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搜尋
高雄
共找到
2406
筆 文章
-
-
2022-05-25 該看哪科.婦產科
懷孕懷到腦中風!26歲孕婦局部麻醉取栓忍痛護子
家住台中懷孕20周的蔡小姐上月與先生到澎湖旅遊半夜半側肢體突然無力,由澎湖當地醫院緊急以直升機後送高雄長庚醫院救治,醫師研判是急性腦梗塞,自鼠膝部伸入導管轉六個大彎打通血管,母子均安,蔡小姐事後以「懷孕懷到腦中風」為題PO網,記錄這個不尋常的人生經歷。蔡小姐上月與老公遊澎湖,半夜頭痛,想坐椅子卻一直跌倒,老公驚覺不對勁,緊急將她送醫,醫師認為是中風,但擔心打血栓溶解劑會導致流產或一屍兩命,馬上以直升機將她轉送高雄長庚醫院,凌晨3點左右,長庚醫療團隊接手治療,磁振造影發現她右側中大腦動脈梗塞,約三分之一區域都缺氧受損,立刻安排血栓移除術,從自鼠膝部血管插入導管,直趨腦內病灶,為擔心過程影響胎兒,只做局部麻醉,蔡婦堅強頂住,母子均安。發病第八天,蔡婦在網路自述心情,指這次中風導致我右腦細胞死的差不多,左邊幾乎癱瘓完全動不了,26歲的她從來沒有想過會中風,後來的日子每天都像半個植物人,無法行走,連抓癢、睡覺都翻身都需要幫忙,每天要面對100種明明是小事,自己卻做不到的無力感。不過她也說:「這是我的坎,不是妳的」,鼓勵孕婦勿恐慌,但要有警覺心。高長神經內科部副主任張谷州表示,孕婦合併腦中風並不多見,這是高雄長庚近三年來,收治4000多名中風患者中唯一一例。孕婦如有子癲前症或高血壓控制不好,容易發生一些神經學的症狀,要特別小心預防。張也說,這次案例是在半夜緊急處置,對案主及家人而言,過程辛酸。好在蔡婦的先生當下警覺有異,及時求救,加上高屏澎醫療體系跨院合作,合力救下蔡婦,但不樂見這類個案再發生。孕婦要避免中風,最重要的是規律產檢、控制血壓,懷孕過程若發生眼歪嘴斜、單側手腳無力情況,要保握黃金3小時緊急送醫。參與治療的陳仕軒醫師表示,蔡婦經查疑似右中大腦動脈分支阻塞,正常狀況下,血栓移除需要深度鎮靜插管使用呼吸器,但因為懷孕緣故,為減少藥物及輻射暴露,當下評估不插管讓病人清醒狀態下進行,蔡婦「為母則強」,令人感受到母愛的偉大。
-
2022-05-2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疫情南北交叉?中南部戒慎恐懼
昨天新增八萬二三六三例本土病例、二五一例中重症案例、四十二例死亡,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病例數較前天增加二成四,但整體趨勢相對平穩,「往上走很快、很高的可能性沒那麼高,但一定會往上走」。高雄市連續兩日染疫人數超過台北市,昨天台中市染疫人數也首度多於台北市,外界認為疫情出現南北黃金交叉。陳時中表示,全國都是一日生活圈,可預期各縣市染疫率漸漸趨於一致。台中市長盧秀燕昨表示,現在要換中南部戒慎恐懼。這波疫情引發不少民怨,蔡英文總統更遭批「過疫情而不入」,昨天下午她特地到台北榮總視察,對於地方反映多時的法傳系統卡卡、確診給藥問題,蔡總統當場表示,行政院正全力改善法傳系統,指揮中心也應對外說明清楚。五月十八日本土病例為八點五萬人,十九日升至九萬多人,至今單日確診數未超過十萬,陳時中表示,關鍵在於民眾自主意識高,在沒有管制的情況下,監測結果發現,人流確實下降;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補充,最近人流狀況介於去年二與三級之間。除人流下降,陳時中表示,民眾在戴口罩措施上並未鬆懈,縮短居家隔離時間後,民眾積極使用快篩,「甚至過於積極」,在在表示民眾重視防疫,加上疫苗接種持續增加,種種因素讓疫情控制在一定範圍。莊人祥預估,五月底、六月初,這波疫情達到高峰,之後就會往下降,到七月底確診個案數可能更低,但也可能因為恢復活動而再次讓疫情嚴峻,就看屆時政策和人民自主防疫的狀況。國內兒童染疫併發腦炎個案日增,陳時中表示,一直都很重視兒童重症,「但沒想到案例相對較多」,將嚴密觀察,並且提供更多兒童就醫通道及加護病房。昨本土個案為三萬九一一六例男性、四萬三二一二例女性、卅五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五歲至九十歲以上,個案分布前幾名為新北市一萬六六○九例、桃園市一萬五三二例、高雄市九四三七例、台中市八九八九例。「快篩陽性視為確診」原則目前僅適用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自主防疫、六十五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以及原住民、離島民眾,指揮中心表示,預計廿六日起全體人民一律適用此規定。陳時中說,正確認各地醫院篩檢站人力安排,很可能在周四全面實施,屆時民眾快篩陽性就可經醫師診斷後直接領藥,相信口服抗病毒藥物使用比例將再增加,前天藥物共使用七三四一人份。
-
2022-05-25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醫療排擠嚴重!非確診長輩就醫遭拒 家屬與護理師大哭
國內長照機構染疫人數持續增加,指揮中心統計截至5月24日,國內共有900家住宿機構確診通報,包括3176名工作人員、7471名住民確診,今日公布42名確診死亡個案,有15名長者是來自機構。長照機構呼籲中央給予充足防疫物資外,更提到醫療量能遭排擠,必須正視此問題。衛福部日前要求,長照機構原地收治輕症、無症狀確診患者,並發放獎勵津貼;不過並未提供機構快篩試劑,需視各縣市政府量能提供,至今未提供免費快篩試劑縣市,包括台中市、新竹市、苗栗縣、新竹縣、南投縣等。除快篩試劑外,還包括N95口罩及防護衣等防疫物資,據了解,目前除了口罩外完全無提供防疫裝備的縣市,有宜蘭縣、苗栗縣、台中市、台南市、南投縣、高雄市及台北市。嘉義縣近日將會專車送快篩試劑、N95及隔離衣到機構。台灣長期照顧發展協會秘書長余志松指出,2周前疫情升溫,當時長照機構「人心惶惶」,因機構內快篩、N95口罩、防護衣等物資皆不足,沒有完整防護裝備下,要照顧確診住民,工作人員染疫風險非常高。余志松表示,機構住民多半高齡、有多重疾病,確診後都是高風險族群,許多國家面臨醫療崩潰,多半是長照機構群聚爆發,增加醫院負擔,協會早已發文衛福部請求支援,過2周都沒能得回應,直到上周衛福部終於宣布提供防疫物資及津貼,各機構內緊張氛圍才稍微緩解。台灣護理之家協會理事長周矢綾表示,機構內長輩若確診後,發病速度相當快,快篩陽性第1天可能沒症狀、第2天會開始高燒、第3天出現呼吸喘,因此盡快投以抗病毒藥物非常重要,預防長輩染疫後變重症。周矢綾提醒,近日有機構反應,凌晨有長輩因其他疾病須就醫,卻因非確診病人,遭醫院拒絕收治,讓護理師及家屬心急如焚,找不到一間醫院可以收病人,凌晨時刻坐在救護車上崩潰大哭,最後冒著被罵風險,硬是送往另一家醫院。她憂心確診數增加,醫療排擠問題恐持續上演。周矢綾表示,中央希望機構就地收治輕症、無症狀的確診長輩,避免增加醫院負擔,但也要給足機構前線物資,包括快篩試劑及N95口罩等,避免部分機構因快篩試劑不足,無法每周定期篩檢,增加機構內感染風險。周矢綾坦言,先前各縣市都有公布採購快篩試劑最低價格,高雄市也是最早提供機構免費快篩的縣市,盼各縣市也能支援前線,別讓機構忙著防疫分艙分流,還得搶防疫物資。
-
2022-05-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李眉蓁確診出關願分享剩餘清冠一號 陳其邁:這不是養生茶
國民黨議員李眉蓁確診後出關今天到議會出席總質詢,她提到,要把沒吃完的清冠一號留給之後有需要的確診長輩服用,陳其邁在議會答詢說,清冠一號是處方藥用藥由醫生開立,不能直接轉給親友用。陳其邁下午在防疫會議記者會再度回應此事,強調「清冠一號不是養生茶,不能這樣做」,打臉李眉蓁。陳其邁表示,這不可以,清冠一號是處方用藥,要由醫師開立處方才能用,「這不是養生茶!」對於陳其邁的說法,李眉蓁說,她在確診3天後才拿到清冠一號,當時症狀已有緩解,因此藥沒用完。她今天質詢點出此事,是想反映確診者可能很多人最痛苦的前3天還拿不到有效的藥,才會說,擔心家人確診若遇到類似情處境,她就能把手邊的清冠一號給家人服用,她想反映的是,對確診者給藥流程處置偏慢的問題,請市長正視這件事。台灣基進鳳山區市議員參選人李雨蓁也在臉書說,李眉蓁今天總質詢開頭還說要把自己的清冠一號留著分享給親朋好友,被陳其邁市長以醫生專業打臉,清冠一號為處方藥,必須經過醫生開藥才可使用,李眉蓁竟在議會殿堂公然宣傳違法醫療行為。
-
2022-05-2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8.2萬 死亡+42 指揮中心:和上周差不多
國內新冠肺炎本土個案又再度上升,今天新增本土個案8萬2363例,新增中重症251例,確診個案中死亡新增42例;另有境外移入個案72例。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今天本土病例較假日時多一些,但和上周差不多。今日新增8萬2363例本土病例,3萬9116例男性,4萬3212例女性,35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16,609例),桃園市(10,532例),高雄市(9,437例),台中市(8,989例),台北市(8,566例),台南市(5,593例),彰化縣(4,120例),屏東縣(2,670例),新竹縣(2,186例),宜蘭縣(2,128例),基隆市(1,897例),苗栗縣(1,630例),新竹市(1,583例),南投縣(1,243例),雲林縣(1,216例),花蓮縣(1,211例),台東縣(911例),嘉義縣(890例),嘉義市(585例),澎湖縣(210例),金門縣(119例),連江縣(38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今日新增42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5例男性、17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39例具慢性病史、16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年5月1日至5月21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13日至5月22日。今日新增72例境外移入個案中,44例男性,28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感染國家為美國7例、法國2例、調查中63例。入境日介於今年5月22日至5月23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46萬9,019例確診,分別為1萬2631例境外移入、145萬6,334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478例死亡病例,其中1,463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656例、台北市454例、基隆市75例、桃園市42例、台中市40例、彰化縣33例、高雄市29例、花蓮縣26例、屏東縣18例、新竹縣17例、台南市16例、台東縣12例、雲林縣11例、宜蘭縣9例、嘉義縣7例、苗栗縣及南投縣各6例、嘉義市3例、金門縣2例、新竹市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5-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兒童BNT開打 2圖表看各縣市分配量及開打日
BNT/輝瑞兒童疫苗5/25開打,指揮中心24日陸續配送疫苗至各縣市,其中新北市配送5萬7千劑最多;至於家長及學童接種意願調查,因有七天考慮期,預計明天後才會陸續彙整各縣市調查結果。指揮中心表示,兒童疫苗陸續配送至各縣市,預估需求主要以5至11歲各縣市人口數的七成,並以原默德納疫苗意願調查人數的八成作為預估接種數後扣除,並考慮確診人數進行分配,首批預估配送約40.3萬劑,後續視接種情形,預計於5月27日再配送約26.9萬劑。中央將預留約10萬劑,將依接種及疫情等狀況再行分配。今天配送量以新北市5萬7千劑最多,其次為台中市5萬6千劑、台北市5萬4千劑;總配送量前五名則為新北市9萬5千劑、台中市9萬3千劑、台北市9萬劑、桃園市7萬3千劑、高雄市6萬7千劑。指揮中心表示,教育部於5月17日轉請地方政府教育局及國小配合相關準備作業,並協助進行家長及學童接種意願調查,提供7天考慮期,預計5月25日後陸續彙整各縣市調查結果。除各地方政府校園集中接種作業預訂於5月25日至6月1日間陸續開打外,也安排、指定合約醫療院所提供接種服務,未於校園接種或滿5歲未入學兒童可至各縣市安排、指定合約醫療院所接種。
-
2022-05-24 新聞.元氣新聞
SMA基因療法 幫助孩子擺脫輪椅
四歲的小華,今年九月即將上幼稚園,對小華家人而言簡直是「奇蹟」。小華是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患者,出生九個月就發病,從無法站立到現今可以獨自走路、準備上學,全靠醫療科技帶來的基因療法,兩年治療期間看到嶄新人生。「以前SMA家屬,總為了孩子在醫院、家裡之間疲於奔命,家人最大的願望就是看到孩子可以快樂上學旅遊,而這個夢想隨著醫療科技的進展已看見陽光了。」小華的主治醫師、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講座教授鐘育志樂觀地說。鐘育志指出,小華是在一歲十個月接受一次性基因藥物的恩慈療法,他是SMA第二型的孩子,不治療的話終生只能坐輪椅,在開始治療後三歲已能獨立行走、如廁,生活能自理,今年更要開始上學,對醫師及家人都是新的里程碑;也有第一型患者接受兩種恩慈藥物治療後,可獨立行走的孩童。SMA是當今嬰兒死亡率最高的遺傳性疾病,台灣發生率一萬七千分之一。它是染色體隱性遺傳的疾病,若父母皆為帶因者,下一代有四之一機會罹病,且百分之九十九都在兒童時期發病。由於是第五對染色體的SMN1基因缺損,無法產生足夠的運動神經元存活蛋白,導致運動神經元退化,造成漸進式肌肉無力及萎縮,患者不只關節攣縮行走困難,甚至會影響呼吸吞嚥,還有肺炎及營養不良併發症。鐘育志曾形容SMA的治療,是在黑森林中見到曙光,未來則期待大太陽,目前已有三種藥物全球上市,二○一六年第一個SMA RNA藥物需終生脊椎施打使用,二○一九年一次性基因藥物上市,二○二○年需終生使用小分子口服藥上市。鐘育志指出,二○二○年七月健保也開始給付第一個SMA RNA藥物,但目前只有百分之九的患者使用得到,至於一次性基因藥物國外至今已有六年臨床使用經驗,尚未發現有明顯副作用,雖然SMA基因藥物在健保給付上有困難,但國際上美、英、德、加、日、比利時、澳洲都開始給付,細胞基因療法的突破有著更重要的價值,台灣醫療緊追著歐美腳步,所以在基因治療發展上當然要與國際同步,才能造福更多病童。不過,鐘育志也提醒,SMA家屬在等待新藥來臨前,必需做好全人標準照顧,得天天復健預防關節攣縮與脊柱側彎,要留意肺部、胃腸暨營養照顧避免肺炎等併發症,把病人保持在最好狀況,才能讓藥物發揮最大效果。基因療法的問世,對病患和照護的家屬來說,也是科學上一個新的里程碑。
-
2022-05-2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本土+6.6萬、死亡+40 疫情平穩?莊人祥:恐是周末因素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今天66247本土個案,新增中重症173例,確診個案中死亡新增40例;另有境外移入個案36例。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已經連續幾天病例下降,但可能是周末因素導致。今日新增之6萬6247例本土病例,為 3萬1588例男性,3萬4625例女性,34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15,708例),桃園市(8,636例),高雄市(7,286例),台北市(7,185例),台中市(7,140例),台南市(4,501例),彰化縣(1,979例),屏東縣(1,973例),新竹縣(1,927例),基隆市(1,478例),宜蘭縣(1,473例),新竹市(1,300例),苗栗縣(1,130例),花蓮縣(1,033例),雲林縣(906例),南投縣(843例),嘉義縣(568例),台東縣(549例),嘉義市(317例),澎湖縣(159例),金門縣(119例),連江縣(37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今日新增40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30例男性、10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37例具慢性病史、15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4月12日至5月21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6日至5月20日。今日新增36例境外移入個案中,20例男性,16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70多歲,感染國家均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5月20日至5月22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38萬6640例確診,分別為1萬2559例境外移入,137萬4027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436例死亡病例,其中1,421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645例、台北市451例、基隆市73例、桃園市42例、台中市38例、彰化縣31例、高雄市24例、花蓮縣22例、新竹縣17例、屏東縣16例、台東縣12例、台南市10例、宜蘭縣9例、雲林縣8例、嘉義縣、苗栗縣及南投縣各6例、嘉義市及金門縣各2例、新竹市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5-2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染疫開業醫服用抗病毒藥初體驗:腹瀉、嘔吐、舌苦麻
國內確診患者增多,醫護人員也難倖免,高雄一名開業醫師最近確診,因年逾65歲符合開立Paxlovid 抗病毒藥物資格,他立即投藥,結果發現有輕微腹瀉、嘔吐症狀,味覺也麻麻苦苦,但無其他染疫後的嚴重不適症狀,笑稱,再過一周診所重新看診,自身的用藥經歷應更具說服力。這名醫師的親人近日有人確診,但他個人小心翼翼,原本連續快篩7天都是陰性,至前天時感覺異樣,咳得很厲害,再度篩檢結果呈陽性!他表示,上周診所有不少確診病人,懷疑可能因此不小心染疫,目前已服Paxlovid 抗病毒藥,僅輕微副作用。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衡量,「快篩陽視同確診」政策本周內可能全面上路,各界擔心是否因此衝擊醫療量能,高雄縣醫師公會理事長王宏育評估應該不會。他說,國內長輩疫苗覆蓋率尚不足,快篩陽即確診政策上路後,患者一確診就投藥,反而可減少89%中重症,進而住院或死亡的機率,在診所端即及時投藥,反而能減少病患因重症湧入大型醫院。不過他特別提醒,這個藥物有非常廣泛的交互作用,若病人服用「某些」特定降膽固醇、心律不整、攝護腺、止痛、精神科及神經科等藥品,就不能服用,或是要先停藥。嚴重肝、腎病人也不能使用,腎功能不佳要減量,早晚服用三粒變成兩粒。他舉例,像高血壓的病患平日服用的「脈優」不好代謝,萬一確診吃Paxlovid時,藥量就應減半,否則血壓會降得很低。
-
2022-05-2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本土增7萬9441例較昨天略降 死亡個案53例中有52例具慢性病史
國內今天新增7萬9441例本土個案,較昨天略降。中重症新增256例、死亡個案53例,另新增46例境外移入個案,其中26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今日新增本土病例,為3萬8290例男性,4萬1097例女性,54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20,698例,桃園市11,168例,台北市9,645例,臺中市7,250例,高雄市7,135例,台南市4,678例,彰化縣2,358例,新竹縣2,328例,屏東縣2,256例,基隆市1,799例,宜蘭縣1,778例,苗栗縣1,636例,新竹市1,613例,花蓮縣1,096例,南投縣953例,雲林縣916例,嘉義縣760例,台東縣565例,嘉義市431例,澎湖縣165例,金門縣139例,連江縣74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今日新增53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3例男性、30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52例具慢性病史、17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4日至5月19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10日至5月20日。今日新增46例境外移入個案中,21例男性,24例女性,1例調查中,年齡介於20多歲至70多歲,感染國家為美國2例、韓國1例、日本1例、調查中42例。入境日今年5月19日至5月21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32萬0371例確診,分別為1萬2523例境外移入,130萬7794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396例死亡病例,其中1381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637例、台北市443例、基隆市72例、桃園市40例、台中市33例、彰化縣29例、高雄市21例、新竹縣17例、花蓮縣16例、屏東縣13例、台東縣12例、台南市10例、宜蘭縣9例、雲林縣8例、嘉義縣6例、苗栗縣及南投縣各5例、嘉義市及金門縣各2例、新竹市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5-2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84587例 中重症+223例 再增59死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8萬463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8萬4587例本土個案及52例境外移入(34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59例死亡。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84,587例本土病例,為40,348例男性,44,215例女性,24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23,346例,台北市10,590例,桃園市10,453例,台中市7,989例,高雄市7,646例,台南市4,609例,彰化縣2,808例,新竹縣2,472例,屏東縣2,265例,宜蘭縣2,019例,基隆市1,757例,苗栗縣1,601例,新竹市1,575例,花蓮縣1,219例,雲林縣1,128例,南投縣924例,嘉義縣780例,台東縣576例,嘉義市505例,澎湖縣184例,金門縣135例,連江縣6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59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32例男性、27例女性,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56例具慢性病史、29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4月20日至5月21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11日至5月19日。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52例境外移入個案中,31例男性,2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感染國家均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5月19日至5月20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0,171,178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8,926,804例排除),其中1,240,897例確診,分別為12,484例境外移入,1,228,359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343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1,32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615例、台北市435例、基隆市68例、桃園市37例、台中市29例、彰化縣27例、高雄市21例、新竹縣15例、花蓮縣14例、屏東縣13例、台東縣11例、台南市及宜蘭縣各9例、雲林縣7例、嘉義縣6例、苗栗縣及南投縣各4例、嘉義市2例、新竹市及金門縣各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5-2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誇張!PCR 採檢者填報電話 高雄竟數十人都填這組號碼
疫情大噴發,PCR採檢民眾會被要求填報資料,但高市長陳其邁今午在防疫記者會表示,許多民眾電話填寫不全,有的字跡潦草,更有人竟比照範例填上「0900000000」,高雄這類民眾有2、30人!陳其邁今午主持防疫記者會時表示,這段時間所有防疫人員24小時工作,為讓市民在最快時間得到醫照顧,從採檢端、忙到確診者的居家生活關懷,十分忙碌。其中PCR採檢時,必要確認民眾手機號碼,因為電話一錯,就找不到人。他說,很多民眾的戶口和現住地不在一起,可能人在高雄工作,戶籍卻不在高雄,經常需拜託警察找人,因此連繫全靠民眾提供的電話,中央及醫院發居家隔離通知,也都靠這支電話,若是沒留電話或電話留不齊全找不到人,服務就會遲慢。「找不到人最頭痛」,陳其邁提醒大家,做PCR採檢時一定要留最新,能找到人的電話,且要填寫清楚,像很多人8寫得很歪,讓大家看不懂,也有民眾看到市府公布的電話範例,竟然跟著寫成「0900000000」,這類民眾就有2、30人。他另提醒,目前「自主疫調回報系統」的資料,24小時之內可以修正,確診者務必主動正確填報,假如電話等資料都填寫正確並回傳,大概10小時內就能收到居家隔離通知書。中央今已公布,為解決居隔通知書「塞車」問題,5月25日,確診者曾接觸的人只要電話給對,資料正確,會立刻動開立居家隔離通知書。
-
2022-05-2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整理包/下週進入洪峰!新北分區不到校 全台各縣市「遠距教學」措施一覽
今(20)日確診人數再突破8萬5千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預估,下週將達疫情最高峰,考量學童未打滿3劑疫苗,家長不免擔心到校上課有風險。各縣市陸續公佈下週23日起為期一週的遠距教學規劃:▍高中、國中小遠距教學縣市基隆市、台北市、新竹縣、苗栗縣、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宜蘭縣▍高中、國中小及「公立幼兒園」遠距教學縣市新竹市、嘉義縣、嘉義市、台南市、高雄市、花蓮縣、台東縣、澎湖縣▍高中、國中小及「幼兒園」遠距教學縣市雲林縣、屏東縣▍其他特殊縣市新北市:23日至27日期間,三重、蘆洲、新莊、中和、永和、板橋、土城,高中、國中小遠距。桃園市:23日起,9成國高中小、公幼遠距,低風險學校可申請實體授課。金門縣:國小以下遠距至29日。 縣市 高中以下學校停班課狀況 北部地區 基隆市 高中以下23日起停課一周,改線上教學 臺北市 高中以下23日起停課一周,改線上教學 新北市 三重、蘆洲、新莊、中和、永和、板橋、土城等高中以下(不含幼兒園)23日起停課一周,改線上教學 桃園市 九成高中以下23日起停課一周,改線上教學,部分低風險學校申報後可採實體教學。第二周視疫情發展調整。 新竹市 高中以下(含公立幼兒園)23日起停課一周,改線上教學 新竹縣 高中以下23日起停課一周,改線上教學 中部地區 苗栗縣 高中以下23日起停課一周,改線上教學 臺中市 高中以下23日起停課一周,改線上教學 彰化縣 高中以下23日起停課一周,改線上教學 雲林縣 高中以下(含幼兒園)23日起停課一周,改線上教學 南投縣 高中以下23日起停課一周,改線上教學 南部地區 嘉義市 高中以下(含公立幼兒園)23日起停課一周,改線上教學 嘉義縣 高中以下(含公立幼兒園)23日起停課一周,改線上教學 臺南市 高中以下(公立幼兒園、補習班及課照中心)23日起停課一周,改線上教學 高雄市 高中以下(含公立幼兒園)23日起停課一周,改線上教學 屏東縣 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至幼兒園、補習班,23日起停課一周,改線上教學 東部地區 宜蘭縣 高中以下23日起停課一周,改線上教學 花蓮縣 高中以下(含公立幼兒園)23日起停課一周,改線上教學 臺東縣 高中以下(含公立幼兒園)23日起停課一周,改線上教學 外島地區 澎湖縣 高中以下23日起停課一周,改線上教學 連江縣 尚未宣布 金門縣 會考後國三生停課,國一、二生正常上課,國小改線上教學。 相關停課資訊,最後仍以校方通知為準。
-
2022-05-2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單日確診較昨日略降 本土+8萬5720例、死亡增49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8萬576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8萬5720例本土個案及41例境外移入(27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49例死亡。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長周志浩表示,今日新增之85,720例本土病例,為 40,942例男性,44,744例女性,34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23,704例),桃園市(11,684例),台北市(11,414例),高雄市(7,525例),台中市(7,144例),台南市(4,707例),新竹縣(2,762例),彰化縣(2,341例),屏東縣(2,270例),宜蘭縣(2,201例),基隆市(2,045例),新竹市(1,708例),苗栗縣(1,282例),花蓮縣(1,187例),雲林縣(1,009例),南投縣(730例),嘉義縣(679例),台東縣(650例),嘉義市(366例),澎湖縣(169例),金門縣(131例),連江縣(12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49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8例男性、21例女性,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且具慢性病史、21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4月16日至5月17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8日至5月17日。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41例境外移入個案中,17例男性,24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20歲至60多歲,感染國家均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2月10日至5月19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0,063,654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8,904,378例排除),其中1,156,291例確診,分別為12,432例境外移入,1,143,805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284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1,269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599例、台北市417例、基隆市65例、桃園市37例、彰化縣24例、台中市23例、新竹縣15例、高雄市及花蓮縣各14例、台東縣11例、台南市及屏東縣各9例、宜蘭縣及雲林縣各7例、嘉義縣6例、苗栗縣及南投縣各4例、嘉義市2例、新竹市及金門縣各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5-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醫界義舉 洪豐建醫師自費3萬元鼓勵75歲以上打第三劑者
疫情進入高峰期,民眾感染率升高,為提高老年弱勢族群疫苗覆蓋率,高雄活力得醫院洪豐建醫師主動自掏腰包,今(20)日起,鼓勵75歲(含)以上施打第三劑疫苗者,發給每人300元獎勵,共100個名額,總額三萬元。「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為南部首屈一指的脊椎、骨科專科型醫院,該院骨科主任洪豐建醫師,有感於疫情下,老年人施打疫苗的意願始終不高,覆蓋率一直未能提升,而未打滿第三劑的75歲以上老年人的染疫致死率又偏高。從臨床的角度看來,老人家普遍還是擔心接種疫苗的副作用,使得體內缺乏抗體,因此唯有提高75歲以上老年人的施打疫苗意願,才能讓老年人免於疫情的威脅。有鑑於此,洪豐建醫師自發性地提供共計三萬元,只要是75歲(含)以上,來活力得醫院施打第三劑疫苗的老人家,將發給每人300元獎勵,發完為止,希望藉此保護更多老人家的健康,全民防疫。活力得醫院表示,欲施打第三劑疫苗的75歲以上老年人,請先上網預約,網址https://reurl.cc/MkE5dk,接種時間為周一至周六下午2:00-3:30,或電話洽詢活力得櫃台(07)231-7108。
-
2022-05-1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疫情持續攀升 今新增9.3萬確診、累計突破百萬例
國內新冠肺炎本土病例持續攀升,今天新增9萬331例本土病例,確診個案中新增59例死亡;另新增47例境外移入個案。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病例上升滿多的,但還好沒有像前一天達到三成那麼多。今日新增9萬331例本土病例,為4萬3597例男性、4萬6682例女性、52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24,826例)、桃園市(13,827例)、台北市(12,060例)、台中市(7,444例)、高雄市(6,576例)、台南市(4,795例)、新竹縣(2,702例)、基隆市(2,530例)、彰化縣(2,313例)、宜蘭縣(2,144例)、屏東縣(2,142例)、新竹市(1,877例)、苗栗縣(1,513例)、花蓮縣(1,345例)、雲林縣(1,048例)、南投縣(1,026例)、台東縣(692例)、嘉義縣(664例)、嘉義市(462例)、澎湖縣(186例)、金門縣(137例)、連江縣(22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59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32例男性、27例女性,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58例具慢性病史、31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4月21日至5月16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7日至5月17日。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47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30例男性、17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60多歲,感染國家為中國大陸1例、調查中46例,入境日介於今年4月27日至5月18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07萬0561例確診,分別為1萬2392例境外移入、105萬811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235例死亡病例,其中1,220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585例、台北市405例、基隆市64例、桃園市36例、彰化縣23例、台中市21例、新竹縣14例、高雄市13例、花蓮縣11例、屏東縣8例、宜蘭縣及台南市各7例、雲林縣6例、台東縣及嘉義縣各5例、南投縣4例、苗栗縣3例、新竹市、嘉義市及金門縣各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5-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影/解隔日還是2條線 醫師指7+7政策讓很多人感到3條線
國內確診數爆增,全台單日確診數近逼10萬大關,為恐大量民眾爭做PCR,癱瘓醫療量能,中央定調「以篩待隔」,規定確診者採7+7方式,隔離7天再自主管理7天,不過有民眾解隔前為求安心,再度自篩卻始終是2條線,不知道到底能否真的解隔,困擾萬分。高雄市衛生局長黃志中說,國外的文獻已經很清楚,確診隔離滿7天再驗,即使仍陽性,但也不太具有傳染力,這因為Omicron病毒的特色愈悆愈清楚,因此中央做此規定,基本上是安全的。他說,當然醫學的東西沒有那麼絕對,因此如果隔離第7天後仍篩出陽性,患者在後續7天的自主管理期間需更加落實防疫規範,「目前國外有些確診者隔離第五天就可放行,國內規範7天,應是可接受的範圍」。高雄市落實輕重分流,結合500家醫療院所提供「一站式服務」,多數診所運作順暢,但也遇到新困擾。吉田耳鼻喉診所就遇到許多確診者,在第7天解隔時仍快篩出2條線,不知所措。吉田診所院長曾哲凰表示,依現行政策,確診者需隔離7天,再自主管理7天,亦即完成隔離的第七天不必快篩,戴上口罩即可出門。但診所診遇到一些家庭,長輩隔離7天後,快篩仍是陽性,第8天再驗還是兩條線,經詢問醫師,有醫師指第7天連驗都不必驗,就可出門,不過因為他們加驗2次還是陽性,猶豫不決!曾哲凰說,不只一般民眾,他有名醫師友人,隔離起算到10天複驗PCR,不只陽性,且Ct值比第一次驗時還低,顯示病毒量仍高!現在很多確診患者遇到解隔前快篩陽情形,同住家人也因他們未完全排除陽性,不知道自己是否也應結束自主管理,形成很大的困擾。「做醫師的明白,有人在七天不一定完全排除病毒,能轉為陰性」,曾哲凰說,現在「以篩代隔」,民眾完成隔離的第7天因不必再快篩或做PCR,無法確認是否完全轉為陰性,在此情形下,會變成漏網之魚,造成社會另一個感染源,甚至危害周邊親友,有待衛生單位給指示。
-
2022-05-19 醫療.泌尿腎臟
腎友不再暗沉 洗出亮麗人生
●清除體內發炎因子,減少血管傷害●新一代中截留透析膜可提高較大中分子毒素清除率●延緩透析併發症發生,腎友可如正常人生活如果你對洗腎病人還停留在精神不好、看起來皮膚暗沉又乾的印象,那你可能要改觀了。南部一間透析診所中,時常傳出腎友中氣十足、愉快的歌聲,「在我們診所裡,血液透析腎友不只是洗得久,洗得精神奕奕、活力十足的大有人在呢!」高雄長清診所主治醫師楊清評開心的說。>>>延伸閱讀:長期透析皮膚癢 可以怎麼改善?楊清評表示,長清診所在地深耕20年,院內透析超過10幾、20年的腎友非常多。一位90歲以上的長青級腎友,已經洗腎10多年,精神狀態良好,皮膚比一般老人白皙,外貌甚至比兒子更年輕,完全沒有印象中洗腎患者又黑又乾的老態。但長清診所是如何顛覆外界對洗腎患者的印象呢?楊清評解釋,血液透析的一個重要關鍵,是「人工腎臟」,從過去的天然纖維素膜進化到高生物相容性人工合成膜,從低透量膜轉換成以高透量膜為主流,高透量膜除了清除小分子尿毒素外,可以清除更多中分子毒素。但目前高透量膜對於較大的中分子毒素清除率還是有限,當較大的中分子毒素仍持續在體內累積時,長期仍可能造成心血管疾病、慢性發炎、骨頭疼痛、搔癢、食欲不佳、營養不良、貧血、疲倦等症狀。最新人工腎臟 減少併發症隨著科技發展,人工腎臟透析膜已有跨時代的進步,最新的「延展性血液透析術」使用的人工腎臟,已進階至新一代中截留透析膜,相較於高透量膜,大大提高較大中分子毒素清除率,更可減少長期血液透析的併發症。延展性透析術 降低疲勞感楊清評醫師提及一位洗腎五年的女性腎友,在接受「延展性血液透析術」後,透析中的血壓更穩定,透析後食慾變好、精神體力更佳,毫無疲勞感,曾經一個晚上把一星期的家事都做完了。另一名洗腎10幾年的男性腎友,改用「延展性血液透析術」一年多後,除了生活品質提升,夫妻生活也愈來愈幸福,對於調整透析治療模式十分滿意。他推測,新一代「延展性血液透析術」的中截留透析膜,能將體內較大的中分子毒素清除,包含肌球蛋白、瘦素、發炎因子等,進而降低疲勞感、改善食欲、減少血管傷害,增進生理機能,讓腎友擁有與正常人一樣的生活品質。高標透析液 杜絕毒素殘留由於血液透析原理是讓血液中的毒素及廢物,經由人工腎臟半透膜擴散至透析液,隨著透析液排出體外,而超過濾的作用也能將血液中過多的水份排出體外。楊清評說,透析用液十分重要,因使用高透量膜或中截留透析膜會有透析液逆過濾的情況發生,而診所在設立之初,即採用歐洲原裝進口的熱消雙RO與無毒消毒劑,並以歐盟規格配置透析用液,完全杜絕微生物孳生及毒素殘留,同時顧慮到病人安全與環境永續性,唯有採取最高標準,才能讓血液透析腎友獲得良好透析品質,活得長也要活得好。醫療莫過於讓患者改善不適,進而使人愈來愈健康,就末期腎臟病患者,除了例行的透析治療外,更需要同時關注因長期透析對日常生活帶來的影響,而好的醫療團隊甚為關鍵。楊清評醫師也指出,為了追蹤這群腎友的狀況,以長清診所為例,聘請專屬營養師,針對腎友個別狀況,適時提供飲食上的建議,這對患者而言是最實際的。資深護理團隊長期透過不同方式,如隨時打電話關心患者,和家屬溝通建立良好醫病關係,了解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狀態,也能適時調整治療方針及團隊介入提升腎友的生活品質。【推薦臉書粉絲專頁】透析洗腎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從治療、共病、副作用、照護、生活、食衣住行...等,需要了解的知識非常多。為了提供腎友及照護者正確的透析資訊,社團法人台灣基層透析協會於2021年成立《腎生不息 腎友透析週記》,與大家一同守護健康。立即關注 【腎生不息-腎友透析週記】粉絲專頁
-
2022-05-19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疫情間少動姿勢不正易脊椎側彎 可做3式運動延緩惡化
正值發育期的11歲女童被家長發現走路歪向一側,睡覺常腰痠背痛,就醫檢查出C型脊椎側彎,側彎角度達25度,已屬中度。治療師指出,3C產品盛行,平時少動又姿勢不正,容易造成脊椎側彎,彎角若過大就會壓迫到肺,造成呼吸困難、易喘或腳麻,千萬不可小覷。「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復健室物理治療師吳瀚庭說,脊椎側彎輕者常見腰痠背痛,影響外觀與運動功能表現。重者壓迫心臟和肺部,造成呼吸困難或易喘、腳麻等下肢神經症狀。他說,現代人離不開3C產品,防疫期間待在室內時間變多又少動,很容易引起姿勢不正問題,吳瀚庭指出,要避免脊椎側彎持續惡化,平時應保持身體直立、避免三七步、駝背,也避免打棒球或桌球這種高重複性單側運動。患者可在醫師評估下執行3式運動,第一式「嬰兒式」採跪姿,雙腳微開,將手和身體向前延伸,膝蓋貼近上半身,維持30秒,以放鬆脊椎周圍肌肉。第二式「鳥狗式」,手掌和膝蓋貼地上,四肢保持一直線。一側手向上伸,對側腳往後抬起維持20秒,訓練核心、穩定脊椎。第三式採取躺姿,屈膝抱胸維持30秒,伸展並減低脊椎壓力。這三次運動每天做2次,每次做5組,可延緩脊椎側彎惡化。
-
2022-05-1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確診昨衝8.5萬例…長者超額死亡 疫情往南
國內本土個案昨天暴衝至八萬五三一○例,創下新高紀錄,另增一八三例中重症個案、四十一人死亡;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本土病例比前天增加近三成,但八萬五千例尚未到達頂端,將再持續發展一陣子。指揮中心統計,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國內累計確診人數已近百萬,達九十八萬一一四一例,一萬二三四五例境外移入個案、九十六萬八七四二例本土病例。整體疫情還在上升階段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染疫人數暴增,主要為總檢測數增加,北部開設很多大型採檢站,前天檢測量達到新高,共計十一萬二九一六件,且持續增加,陽性率為百分之六十六點七。昨新增八萬五千多例本土病例,個案分布上以新北市最多,達二萬七二三○例,其次為台北市一萬二○六九例、桃園市九六五八例、高雄市六八○五例、台中市六七七○例、台南市四一三○例。羅一鈞強調,中南部疫情上升中,整體疫情還在上升階段,未來一周將達到高峰。疫情是否往南走?北部緩降、中南部緩升,之後出現黃金交叉?陳時中表示,台灣就是一日生活圈,全國都可能有染疫情況,也不能說疫情往南走,是一個必然的趨勢。重症死亡率七成九偏高昨新增一八三例中重症個案,包括中症一五三人、重症卅人,且四十一人死亡。本波本土疫情迄今共四○九例重症病例,其中三二三人死亡,粗估重症死亡率約七成九,比率偏高,前疾管局長施文儀表示,應與醫療負荷量達到極限、投藥太慢等因素有關。學者研究也發現,自今年四月底到五月中旬,國內七十歲以上長者死亡率,較前五年同期平均值高出逾一倍,凸顯醫療量能不足可能帶來「超額死亡」;國外疫情進入高峰期時,連七十歲以下也可能出現超額死亡,政府應引以為鑑。確診火化大於公布數字北市議員質疑,五月一日至十六日指揮中心公布全台確診死亡二三二例,但光雙北地區確診火化就達三四七例,質疑指揮中心選擇性公布染疫死亡人數,涉及「蓋牌」。陳時中表示,指揮中心對確診到死亡,有一定共同程序,由一組、兩組到三組人共同判定,非常嚴謹,「不是任何人,像我,說他不要死就不會死,說少報幾個就少報」。
-
2022-05-1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直播/本土確診直衝8.5萬 陳時中:新增將近三成
新冠肺炎疫情海嘯來襲,國內新冠肺炎今天新增本土個案直衝8萬5310例,創新高。確診個案新增183例中重症,41例死亡個案;另有46例境外移入個案。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本土病例今天增加比較多,增加將近三成。新增之8萬5310例本土病例,為4萬1073例男性、4萬4211例女性、26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27230例)、台北市(12069例)、桃園市(9658例)、高雄市(6805例)、台中市(6770例)、台南市(4130例)、基隆市(2428例)、新竹縣(2301例)、屏東縣(2105例)、彰化縣(2035例)、宜蘭縣(1936例)、花蓮縣(1611例)、新竹市(1287例)、苗栗縣(1134例)、雲林縣(927例)、南投縣(705例)、台東縣(699例)、嘉義縣(646例)、嘉義市(464例)、澎湖縣(201例)、金門縣(160例)、連江縣(9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今日新增41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5例男性、16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40例具慢性病史、20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年4月19日至5月15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11日至5月15日。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46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9例男性、27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感染國家為美國1例、調查中45例,入境日介於今年3月29日至5月17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98萬1141例確診,分別為1萬2345例境外移入、96萬8742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176例死亡病例,其中1161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564例、台北市392例、基隆市59例、桃園市36例、彰化縣21例、台中市19例、新竹縣14例、花蓮縣9例、宜蘭縣8例、高雄市7例、雲林縣及屏東縣各6例、台東縣及台南市各5例、苗栗縣3例、南投縣及嘉義縣各2例,新竹市、嘉義市及金門縣各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5-1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美國列台灣為疫情高風險國家 陳時中:近來確診人數多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美國現在把台灣視為高風險國家。衛福部長陳時中說,一個國家疫情風險高低,這是依確診人數占百萬人口的比例進行分級,國內近來確診人數多,當然風險等級會升高。陳時中今至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備詢前受訪。有專家認為,國內口服抗病毒藥物儲備量應有120萬人份,指揮中心會再加購嗎?陳時中說,未雨綢繆準備藥物很重要,但還是要看使用量,日前也公布各國藥物備用及使用情形,國內藥物購買量已達總人口的3.5%也不算低,但視感染人數及用藥人數會機動性調整。指揮中心針對65歲以上長者,從今天開始,只要是快篩陽性者可以直接開立口服抗病毒藥物,而高雄市已提早準備,但雙北卻準備不及,這是因為指揮中心有先通知高雄嗎?陳時中表示,上周經專家會議討論後,本周日再與地方政府舉行會議,相關方向就已經定了,其中有三大議題,而各縣市首長對65歲以上長者只要是快篩陽性,經醫師診斷可視為PCR陽性,可以直接開立口服抗病毒藥物,這項共識度最高,其餘一般民眾快篩陽視同確診,這一點中央認為還是要先有一些認定程序,以及「0+7」的細節是自主防疫或自主健康管理,這兩點於那時共識度不高。昨日傳出醫院內的護理人員未經篩檢就到第一線照顧患者,護理師公會認為,這是因為醫院怕護理人員確診隔離,且醫護人力不足但中央卻未處理,指揮中心如何看?陳時中說,護理人員或醫療人員培養速度不快,現在面對疫情,人力使用的彈性會大一點,對於退休、無工作的護理人員或醫療人員回到職場服務,可以不需要執業登記,希望增加人力,但人力本來就很緊繃增加也是有限。陳時中說,醫院在管理上,針對護理人員或醫療人員仍有進行健康監測,以及周期性採檢,因此對醫護人員的健康都是十分關心。
-
2022-05-1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新冠重症、死亡升 住院今起只收治3大類確診者
昨新增六萬五七九四例本土病例、六十一例中重症(中症廿二人、重症卅九人),另有卅八例死亡。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宣布調整輕重症分流原則,今天起,醫院僅收治中重症、未滿三個月發燒嬰兒,以及因其他疾病經醫師評估有住院治療必要等三大類確診者。連續六天 單日六萬例確診國內連續六天維持單日六萬多例確診,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現在判定是否已達疫情巔峰恐太樂觀,還要觀察幾天才比較清楚。CNN報導,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DC)十六日在最新的旅遊警示中,將台灣、安地卡及巴布達、賴索托、南非提升至第三級的「高風險國家」名單。CDC本月初將台灣從第一級「低風險」調升至第二級「中度風險」,這次升級為風險最高的第三級。輕重症分流 回歸專業判定指揮中心統計,從今年一月迄昨,累積八十六萬九○六七名本土個案,絕大部分為輕症,中症人數為一二八六人,占百分之○點一六、重症及死亡合計三六八人,昨天首度達到百分之○點○五。為此,陳時中宣布,即日起調整輕重症分流原則,取消原本剛性的年齡限制,讓醫療回到專業判定,住院資源以照顧中重症為主。至於原先列為高風險對象的八十歲以上長者、懷孕大於卅六周孕婦等六大族群,則改為入住加強版集中檢疫所或防疫旅館。陳時中表示,針對入住加強版集中檢疫所及防疫旅館的高風險族群,如懷孕卅六周以上孕婦、出生三至十二個月且高燒超過卅九度的幼兒,設置緊急後送就醫綠色通道,提供緊急生產及兒童等就醫需求。逾六十五歲 重症風險最高此外,自今天起,六十五歲以上民眾如快篩陽性就視同確診,可以透過藥品綠色通道申請口服抗病毒藥物,藉此降低八成的重症機率。防疫學會榮譽理事長王任賢表示,在重症高風險族群中,以逾六十五歲者的風險最高,恐超過十倍以上,務必趕在發病後的五天內投藥,才能降低重症及死亡機率。理賠亂象 蘇指依法就得賠「○加七」新制昨上路,再掀防疫理賠新亂象,多位綠營立委出面砲轟,要求金管會不能任由業者侵害保護權利。行政院長蘇貞昌昨晚表示,政府會嚴格要求保險業者依法、依約履行理賠責任,只要已核保、符合條件,民眾一定拿得到理賠金。昨新增本土病例年齡介於未滿五歲至九十歲以上,分布地區新北市一萬八四○○例最多,其次為桃園市一○一八四例、台北市九七七二例、高雄市四九七九例、台中市四七七○例等。新增卅八例死亡個案,年齡介於卅至九十多歲,以高齡長者為主,卅七人具慢性病史,總計十八人未接種疫苗。
-
2022-05-1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0+7多數民眾仍霧煞煞 這家4口居隔時間都不一樣
居家隔離「○加七」新制昨上路,但多數民眾仍「霧煞煞」,地方也另有限制。有民眾怕被「貼標籤」,有人生病不敢求助、有人自主隔離。新北市長侯友宜昨表示,確診者同住家人非必要不得外出、居家辦公優先,不能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若要外出廿四小時前需快篩陰性,比中央更嚴謹。高雄林先生的家人前兩天確診,他快篩陰,且無症狀,雖然已打三劑,但防疫政策一變再變,他也搞不清楚標準,決定靠良心和自律,先居家隔離再說。屏東林姓家長兒子確診,家中其他三人快篩都沒事,但先生只打過兩劑疫苗,她有打追加劑,女兒沒接種兒童疫苗,按最新指引,全家四人居隔時間都不一樣,擔心出門會遭鄰居白眼,全家決定陪兒子居隔完再說。指揮中心放寬居隔規定,確診者同住家人只需打三劑疫苗,且快篩陰性,無須居家隔離,只要七天自主防疫,不會收到居家隔離通知書,新制昨天實施。指揮中心表示,確診者在填寫自主疫調回報系統時,如果未幫打了三劑的同住家人勾選「○加七」欄位,就會自動變成「三加四」居家隔離方案,家人仍會收到居家隔離通知書。至於曾確診的民眾,若後續同住家人確診,因三個月內重複感染可能性低,將不會再列為密切接觸者。侯友宜表示,居隔者放寬標準是將被動管理變自我防疫,新北的居隔轉型,是確診者同住家人,七天自主管理非必要不得外出,居家辦公優先,若要外出廿四小時前需快篩陰性,且外出時禁止餐廳內用及共餐、禁止參與活動聚會、全程須戴口罩,最重要的是不能搭乘大眾運輸,比中央的版本還嚴謹。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未來變成全面的○加七不敢說指日可待,但是可以預見的未來發展方向」。部分專家認為,居家隔離放寬為「○加七」,缺乏配套,恐致疫情升溫,增加第一線醫療人員負擔。對此,陳時中表示,政策要再改變的可能性不高,不管政策加嚴或放鬆,都會隨時緊盯疫情,必要時滾動式調整,但目前沒有打算修訂「○加七」政策。是否調降新冠肺炎傳染病等級,陳時中說時機還沒到。
-
2022-05-1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新增6.5萬 累計破80萬
1月至今本土病例已突破80萬例!今國內新增6萬5794例本土病例,新增中重症病例61例,38例死亡個案,另有39例境外移入個案。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比前一天增加四千多例。今日新增6萬5794例本土病例,為3萬1827例男性、3萬3947例女性、20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1萬8400例、桃園市1萬184例、台北市9772例、高雄市4979例、台中市4770例、台南市2844例、新竹縣2105例、基隆市1917例、彰化縣1613例、屏東縣1536例、宜蘭縣1481例、花蓮縣1200例、苗栗縣1129例、新竹市1124例、南投縣614例、雲林縣581例、嘉義縣556例、台東縣405例、嘉義市345例、澎湖縣146例、金門縣81例、連江縣12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38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6例男性、22例女性,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37例具慢性病史、18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4月29日至5月15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3日至5月15日。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39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7例男性、22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70多歲,感染國家為美國3例、調查中36例,入境日介於今年5月3日至5月16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89萬6059例確診,分別為1萬2301例境外移入、88萬3704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135例死亡病例,其中1,120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542例、台北市381例、基隆市57例、桃園市36例、彰化縣19例、台中市17例、新竹縣14例、花蓮縣9例、宜蘭縣8例、高雄市、雲林縣及屏東縣各6例、台東縣及台南市各5例、苗栗縣3例,南投縣及嘉義縣各2例、新竹市及嘉義市各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5-17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退役將軍夫人拒快篩、PCR闖三總病房 失控飆罵護理師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指揮中心日前已宣布,醫院探病管制措施,包括雙北、基隆、桃園、高雄、花蓮縣等醫院,除例外情況一律禁止探病。近日三軍總醫院竟爆出有退役將軍夫人硬闖加護病房探視,甚至不做快篩、不PCR,還在病人面前咳嗽喝水還飆罵護理師,相當失控。近日網路流傳一段「來自南丁天使子民的哭訴」影片,畫面中2名護理師正在勸說家屬探訪時間已過,但家屬不斷對著2名護理師高分貝吼叫,質問「為什麼我不能進來?」、「xxx講的對不對,我等一下去找他!」、「他(醫師)還在查房為什麼我不能進來?」影片Po文指出,在加護病房每個病人都是急重症,唯獨這一位退役將軍夫人可以探病,探病過程中超過4小時,家屬探視下無做任何快篩及PCR,且還會在抵抗力差的病人面前咳嗽、喝水。投訴文寫到,一線醫護整天戴著N95口罩上班8至9小時,長官醫師不保護一線醫療人員,還被家屬咆哮大罵髒話15分鐘,護理人員只能忍住落淚,現在疫情嚴峻下,護理人員一一確診,每日縮排人力上班,但病人數量並未縮減,現階段誰能體諒第一線醫護人員?民眾不體諒醫護人員就算了,還仗著自己是退將家屬在加護病房內咆哮,當醫院是自己家?對此三總回應,本案經查證確為醫院病患之家屬,近日因憂心病患病情變化,致情緒激動而與護理師有所争執。本院已立即責成公關室及社服室主任與家屬溝通,強調依現行防疫規定全面禁止探病,並由護理部妥適安撫本院護理人員心緒。三軍總醫院強調,將嚴格要求家屬確遵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防疫探病規定,後續加強宣導與病患家屬充分溝通,避免類案再生。
-
2022-05-17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防疫政策滾動調 密切接觸者:不管幾+幾 就是良心+自律
指揮中心宣布今天零時起實施「0+7」居家隔離新制,幾乎全面解禁已打3劑密切接觸者居家隔離管制。居隔中的密切接觸者林先生說,防疫政策一直調整,從什麼14+7、7+7、3+4、0+7,加來加去讓人「灰煞煞」,反正現在政府看樣子就是要與病毒共存,「所以也不用管幾加幾,就靠良心和自律了」。林先生的家人前兩天確診,他的快篩陰,也沒有症狀,雖然自己有打3劑,但還是先居家隔離,「一切以安全為優先」。聽到指揮中心宣布今天開始有打3劑的密切接觸者可「「0+7」,他也不確定之前的算不算?還是決定繼續「3+4」好了,反正也不差這幾天,安心最重要。「疫情也不外乎人性。」退休的林先生說,看疫情發展到現在,政府是很盡心防疫,但有時也無法解民眾之憂。他就看過有人為了工作糊口,有症狀也不敢快篩,吞幾顆感冒藥,不篩沒事,篩了若「中獎」,全家就沒收入。其實現在防疫就要靠大家的良心和自律了,沒事少出門,出門戴口罩,該隔離就隔離、該怎樣就怎樣。染疫已經好了的張小姐說,有民眾得了病卻不敢求助,就是怕被「貼標籤、汙名化」吧。她就聽過有公司主管、校長聽到別的同僚染疫,好像有鬆了一口氣的感覺,「因為最起碼自己不會是第一個了!」如果大家都更能同理,也不要獵巫,就以尋常感冒來看待新冠肺炎,對抗疾病會更容易些。
-
2022-05-1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本土新增6.16萬、29死 指揮中心:死亡個案中28位有慢性病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今新增本土病例6萬1697例、境外移入57例,另確診個案有29人死亡。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死亡個案中有28位有慢性病。周志浩表示,今日新增6萬1697例本土病例,為2萬9648例男性,3萬2032例女性,17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1萬9898例,台北市9274例,桃園市8635例,台中市4357例,高雄市4191例,台南市2612例,基隆市1756例,宜蘭縣1646例,新竹縣1635例,彰化縣1411例,屏東縣1092例,苗栗縣1014例,花蓮縣860例,新竹市832例,雲林縣644例,南投縣493例,嘉義縣401例,台東縣379例,嘉義市254例,金門縣153例,澎湖縣141例,連江縣19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今日新增29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8例男性、11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28例具慢性病史、16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年4月27日至5月13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6日至5月14日。今日新增57例境外移入個案中,35例男性、22例女性,年齡未滿5多歲至80多歲,感染國家均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5月14日至5月15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83萬257例確診,分別為1萬2263例境外移入,81萬7940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097例死亡病例,其中1082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526例、台北市375例、基隆市54例、桃園市36例、彰化縣18例、新竹縣及台中市各14例、宜蘭縣7例、高雄市及雲林縣各6例,花蓮縣5例、屏東縣、台東縣及台南市各4例、苗栗縣3例,南投縣及嘉義縣各2例,新竹市及嘉義市各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5-1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Omicron喉嚨指向性高 醫師建議:每天漱口降低病毒量
高雄長庚醫院眼科醫師吳佩昌觀察,台灣目前有上百萬名學童還未打疫苗,有研究指出每天漱口漱喉嚨,可有效減少口喉中病毒量,相對也可減低產生重症的機會,且Omicron喉嚨指向性高,建議民眾居家隔離期間,可早中晚、睡前以自來水或食鹽水、漱口水漱口,降低口中病毒量,也減少傳染給家人的機會。吳佩昌指出,他的奶奶今年111歲,在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時,日本政府曾要求國人每天漱口,這除了是長者的偏方,其實也有確切證明表示其顯著效果,日本在流感期間曾做過研究,以自來水漱口可有效減少上呼吸道感染發生率,德國也有研究指出,漱口可減少口喉9成病毒量。吳佩昌表示,國高中化學週期表背的「氟氯溴碘砈」都有殺菌效果,舉例來說,牙膏中有氟、自來水中含有氯、食鹽水中則有碘,因此以上述提到的漱口其實都能殺菌,研究指出,自來水中含有0.1ppm氯,就能殺菌,台灣自來水中約含有0.2ppm氯,尤其Omicron喉嚨指向性高,漱口漱喉嚨對於減低症狀應會更有效,尤其台灣目前還有上百萬位學童沒打過疫苗,養成漱口習慣相對較為安全。高雄長庚醫院耳鼻喉科去年起也推動漱口行動,要求住院病人、門診須全身麻醉的病人及須插管的病人在術前必須先用優碘漱口,也有住院醫師家人確診被隔離,吳佩昌就建議該名同事在隔離期間可以每天以自來水漱口漱喉嚨。吳佩昌說,因為大家在隔離期間可能擔心病情突然急轉直下變重症,每天在房間內也不能做什麼事,早中晚及睡前漱口漱喉嚨、曬太陽除可增強免疫力,也可減少口中病毒量、讓心情更好,另外針對醫療人員,則是建議出門前、回家前都要漱口,以免將醫院病毒傳染給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