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3 癌症.抗癌新知
搜尋
飲食習慣
共找到
1305
筆 文章
-
-
2021-02-05 養生.聰明飲食
奉行肉→菜→飯的用餐順序對健康才好?不能一口飯配肉或菜嗎
讀者李先生在2021-2-2用臉書簡訊詢問:林教授您好,我很喜歡您的網站,您以相關研究成果進行闢謠,加深我對營養學的興趣。想跟您請教一個問題,我周圍有些人強調說,如果想減肥,第一口一定要吃肉;另有些人說,第一口一定要吃菜。而且各自都有其主張。就是沒有人說第一口要先吃飯,他們都說第一口吃飯對身體不好。結果當我開始實行均衡飲食及飲食控制時,我就故意第一口先吃飯,一段時間後,我的體重跟體脂都降下了。反而我那些沒有飲食控制,堅守第一口吃肉或吃菜的朋友,他們的體重跟體脂沒有改變(有些還上升)。結果當我說,其實第一口吃什麼沒差,重點在均衡飲食跟飲食控制時,他們就都很認真地告訴我第一口先吃什麼才重要(尤其是強調第一口先吃肉的,說可以啟動身體裡面的有的沒的功能…太專業我忘了。)我是很傻眼。當然,我也不是專家,我認為也有可能他們真的是對的。所以想請問教授,對於用餐時的進食順序上有沒有什麼較專業的看法或研究成果呢?我想,大多數人都知道《大營養素》(macronutrients)可以分成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三大類。大多數人也應當都知道蛋白質的主要來源是瘦肉和豆類,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是米飯和麵點,而脂肪的主要來源是肥肉和食用油。不過,大多數人應該不知道這三種營養素在用餐時會有先後順序的要求。以台灣人來說,大多數人是一口飯配一點肉或菜,而在吞嚥後,再重複這飯菜混合的過程。也就是說,大多數台灣人並沒有需要選擇先吃肉再吃飯,還是先吃飯再吃肉的問題。可是,美國人就不太一樣。一般來說他們是先吃沙拉和麵包,然後再吃肉。所以,很明顯地,美國人通常是先吃碳水化合物,再吃蛋白質。那,不管是台灣人,或是美國人,傳統的飲食習慣真的是對健康不好嗎?有關用餐時食物的先後順序對健康的影響,目前的研究是非常有限,而且幾乎全都是針對血糖的控制而做的。例如下面這兩篇最新的研究論文:2020年:Food order and glucose excursion in Indian adults with normal and overweight/obese Body Mass Index: A randomised crossover pilot trial(體重指數正常和超重/肥胖的印度成年人的食物順序和葡萄糖偏離:一項隨機交叉試驗)2019年:The impact of food order on postprandial glycaemic excursions in prediabetes(食物順序對糖尿病前期患者餐後血糖偏離的影響)這兩篇論文的結論都是說把碳水化合物留在最後才吃是比較能緩和餐後血糖的上升。還有一篇2019年發表的綜述論文也是很好的參考資料。請看Impact of Nutrient Type and Sequence on Glucose Tolerance: Physiological Insights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營養類型和順序對葡萄糖耐量的影響:生理學見解和治療意義)。它的結論是:「實驗證據表明,餐前食用蛋白質和脂肪可以在整個葡萄糖耐量譜圖中顯著降低餐後血糖。 引起這種作用的機制包括胃排空的延遲以及葡萄糖刺激的胰島素釋放的增強和肝胰島素清除率的降低,從而分別導致較慢的葡萄糖吸收和高胰島素血症。 從臨床角度來看,營養素預負荷的降血糖作用在強度上可與目前的降血糖藥相媲美,而在二型糖尿病患的效果比在糖尿病前或非糖尿病患者更大,並且似乎可以長期維持。更了不起的是,用餐時把碳水化合物留在最後吃,也可以達到同樣效果。」從上面這個結論就可看出,對糖尿病患而言,把米飯、麵點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留在最後才吃,是一個控制餐後血糖的好辦法。所以,如果是吃西餐,那就先吃沙拉和肉,最後才吃麵包,而如果是吃中餐,那就先吃青菜和肉,最後才吃炒飯或炒麵(不太可能最後才吃白飯)。但是,請注意,上面的建議都只是針對糖尿病患,或是糖尿病前期的人。也就是說,對於血糖正常的人,目前並沒有建議要用這種方法來控制血糖。至於讀者李先生所關心的《先吃飯對體重和體脂的影響》,我並沒有看到相關的研究,所以也就無法做客觀的評論。不過就我個人而言,我是絕對不會改變我的飲食習慣。我還是會繼續吃飯配肉和菜,而不會去管什麼先後順序。畢竟,這樣的飲食習慣60多年來並沒有害我得三高,變胖,或造成什麼其他問題。原文:肉→菜→飯,順序重要嗎
-
2021-02-04 科別.婦科
月經沒來、經血量異常?曾郁文:月經異常,可能身體3部位出現問題
月經異常是不少女性常見的生活問題,往往讓人不便,月經久久沒來也讓人憂心是否懷孕。不過出現月經異常情況需要注意的可不只有是否懷孕,更要注意的是是否有健康問題,甚至是疾病、癌症的疑慮。 月經異常與過早死亡有關? 婦產科曾郁文醫師指出,月經不規律往往是疾病的警訊。根據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於《英國醫學期刊》一項發表的大型研究指出,月經不規則與過早死亡息息相關,且越早出現者過早死亡機率越高。以結論看來,月經不規律者BMI值過高、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健康風險普遍比一般人還高。曾郁文醫師提醒,月經不規則可以視為疾病警訊,同時也可能是疾病的起因,因此若有出現月經不規則者,應盡早檢查不可大意。 月經沒來、經血量異常?月經異常3大問題包括腦! 卵巢可能相關疾病: 曾郁文醫師表示,月經不規則的常見主因之一就是BMI值過高,其不僅是癌症、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因子,對卵巢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引起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容易導致排卵異常,包括經血量異常、月經沒來,或合併出現多毛的情況、痘痘變多等。醫師也呼籲,有肥胖情況者,若有月經異常的情況更要注意。 子宮可能相關疾病: 另一方面,月經異常也常見出自於子宮,例如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症,兩者可能導致月經量大;子宮內膜息肉則可能導致不斷的異常出血,這三者屬於良性的疾病。 惡性疾病則包括了子宮頸癌及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但可從非經期內的陰道出血作觀察,其為一個警訊,另外也會有白帶增加的情況,若出現了腹痛、排尿異常往往已進入了晚期,呼籲有發現相關症狀盡早檢查為佳,平時也應定期作子宮頸抹片檢查。 子宮內膜癌則可能出現如子宮息肉相似的症狀,月經量變大及異常出血。因此若有發現相似症狀,雖不用過度緊張,但也不能輕忽。特別是許多人會認為是年長者的疾病,但其實也可能發生於年輕族群身上,應多加留意。而曾郁文醫師在此特別提醒更年期的婦女,若於停經後又發現不正常出血,一定要多加注意,盡早作子宮內膜相關檢查為佳。 腦部可能相關疾病: 除了卵巢與子宮病變之外,曾郁文醫師也指出其他常見的風險因子,值得注意的是,其與腦部有關。 曾郁文醫師指出,腦部的下視丘若出現異常的症狀相較前述幾項較不明顯,形成下視丘機能障礙,會影響荷爾蒙分泌,導致月經也跟著出現異常。此情況常出現在飲食不均、營養不良的族群身上,例如極端控制飲食的模特兒、為了美觀急速減重的族群等。而像是準備應考的學生、工作繁忙的上班族等,壓力過大的族群也有可能引起下視丘異常,當中也包括了心理創傷等情緒壓力。 另外,引起月經不規則和腦部相關的原因,也包括了腦下垂體異常,如腦部出現腦下垂體腺瘤,最常見為泌乳激素瘤。其較難發現,未妥善處理恐會不斷擴大,處理起來更加棘手。 因此曾郁文醫師也表示,診斷時通常會綜合評估患者的飲食習慣、BMI、壓力狀況、抽血檢查、超音波檢查、腦部檢查(如MRI)等作一個全面性的檢查,也提醒自身若為上述族群多加留意。 19歲月經異常,檢查確診子宮內膜癌 月經異常不論年記為何都要留意,曾郁文醫師分享自身診間案例,就曾遇過一位19歲年輕女性檢查出子宮內膜。該名女子體型較為肥胖,據陪診的母親表示,女子從12~19歲之間月經都相當不規律,久至3~4個月才來一次。超音波檢查時發現子宮內膜非常厚,曾郁文醫師原認為僅僅只是子宮內膜增厚,畢竟患者還相當年輕,但沒想到進一步檢查切片化驗後發現竟是子宮內膜癌。所幸該名患者發現的早,為子宮內膜癌第一期,經治療並無大礙,也無須切除子宮。 留意月經異常保健康 超過3個月速就醫 曾郁文醫師提醒,月經正常與否攸關身體健康,不論是大小疾病都有可能,若有超過3個月月經異常的情況,就應盡早就醫檢查,萬不可再持續自我觀察,停經後出血也包括在內。 平時也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適時紓壓避免壓力過大、適度飲食及運動避免過胖或過瘦。而抽菸已是多國研究證實和各種疾病、癌症等息息相關的習慣,自然也應避免。 另外,身有慢性病、婦科相關疾病、家族史者也要多加注意。例如糖尿病患者也容易病發各種疾病,當中就包括了子宮內膜癌,是一般人的3.4倍之高,應遵照醫囑規律用藥及回診,以達妥善控制。家中若有相關的家族史者,風險也會較於一般人來得高,也應多加了解,對其防範。 除此之外,遲遲未生孕者、晚孕者、不生者,這類的族群罹患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的機率較高,應多加留意。值得注意的是,卵巢癌雖不會導致月經異常,但據研究發現,月經異常者罹患卵巢癌的機率比常人還要來得高。 《延伸閱讀》 .月經沒來怎麼辦?醫:28天正負7天算正常,這些情況速就醫。 .更年期後出血是回春?是癌症?醫:3族群更要留意!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2-04 科別.消化系統
脂肪肝會消失嗎?會遺傳嗎? 專家警告還在做這「7件事」小心變肝癌
現代人吃得好、睡得好,不僅三高容易找上門,就連肝臟也被養成肥肥胖胖的「脂肪肝」。尤其近年來,脂肪肝人口在台灣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根據調查顯示,脂肪肝的盛行率大約是43%,也就是每100個人,將近一半的人患有脂肪肝,是國人值得加以警惕的健康問題。然而,脂肪肝會不會變成肝硬化?有哪些症狀?嚴不嚴重?容易罹患的族群是哪些?最重要的是,是否有釀成肝癌的危險? 脂肪肝俗稱「肝包油」 熱量過多所致脂肪肝指的是肝臟內的脂肪(主要是三 酸甘油酯,Triglyceride)含量超過肝臟總重量的5%以上,或者肝組織切片超過10%以上的肝細胞,有脂肪空泡堆積的情形,就稱為脂肪肝。簡單來講,脂肪肝就是脂肪堆積在肝臟組織上,也就是俗稱的肝包油。實踐大學食品營養與保健生技學系助理教授陳巧明解釋,當我們吃了食物之後,胃腸吸收的營養素會經由肝門靜脈聚集在肝臟,而肝臟會根據身體的需要,進行各種營養素的儲存與代謝。不過,當身體吃進過多的熱量或脂肪的情況下,肝臟便會將多餘的熱量轉換成脂肪儲存起來,當肝臟蓄積的脂肪越存越多,也就發生俗稱「肝包油」的脂肪肝。 脂肪肝高危險族群 7情況要提高警覺脂肪肝常見原因有肥胖、血脂過高、糖尿病、酗酒等原因,其中又以體重超重為常見原因;陳巧明補充,蛋白質攝取不足的人,也容易有脂肪肝。 1、肥胖肥胖程度已被證實與脂肪肝的發生有正相關,尤其身體質量 指數(BMI)大於30的民眾更要注意;其中,有腹部肥胖身材的人,也就是腰圍肥胖者,男性腰圍大於90公分、女性腰圍大於80公分者,都是容易罹患脂肪肝的高危險群。 2、酗酒飲酒過量是造成酒精性脂肪肝的主要原因,因為酒精氧化產物會影響肝臟代謝脂 肪的途徑,造成三酸甘油酯的堆積,而形成脂肪肝。 3、代謝症候群患者患有代謝症候群的人也容易發生脂肪肝,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因為血糖控制失常,導致肝臟製造及代謝脂肪的功能也發生異常,容易使得脂肪囤積在肝臟裡;研究更發現,糖尿病患同時伴隨有肥胖問題,脂肪肝的程度更嚴重;此外,血脂肪過高,也容易引起脂肪肝。 4、過度熱量攝取者不論是油脂、澱粉或糖分,只要攝取過量,都會讓肝臟蓄積過多三酸甘油酯,引 起脂肪肝。 5、肝炎患者研究發現,患有C型肝炎患者,有一半以上出現脂肪肝,但C肝病毒治療好後, 脂肪肝也會隨著消失。 6、開刀或減重過快者進行手術或是減重過快的人,可能會影響肝臟對脂肪的代謝,進而造成脂肪過度 堆積在肝臟中,而形成脂肪肝;因此,減重不宜過快,每週最好不要超過0.5~1公斤為基準。 7、長期蛋白質攝取不足者長期缺乏蛋白質,不能滿足人體生理所需,會導致脂質代謝異常,使脂肪囤積在肝 臟,經常發生在厭食、飢餓,或過度減重的身上,稱為「營養不良性脂肪肝」。 脂肪肝會自己消失 適當飲食、運動+體重控制脂肪肝是可逆的症狀。陳巧明說,只要透過適當的飲食、體重控制以及養成運動的習慣,一段時間後脂肪肝通常會自行消失;不過,若沒有積極治療,引發嚴重的脂肪肝,將會提高肝臟發炎的可能,進而影響肝功能。若仍然置之不理,長期肝臟發炎會釀成不可逆的肝臟細胞死亡,也就是俗稱的肝硬化,就會提高肝癌發生的機率。 脂肪肝有無症狀 因人而異事實上,脂肪肝會不會出現症狀要視體質而定。許多人雖然患有脂肪肝,但是抽 血檢查發現肝功能是正常,這些族群多半也不會有什麼症狀;即使到了嚴重一點的脂肪肝,假使肝指數還在正常範圍內,可能也不會出現任何不適的症狀。不過,的確少數人會出現疲倦、全身 無力、噁心、嘔吐等症狀,到了中度以上 的脂肪肝,很有可能會出現肝腫大、右上 腹壓痛的情況,透過抽血檢查,則很有可能發現肝指數(GOP、GPT)有升高的趨 勢。 脂肪肝不會遺傳 代謝症候群要當心脂肪肝並不會遺傳,不過代謝症候群等慢性病,如糖尿病及高血壓、高血脂等卻有家族遺傳的關係;所以,假使直系親屬患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代謝症候群時,最好做好飲食控制與養成運動的習慣,避免脂肪肝找上門。 延伸閱讀: ·4飲食習慣都會養肥肝! 老生常談的叮嚀最重要 ·看不到的脂肪最可怕! 4大因素都會讓內臟脂肪過高…長期減肥也不OK
-
2021-02-02 養生.聰明飲食
高油高糖增發炎反應!增強免疫力 多吃7種營養素食物
春節期間和親友團聚時,除了做好防疫動作,減少病毒攻擊的機會外,提升身體免疫力也格外重要,但該如何吃得盡興又吃出免疫保護力,彷彿金鐘罩保護身體,讓病毒不得其門而入?免疫系統需要免疫細胞共同合作,身體氧化壓力高時容易啟動免疫反應,攝取抗氧化營養素,有助於降低體內氧化壓力,常見的抗氧化及調節免疫力的營養素包括維生素、植化素、鋅等,建議可多攝取七種可以鞏固免疫保護力的營養素。不當的飲食習慣可能會成為鞏固免疫軍隊的豬隊友,高油高糖的飲食會增加發炎反應而消耗免疫力,因此採購年貨,應以新鮮、原型食物、低油脂、低精緻糖類等食物為優先,例如以肉片、魚片、蔬菜等取代火鍋料,以無糖茶類取代含糖飲料,以清蒸方式取代油炸等。
-
2021-02-01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血壓忽高忽低比高血壓更危險!醫師揭「這些行為」洗腎風險很高
一名中年男子平時無任何不適,但在天氣冷熱交替時,早上起床常會感一陣眩暈,直到偶然的健康檢查發現血壓竟然高達收縮壓在175-180mmHg之間、舒張壓在130-135 mmHg,但到了下午,血壓又回復穩定約收縮壓在130-135mmHg之間或舒張壓在85-90 mmHg之間,長期下來血壓高低起伏不定,持續數年並不以為意,直到例行健康檢查才發現事情大條,確診罹患中度慢性腎衰竭。血壓忽高忽低 比長期高血壓更傷腎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表示,秋冬氣溫變化大,血壓高低起伏不定成了腎臟的隱形殺手,人體的腎絲球是非常敏感的構造,忽高忽底的血壓所造成的壓力差容易讓腎絲球質接受到機械性的損害,引起的血管硬化,也會讓腎臟過濾淨化人體血液的功能變差,殘餘的腎元將會增加本身的血流量來補償已經損失的腎功能,殘餘腎元的血流量必須增加,這會對腎元造成惡性循環的損害。所以要補保護腎臟,首重就是要控制自己的血壓。周宗翰建議,最好可以把血壓穩定控制在130/80mmHg左右,忽高忽低的血壓導致的壓力差,反而比長期高血壓對比腎臟的損害更為明顯,當腎功能愈差,血壓就愈不易控制,因此治療上要打破這個惡性循環,血壓愈低,對腎臟愈有保護作用,愈能減緩腎功能惡化。患有腎臟病未洗腎者 日常這些事要注意對於患有腎臟疾病還未洗腎的患者,周宗翰表示,飲食調控更是關鍵,像是喝水要少量頻飲,原則上當日水份攝取=前一日尿量排出+500~700毫升,避免喝酒以及突然大量灌水,腎衰竭者尤需注意每日體重勿增減太多,儘量少吃醃製及加工製品,味精最好不要用,以免容易口渴喝入過多的水分。此外,還要控制鈉鉀磷在身體的穩定,過量的鹽份會造成腎衰竭患者高血壓或水腫;一天建議攝取的鹽量約為3~5公克。平時多補充高鈣食物來穩定身體的磷。控制蛋白質 減少尿毒產生若要降低身體中血鉀,腎衰竭會減少排泄鉀離子的能力,但只要腎臟病人排尿至少1000毫升以上通常較不會產生高鉀血症,但是若有高血鉀症及嚴重腎衰竭時,就須限制飲食中的鉀離子,切忌禁喝各種湯品,包含食補藥膳拉麵的湯頭,鉀離子易溶於水,蔬菜食用時切小片以熱水燙過撈起,再以油炒或油拌可以減少鉀的攝取量;值得一提的是,運動飲料含有額外的電解質與鹽分,有腎病的人需小心這類飲料。周宗翰提及,早期腎功能不全時,控制飲食中的蛋白質,可以減少尿毒的產生,進而延緩腎功能的衰退,但是往往患者會因為過度限制蛋白質導致自己營養不良;原則上攝取優質蛋白50~75%來自動物性蛋白質,如魚、猪、牛、羊等肉類、蛋、牛奶混和食用,其餘的蛋白質由米、麵粉及其製品、蔬菜、水果供給。不可自行購買成藥服用 定期篩檢降風險此外,許多市售的止痛藥、感冒藥和自己抓的中草藥可能含有腎臟毒性,不可自行服用。周宗翰建議,最好每半年做一次尿液和血液肌酸酐和尿素氮檢查,以了解目前身體的狀況。 延伸閱讀: ·腎不好要少吃高鉀食物! 6大飲食地雷別踩...狂吃低鉀食物也不OK ·最燒錢的病!有鮪魚肚要注意 醫曝「6飲食習慣」會害腎出問題
-
2021-01-30 養生.聰明飲食
吃年菜要注意!長年菜含維生素K 過量影響抗凝血劑效果
綠色蔬菜多含維生素K 攝取過量影響抗凝血劑藥效 時近年節,家家戶戶開始準備年菜。心血管風險族群除了規律用藥,也要注意藥物與食物的交互作用,避免過年期間病情控制不佳。藥師提醒,除夕圍爐中常見的「長年菜」(芥菜)因象徵延年益壽,是國人最常吃的年菜一。但若長期有心血管疾病,且正在服用抗凝血劑香豆素(Warfarin)者,除了要注意大魚大肉,吃蔬菜時也要小心勿過量。 奇美醫學中心藥劑部藥師邱婉君表示,過去曾有病人因心房顫動,醫師開立抗凝血劑香豆素長期使用,在規律服藥與定期回診抽血的狀況下,病況與藥物血中濃度一直保持穩定。但某次過年後回診,卻發現抽血數值異常,才知道原來是過年期間,阿嬤捨不得滿桌剩菜被丟掉,為了惜食自己陸陸續續吃完,其中一道湯品含有大量綠色蔬菜,包括當季盛產的長年菜(芥菜)、萵苣等,推估可能因此導致抽血結果異常,經過飲食習慣調整後,藥物血中濃度才趨於穩定。 許多心房顫動或曾有肺栓塞、深層靜脈栓塞者,都會服用抗凝血劑香豆素。該藥物為一種維生素K抑制劑,能藉由抑制體內維生素K的作用,進而達到延長血液凝固時間的效果,達到預防血栓產生的作用。 當歸丹蔘加強抗凝血作用 異常出血症狀要留心 年菜中常見的深綠色蔬菜,例如長年菜(芥菜)、白花椰菜、綠花椰菜、青江菜、芥藍菜、菠菜、萵苣、綠蘆筍等,因富含豐富維生素K,這些年菜吃多了可能會抵銷抗凝血劑的效果,導致藥效降低,反而造成中風風險增加。此外,火鍋中常見的當歸、丹參等含有活血功效的中藥材,則是可能會加強藥物抗凝血作用,導致出血風險增加。 邱婉君表示,國人年節普遍大魚大肉,雖然有些年菜可能與藥物會有交互作用而影響藥效,不用刻意避開完全不吃,只要拿捏份量,避免因過年聚會而攝取太多即可。但是,若出現疑似中風症狀,例如臉歪嘴斜、意識不清、單側手腳麻木等,或有出血症狀,如不明原因瘀血、尿中有血、牙齦出血,建議盡快回診就醫檢查。提醒年前領取慢性病藥品處方箋時,也可向藥師詳細詢問藥品注意事項,並遵循醫囑定期回診抽血,才能健康平安過好年。 《延伸閱讀》 .泡溫泉小心低血壓暈倒!慢性病人溫差大恐中風,看懂泡湯6大地雷 .天冷低溫是心血管疾病旺季!泡溫泉勿過久、少吃高油脂食物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1-30 癌症.大腸直腸癌
坂本龍一公開確診直腸癌 研究證實這樣吃減少罹癌風險
日本知名音樂家坂本龍一,日前透過臉書與官網,公布自身罹癌消息,在確診直腸癌後一度情緒消沉,目前已經完成手術,切除腫瘤,正在接受治療,此後的日子將會「與癌共生」,持續音樂創作。據國健署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民國107年大腸癌連續13年位居10大癌症之首,嚴重危及國人健康,研究證實,飲食習慣與大腸癌息息相關,如果多吃魚類與蔬菜,就能減少罹癌風險。2015年《內科醫學期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1項美國大規模醫學研究顯示,吃素者能降低大腸直腸癌的發病率達22%,如果搭配健康吃魚,大腸直腸癌罹患率可降至一般人的43%。另1項Loma Linda大學所發表的大型研究,也證實了這個論點。研究人員針對7萬7,659名基督復臨會教友,進行長達7年多的研究。該派教友力行不吸菸、不喝酒、健康素食等生活原則。發現7萬多受測者中,共有380例直腸癌以及110例結腸癌患者,以素食和魚肉為主食的受試者,在結腸直腸癌的發病率降低最多達43%;吃素者結腸直腸癌發病率則比葷食對照組減少了22%。此外,以素食和蛋奶製品為主的人罹患結腸直腸癌的風險降低18%;吃全素者罹患結腸直腸癌的風險則是降低16%;若一半肉食、一半素食,風險下降為7%。腸胃科權威蕭敦仁表示,大部分民眾都知道多吃蔬果,攝取豐富膳食纖維,促進腸道蠕動,可以減少大腸癌風險,事實上,多吃魚肉,確實也可減少罹癌風險。醫師補充,魚肉中富含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具有良好抗發炎的效果,可以抵銷攝取紅肉所導致的體內發炎狀況。如果不想吃魚,建議多吃雞鴨等2隻腳肉品,少吃豬牛羊等4隻腳肉類。此外,飲食力求均衡,減少食用高溫燒烤、醃製、辛辣、高鹽、高糖、高熱量等食物,並養成運動習慣,步入中年之後,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才能遠離令人聞之色變的大腸癌。★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1-01-28 科別.消化系統
哪類人易患腸胃疾病?醫:一進門診就能看出特質
1959年,美國心臟病專家弗雷德曼 (M.Friedman)曾將人類性格分成兩 大類型,其中個性急躁、求好心切、衝勁十足的性格,被統稱為「A型性格」;反之,生性較為樂觀、個性隨和、生活悠閒 者,屬於「B型性格」。功能性腸胃病變 A型人格特質最常見在臨床上,有許多頑固性、反覆性的腹痛、腹瀉,甚至便祕的患者,經常輾轉流連在各大小醫院的門診間,接受一系列的檢查後,不但檢查不出異常,病況也時好時壞,而這可能是與患者的A型人格特質有關。腸胃內科醫師邱瀚模提及,這類病患只要一進門診,就能看出他們的個性特質──個性很急、似乎閒不下來,又總是打斷別人說話,推斷應該是都市化生活緊張,造成自律神經失調,使得腸胃道的功能失去正常,所導致的「功能性腸胃病變」。腸胃有問題 跟情緒壓力有關功能性腸胃病變就是所謂的腸胃失調,包括發生在食道的胃食道逆流、出現在胃 部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以及在大腸的大腸激躁症。邱瀚模解釋,由於腸胃道很敏 感,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響,尤其是生活作息與精神壓力等,這是因為腸胃道內 的神經受器與腦部的反應連結密切,當腦部分泌神經內分泌物質時,就會與腸胃產生共鳴。以大腸激躁症來說,經常會因為情緒壓力而出現不適症狀,主要表現則以腹痛、 腹脹為主,伴隨著腹瀉或便祕,有時會兩者交替出現,且症狀會持續多年。不過, 腹瀉型的患者以男性居多,女性通常以便祕型居多;很多病人不舒服的症狀,通常只會發生在白天,夜晚睡眠時、週六日或假期時不會出現,但等到假期結束前,就又開始有症狀了。高壓力行業最多見 年過50歲留意器質性疾病邱瀚模歸類,這類型患者的職業多半是競爭激烈的產業,或是工作緊湊、有時間壓力的行業,比如業務員、房屋仲介、銀行行員、老師或者是準備考試的學生族群等,如果沒有方法紓解壓力,症狀就會持續而無解,進而影響生活品質。不過,也有不少人因為症狀激烈,而誤以為是惡性腫瘤纏身,不斷做檢查來確認。邱瀚模表示,以大腸直腸癌來說,它的腸胃症狀不會因為壓力解除而消失,休息過後也不會好。若年紀仍輕,症狀會時好時壞或偶而會緩解,並且類似症狀已經 持續好幾年,通常都不太可能是癌症;然而,如果年齡超過50歲,就要特別留意, 視情況要做一次檢查,以排除一些器質性疾病。治療改善生活品質為主 找出壓力源才能治本在臨床治療上,通常是以症狀治療改善生活品質為主,讓腹瀉次數減少,或使患 者能順利解便,只要降低腹瀉次數,就能達到很好的紓緩效果,一旦症狀減輕,心情好了後,通常一陣子過後,症狀就會逐漸緩解。必要時,抗焦慮、抗憂鬱或止痙攣劑,也是醫師常會開立的藥物,以協助紓緩症狀。除藥物治療以外,還得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遵守簡單規律的生活作息,也要找出壓力的源頭、避免過度的壓力,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否則症狀仍然會反覆起伏不定。 邱瀚模也建議,運動能有效紓緩壓力, 平日最好多活動,有助釋放壓力,也能幫助腸胃蠕動正常。飯後不要躺下睡覺 養成細嚼慢嚥飲食習慣另一方面,也可採行能緩和消化不良症狀的簡單措施,包括不要在餐後躺下睡覺、少菸酒、少脂肪油膩食物、少吃不易消化的食物等。對於脹氣嚴重的患者,可減少吃豆類、 乳製品、豆漿、地瓜、麵包與不容易消化 的食物(如糯米)等;要特別提醒的是,養成細嚼慢嚥的飲食習慣,也有助於病情的改善。由於許多消化不良的症狀,都只是暫時的生活壓力、食物或精神因素所引起,所以,平日試著放鬆心情、不把工作帶回家、增加日常活動的機會、避免不適應的 食物,再加上規律的生活作息,症狀通常都能獲得明顯改善。延伸閱讀: ·腸躁症會變大腸癌? 兩者差異比一比!醫警告「3情況」最好快就醫 ·癌從口入不是謠言,是真的! 吃飯時6個習慣超NG,你可能每天都在做
-
2021-01-27 癌症.食道癌
苦茶油伴麵線緩解胃食道逆流?看醫師正解!
當吞嚥食物時,你也會感到喉嚨卡卡嗎?小心除了可能是胃食道逆流引起,也恐是食道癌徵兆。一名50歲婦人日前進食時感到喉嚨卡卡,且帶有點沙啞,起初以為是胃食道逆流導致,自行吃了好幾個月的苦茶油伴麵線,以為能改善症狀,沒想到卻開始有嗆咳症狀,就醫檢查發現食道有顆有顆約8公分的腫瘤,經切片及安排相關檢查後確診為食道癌第三期,經由醫師進行食道支架放置術後,也同步進行電療及化療等療程。食道癌初期症狀不明顯 發現多已是晚期當吞嚥食物時,你也會感到喉嚨卡卡嗎?小心除了可能是胃食道逆流引起,也恐是食道癌徵兆。南投醫院院長、肝膽腸胃科醫師洪弘昌指出,食道癌初期無明顯症狀,但等到出現喉嚨異物感、吞嚥疼痛、吞嚥困難,甚至上腹部灼熱感、體重減輕等症狀時,大多都已是晚期,不得輕忽嚴重性。支架置放舒緩吞嚥困難 助癌患完成化療療程洪弘昌醫師解釋,若晚期的食道癌無法接受手術治療時,可採以在食道腫瘤壓迫處放置支架,藉由撐開緩解腫瘤導致的食道狹窄,不僅能舒緩吞嚥困難,也在不影響外觀下,順利進食;尤其癌症患者得接受化療所引起的噁心、嘔吐等副作用,這時更應攝取足夠的迎想,才有體力去面對化療及放療,完成整個療程,並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養成良好飲食習慣 遠離食道癌找上門此外,臨床上目前也並無醫學證實,苦茶油伴麵線能幫助減緩胃食道逆流,尤其麵線屬於澱粉類,進入身體後會轉換成酸性物質,並無改善症狀功效。洪弘昌院長強調,平時除了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包括少吃含有亞硝酸鹽等醃製品、少吃刺激性食物、戒菸酒檳榔、均衡飲食等,若出現不適症狀時也應盡快就醫,才能把握黃金治療期。(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3個飲食習慣超傷食道! 你可能天天都在吃 ·出現吞嚥困難多已是食道癌末期! 醫勸「3個飲食惡習」快改
-
2021-01-26 科別.骨科.復健
膝蓋痛的人,該穿這2種鞋!骨科醫師:從預防到改善,你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
只要更換鞋子與鞋墊,就能預防膝蓋老化!選擇可以預防膝蓋疼痛的鞋子與鞋墊當膝蓋在支撐體重時,並不是只用一個面支撐,而是以膝蓋內側與外側的2個點來支撐體重。若是膝蓋內側與外側的負荷沒有保持平衡,就會加重其中一側的負擔,承受更多負擔的那一側軟骨便會開始受損、減少。那麼究竟要如何才能讓體重平均地施加在膝蓋上呢?事實上,保持平衡最重要的就是與地面接觸的「雙腳」。要是分別從前方與側邊仔細觀察腳部,可以發現如同拱橋般的「足弓構造」。讓腳底足弓維持拱橋般的狀態非常重要,因此在選擇鞋子與鞋墊時,必須挑選在腳底部位有些許隆起的「支撐足弓」設計,這就是關鍵。具有支撐足弓設計的鞋子或鞋墊,不只能減輕膝蓋的疼痛感,還能為還沒開始疼痛的人預防未來會膝蓋疼痛,因此必須在年輕時,就選擇這種鞋款與鞋墊穿著會比較好。與其去做一些自己不擅長的運動,倒不如先好好善用有支撐足弓設計的鞋子或鞋墊,維持良好的平衡,讓膝蓋平均承受體重才是最重要的。要是已經出現膝蓋疼痛問題,或是O型、X型腿情形嚴重的人,則建議應選擇在腳底內側或外側為傾斜設計的鞋墊。幾乎在所有骨科,都會有很多提供客製化鞋墊的輔具業者出入,若是有O型或X型腿的人,不妨與骨科醫師好好討論看看,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在一項針對退化性膝關節炎病友適合鞋款的研究中顯示,能溫和照顧膝蓋的鞋款,必須擁有下列這4項條件。.鞋底有1公分左右的厚度.無跟的平底鞋款.重量較輕的鞋款.緩衝效果佳的柔軟鞋款比起高跟鞋,還是運動鞋與健康舒適鞋等沒有前後高低差的鞋款比較好,而且若是有固定住腳踝的款式,走起路來會更穩定輕鬆。經常穿著高跟鞋的女性,走路姿勢常會彎曲膝蓋。這種走路方式會造成膝蓋前面的肌腱承受過多負擔,而引起膝蓋發炎。此外,沉重的登山鞋、皮革鞋款,無法固定腳踝的拖鞋、海灘涼鞋、健康拖鞋等等,都會對膝蓋造成負擔,因此最好避免穿著這些鞋款。還有,在腳尖部位過於寬鬆的鞋子,雙腳會在鞋子裡前後晃動,也不建議大家穿著。這麼說來,「能溫和照顧膝蓋的鞋子」其實必須具備很多條件。最近也有一些鞋店裡有專屬的適鞋顧問,不妨與對方討論看看,了解自己適合穿著哪些類型的鞋子,也是不錯的方法。書籍介紹書名:擁有好膝力,逆轉退化性膝關節炎:最強膝蓋診治保健法,告別疼痛、找回蹲坐行走自如的雙腿!作者:磐田振一郎出版社:原水出版日期:2020/07/09作者簡介/磐田振一郎醫學博士、日本骨科醫學會認可的骨科專門醫師日本再生醫療醫學會認可的再生醫療認定醫師日本體育協會公認的運動專科醫師1996年畢業於慶應義塾大學醫學系後,直到2010年應義塾大學醫院骨科工作。2004年前往史丹佛大學工學院留學,作為客座研究員進行膝關節動作與軟骨MRI測量方面的研究。回到日本後,在各地綜合醫院兼任骨科醫師,負責診療並執刀更換人工膝關節等手術。在過去20年內執刀超過2000件關節手術,是關節手術權威。於2009年為了整合針灸館、接骨所等不同業種並交換資訊,成立了「NPO法人腰痛.膝痛團隊醫療研究所」。從2017年起,於帝國Hotel東京本館4樓開設了「Riso CLINIC」,專門從事關節再生醫療。延伸閱讀: 把麵包當主食,難怪你老是覺得累!醫師告訴你:造成「腎上腺疲勞」的NG飲食習慣
-
2021-01-24 科別.心臟血管
熬夜壓力飲食習慣差 青壯年易忽視心危機
心血管疾病有年輕化趨勢,榮新診所主任康宏銘表示,青壯年常自恃年輕,忽視心血管問題,但有三高、抽菸、作息不正常、壓力都是風險因子,應及早發現問題、調整生活。康宏銘指出,根據榮新2020年8至10月健檢統計,總計2300名受檢者中(其中男性855人,女性1445人,平均年齡40.4歲),血脂異常的比率高達45.4%,血壓偏高有39.1%,血糖偏高有14.5%,體重過重有40.1%,其中約有3成符合代謝症候群的診斷標準。康宏銘說,三高族群(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肥胖及代謝症候群、有抽菸習慣、明顯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作息不正常、經常心悸胸痛者、壓力失衡引起自律神經失調可能會誘發心血管意外事件,都屬於高風險族群。生活型態調整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方式,康宏銘建議,調整生活習慣,作息規律,避免熬夜,飲食避免高油高鹽,戒菸戒酒,必要時配合醫師指示採行積極藥物治療,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機。心血管疾病發生年齡逐漸年輕化,康宏銘表示,青壯年族群常自認為還年輕,或是因生活忙碌,就忽略自身健康。近期寒流也出現30、40歲猝死的案例,對於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在天冷時除了注意保暖,有慢性病者應遵照醫囑用藥,留意溫差,同時也可適當運用各種科技工具檢測,協助偵測心血管未爆彈。康宏銘表示,高風險族群可活用科技工具了解自己的心血管狀態,如動脈彈性檢查(脈波傳導速度)、頸動脈超音波、冠狀動脈電腦斷層、自律神經檢查(心律變異分析)、心臟超音波、一般心電圖、運動心電圖、長天期心電圖等,協助偵測心血管未爆彈,提前因應降低遺憾發生的機會。
-
2021-01-23 科別.心臟血管
寒舍董事蔡伯府驟逝享年48歲!醫:45到75歲是猝死高峰期 教你辨別5種猝死類型
【編按】寒舍集團創辦人蔡辰洋長子、寒舍餐旅董事蔡伯府,於22日晚間9點時因身體不適送往台大醫院急救,但疑似在到院前就已經心肺功能停止,搶救無效,享年48歲。寒舍集團低調證實此事,除了感謝外界關心,但相關細節與後續處理的事項,則不願意多加透露。近幾年來接連發生名人猝死的意外案例,令人意外的是,他們當時發生不幸的年齡,都還處於意氣風發的青壯年時期,這些案例的發生,透露出「猝死」已不是老年人的專利了!猝死 心因性為最主要原因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對「猝死」 的定義,指的是原本無任何症狀跡象,由狀症發生到死亡,整個過程時間小於一個小時。由國內外相關文獻報告顯示,猝死的案例以心因性(即各項心臟病)為最主要原因,平均50%至80%以上,也就是說由心肌梗塞、重度狹心症、心肌病 變,同時合併心律不整等原因所引發。猝死有2個高峰期 出生到6個月、45歲到75歲一般而言,猝死發生的年齡層有二個高峰期,即出生到6個月,以及45歲到75歲。後者猝死的發生率是青春期至30歲的100倍。心臟內科醫師李愛先指出,在猝死的問題上,的確是存在年齡分布的差距,0至6個月是一個猝死發生的高峰,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嬰兒猝死,通常與呼吸道疾病,或者是一些先天性的問題有關。第二高峰則是出現在45歲至75歲,大部分是因一些後天次發性的心臟疾病,如狹心症或瓣膜產生問題,所造成的心律不整,同時慢慢的產生心肌病變;另外,有些病患也許帶有致命性心律不整或是心肌病變的基因,但小時候還沒有顯現出來,到了45歲以後慢慢出現。飲食習慣日漸西化 30至45歲猝死上升而新生兒6個月以上到30歲 之間,發生的比率是最低的;但30至45歲這段時 間,國外有統計報告指出,猝死的情況是有逐漸上升的趨勢。一般而言,年輕人如果沒有猝死的家族病史(常合併心律不整),又沒有心肌炎或是心肌病變,發生猝死的機會並不高。然而,由於國人飲食習慣日漸西化,血脂肪有逐年升高的現象,三酸甘油酯的比例也有上升的趨勢,糖尿病患者也日漸增加,以致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發作年齡似乎不再是中老人的專利。此外,有些研究指出,猝死的發生與生活壓力和工作壓力呈現正相關。《英國醫學雜誌》(British Medical Journal)曾經刊載一篇研究,針對職場工作人做過研究統計,報導中顯示,工作的壓力愈大、挫折感愈大、滿足感愈小的 人,未來得到心血管疾病(包括:致命性的心肌梗塞、心因性猝死等)的危險性會高達2.2倍。猝死分5種類型 提早認識避免憾事發生1、過勞型猝死「過勞死」(Karoshi)是日本人所發明的名 詞,指的是在死亡前24小時連續工作;或者死亡之前一週至少有五個工作天大於16小時,認為二者有相關。基本上,過勞型的猝死,有80%以上還是與心血管疾病有關,諸如:心肌梗塞、心臟衰竭、心律不整所造成致命性的結果;再者,是腦血管方面的問題,如腦中風 (包括:血管阻塞所引起的缺血性腦中風、血管破裂所引起的出血性腦中風等)。過勞型猝死除了因為工作的時間過長,同時與心腦血管疾病也存在著密切的關聯。其中,60~70%是由於心血管疾病的問題所引起;而有20~30%是因為腦血管方面的問題;工作壓力本身也會引起心血管疾病,因此可以說猝死與過勞 的連結,就在於心腦血管疾病的問題。2、運動型猝死國外有針對運動猝死做過研究,將30多位因運動猝死的運動員進行解剖研究指出,其中有2/3是心臟方面結構性的問題,而這些問題是在猝死前未曾察覺到,也就是在發病的第一次就猝死。國外研究指出,運動後產生猝死的機會,不到萬分之一,比例非常的低,若發生年齡在45歲以上,則由於冠心症等發生的機率增加,就會上升10倍,50%以上是因冠心症。運動型猝死其實心血管問題還是占大多數,基本上,運動時如有不適,那麼就應該立即就醫。3、心肌炎引起猝死原本心臟都沒任何事情,一旦心臟遭受病毒的感染所產生心臟的功能障礙,也會發生猝死的危險性。有非常少數的病毒感染會影響到心臟,而我們並不容易察覺;假使感冒之後,變得愈來愈喘、心悸、胸悶、全身無力時,其實就要自我警覺小心,是否有心肌炎的可能性。其實,只要發病期間 處理得當,心肌炎存活後是很少有什麼太大後遺 症。4、心肌病變或其他結構異常型猝死還有一種年輕人可能會因心律不整而造成猝死,就是本身有心肌病變(即心臟的病變)。另外,有一些特殊的遺傳體質,小時候並未發病,但帶有的遺傳基因到了年紀較大以後,產生不該肥厚的地方肥厚,因此心臟在收縮時,血液打不出去。此時,心臟可能就會因此發生停跳的狀況、或出現心律不整、或心室纖維顫動等,進而引發猝死;又如有些病患的冠狀動脈走向畸型,夾在主動脈和肺動脈中間,一旦運動過度,會因缺血而猝死。5、先天性心律不整症候群型猝死先天性心律不整症候群型猝死,也是不容忽視的,這種情況有些或許超音波或電腦斷層會顯現結構異常,但大部分連超音波都不一定照得出 來。這種先天性的問題,其中有一類即醫學上所 指的「Long-QT」症候群。李愛先補充說明,心電圖裡面有PQRST等不同的波長(每個波都代表 不同的意義),其中有一個Long-QT是與遺傳因子相關;有一些家族可能帶有基因的突變,容易產生致命性的心律不整,就屬於此類。察覺先天性猝死 有異狀應盡快就醫若有先天性問題的人該如何去察覺?其實,有些帶有先天性基因者,早期並不會發病,可能在年輕時慢慢的作用,不同亞型的發病年齡也有 同,不見得一定都是發生在45歲以後。因此,如果家族當中有人發生過猝死,其實就應該要特別注意。延伸閱讀: 倒地10分鐘就GG! 5種人最容易猝死...感冒太久沒好也要當心 心因性猝死7成跟冠狀動脈疾病有關! 男女發生因不同,猝死前一天到一週都有3大症狀
-
2021-01-21 養生.聰明飲食
天天吃水煮餐最健康?專家:小心荷爾蒙大亂,簡單4招更營養!
健康意識抬頭,人們開始重視自己的飲食習慣,「怎麼吃對身體才健康」已成了普遍重視的課題,像是近年盛行的「健康餐盒」以及「水煮飲食觀念」等,都是民眾較為熟悉的健康飲食方式。不過,水煮飲食就一定健康?健康餐盒要怎麼準備?來看Sunny黃君聖營養師怎麼說。 天天吃水煮就健康?專家指常見2大盲點 水煮以料理方式的角度來看,確實比油炸、燒烤來得健康,但Sunny營養師表示,若以健康餐盒的角度來看則相對不適合,其關鍵就在於不少人會以無油、無鹽的方式進行水煮烹飪。無油、無鹽乍聽之下維持這樣的飲食方式是蠻健康的,但其實適當的油、鹽其實也是人體必要的營養成分,若完全不攝取反而容易引起其他健康問題。除此之外,若生活飲食完全以水煮的方式進行,往往也無法持久,畢竟枯燥乏味,很可能很快就遇到瓶頸。 不吃油小心荷爾蒙大亂,專家:輪流吃更健康! 相信油脂的重要性或許會讓不少人感到驚訝,Sunny營養師解釋說明,油脂是合成荷爾蒙相當重要的營養素,若大幅度的減少攝取或甚至完全不攝取,非常有可能引起荷爾蒙錯亂,這種情況就常見出現在女性民眾身上,甚至也常見因此引起月經週期混亂等問題,提醒民眾油脂的重要性不能忽略。 在自備餐點時情況允許下,油脂攝取建議以每日交換輪替的方式為佳,例如週一採用玄米油、週二改為葵花油、週三橄欖油,如此會比只吃同一種油來得健康。而一般常見的雞腿便當、排骨便當等,普遍則有油量都過高的問題,應多加留意。 除此之外,Sunny營養師也指出,植物油或部分肉品當中的含量較多的Omega6,常見有攝取過量的問題,當攝取過量會造成身體發炎的現象,可多從魚油中攝取Omega3,或從橄欖油、亞麻仁油中攝取Omega9,以利降低身體的發炎反應。 健康餐盒怎麼吃?掌握簡單4觀念! 了解了健康的用油觀念,回到健康餐盒,Sunny營養師指出健康餐盒主要以低GI、低油、低鹽為主,考量的不單單只有料理方式,是經過一定程度的營養計算及規劃,達到飲食均衡的目標,包括了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油脂等比例,並且以原型食物為主,盡量避免加工食物等,一般而言多數民眾都可以進行健康餐盒這樣的飲食方式。 不過即便健康餐盒的飲食觀念有助健康,但也未必人人都適合。像是腎功能不佳者就需調整蛋白質的攝取量,而糙米飯的磷含量以及深綠色蔬菜的鉀含量也都會比較高,提醒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先與營養師等專業人士討論再進行為佳。 《延伸閱讀》 .168間歇性斷食真能瘦?營養師籲吃飯順序更重要! .地中海飲食防三高、慢性病 專家:白肉取代紅肉更有助健康!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1-19 養生.聰明飲食
吃素更健康?營養師提醒,吃錯恐過敏、血脂超標!健康吃素3關鍵
為了健康、環保,使得吃素變成很時髦的行為!越來越多人熱愛肉食的人,也漸漸的願意改吃素,但吃素真的較健康?會不會反而容易導致營養不良?邀請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欣診所營養師劉語潔來解答。 劉語潔表示,正確吃素食,除了能維持健康,也能兼顧環保理念,但吃素食最大的問題,除了大家常聽到加工製品伴隨的高油高鈉,還會因為勾芡而吃進過多的熱量,甚至,吃錯還可能讓血脂飆高、引發過敏問題。 想減肥的陳先生,希望透過吃素來減重、改善健康狀態,沒想到回診時,原本150 mg/dl左右的三酸甘油脂,竟飆升到300 mg/dl。仔細詢問其飲食習慣才發現,吃素沒有飽足感,讓他吃了大量米飯、麵包當點心,導致熱量超標。 注重養生的張太太,一直有良好的健檢習慣,希望透過素食來調整過敏體質。但茹素一段時間再檢測過敏原,過敏數量反暴增,尤其是小麥過敏更是從輕度惡化到重度。結果竟是吃了太多含麩質的烤麩及素肉,引發腸胃道慢性發炎。 劉語潔指出,建議茹素者也須依個人狀況來調整飲食方式,若易腸胃道不適,或是擔心吃素後引發身體上的不舒服,最好先進行過敏原檢測,避開容易過敏的食物。她特別推薦吃素關鍵3招,可幫助素食者吃得健康又均衡。 關鍵1:均衡飲食挑選「必需胺基酸」 蛋白質是構成身體組成的重要元素,而優質蛋白質需要包含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必需胺基酸」。一般來說,肉類、蛋類均含有9種必需胺基酸,但是植物蛋白質比較難多種必需胺基酸。因此,若吃全素,就要更注重飲食的均衡。 劉語潔舉例,素食者每餐至少需要有2~3份的蛋白質食物,一份大約是250cc的豆漿,或是半個巴掌大的豆類製品,像是一份豆皮、半個傳統豆腐。蔬菜類則分為深色蔬菜跟菇類兩部分,再選擇五穀根莖類做為主食。飯後,搭配拳頭大的水果,以及早晚各一杯豆漿或原味優酪乳 多樣性的飲食,就能夠確保攝取到足夠的優質蛋白質、鈣及鐵質。 關鍵2:蛋白質基礎攝取量再加1成 許多人認為吃植物蛋白質比較難長肌肉,劉語潔表示,正確說法應該是植物性蛋白質跟肉類相比,人體吸收率確實會比較低。建議吃素者對於蛋白質攝取可以再增加10%左右,如一天蛋白質建議量是60g,不妨考慮吃到70g。 雖然素食者不能吃肉,但是優質的蛋白質還是很多的,例如黃豆、黑豆、鷹嘴豆、扁豆都是不錯的選擇,建議用原型食物補充較好;另外,也不建議多吃單一種豆類,因為特定種類的大量攝取,也容易造成腸胃道過敏。 關鍵3:莫忘顧及維生素與鐵質吸收 除了蛋白質,素食者最容易缺乏的是「維生素B12」跟「鐵質」,需要特別留意補充。劉語潔說,許多發酵食物含有豐富維生素B12,因此,料理時可適時加入泡菜、納豆、臭豆腐、天貝、味噌,增添風味又能補充維生素B12。 植物性的鐵質因為屬於「非血基質鐵」,與肉類相比較不好吸收,但不妨搭配維生素C來增加吸收率。因此,餐後可以再來一份拳頭大的水果,像是一個橘子、半個芭樂,就能改善鐵質吸收狀況。 劉語潔提醒,許多人對五穀根莖類、豆類的加工品過敏,如果正在考慮吃素維持健康,建議先進行過敏原檢測,與營養師討論設計一份適合的菜單,並且記得每天補充一顆綜合維他命,讓吃素也能兼顧養生。
-
2021-01-19 癌症.飲食與癌症
防癌不可少「植化素」!血液腫瘤科醫師教蔬果怎麼吃最好
癌症新增破11萬6千人 空腹吃蔬果植化素助防癌 衛福部公佈最新107年癌症登記報告,台灣新發生癌症人數突破11萬6千人,與106年相比增加4,447人,而不健康的生活型態是癌症發生主因,其中大腸直腸癌、胃癌與飲食息息相關,民眾平日攝取蔬菜水果應掌握「多樣、量足」的原則,有助於減少消化道與各種癌症風險。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血液腫瘤科醫師賴基銘教授接受《今健康》採訪表示,蔬果含有數百種以上的植化素(phytochemicals),會透過增加癌細胞標靶、增加良性分化、阻斷癌增生訊號通路傳遞及抑制血管新生等方式,達到抑制癌細胞的作用。讓身體吸收植化素最好的方法,建議在空腹飯前時攝取蔬菜水果,且生吃效益會更佳。 賴基銘教授指出,國人攝取蔬菜水果,可掌握「蔬果彩虹579」原則。首先「份量要夠」,每日蔬果攝取建議為孩童5份,女性7份,男性9份。另外「顏色要多」,各色蔬果所含的植化素有互補效果。通常愈深色的蔬果,抗氧化成份與植化素含量愈多,防癌效果更好,平日可多吃深綠色、深紅色、深橘色、紫色蔬菜。淺色蔬菜水果如洋蔥、蘿蔔,皆有助於防止癌症。 預防大腸癌發生 避免肥胖多吃蔬果纖維 最新癌症資料顯示,大腸癌為國人發生人數最多癌症。賴基銘表示,大腸癌發生的男女比例接近,顯然與生活習慣有關。各項證據顯示,透過作息、飲食和篩檢,可預防大腸癌發生。在生活作息方面,應注意避免肥胖、多運動、維持排便順暢。飲食選擇上,建議多吃蔬菜水果、多攝取纖維素,少吃高熱量與油炸食物。 此外,由於大腸息肉發生時身體可能毫無徵兆,賴基銘教授建議國人,定期參加政府推動的糞便潛血檢查,或及早接受大腸鏡篩檢,能幫助及早發現、切除大腸息肉和癌前病變,降低大腸直腸癌的發生。 吃蔬果降低胃癌發生 有輕微症狀及早做胃鏡 賴基銘教授表示,胃癌在全球癌症發生率為第六名,亞洲韓國、日本更是世界胃癌發生的第一、第三名。流行病學顯示,胃癌好發於嗜吃鹽醃、煎炸、炙烤、煙燻魚、肉和高香料食品的人群。然而,飲食習慣與日本、韓國、新加坡接近的台灣,胃癌發生率已逐年下降,從30年前第五名降至近年的第九名,表示「彩虹蔬果579」的飲食觀念,降低了國人胃癌風險。 「多吃各種顏色的蔬菜水果,尤其是空腹、飯前吃,還可以保護胃壁,效果更好!」賴基銘指出,歐美、紐澳地區人民多吃生菜沙拉,胃癌風險明顯較低。呼籲國人除了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取量,也要注意癌症的提前發現。賴基銘解釋,胃癌的發生與萎縮性胃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關。在出現輕微症狀時接受胃鏡檢查,就可減少未來演變成癌症的風險。 《延伸閱讀》 三餐如何吃才能防止癌症上門?掌握六大飲食方針 腸癌居首、肺癌激增 十大癌症最新統計,專家:4篩檢做好做滿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1-14 科別.泌尿腎臟
最燒錢的病!有鮪魚肚要注意 醫曝「6飲食習慣」會害腎出問題
衛福部健保署日前公布108年十大最燒錢疾病費用排行榜,第一名由慢性腎臟疾病奪下,全年治療費用高達533億元。經統計,108年全台洗腎人數也攀升到9.2萬人,與107年相比,又增加了2千人,成為國人重要的健康課題。慢性腎臟病 飲食控制不佳有關國人罹患慢性腎臟病人數之所以逐年提升眾多,究其原因,約有四成六的新洗腎患者因糖尿病控制不佳,導致腎臟病變。雖然罹患糖尿病高危險族群,年齡多為65歲以上,但根據2019台灣糖尿病年鑑顯示,20至39歲發生人數有成長趨勢。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營養師潘富子表示,隨著國人飲食西化、飲食精緻化,使得手搖飲料、精緻高糖蛋糕餅乾等,越來越容易取得,也是得糖尿病有年輕化趨勢,顯示就算是年紀輕,也可能陷入腎臟疾病的危機。因此,使得腎臟保健刻不容緩!潘富子指出,從日常生活中的飲食控制,以及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就相當重要。除了要做到國健署建議的「3多、3少、4不、1沒有」,還有1個必要。3多:多纖維、多蔬菜、多喝水多吃蔬菜,能增加膳食纖維及攝取豐富鉀離子。潘富子說,鉀離子可幫助鈉離子排出體外,能預防高血壓,進而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機率,以及降低腎臟負擔。不論水分攝取量多寡,腎臟都會持續過濾血液,將身體所代謝廢物經由尿液排出。當水分不足情形下,腎臟必須花更多力氣在吸收水分,當脫水到一定的程度,會造成急性腎受損。建議每天每公斤體重喝35㏄,可增加新陳代謝。3少:少鹽、少油、少糖除了避開糖類與澱粉類的過多攝取,也應該注意控制鈉的攝取量。研究證實,食鹽中的鈉離子可增強澱粉酶活性,促進澱粉消化,或加速小腸對葡萄糖的吸收,進而引起血糖濃度增高,加重糖尿病的病情。潘富子表示,每日鈉含量攝取不要超過2,400毫克,相當於1茶匙食鹽,約6g,而超過65歲或已確診糖尿病的患者,每日鹽分攝取量則不要超過5公克。此外,調味料含鈉量高,如醬油等,也應限制攝取。 4不:不抽菸、不憋尿、不熬夜、不亂吃來不明的藥抽菸是引發腎臟病之危險因子。從美國的追蹤研究發現,除了年齡、血壓、糖尿病,抽菸也是慢性腎臟病發生因子。不論是否罹患糖尿病,抽菸者的慢性腎病發生率比不抽菸者,男性多達2.4倍、女性到2.9倍。不使用未經醫師處方的藥物,因為許多藥物需經腎臟代謝排除,一旦使用方法不對,極易造成腎臟負擔,最有影響的,除了抗生素、止痛劑、利尿劑或未經合格中醫師處方之中藥草。 1沒有:沒有鮪魚肚依據國民健康署調查研究,國內20歲以上成人每10位就有1位患有慢性腎臟疾病,另外,在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高達43%,肥胖與腎臟病變二者的關係,不容小趨。肥胖會改變腎臟血流造成腎絲球超過濾和腎絲球高壓,對於慢性腎臟病病情加重;肥胖也是增加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的危險因子,而三高同時也是腎臟病的主要風險因子。 1個必要:定期安排健康檢查潘富子提醒,輕度中度慢性腎臟病最常見的症狀,就是沒有明顯症狀,要及早發現腎臟病變就得靠健康檢查。常見的腎臟健康檢查有:抽血、尿液檢查、腹部X光檢查、腎臟超音波、腎臟切片檢查、電腦斷層攝影(CT)。潘富子呼籲,保養腎臟要趁早,採取健康的飲食型態,有助於遠離慢性腎臟病危險因子。若等到腎臟已發展到慢性腎衰竭的階段,才想要改吃健康的飲食,屆時必須經過與醫師及營養師討論評估,才能找出最適合自己的飲食方法。(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黃慧玫、諮詢專家/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營養師 潘富子)延伸閱讀: 腎不好要少吃高鉀食物! 6大飲食地雷別踩...狂吃低鉀食物也不OK 身體毒素排不出恐終身洗腎救命! 餐桌常見「這些食物」都能幫五臟排毒
-
2021-01-12 科別.婦科
每個月都有1次調經、調體質的機會!觀察月經5指標,檢測子宮卵巢健康
每個月都是調經、調體質的機會!亞洲大學中醫部黃瀞瑩醫師表示,月經狀態反映子宮狀態、卵巢的健康程度。女性自從初經以來,大約有四五百次月經,如果能把自己調整在良好的狀態,未來更年期遭受的衝擊能減輕不少。下次看診之前,別忘了將月經的紀錄詳細告訴醫師,有跡可尋幫助你找到改善問題的關鍵。月經的重要性 反映子宮卵巢的健康程度黃瀞瑩表示,女性從來初經以來,大約有400-500次月經,月經狀態反應子宮狀態、卵巢的健康程度,也表現一個人的氣血強弱。對育齡女性來說,月經狀態可以瞭解是否具備懷孕體質;對更年期婦女來說,月經開始不規則的變化,荷爾蒙的減少對身體是一場大考驗,所以常見各種潮熱、盜汗、失眠等不舒服症狀,醫師說,想要未來更年期比較舒服,一定要把握停經前每一次調理月經的機會。理想月經條件 觀察五項日常指標理想的月經需要具備哪些條件?黃瀞瑩醫師整理以下五項日常標準:1.週期:月經受荷爾蒙影響大,一個月週期28天加減7天(21-35天)都是可接受的範圍,若是連續兩個月週期小於21天或大於35天則屬異常,提醒月經週期與自身初經狀態相比才正確。2.天數:月經天數3-7天都是可以接受的範圍,若是小於一兩天或大於十天以上都不適合。3.經量:血量難以量化評估,大約每一兩小時,經血量佔衛生棉五到八分滿。若是一整天下來,使用一兩片衛生棉,血量不飽滿就代表血量過少。4.血塊:出現小血塊不用太擔心,但是血塊太多、顏色深紅、肚子疼痛代表骨盆腔血液循環不佳。5.分泌物:正常月經不應夾帶分泌物,若伴隨異味、顏色不正常則考慮是否患有骨盆腔感染的問題。每次月經都是小考驗 更年期是最大考驗黃瀞瑩強調,每個月都是調經、調體質的機會,希望女性朋友多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態,只有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態,才能把自己照顧好。除了寒涼之外,醫師補充,體內堆積過多的火氣都會影響月經狀態,包括冬天愛吃麻辣鍋、燒烤炸辣、睡眠不足等都會在體內堆積過多的火氣,平時應多注意飲食習慣。每個月調體質的機會 月經可以了解體質狀態黃瀞瑩提醒,下次看診前,別忘了準備好月經週期、月經量、平常分泌物、月經前後不舒服等症狀,包括肚子痛、頭暈、頭痛、胸部脹、拉肚子等經前症候群,現在都有軟體下載記錄月經,這些記錄資訊在未來看診時,回過來有跡可尋,醫師們可以藉著月經狀態來了解你的體質狀態,幫助你調理身體之路更順利。
-
2021-01-12 科別.新陳代謝
韓國女星朴信惠、IU的減肥菜單真的會瘦? 專科醫師揭「超悲劇下場」...小心更難瘦
網路上瘋傳各種韓國女星的減肥食譜,配上一張張身材火辣的照片,讓你也蠢蠢欲動想要嘗試了嗎?像人氣女演員朴信惠,每天小黃瓜一根、大白菜兩片、糙米飯半碗及低脂牛奶一杯;國民妹妹IU一天只吃一顆蘋果、兩條地瓜及一杯蛋白飲;韓劇一線女星黃正音甚至一天只吃未經調味的黑豆與豆腐。看完想必都替他們感到餓肚子了,難道減肥只能靠意志力一再節食嗎?瘦得很快 當心「溜溜球效應」新陳代謝科專門診所院長林怡君醫師說明,其實若執行這些減肥菜單,短期之內確實會瘦而且瘦得很快,因為符合減重需維持「熱量赤字」的概念,也就是人體的總熱量消耗多餘攝取,只是一般人沒辦法長期都吃那麼少的食物,一旦恢復原本的飲食習慣,體重也會迅速反彈,並且產生所謂的「溜溜球效應」,此種飲食方式會讓身體接收的營養素不夠,導致肌肉量減少、體脂肪相對增加、基礎代謝率下降,讓下一次減肥難上加難。認識食物 是瘦身的首要之務最理想的減重方式是透過調整飲食及運動達到「熱量負平衡」,長期穩定地讓每日總熱量消耗多餘攝取,以每週減輕0.5-1公斤的速度,前進至理想體重。因此林怡君醫師認為減重的首要任務是「認識食物」,除了能判斷每一項食物到底是澱粉、蛋白質還是油脂類等,辨別其加工方式外,更重要的是要學習計算熱量,並且盡量選擇原型食物、少碰加工食品。避免在選擇食物的過程中,做了錯誤的決定,例如多以精緻澱粉填飽肚子,捨棄了優質蛋白質,不但會讓體內血糖波動速度快、飽得快也餓得快,長期下來也會讓身體減掉肌肉而非脂肪。了解吃進嘴巴裡的每一口是什麼,就能簡單地在設定的熱量範圍內吃得飽又健康。 肥胖成因複雜 減重應求助專業再者,林怡君醫師指出肥胖不單只是因為沒有意志力而已,它其實也是一種慢性疾病,例如環境因素及多重基因影響,再加上現代環境、壓力等因素所造成的原發性肥胖。當然也有少數人是因為內分泌疾病或代謝障礙引起的繼發性肥胖,或是治療其他疾病過程中,藥物副作用所導致的肥胖,這些都需要專業醫師的釐清。以身體內分泌賀爾蒙的角度來看,若體內存在「胰島素阻抗」而有高胰島素血症,則不利於脂肪分解,容易造成脂肪累積,引發肥胖問題,繼而再增強「胰島素阻抗」,造成惡性循環。因此,若有需要減重的民眾,建議尋求專業醫療團隊,除了能找出肥胖的根本原因對症下藥外,還能提供正確且個人化的飲食計畫,以及適度的運動方針,必要時給予藥物輔助,將長期且能持續執行的減肥方式融入生活之中,才是維持健康及體態的最佳方法。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減重忌碰碳水化合物? 沒有這回事!不吃恐胖更快 減重失敗都是澱粉的錯? 誤會大了!是「它」在扯你後腿 
-
2021-01-11 科別.骨科.復健
天氣濕冷關節容易痠痛?日本專家激推2類抗寒食物
在冬天特別容易發生膝蓋和肘部的關節疼痛,整形外科醫師桐生有紀說明,如何透過運動前的準備以及日常生活習慣來預防關節疼痛。身體寒冷會引發關節痛 運動前先暖身在這個氣溫逐漸降低的季節裡,關節痛的問題讓許多民眾擔心。桐生有紀醫師表示,氣溫下降時,微血管會為了維持體溫而收縮,導致血液循環不良,進而讓肌肉變得僵硬,造成關節的負擔。另外,乳酸代謝功能下降,也是引發關節疼痛的原因。只要身體寒冷,全身都會變得僵硬,在姿勢不良的狀態下運動,更會對身體造成沉重的負擔。如在冷天中跑步、打球等激烈動作之前,建議先進行可以讓體溫升高的暖身運動,並且做好關節的保暖工作。暖身建議進行20分鐘、不會讓呼吸變急促的伸展運動,等血液循環改善後,再開始活動。也因為脂肪很容易冷卻,肌肉則會產生熱能,每天進行肌肉訓練也很有效。抗寒好食物 根莖類及深海魚類冬天的抗寒對策之一,可以多吃根莖類蔬菜,例如人參、蘿蔔、薑和大蒜,也十分推薦多多攝取鮭魚和鱈魚等魚類。另外,人到了中年,會因為軟骨量下降,使骨頭與骨頭之間摩擦緩衝減少,造成關節磨損,容易引起發炎,桐生有紀提醒,這樣的案例也不少,不良的飲食習慣容易流失軟骨,必須特別注意。「最重要的是,要攝取肉和雞皮等富含膠原蛋白的食物。只不過吃了之後並不會立見效,必須要持續攝取。為關節疼痛所困擾的人,可能需要嘗試胎盤注射,從肩膀和臀部進行注射,就能在身體的各個部分發揮作用喔。」桐生有紀醫師補充說明。日常生活中 避免關節疼痛的照護(1)體寒的對策可以溫暖關節周遭的護具,以及改善身體內部寒冷體質的飲食習慣都很重要,要大量攝取根莖類蔬菜。(2)增加肌肉量只要增加肌肉量,就能減輕關節的負擔。鍛鍊腳和背部等大範圍的肌肉,打造一個可以產生熱能的身體就是關鍵。資料來源:https://www.albagolf.com.tw/zh-tw/(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痛風關節一定會病變嗎? 沒錯!避免發作,常做這些行為要注意 肩膀痠痛、手舉不高就是五十肩?五十肩會好嗎? 復健科醫師告訴你現行治療方式
-
2021-01-09 癌症.食道癌
愛吃辣、飲酒、喝熱湯恐釀食道癌 這些不良習慣也要戒
48歲的汪小姐,對飲食有自己堅持的喜好,愛吃辣的她,三餐的基本配備就是1罐辣椒醬一定要準備在桌上,還要再來上1碗熱熱的湯,溫度最好是冒煙微燙口。由於工作忙碌,為了犒賞辛勞的自己,每天回家前都會固定在住家樓下的便利商店帶上1手啤酒,再打開電視追劇1個人獨自喝光啤酒,享受微醺快感。重口味的飲食習慣在同事眼中,都笑稱她是「酒國辣妹」。愛吃辣、喝熱湯的飲食習慣 竟檢查出食道癌這樣特殊的飲食習慣,讓身旁同事親友都在提醒不要吃太辣以及喝太燙,避免食道癌的發生,但因長期下來並無任何不適則不以為意。直到去年開始,汪小姐開始出現想打嗝的症狀,且喉嚨也有些微卡卡緊鎖的感覺,但因恐懼檢查伴隨的不適感,遲遲不敢面對。日前因親友積極催促並安排她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進行無痛內視鏡檢查,透過內視鏡,發現上食道黏膜細胞有一處已出現明顯病變,經由切片病理檢查,確診罹患早期食道癌。幸虧汪小姐發現得早,相信只要遵循醫師後續的指示治療,都還有治癒的機會。食道癌個案以男性居多 與飲食習慣有相關依據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和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每年食道癌新發生個案有2,700人、死亡人數約1,800名,其中高達9成以上為男性,是男性癌症發生率第6位、108年癌症死因排名為第9位。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梁程超副院長提醒食道癌好發於50至70歲,雖主要以男性居多,但國人罹患食道癌有高達9成是鱗狀細胞癌,其誘發的主要原因與抽菸、喝酒、含亞硝胺的食物(香腸、臘肉等)、溫度過熱的飲食有關。衛福部曾公布,根據台灣社區世代研究發現,菸、酒、檳對食道癌之終身風險,有飲酒、吸菸、嚼檳榔者,罹患食道癌與無上述3項不良習慣者的機率分別為3.80、2.29、2.62倍。喝酒臉紅罹患機率50倍 愛喝熱湯也須注意美國史丹佛醫學院也曾發表研究,台灣是全世界ALDH2缺乏比率最高的地方,有將近一半人口缺乏1種酒精代謝酵素「乙醛去氫酶」(ALDH2),會導致代謝乙醛速度緩慢,造成血液中乙醛濃度升高。而乙醛已經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署(IARC)列為人類的1級致癌物。倘若喝酒會臉紅的人每天喝2杯紅酒,罹患食道癌的機率高比不喝酒的人高達50倍。梁程超副院長表示食道癌可以說是1種吃出來的癌症,若愛喝熱湯也要當心溫度過高可能增加罹患食道癌的機率,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超過攝氏65度的熱飲界定為可能的致癌因子。提醒民眾若有吞嚥困難、吞嚥疼痛、食道常有異物感、胸骨悶痛、不明原因長期咳嗽及體重下降,應提高警覺盡快就醫安排檢查,建議可安排無痛舒眠腸胃內視鏡檢查,利用窄頻內視鏡的特性,可清楚觀察食道黏膜組織型態,快速、準確判斷是否為早期癌症病變,麻醉舒眠過程放鬆、安全且完全不會有不適感,是篩檢食道癌的最佳工具。★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1-01-09 養生.聰明飲食
營養學博士照吃垃圾食物!營養學教授:這4種飲食習慣比吃泡麵、薯條還傷身
「老師,你怎麼看起來很累,頭髮都白了,又很稀疏?」天天見面的學生偶然的一段話,讓擁有30年營養學背景的中山醫學大學營養學系教授王進崑驚覺:保養身體不能光靠理論,身體正在求救中! 為了重拾健康,王進崑重新調整飲食,現在50幾歲的他總被學生和朋友調侃,還保持著30幾歲的外貌與活力...三餐吃多少?我用21比例來分配我的太極飲食遵守每天三餐依照七分飽原則,三餐總量不高於21的比例。舉例來說,早餐如果吃7分飽、午餐10分飽,則晚餐不要吃超過4分飽。也就是在早餐一定要吃的原則下,調整午晚餐的進食量,我通常會建議大家午餐可以多吃,而晚餐可以少吃。不過,如果早餐只吃3分、午餐吃7分,按照7分飽食的大原則,那晚餐最多還是吃7分就好,因為晚餐最靠近睡眠時間,吃太飽很難消化,千萬不要認為自己早餐、午餐吃得少,晚餐就毫無顧忌的吃到撐。通常我的三餐分配比例:早餐7分、午餐7分、晚餐3分。我是營養學博士,但照吃垃圾食物吃東西看起來簡單,但其實是一門學問。我們常會在報章雜誌上,看到許多有關「垃圾食物」(例如漢堡、薯條、可樂、泡麵等)的報導,這些所謂的垃圾食物真的不能碰嗎?如果真是如此,為什麼許多人還是那麼愛?其實,垃圾食物吸引人的地方在方便與美味,當然它也提供熱量、飽食感與營養,最大的問題出在營養失衡。但是大家可以想想自己平時吃的食物,營養夠均衡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你吃下肚的豈不也是垃圾食物?我每天都在談「營養與健康」,很多人誤以為我完全不會碰垃圾食物。事實上,我並不是完全不吃,因為它們真的非常方便,說實在的,有些吃起來還滿美味的。不過,這並不代表我只吃這類食物,因為我懂得如何平衡,了解運用正確的太極飲食之道,垃圾食物當然可以吃。這類營養失衡的食物,我不會連續兩餐食用,若是這餐吃了泡麵或是漢堡,下一餐會立即補充大量蔬果。如果因為外食或所處環境,食物選擇沒那麼自由,也會盡量選擇蔬果與全穀雜糧較多的餐點,並且避免碳酸的含糖飲料,例如汽水。我認為所有食物都可以食用,只要不跟宗教與個人喜惡衡突(如因宗教信仰不吃豬肉),大可多方面嘗試。以我個人為例,平日會選擇多樣化的植物性食物,但遇到出國時,受限於環境或時間,我還是會入境隨俗,比如北非或西藏高原的主要食物為肉類,我也會隨緣食用,但是回到臺灣,會立即恢復蔬果與全穀雜糧為主要攝取來源。而參加聚會或在餐廳用餐時,我也會控制食用量。常常聽到很多人吃大餐時,會說:「這餐吃太多了,明天操場要多跑幾圈。」、「這餐吃大餐,下一餐就不吃了。」也有人為了吃大餐,特地幾餐空腹;或吃了一頓大餐後,就連續幾餐都不吃。其實,這都是錯的。平時就不應該暴飲暴食,也不要以絕食、斷食或餓肚子的方式,進行餐與餐之間的互補。這種過於劇烈的做法,非但毫無太極相生的精神,更容易造成身體機能無形的傷害。一小匙薑黃粉,防失智又抗癌薑黃素是從薑黃根中萃取所得的黃色天然物,自古就被人類發現具有保健功效,近年科學更證實了薑黃素有抗發炎、清除自由基、穩定血糖、預防失智、抗癌等效果。煮菜時加一小匙薑黃粉,便能攝取到薑黃素來維持健康。薑黃素雖然具有許多保健功效,其化學結構卻不利於人體吸收。近年來研究顯示,奈米化能有效提高薑黃素的生物利用率,因此,奈米化的薑黃素產品在市面上隨處可見。其實,把薑黃與其他食材一起煲湯,就能獲得奈米化的薑黃素,但時間至少要10小時;另一個方法是將薑黃與胡椒一起烹調,因為胡椒中的胡椒素能大大提高薑黃素的生物利用率;另外,還可以從咖哩獲得薑黃素。薑與薑黃是不同的植物,從外型上就能區別。生薑的表皮顏色為淡黃色,形狀呈不規則形狀;薑黃的外觀顏色偏黃,形狀為長條狀。市面上有許多薑黃粉產品,顏色有深有淺。消費者或許會感到疑惑:「深色薑黃粉就含有較多的薑黃素嗎?」原則上薑黃顏色越深,薑黃素含量越多,然而有些廠商為了使薑黃顏色一致,會將多種薑黃粉混合後再販售,甚至也有薑黃粉產品的深黃色可能是染色而來。因此,以顏色判斷薑黃素含量並不可靠。我在此提供3個小祕訣,教你輕鬆分辨出哪一種薑黃粉所含的薑黃素較多。•用嘴巴嘗試:選購薑黃粉時,可取少量放進嘴巴裡品嘗。薑黃素帶有微微的苦辣味,濃度越高,苦辣味越明顯。•水中分布法:因為薑黃素有很好的分散性,所以將薑黃粉放入水中攪拌後,薑黃素含量高的產品會呈現「均勻混濁」的情況;若出現成團結塊的現象,代表油脂含量高,而薑黃素的含量相對較低。•酒精溶解測試法:把薑黃粉放入酒精或酒類中(如高粱酒),攪拌後,如果薑黃粉能完全溶解於酒精中,表示薑黃素含量高。書籍介紹書名:王進崑營養學,白髮變黑髮,年輕15歲:薑黃、蜂蜜、辣木、木鱉果、青梅……營養學博士的太極飲食法,用天然食材強化自癒力。作者:王進崑出版社:大是文化出版日期:2020/12/30作者簡介/王進崑從小立定志向學「食品營養」、土生土長的臺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博士。從求學階段到現今的教學、研究與服務,30年來沒有一天離開過食品營養,因為他堅信,只有靠「吃」才能把健康吃回來。於2016年獲頒國際食品科技聯盟院士。曾任中山醫學大學營養學系主任、附設醫院營養部主任、健康管理學院院長、副校長與校長、台灣營養學會理事長以及亞洲營養聯盟執委。現任中山醫學大學營養學系教授,並擔任全球最大的保健食品學會──國際保健營養學會(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Nutraceuticals and Functional Foods,簡稱ISNFF)執行長,在國內外營養學界均享有崇高的聲望與地位。延伸閱讀: 成為明星之前,當英文老師的日子》一位侏儒症女孩給吳姍儒的體悟:比霸凌還嚴重的,其實是「錯待」!
-
2021-01-08 科別.新陳代謝
你以為的餓只是大腦覺得餓!「假性飢餓」 當心掉進越吃越多的陷阱
有一篇非常有價值的回溯性論文,二○○二年發表在美國醫學雜誌(JAMA May 8, 2002-Vol 287, No.18),這篇標題為「The glycemic index」的論文是由大衛.路德維希醫師(Dr. David S. Ludwig)所發表,他統計了六十幾篇自己的研究數據,加上其他研究者的相關研究結果,作出一項回溯性討論。他發現,攝取高GI飲食會引發「慢性飢餓效應」,前面提過攝取高GI飲食會導致飯後血糖迅速飆升,如此一來,迫使胰臟分泌大量胰島素來因應,造成血中胰島素過高;問題就出在人體的血糖調控,並非我們所想像得那麼精準。過高的胰島素,往往會把血糖壓過頭,導致通常在進食後的二至三小時,便會出現「生理性低血糖」現象,而且經常會比空腹的血糖值還要低。你以為的餓,只是大腦覺得餓!由於人體的大腦只能使用血糖作為燃料來源,一旦發生血糖過低的現象,大腦便會立即發出「飢餓指令」,於是命令身體趕快進食,讓血糖恢復以維護大腦的正常運作。這種明明吃飽了,卻又覺得餓的現象,不自覺吃進更多食物,也讓人們的體重暴增。隨著每日的三餐,加上甜點以及甜飲料,無形中導致一天的血糖如同雲霄飛車一般,忽高忽低,同時造成身體經常處在一種莫名的飢餓狀態,就稱為「慢性飢餓效應」。從慢性飢餓效應可以充分解釋,為何血中胰島素過高,會引發食癮效應,加上胰島素屬於「儲存能量」的荷爾蒙,胰島素過高,本身就會驅動身體拼命攝取熱量。慢性飢餓效應,也同時可以解釋,為何胰島素過高,會傾向喜好高糖飲食?因身體經常處在低血糖狀態,身體自然會拼命補充糖分。另外,胰島素會加速身體的脂肪合成,胰島素會活化脂肪合成生化反應的每一個步驟。當身體脂肪合成反應旺盛,身體會自然傾向攝取高脂飲食,以補充脂肪合成所需的原料,例如:游離脂肪酸。歸納結論就是:當血中的胰島素過高,身體就會引發食癮效應,不僅喜歡暴飲暴食,還會傾向喜愛高糖、高脂、高熱量的三高飲食。這類型飲食通常也被營養師歸類為「最不健康的飲食」,這群受測者的胰島素值幾乎都在十以上,肥胖者的胰島素值甚至越高,經常高於二十以上,中年肥胖者(代謝症候群)的胰島素更高,甚至高到三十以上。由此得知,肥胖的人食慾,普遍比非肥胖者來得高。該研究的另一大發現是,胰島素只要降到五.○以下,食慾就會明顯下降,完全不容易有飢餓感覺。於此同時,也會自動轉而喜歡清淡的飲食,青菜、水果變成首選,吃得非常健康;對於那些油炸食物、甜食、甜飲料、點心、下午茶、宵夜、吃到飽餐廳,則開始敬謝不敏,一概拒絕!這類受測者大多有著削瘦的外型,身體沒有多餘脂肪,且喜好運動的族群,健康、長壽者多屬這種類型,但這類族群畢竟是少數。根據自身體驗,我的胰島素原本高達十二.八,當時體重高達八十公斤,食慾非常好,飲食習慣與一般民眾無異,但食量很大,也很喜歡「吃到飽餐廳」享受那股吃撐的滿足感。後來,當我覺察到健康危機,體重慢慢地減到六十八公斤,胰島素也跟著降到四.六,整體飲食習慣來個大逆轉,食量變得很小,吃一點就有飽足感,非常喜愛清淡飲食。其實,這樣的轉變根本不用營養師教導,當胰島素降下來,飲食機制就會自動轉變了!後來終於明瞭,自己原本的胰島素高達十二.八時,同時染患食癮現象,降到四.六以後,食癮現象自然消失無蹤。食癮社會,每個人都是高胰島素血症!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議題,而且影響非常深遠!大衛.路德維希醫師(Dr. David S. Ludwig)所發表的文獻,另外還討論到一項議題,他發現攝取高GI飲食後,飯後兩至三小時會引發「生理性低血糖」的失調現象,普遍發生在每個受測者的身上。於是,他給出了一個評語:這個現象看起來似乎是「正常狀態」,因為每個人都是如此,而且根據之前的結論,代表著高胰島素血症的情況,幾乎發生在每個人的身上!這項議題曾經也困擾自身許久,因為經合理推斷:現在有哪一位民眾不吃白米飯?或是不吃白麵粉做成的麵點、包子、饅頭、麵包、蛋糕?不喝奶茶?或是其他手搖飲、甜飲料?(相信有,但非常非常少數)這些食物根本就是標準的「國民飲食」,大家都是這樣吃的啊!當我自己的胰島素高達十二.八,這樣的飲食習慣與其他大眾根本沒有什麼差別。對照研究收集的胰島素數據,一般民眾(非明顯肥胖者)的胰島素值,大約落在十至二十之間,我所使用的檢驗方法,所標示的胰島素的正常值是二十五以下,所以,大家看起來似乎都處於「正常的」範圍。雖然在研究過程,當時的我已經警覺到民眾的胰島素值都太高了,導致普遍性的代謝失調,但在當時的時空下,要如何提出「每個人的代謝都失調了!」這麼大膽的議題?最後,終於有幸找到大衛.路德維希醫師(Dr. David S. Ludwig)所發表的文獻,終於才能有所印證並確認「自己是對的!」為何要特別指出,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議題?試想,當絕大部分的民眾都患有高胰島素血症,最新的研究報告已經一致認同:高胰島素血症是年輕肥胖、代謝症候群(中年腹部肥胖加三高)、第二型糖尿病、腦心血管疾病的巨大危險因子。正因這類病患的血中胰島素數值都相當高,加上對於現在代謝疾病的發生率與致死率大幅提升,無疑地更加坐實了這項研究報告,最後得到這樣可怕的結果,相信讀者也就不覺得奇怪了!此外,高胰島素血症所引發的食癮現象,大家似乎也就不難理解了,現代人不需要做過分粗重的勞動,但每個人的普遍食量都很大,而且偏好高糖、高脂、高熱量。試想:如果你是餐廳或小吃攤的老闆,你要賣哪種飲食?於是,我們也可以理解到,為何一些速食品牌和汽水飲料公司可以創造出天文數字的營業額?為何(珍珠)奶茶會成為台灣國飲,為何吃到飽餐廳老是人滿為患?為何健康飲食餐廳依然乏人問津?(所幸目前已有一群人開始改變飲食方式)放眼望去,當整個飲食環境幾乎全面朝三高飲食環境發展,就成為名符其實的「食癮社會」,代謝問題自然成了一種普遍現象,更遑論即將相繼而來的症狀與疾病,實在不可不慎。 (本文摘自博思智庫《矯正代謝力:遠離三高、糖尿病、代謝症候群》)書籍簡介台灣平均每5人就有1人罹患代謝症候群!?代謝症候群是慢性病爆發的前兆,罹患糖尿病的危險性是一般人的7倍,罹患腦心血管疾病是一般人的3倍!原來代謝失衡,是致病元凶!許多國內外的研究都顯示,肥胖者罹患疾病的機率比一般人還高,為何過重或肥胖者很容易產生健康問題?因為慢性病正是「胰島素風暴」一路不停傷害的結果。蕭院長認為,若是能夠找出代謝疾病的真正病因,也可以對於現今的醫療體系做出一點貢獻,讓大眾找回真正健康。希望藉由《矯正代謝力:遠離三高、糖尿病、代謝症候群》一書,作為民眾日常飲食與健康管理的提醒,讓有胰島素風暴的人們回到「健康的生活型態」,活出健康和美麗。
-
2021-01-06 癌症.乳癌
朱俐靜曝罹癌!6個乳癌好發族群 這些人每月要自我檢查
歌手朱俐靜多年前參加選秀節目《超級偶像》拿下第3季總冠軍,嗓音清麗嘹亮的她,今(5)日出席新專輯「來日方長」記者會,提到去年春天覺得體力差、身體不適到醫院接受健康檢查確診乳癌。想起抗癌過程她止不住淚水,表示自己雖然不喜歡讓人感到脆弱,但因為遇到癌症,讓自己無法以笑容過生活,因此想透過全新專輯,分享自己心態上的轉變。目前乳癌發生率為國內女性好發癌症的第一位,死亡率則為第四位。然而隨著生活型態及飲食習慣西化的改變,台灣乳癌患者一方面平均年齡逐漸年長,但另一方面仍有不少年輕患者,好發年齡約比歐美國家年輕十歲。元氣網疾病百科乳癌好發族群1. 40~50歲的婦女。2. 家族有乳癌病史的女性。3. 胸部曾接受放射治療者。4. 未曾生育或30歲以上才生第一胎者。5. 初經較早(11歲以下)或停經較晚(55歲以後)者。6. 曾患良性乳房腫瘤者。預防與治療1. 定期自我乳房檢查:女性應每天稍加留意自我檢查乳房,一旦出現有疑似乳癌初期的症狀時,應該進一步的到醫院追蹤確認。2. 減少攝取高脂肪食物。3. 多運動,心情放輕鬆,減低工作壓力。4. 不抽菸、飲酒勿過量。5. 每年定期至醫院接受專科醫師的學理檢查,並配合乳房超音波及乳房X光攝影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6. 未曾哺乳者。乳癌是由於惡性腫瘤侵略並破壞乳房正常組織而形成的癌病腫瘤,是比較容易早期發現的癌症,因此建議20歲以後的女性,每月自我檢查。【延伸閱讀:20歲女性每月要自我檢查一次!乳房超音波、X光攝影...各項檢查的費用比較】
-
2021-01-05 科別.心臟血管
高血壓比主動脈剝離更可怕!日常「致命飲食習慣」曝光...超多人每天都吃
過去曾發生不少名人於家中浴室猝逝的消息,死因多疑似為「主動脈剝離造成血管阻塞」,引起社會大眾對於主動脈剝離的關注,更有許多病患因為擔心自己患有主動脈剝離而至門診就診。而幾年前海基會前董事長江丙坤也是在飯店用餐時,突發主動脈剝離,後仍搶救不治;究竟什麼是主動脈剝離呢?主動脈剝離 8成有高血壓病史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黃彥彰說明,主動脈是負責將心臟打出的血液輸送全身使用的血管,需要承受由心臟射出的高壓血流,若主動脈的血管壁內緣產生破損,而血流由破損缺口灌入主動脈的血管壁之中,造成血管壁撕裂,就稱做主動脈剝離。黃彥彰表示,主動脈剝離主要成因分為退化性因子(如高血壓)、先天性基因因子(如馬凡氏症候群、Loeys-Dietz syndrome),或外傷性因子。然而,主動脈剝離的病患中,將近8成都有高血壓病史,是這些風險因子中的比例最高,同時也是其中唯一可控制與矯正的風險因子。此外,主動脈剝離的風險增加甚至只占高血壓對人體造成傷害中的一小部分,其他高血壓對人體的傷害包括了增加腦中風、心血管疾病、心衰竭,腎臟疾病等嚴重併發症的風險。預防、控制高血壓 日常飲食習慣要注意在高血壓的預防與控制中,第一步便是做好生活習慣的改變。飲食中減少鹽分的攝取,減少甜食、含糖飲料,紅肉的攝取量,改以蔬菜、水果、低脂的乳製品、全穀物、白肉(家禽或魚肉)來替代;增加平時運動的質量,若能達到每次40分鐘以上的無氧運動,每周三至四次以上更好;體重過重的人可以考慮減重,每減少一公斤血壓便下降毫米水銀柱,並且戒菸與減少酒精的攝取,男性不超過每日30毫克的酒精,女性不超過每日20毫克的酒精。血壓高居不下或合併慢性病 應積極與醫師商討對策如果在生活習慣已經矯正過後,平時收縮壓仍然高於140毫米水銀柱或舒張壓仍高於90毫米水銀柱,又甚者合併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腎臟病或已經有一部分高血壓病併發症已經出現,則需要與醫師討論,使用高血壓藥物積極地對血壓進行控制。延伸閱讀: 只有膽固醇過高才會造成動脈硬化? 醫師公開10個意想不到的傷「心」元凶 全台約508萬人罹患高血壓! 十大死因3種跟它有關,這些人最好天天都要量血壓
-
2021-01-03 養生.營養食譜
牙醫師的廚房/不斤斤計較的佛系塑身
「您最近體重是否有增加?」在牙科門診忍不住問了患者林先生,雖然我心中已有答案。他靦腆地說:「這半年來增加了快10公斤!」理由竟然是因為牙周病治療後利於咀嚼,食欲大開。他又說,這個年紀發福根本就是災難,本來血壓、血糖、血脂勉強在及格邊緣,現在已出現紅字了。哈佛大學歷時15年研究,依照現代人飲食習慣設計出的「健康飲食餐盤」,經證實能降低三到四成心血管疾病併發症及死亡率。健康餐盤對每類食物分配均有明確建議及比例,如優質蛋白質食物占1/4盤,新鮮蔬菜水果占1/2盤(其中蔬菜占2/3,水果僅1/3),而全穀類澱粉食物占1/4盤等。減重更深層的意義是「增肌塑身」,如果減肥過程造成肌肉量流失,基礎代謝率一定也會下降,之後復胖的機率會提高。怎樣吃才能增肌塑身又健康呢?哈佛健康餐飲提供了最佳答案,就是以蔬菜為主食,而蛋白質是最亮眼重要的角色,全穀類澱粉不過是配角。今天要談的「佛系塑身」,是一種從容不迫的減重態度,以追求身心健康為宗旨,而非過於鬆散,或汲汲營營計較體重機上的數字。地瓜&洋蔥雞肉漢堡套餐不必擔心雞胸肉口感乾柴,當它與炒得柔嫩香甜的洋蔥一起揉混成漢堡後,就變得多汁有味了。地瓜擔任澱粉類主要的來源,營養豐富,GI值低、膳食纖維含量也很高。食材(2人份):雞胸肉300克、洋蔥1/2顆、全麥麵粉1大匙、薑泥1茶匙、鹽適量、地瓜1條、玉米筍6支、花椰菜8小朵、牛番茄1粒、蘆筍70克和風蘿蔔醬:山茶茸150克切丁、白蘿蔔120克磨成泥、清酒、醬油、味醂各2大匙、水120毫升、太白粉1茶匙(與水一比一混合)作法:1. 雞胸肉剁成泥狀,洋蔥切末,地瓜切片蒸熟,玉米筍、花椰菜汆燙,牛番茄切片,蘆筍切段汆燙。2. 雞肉漢堡排作法:先將洋蔥炒至透明備用。碗內放入雞絞肉、鹽及薑泥,攪拌至有黏度再放入洋蔥均勻混合。捏成橢圓扁平形並沾上麵粉,以小火煎至兩面金黃。3. 開小火,鍋裡放入清酒、味醂、醬油及水並放入金針菇、白蘿蔔汁,水滾後倒入白蘿蔔泥,攪拌後熄火。4. 倒入太白粉水並攪拌,小火煮至有光澤度,放入漢堡排沾好醬汁再裝盤、擺盤。香菇豬絞肉&彩蔬炊飯不像一般傳統肉燥香氣來自於豬油,本料理香氣則由洋蔥、紅蔥酥、香菇等食材來發揮。選用脂肪較少的腰內肉作為蛋白質來源。食材(4人份):豬腰內絞肉500克、蝦米30克、紅蔥頭5粒、乾香菇8朵、胡蘿蔔1根、洋蔥1/2個、白果30粒、四季豆150克、茄子2條、糙米150克、無調味低溫烘焙堅果20克、薄鹽醬油1大匙、鹽適量作法:1. 蝦米浸泡,紅蔥頭切末,乾香菇浸軟切末,胡蘿蔔切末,洋蔥切末,白果先浸泡1小時再氽燙約10分鐘,四季豆氽燙後切段,茄子切片微波2分鐘,糙米先浸泡8小時以上,堅果壓碎。2. 開小火,鍋內放入一大匙的橄欖油,放洋蔥及紅蔥頭炒至香氣四溢,接著再放入香菇、蝦仁及胡蘿蔔,炒到洋蔥變透明。最後放入豬絞肉炒到變色,加入鹽、醬油及50c.c.的水煮約5分鐘後熄火。3. 電鍋內先放入洗淨的米及約一杯的水,再鋪上作法2食材,蓋上鍋蓋。(外鍋兩杯水)4. 糙米飯煮好後趁熱加入茄子、四季豆及白果等食材稍微攪拌,最後撒上堅果。● 糙米與水的比例約1:1.2~1.3,但因食材本身會出水,所以加入糙米的水可稍微減少。低GI蔬果佐香草卡特基乳酪沙拉研究證實酪梨是高營養密度水果,尢其富含Omega-3優質脂肪,不但可增加飽足感,同時也可以取代其他不良脂肪的吸收。卡特基乳酪(即茅屋起司cottage)是蛋白質高而卡路里最低的乳酪,容易帶來飽足感,還榮登消脂食物排行榜。食材(3人份):萵苣3片、酪梨1/2顆、番茄100克、藍莓50克、黃色奇異果1粒、小黃瓜1條、蘋果1/2個、水梨1/4個卡特基乳酪材料:牛奶500c.c.、檸檬汁50c.c.、椰糖10克、薄荷5片作法:1. 番茄剖半,其他蔬果切小塊。2. 卡特基乳酪製作:將牛奶倒入鍋中開小火加熱到約50~60度C。立即熄火加入現榨的檸檬汁,並攪拌均勻。靜置5分鐘凝固。倒入鋪上紗布的另一碗內,靜置半小時後完成過濾,把剩下的水分擠出來。紗布內是乳酪,而碗內是過濾出來的乳清(營養豐富可食用)。3. 將卡特基乳酪加入椰糖及切碎的薄荷並攪拌均勻。接著放入作法1的所有食材及藍莓(可將乳酪放入剖開的番茄內)。
-
2021-01-03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一天百通電話、快問快答快崩潰 全年無休發言人莊人祥靠狗狗解憂
2019年12月31日晚上,所有人都在心中勾勒出對2020年的期待,各地跨年演唱會陸續開演。因中國武漢傳出不明原因肺炎,本應隔天才需交班發言人位置的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卻步入記者室,自此一肩扛下幾乎全年無休的發言人重擔,天天過著快問快答的高壓生活。「喂?莊副,不好意思,請問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後,手機一響,這是莊人祥每天必聽訪問「起手式」,尤其疫情之初,面對未知病毒的恐懼,唯恐天下不亂的假消息亂飛,一天甚至可能接上百通電話,指揮中心天天開例行記者會,但會前、會後隨時都會有需要解說的問題出現。自省接電話接到發脾氣,反而無法解決問題。過去疾管署的發言人是輪班制,兩名副署長每四個月交班一次,以免同個發言人被「過度使用」,在記者快問快答及奪命連環call的猛攻之下陣亡。但新冠疫情特殊,從疾管署發言人到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一當就是一整年。6月7日大解禁,「全民兩點檔」停播,但他還是不能休息,有病例的日子,耐心一場一場記者會;沒病例的日子,一通一通電話回答,從早上八、九點到晚上十點、十一點,吃飯、開會、散步負責接媒體電話的公務機都可能響起,莊人祥有點難為情笑了一下說,脾氣真的會不好。但他也發現,在受訪過程生氣,反而更無法說明清楚,無法解決問題,「那之後我有反思過這件事,一直這樣也不是辦法。」之後他換個方式,即使面對尖銳的提問,他也會告訴自己的心平靜下來,從容說明,對方也會明白有些疑慮是錯誤的,雙方能更快得到共識。睡前追劇半小時放鬆,最愛陪愛犬散步。「讓祥祥休息一下啦!」指揮中心記者會直播到現在,還會看到類似留言,雖然莊人祥在這一年之中,偶爾會因為要看牙醫或公務請假一天或半天,但被問到今年休息過嗎?莊人祥歪頭回想了一下,說:「好像只有跟太太受邀去衛武營聽音樂會那次而已。」莊人祥過著非常人的高壓生活,但他的抗壓方式卻非常「一般人」,早出晚歸的他,最喜歡用睡前半小時看Netflix影集紓壓。如果剛好趕上晚餐後的散步時間到家,全家帶著小狗散步就是他最輕鬆自在的時光,「就算只是坐在沙發上,看著狗狗自己玩也很棒。」重拾桌球拍,2021要回歸運動場。2021年,防疫仍不可鬆懈,全年無休的發言人新年小心願是「重拾桌球拍」。莊人祥笑著說,與桌球的緣分來自老家那張球桌,剛好有球桌、剛好有哥哥陪練,雖然不是校隊,只是打興趣,但打桌球習慣一路陪著他到大學階段。五、六年前,想練體力的莊人祥被好友帶到運動中心,看著熟悉的桌球桌,他決定再讓打桌球成為日常,這些年每周兩天打桌球已成習慣,結果又因為一場世紀大疫被迫中斷,「回歸運動就是我2021年的健康期許,還有減重也是。」我的小祕密 偷偷減重13公斤 卻被疫情壞好事時間回到2020年三、四月,新冠肺炎從歐洲橫掃回台,新個案每天以20例起跳,莊人祥面露無奈地說,休息時間總是飢腸轆轆,看到便當大口大口吃光光,短短幾個月體重多五公斤,「連網友都說我胖了。」其實多數人都不知道,他從2019年十月開始祕密減重計畫,靠著飲食控制和規律運動,從原本的85公斤,在2020年二月減到剩72公斤,「這是我這麼多年來最輕的時候。」莊人祥分享,以他的經驗而言,改變飲食習慣是減重的小撇步,運動只是輔助。莊人祥說,開始減重後,他狠下心戒掉了甜食,同時越來越少吃澱粉類食物,尤其是精緻澱粉,「吃少會餓,但減重還是需要保持體能。」所以他花了非常多心思在早餐挑選,澱粉只吃全麥類食物,為了怕空腹感,所以會加上非常多蔬菜及蛋白質,確保一天開始活力滿滿。莊人祥選擇用代餐作為午餐,晚餐則是參考減重名醫宋晏仁醫師提倡的「211瘦身飲食原則」,2份蔬菜、1份蛋白質、1份優質澱粉,並落實晚餐後不再進食,再加上每周兩天打桌球,一次一小時,達成五個月減十公斤的目標。
-
2021-01-03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應酬沒了、運動多了 陳宗彥因忙得福 吃貨瘦一圈
新冠肺炎疫情一周年,每個人的生活多少都被改變。今年3月被任命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的陳宗彥,已經將近兩年沒好好休假,因為2018年他接任內政部政務次長後沒多久,就發生非洲豬瘟危機,今年接續處理新冠肺炎,算一算,從去年年初到今年年底,他真正完整的休假,只有區區兩天。每天下班站上橢圓機,揮灑汗水也紓壓。雖然陳宗彥很有可能是防疫大將中,連續操勞時間最久的一位,但他每天容光煥發、反應快,面對壓力展現高EQ,從容而慎重。如何維持絕佳狀態?陳宗彥說,這一年養成規律作息、天天運動半小時的好習慣,還因此瘦了一圈,身心狀況都很好,可說是因忙得福。陳宗彥以前偶爾晚上會有應酬,會熬夜到一、兩點才睡,運動也沒有固定,就是偶爾跟朋友相約打打網球。後來因為身邊親友陸續出現一些健康問題,陳宗彥也開始提高警覺,注重養生,就開始調整作息、試圖培養運動習慣,在今年疫情最嚴峻、最忙的前半年,竟然是他運動量最大的時候。陳宗彥表示,今年受疫情影響,應酬飯局都沒了,就回到住處,站上「橢圓機」,用平板看些輕鬆的影片,揮灑汗水半小時,是他每天重要的紓壓時間。他說,橢圓機是很好的全身運動,可以手腳並用,運動效果非常好。運動完洗個澡,等待睡意降臨,從晚上十一點睡到早上六點,七小時的充足睡眠。早點進辦公室,將工作「盤點排序」維持高效率。陳宗彥記憶力很好,在還沒有智慧型手機的年代,他可以把一百多支以上的電話號碼記在腦海中,隨時問他某人的電話,他都能馬上背出來。今年疫情事務龐雜,他也不會覺得難以負荷,除了得力於超強記憶力,也與他從政多年自我訓練的組織力有關。「隨時需要盤點現在要做什麼,花時間暫停一下,是讓自己更有效率調整腳步的關鍵。」陳宗彥說,他抗壓、維持高效率的祕訣,就是每天早一點進辦公室,製造一個短短的空檔。趁這段時間,他會把今天該做的事情提取出來,在腦海中排列優先順序,然後立刻開始做,絕不推延。每隔幾個小時,他就會重新盤點、排序、展開行動。休假是修復身心,不用找很多事讓自己忙。雖然過去將近兩年來,陳宗彥只有兩天完整假期,跟家人一起去墾丁,但陳宗彥並不是工作狂,他其實是很重視休息的人。「台灣社會對於休假這件事情不夠重視,」他說,休假不用找很多事情去做、去想,只要好好休息,讓自己的心情沉澱下來,如此身心都會得到很好的修復,重新回到工作崗位時,反而能想通一些事情。雖然陳宗彥與妻兒分隔三地,但家人之間關係緊密,這也是維持他溫暖、穩定能量的來源。他只要周六開完會,確定沒有其他會議,就會飛奔回台南,與家人一起吃頓晚餐、隔天再一起用早餐,再回到台北待命。未來疫情趨緩,民眾生活步調和心情都正常化,也讓他有個完整假期好好放空,是陳宗彥新的一年最渴望的事。我的小心願 尋味台南早餐 上班前的小滿足生於台南的陳宗彥到台北工作,很想念台南美食,經過一番尋覓才找到幾家愛店,讓他的「吃貨魂」得到滿足。陳宗彥說,他發現大同區有些聚落居民是從南部來的,那邊的傳統小吃店,特別對他的味,他會在上班前開著車去飽餐一頓。談起美食,陳宗彥眼神發亮。他說,很多人都誤以為台南人只喜歡中式早餐,其實台南的西式早餐也很有名。陳宗彥表示,台南是現代和傳統極度融合的好地方,很多特色咖啡廳和早午餐店,西式早餐也早在30多年前就孕育出來,很多都很有名。但台北大部分早午餐店都十點後才開門,他根本吃不到,好不容易終於找到一家是早上七點半就開門,而且非常好吃,令他心滿意足。陳宗彥很重視早餐,但其實他的飲食習慣相當節制,原則是午餐、晚餐份量遞減,而且不吃碳水化合物,餐間點心盡量只吃水果,不吃精緻糕點。加上每天晚上運動30分鐘,睡飽七小時,規律過了大半年,竟然不知不覺順利瘦了一圈,衣服寬鬆了,皮膚氣色都變好。
-
2021-01-02 科別.心臟血管
腳出現「6大症狀」超不妙! 久坐、久站小心下肢阻塞釀截肢
秋冬之際,氣溫逐步下滑,早晚日夜溫差大的影響,導致人體血管快速收縮,容易引發心臟及周邊血管疾病,此時若是沒有及時加以正確診斷治療,最壞的狀況有可能會導致組織壞死,面臨永久失雙足的悔恨。下肢血管疾病分動脈與靜脈兩種 影響部位不同病徵也不同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內科主任陳志成表示,過去血管阻塞性疾病被人們認為是老年疾病,但近年來年齡卻有逐步年輕化的現象,原因是現在的年輕人很多長期不運動、習慣久坐、慣性熬夜及嗜吃高油脂食物,導致血液濃稠、循環減緩,提高形成血管粥狀硬化或產生血栓的機率。根據資料統計,台灣一年約有八千例截肢手術,其中因動脈阻塞而截肢的約近六千例,而即使做了截肢手術,在住院期間68天內死亡率高達18%,成功出院的一年內也有34%的死亡率。所以民眾應該要對此類的疾病更加的認識及做更有效的預防才對。下肢動脈栓塞難察覺 嚴重者恐截肢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黃柏森醫師說明,動脈阻塞是指動脈中有「斑塊或血栓」堵住血管,影響了血液的流通,若雙腳動脈阻塞,常見的症狀初期為下肢發冷、麻木、脫毛,更進一步則有間歇性跛行、疼痛、下肢無力等症狀,嚴重則有傷口、壞疽、截肢問題。由於在冬天氣溫較低的時容易好發,因此這些症狀則會更加明顯。針對嚴重型動脈阻塞治療方式可分為外科繞道手術以及介入導管手術兩種,為避免日後血管壁發炎或纖維化導致血管壁細胞增生,可考慮使用塗藥氣球/塗藥支架等醫療器材,用以抑制血管壁細胞增生,延緩血管再次阻塞,若是血管鈣化嚴重或斑塊太硬的患者,也可考慮搭配血栓及斑塊旋切導管治療,可有效的將下肢血管壁鈣化的部分磨碎、清除,打通狹窄動脈,讓血流變好。久坐久站族注意 靜脈血栓栓塞風險高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內科洪俊聲醫師解釋,靜脈比動脈更容易形成血栓,原因是靜脈的血流較動脈慢,而下肢靜脈血栓通常可以分為兩種,一種為常見的靜脈曲張,即是淺層的靜脈性栓塞炎,另一種為深層靜脈血栓。洪俊聲醫師表示,下肢深層靜脈栓塞於常見於須久坐久站族群,這類族群因工作需常久坐、且少時間喝水,導致血液速度過緩,而形成下肢靜脈血栓,治療方法有傳統導管溶栓術、超音波震盪導管溶栓術以及經皮機械性血栓去除術,治療目的是減少血栓總量並且改善靜脈回流、降低疾病復發率與栓塞後症候群發生率。預防下肢血管阻塞疾病 日常生活習慣要良好陳志成主任提醒民眾,冬季氣溫低,血管遇冷易收縮,容易使病況惡化,應注意保暖,此外,應培養日常生活適當運動、調整飲食習慣、良好生活習慣等方式預防血管產生病變。(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坐太久靜脈血栓會奪命! 多發生在單腳,5種人都屬高危險族群 天冷手指凍到發紫是血液循環太差? 醫師警告「3種顏色變化」小心會截肢
-
2020-12-30 癌症.胃癌
吃不下、消化不良是胃癌前兆 醫:避開飲食地雷可預防
每天6.5名國人死於胃癌 避開飲食地雷可預防 台灣胃癌常年名列十大癌症之中,每年奪走超過2,300條人命。根據每年癌症發生與死亡統計顯示,胃癌新增人數雖然呈現下降趨勢,但死亡人數始終居高不下,平均每天超過6.5國人死於胃癌。同時,胃癌早期症狀如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變瘦,與一般胃炎或消化性潰瘍相似,惟有改變飲食及及早篩檢方為預防之道。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血液腫瘤科醫師賴基銘教授表示,胃癌與飲食習慣、胃幽門螺旋桿菌等因子相關,而只要能減少醃漬、煎炸、燒烤、煙燻類食物,達到「天天彩虹蔬果579」的飲食原則,並且避免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就能有效預防胃癌風險。 6成胃癌一發現就晚期 無法手術須用針劑化療 臺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部主任趙毅表示,每年胃癌死亡人數佔發生人數近50%,與胃癌症狀辨識不易、國人較少照胃鏡習慣,導致6成診斷時已是晚期胃癌有關。其中更有超過4成為轉移性胃癌,病人無法接受手術,須用化療藥物控制。由於針劑化療易有厭食、噁心、腹瀉、虛弱、手足症候群、皮疹、心悸、血球異常等副作用,病人體力負擔大,也影響接受後線治療的意願。 臺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腫瘤免疫治療中心主任陳明晃說明,胃癌病人如果體力足夠,第一線化療最常用的處方,是一種口服化療搭配一種針劑化療。二線化療健保則只有給付針劑化療,所幸12月起國內已經將新型口服化療藥納入健保,讓需要接受第三線治療、體力較差的病人,有了新的治療希望。 晚期胃癌新型口服化療藥 周休二日助控制病情 陳明晃表示,對晚期胃癌病友而言,以往在針劑化療失效就沒有好的治療選擇,現在健保給付的新型口服化療藥,副作用比第一線、第二線治療小且治療便利,超過4成病患可控制疾病不惡化。陳明晃指出,新型口服化療藥的治療模式有如「周休二日」,病人一天吃兩次、吃5天休2天,兩周療程結束後休息兩周,大幅降低身體負擔。 過去晚期胃癌平均存活期約9到11個月,再加上後線治療未有給付,不少年長患者考量經濟因素與晚輩家計負擔,寧可選擇放棄治療。陳明晃認為,非常感謝健保為晚期胃癌族群帶來「年終大禮」,新型口服化療物通過給付後,病人的生活品質與存活有望進一步改善。 早期胃癌難覺察 有病史飲食作息不正常宜作胃鏡 醫師提醒,胃癌早期徵兆不易察覺,曾有癌症病史、生活作息不正常、嗜吃油炸類、醃製類食物的族群,建議及早接受胃鏡檢查。此外,國人癌症漸有年輕化趨勢,40歲以上建議2年進行一次全身健檢,並且搭配胃鏡檢查。 《延伸閱讀》 .腹部悶痛、食不下嚥?檢查出晚期胃癌,乳癌標靶藥治療HER2胃癌也有效 .罹癌食慾不振怎麼辦?維持好體重才有體力抗癌,營養師2招增進食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