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7 科別.新陳代謝
搜尋
過敏
共找到
2281
筆 文章
-
-
2020-06-27 科別.皮膚
錯誤洗澡方式讓皮膚狂過敏!3招養牛奶膚、入浴先喝水
洗澡,是每個人一整天忙碌下來,最療癒也是每天必做的事情,許多人會藉由洗澡放鬆自己,更會在洗澡時,花比較長的時間,將身上的每寸肌膚都仔細的清潔。但洗澡時間越長,肌膚就越容易出現狀況。因此洗澡的時間跟方式,才是真正的養膚之道。為何洗澡時間過長,對於肌膚會出現問題呢?長時間接觸浸泡的水中、淋浴,會讓保護肌膚的油脂被消耗殆盡,導致失衡,皮膚的細胞膜具有半透性,會讓細小的物質通過,身體肌膚在水中待太久的環境之下,可能會導致病菌入侵而發生皮膚炎,破壞屏障,享受當下,也要考量到後果喔。建議洗澡淋浴大約控制在10分鐘左右、泡澡不超過20分鐘,水溫不要過高適中就好,以下3點建議,提供參考。一、挑選溫和不刺激的清潔產品洗澡不要挑選清潔力過高的潔膚產品,過度的清潔,也可能導致肌膚屏障受損,溫和不刺激的沐浴產品,使用時也不要過量。如果皮膚在處於乾燥沙漠期,建議只要用清水沖洗即可。二、洗澡後的保濕最重要洗澡後的肌膚,會快速流失水分,這時再肌膚抹上身體乳液(依季節挑選不同滋潤度),因此就能降低皮膚發炎、濕疹、皮膚疾病的發生率。三、洗澡之前先補充水分身體肌膚常處於忽冷忽熱的情況,就容易有敏感、乾燥的問題,在洗澡前10分鐘,可以喝些溫開水,來補充一下身體的水分,可以避免在洗澡時,因為體溫上升,身體的水分流失更加速,洗完更乾燥。
-
2020-06-26 新聞.用藥停看聽
吃藥吃的心累,何時才能停止服藥?
在臨床上患有數種疾病或同時服用多種藥物的病患,在急於治療的心理上會認為多服藥病會好得快,常因此自做主張增加劑量,或是在害怕副作用或誤聽廣告內容的情況下,擅自減少藥物的服用次數、劑量甚至停藥。有些病患是中、西醫藥物同時服用,卻未告知醫生及藥師,此情形可能會使藥物造成交互作用而讓身體不適,進而促使病患停藥而讓服藥順從性下降,這些情形對於治療病程都有極不良之影響。以下列出幾種常見的藥物,在何時停止服用有略加說明,望能幫助民眾了解一些藥物相關知識,但有關劑量的調整和停藥的時間請務必與醫師及藥師討論。(1)抗生素抗生素是一種可抑制細菌生長或殺死細菌的藥物,對於疾病的治療有一定療程,須按照醫囑服用完畢,不可因為自身覺得病情有改善或是痊癒而擅自停藥,否則細菌容易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使得病人之後使用此類抗生素時,無法達到預期的療效,而必須服用殺菌力更強的抗生素來治療病症,會造成能使用抗生素種類的減少而導致無可用藥物治療的情形發生,會有危害病人性命之可能,因此須按醫囑將處方服用完畢。(2)感冒藥感冒藥除了抗生素之外,包含止咳化痰、流鼻水、發燒等症狀治療藥物,若症狀改善或無此症狀時,可停止服用。如果感冒沒有痊癒,而且加重到有支氣管炎或是肺炎之情形時,須尋求專業醫師的幫助並且依照醫囑按時服用治療的藥物。(3)消炎止痛消炎止痛藥物可分為口服及外用的藥膏或貼布,使用時機多為肌肉關節疼痛或經痛時。這類藥物功能為減緩發病時身體紅、腫、熱、痛的情形,但並不能實際治療真正的病因,因此當有疼痛症狀時,還是需要就診尋求醫師協助。另外,消炎止痛藥物服用量太大時,亦容易增加肝、腎負擔,所以若沒有疼痛則可停止服用。但若為長期發炎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等,仍需按時服用。(4)高血壓用藥高血壓藥物需長期服用,且一般而言,開始服用後則不能隨意停藥,以避免血壓短時間內上升太快,造成中風或心血管阻塞等情形。醫師會觀察定期量測的血壓,如症狀有改善,會以逐步減少劑量並持續追蹤血壓的方式來治療病患。(5)高血脂、糖尿病用藥服用此類藥物期間,需要定期檢測血糖及膽固醇等數值,觀察是否維持在正常的數值範圍,並且於每月固定時間回到醫院檢查身體狀況。病人不可因為一至兩次的數值於標準範圍內而擅自停藥,若擅自停藥,高血脂病人可能會有頭暈、四肢無力、胸悶等症狀,糖尿病患者則會有口乾、水腫、視力模糊、傷口不易癒合等症狀產生,且血糖控制不良,會導致洗腎及眼底神經病變,也可能會危及病人的生命。請服用此類藥物之病人多加注意自己的服藥順從性。(6)身心科用藥身心科用藥為維持情緒穩定,立即停藥會使精神症狀難以控制,甚至產生自殺傾向。若欲停藥,須由醫師診斷,採漸進式方式停藥,自開始減量到真正停藥,通常需要數個月以上的時間。藥物的作用大多為輔助病情控制,身心科病患需要他人的關心與照護,且適當的運動及保持身心安泰是較有助於控制病情的,如果身邊有此類病患,請多加留意病人的心情起伏以及是否有怪異行為,並於適當的時機給予幫助及藥物。(7)氣喘用藥氣喘病是一種慢性的疾病,成因為呼吸道發炎、過敏及呼吸道變窄,造成呼吸急促及呼吸困難的情形,嚴重時甚至會窒息,病人須按時服用藥物且要將氣喘藥物放置於身邊容易拿取的地方,以便氣喘發作時能有最快速的緩解,病人家屬也需知道藥物放置的位置,倘若病患發作時才能給予適當的救護。服藥期間可藉由適度的運動來增強肺活量,改善呼吸道功能。(8)荷爾蒙不論是補充荷爾蒙或是抑制荷爾蒙的藥物,都是為了要調節體內荷爾蒙的量,荷爾蒙主宰了我們身體的成長與各個器官的功能,所以除非醫師同意,否則不建議擅自停藥。如果使用完荷爾蒙藥物有身體不適之情形發生,請儘快與醫生討論且不可隨意停止服用藥物。(9)腸胃用藥腸胃用藥若為平時腸胃不適如胃脹氣、胃酸過多、消化不良、胃痙攣及腹瀉等,服藥後若症狀消除,則可停止服用。但須注意的是,若腸胃道症狀沒解除,或是經檢查後有其他更大的病因如腸躁症、胃潰瘍、胃食道逆流等,就必須依照醫師的指示服藥,特別是胃潰瘍藥物中可能會有抗生素的成分,為了殺死主要造成胃潰瘍的細菌-幽門螺旋桿菌,若不按照醫囑服用藥物可能會使細菌產生抗藥性,導致更嚴重的後果。(10)皮膚科用藥皮膚科用藥多為抗組織胺、類固醇及抗菌劑,且多為外用藥,用藥後若症狀改善則可停止服用,其中類固醇使用過多容易造成皮膚變薄,盡量不要過量使用。但須注意,若經皮膚科醫師診斷為特殊感染或免疫疾病,則需按照醫囑將抗生素或免疫調節藥物服用完畢。服藥期間若出現嚴重的身體不適、發燒、腹瀉、嚴重疹子的情形,懷疑可能為藥物引起且排除其他因素造成這些症狀,可先自行停止使用藥物,建議告知目前疾病狀況和用藥情形,與醫師,藥師相互討論後評估風險益處,再進行是否停藥的動作以免併發症產生。以期能在最適當的時間給予正確使用的藥物來達到最佳治療。文章提供/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
2020-06-26 科別.僵直性脊椎炎
蘇昱日:運動要持之以恆
-
2020-06-25 科別.耳鼻喉
醫病天地/她咳2個月 竟是對養貓過敏
一名28歲女子租屋在外、養貓相伴,因咳嗽超過2個月,看過幾次醫師,症狀仍無改善,尤其夜裡特別容易咳,嚴重影響睡眠品質,導致白天上班精神不濟。近一周來因為咳到會喘,經過敏原篩檢才知是對塵蟎與貓毛嚴重過敏,醫師給予藥物治療及請她勤加清掃環境,症狀已獲得改善。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內科醫師林育生指出,女患者養了兩隻貓作伴,每天一下班就趕回家與貓咪相處,但近兩個月來卻飽受咳嗽所擾,多次赴醫檢查,有時診斷為鼻涕倒流引起,有時則懷疑是胃食道逆流。但咳嗽狀況仍時好時壞,尤其晚上睡覺特別容易咳,睡眠品質不佳,白天上班總是呵欠連連,同事誤以為她是熬夜追劇。近一周來,患者咳到出現喘的症狀,經詢問,她每到這個時節,都會至少咳2至3個月才會停止,且奶奶和堂姊都有氣喘病史;進一步抽血化驗,發現她的過敏性免疫球蛋白超出標準值上限5到6倍,這才發現患者對塵螨和貓毛嚴重過敏。經提醒返家後務必清掃環境,尤其要經常洗滌枕頭套、被單、曝曬枕頭,且儘可能剪短貓毛,不要讓貓跑到臥房,同時也透過吸入型類固醇和支氣管擴張劑治療,咳嗽症狀很快獲得改善。林育生建議,診斷上除了需照胸部X光排除肺部實質病灶,還需借助肺功能檢查、過敏指數與過敏原檢測確診,而治療上大多會合併使用吸入型類固醇及支氣管擴張劑,若咳嗽超過8周不癒,應赴醫透過詳細病史詢問,搭配適當檢查。
-
2020-06-25 橘世代.時尚橘
住房旅遊之外/振興券怎麼花?3000、6000、9000元家電購買指南
振興券7月即將上路,還不知道要買什麼嗎?搭配節能補助,專家建議這時淘汰、更新家電是一個能兼顧家庭消費和促進經濟的好選擇!Searchome設計家依家庭人數,整理出3000元、6000元、9000元以上的「家電購買指南」,讓你一次明瞭振興券怎麼買最實際,預算發揮到最大極限!一人住好自在!3000元左右小家電推薦一個人居住,有幾項家電是必備而可以趁機升級或汰換。可購入負離子吹風機、節能立扇╱循環扇、電動牙刷。夏天做什麼都好熱,使用負離子吹風機可大幅縮減吹頭髮時間,厭世程度大減;冷氣房裡搭配電風扇或循環扇,更可有效節省電費,給你涼爽不心痛的夏日時光。此外,注重養生的朋友,也可以考慮購入果汁機、血壓計、刮鬍刀,價格也剛好都落在3000元左右。兩人同住!6000元左右中小家電推薦兩人生活,少不了家電輔助,若想要兩人集資購買價格較高的家電,可考慮6000元至8000元左右的中小型家電,就有更多選擇。可購入氣炸鍋、烘碗機、掃地機器人、無線除蟎吸塵器、乾衣機等。注重健康的朋友,可考慮近年最夯的「無油料理法」氣炸鍋,價格約為8000多元;抗過敏神器的除蟎吸塵器,也是家有過敏兒必備的選擇。現在大多為雙薪家庭,時間寶貴,若不想花太多時間在家事上,烘碗機、掃地機器人、乾衣機等家電絕對省時又省力,可以趁機利用振興券購入。3人合資!9000元以上大型家電推薦若你是3人以上的家庭,振興券的選擇又更多元,可考慮汰換家裡大型家電,若購買電冰箱、冷暖氣機、除濕機,財政部還有節能補助,省上加省。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剛好是不少百貨公司年中慶、父親節優惠的季節,不少平常買不下手的大廠牌家電,像是電視液晶螢幕、多功能吸塵器、洗衣機、微波爐等,都可以趁機考慮集資全家的振興券購入,並多多比價,才能獲得心儀的款式和甜甜的價格。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6-24 橘世代.健康橘
連假出遊攻略/想帶長輩出去玩,這「9件事」要先準備好!
每年幾乎都會有幾個三、四天的連續假期,如果長輩不常出門活動,不妨趁此機會帶他們來個國內小旅行,當天來回或是三天兩夜都好,若要讓長輩們開開心心地出門,平平安安地回家,以下這些事項能妥善地準備好,是很重要的。一、地點選擇:1. 避免階梯多的地點。2. 慢性病患出遊有禁忌,例如:有風濕性關節炎、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的長輩,不宜到寒冷潮濕的地方。心肺功能較差者,不宜到高山供氣稀薄地區。脊椎、腰椎相關疾病者不宜走山路。3. 年長者常有頻尿狀況,宜選有廁所的景點,且進出方便者,最好有無障礙空間設計,尤其有些地方的女廁較少,長輩要大排長龍等待,是很大的折磨。另外,長輩上廁所時宜陪同在旁,以防地面濕滑導致摔倒,或是其他意外發生。二、行程安排:1. 停留時間宜鬆不宜緊,一定要考慮行動慢的長輩,並且讓他們充分休息。2. 若有住宿過夜,要考慮長輩的生活習慣,例如,出門及就寢時間不應與平時相差太多。3. 如果有參觀或需要排隊的行程,也要考慮長輩是否能久站。三、健康評估:行前最好請醫師評估長輩身體狀況是否適合出遊,最好能把旅遊地點、方式、食宿安排等狀況告知醫師,尤其是慢性病患或較虛弱的長輩,相關的安排較多,應有足夠的時間來準備。四、飲食安排:雖然各地常有特色餐飲,也要考慮長輩的口味以及健康問題,宜清淡多蔬果,不宜過於油膩、辛辣刺激。此外,旅途中必須注意水分的補充,保溫水壺是必備物。五、柺杖或健行杖:不只是行動不便者需要,也能減輕一般長輩行走的負擔。六、防滑鞋:平常穿習慣的最好,除了防滑之外,可選寬楦頭、免綁鞋帶、鞋後跟硬度較佳的鞋型。七、其他攜帶物備忘:保暖衣物、慢性病藥、暈車藥、防蚊液、遮陽帽、雨傘、可折疊小椅子。八、陪同心情:跟長輩一起出遊,除了面對步調較慢的旅程要有耐心,也要順應長輩的各種需求與情緒,以免發生衝突壞了旅遊的興致。九、臨時照顧人員:有的長輩行動不便,或較需要旁人協助,若要減輕家人照顧負擔,讓每個人都玩得開心,也可考慮找臨時的照顧人員,像在「優照護」平台上,就可以方便快速地找到以時計費的照服員,且具經驗豐富及愛心耐心。本文摘自《優照護》【熟齡精選延伸閱讀↘↘↘】。上有老,下有小!最好的「大家族旅遊」有2技巧!。解封別急著「報復性出遊」!樂齡出遊:慢慢來比較快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6-24 科別.僵直性脊椎炎
胡瑞潔:防感染,從個人衛生做起!
-
2020-06-24 養生.聰明飲食
吃完芒果用手抓臉 竟化膿紅疹起紅斑
炎炎夏日,正值芒果產季,新竹一對4歲與2歲的小兄弟因為愛吃芒果,近日兩人臉上竟冒出許多小紅痘,且範圍與數量越來越多,經新竹馬偕皮膚科醫師李幼華檢查,發現哥哥臉上是一點一點的紅斑,弟弟則是化膿紅疹,診斷兩人的症狀為「接觸性的過敏反應」與「毛囊炎」。李幼華指出,芒果屬漆樹類,其樹枝汁液和芒果皮上有種叫做「漆酚」的物質,會讓接觸到的人在幾小時後,臉或嘴周接觸部位出現發癢的紅疹或水泡,這是「接觸性的過敏反應」,民間常說芒果有毒,其實應該稱作過敏,哥哥臉上的紅斑就是這種過敏反應。弟弟臉上則是「毛囊炎」,可能是吃完芒果臉部皮膚癢,用不乾淨的手抓臉,而導致「次發性毛囊炎」。替哥哥開立抗過敏的藥物、弟弟則使用抗生素藥膏治療,一周後臉上恢復原本光滑細緻。李幼華提醒,芒果含有維生素C、β胡蘿蔔素與礦物質,還有很強的抗氧化力,糖尿病、心臟病和腎臟病患者,可能會受到芒果的含糖量和鉀離子影響健康,建議食用前一定先諮詢醫師及營養師。另外,有人吃完芒果會全身性過敏,類似蕁麻疹全身都起紅疹的反應,這與體質有關,需要口服藥物治療,這類病患必須禁止食用芒果。芒果也有大量的水分和膳食纖維,有助於促進腸胃蠕動,建議食用芒果前將表皮清洗乾淨並把果皮剝除後再吃,還有切剝芒果可戴上手套,都能降低過敏發生。
-
2020-06-23 養生.聰明飲食
「世界上最危險的乳酪」卻是傳統美食:活蛆乳酪你敢咬一口?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義大利薩丁尼亞島有一款傳統乳酪稱作「卡蘇馬蘇」,藉由酪蠅於乳酪上頭產卵生長的消化作用,藉以軟化質地、產生獨特風味。但其加工過程卻有諸多食品安全風險,使其成為當地食品安全法規規範下的「美味違禁品」。說到起司,許多人腦裡浮現的莫過是金黃色澤與香濃風味。但在眾多讓人愛不釋手的起司中,你可能嚐過切達起司、莫札瑞拉起司,或是加入青黴菌發酵而成的藍紋起司,但說起被稱為「世界上最危險的乳酪」的「卡蘇馬蘇(Casu Marzu)」,可不是人人敢來一口!「卡蘇馬蘇」的柔軟質地竟來自羊奶乳酪加活蛆!義大利半島西南方的薩丁尼亞島,位於地中海區域,是僅次於西西里島的第二大島。當地有一款傳統乳酪,稱作「卡蘇馬蘇」,意即「腐爛的乳酪」。多數以綿羊羊乳作為主要原料,但與一般的羊乳起司不同,「卡蘇馬蘇」乳酪在發酵後會刻意放置在外,讓「酪蠅」有機會在上頭產卵。而隨著卵孵化成幼蟲,幼蟲在生長時便會將乳酪作為食物來源,乳酪中的乳脂等成分也會隨著消化作用漸漸分解,促使乳酪質地軟化,並產生獨特風味。連蟲一起吃下肚,才是在地饕客吃法一般當地在吃卡蘇馬蘇時,許多人會選擇將上面萬頭鑽動的幼蟲先去除再食用,但也有饕客會選擇先把卡蘇馬蘇冷凍,讓這些幼蟲凍暈,或是放置於密閉容器降低其活動率,之後再將蟲體一併吃下肚。在薩丁尼亞島傳統的麵包Pane carasau上抹上一點卡蘇馬蘇乳酪、大口咬下,配著點紅酒。這樣飲食直至今日仍可以在當地婚禮或是生日派對等特殊活動上看見它的蹤影。世界上最危險的乳酪,傳統美食的食安疑慮被稱作「世界上最危險的乳酪」的卡蘇馬蘇,要吃除了得克服心理恐懼,在食品安全上其實也有不少隱憂。在製作過程中,與乳酪接觸的酪蠅,雖然是乳酪重要的加工者,但若以食品安全的角度看,卻可能狹帶著環境中的病菌,如沙門氏菌等,而成為「病媒」。此外,除了酪蠅幼蟲及成蟲在消化乳酪時,牠們所產生的各種代謝產物也會隨之留在乳酪中,這些蟲子屍體及乳酪腐爛時,連帶生成的腐胺(Putrescine)、屍胺(Cadaverine)也可能在高劑量狀況下,引發食用者的類過敏反應。傳統美食其實違法,飲食文化與食品安全的拉扯!在1962年義大利通過《食品製造與銷售衛生法》後,即禁止販售一切受污染食品,也使得以酪蠅進行加工的卡蘇馬蘇成為當地的「非法」美味。2005年後,義大利以歐盟2002年制訂的食品法規取代原先規定,卡蘇馬蘇也同樣被視為違法。不過薩丁尼亞島當地居民仍試圖以其他方式規避這些規定,例如在歐盟食品新法中,針對「傳統食品(在歐盟以外至少一國家,具有25年以上安全食用紀錄)」得以進行安全性風險等評估後,可決議是否得以上市,為此當地也積極想透過證明卡蘇馬蘇為傳統食品藉以避開違法問題。然而,在食品安全層面來看,卡蘇馬蘇確實具有其風險問題,但對薩丁尼亞島當地居民而言,卻早已是其飲食文化的一環。但在飲食文化與食品安全的拉扯下,未來卡蘇馬蘇這樣的一道「在地美味」會否繼續留存,目前仍難找到平衡點。 延伸閱讀▶香氣濃郁的藍色王者——洛克福耳藍紋乳酪與洛克福耳青黴▶乳酪、起司、起士⋯⋯,他們都是cheese的一種!?▶史前發明、至今不衰的古老食品!起司為何備受全球喜愛?參考資料▶THE SECRET RESISTANCE BEHIND THE WORLD’S MOST DANGEROUS CHEESE(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0-06-23 科別.呼吸胸腔
女子咳了兩個月 醫師查出和養貓有關
一名28歲女子租屋在外、養貓相伴,因咳嗽超過2個月,看過幾次醫師,症狀仍無改善,尤其夜裡特別容易咳,嚴重影響睡眠品質,導致白天上班精神不濟。近一周來因為咳到會喘,經過敏原篩檢才知是對塵蟎與貓毛嚴重過敏,醫師給予藥物治療及請她勤加清掃環境,症狀已獲得改善。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內科醫師林育生指出,女患者幾年前養了兩隻貓作伴,每天一下班就趕回家與貓咪相處,但近兩個月來卻飽受咳嗽所擾,多次赴醫檢查,有時診斷為鼻涕倒流引起,有時則懷疑是胃食道逆流。但咳嗽狀況仍時好時壞,尤其晚上睡覺特別容易咳,睡眠品質不佳,白天上班總是哈欠連連,同事誤以為她是熬夜追劇,主管也頗為不諒解。近一周來,患者咳到出現喘的症狀,經詢問,她想起近幾年來,每到這個時節,都會至少咳2至3個月才會停止,且奶奶和堂姊都有氣喘病史;進一步抽血化驗,發現她的過敏性免疫球蛋白超出標準值上限5到6倍,這這才發現患者對塵螨和貓毛嚴重過敏。經提醒返家後務必清掃環境,尤其要經常洗滌枕頭套、被單、曝曬枕頭,且儘可能剪短貓毛,不要讓貓跑到臥房,同時也透過吸入型類固醇和支氣管擴張劑治療,咳嗽症狀很快獲得改善。林育生說,慢性咳嗽除了肺部本身例如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症或肺部腫瘤等造成,若排除上述病灶,且肺部X光檢查也未發現顯著肺部病灶,一般就會懷疑是胃食道逆流、鼻涕倒流和潛在性氣喘為發病原因,其中潛在性氣喘引起的慢性咳嗽,症狀表現不像典型氣喘會明顯聽到喘鳴音,故容易被誤以為是其他原因造成。他建議,診斷上除了需照胸部X光排除肺部實質病灶,還需借助肺功能檢查、過敏指數與過敏原檢測確診,而治療上大多會合併使用吸入型類固醇及支氣管擴張劑,因主要作用於呼吸系統,所以不會有口服或針劑類固醇的長期副作用。若咳嗽超過8周不癒,應赴醫透過詳細病史詢問,搭配適當檢查;若為環境不潔所致,則應減少暴露於過敏原的機會,預防再次發作。
-
2020-06-22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簡樸生活保證健康,減碳救地球!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長者的智慧」是起源於一位「退而不休的醫學院教授」,在畢生從事基礎醫學的研究與教學之餘,寫出她對環境保護的關懷與諄諄叮嚀,而有如「連鎖反應」般地誘使兩位比她年輕幾歲的資深醫師寫出他們對身心保健的個人心得。重要的是這三位長者在這幾篇文章所分享的並不是他們過去在其專業所發表或教導的「知識」,而是他們在追求學問的漫漫長路中所領悟的「智慧」。根據統計,台灣河川地下水之汙染源,約50%來自家庭排放的汙水,這是非常可怕的數字,因此,珍重呼籲環保減碳愛地球,必須從全民及家庭開始實施簡樸的健康生活,保證不但可降低空氣及水污染,減碳救地球,而且人人得以改善健康。實施方法很簡單,舉例說明如下:一、節約用水1. 蔬果農藥殘留量:請環保署、農委會或委託社區團體設法把關蔬果農藥殘留量。現今大部分家庭主婦為了安心,均以大量水多次沖洗蔬果,不但浪費寶貴的自來水,而且喪失量多的營養素。2. 水龍頭開關:最好能有大中小三階段的開關,避免人人打開水龍頭,無限制的大量沖洗,浪費水的動作,令人痛心。3. 洗衣服、洗澡用水:目前家家戶戶也都無意間大量用水洗澡及洗衣,很少有人會想適量用水,懇請節制使用,功德無量。4. 建立飲用水與其他洗刷用水分開輸送:目前家家戶戶都自行使用過濾器及其他淨水器,淨化自來水作為飲用水,這是浪費的行為,因為自來水在自來水廠未輸出前,大部分都已達飲用水標準,可惜經過輸送水管,尤其是鉛水管,被汙染後,再送達每家已變成遭受汙染的用水。因此,若能請政府單位設法以宅急便方式輸送飲用水,一定能節約許多經費,而且使全民安心飲用,不亦樂乎。二、避免衛生清潔消毒劑之濫用1. 沐浴乳、洗碗精、洗衣粉等應減量使用 一般小朋友、上班族等等民眾,身體不會太骯髒,每天洗澡,可考慮不使用太多沐浴乳或肥皂,或許只使用毛巾或軟毛刷擦洗,就乾淨了。若有需要,抹些適當的潤膚乳即可。請記住,我們自身皮膚就會分泌保護皮膚的油脂,大部分清潔劑均含界面活性劑(去污原理),若天天使用,尤其是嬰兒,會傷害皮膚。當然有些產品,經研發添加皮膚保護劑,號稱安全,但記住,正常皮膚不要天天接觸不必要的清潔劑,或外加皮膚保養劑,尤其嬰兒,盡量少用,才是健康之道。同樣的道理,洗碗精少用為妙,自家餐具,以乾淨的菜瓜布刷幾下,水沖洗乾淨即可,菜瓜布不但可去除油脂,而且菜瓜布再用洗碗精沖洗乾淨,又可重複使用。大家都知道碗盤使用洗碗精,會有看不到摸不到的殘留,反而不乾淨。洗衣服時,先分開比較骯髒的,先浸泡適當洗潔劑。有些家庭因洗衣粉用量太多,加上通風差的房屋,尤其是開空調的密閉房屋,空氣中都有一股刺鼻的洗衣粉味道,長久處於這種環境,尤其小孩,會引起呼吸道過敏。有些大賣場,放置清潔劑的地方,也都有股強烈味道,盡量避免帶小孩暴露那些清潔劑放置的地方。 據調查,市售五成的洗碗精、洗衣精、浴廁劑等均含有一種非離子界面活性劑(壬基酚,4-nonylphenol, NP),由於壬基酚是屬於不易分解化合物,且是一種持久污染的環境荷爾蒙,可令男性雌性化,降低精蟲數。目前已有研究報告指出,台灣19條河川已受嚴重汙染,99%水樣均可測到壬基酚(>0.33 μg/L),而且有98%生鮮食物含壬基酚,其含量高達399μg/kg。這些可怕的數據,說明我們濫用洗潔劑的嚴重狀況,懇請大家慎重反省,能盡量減少用清潔劑,一定能搶救全省河川的潔淨。2. 殺蟲劑傷害腦神經 請記住,關閉窗戶,並開冷氣機後,若再噴灑殺蚊蟲劑,則長久居住於該屋的居民,尤其是嬰兒及小孩,腦神經會遭受殺蟲劑的傷害,造成小孩念書成績不良,大人得健忘症,其主要原因是殺蚊蟲劑如類除蟲菊,會促使人類的腦神經所含有的神經鈉通道持續打開,結果會阻礙神經訊息傳導的功能,結果變笨或情緒不良。解決方法之一(可再議),噴殺殺蟲劑的房間,可以在數小時後,當蚊子昏倒,掉落地上,趕快清掃,把昏倒的蚊子到入馬桶沖掉或燒掉,接著打開窗戶,再使用電風扇,把殺蟲劑吹走,如此徹底清除殺蟲劑後,才可再關門窗、開空調,再讓小孩進屋做功課。3. 節用強酸強鹼的消毒劑或水管疏通劑:應訂定管制辦法或輔導民眾使用,現今無限制地任意使用,汙染環境及地下水的狀況,非常嚴重。三、節省使用紙張及塑膠製品 製紙程序嚴重汙染環境,如紙及紙漿,是使用氯氣漂白劑處裡的,這過程會造成戴奧辛(世紀之毒)的產生,因此,絕不可以任意浪費紙張,如再生紙之利用。另外,應盡量少用彩色廣告紙等等,須知有些色彩,是使用高量的鉛鹽(Pb鹽),造成神經毒,降低智商。 請盡量減少使用一次即丟棄的塑膠製品,盡量考慮多次使用的可能性。我們務必覺醒:使用一次即丟棄的塑膠品,是造成環境汙染的最大罪魁,因塑膠品當垃圾燃燒後,會產生大量世紀劇毒的戴奧辛,尤其是不易崩解的塑膠製品堆積於環境中,危害生態,許多魚類、鳥類等等動物之內臟,常發現累積的塑膠品。另外,水溝、田間及低窪地區也都堆積不分解的塑膠品,嚴重的話,造成水溝不通,排水不良,引起水災。塑膠製品的危害,數不清的壞處,敬請徹底反省,設法制定法規改良。 談到塑膠品之危害,不禁令我們想起塑化劑,餐具、保鮮膜、玩具、奶瓶、電線、洗碗精、香水化妝品等,因製造過程中,必須添加塑化劑(鄰苯二甲脂,DEHP),增加塑膠製品的延展性及韌性,因此塑化劑使用範圍很廣,大量塑膠垃圾掩埋場經日曬雨淋,均造成大量塑化劑釋出,汙染空氣、食物及河川,根據調查,顯示100%台灣河川底泥及41%台灣居民的血液,均遭受塑化劑汙染。塑化劑乃是一種環境賀爾蒙,對人體最大的危害是使男胎兒雌性化,陰莖小,隱睪症,精子活動力降低,嚴重影響傳宗接代,因此極力呼籲大家盡量少用塑膠製品,拯救我們的下一代。 世紀之毒戴奧辛,乃是一群含有多氯聯苯結構式的化合物,脂溶性特高,且不易分解,自食物鏈汙染食物,進入人體,可長久存留於人體脂肪組織內,半衰期可長達7年,因此,終身殘留人體內,並影響生殖細胞、致畸胎、早產或流產。戴奧辛意識致癌物,造成皮膚癌、淋巴癌、皮膚長粉刺(痤瘡)。三十多年前,台灣曾因精緻米糠油,使用多氯聯苯當作絕緣體,不幸洩漏,汙染米糠油,造成多氯聯苯米糠油事件,受害孕婦及出生嬰兒有130位左右,其中受害的嬰兒至今已30多歲,其身體狀況遭受多氯聯苯之害,產生相關疾病,至今仍繼續追蹤研究中。另外,台南二仁溪橋下曾因燃燒電纜,釋放大量戴奧辛,汙染土壤及二仁溪泥底,至今仍有戴奧辛殘留。除此之外,製紙漂白、合成農藥之副產物,尤其是焚化含氯塑膠製品,皆可釋放大量戴奧辛,嚴重汙染環境。我們必定痛定思痛,大家一定都要嚴格約束自己所有會促使戴奧辛產生的行為,消滅沉默的殺手戴奧辛,人人有責。四、適當使用保健品及藥物 請記住,不論保健品或治病之藥物,長期過量使用都有副作用,都有危害身體健康之虞。適當攝取的觀念很重要,而且每個人的適當劑量大不同,因此,要自己或醫師去調整劑量,如補鈣劑,有些人使用標籤建議劑量1/3,即可預防抽筋或缺鈣症狀,就不必全劑量的長期使用。 治慢性病的藥物如長期服用降血糖或降血壓藥物的病人,若自己買保健品,經常使用,再加上飲食習慣之改善,如此綜和結果,恐怕會導致原先使用的降血壓或降血糖之藥物劑量變成過量,造成血糖太低昏迷的現象。曾經有位同事發生過不知原因的血糖太低現象,趕緊去醫院急救,才重拾健康。 目前,我們台灣寶島由於健保制度不健全,每個人每天都可無限制去不同醫院就診,每次均領一堆相同藥物回家,家中都堆積各種沒用的珍貴藥物,廢棄不用,這種浪費全民的納稅錢非常嚴重,令人非常痛心。而且這是一種沒道德心的行為,大家應該知道焚燒珍貴的藥物,產生毒害氣體汙染空氣,這種嚴重的空氣及水源的污染源,懇請大家了解,一起努力合作,杜絕這種不良行為。或許健保局針對此一問題,可設法建立完整記錄就醫的檔案,以便了解不當就醫的實況,並趕緊設法改進,或許應採取藥費不完全免費,若能部分負擔藥費,民眾或許會斟酌愛惜珍貴的藥物。五、首重生活教育,培養節儉及環保的觀念 我衷心呼籲全民實施節儉勤勞的美德,改變日常生活的壞習性,培養及注重環保的觀念,若能全民同心協力肯定我們台灣寶島全民不但增益健康,而且減碳救地球,效果一定很大,這種節儉勤勞的觀念及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務必從家庭教育、幼稚園及小學開始培育養成,在家中,父母以身作則,在生活中,培養小孩節儉環保的觀念及習慣,保證終身健康快樂。 其實令我很感動的,許多愛家鄉的環保團體,已都很熱心地在推動以上所舉例的相關策略,因此,這些淺見,只是抱著一股熱誠,呼籲全民同心協力,下定決心,一起群策群力實施環保的行動,所有浪費行為及不環保的舉動,都被列為不齒的行為,懇求大家都能覺醒,我們預期美麗的寶島及健康快樂的島民,一定會更好。
-
2020-06-21 養生.聰明飲食
選擇好食物避免壞食物?用卡路里計算食物價值合理嗎
【文、圖/選自時報出版《不節食更健康》,作者琵克希.特納】好的/健康的、壞的/不健康的身為人類,我們喜歡二元對立、非黑即白的思考模式,所以我們喜歡把食物分成「好的」和「壞的」,並將各種食物歸類進這兩個黑白分明的類別中,但食物其實不「好」也不「壞」,食物……就只是食物。這裡想要探討的觀念是「人們應該吃好的食物,避免吃壞的食物」。但實際上唯一的「壞」食物是會讓你過敏的食物,或是腐敗、發霉的食物,其他任何食物天生就是中性的,無論食物對你的身體健康有什麼影響,在道德倫理上都沒有什麼好壞之分。如果你吃「好的」食物,你不會變成好人,而「壞的」食物也不會讓你變成壞人;但當我們使用這些形容詞時,其背後隱含的就是這樣的意思。「我今天表現得很好,沒有吃任何巧克力」、「我真的不該吃這個,我太糟糕了」;不,你吃的食物並不會改變你作為人的價值,也不會讓你變得比旁邊的人更優秀。我不會用「健康」這個詞來形容食物,世界上沒有任何食物在本質上是健康的,也沒有任何食物在本質上是不健康的。在營養學中,所有食物健康與否都是與環境相對的;對一個人而言健康的食物,可能對另外一個人而言並不健康。豆類在素食飲食中被無比推崇,舊石器時代飲食卻避之唯恐不及。單一食物沒辦法影響人體健康,人體需要不只一種食物來維持健康,也需要不只一種食物讓自己變得不健康。我相信,你可以說自己正在進行的飲食,整體而言很健康或不健康,卻無法說自己吃了健康或不健康的食物。食物的營養密度各有高低,而攝取的優先順序會依據你所需的養分而有極端的不同;如果你缺乏鈣質,那麼可以說,喝牛奶或吃葉菜類會比吃胡蘿蔔健康,若你需要Omega-3 脂肪酸,那攝取魚油遠比吃番茄健康。「健康」一詞常被用來表達「低卡路里」的意思,彷彿這兩個詞是同樣的東西。反對這種說法的人通常會說些類似「即使某種食物的卡路里含量低,也可能同時含有人工調味和骯髒成分」的論述,但這並沒有什麼實質幫助,只是用另一套有問題的話術來取代原本這一套。如果把健康和低卡路里劃上等號,就等於同時認同了「吃少一點卡路里就是比較好」、「減重是永遠不變的目標」這些想法,因為苗條就代表健康;到這裡為止,我們應該早就清楚地知道,事實絕非如此。有許多研究顯示,當食物被標上「低卡路里」或「低脂」的標籤時,會增加它們的「健康光環」,這也代表了人們更有可能會過度攝取這些食物。我寧願人們能好好享受他們真正想吃的食物,即使不是低卡路里的那個版本,也能毫無罪惡感地享受。我認同使用「健康」這個詞來形容整體飲食模式,但組成健康的要素並非僅源自於單一食物,而是整體飲食概念,而這樣的飲食概念也可以含有營養密度較低但美味的食物,例如蛋糕或巧克力等。在營養學中,所有食物的好壞都是相對於周遭環境的,這樣說來,無論是什麼食物,基本上都不可能在所有環境中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健康的,也沒有任何食物在任何環境中都是不好的。就算做出假設或概括化,也不切實際,因為把食物分成「好」和「壞」的行為,本身就為食物強加了原本不該有的道德價值。營養學和食物選擇中充滿著大量灰色地帶,幾乎沒有什麼是絕對的。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營養需求、欲望和偏好,「好」與「壞」的標籤過於簡化了我們與食物之間的複雜關係。食物可以同時是營養而不健康的,而健康均衡的飲食也可以包含各式不同種類的食物。
-
2020-06-21 養生.抗老養生
夏至陽氣旺 養生宜晚睡早起 綠豆薏仁最消暑
【記者陳惠惠╱報導,出處/2009-06-20聯合報健康版】(編註: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夏至,溽暑逼人,但中醫師提醒,夏至是陰陽之氣消長的轉捩點,此後陰升、陽降,人的脾胃能力跟著走下坡,這時再吃冰冷食物,胃腸易因無法消受而腹瀉。夏至是北半球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這一天也是陽極之至,簡單講,就是一年之中,陽氣最旺的日子,接下來,陽氣就要慢慢消退,陰氣滋生,別誤以為天熱,就可以放心吃冰冷食物。疰夏是炎炎夏日常發生的病症,起因於氣虛體熱,暑會傷氣,體虛的人容易出現胸悶、心煩、體倦、汗多,以及食欲不振、四肢無力等症狀,有時還會有低熱表現,要補氣去熱。飲食上,因為汗流得多,張家蓓建議,可以常吃帶有酸、鹹的食物,像是酸梅湯,除了補充電解質,酸能固表止汗,汗自然就不會流那麼多。但她也提醒,夏天酸梅湯最好是常溫喝,可別加太多冰,以免胃腸吃不消而拉肚子。若真的抗拒不了冰品的誘惑,午時到未時間,趁日正當中,可以喝一些冰水或西瓜汁消暑氣。除了靠冷氣、冰品等外力對抗暑氣,嘴裡猛喊熱,只會熱上加熱,讓心情更為煩燥,調息靜心,透過調整呼吸讓心神安靜,自然不會覺得那麼熱了。夏天最好的食物就數綠豆與薏仁。綠豆能去熱,薏仁可去濕,夏天適合喝一些湯湯水水的東西,像是肉汁、羹麵等,補充水分。許多民眾怕熱,尤其是汗流浹背後全身濕黏,更難受,總是儘可能窩在冷氣房涼快。但對講究四時陰陽的中醫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自然界規律;夏天「養長」之道就是配合日光時間晚睡早起,適度曬太陽、運動。老是不出汗,身體可是會悶出毛病,入秋後,濕疹、過敏性皮膚炎等皮膚病症就會找上身。「夏至」食療及茶飲●鯽魚粥:材料及做法:3到4兩重的鯽魚與粥同煮,加入些許鹽巴調味。功效:鯽魚利水,夏天喝粥有透發功能,可以幫助排汗。●荔枝粥:材料及做法:荔枝、蓮子各10到15顆,長約五公分的山藥。荔枝先去殼、去子,再與山藥、蓮子一同熬粥,放入少許冰糖調味。功效:可以清心火、除煩,適合心火過旺,因為煩躁睡不著覺的人,也能治療老人家夏天腹瀉,健脾胃。(資料來源╱張家蓓醫師)●荷葉小米粥:材料及做法:荷葉1張,薏仁、小米、綠豆各一兩,熬煮成粥後食用。嫌淡而無味的人,可以加入少量黑糖。功效:荷葉、薏仁可以清暑利濕,綠豆則有清暑解毒的功效,小米有助於安神,適合各種體質食用。●魚腥草茶:材料及做法:魚腥草兩錢,煮水後飲用。功效:清熱解毒及去濕。(資料來源╱楊素卿醫師)
-
2020-06-21 養生.聰明飲食
咖啡、甜食不是「火燒心」唯一凶手! 飯後2行為也NG
35歲的林小姐是一位典型甜點控,因工作壓力大且三餐時間不固定,正餐不是快速吃幾口飯就結束,不然就是沒吃,經常在下午空檔買蛋糕點心及咖啡當作一日小確幸。近期,咽喉「卡卡癢癢」常需咳嗽清喉嚨,伴隨聲音嘶啞、胸口灼熱、食慾差的情況,猜測感冒自行服藥後卻出現反胃灼熱感、夜咳的症狀而影響睡眠,求診後診斷為胃食道逆流。 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中醫科賴博政醫師表示,胃食道逆流分為食道併發症和非食道併發症兩類症狀,主要是因為下食道括約肌的反覆異常鬆弛,使胃酸、食物或氣體容易從胃反流回食道。典型症狀包括胸口灼熱、酸液上逆,俗稱「火燒心」,通常在剛進食完後較明顯,彎腰及躺臥會加重,其他症狀有胸悶胸痛、慢性咳嗽、喉嚨異物感、喉嚨發炎、聲音嘶啞、吞嚥困難及疼痛等,若因為忽視病情、沒有及早就醫,胃食道逆流也有可能會造成食道出血,甚至是嚴重併發症,如食道炎、食道狹窄、氣喘等。 為何會被誤認為感冒呢?賴博政說明,因為疾病表現複雜,胃食道逆流初期常會有咳嗽、聲音嘶啞,因此常被誤認感冒而拖延就醫;一般若無其他感冒症狀,如發燒、流鼻涕,也無吸菸、過敏等,且胃部反流現象在一週內出現兩次以上,此狀況持續數週就要懷疑是否有胃食道逆流,應儘速就醫求診。 改善及預防胃食道逆流,賴博政建議,要固定三餐時間,並少量多餐、定時定量,讓腸胃有時間緩慢消化,且不要暴飲暴食,進食速度放慢,細嚼慢嚥,使食物多在口腔中消化,減少胃部負擔。 另外,少吃刺激性、甜食及油脂類食物,如咖啡、濃茶、蛋糕、巧克力、八寶粥、鳳梨、柳丁、橘子,葡萄柚等;在餐後避免平躺或彎腰,可以去散步,避免飯後即趴臥。延伸閱讀: 7飲食習慣都是在折磨你的胃! 防胃食道逆流要改掉 胃食道逆流只能坐著睡? 「喬一下枕頭」睡得更舒適
-
2020-06-21 科別.心臟血管
別以為靜脈曲張只是外觀不佳 醫警告恐增血栓風險
防疫期間,在家工作,久坐又沒運動,不少患者因久坐腳麻求診,發現竟出現靜脈曲張。台北長庚靜脈曲張特別門診醫師張學倫表示,靜脈曲張患者僅半數出現症狀,多數民眾認為靜脈曲張僅導致外觀不佳,偶爾腳痠,但研究顯示,比起一般人,靜脈曲張患者發生血栓機率,高出五倍,甚至吾出現肺栓塞。長庚醫院進行大規模研究,運用健保資料庫,在2001年到2013年,針對21萬名靜脈曲張患者,瞭解後續出現其他疾病的機率,發現與一般人相比,靜脈曲張患者多出5.3倍機率出現深層靜脈栓塞、肺阻塞則是1.73倍、周邊動脈疾病為1.72倍。張學倫說,靜脈曲張就像是高血壓,平常不會有症狀,但症狀出現後,後續併發疾病可能致命。靜脈曲張通常與體質、年齡有關,若後天生活習慣不佳,如久站、久坐,都可能誘發靜脈曲張。靜脈曲張治療,通常建議穿著醫療級彈性襪或是改變生活習慣,減少久坐、久站,搭配抬腿讓血液回流,避免靜脈曲張惡化。不過有些年紀大的患者,手的力氣不足,沒辦法自行穿彈性襪,反而讓靜脈曲張更加嚴重。88歲的王姓伯伯是獨居榮民,因為嚴重靜脈曲張就醫,醫師告知目前有靜脈曲張的微創雷射治療,不過術後需穿一個月的彈性襪,王伯伯一聽到彈性襪就對手術卻步,他自知沒力氣穿脫,也沒人可以幫他。張學倫說,有部分靜脈曲張患者對於穿彈性襪有困難,除了要有力氣,加上只有晚上睡覺不需要穿,其餘時間都要穿著,有些人皮膚敏感,可能因此過敏,導致術後效果不佳。對於穿不住或無法穿彈性襪的靜脈曲張患者,目前可選擇靜脈膠手術,原理與其他手術相同,破壞體內已無法使用的靜脈,再讓淤積在下肢的血液順利回流心臟。靜脈膠與微創雷射手術相比,效果相同,但前者價格不菲,好處是不用穿彈性襪,後者價格較低,但需要穿彈性襪,張學倫說,患者可經醫師評估後選擇。
-
2020-06-21 科別.骨科.復健
手指痛到沒辦法沖馬桶 竟是乾癬性關節炎上身
沖馬桶是日常生活中最簡單不過的動作,但有人一沖馬桶,手指就感到莫名疼痛。55歲張姓男子,從20多年前 ,關節常感覺腫痛,從手指到腳踝、腰部。一開始他以為是腰痠背痛,骨科診斷椎間盤突出,接受復健治療,但疼痛感卻完全沒有消失,自行尋覓按摩師幫忙,沒有想到愈壓愈痛。後來張先生突然想到,20歲時曾被診斷乾癬,醫師提醒後續恐出現「乾癬性關節炎」,就醫後果然是乾癬性關節炎惹禍。台灣乾癬暨皮膚免疫醫學會理事長、台大皮膚部主任蔡呈芳表示,台灣約有千分之三的民眾罹患乾癬,每年就診人數約8到10萬人,國際上罹患男女比例相當,但台灣數據顯示,男性多於女性,且男性患者多為「嚴重型乾癬」。蔡呈芳表示,乾癬患者中約三成合併乾癬性關節炎,以台灣人口換算,約有2萬人長期為乾癬性關節炎所苦。乾癬性關節炎,顧名思義是伴隨乾癬發生,通常先出現乾癬皮膚症狀,再出現乾癬性關節炎,過程平均約8年,這是典型的乾癬性關節炎發病模式。蔡呈芳表示,有些乾癬患者是皮膚症狀與關節炎同時出現,最棘手的是乾癬性關節炎比皮膚症狀早出現,臨床上也最難診斷。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北榮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蔡長祐表示,臨床上曾遇過年輕時就出現嚴重的關節疼痛,直到83歲才出現皮膚症狀的乾癬病例,患者一直被誤以為是痛風或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癬性關節炎診斷,只能觀察皮膚症狀,即使已知乾癬性關節炎的患者,有些尿酸比較高,但仍難以透過尿酸判定,這也使先出現關節炎再出現皮膚症狀的患者,無法正確診斷,長期飽受關節疼痛或變形之苦。蔡呈芳表示,雖然臨床上無法先透過皮膚症狀確定是否為乾癬性關節炎,但乾癬性關節炎仍有幾種具指標性的臨床表現,七成以上的患者都會出現「香腸指」,同一個指頭內,有多個關節受損,且造成指間軟組織水腫或指甲變形,做特定動作時關節僵硬等。他說,有些民眾長時間拿手機,放下手機後發現手指關節僵硬,必須要用另一隻手協助鬆開,或使用鍵盤太過用力時,手部關節疼痛不適,都是可能的指標症狀之一。乾癬性關節炎好發頸部、腰椎及髖關節、手肘及手指、腳趾與足部、膝蓋;有8成5的患者會出現指甲病變,包含指甲下角化、甲床分離、點狀凹陷、粉碎性指甲等。蔡長祐說,乾癬性關節炎若是沒有積極處理,發病後2年內,有47%的患者會出現不可逆的關節變形問題,特別是手部關節,無法正常彎曲,連拿筷子、扣鈕釦等基本生活能力都會受影響,而皮膚症狀以及變形關節,連帶會影響到患者的心理及社交生活。蔡長祐表示,治療乾癬性關節炎初步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及免疫調節劑,近年發展生物製劑,有5到6種針劑生物製劑可幫助延緩患者關節變形,控制皮膚症狀,但患者必須定期打針;現在也有口服標靶藥物,6月已通過健保給付,研究顯示治療二周後,患者關節脹痛症狀可望紓緩。
-
2020-06-21 科別.兒科
發燒一定要吃退燒藥嗎? 兒科醫師這樣說
退燒需要時間等待孩童發燒怎麼辦?食品藥物管理署特邀臺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過敏感染科約聘主治醫師、親子診所院長陳俊仁醫師說明,家長們對服用退燒藥的做法兩極化,有父母讓孩子過度服藥,有些爸媽則堅持孩子再燒都不給藥,這是因爲對退燒時間不了解所致。 有些孩童耳溫超過攝氏(下同)38度發燒時吃退燒藥,體溫降回37至38度間已算退燒,但因未降到36至37度,家長繼續讓小孩吃藥,就是過度使用。有些家長則是讓孩童吃了退燒藥30分鐘後,發現還在燒,又急忙給了第二種退燒藥,體溫反而降到35度以下。 退燒需要時間等待,口服退燒藥的作用時間大概要1至2小時,有家長因為擔心小孩發燒,忽略了兩次退燒藥要間隔6個小時以上,若未間隔6個小時又發燒了,家長就給了第二次,很容易出現藥物中毒或副作用。有些家長則擔心孩童服用退燒藥會讓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有重症,事實並非如此。常見退燒藥介紹:以下介紹我國常見的兩種退燒藥糖漿,成分為Acetaminophen及Ibuprofen。●Acetaminophen(24 mg/mL) 這是普拿疼的成分,此類退燒藥成分會經由肝臟代謝,不含阿斯匹靈、不傷胃也較溫和,但對高燒較不易退燒,通常吃完藥後1小時內會退燒,每次服用1/2體重的CC數 (如:體重是10公斤,一次服用的劑量為5CC),最多每4個小時服用1次。●NSAIDs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Ibuprofen (20 mg/mL)劑量的算法有兩種,發燒超過39℃以上是每次服用1/2體重的CC數(如:體重為10公斤,一次服用的劑量為5CC),發燒超過39℃以下是每次服用1/4體重的CC數(如:體重為10公斤,一次服用的劑量為2.5CC),通常服用1~2小時會退燒,最多每6小時服用一次,此類藥物的退燒、止痛效果較佳,但較傷胃。●塞劑(非炎)一般一顆塞劑是12.5mg,13公斤以上的孩童,一次約可以使用1顆,間隔8小時可以使用一次。 食藥署提醒,一般口服退燒藥需要1~2個小時,若未退燒,可間隔1小時以上再考慮使用第二種退燒藥,不過Acetaminophen需間隔4小時以上,Ibuprofen需間隔6小時以上,以免造成體溫偏低或腸胃道出血等症狀。原文引用自: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
2020-06-20 科別.皮膚
炎夏「該邊」爆癢?有這5習慣最容易中標
一對中年姐妹花走進診間,均未婚,姐妹倆住在一塊,互相有個照應,沒想到,卻雙雙得了胯下癢,兩人大腿內側搔癢不已,醫師進一步詢問,原來兩人衣物經常混在一起洗,又彼此會交換衣物穿,可能其中一人發生黴菌感染,而傳染給另一人,導致兩人都得了股癬。胯下癢又稱為「繡球風」、「搔檔」,在台灣,因為氣候濕熱,不論男女、都容易有胯下癢的問題,書田診所皮膚科主治醫師鄭惠文表示,因為胯下癢到皮膚科診所求診的病患,每到夏天就爆增2成,若加上害羞而不敢求診的人,估計實際數據應該超出2成,求診者男女性都有,其中以中年男性居多。1、西裝筆挺的中年男性:中年男性大多為西裝筆挺、久坐辦公室的50~60歲上班族,另外,還有需要穿著光鮮亮麗的西裝、需要在大太陽底下勤跑客戶的業務員,求診時,經常是胯下、陰囊出現紅通通的一片,有的病患可能是股癬,有的可能是濕疹,必須要配合病史的詢問,這些人的體質大部分都比較容易流汗。 2、體型豐腴、上圍傲人的中年女性:女性則是體型比較偏胖,乳房比較豐滿,通常體型肥胖者,也比較容易流汗,像這樣的女性通常不只是胯下會癢,有時連乳房下緣都會有搔癢及紅疹。3、愛穿緊身衣物的時尚男女:夏天穿又緊又厚牛仔褲的年輕人還是很多,特別是女性,建議可以穿透氣又排汗的裙子。4、制服族:有些特定族群有制服情結,喜歡看人穿制服,或是本身就很喜歡穿制服多數的學校、機關、團體也規定一定要穿制服。其實,多數制服的材質並不是很理想,衣料不見得會吸汗、排汗,尤其是褲裝,如果材質不是很好,不但容易皮膚過敏,也容易讓汗漬淤積在胯下皮膚表層上,黴菌、濕疹容易上身,胯下癢就伴隨而生了。5、潔癖族:不見得體型胖,但生性愛乾淨,尤其是在夏天容易流汗,總會感覺身體髒髒黏黏的,一天不洗個2、3次的澡,就覺得不自在。其實,一天洗多次澡,不一定會愈洗愈癢,就怕每洗一次澡,就使用清潔劑清潔全身,甚至用海綿刷洗全身,特別是感覺上很容易藏汙納垢的皺摺處,比如胯下,皮膚過度清潔,或是清潔劑殘留在皮膚表層,都很容易引發皮癢,造成刺激性皮膚炎;此外,還有人覺得皮膚癢就要洗熱水,反而因為皮膚變乾燥,而加劇搔癢的程度。延伸閱讀: 被叮成紅豆冰!  最有效的防蚊秘訣大公開 夏季長痱子又熱又癢? 今天開始做8件事搶救自己的皮膚
-
2020-06-20 科別.皮膚
夏天臉上猛冒痘!6招還妳完美雞蛋肌,千萬不要用手摳
愛美是人們的天性,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一張乾淨清爽的臉蛋。但一到夏天,許多然臉上都有痘痘的出現,就像是鍋老鼠屎,常常破壞了這點美感。到底為何會長出痘痘呢?痘痘,亦屬於過敏現象,正常情況下,也可能為毛孔阻塞而導致,在飲食上、作息,到底對於痘痘,有什麼樣的禁忌呢?該如何應對這臉上的惡魔。一、臉部清潔每天都需要做的就是洗臉、洗澡,對於痘痘來說,清潔是讓皮膚完美最重要的一個步驟,有效的清潔,可以防止毛孔被髒污阻塞,當然對於痘痘來說,就沒有良好的生長環境。二、對症下藥痘痘在臉上有非常多的類型,當然治療方面,也有不同的方式。一般型的痘痘,建議只要正常把臉洗乾淨就好。膿包型的痘痘,可以使用粉刺針、擠痘棒,先清潔用具後再使用,刺破清乾淨後,立即塗抹消炎的藥膏。三、規律的運動痘痘出現在臉上,代表除了毛孔阻塞之外,還有許多條件會出現。所以適當的運動,讓身體的新陳代謝正常了,多喝開水,將體內的毒素慢慢的代謝掉,也是皮膚保養很重要的一環。四、飲食習慣臉上的惡魔痘痘,跟日常飲食密不可分。對於常吃炸物、辛辣、油膩,都會增加長痘痘的機會,建議大家,忌口食物可以吃,但必須跟水果蔬菜平衡,攝取更多的維他命C,這樣痘痘才不容易因為自己的貪口,而找上門。五、用手擠痘痘是大忌手上有許多的細菌,是因為我們人每天要接觸的東西非常多,如電腦鍵盤、樓梯扶手、甚至翻找包包,都有可能會讓手上的細菌附著。建議不要沒事去碰觸臉部肌膚、托腮、摳痘痘這種壞習慣,可能臉上本身有痘痘的人,會導致更嚴重的情況。六、生活作息我們都知道,規律的作息,可以養好肌膚、調好身體。肌膚在修護的時間,多在我們的睡眠時間時,如果睡眠不充足,自然肌膚也不會好到哪去,同時免疫力也會下降、內分泌失調等因素,所以好好的睡一覺,對身體、皮膚都有好處。
-
2020-06-20 養生.營養食譜
吃錯品種容易胖! 一張圖秒懂8常見芒果熱量
夏天是芒果盛產的黃金期,台灣也可堪稱是芒果王國,品質居世界之冠,黃澄澄多汁美味的芒果,讓人難以抗拒。而「芒果」也常被拿來做成各種飲料、冰品、甜點,讓消暑效果更加分;不過,凡事太過與不及都不好,享受芒果美味時也要小心別吃太多,以免造成身體負擔。素有「熱帶果王」之稱的芒果,其營養價值非常豐富。營養師鄭惠文表示,芒果主要含有果糖,屬類吸收快速的單醣類,是很好恢復體力的水果,同時也含豐富的維生素A、β-胡蘿蔔素,有助於視力保健,以及鉀離子,具有利尿、消水腫等作用;此外,平均100公克中就有1克的膳食纖維,對排便順暢也有一定的幫助。根據國民健康署建議,成人一天膳食纖維量應該要達到25~30克才足夠,但國民營養調查指出,9成以上的民眾膳食纖維不足,平均膳食纖維攝取量只有15公克。鄭惠文分析,現代人生活繁忙,外食頻率高,重口味、多肉食以及精緻澱粉等飲食常態,因此很難達到膳食纖維攝取量目標,而腸道健康跟免疫力有很大的關係,當膳食纖維攝取不足,不僅排便不順暢,造成消化問題,還可能因為毒素的累積,影響全身機能的運作。若要促進排便、清除體內毒素,鄭惠文說明,基本上要食用足夠的纖維質,才能夠加速腸道蠕動,而膳食纖維分水溶性及非水溶性;其中,水溶性膳食纖維較容易吸收水分,使糞便柔軟,且具有增加飽足感、延緩血糖上升,並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非水溶性膳食纖維則可增加糞便體積、促進排便。建議可以食用燕麥、豆類、蘋果、柑橘類等,都是不錯的選擇。然而,看準現代人生活型態,以及健康意識抬頭,前陣子不少飲料品牌,紛紛在飲料內加入「膳食纖維」,以高纖零卡可樂為例,其標示一瓶含有一日近一半的纖維量,可補足一天所需。鄭惠文指出,其主要成分是難消化性麥芽糊精,屬水溶性膳食纖維,的確能增加飽足感,但因為這樣攝取的纖維較為單一,不能提供高纖維食物所含有的維生素、礦物質和其他營養成分,反而容易造成營養失衡,因此,從真正天然的食物中獲得的膳食纖維,才是對身體健康最好的。此外,雖然芒果中含有不少纖維質,可是經過農民不斷改良品種,芒果甜度更是一代比一代高。鄭惠文說,通常我們都習慣一人吃掉一顆芒果,但1顆愛文芒果約重0.4~0.5公斤,一顆金煌芒果甚至可能高達1公斤,使得很多人吃完之後血糖飆升,因此患有糖尿病者淺嘗即可;而芒果外皮含有過敏物質為「間苯二酚類」,因此在食用後若出現皮膚紅、腫、癢、熱等狀況,應立即就醫診治。延伸閱讀: 西瓜從裡到外都是寶! 胃弱族千萬別在這時候吃 夏天減肥好難? 營養師私藏TOP10燃脂食材大公開
-
2020-06-19 該看哪科.婦產科
北醫大研究:懷孕月分影響胎兒健康 年底出生兒易憂鬱
台北醫學大學與美國、韓國等專家學者與「觀察性健康醫療數據與資訊學會」(OHDSI)合作進行的「揭露生產季節曝露環境對疾病風險的影響」跨國研究,分析數據資料發現,在台灣,懷孕前三個月若在年底,孩子出生後罹患憂鬱症比例高,產婦本身罹患妊娠高血壓風險的風險也相對高,目前該研究已刊登在美國醫學訊息學協會期刊(JAMIA)上。台北醫學大學全球衛生暨發展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烏斯馬(Usman Iqbal)表示,針對研究統計分析台、美、韓三國的數據,共逾千萬人的資料,平均年齡介於35至53歲間,統計的時間從1979年至2016年不等,平均分析為24年,最長達36年。其中台灣資料庫橫跨時間達13年,分析資料庫發現,如果懷孕前3個月適逢台灣的10月、11月,也就是一氧化碳濃度相對高的時期,出生的孩子罹患憂鬱症的風險會相對高。懷孕初期曝露於PM2.5較高的環境,如台灣的9月、10月及12月,不僅提高妊娠高血壓風險,也可能進而導致小孩高血壓及心房顫動之風險;而懷孕後期日照太少,影響維他命D吸收,則可能增加妊娠糖尿病風險,進而影響小孩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烏斯馬表示,上述結果完全是從資料整理分析而得,至於出生月分及未來可能罹患疾病之間的因果為何,不在這篇研究的探討之列。不過也有其它研究發現,生產前曝露的環境,可能會影響到胎兒的發育,比如有些研究顯示媽媽在懷孕期間如果罹患流行性感冒,寶寶出生後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會增加;另一則是周產期曝露的環境,比如寶寶出生不久後接觸到過敏原或病毒,將會影響日後免疫系統的發育。
-
2020-06-19 科別.骨科.復健
腰是總疼?原來是睡姿出了問題,這幾個睡姿都傷腰!
慢性腰痛目前已經成為困擾我們的主要病症之一,為此我們創造了很多的治療方法和康復鍛煉。但在平日的醫療工作中,發現患者不良的睡姿往往會成為慢性腰痛的主要病因。一晚錯誤姿態的睡眠,甚至可以讓所有的努力功虧一簣。下面我們來看看大多數腰痛患者的睡姿,順便想想你前一晚是怎麼睡的?側臥、趴睡、美人臥,其實都「傷腰」1.首先來看號稱最舒服的姿勢——「側臥」 :在與患者交流中我們得知,這個姿勢是最常見的,甚至一些患者不採用這個姿勢就睡不著了。殊不知這樣會讓腰椎、脊柱長時間處於旋轉狀態。扭轉會導致椎間盤內相鄰的環狀膠原纖維之間產生壓力,椎間盤內壓力增大導致髓核向一定方向突出,從而引發腰椎間盤突出症。其實,這個睡姿腰部肌肉並沒有得到放鬆,長時間的緊張導致疲勞,而深層的小肌肉也會失去彈性,導致腰椎結構上的變化,最終引發疼痛。同時這個睡姿骶髂關節也處於緊張狀態,久而久之骶髂關節紊亂就出現了。而骶髂關節紊亂也是腰痛的重要原因之一。2.再說說俯臥位睡姿,也就是「趴睡」,這個姿勢頭頸偏向一側,肌肉會很緊張,時常會引發頸椎病,而頸腰的肌肉有著密切的聯繫,間接引發腰部疼痛。3.最後,聊聊優雅的「美人臥」睡姿,身體側臥且斜靠在靠枕上,想想這時候的脊柱吧。沒錯了,脊柱保持在側曲的狀態。實際上的確有患者的脊柱因為這個姿勢出現不同程度的側彎,腰痛也就不奇怪了。這兩種睡姿最能讓身體放鬆,學起來正確的睡姿可以充分緩解身體的疲勞,使身體放鬆,更容易入睡。人的一生中,睡眠佔了近1/3的時間,它的質量好壞與人體健康與否有密切關係。目前,有兩個睡覺姿勢被公認可以做到全面放鬆。1.側臥時枕頭選擇合適的高度使頸部不發生側曲。雙腿夾一個枕頭,同時屈髖、屈膝130°左右,這樣脊柱在同一個水平線上,肌肉可以充分得到放鬆;2.仰臥時膝關節下方,膕窩處墊一個枕頭,頭部枕頭高低適中,頸部充分支撐。這樣骨盆不會過度前傾,腰背部肌肉得以放鬆休息。我們發現這兩個姿態的主要特點就是脊柱不發生扭曲。那麼習慣了側臥,且要一腿屈曲,一腿伸直的朋友怎麼辦呢?其實很簡單,把手臂和屈曲的腿部墊高就好了。也許有人會關心,左側臥位是否會壓迫心臟?從解剖結構上分析,左側臥位不會使右側身體的重量壓在心臟上,普通人群左右側臥均可。只是建議嚴重的心功能不全患者及心衰患者,避免左側臥位,避免由於血流動力不穩定等原因造成症狀加重。睡著了自己什麼都不知道了,睡姿控制不了怎麼辦?其實,睡眠中翻身主要是為了調整皮膚溫度,以及改變不良姿勢,緩解肌肉疲勞,防止脊柱歪曲。所以採用正確健康的睡姿可以使肌肉不易疲勞,翻身也會減少,而養成良好的睡姿,建立較好的肌肉記憶,即使翻身也會自然地保持比較健康的睡姿。並且睡前應避免攝入使神經興奮的飲料,如茶、咖啡等,否則不利於身體進入深度睡眠,增高翻身頻率,增加不良睡姿風險。枕頭的高低,取決於你的睡姿枕頭是我們睡覺的重要工具,枕頭選擇要因人而異。比如,習慣於側躺的,枕頭要稍微高一點,目的是讓脊柱、頭部、頸椎不出現側曲。在側臥的時候,枕頭過高或過低都會導致頸部側曲。可以請家人幫著看一看,自己在側臥的時候,枕頭的高低是否讓頭部、脊柱處在同一個水平線上,這樣的高度是比較合適的。在平躺的時候,如果枕頭過高會使身體出現前屈,類似於低頭的狀態,這肯定是錯誤的。如果是正常人的話,建議在頸部有一個充分的支撐。此外,選用波浪形的枕頭,大的那側枕在頸部有好的支撐作用,頸部和頭部會處在一個相對後仰的狀態。具體到枕頭的材質,是選用矽膠的、乳膠的,還是蕎麥皮的,並沒有嚴格的標準。但有一些問題需要注意,比如:乳膠枕頭一般的形態是固定的,只適合平躺,特別不適合側臥的睡姿。而人們習慣用的蕎麥皮枕頭,需要定期清洗,不然會導致蟎蟲過敏等問題。(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06-19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人工關節術後金屬過敏
【編者按】醫病平台的願景是創造一個可以讓醫療團隊、病人、家屬在平起平坐的環境,雙方透過討論、了解、包容,而達到互相尊重與信任。非常感謝這位病人願與大家分享其「疾病」與「病痛」,我們也難得能夠邀請到風濕免疫科專科醫師、骨科專科醫師在百忙之中與大家分享他們專業的看法。希望病人能透過這兩位醫師的說明,增加對自己病情的了解。雖然「醫病平台」無法扮演誰事誰非的公斷,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醫學上罕見的問題一旦發生在病人身上,卻是真實的苦痛,因此醫病雙方都需要各退一步,病人透過專科醫師客觀的論述,可以同理「醫療的不確定性」,醫師也能避免過度反應,而讓病人雪上加霜。81歲的王奶奶,過去沒有任何藥物或是食物過敏的病史,因為雙側膝關節嚴重退化性關節炎,先後在同一家醫院接受左右兩側的全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術後疼痛改善很多,門診追蹤關節的功能及X光片的檢查,也都恢復得很好。然而就在術後六個月左右,慢慢的在身上及四肢開始出現奇癢無比的癢疹(如附圖),起初以為是藥物或食物過敏,因此求助皮膚科及免疫科醫師。然而經過皮膚科醫師及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詳細詢問病史及理學檢查後,初步排除這兩種過敏的可能,推測王奶奶極有可能是對人工關節中的金屬過敏所致。人工關節置換的原理,主要是將磨損的關節面切除適量骨頭後,將金屬的人工關節,像牙齒換牙套一樣的方式,包覆固定在切除的骨頭表面,用以取代磨損切除的關節面,而磨損的軟骨則由高分子聚乙烯塑膠墊片來取代。因此其成分包含金屬及非金屬的部分。以現在的人工膝關節為例,股骨元件的部分主要是鈷鉻鉬合金所組成,脛骨主要是鈦合金的成分,位於兩者之間的脛骨墊片以及髕骨元件則為高分子聚乙烯墊片。至於人工關節材質過敏的情況,臨床上確實不常見。造成的原因主要是關節金屬成份中的鈷(cobalt)、鉻(chromium)或是鎳離子(nickel)釋出,誘發身體的免疫反應,造成全身皮膚起類似蕁麻疹的疹塊。病患臨床上的表現,通常會有局部搔癢的情況,國外甚至也有文獻報告,病患接受人工膝關節術兩年後狂掉頭髮的案例報告,至於關節本身也可能會有疼痛或是腫脹僵硬的情況。因為這種過敏反應是屬於所謂延遲性免疫反應,跟我們認知的藥物或食物過敏不一樣,通常不會在手術後就馬上發生,而常常在術後半年到兩年左右開始出現症狀。因為發生的機會很低,文獻上大多是零星的病例報告,因此對於真正發生的機會有多少不得而知;對於其診斷的方法,則必須仰賴臨床醫師的警覺性及詳細的評估才能確診。如果要證實是否有金屬過敏的情形,可以安排病患至臨床毒物科,透過抽血、驗尿或是採集關節液中的金屬離子成分,看看是否高於標準值。一旦確認是金屬過敏,其治療方式,症狀較輕者,可以採取症狀治療,例如使用含類固醇的外用藥膏塗抹患部,同時搭配口服抗組織胺類的止癢藥物;而較嚴重者,可以在醫師的處方下給予適當的免疫抑制劑,不過必須要小心的是,當免疫被抑制後,則有可能造成感染的危險。如果人工關節的部分,因為過敏反應而有鬆脫或是局部嚴重腫脹疼痛,上述方式無法改善症狀,在與骨科醫師充分討論下,關節可能需要做清創手術,或是原來的人工關節必須先移除,等免疫反應過去後,再重新置換新的關節,才能解決問題。當然,不能再重新置換的時候,就不能再置入相同金屬成份的人工關節,而必須考慮另外使用較為特別的材質,例如在人工關節金屬表面塗層黑晶瓷(Oxinium),不會讓這些金屬離子直接接觸人體或是逸出,即可避免發生金屬過敏的情況。雖然說預防重於治療,然而,臨床上人工關節術後發生金屬過敏的機會其實很低很低。一般而言,民眾在接受關節手術前,倒是不需要常規做金屬敏感性測試。但是如果曾經有過金屬過敏病史,特別是對鎳、鉻等金屬製品過敏的病人,術前應該主動告知骨科醫師,透過共享決策(Share-Decision Making,SDM)的方式,先會診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做完整的評估,也可以安排做金屬皮膚貼片測試(Skin-Patch test)或是抽血做淋巴球遷移抑制測試(Lymphokine migration inhibition test)等檢查;如果結果高度懷疑有金屬過敏的現象,才考慮去使用這類特殊材質的人工關節。不過這類特別塗層處理的人工關節,價格不菲,目前健保也不給付。 除了人工關節外,其實很多金屬的植入物,例如用來固定骨折的鋼釘鋼板,都有可能會發生所謂金屬過敏的現象。文獻報告這類金屬過敏的情況,發生在固定物鬆動或是功能不佳、磨損嚴重的病人身上的比例,較一般人來的高,其主要的原因跟血液中金屬離子濃度有關。發生的機會不高,因此診斷必須依靠臨床警覺性,重要的是必須與感染來做鑑別診斷。
-
2020-06-18 該看哪科.皮膚
化妝水是保養的必要步驟? 一堆人常誤解的10個保養觀念,你有嗎?
現代人為了求美、求年輕,總是在保養上做足了功夫,深怕一個步驟沒做好,細紋、黑斑就會瞬間長在臉上,殊不知皮膚自己就有一套自我痊癒的機制。台新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楊倩如表示,皮膚保養基本上是愈簡單愈好,愈繁複的保養,反而造成皮膚的負擔。不過,有太多民眾對於肌膚保養存有錯誤的觀念,台新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楊倩將一一破解:迷思1、化妝水是肌膚保養的必要步驟?其實,使用化妝水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二度清潔,以平衡肌膚pH值,二是補水保濕。但化妝水大多只能滋潤表皮,無法深入深層皮膚,因此,在使用化妝水後,必須再適度補充乳液等保濕產品,以免水分蒸發後,皮膚乾燥。保養前先使用化妝水,再塗抹滋潤乳液,的確可減少水分散失,進而增加保養品的吸收率,更能達到保濕功效,但這純粹是因化妝水中所含的「水」的效果,因此洗臉後,臉上還殘留一點水時就擦保養品,一樣有滋潤效果,不一定非要使用化妝水才行。迷思2、BB霜是保養品?像BB霜這樣All in One的商品,在效果上可能還不如講求單一成效的保養品,畢竟不論是潤色、遮瑕或保濕,成分不盡相同,在有限的容量中,每種成分只能平均共存。楊倩如建議,可將BB霜作為出遠門的保養、彩妝之用,以求便利,但若是平時保養,還是選用單純保養品較好。另外,若訴求遮瑕功能的BB霜,其所含成分比較厚重,擦上皮膚後若沒有清潔,很容易造成毛孔阻塞,因此,使用BB霜後一定要卸妝,以免保養不成,反造成皮膚傷害。迷思3、皮膚需常去角質,可保持光滑皮膚,還可去除粉刺?新生嬰兒因角質代謝快速,皮膚摸起來特別光滑,但成人代謝機能日益下滑,角質掉落速度總是比不過累積速度,粗糙的肌膚讓自己看起來瞬間變老。角質是隔絕病毒、細菌入侵身體的大功臣,少了這一層角質,皮膚紅腫、發癢,甚至細菌感染都是時有所聞,假使過度頻繁去除角質,反而會讓皮膚少了保護罩,直接暴露在危險環境之中。其實,一個月一次去角質保養就好,而且醫師也建議,導入果酸、水楊酸或A酸的換膚療程,讓皮膚吸收並自行代謝的方式,對肌膚傷害較小至於磨石、磨砂膏等物理性去角質,則留待緊急狀況使用。針對去角質同時可去除粉刺的說法,楊倩如表示,角質存在於表皮層,而粉刺卻是皮脂腺出油所造成的結果,僅去除表皮的角質,不可能連帶深入毛孔清除粉刺。迷思4、熱敷可幫助消除熊貓眼?基本上,熊貓眼有三種類型,包括色素沉澱型、血管淤積型以及眼袋浮腫型。而天生膚色、五官深的人,都是與生俱來的,頂多使用遮瑕膏掩飾,並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血管淤積型的熊貓眼,也僅能控制疾病,若有充足睡眠,或許還能稍微消除兩圈黑輪;只有眼袋浮腫型的人,可藉由睡前減少水量攝取,或眼袋手術來解決。迷思5、用富含維生素C的檸檬、小黃瓜來敷臉,天然蔬果敷臉的美白效果一級棒?使用天然蔬果敷臉,大多是希望皮膚吸收蔬果中的維生素C,而有抗老化、美白的效果。但以天然蔬果作為面膜使用,可能無法達到心中所想的期望,還可能導致反效果。不建議以天然蔬果作為面膜使用的原因如下: (1)水果切開後不久會變黃,就是因為維生素C氧化的緣故,當拿天然蔬果敷臉時,大部分維生素C皆開始氧化,能進入皮膚達到美白效果的機率渺茫。(2)美白不能只做表面,必須深入表皮底層,從根源阻斷黑色素傳導才有效。但使用天然蔬果敷臉,其中成分精華多只有存在表層外圍,因此效果不大。(3)像檸檬等柑橘類水果都含光敏感成分如Psoralen,若敷臉後沒有徹底洗淨,接觸陽光後將會出現色素沉澱現象,美白不成還反黑。迷思6、面膜天天用,甚至敷著睡覺, 隔天起床皮膚水亮亮?面膜除了水、玻尿酸、萃取精華外,大多還添加防腐劑及香精,因此並不建議天天使用,僅建議作為急救性的保養品,可快速補充保濕度,讓皮膚看起來水亮潤澤。而敷著睡覺,更是使用面膜的大忌,楊倩如提醒,在室溫環境下,面膜中所含水分會隨之蒸發,蒸發時也會將皮膚中的水分一併帶走,若將面膜敷整晚,早上起床時不但看不到水亮亮的晶瑩臉龐,還會有嚴重缺水的現象,反而傷害肌膚。使用面膜最佳的時機是洗完澡或泡湯後,此時血液循環快速,身體亦即需補充水分,當敷上面膜時,肌膚的吸收效果最好,且在敷15~20分鐘就一定要取下,並擦上滋潤性保養品,才能真正保濕。迷思7、保養品擦愈多愈好?即便是號稱純天然的保養品,多多少少也會添加防腐劑及香精,以維持成分品質,因此,若同時塗抹過多的保養品,等於在脆弱的肌膚擦了一堆化學物質,就容易造成肌膚過敏、發炎。楊倩如表示,皮膚保養原則應是愈簡單愈好,只要謹記3步驟,就可保持肌膚健康:清潔→保濕→防曬,而敏感肌膚者在選購保養品時,也建議先做貼膚測試,確定不會造成敏感、不適現象,才能使用。迷思8、只要不出門,就可以不用防曬?長時間的紫外線照射,將對皮膚造成嚴重傷害,可能出現急性的曬傷,也可能造成慢性症狀,包括曬黑、細紋生成、黑斑沉澱,甚至皮膚癌,因此,防曬對於皮膚而言相當重要。迷思9、空氣污染嚴重,即使沒上妝,也要用卸妝產品清潔? 楊倩如認為,若沒有化妝,其實清水加簡單清潔用品,就能完成臉部清潔,除非是出油非常嚴重的人,才需使用卸妝產品清潔。尤其是敏感肌的人,除要慎選洗面乳外,更要特別注意不要用清潔力太強的商品,以免清潔過度而衍生過敏現象發生。另外,除非是使用持久性彩妝的人,必須強力溶解化妝品,否則盡量不要使用卸妝油,以避免油脂阻塞毛孔,形成粉刺。迷思10、用熱水洗臉,洗得比較乾淨?臉上的油脂如果過多,會造成毛孔阻塞而產生粉刺、面皰問題,但其實油脂是皮膚的天然保濕因子之一,若油脂過少,經皮水分蒸發增加,就表示皮膚屏障遭受到破壞。若站在保養肌膚的立場,冷水或是接近皮膚溫度的水洗臉是最適宜的。而且為防止過度清潔而造成油水不平衡,通常建議夏天早晚洗臉一次,若出油量較多,中午可再增加一次,冬天則可早上只用清水洗滌,晚上再用洗面乳清潔就好。延伸閱讀: 40歲後肌膚開始衰老! TOP3變醜原因你中了幾項? 減重失敗都是澱粉的錯? 誤會大了!是「它」在扯你後腿
-
2020-06-18 科別.僵直性脊椎炎
李靜芳:把防疫措施變新生活運動!
-
2020-06-18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冬病夏治 中醫三伏貼讓過敏服貼下月是治療時機
高溫炎熱,喜歡貪食冰品的8歲劉姓小朋友患呼吸道過敏,晚上睡覺吹整夜冷氣,導致鼻塞、咳嗽,早晨起床打噴嚏流鼻水,影響睡眠品質,白天注意力不集中;經嘉義長庚醫院中醫科醫師楊佩蓉,採用中醫外用穴位貼敷「三伏貼」治療,搭配生活作息及飲食調整,呼吸道症狀大幅減輕,胃口改善,感冒次數也減少。楊佩蓉說,劉姓小朋友胃口不佳,體型瘦小,黑眼圈很重,抵抗力不好常感冒,天氣變化容易手腳冰冷,雖看遍中西醫,但因他怕吃藥,過敏未見改善,經鄰居建議諮詢中醫師,除口服藥物,採「三伏貼」治療,症狀減輕。楊佩蓉表示,三伏貼是中醫外治療法,夏天三伏天時節進行穴位貼敷治療保養。今年三伏日的初伏為7月16日、中伏為7月26日、末伏為8月15日。此段日子是1年當中天氣最熱、陽氣最盛時期,主要運用對皮膚有刺激或治療作用溫熱性中藥,如甘遂、細辛、延胡索、白芥子等製成藥餅,敷貼相應穴位,包括大椎、風門、肺俞等,根據中醫「春夏養陽」,「寒者熱之」的原則及「天人相應」、「冬病夏治」觀念,利用經絡與氣血運行,到達相關臟腑發揮作用,並補養陽氣,增進對抗病邪的能力,達到預防秋冬時節好發疾病產生。三伏貼適用對象為過敏體質、虛寒體質、尤其是疾病症狀會因天冷或冬天加重,或怕針藥患者也可考慮用穴位貼敷調理,包括慢性支氣管炎、哮喘、反覆上呼吸道感染、過敏性鼻炎、腸胃虛弱、四肢冰冷、欲孕者,皆可至中醫科門診看診。貼敷時間可依三伏日或前後1、2天,或於夏至後擇日敷貼3至6次,每次間隔1至2 周。三伏貼穴位貼敷對過敏性體質患者症狀,以及免疫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故若能把握時機治療及調理,配合適當運動、規律起居、避免食用生冷冰品、蔬果或刺激類食物及減少過敏原接觸,可逐漸遠離過敏症狀糾纏。
-
2020-06-18 科別.僵直性脊椎炎
蔡文彬:高油高糖是促發炎飲食
-
2020-06-1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牛津大學研究 類固醇藥物可降新冠重症死亡率
英國牛津大學研究發現,類固醇藥物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可減少新冠重症患者死亡率達百分之卅五。英國衛生大臣漢卡克表示,將立即指示英國醫師對患者使用地塞米松。不過,該藥對病情較輕患者似乎沒有功效。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十六日報導,研究團隊讓兩千多名新冠病毒重症患者使用地塞米松,發現必須仰賴呼吸器的重症患者死亡率減少百分之卅五,而藉助氧氣瓶患者死亡率減百分之廿。這種抗發炎藥物一般用在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及哮喘等過敏反應。研究中另納入四千名患者當控制組,他們並未接受地塞米松治療。牛津大學傳染病學教授霍爾比說,地塞米松是第一種經證實有助於新冠重症患者存活的藥物,而且價格不貴,立即可取用來拯救患者。
-
2020-06-18 科別.兒科
打卡介苗好處多 但罹罕病者不宜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發現施打卡介苗的詢問度變高,但兒科護理師劉珮芬提醒,注射卡介苗的好處雖多,但有些罕見疾病、特殊狀況的民眾不宜施打。桃園醫院指出,台灣屬結核病較盛行地區,經統計,未接種卡介苗的幼童罹患結核性腦膜炎的風險比接種者多47倍,接種卡介苗對高死亡率、易造成終身殘疾的結核性腦膜炎等,有85%以上的保護力,目前規定嬰兒滿5至8個月,體重達2500公克以上就應接種,目前65歲以下約有9成接種。劉珮芬提醒,不是每個新生兒都適合接種,有些罕見疾病需多加留意,如先天遺傳疾病-嚴重複合型免疫缺乏症,此類新生兒若接種卡介苗,會感染結核菌產生後遺症或死亡,家長若先替寶寶進行篩檢,確定都正常後再接種會更安全。劉珮芬補充,對疫苗嚴重過敏、嚴重濕疹、免疫功能不全、愛滋病毒感染、孕婦等都不適合接種,發燒或疑似結核病患者、麻疹及水痘感染或母親為愛滋病毒感染者,則須暫緩施打。桃園醫院每個月第1周的周一下午2點至4點有卡介苗門診,經小兒科醫師評估寶寶健康狀況後,再由受過專業卡介苗接種訓練、持有接種合格證書的護理師施打,院方提醒,受疫情影響家長讓寶寶接種卡介苗的意願提高,建議家長可先預約,避免久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