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懷孕
共找到
1380
筆 文章
-
-
2020-05-29 醫療.消化系統
大便大不出來怎麼辦?超過5分鐘易便秘,用這姿勢放鬆肛門
「我慘了!只要每次硬便排不出來,用力好久後就會覺得有東西翻出肛門外,是不是痔瘡復發了?」痔瘡手術後,我們有時會聽到病人焦急地進診間敘述便祕時的各種症狀,事實上,就算再健康的肛門,只要是便祕時出力擠壓超過5分鐘以上,都可能有直腸黏膜暫時翻脫或肛門充血的狀況,偶一為之,不見得會帶來什麼問題;但若反覆發生,久了就會帶來新的痔瘡症狀。所以便祕這種惱人情況,能避則避。不少病人前來求診時往往急於解決痔瘡,事實上,如果排便習慣不良、容易發生便祕,先解決便祕才是一切根本。否則,只搞定痔瘡卻還是便祕,手術後也會很快復發。不忍便,培養定時排便好習慣好的排便習慣,從尊重便意開始,切忌忍便。忍便忍久了,等同是在訓練直腸忽略糞便到來的指令,久而久之,便失去正常排便的反射,到時就算直腸裡真的累積了糞便,也會因為缺乏便意而排不出來。排便不必每天有,3天1次或1天3次,都屬於正常的範圍,畢竟每個人腸胃蠕動快慢不同,只要順暢過關即可。理論上,當每天就寢、起床、三餐進食的時間都固定時,腸胃的生理時鐘也會跟著穩定。我也曾遇過病人,每次排便都固定在間隔3天後的某個早晨,這樣的排便習慣其實沒問題,但看了坊間排毒書上強調應每天排便,所以很困擾地來到門診;我和護理人員花了很長時間幫助她重新建立觀念:只要繼續保持,並不需要特別服用軟便劑、緩瀉劑或做任何清腸治療。不過,要是你持續1週都沒有任何便意,甚至是為了減重、減脂而服用含有腸道刺激性的減肥藥,導致今天拉肚子數十次,之後3到5天完全沒有便意,即使坐在馬桶上半小時也沒有任何腸蠕動的感覺,都是不正常的。通常最容易促進大腸蠕動的時間,是在早晨起床時,此時腸胃也才剛醒來,如果能空腹喝1杯馬克杯大小和室溫差不多溫度的開水,便能觸動腸胃道蠕動的反射,帶來便意。習慣早上排便的人,若每次想排便的時間都在晨會之間、或剛好是在趕著上班的路程上,建議提早1個小時起床,讓腸道蠕動習慣跟著提早1小時,先好好清空腸胃再開始一天的行程。身體有自己的規律,就算工作日夜顛倒,只要固定作息、用餐,通常就能有固定的排便時間;掌管腸道的自主神經有自己的節律,我們雖然無法用意志力控制腸道蠕動,但掌握規律,就能抓住節奏。另外,排便時請不要一邊看書或滑手機,一有便意進入廁所,務必在5至7分鐘內將直腸排空,才能減少肛門持續受壓的時間。尊重便意,就是尊重自己的身體給予的訊息,切勿讓任何事情阻撓排便。如果你的排便習慣始終不固定,除了審視飲食方式以外,請注意,這是身體正在對你發送「應該更珍惜它」「請不要忽視它」的訊息。自我鍛鍊排便肌群人體的腹肌與骨盆腔肌群,不但平衡著身體重心,也掌管著排便時的力道。骨盆腔肌群承載著膀胱尿道、子宮陰道、直腸肛門,然而,它的力道和彈性會隨著歲月漸漸乏力鬆弛。尤其是女性朋友經過懷孕生產的考驗後,如果缺乏適度運動和鍛鍊,很容易出現骨盆腔肌群鬆弛的問題,衍生出來的症狀就是漏尿、陰道鬆弛、排便無力而衍生便祕情形,或甚至輕微滲便。所以,適度運動是重要的,無論是跑步、游泳、有氧訓練或每天靜坐時,練習提肛、縮陰道的凱格爾運動3至5分鐘,都對訓練骨盆腔肌群有幫助。另外,排便姿勢也會影響排便的難易度,如果你排出的糞便是濕軟的,但排便施力上有困難,可以試著換用蹲姿馬桶、在坐姿排便時稍微傾身向前,或在腳下墊張小凳子,以便拉直乙狀結腸過彎處的曲度,幫助順暢解便。凳子的高度則因人而異,我在臨床上曾遇過一位病人,在試了3種廠牌的凳子後,才找到適合自己的命定腳凳呢!書籍介紹痔瘡自救全書:痔瘡專家教你預防、診斷、自療、術後保養,搞定國民病一本就通!作者:鐘雲霓出版社:三采出版日期:2020/01/03作者簡介/鍾雲霓現任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大腸直腸外科/微創痔瘡手術專任主治醫師,曾任馬偕紀念醫院一般外科總醫師、外科住院醫師,渾然天成聯合診所痔瘡專任醫師。熱愛外科與手術的鍾醫師,喜歡無影燈下專注做著精巧縫合的每個時刻,十多年外科經驗讓她有「痔瘡達人」之稱。常受邀各大健康節目,如《別讓身體不開心》《健康兩點零》《57健康同學會》及訪談節目《SS小燕之夜》《媽媽好神》等,現為《醫師好辣》固定班底,更是台灣媒體提到痔瘡手術的第一諮詢醫師。延伸閱讀: 明明醫院裡每天洗澡,她卻仍拜託孩子再洗一次...一個病床上阿嬤沒說出口的最後願望
-
2020-05-28 科別.精神.身心
產後憂鬱持續兩周以上 恐成更嚴重「產後精神病」
一名住在東京的日本媽媽,生產後罹患「產後憂鬱症」,需父母協助照顧小孩,但又因此產生罪惡感,導致失眠、食慾不振等情形,曾在日本求助精神科症狀未改善,因先生長期派駐台灣,決定跨海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求診,經醫師以經顱磁刺激(TMS)治療,一個半月後,睡眠、食慾、情緒與活力逐漸改善,也慢慢可以專心帶小孩了。身心科醫師周伯翰表示,產後憂鬱是一個通稱,依嚴重程度分成「產後憂傷」、「產後憂鬱症」以及「產後精神病」3種。「產後憂傷」很常見,約有30至75%的媽媽生產完後,3到5天內會出現莫名哭泣、哀傷、情緒敏感,這些症狀主因是生產後快速賀爾蒙變化、懷孕壓力得到釋放,或開始體認媽媽的責任感與壓力而引起,多半2周內會改善。但是有10至15%的媽媽症狀會越來越嚴重且持續兩周以上,進展為「產後憂鬱症」,另外0.1至0.2%的媽媽會出現更嚴重的「產後精神病」,甚至會有自殺或殺嬰的危險。產後憂鬱除了媽媽本身外,整個家庭包括母嬰關係與夫妻關係都會深受影響,但因很多媽媽擔心藥物的副作用或是擔心疾病的汙名化,往往拖到病情嚴重才就醫。周伯翰表示,產後憂鬱症與產後精神病在下次生產很容易復發,早期治療與預防復發非常重要。目前常見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針對治療效果不佳的或是無法忍受藥物副作用的重度憂鬱症,也可以使用「經顱磁刺激」治療,若有高度危險性則建議住院治療,甚至電痙攣治療。周伯翰也建議,若遇到身邊有產後憂鬱的媽媽,應謹記7個原則,同理、支持、傾聽、不責備、不只關心寶寶、先生一起分擔寶寶的照顧,必要時陪同太太一同就醫。他也特別提醒,新手爸媽照顧小孩時不要太要求完美、全部照本宣科,增加自己額外的壓力,必要時可向周邊有育兒經驗的親友請教求助。
-
2020-05-28 癌症.卵巢.子宮
初期症狀與腸胃道疾病超像! 40歲以上女性要慎防「無聲癌」
一位年紀相當年輕的何小姐,在懷孕時期被診斷出罹患卵巢癌,當下想到可能無法陪伴小孩成長,便失控抱著身旁的護理人員放聲大哭,儘管當下的情緒難以平復,但為了孩子,何小姐鼓起勇氣積極抗癌,相信醫師並與醫師討論後續的治療方式是的第一步,因為她知道唯有相信專業,積極治療方能有效抗癌,也持續的學習與癌症共處。 根據世界卵巢癌聯盟的資訊,卵巢癌是女性最常罹患的癌症的第七名,每年全球約有30萬名女性罹患卵巢癌。另最新的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民國105年卵巢癌的新診斷人數為1507人,與民國95年的1000人相比,診斷人數成長逾5成,死亡人數也從380人上升至656人,增加超過7成。 癌症希望基金會執行長蘇連瓔表示,多數卵巢癌患者年齡大多介於40到59歲,這個年齡層的女性大多處在三明治階段,以照顧家中成員為生活重心,而忽略自己的身體狀態,輕忽了症狀,因此延誤發現疾病的時間。 台大醫院婦產部鄭文芳主任指出,卵巢癌的初期症狀不明顯,有些症狀又與腸胃道疾病相似,如腹部脹痛、便秘、腹瀉,或是因為壓迫膀胱而頻尿,這些中年女性常見的問題,容易讓患者延誤了就醫時機。 而卵巢癌不像乳癌與子宮頸癌已宣導多年,許多人對於卵巢癌相對仍較為陌生,近5成患者確診時已經是第三、四期,比乳癌高出14%,也比子宮頸癌高出13%,使得卵巢癌的死亡率居高不下,相較於乳癌的五年存活率平均約可達9成,卵巢癌的五年存活率僅在4成左右。 過去晚期卵巢癌治療以化療為主,但現在有基因檢測,針對B RCA基因突變的患者,也有標靶治療可運用,最重要的是跟醫生討論適合的治療方式、堅持治療,能維持好的生活品質。延伸閱讀: 別小看分泌物! 沉默婦癌初期5情況最易被忽略 不只更年期後易得卵巢癌! 6大危險族群要注意
-
2020-05-27 科別.婦科
世界經期衛生日…醫籲女性勿輕忽經血過多 恐危及生命
每年的5月28日是「世界經期衛生日」,婦產科醫師提醒女性,經血過多除了影響生活品質、造成嚴重貧血,更可能危害生命。32歲的百貨公司櫃姐敏敏(化名)長期經血量多,甚至每半小時就得更換一次,由於工作需要長時間站立,經痛導致她暈眩無力,近日站櫃時差點昏倒,送急診檢查後發覺患有子宮肌腺症與肌瘤導致嚴重貧血,血紅素只有正常女性的一半,後經醫師手術而改善。 台灣子宮鏡醫學會理事長、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婦產科醫師韓健明表示,根據女生換衛生棉的時間來看,平均值為2小時更換一次,如果短於2小時或白天就要使用夜用衛生棉,代表經血過多,除了影響生活品質,長期經血過多甚至會造成嚴重貧血,更可能危害生命。韓健明說,經血過多主要是子宮內膜出現問題,如內膜長瘜肉、子宮肌腺症、肌瘤、或內膜癌症等,如同子宮內有多處違章建築,此時可以利用子宮鏡,將這些違章建築拆除,再搭配子宮內避孕器,解決經血過多的問題。 而在針對經血過多的治療方式上,他說目前以藥物為主,如使用口服避孕藥或黃體素,但有部分患者會出現頭痛、體重增加等副作用;目前治療的趨勢是使用子宮內避孕器,透過長期緩慢釋放黃體素,直接作用在子宮內膜上,因此在全身血液中的濃度非常低。韓健明說,患者使用子宮內避孕器後,經血量減少,甚至可能出現無月經,並非更年期或經血滯留體內,而是透過藥物減少內膜生成,使血紅素恢復正常。另外,子宮內避孕器不影響女性排卵功能,也不影響荷爾蒙分泌,若患者有生育計畫,只要在計畫懷孕前1至2個月取出即能懷孕。
-
2020-05-26 醫療.婦產科
子宮內膜太厚怎麼辦?增生原因、症狀和飲食禁忌一次看
王小姐最近月經量特別多,不到1小時就要換1次衛生棉,她覺得不太對勁,到婦產科做超音波檢查,醫師說她的子宮內膜太厚,最好再做子宮鏡或子宮內膜搔刮術檢查。近年越來越多女性得子宮內膜癌,她很擔心,子宮內膜太厚跟癌症有關嗎? 子宮內膜是讓受精卵著床的地方,它的功能就是準備懷孕。子宮內膜的厚度隨著排卵的週期而有變化:月經來時,子宮內膜剝落、排出,即是月經,此時子宮內膜最薄,約只有0.5公分;濾泡期時,雌激素增加,內膜組織開始變厚,排卵時約增厚到0.8公分,準備讓受精卵著床;排卵後,黃體素上升,讓內膜保持在0.8~1.5公分左右,不再持續增厚,等待受精卵著床。如果沒有懷孕,它就會剝落,如此周而復始。子宮內膜超過1.8公分又異常出血 需進一步檢查子宮內膜隨著排卵周期而有厚薄變化是正常的,但如果變得太厚,可能是有病變、長息肉或荷爾蒙不平衡。要了解子宮內膜的厚度,婦產科醫師透過超音波檢查即可得知。超音波分陰道超音波和腹部超音波兩種。已有性經驗的女性建議做陰道超音波,比較能清楚看到子宮內膜。至於多少是厚?多少是薄?通常會參考以下標準: 停經前月經快來時,子宮內膜增厚到1.5公分左右都算正常。月經有沒有異常是重要的判斷標準。如果增厚到1.8公分,特別是還伴隨月經量多、非經期出血等症狀,就會建議做子宮鏡或子宮內膜搔刮術,將子宮內膜細胞取出來化驗是否有惡性病變,比如子宮內膜「非典型增生」(屬於癌前病變,可算是子宮內膜癌零期)或子宮內膜癌;如果沒有症狀,就比較不用擔心,持續追蹤就好。可以等月經結束、子宮內膜都剝落了,恢復一般狀態,再做一次超音波,比較能確定它到底有沒有增厚。但如果子宮內膜厚達2公分以上,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建議積極一點,做子宮鏡或用子宮內膜搔刮術取子宮內膜細胞出來化驗,因為有時可能是病人忽略了月經量多及不正常出血,不是真的沒有症狀。如果化驗子宮內膜細胞後,發現沒有子宮內膜增生等惡性病變,那麼可能是荷爾蒙失調而造成子宮內膜過厚。有些女性黃體素分泌得不夠多,子宮內膜要剝落又不剝落,就會造成非經期的不正常出血,這種情況需要用荷爾蒙調經,子宮內膜才不會越來越厚。通常荷爾蒙需要服用3個月,之後停藥,看看荷爾蒙分泌是否恢復規律。荷爾蒙失調可能跟作息不規律、壓力、過胖都有關,因此除了用荷爾蒙調理,也需要調整生活。停用荷爾蒙後,子宮內膜過厚可能再度發生,但只要沒有經血過多或不正常出血,通常沒有大礙。此外,乳癌病人服用抗荷爾蒙藥物,也可能會讓子宮內膜變厚,需要定期追蹤。如果沒有經血量多、非經期異常出血,一樣不需要擔心,也不需調整藥物,如果有上述症狀,才建議做子宮內膜搔刮術或子宮鏡檢查。但內膜如果持續變厚,達2公分,即使沒有症狀,最好還是進一步檢查。停經後如果婦女因更年期症狀等問題有補充荷爾蒙,子宮內膜會增厚,月經也會來;如果沒有再補充荷爾蒙,子宮內膜的厚度應該不到0.5公分,若比0.5公分厚,就要小心病變。子宮內膜如果有長息肉,也會讓子宮內膜看起來較厚,但不是真的讓內膜變厚,因為超音波下看不清是內膜還是息肉。子宮內膜息肉多數是良性的,但如果造成月經量多、不正常出血等症狀,或者大到讓受精卵難以著床,影響懷孕,可以考慮手術切除。子宮內膜增厚 需化驗了解是否為子宮內膜增生子宮內膜增厚和子宮內膜增生是不一樣的,後者需透過病理化驗才能得知。如果醫師從超音波看到病人子宮內膜增厚,又有不正常出血症狀,就會建議進一步做病理檢查,用子宮內膜抽吸管(在門診即可進行,不用麻醉)或子宮內膜搔刮術(須進開刀房,要麻醉)取出子宮內膜細胞送病理化驗,以了解是否有增生,無法只靠超音波判斷。子宮內膜增生又分成好幾類,其中「非典型增生」屬於癌前病變,已經沒有懷孕需求的女性,建議最好切除子宮;如果仍有強烈懷孕需求,可先考慮用藥物治療,但因復發率很高,生產後仍建議切除子宮。如果不治療,內膜細胞持續增生,變成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就會提高,5年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變成癌症。子宮內膜增生也會有月經量過多、非經期出血的症狀,跟子宮內膜過厚的症狀很像,所以不能單從症狀來判斷是哪一種問題。如果合併有子宮肌瘤或肌腺症,會更棘手,因為子宮肌瘤和肌腺症也會造成經血過多,而且會造成子宮變形,在超音波下看不清楚子宮內膜,此時醫師會建議病人接受子宮內膜搔刮術,直接取出子宮內膜細胞送病理檢驗。 盡量避免高脂肪食物、含雌激素保健食品要如何預防子宮內膜病變呢?女性不論是否已經停經,最好避免吃太多高脂肪食物,因為肥胖是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因子之一。脂肪會被體內某種酵素代謝成雌激素,如果過胖,這種雌激素就會增加,子宮內膜發生病變的風險就會提高。也不建議吃含雌激素的保健食品,如大豆異黃酮、蜂王乳、月見草油,以免雌激素過多,可能刺激子宮內膜發生病變。子宮內膜太薄? 恐難懷孕對育齡期女性來說,子宮內膜隨著雌激素分泌而變厚,是正常且必要的;如果子宮內膜太薄,受精卵難以著床,會不容易懷孕,此時也需服用荷爾蒙調理。子宮內膜太薄通常跟之前動過手術有關,比如流產手術,多少會傷到內膜底部細胞,或發生術後沾黏,細胞不易生長,內膜就會太薄。【本文轉載自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好健康雜誌》第52期(2020-04-15出版),原文連結】
-
2020-05-26 科別.心臟血管
半夜腳抽筋不是缺鈣,竟是這問題導致!
31歲林小姐,常忘記蓋被子睡覺,有天凌晨想起床上廁所,不料小腿肚瞬間糾結,劇痛讓她立刻驚醒,但全身無法動彈,只得下床用爬行前進;之後整夜輾轉難眠,甚至到了中午,小腿仍隱隱作痛,就醫後,才知是靜脈曲張惹禍。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劉殷佐表示,一般而言,多數抽筋都發生在流汗過多,造成體內電解質不平衡所引起,常見於運動員和年輕人;但中年人或銀髮族出現夜間抽筋,原因則與年輕人大不相同。造成夜間小腿抽筋的原因很多,包括懷孕、脫水、電解質不平衡、長時間過度勞累、神經肌肉疾病、內分泌紊亂、藥物作用等,然而,常常被忽略的夜間抽筋原因是靜脈曲張。劉殷佐指出,造成靜脈曲張的原因為,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使靜脈因壓力過高失去彈性,造成血液回流不易;或瓣膜功能異常,導致靜脈血管擴張變形與病變。靜脈曲張若出現症狀卻若未及時治療,可能會發生靜脈血栓,甚至致命肺栓塞,不可不慎!此外,下肢靜脈曲張除了會引起下肢反覆的腫脹痠痛抽筋外,還會造成小腿皮膚脂肪硬化、傷口難癒合潰爛,嚴重時恐怕需截肢。高危險族群為需要長時間站立工作者,如櫃姐、空姐、餐飲業者、醫療人員或於傳統市場工作者等。靜脈曲張剛發生時,症狀往往不明顯,多數人只會感到腿部腫脹痠痛,或頻頻夜間抽筋,以為只是疲勞所致;甚至有人會用力「把腳扳回來」,結果問題沒解決,反倒拉傷肌肉更疼痛,影響行走與日常生活。劉殷佐提醒,如有上述症狀,應盡速就醫檢查。但若評估為輕症患者,也可以先穿著彈性襪,看症狀是否緩解改善。若未能緩解,醫師會透過靜脈超音波,確認主幹靜脈有無發生逆流,以及確認阻塞程度,來選擇治療方式,例如,口服或注射藥劑、微創射頻或雷射治療,或利用靜脈膠治療,將毀壞的靜脈重新修復,恢復下肢血液循環。劉殷佐呼籲,常抽筋的中高齡族群,平時要保持運動習慣,做好體重控制以減輕下半身負荷,同時多補充青菜水果及喝牛奶,若是長時間久坐或久站,可以動一動雙腿,睡覺時做好蓋被或穿襪子等保暖動作,都有助於防止抽筋。
-
2020-05-23 科別.消化系統
哪些人屬於痔瘡高危險群? 這些壞習慣讓你有「痔」難伸
俗話說「10男9痔」,但其實許多女生都有便秘問題,長期下來也容易引發痔瘡。大腸直腸外科醫師表示,坐太久、不運動、少喝水,經常便秘及腹瀉,都屬於痔瘡高風險族群,年輕人如果長時間坐在馬桶上划手機,也可能引發痔瘡。台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說明,以前上廁所可能會拿著書本或報紙,現在許多人則是拿著手機如廁,一邊逛社群、打手遊,要是遊戲進入緊張激戰,可能一坐就是半個多小時。最近1、2年,收治不少年輕痔瘡患者,詢問病史及生活形態,幾乎都是重度網路及3C使用者,其中不乏大學生、高中生,年紀最輕的是14歲小男生。由於該名國中生沉迷手遊,在家裡也常躲進廁所裡打電動,時間常常不經意就超過半小時,沒想到卻因此引發痔瘡,後來因為血便,馬桶出現有血跡,連內褲也沾著血,嚇壞了媽媽,才趕緊陪同就醫。糠榮誠指出,痔瘡距離肛門口1公分,是每個人都有的正常組織,但如果長時間久坐不動,或上廁所太用力,就會導致腹壓過大,以致局部組織靜脈迴流異常。哪些人屬於痔瘡高危險群?糠榮誠說,懷孕、體重過重,以及經常咳嗽、便秘、腹瀉,及有家族史者,都要注意痔瘡問題,平常應該養成多喝水,多吃鳳梨、蘋果、奇異果等高纖蔬果的習慣。此外,也要少吃辛辣、含咖啡因的食物,盡量少碰麻辣鍋,或是炸雞、鹽酥雞等油炸食物。如已出現痔瘡問題,建議局部多泡溫水,促進血液循環。糠榮誠提醒,上廁所大號時,應該認真如廁,不要看報紙或滑手機,時間應控制在10分鐘之內,要是坐太久容易引起肛門局部充血,又受到地心引力的影響,容易誘發痔瘡。★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0-05-23 科別.泌尿腎臟
改善漏尿 讓她重跳土風舞
50歲張姓婦人熱愛土風舞,但日前一舞動就漏尿,面對困擾卻難以啟齒、遲未就醫,自行以防漏墊處理,反而導致異味纏身,影響日常社交,不敢再跳土風舞。經就醫治療後,終於擺脫惱人的漏尿問題,又可以跳土風舞了。台中榮總嘉義分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胡如娟指出,不論男性或女性,因為年齡增長、懷孕生產或慢性疾病影響,都可能出現急尿、頻尿、夜尿、反覆泌尿道感染,甚至漏尿等尷尬症狀,不僅是身體健康警訊,亦會因異味纏身,成為日常社交一大敵人。胡如娟說,尿失禁分為急迫性、應力性、混和性、滿溢性及其他類型。急迫性尿失禁患者大多有嚴重急尿感,還沒寬衣解帶就發生漏尿,常為膀胱過動症或攝護腺肥大;應力性患者則是在咳嗽打噴嚏、大笑或搬重物時發生漏尿,可能是骨盆底結構自然老化或骨盆底手術造成,產後年輕婦女也可能發生。如果同時有急迫性和應力性尿失禁,則為混合性尿失禁;其他還有尿液超過正常膀胱可容納量,而發生的漏尿,即為滿溢性尿失禁;其他還有廔管、神經病變等問題導致膀胱或括約肌功能異常等不同因素而引起的尿失禁。胡如娟建議,尿失禁患者作息應正常、睡眠充足,白天約2至3小時上一次廁所,尤其要少吃過多加工食品,以及避免攝取過量酒精、碳酸類飲料及咖啡因,飲用咖啡、茶應適量, 適度從事全身性運動,包括快走、慢跑及有氧運動、重量訓練或核心肌群的鍛鍊,適度骨盆底肌肉訓練例如像凱格爾運動。尿失禁治療除藥物外,亦有非侵入性及侵入性手術,包括磁波椅、穿皮式後脛骨電刺激、薦神經刺激治療、膀胱肉毒桿菌注射及尿道懸吊帶手術等,女性可採陰道雷射治療,男性也可作人工括約肌手術。
-
2020-05-22 科別.泌尿腎臟
熟齡婦人跳舞漏尿異味纏身 美女醫師解決困擾
50歲張姓婦人熱愛土風舞,但日前一舞動就漏尿,面對困擾卻難以其齒、遲未就醫,自行以防漏墊處理,反而導致異味纏身,影響日常社交,最後不敢再跳土風舞,經親友建議就醫,臺中榮總嘉義分院泌尿外科醫師胡如娟治療後,擺脫漏尿問題,終於能夠再跳土風舞了。胡如娟說明,不論男性或女性,年齡增長、懷孕生產或慢性疾病影響,都可能出現急尿、頻尿、夜尿、反覆泌尿道感染,甚至漏尿等尷尬症狀,不僅是身體健康警訊,亦會因異味纏身,成為日常社交一大敵人。她說,尿失禁分為急迫性、應力性、混和性、滿溢性及其他類型;急迫性尿失禁患者大多有嚴重急尿感,還沒寬衣解帶就發生漏尿,常為膀胱過動症或攝護腺肥大;應力性患者則是在咳嗽打噴嚏、大笑或搬重物時發生漏尿,可能是骨盆底結構自然老化或骨盆底手術造成,產後年輕婦女也可能發生。同時有急迫性和應力性尿失禁為混合症狀患者,其他還有尿液超過正常膀胱可容納量,而發生的漏尿稱為滿溢性尿失禁,廔管、神經病變等問題導致膀胱或括約肌功能異常等不同因素而引起的尿失禁。胡如娟建議,尿失禁患者作息應正常、睡眠充足,避免過多加工食品,和過量酒精、碳酸類飲料及咖啡因攝取,咖啡、茶應適量,適度全身性運動,包括快走、慢跑及有氧運動、重量訓練或核心肌群的鍛鍊,適度骨盆底肌肉訓練、像凱格爾運動,另建議白天約2至3小時上一次廁所。胡如娟說,尿失禁治療除藥物,亦有非侵入性及侵入性手術,包括磁波椅、穿皮式後脛骨電刺激、薦神經刺激治療、膀胱肉毒桿菌注射及尿道懸吊帶手術等,男性也可作人工括約肌手術,女性可採陰道雷射治療。
-
2020-05-21 科別.泌尿腎臟
頻尿好困擾 男女原因大不同!吃這些食物助預防
年長後,很多人都會遇上困擾的生活小事,例如:出遊總是在找廁所,對長途旅行膽戰心驚。睡前明明也沒喝水,一個晚上起來上廁所四五次,摸黑還怕跌倒。俗話說:「囝仔放尿泉過溪,老人放尿滴著鞋」,難道說是膀胱無力嗎?其實不一定,男女頻尿原因並不同!男性最常見的原因是攝護腺肥大,女性則是泌尿道感染。 首先應該瞭解頻尿的定義。泌尿科醫師指出,在正常喝水情況下,白天解尿8次以上,尿量超過300CC,就是頻尿。夜間頻尿,則是睡眠中需起來上廁所超過2次。如果沒有到這個程度,或是其實白天是吃了過多利尿食物,包含:咖啡或茶、酒、西瓜冬瓜等瓜果類等,或喝了過多的水,是不用太過擔心的! 在男性方面:男性賀爾蒙會隨年齡逐年下降,過了50歲以後,多數男性都會因為賀爾蒙改變而引發攝護腺肥大,壓迫到尿道。若到70歲,罹患率高達八成。常見症狀包括:尿不乾淨感、斷斷續續、一直跑廁所但尿量只有一點點、急尿、夜尿等。要保護攝護腺健康,從年輕到年長,有三類食物可以多補充:1.含鋅食物:鋅是攝護腺組織中含量很高的成分,對維護攝護腺健康很重要。代表性食物是牡蠣、海鮮類、南瓜籽油。由於南瓜籽油不耐高溫,許多人會購買後用來涼拌在食材裡,或是低溫拌炒。2.含茄紅素食物:茄紅素優良的抗氧化營養素,在不少研究中都提到對攝護腺肥大有預防效果。紅色或紅紫色食物中偏多,例如番茄、胡蘿蔔、紅甜椒。茄紅素是油溶性的,建議添加油烹調後再食用更易吸收,質地也更柔軟。現成購買的番茄汁常常會添加大量的糖或鹽調味,較不建議。3.豆製品:許多人知道大豆異黃酮對女性更年期保健很棒,但對平衡男性賀爾蒙同樣有效。豆漿、豆腐、豆乾都適合多吃,同時也是優良的蛋白質來源。此外,肥胖或愛吃油膩食物者,也會加重攝護腺肥大情況:這與脂肪累積相關。維持標準體重也很重要哦!在女性方面:女性生理構造上尿道特別短,更年期後黏膜萎縮,對陰道泌尿道的保護減少,這些都會讓泌尿道感染變得容易發生,導致頻尿、刺痛。再加上年長後對口渴的感覺也會變鈍,喝水不夠,細菌更容易滋生。以下方法可以預防:1.放一瓶礦泉水在伸手可及的地方,想到的時候就多喝水,不是一次灌,是每次喝幾口讓身體慢慢吸收。但應避免睡前兩小時喝水,預防夜尿。2.常喝無糖優酪乳或者優格,都能補益生菌,讓細菌較不易感染私密處。3.許多人都知道蔓越莓汁可以酸化尿液改善感染,但市售蔓越莓汁有效成分含量並不高,反倒是利用大量的糖中和果實過酸的口感。要達到效果還是建議自製現榨蔓越莓汁。 除了感染之外,曾經懷孕生產的女性,再加上年長肌肉退化,有一定機率會出現骨盆腔肌肉強度不足的情況(這才是真正的膀胱無力),改善方式為每天執行2-3組「凱格爾運動」,每組20次。訓練方式如下:1.緩緩夾緊肛門,直到會陰部也有緊繃感,持續十秒再慢慢放鬆,不需要使用腹部力量。2.不管是任何站立時或躺在床上時,都可以進行。本文經授權摘自《臺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 高齡營養研究中心》原文請點此
-
2020-05-21 科別.腦部.神經
腦瘤是怎麼來的?腦外科醫生解密病人常問的3個問題
我是一名腦外科醫生,主要工作是為病人進行腦部手術,驅除病痛。在所有的外科科室中,腦外科應該算是最苦、最累的,挑戰性也是最強的。為什麼?因為大腦實在太複雜了,而且大腦對人而言也太重要了。你愛一個人、恨一個人,或者忘記一個人,你的喜怒哀樂、七情六欲全是由大腦控制的。因為大腦是如此神祕,所以,作為一名腦外科醫生,經常會有病人問我各種問題。我總結了一下,問得最多的問題有以下三個。病人常問的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大腦是不是真的像豆腐一樣?」對於這個問題,我想回答得嚴謹一些。一般來說,大腦比較柔軟,可以變形,易於牽拉,有一定的韌性,不容易出血。但是,每個人的大腦是不一樣的,有些人的大腦像嫩豆腐,一碰就出血,一碰就碎。所以在手術中,遇到這一類大腦,止血非常困難,要用特殊的止血材料才能把它壓住。有時候,即使在手術臺上止住了血,回到病房後可能又會出血。這個時候怎麼辦?只能讓患者回到手術臺上再開一刀。第二個問題:「腦瘤是什麼樣的?」說實話,很多腦瘤長得和腦細胞很像。腫瘤是怎麼來的?腫瘤是正常的身體細胞突變而成的,所以它和正常的細胞組織屬於一母同胞的「兄弟」。這就給腦外科醫生帶來一個問題─我們在做手術時必須把腫瘤和大腦分清楚。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一方面,依據外科醫生的經驗,這非常重要。但經驗和能力是主觀的,不一定靠譜。另一方面,就要靠神經導航系統。我們現在開車很多時候靠導航,開刀同樣也需要導航。我們給大腦開刀,首先要通過神經導航系統,找到腫瘤在哪裡。其次,我們可以選擇一條最合適的開刀路徑,確保最低程度地傷害大腦,並且最大限度地切除腫瘤。而當我們開刀的時候,一旦偏離了手術路徑,導航系統就會發出警報;最後,神經導航系統還能告訴我們腫瘤有沒有被切除乾淨。第三個問題:「你已經做過很多手術了,還怕不怕?」說句實話,刀開得越多,我膽子越小。到目前為止,我開刀已經超過6000例,但我現在變得膽小如鼠。為什麼?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你開刀越多,你見過的並發症就越多。所以,每次開刀,我都會害怕這些並發症出現。第二,我越是瞭解大腦,就越是對它敬畏。我有時摸著它,會覺得它就是一個宇宙。現代科學對於大腦的認知還處於比較初級的階段。2018年,《科學》雜誌上曾經刊登了一篇論文,科學家終於弄清楚了果蠅的大腦結構,一個果蠅的大腦裡約有10萬個神經元。那麼人的大腦裡有多少個神經元呢?860億個。科學家們到現在還不知道大腦是怎樣處理資料的,到目前為止,我們離大腦的真正開發還非常遙遠。我一邊開刀,他一邊背詩經常有朋友對我說,你們腦外科與我們的日常生活離得比較遠。我覺得這其中有些誤會,其實腦外科與老百姓的健康息息相關。比如,現在我在演講,一個人的講話就是由大腦的語言功能區控制的。語言功能區在哪裡?在太陽穴稍微後面一點的地方。如果你是用右手寫字,你的語言功能區就在左邊;如果你是左撇子,用左手寫字,你的語言功能區則在右邊。假如一個人不幸長了腫瘤,而且腫瘤長在語言功能區,那麼只有一個辦法,就是開刀切除腫瘤。為了保護語言功能區,醫生必須把腫瘤識別出來。怎麼識別呢?剛才我提到的神經導航系統,可以對腫瘤進行大致的識別。但具體到每一個人,語言功能區都是不一樣的。比如,說漢語的人和說英語的人,語言功能區就不一樣。假如你會說漢語,又會說英語,還會說點上海話和廣東話,那麼語言功能區又會不一樣。病人到了手術臺上,醫生怎麼去判斷這個病人的語言功能區到底在哪裡呢?曾經有一個病人,他是一所中學的語文老師,他的腦瘤就長在語言功能區附近。一開始他去當地醫院看病,醫生對他說,你開了刀以後可能就不會說話了。他心想,如果真這樣就不能再當老師了。他不甘心,於是找到我們,希望我們能夠保留他的語言功能。說實話,我們也不能給他保證,只能盡力而為。因為他是語文老師,所以開刀那天,我跟他說好,我一邊開刀,他一邊背詩。於是,我開刀的時候,他開始背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背完一首,再背一首。為什麼要這樣呢?因為只有不斷刺激他的腦回,才能確定他語言功能區的位置。我把他所有的語言功能區的腦回位置做好標記,然後從非語言功能區進入,把腫瘤切除了。開刀以後,他一開始不大會說話,但是能發出一個個單音節,能講自己的名字。術後一個月,他講話溝通基本上沒有問題了。術後3個月,他又回到學校當老師了。醫生的職業成就感,無法用語言表達作為一名醫生,最開心的時刻就是看到你的患者經過治療重新好起來,那種職業成就感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當時,我做這台手術花了7個多小時,沒下過手術臺,也沒喝一口水,肚子餓壞了。但是看到這位語文老師重返工作崗位,我覺得還是挺值得的。我再舉一個例子。有一天我剛開完刀,突然接到一個陌生人打來的電話。對方是個男的,他很激動地說:「我老婆給我生了個大胖兒子,謝謝你!」我一下子沒有反應過來,正準備掛電話,對方急了:「黃醫生,我是病人家屬,我老婆兩年前在你那裡做過垂體瘤手術,你還記得嗎?」我才突然想起來。這對夫妻剛來醫院的時候,看起來關係不太好。因為他們結婚多年一直沒有孩子,查來查去,雙方都沒問題,吃了很多年的藥,還是沒有孩子。後來,一個比較有經驗的婦產科大夫建議他們去做頭部核磁共振,結果確診妻子患有垂體瘤。這個微創手術是從鼻子裡做的,創口很小。做完手術一年多,他的妻子就懷孕了。原來,腦垂體雖然只有1.5釐米左右大小,卻掌管著全身的內分泌功能,也包括生殖系統的內分泌功能。腦垂體通過分泌激素,就像把一份份文件從上往下傳遞,告訴卵巢什麼時候排卵,告訴子宮什麼時候來月經。而一旦垂體上長了腫瘤,激素不分泌了,生殖系統也就無法正常運轉了。腫瘤被摘除以後,一切又恢復了正常。所以說,我們腦外科並不神祕。大腦和人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我們與老百姓的健康和生活也是息息相關的。為什麼很多外國醫生來這裡學習在過去的10年裡,我經常被派往世界各地學習,去交流腦外科的治療技術以及進展。而今天,我們醫院一年的手術量達到了1.6萬台,這個數位還在不斷增長。這樣的數量,在全世界的排名都是數一數二的。不僅如此,我們在腦腫瘤、腦血管病、顱底外科、功能神經外科等領域都位於世界前列。以前,我們派醫生到國外去學習新的技術,回來引進技術和設備,為中國人民服務。現在,我們成立了神經外科學院,吸引了全世界的醫生到上海來學習腦外科新技術,其中包括韓國、日本、德國、義大利、英國、美國等發達國家的醫生。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外國醫生都來這裡學習呢?因為外科是一門實踐的學科,你做的手術比別人多,你做的手術比別人好,人家自然會虛心向你學習。當然,今天我們取得的這些成就,是幾代中國腦外科醫生共同的心血。要做一個好醫生,真的很難外科是實踐的學科,外科醫生是一刀一刀練出來的,外科事業也是拚搏出來的。只有吃得了別人吃不下去的苦,才能開別人不會開的刀。但是這個苦,有的時候真是太苦了。因為做醫生本來就不容易,要做一個好醫生,真的很難。我的父親也是一名醫生,但是當年,他曾經堅決反對我當醫生。那一年,我填寫高考志願的時候,他明確表示不許我填寫醫學院校。但是,那個時候的我比較叛逆,年少輕狂,並不理解父親的苦心。我心想:你自己做了30年的醫生,為什麼不讓我做醫生?所以,我不顧他的反對,人生第一次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填寫了高考志願。我的第一志願是復旦大學醫學院,第二志願是廈門大學醫學院,第三志願是福建醫科大學。填完以後,父親看了我的志願表,神情很複雜,但沒有說什麼。從第二天開始,他一改原先的反對態度,帶著我去爭取復旦大學醫學院的推薦表。後來因為分數夠了,推薦表也沒用上。這件事我記了一輩子,因為他告訴我應該怎樣去做一個好父親。後來我參加工作,做了十幾年的醫生,深刻體會到了這一行的艱辛。一年365天,沒有節假日,每天都得去醫院看病人,經常36個小時乃至48個小時不合眼。這個時候,我才體會到父親的苦心,也知道了他當初為什麼反對我當醫生。不是因為他不愛醫學,更不是因為他不愛我,而是因為他捨不得。如果將來有一天,我的孩子也跟我講,爸爸,我要報考醫學院,我想我也會捨不得。但我也會像我的父親一樣,尊重且支援孩子的選擇,並盡自己的努力去幫助他實現夢想。因為,當醫生,一直都是一件對的事、好的事。我還會以身作則地告訴他,怎樣做才算是一個好醫生。(本文摘自《讀者》五月號第,朱權利/摘自《解放日報》)
-
2020-05-20 該看哪科.婦產科
世界罕見!越南女肝臟子宮外孕23周 婦產醫:不可思議
27歲越南女子子宮外孕竟然發生在肝臟裡,而且胎兒還長到23周大,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醫師陳志金昨天在臉書上分享這段「奇聞」,婦產科醫師則表示,子宮外孕發生在卵巢或腹膜就已經很罕見,肝臟更少,而且還要長到23周,幾乎是不可能。陳志金表示,這篇文章源自於一位越南醫師在2007年的貼文,這位醫師把經驗寫在部落格上。文中描述27歲越南女子發生疑似輸卵管子宮外孕,而切除右側輸卵管,但是事後病理科醫師在輸卵管內卻找不到肧胎。兩個月後,女子又發生腹腔出血,醫師才發現胎兒竟然長在肝臟裡,同時已懷孕23周,雖然經過緊急手術,但仍因為大出血,女子與胎兒都死亡。這名醫師陳述,第一次發現子宮外孕時,只有做經陰道超音波,並沒有做腹部超音波,所以沒有發現肝臟的異常。陳志金則找到國外有關於肝臟子宮外孕的相關研究,文獻紀錄全球有至少31起,但是沒有見過能夠長到23周的。陳志金懷疑這篇文章的真實性,表示之前曾有國外的放射科醫師在推特上討論,雖然也覺得不可置信,但也沒辦法說這名越南醫師提供的影像是假的。但是他覺得這麼罕見的案例,越南醫師居然沒有向世界發表,只寫在自己的部落格上,也讓人覺得奇怪。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婦產科主任蔡永隆表示,正常的懷孕過程,卵子從卵巢出來後在輸卵管受精,接著到子宮著床發育,但有時候沒有在子宮著床,而在其他地方,就稱為子宮外孕。一般子宮外孕最常發生的地方在輸卵管,也有少數個案在卵巢,甚至受精卵可能突破輸卵管跑到腹腔,在腹膜上著床,但極少跑到其他地方,因為腸子不斷蠕動,要著床很困難,要再往上方跑到肝臟更是困難,對受精卵來說「子宮與肝臟相距5000公里」,這麼遙遠的距離真的很難,更何況是發育到23周,太過罕見。
-
2020-05-20 該看哪科.婦產科
孕期該怎麼吃? 4種孕婦該吃的營養補充劑
迎接新生命對於新手爸媽而言是一項既期待又緊張的人生成就,在得知懷孕的那一刻起,一個小小的生命已經在準媽媽的肚子裡孕育成長,如何讓準媽媽以及肚子裡的新生命能夠在懷孕期間獲得足夠的營養與生長所需的各種元素,是每一對新手爸媽都非常注意的一個問題,今天的文章提供準爸媽們參考,孕期的營養補充怎樣才合適。1.葉酸:幫助胎兒神經管發育葉酸又稱維生素B9,與DNA蛋白質的合成與細胞分裂有密切的關係,懷孕初期是胎兒神經系統發育的重要時期,如果葉酸攝取的量不夠,會影響到胎兒的神經發育,嚴重時可能造成神經血管缺陷。台灣2013-201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指出,近6.9%的15-49歲育齡婦女,血清中葉酸濃度低於世界衛生組織所建議的正常葉酸濃度下限6 ng(奈克)/毫升。因此補充葉酸對於懷孕婦女或是正在規劃準備懷孕的婦女都十分重要,建議若是有計畫懷孕,可以在準備階段與孕期前12週每日攝取400微克(mcg),之後妊娠期間則每日攝取600微克,可以降低胎兒出現神經管缺陷的風險。若是屬於高風險的孕婦們,或是有神經管缺陷家族史等,可考慮使用高劑量葉酸補充,在懷孕前三個月開始服用1到4毫克(mg)葉酸,持續到孕期的前12週後再降低劑量,可進一步諮詢醫師的建議。葉酸也能經由生活中能夠獲取的食物補充,常見富含葉酸的天然食物包括深綠色蔬菜(例如:波菜)、豆製品、肝臟等。國民健康署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葉酸每日上限為1,000微克,葉酸屬於水溶性維生素,多餘的量會經由身體排除,但是依舊不建議過度補充,準備懷孕的媽媽們應該要與醫師討論並遵照醫囑使用。2.鐵劑:預防貧血、早產鐵是製造母體及胎兒血紅素的重要元素,懷孕期間以及分娩時母體會需要鐵來增加紅血球數量,而且新生兒出生4個月內所需的鐵質主要來自懷孕期間母體的提供,補充足夠的鐵可以降低孕婦貧血的風險。本身沒有貧血病史的孕婦,在懷孕期間鐵的攝取量建議約15毫克/天至30毫克/天,以預防缺鐵性貧血。若是本身就有缺鐵性貧血的孕婦,要與醫師討論後依據自身狀況補充較高劑量的鐵,由於服用鐵劑較常會出現腸胃道不適的副作用,若是不耐受,可以改用間歇性補充鐵劑(每週一至三次),研究證實間歇性補充鐵劑的效果與每日補充一樣有效,並且耐受性更好。鐵劑與維生素C併用可促進鐵吸收,另外,茶葉與咖啡中的單寧酸會與鐵形成不溶性化合物,會減少近50%的鐵質吸收。鐵質有兩種分類:血紅素鐵(heme)和非血紅素鐵(non-heme)。血紅素鐵和非血紅素鐵比較說明3.含鈣製劑:骨骼及牙齒生長懷孕中後期胎兒開始發展骨骼及牙齒,鈣對於胎兒骨骼以及牙齒生長極為重要,因此懷孕與哺乳期應攝取充足的鈣質。美國國家學院的參考膳食攝取量建議,19到50歲的孕婦或正在哺乳的婦女元素鈣的建議攝取量為1,000毫克/天,也可以多攝取含鈣質豐富的食物,如:牛奶、乳製品、黑芝麻、豆腐、深綠色蔬菜等。維生素D能幫助鈣質轉化和合成,建議每天可攝取600 IU(國際單位)與鈣片一起使用,有些食物併用會影響鈣質吸收,例如:鐵劑和鈣質會在體內互相競爭,降低鈣的吸收,建議兩者分開使用;咖啡與茶也會影響鈣質吸收,以及含有草酸的食物如菠菜,與鈣質會在腸道中結合,形成不溶的沉澱物,故飲食上也要多加留意。或許準媽媽們也有疑問,現在市面上的保健食品單是鈣片就有很多形式,例如:檸檬酸鈣、碳酸鈣,究竟要怎麼做選擇呢?不同種類的鈣片有不同的鈣離子吸收率以及鈣含量,選擇的時候可自行考慮含鈣量、吸收率與價格等因素來做取捨。鈣片種類的鈣離子吸收率及鈣含量說明4.碘:胎兒甲狀腺發育碘是合成甲狀腺素不可或缺的元素,調節代謝與生長發育,孕婦如果缺碘的話不僅可能造成新生兒與母親甲狀腺功能不足,也可能造成新生兒呆小症、智商和認知功能發展遲緩。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醒,有計畫懷孕的女性每日要攝取140微克的碘,平日可以多攝取海帶、紫菜、貝類、海魚等富含碘的食物,烹飪時也應選用加碘鹽。懷孕期間增加為每天200微克的碘,哺乳期間每天攝入250 微克。其他還有一些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如鋅,都是孕期需要補充的營養元素。目前市面上的孕婦綜合維他命幾乎都有包含這些所需的成分,建議每位準媽媽要依據自身生活飲食習慣,與醫師討論需要額外補充的營養素,按照醫囑服用,給媽媽及寶寶都有最好的營養。
-
2020-05-20 新聞.用藥停看聽
高山旅遊安全嗎? 4個行前小撇步預防高山症
隨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許多民眾紛紛取消出國旅遊行程,而轉往戶外活動。這時,想進行自然旅遊或是有意挑戰高海拔地區旅遊的民眾,千萬要注意高海拔疾病可能帶來的危險。初次挑戰登山的葉小姐因為登山前沒有先服用預防性藥物,登山過程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導致頭痛、頭暈、嘔吐等症狀逐漸加劇,因此敗興而歸。藥害救濟基金會特別為計畫至高山旅遊的民眾,整理預防高海拔疾病發生及用藥小撇步,提醒民眾在出發前依個人健康狀況,做好行前醫療諮詢,及服用高海拔疾病預防藥物,留意早期症狀,減少發病的可能性及嚴重性,安心玩平安歸。撇步1:行前就醫諮詢登山可強化心、肺、血液功能,增進個人體力及耐力,但隨著高度增加,大氣壓力逐漸下降,吸入的氧氣也隨之變少,當身體無法適應低氧、低壓的環境時,可能引起急性高山症、高海拔腦水腫或高海拔肺水腫等高海拔疾病。尤其是本身有慢性疾病、氣喘、懷孕或心臟疾病等情形屬於高風險族群,建議於行前4至6週,由醫師依其健康狀況,做專業風險評估或身體檢查,做好事前預防與開立備用藥品。撇步2:特殊族群需告知相關病史及過敏史高海拔疾病的預防或治療因目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常見用藥包含:acetazolamide、nifedipine、tadalafil、sildenafil、dexamethasone等。本身有藥物過敏史或患有心血管疾病等特殊族群,就醫時應主動告知醫師病史及過敏史,遵醫囑指示用藥,相關用藥建議注意事項如下:1.Acetazolamide:為一種利尿劑,因化學結構類似磺胺類藥品,所以對磺胺類藥物過敏者以及蠶豆症者皆不能使用。此藥物通常登山前一日就開始服用,可預防急性高山症,並且加速身體適應高地環境。服藥後可能發生會出現多尿、噁心、嘔吐、倦怠、周邊感覺異常(如臉頰、嘴唇、手腳異樣感)等不良反應。2.Nifedipine:有心因性休克病史的病人不能使用此種藥物。臨床上,此藥常用於治療高血壓、狹心症,亦能預防曾有高海拔肺水腫病史的病人,再次發生高海拔肺水腫的機率。但需留意服用後可能有血壓下降、頭痛、心悸、熱潮紅及下肢水腫等不良反應。3.Tadalafil、Sildenafil:這兩種藥物是改善男性勃起功能障礙的藥物,也常用於預防高海拔肺水腫,但不可與預防及緩解心絞痛的硝酸鹽類藥品,或降血壓的甲型阻斷劑併用,以免出現嚴重的低血壓。此外,服用此藥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頭痛、暈眩、臉潮紅等。4.Dexamethasone:屬於類固醇類藥物,可用於預防急性高山症及高海拔腦水腫,但使用後無助於身體適應高地的環境。服用後可能有高血糖、高血壓和免疫抑制等不良反應。除非醫師指示,一般不建議連續服用超過7天,也不宜驟然停藥,避免症狀反彈發作。撇步3:上山後時時警覺,最好緩慢爬升除了用藥預防外,建議登山民眾飲食盡量以低脂為主,避免食用會產氣的食物及吸菸、飲酒等行為;慢慢提高上升的高度,讓身體適應高地環境,放慢速度,注意保暖,隨時注意自身及同行隊友的身體狀況,以降低高海拔疾病的發生風險。撇步4:留意高海拔疾病早期症狀若登山時發生:頭痛伴隨頭暈、噁心、嘔吐或虛弱等一個以上症狀時,可能已患急性高山症;一旦發生步態不穩、意識變化或呼吸困難等症狀,病情或許已惡化為高海拔腦水腫或高海拔肺水腫,此時若沒有妥善治療及處理,則有致死的風險,登山民眾若有以上症狀宜及早下山。喜歡登山健行的民眾一定要知道,高海拔地區的風景雖然引人入勝,但也要考量自身體能,量力而為,並做好事前風險評估與預防性用藥。出發前建議進行醫療諮詢,若有預防用藥之需求,應聽從醫囑指示,切勿自行購買服用,尤其是本身有藥物過敏史或患有高海拔疾病病史、呼吸道疾病或心血管疾病等高風險族群要特別謹慎。如果於登山期間,出現任何疑似頭痛、頭暈、嘔吐等症狀,最重要的治療方式即為立即下山,必要時就醫治療。本文摘自藥害救濟基金會 原文請點此
-
2020-05-20 該看哪科.婦產科
懷孕媽咪壓力大 準爸爸行動4原則助調適
懷孕不是只有媽咪一個人的事!準爸爸應主動給予孕媽咪關懷與支持,防疫期間除了定期接受產檢、避免群聚感染源及注重個人衛生外,更重要的是協助孕媽咪放鬆身心、保持好心情,一起成為守護寶寶的神隊友。孕媽咪產前若壓力大 易增早產風險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報告指出,孕婦產前壓力與胎兒低出生體重、早產及產後憂鬱有關,另美國國家科學會研究發現,壓力較大的孕婦,其自然流產的比例較高。美國醫學會期刊 (JAMA) 回顧文獻更進一步指出,相較於一般孕婦,罹患產前憂鬱症之孕婦,其胎兒早產風險增加39%,低出生體重風險則增加49%。孕媽咪自我生活調適 準爸爸主動支持不可少 為維持好心情,孕媽咪除了自我生活調適外,準爸爸也應主動給予關懷與支持,國民健康署提供下列原則給孕媽咪參考:■孕媽咪自我舒緩身心:依醫護人員評估及指導,適度做腿部及腰部運動以放鬆肌肉,並輔以腹部或胸部深呼吸來調節壓力;同時向家人或其他親友分享心情,舒緩情緒。■準爸爸以實際行動支持:1.陪伴:陪孕媽咪去醫院產檢、一同參加產前教育課程及產前運動。2.分擔:分擔家庭勞務,減輕孕媽咪的身體負擔。3.傾聽:用心傾聽,分享孕媽咪的快樂與憂慮。4.尋求協助:如發現孕媽咪有情緒低落的現象且長時間無法緩解,甚至加重時,應立即尋求醫療協助。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如有任何孕前、孕期及產後健康管理相關問題,歡迎撥打孕產婦關懷諮詢專線0800-870-870(國語諧音:抱緊您,抱緊您),將由專業人員主動致電回覆解答疑問,或民眾也可至「孕產婦關懷網站」查詢孕期照護資訊。 本文摘自國民健康署 原文請點此
-
2020-05-19 該看哪科.婦產科
重症肌無力 孕婦緊急剖腹產母子均安
新竹29歲李姓孕婦過去有重症肌無力和甲狀腺機能亢進等病史,產檢時診斷出妊娠糖尿病,在懷孕30週時因早期子宮收縮合併子宮頸閉鎖不全到台大醫院新竹分院住院安胎,又因胎兒窘迫缺氧情形,緊急剖腹產下男嬰,後轉到外科加護病房觀察,所幸李婦呼吸功能恢復正常,母子均安。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婦產部林明緯醫師說明,重症肌無力的發生率,女性是男性的兩倍,且女性發生率最高的年齡剛好落在20至30歲的生育年紀。重症肌無力屬於自體免疫疾病,常會合併其他自體免疫疾病,其中又以甲狀腺疾病最常見。重症肌無力常見的原因是病患體內產生抗體,阻礙乙醯膽鹼(神經傳導物質)傳遞運動的訊號,造成病患反覆出現眼皮、臉部、咽喉部、手腳四肢甚至是呼吸肌肉無力情形。林明緯指出,若是病患全身肌肉無力的情況嚴重,已影響到吞嚥或呼吸功能,就稱為「重症肌無力危象」,國外甚至有文獻建議剛發病的重症肌無力女性患者應要避孕一至兩年。據國外統計,重症肌無力本身不會增加懷孕流產率、子癲前症、子癲症等發生率,但孕婦在懷孕過程當中約40%症狀會惡化,甚至恐需插管使用呼吸器治療。另有30%孕婦在懷孕過程中症狀沒有變化,剩下30%的孕婦症狀則會改善。整個孕期以第一孕期和產後時期是症狀最可能惡化的危險期。重症肌無力的孕婦應配合神經內科醫師治療,按時服用藥物或調整用藥,切忌不可因懷孕而貿然停藥,重症肌無力病患有許多禁忌藥物,包括產科常用的安胎藥鈣離子阻斷劑,含鎂離子的胃藥、軟便劑和治療子癲前症的硫酸鎂、某些特定的抗生素等,都可能造成肌肉無力症狀惡化。生產時,重症肌無力的孕婦不一定要剖腹生產,若是自然產也可以施打無痛分娩。值得注意的是,重症肌無力孕婦的新生兒由於受到母體乙醯膽鹼受體抗體透過胎盤循環到寶寶體內的影響,約有10~20%新生兒會發生重症肌無力。孩子恐會出現肌張力低下、吸吮能力比較差、眼皮下垂甚至呼吸困難等症狀。因此,新手爸媽在欣喜之餘,要特別留意孩子。
-
2020-05-19 該看哪科.婦產科
疫情增加夫妻相處 醫:今年可增加5千至1萬名新生兒
疫情影響,許多人宅在家不敢出門,台中市茂盛醫院觀察到驗孕人次變多了、懷孕率也較今年年初約增加3成,甚至連原本要借卵生子的高齡婦女也都懷孕。院長李茂盛樂觀預測,今年可望增加5千至1萬名新生兒,讓原先可能再探底的出生率止跌回升。李茂盛說,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近年台灣新生兒數量不斷下探,2000年有30萬人,去年到歷史新低點的17萬多人,今年意外因疫情使新生兒變多,有望達到18萬多人,讓以往出生人數不如死亡人數的情形得以暫時止住。不孕科醫師李俊逸也說,這情形符合國外婦產科發表「疫情使懷孕率增加3成」的研究結果,而且連該院內部最近期也是好「孕」連連,有6位護理師懷孕了。他分析,因為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要大家儘量別外出,所以很多年輕夫婦多了很多相處的機會,意外替國家「增產報國」。李俊逸說,有兩名分別36歲與42歲的高齡婦女,因為卵子數量少且品質不佳,所以建議她們進行捐贈卵子配對,等疫情趨緩進行借卵生子的療程。不過,隨著夫妻相處機會增加,兩人都意外自然受孕成功。
-
2020-05-19 癌症.卵巢.子宮
不只更年期後易得卵巢癌 醫師提醒6大危險族群要注意
一名42歲的廖小姐,數年前與先生共同創業一同經營咖啡店,兩人也早在結婚時達成為頂客族的共識。由於店內產品廣受好評生意相當不錯,還在前年新開了一家分店,事業有成也樂愛享受生活的她,在去年年初到醫院進行健康檢查,發現自己的左側卵巢有一顆子宮內膜異位瘤(俗稱巧克力囊腫),大小約5公分,持續超音波和磁振造影追蹤,發現在一年內竟快速增大至7公分。巧克力囊腫雖為良性疾病,但同時也是具有潛在惡性風險的腫瘤疾病,加上增長速度快,廖小姐決定接受手術治療,經病理檢驗後竟確認罹患卵巢癌,所幸發現得很早,並無擴散現象及侵犯到鄰近的器官組織。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沈彥君主任醫師表示,「卵巢癌」常被比喻是「婦科癌症中最可怕的隱形殺手」,常是來的突然、發現的太晚。卵巢位於骨盆腔深處及體積小,腫瘤在早期形成時不易被察覺,再加上初期幾乎無症狀,因此很容易被忽略。據統計,約75%的患者發現罹患卵巢癌時已經是第三期以上,即便有症狀,也會容易因腫瘤的壓迫或癌細胞剝落產生,如:肚子脹脹的、脹氣、噁心、易飽足感、打嗝、頻尿、下腹部疼痛或小腹突然變大等,常讓人誤以為是腸胃或泌尿道相關疾病,但此時卵巢癌的期別可能已發展至第三期或第四期。卵巢癌的早期預後與中晚期的存活率有極大的落差,第一期的卵巢癌五年存活率可達90%、第二期癌症已擴散至骨盆及其它器官五年存活率約70%、第三期存活率驟降至39%、到了第四期癌症可能已轉移到肝、肺、腹膜或骨頭,五年存活率僅餘17%。沈彥君提醒,以往卵巢癌好發於更年期後女性,但隨著晚婚、晚生子的人或不生育的趨勢增多,都有可能增加罹患卵巢癌的風險,建議超過40歲以上的女性朋友每年應定期安排婦科檢查與骨盆腔檢查,高危險族群可提早至30歲每半年至一年安排定期檢查。以下幾項危險因素,檢視自己是否已成為卵巢癌的危險族群:1、35歲以後生子、未曾懷孕或不孕的女性:荷爾蒙及排卵因素可能增加罹患卵巢癌的風險。2、初經來的早(12歲前)或停經較晚(55歲後)的女性:初經太早或停經太晚的族群,卵巢在一生中的活動時間較長、排卵次數較與一般人多,也會增加罹患卵巢癌的危險性。3、家族史:家族中(母親、姐妹)有乳癌或是卵巢癌病史,罹患卵巢癌機率也會增高;一般女性罹患卵巢癌的機率約1.4%,若有家族史的族群機率則會上升到3~5%。4、肥胖:BMI指數>30的女性。尤其是喜愛吃高油脂的族群,易造成體內脂肪過度堆積,容易誘發乳癌及卵巢癌。5、停經後荷爾蒙補充:荷爾蒙的補充劑量及長時間的補充,雌激素過度刺激也會相對增加風險。6、子宮內膜異位瘤患者(巧克力囊腫):子宮內膜異位症引起異位瘤的女性,發生卵巢癌的風險是一般婦女的2至3倍。 延伸閱讀: 3婦癌難早發現! 預防醫學專家告訴你該如何預防 女性注意! 愛吃「這些」食物易養出子宮肌瘤
-
2020-05-18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生怎麼想?「女醫師」在職場鮮為人知的感觸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醫生怎麼想」。一位畢業將近二十年的醫師道出「女醫師」在職場鮮為人知的諸多感觸;一位稍長幾年的男醫師對三個「懷舊醫療行為」提出與眾不同的獨到見解;一位畢業將近四十年定居美國,中間曾經回國服務一段時間,而又回美服務的女醫師仍然心繫台灣的醫療問題,提出發人深省的對台灣護理工作環境的建議。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讓大家更了解醫生對事情的看法,也增加社會對醫師的了解。 今年初有幸收到「醫病平台」一書,細細閱讀,感動於這群有心人長年致力於提升台灣醫學教育品質與改善醫病關係,書中由病患、家屬及其他醫療人員從不同觀點陳述故事,使我得到新的啟發與省思,但整本書最令我驚喜的部分,是它的封面——圖畫裡的女病人托著腮,似有滿腹苦惱不知從何啟齒,而手持筆、頸項上掛聽診器、著白袍而神情專注的醫生,也是位女性。 當我進入醫學系就讀時,班上女生佔了三分之一,因此並不覺得有太大的性別困擾。畢業後選擇家庭醫學科,面試當天三位考官都是女醫師,而在我接受住院醫師訓練期間,科主任也一直是女性;科內醫師約男女各半,各司其職,氣氛融洽。獨當一面看門診時,或許來看診的病患都習慣家醫科有不少女醫師,我除了遇過一次,病患進來後愣了一下說:「看名字我還以為是男醫生呢!」其餘反倒有不少女病人告訴我說,她們喜歡給女醫師看診,因為女醫師通常溫柔有耐心,並且許多女性難以啟齒的隱私問題,或是女性在社會與家庭角色裡與男性的不平等導致的身心症狀,往往令女病人在面對男醫師時隱忍避談。 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下,我以為「女醫師」的形象已普遍植入人心,就像學校裡有男老師、女老師一樣自然,然而在我前幾年投稿報紙副刊的經驗裡,發現無論我的文章有多麼明顯的線索告訴讀者說我是女性,副刊的插畫家幾乎無例外地替我配上男醫師的插圖。 至少可喜的是,我身處的時代,「女醫師」已受到一定程度的尊重。高中時曾在報上讀過女醫師投書,她在急診室急救病患數十分鐘、忙得滿頭大汗,忽然聽見暴走的家屬怒吼:「醫生怎麼到現在還沒來!」我在小兒科跟診時,聽資深的女醫師說起她們當住院醫師值班時跟男醫師共用值班室,覺得十分不可思議。家醫科在住院醫師的訓練期間,必須安排數個月的內科病房與急診輪班,科內已婚的女醫師們安排年度計劃時都儘量避開與孕產期重疊的可能,主任曾與我們分享她自己挺著大肚子值內科班時,接到病房呼叫卻因子宮收縮疼痛而完全無法起身處理的經驗,因而她能同理且支持晚輩,但內科的女性住院醫師如果想在受訓期間成為母親,便得咬著牙熬過,有些還會受到男同事的言語奚落,我聽過男醫師抱怨他同梯的女同事:「這麼厲害,來三年生兩個,專挑農曆年請產假,真是用盡心機!」去年從一位剛畢業的學妹口中聽說,現在女醫師懷孕期間受到更進一步的保障,值班到晚間十點後便可下班休息,看學妹撫著微凸的腹部,真替這一代的女醫師及他們的孩子感到高興。 欣喜於法規對女醫師愈來愈完善的保障,但事實上,一旦女醫師成為母親,無論是心中所牽掛的,或是實質上對家庭的付出,多半還是更甚於男醫師。這幾個月來在新冠肺炎的威脅之下,世界的運轉劇變,我們有幸身在台灣,學生們還能正常到校上課,但家有應屆考生的父母,莫不戒慎恐懼。兩位在診所服務的女醫師朋友,不約而同的停診一個月,請其他醫生代診,為的是確保孩子在大考前不會被母親職場上的風險波及。 母親節剛過,在社會營造的氛圍下,許多人在這天都記得謝謝自己的媽媽——或言語感恩,或實質贈禮,或愛在心底。願大家也能推己及人,以更大的包容心尊重女醫師在職場與家庭間尋求平衡所作的努力。
-
2020-05-17 科別.消化系統
書田診所/養成良好排便習慣 千萬別信消痔成藥
俗話說「十男九痔」,但果真如此嗎?書田診所大腸直腸肛門科主任醫師胡煒明表示,觀察門診患者,男性、女性比率差不多。就生理結構變化來看,懷孕時腹壓上升,孕婦反倒是痔瘡高風險族群。「痔瘡與排便息息相關。」胡煒明說,如果排便不順,經常便祕、腹瀉,就屬於痔瘡高風險群。正常排便為一天一至兩次,如果一天兩、三次以上,或好幾天才如廁一次,就屬於不良排便行為。另外,痔瘡也與遺傳有關,如果父母或兄弟姊妹罹患痔瘡,自己就應提高警覺。值得注意的是,國內治療痔瘡、便祕的相關成藥廣告眾多,許多人誤以為吃了這些成藥,就能消痔、改善便祕,胡煒明指出,如果亂吃成藥,可能讓症狀更嚴重。胡煒明經常在門診收治「以為小痔瘡卻是惡性腫瘤」個案,患者幾乎都不敢置信,因延誤就醫,增加治療難度。提醒民眾,如有血便、肛門疼痛發癢,或是解便困難,經常腹瀉、便祕等問題,就應該積極就醫,找出病因。如果是小痔瘡,只要門診手術就能解決。如果拖好幾年,一顆變五、六顆,內痔外痔均有,甚至出現膿瘍發炎,用力時痔瘡跑出體外,無法塞回去,就必須開刀,術後得趴床忍痛好幾天。
-
2020-05-17 科別.消化系統
健保大數據/痔瘡手術人數 基層院所大勝醫學中心
痔瘡到底需不需要治療,應該開刀嗎?健保資料庫顯示,108年因痔瘡就醫患者多達39萬餘人,其中以第三級痔瘡最多,第四級最少。痔瘡手術不限於醫學中心,基層院所、地區醫院、區域醫院都能執行。健保大數據發現,108年醫學中心痔瘡手術執行件數不到五千件,低於其他層級,更遠不及基層診所的4萬多件。痔瘡是不少人的夢魘,有人因痔瘡如坐針氈,有人因此排便非常痛苦。痔瘡到底何時需要治療,該選擇何種方式治療?書田診所大腸直腸肛門科主任胡煒明直言,除非出血或痛到影響生活,否則沒有必要開刀。第四級女多於男 與懷孕、忍痛有關健保署統計,診斷為痔瘡的患者,近三年以第三級最多,其次為第二級、第一級、第四級。不論是哪一個級別的痔瘡,患者年齡都集中在50歲到59歲,並未因不同級別而有差異。在性別分布上,整體來看是男性多於女性,但第四級痔瘡患者女多於男。換句話說,女性一旦有了痔瘡,嚴重度都比男性來得高。胡煒明認為,這與女性較會忍痛,且加上懷孕是痔瘡的危險因子,讓不少女性產後埋下痔瘡的因子,長期忍痛又沒有調整生活作息等,等到受不了才就醫,往往痔瘡已非常嚴重。小病不擠大醫院 基層診所病患最多健保也顯示,民眾因痔瘡求診的醫療院所,108年門診治療痔瘡案件數有10萬1350件,以西醫基層診所件數最多,多達4萬2840件,第二名是地區醫院2萬7597件,第三為區域醫院2萬6630件,最後才是醫學中心,僅有4283件。若以整體排名,地區醫院層級的郵政醫院居首,同屬地區醫院的耕莘醫院排名第三,沒有任何一家醫學中心排行在前20名以內。健保署支付標準科視察楊秀文分析,民眾認為痔瘡是小病,不會貿然擠大醫院,大多就近求診。案件數特別突出的地區醫院或西醫基層診所,推估是有以治療痔瘡為專長的醫師,吸引患者求診。切除術、結紮術 使用最多分析門診手術方式,傳統的痔瘡切除術為5874件;結紮術為8萬9095件,以郵政醫院最多;注射治療件數為1967件,以耕莘醫院最多;冷凍治療50件,各家醫院執行件數都是個位數。胡煒明說明,痔瘡切除術包含環狀切除術、傳統內外痔切除術以及雷射手術,適合第三級以上患者,部分第一級出血嚴重的患者,則適用雷射手術;結紮術僅針對內痔患者,最適合第一級患者,但第一級患者通常並不需要動手術。血栓切除術多針對急性發作的痔瘡患者,有暫時的效果;注射治療透過化學藥劑讓痔瘡纖維化並變小,同樣也只有暫時效果;至於冷凍治療,因為副作用多,臨床上已經很少使用。住院治療患者 以第四級最多分析住院治療痔瘡的患者,總件數為1萬9293件,以右昌聯合醫院最多,其次為雙和醫院,再者為林口長庚醫院。若以手術方式再細分,以痔瘡切除術住診件數1萬9191件,右昌醫院最多,有723件;結紮術住診僅有90件,林新醫院作8件居冠;血栓切除術僅12件,大千醫院有3件最多。住院治療痔瘡的平均天數為2.37天,楊秀文分析,住院的痔瘡患者大多病情較嚴重,進一步分析住院治療患者接受痔瘡切除術,確實以第四級痔瘡最多,達5750件,其次為第三級4963件,再者為第二級239件、第一級16件。門診切除患者 以第三級最多若分析門診接受痔瘡切除術,以第三級痔瘡最多,1368件,其次為第四級1284件,第二級為288件,第一級為95件。楊秀文表示,痔瘡切除術仍以重症為主。至於痔瘡「要不要動刀」?胡煒明建議,影響生活才建議動刀,而準備接受手術者,建議徵詢第二意見,別貿然動刀,開刀仍有一定風險。
-
2020-05-17 科別.消化系統
面對痔瘡千萬別自己當醫師 李伯璋:恐延誤癌症治療
這是一個不好說出口的「隱疾」,也是很多人都有的毛病,俗稱「十人(男)九痔」。健保署統計,近三年,平均每年有39萬人因痔瘡就診,每年新增就醫人數17萬餘人。多數人不好意思就醫,在狀況不嚴重時還能撐著,直到嚴重影響生活時,才開始尋求解決之道。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帶您了解國人痔瘡的就醫狀況,由大數據看出哪些醫院擅長哪些手術,作為民眾就醫參考。依據健保署統計,我國痔瘡年齡層集中在50到59歲。健保署長李伯璋說,肛門括約肌隨著年紀愈長愈容易鬆弛,而身體活動量不足,痔瘡也容易上門,年輕人多因生活習慣不佳或懷孕,導致痔瘡出現。李伯璋說,痔瘡的典型症狀為排便出現鮮血,而血液顏色在臨床診斷上是重要依據,鮮血多為痔瘡,若為顏色較深的舊血,要當心癌症的可能,其餘還有痔核脫出、肛門搔癢等。引發痔瘡的危險因子,以便祕、腹瀉為大宗。李伯璋解釋,排便時過度用力,或腹瀉者認為解不乾淨,持續用力也可能增加罹患痔瘡的機會,其餘的危險因子還有懷孕、久坐、久站、愛吃辣、熬夜等。懷孕腹壓增 與痔瘡密切相關根據健保署統計顯示,去年新增確診為痔瘡的女性中,兩年內曾做過產檢者接近一成,8萬7千人中,有8千多人曾做過產檢,年齡集中在30歲到39歲,其次為20歲到29歲,顯示懷孕與痔瘡有密切的關係。李伯璋解釋,懷孕期間,女性腹腔壓力增加,連帶影響腸胃蠕動,許多婦女懷孕後才罹患痔瘡。要避免懷孕期間出現痔瘡,建議多運動,能走動就多走動,並多吃高纖維食物,如菠菜、韭菜、金針、茭白筍等,水果類如蘋果、桃子、瓜類等。新增初次確診 以年輕人居多每年新診斷的痔瘡人數平均為17萬人,與整體診斷為痔瘡的人數相比,較為年輕,集中在30到39歲間,且女性略高於男性。李伯璋說,痔瘡依嚴重程度分不同等級,初次確診者,多為出剛出社會一段時間的年輕人,長期生活作息不佳等因素,導致症狀出現。李伯璋說,有些疾病也容易導致痔瘡,像甲狀腺疾病患者,可能因腸胃蠕動不佳,容易便祕,成為痔瘡高危險群。過去診治痔瘡患者時,通常會加驗患者的甲狀腺素,確認是否分泌異常,若是甲狀腺素分泌異常,會先協助治療甲狀腺問題後,再治療痔瘡。輕症保守治療 重症才動刀李伯璋說,痔瘡治療不一定要動手術,他自己也曾是痔瘡輕症患者。當年長期往返台南、台北,搭火車時感到肛門疼痛,是血管栓塞型痔瘡,上班時趕緊請同事協助拍照,自己診斷一下痔瘡嚴重程度,好在是輕症。為了改善疼痛感,每天溫水坐浴5到10分鐘,再搭配外用塗藥,多數可獲得紓緩。李伯璋說,痔瘡分一到四級,被診斷為第一級輕症者,可以先採取保守療法。除非輕症患者已經有大量出血的情況,嚴重影響生活作息,才有手術的必要。一般而言,輕症患者應先擦藥,並用溫水泡肛門舒緩症狀,同時改善生活作息就好。不過,有些患者希望透過手術改善痔瘡,常有患者拜託醫師動刀。李伯璋說,痔瘡手術雖然不難,但仍有麻醉風險,且輕症真的沒有必要動刀,痔瘡重症患者才有其必要,開刀僅是改善症狀,最根本的還是要調整生活作息,避免復發。出血未必是痔瘡自行診斷恐延誤癌症治療「面對痔瘡,千萬別自己當醫師。」李伯璋提醒,一旦有症狀就應該就醫。臨床上有非常多的患者,自我認定排便流血僅是痔瘡,「能忍則忍」,加上有些長輩懼怕開刀,又怕醫師,最後是痛到受不了的時候才就醫,但往往就醫時才發現根本不是痔瘡,而是大腸癌。李伯璋說,等到出現疼痛症狀的大腸癌,通常都已經是第三期,甚至是末期,千萬不要拿生命開玩笑,無論是有搔癢感或疼痛感,甚至出血,都應該趕緊就醫。
-
2020-05-17 科別.消化系統
摸過十幾萬名患者「菊花」 痔瘡專科醫教你獨門保養術
14歲的阿宏最近一年多來迷上一款手遊,老爸老媽念過好多次,還禁止他打遊戲。為此,阿宏只好躲進廁所裡打電動,這一坐就是半個多小時。過完年之後,開始不對勁,他常有血便,馬桶上有血,連內褲也沾血。媽媽洗衣服時,發現沾有血跡的內褲,當場嚇壞。隔天阿宏至大腸直腸外科門診,檢查發現,才念國二的他竟然痔瘡已經到了第二期,必須持續接受藥物治療,如果沒有改善,還可能必須做手術切除。年輕患者 多是3C成癮者為何小小年紀就有痔瘡?原因就在於他平常幾乎不吃蔬果,又常坐在馬桶上玩手遊,偏差飲食攝取,加上不正常如廁習慣,讓他「少年得痔」。臺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表示,隨著3C及網路普及,許多人如廁時間變長了除了影響視力之外,還可能引發痔瘡問題。最近一、兩年來,年輕痔瘡患者愈來愈多,幾乎都屬於重度網路及3C使用者。腹壓過大 痔瘡組織跑出來為何久坐馬桶容易導致痔瘡出血?糠榮誠解釋,痔瘡距離肛門口一公分,屬於正常組織。但如果長時間久坐不動或上廁所太用力,會導致腹壓過大,造成局部組織靜脈迴流異常。台北馬偕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許自齊說,其實痔瘡是每個人都有的組織,目的在於協助括約肌發揮功能,不讓腸道糞便突然跑出來。就像是水管與水管,或是瓦斯管與瓦斯管之間的墊片,如果沒能鎖緊,就可能漏水、漏氣。痔瘡組織含有豐富血管,包括動脈、靜脈、微血管,如果能夠順利充血,代表括約肌功能正常,就能將肛門鎖得緊緊的。許自齊指出,每個人都有痔瘡組織,但如果沒有出血、潰瘍、膿瘍,就沒關係,但如果異常,可是影響重大。許自齊說,別小看痔瘡,因為這令人難以啟齒的隱疾,可能左右人類歷史。例如,根據醫學文獻,拿破崙之所以在滑鐵盧之役慘敗,可能是拜痔瘡發作所賜。另外,美國前總統卡特,也曾因痔瘡突然發作,而險些影響國事運作。懷孕、過重、咳嗽 要小心至於痔瘡的起因,許自齊表示,與遺傳有關,門診發現不少痔瘡家族。 此外,懷孕、體重過重以及經常咳嗽的人,都屬於高風險群,因為腹壓過大,容易導致局部靜脈迴流異常,以致便祕、肛門出血。許自齊解釋,人類以兩隻腳行走,血液都是往下流,如果靜脈瓣膜出問題,就會造成下肢靜脈曲張,以及痔瘡等問題。不過,少數痔瘡患者則是動脈異常,一旦發作,容易大噴血,風險更高。健康如廁 別超過十分鐘如何預防痔瘡發炎、出血?糠榮誠建議,養成健康的如廁習慣,上大號應該在十分鐘內解決,不要坐在馬桶上滑手機、看小說。此外,避免久坐久站,適時活動身體。在飲食方面,許自齊認為,應該多吃高纖蔬果及食物,例如,鳳梨、帶皮蘋果、成熟香蕉,一般建議,每天攝取20到35公克纖維素,藉此幫助腸胃道蠕動,預防便祕及降低痔瘡出血的機率。平常則應少吃辛辣,及含有咖啡因的食物,並避免油炸食物。另外,孕婦、肥胖及有痔瘡家族史的人,則可讓局部多泡溫水,促進血液循環,並養成運動習慣,促進腸道蠕動。痔瘡專科醫師的「獨門菊花保養術」執醫二十多年,郵政醫院外科部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洪樹玉看過、摸過十幾萬名患者「菊花」,還經常幫其他醫師收拾手術開壞的「爛屁股」,對於如何保養肛門、痔瘡,自有一套獨門見解。1.排便後按壓 舒緩充血洪樹玉建議,不管男女,如廁之後用衛生紙擦拭肛門後,再將衛生紙摺成一小塊,放在會陰附近,以手指按壓20次,就能有效舒緩局部充血的肛門組織。2.用免治馬桶 濕潤肛門如果經濟能力許可,應設置免治馬桶,解便時先沖水,且選擇水量較大的水柱來沖洗肛門,同時可以濕潤肛門及大便,讓糞便不乾不硬,容易滑出體外,如此一來,就無需用力擠便。3.如廁姿勢對 暢快解便洪樹玉還常傳授獨門如廁姿勢,有時患者不瞭解其中奧祕,他直接就在診間示範。他說,上廁所也是一門學問,如果掀開馬桶蓋,一屁股坐在馬桶,為求快速解便,使勁用力拉,時間一久,很容易傷到肛門組織,一旦血管爆裂,就會形成小葡萄形狀的血栓。解便最佳姿勢●坐在馬桶上,手輕抓馬桶側邊。●腳尖著地,抬起後腳跟。●抬頭挺胸,腰桿挺直。●身體稍向前傾,屁股微微翹起。●身體前後擺動。有痔瘡的人如何選擇運動?對痔瘡有益的運動如快步走、慢跑、輕鬆運動、韻律體操、游泳等。對痔瘡有害的運動舉重、高爾夫、溜冰、滑雪、拳擊、角力、橄欖球、足球等。資料來源╱郵政醫院
-
2020-05-17 新聞.健康知識+
拉直?變捲? 一起認識燙髮劑的原理
女性(男性)為變美會在頭髮上下功夫,除了剪髮跟用板夾在做造型外,許多人也會選擇讓髮型維持比較久的方式-燙髮。使用燙髮劑後可以變直或變捲,究竟是什麼樣的原理改變頭髮造型呢?市售的燙髮劑主要分為冷燙、熱燙二種,有的以頭髮捲曲為目的,有的是以直髮為目的。近年來的燙髮劑多以冷燙二劑式為主,而燙髮劑造成頭髮造型改變的原理,主要是使用燙髮劑改變毛髮角蛋白中的雙硫鍵,透過第一劑還原劑將毛髮角蛋白中的雙硫鍵切斷,使用造型工具造型後,再使用第二劑氧化劑讓雙硫鍵重新排列組合成新造型,透過還原、氧化交替的過程達到頭髮捲曲或變直的目的。食藥署提醒,燙髮劑屬於特定用途化粧品,購買及使用前要看清楚產品是否經過衛生福利部核准,千萬不要用在眉毛、睫毛等頭髮以外的毛髮,更不要使用來路不明,或標示不清的產品;此外,燙髮與染髮建議間隔1星期以上,以減少頭皮與頭髮的負擔;而如果使用燙髮劑曾經產生過敏反應,或身體不適等症狀,或頭皮、頸、臉部有腫脹、受傷、過敏、發炎狀態、皮膚疾病或身體有特殊情況(如:患病、病後恢復、生理期及懷孕期間等)者,也要避免燙髮,以免產生不可預知的風險。使用燙髮劑時要依照產品使用說明書使用,操作時記得要戴手套,以減少燙髮劑與手部接觸;塗抹燙髮劑時要避免接觸頭皮,如果不小心接觸眼部、臉部或頸部時,要立即以大量清水沖洗,並迅速就醫。原文引用自: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
2020-05-17 科別.皮膚
這幾個錯誤的臉部保養方法 竟是青春痘的元兇!
年輕女生,追求臉部皮膚清新、潔淨是最高目標,但往往希望與結果是相反的。原因為何?絕大部分是臉部皮膚保養的觀念出了大問題。為何會有青春痘?青春痘發生的原因,主要由於體質變的燥熱化、油脂分泌過度,及臉部皮膚表皮的角質層脫落不全造成毛孔閉鎖,二者缺一不可。 體質燥熱一定就長青春痘嗎?體質燥熱化不一定長青春痘,但可能出現口乾舌燥、便秘、痔瘡、流鼻血、多眼屎、失眠的症狀。體質燥熱的原因不外,賀爾蒙的改變,如青春期、月經期、懷孕期的影響;生活上常失眠熬夜;飲食上肉類、油炸類、辛辣、咖哩攝食過多。當然調理體內之賀爾蒙要使用藥物治療,保持生活正常不熬夜及多吃蔬果。但若兼有皮膚角質阻塞毛孔才會長出青春痘。 如何改善毛孔阻塞?皮膚角質阻塞毛孔,多由於臉部皮膚真皮層中毛囊之皮脂腺分泌油脂過多,日常臉部皮膚未完全洗淨或清潔不夠,或者過度曝曬陽光也會引起皮膚之發炎。改善之道,每1-2週使用臉部去角質膏清潔,並每日2-3次使用去油性洗面皂洗臉,並避免曝曬太陽,以免皮膚發炎。 常洗臉皮膚緊繃是正常嗎?患有青春痘者應一日多次洗臉或使用去油性濕紙巾,去除臉上的油脂,洗完後臉皮略為繃緊是正常現象,一段時間皮膚會再分泌油脂保護皮膚。 常塗抹隔離乳、防曬乳是否正確?東方人總有一觀念「一白遮三醜」,為了保持臉部白皙,道聽途說,總愛在臉上抹上所謂之隔離霜及防曬乳,以保美白。常見青春痘者臉部皮膚總是出油較多,再抹上隔離霜,說是為了隔阻髒污的空氣,反而阻隔皮膚油脂的正常分泌,也就是把油脂反而隔離堆積在內,不得滲出;塗防曬乳也就是在皮膚上塗了一層完全阻隔光線之保養品,也使得油脂正常排泄,出現了困難,青春痘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不洗臉就不長痘是真的嗎?常有一迷思流行於痘友當中,「出油的臉部皮膚,不能洗淨,越洗越出油」。臉部皮膚分泌油脂的目的,在於保持臉部表皮最外層的角質層,有適當的潑水防水及阻隔作用。因表皮不會分泌油脂,來源靠真皮層毛囊之皮脂腺,若油脂分泌太少則皮膚乾燥,油脂分泌太多則皮膚油膩。除非強烈刺激如化學性強力洗淨,造成皮膚損傷,才可能增加分泌油脂以保護。臉部分泌油脂是一種生理上的常態及防護作用。所以洗淨油脂保持毛孔的通暢,才是保養皮膚的最高原則。 保濕真的能改善臉部油水平衡嗎?常碰到全臉青春痘或臉皮嚴重出油的人,還大談如何保濕。甚至有一言論:「因皮膚有二層,外油內乾故仍須保濕,若不保溼則油水不平衡」完全錯誤。到底為什麼要保濕?保濕是每個人需要的嗎?皮膚表皮的最外層為角質層,由皮膚新陳代謝及枯掉的表皮細胞膜疊堆而成。健康的皮膚,角質層也會少量蒸發或吸收水份,注意妝扮的女生為了讓皮膚更平整細緻,也讓化妝品更好吸收,會採用去角質的手段,磨掉最外層的枯掉之細胞膜,但會造成表皮水分蒸發過快之副作用使皮膚易乾燥脫皮。這時使用保濕化妝品,剛好可以發揮效用。人們最早使用油脂類產品,以前100年開始前使用由油與水乳化之霜類化妝品,由於生物科技進步,現多使用水溶性之玻尿酸成份來保濕較舒適。 勿信銷售員話術青春痘皮膚油膩者就不會有皮膚乾燥之問題,不明究理跟著流行,或銷售人員之鼓吹。擅用保濕化妝品會造成皮膚毛孔阻塞並影響水分正常散發,會使青春痘惡化。 本文由中醫師陳潮宗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飽受痘痘肌困擾? 皮膚科醫師傳授三招讓青春痘隱形 反潮時刻 吹出5大皮膚問題   
-
2020-05-15 新聞.用藥停看聽
排便不順暢? 可能是這6類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
現代人生活忙碌,便秘是國人常見的健康問題,除了運動的時間減少、常常外食、飲食不均衡,「嗯不出來」,也可能是藥物所引起的。為什麼會造成便祕?食物殘渣進入大腸後,大腸持續蠕動並吸收殘餘的水份,剩下無法再吸收和消化的殘渣,就是糞便了。糞便累積後,腸壁神經傳達至大腦,讓人體產生便意而排便。只要會影響上述生理過程如水份的吸收、蠕動能力……等因素,都可能導致排便困難。造成排便不順的原因有很多種,常見的有膳食纖維和水份攝取不足、缺少活動的生活方式和環境的改變,像是旅行、懷孕,或飲食改變也會有排便不順的狀況產生。生活、學習或工作壓力大,或者睡眠不足也可能影響到排便。除此之外,很容易被民眾忽略的是藥物所引起的排便障礙。事實上,許多常見的藥物可能會造成排便不順的不良反應。以下藥害救濟基金會為民眾整理了可能會引起排便困難的常用藥物:哪些常用藥物可能會讓你「嗯」不出來1.降血壓藥:高血壓患者在服用降血壓藥的期間,可能有排便不順暢的困擾。其中利尿劑(diuretics)具有排出體內水分的作用,腸腔內水分不足就會使大便變硬;而降低中樞神經的交感神經作用之降血壓藥如clonidine通過對腸道神經的作用,會促進液體和電解質吸收,限制消化液分泌,並降低腸道平滑肌蠕動能力而導致排便不順暢;另外鈣離子拮抗劑如nifedipine,便祕亦是常見的不良反應,其藥理機轉可能為減少腸道蠕動動力(特別是結腸),導致了食物殘渣在結腸滯留時間的延長,增加水分的吸收。2.胃藥:胃藥中的制酸劑,用來中和人體分泌的胃酸,以緩解因胃酸過多導致的不適。常見的制酸劑成分以含有鎂、鈣或鋁化合物為主,若長時間服用容易與腸道內的食物殘渣結合,成為難溶解又無法吸收的鋁鹽和鈣鹽,使大便變得乾硬,使排出更為困難。3.鴉片類鎮痛劑:服用鴉片類鎮痛劑如嗎啡morphine,其主要作用中樞神經系統作用,使腸道蠕動減緩,延長食物殘渣在腸腔的滯留時間,增加水分吸收;同時也會干擾排便反射,減弱排便的慾望。4.抗組織胺:抗組織胺(antihistamines)除了用於治療過敏外,也是感冒常使用的藥品成分,其中第一代抗組織胺透過干擾組織胺的接受器而緩解症狀,同時也會作用在副交感神接受器上而延緩腸道平滑肌蠕動,因此容易有排便困難的不良反應發生。5.抗憂鬱藥:抗憂鬱藥包括三環抗鬱劑(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TCA) 如amitriptyline、選擇性血清回收抑制劑(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如paroxetine、正腎上腺素與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erotonin-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s;SNRIs)如duloxetine及其他各種作用機轉不同的抗憂鬱劑,上述不同類別的藥品,導致便秘不良反應之機轉也有差異,例如TCA、SNRIs可能導致腸道分泌腸液不足,及減緩腸道平滑肌蠕動,造成糞便在腸道內滯留的時間延長,而導致便秘。6.刺激性瀉劑:番瀉葉(番瀉苷;sennosides)、蘆薈(蘆薈素;aloin)、大黃(大黃素;emodin)等屬於刺激性瀉劑,因刺激大腸壁而用來治療便秘。但民眾若一有排便不順的症狀就自行服用,久而久之不僅容易造成依賴,更可能因結腸張力減弱,使排便更不順暢。因此,使用含這類成分的藥物前,建議要先諮詢醫師或藥師。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民眾,在服藥期間,如有排便困難的情形,可和醫師或藥師討論可能的原因,降低因用藥引起的不良反應,另一方面也可以減少多重用藥的情形;另外,也可視身體情況,藉由逐漸增加適量的膳食纖維攝取,如燕麥麩、薏仁、黑豆、木耳、蘋果…等等,補充足夠的水分和適當的運動,及調整生活型態,以改善排便不順暢的困擾。本文摘自藥害救濟基金會 原文請點此
-
2020-05-12 科別.消化系統
胃痛就買胃藥吃? 5NG行為千萬別做
連假剛過,大家陸續回到工作岡位,面對放假後堆積如山的工作,往往熬夜加班,三餐不正常,咖啡當開水喝,此時總覺得會有火燒心、噁酸水、胃悶痛的感覺,這時許多民眾可能選擇就醫或自行到藥局購買制酸劑,也就是俗稱的胃藥,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提醒民眾使用制酸劑(胃藥)應遵循「5要」及「5不」原則。 食用制酸劑遵循「5要」 (一) 要了解藥物風險: 長期使用制酸劑(胃藥)可能會造成胃酸不足、影響營養吸收,導致腸胃細菌過度生長而增加感染等風險,另外其他常見的制酸劑,像是含鋁成分可能會造成便秘;含鎂成分可能會造成腹瀉等情形。(二) 要告知醫師或藥師病況:提供自己的身體狀況,供醫師或藥師評估,包括是否對特定藥物過敏、慢性病或正在服用的藥品;女性則需告知是否(或可能)懷孕、準備懷孕或正在哺乳母乳等。(三) 要遵循醫囑用藥:應確實依照醫師、藥師的指示用藥,切勿擅自過量或減量使用,亦不可自行停藥。(四) 要看清楚藥物標示:詳細閱讀外盒或仿單(說明書)的相關注意事項,關心用藥後身體變化,服用數日後,症狀如不見好轉,或更加惡化,則應儘速就醫。(五) 要諮詢醫藥人員才用藥:生病找醫師,用藥找藥師,任何用藥問題都可以直接請教醫師或藥師,或至社區藥局請藥師提供用藥諮詢服務。 食用制酸劑遵循「5不」 (一) 不要求:生病時不應主動要求醫師開立制酸劑(胃藥),大部分藥品並不會引起腸胃不適,是否要開立制酸劑應由醫師判斷。(二) 不併用:不擅自併用制酸劑,以免改變胃部酸性環境,影響其他藥品之藥效。(三) 不長期:長期胃痛有可能是其他嚴重疾病的症狀,切勿自行長期服用胃藥,而造成延誤就醫。(四) 不刺激:倘有腸胃不適,服用制酸劑(胃藥)只能暫時緩解不舒服的症狀,維持良好飲食習慣跟正常生活作息,不食用咖啡、菸、酒、檳榔及辛辣食物等刺激性物質,才是「保胃」之道。(五) 不亂買:對於來路不明藥品,應遵守「不聽、不信、不買、不吃及不推薦」原則。如有腸胃不適,應先諮詢醫師或藥師,若如需購買非處方藥則應到有藥師執業之合法藥局購買。  (圖文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吃藥後喝咖啡會影響藥效? 藥師解答疑惑 胃食道逆流吃胃藥無效? 「這問題」恐讓你都白吃了
-
2020-05-10 養生.運動天地
防疫在家自我鍛鍊?專家提醒特別容易發生的13個錯誤
有人擔心到健身房受感染,轉向利用YouTube或IG上的運動影片,在家自我鍛鍊。專家提醒,運動很好,但絕不能忽視鍛鍊不當可能造成的傷害,這類情況在家中特別容易發生。以下是運動專家列舉出的常見錯誤,建議在進行鍛鍊之前,先花點時間建立正確觀念。1.信任每個在網路上發布運動影片的人要記住,並非每段網路上的運動影片,都出自經過專業訓練的教練。有些示範者並未經專業培訓,且背後可能隱藏某些行銷手法。擁有醫學和體育表演博士學位的專家Beatriz Crespo進一步說明:「就像有些人不是醫師,卻用行銷手法將自己定位為健康專家,聲稱可以治癒某些疾病。」這些經過包裝的手法,通常很容易執行,特別吸引觀者未經考慮、毫無質疑的遵循。2.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盡,以求更好的效果Crespo說,很多人相信,如果運動不累、第二天沒有感到僵硬,或每天不進行高強度運動,就表示沒有進步、達不到效果。「不痛苦就沒有收穫」他認為是運動行業最大的神話和謊言。3.認為流很多汗就能減重流汗過多會導致身體脫水,這也是為何不該穿很多衣服或在溫度過高的環境運動。西班牙健身教練Santiago Marchante提醒,運動過度時身體會脫水,不但達不到運動效果,也讓身體陷入險境。4.水分不足或只喝運動飲料訓練員Verónica Costa說,在整個運動過程中,水必須在你身邊,以保持足夠水分,你並不需要含糖運動飲料。「除非是有氧運動,並持續很長一段時間(70-75分鐘),否則沒必要喝運動飲料。」私人健身教練Pedro Ruiz說,許多運動飲料是高滲透性,比水吸收得慢,並且含糖量高,可能引起腸胃不適。5.一遍又一遍重複相同的練習不斷重複相同的鍛鍊,並不會讓身體變得更好,可能適得其反。「運動的多樣性對於避免身體勞損很重要。」Crespo說明,我們需要透過四個基本支柱(肌力訓練、阻力訓練、靈活性和速度)提供不同的刺激,來彌補平時久坐的傷害。馬德里物理治療師專業協會的FranciscoGarcía-Muro指出另一個問題,專注於訓練某部位的肌肉,會造成身體其他部位失衡。6.做到身體抖動,覺得效果很好剛開始鍛鍊時千萬別過度,否則容易受傷。Crespo說,在進行棒式運動時(Plank),做到身體不斷抖動又鼓勵自己繼續撐下去,是不健康的。此外,把每個動作快速做完,或把自己搞得很累,都不是好的訓練模式。7.超越自己的能力需要靠過儀器測量,才能知道自己的上下限在哪裡。如果希望能達到運動效果,理療師Pablo Olab建議配戴能測量心律的運動裝置,然後依自己的年齡和健康狀況計算出目標心率,並努力在該範圍內進行鍛鍊。8.盲目跟隨,不注意姿勢正確否在家運動不會有健身教練糾正姿勢,你必須當那個找出自己錯誤的人。建議別光盯著3C螢幕專注練習,如果能在鏡子前運動最佳,即使因為注意姿勢正確與否而錯過幾拍或幾個動作,也別介意,畢竟正確的動作才能避免運動傷害。9.不休息也不傾聽身體的聲音Crespo說,休息是訓練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身體才能在運動後再生組織並改善骨骼質量。如果不懂得傾聽身體需要休息的聲音,第二天又繼續訓練或提高難度,最終的結果就是受傷。Olabe建議三種運動頻率,依照自己的狀況執行:a.沒有規律運動的人:輕度活動一天,休息一天,活動一天,休息一天。依此重複。b.身體狀況良好:運動兩天,休息一天,運動兩天,休息一天。依此重複。c.定期運動的人:運動三到四天,休息一天,運動三到四天,休息一天。依此重複。10.不熱身就開始鍛鍊花個10分鐘熱身,不但可以減少運動傷害,也能發揮最大的鍛鍊效果。即使你只打算運動半小時,也不能跳過熱身程序。11.硬要完成作不來的動作如果影片裡的某個動作,讓你感到疼痛或做不來,你應該立刻停止,並繼續進行下一個動作。如果硬要完成可能會造成傷害。12.運動時邊看電視或手機運動時最好別讓電視或手機干擾。「如果專注一件事情,必然無法專注另一件事。」VIP培訓師Olalla Eiriz說。13.或許你不適合在家鍛鍊YouTube或Instagram課程很好,但是如果身體狀況有問題或已有運動傷害的人,請務必謹慎。Costa說:「有潛在問題,腰痠背痛,受傷或懷孕的人都應該報名參加特定的課程並接受指導性訓練。」
-
2020-05-09 科別.腦部.神經
心悸、失眠、暴躁易怒是更年期? 當心自律神經失控的5警訊
50歲徐阿姨在公司常笑臉迎人,但不久前母親罹癌,加上兒子出國學費高,導致一時壓力過大,讓她經常莫名感到胸悶、心悸,也因精神狀況差,在辦公室對人頤指氣使,同事私下暗封「鬼見愁」,經輾轉就醫確診為更年期引發自律神經失調。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張茂森表示,以女性生殖內分泌學的角度而言,女性一生會遇到三次危機,第一次是青春期,第二次是懷孕期,第三次是更年期,共同特色為身體的性荷爾蒙起了極大變化,若沒有妥善處理,恐會造成身心負擔。近20年來,因少子化、高齡化的結果,使女性花費更多心思栽培孩子,加上父母年邁需要照顧,因此50幾歲被當作「夾心餅乾」的婦女,經常被壓力壓得喘不過氣。張茂森指出,50歲是漸漸進入更年期的年齡,體內動情激素明顯下降,當缺乏女性荷爾蒙的支持,會出現體力變差、器官機能退化、力不從心等,但這些都是顯而易見的改變;若是自律神經失調,則會使抗壓性下降,當壓力大到無法應付時,就會出現頭痛、胸悶、心悸、恐慌、莫名其妙情緒低落、睡眠障礙等。然而,這群婦女在向外尋求協助時,因無法精確描述症狀,經常得不到親友的關懷與支持,看似無病呻吟卻又在家庭與社會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張茂森提醒,當更年期婦女為自律神經失調所苦時,不應被視為「病人」與「家庭負擔」,周遭的人更應提供強而有力的心理支持,並鼓勵她們積極治療,才能協助更年期婦女重返家庭與職場。 延伸閱讀: 抗壓性太好才生病? 培養4個習慣強化你的韌性 工作好累不想親熱? 可能是自律神經系統在影響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