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6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搜尋
陳雨鑫
共找到
1981
筆 文章
-
-
2020-05-06 科別.感染科
常規疫苗接種率低 醫憂延誤時機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許多家長擔心染疫,盡可能避免前往醫院。兒科醫師呼籲,接種常規疫苗千萬別延誤時機,否則若感染麻疹或是百日咳等,反而造成傷害。新冠肺炎影響常規疫苗接種率,美國有不少兒科醫師在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呼籲,家長不應過度的恐慌而讓寶寶的常規預防保健受到耽誤。他們擔心,未來疫情受到控制之後,原本可以靠著疫苗而控制的其他傳染病如麻疹、百日咳等,恐怕會趁機崛起,這將嚴重威脅到孩子的健康。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兒童感染科教授邱政洵表示,過去一個診次至少有50人來接種疫苗,但疫情期間剩不到一半。他提醒家長,千萬別輕忽未接種疫苗,會對孩子健康的威脅,昔日難以在台灣出現的疾病,恐因孩子沒有保護力而捲土重來。邱政洵說,台灣醫療體系面對新冠病毒都採取分艙分流計畫,兒童醫療也是分流,兒科病房依分艙分流觀念,畫分成紅、黃、綠三個顏色的區塊。紅區是負壓病房區,用來收治高度懷疑或確診的病童;黃區為檢疫病房區,用來收治有發燒咳嗽及下呼吸道感染的病童;綠區則是用來收治因其他疾病而需住院治療的病童。透過這種分流分區照顧的做法,在疫情期間可以持續提供完整而高品質的兒童醫療照護,如果遇到疑似個案,也能利用黃區或紅區病房,及時給予病童適當的隔離和檢測。醫院也擬定醫護人員不得跨區、跨棟照護,就連清潔人員都有清楚的區域範圍,以落實感控工作,全面防堵院內交叉感染。
-
2020-05-06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快來申請 這張圖幫你算無保急難紓困金可領多少錢
衛福部加碼設置急難紓困金,具勞動力卻沒有投保軍、公、教、農、勞保等社會保險且符合條件者,五月六日起可至住家附近鄉鎮公所申請,每戶最低一萬元,最高三萬元,衛福部準備投入紓困金28億元,粗估35萬人受惠。紓困新制訊息發布後,各地區公所昨天湧入「求試算」的民眾,公所人員詢問電話也接到手軟,1957福利諮詢專線也被打爆,上衝到兩萬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特別試算,先請民眾釐清家戶總人數、一到四月的家戶總收入及總存款,再套用公式計算。申請者全家平均每人每月生活費,不得超過當地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兩倍,可獲得一萬元救助,且家戶內每人存款十五萬元免納入計算,讓更多人可以獲得紓困。針對平均每人每月生活費不超過當地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一點五者,還可以加權計算。 衛福部社工司長楊錦青表示,額外加權項目包含,申請者為家中經濟主要收入者,可加碼一萬元,另外,家庭中有懷孕滿六個月或分娩二個月內婦女、育有六歲以下幼兒、身心障礙者,符合一項就能多給五千元,原本基本的一萬元再加上加權後的金額,上限為三萬元。楊錦青解釋,此次申請條件,加入存款與收入,主要是望達到排富效果,通常老闆也屬於未加保勞保者,企業或是店面經營等,建議可申請企業紓困或是自營者紓困,此次的急難紓困金算是在各部會紓困金中最低的,盼能優先提供給真正弱勢,即時幫他們一把。陳時中表示,此次的以家戶為單位,並非指登記在戶口名簿的同戶籍人口,而是共同生活戶,由民眾自行據實申報,衛福部社工司科長蔡適如表示,政府雖未將共同生活戶列冊,但過去急難救助金發放時也是採共同生活戶,盼民眾據實申報。楊錦青表示,急難紓困金與其他部會的補助相斥,因此申請過其他紓困方案者,即使此次條件符合,也不適用本次急難紓困金的申請,不過,衛福部先前加發的生活補助適用對象不在此列,若有需求仍可申請。陳時中說,寧願多補助些人,也不要漏掉有需要補助的人。生活陷困審核標準表計算公式
-
2020-05-06 科別.兒科
怕染疫!常規疫苗接種率低 醫籲「未及時打恐釀新災」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許多家長擔心染疫,盡可能避免前往醫院,盼等到疫情結束的那一天,再帶孩子接種疫苗,只是疫情至今尚未看見終點;兒科醫師呼籲,施打常規疫苗千萬別延誤時機,否則具有高度傳染性的麻疹,或是百日咳等疾病,對於未施打疫苗的孩子,反而會造成傷害。不只是台灣,新冠肺炎影響常規疫苗接種率,美國也受到影響,近期已有不少美國的兒科醫師連續在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呼籲,家長不應過度的恐慌而讓寶寶的常規預防保健受到耽誤,因為在未來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受到控制之後,原本可以靠著疫苗而控制的其他傳染病如麻疹、百日咳等,恐怕會趁機崛起,這將嚴重威脅到孩子的健康。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兒童感染科教授邱政洵表示,過去一個診次至少會有50組是來接種疫苗,但疫情期間剩不到一半,他提醒家長千萬別輕忽未接種疫苗,對孩子健康的威脅,昔日難以在台灣出現的疾病,恐因孩子沒有保護力而捲土重來。邱政洵說,能夠理解家長的擔憂,但台灣醫療體系面對新冠病毒,都已採取分艙分流計畫,不只對於就診、探病採取分流管制,兒童醫療也是採取分流,兒科病房依分艙分流觀念,畫分成紅、黃、綠三個顏色的區塊。紅區是負壓病房區,用來收治高度懷疑或確診的病童;黃區為檢疫病房區,用來收治有發燒咳嗽及下呼吸道感染的病童;綠區則是用來收治因其他疾病而需住院治療的病童。透過這種分流分區照顧的做法,在疫情期間可以持續提供完整而高品質的兒童醫療照護,如果遇到疑似個案,也能利用黃區或紅區病房,及時給予病童適當的隔離和檢測。除了病人的分艙分流,也擬定醫護人員不得跨區、跨棟照護,就連清潔人員都有清楚的區域範圍,以落實感控工作,全面防堵院內交叉感染。邱政洵說,疫情終點未明,建議家長,應該給予寶寶充足的營養,規律的活動,注意公共衛生。
-
2020-05-0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疫情趨緩醫院人潮回流 通報採檢人數恐增加
我國已連續23天沒有本土案例,疫情趨緩,醫院近幾日不再空蕩蕩,逐漸出現就診人潮,非急症的刀也陸續增加,我國目前尚未調整採檢通報定義,因此就醫時,一旦有呼吸道症狀或有接觸史、曾居家檢疫、居家隔離者,皆可能被判定被採檢,醫院也粗估隨著就診人數增加,後續採檢人數也可能隨之增加。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兼發言人簡榮南表示,近期院內已開始開放非急症的手術,以胃腸肝膽科而言,膽結石的患者被診斷後,三個月內有反應二到三次疼痛,按醫師判斷多需要開刀治療,但先前在疫情期間,這類患者若是沒有嚴重疼痛,則被延後安排開刀,近期則是逐步開放回流。簡榮南表示,不只門診的患者有回流的趨勢,住院患者也有同樣的情形,指揮中心對於採檢通報定義目前仍照舊,在患者回流的同時,也會審視患者TOCC,母數增加,同時也會讓符合通報的人數,可以預期會增加。不過,各家醫院現在皆採取分艙分流的方式,簡榮南說,長庚仍在入口處設立篩檢站,一旦有任何異常皆會立即通報。台大醫院發言人王亭貴說,台大醫院即使在疫情期間也是以重症患者為主,近期確實有部分非急症的患者開始回流,像是需要置換人工關節的患者等,詳細的數字並未統計,疫情期間急症的刀還是持續。對於部分醫院已調整門禁措施,改為在門診調查TOCC,王亭貴表示,昨院內開會討論,院內的感控小組以及考量病房工作繁重,因此門禁措施照舊。
-
2020-05-04 科別.新陳代謝
大吃不運動 糖友居家防疫大忌
我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患者,第二型糖尿病占九成,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調查,全球每10秒就有1人死於糖尿病,糖尿病併發症多,以心臟、腎臟病變致死率最高,除了改善飲食習慣以及生活作息,規律用藥也成了關鍵,特別是近期居家防疫期間,醫師建議應維持運動習慣正常飲食。台灣糖尿病醫學會理事長黃建寧表示,我國糖尿病患者日趨增加,近年全球都在關注的「糖胖症」患者,台灣也出現嚴重年輕化趨勢,所有糖胖症患者中,40歲以下占八成,至今仍持續成長中;糖尿病本身對於心血管的傷害就很大,肥胖這項危險因子又加上來,等於是雪上加霜。分析整體第二型糖尿病的患者中,有三成五併發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症、中風、急性心肌梗塞,有一成九腎功能病變,糖尿病患者在死亡因素中,有八成是死於心血管疾病;黃建寧說,因此血糖控制是非常重要的重點。降低血糖的方法,除了規律運動,維持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以外,口服藥物以及針劑等治療也是必要的,黃建寧表示,治療糖尿病患者,除了要調整血糖也得注意共病,因此用藥上必須格外小心。目前希望我國糖尿病患者至少五成,糖化血色素都能維持在7%以下,黃建寧表示,但根據調查顯示,能維持在糖化血色素7%以下僅四成四,還有努力空間。黃建寧呼籲,面對新冠肺炎,保持社交距離、避免出門,成為多數人防疫準則,但糖尿病患即使居家防疫,也要每天固定運動,飲食正常,才能避免疫情後出現併發症。
-
2020-05-0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肺纖維化可不可逆? 張上淳用H7N9病人來證明「可以」
新冠肺炎患者是否未來會飽受肺纖維化後遺症困擾一輩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今在每周六的「張教授時間」,分享他在門診中長期追蹤的一位H7N9患者的經驗,證明感染後,肺纖維化是可恢復的。2013年我國爆發H7N9疫情,張上淳表示,他收治了我國首例H7N9案例,他在2013年4月從中國蘇州飛經上海,最後飛抵台北,起初出現發燒、咳嗽症狀,醫院採檢流感結果為「陰性」,但該案後續卻因為呼吸衰竭送至台大就醫,檢查發現為H7N9個案,也是全球首例從中國移至境外的H7N9案例。張上淳表示,當時他因為呼吸衰竭一度使用到葉克膜,後續經過治療幫助他脫離葉克膜,出院前他電腦斷層的結果,顯示肺部有肺纖維化狀況,後續追蹤約半個多月,他的肺纖維化狀況明顯改善,3個月後幾乎都已經乾淨了,半年後幾乎達到正常。張上淳表示,台灣醫療照顧能力非常好,即使這一次新冠肺炎的患者已經需要插管或是使用葉克膜,不少患者都能順利脫離,都是仰賴醫護人員的照顧。
-
2020-05-0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疫情後醫院恐不能隨意進出 醫界有意留下陪探病限額制
我國疫情趨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宣布有條件開放長照機構探視,未來也將有條件放寬醫院探病、陪病措施,不過,衛福部醫事司表示,醫院畢竟仍是細菌、病毒多的地方,待疫情過後,未來醫院能維持限額陪病、探病的措施,別讓醫院變成人人皆可隨意進出的場所。「經歷每一次戰役都該把好的制度留下來」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昨表示,台灣17年前經歷過SARS,之後醫院加強落實感控流程,才讓我國在這一次面對新冠病毒時,能快速調度,並在建立好的基礎上,訂出更完善的制度。石崇良表示,過去我國各級醫院皆是隨意讓人進出,特別是「探病」都是一批人進入到病房中,他認為這一次因應疫情,限縮探病、陪病制度,希望能將此制度稍微調整後,在疫情結束後能留下來。石崇良表示,也不排除將落實陪病、探病制度,納入明年的醫學評鑑項目中,此舉也希望能加強醫院內的感控措施。台大醫院發言人王亭貴表示,他也支持探病制度應該限縮,陪病制度落實發放陪病證的制度,他說過去雖然就有發放陪病證,但並沒有規定一名患者最多一人陪病,導致陪病證的發放並沒有落實。王亭貴說,在過去很多醫院內出現的人潮是沒有必要的,他也認為該制度可以在這次疫情之後留下,不過,他強調「此制度不能只單靠一家醫院執行,需要靠各醫院一起落實,才有辦法推動」。
-
2020-05-03 科別.新陳代謝
糖友居家防疫大禁忌 宅到沒運動又大吃大喝
我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患者,其中第二型糖尿病占其中的九成,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調查,全球每10秒就有1人死於糖尿病,糖尿病併發症多,以心臟、腎臟病變致死率最高,除了改善飲食習慣以及生活作息以外,規律用藥也成了關鍵,特別是近期居家防疫期間,籲應維持運動習慣正常飲食。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表示,我國糖尿病患者日趨增加,近年全球都在關注的「糖胖症」患者,台灣也出現嚴重年輕化的趨勢,所有糖胖症患者中,40歲以下占八成,且至今仍持續成長中;糖尿病本身對於心血管的傷害就很大,肥胖這項危險因子又加上來,等於是雪上加霜。分析整體第二型糖尿病的患者中,有三成五併發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症、中風、急性心肌梗塞,有一成九腎功能病變,糖尿病患者在死亡因素中,有八成是死於心血管疾病;杜思德說,因此血糖控制是非常重要的重點。降低血糖的方法,除了規律運動,維持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以外,口服藥物以及針劑等治療也是必要的,杜思德表示,治療糖尿病患者,除了要調整血糖也得注意共病,因此用藥上必須格外小心。台灣目前希望我國至少五成的糖尿病患者,其糖化血色素都能維持在7以下,杜思德表示,依照現行的調查,能維持在7以下僅有四成四,還有努力的空間,不過近期國內通過複方的糖尿病用藥納健保給付,他認為有機會在2023年達到此目標;該複方糖尿病藥物已被證實可減少洗腎的機率,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杜思德呼籲,全球目前都在面對新冠肺炎,保持社交距離、避免出門,成為多數人防疫的準則,但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即使居家防疫,也要維持每天固定運動,飲食正常,才能避免疫情後,血糖上升反而傷害血管,造成併發症等問題出現。
-
2020-05-0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敦睦艦隊血清抗體結果 張上淳:明與二採結果一併討論
敦睦艦隊群聚事件,引發各界關注,感染源至今尚未得知,皆須等待抗體鑑驗結果,對於結果何時出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血清檢測部分有些不一致,盼能重新檢測,明將會與二採結果一併檢視討論。張上淳表示,先前有說明採檢後的血清,送交三家實驗室後,結果有些不一致,最後決定要重新檢測,他今天下午也已經約好實驗室主管與負責人,今天會聚集集一次作討論,也許會跟明天二採結果有一併檢視。目前我國疫情趨緩,也開始討論該如何避免類似情形發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對於艦隊群聚一事,已經有小組開始針對軍艦等單位的標準作業流程(SOP)做一檢視,而重點是該如何執行才能落實。對於軍艦長期在海上採檢通報的限制,也會隨著近期我國通過一款核酸檢查試劑及機器,未來不用在大規模實驗室進行,即可採檢,因此也會建議像是敦睦艦隊的軍隊,在海上航行過程中,單靠醫官判斷症狀屬於困難的話,可以使用類似的產品解決。
-
2020-05-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五一連假首日入境破千人 創近幾月最高紀錄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國內新增三例境外移入病例,「7零」紀錄夢滅,自國際疫情嚴峻,引爆返台避難潮,2月19日創下單日萬人入境,但最近返國人數僅200至500人不等,正值五一連假,指揮中心表示,5月1日單日入境達1257人,是最近這幾個月最高入境紀錄。今天新增的三例境外移入個案(案430至案432),在飛機上都有做好個人防護,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機上乘客都需配戴口罩,其接觸者均有匡列到同機旅客,如案430機上接觸者初步匡列6人、案431、432接觸者11名。莊仁祥表示,新增的三例個案在登機時是否有症狀暫時不太清楚,但都有勾過去幾天有症狀、有主動在機場接受採檢。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機上防疫最重要的是健康聲明書是否有據實填報,入境時能如實填寫就是好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鑒於海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自台灣時間5月4日零時起,自海外入境民眾,登機前除了應填寫「入境健康聲明暨居家檢疫通知書」,也須確認住處是否符合居家檢疫條件,以確保國內防疫安全。返國民眾若同住者有65歲(含)以上長者、6歲(含)以下幼童、慢性疾病患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肺部疾病等),或無個人專用房間(含衛浴設備)者,入境後應入住防疫旅館;經查資料申報不實者,最高可罰15萬元。海外返國者不符合居家檢疫條件,需入住防疫旅館,自4月14日主要是針對歐美與亞洲返國者,今天加強至所有返國者,是否評估海外疫情將持續、或為開放海外交流做準備,陳時中表示,如此安排是降低因環境不利居家檢疫、增加傳染可能性,將境外風險對社區影響減到最低。
-
2020-05-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張教授圖解軍艦女友全採陰因素 首度公開院內感染原因
新冠病毒傳播是否有「差別待遇」,酒店女公關、磐石艦軍官的親密接觸者統統全採陰,但喝咖啡或是醫院內卻發生院內感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今天用圖解分析新冠病毒傳播重點「戴口罩」是最大的因素。張上淳表示,我國每一次傳染病一旦發生後,民眾口罩馬上就戴起來了,就以多年前豬流感事件為例,才公布第一天,隔天民眾就戴起口罩了,這一次疫情也是,民眾對於疫情的意識很高,也幫助我國這次防疫的作為。張上淳表示,很多人都在問,部分確診個案為什麼並沒有造成大規模傳播,他用圖片說明,若是生病者跟健康者如果都沒戴口罩,確實容易傳染;如果健康有帶口罩,雙方散播的分泌物機會就會減少,至於能降低多少風險,目前並沒有確切的數字,恐怕是七到八成。張上淳表示,生病的民眾雖然戴的是一般外科口罩,側面可能會洩露,但正面傳播的可能性,可以減少八到九成。張上淳說,有人會說醫護人員都有戴外科口罩,為什麼還是出現了院內感染,根據他的了解,北部某醫院發生的院內感染,主要是因為那位患者送進醫院時,非常地喘,所以患者完全戴不住口罩,因此患者咳出的病毒可能已經造成環境的污染。張上淳表示,也許就是因為如此,增加醫護人員暴露的機率,不過這是目前的推論,造成感染仍有非常多的可能性。至於敦睦艦隊一事,據了解,官兵們發燒後,除了放在隔離病室以外,退燒回到單位也被要求要戴口罩,即使沒有全程配戴,但是有戴傳播機會就會減少了。因此指揮官為什麼一直提醒沒有安全社交距離就要戴口罩。
-
2020-05-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嗅味覺異常非返台留學生獨有 回溯前100例一成患者也有
新冠病毒是否經過變異後,會出現不同的症狀反應,特別是嗅味覺異常,被認為是歐美返台的確診者指標症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今回溯我國前100例確診案例其症狀,發現也有1成患者回憶,確實當時也有嗅味覺異常的症狀。張上淳表示,針對我國前100例發病初期症狀,可以列為十種常見的症狀,若以症狀作為分類並列舉病例數,發燒、咳嗽是最常見的病例數都為54人,喉嚨痛有35人、鼻塞流鼻水有27人、倦怠25人、肌肉痠痛14人、腹瀉10人、頭痛10人、嗅味覺異常10人,而噁心嘔吐比較少僅有2人有反應有此症狀。若是綜觀所有429例確診個案分析,其個案症狀,咳嗽有5成1、發燒4成5、鼻塞流鼻水2成5、嗅覺喪失1成7、味覺喪失1成。
-
2020-05-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確診者發病一周內傳染力最高 我研究登上美國權威期刊
疾病管制署與台大公衛學院林先和教授團隊合作,利用台灣前100例COVID-19(武漢肺炎)確診病例及其密切接觸者的追蹤資料,分析密切接觸者在何種情境及時間點的接觸,被感染發病的風險最高,該研究指出確診者發病一周內病毒傳染力最高,結論獲刊於《美國醫學會內科醫學期刊》,今日刊登。研究發現,被感染的接觸者跟指標個案接觸的時間大多落在指標個案發病後一周內,且以同住接觸者和家人親戚為主,顯示此病毒的傳播力可能是在剛發病時最高,一周後就開始下降。綜合近期國外學者對新型冠狀病毒傳播力的數理模型推估和病毒檢驗研究,可以推論病人最具傳染力的區間,可能就是落在發病前兩天到發病後一週左右。由於發病早期常不易察覺症狀或及時介入,因此適時佩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或維持必要的社交距離,仍屬防治策略中重要的一環。指揮中心表示,根據這些研究發現,日後設計防治策略時,將可以更聚焦在發病前到發病早期的風險區間,並提供防疫政策更精準的調整參考,以有效利用公衛和醫療資源。
-
2020-05-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五一連假現外出人潮 陳時中:不反對外出但要做好防護
五一連假第二天,陸續非1968警示地點出現人潮,今天上午武陵也湧現人潮,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不反對民眾外出」,但人潮壅擠處千萬不能沒戴口罩,台灣是否會逐步開放,取決於對於社會的觀察,個人防護做得好就愈快開放。陳時中表示,截至今天為止,已經第20天沒有本土案例,防疫要有新生活,社會限制少,必須取決於民眾是否落實社交距離、個人防護等,現階段保持社交距離後,仍引發的零星社區感染,這屬於可接受的風險。陳時中表示,這些零星個案只要就把疫調做好就能防堵,但是沒有遵守個人基本防護而引發社區感染,我們認為這是不能夠接受的,也是不需要的風險,可以做得到的事情沒做到造成風險是不應該的。陳時中表示,在這裡提醒逐步開放,整體速度會透過觀察遵守社交距離帶口罩等個人防護,影響整體開放速度。指揮中心建議出遊時可選擇通風良好的戶外場域,若無法與其他民眾保持室內1.5公尺、室外1公尺的社交距離,請佩戴口罩。搭乘捷運、台鐵、高鐵等大眾交通運輸時,亦請全程佩戴口罩,並配合相關體溫測量措施。出外用餐時可以外帶為主,並避免邊走邊吃,或是挑選有適當用餐距離、隔板,提供套餐的店家享受美食。如身體不適,請儘量避免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就醫,並在家休息至痊癒。國內疫情趨於平穩,是第一線防疫、醫護人員及全民團結努力的成果。唯有維持放鬆但不鬆懈的態度,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並落實個人勤洗手、戴口罩、咳嗽禮節等良好衛生習慣,才能確保疫情穩定、早日回歸常態生活。
-
2020-05-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下周一起入境檢疫處須通報 偷與慢性病患同住罰15萬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表示,鑒於海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自台灣時間5月4日零時起,自海外入境民眾,登機前除了應填寫「入境健康聲明暨居家檢疫通知書」,也須確認住處是否符合居家檢疫條件,以確保國內防疫安全。指揮中心表示,返國民眾若同住者有65歲(含)以上長者、6歲(含)以下幼童、慢性疾病患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肺部疾病等),或無個人專用房間(含衛浴設備)者,入境後應入住防疫旅館;經查資料申報不實者,最高可罰15萬元。指揮中心指出,全球已有186個國家/地區出現確診病例,且總確診數已達338萬人以上,顯示國際疫情仍然嚴峻。請符合上述條件的民眾返國後直接入住防疫旅館,避免在自家居家檢疫期間發病,並不慎傳染給同住家人。防疫旅館可收住床數為6933床,截至4月30日止,收住1,860人。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居家檢疫期間應落實肥皂勤洗手、避免觸摸眼鼻口,及做好咳嗽禮節;如有發燒或咳嗽等不適症狀,不可自行外出就醫,應主動聯繫所在縣市衛生局或地方關懷中心,並依指示就醫,切勿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違反居家檢疫規定者,最高可罰100萬元。
-
2020-05-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全球「疫」條心 科技防疫 整合國家隊
歐美國家雖因新冠肺炎疫情重創,但也傾力展開疫苗和檢驗試劑、藥物的開發腳步,全球防疫即將進入第二個階段,科技防疫成為重點。專家指出,如果台灣不希望在下一個防疫階段失利,除了靠政府力量整合國家隊,更需要具決斷力及有遠見的決策。行政院日前宣布推動「科技防疫公共民間參與平台」,推動藥物、疫苗、檢驗試劑等自給自足。目前疫苗已有初步進度,除中研院和國衛院自主研發,國光生技和高端生技也有符合國際標準的疫苗廠,高端生技基於過去基礎與美國國衛院(NIH)合作,加上新廠完工,可全力製造新冠肺炎疫苗,有機會將疫苗留在國內。高端疫苗生物製劑公司執行副總李思賢表示,二月時已從美國國衛院引進合適抗原,並尋求佐劑公司合作,目前已開始動物實驗,預計下半年人體臨床試驗。擔任行政院「COVID-19科技防疫推動會議」疫苗組召集人的前疾管局長蘇益仁指出,歐美各國皆預先提供資金與疫苗廠共同開發疫苗,政府應與疫苗廠簽訂預購資助合約,分段付費,才能加速疫苗開發速度。近年全球疫苗需求增加,而我國因預算等因素,在國際疫苗市場常居於劣勢,國內疫苗自給率又僅百分之八,排名亞洲倒數第一。台灣研發型生技新藥發展協會理事長、前健保局總經理張鴻仁指出,這次我們能夠拿到疫苗,國家應該趁此時將疫苗產業補上來,提升我國的疫苗自給率。至於檢驗試劑,目前業界最困擾的應是台灣確診者少,檢體取得相對困難,國衛院成立「病毒技術分析平台」後,可媒合業界與醫院,盼能協助開發試劑。食藥署醫粧組研究員王兆儀表示,已針對檢驗試劑研發量產設置綠色通道,已積極輔導五十件左右的案件,目前八件提出申請,昨天也通過我國首件國產核酸檢驗試劑可專案製造;針對專案輸入的案件,目前已經核准九件。
-
2020-05-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快速篩檢來了 食藥署今通過85分鐘核酸試劑可專案製造
因應疫情,輔導我國檢驗試劑研發設置綠色通道,幫助業者能快速研發上市,食藥署宣布核准第一件國產研發的核酸檢驗試劑,且檢測時間僅需要85分鐘。食藥署醫粧組研究員王兆儀表示,設置綠色通道後,食藥署成立專案輔導團隊,提供即時的諮詢服務,截至昨天為止,我國已積極輔導50件左右的案件,目前8件提出申請,而今天也通過我國首件國產核酸檢驗試劑可專案製造。王兆儀表示,該款核酸檢驗試劑,是目前檢測時間最短,從採檢到結果出爐為85分鐘,該業者日前已完成臨床試驗,檢驗試劑的敏感度與特異性都超過95%,今通過後,即起可以專案製造;另外針對專案輸入的案件,目前已經核准9件。王兆儀表示,85分鐘的檢驗試劑雖可以專案製造,但仍限制在疾管署指定實驗室使用,並不是一般民眾可使用的商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該款試劑仍須搭配機器使用,指揮中心目前使用的檢測方式RT-PCR敏感度以及特異性都比此款檢測試劑高,且一次可以檢驗三種基因,該款試劑一次僅能檢驗一種基因,敏感度比RT-PCR差一些,不過特異性還不錯。莊人祥解釋,特異性不錯係指檢驗的陽性率準確度高,不過檢驗結果呈現陰性的話,恐會有一定的誤差,不過該產品的優點仍是「相對快速」,因此對於偏遠離島地區,檢驗檢體難度相對高的地區,可以考慮購置相關的產品。
-
2020-05-0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舞廳禁令何時解? 陳時中指出將取決於這兩大要點
酒店、舞廳從4月9日宣布禁止營業,截至今天為止已達19天,而我國今天也喜迎連續六天零確診,對於禁令何時解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大家配合愈好、零星個案不是這麼高,開放就會愈快。陳時中表示,目前開放酒店、舞廳禁令沒有特定的時間表,接續將會觀察民眾社交距離維持的狀態、戴口罩的情形,以及社區是否有零星個案。陳時中強調,大家配合越好、零星個案不是這麼高,開放就會愈快。
-
2020-05-0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陳時中敲西瓜讚「這顆響!會甜」 笑談業配王封號
我國連續六天未出現新冠肺炎病例,六顆大西瓜坐鎮指揮中心,慶祝國內守住「六零」紀錄,記者會最後指揮官陳時中與副指揮官陳宗彥兩人走下台,敲著西瓜,大讚今年因為台灣雨少,西瓜都能敲出很響亮的聲音,笑說「這些西瓜一定很甜。」是農民豐碩的成績。陳時中表示,西瓜是農民辛苦的心血,這是代表農民豐碩的成績。台灣所農產品,不分青菜、水果都很好,疫情情況下,多補充天然水果、青菜,有益健康。陳時中語畢不忘問台下的記者,「等下你們要不要吃呢?西瓜真漂亮。」國內疫情持續六天「歸零」,陳時中也成時下最強「業配王」。繼27日荷蘭向台灣防疫致意的荷蘭煎餅,當天立刻搶購一空,28日發送音同「歸零」的龜苓膏也在當晚馬上售罄,昨更替花農宣傳火鶴花,今天指揮中心宛如變身農產中心,不僅出現西瓜、還有立委贈送洋蔥。面對最強「業配王」的封號,陳時中笑說這都是無心插柳,一開始是因為荷蘭送花,指揮中心想表達對國外的關心及感謝。「沒想到後來很多人都來送,我們也不想太掃大家的興。」希望用這些產品代表台灣農產品,讓大家知道我國農產品品質、好愛用國貨。
-
2020-05-0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探病制度研擬再放寬 住院天數長優先考慮
我國連續六天零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宣布有條件開放長照機構訪視,除了採實名制且每位住民僅限探視一次,醫院近期也有不少家屬反應「疫情趨緩應該開放探病」,醫院常因此與家屬起衝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近期已經在研擬住院天數長的患者,優先開放探病。避免院內感染的發生,我國從4月3日起規定「全面不准探病」,而陪病僅限一人,陳時中表示,該制度未來一個月內調整是很有可能性的,理想上,進出醫院的人愈少愈好,畢竟醫院內細菌、病毒比較多。不過站在人性上,還是需要受到關懷,身心的健康都非常重要,陳時中表示,目前探病僅限制重大狀況時,目前也已經在討論,是否針對住院天數比較長的患者,可以優先開放探病,住院天數短的患者則維持禁止探病的範疇。
-
2020-05-0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母親節檔期將至 餐廳指引擬朝實名制方向研議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再推行「防疫樂活新態度」,5月1日起將陸續開放經濟活動,民眾在維持個人防疫措施情況下,可參與戶外形態藝文活動、體育賽事,及至餐廳或攤販用餐,初步了解,餐廳跟體育賽事指引可能朝實名制方向研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今早開始與相關部會討論體育活動、餐廳指引,以職棒為例,職棒聯盟計畫逐步增加入場人數,但希望統一出入口、安排座位散於看台各地,避免人群過於密集。陳宗彥表示,今早主要是執行意見交換,已請相關各部會在今下班前匯集相關意見送回指揮中心,再加上地方政府意見,才會訂下最後方案;指揮官陳時中也提及,目前很多管制都會朝向實名制,最大意義是,若出現確診者時可增高疫調效率。但逢五一連假期間、母親節檔期,飯店住房率滿、飯店餐廳人潮可增加,陳時中表示,人多或住宿率高,「我們並不反對,但要注意分流」,提醒民眾要回到個人衛生與個人健康維護、待口罩、距離維持、勤洗手,落實就不會有問題。陳宗彥說,近天訂房狀況,訂房率都維持在可接受狀況。除了這幾個房間數本就不多的高山景點,如太魯閣、武嶺。飯店入住人數多時,除住民需要分流,建議飯店預先問客人預計在哪個時間用餐,安排供應套餐。
-
2020-05-0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疫情趨緩逐步解禁 長照機構今起改採實名預約訪視
我國今天喜迎連續六天零確診,加上母親節即將來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宣布,從今天起,有條件開放長照機構探訪視,必須採取預約實名制,每位住民一天限探視一次,且同一時間同一探視空間限一組訪客,每組訪客人數最多三人,全程佩戴口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宣布為防範疫情在機構內傳播的風險,機構與訪客仍須遵守下列管理規則:1.實地探視建議採取預約制,以管理訪客人數,並採實名登錄管理探視者的個人資料、健康聲明及旅遊史等資訊。2.限制具武漢肺炎感染風險,或有發燒、呼吸道症狀、嗅覺、味覺異常等疑似症狀的人進入機構,以確保住民健康。3.每位住民1天限探視1次,且同一時間同一探視空間原則限1組訪客,每組訪客人數最多3人(包括兒童),訪客與住民全程都須佩戴口罩。4.具有活動能力,可下床行動的住民,儘量安排在公共區域會面:每時段該區域原則僅開放1位住民接受訪客探視,或開放1位以上住民於不同區塊接受探視,且確保各區塊間距符合社交距離(室內≧1.5公尺,室外≧1公尺,不同區塊最好有各自分離動線)。5.不具備活動能力、無法下床行動的住民(如:完全臥床),可進入住民住房探視,每時段每住房原則上僅開放1位住民接受訪客探視,並應妥善規劃探視者動線。以上相關規則將依疫情發展適時調整;詳情請參閱疾病管制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武漢肺炎專區」之「衛生福利機構與榮譽國民之家因應COVID-19(武漢肺炎)訪客管理作業原則」。
-
2020-05-0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北醫附醫與工研院合作 免進負壓病房也能照顧新冠患者
新冠肺炎環伺,避免醫療體系崩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再三強調無論疫情如何發展,一定要守住醫院;避免增加醫護人員染疫風險,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與工研院等單位合作,推出「零接觸式防疫科技平台」,運用科技自動量測患者生理反應,大幅降低進入負壓隔離病房的次數,也能避免發生院內感染等風險。我國雖慶賀連續五天0確診,但疫情至今尚未有終點,展望未來推出「零接觸式防疫科技平台」,照顧新冠肺炎患者的醫療團隊,無須進入病房,即可全自動量測病人心律、呼吸、體溫,病人生理數據、影像及檢驗結果均自動彙整、判讀,若有異常第一時間發出警示,醫病即時透過視訊系統互動。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四個月,北醫附醫啟動一連串防疫措施,透過戶外篩檢站設置及防疫病房啟用等分艙分流措施,強化醫院整體防疫量能,同時也積極升級現有照護方式,透過零接觸式防疫科技平台,確保照護品質並提升醫護團隊的安全。根據統計,醫護人員每一天平均進入病房接觸病人約12到15次,進入病房後的工作流程包括量測生理數據、給藥、填寫護理記錄等等,病人呼叫或其他緊急狀況也須隨時因應。不過,透過「零接觸式防疫科技平台」後,依照病房輪三班的制度,照顧團隊頂多是在給藥時進入病房即可,最多3到4次,有時患者若是症狀輕微,連給藥也不用時,可能完全不必進入病房;降低進入病房的次數,也能降低使用防護裝備的次數,減少醫材耗損率。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陳瑞杰表示,防疫關鍵時期,考驗醫護人員的緊急應變能力,也是改變過去照護方式的契機,而科技可以跨越空間與時間限制,自動數據蒐集、持續監控與早期疾病之預警,減少醫護人力負荷,大幅提升醫療資源利用率。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表示,台灣在防疫成效上世界有目共睹,工研院參與的口罩國家隊,行有餘力還可以幫助其他國家。不僅如此,此次工研院展示之零接觸影像心律感測解決方案串連北醫之遠端防疫平台,除將醫護人員感染風險降到最低,也同步提升醫療效率,更達到「肢體零接觸,照護零距離」的成效。
-
2020-05-0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長輩避疫不出門 認知功能恐變差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延燒,讓許多長輩不敢出門,造成不少失智長輩的認知功能快速退化,未來疫情趨緩後,民眾開始願意外出就醫了,恐會有一波新診斷為失智症的患者出現。台灣失智人口已超過29萬人,我國採取嚴苛的防疫措施,許多長輩或民眾擔心染疫,幾乎足不出戶。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按照失智症罹患的風險來看,社交互動減少,確實會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待疫情較為趨緩後,我國失智人口會不會增加,是值得關注的焦點。近期有不少失智症患者的家屬反映,在防疫期間,長輩的認知功能明顯退化。湯麗玉說,長輩外出風險高,沒辦法全面掌握行蹤,在染疫風險上,不僅對長輩不利,也可能增加家人染疫的風險,多數人皆採取「減少出門」的措施。隨著疫情趨緩,湯麗玉認為,未來長輩若陸續回到據點或是門診,認知功能肯定會變差,不過隨著回到社區,經過1到2個月的刺激後,狀況會愈來愈好,建議現在可以慢慢帶長輩接受團體刺激。若仍擔心染疫風險,家屬可以鼓勵長輩多使用線上的互動,包含社群軟體,製作長輩圖、玩電動等,失智症協會也製作三部失智者居家運動影片,包含暖身操、上下肢運動與心肺運動。民眾也可撥打0800-474-580(失智時,我幫您)專線詢問。
-
2020-05-0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50」好消息 馬偕宣布放寬門禁 5月4日起免查旅遊史
我國今天迎來「50」(連續五天零確診)的好消息,且也已經累計18天沒有本土病例。馬偕醫院今也宣布放寬門禁,從5月4日起取消在入口處插健保卡確認旅遊史,入院時間也因為取消入口確認旅遊史,恢復到過去的早上7點即可入院就醫。馬偕醫院以及淡水馬偕在五一勞動節連假過後,從5月4日起取消入口處插健保卡查詢旅遊史作業,查詢旅遊史回歸到門診作業,其餘入院必須戴口罩、進入醫院時必須噴酒精乾洗手、體溫監測,單一出入口進出等措施仍照舊。二周前,新光醫院就開第一槍,取消入口處插健保卡查詢旅遊史作業,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查詢作業回歸到門診一樣有效果,加上疫情稍稍趨緩,因此作一調整。台大醫院、台北榮總、長庚醫院對此皆相繼表示,目前尚未取消入口處查詢旅遊史,不過近期都有在討論取消此措施,預計近期應該也會跟進馬偕、新光。
-
2020-05-0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瑞德西韋第3期試驗結果出爐 5成以上患者用藥有效
吉立亞醫藥今宣布瑞德西韋(Remdesivir)第三期試驗結果,瑞德西韋治療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投藥五天和投藥十天的療效以及安全性,目前並未發現新的安全性訊號,而二組試驗組,皆有五成的用藥患者在住院後第14天出院,其效果及詳細的內容,將於近期於同儕審查後,於期刊公開發表完整資料。各界引頸期盼的瑞德西韋試驗結果,吉立亞醫藥今公布多國多中心、第三期臨床試驗的結果;該試驗是針對罹患新冠肺炎的重症住院患者,投以瑞德西韋治療,其中分為投藥5天以及投藥時間10天的療效及安全性比較,確認兩者是否能得到相似的結果,同步了解二組發生不良反應的機率、額外蔡良的臨床反應為何?5天治療組有五成以上的患者,在治療10天後臨床症狀出現改善;10天治療組則是治療11天之後臨床症狀出現改善,不過二組都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在第14天後出院;觀察14天後,二組仍在治療的患者臨床反應,5天治療組有6成4的患者臨床症狀恢復、10天治療組則有5成3患者恢復。依照其結果顯示,二組在臨床症狀上達到類似的改善程度,也沒有發現有額外需要注意的新安全性訊號。另外,吉立亞醫藥也發布另外一項探索性分析,新冠肺炎患者若是在症狀出現第10天後才接受治療,與症狀出現10天以內接受治療相比,10天內接受治療者效果較好;同步分析上述的5天治療組與10天治療組的出院患者資料,症狀早期出現就投藥的患者有6成2能順利出院,較晚治療僅4成9能順利出院。分析用藥後的副作用,5天治療組以及10天治療組中,有一成的患者最常出現「噁心」的不良反應(5天組為10%、10天組為8.6%),也約有一成出現急性呼吸衰竭(5天組為6%、10天組為8.6%),另外有7.3%的患者出現嚴重的肝指數升高,這其中有3%因肝病變而中斷治療。
-
2020-04-30 失智.新手照顧
延緩退化/長輩怕染疫長期窩在家中 我國失智時鐘速度恐加快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延燒,我國防疫成績雖優異,仍讓許多長輩不敢出門,台灣失智症協會觀察已有不少家庭反應家中失智長輩的認知功能在防疫期間快速退化,未來也擔心疫情緊張程度趨緩後,民眾開始願意外出就醫後,恐會有一波新診斷為失智症的患者出現,提醒民眾即使在防疫期間也能使用社群軟體、居家遊戲等方式,維持長輩們的社交活動,刺激認知功能。截至去年底的統計,我國失智人口已超過29萬人,等於我國近30萬個家庭中,就有1位失智者,而從今年1月起,我國因應疫情陸續採取相對嚴苛的防疫措施,許多長輩或民眾,擔心染疫,幾乎足不出戶。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按照失智症罹患的風險來看,社交互動減少,確實會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是否疫情較為趨緩後,我國失智人口會不會增加,絕對是值得關注的焦點;近期有不少失智症患者的家屬反應,在防疫期間,長輩的認知功能明顯退化。湯麗玉表示,我國雖然沒有封城也沒有發布禁足令,但站在失智症家屬的角度,長輩外出相對風險高,沒辦法全面掌握行蹤,面對染疫風險上,不僅是對長輩不利,也可能增加家人染疫的風險,大多數人皆採取「減少出門」的措施。從疫情緊張至今大約3個月,未來隨著疫情趨緩,也將會恢復一些活動,湯麗玉表示,未來長輩若陸續回到據點或是門診,認知功能肯定會比二月以前還差,不過隨著回到社區,經過一到二個月的刺激後,狀況會愈來愈好,不過恢復的狀況仍須靠長輩努力,因此也建議若是能開始慢慢帶長輩接受團體刺激,盡量愈早愈好。若仍相當擔心染疫風險,家屬也可以鼓勵長輩多使用線上的互動,包含社群軟體,製作長輩圖、玩電動等,或是使用ZOOM與朋友聯繫,失智症協會也製作三部失智者居家運動影片,包含暖身操、上下肢運動與心肺運動,獲得失智者與家屬熱烈回響。許多家屬分享,在家裡跟著影片做運動。民眾也能撥打0800-474-580(失智時,我幫您)專線詢問,服務時間為上班日上午9時到晚上9時。1. 暖身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IRlu204YEE2. 上下肢運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X5_Hf5k-K43. 心肺運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o-ih1HvDgw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0-04-27 科別.骨科.復健
LINE一下北醫 就能練核心
新冠肺炎疫情至今看不見終點,民眾宅在家中,外出時間大減,不僅增加疾病風險,心理狀態也受到影響,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活動不足是死亡危險因子之一,約21%到25%的乳癌及結腸癌、27%糖尿病及30%缺血性心臟病,都與活動不足有關,建議民眾應該維持適度運動。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醫學部主任康峻宏表示,疫情期間,民眾外出時間大減,甚至有些民眾因居家檢疫或居家隔離無法外出,身體活動量與人際互動減少,延伸出身心問題。康峻宏解釋,運動不僅能促進新陳代謝、強壯肌肉與骨頭讓身體維持健康體態,還能舒緩民眾在疫情期間所累積的不安與壓力;不同強度的運動有不同助益,中等強度的運動可以增加免疫力及抵抗力,而和緩的靜態伸展及腹式呼吸則可穩定情緒、增進睡眠。除了運動,北醫附醫精神科主任鐘國軒表示,最近門診病人提及,受到疫情影響,心情惴惴不安,出現焦慮、憂慮、失眠等情形。鍾國軒提醒,防疫期間別輕忽自身心理健康,若出現焦慮憂鬱、負面思考、胃口改變、失眠、胸悶、心悸、肌肉緊繃、腸胃不適等,且已嚴重影響正常生活作息,應盡速就醫尋求協助。為避免防疫期間增加罹病風險,北醫附醫推出「全民防疫居家運動GO!GO!GO!」LINE官方帳號,可在線上跟著復健科治療師一起在家運動。民眾進入LINE,輸入 「@850uspre」即可加入,透過選單進入「北醫附醫復健科防疫指南」,即可依照自身需求選擇居家簡易運動。透過復健治療師示範,在家善用隨手可得的物品,鍛鍊身體,提升防疫力,例如想要在家裡加強核心運動,選擇 「在家也能練核心」,大家依照以下步驟,有助核心肌群運動。在家也能練核心:第一步:採坐姿,雙腳往前伸,確定腰部立直。(圖1)第二步:將手跟腳往前延伸,背部往後拱起,拉長後背脊椎的肌肉。(圖2)第三步:慢慢將手往上延伸,朝天花板的位置。(圖3)第四步:轉身向左,繼續轉動脊椎到最後的方向。(圖4)
-
2020-04-26 新聞.長期照護
80缺額24應徵 疫情打亂培訓 長照很缺人
雖然疫情衍生失業潮,但北市府就服處四月初公告八十個居家照顧服務員缺,最後僅廿四人面試、十二人錄取。長照機構感嘆,疫情讓照服員訓練課程延期,即便求職者有意願,但沒有合格證明,也沒辦法進入長照產業。衛福部長照司長祝健芳表示,無論是機構或提供居服、社區服務的長照機構,目前培訓的備用人力足夠。疫情發展初期,考量居服員恐有流動的情況,請勞動部增加人力培訓,培訓量已多出過往二到三倍,現在培訓量沒有滿額,實際上人力是足夠的。需要上課九十小時的部分,除實習課程,都已數位化。祝健芳說,近期安排實習課確實有困難,將視疫情發展,安排到長照機構實習,保持社交距離之餘,仍可實際操作。北市職能發展學院主任高俊儀說,疫情若再持續下去,下半年也不知道有沒有實習機構可去,希望疫情早日平息。長照政策上路後,勞動部一○七年起委託各縣市政府代辦照服員訓練班,只要接受五十小時核心課程、卅小時臨床實習、十小時實作與評量,順利結業就能成為合格照服員。每年培訓班名額,機構前一年提報需求人數,再由中央核定。以北市為例,今年準備開廿六班,平均一班廿五至卅人。如今受疫情影響,北市長照機構不對外開放,上半年已有五班完成培訓、一班實習延後,下半年開訓日仍遙遙無期。本月初,北市就服處開出八十個長照缺,招募成果也不理想,最後僅廿四人面試、十二人錄取。台北市至善老人安養護中心主任周春珍說,長照機構人力吃緊,每天都要消毒、量體溫,不只照服員缺工,日常清潔就快要忙不完。周春珍指出,長照界需要人力,目前只能跟學校建教合作,讓實習學生畢業即就業。台灣長照發展協會理事長吳明樹表示,國內養護機構曾設想,經由產學合作管道引進外籍或外僑學生,由學校代訓,再轉為聘用人力。但依規定,外籍生念大一起才能工讀,許多外籍生到台灣念老人照護相關科系,多半憧憬日後的出路是能經營或管理機構,與國內需要的第一線床邊照護人力的落差太大,最終這項計畫無疾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