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搜尋
高雄
共找到
2377
筆 文章
-
-
2022-06-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確診數減、死仍逾百 感染率破10%疫情向下
新冠肺炎本土新增病例昨降至五萬二九九二例,二四三例中重症、一五一例死亡,疫情兩年半,本土死亡案例突破三千大關,累積三○七五例。在昨天死亡個案中,一名十五歲國生男生確診後,居家照護期間並無不適,返校上課第一天突然昏倒,送醫時已無呼吸心跳,為國內首例青少年死亡個案。近日確診人數明顯下降,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台北區(雙北、基隆、宜蘭、金馬)、北區(桃、竹、苗)等疫情明顯下降,這兩區居住人口母數較大,染疫人數明顯降低,所以整體看來也有往下降趨勢,但以七天移動的平均病例數來看,較能清楚看到疫情趨勢;全國累計感染百分比超過百分之十,有往下的感覺。南部上升 盤整醫療量能昨天新增本土病例個案分布前六名為新北七七○三例、高雄七五○六例、台中七○三七例、桃園五一六二例、台南四四二六例、台北三七六五例。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在擴大防疫會議中指出,國內的疫情尚在高原期,雖然北部感染的人數趨緩,但是南部略有上升趨勢,請指揮中心妥適盤整南部醫療量能,以備不時之需。據統計,指揮中心要求南區完成專責病房加開兩百床,其中台南加開一百床;南區從一四四四床增加到一五一八床,空床率從百分之廿八點五上升至廿九點五,但仍低於三成。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首例青少年死亡個案十五歲男學生無慢性病,身體健康,曾接種一劑疫苗,五月廿日發燒,廿二日PCR採檢陽性,確診後居家照護至廿九日;五月卅日回到學校上課,不料突然昏倒,送醫已無呼吸心跳,急救無效。司法相驗死因為病毒性心肌炎、急性肺水腫及心因性休克併新冠病毒感染。羅一鈞表示,目前十三至十八歲青少年重症個案兩例,另一例重症個案為四月廿七日公布的十五歲少女,出現肺炎症狀,已於五月中旬解隔。首例多發系統發炎症候群昨天再增加一例兒童死亡個案,為八個月大女嬰,患有先天泌尿系統疾病,至醫院手術前採檢陽性,收治加護病房,出現心跳、血壓、氧氣濃度下降,因細菌及新冠病毒感染併敗血症,六月二日死亡。目前十二歲以下兒童重症累積卅六例,敗血症增至三例,其中十六人死亡。另外,台大醫院收治國內首例「多發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病童,十歲男童染疫後兩天痊癒,一個月後突然高燒病情惡化住進加護病房,醫師預估未來一、兩周全台可能出現廿多例,提醒家長應提高警覺。兒童第二劑擬縮短為八周指揮中心統計,目前五至十一歲人口第一劑疫苗接種率達百分之六十點五,已屬超高比率,歐美僅約三成;在扣除確診人數後的社區涵蓋率達百分之七十四點二,分析各縣市社區涵蓋率,屏東縣最高,已達百分之九十一點七,雲林縣百分之九十點二次之,北部社區涵蓋率稍微差一點。何時兒童可接種第二劑疫苗?陳時中表示,考慮將間隔從十二周縮短到八周,不過仍要等月底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委員會」討論。
-
2022-06-0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南部疫情往上升!指揮中心下令加開 空床率卻仍低於3成
指揮中心昨日宣布將完成南區專責病房加開200床、台南加開100床,指揮官陳時中表示,6月2日就已經下令,昨日就是完成加開的期限。陳時中今日宣布加開情形,南區整體空床率上升,但仍低於3成,來到29.5%,但也表示全台南區、高雄的疫情都仍在往上升。指揮中心今日表示,台灣北區、東區、中區疫情都有趨緩甚至下降的現象,但南區和高雄看起來都還在往上升。昨日中央下令南區加開200張病床、台南就要加開100張,陳時中今日說明,南區昨日相當積極開病床,從1444床開到1518床,空床率29.5%。空床率較昨日從28.5%上升1%,仍低於3成。兒童疫苗施打部分,陳時中表示,北部施打率較差,台北63.2%、新北63.89%、基隆58.5%、宜蘭79%、屏東91.7%、雲林、嘉義都有90%,全國則是74.2%是很高的比例,5-11歲台灣是超高比例,歐美大約都在3成左右。據指揮中心公布最新統計資料,昨日疫苗接種5萬5072人,疫苗覆蓋率第一劑90.07%、第二劑82.06%、基礎加強劑接種率0.88%、追加劑接種率66.49%。對於雲林疫苗配發量不足的說法,陳時中特別澄清,雲林5-11歲兒童疫苗施打率相當高,都根據施打量去分配量能,雖然打到9成以上,用掉1.8萬劑還還剩下2457劑,強調疫苗量能一定夠的,若打超過95%中央會再行配發。
-
2022-06-0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全台疫情趨勢北降南升 陳時中:連假後要再多觀察
國內新冠肺炎今天新增5萬2992例本土個案,確診人數大幅下降。不過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雖然整體病例數較少,但因這幾天為端午假期,還需要多觀察幾天,不過北部確實往下的感覺。陳時中表示,如果以七天移動的平均病例數來看比較清楚看到疫情趨勢,累計感染百分比超過10%,有在往下的感覺,但因為適逢連續幾天假期,還需要再觀察。以健保六區,台北區、北區、中區、南區、高屏區、東區來看,台北區現在感染比率約14%,往下降的情形很清楚,北區感染比率約12%,也看到清楚的下降;中區感染比率現不到8%,應正處於高點;東區微降,南區和高雄目前還在上升的階段。陳時中表示,台北區和北區都有明顯下降,但因這兩區人口相對多,因此全國雖然看來有往下趨勢,但仍要多觀察幾天。針對多少人二次確診,發言人莊人祥表示,2020年開始至今,有二次確診紀錄為1212人。文獻報告感染第二次會比較輕,但目前沒有定論,只知道二次感染目前常見症狀為發燒,第一次感染常見症狀為咳嗽,至於嚴重程度還需要後續研究評估。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則表示,目前監測Omicron仍是國內流行株,沒看到新的變異株。
-
2022-06-0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本土確診+5.2萬 死亡個案達151例仍破百例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延燒,但本土確診人數大幅下降。今天僅新增5萬2992例本土個案、31例境外移入個案。死亡個案則仍破百,達151例。今日新增5萬2992例本土病例,2萬4867例男性,2萬8109例女性,16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7,703例),高雄市(7,506例),臺中市(7,037例),桃園市(5,162例),臺南市(4,426例),臺北市(3,765例),彰化縣(3,726例),屏東縣(2,213例),新竹縣(1,543例),苗栗縣(1,377例),雲林縣(1,168例),南投縣(1,128例),新竹市(1,028例),基隆市(1,021例),花蓮縣(931例),宜蘭縣(874例),嘉義縣(837例),嘉義市(557例),臺東縣(550例),金門縣(203例),澎湖縣(196例),連江縣(41例)。今日新增151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84例男性、67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146例具慢性病史、64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年4月22日至6月4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14日至6月3日。今日新增31例境外移入個案中,20例男性,1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分別自土耳其、南非及美國各1例移入,另28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5月21日至6月5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245萬7881例確診,分別為1萬3192例境外移入、244萬463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3090例死亡病例,其中3,075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135例、臺北市653例、臺中市201例、桃園市158例、高雄市152例、基隆市114例、臺南市111例、彰化縣101例、屏東縣77例、宜蘭縣72例、花蓮縣63例、雲林縣46例、臺東縣39例、南投縣37例、新竹縣29例、嘉義市及嘉義縣各26例、苗栗縣22例、新竹市8例、金門縣4例、澎湖縣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6-06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婦人誤食4公分魚刺刺破肛門口直腸 竟導致終身洗腎
高雄一名57歲江女士休克送醫,醫師以電腦斷層掃描,發現發炎紅腫的右臀近肛門口,竟橫叉一根4公分魚刺,且穿破直腸造成感染,導致周邊嚴重發炎、併發敗血性休克,遺憾的是發病時嚴重休克,橫紋肌溶解導致不可逆的尿毒症,須終身洗腎。收治此病例的高雄阮綜合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林順久說,江女士因嚴重牙周病缺牙,就醫前2、3天用餐時誤吞魚刺,以為會自然排出,不料魚刺一路經過食道、胃部、小腸和大腸,最後在直腸靠近肛門處穿破,造成排泄物外洩汙染,將細菌帶到直腸外,導致右臀筋膜感染發炎,迅速併發敗血症、休克,到院後插管治療。林順久在江女士病況稍穩定後即進行第一次清創手術,同時做右側橫結腸造廔口(人工肛門),將排泄物分流避免重複感染,但她免疫力低下,又數次清創,經治療40天後痊癒出院,遺憾的是發病時嚴重休克,橫紋肌溶解導致尿毒症,須終身洗腎。林順久表示,誤吞魚刺病例時有所見,有患者因雞骨頭進入胸腔致感染肺炎,有人喝到爛醉,2公分魚刺插入舌頭都沒知覺。缺牙或戴假牙的民眾,應避免食用糯米軟Q類食物及帶刺魚類,萬一誤食質硬尖長的魚刺,傷害無法想像。
-
2022-06-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指揮中心估六月十日疫情反轉 專家:中重症、致死率才是反轉指標
指揮中心日前預估一周內中南部邁入疫情高峰,指揮官陳時中昨表示,「現在死亡和確診病例都在高原期,應該在六月十日有反轉的機會。」因民眾自制力跟整體防疫都做得很好,端午連假後一波確診的可能性不高,六月十日到六月底整體病例數往下降是很確定的,當然致死個案也會減少。不過,專家也點出,台灣染疫黑數多,中重症與致死率才是疫情反轉指標。端午連假昨收假,外界關心疫情是否因連假擴散。陳時中表示,還需觀察,但這段時間出遊人潮和交通相對冷清,且很多民眾返鄉之前都先快篩,陰性才回家,自制力和非公衛介入措施(NPI)都做得很好;成人疫苗也打得很好,端午節帶來一波確診的可能性不高。隨著確診數逐漸下降,中重症和死亡人數仍在高峰,昨天死亡人數仍舊破百,粗估致死率達萬分之九。外界猜測致死率恐超過指揮中心所設定萬分之十防線。陳時中表示,希望單日死亡數不會到兩百人這麼多,致死率高高低低都有,差不多一周會到高峰,相關數據都在高原期。對於指揮中心預估六月十日疫情反轉,台大兒醫院院長、感染科專家黃立民表示,目前北部疫情確實已在下降,南部情況不是很清楚,但就算六月十日沒有反轉,「相信也不遠矣」,最多再晚一個多禮拜出現反轉。黃立民表示,確診人數下降後約十至十四天,就會看到死亡人數下降,但要看南部醫療資源整備狀況。相較北部,南部醫療資源沒有那麼充裕,且人口較為分散,不過,指揮中心加開病床,如能解決相關問題,並撐過六月十日,死亡人數應不會上升太多。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表示,台灣染疫黑數眾多,許多人快篩陽性,並未就醫,不會進入法傳系統,確診人數只能變成參考用。相較之下,中重症及死亡個案反而是研判疫情趨勢的重要指標,因為這不可能造假,會比單日確診數更準。高醫大附醫院長鍾飲文指出,高雄市目前確診數在高原期,疫情持平,高屏空床率五成多,醫療資源應能撐過這段期間。
-
2022-06-0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個案超車新北 高雄單日確診首度排名第一
昨天新增六萬二○八○例新冠本土個案、二五二例中重症、一二四例死亡。疫情數字呈下降趨勢,但高雄市新增九二三二確診,超越新北排名,首度來到第一,凸顯南部醫療量能吃緊,其中台南市空床率僅剩一成七,全國最低。昨新增本土個案分布前六名為高雄市、新北市九○二六例、台中市八六九九例、桃園市五七九三例、台南市五四四七例與台北市四四五二例。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目前高雄疫情瀕臨反轉,這幾天可能接近高峰,後續觀察高原期持續幾天,才能準確預料能否比較快的下降,目前Rt值(有效再生數)接近一點○左右。台南吃緊 空床率剩一成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隨著確診人數下降,全國的空床率稍微多了一些,台北區(雙北、基隆、宜蘭、金馬)四成二,北區(桃、竹、苗)五成,相對寬鬆一些。南區(雲、嘉、南)僅二成八,低於三成,特別是台南市剩一成七。莊人祥表示,台南還能開出二位數的床位量能,暫時不考慮「南病北送」,指揮中心於六月二日行文要求南區增加兩百多床,其中台南市需增開一百床,盼專責病房調配可以更為餘裕。專家:反轉需等死亡數下降昨中重症和死亡新增個案雖較前一天下降,但仍在高峰。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表示,確診數往下走代表高峰已過,但社區染疫黑數過多,可能高於表面數據一至兩倍。他指出,中重症和死亡人數不可能造假,相信還會持續創高,致死率將超過指揮中心之前設定的千分之一防線,達到千分之一點二,需待死亡人數明顯下降,疫情才真的反轉。對此,陳時中表示,致死率高高低低都有,都在預估範圍內,目前的病例數與死亡數都處在高原期,先前各界都有不同的模型推演,不過近期大家的共識愈來愈接近,疫情在六月十日應有反轉機會。昨死亡個案年齡介於九歲至九十多歲,八十一例未打滿三劑疫苗、七十人為逾八十歲、一一六人有慢性病史。其中一名九歲男童因先天性心臟病長期使用呼吸器,住院驗出新冠肺炎感染,後併發多重器官衰竭過世。幼兒發免費快篩 擴大範圍中央六月一日起在六都開設七大兒童疫苗接種站於昨天結束,五天總計接種二萬八七七一人次。除了兒童疫苗接種,今天起○至六歲幼兒免費領五劑快篩政策擴大至二○一五年九月二日以後出生的學齡前幼兒,家長可到各快篩實名制販售據點免費領取五劑家用快篩試劑。
-
2022-06-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七大兒童接種站任務結束 2.8萬小朋友接種
中央設立7處大型兒童疫苗接種站今天結束任務,指揮中心統計6月1日以來,總計接種2萬8771人次。其中,台北榮總負責的中正紀念堂接種站,共接種3532位小朋友,順利讓5到6歲無法在校園接種學齡前、尚未安排接種及需要利用假日觀察副作用的小朋友提早完成接種,獲得保護力。根據統計台北中正紀念堂接種3532人、新北板橋車站4594人、桃園巨蛋體育館3164人、桃園陸軍專科學校2803人、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6450人、台南市立圖書總館2036人、高雄展覽館6192人。其中中正紀念堂接種站今天接種743人,現場指揮官社區醫學科主任陳育群表示,與去年萬人成人疫苗接種不同,接種孩童需要更多愛心與耐心,除提供免預約隨到隨打服務,工作人員特別戴著可愛氣球髮圈,更貼心準備氣球、貼紙、玩具、畫本等小禮物,緩解小朋友們打針的恐懼。北榮院長陳威明則感謝同仁犧牲假期,無論採檢、接種疫苗、專責病房等都頂著烈日,全力投入防疫工作,他以身為台北榮總一份子而驕傲。
-
2022-06-0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大型兒童接種站將結束任務 台中5738人接種最多
中央設立七處大型兒童疫苗接種站將於今天結束任務。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並未設定目標值,但6月1日至4日共接種2萬4728人,每天6千人不算少,到今天幾乎可以滿足3萬多人;且每個醫院都很用心,院長、主任們都扮成孩子王,發玩具,降低孩子害怕心理,對焦急的父母也有很大的支持。陳時中表示,目前七大接種站還沒結束,截至昨天台北中正紀念堂接種2789人、新北板橋車站3859人、桃園巨蛋體育館和桃園平鎮婦幼館共接種5243人、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5738人、台南市立圖書總館較少,接種1549人、高雄展覽館5550人。至於目前六都5至11歲兒童疫苗覆蓋情形,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北市為49%、新北市45.7%、桃園市53.2%、台中市63%、台南市74.2%、高雄市68.6%。衛福部前部長林奏延今於「兒童新冠感染併發重症之臨床處置與案例研討會」表示,目前兒童疫苗都是RNA疫苗,許多民眾擔心對年紀愈小的兒童,副作用愈大,蛋白疫苗較為安全,例如高端,會比較適合兒童施打,希望政府朝這方向來努力。陳時中對此表示,還是要等食藥署依據相關試驗得到認可才行。至於醫護人員是否需要接種第四劑疫苗,陳時中表示,之前專家決定是針對虛弱、易併發重症者需接種第四劑,醫護人員則無定論,但專家可再次討論。兒童疫苗是否要打三劑,陳則表示,現在疫苗至少要兩劑才有基本保護力,只打一劑效果很差。至於美國建議接種三劑國內也會考慮,但要經過ACIP委員討論建議。
-
2022-06-0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本土+6萬2080、死亡+124 高雄單日新增超越新北
國內今天新增新冠肺炎本土個案6萬2080例、252例中重症個案,確診個案中新增124例死亡個案,數字皆呈現下降趨勢;另有30例境外移入個案。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死亡個案較前一天少一些。今日新增6萬2080例本土病例,2萬9070例男性、3萬2991例女性、19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高雄市(9,232例)、新北市(9,026例)、台中市(8,699例)、桃園市(5,793例)、台南市(5,447例)、台北市(4,452例)、彰化縣(4,217例)、屏東縣(2,557例)、新竹縣(1,516例)、苗栗縣(1,504例)、雲林縣(1,496例)、新竹市(1,257例)、宜蘭縣(1,249例)、南投縣(1,188例)、嘉義縣(1,058例)、花蓮縣(969例)、台東縣(750例)、基隆市(729例)、嘉義市(552例)、澎湖縣(213例)、金門縣(163例)、連江縣(13例)。今日新增124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67例男性、57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116例具慢性病史、57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4月28日至6月3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1日至6月2日。今日新增30例境外移入個案中,16例男性、14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80歲多歲,感染國家均為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6月3日至6月4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240萬4871例確診,分別為1萬3161例境外移入、239萬1656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2939例死亡病例,其中2,924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108例、台北市638例、台中市182例、高雄市146例、桃園市118例、基隆市114例、台南市104例、彰化縣94例、屏東縣74例、宜蘭縣70例、花蓮縣63例、雲林縣42例、台東縣37例、南投縣34例、新竹縣24例、嘉義市23例、苗栗縣及嘉義縣各21例、新竹市6例、金門縣4例、澎湖縣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6-0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7大接種站最後一天 陳時中戴兔耳視察:大院長們都犧牲色相
中央設立七處大型兒童疫苗接種站將於今天結束任務。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一早前往台北榮總於中正紀念堂設立的「5-11歲兒童疫苗注射站」。他和北榮高層都戴著兔寶寶耳朵等造型頭飾現身,他表示,看到大院長都變成小孩子,「犧牲色相」,讓小朋友快快樂樂接種的效果很好。中正紀念堂內小朋友排排坐,偶而出現慘烈「我不要打針」的哭喊聲。只見陳時中和發言人莊人祥、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必勝頭戴氣球頭飾,探視打針的小朋友。陳時中會後受訪時表示,中正紀念堂接種站截至昨日共接種2789人,今天也有500多人預約,整體應可達到3千多人接種。他表示,原本放假不應該麻煩醫護人員,但家長就是放假時「最急、最有空」。今天看到大院長們都變成小孩子,與小朋友融在一起,覺得北榮真的很有心把大家照顧好,讓小朋友在好玩又舒服的地方把疫苗打好打滿。針對疫苗接種站的成效,陳時中表示,全國第一天接種7千多人,後來人數陸續往下,可能與家長一開始比較心急有咁。不過台中、高雄接種成效不錯,已有5千多人接種,且各地接種站都有特色,全國已接種2萬4千多人。至於5至11歲兒童第二劑的間隔是否會縮短,陳則表示,規定還是要打第二劑才有效果,但間隔還是要等ACIP委員開會討論。北榮表示,今天預約接種506人,最早8時許就有民眾帶孩子來接種;8時半至10時已有156人接種。不過原本預計一天可接種2000多人,連日來單日平均500多人接種,僅有端午節當天接種人數1237人,突破千人;因此原本12條動線也滾動調整縮減成四條,80名醫護縮減至六至八成人員支援。中正紀念堂「5-11 歲兒童疫苗注射站」,今天共接種743人,6月1日至6月5日共接種3532位小朋友。現場指揮官社區醫學科主任陳育群表示,與去年萬人成人疫苗接種不同,接種孩童需要更多愛心與耐心,除提供免預約隨到隨打服務,工作人員特別戴著可愛氣球髮圈,更貼心準備氣球、貼紙、玩具、畫本等小禮物,緩解小朋友們打針的恐懼。兒童疫苗大型接種站,分別為台北中正紀念堂、新北板橋車站、桃園巨蛋體育館、桃園平鎮婦幼館、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台南市立圖書總館及高雄展覽館,都將於今天卸下暫時性任務。
-
2022-06-0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南部疫情進入高原期 台南醫護:人力已極限再極限
南部疫情進入高原期,昨台南專責病床空床率約一成五,醫療量能緊繃,市長黃偉哲表示,專責病床是從其他科轉過來,是犧牲別科病人權益及醫護人力,若疫情更嚴重將增開病床。此番說法引發醫護人員抗議,指近一個月已增開一百多床,人力已撐到「極限再極限」,加開如無法負荷,會爆發離職潮。台南市衛生局統計,專責病床已開七百二十床,空床率約一成五,疫情還在高峰,醫療量能緊繃,衛生局長許以霖表示,下周還會再增開至少雙位數專責病床,至於醫療人力調度,會以沒有急迫的服務適度降載,維持各醫院醫療量能,台南有很好的共同轉診平台,各責任醫院互助互信,讓每張床位發揮最大效用。黃偉哲說,有人認為台南專責病床空床率太低,但專責病床也是從其他科別轉過來,專責病床空床率要維持多少見仁見智,若空床率太高就會擠壓到其他科的病人無法就醫住院,若台南疫情再增加,就再調度其他病床 ,且高雄市也說可協助。醫護人員表示,台南四月底專責病床為五百八十床,到昨天已七百多床,一個月增開一百多床,下周還要再增加。黃偉哲向高雄市長陳其邁求援,陳其邁昨回應,高雄目前負壓及專責病房仍有一千一百六十床空床,空床率百分之五十一點六,量能充足,高雄轄下醫院屬高屏管制區,是屏東、台東及澎湖等縣市重症後送醫院,鄰近區域若醫療量能不足,透過疾管署平台協調相互補位,高雄也能支援台南。
-
2022-06-05 養生.生活智慧王
取代擦手紙?公廁烘手機 烘了恐更髒
本報記者觀察發現,近來愈來愈多公廁取消擦手紙,改用烘手機,但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國內外陸續有實驗發現,烘乾雙手後,周邊增加的菌落數明顯比用擦手紙多,許多民眾擔心「烘了反而更髒」,對烘手機將敬而遠之,形成設備閒置浪費,考驗公廁管理單位的抉擇。用烘手機比用擦手紙省錢環保,但這2年全球疫情籠罩,國外陸續有實驗發現,用紙擦掉細菌的比率約為烘手機的3倍。北市環保局也引用英國里茲大學的研究指出,使用烘手機後,周圍1公尺的細菌數量增為原先6到27倍,且烘手機產生的氣懸膠會汙染周邊環境,建議「醫院的廁所不適合使用烘手機」。有烘手機業者質疑實驗的科學性,也有業者說,烘手機品牌優劣也是關鍵,不能一概而論;但有些公廁的烘手機確實維護管理不佳,像濾網未定期更換,吹出來的風的確會更髒。高雄市立大同醫院也做了實測,職安衛室主任沈駿緯表示,醫院用ATP生物冷光檢測擦手紙外露部分的殘菌數僅24單位(RLU),與手術室、加護病房250RLU的高標準,仍在合格範圍內。但擦手紙架的旋鈕菌落數卻高達2865RLU,成為清消破口,消毒後雖降為55RLU,但為減少民眾疑慮,醫院擦手紙多已改成下拉抽取式。大同醫院也測試使用烘手機之後,手部菌落數平均仍有525RLU,超過一般病房500RLU標準值;用擦手紙擦乾後的平均菌落數為103RLU,相差5倍,結果與過去文獻相符。大同醫院感控室主任陳惇杰說,常見的下凹式烘手機,使用者把濕的手放進去烘,水分會滴到底部累積,最適合病菌孳生,熱風再吹出時,病菌跟著擴散,反而熱風往下吹的舊式烘手機不會有積水問題。衛政機關之前疫調多起新冠肺炎群聚感染,都推測在餐廳公廁交叉感染,尤其民眾進廁所常會鬆懈,把口罩拿下來透氣,陳惇杰說,這是很大的防疫破口,徹底洗手後,就別再碰廁所的物品,離開廁所後、吃東西前,最好再以酒精消毒雙手。台北市環保局則建議公廁管理單位,在公廁抽換氣裝置增設紫外線燈或奈米銀滅菌。台中科大教授李孟杰建議,未來烘手機應設計自淨功能,靠內部的UV燈、臭氧等方式滅菌,既有的烘手機,應頻繁用酒精或稀釋漂白水擦拭消毒出風口或蓄水處。▍延伸閱讀:公廁管理只顧水肥、衛生紙? 環保署別見樹不見林
-
2022-06-0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7大兒童疫苗接種站今打氣減半 下周還有3管道可接種
指揮中心自6月1日起,於六都設立7個兒童BNT疫苗大型接種站,提供5至11歲兒童接種,今為端午節連假第2天,相較昨天7802名孩童接種,今僅接種4066名孩童。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必勝認為,有可能因為連假出遊、或是安排校園接種,因此施打人數較少。指揮中心統計,6月4日各大兒童疫苗施打站數據,包括台北中正紀念堂715人,新北板橋車站770人,桃園巨蛋377人,桃園平鎮婦幼館219人,台中科博館833人,台南圖書總館216人,高雄展覽館936人。今總共完成4066人接種,開站4天累計24728人接種。針對端午連假第二天打氣卻銳減,王必勝表示,昨天是連假第一天,可能大家有空都來接種,今天是假期中間,推測民眾會安排出遊或其他行程,另外有些縣市今日安排校園接種,像是桃園今有大規模校園接種,因此接種站人數較少,台南5至11歲兒童施打率最高,為6成。王必勝表示,明天是接種站最後一天,完成階段性任務後,7個疫苗接種站將會撤離,兒童疫苗接種後續將回歸3個管道,包括醫院、診所及校園接種。莊人祥表示,六都的7個兒童疫苗接種站,每一站都可以施打2000至3000人,明天是接種站最後一天,呼籲符合接種但尚未接種的小朋友,家長可以趕快帶孩子來施打。國內5至11歲兒童從5月初開打疫苗,包括莫德納及BNT。指揮中心統計至6月3日,六都的5至11歲兒童疫苗接種率,包括北市48.5%、新北44.5%、桃園48.9%、台中61.3%、台南70.9%、高雄67.0%。先前北部疫情嚴峻,不少孩童也接連染疫,若染疫後需3個月才可接種。針對雙北兒童接種率偏低,莊人祥表示,新北6月6日還有規畫兒童接種疫苗,也向中央領取9000劑疫苗,中央會再發放給新北;據他所知北市已於6月2日完成校園接種,不清楚北市是否再規畫兒童疫苗接種。
-
2022-06-0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中重症死亡雙新高 本土+68118例 中重症+496 死亡+152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6815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6萬8118例本土個案及33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52例死亡。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68,118例本土病例,32,043例男性,36,053例女性,22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9,820例)、高雄市(9,657例)、台中市(9,511例)、桃園市(6,926例)、台南市(5,631例)、台北市(5,228例)、彰化縣(4,475例)、屏東縣(2,737例)、新竹縣(1,949例)、苗栗縣(1,719例)、新竹市(1,551例)、雲林縣(1,407例)、南投縣(1,308例)、宜蘭縣(1,212例)、嘉義縣(1,129例)、基隆市(1,024例)、花蓮縣(1,019例)、嘉義市(738例)、台東縣(672例)、澎湖縣(194例)、金門縣(185例)、連江縣(26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152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87例男性、6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144例具慢性病史、71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4月29日至6月1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18日至6月1日。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33例境外移入個案中,28例男性,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感染國家為美國3例、泰國1例、調查中29例。入境日介於今年6月2日至6月3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1,541,783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9,203,202例排除),其中2,342,794例確診,分別為13,131例境外移入、2,329,609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2,815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2,800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086例、台北市625例、台中市160例、高雄市127例、桃園市118例、基隆市113例、台南市91例、彰化縣89例、屏東縣68例、宜蘭縣66例、花蓮縣62例、雲林縣38例、台東縣32例、南投縣30例、新竹縣24例、嘉義市及苗栗縣各21例、嘉義縣18例、新竹市6例、金門縣4例、澎湖縣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6-04 養生.人生智慧
大人的藝術慢遊:在同一個地方旅行或是藝術旅行,兩者會有什麼不同的體驗?
在同一個地方旅行或是藝術旅行,兩者會有什麼不同的體驗?「藝術旅遊,要用比較開放的角度去看待。」近年來以主題性旅遊、當地庶民小吃為主要內容分享的知名部落客楊甯凱認為,每個人旅遊的目的不同—有人想欣賞美景、有人喜歡嘗試美食,但若在旅遊中揉入藝術元素,將會激起許多火花,近年也出現了不少喜愛探索藝術美學的旅人。楊甯凱提到,旅遊時難免會有一些得失心,例如想吃的店公休、期待的東西不如預期。但是藝術這件事,本來就是因人而異,所以與一般旅遊不同的地方,在於藝術旅行必須要拋棄以前的成見,接納新進來或不如自己想像的畫面,試著用不一樣的方式去認識更多地方,這也是發現新的自己的機會。「因此藝術旅遊很挑旅伴」楊甯凱說,因為彼此都要放開心胸,去接受以前沒有想過的觀點,或者是看到藝術品不如預期之後,延伸出新的討論。例如許多社群媒體在藝術祭都會拍攝最美的角度,所以很多人到現場看了之後,就覺得「怎麼跟想像的不一樣?」但這就是每個人詮釋的角度不一樣,大家可以找到不同說故事的方式。新手美學入門景點對於想嘗試安排藝術之旅的新手型民眾,楊甯凱推薦自己的故鄉「嘉義」,另外近年新興的「新竹舊城區」也值得造訪。若想帶外國朋友同行,則建議前往「高雄金馬賓館」。嘉義巷弄裡 看新舊融合「美學的行程很廣泛,可以很高雅也能很通俗」。楊甯凱所推薦的「嘉義美術館」,甫於去年獲得台灣建築獎,本身由古蹟建築改建而成,而且策展內容都是用通俗方式去陳述嘉義背景。楊甯凱表示,許多在地人都會說,在近5年的劇烈變化之前,嘉義已經停滯20年。但是嘉美館的出現,又讓外界重新看到嘉義,同時在巷弄間仍維持很多原有的風貌,成為新與舊交疊的城市。楊甯凱認為,嘉義不會把想說的事情全部擺出來,而是很有景深式的呈現,大家走進去不同的巷弄,可以發現不同的東西。新竹舊城區 老城在蛻變很多人認為新竹不好玩、是美食沙漠,但楊甯凱實際走訪後,發現舊城區很好玩,而且近年隨著發展行人空間,也很適合散步。例如當初第一座有冷氣的戲院「有樂電影院」,轉型將變身為影像博物館。其他如或者書店、或者風旅,也都開始在做新竹在地的東西。加上「貢丸湯」雜誌出現之後,大家對新竹的印象也更多元。高雄金馬賓館 藝術新據點閒置已久的「金馬賓館」在永添藝術承接後已重新亮相,並針對建築導入當代藝術。冷戰時期,金馬賓館是士官兵抽中「金馬獎」時的暫宿居所,承載許多故事。如今透過現代藝術的策展方式,將時代的共鳴保留下來,讓觀眾可以在不同樓層的不同展間,發掘自己想要發現的東西。名為「過渡」的展間中,記錄許多士兵留下來的一句話,有些幽默、有些哀傷。例如「捐血的護士遠看很漂亮、近看很凶」、「在這裡,就是把尊嚴放在冰箱裡」。楊甯凱認為,雖然只是一段話,但都是很多人曾經在這裡上演過的人生。對於外國友人而言,可以直接看到台灣代表性的時代。除此之外,金馬賓館也可延伸至大溝頂。這裡有許多傳承好幾代的小吃,也保留很多當時的手繪招牌,非常精緻。旅客可以看見歷史建築內的當代作品,也可以走進小街裡,看看以前留下來的生活、過去時代濃縮下來的樣貌。經典藝術之旅 瀨戶內藝術祭提起心中最經典的藝術之旅,楊甯凱首推「瀨戶內藝術祭」,在其經營的「下港女子寫有路用的遊記」,即是以「瀨戶內藝術祭」為文章的開端,透過輕鬆溫暖的筆觸、獨特的視角,分享迷人的藝術美學之旅。走進瀨戶內 和在地打成一片大學時期就讀文創系的楊甯凱,看到朋友前往瀨戶內藝術祭後的分享而心嚮往之,於是在2019年動身前往,想要看看國外如何推動地方特色。楊甯凱表示,很多藝術祭的策畫初始,都是因為人口外移、想讓地方復甦,但事實上在地的長輩很排外,甚至覺得被打擾,另有不少藝術祭的參與對象只有觀光客,然而,當年她前往瀨戶內藝術祭時發現,島上的人都很正面、積極地參與,也會配合藝術祭做出特色時令料理,或願意跟觀光客互動,這在台灣都是比較少見的。一島一個性 地方創生添活力楊甯凱也發現,瀨戶內藝術祭的每個小島各有個性,雖然在同一個藝術祭底下,但沒有被嘉年華般的感覺所綁架,反而是呈現每個島嶼的鮮明特色,楊甯凱認為「這就是最酷的地方!」而且以前感覺藝術品要去美術館看,但在瀨戶內藝術祭,卻是藝術家觀察地方的人文風土進行創作,所以藝術品就是每一座島的特色,一定要在這座島嶼、這個背景去欣賞,讓在地也成為展品的一部分。
-
2022-06-0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中南部新冠疫情如北部延燒? 陳秀熙曝三大指標待觀察
國內新冠疫情正在高原期,確診病例數從北部往南部延燒,目前南部專責病房空床數已不到3成。專家表示,中南部疫情是否會像北部一般延燒,須觀察三大指標,首先是中南部民眾對快篩使用的習慣性,是否如北部民眾一樣;其次是中南部兒童、長者感染人數變化,第三是看診、給藥速度現在已有提升,須觀察患者治療情形,再思考專責病房是否要提前部署。指揮中心昨公布今年3月1日至6月1日各縣市累積確診百分比,全國平值均為9.28%,最高前5縣市為基隆市16.21%、新北市15.54%,桃園市12.85%、花蓮縣10.86%、台北市10.77%。至於中南部為高雄市6.99%、台中市6.86%、台南市6.12%。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說,國內疫情處在高原期,各縣市隨著累積病例數增加,逐步建立起疫情防火牆,中南部累積確診百分比會不會像北部一樣,到達10%至16%左右高峰才會開始下降,其中存在許多變異點,「這是不一定的」。中南部疫情是否像北部一樣延燒?其中存在三大關鍵。陳秀熙表示,首先是中南部民眾對快篩使用的習慣性,可能不如北部民眾,進而影響輕症、無症狀患者偵測,但中南部民眾雖然不快篩,但這類隱形確診者,就如同隱性感冒患者,可以形成社區免疫保護力。第二、必須特別觀察南部兒童、長者引發中重症感染人數的變化,這部分可能與北部不同,如北部疫情爆發時,許多兒童、長者等脆弱族群感染Omicron病逝,中南部會不會如此有待觀察。第三、北部爆發疫情,許多快篩陽民眾到醫院急診外排隊採檢PCR,現在快篩陽視同確診,相同情形不會再出現,且看診、給藥速度都有所提升,中南部民眾面對疫情須戒慎恐懼,但不需太過憂心。陳秀熙說,基於上述三點,且中南部人口密集程度不如北部,因此中南部疫情是否尚未到達高峰,或專責病房是否要提前部署,均需列入考慮持續觀察。
-
2022-06-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本土+7萬6517例 中重症增409、142人確診死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7656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76517例本土個案及47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42例死亡。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76,517例本土病例,35,999例男性,40,480例女性,38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11,766例),高雄市(10,790例),台中市(10,651例),桃園市(7,196例),台南市(6,620例),台北市(6,143例),彰化縣(4,593例),屏東縣(2,951例),新竹縣(2,139例),苗栗縣(1,784例),新竹市(1,616例),宜蘭縣(1,542例),雲林縣(1,528例),南投縣(1,423例),基隆市(1,295例),花蓮縣(1,246例),嘉義縣(1,194例),台東縣(911例),嘉義市(708例),澎湖縣(233例),金門縣(155例),連江縣(33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142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87例男性、55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134例具慢性病史、67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4月27日至5月31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14日至6月1日,詳如新聞稿附件。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47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22例男性、2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70多歲,分別自美國(2例)、法國、西班牙及印尼(各1例)移入,另42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6月1日至6月2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1,459,220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9,189,517例排除),其中2,274,666例確診,分別為13,098例境外移入、2,261,514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2,663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2,64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053例、台北市609例、台中市146例、高雄市118例、基隆市111例、桃園市104例、彰化縣80例、台南市78例、宜蘭縣60例、屏東縣59例、花蓮縣54例、雲林縣37例、台東縣31例、南投縣27例、新竹縣22例、嘉義市19例、嘉義縣17例、苗栗縣13例、新竹市6例、金門縣3例、澎湖縣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6-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柯文哲:高雄黑數會更多 因PCR量能不可能贏過台北市
台北市長柯文哲下午赴議會總質詢,針對疫情往中南部增加,議員徐巧芯問柯文哲有什麼建議,柯文哲表示會建議要注意醫院調度,因為台北調度比較容易,中南部比較困難,主因是台北醫院比較集中,調度比較容易。柯文哲也說,高雄將來黑數會更多,因為高雄PCR量能不可能贏過台北。徐巧芯也問,陳其邁天天打電話給執行長王必勝,所以最認真防疫的是陳其邁?若沒有時常通電話就表示防疫不好?陳其邁最認真,這對台北市會不會不公平 ?柯文哲笑說,「他們的消息都比我們早很多」,徐巧芯追問什麼消息?柯說,太多了,但他覺得還好,台北市自主應變比較快速。柯文哲也被問到確診後是否有後遺症?柯坦言自己前幾天比較累,很明顯;聯醫表示,目前已有專業團隊,針對新冠肺炎後遺症進行診療,未來等疫情趨緩後,不排除再做增加。另外,高雄針對疫情,陳其邁宣布懷孕婦女和身障者,可以領5支快篩劑,約有1.7萬人受惠,台北市是否表疑慮跟進?柯文哲說,他在想是防疫急門診,直接來幫忙做,送快篩,這樣比較節省。文化局長周榆修也表示,北市是對身障者老人,有症狀是到宅快篩,到宅服務一條龍,下周一開始,民眾可以打電話到區級關懷中心,針對獨居、身障長者有症狀出現做服務。至於近來中央在松機下令設篩檢站政策,徐巧芯問是不是蔡英文總統下令非設不可,導致現在PCR沒人去?柯文哲說,他比較不清楚的是誰要求設在松機,還有疫苗接種站,這好像也不是陳時中的決定,不知道中央誰做的決定。黃珊珊表示,王必勝有說是行政院長蘇貞昌拍板的,還來不及告訴台北市政府就決定了。
-
2022-06-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高雄福利...孕婦免費領5支快篩試劑 身障者可領2支
高雄市防疫再放紅利!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明天起至6月30日,高市懷孕媽媽可免費領取5支快篩試劑,只要孕婦拿著媽媽手冊、身分證至各區衛生所即可領取,初估有1萬7千名孕婦受惠。分流措施為周一、三為身分證末碼單數、周二、四為身分證末碼雙樹,周五則是單、雙數皆可領取。針對高市住宿長照機構,將發出6月、7月的工作人員防疫獎勵津貼,每月3000元,共6000元。陳其邁說,尤其接下來是疫情更嚴峻的狀況,長照工作人員非常辛苦。另外在弱勢族群部分,陳其邁也指出,14萬名身障人士也可領取兩劑免費快篩試劑,在本周六將透過民間團體、社會局發放免費快篩試劑。陳其邁指出,小兒科特診也有加開服務,今晚在林園、小港、鳳山、岡山、前鎮都加開,家長可利用休假帶孩子接種。高市目前兒童疫苗接種率為57%。
-
2022-06-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7萬6967例、144人死亡 中南部疫情持續上升
國內今天新增7萬6967例本土個案、19例境外移入個案,確診人數仍呈現中南部上升的趨勢,三個破萬縣市分別為新北市1萬2910例、台中市1萬707例、高雄市1萬530例。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44例死亡。今日新增7萬6967例本土病例,為3萬6441例男性、4萬500例女性、26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12,910例)、台中市(10,707例)、高雄市(10,530例)、桃園市(7,854例)、台北市(6,237例)、台南市(6,144例)、彰化縣(4,541例)、屏東縣(2,773例)、新竹縣(2,282例)、苗栗縣(1,633例)、新竹市(1,585例)、宜蘭縣(1,426例)、雲林縣(1,410例)、南投縣(1,320例)、花蓮縣(1,218例)、基隆市(1,190例)、嘉義縣(1,168例)、台東縣(897例)、嘉義市(756例)、澎湖縣(216例)、金門縣(145例)、連江縣(25例)。今日新增144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93例男性、5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135例具慢性病史、50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年5月2日至5月30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16日至5月30日。今日新增19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5例男性、4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60歲多歲,分別自紐西蘭及美國各1例移入,另17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5月31日至6月1日。截至目前國內累計219萬8161例確診,分別為1萬3051例境外移入、218萬5056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2521例死亡病例,其中2506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024例、台北市594例、台中市131例、基隆市109例、高雄市101例、桃園市95例、台南市及彰化縣各68例、宜蘭縣58例、花蓮縣及屏東縣各50例、雲林縣33例、台東縣29例、新竹縣22例、南投縣20例、嘉義市18例、嘉義縣14例、苗栗縣12例、新竹市6例、金門縣3例、澎湖縣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6-02 該看哪科.牙科
迎端午吃粽嗑斷牙 牙醫:千萬別做這動作
端午節不免俗會吃粽,但牙醫指出,有患者大口吃粽時,牙齒當場斷裂,缺牙有礙門面,牙醫也提醒,吃完粽子馬上刷牙,會導致口腔內部呈酸性,酸蝕牙齒琺瑯質,正確作法要先大量漱口。高雄欣美牙醫診所院長鄭胤捷指出,最近院內急性牙痛患約增一倍,都是吃多粽子吃但沒正確潔牙,造成牙齦發炎疼痛。有名患者吃肉粽時牙齒當場斷裂,原因可能是平時沒正確保養,齒質結構脆弱,加上咬合受力不當,才造成斷牙。鄭表示,吃粽子後如果沒做好口腔清潔,會導致齲齒、牙齦發炎,甚至惡化成牙周病。但很多人常犯的錯誤是,吃完粽子馬上刷牙以為清潔效果最好,反而會導致口腔內部呈酸性,酸蝕牙齒琺瑯質。鄭胤捷說,粽子主要食材是糯米,黏性強又油,食物易卡在齒縫或殘留牙齒與牙齦間,時間一長,糯米內的醣類發酵滋生細菌,就容易造成牙齦炎、齲齒,患牙周病。因此吃完粽子正確作法是先大量漱口降低酸性,或用具抗菌濾芯的沖牙機,使用弱鹼性的水平衡口腔酸性。接著用貝氏刷牙法,刷洗牙齒與牙肉交界,也利用牙線,牙線棒或沖牙機沖淨殘渣,達到潔牙效果,如果齲齒沒能妥善治療,後續還會產生口臭、牙縫變大、牙槽骨萎縮、牙齒脫落等問題。
-
2022-06-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兒童接種站開打 冷熱不一
指揮中心在六都開設七處兒童疫苗大型接種站,卻傳出搶占其他縣市疫苗,引發反彈。昨天開打首日,各站冷熱不一。雙北打氣明顯不如預期,甚至有部分醫護人員現場空等,台中施打率約五成,反觀桃園市開設兩站,連兩天預約額滿,高雄市也有上千人接種。昨天中央接種站開打,台北市長柯文哲臨時取消下午防疫記者會,改視察國小學童打疫苗,與中央互別苗頭意味濃。柯文哲表示,北市府已造冊接種,孩童照原定計畫在學校接種即可,沒必要設立接種站。對此,指揮官陳時中說,「去打的人就會覺得有必要,要體諒父母愛小孩的心。」台北榮總支援中正紀念堂兒童疫苗篩檢站,昨一整天共接種三六九人,情況不如預期,許多醫護空等。可能因為是上班日,父母無法帶小朋友前來接種,但指揮中心光在這個點就配發一點八萬劑BNT兒童疫苗,引發外界質疑。新北市板橋車站疫苗接種站現場派駐廿多位醫護,開設三條醫師問診、四條施打動線,但施打民眾並不多。部立台北醫院表示,每天安排約兩千多位名額,首日預約七三○人,預估端午節連假首日上午會有較多人接種。桃園市政府則增設兒童四大快打站,以及南北各一處兒童BNT疫苗大型接種站。大型接種站昨、今天五千個名額,預約部分已額滿。負責台中「中榮科博兒童疫苗大型接種站」的台中榮總,設定一天接種量能三六○○劑,連打五天。昨現場開設十二條打線,一天下來有一八○○多名兒童接種,打率破五成。高雄市兒童疫苗大型接種站設在高雄展覽館,一大早就有親子來等候,不到八點半提早開打,昨天共接種一三八二人。中央在六都開設兒童疫苗大型施打站,許多縣市認為,疫苗不敷使用,甚至被抽單,嘉義市、雲林縣府都高分貝指出,原本要到貨的疫苗臨時被抽調走,民眾也不滿,「只有六都的孩子是人,其他縣市不是嗎?」台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說,中央原答應前天撥給第四批兒童BNT疫苗三萬八千劑,結果少給八千劑,目前勉強符合需求。新北市也被抽走原本要給的一點八萬劑,副市長劉和然說,若不夠中央應補發,中央若有重要政策跟地方先打招呼、交代一下,新北會配合。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則表示,主要原因在於新北市估計的數字超過涵蓋率百分之百,申請量達到百分之一○九點七四,擔心打不完,才先減發,並沒有挪用原本要撥給地方的疫苗。對於其他大型疫苗接種站配發多少疫苗,莊人祥說,各接種站配發疫苗數量不一,以每天兩千至三千劑估算,依接種情形撥補,數量都是變動的,因此,無法提供確實數字。陳時中表示,影響配發疫苗數量的因素有二,一是根據各縣市所呈報需求量,一為指揮中心計算合理施打量,再綜合判定,「發下去的量沒有所謂的抽單,呈報有需求都會滿足。」
-
2022-06-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全國染疫率9% 中南部疫情未達高峰
昨天新增八萬八二四七例本土個案、二四○例中重症個案、一二二例死亡個案,死亡個案包括兩例嬰幼兒,分別為出生一個多月的男嬰及五個多月女嬰,均未就醫,在家死亡,其中一個多月大男嬰在發燒隔天後死亡,為目前年紀最小的死亡案例。北降南升 確診率低縣市飆高疫情呈現北降南升,專家預估,台中市、高雄市、台東縣、彰化縣等確診率偏低,染疫人數可能再往上升;指揮中心看法一致,「中南部還在上升,應該最近會達高峰」。昨新增確診人數前六名縣市,分別為新北市一萬四八九四例,台中市一萬一五一一例,高雄市一萬一四九九例,桃園市九五六八例,台南市七六三四例,台北市七四八○例,雙北疫情趨緩,中南部明顯往上竄升。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指出,基隆市、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累積通報率分別達到百分之六點八至十點一,而新竹縣、新竹市、宜蘭縣、花蓮縣等累積通報率也超過百分之六,預估這八個縣市疫情將朝下降趨勢;但台中市、高雄市、台東縣、彰化縣仍小於百分之六,需觀察是否續升。指揮中心統計,全國染疫率為百分之九,其中基隆市百分之十五點九最高,其次為新北市百分之十五點二,桃園市百分之十二點五,台北市百分之十點六,至於中南部染疫率明顯較低,台南市百分之五點八,台中市百分之六點五,高雄市百分之六點六。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近日北部各縣市單日新增確診數明顯下降,中南部則開始上升,主要與染疫率有關,新北、基隆染疫率達百分之十五至十六,高雄染疫率則約百分之六,因此,確診人數將持續往上走;推估全國染疫率達百分之十至十二,曲線才可能緩步下降,目前還要在高原期徘徊一陣子。122死 一個多月大是最小個案昨新增一二二例死亡個案,其中兩例為兒童個案,出生一個多月的男嬰為早產兒,有肺部疾病,同住家人確診,男嬰廿四日發燒但未就醫,隔日昏迷,呈缺氧發紫,到院採檢PCR陽性,並確認無生命跡象。另一例五個多月女嬰為印尼籍,母親友人代為照顧,五月十四日發燒,照顧者使用退燒藥未就醫。十五日女嬰昏迷,缺氧發紫,送醫急救,已無生命跡象,經過行政相驗,死因為感染新冠肺炎合併心肺衰竭。目前兒童重症累計廿九例,十二人死亡。
-
2022-06-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兒童大型接種站端午不休假 不同預約管道一次看
自明天起,5至11歲兒童COVID-19疫苗大型接種站開始運作,六都共有7處,端午連假不休息,預約方式不盡相同,家長可到承辦醫院或政府網站先查詢,或排隊隨到隨打。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本土疫情未停,從明天起,民眾有三大管道可讓孩子接種疫苗,包括縣市合約醫院診所、校園集體接種,以及新增中央在六都設置的兒童疫苗大型接種站,讓家長儘快帶孩子去施打。政府提供的兒童疫苗廠牌以輝瑞為主,雖然所有大型的兒童疫苗接種站會受理現場臨時排隊民眾,可隨到隨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仍建議家長先預約,減少排隊時間。校園集中施打是提前進行接種意願調查,無需再預約,縣市合約院所及中央大型接種站施打都建議提前預約,合約院所可電話或從衛生局網站系統預約。但,中央大型接種站預約管道,及查詢大型接種站預約是否額滿,各縣市作法都不同。台北自由廣場、新北板橋車站、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預約管道都在接種站承作醫院官方網站,分別為台北榮總、衛福部台北醫院、台中榮總;至於桃園巨蛋、桃園陸軍專科學校預約管道則在當地衛生局官方網站,有特別增設兒童「5-11歲兒童BNT接種站線上預約」系統。至於台南市立圖書館總館、高雄展覽館,預約管道則沒有額外區分成人、兒童,只要上網搜尋「台南COVID-19疫苗接種預約系統」或「高雄市新冠肺炎疫苗接種預約系統」,符合兒童大型接種站預約資格對象即可線上預約。明天起運作的大型接種站,端午連假期間接種作業不會間斷。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必勝說明,大型接種站量能配置由承作醫院安排,每天可接種數量大約介於2000至3000人之間,服務日期大多是5至7天,將觀察實際施打情形,滾動調整。兒童大型接種站設置後續議題不斷,部分縣市長認為事前不清楚、擔心縣市原規劃配發疫苗數量受影響,疫情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若會動用到地方資源人力,一定會提前和地方溝通,但有時也會一邊動作一邊告知,重申大型接種站疫苗沒有從其他地方調配。據指揮中心統計,六都5至11歲兒童第1劑COVID-19疫苗接種情形,目前完成第1劑接種率最高的縣市是高雄市45.9%、第二名是台南市44.8%、第三為台中市38.9%,其餘依序是新北市、桃園市及台北市,分別為31%、26.7%及26.6%。對於有孩子接種COVID-19疫苗後,精神亢奮、食慾大增,是否屬於疫苗副作用,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多數孩子打完疫苗的副作用是局部紅腫、輕微發燒或倦怠,打針後亢奮狀況少見,發生機率少,但要注意,尤其提醒家長要觀察是否可能後續出現全身性過敏。
-
2022-06-0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新增8萬8247例本土 中南部疫情升 122例染疫歿
國內新冠肺炎確診人數持續在8萬上下徘徊,今天新增8萬8247例本土個案、46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新增中重症個案240例、122例死亡個案。國內新冠肺炎個案分布中南部持續升溫,縣市前五名分別為新北市1萬4894例、台中市1萬1511例、高雄市1萬1499例、桃園市9568例、台南市7634例。今日新增8萬8247例本土病例,為4萬2365例男性、4萬5861例女性、21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14,894例)、台中市(11,511例)、高雄市(11,499例)、桃園市(9,568例)、台南市(7,634例)、台北市(7,480例)、彰化縣(4,852例)、屏東縣(3,177例)、新竹縣(2,527例)、新竹市(2,008例)、苗栗縣(2,008例)、雲林縣(1,852例)、宜蘭縣(1,622例)、南投縣(1,496例)、花蓮縣(1,493例)、基隆市(1,423例)、嘉義縣(1,226例)、台東縣(902例)、嘉義市(677例)、澎湖縣(215例)、金門縣(131例)、連江縣(52例)。新增122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67例男性、5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115例具慢性病史、55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4日至5月30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15日至5月30日。今日新增46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25例男性、2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歲以上,分別自美國(2例)、菲律賓及西班牙(各1例)移入,另42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5月30日至5月31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212萬1231例確診,分別為1萬3034例境外移入、210萬8143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2377例死亡病例,其中2,362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973、台北市573例、台中市110例、基隆市106例、桃園市90例、高雄市87例、台南市66例、彰化縣61例、宜蘭縣53例、花蓮縣48例、屏東縣46例、雲林縣33例、台東縣29例、新竹縣22例、嘉義市及南投縣各16例、嘉義縣14例、苗栗縣12例、金門縣及新竹市各3例、澎湖縣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6-0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學者估4縣市疫情還會升 沒做好2件事死亡倍增到7月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肆虐,昨已破200萬人確診。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指出,台灣因快篩、保險等因素,疫情軌跡走得比紐西蘭1到1.5周,目前看到至少8個縣市確診率已逾6%,可能開始往下走,但台中市、高雄市、台東縣、彰化縣仍小於6%,需觀察是否續升。此外,5月最後一周重症死亡數陡升,從每天不到100人跳升到每日增近150人,致死率攀升中,受醫療緊縮導致的超額死亡影響最大。陳秀熙根據紐西蘭經驗推估,致死率還需2、3周才會往下降。要避免直接與間接的重症死亡,必須靠「精準使用抗病毒口服藥」、「改善醫療量能緊縮」,如果這兩件事沒做好,7月上旬每日死亡人數會逼近200人。陳秀熙指出,基隆市、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在高峰累積通報率達6.8至10.1%,新竹縣、新竹市、宜蘭縣、花蓮縣之高峰累積通報率也已超過6%,這8個縣市流行波有下降趨勢。至於台中市、高雄市、台東縣、彰化縣,目前累積通報率仍低於6%,還在高峰期,未來是否持續上升?仍值得關注,結果可能因各地感染率、疫苗施打率、無症狀及輕症偵測量、快篩使用情況、人流移動、公衛防疫措施落實度而有不同。陳秀熙表示,台灣平均感染率已接近7%,脆弱族群包含65歲以上長者及小於12歲兒童,感染率則分別已經接近5%及9%。自4月23日起累計,每10萬75歲以上長者有498人中症,每10萬75歲以上長者有154人重症,與其他年齡層差距非常大。陳秀熙分析台灣每千人重症數,結果顯示,重症數在5月最後一周快速上升,之前每千人僅0.5人重症,5月底卻跳升到每千人逾1.5人重症,暴增3倍。陳秀熙指出,主要原因包括近期「醫療量能緊縮」造成間接重症死亡,受「超額死亡」影響最大,預估要等流行高峰過2、3周,才有可能看到中重症個案數下降。根據研究團隊成員、公衛學者林庭瑀的分析,陳秀熙指出,死亡原因可分為直接與間接兩類。 直接重症死亡是因感染新冠肺炎而導致的死亡,間接重症死亡是因醫療量能緊縮導致的死亡。若不能「精準使用抗病毒口服藥」、未改善「醫療照護緊縮問題」,重症及死亡個案數會持續上升。若精準使用抗病毒口服藥的落實度達到9成、醫療量能緊縮問題改善程度達到7成,同時減少投注於輕症、無症狀、低病毒量(Ct值大於30)個案的醫療及行政量能,即可望有效避免直接與重症死亡,再次壓平曲線,讓6、7月的重症死亡人數維持在每天50人以下。陳秀熙說,必須盡力避免低病毒量個案佔用醫療量能,而導致中重症高危險群的間接死亡上升。建議回歸「基層流感社區監測」,學習日本只做「症狀監測」,鼓勵民眾以即時快篩作為「自我監測」,讓基層醫療體系分擔中重症救治院所的壓力。
-
2022-06-01 癌症.乳癌
未必會變少奶奶!免疫加化療 提高三陰性乳癌治癒率
台灣每年新增1萬5000多名乳癌患者,其中15%屬於三陰性乳癌,因為治療選擇少,容易復發、轉移,傳統被認為最難治療。不過,這個觀念已經過時了,免疫療法問世後,開啟治療新契機,早期的三陰性乳癌治療預後並不會比其他型別乳癌來得差。不過,愈來愈多證實顯示,「高風險性」早期三陰性乳癌患者復發風險明顯較高,復發機率比其他亞型高了10%至20%,這類癌友可考慮在術前使用免疫加化療、術後再接續免疫治療的輔助治療,穩固效果。什麼是「高風險性」早期三陰性乳癌?目前醫界認定,腫瘤1公分以上、且淋巴轉移,或是腫瘤2公分以上、無論有沒有淋巴轉移,就屬於「高風險性」早期三陰性乳癌。研究證實,「高風險性」三陰性乳癌可視為全身性癌症,此時乳癌細胞已轉移至淋巴,隨著血液可能擴散至全身各器官,因此,過去「局部」治療乳癌的思維,應調整為全身性、持續完整的治療方案。曾經收治一名70多歲「高風險性」三陰性乳癌患者,腫瘤超過一公分,轉移至淋巴,確診時,在診間場號啕大哭,除了十分擔心必須切除乳房,更害怕惡名昭彰的低存活率。經過評估後,建議個案先接受六個月免疫療法合併化療,療程結束後,原本一公分多的乳房腫瘤消失不見,連腋下淋巴結也不見腫瘤蹤影。接受局部切除根除手術後,病理報告已無癌症組織,之後再持續輔助治療,預防復發,提高存活期。 治療乳癌,絕非「先切了再說」,不應該侷限在腫瘤切除的手術,而是重視手術的前後,並搭配完整的藥物治療計畫,才能杜絕癌細胞轉移、復發的風險。 一項發表在國際醫學權威期刊的研究顯示,「高風險性」早期三陰性乳癌患者於術前接受輔助治療(免疫療法合併化療),約六成腫瘤消失,大幅提升「病理完全緩解」機率,且三年後復發風險降低四成。術前輔助治療可以杜絕癌細胞透過血液微轉移,還能縮小腫瘤,提高保留乳房的機率。另建議,術後持續搭配免疫療法,系統性鞏固療效。乳癌的治療選擇可以量身訂製,提醒乳癌病友,多與醫師溝通治療計畫,就能降低復發轉移風險,且不見得一定會變成「少奶奶」,維持良好生活品質。
-
2022-06-0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年本土破200萬 專家估10天後脫離高原期
本土疫情嚴峻,昨天新增八萬○六五六例本土個案,今年累計本土個案突破兩百萬大關,新北、台中、高雄三都仍破萬人。中重症及死亡個案明顯下降,分別為一九○例、九○例,專家推估國內疫情十天後可脫離高原期,確診人數往下降,但致死率卻持續攀升,令人擔憂。連五日死亡人數破百,昨降回百例以下,但致死率仍居高不下;另外,重症個案中,包括一歲男童併發哮吼症,病情一度危急,住進加護病房,累計兒童重症廿六例,十名幼童死亡。專家呼籲應盡快審查五歲以下可用的兒童疫苗,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正在審查。陳時中表示,很多國家Omicron疫情已發展到一定程度,國內才發展到一半,無法以此推論台灣的致死率特別高。昨新增本土病例中,三萬八六三八例男性,四萬二○○一例女性,十七例調查中。新北市一萬四三七二例,仍位居第一,其次為台中市一萬五八六例,高雄市一萬三八○例,桃園市七八二六例,台北市六七○七例。何時可全面解除戴口罩?陳時中說,「戴口罩是成本最低、效益最高的防疫手段」,會再維持一陣子。各界期待觀光旅遊於七月解封,台北市長柯文哲也預估,中南部預估下周疫情達頂峰,雙北疫情已經開始往下,七月中應該會解封。陳時中回應,「還是要慎選時機」,日本才剛試辦觀光旅遊團,就出現四人團中一人確診,三人都被隔離,台灣將等到醫療量能充分提供時,才會準備開放旅遊。昨新增九十例死亡個案,年齡介於四十多歲到九十多歲,八十六人有慢性病史,五十二人超過八十歲,六十七人未接種滿三劑疫苗。中重症個案為一○八中症、八十二例重症,其中一重症個案為一歲男童,因併發哮吼症,住加護病房,插管使用呼吸器,並使用瑞德西韋、類固醇等藥物,所幸治療順利,廿八日出院。指揮中心今天起於六都設置七所兒童疫苗大型接種站,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必勝表示,幼兒接種有兩種管道,一為在校園或醫療院所接種,也可至大型接種站接種,先上網預約,減少排隊時間,但也可直接至現場排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