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3 科別.牙科
搜尋
灰塵
共找到
282
筆 文章
-
-
2020-12-09 養生.生活智慧王
廚房到底該怎麼整理才乾淨?專家教你從一處開始
【文、圖/選自聯經出版《因為整理,人生變輕鬆了》,作者鄭熙淑】整理時,從瓦斯爐開始家庭主婦最關心的就是廚房和煮飯問題。首先,先觀察廚房格局,可以發現廚房大致分成上半部和下半部,至於動線方面,分成主要動線和輔助動線。當我們下廚做菜時,手能碰觸到的範圍皆屬主要動線。有些上方櫥櫃使用頻率高,而通常更高處的櫥櫃使用頻率偏低,因此我們在整理收納時,應將常用物品放在上方櫥櫃的下兩層,不常用的物品則收納在上層。料理過程大致分成三個部分:備料、烹調和洗碗,以瓦斯爐為中心,範圍介於水槽到流理台,所以整理的時候,可以先從做料理的中心位置──瓦斯爐著手,這樣是最有效的。整理家務和打掃有關,打掃又跟家人的健康直接相關。我們之所以要整理,是因為整理能讓打掃變得簡單。錯誤的整理方式會增加打掃工作的難度,而廚房是和食物有關的地方,更應保持整潔。東西放得少的流理台擦拭省力,反之,堆滿東西的流理台擦拭不易,哪怕明知流理台藏汙納垢,但因為怕麻煩,難免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建立好自己的收納體系後,努力維持,才能讓打掃更輕鬆省力。想長久維持良好收納體系的方法就是:每次吃飯只拿出符合家中人數的碗盤,並且在擦乾洗完的碗盤之後,立即收回流理台上方的收納櫃。另外,瓦斯爐附近最容易殘留油漬和食物汙漬,隨時適度清理,日後就不用費力清洗。如何整理廚房用品?‧ 整理流理台舉凡微波爐、電鍋、原豆咖啡機、淨水機、打汁機、調理機等,都是家中流理台經常放置的物品。我們會放在流理台上的東西原本就多,再加上茶葉、保健食品、零食等各式各樣雜物,數量有時多到要整齊排列都很困難。在這些物品中,占據廚房收納空間最多的是保鮮盒。不只是保鮮盒,還有很多用完卻捨不得丟的空瓶。理流理台的第一要務,就是要限制放在流理台上的物品量。流理台上只能放一兩項廚房必備用品,像是電鍋和微波爐,以確保流理台的料理空間夠寬敞。此外,廚房一定要方便清理,因此流理台和水槽上不能有東西。我個人建議流理台上不要掛料理用具,收起所有的用具,等到做菜時再拿出來,如此一來,才能方便我們隨時清理。‧ 整理上方櫥櫃把一家人吃飯會用到的碗盤,收納到水槽上方的櫥櫃中(或是容易拿取的地方)。吃完飯,把洗好的碗放在一旁的瀝水架上,事先要空出櫥櫃空間,瀝乾水的碗盤才能馬上收納回去。萬一櫥櫃的收納空間不足,碗盤就會一直被放在瀝水架上,下次就會直接拿放在瀝水架的碗盤使用,再加上有時需要使用碗盤時,也有可能順手拿他處的碗盤,造成混亂。若本人無法好好收納,再加上喜歡拖延洗碗,碗盤就會堆積如山。我見過一家五口人,碗盤和筷子、湯匙卻多達十到二十個的情形。把家人會用的碗盤收納在上方櫥櫃,大盤子採直立收納,小盤子則疊起來就好。碗盤要按用途和材質分類收納,常用的碗盤要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 整理收納櫃占據廚房收納櫃最多空間的是保鮮盒。如果可以,盡可能購入同色同款的四角形保鮮盒,較能呈現整理後的統一感。不過,由於塑膠材質對人體有害,建議購買玻璃材質的保鮮盒。各位現在可以動手清理收納櫃裡的塑膠保鮮盒,只要利用手邊現有的保鮮盒,就不用額外購買冰箱專用的收納容器,有助減少廚房物品量。每到春天,家中會多出吃完的大容量泡菜收納盒,不要堆在一旁,可拿出來活用,像是用來收納保鮮盒或五穀雜糧等。只要好好思考,聰明活用泡菜收納盒的方法非常多。(編按:此為韓國情況,讀者家中若有大型收納盒,亦可參考使用。)有時,收納櫃中會有用不到的贈品或周邊、超量購買的食材、孩子的糖果、泡麵、即溶咖啡包、多出來的杯子套組和餐具組、冰箱收納盒、贈送的杯子,這些都會占用收納空間。曾有一個委託人的家裡收集了很多免洗餐具。「天啊,委託人,請看看這些木筷。」「這裡有多少雙木筷?」「好像超過一百雙了。」「我不知道有這麼多,全都是叫外賣留下的筷子⋯⋯」「我想也是。只要一養成囤積物品的習慣,物品數量就會多到超乎預期。」我甚至另外找出了數十個沒在用的免洗餐具。「我一直都和奶奶同住,看來不知不覺間沿襲了奶奶的習慣。奶奶生性節儉,不喜歡丟東西。」委託人一想起奶奶,很多東西都捨不得丟,本人也因為大量囤積的物品而吃驚。在我經手的無數委託案裡,因家裡角落堆積的物品數量而感到吃驚的委託人,也不在少數。囤積不用的物品,容易造成家具布滿灰塵或發霉,尤其廚房是料理的空間,更要小心。試著整理廚房中的囤積物品吧!寬敞的空間能刺激料理的欲望。‧ 整理瓦斯爐附近因為做料理時隨時都要用到調味料,所以把調味料收納在瓦斯爐下方即可。有些人為求方便,會把調味料放在瓦斯爐旁,不過由於離火源近,會加快調味料的腐敗速度,必須小心為宜。目前的家庭趨勢多以小家庭為主,用餐文化也變得不同於以往。招待許多客人到家裡用餐的情形,說不定一年不到一次,所以希望大家能審視家裡的碗盤、容器、廚房用品等,是否遠超過家中人數會用到的數量。
-
2020-12-09 焦點.健康知識+
寢具一週沒洗有多髒?該多久洗一次?醫師分析給你知
我們一生都在床上度過很多時光,因此讓床變得舒適而誘人是很自然的。但是在所有的枕頭和床被、床墊下面都有一大堆細菌。 專家們好奇的進行了一項研究,檢查了枕頭套、床單和床墊的細菌培養研究。從四個星期內不洗床單、還有1年到7年完全不洗床墊上,通通採集了細菌樣本,分析了所有細菌的數據,以更好了解床單、枕頭套、床墊的清潔程度以及應該多久更換一次。 寢具一週不洗有多髒? 枕頭: 你的枕頭平均有350,000隻细菌與你共枕眠。 枕頭的豐滿,那是許多細菌滋長的天堂,英國政府NHS研究人員研究幾百顆的枕頭,在枕頭上發現了超級抗藥性的金黃葡萄球菌等等不同的病菌。 我們睡覺時的口水、汗水、淚水,這些水就是會滲透進入枕頭內,研究人員發現腸胃細菌,呼吸道感染的病菌,什至有糞屎的細菌。如果你約兩年左右,不曾洗過你的枕頭,那麼你的枕頭有三分之一的重量是由病菌、污漬、死細胞、麈蹣、灰塵、糞屎、衛生物排泄物...等等組成的。 我們日常都會只有換洗枕頭套,以為睡在清香的枕頭套,我們的枕頭就清潔了。 枕套: 1週不洗: 300萬隻細菌 = 比馬桶座墊多出1萬7千倍的細菌 2週不洗: 598萬隻細菌 = 比馬水龍頭多出3百倍的細菌 3週不洗: 851萬隻細菌 = 比廚房水槽多出4百倍的細菌 4週不洗: 1千萬隻細菌 = 比竉物的碗多出39倍的細菌 床單: 1週不洗: 500萬隻細菌 = 比浴室門把多出2萬4千倍的細菌 2週不洗: 573萬隻細菌 = 比竉物玩具多出302倍的細菌 3週不洗: 924萬隻細菌 = 比竉物的碗多出39倍的細菌 床墊: 床墊,很少人會定期清洗,才會出現有超過5年完全不洗床墊,還有些甚至超過7年不洗的呢! 1年內不洗: 300萬隻細菌 2年不洗: 900萬隻細菌 5年不洗: 1千3百萬隻細菌 7年不洗: 1千6百萬隻細菌 看來,每一個晚上,壓在我們身體下的細菌🦠,真的很不少,動不動就是好幾百萬隻!床墊其實會隨著多少年不清洗,而會培養出不同種類的細菌。 寢具如何清洗? 枕頭: 枕頭應每1 -3 個月清潔一次。有關床枕頭的特定說明和警告,請始終閱讀警告標籤! 1.檢查說明: 檢查枕頭上的標籤以獲取洗滌說明,如果您再也沒有該標籤,請放心使用,因為大多數合成枕頭和羽絨枕頭都可以使用洗衣機。 2.加入熱水: 要提高清潔能力,請在洗衣機桶中加入一些熱水/沸水,一些洗衣精和少量漂白劑,然後靜置30分鐘。 3.二次沖洗: 由於枕頭被塞滿,它們會易滯留洗衣精成分,如何可以,請執行第二次沖洗,以清除內部的所有肥皂。 4.風乾枕頭: 考慮將枕頭風乾幾天,以確保清新,並確保去除所有水分,從而防止枕頭內部發霉。也可使用乾球的枕頭,放在烘乾機中,使其乾燥!這樣可以使您的枕頭清爽,去除污漬並消除可能會發現的殘留氣味。 枕套: 枕頭套至少應每周清洗一次。 1.取下枕套: 將其與枕頭分開清潔。 2.加醋清洗: 對於困難的污漬,少量醋可以幫助,1/4杯洗衣粉(液體或粉狀)和1/4杯蘇打水。 3.高速洗滌: 將枕頭套一起放入洗衣機中,並以最高旋轉週期洗滌。一旦去除了大部分殘留物,就可以在熱循環中將枕頭套在洗衣機內,消除其他殘留物。 床單: 1.可用熱水: 使用洗衣機的溫水設置定期洗滌。如果床單很髒,可以使用熱水設置殺死更多細菌。 2.可加檸檬汁: 在洗衣機的洗滌週期中,也許使用四分之一杯(2盎司)檸檬汁來使床單變亮。使用檸檬汁代替漂白劑或增白劑。也許這樣也可以使您的床單持續更長的時間。 如果可能的話,每週或至少每兩週洗一次床單。你在決定多久洗一次床單時,應考慮到您的生活方式 1.如果您在睡前有洗澡,並穿著乾淨的睡衣,你可能不需要經常洗床單。 2.如果您過著非常活躍的性生活,則可能需要定期洗床單。 3.如果晚上出汗很多,最好比一般人,多洗一次床單。 4.如果要清洗常規的床單,請按照床單的保養標籤上的洗滌說明進行操作。 5.避免一起洗太多床單。 6.避免用其他顏色的物品清洗床單。 床墊: 無論是否要清潔床墊都應定期進行翻轉。傳統的看法是,人們應該每三個月翻轉一次床墊。 1.準備材料: 您需要先準備一些材料。概括吸塵器、清潔劑、洗衣粉、小蘇打、清潔布、冷水。 2.脫掉床墊套: 拆下床墊套,在清洗床墊時讓它們在洗衣機中旋轉。用熱水洗滌所有被褥將有助於去除塵蟎。根據您標籤的類型,您也可以清洗它們。 4.吸塵工作: 吸塵器遍吸床墊的整個表面,包括了側面。請特別注意接縫處的縫隙,以除去任何隱藏的污垢或灰塵。 5.用去污劑: 清除床墊上的污漬切勿浸泡床墊,或直接在床墊上加水或清潔劑。 ※您選擇的去污劑將取決於污漬的類型和床墊的類型。對於生物污漬血液,汗液,嘔吐物和尿液,最好使用【酵素清潔劑】。將清潔劑噴到乾淨的白色布上,然後用布將弄髒的區域吸乾。之後,您可以在另一塊乾淨的布上沾冷水,然後繼續吸乾,直至污漬消失。 6.撒小蘇打粉: 如果您不能將床墊放在陽光下,那麼可以考慮蘇打粉。在床墊上撒一層蘇打粉,靜置幾個小時(或更好的是過夜)。小蘇打會分解酸,並吸收任何殘留的水分或異味。您可以將蘇打粉留在床墊上的時間越長,效果越好! 當床墊與小蘇打一起放置時,打開房間的所有窗戶以讓光線和陽光進入。太陽的紫外線實際上將幫助殺死床墊上的任何黴菌或細菌。 7.再次吸塵: 小蘇打發揮作用後,將其徹底吸乾。 8.翻轉床墊 現在第一面已經一塵不染了,翻轉床墊另一面,並重複步驟,使兩面都同樣新鮮乾淨。 寢具多久洗一次?最後總整理 每晚睡在數百萬種細菌上, 可能會讓您感到有些恐惧。但隨著每天我們進入房屋的細菌數量的增加,我們似乎注定要與更多的細菌共享床鋪。您可以採取幾項措施來確保自己在晚上不被細菌困擾。 首先,至少每周清潔一次床單和枕套;如果您容易化妝或在健身房出汗後容易入睡,請考慮更頻繁地進行清潔。接下來,當床墊和枕頭開始磨損並引起問題時,需要更換。如果您一天的工作,都充滿了細菌,請考慮回來在睡覺前洗個澡,才能安眠入睡。在洗滌之前請檢查標籤。可依以下清潔時間表,也可參考進一步的安排: 《延伸閱讀》 .房間整潔間接影響健康 毒物專家:發霉有致癌風險,塵螨影響呼吸道 .是收藏、節儉還是囤物症?醫指3大指標。改善從設定時間做起!
-
2020-12-06 養生.生活智慧王
不同髒汙有不同手段 專家教你家中常見8大髒汙處理法
【文、圖/摘自采實文化《日日小掃除,舒壓整理術》,作者林可凡】家中常見的8大髒汙處理法一般家中髒汙大致可以分成「看得見」與「看不見」這兩種型態。像是油垢、水垢、皂垢等等,都是肉眼可見,可以快速找到具體方式處理;至於看不見的髒汙,指的是像尿垢、垃圾所散發出來的臭味,通常需要找出異味來源,才有辦法對症處理。明顯髒汙的清絜法1. 油垢油垢大多出現在廚房,可分成兩種,一種是新形成的,看起來不明顯,甚至毫無痕跡,但用手一摸會覺得黏黏的;一種則是累積很久的油垢,看得出厚厚黃黃的一層。處理淺薄的油垢較為容易,將清潔劑噴在抹布上並直接擦拭,通常即可將油垢帶走。如果是已經乾掉的厚油垢,需要先噴上清潔劑,靜置一段時間後再擦拭。若果是超厚的油垢,就用金屬刮刀推除,再噴上清潔劑靜置並擦拭。處理流理臺等硬表面的油垢時,依上述方式清除即可,清洗上也較容易。若是在紗窗等軟表面上的油垢,就需要先擦拭,再浸泡、刷洗。2. 皂垢與水垢皂垢通常出現在淋浴間、洗手台、浴室鏡子上等處,有專用的清潔劑可供使用。有時殘留的會是水垢,可以用手摸摸看,積累的水垢摸起來若有一層突起,此時也可使用金屬刮刀先大致刮除,再用水垢清潔劑清除。百元商店也有販售小塊的鏡子除垢專用刷,這種海綿刷越小越好施力,也可以將海綿自行裁切成順手的大小使用。 3. 黴菌黴菌會出現在潮濕的空間當中,例如浴室的磁磚縫隙、淋浴間等處。如果是矽利康發霉,唯有使用矽利康專用的除霉劑,能有一定成效。處理磁磚縫隙的黴菌時,也可使用漂白水,或凝膠型的黴菌清潔劑。其餘處理方式有重漆、填滿縫隙等直接阻止黴菌生長的方式。若浴室洗手台等材質使用石材製成,也容易在石頭表面的孔隙出現黴菌,此時可以請專人來家中直接將石頭表面打磨除黴。4. 灰塵灰塵的處理方式是先吸再擦。先用吸塵器吸一次後,用濕抹布或拖把濕擦,最後用橡皮刮刀將水分刮乾,會比再用乾抹布擦一次來得省力、乾淨。書架、百葉窗片等處的灰塵可先用撢子順著撢下來,只要固定保持清理,就不會費太多力氣。如果百葉窗設置在潮濕的浴室內,灰塵容易黏膩、堆積,就用擰乾的濕布擦拭。 5. 殘膠用舊的超細纖維布或舊的不織布菜瓜布來回擦過,讓殘膠黏住人造纖維後失去黏性,再刮起來黏在布上。當然也可使用市售的檸檬萃取除膠劑,或者用油溶解殘膠後,再擦拭乾淨。沾黏上殘膠的舊布就不再費力清洗,可直接丟棄。看不到的髒汙─臭味要清理臭味,就得先找出臭味來源。通常我們怕臭、怕髒,要克服心理障礙,就要先進行準備。可以戴上口罩、手套等防護再進行處理。1. 寵物氣味家中若有養寵物,常見的臭味來源就是寵物的氣味,例如屋內的貓砂、尿墊、寵物落毛、藏食等氣味。去除貓砂、尿墊等排泄物氣味的最好方法就是時常清理,不要久放。養貓的人要注意,即使貓砂沒有生出臭味,有的貓也會因為愛乾淨,不在已經使用過的貓砂排泄。若沒有每天清理貓砂,便會在屋內別處排泄,或者憋尿造成健康問題,不可輕忽。如果狗貓等寵物在浴室排泄,直接用水沖刷反而會破壞排泄物結構,造成臭味四溢。可以先把排泄物撿起來直接丟馬桶沖掉,再沖洗環境。另外寵物落毛也容易產生氣味,如果對氣味敏感的人,常常清掃之外也可使用空氣清淨機或者可以分解臭味因子的噴劑,但最好不要使用帶化學香味的消臭劑,與臭味混在一起會更難聞。2. 尿垢、尿味廚房排水管跟馬桶都有讓水淹過一定高度,可以阻擋臭味,比較容易產生尿垢、尿味的反而是小便斗。小便斗不像馬桶全塗釉面,也沒有用水淹過釉面,沒有塗釉的部分若無勤刷就容易堆積尿垢,產生臭味。若小便斗的構造是固定、無法拆下來刷,可以解決臭味的方式就是常沖水,以及使用凝膠狀的水垢清潔劑。馬桶底座連接地面的部分也因不易清洗、容易忽略,不像馬桶內部經常洗刷,馬桶外若滴有尿液沒有刷除,就容易產生臭味。 3. 垃圾、廚餘廚餘容易生臭,如果沒有要當天丟掉,最好用塑膠袋綁起來放冷凍庫避免發臭。另外,現在人家中的垃圾桶許多都有加蓋,加蓋會促成無氧環境,有利厭氧菌繁殖,兼具有氧與無氧呼吸的細菌也會偏向無氧呼吸,代謝生成物發臭,因此比無加蓋的垃圾桶更容易發臭。如果不能每天倒垃圾,最好還是確實分類,不要把廚餘丟在垃圾桶就放著發臭。尤其在台灣這種溫度、濕度高的環境,垃圾廚餘更容易發臭。
-
2020-12-03 新聞.健康知識+
房間整潔間接影響健康 毒物專家:發霉有致癌風險
日常生活繁忙,不少人生活過得比較隨興較少整理家裡或房間,有些人習慣隨處堆放,也有些人則或許是受到囤物症的影響大量囤積物品,有些人甚至打算等到過年大掃除再一次整理。而這樣的習慣即便堆放整齊,也都影響著生活空間及品質以及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 物品堆放清潔不易,易生有害物質影響健康 毒物專家招名威教授表示,家中、房間物品堆放不僅雜亂影響情緒及生活品質,也會影響健康。像是不良的收納或囤物習慣,都很有可能讓家中、房間的環境容易累積灰塵,也伴隨著細菌、黴菌、塵螨等,物品堆放空間整理不易,也就更容易滋長。 以民眾常常堆放的衣物來說,家中各種家具都常見被用來當衣架,包括椅子、沙發、椅背、飛輪等等,這些隨意堆放的衣物在悶熱的環境當中就很容易培養出大量的塵螨,通常不用一週的時間,整個空間恐怕就已成為塵螨的「活動中心」。塵螨極為細小,容易對人體造成過敏,包括了眼過敏、鼻過敏、皮膚過敏等,且不僅是本體,塵螨的排泄物也會對人體造成影響,也可能無意中吃下空氣中漂浮的塵螨,對健康造成影響。且長期呼吸道過敏,容易引起慢性發炎,長時間處於慢性發炎的狀態下,罹患癌症也不無可能。 氣候潮溼又不打掃,長期居住恐有致癌疑慮 另一方面,台灣的氣候也相當容易讓各種物品發霉,不論是衣物、枕頭、床單、衣櫃等都有發霉的可能,其中又以動物製成的物品更為容易,如皮製品、羽絨製品等。且在空間未妥善整理的情況下發霉的情況也不容易被發現,更有助於滋長。雖這些物品不會被吃下肚,不會有吃下致癌物黃麴毒素的問題,但發霉的空間可不只侷限於物品上,當物品發霉,恐怕也代表著空氣中散布著黴菌孢子,長時間待在這樣的環境當中,也容易引起呼吸系統的慢性疾病,長期也可能會有致癌的風險。而這樣的空間若也有放置食物的話,食物也會發霉,就會有吃下前述提到的黃麴毒素的風險,黃麴毒素在各種研究當中都明確被列為致癌物質,最常被提到的就是肝癌,民眾不容忽視。 6招改善生活空間,身體健康更有保障 為了不讓生活空間影響身體健康,招名威教授建議民眾,平常就應整理好空間,除了定期打掃以外,物品、衣物也應妥善收納,並且應定期清洗,特別是有流汗的衣物就別再繼續穿。而平時也應注意房間的溼度,做好除溼工作,打開一般冷氣機的除溼系統即可。而若情況允許,也建議應定期開啟空氣清淨機,清除空氣中可能存在的黴菌孢子及塵螨。 招名威教授也提醒,許多人囤放物品也可能是有囤物症的情況,此為一種強迫症,最大的特徵就是會不斷囤放物品,並且影響到生活空間。如有這樣情況的民眾,可檢視自己囤放的原因為何,並且調適心情,必要的話可向精神科醫師尋求幫助。從調整心理狀態及環境空間開始著手進行,便有利改善生活空間及居住品質,有助健康生活。 《延伸閱讀》 .平時打掃如何避免揚起灰塵?毒物專家譚敦慈:牢記「乾濕乾」原則。 .是收藏、節儉還是囤物症?醫指3大指標。改善從設定時間做起!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11-26 新聞.健康知識+
家電塑膠製品釋放空汙 久待室內恐增罹癌風險
肺癌成台灣「新國病」,降低空氣汙染刻不容緩,民眾常忽略的室內空汙,包含燒香、清潔劑,甚至是塑膠製品、家電用品和木製裝潢等皆是汙染來源。專家建議,對抗室內空汙栽種盆栽、住家周圍種樹、經常開窗通風換氣、打掃能降低居家空汙,遠離致病因子。台灣癌症基金會今日邀集各界專家、部會舉辦「肺癌存活率倍增倡議平台專家論壇」,第一場次探討肺癌致病因子與建立健康生活型態,並呼籲「國病國治」,推動實質性降低國內空汙、揪出肺癌致病因子、建立肺癌高風險族群篩檢策略、精準治療,攜手專家倡議2025年肺癌存活率倍增,擬成立跨部會肺癌辦公室。從室內空汙下手,與會專家台大醫院環境職業醫學部主任蘇大成說,人的生活有八到九成會待在室內,除常見的廚房油煙,家中使用的塑膠製品和塑膠袋、地板、天花板等裝潢、家具也常有塑膠及塑化劑成分,這些塑膠製品的塑化劑會隨時間脫落,揮發在空氣中成為灰塵;家電用品的耐熱板則會釋放溴化二苯醚有毒粉塵,恐危害人體健康,不可不慎,建議室內植栽能減少PM2.5濃度,改善肺功能。綜觀台灣肺癌資料,前副總統、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建仁也說,菸害防制法施行後國內男性肺癌發病率下降,但更多不抽菸的女性卻罹患肺癌,人數直線上升,又以罹患肺腺癌最多,研究已證實與吸菸呈現弱相關,戶外、室內空汙問題浮出檯面。「我們每天吸的空汙,就像在吸低劑量的香煙。」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詹長權說,雲嘉南高屏空汙嚴重、能見度低於北部,數據顯示肺腺癌罹病人數增加;另項紀錄於2014年研究資料,死於四大空汙的3萬3千餘人中,歸因於PM2.5死亡計6千2百餘人,肺癌就占據2千2百多人,呼籲政府應嚴格訂定戶外空汙達年平均值10微克/立方公尺,作為濃度準則。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建議,肺癌防治應凝聚各界力量,成立跨部會的肺癌辦公室統籌業務、羅列經費成立國家隊,正視肺癌問題;中央研究院院士、台灣癌症基金會副董事長彭汪嘉康也建議,預防肺癌從生活做起,邀請全民練五功:彩虹蔬果579、規律運動、體重控制、遠離菸害、定期篩檢。
-
2020-11-23 焦點.健康知識+
高嘉瑜泛黃的枕頭還能睡嗎?專家:不是所有枕頭都能洗
民進黨立委高嘉瑜因為炒房爭議,在臉書貼出自己租屋照片說明,意外引起網友「畫錯重點」,指這麼黃的枕頭也太驚人!其實枕頭棉被中的塵蟎,就是常見的過敏原之一,因此枕頭若沒不定期清潔,很容易引發鼻子過敏、過敏性氣喘等。枕頭套多蛋白質污漬 專家教這樣洗高嘉瑜的枕頭引起網友熱議,大家都開始在想,枕頭黃成這樣,睡起來沒事嗎?也有許多人在討論,枕頭可以像被單一樣下水洗嗎?還是用其他方式清潔?多久該清潔一次呢?枕頭的清潔可分為枕心及枕頭套,枕頭套的部份比較單純,就跟床單一樣,直接拆下來洗。專業洗衣達人沈富育,在其出版《除汙去漬!正確洗衣》一書中提過,枕心要視材質清潔,建議每2、3個月一次;而枕頭套因為口水、汗漬等蛋白質污漬堆積,若沒洗乾淨,久了會有黃斑,他傳授清洗秘訣在於泡熱水加酵素洗劑,有助分解蛋白質。而若是家有過敏者,則要清潔的更徹底、頻繁些,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就曾建議,每周以55℃以上的熱水清洗外蓋寢具,包括毯子、床單、被單、枕巾,或是放入烘乾機10分鐘,再以清水洗滌乾淨,才能徹底殺死塵蟎,除去致敏物質。枕心視材質 不能水洗的可用除蟎機吸塵器枕心有不同材質,例如乳膠枕、羽絨枕等,不是所有的都適合下水洗。根據寢具業者的寢具維護教學指出,乳膠枕頭、水冷膠枕頭、記憶枕頭都不適合水洗,建議定期使用除蟎機或吸塵器將灰塵、皮屑吸出。羽絨枕頭也不建議水洗,建議用日曬陽光殺菌,或放置通風處吹風,或送到乾洗店清洗。而棉花枕頭可用手洗,但不要用洗衣機洗。化纖枕枕頭則可用洗衣機弱轉速清洗,但清洗與脫水建議在5分鐘內。
-
2020-11-1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口罩大廠再出招 耶誕限量版掀收藏潮
彰化縣是口罩生產大縣,大廠除了變化口罩顏色,也挖空心思設計花樣,近日最新款的耶誕限定款印花口罩,印上聖誕紅、企鵝家族等圖案,時尚又吸睛,一上架就被搶購,勢必掀起一波廠商競相推出耶誕限定版口罩的風潮。生產耶誕圖案口罩的品牌「艾司鉄克」,隸屬上市公司聚隆纖維旗下的聚茂生技公司,今年順應新冠肺炎疫情個人防護需求,推出口罩類商品。聚茂公司資深協理賴淑茵表示,口罩不但成為生活必需品,也逐漸成為凸顯個人風格的配件,有些限定款口罩還引發消費蒐集收藏。聚茂生技針對雙十國慶,推出「I love Taiwan」圖案口罩,中秋節有玉兔圖案口罩,另為股票族設計天天漲停板圖案口罩,相當受喜愛。這次再為即將到來的聖誕節,設計聖誕紅、企鵝家族共兩款聖誕限定款口罩,企鵝家族圖案特別推出兒童款。聚茂公司表示,聖誕限定款三層過濾防護口罩100%台灣製造,這兩款口罩的圖案印刷為食品級環保油墨印刷,獲紡織研究所認證通過,三層的防護結構除輕薄透氣。外層可防飛沫及水氣;中層使用聚丙烯熔噴不織布,透過靜電過濾,可阻隔粉塵等有害物質;內層材質舒適親膚,可吸附水氣。「艾司鉄克」聖誕限定款的三層防護口罩採四周鎖邊設計,可防止灰塵自兩側進入,同時使用可塑型鼻梁條,可隨臉型調整,全方位貼合臉部,避免花粉及灰塵進入,另外,耳掛具有彈性,長時間配戴舒適無痛。相關產品一組10入,售價199元,已在聚茂生技的居家魔法師官網上架,也陸續在蝦皮場等多個通路販售,下周起在PCHome24H等電商開賣。
-
2020-10-28 科別.耳鼻喉
鼻過敏治不好可能是營養不足造成的! 過敏人必吃的8種營養素,你常吃嗎?
現代人工作忙碌,經常三餐不定時,有時為求方便而選擇速食或超商微波食品當作一餐,導致營養攝取不均衡的情況越來越普遍。如果體內經常缺乏某種營養,除了影響代謝功能及兒童發育生長,有過敏體質或是慢性病史者,也可能因此病情加重。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指出,若能在飲食中多補充能增強免疫力的食物,如維生素、微量礦物質鈣、鋅等,並配合專業醫師的診斷治療,對於鼻過敏的病症防治有加成效果。 鼻過敏以過敏性鼻炎較常見 8成鼻病患者與營養素不足有關李宏信表示,鼻過敏通常以過敏性鼻炎較為常見,主因是身體對某些過敏原較敏感,引起鼻腔黏膜發炎腫脹,台灣常見的過敏原是塵蟎、灰塵等,但像是溫度或溼度變化過大、二手煙、空氣汙染等,也會讓鼻過敏更容易發作。事實上,體內營養素不足確實會使得抵抗力下降,患者因而對過敏原更加敏感,導致鼻過敏怎麼治都治不好,感到無奈與失望。研究顯示,台灣有8成鼻病患者都與營養素不足有關,但每個人的體質不同,需進行檢測並經過醫師評估及建議,再行治療或補充營養素。李宏信說明,像是維生素B群、C、D、E和一些微量元素如硒、錳、鎂、氨基酸等,就扮演維持免疫系統正常運作的重要營養素,一旦缺乏可能會引起免疫系統異常,這也是導致過敏反覆發作的原因之一。 治療過敏性鼻炎以藥物為主 新式的鼻過敏神經截除術助根治李宏信進一步解釋,過敏性鼻炎的治療以藥物為主,並盡量避免環境中的過敏原,服藥的缺點是容易復發,若成效不佳,患者亦可考慮改以手術治療,目前的手術方法有手術切除、雷射、電燒、微創、射頻電波及紅外線等,這些手術方式對一般鼻疾病有效,但對嚴重鼻過敏患者來說幫助不大,建議可透過新式的鼻過敏神經截除術,才能達到從根本治療的目的。過敏體質或對物質過敏等問題為主因之外,尚被醫學界所認定的另1項理論認為,鼻過敏是鼻內黏膜神經過度發達所致,神經分布密集受到刺激就鼻癢及猛打噴嚏,流出清水鼻涕及黏膜腫大,而造成鼻塞等症狀,因此醫學界提出1個從根本治療的方法,就是截除鼻黏膜內過度發達的神經來治療鼻過敏。李宏信分析,傳統鼻過敏神經截除術是使用經鼻竇法,需掀開上唇,鑿開鼻竇腔骨,再深入進行神經截除,因手術傷口大且位置靠近腦眼部,可能引發大量出血,而經改良後的新式鼻過敏神經截除術是經由鼻腔內,將特製高頻探頭直接接觸鼻內深處翼管神經口截除神經,過程約在半小時以內,有傷口小、流血量較少等優點,因病根截除故可說是幾乎不會再復發,在門診局部麻醉即可進行,術後即可返家,臨床症狀改善率高達7至9成,頗受患者及其家屬肯定及讚賞。 運動增強免疫力 日常飲食這樣吃家醫科醫師李政道建議,在手術治療過敏性鼻炎後,建議民眾可以多運動增強免疫力,日常飲食也要注意飲食均衡,可透過如大豆、菇類、五穀類、鮭魚、乳酪、蛋黃等,鞏固骨本,同時避免產生鼻過敏等各種身體疾病。(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換季過敏性鼻炎發作,一直打噴嚏? 鼻噴劑減緩症狀,6動作別做錯...第一點是關鍵 鼻過敏為什麼會讓眼睛紅癢? 醫師解讀背後原因
-
2020-10-26 科別.腦部.神經
每天洗多少次手才算強迫症?腦科學專家告訴你答案
【文、圖/摘自麥田《大腦修復術》,作者姚乃琳】在世界上,大約每五十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在一生中可能會經歷強迫症。有強迫症的人會有強迫性觀念或行為,抑或兩者都有。這些症狀會影響患者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工作、學習、社交等。從統計上說,強迫症患者一般有高於平均水準的智商和受教育程度。強迫症患者常持有強迫性想法,比如,覺得周圍混亂不堪,擔心親人會離世或有神祕的力量會殺死自己或親人,等等。為了「避免」此類壞事發生,強迫症患者採取一些重複的儀式性行為來降低自己的焦慮感,比如重複洗手、關門、數臺階、咬指甲等。他們知道這些強迫性的想法和行為很荒唐,但卻控制不住自己,以至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強迫症的重複行為和我們的日常習慣不同,可被視為過度的、難以改變的習慣。強迫症的主要症狀包括:害怕病毒或細菌感染,產生不由自主的禁忌思維(包括性、宗教和傷害),想要傷害他人或者自己,希望周圍的事物非常整潔、有規則,追求完美的狀態。強迫性行為包括:過分清潔,以精確得近乎變態的方式來整理物品,反覆檢查(比如多次檢查門有沒有上鎖),強迫性計數,等等。重複行為或者儀式行為並不完全等同於強迫症強迫症有兩個方面的特點:一方面是有強烈的執迷衝動和想法,另一方面是採取儀式性行為來緩解自己的焦慮。人們常常以為有反覆洗手,反覆檢查門鎖,或者把東西擺得十分整齊、規整這些行為就是強迫症。實際上真正的強迫症比這嚴重得多。並非習慣性行為就是強迫症,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反覆確認一些事情的行為。有強迫症的人和普通人最大的區別是,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的強迫性想法和行為,即使知道這些想法和行為超出了實際需求。強迫症患者每天至少會花一小時在強迫性思維或者行為上,並且即使他們完成強迫性行為或者儀式,也不會覺得愉悅,而只是從焦慮中得到暫時緩解罷了。真正的強迫症患者其實只占總人口的 2%。強迫症非常折磨人,強迫症患者幾乎不能或者根本不能控制他們的執迷念頭和衝動行為,並為此耗費大量的時間。強迫性思維和行為會嚴重干擾患者正常的生活、學習、工作和社交,甚至可能導致他們患上嚴重的憂鬱症。要區分一個人是強迫症患者還是只是有強迫傾向、喜歡一絲不苟生活的普通人,判斷標準是症狀的嚴重程度及其對這個人生活的干擾程度。有一些強迫症患者還會有抽動障礙,叫做妥瑞氏症或者抽動症(也叫抽動穢語症候群)。具體症狀是突然做一些重複性動作,比如眨眼、做鬼臉、聳肩、擺頭、肩膀痙攣、清嗓子、吸鼻子或者發出咕嚕聲。強迫症的症狀通常在成年早期顯現,男性的發病年齡小於女性,不過也有人在三十五歲之後發病。強迫症的遺傳貢獻率是 25%左右,也就是說一個人患強迫症有四分之一取決於遺傳因素,四分之三取決於環境因素。強迫症症狀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減輕或自動消失,但也有可能加重。童年時期受過虐待或者重大心理創傷,會增加患強迫症的機率。神奇的是,強迫症還會因為病菌感染而發病,有一種鏈球菌感染會引發兒童自體免疫神經精神異常( PANDAS),患病的兒童會出現強迫症的症狀。歷史上一些名人深受強迫症的困擾。美國的飛行英雄霍華德.休斯( Howard Hughes)是其中之一,他在三十多歲時患上強迫症。最初他在吃豆子時對豆子的大小非常在意,要用特殊的叉子把豆子按大小排序後再吃;後來他開始害怕灰塵與細菌,為了從櫥櫃中拿助聽器,他的助手必須用六到八張紙巾裹在櫥櫃把手上打開櫥櫃,並用一塊未使用過的香皂給他洗手。尼古拉.特斯拉( Nikola Tesla)是著名的發明家、電氣工程師,他自童年時期起就飽受幻覺(任何單字都能在他眼前形成生動的畫面)、雙相情感障礙(躁鬱症。時而亢奮時而憂鬱)、成癮行為(賭博)、強迫症(所有重複動作必須能被三整除)的折磨。
-
2020-10-23 科別.風溼過敏免疫
疏於除濕讓孩子過敏 11%家庭環境真菌超標
季節交替之際,過敏的孩子又開始打噴嚏、皮膚癢,但很多家長不知道的是,潮濕環境助長真菌孳生,也是導致過敏的元兇。台灣室內環境品質學會與多個研究單位合作大型研究計畫,其中國家衛生研究院環境醫學研究所研究員王淑麗的研究發現,11%中部家庭中真菌濃度超標,而且數量最多的前三名,都是醫學實證確立與過敏相關的真菌。王淑麗表示,這次國人每天約有80到90%時間待在室內, 國外調查顯示新生兒與幼兒近乎百分百長時間待在家裡。 胎兒及幼兒時期的且免疫系統和器官發育還在快速發展,承受污染物容易造成永久健康危害,使得肺部的發育較不完全。這次研究針對73戶竹苗地區的家庭,包括40個男孩和33個女孩,平均年齡僅5.6歲。結果發現,有11%家戶真菌濃度超過我國環保署的標準,採樣前三名真菌種類都與過敏性反應有正相關,是枝孢菌屬(Cladosporium)、麴菌屬(Aspergillus)、青黴屬(Penicillium)。高達49%家戶回報家中孩子有出現異位性皮膚炎、哮喘或過敏性鼻炎其中一種過敏症狀。王淑麗表示,室內濕度高會有助於真菌在灰塵、建材、家具表面生長,建議要定期清潔居家環境,保持乾燥。勤換空氣清淨機濾片、善用除濕機,都有助空氣保持乾燥、降低懸浮物,保持空氣品質。王淑麗提醒,除了真菌之外,在煮飯時間、戶外交通尖峰時間,室內空氣品質都會變差,小孩睡覺前如果有跳床的習換,也會引起揚塵,增加室內空污微粒濃度。建議在煮飯時間一定要打開抽油煙機,並且把廚房的門關上,防止油煙溢散;如果住在交通要道或馬路邊,交通尖峰時間應先關上窗戶。
-
2020-10-07 科別.呼吸胸腔
天氣轉涼溫差大易誘發氣喘 做好3件事控制氣喘不發作!
天氣逐漸轉涼,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醒氣喘患者,注意氣溫下降多變,適時增減衣服保暖,以防因溫差過大,促發氣喘疾病之發生。氣喘是一種常見且可達嚴重程度的慢性病,最常見的臨床症狀是慢性咳嗽,咳嗽的同時可能合併痰音。由於氣喘患者的呼吸道長期處於發炎狀態,易受刺激物影響,且許多氣喘患者會因平時沒有症狀發生或暫時緩解,因而擅自停藥或減量用藥,導致氣喘反覆發作,嚴重時更可能會呼吸衰竭,甚至死亡。根據國民健康署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NHIS),12歲以下兒童氣喘的盛行率是5.6%,為避免氣喘發作,氣喘患者平時除避免碰觸誘發因子外(包括:塵蟎、灰塵、花粉、氣溫急遽變化、病毒感染及二手菸、三手菸、空氣汙染等因素),應當規律就診,以及遵從醫師指示按時用藥。面對氣溫變化大的時節,國民健康署王英偉提醒氣喘患者應有效控制疾病,並牢記配合三件事,才能避免因為氣溫驟降溫差大而引發氣喘發作。第一:早晚氣溫變化大,適時的保暖不可少,隨身攜帶小外套、絲巾或圍巾,外出時戴口罩,避免接觸空氣中的汙染物質,以及吸入乾冷空氣,導致刺激呼吸道,引發氣喘。第二:淸晨運動前要暖身,及避免從事劇烈運動,由於清晨吸入大量較冷較乾燥的空氣,就可能引發呼吸道的變化,此外也應避免在空氣污染嚴重的時段或路段,從事激烈運動。第三:按時回診就醫,並遵醫囑正確及規律用藥,及配合專業醫師擬定適宜的治療計畫,調整治療,就能讓病情穩定控制。原文:國民健康署
-
2020-10-07 科別.耳鼻喉
老打噴嚏,鼻炎、感冒傻傻分不清? 膳食調養助調養
小王最近半年來只要一打噴嚏就是十幾個連著打,跟放鞭炮似的,還流鼻涕,吃了感冒藥也沒有效果,去醫院一查,居然是過敏性鼻炎。“小時候不過敏,長大了反而過敏了?”小王的疑問,其實很多人都有。過敏性鼻炎與感冒常混淆要解釋這個問題,讓我們先從過敏性鼻炎說起。過敏性鼻炎又稱變應性鼻炎,是以鼻癢、打嚏流清涕、鼻塞等為主要症狀的一種疾病,屬於鼻腔粘膜的變應性疾病。一年四季均發病者稱常年性變態反應性鼻炎,僅在固定的季節中發作者稱季節性變態反應性鼻炎。前者主要由屋內灰塵、蟎蟲、黴菌及棉絮等引起,後者主要由花粉引起。過敏性鼻炎在發病上沒有性別差異,發病與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和變應原的密切接觸有關。很多人並不把過敏性鼻炎當回事,而其實,過敏性鼻炎長期反復發作,可伴發支氣管哮喘、鼻竇炎、分泌性中耳炎、過敏性咽喉炎、鼻息肉、鼻出血、嗅覺障礙、失眠、記憶力下降等問題。隨著城市生活日趨現代化,汽車尾氣、化妝品、裝飾材料和食品添加劑等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或者被我們接觸到,這些因素都成為引發過敏性鼻炎的主要原因。由此也可以解釋小王的疑問,小時候不過敏,不代表長大以後不會患上過敏性鼻炎。過敏性鼻炎與感冒如何區分呢?要知道,錯誤的方向,即便吃再多的藥,不會見好,因為治療的方向從一開始就錯了。要辨別過敏性鼻炎與感冒可以看五點——1.打噴嚏的次數:一般來說,得了感冒雖然會打噴嚏,但次數並不多,更不會連續打十幾個甚至幾十個,而過敏性鼻炎的症狀之一就是連續打噴嚏。2.鼻癢:感冒時,鼻子並不會很癢,鼻塞較為常見。但如果得了過敏性鼻炎,患者的鼻腔與咽喉都會發癢,甚至出現眼睛、面頰部位皮膚的瘙癢。3.流清水鼻涕:感冒初期會流清水鼻涕,但量一般不多。過敏性鼻炎恰恰相反,患者在打噴嚏的同時,還會流大量的鼻涕。4.病程不同:感冒的病程較短,通常1-2週。過敏性鼻炎發病持續時間較長,而且反復發作。5.其他不適:感冒是由於人體免疫力下降,病毒或細菌侵入導致呼吸道感染。因此,在感冒的同時,還會並發一些全身症狀,比如發熱、頭暈、頭疼、全身無力、肌肉酸痛等。過敏性鼻炎發作時並不會出現這些全身症狀。治療過敏性鼻炎,中醫、西醫均有方法根據中醫臨床辨證,過敏性鼻炎可歸納為三個證型,中醫主要以中藥湯劑辨證施治。肺氣虛寒型鼻癢:噴嚏連連,大量清涕,鼻塞不通。全身症見倦怠懶言,氣短音低,惡風怕冷,或有自汗。舌質淡紅,苔薄白,脈虛弱。肺脾氣虛型鼻塞:鼻涕清稀或粘白,淋漓而下,嗅覺遲鈍。伴頭重頭昏,氣短,怯寒,四肢困倦,胃納欠佳,大便或溏。舌質淡或淡胖,舌邊或有齒印,苔白,脈濡弱。腎陽虛弱型鼻癢:噴嚏連連,清涕難斂,早晚較甚。伴四肢不溫,面色淡白,精神不振。或見腰膝酸軟,小便清長,夜尿多。舌質淡,脈沉細弱。嚴重過敏性鼻炎則一定要配合西醫治療,以免延誤病情。西醫治療方法主要外用糖皮質激素,口服抗組胺藥、抗白三烯藥、脫敏治療等。如何預防過敏性鼻炎如果要用一句話總結,過敏性鼻炎最好的預防措施是了解引起自己過敏的物質,即過敏原,並儘量避免它。滲透到生活中,有一些細節可注意。1.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勞逸結合,防止受涼,加強鍛煉,增強體質,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2.生活環境:防止室內黴菌和霉變的發生,地毯、沙發、窗簾要常吸塵和清洗,以防螨蟲和織物纖維引起過敏。經常清洗空調防塵罩,以防灰塵和病菌引起過敏。搞好環境衛生,消滅蟑螂以防蟑螂排泄物引起過敏。3.避免接觸過敏原:家中不養寵物,動物皮屑易致敏;遠離花粉;平時少食用海鮮食品。新家具和新裝修房屋,通風一段時間後入住,以防甲醛和苯引起過敏。過敏性鼻炎如何自我保健1.每天黃芪30克泡茶飲,可提高機體免疫功能。2.雙手魚際合掌摩擦至發熱後,用雙手魚際沿鼻側從迎香穴至鼻根部反复摩擦5分鐘,早晚各1次,具有疏通氣血、通利鼻竅功效。膳食調養【蔥白紅棗雞肉粥】原料:紅棗10枚(去核),蔥白5莖,雞肉連骨100克,芫荽10克,生薑10克,粳米100克。作法:將粳米、雞肉、生薑、紅棗先煮粥。粥成再加入蔥白、芫荽,調味服用,每日1次。主治:肺氣虛寒型過敏性鼻炎。【山藥大棗糊】原料:山藥150克,大棗10枚。作法:將山藥150克切成小塊;大棗10枚,去核,同放入盤中,置鍋內蒸,至山藥已軟,搗成泥糊狀食用。主治:肺脾氣虛型過敏性鼻炎。作者:鄭榮華(作者為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副主任醫師)(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10-05 名人.黃軒
她為省錢少換胸罩惹病上身!醫:出現5種情況就該換胸罩
那天一名女主管,請教內衣怎麼清洗,我才想起:對吼!我當告知大家胸罩乾淨的重要性。我在臨床,曾經遇過一位25歲的上班族,來我的門診,說她的胸部刺痛,問她哪裡痛?右邊痛!右手舉起也痛,我聽診和檢查完了一切正常,正在百思不解,因為她的疼痛表情非常真實,我忽然靈機一動問,妳自己檢查胸部有任何紅腫,癢痛嗎?她終於點頭,於是我檢查胸部,原來她右側乳房下緣出現紅腫,小痘痘,明顯的鋼缐壓痕的接觸性皮膚炎,天啊,她的右邊乳頭,比左邊更深深,且奇癢無比...我終於明白了,這是長期穿著又緊,又髒的胸罩造成的皮膚疾病。據她說,她為了省錢,她不常買胸罩,而且也不怎麼去淸洗,反正穿著在裡面,不太會有人發現的。妳的身邊有這樣的人嗎?胸部的污垢會沾到胸罩我們胸部上的的「油脂」、「微生物」,夾雜著「污垢」全都會沾附在胸罩上,本來這些東西,跟我們接觸皮膚不會有太大的為害,但如果長時間沒有清洗胸罩、讓髒污垢在乳房周邊積越久,就可能引發一些皮膚疾病。胸罩,會藏有多少細菌?關於內衣細菌的研究, 英國發現,過1年的內衣,即使清洗乾淨,仍有83%的內衣平均還是殘存有《0.1g的糞便物質》(也就是1萬個細菌。而這些病菌,大家用肉眼都是看不到的。美國皮膚兼病理專科醫生,Dr. Gretchen Frieling引述發現,可能聚集在胸罩中的常見微生物,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 ( Staphylococcus )金黃色葡萄球菌實際上在人類皮膚上最常見。 我們的皮膚擁有自己的微生物菌落或生物種群,可以使它們保持健康和受到保護,而金黃色葡萄球菌,就是我們皮膚上細菌總數最多的細菌之一,也就會容易沾到胸罩了。棒狀桿菌 ( Corynebacteria )棒狀桿菌,其實不只生活在皮膚上,而且也是生活在,胃的微生物。 妳躺著吃東西,反胃,反酸掉了屑屑在胸口⋯⋯眾所周知,這種細菌也許會引起痤瘡。如果妳發現,胸罩接觸部位,出現粉刺,則可能需要更換新的胸罩了。酵母菌 ( Yeast )皮膚出汗,製造出胸部潮濕環境,會有一些酵母菌茲生, 常造成汗斑、脂漏性皮膚炎美國紐約皮膚科醫師Julia Tzu 提醒這些可能會造成胸部嚴重搔癢、紅色丘疹或膿皰性毛囊炎。皮屑芽孢菌 (pityrosporum ),是其特別常見的菌種之一。為什麼胸罩易藏有細菌?每次穿脫胸罩時,很多死皮膚屑都會掉落在胸罩上面。 美國皮膚科醫師,朱莉婭·祖祖(Julia Tzu)指出:“那些「死皮脫落」細胞和胸部「皮膚的油脂」,會積聚在緊身的織物上,胸罩就是其中之一。” 依據美國皮膚科醫學會稱,我們每天佔計胸部會掉損至少30,000 - 40,000 皮膚死細胞。胸罩每天都穿,穿著者身上的油脂污染,這些油脂提供了皮膚上微生物生長所需的養料,隨後細菌,就會轉移到衣物纖維上。滋養天堂三大條件:【熱】的環境,【濕】的汗水,【油】脂分泌,提供了微生物的美食天堂。胸部哪裡最髒?美國托雷多大學( University of Tolendo ) 醫學中心微生物部的專家處檢查Bra上的四個「高危」區域:左右罩杯的【鋼圈周圍】、以及靠近【左右腋窩】的部位。● 罩杯鋼圈附近● 右側腋窩附近部位● 左側腋窩附近區域什麼時候要換新的胸罩?1. 味道胸罩會散發出臭味,而且臭味還可能會沾到其他衣服上。很多女生都會把自己胸罩,懸掛著,然後隔1-2天,再聞一聞,沒有味道,又重新穿上胸罩出門去了。偷偷告訴大家,胸罩隔1-2天,又不是放「隔夜菜」,馬上會臭酸聞到的,更何況人類的鼻子又比狗差,所以妳會常常聞不到,再加上是自己身體的體味,妳的嗅覺習慣了,也分辨不出臭味了!其實,胸罩直接貼著皮膚上,沾到的汗水最多。妳不洗胸罩,愈放愈久,就愈可能發臭。別以為胸罩穿在最裡面,不洗別人也不會發現,等到妳內衣發臭、其實到一定程度,妳身邊的人都會聞到的。只是大家不太會跟你說而已。2. 顏色胸罩,會出現汙漬、甚至開始發黃,也只有妳自己看得到而已。就像我們穿白衣服,衣領䄂口,容易發黃的經驗。妳注意看看接觸皮膚的胸罩邊緣,很多細微的顏色改變。3.形狀妳的胸罩,如果出現以下幾種情況,可能考慮換新的胸罩:● 罩杯,往上移位● 肩帶,往下滑位● 胸部,有深厚壓痕 又紅又癢● 背部,也已有勒痕 又紅又癢● 罩杯,太鬆,空空的感覺多久,洗一次胸罩?大部分的專家都建議你在穿胸罩 : 同一件內衣,最多2-3次後就應該洗一次。但是如果你「運動大量出汗」,或在「夏天季節」𥚃,那麼穿一次就應該洗一次,才乾淨。有些文章,這樣形容:大熱天重新穿上沒洗的胸罩,會跟糞池一樣髒。上面布滿了汗漬、灰塵、油脂、細菌、遮光劑、酵母菌、真菌以及數以萬計的微生物...還有一堆的死細胞的屑屑呢!一周一次,這是最起碼的,一般來說,是要更勤便才行。基本越貼身的衣物,越應該勤便換洗。紐約大學醫學院病理專家Philip Tierno認為:在穿胸罩最多三次後,就應該洗一次。然後如果你有大量出汗,那麼請穿一次,就應該洗一次,千萬不要太相信,妳的眼睛,妳的鼻子了...胸罩,不是永遠保固產品胸罩,是消耗品胸罩的使用次數壽命,大概在100次左右,假設依照2-3天穿回同一件的內衣來說,胸罩,穿近一年就應該拋棄了。記得,每一個週年慶到了,就是記得可以購買新的胸罩了!如何,淸洗胸罩?淸洗胸罩,每日一個產品,或其網站都會有寫清洗注意事項,我這裡不細説了,大概大同小異簡單如下:1. 溫水,加入不含酒精成分的清洗劑;2. 讓清洗劑,充分溶解於水中,不需要太多泡沫,否則將加重清洗難度;3. 放入要洗的胸罩,如果是棉質胸罩最好為同色,合成材料則無需擔心4. 將胸罩在肥皂水中浸泡10到15分鐘,以便清洗劑去處油污和污漬,特別髒的Bra可泡一小時5. 輕輕揉搓胸罩,洗出污漬,通常此時水已變黑6. 倒掉污水,用清水沖洗胸罩,直至水質不再變色;7. 特別骯髒的胸罩,可以重複多次以上6個步驟;8. 不可扭曲胸罩去水,可用兩塊干毛巾擠壓吸收水分;9. 自然風乾胸罩:可以懸掛(注意應該掛在聯繫兩個罩杯的帶上,避免變形);也可以放在干毛巾上等待它們自然透風。什麼時候,妳要看醫生?反覆長痘痘的時候容易流汗,長期有濕的環境。長時間的有病菌堆積,加上胸罩緊貼皮膚,摩擦之下,就可能在後背生出痤瘡、小心胸口和乳房邊緣下有丘疹。不抓也癢、抓了也癢胸罩可以保暖胸部,但也會是刺激皮膚的物品之一。尤其是穿「太小,太緊,又不乾淨」的胸罩,易於造成皮膚摩擦,尤其當胸罩上一堆細菌髒東西,摩擦之後會讓皮膚又紅又癢。癢的範圍,當然也包括奶頭囉。不管是奶頭或乳房,如果癢得要死,又不能常常抓,導致妳的生活交際出了問題,記得快點去看看醫生吧!擦爛性濕疹 ( Intertrigo )這一種濕疹,也有人叫《擦爛性濕疹》,好發於皺褶部位的皮膚。主要是皮膚皺襞處,胸罩和胸部皮膚表面密切接觸,局部濕熱散發不出,汗液滯留,導致浸漬濕濕,加上胸囗活動時,皮膚表面,會對緊貼著胸罩,不斷摩擦刺激,而引起了濕疹。妳的胸罩,髒嗎?問問妳自己,對待胸罩的生活行為,就知道妳的胸罩髒嗎 ?1.不要天天,重複一直穿同一件內衣2.記得最多重覆2-3次後,就應該洗一次3.妳的鼻子、妳的眼睛不能當作胸罩乾淨的評估工具。4.不要一直買新的化妝品,忘了添購新的胸罩。5.夏季,運動,易出汗者,可以天天換胸罩!6.反覆出現又紅又癢,記得看醫生。※本文由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0-10-03 養生.生活智慧王
地板頭髮總是掃不乾淨?清潔五招去除家中毛髮與灰塵
媽媽們在清掃房間地板時,是不是常常會掃出一堆頭髮、夾雜灰塵,尤其在一些死角,如沙發縫隙、衣櫃下面、牆角等地方都會有不少毛髮堆積,但如果忽略這些髮絲可能會有灰塵並且易滋生塵蟎,隨着人的走動以及空氣流動,出現人看不見的懸浮例子。如果再被小孩子吸入,有可能引起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甚至引發肺炎,現在的孩子,80%都有呼吸道疾病或是過敏疾病,一些對塵蟎及灰塵過敏的人,也可能因為這些毛髮而誘發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但要怎麼樣才能有效的清理在地上的頭髮呢?自己動手製作「毛髮清潔小工具」,就是很棒的免錢的好方法喔!下面介紹幾個小方法給大家,幫媽媽們輕鬆去除家中的毛髮與灰塵:方法1:絲襪靜電清潔法!將一雙舊絲襪套在掃帚上掃地時,由於產生了靜電,毛髮、灰塵等,會很容易吸附在絲襪上面,只要把絲襪套在掃帚上面,就能利用靜電來吸附灰塵、毛髮了,是不是很聰明又好用呢?方法2:膠帶沾黏法!利用膠帶反覆沾黏像是圍巾、布沙發、床單、毛衣上的髮絲很難清除,可以用一截寬膠帶,用膠帶的黏性在上面黏幾下,就能輕鬆除去毛髮灰塵,不只快速還十分方便易取得喔,出門前黏一下衣服,就不會被發現頭髮沾在毛衣身上了!方法3:牙刷清潔法!舊牙刷清潔浴室頭髮直接把已經使用過的舊牙刷用在浴室裡面,洗完澡排水孔那經常會留下許多噁心的頭髮和汙垢,這時候可以用牙刷直接挑起,並且把污垢和頭髮扔掉,這樣既不用用手去碰噁心的排水孔,也可以保持浴室乾淨!方法4: 梳子絲襪法!梳子套上絲襪使用梳子梳頭時,可將一雙乾淨的絲襪套在上面,讓梳齒穿過絲襪,這樣子梳頭時,脫落的頭髮會黏附在絲襪上,只要幾天清理一次就可以了,是不是很方便阿。方法5:雙面膠抹布法!將雙面膠帶貼到抹布上用雙面膠整個貼在抹布上面,這樣抹地板或桌子時就可以順便黏住頭髮灰塵,很方便,哪怕頭髮在磚與磚間的細縫裡都很容易清理,同樣可以用寬的雙面膠黏取布沙發、床單、毛衣上的髮絲和灰塵喔!
-
2020-09-28 科別.兒科
醫病天地/孩子一早打噴嚏 恐是過敏
很多家長常見小孩一大早眼睛、鼻子及皮膚開始發癢,甚至出現打噴嚏、流鼻水、鼻塞或咳嗽等類似感冒的症狀。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兒科醫師楊爵源說,當季節開始轉換,加上天氣變化溫、濕度差異大時,容易刺激孩童的五官或皮膚誘發過敏反應,很可能是過敏性濕疹、過敏性鼻炎或過敏性氣喘的初期表現。楊爵源說,小兒發生過敏性疾病有很多因素,和環境有很大關係,如菸品、空氣品質、居家環境等,包括地毯、窗簾、寢具等都是生活周遭的致敏因子,而悶熱、陰暗且潮濕的環境,是塵蟎最佳溫床,因此開窗保持空氣流通、經常除濕保持乾燥及維持環境清潔很重要。楊爵源表示,父母一方有過敏史,小兒發生過敏的機率有20%至40%,父母雙方皆有,機率提高至60%至80%。楊爵源說,1歲以下嬰幼兒的過敏反應大多因食物表現在腸胃道上,如過敏性腸胃炎。擁有過敏性體質孩童成長期間,家長若未適時預防控制,1至2歲後可能進展為異位性皮膚炎,約莫5、6歲時,更容易出現擾人的過敏性鼻炎或難纏的氣喘。他建議父母多注意天氣變化、保持居家環境清潔及細心留意孩童身體狀況。減敏治療主要適用於過敏性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等,過敏原有灰塵、花粉、黴菌及一些吸入物,天氣濕冷容易引發。
-
2020-09-27 科別.呼吸胸腔
非結核分枝桿菌難治 醫師:需多重藥物長期治療
何謂非結核分枝桿菌?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護理師呂孟蓉說明,該菌屬於環境菌,可存在飲水、土壤、灰塵及植物和食物等生活周遭,可通過鼻孔進入呼吸道、口腔進入胃腸道或皮膚接觸等途徑感染;醫師更坦言,該疾病治療相當難纏。非結核分枝桿菌容易在慢性呼吸道疾患,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氣管擴張症、肺囊性纖維化、免疫功能不良、惡性腫瘤病人以及老年人身上發現。呂孟蓉舉例,有名78歲的個案因食慾不振、咳嗽數月,確診非結核分枝桿菌肺炎,仍在藥物治療中。呂孟蓉表示,該疾病最常造成肺部感染,導致長期咳嗽、倦怠、夜間盜汗、體重減輕、呼吸困難等症狀。這種細菌還容易侵犯皮膚、骨骼、肌肉例如當皮膚有傷口、指甲受傷或手術過後,容易被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造成皮膚疾病。胸腔科醫師李勁毅指出,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的治療相當複雜,首先須判定是否為非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疾病,若只是單純的移生則只需觀察,一旦確診非結核分枝桿菌所引起的疾病,治療期可長達一年半以上,不同菌種所使用的藥物也不同。李勁毅補充,由於非結核分枝桿菌治療相當複雜,因此在治療的過程中需要同時使用多種藥物,除需多重藥物長期治療外,甚至有時也需外科手術的介入,另外非結核分枝桿菌也容易產生多重抗藥性,治療上必須小心預防抗藥性的產生。呂孟蓉提醒,即使非結核分枝桿菌是普遍存在於我們的環境裡,但只有少數的個體有引發感染的問題,可能與宿主及其免疫功能不全有關。需維持正常生活作息,保持情緒穩定、飲食均衡注意營養攝取、充足睡眠、走出戶外且適度運動。
-
2020-09-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日本無印良品熱銷「可重複使用三層口罩」台灣買得到了
日本新冠疫情爆發時國內口罩供應相當缺乏,MUJI無印良品在5月時便推出一款「可重複使用三層口罩」,可透過清洗重複使用,避免成為一次性垃圾,當時在日本推出時造成搶購熱潮,現在這款口罩,也在台灣無印良品全台門市上市。無印良品「可重複使用三層口罩」,口罩本體由100%棉製成,主打特性具有出色的透氣性和吸水性,並經過抗菌和除臭處理,可以清洗和重複使用,因此不會成為一次性垃圾,一片可使用約30次,一包有2入白色口罩,售價350元,製造地中國。建議清洗方式為,在水盆加入洗滌劑輕輕「按洗」,洗完後可夾在曬衣夾上晾乾。但這款口罩並非醫療級口罩,並無法取代醫用或外科口罩。建議可使用在疫情期間居家環境經常打掃時使用,可隔離灰塵與塵蟎。口罩目前只有一種尺寸。
-
2020-09-24 科別.皮膚
蕁麻疹一變天就發作!7種含有組織胺的食物別再吃了
每當天氣開始變濕、變熱,或是氣溫不穩定,身體就像一台「警報器」一樣開始啟動,冒出許多許多的小疹子,又癢、又刺痛,抓也不是、不抓也不是,甚至會在晚上的時候癢醒。而每次發作的時候,擦藥只能暫時舒緩,只要生活作息一沒有注意,馬上又會癢起來,疹子也越長越多,令人非常難受。在這種時候,可能常常會聽到「這些食物不要吃」、「那些食物可以多吃」,但每個人的說法都不一樣,其實對於過敏人來說,最重要的是要避開太多「組織胺」的食物,因為組織胺就是會刺激免疫系統過度反應的「災害」。面對過敏該避開的是「組織胺」!什麼是組織胺?在皮膚過敏的時候,醫師第一步通常會開「抗組織胺」,而通常抗組織胺對於蕁麻疹的效果很好,因為蕁麻疹的發作原因中,就有大量的抗組織胺。組織胺是一種身體的「保護機制」,在組織受到傷害的時候,比如有花粉、灰塵、或是吃了容易過敏的食物,或是因為燙傷、咬傷等皮膚的受傷,就會分泌,來召喚免疫細胞的作用。而過敏就是一種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所以藉由「抗組織胺」,就能來緩解紅腫熱痛癢等不舒服的症狀。而除了使用藥物之外,其實食物也有分成「富含抗組織胺」跟「低抗組織胺」的食物,所以在觀察到「改變飲食就可以讓某些人好轉」的現象之後,研究人員也開始對於組織胺的食物跟過敏之間的關係進行研究,結果發現「不含組織胺的飲食可以協助治療蕁麻疹」。2018年韓國皮膚科協會、韓國皮膚病研究協會共同發表一篇研究,表示「儘管食品過敏測試結果為陰性,但所謂的食品過敏還是很普遍的一種現象」,只是那些症狀可能很輕微,像是打噴嚏、臉潮紅、頭痛、腹瀉,有些人可能會呼吸急促,但蕁麻疹的患者症狀特別多、特別嚴重。但其實這些症狀不只是一種免疫系統反應過度的「過敏」,在皮膚肥大細胞釋放出組織胺之後,血管通透性增加,導致血液在皮膚上聚集,才導致了疹子,可以說那是身體代謝、身體環境不平衡造成的一種結果,而這個結果跟飲食很有關係。研究團隊針對22名患有蕁麻疹的受試者(11位男性、11位女性)進行研究,讓他們進行4週的「無組織胺飲食」,他們在接受測試之前,平均用抗組織胺治療了2年左右,在接受測試之後,這些患者的藥物劑量並沒有減少,但「症狀明顯改善」。●瘙癢程度:明顯降低。●出現疹子的天數:明顯減少。●出現疹子時,面積的大小:明顯減少。●腫脹的天數:有減少。●對睡眠的干擾:減少。●對工作/學校的干擾:有改善。研究團隊提供的「無組織胺菜單」研究團隊推測,減少食品中所含化學成分、組織胺,可以讓腸道的屏障維持穩定,不容易讓身體產生對食品的「偽過敏反應」,自然就能改善蕁麻疹的狀況,不過因為測試的時間沒有很長,所以還沒辦法看到明顯的效果,「但如果配合營養師的合作,其實要維持無組織胺飲食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不過如果沒有營養師,什麼東西該吃、什麼不該吃,研究團隊也提到有一個大方向,就是「下列的東西都不要吃」。這些富含組織胺的食物不要吃!1.魚類:鮪魚、鯖魚、秋刀魚2.肉類:豬肉、雞肉3.發酵食品:①醃漬食品如醃白菜、醃蘿蔔②醬料如辣椒醬、蛋黃醬、番茄醬③奶類製品如優格、優酪乳④酒類如葡萄酒和啤酒4.速食食品5.水果:葡萄、香蕉、草莓、柑橘類水果、鳳梨、番茄6.堅果(包括花生)7.咖啡因:包含咖啡、綠茶、巧克力參考資料A Histamine-Free Diet Is Helpful for Treatment of Adult Patients with 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延伸閱讀:一張圖看十二經絡養生時間表,依循作息養生事半功倍!
-
2020-09-15 新聞.生活用品毒害
防油紙袋含全氟烷化合物會致癌? 檢測無異常,但出現2情況別用!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傳聞炸雞排對人體健康影響不大,反而是防油紙袋含有全氟烷化合物會致癌,這是真的嗎?食藥署指出,國際間對全氟烷化合物的人體健康風險評估,以及管理標準均尚處於研究階段,而抽驗台灣人體血液進行檢測顯示,無顯著異常情形,不過提醒發現塗層表面有脫落或是有刮傷情形,應避免使用且立即更換。防油紙袋 日常應用廣媒體曾報導,西式速食常用的包裝紙或微波爆米花紙袋的防油化學物質「全氟烷化合物」(Perfluoroalkyls),可能滲透到食物,被吃下肚,並進入血液,長期接觸可能有害人體。食藥署對此指出,全氟類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 PFCs)中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 PFOS)及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 PFOA),因具有良好的穩定性,而且防油、防水、耐熱、耐腐蝕,所以廣泛使用在工業及各種商品上,如防火原料、塗料、地毯、衣服、清潔劑、不沾塗層鍋具及防油紙袋等。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暴露的來源包括吸入的灰塵、飲水及食品等。全氟類化合物 仍無人體致癌證據食藥署提到,全氟辛烷磺酸及全氟辛酸雖經動物實驗顯示,可能損害肝臟功能、影響生殖功能或致癌,但並未有研究顯示該類物質會使人致癌。但因具有生物累積性,其中全氟辛烷磺酸已在98年斯德哥爾摩公約會議中新增為列管之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並限制其製造與使用。食藥署強調,全球對於全氟辛烷磺酸及全氟辛酸之人體健康風險評估,仍處於研究階段,尚未建立包裝材質之最高溶出限量。因此,整體而言,民眾對防油紙袋之安全性無需過於擔憂。然而,為維護民眾健康安全,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今年亦開始監測國內市售防油紙袋等之全氟辛烷磺酸及全氟辛酸溶出情形,並將持續密切注意國際間相關資訊,規劃進一步針對國內食品及人體血液之背景值含量進行檢測,研究結果也將做為是否訂定相關管制標準之參考。參考資料:1聽說使用類固醇會得皮膚病,這是真的嗎?2防油紙袋之安全性,食品藥物管理局說明 
-
2020-09-10 科別.眼部
乾眼症、過敏性結膜炎 療法不同
時序漸入秋季,氣溫變化大,不少人出現眼睛乾澀、發癢、紅腫等不適,可能是乾眼症或季節性過敏性結膜炎,症狀類似,但治療方式不盡相同。聯新國際醫院眼科主任張文瑞表示,乾眼症一年四季都有,秋冬天氣乾燥會較明顯,或長時間待在冷氣房、暖氣房濕度低、看手機、電腦而減少眨眼頻次,都可能造成眼球無法獲得淚液濕潤而乾澀。過敏性結膜炎主要是接觸到過敏原引發過敏反應,可分季節性與常年性。季節性的過敏原與四季更迭有關,如花粉;常年性的過敏原以塵蟎、灰塵最常見。過敏性結膜炎與乾眼症都是眼表面的疾病,大多不至於造成視力損害。張文瑞指出,乾眼症與過敏性結膜炎在症狀上有些類似,眼睛皆感覺乾澀發癢。治療上以症狀緩解為主;針對過敏反應,會開立抗組織胺藥物,必要時以類固醇藥物治療。人工淚液對乾眼症有效,對過敏性結膜炎也有一些效果,因為可以沖淡眼表面的過敏原。張文瑞提醒,眼睛癢也可能是兩者合併發生。熱敷對乾眼症有幫助,對過敏性結膜炎卻適得其反,恐加重癢與發炎反應。民眾如不確定,最好還是到醫院檢查。
-
2020-09-10 養生.聰明飲食
鉛在骨頭裡半衰期長達25年! 台大醫列日常3類排鉛食物要多吃
鉛是一種天然生成的金屬,於地殼中存在少許的含量。鉛在環境中無所不在,包括空氣、水和土壤。從過去研究中早已發現鉛對心血管等系統有不良影響,起近年全世界心血管疾病有年輕化的趨勢,然環境因素於其中的角色在過去少有研究闡明。鉛暴露與心血管危險因子有正相關 濃度與股骨骨密度有負相關臺大醫院環境職業醫學部蘇大成主任與恩主公醫院林建宇副院長及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黃柏菁助研究員,過去兩年來針對青少年與年輕成人的鉛暴露研究發現,青年人的鉛暴露不僅與胰島素阻抗、血壓、代謝症候群等心血管危險因子有正相關,更進一步地發現,鉛與頸動脈早期動脈硬化也有密切的正相關。進一步探討鉛造成動脈硬化的可能機轉,發現早期鉛暴露與內皮細胞功能失常有關,且鉛除了直接與動脈硬化相關,也可能藉由調控DNA的甲基化後間接造成動脈硬化。此外,研究團隊也藉由分析美國健康與營養調查資料庫,發現體內鉛濃度也與股骨的骨密度有負相關,這趨勢在停經前的婦女更加明顯,因此也可能會增加之後骨折的風險。 鉛在血液中半衰期約為30天 在骨頭中則約高達25年以上世界衛生組織指出,鉛在環境中有多重來源,包括石油(含鉛汽油)、油漆、染料、食物罐頭之焊接劑、含有染料的食品容器、含鉛水管、工業製程、含鉛中草藥、含鉛糖果紙、含鉛玩具等,經由空氣、家戶灰塵、街塵、土壤、水及食物進入人體者占80%以上,如將鉛物質或食物吃下被小腸吸收,經由門脈循環後進入肝臟,然後分布到肝、腎、血球,其中有80%以上儲存於骨頭與牙齒中,鉛在血液中半衰期約為30天,在骨頭中則約高達25年以上。鉛負面影響身體生理系統 避免鉛暴露生活有對策鉛之所以被重視,是因為鉛幾乎負面影響了我們身體所有的生理系統,並非人體所需之必要元素,最重要的是國際間公認鉛暴露沒有所謂的安全值。為防堵鉛暴露,蘇大成建議,早上或返家後自來水水龍頭先打開,讓水流1-2分鐘,將沉積在管路之鉛排出,並可作為沖馬桶、澆花等非食用用途,在烹煮蔬菜前徹底浸洗,尤其是葉菜,可減少蔬菜表面上含鉛的塵垢及泥土。目前水龍頭國家標準CNS 8088規定「飲水用」水龍頭之鉛含量需
-
2020-09-08 橘世代.好學橘
工業用口罩比較強?超詳細說明一次搞懂口罩防護力!
臺灣的新聞,一直播送:工業用口罩防護力比醫療口罩還強,99.9%的防護力 ?天啊(問號)我好暈了!我好暈了!我好暈了!阿北我去看看網站看看一下,哇!大家都用防護力,來宣傳自己口罩都有95%,99%、100%的防護力,這真的會誤導一般民眾。主要是防護的對象是誰?「飛沫」、「血水」、「病毒」或「灰塵」或「PM2.5」...這些對象不同了,你的防護力,就值得考慮了。1.防毒功能不同工業用口罩:主要防塵,防PM2.5醫療用口罩:主要防飛沫、防病毒2.防水功能不同工業用口罩:不防血水、也不一定防水。醫療用口罩:可防水,也可防血水3.國家標準驗證不同一般民眾,可以看其產品標註是CNS14774或是CNS15980?CNS15980:是國家標準驗證専給工業用的口罩。CNS14774 :是國家標準驗證専給醫療用的口罩。 醫用口罩與PM2.5口罩比一比 項目 醫用口罩 PM2.5防霾口罩A級 細菌過濾效率BFE 95%以上 99.99%以上 次微米防護效率 約70%以上 95%以上 檢測辦法 CNS14774檢驗 CNS15980檢驗 購買時,注意包裝應標示 1.衛署醫器許可字號2.廠商名稱與地址等資訊 1.通過CNS15980檢驗2.防護效果等級3.過濾效率的試驗方法 台灣CNS14774醫療用的口罩只要宣稱醫療用途的口罩,皆屬於醫療器材查驗。一般醫療口罩必須通過「CNS 14774囗罩」的嚴格測試。而要有效的【過濾病菌微粒】,又得加上「CNS 14775」的嚴格測試,才能合格。如果符合了標準CNS 14774檢驗,又要依不同功能和設計,分成不同等級,醫療用的口罩設計不同檢驗合格。像「CNS14776」,就是專門測試血液穿透口罩的阻力,合格證明。1.一般醫用囗罩:歸屬第一等級醫療器材:是低風險的可使用:主要防飛沫病毒(只要有CNS14774)2.一般外科囗罩:歸屬第二等級醫療器材:是中風險的可使用:主要除了防飛沫病毒,還有防血液穿透。(同時有CNS14774、CNS14775、CNS14776) 標章 功能 CNS 14774 醫用口罩,可阻擋懸浮微粒、細菌、體液 CNS 14775 醫用口罩,可過濾如黃金葡萄球菌等細菌 CNS 14776 醫用口罩,可阻擋血液 CNS 14777 醫用口罩,透氣率檢驗 CNS 14755 防塵口罩 CNS 14756 活性碳口罩 一般外科囗罩,和一般醫療囗罩,主要差別,就是在中間那一層的PP(聚炳烯,Poltpropyplene)過濾用的熔噴不識布的厚度不一様而已。外科囗罩,很厚;醫療囗罩,較薄。一般民眾,不會進入開刀房開刀被血噴到,一般民眾用一般的醫療口罩(CNS14774)就足夠了。只要標示N95,N99、N100,就是醫療用的囗罩?答案就是否定的!那些N幾號,其實,那是美國人自己的分類方式而已。他們考慮到「油霧滴」負荷於濾材所造成的影響,將防塵濾材 就分為 N、P 與 R 三種,分別代表非抗油(not resistant to oil)、抗油 (resistant to oil)與耐油(oil proof)。N95的“N”,就是從這裡「“N”ot resistant to oil」而來的。N 型濾材僅適用於防護固體 微粒,我們N95醫療測試中,也必需要通過這些「防護固體 微粒」的「濾材測試」,但不代表就是醫療級的囗罩。美國人因各種濾材,防護效果高低分為 100、99 與 95 三級,也是各級濾材對特定測試微粒的過濾效率分別為 99.7%、99% 與 95%。因此美國的防塵防塵口罩,分為N、R、P三類: 美國防塵濾材分類 過濾效果\濾材總類 N R P 95% N95 R95 P95 99% N99 R99 P99 99.7% N100 R100 P100 每一類依其效率又分95、99、100等三級(效率分別達95%、99%以及99.7%以上),如此便有N95、N99、N100、R95、R99、R100、P95、P99、P100等九種不同種類之口罩。台灣CNS15980工業的口罩在臺灣,我們針對防塵,防PM2.5細懸浮微粒,是使用臺灣CNS15890的驗證。只有通過CNS15890的驗證,才是真的可以防PM2.5細懸浮微粒。台灣政府已於2017年6月公布CNS 15980「防霾(PM2.5)(2.5微米)口罩性能指標及試驗方法」之國家標準,依防護效果分為A、B、C、D四個等級 CNS15980防霾(PM2.5)口罩國家標準 等級 防護效果 A級(相當於N95) 可防護PM2.5濃度350μg/m3以下的環境 B級 可防護PM2.5濃度230μg/m3以下的環境 C級 可防護PM2.5濃度140μg/m3以下的環境 D級 可防護PM2.5濃度70μg/m3以下的環境 A級為能夠過濾PM2.5(2.5微米)達到99%以上或能夠過濾小於PM2.5(2.5微米)達到95%以上。所以台灣的“A級”工業防塵的口罩 ,相當於N95口罩等級。PM2.5防塵的口罩“ B級”、“C級”、“D級”,也就不等於N95口罩。防塵口罩,配戴時機A 級:適用 PM 2.5 濃度 350 µg/m3 以下B 級:適用 PM 2.5 濃度 230 µg/m3 以下C 級:適用 PM 2.5 濃度 140 µg/m3 以下D 級:適用 PM 2.5 濃度 70 µg/m3 以下其實臺灣的CNS 15980驗證相當不錯的,除了會對PM0.3(0.3微米)的粒子進行檢測合格,而實際上至少70%(油霧-油性)以上、80%(鹽霧-非油性)以上都能有效被擋住的。好好看標籤工業用的囗罩,不是醫療用的囗罩,兩者,就不是等號。防護力99%,不代表防毒力99%,也不意味可防血水99%。有效的工業用驗證的囗罩:請看標籤:「CNS15980」有效的醫療用驗證的囗罩:請看標籤:「CNS14774」不要再告訴我:現在所有的防霾(PM2.5)(2.5微米)口罩上,第一層也是使用PP [Polypropyplene,聚丙烯] ,可防潑水紡黏不織布,《理論上》也是可以有效隔絕有病原的飛沫或血液附著傳染。《請實際》必須通過至少「CNS14774」醫療標準驗證,才能真的是醫療用囗罩。好的品質囗罩,不只是因為材質是什麽?而是通過了哪些國家標準驗證?本文轉載自《黃 軒 醫師說:工業用口罩,不等於醫療用口罩》更多精選延伸閱讀↘↘↘如何區分「假口罩」?醫師親自測試,教你3大辨別關鍵口罩沒人排還有剩 藥師永不忘這一天! 立即加入橘世代 50歲後的你想要怎麼樣的人生?還在煩惱退休、健康、生活嗎?加入「橘世代」找出屬於自己的老後生活,從現在開始為你自己的人生而活!>>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9-04 橘世代.好學橘
為什麼90%火場命案死於5樓以下?消防員親授關鍵防災策略
「萬華50年公寓冒火 煙囪效應釀5死」、「名醫賴文德住家大火 婿女外孫5口相擁亡」、「台南磚造平房惡火 祖孫三代4死」2020年火災命案層出不窮...如何真正有效預防火災,著有《打火哥的30堂烈焰求生課》作者蔡宗翰專文解答:今年5月,高雄市三民區也發生一起五層樓透天厝火警,現場從2到5樓火舌濃煙不斷冒出。消防局動員大批救災人車全力搶救、架設雲梯救援,並深入屋內搜索。經一番搶救後,七人全數救出,但其中五人已無生命跡象,送醫均宣告不治。面對火災的來臨預防永遠勝於治療,然而又該如何真正的有效「預防火災」呢?透天厝火災發生率、死亡率均最高透天厝的空間形式面對火災,本來就有很高的災害風險。根據內政部消防署統計,台灣平均每四小時就發生一次火災。每年建築物火災的統計中,獨立住宅火災發生次數第一名,占約四成多,集合住宅火災第二名,占不到兩成。一個更驚人的數據顯示,火場的罹難者,有超過百分之九十,是死於五層樓以下的建築物,也就是透天厝、鐵皮屋及磚造平房等。消防法令規定,六層樓以上及一定規模的建築須依法「落實防火管理制度」及「裝設消防安全設備」,如此不只可以強化安全體質、防護建築物,也能夠提早偵測火災的煙與熱,發出警告,提醒人們快點逃生。而一般五層樓以下的住宅,並沒有法令強制要求。預防勝於治療重大傷亡火災後,每每看到媒體記者們迅速下了死亡原因是「鐵窗阻逃」、「沒裝住警器」...等新聞標題,不能說不對,但總感覺太過倉促、太過簡單化了。事實上,從無數火災案例歸納,任何一場造成傷亡的火災,背後的原因都是綜合性的,絕不會只有單一原因。聊到火災,一般人總喜歡討論在各種無論是真實的,或想像的火災情境下,如何利用各種技巧成功逃生?許多人似乎學會了「火場求生術」,就像練了絕世武功,能夠打遍天下無敵手,優游進出火場,如入無人之境。其實,在火災的整體防範策略上,「火場應變」或「火場逃生」是最逼不得已的,那代表你與死神終將一戰。那什麼是最高招的呢?就是從源頭,從一開始就不讓自己有陷入險境的可能。怎樣才能不陷入險境?就是做好火災預防的工作。預防勝於治療,每個人都會講,但做得到的人卻很少。在事前預防的部分,我們應踏踏實實地做好「防災五大策略」:不會燒、燒不大、早知道、跑得掉、救得快。策略一、不會燒火災預防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策略就是「根本不讓火苗有機會燒起來」。所以第一步就是管控所有可能產生火苗的因子,讓火苗根本不可能產生,也就是「不會燒」。電氣因素是火災發生原因首位,約佔火災案件總數的30%。原因包括:短路(短路會使電流暴增好幾倍甚至幾十倍,使溫度急劇上升)、過熱、通風散熱不良、使用不當(未按規定使用,或忘記關閉電源)、接觸不良(接觸電阻過大,在接觸部位過熱)、積污導電、過負載、半斷線、漏電、靜電...等。而導致電氣火災的五大「慣犯」,包括延長線、夏天消暑電器、冬天保暖電器、室內配電線路(含保險絲)及神明燈。這些都必須特別加強注意。火災的源頭是火,所以第一步就是管控所有可能產生火苗的因子,讓火苗根本沒機會產生。策略二、燒不大百密一疏,總仍有意外,若真的意外起火,該如何讓小小的火苗燒起來後,不讓它變成「火災」?只有第一個策略顯然是不夠的,因此還要進行第二道防護,也就策略二:「燒不大」。「燒不大」的概念,就是要讓起火處周邊無足夠可燃物,就算火苗真的起燃,因為沒東西可以燒,火勢就「更不容易」蔓延擴大,甚至自己熄滅,舉例來說,把點燃的火柴棒放在柏油路上,因為沒有東西讓它延燒,就會自動熄滅。這就是第二道防線的目的:「燒不大」,可概分成二個面向:首先,避免堆放大量可燃雜物。我們應當避免在室內堆積不必要的雜物,當雜物減少,火苗一起,周遭沒有可以讓它延燒的東西,可以大大降低火災發生的速度,增加逃生應變的時間。第二、室內裝修使用防火材料。透過經防焰處理的材料減緩延燒速度,採用耐燃材料讓內裝儘量不燃化,藉以放慢延燒速度或讓火源自行熄滅,延長人員能及時逃生的時間。策略三、早知道當我們做好「策略一:不會燒」,避免任何火苗的失控,也做好「策略二:燒不大」,不讓火苗有機會擴大延燒成災,基本上到了這個階段,火災發生的機率已經降到極低。但料敵總須從寬,我們假設運氣偏偏糟了一點,可能是某天煮食一疏忽,忘了關爐火、可能客人來家裡作客後,煙蒂沒處理好...,總之,還是發生火災了,你該怎麼辦?「早知道」的概念,就是要縮短「發生」火災後到「發現」火災之間的時間,如果你發現火災的時間不夠早,再厲害的應變措施都是失效的,唯有「早知道」火災的發生,接續的應變行動才有意義。每個人家中「最重要」的消防設備是「住警器」,你該在房子的每一層樓、每個房間都裝設住警器,才能建構完整防護網。它就像古代戰爭時的烽火臺。發現敵軍(火災)後,啟動機制(警報),呼叫援軍(人們)。可以在火災早期,提醒正在熟睡或不知道火災發生的民眾,採取應變措施,減少人命傷亡。策略四、跑得掉做好前面提到「不會燒」、「燒不大」、「早知道」等三策略的努力後,接下來,及早發現火災後,該做什麼準備?我們一再提到,從人的行為觀點來看,火災造成傷亡的原因有二,一是發現火災太晚,二是初期應變錯誤。發現火災太晚已用「住警器」來克服,那初期應變錯誤呢?除了把握「見火就逃,濃煙就躲」的基本原則,但在你每天生活、休息的家這樣具體的場景中,我們要有更具體的做法,也就是製作「家庭逃生計畫」。在此不贅述家庭逃生計畫應如何製作(消防署網站可參考),我想強調它背後的三層意義:第一層意義,再次檢視前三個策略是否做到位。「不會燒」:掌握家中何處最容易發生火災,並調整用火用電方式。「燒不大」:針對家中燒起來可能最嚴重的地方,排除雜物、清空逃生動線、使用防焰或耐燃材料。「早知道」:確認該裝設住宅用火災警報器的房間都已安裝。第二層意義,讓各項應變行動(滅火、逃生或避難)具體化,包括:滅火器還應該增購配置在那些房間?火場情境是否經過充份模擬,當任何地方火災時,任何房間的人都能夠確知正確的逃生路線?是否落實每半年一次的練習,讓每位家人熟悉到閉著眼睛都能快速找到出口?也知道無法逃生時,那個房間可以關門避難?那麼,針對模擬外的狀況,是否就代表計畫趕不上變化,完全失去參考價值了呢?不,制定計畫的目的不是為了一步一步、照本宣科、毫無偏差地符合計畫,而正是為了應對突發變數,為可能發生的變化做出各個方面的資源準備。這便是計畫的第三層意義,縱使發生模擬外的狀況,因為你已事先完成了各方面的資源準備,你將更有能力判斷出正確的應變方向,並運用各方面資源來減低傷害。策略五、救得快最後一個策略,就是讓消防隊可以「救的快」。狹小巷弄違停已是長期的社會公共議題,許多老舊社區無足夠停車空間,週遭的住戶只能亂停,甚至有民眾為了圖方便、門前用障礙物(如花盆、三角錐等)佔用道路作為私人停車位,也有民眾架設遮雨棚,或者將牆外推,讓家中使用空間變大。當大家習慣了這種方便,平常沒事就沒事,當發生火災,不僅消防車無法進入執行任務,連救護車也難以通行。任何火災,消防隊都是以人命救援為最優先,其次是防止延燒及減少財物損失,如果有人命待救,那麼在跟死神搶時間的情況下,是「有機會」把人救出的,因此,消防隊的抵達能快一秒是一秒,抵達後救災速度能快一步是一步,而怎樣讓消防隊可以「救的快」,是最後一個我們可以努力的地方。火災人命傷亡其實很少跟消防人員「救災不力」有關,大部分是民眾的前面四個策略「不會燒」、「燒不大」、「早知道」、「跑得掉」做的不到位,並在火災發生時發現火災太晚,或是初期應變錯誤,才會導致傷亡。怎樣可以讓消防隊救的快?我們可以做到以下三件事情:狹小巷弄請勿違規停車及擺放雜物、切勿謊報火警及濫用救護資源、災害現場請勿圍觀干擾。如果你真的很想幫忙,可主動先將停放火場附近之車輛開離,或繞道通行禮讓救災車輛。最重要的一點,請相信專業,不要跳下去干預、指揮救災或指責消防人員。大樓、透天那個才安全?所以,究竟住大樓比較安全還是住透天呢?其實,重點不是在於住那種一定比較安全,因為火災的危險性,是從人住進去的那一刻才開始發生變化。人住進去會發生什麼事?不良的用火用電習慣、只顧美觀擅自變更防火區劃、消防設備年久失修擺著好看、暫用樓梯空間堆滿雜物...,火災的危險性就越來越高。安全,永遠都是最優先的考量。作者介紹_蔡宗翰經歷過莫拉克、凡那比風災以及高雄石化氣爆等重大災害,曾擔任許多重大火災的救災總指揮官幕僚;也是一名防災宣導教官,受邀至政府機關、民間團體、大專院校及公司等宣導防災觀念,擅長以災害情境模擬,輔以視覺動態的簡報技巧,深入淺出破解防災迷思。他同時訓練消防人員如何跟民眾用白話講專業,並引發聽眾動機、實際行動。2013年,更獲內政部頒發「推動災害防救工作特殊有功人員」。本文摘自《高雄透天厝火災5死》預防悲劇,先搞定防災五大策略!你所不知道的「火災」大小事↘↘↘電風扇擦掉灰塵還不夠!3種最容易引起火災的居家電器家中危機/萬年電器小心惹火上門 「6不」原則預防火災發生! 立即加入橘世代 50歲後的你想要怎麼樣的人生?還在煩惱退休、健康、生活嗎?加入「橘世代」找出屬於自己的老後生活,從現在開始為你自己的人生而活!>>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8-25 新聞.健康知識+
負離子商品真有那麼神?為何讓空氣攜帶電子就可賣錢
【文、圖/摘自商周出版《化學有多重要,為什麼我從來不知道?》,作者陳瑋駿】走到哪就feat. 到哪的負離子「負離子」在商品化的過程中算是被徹底濫用了,負離子的走紅,完全可說是拜商業行銷所賜。什麼是負離子呢?跟我們剛才提到的「陰離子」差別又在哪?雖然本質上來說,負離子與陰離子原本應指一樣的事物,只是翻譯上的問題,但若以商品化的初衷,負離子往往被視為「帶有電子的空氣」。雖然這並不是一個科學正確的名詞,不過為了接下來討論方便,我們先遷就大多數人的慣性稱呼,叫它負離子吧。但別忘了,這裡所說的負離子,是「帶有電子的空氣」。為何讓空氣攜帶電子就可以賣錢?這跟一個小遊戲有關。你有玩過氣球摩擦頭髮的遊戲嗎?因為氣球本身材質的緣故,與頭髮摩擦時,可從頭髮中得到少量電子,形成所謂的「靜電」。你會發現,氣球在摩擦頭髮後稍微拿開,不要離頭皮太遠,你可以看到髮絲會微微豎起,彷彿被吸附在氣球上。事實上,氣球能吸附的不僅是頭髮而已,還可以吸起小碎紙片,還有灰塵微粒。同樣回過頭來看,「帶有電子的空氣」就像「帶有電子的氣球」一樣,可以吸附空氣中的小灰塵,進而達到空氣清淨、除塵的效果。不過,無論是空氣或氣球上的電子都無法久留,不消幾分鐘就會跳出去而回到原本不帶電的狀態。經過解釋之後,你是否覺得負離子並不是什麼特別先進的技術?不過,空氣不像氣球那樣可以抓來摩擦頭髮,那麼要如何吹出充滿負離子的空氣呢?很簡單,只要在吹風口加裝一個所謂的「負離子產生器」就可以了(這玩意兒超便宜,不信去Google 看看)!它會透過通電,讓電子們在一個金屬尖端上集合,當空氣通過金屬尖端時,會順手抓了點電子帶走。於是帶著電子的空氣就此啟程,接著就像前述的氣球例子一樣,把空氣中微小的髒汙粒子給吸住啦!雖然商人口中的負離子不是一個「科學正確」的名詞,但既然有所謂的負離子,相對來講有「正離子」嗎?如果有的話,它們又有什麼用呢?你有到過瀑布旅行嗎?是不是許多人都會形容,在瀑布旁呼吸時空氣特別清新舒?沒錯!瀑布周圍的空氣往往比較乾淨。這不完全是因為森林裡汙染少的緣故,而是瀑布下墜的水珠在與空氣摩擦時,少量的電子會從水珠短暫轉移到空氣中,此時不只是空氣,其實就連小水珠也具有吸附灰塵微粒的功能,而小水珠正是「正離子」。所以透過正、負離子的幫忙,空氣特別乾淨清爽(同樣的,大雨過後的空氣是不是也很清新?)!如果還不相信「正離子」的存在,再拿著氣球摩擦頭髮看看吧!當氣球離開頭髮之後,試試看,找一些小紙片靠近頭髮,頭髮是不是一樣可以把紙片吸起來呢?這是因為電子從頭髮跑到氣球的緣故,此時的頭髮短暫失去了一些電子而帶正電,證明了正離子也有一樣吸附塵埃的作用。負離子的應用還不止於「吸附」,若應用得宜,負離子的另外一個特性—「互斥」也能成為生財工具。例如近年極受歡迎的負離子吹風機,幾乎是所有旅日觀光客搶購家電名單的第一名。許多人使用後發現,一般吹風機是使用大量熱風吹乾頭髮,但吹乾效果卻遠不如負離子吹風機那麼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首先,來談談為什麼吹風機要搭載負離子產生器?要知道,負離子與負離子之間並不是互相吸引,而是互相排斥。在負離子被吹送到頭髮之後,電子跳到頭髮上面,頭髮之間便「相看兩厭」不容易糾纏在一起,進而維持髮絲之間的秩序,頭髮便相對容易快乾。但這樣子講對負離子來說的確是有些過譽,因為要快速吹乾頭髮還得考慮風量、溫度等因素,不同機種的參數也不盡相同,或許負離子還不是最關鍵,只是讓價格水漲船高的推手之一。如果要證明負離子縮短了多少時間,最科學的方法,便是將吹風機的負離子產生器移除掉,用一模一樣的手法、在一模一樣的環境下吹頭髮。不過對業者來說,這也許是一個相當冒險的實驗,要是吹乾時間相去不遠,「負離子」可能就此跌落神壇,所以市面上似乎還看不到同款吹風機做出搭載與不搭載負離子的版本,也許就是這個原因吧?不過,要產生負離子的手段還不只有透過摩擦或通電來達成,只要觀察琳瑯滿目市售的負離子商品,相信不難看到負離子水壺、負離子床墊、負離子涼被⋯⋯負離子如此百搭,彷彿食衣住行都可以feat. 負離子。但這些日用品可沒有藏著一隻「皮卡丘」,偷偷幫你放電來聚集電子,其中的奧祕,便是在這些商品的製造過程中,摻入所謂的「負離子粉」。負離子粉其實也不是什麼神祕的黑科技,而是摻入了一些具有放射性的成分在裡面,在之後的章節我們會談到輻射線,現在你只要知道,這股能量足以讓空氣裡的電子短暫的脫逃,產生正、負離子。但這類的負離子產品就不得不小心看待,因為這類輻射線能量較高的產品,如果是設計為長時間穿戴,就必須當心是否輻射劑量過高,如劑量越高,長久下來對人體造成傷害的風險也就越高。說到這裡,我想你一定能明白,不管我們用哪種手段製造出所謂的「負離子」,本質上就只是帶有電子的空氣。然而,如果你追求的是療效,目前在醫學上還沒有明確且一致的證據支持負離子對人體有益處。因此想要購入負離子的商品來求個心安的同時,最重要的還是留意產品是否符合安全規範,否則讓來路不明的商品傷了身,還賠了荷包裡的辛苦錢,這個嘔氣的心理傷害也許比生理上的傷害還來得顯著吧!
-
2020-08-24 新聞.健康知識+
老屋水管每天送鉛來,年輕人心血管風險增!專家教吃這些食物有利排鉛
台灣有不少屋齡超過60年的老建築,其中的老水管恐怕每天將有毒重金屬「鉛」送到你面前。台大醫院環境職業醫學部主任蘇大成研究發現,新北市31個家戶有9戶早晨第一公升水鉛含量逾6微克,台灣大學約60年之舊校舍第一公升水鉛含量更逼近250微克。蘇大成指出,鉛會降低兒童智商,新研究亦證實使年輕人頸動脈變厚風險增一成、代謝症候群風險提高四成,呼籲政府盡快優先針對老舊屋舍和校園進行採樣分析,以了解暴露風險。台大醫院今由新任副院長高淑芬主持記者會,蘇大成與恩主公醫院副院長林建宇、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助研究員黃柏菁出席,共同說明長期合作研究最新成果。蘇大成表示,針對738位平均21歲之12到30歲成年人,研究發現尿中鉛濃度越高頸動脈中內皮層厚度越厚,在校正其他危險因子之後,鉛暴露增加代謝症候群風險41%,也與與胰島素阻抗、血壓、代謝症候群等心血管危險因子有正相關。研究也發現鉛暴露與頸動脈早期動脈硬化有密切正相關,鉛濃度較高者,頸動脈厚度增加14%,可能機轉是鉛促使核酸甲基化。上述兩篇研究都在今年發表於國際期刊。蘇大成於2017年做31個新北市居家測試評估,在夜間不用水的前提下,測量早上起來第一公升的水鉛含量,結果31個居家裡有5家超過6微克,兩家超過10微克,兩家超過9微克,顯示有大約三分之一的家戶水管會「送鉛給你」。蘇大成與台大環工所教授林逸彬合作,測試台大屋齡大約60年的校舍一樓,第一公升水鉛含量逼近250微克,第五公升以後才慢慢下降,但連續採十公升,所有樣品總鉛濃度都超過10微克。林建宇表示,長期低劑量暴露導致的慢性鉛中毒,大多是無症狀,過去已知會導致腎衰竭、過敏氣喘等免疫失調、兒童智力下降。最新研究更確立鉛與年輕人心血管疾病有關,分析美國資料也發現,體內鉛濃度與股骨骨密度有負相關,這趨勢在停經前的婦女更加明顯,會增加骨折風險。蘇大成表示,鉛對於身體所有生理系統都是負面影響,國際間公認沒有安全值,也就是最好完全不要暴露到任何鉛。然而,台灣民眾鉛暴露是美國的2到2.5倍,90%時間人都待在室內,如果室內飲水、灰塵、油漆含鉛,就會造成問題。他強調,公布研究不是要讓人恐慌,而是要提醒並提供解方。蘇大成指出,我國經濟標準檢驗局公告實施的CNS國家標準,其室內塗料是比照中國,僅針對可溶性鉛含量限量90ppm,在室外塗料部分,雖順應多數國家作法定定總含鉛量限量標準600ppm,但對於超標產品僅要求加註警語,而未定定強制下架標準。另外,過去廣泛使用的黃銅水管含鉛量高達百分之五到八,就算自來水公司大管路換管,水進到老屋,還是盛裝在鉛管中。蘇大成建議,環保署、營建署、自來水事業單位、標檢局及地方環保局和教育局應通力合作,大規模調查幼兒園及小學自來水含鉛量,另須檢討含鉛管的使用及相關規範,尤其應研擬無鉛管材(含鉛量小於0.25%)在自來水系統及新建築中全面使用的可能。同時推動國內大型人體生物監測計畫,針對老舊建築等熱區,以不放流的採樣方法進行分析,以評估民眾健康風險。・如何防止鉛暴露:回家後先讓水龍頭流水一到兩分鐘。流出之水可以沖馬桶或澆花。選擇有標檢局「飲水用」標章的水龍頭。若仍有疑慮可選用認證可除鉛之淨水器。葉菜類烹煮前要洗淨。避免使用色彩鮮豔的裝飾器品盛裝食物。注意中藥來源安全可靠,並觀察服用後的反應。選用有安全標章的玩具,避免給嬰幼兒玩廉價鮮豔的玩具或贈品。注意打掃吸塵,避免落漆或剛油刷或焊接的場所。選用有綠建材標章之水性油漆。從是含鉛作業應穿著工作服,工作服不可穿回家,應更衣沐浴再回家。・有利於排鉛的食物:吃含鈣、鐵、鋅之食物,例如一天兩杯牛奶,可以與鉛競爭蛋白質載體。重視蛋白質食物之均衡攝取,例如豆製品和肉類。蛋白質可以與鉛結合為可溶性化合物,阻止人體吸收鉛。攝取含維他命C的食物,可以協助體內鉛從糞便中排除。諮詢/台大醫院環境職業醫學部主任蘇大成製表/邱宜君
-
2020-08-12 科別.耳鼻喉
忍不住挖鼻孔卻是防疫NG行為 醫師教你最佳處理方式
「挖鼻孔」、「揉眼睛」等小動作常在無意間把病菌帶進身體,尤其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國內面對境外威脅第二波疫情蠢動時,這兩種動作皆被視為「NG防疫行為」。每人每天分泌一公升鼻水但面對看不見終點的疫情,民眾即使能忍住一時,也沒辦法終生不動鼻孔的歪腦筋,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陳榮哲表示,清理鼻垢不是不行,而是應該在乾淨的狀態下清理。「十人中就有九人,每天會挖一次鼻孔或無意識去摸鼻子。」陳榮哲指出,人體每天分泌一公升鼻水,與附著在鼻毛上的病毒、細菌、灰塵等結合後,從鼻腔往食道流動,進而保持鼻腔清潔與健康,換言之,每人每天至少會吃下一公升的鼻屎。不過,當鼻前庭太乾或鼻毛太短,都可能讓鼻水無法有效地與附著在鼻毛上的病菌結合,進而往食道流動,反而因太乾而卡在鼻孔內,成為鼻屎,讓人忍不住想清理。坊間常見的挖鼻孔方法,不脫3種類型,用手指、用衛生紙、用特別留的指甲挖鼻孔,但陳榮哲說,這3種方式都有各自的風險。鼻腔若有傷口 易增發炎機會陳榮哲表示,人類雙手每天接觸幾十萬種病菌,若用一指神功直搗鼻腔,等於是把數十萬種病菌直接放入鼻腔內,包含流感病毒、細菌、新冠病毒、感冒病毒等,體內免疫系統雖會在第一時間抵禦外敵,但當免疫系統沒這麼強壯時,就是病菌開始作祟的時刻。用手指頭挖鼻孔時,若鼻腔恰好有傷口,此舉就會增加鼻腔發炎的機會,傷口結疤後,一陣癢感襲來又誘發挖鼻孔的動機,反覆挖了結疤又挖,最終可能導致萎縮性鼻炎、鼻粘膜萎縮、鼻水分泌減少,降低鼻腔防禦功能,容易出現慢性氣管炎、鼻竇炎等疾病。愛用手挖 鼻內長痘痘機率高臨床也發現,愛用手挖鼻孔的民眾,鼻孔內長痘痘機率也比一般人高。陳榮哲說,幾乎所有鼻腔毛囊炎的患者都是愛挖鼻孔所致,且鼻腔內毛囊炎相對難處理,有些患者還可能引發蜂窩性組織炎而危及生命。陳榮哲表示,使用衛生紙或面紙揉成圓柱狀挖鼻孔,看似安全,其實造成鼻腔傷害的風險恐怕比手指更嚴重,衛生紙或面紙質地柔軟,但跟鼻腔內組織相比,仍是相對粗糙,且許多人常用旋轉方式把揉成圓柱狀的衛生紙放入鼻腔,非常容易造成鼻腔破皮、受傷。流鼻血 建議用手捏兩側鼻翼同理,當流鼻血時,也不要用揉成圓柱狀的衛生紙,放進鼻孔中止血,反而會更傷傷口,建議用手捏住兩側鼻翼,頭往前傾,約10分鐘內就能止血,也不會增加鼻孔內傷口的負擔。至於留指甲專挖鼻孔的民眾,這是最不建議的做法。陳榮哲指出,通常留指甲挖鼻孔的民眾,雖然自稱「專用」,實際上常兼具挖耳朵的功能,東挖西摳,殘留病菌恐更多,加上指甲尖銳,更容易讓鼻腔受傷。陳榮哲建議,若要用手指頭挖鼻孔,最好先徹底洗手,並在乾淨的環境中進行,例如在家裡;或者用「擤」的方式,將鼻屎擤出來,擤鼻屎時,不要兩個鼻孔一起出氣,而是壓住一側的鼻孔,單側擤鼻屎,才不會造成耳朵的壓力。最好方式 拿棉花棒塗凡士林最好處理鼻屎的方式,則是拿棉花棒塗抹凡士林,去除癢感後,透過人體自我機制排除,不需要特別刻意去清理。平時則建議讓鼻孔「暖一點」,戴口罩或是塗凡士林保濕,能避免鼻屎帶來的癢感,降低想挖鼻孔的欲望。
-
2020-08-12 科別.耳鼻喉
實在忍不住不挖鼻孔怎麼辦? 醫師教你這一招
「挖鼻孔」、「揉眼睛」等小動作常在無意間把病菌帶進身體,特別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國內面對境外威脅,第二波疫情蠢動,這兩種動作皆被視為「NG防疫行為」。面對看不見終點的疫情,民眾即使能忍住一時,也沒辦法終生不動鼻孔歪腦筋,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陳榮哲表示,清理鼻垢不是不行,而是應該在乾淨的狀態下清理。「十人中就有九人,每天會挖一次鼻孔或無意識去摸鼻子。」陳榮哲表示,人體每天分泌一公升鼻水,與附著在鼻毛上的病毒、細菌、灰塵等結合後,從鼻腔往食道流動,進而保持鼻腔清潔與健康,換言之,每人每天至少會吃下一公升的鼻屎。不過,當鼻前庭太乾或鼻毛太短,都可能讓鼻水無法有效地與附著在鼻毛上的病菌結合,往食道流動,反而太乾而卡在鼻孔內,成為鼻屎,讓人忍不住想清理。坊間常見的挖鼻孔方法,不脫三種類型,用手指、用衛生紙、用專門挖鼻孔的指甲清理,但陳榮哲說,這三種方式都有各自的風險。陳榮哲表示,人類雙手每天接觸幾十萬種病菌,若用一指神功直搗鼻腔,等於是把數十萬種病菌直接放入鼻腔內,包含流感病毒、細菌、新冠病毒、感冒病毒等,體內免疫系統雖會在第一時間抵禦外敵,但當免疫系統沒這麼強壯時,就是病菌開始作祟的時刻。用手指頭挖鼻孔時,若鼻腔恰好有傷口,此舉就會增加鼻腔發炎的機會,傷口結疤後,一陣癢感襲來又誘發挖鼻孔的動機,反覆挖了結疤又挖,最終可能導致萎縮性鼻炎、鼻粘膜萎縮、鼻水分泌減少,降低鼻腔防禦功能,容易出現慢性氣管炎、鼻竇炎等疾病。臨床也發現,愛用手挖鼻孔的民眾,鼻孔內長痘痘機率也比一般人高。陳榮哲說,幾乎所有鼻腔毛囊炎的患者都是愛挖鼻孔所致,且鼻腔內毛囊炎相對難處理,有些患者還可能引發蜂窩性組織炎而危及生命。陳榮哲表示,使用衛生紙或面紙揉成圓柱狀挖鼻孔,看以安全,但造成鼻腔傷害的風險恐怕更比手指更嚴重,衛生紙或面紙質地柔軟,但跟鼻腔內組織相比,仍是相對粗糙,且許多人常用旋轉方式把揉成圓柱狀的衛生紙放入鼻腔,非常容易造成鼻腔破皮、受傷。同理,當流鼻血時,也不要用揉成圓柱狀的衛生紙,放進鼻孔中止血,反而會更傷傷口,建議用手捏住兩側鼻翼,頭往前傾,約10分鐘內就能止血,也不會增加鼻孔內傷口的負擔。至於養指甲專挖鼻孔的民眾,這是最不建議的做法。陳榮哲表示,通常留指甲挖鼻孔的民眾,雖然自稱「專用」,實際上常兼具挖耳朵的功能,東挖西摳,殘留病菌恐更多,加上指甲尖銳,更容易讓鼻腔受傷。陳榮哲建議,若要用手指頭挖鼻孔,最好先徹底洗手,並乾淨的環境中進行,如在家裡;或者用「擤」的方式,將鼻屎擤出來。擤鼻屎時,不要兩個鼻孔一起出氣,而是壓住一側的鼻孔,單側擤鼻屎才不會造成耳朵的壓力。最好處理鼻屎的方式,則是拿棉花棒塗抹凡士林,去除癢感後,透過人體自我機制排除,不需要特別刻意去清理。平時則建議讓鼻孔「暖一點」,戴口罩或是塗凡士林保濕,能避免鼻屎帶來的癢感,降低想挖鼻孔的欲望。•鼻孔保濕防挖技巧1. 戴口罩讓鼻腔保持溫暖2. 別過度修剪鼻毛3. 減少接觸忽冷忽熱環境4. 鼻腔乾燥時可塗凡士林資料來源/陳榮哲醫師製表/記者陳雨鑫
-
2020-08-07 養生.聰明飲食
夏天容易食物中毒! 疏忽這些地方都會讓你上吐下瀉
食藥署統計發現,仙人掌桿菌與金黃色葡萄球菌,正好是台灣食物中毒發生原因的第1位與第2位,就在台灣高溫不斷接近40度當下,正好讓2種細菌快速繁殖,產出大量人體排斥的細菌毒素。因此食物在夏日冰箱外存放,除了一定不可以超過1個小時外,也要有良好防塵防蟲措施,才能將食物中毒風險降至最低。食物中毒首因仙人掌桿菌 溫度30度最適合生長台大醫學院毒理學教授暨台大醫院綜合診療部主治醫師姜至剛表示,仙人掌桿菌在放大鏡下觀察,很像仙人掌的外型,經常能在環境灰塵中發現,當食物沾染到帶菌灰塵,如果環境合適就會快速增長,環境溫度在10至50度都能讓仙人掌桿菌活動,特別在溫度30度左右,最適合仙人掌桿菌繁殖,產出大量毒素。姜至剛提醒,當仙人掌桿菌分解食物取得營養時,會分泌出刺激人體毒素,如果在米飯等澱粉類食物,中毒症狀出現比較快,患者多半是嘔吐;如果細菌在香腸等肉類滋生,誤食病患症狀出現會比較晚,大約6至12小時會開始嚴重腹瀉,由於擔心病人可能脫水,除症狀緩解外,醫療上都會協助病人補充水分。金黃色葡萄球菌普遍存在人體皮膚 傷口容易成病源食物中毒另1個主要兇手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姜至剛解釋,金黃色葡萄球菌普遍存在於人體皮膚,當有傷口沒有處理好或化膿,金黃色葡萄球菌會在傷口部位快速增加。因此當餐飲工作人員,如果手上剛好有傷口,沒有做好保護就料理食材接觸食物,就很有可能把金黃色葡萄球菌汙染到食物上,環境溫度適合就會快速繁殖。姜至剛持續說明,夏天常吃的生菜沙拉,千島醬中有油脂與糖,很容易讓細菌分解成養分,如果不小心遭受汙染,正好環境溫度在35至37度,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最容易滋生的溫度,就會分泌出刺激人體腸胃道毒素,如果不小心遭人誤食,就會誘發嚴重的噁心、嘔吐、腹瀉等腸胃道症狀。食物些微異狀 就可能引發中毒姜至剛提醒,有時細菌在食物上滋生,不一定要有明顯腐敗味道,身體才會發生異常,例如仙人掌桿菌,20至70度都可以生存,有時僅是輕微腐敗味道,或是食物外有些黏稠物,口味上不一定有明顯變化,但食物已經有細菌毒素。一旦遭到誤食就有中毒風險,因此夏天保存食物,必須要特別注意。(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黃麴毒素會致肝癌! 愛吃2食物最好提高警覺 食物密封、真空後能延長保鮮? 專家一語突破盲點
-
2020-07-19 養生.聰明飲食
沒明顯腐臭味還能吃? 夏日食物中毒往往因為太疏忽
食藥署統計發現,仙人掌桿菌與金黃色葡萄球菌,正好是台灣食物中毒發生原因的第1位與第2位,就在台灣高溫不斷接近40度當下,正好讓2種細菌快速繁殖,產出大量人體排斥的細菌毒素。因此食物在夏日冰箱外存放,除了一定不可以超過1個小時外,也要有良好防塵防蟲措施,才能將食物中毒風險降至最低。食物中毒首因仙人掌桿菌 溫度30度最適合生長台大醫學院毒理學教授暨台大醫院綜合診療部主治醫師姜至剛表示,仙人掌桿菌在放大鏡下觀察,很像仙人掌的外型,經常能在環境灰塵中發現,當食物沾染到帶菌灰塵,如果環境合適就會快速增長,環境溫度在10至50度都能讓仙人掌桿菌活動,特別在溫度30度左右,最適合仙人掌桿菌繁殖,產出大量毒素。姜至剛提醒,當仙人掌桿菌分解食物取得營養時,會分泌出刺激人體毒素,如果在米飯等澱粉類食物,中毒症狀出現比較快,患者多半是嘔吐;如果細菌在香腸等肉類滋生,誤食病患症狀出現會比較晚,大約6至12小時會開始嚴重腹瀉,由於擔心病人可能脫水,除症狀緩解外,醫療上都會協助病人補充水分。金黃色葡萄球菌普遍存在人體皮膚 傷口容易成病源食物中毒另1個主要兇手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姜至剛解釋,金黃色葡萄球菌普遍存在於人體皮膚,當有傷口沒有處理好或化膿,金黃色葡萄球菌會在傷口部位快速增加。因此當餐飲工作人員,如果手上剛好有傷口,沒有做好保護就料理食材接觸食物,就很有可能把金黃色葡萄球菌汙染到食物上,環境溫度適合就會快速繁殖。姜至剛持續說明,夏天常吃的生菜沙拉,千島醬中有油脂與糖,很容易讓細菌分解成養分,如果不小心遭受汙染,正好環境溫度在35至37度,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最容易滋生的溫度,就會分泌出刺激人體腸胃道毒素,如果不小心遭人誤食,就會誘發嚴重的噁心、嘔吐、腹瀉等腸胃道症狀。食物些微異狀 就可能引發中毒姜至剛提醒,有時細菌在食物上滋生,不一定要有明顯腐敗味道,身體才會發生異常,例如仙人掌桿菌,20至70度都可以生存,有時僅是輕微腐敗味道,或是食物外有些黏稠物,口味上不一定有明顯變化,但食物已經有細菌毒素。一旦遭到誤食就有中毒風險,因此夏天保存食物,必須要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