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糖尿病
的結果:共找到 8022 筆 約 0.01秒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因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身體細胞對胰島素的利用能力降低所引起的病症。主要分為四種類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類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此四種類
- 症狀:易餓, 體重減輕, 疲倦, 口渴, 傷口久不癒合, 四肢刺痛, 四肢發麻, 視力變差, 夜尿增加
- 併發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糖尿病非酮症高滲性昏迷, 糖尿病低血糖昏迷,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性白內障, 糖尿病腎病, 糖尿病神經病變, 高血壓, 冠心病, 心絞痛, 心肌梗塞, 腦血管栓塞, 腦溢血, 周圍血管的病變, 糖尿病性壞死症, 皮膚念珠菌症
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是指女性在懷孕前沒有糖尿病,懷孕期間因荷爾蒙變化,出現高血糖的症狀。生產後,血糖值恢復到正常範圍,發生率約為1%~3%。
- 症狀:多吃, 多喝, 多尿, 疲倦
- 併發症:糖尿病, 流產, 早產, 難產, 妊娠高血壓, 羊水過多, 酮酸中毒, 水腫, 急性腎盂炎, 胎兒先天畸形, 死胎, 巨嬰症, 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 新生兒低血糖症, 新生兒黃疸症, 新生兒紅血球過多症
第1型糖尿病
第1型糖尿病屬於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是指胰島β細胞被破壞,導致胰島素缺乏,常發生於兒童或青少年,患者須終身注射胰島素。
- 症狀:倦怠, 夜尿, 尿床, 腹痛, 嘔吐, 脫水, 多喝, 多吃, 多尿, 體重減輕, 呼吸急促, 意識喪失
- 併發症:酮酸中毒, 酮酸血症, 低血糖, 視網膜病變, 腎臟病變, 神經病變, 腎功能衰竭, 白內障
牛皮癬
一種經常反覆發作的皮膚炎症,很難根治,有些患者的病變皮膚會因為復發太多次,或是不當搔抓導致皮膚受傷而變得愈加肥厚、暗紅,患部遂形成皮革狀,有如牛身上的皮膚一般,
- 症狀:紅斑, 丘疹, 脫屑, 搔癢, 紅色薄膜, 點狀出血, 乾裂, 疼痛, 乾癢
- 併發症:貧血, 類風濕性關節炎, 關節病變, 關節變形蜂窩性組織炎, 憂鬱症, 心肌梗塞, 糖尿病
高血脂
高血脂是一種血液中脂肪含量過高的疾病,主要與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超出正常值有關,也是引發其他重大疾病如心臟病、高血壓、腦中風、糖尿病、動脈硬化甚至腎臟病等的危險因
- 症狀:血濁, 黃色瘤, 黃斑瘤, 頭暈, 目眩, 胸悶, 嗜睡, 心悸, 頭痛, 氣短, 乏力, 手腳麻木
- 併發症:高血壓, 糖尿病, 甲狀腺機能低下, 腦血管疾病, 腦中風, 動脈硬化, 動脈瘤, 冠狀動脈心臟病, 心絞痛, 心肌梗塞, 急性胰臟炎, 急性膽囊炎, 腎臟病, 尿毒症, 四肢末稍壞死症, 猝死
口臭
口臭指的是從口內散發出難聞氣味的一種症狀,反映身體有某方面的問題需要探究,臨床氣味可能因此而不同:
●單純性口腔問題口臭,聞起來偏酸,類似硫化物的氣味,由
- 症狀:嘴臭, 嘴苦, 口乾舌燥, 髮乾, 牙齦腫痛, 發燒, 舌苔, 腸胃脹氣, 消化不良, 胸悶, 便祕, 頻尿, 胃痛, 煩躁, 失眠, 疲倦
- 併發症:牙周病, 齲齒, 口瘡, 牙齦炎, 疱疹性牙齦口腔炎, 慢性鼻竇炎, 急慢性胃炎, 胃潰瘍, 腸炎, 十二指腸潰瘍, 反胃性食道炎,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肝炎, 慢性支氣管炎, 支氣管腫瘤, 肺結核, 痔瘡, 糖尿病, 胃癌
勃起功能障礙
勃起功能障礙是指男性在性交時,陰莖無法勃起或維持勃起硬度,來進行性行為,病程達3個月以上,是男性性功能障礙的一種。
- 症狀:陰莖無法勃起, 勃起硬度不足, 不射精, 早洩, 射精疼痛
- 併發症:攝護腺肥大, 糖尿病, 冠狀動脈性心臟病, 憂鬱症, 焦慮症
思覺失調症
精神分裂症因長期被污名化,使許多患者不願就醫,台灣在2014年已正名為「思覺失調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慢性且重大的精神疾病,與腦內功能運作失常有關,好發
- 症狀:幻覺, 幻聽, 妄想, 胡言亂語, 言語片段, 疏離人群, 退縮, 情感冷漠, 攻擊, 破壞, 自殘, 思考障礙, 注意力無法集中, 睡眠障礙
- 併發症:心血管疾病, 肝病, 糖尿病, 發胖
脂肪肝
脂肪肝是指肝細胞中堆聚過多的脂肪(三酸甘油酯),使得肝細胞變性而影響肝臟的正常功能。
- 症狀:上腹部疼痛或不適, 疲勞, 食欲不振, 腹脹, 肝臟腫大
- 併發症:黃疸, 腹水, 慢性肝炎, 肝纖維化, 肝硬化, 肝癌, 糖尿病, 高血壓, 冠心病, 痛風, 膽結石
睡眠呼吸中止症
睡眠呼吸中止症是指在睡眠當中,上呼吸道重複地發生阻塞,使口鼻的呼吸氣流減少或停止10秒鐘以上,有時會缺氧或在睡夢中驚醒。若一個小時中止5至10次為輕度、15至3
- 症狀:打呼, 打鼾, 嗜睡, 精神不濟
- 併發症:高血壓, 心律不整, 心臟病, 蛋白尿, 心肌梗塞, 心衰竭, 猝死, 糖尿病
南韓新冠AZ疫苗接種後5死 莊人祥:待釐清關聯性
南韓自從2月26日開放民眾接種AZ新冠疫苗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證實首批11.7萬的AZ疫苗於昨上午10時21分抵台,我國疫苗開打在即,他國卻傳出疑似死亡事件,民眾心慌慌,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
南韓再傳3人施打AZ疫苗喪命! 文在寅表明「願接種」
南韓啟動新冠疫苗施打作業近1周,3日先傳出2人接種AZ疫苗後死亡,4日再傳3人同樣施打AZ疫苗後喪命,目前還無法證實5人死亡與AZ疫苗存在因果關係。青瓦台則表示,文在寅總統已表明,願意接種AZ疫苗。...
40歲以後如何防止血管硬化?醫師分享6撇步讓血管變年輕
今年冬天特別冷,猝死的案例時有耳聞,林毅敦醫師分享關於日常心血管的保健、如何預防心肌梗塞、中風以及應該注意的跡象、以及發生當下的自救之法。林毅敦醫師表示,由於血管也會受到溫度的影響,發生熱漲冷縮,在...
1人注射後死亡 接種科興疫苗港人變少了
香港出現首例接種大陸科興疫苗後死亡事件,香港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開會評估因果關係。接種科興疫苗的接種中心人流疏落,同日德國製BioNTech復必泰疫苗在香港開始登記預約,在澳門開始接種。香港一名六...
為什麼使用胰島素後血糖還是起伏不定?醫師告訴你控糖關健!
台灣糖尿病人口在2019年已逾230萬,幾乎每十人就有一人罹患糖尿病 ,儼然成為國人健康最大隱憂之一,胰島素明年即將邁入一百歲,已發展出多種治療選擇,其中新型胰島素突破過去治療困境,像是「全日加值型...
挺台灣農產/消化不良、便秘很困擾?吃鳳梨就可改善!這些人吃之前要留意
【編按】大陸宣布停止進口台灣鳳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發起「全民挺農業 吃鳳梨挺臺灣」。先不管政治問題了,鳳梨本身是相當營養的水果,別名「菠蘿」,在閩南語裡跟「旺來」諧音,供桌上少不了這種水果,講起討吉...
南韓爆AZ疫苗死亡首例! 陳時中:和疫苗無關 我國維持一般接種
韓國媒體報導,一名50多歲男性昨接種AZ疫苗後,出現不適症狀,之後心臟病發作,緊急送醫治療仍不幸死亡,由於該名男子生前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腦中風等慢性病,因此死因是否與疫苗相關仍待釐清。而我國A...
國健署:國人肥胖症每5人約有1人 醫師透露減重要點
最新108年國人十大死因中,至少七項與肥胖有關,且國民健康署最新數據顯示,國人每5人就有1人有肥胖問題。專家表示,逾8成肥胖症患者認為肥胖可以靠自身努力解決,通常不會主動尋求臨床醫師的協助,但其實醫...
北京推進疫苗接種 要求「應接盡接」
新冠肺炎疫情漸趨緩和,在北京,新冠疫苗接種工作已於1月正式展開。北京疾控中心3月1日發文表示,接種疫苗是預防疾病最有力的武器,凡是年齡在18歲以上、59歲以下的無禁忌症人群,都應該接種新冠疫苗。未來...
有豆字卻非真正豆類 澱粉、纖維、蛋白質,你吃的是哪一種?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56期文∕夏曉稚儘管肉類的取得已不像過去那樣難,豆類的地位依然反增不減,是因為比起肉類,豆類多了膳食纖維,且鉀含量高,也更適合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的人食用。對於健身的人來說,想...
肩推啪一聲 胸大肌竟斷裂…重訓常見五類傷害
● 常見重訓受傷原因,對動作不熟、對阻力大小、次數與組數沒規畫● 上肢重訓容易肩推過頭成胸大肌拉傷,臥推不當容易二頭肌肌肉斷裂● 下肢重訓要當心蹲舉引起髕股肌鍵炎40多歲的張先生近來勤上健身房做重訓...
多吃蛋對健康有無危害?心臟權威建議做一事便知
「每天吃幾顆蛋才是健康、安全的?」這是臨床醫師最常被問到的問題之一,有些人為了增加肌力多吃蛋,又怕吃太多蛋膽固醇狂飆,但不幸的是科學研究也無法做出明確的答案。心臟權威醫師洪惠風,對此觀點提出獨到看法...
腳越冷竟讓你下半身變肥!中醫師公開專屬「梨型人」的減肥法:泡腳多加這些東西助燃脂
腿腳越冷,下身越胖 梨形肥胖的人,大多是久坐的宅女,運動少,寒冷時不添加衣物,下身胖是被懶惰和寒冷逼出來的。很多女人坐著時優雅大方,臉蛋和上身都很秀氣,但站起來就尷尬了──她們的下身很胖,肉全長在屁...
剛出爐的麵包不能吃?營養師告訴你更重要的課題
Q:剛出爐的麵包總是香噴噴,令人食指大動,但傳言「麵包剛出爐時,還處於高溫狀態,麵包的酵母還沒完全消失,這時吃熱麵包會將有害人體的致癌物質吃下肚。」這是真的嗎?A:麵包所含酵母,在溫度達到35℃至3...
醫病天地/吃蛋白質增肌 營養師:重點在增加比例
健身風潮興起,許多人下班後會到健身房、或在家鍛鍊身體,為雕塑好身材。不過營養師提醒,想要長肌肉,增加蛋白質類食物攝取比例是一大重點,腎臟病、糖尿病等醫師則建議,需要限制蛋白質食物的人,一定要先向醫師...
休假當沙發馬鈴薯?醫師警告2種人最好要稍微活動
雖然國內疫情看似趨緩,但連續假期許多人仍選擇待在家,而很多家族團聚最愛傳統桌遊「打麻將」!醫師提醒,高血壓、糖尿病人,千萬不要一坐下來就是八圈,切記上桌最久二小時就要起來走走,活絡肢體周邊血管,以免...
塗護甲油或貼指甲不只美觀?醫:具有輔助的功能
指甲表面出現溝紋、容易碎裂和身體其他部位比起來,我們瞄到自己指甲的機會十分頻繁,所以很容易會發現指甲上出現溝紋或是有些許裂痕。多數人會認為這是上了年紀的緣故,但並非完全如此。通常來說,這跟營養失調和...
吳孟達肝癌病逝/早期通常沒症狀 發生率、死亡率都很高的肝癌如何避免?
【2021/02/27編按】香港各重要媒體最新即時報導,吳孟達已在27日下午因肝癌病逝於沙田仁安醫院,享年70歲。在台灣,肝癌的發生率與致死率都很高,且不少人是B型肝炎與C型肝炎的帶原者,一起來看懶...
日研究喝綠茶降腦中風、心梗死亡風險 記得選擇無糖!
腦中風與心肌梗塞的發生,瞬間就可能奪走許多人性命。日本大阪大學研究發現,每天都喝綠茶的民眾,腦中風與心肌梗塞死亡率明顯降低,推斷綠茶的類黃酮素可能發生效用,但研究也強調,綠茶不是延命妙藥,健康的生活...
挺台灣農產/挑選鳳梨4撇步 6道果汁、料理達人教你做
【2021/02/26編按】大陸宣布停止進口台灣鳳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發起「全民挺農業 吃鳳梨挺臺灣」。先不管政治問題了,鳳梨本身是相當營養的水果,別名「菠蘿」,在閩南語裡跟「旺來」諧音,供桌上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