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4 新聞.元氣新聞
搜尋
自體免疫
共找到
609
筆 文章
-
-
2021-03-30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睡不好是失眠還是睡眠不足?專家:2者不是同件事
失眠問題普遍到令人難以置信「我變得暴躁不安,情緒非常低落。我真的很不想承認,但我有時會把我先生叫醒,近乎歇斯底里地大哭。他很貼心,會努力安撫我,他說的話總能讓我平靜下來,真的。折騰到凌晨,我可能會小睡一下,像做夢那樣淺淺地睡,每次醒來都有種心力交瘁的感覺。」克萊兒的狀況就這樣急轉直下,變得愈來愈糟。睡眠不足讓她更難在工作上達成目標,滿足自我期望,導致焦慮爆表,入眠難上加難。「然後我就崩潰了。」她說。失眠患者的寂寞感無可比擬。他們半夜獨自醒來,整個世界都在酣眠。克萊兒用日記記錄自己的睡眠情況,她寫道:「家裡其他人都睡著了。我真的很絕望。試過這麼多方法,每天晚上卻還是會下樓回到客廳,一個人坐在這裡。感覺好孤單,好像看不到盡頭,永遠不會結束。」事實上,她並不孤單。差得遠了。失眠問題普遍到令人難以置信。若你和克萊兒一樣發現自己無法入睡、難以入睡,或醒來時覺得沒睡好,只能說歡迎你加入會員眾多的失眠俱樂部。失眠是最主要也最常見的睡眠障礙,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成人都睡不好,十分之一左右的成人患有慢性失眠,以致長期睡眠品質不佳,白天還會出現疲勞、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和缺乏動力等情況。然而,失眠不只是一種身體病況,也是一種症狀,例如甲狀腺機能亢進或特定藥物治療都會引發失眠。此外,失眠也可能是精神疾病的特徵,比方說焦慮症、憂鬱症或躁鬱症等。事實上,百分之五十的失眠患者都患有精神疾病(但也表示有百分之五十沒有)。失眠是一種正式的醫學疾病,但在沒有其他潛在問題的情況下,這兩個字頂多算是概括的術語。失眠有很多種,雖然聽起來很奇怪,但不是每個失眠患者都有睡眠不足的困擾。有些人的「睡不好」屬於主觀認知,沒有客觀證據支持。我很少請失眠患者到睡眠實驗室進行研究,畢竟一個在家都睡不好的人要是全身覆滿電極貼片躺在陌生的床上,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會被記錄下來仔細分析,肯定更難入眠。不過,若要進一步探究失眠的原因,檢測是否有其他睡眠障礙,我就會請病人到實驗室住一晚。睡眠研究結束後,我會問病人睡得怎麼樣,很多病人都會說「我睡得很不好」,可是一看到睡眠研究結果,才發現眼前這些堅稱自己只睡了一、兩個小時的人其實睡得很好,不僅睡了七個多小時, 深度睡眠也很足。這種類型的失眠稱為「 睡眠狀態錯覺」(sleep state misperception)或「矛盾性失眠」(paradoxical insomnia),而這種現象或可用來解釋為什麼不少失眠患者的睡眠研究結果都很正常,與病患本身的認知有落差。這類患者感受睡眠的方式不一樣,也許他們把重點放在睡眠品質,但睡眠品質無法用「睡眠多項生理檢查」這種標準測量技術來判定;又或者他們的大腦於短暫覺醒(此為正常睡眠的特徵之一)間活動,以致他們將之感知為清醒狀態,而非睡眠研究顯示的深度睡眠。其他失眠患者可能會有睡眠中斷的問題,每晚發作幾次,但總睡眠量正常。有些人就算總睡眠時間減少,深度睡眠量依舊處於正常範圍,這個階段的睡眠非常重要,是修復身體與養足精神的關鍵。失眠和睡眠不足經常被混為一談至於像克萊兒這樣的重度失眠患者,客觀證據在在顯示他們的睡眠時間很短,有時每晚只睡幾個小時。這類病患身上會出現攸關壓力的生物學特徵,即所謂的「過度醒覺」狀態(hyperarousal,或稱過度激發狀態),舉凡神經緊繃、心跳加速、高度警覺、興奮或警戒感等都是過度醒覺的徵狀。一旦遇上壓力,許多激素和神經傳導物質都會發揮作用,緊張或焦慮狀態也會刺激人體中多個系統,導致皮質醇、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濃度上升,尿液中這些激素的分解產物含量也會變多。「過度醒覺狀態」的特徵還包含夜間心率加速、耗氧量增加(表示代謝率更高)和瞳孔放大,反映出交感神經系統活動增強,而交感神經系統正是負責調節「驚嚇、戰鬥、逃跑」反應的主要機制。重點是,實際上睡眠量充足的失眠患者並不會出現這些反應。失眠和睡眠不足經常被混為一談。目前已有很多資料詳述睡眠不足對健康的危害,以及不好好睡覺會帶來什麼樣的負面影響,例如死亡率較高、體重增加、高血壓、糖尿病……不及備載。因此,失眠患者擔心這些問題是很自然的事。幾十年來都睡不好一定會打亂健康,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對吧?事實上,失眠與睡眠不足完全是兩回事。根據睡眠實驗室的研究經驗,睡眠不足的人很快就會開始打瞌睡,清醒時的警覺性測驗表現也不佳;相反地,睡眠時間短的失眠患者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入睡,清醒時也會更加警戒,形成強烈對比。睡眠時間短與睡眠時間正常這兩類失眠患者的大腦都比一般人還要活躍,因此區分失眠類型非常重要。透過造影技術和腦波監測,會發現兩組失眠患者的大腦活動在睡眠期間都有增加的現象,這個結果或可用來解釋為什麼睡眠狀態錯覺患者或睡眠時間還算正常的病人會將睡眠感知為清醒狀態,或一覺醒來依舊精神不濟。不過,只有睡眠時間短的患者才會出現全身活動增強的情況,並伴隨相應的化學和生理特徵(如心率變化等)。雖然從睡眠的主觀體驗來看,大腦活動所受的影響非常重要,但許多攸關失眠的健康問題似乎只有那些睡眠時間短、生理過度醒覺而影響全身(不只是大腦)的患者才會有。認知表現研究結果指出,那些宣稱自己失眠的人與睡眠正常的人在認知能力上並無顯著的差異,但若比較睡眠量正常、甚至睡眠品質差的人與睡眠時間短的人,會發現睡眠時間短的失眠患者有明顯的認知問題。睡眠不足但沒有失眠的人不會出現激素與神經傳導物質活化的現象,也沒有過度醒覺狀態所造成的心血管特徵和相同程度的認知問題。同樣地,分析失眠患者的高血壓與糖尿病風險時,會發現睡眠時間短的患者罹患這些疾病的機率較高,睡眠時間六小時以上的患者則否。此外,睡眠時間短的失眠患者死亡率也略高,但背後的原因似乎不同於睡眠不足的患者。我們知道,睡眠不足可能會導致體重增加,那睡眠時間短的失眠患者只是因為變胖所以才容易罹患糖尿病、高血壓及其他相關疾病嗎?事實上,睡眠時間短的慢性失眠症患者增加的體重和睡眠正常的人差不多。若要說的話,這些病人反而比一般人更不容易發胖,這可能與過度醒覺所造成的化學和生理影響有直接關聯。皮質醇是一種天然類固醇,長期濃度過高可能會誘發高血壓或糖尿病,服用類固醇以抑制免疫系統的自體免疫神經系統患者經常出現這種情況。交感神經系統活動增強與腎上腺素等相關化學物質活化會直接影響心臟和血管,導致血壓無法於夜間正常下降。總體來說,睡眠時間短的失眠會對身體造成影響,讓激素與心血管狀態出現物理變化,威脅個體的健康。睡眠時間合理的失眠患者雖然大腦活動異常,身體徵象卻比較接近睡眠正常的人。遺傳因素在失眠症狀扮演著重要角色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睡眠量少的嚴重失眠患者出現過度醒覺狀態?是因為睡眠時間短造成過度醒覺,還是過度醒覺引發失眠症狀?目前答案尚未明朗。不過,睡眠狀態錯覺患者(即主觀認為自己睡不好但總睡眠時間正常的人)以及沒有失眠但睡眠不足的人體內化學物質濃度上升或神經系統活化的現象相對較弱,表示過度醒覺狀態就是嚴重失眠的肇因。其中遺傳因素扮演著重要角色。很多失眠患者家中同樣有人失眠,雙胞胎研究也顯示有百分之五十七的失眠是遺傳所致,而最近一項研究更找出七個導致失眠的基因,因此,這種過度醒覺狀態可能具有遺傳傾向。新工作、感情問題、家人過世等壓力會讓人出現短暫失眠和過度醒覺狀態,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但若有相關的基因,這種充滿壓力源的環境會讓人更容易處於興奮狀態,無論生物上或精神上都是,就算壓力源解除,這種高警戒或高醒覺狀態仍會持續下去,讓失眠成為一種長期的慢性病。除此之外,心理因素也有一定的影響。正如先前所述,大約一半的慢性失眠患者有潛在的精神疾病,其中又以焦慮症為多,而過度醒覺正是焦慮症的特徵。因此,焦慮本身可能會導致失眠。可是那些沒有焦慮症的人呢?另外百分之五十的患者不是沒有精神疾病嗎?以我的看診經驗來說,大多數失眠患者都沒有恐慌症,白天也不會憂心忡忡,但很多人都有同樣的感受,說自己白天沒事,晚上睡覺時卻開始擔憂,特別是入睡的過程。他們焦慮不安,擔心自己睡不著,整個晚上翻來覆去,掙扎不已,對漫長的夜深懷畏懼。只要一沾上枕頭,臥室在他們眼中就變成酷刑的刑具,是個充滿折磨的地方,完全無法把舒服的床和進入幸福睡眠的快樂聯想在一起。我常聽到病人說:「我一上床就筋疲力盡,可是燈一關,我的腦子就會飛快奔馳,覺得非常清醒。」他們就是在那一刻進入過度醒覺狀態,大腦開始神經緊張,睡眠瞬間變得遙不可及,就像薛西弗斯快要把石頭滾到山頂上,結果石頭從手中滑落,又一路滾下去一樣,他們好不容易快要睡著,機會卻猛然消逝。這種情況持續的時間愈長,他們與睡眠之間的關係就愈糟。不僅如此,這種心理和生理壓力反應增強的狀態還會讓人覺得很難受。除了睡不好之外,失眠患者也會有種瀕死的感覺,除非立刻意識到自己陷入焦慮、著手面對,否則失眠的情況只會更惡化,因為你會開始擔心自己是不是有什麼嚴重的問題。克萊兒就說:「我以前常上網搜尋失眠問題,因為我覺得自己一定得了什麼病。」我問她有沒有特別擔心什麼症候群?她的回答完全在意料之中,因為很多病人都這麼說。「致死性家族失眠症。我相信自己會在六個月內死掉。」致死性家族失眠症(fatal familial insomnia)是一種普里昂病(prion disorder),與庫賈氏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或俗稱的「狂牛症」有關,是由基因缺陷所引起的漸進性神經系統疾病,而且代代相傳,平均發病十八個月後就會死亡。患者會出現失眠問題,病情逐漸惡化,自主神經系統也會有所變異,除了血壓忽高忽低,無法維持正常波動外,還會有出汗和便祕的症狀,並出現譫妄伴隨幻覺和行為改變,到了後期,患者會經常在清醒與睡眠之間徘徊。不過這種病極為罕見,目前已知全世界只有四十個家庭患有此症。這種深信自己患有致命疾病的情況或許反映出失眠患者的焦慮程度及其內心的痛苦,所以有些人才會迅速跳到結論、自我診斷,說服自己得了這種病。※ 本文摘自《夜行大腦》。《夜行大腦》作者:蓋伊・萊施茨納譯者:郭庭瑄出版社:臉譜出版日期:2021/03/04圖/《夜行大腦》書封臉譜提供
-
2021-03-29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冠狀動脈狹窄最常見 4因素中1恐讓你罹心血管疾病更近
回顧過去的一年中,佔據新聞版面的除了新冠肺炎在各國造成的慘烈災情之外,最令大家震驚且印象深刻的無非是一些大家熟悉的面孔或知名人士永遠離開大家的一連串悲傷消息;其中,一位未滿四十歲的企業高層人士愛子於去年底寒流來襲前夕,在台大校園練跑時不幸發生心肌梗塞撒手人寰,更引起各界關注。心血管疾病 年輕人非絕緣體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核子醫學科主治醫師韓登宇表示,一般而言,提到心血管疾病時,大家總是會下意識地跟老年人聯想在一起。根據美國心臟學會統計,在40~59歲的中壯年中,有5~6%的人已經有心血管疾病,而其中更有2~3%的人會發生心肌梗塞;而在20~39歲的年輕人中,雖然發生率不到1%,但也並非心血管疾病的絕緣體,臨床上也不乏年輕人發生心肌梗塞甚至猝死的案例。(推薦閱讀:猝死前身體有警訊! 必知心臟4求救信號才能救命)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 冠狀動脈硬化狹窄最常見韓登宇指出,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高血脂、肥胖、抽菸等,而青壯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也多半具有一項以上的危險因子,偶爾也能遇見少數沒有明顯危險因子的健康案例。值得一提的是,造成青壯年心血管疾病的元兇,除了最常見的冠狀動脈硬化狹窄之外,還包括先天性冠狀動脈結構異常、異常凝血、自體免疫疾病、非法藥物濫用,以及冠狀動脈痙攣等。(推薦閱讀:明明很健康、有運動習慣為什麼會猝死? 醫揪「奪命5症狀」:多數人沒感覺)改變生活型態 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即就醫除了積極改變生活型態或服用藥物的方式克服危險因子之外,韓登宇提醒,若有任何心臟血管疾病方面的症狀,例如胸悶、胸痛、不明原因的氣喘或運動耐力下降等,或是家族中有長輩或平輩在較年輕時發生心血管疾病之家族史,都應該由心臟科專科醫師評估,並進行相關檢查以排除或早期發現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延伸閱讀: ·爬樓梯氣喘吁吁? 小心冠心症報到!醫警示「6大症狀」要警覺 ·過勞、運動為什麼會遇上秒殺級「猝死」? 先天因素別輕忽!心臟內科醫曝「2高峰年齡」
-
2021-03-22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QA/AZ疫苗正式開打!禁忌、副作用、施打流程、疫苗地圖一次掌握
對抗新冠肺炎,全球開始進入疫苗施打的後疫情時代,首批牛津AZ疫苗11萬7000劑也於22日在全台57家醫院開打,許多人關心接種後身體會出現什麼變化?是否有什麼副作用?打了以後是否可以不戴口罩,就能出國了嗎?以下整理疫苗的最新施打進展及QA,讓大家清楚打疫苗後的問題。Q1:第一波疫苗施打對象是誰?指揮中心公布公費疫苗接種對象,目前開放包括風險等級第一的醫護人員,直接照護或採檢確診者及疑似確診者的醫護人員,風險等級第二的非直接照顧者,再來才是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另外,為了備戰7月23日即將開幕的東京奧運,指揮中心已啟動「東奧專案」,將所有參加奧運、帕運、世大運等選手列入首波施打對象。Q2:我適合打AZ疫苗嗎?哪些人不能打?目前新冠疫苗有年齡下限,但沒有年齡上限,18歲以上民眾都可以打AZ疫苗,含65歲以上長者,但兒童青少年不建議施打,主要是因為臨床資料少,至於懷孕或哺乳中婦女不建議優先施打,需先專業評估。慢性疾病患者施打比不施打好,但若是屬於治療中甚至急性期,就不建議施打;自體免疫系統疾病患者,如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患者、在做免疫治療的病人不建議施打。 Q3:我對雞蛋或牛奶過敏,可以接種COVID-19疫苗嗎?目前COVID-19疫苗並未含雞蛋或牛奶的成份,故對雞蛋或牛奶過敏者,並非COVID-19疫苗接種禁忌症。Q4:打疫苗兩劑之間要隔多久?AZ疫苗第一劑和第二劑間隔需八周以上,若三月廿二日開打第一劑,最快五月中下旬可打二劑,如果不小心接種兩劑COVID-19疫苗但間隔不足,不建議再進行補接種。此外,疫苗六月十五日到期,預計最晚四月十五日前一定要打完,才能順利銜接兩周後的第二批接種。此外,接種COVID-19疫苗,應與其他疫苗間隔至少14天,不建議與其他疫苗同時接種。Q5:我可以前後兩劑施打不同廠牌的疫苗嗎?不建議兩劑施打不同廠牌疫苗。如果不小心使用了兩劑不同廠牌的COVID-19疫苗,也不建議再進行補接種。Q6:施打疫苗的流程為何?打完後該注意什麼?各醫院必須特別設立疫苗接種門診,接種前除了要確認沒有對疫苗成分過敏,也沒有發燒或急性感染症狀,並量測體溫、血壓,經醫師評估狀態適合才可接種。民眾施打完還要到旁邊的休息區休息30分鐘,確定沒有嚴重的副作用之後才可以離開,接種後將拿到黃色的「接種紀錄卡」記錄接種廠牌、日期以及接種的醫師姓名及接種者簽名等,健保卡上也會貼上紫色的「疫苗註記貼紙」。Q7:AZ疫苗有什麼副作用?注射部位疼痛、疲倦、頭痛、肌肉痛、畏寒、關節痛,僅不到8%會出現發燒症狀。Q8:打疫苗後身體若嚴重不適,保險有賠嗎?民眾若因施打疫苗產生副作用而住院治療,已投保的醫療險都可理賠,醫療險對門診理賠的定義是要動手術,但如果只是輕微的發燒、頭痛則不賠。Q9:疫苗接種點有哪些?該去哪查?指揮中心設置新冠疫苗接種地圖「COVID-19防治一網通」,提供AZ疫苗地圖全台接種點,57家醫療院所一次看(https://antiflu.cdc.gov.tw/Covid19#),優先接種對象可即時查詢所處位置附近,選擇接種新冠疫苗的地點。Q10:疫苗後續接種時程為何?預計今年6月能取得200萬至1000萬劑疫苗,進入第二階段,提供65歲以上長者接種,合約院所預估為300到750家。第三階段是9月全面開放到最後一類實施對象,合約院所估計由750家擴增至1500家。Q11:政府還有採購哪些疫苗?何時會到貨?政府現在向AZ採購1,460萬劑疫苗(含COVAX額度)、莫德納(Moderna)500萬劑(預估五、六月抵台),兩國產廠家各500萬劑加上500萬劑開口合約,共計近4,000萬劑,國產疫苗則是預計在Q4可擴大供貨。
-
2021-03-22 科別.心臟血管
醫病天地/心血管疾病年輕化 無故胸悶胸痛要注意
心血管疾病年輕化,北市聯合醫院醫師韓登宇表示,20至39歲年輕人中,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約1%,但臨床上,不乏年輕人心肌梗塞猝死案例。造成青壯年心血管疾病元兇,除了最常見的冠狀動脈硬化狹窄外,還包括先天性冠狀動脈結構異常、凝血異常、自體免疫疾病、非法藥物濫用,及冠狀動脈痙攣等等。韓登宇指出,一般提到心血管疾病,總下意識與老年人聯想一起,根據美國心臟學會統計,40歲到59歲中壯年,6%已有心血管疾病,其中更有2至3%會發生心肌梗塞。20至39歲年輕人非心血管疾病絕緣體。韓登宇說,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高血脂、肥胖、抽菸等,青壯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多半具有一項以上危險因子,偶爾也能遇見少數沒有明顯危險因子的健康案例,減少心血管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青壯族群不可忽視的重要課題。韓登宇表示,除積極改變生活型態或服用藥物方式,克服危險因子外,若有心臟血管疾病症狀,例如胸悶、胸痛、不明原因氣喘或運動耐力下降等,或家族有長輩或平輩在較年輕時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家族史,都應由心臟科專科醫師評估,並進行相關檢查,以排除或早期發現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韓登宇說,不到40歲且過往自覺健康的人,也有可能已患有潛在心臟與心血管疾病而不自知。醫師提醒,若有任何症狀千萬不可輕忽大意,應立即向專科醫師求助。另外,民眾也要養成運動習慣,戒除菸、酒、檳榔等不良習慣,並定期做健康檢查。
-
2021-03-19 癌症.皮膚癌
摳不掉以為濕疹差點癌變 北榮光動力療法抗皮膚癌利器
一名68歲白人男性,頭頂上原有數十個微癢紅色皮疹, 起初以為是濕疹,自行買藥擦不見好轉,隨著皮疹逐漸擴大,呈現粗糙鱗屑不規則的灰色斑塊,「摳都摳不掉」,才來皮膚科求診,切片確診為「日光性角化症」,因病灶數量多、範圍大、邊緣界線也不清楚,與醫師討論後決定接受「光動力療法,經過兩次治療後,病灶明顯改善,皮膚也恢復以往的健康。台北榮總皮膚部主治醫師何翊芯表示,日光性角化症好發中老年人,在台灣65歲以上罹患皮膚癌的族群中,日光角化症約占20%至30%,盛行率約0.1%,是皮膚科相當常見的癌前病變,主要跟慢性陽光照射有關,由於男性不愛防曬,盛行率多於女性,大部分沒症狀僅略有稍癢感,常被誤以為濕疹。傳統上,治療日光角化症多透過冷凍、電燒、汽化雷射或是手術切除,但何翊芯說,若患處範圍大、邊界不清楚或長在耳朵、眼睛、私密處等不易治療的部位,就可考慮光動力療法,已獲美國食藥署核可,歐盟也視為皮膚原位癌及多種表淺皮膚癌的第一線治療準則。光動力療法主要包含三大元素:感光劑、光、氧,何翊芯示範,先在患處塗上感光藥物,在遮蔽光的前提下先等藥物累積2-3小時,再利用伍氏燈確認病灶有無確實吸收後進入照光階段,以特定波長激發感光藥物讓氧分子引發反應,將可殺死對細胞有毒性的單態氧、自由基,因為對正常細胞傷害小,副作用輕,療程只要15-30分鐘,不需麻醉、住院,當天即可回復正常作息。光動力療法自去年導入北榮臨床約一年多,目前有八名病患接受此療法,何翊芯表示,除了兩名日光角化症,也有砷中毒引發皮膚癌病患,包括一名70多歲的嘉義阿嬤,長期食用深井水導致慢性砷中毒,在手腳、四肢甚至肛門出現皮膚病兆後確診,還有長期服用來路不名中藥導致砷中毒引發鱗狀上皮細胞癌。除了皮膚癌,光動力療法也適用難治的青春痘或病毒疣,何翊芯表示,此療法雖然沒有健保給付,但藥費約兩萬多,療程一次約八千元,兩週後通常會進行第二次治療,接下來就是三個月的追蹤,整體花費平均3萬左右,病患不用承受傳統侵入療法帶來的痛苦,也可搭配手術、放療化療合併使用,除了光敏感、自體免疫疾病患者不建議外,不失是相關皮膚病患者一個安全、舒適、有效選擇。
-
2021-03-18 科別.耳鼻喉
喉嚨痛是感染、胃酸逆流還是癌症?醫師:同位置潰瘍2周沒好是警訊
喉嚨痛原因可大可小 未好轉應就醫檢查 喉嚨痛是耳鼻喉科最常見症狀之一,發生原因可大可小,該如何警覺與其他健康問題有關?義大癌治療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施佑蓁受訪表示,若是感冒引發的喉嚨痛,大多會自行痊癒。倘若等待觀察未好轉,就應盡快就醫,以免忽略其他疾病的潛在影響。 施佑蓁醫師表示,口腔構造複雜,感染是引起喉嚨痛的常見原因之一,如扁桃腺發炎或扁桃腺周圍膿瘍,會造成病人喉嚨腫痛,且聲音像含滷蛋般模糊不清。此外,腸病毒或其他病毒感染,也可能引發喉嚨破皮,喉部出現一顆或多顆破洞,導致難以吞嚥或連續多日疼痛。 喉嚨痛吞嚥困難是腫瘤?斷牙未處理恐癌變 特定的喉嚨痛症狀,也要懷疑與惡性腫瘤有關。施佑蓁醫師指出,若本身有抽菸、喝酒、吃檳榔等習慣,出現特定位置的喉嚨痛,且2周以上沒有改善,有可能是腫瘤造成的潰瘍。包括下咽癌、喉癌、口腔癌,都會引起局部固定的疼痛感。醫師提醒,這種喉嚨多會造成患者吞嚥困難,或是咽喉阻塞,病人只能吃軟爛的麵粥。或是引起聲帶麻痺、喝水嗆到、聲音沙啞等症狀。 施佑蓁醫師提醒,口腔內部的反覆潰瘍,如果一直沒有痊癒,建議就醫檢查找出原因。臨床上有女性病人沒有抽菸、飲酒、吃檳榔等習慣,卻因斷牙未處理,在口腔中反覆摩擦導致黏膜潰瘍,最後演變為口腔癌。口腔內同一處潰瘍2周沒有好轉,應盡快至耳鼻喉科就診,接受詳細檢查。 胃酸逆流也會喉嚨痛 亂吃消炎藥恐加重症狀 耳鼻喉科門診中,慢性咽喉炎也是常見喉嚨痛原因,而慢性咽喉炎與胃酸逆流關係密切。施佑蓁醫師說明,這種病人往往先在診所就醫,服用消炎藥後症狀未徹底改善,於是再到大醫院求診,大多具有類似生活型態,包括易打嗝、胃脹氣、愛喝咖啡、茶葉、汽水、手搖飲、醋酸飲料;喜歡吃甜食、蛋糕、辛辣等重口味。因胃酸長期反覆逆流導致喉嚨不適。與腫瘤引起的喉嚨痛相比,這類喉嚨痛患者吃飯不成問題,聲音沙啞症狀時好時壞,可由病史、生活習慣初步判斷。 要真正解決慢性咽喉炎,還須從治療胃酸著手,施佑蓁醫師指出,胃食道逆流反而不能吃消炎藥,以避免胃酸分泌過多,得從根本改善飲食、介入胃藥來處理。尤其不少人吃飽後習慣立刻躺平,也容易增加胃食道逆流。如果晚上平躺時特別容易咳嗽,感覺喉嚨一直有東西湧上來,醒來時喉嚨疼痛,也要考慮胃食道逆流的可能。 喉嚨反覆破皮是免疫問題?上吸吸道窘迫速就醫 喉嚨破皮也可能引起喉嚨痛症狀,可能原因包括睡眠、心情、壓力大、病毒感染,或是自體免疫疾病。施佑蓁醫師解釋,抗體本用於對抗外來病原體,當自體免疫有問題時,就可能造成抗體敵我不分、自己人打自己人,進而攻擊口腔黏膜,導致咽喉、舌頭、上顎等處出現破皮,若反覆出現這種情形,可檢驗自身抗體協助找出原因。 喉嚨痛合併特定症狀,有可能是危及性命的急症。施佑蓁醫師指出,如果喉嚨痛合併呼吸喘、吸不到空氣或是咽喉水種、過敏,發出尖銳的喘鳴聲,像有人掐住脖子發出的聲音時,要當心是否為上呼吸道窘迫。若是合併持續發燒、琉血等,可能會造成血液嗆進肺臟,引起吸入性肺炎和呼吸道困難,應該盡快就醫檢查。 喝鹽水助消炎減喉嚨痛?吃鳳梨檸檬恐更嚴重? 坊間流傳喝鹽水等方法,能幫助喉嚨消炎、緩解喉嚨痛。施佑蓁醫師表示,鹽水其實沒有殺菌功能,也無法緩解喉嚨疼痛。要促進喉嚨傷口癒合仍須靠自身抵抗力,建議感冒或喉嚨痛時多休息。如果是胃食道逆流引起的慢性咽喉炎,更要避開檸檬、鳳梨等食物,以免胃酸分泌過多、加重喉嚨不適。 施佑蓁醫師建議,平日飲食均衡、作息正常、睡眠充足、注意口腔衛生,可幫助避免感冒引起喉嚨痛。另外可以補充維生素C、鋅等礦物質與維生素,維持身體抵抗力。抵抗力不佳族群如老人、幼童、睡眠品質差者,較易感冒過久,導致如鼻竇炎、中耳炎、肺炎、腦膜炎等併發症。自覺症狀一周未好轉就應該就醫。發燒可觀察三天內是否頻率、時間有改善趨勢,避免延誤治療。 《延伸閱讀》 .秋冬手腳冰冷、咳不停?醫教按摩、生薑泡腳助改善! .流感、感冒差在哪?醫:出現這情況就盡早檢查!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3-17 科別.風溼過敏免疫
光毒症、全身性間殖炎?陳文茜曝遭怪病攻擊 醫師這樣說
財經節目主持人陳文茜近日在臉書透露,5年前自己進入免疫系統疾病末期,出現了「光毒症、全身性間殖炎」,不但腳趾發黑、微血管破裂,痛苦不堪,感慨「還能活10年嗎?」風濕免疫科醫師表示,光毒症應是光敏感症,但沒聽過間「殖」炎,較可能是間「質」炎,確實可能因自體免疫問題引起,一旦確診,除了配合藥物控制,也建議患者作息規律、飲食正常。陳文茜2019年罹患肺腺癌開刀治療後,近期又透露自己的健康狀態,表示從出生到現在六十多年來,一直有疾病跟著,日前氣溫驟降10度,兩個小腿至腳,微血管幾乎全破裂,腳趾呈黑色,體內器官遭到免疫系統攻擊,她甚至用了光毒症、全身性間殖炎兩種病狀,表達已進入免疫系統疾病末期。所謂光毒症,台北榮總內科部主治醫師曹彥博認為,應是指「光敏感」,是一種對光過敏引起的皮膚疾病,過敏原為光線,皮膚天生敏感或女性雷射、去角質保養後會引起;也可能因自體免疫系統造成對紫外線的反應過度。至於「全身間殖炎」?曹彥博說臨床上只聽過「間質性肺炎」,也是自體免疫系統可能引發的症狀,嚴重的畫會導致俗稱菜瓜布肺的肺纖維化,但都得透過影像判斷才能確診。針對陳文茜自己聲稱已進入自體免疫系統「末期」,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葉國偉則說明,免疫系統疾病沒有所謂初期、末期,就是一種長期慢性疾病,通常是不明原因出現抗體攻擊自身,若攻擊到血管會發炎、血小板低下,四肢末梢神經若不佳可能血栓,沒處理好真的苦不堪言。基隆長庚醫院暨情人湖院區皮膚科醫師許仲瑤表示,因自體免疫系統造成微血管破裂?「應指有血管發炎類的紫斑。」臨床上可能是雷諾氏症。由於陳文茜2019年曾因肺腺癌開刀治療,醫師表示,癌患治療過確實會造成免疫低下,可能因抗原突變合併自體免疫疾病的發生。自體免疫疾病很多類型,類風濕關節炎、紅斑性狼瘡、乾癬等,許仲瑤表示,無論如何,一旦確診,患者要配合用藥,不要突然停止,等病情穩定再考慮慢慢減量,生活作息則要維持正常、早睡早起,飲食更要健康攝取。
-
2021-03-14 名人.吳佳璇
吳佳璇/你所不知道的假病患研究
常有人問我,精神科醫師怎麼做診斷?其實,提問者的潛台詞是:你們很少抽血,又不太排檢查,要怎麼區分正常與異常?猶記得25年前,初出道的我總回答:「精神疾病的大腦沒有生理性病變,CT或MRI照不太出來啦。」不過,為了通過專科醫師考試,當時我K了很多病因研究,明明有包羅萬象的腦部影像與基因學發現,只是未定於一尊。「照不出來啊?」提問者難掩失望。「也不能這麼說,很多研究發現患者腦部有變化。但台灣的健保規範並不包括這些實驗性檢查。只要醫師受過充分訓練,仔細問診,根據症狀變化和發病過程,就可以做出準確診斷。」我用初生之犢充滿信心的語調作結。「那你對羅森漢恩實驗有什麼看法?」不只一位青年學子問。大衛‧羅森漢恩(1929-2012)是一位美國心理學家,1973年任職史丹佛大學時,曾在第一把交椅的期刊《科學》發表過一篇文章,直指當年的精神病院無法執行有效診斷,區分正常與瘋狂。根據論文,他召募了3女5男,臥底進入12家美國精神醫療機構,陳述相同症狀,便輕易獲得入院許可,且這些假病患一旦過關,舉止就恢復正常。醫護人員由於抱持著刻板印象,未能識破他們的真面目;反而有三位臥底被真病人懷疑,其中一位甚至被指著說,「你根本沒瘋,你是記者或教授,只是來探察院內情況。」這篇論文「像一把利劍,刺進精神醫學的心臟」,讓否定精神疾病真實性的「反精神醫學運動」陣營士氣更旺,政府迫於壓力,陸續關閉當時環境不佳、且收容大量病人的精神病院。嗅覺敏銳的出版社也和羅森漢恩火速簽約,希望出書再掀一波高潮。弔詭的是,羅森漢恩並未如期交稿,被出版社告上法院;且終其一生,也不再從事相關課題研究。不過,單單《失常之地的正常人》一篇論文的威力,已使精神醫療炸鍋,許多人模仿假病患研究,前仆後繼潛入精神病院。直到2019年,記者蘇珊娜‧卡哈蘭(Susannah Cahalan)根據論文出版前留下的檔案,和羅森漢恩30年職業生涯保存的文件,並透過日記、未出版書稿(就是和出版社對簿公堂那本)、過去的演講影音檔、報章雜誌報導,還有親訪數百位認識他的人(包括兩名臥底),出版了《大偽裝者》一書。發現研究本身漏洞百出,甚至捏造實驗數據。羅森漢恩本人不僅是其中一名假病患,且為求入院,陳述了極其嚴重的病情,不似論文發表所言。更糟糕的是他還擅自刪除一名假病患數據,可能因為他對潛入醫療院所的評價極其正面。後來也成為心理學教授的哈利‧藍多坦承,身為假病患,他對用心照顧的醫療人員很愧疚,甚至「出院」時在研究日誌寫下,「我會懷念這裡」……卡哈蘭認為,假如《科學》的編輯意識到這麼多違反研究倫理的行為,八成不會接受羅森漢恩的文章。因為自身罹患「抗NMDA受體自體免疫型腦炎」,輾轉求醫得過不同精神科診斷的經驗,卡哈蘭出版了《我發瘋的那段日子》(2013),廣獲好評。而今再接再厲,以《大偽裝者》指出,坦然承認自己所知有限,才能不斷進步。而羅森漢恩所摧毀的信念----對醫療、照護者、診斷和機構,卻是決定精神醫學存亡的關鍵。【參考讀物】我發瘋的那段日子╱2015╱行路出版大偽裝者╱2021╱大牌出版瘋癲文明史╱2018╱貓頭鷹出版
-
2021-03-10 醫療.自體免疫
慢病主題館【風濕免疫】施昀廷:風濕免疫患者也是過敏兒!補對地方才不會出錯
2021年是庚子年,六氣主氣是太陽寒水。從跨年至今適逢幾個寒流來襲,很多民眾的腰和膝蓋,也如同天氣警報器般苦苦哀嚎,對寒流超過敏,紛紛至各中西醫院所報到。許多僵直性脊椎炎和類風溼性關節炎等的風濕免疫患者們行動更是困難,尤其晨間僵硬的情況嚴重!究竟風濕免疫疾病在中醫觀點中有什麼解方呢?(推薦閱讀:自體免疫危機) 【風濕在中醫的概念】 風濕免疫科的患者們是因自體免疫系統失常,導致好壞不分,攻打自己的器官。風濕免疫科患者,以類風溼性關節炎及僵直性脊椎炎為多數。但大家對「風濕」的概念可能似懂非懂,其實風濕是自然界的六種氣候「六氣」中的「風、熱、火、濕、燥、寒」裡的兩氣,如果因為過或不及(例如太熱或太寒)就稱為「六淫」,大多經由肌表或口鼻侵入人體而引起外感病,多與季節、居處環境有關,例如春季多風病,夏季多暑病,長夏多濕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台灣沿海地區多濕熱病、北部冬天多寒濕病等。《黃帝內經.素問》裡有提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痺,其風氣勝者為行痺,寒氣勝者為痛痺,濕氣勝者為著痺也」,風寒濕痺就是一般簡稱的風濕病,或風濕關節炎,另有熱淫造成的熱痺。這些該怎麼區分呢?像是僵直性脊椎炎的遊走性疼痛,就是風的性質,風善行而速變;寒主收引,會使經脈肢體屈伸不力,像晨間的晨僵現象就與寒有關;濕性重濁黏膩,會卡在關節纏綿難解使其變形腫脹疼痛,如類風濕關節炎的手足指變形腫脹;火熱易耗氣傷津,使發炎情形更甚,如痛風的關節紅腫熱痛。 【中醫治療原則】所以,中醫治療風濕免疫疾病的方法,不是一味止痛和消炎,而是根據患者體質和疾病的特性,加上當時氣候,由內而外,扶正並祛邪,熱者寒之,寒者熱之,祛風除濕,搭配合適飲食和生活作息,以達標本同治,恢復身體的陰陽平衡。例如晨僵嚴重者可用葛根、狗脊;關節發炎腫脹者,則可用知母清熱退火;關節濕重者可用薏苡仁除濕等。除了中藥也可以食補,例如羊肉爐、麻油雞、薑母鴨等,這些都是祛寒食補,但麻油雞比較容易上火,如果發炎情況較嚴重,就容易火上加油。所以,不管是食補還是開立處方,最好先諮詢合格中醫師,才不會吃錯補錯。【慢病報你知】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慢性病佔最多項目。罹患慢性病的日子該怎麼過?慢病好日子有營養、運動、用藥、照護、治療五大主題,以專欄或影音輕鬆呈現,每個月不定期寄送,提供最生活化又最專業的資訊給你。聯合報和你一起好好過日子!🔔加入臉書社團🔔加入會員,訂閱電子報【延伸閱讀】-施昀廷/中藥傷腎?這成分比硃砂還早禁-藥師陳瑪波/吞藥丸喝符水 腎像濾心大堵塞!-小藥師健康營養資訊/亂吃綜合維他命 小心更傷腎!
-
2021-03-09 養生.抗老養生
鳳梨解毒、助睡眠,還能護肝?營養師揭日常養肝要點
最佳綠葉吳孟達(達叔)日前因肝癌過世,除了演藝圈痛失英才之外,許多從小看他電影長大的影迷更是大呼難過。肝癌向來是台灣人十大癌症的熱門,近年來推廣肝病三部曲(肝病、肝硬化、肝癌)已讓許多民眾重視自身健康,但肝臟的確是沉默的器官,多到晚期才有明顯症狀,治療手段十分有限,但除了肝病為主要大宗之外,營養師叮噹表示,事實上不健康的作息及飲食也會傷害肝臟。肝臟四大功能 解毒、代謝、膽汁、凝血肝臟的四大功能為解毒、代謝、膽汁生成與排泄、凝血功能。營養師叮噹說明,肝臟的解毒功能主要把脂溶性毒素轉變為水溶性,並將其溶於血中,經由尿液或糞便排除;同時肝臟掌管醣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激素合成代謝及運輸,其中又以醣類儲存代謝及蛋白質合成最為重要;另外製造及分泌膽汁,幫助脂肪消化吸收;還兼製造凝血因子。肝功能異常 常見原因為病毒性肝炎一般人的健檢中都會抽血檢驗肝功能,主要測量血液中的肝酵素(GOT、GPT)、蛋白質和膽紅素等含量,從而評估肝臟或膽道功能,檢測是否出現感染、損傷或炎症。若肝功能數值異常時,應先尋求肝膽胃腸科醫師的意見,營養師叮噹表示,有可能會導致數值異常的原因有常見的病毒性肝炎(B肝、C肝)、脂肪肝、代謝症候群、酒精、藥物、自體免疫疾病。養肝聖品鳳梨 解毒、抗氧化、助睡眠在肝臟健康時,應好好保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盡量睡眠充足。飲食上需注意多攝取蔬果、蛋白質,營養師叮噹提到,鳳梨即是絕佳的養肝水果,它富含維生素B群、C、錳、鐵、鎂等礦物質,B群可幫助肝臟解毒,維生素C可抗氧化,幫助消除自由基,錳跟鐵協助人體自行製造抗氧化酵素,鎂更可以幫助睡眠,好好睡覺修護肝臟。除了睡眠充足與飲食之外,營養師叮噹提醒,也要注意控制體重避免過胖,減少代謝症候群的威脅;減少精緻糖份攝取,避免脂肪肝;同時避免過度飲酒、少加工醃漬物、避免吃進發霉食物。
-
2021-03-08 醫療.消化系統
血便不一定是痔瘡!便祕突緩解也可能是腸炎警訊
30多歲李先生是位上班族,平時工作繁忙,經常腹痛腹瀉伴隨血便,但自認是壓力大,才出現類似腸躁症或痔瘡症狀,於是自行買成藥服用,不料日前突然腹痛劇烈送院急診,這才發現竟然是腸穿孔導致腹膜炎,緊急進行手術切除部分腸道,所幸術後恢復良好,但李先生卻未規律回診追蹤,導致半年後再度腸道穿孔,只好二度手術,再切除一段腸道。臺中榮民總醫院外科陳明正醫師表示,年輕患者出現腸穿孔並不尋常,而且短短幾個月內還出現兩次,腸道遭切除一大半,後續經精密檢查,李姓患者確診為克隆氏症,因腸道發炎嚴重,才導致腸道數度穿孔,所幸接受生物製劑及抗發炎藥物治療,病情控制穩定、體重回升,目前已經恢復正常工作。便血警訊不一定是痔瘡 便祕突然緩解也不能大意陳明正醫師表示,克隆氏症和潰瘍性結腸炎皆屬於發炎性腸道疾病,這類自體免疫疾病因免疫過度反應導致腸道發炎,典型症狀包括反覆腹痛腹瀉、血便、體重變輕及發燒。其中,血便警訊容易讓人聯想到痔瘡,事實上,兩者差異仍有跡可循,陳明正醫師分析,因痔瘡出血時,顏色鮮紅,出血量較多;至於發炎性腸道疾病,則血便顏色呈現暗紅、出血量少,排便有黏液並常伴隨腹痛、腹瀉,患者易感到「裡急後重」,也就是頻繁地想上大號,但每次只解出一點點。另外,由於腸躁症也有腹痛、腹瀉現象,也容易和發炎性腸道疾病混淆,但兩者差別在於腸躁症不會出現血便、體重減輕等症狀。此外,長期便秘突然緩解也不能大意,陳明正醫師分享,過去曾治療一名長期有便秘困擾的年輕女性,平均每2至3天才解便一次,卻突然排便變得正常,只是排便伴隨黏液、偶有痔瘡出血,後來因排便黏液增加,就醫接受大腸鏡檢查,這才發現是潰瘍性結腸炎作祟。陳明正醫師提醒,長期便祕突然改善,乍看是好現象,但對患者卻是警訊,因此,凡是原來的排便習慣突然改變,不管是過度頻繁腹瀉或過少導致便秘,皆務必要提高警覺。治療也要達標 腸道黏膜癒合為新目標發炎性腸道疾病好發於20至35歲以及40至60歲,多是學生或上班族等中壯年族群,鑒於飲食西化、工作學業壓力,這個年齡層的人常見腸躁症或痔瘡作怪,但觀察國內發炎性腸道疾病發生率逐年增加,因此當血便出現時不可不謹慎,如腹瀉持續三周、伴隨血便且體重變輕,建議儘速就醫,必要時搭配大腸鏡檢查,以判斷是否為發炎性腸道疾病。陳明正醫師分享,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治療目標,已不單是緩解症狀,而是提升至達到腸道黏膜癒合的新目標,也就是藉由內視鏡監測,患者腸道黏膜沒有發炎而且完全癒合。現有治療發炎性腸道疾病藥物包括5-ASA抗發炎藥物、類固醇、免疫抑制劑、與生物製劑。相較於傳統療法的廣域性治療,生物製劑屬精準型治療,陳明正醫師說明,據現有資料顯示,及早使用生物製劑,不僅可幫助病人緩解症狀、達到疾病控制,避免再手術風險。腸道慢性隱形殺手 規律治療無所遁形發炎性腸道疾病目前成因不明、症狀呈現多元,甚至可能併發腸道外症狀,但這個病雖然棘手,最危險的是患者未規律回診、沒能持續治療,陳明正醫師提醒,如腸道持續嚴重發炎,恐導致腸道狹窄、腸穿孔、廔管或膿瘍等,嚴重者恐需切除腸道,可能導致「短腸症候群」,需長期仰賴靜脈輸液來補充營養,甚至進行小腸移植。陳明正醫師指出,發炎性腸道雖猶如慢性腸道隱形殺手,從確診到治療皆需長期抗戰,唯有遵循醫囑、規律回診、持續治療、定期檢查,同持維持正常作息、規律運動及良好飲食習慣,才是「腸」保健康的不二法門。參考資料:1. Abraham C and Cho J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N Engl J Med. 2009 Nov 19;361(21):2066-78.2. Ramos GP and Papadakis KA. Mechanisms of Disease: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Mayo Clin Proc. 2019 Jan;94(1):155-165.3. Seyedian SS, et al. A review of the diagnosi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thods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J Med Life. 2019 Apr-Jun;12(2):113-122.原文:腹瀉血便、便祕突然緩解 皆可能是腸炎警訊搜尋附近的診所:內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21-03-07 該看哪科.婦產科
坊間流傳不孕症偏方 護理師:有需求直接去婦產科就診
現代人拚事業容易晚婚,又加上許多夫妻深受不孕所擾,遲遲懷不上孩子,日前有對結婚超過4年的夫妻,婚後積極備孕但一直沒有好消息,到部桃婦產科不孕症門診就診後就懷上龍鳳胎。護理師提醒,關於不孕症,坊間雖然有許多謠傳偏方,不過建議民眾直接到婦產科檢查,切勿病急亂投醫。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4A病房羅玉琴表示,有一名在北市擔任教職的37歲陳姓女老師,和在竹科工作的老公德先生結婚超過4年,肚皮始終都沒有好消息,陳老師也曾到醫學中心及診所的生殖中心進行評估及試管療程,都沒有成功,經由住桃園的長輩建議,才到部桃婦產科不孕症門診試試。門診就醫經婦產科劉政賢醫師檢查後,診斷為不明原因的不孕,劉政賢指出,不明原因的難孕症,是指排除已知的不孕原因,如女性輸卵管阻塞、排卵困難、男性無精、寡精症等,考量陳老師年紀已大,決定直接進行試管療程。劉政賢說,試管療程使用長效及短效針劑刺激卵巢排卵並搭配口服黃體素,定期返診追蹤卵泡,經人工生殖技術的取卵及植入胚胎,讓陳老師一次便成功懷上雙胞胎,並在部桃醫護團隊細心照料下,於懷孕滿38周因有產兆入院剖婦產,平安順利產下一對健康漂亮又健康的龍鳳胎。陳老師家裡一次增添2個新成員,全家忙得不亦樂乎。羅玉琴也提醒,造成婦女不明原因的不孕原因,可能來自年紀、自體免疫、不明的微小精卵異常、精卵受精困難、子宮內膜異位症,或是心理、工作壓力等等因素,訪間很多謠傳偏方,常讓人不孕婦女急病亂投醫,不僅傷身又傷心,在現今醫學及科技發達的世代,建議受不孕症困擾及煩惱的夫妻,應先找婦產科醫師檢查,更要調整心情、適度運動及均衡飲食才能使成功率提升。
-
2021-03-07 科別.新陳代謝
愛吃甜食、油炸物易得糖尿病? 醫揭「關鍵原因」:小心還會傳給下一代
人只要一肥胖,就會產生胰島素阻抗,胰島素分泌的品質會變差,但為了維持血糖平衡,胰臟就得不斷加倍做工分泌胰島素,最後日漸衰退,再也無法分泌足夠的胰島素,血液中的血糖會因此 上升,糖尿病就來報到了。糖尿病是吃出來的 年齡層有下降趨勢近10年來, 因飲食引起的糖尿病年齡有逐漸下降的趨勢。新陳代謝科醫師石光中表示,現在門診中偶爾可看到11、12歲的糖尿病患,主要因為青少年偏好高熱量飲食,愛吃炸雞、薯條等油炸食物,也愛吃蛋糕、喝含糖飲料等甜食或糖化食物,還有在電腦前久坐、少運動,造成過度肥胖,因而年輕小胖子得到第2型糖尿病的人數是第1型的6倍之多。 糖尿病典型症狀 多喝、多吃、多尿、體重減輕糖尿病的血糖通常都是慢慢高起來的,如果血糖只是超過到126mg/dl,身體多半不會有不舒服的情形,也因此大多數糖尿病初期病人是沒有症狀的,不少人還是經由健檢才發現自己已經罹患了糖尿病。若血糖沒有好好控制,當血糖值超過 200~300mg/dl時,由於血糖逐漸上升又 無法充分利用,腎臟於是會忙著將無法利 用的糖分排到尿液中,連帶體內的大量水 分也被排出,就會出現多喝、多吃、多尿及體重減輕「三多一少」的嚴重糖尿病典型症狀。 遺傳+飲食失控 易得第2型糖尿病多數民眾認為,糖尿病與遺傳有關,這必須要看是哪一型的糖尿病。石光中說明,第1型的糖尿病不會遺傳,因為其主要為病毒及自體免疫疾病短時間內攻擊所致;第2型糖尿病則會遺傳,若父母都有糖尿病,子女很難躲得過,對糖尿病來說,基因是可怕的因子,罹病只是遲早的問題,只要活得夠久,都會有這個問題出現,但飲食控制及運動可以延緩糖尿病的發生。雖然第1型糖尿病並非因飲食所引起,但仍需要飲食控制,有些病患發病時年齡還小,若正值青春期發育需要營養,這時多不會在飲食上限制太多,可以靠打多一點劑量的胰島素來平衡。 第1型糖尿病控制不佳 恐出現急性併發症第1型糖尿病如果控制得不好,較會出現糖尿病急性併發症的症狀,最怕酮酸中毒,這是一種代謝性的酸中毒,當人體無法使用血糖時,脂肪會大量的分解作為能量,導致副產物酮體的大量製造,同時體內因脫水無法有效將這些酮體排出,導致濃度變得過高因而中毒,嚴重時會有致命的危險。相較之下,第2型糖尿病比較不易有急性症狀出現,不致於突然出現酮酸中毒的情形,而是易有慢性症狀,例如剛開始會口乾舌燥、體重減輕、多喝、多吃及多尿等,但若處理不當,嚴重時仍會引起高血糖高滲透壓症候群,進而導致電解質不平衡、心律不整、意識喪失,甚至會休克。 低血糖發生原因多 隨時留意血糖狀況為上策「低血糖」是血糖低於60mg/dl,無法供應身體細胞在正常生理活動所需的能 量,患者會出現發抖、顫動、冒冷汗、心悸、脈搏加速、皮膚濕冷、臉色蒼白、有飢餓感、頭暈、全身無力等症狀,甚至昏迷,嚴重的低血糖會產生永久性腦損傷及後遺症,例如記憶力喪失、學習能力差等,還會致命,所以,不可輕忽低血糖帶來的危險。要預防低血糖,首要找出原因,探究是否口服降血糖藥、胰島素使用過量、延誤用餐時間、運動過度未補充食物、罹患腎臟及肝臟等疾病,或是為了減重而減少攝取熱量,而沒有同時減少口服降血糖藥及胰島素。石光中建議,糖尿病患最好隨身帶著血糖機,隨時注意自己的血糖狀況,有助於找出低血糖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加以預防。 預防低血糖發生 日常飲食時間要注意糖尿病平時也要注意不可空腹運動,若大量或長時間運動前,需要進食點心,吃東西也要定時定量,不要間隔太久,熱量也吃得差不多最好,吃完東西後量血糖,看吃進東西是高GI值 (升糖指數)還是低GI值,並記錄下來,做為飲食參考。另服,用降血糖藥後不可相隔太久時間進食,生病時,如果食慾不好,飲食攝取量不足,需以補充水分及碳水化合物為主,記得隨身攜帶方糖或糖果,以備冒冷汗、全身無力,低血糖時服用,床頭也要放些糖,以備夜間低血糖時使用。 延伸閱讀: ·糖尿病服用降血糖藥會變胖? 醫師曝生活「1元凶」小心血糖狂掉 ·糖尿病打胰島素表示變嚴重了?長期使用傷肝腎? 沒這回事!醫師列3個需使用情況
-
2021-03-06 癌症.抗癌新知
腳麻、背痛竟是腎癌轉移!專家建議打擊癌細胞有效方法
60歲的許先生,因右下背痛、右腿痠麻至骨科就診。經核磁共振影像檢查發現,右側薦骨有一顆超過6公分的腫瘤,本以為是骨癌,切片證實為腎細胞癌晚期合併遠端轉移,腎臟也有一顆約2公分腫瘤,確診為腎細胞癌第四期。面對晴天霹靂的消息,許先生仍相信醫師會幫忙治癒。收治個案的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蕭子玄表示,因患者使用一線標靶藥物治療反應不佳,經溝通調整用藥,合併使用免疫療法控制癌細胞擴散。 經過1年半治療,腎臟的惡性腫瘤縮小許多,再配合手術切除萎縮的薦骨腫瘤,目前順利康復出院,病情控制良好。但他仍提醒患者,需定期回診追蹤,以避免癌症復發。腎臟常見的惡性腫瘤 初期無症狀蕭子玄表示,腎細胞癌為腎臟實質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好發年齡為40至70歲。腎細胞癌初期通常無任何症狀,大多是因為其他疾病,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時無意中發現。腎細胞癌臨床症狀相當多變,當出現血尿、腹部腫塊、腰痠背痛、貧血、體重減輕等症狀時,代表腫瘤期別較晚。他特別提醒民眾,若有上述症狀千萬不可大意。晚期腎細胞癌治療 標靶藥物+免疫療法目前,腎細胞癌發生原因尚未確定,通常與吸菸、肥胖、藥物濫用、長期接受血液透析或接受過腎臟移植者、染色體異常,和環境及職業因素有關。腎細胞癌主要以手術切除為主,若為晚期且合併遠端轉移,則建議以標靶藥物治療。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葉士芃則表示,免疫療法可搭配標靶療法治療癌症,藉由可辨識癌細胞並活化自體免疫細胞的特性,幫助病患徹底消滅癌細胞。為預防癌症發生或降低癌症傷害,兩位醫師提醒,除了實踐健康生活型態外,也應定期接受癌症篩檢,以便在癌症早期,就能揪出病灶,爭取最佳治療時機。 諮詢專家/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 蕭子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 葉士芃
-
2021-03-0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疫苗是打進猴子病毒 「6種人」施打前小心
我國首批20萬劑AZ疫苗,上午10時25分搭乘韓國航空KE-691班機運抵台灣桃園機場。AZ疫苗至成本低廉,價格親民,且運輸過程不用特殊冷鏈,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這隻疫苗其實是將把不會造成人體致病的猴子腺病毒打入體內。Q:AZ疫苗是打進猴子病毒,我會生病嗎?A: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玉成介紹,AZ疫苗是載體疫苗,使用的病毒載體是猿猴腺病毒,不會造成人類感染。其他病毒作為載體,帶著可產生新冠病毒棘蛋白的基因,打入人體後,引發針對新冠病毒棘蛋白的免疫反應。Q:我適合打AZ疫苗嗎?A:振興醫院感染科主任李明政提醒,AZ疫苗屬於減活性疫苗,基底是腺病毒,雖然活性大幅降低,自體免疫系統疾病患者,如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患者、在做免疫治療的病人不建議施打,改打非活性mRNA製程的莫德納疫苗較好。林口長庚副院長邱政洵說,目前新冠疫苗有年齡下限,但沒有年齡上限,兒童青少年不建議施打,主要是因為臨床資料少,懷孕或哺乳中婦女不建議優先施打不代表不能施打,需先專業評估。慢性疾病患者施打比不施打好,但若是屬於治療中甚至急性期,就不建議施打。Q:各國AZ疫苗接種65歲以上長者不同調,長輩可打AZ疫苗?A:英國最新接種研究,發現70歲以上長者接種AZ疫苗保護力隨時間增加效果比BNT疫苗好;80歲以上長者,不論接種BNT疫苗或AZ疫苗,可降低八成住院率;我國凡18歲以上民眾都可以打AZ疫苗,含65歲以上長者。Q:AZ疫苗真的保護力較低,副作用高嗎?A:指揮中心日前已提供一表格,為AZ疫苗平反,該疫苗最常見的副作用為注射部位疼痛、疲倦、頭痛、肌肉痛、畏寒、關節痛,僅不到8%回出現發燒症狀。三軍總醫院副院長、前疾管署長張峰義強調,年輕人接種AZ疫苗後,確實較易出現發高燒或頭痛等副作用,但症狀通常約一天之內改善樂觀認為,「現在正是台灣接種好時機」。不建議施打:1.自體免疫系統疾病患者2.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患者3.在做免疫治療的病人4.兒童青少年5.慢性疾病患者治療中甚至急性期不建議優先施打不代表不能施打,需先專業評估:6.懷孕或哺乳中婦女
-
2021-03-01 科別.消化系統
拉肚子變瘦是因排掉宿便?醫:當心「代誌大條」
● 急性腸胃炎後體重減輕,恐是發炎性大腸炎上身● 細菌性急性腹瀉造成水瀉,體脂肪、蛋白質不受影響● 避免腸胃炎影響生活,勤洗手避免細菌、病毒連上牌桌三天,20多歲的小華(化名)熬夜熬到雙眼掛上熊貓眼,準備迎戰第四天時,凶猛的急性腸胃炎上門,只要一起身就得立刻跑廁所,原本的聚會統統取消,年假後半段都在床上躺著,不得動彈。她心想,既然嚴重腹瀉,年後應稍微減重,可亮麗重回職場,沒想到站上體重計,竟完全沒有變化。醫師:腹瀉變瘦 錯誤觀念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健康管理部主任朱光恩表示,許多人以為腹瀉會使體重減輕,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若是急性腹瀉卻造成體重減輕,反而「代誌大條」,不僅要擔心可能非單純的急性腸胃炎,而是較為嚴重的發炎性腸胃炎,還可能是自體免疫疾病所致。急性腸胃炎 排掉的是水分朱光恩解釋,急性腸胃炎大多一到二天症狀就會趨緩,患者僅需要讓腸胃道休息一天,不要再進食,大多可以不藥而癒,急性腸胃炎的腹瀉表現,常會讓人誤以為排掉長期堆積在體內的宿便等,以達到體重減輕的效果。實際上,體重要出現變化仍與體脂肪有關,急性腸胃炎排掉的頂多是水分,不足以撼動體重。腹瀉1周掉2公斤 提高警覺朱光恩指出,若導致腹瀉的原因不是細菌或是病毒,而發炎性疾病,如潰瘍性大腸炎、克隆氏症,就可能會讓體脂肪流失,這類腹瀉會長達二周以上,屬於反覆性腹瀉,腸道發炎使蛋白質流失。提醒要特別留意,若是不斷腹瀉後,體重一周內減少超過2公斤,就必須提高警覺,恐怕不是單純的急性腸胃炎。想要防範急性腸胃炎,最好「勤洗手」,即可避免罹患細菌性或是病毒性腸胃炎。病毒性腸胃炎好發的季節,是在每年的11月到隔年的3月之間,以輪狀病毒、諾羅病毒、腺病毒為主。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的監測,今年第五周(1月31日至2月6日)急診急性腹瀉就診達4819人次,較2018至2020年同期為低。朱光恩表示,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因急性腹瀉送急診的人數也大幅變少。腸胃炎飲食守則●吃乾飯勝於吃粥米飯熬久會出現酵素反而容易刺激腸胃蠕動●吃蘋果別削皮蘋果皮是天然止瀉劑,腸胃炎期間可吃適量●溫開水配鹽巴添加鹽巴的水可協助補充電解質●溫水+運動飲料溫水與運動飲料各半,可補充腹瀉後流失電解質●避免喝奶製品奶製品易刺激腸胃道,且容易脹氣不利於恢復資料來源/新光醫院胃腸肝膽主治醫師朱光恩製表/陳雨鑫
-
2021-02-22 癌症.其他癌症
別以為不痛代表不嚴重 無痛性血尿3%至6%為癌症
●頻繁出現無痛性血尿,泌尿道罹癌風險高●疼痛性血尿,可能是尿道炎、膀胱炎、腎臟發炎或尿路結石●泌尿道癌症,常見泌尿上皮癌、攝護腺癌及腎臟癌67歲金先生(化名)是熱愛工作的媒體人,平時喜歡找朋友遊山玩水,參加飯局把酒言歡,偶爾叼根菸,緩解高壓工作。金先生退休後仍到處參與公益活動,在一次活動結束後,回家呼呼大睡,隔日起床解尿發現尿液顏色變紅,接連幾次尿中都帶有血,因沒有不適,就不以為意,後來一連幾天都是這樣,他才開始擔心到泌尿科檢查。檢查發現膀胱惡性腫瘤金先生排尿時並不感覺疼痛,也無灼熱現象,也沒有服用抗凝血劑或攝護腺肥大用藥,尿液檢查顯示,尿中有明顯多量紅血球,卻沒有白血球過多發炎現象;靜脈尿路攝影檢查卻發現,膀胱裡有個不正常陰影,進一步內視鏡檢查顯示,有一個直徑約三公分的膀胱腫塊。經膀胱腫瘤刮除手術治療,病理報告顯示為惡性腫瘤,還好腫瘤尚在初期,沒有轉移到身體其他淋巴結或器官,金先生恢復正常,解尿也不再有血尿情形。血尿就是尿中有血的意思,排除女性經期引起的出血和因吃含紅色色素蔬菜水果產生紅色尿液後,如果實質性驗到尿中有血,需考慮泌尿道出血的情形。注意是否有用抗凝血劑血尿分疼痛性和無痛性二種,疼痛性血尿通常代表泌尿系統有發炎或阻塞情形,可能是尿道炎、膀胱炎、腎臟發炎或尿路結石阻塞等狀況。無痛性血尿首要考慮是否有使用抗凝血劑,尤其心血管疾病患者大部分有服用類似阿斯匹林類藥物,有時劇烈運動後也會產生血尿情況。無痛性的出血還可能隱藏大問題,臨床上特別要注意,例如攝護腺肥大出血或自體免疫疾病攻擊腎臟造成腎絲球腎炎血尿,其他則要考量是否有泌尿道罹癌可能性,常見有泌尿上皮癌、攝護腺癌及腎臟癌,大多數不會有疼痛情形,有些只會偶爾發生一次就停止,因此多不以為意延遲就醫。無痛性血尿3%至6%為癌症無痛性肉眼可見血尿,約有3%至6%會被診斷為癌症,年紀愈大比率愈高。如果合併反覆性血尿、男性、癌症家族史,長期抽菸環境、暴露於化學染劑、有慢性泌尿道感染或腎病變者,要更加留意泌尿上皮癌可能性。血尿是身體警訊,別以為不痛就代表不嚴重,有血尿情形一定要就醫,接受進一步檢查。
-
2021-02-18 科別.消化系統
重要警訊別忽視!糞便檢查有潛血 這種腹瀉不單純
腹瀉伴隨血便,問題恐不單純!三十多歲的王先生是位上班族,去年開始偶爾出現腹痛、腹瀉症狀,原本以為是腸躁症,但到院進行糞便潛血檢查,卻發現潛血反應,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竟然確診為潰瘍性結腸炎,讓王先生大感意外。鹿港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林成行醫師表示,腹痛、腹瀉是腸胃炎典型症狀,一旦出現慢性腹痛、腹瀉、甚至血便就要當心,必須進一步檢查,以確認是腸胃道出血、自體免疫疾病或大腸癌等病因。像上述王先生所罹患的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因腸黏膜持續發炎導致潰瘍而造成出血,嚴重時,肉眼可直接看到血便,但症狀較輕微時,必須透過糞便潛血檢查以偵測出血與否,如未妥善治療,放任腸道出血,可能導致患者貧血、身體愈來愈虛弱。棘手腸炎難確診 五管齊下揪病因發炎性腸道疾病根據發病部位不同區分為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氏症,林成行醫師進一步說明,潰瘍性結腸炎侵犯範圍涵蓋直腸、結腸,深度達黏膜層為主,以連續性病灶呈現;至於克隆氏症侵犯的區域既深又遠,範圍則從口腔、胃、到腸等涵蓋整個腸胃道,其中約七成病灶會發生在小腸,病灶可能深達黏膜層、黏膜下層、肌肉層等,以跳躍性病灶表現。發炎性腸道疾病之所以棘手,因為患者症狀時好時壞,又易與腸胃炎或腸躁症混淆,若未提高警覺,可能歷經數月到數年,甚至出現腸道狹窄、穿孔、瘻管、膿瘍等嚴重併發症才得以確診。正因為發炎性腸道疾病病情如此複雜且患者症狀表現不一,現階段無法靠單一檢查確診,醫師需綜合病史、症狀,搭配抽血檢查、糞便檢查、影像檢查、內視鏡檢查以及病理切片,再予以診斷。不只止瀉!黏膜癒合防併發症 才是理想治療目標林成行醫師指出,治療發炎性腸道疾病並非單純止瀉,而是一場長期抗戰,應分為短、中、長期治療目標,初期為緩解腹痛、腹瀉、血便症狀;中期則應以降低發炎指數、促進腸道黏膜癒合為主;長期則希望病理切片未觀察到發炎現象,達到腸道黏膜癒合以降低併發症風險。發炎性腸道疾病現有傳統治療包含抗發炎藥物、類固醇、免疫調節劑等,近年隨著生物製劑問世,藉精準治療以減少併發症發生、需要手術的機會。王先生確診後隨即接受治療,腸炎症狀逐步獲得改善,但他卻輕忽潰瘍性結腸炎的嚴重性,任意停藥導致舊疾復發,腹痛、血便症狀再現,必須緊急住院,讓他不敢在任意「自」療。後續治療時,因擔心類固醇副作用,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卻出現胰臟炎,後來決定改採生物製劑治療,症狀逐漸好轉,後續追蹤,腸道黏膜逐漸癒合,疾病獲得穩定控制。林成行醫師提醒,發炎性腸道疾病雖無法治癒但可以控制,如果自行停藥,未定期回診追蹤,腸炎容易反覆發作,嚴重者恐導致腸子穿孔、纖維化、狹窄,甚至可能癌化;不僅如此,還可能提高腸道外症狀併發風險,如肝炎、胰臟炎、虹彩炎、關節炎、皮膚病變,提醒病友,唯有遵循醫囑、定期回診、規律用藥、維持良好生活習慣,才是「腸」保健康的關鍵。原文:
-
2021-02-18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手腳冰冷屬陽虛 中醫調理改善
50多歲陳先生常感手腳冰冷,且怕冷,經服用幾個月「溫陽散寒」和「疏肝解鬱」等藥物後,症狀緩解許多,再也不用擔心被別人說是「枝仔冰」了。常見手腳冰冷的原因,包括貧血、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心臟功能差、周邊血管阻塞、微血管對冷敏感,或自體免疫疾病如雷諾氏現象等。中醫界定為「手足厥冷」範疇,並根據個人體質對症調理改善。若有手腳冰冷、怕冷、倦怠、容易腹瀉與骨節疼痛者,多屬於「陽氣虛弱」者,可適時飲用桂圓、紅棗與老薑沖泡的茶飲,並搭配服用較溫補的藥物,例如理中湯、四逆湯。若是手腳冰冷,不會往上延伸超過手肘和膝蓋,且容易緊張、失眠、常嘆氣、胸悶、心悸、頻尿者,多屬於「陽氣鬱阻」,平時可喝玫瑰花茶,中藥則可服用加味逍遙散、四逆散為主。若手腳冰冷,但怕熱、容易汗出、便祕、口乾舌燥者,多屬「熱邪內鬱」,可適當食用綠豆和菊花,中藥則搭配服用白虎湯或承氣湯。若平常面色較痿黃或蒼白者,下眼瞼淡白、舌頭淡白、腹痛、貧血、容易喘促和頭暈,且在冬天或下雨天症狀較嚴重者,多屬於「血虛寒凝」,可適時服用羊肉和紅棗,中藥則會搭配服用當歸四逆湯或歸耆建中湯。若手腳冰冷,體型偏胖、胸口有痰感、口苦、黏膩感者,平常可吃山藥、陳皮、四神湯,治療則會給予二陳湯。若有三高或周邊血管阻塞者,平常可吃山楂、蓮藕等食物,中藥則以服用補陽還五湯或血府逐瘀湯為主。改善手腳冰冷方法,除中藥治療外,冬天要帶帽子、睡覺穿襪子,平常少吃冰冷食物,適量補充蛋白質,更要多運動、維持規律作息。
-
2021-02-16 科別.腦部.神經
腦動脈瘤無聲不定時炸彈 婦駕車陷昏迷醫籲控制血壓
14日年初三,在台東熱門景點池上伯朗大道有汽車衝入稻田,引起遊客圍觀。事後家屬說明,40多歲的女駕駛是因為腦部動脈瘤破裂導致昏迷才出事。花蓮慈濟醫院醫師許晉譯說,腦動脈瘤是「無聲的不定時炸彈」,好發在50到60歲,以三高慢性病患者為好發族群,若能控制好血壓,形成動脈瘤的風險就會下降很多。花蓮慈濟醫院高齡整合照護科主治醫師許晉譯表示,動脈瘤最主要形成的原因有兩個,一是血管壁相對脆弱,第二個是失控的高血壓造成血管向外突出。血管脆弱有可能是先天基因問題,後天原因也常跟動脈硬化有關,而動脈會硬化,與抽菸、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年紀大等原因有關係。不過,即使患者年紀大或者血管壁相對比較脆弱,只要好好控制血壓,形成動脈瘤的風險就會下降很多。動脈瘤的好發年齡約在50至60歲,三高慢性病患者尤其是有抽菸習慣的人為好發族群,許晉譯強烈建議三高慢性病患者戒菸,避免這個有多重危害性的隱形殺手。此外,血管長期處於發炎狀態者,例如某些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血管壁相對較為脆弱;還有有動脈瘤家族史的人,特別是一等親之內,都要格外留意有沒有這類疾病的可能。許晉譯說,動脈瘤不一定會破裂,動脈瘤的大小、形狀、位置、血壓是否獲得控制,是否戒菸,都是影響動脈瘤破裂的關鍵因素。平均來說,每100位動脈瘤患者,每年大約有1位患者動脈瘤破裂,如果控制得好,動脈瘤破裂的風險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高。多數動脈瘤患者都沒有症狀,只有少數人有頭痛或者複視的症狀。若擔心自己患有動脈瘤,可以透過健康檢查方式做評估。許晉譯提醒民眾平常保持規律的的生活作息、多運動維持血管彈性,有三高的慢性患者要別注意控制高血壓,且強烈建議建菸,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可以降低動脈瘤產生的風險。
-
2021-02-16 新聞.健康知識+
「癌症只是數字遊戲」得癌的機率很大程度取決於一事
【文、圖/選自奇光出版《免疫解碼》,作者麥特.瑞克托】如果你突然受傷,例如,踩到棍子或被罐頭邊緣割傷了手,這件事會引發一波波的緊急維生行動。紅血球湧向現場開始凝結把血止住。來自各地的細胞進入破口啟動分裂。這些細胞包括免疫系統細胞、嗜中性白血球和巨噬細胞。傷口癒合的專家莎賓娜.華納(Sabine Werner)形容這就像急救人員到達現場一樣。「發生緊急事件,透過血塊封住。」那裡的免疫細胞要對付的是「細菌、真菌、病毒,它們全部都可能存在。」中性粒細胞產生「蛋白酶」(proteases),細心的讀者現在知道那是一種酵素。這些酶有點像手榴彈,會在某些細菌上打洞,「積極地殺死它們。細菌也被嗜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所吞噬。」華納說。清潔溜溜。除了嗜中性白血球外,還有第二個絕命殺手。它的名字名列記不住的名稱中,它叫:活性氧分子(reactive oxygen species,簡稱ROS)。只要記住這點:它很討厭。活性氧分子中有一種叫過氧化氫,巨噬細胞和嗜中性白血球都可以合成這個化學物,然後用它在傷口進行殺戮。嗜中性白血球和其他殺手不僅清除細菌或其他可能的感染,它們還殺死周圍組織。這就是為什麼在受傷後,即使傷口很小,也會在受傷幾天後加重疼痛和發炎。因為你的免疫系統已經用工業強度的化學藥品進行了房屋清潔。該區域「其他的東西」都被清除,留下焦土一片。然後在死寂之地,巨噬細胞進入吞噬餘燼。建築工人幾乎很快就搬進來。在九○年代初期,華納研究了這種現象,注意到傷口部位促進生長的信號會在一兩天內增加十倍。體內發生了什麼可以這樣迅速復元? 要求細胞迅速分裂並補充組織的信號從何而來?她熱烈地追求答案。請想一下這種轉變有多劇烈。一瞬間,你被鮪魚罐頭割傷的手指就被特警隊打掃乾淨了,然後在幾個小時內,整個建構施工完成,殺人機器就退場了。這對整體健康系統的意義何在?「傷口以這麼快的速度反應,我感到非常興奮。」她思忖。她還不了解陰暗面。當然,這些重建程序各自都有複雜的語言命名。就如「纖維母細胞」(fibroblast,又稱「成纖維細胞」)是一種刺激組織再生的關鍵細胞,是能增殖移居到定點的心臟細胞,具有各種用途。這些細胞能被巨噬細胞發送的信號吸引,要注意的是,它顯示巨噬細胞的另一面。這些巨噬細胞雖是「大胃王」,但在刺激新組織的生長中也能發揮作用。當纖維母細胞聚集在一起時,它們形成結締組織,這是新舊組織間的橋樑。在傷口部位,新組織呈顆粒突起,因此叫做肉芽組織。非常重要的是,這些組織是由傷口邊緣出現的血管餵養的,這是為新組織做的真正餵食管。新組織是一種頑強的網狀結構,一種纖維狀基質,正如華納與合著者在論文中寫的,它可以防止病原體的侵襲, 並且「最後修復階段需要生長因子,它也是生長因子的匯聚池;也有不同細胞被引到傷口位置,它也為這些細胞提供支架。」生命慶典中的某個特定聚會場所爆炸了,先清除碎屑,接下來是基底建設和架起鷹架,然後才開始重建。但是,正如許多建案一樣,必須獲得許可。身體必須接受建造的東西是「自己的」。這個地方若出現任何會致病的異物都將被摧毀且不再重建。這是危險的必然結果。一旦獲得許可讓新細胞被餵養,就注定它們會被認為是「自己」,就會讓它繼續建設。但問題是,新細胞並不一定是自己,它們有時是癌細胞。因此,促進健康組織生長的因素似乎也促進了腫瘤生長。自從一八六三年德國科學家魯道夫.維爾蕭(Rudolf Ludwig Carl Virchow)觀察到:「慢性刺激和之前的受傷是腫瘤發生的前提。」華納在演講中引用了另外兩個同樣有見解的引文:「腫瘤產生很可能擋不住。」這是蘇格蘭醫師亞歷山大.哈多爵士(Sir Alexander Haddow)在一九七二年發表的評論。然後有麻塞諸塞州病理學家哈羅德.德沃拉克(Harold Dvorak)的觀察,他在一九八六年說:「腫瘤是治不好的傷口。」這些智慧之語已經過實驗室實驗得到有力證明。幾十年前有一個用小雞呈現的生動實驗。這個在柏克萊做的實驗是在小雞身上注射一種已知會致癌的病毒。這一針可以打在皮下或肌肉中,但無論打在哪裡,這一針都會造成很小的傷口。一兩週內,在打針處會出現腫瘤,小雞會在一個月內死亡。研究人員合理地認為傷口與腫瘤的生長有關,並想出了第二個實驗來證明。這次,他們只感染了小雞的右翅,不感染左翅。同時,他們刺破了右翅。瞧,腫瘤長在注射部位和另外一翅有傷口的地方,腫瘤在有受傷但沒有注射感染的翅膀上長出來,長出來的時間多花了約二十%。非常清楚地,傷口對促發腫瘤扮演某種角色。到了一九九○年代,華納開始將各條線索拼在一起。華納等人發現了為什麼吸菸、採煤礦或日光浴等事容易致癌的解釋。每個活動都會傷害組織並破壞DNA,當組織受損時,免疫系統會介入清理該部位,並幫助刺激新組織的生長。但問題在於,當DNA受損時,正在生長的新細胞可能是惡性細胞,其中一些是自己構成的,但與自身有差異,表現就如癌症。這些細胞不按身體的正常規則行動,而遊走在邊界。這些因素全加在一起後,就得到受免疫系統保護甚至培育的癌細胞。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某些自體免疫失調患者有得癌的風險,因為自體免疫失調會導致慢性組織損傷。一旦出現傷口,也就是醫學界所說的出現損傷,細胞就會分裂。它們當然要分裂,因為需要新組織。但當新細胞分裂時,很可能出問題。每一個細胞分裂都是一次錯誤的機會,也就是突變。例如,某段DNA可能複製得不對,這事常常發生。幸運的是,在大多數情況下,這種突變沒有影響,因為細胞會死亡或很快被吞噬。突變變得太異常,以致細胞無法生存,因為它缺乏生存基本的基因物質,然後巨噬細胞出現,吃了垃圾,故事結束了。其他狀況,突變是由免疫系統負責的,因為細胞已變得根本就是個異類,成為潛在的問題,所以用轟的或用炸的把它炸毀、破壞,然後吃掉,故事也結束了。但有時候,這種突變非常微妙。細胞具有足以生存的基因物質,且完全像「自己」,並不會被免疫系統認出有問題。有些情況,免疫系統還對它做過測試,但認為它就是自我,不能放著不顧。這並不是說這種細胞一定是癌。單個突變的細胞極可能不是癌。華納向我解釋說,細胞要轉變為癌細胞至少需要經歷五到十個不同的基因突變。不僅如此,要成為「完美的癌細胞壞蛋」,DNA還需要在不同區域發生特定的隨機基因突變。就像,會活下來且變成癌症的突變細胞已經變出能向免疫細胞發送信號的能力,它的指令是:不要攻擊我,請保護我,把我養大。「它們的分泌能改變免疫細胞的因子。」華納告訴我。舉例來說:「巨噬細胞不再引起發炎了,它們反而保護癌細胞並刺激血管生成。」這是癌細胞利用免疫系統的關鍵時刻。癌細胞不斷增長,被悄悄保護著,有血管餵養,甚至被纖維網絡守護。腫瘤「一直平穩前行,看不見它卻不斷增長。」CTLA-4的開創性研究者艾利森如此說。但是隨後,「在某個時候,〔腫瘤〕達到了一定的大小,氧氣和食物都不夠了。」艾利森解釋,它們對生長環境來說已經變得太大。「它們開始死亡」,巨噬細胞進入, 發生吞噬作用,腫瘤碎片被清理,免疫系統開始提供更多的生長基礎設施,就像要癒合傷口所做的一樣,同時間CTLA-4 還關上了攻擊犬。這是免疫系統造成的惡性循環,沒別的好說的。免疫系統開始餵養和培育癌細胞。微妙的防禦已經轉向攻擊你。全部加起來就是,得癌的機率很大程度取決於某人受傷的頻率,又是受哪一種傷。這只是數學。簡單來說,更多的傷意謂更多的細胞分裂,也就有更多發生危險突變的機會。讓我們一探世上最大殺手的狀況。人在抽菸時,肺部脆弱的粉紅組織內會形成微小傷口,向肺部注入數千種化學物質,其中很多不僅破壞DNA,還干擾DNA的修復。同時,免疫系統的警察和救火隊出現,傷口癒合的過程開始了,開始造新細胞。就這樣一而再、再而三,抽了一根又一根,年復一年。(吸菸是一種長期活動,和偶然從篝火吸入的不同,直接從火吸入的化學物較少。)以吸菸的情況而言,惡性細胞得到餵養和保護,且保護與餵養它的是一開始清理傷口的同樣系統,這套系統也確保沒有病原體在那裡造成傷害。這些新細胞中有一些是造錯的,被認為是異己。也出現某些正確隨機的突變組合,它們活得下來且很像自己。以上各種各類,讓免疫系統,這個為捍衛我們而建立的系統,成為腫瘤的促進者和保護者。再次提醒一個重要關鍵,癌症只是數字遊戲。傷口越多,突變和發炎越多,罹患癌症的可能性越大。這就是抽菸這類事為什麼如此危險的原因,每抽 一口都會增加風險。同樣地,沒有塗防曬的日光照射也為傷口和發炎提供另一個機會,加上紫外線直接誘發突變,更增加皮膚癌發展的機會,還包括特別危險的黑色素瘤。其他進入人體的毒素,無論是食物毒素還是化學毒素,也會造成傷口,發生損傷,就算再小再輕微,都需要修復,再來就是炎症和重建。每次輕微侵擾都是細胞分裂和免疫系統反應的機會,雖然原意在清理,但也可能引發癌症上身。基於數學的確定性,吸菸者幾乎肯定會在某個時間點罹癌。如果你是吸菸者,也許現在身上就有癌細胞。實際上,很可能已經發展成癌了。但大多數的情況,因為缺乏基因改變的準確類型,特別是無法藉由歸化免疫系統而增殖,癌症的存在並不表示癌症會紮根。不做此類高風險行為的人罹患癌症的可能性要小得多,或說,我們還不會那麼快得癌。但是,如果我們壽命夠長,數學也會追上我們的。事實是,人到最終還是會有癌細胞的,就算滿口稱讚免疫系統做的權衡取捨,但最終還是會發展成癌症的。因為演化,才讓這種可能性存在,甚至才讓癌症可以生根。原因很簡單:在短期內,它願意冒著突變的風險只求立刻重建組織。畢竟,還有什麼其他選擇?讓你的組織出現一個洞?讓你的身體一點一滴被缺口刀傷弄得殘破脫落嗎?細胞分裂是必須的。突變、癌症是細胞分裂的副產品。死亡之所以注定,這是原因之一。但這種動態也是對抗癌症的關鍵,這就是艾利森利用CTLA-4 要做的。第二個重大的概念發現是讓它幫助修補免疫系統,讓免疫系統轉而支持生命。
-
2021-02-16 新聞.生命智慧
為了把病人救回來...醫連夢裡都在問,到底哪裡沒注意到?病人:我都有看見你陪著我
「郭醫師你聽我講,你真的不能太忙,你一天開那麼多刀,怎麼有辦法顧每一個病人呢?以後要改進知道嗎?」秀美上氣不接下氣的對我講了這些話,我緊握著她的手跟她說:「我知道了,你安心,我一定會好好的把你治好,你安心喔!要加油。」我慢慢退出病床旁邊的急救圈,讓外科加護病房的醫師和護理人員靠近秀美,他們繼續對秀美實施該有的治療。給她氧氣,在她的右頸部插上中央靜脈輸液管線,並且注射大量強心 劑、碳酸氫鈉,以及氯化鈣,來穩定她的酸中毒和心跳不穩定。就在大家手忙腳亂穩定秀美的生命跡象時,我注意到病床旁邊的生命徵象記錄器顯示, 秀美的心跳愈來愈快,每分鐘高達一百四十幾下,但心跳的強度卻愈來愈弱,而且不時出現不 整脈 ,以及不正常的心臟收縮。血氧濃度也從剛來急救室的百分之九十,漸漸下降到百分之八十五、百分之八十。我馬上告訴外科急救室的陳醫師說:「可能要插管比較安全。」於是陳醫師囑咐護理人員 準備氣管插管。怎麼會突然間就停止心跳?我們幫秀美打了鎮定劑方便插管,突然間,心跳就變得亂跳起來,出現心室顫動和心搏過速的現象。這顯示心臟即將進入無法代償,接下來就會造成心跳停止,病人會因而死亡。陳醫師立即將氣管內管插好。這個時候心跳戛然停止,記錄器上心跳成一直線。一群人立即將病人的衣服拉開,開始實施體外心臟按摩。強烈的胸部擠壓按摩聲在空氣中瀰漫著,大家屏住呼吸、非常緊張。一旁的心搏復甦器、電擊器也已經準備好了,壓了一分鐘,看心跳還是沒有恢復。因此,急救室的醫師立即施予心臟體外電擊。當高伏特的電流傳過秀美的心臟以及身體,她的整個軀體跳了起來,心臟跳了幾下又停止。於是醫師們只好再輪流進行體外心臟按摩,並且按照一定的時間注射強心劑和碳酸氫鈉,來穩定酸鹼平衡,讓身體裡的細胞維持恆定。我在一旁看著急救室的醫護人員急救了大概五分鐘,心頭一涼,怎麼會這樣?但是我必須撐下去。所以我一個人走到外科急救室外,對秀美的丈夫和小女兒說:「情況很不樂觀,秀美剛剛心跳停止,我們正在急救中,不知道能不能拉得回來。」秀美的丈夫神情非常倉皇,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嘴唇顫抖。他拉著我的手說:「郭醫師,怎麼會這樣子?剛剛從電腦斷層室檢查回來,一路上我握著她的手還是溫暖的,怎麼會突然間就心跳停止呢?你一定要救救她,你要救救她。」我點點頭說:「我們一定會盡力,你放心,在這邊坐著休息一下,通知孩子們趕快過來陪一下媽媽,不知道能不能看到最後一面,但是我們一定會盡力。」就這樣,我逃離了與秀美先生和她女兒見面的現場,回到外科加護病房,並且參與秀美的急救工作。急救進行了十五分鐘,當陳醫師放開手,發現秀美的心跳回來了,而且非常強。我握住秀美的手,心中默默的禱告著:「秀美你要撐下去,旁邊的我們都在努力著,病房外面有你的先生,還有在路上趕來的女兒們,他們都會陪著你一起渡過這個難關,你要堅強撐下 去。」我不知道秀美能不能聽到我心中吶喊的這幾句話,但是看著記錄器上她那強而有力的規則 心跳,我漸漸的安心,秀美應該有機會可以活下去了。病人第二次進行腎造瘻取石術這是發生在二○一八年一月的一個星期二。秀美是我的老病人,她在二○一七年五月,曾經因為右側腎結石到門診,我幫她進行了經皮腎造瘻手術,將她的結石拿得很乾淨。此後,秀美因為有一些風濕性關節炎以及C型肝炎,同時在院內的風濕免疫科以及外科接受進一步治療。秀美的身體十分硬朗、個性活潑,住在臺東成功的小鎮;她喜歡交朋友,參加地區的社團活動,是一個非常好動的中年婦女。因為住在成功,不方便常常來花蓮返診,所以當秀美在去年一月回到門診追蹤檢查時,赫然發現她的腎臟又長出另外一顆結石。而這顆石頭伴隨著腎臟輕微的發炎,讓她常覺得右腰有點痠痛。秀美因為自體免疫的疾病和治療的關係,腎功能不是很好,所以她很擔心這顆結石會造成她腎臟出口阻塞而影響腎功能,因此,她到我的門診,希望能夠像以前一樣用手術方式取出結石。經皮腎造瘻取石術在泌尿科醫師而言,是例行的手術方式。由於結石太大,無法使用體外震波碎石術,或是經尿道軟式輸尿管鏡碎石術來處理。所以,必須從腰部,在超音波指引下先做造瘻,再從這個造瘻口取出結石。這種手術是每位泌尿專科醫師應該要會,而且做得很好的。不過這種手術也潛藏著一些可能的併發症。例如,病人如果有出血傾向,凝血功能不佳,手術後可能會造成比較嚴重的出血;或是病人有細菌性的腎盂腎炎,在沒有控制好的時候,就貿然接受手術,手術當中可能會使細菌擴散到全身,而引發細菌性敗血症。當然手術當中也可能因為麻醉或其他的因素,導致一些併發症,這些都是我們可以預防,但是不希望發生的。雖然如此,手術做多了,還是難免會碰到一些併發症。不過在手術之後,仔細觀察病人狀況,給予適當的治療,其實併發症都可以很快解決,不會產生嚴重的後遺症。腎臟結石手術卻心跳停止,少見且不妙就在秀美從急診室的電腦斷層檢查送回外科加護病房,大家開始準備幫她做緊急處置的時候,她居然發生了心跳停止的嚴重狀況。這種心跳停止的狀況,可能是來自於出血後,大量輸液所產生的心肺功能代償失調;第二個可能是大量且快速的輸血,造成電解質不平衡,所引起的心臟跳動不穩定,而產生的心跳停止。不過,當心跳停止的時候常常會造成全身血液循環受到影響,造成嚴重缺氧、組織壞死,加深酸中毒的危機。雖然在第一時間有氣管插管輸送氧氣,以及體外心臟按摩和電擊,讓心臟功能恢復了過來。但是十五分鐘的缺氧,卻使得腦部血液循環受到影響。我們檢查了秀美的瞳孔,發現已經兩側都放大,對光沒有反應,我心裡暗叫一聲:「不妙!」但看著她強而有力的心臟跳動,又不禁期望秀美還是有機會可以活下去。畢竟一個腎臟結石的手術,造成這樣子的心跳停止的後果是非常少見,而且不應該發生的。但是既然已經走到這個地步,我們就必須全力搶救。此後的十四天,我與秀美和她的家人成為生命共同體,我們一起努力搶救秀美,把她從鬼門關裡拉回來。在這十四天的奮鬥過程當中,每一天都像一年那麼的長,每一分鐘都讓我們的內心交戰,受盡了苦難。但回想起來,卻是無比的甘甜。夢裡都在問,到底哪裡沒注意到?那天晚上我在病床邊待到半夜兩、三點,秀美的兩個女兒也在父親通知之後從臺中趕來。秀美兩個女兒相差三歲,姊姊在臺中和姊夫一起開補習班,妹妹則在補習班裡面幫忙教課,也在生技公司工作。姊妹兩個對父母親都非常孝順,只要有空都會從臺中回到成功老家探望,也常常邀父母親到臺中小住一番。但是秀美因為在成功小鎮住久了,不習慣在大都會的生活,因此只是去幾天,通常不會久住。姊妹倆聽到媽媽有這種劇烈的變化,都非常震驚,也無法接受。在加護病房外面見到我,姊姊劈頭就一直逼問我,「為什麼會這樣子?」我耐心的把整個治療過程,還有可能的發生情形說明了一遍,其實我們也不知道,為什麼病情會急轉直下。一般的情況都是可以控制,但秀美突然的心跳停止,卻讓我們措手不及,也無法了解真正的原因。現在只能就所知道的狀況趕緊補救,並且盡量補足我們可以修復的地方,期待狀況穩定,能夠讓她存活下來。 妹妹珮玟倒是非常冷靜,她聽完我講的話後跟我說:「郭醫師,媽媽那麼相信你,我相信她一定很有自信。我也相信你一定是她可以依靠的人,我會堅定的支持你對媽媽所做的一切治療。請你放心,也請你要注意保重身體。因為你不能累倒,你一累倒,媽媽就沒有人可以依靠了。請你務必要好好休息,這樣才會有精神仔細的照顧媽媽。」聽了珮玟這一番話,我心裡其實非常慚愧。我們一定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好、做得不對。時間過得很慢,每一分、每一秒,我們都在擔心秀美的身體有劇烈的變化。但是秀美的心跳卻非常穩定,血壓沒有什麼變化,倒是腹脹的情形愈來愈嚴重。那一夜我無法成眠,累到閉一下眼小睡一番,夢中老是夢到秀美腎結石手術的過程,到底什麼地方我們沒有注意到?決定打開後腹腔找出真正的出血點我思考了從手術後一直到此時生理的狀況變化,深覺再這樣拖下去不是辦法。因為很多時候,最重要的搶救時間點若錯過了,可能就來不及。我跟秀美的先生、女兒商量,我覺得真正的出血點還是沒有止血,再加上大量的出血以及大量的輸血,使得全身的血液凝固因子不足, 這時候最重要的是趕快找到出血點,加以止血。而這個手術必須打開後腹腔,而且手術的時候可能要拿掉她的腎臟。因為出血點既然是因腎造瘻管所造成的,要止住出血點,就非得把腎臟拿掉不可。不過秀美的腎功能並不是很好,從手術病情變化、心跳停止之後,到現在腎臟的尿都沒有出來,很可能將來必須要終身洗腎。但為了要救命,我們非得要下這個狠招不可。這是一個非常嚴峻的考驗,不論外科醫師如何決定,我們並沒有把握這個手術一定能挽回她的性命。但我跟秀美的女兒講:「如果我們不做這個手術,秀美應該是救不回來。但若勇敢的冒險,開進去把腎臟拿掉,找到出血點趕快修補,才有機會讓她不再出血,而且挽回她的生命。」這時秀美的先生不知道怎麼辦,女兒卻支持我,她說:「郭醫師,我們全家都相信你,你做的決定,我們會支持。縱使媽媽真的救不回來,我們也不會怪你,但請你在最適當的時候就 去做吧!」其實在下這種決心的時候,我並沒有把握。我也跟外科李主任商量,李主任並不是很贊成這個作法。但他認為,如果我覺得該做的時候,他會支持,也會過來幫忙,真的有什麼狀況再做處理。我內心一直交戰著:做、不做、做、不做。心裡想著,萬一開刀進去時遇到無法挽回的大出血,很可能秀美就會死在手術臺上;萬一拿掉腎臟,找到出血點暫時止住了,可能秀美的身體狀況還是逐漸變差,最後依然挽回不了她的生命……開刀進去,我必須要負最大的責任。但是不開刀進去,難道救不回來,我就不用負責了嗎?這種抉擇對一位外科醫師,尤其是當初造成出血的醫師而言,真的是非常難以決定。當然,最後我還是把秀美送上手術臺。我們備妥了血漿、血小板,很快的開刀進去,隨後一塊塊的拿掉大棉紗,整理傷口內部,觀察繼續出血的部位。手術過後,我心中的大石頭終於落地。秀美左邊腎臟的功能是否能恢復,尚不得而知。但救命要緊,腎臟壞了可以洗腎;而生命若沒了,就沒有任何可能。我在手術房外告訴秀美的家人這個好消息,秀美應該有機會活下來。珮玟高興的抱了我,她說:「謝謝你,郭醫師,我就知道你會做正確的決定,謝謝你救了媽媽一命。」此後,秀美還繼續在加護病房裡面觀察,腹腔內的引流血液迅速的減少,從每天引流出五、六千毫升的血液,剩下兩、三百毫升的帶血腹水,後腹腔的傷口復原的也很快,秀美的情況終於趨於穩定。 「我都有看見你陪著我。」 手術後第十二天,因為腹部傷口可以關閉了,所以外科李主任在最後一次進到手術房,將她腹部的傷口做局部的清創,然後縫上人工網膜。因為長期腹脹的腹壁筋膜無法完全關閉,太過於勉強的關閉腹壁,很可能會使筋膜再裂開,所以使用人工網膜做一個中置物,使其逐漸纖維化形成新的腹壁。至此,秀美的手術終於告一段落。在第一次手術之後的第十四天,秀美終於拔掉氣管插管,在確定血氧沒有問題後,終於可以讓她清醒過來。記得秀美清醒過來看到我在床邊,看了很久。我問她:「你還記得我嗎?」她點點頭說:「當然記得你,我也知道這些日子來,你經常在我身邊。你們不要以為我真的睡著,我都有看見你陪著我,一直鼓勵著我。我就是這樣子,在你們的鼓勵下,堅持活了下來。」這一番話我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她在夢境中所感受到的景象。但是我深信,在旁邊陪著她的時候,她是有點反應的。有時候她的手指會動一下,有時候我在跟她講話的時候,她會皺著眉頭或是動一動她的臉部肌肉,或許她是在潛意識裡真的看得到我們吧!
-
2021-02-15 新聞.健康知識+
「等死了再睡」不再成立 你該知道的長壽最佳睡眠時間
【文、圖/選自奇光出版《免疫解碼》,作者麥特.瑞克托】「你應該等死了再睡」這句傳唱很久的俗諺應該從你的字典裡刪去。睡眠占據你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人生,這是有充分理由的。我們對於睡眠還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儘管當前的理論認為,睡眠的好處包括身體利用睡眠清除大腦毒素。這也是說,睡眠用自己的方法清除生命慶典中的殘渣,這是一種更廣義的免疫系統功能。睡眠還有許多健康上的好處,可以改善記憶、認知和情緒;減少發炎,你現在應該知道這件事影響有多大。或者,從另一面向來看,睡眠不足的人可能會使自身健康面臨巨大風險。睡眠問題預示著死亡將至。長期有睡眠障礙的人比沒有睡眠障礙的人更容易死,而且更早死。厄文博士說:「與其他已知的危險因素如久坐、過重、憂鬱症相比,睡眠障礙的影響程度不相上下。」睡眠的動物實驗讓睡眠與健康間的關係更加清晰,因為大鼠被剝奪睡眠後注定死亡。正如厄文博士最近的一篇論文所述,人類的睡眠問題十分猖獗。大約二十五%的美國人有睡眠問題,「失眠是精神疾患中最普遍的不適症狀」,至少這個研究告訴你,你並不孤單。在二○一○年間大概進行了十六項睡眠實驗,總共研究了一百三十萬名受試者,現在可自信滿滿地說失眠有早死的風險。在這些研究中,一項研究發現,長壽的最佳睡眠時間為七小時,而睡眠時間少於四.五小時的人死亡風險特別高。(但少睡的行為十分盛行。二○○八年公布的民意調查發現,有四十四%的成年人睡眠時間少於需要的七小時,而十六%的成年人睡眠時間少於六小時。)奇怪的是,二○一○年的同一項研究還發現,自述睡眠時間超過八.五小時的人死亡風險也是增加的。我請教厄文博士這個數字的意義,他說目前還不很清楚,「但確實辯論了很長一段時間。」理論上一直認為如果人們睡得較長,就表示最後是身體潛藏的病因讓他早死。但厄文博士說,若仔細推敲這些實驗就發現它們並不能證明這一點。想得到答案,厄文博士正持續進行實驗,他確實有個假設。他認為,實驗中自述睡眠時間比較長的人其實並沒有睡得較長,只是躺在床上的時間較長,真正入睡時間並不長。厄文博士認為,這些人基本上有「維持睡眠」的問題,狀況更像睡眠不足,因此他們雖然躺在床上卻花了很多時間過度補償。更大的問題是失眠。厄文博士等人的研究顯示,只要提到失眠的危險,所有危險道路都貫穿免疫系統。「睡眠對免疫系統有影響,它是啟動風險的關鍵環節。」我之前提到的是「交感神經反應」(sympathetic responsive),就是「戰鬥或逃跑」反應(fight-or-flight response),它對心跳、血壓、消化液的流量以及其他核心自律功能有強大影響。當我們睡覺,系統明顯減慢,去甲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關閉。厄文博士說:「若我們不睡覺,系統會持續白天的活躍程度。」他的研究還顯示,人被剝奪睡眠後,他的自然殺手細胞活性會下降到「與沮喪或遭受壓力的人相同水平。」因此,睡眠問題可引發並加劇腎上腺素,削弱免疫系統。其他研究顯示,睡眠不足會導致至少十種介白素發生特定變化,並伴隨出現其他發炎症狀;研究顯示,睡眠不足的人對疫苗的反應也較弱,意思是當我們處於疲累狀態時,免疫系統也不會學。不睡覺的人更容易罹患心臟病、癌症和憂鬱症。最近一份論文顯示:「我們現在有了令人信服的證據,除了認知障礙外,睡眠不足還會帶來各種各樣的有害後果,並給公共衛生帶來巨大影響。」還有一篇探討老鼠被剝奪睡眠時會如何的論文,我個人較喜歡這篇論文使用的直白敘述:「無法根除入侵的細菌和毒素。」說來可能不足為奇,健康的免疫系統有助促進睡眠或調節睡眠。多項研究顯示,幾種關鍵細胞激素(免疫系統的信號因子)可以促進睡眠。健康時如此,但當你生病、或正要生病,你的免疫系統會發出引發疲勞的更強信號,告訴你身體該休息了,才能創造更多資源抵抗感染。以上種種都表示睡眠與免疫系統間的緊密且循環的關係。而且簡單的說,睡眠不足通常是由壓力造成的,並導致更多壓力。你感到有壓力,不睡覺,交感神經一直反應,免疫系統受到抑制,然後惡性循環,壓力更大,睡得更少,就在死胡同裡一直打轉。獨自一人是關鍵,但厄文博士提供一個值得玩味的細微差別。厄文博士相信只有一部分免疫系統會被這種循環削弱。他認為,壓力和睡眠不足會讓身體更難抵抗病毒,但抵抗細菌卻更容易,或至少不那麼困難。從歷史和進化的觀點看,他的理論完全合理。想像一下,大難一下臨頭—例如,獅子或熊迎面襲來,或有人丟長矛攻擊你,或者僅是跌倒受傷,或被岩石灌木刮傷;眼下立即要處理的是刺傷或咬傷,以及可能藉著傷口轉移陣地的細菌。因此很有理由認為,免疫系統較想把有限資源借去給身體對付細菌而不是去對付病毒。很明確的是,皮質醇的釋放可以減弱兩種免疫反應,讓我們面對急性威脅時保持警覺,但是厄文博士認為這種減弱在對付病毒的問題上衝擊較大。無論面對病毒還是細菌,這些原始反應出現在現代就有些不合時宜。畢竟,這些原始系統無時不切入,好像身體還需要對獅子或熊的攻擊做出反應,但時至今日,真正的威脅已大不相同,而且危險程度通常要低得多。「當你陷入人際交往困境,或在工作中與老闆發生爭執,同樣一套警備威脅系統仍可在社交場上啟動起來。」厄文博士說:「交感神經系統被劫持,仍然像我們在尼安德塔人時代一樣,做出急難來臨快要受傷的反應。」厄文博士說,通常文化會加一層壓力,推動我們前進,而不是讓系統藉著退縮或睡覺而停頓不前。「這是光榮的徽章,看自己能睡得多少還能保持清醒,如果你睡得少卻能維持工作,就是更好的專業人員,就是更好的人,這種瘋狂的邏輯導致一個睡眠被剝奪的社會,對健康造成重大影響。」焦點回到自體免疫,還沒有大型研究明確測試壓力、睡眠和免疫過度活躍之間的關係,但厄文博士說:「有很好的理由可證明」失眠與自體免疫間存在聯繫。至少有間接關係可說明一切:缺乏睡眠會導致壓力,反之亦然,如此就形成破壞免疫系統規律的惡性循環。在丹佛治療梅瑞迪斯的連蒙醫生堅信衛生假說,她說,對於那些擔心自己免疫系統的患者她會說:「你要做的事不是保持房子一塵不染,你應該去睡覺,睡到不再疲倦。睡眠是最容易調節的藥物,一夜飽眠改變免疫系統,一個晚上就能把歪掉的事全吹正了。」她說,她絕不是在怪那些得到自體免疫疾病或癌症的人是因為壓力或失眠。有時候人要生病就生病了。
-
2021-02-15 新聞.杏林.診間
連夢裡都在問,哪裡沒注意到?泌尿科權威憶那些手術臺上的意料之外
一起把媽媽救回來「郭醫師你聽我講,你真的不能太忙,你一天開那麼多刀,怎麼有辦法顧每一個病人呢?以後要改進知道嗎?」秀美上氣不接下氣的對我講了這些話,我緊握著她的手跟她說:「我知道了,你安心,我一定會好好的把你治好,你安心喔!要加油。」我慢慢退出病床旁邊的急救圈,讓外科加護病房的醫師和護理人員靠近秀美,他們繼續對秀美實施該有的治療。給她氧氣,在她的右頸部插上中央靜脈輸液管線,並且注射大量強心 劑、碳酸氫鈉,以及氯化鈣,來穩定她的酸中毒和心跳不穩定。就在大家手忙腳亂穩定秀美的生命跡象時,我注意到病床旁邊的生命徵象記錄器顯示, 秀美的心跳愈來愈快,每分鐘高達一百四十幾下,但心跳的強度卻愈來愈弱,而且不時出現不 整脈 ,以及不正常的心臟收縮。血氧濃度也從剛來急救室的百分之九十,漸漸下降到百分之八十五、百分之八十。我馬上告訴外科急救室的陳醫師說:「可能要插管比較安全。」於是陳醫師囑咐護理人員 準備氣管插管。怎麼會突然間就停止心跳?我們幫秀美打了鎮定劑方便插管,突然間,心跳就變得亂跳起來,出現心室顫動和心搏過速的現象。這顯示心臟即將進入無法代償,接下來就會造成心跳停止,病人會因而死亡。陳醫師立即將氣管內管插好。這個時候心跳戛然停止,記錄器上心跳成一直線。一群人立即將病人的衣服拉開,開始實施體外心臟按摩。強烈的胸部擠壓按摩聲在空氣中瀰漫著,大家屏住呼吸、非常緊張。一旁的心搏復甦器、電擊器也已經準備好了,壓了一分鐘,看心跳還是沒有恢復。因此,急救室的醫師立即施予心臟體外電擊。當高伏特的電流傳過秀美的心臟以及身體,她的整個軀體跳了起來,心臟跳了幾下又停止。於是醫師們只好再輪流進行體外心臟按摩,並且按照一定的時間注射強心劑和碳酸氫鈉,來穩定酸鹼平衡,讓身體裡的細胞維持恆定。我在一旁看著急救室的醫護人員急救了大概五分鐘,心頭一涼,怎麼會這樣?但是我必須撐下去。所以我一個人走到外科急救室外,對秀美的丈夫和小女兒說:「情況很不樂觀,秀美剛剛心跳停止,我們正在急救中,不知道能不能拉得回來。」秀美的丈夫神情非常倉皇,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嘴唇顫抖。他拉著我的手說:「郭醫師,怎麼會這樣子?剛剛從電腦斷層室檢查回來,一路上我握著她的手還是溫暖的,怎麼會突然間就心跳停止呢?你一定要救救她,你要救救她。」我點點頭說:「我們一定會盡力,你放心,在這邊坐著休息一下,通知孩子們趕快過來陪一下媽媽,不知道能不能看到最後一面,但是我們一定會盡力。」就這樣,我逃離了與秀美先生和她女兒見面的現場,回到外科加護病房,並且參與秀美的急救工作。急救進行了十五分鐘,當陳醫師放開手,發現秀美的心跳回來了,而且非常強。我握住秀美的手,心中默默的禱告著:「秀美你要撐下去,旁邊的我們都在努力著,病房外面有你的先生,還有在路上趕來的女兒們,他們都會陪著你一起渡過這個難關,你要堅強撐下 去。」我不知道秀美能不能聽到我心中吶喊的這幾句話,但是看著記錄器上她那強而有力的規則 心跳,我漸漸的安心,秀美應該有機會可以活下去了。病人第二次進行腎造瘻取石術這是發生在二○一八年一月的一個星期二。秀美是我的老病人,她在二○一七年五月,曾經因為右側腎結石到門診,我幫她進行了經皮腎造瘻手術,將她的結石拿得很乾淨。此後,秀美因為有一些風濕性關節炎以及C型肝炎,同時在院內的風濕免疫科以及外科接受進一步治療。秀美的身體十分硬朗、個性活潑,住在臺東成功的小鎮;她喜歡交朋友,參加地區的社團活動,是一個非常好動的中年婦女。因為住在成功,不方便常常來花蓮返診,所以當秀美在去年一月回到門診追蹤檢查時,赫然發現她的腎臟又長出另外一顆結石。而這顆石頭伴隨著腎臟輕微的發炎,讓她常覺得右腰有點痠痛。秀美因為自體免疫的疾病和治療的關係,腎功能不是很好,所以她很擔心這顆結石會造成她腎臟出口阻塞而影響腎功能,因此,她到我的門診,希望能夠像以前一樣用手術方式取出結石。經皮腎造瘻取石術在泌尿科醫師而言,是例行的手術方式。由於結石太大,無法使用體外震波碎石術,或是經尿道軟式輸尿管鏡碎石術來處理。所以,必須從腰部,在超音波指引下先做造瘻,再從這個造瘻口取出結石。這種手術是每位泌尿專科醫師應該要會,而且做得很好的。不過這種手術也潛藏著一些可能的併發症。例如,病人如果有出血傾向,凝血功能不佳,手術後可能會造成比較嚴重的出血;或是病人有細菌性的腎盂腎炎,在沒有控制好的時候,就貿然接受手術,手術當中可能會使細菌擴散到全身,而引發細菌性敗血症。當然手術當中也可能因為麻醉或其他的因素,導致一些併發症,這些都是我們可以預防,但是不希望發生的。雖然如此,手術做多了,還是難免會碰到一些併發症。不過在手術之後,仔細觀察病人狀況,給予適當的治療,其實併發症都可以很快解決,不會產生嚴重的後遺症。腎臟結石手術卻心跳停止,少見且不妙就在秀美從急診室的電腦斷層檢查送回外科加護病房,大家開始準備幫她做緊急處置的時候,她居然發生了心跳停止的嚴重狀況。這種心跳停止的狀況,可能是來自於出血後,大量輸液所產生的心肺功能代償失調;第二個可能是大量且快速的輸血,造成電解質不平衡,所引起的心臟跳動不穩定,而產生的心跳停止。不過,當心跳停止的時候常常會造成全身血液循環受到影響,造成嚴重缺氧、組織壞死,加深酸中毒的危機。雖然在第一時間有氣管插管輸送氧氣,以及體外心臟按摩和電擊,讓心臟功能恢復了過來。但是十五分鐘的缺氧,卻使得腦部血液循環受到影響。我們檢查了秀美的瞳孔,發現已經兩側都放大,對光沒有反應,我心裡暗叫一聲:「不妙!」但看著她強而有力的心臟跳動,又不禁期望秀美還是有機會可以活下去。畢竟一個腎臟結石的手術,造成這樣子的心跳停止的後果是非常少見,而且不應該發生的。但是既然已經走到這個地步,我們就必須全力搶救。此後的十四天,我與秀美和她的家人成為生命共同體,我們一起努力搶救秀美,把她從鬼門關裡拉回來。在這十四天的奮鬥過程當中,每一天都像一年那麼的長,每一分鐘都讓我們的內心交戰,受盡了苦難。但回想起來,卻是無比的甘甜。夢裡都在問,到底哪裡沒注意到?那天晚上我在病床邊待到半夜兩、三點,秀美的兩個女兒也在父親通知之後從臺中趕來。秀美兩個女兒相差三歲,姊姊在臺中和姊夫一起開補習班,妹妹則在補習班裡面幫忙教課,也在生技公司工作。姊妹兩個對父母親都非常孝順,只要有空都會從臺中回到成功老家探望,也常常邀父母親到臺中小住一番。但是秀美因為在成功小鎮住久了,不習慣在大都會的生活,因此只是去幾天,通常不會久住。姊妹倆聽到媽媽有這種劇烈的變化,都非常震驚,也無法接受。在加護病房外面見到我,姊姊劈頭就一直逼問我,「為什麼會這樣子?」我耐心的把整個治療過程,還有可能的發生情形說明了一遍,其實我們也不知道,為什麼病情會急轉直下。一般的情況都是可以控制,但秀美突然的心跳停止,卻讓我們措手不及,也無法了解真正的原因。現在只能就所知道的狀況趕緊補救,並且盡量補足我們可以修復的地方,期待狀況穩定,能夠讓她存活下來。 妹妹珮玟倒是非常冷靜,她聽完我講的話後跟我說:「郭醫師,媽媽那麼相信你,我相信她一定很有自信。我也相信你一定是她可以依靠的人,我會堅定的支持你對媽媽所做的一切治療。請你放心,也請你要注意保重身體。因為你不能累倒,你一累倒,媽媽就沒有人可以依靠了。請你務必要好好休息,這樣才會有精神仔細的照顧媽媽。」聽了珮玟這一番話,我心裡其實非常慚愧。我們一定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好、做得不對。時間過得很慢,每一分、每一秒,我們都在擔心秀美的身體有劇烈的變化。但是秀美的心跳卻非常穩定,血壓沒有什麼變化,倒是腹脹的情形愈來愈嚴重。那一夜我無法成眠,累到閉一下眼小睡一番,夢中老是夢到秀美腎結石手術的過程,到底什麼地方我們沒有注意到?決定打開後腹腔找出真正的出血點我思考了從手術後一直到此時生理的狀況變化,深覺再這樣拖下去不是辦法。因為很多時候,最重要的搶救時間點若錯過了,可能就來不及。我跟秀美的先生、女兒商量,我覺得真正的出血點還是沒有止血,再加上大量的出血以及大量的輸血,使得全身的血液凝固因子不足, 這時候最重要的是趕快找到出血點,加以止血。而這個手術必須打開後腹腔,而且手術的時候可能要拿掉她的腎臟。因為出血點既然是因腎造瘻管所造成的,要止住出血點,就非得把腎臟拿掉不可。不過秀美的腎功能並不是很好,從手術病情變化、心跳停止之後,到現在腎臟的尿都沒有出來,很可能將來必須要終身洗腎。但為了要救命,我們非得要下這個狠招不可。這是一個非常嚴峻的考驗,不論外科醫師如何決定,我們並沒有把握這個手術一定能挽回她的性命。但我跟秀美的女兒講:「如果我們不做這個手術,秀美應該是救不回來。但若勇敢的冒險,開進去把腎臟拿掉,找到出血點趕快修補,才有機會讓她不再出血,而且挽回她的生命。」這時秀美的先生不知道怎麼辦,女兒卻支持我,她說:「郭醫師,我們全家都相信你,你做的決定,我們會支持。縱使媽媽真的救不回來,我們也不會怪你,但請你在最適當的時候就 去做吧!」其實在下這種決心的時候,我並沒有把握。我也跟外科李主任商量,李主任並不是很贊成這個作法。但他認為,如果我覺得該做的時候,他會支持,也會過來幫忙,真的有什麼狀況再做處理。我內心一直交戰著:做、不做、做、不做。心裡想著,萬一開刀進去時遇到無法挽回的大出血,很可能秀美就會死在手術臺上;萬一拿掉腎臟,找到出血點暫時止住了,可能秀美的身體狀況還是逐漸變差,最後依然挽回不了她的生命……開刀進去,我必須要負最大的責任。但是不開刀進去,難道救不回來,我就不用負責了嗎?這種抉擇對一位外科醫師,尤其是當初造成出血的醫師而言,真的是非常難以決定。當然,最後我還是把秀美送上手術臺。我們備妥了血漿、血小板,很快的開刀進去,隨後一塊塊的拿掉大棉紗,整理傷口內部,觀察繼續出血的部位。手術過後,我心中的大石頭終於落地。秀美左邊腎臟的功能是否能恢復,尚不得而知。但救命要緊,腎臟壞了可以洗腎;而生命若沒了,就沒有任何可能。我在手術房外告訴秀美的家人這個好消息,秀美應該有機會活下來。珮玟高興的抱了我,她說:「謝謝你,郭醫師,我就知道你會做正確的決定,謝謝你救了媽媽一命。」此後,秀美還繼續在加護病房裡面觀察,腹腔內的引流血液迅速的減少,從每天引流出五、六千毫升的血液,剩下兩、三百毫升的帶血腹水,後腹腔的傷口復原的也很快,秀美的情況終於趨於穩定。「我都有看見你陪著我。」手術後第十二天,因為腹部傷口可以關閉了,所以外科李主任在最後一次進到手術房,將她腹部的傷口做局部的清創,然後縫上人工網膜。因為長期腹脹的腹壁筋膜無法完全關閉,太過於勉強的關閉腹壁,很可能會使筋膜再裂開,所以使用人工網膜做一個中置物,使其逐漸纖維化形成新的腹壁。至此,秀美的手術終於告一段落。在第一次手術之後的第十四天,秀美終於拔掉氣管插管,在確定血氧沒有問題後,終於可以讓她清醒過來。記得秀美清醒過來看到我在床邊,看了很久。我問她:「你還記得我嗎?」她點點頭說:「當然記得你,我也知道這些日子來,你經常在我身邊。你們不要以為我真的睡著,我都有看見你陪著我,一直鼓勵著我。我就是這樣子,在你們的鼓勵下,堅持活了下來。」這一番話我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她在夢境中所感受到的景象。但是我深信,在旁邊陪著她的時候,她是有點反應的。有時候她的手指會動一下,有時候我在跟她講話的時候,她會皺著眉頭或是動一動她的臉部肌肉,或許她是在潛意識裡真的看得到我們吧!※ 本文摘自《與苦難同行:這些年病人教會我的事》。《與苦難同行:這些年病人教會我的事》作者:郭漢崇 出版社:發光體出版日期:2021/01/27《與苦難同行:這些年病人教會我的事》書封。圖/發光體提供
-
2021-02-13 科別.精神.身心
看書視線模糊開會就睡著 原來是猝睡症
小華高中時只要打開書本看字,就會視線模糊、昏昏欲睡,還因此被同學誤認裝病而遭罷凌;出社會工作後連開會也會睡著,就醫才發現是猝睡症,經治療已恢復正常生活。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監事、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黃玉書表示,國外研究發現,患有猝睡症的人口比率每10萬人為25至50人;按此比例,台灣可能有6000至1萬1000名猝睡症患者。但從台灣健保就醫資料分析,長期接受診療的猝睡症病患卻少於千人,此結果可能代表高達8成個案並未得到適切的診斷和治療。黃玉書說,猝睡症發病的高峰是在11至15歲、20至30歲兩個族群,易被診斷為鈣質缺乏、癲癇或精神病。此疾與自體免疫有關,缺乏醫療照護,對病患的身心會造成極大影響。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大眾教育委員會主席、台北醫學大學醫學院睡眠研究中心主治醫師李信謙表示,猝睡症患者一般大部分時間都會很想睡覺,且若遇到情緒比較緊張、興奮等高張狀態,可能會突然睡著,很可能因為突然路倒發生意外。李信謙說,猝睡症可能對生活造成不便,臨床看到很多病人,到了30幾歲才確診,病人過去學業也沒有完成、工作也不穩定,常被譏笑嗜睡等,如果早點治療,生活品質會大幅改善。國外研究也發現,猝睡症患者可能因生活節率失調,身體健康會比一般人來的差。要診斷猝睡症必須到睡眠中心接受正式睡眠檢查,所有病人必須經過一整晚的睡眠檢查及白天多次入睡睡眠檢查,有時還需要輔以抽血檢測,或腦脊髓液檢驗,才能獲得正確的診斷。但過去健保並未將多次入睡睡眠檢查從睡眠檢查中獨立出來。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台北榮總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周昆達說,多次入睡睡眠檢查非常耗費時間與人力設備成本,針對疑似的個案,施行5次,每次間隔2小時的入睡測試。測試過程中,利用精密的睡眠檢查儀器進行監控。如果病患很快就進入睡眠並出現快速動眼期睡眠,就極有可能是猝睡症,需要進一步診治。周昆達表示,過去因為健保沒有將這個成本高昂的檢測項目從一般睡眠檢查中獨立出來,許多睡眠中心都是基於服務病人的理念賠本在做,執行數量有所限制。經過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多年的努力爭取及其他專科學會的鼎力支持,終於獲得健保署同意,在守護民眾健康以及病人權益的前提下通過健保給付的修正,相信可以讓更多受嗜睡及猝睡症狀所苦的病人,得到適切的診療。黃玉書表示,目前針對猝睡症,已經有專門的治療藥物,若確診也有健保給付。呼籲猝睡症患者應接受正確檢查與治療,才是解決猝睡問題的關鍵。
-
2021-02-04 科別.消化系統
胰臟癌、炎分不清?內視鏡超音波助攻確診免挨1刀
57歲孫姓男子因上腹痛、3個月內暴瘦近10公斤,就醫發現整個胰臟都腫了,懷疑是惡性腫瘤,建議手術切除,經轉往台中榮總肝膽腸胃科尋求第二意見,接受內視鏡超音波檢查、超音波對比顯影劑輔助診斷,加上內視鏡超音波細針抽吸採檢,確診為自體免疫性胰臟炎,排除胰臟癌,免挨一刀,男子目前持續在門診接受藥物治療,胰臟也消腫,解除大患。台中榮總肝膽腸胃科醫師廖思嘉說,胰臟是位於腹腔比較深層的器官,常因腸氣阻擋而成為腹部超音波檢查盲點,因此需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幫助診斷,但仍不易區分病灶,尤其局部發炎病灶會被誤診為惡性腫瘤,而讓病人白白開刀。廖思嘉指出,胰臟為什麼會發炎?台灣胰臟發炎原因前三名是酒精、膽結石,以及三酸甘油脂過高。自體免疫性胰臟炎為人體內一種自體抗原攻擊胰臟,成因不明。孫姓病患在前年五月轉到台中榮總尋求第二意見,接受電腦斷層發現病灶約3.22公分,利用正子攝影,發現腫瘤態勢比較像發炎,因此安排內視鏡超音波對比顯影劑輔助診斷,並透過胃腸道貼近胰臟進行內視鏡超音波細針抽吸術對胰臟病灶穿刺採樣、切片提高診斷率。
-
2021-02-02 科別.心臟血管
發燒、咳嗽別以為是無害的感冒!出現「4大症狀」很致命
隨著冬季來臨,流感病毒又開始蠢蠢欲動,除重視流感外,也不可忽視恐致命的疾病「心肌炎」,其症狀如發燒、咳嗽、喉嚨痛、嘔吐、腹瀉、疲倦乏力等容易與流感、感冒或腸胃炎相混,因此經常被民眾忽略,往往病情轉趨嚴重,出現胸痛、心律不整,甚至休克、心臟衰竭時,病人已面臨死亡威脅。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任勗龍醫師表示,心肌炎的臨床表現千變萬化,多數心肌炎的發生成因為病毒感染、毒素以及自身免疫問題而引起。然而,根據研究顯示,天花疫苗是唯一也可能引起心肌炎的疫苗,其餘非活性的疫苗因不具活性,安全性相對高且臨床上並無證據會誘發心肌炎。初期症狀似感冒 若影響到心臟功能恐休克、猝死根據《新英格蘭雜誌》的分析,40歲以下成年人不明原因死亡中,約有20%的致病因是急性心肌炎。任勗龍醫師說明,心肌炎初期症狀不明顯且不易區分,症狀似感冒、上呼吸道發炎、腸胃炎等。然而,當影響到心臟肌肉時,心臟功能就會出現變化,像是傳導系統受到破壞會導致心律不整、心室顫動、心室頻脈等。這些突如其來的心臟功能變化,恐造成致命性的傷害,如猝死、心因性休克。任勗龍醫師表示,任何人都可能發生心肌炎,在臨床上從小朋友到年長的病患都有,但像是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的嬰幼兒、癌症治療的患者或是本身患有自體免疫疾病的人,相對為心肌炎好發的高風險族群。除病毒感染 自身免疫問題也可能引起心肌炎心肌炎的主因分為兩大類型:感染性與非感染性,其中感染性因素包含:病毒性、細菌性以及寄生蟲性心肌炎,非感染性因素則為毒素與自我免疫問題相關。任勗龍醫師說明,在台灣最常見的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例如:腸病毒中的克沙奇病毒、腺病毒、伊科病毒、人類疱疹性病毒等。這些病菌易在心肌處大量繁殖,造成心肌細胞受傷、損壞,甚至會影響到心臟的功能,嚴重者需透過葉克膜或電擊等方式來搶救。然而,引起心肌炎的另一成因與自體免疫問題也息息相關。任勗龍醫師進一步說明,自體免疫系統發生問題的患者,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乾燥症等,因本身免疫系統已受到破壞,無法正確判定攻擊的對象是正常的細胞或不正常的細胞。因此,患者異常的免疫反應容易把心臟錯認為要攻擊的地方,誤傷了心肌細胞與心臟的功能,導致心肌炎的發生。心肌炎病程又快又猛烈 若有症狀切勿延誤就醫根據研究報告顯示,天花疫苗在少數的狀況下可能引起心肌炎,任勗龍醫師表示,此疫苗在台灣臨床已經許久未使用。目前民眾所施打的流感疫苗已是支成熟與時間久遠的疫苗,且不具活性與不含會加強免疫反應的佐劑。因此,在安全性上是可以放心的。最後任勗龍醫師呼籲,心肌炎雖不是常見疾病,但在流行感冒期間盛行的季節裡要格外小心,且心肌炎的病程通常又快又猛烈,醫師特別提醒,別再以為發燒、咳嗽和腹瀉等症狀僅是無害的感冒或腸胃炎,一旦發生疑似心肌炎症狀,切勿延誤,應盡早就醫!
-
2021-01-18 科別.腦部.神經
無來由耳鳴、胸悶、胸痛?當心自律神經失調找上門!
今健康/郭家和 蕁麻疹腸躁症時好時壞?當心是自律神經失調身體警訊 身體常常出現各種老毛病,看完醫生吃完藥,卻又經常反覆發作,有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造成?民生承安診所王健宇醫師指出,現代人一天當中從起床睜開眼到晚上睡眠,所有的活動都是靠自律神經進行調節,包括呼吸、心挑、饑餓、排泄都有相關,一旦打亂作息節奏,就可能出現各種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若未妥善控制,有可能引發紅斑性狼瘡、大腸急躁症、慢性蕁麻疹、甲狀腺機能亢進者等疾病。 王健宇舉例,許多人作息失調又採用錯誤解決方式,更容易導致身體平衡失調,比如為了熬夜喝咖啡,隔天照常上班為了提神繼續喝咖啡,如同一台持續運動的車子,該進廠保養卻不進廠,身體就會有「破口」而引發自律神經失調問題。以女性而言,壓力大時最常見的就是甲狀腺機能失調,甚至可能因此引發自體免疫疾病。相較之下,因壓力產生的腸躁症,則有男性多於女性的現象。 耳鳴竟是自律神經失調害的?王健宇:先看這兩科再確定 坊間常有民眾,突發性出現耳鳴卻找不出病因,恐也需要注意自律神經問題。王健宇指出,耳鳴與自律神經關係非常密切,提醒民眾如果耳鳴時好時壞,當處於天氣冷、心情低落、壓力大的時刻特別容易發生,就是身體處於壓力破口的不平衡狀態下。也可觀察自律神經失調的其他症狀,比如頭疼、頭暈、胸悶、胸痛、皮膚過敏,這些症狀都會反映身體是否處於平衡之中。 王健宇提醒,耳鳴其實是相對難處理的疾病,民眾如果不時發生耳鳴、暈眩,應先至耳鼻喉科就診。若檢查無明確病因,可再尋求神經內科諮詢。倘若耳鼻喉科與神經內科檢查皆無問題,這類耳鳴很多時候歸類在自律神經失調的範疇。醫師表示,可使用針對耳鳴、暈眩的症狀治療藥物,再搭配調節自律神經失調的藥物,有機會控制在7、8成之間。 面對自律神經失調 先求和平共存找出壓力源 王健宇表示,面對自律神經失調或時好時壞的症狀,應保持平常心配合治療,先求與症狀和平共存、日常生活不受影響。醫師提醒,有自律神經相關症狀與疾病發生時,除應就醫治療外,也建議病人找出造成壓力的源頭,用正確的方式舒解壓力,才能真正讓自律神經恢復平衡,甚至有機會可以脫離藥物。 《延伸閱讀》 .胸悶胸痛該怎麼辦?醫:3重點判斷是否需盡速就醫 .用呼吸改善耳鳴!醫:單邊耳鳴等情況盡早就醫!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1-15 養生.保健食品瘋
手麻腳麻像針在刺?注意維生素B12缺乏警訊!掌握3-6周黃金治療期
手麻腳麻有針刺感當心維生素B12不足 不時感覺手麻、腳麻或有針刺感,同時身體又有無力感等變化,大多數人可能會與血液循環不良作聯想,然而這些肢體末端的神經症狀,都可能是與缺乏維生素B12有關。 雙和醫院神經內科陳龍醫師指出,維生素B12是人體神經傳導所需物質,影響神經傳導的速度。當維生素B12不足時可能會產生「脫髓鞘」,因此出現觸覺反應變慢、手指有發麻、刺痛感等症狀。 另外,維生素B12也與血球形成有關,維生素B12不足可能引起大血球變異,嚴重者甚至會出現惡性貧血。若再加上神經傳導有問題,甚至會影響認知功能,出現記憶力減退等失智現象。 哪些人是維生素B12不足高風險族群? 陳龍醫師提醒,較容易出現維生素B12吸收不佳的族群,包括飲食不均衡、曾經做過胃部手術、自體免疫疾病、高齡銀髮族群。醫師表示,維生素B12含量較高的食物是肝臟、海鮮,如果連蛋、奶都不吃,較容易發生攝取不取。 動過胃部手術的人,因為胃中的內生因子會影響維生素B12吸收,容易發生攝取不足。銀髮族群因年齡增長,也要注意維生素B12吸收不佳的風險。整體而言,維生素B12缺乏易與飲食攝取不足、特定原因造成吸收能力差或年紀增長導致吸收下降有關。 維生素B12不足應該如何補充? 陳龍醫師指出,維生素B12主要來源以天然食物為主,若發現缺乏維生素B12,平日飲食仍應盡量補充。當發麻、痠痛等症狀明顯時,會施打高濃度的維生素B12針劑局部施打以迅速緩解。 醫師提醒,修復神經的黃金治療期為3-6周,提早在時間內接受治療、補充維生素B12,有利於盡可能幫助神經恢復。尤其要在短期內要讓神經修復,高濃度的維生素B12效果會比低濃度維生素B12好,建議在早期發現症狀時就及時補充。 及早發現維生素B12不足 爭取神經修復機會 維生素B12缺乏若未及時治療,引發的神經症狀可能持續惡化。陳龍醫師提醒,若屬於維生素B12高風險族群,應多注意是否手麻、舌苔扁平,特別是手指末端往上蔓延的痛麻感。老人家出現認知功能問題如反覆提問、記憶力減退等,也可能是維生素B12不足引起,建議盡快至神經科就醫檢查,爭取神經修復的寶貴時間。 《延伸閱讀》 .腳麻沒感覺是血液循環出問題?4動作保養腳未改善速就醫 .缺乏維生素A易眼乾疲憊 6大情況要注意,營養來源報你知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