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1 寵物.寵物故事
搜尋
蒼蠅
共找到
46
筆 文章
-
-
2024-07-31 退休力.社會連結
芬蘭老人高齡長壽的秘密!長期去圖書館參加健腦活動促健康
芬蘭西部城市瓦薩的公立圖書館一樓討論室,下午一點陸續有老人聚集。最年輕的也七十五歲了,還有些拄著拐杖來,他們參加每月兩次的健腦活動。北歐圖書館除以國民數,向來是世界最普及地區之一。瓦薩圖書館是全芬蘭最早開始辦借書的圖書館,1792年。這種重視知識服務的機制遇見超高齡社會,除了行動與借閱發展高齡友善,還開放會議室,與地方紅十字會志工合作,開始長期的老人健腦活動,民眾與協會都不用額外付錢。這種活動不需要醫護、職能治療、心理治療等醫事人員直接指導,而是由老人志工來帶領。年齡相近,生活記憶與共同成長經驗有交集。使用素材很豐富專業有趣,引用自健腦相關網路資源。根據神經學原理,包含記憶、用著色維持運動技能、冥想、維持與提高專注力、創造與發展、自我表達。另有安養機構合力開發的記憶公園。志工按照在圖書館進行活動的需求與多樣性來選擇適合的素材。也就是說,這種活動不是開發某種活動的業者透過管道硬要老人接受,而是老人自己選。活動程序通常志工一開始會分享一點新知,這天分享的是芬蘭國家衛生研究院推廣的finger toimintamalli,這是一個健康促進預防延緩失能的模式。研究60-77歲1200位老人,從年齡、教育程度、血壓、性別、總膽固醇、運動、身體組成等項目後發展的評量失智風險。然後有對應的多重介入防治方式,包含營養訓練、記憶訓練、運動訓練和血管疾病因子控管。希望改善生活方式得以長期維持智能。另外民間還有各種年齡心理健康服務。近來推廣異曲同工之妙的「心理健康之手」,這是一種健康素養推廣。用手為圖像,手腕上是你價值選擇(你的日常生活價值觀是什麼?你按照價值觀生活?你的生活看重什麼,認為是重要的?你白天做哪些積極的事?)。五個手指頭上有吃、睡、聊天、運動、放鬆。外圍分別有五大項:一、飲食營養(你白天吃飯嗎?記得常吃飯嗎?你和誰吃飯?)二、人際關係和情感(你停下來聽朋友說話嗎?什麼事情讓你高興或難過?你與誰共度時光?你白天心情如何?你有告訴別人,你的感受嗎?)三、自由時間與創造(你今天做了什麼有趣的事?什麼事令你發笑?什麼活動讓你忘記時間?網路找到什麼有趣的?對你來說,什麼是美麗的?)四、睡眠休息(你醒來是否感覺神清氣爽?你容易入睡嗎?你什麼時候關閉電腦設備?你還在社群媒體?)五、鍛鍊和傾聽身體的聲音(你白天運動嗎?智慧型手機對你運動有影響?什麼運動帶來好的感覺?身體放鬆的感覺如何?)。以上新知有些解說討論,這可以看到健康促進行銷貫徹,希望在非醫院診所的場所能有效觸達相關對象。然後有幾種健腦活動,包含是非題、選擇題,涵蓋各種芬蘭自然界知識。是非題例如喜鵲是黑白的、梭子魚是一種魚、所有的玫瑰都是芬芳的、熊正在冬眠、蕁麻蝴蝶不是綠色的、夏天過後春天來臨、西葫蘆是根、狐狸在城市裡可以過得很好、貓不會喵喵叫、雲杉球果比松果大、狗發出咕嚕聲、夜晚比白天涼爽、羽扇豆瀕臨絕種、向日葵在春天開花、櫻桃並不比李子大、麻雀成群結隊地生活、蒼蠅是素食主義者、黃蜂在秋天是小氣的、三葉草比莎草開花早、蜂蜜比糖甜。選擇題例如芬蘭最高點、最大的樹、最長的沙灘、最長的河流、最高的瀑布、最長的洞穴、最大的壺穴、最大的交通樞紐。每一輪公布答案後都有從題目來的生活心得交換。然後有鼓勵表達的活動,例如拿到一個提示卡片,要能不說話而用手勢比喻來猜。筆者旁觀也受邀一起活動,雖然聽不懂幾句芬蘭語。拿到一張表達格子(RISTIKKO)的字卡,筆者不斷指著天花板上的格子型日光燈。另一輪拿到的卡片是「在我看來,屬於秋天的動物是」?來參加活動的長者Rasku Rauli退休前在國際企業工作,曾周遊七十五國,並在各地潛水。他說,大家希望住在家裡到老。還能住在家裡的時候,就近有些健腦活動很方便,不需要參加其他活動動用到政府資源,為了給更需要的人使用的活動資源。尤其許多人在家寂寞,來圖書館參加健腦活動,不但有趣而且很自然安全的有社交互動,這對老人太重要。另一位退休前在瓦薩市從事市場行銷的長者Hazze Wazeen與太太一起來,就他所知,這圖書館至少有兩班這種活動團體,交錯每兩周一次。他有兩位全盲的孫子,七十多歲,繼續研究開發專門給全盲者玩的火車和軌道,還有盲人專屬的各種觸覺健腦器具。來這裡,對他來說,有社交,也可以找靈感。他甚至用自己的行銷生產知識經驗,對如何大量生產去幫助各地盲人還有願景期待,「說不定,生產成本比芬蘭低的台灣可以合作」?另一位長者分享,參加這種健腦活動,事前不需要準備什麼,沒有壓力。來之前也不知道志工今天要給什麼。這不會慌張,而感覺是一種驚奇,看看有什麼新的。事實上因為來圖書館,老人遇見的不只老人,還有小朋友、青少年、友善熱情有學問的圖書館服務人員。圖書館是老人最容易感覺仍是社會一份子而不疏離的場所,且十分安全,能平等的參加許多內部與外展活動,甚至幫助一些年輕人。來了除健腦班,在芬蘭圖書館甚至還有數位縫衣機、三D列印設計等各種先進的知識藝術創造設備,供大眾使用。目前台灣的圖書館外觀越蓋越漂亮,分別屬於文健會、教育單位、地方政府文化局等,各有上司。若干圖書館開始辦失智演講,或收藏若干銀髮相關書籍。客觀來看,許多老人到圖書館以往習慣看報。但台灣實體報紙不斷減少,圖書館服務對老人還有無限空間回應社會需要,曾有部分官員認為國內老人數位識能不足,所以難以用APP等線上資源推動健促。但芬蘭的觀念是平等為先,所以思維不是認為老人數位能力不足,而是發展的數位認知活動,必須符合所有老人容易使用!本文所列的芬蘭健腦網址有多樣性與圖樣引導,可看一下,需要多少數位素養才能上手。曾有一位失智日照中心老人親口說「這裡的健腦器材玩一次就無聊了,為什麼要我一直玩呢」?如果衛政與教育和其他單位能統合因應超高齡社會的對策,或能更有效由下而上匯集各地看法,其實還有非常多現有且近便性高、成本很低的場所,可以促成多樣預防延緩失能的心智活動。而這些場合同步可以快速廣泛的傳達最新的健康識能,總比醫院診所看診的電視牆更積極前衛達到健康老化期待。來測退休力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踏出退休準備的第一步。
-
2024-06-26 焦點.健康知識+
家中明明沒有果蠅,怎麼會突然冒出來?4招解決果蠅困擾
天氣炎熱,蚊蟲也多了起來,家中果蠅大軍入侵,停在水果、菜渣上,一伸手就散開亂飛,相當擾人。台安醫院感染科主任楊祖光表示,果蠅是生活中的潛在危害,不僅影響衛生,也跟蒼蠅一樣會傳播細菌。當停在食物上時,會「邊吃,邊產卵」,這也是為什麼果蠅除不完的原因。有些民眾疑問:家中明明沒有果蠅,怎麼會突然冒出來?楊祖光說,因為買來的水果,表皮沒有清潔過,已經夾帶著果蠅卵,會經過10天左右的時間孵化,所以水果在家中放置一陣子後,就開始成群飛舞。想要杜絕惱人的蟲害,楊祖光強調,一定要注意「清潔」,水果買回家立即放進冰箱保存。吃剩的果皮、菜渣、廚餘要放在有蓋子的垃圾桶,避免食物殘渣的氣味引來果蠅。4招解決果蠅危機想要徹底消滅果蠅,可以掌握牠們的生活習性與繁殖特點;果蠅喜歡溫暖潮濕的環境,特別是廚房,其大量出沒的原因,通常是食物引起。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分享滅果蠅的方法,從清潔環境、密封容器、果蠅餌劑、食材保存這4招下手,告別讓人心煩的果蠅。清潔環境保持環境乾淨是預防果蠅入侵的首要之道,在煮飯或用餐後,確實擦乾淨檯面,不要讓食物湯汁留在桌面上,成了果蠅的食物來源。夏季是果蠅繁殖高峰期,更要定期做好環境清潔,養成隨手清潔最佳。密封容器果蠅的嗅覺很敏銳,遠遠地就能聞到食物發酵的味道,例如廚餘、腐壞水果、髒亂水槽等。如果廚餘或垃圾沒有每天倒掉,一定要在垃圾桶加蓋,防止果蠅趁虛而入。另外,可以在廚餘上灑些鹽,避免廚餘發臭。果蠅餌劑利用醋、精油、香草等果蠅討厭的味道,在廚房滴一些薄荷精油,或是在碗中倒入白醋,形成一道天然的防線,減少果蠅進入家中的機會。或是在容器底部放點稀釋的醋、水果、糖水,自製易入難出的果蠅陷阱。食材保存蔬果買回家要盡快吃完,若水果剛買回家還沒有要馬上吃,可以先用廚房紙巾包裹,套上塑膠袋後放進冰箱保存。水果若放在室溫下,發酵的味道會吸引果蠅,夏日蔬果食材不易久放,採購前要斟酌量。(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6-02 名人.好食課
蚵仔煎、豆花、蒼蠅頭都下肚 一圖看懂輝達CEO黃仁勳吃過的美食熱量有多少
近期AI教父黃仁勳在台北與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廣達董事長林百里一同聚餐遊夜市引起大批網友關注,不少餐廳及餐點也因此成為熱搜美食,小編這幾天看了也都好想吃,所以特請營養師手癢計算了一下~今天好食課Christina楊婷貽營養師就來分享一下AI教父近期逛過的美食地圖熱量,讓你跟著執行長一同懂吃懂吃!是說報導寫AI教父吃完正餐後,還有跑去夜市繼續吃,看他身材維持得很好,一定是有規律運動的習慣!所以營養師也提醒大家養好運動習慣,不僅可以遠離肥胖,對於體力、身體健康也都有好處!吃一頓大餐後也不忘多多運動不讓肚肚月累積越大喔!【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一張圖懂吃】AI教父美食熱量圖鑑來囉!】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4-14 養生.營養食譜
說食依舊/正是時候吃春韭
俗諺「1月蔥、2月韭、3月莧、4月蕹……」春天是最適合吃韭菜的時節,「正蔥二韭恰當時,好向花前倒酒卮!」台灣前輩詩人楊仲佐以蔥韭佐酒賞花,雅興十足;而史上最愛吃、最會吃的宋代大才子蘇軾當然也不會放過這口,「漸覺東風料峭寒,青蒿黃韭試春盤」。春在何處?吃口春韭,春在舌間。韭菜是石蒜科蔥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兩千多年前詩經就記載「獻羔祭韭」,韭菜可是上得了檯面當祭品,但韭菜抗寒耐熱,生命力極強,民國作家梁實秋曾形容它是蔬菜中最賤者之一。韭音同「久」,又有人寫成「久菜」,加上它久生久割不敗,也有人叫「懶人草」、「起陽草」、「長生韭」等。台灣農家約從元旦前後開始採收,往後每隔15到20天採收一次,可連續收割5、6次。台灣的韭菜是數百年前大陸移民來台開墾時引進,彰化縣產量最大,占了全台七成且全年都能生產。「韭菜3兄弟」是葉韭、韭菜花和韭黃,葉韭就是一般食用的韭菜,可分白頭和青頭2種,「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葉韭的鮮香與故人情誼給了亡命亂世的「詩聖」杜甫無限安慰。韭菜花是在花蕾未開苞時,採收其鮮嫩苔株,至於韭黃則是透過溫室或覆蓋黑布等人工介入方式,讓韭菜避光,導致葉綠素較少而呈黃色,葉梢更為柔滑爽口,宋朝陸游就曾大力推薦四川新津等地的韭黃,「新津韭黃天下無,色如鵝黃三尺餘」,足證古人愛吃並致力鑽研農耕技術。春韭做菜,清代袁枚在「隨園食單」提供食家吃法,「專取韭白,加蝦米炒之便佳。或用鮮蝦亦可,鱉亦可,肉亦可」,不過庶民最常吃的應該是雞蛋炒韭菜了,對岸作家胡竹峰曾形容「綠中透黃,儼然金鑲玉,鑲的還是碧玉,這樣的菜,裝在描金細瓷盤裡,真個有鐘鳴鼎食的氣象了」。韭菜水餃、韭菜盒子更是我之所好。好的韭菜餃子皮薄餡大,一口咬下,破皮而出的韭香引人垂涎,更講究的還有「韭黃肉餃」,清朝乾隆帝時曾列入御膳食譜。韭菜盒子更是閩南族群的我的外省「鄉愁」,年少時看到操著非我熟悉的「鄉音」、叫賣著韭菜盒子的伯伯們,總有一種陌名又熟悉的感覺。寒冬中,付了錢,紙袋裡的韭菜盒子飄出摻雜著麥香、韭菜香、肉末香、粉絲香、豆渣香複雜又簡單的味道,是「此心安處是吾鄉」的不得已或得來不易的幸福嗎?我家往昔過年時,阿嬤會準備清燙韭菜,吃時說「呷韭菜呼你長長久久」,來到中南部,裹麵衣炸韭菜捲的「炸粿」是許多遊子的鄉愁,配豬血湯時更要韭菜增添風味。以韭菜當主角的還有「蒼蠅頭」,菜名乍看嚇人,其實是以豆豉、肉末和大量切成細段的韭菜花爆火加辣快炒,黑豆豉炒過後又黑又亮,混在韭菜花和肉末之間,就像一顆顆蒼蠅頭,是台灣廚師不捨自家川菜館剩餘的韭菜被棄,靈機一動創作出來,乃川味台菜之光。晚唐楊凝式人稱「楊瘋子」,留有書法名作「韭花帖」,是他在晝寢乍起、腹中甚飢時,得韭花等珍饈充腹後,為了答謝饋贈美味者寫下的幾行字,「蕭散有致」被譽為天下五大行書之一,與東晉王羲之「奉橘帖」有異曲同工之妙。「割韭菜」原是股市用詞,形容資源不對等的散戶如韭菜般被大戶反覆收割,其實東漢黃巾之亂前傳出民謠,「髮如韭,割復生……吏不必可畏,民必不可輕」,點燃平民反抗不公不義的精神,黃巾之亂雖以失敗告終,但或許如影視劇「繁花」裡說的,「只有看到未來,才會有未來」。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2-24 焦點.元氣新聞
蛆蛆竟會寄生在皮膚!馬偕醫師從病人嘴唇中取出3隻活蛆蛆,了解什麼是「蠅蛆症」?
秘魯旅遊慘遭馬蠅寄生嘴唇,馬偕醫師手術室活捉3幼蟲在手術室活捉蛆蛆(蒼蠅的幼蟲)!一名33歲陳先生去年到秘魯馬丘比丘旅遊,回國後,嘴唇逐漸腫大並且疼痛。幾經求診,最後才轉診到馬偕醫院口腔顎面外科。馬偕紀念醫院口腔醫學部主任劉崇基安排病人全身麻醉,並活捉3隻寄生在嘴唇上的馬蠅幼蟲(蛆)。陳先生去年10月中旬到秘魯旅遊,疑似在熱帶雨林區民宿時遭到馬蠅感染;11月初回國後發現嘴唇表面有一點小破皮並不以為意,沒想到2周後沒有好轉,嘴漸腫大且伴隨疼痛。陳先生經皮膚科診所診斷為皰疹後,給予口服抗病毒藥物、抗生素及藥膏治療也未見改善,轉診至馬偕醫院皮膚科做細菌培養也未驗出任何菌種,最後才轉診至口腔顎面外科門診。陳先生傷口初期與一般昆蟲咬傷非常相似,腫疱的周圍有小型丘疹也容易與皰疹混淆,不容易被診斷。陳先生自述照鏡子時會隱隱約約看到有東西在動,有時候也會感覺有異物在裡面蠕動,萬萬沒有想到會是蟲卵寄生孵化成幼蟲。劉崇基觀察病人嘴唇有3處傷口持續滲出液,且隱約看到物體活動,因嘴唇周圍有大血管,蟲體為躲避容易碰撞造成出血。國內遭馬蠅蟲卵寄生案例罕見,劉崇基表示,以往只有兩次病例,還是發生頭皮,此次遇到馬蠅寄生嘴唇是行醫首見;嘴唇處理上又更為敏感,曾經嘗試要在門診夾出,因劇痛病人無法忍受,因此改採全身麻醉替病人動手術處理,手術全程約15分鐘,術後住院一晚確認恢復良好才讓病人出院。什麼是蠅蛆症?該如何避免?根據疾管署《感染控制雜誌》中楊清鎮所撰的〈Dermatobia hominis 引起癰瘡性蠅蛆症之簡介〉提到:蠅蛆症 (myiasis) 一詞是源自希臘語,myia 為「蠅蛆」之意,乃指雙翅(iptera)目蠅幼蟲感染人類和脊椎動物,能以其組織體液等物質維生。它們感染身體很多部位,皮膚是最常見之處。Dermatobia hominis 也是源自希臘語「活存於人類皮膚」的意思,是馬蠅(botfly) 中唯一會侵犯人類的一種,引起癰瘡性蠅蛆症。它的分佈主要是在中南美州,北自墨西哥,南到阿根廷及智利的北部,潮濕的熱帶森林地區及樹木繁茂的低地是其主要棲息處。馬偕紀念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黃偉新指出,馬蠅主要分布在中南美州,自墨西哥至阿根廷和智利北部都是主要活動的範圍。一般生活在潮濕的熱帶森林地區和樹木繁茂的低地。馬蠅會將蟲卵產在其他節肢動物(如蚊子)的腹部,當蚊蟲叮咬宿主時,蟲卵就順勢落到傷口上,卵在宿主的體溫下孵化成幼蟲以後,再從叮咬的傷口或毛囊鑽入皮膚內,因為通常都無痛,難以察覺。只要能將幼蟲完全取出,傷口通常能癒合也少有併發症發生。馬蠅蟲卵寄生傷口起初像昆蟲咬傷,之後變為癰瘡,皮膚出現紅色突起,並在傷口隆起小結節的中央傷口有漿液性血水的滲出液。被感染者可能會因蟲體蠕動而在夜間感覺間歇性疼痛以及搔癢感,或有異物蠕動感。如果寄生在頭皮或臉上則會因為該處的肌肉層過薄,而疼痛感強烈。由於馬蠅引起的蠅蛆症在台灣極其少見,容易誤認為是細菌感染、蜂窩性組織炎、毛囊炎等皮膚疾病,因此給予抗生素治療,或是進行不必要的外科切除。黃偉新提醒前往馬蠅的流行國家,預防馬蠅叮咬的辦法:●穿著淺色長袖衣褲●進入叢林區戴帽子以保護頸部及頭皮●不擦香水或使用體香膏●衣褲無法包覆的皮膚則選用適當的防蚊液並適時補擦。如果曾至高風險地區回國後發現身上有不明類似蚊蟲叮咬傷口,又遲遲未癒合,應儘早就醫,並主動告知旅遊史。旅遊避免帶回蟲蟲?專家給2必知秘訣 返台先觀察「這症狀」每國曾有研究指出,一名45歲男子在秘魯度假2周時,被多處蚊蟲叮咬,回到西西里島後不久,出現頭皮搔癢及疼痛等症狀,在初次就診5天後,有皮膚科醫師注意到一條白色的小蟲子,從患者皮膚中噴出,5周後檢查發現,有紅斑癤樣病變和繼發性蜂窩性組織炎,接受為期10天苯唑西林肌肉注射治療。寄生蟲感染有內、外之分,蚊子、臭蟲、頭蝨等,屬於外寄生蟲,不一定長期寄生;內寄生蟲則如蛔蟲、鉤蟲和絛蟲等。但這類吸血昆蟲也曾有醫療用途,陳錦生分享,在抗生素未普及年代,戰場上有許多傷兵,醫療人員曾利用蒼蠅吃掉腐爛的肉,協助後續治療。陳錦生提醒,民眾如規畫前往中南美洲,可攜帶防蚊液或穿著長袖衣物,防止吸血類昆蟲叮咬,也避免暴露在會接觸到這類昆蟲的戶外場域。臨床醫師也應注意,若從中南美洲返台國人或旅客的皮膚有未癒合傷口,需警覺是否因馬蠅幼蟲感染,也可請教寄生蟲或昆蟲專家,避免不必要的檢查或抗生素治療。隨著全球化,飛機成為民眾跨國移動首選,許多寄生蟲也容易隨行李「偷渡」,先前萬華某旅館出現臭蟲時,陳錦生就曾提醒,民眾出國時可選用硬殼行李箱,讓臭蟲不會躲藏在縫隙中,回來一定要檢查行李箱有沒有夾帶,到住宿環境則可以檢查床墊、家具、雜物堆積、床單等處及縫隙,或檢查有沒有血斑,只要看到黑黑小小一點的就是。去年入侵歐洲的臭蟲(床蝨)疑已在台現蹤,有民眾入住北市某商旅發現並在臉書社團發文提醒。今天馬偕醫院發表民眾赴秘魯旅遊,疑因在熱帶雨林區住宿,嘴唇遭馬蠅寄生案例。長榮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名譽教授陳錦生指出,國內衛生條件改善,少見寄生蟲,但隨著全球化,應注意出國旅遊接觸感染及搭飛機時寄生蟲隨行李「偷渡」。「人類馬蠅(bot fly)」原產於中美洲和南美洲等地,會寄生在多種哺乳類動物身上,最常在牛隻身上發現,也可能感染人類,雌性馬蠅會將卵產在蒼蠅或蚊子等,其他以血液為食的昆蟲身上,當媒介昆蟲叮咬其他動物時,幼蟲離開卵進入宿主皮膚、穿透皮下組織。陳錦生指出,馬蠅幼蟲滲透至皮膚會導致皮膚潰瘍,容易繼發細菌感染,並提供癤子供幼蟲呼吸,被感染的宿主變得昏昏欲睡,體重和生產力下降,而幼蟲會在宿主體內生活20至28天,也就是「蠅蛆症」。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2-23 失智.失智資源
減輕照顧負擔!輔具申請重點一次看懂 現金給付最高省十萬
人常說:「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而在輔具使用上,剛好印證這句話,常常進到案家提供輔具評估時,才發現家中僅有簡單又陽春的不繡鋼輪椅,除了很大台外,最麻煩的地方則是非常的重,然而長輩就使用這樣子的輔具1.20年,導致家屬在照顧負擔上顯得無力及疲勞。加上高齡時代的來臨,如何透過輔具增加長者的自主活動能力,甚至達到延緩失能效果,輔具的使用則漸漸受到大家重視,且更多人可接受輔具的使用,然而要如何較便宜的取得輔具?以及政府機關是否有提供實物及現金補助?這次就來簡單統整常見的輔具取得管道吧!首先,粗略地將取得管道分為「政府單位」及「民間企業」,政府單位目前多已現金補助或是實物提供方式,給予民眾所需之輔具,而可提供服務的單位,則依據不同對象分為「衛福系統」、「教育系統」、「就業系統」及「榮民系統」,相較於教育系統提供國高中小學生,就業系統提供身心障礙者,榮民則提供給退除役官兵的服務,衛福系統則提供給更廣大民眾之輔具資源服務,除了須有身障身分可申請補助外,長者則可於65以上申請輔具補助,讓一般因年老自然衰退的行動些許不便的民眾,也可以輕鬆購置並使用輔具。由於以上輔具取得都有政府提供部分或全部協助,因此,為確保民眾真正的有輔具需求,皆須至相關醫療院所及輔具中心取得輔具的報告書再提出申請,由於有作業流程需要,多數取得的時間較久,大多需要1.2周或是到1個月的時間。排除掉販售全新輔具的廠商外,「民間企業」則會依據單位的規定而有所不同,除了某些基金會提供無障礙空間裝設為全新外,部分單位是以購置一批輔具,提供給民眾租借或借用,或是回收舊有輔具再提供轉售/轉贈,甚至我們也可以在許多社團中,找到二手輔具的贈送與販售,優點是可取得時間通常較快速,像平常購物買賣或是租借物品一樣,確認有產品即可領取,就無需經過審核的流程,也可以花較少的費用甚至免費取得輔具,但缺點多數單位無專人維修清潔,可能會有新舊落差、品質不佳,或是不提供保固及維修等問題,則是我們需要去注意的。無論是購置、租借的方式取得輔具,但往往第一次接觸相時,往往不知道如何下手,到底哪些輔具適合自己?或是短期使用時,應該向那邊租借,若購買後,不想花時間專賣,僅想要捐贈,有什麼管道?...等等相關問題,應該優先以哪個窗口為主?與其像無頭蒼蠅一樣,每個處所都一一詢問,則建議詢問當地的輔具中心資訊,由專業的評估員及社工,依照每位使用者的身份、現況以及需求時間,給予最適合的協助,避免花錢卻錯用不適合的輔具喔!二手輔具租借/購置:◆行無礙輔具租賃便利網:https://rent4you.100power.com.tw/webFrontend/service.jsp◇益百利國際實業有限公司:https://100power.com.tw/collections/%E4%BA%8C%E6%89%8B%E8%BC%94%E5%85%B7◆慈濟環保輔具平台:https://www.tzuchi.org.tw/epa/index.php/2/2656-2290◇租樂齡輔具:https://www.rentalmarket.com.tw/Category/Products/3?gclid=CjwKCAiA5L2tBhBTEiwAdSxJXyY2SeObPD8qWX55UoRmz8BrIuf_7mLl1KsTHM6Ii2LAJFyh-jERCBoC1LoQAvD_BwE◆香柏木健康關懷協會:https://www.twcach.com/page/article_index.php?id=8&page_id=681◇財團法人佛光山慈悲社會福利基金會:http://www.compassion.org.tw/h_0261_service.aspx◆康陽輪椅短期租用方案:https://www.karma.com.tw/wheelchair-rental/◇來而康輔具租賃專區:https://www.linecome.com.tw/pages/%E7%A7%9F%E8%B3%83%E5%B0%88%E5%8D%80?gad_source=1&gclid=CjwKCAiA5L2tBhBTEiwAdSxJXzczovk_y2syAB3e2Eb4csKR6bxGW-5PiELqeaatPuElfR0UzRb-tRoCYqUQAvD_BwE◆Facevook社團_二手輔具分享平台: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71286336279430/?ref=share&mibextid=NSMWBT◇Facevook社團_二手輔具耗材以物易物贈送群: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135031570039319/?ref=share&mibextid=KtfwRi◆各大醫院之服務處、輔具站、.及社工室....等 【資料來源】社家屬輔具資源入口網:https://newrepat.sfaa.gov.tw/home
-
2024-02-02 養生.營養食譜
虱目魚「3低」,2營養素比鮭魚還高!用手摸一摸,新鮮的魚表面有「這個」
虱目魚的營養成分與牛奶相類似,被稱為「牛奶魚」,除了魚體呈現乳白色之外,更含有豐富的營養素,包含17種胺基酸及膠質,是相當優異的蛋白質來源,相較於其他禽畜類,魚肉更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虱目魚低脂肪、低熱量、低膽固醇 鈣質及維生素A勝鮭魚大家可能不知道,虱目魚的鈣質及維生素A含量比鮭魚還要高,膽固醇卻低了許多,具有低脂肪、低熱量、低膽固醇的特性。脂肪中含有Omega-3脂肪酸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EPA及DHA,對於降低膽固醇、保護心臟及促進腦部發育等,都有許多幫助,特別適合正在發育及與經常疲累的人食用。 從中醫觀點來看,虱目魚味辛、性平,能夠健脾益氣、促進食慾及養筋健骨,虱目魚的肉質含有鐵質及多種胺基酸,能夠幫助人體造血;虱目魚的魚皮則含有高量膠質、鈣質,對於骨骼生長、骨質疏鬆都有益處,也能預防心血管疾病、口角炎、乾眼症、夜盲症、糙皮病等。聰明選魚3要點1.用手摸魚的表面有無黏液,魚越新鮮就越黏,若是加了福馬林,魚的表面就不會黏。2.看看有沒有蒼蠅沾來沾去,若連蒼蠅都沒有興趣的魚,大家也最好也不要碰。3.用聞的,若魚肚子聞起來很臭,絕對就是不新鮮的魚。食譜/虱目魚薑母湯 食材:虱目魚1條、當歸8公克、黃耆12公克、枸杞8公克、紅棗5粒、老薑1大塊、鹽1茶匙、米酒1湯匙。作法:1.所有藥材泡水、洗淨,當歸、黃耆放入鍋內,加5碗清水。2.大火燒開後,以小火熬煮20分鐘,過濾去渣取藥湯。3.虱目魚去魚鰓、去除內臟,泡水洗淨並切成數段。4.老薑洗淨、用刀背拍碎。5.藥湯再加1杯水燒開,放入虱目魚、老薑、枸杞、紅棗,大火煮約10分鐘,魚熟去泡沫,最後加鹽、米酒調味,即可食用。 食譜/虱目魚肚粥食材:虱目魚1條、白米1杯、食鹽半小匙、雞粉半小匙、芹菜末1小匙、薑絲適量、蔥絲適量。作法:1.將虱目魚洗乾淨,切出頭、尾、骨熬湯備用。2.魚肉切片,用滾水汆燙後,撈起備用。3.米洗淨稍浸泡,再倒入魚湯同煮,煮至稀飯稍黏稠時,加入食鹽、雞粉及虱目魚片,再拌入芹菜末、薑絲、蔥絲,即可食用。 【延伸閱讀】。「這道菜」適合早上空腹時品嚐,心血管疾病患者去除脂肪後再吃 。吃魚好消化又營養,「4族群」最適合吃,但要避免「3部位」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2-18 焦點.食安拉警報
美桂格燕麥疑遭汙染!沙門氏菌感染嚴重恐「腸子破」,專家教如何預防
外電報導,美國桂格燕麥(Quaker Oats)旗下幾款燕麥棒和麥片,疑遭沙門氏菌汙染,衛福部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表示,目前同系列及同批號產品未進到國內,感染科醫師則說,小朋友抵抗力較差,是感染沙門氏菌高危險群,可能有1%至5%,會發展為腸破裂或菌血症等重症。桂格幾款燕麥棒和麥片疑遭沙門氏菌汙染 全美各州宣布回收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發布,美國燕麥棒市占率第二大業者桂格燕麥(Quaker Oats),旗下幾款燕麥棒和麥片,疑似遭沙門氏菌汙染,宣布回收全美各州、波多黎各、關島和塞班島等地的40多種產品,包括燕麥棒「Big Chewy Bars」、「Chewy Dipps」和沖泡麥片「Simply Granola Oats」。沙門氏菌感染會怎樣?台大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說,過往肉類、蛋或者動物製品等,較容易遭沙門氏菌汙染,像這次的燕麥等植物類汙染,可能因為有工作人員身上帶有細菌,進而汙染產品,因為有些人會長期排菌,甚至長達數月,可能因為如廁後,手部清潔不乾淨,如在這種情況下處理食材,就可能會汙染。黃立民指出,小朋友抵抗力比較差、胃酸也不像成年人這麼多、保護機制稍微差一點,算是感染沙門氏菌高危險群,大部分的小孩,感染後會出現腸胃炎、腹瀉、發燒等狀況,可能有1%至5%會發展為重症,如腸破裂或菌血症。至於年長者感染的風險,黃立民表示,要看胃酸夠不夠,如果量不夠就會有危險,因為細菌不易在胃內被殺死,造成大量細菌進入腸胃,就有有危險,提醒服用制酸劑或減少胃酸分泌藥物的民眾,要留意相關風險,不過胃酸本就會隨年齡增加而減少,整體重症風險可能有1%左右,仍提醒民眾要留意。沙門氏菌重症「腸子破掉」 若擴散可能造成全身性症狀針對「腸子破掉」的可能表現,黃立民說,細菌造成腸壁發炎後,會往其他地方擴散,可能「一路破到底」,細菌一旦塞住血管,會造成血管供應的腸子壞死、破裂,如引發菌血症,危險性在於,細菌可能順著血液,流到關節、骨頭甚至腦部等,造成全身性症狀。林金富昨表示,可能是在生產過程中交叉汙染所致,不過目前美國FDA發布的資訊,也還沒有很詳盡,經查自111年1月1日至112年12月17日止,未有此次美國FDA發布回收警訊產品(燕麥等)的輸入紀錄,將啟動相關產品後市場稽查,由台北市衛生局主責,以確認類似產品有沒有問題,如有需要,也會啟動跨縣市合作。如何預防沙門氏菌感染WHO食品安全五要訣1.保持食品清潔。2.生食熟食要分開。3.食物要完全煮熟(尤其是雞蛋與家禽肉類)。4.食物保存在安全的溫度。5.使用安全的飲用水與食品。日常預防9件事1.烹調食物前或餐前便後應確實洗手,小心處理食物。2.食物應以保鮮膜包裹後置入冰箱,再次食用前應加熱煮熟。3.沙拉及冷盤之保存應特別謹慎。4.被蒼蠅沾染、過期或腐敗等不潔食物,均應丟棄,切勿食用。5.牛奶和奶製品應滅菌後再食用。6.水塔應經常清洗及消毒,旅行或野營時,用水應煮沸消毒。7.水泥砌磚水塔若已生苔,請儘可能更換成不銹鋼製品,以維護飲水衛生安全。 8.確實撲滅並阻隔蒼蠅等病媒,垃圾應加蓋並定時清除。9.如有嘔吐、腹瀉或發燒等病徵,應儘速就醫,並避免處理食物,以防傳播他人。資料來源/疾管署(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2-17 養生.營養食譜
絞肉料理 冬夏各有肥瘦比
那年在朋友的邀約下,我看了眷村三代感人的戲劇《寶島一村》。散場已過晚上十一點,貼心的主辦單位在出口處贈送每位觀眾一個溫熱的包子。我飢腸轆轆,就在路邊就吃了起來,肉餡極好。這讓我想起戲中的一段內容。天津的老太太向台灣太太傳授做包子的訣竅時說,絞肉的肥瘦比例根據季節而不同:夏天為三比七,冬天為四比六。我奉這句話為金科玉律;每買絞肉都請老闆依季節調整。豬絞肉也是百搭食材,加豆腐可做麻婆豆腐、加番茄與九層塔和檸檬汁可做泰式打拋豬、加冬粉可做螞蟻上樹、加甜麵醬和豆瓣醬可做炸醬、加糯米可做珍珠丸子……此外,我喜歡製作蔥薑水,攪拌至肉裡,再加點其他食材,例如荸薺、蝦仁、青菜……提升料理風味。蒼蠅頭食材:絞肉150克、韭菜花1把、蒜頭3個、大辣椒1根、豆豉1大匙作法:1. 蒜頭切末、辣椒切成圈狀備用。2. 絞肉加1大匙糖水、1大匙醬油,攪拌均勻後再放1大匙沙拉油,拌勻備用。3. 韭菜花去較硬的前梗和花蕊(亦可保留),切1公分丁狀。4. 取炒鍋,放1大匙沙拉油,爆香蒜末,加入作法2的絞肉,炒至變色後,放入辣椒丁和豆豉,炒約1分鐘放入韭菜丁。5. 加1茶匙鹽和雞粉調味,再炒2分鐘,即可盛盤。鹹蛋肉餅食材:絞肉150克、鹹蛋2個、蝦仁100克、荸薺2個、雞蛋豆腐1盒、蔥薑水2大匙(蔥綠保留切圈狀)作法:1. 荸薺拍碎去水分、雞蛋豆腐切塊狀。2. 絞肉與蔥薑水充分混和,加入捏碎的鹹蛋、拍碎的蝦仁與荸薺,攪拌均勻,揉成圓扁狀。3. 取一圓盤,豆腐圍在四周,中間放作法2,蒸10分鐘。4. 倒出湯汁至鍋內,加入1大匙蠔油,煮滾湯汁,再淋到作法3。以蔥綠點綴。炸獅子頭食材:絞肉1斤(肥瘦比為4:6)、蛋1個、板豆腐半塊(去上下層皮)、米花(米香)半碗、荸薺5個(放在塑膠袋拍碎,剪個洞,擠出水分)、薑末2大匙、蔥薑水半碗調味料:鹽1茶匙、醬油膏1大匙、蠔油1大匙、麻油1大匙、白胡椒粉1茶匙另備:太白粉水(2大匙太白粉加3大匙水混和)作法:1. 絞肉買回來用刀反覆剁細以增添黏性。2. 將絞肉放進大盆子,依序加入蛋、薑末、荸薺、板豆腐及調味料,一邊攪拌一邊倒入蔥薑水,最後放入米花,順同個方向拌勻。3. 放入冰箱冷藏1小時。4. 內餡捏成手掌大,左右手摔打約20次,下鍋前沾太白粉水。5. 放進熱油鍋炸,前2分鐘不要動,炸至定型後,適時地轉動翻面,撈起備用。6. 瀝油,取出乾淨的油(可炒菜用),去除底部的油渣。7. 可按食材比例多做些,放涼入冷凍庫保存,想吃隨時取出。● 作法7後,可做紅燒料理。熱油鍋,取1大匙油,放薑片和蔥段爆香,放進獅子頭,加水蓋過獅子頭,放1大匙蠔油,煮約15分鐘,即可做成「紅燒獅子頭」。另可加其他食材燉煮,例如大白菜、高麗菜、白蘿蔔等,依食材熟成程度調整烹調時間。
-
2023-11-29 焦點.元氣新聞
到底怎麼進去?他做大腸鏡檢查驚見一隻完整蒼蠅 醫師也難解
無論蒼蠅在哪現蹤,都很難討人喜歡,不過美國近期有一起離奇謎團,蒼蠅出現在一個不尋常的地方:人類消化系統內的腸壁上。根據刊登在《美國胃腸病學期刊》(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的研究,密蘇裡州一名63歲的患者在進行例行大腸篩檢時,醫師在他的大腸橫結腸中發現一隻完好無損的蒼蠅,但蒼蠅已經死亡。得知此項發現後,患者表示不知道蒼蠅是如何進到他的體內。患者告訴醫師,他在做大腸鏡檢查的前一天只喝了用於清理腸道的溶液,更稍早則是吃了披薩和生菜,但不記得食物中有蒼蠅。密蘇里大學胃腸病學主任Matthew Bechtold告訴《獨立報》,他和他的同事不確定蒼蠅是如何進入患者腸道。他推測,蒼蠅不太可能通過患者的口腔進入,因為上消化道的酵素和胃酸會分解它。另外,若從底部到達黑暗且非常彎曲的大腸中部也不太合理。事實上,過去也曾有其他罕見的案例,即昆蟲在進入消化系統的整個過程中都保持完整。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的資料,一些病例可以用蠅蛆病(intestinal myiasis)或蠅幼蟲感染來解釋。當一個人吃了先前沉積在食物中的蠅卵或幼蟲時,就會發生蠅蛆病。雖然有些被感染的人沒有任何症狀,但其他人可能會導致腹痛、嘔吐和腹瀉。除腸道外,蠅蛆病也可能發生在其他部位,例如皮膚、眼睛、耳朵和傷口。該項研究的結論是,這個病例代表了一個非常罕見的大腸鏡發現,也是關於完整的蒼蠅如何進入橫結腸的謎團。蒼蠅碰過的食物能吃嗎?雖然上述研究未得到解答,但只要有一隻蒼蠅碰過你的食物,你就會擔心它可能沾染上什麼細菌。但是,蒼蠅停在食物上會造成什麼危害?你應該把食物丟棄嗎?雪梨大學醫學院講師Cameron Webb博士表示,在大多數情況下,發現食物上有一隻蒼蠅不意味著你需要把它丟掉。儘管蒼蠅確實可以攜帶細菌、病毒和寄生蟲到我們的食物中,但對於一般健康人來說,單純接觸到蒼蠅是不太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導致疾病。不過,若是蒼蠅在視線之外降落,並在你的食物或食物準備區徘徊數分鐘,則需要擔憂。隨著時間的推移,蒼蠅留下的病原體在我們的食物上增長和繁殖的機會也越大,此時健康風險就增加了。【資料來源】.A Live Fly Found Inside a Man’s Intestines.Horror as fly found inside Missouri man’s intestines.Should I throw away food once a fly has landed on it?
-
2023-11-01 養生.聰明飲食
新鮮的魚怎麼挑?不止看魚眼睛及魚鰓,聰明選購魚類3要點
想從吃魚得到營養,首先得要挑選一尾健康美味的魚。大多數人知道挑魚要看魚眼睛及魚鰓,不過,有些不肖商人會使用福馬林保持魚眼睛清亮、腮幫子鮮紅,因此,現在看魚是否新鮮得用其他的方式。 聰明選購魚類3要點1.首先,用手摸魚的表面有無黏液,魚越新鮮就越黏,若是加了福馬林,魚的表面就不會黏。2.其次,看看有沒有蒼蠅沾來沾去,若連蒼蠅都沒有興趣的魚,大家也最好也不要碰。3.第三是用「聞」的,若魚肚子聞起來很臭,絕對就是不新鮮的魚。 冷凍魚是否新鮮?冷凍魚絕非不新鮮,很多冷凍魚比現撈的魚更保險,漁船捕獲上船的魚貨,為了要加強保存時間,會直接將魚貨殺好,拿掉內臟,直接用真空包裝保存,這種真空包超低溫保存的魚不僅安全,且價格也不至於太高,不過,還是要挑選有信譽的廠商選購。 挑選冷凍魚時,要特別注意仔細看真空袋中,除了魚片之外,其他部分是否有水或是冰,若有可能表示魚已經解凍過,新鮮度就打了折扣;若是真空袋已經有破損或是感覺好像沒有完全真空,保鮮程度也可能受到影響,最好不要選購。 冷凍魚的解凍方式,最好是放在水龍頭底下,用水流來解凍,不建議放在冷藏中解凍,以免影響口感。也可以在前一晚拿出來用味增抹一抹,再滴一點酒放冷藏,此方式不僅讓魚不接觸到空氣,並能讓魚的風味更佳。延伸閱讀:·魚藏重金屬不敢吃?揭曉「12種低重金屬魚類」 新陳代謝慢、負能量爆棚快吃 ·魚刺卡喉嚨,吞飯、喝醋都沒用,耳鼻喉醫盤點正確處理5法,千萬別忽略否則恐衍生嚴重併發症
-
2023-09-24 養生.聰明飲食
助減肥、抗發炎...鳳梨酵素在「這部位」最多!3步驟自製鳳梨酵素,還能當主婦的好幫手
鳳梨酵素(Bromelain),也稱鳳梨酶、鳳梨蛋白酶,存在於果肉、果皮、鳳梨莖等鮮鳳梨的所有部位,但含量最高的地方是鳳梨莖(鳳梨心),因此市面上的保健食品多採用鳳梨莖製成酵素。鳳梨現在吃超對時,隨便買隨便好吃又超級經濟實惠。那你知道「鳳梨酵素」有幫助消化還具有抗發炎的保健功效嗎?吃鳳梨酵素有什麼好處?鳳梨酵素什麼人不能吃?自製鳳梨酵素比例?一文看懂:鳳梨酵素是什麼?鳳梨酵素(Bromelain),也稱鳳梨酶、鳳梨蛋白酶,存在於果肉、果皮、鳳梨莖等鮮鳳梨的所有部位,但含量最高的地方是鳳梨莖(鳳梨心),因此市面上的保健食品多採用鳳梨莖製成酵素。鳳梨酵素有什麼功效?.助消化、腸胃蠕動.抗發炎.減肥.減少腫脹.增加免疫力.緩解鼻竇炎.預防血液過度濃稠、減少血栓風險藥師廖偉呈指出,「從鳳梨酵素的作用機轉來看,有抗發炎、消腫、化瘀血的作用,但並所有的機轉都有相關的人體實證...且相關文獻非常有限」。若身體有不適狀況,還是應先行就醫診斷,不要自行亂服用健康食品,因而延誤就醫的黃金時刻。鳳梨酵素副作用雖然鳳梨酵素在動物實驗中發現具有高安全性,不過在人類身上的偶發副作用可能會有:腸胃道不適、腹瀉、月經量大等。鳳梨酵素什麼人不能吃?.孕婦、哺乳期婦女:因安全性未知,建議先避免食用。.某些過敏者:對鳳梨、乳膠、小麥、芹菜、木瓜酵素、胡蘿蔔、茴香等過敏者勿用,可能誘發過敏反應。.手術前患者:鳳梨酵素因有助抗凝血,避免在手術前2週使用。.腸胃不佳者:過量會使胃酸分泌過多,造成不適。.使用某些藥物者:鳳梨酵素可能會增加抗生素的吸收度,例如amoxicillin及tetracycline,併用時可能會增加藥品的藥效及副作用。另一方面,每日服用劑量達400-800毫克時,有可能造成一些腸道副作用,例如糊狀糞便和放屁的狀況。至於鳳梨酵素到底會不會增加抗凝血藥物的出血的風險,目前資料結果不一,但建議併用時請先諮詢專科醫師的建議。鳳梨酵素的挑選原則.挑選活性單位高者:比較產品時,活性越高,代表分解能力更強,效果更好。.無添加瀉藥、輕瀉劑成份:如蕃瀉葉萃取物、氧化鎂、阿勃勒、蘆薈素、大黃素、臘腸樹果實、望江南等。.通過檢驗、認證鳳梨酵素好厲害?食藥署闢謠Q.鳳梨酵素抗發炎?A.有部分研究指出鳳梨酵素具有抗發炎的效果,但是鳳梨果實內的鳳梨酵素含量不高,鳳梨酵素主要從非食用部位的鳳梨莖中萃取濃縮而來,因此,從飲食中能獲得的酵素量相當有限,無法達到抗發炎的效果。此外,因鳳梨酵素屬蛋白質,易受腸胃道酸鹼值及消化酵素破壞,目前食藥署已核准多項含鳳梨酵素醫師處方藥品,主要作為炎症症狀的緩解,如:撲炎喜腸溶膜衣錠、益腫腸溶錠及勿炎糖衣錠…等,皆屬腸溶衣錠,意即這些口服藥品皆經特殊劑型設計,才可順利通過胃酸環境,於腸道中溶離後吸收並發揮療效。鳳梨酵素怎麼做?沒辦法靠直接吃鳳梨心、皮來補充鳳梨酵素,不妨自己做鳳梨酵素吧!材料:鳳梨心、砂糖適量、乾淨玻璃罐作法:1.將鳳梨洗淨、去除水氣,切大塊2.將鳳梨與糖以2:1的比例,交錯堆疊放入玻璃罐,並攪拌均勻。約7~8分滿即可。3.密封並靜置陰涼處,存放約2~3個月。另外要注意,因要避免細菌風險,玻璃罐以沸騰熱水進行消毒,完全風乾或吹風機吹乾後才可使用;酵素在製作過程中會產生氣體,因此在前期可以每天將瓶口稍微旋開,洩放氣體,並再次將瓶蓋微旋緊,避免氣體暴衝、瓶子撐破。鳳梨酵素其他功用:清潔除了自製鳳梨酵素外,也能自製鳳梨酵素清潔劑!根據台灣好食材文章顯示,酵素還可將污染物分解成小分子,而且不會破壞質地,屬於較為溫和的去污方法。而且鳳梨皮與葉子含有多種酵素,其中包含了可分解油脂的酵素。材料:300g鳳梨皮、100g黑糖、1,000ml清水(比例是鳳梨皮3:黑糖1:水10)作法:1.將削下的鳳梨皮切小塊放入瓶中,葉子也可以剪成小段放入2.倒入黑糖水後蓋上瓶蓋3.在瓶蓋上貼標籤,寫下開封日期、份量4.在陰涼通風處靜置3個月即可另外要注意,容器須留些空間,避免發酵過程酵素溢出,若使用窄口容器,需每日打開瓶口洩放氣體,以免容器被撐破;避免使用玻璃及金屬等無法膨脹的容器,發酵過程中瓶蓋要蓋緊;若表面有白、黑或棕色飄浮物屬正常現象,有蒼蠅卵也無需擔心,發酵過程會自然分解;成功的酵素呈棕黃色,呈黑色表示已腐壞,成功的鳳梨酵素有淡淡香氣與酸味,發出臭味就是腐敗失敗作。延伸閱讀:.鳳梨為什麼會咬舌頭?速懂鳳梨咬舌頭原因及改善5方法:建議別空腹吃.鳳梨的營養價值、判斷熟成度、選購技巧、食用禁忌教學.水果飯前吃和飯後吃,效益不同!哪些水果不適合空腹吃?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9-21 醫療.腦部.神經
為何有些事情忘記以後,無論怎麼做都回想不起來?專家曝關鍵
遺忘的好處當我們忘記事情時,大腦中發生了什麼事?每個神經細胞的外膜上都有許多樹突,這些刺狀物會隨著記憶的建立而數量倍增,並隨著遺忘而收縮或變稀疏。所有動物都有這種狀況,從蒼蠅到人類。這種分子平衡涉及兩種機制:一個用於記憶,另一個用於遺忘。如果樹突沒有收縮或變少,動物就無法用新的記憶來取代舊記憶。在迷宮中找尋出路的老鼠,也無法找出各種替代路徑。舊記憶不動的話,動物就無法用新記憶求生存。大家都會覺得遺忘是缺點,想不起事情的時候,還會責怪自己。我們還會害怕,記憶力衰退是阿茲海默症的前兆。這種恐懼是毫無根據的,隨著年齡增長,正常人難免都會有失憶、失神的時候。這不是心智衰退的跡象,而是大腦多年來接受和處理過量的資訊,偶爾會當機。有一派神經科學家認為,老年人記憶力衰退,是為了保住一些特定的回憶,所以得篩選不斷湧入的資訊量。因此,他們搜尋記憶資料庫的時間會更長,還常常找不到。也就是說,偶爾想不起事情並不是大腦退化,而是年齡增長的必然現象。因此,老年人經常用來挖苦年輕小伙子的話,或許還真的有點道理:「我忘記的東西比你所知道的還要更多。」《遺忘本能》的作者、精神病學家史摩(Scott Small)談到「忘記」的好處:無論生活多麼一成不變,唯有不斷更新現有的記憶庫,才能適應快速改變的世界。想要居家大改造的話,就得先拆除現有的裝潢。同樣地,科學家已經證實,為了適應環境變化、展現行為彈性(behavioral ¬exibility),大腦就必須在記憶和主動遺忘間取得平衡。「遺忘」不會一次到位,而是會一點一滴的消失,而最先忘掉的就是細節。隨著時間的流逝,你會遺忘所有細節,但那件事不會從你的心智雷達中完全消失,只是會逐漸淡去,就像古老的拍立得照片一樣,從鮮明到褪色,最後只剩模糊的灰色輪廓。儘管如此,照片中的人物或物品仍然在,只是失去了色彩。從記憶到遺忘的過程通常很緩慢,而且總是斷斷續續的。拍照時,如果有人跟我交談,那麼我對這張照片的記憶絕對會更加深刻。只不過,跟照片不一樣,對於同一個事件,大家的回憶會有所分歧,特別是在瑣碎的事情上。隨著歲月的流逝,當事人的記憶會有所不同,因為事件發生時現場有許多要素,而他們對這些要素的感受也不同。有時多問幾個在現場的當事人,就可以化解這種分歧。但後面我們會提到,若當事人採信了錯誤的訊息,或受到「煤氣燈效應」所操控,那他的記憶就會被汙染。此外,被遺忘的事情,只要透過仔細的提問就可以找回來,比如在法庭上會用到的交叉質詢技巧。但有些事情是真的忘記了,無論使用什麼方法都想不起來。但我們總會期待,只要有適當情境或提示,就能找回那難以捉摸的記憶。例如,許多人會夢到多年來從未想起過的人、事、物。可想而知,這些記憶仍舊完好無損,但不知為何,直到做夢時才會出現。這裡有條簡單的原則;如果某段記憶內的各項訊息不再適用於任何目的,那麼它就不太可能被回想起來。舉例來說,如果你經常旅行,就不太可能記得所有住過房間的號碼。如果有線索的話,你可能會記起一些,比如門牌設計很特別的飯店。如果你忘光了也沒關係,事實上,有些飯店你多年來只造訪一次,所以房間號碼這種細節就沒有用處了。因為你的大腦從未主動將這項訊息從短期記憶轉移到長期記憶,所以你離開飯店不久後,就會忘記那房間的號碼。大腦按照實用原則在運作,所以只會記得重要的事情,小事情則會自動被遺忘。這個功能實在很有意義。※ 本文摘自《記憶強化全攻略:美國最機智的神經科醫師教你運用聯想力,活化大腦、延緩失智,讓人生更有品質》。《記憶強化全攻略:美國最機智的神經科醫師教你運用聯想力,活化大腦、延緩失智,讓人生更有品質》作者:理查‧瑞斯塔克 譯者:劉宗為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3/08/29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8-16 名人.好食課
營養師教你避開拉肚子危機 一圖看懂常見食物中毒關鍵來源
夏天可說是細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峰,東西一沒存放好,就容易有細菌滋生,導致近期新聞常常時不時有因吃冰、吃法國麵包而拉肚子、嘔吐進醫院的消息,到底常見的細菌中毒原因有哪些?又該如何預防?就讓好食課Sally何采璇營養師說給你聽!常見細菌性食物中毒 腸炎弧菌:截至目前為止發生最多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常見食品:生鮮海產、魚貝類或受其污染的食品台灣四面環海,海產豐富,也使生魚片等生鮮海產成為不少老饕的愛,但腸炎弧菌也同樣喜歡住在這種溫暖的沿海地區,因此生鮮海產、魚貝類也就成為腸炎弧菌中毒的熱門食物,另外如果有被接觸到而交叉污染的食物也有機會染菌造成食物中毒。沙門氏菌:近期新聞常常提到!常見食品:受污染的畜肉、禽肉、蛋、乳品等動物性食品及豆餡、豆製品等高蛋白植物性食品過去講到沙門氏菌,一般即會聯想到未煮熟或有加生雞蛋的食品,但其實沙門氏菌只要是富含蛋白質的食物都能見到他的蹤影,所以豆製品、禽肉、畜肉、未滅菌的乳品也都有其蹤跡,另外蒼蠅、蟑螂等帶菌病媒如果碰觸到食物也會有二次污染問題,所以食物存放及調理的衛生環境便很重要!金黃色葡萄球菌:去年案件及受害者最多的細菌性中毒事件!常見食品:主要是調理食品人員傷口感染菌並接觸食物所導致的中毒事件,常見於沙拉、便當、麵包店產品等各項即時食品歷年來食物中毒案件數排行第二,存在於人體皮膚、毛髮、鼻腔等處,尤其是化膿性的傷口,所以如果餐飲業調理食品的人員手部有傷口沒充分包紮,又沒有戴手套,就容易導致食品污染!仙人掌桿菌:歷年第三大食物中毒!去年細菌性中毒排名第二常見食品:米飯等澱粉製品及濃湯、肉汁、肉醬等肉製品,因此便當、學校桶餐皆是常見污染食品仙人掌桿菌中毒發生原因多半是因為食物烹調一段時間後未妥善保存,放於室溫下讓灰塵、蒼蠅污染到而導致。怎麼預防?掌握這四大關鍵,相信食物中毒問題可減少大半!1.生熟食分開:不將魚肉等生食與即食食材(沙拉等)或熟食放一起,也不要共用刀具、砧板。2.徹底加熱:多數菌只要煮沸15分鐘即可殺菌,而即便是隔夜飯經冷藏後也要充分復熱!近幾年腸炎弧菌中毒的案件數有大幅下降,主要原因也可能是因普遍民眾有掌握好清洗食材及充分加熱兩大重點!3.注意衛生清潔:不論是餐飲業者或消費者,都因注意環境及自身整潔,餐前餐後皆勤洗手,調理人員也要注意手部傷口的包紮,烹調及儲存食物的場所也應注意病媒蚊及環境落菌數。4.妥善保存:危險溫度帶為細菌大幅增生的溫度區間,主要於7-65度,因此沒吃完的食物最好放於7度以下冷藏保存,如果像是自助餐會長期將食物放置供人夾取的,則要將溫度控制於65度以上,避免細菌滋生。【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一張圖懂吃】食物中毒四天王!四關鍵避開拉肚子危機!】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6-21 養生.生活智慧王
端午「惡月惡日」百病生!不止艾草…這些植物都可防蟲驅毒避邪
端午逢夏至,二者的關係也很密切,夏至後炎熱的天氣會伴隨萌發陰邪之氣,蚊蟲蒼蠅孳生,百毒齊發,許多傳染病開始傳開,因此又有「惡月惡日」之稱。此時節的習俗多跟「驅毒避邪」有關。8種避邪植物 功用多種古人將「天中五瑞」艾草、菖蒲、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等掛在家門,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驅蟲、驅毒等功用。現在仍有許多人會在家門上吊掛艾草來避邪,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臉書粉絲專頁發文指出,除了艾草,還有其他幾種避邪植物,包括銳葉小槐、魚針草、蘄艾,也都有驅邪避煞的功用。.艾草:耳熟能詳的艾草,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獨特香味,在民間使用廣泛,民間諺語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一些民間記載 : 於端午節「懸艾人、戴艾虎、飲艾酒、食艾糕、熏艾煙」等民間習俗,所以在古代就已廣泛應用艾草作為養生保健用藥。.銳葉小槐花:別名為「抹草」、「魅草」,習俗上用來驅邪避煞的避邪植物,摘下葉片浸泡在水中製作淨水,用於日常化煞淨身,也在端午節洗浴或和菖蒲、艾草、榕樹葉一起懸掛家門。.魚針草:在臺灣客家文化中,認為魚針草有避邪除煞之功效,「漢方香草植物浴」一書指出,魚針草多用來護喜避邪,舉凡婚喪喜慶、過年、普渡節日等都會使用魚針草,是民間常用的生活藥草。.蘄艾:又稱海芙蓉,外型優雅,是吉祥驅邪的植物,在民間經常被使用的驅邪、避陰、去煞的植物,將它放在洗澡水,用來洗淨一切陰邪煞氣,有去邪作用,端午節時,常有人把「海芙蓉」和「榕樹」枝葉,一起插在門邊,做為避邪的風水吉祥物。蘭草沐浴、中藥香包戴身上 也防蟲袪邪毒此外,中醫師黃千毓也曾受訪建議,可以蘭草沐浴,蘭草是菊科的佩蘭,有香氣,是中藥的一種,能利水化濕,辟穢濁,能用來清潔洗浴,對體內濕氣太重引起濕疹的異位性皮膚病有治療的效果,也可在水加入艾草和菖蒲一起使用。有些中藥房也買得到中藥香包,包含紫蘇、葉佩蘭、藿香、石菖蒲、艾葉、香茅及薄荷七種藥材,戴在身上可以防蟲袪邪毒,芳香醒神。端午節吃「五子」 飯後鳳梨、奇異果助消化端午節還有吃「五子」的習俗,即粽子、茄子、豆子、李子與桃子。端午節常吃的竹葉粽,是從竹筒、皎白筍葉演變而來,竹葉有清熱利濕,和胃寧神的功效,但是要注意糯米吃多容易消化不良,建議可以配白蘿蔔湯一起吃,再配上夏天盛產的瓠瓜、茄子、菜豆等蔬食。飯後水果選擇木瓜、鳳梨、奇異果等幫助消化,以減少不適感。雖然現今環境已不像古早時期那麼多毒蟲蛇蠍,但大環境病毒愈來愈多,「防疫」的概念仍可通用,都是要人們注意節氣、環境與來預防疾病。【參考資料】.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臉書粉絲專頁 .行政院農業委員全球資訊網 .農傳媒
-
2023-06-18 醫療.耳鼻喉
為什麼最好不要自己挖耳朵?醫師籲7種人應定期就醫清理耳屎
一名阿伯3個月以來時常覺得耳鳴、耳悶,右耳聽力也有下降的情況。常常聽不到老伴叫他去洗碗、倒垃圾,因此產生誤會鬧得不愉快,傷了和氣與夫妻感情。前往耳鼻喉科診所檢查發現,耳內竟有一條長達2公分的耳垢。張益豪醫師在臉書上分享這段「神奇的案例故事」,並提醒民眾想清理耳垢,建議還是到診所找專業醫師處理,尤其7種人應定期到耳鼻喉科門診接受清除治療。2公分耳屎影響聽力 醫師5秒拖出解決問題一般所謂的「耳屎」,就是醫學上所說的「耳垢」。張益豪醫師指出,耳垢是耳道皮膚的分泌物、脫落體及外界髒汙的共同混合物,主要功能是保護耳朵,防止灰塵、細菌和其他微生物進入耳朵深處,同時也有助於保持耳道適當的潤濕狀態。不過,對某些人來說,過多過滿的耳垢可能會導致耳朵悶塞、聽力較差等現象。張益豪醫師表示,自己最近在診間就遇到一個神奇的案例,一名阿伯時常覺得耳鳴、耳悶與右耳聽力下降,3個月以來沒有理會,直到某天雷雨交加的夜晚,左耳與右耳聽到的雷聲差異極大,剛好路過診所於是前來求診。經過醫師檢查發現,耳內竟有一條長達2公分的耳垢。張益豪醫師提到,自己花了5秒鐘,把這條驚人的耳垢整條拖出,解決了阿伯長達3個月的聽力問題,也幫助阿伯修復了夫妻關係。耳屎要常常清理? 自己挖還是找醫師處理好?人的耳道有可能會像這名阿伯一樣,因為耳屎塞住整個耳道而影響聽力。不過,張益豪醫師表示,一般而言耳垢不需要特別去清潔,因為在日常咀嚼、顳頜關節活動的過程中,會有肌肉牽拉的動作,這些動作會使耳垢自動掉出,故不需要頻繁清理,它會自行脫落再被耳道排出。此外,張益豪醫師也提醒,耳屎最好不要自己清理,自行挖耳朵容易使外耳道受傷,傷口有組織液滲出,患者就會覺得更癢、更想去挖,造成惡性循環,而潮濕的環境也會讓真菌更容易滋生。7種人應定期耳屎清除治療 保持耳道清潔與健康張益豪醫師建議,以下7種人可以定期到耳鼻喉科門診接受清除治療,包含:外耳道天生較狹窄或彎曲者 天生耳屎較多、較油又常堵塞者 曾經接受過耳朵手術而引起結構異常者 洗澡或游泳時,水經常流入耳道內,以致耳垢容易潮溼沾黏在外耳道上,進而造成阻塞者 長時間需要使用耳塞或耳機的人。長期使用容易導致耳屎堆積 因工作與生活環境容易接觸灰塵、污染物的人 已經出現耳朵不適者,例如耳悶、聽力差、耳鳴、耳朵痛等等此外,張益豪醫師提到,還有一種人很常見,就是「很享受於清耳朵,但想交給專業的人清時」也可定期到耳鼻喉科門診接受清除治療,定期清理耳垢、檢查耳朵,以便及早發現和處理耳道問題,保持耳朵的清潔和健康,也有助於預防耳道感染和聽力受損。資料來源:張益豪醫師臉書-想清理耳垢,自己挖還是到診所找專業的醫師處理呢? 【延伸閱讀】自行挖「耳屎」會受傷、易越推越深!醫:不必特別清理耳朵痛癢掛急診 驚見滿滿「蛆」蠕動 醫:蒼蠅產卵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8107
-
2023-06-07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學與文學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學與文學」。第一篇文章來自曾在醫病平台發表過中譯散文的史丹佛大學醫學院麻醉科教授Audrey Shafer。她最近在一場大病之後,以「醫學是這樣」為題,寫出學者、師者、病人、醫者交錯不息的照護角色,並由上次同一位本身也是醫師的譯者,翻譯成同樣令人感動的中文詩。本文連結:Medicine(醫學)我們也邀請兩位具有深厚人文修養的醫師分別寫出他們對醫學與人文的看法。一位是長年旅居美國的名作家兼退休精神科教授,寫出他對醫師成為良醫的一體兩面「治病」 與「醫人」的重要,而語重心長地發表他對當代醫學教育,越來越注重治病的層面,而幾乎完全忽略了「人」的隱憂。一位對「醫學人文」與「科學研究」都有深厚造詣的年輕醫師介紹幾本他所鍾愛的探討疾病、死亡、歷史的好書,而深深體會身為醫師,我們不僅要了解疾病生物上的機制,更要了解罹病的人與他周遭的社群是如何互動,而文學作品正是提供這類分析或敘事最好的媒介。不同於其他「有情眾生」,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無從逃避「生老病死」的陰影及「無常」的威脅。所幸大部分時候,大多數的我們,並沒有因此而驚慌失挫,無所適從。我們的救贖,源自何方?如果要我回答這個「大哉問」,我可以想到兩個答案。這兩個答案,不妨說就是醫學與文學。首先,在我們的天性裡,存在著根深蒂固的,照顧老弱殘病的本能。這不假外鑠的天性,從六萬年前我們的智人祖先(Homo sapiens sapiens)初現時,就已有蹤跡可循。他們試針石、嚐百草,想方設法救人救己。經驗、知識代代堆壘,凝聚為素樸的醫療傳承。因此,從石器時代以來,靈媒也罷、巫醫也罷,不論在如何偏遠的村里,如何「與世隔絕」的原始部落,有人的地方,就有醫療的需求,也就會有專責照護罹病族人的「醫者」。我們現在回顧這些無數的「先行者」對健康與疾病的認知及應對方法,自不免質疑其邏輯與成效,卻不應低估他們的重要性。醫者的存在安定人心,也就大有功於社會的安定。醫學及醫師的重要性,在近百年來因科學的突飛猛進而日益彰顯。相較於過去,我們有幾無止境的診斷與治療方法。許多時候,我們的確也有了「起死回生」的能力。但也正因為這匪夷所思的發展,及分科的日益精細,讓醫學生乃至無分老少的醫學從業人員終生孜孜矻矻、汲汲營營,一心一意追逐最先進的技術、方法,甚至於「見樹不見林」,忽略了醫學者安定人心的根本職責。醫學的進步,也可能引發不自覺的錯覺,相信所有的問題都有答案,所有的疾病都應該「藥到病除」。一旦事與願違,醫師與病患都無法接受,從而引致醫療的延誤、醫病糾紛、乃至醫事人員的心力交瘁(burn out)。治病(disease-centered dimension) 與醫人(patient-centered dimension),是醫師成為良醫的一體兩面。當代醫學教育,越來越注重在治病的層面,幾乎完全忽略了「人」的部分。有關後者的討論,又往往不免淪於空泛口號與道德勸說。這其中的癥結,有一部分應該是我們太習慣尋找單一的答案,忽略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同一種症狀、疾病、治療方式,每個人的感受、理解、反應,因其背景、性向、信仰、價值取向,乃至於對人生意義的體認,往往天差地別。醫師如要醫病也醫人,就需要對當下面對的這個活生生的人有興趣,希望知道他從哪裡來、往哪裡去。換言之,我們必須對眼前與我們面對面的這個人的「人生故事」有興趣,也因此才有可能與他「感同身受」。這說來容易,卻是要時時用心,也是頗為費時的事。作為繁忙的醫師,時間恰恰是我們最常欠缺的「資源」。許多年前當我還是醫學生的時候,有時會聽到前輩抱怨「我哪裡有這種美國時間」。後來在美國醫界多年,才知道美國的醫師更常忙得如無頭蒼蠅。但是如果我們相信醫人比醫病還重要,那麼不管在台在美,時間的分配就不再能當作藉口。除了作為建立、增進醫病關係的重要基石,「生命故事」的整理、敘述本身就有其療癒、增進健康的作用。大多數人都有愛聽故事、愛說故事的天性。這天性從鸿蒙初闢,我們的智人先祖從東非大裂谷(Great Rift Valley)走向五湖四海、山河大地時,就已浮現。及至「倉頡(及蘇美、埃及、腓尼基人)造字」, 人生故事的敘述、鋪排,遂逐漸演化為各種形式的文學。「文窮而後工」,最感人的文學作品,從來都是作者在貧病交迫、走投無路時疏理過往,在無序中尋找秩序的成果。作者經由寫作重新肯定生命的意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讀者融入其間,也因而得到慰藉與啟發,比較不至於身陷自憐自艾的陷阱。從這個角度看來,文學與醫學密切相關。立志成為良醫的醫者,不能自我侷限於科技與具體的、「形而下」的醫療策略,而應同時借重文學與藝術,由此深化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的面對人生種種無常與無奈之時自我轉化、自我昇華的良知良能。如果我們同意這樣的說法,「人文教育」就不應只是聊備一格,而是養成良醫不可或缺的,極其重要的一環。人文與科學並駕齊驅,應該是我們往後必需更加努力的一個方向。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5-17 焦點.杏林.診間
奉獻糖尿病防治半世紀,台大前院長戴東原辭世!7、80歲都還在行醫,熱情從未退
【2023/05/16編註】國內糖尿病醫學領域大老、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名譽董事長戴東原,今天(16日)上午8時於睡夢中過世,享壽84歲。戴東原也是第27屆醫療奉獻獎個人獎得主,《元氣網》帶大家回顧這位奉獻糖尿病醫學防治半世紀的醫者,專訪當年78歲都沒打算「退休」,對醫療志業的熱情從未退燒!【相關新聞】台大前院長戴東原今晨辭世 一生致力糖尿病、家庭及老人醫學27屆醫奉獎/戴東原推動糖尿病防治 長年守護貧病弱勢【記者鄧桂芬╱專訪 圖╱杜建重攝影、戴東原提供,原文刊載於2017-09-06聯合報】記者在約訪時間提前抵達台北仁濟院,總院長戴東原還埋頭在辦公桌前工作,三點一到,準時開門親切迎接。提及醫療工作,行醫已逾半世紀的他雙眼發亮、講話中氣十足,看不出高齡78歲,更沒打算何時「退休」,只笑著拋出一句:「樹欲靜而風不止。」道盡他對醫療志業的熱情從未退燒。冷門新陳代謝科 愈研究愈有興趣戴東原非生於醫師世家,父親是法界人士,在台灣大學法學院執教,後轉任司法院服務,但已故的外公張山鐘是屏東縣萬丹鄉名醫。戴東原說,外公在古厝開診所,因醫術高超,病人把外公當神崇拜,診所門庭若市,每天至少有200位病人就診,還有民眾相信舀取古厝院內的井水配藥吃,病很快就能痊癒。這讓每次放暑假到外公家玩的他,留下深刻印象,高中畢業前夕,獲保送台大醫學院的機會後決定從醫,不追隨父親,一路走到現在。戴東原奉獻糖尿病醫學防治將近半世紀,不過選擇走新陳代謝專科,並非他最初的興趣。戴東原說,他在台大醫院當總醫師時,對心臟科及胸腔科很有興趣,當時恰巧有一位新陳代謝科教授請他協助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研究,他心想「既然老師看得起,就當跑腿吧!」並且因緣際會到日本參加泛亞洲國際糖尿病研討會,也是他首次參加國際型會議,才激起他對新陳代謝科的興趣。但當時新陳代謝科算冷門科系,醫學研究不多,對糖尿病的處治也有限,有同儕笑他選新陳代謝科是為了讓日子比較好過,「但不是這樣啦,有心學習的話,愈深入研究就愈有興趣。」這也是為什麼他42歲開始投入醫院行政工作後,還堅持在第一線看病、做教學研究的原因之一,「不動手會癢啦!」他大笑。啟動共同照護網 照顧弱勢獨居者戴東原曾任省立桃園醫院副院長、成大醫院院長、台大醫院院長,2003年自台大退休後,短暫到國衛院服務兩年。之後,台北仁濟院董事長邀他出任台北仁濟院院長。在台北仁濟院服務至今12年,戴東原除了行政工作,也替病人看病,啟動「糖尿病共同照護網」,鼓勵三名護理師報考糖尿病衛教師,組成專業糖尿病衛教團隊。再加上他接下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職,經常下鄉替民眾衛教或進行家庭訪視,足跡踏遍全台,最遠去過澎湖。戴東原說,糖尿病防治經多年推廣,民眾認知仍有限,不清楚血管或神經受損等併發症與糖尿病相關。以仁濟醫院為例,位處萬華區,是台北市老年人口最多、平均收入最少的地方,國小後就失學的民眾占了五成,因對慢性病沒概念,藥袋上的囑咐看不懂,服藥還會自行中止或減量,飲食與運動也難配合。尤其萬華的獨居長者特別多,施打胰島素有時劑量拿捏不準,「長輩不怕,但我們卻緊張死了,擔心他發生意外。」不過只要控制得宜,了解飲食的醣類代換,只要認識七到八成,糖尿病就能獲得不錯控制。開辦「身心活化站」 無所不教「為教居民識字,我撩落去(台語)了!」戴東原10年來在仁濟院開辦「身心活化站」,創立「生活文字班」,請講師免費教民眾識字,有時學看交通號誌,有時學看歌曲歌詞,邊唱歌邊學,讓民眾能順利搭公車或捷運到醫院看病及辦手續,到銀行寫金額時,也不會再把國字「大寫」誤認是將阿拉伯數字寫大。他擔心民眾不知道「身心活化站」是什麼、什麼時候招生,特別請院內的社會服務室同仁走進社區「拉客」,不分年齡及經濟能力,有興趣的街友也很歡迎,希望民眾多識字,增加自我生活功能。身心活化站也提供高齡者體適能訓練、傳承藝術、音樂活化大腦、樂活學3C等課程,希望預防長者失能失智或延緩病情,並增進長輩的社會參與。此外,仁濟醫院糖尿病共同照護網每個月最後一個周六上午,也會舉辦「克糖對話」,10年來每場均由戴東原親自主持,聘院內外專家及同仁進行專題演講,預留時間和病友進行雙向溝通。有時演講內容還會超過糖尿病衛教範圍,例如教導民眾如何促進呼吸、骨骼與關節的健康、預防跌倒等。「一步一步慢慢教,對病人一定有幫助。」戴東原說,他看病、做教學研究、做行政工作、做慈善救濟,每天工時10小時起跳,下班後腦筋還要繼續動。但每天這麼忙,必須忙得有意義,這不是要受到多少表揚或得到多少獎狀,而是一定要為大眾服務、幫到病人的忙,否則就只是「無頭蒼蠅」。看診耐心解說 讓病人感受誠意戴東原說,醫師要具備誠心、耐心與細心,病人會知道你的誠意。他看一名病人平均8分鐘,醫囑會手寫標示「1、2、3」講清楚,一旦發現病人不懂,一定會請衛教師再花15分鐘以上詳談。有許多病人多年來和戴東原合作得很好,例如有一名60歲老病人,從28歲確診第二型糖尿病後就看他的診,每天按時服藥、節制飲食,幾乎每天爬山當運動,雖曾置換人工膝關節,改換健走當運動,糖尿病史32年來保持零併發症,令他十分欽佩。戴東原因曾到國衛院服務二年,減少門診次數,有病人一時找不到他。當他到仁濟醫院服務時,回鍋的病人向他說:「醫師我找你找得好苦啊!」讓他很感動。戴東原行醫51年來都和糖尿病友在一起,聽過許多的飲食與運動課程,讓他「萃取」一套養生方式。戴東原說,他因椎間盤突出曾接受復健治療,且上了年紀也不能做太激烈的運動,只要下班有空,一定會去家裡附近的學校操場走路,走完回家再加上一點體適能運動。前一陣子因天氣太熱,他選擇在家開冷氣繞著客廳走路,「雖然說來有點糗,但一定要動啊!」此外,戴東原也曾是一名癮君子,25年前的某天,他看診的倒數第二名病人,一邊抽菸一邊走進診間,他念病人「看病還抽菸?菸抽完再進來!」結果他看完最後一位患者後,放鬆得拿菸出來抽,卻被上一名病人看到,大喊「醫師你也在抽菸啊!」讓他覺得很糗,卻也痛下決心戒菸,好好保養身體。因應長照政策 規畫未來藍圖戴東原說,他接受最多考驗的就是從事行政職務,尤其是成大醫院營運前,為了籌備教學人力,借用台大醫院景福館二樓一半空間做教室,請台北的醫學中心教授就近教學,一方面安頓醫學生,一方面策畫醫院開張,還要晉用人力及採買設備,壓力很大,回家次數少之又少。「還好當時四、五十歲,比較有幹勁啦!」因應國家推動長照政策,戴東原已規畫仁濟院未來藍圖,除了擴展現有的食物銀行、獨居老人送餐、老人關懷與急難救助服務,還要再辦食堂、居家服務與居家復健。至於已提供有十年的居家護理及居家醫訪服務,去年一年服務了2200人次,希望未來兩年內服務人次增加到3000,再逐步提升到7500人次。戴東原說,很多人笑他,七、八十歲了還要策畫醫療及社服事業,太太也會抱怨他把工作當娛樂,孩子也曾埋怨成長階段沒有他的陪伴,「但這已經是習慣了,且到了我這把年紀,也不會再去計較工時和待遇。」「老實說,有一點功夫的人,很少沒在做事的。」戴東原說,他還會繼續工作一段時間,為推展長照來努力,到了該休息的時候,才會停下腳步告一段落。【27屆醫奉獎】戴東原熱情投身醫療工作 孫女盼爺爺早點回家【記者羅真/即時報導,原文刊載於2017-09-23聯合報】有一群人,長年在有需求的角落默默為病人付出,被社會看見時卻彎腰不居功,屬台灣最美風景。衛福部今舉辦第27屆醫療奉獻獎頒獎典禮,奉獻糖尿病醫學防治將近半世紀,台北仁濟院總院長戴東原是個人獎得主之一。戴東原曾任省立桃園醫院副院長、成大醫院院長、台大醫院院長,2003年自台大退休後,短暫到國衛院服務兩年。之後,台北仁濟院董事長邀他出任台北仁濟院院長。在台北仁濟院服務至今12年,戴東原除了行政工作,也替病人看病,啟動「糖尿病共同照護網」,鼓勵護理師報考糖尿病衛教師,組成專業糖尿病衛教團隊。他接下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職之後,經常下鄉替民眾衛教或進行家庭訪視,足跡踏遍全台,最遠去過澎湖。「每次去爺爺家,爺爺都好晚回家」,陪同戴東原上台領獎的小孫女靦腆地說。高齡78歲的戴東原,至今每日工時仍10小時起跳,他認為,人生得忙得有意義,一定要為大眾服務、幫到病人的忙。 (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2-20 養生.抗老養生
吃得越少,活得越老?研究稱減少卡路里可減緩衰老以延長壽命
吃得越少,活得越老?一項新的人體試驗表明,如果限制每天的卡路里攝取,也就是減少吃進去的熱量,可能讓衰老速度減緩。更少的熱量更慢的衰老根據發表在《自然老化》(Nature Aging)期刊的研究顯示,若是減少25%卡路里的攝取量,可以將衰老速度減慢2%到3%。研究人員表示,這意味著死亡風險降低10%至15%,大約與戒菸後的風險相同。該項研究是一項名為CALERIE(減少能量攝取的長期影響的綜合評估)的調查一部分。該研究作者之一、哥倫比亞大學老化研究中心Daniel Belsky博士表示,在蠕蟲、蒼蠅和小鼠中,卡路里限制可以減緩衰老的生物過程並延長健康壽命,此次研究旨在測試卡路里限制是否也會減緩人類的生物衰老。在為期兩年的隨機對照試驗中,與75名正常進食的人相比,隨機分配減少卡路里的145人在2年內將衰老速度減慢了2%至3%。由於人類的壽命很長,所以在看到與衰老相關的疾病或生存率的差異之前,追蹤它們是不切實際的,因此研究人員是透過測量一個人的「生物年齡」,而不是他們的實際年齡,以發現衰老減緩的跡象。共同作者Calen Ryan博士認為,該項研究結果很重要,因為它們提供了隨機試驗的證據,表明減緩人類衰老是可能的。不過,限制卡路里攝取量可能並不適合所有人,研究人員將透過這類臨床試驗確認不同干預措施,例如間歇性斷食或限時進食這類方法,是否能發揮同樣的效果。限制熱量攝取有效嗎?然而不是所有人都認同該項研究結果。華盛頓大學Matt Kaeberlein博士表示,其研究結果是一個很好的暗示性證據,表明熱量限制可以改變人類生物衰老的各個方面,類似於幾十年來在實驗動物中已知的。Kaeberlein提醒,這些測量只報告了生物衰老的一部分,可能不是生物年齡或生物衰老速度的準確整體測量。除此之外,將卡路里減少四分之一可能不是一個可持續的長期策略。阿斯頓大學(Aston University)Duane Mellor博士提醒,該研究結果雖然有趣,但更重要的是要謹慎,不鼓勵特別是老年人只為了減緩衰老而減少食物攝取量。對於老年人而言,保持健康的體重、充足的身體活動、吃含有足夠蛋白質的多樣化和健康的飲食可以降低跌倒的風險。長壽科學家Peter Attia博士補充,限制卡路里攝取並非毫無價值,特別是對營養過剩的人而言。Attia認為營養過剩是形成胰島素阻抗(insulin resistance),導致2型糖尿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最大驅動因素。【資料來源】.Calorie Restriction Slows Pace of Aging in Healthy Adults.Cutting Calories Could Slow the Pace of Aging: Study.Reducing Calories Could Slow the Aging Process.Restrict calories to live longer, study says, but critics say more proof is needed.Calorie restriction may slow pace of ageing in healthy adults, study suggests
-
2022-10-29 醫療.泌尿腎臟
腎友確診日記五/腹膜透析者確診,告訴你莫納皮拉韋使用狀況,居家隔離垃圾、衣物該如何處理
這一波Omicron疫情來勢洶洶,腹膜透析腎友雖然不必經常出入醫院,但由於疾病影響,免疫力較低,染疫及重症風險也比較高,因此需要加強疫苗接種。但目前的疫苗對於防止Omicron感染的效果比較差,主要在降低住院重症風險,因此就算腎友疫苗打好打滿,還是有確診的可能。這一陣子,相信許多腎友也都多少有著擔心可能染疫的不安情緒,因此中華民國腹膜透析腎友協會特別邀請一位熱心的確診腎友分享經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哦!【註】作者確診日為5/14,相關資訊以最新公佈政策為準哦!--------------------------------------------腹膜透析腎友確診日記 之五(完結篇)【莫納皮拉韋使用狀況】藥物適用對象是具有重症風險的患者,並且必須在發病五日內未達重症者投放,我大約已經在第四天才取得藥物,藥物也是每人限定一次的療程,所以也沒什麼好考慮的時間,就開始按時服用。膠囊如圖示,外觀有那麼一點像拿百磷,根據醫院給的藥指引,藥劑是可以單獨吞食或與食物混用,另外也提供方便對吞食膠囊困難的患者,可以拆解錠劑泡製混合液的指引。由於每次服用間隔12小時,所以第一次用藥千萬留意時間,別選到一個可能是在就寢的接續用藥時間點。我自己是抓在上午10點跟晚上10點服藥,直接四顆膠囊分次吞服,而我的病程最嚴重的階段,也剛好就大概在這幾天處於比較高頻率的咳嗽與多痰,所以也說不準是症狀本來就輕,或是抗病毒的藥物有發揮抵禦免於重症的作用。用藥指引中提到可能副作用包含腹瀉、噁心、暈眩,我個人對噁心稍微有感,連帶對於食慾稍微有些影響,在藥物服用完畢後也逐漸恢復正常。【垃圾處理】成功取得專用處方藥大概就是初期較具難度的挑戰,接下來就是日復一日規律的休養、按時用藥,以及防疫隔離日常,會逐漸形成習慣進而駕輕就熟。不過由於足不出戶的緣故,也開始要來面對生活垃圾與替換衣物的問題。在最早期的垃圾處理方針,是要聯絡村里幹事或是居住地清潔隊後,將垃圾確實密封且表面消毒後,在指定時間約定放置門口,由專責的人員收取。慎重其事,我透過地方防疫專線轉介到地區清潔隊詢問,因應疫情發展快速相關規定也進行更新,我所在地清潔隊表示確實密封與消毒後,可與一般居家垃圾一同處理。手邊資源充足的狀況下,多套了兩三層垃圾袋,並且打包完成用酒精噴灑消毒表面,最後簡單做了一個小把手,方便家人拿取,也順利完成垃圾清理。【衣物處理】而衣物清理的部分,根據指引建議不與家人衣物混洗,也因此我最早的計畫是解隔離之後,把所有衣物一併帶回台北處理。但最後評估要帶的行李必須減量,所以也只好從必要的衣物,先委請家人單獨清洗一次。做這決定之前,也有參考近期天候較為穩定,盥洗後的衣物得以獲得充分日照消毒,加上隔離的浴室內,有很早以前就購置的紫外線消毒燈,方便在不使用衛浴設備時,簡單對衣物進行表面消毒。所以就把適量的衣服消毒後,放進也完成過表面消毒的箱子裡,請家人在做好充分防護的前提下協助清洗。【防疫關懷包】由於之前實在沒有身邊親友走過確診流程,本來一直幻想以為,會有專人來訪視評估居家隔離可行與否,進而順便提供關懷包之類的,後來也是自行應變找到答案。所在縣市使用得來速的機制,由委託者攜帶確診者的證件正本或是影本,就可以快速領取。另外,隔離地的關懷包亦同時提供同住者快篩領取,而且在認定上感覺為了便民較為寬鬆,除非是同住領取超過4人份,需要提供電話以便日後查核外,跟據家母領取的經驗,出示身分證後告知同住者為兩人,就直接拿到關懷包與同住者的快篩了。基本上關懷包最初設立目的,應該是要幫助確診者挺過隔離初期,無法及時準備食物、乾糧、生活必需品的緊急備援物資。但以現況來說,大多上述需求也有替代的外送平台或是鄰里服務系統可以提供必要協助,加上各都市在面對案例暴增的時間點有所不同,所以我覺得也不用特別去比較哪個都市提供的速度或是關懷包內容如何,就當是地方政府的關懷心意即可。【解隔準備】在最後的倒數兩天,除了隔離日常外,也逐步開始整理生活環境,除了浴室的周邊消毒,也把房間內常接觸的書桌、床位、地板,慢慢排程進行清潔與消毒作業,行李也都盡量收納到行李箱、整理箱中,方便完整密封、表面消毒與安全搬運。交通部份,針對確診者第八天起的自主健康管理,到底允許怎麼樣程度的外出與人際互動,我實在很難找到一個明確的準則,特別是我的工作需求,有搭乘高鐵往返各都市的需求,實在不想造成防疫上困擾或造成周邊的人增加染疫風險。於是我跟所屬的地方衛生局諮詢,直接詢問我能否在第八天(自主管理第一天),直接使用大眾運輸工具返回台北住處。對方只能回答「建議在離峰時段使用大眾運輸,盡量減少與不特定對象接觸機會。」嗯…,在我來看既沒有不行,也沒有完全無顧慮使用,感覺就是第八天起就是自行判斷的良心防疫。考量之後工作的行程,很像不太容易避免在人多的時候使用各種大眾運輸,加上需要帶回台北的行李偏多,只好協調家裡的自小客車,決定自己開車北返。【後記】由於在家隔離獲得非常充分的支援,加上公司也給予相當適切的安排,特別調整勤務可以讓我在家上班,感覺上只是當了一個禮拜的宅男,對於解隔期滿來臨沒有特別的感受。但我也確實因為活動減少,感覺體能、肌力有些許退化。回想起來確實有因為呼吸道不適的關係,除了平常工作久坐外、會有點抗拒簡單運動維持日常的基礎消耗,所以隔離期間整體熱量攝取較平常低,體重有因此下降2公斤左右。解隔當天,甚至覺得平常爬上爬下的樓梯,有那麼點陌生的負擔。所以會建議隔離期間,還是要培養在家能簡單維持體能的活動,幫助自己維持作息與體能的正常。另外,我個人的症狀,在咳嗽與痰多的狀況較為顯著,即使是快篩陰性、確診後的1個月都還是受到影響,特別是在晚上或是在空調過於乾燥的環境,會比較容易刺激喉嚨的不適感。在對症用藥的部分,醫師也都是按照確診第一次的門診處方持續投藥,大約到接近1.5個月起,上述症狀才逐漸消失。另外在確診的第二天,剛好在腎臟病友群組裡,有位病友的媽媽遇到了病友快篩陽性不知該如何是好的狀況,趁著自己也剛經歷過無頭蒼蠅的摸索階段,就私訊對方提供必要的資訊協助。在問答來回的過程中,真的可以感受到愈是在資訊發達的現在,不管是城鄉或是年齡的差距,無形間都在加劇數位落差的存在,特別是在本土案例激增的現實下,更多時候需要確診者或親屬靠自己找答案。所以對於年長者、或是沒有習慣使用數位平台、智慧型手機的民眾來說,從確診到通報乃至後續取得必要醫療與生活資源,以符合正確防疫規範的前提下進行合法隔離,可能會是頗具難度的挑戰。所以,經過自己確診的歷程,更能清楚並且同理確診者或同住者的心境,也真心認為,在沒有感染風險的疑慮下,能力範圍內主動給予確診者關懷,並提供其協助,在這個較為嚴峻的時刻裡,是非常必要的互助行為。也因此期望透過自身經驗,能夠讓同為腎臟病友,在遇到類似狀況時可以有所參考,也祝福大家能夠平安的挺過邁向共存的過渡時期。【延伸資訊】📌透析腎友取得新冠肺炎口服抗病毒藥物「莫納皮拉韋」注意事項fb.com/7730624490344198📌腹膜透析腎友確診日記之一 👉 fb.com/5038008519587896之二 👉 fb.com/5040836505971764之三 👉 fb.com/5060589207329827之四 👉 fb.com/5062372730484808(本文內容由中華民國腹膜透析腎友協會粉絲專頁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
2022-08-14 焦點.健康知識+
夏天蚊蟲多怎麼辦?專家:家裡必備6種香氛植物,除了防蚊驅蟲、還能安定心神或入菜
夏天是蚊蟲特別活躍的季節,在家裡擺上「防蚊蟲植栽」,不僅不怕殺蟲劑傷身,省下捕蚊燈和捕蚊拍,又能為空間增添綠意、淨化空氣。其實,有6種常見植物,可對蚊蟲產生天然防禦,有些甚至還能安定心神、入菜,一起來了解哪些植物,可以讓惱人的蚊子不會來訪!香味驅趕 比捕蚊蟲植物好照顧防蚊植物通常是因為散發特別氣味或油脂,那種氣味讓蚊蟲討厭,會避而遠之,進而產生防蚊效果。不同植物會產生不同氣味,效果也不太一樣,像是迷迭香是透過散發獨特的香氣,來驅趕蚊蟲,但如豬籠草則是為了捕捉蚊蟲之後「消化」,分泌的物質反而會吸引蚊蟲。不過,誘捕蚊蟲的植物又相對於香味驅趕的植物較不易照顧,對蚊子的防禦力也比較弱。6種驅蚊蟲植物 味道討喜功能多1.艾草艾草是傳統華人常使用的植物,端午節會將艾草掛在門口趨利避害,醫療方面還能去寒濕、通經絡,是非常好的中藥材植物,可以看到市面上的蚊香會添加艾草,驅蟲效果可見一斑。艾草很好養,只要每天澆水,半天日照足夠就能長得好。2.迷迭香 常見到迷迭香放在各種西式餐點中烹調,所以許多人會在家裡種植,煮菜時可以隨時採摘新鮮的葉片,放在餐點中調味,也可以看到迷迭香乾燥後做為香料使用。迷迭香味道強烈,風一吹過來拂過葉子就會飄出味道,很適合種植來驅逐蚊子;提醒大家,種植迷迭香時要注意排水性是否良好。3.薰衣草 薰衣草紫色的花朵非常美麗,種在家裡看著心情就很好,大部分的人都知道薰衣草能安定心神、助眠、舒緩疲勞,它自然飄出穩定舒適的味道,得到很多人喜愛。這種廣為大眾接納的味道反倒對蚊蟲來說卻不想靠近,有驅趕牠們的作用,藉由薰衣草淬鍊出的精油同樣有驅蚊效果。建議放在陰涼處,避免陽光直射。4.薄荷 如果是新手,薄荷是相當好入手的驅蚊植物,大家對它很熟悉,由於土壤條件沒有太多要求,非常好種植,天氣炎熱多澆水就好。只要摘下一片薄荷葉或是用手搓揉葉片靠近鼻子嗅聞,可以聞到清香的味道,更棒的是能拿來入菜,像是妝點甜點、泡茶等,增添食物風味,或者被拿來製作牙膏和香皂,是多功能植物。5.驅蚊草 花市常見到驅蚊草的身影,驅蚊草的驅蚊效果非常好,故以此為名。會釋放香茅醛物質於空氣中,類似檸檬香氣,藉此驅趕蚊蟲,對防止蒼蠅也有效果,適合放在樹下或是遮蔭處,還有通風良好的地方。6.天竺葵 天竺葵四季都能開花,若不想種單一綠色植物,天竺葵是很好的選擇,花瓣從紫色、橘色、紅色、粉色都有,葉子形狀如手掌,放在家中賞心悅目。天竺葵含香茅醛成分,具有甜玫瑰香,驅蚊效果很好,又稱「防蚊樹」,可見蚊子有多不喜歡它。防蚊植物放哪?需日照通風防蚊植物最好種植在通風、有光照的地方,像是陽台、窗台,如果門口有日照,也能放在門口,美觀居家環境外,進門時就能夠避免蚊蟲入室。另外,每一種防蚊、防蟲植物照顧的方式也都不同,有的需要濕度高一些,有的則久久澆一次就好,要注意個別的屬性,才能讓植物健康生長。
-
2022-06-15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生命的挑戰(二):腫瘤——惡性?良性?
【編者按】本週是「醫病平台」創刊以來首次出現一星期三篇文章都由同一作者包辦,因此在此特別說明作者與編者的用心。最初收到作者寄來的「一篇文章」,一看字數多達7255字,遠遠超過專欄每篇文章的字數,就想要退稿。不過讀完全文之後,編者深受感動,非常感謝作者願意改寫成兩篇與不同疾病的奮鬥以及完結篇的病後對生命的體驗,使這園地有機會聆聽作者深度探討「疾病」、「病人」與「醫療」。作者分享自己在近四十年的歲月經歷兩種截然不同的病:十五歲開始的癲癇發作,使她無法預料自己何時會昏倒、抽搐、引起旁人驚惶以及醒來後無法忍受的羞慚,嚴重影響自尊與人際關係。後來這病控制下來之後,也才知道自己有可能與常人一樣地結婚生子。但想不到有了貼心的先生與兩個可愛的小孩的幸福家庭,有一天突然自己摸到「腹部有個腫塊」,而寫出開刀前對各種可能性的忐忑不安,使她深深領悟生命的難以預料。最後在「關關難過關關過」之後,她寫出「劫後歸來」對生命的領悟以及對醫師的感恩。【延伸閱讀:醫病平台/ 生命的挑戰(一):癲癇】當一切順利時,卻不如公主王子故事般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我遇到了人生第二次大難關。第二個孩子出生後,在肚子裡摸到一顆會滑動的組織,圓圓的、軟軟的,有時摸得到,有時摸不到。曾因擔心而去診所看診,當時醫生在觸診時沒有摸到,診斷為胃腸積氣,在吃藥後感覺安心了。內心雖覺得病情沒有那麼單純,但僥倖的心理也因不痛不癢就將此事擱置了,沒有積極追蹤。小女兒滿週歲前後,組織似乎也跟著長大了,雖然時有時無,但摸到的機率越來越高,為求心安便前往家醫科做檢查。在家醫科診療一個多月中,檢查出胃部長了一個大腫瘤,還有腹腔內數顆腫大的淋巴節,醫生建議儘快轉診到內科,並直接幫我預約當天下午的胃腸專科醫生,當時心中坎坷不安,腦子一片空白,猶如電腦當機般停滯。腸胃專科醫生看到檢驗報告後,表示需立即住院做更詳細的檢查來確認病況,頓時心中湧出恐懼不安的情緒,眼淚止不住的湧出,不知如何是好的我,只能跟著醫生診斷前進,看到住院單上寫著「急」,心裡宛如壓著一顆大石頭,找不到出口的方向。入院後超音波檢查、斷層掃描、胃鏡、抽血數值的檢查結果皆不理想,醫生建議儘快開刀切除。在那一刻,彷彿只聽得到自己的絕望與無助,只知道自己將要面臨一個艱鉅又被迫接受的挑戰;想大聲的抱怨,卻只能在心中無聲地吶喊著:「哎呀,為什麼又是我啊?該怎麼辦呢?」在埋怨、憂鬱、難過、害怕的心情交叉襲擊下,接踵而來的情緒風暴和沉沉的壓力讓我如消氣的氣球只想逃的遠遠的,沒有勇氣面對;先大哭一場再說!雖在情緒的漩渦中暈頭轉向,但也告訴自己:「夠了!停止。」用力的拉住那幫助自己脫離漩渦的細繩,鼓勵自己宣洩過後就堅強,也幫自己的心蓋一座累了就可以休息的城堡,接著逼自己正視這次的挑戰,在這些放任自己,又拉住自己的來回過程中,會覺得精神錯亂,所幸當時家人們也不時的向我伸出援手,接住我那破碎不堪的心。未來可能會很難,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放棄。然而無論是身體上、心理上還是經濟上,生病都有可能會壓垮一個家庭,既然不得不面對就必須有所準備。整理好心情後,我開始上網搜尋資料,初步了解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不同的治療及其副作用,所需費用和生活上的改變;在摸索的過程中有時看到希望,有時只有絕望,需不斷的提醒自己冷靜、堅持下去。起初我樂觀的以為可在微創手術進行腫瘤切除,以最快速度出院回家;但事與願違,我必須住院開刀,未來更可能要面對嚴峻的治療,這厚厚的焦慮恐懼和不安包圍著我,我急切的想找到正確解答,卻有太多種可能讓我像無頭蒼蠅般無法釐清思緒,常常會深陷在眾多網路資訊之中毫無進展。此時家人對我來說非常地重要,不論是實際行動的支援,還是心靈上的安慰與陪伴,雖然陪伴面對這種突如其來的疾病對他們說也很困難,但他們從不吝嗇給我幫助、笑容和鼓勵,而我也只能緊緊攀附在支撐我脆弱心靈的強大臂膀上。手術方案有兩個:其一是剖腹十五公分,優點是手術視野較大,看得清楚,腫瘤切得更乾淨,缺點是復原期長;其二是用腹腔鏡手術,傷口小復原快,但視野有限,而遺漏的病兆就是復發的危機。我既不想剖腹十五公分,卻希望清得乾乾淨淨,想活得長久一點,也過著有品質的生活;醫生因此提出一個折衷方案,五公分剖腹加上腹腔鏡手術,清的乾淨,復原期也較短。確定手術方案的同時,我的媽媽向神明祈求我可以順利度過此關,以不同的方式讓我感受到她急切渴望我能恢復健康,這個寄託是個定心丸,安穩了父母、家人和我的心情。雖然不論結果如何,我們都只能接受,但父母的關愛與祝福,是讓我稍有信心與勇氣與這次手術奮戰的原因之一。開刀前的日子足夠做好準備了嗎?害怕時可以放棄嗎?答案都是否定的。手術過後還有更多嚴峻的挑戰,在腦中也寫了好幾個不同結局的腳本,想要鉅細靡遺的理出所有可能發生的情節,但亂成一團的頭腦會將腳本前一秒帶往喜劇,下一刻又寫成悲劇,我想給我再多的時間也無法做好準備,真的好茫然。進開刀房前心中更是五味雜陳,雖然不是第一次進手術房,但這次的情況特別不一樣,醫生很嚴肅,腫瘤很大,惡性機率也很高,情緒壓力更是緊繃,另一方面卻希望等候的家人能放心,內心的情感一直交戰著,進手術房時應是帶著苦澀的笑容吧!被移動到手術台時讓我感到很氣餒,不喜歡這種挫敗無法掌握自己的感覺,很想逃離現場。在很冷的手術室裡蓋上很溫暖的被子,接上生理監視器,麻醉前觀察四周,醫療人員專注的眼神,琳瑯滿目的醫療儀器,看起來都已經準備好了,此時害怕也無濟於事,唯一能做的只有面對與信任,靜靜地將自己交給他們,也默默祈禱自己能夠順利地醒來。在手術期間,奮戰的是醫療人員,焦急等待的是守在手術房外的家人,我只要相信醫療、相信專業、相信自己就可以了。清醒後聽到預計八小時的手術時間,因腫大的淋巴結數量比預期多,總共花了十二小時,辛苦強大的醫療團隊,用您們驚人的專注力與健壯的身體為我持續奮戰整整十二個鐘頭,由衷感激。手術中切除部分的胃及幽門,取出八公分大的腫瘤,和二十幾個腫大的淋巴結,手術順利完成;等待化驗結果是煎熬的,也因需要觀察傷口與調整飲食,在醫院又住了一段時日,手術後大多處於很疲憊的狀態,時常上一刻還在說話,下一刻卻睡著了。開始進食後,身體機能漸漸提升,清醒的時間越來越長,接著開始了胡思亂想的無限循環中,有時思緒會飄到一個莫名悲哀的境界,雖然做了心理建設將要演出人生大戲,不同的劇本也常在腦中演練了一遍又一遍,但多數時間還是會為了可能是不好的結果而沮喪,為此先生還費心找了很多事情讓我打發住院的時間、轉移注意力。等待的同時,得知如果是惡性的,則需要更進一步的治療,屆時可以申請重大傷病減緩經濟上的壓力,即時心裡壓力一直很大,但身體除了開刀完較為虛弱外,並不覺得我是「重大傷病」患者,雖然聽起來嚴重的令人害怕,但當下也只能無奈的接受。所幸化驗結果相對於預期心理是好的,胃部腫瘤是是良性神經纖維瘤,長在胃部非常罕見,醫生還說因為太罕見了,可以當作一個病例報告,而切除的淋巴節,全為良性,是好結果耶!聽著醫生帶著輕鬆的口吻報告檢驗結果,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醫生的笑容;而瞬間從地獄被拉回人間的我卻還問:「那我還需要申請重大傷病嗎?」醫生笑著說:「你想申請唷?是好結果耶,你不需要啦。」病房內一直緊繃凝重的氣氛突然間煙消雲散,圍在病床旁的都是為我開心的笑臉,是真心的笑容,相較於之前內心的掙扎、衝突,彷彿一切都是夢,既真實又虛幻夢境。手術後的飲食是從流質食物開始,胃腸適應之後再吃軟性食物,慢慢的再到固態食物,少量多餐,不吃纖維多的食物,乾性食物跟濕性食物也不可以一起吃。在飲食方面,我曾誤觸地雷兩次,在覺得身體狀況好轉時,著實想念食物的口感與原味,或許吃少量還可以,或許只吃果肉也行,但當下我卻扎扎實實的吃下了半顆橘子,滿足於美味的當下,隨即感到胃脹不舒服;另一次則是與孩子一起享用杯子蛋糕跟布丁,兩次的美食誘惑下,皆在嘔吐後才得以緩解。雖知道要恢復健康不能逞強、也不能求快,但有些時候只是希望自己如過往一樣平凡,可以吃到食物的美味,希望直接跳過這段艱難的時間。復原過程中,有家人的協助讓我很安心,媽媽的營養餐、爸爸的無限次接送、公婆接手剛滿週歲又突然被斷奶的小女兒,那段時間先生無限循環的在公司、家庭、醫院三地奔走,雖然我對復原期間的很多事情沒有印象,但我由衷感謝家人願意為了我而忙碌,在他們既擔心焦慮又忙碌的同時,我卻是幸福地接受在他們羽翼下的保護,深刻感受到家人對我的關心與疼愛,他們是支持我堅持下去的力量。感謝一路以來專業的醫療團隊,如實告知病情與治療方針,聽見我的想法與訴求,替我客製化了手術方案;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疾病,醫護人員就像足智多謀的軍師、勇敢的戰士,陪伴著我上戰場,與疾病對抗;也感謝最有力的後援部隊–我的家人,因為有他們,我不必擔心其他事,只需專注在治療與復原上,他們的愛與關懷,讓我內心倍感溫暖,更有勇氣面對未來的挑戰,因為我知道在我身後有好幾支有力的臂膀,準備好隨時接住疲憊的我,幫我補足能量後再陪伴我一起奮戰。
-
2022-06-10 養生.家庭婚姻
高齡懷孕生產這麼苦,為什麼她們還是拼命想當媽媽?
陳函謙過去在壹週刊的欄目,寫盡了小人物在平凡生活底下光怪陸離的故事。她的文字像是黑洞,收攏了人們背負了一輩子的秘密、對愛的渴求、如獸的慾望。而她這回在鏡電視所企劃採訪的紀錄片《高齡女子育兒夢》,也拍出媽媽的那彷彿走在黑暗隧道裡的徬徨與掙扎,但終點總是有光。四月的某一天,平時並不算嘈雜的媽媽寶寶不公開社團有了聲音。原來是鏡電視的記者陳函謙分享了一部紀錄片的連結──《高齡女子育兒夢》。點進去一看,裡頭受訪的三個女子,有的正為高齡育兒所苦,有的正走在成為母親的路上。而那些或疲憊或盼望的面容,讓我們覺得似曾相識。也許我們看的不只是紀錄片,而是一面鏡子。 44歲的外商主管瑋璿,她成長的年代,女性主義正是顯學。「覺得一輩子在家打滾好像是個Loser,我為什麼要把我的人生花費在把屎把尿上面?」在自我成就與家庭間徘徊,驀然回首,驚覺年紀到了,才趕緊去做取卵手術。而這兩年間,她已經取了七次卵。52歲的科技業主管Rita,花了21年談戀愛,配合男友不婚不生,最後卻還是被丟開了。人到中年卻沒有歸屬感的她,決定去國外作配對手術。孩子生了,卻沒有後援,現在她下班後都要趕著接孩子,覺得自己任何時候都是用跑的。但是她卻很慶幸自己做了這個決定。「那時的我垮了,沒有辦法相信任何人,是孩子讓我走出來。」用聽的:本集PODCAST請點此聆聽這樣的生活我很滿意,為什麼不能過長一點?而今天所要採訪的對象,除了函謙,另一個就是她紀錄片中的另一個訪問對象,同時也是她的國中同學:前美容主編Lulu。40歲前的Lulu,活得像20幾歲。「每天穿得漂漂亮亮,出席記者會、到國外出差開拓眼界。既然這樣的生活我很滿意,我為什麼不能夠過長一點?當同溫層不覺得自己老的時候,你也自然而然晚生晚婚。」但當年紀到了,愛情的火花也淡了,心甘情願生了孩子,才發現,自己也已經40多歲。這個年紀要帶三個孩子,一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說真的,那還真不是人過的! 晚婚晚生的女子群像陳函謙:「我自己也是35歲才生小孩、37歲生了老二,周遭的朋友也晚生晚婚。年輕的時候,我們讀書、求學,工作很努力。對人生有一些計畫,有些夢想,也追求自我實現,想要經濟獨立。那時我們對會把婚姻或者經營家庭放在比較後面。卻不知道過40歲之後,生兒育女對我們的人生影響是那麼巨大。」39歲時,大女兒四歲,小兒子兩歲,正是活蹦亂跳的年紀,讓一直很想兼顧的函謙也吃不消了!她離職當了四年全職媽媽。「當然我也有心理掙扎:擔心可能沒有機會回去職場,我這一輩子就要當媽了?這個是不是我的選擇?我要不要做這個選擇?當然,我也曾經想著,我要兼顧,但真的好難。不管是上班、照顧孩子,我都覺得自己做得不夠,把孩子送給阿公阿嬤那看電視、或是送到幼兒園密閉的空間裡,待到晚上六七點,心裡又覺得不對勁……在這中間會有很多煎熬,有很多取捨是很難的。」失去自己名字的XX媽媽很多媽媽回去帶孩子之後,就再也回不去職場了,幸運的是,函謙在四年之後,孩子上小學,她又重回媒體業。「我算是運氣好的,因為四年真的很久,我那時候也覺得,自己應該都被老闆忘了。因為就連我都快忘了我到底是誰,我其實沒有名字嘛,我就是××媽媽,別人要問我的本名,我還覺得麻煩,當媽媽好像不需要有自己。」當然,函謙不會去跟她的小孩抱怨:「媽媽都是為了你而犧牲!」也珍惜著母子相伴的時光,但「確實我的專業就不是帶小孩跟做家事。」只有媽媽會知道,在這之中,自己做了什麼樣的選擇。高齡媽媽對時間的焦慮而對44歲才生了三個孩子的Lulu來說,時間是奢侈的。因為晚生,跟孩子相處就可能比別人少十年了,再加上帶三個孩子實在太累,於是半自願半被迫地,她放棄美妝編輯工作。「我只能慢慢地從一個光鮮、亮麗的編輯,變成一個三寶媽。孩子還小的時候,每天跟蒼蠅一樣的過生活,然後我會覺得我每天都像被做繭一樣,一直一直吐絲,一直一直被包覆。每天抱著孩子看日出日落,過著沒有盼望的日子,然後半夜餵奶,還三不五時在IG上看到之前同業又去吃什麼好吃的餐廳、看什麼好玩的東西……當時你就是常常會自己落淚,覺得我為什麼要過這樣的日子?」(曾經為美容編輯,為了三個孩子,LuLu放棄了過往光鮮亮麗的生活,也體驗到高齡生育之苦。)現在我們眼前的Lulu,跟紀錄片裡無暇裝扮的她,已經不一樣了,她正在一點一點拾回自己漂亮的樣子。在這部紀錄片出來的時候,她的心境,已經在慢慢地從育兒地獄中跳脫出來,回頭看手忙腳亂的自己,恍如隔世。「你會可以慢慢開始找出你跟小孩的默契,自己跟自己相處的一個模式,你回去看看他們熟睡的臉,或者是大手牽著小手,問:媽媽帶我們去哪裡玩?這時候你內心會有一種滿足感。你會對自己放棄的一切都釋然了。」全職媽媽是重整自己的過程現在的Lulu對自己有全新的發現:原來自己是那麼強壯,可以付出這麼多愛。「你會慢慢的茁壯。我的世界是被拓寬的,跟小孩相處的過程,是很強的能量,那些慢慢長出來的力量,都會跑到你的內心。」陳函謙在那四年全職在家帶孩子的日子裡,也經歷了一次重整、升級、進化。「其實在我們一直像陀螺般不停地工作、莫名其妙地長大。而在家帶孩子這段日子,我會孩子這個對照組身上,想起過去是怎麼被對待的?找出那些過去在成長過程中被忽略的問題從對孩子的期待裡,看到自己有沒有變成我想要變成的人。也清楚看到自己過去卡住的地方、我的盲點。整理完自己的人生後,也更能夠體會別人的人生。那看似埋頭在奶瓶、尿布中,每天跟孩子咿咿呀呀,看似沒有意義、也沒有辦法被量化的日子,你好像不知道它的意義在哪裡?但後來再回去上班,我確實有一點新的能力長出來了。」求子還是早一點開始好除了Lulu,陳函謙也陪著她的高中同學、44歲的瑋璿到生殖中心去取卵,一旁看著,也跟著心疼。雖然是老生常談,但若現在回頭來看,函謙與三位受訪者都會覺得:求子,還是早一點開始好。陳函謙:「看著她們承受身體上的痛苦、一再希望後又失望,真的是一種傷。如果早知道38歲之後這麼難生育,其實會覺得早一點開始準備,或者是凍卵,也許後面就不用吃這麼多苦。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會踏上人工受孕,都已經是身不由己。可是在這個過程中,我覺得她們還是會磨練出了一些人生力量,去面對原本沒有想過的人生課題。」在這部紀錄片裡,陳函謙想用這三個女性來尋求一個解答:女性要不要進入婚姻?如果想生孩子又沒有婚姻的話,你能不能獨立面對?如果你有婚姻的話,你要不要有小孩?有了小孩之後,你能不能兼顧工作?她們可能代表了中產階級的一小部分女性在母職與自我中掙扎的縮影,而看著她們的日常,也許,你也會思索出屬於自己的答案。※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2-04-09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盍各言爾「痔」 便血知真相?
子曰:「盍各言爾志(「痔」)?」幾千年前,孔子與學生的對話,由今日醫學眼光來看,還真有其意義。用現代白話文說:「各位同學,來談談你們自己的痔瘡吧!」俗語說:「十人九痔」,凡是站立而行的動物,因為地心引力的關係,就容易有痔瘡之苦。狗貓等動物,四腳著地,肛門與嘴巴同處一個水平面,自然不容易有痔瘡出現。痔瘡最常見的症狀就是大便帶血,尤其有便祕,大便又粗又硬,常常造成肛門口(尤其是痔瘡)破裂出血。現代人「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久坐成為現代人的生活習慣,要沒有痔瘡也難。因此,大便出血,第一個診斷是痔瘡,但這一、二十年來,下這個診斷要很小心了。真相是:也許是飲食西化,肉食者多,也許是其他因素,而且對國人大便有血第一個要考慮的原因是是否得了大腸癌。近年來,大腸癌是台灣所有癌症發生率的第一名,大腸癌發現得早與否,影響預後很大。大腸癌發現得早,及早切除,預後很好。但如果發現得晚,轉移到肝臟或其他器官,就很難根治了,病人要接受化療很辛苦,與癌症抗爭,與死神拚搏。幾十年前陶聲洋部長、近年來豬哥亮等人均因大腸癌過世。早期發現大腸癌最正確的方法就是做大腸鏡檢查,但要清腸,要把管子由肛門插進去,在以前沒有全身麻醉的年代,病人叫苦連天,許多人視為畏途。近年來無痛麻醉發達,一覺醒來已經完成檢查,只是檢查前三天要吃低渣飲食,仍然不便。大便潛血檢查或抽血檢驗CEA(癌胚胎抗原)如果陽性,就一定非做大腸鏡不可,但如果陰性,也不能排除沒有大腸癌。古代西遊記中,孫悟空變成一隻蒼蠅跑到牛魔王肚子中作弄一番,證明自古以來人類就有這個想像能力,幾千年後隨著科技的發展,才有辦法實現,只是目前方法仍然不太理想。不管如何,將古聖先賢的書以現代醫學眼光重新審視一番,不僅可以在疫情緊繃之中,讓人輕鬆一下,同時也寓教於樂,了解不長眼睛的癌症,才不會顧此失彼。便便有血,以為是痔瘡出血而不注意,等到大腸癌腹脹腹痛,體重減輕才去求醫,通常都是末期,要付出的代價就太大了。●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2-03-27 新聞.健康知識+
少吃真的可以讓你長壽 耶魯研究揭更能維持免疫力關鍵
耶魯大學一項最新研究指出,減少14%的卡路里攝取,可以讓成年人的「胸腺(thymus gland)」功能更好。胸腺是位於心臟上方、產生抗病T細胞的器官,通常比身體其他部位衰老得更快。阻止胸腺衰老,可以進而延長壽命。研究首次發現,人類的胸腺可以恢復活力。研究人員稱,「這個器官可以恢復活力的事實令人振奮」,因為過去幾乎沒有研究發現這種情況會發生在人類身上。長久以來,關於減少卡路里攝取與健康長壽關係的研究,不斷在進行。這項發表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的研究,招募了238名26到47歲的非肥胖成年人,要求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減少日常飲食的卡路里攝取,並定期測量體重,以評估他們對計畫的堅持程度。測量結果顯示,參與者平均減少大約14%的卡路里攝取量。對每日攝取2000大卡的女性、2500大卡的男性來說,相當於減少300大卡的熱量。兩年後,以核磁共振檢查,測量其T細胞數量與胸腺周圍的脂肪量,研究人員發現,減少卡路里攝取的群組,腺體周圍的脂肪減少了,胸腺的功能更好。而另一組沒有限制飲食的群組,幾乎沒有變化。降低卡路里攝取,能讓胸腺產生更多T細胞。研究小組的營養師、耶魯大學衰老研究中心主任Vishwa Deep Dixit教授說,在兩年之間,因為降低卡路里攝取,讓胸腺產生更多T細胞。過去的研究顯示,限制熱量可以增強胸腺,以延長蒼蠅、蠕蟲和老鼠的壽命,而這次的研究則證實,在人類身上同樣有利。該研究還發現,減少卡路里攝取會抑制一種與衰老相關的特定蛋白質「PLA2G7」產生。資料來源/英國每日郵報【醫學小辭典】胸腺胸腺位於胸骨下方,是人體重要的內分泌及免疫器官之一,對阻擋疾病入侵的反應至關重要。隨著年齡增長,胸腺會萎縮,進而使免疫功能下降。白血球由骨髓製造後,其中一半直接進入血液和組織液中,其餘的必須通過胸腺。胸腺是免疫系統的中心人物,主要作用是將白血球細胞加工為T淋巴細胞,以執行防禦功能。
-
2022-03-15 焦點.健康知識+
殺蟲劑也難徹底清除!如何對付家中常見的蛾蚋、果蠅
飛蟲,就是會飛的小蟲子。會飛的小蟲子很多,只要不出現在我們的家中,基本不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影響。即使偶爾飛進家裡一兩隻,及時殺滅也沒有太大問題。但是,如果家裡有了這些蟲子的孳生地,那就會源源不斷地、大量產生這類飛蟲,並給我們的生活造成很大困擾。飛來飛去 常見飛蟲有哪些家中常見的飛蟲主要有哪些呢?在家中孳生的飛蟲,除了常見的蒼蠅、蚊子,還有以下幾種:一是衛生間常見的蛾蚋;二是在水果中孳生的果蠅;三是在花盆中產生的飛蟲,種類較多,如灰地中蠅等;四是喜食肉食的蚤蠅;五是糧食中出現的飛蟲,例如印度穀螟、赤擬谷盜、米象等;六是衣服上的衣蛾;七是木材害蟲,新買入的木質傢俱偶爾會攜帶蛀木害蟲;八是螞蟻,到了螞蟻繁殖的季節,家中也常會出現大量的婚飛螞蟻……不過,在室內孳生的最常見的飛蟲,還是蛾蚋和果蠅。如果家中大量持續出現飛蟲,一般的物理、化學消殺方法很難徹底清除,只有消除孳生地,才能從根本上加以控制。蛾蚋 最喜衛生間下水道蛾蚋又稱蛾蠓、毛蠓、蛾蠅、地溝蠅,隸屬於雙翅目、毛蠓科、毛蠓亞科、毛蠓屬,全世界有1000多種。最常見的是白斑蛾蚋及星斑蛾蚋。這兩種蛾蚋也是全世界分佈最廣泛的種類。蛾蚋是微小多毛的雙翅目昆蟲,看上去像是小飛蛾,外觀類似幾何圖形的菱形,蟲體連翅膀長約3毫米。在陰涼、潮濕的衛生間,經常會看到蛾蚋棲息於牆壁之上。蛾蚋飛行能力不強,經常在牆上爬行,每次飛行一般不超過1米,而且急飛急停,像是在牆壁上跳來跳去。蛾蚋的幼蟲多是腐食性或糞食性,主要孳生在含有腐敗有機質的淺水區域。蛾蚋在室內多孳生於水池、浴池、水盆或排水口,主要以下水管道壁上的污水沉澱物和微生物為食。浴室的洗臉台,積水的地面,廚房的水槽,潮濕的抹布、拖布都能培養出大量的蛾蚋。蛾蚋在室外多在化糞池、污水池、下水道、廁所和排水溝中孳生,羽化成蟲後飛出。成蟲羽化後的壽命大約2周,其在羽化後的第3天、第4天就開始死亡,14天內大部分均會死亡。在家中發現蛾蚋成蟲,可以用蒼蠅拍、電蚊拍消滅,或者直接噴殺蟲氣霧劑。但這些方法只能消滅蛾蚋的成蟲,只要孳生地存在,蛾蚋的成蟲就會源源不斷地出來。因此,家庭滅蛾蚋最重要的是找到孳生地並進行處理。蛾蚋的主要治理方法包括:1.做好環境衛生,這是消滅蛾蚋最根本的方法。每1~2周,用刷子刷洗廚房、衛生間、洗浴房的下水道口和瓷磚牆面縫隙,將隱藏在這些地方的蛾蚋的卵或蛹刷洗清除掉。同時,蛾蚋主要是孳生在各種積水中,要把容器中的積水倒掉,地板和水槽的積水也要及時清除。2.找到孳生源,進行快速殺蟲處理。要確認蛾蚋的孳生場所,可用黏膠帶貼在排水孔。如果黏膠帶上黏捕到蛾蚋,就可以確定此處為孳生源。對孳生源可以使用殺蟲劑進行清理,也可倒入熱水來消滅幼蟲和蟲卵。3.安裝防蟲設施很重要。廁所裡的所有下水口均應裝有防蟲地漏,不僅防臭氣,蛾蚋也飛不出來。這是最環保、經濟、有效的辦法。另外,洗臉池是和下水管相通的,管道也要有防蟲水封。果蠅 沒有水果也能孳生果蠅是雙翅目昆蟲,據記載其種類已超過4000種,主要包括黑腹果蠅、擬暗果蠅等。果蠅屬於小型蠅類,體長1.5~4毫米。蟲體大多為黃褐色,也有一些是黑色。頭部有一對鮮紅色的大複眼。果蠅不傳播疾病,也不會寄生於人體,但室內有腐爛的水果時,就會大量產生。果蠅繁殖力強,如果不加處理,就會越來越多。腐爛的水果、蔬菜是果蠅的食物來源,建議及時扔垃圾,買回來的蔬菜、水果應密閉存放在冰箱裡。果蠅會將卵產在腐爛的水果上或其他發酵的有機物上。果蠅的首要食物來源是使水果腐爛的微生物,如酵母菌,其次是含糖的水果。因此即便家中沒有水果,依舊可能出現果蠅。果蠅的主要治理方法包括:1.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做好環境衛生。果蠅的存在主要是環境衛生問題,清除各種有機物,消滅孳生源是防治果蠅的關鍵。果蠅吃的是水果表面存在的酵母菌,因此應避免常溫儲存水果,水果購買回來後應儘快食用。廚余垃圾應日產日清,垃圾傾倒後應用水沖洗垃圾桶。2.借助黏蠅紙滅果蠅。黏蠅紙是常用的捕蠅方法,雖然簡單,卻十分有效。這些黏蠅紙會吸引果蠅,一旦碰觸便會被牢牢困住。黏蠅紙最好掛在家中不礙事的地方。3.使用果蠅誘捕器滅蠅。可以直接購買果蠅誘捕器進行滅殺,也可以在家自製果蠅誘捕器,糖醋汁、啤酒、腐爛的水果等對果蠅都有吸引力。滅蠅燈適合在室內誘殺果蠅。家中應裝設紗門、紗窗,以防果蠅進入室內。室內的飛蟲種類多種多樣,無論是什麼樣的飛蟲,孳生地處理是防控室內飛蟲的根本措施,僅靠殺滅成蟲很難控制室內飛蟲。找到孳生地並根據飛蟲的生態環境特點,選擇適合的物理、化學方法清除孳生地,才能將飛蟲徹底加以控制。
-
2021-12-26 癌症.癌友加油站
我是癌友2/我是癌友怎麼找醫師?罹癌資深記者真心話:謹記癌症不能拖
在4月初第一家醫院確診為大腸直腸癌後,當時的主治醫師原本規畫在一個月內開刀,在回診看報告的當天,醫師也明白地說:「醫院規定癌症患者的手術必需在一個月內進行,若超過時間會被檢討。」而當癌症指數飆高懷疑遠端轉移時,醫師再度來電,想把住院時間往前挪一周。雖然,我後來選擇到台大醫院,但還是很感謝第一家醫學中心的窮追不捨。實際上,在過往的採訪經驗裡,幾乎所有抗癌的醫師、專家,針對癌症患者的就醫建議,就是「不要拖」,因為我們對抗的是個變化莫測的大魔王。相信能溝通的醫師勝於一切,二十天內動手術。但這對很多患者及家屬來說實在太難了,面對摯愛的人罹患重症,親朋好友一定想盡辦法四處打探「名醫」,恨不得把全台灣的醫師問過一遍,由於自己是家族中醫學知識相對豐富的人,對於找什麼醫師看診,大家都尊重我的決定。實際上,我很慌也很害怕,但總覺得自己若像隻無頭蒼蠅,也救不了自己,心中暗暗許下諾言,「長年來我都在幫忙親朋好友找尋醫療資源,這一次,我得靠自己的力量救自己。」我沒花太多的時間尋求第二、第三意見。我相信能溝通的醫師勝於一切,因此在與台大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梁金銅溝通後,我們在二十天內就開刀,把乙狀結腸及右肝切除,腹部長了一條27公分的疤痕,就是重生的印記。主治醫師:妳很幸運,再過個兩個月可能就無法開刀了。或許很多人會認為,「那是妳有醫學知識及資源,所以可以快速決定怎麼治療。」但一般民眾也必需知道,癌症細胞長得又快又狠,晚一兩個月,治療計畫可能就得全盤打亂。在手術出院後的第二次門診,主治醫師梁金銅直接說,「妳真的很幸運,再過個兩個月,可能就無法開刀了……」原因是肝轉移的腫瘤大到已在開刀邊緣,若稍有遲疑,也可能癌細胞四處亂竄,無法在第一時間開刀。也由於COVID-19疫情讓自己頭腦一直保持清醒,為了不讓疫情干擾,治療計畫一路跟著時間賽跑。4月中下旬已完成手術,但到母親節過後,疫情突然爆炸開來。看著醫院外的中山北路,只剩下公車緩緩前進,連自己待的外科病房也開始規畫隔離病房,已聞到「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緊張氣氛,在與醫療團隊討論後,決定5月中旬出院。果然出院後不久,社區、醫院疫情連環爆,全國醫療量能降載。這並非自己的先見之名,而是記者長年來訓練的敏感度,也牢記抗癌醫師們的提醒,「癌症第一時間能開刀就開刀,把癌細胞切除乾淨需要經驗豐富的醫師,若無法開刀,先採取內科治療時,則需要一名能溝通、有耐心的醫師。」選醫師四個建議1. 需長期抗戰,就近選擇信任的醫院。癌症治療需要靠醫療團隊的合作,衛福部也針對全國醫院推出癌症診療品質認證,全國北中南都有不錯的醫療院所,尤其癌症是長期抗戰,以「年」計算,就地選擇一家信任的好醫院,勝過每隔一段時間得舟車勞頓麻煩全家人來得好。2. 諮詢病友團體、基金會,尋求資源。至於在茫茫網海中怎麼找尋正確資料,建議可以先諮詢國內幾個病友團體、基金會,例如:癌症希望基金會、台灣癌症基金會、全癌症病友連線或其他單一癌症的病友團體,這些有立案的病友團體,提供的訊息多元又正確。3. 第二意見不宜太多,以免拖延病情。第二意見也不宜太多,只需再找一至兩名醫師詢問即可。日前採訪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院長楊志新時,他就心有所感地說,很多癌症患者是被自己拖到,他曾遇到一名肺癌患者找上他看診時,已是第五個醫師了,病人拿著醫師的處方四處比較,不只浪費健保資源,也讓自己的病情曝露在不穩定中。因為看了太多醫師後,會讓自己陷入選擇困難,無論是醫師意見相佐或相同,都會不知所措,尤其不少人是透過親友關係才找到「醫師」,若不給對方看診,就成了人情障礙。4. 把已排定的檢查都做完,以免浪費時間。要詢問第二個醫師時,記得先把在第一家醫院已排定的檢查做完,尤其高階影像檢查,因為換醫院重新排檢會浪費很多時間。我就是在第一家醫院做完大腸直腸鏡及切片後,知道初步結果才去找第二位醫師,而在住院前,第一家的切片完整報告也出爐,就同步申請帶去第二家醫院。
-
2021-11-1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若春節同時4萬人返台 王國材:防疫旅館還缺5000間
明年春節將迎來4萬人返國潮,考驗防疫旅館量能。交通部長王國材今天透露,加上集中檢疫所房間數後,如果國人集中同一時間回來,還有5000間缺額。但他認為,人潮會分散,不會同一時間回來,最多同時需求3萬多間。立法院交通委員會今天審查鐵道局、中華郵政和航港基金預算,並備質詢。立委洪孟楷今在線上質詢時追問,加上集中檢疫所後,量能是否足夠,還差多少間?王國材說,加上集中檢疫所3600間,目前房間數共有35100間,還差5000缺額。12月14到明年1月31日各地旅館剩多少都可以在防疫旅宿查詢網看到。洪孟楷說,民眾在國外是無頭蒼蠅,中央有查詢系統,要讓民眾先進入單一窗口再到各縣市查詢。此外,洪孟楷也提問,防疫旅管補助提高到每房1500元,祭出禁漲令後,是房價漲20%就不允許?對此,王國材說,不合理漲價就是指房價突然漲了20%以上,會主動查核,也會靠民眾檢舉。洪孟楷追問,目前是否有查到不合理漲價的旅館?他說,目前大家都知道漫天漲價,主管機關不知道就不合理。王國材說,有些個案有交給觀光局,但自己目前沒看到。由地方規畫防疫旅館,交通部是做補助跟整個彙整,稽查權責屬於地方政府,地方知道漲20%以上是不合理,現在稽查加強中。洪孟楷呼籲,各地方都有明細列表,地方要主動稽查。王國材也說同意,要主動稽查。最後洪孟楷問,新制上路後,是否有措施可以警告業者,不要趁機收防疫財。王國材說,目前就是採取取消補助,跟取消防疫旅館資格,但還是由地方政府權責做查核。目前為止,發現漲價後不予補助這件事,確實有起到嚇阻作用。
-
2021-11-07 名人.吳佳璇
吳佳璇/人性比你想像的光明
100年前的10月17日,台灣文化協會在林獻堂、蔣渭水等人號召下成立了,除了以演講與戲劇啟蒙台灣人民,同時向日本政府請願,設置台灣議會,對這片土地產生重大意義。當代表團渡海,台灣首位飛行員謝文達,駕機掠過東京上空,空飄5萬份請願傳單,是近代史上最浪漫的一刻。一樣是傳單,四、五年級生應該比較熟悉共匪空飄物。無論是家裡長輩還是學校老師,一定耳提面命,撿到要立刻交出去,不然會有大麻煩。我雖未撿過,心裡卻暗自忖度,那些小東西為什麼那麼厲害?不只國共互投傳單,從二戰到冷戰,世界各國都在投。根據美國軍方學者研究,傳單效果其實不大。以納粹德軍為例,因為他們高度重視同袍友誼,所以比英軍、美軍驍勇善戰;與其說他們為國家,不如說是為同袍而戰,「因為怕讓其他人失望,而無法依從自身利益行動」。至於盟軍意圖洗腦敵軍、瓦解意識形態投下的海量傳單,根據戰俘訪談紀錄顯示,根本是作白工。難道我們被影視作品請願書如雪花飄下的唯美影像,還有戒嚴時期肅殺氣氛蒙蔽了?而欲維繫一支部隊、一個國家的團結,愛國主義等意識型態,竟遠在個人情誼之後?這是閱讀荷蘭歷史學家羅格‧布雷格曼大作《人慈》帶來的震撼,全書有太多顛覆人類慣常思考的論點,除了解密納粹德軍心理構造,作者在書中還大膽指出,眾所周知的《蒼蠅王》、史丹佛監獄實驗、還有「破窗效應」都是錯的,最後推論出「大部分的人在內心深處,其實是相當正派」的核心思想,而且絕大部分的人,並不願意傷害另一個人。布雷格曼以堅實有力的證據,推翻人性自私又邪惡的多數人既定成見,甚至連你死我活的戰場,他也用數據告訴你,二戰倖存的老兵超過一半沒殺過人,只有20%的軍人擊發過武器。英國陣亡軍人的死因,10%是子彈和反坦克地雷,75%是手榴彈、迫擊砲和空投炸彈。多數士兵都是隔著一定「距離」被殲滅……連對人性最悲觀的讀者,立場都可能被作者清晰的思路動搖。作家朱家安便說:「如果你因為網路和新聞而變得越來越反人類,覺得多數其他人都自私自利、愚蠢和惡毒,這本書裡的證據可以把你拉回來,讓你注意到,社會篩選過的資訊如何讓你低估其他人類的品質。」作者在書中不只一次指出新聞之害,所以他建議讀者「當你學習任何東西或者思考任何哲學問題時,只該問自己事實有哪些,那些事實證明什麼是真實。永遠別被自己希望相信的事、或者自以為如果別人信了就對社會有益的事所分心,只要專心一意去看事實是什麼。」這不但是一本堅定我們做人處事可以「心存善念」的好書,同時提醒我們,改善世界的動力,來自你的「信念」--------遙想100年前的文化協會諸君,應抱著類似信念,才有蔣渭水先生語重心長的台灣「臨床講義」;空飄東京街頭的傳單或許對日本人起不了作用,卻持續鼓勵著勇敢的台灣囝仔。【延伸閱讀】《羅格‧布雷格曼:人慈》時報出版╱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