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2 癌症.肺癌
搜尋
抗體
共找到
1958
筆 文章
-
-
2020-03-1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名家破解新冠肺炎/司徒惠康:疫苗研發還沒那麼快
面對新冠肺炎這一役,世人期盼藥物及疫苗盡早問世,國衛院副院長司徒惠康指出,疫苗發展需要時間,「還沒那麼快」;藥物方面,「瑞德西韋(Remdesivir)」因美國首例個案使用後見效,被視為希望之藥,國衛院已與中研院完成「瑞德西韋」公克級 合成,已可實戰演練,希望「備而不用」。司徒惠康解釋,二○○五年新流感疫情爆發時,抗病毒藥「克流感(Tamiflu)」被認為是唯一有效藥物,當時生產藥廠羅氏將我國順序排在後面,當時國衛院接獲任務,在短短十八天內合成「克流感」,展現實力,作為和藥廠談判時的籌碼,盼可優先取得藥物。「這次狀況略為不同」司徒惠康說,「瑞德西韋」尚未經過臨床實證,且生產藥廠吉立亞的態度不似羅氏強硬,目前台灣採取策略為加入第三期臨床試驗,以利往後取得藥物。至於國衛院成功合成這項藥物,從「毫克級」一路推到「公克級」,主要是實戰演練,希望「備而不用」。除了「瑞德西韋」,國衛院也從藥物研發、老藥新用、SARS時開發的藥物等三方面進行測試,目前已從疾管署獲得新冠肺炎病毒株,已挑選出兩百多種目標藥物。司徒惠康表示,若要測試藥物在細胞裡與新冠肺炎病毒的「互動」,必須在P3生物安全等級實驗室進行。為讓測試更有效率,先挑選出相似的動物冠狀病毒,因其會感染人類,可先在生物安全等級較低的實驗室篩選藥物,再到P3實驗室中與新冠肺炎病毒做進一步測試。爆發新流感疫情時,台灣曾大量投入經費,將抗病毒藥物視為預防工具,對此,司徒惠康表示,當初抗病毒藥物已上市,通過嚴謹安全性測試,但現在針對新冠肺炎還沒有相對安全且有效的藥物,僅能先作為重症病患的治療。對於眾所矚目的疫苗,司徒惠康坦言,「還沒那麼快」。國衛院從農曆年前就全力投入合成胜肽和DNA疫苗開發,並完成免疫小鼠實驗。但需觀察小鼠產生的抗體,與新冠肺炎病毒驗證是否有抗原性,約需兩個月。若一切順利,還要進行動物測試、毒理實驗及進階動物實驗,至少需四個月之後,才能進入第一階段臨床測試。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日前投書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提及疫苗開發趕不上病毒傳播速度,呼籲「在發現新型傳染病的幾個月內,就能夠安全且快速地核准、生產數十億劑量疫苗及藥物的平台」。對此,司徒惠康表示,疫苗篩選必須看是否產生免疫抗體,光是前期,就需三、四個月,建議政府建立「模擬藥證」平台,當一個疫苗產生並取得藥證後,只要將其載體、生產條件、佐劑等參數定好,未來製作類似疫苗,便可依此平台參數製造,省略重複臨床前測試的時間。
-
2020-03-0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港學者:直至大部分人受感染獲免疫抗體 疫症才會紓緩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病毒已在全球擴散,多個國家愈來愈無法完全截斷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鏈,即使採用圍堵策略,病毒也不可完全消失。他認為,直至大部分人受感染後獲免疫抗體,疫症才會逐漸紓緩,但時間要多久,就難以預計。據香港電台報導,袁國勇估計,目前只有0.1%的人免疫,預料每年會增加5%,直至7成人有抗體,病例數目就會很少。他又說,根據中國大陸官方提供的資料,暫時未有確診者治癒後復發,加上港大測試發現香港確診者出院後,血液內抗體含量很高,推測他們受感染後至少可免疫5至10年。袁國勇說,要等藥物及疫苗完成研發需時一至兩年,但香港沒有製造有關產品的行業,在疫情全球大流行的情況下,即使其他國家完成研發,香港都要面對出口限制,形容「有錢都買不到」。他建議,特區政府除了實施入境健康申報,也可考慮要求入境旅客先提交健康證明,確定在出現疫情爆發的地區已完成14天隔離及檢測,才容許入境香港。
-
2020-03-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70歲以上近4% 80歲以上飆到6% 港大:新冠死亡率1.4%
香港特區政府防疫專家顧問團成員、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院長梁卓偉團隊6日發表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新冠肺炎的發病死亡率上限為1.4%,即每1000名出現病症的患者,其中最多將有約14名因新冠病毒死亡。低於世衛估算3.4%財新網報導,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3月3日曾表示,根據全球報告的確診個案,新冠病毒致死率約為3.4%。對此,梁卓偉稱,若粗略將新冠累計死亡人數除以累計確診患者總數,得出的3.4%死亡率是完全錯誤的計算方法,因為分母中有不少為近期確診病例,他們病程剛開始,無法判斷之後會康復還是惡化而亡,也有許多無症狀者或未能納入分母當中。這種計算方法只有當整個疫情結束,不再有新增感染後,才能得出正確結果。梁卓偉表示,一般疾病死亡率有三種計算方式:感染死亡率、發病死亡率及入院死亡率。其中,感染死亡率涵蓋所有感染病毒的患者,包括無病症感染者;發病死亡率的分母是指所有出現病症的患者,包括輕症病人,而入院死亡率只計算住院的患者。因此,現階段疫情仍在發展之時,需要透過數據模型來估算新冠病毒的致死率。關鍵在隱性病例之前該研究團隊曾估算截至1月25日,武漢已有超過7萬5000人感染新冠肺炎。結合最新數據,他們認為,如果感染新冠的人群中有50%出現病症,那麼發病死亡率將為1.4%。由於不清楚無症狀感染者規模,梁卓偉表示,需等到如武漢等高發病率的城市做完血清抗體測試後,才能知道當地的全部感染人數,如果將隱性病例計算在內,感染死亡率或可低於1%。梁卓偉的數據模型顯示,70歲以上的長者感染率和發病死亡率均遠高於40歲以下的年輕人。70歲以上人群的感染率是40歲以下人群的三倍。同時,70至79歲人群的發病死亡率接近4%,超過79歲的人群的病亡率高達約6%,相比之下,40歲以下人群的病亡率低於1%。2月24日中國疾控中心以7萬2314例病例數據研究顯示,新冠肺炎總體病死率為2.3%。陸新增99例28死中國大陸國家衛健委今天上午公布最新數據,過去一天大陸新增99宗確診,28人死亡,湖北占28宗,新增疑似病例99宗,全國累計增至8萬651人確診,總死亡人數增至3070人。
-
2020-03-07 醫療.自體免疫
免疫力太強非好事!除了過敏,4自體免疫疾病恐怕找上門
許多專家或書本都告訴大家要提升免疫力,但你知道嗎?當免疫力太強,反過來攻擊自身正常細胞組織,除了會引起過敏、嘴破,還可能引發自體免疫疾病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所以,提升免疫力過了頭,絕不是好事。過往我們總以為,要預防疾病,免疫力要越高越好;但台北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林孝義表示,正常的免疫功能不只能抵禦外來物質的入侵,還會偵測並清除體內不好的細胞,但若免疫功能太強,過度防衛就會產生過敏症狀,更嚴重者,若免疫系統分不清是敵是友,反過來攻擊自身正常的細胞組織,還會造成「自體免疫疾病」,沒有控制得宜的話,雖然不會直接引起死亡,卻會導致非常差的生活品質,終日臥病。過敏是體內的發炎反應,是因為人體接受到病菌、粉塵等外來物質時,觸發免疫系統過度防衛的狀況。一般症狀包括起紅疹、發癢、紅腫、發熱、呼吸急促等,在接觸後短至數分鐘或長達數小時,甚至1天後誘發症狀的發生,過敏嚴重者有死亡的危險性。常見過敏部位包括:皮膚(濕疹、蕁麻疹、異位性皮膚炎等)、眼睛(結膜炎等)、呼吸道(氣喘、過敏性鼻炎等)。當免疫力強大到分辨不清細胞的好壞,直接攻擊自體細胞,就會引起自體免疫相關的疾病:1、類風濕性關節炎:身體免疫系統過度強大,分泌許多抗體,其中包括類風濕性因子,它會攻擊身體的免疫球蛋白IgG形成免疫複合體,而引起發炎。疾病初始會出現局部的關節僵硬疼痛,慢慢侵犯全身關節,導致關節腫脹、變形、甚至損壞,漸漸失去功能而導致殘廢;除了關節外,皮膚、眼睛、血管、神經、肌肉等組織同受侵襲,是全身性的疾病,因此,有病患稱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不會死的癌症」。2、紅斑性狼瘡:以生育年齡的女性患者為多,與遺傳基因有關,較特別的是,罹患紅斑性狼瘡的患者容易因為接觸到紫外線而活化免疫系統,引起症狀,包括皮膚黏膜紅腫、起紅疹、口腔黏膜破損、關節炎、腎臟症狀如蛋白尿、容易感冒、感染、淋巴瘤等,嚴重者更會侵犯到中樞神經系統、心臟等。3、僵直性脊椎炎:因HLA-B27基因的遺傳性,加上感染或受傷等激發因子,導致免疫系統攻擊脊椎及其週圍的韌帶、神經、肌肉等組織,使脊椎鈣化失去彈性,以早晨起床後的背痛、脊椎僵硬為表現,經過一天活動後疼痛會有所減緩,一般來說,休息時的疼痛會比活動時來得輕微。除了脊椎外,有時疼痛也會蔓延到腿部、膝蓋、髖關節或胸骨間,嚴重時包括眼睛、心臟或肺臟組織也會受到侵襲。4、休格林氏症:臨床上亦稱「乾燥症」,以眼睛、嘴巴等黏膜部位乾燥為主要表現,容易引發肺纖維化,症狀與紅斑性狼瘡類似,且好發於女性,因此容易誤診。由於自體免疫疾病是因為免疫系統失調、過度活化免疫細胞所導致的疾病,因此,治療原則是抑制免疫功能,常見藥物包括類固醇、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免疫抑制劑等。林孝義指出,這些藥物通常不分好壞,一律通殺,容易引起免疫力下降的副作用,為了改善這種結果,現在也有具有專一性的藥物,也就是標靶藥物可供選擇。延伸閱讀: 免疫力「差」與「低下」不同! 補氣飲品狂喝恐愈糟 身體出現5症狀 告訴你可能是免疫力失調了 
-
2020-03-06 養生.聰明飲食
最便宜防疫食物是芭樂!營養師推薦3大食物提升身體保護力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延燒全球,全民搶口罩、搶酒精。除了正確洗手、戴口罩外,更應做好體內防疫。家醫科醫師許書華表示,腸道是人體內最大的免疫系統,如果能夠養成均衡的飲食習慣,就能打造健康的腸道益菌環境、吃出抵抗力,加上調整作息早睡早起、不熬夜,就能讓免疫力變好,以下是可以提升身體保護力的3大食物。1、芭樂:擁有抗自由基能力,在水果中排第1名營養師宋明樺表示,芭樂為維他命C之王,可說是最便宜的天然防疫食物,因為維生素C可以提高免疫能力,有助於預防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營養師說明,芭樂所擁有抗自由基能力,在水果中排第1名,每天1個芭樂可滿足體內器官所需要的物質,如鐵質、葉酸、鈣質、纖維、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A、B 、C,而1顆芭樂所含的脂肪僅約0.9克或84卡路里,與蘋果相比,但脂肪少了38%,卡路里少42%,可說是全方位的超級食物。2、無糖優格:優格含有豐富益生菌,主要功能是調整改善胃腸道健康宋明樺表示,優格含有豐富益生菌,主要功能是調整改善胃腸道健康,如果長期、規律地食用無糖優格,可以抑制腸道內的有害菌孳生,乳酸菌可以增加由T細胞釋出的γ干擾素(gamma interfer),進一步增加抗體生成;此外,乳酸菌則能加強自然殺手細胞的活動力。3、超級大麥:水溶性膳食纖維是普通大麥的2倍、糙米的7倍近年來,大麥格外受到營養學界的重視,富含豐富的β-葡聚醣,可以降低膽固醇、提升免疫力;此外,大麥中的水溶性纖維分佈於整粒的麥粒之中,膳食纖維超多,優點更多。因此,澳洲研究機構特別育種開發出一種機能性穀類「超級大麥」,比起一般大麥更營養,超級大麥所含的水溶性膳食纖維是普通大麥的2倍、糙米的7倍,對比我們每日食用的白米,更是足足高出40倍之多。在抗性澱粉部分,則比一般大麥高出4倍、白米的2.5倍、糙米的2.3倍,並可降低3成的熱量吸收,每日攝取至少12g的超級大麥,則可改善腸道環境,儼然成為最新一代的超級食物。除了多吃這3種超級食物,許書華提醒,正確的飲食關鍵在於均衡攝取,且多樣化,充足睡眠、適度運度,才能保持良好免疫力,抵禦病菌入侵。(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排光身體的毒素! 多吃6類天然解毒食物減身體負擔 2020全球公認最佳飲食法TOP3出爐! 護心、減重、遠離疾病跟著吃
-
2020-03-05 科別.眼部
46歲男戴老花眼鏡還是看走眼?原來是甲狀腺惹禍
46歲李先生有抽菸習慣,最近覺得老花眼變嚴重,戴多焦點鏡片矯正,但看東西會斜斜的,且有兩個影子,就診發現視力正常,但右眼無法向上轉動,進一步檢查發現是甲狀腺眼病變所致,經戒菸、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以及改戴單焦點鏡片、稜鏡矯正複視後,視力恢復正常。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顧蔚寧說,李姓患者以為自己有老花眼,到眼鏡行配一萬多元的多焦點近視老花眼鏡,但戴了後不舒服,至眼科檢查發現雙眼矯正視力均1.0,角膜、視神經與視網膜正常,但右眼下斜視,使右眼無法向上轉動。醫師顧蔚寧說明,因患者右眼沒有外傷骨折病史,懷疑可能是甲狀腺功能異常或眼窩腫瘤問題,經檢驗結果顯示,患者有甲狀腺功能亢進與甲狀腺特殊抗體異常,加上眼外肌肥厚,以致右眼球無法向上轉動,確診為甲狀腺眼病變。顧蔚寧介紹,典型的甲狀腺眼病變會造成大眼、凸眼、眼瞼攣縮,部分病人會有角膜病變、斜視與複視眼、外肌肥厚造成眼球轉動困難等,嚴重者甚至造成視神經壓迫,有失明的可能。顧蔚寧說明,李姓患者沒有外眼部典型表現,斷上需仰賴醫師的經驗、抽血報告和電腦斷層檢查,患者除了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改戴單焦點鏡片、稜鏡矯正複視,更重要是強烈衛教患者務必戒菸,因抽菸會使甲狀腺眼病變更嚴重。顧蔚寧提醒,大多數甲狀腺眼病變的患者,只要定期至眼科門診追蹤,並配合新陳代謝科醫師服藥,不抽菸、使用人工淚液保養,就能大幅降低失明風險,並保有良好生活品質。
-
2020-03-0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案34感染源未知 醫師:基因定序是理想 但病毒可能突變
新冠肺炎台灣已累計42例個案,昨日雖無新增個案,但案34醫院內部感染,該群聚事件已有七名確診者,至今感染源不明。有專家建議在現有的PCR、抗體檢驗外,透過基因定序來找感染源。醫師表示,以基因定序方式來找感染源是理想,但因病毒可能產生突變,仍可能會不太容易找到感染源。北醫附醫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表示,在案34感染源至今仍不明情況下,透過基因定序來找感染源的確相對理想,但因該病毒為RNA病毒,它進入不同的宿主體內,可能會開始複製產生變異;如第一天或第七天時對同一個案做基因定序,其RNA病毒恐已突變成兩種以上基因,故對案34做基因定序,並不一定能真正找到感染源。周百謙說,據中國科研團隊最新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傳播到人身上至今,已產生了約140個突變點,並演化出L和S兩個亞型;兩個亞型測差異較強,其中S型為較早期版本,L型則較新,具侵略性、傳染力更強,並已有病患同時感染。故他認為對案34做基因定序,雖不一定能真正找到感染源,但反而可跟之前同院的案24群聚做對比,來檢視其型別是否為同型,以利後續判斷。另外,周百謙說,案34等7名院內群聚事件,因出現其中確診個案發病日比案34早的情形,故他認為案34不一定是源頭,也許可注意該院急診室環境清潔、並過濾是否有尚未注意到的接觸者等,以便後續釐清。
-
2020-03-0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這些人要注意了 得流感可能比得新冠肺炎更要命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在全球延燒,但有些人說,其實流感更致命,造成的病逝人數更多。美國總統川普上周曾說,不需要誇大新冠病毒危險性,美國每年有數萬人因流感病逝,但上周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只有幾十個。白宮代理幕僚長穆瓦尼也說,流感害死更多人,新冠肺炎「不是伊波拉,不是SARS,不是MERS,就算中鏢了也不是判死刑」。但公衛官員認為,這種說法其實沒有抓到問題重點。流感疫情的確很糟,因此專家們全力設法阻止流感蔓延,他們更不希望另一種呼吸道傳染病大流行,因此重點是全力防止新冠肺炎擴散。不過,到底新冠肺炎和流感哪個比較危險?紐約時報整理兩種病毒在各方面的同異。哪種病毒較致命?到目前為止,新冠病毒似乎比流感病毒更致命。平均來說,流感病毒株殺死約0.1%感染者,1918年西班牙流感的死亡率則異常地達到大約2%,但在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中國大陸武漢,早前估計的死亡率在2%左右,在2月28日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針對全中國1099個病例的最新研究中,則發現較低的死亡率數字1.4%。但許多專家認為,若有許多輕症或無症狀病例未被發現,新冠病毒的死亡率恐更低。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佛西博士與臨床主任雷恩,以及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主任瑞福在上述期刊發表社論指出,新冠病毒真正的死亡率可能低於1%,跟流感相去不遠。南韓的疫情統計支持這個看法。韓聯社報導,南韓中央防疫對策本部副本部長權埈郁3日說,南韓新冠肺炎整體死亡率為0.6%,但高齡者比較容易發生重症,70到79歲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率為4%,80歲以上為5.4%。但即便是死亡率相對較低的疾病,若有大量的人感染,病逝人數仍相當可觀。哪種病毒傳播力較強?新冠病毒迄今似乎比流感傳播力更強,且跟流感大流行季節出現的病毒株傳染力大致相當。每位新冠病毒感染者平均可傳染給2.2個人,但武漢與周邊省份感染病例數激增的情形,則因初期管理不善而使這一數值出現偏差。當一種流行病獲得控制時,病毒再生繁殖數值就會下降。相比之下,每位流感病毒感染者可傳染約1.3個人。1918年流感的病毒再生繁殖數值跟新冠病毒大致相同,甚至更高,但當時現代醫學治療藥物與疫苗還未問世。在流感病毒與新冠病毒引起的疾病中,人們可能在症狀出現之前就具傳染性,使得無法控制病毒傳播。目前並不知有多少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僅出現非常輕微的症狀或毫無症狀。哪些人感染風險最大?65歲以上老人、患有慢性病或免疫系統較弱的人,均是容易罹患新冠病毒與流感的高危險群。在中國,感染新冠病毒的男性,尤其是40多歲及更高齡男性,死亡率已經高出女性,但這情況未出現在流感感染者身上。即便中國的男性吸菸率較高,但造成此一差異的原因尚不清楚。不過,流感對兒童,尤其是幼兒的危害似乎更大且可能變成重症,但感染新冠病毒的兒童往往無症狀或症狀輕微。此外,流感對孕婦尤其危險,容易導致重症。至於新冠病毒是否對孕婦構成嚴重威脅,目前尚不清楚。哪種病毒感染後會帶來較嚴重症狀?根據CDC數據,截至2月22日,美國在當前流感季節至少有3200萬個流感病例,住院治療有31萬例,死亡有1.8萬例,今年兒童和年輕人的住院率則異常地高。若無流感疫苗,勢必將出現更多病例和死亡案例。多數流感患者兩個禮拜內可痊癒,有些甚至幾天內就痊癒。相較之下,目前並無新冠病毒治療藥物或疫苗。多數新冠病毒患者情況並不嚴重,只有一些人出現重症。根據中國迄今對患者所進行的最大規模研究,接受治療的患者中,80%病患症狀輕微,15%為重症,5%後來發展成病危狀態。感染新冠病毒的初期症狀為發燒和咳嗽,與流感相似,若不進行病毒檢測,很難分辨出來。此外,肺炎在冠狀病毒患者中很常見,即便在症狀較輕患者中也是如此。專家認為,很多人可能根本沒有症狀,或症狀輕微到沒發現到已感染新冠病毒。由於未計入這些病例,因此目前無法知道真實的輕症與重症比例。抗體測試或有助於確定輕症者與無症狀確診者的數量。新冠病毒患者痊癒後是否能獲免疫力?病毒感染後通常會在人類血液中產生抗體來抵抗病毒,並防止再次感染。因此,假設新冠病毒患者痊癒後會獲得免疫力是合理的,但免疫力將持續多久仍未知,因為其他引發普通感冒的冠狀病毒,免疫力也會減弱。目前有哪些治療藥物?目前雖有幾種治療新冠病毒的藥物正在測試中,但尚無任何藥物獲得批准。醫生只能建議患者多休息來減輕疼痛與發燒,以及多攝取水分來避免脫水。這些都是醫生治療病毒性疾病的常用療法。新冠病毒導致的肺炎患者恐需進行氧氣治療,若呼吸困難加劇,則必須使用呼吸器。流感則有四種處方藥,若在症狀出現後一兩天內使用,均能達到最佳療效。雖非仙丹妙藥,但它們可減輕疾病的嚴重程度,並將病程縮短一天左右,且降低發生嚴重併發症的風險。此外,接觸流感患者的人也能使用這些處方藥,預防可能被感染的風險。流感跟新冠病毒一樣,也會引起肺炎和呼吸困難,呼吸急促者必須立刻就醫。
-
2020-03-02 養生.聰明飲食
均衡懂吃抗肺炎 營養師再曝「3大恐怖關鍵」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全球,確診案例頻傳,台灣出現社區傳播警訊,引發國人恐慌;對此,衛福部南投醫院表示,除勤洗手、減少出入公共場所、必要時戴口罩等做好個人防疫;營養師也強調,均衡飲食可增加免疫力,但須注意「3大恐怖關鍵」。南投醫院營養師陳佳祺說,均衡飲食適量攝取6大類食物絕對是不二法門,其中豆、魚、蛋、肉及乳品類等蛋白質食物,是製造免疫球蛋白與抗體的食物,也是幫助建造與修復體內組織的重要物質,因此攝取優質蛋白質尤為重要。而蔬菜類食物因富含維生素A、C、E、多酚化合物、植化素和膳食纖維等營養素如,可減少促發炎介質,強化免疫細胞,建議每天至少吃攝取3份約半斤的蔬菜,並選擇當季且深色蔬菜(包括深綠和黃橙紅色)需3分之1,體積需比水果多。水果部分則因有維生素C也能延緩發炎,建議每日應攝取2份水果,以在地當季多變化為原則,每餐食用量如拳頭大;記得「每天早晚一杯奶,豆魚蛋肉一掌心」,主食挑富維生素B群的未精緻全榖雜糧類,每天1份富維生素E的堅果種子類。陳也強調,防疫期應均衡飲食提高自身免疫力,更要慎防飲食衛生,避免染疫的「3大恐怖關鍵」,第一是「減少共食」,第二是「公筷母匙」,第三是「新鮮、現煮或熟食」,確保落實阻隔口沫傳染,也降低「病從口入」疫病傳遞發生機率。陳佳祺說明,減少共食機會,用餐守禮節,勿大聲聊天減少飛沫傳播機會;若是吃合菜應使用公筷母匙;盡量以新鮮現煮熟食為主或選用具有完整包裝通過HACCP等衛生評鑑之食品,減少生食;此外,保持運動習慣也能增加自身抵抗力。
-
2020-03-02 養生.聰明飲食
印度人吃咖哩提升免疫力?專家:出現2種情況就不該再吃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全球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延燒,已擴及30多個國家,不過,人口位居全球第2的印度,確診個案卻相對較少,甚至連從武漢接回印度的645人,也為「零檢出」,外界認為,這可能與印度人愛吃咖哩有關。中醫師彭溫雅認為,先不論咖哩是否能夠抵抗新冠肺炎病毒入侵,但咖哩裡的薑黃素確實可以提高免疫力,建議防疫期間,不妨多吃咖哩料理。彭溫雅指出,薑黃為咖哩主要的成分,而薑黃中的薑黃素能減少身體氧化壓力不平衡時產生的自由基,也就是俗稱的「抗氧化」。除此之外,越來越多研究發現,薑黃素還具有抗癌、預防失智以及提高免疫力等效果,可說是優點相當多。咖哩還含有豆蔻、茴香等辛香料,可以舒緩上呼吸道不適症狀,例如咳嗽,並能減少口臭。彭溫雅建議,如果想透過咖哩、薑黃素來提高免疫力,還是以食物攝取,較為保險,如果吃了這類食物,出現上火、便秘等不適症狀,就表示腸胃提出警示,已經夠了,不要再吃了。臺北市營養師公會居家照護營養師程涵宇表示,印度料理經常可以看到薑黃,印度人視薑黃為傳統藥品,現代醫學分析薑黃具有抗發炎作用,原因在於薑黃內含的薑黃素,所以市面上有薑黃保健食品,薑黃粉也很常見。程涵宇說明,在印度薑黃經常用來做咖哩,如果擔心咖哩熱量比較高,也可以使用薑黃粉炒飯或炒青菜,不但獨有一番風味,也能加成抗發炎效果,原因是白蘿蔔或高麗菜等十字花科食物,內涵蘿蔔硫素,可以讓薑黃素效用更好。程涵宇補充,如果可以買到未處理的塊薑黃,可以切片炒菜或切快煮湯,跟著高麗菜與蘿蔔一起處理都非常好,當然薑黃粉也可以入菜,坊間也有薑黃茶販賣,平時當作茶飲來喝,也都能對身體有相當助益。(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春天重養肝! 多吃2類食物膽、眼睛都幫你顧到 增強抗體吃對很重要! 5大食材打開家裡冰箱就有
-
2020-03-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廣東14%痊癒者「復陽」 專家:恐引發二度感染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爆發後,不論是中國境內或海外,都出現治癒出院後核酸檢測又「復陽」的案例,其中,廣東省14%出院患者存在複檢陽性現象,引發二度感染疑慮。對此,有中國專家說,透過監測發現,「復陽」患者未再發生傳播他人的現象,另有人再檢測時又轉為陰性。綜合媒體報導,天津市疾控中心表示,該市又出現一例出院確診病例核酸檢測陽性。該病例是河北省秦皇島市一確診病例治癒出院後返津,10日後肛拭子標本檢測呈陽性,已收入海河醫院觀察。針對外界疑惑,中國醫界和專家近日陸續提出歸納和分析。中國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長鍾南山稍早前在廣州疫情防控記者會指出,轉陽性的個案病例不多;另一方面,微生物的規律都相同,感染者只要體內產生足夠抗體,通常不會再感染。此外,廣東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宋鐵表示,「復陽」與患者的病情和體質有關,經醫學觀察,並沒有出現第二代病例的密切接觸者。但宋鐵強調,如果患者在出院後出現複檢陽性,「肯定就是傳染源,在防控方面要按照傳染源來管理。」對於這部分患者,要重新收回定點醫院隔離觀察,等到連續兩次的核酸檢測陰性,才可再出院。負責湘雅二醫院院內感染防控的童德軍表示,「對於傳染病防控來講,患者只要檢測出來有病毒,就可以成為一個傳染病源,所以儘管他沒有症狀,也要求要把他隔離起來,這是出於傳染病防控考慮。」
-
2020-03-0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疫處方!醫師、營養師教你吃這些食物強身抗病毒
新冠肺炎還無藥可治,增強抵抗力、避免感染是目前最可靠的方法。中醫說氣足 抵抗力就好彰濱秀傳醫院中醫部醫師邱伯恩說,中醫講求內外平衡,可提升自身免疫力避免感染,而免疫力在中醫角度的語彙就是「氣」,氣足,抵抗力就會好。人體免疫系統就像身體的防衛軍,要提升抵抗力,最根本就是從日常飲食、生活、運動做起。「黃帝內經」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正氣就是自身免疫力,邪氣則為病毒、細菌等侵犯人體的物質。邱伯恩說,中藥有補氣的藥材,也有抗病毒藥材,像是基本的黃耆、枸杞、紅棗,或是人參類的高麗參、西洋參等,都可以補氣,而板藍根、魚腥草等則可清熱解毒抗發炎。黃耆、人參補氣 生薑殺菌黃耆是補氣聖品,具有補氣升陽,益衛固表的作用,邱伯恩說,由於含有甙類、多醣、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枸杞、紅棗內的蛋白質、醣類也有增強細胞與體液免疫的作用。而許多人常服用的人參類,如擔心因補氣太過而上火,可用西洋參代替,參類所含的皂甙,可改善因免疫力下降產生的氣虛症狀。邱伯恩說,肺炎屬呼吸道受損,肺內的肺泡長期屬於濕潤狀態,所以在用藥上常以潤肺為主,可以蓮子、百合、麥門冬等滋陰降火的藥物。邱伯恩說,可在飲食中添加少量生薑,生薑富含薑辣素,有殺菌作用,也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減少呼吸道感染。他也提供一道茶飲:●防疫人參茶飲材料:人參2錢、麥門冬2錢、紅棗3錢、板藍根2錢、生薑薄5~7片服用方式與功效:藥材清洗乾淨,生薑不要去皮,切成1.5mm的薄片加500毫升水煎服,約20分鐘後即可服用,溫熱服用較佳,可提升自身免疫系統,調節體質。維生素A 防感染入侵第一線彰化基督教醫院血管醫學防治中心主任蔡玲貞營養師表示,營養均衡才能增強體力及免疫力,每天應攝取六大類且多樣化的食物,並質量充足。蔡玲貞說,維生素A會使上皮細胞健康,它是人體防衛異物入侵與感染的第一線。維生素C使皮膚健康、幫助清除細胞內自由基,保護維生素A與E等等,人體如果長期缺乏維生素A,容易造成免疫功能失調、抗體反應變差。維生素D 強化免疫細胞維生素D可強化腸道黏膜與免疫細胞,對抗病菌的攻擊力,維生素D多由體內合成,透過曬太陽的紫外線即可促進體內生成。從飲食中攝取的動物性維生素D3,包含沙丁魚、鮭魚、乳酪、蛋黃;植物性的維生素則為D2,如黑木耳、大豆、菇類、五穀類等。維生素E也有助於製造抗體,增加T細胞的活性,對於免疫功能低下的老年人特別重要。維生素B 維持細胞黏膜健康蔡玲貞說,每天至少吃1.5碗全穀雜糧,如糙米飯、全麥食品、燕麥、玉米、甘薯等。除能提供細胞組織運作熱量,更能提供豐富維生素B群和各種礦物質,身體需要大量的維生素B群,和細胞黏膜健康及製造抗體等免疫功能有關。也要攝取足夠蛋白質,包括肉、蛋、豆腐、牛奶或無糖優酪乳等,優酪乳含益生菌,有助提高免疫力,例如常見的雙歧桿菌有益產生抗體,還可消除各種外來的致病微生物。秀傳醫院營養師蔡宜珊說,新冠肺炎造成人心惶惶及恐慌感,維生素B群能發揮調整內分泌及平衡情緒的效果。B群含量豐富的食物如胚芽米、糙米、全榖雜糧飯、深綠色蔬菜、低脂乳品等。維生素C能產生抗精神壓力的荷爾蒙,即副腎上腺皮質素,可選擇菠菜、花椰菜等深綠色蔬菜,還有柑橘、葡萄柚、檸檬、奇異果等水果。鈣鋅鎂 安撫情緒、鬆弛神經蔡宜珊說,含鈣鋅鎂食物可舒緩緊繃肌肉,富含鈣的食物如牛奶、優格、豆腐、黑芝麻等是天然的神經穩定劑,能安撫情緒、鬆弛神經;含鎂的香蕉、菠菜、葡萄乾,可以讓肌肉放鬆、避免抽筋;含鋅的瘦肉、蛋類、豆類、燕麥等,能使荷爾蒙運作正常。
-
2020-02-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一次看懂新冠肺炎:鍾南山談疫情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高級別專家組長鍾南山上午在廣州疫情防控記者會針對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救治與疫情發展,提出個人看法與判斷,重點摘要如下:●冠狀病毒的傳播速度?鍾南山認為,此次疫情傳染情況可能比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還高,根據目前統計看,大概一個人能傳染2至3人之間,說明傳染得非常快。武漢出現大規模爆發,但是在其他城市並沒有大規模爆發,這與以往傳染性很高的疫情,很不一樣。●為何外國預測16萬人感染,中國預測僅7萬人?鍾南山指出,外國模型沒有考慮「國家強力干預」,以及春節後的延遲復工等變數;中方預測模型顯示,2月中旬或下旬達到疫情高峰,確診病例約6至7萬人。7萬人的預測曾投稿國外權威期刊,但被退了,原因可能是和16萬人的預測差太多;但事實上,中方預測更接近權威(事實)。●疫情高峰與轉折點在何時?鍾南山表示,此前預測高峰是2月中接近2月底,至2月15日數字果然下來了。「我們有信心,新冠疫情4月底基本控制」。此前預測復工回流將出現另一個高峰,現在是27日,但預測高峰還沒有出現,原因是上下火車都要檢查,病毒的自然傳播規律被打斷。●富士康數萬人復工如何作檢測?鍾南山表示,幾萬人在3000平方公尺的工廠裡復工,對工人採取「核酸」與「IgM(免疫球蛋白)」雙檢測。另對所有工廠的水龍頭、下水道都保持非常通暢,主要是要做好呼吸道的防護。大企業復工若出現聚集性感染,將造成很大負面影響,工廠作業需保持1.5公尺以上的安全距離。●為何要盡快區分新冠肺炎與流行性感冒?鍾南山指出,因為受感染的病患症狀都相似,CT(電腦斷層造影)結果也大同小異;流感造成的肺炎每年有很多,恐將流感都混在新冠肺炎,「不是、也變成是了」。●疑似病例如何快速診斷?鍾南山表示,首先是加速研發檢測試劑和臨床驗證,其次是考慮更好的確診,除核酸檢測,對疑似病人進行IgM是很好的輔助手段。●出院患者是否會再感染?核酸檢測再轉陽性?鍾南山指出,一是轉陽性的個案病例不多;二是微生物的規律都一樣,感染者只要身體內產生足夠抗體,一般不會再感染;抗體增加到4倍,可以給別人捐血漿,救治病人。關鍵是,出院者是否具傳播性。例如腸道比較長、糞便有殘餘病毒未排出,是否傳染給其他病人還要再觀察,目前主要仍是做好呼吸道防護。●冠狀病毒診治通則?鍾南山指出,早期發現患者85%以上都會好轉,危重症死亡率比普通病人危險係數高9倍,特別是有高血壓、心臟病等併發症的危險係數,會高好幾倍。韓國與日本的確診病例快速上升,為防止輸出病例變輸入病例,必須加強國際合作,互相交流,共同分享經驗,建立聯防聯控機制。●冠狀病毒來源?鍾南山認為,到底是怎麼來,目前還是不清楚,是否早已存在也不知道,中間宿主應該不只有穿山甲一種。這是人類的病,不是中國的病。疫情首先出現在中國,不一定是發源在中國。接近80%的傳染病都是從動物而來,特別是南方愛吃野生動物,動物攜帶的病毒就會傳染給人,「吃野生動物的陋習,原來是沒吃的,現在何必呢?」●延誤疫情通報原因?鍾南山指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行政地位太低,僅是國家衛健委領導下的技術部門,而國外的疾控中心能夠直通中央,甚至直接向社會公布。從早期情況看,已經有人傳人、醫務人員感染現象,但是疾控中心只能上報,沒有向社會公布疫情的權利,疾控中心未來要有一定的行政權。SARS是偶然事件,加上大多數人對突發性事件重視不夠,沒有持續的科學研究。此次在治療上有點束手無策,只能根據原理,用現有的藥。●新藥研究進度?鍾南山強調,十幾天、20天甚至一個月研發出新藥是不可能的,研發一個新藥需要進行長期持續的科學研究。●此次冠狀病毒的教訓?鍾南山表示,21世紀已有3次冠狀病毒感染事件,凡是發現冠狀病毒感染馬上要「嚴防擴散」,這次就是極大教訓。假如去年12月初、甚至今年1月初,就能採取嚴格防控措施,病人將會大幅減少。研究團隊曾估算,若是1月25號才實施武漢封城,感染人數將會增加到十幾萬人。
-
2020-02-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鍾南山預測 4 月底基本控制疫情 復陽不會感染
大陸出現治癒出院後核酸檢測又「復陽」,引發二度感染疑慮。大陸抗疫專家、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指出,只要身體出現抗體,一般就不會再感染。鍾南山预测,大陸疫情高峰已經下來了,疫情「4 月底基本控制」。鍾南山上午出席廣州市政府新聞辦在廣州醫科大學舉辦疫情防控專場新聞通氣會,他指出,團隊在傳統模型基礎上加上兩個影響因素(國家強力干預和春節後的回程高峰消除)之後,做出了預測模型,先前提出預測疫情高峰應該是在 2 月中接近二月底。「2 月 15 日數字果然下來了,接下來,我們預測是 4 月底基本控制。」針對多地傳出核酸檢測複陽,鍾南山表示,一般這些病人不會再感染。他指出,病毒感染規律是只要身體出現抗體,就不會再感染。「不要說一發現有些殘餘就認為再感染,身體已經產生足夠量的抗體,一般就不會感染的,這是規律。」至於腸道糞便中還有殘餘,是否會傳給別人,鍾南山指出,還需要觀察。
-
2020-02-25 科別.感染科
流感重症較上月降8成 「防疫附加效益」
衛福部疾管署「傳染病資料查詢系統」顯示,今年二月全國流感併發重症本土及境外移入病例數,近五年首次低於一月,且降幅達八成,專家認為,這是防範新冠肺炎後,邊境流動人員減少、全民落實個人防護的附加效益。統計顯示,二○一六年帝王寒流來襲,一月流感病例二四○例,二月暴增為一○四七人。二○一七年因前一年大流行,不少民眾體內有抗體,一月病例數四十八人,二月五十二人。二○一八年後趨於常態,二月流感重症病例數皆多於一月,今年卻明顯反常,一月病例數三六三人,二月降為六十一人,降幅高達八成三。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兩周前表示,從流感病例數變化,可間接了解民眾個人防護有沒有起作用,因為除了未經證實的空氣傳染理論,流感和新冠肺炎的預防方式完全相同。所以,若未來兩周流感病例大幅下降,代表目前各級單位宣導、民眾落實的防疫作為都是有效的。如今剛好滿兩周,流感重症患者人數下降對疫情有一定指標。中國醫藥大學附設兒童醫院感染科主任黃高彬表示,二○○三年因為SARS,全民戴口罩,當時也發現感冒個案幾乎都不見了,今年流感也出現一樣的情況。黃高彬認為,一月底二月初以來,國內戴口罩的人明顯變多,合理推測這波流感疫情的變化,與邊境人員管制、全民勤洗手、戴口罩有關。另外,流感疫情數據下降,與民眾就醫行為也有關,部分民眾不想去醫院,若病況不嚴重,可能自行購買成藥解決,大醫院門診量已減少一成以上。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郭宏偉表示,近五年來,門急診類流感就診輕症人次,大致二月後即有下降趨勢,相較往年,今年降幅也特別明顯。可能是因為民眾加強落實個人衛生,勤洗手、戴口罩並少去公共場所,對於流感防範有相當的幫助。
-
2020-02-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吃好睡飽提升免疫力還不夠?研究建議多做這件事更佳
流感和新冠肺炎疫情延燒,根據2016年《American journal of lifestyle medicine》期刊的英國研究指出,規律適度的運動有助於增強免疫力和降低感染風險;另2008年《European Review of Aging and Physical Activity》期刊的義大利研究指出,中等強度運動可能改善因老化而下降的免疫功能,增加生活品質。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運動有做就有效,有氧和肌力兩種運動搭配效果最好。除了能提升抵抗力,還有許多好處,如預防三高、降低體脂、增加肌力、預防骨鬆、改善血液循環、提升新陳代謝、延緩大腦退化、讓心情變好和預防失智等;而銀髮族、三高慢性病患者的抵抗力相對較弱,易受細菌病毒侵害。但體育署108年調查發現,銀髮族大多是做有氧運動,卻常忽略了肌力訓練。許惠玉引述《運動醫學研究期刊》2016年發表的研究,追蹤銀髮族運動狀況八個月後發現,只要有做運動,對降低體脂肪、血脂和提升肌力都有幫助,但合併有氧和肌力運動的組別,降低血脂的狀況最好(三酸甘油脂可降低19%、總膽固醇可降低14.7%);另同期刊2018年發表的研究亦顯示,銀髮族實施12週的有氧搭配肌力運動後,可顯著提昇下肢肌力、腿部力量及步行速度,有助於降低跌倒、住院風險及死亡率。許惠玉建議,銀髮族每週5天做半小時以上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慢跑、健行、排舞等;並搭配2天肌力運動,如太極拳、瑜珈、重訓等。不過,在疫情期間,應避免人潮密集的團體課程,可至較空曠的戶外或郊區健行,以增強自我防禦能力,降低感染風險。延伸閱讀: 增強抗體吃對很重要! 5大食材打開家裡冰箱就有 身體出現5症狀 告訴你可能是免疫力失調了 老被身邊的人傳染感冒? 多吃10種食物提高身體免疫力
-
2020-02-2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公開個案資訊 詹長權:未來可以但現在意義不大
北部一名婦女確診武漢肺炎,所在縣市是否應公開引發討論。台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今天說,資訊公布程度由主管機關拿捏,未來應可公布,但現在公布意義不大,會讓防疫更困難。台灣第24例武漢肺炎病例是北部一名60多歲女性,根據疫情調查,她已長達2年沒出國,感染途徑成疑。台北市長柯文哲昨天(21日)表示,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只說明個案在北部,卻沒公布到底是在那個縣市,讓大台北生活圈人人自危,應更公開透明,避免造成恐慌。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當天在記者會上回應,指公開個案所在地「意義不大」,該名個案1月29日到急診、隔天就住院了,前面在外活動期間都屬於潛伏期以外。台灣公共衛生學會今天在台北舉辦「新冠病毒公共衛生社區防疫教育課程」,個案資訊公開也成為討論焦點。台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表示,衛生單位進行疫情調查,應追求正確、即時和透明,讓社會大眾對政府有足夠的互信,就不會恐慌。不過究竟資訊要公布到什麼程度,詹長權認為每個社會不一樣,主管機關需要拿捏。新加坡、香港是公布到相當程度,甚至標示出個案所住區域,但台灣社會畢竟還是有所不同。詹長權認為拿捏的關鍵,在於公布這些資訊時有無多餘的效果,究竟是能提高社會的警覺,還是增加恐慌。他說,台灣現在很多人都戴著口罩到處走了,可見大家都一致認為全台灣很危險,這時再告訴人們某一個地方好像很危險,似乎意義不大,反而會讓防疫更為困難。不過,詹長權認為,相關資訊就算現階段不公布,過了一段時間後應可考慮公布,因為事情都已過去、抗體都已產生了,更公開透明一點會更好。台灣公衛學會理事長陳保中表示,任何公共衛生的方法和政策,都要考慮全民是否能接受,要如何在資訊公開時兼顧保護隱私,其中拿捏也要看社會的接受度。陳保中相信,指揮中心在拿捏公布個案資訊時,主要考量這些資訊是可提高防疫的警覺性,還是增加恐慌。台灣民眾的健康知能,落差還是不小,政府會有所顧慮,這也是行政單位要做的抉擇。
-
2020-02-2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鐘南山最新預測3月解禁?新冠肺炎11個謠言破解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網路上也出現許多真真假假的謠言,陸媒《科普中國》整理了幾個網路的謠言,一一查證破解。鐘南山最新預測:3月多數中國省份解除限制近日,網上流傳“鐘南山院士有望初步對各地解除限製作預測”,其中提及:3月10日到25日前後,大多數省份將解除限制,4月15日前後湖北也將解除限制。事實上,鐘南山院士真的沒這麼說過,現階段中國各省(市)依然採取嚴格的防疫措施。湖北等重點疫區暫停長途客運和市區公共交通,具體恢復時間,根據疫情發展情況,屬地相關部門會第一時間告知公眾。在2月17日下午一次遠程視頻會診中,鐘南山認為,根據模型預計,2月中下旬全國病例數將達到峰值,但並不意味著達到峰值後馬上下降,目前是否已經達到峰值還不確定,仍需再觀察幾天。全國應該是4月底,這個只是一個非常粗略的估量。這裡雖然有2月、4月兩個時間點,但只是對疫情發展“非常粗略的估量”,並非是網傳預測“各地解除限制”,也不是正式的全國性疫情通報。鐘南山看望林正斌教授還不戴口罩?謠言: 2月10日,武漢同濟醫院教授林正斌感染新冠肺炎去世。之後,網絡上開始流傳一段“鐘南山看望林正斌教授”的視頻,視頻中的鐘南山院士和身邊的多名醫護人員都沒有戴口罩。真相:這段視頻其實是2016年10月12日,央視科教頻道《大家》欄目播出的鐘南山院士紀錄片的片段。當時,鐘南山看望的是一位重症呼吸病人。在林正斌教授去世後,這段視頻被剪裁出來,被當作鐘南山院士看望林正斌教授的視頻流傳開來,被很多網友信以為真。鴕鳥蛋抗體口罩能殺死新型冠狀病毒?謠言:在一則流傳於朋友圈的視頻片段中,日本某研究機構人員向記者宣稱找到了對抗新型冠狀病毒的終極秘笈——來自於鴕鳥蛋的抗體。研究人員稱將會把這種抗體製作成過濾層並置入防護口罩中,從而起到徹底殺滅病毒,完全阻斷感染可能性的效果。真相:從初衷上來看,這個想法當然是非常好的。不過,類似的技術並非什麼高新科技,提取自鴕鳥蛋的抗體也很大程度上屬於商業噱頭。防護用口罩的主要材質是各種類型的無紡布。這類材料本質上是一種化學纖維,原料來自於化工工業,具有一定水平工業能力的國家都可以自產。到目前為止,世界衛生組織並未對任何一種主動抗菌式口罩的有效性作出過肯定。市場上也尚未見到能夠有效中和新型冠狀病毒的抗體產品問世。衣服上噴酒精後點煙,連人帶車爆炸?謠言: 2月19日晚,網上流傳一段火災現場視頻,並聲稱起火原因係上海金山漕涇一女子在丈夫衣服上噴了酒精,男子上車點燃香煙連人帶車爆炸。真相:經查,網傳信息不實。該起火災事故系2月19日下午金山漕涇鎮護塘村一處簡易棚著火。接報後,公安、消防迅速到場將火撲滅,過火面積約10平方米,現場無人傷亡,具體起火原因在進一步核查中。病毒專在中國或東亞裔人種中傳播?謠言:網上流傳“新型冠狀病毒專門在中國或東亞裔人種中傳播”這一消息。真相:病毒不會表現出某種種族偏好。新冠病毒可能感染的是免疫力低下且近距離接觸過患者的人。病毒在不同人種之間可能存在敏感性差異,但不存在只在某一特定人種之間傳播的病毒。目前沒有證據顯示,中國人或亞裔人種更易感染此次新冠病毒,只是這次疫情原發地在中國。蜂毒能抑制新型冠狀病毒?謠言:有網友稱,蜜蜂分泌出的蜂毒能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真相:蜂毒是由蜜蜂蜇針排出的一種生物毒素,其中含有肽類、酶類和組織胺等多種活性物質,具有神經毒性和血液毒性。但目前並未發現有任何數據支持蜂毒有抑制新冠病毒的效果。更糟糕的是,蜂毒是危險的過敏原,蜂螫傷所致蜂毒過敏的發生率僅次於藥源性過敏反應,嚴重時甚至會致命。華南海鮮市場供貨商坦陳交易內幕?謠言:近日,一篇“華南海鮮市場供貨商的懺悔文”在網絡上流傳,一位名叫“徐翠芹”的水產商人自曝“黑幕”,在文章中稱自己做了18年的水產生意,只知道損人利己,做了很多對不起大眾的事情。真相:又是一個“炒冷飯”的謠言。2018年就有署名為“福州倉山人鄭國強”的文章流傳,除了撰寫人和地名不同外,其他內容一模一樣。此外,流傳文章標題雖然寫著“華南海鮮市場”,但是內文和華南海鮮市場非法售賣野味無關,而是在爆料甲魚、大閘蟹、小龍蝦等水產品的內幕,標題和文章內容不符。而爆料的這些“水產品內幕”,也缺乏科學根據。女子不戴口罩被戴鐵鍊遊街示眾?謠言:一則關於女子戴著手銬指認現場的視頻在網上發布,並且配文稱:“女子不戴口罩被戴鐵鍊遊街示眾”。真相:“平安羅甸”在稿件中稱,2月11日11時許,該縣龍坪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稱,有人在河濱新區疫情防控卡點鬧事(並非因為不戴口罩),接到報警後巡特警趕到現場,將鬧事人員黃某移交龍坪派出所辦理,經過派出所民警的批評教育,黃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主動交代了違法行為。塗抹芝麻油能防止新冠肺炎進入人體?謠言:在網上流傳著“塗抹芝麻油能防止新冠肺炎進入人體”的說法,引起熱烈討論。真相:芝麻油是普通的植物油,它的應用主要是在烹飪上。而這種植物油,從目前的研究上來看,並不能殺死新冠肺炎病毒。過度消毒將嚴重污染地下水?謠言: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很多人都使用84消毒液、酒精等對居家環境或衣物等進行消毒。有人認為,過度消毒產生的大量消毒劑將嚴重污染地下水。真相: 84消毒液是含次氯酸鈉的消毒劑,主要靠次氯酸的強氧化性來殺滅微生物,目前公共區域基本上也是使用含次氯酸鈉的消毒劑。自來水和市鎮生活污水的傳統消毒工藝就是用含氯製劑來消毒,即使是過量使用消毒劑,對地表水的影響不大,但對土壤和植被影響相對較大。長期使用消毒劑對健康也會有影響。曬太陽能殺死新型冠狀病毒?謠言:網上有傳言說紫外線能殺菌,可以幫助殺死新型冠狀病毒,由於太陽光中有紫外線,只要出門曬曬太陽就能殺死新型冠狀病毒。真相:這完全沒有科學依據。新型冠狀病毒對熱較敏感,超過56℃度且維持在30分鐘的條件下,可以將其殺死,但這必須是在溫度和時間同時滿足才行。雖然我們可以滿足曬太陽時間維持在30分鐘以上,但太陽照射在我們身上的溫度卻達不到56℃,同時日照紫外線的強度也不能達到紫外線燈的強度。即便是體表溫度和紫外線強度能達到,也很難把身體裡的病毒都殺死。本文摘自搜狐網《科普中國》
-
2020-02-2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肯定政府監測防疫 何美鄉:建議再抽檢潛在高危險群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公布疑似將新冠病毒傳染給彰化白牌計程車司機的浙江台商帶有抗體弱陽性,應是感染源,目前防疫單位正在進行浙江台商疫調。中研院兼任研究員何美鄉在臉書表示,此次主動監測找出來的兩確診病例(19、24例),僅代表防疫措施未到位之前所發生的少數個案。與其擔心台灣社區感染已開始,不如建議防疫人員檢測一些疑似流感的病例,看看有沒有更多新型冠狀病毒的病人在社區走動,就能更確認是否有社區感染。浙江台商目前新冠病毒檢測呈陰性,表示已無傳染性,但前天開始仍收治於負壓隔離病房,衛生單位已針對與台商同住的父母和弟弟採驗,並針對其接觸過的人地正進行疫調。病毒專家何美鄉在臉書上肯定政府的防疫措施,她說「為什麼台灣現在社區感染的風險仍然很低?」,因為台灣防疫人員「主動監測」,將未曾出國的肺炎病歷回溯性地去檢驗是否有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 在上百個案例中他們只有找到兩個本土 感染的病人, 19例(彰化死亡計程車司機,已找到感染源,且其接觸者都已適當的被追蹤隔離)及24例。依據兩位發病的日期,可知感染日期都在1月24日之前,也就是武漢封城之前,也就是台灣防疫警覺及作為還未完全到位之前。何美鄉對於台灣要求自中國返台人士,居家隔離自我管理的防疫措施,會發揮其防疫的效果具有某種程度的信心。認為這主動監測找出來的兩確診病例,僅代表防疫措施未到位之前所發生的少數個案。她說,若借鏡武漢的經驗,從12月出現第一個非華南市場相關的社區病例,到1月中的數百肺炎病例的疫情流行趨勢圖,可知道新型冠狀病毒只要在無預警的情況下進入社區,它的傳播性是具爆發性,且不會自動下降的。反觀台灣,若過年返鄉的台胞,有隱形的帶原者在社區,持續為我們悄悄的傳播病毒,那從1月24至今,第一波被感染的人,也應該都發病了,但我們沒有看到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增加。她說,與其一直擔心台灣社區感染已開始,不如建議防疫人員(再辛苦一點),檢測一些疑似流感的病例,看看有沒有更多新型冠狀病毒的病人在社區走動。假如,所謂”新型冠狀病毒的社區感染”,沒有造成有症狀的病人,那也就不用擔心了。何美鄉說,COVID19疫情的本質,顯明社區感染是遲早會發生的,但我們也不需要隨便自我放棄,提早宣布它已發生。社區感染一旦真的發生,我們防疫焦點就要改變,若在不對的時間改變防疫焦點,對我們沒有益處,可能有害。她也說,這病毒很難以「隔離政策」 來杜絕病毒傳播,隔離政策僅能減緩病毒傳播速度,用以爭取時間,讓我們來研發更有效的防疫工具。假如此時,我們誤判疫情的局勢,過早認定社居感染,那將造成人民焦慮,難以正常生活,讓我們變成一個不具產能的社會,更會引起國際拒絕台灣人入境,讓台灣在國際上更動彈不得。而令人開心的訊息是19病例的感染源已證實為返國台商,何美鄉說,以其血清的抗體來證實。看起來是一個三天的工作,從17開始,19日完成。但故事後面的故事是:這工作所需要的試劑都是研究人員在實驗室自備的。為排除可能因交叉反應所造成的假陽性,他們需要備製6種冠狀病毒的蛋白質。所以他們哪天開始工作?答案是2月7日。沒錯,他們有先見之明,早有準備。他們是誰?現在不說,好讓他們可以繼續安靜的工作,為防疫而工作。不用著急,大家遲早都會知道他們是誰。現在我們也可以在心中默默的感謝他們。何美鄉臉書:https://m.facebook.com/518100102/posts/10162984013295103/?sfnsn=mo
-
2020-02-2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不能排除再感染 醫師:新冠肺炎患者痊癒仍要留心
新冠肺炎疫情正熱,中國大陸傳出有患者染病治癒後,再確診一事雖然證實是錯誤訊息,但國內感染科醫師認為,再感染的機會是有的,因此仍建議,即便是患者痊癒後,還是要再觀察兩周,比較妥適。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邱政洵表示,站在防疫的角度看待,即使患者染病康復後,最好還是再觀察兩周,並不是康復後就可以亂跑。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附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王任賢表示,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再被感染的機會是有的,並非感染過就免疫,從此不會再得到,就跟得流感一樣,得過流感還有可能會再得。他說,病毒進到人體以後,人體會產生很多抗體,但有的有用、有的沒用。產生的抗體,不見得都能保護這位病人不再被感染,比如打流感疫苗,只能減緩得流感後的病況,並不是不會再被感染。他也提到,我國首位新冠肺炎死亡的白牌車司機,防疫中心認為感染源可能是浙江台商,並在浙江台商身上驗出新冠肺炎的抗體,但浙江台商沒有被當作通報個案,不是個案也不會追查接觸史,他認為這是奇怪的事。聯合醫院副總院長璩大成表示,就醫學學理上看,身體內有抗體,就表示患者在這段時間內不會被感染。但這抗體會隨著時間逐步衰退與消失,是否會再被感染,要看這抗體的變化,現在不見得能證明。
-
2020-02-2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抗疫專家會議/司徒惠康:國衛院多管齊下研發藥及疫苗
對抗新冠肺炎,許多人將期盼放在藥物及疫苗研發,國家衛生研究院副院長司徒惠康坦言,雖然全球都想盡快找出疫苗和藥物,但考量疫苗用於人體,必須注意生物安全性,所以研發勢必需要較多的時間;但藥物部分,甚至過去抗煞及治療流感等基礎,國衛院已篩選出二百多種藥物,即將著手動物實驗。 聯合報舉行「抗疫世紀挑戰─從SARS到新冠肺炎」專家會議,司徒惠康以「治療藥物與疫苗進展」,說明國衛院最新研發現況。他指出,國衛院已經多管齊下,希望可以迅速可抑制新冠肺炎之藥物,除了篩選出二百多種藥物即將著手動物實驗,也積極投入美國吉立亞藥廠(Gilead Science)「瑞德西韋(Remdesivir)」的合成,預先演練合成步驟,以防範疫情爆發時之國家所需。司徒惠康指出,新冠肺炎與SARS都屬於冠狀病毒,國內歷經SARS的衝擊後,已經建置相關可能藥物,現在正從抗SARS的藥物,挑選出二百多種目標藥物,並使用疾管署已經成功分離的新冠肺炎病毒株,進行貓與豬的動物實驗。此外,運用人工智慧藥物分析與藥效預測系統,針對美國FDA核可用藥物共2684個,與天然物93514筆進行篩選,搜尋可能抑制新冠肺炎的藥物。由於抗伊波拉病毒的藥物瑞德西偉似乎具有治療新冠肺炎的潛力,美國與中國已經針對該藥分別進行實驗。在此同時,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的藥物加值創新研發中心也預先演練瑞德西偉的合成步驟,透過五個合成步驟,目標是當大規模疫情發生時,國內可以自產公克級的瑞德西偉。在疫苗部分,國衛院目前正全力投入合成胜肽疫苗開發,順利即可在兩個月得到結果,往臨床試驗前進。同步也推動重組病毒疫苗、DNA疫苗及次單位疫苗開發,預計這些平台技術可以在三至五個月取得動物實驗結果並驗證其效果,由其中選定最佳的疫苗進行產程開發,順利情況下可於半年內進入臨床前試驗及臨床人體試驗。同時,國衛院也已經跟國內疫苗廠商密集開會與討論,協助疫苗之開發。過去為了預防SARS,國衛院存有廿多株的單株抗體,如今新冠肺炎與SARS非常相近,過去為SARS生產的單株抗體是一種治療性抗體,未來針對新冠肺炎的診斷與治療上,也可發展新產品。
-
2020-02-20 科別.精神.身心
擔心肺炎疫情也會破壞免疫力!醫師教你10個放鬆方法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新冠病毒疫情越演越烈,台灣也出現第1例死亡個案,消息公布後,藥局外面排隊購買口罩的人潮更多,許多人惶惶不安,擔心被感染,甚至影響睡眠。開業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最近幾個月來,新冠肺炎已經成為門診患者主要的壓力來源,9成身心疾病患者擔心疫情影響健康,甚至連帶造成經濟景氣變差,工作可能不保。如果長期處於高壓力、焦慮的情況下,恐讓免疫系統混亂,導致唾液中的抗體(免疫球蛋白)下降,而唾液是抵擋呼吸道疾病的第1防線,如果免疫力下降,身體狀況就會變差。另外,長期處於焦慮、壓力過大的情況下,大腦會分泌可體松(即壓力荷爾蒙),影響免疫系統的運作。研究證實,廣泛性焦慮患者血液裡面的免疫球蛋白數值明顯低於一般人。如何放鬆心情?楊聰財建議,應該睡眠充足,食物攝取均衡、維持運動習慣,並多找人聊天說話,甚至唱歌,寫心情日記、感恩日記,轉移注意力。另外,多做腹式呼吸,鼻子吸氣、嘴巴吐氣,試著讓吐納又慢又深,持續5、6個深呼吸,一邊呼吸,一邊冥想大自然,有助於轉移注意力,遠離憂鬱焦慮意念。如果覺得身心焦慮,影響睡眠,建議不要看電視新聞,也不要上網搜尋相關訊息,多至戶外走走。如果狀況嚴重,無法靜下來,甚至失眠,建議至身心科就診,尋求協助。在飲食方面,國民健康署建議,多吃不同顏色的蔬果,攝取其中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及植物化學素,減少發炎介質,強化免疫細胞,進而增強抵抗力。每餐水果攝取份量約1個拳頭大,水果洗乾淨後,連果皮一起吃,才能攝取到更多的營養素;每餐蔬菜攝取量則比一個拳頭還要大一些,甚至可以適量增加。另外,可以在客廳或餐廳桌上,放些方便食用的水果,如橘子、香蕉等,餐間肚子餓時,即可取用,不但有助於1天達到應攝取之建議量,更可取代吃零食的習慣。(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呼吸困難、感覺快死掉卻查無病因! 別再以為是心臟病,3特徵跟「恐慌症」有關 癌症指數高就是罹癌了? 先別嚇自己!醫師解釋給你聽
-
2020-02-1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清明返台潮 專家籲台商加強檢疫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擴大。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感染科主任黃高彬說,目前和中國大陸只剩五處機場可飛,不過台商及中國返台人士確診比率高,加上一個月後的清明節,是另一波台商返台潮,他建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未來針對台商返台時加強檢疫或採較嚴格標準,防止台灣疫情擴大。指揮中心應變監測官莊人祥表示,國內首例死亡個案仍未完全確認其感染源,他接觸過的三名具中港澳旅遊史的台商乘客,經疫情調查發現,只有浙江台商有呼吸道症狀,且乘車日期符合死亡個案可能受到感染時間,因此鎖定他。但該名台商初步採檢呈現陰性,還需要台大醫學院及中研院檢驗抗體才能確定。黃高彬說,該浙江台商病毒採檢雖呈陰性,但返台時有嚴重咳嗽,且返台後多次就醫治療,故感染可能性相對較高。至於採檢呈陰性,可能是1月22日返台至今已接近一個月,縱使感染過病毒也可能已排除,所以要抽血進一步檢驗看抗體反應。由於國內第十例個案1月返台後僅輕微上呼吸道症狀,就醫時無肺炎,不符合當時通報定義,被診斷為感冒,直到太太發病後經回溯採檢才確診。黃高彬表示,上述台商個案顯示,感染新冠肺炎者症狀可能輕微或甚至無症狀,指揮心中前天已宣布擴大採檢。他說,雖然國內已大幅縮減中國航班,但台商仍可經北京首都、上海浦東及虹橋、成都雙流、廈門高崎等五個機場入境。由於一個月後的清明節也是台商返台潮,他建議台商除應做好自主健康管理,戴口罩、勤洗手、勿接近可能感染區外,指揮中心未來可針對台商返台時加強檢疫,或採較嚴格標準,防止台灣疫情擴大。
-
2020-02-1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防堵新冠肺炎破口 醫師建議加強台商返台後的檢疫
新冠肺炎(COVID-19)全球疫情不斷擴大,台灣除前天出現首例死亡個案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晚宣布,個案母親、外甥女婿也確診,雖已鎖定1名浙江台商,但初步採檢病毒呈現陰性,還要台大醫學院及中研院檢驗抗體才能確定。台灣22名確診個案中,除上述浙江台商目前病毒呈現陰性外,之前也出現如第十例個案無特殊症狀。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感染科主任黃高彬建議,目前中國返台只剩五處機場可飛,不過台商或中國返台人士確診比例高,建議應做好自主健康管理外,指揮中心未來可針對台商返台時加強檢疫,或採較嚴格標準,防止台灣疫情擴大。指揮中心應變監測官莊人祥表示,清查首例死亡個案中,目前仍未完全確認其感染源,而後找到三名具中港澳旅遊史之台商乘客,經疫情調查發現,其中一名僅有交談,沒有上車,另一名採檢陰性;只剩浙江台商有呼吸道症狀,且乘車日期符合死亡個案可能受到感染時間,因此鎖定浙江台商,進行調查。但因初步採檢呈現陰性,還需要台大醫學院及中研院檢驗抗體才能確定。黃高彬說,該浙江台商病毒採檢雖呈陰性,但返台時雖戴口罩、但有嚴重咳嗽,且返台後也多次就醫治療,故相對感染可能性較高;而採檢會呈陰性,可能是因1月22日返台,至今已接近一個月,縱使有感染過,病毒也可能已排除,所以得進行抽血,進一步檢驗看抗體反應。而像之前第10例個案是第9例的丈夫,曾於去年九月前往武漢工作,1月返台後僅輕微上呼吸道症狀,就醫時無肺炎,不符合當時通報定義,而被診斷為感冒;直到太太發病後經回溯和採檢才確診。黃高彬表示,上述台商個案顯示,感染新冠肺炎者症狀可能輕微或甚至無症狀,所幸指揮心中前天已宣布擴大採檢標準,民眾只要有發燒、呼吸道症狀或14天內不限任何國家的旅遊史,且經醫師檢查後有疑慮者均納檢;而14天內曾接觸有發燒、呼吸道症狀者,都建議接受採檢。但他也認為,雖然國內已大幅縮減中國航班,但台商仍可經北京首都、上海浦東、上海虹橋、成都雙流、廈門高崎等五個機場入境,除目前回台者外,一個月後的清明節也是台商返台潮,建議台商應做好自主健康管理,戴口罩、勤洗手勿、接近可能感染區外,指揮中心未來可針對台商返台時加強檢疫,或採較嚴格標準,防止台灣疫情擴大。
-
2020-02-18 養生.聰明飲食
抗病毒加強免疫力很重要 營養師推薦吃這5種食物
2019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來勢洶洶,截至2月11日疾管局統計,全球確診人數超過4萬例、死亡人數1,018例,且依照目前疫情趨勢,似乎仍未有平緩跡象。對抗病毒的來襲,除了加強個人衛生習慣、做好外在防護、居家防疫、養成運動習慣、維持良好生活作息之外,把握飲食的營養也很重要。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潘富子營養師表示,平日裡有許多常見且容易取得的食物,能輕易補充營養素、加強免疫力。增強免疫力食物1:大蒜大蒜中的有機硫化物,如大蒜烯,具有抗菌功效,能廣泛的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如細菌、黴菌、病毒等,都有抑制生長的作用。增強免疫力食物2:紅藜除了靈芝、人蔘之外,紅藜也含有提升免疫力的三萜類,三萜類可刺激並活化免疫細胞的巡邏功能。當病原體入侵體內,抗體形成之前,免疫細胞中的巨噬細胞與自然殺手細胞,會跟著血液在全身進行巡邏,若是發現異物或感染細胞,就會進行清除動作,降低病毒或細菌對於人體的傷害。增強免疫力食物3:藍莓藍莓中的白藜蘆醇是二苯乙烯類的一種植化素,除了藍莓之外,其他紅、黑色的水果也富含白藜蘆醇,如:葡萄、桑葚等,有研究指出,白藜蘆醇可以抑制流行性感冒病毒的複製。增強免疫力食物4:檸檬或柑橘類水果這些食物除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預防感冒、幫助強化人體的免疫力,還有屬於類黃酮素的橙皮素,能夠減緩多種病毒複製的機會,幫忙對抗病毒。增強免疫力食物5:十字花科的蔬菜十字花科的蔬菜,如花椰菜、高麗菜、芥藍菜等,在藉由切碎時會產生硫代亞硫酸鹽類,此種植化素可以廣泛的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包含細菌、黴菌、病毒,研究指出都有良好的抑制生長的效果。潘富子也提醒民眾,均衡飲食、良好的生活型態及習慣,是健康的根本之道。而腸道被稱做是人體的第2個大腦,腸道不僅是負責運送食物與消化吸收的消化器官,同時還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因此,維護腸道健康狀態,可有效增強免疫力。年滿50歲的國人,建議每1至2年可做1次大便潛血檢查及每2至5年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若有大腸癌家族史、肥胖、少運動、抽菸、不良飲食習慣者,建議更應定期自主安排無痛腸胃鏡健康檢查,降低疾病的發生機率。★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20-02-18 養生.聰明飲食
增強抗體吃對很重要!5大食材打開家裡冰箱就有
2019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來勢洶洶,截至2/11疾管局統計,全球確診人數超過4萬例,死亡人數1018例,目前疫情趨勢仍未有平緩跡象。對抗病毒的來襲,除了加強個人衛生習慣、做好外在防護、居家防疫、養成運動習慣、維持良好生活作息之外,把握飲食的營養也很重要。 為此,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潘富子營養師告訴你平日裡有哪些常見且容易取得的食物,可輕易補充營養素,加強免疫力! 1、大蒜大蒜中的有機硫化物,如大蒜烯,具有抗菌功效,能廣泛的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如細菌、黴菌、病毒等,都有抑制生長的作用。 2、紅藜除了靈芝、人蔘之外,紅藜也含有提升免疫力的三萜類,三萜類可刺激並活化免疫細胞的巡邏功能。當病原體入侵體內,抗體形成之前,免疫細胞中的巨噬細胞與自然殺手細胞,會跟著血液在全身進行巡邏,若是發現異物或感染細胞,就會進行清除動作,降低病毒或細菌對於人體的傷害。 3、藍莓藍莓中的白藜蘆醇是二苯乙烯類的一種植化素,除了藍莓之外,其他紅、黑色的水果也富含白藜蘆醇,如:葡萄、桑葚等,有研究指出,白藜蘆醇可以抑制流行性感冒病毒的複製。 4、檸檬或柑橘類水果這些食物除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預防感冒、幫助強化人體的免疫力,還有屬於類黃酮素的橙皮素,能夠減緩多種病毒複製的機會,幫忙對抗病毒。 5、十字花科的蔬菜十字花科的蔬菜,如花椰菜、高麗菜、芥藍菜等,在藉由切碎時會產生硫代亞硫酸鹽類,此種植化素可以廣泛的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包含細菌、黴菌、病毒,研究指出都有良好的抑制生長的效果。  均衡飲食、良好的生活型態及習慣,是健康的根本之道。潘富子強調,「腸道」被稱做是人體的第二個大腦,不僅是負責運送食物與消化吸收的消化器官,同時還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維護腸道健康狀態,可有效增強免疫力,建議年滿50歲的國人,每1~2年可做一次大便潛血檢查及每2~5年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若有大腸癌家族史、肥胖、少運動、抽菸、不良飲食習慣者,則更應定期自主安排無痛腸胃鏡健康檢查,降低疾病的發生機率。 延伸閱讀: 蔬菜、水果可互相取代嗎? 防疫、防流感先顧好免疫力! 日行「這項飲食」策略吃出高防禦 常運動、乖乖吃藥血糖還是高? 當心是這些藥物在搞鬼 
-
2020-02-1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病毒驗不到還能確診嗎?張上淳:台大有辦法驗抗體
首例新冠肺炎死亡個案的最可能傳染源,目前懷疑是一名在1月22日回國時的浙江台商,當時他雖嚴重咳嗽,但至今已過27天,體內已驗不出病毒,該如何確認他是否得過新冠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還是可以驗抗體,但因為這是自行開發的檢驗方式,扣掉前製作業時間,收到血清後最快兩天內有結果。張上淳表示,目前沒有一個標準的抗體檢驗方式,很多國家和實驗室都在開發中,台大醫學院過去已成功有分離出新冠病毒,也已開發出抗體的檢驗方式,透過一系列血清去測,可以發現確診個案在初發病的急性期還測不到抗體,但隨著病程發展,便能以定性方式偵測到到體內是否有病毒抗體。張上淳表示,台大醫學院將協助進行這次測試,另外中央研究院之實驗室也已經開發出可能有用的檢測方式,因此指揮中心會用雙重檢測,同時讓上述兩個實驗室進行確認,若有抗體,就是曾經感染過,那就很可能是這名台商傳染給司機。不過他強調,這名台商體內已無病毒,檢驗時間不會造成任何防疫漏洞。至於病毒之採檢方式,則是「核酸放大」。張上淳說,這非定量檢測,是透過數次核酸放大的循環,就能看出陽性反應,理論上若能在越少循環看到陽性,可以推論病毒量較大,但還要經過校正。目前台灣所用的試劑相當敏感,不少個案都在20幾個循環就可以看到陽性反應。昨起指揮中心宣布擴大採檢,許多基層及醫院人員面對許多民眾提高警覺、主動來就醫要求採檢而有壓力。指揮中心監測應變官莊人祥表示,擴大採檢的人員可以是醫師,也可以是醫師指導下的護理人員,採檢地點不一定要在負壓隔離病房,獨立通風良好空間就可以,呼籲民眾要尊重醫師評估認為有疑似才採檢,並非回國14天內就可要求採檢。
-
2020-02-17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絕望到寫遺書…新冠肺炎康復者現身說法 難忘防護衣感人字句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國大陸每日增加許多確診、死亡案例。一名25歲的罹病者武康(化名)在住院期間,在網上分享住院時的心情,紀錄發病後無法住院、被病痛折磨、對醫護人員的尊敬、出院的快樂等心情,他表示,自己患病後曾寫過遺書,發病後近一個月終於康復,痊癒後第一件事就是去捐血,盼體內抗體能成疫苗特效藥。根據《澎湃新聞》報導,武康在1月19日開始出現身體不適,包括肌肉痠痛、腹瀉、高燒到39度等,吃完退燒藥與感冒藥後仍繼續拉肚子,21日再度發燒,他立刻自我隔離,前往醫院檢查,確定罹患新冠肺炎。武康表示,他在21日到處奔波,卻都找不到能收治他的醫院,武康父母聽說第七醫院有收治肺炎病人,武康爸爸偷偷去排隊,讓武康非常不捨,到現場一直趕爸爸回家,然而爸爸卻仍躲在外面玻璃窗偷看他,讓他很是鼻酸。武康終於排到看診後,卻因為檢測試紙用完,無法被確診並住院,他只好離開醫院進行自我隔離,為了抒發心情,他也在微博上發佈多條貼文,分享罹病心情。24日武康的病症惡化,每隔幾分鐘胸腔就會出現巨響,讓他完全無法吃飯睡覺。 武康表示,他從1月19日出現症狀,26日終於住進武昌醫院,住院期間每天都要服藥、打針,絕望到令他寫下遺書又刪掉,且他必須自行拔管吃藥,每天武康爸爸還會送免疫球蛋白來,遠遠地放在門口,待爸爸走遠武康才能過去拿。武康指出,院內護理師年紀都僅20多歲,為了鼓勵病人,醫護人員在防護衣背後寫下「都好」、「情朗」、「希望」等字眼,同房還有一名80餘歲的奶奶,每每在吃飯錢,都會雙手合十感激志願者的送餐。到了2月4日,武康的病症逐漸減緩,8日適逢元宵節,醫院還為罹患肺炎的病人準備元宵湯圓,鼓舞士氣,聽說雷神山醫院也開始準備收治病人,有護理師在背上寫下「有我在!雷神!」相當感人。2月10日傳來好消息,武康與同房的「禱告奶奶」檢測都為陰性,武康直言,家人、醫護人員、網友給他的每一份關心,對他而言都能帶來無限大的能量,到了13日,武康終於第二次檢測陰性,可以出院回家了,他表示,從感染、發病、買藥、住院、康復,要感謝很多人,這一遭艱難求醫史真的十分難忘。完成14日自我管理並康復後,武康第一件事就是到武漢血液中心捐血,希望體內抗體能對疫苗開發有所幫助,他感動的說,「記得一次躺在病床看微博私信,一位網友說她這一天的十八歲生日願望是希望我平安健康,這麼貴重的禮物,我只能回以謝謝」,可見網友的打氣對他而言,也是非常珍貴的力量。
-
2020-02-1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病毒不會糞口傳染 醫:防疫要勤洗手
「宋朝的瘟疫可能跟蘇東坡吃蝙蝠肉有關(眾笑)。」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新黃瑽寧16日在臨床研討會提到,糞口傳染跟母體垂直傳染都沒有證據,潛伏期24天也不是事實,勤洗手還是防疫必要措施。此外,菸癮者及高血壓、高齡者,都可能提高感染風險。棘蛋白是感染破口黃瑽寧介紹,COVID-19屬於β類冠狀病毒,關鍵是會跟宿主產生連結的棘蛋白(Spike Protein)。在海量的新產出論文中,很許多很快被推翻的假說,後來發現名為RaTG13的蝙蝠冠狀病毒,跟COVID-19相似度高達96.2%。冠狀病毒在感染時需要一個剪刀,把棘蛋白切一半才能把膜打開,才能把病毒釋放出來。黃瑽寧說,α類基因呈現三明治核心結構,使用的是APN蛋白質做連結。而SARS冠狀病毒是β片狀核心結構,使用的是ACE2蛋白質做連結。NL63則是β例外的三明治結構,例如800年前宋朝的幾十場瘟疫,也許跟吃蝙蝠有關。「目前沒有證據可以證實會糞口傳染,呼吸道傳染跟接觸傳染是唯一能證實的。」黃瑽寧指出,在肛門拭子可找到病毒RNA,不等於可以糞口傳染,畢竟病毒的屍體跟活著的病毒是有差別的。母體垂直感染也沒有可能,可能是小寶寶抱出來後受到飛沫或接觸傳染。至於會否突變增強感染力?目前COVID-19突變正常。抽菸者重症機會高「隨著病例數愈多,輕症數據進來,平均年齡開始往下拉,男性剩58%,輕症狀肌肉痠痛14.8%變多。」黃瑽寧說,世界衛生組織估計,82%的人是輕症,15%會喘,3%是危急情況。MuLBSTA評分可供參考患病風險:多肺葉浸潤是5分,淋巴細胞小於0.8是4分,細菌感染4分,菸癮者3分、已戒菸2分,高血壓2分,60歲以上2分,加起來大於12分的人,就可能是感染的高風險者。「為何抽菸的人重症機會比較高?」黃瑽寧說,因為從ACE2進去的門檻比較低,在中國抽菸的男性佔48%,而女性可能只有3%。病毒並沒有只攻擊男性,但只有在ICU會看到比較多男性。ACE2本身是有功能的,可以幫忙肺部修復傷害,但如果被冠狀病毒的棘蛋白所綁架,反而加深了肺部的傷害。「如果冠狀病毒就是要讓孩子先得,有了抗體之後,老人就不會那麼慘。」黃瑽寧說,所以在療法上,是否能給予額外的ACE2?心臟科有ACEI的藥,雖然不知道可行性,但比起等待研發抗病毒藥物,「這是一個我蠻有興趣的方向。」【更多精采內容,詳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