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5 醫聲.慢病防治
搜尋
打胰島素
共找到
88
筆 文章
-
-
2024-07-21 養生.健康瘦身
抑制食欲也能阻斷脂肪合成 減重用藥瘦瘦筆需經醫師處方
「減重瘦身」一向是熱門話題,許多人為了好看的體態,進行各種飲食控制,但努力老半天,卻達不到滿意效果。近年來,打針就能瘦的「瘦瘦筆」爆紅,造成全球瘋搶熱潮,原本是控糖的糖尿病用藥,變成了大受歡迎的減重神器。調節血糖也能抑制食欲,被應用於減重治療。「瘦瘦筆」真的有那麼神嗎?台灣肥胖醫學會秘書長、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盧佳文表示,瘦瘦筆又稱「善纖達」(Saxenda),主要成分為GLP-1(類升糖素),是一種腸泌素,其作用為刺激胰島素產生,是糖尿病患者用來調節血糖的用藥。意外發現有助於瘦身後,瘦瘦筆引起了廣泛關注,已通過美國FDA、歐盟EMA認證,可使用在患有肥胖疾病的人身上。2020年,台灣也經過衛福部核准上市,是控制體重的合法藥物。盧佳文說,瘦瘦筆原為治療「第二型糖尿病」的降血糖用藥,皮下注射進入體內後,會讓人產生飽足感、抑制食欲、胃部排空的速度變慢。因此,現在被應用於減重治療,協助控制體重穩定。BMI大於27且有相關慢性病,須經醫師評估、處方。瘦瘦筆的減重原理在於減少食欲、大腦中樞神經產生飽足感,進而減少攝取的熱量。盧佳文提到,想要打瘦瘦筆,必須經醫師處方才可用於體重控制,若BMI大於27且合併高血壓、糖尿病、睡眠呼吸中止症等其中一項,或是BMI大於30且飲食、運動控制無效者,皆符合適應症條件。每天施打一次,約8至12周見效而12歲至18歲的兒童、青少年,具肥胖症且體重超過60公斤,也可以諮詢減重門診,由醫師依個人身體健康狀況診斷是否可以使用瘦瘦筆。及早進行體重管理,可避免成為三高、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潛在病患。瘦瘦筆目前有每天打1次的劑型,依個人體重狀況規畫執行療程,大約8至12周可見效。盧佳文說,起始劑量為每日一次0.6毫克,至少施打一周後,再以每周為單位、每次增加0.6毫克,最多3.0毫克為劑量上限。務必諮詢醫護人員,切勿上網購買或與親友「共用」。雖然瘦瘦筆能抑制食欲,但施打初期也有副作用,包括噁心、腹脹、便祕等,當身體逐漸適應藥物後,症狀會減輕甚至消失。目前統計資料顯示,超過九成的人使用瘦瘦筆都很有感,確實有減重效果。盧佳文強調,使用瘦瘦筆一定要諮詢專業醫護人員,了解副作用、接受正確的施打技術、遵照醫囑循序漸進,並討論希望達到的體重目標。切勿為了快速減重,自行調整劑量,若吃不下容易脫水,糖尿病患者未依規定使用也會導致低血糖。另外,瘦瘦筆的療程費用,因沒有健保給付,一個月費用約一萬元左右。有民眾自行上網購買,或是使用親友「多的」、「用不完的」瘦瘦筆,要小心來源不明,或是不會控制劑量、不知如何管理副作用,反而傷身。建議當成輔助療法,運動+飲食才能健康瘦。瘦瘦筆雖然有效,但不能亂打,盧佳文提醒,有肥胖問題、想進行體重控制的人,可掛家醫科、內分泌科、新陳代謝科、整合減重門診,由醫師提供全面性的評估及個人體重管理計畫,並進行完整的衛教,彼此對減重目標都有共識。愛美是人的天性,瘦瘦筆對減重族群是一大福音,但應該當成輔助療法,盧佳文呼籲,日常還是要以低熱量飲食、增加體能活動為主。有些民眾打了瘦瘦筆之後,認為方便又有效,反而有依賴心理,且不想運動,違背了「美麗健康」的精神,運動才能真正促進新陳代謝、增強肌力,保持好元氣。瘦瘦筆的施打注意事項1.頻率:像施打胰島素一樣的筆型針劑,目前需每天打1次,未來將有每周打1次的劑型。2.劑量:起始劑量為每日一次0.6毫克,至少施打一周後,再逐漸增加。3.費用:瘦瘦筆健保不給付,一個月費用約10,000元。4.對象:BMI大於27且合併慢性病,或BMI大於30。5.副作用:約60-70%的人有噁心、腹脹、便祕,適應藥物後,症狀會減輕或消失。6.不適合族群:孕婦、哺乳婦女、胰臟發炎,以及患有內分泌疾病患者。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7-05 養生.聰明飲食
吃藥打胰島素,血糖還是降不下來!醫建議2個小改變抑制飯後血糖
許多糖尿病、腎臟病患不敢吃太多白飯,怕血糖飆高。腎臟科醫師指出,菜跟肉吃一半再吃飯,及在飯上滴一些檸檬汁,2個簡單動作可抑制飯後血糖。2個小改變抑制飯後血糖高血糖不僅是糖尿病的問題,與腎臟病也是息息相關。開業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在《健康好生活》YouTube頻道分享一位慢性腎病3期伴隨嚴重糖尿病患者案例,患者目前服用5種降血糖藥及注射胰島素。但即使他已服用多種降血糖藥物,糖化血色素仍在8.5%至8.8%間,因此前來求診。江守山建議患者做2件事,第一件事是,把菜與肉至少吃掉一半後,再開始吃飯;第二件則是,吃飯時在白飯上滴上幾滴檸檬汁。江守山分享,患者照指示做了這2個變動,成功將血糖降下來,糖化血色素值降至7.2%至7.3%之間。江守山指出,根據研究發現檸檬酸可抑制飯後血糖升高,此外,米飯往後面順序吃,也可以阻礙它被吸收速度,2個簡單的變動可以取代很多藥物。關於糖化血色素糖化血色素濃度反映一段時間(8-12週)內血糖濃度的平均值,一般正常值在4.0-5.6%之間;數值在5.7-6.4%之間,屬於偏高,有罹患糖尿病之風險;數值≥ 6.5%則確診為糖尿病。(資料來源/衛福部)「進食順序」的重要性已被許多研究證實。之前義大利的研究人員也發現,一開始吃蛋白質、脂肪或富含纖維的蔬菜,而不是會讓血糖迅速飆升的高升糖指數的碳水化合物,可以減緩消化過程;它能降低食物離開胃部進入小腸的速度,這一過程被稱為「胃排空」,可延長飽足感。研究也指出,先吃蔬菜能使身體分泌更多的GLP-1,這是一種飽足感激素,人體的腸道在進餐時會分泌這種激素。一些研究顯示,這種進食方式還有助於防止餐後血糖水平持續大幅升高。檸檬水斷食法控制血糖?不過之前也有網傳檸檬水斷食法有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衛福部國健署曾闢謠指出,血糖高低與攝食的醣類總量有關,「定時定量」有助血醣穩定變化,如果輕易採取斷食法,反而會造成低血糖,最嚴重恐有導致休克的危機。仍需以多樣化的食物選擇維持飲食均衡,才能幫助血糖穩定。最重要的是,任何疾病及症狀絕不是光靠單一偏方、單一食物就能解決的,再好也絕對不能吃多,尤其檸檬也算是高鉀水果,腎臟病患一定要謹慎控制食用量。 【參考資料】.《健康好生活》YouTube頻道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6-07 醫聲.醫聲
13歲時生病打針竟慘遭校園霸凌 進行胰臟移植後重獲新生
13歲那年,唐玉芸被診斷罹患第一型糖尿病,從此必須每日自行注射胰島素和監測血糖,曾多次發生低血糖昏迷送醫急救,更因糖尿病併發症引發腎衰竭得定期洗腎透析治療,長期拖著病體幾乎看不到未來,數度抗拒洗腎,萌生放棄生命的念頭。直到醫師告知可考慮進行移植手術的選項,她終於重燃對生命的盼望。中學時期,唐玉芸因需要每天自行注射胰島素,反而被誤認為在施用毒品,讓其遭受同學排擠和霸凌。她回憶道:「那段時間,我都得偷偷躲到廁所施打胰島素,卻還是無法避免同學們的誤解和嘲笑。」那段經驗讓她封閉自我,更不敢和任何人分享自己的病情。隨著時間推移,唐玉芸的病情亦逐漸惡化。她經常在半夜因低血糖昏迷被送進醫院急救。除了低血糖,糖尿病還帶來了其他如視網膜病變、聽神經受損等併發症,2022年她的腎臟功能也開始逐漸衰竭,被醫師宣告必須固定洗腎,每週三次、日復一日的療程,讓她幾乎看不到未來的希望。在唐玉芸最絕望的時候,醫師評估已可以排隊登記器官移植,2023年3月她在台北榮總醫院登記了胰臟和腎臟移植,開始等待改變命運的曙光。等待期間她甚至不敢遠行離家太遠,生怕因為錯過電話而喪失受贈機會。同年的8月25日,31歲的她,終於接到了那通期待已久的電話,獲得了胰臟移植的機會。手術後,她擺脫了每天注射胰島素的日子,血糖得到了有效控制,雖然她持續等待下一個腎臟移植機會,期間仍需定期洗腎,但其生活品質已獲得顯著改善。重獲新生的唐玉芸,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和夢想。她甚至吃下生命中第一塊巧克力,並嘗試了以前不敢吃的美食,還計劃去許多夢想中的地方,體驗不同的風土民情。她強調「我非常感謝捐贈者和他的家人,他們的大愛讓我重獲新生。捐贈者的器官一直在我身體裡健康地運作,希望自己能用生命去感謝這份慷慨無私的禮物;而病友們也不要放棄重生的希望,好好的接受治療,等待黎明到來。我希望能分享我的經歷,幫助更多的病友,鼓勵他們不要放棄生命。」
-
2024-04-14 醫療.新陳代謝
血糖劇烈震盪損害健康 科技控糖助穩定血糖
過去,糖尿病病患監控血糖,多聚焦於空腹血糖、飯後血糖與糖化血色素(HbA1c)等數值,但研究顯示,除了血糖過高、過低會帶來傷害,當血糖波動很劇烈,長期下來,併發症風險也會增加。因此了解血糖波動幅度、監控血糖趨勢變化,並精準找到自己的控糖模式,顯得格外重要。隨著連續血糖監測器(CGM)、自動胰島素輸注系統問世,「科技控糖」讓糖友更精確掌握血糖變化、精準給藥,醫護人員及衛教師則更能幫助糖友釐清問題,且提出符合所需、更個人化的解決方案。Q1:控糖時,為何需掌握血糖波動、了解高低點變化?血糖波動的控制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至關重要。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暨遺傳科主治醫師羅福松強調,血糖的劇烈波動,易對患者造成即刻的身體不適,如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情緒波動,此外,也會引起慢性發炎,並增加心血管疾病、腎病和神經損害等併發症風險。而對年輕型的糖尿病患者而言,則容易因迷走神經病變,造成胃輕癱,也就是胃功能近乎癱瘓,食物消化大受影響。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暨遺傳科主治醫師羅福松表示,透過監測血糖的高點和低點,醫師能及時調整治療,像血糖過高可能導致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當血糖值超過250mg/dL,便容易因為脫水造成酮酸中毒;而血糖低於70mg/dL,則可能導致頭暈、意識模糊,甚至產生生命危險,尤其第一型糖尿病的兒童,在夜間更要特別注意血糖過低的問題。不只如此,了解血糖變化的細節,還能協助醫師為患者設計個人化的治療計畫,包括藥物種類和劑量的調整、飲食計畫與運動方案的優化等,避免血糖過高、過低造成傷害。Q2:在血糖監控的指標中,TIR(Time in Range)是什麼?代表哪些意義?事實上,血糖波動的管理不僅包括觀察高低點,更重要的是關注血糖值在理想範圍(70-180mg/dL)內的時間比例,這數值即為目標範圍內時間TIR(Time in Range)。相較之下,糖化血色素主要觀察的是血糖長時間控制狀況,而了解TIR,則可更精確知道血糖短時間起伏及趨勢變化。目前建議TIR需控制在70%以上,為血糖控制理想目標,若以24小時為基準,表示一天有17小時左右,血糖須維持在上述範圍。而TIR指標較低與多種併發症風險增加有關,TIR較高,代表血糖控制穩定,有利於減少併發症風險、提高生活品質。Q3:若想進行連續血糖監測,目前有哪些選項?當糖友想了解血糖的高低點、趨勢變化,及TIR的時間比例,就要考慮運用連續血糖監測器做輔助。馬偕兒童醫院兒童內分泌科主任丁瑋信分析,市面上的連續血糖監測器有以下特點:1.主要裝置於皮下組織。2.組成構造包括感應器、傳輸器,感應器負責讀取數據,傳輸器則用在傳送數據。3.主要原理為透過偵測皮下組織中的葡萄糖液濃度,了解血糖變化趨勢。4.數據可上傳雲端資料庫,供使用者讀取,經使用者同意,也可讓醫護人員讀取。目前分三大類型(見下表)。Q4:需胰島素治療的病患,搭配連續血糖監測器,有哪些幫助?1.讓血糖波動趨於穩定:醫護人員及衛教師不約而同發現,選擇適合的連續血糖監測器,糖友進行胰島素注射時,對劑量及施打時機的掌握,就會更為精準,血糖波動的幅度也會比較小,且趨於穩定。2.減少血糖波動過大所造成的種種傷害:臺大醫院小兒部小兒內分泌科主治醫師童怡靖指出,當血糖波動過大,對於學齡前的第一型糖尿病童,更是影響深遠,這些病童一旦常出現低血糖問題,可能影響其神經發展、學習表現。若使用連續血糖監測器了解血糖變化,可適當調整胰島素劑量,避免低血糖發生,便可減少上述風險。3.更了解血糖趨勢變化,胰島素劑量更精準:馬偕兒童醫院兒童內分泌科主任丁瑋信表示,一般驗血糖的方式,多為一天四、五次,而這樣的方式只讓人了解某個時間點的血糖值,無法了解血糖變化全貌。假設飯後血糖為180mg/dL,可能是從220mg/dL降到180mg/dL,也可能是從130mg/dL升到180mg/dL,兩者的處理原則不一樣,若是前者,只要觀察即可,若是後者,則需要追加胰島素,當瞭解血糖趨勢變化,治療才會更精準。Q5:胰島素施打除了手控,是否還有「科技控糖」新選項?過去糖友注射胰島素,多用手控,近年來,若想運用科技控糖,已有「自動胰島素輸注系統」可供選擇。配合連續血糖監測器,測得的血糖數值可即時傳送到該系統,系統便可根據使用者預先設定的血糖目標,結合使用者的歷史數據紀錄,通過演算法及時且精準計算所需胰島素劑量;同時,在避免低血糖風險的情況下自動注射胰島素,讓血糖控制更有效率,也更能精準達標。臺大醫院小兒部小兒內分泌科主治醫師童怡靖也觀察到,連續血糖監測器若察覺低血糖風險,便會發出警示,自動胰島素輸注系統也會停止注射胰島素,保護糖友免於低血糖傷害。在餐後,血糖監測器若測得血糖偏高的情況,自動胰島素輸注系統會即時追加胰島素劑量,穩定糖友的血糖。Q6:糖友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及模式?面對胰島素治療、連續血糖監控模式的選擇,每個人的考量都不一樣。根據三軍總醫院代謝防治中心組長陳思羽及臺大醫院小兒部小兒內分泌科主治醫師童怡靖的分析,以下族群可考慮運用自動胰島素輸注系統,搭配連續血糖監測器,協助有效控制血糖。包括:1.有甲狀腺疾病、免疫問題等,血糖波動較大。2.工作行程緊湊,用餐不定時、不定量。3.血糖難以控制,數值總是不理想。4.想更精準掌握血糖變化,讓血糖更穩定。5.若病童不太會打胰島素,加上學校老師不願幫忙,即可考慮。根據健保署資料,對於第一型糖尿病病患、懷孕之第二型糖尿病或妊娠糖尿病,且接受胰島素注射者,健保給付一年兩次連續血糖監控費用,有助減輕病患家庭負擔。自動胰島素輸注系統,目前為自費。Q7:糖友如何運用科技控糖在血糖管理產生改變?三軍總醫院代謝防治中心組長陳思羽亦察覺到,不少糖友因選擇適合的胰島素注射方式與連續血糖監控,生活出現轉變。舉例來說,曾有一位男童患有第一型糖尿病,父親想盡辦法,希望男童可以使用連續血糖監控、自動胰島素輸注系統等科技控糖方式,好好監控、維持血糖平穩,但男童始終拒絕配合。後來,三軍總醫院代謝防治中心組長陳思羽便改換一種方法,運用溝通、尊重的態度邀男童先裝連續血糖監測器七天,當男童看到血糖數值趨勢,並發現可透過飲食、運動、用藥管理血糖,便改變想法,接受連續血糖監測器及自動胰島素輸注系統的科技控糖,對血糖控制也更積極。目前,這位男童已是大學生,對財經很有興趣,他常把血糖趨勢當財務報表研究,隨時調整,生活更添樂趣。
-
2024-04-14 醫療.新陳代謝
糖尿病前期就要學穩糖 血糖波動劇烈對全身器官傷害大
對糖尿病患者來說,監控血糖是例行重要工作,除了注意血糖是否飆高,偶發的低血糖危害也不能輕忽。醫師提醒,如果是需要施打胰島素的患者,就要每天測血糖;服用藥物控制的,建議周測1至2次,最重要的是要每3個月定期回診,也要一併檢查血脂、血壓等數值,平常要記錄飲食內容、避免晚睡或不運動等不良生活習慣。空腹血糖值+糖化血色素,兩大糖尿病判定指標。「要控制好血糖,就要先掌握各項數值代表的意義。」台大醫院副院長、家庭醫學科教授黃國晉說,空腹8小時抽血測量的,叫做「空腹血糖值」,一般人的空腹血糖值不超過100mg/dL是安全的;如果介於100至126mg/dL就屬於空腹血糖值異常、接近糖尿病狀態;至於飯後血糖值,是餐後2小時測,但會受到食物內容影響,較少用來作為檢測標準。「糖化血色素」能反映一段時間的血糖濃度平均值,一般會用來觀察3個月內血糖控制的狀況。黃國晉指出,臨床主要觀察空腹血糖值和糖化血色素2大指標,正常的糖化血色素值應小於5.6%;若在5.7-6.4%之間,屬於偏高,有罹患糖尿病風險;數值大於(含)6.5%則確診為糖尿病。黃國晉表示,如果患者空腹血糖值正常、糖化血色素異常,就會透過逐餐測量血糖,找出造成血糖波動的是哪餐,所以患者平常也要養成記錄用餐內容的習慣。吃多、喝多、尿多、體重減輕,最好就診接受檢查。黃國晉說,如果出現血糖值大於200mg/dL,且有吃多、喝多、尿多等「三多」的高血糖症狀,或是尿液滴到地上引來螞蟻、體重減輕、脫水等情形,加上糖化血色素數值,都可以用來判斷糖尿病。但通常初次診斷後,會請患者透過調整生活方式控制血糖,一段時間後再回診確認。黃國晉說,通常男性糖尿病患者人數較多,不過隨年齡層增長,女性比例會愈高,這和平均壽命相關。如果有糖尿病家族史、飯前血糖正常但糖化血色素高等情形,會建議到醫院做「葡萄糖耐受測驗」。 糖尿病前期患者,先從飲食、運動、減重調整。針對還沒被診斷糖尿病,但已經有高血糖的患者,會先從調整飲食著手。黃國晉表示,除了減少澱粉類、甜食攝取,同時也要搭配有氧運動消耗血糖,並且評估有無服用其他藥物,因為類固醇或中藥添加的甘草都會影響血糖,會建議調整用藥,非得使用的話,建議使用最低有效劑量。另外,過重的患者要減重,如經上面調整,血糖仍降不下來,就要吃藥控制。黃國晉說,糖友可藉由餐前130mg/dL、餐後180mg/dL的「38原則」監測血糖,糖化血色素則建議控制在7%以下,年長患者如80歲以上,可以跟醫師討論是否採較寬鬆的認定數值。服藥患者每周測1至2次,打胰島素者每天都要量。至於血糖的檢查次數和時間,黃國晉指出,患者要每3個月定期回診,如屬於診斷初期,可以透過調整生活型態改善。經過3個月改善,相關數值卻沒有進步,可能就是遺傳性的糖尿病,需要透過吃藥控制,這類服藥控制的患者,建議每周量1至2次血糖,打胰島素的則要每天測。黃國晉表示,第二型糖尿病因為潛伏期長,診斷糖尿病前期,就會對眼睛、心臟、腎臟等器官和血管產生傷害,所以除了血糖外,回診時還要測三高、膽固醇、血壓等數值,因為吃的藥多,需要驗肝功能;心臟如果有缺氧,要進行心肌評估、需不需要做心電圖;冠狀動脈攝影、血管鈣化指數,則用來檢測血管狀況。「糖尿病就是生活型態病。」黃國晉說,血糖跟生活作息有關,晚睡、睡眠不足、少運動、抽菸、喝酒、吃檳榔等不良生活習慣,都可能讓你成為糖友候選人。發抖、心慌、冒冷汗 糖友別輕忽低血糖糖尿病患或糖尿病前期,容易受胰島素波動影響。黃國晉指出,有些病人會出現發抖、交感神經亢奮、心慌、冒冷汗、坐立不安等精神症狀和頭暈等,像是「餓過頭」的低血糖症狀,醫師會詢問有無家族史、血糖狀況、用藥情形等資訊,因為忘記吃東西、吃得少、藥物干擾等,也都可能影響血糖。黃國晉提醒,糖尿病前期血糖變化大,進食會增加胰島素分泌,但消化完胰島素仍高,就會造成低血糖,「只要血糖低於70mg/dL就屬於低血糖」,當下如果有血糖機就先測血糖值,並透過甜食、運動飲料、汽水、巧克力等食物穩住血糖,再到醫院就診。 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4-13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老婆有喜了,我最後才知道!
甲:「我老公去結紮了,我後來才知道!」乙:「我有喜了,我老公也是後來才知道!」每人心中都有些祕密,即使親如夫妻,也都保有一些祕密,尊重個人隱私點到為止,才能和平共處,大家平安。但這需要智慧,要克服人性,尤其兩性之間要完全坦誠以對的天性,如有一方認為對方不夠坦誠,就會引起夫妻翻臉,家庭失和,因此,即使一對很好的夫妻,還是有些真相不能坦白而需善意的隱藏。但在自然科學或生命科學上,追求真相才能使科技進一步發展,醫學更進一步,有益人類生命健康。與電子產業不同,一般的電機原理,大多已在過去一、二百年間陸續研究發現了真相,因此人類靠飛機可以飛上天,飛彈可以橫越半個地球殺到對方,電腦科技的進步也才有了AI超越人腦的技術,橫空出世,造福人類,當然也帶來一些後遺症。以危害全世界三、四年之久的COVID-19而言,其源頭可能是實驗室有人為了研究此病毒,不小心散布出去,引起世紀大災難,造成數百萬人往生。不管真相如何,不論生命醫學如何進步,面對造物者精心設計的生命體,尤其人類,我們還是要更謙卑,更努力追求真相。例如人類遺傳的基因祕密,直到幾十年前才由科學家發現出來,不過是四個核苷酸排列組合而已,每個人不同就是這些基因密碼不同排列、順序不一樣而已,例如與人類外型最相近的大猩猩,他們的基因與人類98%是相同的,只差了那麼2%而已。外型與人類差異大的生物,基因差異更多。例如現代人常見疾病─糖尿病,幾乎成了全世界最普遍的文明病,除了飲食習慣外,根本上還是由於你遺傳到的基因是有缺陷的,不是很完美的。有人出生,胰臟不能製造胰島素,醫學上稱為第一型糖尿病,一輩子要打胰島素。事實上大部分的糖尿病人都是第二型的,就是遺傳到的基因在控制血糖上有了一些缺陷,因此可能飯前或飯後血糖高或兩者都高。面對糖尿病的根治,醫學上還是無解,無法對這些基因修補,只能退而求其次,利用藥物東補西補加以維修,例如刺激胰島素讓它多分泌胰島素,或利用藥物將葡萄糖由腎臟排出去,或幫助血糖進入細胞內等,這些都是亡羊補牢,不得已之舉,也許有一天,醫學更發達,上帝的「祕密」為人更了解之後,針對這些祕密加以找出解決方法,才能根本解決糖尿病人之苦及其禍害。因此,追求真相,雖然在男女感情之間不一定對,但在醫療治病上就對了,不僅對,還要對這些追求的醫學科學家多多鼓勵、多予支持,才是人類之福。●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4-03-03 養生.健康瘦身
血糖不穩、胃功能差別嘗試間歇性斷食 營養師告訴你如何增肌減脂瘦得健康
不少人為追求好看的體態,在大吃一頓後,透過減重恢復理想的狀態,而「間歇性斷食法」正是近年許多人嘗試的方式之一。專家指出,執行這樣的方法,基本上就是攝取的總熱量,不要超過熱量消耗,以形成「熱量赤字」。但血糖不穩或胃不好的族群,就不建議這樣的方式,此外,也避免睡前4小時進食。熱量仍需管制,進食時段也不能毫無限制攝取。「間歇性斷食法」近年相當流行,包含168、1410、204等斷食法,也有隔日斷食法、定期性斷食法等,主要是限制進食時段的不同。相較於傳統限制熱量攝取的減肥法,著重於「吃的時間」,以168間歇性斷食法為例,一天之中16小時禁食,並將食物集中在8小時內吃完。台灣營養基金會董事吳映蓉表示,這類減肥方法雖可行,但還是要看個人能否做得到,並配合各自不同的生活習慣調整,例如有些人就是沒辦法在下午4點過後不進食。如果做不到168等間歇性斷食法,也可以在一星期中,選2天吃得少一點或減少一餐,能達到減少熱量攝取的效果。吳映蓉指出,使用間歇性斷食法,不代表在進食時段可以毫無限制攝取,重點仍是進食總熱量不要超過總熱量消耗,否則達不到減肥效果。她建議,睡前盡量不要吃高熱量食物,最好睡前4小時就不要吃東西了,例如晚間11時入睡、晚間7時後就不要再進食,但可以喝水或無糖茶。維持肌肉很重要,不要減到蛋白質攝取量。這些減重方法的整體原理,都是「熱量赤字」的道理。吳映蓉表示,希望民眾在減少熱量時,不要減到蛋白質的量,因為肌肉從維持或合成,蛋白質很重要,可以在減重過程增加一點蛋白質和蔬菜、減少一點糖分較高的水果或碳水化合物,但每天總熱量依然可減少300至500卡。「三餐好好吃,吃好的食物。」吳映蓉舉例,魚、五穀飯、大量蔬菜、蘋果等,慢慢享受食物的味道、把自己餵飽,就能減少吃不健康零食的欲望。「要看你吃的東西值不值得變成你的脂肪。」吳映蓉分享自己的作法,她說有些甜點很好吃,為了滿足口欲,她會淺嘗一口,然後去運動,也就是讓熱量的「進出」達到平衡。畢竟覺得好吃的當下,血糖也跟著升高了。不要只追求體重數字,增肌減脂才能瘦得健康。減肥中的男女,熱量攝取應控制在多少大卡呢?衛福部國健署衛教資訊指出,如以每周減輕0.5公斤為目標,代表每日應減少500大卡,通常設計減重飲食,女性每天攝取1200至1500大卡、男性1500至1800大卡。不過,過度嚴苛的節食,會讓人出現虛弱、掉髮、情緒不穩和營養欠缺等症狀,一旦解禁,食欲大開,又落入肥胖的惡性循環。吳映蓉說,把體重乘以30,就可以簡單算出每天所需要的能量,若活動量和運動量大的人則需要更多能量。一般活動量的人,以體重50公斤的成人來計算,所需熱量為1500大卡,但不要只追求減掉體重,最重要的是要增肌減脂。她提醒,飲食占七成、三成靠運動,肌肉維持、脂肪減少很重要。攝取熱量低於基礎代謝率,未來復胖機率更高。吳映蓉提醒,如果屬於血糖不穩定者、在施打胰島素的糖尿病患,不適合有一餐沒一餐的進食節奏;腸胃不好的民眾,也不適合太長時間不吃東西,否則胃酸會分泌過多,這些都是比較不適合使用間接性斷食的族群。國健署提醒,以節食、吃極低熱量飲食的方式減肥,當攝取熱量低於基礎代謝率時,除了平常提供主要能量的脂肪與肝醣外,肌肉的蛋白質也會被當作能量來源,以供給器官臟器的正常生理作用,因此造成肌肉流失而減少基礎代謝率。研究顯示,極低熱量飲食造成代謝率流失的問題,在減肥結束後的一年內都還無法恢復到正常,未來容易發生復胖的問題,且可能會高於減肥前的體重,變成「溜溜球效應」。國健署強調,適度減少熱量、搭配運動是最好的方式,攝取的熱量建議要高於基礎代謝率。執行間歇性斷食法注意事項1. 斷食期間,可以喝白開水或無糖茶飲、黑咖啡。2. 進食期間,可增加蛋白質攝取,避免肌肉流失。3. 避免吃大量澱粉、太甜的水果,使血糖升高。4. 增加蔬菜攝取、細嚼慢嚥,能增加飽足感,避免吃甜食的欲望。5. 每日攝取的熱量建議要高於基礎代謝率。5. 若無法做到每日間歇性斷食,也可在一星期中,選2天吃得少一點或減少一餐。6. 執行斷食計畫前,先諮詢醫師。資料來源╱吳映蓉、國健署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1-16 醫療.新陳代謝
低血糖冒冷汗、心慌怎麼辦?醫:喝2種「快樂水」緩解
氣溫下滑,不少人會吃火鍋等高熱量食物暖身,也常窩在室內追劇、滑手機,醫師指出,這些不健康的飲食生活型態,會影響熱量消耗及血糖控制,如果血糖太低時,要注意冒冷汗、心慌等警示徵兆,可食用含糖巧克力、汽水、運動飲料等急救。有些民眾因為飲食不正常等原因,出現低血糖狀況,台大醫院副院長、家庭醫學科教授黃國晉提醒,糖尿病患者更要注意,因為他們的低血糖,可能是服用藥物或施打胰島素造成,平常要注意冒冷汗、心慌等警示症狀,如果家裡有血糖機可以測一下,也可準備好吸收的單醣類,或升糖激素等胰島素拮抗劑因應。喝可樂、汽水「快樂水」快速改善低血糖雖然俗稱「快樂水」的可樂、汽水等含糖飲料要少喝,不過黃國晉表示,滿多患者在緊急狀況下,喝了能快速改善低血糖狀況,也可以準備容易吸收的方糖、運動飲料、巧克力等,如果患者低血糖而快暈厥,家人可以趕快協助施打升糖激素。黃國晉提醒,第一型糖尿病患者有使用胰島素,一定要注意血糖控制。常發生低血糖的族群,包括使用控制胰島素的針劑或藥物患者、胰島素排除與代謝受影響的腎臟病病人、老年人、打了胰島素針劑或藥物後忘記吃東西患者等,也有些屬於生病或者胃口不好的人,同樣比較容易發生低血糖的情形。糖尿病患不要進行「168」間歇性斷食有些民眾會使用「168」等間歇性斷食,黃國晉說,執行一定要確保沒有糖尿病。還有些民眾會在使用胰島素控制藥品或針劑後出門運動,部分民眾則擔心運動前進食對腸胃不好,基本上還是建議吃完東西再出門,也可以帶著甜食等升糖物質,國外有些糖尿病患者,隨身會攜帶急救小卡,告訴旁人如何協助處置。黃國晉提到,很多民眾會覺得天氣冷想吃多一點,例如吃火鍋等高熱量食物,也可能窩在室內吃零食、上網,且天氣冷也不想動、熱量消耗減少,一定會影響熱量消耗;如要活動的民眾,要留意做好臉部、手部保暖,穿裙子也要把腿部包住,可以帶暖暖包等物品保暖。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1-05 醫療.新陳代謝
糖尿病其實也能很長壽!9旬糖友這樣過 醫指4關鍵未必要去大醫院
民眾聽到確診糖尿病,常會覺得「人生黑白」,但其實糖尿病並不可怕,雖無法治癒,但可以治療,而且可以很長壽,還未必需要去大醫院。為了導正國人對糖尿病的迷思、鼓舞糖友,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於11月5日「世界糖尿病日」舉辦「2023世界糖尿病日-胰島素跨世紀102年活動:第二屆長壽、幸福、傑出成就獎章頒獎典禮」,表揚長期勇敢面對糖尿病的病友。 糖尿病找上門,人生照樣精彩!3糖友獲獎,不向「糖」低頭。 9旬糖友獲「長壽獎」,與糖共存32年!「長壽獎」得主之一的屏東縣內埔國小前校長劉祿德,現年92歲,58歲確診第二型糖尿病,79歲開始胰島素治療,施打超過13年。但糖尿病不減他對生命的熱情,反倒更重視健康,在太太支持陪伴下,不僅持續在教育界奉獻心力,卸任後也仍持續著作、進修,80歲時更以短短3年時間獲碩士學位! 母獲「幸福獎」:為孩掌握知識,哭過更加堅韌!「幸福獎」的得主徐鳳吟,是13歲第一型糖尿病女孩「予安」的媽媽。11年前予安發病急診,出現酮酸中毒,有大腦休克風險,住院7天才好轉返家,期間心疼愛女痛哭了3天。「還有很多事要學」她警覺,擦掉眼淚、拾起傷心,掌握健康飲食秘訣,陪伴予快樂成長。她對糖尿病說:「雖然我不歡迎你,但我謝謝你,教會我這些年的這些事。」 她獲「傑出成就獎」:因糖尿病反而過得更健康!「傑出成就獎」得主之一的40歲音樂家張筑婷,國小三年級就確診第一型糖尿病,三餐飯後、睡前須打胰島素,一過就是30年。但糖尿病同樣無法阻礙她,不僅從小未曾因病哭過,反倒覺得「習慣就好。」,並認為正因為糖尿病,讓她比大多數人更重視健康。後來她追逐夢想,成為了音樂家,現也持續專注工作、繼續築夢。 糖尿病其實也能很長壽!醫指4關鍵,未必要大醫院。 避免迷思、確實治療!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理事長李洮俊指出,糖尿病其實只要好好控制,平均餘命可與常人無異,問題就在於國內糖友控制並不理想,不少病友對藥物存在錯誤觀念,常見例如認為藥物會傷腎、胰島素如「嗎啡」打了就無法脫離。 李洮俊理事長說明,糖友減壽的主要原因來自併發症,據統計,台灣糖友超過5成最終死於中風、心肌梗塞等併發症;每年也有許多糖友腎病變,最終進入透析治療。李洮俊理事長表示,台灣各類藥物都有,最佳控制方法之一就是穩定用藥。 糖友甚至能比常人更健康!得了糖尿病,不代表一定會折壽。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宏麟指出,據研究,若糖化血色素、血壓、血脂都能控制達標,沒有蛋白尿、不抽菸,不僅整體死亡率與非糖尿病患相去不遠,發生心肌梗塞與腦中風的機率甚至比常人更低。 當個案受到良好照護,不只是壽命、生活品質可與一般人無異,甚至更好!陳宏麟理事長解釋:「畢竟一般人並不像糖尿病病友會定期就醫與追蹤。」 糖友照護未必要去大醫院?!李洮俊理事長強調,慢性病照護絕不是醫療為主,「病人自我照護管理」才是重中之重!以病人為中心,讓病友自己了解並找到最適合的生活模式。 基層診所對於糖尿病友來說,距離近、就醫方便,具有可近性的優勢,能助穩定控制。也具有周全性,為病友持續提供正向、專業、持久的支持。同時還具有協調性,一旦發現糖尿病友有大小血管疾病、併發症等問題時,除了上下轉介,目前還有橫向連結,可以適時適切地轉介。 去污名化!糖尿病「免拍謝」。除了滿足醫療需求,「去污名化」對於糖尿病照護也非常重要。糖尿病可能因「尿」字等因素遭到污名化或受異樣眼光,許多病友罹患糖尿病不好意思講、甚至躲起來打胰島素,這也間接影響照護成效。陳宏麟理事長解釋,糖尿病其實就是個血糖過高的疾病,了解疾病本身、支持糖友,更有助照護!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延伸閱讀:.糖尿病7大飲食禁忌!這些食物不要碰,進食3口訣有效減緩血糖上升.糖尿病怎麼有效控糖?專家曝扭轉關鍵時刻,3撇步+9種食物幫控糖.糖尿病不能喝含糖飲料!盤點「8種糖友能喝飲料」,有助血糖控制
-
2023-09-26 焦點.健康知識+
我有服用慢性病用藥,麻醉前禁食是否也不能吃藥?麻醉必知關鍵問題,5狀況不適合
Q1:為什麼在檢查麻醉前都必須要禁食空腹? A:從結構上來說,我們的口腔到咽喉之後,分成兩條路:一是讓食物走,經過食道通往胃;另一邊讓空氣走,從氣管通到肺。進食和呼吸的通路在咽喉以上是相同的,咽喉以下才分開。當進食的時候,口腔和咽喉會有一系列的吞嚥動作,讓食物正確地進入咽喉下方的食道,而不是跑去氣管;若食物不小心走錯方向跑到氣管去,便會引發身體保護性的咳嗽反射,這個反射相當強烈,能迫使我們將東西排出。相信你我都有這種嗆到、咳嗽的經驗。 在接受麻醉的時候,不僅意識改變逐漸睡去,保護性的反射也一樣會被抑制而消失,此時若有異物跑到氣管,我們無法把它咳出,將使呼吸道暴露在很大的危險之中。這時候若胃裡又有食物,很可能會因嘔吐或逆流跑到咽喉,再進入氣管之中,跑到肺部,造成致命性的併發症「吸入性肺炎」(aspiration pneumonia)。 吸入性肺炎的嚴重程度與吸入異物的量及其酸鹼程度息息相關。吸入異物的量愈多、愈酸,造成的發炎愈嚴重。胃液就是種極酸的物質,因吸入胃液而造成的肺炎是相當嚴重且危險的狀況,據統計,吸入性肺炎的死亡率將近30%,不容輕忽。 禁食空腹的目的就在於,讓我們在麻醉前有充分的時間讓胃把食物都消化、排空,避免嘔吐,甚至造成吸入性肺炎。一般而言,成人胃排空需要8小時,也因此病患會被告知在手術前一晚12點後要禁食,隔天早上才能順利進行麻醉。 事實上,可能造成吸入性肺炎的狀況不只麻醉,有許多會改變意識的病況,如中風、癲癇痙攣、腦部病變等等情況,都存在著相同的危險。此外,如孕婦、肥胖者、有腹水的病患等,因其腹部壓力大,更容易擠壓胃部造成嘔吐,這些族群的風險更高,必須要更加注意禁食的狀況。 在麻醉前如果不小心吃了東西,一定要誠實告知醫護人員,千萬不要冒著吸入性肺炎的危險,此舉得不償失! Q2:我有服用慢性疾病用藥,麻醉前禁食空腹時,是否也不能吃藥?A:台灣的就醫環境相當便利,民眾的疾病和不適都能獲得適切的診治。對於常見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等,都需要與醫師配合,規律服用藥物並回診,才能穩定控制病況,這除了醫護人員的照護以外,病人的配合度以及服藥的順從性也扮演著舉足輕重的關鍵。 配合醫囑規則服用藥物,能讓藥物治療濃度穩定有效,對於疾病的控制才有幫助。若您有慢性疾病用藥,請您手術前繼續服用不要中斷。空腹的時段裡雖然水也不能喝,但配藥吞食的水一般不會特別限制。配藥服用的水請小口就好,不可以喝一大杯喔! 如上所述,雖說藥要繼續吃,但凡事總有例外,有兩類的藥物是必須要停用的:降血糖藥以及抗凝血劑。由於空腹已經一段時間沒有進食,若又服用降血糖藥(或施打胰島素),有可能把血糖降得太低,人會疲累,思緒無法集中,冒冷汗,視力模糊,甚至失去意識昏迷,造成腦神經傷害,相當危險。而抗凝血劑會讓血液凝集功能受阻,容易造成手術傷口處出血量的增加、止血困難,若是半身麻醉則可能導致壓迫神經的血腫出現,所以一般在手術麻醉前會建議停用。不過,抗凝血劑的停用與否還牽涉許多醫療專業考量,要斟酌服用這些藥物的病因,權衡出血的風險,調整麻醉的方式,有些人甚至還服用多種抗凝血劑(如阿斯匹靈合併保栓通),每個人的狀況無法一概而論,需要通盤考量綜合判斷。 Q3:麻醉前禁食空腹期間可以抽菸嗎?A:不說您可能沒注意到,抽菸對於麻醉的影響真的很大! 抽菸對於身體造成的危害,是持續累積的結果。抽菸會增加呼吸道分泌物,卻同時降低呼吸道的排痰能力,呼吸道阻力的增加以及肺泡的塌陷,這些狀況都將造成後續慢性的咳嗽以及肺部感染的問題。抽菸也會讓呼吸道變得更加敏感、反應劇烈,當受到刺激的時候,無論是分泌物或者全身麻醉必須要進行的插管處置,都可能導致喉頭痙攣、支氣管痙攣的風險增加。此外,抽菸會增加血液中一氧化碳的濃度,影響血紅素攜氧的能力,干擾體內氧氣供應,進而容易造成缺氧。這在一般狀況下或許不痛不癢,但若是在有缺血性心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的病人身上,影響可能就很嚴重,會促成心肌梗塞或腦中風等等的問題出現。 除了上述提到的呼吸道以及心血管方面的狀況,其實抽菸對於全身許多系統都有影響,也增加了罹癌的風險。抽菸也會影響微血管循環,讓手術之後的傷口癒合不易,造成感染。 因此,手術麻醉前空腹的時段,是不可以抽菸的。 其實,不論是否要接受手術麻醉,為了您的健康著想,都該儘早戒菸! Q4:請問有呼吸道感染的狀況,譬如得過新冠肺炎,適合做無痛腸胃鏡嗎?A: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延燒至今已經三年,最大的影響就是對健康造成的危害。就現在流行的病毒株而言,除了少數高風險族群仍可能演變成重症以外,大多數人感染後症狀都相對輕微,一般會以呼吸道症狀(咳嗽,喉嚨痛,聲音沙啞,鼻塞,流鼻涕)、全身性症狀(發燒,疲倦,全身無力,味嗅覺異常)以及腸胃道症狀(腹痛,腹瀉)為主。若非得力於家用快篩試劑的幫忙,光從症狀來看,有時很難區分究竟是一般感冒、流行性感冒、或者是新冠肺炎。 若要接受無痛腸胃鏡檢查,將進行全身麻醉,而身體在麻醉的狀態下,呼吸功能會受到顯著的影響:在藥物的作用之下,呼吸潮氣量變小,氣體交換的效率逐漸變低;肌肉放鬆,橫膈往頭側位移,造成功能性殘氣量(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減少,呼吸道肌肉張力下降也易造成肺擴張不全,肺泡塌陷,進一步影響血液氧氣的交換。麻醉使呼吸道阻力增加,呼吸道容易阻塞,排痰功能也下降,痰液的蓄積較容易造成後續出現發炎及感染。 整體來說,麻醉對呼吸功能的影響很大,可能造成的缺氧以及肺炎等問題都是麻醉醫師高度重視的狀況。也因此有呼吸道感染狀況的民眾,進行麻醉的風險相對升高;若非有緊急的醫療需求,都建議必須等到病況穩定後再進行麻醉處置。 其實比起新冠肺炎,臨床上更常遇到一般感冒的狀況。相同的,若非有緊急醫療需求,必須將麻醉檢查時間延後,一般而言有下列狀況就不適合麻醉:5狀況不適合麻醉1. 發燒超過38°C2. 明顯咳嗽3. 分泌物量多且濃稠:如鼻涕量多,咳嗽有濃黃痰4. 呼吸音異常5. 疲勞倦怠沒有胃口等全身性症狀 一般會建議在症狀緩減之後的1〜2週再安排麻醉檢查或手術,以避免呼吸道併發症的出現。【本文轉載自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好心肝雜誌》第103期(2023-07-18出版),原文連結 】 (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6-16 慢病好日子.糖尿病
慢病主題館【糖尿病】糖尿病也能吃粽子!端午節這樣吃,血糖不超「飆」
端午節將至,國人應景吃粽子過節,不過一顆粽子熱量逼近千卡,對不少糖尿病患者來說,常是「想吃又怕飆血糖」。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王治元表示,粽子含有高油、高鹹份量,無論是一般民眾或是糖友,吃太多都會對腎臟、心血管造成負擔,不過只要掌握份量,了解對血糖影響程度,糖友也可以安心吃粽子。王治元表示,粽子主要成分是糯米,一顆粽子熱量約兩碗白飯,而糯米消化時間較久,因此吃進體內後,血糖會緩升、緩降,當吃的份量愈多,血糖上升速度也較慢,高血糖持續時間更久,是一大問題。而一顆粽子熱量約八百至一千卡,以七十公斤的成人來說,一天基礎代謝率約兩千一百卡熱量,吃下一顆粽子即超過一半,若又加入栗子、排骨、蛋黃等配料,熱量相當可觀,也容易超標。王治元指出,粽子含有高油、高鹹份量,吃太多會對腎臟、心血管造成負擔,無論是一般民眾還是糖友,都要注意吃的份量,以糖友來說,建議一天吃半顆粽子即可,且需在餐前、餐後測量血糖,才能知道飯後兩小時內,粽子影響血糖的程度。腎功能正常糖友,只要掌握份量,且確實於餐前、餐後量血壓,幾乎什麼都能吃,無論是粽子、巧克力或蛋糕。早期為了控制糖友血糖,醫院端常會規範糖友一天只能吃一塊肉等,但王治元表示,現代醫療以病人為中心,不像過往禁止糖友飲食,因為每個人生活環境不同,很難適用同一標準,現在營養團隊會先了解糖友喜歡吃什麼,再加入營養概念,為糖友設計專屬飲食計畫,也因為每個人喜歡吃的東西都不同,但只要計算好份量,都有辦法執行。王治元提醒,糖友平時穩定血糖很重要,遇上單一一次的血糖波動,造成短期併發症的機會不高,不過第一型糖尿病患者需要長年施打胰島素,必須嚴格控制血糖,先前一位高齡糖友,在新冠疫情前大多自己煮、規律飲食,疫情期間不方便買菜、改叫外送,難以計算熱量,且家中無血糖機,連續吃外食數周,血糖偏高卻不自知,後續因糖尿病酮酸中毒送急診,才發現血糖飆高到300、400,十分危險。糖尿病衛教學會推出「糖尿病智慧好幫手」LINE聊天機器人,學會集結1500題常見疑問,包括聚餐如何飲酒、如何面對血糖變化、相關併發症、藥物進展等,衛教資訊經學會把關,且能夠及時回覆病人疑問,澄清錯誤觀念,不僅提供民眾正確資訊管道,影音網站還提供運動影片,加強民眾肌力訓練,目前已超過一萬多人響應。歡迎有需求的糖友一同加入「糖尿病智慧好幫手」LINE聊天機器人,獲取更多正確知識。【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3-05-28 醫療.新陳代謝
健保大數據:糖尿病患60至69歲最多 共病第一名為高血壓
【本文重點】台灣糖尿病患者超過200萬人,每年增加2.5萬人,但糖尿病前期症狀不明顯,需透過定期健檢才能察覺,建議家中備有血糖機定期測量。運動頻率要高於一般人,每周建議運動150分鐘以上,飲食控制則要注意澱粉含量、進食順序,建議選擇糙米、紫米等非精緻澱粉類食物,盡量減少喝手搖杯、果汁等高糖飲料,並避免飲用含糖的無糖珍奶、拿鐵等飲料。--by ChatGPT隨著國人飲食高糖、缺乏運動、肥胖等因素,依衛福部健保署最新統計,111年罹患糖尿病人數高達256萬8,409人,正式突破250萬人大關。糖尿病患若未及早控制血糖,恐引發各種併發症,造成截肢、永久失明或終身洗腎。本期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深入分析糖尿病患健保就醫數據,說明糖友治療現況,提醒民眾注意糖尿病危機。糖尿病是國人常見慢性疾病之一,健保署長石崇良說,糖尿病常會發生微小血管併發症,如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等;血糖太高還會引發末梢神經病變,造成腳趾發麻;同時也會降低免疫力,延遲皮膚傷口癒合,尤其是腳部。為照顧病患,糖尿病醫療費用支出多年來排名健保第三名,111年花費約402億點,而糖尿病腎病變是導致末期腎病變的主因,未來將朝慢性病整合管理,妥善治療及追蹤病人。提高共病管理照護費,一次就診,完成糖、腎追蹤管理。石崇良說,健保自民國90年推動糖尿病給付改善方案,100年再推動初期慢性腎臟病醫療給付改善方案,除原有論量計酬外,額外提供管理照護費及品質獎勵金,鼓勵醫療院所建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整合性照護模式,透過連續性定期檢查、檢驗、衛教及追蹤的管理模式,妥善治療病人,提高醫療效率及整體照護品質,以減緩病程及減少併發症,該方案均已納入健保支付標準。而為考量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具多項共同風險因子,健保署目前已整併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方案為「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提高共病者的管理照護費,糖尿病合併初期慢性腎臟病共病病人於同一次就診中,完成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追蹤管理照護。衛福部推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三方協力做好慢性病防治。「糖尿病、腦血管疾病、心臟病、高血壓等與代謝症候群密切有關。」石崇良表示,衛福部於111年起開始推動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由國健署發展代謝症候群標準及防治策略,醫事服務機構找出代謝症候群患者、協助個案追蹤管理,相關個案追蹤管理相關費用則由健保支應,透過健保署、國健署及醫界三方協力合作,達到慢性病防治目標。石崇良說,健保署95年全面進行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計畫,參加的基層診所需進行初級健康照護及慢性病管理、設置24小時諮詢專線提供健康照護建議,進一步減少民眾不必要就醫需求,並加強基層與醫院合作。未來將擴大應照護族群,以家醫計畫為最基礎,增加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個案納入,未來逐步將糖尿病、初期慢性腎臟病、糖尿病合併初期慢性腎臟病等照護與家醫計畫整併。參考世界治療指引,持續引進新藥、減少心腎病變。於糖尿病用藥政策方面,石崇良指出,糖尿病口服降血糖藥時,若合併腎功能不佳,一旦藥物使用過多常造成腎臟負擔,即需要調整藥物劑量。健保署會持續參考世界糖尿病臨床治療指引及相關研究,引進更為有效、具器官保護效果的糖尿病新藥,除了血糖控制外,也可減少後續心腎病變,對第二型糖尿病患相當重要。但石崇良說,糖尿病為長期需要治療的慢性病,患者人數眾多,健保給付會一併考量相關用藥成本效益、財務衝擊、預算可支應性、治療指引及病人特性等,且持續請相關醫學會提供意見、臨床文獻及財務影響等資料後,依程序研議納入給付優於傳統糖尿病藥物的新藥。糖尿病患60-69歲最多,共病第一名為高血壓。衛福部健保署統計,近五年來,糖尿病患就醫人數逐年上升,自107年到111年增加31萬4,830人。即使新冠疫情期間,民眾多不敢到醫療院所就醫,但糖尿病患就醫人數仍持續增加,且糖尿病患者常有高血壓、高血脂、缺血性心臟病、慢性腎臟病等共病,危害整體健康,特別是糖尿病好發於中壯年及年長者,值得大家關注。好發族群為中壯年及年長者,男略多於女。依健保署統計,糖尿病就醫人數107年225萬3,579人、108年234萬4,720人、109年241萬8,430人、110年249萬2,851人、111年256萬8,409人,分析這四年間,就醫人數上升幅度達14%。健保署醫務管理組專委陳依婕說,疫情期間,病患就醫人數持續增加,除有少數新增患者外,因糖尿病為慢性疾病,病人仍需回診追蹤,較不受疫情影響。進一步分析發現,糖尿病患者好發族群為中壯年及年長者,年齡分布於50至79歲,111年統計發現,50至59歲為49萬7,229人,60至69歲78萬8,573,70至79歲為60萬3,780,其中60至69歲為患病高峰,另就性別分析,男性略多於女性。90歲以上超過5萬名患者就醫,穩定控制仍可高壽。糖尿病的高齡患者就醫人數仍維持高檔,陳依婕說,糖尿病為慢性疾病,好發原因可能受飲食、運動等多重因素影響,而包括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病,也都是中壯年、高齡長者居多,目前健保在照顧、追蹤糖尿病人的措施相當完整,同時也延長了病人的壽命,所以很多糖尿病人只要按時服藥、控制病情,都可以維持得不錯,111年數據顯示,90歲以上還有5萬4,073名患者就醫。陳依婕表示,糖尿病患者常伴隨共病,111年256萬多名糖尿病就醫患者統計中,共病第一名為「原發性高血壓」,達127萬3,911人,也就是說,高達近五成糖尿病患同時有高血壓;共病第二名為「高血脂症」,有73萬8,447人,第三名為「混合型高血脂症」68萬1,902人,其餘共病還有純高膽固醇血症、痛風、泌尿道感染症、慢性缺血性心臟病及慢性腎臟病等。心臟內科及腎臟科就醫者不少,顯示心腎共病常發生。從107至111年糖尿病患1至12月就醫人數分布,陳依婕說,每年除2月受農曆新年影響,就醫人數較少外,其他月份就醫人數相當平均,原因是糖尿病患多規律回診治療及追蹤。其中最常就醫科別前五名,分別為內分泌科、家醫科、內科、心臟血管內科及腎臟科,病人在心臟內科及腎臟科就醫的人數多,由此可見,糖尿病常合併心臟或腎臟疾病。至於糖尿病患的就醫習慣,健保署111年統計,基層診所為978萬1,654人次最高,其次為區域醫院的850萬2,935人次、醫學中心606萬1,361人次及地區醫院561萬3,477人次,顯見糖尿病人習慣到住家附近的基層診所就醫。非胰島素藥品使用,遠高於胰島素注射。糖尿病治療藥物方面,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科長杜安琇表示,就健保署111年統計,健保給付的糖尿病治療用藥申報情形,藥費達191.7億元,使用人數為224萬3,665人,包括胰島素藥品共收載29項,使用人數為49萬2,982人,申報藥費為43.3億元;非胰島素藥品包括二甲雙胍類、DPP-4抑制劑、SGLT2抑制劑、腸泌素等,共約400項,使用人數達214萬5,474人,申報藥費為148.4億元。杜安琇說,非胰島素藥品使用人數高於胰島素藥品,可能原因是胰島素是以注射為主,民眾多不喜歡打針,而非胰島素藥品以口服藥居多,如二甲雙胍類降血糖藥物「metformin」為第一線用藥,使用時間最久,該款藥物使用人數高達120萬5,309人,為所有非胰島素藥品中,使用人數最多。近年來,隨著藥物推陳出新,包括DPP-4抑制劑、SGLT2抑制劑也備受關注,相關用量也開始上升。杜安琇指出,DPP-4抑制劑使用人數為51萬8,494人、SGLT2抑制劑為32萬5,861人,申報藥費為22.3億元及20.7億元。口服藥物多元 部分糖友需合併多款使用糖尿病患者用藥方面,彰化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杜思德說,二甲雙胍類藥物為糖尿病第一線用藥,使用病人多,藥品用量大。但隨著糖尿病病情進展,嚴重時可能已無法採用單一種藥物控制,而必須合併多款藥物,目前可以選擇的藥物非常多,醫師會依病人實際需求開立。杜思德指出,近年來,若糖尿病患糖化血色素大於7.5,可以多重用藥時,常合併使用排糖藥(SGLT2抑制劑),該藥物具有心、腎保護功能,且一天服用一顆,服藥後也不會低血糖,使用非常方便。另經常使用的降糖藥(DPP-4抑制劑)服藥後也無低血糖副作用。「雖然胰島素為針劑,但相比20多年前,現在要病人打針已簡單許多。」杜思德表示,糖尿病口服藥物多元,讓胰島素用藥比例確實降低,但若糖尿病患對口服藥物反應不佳,還是須施打胰島素。隨著醫療院所積極衛教,病人對糖尿病的認知愈來愈清楚,「知道為何而戰」,只要和病人好好說明,病人為了控制病情多願意配合。111年糖尿病患門診就醫人次10大院所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5-28 醫療.新陳代謝
為何打胰島素治療糖尿病如此重要?醫:容易發生併發症、加速胰臟功能惡化
【本文重點】胰島素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最佳方式之一,但台灣接受胰島素治療者不到兩成。胰島素是體內不可或缺的荷爾蒙,口服藥無法完全取代。當口服藥效果不佳、糖化血色素超過7.5%,就要考慮胰島素治療。一旦錯失治療時機,發生併發症,加速胰臟功能惡化。高齡化社會獨居糖友多,需要社區資源協助。--by ChatGPT胰島素發明已經一百年,至今仍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最佳方式之一,但台灣接受胰島素治療者不到兩成。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糖尿病中心主任陳榮福指出,在診間觀察,仍有兩成患者應施打胰島素但抗拒接受治療的病人,有些糖友甚至需要長達五年的遊說期。病情控制不佳,會產生大小血管病變,導致洗腎、視網膜病變等重大傷害。胰島素是穩定控糖的關鍵,口服藥無法完全取代。胰島素是體內不可或缺的荷爾蒙,由胰臟β細胞分泌,在正常的情形下,進食後胰臟β細胞會加強分泌胰島素,讓更多的糖分進入細胞內轉換成能量。但當胰臟做工太累,胰島素分泌不足或發生阻抗,就會讓血糖控制不穩,漸漸的導致糖尿病。因此,當身體的胰島素不足時,就需額外給與,這就是糖尿病人為何要接受胰島素治療的重要原因。胰島素是身體的好朋友,也是必需之物,即使至今有很多口服降血糖藥上市,仍然沒有一種口服藥可以完全取代胰島素治療。陳榮福指出,100年前醫界開始萃取出胰島素,進行糖尿病的治療,後經基因工程的技術成為患者的必需藥物,是治療上的「神主牌」,這就是為何很多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最後仍得回頭使用胰島素的原因。當口服藥效果不佳、糖化血色素超過7.5%,就要考慮胰島素治療。近年糖尿病治療有很多選擇,陳榮福觀察,早年醫學中心接受施打胰島素治療者可以達到三成,但近年不及兩成,在治療多元的情形下,糖友們的糖化血色素(HBA1C)小於7%的比率雖然有稍微增加到三至四成左右,但比起歐美國家五成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的狀況,仍有一段差距。臨床上醫師會評估患者,若已使用2-3種口服藥或合併使用腸泌素,血糖仍控制不佳,糖化血色素在7.5%以上,就必需考慮接受胰島素治療。陳榮福在診間觀察發現,約有兩成的患者應該打胰島素但拒絕接受,原因是害怕打針及對胰島素錯誤的認知,將它貼上標籤,醫護平均得花兩年的時間說服患者接受胰島素治療,有些甚至花上五年的時間。一旦錯失治療時機,發生併發症,加速胰臟功能惡化。錯失治療的時機,會增加產生併發症的機會,實際上,這會加速胰臟功能的惡化,讓正在使用的口服藥效果愈來愈差,接受再多口服藥都達不到控糖的標準。最糟糕的狀況是,糖尿病對大小血管的傷害,傷及腎臟、眼睛及心血管,洗腎、失明、中風、心臟病都是惡化後的併發症。民眾會不會接受胰島素,醫病間建立信任關心很重要,尤其衛教師的功能相對重要,陳榮福認為,患者沒有心理準備接受「打針」這件事,加上注射胰島素需要有技巧,家庭系統支持愈強,接受度愈高。另外,醫護團隊的衛教做得好,減少患者及家屬的心理障礙,注射胰島素的比率也會增加。糖尿病是需要長期治療監控的疾病,產生的併發症擴及全身,兼顧方便及治療有效性是未來醫學發展的重點,也因此混合劑型的治療是趨勢。而民眾現在應把血糖控制好,照顧好自己,將來才有可能享受更先進的治療。高齡化社會獨居糖友多 需社區資源協助台灣邁入高齡社會,65歲以上長者已佔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以上,且獨居人口愈來愈多,由於糖尿病的治療需要家庭支持,在邁向高齡化社會時,問題開始浮現。陳榮福表示,65歲以上糖友已占28%,約有16萬到20萬人口,患者老化是趨勢,若家庭支持系統薄弱或獨居者,怎麼協助患者接受胰島素治療會是很大的公衛問題。有些長照中心提供血糖監控,是否可以協助設立「駐點代打」,或社區藥局可以怎麼協助患者治療,這需要政府介入幫忙。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5-28 醫療.新陳代謝
血糖多少要打胰島素?打針會讓腎壞掉?胰島素要打一輩子嗎?
【本文重點】糖尿病患者對於施打胰島素針劑多有排斥,但胰島素在血糖控制中扮演「救援」、「強化」和「補充」角色,是維持正常生活的必需品。只要規律用藥、飲食控制、多運動,也許能延緩胰島素注射時間且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糖尿病患者應注意規律回訪,如發現大小血管病變,及時治療,更能延緩病情惡化,避免併發症的出現。--by ChatGPT「我的病情有這麼嚴重嗎?不能只吃藥,一定要打針嗎?」絕大部分糖尿病患在被告知「必須考慮施打胰島素」時,態度幾乎一致,均相當抗拒,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秘書長陳敏玲表示,在糖尿病治療上,胰島素扮演三種角色,分別為「救援」、「強化」和「補充」角色,其中救援和強化的目的為「及早血糖控制好,避免日後難照顧」,可視為控制血糖的最佳選擇,糖友無須排斥,只要規律用藥、飲食控制、多多運動,仍有機會「停針」。胰島素是人體必需荷爾蒙,控制血糖的守門員。對於糖友排斥、畏懼施打胰島素針劑,陳敏玲整理出最常聽到的六大提問及迷思,首先為「自己病情真有這麼嚴重,需要打胰島素?」,再者「擔心這一打就是一輩子的事情」、「每天打針,想起來就痛。」、「打針比吃藥麻煩」、「現在打針,是不是過一段時間就必須洗腎?」、「打了之後,是否容易低血糖?」。胰島素為人體的一種荷爾蒙,由胰臟β細胞所分泌,負責掌管體內糖分儲存到肌肉或脂肪的主要管道,讓升高的血糖降回正常值,可以說是人體控制血糖的守門員,為正常存在的內分泌。在正常情況下,吃東西時,胰臟加強分泌胰島素,以帶動更多的糖分進入細胞內,轉換成能量。在非進食情況下,則會維持基礎量分泌,陳敏玲說,「胰島素是一種人體必需的荷爾蒙」,不用將它視為可怕的東西。糖友胰島素分泌量剩五、六成,隨老化遞減。一般來說,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分泌狀況都不好,平均分泌量僅剩健康時的五、六成,且隨年齡老化,分泌量逐年遞減2%至3%。陳敏玲表示,如血糖數值始終控制不佳,糖化血色素超過9,高血糖情況嚴重,而體內的胰島素細胞所剩不多,口服藥物效果又不理想,就只能靠「外打」,以維持正常運作。儘管胰島素是人體原有的內分泌,在治療上也扮演著重要角色,但絕大部分病友一聽到必須施打胰島素時,仍是面有難色,不少人先試用偏方,等到病情惡化之際,才不得不乖乖回到醫療院所打針。台灣糖友施打時間晚,器官長期「浸泡在糖水中」。據統計,歐美先進國家的糖尿病患者中,約四成透過胰島素施打,穩定病情,相較之下,台灣糖友對胰島素針劑的接受度明顯偏低。陳敏玲表示,與國外相較,台灣糖友平均接受胰島素針劑治療的時間延後了六至七年,在這段沒有扎針的期間中,看似擁有較好的生活品質,但全身多處器官彷彿浸泡在糖水中,血糖黏在血管中,導致其硬化,百病叢生。最常見的是,眼睛黃斑部病變,視力愈來愈差,而體內大小血管功能不佳,腎臟功能逐漸惡化,而心臟血管、腦血管,以及神經組織也會出現病變,最後就是導致全面性崩潰,只剩洗腎一途。針劑作用快速,讓胰臟獲得喘息,預防嚴重併發症。陳敏玲強調,對於血糖嚴重超標的第二型糖友來說,在醫師評估建議下,先使用胰島素,可讓胰臟獲得喘息,進而改善病情,更快讓血糖穩定。此外,針劑作用直接、快速,更能有效預防嚴重併發症。陳敏玲提醒,糖友務必規律回診,持續監控病情,每三個月監測一次糖化血色素,每年接受腎功能、視網膜病變與足部等併發症檢查,如發現大小血管病變,及時治療,延緩惡化。破解胰島素迷思Q:打了針就停不下來,腎臟也會因此壞掉?陳敏玲表示,不管使用哪一種治療方式,只要妥善控制血糖,就能維持更久的腎臟功能,並延緩高血糖傷害腎臟的速度,而打胰島素又是最能快速控制血糖的方法。Q:每天打針很痛,想到就害怕?許多糖友怕打針,陳敏玲說,胰島素空針針頭極細,施打時痛感相當低。且前國內已引進每日注射的長效型胰島素針劑,即使偶爾錯過施打時間,藥效可達42小時,除了減少打針頻率,讓血糖波動平緩,且低血糖風險極低。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5-17 焦點.杏林.診間
奉獻糖尿病防治半世紀,台大前院長戴東原辭世!7、80歲都還在行醫,熱情從未退
【2023/05/16編註】國內糖尿病醫學領域大老、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名譽董事長戴東原,今天(16日)上午8時於睡夢中過世,享壽84歲。戴東原也是第27屆醫療奉獻獎個人獎得主,《元氣網》帶大家回顧這位奉獻糖尿病醫學防治半世紀的醫者,專訪當年78歲都沒打算「退休」,對醫療志業的熱情從未退燒!【相關新聞】台大前院長戴東原今晨辭世 一生致力糖尿病、家庭及老人醫學27屆醫奉獎/戴東原推動糖尿病防治 長年守護貧病弱勢【記者鄧桂芬╱專訪 圖╱杜建重攝影、戴東原提供,原文刊載於2017-09-06聯合報】記者在約訪時間提前抵達台北仁濟院,總院長戴東原還埋頭在辦公桌前工作,三點一到,準時開門親切迎接。提及醫療工作,行醫已逾半世紀的他雙眼發亮、講話中氣十足,看不出高齡78歲,更沒打算何時「退休」,只笑著拋出一句:「樹欲靜而風不止。」道盡他對醫療志業的熱情從未退燒。冷門新陳代謝科 愈研究愈有興趣戴東原非生於醫師世家,父親是法界人士,在台灣大學法學院執教,後轉任司法院服務,但已故的外公張山鐘是屏東縣萬丹鄉名醫。戴東原說,外公在古厝開診所,因醫術高超,病人把外公當神崇拜,診所門庭若市,每天至少有200位病人就診,還有民眾相信舀取古厝院內的井水配藥吃,病很快就能痊癒。這讓每次放暑假到外公家玩的他,留下深刻印象,高中畢業前夕,獲保送台大醫學院的機會後決定從醫,不追隨父親,一路走到現在。戴東原奉獻糖尿病醫學防治將近半世紀,不過選擇走新陳代謝專科,並非他最初的興趣。戴東原說,他在台大醫院當總醫師時,對心臟科及胸腔科很有興趣,當時恰巧有一位新陳代謝科教授請他協助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研究,他心想「既然老師看得起,就當跑腿吧!」並且因緣際會到日本參加泛亞洲國際糖尿病研討會,也是他首次參加國際型會議,才激起他對新陳代謝科的興趣。但當時新陳代謝科算冷門科系,醫學研究不多,對糖尿病的處治也有限,有同儕笑他選新陳代謝科是為了讓日子比較好過,「但不是這樣啦,有心學習的話,愈深入研究就愈有興趣。」這也是為什麼他42歲開始投入醫院行政工作後,還堅持在第一線看病、做教學研究的原因之一,「不動手會癢啦!」他大笑。啟動共同照護網 照顧弱勢獨居者戴東原曾任省立桃園醫院副院長、成大醫院院長、台大醫院院長,2003年自台大退休後,短暫到國衛院服務兩年。之後,台北仁濟院董事長邀他出任台北仁濟院院長。在台北仁濟院服務至今12年,戴東原除了行政工作,也替病人看病,啟動「糖尿病共同照護網」,鼓勵三名護理師報考糖尿病衛教師,組成專業糖尿病衛教團隊。再加上他接下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職,經常下鄉替民眾衛教或進行家庭訪視,足跡踏遍全台,最遠去過澎湖。戴東原說,糖尿病防治經多年推廣,民眾認知仍有限,不清楚血管或神經受損等併發症與糖尿病相關。以仁濟醫院為例,位處萬華區,是台北市老年人口最多、平均收入最少的地方,國小後就失學的民眾占了五成,因對慢性病沒概念,藥袋上的囑咐看不懂,服藥還會自行中止或減量,飲食與運動也難配合。尤其萬華的獨居長者特別多,施打胰島素有時劑量拿捏不準,「長輩不怕,但我們卻緊張死了,擔心他發生意外。」不過只要控制得宜,了解飲食的醣類代換,只要認識七到八成,糖尿病就能獲得不錯控制。開辦「身心活化站」 無所不教「為教居民識字,我撩落去(台語)了!」戴東原10年來在仁濟院開辦「身心活化站」,創立「生活文字班」,請講師免費教民眾識字,有時學看交通號誌,有時學看歌曲歌詞,邊唱歌邊學,讓民眾能順利搭公車或捷運到醫院看病及辦手續,到銀行寫金額時,也不會再把國字「大寫」誤認是將阿拉伯數字寫大。他擔心民眾不知道「身心活化站」是什麼、什麼時候招生,特別請院內的社會服務室同仁走進社區「拉客」,不分年齡及經濟能力,有興趣的街友也很歡迎,希望民眾多識字,增加自我生活功能。身心活化站也提供高齡者體適能訓練、傳承藝術、音樂活化大腦、樂活學3C等課程,希望預防長者失能失智或延緩病情,並增進長輩的社會參與。此外,仁濟醫院糖尿病共同照護網每個月最後一個周六上午,也會舉辦「克糖對話」,10年來每場均由戴東原親自主持,聘院內外專家及同仁進行專題演講,預留時間和病友進行雙向溝通。有時演講內容還會超過糖尿病衛教範圍,例如教導民眾如何促進呼吸、骨骼與關節的健康、預防跌倒等。「一步一步慢慢教,對病人一定有幫助。」戴東原說,他看病、做教學研究、做行政工作、做慈善救濟,每天工時10小時起跳,下班後腦筋還要繼續動。但每天這麼忙,必須忙得有意義,這不是要受到多少表揚或得到多少獎狀,而是一定要為大眾服務、幫到病人的忙,否則就只是「無頭蒼蠅」。看診耐心解說 讓病人感受誠意戴東原說,醫師要具備誠心、耐心與細心,病人會知道你的誠意。他看一名病人平均8分鐘,醫囑會手寫標示「1、2、3」講清楚,一旦發現病人不懂,一定會請衛教師再花15分鐘以上詳談。有許多病人多年來和戴東原合作得很好,例如有一名60歲老病人,從28歲確診第二型糖尿病後就看他的診,每天按時服藥、節制飲食,幾乎每天爬山當運動,雖曾置換人工膝關節,改換健走當運動,糖尿病史32年來保持零併發症,令他十分欽佩。戴東原因曾到國衛院服務二年,減少門診次數,有病人一時找不到他。當他到仁濟醫院服務時,回鍋的病人向他說:「醫師我找你找得好苦啊!」讓他很感動。戴東原行醫51年來都和糖尿病友在一起,聽過許多的飲食與運動課程,讓他「萃取」一套養生方式。戴東原說,他因椎間盤突出曾接受復健治療,且上了年紀也不能做太激烈的運動,只要下班有空,一定會去家裡附近的學校操場走路,走完回家再加上一點體適能運動。前一陣子因天氣太熱,他選擇在家開冷氣繞著客廳走路,「雖然說來有點糗,但一定要動啊!」此外,戴東原也曾是一名癮君子,25年前的某天,他看診的倒數第二名病人,一邊抽菸一邊走進診間,他念病人「看病還抽菸?菸抽完再進來!」結果他看完最後一位患者後,放鬆得拿菸出來抽,卻被上一名病人看到,大喊「醫師你也在抽菸啊!」讓他覺得很糗,卻也痛下決心戒菸,好好保養身體。因應長照政策 規畫未來藍圖戴東原說,他接受最多考驗的就是從事行政職務,尤其是成大醫院營運前,為了籌備教學人力,借用台大醫院景福館二樓一半空間做教室,請台北的醫學中心教授就近教學,一方面安頓醫學生,一方面策畫醫院開張,還要晉用人力及採買設備,壓力很大,回家次數少之又少。「還好當時四、五十歲,比較有幹勁啦!」因應國家推動長照政策,戴東原已規畫仁濟院未來藍圖,除了擴展現有的食物銀行、獨居老人送餐、老人關懷與急難救助服務,還要再辦食堂、居家服務與居家復健。至於已提供有十年的居家護理及居家醫訪服務,去年一年服務了2200人次,希望未來兩年內服務人次增加到3000,再逐步提升到7500人次。戴東原說,很多人笑他,七、八十歲了還要策畫醫療及社服事業,太太也會抱怨他把工作當娛樂,孩子也曾埋怨成長階段沒有他的陪伴,「但這已經是習慣了,且到了我這把年紀,也不會再去計較工時和待遇。」「老實說,有一點功夫的人,很少沒在做事的。」戴東原說,他還會繼續工作一段時間,為推展長照來努力,到了該休息的時候,才會停下腳步告一段落。【27屆醫奉獎】戴東原熱情投身醫療工作 孫女盼爺爺早點回家【記者羅真/即時報導,原文刊載於2017-09-23聯合報】有一群人,長年在有需求的角落默默為病人付出,被社會看見時卻彎腰不居功,屬台灣最美風景。衛福部今舉辦第27屆醫療奉獻獎頒獎典禮,奉獻糖尿病醫學防治將近半世紀,台北仁濟院總院長戴東原是個人獎得主之一。戴東原曾任省立桃園醫院副院長、成大醫院院長、台大醫院院長,2003年自台大退休後,短暫到國衛院服務兩年。之後,台北仁濟院董事長邀他出任台北仁濟院院長。在台北仁濟院服務至今12年,戴東原除了行政工作,也替病人看病,啟動「糖尿病共同照護網」,鼓勵護理師報考糖尿病衛教師,組成專業糖尿病衛教團隊。他接下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職之後,經常下鄉替民眾衛教或進行家庭訪視,足跡踏遍全台,最遠去過澎湖。「每次去爺爺家,爺爺都好晚回家」,陪同戴東原上台領獎的小孫女靦腆地說。高齡78歲的戴東原,至今每日工時仍10小時起跳,他認為,人生得忙得有意義,一定要為大眾服務、幫到病人的忙。 (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4-27 醫療.新陳代謝
「這行為」易讓血糖失控!醫醒提把握3時機打胰島素控血糖
糖尿病病友要留意,胰島細胞一旦工時過長、過度耗竭,小心影響胰島素分泌,造成血糖更失控!「胰島素是鑰匙,可以打開門讓血糖被身體吸收。」行一昌勲診所院長、國防醫學院醫學系內科學科副教授謝昌勲表示,體內胰島素分泌與血糖控制有關,胰島素由胰島細胞所分泌,當食物葡萄糖進入血液成血糖,胰島素可讓血糖進入細胞,器官就不會泡在糖水而引起傷害。一旦胰島素出現阻抗性或分泌不足,胰島細胞損耗更嚴重,胰島素分泌也會更吃力,長期下來,血糖控制更困難,心肌梗塞、腦中風等糖尿病併發症風險也會上升。謝昌勲觀察到,當高血糖引發糖尿病的吃多、喝多、尿多、體重減輕「3多1少」症狀時,有些人會喝含糖飲料解渴,導致胰島細胞工作加重,血糖控制不理想,並且愈喝愈渴,形成惡性循環。當胰島細胞的功能逐漸衰退,胰島素分泌、功能不盡理想,此時最迅速、有效的改善方式就是注射胰島素。謝昌勲指出,由於人體本身就會分泌胰島素,這種成分相對安全,外國科學家大約一百年前便發明注射型胰島素藥物,安全性已受認可。打胰島素會讓糖尿病病情加重?部分糖友有迷思,以為注射胰島素會讓糖尿病病情加重。謝昌勲表示,注射胰島素並不會導致病情加重,反讓胰島細胞獲得喘息機會,帶來「穩定血糖」、「減少胰島細胞過度耗竭」與「保護胰島細胞功能」三大好處,胰島細胞也得以活存,繼續發揮作用。謝昌勲提醒,當糖友出現以下三種情況,就要考慮注射胰島素控制血糖,能盡快減少高血糖傷害,搭配飲食控制、規律運動,血糖控制就會更順利。3情況應考慮注射胰島素控血糖1.即便使用三種以上的降血糖藥物,糖化血色素(HbA1C)超過7%。2.病友初診斷時,糖化血色素(HbA1C)高於9%。3.糖友已出現「3多1少」高血糖症狀。
-
2023-03-08 養生.聰明飲食
沒有任何食物可「降血糖」,但選對食物讓血糖升得慢!外食6原則控糖
沒有任何食物可以「降血糖」,吃了任何食物血糖都會上升,只是有的升得高、有的升得少,建議多吃低GI的食物,有利血糖控制。糖尿病患的飲食原則,總熱量要固定,低油低鹽,澱粉和精緻的糖分都要減少,飲食順序可先吃青菜或先喝湯,讓胃的飽足感多一點,吃的量會減少,餐後血糖上升速度會變得緩慢一些。糖尿病患外食6項用餐秘訣因為社會型態改變,現在「三餐老是在外」的「老外族」很多,聚餐或宴會的機率也高,提醒糖尿病患者要注意6項用餐秘訣,可輕鬆讓自己的血糖獲得控制,不因為外食而崩壞。1.按時吃藥遵照醫囑服藥,餐前或餐後吃藥、或打胰島素,務必按照規定。2.避免高熱量食物外食多油多炸多鹹,避免吃高油、高熱量的食物。3.多吃綠色蔬菜宴會時食物選擇很重要,多吃深綠色青菜,避免高熱量的勾芡和油炸食物,如紅燒獅子頭少吃,任何看得到的肥肉或家禽畜的皮、蹄膀熱量都非常高,盡量不要吃。4.用餐前先想想用餐前先想清楚「這餐能吃多少東西」,例如這餐只能吃半碗飯,想吃「紅蟳粉絲煲」,其中已有粉絲(冬粉),就不可再另外攝取白飯。5.婉拒別人挾菜給你參加聚餐時,盤內隨時放置一些菜,不要讓同桌的人一直挾菜給你,讓人家覺得你有在吃,免得失禮,但實際下肚的東西不要過量。6.吃火鍋少沾醬 【延伸閱讀】。飯後馬上吃水果恐害血糖飆高! 營養師認證「換1種吃飯順序」血糖更穩:蛋要在豆之後 。糖尿病不只要控醣! 營養師示警「每餐必吃1物」也會影響血糖:還愈吃愈餓
-
2023-02-15 焦點.用藥停看聽
氣喘藥不放浴室、胰島素避存車上 一次看懂藥物如何正確保存及廢棄方法
人吃五穀雜糧,難免三病兩痛,家中多會常備藥品,以防不時之需,但存放過久不免藥品失去藥效。食藥署提醒,磨粉藥品容易受潮,務必依照醫囑在期限內服用完畢。藥師也提醒,糖友有時為求方便,在車上放置胰島素,但夏天車內溫度相當高,恐讓藥品變質、影響療效。解熱鎮痛藥、感冒藥、胃腸藥、皮膚用藥、外傷用藥等各式常用藥品,或是家中長者的慢性病連續處方用藥,都是家中常見的備用藥品。面對如此多種且不同使用方式的藥品,到底該如何正確地存放?使用藥盒最多放一周藥量食藥署藥品組科長劉佳萍表示,常見的PTP包裝(泡殼包裝),是為提供藥品個別的防潮保護,因此每次服用時應壓取所需的藥量即可;藥罐容器則是在每次的使用後都應該確實地轉緊或蓋緊;至於診所提供的藥包,因藥師依據處方箋完成調劑及交付,撕開藥包後就該將其中的藥品確實服用完畢,尚未需要服用的藥包請避免提前拆開,並可以用夾鏈袋將藥包做密封防潮。若是有使用藥盒的習慣,則建議一次準備最多一周的藥量,並確實將藥盒蓋好。台北市藥師公會藥師蘇柏名表示,曾有上班族的糖尿病友,想要在上班開車上路前施打胰島素,因此將針劑存放於車內,但夏天氣溫高,車內的溫度更可能達到五、六十度,藥品就可能發生質變,若是膠囊、藥錠更可能發生融化、脆化現象。蘇柏名也說,由於藥師多會提醒患者,類固醇乾粉吸入劑使用後要漱口,長者為求方便會放在浴室內,但浴室濕氣重,讓乾粉結塊無法噴出,回診後反讓醫師認為劑量不足,影響病情診治,應將其存放於乾燥、陰涼處,避免接觸濕氣。類固醇乾粉吸入劑小知識氣喘標準治療使用吸入式類固醇,吸1年的劑量等同於1至2顆口服類固醇,劑量相當低,且經特殊設計,可以直接於肺部吸收,安全且有效,能控制過敏氣喘的發炎反應。》看更多氣喘用藥資訊家中常見藥品存放方式1.口服錠劑或膠囊:盡可能原包裝保存,建議保存期限為從開封後或調劑日起算半年內服用完畢。2.外用藥:外用藥膏在開封後可於室溫存放至多半年,且不建議分裝成小罐。藥品的外觀若出現破損,藥膏變色、變硬或發臭等,就應避免使用。3.眼用藥:眼藥水(膏)建議在開封後1個月後丟棄,部分眼藥水需要冷藏保存。4.藥水:糖漿藥水放冰箱可能會產生沉澱,建議放室溫即可,開封後當次治療期間未使用完就要丟棄。粉泡藥水依藥品不同而有所差異,請詳讀包裝說明來進行保存。5.磨粉藥品:因藥品經過磨粉後易受潮變質,建議僅於醫師開立的天數內服用,若沒服用完應直接丟棄。6.栓劑:除非特別說明應冷藏保存,請將栓劑連同藥袋放置於室溫且陰涼乾燥處儲存。若出現變質或外觀異常,則不建議繼續使用。7.胰島素:在未開封時須冷藏保存,且可放至包裝上的有效期限。若已開封或常規使用中,則依廠牌不同,通常可在低於30℃的室溫下保存4-6周。開封後塑膠袋、棉花直接丟棄蘇柏名說,許多藥罐包裝的藥品,裡面都會放有塑膠袋、棉花等乾燥劑品,有些民眾吃完藥後,會再將棉花塞回去,但其實應該要直接將其丟棄,棉花本身吸濕防潮,藥罐不斷開關下,吸了濕氣的棉化會讓藥罐內長期處於潮濕狀況,更加不利於保存,務必要留心。劉佳萍也說,一般藥品通常需存放於室溫下即可,除非藥袋或藥罐容器上有特別標示,或是藥師有特別提醒,才需要存放於冰箱冷藏(2-8度),否則保存於冰箱反而容易讓藥品受潮變質。另外,陽光直接照射或是置於濕熱的環境中,會造成藥品的變質,存放時多加留意,才能確保藥品品質。過期藥品別亂丟或倒馬桶、洗手槽雙氧水、優碘、止痛藥等家中常備藥品時常因為生活忙碌,而忘記檢查保存情形,一不慎就放到過期,但千萬不要隨意丟棄這些藥品。食藥署提醒,眼藥水、口服藥水等藥品,汙水處理廠沒有辦法妥善過濾,若傾倒至馬桶、洗手槽等處,恐造成海洋甚至環境的汙染,務必謹慎處理回收作業。劉佳萍表示,膠囊、錠狀的藥品,可以隨家庭垃圾丟到垃圾桶處理,藥物經過焚燒處理後,並不會影響環境,但如果有藥水類,如眼藥水、口服藥水等,切記「放、倒、丟」的處置原則,可取家中一些吸水物質,如衛生紙、報紙、擦手紙、咖啡渣、尿布等,放到夾鏈袋後,倒入藥水再隨一般垃圾丟棄。劉佳萍說,有些民眾會將過期的藥水直接倒入洗手槽、馬桶等處,但藥水中的化學物質,透過一般的汙水處理是無法妥善分解的,若隨著處理後的廢水排放出去,就會影響海洋生態,進而造成環境汙染。廢棄藥品處理3步驟:「放、倒、丟」藥水方面分為3步驟:1.放:將吸水物質,如砂土、咖啡渣、貓砂、茶葉、報紙等,放進夾鏈袋或塑膠袋中。2.倒:將藥水倒入袋中後確實密封。3.丟:將密封袋丟進垃圾袋隨一般垃圾焚化處理,其他藥品包裝或容器則依規定進行回收。蘇柏名則說,藥品過期或欲丟棄時,除了特殊藥品如針劑、抗腫瘤藥品、抗生素、荷爾蒙藥品及管制藥品,需要拿到醫院、社區藥局回收之外,一般居家藥品的膠囊及錠劑,可以直接丟進垃圾袋,隨一般垃圾焚化處理。食藥署提醒,民眾若有藥品相關問題,都可以諮詢藥師,藥師會說明藥品的使用與保存方式,民眾也可利用藥袋或仿單確認,清楚各式藥品的保存重點並注意藥品保存期限,另外,欲廢棄的藥品可透過「放、倒、丟」3步驟來進行處理。只要依照上述建議妥善管理居家藥品,並養成閱讀藥袋資訊的好習慣,就能共同為自身的用藥安全把關,也可以有效處理家中不必要的藥品。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1-24 醫療.新陳代謝
沒有變瘦、傷口也易癒合就不會罹患糖尿病?醫破解常見4迷思
根據衛福部歷年調查,糖尿病是國人十大死因之一,目前全國約有超過兩百萬名糖尿病患,且每年以兩萬五千名的速度增加中,對國人健康是一大威脅,且糖尿病需要長期治療、控制,若血糖控制不佳造成的併發症也不容小覷,包含:心血管疾病、腎病變、中風、視網膜病變及足部病變等,對病患生活影響巨大。 為了照顧身體,許多糖友積極尋找各種醫療知識,但面對龐大的健康資訊,糖友總會產生不少迷思,希望醫師能幫忙解惑,綜合多年病患常問的問題在此和大家分享,也希望能幫忙糖尿病患,建立正確觀念後方能得到更好的療效。迷思問題一:「罹患糖尿病應該會變瘦,但我並沒有呀!所以我沒有得糖尿病,我傷口有時都很容易癒合,所以我沒有糖尿病。」正確觀念錯!糖尿病早期多半沒有症狀,病患若沒有經過血糖檢驗是無法確診的。等到出現典型症狀,例如: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口乾舌燥、多尿、手腳發麻、視力模糊、容易飢餓或是傷口不易癒合,則都是發病較久的情況。所以如果您的一等親家屬有糖尿病史,或年齡超過40歲,或是有高血壓、高血脂、肥胖,或有妊娠糖尿病等,都應定期篩檢。設籍在台灣的成年人,40歲以上即享有免費成人健檢,每三年一次,是政府一項德政,方便又有效。迷思問題二:「打胰島素的都是糖尿病患或腎臟病患,所以打胰島素會傷害腎臟,我不能打胰島素。」正確觀念目前台灣糖尿病患打胰島素比率偏低,因不少病患誤以為打胰島素會傷害身體,其實胰島素是所有降血糖藥物中最安全之一。胰島素屬蛋白質,不能口服吃入,因為會被胃酸分解,但近年來由口黏膜吸收的新型胰島素問市,所以患者千萬別氣餒,以為終身要打針,科學何其進步,也許不到10年,我們可以看到市場有口服胰島素的生產。當病患罹患糖尿病超過6年,其體內之胰島素分泌能力只有正常人的50%,病史超過10年,其分泌能力只有正常人的10%,所以補充胰島素對病患來說是必須的,但是多數病人總希望醫師再加口服藥來控制,其實效果不佳,且增加藥物彼此之間的反應及肝腎負擔。迷思問題三:「糖尿病是胰島素過多還是過少?」正確觀念糖尿病基本上分為四種。一種是第一型糖尿病,在台灣人數很少,屬於胰島素缺乏,不打胰島素會導致酮酸中毒,甚至死亡。第二型糖尿病是胰島素有抗性,胰島素分泌亦有障礙,在台灣九成五以上病患屬於此型。該型病患因為會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來代償,所以體內分泌出來之胰島素剛開始幾年是過多的,等到多年後因代償分泌負擔而造成衰竭,就會開始缺乏胰島素,所以不是只有第一型病人才需要打胰島素。第三種是因為割除胰臟細胞,或發生胰臟炎破壞胰島細胞等原因而造成的糖尿病。第四種是妊娠糖尿病。迷思問題四:「糖尿病的藥物吃多了會傷肝、傷腎,所以能不吃就盡量不要吃。」正確觀念錯!糖尿病人又可視為三多一少(多吃、多喝、多尿、體重減輕),所以是心臟、腎臟、中風的高危險群病患,除了控制飲食外,藥物之配合與身心的調適也很重要。首先體重過重者要積極減重,運動可以使我們心情愉悅,只要每天快走30~40分鐘,即是有效之有氧運動,其他很多運動,例如:太極拳、法輪功、練氣功、游泳、走路等,也都有助糖尿病控制。即便病人不想吃太多藥,但必須著手改變生活型態才能轉變人生,而不是一昧排斥用藥。病情有輕有重,可以採取飲食及運動控制血糖,當然是最好的選擇,但很多病患會自行減藥或拒絕吃藥,甚至不治療造成很多併發症,危害遠大於藥物本身。患者一定要瞭解血糖過高之糖毒性,是高於所吃的降血糖、降血脂藥副作用,所以要控制飲食及體重、多運動,以幫助維持血糖,促使藥物劑量減輕,而不是一昧排斥用藥,造成不可逆之併發症。以下五項控制血糖的要訣,提供病人參考,相信遵循著下列要訣,糖友們都能享受健康生活。一、健康飲食、三少一高:請教醫師及營養師,依個人病情制定適合的飲食計畫,以「均衡飲食」為基礎,並注意三少一高,即少油、少鹽、少糖及高纖飲食之原則。二、規律運動:減少長時間坐著不動的生活型態,每週至少要有150分鐘的身體活動,並注意潛藏的危險,例如:跌倒、脫水等,以及運動前血糖自我監測,避免發生低血糖的情況。三、控制體重:在營養師及衛教師指導下,進行體重控制,或參加病友團體,揪團減重,以遠離肥胖及糖尿病帶來的威脅。四、規律服藥:依照醫師指示按時規律服藥,不可任意增減藥量或自行停止服藥,若治療期間有更換醫師,務必告知新的醫師服藥情形,降低不必要的藥物交錯及干擾血糖的控制。五、監測血糖:血糖值會隨著飲食、生活型態而有所變化,應養成自我血糖監控,定期正確的量測血糖,確保血糖在正常控制範圍內。(本文轉載自振興醫訊)
-
2023-01-16 醫聲.慢病防治
投票|糖尿病患共通症狀不是糖尿!醫籲正名去歧視、鼓勵就醫
您知道嗎,糖尿病患者的共通症狀竟然不是糖尿,而是高血糖。根據日本糖尿病協會日前調查,近八成受訪患者希望糖尿病更名,該協會於是發起一連串更名運動。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也呼籲「糖尿病」更名為「高血糖症」。閱讀本篇醫師論述後,邀請您在文末投票區域與我們分享您的觀點:去年(2022年)11月,筆者注意到一份網路新聞,由於糖尿病病名無法反映實際病狀且給人負面觀感,由日本專科醫師組成的「日本糖尿病協會」提出糖尿病更名的活動。在筆者40多年的糖尿病臨床治療照護經驗中,的確發現對罹患疾病的個人而言,不當的名稱,會讓部分的個人難以接受,尤其是較年輕的患者,因此會造成日後個人對自我照護的疏忽,而影響到身體健康狀況。因此也就此議題提出幾項個人看法:糖尿病原因眾多,共同表現是高血糖不是尿糖糖尿病主要是胰臟功能衰退,胰島素分泌不足或是周邊器官組織胰島素阻抗增加等原因造成血糖持續處於偏高的一種狀態,長期高血糖可能造成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疾病、視網膜病變及神經病變等併發症。其他造成高血醣的原因,目前認為可能跟免疫異常、慢性發炎、腸胃菌叢失衡、腸泌素分泌減少、升糖素分泌增加、腎臟尿糖再吸收增加,大腦食慾調節障礙等因素有關。所以造成糖尿病的原因眾多,單以糖尿病一個病名其實無法完整反映病人的實際健康情況。目前國際上針對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包括下列四項,患者符合其中一項即可診斷為糖尿病:1.糖化血色素(HbA1c)≧6.5%;2.空腹血漿血糖≧126 mg/dL;3.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第2小時血漿血糖≧200 mg/dL;4.典型的高血糖症狀(多吃、多喝、多尿與體重減輕)且隨機血漿血糖≧200 mg/dL。過去的診斷名稱負面且不符合實際診斷情形糖尿病的名稱來自於患者尿液裡出現糖分,但目前糖尿病的診斷已經不以尿液出現葡萄糖來診斷,許多患者尿液裡並未驗出糖,事實上只有當血糖過高到超出腎臟負荷時,糖分才會經尿液排出。患者共同症狀為高血糖,所以血糖檢測才是國際上診斷的標準方式,「糖尿病」這個名稱並不符合當前疾病的診斷定義。加上「尿」這個字給人不潔的觀感等,過去電視廣告上的印象是罹患糖尿病的個人上完廁所後小便斗容易到處爬滿螞蟻,這病名容易讓人聯想到「廁所」、「馬桶」、「尿液」、「螞蟻」等等汙穢、髒亂、不潔的印象。「病」這個字,意思是指人的生理或心理方面處於不正常的狀態,也給人不健康負面觀感,「我有XX病」 常是患者說不出口的心理陰影。罹患糖尿病的個人會為了隱瞞罹病的「不正常」,表現出自己是「正常」和他人一樣,試圖維持「正常」的社交生活,而隱藏疾病需要執行的健康行為,大吃大喝、暴飲暴食,甚至刻意不服用藥物或漏打胰島素,造成長期血糖控制不良。疾病污名化對疾病防治的負面影響有些媒體報導「糖尿病患者的肥胖比例比較高,糖尿病患者的飲食生活習慣較差,糖尿病患者有較少的運動時間」、「糖尿病是老年人的慢性病」等,有好吃、懶惰、衰老的意涵,尤其是年紀較輕的個人,認為此疾病是老年人得專利,不願接受罹病的事實,這些對於糖尿病的疾病污名化不只是對患者的心理傷害,更對疾病防治有負面影響。可能造成患者不敢去面對,不想讓其他人知道自己有血糖問題,不想讓家人、朋友知道自己有在注射胰島素,結果使罹病者試圖隱瞞病情而拒絕就醫,造成治療困難,或是造成患者不按時回診,用藥不規則的情形增加,這些情緒上的焦慮及行為上退縮使得血糖的控制變得更加混亂。當高血糖問題無法在早期診斷後迅速獲得適當的控制,後續出現大小血管併發症問題會產生更大的社會醫療負擔。正名的必要性根據日本對糖尿病患者的訪問調查,有高達9成的受訪者對「糖尿病」的名稱感到抗拒與不愉快,高達近八成的受訪者認為改變病名會比較好。對於這個問題,日本糖尿病協會正打算尋求新的病名來取代糖尿病,希望藉由正名讓大家對糖尿病有更正確的了解並改善患者就醫情形。過去成功的疾病正名行動如:1995年日本研究發現,因民眾對精神疾病的誤解,造成患者自我否定而回診率低、中斷治療比例高,因此於 2002 年將舊譯名「精神分裂病」更名為「統合失調症」,經正名宣導後,隨後2年的相關統計顯示,其就診率提升百分之20至40。參考日本經驗,台灣也在2012年,由衛生福利部積極結合民間團體及專業學會推動「精神分裂症」更換譯名活動,以「思覺失調症」來取代原有的譯名。另外,失智症過去俗稱「老年癡呆症」,癡呆一詞具歧視意涵且讓民眾排斥,以致不願正視疾病徵兆,延誤就醫影響治療黃金期。經由台灣失智症協會及各界努力。近年來使用癡呆名詞的報導及負面用語已大幅降低。但「失智」一詞仍有貶抑之意,讓人覺得這些患者都痴呆、喪失智慧、毫無腦力以及生活能力。2004年12月24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正式提出將「癡呆症」改名為「認知症」的報告書,日本正式開始全國改稱為「認知症」。2011 年美國國家老化研究院與阿茲海默症協會(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 & Alzheimer's Association, NIA-AA) 與2013年美國精神醫學會再將失智症更名為「認知障礙症(major neurocognitive disorder)」,將病症去標籤化及汙名化作用,而世界各國也更改對該症狀的稱呼,以較為中性的「認知障礙症」作為正式官方名詞。美國糖尿病協會近年來在糖尿病照護上也積極推動以人為中心的照護,使用以人為本的非評判性語言(People-first language),以促進患者與醫療專業人員之間的合作。以人為本的語言,將病人(patient)改成個人(person)例如:使用「有肥胖症的人(person with obesity)」,而不是「肥胖者(obese person)」;「患有糖尿病的人(person with diabetes)」優於「糖尿病患者(diabetic patient)」,避免以他們的狀況來定義個人。建議使用包容性和非評判性語言和積極傾聽來引出個人偏好和信念,並評估潛在的護理障礙,以獲得最好的健康預後與健康相關的生活品質。同理,以「有高血糖症的人(person with hyperglycemia)」來稱呼糖尿病患者,即是以「高血糖症」來取代糖尿病的舊名,是更為貼切、符合實際且沒有歧視性的診斷名稱。筆者認為,醫者仁心,以全人照護角度看待每一個罹患高血糖的個人,並重視其個人的人權,藉由正確的命名,避免患者因病名引發的恐懼和羞恥感,反而引起病患的排斥、逃避行為,錯失初期治療的黃金期,強調正確的疾病知識及照護觀念,讓社會大眾能用正向且包容的心態看待疾病的治療與照護。疾病的正名並不會影響現行的診斷、治療及照護原則,僅針對糖尿病三字進行更動,如:過去的「糖尿病前期」改稱為「高血糖症前期」、「糖尿病腎臟病變」改稱「高血糖症腎臟病變」等。在台灣,疾病的更名係由衛福部負責,會先由國健署慢病防治組召集學會、協會、醫師公會、專家學者等關係人進行討論,若取得共識再向上呈報並公告實施,過去失智症、思覺失調症的正名都是循此途徑。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已向國健署提議,有待各界進行更多對話後決議是否更名。筆者認為,更名目的除了去污名化、去疾病化,也希望透過議題討論,讓社會大眾對於高血糖症有更深入的認識。※本文作者為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理事長暨李氏聯合診所院長,曾任屏東基督教醫院副院長、高雄醫學院醫學系副教授。
-
2023-01-11 醫療.新陳代謝
糖尿病患者有機會不吃藥?醫曝有一類人可以做手術改善
肥胖會造成許多全身性的健康問題,最常見的有心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像是糖尿病)、關節疾病、皮膚皺摺、內分泌疾病等。由於肥胖造成的健康問題多不勝數,所以歷史上,找尋有效的減重方法,就成了醫生們的重要任務,最後促成了「減重手術」(bariatric surgery)的發展,這是至今為止,最有效且長期的減重方法—可以同時減重和解決全身性的健康問題。減重手術是什麼?一般人聽到「減重手術」這個名詞,也許會想到抽脂手術,然而抽脂手術並非減重手術,我們可以從人類脂肪的分佈知道它們的差別,人體脂肪可以分為皮下脂肪與內臟脂肪,其中與糖尿病、高血壓等代謝性疾病較相關者為內臟脂肪,而抽脂手術抽取的為皮下脂肪,與代謝性疾病關聯不大,且抽取量有限,因而不能算一種減重手術。故在此說的減重手術,都是指在胃腸道方面介入,使病人吃得少或吸收少,才能達到真正減重的效果!什麼樣的人適合做手術?說到減重手術,不少人會以為這樣的手術要自費很多錢,其實健保對於減重手術是有給付的,健保給付減重手術規定如下(1) BMI ≧37.5 kg/m2 or(2) BMI ≧32.5 kg/m2 合併肥胖引起的高危險性併發症(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其糖化血色素經內科治療後仍在7.5%以上、高血壓、呼吸中止症候群等)。(3) 且需符合以下條件:(a) 經半年以上的運動飲食控制、內科減重治療均失敗。(b) 年齡介於20~65歲。(c) 無內分泌系統異常或其他會造成肥胖的疾病。(d) 無酗酒、嗑藥及其它精神疾病。(e) 精神狀態健全,經由精神科專科醫師會診認定無異常。從上面的規定我們可以知道,在病患要做手術之前其實要經過很多程序,不只要BMI超過一定標準,還必須做過其他減重治療失敗,最後還要經過精神科醫師的認定,確認患者的肥胖並不是因為精神疾病引起,才能接受手術。這麼多的程序其實就是避免在不該進行減重手術的人身上做了手術,所以如果懷疑自己的身材已經到嚴重的病態性肥胖,可以到門診進行評估,經過詳細的問診和檢查,專業的醫師會提供最適合你情況的選項!減重手術要怎麼做呢?減重手術在歷史上的發展已經超過50年,早期外科醫師認為病患肥胖可能肇因於消化吸收過剩,因此最早的減重手術以小腸繞道為主,當時的手術均是開腹手術,術後傷口大常會造成病人不敢動,使得這些病態性肥胖的病人心血管問題更加重,因此早期減重手術死亡率較高。另外當時的手術方式以小腸繞道為主,如果繞道過少瘦身效果不佳,繞道過多則會造成嚴重的營養不良,成效差異性大、副作用多、死亡率高,病人避之唯恐不及。直到1980年代,縮胃手術的概念開始興起,再加上微創手術的蓬勃發展,病人術後住院天數短、恢復快且疼痛較低,讓減重手術的術後併發症大大降低。到目前為止,以腹腔鏡進行減重手術就成為世界主流。而縮胃手術實際上又是怎麼進行的呢?現在最主流的方式是胃袖狀切除手術(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做法是切除較大彎曲部分的胃[1],以減少胃的容量,讓患者的食量變成大約150毫升左右,一年下來大約可以減少25%左右的體重。由於切除了大部分的胃,所以也會減少飢餓素(ghrelin)的分泌,使患者吃少之外也不會有飢餓感。到這裡也許你會想,減少25%的體重似乎不是太多,以一個155公分,100公斤的女性為例,她本來的BMI換算下來是42左右,進行胃袖狀切除手術後,她一年後的體重大約是來到75公斤,BMI則變成31左右,仍是處於中度肥胖的身材。沒錯!減重手術並無法使人從重度肥胖變為苗條的模特,但對於減少肥胖相關的併發症而言,已經是綽綽有餘了。如果覺得減少25%的體重不夠,還有另外一種手術叫做「胃繞道手術」(Laparoscopic Roux-en-Y gastric bypass),同樣是以腹腔鏡進行,和胃袖狀切除一一樣是限制胃容量,不同的是,胃繞道手術同時跳過 100-300cm的小腸的吸收,使得體重可以減少更多,一年約可下降 30%的體重,不過由於腸道被繞道的緣故,這個手術也容易造成營養素的缺乏,術後要補充鈣、維生素D、維生素B12、鐵劑等營養素,還有可能因為食物太快進入小腸造成噁心不適感(Dumping syndrome)。[2]有沒有什麼後遺症?胃袖狀切除手術現在做完胃袖狀切除手術病患最常出現的問題是胃食道逆流,根據研究[3],大概有三成的病人接受胃袖狀切除後會出現症狀,或讓本來的症狀加劇。不過症狀經過藥物治療(例如氫離子幫浦抑制劑)多能緩解,相較於肥胖造成的心血管併發症而言,還是利大於弊。另外長時間有些病人還是會因為胃的擴張而增加食量,如果沒有控制甜食的攝取還是會復胖。胃繞道手術而胃繞道手術的後遺症大多是以營養素缺乏為主,若病人術後的服藥順從性不佳,沒有按時補充缺乏的營養素,可能過了幾年會因為嚴重貧血的症狀再次回到診間。也是因為術後飲食的調控複雜,這個胃繞道手術通常不會作為手術的首選。做了減重手術,就可以不用吃糖尿病的藥了?腸胃道的功能除了消化、吸收之外,和我們身體的代謝,像是血糖調控、賀爾蒙的分泌等等也有很密切的關連,經過減重手術的病人,不只體重減輕,有研究[4]發現肥胖合併第二型糖尿病的病人,血糖控制情形獲得大幅度的改善,且效果在體重瘦下來前就很顯著。舉例來說,術後原本每天定時要打胰島素的病人,或許可以單純靠口服血糖藥便可控制血糖,甚至連藥物都不需服用,大大減少了糖尿病治療帶來的不便。當然並非所有第二型糖尿病病人都適合接受手術,目前研究顯示只有合併肥胖的第二型糖尿病病人才適合做手術。結語減重手術的目的並非只是讓身材變地更好看,一個嚴重肥胖病人在經過減重手術後無法保證會成為模特兒身材,只能從大胖變成小胖而已,然而減重手術最重要的是,可以顯著減少肥胖伴隨的心血管併發症和全身性代謝問題,而且對於第二型糖尿病伴隨病態性肥胖的病人來說,經過減重手術後甚至能不吃藥就控制好血糖。參考資料:[1] Hayes K, Eid G. 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 Surgical Technique and Perioperative Care. Surg Clin North Am. 2016 Aug;96(4):763-71. [2] Shoar S, Nguyen T, Ona MA, Reddy M, Anand S, Alkuwari MJ, Saber AA. Roux-en-Y gastric bypass reversal: a systematic review. Surg Obes Relat Dis. 2016 Aug;12(7):1366-1372. [3] Effect of 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 vs Laparoscopic Roux-en-Y Gastric Bypass on Weight Loss in Patients With Morbid Obesity: The SM-BOSS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2018 Jan 16;319(3):255-265.[4] Affinati AH, Esfandiari NH, Oral EA, Kraftson AT. Bariatric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Curr Diab Rep. 2019 Dec 4;19(12):156【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黃彗倫醫師】糖尿病有機會不吃藥?淺談減重手術】
-
2023-01-02 醫療.新陳代謝
醫師稱活不過15歲!她兒時確診1型糖尿病 如今92歲成奇蹟
1941年,莉比·拉珊斯基 (Libby Lashansky) 被家鄉南非約翰尼斯堡一家醫院診斷出患有第1型糖尿病時,年僅11歲;當時醫生告訴她,第1型糖尿病無法治癒,她「可能活不過15歲」。但80年後,高齡92歲拉珊斯基仍然健在,她不但上了醫學院、當上醫生、結婚並生了兩個孩子,還做了曾祖母。這位被認為可能是全球最高齡的第1型糖尿病患者,實現了醫生以為她永遠無法企及的里程碑。第1型糖尿病因最常見於兒童,以前被稱為青少年糖尿病;患者主要是胰島素產生不足。最近在「刺胳針」(The Lancet)醫學雜誌發表的研究發現,2021年全球有840萬人患有第1型糖尿病,其中約19%患者年齡60歲以上;研究人員估計全球第1型病例到2040年人數可能加倍。拉珊斯基的女婿、70歲的布倫納 (Saul Brenner) 說,由於醫學進步,第1型糖尿病患者現在壽命更長,但拉珊斯基的長壽仍相當罕見;第1型糖尿病患者目前平均預期壽命為65至72歲。拉珊斯基過去20年來一直住在女兒長島家。她說,當年醫生說她活不過15歲,她很難過,「但我接受了。年復一年,我等待死去。」但打從一開始,拉珊斯基也決定,延長生命的最好方法是注意飲食並且享受生活。她說,醫生和父母教她自己測試血糖水平和打胰島素,她也學會相信自己的直覺;「我沒有和朋友談論自己的病痛,我將診斷保密,專注在吃什麼和上學。」成為舞蹈家是拉珊斯基的兒時夢想,診斷出糖尿病後,她決定選擇當醫生,1954年她從南非金山大學(University of the Witwatersrand)畢業。1957年她結婚時,有人告訴她,生孩子對她健康太危險;但她不理會他們的建議,日子繼續前進。拉珊斯基的女兒、63歲的兒科醫生蓋爾·布倫納 (Gayle Brenner) 說,媽媽是激勵她的來源,「母親一直在我們身邊,從未讓她的病成為阻礙。」其他醫生也驚訝發現,儘管第1型糖尿病曾被認為是早逝疾病,拉珊斯基卻在疾病中茁壯了幾十年。俄亥俄州布蘭查德谷糖尿病中心(Blanchard Valley Diabetes Center)醫學主任葛瑞斯( Thomas Grace)說:「拉珊斯基80多年來成功克服第1型糖尿病挑戰,實在令人驚嘆。她的故事可以說是奇蹟,對第1型患者是一種鼓舞。」拉珊斯基將自己的長壽歸功於細心監控、具備常識以及子女和丈夫的關心;她說:「我很幸運有個充滿愛的家庭,我非常感謝他們都沒有罹患糖尿病。看著我們家族這麼多代人長大,真是太棒了。」第一型糖尿病是什麼?第一型糖尿病(T1DM)是胰島素缺乏症,因缺乏胰島素荷爾蒙而引起血糖上升,普遍發病年齡在15歲以下,除每天要控制血糖外,孩子在求學、人際交往常遇偏見和挫折,有些甚至躲到廁所打胰島素。因第一型糖尿病普遍發病年齡在15歲以下,許多病例中,發病年齡區間最高落在小學時期,且有些人可能突然發病、酮酸中毒,被送進加護病房才確診,突如其來的生活驟變,常造成病患與家屬龐大心理負擔。子女罹患第一型糖尿病,對父母的考驗更多,需要愛和智慧克服問題。第一型糖尿病孩子在學校也會遇到許多挑戰,如老師覺得壓力太大,孩子只要稍微狀況就通知家長帶回;孩子自認特別,也開始拒學。第一型糖尿病病友的每一天都是值得紀念的冒險日,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是最重要的課題。(元氣網)孩子飯前洗手,較不易得第一型糖尿病?澳洲團隊數年前於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PLOS ONE)發表新研究,發現有良好洗手習慣的兒童,較少得到第一型糖尿病。研究針對澳洲維多利亞省1至14歲兒童做衛生習慣分析,發現沒有規律飯前洗手習慣的小朋友,得到第一型糖尿病的比率較高;相反地,養成吃飯前洗手習慣的小朋友得到第一型糖尿病比率較低。第一型糖尿病好發於幼兒及青少年,患者大多需要一輩子注射胰島素。第一型糖尿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白,一些研究發現,部分第一型糖尿病的產生與腸病毒(Coxsackie B virus)有一定的關聯性,可能是因為腸病毒中胺基酸序列片段與人體胰島細胞近似,因而引起人體免疫細胞「誤傷」胰臟胰島細胞所造成。因此好的洗手習慣有機會減少1歲以上孩童得腸病毒機率,進一步避免第一型糖尿病。事實上,會誤傷自己胰島細胞的「自體免疫反應」,反而可能是現代人在嬰兒周歲前較少接觸腸病毒所致,使孩童在較大年齡才第一次接觸不同種類腸病毒,所以引起更激烈的免疫反應。綜合各項研究,腸病毒與第一型糖尿病有著複雜難解的關係,我們目前所知仍不完善,但對於一歲以上兒童,提醒孩子勤洗手是預防腸病毒與第一型糖尿病最好的策略。(取自元氣網)
-
2022-11-24 醫療.新陳代謝
這一款「瘦瘦筆」全國斷藥 估影響糖尿病友恐達25萬人
全球糖尿病患、肥胖人口增加,用於控制血糖、體重的「瘦瘦筆」正夯,讓歐美兩大藥廠供不應求,目前禮來藥廠的「易週糖」在國內已經斷貨,另一品牌諾和諾德的「胰妥讚」也是缺貨。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振興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蔡世澤醫師說,受到缺藥影響,目前只能供應已開立這類藥物的病友,自費購買者建議改用其他藥物。宜蘭縣愛胰協會榮譽理事長游能俊說,全國糖尿病友現有約250萬人,受斷藥影響人數約占一成,將有25萬人需改用其他藥品。「美食當前你也吃不下、吃不多。」蔡世澤說,近年來,一周注射一次,降糖效果不錯的腸泌素藥品(GLP1-RA),經由抑制食慾,很容易減重4、5公斤而廣受歡迎。游能俊也說,許多想要減重民眾,即便沒有罹患糖尿病也會自費使用歸類於糖尿病用藥的瘦瘦筆,而「易週糖」缺貨已一年多,這一年來陸續收到藥廠訊息,供貨可能斷鏈,斷貨原因可能為藥廠生產線轉換等因素。蔡世澤說,「瘦瘦筆」打破兩個迷思,一是以往糖尿病友自行施打胰島素,有人對針頭心生恐懼,但知道一週只要打一次、還有望減重,就不再抵制遲疑;二是民眾為了變瘦,不僅不怕挨針,自費也願意。儘管現在廠商仍提供每天注射的腸泌素劑,但由奢入儉難,許多人「天天打針很辛苦,已經回不去了。」糖尿病學會常務理事杜思德說,「易週糖」斷貨應是藥廠生產線轉作新一代雙重腸泌素藥品(Tirzepatide),與民眾自費使用無關,日前糖尿病學會與糖尿病衛教學會聯合發函至台灣禮來藥廠,要求藥廠應穩定供貨,避免影響糖尿病患者用藥權益,而臨床上「胰妥讚」確實也因生產線轉作生產新藥而供貨不足,目前其服務的彰化基督教醫院已僅能開立健保用藥,停止開立自費用藥。杜思德說,台灣禮來藥廠回函表示,全球對GLP-1RA(腸泌素藥品)需求出現急速成長,造成供應不足影響產能排程,台灣預估明年全年供貨持續不穩定,通知醫療人員暫停開立處方給予新病患,並優先考慮現有病患照顧,醫療人員應依專業臨床判斷協助病患適當的藥物調整。經國際研究指出,第二型糖尿病的不良後果約40至70%與肥胖有關,20至40%為心血管問題,10至20%為血糖過高所致;腸泌素藥物對三者都有著力之處,針對前兩款,腸泌素更可列為主攻利器。蔡世澤說,若是著眼控制血糖,除腸泌素針劑外,還可以選擇許多其他藥物,甚至自費口服腸泌素藥錠。若要兼顧減重,腸泌素針劑固然是好的選擇,但在藥品供需失調的情況下,少吃多動的作為仍可代償。何況國外紛紛興建新廠,貨源遲早有著落,大家不用焦慮過頭。杜思德也說,目前腸泌素口服藥品「瑞倍適」尚未納入健保給付,每月藥費約5000至7000元不等,他將於明年初代表糖尿病學會與糖尿病衛教學會向健保署爭取健保給付,讓糖尿病友多一項選擇。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減重醫師蕭敦仁說,「易週糖」、「胰妥讚」確實已經斷貨及缺貨,近日診所接到民眾「尋藥電話」約增加兩成,可是減重不應完全依賴藥物,也不要被藥物綁架,用藥同時須調整生活習慣,包括少吃澱粉食物,禁喝含糖飲料、多運動,因此斷藥不用太在意,可尋求代餐、口服藥物等其他方式減重。
-
2022-11-12 醫療.新陳代謝
不甜的水果不會影響血糖可以多吃?營養師打破糖尿病常見的5大迷思
每年11月14日為聯合國訂定的「世界糖尿病日」,目的是為了喚起全世界對於糖尿病的關注,並重視糖尿病對於人類的危害。選擇訂在11月14日是因為這天是著名的班廷醫師Frederick Banting的生日,為了紀念他在1921年發現重要的糖尿病治療藥物-胰島素的貢獻而訂定,而今年2021年也正好是胰島素發現的100週年紀念。根據統計,全球罹患糖尿病的人數已經超過4億人,而衛福部公布的109年國人十大死因中,糖尿病也位居第五名,可見糖尿病已經是不折不扣的現代文明病,對於人類健康的傷害也真的不容小覷。糖尿病的病友其實就在我們身邊,舉凡是親人、朋友、同事等等,甚至是我們自己,都有可能正在努力與糖尿病奮鬥著,而這是一條漫長又辛苦的道路,對抗糖尿病,首先就必須要擁有正確的觀念。今天《PrimePlus健康設計家》品牌營養師Evelyn就來用自身的臨床經驗,來帶你一起打破糖尿病常見的5大迷思吧!迷思1:糖尿病是肥胖者專屬的,瘦的人就不用擔心?肥胖者確實是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原因是肥胖容易造成胰島素阻抗(Insulin Resistance,IR),導致身體難以利用飲食攝取的營養來提供能量,而必須分泌更多胰島素,長久下來造成身體各部位的胰島素敏感性下降,進而導致糖尿病。然而除了肥胖以外,糖尿病也與遺傳基因、飲食與生活習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評估糖尿病風險時一定會將家族史考慮進去。無論本身體型再怎麼瘦,只要有糖尿病的家族史,就有非常高的機率罹患糖尿病,若是再加上缺乏控制的飲食習慣,常常攝取高油高糖高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GI)的食物,又缺乏規律的運動及作息,那麼糖尿病就很有可能找上你喔!迷思2:澱粉對糖尿病都是不好的,應該全都不吃?並不是的!澱粉是三大營養素中醣類非常重要的來源之一,而根據均衡飲食的原則,每天攝取的醣類應占總熱量的50~60%,因為醣類能提供我們身體日常所需的熱量,也是許多器官主要使用的能量來源,因此並不建議完全都不吃喔!否則長期下來會造成營養失衡導致身體出現問題。當然,因為醣類的食物會直接影響血糖的上升,因此我們可以優先選擇富含膳食纖維、GI值也較低的「未精製穀物」,例如:糙米飯、地瓜、燕麥、全麥食物…等等,會比白飯、白吐司這種精製過的澱粉來的好喔!其實對於糖友來說,並沒有什麼食物是「絕對不能吃的」,比起嚴格的限制飲食,了解自己所吃的東西並控制份量才是更重要的。因此無論是醣類、水果、甚至是飲料及點心,其實都可以適量食用,只是要依照營養師及醫師的指示,並學習各種食物份量的概念來適量攝取,再搭配治療就可以囉!迷思3:不甜的水果就可以吃很多沒關係!從前常常會遇到很可愛的糖友們在回診時跟我說:「營養師~現在吼,那種很甜的水果像西瓜、芒果啊我都不吃了!我都只吃芭樂和蘋果那種不甜的,吃多少都沒關係吼?」首先當然要先鼓勵這位糖友有心想要努力配合飲食控制啦!不過還是要稍微導正一下這個錯誤的觀念喔!其實無論是很甜的芒果、還是不甜的芭樂,裡面都有天然的「果糖」,會造成血糖的上升,與水果本身甜不甜並沒有直接關係~但這樣並不代表不能吃水果喔!水果裡面富含水溶性膳食纖維、維生素C、植化素等營養,在均衡飲食中仍是不可或缺的!一般會建議糖友們每天攝取的水果量大約控制在1~2個拳頭以內,就算是不甜的水果,也要注意吃的份量不可以過多,而甜的水果也不是完全不能碰,只要適量攝取還是可以吃的喔!迷思4:糖尿病的藥會越吃越重!會成癮!這個迷思是導致很多糖友們不願意接受藥物治療的原因,但這真的是個迷思,事實上糖尿病的藥物並不會產生依賴性喔!之所以會有這種錯誤的觀念可能是因為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顧名思義就是需要長期、甚至可能是一輩子的治療與控制。所以可能會看到有人終其一生都在服用糖尿病藥物,但這都是非常正常的療程。糖尿病的藥物是透過許多不同的面向來幫助控制血糖。醫師會依據糖友們血糖控制的狀況、對藥物的反應、是否有併發症或其他疾病以及整體療程來不斷進行藥物的調整。除非糖友已經將血糖長期控制在非常穩定的狀態,不然不太可能始終都服用同一種藥物,而調整過的藥也不代表越吃越重,只是代表醫師評估那是更適合糖友現階段身體狀況的藥物而已喔!所以遵從醫師的指示,按時用藥、定期回診是控制血糖非常重要的一環喔!迷思5:胰島素是拍咪呀!打了會洗腎啦?其實胰島素並不是什麼外來的「拍咪呀」啦!我們的身體本來就會自行製造胰島素,來參與體內的代謝以及維持血糖的恆定。糖尿病患者因為負責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受損,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或功能低下,血糖沒有辦法維持在正常範圍內,所以才需要透過額外施打胰島素來控制血糖。許多口服降血糖藥物是透過刺激胰臟細胞分泌胰島素來達到降血糖的目的,但隨著病程拉長,胰臟功能也會逐漸衰退而沒辦法再製造更多胰島素。因此在過去的治療方針中,晚期的糖尿病患者會開始施打胰島素,所以才會有人認為走到打胰島素這一步就代表要洗腎了。事實上並不是胰島素造成洗腎,而是患者本身的糖尿病已經嚴重到併發糖尿病腎病變了。而在比較近年的治療指引則建議及早開始使用胰島素治療糖尿病,因為已經越來越多研究證實,越早開始使用胰島素就越有助於糖尿病的控制,也越能防止胰臟細胞的衰退,甚至能夠維持現階段胰臟細胞的功能喔~因此,胰島素並不是什麼「拍咪呀」,而是幫助糖友們控制血糖非常重要且安全的藥物喔!看完今天的內容,是否有幫你破解到一些存在心裡很久的迷思呢?糖尿病是現在非常常見的慢性病,因此網路上、報章雜誌等等都會流傳許多資訊,有些內容的正確性其實都有待商榷,建議大家在廣泛蒐集資料的同時,也別忘了要尋求專業的醫師、營養師的證實。糖尿病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擁有正確的觀念才能陪伴糖友們一起對抗,同時也幫助自己維持健康、遠離糖尿病!
-
2022-11-03 養生.聰明飲食
什麼都吃不忌口,怎麼沒得糖尿病? 關鍵在於「聰明選擇」,而且每餐一定吃「1食物」
人體的作息講求規律的運作,尤其是糖尿病人,千萬不要有一餐沒一餐或有大小餐之分,如此會影響體內胰島素的正常作用,更不要以外食做為飲食難以控制的藉口,關鍵在於「聰明選擇」!1.定時進食、等量攝取目前就臨床觀察,進食前施打胰島素,會產生一種「多吃多打」的現象,是第一型糖尿病人漸有肥胖問題的其中因素,不得不慎,所以,不管是第一型或第二型糖尿病患,都應掌握定時定量原則。2.適當搭配蔬菜,稀飯也可以吃稀飯的確是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簡稱GI)較高的食物,但如果搭配富有纖維質的蔬菜,吃下去的食物,則不會因為太快被吸收導致血糖飆升。3.喝無糖豆漿、美式咖啡或低脂奶早餐飲品可從奶茶改為無糖豆漿,三合一咖啡也試著改為不加糖與奶精的美式咖啡,即使加牛奶也可選擇低脂奶。4.計量標準要方便執行糖尿病人的飲食控制占有重要因素,但該如何計量?是拳頭大小?或者幾公克?如何讓病人「充分理解、徹底執行」才是最大關鍵,太複雜或是過於主觀的量化標準,都可能造成病人生活上的困難,導致飲食控制失效,至於個別化差異多寡,則有待與營養師討論後決定。5.多吃高纖蔬菜為了飲食多元化,多色蔬菜是很好的選擇,其中葉菜類更是不可或缺。6.低溫烹調料理烹調方式也要注意,低溫拌炒與減油料理,絕對比高溫快炒、羹湯勾芡來得健康。7.每天吃2份水果每日水果進食的份量仍建議以2份為主(標準飯碗8分碗視為1份),而不會因為酸度與甜度不同而有所影響。糖尿病人不是只能吃芭樂與番茄,只要適度的掌握份量攝取,多樣化的水果,可以幫助消化與新陳代謝,也是每天不可或缺的營養素之一。延伸閱讀: 。苦瓜會苦是含有三萜類化合物,能抗發炎、降血糖,對「1疾病」患者是好食材 。適量吃秋葵能降血糖、降血脂,但「1種人」不宜多吃,否則容易拉肚子本文摘自
-
2022-10-25 醫聲.慢病防治
詹宏志曝罹糖尿病不敢吃「甘納豆」 專家:吃對這些豆,有助控制血糖!
知名作家、Pchome網路家庭創辦人詹宏志日前透露自己罹患糖尿病多年,喜愛美食的他因此必須忌口,連最愛吃的「甘納豆」也忍痛放棄。不過專家解釋,糖尿病患者只要吃對種類,黑豆、納豆等豆類食物,其實有助於促進胰島素分泌,進而降低血糖。糖尿病無法根治 患者需終生調整生活型態根據《台灣糖尿病年鑑》,每年台灣糖尿病新生個案人數約為十六萬人,已經超過今年台灣新生兒人數的十二萬。事實上,糖尿病目前仍是無法治癒的疾病,且共病眾多,患者或需要終生服藥、施打胰島素,也必須積極調整生活型態,飲食即為重點之一。現年66歲的詹宏志近日發表新書《舊日廚房》,該書係他個人首部飲食文學作品。在月初一場新書分享會上,詹宏志憶起人生中不同階段的美食經驗。他提到,阿姨結婚時的聘禮是甘納豆,年幼家貧的詹宏志,原以為終於有「甜頭」可吃,結果聘禮依照地方風俗,必須退回、不能吃,他便在街上哭了起來。如今已是德高望重的作家、企業家,不少聽過這段經歷的友人,每逢年節,就會送上甘納豆做為賀禮,詹宏志笑稱:「可是現在我是糖尿病的病人,其實是不能吃它的!」黃豆可降血糖 部分豆子屬五穀雜糧類 應與澱粉代換詹宏志口中的「甘納豆」,是一種以栗子、花生、白雲豆等豆類,經過糖漬處理製成的古早味蜜餞類食品,與名稱極其相似的「納豆」並不相同,後者是由黃豆發酵而成。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指出,在台灣甘納豆多使用白雲豆進行加工調理,過程中會額外加入精緻糖,糖尿病患者需限量食用。納豆的作法,則是使用黃豆加入納豆菌發酵製造而成。他表示,黃豆本身就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以及能夠抑制蛋白質分解的胰蛋白酶抑制劑,可使體內胰島素分泌更加旺盛,進而降低血糖值。黃建寧表示,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豆類,包含下列三種:一、黃豆(含納豆)二、黑豆三、鷹嘴豆黃建寧解釋,黃豆屬於水溶性食物纖維,在消化系統能延緩醣類的吸收,抑制血糖值急速上升。此外,因為含有豐富的維他命B1,有助燃燒醣類熱量,避免多餘的葡萄糖蓄積在體內。黃豆的其他成分,如:皂角苷、金雀異黃苷、卵磷脂,則可減少血液中的脂肪、抑制體重增加,有助減緩肥胖型糖尿病患病情。黑豆的「蛋白質+纖維」黃金組合,能夠促使人體的消化道以適當速度蠕動,並於過程中被妥善分解,使血糖上升速度趨於穩定。鷹嘴豆的升糖指數相當低,有助於控制血糖值。其成分包括約七成的碳水化合物,以及蛋白質和少量脂肪和纖維。蛋白質和纖維,在體內會減緩碳水化合物吸收,有助調節血糖。其他豆類,如:紅豆、綠豆、皇帝豆,在六大類食物中被歸類為「全榖雜糧類」。黃建寧表示,糖尿病患者只要多加留意,與飯、麵等澱粉類食材進行代換,便可食用,不至於對血糖變化造成直接影響。美國糖尿病學會:豆類屬「超級食物」有助血糖管理美國糖尿病學會(ADA)則將豆類封為糖尿病患者的「超級食物」,同時建議糖尿病患者每週在餐點中加入乾燥或低鈉的豆類。美國糖尿病學會指出,腰豆、白腰豆、斑豆、黑豆皆屬於富含維他命與礦物質,如鎂、鉀的食物,且含有大量的纖維素。此外,由於豆類成分不含碳水化合物,每半杯卻可以提供等同於半盎司動物性肉類的蛋白質,並且沒有有害健康的飽和脂肪。國外健康網站《Healthline》亦報導,豆類具有升糖指數較低(低GI)的特性,有助糖尿病患的血糖管理,其健康價值勝過許多澱粉類食物。事實上,豆類的成分中富含蛋白質與纖維質,每餐適量食用,有助健康,是低醣飲食的重要選項。國際醫學期刊《JAMA》的一項研究結論則顯示,若把豆類納入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低升糖指數飲食當中,除了可以幫助糖尿病患控制血糖,亦可降低患者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即冠心病,CHD)的機率。豆類怎麼煮才安全?專家:注意食鹽添加量至於如何食用豆類才安全、不會造成反效果?美國糖尿病學會建議,可以使用罐裝豆類,但要記得把水瀝乾,以免攝入其中含有的鹽分。《Healthline》專家也提醒,雖然豆類可以做成任何形式的料理,如:沙拉、砂鍋菜、十穀米等,但糖友烹調時應特別注意不要加入過多的食鹽,反而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以蒜頭、孜然、鼠尾草等作為辛香料,是可以嘗試的調理方向。延伸閱讀1/專題|糖胖症襲台! 拼WHA二〇三〇糖尿病目標 賴清德籲整合各界資源延伸閱讀2/罹這癌症機率激增239% 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糖尿病是疾病之母,器官保護最重要!
-
2022-08-02 焦點.杏林.診間
大疫醫奉/門諾山地醫療隊 偏鄉散播大愛
花蓮基督教門諾醫院「山地巡迴醫療隊」自1948年成立以來,已走過74個年頭,從美國宣教士們交棒台灣醫護人員,持續深入偏鄉部落進行醫療。門諾醫院社區健康部護理長彭惠娟回憶,有一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醫師開出要打胰島素的針劑及藥品,但一連看診好幾回,血糖居高不下,團隊決定前往患者家裡一探究竟,才發現針劑和藥品竟原封不動躺在角落,後來不厭其煩地傳授施打胰島素衛教,症狀才改善。排除萬難深入偏鄉 屢獲醫奉獎肯定彭惠娟說,原本不少患者和家屬並不重視健康,像上述個案一樣,領了藥卻未服用,經過醫療團隊長年努力,現在居民大多主動詢問病情,也更珍惜醫療資源,對醫護來說就是最大的成就。走過數十個年頭,門諾醫院「山地巡迴醫療隊」對原住民及偏鄉的醫療服務,在台灣醫療界樹立了標竿,獲得第9屆醫療奉獻獎的團體醫療奉獻獎,而在歷屆醫療奉獻獎得獎名單中,出自門諾醫院的11位個人獎得主,幾乎都曾是山地醫療隊的一員,醫療奉獻獎的肯定,無論讓團隊或個人都令人敬佩。門諾山地巡迴醫療隊早年由宣教士薄柔纜帶領,到東部山地部落為原住民看病,當時交通不發達,團隊經常翻山越嶺、跋山涉水,背負醫療器材、食物及日用品,一連10小時不停歇,千辛萬苦就是為了醫病。時至今日,除了一名輪班醫師與兩名固定護理師,還有營養師、藥師加入,組成5人醫療隊,輪流前往萬榮鄉與卓溪鄉文健站或活動中心,即使在路邊,也能解決偏鄉居民身體病痛。物資缺乏靠愛心捐贈 前進更多村落門諾醫院社區健康部護理長彭惠娟表示,偏鄉年長病患通常患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三高疾病,還有B、C型肝炎,有人長期飲酒造成肝硬化,甚至還有難以治療的肺結核等,其中糖尿病是最普遍的慢性病,這些需要控制飲食的疾病,並非看病給藥就解決,在診療過程須以耐心不斷對民眾施以衛教,才能見到效果。山地巡迴醫療隊物資大多靠各界的愛心捐贈,社區健康部護理師毛秀麗說,廂型車太老舊,空間也不足,放不了更精密的檢測儀器,當時經費不足,只能先用老車撐著,幸好有愛心人士捐贈,有了新車就能前進更多村落。她回憶,以前即使颱風侵台,風雨無阻也要巡迴醫療,只能在車上調配藥品,現在山上民眾會撤村到安全的地方,就不用再這麼拚命。見證生老病死 走過山區部落興衰「雖然這麼辛苦,但居民的回饋很單純、很真實。」彭惠娟說,曾有位婦女早早煮好雞湯,知道中午12點結束看診,便提早到場等醫護忙完,請大家享用美食。不過最感欣慰的是,居民知道何時要做定期檢查,更主動詢問自己的身體狀況,代表已有維護自我健康的意識,醫病雙向之下,病情就能更穩定。不過,巡迴醫療不只是提供醫治病患,也見證生老病死及山區部落興衰,彭惠娟表示,有一名臥床患者由家人照顧得很好,每次巡迴工作她都會送藥過去,有次準備藥劑時,病患家屬打電話告知,不用再送了,才得知個案已病故,當下很惋惜沒有早點拿藥過去,但轉念一想,病人終於卸下世間勞苦重擔了。疫情雖然嚴峻 偏鄉醫療不能間斷面對新冠疫情,醫療隊在文健站設置統一進出口,居民在外等候,用酒精消毒各項檢查儀器,提供防護衣給病患、醫師,護理師穿隔離衣及面罩,醫師也會多戴一層手套防護。門諾醫院院長吳鏘亮指出,這幾年即使疫情嚴峻,偏鄉的病患仍需要醫療援助,只要做好防疫,原則上醫療服務不會跟以前差太多,仍會盡力滿足患者需求。在公共醫療方面,這就是門諾醫院存在的價值,也是醫療團隊生命價值。「來到門諾做偏鄉醫療,會讓醫師更有成就感。」吳鏘亮舉例,有語言治療師找到病人的吞嚥問題,幫助病患自己進食,看著原本食不下嚥的患者,臉上出現笑容與感謝,對於治療師來說有很大的成就感,更是生命價值的展現。吳鏘亮說,曾有醫師在都市執業,千篇一律就像機器一樣,來到東部偏鄉地區之後,這裡亟需幫助的弱勢民眾多,醫師甚至治療一名病患就是改善一個家庭,心中的感動會留在心裡很久。想要讓生命更有價值,門諾醫院山地巡迴醫療是很好的機會,投入偏鄉醫療可以讓心靈更加豐收。全球對抗疫情兩年多,厚生會、聯合報系與吉立亞醫藥共同製作「穿梭古今大疫的身影─新冠疫情下的醫奉獎得主」報導,聚焦努力消除傳染病的醫奉獎守護神,他們再度把熱情投注百年大疫,當年守護台灣公衛及民眾健康,如今不忘初衷,在新冠疫情之下接受新挑戰。「穿梭古今大疫身影」精彩內容:https://bit.ly/3bokMHY
-
2022-07-22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病關係應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
【編者按】這星期邀請中生代的三位良醫回憶「教我人生的病人」。一位重症醫學專科醫師追述因為家人不捨而醫療團隊勉強違背病人的意願插管之後,情況未見改善,最後病人竟然在醫院自殺,引起她深切的自省,「在科技的進步之下,藥物、檢驗技術、開刀器械都可以發展神速,但唯有承接病人無法治癒的痛苦這件事情,沒有辦法被取代。」一位心臟內科醫師回憶在第一年當主治醫師時留下深刻印象的兩位病人,一位「恙蟲病」病人使他見證了病人真的就是醫師最好的老師,同時病理學老師由切片的結果及時給他的指點使他深感師恩難忘;一位原住民的年輕病人的不治過世,但病人母親對醫師的溫馨互動使他說出「前輩醫師常教導我們視病猶親是醫師的天職,而我更認為醫療服務是一個沒有終點的旅程,一旦出發了就不應該停下來。」然而相對的另一位長期照顧失智老人的醫師卻語重心長地道出,「醫師不該將病患或是家屬的正向回饋過於放大,那些溢美之詞不過是他們所熟悉的人情世故,但醫病關係或者醫生與病人家屬的互信,也要有所保留。所謂視病『猶』親,而非視病『為』親,有了精準的拿捏,醫病之間才能有長久的和諧。」【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如何接住墜落的你】【延伸閱讀:醫病平台/醫療服務是沒有終點的旅程】這些年多半在神經退化疾病,尤其是失智症的醫療領域耕耘,所以搭建出的病醫關係,不只是病人與醫生雙方而已,也一定都包含了第三方:病人的家庭照顧者。這個第三方的照顧者,正是病患的代言人,所有醫病之間的溝通決策,不太可能由已經有嚴重認知障礙的病患承擔,因此需要最能貼近病患心之所願的家人來協助。這個第三方對醫療端來說,卻是既熟悉又模糊,我們好像知道每次帶病人來診間的人是誰,也好像知道病人都是他照顧的,但基於診間該有的醫病互動,我們又不可能對這個照顧者本身多所探究,深怕觸碰到不該觸碰的個別隱私,所以我們對這個第三方角色的理解,其實非常片面。我經常在偶然的機會下,才明白每次帶來看診且詳細詢問病情的女兒,其實是住在台北,不住花蓮,而同住的家人卻一次也沒出現過,我因此難以分辨誰才是適當的共同決策者。或是每次帶來的家屬,一會兒大兒子,一會兒小兒子,但為了家產兄弟鬩牆,之後分別來跟我訴說對方的不是,並要求診斷書,以証明遺產簽署時病人的認知功能,作為對簿公堂之用,我才明白我的角色並不是醫生,而是證人。或是以為多年守護病人身旁的女子是妻子,但其實不是,甚至幾年後病人被女子詐騙數百萬,病人的兒子才出現說明,父親跟家庭疏遠很久了,也就是說,我們長期聯絡關懷的那位家屬,深怕她因照顧負擔而無法喘息的那位家屬,是個詐騙集團。以下就最近的一位照顧許久的病家,談談失智症病人家屬教我的人生故事,不見得都是溫馨,但非常真實。A先生是我在台東每個月固定支援看診的一位退休老師,長期患有糖尿病,而過去也因為冠心病而放置支架,女兒注意到其記性衰退,該打胰島素的時間都沒有準時,房間還留有一堆過期沒有吃的藥物。A老師在診間的表現卻應答自如,談笑風生,更提及退休後參加釣魚社團活動,非常忙碌,她的女兒卻在背後猛搖頭,表示根本不是這麼回事。我們因此進行認知功能的評估,也徹底安排腦部掃描,初步診斷是極早期阿茲海默症。由於糖尿病的處方實在有些複雜,尤其腎功能仍然不錯的前提下,增加胰島素的使用,我相信會更不容易讓病患遵從醫囑,因此偕同糖尿病照顧的醫師簡化用藥,至於長年在友院追蹤的冠心病,因為狀況都穩定,所以也不便介入。幾次診間來回之下,我們用上了標準的膽鹼酯酶抑制劑,似乎有些起色,女兒也比較有信心,失智症個管師也很用心追蹤,定期訪視。四年下來,認知功能的分數幾乎沒有退步,甚至讓我一度懷疑自己的診斷是否正確,每次回診,我都會笑稱這應該是我最希望能「誤診」的病人。某天下午,我接到友科的學弟電話,說有一位嚴重腦中風病患,因為家人想要嘗試臨床試驗用藥,所以從台東轉院來花蓮,問問我的意見,我一看名字就覺得很眼熟,可是心想不太可能,因為A一直都知道我在花蓮工作,腦中風又是最典型的神經科重症,發生這麼重大的事怎麼可能不聯絡個管師,接著轉來花蓮卻又不是找我幫忙。因此我藉著電話請學弟在急診詢問家屬,看看他認不認識我的名字,結果家屬是病人的兒子也與他同住,但卻說不認識我,我心想那大概就是同名同姓吧。後來病患住進加護病房,我實在忍不住想去探望,結果一看,心涼了兩截,第一截是這麼大片的中大腦動脈阻塞,預後非常不理想,第二截是他正是我長年看診的「極早期阿茲海默症」A先生。後來我才間接得知,同住的太太和兒子與A先生關係淡薄,不太清楚我們團隊做了甚麼,只負責幫忙去友院固定拿冠心病的處方簽,並沒有了解到演變成心律不整,竟然有這麼嚴重的併發症,而每次陪同來回診的女兒其實在北部工作,這個關鍵的時刻也不在現場。過去四年裡,診間內一場又一場看似和諧又成功的醫病關係,是短暫而片面的,我以為我認真地幫忙解決問題,也看似有得到良善的回應及相當的信任,但其實並沒有受到重視。直到這個關鍵時刻,我才猛然驚覺病人家屬跟我其實不熟。過去與個管師主動居家關懷的動作,說不定家屬還覺得是種騷擾,只是礙於我是他的醫師,才故作熱情歡迎。在這樣危急的時刻,我誠摯地期待A先生早日康復,但也切實反省,不該將病患或是家屬的正向回饋過於放大,那些溢美之詞不過是他們所熟悉的人情世故,也是他們希望獲取更多醫護關懷的應對方式。醫病關係或者醫生與病人家屬的互信,是有保存期限的,到了一個時間點,就該各自解散,而彼此祝福。學生時代的我,很喜歡念近代臨床內科學宗師William Osler的格言,每每能獲得啟發,他在一次與學生的座談中,勉勵行醫與求學要注意的原則,首要就提到「the art of detachment」,也就是掌握人我之間不偏不倚的情感分際,所謂視病「猶」親,而非視病「為」親,有了精準的拿捏,醫病之間才能有長久的和諧。
-
2022-07-09 養生.健康瘦身
有片|吃素可以減肥嗎?挑戰50天吃素減重,改善糖尿病、痛風不復發
近年來由於環保、健康、動物權利等等原因而由葷轉素的人不少,更多人為了瘦身而改吃素(蔬食),雖然現在有許多研究證實吃素可以減重,但面對市面上那麼多的素食品,到底應該要怎麼吃才能真正達到減肥效果又兼具健康?原則重點該注意哪些?追求美味素食、打破你對傳統素食觀念的夠維根Go Vegan主持人小樹和白龍,特別訪問了由台灣素食營養學會和輔仁大學一起合辦的蔬食減重班學員,經由學員親身實證,幫助大家建立正確的素食飲食觀念,讓更多人了解素食對健康的好處。快點開影片看看!台灣素食營養學會是由一群對素食有興趣的專業醫療人員所組成的非營利組織, 參與減重班的學員原本都是葷食者,他們在不用計算熱量,又可以吃得飽的條件下挑戰吃素50天的課程。在不太運動的狀態下,原本被醫生宣告要終生打胰島素的學員,受試結果不僅減重6、7公斤,還降低了糖尿病的血色素,連膽固醇都恢復標準值;另一個學員則從105公斤減到98公斤,原本有痛風不敢吃很喜歡的豆類的他,上了這個課後打破迷思,了解豆製品對痛風其實沒有絕對關係,他的痛風不僅沒有復發,還得到改善。素(蔬)食者的營養主要來自蔬菜、水果、全穀類,還有需要一些蛋白質。影片中輔大營養學系的老師補充,研究發現植物性蛋白比動物性蛋白更能夠預防很多慢性病,降低死亡率。想了解更多關於健康營養的飲食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蔬食吃起來,瘦身又健康!原始影片夠維根Go Vegan FB夠維根Go Vegan IG延伸閱讀純素低醣減脂料理,無澱粉有飽足感的花椰菜米炒飯全素減脂餐,簡單快速上手的娃娃菜卷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