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飲食習慣
共找到
1305
筆 文章
-
-
2020-12-02 新聞.用藥停看聽
冬季食補有哪些禁忌? 「藥記三眉角」讓您吃的養身又健康
冬夜漸長,冷風陣陣,再加上後疫情時期,許多民眾怕冬季疫情再度捲土襲來,想必已開始大啖暖呼呼且滋養心神的食補料理,有些民眾甚至是天天吃,藉此增強免疫力,調養身體。聰明食補:藥記三眉角藥食同源是華人社會常見的飲食文化,國人常會將中藥材添加在膳食或菜餚中。冬季常見的食補料理中,大多會加入薑、當歸或黃耆等中藥材,作為調養身體之用,像是當歸有活血作用,黃耆能補氣、調節免疫功能。為保障民眾食用安全,衛福部公告「可同時提供食品使用的中藥材」,例如生薑、山藥和枸杞,民眾可在賣場或超市購買,直接作為食材使用;而人參跟黃耆則屬於「可供食品使用原料的藥材」,可酌量添加在料理中,僅作為調味輔助之用,不得單一原料使用。不過民眾常忽略這些常見中藥材的使用風險,哪些西藥會與中藥產生交互作用?要如何運用、搭配食材與中藥材?才能兼顧養生又能吃得安心,藥害救濟基金會特別整理以下三大眉角:眉角一:留意正在服用的慢性病藥物慢性病病人在使用藥食兩用的食材前,要留意目前使用中的藥品或保健類食品及考量自身疾病。例如服用心臟用藥(如digoxin)或降血壓藥-利尿劑(如spironolactone、amiloride、furosemide和hydrochlorothiazide等)的病人,若同時食用含甘草的料理,較容易因低血鉀而增加西藥的毒性,或減低降血壓藥的療效;其中furosemide與人參併用則可能會降低利尿效果。另一類降血壓藥品-鈣離子阻斷劑(如nifedipine)與人參併用,恐會提高西藥不良反應的發生機率。至於有服用降血糖藥(如glyburide和glimepiride)的病人,併用甘草後,可能會影響血糖控制;併用黃耆、山藥等藥材時,宜注意可能會有增強降血糖的作用7。常見的抗凝血藥品(如warfarin)也宜避免與當歸、生薑和丹參等藥材併用,曾有文獻指出當歸成分中包含香豆素(coumarin),具有類似西藥的藥理作用,若長期服用可能會增加抗凝血作用,增加出血風險。此外,使用抗血小板藥品(如aspirin和clopidogrel)的病人,長期使用當歸、川芎時,則會加重抗凝血作用,提高出血風險的不良反應。建議服用上述藥品的病人,應留意食用含有中藥材的料理,了解潛藏的交互作用風險,食得健康。眉角二:適量攝取食補湯、肉類或沾醬食補湯除了中藥材外,很多人會加入酒、肉類、蔬菜、加工食品或是菇類烹調,再配上調味的醬汁,非常美味可口。但美食當下,暗藏許多健康風險。像是食用過量含有酒的食品,容易增加駕駛或操作機械的危險。有些湯頭多為高鈉、高油脂,搭配鹽分高的調味醬,補湯太油太鹹,一餐吃下來熱量不可小覷,易增加身體額外負擔;若過量攝取恐不利於患有三高、腎臟病和痛風的病人控制病情。因此在進補時,宜酌量攝取肉類和油脂,選擇少油、低鹽、少加工及高纖維的食材,讓您呷補、呷巧、呷乎健康!眉角三:食補前諮詢醫療專業人員食補是冬季常見的料理,但吃補也得補對時機與體質。例如孕婦、三高者、心血管疾病者或腎臟病者等,宜先詢問中醫師或西醫師,經過專業評估,確認藥物交互作用及辨明體質後,再調配食用適合的食品,盡量不要自行選用或購買中藥材補身;若有身體不適(如感冒、腸胃不適)或正逢生理期,也不宜進行食補,以免出現反效果或補過頭,未蒙其利反先受其害。建議民眾生病時宜先詢問醫師或就醫治療,切勿以為食補可以治療疾病,因而錯失最佳的治療時機。藥害救濟基金會再次提醒您,選用中藥材作為食補材料前,宜先了解中藥材的正確使用觀念與考量本身現有疾病與體質,並應主動詢問中、西醫師或藥師等專業人員,了解藥材特性及食用方式,選用適量、適時與適合體質的食補方法。此外,平日也要格外注意保暖、充足睡眠及適度運動,透過正確用藥行為、正常作息及均衡飲食習慣,三管齊下,一起暖暖地渡過冬季!本文經授權摘自《藥害救濟基金會》原文請點此
-
2020-12-02 養生.聰明飲食
胃潰瘍不能吃水果?山藥、秋葵、芥花油顧胃? 營養師解析急性期、慢性期飲食完整攻略
上班、上課時間漫長、壓力緊張,時常不定時吃飯,或是在短時間內狼吞虎嚥、 嗑光便當,又加上喜愛喝咖啡、吃甜食?你也有這些不正常的飲食習慣嗎?小心很容易就患有胃潰瘍;然而,吃也痛、不吃也痛,胃潰瘍患者到底該怎麼吃才好?胃潰瘍推測是受幽門桿菌感染 嚴重恐致胃癌引起胃潰瘍的主因,過去醫學上認為是胃酸分泌過多所導致,營養師程涵宇表 示,目前專家們則是偏向以幽門桿菌感染為主。根據統計資料顯示,患有胃潰瘍的患者,半數以上都可在胃裡發現幽門桿菌的感染,若沒有適當治療,情況輕微可能僅是胃部慢性發炎,嚴重的話,會導致腸胃道出血、胃穿孔等併發症,甚至是胃癌的發生。至於症狀表現,胃潰瘍最直接的不適,就是上腹部的燒灼痛、悶痛,而且通常發生在空腹時,有些人在吃飽後會稍微緩解,但若疼痛持續超過一個星期,就該求助醫師。急性期、慢性期飲食法不同 持續到無症狀急性胃潰瘍與慢性胃潰瘍,兩者治療方式不同,飲食守則也各自不相同。程涵宇說,胃潰瘍急性期飲食因患者劇烈疼痛,合併有胃黏膜發炎充血、浮腫和滲出物的產生,甚至可能有局部糜爛出血的現象,這時候應以禁食為佳,目的是為了減少胃酸的分泌;等到症狀減輕後,以少量多餐的方式攝取米湯或稀飯,一次大約2~3匙即可,絕對不能吃 到有飽足感。此外,可視情況攝取纖維結構細緻的蔬菜,例如冬瓜、沒有梗的葉菜類,並煮到 軟爛,較好消化,必要時可補充營養劑。至於胃潰瘍慢性期飲食,當急性期症狀緩解後,這時不會再有劇烈的疼痛,胃穿孔或出血的症狀也明顯得到緩解,可能伴隨偶爾的上腹部痛,或者進食時胃會痛,這時候可以攝取的食物就比較多了,但大前提仍然是不能吃到飽,並且要選擇好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攝取稀飯或白飯:視個人情況 將一碗稀飯分多餐攝取,但不建議吃難消化的全穀類食物,除非是打成糙米漿、五穀漿等。●適量攝取蔬菜:蔬菜的挑選仍然以纖維細緻的為主,可加上花椰菜、去皮南瓜、 地瓜等,烹調方式一樣煮到軟爛好消化,帶粗梗的不好消化的葉菜類先避免,例如空心菜、牛蒡等。●適量攝取水果:可攝取甜度低、好消化的水果,例如香蕉、木瓜、去皮水蜜桃等;同時避免太甜、難消化的水果,例如 西瓜、葡萄、番茄、火龍果、柚子等。至於這些飲食方式要維持多久?程涵宇說,目前沒有定論,因為每個人的情況各 不相同,但大前提是維持到胃部沒有疼痛感為止,且日常保養一樣要避免任何刺激性飲食,例如忌菸酒、咖啡因、酸辣、甜 食、暴飲暴食等習慣,同時維持每餐6~7分飽為佳。 胃潰瘍年輕化 平日應該這樣吃程涵宇建議,胃功能較為敏感者, 除了早睡早起外,飲食方面應定時定量,每餐約7~8分飽,避免暴飲暴食,增加胃的負擔、不抽菸、少喝酒、少甜食,因為甜食會引發胃酸分泌,此外,多蔬菜、適量水果,蔬菜應咀嚼爛一些再吞下肚;太甜水果應適量。最重要的是養成運動習慣,並找到紓壓的方法,尤其人處在緊張壓力的情緒下,特別容易分泌胃酸,應找到紓解壓力的方法。高纖維食物適量吃 別拒絕酸口的水果除了遵照日常正確飲食法,胃潰瘍患者對於保養胃部方法,總有一些困惑,怕胃 二度受傷,不敢多吃富含纖維的蔬果,導致便秘、痔瘡等症狀上身;或是擔心口感酸酸的水果很傷胃,但其實,若是拒絕攝取,恐怕會因為營養攝取不均而使得身體 亮紅燈。因為高纖維食物會加重消化系統的負擔,為了避免胃腸道受到刺激,建議少量攝取,並要充分咀嚼到爛再吞下;若真的喜歡吃高纖維的食物,可以將食物的體積 縮小後再攝取,比如將燕麥打成燕麥奶、 糙米飯打成糙米漿等作法,可避免胃酸分泌過多。此外,很多人以為,胃功能不好就應拒絕檸檬、奇異果等酸類的食物,其實這樣的觀念並不正確。空腹喝檸檬汁雖然會刺激胃,引起胃的不舒服,但若稀釋為檸檬水(建議以檸檬與水的比例為1:10),研究顯示,並不會造成胃潰瘍,也不會影響 康復,若不喜歡檸檬水的味道,也可柳丁汁以1:1的比例稀釋,但若合併有胃食道逆流的患者,則柑橘類水果皆不適合。 保護胃 山藥比秋葵適合黏黏滑滑的秋葵因富含黏液蛋白,這 種黏液蛋白含有豐富的多醣體,對腸胃壁 具有保護的作用,可幫助修復胃黏膜、降低胃酸的產生,適量攝取有助胃潰瘍的緩 解,這種果膠類食物除了秋葵外,也很推 薦山藥。不過,要提醒的是,秋葵表面綠綠的皮,因膳食纖維含量較高,一定要煮得軟爛些再進食,山藥則是沒有這方面的顧慮。再者,花椰菜也是不錯的選擇,曾有研究指出,因花椰菜含有一種異硫氰酸鹽的成分,在小鼠體內發現具有穩定對抗幽門桿菌的能力,建議攝取時,應烹調至軟爛較為合適。 空腹喝芥花油不能治療胃潰瘍 喝牛奶易產生脹氣油脂雖然具有保護胃壁的作用,但也是營養素中消化速率最慢的,所以,空腹喝 芥花油,會讓食物滯留在胃部,反而可能會造成胃食道逆流的危險,加重胃潰瘍的 症狀;因此,建議胃潰瘍患者,飲食方面還是以少油為主,任何多餘的油脂都不利於胃部修復。早期會建議胃潰瘍病患喝牛奶,原因是牛奶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油脂,具 有保護胃壁的作用,但後來發現,其鈣質會刺激胃酸的分泌,如此就不利於潰瘍組織的修復,而且因為牛奶屬於容易產氣的食物,使得胃脹氣的可能性增加。延伸閱讀: 腹痛是胃潰瘍還是十二指腸潰瘍? 教你從痛的時間點分辨 胃潰瘍、胃痛多吃胃藥可顧胃? 這些潛在風險先看懂!改善症狀具備5觀念才對胃好
-
2020-11-30 科別.消化系統
醫病天地/胃食道逆流 易誤為心臟疾病
「胃食道逆流」是現代人常見疾病,發作時常有心悸、胸悶症狀,許多人誤以為是感冒或心臟疾病;南投30歲張小姐因感覺頭暈、心悸,醫師檢查心臟無異常,轉介到肝膽腸胃科以消化道內視鏡檢查確認是胃食道逆流引起;台中林太太也因喉嚨卡卡不舒服,以為是感冒,後來確診是腸胃問題。南投醫院院長洪弘昌說,現代人生活忙碌、壓力大,加上飲食精緻化、吃消夜等不良生活習慣,越來越多人有胃食道逆流問題,典型除了胸口灼熱、胃酸逆流症狀,有時胸痛、吞嚥困難、咽喉有異物感、咳嗽、清喉嚨等,都可能是胃食道逆流作祟。胃食道逆流除了藥物治療,更需要調整飲食習慣;南投醫院中醫師賴卉蓮說,患者可能與脾胃虛弱、情志影響、飲食不節有關,或許是體質不好、過勞導致脾胃受損,有些因心情鬱悶、易怒傷肝導致氣機阻滯,最多見是飲食不節,偏愛煎炸、黏膩食物,或過飢過飽損傷脾胃。中醫治療多使用制酸藥物,或以健脾、養胃中藥修復胃黏膜,最重要找出原因對症下藥;如鬱悶加疏肝理氣藥材;飲食過飽或食積者加消食;過食生冷者以溫補脾胃改善,也可按摩內關穴與足三里穴預防保健。賴卉蓮提醒,生活習慣調整很重要,應保持三餐定時定量、少吃易生痰或促進胃酸分泌食物如柑橘類、番茄、辛香料、碳酸汽水及甜點等、糯米等難消化食物也避免,規律運動外,避免熬夜、抽菸、喝酒、吃消夜等。
-
2020-11-30 醫療.消化系統
內痔出血多久會好?完整解析內、外痔的症狀與治療
如同電視廣告中常出現的廣告詞,便秘、火氣大都可能是引發痔瘡的原因,其他像是生活習慣不良、飲食油膩,腹壓大等疾病,也都可能導致痔瘡的發生。「痔瘡」是現代人常見的毛病,也是一個難以啟齒的隱疾,不少患有痔瘡的人常會拖到症狀非常嚴重,有出血、腫脹疼痛時,才勉強就醫,反而讓痔瘡變得更為嚴重,甚至必須挨上一刀除痔。引發痔瘡的原因尚不明 久坐久站、蔬果少需特別注意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沈明宏表示,目前引發痔瘡的原因尚不明確,但臨床上發現,久坐、久站或經常忍住便意、延遲上廁所,甚至經常腹瀉,以及因病長期臥床、缺乏運動、蔬果攝取不足或吃太油膩、刺激辛辣食物等,長期腹壓上升例如肥胖、懷孕婦女,都會發生痔瘡。尤其孕婦常會出現痔瘡困擾,沈明宏說,主要原因是孕婦活動量減少及胎兒體重增加、子宮漸大,導致腹內壓增加,肛門靜脈回流受阻是引發的原因之一;此外,懷孕期間,很多婦女會感到腸蠕動減慢、排便困難,甚至最後用力生產還會造成痔瘡惡化、脫垂、嚴重出血等問題。而腹內壓經常升高的疾病,例如肥胖、肝硬化,腹水、腹腔內腫瘤及攝護腺肥大等,也會導致痔瘡產生,沈明宏強調,一旦症狀造成生活上的困擾,應該就醫治療。痔瘡分為內痔、外痔及混合痔 出血、腫脹盡速就醫免後遺症其實每個人出生時都有所謂的「痔」,因人體肛門有縫隙,必須靠肛墊把縫隙塞滿,糞便才不會突然跑出來,且肛墊能保護底下組織如括約肌,使其不會因糞便摩擦受傷,但如果痔因為長期便秘等因素導致血管擴張,糞便就可能將其磨破而流血,或是太過用力讓結締組織鬆掉造成脫垂,就稱為「痔瘡」。罹患痔瘡以20~60歲青壯年居多,臨床統計,有症狀就醫者約占4~5%。沈明宏指出,痔瘡分為內痔、外痔及混合痔,位置是以齒狀線來區分,齒狀線位於肛門外緣以上2公分的解剖位置,在齒狀線以上形成的痔瘡,稱為「內痔」,齒狀線以下的則為「外痔」,也有內外痔同時發生的「混合痔」;不過,內痔或外痔,一般人較難區分,必須就醫由醫師診斷。內痔的主要症狀包括脫垂、腫大、疼痛、流血等,長期流血就很可能造成貧血問題;外痔症狀主要是血栓、疼痛、患者常抱怨大便後擦不乾淨,而外痔出血較不嚴重,多半是破皮流血,因此,就算覺得肛門癢,最好不要亂抓,避免導致破皮、感染。沈明宏說,有的人會感覺到痔瘡脫垂,但不會痛、沒有異狀,不影響生活,應可不就醫,一旦嚴重脫垂、腫痛難耐或是大量出血時,最好趕緊就醫治療。第1級內痔及輕微外痔改善生活即能好轉 嚴重痔瘡需開刀治療 一旦痔瘡症狀影響生活,例如出血、脫垂、感到卡卡不舒服等,都應就醫治療,以免症狀惡化嚴重,甚至需開刀治療。沈明宏認為,第1級內痔及輕微外痔,因流血較為輕微,患者不一定要就醫,通常過陣子會好轉,如果已感到不舒服而就醫,建議先從調整生活作息及飲食習慣做起,並輔助給予痔瘡止血塞劑治療。第2級、第3級脫垂的內痔,可以在門診接受內痔的橡皮帶結紮手術,利用簡易的器材將橡皮帶套在痔瘡根部使其因缺血而自然壞死脫落,改善脫垂現象,但此種治療只可用在內痔,且一次以結紮1~2顆痔瘡為限,避免導致病患過度疼痛。至於第4級內痔以及嚴重的外痔,則需以開刀手術方式來將痔瘡切除,通常開刀需住院4天,術後前1週會開給止痛藥及軟便劑服用,緩解術後傷口及排便疼痛,2週後會逐漸復原,完全復原需要4週的時間,不過,臨床發現,開刀完,若生活習慣未跟著改變,仍有較高的復發機率。痔瘡與大腸癌的血便不同 兩者這樣分辨由於血便也是大腸癌的症狀之一,有的人發現如廁時出血就感到非常緊張,沈明宏解釋,通常痔瘡出血呈鮮紅色,嚴重時會明顯感到有血噴出,馬桶整個都是血,但痔瘡的出血,有可能因調整生活作息後會稍微好一些;至於大腸癌血便,則會混著糞便,且屬黏液血便、呈現暗紅色,如果血便超過3個月以上應就醫檢查,排除大腸癌的可能性。此外,不管大腸癌或痔瘡,都可能因慢性出血導致貧血。一般人較難以區分痔瘡與大腸癌,沈明宏建議,有任何疑慮仍應就醫檢查,醫師通常會先做肛門指診或肛門鏡檢查,若是低位腫瘤也可初步診斷。若是20~30歲的患者且沒有家族史等危險因子,一般會建議做乙狀結腸鏡或糞便潛血作為初步診斷工具即可;若是50歲以上或有大腸癌家族史、血便、排便習慣改變、大便變細等症狀的患者,會建議患者做全大腸鏡檢查,釐清是否有大腸癌的問題。預防勝於治療 日常生活習慣這樣養成預防勝於治療,平常應有規律的生活飲食習慣,以免發生痔瘡,尤其痔瘡治療後,更應改變原有的不良習慣,避免痔瘡再復發。沈明宏強調,在飲食上,少吃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果、多喝水;要養成每天排便的習慣,蹲馬桶時間每次不要超過10分鐘;上班族每天坐在電腦前,一坐就是好幾小時,或是站過久都會引發痔瘡,建議每隔一段時間應走動一下,並應有適度運動,以預防痔瘡發生。 另外,在生活保養方面,每天溫水坐浴,一次不超過5~10分鐘,或是經常泡溫泉,也能夠促進肛門血液循環,不易引起痔瘡。沈明宏說,如果有輕微痔瘡,建議排便後應清洗肛門,並使用較為柔軟的衛生紙擦拭,可避免惡化;要是已經有輕微痔瘡脫垂現象,不妨在適當潤滑後,將痔瘡輕輕推回。對於患有痔瘡的孕婦,除了建議每天正常排便習慣、多吃高纖維質食物外,提醒孕婦千萬不要因為肚子漸漸變大,越來越不想動而長時間坐著,應多散步,做些簡單的體操及伸展運動。如果已經產生痔瘡,建議溫水坐浴可以消除痔瘡腫痛,如果腫痛受不了,也可以局部冰敷來舒緩;但不要自行使用瀉劑或灌腸,以免影響子宮收縮,發生早產或流產危險,因此,若有任何問題應趕緊向醫師詢問。延伸閱讀: 不只久坐易釀痔瘡! 10原因都會讓你屁屁見紅 痔瘡要不要開刀? 依症狀分4個階段!醫師解析用藥、手術時機
-
2020-11-28 養生.聰明飲食
早餐這樣吃! 研究:多吃全穀類食物可降低糖尿病風險
國內洗腎及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加,一般認為,不當飲食是主要原因之一,國外2項研究證實,多吃蔬果及全穀物食品,有助於降低第2型糖尿病風險,例如,多吃燕麥片,就能有效較低糖尿病機率。最近《英國醫學期刊》刊登這2篇研究,來自哈佛醫學院和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分別發現,多吃全穀物食品以及富含蔬菜水果,能夠降低第2型糖尿病風險。哈佛醫學院在這項耗時20幾年的調查中,團隊研究團隊透過問卷了解15萬8,259名女性和3萬6,525名男性的飲食習慣,包括不同種類穀物的攝入頻率和攝入量。歷經平均24年的隨訪中,一共確診1萬8,629名2型糖尿病患者。排除其他因素後,研究人員確定「較高的全穀物攝入量與較低的糖尿病風險有關」。依照全穀物攝取量多寡,將受試者分為5組,和攝入最少的一組相比,攝入最多的風險分別降低了29%和50%,相當顯著,因此研究團隊建議早餐應多選擇全穀食物。和1個月攝入量都不足1份的參與者相比,每天能吃至少1份冷穀物早餐,糖尿病風險下降19%,如果是黑麵包風險下降21%。此外研究人員對比了每周至少吃2份、每1月不足1份的2組受試者,發現每周至少吃2份燕麥片者,罹病風險下降了21%,糙米下降了12%,麩皮下降了15%,小麥胚芽下降了12%。另一則研究為劍橋大學團隊所執行,研究人員主要探討水果和蔬菜的攝入量與2型糖尿病風險之間的關係,分析8個歐洲國家2.3萬多人(其中第2型糖尿病患者9754名人)血液中維生素C和類胡蘿蔔素濃度。一般認為,血液中維生素C和類胡蘿蔔素濃度與攝取蔬果量視為正比,結果,血液中維生素C或總胡蘿蔔素含量較高,都罹病風險越低,和吃得最少的1組相比,吃最多的這組罹病風險降低了50%。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表示,越來越多研究證實,好的膳食纖維有助於預防糖尿病,其中又以五穀雜糧膳食纖維的預防效果最佳,建議每天澱粉來源中,應該有一半來自五穀雜糧。例如,早餐吃了2片土司,午餐或晚餐就至少要有1餐將五穀雜糧當然正餐,儘管這對外食族來說有一點難度,但應該盡量遵守這個原則,才能遠離糖尿病風險。★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0-11-28 新聞.食安拉警報
萊豬採日本模式 陳吉仲:日開放後美豬進口量反下降
政府將於明年1月起進口含萊劑美豬引爭議。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曾言萊豬進口將採用「日本模式」,他今進一步在臉書說明數據。陳吉仲指出,日本自2005年開放美國萊豬進口後,美豬進口數量、總進口比例、每人每年食用美豬量反而下降,以日本模式來看,只要在國內禁用萊劑、國外訂定安全容許、清楚標示的策略下,台灣豬不必害怕進口豬。陳吉仲臉書發文表示,日本在2005年開放美國萊豬進口,該年日本進口美豬的數量為28.8萬公噸,占總進口量32.97%,每人每年食用美豬2.4公斤,國內生產豬肉則是124.5萬公噸;到了2019年,日本進口美豬的數量下降到24.9萬公噸,占總進口量的25.9%,每人每年食用美豬2.07公斤,國內生產豬肉則是127.9萬公噸。陳吉仲說,日本飲食習慣與台灣相近,美萊豬進口後也採取相同的國內禁用、國外安全容許、清楚標示等策略,從日本模式結果來看,日本開放萊豬至今,美豬進口量反而減少。他表示,日本經驗與台灣類似,我國自從2002年加入WTO開放美豬進口,國產豬肉的自給率始終維持在9成以上,進口豬肉的消長主要是加拿大、西班牙、美國、丹麥等彼此間互相替代,並未對國產豬肉的市占造成衝擊。目前美豬在台灣的市占率僅1.23%,國人每年食用美豬的數量僅0.49公斤,遠遠低於日本。當台灣採取清楚標示、學校午餐全面使用國產食材等措施,參照日本經驗,可預期將能充分保護台灣的養豬產業。至於食安方面,陳吉仲指出,以亞洲四小龍為例,2012年開放萊豬的韓國,每人每年食用美豬3.64公斤;2016年開放萊豬的香港,每人每年食用美豬1.49公斤;已在今年5月1日開放萊豬的新加坡,每人每年食用美豬0.53公斤。他說,不管是最重視食安的日本,還是飲食習慣與我國相近的新加坡、香港或韓國,皆遵照國際標準開放萊豬進口,比台灣吃了更多的美豬,也沒有傳出任何食安事件。陳吉仲強調,台灣在萊克多巴胺安全容許量的訂定上,部分內臟標準甚至遠比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還嚴格,從這些已開放國家或地區的經驗可知,只要符合國際標準,就不會有任何食安問題,何況台灣會致力落實清楚標示,保障消費者自由選擇。
-
2020-11-28 科別.消化系統
胃食道逆流易誤為心臟疾病 醫師建議這樣做可改善
胃食道逆流是現代人常見疾病,且發作時容易感覺心悸、胸悶,南投縣30歲張小姐便因為感覺頭暈、心悸,擔心是心臟疾病就醫,但醫師檢查發現心臟並無異常,轉介到肝膽腸胃科透過消化道內視鏡檢查,確認心悸、胸悶其實是胃食道逆流作祟。南投醫院院長洪弘昌是肝膽腸胃科專家,他說,現代人生活忙碌、壓力大,加上飲食精緻化、吃宵夜等不良生活習慣,越來越多人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除了典型的胸口灼熱、胃酸逆流之外,胸痛、吞嚥困難、咽喉有異物感、咳嗽、清喉嚨等症狀都可能是胃食道逆流症狀。胃食道逆流除了藥物治療,更需要調整飲食習慣。南投醫院中醫師賴卉蓮說,胃食道逆流可能與脾胃虛弱、情志影響、飲食不節等有關。脾胃虛弱的人因體質不好或是過勞導致脾胃受損。患者心情鬱悶或易怒傷肝而導致氣機阻滯,影響脾胃消化。或者患者飲食不節,偏食肥甘厚味、煎炸、黏膩等食物,或過飢過飽損傷脾胃。賴卉蓮說,胃食道逆流治療除使用制酸藥物,常加以健脾及養胃中藥修復胃黏膜,再針對胃酸逆流原因治療,如情志鬱悶加以疏肝理氣;飲食過飽或食積者加消食;過食生冷者加以溫補脾胃來改善,也可經由按摩內關穴及足三里穴預防保健。內關穴位於手臂內側中間的兩筋之間,腕橫紋旁開三指寬度的位置,有寧心和胃的功效;足三里穴位於膝蓋外側膝眼下四指寬,脛骨外一個拇指寬的位置,有調理脾胃的功效。生活習慣調整也很重要,應保持三餐定時定量、少吃易生痰或促進胃酸分泌的食物,如柑橘類、番茄、辛香料、碳酸汽水、及甜點蛋糕巧克力等、少吃糯米等難消化的食物,規律運動,避免熬夜、抽菸、喝酒、吃宵夜等,都是預防胃食道逆流的好習慣。
-
2020-11-28 養生.抗老養生
粗茶淡飯、挑軟的吃、三餐不定才養生?!3大錯誤飲食習慣,讓你成為衰弱而失能的銀髮族!
台灣高齡人口快速增加,肌少症成為隱藏的健康危機!肌少症不僅僅是肌肉量漸少問題,背後常伴隨走路遲緩、行動吃力、握力下降、體重減輕、反覆跌倒等衰弱症狀,嚴重恐造成長者晚年失能、疾病預後差。國內65歲以上長者肌少症盛行率男性為23.6%,女性為18.6%。據統計,50歲以上靜態生活型態者,每年約以0.5~1%的速度減少肌肉量;根據荷蘭2013年發表的研究,僅臥床休息5天就會導致約1公斤的肌肉組織丟失。「微肌」風暴襲擊,健康老化前途堪憂造成肌少症的主要原因,包括運動神經退化、相關荷爾蒙的減少(如生長激素、睪固酮、類胰島素增長因子等)、蛋白質合成速率下降、營養供給不足、久坐少動等。值得注意的是,肌肉流失過程,脂肪組織也會慢慢的堆積!研究發現,30~60歲每年減少約0.23kg肌肉,但脂肪量卻增加約0.45kg。這種肌肉質量減少與身體脂肪增加的狀態被稱為肌萎性肥胖(sarcopenic obesity)。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若肌肉流失的銀髮族群同時存在於肥胖問題,對健康會產生加乘的負面影響,恐加快老人家身體失能率、罹病率與死亡率上升。目前,國人平均健康餘命為71.2歲,遠趕不上平均壽命的80.7歲,也就是說,在人生最後近10年間,都必須飽受臥床及身心疾病之苦。因此,維持良好的肌肉量是健康老化的開始。3大微肌飲食型態,加速肌肉流失許惠玉指出,預防肌少症必須先從如何延緩肌肉流失做起。董氏基金會於今年訪談近50位50歲以上長者,分析發現,導致老年人肌少症發生的飲食型態有3種。微肌飲食習慣1:粗茶淡飯多數老人家覺得隨著年紀增加、活動量減少、胃口不好、三高忌口等因素,擔心蛋白質吃的多,也會伴隨著飽和脂肪的攝取,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因此,飲食多偏清淡,盡量不吃肉,以全穀雜糧、蔬果為主,覺得這樣才養生。微肌飲食習慣2:挑軟的吃許惠玉說明,上了年紀的長輩常因牙口不好,總是避開需要花力氣咀嚼的食物,尤其肉類,而多攝取容易咀嚼消化的澱粉類食物。若真的要吃肉類,也會選擇質地、口感較軟的肥肉。微肌飲食習慣3:三餐不定剛步入50歲的銀髮族,自覺新陳代謝變慢、擔心三高及體重控制,認為少吃才不會造成身體負擔,如果肚子不餓,索性略過一餐;又或者退休獨居在家,因為怕麻煩選擇不吃,或煮碗清湯麵、吃剩菜剩飯等隨便打發一餐。許惠玉指出,長期不重視營養攝取,或有偏食習慣的長者,愈容易因為熱量攝取不足、營養不均衡,尤其是缺乏製造肌肉原料的蛋白質,出現肌肉量大幅減少的微肌現象,讓肌少症不知不覺找上門!解除微肌現象 攝取蛋白質3項原則普羅大眾都覺得年紀大、活動少,熱量與蛋白質攝取應該要下降。許惠玉說,這個迷思需要被打破!事實上,預防肌肉量流失是需要蛋白質的幫忙。為確保攝取的蛋白質,能更有效被利用於促進肌肉合成,建議攝取3項原則。存肌本飲食原則1:改變烹調方式就能吃得下銀髮族普遍會遇到咀嚼、吞嚥等牙口能力退化問題,容易養成只吃脂肪較高的控肉、肉燥等。建議可選用肌肉纖維較短、較容易咀嚼的雞肉,連牙口不好的人也可以方便食用。亦可改變食物質地,例如,將雞腿切絲、雞里肌絞肉等來烹調;另外,可加入豆腐、胡蘿蔔、洋蔥、雞蛋等軟質食物,讓長者更容易吃得下。存肌本飲食原則2:熱量及蛋白質要吃得夠許惠玉提醒,在熱量攝取不足的情況下,即使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對維持肌肉量仍是無效,所以,每天應攝取足夠的熱量及蛋白質。銀髮族每天應攝取「豆魚蛋肉類」食物6份,且平均分配三餐中攝取。若偶爾想到才一次吃很多,超出身體合成肌肉所需要的量,可能會在體內轉化成脂肪,造成肥胖發生。存肌本飲食原則3:多白肉、少紅肉才是吃得對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評估發現,牛奶、雞蛋與雞肉為食物主要優質蛋白質來源,其胺基酸組成比例佳、易為人體消化吸收。許惠玉表示,作為高血壓輔助飲食的「得舒飲食」,實行原則也是多白肉、少紅肉。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建議,若要預防癌症,一週煮熟紅肉食用量不應超過350~500g;世界衛生組織亦表示,每天攝取100g紅肉,大腸癌的風險可能會增加17%。許惠玉進一步解釋,因為紅肉裡的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對於想預防肌萎性肥胖發生的長者,應優先挑選脂肪較低、蛋白質較高的雞、魚等白肉類。除了每天攝取足夠的優質蛋白質外,許慧玉也建議,要維持良好的肌肉量,最有效的方式是飲食與運動,兩者缺一不可。唯有解除「微肌」問題,才能存好健康老化的肌本!諮詢專家/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 許惠玉
-
2020-11-28 科別.新陳代謝
手搖飲不只肥到爆! 專家曝「每日1杯」下場...晚年慘了
很多台灣人都離不開手搖飲,每天都要喝1杯才能感覺到生活小確幸,如果再加上1塊蛋糕或餅乾,就有滿滿的幸福感。然而專家指出,經常超量攝取糖分,可能阻礙骨骼生成,加快肌肉衰退,增加未來骨質疏鬆風險。而外食族應注意食品成分,參考營養餐盤份量,最好將每日攝取糖分下降至總攝取熱量5%以下。攝取糖份過多阻礙骨骼生成 加劇肌肉衰退新光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陳政光表示,攝取過多糖分可能影響身體骨骼生成、加劇肌肉衰退,降低骨質量增加發生骨折機率,對骨質疏鬆高風險中老年族群,每日糖分攝取量更是要特別注意。新光醫院營養課高郁雯營養師提醒,外食應多留意食品成分,可以參考營養餐盤份量,適當調整每日攝取量。陳政光說明,一般人骨質大約在30歲左右到最高峰,中年以後骨質每年平均減少0.3%至0.5%,如果骨質流失過多,會讓原本緻密骨骼形成許多孔隙,呈現中空疏鬆現象,導致骨骼變得脆弱,只要稍微撞到或跌倒就會骨折。中老年人已是骨質疏鬆高風險族群,若是日常生活中忽視糖分的影響性,恐增加骨折風險。足夠熱量才能維持健康 有7成糖分潛藏包裝食品新光醫院營養師高郁雯則說,民眾常有飲食迷思,以為正餐少吃一點可以有助於減重,或是避開油脂澱粉類食物不吃,然而每日攝取足夠熱量對於維持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幫助,建議民眾若是擔心熱量,可以透過每日分配預計營養熱量,事先計算份量,以達到均衡營養的健康原則。高郁雯營衝,約有7成糖分潛藏在日常包裝食品中,無論麵包、優格,甚至健康食品都可能含有糖分,因此除了應多留意食品營養成分,民眾平時用餐時不妨多選擇原型食物,以減少多餘糖分及加工物的攝取,養成戒糖的飲食習慣,若覺得一下要改為無糖太困難,可以從降低每週飲料與甜食的頻率開始。正餐吃飽多吃蔬菜 增加飽足感減少吃點心慾望高郁雯分享日常飲食重要原則,正餐要吃飽,可以降低對飯後甜點的慾望;多吃蔬菜,增加飽足感;多攝取優質蛋白質,如白肉、瘦肉等。紐約時報定義2020年為減糖年,並推動7日無糖運動,目的就是為了減少糖分對身體造成的負擔。(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無糖茶當水喝超傷腎! 毒物專家公布茶喝太多3健康危機 你會胖可能就是因為對糖上癮! 6個糖對身體的影響...要健康最好少碰
-
2020-11-27 癌症.大腸直腸癌
男子腹痛半年以為胃潰瘍 急診竟是大腸癌併發阻塞
南投58歲郭性男子半年前上腹痛跟腹脹感,懷疑自己罹患胃潰瘍而至腸胃科門診,原本安排胃鏡檢查,未料當天腹痛難忍到南投醫院急診就醫,醫師從電腦斷層掃瞄檢查發現郭男的橫結腸腫瘤併發阻塞緊急手術,目前恢復良好。不過腫瘤經過切片化驗確診為大腸癌第二期,仍須追蹤治療。南投醫院大腸直腸肛門外科醫師許家榮說,大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被忽略,可能出現症狀有排便習慣改變、排便有血、體重減輕、貧血等症狀。依據國健署統計,大腸直腸癌蟬聯台灣十大癌症發生率第一位,越早發現並接受治療,存活率越高。大腸癌治療大部分會以手術為主要治療方法,由於郭姓患者為第二期,術後會密切追蹤,並視患者狀況評估是否進一步化療。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分析顯示,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定期進行癌症篩檢相當重要。南投醫院提供無痛大腸鏡檢查,除了糞便潛血陽性的病人外,有排便問題,例如大便習慣改變和或大便流血的民眾,也建議接受大腸鏡檢查,以利早期診斷或在還是息肉的階段便將其切除,降低罹患大腸癌風險。許家榮說,不健康飲食、缺乏運動、肥胖及菸酒、老化都是罹患大腸癌危險因子,他提醒民眾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蔬果,少吃紅肉及加工食品;規律運動;定期安排篩檢,防治大腸癌。
-
2020-11-26 新聞.食安拉警報
談美豬牛 蔡英文:並不是要求國人一定要食用
蔡英文總統今天在民進黨中央黨部發表談話強調,台灣是一個自由市場,美牛美豬的開放,是讓市場多一個選擇,並不是要求國人一定要食用。她也保證,一定會在確保國人健康的原則下,參考鄰近發展程度相當、飲食習慣接近的國家的作法,在這段時間以來,有很多社會不同意見的表達,行政院也一定會參考各方意見做最嚴謹的處理。蔡總統表示,相信這段期間以來,很多人都關心台美關係的未來發展,上周中常會她就曾經說過,無論美國大選的結果如何,面對國際局勢的挑戰,執政團隊一定會「萬全準備、沉著應對」。蔡總統說,相信過去四年多台美關係的進展,以及美國政府對台灣的支持,國人都有目共睹。從美國國會跨黨派通過了多項友台法案;到四年十次的軍售案,充實國防的戰略需求,強化國軍的不對稱戰力;乃至今年衛生部長阿札爾、國務次卿柯拉克等高階官員來台訪問,都在在證明了雙方夥伴關係,是「真朋友、真進展」。蔡總統說,幾個月前,政府宣布會進一步開放美牛、美豬,展現出政府有決心解決困難貿易問題,重建台灣的國際信任。這也得到美國從副總統、國務卿、許多經貿官員、跨黨派國會議員,乃至企業界的肯定,也讓台美BTA(雙邊貿易協定)的推動,有前所未有的助力。蔡總統說,她知道國內有一些不同意見,但這是任何政黨執政,都必須面臨的問題。台灣要有更寬廣的國際經貿空間,是全民的共識,堅持民主,爭取更多的國際支持,她相信也是大多數國人都會選擇的一條路徑。「要爭取國際支持,我們就必須要採取積極的態度,來解決跟其他國家的貿易問題,這是歷任政府都不能夠迴避的課題。」蔡總統說,上周台美雙方召開了「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簽署為期5年、可以再延長5年的MOU(合作暸解備忘錄),就7項議題成立數個工作小組。這表示台美在經濟議題的合作深化,不會因為美國選舉結果而有所改變。相信大家也注意到,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剛宣布的幾項政府新人事任命,「像是國務卿布林肯、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過去跟我們都有面對面互動的經驗。」蔡總統說,布林肯最近也公開表示,「與台灣建立更強健的經濟關係,也有助於美台共享的民主價值,及雙方對區域和平與穩定的共同承諾」。這些都可以證明,台美雙方的聯繫管道暢通,我們和兩大黨也有良好互動,台灣會持續爭取跨黨派的支持。蔡總統說,共享民主自由的價值、維持區域的和平穩定、促進經濟繁榮與人民福祉,這些都是台美雙方長期的共同堅持。這些堅持,也不會因為美國選舉結果而有所改變。她相信,台美之間一定會在過去所累積的堅實基礎上,持續緊密互動。「面對國際的局勢,我們冷靜謹慎,抱持信心。我們也對台灣有信心。」
-
2020-11-25 癌症.飲食與癌症
胰臟癌元凶是「糖」!少吃甜就沒事? 1情況風險是別人的6倍
你也喜歡吃甜食嗎?57歲的曹先生平日工作忙碌,每到午餐時間常以糕餅、零食快速解決一餐,周末假日時也喜歡與家人一起到咖啡館坐著聊天,並點個下午茶甜食套餐來享受周末悠閒時光。從半年前開始,不時有胃部悶痛感,但曹先生自認只是普通的胃痛,自行到藥局購買腸胃藥吃,但持續吃了半年仍無見效,近期體重還莫名減輕,至醫院檢查後,不但確診罹患糖尿病,且同時被診斷出胰臟癌。 7種人都是胰臟癌的危險族群 糖尿病發病風險是一般人3.6~6.8倍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錢政平副院長指出,60歲以上、有抽菸習慣、肥胖、慢性胰臟炎、糖尿病、胰臟相關家族病史、或是喜歡高糖份及高熱量食物,都是罹患胰臟癌的危險族群;此外,家族中有一等親罹患過胰臟癌的人,得到胰臟癌機率大於常人3~4倍。今年8月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團隊於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 Oncology》發表的一項分析顯示:新發糖尿病、有糖尿病史或是體重減輕,都與胰臟癌的發病風險上升有關。其中,糖尿病史在4年之內,伴有體重減輕的新發糖尿病患者,胰臟癌的發病風險是正常人的3.6~6.8倍。 糖尿病、胰臟癌初期 皆無明顯症狀錢政平表示,糖尿病在初期是沒有特別明顯症狀的,一般人其實很難發現自己已經罹患糖尿病,有不少人都是因為安排健檢才意外發現,不少人等到有明顯症狀常是併發症,如眼睛病變、腎臟疾病、心血管病變等;此外,早期的胰臟癌也幾乎沒有任何症狀,若有發生病狀也容易被誤導至其它疾病。 預防癌王上身 良好生活型態+健檢是不二法門胰臟癌是一種早期難發現、無特異症狀及預後最差的癌症之一,且大部分的胰臟癌患者確診時,腫瘤已是晚期或是遠處轉移,如何預防面對有癌王稱號的「胰臟癌」?錢政平建議,應儘快戒除不良飲食習慣,維持良好生活型態與安排定期健康檢查,及早發現可疑病灶及控制危險因素,才能安心遠離胰臟癌的威脅。 延伸閱讀: 「癌王」易與腸胃不適混淆! 8大症狀藏胰臟警訊 「癌王」胰臟癌有前兆? 便便浮油、皮膚變黃、腹痛不可大意
-
2020-11-24 養生.抗老養生
賈伯斯對食物相當挑剔!為什麼健康狂熱者還是死了?
【文、圖/選自左岸文化《老到可以死》,作者芭芭拉‧艾倫瑞克】很多染上二十世紀晚期健康「狂熱」的人,即便他們運動、注意飲食、不抽菸而且飲酒有節制,還是死了。引領我接受健身文化的女性連鎖健身房老闆露西兒.羅伯茲(Lucille Roberts),五十九歲時,很沒道理地死於肺癌,儘管她「自稱是個運動狂」,而且《紐約時報雜誌》報導說她「連一根炸薯條都不碰,更別說抽一根菸了」。魯賓晚年致力於嘗試所有據稱有益健康的飲食風尚、治療和冥想系統,五十六歲違規穿越洛杉磯的威爾希爾大道(Wilshire Boulevard),兩個禮拜後傷重不治。要是這趨勢繼續下去,每個參與健身文化的人──還有每個不那麼做的人──總有一天都會死。這些死亡案例有的著實令人震驚。《預防》(Prevention)雜誌創辦人,也是有機食品的早期提倡者傑羅姆.羅德爾(Jerome Rodale),在錄《迪克.卡維特脫口秀》(The Dick Cavett Show)時,因心臟病發作享年七十二──羅德爾的死令人更加難忘,因為他曾在鏡頭之外宣稱「決定要活到一百歲」。暢銷書《路跑全集》作者費克斯相信他可以靠著每天跑步十英里,以及克制自己基本上只吃義大利麵、沙拉和水果構成的飲食,智勝當初讓他父親英年早逝的心臟問題。但他在一九八四年被發現死在佛蒙特州的路旁,死時年僅五十二。暢銷書《抗衰老,更年輕》(Younger Next Year: Live Strong, Fit, and Sexy──Until You’re 80 and Beyond)作者之一亨利.S.洛奇(Henry S. Lodge)二○一七年以仍算年輕的五十八歲死於胰臟癌。他的共同作者克里斯.克羅利(Chris Crowley)在一篇訃聞中寫道:我想人們會質疑:他的早逝難道不會削弱書中的假設?不會,一點也不會。我們總是說,我們提倡的生活方式──也是亨利嚴格遵守的生活方式──在種種好處之外,還會降低死於癌症和心臟疾病的五成風險,但並非徹底消滅。你可能運氣不佳,「滑雪撞上樹」或「腦袋瓜裡長了顆橘子」,誠如(我們的)書所說的。讓知情者更惶恐的是洛克斐勒基金會主席諾爾斯的英年早逝,他就是後來被稱為健康「個人責任說」宣言的頒布者。多數疾病都是自找的,他主張疾病是「貪吃、酗酒、疏忽駕駛、濫交和吸菸」,以及其他不良選擇的後果。「健康是一種『權利』的觀念,」他寫道,「應該被個人有道德義務維持自身健康的觀念取代。」但他在五十二歲死於胰臟癌,導致一名醫師評論家說「顯然健康出問題,不總是我們的錯」。即便如此,我們認定任何早逝者都該接受某種生物道德解剖:她抽菸嗎?酗酒嗎?吃太多脂肪、太少纖維嗎?換句話說,她的死是不是自己造成的?當兩位英國藝人大衛.鮑伊(David Bowie)和艾倫.瑞克曼(Alan Rickman)雙雙在二○一六年年初因美國主要報紙報導的「癌症」而過世,部分讀者抱怨訃聞有責任透露他們死於何種癌症。表面上,這些資訊有助於促進對相關癌症的「疾病意識」,就像福特夫人坦承確診罹患乳癌,幫助乳癌去汙名化。這麼做毫無疑問也會引發對死者「生活方式」的指指點點。大衛.鮑伊在世時若沒抽菸,還會死嗎?──但我們也該指出,六十九歲已經算是還不錯的壽命了。蘋果共同創辦人賈伯斯二○一一年死於胰臟癌一事持續引發熱議。他對食物相當挑剔,只吃裸食純素的食物,特別是水果,即便醫生建議他吃高蛋白和脂肪的飲食幫助補償胰臟功能衰竭,他也拒絕偏離裸食純素的路線。他的辦公室冰箱擺滿了Odwalla即飲果昔;他試圖對非純素的同事傳教還因此惹惱他們,傳記作家華特.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指出:有一次和蓮花軟體(Lotus Software)的董事長米奇.卡普爾(Mitch Kapor)用餐時,賈伯斯震驚地看著卡普爾在他的麵包上塗奶油,然後問說,「你難道沒聽過血清膽固醇嗎?」卡普爾回覆,「我和你做個交易。你不要來評論我的飲食習慣,我也不談論你的個性。」純素主義的捍衛者辯稱,他的癌症可能源自偶爾會吃蛋白質(有人說他吃過一次鰻魚壽司),或年輕時修電腦接觸到了有毒金屬。然而,我們可以說,殺死他的是果食主義的飲食:從新陳代謝的角度來說,水果組成的飲食等同糖果組成的飲食,只不過他吃下肚的是果糖而不是葡萄糖,導致胰腺被迫持續產生更多胰島素。至於個性問題──近乎躁狂抑鬱的情緒波動──若說是頻繁的低血糖導致也不過分。附帶一提,六十七歲的卡普爾在我寫作此書時仍舊健在。同樣地,只要發揮點創意(或不良意圖),幾乎任何死亡都可以怪罪於逝者的某些失敗或過錯。費克斯跑步首次感到胸痛和緊繃的時候,肯定沒有「聽他身體的話」;要是魯賓不那麼自顧自的,他也許會在過馬路前看看左右來車。人類的腦袋大概就是會這樣運作,總之每當有壞事發生或有人去世,我們就想尋求解釋,而且偏好一個包含有意識行動者的解釋,譬如神明或精靈、惡人或忌妒的泛泛之交,甚至是死者本人。我們看偵探小說不是想看清宇宙毫無意義,而是想知道,只要有充分資訊,一切都有它的道理。
-
2020-11-21 醫療.新陳代謝
血糖控制不好才打胰島素?醫師圖文解說何時打最好
「同學們,我被診斷出糖尿病了,大家也要注意身體啊!」阿德在大學同學的群組上留言寫道:「可能是太常熬夜又不運動,畢業十年就胖了20幾公斤。」一看到訊息,同學們紛紛留言:「我們還不到35歲,原來也會得糖尿病啊!」「唉…我都不敢去檢查!」「你有什麼症狀嗎?」「我也胖了25公斤,血糖大概也超標囉。」年紀輕輕罹患糖尿病的消息令人錯愕,同窗好友紛紛表示關心慰問,也都開始擔心自己也會成為糖尿病候選人。年輕型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童綜合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任曾耀賢醫師指出,根據目前的診斷標準,若空腹血糖超過126mg/dL,任何時間血糖超過200mg/dL,或糖化血色素(glycated hemoglobin,簡稱為HbA1c)超過6.5%,加上高血糖症狀,即診斷為糖尿病。很多人都認為糖尿病是中老年人才會遇到的問題,然而近年來已有越來越多不到四十歲的青壯年,被檢查出第二型糖尿病。 「大概十個患者中會有一個屬於年輕型的糖尿病,其中男性患者佔的比例較高,」曾耀賢醫師說:「現在年輕型糖尿病患者不僅人數變多,還有個特色,就是這群患者的胰臟功能退化比較快,胰島素的敏感性比較不好,需要積極介入治療,趕緊把血糖控制下來的族群,傳統降血糖藥物也不容易維持血糖穩定,早期積極合併治療或新一代降血糖藥物是保護胰臟功能的策略。」積極介入,改善血糖曾耀賢醫師強調,剛檢查出糖尿病時,醫師都會建議從飲食與運動兩方面著手,來改善血糖。飲食方面要改掉喜歡高油脂、高糖分、高鹽分的飲食習慣,運動方面可以進行有氧運動,讓心跳達到每分鐘130次,每次持續30分鐘,每周運動三到四天,希望可以減掉脂肪與多餘體重。增加肌力訓練亦有助於增加體內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幫助控制血糖值。其實剛開始血糖偏高時,往往沒有明顯症狀,因此高血糖患者普遍不知道自己血糖值早已超標。直到被檢查出糖尿病時,可能往前回推2年、3年甚至更久,就已持續處於血糖過高卻沒治療的狀態。曾耀賢醫師說,「患者發現有高血糖問題時,常常胰臟已經剩下不到一半的功能。這時候,即便是改變飲食內容,增加運動強度與頻率,由於本身胰臟功能不足,就很難有效率地改善血糖值,需要搭配藥物使用。」 曾耀賢主任特別提醒,年紀小於四十歲的族群,較少有固定健康檢查的概念,若發現自己血糖高的時候,常常已是糖尿病比較嚴重的狀況。若糖化血色素HbA1C的數值超過10%,患者不僅是血糖控制的很差,而且連胰臟功能都退化的很快。因此我們在治療糖尿病時,一定要從「保護胰臟,讓胰臟休息」的概念去著手。胰島素可改善血糖並讓胰臟休息在治療糖尿病時,我們一直強調胰臟的健康,究竟胰臟是怎麼調控血糖呢?原來胰臟會分泌「胰島素」這個荷爾蒙進到血液循環裡。有了胰島素的幫忙,葡萄糖便能從血液中進入體內細胞,成為細胞活動的燃料。如此一來,血糖就會下降。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會有高血糖問題,起因於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較不敏感,使胰島素無法有效促使細胞利用血糖。這時,身體為了把血糖降下來,胰臟細胞會更努力地分泌胰島素,但是依然成效不彰。隨著糖尿病進展越來越嚴重,胰臟持續過勞,分泌胰島素的量就越來越不足,患者血糖也越來越難控制。過去治療糖尿病時,常常是等患者口服藥吃了兩樣、三樣,卻還控制不好血糖時,才會使用針劑胰島素控制血糖。然而現在發現,在早期診斷糖尿病時,若加上針劑胰島素的輔助,例如胰島素或腸泌素,可以幫助穩定血糖,並讓胰臟獲得休息。這觀念在治療年輕型糖尿病患者時相當重要。 曾耀賢主任表示,台灣在利用胰島素治療糖尿病時,有四個「十」的困境。第一個「十」是患者常等到糖化血色素高達「10%」時才接受胰島素注射;第二個「十」是常拖到糖尿病病程達「10年」以上,才開始接受胰島素注射。由於拖到很晚才開始使用胰島素,胰臟沒有早期受到保護、獲得休息,後來功能變得更差。因此第三個「十」,就是血糖控制達標者不到「10%」。第三個「十」是當血糖很高才使用胰島素,造成低血糖的機率也會比較高,可能達「10%」。「過去的觀念常以為要血糖很差才會打針,」曾耀賢主任不斷強調:「其實及早使用胰島素治療過高的血糖,保護胰臟功能,是非常重要的新觀念。」目前胰島素的劑型選擇很多樣,有速效型、短效型、中效型、長效型胰島素,可以視患者需求選用不同的胰島素劑型。例如飯後血糖特別高,可以利用短效的胰島素治療;有些患者需要利用長效型胰島素模擬自然的胰島素基礎濃度,讓整體血糖下降;甚至也有長效加短效不同比例的混合型胰島素,有的各佔50%、50%,有的則以70%、30%的比例,適合不同的族群,患者使用也更加便利。胰島素是身體本來就有、不可或缺的荷爾蒙曾耀賢醫師解釋,很多患者常抱持對胰島素的誤解,而有類似「打胰島素會洗腎、失明」的說法,其實胰島素是我們胰臟本來就會自然產生的荷爾蒙,對身體不會有特別的副作用,甚至在懷孕婦女、一歲幼兒、肝腎不好的患者都可以使用,對肝腎功能的安全性高。糖尿病患會洗腎、失明,乃是長期血糖超標的併發症,與胰島素無關。相反的,若能善用胰島素把血糖控制好,越有機會避免腎臟衰竭、視網膜病變。使用胰島素可能遭遇的問題,是患者注射時間點或劑量沒調整好時,可能導致低血糖。我們通常會配合進食的時間來注射胰島素,假使打完胰島素卻吃很少或沒吃東西,就容易出現低血糖。有些患者則是增加了運動量,身體對胰島素敏感性改善,這時就要調整胰島素的注射量,以免出現低血糖。 低血糖會讓患者感到不適,像是血糖值降到70 mg/dL以下,甚至到50 mg/dL以下時,可能出現全身無力、虛弱的感覺。「冒冷汗、視力模糊、發抖、心悸,都可能是低血糖帶來的症狀,」曾耀賢主任提醒:「照顧者若發現患者變得嗜睡、精神不繼,也可能是血糖太低。」若出現這樣的狀況,可以趕緊驗個血糖,然後吃15克糖,大約是三顆方糖,或喝一罐養樂多或一罐濃縮果汁。15分鐘內若沒改善,可再補充第二次的糖份。要減少低血糖發作的次數,最好能規律進食、量血糖。若有運動量增加或飲食量下降的狀況,可以依據血糖值調整胰島素的用量,或搭配使用不同類型的胰島素。曾耀賢醫師回憶,曾經有患者在早上、晚上各打140單位胰島素,一天需要280單位胰島素,因為血糖高舊增加胰島素劑量,反而應該從飲食、運動、注射劑巧著手,這位患者經過指導,調整飲食、運動和避免固定施打部位產生的脂肪增生,漸漸把胰島素劑量調下來,一天只需要80單位胰島素。可見飲食、運動和衛教的配合對糖尿病相當重要。胰島素是幫助控糖的好工具,糖友要好好記錄自己的血糖變動和施打劑量,回診時就能與醫師討論,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組合!原文:善用胰島素,穩定血糖、保護胰臟,醫師圖文解說搜尋附近的診所:內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20-11-19 科別.新陳代謝
糖尿病不可逆! 日常「引病」習慣你我常做,出現這3大症狀已經來不及
糖尿病不可逆!衛福部國健署統計,台灣每年新確診2.5萬人糖尿病患者,尤其第2型糖尿病患者,患病原因都脫離不了不動、不健康飲食、肥胖這3大主因。而糖尿病可說是各疾病的誘發因子,大腦、心臟、腎臟、四肢等疾病,很容易因糖尿病誘發。因此,健康的人應該維持健康生活形態,降低糖尿病的發生機會,而糖尿病患務必遵照醫師指示服藥控制。肥胖是眾多不良生活習慣的結果 糖尿病由肥胖而引起台北長庚醫院、市立土城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任醫師林樹福表示,第2型糖尿病的起因,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肥胖。當體重上升胰島素的利用效率就會變差,身體就會增加胰島素分泌,加強血糖穩定;然而當胰臟不斷加重負荷的工作量,便加快其退化時程,漸漸胰島素分泌量下降,血糖就開始不穩定,逐漸產生糖尿病。肥胖不是單一元素,而是許多不良生活習慣造成,例如飲食不均衡,攝取熱量太多,身體卻活動量不足,讓熱量轉化成脂肪保存在身體。尤其現代大多數上班族,都在久坐行列,也沒有運動習慣,加上飲食難以自主管控,不知不覺體重就上升,慢慢地開始陷入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腎臟病等慢性疾病漩渦。糖尿病初期不知不覺 等到吃多、喝多、尿多已經來不及林樹福提醒,初期糖尿病身體不會有明顯症狀,很多患者都在健康檢查時,才發現自己血糖已經異常,幾乎可以說在不知不覺間,就已經罹患糖尿病。然而糖尿病不會「好」,一旦胰臟功能退化衰竭就沒有辦法完全恢復,最好在沒有發生糖尿病時,就要培養出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期時間監控血糖數值,確認胰臟當前狀況。假使身體因血糖控制不易,出現吃多、喝多、尿多症狀,意味著糖尿病已發展到一定程度。林樹福解釋,當胰島素無法讓血糖進入細胞,血糖值不斷升高,身體就有代償機制,讓血糖在尿液排出。水分會大量流失,排尿量增加就想喝水,也因血糖沒有到細胞內運用,身體會認為養分不足發而出飢餓訊號。林樹福也說,臨床上能發現,糖尿病患者有時口渴不一定只想喝「白開水」,而是想要喝含糖飲料,血糖已經高到會從尿液排出,但仍然會想要喝含糖飲料,原因很可能是生活習慣導致。平時就已經習慣口渴喝飲料,因此在補充水分時,就想要用含糖飲料來當水喝,另外吃甜食容易上升血糖也是可能的原因。糖尿病不僅「慢慢來」 急性症狀恐致命雖然糖尿病是慢性疾病,很多病症都是「慢慢來」,但也有急性病徵恐怕致命!林樹福強調,當血糖無法讓細胞運用,脂肪就會開始分解,游離脂肪酸在肝臟代謝,就會產稱出胴體,當胴體與鉀離子在血液濃度大量升高,導致酮酸血症,會引起心律不整,血壓也會很低,呼吸急促很喘,必須馬上急診治療。林樹福也說,另1項糖尿病急症,就是高滲透壓血症。當患者血糖非常高,沒有明顯胴體反應,血液滲透壓卻拉高,患者脫水會非常嚴重,電解質也會極度失調,患者同樣會感覺到非常不舒服,有可能陷入昏迷,必須馬上急診治療。不論酮酸血症或高滲透壓血症,假使沒有即時妥善處置,都有可能導致死亡。糖尿病前期解查才會知道 確診糖尿病胰臟已退化80%糖尿病即早發現非常重要!林樹福提醒,早期糖尿病由於症狀不明顯,檢驗血糖就變得非常重要。一般人如果空腹8至12個小時抽血檢測,血糖值不會超過100mg/dl,糖尿病前期則在100至125mg/dl之間;如果是飯後血糖,一般人不會超過140mg/dl,如果在140至200mg/dl之間,也是糖尿病前期。 希望疾病會康復會「好」,是絕大多數患者的期盼,然而糖尿病只能控 制無法痊癒。林樹福解釋,糖尿病高風險族群,剛開始會刺激胰島素分泌,讓血糖能夠維持穩定,但胰臟功能開始受損,等到發現到血糖高於正常值時,胰臟功能大約僅剩下常人年輕時的10%至20%,所以等到看到血糖異常時都只是問題的冰山一角,其實胰臟恐怕已經毀損90%。糖尿病只能加強控制 健康生活方式最重要林樹福也說,身體很多器官都會隨著年紀慢慢退化,包括心臟、肺臟、腎臟,也包括胰臟。當不斷加強刺激胰臟分泌胰島素的情況下下,會加快胰臟功能退化,可能在40或50歲,甚至更年輕,就出現血糖控制困難。由於糖尿病是不可逆疾病,只能努力維持,不要讓糖尿病惡化,降低誘發其他慢性病的機會。林樹福再次提醒,不論正常人、糖尿病前期、糖尿病患者,健康生活方式最重要。保持良好飲食習慣,維持規律運動,至少每周5次,每次30分鐘,就能夠幫助控制血糖,特別是糖尿病前期民眾,每年都會有3至10%惡化成糖尿病,如果能夠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至少能降低50%的危險。糖尿病用藥務必遵照醫師指示 每個人狀況都有差異林樹福持續說,糖尿病患者除健康的生活方式,用藥與飲食必須遵照醫師指示外,目前糖尿病用藥大致可區分成增加胰島素敏感度、與刺激胰島素分泌。患者可多利用藥物,讓血糖可以順著尿液排出體外,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同時能保護腎臟。醫生會按照不同病患狀況與需求,開立對病人有益處的藥物。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多喝、多吃、多尿但沒變瘦,就不是糖尿病? 錯!醫師完整解析 糖尿病也會低血糖! 出現強烈饑餓感、全身發抖快補充「這些」食物
-
2020-11-18 新聞.健康知識+
身體缺鎂,血壓、情緒都會受影響!專家:這4種顏色蔬果可補充
你平常會留意補充「鎂」嗎?鎂離子對人體來說相當重要,當鎂缺乏時生理、心理都將受到影響,而生理和心理又是息息相關,長期下來恐怕就會形成惡性循環。不過也不用太過擔心,因為鎂離子其實是相當常見的!那麼到底該怎麼吃、怎麼補才可以補到鎂離子?來看營養師怎麼說!缺乏鎂不僅影響情緒,血壓等也會受到影響王海玲營養師表示,當鎂離子缺乏時血壓也容易受到影響。鎂離子也是一種有利血管放鬆的營養成分,所以鎂離子缺乏者也會常見血壓較高的情況;而不只是血管,其他像是心臟、肌肉、神經、情緒等也會受到影響,如心臟無力、肌肉無力、神經疼痛、心情不佳等,而情緒又會影響血壓,就有可能產生惡性循環。生活壓力大,更要注意營養補充而營養師表示,當生活壓力過大時,身體營養素的流失將會是平常的2~3倍,當然鎂離子也包含在其中。所以當自知身體缺乏鎂離子時,也要注意生活壓力;又或者說當生活壓力大時,更要注意營養補充。鎂離子相當好取得,綠、黃、黑、白的食物都常見到!由此可見鎂離子對人體相當重要,所以當身體缺鎂的時候就應適時的檢視自己的飲食習慣,是否蔬菜量的攝取太少了?因為鎂其實是一種在食物中相當好取得的營養。營養師表示,如果把食物以綠、紅、黃、白、黑五種顏色做分類,除了紅色以外的食材幾乎都有鎂的存在,綠色如地瓜葉、青江菜、青花椰菜等;黃色像是小米也含有很多鎂離子;而白色像是薏仁所含有的鎂離子也相當豐富;黑色像是木耳、海帶、紫菜、黑豆等也都含有相當多的鎂離子。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11-17 養生.聰明飲食
喝牛奶對你有好處?教授:取得牛奶的好處有2項前提
【文、圖/摘自商周出版《我們的身體,想念野蠻的自然》,作者羅伯・唐恩】目前全世界總計約十億人口有體重過重的問題,滿街可見皮帶繃到極限、身體超過負荷的人。這情況尤其在美國特別嚴重,而其他國家也正以非常快的速度迎頭趕上。然而即使在美國,也不是每個人都是胖子。根據統計,美國百分之六十五左右的人過重,其餘百分之三十五的人則沒有這類困擾。一般人往往將體重過重歸咎到飲食或運動習慣上,但這並不是過重問題的全部原因。某些人發胖的理由更為深層、更為神祕,並且與現代西方飲食內容有關。現代人攝取的食物絕大部分來自於馴化動植物,且種類相對較少。當然,如果你恰好奉行吃葡萄柚跟飲用有機駱駝奶的原則,又或者你對飲食內容節制且深思熟慮,那麼你是例外。包括美國在內的整個西方常見食物中,四分之三的熱量由乳製品、加工穀類、單醣、植物油與酒精所貢獻。在農業社會以前,這些成分從未出現在我們祖先的「菜單」選項。距今一萬年前左右,人類食用的植物琳瑯滿目,品種數量可以以萬為單位計算。自從農業社會稍有雛型開始,包圍人類的物種數目及食物多樣性均大幅下降。雖然在經年累月的耕作之後,可食的品種再度稍有復甦,但與採集年代的祖先相較,我們培育的食用物種已侷限許多,並且因為人擇,只有便於栽種、符合口味的品種脫穎而出。於此期間,人類同時失去了採集知識和作物種類的選擇性(目前近千種的作物瀕臨絕種,某些作物則已經完全絕種。),放眼望去,野生莓果無人採收,而全球人類的熱量來源僅仰賴為數極少的作物品種。當然,你還是可以在當地有機超商買到藜麥,但在成堆玉米、小麥、稻米的圍繞之下,要找到這類珍貴的穀類愈來愈像大海撈針。在人人飲食習慣近乎雷同的大環境中,釐清不同體質攝取相同食物後所產生的反應,有助於解釋為何某些個體天生容易發胖,同時另一些個體卻完全不受過重問題影響。現代人代謝新飲食的方式有或多或少的分歧,這必須回溯至各個族群祖先不同的生活型態。想像目前正在進行一項大規模的人體實驗,其中每位受試者攝取的飲食內容和分量皆相同,然後我們回頭檢視他們的狀態(這實驗的假設與文明人的現實生活相去不遠),結果將會如何?你的預測又是什麼?或許部分的人會認為大家的體型和健康狀況會趨於一致。這樣的觀點,恰好是絕大多數的體重控制計畫、運動健身書籍、減重節目,甚至是嬰兒成長量表與醫藥學的最高前提。在這假設之下,只要將飲食調整成葡萄柚水果餐、全肉餐、低脂餐,所有受試者都能瘦得下來。然而真相是即便都吃一樣的東西,我們仍會有胖瘦之分。而造成此差異的分水嶺在過去亙長的歷史中早已畫分清楚,難以動搖地猶如潛伏在人類深層幻想裡的海怪,我們永遠看得見它。祖先的生活決定我們的代謝基因姑且先回到牛奶的故事。如同我在前一章節提過的,並非每一個個體都能在成年後繼續消化乳汁中的養分,而這取決於體內的基因序列。從地理人口學的角度而言,成年後還能消化乳糖的個體,所占的比例相當小。在歐洲人發現新大陸之前,包括印加人、馬雅人在內的所有美洲原住民,他們的成年個體完全無法飲用牛乳,基因也不允許。就算到了今日,全世界仍有百分之二十五左右的人口,成年後無法分解乳糖;百分之四十到五十左右的人口,成年後只有部分消化乳糖的能力。這些總計約十億的人,一旦飲用牛乳,將會出現腹瀉症狀,並且在攝取一般的美國飲食內容後,增重幅度比其餘成年人少了百分之五。在疾病叢生的環境條件中,這些無法完全消化吸收乳糖的個體,因腹瀉而導致身體脫水的風險相對較高,並且從食物中少攝取百分之五的熱量,意味著傳宗接代的機率被削弱。因此,站在演化的觀點,擁有乳糖消化基因的個體是贏家,尤其當這些個體生活在飼養牛隻的族群之中。然而隨著時代變遷,吸收百分之五多餘的熱量,反而變成人體的負擔。廣告標語告訴你「牛奶的好處」時,卻沒有同時警告你,「如果你的身體可以完全消化乳糖」,或是「如果你需要多餘的熱量」,牛奶才對你有好處。由上述例子可知,不同身體面對同一食物的代謝方式大相逕庭,而這是祖先留給我們最根深柢固的遺產,但長年以來,我們卻忽略這項事實。至今在美國農業部(USDA)頒布的食物金字塔中,仍無視於全球多數人口無法順利消化乳糖的統計數據,將牛乳與蔬菜、水果、肉品、豆類並列。而事實上,對科學家來說,哪些種類的動、植物或其加工品,得以定義為「有利於全部人類」的營養來源,依舊是個懸而未決的謎。近年來,現代飲食的轉變在在凸顯出代謝基因的重要性。繼牛乳之後的另一個例子是動物唾液中常見的澱粉酶(amylase)。澱粉酶可以幫助我們分解和消化玉米、馬鈴薯、稻米、番薯等日常作物中所含的澱粉。某些個體能夠高效率地利用澱粉,是因為澱粉酶基因較多,使得唾液中製造出的澱粉酶含量可達到一般人的十六倍。回溯演化史,個體間澱粉酶基因的差異其來有自。農業社會以前的人類,澱粉酶基因數量較少,唾液消化農作物的效率也較低。農業社會成形後,澱粉酶基因多的個體顯然具有演化競爭優勢,因此這項優勢自然而然會遺傳給後代子孫。今日,某些長久以來為饑荒所苦的人民,多餘的澱粉酶基因仍是利基,因為它能夠使擁有相等分量穀類的個體,獲取更多的能量及熱量。但是與乳糖酶基因一樣,相同的基因到了豐衣足食的社會,即成了發胖的元凶和身體的負擔。簡單地說,我們的身體和食物的代謝關係因人而異,一切端看祖先過去的生活模式與我們自己現在的生活模式。讓某些個體存活下來的基因,可能搖身一變成為另一些個體腹部游泳圈的肇因。
-
2020-11-16 養生.聰明飲食
降低勃起功能障礙風險 《JAMA》揭一飲食習慣有幫助
前天(2020-11-13)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發表一篇臨床調查報告,標題是Association of Diet With Erectile Dysfunction Among Men in the Health Professionals Follow-up Study(在衛生專業人員的後續研究中飲食與男性勃起功能障礙的關係)。這項研究是出自我以前的工作單位,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泌尿科。研究的方法是用問卷調查來蒐集飲食習慣和勃起功能障礙的資料,然後分析這兩項資料之間的關聯性。接受調查的人是在1986年就志願參與的五萬多位年紀在40到75歲之間的男性衛生專業人員(平均年齡是62歲),而最後完成調查的人是共有21369位。所有完成調查的人在參與的當時都沒有勃起功能障礙,也沒有心肌梗塞、糖尿病、中風或泌尿生殖系統的癌症。參與人的飲食習慣是根據「地中海飲食指數」分為「高」、「中」、「低」三類。食物中含有越高比例的蔬菜、豆類、水果、堅果、穀類、魚和非飽和脂肪酸(omega-3),「地中海飲食指數」就會越高。「勃起功能障礙發生率」是這樣計算的:有100位參與人各別被追踪了10年(100×10=1000),而他們全體在這10年內總共發生了30次勃起功能障礙,那他們全體的「勃起功能障礙發生率」就是千分之30(30/1000)。另外有50位參與人各別被追踪了20年(50×20=1000),而他們全體在這20年內總共發生了30次勃起功能障礙,那他們全體的「勃起功能障礙發生率」也是千分之30(30/1000)。根據參與人的年齡和他們的「地中海飲食指數」(高、中、低),他們的「勃起功能障礙發生率」統計結果是:60歲以下這一組人:高:15.9/1000中:16.2/1000低:21.1/100060歲到70歲這一組人:高:31.1/1000中:34.3/1000低:37.9/100070歲以上這一組人:高:64.2/1000中:67.2/1000低:68.2/1000「地中海飲食指數」在過去的研究也被發現跟「高血壓」、「心臟病」以及「糖尿病」的風險成反比。所以,飲食中含有較多的蔬菜、水果、豆類、堅果、魚和omega-3脂肪酸是有益健康的,包括男性的勃起功能。原文:飲食和勃起功能障礙的關聯性
-
2020-11-15 養生.樂活人生
飲食均衡就能保證長壽?老年醫學專家:一件事比營養均衡更重要
【文、圖/摘自高寶《這樣過日子剛剛好》,作者大塚宣夫】比起營養均衡,吃得開心更重要某一天,又有一位四十幾歲的S小姐和我討論這樣的問題。「我爸媽說他們每天晚上都去外面吃,而且還輪流吃他們最愛的中式和日式料理。在中式餐館吃餃子配啤酒,日式料理就吃烏龍麵配日本酒,吃到好像連店家都記住他們的臉了。這樣不是營養不均衡嗎?所以我跟他們說,『要像以前那樣自己好好煮飯,配上蔬菜、肉還有魚,不吃均衡一點是不行的!』唉,我媽媽以前那麼喜歡做菜,現在竟然每天都吃外食……。」S小姐一邊嘆氣一邊說著。我說S小姐呀,請別再做這樣的傻事了。別人說他們想吃什麼,妳卻要他們忍耐,叫他們吃那些他們不想吃的,而且還要他們自己好好煮飯,不能講這麼過分的話。人老了以後不管做什麼都會變得很費力,尤其是煮飯和打掃,沒有比這個更累的了,畢竟每天都要和這些事情搏鬥嘛。就算吃外面也沒什麼不好啊?尤其日本人普遍都相信自己煮飯才健康,大多認為外食不好。人在社會上活躍時,還能在某種程度上自由選擇在哪裡吃飯、吃幾次和吃多少,然而上了年紀以後,一旦活動範圍縮小,可以做出的選擇也會跟著減少。特別是,假如做菜的都是同一個人,就算再怎麼嘗試變化,還是會因為相似的味道和烹調手法而吃膩。這就是我們可以好好利用外食的原因。就算是在自己家裡吃飯,也只需要搭配單純用來調味的小菜就好,像是白飯配上納豆、生蛋或海苔。關鍵在於重複吃好幾次也不會膩,以做工簡單的料理為主,菜色也不用太多樣。不必拘泥於用餐地點和形式,順著自己當時的心情,在喜歡的地方吃想吃的東西就好。不用做那些瑣碎和費力的事。人老了以後,簡單吃一吃就是最好的。吃泡麵和生蛋拌飯就是偷懶?所以,天底下的太太們哪,偶爾轉換一下心情去外面吃,或是吃生蛋拌飯解決一餐,其實也一點都不隨便,丈夫反而會覺得很高興。我之前曾經在高爾夫大賽收到作為紀念品的泡麵綜合組,當時一起參加的同輩男性們全都開心地手舞足蹈。(笑)「哇,好想趕快吃吃看!泡麵就是好吃,對吧?」我們此起彼落地感嘆著。泡麵之類的垃圾食物對健康有害,沒有營養,不能當正餐。像這樣的看法也許是一種社會常識,但其實只要你喜歡,想吃就吃也沒有關係。生蛋拌飯和泡麵只是一種舉例而已。以每天的飲食來說,作為妻子,作為丈夫,作為家庭的一員,我想讓它們成為家人之間對彼此的心意,而不是沉重的負擔。「什麼,原來只要這樣就好啦?」像這樣子,偶爾端出一些跳脫日常的菜色也挺好。放下對家人飲食習慣的主張和關懷,讓彼此活得更自在一些吧。和營養均衡相比,好不好吃和想不想吃更重要若要說飲食均衡是否能保證長壽,我覺得並不是。確實,在我們年輕的時候,或者到六十幾歲左右,擁有良好的飲食習慣是維持身體健康的好方法。但是,過了七十五歲之後是否還能這麼說,就令人相當懷疑。為了降低膽固醇和減輕體重,忍著不吃自己想吃的東西,在生活上處處留心,即使有效,也要等到五年或十年後才能看得出來。就我而言,我覺得克制食欲所帶來的壓力,反而對健康更有害。我們每個人的身體機能都會正常運作。先不談年輕的時候,超過七十歲以後,即使食欲下降,身體仍然會依照需求,好好地選擇需要的養分。到了那個時候,我們該注意的是進食的分量。上了年紀以後,即使有食欲,食量也會確實變少,有不少人應該會開始變瘦。也就是說,和營養均衡相比,大量攝取自己想吃的東西是很重要的。現代飲食多元多樣,就算只吃自己喜歡吃的東西,也不會那麼容易就導致營養不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飲食習慣可以更加自由。想吃就吃,想吃多少就吃多少。現代人真的很喜歡把「營養均衡論」掛在嘴邊。一般來說,食物進入人體最短也要花上一週的時間才能被消化完成,而不是以一天為單位,所以不必以一日三餐的標準來更換每天的菜色。粗略地說,以一個月的單位來取得飲食均衡就很足夠了。另外,就算再怎麼計算每一餐所攝取的營養,也要有人吃才有意義。所以,首先必須以「好吃」和「想吃」為前提。
-
2020-11-15 科別.心臟血管
兄弟2人相繼心肌梗塞發作 心導管手術成功保命
新竹縣一名45歲黃姓男子,日前到早餐店時突然不舒服、全身冒冷汗,隨即因劇烈胸痛而無力倒下,用餐民眾急忙協送醫,被送到急診即陷入昏迷喪失意識,緊急心電圖顯示為致命的心室顫動,電擊急救後暫時恢復意識,再由12導程的心電圖檢查,判定為急性冠心症的「急性心肌梗塞」;而數月前,黃男的哥哥也同樣發生急性心肌梗塞,所幸2人都順利搶救成功。東元綜合醫院表示,因黃男情況危急、分秒必爭,但初步就醫的醫院因為沒有緊急心導管室救治服務,隨即啟動與東元綜合醫院轉診合作機制,東元第一時間接獲患者心電圖,同時召集急性冠心症緊急導管團隊待命,抵達東元後,團隊零時差的啟動心導管手術,在30分鐘內迅速完成心導管氣球擴張及支架置放手術,轉往加護病房觀察。經醫師問診發現,黃男平時有抽菸和喝酒的習慣,飲食習慣偏鹹偏油,常喝含糖飲料少運動,因為工作在工廠上班,偶而需要搬重物等負重工作,病發前一晚甚至連續喝了6瓶啤酒,喝得比平常還醉,以為身體還硬朗,未料隔天突然發病。而黃男的哥哥幾個月前也同樣發生急性心肌梗塞,在東元完成急性冠心症導管手術之後順利出院。心臟內科部長暨心導管中心主任張聖典表示,根據衛福部統計處公布去年國人十大死因,排行第二為心臟疾病,且十年來未從榜上移除,其中又以急性冠心症最為嚴重,是一種高致死率的心臟疾病,必須給予適當且及時的治療,在黃金時間內打通阻塞血管以及正確用藥,才能避免死亡和復發。張聖典也指出,黃姓兄弟倆在半年內相繼發生急性心肌梗塞,像這樣有家族冠心病病史的族群要特別注意,尤其需避免抽菸的不良嗜好,並保持規律運動及健康飲食習慣。
-
2020-11-14 科別.耳鼻喉
耳鳴也是胃食道逆流症狀之一! 耳鼻喉科醫師教你幾個日常簡易緩解方式
現代人工作忙碌,往往一不留神就過了用餐時間,導致三餐不定時,或是一整天下來吃到晚餐的時間已經9、10點,太接近睡眠時間,讓不少人因此衍生胃食道逆流問題,進而引發焦慮、緊張、情緒不穩,及併發慢性中耳病症,或內耳疾病如耳鳴、眩暈等,如果沒有正視這個病症,耳鳴問題很可能伴隨而來,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品質。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提醒,如果長期耳鳴卻不願主動治療,嚴重恐導致聽力退化。 4分之1台灣人有胃食道逆流 耳鳴也是症狀之一 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台灣有4分之1的人有胃食道逆流的症狀,近20年來,罹患人數快速成長中。然而很多人不曉得「胃食道逆流」也可能引起耳鳴,主要是因為當賁門關閉不緊,致使胃酸或氣體跑到食道裡,容易引起喉嚨紅腫發炎,進而刺激耳咽管,引起喉咽返流,造成無菌性中耳炎或中耳積水,因此有些人常在大餐之後,出現胃脹胸悶,併發耳鳴、頭昏現象。通常在治療完胃食道逆流之後,耳鳴現象也可望獲得改善。若不及早治療,可能引發中耳及內耳組織的症狀惡化,日久易成不可逆的病變,耳鳴的治療特別頑強而困難,因此從早期耐心治療才有痊癒的機會。 耳鳴多因5大因素所致 及早正確診斷治療病因 臨床上的耳鳴患者多源於年齡增長、耳朵老化,以及噪音損傷或病毒感染、中耳發炎等因素,其他像是過度疲勞、緊張、情緒不穩及用腦過度,抑或是罹患高血壓、心臟病或鼻竇炎等影響,此外,飲食偏好油膩、高膽固醇等三高患者,也容易造成血管阻塞,血液不通暢,影響到內耳循環,進而導致耳鳴、眩暈。耳鳴初期的檢查以患者自述為主,一般是焦慮、緊張、失眠等,最易發生各種不同程度的耳鳴,李宏信說明,包括耳鳴的型態、持續時間、聲音大小等,醫師也會詢問患者病史,因此患者一旦有耳鳴症狀出現,應紀錄發作時間、每次發作時間長短、音頻高低,或者是否會因某種姿勢減緩或更劇烈等,這樣有助於醫師釐清病因,及早正確診斷治療。 避免壓力過大、飲食清淡 減緩耳鳴現象李宏信指出,針對初期症狀輕微的患者,聲音不大且低頻,試著規律作息、飲食清淡,不熬夜及減少暴露於噪音環境中,3個月內多半能不藥而癒。若是耳鳴現象已超過半年以上,嗡嗡聲響已嚴重干擾生活,治療上會使用清血藥物,來打通內耳血液循環,給予修護神經的營養劑,活化再生已受損的內耳神經,協助恢復正常功能,並阻止血管過度收縮,以免內耳缺血、營養失調。患者需有耐心持續治療,建議至少服藥3至6個月,多數都能逐漸好轉,勿因稍微改善就自行中斷服藥,將影響整體的治療時間及效果,病人必須有耐心服藥的決心,方能達到治療目的。家醫科李政道醫師提醒,生活中面臨過度的壓力、經常失眠、過勞及過油、過鹹等飲食型態,都是誘發耳鳴的高風險因子。平日飲食應秉持清淡及營養均衡為原則,不熬夜、適度運動等,有助增強自身免疫力,若有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應控制好病情,才不致影響耳鳴病情。(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咖啡、甜食不是「火燒心」唯一凶手! 飯後2行為也NG 7飲食習慣都是在折磨你的胃! 防胃食道逆流要改掉
-
2020-11-12 養生.健康瘦身
不挨餓瘦身!營養師研發「優減442飲食法」
「減肥」是一生持續的「全民運動」。要將身上的肥肉減掉,最有效方法是「增加肌肉、減少脂肪」,營養師黃韋堯的團隊研發「優減442飲食法」,每天只要掌握黃金10小時的進食時間、吃對食物、搭配運動,就可以不挨餓,輕鬆地增肌減脂,越吃越享瘦,一個月平均減重4公斤。很多人以為「少吃」就可以減肥,但往往減下來的是「肌肉」,而不是「脂肪」,很快就會復胖。其實,成功減肥的關鍵是必須減掉脂肪,增加肌肉讓基礎代謝率提升,才不復胖。營養師黃韋堯所屬團隊研發的「優減442飲食法」,經實證結果顯示,一個月下來可以健康減掉4公斤體重,瘦身效果不錯。所謂「優減442飲食法」,是根據每日控制與分段進食的時間,讓胰島素分泌減緩,降低脂肪合成,增加燃燒激素,進而改善身體阻抗性的一種飲食調整的優化策略。此優化的飲食瘦身法結合時下正夯的「間歇性斷食法」,是以身體機能運作調整區隔進食的時間,在人體燃燒代謝循環最好的黃金10小時裡,在「4hr‧4 hr‧2 hr」的分段時間內,將所有食物吃完即可。也就是:第一餐與第二餐間隔4小時;第二餐與第三餐間隔4小時;第三餐吃輕食無負擔的食物,於2小時內消化完,所以食物在體內大概10小時的時間循環。黃韋堯進一步解釋,一般正常吃正餐大約4小時消化完全,就開始會微餓,因此設定4小時是符合一般人的身體結構,而輕食晚餐吃的量和油脂比較少,大概2小時就會消化完,其他時間以喝水為主,不額外再吃食物;其他14小時不進食,讓身體習慣利用脂肪當作能量去燃燒。若採行「優減442飲食法」,每天妥善分配進食與體內代謝的時間軸,以及優化飲食內容、調整身體荷爾蒙,在「黃金10小時」內可有效提高整體身體的代謝、減少發炎、增加細胞修復、有效利用堆積脂肪當能量作系統式管理,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後,即使往後沒有刻意節食,也不用怕再復胖了。黃韋堯強調,「優減442飲食法」妥善分配運用黃金10小時,不僅提高身體的代謝率,有效減輕體重,也可避免飢餓感可能帶來的身體不適性或心態崩潰而報復性飲食,尤其分段進食能讓體內記憶性燃燒更徹底,堅持度也更持久,才能開心吃,瘦身效果更持久。【飲食建議】1.搭配早餐和午餐為正餐。2.正餐的一半要吃蔬菜;1/4吃蛋白質食物,包含:黃豆、豆漿、黑豆、毛豆、肉、蛋、魚及海鮮;1/4吃水果或澱粉醣類。3.晚餐輕食建議以液體為主,例如:牛奶、豆漿、清湯類或代餐等,不吃固體食物。4.其餘14小時以水分補充為主,每日喝水量須達到至少2000至3000cc,每次喝約200cc左右,1天喝10次,才可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運動搭配】1.一周建議可以有1至2天早上起床空腹做低強度有氧的運動,直接利用脂肪去燃燒產生能量,減脂的效果佳,但如果身體不適或有低血糖問題則不宜運動。2.一周安排1至2天做肌肉的訓練運動,讓肌肉可以生長,不論是減脂還是增肌運動,在運動後補充一杯450cc無糖豆漿即可。營養師/黃韋堯學經歷中國醫藥大學營養研究所國家考試合格榜首營養師NCSF美國運動營養專家SNSAFAA美國個人體適能顧問PFT糖尿病衛教師CDE腎臟病衛教師CKD食品安全管制系統證照HACCP保健食品初級工程師能力鑑定
-
2020-11-11 養生.聰明飲食
維生素C助增強抵抗力 含量前10名的水果是這些
相信大家都聽過一句諺語「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不過雖然蘋果營養豐富,但和人體免疫息息相關的營養素「維生素C」其實在眾多水果當中蘋果不是最多的。李婉萍營養師也笑說,若要以水果攝取維生素C,芭樂吃一顆的話,蘋果恐怕得吃上16顆之多。 究竟維生素C對於人體免疫力有多重要?感冒的時候補充維生素C真的有辦法改善感冒嗎?哪些水果的維生素C含量比較多?來看營養師怎麼說! 維生素C助強化抵抗力,平時應均衡攝取 李婉萍營養師表示,維生素C對人體而言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營養素之一,其中一項最知名的作用就是有助於人體免疫力維持在正常值。維生素C可正常的增加白血球數量以及抗體濃度和活性,幫助白血球抵抗細菌、病毒,強化免疫系統、增強抵抗力,因此平常飲食就維持均衡並適量攝取維生素C的民眾通常抵抗力也較強。 除此之外,維生素C對於人體各種營養合成也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腳色,像是民眾最常聽到的膠原蛋白,也需要仰賴維生素C合成才能更有效的發揮作用,光補充膠原蛋白是不夠的。營養師呼籲平時應保持營養均衡的飲食習慣,並適量補充維生素C,如此更有助於身體健康發展。 適量攝取維生素C 這些族群更要注意 李婉萍營養師表示,除了一般民眾平時應留意維生素C攝取,部分族群更應特別注意,如偏食者、常吃速食或加工食品者、壓力較大者、減肥者、容易牙齦出血者、容易感冒者等。 偏食者或減肥者往往容易營養不均,當中自然也包括了維生素C。而維生素C主要存在於新鮮食物上,常吃速食、加工食品者自然容易忽略。另一方面,人體在面對壓力時會用到腎上腺素,腎上腺素消耗的正是維生素C,且壓力越大消耗越大,因此壓力大的也要留意維生素C攝取。而維生素C也會影響到牙齦及皮膚的凝血狀況,因此常常牙齦容易出血者也要注意是否有維生素C缺乏的情況。至於容易感冒者平常就更應留意攝取,讓維生素C參與體內的免疫反應,以增強抵抗力。 除此之外,從事勞力工作、常激烈運動者,或是有抽菸、喝酒習慣的民眾是更要注意維生素C攝取的族群。因為維生素C是水溶性,流汗會加速其流失速度。抽菸每根會消耗體內約25毫克的維生素C,酒精則會妨礙維生素C的吸收,應多加留意。 感冒補充維生素C有助好轉?營養師:因人而異 許多人在感冒的時候會多攝取維生素C,盼感冒能盡早康復,不過這樣做法有時效果差強人意,因此也有不少研究認為維生素C有助於增強抵抗力,但對於使感冒好轉是沒有幫助的。 對此李婉萍營養師認為,雖然維生素C確實平常就該適量攝取,感冒時才補充也確實對有些人未起明顯作用,不過這必代表感冒時補充維生素C對每個人都是沒有效果的。李婉萍營養師認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在感冒時還是可以嘗試看看,或許真能縮短感冒病程,但要留意的是勿以食物或營養品當藥吃,如若真的感冒、生病身體不適,還是應盡早就醫檢查為佳。 維生素C前10名排行 營養師:飲食均衡最健康 說到含有維生素C的水果,相信不少人第一個直接想到的就是奇異果,不過奇異果在排行中卻不是第一名。李婉萍營養師表示,若以同樣以100g的水果作比較,第一名的是紅心芭樂,其維生素C含量高達約214.4mg。排名第二的是釋迦,約有99mg。而黃金奇異果排名第3,約有90.1mg。其後,泰國芭樂約有81mg,草莓約有69.2mg,木瓜約有58.3mg,柳丁約有56.8mg,白柚約有54.5mg,荔枝約有52.3mg,楊桃則為44.3mg。而未在前十名排行榜中的蘋果,則僅有2.9mg。民眾若想補充維生素C可從中作參考。 不過即便這些食物維生素C豐富,但對健康而言絕對不是僅有攝取維生素C就好,提醒民眾飲食應多元攝取,才是健康的上上之策。 《延伸閱讀》 .吃芭樂對血糖有益?維生素C高出橘子4倍,控血糖如何吃水果才安全? .吃水果不飆血糖!芭樂等水果升糖係數低,懂吃水果血糖才不會亂飆! .吃芭樂也能養肝?這些食物都有利保養肝臟,營養師指護肝關鍵!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11-10 科別.泌尿腎臟
常喝鮮奶茶會導致腎結石?有這些飲食習慣才要小心
日常生活中,不管天冷天熱,許多人都喜歡來上一杯手搖飲犒賞自己,不過,隨著現代人健康意識抬頭,添加了奶精的奶茶,熱量高又缺營養,於是部份人開始傾向於喝鮮奶茶,認為將奶精換成鮮奶應該比較健康,但網路上又出現謠傳「鮮奶茶中含有草酸鈣成分,喝了會導致腎結石或膽結石。」這是真的嗎?草酸鈣大部分由糞便排出 不會滯留體內產生腎結石聽說茶葉富含草酸,而牛奶富含鈣質,兩者結合後會形成草酸鈣結石,對此,食藥署在食藥闢謠專區指出,實際上鈣確實會在腸道中與草酸結合,形成不溶解、不被吸收的草酸鈣,但大部份都由糞便排出,並不會滯留在體內而造成腎結石。腎結石常見5大因素所致 多喝水且鈉、普林、蛋白質應適量攝取腎結石主要有鈣結石(草酸鈣或磷酸鈣)、尿酸結石、感染性結石及膀胱酸結石等,主要原因可能有家族病因、水分攝取少、高鈉飲食、高普林飲食或是用藥狀況,如長期補充鈣片、維生素C。因此,食藥署建議,多喝水,攝取足夠的鈣質,減少高鈉、高普林、高蛋白的攝取量,如有身體不適,應適時就醫診治並遵醫囑治療。避免影響鈣吸收 這些富含草酸食物應不能同時食用 此外,攝取過多草酸食物會影響礦物質,如:鈣、鎂、鉀等吸收,所以在鈣質攝取方面,食藥署強調,應避免同時食用富含草酸的食物,如:茶、啤酒、草莓、葡萄、巧克力、菠菜、芹菜、芥菜、韭菜、杏仁、腰果等,才能使吃進去的鈣充分利用,不致使鈣質缺乏。延伸閱讀: 無糖茶當水喝超傷腎! 毒物專家公布茶喝太多3健康危機 喝拿鐵就不怕鈣流失? 真相恐怕恰好相反
-
2020-11-08 科別.消化系統
胸悶、胸口灼熱 小心胃食道逆流
一名70歲的戴伯伯,晚上入睡時一躺下就會感到胸口灼熱、甚至疼痛,也因此出現睡眠障礙,每天晚上必須要坐著睡覺,到醫院進行胃鏡檢查,確診為嚴重的胃食道逆流,開始藥物治療後,症狀改善,醫師叮囑戴伯伯要改掉吃完飯就去睡覺的不良習慣,目前狀況大為改善,晚上也能好好睡覺。另一名40歲的陳小姐,工作壓力大,吃飯常常不定時定量,每次飯後都會覺得胸悶、胸痛,胸口像是有大石頭壓住,必須做深呼吸的動作才能稍稍緩解,因為工作忙碌,近期症狀越發嚴重,影響生活,經轉診到醫院門診,安排胃鏡檢查確認為胃道逆流後,轉回診所接受後續追蹤治療,症狀終於得到緩解。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指出,根據衛生福利部健保署2019年統計,近年來由於國人飲食習慣改變及肥胖問題的普遍,胃食道逆流疾病約76.6萬人次,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社區及家庭醫學部醫師洪惠芳表示,胃食道逆流的症狀變化很大,分布的年齡層也很廣,台灣的盛行率約從5%至24.6%。在臨床表徵上,部分有典型胸口灼熱等症狀,但是更多的病患症狀並不典型,有的病人會感覺喉嚨卡卡的、胸悶、胸口異物感、慢性咳嗽、吞嚥困難、聲音嘶啞、或口臭等症狀,做了心臟、肺部、或喉嚨的檢查都沒有發現問題,最後轉診至腸胃科門診經胃鏡檢查才確診。洪惠芳說,在治療方面,針對輕微的胃食道逆流主要是飲食習慣的調整,不一定需要藥物的治療,每天定時定量不過飽,細嚼慢嚥不著急,吃完飯後不要躺下或做任何腹部加壓的活動。如果症狀較嚴重可搭配氫離子幫浦抑制劑藥物治療,一般來說,症狀多會在1到2周內得到改善,完整的藥物治療建議使用至少4周。若是藥物治療無效或需長期服用藥物,內視鏡手術或外科手術治療(胃底摺疊術 Nissen fundoplication)也是可考慮的治療方法。
-
2020-11-07 科別.消化系統
為何台灣成洗腎王國?原因恐跟這項極普遍的飲食習慣大相關
台灣(人)在不少領域或是各種比較排名常常都能名列前茅,像是羽球的世界球后戴資穎、最友善國家、台灣的外匯存底……等,都是令國人所驕傲的事情。不過,台灣有那麼多好的排名,當然也會有在壞的排行榜上出現的項目,而且大家肯定不陌生,那就是台灣洗腎率是世界第一!因此才會有台灣是「洗腎王國」、「洗腎之島」的稱號。根據美國腎臟登錄系統(USRDS)最新年報公佈全球尿毒症排行,台灣洗腎率仍維持世界第一高,這樣講或許很無感,但若用數據描述,可能大家都會嚇一跳,因為2018年急、慢性腎病患者共花掉健保513.78億元(國內洗腎人數超過9萬人創歷年新高)。看了排行榜與數據,或許許多人很納悶,為什麼我國的洗腎率(洗腎人口)高居不下?這就得從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做的「2018年腎病年報」講起。年報中顯示,我國從約莫二十年前開始至今,洗腎人數成長了約莫四十個百分點,但在這二十年間,洗腎原因從以往的腎絲球腎炎漸漸轉變成糖尿病!尤其現在糖尿病已有年輕化的現象,因此預估未來洗腎人口的平均年齡將逐漸下降。因為糖尿病洗腎的比例逐漸上升,因此要探討洗腎率高居不降的原因,我們最好能大致了解引起糖尿病的因素。《糖尿病學》(Diabetologia)醫學期刊有一探討含糖飲料與糖尿病關聯性的大型研究,其結果顯示了每天喝一罐340毫升含糖飲料的人,比一個月只喝一罐者,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機會增加了22%。這也就意味著,愛喝含糖飲料是引起糖尿病的因素之一!而根據《HEHO健康網》的報導,現今台灣未滿19歲的青少年比起20年前,喝手搖杯的量增加了1.5倍。不僅如此,手搖杯比罐裝飲料更加危險,因為裡面是果糖,果糖在代謝過程最後會變成脂肪;而果糖類甜味劑最後則會變成尿酸。攝食過多的甜味劑,會讓身體脂質代謝異常,引起痛風和腎結石。看到這邊,讀者們是否已經把手上的飲料放下來了呢?想要遠離洗腎,除了少喝手搖飲或其他含糖飲料之外,也可以多加注意飲食習慣,如:避免重鹹或過多油鹽糖、少吃精緻澱粉、多吃蔬果;另一方面,調整自己的作息,避免熬夜而早睡早起也是幫助身體代謝的好方式!最後,當然要記得保持或養成運動習慣啦~
-
2020-11-07 養生.聰明飲食
每4分42秒就有1人罹癌! 預防癌症,用餐時照著「吃飯指南」吃降低風險
癌症時鐘快轉,與前一年相較,2017年癌症時鐘快轉16秒,每4分42秒就有1人罹癌,新發癌症人數達11萬1,684人,較2016年增加852人,雙雙創下紀錄。台灣癌症基金會建議,多吃蔬果、少吃加工品,實施健康用餐10守則,就能遠離癌症威脅。預防癌症要養生良好習慣 第一步就是均衡適量飲食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想要預防癌症或是接受治療的癌友,都必須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攝取蔬果、全穀類,提高纖維量,少吃培根、香腸、火腿等加工肉品,以及蛋糕等精緻糖食物。醫學研究證實,每天攝取的飲食種類與腫瘤之間有著密切的關連性,預防癌症的第一步為均衡及適量的飲食,持續運動,保持熱量攝取的平衡,維持適當體重。在飲食方面,應該多多攝取新鮮水果及蔬菜,補充豐富的膳食纖維,研究發現,纖維能減少腸癌,除了減少腸內致癌因子,並改變腸中的細菌種類,減低腸中酸性,提供短鍵脂肪酸,維持腸內膜的正常分化,避免癌細胞的形成。豐富纖維 可防止乳癌發生另有研究發現,攝取豐富的纖維,可以阻止肝內臟循環中的動情激素(estrogen)減低,進而防止乳癌的發生。美國防癌學會曾公布食物攝取指南4大原則:1.盡量攝取來自植物的食物,每天至少食用5份新鮮水果及蔬菜,每天多食用麵包、穀類、穀物產品、米、麵或豆類等食物。2.限制高脂肪食物的攝取,特別是來自動物脂肪。3.適當運動、維持體重。每天至少有中度以上的運動達30分鐘保持適當體重。4.限制酒精類飲料的攝取。降低罹癌風險 用餐這些原則要記牢如何降低罹癌風險?台灣癌症基金會則整理「健康用餐10守則」,依序為:(1)先吃蔬菜再吃肉(2)肉類蛋白豆類有(3)蔬菜雜糧纖維多(4)菇類蔥蒜樣樣優(5)可見脂肪要Say No(6)外皮肥肉要挑走(7)少吃煙燻和燒烤(8)蒸煮清燉最爽口(9)少碰甜點不會錯(10)天天蔬果健康多(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人為什麼會得癌症? 專家點出關鍵原因...每天都在發生 一口就含15種國際公認「第一級致癌物」! 全球600萬人都愛
-
2020-11-06 癌症.乳癌
女性殺手——乳癌,尤其有家族史的要特別注意!
在最新的國健署統計,女性的惡性腫瘤——乳癌,在全國女性發生率排名是第一名,致死率排名是第四位。在以前男醫師的比例相對多,許多年長女性可能會諱疾忌醫,導致許多病患都拖到病情惡化時才就醫。隨著時代的改變,現在乳房檢查越來越普及,但 一般外科陳榮堅醫師 提醒大家要有一個觀念——檢查不代表治療,有些人雖然規律地做檢查,但是仍有可能某一天突然發現自己罹患乳癌,就難以接受。罹癌的原因可能因為生活習慣,可能因為家族遺傳,無論如何,定期的檢查還是有它的必要性。且越早發現需要付出的代價就越少,醫療科技的進步,對抗癌症的方式越來越多,也提倡精準醫療,無論是副作用或是傷口,都能夠降得越來越低。檢查不代表治療癌症的分期:大部分的癌症都分為四期,第一期的乳癌:五年的存活率高達 95.6%,雖然檢查不代表治療,但是早期檢查發現治療的效果也會更好。 ⠀如何遠離乳癌?1.戒掉抽菸、喝酒的惡習,乳癌與荷爾蒙有關,而荷爾蒙的調節又與油脂有關,因此避開高油脂飲食習慣也是相當重要的。2.可以自我檢查乳房是否有硬塊。3.有研究顯示 30 歲以前生育第一胎,有機會降低罹患如癌的機率。罹患乳癌的高風險族群◎家族有乳癌病史◎初經早、停經晚,指的是 12 歲以前初經來潮,55 歲以後才停經。 ⠀◎建議女性30歲以後,每一到兩年做一次乳房超音波檢查;40 歲以後加做乳房攝影。本文摘自健康多1點 原文請點此
-
2020-11-05 養生.抗老養生
擅長大腸鏡檢查、致力推廣癌篩的台大名醫如何預防大腸癌?邱瀚模靠這2招
致力推廣大腸直腸癌篩檢、擅長大腸鏡檢查的邱瀚模,回憶起自己第一次「被做」無麻醉大腸鏡檢查,「那是我在日本研習時,指導教授為我做的檢查,在那個診療檯上,這麼私密的部位⋯⋯」醫學不是純科學。疾病治癒或得到控制,病人、家屬的心能不能癒合,對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而言,都是同等的重要。 醫者父母心,但是又有多少位醫師真的做到? 有位病人的家屬曾寫信給邱瀚模的助理陳薏茹表達謝意,信上寫著:「我永遠記得,您問我爸爸還好嗎?而且我們還不熟,謝謝您。」 陳薏茹事後表示,這是因為邱瀚模很怕這位家屬的父親在健康檢查發現到癌症,打擊太大,請她有空時記得多關心家屬。 對病人感同身受,深信情感能彌補傷痛 「要從日常病房工作中接觸的病人、家屬身上,感受他們的愛和喜悅,他們的憂傷與悲痛。」 邱瀚模說,這段文字出自《生活之道:現代臨床醫學之父奧斯勒醫師生活與行醫哲學》(原書名《平静の心―オスラー博士講演集》),是一本對他影響深遠的書。 接著,邱瀚模又突然聊起他最愛的一部電影《明日的記憶》,他說:「疾病固然會侵蝕一個人的一切,但是深厚的情感卻能彌補傷痛。」 行醫的智慧,他一點一滴落實在診間。 體驗大腸鏡檢查,學會體貼受檢者心情 說著說著,致力推廣大腸直腸癌篩檢、擅長大腸鏡檢查的邱瀚模,回憶起自己第一次「被做」無麻醉大腸鏡檢查,「那是我在日本研習時,指導教授為我做的檢查,在那個診療檯上,這麼私密的部位⋯⋯」 他接著說,他非常能理解被檢查者「當下的心情」,醫療人員得在那密閉空間裡找到彼此相似的文化背景,才能讓受檢者感到放鬆。 當時指導教授帶著邱瀚模一起看著螢幕中的大腸,邊說邊解釋,在這過程裡,指導教授對邱瀚模說:「你每一次做的大腸鏡檢查,都足以影響你的病人日後願不願意再做檢查。」 這樣的場景就等同是在教學,也讓邱瀚模的「心」放鬆不少。 推廣大腸癌防治,健檢不是愈多愈好 事實上,邱瀚模的祖父死於直腸癌,他無奈地說:「或許是爺爺生不逢時,那年代在台灣完全沒有篩檢這個選項,確診時已經第三期,手術後又復發⋯⋯」這個癌症其實是相對溫和的,邱瀚模語帶溫柔的說,只要能夠早期被發現,內視鏡醫師就可以阻斷它的進展。 他拿起手機裡的照片,「這是我前兩天以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為病人切除的大型腺瘤性息肉,長徑約4.5公分。」 大腸癌在2006~2017年,連續十幾年連續蟬聯台灣癌症榜首,但在2015年開始,大腸癌的罹癌人數才首度呈現負成長,這其中得歸功於「免疫糞便潛血檢查」篩檢,而邱瀚模則是幕後的推手之一。 邱瀚模說,我們每個人只要願意接受篩檢就有機會早期發現大腸癌,而篩檢陽性者則一定要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我們才不會錯過免於大腸癌死亡的大好機會。 這年頭愈來愈多人願意花大錢做健康檢查,談起這,邱瀚模表示,雖然他身為健康管理中心主任,但他覺得健康檢查項目並不是比項目多寡,也不是儀器愈新愈好,重點是健康檢查項目是否涵蓋重要疾病,且這些疾病是否有有效的檢查工具,以及家族史等各方面的考量。 邱瀚模舉例,「我祖父有直腸癌,母親有高血脂症,因此,這兩個疾病相關項目自然也是我在健康檢查中會特別會留意的。」 全家天天喝蔬果汁,盼孩子養成習慣 「腸道要有好菌,但要健康也得看你餵它吃什麼,每天早餐,我們家餐桌上一定有四杯現榨的蔬果汁。」邱瀚模說。 「那,小孩也喝囉?」記者問,他說:「對啊,也許一開始他們是有些排斥,久而久之也就慢慢習慣,希望這個飲食習慣日後還會烙印在他們的腦海深處裡。」 不覺得我們長大後也會尋找孩提時的味道嗎?可能是一根棒棒糖、奶昔、冰淇淋、蘋果,而這些食物都足以影響身體的好與壞。 「我希望他們永遠會記得蔬果汁,也養成這份習慣,即便長大後在外求學、工作、成家,也會自己找回這份味道。」 運動維持體能,持續為癌症防治奮鬥 邱瀚模跑步很多年了,他說他的運動種類一直在改變,之前是網球、游泳,後來發現跑步「最省時」。 早上6點起床時,習慣性的以手機app查看空氣品質指標(尤其是PM 2.5),若顯示綠燈就快去跑步。 都不會想中途折返嗎? 「我是從住家附近起跑,若要回家必定得先跑回起跑點,實在沒辦法偷工減料,這一圈是2.6公里,通常也花不到15分鐘。」 但是,跑步不是會傷膝蓋嗎?「我有在做瑜伽喔!」記者忍不住驚呼,「真的、假的!」 適度的瑜珈,有保護膝蓋的作用。 「一開始是因為一直抱怨肩頸痠痛被老婆抓去…不過上課時,我都會儘早到,當『角落生物』。」邱瀚模笑說,現在有別的男同學加入,其實時間久了,也就不尷尬了。 事實上,執行內視鏡手術有時得花兩、三小時以上,是很耗費體力也很需要專注的,「跑步、瑜伽都可以讓我的體能保持在最佳狀態。」邱瀚模說。 「堅持下去,走進社區。大腸癌的死亡率,它一定會持續的往下降。」邱瀚模的骨子裡還是心繫著大腸癌。 邱瀚模小檔案 出生:1969年現職: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暨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嗜好:跑步、閱讀每日必做:- 喝蔬果汁- 跑步(出發前會先查看空氣品質指標,尤其是PM 2.5)包包裡必備:電腦、隨身碟、USB轉接頭、筆、筆記本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人生,是持久耐力馬拉松!施昇輝「減法理財術」:穩穩賺、慢慢賺,才能久久賺.老公退休後超依賴、什麼都要管?還沒得憂鬱症之前,趁早放棄當個「好老婆」.長照、死亡都是人生最後課題…屆時你想怎麼做?專家給了這些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