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2 醫療.心臟血管
搜尋
胸痛
共找到
858
筆 文章
-
-
2022-08-11 醫療.心臟血管
主動脈瓣膜狹窄為高齡絕症 醫師提醒3大症狀不可輕忽
國人壽命延長,老年人口愈來愈多,主動脈瓣膜狹窄患者也有增加的趨勢,一旦延誤就醫,恐有猝死危險。醫師表示,長者若出現三大症狀,包括胸痛、暈厥及走路氣喘吁吁的心衰竭症狀,應速就醫治療,避免猝死。醫師說,若出現胸痛未及時治療,平均存活時間為5年,暈厥不治療,平均存活時間為3年,心衰竭不治療,平均存活時間為2年,若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僅用藥物治療,1年死亡率仍高達50%,5年存活率趨近於零,死亡威脅不輸癌症。台北榮總今舉辦「主動脈瓣膜嚴重狹窄病危 北榮導管團隊成功搶命」記者會。台北榮總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嬰華說,主動脈瓣膜位在主動脈與左心室交接處,正常主動脈瓣膜開口為3至4平方公分,但隨著年齡增長,主動脈瓣膜開口會愈來愈小,當開口小於1平方公分,即屬於嚴重狹窄。據統計,75歲以上長者約1成2患有主動脈瓣膜狹窄,其中約4%為嚴重狹窄,血液無法有效送到全身,此時,心臟須更用力才能送出血液,易造成心臟肥厚、擴大,最後心臟將逐漸衰竭。陳嬰華說,去年11月間臨床曾收治一名70多歲男性洗腎患者,主動脈狹窄程度為0.7平方公分,苦勸病人應接受手術治療,但他自覺情形還好,對於手術猶豫不決,原本預計今年農曆年後治療,但又覺得可以再等一下,沒想到兩周前接獲消息,患者已於家中猝死,完全來不及送醫,真的令人十分遺憾,因主動脈瓣膜狹窄是可以治療的。陳嬰華指出,約3至4成主動脈瓣膜患者,因年齡大或合併多項共病無法接受手術,提醒年長者出現胸痛、暈厥,以及走路氣喘吁吁的心衰竭症狀,應速就醫治療,因愈晚治療,死亡率愈高,經統計若等待30天再治療,等待期間死亡率高達1成,等待180天再治療,期間死亡率高達近3成,面對主動脈瓣膜狹窄不可輕忽。
-
2022-08-11 醫療.心臟血管
突然「啊」一聲 七旬婦遇高齡絕症 北榮經導管置換救命
國內老年人口愈來愈多,主動脈瓣膜狹窄患者也有增加趨勢。73歲盧女士,4年前就醫發現主動脈瓣膜狹窄,但擔心手術風險及怕痛,遲遲不願治療,沒想到今年6月覺得喘不過氣,搭車就醫途中突然「啊」一聲,就停止呼吸及心跳,隨即兩眼翻白、陷入昏迷。到院後進行4分鐘心肺復甦術,才恢復心跳,隨後再進行手術救回一命。醫師表示,主動脈瓣膜狹窄可說是「高齡絕症」,當病情嚴重時,千萬不可輕忽,須盡速接受手術治療。台北榮總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嬰華表示,盧女士長期在北榮就醫,經評估決定自他院轉至北榮治療,檢查主動脈瓣膜開口僅剩0.5平方公分為嚴重狹窄,且左心室收縮射出分率僅剩27%,較正常值50至55%減少約一半,心臟功能嚴重不良。陳嬰華說,經評估盧女士如採用傳統手術治療,死亡率高達20%以上,進而採用「經導管瓣膜植入手術」(TIVA)手術。術後第3天,盧女士心臟功能已恢復正常,術後5天檢查主動脈瓣膜開口為1.4平方公分,左心室收縮射出分率為50%。盧女士說,非常感謝北榮醫師及醫療團隊。陳嬰華說,治療主動脈瓣膜狹窄手術分為兩類,一類是傳統開心置換瓣膜手術,此須切開胸骨約20公分,進行全身麻醉及氣管插管,且術中須讓心臟停跳,手術時間4至5小時,恢復期約2至3個月,但目前多採用「經導管瓣膜植入手術」(TIVA),患者局部麻醉即可,不須切開胸骨、不須氣管插管,術中也不須讓心臟停跳,手術時間約45至90分鐘,恢復期僅需7天。陳嬰華說,台北榮總治療主動脈瓣膜狹窄患者中,約13%為延誤就醫,造成左心室收縮射出分率小於35%,但經TIVA手術後,其中46%病人於術後1周心臟功能即恢復正常。而針對主動脈瓣狹窄治療,台北榮總由心臟內外科、麻醉科、放射科及神經內科跨部門組成,近5年來,術後30天存活率為99%,高於世界平均值97.5%。陳嬰華表示,北榮於2010年通過TIVA人體試驗核可,至今已完成例手術,TIVA是利用導管進入狹窄的主動脈瓣膜,隨後讓瓣膜支架自動撐開,以人工瓣膜取代原本狹窄瓣膜的功能,若是年齡超過80歲、心臟曾進行手術等高風險族群,此手術可由健保給付,不符健保給付條件者則需自費110萬元。台北榮總心臟內科主任林彥璋說,過去一年台北榮總採TIVA治療已救了70多人,而依健保署統計,去年採用健保給付TIVA治療,全國也搶救360多人,主動脈瓣膜狹窄目前雖有藥物及手術治療,但死亡率仍十分高,提醒年長者出現胸痛、暈厥及走路氣喘吁吁的心衰竭症狀,應速就醫治療。
-
2022-08-06 焦點.元氣新聞
中科院副院長歐陽力行57歲猝逝!中科院:副院長猝逝原因為心肌梗塞、心絞痛
中山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歐陽力行今天走公差中不幸猝逝,中科院今天表示,經恆春鎮警方及衛生所到場確認於上午7時23分死亡,經法醫相驗死因為心肌梗塞、心絞痛。歐陽力行今日上午於屏東恆春離世,中科院發出聲明表示,歐陽力行原訂今日代表院參與屏東滿洲舉行的原民收獲祭活動,於昨日晚間下榻屏東恆春旅館,於今早發現臥床不醒人事,經恆春鎮警方及衛生所到場確認於上午7時23分時死亡,經法醫相驗死因為心肌梗塞、心絞痛。中科院表示,歐陽力行任職期間戮力從公,勇於任事,中科院院深感哀慟,已安排專人陪同家屬並協處後續治喪事宜。疾病百科/心肌梗塞心肌梗塞是由於心臟冠狀動脈突然阻塞,導致供給心肌血流中斷,心肌缺血缺氧而壞死。臨床表現上,持續性胸痛、盜汗和呼吸困難是典型的病徵,但約有一半以上的心肌梗塞患者,病發前沒有任何症狀。>>看更多
-
2022-08-02 醫療.腦部.神經
失眠、腸胃道不適檢查卻正常 醫:恐自律神經失調
60歲陳姓婦人長期飽受失眠困擾求醫,尤其隔天若有要事更易常擔心睡不好而失眠,醫師,醫師診斷為焦慮症,除開立藥物,也指導許多放鬆訓練技巧,症狀已明顯改善。衛福部台南新營醫院精神科主任許博彥說,問診時,陳婦稱,自己身體狀況良好,經濟無虞,家庭關係融洽,唯一困擾就是睡不好,尤其隔天有重要事情時,當晚易擔心失眠反常徹夜難眠,許博彥診斷為焦慮症。許博彥表示,焦慮症現代人常見,最常見症狀為失眠,常會使用安眠藥物。也有許多患者會以身體不適;如腸胃道不適、胸悶、胸痛、喘不過氣、手腳麻木等症狀,患者可能會去看各科醫師卻一切正常,最後才轉介至精神科。他進一步說明,焦慮症又稱「自律神經失調」,其實就是因心理因素,造成調控身體多項器官自律神經出狀況產生多項身體不適症狀。可透過藥物及非藥物等方式治療,許多患者會排斥吃藥,認為靠自己放鬆即可,殊不知愈想要放鬆,愈讓自己陷入緊張、焦慮惡性循環當中。許博彥說,透過藥物協助,改善腦部部分神經傳導物質,可增加抗壓性,他也建議患者可搭配腹式呼吸及放鬆訓練等非藥物治療方式,來幫助改善焦慮症狀。
-
2022-08-02 焦點.元氣新聞
2022上半年十大熱搜疾病!新冠肺炎、猴痘無懸念 最讓女性困擾的這疾病也入榜
上網「搜尋」已是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分,查資料、看餐廳評價,當然也包括搜尋健康知識或認識疾病。元氣網是國內最早建置「疾病百科」的健康網站,透過強大的編採團隊收集整理,並將艱澀的專業用語正確轉譯,且所有內容皆經國內權威專家審閱。元氣網自八月改版,擴大充實疾病百科內容,並請十位名醫分析上半年十大搜尋疾病:1. 新冠肺炎審稿專家:長庚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今年上半年元氣網搜尋疾病第一名是新冠肺炎,這一點兒也不意外。自2020年新冠病毒自大陸武漢擴散,全球即壟罩在疫情之下,國內2021年雖面臨社區感染,但真正帶來全面衝擊是今年的Omicron變異株造成的大流行。截至七月底,全台累計染疫人數逾四百萬人。從聞之色變到全台近五分之一染疫,新冠肺炎是大家最想了解的傳染病。元氣網「疾病百科」中的「新冠肺炎」,從冠狀病毒家族開始介紹,到最新診斷與治療,由感染科權威、林口長庚醫院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審閱。黃玉成表示,新冠病毒一開始來勢洶洶,但隨著病毒演化和大家透過疫苗接種建立防護力,病毒致死率持續下降,甚至可望低於流感病毒,如同其他冠狀病毒感染後引發一般上呼吸道感染,例如感冒。也因此,防堵思維漸漸轉為與病毒共存,可預見各項防疫措施將漸放寬或取消。至於疫苗,年底可能會有次世代疫苗可供選擇,不同於目前疫苗針對原始武漢株設計,次世代疫苗有助預防Omicron;未來是否會如同預防流感,需要每年預測病毒株設計疫苗?需持續監測病毒演化,如果只是引發輕症,或許連接種疫苗都不必。不過,如今我們仍不能掉以輕心,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於七月廿九日表示,全球疫情下降,但日本、韓國病例屢創新高,預估台灣未來也可能單日新增五萬例,須觀察鄰國死亡率、重症比例、醫療量能等,八月暫時維持現行防疫措施,並持續監測國內BA.4、BA.5個案。>>看詳細2. 猴痘審稿專家:高醫小兒感染科主任李敏生全球對抗新冠病毒的戰爭尚未停歇,又出現新的傳染病威脅──猴痘,猴痘病例多發生在歐美,但國內也出現境外移入病例,讓國人大為緊張。「猴痘」是元氣網今年上半年搜尋疾病第二名,元氣網「疾病百科」中的「猴痘」由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李敏生審閱。李敏生請大家不要太過憂心,猴痘目前在歐美案例較多,國內雖有境外移入案例,但在醫師警覺下,很快被攔截,並未擴散。天花和水痘皆經由空氣傳播,目前認為猴痘傳播力有限,大多透過特定接觸或同住親密家人飛沫傳播,且國內尚無本土病例,有歐美等猴痘病例較多地區旅遊史者,若出現症狀,必須特別留意。猴痘初期症狀並不典型,若有相關旅遊史,一旦生殖器和會陰部出現皮疹,就要提高警覺,猴痘的皮疹和手足口病的疹子有點類似,但手足口病通常只出現在四肢,與猴痘不同,可作為鑑別診斷參考。>>看詳細3. MIS-C審稿專家: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隨幼兒感染新冠病毒比率增加,臨床「MIS-C」患者也有增加趨勢,「MIS-C」來勢洶洶,台大兒童醫院曾收治兩名因此出現中風症狀的案例,特別舉行記者會呼籲大家不可輕忽。在此之前,大家從未聽過「MIS-C」,「MIS-C」是元氣網今年上半年搜尋疾病第三名。元氣網「疾病百科」中的「MIS-C」由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審閱。黃立民表示,兒童感染比率升高,代表Omicron對孩子殺傷力不容小覷。台大小兒部副主任張鑾英則指出,新冠病毒進入家庭後,兒童被感染機率高達九成,而成人感染率大約七成七。兒童症狀大多是發燒,最高溫度達39.2度,平均發燒2到3天,也有相當比率出現喉嚨痛,其他還有腹痛、胃口減少、活力變差等症狀。確診者多12歲以下,男比女多,幾乎都沒有打過疫苗。指揮中心已將六個月至五歲兒童納入疫苗接種對象,黃立民表示,目前預防MIS-C最好的辦法仍是接種疫苗;由於MIS-C經常出現在感染後二到六周,也請家長提高警覺,如果出現上述症狀,一定要帶孩子就醫。>>看詳細4. 痔瘡審稿醫師:郵政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洪樹玉痔瘡是元氣網今年上半年搜尋第四名疾病,也是前五名中唯一和「疫情」較無關聯的疾病。元氣網「疾病百科」中的「痔瘡」,由郵政醫院外科部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洪樹玉審閱。根據健保統計全台醫院所執行痔瘡手術數量,洪樹玉可說是全台灣看過最多「人體菊花」的醫師,他也特別在元氣網分享保養肛門、痔瘡的獨門見解。洪樹玉建議,不管男女,如廁用衛生紙擦拭肛門後,可將衛生紙摺成一小塊,放在會陰附近,以手指按壓20次,可有效舒緩局部充血的肛門組織。如果經濟能力許可,不妨設置免治馬桶,解便時先沖水,且選擇水量較大的水柱來沖洗肛門,同時可以濕潤肛門及大便,讓糞便不乾不硬,容易滑出體外,無需用力擠便。有痔瘡的人如何選擇運動?洪樹玉表示,對痔瘡有益的運動包括快步走、慢跑、輕鬆運動、韻律體操、游泳等;有些運動則不宜,例如舉重、高爾夫、溜冰、滑雪、拳擊、角力、橄欖球、足球等。>>看詳細5. 心肌炎審稿專家:台中榮總院長、心律不整權威陳適安為了對抗新冠病毒,去年全民大規模接種mRNA疫苗,但接種後是否容易引發心肌炎,大家都很關切,「心肌炎」也因此成為元氣網上半年搜尋疾病第五名。元氣網「疾病百科」中的「心肌炎」由台中榮總院長陳適安負責審稿。身為國際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多次協助指揮中心舉辦COVID-19疫苗與心血管疾病臨床處置研討會,並擔任主持人,透過研討會進行學術討論與衛教宣導。根據研討會討論,國內、外研究顯示,接種疫苗後僅極少數人,小於萬分之一會發生心肌炎,心肌炎好發於年輕、男性及第二劑疫苗注射後,症狀大多發生於疫苗施打後一周內,治療後大部分是輕症、短時間可恢復,死亡率約1%,低於病毒性心肌炎的死亡率5%到30%。台中榮總副院長、兒童心臟權威傅雲慶也提醒民眾心肌炎早期症狀,一旦出現,及早就醫:1、胸痛、胸口壓迫感、胸悶2、心悸、心跳過快或過慢、不規則3、呼吸急促或困難4、運動耐受不良、體力變差5、暈厥、昏厥>>看詳細 6. 大腸癌審稿醫師:台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梁金銅、台大醫院癌醫分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陳姿君大腸癌連續多年盤踞10大癌症發生率之首,根據110年死因統計,位居癌症 死因第三位,僅次於肺癌和肝癌;雖然各年齡層都有大腸癌患者,但40歲以下大腸癌患者約占6%,比率不低。「大腸癌」是元氣網上半年搜尋疾病第六名,「疾病百科」中的「大腸癌」由台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梁金銅、台大醫院癌醫分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陳姿君審稿。梁金銅曾受訪指出,大腸癌治療進步,副作用低,但愈年輕的患者愈容易復發。年輕人免疫力強,卻出現沒能殺死的癌細胞,代表癌細胞特別「厲害」,攻擊可能又快又猛。但大腸癌是最可能預防的癌症之一,有五成大腸癌可透過調整飲食、運動與避免肥胖來預防,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可有效降低大腸癌死亡率二至三成。一般民眾50歲以上,建議每兩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有家族史者可於45歲起,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或大腸鏡檢查。>>看詳細 7. 胃潰瘍審稿專家: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胃潰瘍」是元氣網上半年搜尋疾病第七名,「疾病百科」中的「胃潰瘍」由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審稿。台大院長吳明賢是國內腸胃科權威,他曾帶領團隊和台灣幽門桿菌及胃腸疾病聯盟,發表幽門螺旋桿菌除菌的最佳一線療法及二、三線救援治療,且臨床應用收到極好成效,過去數十年,台灣消化性潰瘍發生減少七成以上,馬祖經驗更發現胃癌減少了五成以上。消化性潰瘍已非慢性病,若能正確診斷,依病因做適當診治,大多數患者都能痊癒。若沒有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也沒有服用導致潰瘍藥物的患者,應進一步檢查是否有糖尿病、罕見的免疫疾病,或是胃癌、胃泌素瘤等可能導致潰瘍不易痊癒的疾病。另外,建議採取清淡且規律的飲食,少吃刺激、辛辣、太油、太甜、糯米製品、飲用咖啡及柳橙汁,避免菸酒,讓腸胃道不適症狀減少。>>看詳細8. 白帶審稿專家:台北秀傳醫院執行院長、海芙刀治療中心執行長鄭丞傑白帶是女性陰道分泌物的俗稱,許多女性為白帶的顏色和氣味苦惱,白帶是元氣網今年上半年搜尋疾病第八名;元氣網「疾病百科」中的「白帶」,由台北秀傳醫院執行院長、海芙刀治療中心執行長鄭丞傑審閱。鄭丞傑說明,很多人認為有白帶就不好,其實正常陰道分泌物具有清潔及保護陰道功能,只是正常白帶應該是乳白到透明無色、稍具黏性、無異味,如果聞起來臭臭的,像魚腥味,或是呈現黃綠色、綠色、血色、且呈乳酪狀、泡沫狀、濃液狀等,建議就醫治療。白帶透露不少女性的健康訊息,鄭丞傑說,透過白帶診治疾病是婦產科醫師的基本功。至於女性要避免陰道感染,有個簡單卻常被忽略的動作,那就是如廁後擦拭及沖洗方向,應該由前往後,避免把肛門細菌帶到陰道。>>看詳細9. 不寧腿症候群審稿醫師:花蓮慈濟醫院實證醫學中心主任許晉譯「不寧腿症候群」是元氣網今年上半年搜尋疾病第九名;元氣網「疾病百科」中的「不寧腿症候群」由花蓮慈濟醫院實證醫學中心主任許晉譯審閱。不寧腿症候群帶來的困擾可能非患者難以想像,有人每晚至少得起床三次,有人在睡前必須按摩雙腿一、兩個小時,以減輕疼痛。門診中不少夫妻一起就診,患者被另一半抱怨,雙腿不停亂動、亂踢被,吵得自己不能睡。不寧腿症候群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影響部位以下肢為主,肢體在處於靜止狀態時,會出現如蟲爬或燒灼刺痛等不適感,症狀卻在活動時改善。如何避免? 缺鐵患者應考慮適度補充鐵劑、 盡可能避免多重藥物使用(超過5種藥物需要醫師評估是否有可移除之藥物),以減少藥物副作用、 糖尿病患者盡可能控制好糖化血色素,避免神經病變、再來就是咖啡、酒精攝取適量。另外,減少不寧腿症候群發作,除了不要在晚上攝取會讓人興奮的物品,像咖啡因、酒精、避免可能誘發的藥物,例如抗組織胺、抗精神病藥物、抗憂鬱藥物、止吐藥等。許多人認為運動有助改善,許晉譯提醒,規律運動很重要,但不要選擇在睡前進行運動。>>看詳細10. 肺腺癌審稿專家:台北榮總胸腔部主任陳育民「肺腺癌」是元氣網今年上半年搜尋疾病第十名;元氣網「疾病百科」中的「肺腺癌」,由台北榮總胸腔部主任陳育民審閱。肺癌蟬聯癌症死因榜首超過十年以上,發生率也居高不下。肺腺癌屬於非小細胞肺癌,是肺癌中最常見的類型,女性得肺腺癌機率比男性高。在臺灣有50%以上的肺癌病患並不吸菸,超過九成得肺癌的女性都不抽菸,而且近十年有年輕化的趨勢。LDCT對於偵測小於1公分的肺部結節敏感性高,衛福部於2022年7月起,提供有肺癌家族史和重度吸菸史者,每2年一次免費補助篩檢,對象包括:具肺癌家族史:50~74歲男性或45~74歲女性,且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之民眾。重度吸菸史:50~74歲吸菸史30年以上,且1天1包以上,或1天吸菸3包,持續10年,並有意願戒菸或戒菸15年內的重度吸菸者。陳育民也提醒,預防肺腺癌,應該戒菸並拒吸二手煙、注意減少接觸廚房油煙、避免化學物質毒害、出門戴口罩預防空汙。>>看詳細>>想要瞭解更多的疾病訊息,請見元氣網疾病百科https://health.udn.com/health/disease_list
-
2022-08-0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迎來長新冠高峰? 羅一鈞:視情況加開長新冠門診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近三年,不僅急性期危險,也有許多人深受後遺症「長新冠」所苦。不過,指揮中心推動開辦的長新冠門診,日前被確診者抱怨,門診排到爆,根本無法看到診。對此,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會再瞭解實際情況,若量能真的不夠,會請健保署著手增加量能。根據WHO統計,全球新冠肺炎患者中,大約會有一至二成確診者會出現長新冠症狀;推估國內將約有20萬人確診康復後,仍會受呼吸道症狀、胸悶、胸痛、身體疲倦、記憶力、注意力或睡眠等問題所苦。對此衛福部自2021年底起推動「COVID-19 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針對新冠確診解隔後6個月內出現的「長新冠」患者,提供跨科別整合門診及住院整合照護服務。計畫由承作醫院定期評估日常生活功能、生活品質、呼吸、疼痛、心理、營養狀態及追蹤改善程度,並由社工師(員)評估家庭支持功能,協助轉介適當之社會福利資源,保障個案後續康復照護需求,提升確診者康復後的日常生活品質。不過,自台灣本土疫情4月升溫以來,確診者激增,專家也都預估8月左右將迎來台灣本土長新冠高峰。就有長新冠患者抱怨,表示長新冠門診時常爆滿,根本無法排不到。對此,指揮中心是否考慮加開量能,已承接偌大的長新冠族群?羅一鈞表示,由於長新冠門診實際狀況資料尚未整理統計,會再請健保署提供資料,明日再進行報告,但,若量能確實吃緊,會請健保署徵求更多診所投入,服務更多需要的民眾。
-
2022-07-30 養生.運動健身
有片|喘、疲倦、腦霧?透過運動改善長新冠後遺症!
時值夏季,全台疫情趨緩,隨著確診人數的下降,後遺症問題卻陸續浮現,其常見的症狀有喘、疲倦、胸痛甚或腦霧,對人體的影響不可輕忽。除了飲食調養之外,研究發現運動訓練是可以改善長新冠後遺症的傷害。但什麼類型、強度的運動最適合?超核心健身中心創辦人威力教練將從相關實驗結果及運動生理角度,與大家分享他所提供的運動訓練建議,快點開影片來看看。根據影片中威力教練所提供的資訊,由於感染COVID-19,人體有細胞發電廠之稱的粒線體功能出現障礙,因此導致所謂慢性疲勞症候群。而透過運動來提升粒線體功能,藉此恢復體能,是經過科學實證十分有效的方法之一。要鍛鍊粒線體功能,威力教練建議強度穩定的中低度有氧運動,例如跑步、快走或騎車,最好一週可以安排三次,每次三十分鐘,這樣可改善長新冠對人體帶來的負面影響,更能有效提升運動表現。想了解更多關於運動健身的分享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有氧運動做起來!原始影片超核心健身中心Hypercore Fitness YT★教練教你三分鐘學會啞鈴划船:https://bit.ly/3HNYGdX★超核心線上課程上線囉,課程內含全身45個訓練動作的詳細教學,點擊https://bit.ly/3bmXK48延伸閱讀小心棒式兩大地雷!做對棒式姿勢,訓練核心肌群更有效四大關鍵對了,新手也能做出漂亮的伏地挺身「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07-3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長新冠」疑難雜症多!中醫:病毒特性影響症狀,Delta毒性濕熱、Omicron濕寒
近期長新冠話題備受熱議,常見患者會有呼吸道症狀、容易感到疲倦,但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其他可能出現的症狀還包括:皮膚出現紅疹、潰傷、掉髮,或女性月經週期改變等問題,中醫師鄭愛蓮表示,目前臨床上遇到的案例較少,不過中醫認為,體質偏濕的人容易有皮膚病,而腎氣不足會影響女性、男性的性功能。病毒特性影響症狀 Delta毒性濕熱、Omicron濕寒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COVID-19 急性感染後徵候群(長新冠)」是確診或疑似感染新冠病毒 3 個月後,仍有無法以其他診斷解釋且持續至少 2 個月的症狀,且病症通常對日常生活或身體活動功能造成影響。鄭愛蓮坦言,目前臨床上並未遇到這樣的病人,但國外流行期比台灣早,所以他們的病例也多,因此才發現此問題,且每人留下的後遺症都不同,列出可能有的症狀約200多種。新冠病毒變異株每種的特性其實都不同,以中醫來看,鄭愛蓮認為,去年流行的Delta毒性偏濕熱,病毒量高,感染者症狀也重,因此許多染疫者會高燒、胸痛、胸悶等等;而今年流行的Omicron毒性偏濕寒病毒量低,輕症患者多,症狀相對較少。新冠病毒為何會對人體皮膚有影響?鄭愛蓮分析,新冠病毒是種瘟疫,且屬濕毒,對人體皮膚會造成影響,畢竟有皮膚病的人濕氣都會比較重。出現皮膚相關長新冠症狀 中醫對症治療改善鄭愛蓮解釋,體質偏濕的人較容易有紅疹、皮膚癢的狀況多見。治療上會依照病情給予常規治療,而潰傷有些傷及表面或肌肉,通常治療時間會比紅疹還久,可能需要幾 個禮拜,有些病人本身有糖尿病、慢性病的問題,傷口未痊癒,容易引起潰爛,算是高風險族群。鄭愛蓮補充提到,對於皮膚病較嚴重者,中醫也會採用針灸療法,當病況治癒後,會建議再吃1個月左右的調養藥,止癢且加強脾胃功能,讓代謝比較快。病人長新冠有掉髮症狀,鄭愛蓮推測,患者可能元氣(腎氣)比較弱一點,這部分屬於肝腎問題,若肝血充足,腎氣充足,頭髮就會又黑又亮,元氣不足,就會掉髮。治療掉髮,大部分以吃藥為主,花費時間會較久,可能需要3至6個月,通常建議病人不可晚睡或熬夜。長新冠恐影響男女性功能?多與腎氣不足有關長新冠症狀可能會影響到男性的性功能,根據英國《太陽報》報導,英國倫敦大學「長新冠」(long Covid)症狀研究中發現,約有5%男性確診後出現生殖器縮水,另有15%的男性會出現勃起功能障礙。此外,美國1名男播客主在Podcast節目《How To Do It》上分享,自己因確診住院,但出院後發現陰莖縮短約4公分,在他感染新冠肺炎以前,尺寸在一般人平均大小之上,現在卻明顯比平均還要小,醫生判定應該是血管損傷造成的永久性傷害。對此,鄭愛蓮指出,元氣(腎氣)不足,有可能會導致男性性功能出現問題。女性月經週期異常其實也和元氣(腎氣)不足有關,鄭愛蓮說,民眾月經如延後1個月或月經少量但持續1個月,病人通常會害怕,因以前從未出現此狀況而去檢查子宮卵巢。中醫在治療這類的女性,鄭愛蓮說明,針對月經持續10多天至1個月以上的人,治療上會先止血,預防病人貧血,並根據病人的體質選擇溫補她子宮,補足腎氣,完成它的功能,如症狀未改善,也會選擇用溫灸的方式止血。至於月經沒來者,中醫不會特別開催經藥,考慮到患者身體已受傷,會讓他進行中藥調養,調整肝腎氣功能,並建議患者,不可吃生冷食物,例如冷飲、生菜沙拉、涼伴食物或寒性的水果,只能喝熱飲。當患者月經正常來了以後,鄭愛蓮強調,還是會持續追蹤3個月,持續調養身體,確定這期間月經都準時報到,過3個月後才會建議病人停藥。目前看到長新冠的患者,最常見症狀,咳嗽、喉癢、胸悶、喘、疲倦、少量透明痰、輕微腹瀉,這些症狀通常用中醫藥處理,一般需要2周到4周就可以恢復正常。★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2-07-2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相隔73天死亡降回二字頭 一歲童MIS-C「爆肝」搶救中
國內新冠肺炎死亡相隔73天,再度降回二字頭,新增28例;另增中重症154例,其中新增三例兒童重症個案,皆為孩童多炎症症候群(MIS-C)個案。醫療應變組組長羅一鈞表示,其中一例一歲男童,住院後持續嘔吐且肝指數持續升高,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治療。死亡個案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多歲,25例具慢性病史、18例未完整接種三劑疫苗、11人超過80歲以上。今年以來中重症累計2萬493例,死亡7861例。中重症包括110例中症、44例重症,包括三例MIS-C個案。羅一鈞表示,一例為一歲男童,無慢性病史,曾於5月27日確診。7月20日發燒至39度,伴隨嘔吐、食慾下降,7月23日就醫,檢查有結膜炎和嘴唇充血,疑似MIS-C於當天住院。7月26日因持續嘔吐以及肝指數持續升高轉加護病房,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治療。三歲女童,無慢性病史,曾於5月23日確診。7月19日發燒至40度,伴隨腹痛、腹瀉,7月22日前往急診,疑似MIS-C住院 ,接受藥物治療後病況好轉,今天出院。五歲女童,無慢性病史,曾於7月2日確診。7月19日起發燒、鼻塞、流鼻水、頸部淋巴結腫等症狀,7月22日因症狀持續就醫,疑似MIS-C住院。7月23日因發燒持續且有紅疹、紅眼、腹瀉、胸痛而轉院,目前仍在一般病房住院。羅一鈞表示,疫苗可降低MIS-C九成以上的風險,提醒家長至少讓兒童打一劑疫苗。目前12歲以下兒童重症個案累計為123例,包含腦炎25例、肺炎19例、敗血症3例、哮吼8例、心肌炎1例、MIS-C58例、共病3例,到院前死亡6例;死亡個案維持25例。
-
2022-07-2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疫情名家觀點/AI介入救心 中國附醫副院長張坤正:善用遠距 心梗患者及時救治
心血管疾病位居我國十大死因第二位,疫情期間讓許多民眾不敢就醫,未能定時用藥,造成心血管疾病患者暴露於高死亡風險中。醫療體系因疫情進入「遠距元年」,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長期發展遠距醫療,與台中市、南投縣合作設立「中台灣AI救心網」,於救護車上安裝微型的十二導程心電圖,及早在救護車上判斷是否為心肌梗塞,診斷率接近100%,爭取到院後治療的時間。送醫關鍵時刻急救 降低猝死風險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包含中風、心肌梗塞、心房顫動、心律不整等,而心肌梗塞猝死率高,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率高達三到六成。目前所有的醫學中心都有辦法在患者送到醫院後(Door to Balloon Time,D2B),於90分鐘內打通血栓,但患者從出現症狀到醫院這段時間(Symptom to Door Time,S2D)往往才是決戰關鍵。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系副院長、心臟血管系主任張坤正表示,根據調查,台灣S2D的時間平均為二小時,時間長到患者在送醫途中就可能猝死。除了要增加衛教,讓民眾多察覺心肌梗塞的症狀以外,當患者一搭上救護車,就能馬上介入診斷,等於能有效縮短S2D的時間。救護車導入AI輔助 診斷率近100%張坤正表示,疫情期間,從去年七月起,中國附醫與台中市政府以及南投縣總計14處消防分隊合作,於救護車上導入「AI輔助診斷急性心肌梗塞系統」,安裝簡易操作的十二導程心電圖裝置。只要這14處消防分隊接送的患者,主訴有胸痛,或懷疑可能是急性心血管疾病,救護車上的救護員就能使用該系統,讓心電圖偵測患者,同時將資訊上傳讓AI全天候即時判讀。張坤正表示,去年七月至今已經上傳362張心電圖,服務275位患者,其中10位成功在救護車上就診斷出急性心肌梗塞,診斷率近100%,當患者一抵達醫院,就能馬上進行心導管手術,使得發現到治療的時間更縮短。遠距醫療發展 偏鄉病患方便就醫張坤正表示,遠距醫療並非一蹴可幾,中國附醫長期關注偏鄉山地醫療,在南投信義鄉負責整合醫療20餘年,並於信義鄉無醫村「地利村」設立門診部,導入遠距診療以及遠距影像的傳輸,地利村的患者只要在當地戴上穿戴裝置,搭配遠距會診平台,中國附醫的醫師就能透過平台協助診斷。中國附醫長期發展遠距的過程中,也讓治療不再僅限於醫院,而是透過遠距擴展至各處,也有不少國外的患者透過遠距諮詢。他表示,新冠肺炎又稱為COVID-19,今年已是2022年,疫情已蔓延超過二年,疫情發展的過程中,台灣的遠距醫療發展得更加蓬勃,疫情威脅到國人的健康,部分病人「不敢外出就醫」,成為醫療隱憂。張坤正說,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若不幸染疫,臨床上會看見患者容易出現重症,呼籲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千萬別隨意停藥,若需要使用抗病毒藥物的時候,需要與醫師討論,作適當的藥物調整,若真的因為心理害怕因素不敢就醫,遠距醫療都能及時協助,以避免延宕就醫時機。
-
2022-07-1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長新冠食不知味超痛苦 中醫建議按壓穴位有助恢復味覺
國內有愈來愈多的民眾感染新冠肺炎,即使痊癒,仍然受到各種長新冠症狀影響,台南市一名42歲女子,5月染疫後,味覺一直無法恢復,經過中醫治療兩周,才不再食不知味,中醫師建議,長新冠患者如果有嗅味覺異常,可以按壓迎香、鼻通、印堂、上星及合谷等穴位,有助恢復。台南市立醫院中醫師張維麟表示,這名患者確診後,隔離期間咳嗽嚴重,有時甚至咳到胸痛、肋骨痛。解隔後,雖然咳嗽的症狀減緩許多,但吃東西時卻失去味覺,雖然聞得到味道,但味如嚼蠟,讓她很困擾,經過針灸合併中藥治療才痊癒。張維麟指出,根據國際研究,Omicron病毒株約有17%的患者出現嗅覺障礙,其中多半在3到4周後自行痊癒,但也有人在1年後仍持續症狀。嗅味覺障礙包含嗅覺喪失、嗅覺減退甚至是嗅覺倒錯。新冠肺炎導致味嗅覺喪失,可能是病毒主要依附在ACE2受體上,ACE2是細胞膜受體,病毒由此通道,進入細胞內繁殖。嗅味覺區有豐富的ACE2受體,新冠肺炎患者才會出現嗅味覺異常症狀。在中醫上,嗅覺障礙屬「鼻聾」、「鼻不聞香臭」的範疇。《外科大成》記載:「鼻聾者,為不聞香臭也。」五臟之中,肺開竅於鼻,所以肺與鼻關係最為密切,味覺失調則與脾、胃氣受損有關,在感染期,鼻黏膜會腫脹、阻塞,影響嗅味覺功能。治療上,用藥除了補益肺氣,另一方面可使用辛夷、蒼耳等中藥祛邪宣肺。同時針灸迎香、鼻通、印堂、上星及合谷等穴位,醒腦開竅、調整脾胃和肺氣,幫助患者恢復嗅味覺。他建議,深受嗅味覺障礙所苦的患者,平常保健也可以用按摩手法,以指腹按壓迎香、鼻通、印堂、上星及合谷等穴位至有些微痠脹感,或者用刮痧板適度點壓刺激穴道,每個穴位時間約5分鐘,一次按壓50下,每天可執行2到3次。此外,長期鼻塞、鼻過敏的患者,按壓以上穴位一樣可以改善面部循環、宣通鼻竅,對鼻塞、流鼻水的症狀也有效。
-
2022-07-19 醫療.心臟血管
高血壓患者容易有糖尿病、高血脂嗎?醫曝皆因2大壞習慣導致
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互為「共病」,臨床上,許多病患容易同時罹患三高疾病,大部分原因與現代人不良的飲食習慣及缺乏運動的生活習慣有關;但多數人通常等到症狀出現時,才會發現血壓、血糖、膽固醇已經偏高或過高,或是健康檢查時才被診斷出來。3高導致血管壁硬化國泰綜合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玠宇表示,根據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患有糖尿病、高血脂症的病人,發生高血壓的關聯性比較高;但罹患高血壓的人,不一定會有糖尿病、高血脂症的問題,且因果關係比較難以界定,不過,可以確定的是,血糖及膽固醇過高,會導致血管壁硬化,造成血壓飆升。門診中,就有不少病患因為頭暈、頭脹就醫,一量發現血壓很高,抽血又發現血糖、膽固醇都偏高,以為是高血壓導致糖尿病、高血脂症。事實上,由於大多數病患可能是先前就已經患有高血糖、高膽固醇的問題,導致慢性血管壁硬化,但是,身體沒有出現不適症狀才沒有發現,直到血管硬化情況越來越嚴重,才出現高血壓的症狀。頭脹、酸痛恐高血壓徵兆,嚴重會危及生命陳玠宇說明,大多數的高血壓病患初期沒有明顯症狀,最典型的症狀就是病人會經常感覺到頭暈、頭脹脹的,有些病人還會伴隨肩頸酸痛,或是肩頸僵硬的問題,可能會以為是最近身體比較疲勞;另外,還有的病人則出現走路會喘、胸悶、心悸、視力模糊、噁心嘔吐等非典型症狀,此時通常代表血壓已經飆高。高血壓對身體的傷害可分為「慢性危及性」及「立即危及性」,如果高血壓病情非常嚴重,更可能造成胸悶、胸痛、沒有活動也會喘,都是因為高血壓導致器官受傷所致,例如冠狀動脈心臟病,就是心血管發生缺血、缺氧,胸悶、胸痛的情形也會越來越嚴重。當血壓飆高到一定程度,甚至可能出現立即性的危害,引發腎衰竭、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或是腦中風,出現眼歪嘴斜、單側肢體麻痺無力、昏迷等症狀。延伸閱讀: 。4種人要注意!!高血壓可能隨時找上你,這族群3個就有1人血壓高 。約1/5中風患者都有「1問題」,男女腰圍最好維持在「2數字」內,才能降低罹病風險
-
2022-07-17 養生.運動健身
每周4到6次、每次30分鐘 健走降血壓還能預防骨鬆
不管你被關了14天還是7天,或因害怕確診而自我禁足了幾個月,疫情讓人類活動量大減是不爭的事實。有的長者怕出門染疫,放棄了多年的運動習慣;而年輕的一輩,也因為居家上班或隔離,活動力大大下降。健走、跑步、爬郊山,都是門檻不高、隨時可執行的活動,天氣不差、一雙好鞋就能出發,但在運動的過程中,避免傷害很重要,做好準備,一起把腿力練回來吧!健走的好處?●接觸大自然減輕壓力、鍛鍊心肺、預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健走兼具有氧運動的心肺訓練、熱量消耗的效率,不像長跑需要一定體力基礎,一樣能有效訓練肌肉,且更安全、對膝蓋負擔相對小,即使是完全沒有運動經驗的人也能很快上手。健走能夠燃燒比走路多2倍的熱量,並且能增加骨骼密度,且通常在戶外進行,運動的同時也能夠欣賞大自然的景致,有助於減輕壓力、減緩焦慮情緒,讓身、心、靈都放鬆,維持大腦中的皮質醇處於正常狀態,進而提升專注力以及認知能力,預防失智症提早來到。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指引,健走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及肥胖的風險。因爲健走主要運動到人體大肌肉群,協助血液透過幫浦作用回流到心臟,增加血液循環、肌肉耐力及動態平衡,這都是鍛鍊心肺功能不可或缺的條件。健走運動量夠嗎?跟散步有何不同?●屬中強度有氧運動,每周150分鐘就能維持肌力並減脂。健走可以說刻意執行的有氧運動、有目標性;散步是輕鬆、沒有預設目標的身體活動。一般人隨意步行一小時約走一公里,而健走速率介於散步與慢跑之間,每小時應維持在四到六公里,大約每分鐘要走90到120步。一般人健走要達到運動效果,應該維持速率使心跳達到每分鐘120下,並持續30分鐘。別小看這個數字,如此強度的健走被歸類在中強度運動,消耗的熱量遠比散步多,多數人也會氣喘吁吁、滿身大汗,一般人如果能每周健走150分鐘,就能夠達到維持肌力並且減脂的效果。健走運動適合誰?●適合所有族群,中壯年三高患者好處尤其多。若能掌握健走的要點,搭配自身的耐受程度,健走幾乎適合每個人。中壯年多半會有三高問題,健走能有效減少血壓上升,降低心臟病風險,同時能降低體內膽固醇濃度,燃燒體內多餘的脂肪,同時可預防骨質疏鬆,每周健走四到六次、每次30分鐘,長期下來即可達到成效。除了一般的健走外,也能夠透過「間歇式健走」,步伐比平常略大,透過快走以及慢走各三分鐘,持續交替五次,每周持續四次,達到不同的運動效果。健走需要先暖身嗎?●可先散步、原地交替踏步,做伸展髖膝關節的運動。跟其他運動一樣,健走前好好伸展髖關節跟膝關節,才能讓身體快速進入狀況、避免運動傷害,事後的舒緩拉筋也不可少。健走前,可透過簡單的伸展運動,提升膝關節活動以及四肢肌肉的延展性;健走後,可藉由簡易拉筋、局部按摩、踩弓箭步等放鬆肌肉。根據ACSM,運動必須遵守三大程序,暖身、有氧/訓練,以及緩和動作。健走前可先散步、原地交替踏步、做瑜伽或皮拉提斯等約5至10分鐘;緩和動作可以加一些彈力帶等阻力活動,或與暖身相同。健走的正確姿勢?●挺胸收小腹,手臂彎成90度,手握空拳自然擺動,腳跟先著地。雙眼要直視前方,肩膀放鬆,挺胸收小腹,手臂彎成90度,手握空拳自然擺動來帶動步伐。每次擺動讓拳頭來到胸口,臀部必須收緊,腳跟先著地,接著是腳掌和腳趾,讓腳踝和膝蓋平均受力,減少對關節的傷害。步伐不過度伸展到關節不適即可,這樣的姿勢就能提供足夠的運動量,達到健走的標準。健走須什麼配備?●合腳避震的跑鞋,膝關節炎或肥胖者可使用健走杖降低傷害。開始健走前,必須選一雙合適的慢跑鞋,包覆性佳、支撐力好、鞋墊軟硬度適中,讓足部施力時有足夠的緩衝力,能承受健走時所產生的衝擊。襪子建議選擇棉質、舒適的襪子,防止足部皮膚與鞋子摩擦而受傷。「北歐式健走」借助健走杖的輔助,運用上肢力量幫助下肢走路,訓練核心肌群,減輕腰部以及雙腳負擔。肥胖、膝關節炎患者,可以使用兩支健走杖分散雙側膝關節的地面反作用力,進而降低膝關節內的傷害,也更能持續健走。染疫康復者 該怎麼健走?感染新冠肺炎康復的患者,是否適合健走復健?醫師建議最好七天後開始恢復體能鍛鍊或運動,並採取漸進式回歸常態訓練,從第一周到第四周,以平時訓練強度的50%、70%、80%、90%增加,到第五周時恢復常規訓練。若在運動過程出現咳嗽、呼吸困難、心悸等情況,必須暫停訓練,並尋求醫療協助。建議將暖身及緩和運動拉長10至15分鐘,一開始可以先以健走20分鐘維持兩周,爾後沒有覺得很喘、胸悶、胸痛、血氧降低等情況,漸進式每周增加5到10分鐘,讓心肺慢慢適應。諮詢/亞洲大學復健部長周立偉、梧棲童綜合醫院復健部心肺組物理治療師耿紀峯、光田綜合醫院骨科醫師洪煒竣
-
2022-07-13 醫療.心臟血管
確診男「痛徹心扉」竟主動脈剝離 緊急手術搶命
確診COVID-19的52歲男子因呼吸喘就醫,甚至感到「痛徹心扉」,經緊急手術搶回一命。醫師提醒,主動脈剝離除撕裂性胸痛,瞬間可能心肌梗塞、腦中風等,是與時間賽跑的急症。馬偕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簡禎彥今天透過新聞稿指出,52歲確診男子因呼吸喘就醫,發現心包膜積液且狀況持續惡化而轉院至馬偕,進一步診斷出主動脈剝離,立刻安排緊急手術。簡禎彥表示,這是一項極度考驗醫療團隊體力與耐力的手術,手術時間動輒6至8小時以上,以往會安排團隊人員輪替,但因病患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確診個案,為降低感染風險,最後決定以10人小組穿著乙級防護隔離裝備完成手術。回想10小時搶命過程,簡禎彥說,全員無接替休息、全程站立、低頭專注,不吃不喝也不上廁所,手術結束後小組成員人人汗流浹背、精疲力盡,因乙級裝備會影響手術進程和流暢度,團隊溝通必須更加明確而清楚。簡禎彥解釋,主動脈剝離病人經常是前一秒活動自如,下一秒就感到撕裂性的前胸悶痛,甚至延伸到背後或脖子,一瞬間便可能發生心肌梗塞、腦中風、昏迷等緊急情況,是與時間賽跑救命的急症。近年來隨著生活飲食習慣改變,及遺傳性高血壓、抽菸等危險因子,簡禎彥說,導致這類心臟血管疾病的族群年齡也有逐漸下降的趨勢。
-
2022-07-1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確診後逾半數出現長新冠 疲倦、關節痛、咳嗽等最普遍
為幫助新冠肺炎(COVID-19)染疫康復者能儘早回復正常生活,中央健康保險署和衛生福利部各司署自去(2021)年12月起共同推動「COVID-19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讓確診解除隔離後六個月內之康復者,如有新冠肺炎衍生之不適症狀,可經由各參與醫院個案管理師協助掛號診療。健保署提醒,這類患者,可善用這項資源,減少身體及社會功能退縮,以便早日回歸社會。根據2022年7月5日統計,我國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已累計逾392萬人,中、重症比例分別約占0.25%及0.19%。根據各國新冠肺炎追蹤研究報告顯示,部分確診者康復後60天內有30-60%的人持續出現所謂「長新冠」症狀,例如疲倦(53.1%)、喘(22.9-43.4%)、關節痛(27.3%)、胸痛(21.7%)、咳嗽(15.4%)、嗅味覺異常(13.1%)等症狀。鑑於部分染疫康復者可能在身體與心理各層面出現諸多症狀,需要跨科就醫,降低對個人、家庭、工作等負面的影響,因此訂定「COVID-19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讓確診解除隔離後六個月內之康復者,經主責醫師專業判斷收案,接受跨科別「整合門診」或「住院整合照護」服務。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考量康復者可能有多種併發症,須在不同科別掛號並往返各診間等候就醫,或者不清楚要掛哪一科,而且缺少全人性的醫療評估照護,因此盼能藉由推動整合門住診醫療服務,由醫療團隊了解康復者之日常生活功能、生活品質、呼吸、疼痛、心理及營養狀態,由醫院定期評估並追蹤改善程度。健保署表示,康復者接受當次整合門診醫療服務後,僅需繳交一次掛號費及一次部分負擔,如有經濟上有困難,經醫院社工評估,將提供所需的社會資源轉介,照護期間如經評估有長期照顧需求,則協助轉銜長期照顧服務,幫助康復者儘早回歸正常生活,並鼓勵各醫院設置整合門住診照護,以提高康復者就醫可近性。本計畫統計截至2022年7月5日,參與醫院共有106家,相關資訊及參與醫院名單(見附件)、整合科別、看診時段、網址及個案管理師掛號諮詢窗口資訊公布於健保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nhi.gov.tw/Content_List.aspx?n=88AE6A786480BF00&topn=787128DAD5F71B1A)。或參閱衛生福利部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專區(https://covid19.mohw.gov.tw/)取得相關資訊。
-
2022-07-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染疫童慎防MIS-C 注意2狀況
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歐美等地發現不少兒童及青少年罹患新冠肺炎後,發生「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產生全身性發炎症狀,尤其是腸胃道及心血管系統嚴重症狀。目前台灣也有染疫兒童出現MIS-C病例。兒童感染新冠肺炎二到六周後,要小心發生MIS-C,目前發生原因不清楚,普遍推測是新冠病毒造成免疫系統失調,進而導致不正常的全身性發炎反應。 MIS-C會引起全身的發炎反應,各器官都可能受到影響。據國外統計,會發燒超過24小時,80%以上的兒童會有腹痛、腹瀉、嘔吐、胸痛、心跳快等症狀,也可能產生結膜炎、紅疹、呼吸急促、咳嗽,甚至頭痛、意識不清、幻覺等症狀。約50%的MIS-C病例會合併休克與心臟收縮功能異常,也有較高機率合併心肌炎與心包膜積水,超過一半的病例會凝血功能異常。MIS-C往往來得快又急,常需要在治療初期使用強心劑,據國外統計,MIS-C死亡率高達1-2% 。目前並沒有一致的治療準則。現行主流治療方式,採靜脈注射同時給予免疫球蛋白與類固醇調節發炎反應,一併開立口服阿斯匹林預防血栓;若一開始的症狀比較嚴重,或初始治療後反應不佳,則考慮增加類固醇的劑量,或額外使用免疫調節劑。雖然約一半的病例最初會表現休克與心臟收縮功能異常,但這些病例約八、九成在出院時心臟收縮功能會回復正常;冠狀動脈異常病例也有約八成會回復至正常的大小。不過,仍有小部分病例的心臟會有長期的後遺症;急性期產生的休克或血栓,可能是造成長期後遺症的危險因子。根據統計,MIS-C在美國的發生率約10萬分之30,而台灣至今發生率約為10萬分之8。由於台灣兒童新冠肺炎確診數從五月開始不斷上升,自六月中旬至七月開始可能會有較多的MIS-C出現,家長必須注意以下兩大重點狀況,若都符合,可能就要帶孩子就醫,讓醫師作正確的診斷。1.家中21歲以下兒童或青少年,在新冠肺炎確診後二到六周是否有發燒超過38度,且超過24小時。2.是否有兩種以上不同系統的症狀?包括神經系統如頭痛、躁動、意識不清等;呼吸系統如咳嗽、呼吸急促、嘴唇發紫等;心血管系統如胸痛、心跳加速、低血壓等;腸胃道系統如腹痛、嘔吐、腹瀉等;黏膜皮膚如紅眼睛、草莓舌、紅疹、肢端腫脹等;其他如淋巴結腫大、喉嚨痛、肌肉痠痛、關節痛等。
-
2022-07-07 醫療.耳鼻喉
注意!咳嗽合併「11症狀」,最嚴重恐為「1癌症」
1.咳嗽+呼吸不順+發熱:疑似胸膜炎,應看內科。2.夾雜鐵鏽色的痰或黏糊的膿狀痰:疑似副鼻腔炎、支氣管炎、肺炎、肺結核等重病。3.咳嗽沙啞+嗽聲彷彿狗吠:疑似格魯布性喉頭炎症候群或急性喉頭發炎等支氣管及喉部之疾病。4.無明顯原因的刺激性乾咳:中老年人有可能為肺癌,小兒要考慮支氣管內異物。5.咳嗽伴咳血:不論是少量血痰還是多量咳血,青年人要考慮肺結核、支氣管擴張,中老年人有可能為肺癌。6.咳嗽合併胸痛或喘鳴:要考慮胸膜炎或哮喘。7.咳大量膿痰:表明下呼吸道有化膿性細菌感染,如肺膿腫、支氣管擴張等。8.咳嗽時聲音嘶啞:起病緩慢者要想到喉結核或喉癌。9.咳嗽伴消瘦:多見肺結核或肺癌。10.夜間咳嗽伴氣促:考慮左心衰竭或哮喘。11.慢性咳嗽經常發作:考慮慢性支氣管炎。喉糖只能暫時舒緩短暫使用喉糖,確有舒緩的效果,但要真正達到緩解病徵,其療效是令人存疑的。實際上,喉糖並無太大止咳功效,且其中添加之薄荷,具有收縮黏膜血管之效果,長期使用會削弱口腔黏膜的抗菌能力,易導致口腔潰瘍的發生。至於某些含碘成分的潤喉糖,雖有微量殺菌、抑菌效果,但對於口腔黏膜組織的刺激性很強。因此,若咽喉部無明顯症狀而濫用喉糖或喉片,反而會抑制口腔及咽喉內正常菌群之生長,喉糖中之涼性揮發物質分布或累積太多,使得呼吸道黏膜更為乾燥,尤其是冷咳症狀,常會導致咳嗽加劇,因此,喉糖應該較適合痰稠之熱咳或燥咳使用。延伸閱讀: 。不是感冒,「1疾病」恐引發咳嗽,尤其在入睡後1、2小時 。「咳嗽常見9大原因」曝! 美肺臟協會警告:這4種咳要小心
-
2022-07-0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1917人求助長新冠門診 31歲至50歲占大宗
COVID-19染疫康復者恐出現疲倦、喘、關節痛等長新冠後遺症,但健保署去年12月開設整合門診至今,僅收案1917人,以31歲至50歲最多,呼籲染疫康復6個月內如身體不適可多利用。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延燒超過2年,累計確診個案超過392萬人,染疫後是否出現「長新冠」後遺症問題將是未來另一大考驗。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根據各國COVID-19追蹤研究報告顯示,約有30%至60%的染疫個案在康復60天內持續出現長新冠症狀,超過半數都出現疲倦症狀,另有部分出現喘、關節痛、胸痛、咳嗽、嗅味覺異常等症狀。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考量康復者可能同時出現多種併發症,搞不清楚到底該掛哪一科,也可能要在不同科別間掛號並往返各診間等候就醫,因此去年12月與衛福部共同推動「COVID-19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只要確診者在解除隔離後6個月內出現不適症狀,都可運用整合門診一站式看診,幫助染疫康復者儘早恢復正常生活。健保署醫務管理組科長呂姿曄指出,截至7月5日,染疫康復者計畫累計收案1917人,以41歲至50歲年齡層占21.5%最多,其次是31歲至41歲占約22%;其中1909人在門診看診、8人住院,相較之下,國內確診人數已逼近400萬人,就醫比例並不算高,可能和這波疫情中的染疫個案多為輕症有關。李伯璋強調,整合門診不僅讓染疫康復者免於在不同科別奔波、看診,也只要繳交一次掛號費及部分負擔,如有經濟困難也可經醫院社工評估,提供社會資源轉介或協助轉銜長期照顧服務。李伯璋說,目前全台共有106家醫院參與染疫康復者門住診計畫,由中央特別預算支應新台幣3到4億元經費,計畫預計實施至指揮中心解散後6個月為止,呼籲有需要的民眾多多利用。
-
2022-07-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QA整理包/幼兒莫德納21日開打 常見副作用有哪些?會引發心肌炎嗎?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45萬劑幼兒莫德納疫苗於7月6日上午抵台,預計7月21日起分送至各縣市,屆時將提供6個月至5歲幼兒接種。幼兒疫苗劑量到接種部位都和成人不同,也有家長擔心副作用,「聯合新聞網」整理了8個QA,一次解答。Q1:幼兒施打疫苗安全嗎?A:台大醫師李秉穎指出,幼兒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遠高於流感等其他疾病,新冠肺炎對幼兒的危害也高於流感,因此建議幼兒接種疫苗防止中重症,且幼兒接種疫苗的整體效益大於風險。Q2:幼兒施打疫苗的劑量及間隔為何?A:食藥署表示,經整體評估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並考量國內緊急公共衛生需求,與會專家建議核准莫德納疫苗緊急使用授權,可適用於6個月至5歲兒童的基礎接種,施打兩劑,每劑0.25ml(含25微克的mRNA),施打間隔28天。Q3:幼兒施打莫德納疫苗的接種位置?A:指揮中心表示,接種部位建議未滿2歲的嬰幼童接種大腿前外側股外側肌、2歲以上幼童則接種在非慣用手的上臂三角肌。台大醫師李秉穎解釋,由於幼兒手臂皮膚較薄,因此2歲以下就建議打在大腿外側,2歲以上由於手臂三角肌比較肥厚,即可打在手臂,而染疫幼兒則建議間隔3個月後再接種疫苗。Q4:接種疫苗後常見的副作用有哪些?A:6個月至5歲幼兒接種後可能發生的常見副作用,如躁動哭鬧、接種部位疼痛、嗜睡、食慾不振、發燒、注射部位紅斑及腫脹等。如出現發燒超過48小時、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不適症狀,應速就醫釐清病因。Q5:接種疫苗後出現副作用時,要如何通報?A:指揮中心表示,接種後可透過接種單位提供的QR code掃描加入Taiwan V-Watch疫苗接種-健康回報,協助家長關注子女皆種後狀況,提升對新冠疫苗安全性監測、相關官宦照護及因應效率。Q6:幼兒接種疫苗後會引發心肌炎/心包膜炎嗎?症狀有哪些?A:李秉穎表示,心肌炎是指心臟肌肉發炎,心包膜炎是包圍心臟周圍的纖維組織發炎,這兩個情況可以單獨或同時發生。通常極少數個案發生在接種後14天內,較常發生在接種第二劑之後以及年輕男性身上。因此如果接種疫苗後28天內出現心肌、心包膜炎症狀,如胸痛、胸口壓迫感或不適症狀、心悸,如心跳不規則、跳拍或顫動、運動耐受不良,如走步路就很喘、沒有力氣爬樓梯、暈厥、呼吸急促,應立即就醫。Q7:幼兒曾確診過,可以接種疫苗嗎? A:通常狀況下幼兒染疫並痊癒後,指揮中心建議仍可依時程接種新冠疫苗,不過由於感染新冠肺炎後在短期內會降低再次感染的風險,如確診孩童有意願接種疫苗,建議可自發病日或確診日(無症狀感染者)起計算,「至少間隔3個月」後,再接種新冠疫苗。Q8:幼兒莫德納疫苗和一般莫德納疫苗有何不同?A: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此次到貨的新版莫德納疫苗為50毫克包裝,是先前莫德納100毫克的半劑量,而給6個月至5歲幼兒施打為25毫克,因此新疫苗每劑可提供2名幼兒施打。
-
2022-07-0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5到11歲兒童第2劑打氣低 醫師提醒重症有9成都未打疫苗
國內5到11歲兒童疫苗第2劑的注射情況不佳,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兒科醫師宋玉蘭表示,這一波BA.2疫情中,兒童染疫患者增加,而重症患者中約有9成沒打疫苗,在發病後2到6周有出現兒童多系統炎性症候群的機會,其中發生休克比率可高達3到7成,家長一定要特別注意。國內5到11歲兒童疫苗第2劑開打至今近兩個月,台南市不到兩成完成第2劑。宋玉蘭表示,最近這一波Omicron BA.2的疫情,孩童的罹病人數比先前疫情更多,甚至還有孩子因此不幸染疫離世。根據國外研究報告數據統計發現,18歲以下感染的孩子約佔患病人數的一成,不同研究數據間雖略有差異,但主要以輕症為主,常以發燒及呼吸道症狀為表現,部分孩童會出現腸胃道症狀或紅疹情形,通常會在2周內康復。隨著Omicron變異株的大流行,無論在美國或香港,都可見哮吼、熱性痙攣、橫紋肌溶解症甚至腦炎、腦水腫等發生率增加趨勢,其中重症孩童中約9成無接種疫苗。宋玉蘭也說,雖然有文獻提及具潛在疾病因子的孩童有較高感染風險,但目前並無文獻提到可有效預防病童從輕症惡化為重症方法,因此臨床上只能觀察重症之前驅症狀。若有下述相關症狀出現,家長即應趕緊帶小孩就醫診治,包括(1)發燒超過48小時或高熱大於攝氏39度並合併發冷或盜汗。(2)燒退後仍活力不佳、呼吸急促或胸悶胸痛。(3)持續嘔吐。(4)出現脫水現象,超過12小時無進食或解尿。宋玉蘭強調,若出現意識不佳、抽搐、呼吸困難包含出現胸凹、血氧飽和度下降至94%或以下、唇色發紫發白或四肢冰冷合併皮膚出現大理石斑及盜汗情況,都應緊急送醫為上。宋玉蘭並提到部分患童罹患新冠肺炎後,可能會出現兒童多系統炎性症候群(MIS-C),通常病發在第2到6周。病童會出現3天以上發燒,外觀上類似川崎氏症,眼睛出現非化膿性結膜炎和身上有皮疹,加上此症候群會波及多重器官,因此腸胃、肝、心臟及凝血功能都可能會受到影響。此外,發生休克比率可高達3到7成,千萬不可小覷。故此,在罹患新冠肺炎後,孩童若再出現持續發熱,合併頭暈、眼睛充血、皮膚紅疹、嘔吐、腹瀉或腹痛狀況時,千萬務必趕緊就醫莫拖延。宋玉蘭指出,感染Covid-19後,大家也關注的另一焦點就是「長新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為確定或可能感染後的3個月內,至少維持2個月或以上且無法用其他診斷所解釋的症狀,就是所謂的「長新冠」狀態。「長新冠」狀態症狀多達百種以上,臨床常見症狀為疲倦、呼吸喘、咳嗽、認知障礙等,目前對於孩童「長新冠」狀態的研究仍然有限,從目前的研究報告顯示,大部分症狀持續時間不會超過12周。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預防三寶仍為首要任務,所以戴口罩、勤洗手及疫苗接種,都是守護自身健康的不二法門。
-
2022-07-04 名人.陳旺全
陳旺全/醫無囿於中西 救人方法愈多愈好
Omicron在台肆虐,民眾染疫後多有高燒、喉嚨劇痛、全身痠痛、咳嗽不止、腹痛腹瀉、呼吸困難等症狀,部分確診兒童發生罕見腦炎,染疫後解除隔離者,也有人在一段期間內出現「長新冠」,這些問題,透過中醫診療均有可能改善。醫無囿於中西,救人方法愈多愈好,是這次全民抗疫最寶貴的經驗之一。「中醫清冠處方」與「台灣清冠一號」,可讓新冠症狀變得輕微,中醫師處方用藥根據個人基因、環境和生活型態之差異,以整體性方式來治療、所以各年齡、族群、體質皆可服用,故在此次疫情間,獲得各界的高度好評。疫情之初,多數幼兒無可接種的疫苗,更缺乏有效的抗病毒西藥,導致兒童染疫危險性高,但中醫師處方用藥並無對象限制,可從事前預防方,到染疫時的治療方,以及康復後的調理方,為兒童與特殊體質者提供全方面的保護,大幅減少醫療防禦的缺口,正是這波防疫所彰顯中醫的重要性。清冠中藥 展現療效少數人對中醫理論有錯誤認知,認為清冠中藥僅是一種安慰劑,但從每位受中醫治療的病人反饋可知,凡服用中醫清冠處方的病人,短短數日症狀就舒緩,即是最佳的療效證明。面對新冠病毒的高效傳染及殺傷力,及時救人才是最重要的考量。中醫處方中藥可對各種變種病毒進行「多靶治療」,無論病毒如何變化,清冠中藥仍可針對病毒特性,營造不利其生存的環境,從而抑制病毒複製,Alpha、Beta、Gamma、Delta、Omicron等病毒株皆然,而清冠中藥在對抗新冠肺炎具有高效價的優勢,大幅減輕社會防疫的沉重負擔。「個別化醫療」、「精準醫療」及「預防醫學」都是中醫特色,面對新冠疫情,一定要讓人體平衡、讓免疫力達到穩定高效的狀態,才具備與疫情共存的條件。中醫「防疫茶」或「防疫藥方」,不僅男女老幼都可以服用,更能降低疫苗不良反應,預防勝於治療,不是確診才找中醫師,平時就該定期找中醫師預防疾病。個別治療 對症下藥多數長新冠病人主訴悶咳、胸痛、焦慮、失眠、全身痠痛、記憶力衰退、疲憊活力差等現象,以最常見的咳嗽併發症為例,這是病毒引起呼吸道中支氣管平滑肌痙攣,中醫可針對不同狀況給予個別化治療,咳嗽有痰,若無發燒且痰色偏黃,可用「止嗽散」;兒童康復後仍咳嗽,可用「杏蘇飲」。中醫為每位病人提供最適合的解方,透過「精準醫療」,得以提供有效率的新冠肺炎治療模式:一、事前預防;二、快速給藥;三、有效治療;四、長期保護。中醫對這波疫情展現極佳療效,各界皆要求繼續公費給付「台灣清冠一號」,與病毒共存是政府的決策,如何減輕民眾的用藥負擔,也是政府的責任,以公費給付藥物,可鼓勵更多染疫者主動治療,讓台灣更早回歸正常生活,值得政府深思。
-
2022-06-30 醫療.心臟血管
胸痛記住這口訣 出現這4狀況需注意是否為急性心肌梗塞
胸痛有很多原因造成,其中最致命的就是急性心肌梗塞,國軍桃園總醫院急診醫學科醫師楊大緯教民眾口訣,「胸痛要找急診醫護ER Doctor & Nurse」,E R D N 4個英文字母分別代表不同狀況,若出現2個以上的症狀,就需高度懷疑是急性心肌梗塞。楊大緯分享在急診天天都會遇到胸痛病患,造成原因很多,其中最致命的為急性心肌梗塞,同時可能合併不同症狀,因此教大家胸痛要找急診醫護ER Doctor & Nurse的口訣,E R D N 4個英文字母分別代表不同狀況。第一,Exertion費力,在臨床常見的情境是病人可能是五六十歲的男性,有抽菸病史,本身是工人,做工費力的時候突然引發胸痛;第二,Radiation輻射,胸痛桶處可能輻射到下巴、肩膀甚至到背部。第三,Diaphoresis冒冷汗,台語叫流清汗,真正這種情形的病患到急診時,很明顯看到病人整個臉都是水,衣服也都濕成一片;第四,Nausea & Vomiting噁心嘔吐,病人通常都會吐個不停。楊大緯說,如果只是單純胸痛就是低度懷疑,若合併上述4點其中1項症狀,為中度懷疑,若合併超過2項以上症狀是高度懷疑是急性心肌梗塞所造成的胸痛。
-
2022-06-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成人MIS-A致死率是兒童3倍!一圖看懂MIS-A臨床8大症狀,出現2狀況速就醫
本土確診人數逐日下降,國內疫情似有好轉跡象,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陸續收到疑似MIS-A(成人多重系統發炎症)通報。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也提醒,確診後2至12週可能產生MIS-A,預期近期將陸續傳出相關案例,民眾應多留意。 李建璋昨在臉書發文表示,MIS-C (Children)最早是在2020年4月由英國東南部兒科醫師發現,10天內有8位確診病童產生類川崎氏症候群的疾病而定義;2個月以後,美、英兩國也陸續發現16位成人罹患類似疾病,因此定義為MIS-A (Adult)。 李建璋指出,與兒童相似的是,成人族群也是以非洲拉丁裔為主、通常肥胖、過往健康,年齡落在青壯年,臨床表現為高燒。其中1/3有口腔或是眼睛黏膜發炎症狀,實驗室數據發炎指數上升。 成人MIS-A死亡率高於兒童3倍 而與兒童不同的是,成年人病患全都有心臟症狀,包含胸痛、心律不整、或是心臟衰竭;且成人症狀更嚴重,約有一半患者需要進加護病房,整體死亡率高達10%,比兒童僅約1~3%死亡率高出許多。 李建璋說,目前MIS-A病例的臨床表現五花八門,從神經學的中風、幻覺、腸胃道的腹痛、腹瀉、肝炎,皮膚紅疹、血液血小板降低或大幅上升,新陳代謝的血糖上升酮酸中毒,肺臟的陰影或積水,每個人都有不同組合,找不到一個固定的臨床標準作為確診定義。 雖然目前美國疾病管制局訂定了一個診斷標準,但診斷標準就和疾病本身一樣複雜,也不容易使用,所以他思考許久後決定使用123法則歸納,也就是「1個先決條件,2個必要條件,3個器官受損」。 .1個先決條件:必須是COVID感染過後,PCR、快篩或是抗體任一陽性都可;.2個必要條件:發燒加上發炎(血液指標 CRP、Ferritin、IL-6, PCT 上升) ;.3個器官損傷:必須包含心臟或皮膚黏膜的三個器官受損,最常見是心臟、腸胃、與神經學。 簡單來看,民眾只要確診過後,有突發高燒狀況,就應該就醫檢查。僅有不到一半的民眾會眼睛發紅或是皮膚紅疹,但如果發生,會是非常特異的症狀,家人、同事可以幫忙注意。而早期使用類固醇或免疫球蛋白合併抗血栓,是目前唯一的治療,所以民眾有懷疑的症狀,趕快就醫,才不會耽誤到病情。 成人8大症狀需注意 而今天指揮中心公佈的兩案例,一位50多歲男性是在染疫11天出現器官衰竭情況,6月初已死亡;另一例則是染疫恢復後又出現肝、腎等不同器官系統的發炎病變,也有合併休克情形。但上述兩例都不符合典型臨床標準,需等待專家小組進一步確認。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根據美國CDC定義,MIS-A病例為年齡大於等於21歲,且住院或住院前3天內有主觀發燒或客觀發燒紀錄,並大於38度。而且在住院前或住院前3天內,至少要符合臨床標準中的3項。 羅一鈞說明,如果成年人確診3~8週內又再度出現發燒,且有神經系統病症如意識變化、手腳無力或發麻、抽搐,心臟方面症狀如胸痛、胸悶、心跳不規則,另外如皮疹、結膜發紅,及腹痛、嘔吐、腹瀉等類似兒童MIS-C症狀,都可以就醫檢查,釐清是否為MIS-A或其他病症。●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我吃完宵夜後碗筷放3天沒洗,丈夫受不了主動去洗!他談夫妻相處:她不是不洗,是壓根沒想到做這事.熬過負債、婚變…她走過人生巨震,55歲華麗轉身!生菜女王告白:「沒有他們,我就倒了」 .職棒怪物大谷翔平: 撞上牆,我就更加努力去嘗試
-
2022-06-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幼兒莫德納延遲抵台 兒童出現氣喘等6症狀快就醫
指揮中心日前宣布,6個月到5歲幼兒的莫德納疫苗已通過食藥署的EUA,ACIP會議也已通過建議接種二劑基礎劑,間隔四至八周以上。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本來幼兒疫苗明天上午要抵台,但有些簡單文件問題有所延遲。不過已請各地政府準備幼兒接種站規畫。針對幼兒接種疫苗,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表示,建議經醫師評估後6個月至5歲幼童接種莫德納疫苗接種,接種兩劑基礎劑,每劑須接種0.25ml,含25pgmRNA。接種部位原則建議未滿2歲的嬰幼童接種大腿前外側股外側肌、2歲以上幼童則接種在非慣用手的上臂三角肌。由於曾經染疫,短期內再次感染的風險可能降低,因此建議確診者自發病日或就診日起至少間隔三個月後再接種。李秉穎說,國外研究,五歲以下打疫苗比成人不良反應較低,6個月至5歲幼兒接種後可能發生的常見副作用,如躁動哭鬧、接種部位疼痛、嗜睡、食慾不振、發燒、注射部位紅斑及腫脹等。如出現發燒超過48小時、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不適症狀,應速就醫釐清病因。另外,接種mRNA疫苗常見不良反應中,較擔心的嚴重不良反應是心肌炎。李秉穎表示,心肌炎是指心臟肌肉發炎,心包膜炎是包圍心臟周圍的纖維組織發炎,這兩個情況可以單獨或同時發生。通常極少數個案發生在接種後14天內,較常發生在接種第二劑之後以及年輕男性身上。因此如果接種疫苗後28天內出現心肌、心包膜炎症狀,如胸痛、胸口壓迫感或不適症狀、心悸,如心跳不規則、跳拍或顫動、運動耐受不良,如走步路就很喘、沒有力氣爬樓梯、暈厥、呼吸急促,應立即就醫。不過李秉穎表示,評估後mRNA疫苗用於年輕族群的整體臨床效益仍大於其風險。陳時中表示,指揮中心將與各地政府共同推動幼兒疫苗接種,請安排指定醫療院所。因為考慮幼兒需要家人陪伴施打,但有些民眾上班時間困難,因此將彈性於夜間、假日開設。他表示,接下來也非常熱,場地也要考量空曠、通風、防曬防雨。將請地方政府視所轄量能安排幼兒園或托嬰中心接種,提升可近性。根據ACIP專家會議通過的建議,6個月至5歲幼兒莫德納疫苗施打2劑基礎劑,施打間隔為4至8周以上;5至11歲兒童疫苗方面,建議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且病情穩定者建議接種基礎加強劑,在第二劑間隔28天後接種,對於完整接種基礎劑對象,建議於滿5個月後,接種追加劑。
-
2022-06-29 醫聲.癌症防治
投票/LDCT肺癌篩檢今起納入「5癌篩」2族群及早預防
肺癌為全球癌症死亡第一位,若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可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今宣布,7月1日將啟動「LDCT肺癌篩檢計畫」,針對重度吸菸者及具肺癌家族史2類族群,提供每2年1次LDCT檢查,台灣成為全球首個針對2族群提供篩檢的國家;另若為重度吸菸者,亦可加入自費戒菸計畫,預防肺癌發生。篩檢補助2年一次 對象為老菸槍、肺癌家族史者肺癌高風險族群每2年1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計畫,對象包括:一、具肺癌家族史:50至74歲男性或45至74歲女性,且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之民眾;二、重度吸菸史:50至74歲吸菸史達30包-年以上,有意願戒菸或戒菸15年內之重度吸菸者。符合任一肺癌高風險族群者,可洽詢此計畫辦理醫院預約檢查。高居全球癌症死因首位 肺癌發現期別影響死亡率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肺癌是全球癌症死因第一位,我國肺癌標準化死亡率雖已連續9年下降,肺癌仍高居台灣癌症死因第一位,109年共9629人死於肺癌,占了所有癌症死亡人數的五分之一(19.2%)。肺癌個案的死亡率高,存活率低,主要與診斷的期別有關。108年肺癌確診個案有4.2%被診斷為0期、29.1%為1期、4.3%為2期、12.3%為3期、50.1%為4期。目前第1期肺癌之5年存活率約9成,第2期接近6成以上,第3期則下降到近3成,但如果到第4期才就醫,5年存活率就僅剩1成,期別之間5年存活率差距很大。LDCT是目前唯一具國際實證,可以早期發現肺癌的篩檢工具,能降低重度吸菸者20%肺癌死亡率。各國也提供相關篩檢,美國聯邦醫療照顧保險(Medicare)及貧困者醫療補助計畫(Medicaid),針對重度吸菸者搭配戒菸服務,提供每年1次LDCT肺癌篩檢;南韓國家癌症篩檢計畫,針對重度吸菸者搭配戒菸服務,提供每2年1次LDCT肺癌篩檢。不吸菸也會得肺癌 具家族史者風險高除吸菸者外,我國發現女性肺癌個案,僅5.9%有吸菸,因此衛福部103年起補助台灣肺癌學會,針對吸菸以外的危險因子,執行「以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篩檢臺灣不吸菸肺癌高危險族群之研究(TALENT)」,由由中央研究院楊泮池院士領導17家醫院共同參與研究計畫。第1輪LDCT肺癌篩檢試驗結果顯示,50到74歲具肺癌家族史者(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罹患肺癌)之肺癌檢出率,較其他不吸菸肺癌高危險族群高。楊泮池表示,國際研究多針對吸菸者進行研究,目前僅部分國家針對重度吸菸者提供肺癌篩檢服務,我國TALENT研究顯示,對於不吸菸卻罹患肺癌,肺癌家族史是目前所知最重要的危險因子。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看到去年肺癌死亡9千多人「是我們心中的痛」,重度吸菸者是肺癌高危險群之一,且男性居多,他這幾十年被催促下「我也號稱戒菸成功」;而非抽菸女性罹患肺癌,可能是環境因素,因此經專家討論,特別將女性具肺癌家族史篩檢年齡提前到45歲,讓更多具肺癌風險因子的女性能接受篩檢,不過他仍提醒癮君子,遠離肺癌「最有效的還是戒菸」。國健署提醒,肺癌出現以下警訊速就醫:一、持續咳嗽甚至惡化二、痰帶有血絲或咳血三、呼吸急促、出現喘鳴聲四、持續胸痛且有惡化情形五、聲音沙啞六、四肢關節疼痛七、無預警體重下降、食慾不振LDCT可協助早期診斷肺癌,降低肺癌死亡率。不過LDCT篩檢發現結節的比例很高,但多數為良性結節,建議檢查結果異常的民眾,應配合醫師建議持續定期追蹤,以觀察結節有無新增或變化情形。若確定為肺癌,更應配合醫師的治療計畫。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表示,現有四癌篩檢包括子宮頸癌、乳癌、口腔癌、大腸癌,肺癌篩檢則是第五癌篩檢,請符合資格之民眾,洽詢參與此計畫全台22縣市共98家辦理醫院,踴躍篩檢,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提醒您:吸菸有礙健康
-
2022-06-2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長新冠易導致細支氣管發炎 年輕人竟占7成
國內疫情降溫,確診人數已破350萬,但長新冠成為康復者的難題。亞東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鄭世隆表示,許多病人因新冠肺炎康復後依然咳得厲害,甚至出現呼吸困難、運動後容易喘的現象,尤其40歲以下年輕人出現細支氣管發炎占門診人數7成,提醒患者盡快到胸腔內科門診就醫。新冠肺炎綜合症候群(Post-COVID-19 Syndrome)又被稱作長新冠,也是確診後的「後遺症」,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將其症狀定義為感染後 3 個月內發生、症狀持續超過 2 個月、無法用其他診斷排除,症狀持續恐長達 1 年。權威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指出,造成長新冠,2種情況最有可能,一是大量冠狀病毒在急性感染後繼續潛伏在人體各種組織如肺臟、腸道、肝臟或大腦中,並繼續造成傷害。其次是感染新冠病毒後所引發的廣泛免疫反應,引發了人體組織的抗體和其他免疫反應,而這些反應引起後續的組織與器官的損傷。此外,根據國際期刊最新研究顯示,約有7至8成染疫者康復後,至少會出現一個長新冠症狀,又以全身倦怠、呼吸易喘、肌肉容易痠痛、睡眠障礙、焦慮和沮喪、胸悶與胸痛4種更為常見,並持續6個月之久。且除了上述後遺症,感染程度愈嚴重,也會導致肺部功能程度不一的傷害。鄭世隆指出,雖然Omicron症及肺纖維化的比例不似Delta高,多為輕症患者,但許多年輕康復後卻出現呼吸困難、咳嗽、易喘等,多為細支氣管發炎,長期下來同樣影響肺功能,且追蹤報告顯示,許多康復者在隔離期間不一定會出現症狀,須等到隔離期滿後才慢慢浮現,因此更容易忽略就醫重要性,提醒患者若有上述症狀盡快到胸腔內科門診就醫。【加入Facebook社團】肺纖維化(菜瓜布肺) 慢病好日子邀請病友及家屬加入社團,在這不但能了解其他病友罹病經驗、生活小撇步,還能提出問題,也會不定期提供醫療知識,讓我們一起勇敢面對疾病,與肺纖維化共存!
-
2022-06-2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37歲女狂咳5周、侄發燒1周!竟是新冠+黴漿菌惹禍
台中大肚37歲尹姓女子上個月曾有輕微咳嗽,沒想到確診後狂咳五周,甚至引起頭暈、頭痛,就醫抽血檢驗確認是新冠肺炎合併黴漿菌感染,經3天抗生素治療後緩解,她的侄子本月確診後反覆發燒一周,收治專責病房,查出是確診合併黴漿菌感染,經抗生素治療後,體溫恢復正常。烏日林新醫院過敏氣喘科主任暨小兒科醫師賴永清根據臨床經驗發現,新冠肺炎確診者如果合併黴漿菌感染,恐會讓「長新冠」咳嗽症狀更加延長。由於目前沒有疫苗可以預防黴漿菌,若新冠肺炎確診後仍有久咳未癒,持續發燒,或是症狀超過一周没改善,應就醫檢查。尹姓女子表示,家中除了丈夫、小孩確診,大哥、大嫂跟姪子一家也在6月接連確診,1歲半的姪子更是持續燒燒退退一周,收治在烏日林新醫院新冠肺炎專責病房,依據抽血及X光片報告,才發現是確診合併黴漿菌感染。賴永清說,黴漿菌號稱「會走路的肺炎」,傳染力極強,尹姓病患和其侄子全都在解隔、快篩陰性後,相繼到院抽血檢驗,結果發現都有黴漿菌感染,治療後紛紛改善喉嚨痛、胸痛及發燒的症狀。 賴永清說明,黴漿菌屬「非典型呼吸道感染」,主要咳嗽或打噴嚏飛沫傳播,潛伏期約1到4周,常以咳嗽為表現,易久咳不癒,尤其超過2到3周會合併發燒、喉嚨痛;根據Cureus醫學科學雜誌文獻報告,新冠肺炎合併黴漿菌感染時,死亡率將上升逾2倍、使用呼吸器機會上升3.91倍及延長住院時間。
-
2022-06-2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確診死亡「3成有心血管疾病」 醫:應定期回診穩定用藥
40多歲男性有高血壓病史,因疫情未回診也未穩定用藥,近期健康檢查發現「血壓飆到200」,立刻被安排門診檢查。醫師提醒,高血壓是著名「沈默殺手」,血壓逐漸飆升但不自知,恐引發腦出血、主動脈剝離等致命疾病,呼籲民眾疫情期間仍要穩定追蹤、服藥,不可輕忽。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主要原因,每年造成全球約1790萬人死亡,其中85%是導因於心臟病和中風。衛福部109年死因統計,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超過2萬人死亡,平均每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至6月中旬,感染新冠病毒死亡個案,註記有心血管疾病者達3成,顯示心血管疾病和新冠肺炎重症有相當的關聯性。美國心臟協會(AHA)指出新冠病毒會與心血管系統交互作用,增加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發病率,並引起心肌損傷與功能障礙。歐洲心臟雜誌(European Heart Journal)亦指出新冠病毒感染導致心肌損傷、心律不整、心臟衰竭及血管功能障礙,和增加急性心肌梗塞和缺血性中風的風險。馬偕紀念醫院副院長葉宏一表示,新冠肺炎造成心血管及心肌受損,因病毒進入體內,破壞血管內皮細胞使其功能失靈,無法如常攝取營養及排除毒素,更影響血管收縮及舒張,導致血管不易擴張,血液難以流通,也容易產生血栓、發炎反應。而病毒入侵心肌細胞內複製更多病毒,導致心肌收縮功能受損,接連影響心臟運作,出現心律不整等問題。葉宏一指出,新冠病毒也會引起全身性發炎反應,也稱「免疫風暴」、「細胞激素風暴」。而病毒入侵人體後,初期會進行病毒複製,過一段時間後,進階影響發炎反應、免疫激素風暴,造成全身血管、器官受損問題,也因此我國努力讓確診病人盡快服用抗病毒藥,減少病毒複製。葉宏一表示,若是心血管疾病病人,本身內皮細胞功能本來就不好,若又感染新冠病毒,憂再讓細胞功能受損、免疫失調。「就是種下因!」他提醒,即便沒有心血管疾病的民眾或孩童,感染新冠病毒後,若未來沒有控制生活型態,碰到危險因子就可能出現心血管疾病,且新冠病毒仍是新興疾病,需5至10年後待觀察。葉宏一呼籲,疫情期間許多民眾不敢回診,各國皆有類似案例,疫情大流行趨緩後,因心血管疾病住院、死亡比例大幅增加,呼籲民眾維持防疫生活外,要穩定回診追蹤、服藥,也要維持良好生活型態,以及運動避免肥胖,每日定期量血糖、量血壓及量體重。國健署提供「三心二疫」五招,降低心血管風險:第一招:吃心-健康飲食:以均衡飲食為主,建議少油、少鹽、多纖維,利用蒸、煮、川燙的不同烹調方式取代油炸,並避免出現暴飲暴食的行為。第二招:動心-規律運動:每週累積15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例如:快走、慢跑、騎自行車、多爬樓梯少搭電梯。疫情期間長時間居家,更應增加活動量,可配合運動相關的影片增加運動量,且適時起身活動,避免久坐。第三招:安心-定期健檢:國民健康署提供40到64歲民眾每3年一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的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民眾可於疫情減緩時多加利用。第四招:醫疫-規律用藥:定期量測血壓、血糖、體重及回診追蹤,以利醫師依據個人狀況調整用藥,遵照醫囑建議,切勿自行減量或停藥,並可優先選擇視訊診療和社區診所追蹤。第五招:快疫-儘速就醫:疫情期間,仍要密切注意身體的狀況,如出現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疲倦、頭暈等心臟病徵兆,應儘速就醫,爭取黃金搶救期。
-
2022-06-29 醫聲.醫聲要聞
《Nature》:兒童「長新冠」盛行率超過25% 出現這些症狀須注意
研究顯示,不只大人,兒童染疫後,也會受「長新冠」後遺症影響。國內新冠肺炎(Covid-19)確診人數持續累加,兒童確診案例層出不窮,累計超過20萬人染疫。美國疾病管制署(美國 CDC)指出,兒童出現長新冠的機率稍低於成人,然因兒童不擅表述症狀,需要特別重視。究竟兒童長新冠症狀該如何判斷、怎麼治療?是不少國人家長心中的擔憂。 研究:兒童長新冠盛行率超過2成 15%逾3個月仍有症狀 權威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一篇研究發現,若以染疫後4周以上仍有相關症狀為定義,18歲以下兒童及青少年長新冠的盛行率達百分之25.4,同族群染疫住院者之長新冠盛行率更高達百分之29.19。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一項針對英國新冠肺炎確診兒童的研究引用「英國國家統計辦公室(ONS)」數據:2-16歲兒少患者超過2成確診5周後仍有症狀、超過百分之15確診12周後仍有症狀;這份研究也指出,超過12周仍有長新冠症狀的2-11歲兒童達百分之7.4。 兒童長新冠症狀有哪些? 《刺胳針》:記憶力、專注力下降 《自然》研究結果也顯示,兒童及青少年長新冠患者症狀以精神方面比例較高,包括情緒影響(如:焦慮、易怒、憂鬱等)以及疲倦、失眠、頭痛、認知與記憶能力下降等;其他症狀還包括頭暈、呼吸道症狀、胸痛...等。一項《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的研究則發現,兒童長新冠患者超過12周以上仍持續存在的症狀中,最常見的是疲倦,其次則是無法專心及需要更多睡眠。 《刺胳針》的另一項研究針對丹麥4萬4千位0-14歲兒童進行調查,其中1萬1千人確診新冠肺炎。研究發現,長新冠兒童症狀隨著兒童年齡而有些微差距,0-3歲兒童主要出現情緒波動、紅疹及腹痛症狀;4-11歲兒童除了上述症狀,還合併出現記憶力及專注力相關問題;12-14歲兒童症狀包括記憶力及專注力下降、情緒波動及疲倦。該研究也顯示,3歲以下兒童近4成在確診2個月後仍有症狀,為各年齡層最高。 腦霧有解了! 多吃維生素、適度運動有助減緩新冠後遺症 家長最擔心的新冠後遺症之一,是會影響生活、學習的「腦霧」。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部主任張璽說,學界普遍認為兒童長新冠後遺症與發炎脫不了關係,腦霧也是如此,長新冠兒童家長可先觀察,透過改變飲食及生活型態,就能減緩發炎。若症狀持續,甚至影響生活,則要就醫投藥或進行腦部影像學檢查。 張璽指出,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比如避免過多的加工食品、人工添加物,多攝取抗氧化、抗發炎食物(維生素B、C、D等)以及適度運動、保持心情愉悅等,都有助降低體內發炎,是目前醫界對於新冠後遺症的休養建議。 兒童長新冠升溫 立院:投入國家資源進行研究 立法院法制局日前也提出「因應長新冠後遺症對兒童影響之探討」,其中引用美國CDC指引,指出長新冠兒童因缺乏病識感加上難以正確描述症狀,可能使得症狀被忽略,「建議政府宜及早投入資源並組織醫學界針對長新冠症狀進行大規模的長期研究。」 立院法制局進一步指出,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已投入經費研究染疫對兒童整體健康、發育、免疫反應以及感染後幾年的整體生活質量的影響 ;美國日前也宣布將長新冠患者納入美國身心障礙法(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ADA)保障對象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27日則表示, COVID-19染疫康復整合計畫收治的兒童青少年有38人。 【你也可以看】新冠肺炎確診兒童越來越多,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部規劃系列文章,提供「家有新冠兒」的家長衛教知識、保養照護小撇步,以應對長新冠症狀,請看下方文章:兒童長新冠1/不想上課竟是「長新冠」徵兆?這些症狀持續4週應就診兒童長新冠2/孩童腦霧怎麼辦?補充維他命B、C、D抗發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