友,年僅24歲,到4月25日都有互相聊天,但卻突然在3日接到她離世的訊息,原因是「確診重症引起併發症」,一切來的太突然,讓她傷心不已。一名網友在Dcard以「我的朋友確診重症」為題發文,她透露來台北這幾年,認識了一個很好的女生朋友,到4月25日還有互相傳Line、回ig限時動態,3日時突然在現實動態看到她家人發「離世」公告,才知道她「確診重症引起併發症」,送了急診、經過搶救後還是走了。突如其來的消息也讓原po不敢相信,「真的真的沒想過身邊最好的閨密,居然會因為確診而重症離世,記得她疫苗也是打好打滿,還曾經說要當我婚禮伴娘,還說要一起去挑婚紗,她才24、25歲,就這樣離開我的生命中,我卻連最後一面都沒能見到」。原po表示,打這篇文章的時候都還是淚流滿面,以後只能在記憶中回憶她,想到就覺得沒辦法止住眼淚不停流,生死無常,她也呼籲大家要好好珍惜自己身邊的朋友、家人,「希望她能在天上好好當漂亮的天使,如果可以希望下輩子,還能當我的好閨密」。此文貼出後不少人也紛紛安慰原po,「辛苦了,祈禱她能夠安息,來生也能有更好的未來,原PO也要好好的過生活 連同她的份好好努力」、「看了好難過⋯抱抱妳,妳也要好好保重身體!」、「為妳朋友難過,但真的也沒想過這麼年輕會走」。有人好奇朋友生前健康狀況,原po也解釋閨密確診前都很好,而且打滿三劑疫苗也沒有慢性病,活蹦亂跳的,網友也驚訝「所以是確診沒幾天就走了嗎⋯天啊,這也太突然了吧,完全沒徵兆」,原po也表示自己知道也相當震驚。
-
2022-05-0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對抗病毒最好方式 營養師曝輕症居隔5個飲食關鍵
● 增強免疫力是對抗病毒最好方式● 確診者首重營養照護,三餐定時定量● 彩虹飲食、多蔬果,可抵抗細菌及病毒感染新冠肺炎確診人數不斷攀升,九成以上是輕症或無症狀,指揮中心於4月下旬正式啟動確診個案居家照顧管理措施,透過輕重症分流提升醫療應變量能。民眾若被通知居家隔離,最關心的問題莫過於常備日用品、環境消毒指南,以及三餐飲食注意事項、服用藥物原則等。增強免疫力是對抗病毒最好的方式。WaCare專家、營養師徐佳靖表示,新冠肺炎確診者首重營養照護,掌握均衡的「彩虹飲食」原則,搭配居家健身運動、多喝水和充足睡眠,可幫助恢復健康生活。待在家中隔離「3+4」天的期間,確診飲食必須遵循五關鍵:足夠蛋白質、水分補給、豐富蔬果、定時定量以及適量補充營養品,讓身體恢復到正常狀態。吃天然 讓益生菌長得更好人體有70%的免疫細胞都在腸道,各類新鮮蔬果的膳食纖維稱為「益生素」,可以讓體內的益生菌長得更好。徐佳靖建議,多攝取全穀類、根莖類、堅果、豆類、蔬菜水果等,有益腸道健康、增強免疫力。另外,蔬菜、水果、豆類所含的植化素具抗氧化作用,蔬果種類依顏色大致區分為黃、綠、紅、白、紫五大類,能激發體內解毒酵素的活性,抵抗細菌及病毒感染。除了飲食注意事項,該怎麼解決三餐呢?徐佳靖建議,先列好清單請親友幫忙或透過網路購物,多選購可室溫保存的食材,以備不時之需。採買物資優先選擇麥片、保久乳、根莖類蔬菜以及蘋果、芭樂、香蕉等保存期較長的食物,再利用外送平台選購生鮮雜貨。食物的烹調方式和日常無異,徐佳靖強調,口味宜清淡,少油、少盬、少糖,避開油炸、高糖及甜食等易致發炎性的食物。不想下廚的話,選擇外送平台餐點仍要注意均衡飲食,點選主餐後,不妨再多一道燙青菜或蔬菜沙拉,促進腸道消化和正常代謝。食欲差 三餐仍要定時定量輕症染疫者的治療,徐佳靖表示,通常針對咳嗽、流鼻水、鼻塞、喉嚨痛等不適症狀,給予緩解藥物,但提醒記得要多補充水分。這個時期,食欲可能會變差,但三餐仍要定時定量,可添加一些辛香料刺激嗅味覺。什麼是彩虹飲食?以蔬果為優先,讓餐桌上的食物有多彩呈現。可參考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的「我的餐盤」: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蛋魚豆肉一掌心、全榖雜糧飯。隔離在家怎麼「伴」?看元氣網送你這些居家處方!✅處方一:影片精彩回顧:擔心自己成為下一個隔離者?讓專家從隔離情境告訴你如何預作準備!立即領取▶https://pse.is/45jb9n✅處方二:隔離在家隨時免費看 8 堂自主課,專家將告訴你飲食、解壓、用藥安全方法,伴你度過居家隔離期。立即領取▶https://pse.is/44zjbp✅處方三:想知道其他輕症隔離的患者在家中的經驗與心情嗎?快加入Line社群,一起來交流討論。立即加入▶https://bit.ly/3MlHBcF
-
2022-05-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竹市+75 今起動2座大型疫苗施打站
新竹市今新增75名確診個案,市府衛生局指出,今年以來已累積1079名確診個案;目前仍住院中確診者有46人,「採居家照護之確診者」共706人;另有因密切接觸而居家隔離共322人。衛生局指出,竹市目前有29校因確診持續停課或停班中。民眾關心本市各級學校、補習班、幼兒園暫停實體課程(停課)訊息,與6至11歲疫苗施打相關資訊,皆可上「新竹市教育網」(https://www.hc.edu.tw) 查詢。衛生局說明,民眾若自覺有相關確診症狀,周一至五上下午可自行至國軍社區篩檢站採檢,另外,無論是一般民眾、居家隔離、居家檢疫或是確診者,歡迎所有民眾加入「新竹市居家照護關懷line@」(https://line.me/ti/p/@home_care_hc) ,以單一窗口處理防疫期間的必要需求。市府表示,因應疫情及民眾接種疫苗需求,今啟動中正市場及慈濟靜思堂2座大型疫苗施打站,採限額預約制,詳請請至新竹市疫苗施打預約平台(https://vax.hccg.gov.tw/)或洽疫苗專線03-5355137諮詢。
-
2022-05-02 名人.精華區
王正旭/精準醫療治癌 是福音還是難解習題?
「王醫師,請問我可以用標靶治療嗎?」「王醫師,基因檢測是什麼啊?我需不需要做?」「王醫師,我聽說免疫治療是救命神藥,為什麼我不能用?」「個人化精準醫療」已是近年癌症治療的全球趨勢,對應精準化醫療概念的標靶與免疫治療,在診間的詢問度總居高不下。向病人及家屬解釋病情及可能相對應的治療方式時,不難發現癌友與家屬對精準醫療的認知,有著不小的進步空間及過高期待。並非每位癌友都適合過去癌症治療以原發「腫瘤位置」選擇治療藥物,如某藥物核准用於乳癌治療;近期則進展到依據「腫瘤基因的特徵」來決定治療藥物,這是未來標靶及免疫治療等精準醫療發展的重要趨勢,但並非每位病人都適合。標靶治療利用藥物的「標」去辨識癌細胞的「靶」,進而攻擊,免疫治療則藉由癌細胞的「生物標記(Biomarker)」來評估、篩選出適合者,讓病人具「偵查」功能的免疫系統活化並恢復功能,得以發現癌細胞,進而消滅癌細胞。雖然精準治療趨向個人化量身訂「治」,但療效因人而異,而且還是會有一定的副作用,需要與醫師討論最有利於延長存活的治療選擇。兩管道認識精準醫療知識是抗癌最有力武器,癌症希望基金會致力提高癌友對精準醫療的認知,希望能用以下兩個方法幫助癌友有效地與醫護溝通,進一步提升醫病共享決策與生活品質。提升意識(Awareness):透過多元工具,如衛教手冊、LINE聊天機器人、YouTube頻道HopeTV、網站等,讓癌友透過慣用工具獲得正確、即時資訊。教育培力(Education):癌症希望基金會為病友量身打造「希望護照」App,協助記錄疾病及治療狀況,包括癌症型態,如癌別、期別、腫瘤大小、基因型態等、掌握治療方式、用藥紀錄、檢驗報告、副作用及疼痛等身心狀態等追蹤、提供照護訣竅、活動訊息等衛教新知。同步連結社會資源、設定提醒回診。近期將再度進化,App中增加詳細的基因說明,協助病人全面了解自己的疾病,隨時提存資料與醫護溝通討論。雖然精準醫療是全球看好的癌症治療趨勢,承載醫師與病人高度期望,但畢竟不是萬靈的救命丹。癌友須有正確認知。目前精準醫療費用偏高,根據健保署110年統計,當年度健保共支付403億元於癌藥費用,其中標靶藥費占率已達62.6%,遠超過化療、放療、荷爾蒙治療等支出,免疫治療雖然僅占4%,可預期還會逐年攀升。高額治療費用是隱憂過去十年,歐美談到癌症治療時,多了一個新名詞叫「財務毒性(Financial toxicity)」,形容高額治療費用帶來的傷害及影響,不只對病人,甚至對國家醫療保險制度,這是我們迎接精準醫療治療福音時,同時不能規避的隱憂。癌症希望基金會認為,要跨過精準醫療高聳的經濟門檻,健保、商業保險與藥廠必須三方協力,才能真正提高癌症治療可近性,幫助癌友得到即時與適切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