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6 癌症.卵巢.子宮
搜尋
心情
共找到
2617
筆 文章
-
-
2020-04-05 癌症.抗癌新知
該積極治療嗎?醫師:從檢查開始 超前部署治療方針
長輩罹癌後是否該積極治療?因病況不同,有些醫療行為可能無法改善,也可能影響生活品質。因此子女往往為了長輩的治療選擇,意見分歧,難取得共識。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理事、前北市聯醫松德院區心身醫學科主任陳冠宇表示,除非長輩明確表示「交由他人決定」,否則當事人都有決定權,而非由子女吵架、投票決定。三個階段 建立疾病共識臺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主治醫師許正典表示,選擇治療方式,必須降低醫病雙方產生誤解的可能性,可以分為三階段:檢查時、報告出爐時和返家時。許正典說,必須從檢查時就「超前部署」,讓病人和家屬都有心理準備。從長輩要進行檢查時,就可以告訴患者可能的最壞狀況,並且家屬也在告知的過程中,準備自己的心情。這時兩邊都能清楚理解、提醒長輩有罹癌的可能性,並找尋相關資料,建立雙方對疾病的共識。報告出爐時,則由醫師清楚告知。醫師除了善盡傳達的責任,也必須能夠安撫病患混雜、衝突的情緒,而家屬則可在旁邊協助病患釐清醫師的診斷說明,清楚知道現在疾病在怎樣的階段,與可能的治療方式。寫下長輩疑惑 和醫師討論返家後,家屬可與長輩討論,並將他們對於癌症的疑惑統統寫下來,這些問題包括:●癌症的期別:癌症是第幾期?腫瘤多大?是否轉移?●有哪些治療方式?手術、化療還是放療的治療效果如何?有哪些優缺點?●會有哪些副作用?生活品質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治療、住院時間大概多久?還能活多久?許正典說,將所有的問題寫下來後,不但可以理解長輩憂慮、在意的事情,下次回診時,也可一一和醫師討論,並請醫師建議適合的治療方式。醫師不是神 別怕找第二意見許正典也認為,不要害怕尋求第二意見,畢竟「醫師不是神」,徵詢其他醫師的意見,不僅幫助長輩和子女再次確認醫師的診斷無誤,並可得到更多關於疾病和治療的資訊。尤其當疾病預後不好時,到底要不要積極治療,是否直接讓長輩走向安寧治療?許正典說,每個醫師的見解都不同,更需要尋求第二意見,了解愈多,愈能做出適當的決定。最終決定 要尊重病人意志而不同年紀或癌症類型,可能採取的治療方針,則依據病人的生理、心理狀況以及人格特質,有很多不同的考量。有些長輩80多歲,聽到治療方式有很多副作用,決定順其自然,不願積極治療;有些長輩90歲,但仍覺得自己「還沒活夠」,因此選擇積極治療。陳冠宇認為,不論何種治療方式,一旦長輩下定決心「這麼做」,就要尊重他。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理事長林葳婕也分享自己陪伴罹癌父親的經驗。當時父親接受治療,但因為治療妥善而拉長存活期,這期間,他對家人的交代都已安排妥當,卻又不知道該如何告訴家人「自己活夠了」,也不忍家人傷心。有一天餵父親吃飯,希望他「再多吃一口」時,父親卻掉下眼淚,林葳婕從中得到尊重「病人意志」(willing)的啟發。尊重意願之外長輩不理性時 適時拉一把雖然在治療意願上要尊重長輩,但陳冠宇說,有些長輩想法過於不理性時,仍需要適時拉他們一把。例如某些醫療或偏方明確無效,但長輩執意嘗試,可能因此付出很大的代價。許正典則認為,可以藉由回診時,用「有癌友在傳……」的對話方式,幫長輩釐清偏方訊息,不但可處理長輩對癌症的疑惑,也可避免找偏方。許正典說,面對長輩罹癌「見招拆招、隨遇而安」,且不要讓長輩的活動只限於診間,保持原有的活動、勞動、運動和互動,用「四動」讓心情不要「躁動」,順利度過治療期。
-
2020-04-05 癌症.抗癌新知
父母罹癌卻拒絕治療怎麼辦?醫師建議找出背後原因
Q當癌症有治療的機會,父母卻消極不願接受治療,該尊重他嗎?如何溝通?醫師建議:找出父母焦慮源,想辦法溝通、開導、動之以情。面對長輩生病,如果有一線曙光,孩子都會鼓勵爸媽不要放棄治療。但若爸媽拒絕接受治療,子女會感到擔憂與不解,不知是否該尊重老人家的想法。羅東博愛醫院腫瘤醫學中心副主任王新芳表示,父母罹癌,其實不只為人子女心裡著急,病人心中更有說不出口的害怕與焦慮,因此建議在診斷確立後,先給予爸媽一點時間消化他們的想法及整理心情,因為無論是疾病本身或是治療手段,對罹病的長輩來說都是壓力與衝擊。對父母來說,「生病的人不是你,怎麼懂得我的感受?」是罹癌長輩普遍的心情。在身心脆弱的情況下,子女能做的就是溝通,但這個溝通,必須貼近長輩的心情去了解與探詢,例如:「爸,你的擔憂是什麼?」、「你害怕治療嗎?」、「擔心費用的問題嗎?還是失能的問題呢?」唯有設身處地為爸媽解除心中的疑慮,動之以情,讓爸媽說出心中的想法,才有機會找出他們拒絕的原因並加以處理。Q對癌症相關治療有疑惑,可尋求什麼資源?醫師建議:健保給付「癌症治療計畫諮詢」,可向醫師提出。除了家人的事前溝通,王新芳也提醒,在醫療端,家屬可向醫師提出「家庭會議」,就是「癌症治療計畫諮詢」。該項目是由健保專為初次癌症確診的病人與家屬所給付,讓病人與家屬能夠清楚了解病情及治療的大小事。與會成員除病人與家屬外,醫療端包含主責醫師、病情相關他科醫師、營養師、心理師、護理師與個管師等。會議中透過醫師解說,了解長輩的疾病現況、做與不做某項治療有什麼影響,以及長輩擔憂的後遺症會不會發生等,家屬與病人都能夠透過會議,將想問的問題提出,由各領域的專業人員予以釋疑,讓整個醫療團隊成為癌症家庭重要的後盾,同時也有利於癌症家庭在面臨困境時,取得必要的協助與資源。Q父母不斷聽親友的建議找偏方怎麼辦?正規治療之外,可以嘗試其他可能的療法嗎?醫師建議:了解偏方內容,先向醫師諮詢,適度讓父母嘗試。在特別艱難的時刻,長輩也許會想在接受正規治療前,用其他方式為自己奮力一搏,父母的想法與堅持,是可以理解的。但子女可先觀察父母欲採取的偏方內容為何?然後先諮詢主責醫師,如果醫師認為不會耽誤醫療時程、花費嚇人、可能傷害器官功能,乃至危及生命健康等,就讓他們保留一些平日的習慣。王新芳建議在與長輩溝通時,應盡量軟言相勸,透過關心,了解為何父母如此堅持採用偏方,也許在抽絲剝繭下,子女有機會了解父母堅持背後的焦慮,進而有機會撫平他的焦慮,使他放下某些堅持。Q不斷找第二、第三意見,重複檢查諮詢,會否讓父母更辛苦?醫師建議:可尋求第二意見,但不宜永無止境地尋求。一旦被告知身體出狀況,病人想尋求第二或第三意見是正常的行為。但最怕的是第二意見、第三意見還不足夠,病人寧可忽視疾病,也要尋遍可以給他「心中想要意見」的醫師。王新芳表示,通常長輩這樣的行為,來自於對疾病的焦慮與抗拒,此時前述所提的「癌症治療計畫諮詢」就變得十分重要。透過家人事先的溝通,彙整病人與家人的需求與期待,在專業解說與隨時可和個管師保持聯繫、解決病人心中所有疑問的情況下,就有機會讓病人穩定下來,並認可最親的人與專業醫護的建議,停止逛醫院行為,願意正視疾病與接受治療。Q完成階段治療後,如何協助父母面對癌症復發的壓力?醫師建議:確保定期追蹤,多走出去參與活動。階段性治療結束後,許多長輩心裡還是會有害怕復發的焦慮。王新芳提醒,除了確保父母都有定期回診追蹤外,子女應盡可能鼓勵長輩往好處想,因為他們已成功打完第一戰了!若有任何疑問,應與個管師保持聯繫或釋疑,避免被太多的擔心與疑問打擾日常生活。另外,也可以鼓勵爸媽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無論是運動、參加社團、癌友活動、成為志工或持續參與宗教活動等,都有助於讓長輩保持正向心情。也可能反而因為癌症,讓他們重新走出人生有意義的一段路。
-
2020-04-05 養生.營養食譜
牙醫師的廚房/今天在家做防疫食譜
對抗病毒侵襲,最好的方式就是增強自身抵抗力。除了保持心情愉快、充足睡眠、規律運動,均衡飲食多樣化更不可或缺。盡量減少在擁擠、密閉空間用餐,家裡是安心的場所。但近日大家搶購的多是微波食品、罐頭、泡麵等,與均衡飲食多樣化相去甚遠。自製餐點看似繁瑣,卻充滿樂趣。建議利用假日,全家一起動手製作,不但吃進足夠營養、增強免疫,也能增進感情。香烤(煎)鮭魚彩椒佐南瓜優格汁(3人份)這道菜的祕密武器是優格,含有益生菌可改善腸道健康,提升免疫力。使用高蛋白、低糖的希臘優格讓營養加倍。南瓜含有大量β胡蘿蔔素,會轉換成有助提升免疫力的維生素A。而身為優質動物性蛋白質代表的鮭魚,因富含Omega-3脂肪酸,能夠減少發炎,保護肺部免於感冒或呼吸道感染。食材:鮭魚310克、紅紫甜椒各1粒、黃櫛瓜1條、花椰菜200克、蘑菇6個、南瓜500克、洋蔥1/4個、無加糖希臘優格125克、蒜頭5瓣、無調味堅果25克、橄欖油少許、鹽巴和黑胡椒適量作法:1.鮭魚用紙巾擦乾表面,撒上鹽及黑胡椒;紅甜椒切長條狀;紫甜椒切塊;黃櫛瓜切薄片、花椰菜切小朵氽燙;南瓜切塊蒸熟;洋蔥切丁;堅果壓碎。2.南瓜優格汁作法:開中小火,鍋中先放入蒜片,接著加入切丁的洋蔥並翻炒到透明。將以上食材、蒸熟的南瓜、鹽、黑胡椒及橄欖油一併放入果汁機內打成泥。3.使用有條紋的鑄鐵鍋(平底鍋亦可),開小火等到溫度稍高後將鮭魚放入,幾分鐘後當表面有魚油出現時,可用鍋鏟拿起來轉90度在同一面再煎(另一面以同樣方法煎)。同時鍋中放入其他配菜,利用鮭魚的油脂煎熟。4.將以上食材擺放於餐盤中,再撒上磨碎的堅果。水煮鮪魚&涼拌柑橘風味義大利麵(2人份)鮪魚富含抗發炎作用的Omega-3脂肪酸,豐富的蛋白質及維生素E也有益維護免疫功能運作。但提醒挑選罐頭要詳讀內容物標示,避免添加物傷身。巧妙加入葡萄柚及柳丁,維他命C可作為抗氧化劑,避免自由基傷害,增強身體自然防禦能力。由於維他命C不耐熱,本料理以涼拌方式完整保留其營養素。食材:水煮鮪魚罐頭170克、蘆筍14支、舞菇80克、酪梨1/2顆、葡萄柚1顆、柳丁2顆、義大利麵150克、香菜4支、醬油1/2大匙、白酒醋1大匙、檸檬汁1茶匙、橄欖油1/2大匙作法:1.蘆筍去粗皮,氽燙後切段;舞菇汆燙;酪梨切小塊;切出葡萄柚、柳丁果肉。2.將香菜、醬油、白酒醋、檸檬汁混合。3.天使麵煮熟後冷卻,倒入橄欖油避免沾黏。放入葡萄柚、柳丁、舞菇、酪梨 、蘆筍及水鮪魚並稍微調拌。4.將作法2調好的醬汁,倒入天使麵裡再均勻混合。TIP 每份85克水煮鮪魚,含有500多毫克的鈉,所以本料理除了加少許的醬油,無須再多添加鹽或其他含鈉的調味醬,以避免過多的鈉攝取。綠茶風可麗餅&紅綠紫蔬薑黃雞塊(4人份)法式甜點可撫慰人心,但單醣類(如葡萄糖、果糖)和甜食會影響人體製造白血球,也影響其活動力,降低抵抗疾病的能力。何妨將可麗餅改以鹹口味,並在製作過程中捨棄有健康疑慮的泡打粉及奶油。綠茶粉與薑黃兩大增強免疫力食物連袂出場,防疫動能滿滿。食材:綠茶風可麗餅╱全麥麵粉90克、綠茶粉3小匙、雞蛋2粒、牛奶500cc、鹽和黑胡椒適量紅綠紫蘇薑黃雞塊╱去骨雞腿2支、洋蔥1粒、茄子1根、秋葵12支、小番茄10顆、薑30克、蒜頭5瓣、薑黃粉1大匙、白酒2大匙、牛奶100cc、橄欖油1/2大匙、鹽和黑胡椒適量作法:1.去骨雞腿小火香煎並切塊;洋蔥切丁;茄子切段後泡水;秋葵氽燙後切段;小番茄對半切;薑、蒜切末。2.麵粉過篩,加入鹽、黑胡椒、雞蛋及綠茶粉(過篩),混勻後慢慢倒入牛奶一邊攪拌,混合均勻後放入冰箱冷藏約1小時。3.平底鍋開小火,放少許橄欖油,加入適量麵糊並均勻地散開。加蓋悶1分鐘後,確認表面乾後便可將可麗餅取出(不需翻面),並用紙巾吸收多餘的油份。4.鍋中加橄欖、蒜頭、薑炒出香味,放入洋蔥炒至透明。接著加入茄子、番茄稍微翻炒。再撒以薑黃粉、白酒,最後倒入牛奶煮約3分鐘,起鍋前再加入煎過的雞塊。擺盤後即可上桌。
-
2020-04-05 橘世代.時尚橘
如何畫出逆齡妝容? 學會4技巧畫完立刻「年輕5歲」!
化妝對許多女性來就像是某種特殊儀式,可以增添自信、讓心情更好。什麼樣的妝容最適合橘世代呢?針對這個年齡層的幾大肌膚問題重點來挑選化妝品絕對錯不了!這個階段的肌膚最注重「保濕修飾」和「色彩平衡」,如何遮蓋臉部細紋、如何找到可以點綴好氣色又不顯老的彩妝品,有很多值得注意的細節。底妝是所有修飾肌膚問題的基準,橘世代較為缺水的肌膚,不適合過度強調控油、遮瑕的乾爽型底妝產品,推薦選擇含有精華液的液態粉底、氣墊粉底等類型。特別是針對眼角細紋、法令紋等,保水力足夠的粉底可避免卡粉、妝感厚重等問題,如果擔心遮瑕度不夠,再以遮瑕膏局部修飾即可。同樣讓橘世代相當重視的,則是唇部彩妝。許多人會陷入迷思認為要有好氣色就應該要用艷麗、彩度高的唇膏商品,但其實這樣會更凸顯臉部的瑕疵,特別是唇部周圍的細紋。像偏裸色、玫瑰色,以及最近很紅的奶茶色類型,都是很適合橘世代使用的唇膏色調,也讓整體妝容看來更和諧柔美。化妝小tips:1.相較固態粉底產品,更推薦含有精華液的粉底液、氣墊粉底2.上粉底液時建議先以指腹點上臉部,再使用粉撲按壓式慢慢均勻堆開,氣墊粉底也是建議輕拍按壓。3.局部細紋建議選擇滋潤型遮瑕膏處理,同樣以點按式推勻,太過乾燥的遮瑕品遮瑕力雖強,但會讓細紋更明顯。4.建議以裸色、玫瑰色、奶茶色唇膏取代明豔、彩度高的色系。【逆齡術大公開↘↘↘】。健康膚質從正確保養開始 4個QA搞懂保養!。追求美麗無年齡限制!熟齡肌保養一定要知道4大重點。避開熟齡4大NG妝容 化出年輕3歲的減齡妝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橘世代」一個專屬於50後世代的舞台。在這裡你可以做好準備,迎接精彩第二人生!>>>立即加入
-
2020-04-04 橘世代.好野橘
防疫理財大作戰 1高2低不能少!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金融市場成為重災區,去年收穫豐碩的張先生無法倖免,資產跟著縮水。不僅自己身受其害,身旁好友也是一片哀嚎,年過半百之際遭逢疫情突襲,多年來好不容易累積安老資本,眼看部分將成泡沫。面對疫情導致震盪且未知的市場,張先生思考著是否「忍痛出場」、「逢低布局」?心裡面臨激烈交戰、投資意念舉棋不定,決定請教專家,希望在紛亂的各種訊息中,尋求最穩當的解方。4大守則分散風險 長期持有富蘭克林投顧表示,身處當前波動加劇且前景不明的市場,張先生的投資不一定只有「死守」和「退出」2分法,依循「資產配置、長期投資、保有紀律、定期檢視」等4大守則,承擔部分風險卻不冒險的方式,保有靈活彈性策略。觀察多數投資有成者的理財行為,一大特色就是分散風險,且在保全資產的同時,並不錯過讓資產成長的任何機會,因此在理財規畫上,不會執著於單一投資工具,而是全盤考量後接納多元金融商品的可能性,一旦決定後就落實執行且長期持有,同時了解風險背後代表的是報酬機會,因此當機會浮現,就會大膽進場布局。3大債券基金 增資產抗震度張先生也許沒有像富人般龐大的資產需要規畫,但卻能學習這套投資邏輯,以完整的資產配置,平復不安的投資心情。觀察過去20年,即使歷經金融危機的空頭壓力,在投資組合中多納入一些債券資產,並秉持長期投資,可發現不只年化的平均報酬率相差無幾,連續投資5年的循環報酬率即使在最差的時候,隨著債券比重拉高,最差時的表現也能逐漸收斂,甚至有百分之百正報酬的機會。因應當前超低利率環境、高波動氣氛,可視個人投資屬性與風險承受度,納入具「高債信」、「低波動」及「低相關」優勢的基金,包括全球債、美國政府債GNMA與伊斯蘭債,建構加強防禦的投資組合。善用專業資源 不必忍痛退場投資過程難免有像張先生一樣進退兩難的時刻,專家建議,由專業經理人協助調整投資組合,取代貿然失血退場,同時把握4大守則挺過疫情風暴,成為最終贏家。愈瞭解詳細推薦基金與投資策略,可至此查詢:https://lihi1.com/fT0jN本公司所提供之資訊,僅供接收人之參考用途。本公司當盡力提供正確之資訊,所載資料均來自或本諸我們相信可靠之來源,但對其完整性、即時性和正確性不做任何擔保,如有錯漏或疏忽,本公司或關係企業與其任何董事或受僱人,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人因信賴此等資料而做出或改變投資決策,須自行承擔結果。本境外基金經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或申報生效在國內募集及銷售,惟不表示絕無風險。基金經理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基金經理公司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不負責本基金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富蘭克林證券投顧獨立經營管理】投資基金所應承擔之相關風險及應負擔之費用(含分銷費用)已揭露於基金公開說明書及投資人須知中,投資人可至境外基金資訊觀測站(http://www.fundclear.com.tw)下載,或逕向本公司網站(http://www.Franklin.com.tw)查閱。本文提及之經濟走勢預測不必然代表本基金之績效,本基金投資風險請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富蘭克林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主管機關核准之營業執照字號:101年金管投顧新字第025號 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87號8樓 電話:﹝02﹞2781-0088 傳真:﹝02﹞2781-7788 http://www.Franklin.com.tw
-
2020-04-0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封城之後會是什麼樣子?武漢居民第一手日記揭密
【文、圖/選自聯經出版《武漢封城日記》,作者郭晶】要囤積多少食物才夠呢?朋友問我家裡現在有多少米?我說10 幾公斤。她說,這也就夠吃一個月而已,叫我再囤一些。我知道她說得對,可是我難以接受不斷囤東西的狀態,這感覺很變態。她有點擔心地說:「可是要是沒有足夠食物的話,現在沒有任何人能幫妳。」人一般在極端的狀況下才會囤積很多食物,而我一定程度上還在否認自己的處境。有人覺得封鎖社區是為了控制疫情,可我更加覺得是控制人。封城後出門的人本來就是少數,而且大家都會做防護措施,也盡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地方。在這樣的情況下,病毒的傳染率是很低的,但我也不敢說毫無可能,也沒有人敢打包票。我自己出門時,也還是會帶著些許擔憂。但是,這個被傳染的可能性,是否足以大到封鎖社區呢?因為封鎖社區會加深人們的恐慌和無力感。社區封閉後,我通過出門了解周圍的情況找回的掌控感,再次被剝奪。當然,還是有人覺得封社區是必要的,如果我不幸感染肺炎,這些人甚至可能會拍手稱快。昨天的晚餐是高麗菜炒肉和稀飯。那個掉了一個螺絲的炒鍋終於撐不住了,整個手把掉了下來。幸好,前房客留下了一個炒鍋,雖然比較容易把料炒糊。晚上和朋友們聊天。有人在吃夫妻肺片,大家集體表示羡慕。有人酷愛吃辣,但現在她只能在夢裡吃麻辣燙了。有人開始在家上班,她說週一至週五要工作。自封城以來,我沒有了「今天星期幾」的概念,只有「今天」和「明天」。在湖北某縣城的朋友說,她那裡的戒嚴程度已經成了完全不能出門,還有親戚轉發了一段影片,影片裡的人連出門曬個衣服都會被抓走。網路上有河北、上海、湖北等多地打麻將的人被抓,有人被行政拘留,有人被罰款,有人寫了檢討自己的文章,還上了電視念自己寫的保證書。有人說恒大房產發了特大優惠通知,2 月18 日至2 月29 日期間,全國各地買房可享75 折優惠。這是很大的優惠,可是買不起的人依然買不起。現在全國的高速公路免收費,可是現在有多少人還能開車上路呀?有錢人買房子增值,一般人只能買米保命。有些便宜,是普通人享受不到的。晚上,我夢到自己的隱形眼鏡碎了,疫情期間也沒辦法配新的,也不是什麼大事,可是我在夢裡嚎啕大哭。這副隱形眼鏡我戴了快半年,一開始特別磨眼,我會時不時地流淚,現在終於習慣了。今天早上7 點多就醒了,醒來後我看著頭頂的天花板,突然發現天花板上的燈外殼上面貼了一隻喜羊羊。這是我之前沒有注意到的,因為平時我不會沒事躺在床上看天花板。我嚇了一跳,便趕快起了床。封城後,我對周圍的環境多了一些留意,這是之前不會有的,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有一部分世界消失了。我有很多情緒。憤怒、傷心、無力⋯⋯但這些情緒一起轉化成了麻木。封城那天我買了麵粉,想著有空可以煎蛋餅,可是直到今天我都沒有心情做。買的番薯也只吃過一次而已,於是我在煮粥的時候,加了一個。今天太陽依舊很好,是亮得有點晃眼的那種。天空藍得很清澈。可惜我住的房子朝北,曬不到太陽,於是吃完早飯我就下樓,到社區裡曬太陽去了。我所在的社區有3 棟大樓,我住的這棟有10 層,其餘2 棟只有7 層。總共有200 多戶居民住在這。現在無法出社區,只能在裡頭走,運動量非常有限,而我住7 樓,就開始走樓梯上下樓。社區很小,能曬到太陽的地方也很少,我只能在2 棟樓的間隙裡,一個長50 公尺的地方來回走。有個中年男人也在散步,他的手機放著戲曲,我則帶著耳機聽音樂。自封城以來,我從不聽傷感的音樂。我們終於都被指定監視居住了。指定監視一般是針對犯罪嫌疑人的,而現在很多人都在「享受」此待遇。今天,社區平常給人出入的門也被藍色圍欄擋了起來。社區的群組裡有人發訊息,提醒大家注意:「不聽話亂竄人員,集中到體育館學習14 天,伙食費每天50 元自費。」社區的群組裡開始發起各種團購,有買菜的、買肉的,團購要達到一定分量才能送。我昨天才加入社區的群組,裡頭偶爾會接龍買東西,一開始我是很抗拒的。封城前,我都在網路上買菜,而現在我則極度渴望可以自己去買菜。但今天,我終於還是接龍了群組裡的團購。下午5 點左右,我聽到有人敲門,緊張了一下,隔著門問:「誰呀?」「社區的,不用開門。家裡幾個人?」「1 個。」「體溫正常嗎?」「正常。」「門上貼了社區的電話,有事打電話。」他們離開1 個小時後,我開門,想把門上的紙撕下來,但紙黏得有點牢,我就拍了照。門上貼的是「新型冠狀肺炎入戶排查表」,上面寫著居家人員數量、健康狀況,留了社區的聯繫方式。列印排查表的印表機應該出了問題,有些地方的字特別淺,但也看得出來內容。我進屋之後洗了手。網友留言:•其實最壞的結果武漢人早就已經想到了,只是不願意接受,而使勁往好的方面想。•感同身受!無處釋放的壓抑⋯⋯•有可能您那邊是大城市的緣故,最近才開始封社區。我們這邊早就開始用通行證,每戶只能1 個人進出,開放時間從早上6點到晚上8點。
-
2020-04-04 新聞.健康知識+
中年女性注意!憂鬱跟體力有關?研究說從「2個舉動」能知道
台灣介於45-59歲的婦女將近276萬人,佔了台灣總人口的11.7%,根據一篇2019年6月刊登於《更年期》期刊的研究指出,身體虛弱的中年女性,特別是握力差和從坐著到起身需花比較多時間的中年婦女,有較高的憂鬱或焦慮症狀。該研究由新加坡學者所進行,研究者以1,159名年齡介於45-69歲,定期在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進行婦科門診的婦女為對象,受試者在接受門診期間,透過手持式測力計評估上半身身體表現(握力狀況),以步行速度、站立平衡及重複的坐下起身(不用手輔助進行五次),來瞭解受試者的下半身身體表現,並以問卷評估受試者過去一週出現焦慮和憂鬱相關症狀的頻率,包括:悲傷、無法控制的擔心、失去興趣、疲勞、睡眠問題和食慾不振。研究顯示,有181位婦女呈現憂鬱或焦慮症狀,年齡多集中為45-54歲;患有憂鬱或焦慮症狀者的身體測量表現較差,握力不足與需要花較長時間完成重複座椅起立測試者,和較高的憂鬱或焦慮症狀有關,分別高出68%與33%。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前理事長劉嘉逸表示,中年婦女體力較差容易心情不好,或中年婦女可能因憂鬱、焦慮情緒而造成體力變差,這兩種推論在先前相關研究都有直接或間接的證據支持,例如憂鬱症會讓患者感到疲憊與乏力、加強體力有助於改善情緒,這兩者間的關聯性猶如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不論其因果為何,建議中年婦女都應維持良好的心情及體能狀態,平時建立規律運動的習慣,加強體力的同時可以讓心情更好。個研究顯示體力與心理健康呈現密切的相關,雖然無法證實它們的因果關係,但強力的證實了運動的好處。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指出,現代的中年婦女常常處在困難的情境中,特別是研究結果呈現焦慮、憂鬱的年齡多在45-54歲,除了正面臨更年期的適應,同時夾在年邁的父母、孩子、丈夫與工作間,以及社會對她們的過度期待,日積月累容易積勞成疾外,也易伴隨著憂鬱跟焦慮狀態。葉雅馨提醒,中年婦女應建立「擁有健康的身心才能照顧好周圍的人」的意識,當能夠面對自己的情緒狀態時,才能夠做出有益於他人的行為,建議這階段婦女可將運動融入家庭生活的一部份,讓家人看到自己的積極與維持身心健康的需求,同時找幾個年齡與經驗相近的好友,除了可幫助自己找出一些可行的策略,有需求時,實質上也相互的支援及鼓勵。延伸閱讀: 心情差愛吃這3食物紓壓? 研究說再不改掉只會更憂鬱 家中長輩是憂鬱還是失智? 從1件事就能分辨
-
2020-04-04 橘世代.健康橘
熟齡健康有撇步 小習慣養大健康
40歲、50歲、60歲以後的橘世代,要建立維持身心健康的習慣,有哪些事情是「健康橘」社團成員,每天或每周一定會做的健康好習慣?3月的社群分享大家日常的「健康法寶」,發現大家生活中的好習慣帶來身心靈的舒暢與健康!魏華/每日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包緊緊看外公採番茄,一起來享受這採果樂。顏小瑄/每日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早上運動,要確實做好暖身動作喔。小晴天/90歲的阿祖,每日陪著曾孫日行5000步,訓練走路的肌力,讓自己保持行走的能力!Jingxin Wang/我的健康法寶是天天早餐配報,日日最好時候。王秀蘭/每天早晨自製一杯精力湯,養顏美容活力充沛,不覺老之將至!精力湯材料:無調味綜合堅果1大匙、水果任選2至3種、煮熟的十穀米1一大匙或蒸熟的地瓜1一小條,放進果汁機打碎即可,外加1顆白煮蛋,淋上一點鹽與橄欖油即可。林玲/到小菜園裡,唱歌給蔬果聽,為它們澆水,大家都有好心情,神采洋溢。謝粉細/每周固定和健行隊去爬山。林國俊/50歲以後保持每日運動的習慣,從騎單車、跑步的日常做起,每天增加一點點挑戰,讓自己越跑越遠、越跑越健康。看更多報導:《橘世代》【「健康撇步」精選特輯↘↘↘】。為促兒運動!60歲醫師每天健身,一練10年不中斷。12節氣動一動 日日跟著做 限定貼圖免費載!。只要10分鐘 熟齡族在家2招養肌力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4-04 科別.精神.身心
失去至親者形同鬼魂!喪偶之後,如何走出椎心之痛?
如果妳是鬼媽媽,妳最放不下的是誰?韓劇《哈囉掰掰,我是鬼媽媽》甫播出就贏得「熱淚口碑」,細膩的鋪陳不同女性在媽媽的角色上,如何打破大眾的刻板印象,不再讓一般人莫名其妙的質疑自己用心對小孩付出的方式。「一定要準備面紙,因為實在太難過了」《哈囉掰掰,我是鬼媽媽》講述因故去世的鬼媽媽(金泰希飾),為了重回女兒身邊,參加為期49天的「投胎計畫」。除了鬼媽媽無法放下人世間的家人,喪偶的老公外表看似堅強,卻對第二任妻子很冷淡,喪偶之後的男人,無法終日哭哭啼啼,要能馬上一肩扛起育兒、家庭的重擔,那股說不出口的壓抑,觀眾也能看的出來。除了喪偶之痛,逝親之痛也是無可比擬的痛苦。鬼媽媽的母親全恩淑(金美京飾),在面對女兒的死,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選擇以堅強的鎧甲武裝自己,她甚至切斷了女婿與孫女的聯絡,恩淑認為唯有如此,女婿和孫女才能早日揮別陰霾,迎接新的人生。「逝去至親的痛苦,只要一個人悲傷就夠了」恩淑在女兒忌日那天,表現格外堅強冷漠,還嫌棄掉淚的老公太愛哭,但是祭拜開始沒多久,恩淑就溜進了廁所,一個人無助的放聲大哭。身為一個母親,女兒走了,母愛沒有停止,恩淑想要快點整頓好其他人的心情,卻沒有好好照顧自己,這不是每一個媽媽都在做的事情嗎?表面上不再與女婿和孫女來往,恩淑卻在睡前滑開手機,偷偷瀏覽孫女的照片,她的悲傷在白天不著痕跡,在深夜裡暗自流淌,恩淑就像《延禧攻略》裡面的富察皇后,走不出兒子夭折之痛,旁人形容富察皇后「白天像沒事人一樣,到了晚上,就一夜夜枯坐到天亮。」妳曾想過:失去父母的孩子叫孤兒,失去丈夫的妻子叫寡婦,失去妻子的丈夫叫鰥夫,但卻沒有一種稱呼來形容失去孩子的父母,為什麼?這個疑問,或許我們也可以套用富察皇后的回答:「永璉是我懷胎十月,痛了一天一夜才辛苦生下的,失去他何止傷心?我是痛不欲生,他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人,我最愛的孩子,我願意用我的命去換他的命,你們沒有經歷過這種痛苦,沒有資格指責我!」若說生產撕裂的痛如同卡車從腹中輾過;那麼喪子之痛絕對無法以言詞訴說,所以失去孩子的父母,沒了身分,沒有稱謂。但是恩淑的壓抑、富察皇后的鬱鬱寡歡,在醫學上稱為「複雜性哀傷」(complicated grief),是一種創傷性、長期性的哀痛,常見於失去摯愛的人身上。如何幫助生者走出「喪偶、逝親之痛」?潔伊.鮑許(Jai Pausch)是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資訊科學學院電子出版部的主任,她的丈夫蘭迪.鮑許是暢銷書《最後的演講》作者,蘭迪後來得了癌症去世,潔伊耗費好大的力氣,最後出版《最後的演講永不完結》,書中以個人經驗分享自己如何走出喪偶之痛。1. 書寫:寫日記、寫自己每天三件自己很棒的事情、寫自己每天感到喜悅、感恩的三個時刻,這些紀錄能讓自己感到正向、鼓舞,並重新掌控生活的感覺。2. 聊天:找跟自己有過類似經驗的對象,試著聊聊內心感受。3. 新環境:如同分手的人要斷捨離前任情人的物品,喪親者可以跳脫原本生活環境,搬家、去外地旅行,避免觸景傷情或睹物思人。4. 運動:運動能夠讓妳專注於當下的過程,對於轉換注意力,跳脫悲傷思維是有效的。5. 休閒活動:與運動的效果類似,例如:追劇、看小說,挑選能自己沉浸其中,轉移注意力的休閒活動。6. 幫助他人:俗話說「助人為快樂之本」,例如:退休的銀髮族去學校當志工,藉由給予他人幫助,再次感到自己擁有力量與價值。7. 嘗試從來沒做過的事:新事物能帶來新鮮感、好奇心,學習新事物能幫助生活重拾重心,還能開拓新的社交圈。8. 儀式感:當妳的身心靈變得比較好了,可以寫一封信給逝去的愛人,跟他說妳的思念,說說妳現在的生活,跟他好好道別,道別信的儀式感能讓妳從裡到外的感受到,我準備好放手了。每一個失去過至親的人都像是鬼媽媽,放不下的人、留下來的人最辛苦。面對新生,我們充滿希望與快樂,有專業的醫師教我們如何面對;但面對死亡卻無藥可醫、無法預測,我們只能自己學習轉念,連同已逝者的份,重拾勇氣擁抱生活。
-
2020-04-03 橘世代.好學橘
工研院前院長-史欽泰 73歲「推動台灣,繼續學習」
「人生要充滿了樂趣!」台灣半導體元老、清大講座教授史欽泰因為在世界打過滾,變得更豁達,明白真正重要的是什麼。他認為,50歲以上的世代身體好、餘命長,但人生2.0無前例可循,建議在50歲時思索「學什麼才可以再貢獻社會」,讓人生2.0有新目標。史欽泰說,「退休」兩字,隱含著「退」與「休」兩字,事實上,自己當老闆、農夫都沒有退休概念,退休僅如字面所談「離開所定義的職場」,但學習、探索是無止境的,每個階段都很重要。50歲以上、65歲以下的世代,正邁向人生另一個階段,史欽泰看見這群人有資源、人脈、技術、通路,正好是敢於夢想的年輕人所沒有的。他因此去年在清大發起「預見科技桃花源」計畫,媒合跨世代交流,以關懷社會為核心,深入挖掘各領域潛在需求,串連各方資源與技術。史欽泰表示,年輕人有夢想、有想法,卻因無資源而限縮,變成小確幸、卻沒有野心。他發起的平台,目標是「翻轉小確幸、成就大未來」,希望透過整合資源,讓人們能勇敢做夢並實踐。不少65歲後就不知可以做什麼的人,他鼓勵發揮原本專業的擴散效果,找尋存在的意義,平台可提供年輕人所需的資源,「當人有事情做,才能保持心情愉快,因為他有成就、可以幫助別人,就會感覺到幸福,同樣也會於年輕人身上學到新東西」。73歲的史欽泰直說「我覺得我人生充滿樂趣,每個階段都有事情可做,也在思索如何做得更有意義」。史欽泰是推動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先鋒者,30歲學成歸國加入工研院,參與首波半導體技術引進,協助聯電、台積電、世界先進等衍生公司設立,擔任過工研院院長、工研院董事長,被清大延攬擔任科管院院長,對台灣產業、培養管理人才貢獻卓著。他強調,不是到50歲以上才邁向人生2.0,每個階段都要思考最重要的事情,因醫療發達,離開職場後,可能還有30年,但後半生無模式可循,他建議50歲就開始思考「我要學什麼,才能對自己、社會有貢獻」,繼續往目標與滿足感邁進。史欽泰決定70歲要做跟以往不同且具挑戰的事,遂再拜師學藝、專研書法,「因為要做,所以我很認真學」,他透過書寫,道出科技與人生所寄託的心境,2016年首度舉辦個人書法展,以饗同好。「我不知道終點會是什麼,但我不斷嘗試摸索、學習!」史欽泰認為,老化是自然的過程,現今不再如年輕工作時常追求績效,可以用等待、較寬廣的思維來探索,也有能力協助更多人。他說,預見科技桃花源計畫,鼓勵不同領域一場「意外的偶遇」,期盼創造新機會、讓台灣真正往前一步。案例說明工研院前院長、清大講座教授史欽泰發起「預見科技桃花源」計畫,每月一場聚會沙龍活動,不定期講座與活動,希望透過科技,促成科技團隊跨領域的交流與探索,協助在新竹的人們過更好的生活。73歲的史欽泰以身作則、投入分享資源,鼓勵年輕人勇敢夢想、成就大未來,創建跨領域資源共享平台,希望讓新竹能夠逐步蛻變成宜人居的「科技桃花源」。史欽泰小檔案現職:清大講座教授年齡:73歲精彩人生:1.參與首波半導體技術引進,協助聯電、台積電、世界先進等衍生公司設立,開啟台灣半導體產業新頁2. 擔任過工研院院長、工研院董事長、清大科管院院長、資策會董事長等未來的圓夢清單:發起成立跨領域資源共享平台,期盼讓台灣真正往前走一步對人生2.0的一句話:很難用一句話形容人生2.0,但「人生要充滿樂趣」。【閱讀更多精選好文↘↘↘】。敬農夫!退休校長學下田「晨昏背天面地,不亦快哉」。今年91歲!40年外交攝影官 見證台灣外交史。退休校長熱愛體育40年 盼帶給學生終生運動習慣 為自己而學 橘世代來了! 【歡迎加入】建立自己的學習進修清單,充實精彩人生2.0,鑽研興趣、挑戰新領域、豐富生活,逐一實現手裡的那張學習清單!【歡迎加入好學橘FB社團】
-
2020-04-03 科別.精神.身心
新冠肺炎超緊張 3種「壓力調節術」消除不安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影響的層面已遍及各行各業,各行業的基層員工面對各種疫情影響的工作變化,以及對於疫情變化的緊張情緒,無形之中承受許多壓力。八里療養院心理師楊芷融表示,如有感到自己的壓力愈趨增加,自我可以透過「壓力調節術」來改善狀況。壓力調節術就像是肌肉訓練一樣,每一個人都有最適合自己的壓力水準,唯有適當的壓力才會有最好的表現,所以,找出自己的壓力水平,每天都訓練超出一點點,會是自我壓力成長的好方式。如果現實中無法改變壓力來源時,楊芷融提供以下幾種紓壓方式:1.找尋生活小確幸:在樸實無華的日子中,盡可能找到專屬自己的小確幸,這些美好的意外驚喜,可以讓自己更有勇氣和力量過完每一天。2.敘說壓力好夥伴:與人聊聊天、說說話,是消除不安和壓力很有效的方法,他可能是你的家人、朋友或者主管,會發現原來自己並不孤單。3.提高心理耐受力:每天起床與睡前時刻,給自己約8分鐘的時間,這個時間你什麼都不需要做,只要專注的覺察你的呼吸,仔細的感受每口吸氣和吐氣。楊芷融強調,適當的正視壓力、學會調適自己,才能面對生活中的每一項挑戰,但如果無法適當調適自己的心情,面對壓力無法解決時,就有需要尋求身邊朋友或是醫療資源的協助,正視自我的壓力,改善其中的問題,就能夠安然度過每一天。八里療養院長張介信表示,一般人對不確定的情境和訊息,很容易引發緊張感及壓力,透過適當的紓壓方式,可以緩解情緒。因此呼籲大家適時舒展身心,達到自我身心的安定,透過夥伴彼此關懷交流的方式,穩定群體的社會,就能安定度過這段時間。
-
2020-04-0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影/強制戴口罩、量體溫 汐科站排隊人潮看不到盡頭
交通部長林佳龍昨日也宣布,4月1日起民眾搭乘火車須戴口罩、量體溫,今日為政策實施第一天,新北市汐科火車站因未採用紅外線體溫量測儀,而是派員用額溫槍來量測,導致上班尖峰時刻排隊人潮眾多,讓民眾直呼「看不到人潮的盡頭」。運輸量極高的汐科火車站分為南、北2站,全面戴口罩、酒精消毒、量測體溫及分流管制等防疫措施實施的第一天,在早上7點至8點上班尖峰時刻,觀察到南站出站人數眾多,進站人數較少,量體溫過程十分順暢。但另一邊北站情況就截然不同,儘管豎立告示牌提醒民眾進入車站進行分流,仍有不少民眾不清楚可以從哪邊進站。另外,北站進站人數接近到早上8時,排隊量體溫的人潮已經滿出車站,不少剛抵達車站前廣場的民眾,看到眼前這驚人的排隊人龍,紛紛拿出手機拍照、打卡,甚至民眾抱怨「看不到排隊人潮的盡頭」。在汐科北站排隊準備搭車到松山火車站的陳姓先生表示,一直都是搭火車通勤,疫情發生後搭乘大眾運輸都會戴口罩,但昨晚知道進站要量體溫後,今天有特地較早來搭車,但沒想到排隊人潮還是這麼多。另一名也在隊伍中的黃小姐則表示,看到這麼長的人龍,內心雖然覺得焦急,因為很趕著搭車去上班,但了解這項措施也是保護民眾健康的方式,只能共體時艱,暫時忍耐一下。汐科火車站務人員指出,汐科站因不在第一批使用紅外線體溫量測儀的車站,只能暫時以人力的方式,替民眾量額溫及提醒佩戴口罩等事項,但第二批紅外線體溫量測儀產出後,就會盡快使用儀器測量。站務人員表示,汐科站是早上北站進站人數多,下午時間南站出站人數增加,由於下班時間許多在東科的上班族會湧進車站。為了加強防疫作業,下班時刻會在往大同路一段出口派1組人員、遠雄廣場派出2組人員,共3組站務人員為搭車民眾量體溫,也希望在這段時間,民眾能以包容的心情共體時艱。
-
2020-03-3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疫情引排擠歧視 衛福部台東醫院心理師提「四安療心」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確診人數不斷升高,對疫情放心不下成為全民心理負擔;衛福部台東醫院諮商心理師周牛莒光提出「四安療心」,包括安頓、安心、安在、安全對策,一舉打破不安情緒。周牛莒光表示,日前一位民眾求診,指出他只是在早餐店卡痰咳了兩聲清理喉嚨,結果坐在桌子吃早餐的人立即離開,讓他感到不好意思,心想「我到底做錯什麼」,現在外出都不敢咳嗽,很怕別人異樣眼光看他。「這些行為都是恐懼和焦慮造成。」周牛莒光分析表示,面對未知病毒的不確定感、SARS期間遺留的共同創傷、流行疫情造成的集體焦慮,都是造成不安的因素,他提出「四安療心」的自我心理療程安定民眾情緒。穩定的情緒才是免疫力源源不斷的強大製造機,「四安療心」包括:一、安頓:既然減少外出,不如利用這個時間安頓生活,比如好好整理居家環境,家裡住處不再骯髒雜亂,不但心情愉快更可以避塵蟎等等日常過敏原,同時藉著勞動讓自己維持專心,療效頗佳。二、安心:如果因為在家自我防疫,獨處的時間自然增加,相對減少紛爭,比如人際誤會等等;一旦想起疫情狀況開始焦慮,可以深度緩慢的呼吸,體會胸腔慢慢擴大的生理感覺,讓內心安靜下來。三、安在:其實可以趁著這個時機好好陪伴家人,以往或許因為工作壓力焦頭爛額,或是交際應酬無暇顧及家人,即便是在家好好吃一頓飯,都能凝聚穩定整個家庭。四、安全:需要外出或是參加活動,一樣要戴好口罩常常洗手,不要碰觸眼口鼻等等黏膜部位,保護自己的安全。周牛莒光強調,一直在家不出門也難免心情鬱悶,到空曠的戶外走走,或是保持運動的習慣,都是調劑身心的好方法。
-
2020-03-3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肺炎免疫力誰最強?醫師最新研究指出5大特點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每天相關的訊息相當多,讓不少人出現恐慌、焦慮、甚至憂鬱的「新冠肺炎壓力症候群」,精神科醫師蘇冠賓表示,這些都是不健康的態度,很多的研究顯示,想要有良好的免疫力對抗病毒,必須要有5大特點。安南醫院副院長蘇冠賓教授最近在國際期刊《大腦,行為和免疫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發表論文,提到新冠肺炎除了戴口罩、勤洗手減少病源的暴露,提高個人的免疫力成為個人防疫最重要的基礎。很多的研究都發現,正常的生活型態和心理調適會影響免疫反應,對病毒抵抗力最強的人,都具備下列共同特徵:他們都有固定的運動休閒習慣、正常的作息、充分的睡眠、均衡的營養、他們都有良好而人際關係和社交活動。蘇冠賓並接受青島大學邀請錄製簡短的衛教短片https://youtu.be/m2-UvHEgVBc提供給民眾、臨床工作者、以及學術研究人員做為身心調適的參考。蘇冠賓表示,免疫力和人體身、心、靈的健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疫情致死並沒有想像中的可怕,可怕的是人性的對於無知的恐懼和無助的癱瘓,所以我們要學會進一步調適不良思緒,解除續發的情緒危機。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減少過多的訊息,減輕心理負擔」,控制每天接收新冠肺炎相關訊息不要超過半個小時,而且只接觸最正確的訊息。再來要「設定讓生活有趣又有益的計畫和目標」,尤其處在日常生活受限時,不妨先從放鬆自己緊繃的思緒開始,嘗試去轉念感謝日子不必再像之前的忙碌,可以修身養性,學習健康的生活習慣。最後要「刻意練習積極而正確的思考」:不要整天用放大鏡來看負面事件,而要提醒自己常常像是打開手電筒去照亮比較積極的訊息。把負面壓力的威脅轉為正面進步的挑戰。他表示,「我們戴口罩阻隔病毒,但不要讓口罩阻隔了人與人的友善和信任」,疫情或許會帶來短暫的痛苦,但保持更自在的心情和堅定的信念,可以增強身體和心理更好的免疫力,等疫情過去之後,我們也會具備更好的衛生素質和更健康的生活習慣。
-
2020-03-30 科別.消化系統
胃腺癌及晚期肝癌 不再給付免疫新藥
健保署4月延續給付癌症免疫新藥的政策,預算從8億增加到8.4億元,但因反應率不佳,將胃腺癌及晚期肝癌剔除。由於胃腺癌及晚期肝癌治療用藥選擇不多,醫師及病友團體為病人叫屈,希望藥廠與健保署考量病友用藥權益及爭取治療機會,有轉圜空間。去年免疫新藥適用8種癌症、11個適應症,為評估新藥使用狀況,健保署每三個月評估,從2019年4月開始,截至2020年1月9日,初核同意且申報用藥1159人,可分析案例760人,其中晚期肝癌192人,完全或部分反應率為19.8%,胃腺癌反應率為9.5%。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主任趙毅指出,將所有癌症拿來評比反應率,把反應率差的拿掉,對患者而言,情何以堪。他分析,晚期肝癌去年送審時,反應率14.5%,現在增加到19.8%,台北榮總分析90位晚期肝癌患者,接受免疫治療結果,發現有效率24.4%,已發表於國際期刊。趙毅舉例,有一位70歲台商,為B肝帶原者,肝癌轉移到肺部後,栓塞及標靶治療都無效,兩年前花了200萬元自費接受免疫藥物,病人固定回診,至今狀況良好。趙毅強調,免疫藥物的效果評估不能單看反應率,要看病人免疫功能回復狀況,以患者存活率來判斷會更準確。以台灣進行的晚期胃癌患者使用免疫藥物臨床數據顯示,47位患者中有32位接受免疫藥物治療,1年存活者20%,2年存活者10%,接受安慰劑治療的對照組患者都活不過7個月。在台灣地區,肝癌和胃癌分別高居十大癌症死亡疾病第二名及第七名,若依據傳統治療,晚期肝癌及胃癌存活逾兩年,即屬罕見。根據免疫藥物治療晚期肝癌的亞洲次族群分析,存活超過12個月的有60%,18個月有44%。趙毅指出,免疫治療的優點是副作用低,缺點是價格貴,希望能替晚期肝癌及胃癌患者發聲,呼籲健保署仍能維持對此兩種癌症免疫治療的給付。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指出,肝癌死亡率在台灣是第二高,去年終於給付創新治療,臨床數據都認為,免疫藥物治療比傳統療法及標靶治療好,胃癌用藥選擇少,今年卻突然都不能給付,讓人遺憾。蔡麗娟說,病人無法選擇自己罹患什麼癌,但當無法健保給付時,經濟弱勢患者將失去用藥權利,病人及家屬也非常傷心,希望藥廠與健保署考量病友用藥權益及爭取治療機會,可再協商。健保署:後續再評估對醫師為患者請命,健保署長李伯璋了解醫師為患者不捨的心情,但他指出,癌症免疫新藥計畫經專家評估,若患者用藥效果和之前相差不多,便先把健保資源留給目前已見療效的患者,但後續還會再做評估。健保署自去年四月將癌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納入給付,共可治療八種癌症,至今逾1500人用藥,其中24%的患者治療有效。健保署決議,將延長治療有效病人的用藥時程,最長可用到二年;治療穩定者,也可多用藥三個月。
-
2020-03-30 橘世代.好野橘
理財防疫/該「忍痛出場或逢低佈局」? 專家提4守則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金融市場成為重災區,去年收獲豐碩的張先生無法倖免,資產跟著縮水。不僅自己身受其害,身旁好友也是一片哀鴻遍野,年過半百之際遭逢疫情突襲,好不容易打下的投資江山,眼看部份將成泡沫,但也僅能以此為借鏡。眼前震盪且未知的市場,張先生思考著是否「忍痛出場」、「逢低佈局」?心裡面臨激烈交戰、投資意念舉棋不定,於是決定請教專家,給予亂世之中的最佳解方。四大守則 疫情當前站穩腳步富蘭克林投顧表示,身處當前波動加劇且前景不明的市場,張先生的投資不一定只有死守和退出二分法,依循「資產配置、長期投資、保有紀律、定期檢視」等四大守則,承擔部分風險卻不冒險的方式,保有靈活彈性策略、持續投資不錯失機會。觀察多數富人及投資有成者的理財行為,一大特色就是明白分散風險的重要性,但保全資產的同時,並不錯過讓資產成長的任何機會,因此在理財規劃上,不會執著於單一投資工具,而是全盤考量後接納多元金融商品的可能性,一旦決定後就落實執行且長期持有,同時了解風險背後代表的是報酬機會,因此當機會浮現,就會大膽進場佈局。用三檔債券基金 強化資產抗震度富蘭克林表示,張先生也許沒有像富人般龐大的資產需要規劃,但卻能學習這套投資邏輯,以完整的資產配置,平復不安的投資心情。觀察過去20年,即使歷經金融危機的空頭壓力,在投資組合中多納入一些債券資產,並秉持長期投資,可發現不只年化的平均報酬率相差無幾,連續投資五年的循環報酬率即使在最差的時候,隨著債券比重拉高,最差時的表現也能逐漸收斂,甚至有百分之百正報酬的機會。因應當前超低利率環境、高波動氣氛,可視個人投資屬性與風險承受度,納入具「高債信」、「低波動」及「低相關」優勢的基金,包括全球債、美國政府債GNMA與伊斯蘭債,建構加強防禦的投資組合。善用理財免費資源 致富人人有機會投資過程難免有像張先生一樣進退兩難的時刻,專家建議,由專業經理人協助調整投資組合,取代冒然失血退場,同時把握四大守則挺過疫情風暴、成為贏家,走到財富自由的終點。【關於更多「理財」大小事↘↘↘】。撥亂反正!基金投資好「債」有策略。亂世出英雄 靠債券抗震三傑打贏投資戰「疫」。不用擔心股災 會計師靠債券ETF固定領現金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3-30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武漢封城日記」作者郭晶:解封挑戰比封城巨大
因新冠肺炎封鎖的大陸武漢即將解封,剛出版「武漢封城日記」的作者郭晶,受訪時卻對這消息「無感」、「開心不起來」。身為社工的她,對解封後有更多憂慮:如何恢復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如何重拾人民失去的隱私權、如何紀念逝去的人…這些挑戰比「封城」巨大。一月廿三日,武漢宣布封城。郭晶的日記從那一天寫起,在微博發表創下一九一萬的點閱率、獲英國BBC等媒體轉載報導。該書廿七日由聯經出版,成為全球第一本記載武漢封城的書籍。生於河南的郭晶,去年十一月為了工作到武漢,沒多久便遇上封城。孤單讓不寫日記的她,在微博發了第一篇日記記錄心情,受到朋友熱情回饋,她開始撰寫「武漢封城日記」,「我想讓日記成為我和世界的一個連結,也想讓外界了解武漢人的真實生活」。「政府除了控制病毒,還應該將人們的恐懼考慮在內才是。」郭晶日記裡記載,武漢臨時封城、鼓勵人們舉報病人,舉報一個獎金一萬,「人們對政府的信任、人對人的信任不斷被消耗,恐慌卻被加強。」「家暴」是病毒之外另個陰影。人們被迫封鎖於家中,伴隨的是失業和破產的恐懼;壓力造成夫妻、情侶爭吵,孩子面對父母暴力。郭晶說,封城期間家暴案增加兩倍以上,這些陰影並非解封便能馬上消失。權力結構也隨封城改變。郭晶觀察,社區封鎖後,個人無法購買東西,超市只接物業管理者的單,「擁有物業的人擁有操縱居民的權力」。她擔心被貼標籤買不到物資,不敢仗義執言、不敢跟別人發生衝突,「強烈的無力感讓我感到疲憊」。郭晶從寫作和幫助別人中找到力量。她寫日記連結網友、發起「反家暴小疫苗」協助受暴者,「行動可以消除無力感,在行動中看到自己擁有幫助別人的力量,從中重新獲得掌控感和價值感。」身為社工,郭晶發現社會在隔離中「出現一種超乎尋常的連結」,許多組織透過網路連結,許多人帶著對死亡的恐懼去幫助別人。封鎖的不只是城市,還有人民的聲音。郭晶在微博的篇章被限制流量、微信常常發不出去,連轉成圖片都難如願。但在身心俱疲時刻,也是網路讓郭晶看到希望。
-
2020-03-30 癌症.其他癌症
2020精準防癌高峰論壇/生活哲學分享 癌後大叔楊志良、葉金川盼善終
「2020精準防癌高峰論壇」中,衛生署前署長楊志良、葉金川、北醫公共衛生及營養學院教授韓柏檉及年輕病友謝采倪四位名人分享罹癌心得。一致認為,癌症就是一般疾病,如何在生病後學會自己的生活哲學,才是最重要的。楊志良與葉金川是老友也是好友,天性樂觀的兩人分享「癌後大叔的lifestyle」,楊志良開玩笑說,「若一生中要得到一個癌症,那我寧願是攝護腺癌,它的預後是最好的,我至今都不覺得自己是癌症病人。」先後罹患淋巴癌及基底細胞癌的葉金川。他說,「男人終其一生有五成的機會得到癌症,女人是四成,活得夠久都有機會,就當一般疾病看待就行。」因此,葉金川照常遊走於山林、挑戰極限運動,就是要當個七十歲的背包客。而未來最重要的一課,兩人一致認為是「善終」。楊志良說,活得久不見得好,活得好比較重要,台灣有兩個法很重要,一個是緩和安寧醫療條例,一個是病人自主權利法,如何善終好死,是未來最重要的課題。另一位知名癌友是全台最會打蔬果汁的韓柏檉,他是肝癌晚期患者,靠著「不精確」的癌後生活調養,經歷十二年抗癌人生,還愈活愈逆齡。他說,「不精確是說我什麼方法都去試,有做就會改變,而改變自己的第一步,就是學會認錯,從心底改變起才能讓內心充滿能量。」年輕病友謝采倪罹患淋巴癌,她和癌友成立「我們都有病」粉絲團,提供年輕癌友舞台。謝采倪說,年輕癌友,擔心回不去職場,工作權被剝奪,加上病友間世代價值觀落差,因此針對年輕癌友成立粉絲團,希望未來能成為病友圈最大求職平台,成為自給自足的社會企業。罹癌憂鬱不只靠安慰,務必要就醫,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方俊凱指出,約四分之一癌友有憂鬱現象,腫瘤與影響情緒的血清素互相影響,小鼠試驗發現,抗憂鬱劑不只能讓患者情緒平穩,還能抑制腫瘤生長。罹患癌症包括病人及家屬心情沮喪可以想見,口號式的心理支持或靈性關懷,其實不夠的。方俊凱認為,癌患情緒受困擾的比率,從十年前的五成下降到一成,但仍有百分之五的患者有嚴重憂鬱狀況,需要精神科的介入治療,才有辦法解決病人的情形。■防疫待在家 抗癌新知線上看
-
2020-03-29 養生.抗老養生
挽救肝苦人40年!肝病權威許金川:人生要爆笑,不要爆肝
有「台灣阿肝」之稱的許金川,個性如同電影「阿甘正傳」的主角,踏實又樂觀。身為台大醫學院內科名譽教授、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扭轉國人的肝病是一條辛苦且漫長的路,而他72歲了,行醫逾40年,至今沒想過要退休,只想著再更努力一點,更多「肝苦人」就不必這麼苦了。名醫領帶不超過50元,以父親木工的精神行醫沒有例外,許金川現身時,總是一身整齊的襯衫配上領帶,這是他表達尊重的方式。事實上,他有好幾條領帶輪流搭配,圖樣花色各異,卻有個共同點——價格都不超過50元。不僅如此,名醫身上的行頭,也全然不見名牌,他穿著舊皮鞋,幾百元的襯衫,西裝破損也捨不得換,如此勤儉,卻總是笑口常開,因為比起清苦的童年,現在的日子,已經好過太多。許金川來自屏東東港的貧寒家庭,家中7個孩子,連肚子也填不飽,他對念書特別勤奮,深刻體會民間故事敘述的情景:「鑿壁借光的故事是真的」,鄉下孩子竟一路考上台大醫科。父親是一名木工,手腳俐落,而他似乎也遺傳這方面的天分。擔任住院醫師時,學習到「超音波」醫學時,邊動手邊觀察,竟可以早期發現肝癌,讓他立志走向肝膽腸胃科。愛喝飲料埋下糖尿病病因,同理患者心情許金川求學時如拚命三郎,自述「喜歡打破沙鍋問到底」,他認為看病重在經驗累積,如同麵包師傅,不跟在老教授身邊虛心求教,等於放棄大好學習機會,因此,再晚再累都值得。而他在當醫師時,也同時體會身為病人的感受。當年在台大醫學院讀博士班,自恃年輕力壯,常熬夜趕功課,肚子一餓就灌飲料,裡頭添加的都是高果糖成分,當時卻缺乏危機意識,連喝了幾年,加上日常飲食毫不忌口,種下糖尿病的危險因子。他常自嘲:「40歲以前都不吃藥,50歲吃5顆,60歲吃6顆,再依此類推。」因此,對於慢性病患者,特別能將心比心,還會從口袋掏出藥來,告訴患者說:「我們吃一樣的藥欸,你要放心。」把病人當作老師,如福爾摩斯觀人相他把病人當作是自己的老師,「自己養細胞要花很多時間,病人照顧好自己,再來讓我們看,就有學習。」許金川回想,行醫後學習的第一課,不是專業技術,反而是「人際溝通」。求學時自己性格木訥,加上念男校,根本不敢和女孩子說話,畢業後卻發現,護理師都是女生,如果不敢溝通,自己有再好的學識,工作也是困難重重。他特別喜歡觀察周遭的人,尤其用在看診上,更容易讓患者安心,「就像福爾摩斯探案,要觀人相,了解是何方人物、誰陪你來、有哪些疾病、在煩惱什麼?每個人是活生生一本書。」但也有碰壁的時候,一名中年肝硬化患者,許金川多次問診,對方都愛理不理,緊皺著眉頭,看診結束時,卻聽他猛然冒出一句:「醫生你明明看起來比我老,還叫我歐吉桑。」事後一看,該名患者78歲,確實年紀比自己大一些,許金川這才醒悟:「有些人並不一定接受自己年齡。」對他來說,這都是持續學習的經驗。看過太多肝苦人,與恩師創立肝基會許金川沒有宗教信仰,但常把改編自國父的名言掛在嘴邊:「保肝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如同他人生最大的使命感。許金川看過無數「肝苦人」,與恩師「台灣肝炎之父」宋瑞樓教授,合創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推動肝病篩檢與研究,勤快下鄉舉辦上千場衛教講座,目前已幫60萬人免費檢查,揪出不少高危險群。創立基金會像創業,從醫師到管理者,他坦言是「被迫成長」,有點阿Q精神地說:「遇到困難不要埋怨,這是在考驗你的智慧。」所以別人很難看見他的愁容,而他也很容易欣賞別人的長處。他形容,許多病友都是「貴人」,為他解答醫學以外的疑難雜症,「我們再努力,也只是360行的其中一行,一定要謙卑。」接著開啟了順口溜模式:「人就是要謙卑、謙卑、再謙卑,謙卑(千杯)不醉。」周圍又是一陣爆笑。提到2020年初榮獲「吳尊賢愛心獎」公益服務獎項,他直言原本要婉拒,並沒有期待再拿任何獎項,但轉念一想,「可以宣傳肝病防治理念,讓更多人知道」,又把全數獎金分別捐給恩師宋瑞樓和連文彬教授的基金會。疫苗口服藥上市,仍有百萬肝苦人許金川回顧,在醫療資源匱乏的年代,肝病在台灣有「國病」之稱,到了1986年,出現一個重要轉折點,宋瑞樓推動新生兒施打「B肝疫苗」全面上路,使帶原者逐步降到1%以下,但至今仍不能掉以輕心。「肝苦人還會持續一陣子」,許金川解釋,對「肝硬化」患者而言,即使把病毒消滅,肝臟已經產生質變,「泥土已經變質,容易長雜草,你把蟲害消滅,可是土地破壞已經造成。」目前能根除C肝的口服藥已經上市,但他推斷,若要明顯減少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至少要等到10、20年後。以往看過許多家庭,因為一人罹患肝病,全家都被經濟、照顧等重擔拖垮,他看著心痛,卻提醒自己看診時要「過濾情感」,哀傷情緒先往後擺,才能做出對病人最好的專業判斷。肝臟無痛易被忽略,提倡主動篩檢肝臟問題總是來得無聲無息,因此特別難以招架,許金川感歎:「我想是上帝造人沒想到,所以忘了在肝臟裝感覺細胞。」如有年輕力壯者,偏偏就是肝臟功能特別差;打過疫苗,卻沒產生抗體的也有。因此,若等到出現症狀時,才開始防治肝病,通常為時已晚。在疾病之前人人平等,誰也無法鐵齒,他強調:「肝病不痛不癢容易忽略,教科書上該教的觀念是定期篩檢。」許金川提出:「用愛保肝」,對比曾流行一時的口號「用愛發電」被視為空談,他說的用愛保肝,卻是警世提醒。正因為醫師不是神,醫護力量終究有限,他說的「愛」代表及時關懷與行動,即使是一般民眾,若能提醒周遭親友:去做超音波檢查吧!或許就能揪出病因。習慣記笑話在手機裡,人應該爆笑不爆肝許金川有獨特的幽默感,遇到嚴肅的大老闆,挺著一個大肚腩,他會摸摸對方的肚子,說:「小心脂肪肝喔」,下一秒,老闆也會不好意思地笑著,快速卸下心防。他常把「帥哥、美女」掛在嘴邊,遇到老奶奶,先談:「有幾個孫子啊」,眼前是中年婦女,他誇:「髮型很漂亮哪」。簡直像見招拆招的聊天高手,也讓許多人才發現,做檢查不是這麼可怕,醫病之間的距離,也不是這麼遙遠。許金川的手機裡,有個專門記載笑話的紀錄,內容推陳出新,嚴肅的肝病話題也變得生動起來,他認為,「要用爆笑的方式,讓人記得不能爆肝」:「別人用過的棉被,即使再新,心裡的疙瘩還是一直存在;感染過B肝,即使有了抗體,同樣也要心存警惕,記住自己還是肝癌危險群。」「『維他命』就是維持他人的生命,幹嘛要吃?要維持自己的生命,就要保肝,新鮮均衡飲食,其他別亂吃!」「為何說『扶不起的阿斗』?答案是因為阿斗太胖了。同樣的C肝患者,肥胖者也容易產生肝癌,讓旁邊的人都很辛苦。」工作樂在其中,快樂態度會傳染72歲的許金川,把「肝苦人」的苦,視為自己的責任,「退休」2字還不在目前的生涯規劃中。他說,自己對「到處去玩」並沒有興趣,也不喜歡舟車勞頓。真要說,最大的興趣或許就是工作,如今每週看診,仍樂在其中,尤以鉅細靡遺的問診著稱,「一個病人沒用心看,就只是應付。」他不改認真態度。「就像2個開計程車的司機,一個每天抱怨載到奧客,一個心想怎麼有那麼好的工作,能帶自己去不同地方,還有錢賺。你要當哪一種人?」他反問。他常開自己玩笑,在捷運上被讓座也不以為意,「我現在年紀不小,常常過目即忘,助理都暗示我要去做失智測驗。」看待年齡,他其實很豁達,認為「造物者都安排好了」,肝臟或其他器官都放了隱形的密碼,時間到了自然就會衰退。許金川的英文名字呼應「川」字,取作「Water」,他自嘲:「我是從水溝跑出來的髒水啦。」其實他保有清澈的眼光,深入民間底層,看透百姓疾苦,因而這水,川流不息,流入惡土與乾涸之處,終能帶來盎然生機。原文:挽救肝苦人40年!肝病權威許金川:人生要爆笑,不要爆肝
-
2020-03-29 科別.精神.身心
健康醫點靈/為「疫」失眠?要培養睡眠衛生習慣
現代人壓力大,失眠問題愈來愈普遍,最近新冠肺炎疫情延燒,有民眾天天緊盯新聞關心疫情,更難入睡,醫師建議培養「睡眠衛生習慣」,透過良好運動習慣、均衡營養,改善睡眠品質。世界睡眠協會(World Sleep Society)從2008年起,發起「世界睡眠日」年度活動,今年主題為「更好的睡眠,更好的生活,更好的星球」,強調睡眠是重要的健康支柱,健康的睡眠可以改善生品質。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心身醫學科主治醫師陳易隆指出,優質的睡眠,可以保養大腦功能,例如學習、記憶和情緒,相反地當睡眠不佳時,健康與生活品質會下降,嚴重時可能會導致免疫系統失調、損害大腦結構。造成睡眠障礙的原因,陳易隆表示,現代生活步調快速,身邊的刺激訊息太多,例如民眾喜歡追劇,導致作息不正常,診間裡也遇到患者,因每天關注疫情發展,漸漸影響心情,但仍忍不住打開電視,結果就是睡不著。陳易隆建議,保持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睡前不從事影響睡眠的行為,像不要看3C產品,讓情緒平穩,減少過度高亢,也可透過運動習慣、均衡營養,協助改善睡眠。如何判斷自己有睡眠障礙?陳易隆指出,睡眠周期會隨年齡改變,一般成年人睡眠時間約7至9小時,若民眾躺床30分鐘無法入睡,類似情況1周3次,且又連續3周,就可能有潛在睡眠障礙,民眾可先自我評估,或進一步尋求醫療協助,討論睡眠情況。
-
2020-03-29 癌症.抗癌新知
年輕癌友勇敢闖 打造病友社企團體讓大家看見
才26歲就得到癌症,妳該如何活呢?「我們都有病」粉絲團共同創辦人謝采倪指出,自己也曾經想要賺大錢當個有名設計師,但沒想到年紀輕輕就得到淋巴癌第三期,曾經躺在床上覺得自己是廢物,擔心回不到工作崗位,後來她與幾名年輕癌友成立粉絲團,希望成為自給自足的社會企業。謝采倪今天在聯合報與國衛院、健保署、台大公衛學院及血液病學會共同舉辦的「2020精準防癌高峰論壇」中,替年輕癌友發聲,在論壇中帶給聽眾不一樣思考角度。謝采倪指出,現在的病友團體以資深癌友為主,但年輕病人遇到的問題不同,她發現年輕癌友遇到三個問題,一是癌症雖可治療,但心裡恐慌焦慮不斷;二是病友間的世代價值觀有落差,三是工作權被剝奪,即使在病情穩定後回到工作崗位,也常因體力不佳被迫放棄。年輕癌友面對漫長的治療路,加上不甘心的心情,謝采倪完全懂,她與幾名年癌友創立了「我們都有病」粉絲團,就是希望為年輕病友打造舞台,並媒合病友工作。謝采倪說,我們希望成為病友的媒體網站,之前曾經訪問了六十位癌友,並吸引了出版社將這些癌友故事出版,也讓病友成為KOL、專欄作家,為年輕病友帶來收入,希望未來成為病友圈中最大的求職平台,另外,也將進行病友研究計畫,推出衛教電子書,內容圖像化,降低閱讀的門檻。
-
2020-03-28 橘世代.愛玩橘
來趟大自然深度遊 用熟齡品味,品味人生
橘世代「愛玩橘社團」已突破1000人,聚集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透過深度旅行、文化體驗,用不同的態度看世界、品味人生。特邀社團成員分享自己熟齡旅行心情,精選好文刊登於周報。嘉義朴子溪旁黃花風鈴木期待5年,終於等到黃花風鈴木大爆發,像是條長長的黃色巨龍,置身其中,有渾然忘我、浪漫繽紛的幸福感,很難想像台灣鄉間小路也有如此美景!有喜歡拍照又會拍美照的老公御用專屬拍攝,總是讓很多人羨慕不已,很期待它明年依舊能大爆發,屆時注意盛開期,再次享受置身黃金花海的美!福壽山農場千櫻園櫻花孩子小的時候,就愛帶著營帳在櫻花樹下露營。櫻花開的季節,大都是又冷又濕的天氣,一家4口在營帳裡翻滾打鬧,驅走了所有寒意。如今孩子長大了,已成家的孩子帶著孫輩和他們自己的營帳加入,尚未成家的也願意和我們擠舊營帳,1頂用了將近40年的營帳依舊好用。在櫻花樹下,做什麼都好,即使是放空,什麼事都不做、都不想也很好。年年與櫻花有約、與家人有約。台北士林山區清涼舒適的午後,走出溫室,揹起水袋;帶上一根香蕉、一包巧克力,來一趟輕鬆的21K「台北小跑旅」路程,有感於仰賴外在的配備防疫,永遠防不勝防,只有建立內在強健的體態,才能萬無一失!日月潭銀河晨曦因有公務在身,日前入住日月潭,查詢一下天氣晴朗無雲,月相正好適合拍攝銀河星空,特別在清晨4點起床,暗夜中辨識銀河的方位及高度,搭配地景氛圍,自黑夜拍至天亮,再回飯店梳洗辦公,隨緣記錄了稀微的銀河之美。基隆和平島奇岩趁春暖時期到戶外走走,避開人潮向和平島海岸前行,欣賞多樣又優美的海蝕地形。和平島內最簡單的玩法就是順著環山步道走一圈,奇岩美景圍繞身側,還可以看到孤懸海上的基隆嶼,聞著海風中的淡淡鹹味,非常舒服。看更多報導:《橘世代》【台灣限定/精選愛玩特輯↘↘↘】。探索苗栗山海秘境 百年隧道變身「自行車道」!。新北健行必去森林古道! 水路相伴享受滿滿芬多精。海芋季提前盛開! 雪白花海襲捲陽明山。嘉義新亮點!梅山限定紫藤花浪漫來襲 強力募集 橘世代社團 人生最自由開闊的階段就是熟齡,50以後的橘世代,用不同的態度看世界,深度旅行、體驗文化、品味人生,你也愛玩嗎?歡迎加入「愛玩橘」,展開生命的新旅程!【立即申請 專屬社團】
-
2020-03-2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為何台灣口罩顏色多樣? 內行人曝功能網喊「長知識」
新冠肺炎(COVID-19)造成台灣鬧口罩荒,政府為了維持供貨穩定,宣布下令禁止出口,並實施口罩實名制,而民眾領到的口罩樣式、顏色也非常多樣,意外引起話題。對此,有網友好奇詢問「為什麼台灣口罩顏色多樣」,結果問題一出,釣出內行人留言解答,不少網友看完直呼「聰明又貼心的設計」。原PO在PTT發文提及,從國外新聞照片來看,各國的口罩幾乎都是白色的,包含日本、韓國、歐美等,但台灣路上戴口罩會看見粉紅、綠色、藍色或灰色,只要在台灣買口罩幾乎都有顏色,「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台灣人喜歡色彩繽紛嗎?還是有其它原因」。貼文一出,有網友解釋其功能,「有顏色比較好區分正反面」、「因為白色和黑色較難分正反面」、「有顏色方便區分內外」、「因為要撥水層,親水層做區隔,上料架會比較好分辨」。另外也有人表示,「因為在新冠肺炎之前,口罩是滯銷品,沒有人沒事會去戴口罩,這才延伸出顏色市場」、「廠商做有顏色就是要讓你覺得戴口罩很時尚」、「沒發生新冠肺炎之前,口罩也是固定買粉色、紫色、黃色這種少女顏色,色彩繽紛戴上心情就會好,廠商大概是為了時尚和多元,才選擇出這麼多顏色」。
-
2020-03-28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財經大老外籍媳婦確診吵要吃漢堡 陳時中:醫院非旅館
近日傳出一名財經界大老外籍媳婦,在回台後確診新冠肺炎,在台治療期間,卻傳出在負壓隔離病房,卻因飲食習慣差異,習館吃西食的她吃不慣醫院中式餐點,在病房大鬧要吃漢堡,甚至有醫師為她外出買漢堡,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回應,醫院不是旅館,不會讓鬧事當沒事。陳時中表示,醫院治療應兼顧病人心情,能夠做相信醫護人員都會盡量去完成,但不得妨礙醫院秩序。強調若要求不合理者,將會依據妨害醫院秩序的相關法條「加重處分」,陳時中表示,不會讓住院的病人「鬧事當沒事」。
-
2020-03-27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疫情讓人心慌慌 醫生教你用五步驟安頓身心
【編者按】這幾個月來世界各地籠罩在「新冠肺炎」的陰影下,台灣因為地理位置,更是飽受驚惶。非常感謝政府及時成立「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各種防疫與安定人心的措施使社會大眾受益匪淺。醫病平台本週也以這主題邀請三位醫師寫出他們的看法:一位剛退休的資深醫師回憶2003年台灣經歷SARS的洗練,並對目前如火如荼的疫情寫出他的看法;一位在美國行醫多年的癌症專科醫師分享目前美國的疫情以及社會大眾的反應;一位資深身心科醫師分享「疫情中的身心安頓之道」。我們更期待可以接到更多的社會大眾與我們分享他們心得。隨著武漢肺炎疫情在各國蔓延開來,世界各地的人們陷入恐慌,台灣也不例外。社會上瀰漫著一股焦慮,不安的情緒跟著不斷增加的案例數也在上升。雖然是在癌症醫院工作,門診大多數是癌症病人,可是擔心害怕的情緒是一樣的。有位晚期癌症的病人面對我的探詢,他的回答讓我愣了一下:「我寧願死於癌症,也不要不明不白的死於武漢肺炎!」是啊!武漢肺炎雖然致死率不如SARS高,但是對大眾來說比SARS可怕的就是這種「不明不白」、這樣「未知」的恐懼。我通常建議明顯焦慮的病人,不要一直看相關的訊息,現在各式各樣的媒體、社群網站十分發達,雖然可以立即的收到即時的資訊,可是也充斥著渲染、誇大、甚至是錯誤的訊息。過度的接收爆量的資訊,只會讓自己更加惶惶不安。此外,除了做好個人防疫措施之外,我也建議大家要盡量保持促進健康的活動。例如大多數病人在罹癌後,會注意要健康飲食以及勤做運動來增強身心健康,在疫情仍在流行期間,應該要持續這些好習慣。再來也希望大家在緊張擔憂的同時,要做一些讓自己可以放鬆、愉快的活動,不管是閱讀、聆聽音樂等等都可以。台灣自921地震以後,走過SARS、風災、水災等重大災難。精神醫學界從歷次整體社會的重大創傷中,從國外學習以及自本土經驗中成長,整理出重大災害與創傷後的安定心理的原則。在此引用台灣臨床心理學會依循2007年Steven Hobfoll等國際災難創傷專家的建議,採取「安、靜、能、繫、望」五步驟來安頓身心。參考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與台灣精神醫學會的說明如下:1.安 (safety):促進安全。戴口罩、勤洗手,保護自己也是保護別人。並避免過度接觸引發不適的資訊與畫面。2.靜 (calming):從事促進穩定情緒的活動。如聽平靜的音樂、泡熱水澡或舒緩緊張的運動等。3.能 (efficacy):從事讓自己感覺有價值和能力的事情。清潔環境、做運動、寫下心得與日記,規律作息,找回自我控制感。4.繫 (connectedness):促進聯繫。可利用網路與電子媒體的方便,維持與外界的溝通。讓自己不孤單,並得到紓解與支持。5.望 (instilling hope):灌注希望。了解並接受自己的反應與經驗,不要只注意負面的報導,也能看到正向的資訊。自我勉勵打氣,保持希望。希望全世界都能平安度過這次的疫情,把損害減到最低,更希望大家謹慎小心,做好防護,而同時心情上也保持希望,不被疫情打倒。
-
2020-03-26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神隱五日終回歸 張上淳「不談個人事情」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么兒請假赴美風波後,連日未出席指揮中心例行記者會,今天終於再度出現,被問及心情,張上淳表示「不談個人事情」。張上淳表示,謝謝很多人對我的鼓勵,這邊不談個人事情。指揮官陳時中則馬上補充,「有轉達記者都很想念你」。另外針對有立委希望換指揮官的言論,陳時中也表示,「個人問題不談」,希望在這個職位就做好自己的本分。張上淳的醫師兒子被爆料在3月4日出國看NBA,另一兒子雖然因疫情取消出國行程,但在私人臉書上痛罵禁止出國的命令牴觸《憲法》的言論也備受討論,讓張上淳因此受牽連,更有「下台負責」的言論出現。而自從「淳兒風波」後,張上淳從21日至25日連續五天未出現在指揮中心記者會,讓人不禁猜測是否已離開防疫團隊。日前陳時中便強調,張上淳沒有離開,也不會離開的團隊,並會代大家轉告「很想念他」。今天張上淳則出現,並為民眾解惑有關新冠肺炎的相關症狀表現以及臨床治療方式。
-
2020-03-26 橘世代.好學橘
從死神邊拉回自己!丐幫滷味老闆夫妻「越難,越正念」
極負盛名的丐幫滷味總公司在彰化市,創辦人董事長王能宏和妻子執行長陳秋霞民國79年從一家小小的泡沫紅茶店做起,夫妻倆曾同時經營幼兒園和紅茶店,最後因幼兒園虧損讓他們負債近二千萬,陳秋霞說,那段追著錢跑的日子真是痛不欲生,但也讓她體驗到愈是在困境,愈要有正念,才能度過難關。陳秋霞說,當年以泡沫紅茶店為主,滷味只是配茶茶點,他們看金庸小說,覺得所謂天下第一幫是丐幫,丐幫既豪情,又能遍及天下,店名就叫丐幫。早期專做加熱式滷味店很少,陳秋霞娘家是做辦桌外燴,從小幫忙,手藝好,她台中師專幼保科畢業後,先在公立托兒所當老師,紅茶店就由王能宏經營,她下班一起幫忙,由於兩人堅持不賣隔天食材,所以沒賣完的就自己吃,滷味吃久也會膩,就亂加菜、加麵,變出的滷味剩食料理特別好吃,後來乾脆也賣這樣的加熱式滷味,沒想到生意大好。王能宏說,當時一天就可以有2萬元營業額,那時鄉下一幢房子也不過50、60萬元,夫妻倆賺到第一桶金,存了360萬元,決定開幼兒園,但因聽了錯誤資訊投資太多,硬著頭皮借貸上千萬元,沒想到成了惡夢的開始,雖然他們堅持用最好的教材,園長陳秋霞也很獲好評,連國小校長都把小孩送到幼兒園,但在貸款種種高成本下,幼兒園到最後卻負債2千萬元。陳秋霞說,負債讓他們一直追著錢跑,夫妻倆也因此常吵架,有一次眼看一張支票快跳票,那天她心情極差,留了張字條給老公,開著車想去跳海,但連海在哪裡都不知道,天真的想說,順著排水溝往彰濱方向就會有海可跳了吧,沒想到排水溝的盡頭竟也沒海可跳,拉起窗子想悶死自己,那天偏又是陰天,也沒悶死,連兩天都開著車要去找海跳,都沒成功,突然她看到車子裡佛學刊物,最後念起法華經,似乎頓悟,開始懺悔,宗教力量下走出來,體會到對人生的一切要先懺悔、再感恩,愈是困難時,愈要有正念,在正念和親友協助下,短期財務問題解套了,他們決定重新衝刺滷味事業。王能宏說,如果他們沒有經營幼兒園只賣滷味,應該會更有錢,但負債的幼兒園曾讓他們身無分文,最後決定收掉有百名學生的幼兒園,由於用真材實料的中藥滷包所滷的滷味好吃,而開啟滷味連鎖之路。夫妻倆每天5點多就起床到市場採買食材,開始做滷味,至今都還堅持用傳統人工大鍋滷方式,用純釀醬油,不添加任何化學添加物,滷味約在下午4點開始出貨到全省各地加盟店,從顧滷鍋到送貨夫妻倆一手包辦,王能宏說,那時負債的他們加100元油錢去送滷味,兩人合吃一個超商39元便當「你一口,我一口」,賣了滷味收了錢,才有錢加油再開回家,回到家凌晨一、二點是家常便飯,有一次兩人實在太累了,在半途的休息站多睡了幾小時,回到家已是上午過8 點,一打開家門,才發現沒去上學的孩子正在掉眼淚 。那時負債累累的他們,因為沒錢請員工,所以事必躬親,也因親自送貨,和各個加盟店建立良好互動,加盟店有什麼問題,總能第一手反映,而他們親自指導,所以能顧好每個加盟店的品質。其實一開始他們只是賣中藥滷包和技術指導,到後來加盟店希望他們能滷好成品直接送來,這樣加盟店就不必和他們一樣每天清晨就要去採買備料,從早忙到三更半夜。王能宏說,中央廚房的加盟方式,讓目前全省一百家加盟店的分店都能輕鬆經營,最大的好處,加盟店的夥伴們可以兼顧家庭,多了些時間可以陪伴孩子,現在還有二代也想繼續接手,讓他們覺得特別欣慰。夫妻倆說,走過破產負債的愁雲慘霧期,東山再起,現在公司約有40名員工,還要再開拓副品牌,也要漸漸交棒給下一代,但他們可沒閒下來,還是盯緊生產線的品質,但更樂於讓年輕人發揮創意,最近也在拓展海外市場,希望能讓食物的好滋味繼續由下一代發揚光大。【精選延伸閱讀特輯↘↘↘】。寄情書海不畏苦!賣房借款只為「生活再忙也要讀書」。鐵工轉行烤鰻魚 存好心備好料,端出好滋味。73歲爺爺Youtuber 500萬人等他上線問:早安 為自己而學 橘世代來了! 【歡迎加入】建立自己的學習進修清單,充實精彩人生2.0,鑽研興趣、挑戰新領域、豐富生活,逐一實現手裡的那張學習清單!【歡迎加入好學橘FB社團】
-
2020-03-25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武漢包機出關…隨夫返中探親遇疫情 回家之路延遲42天
彰化蕭姓婦女在農曆春節前隨中國籍向姓丈夫回中國探親,不幸遇到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耽誤回程,返台後又在蘭陽檢疫所接受隔離檢疫14天,今天終於出關,回家之路延遲了42天。第2批滯留中國武漢的361名台人,在10日深夜、11日清晨分別搭乘中華航空及東方航空專機返台,經檢疫消毒後,其中112人送蘭陽檢疫所,其餘分送位於桃園與新北市的檢疫所。經14天集中隔離檢疫後,在蘭陽檢疫所的112人從今天清晨6時起,分別搭乘遊覽車前往台北火車站或宜蘭火車站,或由家人開車接送陸續出關,各自返回家中。為確保現場周邊交通秩序順暢,宜蘭警方一早即出動警力實施交通管制,協助指揮引導接送車輛並疏導周邊路口交通。「各位哥哥、姊姊、叔叔、阿姨:謝謝你們14天來無微不至的照顧,無論是幫忙送飯,或是收垃圾的工作人員,或是每天關心我們身體的醫護人員,你們辛苦了,請記得要好好休息!另外,感謝所有防疫指揮中心的員工、衛福部長陳時中,還有許多無名英雄,持續努力,台灣會打贏這場『戰疫』!」蘭陽檢疫所一名13歲女童在離開前,寫下這封信,描述14天來心情。此外,也有孩童畫下當時搭乘返台專機、機場檢疫人員場景的童趣圖畫,感謝照顧他們的所有人員。彰化蕭姓婦女在1月16日疫期尚未爆發之前,帶著孩子跟隨中國湖北籍向姓丈夫前往宜昌市探親,一家3口原本要在2月13日返台,卻因疫情受阻。蕭姓婦女接受聯訪時說,她們在宜昌市時遇到疫情爆發,從除夕起就被要求在家,不能外出,沒想到延到3月10日才能搭乘專機返台;回台後又要被隔離14天,這一趟回到彰化家鄉的路被延了42天。向姓丈夫說,在蘭陽檢疫所14天期間,吃得好、居住環境也不錯,唯獨就是他獨自被安排在一間房間,妻子與兒子則住在另外一間房,一家3口無法同住,且都不能外出,夫妻倆每天只能透過電話或視訊,思念對方,如今出關後終於可以全家重聚,回到溫暖的家。
-
2020-03-25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武漢返台者回家!小男童、女童親筆感謝台灣抗疫英雄
第二批武漢包機返台人員結束14天隔離期滿,蘭陽檢疫所112人今天一早搭乘遊覽車返家,每個人歸心似箭,難掩興奮心情。有人說,這14天是「人生當中難忘的經驗」,也有人感謝提供完善照顧,「抗疫英雄太棒了」。其中25人有家屬開車載回家,其他人上車前對著照顧人員揮手道謝,還有人對窗外錄影拍照留存紀念。一名9歲小男童與母親跟弟弟入住,特別畫了一幅畫,畫中是入住時望著窗穿著隔離衣的護理工作人員情景,寫著「謝謝你們一直用心的照顧我,加油」,左上方還有一個暖和太陽。醫護人員看到小朋友天真的鼓勵,窩心極了。另一名13歲女童也寫了張感謝紙張,「謝謝叔叔、阿姨14天以來需微不至的照顧,無論是幫忙收垃圾的工作人員或是醫護人員,你們辛苦了」。小女生另外感謝所有防疫指揮中心同仁,陳時中部長還有許多無名英雄,持續努力,「台灣會打贏這場戰疫」。這批武漢台胞10日深夜由華航包機載抵國門,11日凌晨4點15分進入位於宜蘭的蘭陽檢疫所。檢疫所是以舊眷舍改裝而成,最多可住150人,這次安置112人不會太擠;每房配有電視、空調、桌椅及衣櫃俱全,還有洗衣機,算是很不錯的環境。「終於可以回家了」,每個人歸心似箭,有部分家屬開自家車急著載人提早回去,但依規定只能清晨6點統一離開檢疫所。今天除了自家車輛載回者,其餘隔離人員分乘四輛遊覽車,其中三輛開往台北、一輛在宜蘭轉運站及火車站放人,再轉搭大眾交通工具回家。家住湖北的向先生元月中帶妻小返鄉探親,發生疫情後就回不來,太太是彰化人,事隔2個多月終於可以回家。他很感謝台灣的醫護人員把他們照顧得很好,「你們辛苦了」。他說,檢疫所裡提供三餐便當,食宿都很好,也安排小朋友畫畫等娛樂活動,不會感到無聊。另一位戴小姐也說,裡面非常好,很多人協助他們,大家都辛苦了。陽明大學附設醫院醫護人員負起這112人的照顧責任,入住期間的三餐由中央負責張羅,縣政府與員山鄉公所每天進行環境消毒,減少附近居民擔心傳染問題。據了解,在這段隔離期間曾經有人出現感冒等上呼吸道症狀,但經過醫師檢查篩檢後,並非新冠病毒,總算有驚無險度過14天。